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17:23: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图书馆核心价值 服务创新 图书馆组织管理模式
1 构建基于核心价值的服务创新型图书馆组织管理模式的原则
1.1 知识自由的原则
图书馆是以知识管理(包括各种载体知识资源)为基础来履行维护公民知识自由权利使命。因此,IFLA号召图书馆界及工作人员恪守知识自由使用、无条件获取信息、言论自由和尊重读者隐私权的原则。通过知识管理、知识教育和知识服务运用专业能力完成知识保存(传递)、教育(支持知识和学习)、服务(保障知识和信息的公平获取),实现公民知识自由。建立自由存取系统,是公民利用图书馆来实现知识自由权利的需求对图书馆提出的根本要求;是实现知识管理、知识教育和知识服务的技术物质基础保障。图书馆知识管理、知识教育和知识服务必须基于自由存取系统,才能充分实现知识自由。
1.2维护公共利益的原则
坚持图书馆的公益性,主要体现在免费和公平两个基本点上。实行免费与平等原则,是图书馆维护公共利益的社会特征。图书馆工作追求的主要是公共利益,突出地表现在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及劳动者的素质方面。
1.3运用专业能力的原则
图书馆的专业能力包括知识管理能力、知识教育能力、知识服务能力。专业服务原则贯穿于图书馆对知识管理、知识教育、知识服务的各个过程之中。图书馆知识管理、知识教育、知识服务专业能力的管理方法与技术必须不断地进步、发展、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保证能够将多种不同载体的知识资源及时地传递给用户,图书馆需要将收藏、整序单一印刷文献资源的能力,提升为多元化载体知识资源的知识管理(收藏、整序、整合)能力、知识服务(创新)能力、知识教育能力的动态综合能力。
1.4保护隐私的原则
隐私权(保护隐私),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图书馆在知识管理、知识教育和知识服务中自然也必须无条件予以遵守。
2 服务创新型知识管理、知识教育和知识服务一体化的图书馆组织管理模式
2.1建立若干个学科知识资源管理教育服务中心
首先各图书馆必须保留办公室和技术服务这两个部门,办公室负责后勤服务和保障;技术服务部负责设备、数据安装维护和技术开发;取消采访编目部,因为大多数图书馆由社会上的图书供应中间商为图书馆编目,图书馆如果不能实现数据的外加工,则由图书馆技术服务部负责数据安装维护人员完成。其次建立若干个学科知识资源管理教育服务中心,每个学科知识资源管理教育服务中心下设一书、刊、借、阅、咨询一体化阅览室(高校图书馆可以院系图书馆为中心并采取知识资源动态调配方式),除专门的电子阅览室,在各学科阅览室都增添电子阅览设施,以备读者查阅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和知识。每个中心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如台式和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传真电话等)。改革现有的人事制度,施行评聘分开,优秀的知识主管可破格聘为研究员或副研究员。
2.2学科知识主管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
特定学科知识领域的基础知识;学科知识资源的动态跟踪、分析、科学判断能力、获取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需求的科学预期与市场服务的应对能力;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等现代化技术;知识导航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科学管理能力。
2.3营造新型基于核心价值的图书馆组织文化
首先,要营造一种有利于知识管理、知识教育、知识服务的组织文化氛围,以用户为本、关注和倾听用户意见、满足用户需求和提高用户满意度,创造人性化与个性化的知识服务环境,倡导和培养图书馆人员的自立、自强、学习、进取、创新精神;其次,建立和营造能够促进学习、交流、积累、创造和应用知识的环境,使每一位员工都能认识并享受到这种环境所带来的好处,积极为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知识教育、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再次,在图书馆内部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和机制,给馆员以全面的关怀,既注重满足馆员物质方面的需求,也注重满足他们社会及心理方面的需求;通过馆员间的知识互补与共享,最大限度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的智慧、能力充分发挥出来。领导与员工之间相互尊重、信任,营造一种有利于知识学习、创新、共享的和谐氛围,将使图书馆的组织学习能力和知识管理、知识教育、知识服务能力得到持续加强和提高。
3 知识管理、教育和知识服务一体化服务创新型图书馆组织管理模式的优势
知识管理(包含知识资源组织建设)方面:在学科知识主管和学科教授或专家共同协作下,既可以克服传统模式由于采购人员的知识背景和结构原因,导致所购置知识资源不能充分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也可以做到深化、细化信息和知识管理,保障知识资源建设的系统性、连续性、完整性、科学性和高效性;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提升用户的满意度。知识教育方面:由具有学科知识背景的知识主管提供的知识教育会更加适合用户的知识需求,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知识教育会使用户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帮助其获得学习知识的知识,即学习的技巧和方法。知识服务方面:学科知识主管和辅助馆员能更充分地为用户提供更具个性化和针对性的知识服务,有助于用户知识问题解决,真正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极大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人力资源建设方面:有利于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吸引和留住人才;易使个人价值与组织价值充分契合;有助于学科知识主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且以上优势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4 结束语
新型图书馆组织管理模式具有前瞻性与科学性。既可以克服传统图书馆各种弊端,也可以提升图书馆整体的社会价值与地位和声誉,但同时也面临人才匮乏问题,因为,该模式对人才要求程度非常之高,所需要的人才如凤毛麟角,但是,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知难而进,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好现有人才,采取二至三人合理搭配来完成任务,在实践中教育和培养出真正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一)知识管理的知识类型: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主要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种知识分类最早由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提出,他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认识论命题:“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能告诉的。”[4]显性知识是可以明确表达的知识,通常表现为公式、文本等,是人人都可以获得的公共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不能够明确表达的个性化的知识,是创造力之源泉,通常表现为一定的思维模式、方法策略等。[4]隐性知识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超过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能力,将成为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关键”[5],显性知识是实现知识创新的原材料,隐性知识是实现知识创新的源动力。因此,高职教学内容的改革应在传统的传授教材显性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专业、职业隐性知识的教学,为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知识基础。
(二)知识管理的流程
所谓知识管理的流程即对知识开展管理的各个活动环节,目前有关知识管理流程应包括哪些环节莫衷一是,但核心的活动环节应该包括:知识的获取、存储、共享、运用和创新等。根据不同的知识活动目的,知识管理流程的重心也不尽相同,比如,以知识传播为主要目的的知识活动将侧重知识共享环节的管理。知识管理的流程指出了知识管理过程中对知识加工处理的具体步骤与环节,使得知识管理的实施具有了可操作性,即通过对知识开展获取、存储、加工、创造、共享和应用等活动过程即可实现对知识的管理,可达到知识创新的目的。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考查高职教学过程,其实质就是师生围绕高职教学内容(即相关的专业职业知识)开展的以实现教学内容知识转移和创新的一系列知识管理活动。
(三)知识的创新
追求知识的创新是开展知识管理活动的主要目的,“知识创新就是在知识的获取、储存、分享与转移等知识流程管理过程中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互动、转化并最终实现创新”[3],也就是说在知识管理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将涉及到知识的创新。日本知识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提出了SECI模型: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社会化、外化、组合、内化等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实现创新。[6]可见,知识创新的教学需要设计创新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尽可能发生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互化。
二、基于知识管理流程的高职创新教学的内涵
“创新是指对现有事物的改造、改革,形成新的观念或理论、传授新的方法等”。[7]教学创新是指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依据相关创新理论,对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活动及相关教学要素进行改革创新,以产生一种新的具有一定价值的教学系统活动。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考察高职教学过程,它是一个典型的围绕教学知识展开的知识管理活动,其中包括很多的知识活动,如高职教学知识内容的收集、整理、传授、共享和创新。基于知识管理流程的高职创新教学,即将高职教学视为围绕教学知识内容展开的知识管理过程,按照知识管理流程的步骤与要求来改革高职教学过程,并对涉及到的诸如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教学元素做出改革创新,在相应的知识管理流程中实现教学知识内容向学生的转移与创新,以构建出能为企业培养具有知识创新能力员工的创新教学活动系统。
三、基于知识管理流程的高职创新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知识内容的获取
传统的教学内容以教师选择的教材中包含的专业知识为主体并做出适当修改,依据知识管理理论,笔者认为在知识社会应选择最有价值的、与工作实践紧密联系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即教学内容应由专业显性知识和专业职业隐性知识组成。教学知识内容获取的主要工作就是收集整理有价值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这是一个知识创造的过程,涉及专业显性知识的组合和专业职业隐性知识的外化。各类专业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可以作为显性教学知识内容的基础。隐性知识是指是根植于个体头脑中的、与个体行为表现有关的难以明确表达的非结构化知识。[8]因而,隐性教学知识内容隐含在优秀个体的行为之中,从学习工作的行为角度来分析隐性知识,它应包括:有关专业知识学习的认知类隐性知识、有关专业技能操作的技能类隐性知识、有关工作任务完成的职业应变类隐性知识等。这些隐性知识分别存在于学科专家教师、企业高级技工、企业优秀员工等优秀个体身上,挖掘这些人身上的优秀隐性知识,就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将学习、工作中的优秀人员聚集在一起,通过对相关人员行为的分析将其中优秀隐性知识外化,并与专业显性知识一起有机组合,形成教学知识内容。笔者认为,以案例知识的形式呈现教学知识内容更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因为案例知识既包括专业显性知识又包括专业知识运用的实际案例,通过案例学习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内容又掌握知识使用的方法策略。
(二)教学知识内容的存储
所谓教学知识内容的存储是采用一定的存储策略将教学知识内容保存起来,教学知识内容是知识创造的成果,具有很高的价值,所以教学知识的存储不仅是学校知识总量的增加,更是学校知识财富的积累,同时已存储的教学知识内容可以作为学校知识进一步创新发展的基础。教学知识内容的存储形式可以有三种:(1)编写教学讲义保存;(2)编写个性化的校本教材保存,这样学校可以产生更多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办学成果;(3)编制学校知识库保存,利用数据库技术将教学内容知识数字化后保存,同时与网络学习平台整合,方便学生的查询与使用。在知识存储的过程中要树立动态的知识存储观,及时更新知识库,淘汰没有价值的知识,始终保持学校知识库的先进性。总之教学知识内容的存储是学校优秀知识的积累,是学校知识创新的基础。
(三)教学知识内容的共享
传统教学观认为教学即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知识共享的过程,是通过教师安排一定的教学活动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将自己编制的教学知识内容与学生分享的过程,学习即学生与教师、同学分享知识的过程。在知识分享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转移,实现了学生知识量的增加。在知识分享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等知识共享行为创造各类合适的平台,如组建学习共同体,设计汇报学习成果的教学环节等。
(四)教学知识内容的使用
知识的运用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强调知识的运用,一来可以检验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二来学生可以在知识的使用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全面理解。更重要的是知识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发挥价值、创造价值,知识的积累与识记都不是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将习得的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的工作任务才是知识学习的终极目标,同时知识在解决工作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再次实现知识的创新。所以,创新教学改革就要巧妙安排工作任务,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使用知识解决问题,为实现知识在运用中的再次创新创造条件。
(五)教学知识内容的创新
教学知识内容的创新主要指学生对教学知识内容的创新。依据知识管理理论,笔者认为教学不仅是向学生转移知识、与学生共享知识,而且要尽可能促使教学知识内容在学生身上发生创新,使学生的知识收获远远超过教师原始准备的教学知识内容,并且要以形成学生自己个性化的知识体系为目标。依据SECI知识创新模型,为实现知识的创新关键要对教学知识内容发生“授、用、交、思”的教学环节:(1)授,指传授创新的教学内容。创新的教学内容的编写实现了个体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外化和专业显性知识的组合化过程,创新教学的第一步是将创新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这些内容是学生实现知识创新的知识基础;(2)用,指运用习得的知识内容。这里的“用”与传统教学中的练习不同,是指在显性化的隐性知识指导下开展的学习、操作、职业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实现显性知识的内化,即将别人显性化的隐性知识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内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3)交,指师生、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将自己在学习、操作、职业等实践过程中的疑惑、心得、体会拿出来与同学交流共享,在交流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帮助其他同学解决疑惑,另一方面自己也能从其他同学的发言中获得启示,这个过程实现的是个体间隐性知识的社会化;(4)思,指对自己学习、操作、专业实践等过程的反思。“反思不单是对经验进行总结,而是伴随整个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9],反思是学生知识创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反思教学知识内容学习过程的提纲,个体要在教师提供的反思提纲的帮助下开展学习的反思过程,如在反思提纲指导下书写反思日记。反思日记的书写过程实现了个体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外化,这就使得个体的知识创新成为可能。
(六)其他教学要素的改革创新
任何一项创新教学改革都是系统工程,离不开其他教学因素的配套支持。基于知识管理流程的高职创新教学不仅是对高职教学过程的改造,其他教学元素的改革创新也要跟上,主要包括:(1)师生关系的创新。要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的交流,教师要走下神圣的讲台,俯下身子与学生轻松对话,学生要努力虚心向老师讨教,因为“非正式交流是隐含经验类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10],师生间无意的交流对话有助于知识创新的发生;(2)教学评价策略的创新。改革传统教学中将考试作为主要教学评价手段的做法,采取过程性评价,将学生参与知识共享的过程表现作为评价的依据。采取多主体评价,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同学之间可以开展互评。采用将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评价依据的总结性评价;(3)教学软环境的创新。所谓教学软环境,也就是校园的文化氛围,即学风、校风等,知识创新的教学需要努力营造知识共享的学习氛围;(4)教学技术的创新。充分发挥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基于WEB的网络学习平台,构建知识库,提供各类交流、沟通及认知表达工具,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知识共享、交流与创新提供便利。
四、基于知识管理流程的高职创新教学的主要特征
(一)促进学生学习理念和技能的发展
在长期的高职创新教学实践中,师生间展开的创新教学活动安排、追求知识创新的交流讨论等行为,久而久之自然会营造出一种追求知识创新的教学文化氛围,根据内隐学习理论中有关认知无意识性的观点[11],学生长期受此创新的教学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技能都将发生变化,知识创新的理念将深入学生内心———学习不仅仅是掌握教学知识内容,还要努力实现自身知识的创新,构建自己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学习技能将得到提高———学习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记忆知识等学习行为,还应包括知识的存储、共享、应用和创新等知识管理活动。所有这些知识管理活动的完成需要学生掌握知识管理的相关技能,这又将促进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素养的提高,所有这些都将对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生活学习理念以及掌握终生学习的技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基于知识管理流程的高职创新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了知识,更实现了学生知识的创新,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了追求知识创新的学习理念、掌握了实现知识创新的个人知识管理技能。
(二)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论文摘要: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企业充分吸收与利用外部知识,并与内部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新知识的过程。文章阐述了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主要知识活动,并分析了如何对知识获取、知识学习、知识创新进行管理来提升自主创新的效率,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引言
所谓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攻破技术难关,形成有价值的研究开发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品化,获取商业利润,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其含义是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完成技术创新全过程,关键技术上的突破由本企业实现。
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措施。本质上,它包涵了组织的发展进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创造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知识管理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知识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知识管理的内容包括知识的获取与加工、知识的积累与储存、知识的交流与共享、知识的应用与创新。知识的获取是知识管理的起点;知识的加工是对收集到的知识进行分类、分析、整理和提炼,形成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价值的知识;知识的积累可以增加组织的知识存量,通过知识积累形成组织的知识库,便于员工的重复利用;知识的存储是将对企业目前和将来有用的知识存储下来,把过时的知识及时清理;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是生成新知识的手段和途径,没有交流,知识的效应将会降低、创新也难以产生;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
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企业充分吸收与利用外部知识,并与内部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新知识的过程。因此,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知识贯穿于自主创新的始终,知识既是自主技术创新的起点,又是自主技术创新的归宿。因此,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对知识的收集、组织、运用和创新等进行管理,能够加快知识的流动,提升知识的使用效率,加快知识创新的速度,从而提升自主创新的效率,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企业自主创新中的知识活动
自主创新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活动:与创新有关的知识获取、知识学习、知识创新。
(一)知识获取
知识获取是通过识别和获取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和知识,对其进行提炼、解释和组织,产生新知识的过程。知识获取是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活动,它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meadam(1998)强调指出:知识识别和选择能力强的企业通常更具有创新能力,他们允许新知识融人现有知识体系,并在组织中广泛应用。
企业自主性技术创新要求创新主体能够通过创新活动得到原创性的创新成果。但原创性创新成果的出现,显然不能完全依赖于企业现有的知识资源。企业自主创新的知识来源分为外部和内部两大来源。外部知识主要来源于市场需求、竞争对手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的发展,内部则来源于企业内部研发部门和其他部门。企业自主性技术创新的实现,要求企业既能够充分整理、组合现有的来自于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又能够对来自于企业外部的前沿知识充分地吸收利用。既企业立足于自身的科技力量,创造性地综合利用所需要的各种来源的知识。面对这些广泛的知识来源,企业必须建立能够有效地识别、筛选、获取和存储知识的机制,才能获得创新所需的相关知识,从而构成自主创新的知识基础。
企业内部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学习等方式。而企业外部知识的获取,则通过收集、购买或并购等方式。对于外部的公共知识,企业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获取。而对于外部企业的专有知识,企业只有通过购买或并购等方式来获取。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虽然属于高风险性的研发活动,但任何一项技术创新都是在已有的技术水平基础之上进行的改进和创新,如果企业自身不具备足够的创新基础知识,而其他企业具备本企业所需要的关键技术知识时,为了节省时间和资源以及早日实现创新的成功,企业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外部购进所需技术知识,必要时甚至可以通过并购的方式来获得此技术知识。这样不但可以大大缩短技术创新的周期,而且能够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
显性知识的获取,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企业可以通过文献检索、数据库查询、网络搜寻等方式来获取,而隐性知识的获取则相对较难,因其形成与前因后果有密切关系,获取隐性知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需要对其产生情境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总结,并努力实现其显性化,使其在创新过程中得以充分利用。
由于知识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企业在获取知识时,必须不断地评估知识的有效性,对于已获取的知识,一旦发现过时,需立即将其淘汰,以免使其误导员工的行为,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
(二)知识学习
自主性技术创新要求创新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获得原创性的创新成果,原创性的创新成果中必然包含着原创性的知识,而原创性知识需要通过创造性学习来产生,所以,自主性技术创新的学习类型是创造性学习,学习方式包括个人学习和团队学习。自主创新的主要参与者是企业的研发部门。由于每一项自主创新技术往往是多个学科知识交又重构的结果,因此,自主创新团队一般应是一个由多种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构成的跨学科团队,自主创新的知识学习方式以团队学习为主。
1、个人学习。组织是个体的集合,没有个体的学习,就没有组织学习,组织是通过其各个成员进行学习的。在自主创新的初期,研发部门根据研发任务的目标要求,对与创新项目有关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整理后的知识供全体研发人员共享。起初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个人学习,即研发人员对相关资料进行熟悉和掌握,首先将外部的显性知识转化为研发人员个体的隐性知识。此阶段是知识内化的过程,知识以个人为载体。知识内化十分重要,只有真正内化的知识才能得到正确的应用(polanni,1962)。知识内化使员工充分吸收和理解新知识,在创新中能更好地使用这些知识。
2、团队学习。团队是组织中最佳的学习单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现在几乎所有重要决定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团队作战,而进一步付诸行动的。在某些层次上,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是无关的,即使个人始终都在学习,并不表示组织也在学习。但是,如果是团队学习,团队变成整个组织学习的一个小单位,他们可将所得到的共识化为行动;甚至可将这种团队学习技巧向别的团队推广,进而建立起整个组织一起学习的风气和标准。在自主创新过程中,研发团队必须善于运用“深度汇谈”(dialogue)和讨论。“深度汇谈”是一个团队所有成员,摊出心中的假设,彼此用心聆听,进入真正一起思考的境界,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良性互动。讨论则是提出不同的看法,并加以辩护。
在此过程的学习中,研发人员已在初期个人学习的基础上对相关新知识有了一定的熟悉和掌握,并逐渐对研发任务有了一些了解和想法,开始产生一些零星的、不成熟的创新思想。为了达到共识,找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或办法,研究人员把各自的创新思想提出来,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和探讨。通过交流和切磋,知识的层面由个人层面上升到组织层面,同时不同主体的知识面也得以扩大。此阶段主要是隐性知识显性化,以及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
团队学习的关键在于成员之间知识的充分交流与共享。员工个体的知识是创新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知识只有为组织共享才能成为组织知识,也才能在自主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这里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共享成员的个体隐性知识。由于隐性知识为少数人所拥有,且这些隐性知识是其优势地位的保证,一旦与人共享将不再占有优势,所以,这些知识的拥有者往往不愿意将此知识与他人共享。企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并奖励知识共享,阻止并惩罚对知识的隐藏行为。
高效的团队学习应能创造出团体智力高于个人智力之和的效果,这就要求个人和团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具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企业的每一个创新项目都有一个明确的总体目标,每个成员也都有自己的分目标,每个成员都应对自己和团队所要达到的目标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创新中积极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朝着共同目标而努力。
(2)努力提升个人学习力。团队学习力的提升依赖于成员个人学习力的不断提升。为提升个人学习力,团队成员需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相关知识,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团队成员应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达到个人目标的实现。
(3)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创新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明白,创新的成功需要的是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而不是单个人的努力。任何一个成员在团队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大家应视彼此为工作伙伴,积极与他人协作配合。团队中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够促进团队精神和团队凝聚力的形成。
(4)学会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彼得·圣吉五项修炼中的关键技术,系统思考要求人们运用系统的观点看待组织的发展。它要求人们从只看局部到纵观整体;从看事件的表面到洞察其变化背后的结构;从静态的分析到认识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进而寻找一种动态的平衡。系统思考能让人们看到组织中各种事件的相互关系而不只是单一事件,能看见事物渐渐变化的过程而非稍纵即逝的一瞬间,可以使人们敏锐地觉察到系统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微妙“搭配”。系统的学习方法可以培养员工处理业务的能力,特别在当前企业风险增多的情况下,增强察觉风险、预防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作为个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个别事件上,应用整体的、长远的眼光看事件背后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
(5)鼓励建设性冲突。建设性冲突是指组织成员从组织利益角度出发,对组织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提出意见等。鼓励建设性冲突,能使团队养成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创新、努力进取的风气,形成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局面,使团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6)勇于创新,不怕失败。创新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对学习和工作充满热情,在工作学习过程中,不要被困难和可能出现的失败所吓倒,要努力尝试,勇于探索,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
(三)知识创新——创造原创性新知识
知识学习是企业自主创新不可缺少的行为,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原创性新知识的产生才是自主性技术创新的真谛。创新知识的出现有赖于企业把融入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加以有效的整合。对于一个企业或个人来讲,知识整合决不是现有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知识整合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知识进行综合和集成,实施再建构,使单一知识、零散知识、新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经过整合提升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新知识体系中知识尽管未必都是全新的,.但却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实现了升华,这种升华了的知识有其内在的原创性,达到了产生原创性新知识的目的。
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时时有大量的新知识涌现,同时也时时需要利用大量的知识。各种知识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在流动中为企业捕获并融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技术创新的成功实现依赖于企业能否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在获取相关知识资源后,企业必须对现有知识进行认真分析整理,了解现有知识和创新项目的要求还有多大差距,哪些知识需要通过创新来获得。找到知识缺口后,自主创新团队在充分应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出现有知识间的新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到知识创新的突破口,进而对知识进行创造性地组合。
自主创新知识整合的关键是对团队成员所获知识的有效整合。由于研发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学科专长、能力特点、工作经历、思维模式都是不同的,在看待同一问题时每个成员的出发点不同,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往往会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正是因为具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才有可能通过交流和沟通得到意想不到的创造性解决方案。为了使团队成员的不同学科专业知识进行有效整合,组织必须强调团队精神,强调以组织的创新目标为最高目标,要求团队成员必须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对待创新,明确其他人在创新中的重要性,把创新过程中出现的争议和冲突看作有益的行为。这样,研发人员就可以在友好合作的氛围中,通过彼此观点的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相互碰撞,实现知识的重构和裂变,实现组织的创新目的。
二、知识管理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作用
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实施知识管理可以提升自主创新的效率,知识管理对自主创新的支持作用主要通过构建知识库、构建知识地图、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来实现。
(一)构建知识库
建立企业知识库的目的是把对企业发展有用的各种知识收集起来,并进行分类、加工、提炼、汇总、储存,形成企业系统的、不断发展的知识资产,并提供检索手段,供员工进行各种类型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员工首先要学习知识库的知识,才能丰富他们的知识,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而员工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学习获得的隐性知识,需要通过知识管理工作来集成,并把它存储于企业的知识库中。知识库的设立使组织知识可以被保存下来,将零散的个人知识变为组织知识,使以后的学习和技术创新活动更易于追踪,学习过程也更易于复制。因此,企业的知识库反映了企业现有的知识和技术能力水平,也反映了企业技术能力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知识库对分散在组织各处的知识对象进行系统的集中管理,提高了知识对象的利用率,为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提供方便,并且有利于减少知识资产的流失(应瑛,2001)。
企业知识库的知识不仅包括本企业产生的知识,它还应包括竞争对手的知识、顾客知识以及本企业所在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科技知识。企业知识库主要包括以下知识:
1.企业内部知识。指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知识。一是企业在发展中积累的经验、技术知识、市场知识等。这些知识是企业在发展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对于组织充分激活现有知识,以及学习新技术和知识等都十分重要。二是企业在技术开发和生产实践中的成功案例。这部分知识的借鉴可以使企业的产品开发和生产等活动少走弯路,减少摸索时间,从而实现组织知识的继承性并提高技术发展的效率。
2.企业外部知识。与本企业所在领域相关的最新的科技方面的知识。企业的技术发展不能采取封闭式学习的方式,必须密切关注同类企业的技术能力发展动态。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吸收外部新知识并将其融人组织的技术创新活动之中,才能使企业的技术能力发展与时代同步。
3.客户知识。包括客户对使用中产品存在缺陷的反馈信息、对开发中产品的检测信息、对未来产品的期望等,是客户对于企业产品的切身感受。
自主性技术创新是始于创意而终于市场开发的完整过程,包括创意产生、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和市场开发。其中每一环节都需要从企业知识库中获取足够的知识。完善的知识库为企业的自主创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构建知识地图
知识地图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制作的企业知识资源的总目录及各知识款目之间关系的综合体。也就是说,一份知识地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资源目录;二是目录内各款目之间的关系。知识地图必须清楚揭示企业内部或外部相关知识资源的类型、特征及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份完整的知识地图应能提供知识资源的存储地点、所有权人、有效性、及时性主题范围、检索权利及使用渠道等。
知识库主要用来储存知识,而知识地图则主要是用来寻找知识。二者相互配合使得对组织知识的查找、使用变得快速、方便,有利于对组织知识的高效利用。
(三)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为了充分调动员工学习和创新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员工及组织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企业必须要在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为此,企业的知识管理需要在以下方面提供帮助:
1、制定有效的创新激励制度。设置知识创新相关奖励办法,针对知识创新所创造的企业价值,提供有价的奖赏;及时肯定成员在团队学习中的知识创新表现;采用知识创新“只赏不罚”策略,重赏知识创新成果具高附加价值者,对员工的创新失败采取容忍的态度。如果企业对员工的创新失败处罚过重,就可能导致员工的保守和畏惧不前,使员工失去创新活力。为了达到较好的激励效果,应采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
另外,具有创造力的员工通常都喜欢行动自由、不守常规、喜爱冒险、追求成功等。要使这些具有创新潜力的人才能够留在企业中,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做出贡献,首先要为其在企业内部能够自由从事创新活动提供便利。理想的方法是让其能够在企业的支持或默许下进行他所希望从事的创新活动,即允许员工个人进行自由创新。例如,美国的hp公司就拥有一批喜欢进行个人自由创新活动的员工。这些人常常绕过现有的管理组织机制,进行非正式的、带有灰色行为的创新活动。虽然是自由创新行为,但必须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一致。在创新管理政策上应该使员工明确:只要是符合企业发展目标的,任何由员工自行发起的创新活动都将被允许,都可以获得企业的资源支持。
这些有形与无形的激励措施的采用,能够不断地对员工的创造性学习产生正强化效果,增强个人的学习动机,使员工愿意通过创造性学习进行知识创新。
2、创造有利于知识交流和共享的空间。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是知识创新的手段和途径。自主性技术创新是知识高度密集的企业创新行为,对企业中知识的流动和共享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在一个企业中知识无法共享,那么这个企业的组织学习效率一定很低。知识的充分共享可以实现知的指数级增长和创新效率的提高。知识的交流与共享需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氛围,使员工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最大限度地使信息和知识在交流过程中得到融合和升华。
为了员工之间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企业可以设立员工交流场所,如采用开放式的办公室,设置舒适的茶水室,方便员工在工作和休息时间进行信息、知识与经验的交流。企业不但要为那些工作互相关联的员工之间创造交流的机会,而且还应该为那些通常不能相互交往的员工提供交流的机会,以促使不可预知的创新行为产生。
企业还可以举办多种形式、多种主题的讲座,也可以让员工轮换岗,为员工提供各种交流机会。
3、打造鼓励知识共享和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总和,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为了促进员工积极地获取、共享、利用和创新知识,企业必须营造一种自由、平等、信任、尊重和积极进取的文化环境,形成一种相互尊重和相互合作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员工能够畅所欲言,充分表述自己的见解,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创造能力,使员工将个人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三、知识管理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
(一)提高知识存量——提升员工及组织创新能力
知识的生产具有很强的自我积累性和路径依赖性,任何新技术知识都是在已有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较大的现存技术知识量意味着具有较强能力去开发更多的新技术知识。从自主技术创新过程角度考察,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充分利用旧知识产生新知识,并调动企业各方面技术能力将新知识物化为有形产品,组织企业员工进行高效率生产的过程。创新过程的每一环节都需要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来支持。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企业就无法创造出相关的新知识。因此,企业应广泛收集、获取、储备相关领域的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存量,并将这些知识为企业员工所共享。
知识管理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广泛获取与创新目标有关的知识资源。通过对相关知识资源的有效获取,使企业的的知识存量得到大大提高,改善了员工及企业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从而提升了员工及组织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加速知识流动——提升创新速度
二十一世纪是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速度无疑是企业创新成功的关键之一。创新人员能否及时得到所需的各种知识,直接影响着自主创新的速度和成败。知识管理通过采用知识库、知识地图、外部信息网络、内部信息网络等一系列的技术手段为员工获取、使用和转移知识创造条件,使创新团队能够方便高效地获得和使用所需知识,从而加速了创新过程中的知识流动,提高了知识的利用效率,加快了创新速度。
(三)促进知识学习——提升创新效率
首先,知识管理转变了员工的学习观念。知识管理强调知识和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知识是主要的生产力因素,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强弱又取决于企业的学习能力,每个企业必须比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快更好,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知识管理要求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把学习贯穿于工作的始终,从而改变了员工的学习观念,提高了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员工的学习和再教育成为企业的一种日常活动,在学习中不断完善和提升员工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其次,知识管理为自主创新团队的知识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是为团队提供了丰富的创新知识基础,知识管理把与企业自主创新有关的各种知识收集存储于知识库中,方便团队成员迅速补充知识、更新知识、进行各种类型的学习,即提升了成员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又提升了团队成员的学习效率;二是制定一系列有效的创新激励制度,这些制度大大提高了员工学习和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励员工为实现创新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三是创造有利于知识交流和共享的空间,促进了员工的知识交流,使员工在交流中乐于贡献自己的知识,从而加速了创新的效率和速度。
知识学习的结果是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出组织所需的新知识,使得员工和组织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提高。
关键词:高校;图书资料;馆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231-02
一、网络信息技术对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影响
网络的出现,使得文献媒体多样化、馆藏文献数字化、文献服务电子化、文献检索网络化,已成为现代图书馆的发展特征。网络信息技术在摧毁传统管理模式的同时,也给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当今时代的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正发生着的深刻变化。
(一)馆藏资源内涵更为丰富
传统的图书资料都是馆藏实物型的,而现代图书资料大多是实物型和网络型并存的。对于读者来说,信息本身的质量与其存在的形式为其提供了选择的多样性。多种多样的网上信息源,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电子文献拥有的存储量大、价格低廉、远程传播、存取方便等优点,使得图书馆和读者都更多地关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随着电子文献收藏的逐年上升,纸质文献的收藏虽说还占据着各馆室的主流,但复本量减少、电子文献的收藏与纸质文献收藏并存的现状,将在一定的时间内成为图书资料馆藏的主流。
(二)实现了资源共享和经费节约
资源共享是网络时代的图书馆给读者带来的最大实惠。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使得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能够集中有限财力和优势,有重点、有特色地收藏文献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在网络时代,图书馆已走向无墙化,数字通讯和电子存储使得资源信息的拥有者和馆藏位置的界限变得模糊,图书的使用,在每一个读者的电子终端前充分实现了公共性和共享性。
(三)管理流通方式发生的变化
为读者提供服务是图书馆的天职,而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主要体现在文献借阅上。传统的借阅方式是引导读者查目录、填索书单,工作人员根据索书单取书,然后办理借阅手续,程序相对烦琐。网络化的数字图书馆是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文献借阅是由计算机管理系统控制、由读者自己在终端上完成的,程序简便、快捷,无时空限制。在数字图书馆中,读者可以随机访问网络节点上的文献馆藏单位,查阅不同单位、不同专业的文献资料,馆际互借成为可能。此外,只要获准进入图书馆网络系统并按规定操作,读者就可方便地查阅、下载和编辑、组织文献信息。图书资料借阅形式和借阅内容的多样化,充分体现了网络技术对图书馆传统管理流通方式的转变。
(四)资料检索方式的改变
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文献检索成为文献工作的重点,而数字型资料的检索改变了现今图书资料的检索方式、检索环境和服务方式。传统图书资料的手工检索方式是通过查找卡片箱中的索引卡片,现代的资料检索则是通过以网络为基础的图书资料数据库来进行。读者只需键入相关的检索词,如关键词、作者的名字、所发表的刊物等,服务系统便会自动检索出与之相配的文献。网络信息查询通过高分辨率图标显示鼠标、多窗口菜单、触摸屏技术的应用,使人机界面和人机交互方式更为简便、醒目。全文检索、数值检索、图像检索、声音检索、超文本检索、超媒体检索等检索方式,给检索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显示了网络资料检索的开发前景。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的特点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大量涌现,使得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在彻底颠覆传统管理模式的同时,也给图书资料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网络技术大大提高了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效率,也迫使其对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资料管理日益彰显着自己的特点。
(一)资料收集的网络化
传统的图书资料都是馆藏型的,其图书资料的购买、整理和存储,几乎都是手工操作。网络时代的图书资料管理都是网络型的,必须通过电脑操作,网络成为不可或缺的设施,手工操作成为了辅助形式,馆藏图书资料的购买、登记、分类、借阅和查询要借助于电脑网络来实现。绝大多数图书资料并不是以实物形态储存在自己的图书馆中,而是以数据信息的形态储存在网络中,网络应用能力成为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关键。
(二)资料储存的动态化
以实物形式储存的图书资料必定是静态的、内藏式的。这种储存方式,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图书资料在图书馆或资料室静静的等待着读者去使用它,否则,它的内容是不会展现出来的。现代的网络图书资料大多以数据信息形态储存在电脑网络中,是一种网络式的储存方式。图书资料数据库的非实物化形态,决定了它的储存量的大小不是以图书馆、资料室的馆藏量大小决定的,而是以网络的容量决定的。
(三)资料效能的共享化
与以实物形态存在的传统图书资料相比,网络图书资料以数据信息形式存在于网络环境下。储存在电脑网络系统的图书资料信息并不因某一读者的借阅、输出和下载而转移或消失,图书资料在时空上是可以共享的。共享性是馆藏图书资料的本质特征,网络时代数字图书馆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它能最大程度的实现馆藏图书资料的共享。而在传统的图书资料,在整个借阅期间只能为借阅者独自享受。独享型与共享型是传统图书资料与现代网络图书资料在效用上的本质区别。
(四)资料管理的开放化
存储于网络数据库中的图书资料,已经突破了传统的馆藏方式。图书资料管理也必须顺应网络时代信息化发展的要求,通过建立开放型、主动型和多样型的管理模式,摆脱传统管理的局限。网络信息本质上是开放的,以校园网络为平台,在图书资料信息的采集、加工、组织、管理等方面建立辐射状开放型管理系统,是网络时代图书管理的必然要求。开展各项网络信息服务,利用网络环境和设施扩大读者范围和领域,满足读者多样性、开放性的需求,已是网络时代图书管理的职责所在。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素质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各高校的图书资料在网络环境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图书资料共享体系。对这个体系的利用、管理和开发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学校信息化、现代化的标志。面对网络时代的图书馆,笔者认为图书馆员必须具备以下的素质:
(一)图书管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目前,中国高校图书馆、资料室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文献数据库,拥有各自的OPAC,但是,由于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使得各高校图书资料管理系统的查询界面、系统和功能各异、标准不一,这无疑是实现资源管理网络化、现代化的一大障碍。为此,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在知识转移与知识共享过程中,应用大量的沟通、协调能力,应用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二)图书管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图书馆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指对图书馆工作的认识和信念,体现为事业心、责任感、工作态度和行为规范等。图书馆员要有敬业精神,充分认识到其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以满腔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工作,才能获得读者和社会的尊重。否则,一名图书馆馆员无论水平有多高、专业能力有多强,要是不扎实工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是做不好图书馆工作的。
(三)应具有扎实的网络和计算机行业的基础知识
努力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的处理能力。网络技术的发展,要求从事图书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适应当代的网络信息环境,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应用能力和水平。因为,它是现代图书管理工作的核心技能。图书馆馆员除了继续担任文献信息采集、加工、处理等重任外,还应扮演信息专业和信息工程师的角色,充当信息系统的建设者。因此,高校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图书馆馆员进行网络技术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不断更新图书馆馆员的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和运用能力,培养一批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远见卓识的信息管理和导航人才。
(四)应具有相关的专业和背景知识
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下,图书馆已经悄然从高校教学的辅助部门变为高校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的“心脏”。面对巨大的、海量的知识海洋,图书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学科专业知识,能够依据不同的学科专业需求,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和专业知识,与教学、科研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图书资料进行二次加工,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效率。
(五)必须具备知识管理能力
网络时代要求电子图书管理人员必须依据本图书馆的性质、特点进行知识管理。必须建立自己的知识数据库,依据本单位发展战略要求,将国内外、本行业、本单位相关的最新知识搜集起来,分门别类地建立相应的知识库,并随时更新,指出不同知识间的关联性,以便进入本知识库的人员及时了解本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最新研究动态、最新研究维度,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开阔其眼界,拓展其研究思路,启迪其研究灵感,从而尽快地取得科研成果。
(六)图书管理人员应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是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的基本保障,图书管理人员应不断的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使自己的业务知识不断的更新,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目前单一的专业知识已无法满足文献服务的要求。据专家分析,当今信息社会,人类的科学知识每年正以几何倍数的态势增长,即使是刚刚离开高校二三年的毕业生,他的大部分知识也几乎都老化。因此,我们图书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充分利用自己管理图书的优势,尽可能博览群书,刻苦钻研,充实自己,逐步建立起与图书管理工作相适应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 何桂芝.论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工作[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6).
[2] 曹秀丽.试论图书资料管理的开发与利用[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2).
[3] 章亚娟.网络时代高校资料室的发展对策[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关键词】 终端培训 培训管理 管理优化 企业培训 家具企业
终端培训是围绕企业终端建设和发展而进行的相关培训的总称。本文提出家具企业在终端培训管理优化提升的方法与措施,希望对家具企业突破人才培养瓶颈,完善终端培训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帮助与借鉴。
一、家具企业终端培训管理的现状
1、终端培训工作缺乏公司高层支持
国内家具行业2010年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亿,家具消费总额已经上升到次于房产、汽车、服装之后的第四,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家具行业的蓬勃发展,一个困扰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越来越突显,那就是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不足,尤其是终端经营人才和终端销售人才更为奇缺。不少家具企业老板经常在公司内部会议上信誓旦旦表决心,一定会重视人才培养,重视培训工作,然而实际情况是要么没有培训经费预算,要么培训投入少得可怜,或者公司内部召开培训活动不积极参与,没有起到学习榜样作用。由于缺乏公司高层的有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不少家具企业终端培训工作陷入了困境或收效甚微。
2、终端培训工作无法有效实施
不少家具企业缺乏对终端培训工作的系统规划,经常是看到市场上哪个课程或老师比较热就盲目引进企业,缺乏针对性的人员分类培训。由于不少家具企业终端门店分布在全国各地,要实现全员培训或大范围培训难度较大。目前家具行业终端人员学历不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学员类别又涵盖经销商老板、职业经理人、店长、导购及各类后勤服务人员,庞大的人员数量给企业培训组织与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3、终端培训成果有效执行较差
目前不少优秀的家具企业开始关注终端培训效果,纷纷组建培训部、培训中心甚至培训学院。然而企业虽然举办了不少终端培训项目,但真正能够把培训成果有效执行到终端实践的不到10%。绝大多数的培训结束后还只停留在知识和观念上的认识,并未实现参训人员态度有效转变和行动实践产生效果。这里面存在培训效果不知道如何有效跟进,培训评估缺乏有效工具监督检查的问题。
二、优化终端培训的总体思路
树立“终端培训支持终端建设、终端培训服务终端经营”的宗旨,让终端培训更贴近公司发展战略,更贴近终端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
1、建立终端人才的培养标准与素质模型
国内不少家具企业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清晰的定位,然而笔者认为,建立终端人才的培养标准与素质模型能够明确企业人才培养的方向性与针对性,有利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对终端人才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
2、依据SWOT分析法做好企业终端培训的总体分析
要做好终端培训的总体分析,必须要对培训现状的优劣势以及机会与挑战进行梳理,采用SWOT分析法是比较好的做法。某知名家具企业从2011年开始在制定集团年度终端培训规划的时候,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明确认识到集团终端培训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使制定的各项培训计划和培训措施能够很好地配合企业发展和符合终端实际,在提升终端人员素质与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现实效果。当然在使用SWOT分析法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他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五管齐下优化终端培训
1、培训运营优化
(1)强化终端培训管理。各类终端培训活动应该以项目方式实行全程管理。一是做好前期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拟定培训目标,有条件的企业可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拔师资和采购精品课程;二是做好学员筛选,严格审查参训学员的资历和能力,对于不符合培训要求的人员一律不得参加培训;三是做好组织管理,每次培训都应成立教务组,负责培训期间教学和教务管理;四是实施“培训学分制”,通过学员年度学分获取方式推动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2)建立终端培训系统。家具企业除了组织好企业层面的培训外,还应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终端商场建立培训系统。其作用一是可落实企业层面的培训成果;二是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三是可构建商场内部人才培养体系。企业可从以下三方面给予指导:第一,明确各方的职责要求。规范企业培训部、区域经理、终端负责人各自的管理职责、工作要求。第二,提供合适的学习形式的操作细则。提供如早会学习机制、PK比赛、劳动竞赛、模拟演练、录像分析、撰写工作日志、小区域培训会等学习形式的操作细则,以便终端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有效的培训活动。第三,加强监督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对终端商场的培训检查与抽查,对于开展终端培训取得良好效果的商场应公开表扬,对其优秀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对于表现欠佳的商场应予以通报批评甚至罚款。
2、课程体系优化
终端培训的本质是要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关注三大难题:一是如何帮助终端解决门店经营的生存与盈利问题;二是如何帮助终端培养人才实现门店可持续发展;三是如何帮助终端提升管理效率更好地服务客户。所有的终端培训应该围绕上述三大核心难题开展卓有成效的培训工作。
(1)终端业务课程必须体现终端经营发展的需要。终端业务课程主要围绕如何实现终端盈利与可持续发展而设置,主要包括区域市场拓展类、经销商经营发展类、门店运营管理类课程。具体课程可包括《区域市场拓展与规划分析》、《经销商经营与发展之道》、《门店经营分析与赢利模式打造》、《终端人力资源管理》、《区域市场品牌推广》、《门店高效运营管理》等等。
(2)终端专业课程必须体现终端人员职业技能提升的需要。终端专业课程主要围绕如何实现终端人员,特别是终端销售人员掌握企业相关知识、提升职业技能。主要包括产品知识类、工艺流程类、销售技巧类、展示陈列类、团队建设类课程。具体课程可包括《家具产品知识》、《家具生产工艺流程》、《家具维修与保养》、《门店销售技巧》、《大客户销售攻略》、《主动营销拓展》、《门店展示与陈列》、《如何打造高绩效的卓越团队》等等。
(3)终端素质课程必须体现终端软实力打造的需要。终端素质课程主要围绕如何让终端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服务意识,体现终端软实力。主要包括职业心态类、职业素质类、客户服务类课程。具体课程可包括《阳光心态修炼》、《如何让顾客更满意》、《如何有效沟通》、《顾客忠诚度培养》等等。
综上所述,做好终端课程体系优化,应该紧密结合公司发展规划和业务工作要求,同时根据培训需要不断创新培训形式。
3、师资建设优化
(1)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内部讲师队伍。内部师资队伍是影响企业培训效果以及课程品质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加强内部讲师队伍建设:第一,组建三大类讲师队伍。企业内部讲师分为当然讲师、内部兼职讲师和临时讲师三类。当然讲师可分为公司级和部门级,主要是公司专职培训人员和各部门正副总经理级别人员构成,他们需要每年度定期授课以确保培训工作的高质量。内部兼职讲师一般可采用部门领导推荐、个人自荐、公开招募等形式选拔。选拔标准主要包括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并在工作中有卓越表现;愿意分享工作经验;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等核心条件。临时讲师是指接受公司外派培训1天以上且公司认为有必要进行内部转化培训时承担培训任务人员。第二,强化内部讲师授课能力和授课技巧训练。对于新晋的内部讲师,100%进行TTT培训;对于在聘的内部讲师,每年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能力提升训练。企业应建立内部讲师俱乐部,定期组织专题研讨会、经验分享会、技能PK赛等多种交流形式,加强内部讲师间的相互交流和成长进步。第三,强化激励与回报。在企业内部营造尊重知识、尊重老师的氛围,让内部讲师感受到身份的尊贵,不仅给予精神激励,还要有物质奖励。提高其授课课酬标准和相关补助费用,把内部讲师年度授课质量、培训工作量与日常工作绩效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其参与授课的动力和培训回报。
(2)做好外部师资和外部机构合作。具体操作建议如下:第一,建立企业各类别课程的外部合作师资库。可建立管理发展类、营销客服类、生产运营类、产品知识类、职业素质类、人力资源类、公共管理类、财务管理类、专项项目类等九大类别课程外部合作师资库。第二,确定外聘师资选拔标准。一般外聘师资的选拔标准主要考虑其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在行业内是否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高度的专业水平;服务客户的口碑是否良好;授课内容是否较好地符合公司需要和达成培训目标。可考虑跟一些优秀的外聘讲师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第三,寻找合适的战略合作机构。为避免企业开展具体培训项目时找不到合适的课程和师资,可与一些口碑较好、服务质量较高的培训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这样可以有助于企业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4、知识管理优化
企业应该学会把各种类型的培训资源进行汇总整理,实现企业知识管理优化。规模较大或培训系统较完善的家具企业,可考虑进行两个平台建设:一方面,进行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网络培训可进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职业素养、专项能力、企业知识等类别内容的在线随时、随地学习;实行资源共享、信息同步。通过内外部讲师视频授课、在线答疑、在线学习交流、在线视频会议、在线考试等方式实现对终端的培训管理,解决终端人员岗位培训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同时还可以将公司最新下发的政策、最新组织的各类终端培训活动、重要活动推广等内容制作成视频,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快速到达终端。另一方面,进行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把员工基本人事信息、学习情况、绩效考核表现等内容统一平台管理,提升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水平。
5、评估激励优化
每个培训项目结束后要对学员进行考核评估,让培训产生实效,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设立班委会,利用QQ群、微信群、学习平台、电话等方式保持与学员的密切沟通,了解学员学习、生活和工作状况;布置任务,定期要求学员提交个人学习成长计划和阶段性工作改善总结;加强交流,有计划组织相关的专题座谈会、经验交流会或者标杆店参观学习机会,让学员间通过交流开拓视野、增进感情、提升能力;解决工作难题,定期收集学员课后在实践中遇到的工作难题,邀请专家和实践高手予以解答;设置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通过优化薪酬结构,让培训考核与学员日常工作表现有效结合起来;成立学习基金,基金费用由学员交纳与企业赞助两部分构成,主要用于学习奖励,如设立“学习型商场奖”、“团队学习领导奖”、“个人学习进步奖”、“最佳学习成果奖”以及用于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购买赠送等方面。
四、结论
如何做好家具企业终端培训管理工作无论在学术界还是企业界,目前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相信在今后随着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实施,中国家具行业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中国家具企业的竞争力必将得到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林志国:企业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08(22).
关键词:档案学;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7-141-04
课程体系,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由包含某一方面教育内容的课程相互组合构成的有机系统。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是为了实现档案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而构建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档案学专业能否为我国的档案事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一个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如下:首先,明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构建课程体系的方向和灵魂,也是一个专业存在的基础。其次,分析学科内容,建立学科内容体系。学科体系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关键所在,是课程体系的骨架。再次,以学科体系为基础,设置具体课程。最后,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也不例外。
一、档案学学科体系的现状分析及体系重构
(一)档案学学科体系现状分析
对于档案学的学科体系,虽然档案界有所争论,但公认度比较高的是冯惠玲、张辑哲的分法。他们将档案学学科体系分为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学应用理论、档案史学、档案应用技术和档案学交叉与边缘性学科研究等五个部分。其中,档案学基础理论包括档案学原理、档案术语、档案法规、比较档案学等;档案史学包括中国档案事业史、外国档案事业史、档案学史等;档案学应用理论包括档案事业管理、档案管理、科技档案管理、档案文献编纂等;档案应用技术包括档案保护技术、档案缩微复制技术、档案计算机管理技术等;档案学交叉与边缘性学科研究包括记录信息管理、文件管理、档案社会学、档案心理学等。
这一学科体系为档案学学术研究划分了层次,指明了研究方向,有利于档案学进行有条不紊的学科建设;同时,它也为现有的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搭建了内容框架,最底层的支流学科基本上每个对应一门课程。但是,笔者认为,以上学科体系也有不足之处:首先,把档案法规和比较档案学归人档案学基础理论之下是比较牵强的。档案法规的存在依据是为了给档案事业和档案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秩序,即“维系之道的道之维系”。研究档案法规的价值在于探索出科学合理的档案法规及其实施方式。’档案法规的研究要借鉴档案学和法学的相关理论,因为,要制定出科学的档案法规,一方面要不违背档案的本质属性和档案工作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要合乎法理。所以,档案法规是以档案学基础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它本身并不属于档案学基础理论。比较档案学是以比较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充其量也只能算作一种研究方法,怎么能归入档案学基础理论呢?而且,这种研究方法既可以运用于基础理论的研究,又可以运用到应用理论的研究,还可以运用到其他方面的研究,所以,把它归入档案学基础理论是很牵强的。其次,这一学科体系的建立更多的意义在于,为档案学学术研究进行整体规划以促进学科发展,带有很强的学术性,而档案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不是完全面向学术的,更多的是面向档案事业或档案工作的某一方面,以这一学科体系为框架建立起来的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难免与培养目标不相适应,在学科体系与培养目标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课程体系发生混乱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二)档案学学科体系的重构
经过上述分析,笔者将档案学学科内容归纳为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档案技术、信息法规与政策、档案与历史文化等五个方向。其中,档案学基础理论涉及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本质和一般规律;档案管理包括传统的档案室管理和档案馆管理以及电子文件管理等;信息资源管理包括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档案知识管理等;档案技术包括传统的档案保护技术、缩微复制技术、计算机管理技术以及电子文件环境下的系统设计、技术鉴定等相关技术等;信息法规与政策除了研究档案法规政策,还涉及普遍的信息法规政策;档案与历史文化涉及档案事业史、档案与历史研究、档案与其他方面的学术研究的关系,以及档案的文化缔构功能等。这就是一个面向培养目标的学科体系:
二、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
(一)培养目标的现状分析
按照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文科专业目录,档案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下:培养具备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知识和文化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机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信息管理工作及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档案学高级专门人才。从当前的理论及实践情况来看,这一培养目标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1.当时确立的培养目标在今天看来已经显得过时
对人才需求方来说,单纯的信息资料保管者和被动服务者的价值越来越小,不是说这项工作不再重要,相反,在信息社会中这项工作的价值只会越来越大,而是说传统的信息工作者(包括传统的档案工作者)的传统业务工作被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智能化的信息系统,档案工作者的角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档案学界而言,界内学者或第一线的工作者也意识到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档案工作及档案工作者带来的冲击。他们清醒地意识到,如果档案工作者固守传统的工作方式、不去转变观念锐意进取的话,那么,他们将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危险。在这种外来压力推动下,一些档案学者一方面对以往的理论实践进行反思,另一方面不断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提出了一些新理论,比如在电子文件管理中。反思了以往的来源原则,提出了新来源观;反思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文件连续体理论;反思了职能鉴定论和双重价值鉴定论,提出了文件宏观鉴定论,甚至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档案工作方式和理念的“后保管范式”。同时,借鉴了信息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不断拓展档案工作者的工作内容,积极转变角色,倡导变被动的信息提供者为主动的知识服务者,主张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打造新的档案工作方式。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人才需求方和人才培养方的价值取向都发生了转变,档案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过时了。
2.这一培养目标过于笼统,缺乏指向性
诚然,信息服务、信息管理工作是档案学专业的培养方向,但同时也可以是其他相近学科的培养方向,如图书馆学、情报学。而且,信息服务、信息管理工作也不是档案学的唯一使命,档案学的使命不仅仅在于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现时的业务活动提供信息保障,还在于维系整个社会的记忆、参与社会文化的构建以及学术研究活动。这个培养目标的着眼点应该是微观层面的档案室工作,而忽视了整个宏观层面的’当案事业。即便把信息服务及信息管理工作作为培养目标,也没有明确指出是什么样的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理工作,是传统的资料整理者,还是现代化的知识提供者。
(二)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
当前的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上是在现有的档案学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形成的机制可以大致概括为:对档案学学科内容进行细分——划分支流学科——把支流学科设为课程。这样设置好课程之后,为了突出重点,同时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档案学专业又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层次划分,如表1所示。
表1为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这是一个三层结构的课程体系,基本上可以作为典型案例加以分析。表1的第一列的课程为专业必修课,其次为专业指导性选修课,再次为专业任意性选修课。显然,专业必修课是档案学的主干课程和社会上能力需求强的课程,如Ⅶ程序设计和档案微机管理,应该是档案学的精华所在;专业指导性选修课相较于专业必修课,多为档案学的支流学科和相近学科;专业任意性选修课为档案学的相关学科和社会上能力需求较弱的学科。对每一类课程的课时、师资投入也是按照层次区分的,由内向外依次递减。这样进行课程体系设计之后,再以学分制来保证学生对每一类课程都修满一定的数量,并达到一定的质量。
这样的课程体系有一定的优势。第一,层次式的课程体系设计机制有利于突出重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档案学理论、技能,又掌握一定的相关性知识,培养出通用型的档案专业人才,满足档案工作的要求。第二,这种层次式的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档案学所处的学科环境,有利于档案学广泛汲取营养,促进自身学科发展。.但是,这种课程体系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割裂了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如计算机绘图是科技档案管理学的辅助学科,却被分散到两个不同层级的课程类型中;同属于技术类型的课程被分散在三类课程类型中;档案法规与信息法学联系密切却相隔极远;等等。诸如此类的做法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零碎混乱,不利于知识的吸收和能力的培养。第二,课程分布凌乱,不同类型、不同方向的课程杂糅在一起,使得学生难以进行有意识的选择,难以有针对性地培养能力。多数档案学专业的学生选课是盲目的、被动的,或者说,仅仅为了修满学分。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第三,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的又一个后果是,对档案学每一个方面的学习、研究都难以深入。比如,档案管理技术方面的课程包括很多方面,有程序设计、档案管理软件、网站建设、计算机管理等,但涉及的相关技术只是为了解决现实的档案工作中遇到的某些技术性问题而抓取了相关学科的一些现成方法,并没有与档案管理的相关理论切实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浅尝辄止、“两张皮”的感觉。又如,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这几门管理性质的课程,在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犹如“鹤立鸡群”,虽然理论上认为管理学与档案学有密切关系,但在实际课程中,管理学的思想仍然没有很好地融入到档案学中。这样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第四,过分轻视档案与历史文化方面的课程。课程体系中涉及历史文化方面的课程有中国档案史、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文化概论、档案与文化、档案文献编纂学、社会学概论,其中主干课程两门,其余均为任意性选修课程,投入的力量较少,而对档案业务管理方面的课程却很重视。这样容易造成档案学专业人才类型单一的问题,不利于学科的整体发展,也不利于档案事业使命的充分实现。
三、信息化背景下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培养目标的完善
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的灵魂,因此,要想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就必须科学地规定培养目标。完善档案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
1.增强培养目标的适时性
在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社会生活中任何一个部门的信息化都要靠信息技术的支撑,档案工作自然也不例外,档案工作者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仅仅作为“故纸堆”的看守者和整理者,必须要实现档案工作的信息化。档案工作信息化要求把信息技术和谐地融人档案工作中,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出色的档案人员应该有能力根据组织的文档管理特点自行设计文档管理系统、建设档案网站。这应该成为信息化背景下档案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
2.增强培养目标的系统性、指向性和可操作性
培养目标应该是由多个分目标组成的目标体系,这样才能有步骤地实现整体目标,同时这也是由档案学学科内容的多方向性决定的。每一个分目标都有明确的指向性,对应学科内容的某一个方向,这样就提高了实现目标的可操作性。基于上述分析,档案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表述为:总目标,培养档案事业所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人才;分目标1,掌握文档系统开发、档案网站建设、档案系统网络建设等系统的信息技术,为档案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分目标2,掌握信息法规、政策的一般理论以及档案法规政策的特色理论,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引导及法制规范;分目标3,掌握与档案及档案工作相关的历史文化理论、社会学理论,培养档案界的文化建构者;分目标4,掌握档案室文档管理理论及档案馆档案管理理论,能够胜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基本的档案管理业务;分目标5,掌握信息资源管理及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能够整合各类型信息资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二)课程体系的重构
在梳理学科内容、明确培养目标、分析课程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就顺理成章了。表2为笔者对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结果。
表2中第一行的课程为档案学基础理论(专业英语除外,但因其具有通用性,故列入其中),以基础理论为核心分出五个方向,其中的课程为该方向所开设的课程。
(三)实现课程体系的保障
要保证课程体系的实现,必须从资源和制度两个方面人手。只有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才能开设相应的课程以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只有具备合理的教学制度,才能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
与课程体系相关的教学资源有很多种,大体可归为两类,即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包括教学空间、设备、实验室、实习基地等;软件资源包括师资、教材、课件、教学方法等。硬件资源是课程体系的基础资源,而软件资源则是决定课程体系质量的关键资源;在软件资源中,师资资源又是一切资源中的核心资源。与课程体系的实现相关的教学制度有学分制和评审制。学分制适用的对象是学生,主要是引导或规定学生修习某些方面的课程,并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以是否达到学分标准来衡量学生的知识能力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评审制的适用对象是教学人员,通过设置一系列量化或非量化的评审标准来衡量教学人员的科研教学水平,促进师资质量的提高,进而保证相关课程的质量。基于资源和制度两个方面的考量,档案学专业要保证课程体系的实现,至少应做到以下三点:
1.整合教学资源,注重各方向的平衡
由于硬件资源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可变性不大,因此,这里重点论述软件资源的整合。从表2的课程分布情况来看,档案管理和档案技术方向课程数量最多,其他三个方向的课程数量都较少,研究的热度也不及档案管理和档案技术方向。这说明,当前的课程体系还是注重培养档案管理方面的人才。这种不平衡不利于档案学专业的整体发展,应适当增加信息法规政策、档案与历史文化、信息资源管理方向的课程。另外,档案管理和档案技术方向的课程很杂乱,应加以整合。比如,把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档案管理整合在一起,把秘书学、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整合在一起。在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按方向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应该设立面向各方向的专业教学小组,并由各方向的权威科研教学人员组织档案学专业的教材编写委员会,各专业小组研究选择适于本专业方向的教学方法。通过以师资资源为核心的资源整合,达到提高各个方向课程质量的目的。
2.改革当前的学分制,保证课程体系的实现
当前档案学专业的学分制适应于层次式的课程体系并保证其实现,如果不在重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改革旧有的学分制,新课程体系的实现是无法保证的。在明确了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方向性之后,应该以相应的学分制引导并规定学生按方向选课。具体来说,档案学基础理论为专业公共必修课,学生可选择一个主修方向,该方向中的课程均为必修课;另外,还需选择非主修方向中规定数量的辅修课程以开阔思维;最后,以是否符合学分结构和学分值来判断学生是否完成任务。
1.学科定位不准确。近几年来,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文学院系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教育部也对各级高校进行了专业合格评估,但是,我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对汉语言专业依然缺乏准确的定位,不少高校尤其是诸多地方高校仍然抱着传统的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更没有顾及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所以,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了强烈反差。
2.课程设置不合理。汉语言文学专业有自身的特殊性,除少数继续深造或在中学任教之外,大部分学生不会在相对应的行业领域就业。因此,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只是作为广阔的背景存在,实际工作中并不直接涉及到。但是,在实际课程设置之时,承接传统的惯性,学校依然将焦点集中在传统专业课上,如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等占据了汉语言文学课的90%以上,专业基础知识也是重复出现在专业课程、基础教学课程、选修课程之中。而一些新兴课程如网络编辑学、现代办公技术、公关礼仪、DV制作等紧跟时代前沿并且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课程,往往没有开设。这种课程设置对于专业的人才培养确实有一定好处,但却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的择业能力。这样就形成了现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与用不能协调的现象。
3.教学手段落后。随着教学设施不断更新,近几年现代化教学设备迅速在高校之中普及,但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在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的是“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受教学内容的影响很少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在课堂上很少能形成声文并茂、生趣盎然的教学情境,也难以激发学生的高度热情,不能丰富见闻,更无法培养浓厚的兴趣。由于教学手段的落后,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之中,只有教师一个人在津津乐道,学生只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没有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他们动脑的思维能力及动手的实践能力受到了严重的禁锢。
4.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单一。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只注重学生知识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评价。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中也只是重视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评价的依据基本上是笔试的成绩。奖学金的评定,优秀学生、预备党员的选取,很大一部分依据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视野广度、电脑技能、职业规划及交际交往等非专业能力则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
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1.学科定位要有层次性。不同类型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来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国家重点文科院校师资雄厚,图书资料齐全,其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全面发展,不仅能从事以后的教学及各行各业文字工作,还应有较强的科研和管理能力,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汉语专业人才。综合性大学、重点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基本定位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汉语教学与训练,具有文字编辑和新闻采编能力,同时也应该兼有社会文化工作的指导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普通专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专升本”时间不长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将重点转向为农村、社区培养专门人才,培养出既能在艰苦办学条件下担任教学与训练任务的学校教育工作者,又能够胜任其他行业的专门人才。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划分不同的层次,就可以改变原来“一刀切”的弊端,使学科定位明晰,并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2.专业方向要有多向性。当前社会各种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所以,单纯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对本专业的方向设定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我们应该根据社会的具体要求,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模式进行方向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我们可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之下分设语文教学与教育管理(即师范类)、涉外高级文秘、文化产业管理、新闻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方向。实施低年级通修专业基础课,侧重培养专业基本能力;高年级分流主修专业方向限选课,侧重培养主攻方向能力的模式,并鼓励跨专业方向兼修。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向学习,从而完成从单一性到多向性的转型。
3.课程设置要有科学性。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因此,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整体改革的核心。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对于课程设置的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优化传统专业基础课。当今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存有繁琐重复之弊,所以,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首先要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强化核心内容。其次要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文学概论和写作学都讲文体学知识,文学史和文学概论都涉及文学思潮,前面的课程已经讲过的,后面的课程不要再重复,使整个专业基础课的结构严密而紧凑。其次,增加专业技能课。刘颖聪先生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分为考研模块、教育与教学模块、文秘与公关模块、新闻传播模块、社区文化管理模块等五大模块,其中后面三个模块基本就属于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程的系统设置与强化,是实现培养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基本保证。在现有的课程设计中,我们设置的应用性课程相对来说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专业方向的要求,我们应该相应地增加新兴的课程,如在文秘与公关方向之下,应该开设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学、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培养学生从事企事业、机关文员及秘书的能力。在新闻传播方向之下,应该开设编辑与采访及相应的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实践的系列课程,培养学生在文化及新闻领域从业的能力。对外汉语教学方向之下,应该开设教学理论、外国文化及相应的实践课程。这种课程体系的设定能够使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与用的矛盾之间建立一种合理的平衡,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技能培养要有实用性。原来培养的汉语人才往往是只懂得运用语言文字工具、与书本打交道的人。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汉语人才必须要多方面地掌握实用性的技术。如,现代科技日益发展,各种网络、传媒技术日新月异,并成为安身立命的必备技能,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要既能耍笔杆子,又能扛摄像机,还懂得编辑与制作,能够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等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再如,汉语在国际上地位日渐突出,世界各地有众多外国人在学习汉语,对外汉语教师极其紧缺,特别是汉语言文学基础深厚又熟悉一门外语的人才更是倍受青睐,对此,一定要指导有意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生熟练掌握英语技能,这无疑比单纯的汉语人才更具有竞争优势。
5.教学环节要有实践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作用十分重要,是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具有稳定与广阔就业前景的重要一环。2007年,教育部等十部委就大学生就业政策联合采取五大新举措,其中有一条是“广泛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活动。使一大批高职学校的毕业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虽然只是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提出的要求,但也是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重要参考。在教学环节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竞争力,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室,还要让学生走出教室,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综合性比较强,打好扎实的专业功底,将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不可替代的原动力,所以对于专业课程,不能采用一律压缩的态度,在引导学生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学生社团的各类活动,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努力培养和加强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有效的衔接,帮助学生完成由学校走向职场的过渡。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也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的步骤。老师要积极借用,整合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课外训练平台,加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学校与实习基地间的直接通道,扩大实习基地的选择范围。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有关部门学习锻炼,或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相关部分也要专门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和国际交流的机会,要及时各类信息,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收到公司短期实习或者校内研究助理等招聘信息,从而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培养机制。
6.就业指导机制要有明确性。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职业定位模糊,此专业学生对于毕业后就业的意向往往比较模糊。很多同学在大学四年之中,随波逐流没有任何规划,致使毕业找工作之时手忙脚乱。所以,老师要注意此种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分阶段地指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建立有效的就业指导机制。大一是就业教育的萌芽期。在大学一年级时,老师要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大二是就业的储备期。对大二的学生要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则到了就业取向的分化期。在这个年级阶段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工作者还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橱窗宣传、个别辅导等集中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让准备就业的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关键词:环境工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我国环境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从1970年开始经历了起步萌芽、发展、扩展深化阶段,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当前我国已经拥有几百所高校开办着不同层次的环境专业。专业设置体现了环境评价、污染防控以及生态保护等特征,进而不断向社会提供人才。从就业形势来看,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面向:环保、科研部门,或者工矿、环保公司。近年来,随着环保事业的迅猛发展,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进入环保单位将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针对这种现象,本科院校必须致力于外部氛围和环境创新,让学生积极塑造创新能力。
一 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基本内涵
从工程教学委员会和教育部环境科学研究情况来看,社会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需求正在大幅度增加,只是在行业与地域中还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必须让学生拥有新理念、理论基础、创新性技能和人格。扎实的的理论主要是环境工程学专业毕业生必须拥有过硬的物理、数学基础,并且具有科研创新和逻辑思维新方法。良好的基础理论作为科技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依托与基础。创新理念则是追求创新的同时,敢于挑战、质疑创新的过程。
在强烈的意识引导与精神激励中,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动机。创新精神和意识作为创新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创新思维是通过新思维,明确问题解决过程,它具有良好的观察力、求异性、创造性以及多种知识体系和灵感。由于创新思维一直贯穿于创新活动,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素质,所以反映创新行为技巧的信息加工、操作、动手能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创新人格则是在长期的自我训练、创新教育中,形成可持续的个性特征和创新教育。
面对激烈的人才培养矛盾,为了保障环境工程专业发展和生存,就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让教学方式和计划迎合市场发展,让毕业生"行销对路"。因此,在教学安排中,必须明确专业定位体系,并且有针对性的开课。因为在有限的教学期间,培养出理论、管理、施工、设计、产品开发都精通的万能人才存在很大难度;所以必须仔细审核教学计划,在各个专业统一的基础上,突出专业与学生特性,进而得到社会认可。
二 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与实践
1.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
(1)明确培养成果。
本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出更加适应时展的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部分优秀学生根据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模式要求,向研究类复合型人才转变。从某本科院校以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来看,该校尤其强调多规格、多层次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人才框架体系为宽专业、厚基础、能力强的人员,在学生拥有坚实的知识层面、理论基础、素质美德、创新理念中,进一步满足市场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科研探究、规划设计、产品管理、环境开发以及教学工作。
(2)强化课程体系。
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设置、结构以及教学内容,它不仅是教育理念、思想的创新,同时也是实现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保障,相关专业设置的科学性、教学结构合理度都将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在这过程中,装修定实施方案操作,主要包括基础、基本要求、专业教学、实践教学、知识交叉以及人文素养模块。基本要求模块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公共性必修课,例如:英语基础、毛概三、就业指导等;基础教学一般主要是基础性学科,例如:流体力学、科学环境、环境原理、工程冶金等;专业教学一般为主干性专业知识,例如:大气环境工程污染、固体废物控制、水资源污染和环境检测等;实践教学作为一直贯穿于大学的实践体系,主要有:认识实践、毕业和生产实习等。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模块教学,在教学压缩的同时,优化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优化实践过程。
为了促进创新能力增长,除了开展创新活动外,还必须加强后天训练、学习力度。创新能力作为动手能力的发展与综合体现,必须增强各个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中,以知识综合应用为己任,将创新能力作为具体目标。在这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实践教学分成大气污染和课程实验、固体污染和水污染以及自愿实验等,进而不断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
2.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1)构建环境保护活动。
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可以根据级别,进行多种形式的创新型活动。在大一、大二时,由于专业积累不够,所以应该将活动重心放在科技活动、学术报告中,不断激发创新兴趣培养。对于大三、大四学生,因为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水平,所以可以选择技术相对较高的课程活动。在课题开展中,部分课题可以作为技术较高的应用或者科研内容、毕业设计,再进行深入的探讨。在课题由浅入深的过程中,虽然时间花费较长,但是对增强学生能力具有很大作用;在开展科技活动中,通过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管理与应用中得到升华。
(2)完善科技创新领域。
为了激发环境工程专业学生钻研能力,敢于创新,必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空间,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培养出学习勤奋、追求真理、崇尚真理、敢于打破旧传统束缚的创新型人才。通过建立环境污染控制、材料科研、对策分析小组,让学生自主创新、管理、组织,充分展现学生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丰富大学生活、活跃学习氛围,经验充足的老师必须指导学生活动;在学校为选题、技术项目提供经费的过程中,让科研活动顺利开展。另外,对于有创新潜力的学生,导师必须注重学生外语、计算机、实验应用能力和协作精神培养;一般由高年级学生申请,在老师综合考察合格后,进入课题组,进行科研活动。
另外,为了保障理论课程教学成果,在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学生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尤其是面向实际的一系列工程学科。在环境工程专业考核中,为了提高学生能力,应该适当调整考核方式,让能力、成绩和奖学金切实结合起来。
结束语:
环境工程专业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虽然在就业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只要找到突破点,就能拥有良好的前景。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根据社会、就业指向,从各方面增强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能力;在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创新的同时,环境工程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玉秀.实用型人才培养的义务与方法--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0,(13):171-172.
[2] 吴烈善.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形式和人才培养定位浅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z1):235-238.
[3] 花.新形势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浅析[J].科教文汇,2008,(19):20-21.
[4] 罗亚平,张学洪,李金城等.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形势分析和人才培养对策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8):8-9.
【关键词】城建档案;管理;发展;建议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化变革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一步。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和城市的扩张亟需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应用,其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美丽富饶城市形成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资源是企业抢占整个市场的必要条件,更是其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资产。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的的建筑档案管理理念与成熟的管理技术是建筑公司必须重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政府也必须针对现有的城建档案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搭建出高效、系统全面的城建档案管理体制。建设行政部门作为执法主体,应当与时俱进的改革,实现档案自愿的有效整合。
二、当前我国城建档案的主要特点
从我国目前形势来讲,城建的档案工作应当包括: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划、设计信息的收集汇总、城市建设方法和问题整合、后期的检验维护及总结等。具体来说,目前我国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分类更多,分工细致 我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发展加快的社会主义新时期,兼顾东西部实现各地方和区域的平衡发展。在城镇化建设加快的进程中,档案管理工作的任务也逐渐加重。成熟的城镇建设应该包括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市政设施、和交通设施等比较基础的建设,涵盖内容丰富。近些年来,随着公共的娱乐健身行业以及城市的福利行业发展,更多的新的建设设施也融入到城市的建设中来。因此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设置与行业相符的具体的对应的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进行专项设施信息的整理和收集。而某一项城建设施应根据具体的差异继续细化,不断完善,以应对目前种类繁杂的城建设施档案管理工作。
2.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力要求提高
根据上面分析的目前城建档案管理工作逐渐繁杂和细致,管理工作需要的人员也应当具备较强的能力,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这些考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水平,也就是说应当具备细致的档案管理、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扎实的城市建设基础知识。其次城建档案管理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强的责任心。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经常面对的是各类数据和文字报告,管理的整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然而这些数字和报告应当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不允许有丝毫差错,也不能有模糊的表达。因此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当敢于担当,经得起磨练,才能全身心的在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做出贡献。
3.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和法制化
21世纪,是计算机网络的大数据时代,而这也给大量城建信息的涌现提供了一定的解决方案和机遇。只有充分的利用计算机操作,才能准确高效的完成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使得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进入信息化的时代。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关系着我们国家的建设方向和未来,应当也终将走向法制化。法制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环节,应该包含各行各业,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不允许有丝毫差错也不允许又弄虚作假,的工作作风。
三、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部分地方城建档案意识淡薄,不够重视
在一些地方,建设单位和行政部门城建档案意识淡薄。建设单位在工程施工期间,不设置专门的资料整理人员,更不用谈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仅仅是在工程将要完工时,临时整理凑了一些材料,提交档案。其次一些城建档案行政部门执法不严,对没有建档的建设单位和违反城建档案规范的档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应付了上级的抽查。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建设单位的松懈,严重阻碍了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发展。
2、城建档案涉及方方面面,搜集整合的难度较大
客观上来讲,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分类逐渐细致,涵盖范围逐渐变广。不仅涉及到城建部门,还在与基础设施、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公用设施方面的各行业保有联系。这些行业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在行政上基本上属于同级,没有隶属关系,常常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难以有效联系和整合,对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来说形成一个重大的考验。
3、城建档案管理法规滞后
我国城建档案的法制法规建设还不够完善。城建档案法规的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而地方形成的法规常与中央的档案法规存在偏差,较多的地方法案法规容易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其次城建档案工作已经发展为全国的公共事业,需要一个庞大、全面、完善的法规章程来调整其中的各项活动,而城建档案立法工作明显滞后于实际发展的需要。
四、对于加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
未来我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有城建档案需求的日益增加、重要性也将日益凸显,然而城建工作的改革还是比较困难。因此在我国住房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进行相关的改革和体制完善。
1、创新城建档案的管理理念
同志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理念创新就是必须加强城建档案的社会意识和服务意识。要重视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投入相应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并树立细致化、现代化的创新管理理念,细致化的管理应当抛弃粗放型的管理理念,以更加专业化、标准化、全面化、系统化、信息化为管理的基本特征,从整体和局部方面进行考虑并细化,使得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业的管理成本。使社会树立城建意识,通过管理职能的强化,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吧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成为知识经济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社会贡献。
2、规范法治法规,提高档案鉴定工作的质量
城建档案工作的关键环节包含鉴定工作,它是档案管理中最关键的一部分,它决定着档案的保存存与丢失,鉴定工作因为受到诸如专业特点、时间、环境、城市规模等诸多因素影响也成为了一项难度最大的工作。因此,建立健全的档案鉴定机制是做好鉴定工作的前提,应当设置鉴定领导小组和专家鉴定的小组,制定切合实际的鉴定标准,采用定期鉴定与不定时抽查鉴定相结合,直接鉴定为主附辅以其他方法,确保鉴定环节的顺利。
3、注重人才引进,创新服务手段
知识管理背景下的城建档案管理依旧离不开人来操作,但这里的操作人员应当是经过专门培训具备档案管理知识背景和计算机操作背景以及建筑学背景的专业人才,只有对档案管理软件和系统具备充分的了解,才能实现档案信息的高效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科技手段,促进服务手段的提高。
五、总结
综上所述,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不断完善城建法制法规,引进高水平的档案管理人员,创新服务手段,加强档案管理才能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城建档案向进一步的发展。只有如此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才会朝着良性的轨道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丽丽 对城建档案管理和提升管理水平的探究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2).
[关键词]创新能力 知识不对称 知识共享 区域 路径
[分类号]F270 G35
1 引言
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这一过程中,创新产出本身的不稳定性促成创新能力内化,但内化到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有其必然的局限性。相较而言,区域多主体及其趋同的公共知识、基础知识及产业历程、社会规制使其天然成为这一统筹行为的载体。通过内化到区域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主体可以在区域环境下通过知识共享更多地获得已有技术创新的使用经验,避免纯粹市场行为所带来的创新知识的浪费,并与区域多主体R&D结合,从而进一步积累新的创新能力,形成多主体创新能力建设的良性互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本质是区域拥有的知识,是以创新知识管理为基础的能力集群。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以克服区域内知识不对称为前提,以区域内多主体知识共享为关键。
2 区域知识不对称及其原因
知识共享是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受制于区域创新主体的知识宽度与知识深度…。知识宽度是指创新主体截面知识容量,决定创新主体创新过程中跨学科融合能力。知识深度是指创新主体特定领域知识的精深程度,反映创新主体专业知识质量,决定创新的先进程度。现代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要求主体知识宽度与深度的结合。现代知识的大容量及高频次更新加剧了个体创新者实现这一结合的难度。多主体知识共享一方面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又可进一步扩展知识深度与宽度,从而提升创新能力。创新个体应更多参与到区域知识共享中,从而提高区域创新绩效及其个体创新绩效。这样可以克服个体知识的局限性。知识共享过程比电子或书面形式记录或整理的过程对创新能力提高更有效率。但事实上区域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知识不对称现象。知识不对称是指知识在创新主体问分布的不均衡状态。其关系如图1所示:
2.1 知识源、形成轨迹及知识主体特征
这包括:①知识源的多元性。知识的核心是个体对事物的了解,个体在搜寻、获得、解析、整理、扩散知识的一系列过程中会带有个体情境化特征,也就是说,即使相同知识源也会因个体内在知识结构及知识体系的不同而变成具有个体特征的不同知识源。何况现实中的知识源形式又有多元倾向。②知识形成轨迹的影响。个体知识深化过程会受到个体思维惯式、知识背景、成长履历等影响。任何时点上创新知识的位势均由其所继承的演进路径所塑造,其现有位势又限制了其在静态时点上对知识进一步遴选的方式和范围。③知识主体势差。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知识宽度和深度,从而决定了自己现有时点的知识存量,由于不可能存在位势完全一样的知识主体,势差必然存在。势差虽是知识交流的基础,但势差过大同样也会造成知识传播的障碍,从而加剧知识不对称。
2.2 隐性创新知识的大量存在
隐性知识是创新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产品的排他性使其更重视隐性创新知识的积累。隐性知识的特征决定其多由实践中获得、需要借助于面对面的接触、交流、模仿、操作、共同经历等活动来学习和共享。它虽然具有同一主体时序积累的能力(也就是内生性),但却缺乏跨越主体或空间的能力(也就是空间粘性)。隐性知识的内生性及空间粘性加剧了知识的不对称性。
2.3 信任程度差异
信任程度差异影响知识传播的效率和传播成本,从而作用于知识不对称,如图2所示:
包括:①信任程度差异影响知识传播成本。知识主体是以人为中心的主体群,人的知识是在外部获取、互动交流中不断积累的,而外部获取及互动与这一过程所发生的搜寻成本和获取成本将受到当事主体相互信任程度影响。从而主体信任程度差异会导致知识不对称。②信任程度差异影响传播效率。显性知识传递过程中可以市场及价格机制达成(如产品创新知识),但由于其无形资产的本质属性,其合约的达成及履行仍有赖于信任程度。对于隐性知识来说,由于其创造和传播不容易被发现(如过程创新知识),其产权归属又很难界定,由此价格和市场不起作用或较少起作用,这时主体间信任程度对知识传播效率起决定作用。由上,形成基于信任程度差异的知识不对称。
2.4 信息不对称
知识多来自于信息,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知识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表现在:①信息提供源不足。信息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其市场价格难以确知,由此造成信息交易困难,常出现信息产品的逆向选择及搭便车现象,从而影响信息供给市场,造成信息提供源不足。②信息失真。信息主体处理不当、信息载体不规范、信息渠道不通畅等都会使得信息失真。
3 基于知识共享的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路径
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对知识的搜寻、获得、发展、扩散和交流。这一系列过程不能脱离特定区域社会经济背景和特定区域内的个体(创新主体)经历,同时取决于区域内人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区域多主体及其趋同的公共知识、基础知识及产业历程、社会规制使其天然成为这一统筹行为的载体。知识共享正是基于创新能力建设的必然性及克服知识不对称现象提出的。有效的知识共享可加速知识在区域内的流动与综合,促进知识创新,并构建属于区域自身特征的知识体系,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区域创新能力产生的社会化进程。基于知识共享的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1 基于更换主体的区域过去创新活动的知识共享
区域创新活动是高强度知识互动的过程,创新活动中会大量沉淀知识,这些知识的再利用对创新能力提高有重要意义,而这种再利用在更换主体情况下将更有意义。知识共享显然有利于更换主体的创新知识再利用。区域创新活动包括成功的创新活动和不成功的创新活动。成功的创新可以价格和市场机制为主进行知识共享。在成功的创新过程中,知识的再利用显得较为容易,因为这些知识的标准化及共享显得更有动力。这种成功的创新会以专利等知识产权等形式存储于创新个体,而这种标准化的知识可通过价格及市场机制获得共享结果。而在不成功创新过程中,由于创新结果的失败而往往让创新者缺少动力整理创新活动沉淀下来的知识,基于更换主体的知识共享更无从谈起。而事实上由于创新的失败也使得创新成果很难标准化并以市场或价格机制得以流动。这种散乱而非标准化的知识中不乏经验、教训及对下一阶段成功创新的暗示,因此这里的具体操作路径包括:①建立创新失败宽容机制,促使其他创新主体关注失败创新的过程及经验;②加强区域内的人际沟通及合作的可能性,如网上创新论坛,各种创新协会及俱乐部,加强失
败创新经验分享,从而事实上推进更换知识(创新)主体,达到知识有效再利用的目的;③对知识的标准化整理也很关键,这里更强调对失败创新过程的整理与反思;④通过区域创新主体创新过程中代际的传、帮、带,私人关系的沟通,家庭式的创新习惯沿袭等非正式的方式起到更换创新主体,进行区域过去创新活动更换主体的知识共享的目的。以上这些路径既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的研发活动,又可防止创新知识老化而失去市场及应用价值。从而使这一类知识也成为区域特色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基于地方技术标准建设的知识共享
地方技术标准建设过程对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意义重大。由于技术标准及其评估对企业来说都是外生的,因此通过超越企业边界的区域知识分享过程可使单个企业(创新个体)通过能动性地参与相关领域标准环境机制建设提高其自身的创新绩效,获得超额创新利润。由于技术标准的创立涉及到大量的相关技术,迁回生产方式及技术体系的迅速膨胀更加剧了这些技术的分散程度,由此,技术研发知识共享,尤其是在技术标准确定之前的知识共享是必要和必须的。涉及地方技术标准建设进程的知识共享可通过两种渠道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建设:①在行业广泛技术知识分享过程中积极参与到标准制定进程中,掌握技术标准制定进程,为创新主体技术路线圈定范围;②吸引其他创新者参与到创新主体创新技术轨迹中来,由此形成规模化的既得利益群,从而壮大技术标准潜在势力范围,为未来技术标准制定赢得发言权,并诱致更多主体在较高创新平台上参与创新活动。区域创新能力培养有别于线性的管理方式,地方技术标准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跳跃平台,地方技术标准的达成可增加区域集体创新资源,为提高区域创新存量和流量做出贡献。
3.3 基于区域软技术获取的知识共享
软技术是区域创新能力的集成体现。软技术指区域以管理活动为主体,综合运用人的知识、经验、思维创新等现代科技成果(智能技术)和程序、规章、制度等(软件化信息),并且倾向于借助物质技术手段(如电子计算机)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区域技术群落。它的目的是寻求诸多系统要素的合理规划、组织、协调(包括人际关系)与有效控制,使系统要素从无序(或低序)向有序(或高序)转化,以达到预期的经济效果或社会效果。区域知识层级可分为个人知识、团体知识、组织知识及区域知识。不同层级知识具有不同特征。其中个人知识宽度及深度受个体精力及寿命等限制,并且其内嵌性也小些,可通过个体流动而获得知识的移动,这种内嵌性的缺乏使其难以形成区域竞争力的依托。区域知识由于主体多元而具有较优的宽度及深度,其内嵌性更强,因此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依托。但这一过程需要区域软技术的整合才能转化为区域创新能力,具体路径如图3所示:
这样,个人知识通过知识共享可上升为团体知识、组织知识和区域知识。随着层级演变,知识的内嵌性愈强,知识宽度与深度也随之提高。在这一知识共享过程中,区域通过柔性及弹性管理可有序地形成区域特色的规程从而形成区域软技术,区域软技术的直接目的是规范区域创新主体之间的协作性。软技术培养使区域范围内各主体可以集区域范围能力之大成,降低磨擦成本和搜寻时间,有效配置区域资源,适应创新项目对团队和集体智慧的要求,为区域内各主体协同开展创新提供快速通道。区域软技术建设符合能力的立体系统性特征,在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可有效避免短板效应,从而为形成区域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当然,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也正向作用于区域软技术,而区域软技术的丰富通过知识共享作用于区域知识,继而作用于组织知识,最终也丰富了团体知识及个人知识,从而形成具有区域特征的良性循环体系。区域软技术具有历时长、投入多、收效慢、难度大、风险高、外部性强等特点。在建设过程中具体路径包括:①政府投资的地方文献整理,总结地方文化、风俗及具有地方特征的技术工艺出处及渊源,做好公益性知识平台的储备从而克服区域软技术历时长、投人多、收效慢的非市场性特征;②产业链条的区域有效延展及升级,实现对软技术的挖掘,包括对现有特色地方产业的深度再挖掘及精细度的再追寻培养,从而在此过程中细化地方软技术与区域生产力的匹配。③共性技术平台的搭建、展会、报告等经验的总结,最初的建设多依赖于地方政府的引导,随着区域环境建设及创新主体意识的增强,政府将以营造创新营利点方式逐步退出而使其蜕变为市场行为。
3.4 基于区域创新与金融资本配置的知识共享
创新是金融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途径。创新能力培养需要金融资本支持,现代经济体中金融资本与创新主体常常被分割开来。缺少适当的融资资源是创新可能性与高密度尝试的主要障碍。而两者之间的知识不对称将会影响两者配置效率。知识共享可以两种渠道作用于区域创新与金融资本配置,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①关系融资。这一类型知识共享更适宜于小企业与其投资人之间。关系融资是在难以合约化状态下提供融资的一种方式,常常发生在有关融资的信息和知识无法标准化的情况下。如知识共享使纽约的珠宝商(Jewish orthodox SECT)在融资时可不签订任何协议。关系融资中资本方可通过知识共享了解或更细致地了解到创新产出前景。区域内金融资本与创新主体的知识共享可以避免金融资本甄选创新时的逆向选择问题’。这里,关系融资网络中结点本身及之间拥有信息的时效性、针对性及其反复的巩固加强等正是创新能力建设的过程。具体路径表现在:最初创新主体(如企业)通过购买长期的含有佣金的隐性合同,使其与投资人及时快速建立紧密关系。随着关系时间长度和范围的扩展,投资人更好地理解和监督创新主体,较大程度实现知识共享,从而保证创新主体在未来获得最优的资本配置,从而提高了区域创新效率、减少创新成本。②间接融资。这一类型知识共享更适宜于大中型企业与银行之间。同时,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小企业无论在企业经营管理及技术装备水平、市场开拓能力、人员素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均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这样地区的小企业也可优先考虑知识共享基础上的银行贷款。这样的区域银企知识共享无疑有助于银行获得更真实信息与知识,从而更有效辅助企业在有高盈利前景的生产和研发活动中获得超额创新收益,促进银企更紧密联系,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4 结语
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可有效降低区域发展成本,实质上减少对他国技术的路径依赖,帮助企业及其他创新主体完成创新能力自身建设的有效过渡。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常常有大量的知识涌现,同时也常常需要利用大量的知识。在知识与创新能力的互动转化过程中,知识共享是两者的天然纽带。区域内知识源及知识主体的多元性、隐性创新知识的大量存在、信任程度差异、信息不对称等造成区域知识不对称,从而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效率。如何进行区域知识共享是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在过去区域创新活动中、
地方技术标准建设中、区域软技术获取中及区域创新与金融资本拟合配置中的知识共享是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路径。
参考文献:
[1] Prencipe A. Breadth and depth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lies in com-plex product systems: The case of the aircraft engine control system.Research Policy, 2000,29(7/8):895-911
[2] Spencer J W. Firms' knowledge-sharing stralegles in the global in-novation syslem: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Bat panel display in-dustr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3,24(3):217-233
[3]Davenport T D, Prusak L.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know. Harvard :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80
[4] Nieto M, Quevedo P. Absorptive capacity,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innovative effort. Technovalion, 2005,25(10):1141-1157
[5]Majchrzak A, Cooper L P, Neece O E. Knowledge reuse for innova-
tion. Management Science, 2004,50(2):174-188.
[6]门熙新,黄擎明软科学与软技术导论,软科学,1992(3):1-5
[7] Savignac F.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constraints on innovation: Whatcan be leanaed from a direct measure?. [2010 -06 -28]. banque france, ft
关键词:中国电影 电影艺术 电影教学
一.引言
目前我国高校的电影教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许多高等院校对电影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纷纷开设了电影欣赏必修、选修课程,把电影欣赏课程作为教学计划的一部分,作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600所高校开设了影视类的欣赏课程。相信今后还有更多的高等院校开设此类课程。可以说,我国高校影视教育正逐步推广和普及。笔者于2006年9月开始,至今一共5个学年,在自己供职的高职院校开设《中国电影欣赏》课程。它是一门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一学期教学16周,一周2学时。课程一方面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电影发展的基本脉络,掌握中国电影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影欣赏的一般方法;另一方面,通过观看、评析和研讨中国不同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影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欣赏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中国电影欣赏》课程每学期开设三个班,每班80人。5个学年来,学生选报课程的热情高涨,表现出极大的喜爱,先后有2400名学生选修了该门课程。而笔者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有了一定的体会。
二.中国电影欣赏的教学策略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高职院校一般没有影视专业毕业的教师,电影欣赏课程大部分由中文、或音乐、或英语专业的老师担任。这些教师在专业背景、知识结构上存在着局限性,属于“半路出家”,开设电影欣赏课程,主要是出于“自己喜爱电影艺术”、“学生对电影很感兴趣、报名人数众多,开课没有问题”、“建设校园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显而易见。一方面,教师要通过进修学习,提高自己的电影文化素质。第一是思想素质,要充分认识到开设中国电影欣赏课程的目的和意义,要把它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来建设。第二是业务素质,教师要积极、主动、深入地学习中国电影基础知识,钻石电影教育的基本理论,提高电影思维能力,研究电影文化课的教学规律,掌握电影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法,例如了解蒙太奇、长镜头、慢镜头、特定镜头等手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去指导学生欣赏电影,做好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及相关行政部门要重视中国电影欣赏课程的开设,就像重视其他专业课程建设一样,为了快速提高教师电影教育教学能力,应该投入财力,派遣教师外出参加研讨会,进行专业的学习和进修,鼓励年轻教师攻读影视方向的博士生,鼓励支持老师申报影视教育的教研课题,通过课程研究,提高教师电影艺术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甚至创造条件,有意识地引进具有电影专业背景的教师人才。
2.精心选择电影样片。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主要载体和重要保证。开设公共选修课是否成功,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否受到学生的欢迎,课程的教学内容至关重要。根据中国电影欣赏课是一门公共选修课,是一门对非电影艺术专业的高职生进行电影艺术普及教育的课程,而且只有30多个学时的实际情况,我们摈弃面面俱到,因材施教,对教学内容采取了“精讲理论,精选影片”的做法,取得了优良的效果。
学习欣赏电影,与学习其他艺术学科一样,必须把理论知识与作品欣赏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从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两个方面,深刻地理解电影。因此,把中国的电影发展历史、电影理论思潮、电影艺术特征、电影欣赏方法等理论知识,作为课程第一、二次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中国电影的概貌,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为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打基础。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不需要给学生讲太多高深的电影专业和理论知识,而只需要让学生懂得今后对于自己喜欢的电影作品怎样欣赏、为什么欣赏就达到了目的。
有了基本的理论知识,选择哪些中国电影作为课堂的教学内容呢?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中国电影一百多年的历史,先后诞生了无数上乘之作,由于课程的定位与学时的限制,这就要求我们精挑细选。在选择影片上,我们采取了“兼容并包”、“举一反三”的策略。考虑影片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中的地位,考虑其艺术性、商业性及国际影响,考虑学生“喜新厌旧”的心理特点,我们确定了包括在内的10多部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影片作为教学内容。它们分别是吴永刚的《神女》、费穆的《小城之春》、谢晋的《红色娘子军》、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冯小刚的《天下无贼》、陆川的《寻枪》、宁浩的《疯狂的石头》、李安的《卧虎藏龙》、成龙的《警察故事》、刘镇伟的《大话西游》、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以及一两部新近上映的国产片。上述影片都是不同时期的经典之作,可观可感,类型多样,以点带面,有利于学生了解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脉络。如30年代的《神女》是中国无声片中的典范,其各方面的完美,使今天的学生看到了昔日中国电影的成就;40年代的《小城之春》,蕴含着温情与关怀,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让学生惊叹中国电影人对世界电影史的巨大贡献;90年代的《霸王别姬》,让学生领略到第五代导演的风采,《寻枪》让人感受到了中国电影新生代的崛起,而《卧虎藏龙》、《警察故事》等电影则让学生目睹了港台电影的绚丽……实践证明,通过对这十多部电影的观看和评析,学生对中国电影的发展线索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状况也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3.合理设计电影欣赏方案。
中国电影欣赏既然是一门欣赏课程,就必须有观摩和评析两个环节,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绝对不能只有“观摩”,把“观看”作为教学的全过程,没有评析,师生不做任何的思想和观点上的交流、探讨。相反,一味地由教师滔滔不绝,也是不行的。因为电影欣赏课不同于一般的课程,电影是视听艺术,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其艺术魅力,光听教师讲,或者只有师生研讨是不够的,还必须观摩影片。鉴于上述原因,《中国电影欣赏》课堂教学一般分两个步骤,一是现场观看,二是师生研讨。时间分配是1:1,每次课完成一部电影的教学,时间为2学时。之所以只安排1学时的时间现场观摩影片,是因为高职生对电影相当喜爱,学习电影艺术知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较高,课前布置学生自行观看,而如今学生寻找电影资源并不困难,非常方便,课余时间通过互联网、校园BBS平台、电子图书馆及老师的教学博客等,就能够完成课前的预习。课堂上集体观影的时间适当减少,用更多的时间进行研讨、切磋,教学效果更好。
学生在课堂现场观摩影片并不是盲目和随意的,需要带着问题进行。这些问题多数是教师在课前设计好的,有时候是学生心存疑惑主动提出来的。观摩也不是把影片从头到尾观看一遍,而是在课前已经要求学生预习观看的基础上,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选择地播放经典、精彩、重要片断,能够充分展现导演电影艺术风格及影片主题思想、人物性格特征、细节等片断,或者由学生提出需要重放的片断。这样做,目的在于唤醒记忆,加深印象,为下面的研讨做好充分的准备。需要提出的是,学生在观摩电影的时候,教师不能无所事事,要做到“入乎其内”,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感知和投入程度,搜集学生的观影信息,作为研讨的切入点和基础,使到研讨更有针对性。
看完影片,开始相关分析和研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影片的故事人物,或者导演的风格、演员的表演,等等,结合电影热门话题,由浅入深地开展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从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方面入手,努力营造自由平等、轻松快乐的情境,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把自己不同的见解说出来,并且适时地参与互动讨论,进行分析点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和意识,逐渐教会和提高学生自己欣赏电影的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在学生充分、热烈的讨论之后,教师最后做画龙点睛的归纳讲授,讲授不仅涉及审美层面,还要进入到文化层面。
上述所谈的,是先观摩影片,后师生研讨。其实教无定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例如,先由教师讲授一些影片的背景知识或者趣闻轶事,或者先由学生就电影的某一方面发言,然后分段播放,或者定格观看,边观摩影片边评析讨论,通过这样的方法,给师生创造互动的机会。
4.开设电影欣赏博客。
中国电影欣赏课程教学要更加有效,单靠课堂的时间是不够的。还要采取更多的方法,拓展教学空间,延长教学时间,搭建更多的学习平台。开设电影欣赏博客延伸教学,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博客(Blog)作为一种数字化、全球化、现代化的崭新网络交流工具,以其特有的即时性、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特点,以及其所具备的让使用者自由展现其思想、个性及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共享等功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青睐,成为教师知识管理、教学以及研究等方面的重要工具。在进行《中国电影欣赏》课程的教学时,我们从课内到课外,从现实到虚拟,通过博客打破一周只在课堂上见一面的局限,创造“天天教学电影”的机会,构建师生审美教学的交流平台,营造浓烈的学习气氛。我们有针对性地提供学习资源,放置学期欣赏的所有影片,供学生随时点击观看;学期的教学大纲、计划,每一课的教案、课件,都一一罗列其中,让学生随时查阅;张贴教学电影台前幕后的更多文字,让学生获得课堂内没有涉及的知识及信息,更全面、深入地理解电影;及时转载中国最新的电影消息和评论,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电影,引导其观影。在博客上,学生还可以自由、轻松、简易地公布自己对电影的思想和看法,提出问题,互相探讨。我们教师则经常上传电影随笔、教学心得、教学反思,让学生窥见教师的思想火花,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地分享教师的研究成果。此外,利用博客,我们还可以搜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开展学生对教学评价活动,通知,布置作业,等等。
三.结语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中国电影欣赏课在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中不可或缺,它适合高职生的文化心理特征,深受高职生的欢迎,在提高学生电影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研讨,掌握了中国电影知识,熟悉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对当代中国电影的现状、发展前景有了更多的关心和思考,对电影能够做恰如其分的评价,审美和欣赏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大珂.普通高校开设《影视鉴赏》课程的初探[J].电影文学,2011(4)
[2]余志平.地方高校影视教育教学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J].电影文学,2008(17)
[关键词]农业教育;网络技术;挑战;动向
网络农业教育(agricultural e-learning)是指在农业教育中,利用Web网页和其他互联网技术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教育模式。所以,它是农业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的产物。与传统的农业教育方式不同,这种模式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利用强大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大学可不受时空限制地将教育服务传送给任何地点的任何人,完全突破了大学校园的局限。网络农业教育支持学生或农业工作者以在线的形式,学习传统的农业知识模块、课程和项目,同时也可提升学习经历的价值,支持新的学习方式。它促使当前的农业教育由“教师中心”模式向“学生中心”模式转变,即:教师成为学习经历、过程和环境的设计者,而学生成为更加独立的学习者或共同学习者。
一、网络农业教育的现状
当前,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诸如饥饿、食物匮乏、土地沙漠化、森林乱砍乱伐以及干旱等生态挑战;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它们也时常要考虑转基因食品、疾病爆发、作物保险等问题。反映在农业领域里,过去几年中,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有成千上万的小型农场被迫关闭。当然,问题不是技术层面的,而是农业工作者难以获得他们需要的信息。对于像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幅员辽阔的发达国家,推行网络农业教育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因为它可以把有用的信息传递到一些偏远的地方,避免因地域、政治或其他因素造成“信息堵塞”。
1996年,网络农业教育首先在澳大利亚兴起。随后,美国和欧洲也迎头赶上,而加拿大在这方面明显落后上述国家。但鉴于网络农业教育的诸多优越性,加拿大农业教育决策部门如今已把网络教育当作优先发展的重点。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家所倡导的网络农业教育非常多样化,譬如强调网络教育手段的灵活性、面向市场制订培训计划、力推农业硕士教育课程等。加拿大农业及其食品协会(Agriculture and Agrifood Canada)曾做过调查,发现网络农业教育的推广者有一个曲线变化的过程。其中,最初只是一小部分探索者在努力尝试推广网络农业教育,比例仅为5%左右;其后,另外一些人也加入进去,比例逐渐达到了25%;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有效性得到证明之后,那些实用主义者和保守分子也开始乐于推广网络农业教育,比例则从25%陡然升至75%。这种新型教育手段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非洲只有11个国家开通了互联网;但4年后,非洲所有的53个国家均能上网,虽然这仅局限于一些首都和大城市。与西方发达国家相似,这些国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特别是在乡村接入互联网以及采用新的计算机技术之后。事实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自2001年以来,其网络农业教育的发展速度一直很快。像赞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Zambia)就通过名为“学习共同体”(Commonweahh ofLearning)的网络教育计划,向民众传递大豆和豇豆的培育技术。而在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以及纳米比亚等国有了网络教育点之后,该计划更是深入到了偏远的乡村农业区。
此外,南亚的巴基斯坦近年来也一直在大力发展网络农业教育。该国现有7500万农业人口,他们分散在3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上,再加上迅猛发展的电信业,所有这一切都为发展网络农业教育提供了潜在的可能。由于巴基斯坦目前约有300万网民,阿拉玛・伊克巴尔开放大学(Allama Iqbal Open University)为此在全国建立了1400多个学习中心,并开通远程教育,借此吸引有条件上网的农民求学,增加他们的受教育机会。
二、网络农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前,全球正在开展的大多数网络农业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其中的很多个教学计划并不具有可持续性。特别是当赞助资金告罄时,很多计划便不得不宣告终结。综合分析网络农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
1.教师层面:缺乏教学设计能力
很显然,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业教育,这是一个增强教学效果的革命性方法。然而,课程内容的提供者却大多不具有网络环境中的教学设计能力。Raulerson等指出,“在利用网络向学习者提供农业教育课程和培训时,不少机构和教学人员普遍缺乏教学设计上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匮乏是与这样一些因素有关的,如教师没有时间接受新技术培训,教育体系和技术体系的支持不够以及对网络技术会给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造成多大影响没有把握等。事实上,这些问题早在网络农业教育诞生时便被提了出来,但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
网络教师不等于“会上网的老师”。他既需要懂得如何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也要能够设计出一种适合学习者的电子化教育模式。只有这样,他才能把传统的课堂教学搬上网络,传递给分散在各地的学习者。但问题是,在一些教育者身上,课堂教学和网络技术的才能经常发生错位,从而导致了教学设计能力弱化。所以,学者Elliott Masie提出,对于网络教师而言,这样一些技能是必须的,它们包括:(1)课堂教学能力;(2)课堂教学设计能力;(3)网络教学能力;(4)网络教学设计能力;(5)发展网络教学的能力。
2.学生层面:电脑应用有待普及
与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同,网络农业教育的前提是学员必须掌握一定的电脑和网络基础知识。但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传播介质包括电脑、互联网等相对于广大的学员来说,数量尚嫌不足;另一方面,不少国家的农民到目前为止还是文盲,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接受教育的需求并不迫切。而美国农民的情况又有些不同,尽管都识字,但他们使用电脑和其他新技术的比例却不高。北卡罗来纳农业技术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Agricultural and Technical State University)于2005年准备对农民进行培训,教会他们使用农业管理软件。但很快培训者就意识到,这些农民甚至连如何使用电脑都不懂。毫无疑问,这会危及到网络农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开展网络农业教育特别是学校电脑和网络基础设施的安装和维护,依然十分昂贵。一些教室没有电话线,未能联上因特网;而没有足够的带宽,多媒体教育材料的作用就无法实现。考虑到这一点,加勒比海岛国巴巴多斯在开展网络农业教育时,就要求学生就近集中到地区教育中心,因为那里能提供各种在线学习的教育设施。
3.教学层面:实践环节相对薄弱
网络农业教育并非只是开个网页或设计个培训模块,这无法吸引学生报名参加学习。网络农业教育要得 到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十分注重实践环节教学。这和传统的农业教育方式并没有什么不同。因为对于农民来说,他只有亲眼看到、亲自实践了,才算真正掌握一项农业技术。学者Reid也指出,“无论是网络农业教育还是远程农业教育,关键是要有教学实践环节”。但就当前各国的网络农业教育而言,它们的侧重点恰恰都在于传授知识,而不是技能培训。
将信息技术或多媒体技术整合进传统的农业教学中,其目的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模拟、分析,使教学方式灵活、形象、生动。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取消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对农业这样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来说。目前,各国大多采取了诸如集中商议、对话讨论等网下教学手段,使学生参与到科研与社会实践中去。
三、网络农业教育的新领域
随着信息与交流技术的普及,网络农业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看好,因特网也成了农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为确保这一新兴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澳大利亚政府还向两大培训提供商斥资近50万美元,以帮助区域内长期失业和弱势人群找寻学习和工作机会,农业技术培训也是题中之义。而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动向来看,网络农业教育则有以下几个新的拓展领域:
1.农业管理教育
网络农业教育从技术培训转向农业管理始于2002年。那年,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和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学(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联合兴办了农业管理网络学院(Agricultural Manage-ment e-School),具体的课程则有:财政决策、土地所有权与出租、机械经济学、市场营销等,另外还有一些主题讨论。后者与课程一样,也有概述、内容、摘要、评述、练习、个案研究、讨论等。由于得到了很多大学教授和技术人员的支持,因此农业管理网络学院在创办后的3年内,就培养了338名学生。学生数的增加也给学院以很大的信心,而学院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充分利用电子媒体,扩充教育资源,使农业管理的网络教育效果最大化。此外,加拿大的一些高校也致力于强化农业管理教育。像魁北克省的麦基大学(McGill Uni-versity)就向巴巴多斯输出了“农场经营”课程。
从技术培训向农业管理的转变,表明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已进入新一轮的专业化分工阶段。这种现代农业具有以知识代替资源、以资本代替劳动、以机器代替劳力等特点。正是农业生产的日趋集约化和专业化,西方发达国家才更加重视农业管理人才的培养。这是和农业生产管理的发展趋势相吻合的,因为未来的农业工作者必定要懂农业、会新技术,且擅长产业化管理和经营。
2.综合农业教育
早在2002年,密西西比州农业厅副税务长Ricky Gray就表示:农业是“做生意”,因此农业教育必须要针对银行、政府等的政策调整而作出相应变化。受训者应有很快作出决策的能力,也能读懂财务盈亏表。这位负责人甚至预言:“如果你还是用5年前的方法从事农业畜牧,那你注定不会成功。”事实上,近年来各国都开始把目光聚焦到综合农业教育上,因为后者将经济学、贸易、融资、生产以及银行借贷等课程整合在了一起。目前,一些在线的综合农业教育课程已经“出炉”。像美国的爱荷华州立大学、堪萨斯州立大学以及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就能提供综合农业教育方向的网络硕士学位课程;而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也有类似的课程,参加在线课程学习的学生与那些到教室里上课的学生,在满意度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差异。
与此同时,一些私营企业也纷纷致力于发展在线的综合农业教育课程,譬如作为美国农产品最大发货商之一的先锋公司就以网络课程取代了为时一周的公共课程。此举的目的在于培训更多的学生和教师,效率也更高,而且还能提高该公司产品的知名度。利用网络教育,先锋公司还使美国中西部地区的老百姓对转基因食品变得十分敏感,同时它也利用这个平台培养自己的销售商和年轻的主管。
其实,二战后发达国家就不断扩大农业的内涵,从产中发展到产前和产后一系列过程,并以作物生产为中心向农业的边缘技术和交叉学科发展,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面向也从传统的农业生产管理部门扩大到与农业有关的生物技术开发、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行业。综合农业教育正是现代农业作为一个开放的庞大系统的具体体现,网络课程以此为发展方向,可以说适应了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3.农业病虫害预防
当前,通过牛奶、肉制品、水果、蔬菜以及谷物等的生产以及销售而带来的全球性“灾害”,可谓不胜枚举。美国国土安全部和农业部近年来特别关注“生态袭击”。除了病虫害预防以外,一些国家的食物生产商和销售商也制订了“生态袭击”发生后的应急预案,特别是像禽流感、疯牛病等全球动物源性疾病。而网络教育因其迅捷和可远程传递的特性,已迅速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预防农业病虫害侵袭的主要手段之一。
2005年,美国农业部就与肯塔基大学一道设计在线的“农业病虫害预防”课程,它对一般的百姓以及企业都适用。同样,2003年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疫机构也投入了1100万美元,计划用5年时间以提高该机构的网络学习和知识管理技能。另外,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其他一些国际组织也已经建起了在线的动物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防治指南。这些网络教育计划的实施,有助于全球开展低成本的农业病虫害预防。
毋庸讳言,网络农业教育开始关注农业病虫害预防,恰好说明了传统的农业教育向生命科学教育的过渡。其实,进入21世纪以来,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推进生命科学,农业教育的这种现代转型是与其相适应的,毕竟生命科学的发展水平也将影响2l世纪各国的竞争力。
[作者简介]
王东,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