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17:23: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互联网医疗行业背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015年,经总理签批,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鼓励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惠及社会民生的新举措。
一、“互联网+”大背景
国内最早的“互联网+”理念可以追溯到2012年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的发言。“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比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其中“互联网+医疗”,将有望从根本上改善现实中存在的看病难、买药贵等难题。具体来讲,互联网将优化传统的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一条龙的健康管理服务。患者可以在网上挂号、询诊、购买、支付,既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又提升事中体验,并依靠互联网在事后与医生沟通,从移动医疗数据端监测自身健康数据,做好事前防范,加强医疗自我保健。以此推动社会养老、社会保障等服务。
二、“互联网+医疗”衍生出的人才需求
“互联网+医疗”代表了医疗行业新的发展方向,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其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管家服务,将有利于解决中国医疗资源不平衡和人们日益增加的健康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如此庞大的服务机构、内容丰富的服务业务以及多层次、多角度的服务形式,势必会应运而生出众多的工作岗位,需要大量的多层次专业人才来满足这种新型民生服务的需求。
三、“互联网+医疗”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
“互联网+医疗”的运营模式中,人员的配备是多专业、多层次的。它需要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各行其职。比如在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中,它不仅需要IT网络工作人员,还需要医疗服务人员;不仅要有资深的专家,还要有以志愿服务身份参与其中的初级工作者。
卫校现阶段探索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进一步掌握,它提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笔者学校的学生中从一年级新生到临近毕业的实习生,在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方面,虽具有专业性,但也存在明显的层次特点,这正迎合了“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多层次人员需求。作为学校,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医疗”的大背景、大平台,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可以先从一名医疗服务志愿者做起,逐步融入互联网医疗中,完成学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一年级学生群体,因其只有基础医学知识,而对临床知识却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护理技能水平的高低。这样的群体可以在以社区为基础的移动医疗中尽自己的能力去参与医疗志愿服务,完成体验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巩固已有的基础医学知识,通过接触临床疾病,逐步对临床知识产生感性认识,促使其产生进一步求学的欲望;二年级学生群w,因其已经初步具备了临床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就可以凭借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参与互联网医疗具体的诊疗和护理当中,通过实际接触病人并参加医护诊疗,促使其对已有的医学知识的巩固,并对医学行业产生了荣誉感和归属感,帮助学生树立献身医学的远大理想;三年级的学生在为互联网医疗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进一步夯实专业技能,并在参与中奠定了创业基础,寻求创业机会。卫校的学生在校三年中,结合不同阶段的学习和其自身高低不一的能力和水平,在互联网医疗中以各种形式均能得以锻炼和提高。
四、“互联网+医疗”与卫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的意义
“互联网医疗”是一种新型民生产业,它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远景,它需要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观念,不断地扩大人员投入,不断地增设服务内容和选项。那么,具有不同知识和能力层次的人员加入到互联网医疗护理队伍中,不仅降低了“互联网医疗”的经济成本和资源消耗,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人员更替、观念更新、行业永葆活力。
对职业卫校来讲,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就业竞争非常激烈,这不仅是学校面临的严峻考验,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探索、改革的条件,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高,同时也为源源不断的毕业生寻求到了多种创业机会和途径。可以说,“互联网+医疗”与卫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既是优势互补,又是互利共赢的一种合作方式,前景看好。
五、如何将“互联网+医疗”与卫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
鉴于以上几点思考,我们不妨模拟一下“互联网医疗”与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的模式:首先,由学校收集整理在校学生的信息资源,与“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共建学生实习就业供需数据库;其次,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分批、分层地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和社工护理服务标准培训;其次,在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医学理论知识后,学生先以“志愿者”身份投入到医疗服务平台所提供的活动当中,分批跟随问诊大夫,进行体验式学习;随着学生对医学知识的不断充实和掌握,学生可利用寒暑假等其他时间,由医疗服务平台提供勤工俭学岗位进一步深入学习;三年级学生经过参与三年的医疗服务,并完成实习阶段的学习之后,专业知识得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得到锻炼。总结前面的学生表现,对于专业能力强、工作表现优秀者,可被医疗服务公司录用,或者应聘有医疗服务公司推荐的正式工作岗位,成为正式员工;除以上举措之外,为了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学校还可提供往届毕业生的信息资源,由医疗服务平台与学校共建学生实习就业数据库,医疗服务公司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专长,分流到各家社工机构和社会企业中,实现学生创业和就业。
总之,不论商业还是教育,都会有一个常态以及发展趋势。“互联网+”提出之前,职业教育的常态是需要转变观念,从根本上发展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互联网+”提出之后的发展趋势则是大量“互联网+”模式的爆发以及传统教学观念的“破与立”。
【关键词】约定医疗;e诺;互联网医疗
很长一段时间,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一直在医院高墙之外游弋,但站在时代风口,医疗行业也不得不做出改变。移动互联网正在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渗透医院围墙,创造新的机会和挑战。2014年,互联网医疗创业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作为公认的最后一块还未被互联网开垦的荒地,医疗健康行业涌现大量投资机遇,成为继互联网行业后的又一投资热点。
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医疗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移动通讯产品和技术、远程及网络交流平台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实现移动医疗服务功能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和技术业已具备,与此同时,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健康管理意识逐渐增强;自然环境恶化,就医需求日趋增多;巨大且不断增长的医疗费用支出,医疗服务资源(医护人员等)短缺,人口及健康结构改变等问题使医疗服务弊端日益凸显,而政府也试图通过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模式更新来解决医疗服务的诸多痛点。
改变、重构、提升,成为互联网医疗健康商业模式产生的必经之路。在技术及社会需求的共同推动下,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应需而生了。互联网渗透就医各环节,并且商业模式百花齐放。以e诺提出的约定医疗模式为代表互联网医疗将通过改变健康管理方式、重构就医方式、改善就医体验、重构医患生态,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降低医疗费用,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使患者享受安全、便利、优质的诊疗服务。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问题,真正做到“让健康更健康”。
什么是约定医疗?
据介绍,约定医疗由祁本洲先生提出,顾名思义,约定医疗特指通过第三方――e诺平台,架起沟通医患之间的桥梁,采用事先约定的方式,优化、改善、调整医药市场架构为核心,改变以往无约定就医的形式。包括治疗约定、健康约定、风险约定、诊断约定。
约定医疗的诞生背景。目前,患者看病难,看病贵(收费居高不下),医生责任心不强,医疗设备越来越尖端,导致患者过度检查,不仅仅增加患者开支,还占用医疗资源。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医院,环境好、服务好,完全有能力诊疗一些常见病,并且医院也有知名专家坐诊,就是没有患者)。高效廉价的药品,在临床上得不到有效的使用。医闹不断,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
约定医疗带来了什么?
e诺整合了一大批医院,进行“约定医疗”,通过约定价格、约定周期、约定疗效、重大医疗事故先行赔付等具有革命意义的就医解决方案。从而可以提高医生的责任心、缓解医患关系、有效利用医疗资源、合理减低就诊成本等。
只要通过e诺平:
l我们先谈谈诊疗价格――约定价格
2我们再聊聊治疗周期――约定周期(如果没有在约定时间看好,可以少给或者不给钱)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交互界面;产品可用性
引言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概念已经越来越多地和传统行业相融合。“互联网+医疗”是当下十分热门的一种思路。许多医疗类互联网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是大部分产品的设计理念还是依照其他行业的界面设计逻辑来将医疗行业互联网化,这实际上忽略了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和服务的受众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知识背景鸿沟。因此,用户在使用医疗健康类互联网产品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的设计理念往往难以提升医疗健康类互联网产品的可用性。
1可用性的基本概念
早在20世纪70年代,McCall(1977)等人将可用性定义为,“对某一程序的学习、操作、预备输入与解释输出所需的努力”。当然,那时候对可用性的理解还是较为死板与机械的。之后,随着人机交互系统的发展,可用性的评价标准被重新定义为系统的有效性、可学习性、适应性以及用户的态度四个方面。¨-近来,Nielsen在2013年出版的《移动可用性》一书中指出可用性设计所面临的4个方面难题,即为更小的屏幕设计、尴尬的输入方式、下载延时、被错误设计的移动端网站。由此可以看出,对产品可用性的研究离不开对交互界面的分析。
2医疗健康类互联网产品的特性
医疗健康类互联网产品不同于一般的互联网产品,医疗健康属性决定了其必须符合医疗服务的一般特性。他们之间的这种区别就像是医疗服务行业和一般行业的区别一样。
(1)产品安全性。医疗健康类互联网产品通常会与使用者的健康息息相关,无论是健康数据采集、疾病信息帮助或是保健信息传播,这些有关使用者健康的信息往往会让使用者格外关注,并且新用户容易对这些数据或信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产品的安全性是医疗健康类产品的最基本的特性。
(2)信息的有效性。医疗健康类互联网产品实际上是把大量和医疗健康有关的信息传递给用户,从而为用户提供医疗健康服务,因此这些信息是否对患者有帮助直接决定了这款产品是否有用。医疗信息是一类专业化程度高、包括范围广的信息,在提供这种信息服务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信息过载现象,即太多的信息让使用者无法理解以至于阻碍用户的使用,席克定律指出:当选项增加时,下决定的时间也会随之增加。为使用者提供的有效信息才是这类产品的价值所在。例如,目前的医院网站在首页上将各方面的信息罗列得十分全面。但是对一般使用者来说,首页上的大部分信息都属于干扰信息,使用者登录医院网站想要了解的主要就是医院的医疗水平如何、网上挂号、就医流程等这些和自己治疗相关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却被隐藏在大量干扰信息当中。
(3)信息的全面性。这里的全面性指的是医疗健康类互联网产品,在界面功能的设计上不能仅局限于与医疗相关的功能上。因为医疗服务对普通人来说依然是比较陌生的,大部分人对医疗服务的很多基本的服务都不是很了解。例如,目前已经上线的挂号类APP中,在提供挂号信息的时候都仅仅提供了和挂号相关的功能服务,忽略了如停车信息这类辅助信息,而实际上很多人去医院就诊的时候为了停车就要绕着医院转好几圈(很多大医院社会车辆由特定的门进出)。
(4)界面的逻辑性。医疗健康类互联网产品在界面的逻辑上应符合使用者的需求,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使用者需求某一信息或功能时,这类信息才会出现,而患者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受实体医疗服务所限制的。例如,医院基本固定的就医流程决定了挂号类APP的界面逻辑;医院常规的科室设置或是疾病分类决定了搜索类APP在搜索疾病时的界面逻辑等等。
3医疗健康类互联网产品案例研究
以下通过对几类不同的医疗健康类互联网产品的分析,结合医疗健康类互联网产品的特性,寻找目前这类产品在用户可用性层面存在的问题。
(1)医院官方网站。图1是某医院的官网首页,和绝大部分医院一样,医院首页的基本设计逻辑是按照目前常见的综合性网站来做的。对于综合性网站来说,用户登录是为了浏览信息,目的性并不是十分明确,但是对于登录医院官网的患者来说,其目的性相对统一,都是希望了解医院医疗水平、就医流程、网上挂号等和自己治疗相关的信息,显然其他的信息就会变成干扰信息,影响患者的使用。
(2)挂号类APP。挂号类APP所提供的功能是进行网上或移动端的医院挂号服务,挂号是医疗服务的人口。因此,这类产品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医疗健康类互联网产品。微医是目前国内用户量最大的挂号类APP之一,(如图2)微医的首页在界面设计上有意强调了挂号功能键,这符合患者对这款产品的使用习惯,用户在打开APP的时候立刻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功能,提升了产品的可用性。
(3)健康管理类APP。WALKUP是一款不同于其他类型健康管理类APP的产品,通常的健康管理类APP都是通过各种图表数据来向用户展示其健康或运动的状况,但是WALKUP改变了这一模式,采用了世界地图这一载体来显示用户的行走情况(如图3),在记录数据的同时为用户模拟了一场环球旅行。这一设计符合这类产品可用性的原则,同时又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4医疗健康类互联网产品设计困境
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要把“互联网+医疗”这一概念做好还需要面对很多的挑战,和普通患者一样设计师对医疗服务的了解也是有限的,这就使设计过程变得异常艰难,需要大量的观察与调研来让产品的服务或功能符合实体医疗健康的要求,设计师自身首先要变成半个专家。但是,这一过程同样有着不利的一面,设计师自身在学习了解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正是以后用户在使用中所面临的问题。因此,产品的界面可用性是否能够为用户带来优秀的使用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界面的时候是否带着学习的态度去发现医疗产品的特性,而不是按照其他行业的设计思维来设计医疗健康类互联网产品。
我们在投产业互联网的时候,更多偏向于选择从传统行业出生的行业,因为他们有传统行业的经验,也有传统行业的资源,还有互联网的思维和开放的心态,所以我们青睐的产业互联网的专業团队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兼具的复合型的队伍,2B的经验比2C的经验更重要。
互联网+的三大趋势
在互联网+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创投机构,有必要有一些思考。
互联网+是社会的主旋律,企业转型和升级成为了铺垫整个社会经济的大基调,但是转型和升级具体要怎么做?主要是用互联网+新技术,来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效率。
目前,在消费娱乐领域已经出来了一大批的非常好的公司,整体有三大趋势:
第一是企业虚拟化,也就是共享经济。共享经济的到来,彻底地改变了我们跟世界的所有资源的连接关系。共享经济本质上是把社会上的闲置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汇聚起来并激活。共享经济的企业都是一种虚拟化的企业,如UBER,没有一个司机是自己的,没有一辆车是自己的,但业务遍布了全球。未来,企业在这种互联网+的浪潮下会变得无边界,这也是未来要做的。
第二是发展趋势是传统行业将被互联网改造,而不是被互联网颠覆。传统产业的升级,就是用互联网和新技术进行提升,它的意义是通过互联网的思维,利用互联网的工具、方法,帮助企业跨时空获取资源。未来企业的真正秘诀是什么?就是获取资源的能力,所以能不能用互联网+获取所有需要的资源,就决定了这个企业的成败。
第三是互联网+壁垒较高。由于传统的BAT巨头在行业经验、渠道、网络和产品认知等方面的壁垒,互联网+将呈现一片蓝海。
四大领域互联网化
作为投资机构,对于产业互联网的理解,可以更全面一些。我认为产业互联网四大领域互联网化:制造业、传统服务业、传统消费、互联网企业级服务。
制造业的互联网化。制造业的互联网化首先能做的是供应链的互联网化。工厂的采购和销售就是供应链,都是可以做成电商模式的。但是过去的电商不可能做到B端,主要是做C端,所以当下的这些做制造业的供应链电商就提供了很大机会。
传统服务业的互联网化。服务业涉及到的领域是非常广的,比如医疗、教育、金融。这三块我个人认为才刚刚开始,因为这三个行业都是过万亿级的市场。
摘要:近年来,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纷纷开始产业转型探索,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寻找房地产行业外的新的产业发展领域。如阳光城(进入医疗)、新湖中宝(进入金融证券)等;另一种是沿着既有产业链进行延伸。如万科(进行互联网营销、社区金融)、格力地产(海洋经济、港口开发)等。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本文将重点针对第一种情况,从房地产类上市公司转型探索的背景、基本情况以及市场影响等角度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上市;房地产公司;转型探索
一、上市地产公司转型探索的行业背景
1、房地产行业从“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
1998 年7 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正式开启以“取消福利分房,实现居民住宅货币化、私有化”为核心的住房制度改革,也开启了商品房市场的“黄金时代”。1998至2010年的12 年间我国商品房投资额年均复合增速24.11%,商品房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速28.87%,商品房年销售面积年均复合增速19.64%,并步入年均销售面积“10 亿平米”时代。
2010 年4 月,由于之前房价连续10 个月上涨且涨幅逐渐扩大,全国70 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近15%,政府出台了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的新“国十条”(《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正式拉开了限购、限贷的序幕,行业投机氛围得到遏制,行业也正式告别高速增长,从2010年到2013年房地产年销售面积复合增速接近为0,房地产行业开始步入“白银时代”。
2、房地产行业“白银时代”的主要特征
(1)行业充分竞争,高增长不再,集中度低,并购整合是行业主题。房地产行业在二级市场上充分竞争,集中度较低,而传统的地产开发业务已经不可能维持高速增长,行业步入成熟期,发展更加平稳,未来的发展机会更多的来自行业内外的并购重组。
(2)房地产金融属性下降,商品属性为主。在市场对房地产行业长期前景的担忧下,房价上涨的空间将大大减少,又由于政府对房地产投资、投机行为的调控,房地产作为抵抗通胀、获取资本利得的金融属性将逐渐下降,其作为住宅、商业办公用房的商品属性将成为主流。
(3)房地产发展与经济基本面的背离减小。进入白银时代后,房地产市场的增长将主要取决于居民收入的增长,而居民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未来地产发展与经济基本面的背离将逐步减小。由于地产商品属性的增加,需求更多来自刚性的住宅需求。
二、上市地产公司转型探索的基本情况
在房地产行业进入白银时代后,房地产类上市公司面临的行业和竞争环境发生了如下变化:第一,国家对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政策支持力度减弱;第二,行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充分竞争,行业高增长不再,增量的长期空间受限;第三,行业毛利率的下行,使得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的行业吸引力逐渐消失,且收益和风险不匹配;第四,行业估值受到严重压制,为维护上市平台价值,市值管理需求不断增强。
为更好的应对上述局势,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纷纷采取了包括转型探索等多种方式,以更好的适应宏观调控和竞争环境的变化。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房地产行业属重资产行业1,庞大的资产存量决定了大多数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的转型难度很大,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一点从统计资料中也可以看出来,目前提及转型的房地产类上市公司也只是进行相关探索,真正通过资产重组实现产业转型的房地产类上市企业还不多,这也是本文所称转型探索的原因所在。
1、产业转型探索主要涉及方向
从统计数据来看,截止2014年9月,在申万一级行业136家A股上市房企中,进行产业外转型探索的至少有41家,占行业总数量的30%;这41家探索产业外转型房企,平均市值规模82.85亿元,总市值约3396.9亿,占行业总市值比30.35%。
上述产业转型探索,主要涉及方向:大医疗(含养老)、大互联网(含计算机、互联网彩票等)、能源煤矿(石油、页岩气、金矿等)、金融、军工/智能(工业机器人)、材料(主要是石墨烯)、影视传媒(包含影视、传媒、动漫、手游等)、环保。
上述转型探索根据进展情况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已经明确了方向并进行了资产重组,比如万好万家、天伦置业等,另一类是宣布了转型方向还没有具体动作的,比如阳光城、广宇集团等。
2、医疗、能源和互联网成为上市房企转型探索的主要方向
从目前已明确表示进行产业转型探索的41家上市房地产公司来看,医疗、互联网、能源是三大主要转型的方向。主要原因是医疗、互联网以及能源行业盈利能力相对较强,且市场估值更高,有利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从市值看,占比最大的是探索向医疗、金融以及能源矿产业务转型的企业,对应市值占比达到21%。而提出向互联网业务转型的企业,数量虽有7家(占总数的17%),但其对应的市值仅占13.8%,体现了数量多而市值少的特点。主要原因是互联网的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进入门槛较低,较为适合市值较小的上市公司投资;而医疗、金融及能源矿产属于资金投入较大的行业,这对进入该行业的上市公司自身的资产规模要求较高,因此市值较大的企业选择进入这些行业的优势也相应较大。
三、上市地产公司转型探索对市值的影响
从目前提出转型探索的公司市值的平均涨幅来看,转型方向为材料、影视/传媒、能源矿产的涨幅水平较高,年初以来2分别涨幅为62.75%、56.96%以及48.54%。
图1转型方向为材料、影视/传媒的涨幅领先
从涨幅的相对值来看,剔除大盘影响后,除转型为环保的企业外,转型为其余7大方向的房企涨幅均高于大盘。从市场的表现来看,转型为材料、影视/传媒、能源矿产等方向的平均相对涨幅均超过40%。
四、小结
随着地产行业进入白银时代,地产行业竞争日趋进入白热化,行业的增长空间受限,毛利率下行,此种背景下众多上市房企(主要为中小市值的房企)纷纷开始了转型探索,寻找适合各自的发展新方向,这也是行业发展趋势使然。从转型的方向来看,医疗、互联网以及能源矿产成为最受房企青睐的行业,这从改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上市公司估值水平等方面来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伴随着房地产行业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业务转型将成为相当一部分中小市值的房地产公司面临的必然选择,本文中所述上市房企的转型探索,无疑将成为摸着石头过河的很好尝试。大浪淘沙,新一轮洗牌后,继续留在房地产行业的必然是盈利能力强、经营优势明显的企业。同样,我们也认为,经过市场熔炉多年的磨练,在我国经济结构深化调整的当下,从房地产行业转向其他行业的上市公司,也将成为另一个行业发展的先锋。(作者单位: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注解:
为何医疗健康互联网能够频频引得BAT的青睐?
投资界的香饽饽
“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基于市场需求。”某知名风险投资公司医疗投资经理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在医生资源紧缺、人均医疗成本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服务自然能够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与并购大会上,清科董事长倪正东表示,拥有巨大需求的医疗健康行业始终会是VC/PE关注的领域。“如果一家综合基金没有设立医疗投资部门是无法想象的。医疗健康行业不太会受经济环境影响,不论是金融危机还是经济下滑,医疗健康行业一直呈现稳健增长。” 倪正东称,目前整个投资界最关注的两大行业分别是移动互联网和医疗健康。作为这两个最热门行业的交集,移动医疗会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迎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所谓移动医疗,就是通过移动通信技术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基于安卓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健康类App应用为主。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的《2013中国医药互联网发展报告》(下称“《发展报告》”)也对中国移动医疗的市场规模给出了预测。据《发展报告》估算,2013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3.4亿元,较上年增长25.8%。《发展报告》预计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到2017年底将突破百亿,达到125.3亿元。
这一概念究竟有多火?看看眼下屡创新高的投资规模便可见一斑。继8月19日春雨移动健康(以下简称“春雨”)拿下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刷新国内移动健康领域最大单笔融资纪录,9月2日,中国最大的医疗健康互联网公司丁香园又宣布获得来自腾讯的7000万美元战略投资,成就了国内目前该领域的最大单笔融资。
核心资产是医生资源
在业内人士看来,已经各自拿下三轮融资的春雨和丁香园之所以能够成为医疗健康互联网领域的佼佼者,是因为它们掌握着医疗产业里最核心的资源――医生。
创建于2000年的丁香园是中国最大的面向医生、医疗机构、医药从业者以及生命科学领域人士的专业性社交网站。丁香园创始人兼董事长李天天对《中国经济周刊》介绍,丁香园目前的网络平台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医学专业领域,能够推动医学专业人士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研究及药学研发等多领域内的学术沟通、信息共享和专业合作。
“成立14年来,我们的专业会员数量已经超过400万人,其中超过200万人都是执业医师。”李天天说。
《中国经济周刊》查询国家卫计委于今年4月的《2013中国卫生统计提要》发现,截至2012年,中国执业医师总数为261.6万人,换句话说,中国每10名执业医师中,就有7~8个人拥有丁香园账号。
“丁香园拥有的医生和医疗资源,与微信和手Q资源对接,无疑会为这个行业提供独特的价值。”腾讯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医学专业人群和数据最大程度地与千万用户连接,将大大降低用户获取医学信息及获得指导的难度。
李天天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除腾讯之外,BAT中的另一巨头近期也向丁香园提出过融资计划。最终选择腾讯是因为看中了它的微信功能。
李天天称,丁香园将会把资金用于研发面向医生和大众的医疗健康类产品,“并希望依托微信公众平台,进一步为大众群体提供可信赖的医疗健康信息与相关服务,告诉大家一些健康常识、疾病知识,指导大家安全用药。”
尽管李天天反复强调,丁香园只提供信息查询服务,不涉及线上问诊,但成立仅仅3年的春雨却在后一领域做得风生水起。
作为中国第一家移动医疗公司,春雨主打产品掌上问诊App春雨医生目前已拥有3000万激活用户量,4万名在线医生,每日健康问题咨询量超过5万。“在春雨医生这个平台上每天的问诊量已经超过中国任何一家医院的日门诊量。”春雨创始人张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春雨医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医患沟通手机平台。
据春雨副总裁毕磊介绍,新一轮投资主要用于扩大用户量和医生量,按照春雨医生App目前的日新增量级估算,至2015年年底,春雨医生用户量可以达到1亿,医生量超20万。
商业模式能否盈利是问题
尽管医疗健康互联网发展得如火如荼,仍有不少人对其发展提出了各种担忧。如何在合规的前提下建立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并实现盈利,就是摆在春雨和丁香园面前的首要问题。
8月29日,国家卫计委《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提出医务人员不得私自从事远程医疗服务。《意见》要求,医务人员在向本医疗机构外的患者直接提供远程医疗服务时,应当经其执业注册的医疗机构同意,并使用医疗机构统一建立的信息平台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则《意见》将直接打击春雨的主营业务。
毕磊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政策的目的不是打击春雨,而是规范市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于今年年底开放处方药网上销售,国家势必要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医生开处方的行为。“我们现在提供的是健康建议而非远程医疗。如果我们的医生在网上给患者开具电子处方,那么这就属于远程医疗,肯定是需要规范的。”毕磊说。
相比于还处于成长摸索阶段、主要目标是拓展用户数量而非短期实现盈利的春雨,成立14年的丁香园已经找到一套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李天天称,丁香园已经连续4年盈利,预计今年的收入将接近1亿元人民币。“我们的业务主要分三部分,一部分是跟药企合作,帮助制药企业推广产品、收集医生反馈意见。另外两部分是帮助药企、医疗企业进行人才招聘和建立垂直电子商务。其中第一部分是丁香园主要收入来源。”
一直以来,都有不少人质疑丁香园在医生和药企之间扮演的角色与身份。李天天则称, 药企需要平台宣传和推广自己的药品与治疗方案,医生也需要有渠道去了解最新的药品情况。“丁香园只是一个 沟通渠道和桥梁”。
“我认为,丁香园的模式不仅不违规,还可以帮助这个产业真正走出医药代表带金销售的状态。”某私募基金投资经理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但是作为医疗健康互联网企业,光想着怎么赚药企的钱还不够。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应该把患者和医生这两个终端客户绑在一起,同时还要把支付方式整合进来。”
11月10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指导,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共同主办的“2015中国IT服务年会”在北京举行。在“互联网+”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的背景下,如何通过互联网创新服务模式,自然成为会议讨论的热点。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宋显珠在致辞中指出,在“互联网+”浪潮下,IT服务业正步入一个转型与创新的关键时期,“互联网+”将推动中国IT服务步入融合创新服务新阶段;不断夯实“IT服务化、服务IT化”基础,使IT服务商和用户之间形成深层次、高融合的互动关系;构建下一代自助式IT服务蓝图;催生IT服务合作协同新模式;持续创新IT服务新应用。
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副理事长刘献军指出,“互联网+”从业务本质重新构建业务形态,传统模式和手段都将被取而代之,价值链被重新构建,整个经济社会将进行一场新生产力的提升和新一轮的洗牌。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和人工智能等将加剧金融、电信、教育、医疗、零售等众多行业的变革。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树在题为《“互联网+”时代下的IT服务》的主题演讲中详细阐述了“互联网+”的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所引发的全面创新。他指出,“互联网+”背景下,IT服务交付将全面实现网络化,IT服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并呈现个性化,大数据将推动IT服务智能化,IT服务竞争模式将转向生态化。他认为,“互联网+服务”创新将升级传统服务业,面向“互联网+服务”的IT服务将为客户搭建一个以数据为核心的网络化服务平台。此外,“互联网+制造”将支持产业流程重塑,面向“互联网+制造”的IT服务将以构建数据洞察为驱动的新价值网络。
来自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惠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百分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的代表,分别就认知计算为“互联网+”提供新动力、企业互联网+智服务、“互联网+”IT服务新形态、大数据助力“互联网+”等热点话题做了精彩的演讲,深度分析了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对IT服务带来一系列深刻影响;开放式创新、智能化服务、融合型生态、产业链垂直整合、产业生态体系竞争、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成为新时期IT服务发展的重要特点。IT服务正步入融合、转型和调整的新阶段,产业组织形态加速重构,企业跨界竞争愈演愈烈,新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讯:一年一度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于9月19日在北京召开。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全球互联网风云激荡,但可以肯定这不是全部的精彩。到目前为止,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数量正在迅猛增长。续中华网、盛大互动娱乐公司、网易、搜狐、新浪、携程旅行网、无忧招聘网、e龙旅行网、Tom Online、空中网、灵通网、百度之后,搜房网隆重上市了!百旭互联网科技,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互联网软件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中国民营医院界,也做出了相当的不错的成绩!除了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更重要是时代造就了英雄的机遇。
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民营医院也不例外!我国民营医院的发展是与我国改革开放相同步的,时至今日,在全国所有的医疗机构中民营医院已经将近占据了一半。据统计,我国现有各级各医疗机构30多万家,其中非公有制医疗机构13万多家,有实力的大约500家。民营医院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占据了很大的分量。随着这些医院的兴起,老百姓反映多年的就医难等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决,而受这些医院的市场竞争压力,国有的一些大型医院也在医疗设备、服务质量上得到了推动。然而无可否认,国立医院有自己先天的优势,很容易获取人们的信任,而民营医院受多重因素制约影响了竞争力的提升,主要集中在消费人群对民营医院的信任程度、技术力量的薄弱、高级人才的匮乏、营销成本居高不下、核心竞争力的薄弱、媒体负面的报道等等,都会对民营医院形成致命的打击。医院自身的不足外加上媒体等社会舆论的妖魔化,使得在与国立医院竞争上自然是困难重重,
为了争夺市场,实力稍强的医院就会通过大量的宣传广告来影响大众的选择,无疑,媒体宣传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营销费用的消耗,使医院利润率下降,从而影响医院的设备、技术的再投资,这些又制约了医院的发展;另一方面大量夸张、干扰的广告使得大众逐渐开始质疑民营医院的发展模式,进而消除了大众对其选择的欲望和需求。另外,随着医疗广告禁止刊播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个行业大洗牌的前夜,对于依靠广告来打市场的民营医院来说,生存的空间似乎越来越小了。民营医院一旦断奶,预见的是竞争将会越来越白热化;实力不济的医院倒闭,社区门诊关门大吉,医疗行业两极分化;有的医院跟不上市场的步伐,因为资金链断裂大批死去;大型综合医院也会遭遇阵痛,营业额急剧下降……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寻找一个新的营销平台,打造医院品牌,使其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是令民营医院院长们头疼的一个难题。
随着分众传媒的崛起,楼宇广告、卖场广告、地铁广告这些也成为了品牌商的又一选择,再加上传统的一些路牌、户外、报纸、电视、广播等等广告形式,品牌商的组合广告投放模式日趋多样化。这种变化的背景正是传播媒体的越来越多样化。如果说以上媒体传播还算是传统,比较容易掌握的话,那么,变化迅速的互联网上的广告投放技术就是最难掌握的了。在成千上万的网站上,什么是性价比最高的广告?什么是最有效的推广方式?这对于传统的广告公司和市场部人员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谜,更不要说是民营医院了!
中国企业经历了衷情"公关"、崇拜"点子"、迷信"广告"、依赖"企划"、相信"CIS"这样一段心路历程。然而,卓越的企业必须以营销作为主导,或者说以消费者作为主导,在互联网时代,这个要求会变得越来越突出。目前,在互联网营销的领域里包括多种营销方式,如:SEM(搜索引擎营销)、SEO(搜索引擎优化)、电子商务网站(B2B、B2C、C2C、C2B)等。这些营销方式不但涉及到IT技术知识、市场营销知识还涉及到美工知识、文案知识等等,这也使想从事互联网营销工作的人们不得不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复合型人才,更是让不知所措的民营医院迷茫,寻找不到切入互联网时代的落脚点!
不同的医院因结构、客户区域、目标及网络营销现状等性质的不同,其实施网络营销所要投入的资金量也会高低不等。而小小的百旭公司,当年凭着几个人,紧紧抓住了民营医院的困惑!顺势而出,花了近10年的时间,研发了大量针对民营医院的软件,基码、网络,走访了全国近20000多家民营医院,建立了以南京为中心,成都、沈阳、西宁,武汉为辅助点的服务终端。围绕互联网正在改变的当今世界和中国网络门户、媒体投资回报策略与整合互动下做深度研究,依托新加坡医疗的先进营销理论的成功应用,开发了一套融全新营销观念、思路和实战做法为一体的实效营销理论模式,通过在全国近40多个城市巡回宣讲和600多家民营医院直接服务实践,均获得了民营医院界各方人士的认可和赞同。取得这样的成绩,不得不让我们从事多年营销人感到惊讶。
旧营销已死,全新的商业文明已经来临。经过互联网在中国的10多年发展,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3.38亿,超过中国人口的26%,其中宽带网民数达到3.2亿,多项指标稳居世界第一。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普及,今天的网络营销策略也不仅仅是网络广告的简单使用,更多的是在广而告之的基础上,有能力给民营医院提供一个集合了精准性和创意性的投放空间,而这正是民营医院所期望的营销平台。很多从事医药行业的中小企业都不知道可以从事网络营销的,这次“国医药行业互联网营销高峰论坛”将为这些中小企业扫除障碍,重新认识网络营销!所谓时势造英雄,医院行业的网络营销可以说刚刚起步,这对于他们这些民营医院企业来说,既是挑战,更是难得的机遇。(作者:李光辉)
(从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应用三个维度构建起完整的“互联网+”体系化架构)
作者简介
姚乐,现任中钢中钢集团公司信息管理中心总经理,16年原冶金工业部的钢铁行业管理和15年中钢集团的企业工作经历,在企业先后担任综合管理、信息化和运营改善部门负责人,拥有完整的信息化建设经验和丰富的管理实践,获得多项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国家管理创新奖,综合多年所学所思,将其精髓概括为:信息化必须与管理变革融合,在融合中展现应用价值、培育创新能力。方向: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运营改善、管理融合等。
内容简介
本书借助北大举办CIO开班十周年庆典机会,汇聚众多CIO精英们的智慧思考和实践成果,从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应用三个维度构建起完整的“互联网”体系化架构,全景展现了北大CIO们在互联网领域的所思和所为。全书作者均长期一线工作、深耕信息化领域,具有经验丰富、思考精深和研究前瞻的特点,所涉领域背景深厚、案例真实、题材广泛,可以作为各行业、企业和政府机构在互联网转型与变革中的方向指南和方法指导。
目录
互联网思维篇:展现北大CIO对互联网转型的深度思考和前瞻性探索
01推进互联网转型,制造业信息化需要突破四大瓶颈3
02互联网正在重塑商业形态19
03“互联网”时代,怎么才能去赢26
04“互联网”时代,金融业的转型和变革36
05“互联网”时代,保险业的转型与变革44
06媒体融合时代的少儿出版模式研究53
07理性看待“互联网”和气象信息化57
08“互联网”时代下CIO们的价值和能力建设67
互联网应用篇:展现北大CIO亲历的互联网转型应用成果和示范案例
01互联网金融的昨天、今天与明天77
02“互联网”时代,中科院科研信息化的变革85
03“互联网”时代,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型98
04“互联网”时代,郑州社会治理的创新109
05步步高零售互联网转型的演进与启示119
06“互联网”时代,注塑行业的华丽转身——探讨注塑成型智能化转型升级127
07浅析水泥企业“互联网”时代下的转型138
08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医疗监护145
09试析“气象云中心”未来的形态和分布152
互联网技术篇:展现北大CIO技术精英们驾驭新一代IT技术的超凡能力
01借开放平台连接时代167
02定制化安全,以网络游戏为例179
03开源大数据生态与发展189
04传统企业云计算建设201
05互联网应用产品开发208
后记217
后记:
【关键词】文山州 “互联网+”计划 三七产业
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
2015年6月24日,继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后,我国又出台了《“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将发展“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的含义及其模式可以概述如下:
(一)“互联网+”的含义
“互联网+”强调发挥互联网这种媒介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作用,将近年来互联网发展的成果推广应用到经济发展中,通过虚拟经济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并最终转化为成产力。
(二)“互联网+”的发展模式
借助互联网新技术和通信平台,实现互联网技术与国民经济其它行业的跨界融合与升级优化,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模式。
因此,“互联网+”的提出与实施已经不仅仅是技术领域的革新,而是政府决策方式、产业经营模式、企业思考方式等诸多意识领域的创新与变革。例如,将“互联网+”融入工业发展领域,推动工业制造的发展,提升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互联网+”融入农业发展领域,提升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效率,拓宽农产品宣传方式等。
二、文山州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研究
云南省文山州是参与三个区域性经济合作的“桥梁”、“纽带”和“桥头堡”,在“建设云南面向泛珠三角和东盟开放新高地”的战略规划发展过程中,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断出台各项措施参与“互联网+”建设过程中。
2015年8月,文山州人民政府就与中国电信云南分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贯彻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在文山州发展的四大领域九大应用中,加快“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推动文山州的产业转型,拉动文山州经济发展。在后续发展过程中,要加快“互联网+”行动计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
(一)推动“互联网+”在农业领域深度融合
文山州地理位置优越,北回归线东西横穿境内,气候条件好,因此农业发达,特色资源丰富,三七、八宝米、辣椒、草果、八角、华红李、糖房蜜桔等农产品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因此,推广“互联网+”发展的重点,应该加快互联网技术与农业领域的深度融合。
具体地说,政府应当加大帮扶力度,鼓励农产品发展网上期货交易、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和网上交易,帮助境内的知名农产品打响知名度,通过互联网加大宣传力度,借助互联网拓宽交易平台。同时要在广大农户中大力宣传“互联网+”相关知识,鼓励农户们多学习互联网新知识,并将之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进行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分享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
(二)扶持“互联网+三七产业”发展
三七是文山州最具盛名的农产品,目前,文山州在三七种植方面已经达到规模化种植、区域化发展,特安呐、金不换、苗乡、七花等四家公司的三七种植GAP基地通过国家食药监局的认证,很多企业也参与了云南省文山华信三七合作社,发展前景良好,但三七产业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度尚不高。
因此,应当依托“互联网+”战略发展机遇,推动三七产业升级,树立互联网平台商业思维,将三七产业链的生产、供货、销售、用户等环节紧密联合起来,整合三七产业的种植、加工、销售资源,打造三七多边交易链,推动传统的电子商务向O2O线上线下协同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转变。此外,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兴的“微信”、“微博”等传播媒体,也可以用来进行三七文化内涵、养生价值的传播,提高文山州三七产业的知名度。
(三)以信息化加速推进文山州工业化进程
目前,文山州已经加入了由云南省与中国电信合作的“宽带中国”战略建设,并成为中国电信云南分公司的重点业务拓展领域,“宽带文山”建设的信息化发展前景良好。根据中国电信云南分公司公布的数据,2015~2020年将累计投入15亿元,用于“宽带文山”的4G业务、宽带光网和云计算服务等“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这为文山州的工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互联网+”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对工业生产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领域都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此外,O2O商务、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掌上应用等“互联网+”技术在工业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决策、品牌宣传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四)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电子政务建设是“互联网+新兴服务”领域建设的重要内容,电子政务的建设与优化有利于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借助数据库技术、数据共享技术、信息化技术等,能够驱动地方政务的办公方式创新,打造“高速、智能、泛在”宽带光网络,通过云计算技术重构电子政府基础设施。
此外,对文山州内跨域互联网的带宽进行扩容,还能够加强通信枢纽交换机的通信能力,从而打造“互联网+96128”门户,推动“互联网+政务”落地实施。
(五)推动重点行业“互联网+”项目实施
文山三七智慧产业园是“互联网+”项目的成功典范,未来文山还应该聚焦行业内的重点领域需求,引进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整合多方资源,在“互联网+旅游”、“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智慧家庭”等领域,推动重点行业的“互联网+”项目落地实施,实现文山境内物业、安全、交通、环保、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智慧化管理,促进文山州的“产城融合、智慧互联”建设发展。
三、结语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红利,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行动计划,以抢占政策发展先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文山州应当加速建设“互联网+”行动计划,平稳推动“宽带文山”建设,引领文山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2010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共完成238起并购交易,披露价格的195起并购交易总金额达119.3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并购案例数增长59.7%,并购金额增长25.1%。其中,国内并购案例有194起,涉及金额48.10亿美元;海外并购有30起,涉及金额66.77亿美元;外资并购14起,涉及金额4.51亿美元。
同期,VC/PE相关企业共完成39起并购案例,同比增长85.7%;25起披露价格的并购交易涉及金额46.91亿美元。从行业分布来看,39起案例分布在互联网、生物技术/医疗健康、IT、娱乐传媒、能源与矿产等十四个一级行业。其中,互联网为上半年VC/PE相关并购最为活跃的行业,并购案例数为10起,涉及金额4,100万美元。(见图1、表1)
2010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市场存在如下几个引人注目的特点:
海内外并购案例数均创新高
在国内调整经济结构、央企重组以及鼓励和支持有实力企业“走出去”的背景下,2010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并购活跃。上半年中国企业国内并购达194起,并购案例数达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同比增长64.4%;并购金额为48.10亿美元,平均并购规模偏小。从行业分布来看,国内并购以房地产行业并购最为活跃,共发生30起并购交易,占比15.5%;涉及金额12.65亿美元,占比26.3%。
上半年,海外并购延续2009年以来的上升态势,共完成30起交易,超过2009年全年的并购案例数;涉及金额66.77亿美元,同比增长158.6%。由此看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热情依然不减。从行业分布来看,海外并购仍以能源及矿产行业为主导,共完成11起并购交易,涉及金额54.98亿美元,占海外并购总金额的82.3%。其中,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31亿美元收购阿根廷油气领军企业Birdas50.0%股份,成为上半年并购规模最大的一起交易。此外,IT、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的海外并购也较为活跃。(见图2)
房地产、能源及矿产行业成并购热点
从行业分布来看,2010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完成的238起并购案例广泛分布于能源及矿产、房地产、生物技术/医疗健康、互联网、IT等二十多个一级行业。从并购案例数来看,能源及矿产与房地产行业的并购活动最为活跃,各完成30起并购案例,占比均为12.6%;4月份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在银行贷款收紧、楼市成交量下跌、潜在购买者处于观望的压力下,房地产行业企业的并购整合加速。其次是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居第二位,共完成23起并购案例。互联网行业居第三位,共完成17起并购交易。
从并购金额来看,能源及矿产行业高居榜首,28起披露价格的并购交易涉及金额达67.88亿美元,占上半年并购总金额的56.9%以上,平均并购金额为2.42亿美元,亦居首位。上半年能源及矿产行业发生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入股阿根廷油气领军企业Birdas 50.0%股份、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以8.00亿美元收购赞比亚的赞比西煤矿40.0%股份、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以4.00亿美元收购巴西MMX公司21.5%的股份等多起大笔并购交易,且均为海外并购。其次为房地产行业,并购金额为12.65亿美元,占比10.6%。金融行业居第三位,9起披露价格的并购案例涉及金额10.81亿美元,平均并购金额为1.20亿美元,仅次于能源及矿产行业。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以5.4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泰国ACL银行97.2%股权的交易为上半年金融行业并购金额最大的一起交易。(见表2)
产业互联网的到来意味着各行业如制造、医疗、农业、交通、运输、教育的互联网化。一些具备传统行业背景,又在积极进行互联网+改造的企业,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在农业现代化的主线下,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新动力将是“互联网+”。“互联网+”将带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同时在产业互联网的前提下,农业互联网企业将向着如下方向拓展,力求为农业带来本质性的创新。
产业互联网的农业生态圈
作为农业互联网高科技集成服务商云农场来说,产业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消费互联网的应用市场。农业领域的产业互联网布局,应涵盖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生命周期,通过互网络全面感知农业生产、经营、物流、以及金融服务方面的状况,实现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重构农业生产的架构。
所以,产业互联网实现的关键,是需要一个围绕互联网的产业生态圈,达到传统行业与终端用户的连接,而其中所有的新技术与模式,都是为了实现这种连接后,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为目标的。
基于农业产业互联网的考虑,云农场集农资电商、农产品定制与交易、农村物流、农技服务及农村金融等领域为一体,以村站服务中心和农场主服务中心为基础,开展农资汇、丰收汇、瑞丰美、云科农服、云农宝、乡间货的等多种增值服务,运用互联网的手段,为农业全产业链提前、产中、产后的整体解决方案,推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形成了农业产业链生态圈。
产业互联网的大数据应用
其次,产业互联网的精髓之一在于通过数据整体承载产业生态圈的生产流、物流、资金流,通过大数据分析量化生产到销售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从生产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是传统产业迈进产业互联网不可绕过的门槛。
比如在农业活动中,云农场、丰收汇电商平台上每天产生的交易数据,便是实现大数据应用的前提之一。未来,依靠强大的后台服务支持和数据处理中心,云农场还可为每个用户制定标准化的模型,指导用户用最少的肥药、最省力的管理方式种出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相关农产品加工企业根据云农场的数据,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农产品,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的直接对接,既能使农民种出的东西卖个好价格,又保障了农产品安全。同时,利用云农场的大数据,银行很容易的实现对授信客户的考察,从而解决了农户农资贷款难的问题。在产业链生态圈的前提下,大数据可解决传统农业经营中各体系独立运作、信息单一闭塞的情况,畅通农业与金融等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
产业互联网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前些年,O2O的迅猛发展算是产业互联网时代到来的前兆,以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的模式,其中重要的一环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发展农业产业互联网也如此。农业的产业链条长、服务模型复杂,不容易复制,对产业组织的变革要求高。如果没有组织系统的变革,单靠信息系统和技术来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难度很大,需要各个环节环环相扣。
特别是农业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决不能试图用互联网解决农业的一切问题。还必须布局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发展,必须重服务、接地气。在扎根于传统农业的基础上,用互联网手段与思维去更好的解决问题。因此,云农场非常重视线下服务中心和服务工程师队伍的建设,目前公司建设了数万个村站服务中心,百余个农场主服务中心,数千名服务工程师队伍,并且这些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着,这一切的努力都在积极影响着农业生产中的每一个“人“,农业发展的关键也在于这些人的力量,这也是云农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