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智能农业的发展前景

智能农业的发展前景

时间:2023-07-17 17:22: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智能农业的发展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智能农业的发展前景

第1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新技术;计算机视觉

在农业中大力发展机械新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实施农业机械化建设,采取更多的机械新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其次,通过农业机械新技术,可以最大程度的解放农村劳动力。

1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1计算机视觉技术

因为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农业经济效益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产品质量好坏,优质等级的农产品价格会更高。但是如果以人工方式对农产品进行分类,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效率很低。而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其主要是依靠图像处理、视觉模拟等先进技术作为技术依据来对农产品品质进行分级检验。现如今,计算机视觉技术还在农业机械收割、播种等领域有所涉及,但目前还无法有效处理快速获取动态图形信息,为收割、播种这一领域的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难题,还需要相关人员继续进行研发[1]。

1.2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是当前社会上讨论的热点话题,是最前沿的高科技之一。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传统的农业中是时展的需求,也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初步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如美国农业已经开始使用激光拖拉机,实现了人工智能操控拖拉机的方向、所在位置和工作动态,极大的解放了劳动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操作精准度,也使得农业生产更加舒适省力,尤其适宜大规模的农业生产。

1.3自动控制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还有很大的应用与提升空间,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生产领域,依然还属于机械新技术。例如,在蔬菜大棚的农业生产中,通过自动控制技术就可以自动对大棚内部的温度与湿度进行合理的实时调节,不但使调节后的温度湿度更加科学精准,更适宜蔬菜的生长,也大大减少了人力劳动工作量。

1.4联合耕作机械技术

所谓联合耕作,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机械一起使用进行农业耕作。通过联合耕作,可以缩短农业生产时间,提高农业耕作效率。通过采取联合耕作机械技术,可以一边耕地一边播种,也可以一边采收农作物一边打碎秸秆。这样的耕作要比传统耕作更加高效省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5液压机械技术

采取液压机械技术,不但能够节省大量的能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还能够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不会因为其他因素影响其工作效果。这是因为与其他的农业机械相比,液压机械采取静液压转动技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转速,不但对机械本身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益处,也提高了农业机械生产的稳定性。另外,采取液压机械技术,最显著的优势除了节能环保以外,还在于其不会发生任何泄漏,所以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这也农业机械化生产中很关键的一点。

2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对策

农业实现机械化生产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此形势下,需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业机械新技术实践运用水平的提升[2]。

2.1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大力扶持农业机械新技术

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为缩短城乡差距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农村经济依然比较落后。在此情况下,政府应当大力扶持新型高效农业机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并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和补贴政策,为农民负担一部分的购置机械费用,促进农业机械新技术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2.2大力推广农业机械新技术

我国是地大物博的农业大国,各个地区都有农业生产,但是农业机械新技术在研发应用时往往只是先在一部分发达地区实施。而在偏远地区,人依然是最主要的劳动力,新的农业机械无法普及到这些地区,极大的限制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此,新时期下还需要大力推广农业机械新技术,使更多的地区实现高科技的现代化机械生产。

2.3注重机械化生产的节能性

在农业生产中,机械化生产与人工生产之间存在的区别之一就是人工生产时会更加注重对资源的利用,而机械化生产有时则会造成生产原材料的浪费。例如在玉米的采收中,人工采收基本可以实现颗粒归仓。但是机械收割则有可能无法将倒在地面的玉米采收起来。这与农业机械化建设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使用农业机械新技术时,应该要注意节约资源,避免浪费,实现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的双赢[3]。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与发展潜力,并且在很多领域都还有很多的可发展空间。这就需要技术人员不断的积极研发更多更高效的农业机械技术,同时还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支持,做好农业机械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从而最大程度的将人工劳动力解放出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芬.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南方农机,2016(11):22+28.

[2]李锦图.农业机械新技术应用探索[J].农业工程,2016(6):13-14.

第2篇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专业主义的探究

政务微博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批评报道的冷思考

风电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种北斗定位定向仪的硬件设计

纺织企业余热回收系统设计

数字电视的技术应用及发展现状

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创新研究

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及应用探讨

未来大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研究

电厂脱硫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研究

生物柴油检测现状及发展趋势

智能交通发展中的大数据分析

河南有线双向多业务系统建设浅析

CDMA中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化与发展

3D打印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智能家居的设计与应用性推广

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生产行业的应用

新媒体技术发展状况分析

光电子技术发展态势及实践探究

废旧产品再制造工程设计探讨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计算机网络发展方向探析

配电自动化关键技术及发展研究

对一款小型无人旋翼飞行器的研究

我国纯电动汽车的现状与发展初探

汽车车身的快速开发和制造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研究

高校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温控装置系统研究

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发展

油田通信NGN改造后的业务融合

关于搅拌机液压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德州市:科技平台“流出”亿万财富

一体化技术与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

基于STEP的自动化制造前景分析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现状及对策探点

电力电子技术领域中若干的研究热点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

航空电信网络技术及应用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农业发展探析

可生物降解聚膦腈的合成研究进展

嗜盐菌的嗜盐机制与应用前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

静电纺纳米纤维支架结构的研究进展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

第3篇

1我国各类产业领域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现实意义

人类各类阶段生产都离不开科技创新,而计算机信息技术经过全面革新和有机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之后,便一跃过渡成为平衡人力资源与成本投入数量,以及提升劳动生产效率的核心组成单元。需要加以强调的是,在人类社会化生产环节中,计算机信息技术任何演变细节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人力、物力资源交互性衔接任务指标,如若此时衍生任何形式的信息短路迹象,或是信息获取失败现象,便会令今后我国社会进步繁荣前景一再模糊。涉及此类技术手段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环节中的特殊支撑引导效用具体内容如下。

1.1企业内部管理实践应用层面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企业内部运营管理绩效提升方面支撑贡献颇为深刻。首先,此类技术创新方便中国步入更加高端产业链等级,从此利润空间无限扩展。其次,经过异质化产业之间交互式桥梁系统化构筑后,多元化行业合作发展夙愿快速达成,从中产生的全新商务模式更加数不胜数。截止至今,我国各类企业内部产业结构开始进行有序升级重组,当中的信息管理事务理应进行统一指导规划,随后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实力水准必然提出更加严格的规范要求。

1.2农业生产环境改造与保护应用层面

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内部创下大量绩效成就,相应引起基层社会成员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如今已有的环境监测、优化掌控技术发展前景一片大好,相信必将能够为不同农业区域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无限支撑动力。国际范围内的一系列知名企业都已经着手布置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下的计算机技术开发设计单元,改革实效可说是有目共睹。相对地,我国在应用此类技术进行环境保护过程中,旨在进行各类区域生态环境污染迹象加以有效治理,使社会大众生命财产得到最合理的保护。透过环境保护角度界定解析,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体系下的预警、回应、处理等管理流程搭接秩序和谐紧凑,可以确保自然环境保护期间成本数量的合理缩减结果。同时,令一切人力、技术设备、经济资源兼容整合效用发挥到极致状态。计算机信息技术沿用期间,需要高度关注的细节问题便是各个产业领域内部的网络安全保护细节。并且,此类事务被认定是在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期间独到的支撑引导要素,经过科研、产业会计数据平台异质化要素设置读取装置后,一切操作工序都将通过网络执行,我国各项事业数字化规范安全运作前景也将全面绽放。任何国家科研单位掌握高端计算机信息技术操作要领,便会随即掌控全效发展契机,也就是今后国际经济竞争舞台的主导引领权。

2日后我国创新改革和灵活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标准策略

2.1适当加大计算机信息技术创新开发实践的成本投入数量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我国各个事业领域内部始终呈现动态波动变化迹象,如若相关科研单位始终围绕技术末端细节进行研究,势必造成既定产业在市场核心竞争发展实力的骤减结果,而国内安全失控等隐患也随之全面扩张。因此,国家有必要针对计算机信息技术整体投入力度加以客观校验与有机设置,促使各项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管理工作的全方位发展,确保我国此类技术沿用成就始终维持在高端发达水准之上,合理规避以往由于信息技术落后而衍生的各类产业发展动力失衡的结果。

2.2灵活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农业生产环境中的指导功效

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对于各类生态、技术资源协调适应规范要求十分严格。尤其经过数据库、系统模拟演练、人工智能引导、决策支持以及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系统大力开放沿用后,更加方便农业气候变化影像研究、土地利用评价以及农业环境保护问题解析工作的延展交接。关于这部分强调的多媒体技术,实质上是督促技术人员主动联合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各类与农业以及周边生态环境相关的文字、图像、声音资料搜集整编,经过多元化程序改造调试后,衍生一类可以生动表达主题内涵的模型架构,成为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环节中的一大特殊创举,其广泛应用为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舞台。例如,我国农科院计算操作中心已经开发并大力推广沿用的多媒体小麦管理系统单元,当中保留了各类农业技术知识检索浏览、技术操作经验咨询以及管理决策支持等平台架构,为日后农业生产和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大量的指导性建议。再如,吉林省1996年在实施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过程中,研制出多媒体玉米生产智能系统,并推广应用,掀起了广大农民全面掌握玉米生产新技术的,使示范区三年增产玉米约5000万公斤,增效益5000余万元。

2.3强化稳固各个产业财会领域内部计算机信息技术安全使用实效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事业全面发展,相应地为实现经济全球一体化指标贡献合理支撑力量,至此过后,各类国家都步入国际经济规范体系架构之中。在多元化信息技术交互式操作设施控制范畴下,以往繁杂沉重的手工记账工作模式开始被电算化程序取代,督促内部操作主体透过各类培训活动,掌握不同业务流程计算机操作技能,以此减少过往工作环节产生的倦怠感官效应,为企业长远发展前景提供各方面指导界定线索。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会计档案内部的管理细节还尚未得到系统化调试解决。如今要做的是,利用既定产业单位不同阶段历史会计数据资料进行精确对比验证,使决策主体思维更加清晰透彻;再就是合理预测今后特定企业发展趋势,督促决策主体沿用上述资料内容进行企业后期科学发展方案的制定,主要利用上述档案数据进行管理决策模型制备,确保一类健全形态的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快速开放沿用,进一步实现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灵活应用指标。

3结语

第4篇

关键词:4G网络;关键技术;发展趋势;效率

引言

随着我国通信技术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广,新技术不仅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移动通信技术作为我国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其每一次变革都对整个国际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可以说,在整个国际通信领域中,移动通信的发展前景最大、发展空间最广。4G网络技术相比3G网络技术有着巨大突破,无论是智能应用上还是信息数据传递上都远超于3G网络技术。由此可见,4G网络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张。

1 4G网络发展的关键技术

1.1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该技术作为4G网络技术中的核心,是一种多载波并行系统。相比传统的均衡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结构更加简单,应用也更加方便,能够有效降低4G网络应用与开发成本,并且在实际应用中非常灵活。该技术将信道分成多个正交子信道,通过将高速数据信号转变为并行低速的子数据流,之后在各个子信道中进行传输,从而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与此同时,OFDM技术具备较高的频谱利用率,从而将原来的频谱效率提高到2倍,并且该技术的抗干扰能力也非常强。在数字传输过程中,码间干扰作为主要干扰因素,较强抗码间干扰有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应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和OFDM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同时也能够加强通信环境,降低其他的频率干扰。

1.2 移动定位技术

4G网络技术就是一种移动通信技术,在整个4G网络系统中,移动定位技术主要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从而测量所接收的无线信号,之后通过相应的终端进行计算,从而实现信息数据与终端地理位置之间的联系,实现定位。通过采用移动定位技术能够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从而给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通信质量。通信方式主要是基于移动终端定位实现的,因此,在分析移动定位技术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应的移动终端支持。由于每个小区都具备独特的标识符号。当移动终端进入到某一个小区时,就会实现的小区网络注册,这时移动终端就会获得小区网络信号,4G网络系统根据小区标志号来对移动终端位置进行定位。

1.3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是指在信号接收端与发射端分别采用多个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这些电线主要是用作信号发送与信号接收,从而改善通信质量。该技术能够提高空间资源利用率,在不提高天线发射功率与不增加频谱资源的前提下,从而提高信道容量,甚至是成倍增长。在整个4G网络中,采用该技术能够实现空间复用和空间分集,从而提高的信输出效率。其中,空间分集主要用作发送、接收、发收分集信息。在接收端通常采用多个天线,并在天线两端采用多元天线阵列,从而缓解信号衰减的问题。空间复用能够在增加额外贷款的前提下,提高频谱利用率来提高信息数据传递效率。也就是在高信噪比的环境,采用空间复用技术能够大大提高信道容量。

1.4 软件无线电技术

软件无线电技术通常使用于数字信号处理,也就是在硬件系统中通过编程的形式实现多种功能,从而实现信号的发送与接收。软件无线电技术通过实现不同的业务功能以及硬件功能,相比硬件无线电技术可调整性更强,操作起来也更加容易。再者,出于成本考虑,软件技术能够有效替代昂贵的硬件设施,不仅能够降低开发成本,同时也能够解决一些复杂的功能。软件无线技术能够打破硬件技术对环境的要求,该技术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并且不会存在线路、设备老化问题。并且,软件无线技术在维护上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其说维护不如说升级,通过对系统升级从而实现技术上的更新,大大降低了技术更新费用。软件无线技术能够将不同形式的通信技术联系到一起。虽然4G网络结构形式更为复杂,但通过融入软件无线电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2 4G网络发展应用趋势分析

2.1 在教育领域中的发展与应用

4G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快,并且传输稳定性更强,只有这样的网络才能够适应庞大数据的远程教育,保障学生在查询网络学习信息时,不会出现卡顿问题。在信息时代下,实现远程教育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人们对知识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采用4G网络技术,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和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流途径,从而限制学生的学习范围,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很多科技产品都已经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宽。在当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不断普及的时代下,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获得知识,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也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再加上4G网络技术的出现,其传输速度与接收速度能够有效满足远程教育的需求,学生通过在终端中观看视频、文字从而不断拓宽知识广度。

2.2 智能手机中的应用

可以说4G网络技术应用最广的领域就是智能手机。现如今,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趋势,特别是青少年,该人群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已经高达98%以上。智能手机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随着智能手机不断发展,其功能性广受社会各个阶层的关注,其中就包括智能手机的通信功能。在3G时代,智能手机的功能极其有限,无法实现多个功能的网络需求,但在4G网络技术中,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用户对网络传输速率需求,并能够实现信息功能之间的双向传递,为手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性的服务,根据手机使用环境、时间、背景等因素,能够实现智能信息推送,从而大大提高了智能手机的“智能性”与便捷性。

2.3 4G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俗话说“科技改变生活”。随着4G网络技术时代的到来,该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通过采用4G网络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农业信息传输效率,同时也能够通过终端构建网络平台,从而实现多种服务功能。在4G网络应用中,需要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状况,采用因地制宜的形式,通过信息技术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例如采用查询功能能够在网络中搜寻相应的生产技术与理论知识,从而通过4G网络技术来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再者,现如今的卫星定位系统已经发展到了新高度,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能够对农业区进行精准定位,实现农产业优化配置,从而推动我国农产业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今我国的4G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应用4G技术不仅能够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性,同时也能够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较大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虽然4G网络技术在未来会变成过去时,4G+和5G技术也正在研发中,但4G网络对于整个社会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杨涛.4G网络发展的关键技术及前景探讨[J].信息通信,2013(01):49-50.

[2]姚志刚.4G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中国新通信,2015(08):75-76.

第5篇

【关键词】窄带;物联网技术;市场趋势

一、窄带物联网发展背景

窄带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其实试下各种信息传感需求的背景之下发展起来的,对于接入互联网的人与物之间的智能互联,实际上从2000年左右,人们就已经开始了对于其技术飞跃的不懈追求。我国工信部的《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是我国目前对于窄带物联网连接技术的准备基础。NB-IoT的具体应用场景包括:公共事业应用场景、工业领域、农业领域、消费领域等。这种低耗能、广泛连接领域的物联网连接技术,是在目前全国广域范围内的物联网要求能够实现覆盖能力、节能性、安全性、标准性、服务质量、建网方便程度、生态系统和应用范围等方面超越其他技术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NB-IoT势必成为未来广域物联网的主流通信技术。

二、窄带物联网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在外物互联的大趋势之下,物联网和窄带连接技术已经开始了逐渐的普及,其工作和连接原理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目前,物联网技术拥有非常显著的商业价值,因此也得到了很多企业的高度重视。窄带物联网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进展,是建立在面向长距离、低速率、低功耗和多终端业务的技术基础之上开发研究的,其基础原理是基于窄带技术标准的快速处理协议的接入基础之上进行的。窄带物联网其实是一个基于物联通讯技术的技术,利用高速率的视频监控技术,将中速率的智能数据传输和连接终端,实现至少约物联网连接占三分之二的连接需求。窄带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主要是在未来网络的组网中进行彻底的融合,将蕾丝于物体潜入窄带的数据卡,实现集合的通讯模块的功能。比较有难度的就是其协议需要实现速率的合理选择,在基站的建设上需要支持电话和微信的高带宽需求,同时也要支持物联的频谱资源应用。从技术层面看,解决物联网的覆盖深度,也是需要能够借助基站,使用单电池的多年应用,甚至可以达到5-10年的应用,是能够有效解决窄带物联网成本的终端需求。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量产规模是有限的,能够解决模组价格的技术成本,可以考虑监控通信终端的设置,并且结合纳入升级和试点的标准。

三、市场趋势

今后做窄带物联网已经可以不再需要复杂的组网过程,可以通过在融合整体的移动通信技术的过程中,建设更加能够适应多元化连接的网络。也就是说,组合一个更加具有广域特点的局域网,就可以有使用基站的覆盖房难喝角度,解决更多的功能性问题。选择巨大基数的来按揭终端喝数量级别,建立使用于多个窄屏的接入终端。在窄带物联网的扇区设置中,我们可以安排十万个物联终端进行连接,最需要解决的就是确实需要并且能够接入数量的问题,这个精确的技术属性确定,是未来物联网技术所需要做到的实际工作内容之一。在进行窄带物联网开发的过程中,最有市场前景的就是产业链的两头,对于设备制造和模块的通信增长,可以带来潜在的经济利润。另外,在平台运营的运营商而言,构建完善的支撑系统来帮助用户进行智能化管理,在对于物联中戴安的爆发式增长的时候,选择合理的计费和统计方式,就可以对网络发展带来更好的商机。

四、结束语

窄带物联网的发展已经开始逐渐接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这种具有更低成本的网络连接技术,已经潜移默化的增加了流量利用的空间,不仅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连接可能,而且还可以为物联网的运营商带来更多的计费模式,窄带物联网是可以未来万物互联时代给人们带来个性化连接服务的基础,而且可以为客户节省不必要的连接成本,从而必然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研究窄带物联网的技术基础,实际上就是希望能够结合更多盈利模式,为市场发展和不同客户提供服务、并促进运营商获利的双赢过程。

参考文献

[1]许剑剑,梅杰,ZulfiqarHussainPathan,曾剑秋.物联网发展驱动因素分析与前景初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52-57.

[2]廖睿祺.思科物联网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

[3]苏美文.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5.

第6篇

关键词:现代;测控技术;应用

现代测控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一部分,是一种新的科学和技术,作为一个在第二十一世纪重点发展的技术项目,它是基于电子,测量,控制和其他学科,涉及电子计算机技术领域技术,试验和测量信息处理技术,仪器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技术作为一种非常实用的现代测量和控制技术,已在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影响力也愈发增大,其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好,未来将为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提高做出巨大贡献。

1 现代测控技术的特点

现代测量和控制技术,涉及许多领域,具有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分布式化等特征。

1.1数字化

在当代测控技术领域中,数字化的这一特质起着非常重要的功用,在测控领域中体现在通讯、信号处理等过程的数字化控制,控制器远程终端设备的数字控制和数字控制传感器。

1.2智能化

这些设备在现代测控系统中的应用智能化,微处理器为基础,因此它具有简单快速、使用功能多样性的优点。随着微电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测控技术结合,智能化的设备将会变得越来越好,其计算力与精确性都将能得到提高。

1.3网络化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行业在网络技术上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网络化使测控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令其超脱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此发展趋势使得测控技术更加完善,令其能够方便的组建网络化的测控系统。而拥有了网络化的测控系统,将会变得十分方便快捷,同时能够提高效率。随着网络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许多相关的功能将不断进步,测量和控制技术可以使重要的气象、通信、航空航天、国防等关键领域得以提升。

1.4分布化

往往由于仪器不能分布在多个地方,而使得测量结果不精确或者成本大幅提高,而现代测控系统应用中的设备可以分布在多地,这样可以准确地测量出所需数据同时与所需仪器的要求吻合。分布化测控技术结合于微型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能够将同一系统内所有设备联结一起,组成分布化测控系统。分布化测控系统能降低成本,提高测控效率与精确率,同时安全可靠,单一仪器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2 现代测控技术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 ,电子制造业、军事国防业、自动化业等高速发展都离不开测控技术的推动,测控技术亦广泛应用于农业、电信、石油、化工、宇航等相关领域。

2.1无线传感器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以通信、传感探测及计算机等技术为基础的监测系统,由于其优异的发展前景而备受关注。传感器网络应用中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定位问题,它对传感器网络中的传感器节点的位置信息的重要现实意义、网络管理协议的设计、目标跟踪、节点间的合作等都起着重要应用。

2.2现代测控技术在航天、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现代测量和控制技术可以测量和控制在太空飞行的目标具体表现为:跟踪航天器,测量运动数据的同时获得内部的一些物理和航天员体征的数据,也可对航天目标控制进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在航天领域得以进一步发展。

在农业领域,现代测量和控制技术,可以用来测量在粮食储藏过程中的温度,如果测量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报警,主机将打开风扇通风冷却处理,这大大降低了粮仓粮食储存火灾的发生几率。

2.3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作为当今世界发展最迅速的高新技术,现代测控技术中的新兴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体现在社会工作的多个方面。一个新的传感器,比如智能传感器的小型化的气体传感器、数字传感器、集成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等,主要大量应用在化工、交通、医学、机器人、防伪、农业、工业、军事、环境监测、城市管理等领域。

2.4远程测控技术

现代测量和控制技术也可用于远程测量和控制,常见的远程测量和控制技术有远程测量和控制技术,线的电话网络远程控制技术和无线通信距离测量科学与技术等。主要应用于石油输送管道、核电站和电网检测、机器人等。现代测量和控制技术的设备故障诊断、电、水、气、热等自动抄表远程测量和控制。

2.5虚拟仪器技术

虚拟仪器技术的应用也较广泛,如:利用虚拟仪器技术测量不同进口压力和转速下的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参数;虚拟仪器技术用于蚕茧无损质量检测。

3 结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集成的测量和控制技术正朝着系统化、智能化、标准化和系统功能的趋势发展,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开始广泛应用于信息获取与应用,实现仪器仪表、工业生产的全过程自动化控制,使之为人们工作生活做出更多的贡献。与此同时,计算机控制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信号传感技术等先进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在推动现代测控技术发生深入的转变,使之变得更为开放化、标准化、全球化,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现代测控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改进、高科技测控自动化的成果的应用,为产业的升级和整个社会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广大的推进与提升作用,它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和重要的科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况迎辉, 祝学云等, 现代测控技术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实验[J]技术与管理, 2009, 26(11).

[2] 吕辉. 现代测控技术[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5.

第7篇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安全感知;智能处理;应用;发展

中图书分类号:TP39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2-0082-02

1 物联网发展的历史沿革

物联网的概念最先是在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网络和移动计算机国际会议,当时的翻译是传感网,随着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普及,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世界各国正式确定了物联网这一称号,并将它定义为:通过射频识别技术设备全球定位系统GPS、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输设备,通过一定的网络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美国作为计算机通信技术大国,在奥巴马上任以来对物联网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支持,随着电子信息业的快速发展,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物联网概念也逐渐得到普及,物联网理念逐渐扩展到全球。截止2012年,全球物联网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一千亿美元,并且增长趋势明显,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2015年,该值有望达到三千五百亿美元。

对于我国而言,物联网概念的普及和技术的兴起都相对较晚,在2010年物联网才开始进入我国,对于一个陌生的领域,进过两年时间的潜心探索,总体上已经走出了炒作的概念,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步向各行业深入,发展模式也有了很大转变,2011年市场规模达到两千亿元,年增长率达到60%,可见物联网做为一门新兴领域,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物联网技术的基本特点

2.1 全面感知

所谓全面的感知它就是运用传感器、二维码和目前还未开发出来的传感器,真正做到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的才获取物体动态。就目前常用的接入对象有摄像头、传感器、智能卡等等,但是这些工作仍然还没有达到全智能化,还需要人工的配合。总体而言,接入的物理世界还比较有限,而对于未来的物联网接入对象应该是全智能化,能随时随地的采集信息,更为丰富的物理世界信息。

2.2 安全传递

从传感器接收的信息必须安全准确的传递出去,对于现代的物联网通信技术,无处不在的网络覆盖,凭借目前的网络通信技术,已经完全可以保障信息的安全快速传递,使得信息的可获得性更高。而对与物联网而言,其发展的路程还很长,虽然目前通信技术已经领先于物联网,但是距离物联网的信息接入要求显然还有很长一段的距离,还需要继续努力,不能仅局限于当前物联网的要求。

2.3 智能处理

物联网的智能处理是利用云计算等技术,方便快捷的对海量信息进行处理,真正做到了人与人的沟通和物与物的沟通。强大的物联网技术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目前由于计算机在功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比如计算能力、存储能力、数据处理等,依然还处在提高效率阶段,还没有真正实现数字一体化,特别是在改善人们生产生活方面。

3 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研究

对于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大致而言,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国内的学者多是从宏观的角度去归纳和研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比如刘建新指出物联网早起主要应用的领域有仓储、航空、远距离车辆识别、烟草、邮政、烟酒医药防伪等;黄涛将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概括为电力管理、环境保护、公共安全, 交通安全、工业自动化控制、健康监控、精细农业、家居安防、物流管理、污染溯源等十大领域,并且它就精细农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智能交通这四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物联网带来的变革。纵观国内诸多学者研究,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学者都比较认可以上这些领域的应用取得的成果,但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就是,学者多是对物联网在部分应用领域应用现状进行泛泛而谈,并没有归纳总结出在物联网技术在这些领域应用中的共性和不同点,没有对这些领域进行详细分类,研究出那些领域实用性最高等问题。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逐步发展,以及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为了能更加清楚的认识到物联网的应用,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指引投资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诸多学者对物联网技术在微观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譬如周晓琼提出了物联网应用领域的细分模型,分别从家庭市场和个人市场、行业市场这三个方面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且归纳总结了在各个维度上应用的特征。张建宁则从物联网的用户类型的角度对物联网应用领域细分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分为三个大类:消费市场型、行业应用型、公共管理服务型。具体而言,物联网在我国的应用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3.1 智能物流

物流的目标就是快速将产品送达到购买者手中,对于物流信息化而言,其目标就是帮助物流业实现全程跟踪,将顾客所需要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以高质量的保证,正确的数量,优质的质量送到顾客手中,同时还要退顾客退货进行全程跟踪,实现全程成本最小。这些都是传统物流无法做到的,物联网技术的出现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物流中信息的采集方式,实现对配送各个环节的监控、动态调节,极大的减少了物流成本。一般而言,只能物流领域中物联网的功能可以概况成以下四点,如表1所示。

3.2 智能交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车辆的需求日益旺盛,同时对道路交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中不难发现交通拥堵、车位难找、交通事故越来越多等现象日益频繁,交通问题成了城市发展的重大难题之一。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方面,加大对城市交通的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道路交通网络,实时对各道路交通现状进行监控,建设安全高效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物联网技术在车辆控制、交通监控、运营车辆高度管理、智能收费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发展前景良好,具体如表2所示。

3.3 环境保护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物种繁多、资源丰富,一直以来将环境保护放在工作的重中之中,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物联网传感器的运用,可以在生物种群研究、生态环境监测、水文监测、土地保持、森林火灾等诸多生态问题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极大了的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力度和准确度。

3.4 精细农业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能否健康快速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决定了我国能否顺利完成十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将物联网技术充分应用到我国精细农业中,特别是在动植物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远程监控、农副产品安全检测等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农产品结构,实现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4 我国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发展前景广阔,但是我国物联网的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例如商业模式还不够清楚、整体规划还不够科学、核心技术还有待于提高等,为了能够把握历史机遇,充分利用物联网自身优势,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本人认为物联网技术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和改进:①加强政府的战略和政策引导。物联网业是一个涉及方面众多的庞大系统,它需要政府从宏观的角度制定一系列适合其发展的政策和战略,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从而加快我国物联网的快速发展。②探索有效的商业模式。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也需要创新的商业模式的支撑,科学合理的产业模式是物联网成功的关键。③加强技术开发。目前我国物联网技术还处在相对落后的位置,我们应该坚持自主创新,加大物联网技术的开发,比如计算机云技术、无限网络扩容优化等等,减少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依赖,走出一条时候我国自身特色的道路。④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合作与开放。物联网设计到的方面众多,行业之间的交叉性强,需要各个行业的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优效果。⑤重视人才一培养。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物联网产业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在我国的发展也刚刚起步,还需要大量具有多学科领域和经验风度的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和人才培养优势,同时吸收国内外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推动物联网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农业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 TP39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18-0129-02

1 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背景以及发展现状

随着半导体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90年代末,美国首先出现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SN是由布置在监测区域内传感器节点以无线通信方式形成一个多跳的无线自组网(Ad hoc),其目的是协作的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是WSN的三要素。将Ad hoc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人们可以通过WSN感知客观世界,扩展现有网络功能和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WSN技术现已经被广泛应用。

2 WSN技术在农业生产自动化中的应用

2.1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受到了社会以及自然两方面的影响。我国是农业大国,建国初期,为了解决粮食供应短缺问题,在农业生产上,注重产量,当前我国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业生产应该用经济效应来衡量,注重产业效率,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相当的落后,仍然靠人力、畜力耕种,限制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成本。因此我国农业发展趋势应走向自动化,高效率,高精度的机械化,智能化生产。

2.2 WSN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002年,英特尔公司在饿勒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线葡萄园,将无线传感器结点人工分布在葡萄园中,对园中土壤的温度以及养分含量等作物生长条件进行实时监控。杭州齐格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农科院合作研发了远程农作物管理决策平台,该平台利用了WSN技术实现对农田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信息的监测。北京市“蔬菜生产智能化网络传感器体系研究与应用”项目,将WSN应用于温室蔬菜生产中。将温室作为一个监控区,使用WSN技术对温度、PH值、含水量、光照强度等进行测量,根据实际需要,对温室条件进行调整,以达到农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增加作物产量。在大规模部署传感器节点时可以通过飞机播撒,人工设置,火箭弹射等方式部署在预设区域。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的实时性监测,无线通信特点,使其在农业生产上有很大发展前景。典型应用如下:

1)农业灌溉自动化控制技术

我国是个贫水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4位,人均仅为第121位。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七成,但我国农田灌溉十分落后,水的实际利用率很低,浪费严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采用自动灌溉系统,在土壤中人为安放水分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对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进行监控,根据实际,进行自动供水和自动按一定顺序进行灌溉。

2)温度自动调控

蔬菜生产中,温室生产规模正在逐步扩大,传统温室监控系统成本高,移动性差等问题很突出。近年来,节能高效的WSN技术正在温室监控领域兴起。基于WSN的温度监控系统由汇聚节点和子节点构成。将传感器分布在温室中监控温室内土壤温度、湿度、PH值、光照强度等,通过无线网络传到汇聚结点,汇聚结点对数据进行处理,将命令通过无线网络下发给调控节点,调控节点根据所得命令对灌溉设备、加热器等进行控制,改变温室条件。汇聚节点还可接受人工控制,与互联网连接,使用户可以进行远程监控。

3 WSN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1 WSN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在实际农业生产中,节点工作环境恶劣,网络规模较大,节点数目多,在保证网络规模的同时,要考虑网络成本,为了实现实时监控,传感器的施放位置很难定位,节点能量有限,节点可能会失效,WSN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如下:

1)网络规模较大

节点必须尽可能大规模高密度部署,保证监控区域的覆盖范围和连通度,否则无法实施网络的自组和数据汇聚,而大规模组网,使生产成本增加,降低了经济效益,影响网络实际应用。

2)对于网络容错的解决

农业生产中,各传感器网络所监控到的数据的准确性对农业生产非常关键。及时了解节点的状况,进行网络容性处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十分重要,而网络容错所要处理的问题主要是节点检测和节点恢复。节点检测则需要GPS对其定位,若在大范围的布置GPS设备,会提高成本,保证节点定位同时保证经济效益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节点恢复,常常用冗余的节点替换失效的节点功能的方法解决,但对冗余节点的位置与数量有一定要求。

3.2 WSN的关键技术

由WSN的结构特殊性,对于WSN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掌握以下关键技术:

1)节点定位

定位技术是位置未知节点根据少数参考节点,根据特定的机制确定自身位置,包括节点自定位和网络区域内的目标定位跟踪。节点自定位是指确定网络中节点自身位置,是部署组网的基本要求。目标定位跟踪通过网络中节点之间的配合完成对网络区域定目标的定位和跟踪,一般建立在节点自定位的基础上。常用方法用三边测量法,三角测量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法。

2)与其它网络的融合

WSN与现代网络融合将大大提高WSN的实际应用功能,将WSN与移动通信网络、Inter网融合,一方面WSN可以借助着两种传统网络进行通信;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传感信息实现新的发展。

4 结论

WSN络融合了嵌入式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等现有的先进技术,自主实现对各种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是一种有广泛发展前景的监控网络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和信息利用的方法,具有自主性,实时性特点,适合农业生产管理。文章通过对WSN的组成、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的简介和其在实际农业生产应用实例,说明WSN在推动农业生产自动化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利民,李建中,陈渝,等.无线传感网络[M].1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

[2] 年海,王志华,李晓华.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及其在新疆农业的应用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3).

[3] 袁玲芝.浅析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与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17)

.

第9篇

【关键词】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前景

前言

工业电气自动化是在自动化、工业化、智能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等技术相互作用的背景下发展蓬勃的,它已经成为智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国防军事和农业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与进步也体现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是现代化和工业化的重要标志。电气自动化经历了从无到有电气自动化技术是随着智能控制、 信息网络、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电子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门电气工程应用技术学科直至发展到成熟的过程。我国的电气自动化也已初成规模,国内主要是中低档的电气化产品占主导地位,国外是以高档产品为主导地位。目前我国全面地实现高科技化、工业化及信息化的崭新时代。它将会给我们带来社会发展的稳定与进步和现代化生产率的极大提高。因此,积极探讨与不断深入研究当前国家工业电气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战略目标的长远规划有着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展望未来,我国的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是一片辉煌。经过大力培养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大量的引进国外的高新设备和硬件设施使得我国的工业电气化的发展与应用不断地优化完善。

1 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

1.1 平台开放式发展

W i ndows正成为事实上的工控标准平台 微软的技术如 W i ndowsNT、W i nd0W S CE 和 Int ernet Expl ore 已经正在成为工业控制的标准平台、语言和规范。PC 和网络技术已经在商业和企业管理中得到普及。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基于 PC 的人机界面已经成为主流,基于 PC 的控制系统以其灵活性和易于集成的特点正在被更多的用户所采纳。在控制层采用 W i ndows作为操作系统平台的好处就是其易于使用和维护以及与办公平台简单的集成。

1.2 IT 技术与电气自动化

PC、客户机 /服务器体系结构、以网和 Int ernet 技术引发了电气自动化的一次又一次革命。正是市场的需求驱动着自动化和 IT平台的融合 ,电子商务的普 及将加速着这一过程。Int ernet / Int ranet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自动化 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企业的管理层利用标准的浏览器可以存取企业的财务、 人事等管 理数据 ,也可以对当前生产过程的动态画面进行监控 ,在第一时间了解最全面和准确的生产 信息。虚拟现实技术和视频处理技术的应用 ,将对未来的自动化产品 ,如人机界面和设备维护 系统的设计产生直接的影响。

2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对温度、湿度与风道压力的控制是通过设置在风管里的温湿度一体传感器检测回风湿度,并将所测得的温度信号传送到 PLC 的模拟输入端。PLC 将测得的湿度和通过手术室面板湿度设定值比较并进行 PID 计算,将结果输出到相应模拟量输出。在冬季模式里通过对加湿器电动调节阀的开度调节达到湿度控制的目的。而在夏季模式里,湿度的控制并非通过对加湿器开度的单一控制,而是对水阀调节器和加热器的综合 PID 控制实现的。按照工艺要求,风道内压力需保持一定值,以满足手术室医用要求。系统通过变频器驱动送风机,事先将满足工艺要求时的变频器频率值作为设定值,将设置在管道内的回风压 力检测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值作为反馈值,通过PID 计算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以达到风压控制要求。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势必要引入电气自动化的成分以及智能化建筑,特别是数字电子化科技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了当今建筑界的主流方向。为了资源的人力的节省并能达到设备的合理利用于是就有了建筑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化建筑内有大量的通信自动化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设备与布线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以及保安监控系统等及其相应的布线系统。

3 电气自动化发展的趋势与前景

我们可以利用电气自动化来改变现代工业、农业及国防等领域的发展,通过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节约有效的资源,降低成本费用,以此来获得更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态效益。大力发展电气传动自动化技术,可以将我国的电气化使用提高到一定的水平,缩短与世界大国的发展距离,实现自主研发,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研发生产更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与产品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我国电气自动化生产企业应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努力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坚持提高独立创新能力。规范我国电气传动自动化技术方面的标准,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生产。系统平台的开放化和信息化开放化是实现管理、决策、设计、控制和制造一体化的关键也是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实时交换和共享的重要基础设施,与外界建立一个接口实现与外界网络的连接,它广泛的被应用在电力系统各元件和局部系统的监视、调节、管理控制上,是电力系统运动技术、信息管理、调度自动化等方面的技术核心。信息化信息技术的电力设备设计、制造和运行中广泛应用的计算机优化与仿真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的地位应更加突出。网络通信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广泛使用以及人工智能分析的广泛应用都充分展现了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系统结构通用化企业的网络结构对于一个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来说能够保证企业内部的计算机监督、 控制设备、财物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讯快速准确安全。系统结构通用化是非常重要的企业管理者可通过内部网络对现场设备进行实时监督。吸收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思想,注重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劳动和创新积极性,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实现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现代化、国际化和全球化,使我国的电气自动化在世界立于屹立不倒的地位。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十分明朗,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电气自动化必须与时俱进, 要不断的创新才能不被淘汰才能更好的为社会做贡献, 创新是时代进步的灵魂, 没有创新这个社会将被淘汰, 所以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创新能力, 这样才能让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更加久远, 工业自动化的创新必须要完善体制机制和适应国家政策环境, 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研发生产更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与产品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我国电气自动化生产企业应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努力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坚持提高独立创新能力

4 结语

我们要适应时代的进步,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不断总结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特点,吸收高新技术的营养,培养电气自动化方面的优秀人才,开创电气自动化发展的全新局面。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是明朗的是开放的, 在未来, 电气自动化将应用于更多地领域。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技术手段;应用;发展前景

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正在逐渐提高,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经济的发展需要基础的支持,农业就是我国的基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大。随着近几年我国农业的发展,很多高新技术也被运用到农业的机械设备中,使农机设备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有效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在农业的生产中使用高新技术还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保证农机相关机械的正常运作。

1农业机械技术的应用分析

1.1计算机技术

这里所说的计算机技术主要指的是计算机视觉技术,这一技术最早被运用在农业机械上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运用的是计算机技术中的视觉技术,利用这一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可以对农产品的品质质量进行分级别检查。计算机视觉技术是以图像处理为基准,随着图像处理以及视觉模拟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不仅可以用来检查农产品的品质,而且还可以用来对农产品进行播种、收割。虽然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我国农业技术领域的应用时间还不是很长,在实际的使用中还有很多的问题出现,但是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必将会改变传统的农业作业模式,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1.2网络信息技术

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机械上的应用是非常成功的,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为农业的生产提供高精度的监控,而且还能够对农业生产中出现病虫害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测,然后根据定位系统来进行田间作业。

1.3液压技术

液压技术主要依靠的是微电子技术和工业传感技术,在数据的采集上,运用液压技术主要完成的是能量的转换和匹配,其目的是为了让农业机械的效率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让机械设备的相关系统特征可以得到完善,让机械设备的可靠性能够得到提升,这也很好地符合了环境保护的相关标准要求。而大部分的农业机械都是采用内燃机作为原动力,所以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工作负荷,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通过电液控制手段来完成负载与原动力之间的匹配情况,尽可能地减少功率传输过程中出现的损失,从而提高农业机械系统的工作效率。

1.4人工智能技术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高端技术不仅在大型的企事业单位中被运用,在农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较有成果的就是美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出激光拖拉机、机械的内部导航装置,等等,这些装置可以对拖拉机的运行方向及所处位置进行实时的测定,在了解地区土地信息之后,再制定合理的土地种植方案、农药及种子的数量,等等。

2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趋势

2.1推广农业机械产品的技术发展

目前在我国的农业机械发展上,已经开始运用机电智能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这使得农业机械化设备的科技含量有了极大的提高,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而且也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

2.2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提升

只有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才能够确保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保护生态环境奠定基础,如回收农业生产的废弃物,普及无害化的处理设备,运用无害化技术来处理废水可以有效地达到保护环境的作用。而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使用有机肥料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除此之外,大力发展节能型动力机械设备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资源浪费,从而提高农业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2.3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监督水平

要想提升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还要从规范设计的基本要求出发,全面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在质量提升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农业产品的整体造型和外观,农机设备的耐久性也要经得起考验。选用与农机设备相配套的发电机及元件,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在农业机械设备完成安装之后,还要对其进行试运行,只有保证了设备各项指标都正常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的投入使用,这也是提高农业机械产品可靠性的前提。

2.4加大政府的补贴力度

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农业机械的技术推广,做好农业机械的培训工作。国家还要将拖拉机、插秧机等农机具作为农具购置补贴的关键,普及农业机械知识。这样也能够更好地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

2.5确保农业机械技术的安全生产

关注安全监督管理及装备的创建工作,加大农业机械的安全投入,以便更好地满足农业机械工作安全监督管理的需求。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将农业机械的安全检验工作纳入到各级县市政府的财政预算当中。

3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高新技术正在逐渐地被运用到农业的机械设备中,这些机械设备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农业的整体生产水平,而且还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很好地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也必定是智能化的,所以要求操作人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全面推广农业机械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我国农业机械的智能化。

作者:徐家亮 刘晓鹏 单位:黑龙江省克东县农机安全监理站

参考文献:

[1]陶乐然.长春星宇小区新技术应用[C]//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06.

[2]刘蒙之.传播新技术与国家发展———一种政治经济学的观察[C]//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2006.

[3]张仁江,田莉.制造业企业新技术采纳:动因、路径及障碍分析———基于T公司的纵向案例研究[C]//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2011.

[4]胡札进,姚尚斌,徐七三“.双低”储藏与四项储粮新技术的综合应用[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2003.

[5]柳旭.浅析电视空间新技术对审美体验的影响[C]//2009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2010.

第11篇

关键词:现代测控技术;现状;应用

现代测控技术是一项高新技术,是新世纪重点发展的技术。在经济全球化与技术全球化的不断推动下,现代测控技术向着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微型化与系统化高速发展。现代测控技术的优势使其成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在各个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 现代测控技术的特点

1.1数字化

数字化是测控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应用于测控领域的各个方面,例如:信号通信处理、控制器到远程终端设备的数字化控制以及远程终端和控制器之间的数字化控制等。

1.2智能化

以嵌入式微处理器为测控的技术基础,并采取智能化的仪表仪器去展示其功能多样性,是现代测控技术良好运用的表现。同时也表现出其本身灵活快捷、使用方便、多功能等优点。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引进,使智能仪器设备变得更加科学化,计算方法也日益加强。智能化的测控设备仪器使测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1.3网络化

网络化是指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与测控技术完美的结合,建立了便捷高效的现代测控系统。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其他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更大程度地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促使现代测控技术不断发展创新,使测控系统变得灵活化,系统化。测控技术、传感器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则更好的体现出网络化的特点。

1.4分布化

现代测控系统能够实现测量的标准化归功于合理安排现代测控技术,使测控仪器分布在最需要、最合理的地方,分布式的测控系统实现了从测量、控制到管理的全自动化过程,完成了更经济、更环保、更高效的生产目标。现代测控系统的分布式特点能够实现安全可靠,故障部分不会对其他系统部分产生影响,并且具有灵活的使用方式,能够组建多模块以及单模块系统等特点。

2 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

2.1现状

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测控技术越来越向网络化、全球化发展,现代测控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日益增大,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测控技术水平。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测控技术在我国仍没有进入高水平发展的阶段,在微型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等方面仍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我国的现代测控技术能够到达国际水平,我们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我国的现代测控技术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国际接轨,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2.2发展

全球化和网络化是测控技术的发展前景,这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使测控技术向更高、更快、更强的国际化水平发展,逐步趋近于科学先进的发展态势。通过分析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清晰地发现其发展趋势是开放全球化和工业标准化。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使得现代测控技术必定具有广泛的前景。现代测控技术越来越面向网络化、全球化,发展内容越来越先进、科学。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现代测控技术不断发展与创新,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在信息量不断爆发的现代社会,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必将十分长远,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3 现代测控技术的运用

3.1航天测控技术

航天测控技术是现代测控技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对航天器的测量和控制。其应用表现在:获取航天器的飞行路线及其运动参数、时刻注意航天器内部的工作状态和宇航员的生理参数、通过分析与处理这些测量数据,有利于提高航天的飞行路线与飞行状况的清晰性,为指挥中心提供了对航天器进行远程控制的有效方法,为评价航天器的技术性能和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3.2新型传感器技术

新型传感器技术是现代测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半导体工业的高速发展,测量精密度的不断提高,使得传感器更加的灵敏与精确,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生活与生产多个领域。如:实时信息传感器主要应用于车辆和飞机的状态监测、病人体征监控系统等领域;高速模数转化传感器应用于环境温度检测、图像传感、银行监控器等方面;高度集成传感器主要用于声音测量、地震波测量、光学测量等领域。

3.3远程测控技术

远程测控技术在现代测控技术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无线通信、电话网以及专线的远程测控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同时远程测控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远程监测电网、电站以及输送石油的管道等方面。现代测控技术能够远程控制铁路运行、飞机的指向与通讯、远程手术操作等。对于地理环境复杂、区域内不易布线、距离远和用户密集不够的区域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进行远程控制与测量。

4 结语

面对当今时代的信息爆炸,现代测控技术不断地发挥着它的活力与作用,向智能化、标准化及系统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发展。社会各领域有效地运用测量控制一体化的现代测控技术。通过先进的传感器采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分析、建模、转化、输出,从而实现生产全自动化。同时,现代测控技术也带动了模拟信号传感技术、量子计算技术、高速通讯技术向标准化、智能化、高速化方向的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测控技术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和至关重要的科研价值。

参考文献

[1]徐亦唐. 浅谈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J]. 科技资讯,2013(4).

[2]刘志刚. 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探析[J]. 机电信息,2012 (4).

[3]李欣国. 浅谈现代测控技术及其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 (6).

第12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自动化;运用;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机械制造行业迅速发展,机械制造自动化彻底改变了传统机械生产方式,代替或减轻了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提高了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所以,当前各界对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更深、更广方向的研究分析也越来越活跃。下面从我国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现状分析着手,进而对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运用进行探讨,最后关于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前景予以分析。

一、机械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现状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产生和应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以下对我国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技术的经历和现阶段的状态进行分析。

(一)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经历

由于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利用等领域的发展,综合其技术成果与传统生产工艺、设备相结合,出现了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的融入和应用为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它经历了过去的“车床、铣床、刨床、磨床等”近期的“数控机床、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机器人、自动化仓库、柔性制造系统(FMS)” 现代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精益生产等模式”。总之,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逐步经历了以上刚性自动化、柔性自动化、综合自动化这样三个过程。

(二)我国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当前,我国的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应用还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国内的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技术要落后、自动化技术体系机构还属于传统的封闭式状态、缺乏自动化技术的科研投入和制定自动化技术的管理策略、缺乏相关技术人才或相关技术人才缺乏实践经验等,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对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具体举措如下:

首先,革新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学习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大力度对国内的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科研投入,重视并激发一些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方向的课题研究,以发掘自动化技术对机械行业的潜力。比如探究生产中 “人”、“机”、“策略”三者的作用和关系,比如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调度研究,比如自动化技术更深广领域延伸的研究等;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理论研究投入实践,强化以实际生产、实践操作为基础的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

其次,整合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体系机构。任何行业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因此打破传统封闭状态,开发自动化技术体系,将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与“系统工程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环境控制技术”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综合的、全面的自动化工程体系的局面。

最后,注重培养各个层次的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人才。一方面,重视和培养研究人员,提供出国深造学习的机会,提供研发资金、良好的研究设备和实践基地;另一方面,大力培养高职高专的学生成为应用型技术人才,使其同时具备必有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此,除了必要的理论授课外,在校内实训基地或校外工厂给予相应的时间去完成实训项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以便保障生产实习的质量和以后的工作质量。以此,提高了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人才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素质。

由此可见,创新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增强实践环节,注重培养技术人才重视,才能尽快实现能够通过自身调节适应我国机械制造业动态变化的自动化体系。

二、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具体应用

机械制造中各个环节应用了自动化技术,不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工人在潜在的危险条件下作业带来的伤害,而且有效地保证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和质量,下面从五个方面对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一) 自动化技术在热处理系统中的运用

计算机技术在热处理技术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热处理工艺参数、整套热处理设备、热处理车间等实现了自动控制,从而使热处理从依赖传统试验和经验的传统模式摆脱出来,逐渐建立起智能型热处理技术。除此外,机器人也被引入到了热处理技术中,以完成复杂性、危险性、精准性的作业。 然而机器人仅在热处理装夹作业、热处理生产线、热处理质量检验几个方面得到应用,原因价格高,灵活性差。所以机器人在热处理方面的利用率相比计算机技术要低,以后智能机器人的产生也许会改善这一现象。

(二)自动化技术在材料成形过程中的运用

从材料成形设备和材料成形加工两方面来阐述一下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一方面,数控锻造设备、数控焊接设备、数控冲压设备、模具CAD等的出现实现了材料成形设备的自动化。另一方面,如出现了铸造柔性制造系统、锻造柔性制造系统、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冲压柔性制造系统等自动化系统,实现了材料成形加工流水线的自动化,为企业达到了优质、高效的目的。

(三)自动化技术在切削加工过程的运用

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机器人、自动加工系统等的出现实现了机械制造的自动化技术应用。比如大型机械厂采用的加工中心自动换刀装置,比如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等利用计算机与机床相结合,通过编写输入程序命令,实现机床自动进给走刀过程,完成产品加工的过程。比如机器人模拟进行装夹定位零件、搬运、简单的工位操作等。

(四)自动化技术在装配系统中的运用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装配系统中的应用取代了人工循环复杂的装配工作,实现了自动送料、自动传送、自动组装、自动调试、自动检测及验收等步骤, 从而形成一套能够进行自动生产制造的流水线。从而提高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了机械产品的装配质量,避免了装配过程的人为因素影响造成的质量缺陷,保证了操作安全。比如我国的汽车制造业“一汽集团”生产装配线、“美的”空调企业组装装配线、各企业奶粉生产流水线等装配线都采用自动化技术的装配系统等很多企业都应用了自动化技术。

(五)自动化技术在现代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生产技术相结合,覆盖了从市场开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检测、销售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的全过程,是制造业综合自动化的新模式。包括计算机集成制造(CIM)、并行工程(CE)、敏捷制造(AM)等先进组织管理模式。

三、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发展前景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发展前景很广阔,正朝着集成化、虚拟化、智能化、绿色环保化方向发展,同时带动其他产业链的顺利发展。

(一)集成化发展

集成化是现代技术的集成、加工技术的集成、管理的集成。集成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工程业当中,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此同时,自动化技术的集成化也在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完善。它将会大大地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二)虚拟化发展

虚拟化制造包括拟实技术和虚拟技术,前者以优化产品本身性能和成本为目标,后者是面制造虚拟化是通过计算机仿真来模拟真实系统生产产品的全过程,以此检验出产品的可加工性、加工工艺的合理性,以及发现设计与生产中的其他的可避免的缺陷与错误,保证产品的制造过程一次成功。当前,数控模拟仿真技术、Solidworks实体设计等逐渐被我国南方机床生产企业、农机产品生产企业所采用。

(三)智能化发展

智能自动化技术是把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的制造过程有效地融为一体,是一项合成技术。一方面,智能自动化技术可以监控自动化生产的全部流程,另一方面,它还采用了神经网络识别信息的功能,可以激发机械的制造系统的适应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对实际生产中遇到的突发状况,可迅速地作出反应,会及时解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动化技术的有效性。智能化机械制造不断纵深发展,将产生高技术含量和高技术水平的先进制造系统,这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主要生产模式之一。

(四)绿色环保化发展

当前,机械制造业的产品从设计、材料的选择、制造、销售、回收等各环节,所采用的资源、设备、技术、环境等都要本着节能、环保、绿色无污染、可持续利用、科学有效的发展为原则,使机械制造业成为绿色制造业。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有机运用,不仅促进了机械制造行业的进步与发展,而且还带动了工业、农业、环保、国防、科技等其他领域的发展,大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全民经济的发展。在新形势下,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要不断的创新、发展,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调控能力、反馈能力,以此来适应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动态变化。这样,机械制造中的自动化技术才能走得更高,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胡阔海.机械自动化技术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J].机电信息,2012,30:115+117.

[2]王凌.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信息,2013,15:115+144.

[3]高超.机械制造中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13,17:113.

[4]任士一.浅谈机械自动化技术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2,12: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