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17:23: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活中的统计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当今社会,统计学知识被应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大量数据等待分析处理,譬如统计全国人口情况、经济收入情况、农业收成情况等数据,对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做统计行的研究与调查,这些工作都需要有统计学的知识作为支撑才能够完成。所以统计学知识在当代社会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数据处理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也已然成为人们的生活常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统计学知识在中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例如在进行数据收集整理以达到既定目的的时候,收集数据以后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也就是对数据进行分析,于是人们发明了统计图表——报表、直方图、柱状图、扇形图等等。
二、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统计学知识
统计学,这既是一个很具有趣味的学科,也是一门十分贴近人们生活的学科,从平常的百姓到研究技术人员,没有人不在使用着这门学科。它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统计学是一门贯穿于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的一门学科,它一般出现在教材的后几个章节,重视程度往往没有其它章节深刻。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与深入,统计学知识正在慢慢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出现了统计图表以及平均数的简单介绍以及应用,让学生不断接触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数据信息。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开始更加深入的对统计学的知识进行介绍以及应用,增加了一些统计图表种类的应用,增加了众数、方差、极差等统计学名字的介绍,对于学生来讲,更多的是对于统计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三、统计学知识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发展趋势
统计学知识在中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中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修订,正在不断增加所占章节的比重,知识内容也更加的深入。在我们的生活中,统计学知识往往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而且统计学也正向着更好地方向发展:
1.整体化。在过去的中小学数学课堂上,尽管有统计学知识的出现,但多数以零散形式出现,知识点不能穿成一条线,这不仅对于教师讲课有难度,学生进行理解消化记忆,也成了困难。对学生在统计学方面的长久研究是一个难以跨越的困难。近些年来,教育理念进步,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中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也越来越多样化,教材的改革将统计学知识进行统一,虽然统一的不够完善,但相对以往,已经进步了很多。这对于统计学知识在中小学的传播学习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也推进了统计学更加深刻化的进程。
2.实际化。近些年来,教育者越来越崇尚将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里,解决社会生活的问题。统计学知识成为了首选。首先,基础的统计学知识简明易懂,适合所有类型的学生学习。基础的统计学知识可以被应用到各行各业,这促进了基础统计学的推广。稍微复杂的统计学知识在高中进行学习,这些知识可应用到更深刻的领域。
3.数量化。在过去,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一些知识不能被吸收采纳,被剔出。如:回归分析中方程形式过于复杂,而被一些省剔出高考范围,这是统计学的学习缺失。但近年来,教育水平进步,教学工具全面,学生学习工具更多,如可使用计算器,对回归分析问题的解决是一种有效手段。
4.娱乐化。以往学习统计学时候,全部是课堂上进行,学习单一枯燥,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实际应用。在教育理念的进步下,提倡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这为统计学的学习提供了充分条件。学生可以在生活中理解学习,寻找与统计学知识有关的生活问题。这既达到了将知识融合进生活的目的,也促进了统计学知识的发展,同时,学生的学习也不会像以往一般枯燥,可以在学习的时候寻找快乐,使学习的过程更加娱乐化。结束语在现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统计学知识的学习依旧停留在书本上、课堂内这样一个阶段,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对于统计学知识的学习将会走出课堂,不断地进行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实践调查,这也对于培养学生们的自我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们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与他人沟通的技巧都有一定的帮助,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可以在舒适的氛围中,轻松愉悦的学习统计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李春国.小学数学统计知识教学初探.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10).
[2]马玉林,邹军文.初中数学统计知识及教学探讨.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4).
[3]杨亦荐,张柔棉.谈中小学里的统计学知识新课程研究,2009年7月,总第155期.
[4]张敬书.对中小学概率统计教学的再认识中学数学月刊,2002年9月,17-19.
[5]史宁中,孔凡哲,秦德生,杨述春.中小学统计及期课程教学设计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6月,第25卷第6期.
关键词:数理统计;规律;经济决策;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279-01
一 数理统计学在社会经济领域的作用以及意义
数理统计学是以随机现象中的统计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数学学科,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经济的全球化影响致使数理统计学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运用也日益变得广泛和重要。在现今的社会经济生活中,通过对抽样数据进行分析推断的有效方法来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问题已经成为人们的使用习惯。数理统计学的知识在社会与经济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本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存在独到的思想方法,具有异常丰富的深刻内容,与经济研究中的多种学科有紧密联系,是近代的数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理统计学的理论方法在工农业发展、军事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其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我们的社会是由个体单位的个人组成的,同时也是单个家庭组成的大单位,然而从宏观角度看,我们的组成也可以是地区区域的,这种存在较大差异性的事物不像自然界中一些普通现象存在一定的规律,而社会的现象中很少是有确定规律的,因此,我们在研究社会经济生活时,从数理统计学的角度去观察研究,以大部分人的利益和价值为落脚点,运用数理统计学的知识分析相关的数据和调查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尤其在经济领域中,从一些商品在未来的销售状况中预测一个城市中此种商品行业的销售情况,甚至是对于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状况预测和制定未来的经济发展计划,无一离得开数理统计学的知识。当然,类似的数理统计的知识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还有很多,在经济领域,利用数理统计学知识解决经济问题已经成为一种通用的方式。随机过程的统计、人口发展中的动态模拟以及抽样调查等多种数理统计学方法在社会经济中都存在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数理统计学的思想在经济领域中的分析具有实用性便捷性的特征,为经济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 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典型应用
近些年以来,数理统计学在我国经济领域有着重大的进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中各项数据的资料搜集以及资料的整理结论的分析和多方面的运用,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建设所必须的一项关键性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熟练使用数理统计学知识解决经济中的各种问题。首先,数理统计在经济管理的决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运用。在经济管理中,任何重大决策都需要基础的依据,而依据的根本就是经济中的不同数据,然而经济中存在的不确定性的各种随机因素使得所有的决策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只有科学合理的决策才能做到以最小的风险成本获得安全保障的最大化目标。
不仅如此,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还可以节省成本,减少投资风险,获得合理正确的决策,从而使经济能够更好的发展。其次,数理统计对于经济领域中的损失评估也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事故类的以外灾害所造成的各类经济损失有着明显的上升趋势。保险的买卖成为单位以及个人解决经济损失的方法之一。利用数理统计的知识可以对各种以外的事故作出有效的可能性评估,也可以对事故发生后产生的经济损失的大小做出统计分析,得出各种有效结果,便于引起社会对于事故性灾难的重视,减少事故的发生。
此外,数理统计的知识也可以帮助企业针对经济中的销售状况分析得到最大的经济利润的方法。如何得到最大的利润,一直是商界中人人追求的目标,数理统计中的随机变量的函数期望值为此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当然数理统计在经济的预测方面的运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企业经济的经营中,依据统计原理,根据市场的信息资料,通过对经济现象的分析推测,从而得出经济中未来的出入数据状况。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把握经济的发展命脉,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的损耗,有效的长久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结语: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各种影响经济决策评估等问题的变量因素,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因此,利用数理统计学的知识解决社会经济中的问题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人们对于经济发展中对商品的供求以及最大利润的把握,同时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减少损耗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梁相龙.论数理统计在客观现实中的意义与作用[J].2005(09).
[2] 高燕.试论数理统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趋势[J].甘肃农业,2010(06).
一、统计理论与方法的创新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在现代化国家管理和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了。统计在现代化管理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一切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统计。统计方法的应用是这样普遍,在我们的生活和习惯中,统计的影响是如此巨大,以致统计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二、空间统计学理论与应用
空间统计学是近几年统计学发展的一个新领域,主要指运用遥感技术进行国土资源的测定,农业和林业、海洋生物、环境生态的观测。这种观测数据通常表现为网络形式,同时计算机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数据受到大气效应、观测工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在统计中发生误差,相信科技的提高可以提高统计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空间统计学的应用在于,针对这种特殊的数据,研究误差控制、数据处理、模型建立、统计推断。虽然是统计学研究的新领域,也是建立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的。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统计学发展影响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计算机的发展就没有统计方法的普遍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推动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带来挑战和发展的机遇。统计数据的收集如何有效借助网络技术,统计调查方法如何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统计数据处理如何深入都将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统计学中,最主要的统计工具是对spss软件的熟练掌握,可对各种数据的处理得心应手。有利于更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最后推断出结论。当然也还有好多非专业的统计软件,应用起来也很方便。
四、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中统计方法的应用
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外界环境的变化会产生一种影响,使得生物的各种随机变化中最适合于环境变化的那一种得到优势,由此它们的后代在继承了这种随机变化之后也会得到额外优势。代代相传下去,就会形成所谓的“适者生存”(survivalofthefittest)。由于每一代都会出现一些随机变化,这些变化累计下来就有可能出现所谓新物种。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想法,最主要的一点在于他指出了物种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这就主要应用到了统计学方法数据推理分析问题的下一期发展。综上所述,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人类不久将完全揭示人类基因排序。19世纪中叶基因学说的创立,就是依赖于统计推断技术,21世纪生命科学中将有大量的相关研究要借助统计方法与技术,这个领域的学者将大有作为。21世纪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将使许多不治之症得到解决,生物制药将在医学领域大放异彩,统计学方法在生物制药技术中的广泛应用将是不争的事实。最近在中国云南发现了350万年前的新物种,史无记载啊,科学研究是由于卵的休眠又重活,这给医学中植物人的复苏提供了一个好的研究开端。又同时为医药的发展提供了突飞猛进的飞跃。
五、国家经济安全与金融、保险领域的应用
国家的经济安全及其金融危机的防范问题是中国改革开放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国家经济安全、金融危机的预警系统的研究是与统计学方法紧密联系的研究热点,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也将依赖统计学者去研究解决。保险产品的精算理论与实践在“九五”期间得到一定的进展,为这一领域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何将发达国家保险精算的理论与中国保险业实际相结合值得深入研究,尤其是保险精算方法向社会保障领域延伸的研究是中国国情赋予给这个领域的迫切任务。目前,经济统计数据的特点是经济统计数据库的数据庞大而且数据质量问题突出。传统的统计数据处理方式还是停留在统计报表层面,没有智能性地深层次地分析处理,以至于数据间的潜在关系和规则未被发现和利用,并且有部分虚假数据未能识别出来,使得这些经济统计的原始数据对于管理决策支持有限。提出将数据挖掘应用于经济统计系统中,并对数据挖掘如何在经济统计中应用作了初步探索,可为经济决策提供支持。这是在各个领域中的实际应用,解决好如上问题才可以为21世纪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依据,使中国的经济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键词】 统计学 教学模式改革 自学能力
统计学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便给出正确认识的方法论科学。2002年2月,教育部高教司确立了九门课程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中就包括统计学。统计学应用性很强,其不仅仅被应用于经济、管理等学科,现阶段在教育、工程、体育、心里、医学等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在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学习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统计学的价值和意义,认为统计学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且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对课程产生了先入为主的排斥心理。本文针对统计学本身的课程特点和传统教学的缺点,改进现有的统计学教学模式,使非统计专业的学生通过统计学课程的学习,掌握统计工具,增强调查研究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应用。
一、统计学课程特点及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统计学课程具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概念多、公式多。有许多概念往往一字之差,但意义却完全不同,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都不容易分辨,正因为如此,很多针对概念的公式也有着其相似和不同的地方,计算中很容易混淆。二是内容抽象性。统计学中的很多概念都非常抽象,如果不和实践相联系,往往很难理解,如置信区间等。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统计学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数据分析方法,关键是让学生能运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处理实际遇到的问题。因此,强调以理解和实践为核心进行统计教学模式的改革,是顺应很多非统计学学科自身发展需要的。
传统的统计学教学存在两大缺点:一是教学方式单调,学生理解和记忆较困难,制约其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从头讲到尾,学生记笔记、背笔记,理解记忆很有限,自学能力无法得到提高。二是课程学习静态,制约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课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听讲,接受静态的理论知识,很少接触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案例。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就将背过的内容忘得一干二净,根本无法运用统计方法分析、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待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就更谈不上能结合统计学知识进行实践创新了。
二、统计学教学模式改革
统计学课程学习主要可分为三个部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一般认为前两个阶段所占比重较小,真正的难点在第三阶段,其实不然,这三个阶段在重要性上不分伯仲。许多行业都涉及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的内容,特别是其中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在许多国家都发展成为一个行业。因此这两个部分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通过对其学习可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统计学的意义。而且在学习统计分析前,也必须弄清相关基础概念。统计分析的过程在实际中往往能够用软件实现,但是由于统计分析放的多样性,实践中涉及对统计分析方法的合理选择,因此对于统计分析的基础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针对统计学的学科特点和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本研究对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改进。
1、根据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特点与实际结合组织教学内容
现行的教科书基本是采用先介绍理论,即概念、意义、作用、特点、公式等,再举实例对理论进行解释。对于统计学的实际教学,如果全部按照这个顺序来讲解,有一些章节学生会出现看完例子才明白前面讲的概念和公式的意义。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先举例,后理论”的方法。利用一个简单的案例,尽可能多的包含本次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理解例子的同时,对概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解,进而引出理论部分。使同学进一步明确统计学学习的作用,不仅解决了学生要死记硬背概念的苦恼,而且使得学生感觉到统计学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具有实实在在的作用。
例如:在讲解管理学方向经常用到的调查问卷,即统计学中的调查表时,里面有关于调查问卷问题的格式较多,特别是限定式问题,其包括填空式、二项式、多项式、直线式等,同学记忆很麻烦。在教学中可以联系现在同学普遍使用较多的网上购物为例进行举例讲解。例如利用某网站的购物过程及其评价机制来简单讲解什么是填空式、二项式、多项式、直线式,简单易懂,也方便记忆,如图1。
结合学生身边经常接触的一些事物进行统计学教学,能使得学生对概念理解和记忆水到渠成。这种“先举例,后理论”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学生由消极学习、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学习、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课余学习压力,并且能让同学们觉得统计学的内容和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使其进一步认识到学习统计学的重要意义和实际作用。
2、适时采用形象式教学方式
统计学原理课程具有连贯性,而且课程内容涉及概念较多,有些概念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义却相差甚远,例如“时期数列”、“时点数列”,那么相应的对于涉及这些概念的计算也是不同的。因此,如果学生前面的内容没有很好地理解,后面的内容就很难深入的学习下去。因此为了给学生在一些概念的理解和区分上,本文利用了形象教学的方法,得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时期数列”、“时点数列”涉及的计算,利用学生在高中就很熟知的线段来形象描诉,计算公式也更加好理解,如图2。
3、积极运用图表进行教学归纳
利用图表和表格将各个知识点进新区分成体系或系统化,具有形象具体一目了然的特点。特别是在章节开始时,利用图标的形式对章节的内容进行划分和归纳,并在章节教学中对开始的图标进行不断的更新和细化,章节结束后,得到详细表格,使得同学能对比较生硬的章节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概括,便于系统快速的掌握相关知识,缩短认知过程。同时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归纳,用自己的方法记忆。不但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同时提高了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水平。
例如:在讲授统计指数这个章节时,可以根据教材小节的安排,将整章内容按小节进行了图形的归纳,并在章节内容结束后,对归纳的图形进行完善,填入各类指数的计算公式,得到一个很直观的整章内容总结,如图3。该图便于学生学习及记忆各类指数的计算方法,并对各类指数的类别层次有清楚的界定,不易混淆。在此基础上,授课过程中提议让学生自建自己熟悉的方式进行自己对各个章节的总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小结与展望
教师通过不断的探索和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复合型”人才,期望达到“宽知识、厚基础、实践型与创新型”要求,本研究通过实例教学,期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结合实际的能力。而且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不仅局限于本门课程的学习认知,学生走向社会后有许多知识需要他们自己学习,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现今教师的主要职责,本研究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改进,将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也融入了教学过程。本研究针对统计学教学在非统计专业学生中进行了初步探索,还有较多方面值得深入研究。今后将围绕教学案例的选取、调查问卷的设计、数据挖掘分析等方面进行细致研究,将统计学教学模式改革系统化。
【参考文献】
[1] 贾俊平:统计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黄海午:《统计学》课程教学新模式探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
[3] 邬丽萍:统计学案例教学方法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4] 陈福军:经营模拟对生产计划教学的促进作用[J].高等工程教育,2004(1).
[5] 姚寿广: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6] 陈文捷、杨永德、林轶:旅游管理专业《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研究[J].高教论坛,2008(4).
[7] 莫维冰:高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梧州学院学报,2008(4).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统计学的课程特点突出。一是概念非常多,而且很多概念之间又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关系,给学生的理解记忆带来了一定困难。二是计算公式多,而且计算有一定难度,对于数学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讲,有的会对统计学中的数字和公式产生排斥性条件反射,学习信心不足。三是逻辑性和推理性都很强,而且对结果的准确性要求很高,对于理解力和想象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消极的学习心态加重。四是现实教学与实践应用之间结合不够紧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未能深刻理解统计的用途,认为自己学习统计只是为了通过考试。
随着大统计学思想的建立和统计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需要,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在财经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除了保留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具有现实意义的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等以外,都系统地充实了统计推断的内容,如统计数据的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这一变化使得统计学的内容更适合学科应用的发展需要,但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教学难度。
二、统计学教学的发展趋势
现代统计学教学更加注重运用现代技术、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各方面教学改革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推进教学的变革。
1.统计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将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
统计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统计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由于专业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使得统计工作变得非常简单,变得更加方便与快捷,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成为现实。因此,在应用性统计教学过程中,只需要给学生讲清楚统计基本思想、计算的原理和正确应用的条件、正确解读计算的结果即可。
2.模拟实验、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方式的结合
将推进教学形式的改革当前,更多的教师注意将讲授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训练与实践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传授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本班作为样本采集的对象,由教师设计模拟课题,学生在设计调查方案的基础上,组成若干调查小组,在校园内正式进行一次统计调查活动。从具体调查对象和单位确定、小样本抽取、问卷发放、回收与审核、数据输入与资料整理、估计与分析,一直到调查报告的编写、调查总结或体会的形成,全部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这样,同学们就亲身参与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整个过程,熟悉工作程序,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效果很好。
三、实践教学中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思考
适宜得当的教学方法,对于统计学教学同样非常重要,在知识的传授中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同类归并法
在统计学原理中,有些重要名词内涵是一致的,但在不同章节却叫法不一。这种名称前后不一致、不统一的现象极易使学生混淆,不易理解。把意思相同、内涵一样的名词归纳在一起,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如绝对指标、统计绝对数、数量指标、总量指标等。这样很好地帮助学生理清头绪,加深了学生对同类名词的理解,帮助学生学会了灵活运用相关概念。
2.典型案例法
原发性高血压在老年人中非常的常见,对于其身体健康具有严重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的为患者开展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引发各种严重的并发症,严重时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为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为患者开展整体护理,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本文就主要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分析,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4例,所有患者都满足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其中包含有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年龄处于60岁到75岁之间。
1.2 方法
在为患者开展治疗期间,积极为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措施为:(1)在患者入院时,要对患者热情接待,并详细为患者讲解医院环境、病房环境及相关的住院注意事项,在将患者在病房中安置好之后,还有耐心的为患者讲解相关的治疗方案,以便于患者对于自己的住院治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2)依据患者的知识水平,积极为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对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饮食方案予以耐心讲解,并要嘱咐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与锻炼习惯;(3)做好患者的血压监测工作,并要对患者开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予以严密观测,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开展相应的处理;(4)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为患者耐心讲解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以及一些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让患者充分认识到高血压的发病、治疗效果及预后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护理人员应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对患者的思想动态、心理活动、心理需求等予以了解,从而为患者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耐心讲解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并要让患者认识到正规治疗对于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性,让患者明白自身疼痛的规律与特点,以便于其能够及早做好准备,对于性情暴躁、易激动的患者,要注重其性格的塑造,若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治疗效果不佳,要及时的与患者共同分析疗效不佳的原因,以便于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可以为患者开展适当的身心放松训练,在认真倾听患者的倾诉的同时,给予患者一定的安慰与理解,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按摩等方式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便于有效帮助患者放松情绪,并要做好患者家属的指导患者,叮嘱其要尽可能的关心与体贴患者,防止患者出现紧张、过度激动的情况;(5)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工作,协助患者办理好各种出院手续,并要为患者详细讲解日常生活中各种需要注意的问题,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并要按时到医院开展复查[2-3]。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血压下降情况进行观察,并要应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来对患者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等实施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的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实施处理,若P
2 结果
护理干预后病人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作为一种典型的慢性疾病,其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脑、肾及视网膜等一些器官的器质性病变,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药,这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随着各方面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在为高血压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应用有效的治疗方案的同时,积极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促使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4]。
一、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即大的数据集,它不像我们过去那些数值型数据那么简单,但至今它也尚无确切、统一的定义。通过参照多方对大数据概念的理解,作者认为大数据的概念是指在对海量数据进行传输、采集、储存、处理、分析和挖掘的基础上,获得凭直觉难以发现的有用信息,从而揭示数据隐藏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为决策者所用,它是科技,是讯号,是机会。
二、大数据时代对统计学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统计工作者而言,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最大的考验和“本领”就是如何深度开发和利用海量的数据信息,这就要求统计学既从理论上又在方法上必须进行改革。一方面需要统计学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对统计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对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创新,还要求对统计学进行教学改革,尤其是注重培养对象的统计思维的养成。因为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具有特色的统计思维,如静态思维、变异思维、动态思维、指数思维、推断思维、相关思维、假设思维等等。而这些统计思维对处理不确定现象、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等都有巨大的影响,成为统计学的核心内容。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由于数据分析直接针对总体,而且具有复杂性和混杂性,因此,有些统计思维可能用不上,就必须摒弃掉,但也需要统计学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新的统计思维。
三、当前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统计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偏重理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目前的统计学教学中一般采用的是理论的教学模式,虽然也在提倡项目化教学,但是教师主要依托教材,对与统计学相关理论和方法逐一进行介绍,对涉及到的公式和定理进行推导。学生听和记,真正理解的内容并不多,应用则更谈不上。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不仅兴趣不高,而且容易对课程产生抵触心理。
(二)忽略对统计相关软件的教学
统计理论和方法很重要,但要真正用统计作为一个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单凭会动笔计算相关的统计指标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目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所接触的统计相关软件从表面上只有WORD和EXCEL,而这两软件往往是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介绍的,在统计学课程中几乎不作介绍,导致不少高职院校学生没有意识,更不会使用甚至根本不知道大多数普通函数计算机都具备的求和、平均、方差和标准差、相关系数等统计功能键,这也限制了很多学生不会运用统计学思维和方法去看待和解决身边遇到的实际问题。目前许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学生基础差和实训条件不够等的限制,教师在讲授的统计知识内容的时候主要围绕描述统计和简单的推断统计,而对于分析社会问题的多元统计方法在课堂上涉及不多,另外目前高职可用的教材中也缺乏统计软件相关理论知识的介绍,导致学生在学习和应用统计软件进行实际问题的操作时增加难度。
(三)缺乏校企合作
在我国目前国情环境中,大多数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很难找到利益共同点,所以实训条件、实训项目等受到限制,使得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在安排该课程教学时偏重理论教学,而实践教学课时所占课时比重偏低,对开展社会调查的活动仅仅局限于本校学生,并没有跨出校门,更不能与当地的政府部门、市场调研公司、市场咨询公司以及企业建立协作和参与机制,导致学生在学习统计和运用统计之间不能较好地衔接。
四、对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和政府对统计工作者要求较高,不但要求具备一定的统计学理论与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能够运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工具对海量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和挖掘,从而为企业、政府的决策使用者提供正确、快速、全面的数据支撑资料。为此,作者结合十多年的统计教学经验,对统计学课程在教学中的改革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1.着重介绍统计方法的应用
统计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加之统计学课程的课时限制,所以应该着重介绍统计方法的在实践中应用。因此,教学中设计并引入好的统计项目,然后从项目中的数据来源入手,着重介绍现成数据如何收集,若项目中没有现成的数据,则如何采用不同的调查组织方式开展数据的搜集活动?怎样组织学生设计调查方案?怎样开展调查活动?怎么做好调研员等知识内容就被引出来,从而让学生产生对统计课程学习的兴趣;若采用抽样调查,则会涉及到样本单位数的如何确定?抽样框如何取得?如何才能保证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如何减少抽样误差等。当然,对高职院校学生除了介绍传统的统计方法外,还是有必要引入国外比较通行的、实践证明有现实应用价值的一些统计方法,比如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以提高统计方法的可学性和运用性,为高职院校学生踏入社会运用统计方法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故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可根据专业的特殊要求、课时的安排情况进行适当的改革,而且重点体现统计方法的有用性和可行性。
2.在教学内容中增加Excel软件的运用能力
目前在实际统计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把Excel软件作为教学内容教给学生,而是认为计算机基础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然后让学生在课外自行复习和运用,这样效果就大打折扣。作为高职院校应结合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将Excel应用软件作为统计学课程的实训内容,增加实训课时,提高学生的Excel基础应用、Excel函数、Excel图表与图形以及Excel数据透视表等方面的应用能力。
(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统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应该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课程的兴趣。例如在课程教学中以“练———学———思———拓”能力训练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同时挖掘学生学习趣味性、调动学生积极性、注重团队合作、增强沟通交流,并与就业接轨,全方位、全过程提高学生素质等,打破了僵化死板的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开发思维能力、竞争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和应用思路,强化了学生的统计思维。
(三)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社会经济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其表现的各种数据信息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学会在实践中去寻找各种异常出现的原因,而且也要求学生能对事物的关联、因果、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数据处理态度,同时增强学生创新统计思维。为此,在开展社会与企业实践活动时,建议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然后再来选择和确定实践课题,当然,研究课题可以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关心的问题,如大学生校园恋爱观的调查,也可以是社会经济中的热点问题,如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统计监测研究。因此,在学院“会-站-室”的整体框架下,在学院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下,在系专业共建委员会的有力支持下,通过加强与当地的统计局、市场咨询公司、市场调查公司、企业等单位之间的合作,让学生真正参与社会统计实践活动,从而使得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统计理论与方法的美感,感受统计的在生活中的乐趣。
(四)优化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它提供了关于搜集、整理、汇总、描述和分析数据资料的方法和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断和决策,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它不仅是高校经济管理类的核心课程,而且也是此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由于统计学本身具有概念多、复杂难记、公式多,难以理解、容易用错、实际应用比较灵活等突出特点,所以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应引起教学者的注意。
一、培养学生的统计理念
统计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统计理念。学生应能看懂大部分统计学课程教材的内容,不需要教师照本宣科。统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通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不仅要教授学生统计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具备一种统计理念,养成定量思维的习惯和掌握定量思维的基本方法。我国的大部分经济理论研究偏重于演绎推理,较少用数字说话,有时由于数据不足使读者怀疑其科学性,大大降低了说服力。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在教学中就应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学会搜集、整理和分析使用数据的技能,通过调查或试验,搜集某方面研究的数据,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由数据到结论,才能得到对此项研究的正确认识。即在统计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将讲授课程作为手段,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输一种定量思维方式或一种定量分析工具。
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统计学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 在教学过程中找到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先简明直观地介绍基本内容,并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力求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此基础上,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内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体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最后及时总结基本内容,一个知识点应有一个小结,全部的内容应有一个总结,小结和总结是对基本知识点的强调和归纳。
(二) 在教态上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适当的教师用语,来提高学生对统计学课程学习的兴趣。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如对基本知识介绍时,教师用语的使用必须准确、严谨,节奏平缓,以期达到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作案例分析时,教师的语言则应轻松、活泼、幽默,节奏富于变化,以活跃课堂气氛,但对基本内容总结时,教师用语则应简洁精练、浓缩概括,节奏稍慢一些,这样有利于学生记忆和应用。
2.通过对知识加工,增加知识的应用性和趣味性。统计学是一门夹杂数学内容的学科,大部分学生都很畏惧繁琐的公式,所以在讲授统计学时,教师必须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教师应尽量列举统计与社会、统计与经济、统计与日常生活相关联的事物,引导学生用统计的眼光认识世界。在搜集案例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搜集资料的途径, 如国家公布的国民经济各种统计资料或各类媒体报道中的统计调查数据,以及在实际调查中得到的各种资料和生活中学生认为有意义的案例等,如用本班的出勤率、团员所占百分比来讲解“结构相对数”。
(三)在统计学考试试卷安排上来说,可以借鉴西方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考试的方法,把考试中可能用到的主要公式在试卷上直接给出。
事实上,这与强调学习统计学重在能使用统计方法处理具体统计数据的要求是一致的,对公式的推导证明是统计专业的学生要掌握的东西,而非统计专业的学生只要能熟练使用统计公式,能注意到不同公式的特定应用条件就可以了,这种将统计学的相关公式给出的做法,在国内统计学考试中几乎没有出现过,而在西方的相应课程考试中则是普遍现象,如英国的一些课程的考试就是如此。
(四)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普遍采用的,统计学也可以借鉴这种形式。这里指的是在统计学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案例情况的熟悉,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对案例中待解决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研究和辩论,并选择若干统计方法进行实际计算和分析,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比较和评价,从而选择一个比较优良的解决方案的过程。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
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在新形势下,教师不仅要有牢固的本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足够的经济管理知识,能在实践训练中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要做到这些,教师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统计教师迫切需要提升自身综合知识,加强各个方面技能的培训。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统计学教学,虽然对学生不需要讲授过多复杂、高深的统计理论和方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降低了对统计学授课教师的要求,相反,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更新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统计学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统计学学科知识结构的把握。
在统计学学科上要达到一定的积累,及时更新和完善知识框架,不但需要掌握统计学原理、概率论、数理统计及相关的统计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的统计软件,如excel、eviews、spss等,了解统计学科的发展动态。
(二)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
教师在上岗前必须经过教学理论的培训,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剖析,结合学科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属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技能,必须能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 对任课班级的专业相关课程的了解。
教师应对所授班级的专业核心课程有所了解,尽量利用学生熟悉的专业实例来讲解统计理论方法,在介绍最新统计知识时能与学生熟悉的专业应用相联系。这样,不但使学生将知识贯穿起来,应用自如,而且还可以加深师生间的感情,更便于与学生沟通,进而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提高与统计学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能力。
统计学教师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他们长期从事教学活动而缺乏统计实践活动的锻炼。因此对企业经营的规划、预测和管理的统计工作,教师的实践经验明显不足。这样统计课程就无法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际联系起来,教师的讲课无法给管理的专业实践提供帮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很难得到提高,这恰恰是一些统计学教师需要提高的方面。
学习理论是在课堂,检验是否掌握了知识理论一般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中,这就需要教师注重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系。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可以把案例设计成问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尝试解决问题,把学生的各种解决方案与实际解决方案进行比较并开展评价,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判断能力。
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来源于实际,又高于实际,在实际中完善理论,反过来理论还应应用于实践中,指导实践。在统计学课堂上,传授理论的同时,还要注重统计学理论与现实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一)课前准备方面,在每章结束的时间,安排学生对下一章预习,除了对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外,更重要的是找到该章在现实中的应用体现,为自己和他人提出相关的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
(二)课程安排方面,在统计调查、抽样调查等章节的教学中,安排学生以组为单位,对周围的企业单位或社会进行问卷调查。每一小组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问题、确定调查方式等,整理调查问卷数据,归纳调查结论,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促进企业或社会在某方面的发展。
(三)教材设计方面,设立附录收集一些从政府部门的统计信息,及报刊杂志中有关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资料,说明如何利用统计知识解决经济管理专业方面的实际问题;还可列出典型案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如5月12日四川大地震截止到5月22日的死亡人数为55 239人,后期统计捐款总数为441亿元;受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影响,我国共持有美国国债5 187亿美元,较6月份大幅增持149亿美元,中国仍是美国国债第二大持有国;世界上每4个新生婴儿中有一个中国人等。
五、结论
[关键词] 实习生;沟通;带教;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 R47-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2(a)-0139-03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化对人才的知识储备以及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即使是发达国家也要和发展中国家一起[1],以人的主体性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最终目的,来对教学进行改革。因而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入了实习岗位[2]。本研究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实习的100名护理实习生,以探讨护生在临床护理实习过程中加强沟通对提高本科护理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我院护理实习生100名,其中,男2名,女98名,年龄21~25岁,平均(22.3±1.4)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名。观察组本科护生带教中强调加强沟通的教育模式,对照组行常规带教实习方法,所有进入医院的护生,采取轮岗及科室的方法,进入每个科室进行实习。两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上一期理论成绩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50名本科护生带教中强调加强沟通的教育模式,对照组50名护生行常规带教实习方法。观察组:①要求护生开展健康教育。由于护生大多是离开学校,刚刚步入社会,因而具有较为完整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性较差,随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其学习方式、思维方式都有较大的变化,同时学校对其要求不尽相同,因而使得学生在面对临床工作环境、独立生活以及面对病患时都有较多的不适应,因而需要我们在临床教学中,正确处理学校教育与院内教育的关系,抓好教育,重视卫生保健知识与成果的结合,提高护生素质,增强其自我保健的能力,提升其责任感,为完成临床任务打好基础[3]。在进行临床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校的教学大纲,落实教学计划,考核教学成果,以期达到预期的效果,还要安排专人负责不同的科室,在科内要有小讲课,并且带领实习生进行床边教学,对于出科考试,要注意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带教老师带领护生针对患者的病情,生动、深入浅出、便于理解地讲述保健、防治等知识,使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安排专人定期到病房进行讲课,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在生活中的饮食注意事项、运动要求、用药指导、简单的自我病情监督手段、自我保健的情绪管理方式等。该教育课程还有家属的培训课程,以使患者家属能够更好地监督其的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护生在做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护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的培养。②卫生服务管理实施程序。医院对医务人员的教育是全方位,严要求。而对实习护生的教育,往往重视以学校实纲为内容的临床教育,对其他方面的教育,要求较松。护生为患者实行健康教育,更容易把科普知识有效地传播给患者。除此之外,正确处理好院内医务人员教育与护生教育的关系,应在抓好医院医务工作人员教育的同时,重视抓好实习学员的教育[5]。把实习学员作为医院的一员,融为医院医务人员教育中去,认真组织学员参加院内举行的各种政治学习、学术活动,边缘学科讲座,疑难病例、术前病例、死亡病例讨论等,达到适应医院的健康工作环境,提高独立自我生活、工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自觉遵纪守法的习惯。使实习学员,在一年的实习生活中德、智、体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为未来的医学事业培养出又红又专的栋梁之才[6]。
1.3 评价方法
在第1周和第5周对护生的操作能力、综合能力进行评测,比较两组护生学习情况。评价方法采用双盲评价,理论考试为笔试,综合能力、操作等根据计划实习内容进行考核,满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9.1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习生在综合能力、基础理论等方面在加强沟通的带教前后有显著差异,实习生考核后的成绩优于实习前,实习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1 实习1周后考核成绩比较
实习1周后考核成绩比较,两组护生在综合能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护生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操作技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实习5周后考核成绩比较
实习5周后考核成绩比较,两组护生基础知识考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综合能力和操作技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3.1 转变管理观念
护生实习带教中带教观念应做相应的转变:①管理方式转变要面向全体护生,力图通过不同的考评方式方法,使每个护生都能得到合理的考核,不同类型的护生都能在实习中得到客观评价,部分能力欠缺的护生在进行思想教育、沟通交流后,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变[7];②要通过言传身教,加强与护生间的心里交流,通过了解其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护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使护生不再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是能够在工作外的休闲时间也能自主地进行学习,将教育的着眼点提高到对护生终身的影响上;③通过沟通接触,尊重每个护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客观考核,要以培养护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不仅要使护生学到真知识,更要使其心理的发展更加完善[8]。
3.2 提高带教人员综合素质
随着护生思想教育计划的实施,为实习管理改革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发展良机。带教人员必须在扎实自身技能的基础上,更新管理观念,进行更多针对于护生心理健康及新兴管理方法的学习,以身作则,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意识,传授更加立体、生动的护生心理压力解压方法,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时代的考验,充分发挥其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9]。
3.3 优化实习带教方法
一方面,带教人员需要在选用管理方法时,重视护生的合理要求,培养护生夯实业务技能、自主提高业务水平的能力,并创造条件使护生体验主人公的工作乐趣,使其学会自我减压的方法,进而引导护生提高自身科学文化水平和技能,使护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工作主体。另一方面,还应根据护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适当地增加一些出游活动,使护生间能够加强交流[10]。
3.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整个实习改革中,应特别注重加强对护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与教育,使护生通过正确的减压方式来放松身心,及时缓解他们在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从而使他们能够以更加乐观、自信的心态,解决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5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树立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质量观。因而,针对不同的护生,要根据地域、个体的差异,形成一套全面、人性的考核系统,避免“一刀切”的简单模式,力图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考评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挖掘出不同护生的潜力。对于在实际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护生进行嘉奖,使其能够将更多实际需要的东西带入岗位。
[参考文献]
[1] 蒋丽雅,王卫红.临床护理实习开展健康教育与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间关系[J].中国医疗前沿,2010,(11):75-79.
[2] 陈维云.研究优质护理对患者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6):308-309.
[3] 刘莹.研究临床护理实习开展健康教育对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11,(9):64-66.
[4] 段德海.社区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和治疗体会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402,404.
[5] 赵莉,胡定伟,吴玉琼.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提高本科护生临床实习质量[J].重庆医学,2009,38(8):1005.
[6] 王贵桃,丁颖.不同学历护生对临床带教质量的评价[J].中国美容医学,2011,1(20):393-394.
[7] 丁淑平,邢凤梅,王凤兰.5年制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现状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4):565-566.
[8] 程继霞,武文翠,韩文萍.护理本科生采用双导师制临床带教的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21(3):208.
[9] 陶舜梅.临床护理带教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2):146-147.
关键词:统计思想;统计工作;完善创新
统计思想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加之各学科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统计思想不仅可应用于统计工作中,而且还可以应用到其他很多领域,如数学、化学、物理和天文学等领域。虽然统计思想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但是统计思想也需要人们不断地去完善和创新,同时对于统计工作也要不断完善。
1.统计思想的主要内容
1.1均值思想的概念简介和功能分析
均值思想是统计学中非常基础的思想,也是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思想,均值思想的学习比较简单,容易掌握,所以均值思想这一统计思想的使用者可以是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以及大学生等。均值是统计学问题中的一个平衡点,表示众多数据和信息的平均水平,利用均值思想不仅可以了解数据或信息的平均水平而且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了解数据或信息的整体水平。除此之外,均值思想通过均值表现出数据或信息的发展结果,能够帮助人们做出科学的判断,如品质相同的水将他们放置于不同的容器中,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每克水的价格,知道哪种水更实惠,即通过运用均值思想做出了科学的处理。
1.2变异思想的概念简介和功能分析
之所以进行统计工作就是因为在一个整体或者集合中,数据和信息之间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要用变异思想来分析这个整体或者集合中数据的差异性,如果这些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关系是已经推算好的,那么就没有必要再运用变异思想进行统计。统计学中方差表示数据或信息的变异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方差与均值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方差主要的作用是发现集合或整体中数据的变异性,而均值则表示集合或整体中数据的相同之处。而他们的相同之处就是他们都是度量一个整体或集合的宏观特征。了解方差和均值的异同点对于掌握统计思想是很有帮助的。
1.3拟合思想的概念简介和功能分析
世间万物都是不完全的,分析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性质,拟合思想就是帮助人们统计不同事物之间联系的思想,拟合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对规律或者趋势,拟合工作的结果通常都是一种数学模型,也就要求人们在进行拟合工作之前学好建模的建立及分析过程。
1.4归纳思想的概念简介和功能分析
归纳思想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统计学思想,而归纳思想的应用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数学模型,二是实际事件。针对数学模型应用的归纳思想主要是指数学归纳法,针对真实发生的实际事件应用的归纳思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思想的一个特点是通过分析而最终得出的结果通常是不能量化表示的,这就造成了结论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此运用归纳思想所得出的结论通常要进行后期的检验和证实。
1.5估计思想的概念简介和功能分析
估计思想的应用离不开概率的估计,估计并不是完全没有理由和依据的估计,而是根据事物的发展过程和收集的数据,通过计算和比较概率而做出决定。从哲学的角度解释估计思想就是通过对模板和样本等类似参照物的分析,判断事物的发展趋势和预测结果。估计思想是一种建立在模型基础上的思想,估计思想主要包括点估计,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等内容。点估计就是指在某个时间点上建立概率函数,进而计算期望和方差,最后估计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矩估计是指利用样本矩的数据特点来估计总体之中不同参数的取值情况,矩估计思想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统计思想,然而运用矩估计进行估计不仅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而且计算结果或估计结果精确度还比较高,所以在统计学中矩估计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极大似然估计则是在数据或信息的本集中进行估计,极大似然估计的原理就是运用方差的最小值。
1.6相关与互补思想的概念简介和功能分析
相关与互补思想中的互补影响是指一个事物的发展变化所产生的连带影响,而互补则主要是指一个事物的发展变化对于与其有互补作用的事物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根据科学的理论,任何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必然的,无论是直接联系还是间接联系,或者是外在联系还是内在联系都能对事物的相互作用产生影响,统计学中的相关与互补思想就是这种影响的大小程度进行估计和判断,相关与互补思想的主要应用对象是实际发生的事件,即在分析实际发生的事件时,相关与互补思想的应用对于分析过程是个非常有用的。
2.统计工作的改进措施
统计学在20世纪已经取得了非常宏伟的成就,但是统计学还没有发展成为一个完全成熟的学科,如,虽然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已经多到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生活是一个非常广博的环境,统计学研究不到的领域是数不胜数,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利用统计思想进行统计工作时也要注重对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的完善,拓宽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分布范围,让统计学真正成为一个独立完善的学科。统计工作的改进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统计部门之间的合作意识,建立合理的赏罚机制,提高统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在统计人员选拔时严格要求,对于没有资格的人员一律要小心安排。统计部门是一个大整体,统计工作优势非常复杂的,如果在进行统计工作时,人们没有合作意识,就会导致数据的传输和统计工作的下一步工作无法进行,因此团队合作意识在统计工作的进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统计工作非常无聊,有时要不断重复同一个过程很多遍,加之统计数据的乏味,统计人员很可能失去兴趣,所以要利用合理的赏罚机制激励员工。人才的选拔是统计工作的基础,只有坚实稳固的地基才能让高楼大厦安全平稳,所以必须严格对待人才的选拔过程.
3.结语
随着统计工作的统计范围越来越广,统计思想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在进行统计工作时一定要特别注重团队之间的合作和赏罚机制的建立。相信随着统计工作人员和统计学者的不断研究和创新,统计学一定会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作者单位:辽宁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 时志军.统计思想对统计工作的影响之我见[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3,(9):150.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5例,以上患者经临床检查及血糖测定后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排除认知障碍、意识障碍及主要器官功能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2例,男29例,女13例,最小年龄41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年龄(62.4±6.7)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8.6±1.8)年;观察组43例,男28例,女15例,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83岁,平均年龄(62.3±6.7)岁,病程3~13年,平均病程(8.6±1.7)年。以上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对比。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糖尿病保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健康认知: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情况差异,由专业护师制定健康认知计划,从而给予患者合理指导。在对高龄患者指导过程中,对患者存在的疑问应耐心解答,保持语速适中并对重点部分进行反复强调,由此来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健康教育认知水平。(2)心理护理:当前临床对于糖尿治疗还未能达到根治水平,所以糖尿病治疗过程较为漫长,治疗过程中多数患者可能会丧失治疗信心和耐心,从而并不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服药依从性也较差。通过心理护理给予患者积极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并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起治疗信心。(3)饮食护理: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应按照早中晚各1/3主食量进行分配,对病情不稳定患者应保持每天少食多餐,护师应教会患者如何正确计算其食用食物的含糖量与热量。(4)运动指导:指导患者进行适时适量的运动,避免空腹锻炼。在运动过程中若出现出汗、四肢无力及头晕等症状时应停止运动并及时进食,出现并发症时应及时送医就诊。
1.3疗效判定
于患者出院后6个月对其进行随访,采用药物治疗依从性(CPAT)评分标准具体分为主动依从、被动依从等三类。采用生理健康评定自量表进行患者生活质量评定,主要包括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器官功能及身体活动功能。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x2检验。若P<0.05则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生理健康状况对比
采用生理健康评定自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器官功能及身体活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以上3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关键词:高职统计学 教学案例 引导式项目 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C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b)-0088-02
F阶段从大多数学生的角度看来,统计代表着报纸上的CPI上涨数值、城市人均平均用水量等较为无用的数据分析,令人感到厌烦。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不管是企业的生产运营,还是药品的最新研制以及电视台的收视率等都离不开统计学的理论指导以及方法指引。在这样的条件下,强化高职院校的统计学教学显得至关重要。在进行统计学的教学中,案例引导式逐渐被广泛性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该文着重于以学习理论的构建为基础,对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改革,并且及时探讨了统计学的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有效设计以及应用。
1 对于案例引导式项目教学法设计的分析
案例引导式项目教学法着重于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重点强调以学生为课堂认知的主体以及知识层面的主动构建者。教师通过实际的案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统计学的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实现学生知识迁移的具体要求,这样的教学方式的设计要重点遵循以下几点:
首先,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以及协作用。在进行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新精神;与此同时,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够被忽视,教师是课堂的构建者以及学生学习的监督促进者,要对整个教学的设计方案以及组织进行负责,并且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谈论中来。
其次,以统计教学的内容为基础。在进行统计学的教学中,要着重于以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经济现象作为素材选取重点项目,针对于教学素材的选取,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项目的难度要能够适应于学生,既包括基础性的教学知识点,又能够充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再次,善于以引导案例作为项目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采用将项目分解的方式将教学项目分解成多个子项目,将项目任务作为目标进行典型案例的设计,并且由案例创设出各种学习的情境,进而实现统计学知识的构建以及项目的学习。针对于具体案例的设计要综合性的考虑以下几点:第一,案例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于每一个项目任务所能够涉及的知识点都与案例一一对应;第二,案例要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选用的案例要起到启发学生的作用,引发学生的拓展性思考;第三,选用的案例之间要相互联系,要按照项目的完成情况而设计,避免出现案例独立存在的现象;第四,案例具备一定的实践性,要采用实际存在的案例,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第五,案例的难度要适中,符合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规律,以便于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项目,进而逐渐能够掌握项目的核心思想以及构建的过程。
最后,按照学生完成项目的具体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在课程完成以后,由学生自己先进行自我评估,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项目工作进行检测并且做出一定的评价,通过师生之间的探讨,进而评判学生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学生应对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及学生对项目改进的具体措施。
2 优化案例引导式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统计学中的有效应用
按照实际案例引导式项目教学法设计中的具体要求,以某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的统计学教学中采用了该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统计学的教学项目主要包括:“某市高职院校学生的消费行为统计”总项目;四个分项目:统计调研的设计方案、统计调查整理、统计数据分析、统计分析报告;八个引导案例,形成1+4+8的项目案例体系,并且保证在35课时的教学中逐渐完成项目实践,效仿“某高职院校学生的消费行为统计”的项目实现各个项目小组的研究项目。并且将项目进行分解之后,将统计教学的过程逐渐趋于流程化,为完成项目任务设计典型案例,逐渐引导学生的学习,分阶段的进行学习,由浅及深,逐渐递进。
对于案例引导式的项目教学中主要包括项目教学学习以及项目教学实践两个重要环节。
第一个环节:示范性的项目学习,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骤:将示范性的案例项目引入并且将项目进行分解。教师要设计出:“某市高职院校学生的消费行为统计”统计教学的设计项目,按照统计设计的流程将这一项目逐渐分解为“该市高职院校学生消费行为调研方案设计”、“该市高职学生实际消费行为调研”、“该市高职学生消费行为数据分析”、“该市高职学生消费行为分析调研报告”四个重要的子项目。
第二步骤:确定各个项目的实施任务。教师在仔细研究知识点的情况下要提出相应的教学任务,使得学生能够确定自己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以及内容,了解自己欠缺的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能,并且采取一定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自主学习性,并且按照统计学的内容进行划分,总共设计了八个项目研究任务。
第三步骤:教师要选择相对典型的案例,将项目引导学习。对于每一个项目的研究任务,教师要对选择最为恰当的案例进行实际教学,并且创设出各种情景,实现学生对统计知识的构建;学生通过教学实际案例的效仿以及课下实际案例的实践过程进而展开项目的学习。
第四步骤:对示范项目的成果进行展示。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展示出“该市高职学生的消费行为统计”的研究课题项目,并且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做出一定的点评,针对于研究项目开发中统计调查的数据以及分析方案进行相应的总结,逐渐将学生的统计学知识进行巩固以及完善,做到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创造动力。
第二个环节:进行实际项目实践,包括下面几个步骤:
第一步骤:将实施项目小组进行划分。在进行统计学开课阶段,教师要依据科学分组、异质分组以及平衡分组等原则进行小组划分,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成绩、知识整体构造、学习掌握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等具体方面进行权衡考虑,然后搭配性划分,将学生合理化地进行划分,分成十个项目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保持在6~8人,教师要指导小M之间进行谈论以及学习。
第二步骤:对于统计研究项目的选定。教师进行研究项目的选定,要围绕着学生感兴趣或者熟悉的话题,教师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项目。然后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探讨的情况下,确定研究项目。在进行项目的确定时,要具体综合考虑到项目的实用价值、项目的数据来源、项目的工作量以及项目的实用意义等。
第三步骤:具体项目的实施。由小组内的项目负责人组织成员,就小组内研究项目的主题进行研究讨论,并且将成员明确分工。成员之间既要做到分工明确,又要互相协调合作,共同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难点、疑点。教师在这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学生的合作以及交流,并且及时记录项目发展的近况。
第四步骤:教师和学生联合评定小组的项目成绩。教师要按照项目教学的实际要求,进而提出小组项目研究的评价规定,确定好各个小组的评价内容以及评分标准等。教师按照小组研究项目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公平的测评。
3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的教育中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受到社会的重点关注,案例教学正是体现这一教学理念的有效方法。尤其是针对于统计学这门学科而言,大量的数据使得统计学学科变得枯燥且没有趣味,教师在进行教学中通过案例进行引导教学正好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教学中枯燥无趣的不足之处。统计案例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以及针对性,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能够很好地进行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方法中死记硬背的弊病,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自身的统计素养以及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呈琛,高鹏.高职高专统计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5):205.
[2] 徐文静.高职统计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模式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48):203-204.
[3] 黄振,朱B,夏利平,等.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导报,2013(21):148-150,151.
[4] 罗玲.案例教学在高职统计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知识经济,2011(13):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