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

时间:2023-07-17 17:23: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

第1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方向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浪潮的兴起以及政府内部关系的调整,公共管理理论出现了从传统的研究公共管理部门的公共行政学向研究公共事务的“新公共管理学”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丰富了公共管理科学研究的研究方向和视野,还促进了公共管理事务治理模式和公共管理治理理念的变革,为广大人们的公共利益的有效实现铺平了道路。本文就公共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公共管理体制未来的改革方向。

一、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模式

政府控制公共管理模式其实是我国政府为了能更好地满足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一种管理模式,并将这种模式运用于公共事业领域。一直以来,公共事业管理体制都是处于政府控制的模式,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历史因素,还有一部分经济因素。主要的经济因素有:特权、辅助政府管理以及与事业单位或组织代行我国政府的职责有关。首先,政府在选择适用模式的时候,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政府部门理所应当地把自己当成公共事业的垄断者,他们认为,只有政府才能为人们提供那些公共事业上的服务,然而,这样的做法极易滋生特权主义。这些特权主义又与寻租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政府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时需要承担大部分活动经费以及全部政治风险所产生的成本,这就为政府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同时带来了极高的风险。然而,只有政府部门在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活动中取得较高的利益,才能让政府有能力承担那些由公共事业管理带来的活动经费和活动风险。其次,政府本身的管理能力是有限的,但是这个社会需要管理的公共事业的数量却远远超出了政府的能力范围。为了能保障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的权利,政府在公共事业的各个阶层都设立行政组织,这样,不仅造成机构臃肿,还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造成了国家财力不支的状态。因此,由事业单位代替政府实施公共事业的管理职责,不仅能对社会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还能有效地节约管理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最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对政府部门进行直接服务,社会公众成为了事业单位服务的间接对象。事业单位的服务目的并非是为了向广大的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健全的服务,而是为了获得政府部门的财力支持。因此,事业单位的活动常常受制于政府部门的意志。由于事业单位并非政府机构,所以,事业单位在人员编制、财务支出上具有很大的弹性,或许是出于对临时安排离职或者退休人员的需要,或许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或许是出于满足领导者个人需求或者满足政府部门利益,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事业单位进行整改,比如合并、成立、撤销、扩张等来达到上述目标。

二、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方向

从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管理实践来看,社会选择和政府控制是两种根本不一样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在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下,政府部门对公共事业的控制是连通整个公共事业管理机制的重要力量,但政府部门的这种控制完成方式是通过组织的形式达到的,换而言之,政府将自己的权利通过社会组织延伸到整个社会的各方面,从而达到政府部门对整个社会的控制。实际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大部分是人们运用公共资源获得利益的一种方式,但是,当国家成为那些社会公共资源的绝对拥有者和占有者时,那些事业单位或者社会组织就会转化成一种组织化手段,而这种组织化的手段有利于国家目标的实现。社会选择和政府控制不仅是不一样的管理方式,它们的意义也完全不一样。第一,在政府控制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过程中,政府部门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主体,但在社会选择的管理模式下,社会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主体。政府控制比社会选择更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而社会选择比政府控制更适用于市场经济体制。第二,从法律方面来说,政府控制承担着所有的社会责任。然而,事业单位则具有相当独立的法律地位,在法律上,事业单位属于事业法人。第三,社会选择和政府控制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结果也不一样。社会选择下的公共事业单位独立性高且数量多,然而,政府控制下的公共事业单位独立性较低且数量少。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待国外的公共管理体制时,要保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不能一味地推崇国外的公共管理体制,也不能一味地固守自己的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管理机制是构成我国社会管理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共事业管理机制和企业管理机制、国家行政管理机制及一些其他方面的管理机制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要想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必须依据我国的根本国情,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机制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仁显.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

[2]王名等.中国社团改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76.

第2篇

    【关键词】公共事业 管理体制 创新

    一、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涵义

    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一个以政府为核心的有非政府组织参与的统一的多层次的、中央与地方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管理环节与实施环节相统一又分离的管理系统。

    公共事业组织内部治理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即文化层次、组织层次和管理方法层次,其中,文化层次包括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两方面的内容。而在组织层次中,涉及行政体制、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三方面的内容。最后一个层次,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最低层,包括管理人员、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其具体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二、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所面临的疑难问题

    1.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自1985年起,我国先后了一系列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决定,进行了大量有关的探索和试验。但由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较大,触及的利益也千头万绪,致使改革的步履维艰,进程颇为缓慢,成果仍在期待之中。

    2.缺乏明确的改革目标和路径。由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属于开拓性的事业且无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因此,在改革初期的探索阶段,基本上采取了大胆进行实验性改革的方针,并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目标模式。由于改革模式不够明确,无法科学界定、合理划分和重新调整政事双方的权责关系,因此很难做到周密策划、有计划、有步骤的简政放权。而公共事业组织自主进行的改革,既不能触动传统事业的根基,也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更没有实现政事分离、反而还更加混淆了各种不同性质社会组织之间的职能界限,造成了体制混乱和体制冲突。

    3.缺乏改革的整体配套条件。由于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在前期是分头并进、各自为政的,所以不仅各类事业单位的改革进展不同,而且也未能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相互配合。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其面临一系列的难题,需要各方的配合解决。尤其是资金来源与人员分流问题,更不是仅仅单个部门独立所能够处理好的。不解决这些问题,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就难以继续推进。

    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策略分析

    1.善于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离不开其具体管理方法的创新和优化。只有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才能够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做到物尽其才,才尽其用。近年来,在公共管理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方法、市场检测法、环境扫描与基准比较技术、政府服务承诺制度、绩效评估方法等等。这些方法许多是从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管理的实践中产生出来的,经过一番加工改造之后应用于政府行政部门和公共事业组织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新的经济体制下,要健全、完善现有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必须要进行公共事业组织管理方法上的创新,从而使公共事业组织能够在新的环境下高效、公平的运作,实现其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的宗旨。

    公共事业组织在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必须要建立一套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保证信息渠道的通畅、及时和高效。信息化的发展主要是改变公共事业组织传统的管理模式,使之以消费者主导,发挥公共事业组织在横向和纵向两个联合中的作用。在管理方法上,除了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网络中现存的各种社团进行分类管理,还要建立一个完备的成员资料数据库,利用职能信息检索、智能化网络监控等技术手段,对网络社团进行规范化的科学管理,使得网络社团作为当代公共事业组织的一部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良性作用。

    2.积极运用多元的管理手段

    公共事业管理手段多元化是管理手段发展的一种趋势。由于公共事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负责,公共事业管理手段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因为,传统的公共事业组织由于行政依附性较强,在管理上也沿袭行政管理的方法,对于准公共事务大部分采用行政型命令的直接管理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直接管理的手段不利于分权,不利于发挥其他系统的作用,横向沟通困难等缺点日益显露出来。因此,这种管理方式必须进行改进、创新,更多的采取间接管理的手段。对于公共事业的管理可以运用经济、法律规范的间接手段,同时发挥情感教育管理手段在组织管理的作用。在组织中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和规范体系,加强道德约束机制,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努力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对公共事业组织进行综合的治理。

    3.努力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由于公共事业组织涉及到科、教、文、卫、体等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人才的培养,也要求管理的人员一方面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面,能结合具体的专业和职业特点,既懂得政治,又懂得经济;既认识自然,又认识社会;既熟悉科技,又熟悉人文;既深知中国,又了解世界。另一方面,也应该具有较高的办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创新,善于接受新型事物。它要求公务员具有过硬的政治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知识复合型、技能复合型人才。尤其是网络经济的到来,更要求公共事业组织的管理人员除了其他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网络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熟悉现行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从而对公共事业组织进行规范、科学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马骏,郭巍青.公共管理:新的研究方向[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

第3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信息技术;教学流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60-03

社会调查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被寄予了很高期望的课程在教学中不断遭遇学生积极性难以持续、学习效果不佳的挑战,如何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始终是老师在课程教学中需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起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创设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以新图式整合旧图式,从而建立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原有图式就要被重新组合与构建,儿童的认知结构也将得到发展。前一个过程被称为“同化”,后一个过程被称为“顺应”。“同化”是认知发展的量变阶段,“顺应”则是认知发展的质变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在由“同化”到“顺应”、再由“顺应”到“同化”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建构起来的。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说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和认知规律,对于我们理解“什么是学习”、“为什么学习”、“怎么学习”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信息技术时代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教师教授出来的,而是学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因此,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作为引导者和支持者帮助学生成长。当然学生的学习必须要以预先设定好的学习“情境”为基础,通过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协作”、“会话”,最终才能完成“意义的建构”。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就是学生的建构能力,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则是帮助学生发展建构能力。如何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建构是建构主义理论在实践中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二、建构主义与社会调查课程流程设计

社会调查课程的核心价值需要在行动中去体验、去建构。离开了学生的实际行动、亲身体验与感受,教学只能沦为形式。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流程,即便是教师在每次课堂讲授时都能够精心设计也未必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学流程[1]如下:

从社会调查课程教学状况来看,传统教学流程通常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课程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什么、怎么教由教师来确定。由于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从属地位,所以在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充分激发。第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一部分课程实训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只能在课后做。这部分课后进行的实训处于无人引导和管理的状态,最终效果并不理想。第三,学生对社会调查知识或方法的认知体验不完整。这个教学流程帮助学生们完成从已有经验到调查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却无法很好地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检验过程(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是以理论学习为主,课堂上的实践并不充分)。而对于社会调查课程来说,实践检验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它将决定学生认知建构的状态和结果,也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然而受到已有教学系统中教学时间、空间、资源等的限制,我们无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过程。

社会调查课程“以行动为核心”的课程学习特点与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以学生为核心”的认知模式有相通之处,它们都强调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都强调体验和建构。因此,以建构主义为指导重新设计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学流程正是课程改革取得突破的希望所在。建构主义在社会调查课程实践中曾经遭遇的一个难题是如何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在这个情境中通过各种各样的工具和资源,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旧有的时空概念正在发生变化,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为建构主义学习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各种各样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三、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建构主义教学流程

进入21世纪以来,迅猛发展并应用的信息技术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战,教育信息化以及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已经发展为一股强有力的浪潮推动着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吸纳了全新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课程教学理念,而且强调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使教育信息呈现多媒体化,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教育教学过程智能化,形成了具有教育技术学意义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这对指导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信息技术在社会调查课程中的应用将会为课程发展形成新的支持,开辟新的方向。社会调查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很多已经不是在已有的教学技术系统内能够解决的,而是必须跳出原有的系统,进行系统流程重新组合与建构才能够解决。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新的社会调查课程流程设计将是课程教学取得成功的必然选择。

该教学流程的最大优势是给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平台,让学生们有机会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在课程框架内进行认知建构。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依据情境设计开展实际的社会调查行动,能够比较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由于它是以实践为先导,理论为终结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学习情志被激发并贯彻,所以理论的内化过程是很积极而迅速的,比传统教学流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要高很多。但是,它也并非完美无缺,它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图突破原来的教学思维,从主导者转变为辅助者,教师们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情境创设、学生学习状态的激发和引导上,支持学生进行意义的建构。学生则要摆脱原有的学习习惯,转变依赖心理,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建构。因此该教学流程能否得到学生们的认同和理解,并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的配合,将是其取得教学成效的关键所在。教学流程实施的核心是学习情境的创设,即创设与学习内容相符合的有意义的、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能够有机会亲身体验调查研究的实际状态。当然,要构建这样的学习情境必须要有一系列硬件和软件的支撑,最直接的方法是建立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社会调查实验室。实验室要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学生,也要有虚拟化的实践平台供学生演练,学生利用环境中的资源和力量能够完成情境任务。

四、新流程实施效果及改革方向

本课题组于2012年下半学期开始实施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建构主义教学流程。实施对象是洛阳师范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中的2010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课程实施地点设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验室,该实验室有81台电脑,可实现网络连接,电脑上安装有基本的教学软件。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把行政管理专业作为参照班级,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实验班级,行政管理专业采取传统的教学流程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采取新的教学流程在实验室上课。我们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课程参与积极性、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学生个人学习评价、小组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从课程参与积极性来看,最初两个班级学生的课程参与积极性都很高,随着课程的推进,行政管理班的学习积极性在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课堂理论学习占用时间较多,课后实践缺乏管理和引导。公共事业管理班的学生课程参与积极性则比较稳定,由于每次课堂都充满了挑战和刺激,学生们必须调动起自己全部的才能和智慧才能完成有限时间内的课堂任务,当然,学生们也反映课堂学习比较累。从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来看,行政管理班学生的理论学习更为系统、完整,但实践效果不理想;而公共事业管理班的理论学习则比较零散,但实践效果突出。公共事业管理班的大部分学生对自我学习效果比较满意,并能保持对调查研究的兴趣和热情,而一小部分学生则不太能够认同和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对自我学习效果的评价不高。行政管理班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效果感到不太满意的占多数,他们认为自己的课程体验不深入。从小组合作情况来看,公共事业管理班的合作情况更好,学生参与度更高,这和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引导有很大关系。行政管理班的合作情况不太理想,由于大部分小组讨论和小组活动留在课后完成,学生们缺乏教师的引导和监督,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放松,参与度明显不高。

新教学流程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还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推进。首先,新教学流程实施中遭遇到的最紧迫的问题是学生们对新教学流程的接纳和认可。与新教学流程理念相一致的学生学习理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所在,这也是我们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继续努力的方向。其次,新流程对教师的新技术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学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能否创造性地提出具有建构意义的课程情境,是课程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同时教师的课堂调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技能的娴熟掌握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再次,新流程要求进行小班级上课,人数最好控制在40人以内。而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大班授课,这给课堂管理、教学组织、活动安排带来很多困扰,学生们的课程体验也受到一定影响。最后,软件配备还不能完全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实验室配置都是最基础的配置,它只能满足一般的课程教学体验,要取得更进一步的教学效果需要在软件配置方面继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2.

[2]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第4篇

面对读者的这些疑问,我们精选了七组专业进行解析,希望能够对大家在填报志愿时有所帮助。

建筑学VS土木工程

提起建筑学和土木工程,有些同学可能会下意识想到:它们不一样吗,都是关于建筑的,为什么还要分成两个专业?其实,这两个专业并不等同。

应该说,建筑不光是研究怎样盖房子,更可以算是一门艺术。做好建筑艺术需要有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绘制等方面的能力,即使现在可以应用计算机来绘制图纸,使这方面的要求有所降低,但仍需要有一定的审美才能做出好图纸。所以,建筑学更多是从宏观角度来设计,融合了工程和艺术。至于需用何种尺寸的梁、柱,配何种型号的钢筋等,那是土木工程师考虑的问题了。

如上所述,土木工程更多是从实际建设方面入手,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知识,力学、材料学等技术科学知识及土木工程方面的工程技术知识,研究、设计、修建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建筑物指供人们生产、生活或进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如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等;构筑物指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生活的建筑物,如水塔、烟囱、堤坝等)。土木工程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生活、各种研究活动都离不开建造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和修建各种工程设施。同样,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土木工程建设中的计算工作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

由此可见建筑学和土木工程之间的区别。具体来说就是,建筑学专业的同学设计出建筑物的图纸,而土木工程专业的同学则负责根据图纸将其建造出来。

从就业角度来讲,两个专业的学生前途都很光明。建筑学的就业去向为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事务所等建筑行业设计单位,一般从事建筑物的设计和有关建筑的研究工作。而从目前市场需求来看,我国的基础建设正在兴起,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参与其中。

国际经济与贸易VS贸易经济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兴盛,经济贸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于是文理兼收的经济类专业也日渐走红。在经济类专业中,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贸易经济两个专业可以说是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内外兼修,相得益彰。

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国外的品牌产品,如可口可乐、阿迪达斯等等,而国外则流通越来越多的“Made in China”产品。这便是国际商品的交换现象,也正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研究的对象。总体来说,国际经济与贸易是由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理论与实务组成的综合性学科,侧重研究国际间、国家与国家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贸易经济与前者在学习内容上相差不多,所不同的是贸易经济侧重面向国内的政府职能部门、工商企业等,培养通晓市场流通理论,掌握贸易理论和实务的经贸人才。

在报考这两个专业时,需要注意什么呢?首先,这两个专业具有涉外性质,对外语水平要求较高,无论是学习专业理论还是从事相关实务,外语水平都至关重要。其次,由于这两个专业属于经济类学科,不仅涉及市场学、国际金融学、商品学的理论知识,还会应用到统计学、数学等学科的知识,因此具备一定的数学水平是学好两者的重要基础。

从未来发展角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会面对较为广阔的择业空间,从其专业涵盖范围的广泛性来看,涉及国际商务的各个领域都是本专业毕业生可选择就业的部门,国企、私企、外企、研究机构、事业单位等都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贸易经济专业则培养的是面向政府和企业部门的适应现代化市场建设的专业人才,毕业生可到商业部门、涉外企业、合资企业、工商贸易公司从事贸易经济、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工作。实际上,这两个专业在就业渠道上有相通之处,比如外企是多数毕业生的首选。

电子科学技术VS计算机科学技术

如果说招收理科生最多的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肯定名列前茅,信息学院里的两大类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直都是热门。不过,“电子科学”并非“计算机科学”的另一种说法,两者实际上可是千差万别。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以数学和近代物理学为基础,研究电磁波的产生、运动及在不同介质中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在此基础上发明和发展各种信息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则是随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的,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等。一言以蔽之,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研究电路的,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搞IT”的。

电子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设计类工作,比较适合头脑灵活、对电子知识感兴趣,尤其是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计算机专业则培养学生掌握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在内的理论和知识,具有研发计算机软件、硬件的能力。无论计算机专业还是电子类专业,都需要具备较强的编程能力和数学水平,比如计算机专业学生将来要是从事软件工作的话,就需要编一手好程序,否则就非常吃亏。

这些年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因此社会对电子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比较大。纵观电气信息类专业情况,可以说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生命力非常强,在制造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英特尔之所以霸气,就是因为它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科学与技术,能生产出速度飞快、运行稳定、质量上乘的计算机硬件。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业渠道非常广,各类网络公司都需要专门的计算机人才加盟。另外,其他单位如金融部门等,由于也会应用到计算机和互联网,所以也需要计算机人才对硬件进行维护、管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VS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在专业名单上,自动化早已不是似曾相识的陌生人,可真要说出它究竟是研究什么的,可能对高中同学来说还有一定难度。尽管如此,这并不妨碍自动化成为报考热门,因为它属于信息产业,发展前景好,需要人才多,待遇相对较高,是科技发展趋势所在;再则自动化类专业应用范围广,几乎所有工业部门都同自动控制相挂钩,农业、国防都与自动化息息相关。然而,当自动化的前面加上前缀之后,你就得好好辨识一下再选择报考哪一个了。

比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它属于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和先进的自动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培养学生获得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等)、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方面的训练,在知识结构上充分体现了机械与电子并重的特点。所以不要被“机械”两个字迷惑,以为所谓机械制造就是要和笨重的机床、冰冷的零件打交道。其实现代制造业如今有了很大改观,很多制造系统已实现了计算机化,机械零件的设计、制图、产品规划都可在计算机上实现。

此外还有一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个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新兴学科,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发展迅速,相对比较成熟,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特点是电工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多学科综合,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是一个“宽口径”专业。

从就业来讲,前者可以从事包括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自动物料运输、自动化装配、自动化检验等方面的工作,目前国内该领域人才供不应求的趋势较为明显。后者则可以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电子、通讯、机械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厂矿企业、科研单位、设计单位、技术开发公司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和工程实施等工作,一些大型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都有需求。

环境科学VS环境工程

现今全球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广为人知的流行语。因而,作为环保学科的两大支柱,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曾一度成为学生报考的热门专业。那么它们究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这对系出同门的师兄弟,环境科学是师兄,而环境工程则是师弟。师兄为师弟提供了基本的理论知识,指导其行动;同时,师弟作为应用科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基础知识,反作用于师兄。

既然系出同门,两者所怀技艺自然也是同一家路数。在多数高校,这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都要学习普通化学、微生物学、水力学、环境学概论、污染物检测与分析等基础理论和实验课程。现在,有些院校按照“环境大类”统一招生,大二时再根据学生爱好选择餍专业方向。

不过,两者的发展各有侧重。首先,环境工程是环境科学众多分支之一。环境科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交叉,形成诸多分支学科。其次,相对于环境工程的实践性较强,环境科学偏重于宏观上的规划管理和理论上的研究攻关。一般来讲,环境工程以处理污染物、减少环境灾害为目标,分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治理及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等;环境科学则侧重城市、区域建设的规划,从整体布局谋划上为环境的协调发展做贡献。

未来毕业后,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可到高校、科研机构、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城市规划与建设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及应用技术方面的工作,而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则可就职于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资源咨询公司,或在涉及化学、制造、工程、采矿等领域的企业担任专业人员。

不过这里提醒一下,我国的环境保护尚未形成成型的产业,所以环境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还有待观望,所以大家要慎重对待专业的“冷”与“热”,不要一股脑随大流报考志愿。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各地环保项目纷纷上马,未来这一行业还是大有发展前途的。

行政管理VS公共事业管理

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两个专业的区别历来众说纷纭。事实上,行政管理是管理学和我国现代行政职能相结合的产物,公共事业管理则是一门新兴学科,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研究教育、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这个专业分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个方向,涉及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非师范类教育都是由教育管理专业衍生而来的。

尽管如此,两个专业还是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在课程设置上,都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必修课都有政治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学、管理心理学等课程。此外,两者在教学中都重视案例讨论,比如分析某家公司成功的管理模式,或评议政府部门的某项公共政策等,还要求同学们深入到各级企事业单位中去参观、实习,做社会调查,通过了解具体组织的实际管理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管理技能。

从就业上讲,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及科研工作。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去向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公共部门从事行政和人事管理工作,另一类是在咨询公司为政府部门、公司、企业及其他公共部门作管理咨询。需要提醒的是,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都需要有较高素质才能找到好工作,最好有名牌高校的背景。

园林VS园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对城市的整体风貌也越来越关注,因此,要让一座城市绽放出迷人的“微笑”,就需要园林和园艺发挥本领了。这促成了园林和园艺两个专业从无人问津到渐渐热门起来。不过,由于名字相近,同学们很容易将两者混淆,当然,实际上这对听起来都很美的姐妹花专业差别不小。

园林是一个创造美丽景观的专业,职责是发现美、创造美、提炼美,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植物覆盖率,针对景观设计,侧重在城市建设、森林公园经营、房地产建设中进行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而园艺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园林艺术”,实际上它是“园丁的艺术”,只是花卉种植和园林艺术联系得较为紧密罢了。

第5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国际比较

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项目而预先建立起来的专款专用的资金,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经济基础。本文在对比中美两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现状后,通过借鉴美国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希望能够得到有效启示,从而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进一步强化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

一、中美社保障基金监管的现状比较

美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是以其法律体系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首先就应该注重法制建设,以其作为强制性监管的依据和行为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宪法;二是社会保障法;三是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法。而我国在《社会保险法》颁布之前,有关于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法律法规并不多,且不够统一。《社会保险法》则是我国第一次对社会保险的专门立法。

美国的社保基金监管是典型的分散监管,美国社保基金监管机构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局、劳工部、财政部、国内税务局、社保和医疗统筹基金信托董事会等,各部门有明确的职能分工。而我国也已建立了社会保障行政监管机构,初步形成了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行政监管为主,财政监管、审计监管、银行监管、内部控制和社会监督等有机配合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这种监管模式借鉴了美国的分散监管模式。但是,近几年出现的社保基金被滥用、挪用等问题说明我国现行的社保基金监管机制尚存在许多问题。

二、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善,立法层次低

目前,我国《社会保险法》、《劳动法》及和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中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管理仅做了原则性规定,基本不具有可操作性。美国虽然地方政府可以自主制定一些具体的应用规范,但是社保基金的监管法律主要是由联邦国会通过的,并且根据其社会的发展变化,有关机关或机构还可以及时提请国会修订或制定新的法律。而我国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方面,虽然出台了不少规范性法律文件,但这些文件多以条例、办法、通知等形式出现。所以社保基金监管的法律层次较低,权威性较弱,法规之间缺乏衔接导致难以形成严密有效的监管网络。

(二)监管机构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确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机构不论是设置还是职能的划分都不够合理,监管资源分散,监管低效甚至无效。首先,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机构包括众多政府部门,这种多头监管的模式使得监管权力分散,并且由于管理范围不同而形成机构权责不明确或交叉重叠,在管理权限以及执行某些政策时矛盾重重。从而导致监管效率低下。其次,由于有的机构既是投资管理者又是监管者,所以导致其对自身的角色模糊,影响社保基金的监管。因此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我国社会保障监管机制严重失效。

(三)基金监管透明度低,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当前我国的社保基金监管体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社保部门在基金管理和投资运营的方面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不能及时向社会通报信息,除了每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定期公布的信息,公众几乎无法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社会保障基金的运用及投资的具体情况或者无法直接参与到基金运营的监管中,基金运营的相关情况也是直接向政府部门报告。在这种模式下,基金管理的透明度很低,信息披露不充分,使得基金安全性存在隐患。

三、美国社保基金监管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一)建立健全社保基金监管的法律体系

美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相关法律都经国会批准,通过正式途径,而且各个法律之间相互衔接和配合,具有系统性。相比之下,我国虽然相继颁布了一些对社会保险基金和企业年金基金监管的办法,但是总体而言,比较零散,统一性不够,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监管法律法规系统。因此,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增强其可操作性。所以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要完善中国的社保基金法律监管体系,必须在尊重我国有关法制现状,结合相关社会经济发展实情,在分析其他相关社会学数据基础上,分别制定多部平行的社保基金监管法律,以配合和联系《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等。

(二)普及监管技术和信息披露制度,增强基金管理的透明度

一方面我国常用的监管程序先填制表格、上报监管机构、进行审核然后再进行批复,这种先层层上报后再逐级下发的繁复的监管方式效率十分低下,因此影响了社保基金监管的效果。而在美国,使用电子、网络技术进行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是很普遍的事情。另一方面是应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首先,要严格制定社保基金的信息披露原则,披露的方式、时间、范围等,对什么组织公开,是强制还是自愿公开等,都需要以制度这样的形式披露。其次,利用社会监督的方式,把智库、社会团体、公民舆论等纳入社保基金监管的范围,充分发挥公众的力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虽然日趋完善,但因制度和体制原因,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与漏洞,因此我国需要尽快完善社保基金监管的法律制度,健全社保基金监管的组织体系,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社会监督,完善社保基金监管的信息披露制度,规范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0,23:380+396.

[2]欣静. 国外如何监管社保基金[J].社区,2007年第3期:39-40

[3]姚璐. 论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完善[D].山西大学,2013.

[4]黎卓涛. 社会保障基金法律监管研究[D].中南大学,2012

[5]郭颖. 美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作和监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围绕申硕,搬迁的中心工作,与时俱进,稳中求新,为创建和谐校园,为我系各专业的协调,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二,工作目标

以申硕,搬迁新校区,迎评整改为契机,以提高科研立项,成果,论文,著作水平为突破口,以申报院级重点学科为切入点,以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稳步,扎实,全面地推进我系各项工作的良性发展.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荣辱观.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扬主人翁的精神,同心同德,创一流工作,争优秀水平.

(二)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1.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首要任务 借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整改阶段的东风,进一步强化各个教学环节的管理.重点坚持教学督导检查和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听课制度,定期进行教学检查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继续举行观摩教学,教学竞赛或教学培训,相互取长补短,使全系教师的授课水平普遍提高;改进教师及学生座谈会,倾听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从而准确掌握本系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学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进一步规范任课教师报表,教学日历,教学周历,教师日志,实验课运行记录等教学文件以及毕业论文选题申请表等毕业论文档案材料;着重改进教案书写,实验报告批改,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薄弱环节.

3.更好地发挥教研室职能,完善"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模式 强化"教研室主任是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教研室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基础"的意识.从有利于学科建设出发,适当调整教研室设置,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秘书;配合人事制度改革,合理定岗定编,实行用人机制的改革,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4.巩固和发展教学基地 开辟市卫生局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新的实习基地.对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要在巩固的基础上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尝试采取"双向流动"的方式提高实习带教和理论授课的水平,即基地教师讲授部分理论课,院部教师参与实习带教;做好基地兼职教师的聘任工作和培训提高工作;探讨与基地联合开展科研工作.

5.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开展pbl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积极探讨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角色扮演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逐步更新实验课内容,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强化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继续完成已经立项的教改项目的实施和总结,年内结题2~4项,并申报教学成果;做好新的教改项目的申报和立项工作.

6.抓住新校区建设和搬迁的机遇,大幅度改善教学条件 建设资料室,增加实验室功能,增加大型设备和常规仪器,并且要通过教学,毕业实习,科研等全面提高设备使用率.

7.继续加大教师培养力度,为中青年教师成才营造宽松环境 按照学院规定,积极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读研,本年度推荐2名符合条件的教师考研;采取骨干教师进修培训,在职培训以及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实际工作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中青年教师,年内选派1~2名骨干教师短期进修,联系1~2项课程培训,选派2~4名教师到基地带教和从事公共卫生体系的实际工作.拓宽青年教师的知识面,强化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学习,注重创新型,复合型教师的培养.新教师的培养继续实行导师制,专业上从难从严要求,杜绝流于形式;生活上热情帮助,为青年教师解决实际困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通过仪器培训,脱产进修途径,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8.加强教材建设及精品课程建设 继续鼓励教师参编高质量的教材1~2部;争取申请参编或自编预防专业实验教材.在2门院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再建设1门院级精品课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争取申报1门省级精品课程.

9.做好XX级预本,XX级管本的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工作 重点抓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规范化和质量.对毕业专题实践工作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毕业专题实践的具体工作任务及经费要下移到教研室,系里和学院教学管理部门进行中期检查,论文评审和组织答辩;积极争取专项经费的补偿机制和优秀论文的评选;将毕业论文质量与教师的报酬挂钩,鼓励教师在提高质量上花力气,下功夫,综述,设计,开题报告,原始记录,论文,参考文献齐备.

(三)以提高科研立项,成果,论文的水平为突破口,推进科技工作.

1.积极组织和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用型科研课题为主,力争2010年省级立项1项,市级立项3~4项;计划结题2项,并完成相应的成果鉴定,申报1~2项科技成果奖.在国内科研合作项目的基础上,以中美合作项目"达斡尔族聚居地农村居民饮酒与农业伤害的相关性研究"为突破口,开展国际合作科研项目. 共2页,当前第1页1

2.加大科技论文撰写力度 力争年内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争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2~4篇论文.

3.加强学术交流 在学院和科技处的支持下,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来我院讲学,年内至少举办2次学术讲座;年内至少参加2次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学术会议.

4.做好市营养学会的日常工作 加强组织建设;通过举办讲座,撰写科普文章,参加科普宣传和营养咨询,加强对居民的膳食指导;年内承办2期公共营养师培训班,为社会输送营养专业人才.

(四)以申报院级重点学科为切入点,推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

1.加强师资和学术队伍建设 重点提高学历层次,提高研究生人数和比例,优化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争取再引进1名博士,2~3名硕士;进一步发挥兼职教授的作用.形成学术梯队和相对稳定的3~4个研究方向.积极为博士申报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创造条件,提高学术研究水平.

2.增加硕士生导师数量 2010年争取新增硕士生导师1~2名,联合培养1~2名硕士研究生.

3.建设1个重点学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该学科的学术队伍,研究方向,学术水平,基础条件,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学质量等要做到基本达标.

4.在稳定,提高现有专业的基础上,拓宽专业口径,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增强专业培养的适应性.为申办新专业(专业方向)做好调研准备工作.

(五)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强学生工作,强化学生管理队伍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1.抓好学风建设这件头等大事 继续开展树优良学风的"比,学,赶,超"活动和"评学"工作;严格考勤,请假制度,将学习态度与综合测评挂钩;继续加强考风,考纪教育,违纪者取消参加综合测评的资格,并实行班主任责任追究制,坚决杜绝考试作弊.从而在全系真正树立勤奋刻苦,求实上进的良好风气.

2.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大学生的科研意识,采取"滚雪球"的方式,不断扩大指导教师的队伍,扩大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人数和范围.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把课外科技活动的良好风气发扬下去,坚持下去.

3.提高认识,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发动群众做好2010年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使年底就业率继续保持在80%以上.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利用本系现有专业的互补优势,注重并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举办职业生涯教育讲座,结合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做出职业生涯规划.

4.改变学生管理模式,创建先进班集体 经过申报,创建,立项,考核,评选,表彰等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把被动评选变为学生的自觉创建,增加班集体的凝聚力,达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管理学生的目标.

5.完善家长联系制度 要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成绩,学院的要求,交费情况,使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困难,形成良好的沟通渠道.

6.继续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 在学院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的基础上,尽力自行解决一部分勤工助学岗位,辅以适当地捐赠,救助方式,保证贫困生完成学业;同时,激励他们自强自立,勤工俭学,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7.以学团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完善学团网页及就业指导网页建设.

8.及时更新,补充学生管理数据库,上报有关数据和信息;认真做好学生档案的管理工作;按照学院学生工作规范的要求,及时完成其它方面的学生工作.

(六)做好搬迁的各项准备和搬迁后的安置工作 搬迁是2010年中心工作之一,为确保顺利完成搬迁,必须提早准备,周密安排,领导带头,发动全员.2010年3月开始着手实验室的搬迁准备工作,专人负责做好大型设备,玻璃器材的包装,力争把破损降到最低;2010年5月初步确定搬迁后安置方案;2010年6月召开师生搬迁动员会,并根据学院搬迁的总体安排,具体落实搬迁任务;2010年8月底完成搬迁后的安置工作,保证新学期按时上课,保证毕业专题实践和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

公共卫生系

第7篇

[关键词]就业需求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课程体系 模块设置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5-0038-03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除了就业人数庞大、就业岗位缺少、就业政策体系不完善以及就业观念守旧等因素外,学校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就业脱节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1][2]为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具有更强就业能力的高素质毕业生,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毕业生及主要需求单位的反馈意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当中,制定出更有效的培养方案。

一、已毕业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需求调查

针对已经毕业学生对其就业单位性质,就业部门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需求及毕业生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看法,我们面向毕业生设计调查问卷,向近三年毕业的学生发放100份调查表,收回89份,其中有效62份。

(一)已毕业学生主要就业部门调查

从问卷反馈我们可知,近三年毕业的学生主要就业部门为土地及房地产政府部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建筑施工单位和其他相关部门(见图1),这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基本吻合。

图1 土地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就业部门

(二)已毕业学生专业需求调查

不同工作部门毕业生通过自身的工作需求认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应该增加一些相关课程(见表1)。其中房地产测绘、公共关系学、房地产市场营销和人际沟通在不同工作部门均有一定需求,环境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除个别部门外也有相应需求。

表1 毕业生认为应增加的课程

注:该问题在调查问卷中为多项选择

根据反馈意见,应考虑增加房地产测绘、房地产市场营销两门课程,而其他如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和人际沟通已有相应选修课,在修改课程设置时可以考虑增加课时以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

二、不同就业部门需求人才与关注知识能力调查

在关注已就业学生之余,我们还对毕业学生的就业单位发放调查问卷,旨在对不同就业部门所需求的人才与更加关注的毕业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调查。共发放100份调查表,收回90份,其中有效66份。

(一)不同就业部门需求土地管理人才调查

我们对学生就业较多的部门及单位就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四个部门均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有相关需求(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就业单位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

(二)不同就业部门关注毕业生知识与能力的调查

对学生就业较多的部门及单位就公关及沟通、土地经济与管理、土地法规及政策、3S及土地信息系统、土地调查与地籍管理和公文写作等知识与能力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见图3-图6),公关及沟通是所调查四个部门所共同关注的能力,除此之外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调查与地籍管理、土地经济与管理、土地法规及政策等知识与能力更加关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更加关注土地经济与管理、土地法规及政策等知识与能力;房地产中介更注重土地调查与地籍管理、土地经济与管理能力;建筑施工单位对土地法规与政策能力要求最高。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公文写作虽然不是每个部门最重视的能力但是却是每个部门都有一定要求的能力,因此,我们应针对这项需求开设相关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

图3 土地管理部门注重的知识与能力

图4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注重的知识与能力

图5 房地产中介部门注重的知识与能力

图6 建筑施工单位注重的知识与能力

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依据调查结果,针对反馈中对专业素养和毕业生能力的需求,我们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公共关系学、公文写作及沟通管理等相关课程。并按照学科对课程体系所起作用的不同,将课程体系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课程模块。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谊会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提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模块、资源模块、经济模块、管理模块、技术模块等的理念指导下,我们按照土地管理、资源经济、土地测量与3S技术三个研究方向,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模块划分为公共基础模块、资源模块、经济管理模块、技术模块共4个模块(见图7)。

每一个模块在设置相应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另外开设选修课,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选择土地管理、资源经济、土地测量与3S技术方向的相关课程,拓宽就业领域和就业渠道。

图 7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模块设置示意图

在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模块化设计时应当注意,一个模块应当是一组知识、理论与方法高度相关的课程集合。并且模块间应具有松耦合的特性,模块化的一个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实现知识的自由装配与灵活搭配。只有将模块之间的关联度降到最低,模块化的架构设计才能达到最佳效果。[3]在调整及改进专业课程体系的同时, 还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技术及专业技能的培养, 适应高技术水平下的土地资源管理要求。课程体系的设置一方面要体现出土地科学发展的新动向,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实践、实习课的教学, 特别是主要课程的课程实习、设计、野外调查和综合实习。[4][5]

通过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已毕业学生的实践需求及就业部门的实际需求调查,我们进一步明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导向,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方向提出具体要求,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适当增开有需求的课程、增加需求量大的课程与实践的课时量,依据不同研究发展方向及自身兴趣爱好,引导学生选择相应课程,以求提高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毕业生。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升兴.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9):100-102.

[2] 李保民.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9,(12):39-42

[3]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5]1号[Z],2005.

[4] 马辉,郭汉丁.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模块化设计与实践平台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5):132-135.

第8篇

关键词:当代中国;艺术学;艺术学理论;艺术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一、“艺术学理论”学科设置与“艺术管理”研究现状

“艺术学理论”最初的雏形是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其第一个硕士点与博士点分别于1996年、1998年在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南京)建立。而早在1994年,张道一先生就在《应该建立“艺术学”》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庞大的关于艺术学学科体系的构想,后被他提炼为“艺术学之经纬”,认为“艺术学”主要应该研究艺术原理、艺术史、艺术美学、艺术评论、艺术分类学、比较艺术学、艺术经济学、艺术教育学、民艺学、艺术文献学等十大分支学科[1]。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后,关于其下属学科如何设置的问题,学者们在各自领域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和讨论。就艺术学理论这个一级学科而言,存在的争议更大一些。如东南大学凌继尧教授提出艺术学理论至少要研究“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四个领域[2];李倍雷教授则认为二级学科至少包括艺术原理、艺术史、艺术批评、比较艺术学[3];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梁玖提出与张道一先生比较接近的“十大子学科”[4];杭州师范大学李荣有教授主张暂仅设置艺术基础理论、艺术应用理论两个二级学科,以及相关三级学科专业方向群[5];山东艺术学院李丕宇教授提出艺术学、艺术史、艺术管理与经营、艺术文博与保护等四大系类专业体系[6];此外,还有任也韵提出的构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三环学科框架”,即确立艺术学原理、学科艺术学、生态艺术学三个基本框架学科类型[7],等等。

从以上几位学者的观点来看,艺术学理论在二级学科设定上并没有一个明确可参考的标准,与艺术学门类下其他四个一级学科(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相比,指向性较为模糊。截止2013年11月底统计,2013年度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具有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有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有69个 [8],但二级学科的设置五花八门,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它们在学科设置上综合性较强,坚持“少而精”,主要涵盖艺术史论、艺术文化学、艺术批评学、艺术管理学等;第二类是综合性的艺术院校,它们在学科设置上的特色为“宽而泛”,除了传统性的艺术学理论研究之外,还特别注重本土特色,如山东艺术学院关注文化遗产齐鲁文化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关注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辽宁艺术学院关注东北亚音乐舞蹈文化研究等;第三类是以某一门类艺术为主的专业院校,这一类院校在学科设置上偏重门类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如中央戏剧学院在艺术学理论下设戏剧学、西方戏剧史论、中国戏曲史论等研究;北京电影学院注重综合媒体技术、新媒体艺术等研究,北京服装学院注重服装史论与风格、中外服饰文化研究等。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拥有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或博士点的单位在二级学科设置上显示出较强的初创性、成长性、延展性和包容性,同时还具有探索性和地域性。而作为其中研究方向之一的“艺术管理”则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处境。

首先,只有不到35%的院校承认或开设艺术管理相关研究方向,其中除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东南大学等综合(艺术)院校相对较为成熟之外,其他院校更像是“附带”开设。由此看出,尽管凌继尧教授把“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研究放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但它从属于艺术学理论尚未为大多数人所信服。

其次,已开设艺术管理相关研究的院校在涉及具体方向上,几乎是自主性的尝试,其中不排除为扩大自己学科点数量而盲目跟风的可能,以致在整个学科体系建设上缺乏经验,出现“东拼西凑”的现象。

再次,有学者指出艺术学理论研究指向必须是对一般规律的揭示。但这样一来,艺术管理研究就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因为它更偏向对艺术的管理和应用,与艺术学理论指向一般的原则似乎很难契合。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即使许多院校开设的“艺术管理”相关研究方向一致,却有可能分属不同学科(如艺术学、文学、管理学等)或不同学院,因为更多学者认为,艺术管理只是众多交叉学科和分支学科群体中的一员。

二、艺术管理研究学科的内在困境分析

(一)艺术管理研究的学科归属问题

艺术管理研究虽融合了艺术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领域,但其研究重心和目标归属应有所侧重,否则在艺术学和管理学这两大社会科学范畴内就容易引起“争议”。艺术管理的最初雏形是“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早期(1992年)只在国内少数几所院校设置,是以文化统筹艺术的概念,属于现代艺术管理意义上公益性的一部分。在1993年专业目录中,曾设有独立的“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仅仅是划入本科专业目录,也没有高一级的其他二级学科,但基本还是属于艺术学类之下。随后,教育部修订了专业目录,并于1998年第一次将管理类设置为学科及专业门类,在相关学科及专业设置中,公共管理类被列为一级学科,并且,可授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士学位的“公共事业管理”被列为其中专业之一。由此,有些院校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纳入到“公共事业管理”名下并开设相关专业。但与此同时,更多的艺术院校照样在“艺术学”下自办“艺术管理”相关专业,其理由是,管理只是服务艺术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艺术管理最终解决的还是艺术自身的发展问题;而相反观点认为,艺术管理只是管理学的一个研究分支,是管理在艺术领域的应用和研究,甚至认为,违背管理学一般原理与方法的艺术管理是一种“伪管理”[9]。2012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第四次修订,新增了艺术学门类,但是仍未设置“艺术管理专业”,只在艺术学下开设了“艺术学理论类”专业,而与艺术管理更为接近的“文化产业管理”(可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则设在了管理学工商管理类下。这导致许多高校在硕士、博士点建设过程中,涉及“艺术管理”方向的相关研究呈现出“各自为政”的局面。尽管如此,将“艺术管理”主要置于艺术学学科进行研究与人才培养仍是我国目前的主要做法。

(二)艺术管理研究的研究对象问题

关于“艺术管理”研究对象的界定,董峰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学者的观点做了比较细致的梳理,认为对艺术管理研究对象上的探讨大致包括“艺术管理规律说”、“艺术管理现象说”、“艺术管理问题说”,并提出艺术管理研究的“直接的和主要的对象是艺术组织及其活动”[10]的观点。王希俊、李精明两位学者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三种观点:一是认为艺术或者艺术活动是艺术管理研究的对象;二是认为艺术管理活动及其规律是艺术管理研究的对象;三是认为艺术组织及其活动是艺术管理研究的对象。[11]但在他们看来,单纯把艺术作为艺术管理研究的对象与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的研究重复太大,违背了独特性原则,而把艺术管理活动及其规律作为艺术管理研究的对象又过于抽象、复杂和难辨,具有不合理性。两位学者同时提出与董峰相一致的结论,即认为艺术组织及其活动是艺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另外,田川流在其著作《艺术管理学概论》中也把“艺术活动以及艺术生产相关的领域和部门”作为艺术管理客体与对象[12]。显然,目前相关学者都试图对艺术管理研究的对象做一个界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术界的努力,逐渐有了较为一致的看法。然而,随着艺术管理研究的外延不断扩大,艺术主体和客体的多元化趋势以及新的交叉学科渗透,将使艺术管理的研究对象问题再次陷入争论的局面。而作为艺术学理论下二级学科的艺术管理,其研究对象还必须考虑到艺术学理论学科这一大的前提以及与其他并列二级学科的关系。所以,关于艺术管理研究的研究对象问题,还有待学术界做出进一步探索。

(三)艺术管理研究的人才培养问题

早在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之前,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人才培养问题就一直存在。由于招生弹性大,各种专业的学生拼命往里挤,特别是长期受制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大部分学生在艺术素养方面欠缺积累。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之后,艺术学面临着教育资源体系的重新配置,搭建合理的艺术学学科框架体系的难题。而艺术管理在学科归属、研究对象上的问题延伸到人才培养上,直接表现为如何选择生源、如何设置课程、如何配置教学资源以及如何促进升学和就业等现实问题。目前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很多来自文学、哲学等人文学科,本身背景就很复杂,而作为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艺术管理,经济学、传播学、营销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渗透其中,也给人才培养带来诸多挑战。概而言之,在整个艺术管理研究的人才培养上,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生源方面,既需要交叉学科背景的入学要求,又要保证生源学科背景相对一致性,二者存在一定的内在矛盾;二是课程设置方面,许多院校仍处于摸索阶段,课程之间联系不紧密,学科跨度大,难以构成体系;三是教学资源方面,面临着艺术学升格后师资、教材甚至硬件设施上的缺口,大部分院校在师资上滞后于招生工作,尤其缺乏具备艺术学和管理学学科背景且艺术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四是教学模式方面,传统灌输式教学容易忽视学生在艺术管理上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不利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关于艺术管理研究方向建设的几点看法

第一,艺术管理研究还应该遵循一个大的前提,即艺术管理研究应建构在艺术学体系之下。

首先,艺术管理以“艺术”作为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是没有疑问的。如果仅仅将艺术管理作为管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容易造成研究者对艺术特质的忽视,游离于艺术类别之外而沦为对一般管理活动规律的揭示。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艺术管理参与到整个“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接受”系统当中,既有自己独特的内在规律性,又有着一定的外在约束力。尤其涉及到反映哲学、宗教、文化、道德、政治等意识形态的精神财富创造,一般管理的相关原理与实践都不能生搬硬套。

其次,艺术管理研究的任务是对艺术管理的主体、客体进行描述,从而揭示艺术管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艺术管理研究虽然不直接作用于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但落脚点仍然是对艺术生产的促进,对艺术传播的规范,对艺术市场的优化和对艺术人才的发展,它与艺术学研究具有学科继承性和逻辑一致性。相反,突出艺术管理研究的管理属性,容易造成过分关注艺术管理的效用性、营利性和功利性,这和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背道而驰。也就是说,艺术管理作为横架在艺术生产主体与艺术接受主体之间的桥梁,只是服务于整个艺术生产活动的手段和工具。所以,尽管管理学及相关学科下也开设了艺术管理研究,但相比之下,艺术学更有资格从事这项研究。

第二,在学科建设方面,我们需要厘清艺术管理研究内外部逻辑关系。

从外部来看,艺术管理与文化管理、文化艺术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艺术产业管理等多种管理形态出现并存的局面,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各有侧重,然而差异却很小。在当代语境下,文化产业管理、艺术产业管理虽然注重经济效应,但同时也具有社会效应。而文化管理、文化艺术管理如果不是从政策、体制等层面来表述,它们指的就是艺术管理,所以,在艺术学理论学科下,用“艺术管理”统筹这一类专业是合理的。

从内部来看,艺术管理研究需要建立起比较合理的理论框架,即如何把握内部学科之间的关系。目前,艺术管理研究指向了大大小小的不同具体研究方向,比如偏理论的艺术管理原理、艺术管理史等,偏应用的艺术行销、艺术传播等,以及专门讨论不同门类艺术的管理如影视艺术管理、剧院艺术管理、表演艺术管理、视觉艺术管理等,我们有必要对艺术管理研究体系进行梳理。此外,在艺术管理研究尚未成熟之前,艺术管理的外延应适当缩小。学科扩容是必然的,特别是在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之后,艺术管理作为融合性的交叉学科,艺术学、管理学以及一系列的相关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为其扩充研究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是,从学科发展的合理角度来看,坚持一定的学科壁垒是有必要的,无节制甚至盲目性的扩充不仅会导致艺术管理研究再次陷入学科归属争论的泥淖,也会进一步消解其存在的独特性。

第三,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注重学科意识培养,提高准入门槛,突出艺术管理的实践性质,教学相长,师生共勉。

首先,相对明确的学科意识和问题意识既是对研究范围的限定,也是避免研究对象空泛化和单一化的保证,这对于学科建设、研究范围、课程设置、论文选题等均有重要意义,尤其在艺术学理论体系下,艺术管理研究还不能完全脱离理论的建构。

其次,在师资和生源的选择上,高校有必要适当提高准入门槛。就艺术管理而言,学生往往缺乏艺术理论方面的素养,教师则受限于管理实践上的经验,所以在学科背景均较复杂的情况下,师生都应该自觉通过不同的“补课”方式,加强艺术学理论素养和管理经验积累,完善知识结构。目前,欧美许多高校在艺术管理研究生入学资格上普遍要求具有某一门艺术专长或管理才能,也正因为本科阶段很难兼顾艺术和管理两门课程体系,国外一些学者暂不主张在本科阶段设立艺术管理相关专业,这种做法有其合理性。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崛起,许多院校纷纷以此为契机开设相关专业,尤其是文化科技融合加速发展,产业跨界融合催生出文化、传媒、管理、经济、艺术、科技等跨学科研究,艺术管理研究应顺应时代需求,突出其应用性与复合性的学科特质,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未来,“产学研”合作教育、“双导师”制、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文理互通跨校联合、跨国交流等创新型人才培育模式或会在艺术管理研究领域得到推崇与实践。(责任编辑:楚小庆)

参考文献:

[1]张道一.艺术学研究的经纬关系[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02):4-6.

[2]凌继尧.艺术学理论的二级学科的设置[J].艺术百家,2011,(04):19.

[3]李倍雷.构建艺术学理论的中国学术话语[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01):22.

[4]梁玖.确立实事求是的艺术学科中国本土建设原则――关于“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划分的设想[J].艺术学界,2011,(01):17.

[5]李荣有.求是务实,百年大计:艺术学学科建设问题再思考[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2,(03):105.

[6]李丕宇.中外艺术类学科专业目录设置的比较研究[J].艺术百家,2013,(02):116.

[7]任也韵.艺术学的“总管”――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定位与设置的思考[J].艺术学界,2011,(01):20.

[8]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调查报告课题组.2013年度艺术学理论类专业建设热点与难点调查报告[J].艺术百家,2014,(01):16.

[9]谭魏.关于艺术管理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艺术教育,2013,(01):43.

[10]董峰.试论艺术管理学科建设问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05):20.

[11]王希俊,李精明.论艺术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确定[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2,(04):25.

[12]田川流.艺术管理学概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Dilemma and Outlet of Art Management Study viewed from Arts Theory

LI Feng-liang, ZONG Zu-pan

(Research Institu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Guangdong 518060)

第9篇

摘要:香港颁布国民教育科政策之后在社会引起了不同反响,最后在香港国民的一致压力下被迫放弃。本文将从政策工具的角度对该政策进行分析,分析香港国民教育科政策实施遇到困境的原因,以探讨如何运用有效的政策工具来制定科学的公共政策。

关键词:国民教育科;政策工具;公共政策

一、引言

2012年4月,香港教育局公布了《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计划将此学科列为必修科于2012年9月新学年开展课程。政策出台以后,一些宗教机构先后宣布辖下学校不会于9月加开德育及国民教育科。香港政府多名官员见反对声音渐大,分别在多个场合解释德育及国民教育科,以消除公众疑虑。8月,民间反对国民教育大联盟把行动进一步升级,力争政府于9月3日开学前撤回德及国民教育科。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表示,反对国民教育人士应以事论事,具体指出指引哪一部分有问题,他强调政府会有商有量,不会硬推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而反对的声音依旧。9月8日,梁振英宣布取消德育及国民教育科的三年开展期的规定,改变为由学校自行决定是否开办国民教育科及其教学方式。至此,香港国民教育风波才开始逐渐平息!

二、从政策工具选择的角度进行分析

香港国民教育之所以引起这么大反响,与香港政府选择的政策工具有很大的关系。笔者打算从政策工具选择的角度重点分析此次香港政府为推动国民教育的发展所采取的政策。香港政府这次在推动国民教育时所采取的政策是设立德育及国民教育学科,并派发《中国模式国情专题教学手册》。根据豪利特和拉米什基于政府干预程度对政策工具的分类,政策工具可以分为三大类:自愿型政策工具、混合型政策工具和强制性政策工具。而香港政府的选择显然属于强制型政策工具。

(1)分析模型

对于政策工具选择进行分析的模型主要有三种即经济学模型和政治学模型以及综合分析模型。该模型从理论的角度将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概括分为两类:国家能力、政策子系统的复杂程度。但是这两者在具体应用到政策分析时,“复杂程度”与“能力大小”的衡量成为了研究的阻碍。为此,本文借鉴武配将在《政策工具选择的模型》一文中所探究的衡量方法。在分析政策子系统的复杂程度时,主要考量目标群体的数量比、类型比。目标群体数量比是利益相关人数与总管辖人数的比值。若比值小于0.1,则复杂性小;若比值介于0.1和0.5之间,则复杂性较大;如果比值大于0.5,则复杂性相当大。分析国家能力时,从政府的回应性和效率以及公共性等三个方面进行衡量。

(2)政策子系统复杂性分析

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香港地区总人口数为7109.8(千人),小学人数为326.2(千人),中学人数为487.0(千人)。所以香港中小学的总人数为813.2(千人),也就是说会牵涉到813200个家庭。再利用总人口数除以家庭数,得到香港地区每个家庭的平均人数约为3个人。所以,813.2(千人)个小学生所牵涉的人数至少是2439.6(813.2×3)个利益相关者。所以目标群体的数量比为34.3%(2439.6/7109.8)。所以目标群体的数量比超过了0.3。又因为此次计算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还只是学生极其家庭成员,而事实上的利益相关者还远不止这些,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从目标群体数量比反映的复杂性较大。

至于目标群体的类型比例,学生的家长肯定会分布于社会的各个行业与阶层,所以目标群体的类型比例也很高。所以综合以上对目标群体的数量比和目标群体的类型比的分析,可以得出政策子系统的复杂程度较高的结论。

(3)政府能力分析

政府的回应性是指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对公众的需求和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积极敏感的反应和回复程度。在这一方面,香港政府的回应性无疑是很高的。面对这种情况,香港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政府官员在各个场合对民众进行解释,同时政府也通过正式的渠道收集社会各界的看法,并与反对派展开积极的沟通。种种行为都可表明香港政府具有较强的回应性。

根据2012年5月31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表的《2012年世界竞争力年报》显示,香港政府的政府效率继续维持世界第一的位置,香港政府已经数年取得了这个世界第一的位置。由此可见香港政府的效率性之高。所以,根据武配将提出的衡量模式,对香港政府的回应性、效率以及公共性三个方面进行的分析,香港政府具有较强的政府能力。

(4)分析结论

综合对香港政府政府能力以及对政策子系统复杂性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政策子系统具有较强的复杂性,香港政府也具有较强的政府能力。根据豪利特和拉米什的政策选择工具模型,当处于政府能力较强和政府子系统复杂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政府适宜采用市场化的工具手段。

但是事实是香港政府所采取的是强制型工具,这与分析的结果是不相符的。根据前文所述的一些文献和媒体观点,这次香港国民教育科政策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与香港政府强制设立德育及国民教育科有着很大的关系。

陈振明在《当代西方政府改革与治理中常用的市场化工具》一文中,总结了当代各国政府改革与治理中常用的市场化工具:民营化、用者付费、合同外包、特许经营、凭单制、分散决策、放松管制、产权交易、内部市场、目标管理、标杆管理等十几种市场化工具。

而在这些市场化工具手段中,笔者认为最适宜采用的是采用合同外包的方式。目前,香港中小学的国民教育主要是通过民族认同教育与国家认同教育,采用以学校教育为基础、以政府教育为主导、以社会团体教育为辅助的教育途径,促使香港中小学生对自己的“中国人”身份实现认识、情感、行为三个层面的统一。根据分析的结果,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合同外包的方式提高社会团体这一教育途径所占的比例,进一步推动香港国民教育的发展。

三、评价与思考:

政策工具在政府治理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政策工具作为政府治理的手段和途径,是政策目标和结果之间的桥梁。只有选择了合适的政策工具,才能使政策的结果与政策目标相一致。所以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政策工具的重要性,对政策目标群体进行深入地分析,对自己的能力有着清晰、正确的定位,然后选择适宜的政策工具,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政策目标!

参考文献

[1]康子兴.香港国民教育向何处去[J].新产经,2012,09:62-63.

[2]陈振宁.国民教育“洗脑”之说无法成立[N].法制日报,2012-08-14012.

第10篇

我国对体育经济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体育运动实践的推动和理论工作者的努力之下,我国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首先,从研究成果的数量来看,自1988年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张岩等编著的该学科的第一本专著(体育经济学》,中国己出版了10多部体育经济学的专著。以《体育科学》等为代表的刊物发表了众多的体育经济学的研究文章。据不完全统计,到2000年底,全国己发表的体育经济学方面的论文有近万篇。第二,体育经济学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家从学科、专业及课程设进行了调整,突出了体育经济学的位置。20世纪80代末体育经济学己列入许多体育学院的教学计划,规定为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199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已将体育经济学列为体育科学所述的12个二级学科之一。目前,我国体育经济学的研究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体育经济学与经济学整体联系不断増强。

2.体育经济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理论体系不明确,教材多,专著少

由于我国体育经济学学科建制较晚,受西方体育经济思想的影响和制约,这些研究文章和著作缺乏对体育经济深层次的研究,而且学科的细化和内化程度不够,造成教材不少,但真正的具有中国体育经济特征的专著并不多的现象。因此,我们应树立体育经济学学科意识,对体育经济学学科领域进行全面筹划、全方位决策和根本性指导,在借鉴西方体育经济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梳理、内化,然后形成文章和著作,形成一种不断追踪学科前沿,跟踪国际体育经济发展动态,不断思考更新研究领域的学术氛围。

2.2缺乏研究环境,规范研究多,实证研究少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体育经济学进行系统和全面的科学研究,使其整体发展受到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不仅缺少高度完善的基础理论体系作为支持,而且缺乏学科战略意识和学术研究环境与氛围。研究者们过多注重的是规范研究,而涉及的实证性研究成果则少之又少。另一方面,研究所需的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了体育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典型的如体育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不完善和体育经济统计数据资料的匮乏,己成为体育经济学研究和发展的瓶颈制约。

3.体育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对策

要发展中国的体育经济学,需要对学科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体育经济学的发展需要体育科学,尤其是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共生群落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推进。体育经济学本身就是学科交融化的产物,加上现代体育运动和体育经济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涉及的学科门类越来越多,其发展越来越受到其他学科发展的制约,其他学科如体育社会经济统计发展的滞后,已严重制约了体育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大力发展与体育经济学密切相关、对体育经济学研究颇具影响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主要包括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体育营销学、体育统计学、体育政治学、体育社会学、体育文化学、体育人类学、比较体育、奥林匹克运动等学科,通过促进体育社会科学的繁荣共茂,为体育经济学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体育经济学学科内部结构还需进一步细分化和完善化,任何学科的发展进程,都必不可少地伴随着研究对象由整体到局部、由笼统到具体的分割细化过程。体育经济学是一个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年轻学科,随着研究对象的细分化,体育经济学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细分化趋势,其内部亚学科会渐次増多“(1)从内容看,可细分为体育消费经济学、体育投资经济学、体育组织经济学、体育产业经济学、民族体育经济学等;(2)从体育活动的性质看,则包括观赏体育经济学和参与体育经济学;(3)从具体的体育产业活动看,包括体育赞助经济学、体育电视转播经济学、大型赛事经济学等。

体育经济学已列为体育科学所述的12个二级学科之一。目前,成都体育学院等一些体育高等院校也已经设置经济学本科专业(体育经济方向),但数量不多,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全国统招本科生专业招生简章中就没有设置该专业,而有社会体育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体育经济学受到的重视不够。根据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体育学科下设4个专业,即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同样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2004年北京体育大学人文社会学专业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方案中,下设的研究方向都没有包括体育经济学,这种专业设置与中国目前体育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和培养体育经济人才的紧迫任务是极不相称的。

最后,是充分发挥政府和学校的支持作用,体育经济学及其所属的体育社会科学为体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是体育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政府和学校应充分发挥作用,为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创造条件。

第11篇

【关键词】民主 选举 管理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大学是人生转折的一个缓冲带,学校系统站中连接社会的桥梁,学生刚刚脱离了竞争激烈的象牙塔来到自由的天地,思想上发生了急变,特别独立的机会增多,与社会接触越来越频繁,初步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在学校这个狭小的环境中形成,人生的抱负也开始逐渐变为现实,班级小环境为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平台,如何保证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创设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班级管理体制是每一个班级主任都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选举体制的弊端

在以往班级干部选举中,班主任往往遵从自愿的原则,鼓励学生自己上去演讲,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民主在日常生活应用的体现,是一个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机会,选举上的学生是大家的民主,未选的也借此知道了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通过每年一次的选举,对上届班级领导班子是一个考验,对个人提供了一个极强的心理素质锻炼机会。但是总结这几年的辅导员工作经验,发现学生们的情绪普遍不高,甚至有抵触心理,选票趋于分散,往往从最高票计起,有时最高票总数还未过总数的一半,以所谓的相对多数偷换了多数同意原则的概念,以04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第三届选举为例,全班共有39个人全部参加,最高票为19票,其次四位为16票、13票、13票、12票,最高票占总票的41.0%,最低票才有30.8%,显然最高票还不到总数的1/2,最低票也还不到1/3,然后匆匆宣布就职。表面上民主选举,却给当选者以后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选票中普遍存在弃权现象,有的甚至写了一些侮辱选举的话语,对当选者情绪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结果在随后一年的班级活动极其散漫,学生对班干部的支持度不高,活动参加率低,严重挫伤了班级干部的威信和积极性。

二、选举工作困难的原因

首先,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也渗透到学校象牙塔小小的班级体中。在选举初,尽管同学们参与选举的动机不同,但却反映的班级活动的活跃度。在一个小团体中,个体之间了解信息不充分时,同学们可能仅凭候选人的台上表现来判断投票的方向;一段时间的后,同学对候选人的动机、能力把握的相对清楚,候选人就不能仅仅凭一时的表演,更多的是在选举前与所做的工作,与同学之间相处的关系情况。同学对候选人的偏好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继续当选。这就是为什么“专家”看好的并不使“民众”支持的原因。

其次,作为班主任在没有从思想意识、班级管理体制上“以正视听”。对于班干部的重要性,没有赋予现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新的角度帮同学们认识工作的重要性,仅仅是作为传统班级管理的一个惯例。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工作管理体系,对于当选者上任后的工作职责肤浅的停留在固有的认识上。

缺乏选举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临时通知各个同学开会选举,没有留足必要的准备时间,会议的突然性也容易造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最后,没有建立起一套制度化的、规范的选举体系,采用传统的选举规则,造成班级选举工作的硬伤。

三、选举工作的改革

针对现状,不少班主任绞尽脑汁进行改革,甚至采取强硬的措施让学生到会。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现在的学生刚丛书堆里脱颖而出,往往不仅仅是从学习方面寻找成就感,而现在大学是开放的大学,灵活的课程时间安排,也给学生们提供了多种实现渠道。单单从动机、从思想认识上说教难以令人信服,还必须建立具体的、可操作化的班级干部职责制度,以及相应的选举体系。

(一)、明确班干部上传下达,对内服务同学,对外树立班级形象的职责。积极发动同学自己建立班级干部管理规定以及监督章程,如在此次管理规定中便有一条:如当选干部在任职期间明显不合格可经班级1/3以上的同学联合提名召开班会,投票表决是否继续任职。如票数超过总票数的3/4,同意罢免,重新选举。此举充分体现了班级自治的原则,由同学自己制定规则,对同学也是一种自律,班级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

(二)、格式化选举程序。把每次选举通知每一个同学,留有一段同学反应和准备的时间。开学后的前两周为选举热身阶段,选举工作由同学们自发成立的临时选举委员主持,上一届班级干部不得参与。把当选者的者的演讲限定在对当选后大体工作的安排上或班级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并由同学对讲演者提出质疑。

(三)、修订选举规则。

对选举不能采取简单的最高票原则,对最高票的取舍也应该有个最低限度。现在我们对选举严格采取过半数的原则,要求候选人以绝对多数的原则通过,当选者必须占投票总数的一定比例(1/2),如果没有达到,则可在得票最多的候选人间再进行一次差额三的选举,直到达到规定的比例。

四改革成效

在选举工作制度化格式化的同时,班级工作有了很大的改善。由同学们自己选举出来的班干团体成了同学对班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同学们对班级活动也很支持,班级干部也激发了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内及时作好班级工作,不再是学院和老师的传声筒,学生的“提醒者”,对外积极寻找为同学服务的资源,班级面貌焕然一新。

同时,学生自己还探索在综合测评,优秀学生、优秀三好生评比中的规则,由同学们自主掌握制定,公开化、通明化,如在适合评比优秀学生的同学中采取博而达计数法,即先给每个备选方案按照偏好次序依稀排列打分,然后计算各个被评者的总分,得最高分者胜出。采用此选举方法避免给选举者两难的选择和被选者因一方面的突出而产生的皮格马力翁效应以及各种人为的因素,使选举者在几个被选人之间都有比较选择的余地,减少了单投票后产生的不良效应,使民主由形式上的民主转变为实质上的民主。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当代青年;影响

一、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当代青年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网络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它对当代青年的积极影响可以是深远而有益的。首先,现代网络有许多机构平台,免费提供视频资料以及视频课程,青年们可以徜徉在网络知识的海洋里,使青年们快速的寻找到问题的答案,能与许多没有见过面但是同处一个学习平台的朋友一起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学到许多前辈们、老师们分享的日常知识和人生经验,运用恰当的话,网络一定是一个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场所;其次,在出现网络之前,我们的沟通是通过电话、人工,在发现网络以后,我们靠的是微信、QQ等软件,交流的地区从黑龙江漠河县到南沙群岛、从黑龙江抚远县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扩大了我们的交际圈,也扩宽了我们的视野,这也使不善言辞但在网络上会畅所欲言的青年们找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帮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能言善辩,与他人交流;最后,青年们还可以通过网络了解自己将来理想的大学、工作单位或者旅游地点等,提前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制定一个详细的规划,拥有一个长远的打算,从而为自己的未来负责。网络的越来越发达,成就了许多青年网络创建者们,他们的故事成为了青年们心中的向往,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们去创造、去变革,开辟一个全新的,属于他们的时代。

(二)负面影响

网络对青年们的影响也有消极的一面。网络发展至今,总是能看见许多网络危害青年的案例,譬如中学生们常常为打游戏而逃课,为虚拟的恋人而抛弃学业,无视父母。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诱惑被放在网络上,青年们沉迷网络青年们正处于需要被引导、被教育的年龄,如果没有对象来引导或者没有人正确的教导,那么,对于一个青年来说,网络无疑是带领着他走向深渊的无底洞。第一,当面对某些网站上存在的暴力、黄色内容和更多被开发的网络游戏以及网络骗局,其中一些年轻气盛、被好奇心驱使的人们便会走进去,甚至深陷其中,而想回头却为时已晚。第二,网络是现代社会高科技发展的一个产物,属于新兴产业,虽然颁布了许多关于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对于保护青年不受网络腐朽文化影响的规定还没有出现。

二、网络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现代网络环境如同一片原始森林,地面上摆着成群的漂亮却有毒的蘑菇,树枝上结着成熟且香甜的果实,而我们的青年们如同觅食的小松鼠们,是站在美丽却不可触碰的毒蘑菇面前,还是将那树丫上饱满又好吃的果子收入篮中?那么,谁来引导青年们正确对待网络环境的呢?必然是学校与家长的责任。

(一)学校的引导

学校本身应该对网络环境带给当代青年的影响这一问题引起重视,因为它是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必须场所,譬如以现代网络环境为主题,定期开展讲座;将以网络环境带来的影响为中心以课堂的形式传递给大家。

(二)家庭的影响

学生的培养一在学校,二则在家庭,家长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因此,家长在家里也需要端正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在网络使用上给孩子做好榜样引领作用,言传身教,让孩子形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不沉迷于网络游戏。

(三)政府的监督

政府应积极建立网络化管理体系,把禁止未成年人进人网吧提高到层面上来。运用法律的手段,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管理规范、文明德行的网吧,坚决取缔那些无照经营、违法经营、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网吧。同时,也可将此项工作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结合起来,充分整合发挥各部门的资源,将网吧问题化解到最低。同时要优化监督机制与技术,创设青少年健康“绿色生态网络”。优化监督机制,采取机构监督、群众监督的有机结合。机构监督,大力加强相应监督机构的工作强度和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人力监督,公布一批监督电话,对举报者,情况属实,给予奖励,并聘请一批社会监督员。技术监督,由于青少年本身控制力差,需要利用技术手段来确保网络的“健康”和安全。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虽然国家推出了许多网络法律法规,但是针对当代青年的网络法却是少之又少,因此,政府应当起草以当代青年为主要对象的法律法规,并及时颁布,方便尽早实施。

三、结束语

网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这种影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加明显。如今互联网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技术,而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它在强烈的改变整个社会,当代青年首当其冲,积极影响如同春雨,浇灌着土壤;而消极影响如同毒药,侵蚀着心灵,在毒药还未完全侵蚀我们的心灵的时候,应及时停止,斩草除根,以免它卷土重来。对于网络环境带给青年的影响,我们不能不以为意。青年们应该看到积极网络文化积极因素,自觉抵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提高自身免疫力,让自己的身心和文化素质都得到健康、积极的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5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论网络环境对当代青年的影响”(项目编号:15C27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夷璇(1995.12-),女,江苏丹阳人,本科,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学。

参考文献:

[1]吕冬诗.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