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17:23: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发展困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7-0003-02
收稿日期:2012-05-06
作者简介:吴涛(1961-),男,山东莱州人,副研究员,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研究。“乡村教育是立国之大本”。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1]。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教育为国家义务教育的普及和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作出了贡献。截至2008年,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农民技能培训得到加强[2]。面对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新要求,农村教育却面临着来自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及落后观念等的影响,再次陷入了发展困境。
一、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农村教育主要是指在农村经济社区环境里,对农村居民(或农民)及其子女进行的教育[3]。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是农村教育,新农村的全面建设要依赖经过系统农村教育的劳动者,但是目前农村的劳动者素质远不能满足农业转型和农村经济结构多样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农村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传统观念影响,离农教育和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
“离农”教育就是以离开农村为教育目的,以农民进入城市生活而不是回归乡土为目标的教育[4]。这种观念在农村有很广泛的市场,得到了来自农村学校、教师、家长等各类群体的认同,认为送孩子上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升学跳出“农门”,离开农村。认为只有升学才是成才,升学率的高低是判断教育教学质量优劣的唯一标准;如果无望升学,达不到“离农”的目标,许多农村家长宁愿选择不送孩子上学,认为离不开农村,读书就是无用的。
2农村教育功能单一,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不够
新农村建设需要合格的人力资源,劳动力的升级转化与培养适应新农村全面发展需要的人是农村教育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但是,目前农村教育不论在定位上,还是在教学模式上都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中学教育定位和结构基本上仍然是单一的普通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完全脱离,素质教育、创业教育很难实施,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都不尽如人意;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教育中仍然是薄弱环节,不受重视,面临诸多困难。
3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农村发展需要
目前农村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无视城乡和地域的差异,严重脱离农村现实。在新课程倡导的多样化的教材中,竟然没有一套是为农村教育教学编写的,大多数新教材没有反映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情况,课程内容缺少与农村实际相符的话语表达及同农村现实相对应的内容,甚至农村与城市使用着同样的教材[5]。
在教学中片面、机械地传授基础知识,以升学为目标,以灌输为手段,千校一面,忽视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劳动观念、动手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学校很少开设劳动技能等课程,即使开设,也是形同虚设,教育知识的城市化取向严重排斥了农村生活中长期积累起来的淳朴的生活经验和智慧。其结果只能是为城市输送了少数精英,而对筛选下来的绝大多数青少年而言,基础教育并没有传授给他们在农村环境下生存发展的知识与技能,初中生回家务农的生存能力并不比小学毕业生强多少。同时,基础教育也没有为他们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产业转移就业提供知识支撑,去城市就业机会也非常有限[6]。
4师资队伍质量不高,教育教学质量偏低
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存在着队伍结构不合理、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教师待遇低、教师缺乏培训条件和机会等诸多问题。
同时,农村义务教育在量的增长之后面临质的提高。随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农村学校撤点合并,在许多人口大省农村学校还普遍存在学生上学难、“超级大班”等问题。城乡和农村校际义务教育均衡化还远远没有达到,农村教育质量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高中阶段入学率较低,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等还非常薄弱。
二、农村教育如何走出困境
农村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教育既有其共性的规律,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实现农村教育的现代化,不能完全按照城市教育的发展模式去办,而应该有自己的路子。
要着力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等等,都需要农村教育的发展必须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遵循其发展规律,契合农村经济社会的现实与未来发展的需要。
1教育目标要兼顾育人与社会服务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教师发展;培训;职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22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5.138
一、农村学前教师发展现状与困境
本调查以河北省一农村教学点附设幼儿园为例。该村常住人口一千余人。随着经济发展,当地兴起机械制造业,青壮年劳动力主要从事第二产业,妇女也外出工作,而家中幼儿无人看护及教育成为该村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撤点并校浩浩荡荡的展开,村小由1-6年级减缩至1-2年级,家长面临着孩子上小学高年级择校问题。部分家长倾向于将孩子送至收费较高的私立学校寄宿,原因有三点。一是孩子在家中无人照管,学习上也难以辅导。二是传统的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家长无需参与。在众多家长的眼中,教师是神圣的,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更要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而过分注重教师的作用,使得家长在教育中应该起到的基础性作用难以体现。三是迫于升学压力,在外求学拥有更高的教育质量。这造成了大量的低龄生源外流,使得村小生源难以保障。为提供照顾和教育儿童的场所,减轻家长的负担和压力,确保村小教学点的生源,就开办了村小幼儿园。
在此教育目的下,该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较低,教师的发展空间也受到了限制。幼儿园成为小学的附属品,依托小学发展而发展,由于没有学区经费支持,加之家长对教育投资少,收费标准很低,为100元/月。幼儿园屋舍为学校闲置房屋三间,与小学只一墙之隔,教师也没有独立办公室。幼儿园管理体制与小学基本一致,作息时间也与小学时间基本相同,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管理与教学体系。
幼儿园班额过多,师幼比过低:该幼儿园小班人数相对较多达30人,中班为21人,大班为25人。师幼比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1:7至1:8的要求。
幼儿园师资专业水平低,工资待遇低:幼儿园由于没有经费支持,所有教师没有编制,由一名教师负责后勤,三名教师分别负责三个班级,一名为专科毕业,其余两名初中毕业,平均年龄27岁。根据访谈,笔者还发现教师选择在幼儿园任教主要原因为:一是学校要求较低,能够管好孩子就行;二是自己的孩子在学前阶段,而在幼儿园任教,方便照看孩子。幼儿园教师工资1100元/月,相比去年800元/月,提高300元。
二、我国农村学前教师发展策略
(一)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前教师待遇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确立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分担、省统筹的项目财政投入体制,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加财政投入,大力支持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问题是教师的问题,农村教师的问题说到底是经费问题。对此,国家必须重视农村学前教师专业发展,加大财政倾斜力度,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
(二)增加对农村学前教师的进修奖励,扩大社会宣传
农村学前教育离不开农村学前教师的辛苦耕耘,他们是乡村社会知识的守望者和传递者,没有他们的耕耘,但农村教育将是一片沙漠。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就要重视学前教师,但农村普遍尚未形成这一观念。国家层面颁布一系列幼儿园规章以及2011年来“学前教育宣传月”的开展,让教师认识到学前教育的春天来了,同时也为社会再认识农村学前教育和教师提供了平台。另外,要通过奖励和宣传增加学前教师的自我身份认同。农村小学教师通常去县城培训机构培训,而农村幼儿教师却没有进修机构,进修机会少之又少。因此,针对农村学前教师教育发展要增设教育培训机构,适当对教师予以补贴,将“国培计划”开展到中华大地的每个教育角落。
(三)完善多元化学前教育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美国学前教师在职培训课程主要有四大领域:社会情感和身体发展(0-9岁)、儿童的创造性和语言、儿童的思维和问题解决、当代社会教育。英国注重保教人员质量,主张在短期培训班中进修,参加各种学前教育学术会议交流,聘请学前教育专家进行授课、现场指导,通过多种途径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与技能。
现今中国学前教师教育发展主要依靠职前培养、在职进修两种途径。英国EYPS培训项目中强调培训的重要性,要求构建多种基本培训途径,以满足不同地域和人员的受训需求,同时也实现了提升教师职前素养的基本目标。而在职进修主要依靠学历进修,这与中国农村学前教师教育发展现状远远不符,因此学前教育教师培训要适合农村教育实情,因地制宜,遵循经济性、实用性、个别化原则。
一、小额贷款的定义与特点
1.小额贷款定义
所谓小额贷款是以个人或家庭为核心的经营类贷款,其贷款对象通常是个体商户、小业主或小作坊等。小额贷款的含义主要有两点,首先,小额贷款是以贫困或中低水平的收入群体为目标客户,并为其提供符合自身偿还能力的小额度贷款。其次,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向特定的目标客户提供特定的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从而使其自身达到财务自立和经济持续性发展的目标,这也是小额贷款公司与一般的政府捐助机构在扶贫方面的主要差异。
2.小额贷款特点
(1)贷款对象多为贫困户
小额贷款的最主要特点是贷款对象多为贫困户,由于部分贫困人群生活贫困,但却具有改善生活现状的强烈意愿,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通常因为缺少进行生产所需要的资金,束缚了其生产能力和相关的劳动能力,而小额贷款对贫困户的资金支持有效地改善了其目前的生产、生活状况。
(2)贷款主要用于生产而非消费
与消费贷款相比,小额贷款主要是通过向特定用户提供其生产所需要的资金,进而帮助其提高生产效益与其自身的生活水平。因此,小额贷款的社会作用对象为生产,而非消费。
(3)贷款额度较小、期限短
缺少相关的资产偿还能力证明是贫困用户难易获得一般商业贷款的重要原因。由于小额贷款不具备在贷款人违约后处置其有价资产的相关权利,因此,小额贷款一般采用分期还款的偿还模式进行资金的逐步回收。另一方面,由于小额贷款需要信贷用户每周或每月偿还其自身的债务,因此偿还期限较短,利于农村资金流通的同时,也减少了企业自身的经济积累。
二、我国农村小额贷款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开始实行小额贷款的信贷模式,国家相关部门通过借鉴国外经验,逐步进行我国农村小额贷款模式的自我摸索工作,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村小额贷款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96年的自我摸索阶段,在该阶段中,主要借鉴相关国际经验解决我国农村自身小额贷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二阶段为1996-2000年农村小额贷款的定点推广阶段,在该阶段中,农村小额信贷工作初步形成了以非政府性的营利组织为贷款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趋势。第三则是2000年至今,农村小额贷款已进入了大力发展阶段,我国多数农村根据国家的相关贷款政策开始尽心小额的信贷活动,在增加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较大贡献。
三、我国农村小额贷款的效益分析
1.小额贷款的经济效益
小额信贷通过向特定的贫困户或需要扶持的个体商户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不仅可以帮助人民摆脱贫困,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据统计,仅2012年一年,我国主要金融机构在农村的贷款投资已达到了14.53万亿元,而其中小额贷款投资所占的比率达到86%,相较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贷款的投资比率提高了将近40个百分点,随着小额贷款在整个农村贷款比例中的迅速增长,我国的经济建设工作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农村贫困户而言,其通过小额贷款不仅解决了当下生产的资金短缺问题,同时对于将贷款资金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大幅度增长,提高了农民整体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从整体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2.小额贷款的社会效益
与经济效益相比,小额贷款为农村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更加明显。一方面,小额贷款经济发展模式的引进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的贫困问题,同时也消除了农村社会中的诸多不稳定因素,从而为我国农村的生产与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小额贷款经济模式的引进通过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首先,农民在进行贷款前通过对具有较大发展前景的项目进行分析,其次,在获得相关的信贷资金后,通过将其投入发展前景良好的项目中,进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四、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信贷资金供需失衡
信贷资金供需失衡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强对我国农村建设的重视程度,使得农村也开始大规模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而就目前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情况看来,其所提供的信贷资金可以较好地满足我国的农业生产工作,但对于二、三产业的发展,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使得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并不能像除了农业外的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从而出现了资金的需求量超过了资金供应量的情况,对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阻力。
2.农村小额信贷的载体不足
作为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发展过程中的另一难题,小额信贷的载体不足不仅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对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较大的阻力。首先,我国农村小额贷款的发放主体主要是农村信用社等正式的金融机构,而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民间信贷组织则发展较为缓慢,因此信贷载体的缺乏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小额贷款的发展。其次,对于已经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民间贷款组织由于未得到国家相应的利率、资金和政策支持,在进行农村的贷款工作时一般都抱有谨慎的态度。综上可知,信贷载体的不足对于我国农村小额贷款的发展也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
3.贷款的资金使用率较低
就现阶段我国农民而言,在获得相应的信贷资金后,对于将该笔资金投入到何种项目中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其并不明确,因此通常出现相关资金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的情况。另一方面,对于部分发展前景较好的农业项目,由于却法相关的生产时间经验,虽然知道该项目可以为其带来较大的收益,但是却缺少项目运行的具体措施,在增加了项目开发难度的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小额贷款资金的使用铝。
五、解决农村小额信贷问题的相关途径
1.加强多元化信息载体的建设
在小额信贷应用于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虽然信贷载体包括了农村合作社和民间营利性组织等各种多元化的资金载体,但在小额贷款中,仍需要以政府主导的政策性信贷模式下的金融机构为主体,进而开展对农村小额贷款的具体工作。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银行与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在农村的开展力度,从政策的角度出发加强小额贷款的多元化信息载体建设。另一方面,国家也需要通过下达相应的政策鼓励城乡合作社、小额信贷基金组织等信贷机构在我国农村的投建,从而加强小额信贷在全国范围内的农村推广力度,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2.加强农村小额贷款的风险控制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受环境因素影响严重,且具有较高的不稳定性,这使得我国大多数的金融机构对农户信贷业务的开展望而却步,这种投资的非自愿性不仅影响了相关金融机构对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同时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阻力。另一方面,对于顺利开展相关农村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而言,由于其对相关项目在进行资金投入后所获得的效益并不能进行准确的判断,如果项目发展良好则可以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但若在资金投入后项目并未达到预期的发展效果,则将会为相关金融机构带来较大的财产风险,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小额贷款的风险控制,从而为小额贷款工作的开展提供稳定的环境。另一方面,农户与相关部门主体也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避免在贷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例如相关信贷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信贷分先评估机制,对申请贷款的农户的经济背景进行详细了解,从而将贷款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控制在贷款工作的初期阶段,又或者信贷机构可以通过加强对农村小额贷款风险预警机制的实施力度,从而有效地避免在贷款业务进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
3.实现农村小额贷款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与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中的青年劳动力大多数都转入城镇中去实现自身的梦想,这使得包括劳动力在内的我国农村资金严重外流,而对于农村现有的相关资源,由于利用程度较低,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较低的资源利用率使得相关农户在进行小额贷款申请时,缺少了相应资金偿还能力的证明,不仅为其自身贷款造成较大的不便,对于小额贷款整体在我过农村的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阻力,因此,在今后的农村小额贷款工作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必须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结合我国农村小额贷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合理引导资金回流,并促进我国城镇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对农村小额贷款的金融生态保护宣传力度,从而实现小额贷款的市场协调性,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民积极性;特色农业;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政策引导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以来的近40年间,山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层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日渐多元化,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种种困境,遭遇发展瓶颈。我的家乡是一个革命老区,对这个问题体验更深刻,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找到发展的新路径?这个问题是政府决策的问题,也是每一个山区出来的大学生应该关注的问题。
从现实情况看,我所在的县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数据看,农民的实际收入增长缓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我县2013年统计局数据,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4229元,农村居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0930.22元。但农村的纯收入统计往往会忽略人力成本,再忽略农村在数据统计中的取样、地方政府的政绩需要等,农民的实际纯收入还会低一些,脱贫致富还行走在路上。
二、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近年来,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仍显落后,突出表现在水利设施建设的严重落后。地方政府重视了大中型水利建设,但农村实用型的水利设施大多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年久失修、产权不明、管理混乱,导致了水利灌溉难以为继。私人新建的一些水利灌溉设备都是单纯的商业运作,规模小、效益低、成本高。凡此种种,导致了农村的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差,农民增产增效的期望值很低。
三、农业资金投入难度大。随着生产成本的加大,农民的生产投入需要资金支持,尤其是要在进行生产经营时的资金缺口很大。农村信用社贷款手续繁琐、数量不足。投入的不足,影响了农业的经营性发展和生产领域的拓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大发展举步维艰。
四、农村发展的体制存在。如今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但依然存在一些制度性的障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资产资源盘活利用不够,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流转交易等仍在探索试点;政府在农产品的销售环节工作力度不大、方法不多,不能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政策性支持;农村金融体制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即使最基本的支农资金也难以足额到位;农村尚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合作组织,农村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机制,没有农业新技术推广机制;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个体贩运规模小且不稳定,区域市场发育不全,大宗农副产品难以及时有效地销售出去,远远不能适应农产品的流通要求。
五、劳动力相对贫乏。随着农村与城镇生活质量差距的加大,尤其是教育与医疗资源的严重不均衡,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尤其是青壮年长年脱离农村,这就造成农村劳动力多为留守妇女和儿童,留在农村的男性农民的老龄化严重,加之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开始出现抛荒现象。
六、农业生产投入大,产出小。近几年,农业生产成本持续增加,化肥农药和人力成本的增幅远远大于农民的产出增幅。经济类林木如苹果、樱桃、葡萄、桃子等项目收益稍好一些。单纯种植农作物,丰年尚能维持成本,若遇干旱,即使加上国家粮食补贴,也是入不敷出。以苹果生产为例,从化肥农药、苹果套袋、人力成本、灌溉浇水、储存销售各个环节的投入看,要占到毛收入的35%。一些劳动力不足的农户,不得不忍痛割爱,减少经济林木数量。
七、农民的生产收益相对偏低,农业的回报率低。相对其他行业,农业投入产出比例差距大,与工业、服务业相比,从事农业的收入相对较低,生产周期长、见效慢、收效低;受资源环境约束,农业规模扩张难度大,依靠转型升级提高效益效果不好;种粮的比较收益比其它经济作物低,出现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务农,从而出现农民大量逃离农村和农业,间接引发耕地面积减少、弃耕撂荒等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山区农村不能完全依赖“工业强县”的政府决策来改变现状,更迫切、更现实的是立足农村实际,创新发展农业,拓展生产和经济领域,只有这样,才能突破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找到实现农民增效增收的新路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仍然是工作首位。投入大、收效低的现实和城乡差距的加大,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新农村发展要尊重农民的利益和意愿,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准;要靠政策调动、经济引导和生态依赖,为农民搭建一个适应新形势下能实现自我价值、能发家致富的舞台。
促进特色农业的开发合作。以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应用,逐步建立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以土地经营权抵押实现融资;依托区域苹果展览会、有机蔬菜展览会、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农业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引进一些农业深加工企业,展销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扩大区域内农产品知名度,提升农业效益。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是有效表达农民利益诉求的非政府组织,能够通过规范的渠道与政府平等“议价”,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是实现和保护农民自身利益的有效途径。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存在邻里效应,当前农民合作组织的发起人往往是农村能人,有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大的号召力、说服力,对村庄有较大的影响。这些“懂理论、会操作、留得住、用得上、养得起”的农村能人,是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本。这类组织可以加强农民与各界的经济联系,可以缓解了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可以减少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和积累,可以扩大产业链条,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长效机制。
我国农村金融困局在于农村金融资源处于极度匮乏或遭剥夺的状态。农村金融需求抑制和农村金融供给缺失导致农村金融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无法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和均衡的发展。金融贫困加深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平衡。农村金融贫困地区金融供应的稀缺与萎缩使得该地区新型农村的发展受到限制。以传统经营方式从事传统的低效益的农业生产势必加大该金融贫困地区与其他较发达农业经济地区的差距。加深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平衡。中国农村金融贫困的主要原因为农村金融投资软化、农村金融资源流失以及农村资本流动梗阻。经济基础薄弱抑制了农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农村金融的萎缩与弱化又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从金融需求来看农村金融困局的成因
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是农户和农村企业,农户和农村企业缺乏因来自不同方面的影响从而导致农村金融需求不旺。一是贫困农户的金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而被强制性揭止。贫困农户是一种特殊的金融需求主体,其简单再生产和基本生活资金均较短缺,往往从客观上产生金融需求,但作为金融机构的贷款对象,其贷款风险较大,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正规金融组织的贷款供给范围之外,这部分金融需求往往被强制性的揭止。二是已基本解决生活温饱问题的农户,他们具有一定的信用能力,一般较为讲求信誉,但因其力量单薄,所产生的金融需求十分有限,金融机构对他们的贷款仅仅限于小额贷款。尽管如此,因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不足,难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这部分农户的资金需求,从而抑制了部分金融需求,限制了他们金融需求发展的欲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金融需求冲动。三是乡村企业是立足于当地资源而由乡村投资发展起来的,这类企业生产技术简单,抵抗风险的能力较低,其发展能力十分有限。因市场不确定性较大,乡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所面临的风险也较大,因此,其产生的合理的金融需求也常常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特征决定了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先天不足。中国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多产生于维持基本生存的必要,这种需求并非建立在还本付息的基础之上。农民收入的不确定性与非固定化导致农村消费性金融的脆弱性,现代金融所产生的消费信贷常常以居民的预期收入为信用保证,而中国农村农民的预期收入则具有不确定性,削弱了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基础,造成农业贷款采取的是消极的逃避策略。
从这个角度分析,国家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给予的经营自越大,其放弃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倾向越明显。
农村信用社力量单薄,难以负重。商业银行收缩农村金融机构,采取“多存少贷”的撤出农村金融的政策后,使得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后,其职能定位为“为三农服务”,是农村金融的主要机构。事实上,由于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的放弃,农村信用社几乎是独立承担国家的支农任务,对于力量单薄的农村信用社而言,无论是其对金融资源的占有与运用,还是其经营决策与管理水平,或者其员工素质等方面,都不能为农村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从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来看,都导致农村金融贫困化。而路磊(1998)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农村金融的贫困对农村经济发展同样表现为负效应。
四、农村金融贫困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我国农村金融困局在于农村金融资源处于极度匮乏或遭剥夺的状态。农村金融需求抑制和农村金融供给缺失导致农村金融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无法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和均衡的发展。
1农村金融贫困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贫困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多年来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历程表明:农村金融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与此相伴随中国农村经济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农村金融相对萎缩,信贷资金大幅削减时期,农村经济增长幅度也回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甚至出现负增长。农村金融贫困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作用体现为:
(一)金融是经济的延伸与必要补充,金融的产生与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金融提供了有效的资金融通渠道,为产业资本的集中与资源配置的优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金融的市场化融资为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益创造了压力与动力。而金融深度发展所产生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则既可以防范价格风险,又能够确保产业资本运行的稳定性。金融贫困使农村经济长期以来未能借用金融的力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金融贫困导致中国农村经济成本的居高不下。从一定的角度分析,金融的产生起源于人们对金融交易成本的节约,因此高效能的金融可以极大地降低农村经济的成本,包括融资成本、金融交易成本、或寻租成本。而金融贫困导致的金融供应短缺则使得农村经济不能分享现代金融创造的低成本效应。
(三)金融贫困影响了农业经济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金融对经济的作用较突出的表现为金融资源对实体经济资源的引导作用。金融资源的合理安排,可以优化实体经济的资源配置,从而促进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品的升级换代。金融贫困致使金融的这一对农业经济的作用无用武之地。
关键词: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困境;出路
“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得了中国”,这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农业、农村和农民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1]。而发展农村非政府组织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1 农村非政府组织的概述
农村非政府组织又称为农村草根组织,还有的称作农村非营利组织,它是一种集传统文化、地缘关系、群众基础结构、行政组织单位、社会实体、情感归属和社会归属于一体的综合型概念[2]。即主要是指在乡村范围内活动的,由农民组织和参加的,并以维护、实现和发展农民利益为目的的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社会组织。它秉承了非政府组织的宗旨,即具有自愿性、非政府性、公益性、非营利性、自治性等特点。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村一系列政策的改变为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农村在实行后,农民有了自主选择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权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的确立和不断完善,国家对农村资源的控制与调配方式也随即改变,国家通过对农村权力的放松,为农村非政府组织的生长发芽培育了沃土。
2 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困境
2.1 经费和人才难以保障,人均拥有量不足 农村非政府组织由于其性质特征的非营利性与公益性表明其与城市非正政府组织或经济型组织不同,它基本得不到政府的财政拨款或企业的捐款,差不多全部费用都需要由本村村民自行解决,这使相当一部分的农村非政府组织规模偏小,经费来源没有可靠保障。
2.2 农民组织意识不强,成员素质不高 相对于一些大名鼎鼎的城市非政府组织或民间社团来说,农村非政府组织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草根组织,前者的组织成员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精英人才,而农村非政府组织的成员则基本是当地农民,很少受过高等教育。教育水平的落后使其成员无法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不利于组织自身的建设,成员也就不能根据组织运行状况来改善组织管理,创新组织制度形式,这些严重地制约了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创新。
2.3 法律地位不明确,国家的相关制度法规不完善 目前为止,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村委会有法律上的明确阐述外,至今还没有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农村非政府组织的性质、特征、功能、地位、表现形态、作用范围、组织形式等作出明确规定,这使农村非政府组织在登记、注册、变更、扶持、维权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和统一标准。外加我国农村非政府组织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由于其组织者和参与者知识的匮乏和法律意识的不够强烈,加上各政府主管部门对农村非政府组织在登记注册等方面的管理较为严格,使其在资金、场所、构成上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
3 推进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出路
3.1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其生存基础 经济系统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发展状况决定着社会各上层建筑的发展状况。农村经济的自主性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基本要求的内在性支撑条件,是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源泉。“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才能带动农村的社会发展。由此可以说经济是农村非政府组织存在的基础。
3.2 培养农民组织意识,提高成员综合素质 首先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农村非政府组织的政策宣传。同时,注重吸引优秀人才参与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建设,并要要加强对农村非政府组织成员的培训,组织的领导者也可以请来一些专家对成员进行集体的教导,定期推荐给农民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书,以此弥补其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不足。
3.3 确立法律地位,健全法律体系,加强监督 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对农村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最重要的体现是依法管理的思想理念。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建立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来推动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而不是仅仅依靠行政命令,对其直接强制地下达命令。
农村非政府组织由于享有丰富的社会及自然资源,而且各种资源的使用情况关系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以农村合作基金会为例,其资金是由村民投入,如果发生问题就会直接地损害到农民利益,进而引起农民的普遍不满。由此可见,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失败也给了我们一警示:必须要加强对农村非政府组织的监督管理,而且必须要落到实处。
总之,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我国政府宏观政策的指引,还需要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也需要农村非政府组织向更高程度的发展提升。
参考文献
[1] 向安强.黄进强.新农村社会大系统[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农村税费改革的根本目标是规范农村税费制度,减轻农民负担。从改革的试点来看,这一目标已基本达到。但随着改革的推进,更深层次的问题逐渐凸现并日益激化。这集中体现在农村税费改革为农民减负与由此所造成的基层政府财政困窘、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矛盾之中。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在我国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最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涉及到教育方面的“两个取消”,即取消农村教育集资和取消农村教育费附加。取消后,使目前本已严重不足的教育经费更加短缺,给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农村学校的正常运转带来重重困难。
但是农村税费改革并非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短缺的根本所在,相反,税费改革如同一支催化剂,使多年的沉病暴发。要走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困境,就必须把农村税费改革与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结合起来,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公共财政支出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确保当地农村义务教育投人。
一、以税费改革为契机,重新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
建立与国家财税体制相适应的各级财政合理负担的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新的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投人机制是以国家为主体,地方、学校为必要补充的投资机制。其主要依据是基础教育的性质和我国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义务教育是国家的公共基础设施,其国家收益率远远大于个人收益率,国家应当成为义务教育经费投人的主体。特别是实行所得税分享制度后,国家可支配财力大大增加,国家也具备了承担义务教育经费投人主体的能力。全国60一70%的税收进入国库,属于地方的税收只有30一40%,而地方和中央的日常行政开支与中央和地方所占的税收比率刚好相反。现在就有必要根据各级政府占有财政收人的份额来分担义务教育经费投人的比例。通过立法,将基础教育教师全部纳人国家公务员系列,其工资一律由中央或省支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保证每位教师在工资、工作、生活、医疗和退休等方面的合法待遇,而且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和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中央对教师的统一管理和考核。教师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主力军,解决好主力军的各种问题,就为义务教育的普及奠定了一个坚实稳定的基础。
二、改革政府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办学包得过多的财政拨款体制
适当增加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在培养成本中的比例。以现有国家财政收人为基点,形成更高程度的用于义务教育的资金转移份额,建立保障各级部门筹集所需资金的新型机制,扭转农民出资主要为城市培养人才、国家拨款实际为外国选拔“精英”的窘境。增大均等化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建立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制度,实现教育水平均等化。根据转移支付的公平一与效率兼顾的原则,从制度层面上,设计出一种计算各地应有的财政收人和合理的基础教育支出水平的办法并使其公式化,规定基础教育资金由发达地区向贫困地区转移的额度,通过横向转移来实现基础教育水平的均等化。加大向落后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资金转移支付力度,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制度。设立目标专款,应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用于低于基础教育最低的财政标准的国家级贫困县和省级贫困县。对超出贫困县财政能力的基础教育事业费,国家贫困县由中央设立的目标专款保证;省级贫困县由省级设立的目标专款保证。另一部分用于设立对农村贫困学生的直接资助基金。此专项基金是为保证贫困学生获得充足的经费资助,使适龄儿童能接受基础教育而不因贫困失学或辍学,以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将基础教育经费全部实行预算统编,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支出使用效益和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财政资金管理,继续完善“一费制”,并列人预算安排,统一编制、统一管理。地方政府要加强对教育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控制支出的方向,优化支出结构,加强运行监管。完善上级财政部门对下级的财政监督机制,建立一整套农村基础教育资金支出效益的考核指标,逐步实现财政从供给型向效益型转变;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控制支出总量,避免因财力拮据而使财政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将财政监督置于法制化建设中,使财政监督变为一种以法制为基础的有效监督。进一步深化农村学校内部财务管理改革,压缩人员经费支出,提高公用经费的比重,以优化农村基础教育事业费的支出结构。整编教师队伍,精简非教学人员,确保人员经费支出的效益。建立严格合理的教师分配、调动和流动制度,解决当前乡镇教师普遍超编,而边远地区农村教师严重不足且不能有效调节而造成的教师资源配置不当问题。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的布局。逐步改变办学规模小、布点分散的现状,实现学校设置的规范化,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投资效益。
四、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多渠道的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筹集制度
基础教育属于公共产品范畴,政府应当全部承担办学经费。但是为了基础教育的更快发展,也不应当排除社会资金的进人。鉴于我国“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吸引社会资金进人农村教育意义重大。建议:二是建立教育政策性银行,通过贷款、投资、担保、补贴、贴现等资金运用方式来保障教育金融业务的顺利开展;立是发行教育彩票,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将所筹得的资金切块定向用于农村教育;三是以国家投人为基础,建立全国性教育发展基金;四是运用产业政策优惠、税收减免等手段,鼓励社会捐资农村教育引导和规范各种捐资助学行为。政府应加大捐资助学活动的宣传,引导社会集体、个人的捐资助学。对于个人捐资助学,政府可考虑根据捐资金额的多少免征或减征个人所得税;对企业则视情况免征或减征一定时期内的增值税、所得税等,以此来扩大人们对教育的支持。同时,通过建立教育基金会统一管理境内个人对教育的捐赠等;五是设立教育税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政府部门可考虑开征教育税,取代各种收费,将中外企业都纳人征税范围,从而拓宽税基,稳定税源,使财政的教育支出具有更加可靠的收人来源。
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低。农村经济发展多面临的最大的技术问题就是机械化水平低。一是农村的生产收入少,并且生产能力低,很难引进一些先进的机械用来生产,越不能够大型的机械化生产,农民的盈利更加少,农民更难以摆脱贫困的苦海。很多地区还收、受天然自然因素的限制,地形不适宜使用机械化生产或者是土壤的特征不适合大规模的集约化生产。较低的机械化生产,甚至部分地区只是单纯依靠人力生产,使生产的效率极低,难以满足于平日的生活所需。
一、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
1.搭建山海协作工程。该工程是我县为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通过山海协作,我县欠发达乡镇166个新农村建设项目顺利得以实施,农业产业也得到较好发展,欠发达乡镇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同时,该工程资助了我县欠发达乡镇的95名品学兼优贫困生和28个五保户、低保户、孤寡老人。此外,该工程投入20万元对欠发达乡镇的富裕劳动力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和转移,使我县欠发达乡镇的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促进了地区间的和谐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资金在整个农村经济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资金的充足才能够保证各项建设和技术引入的水利进行。对此,平阳县政府加大对资金的投入,协调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通过动员更多温商回乡创业,同时也大力支持投资于农村的特色产业建设的“筑巢引凤”形式,先后建成了平阳水头南湖荷花观光农业示范园、革命老区山门雁水生态农庄项目,在这个社会建设美丽农村的大背景下,实现绿色生态产业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
3.加大科技投入。农村科技的投入既可以减少农村的生产人员,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村生产的经济效率。平阳县根据新农村建设实际情况,投资540万元,在平阳县南麂镇新码头村和国圣岙村,建立了与宁波大学等单位合作的技术服务平台;研发、集成、推广了厚壳贻贝育苗、保苗及养成,以及大黄鱼围网养殖、新产品开发等关键技术,提升了南麂岛海水养殖整体产业水平;建立了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改造了村居生产环境,改善了村容村貌。
4.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及生态农业。环保型农业是当今社会追求的主流,环境保护也是时代的客观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对此需要以特色的农业为主,建立一个环保节约型的循环系统化经济。例如,在畜牧业、养鱼业、农业同时发展时,可以合理布局场地,循环利用本来要浪费的资源。首先把奶牛养殖放在高处,奶牛的粪便是鱼类生长的最佳饵料,然后最底处发展农业,养鱼所排除的粪便又是种植中最好的饲料,这样既避免了天然资源的浪费,也避免了动物粪便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同时也发展了绿色、生态、无污染的农业。
5.提高农民素质,自主经营绿色品牌。农民的素质提高是保障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环节,农民自身的素质提高,可以主动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投入到生产中,自觉发展绿色无污染农业。对此,平阳县依托品牌带动全县茶叶产业的发展,县农业局与茶叶开发场共同开展合作,开发出“平阳早香茶”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历史名茶“平阳黄汤”等品牌,努力打造一批茶界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其次在加工环节,配备人才、技术、装备、管理作为后盾,在深加工方面形成自身优势,把握并拓展流通环节,不断扩大平阳茶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6.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需要大力提倡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农业、低能耗低污染工业、“农家乐”及乡村休闲旅游业等等具有特色发展前景好,对环境污染小的生态农业。以旅游业带动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以平阳县的真实版“开心农场”为例,该项目一期建设已经完成投资5000万,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以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和高科技生态农业为根本,在保证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建设成为面向我县及周边城市,集农业生产、高科技示范、休闲游赏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科技园和旅游风景区。将更有力地推动平阳县旅游经济发展,为西部山区乡村旅游大开发提供优质平台。
二、结语
论文关键词:农村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
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世界各国都把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和教师群体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努力奋斗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持久的奋斗和探索的过程。它不仅要求有职业资格的认证等外在的条件和制度的保障,更是一个从业者群体和教师个体的自觉的内在追求,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2006年底,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启动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标志着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同时也意味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了新的契机。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村教育问题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的成败,而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高低又直接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视阈下提出的一些新要求对教师尤其是农村中职教师的知识和能力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依靠农村现有的资源,发挥其优势来促进农村中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成了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试图对农村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困境进行分析,并以特有的视角进行路径探索,以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农村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农村中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开发和转移。农村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而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发展,尤其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农村中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校本课程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呼唤农村中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其次,农村中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可加快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速度,促进农村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社会对农村中职学校的教育功能认可度也会相应提高,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最后,农村中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村中职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它们共同构成了教师的专业智慧。只有具备了专业智慧,才能使教师对教育问题及其情境具有敏感性,及时把握教育时机和妥善处理教育过程中的矛盾冲突,掌握教育的艺术。
二、农村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
(一)职业认同感低成为农村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阻力
教师职业认同是其获得社会专业认同的重要心理基础。教师的职业认同不是单一的。人们期望教师进行职业化的思考,表现出职业化的行为。社会的要求、他人的观念和期望影响职业认同的形成。但是,教师个体并不是简单地采用那些社会既定的职业特性(包括知识和态度)。他们对职业特性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影响着他们自己应对这些特性的方式。众所周知,职业技术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就业教育,是一项培养人、发展人的教育。让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是中职教师最大的诉求。职业教育要求教师至少是“双师型”教师,即一方面是讲师,另一方面还要是技师。强调专业操作实务和能力,用操作性的教材,上操作性的实训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体会到快乐和满足,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就业取向的中职教育,决定了其教师的专业性是实践型的,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师范技能,更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往的研究成果表明:中职教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教师学历合格率偏低,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少,本科及以下学历的人数多。(2)教师结构不合理,兼职教师少,专职教师多,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人数少,中低级职称的人数多。(3)“双师型”师资短缺,纯理论教学的教师多。(4)教师队伍不稳定。(5)师资培训内容滞后。(6)有社会实践工作经历的人数少,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人数多。(7)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少,培训基地严重匮乏。(8)中职师资队伍的职称评定工作体系尚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技能的倾向。可见,中职教师由于自己的知识结构或业务能力的有限性致使他们无法胜任工作的需求而导致职业认同感低而无心专业化发展。对于农村中职教师来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下,资金上的缺乏、信息上的不畅通、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教育观念上的偏差等等使得农村中职教师缺乏有效的专业化发展途径,教育热情锐减。
(二)社会认同感低、职业倦怠感衍生影响着农村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
首先,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由于农村中职教师的专业能力无法实现这一目标,造成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无法正常释放,社会对农村中职教师认可度不高,从而使农村中职教师生存比较尴尬;其次,研究表明,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与职业倦怠存在高强度的相关性,二者都能导致工作满意度的下降。农村中职教师在学校承担着众多的角色:知识传授者、行为示范者、班级管理者、教育研究者、学生的知心朋友、心理咨询师等角色。在每天的工作中,这些角色要不断地转换和定位,教师往往找不准自己的定位,从而在自身发展目标等方面意识模糊,容易引起这一群体产生心理问题。最后,随着现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农村众多的核心家庭集几个家庭的力量让孩子上普通高中最终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从而使农村的中职学校处在“招生难”的困境。当然,也有部分家庭由于孩子不擅长读书迫于无奈让孩子在中职学校就读,一般来说,这些孩子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且常常在初中教育阶段就表现出许多的问题行为。这样就使农村中职教育陷于“教学难”、“管理难”、“就业难”等办学困境中,教师也忙于教学,忙于招生,忙于管理,这样的职业压力也加重了农村中职教师的职业危机感,导致教师身心疲惫。
(三)农村中职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淡薄是阻碍其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动因
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于教师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更高层次的追求。然而现实却是部分教师对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只是把教育教学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缺乏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要求。据调查发现,由于农村中职的教学特点倾向于实践教学,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远远不能适应教育教学新要求,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对所从事的工作渐渐失去兴趣,产生职业倦怠。另外,与普高教师相比,农村中职教师觉得自己没有成就感,从而造成了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缺失无意于专业化发展。
三、农村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探究
(一)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首先,形成合理的社会期望。全社会应给农村中职教师的职业角色予以合理的定位,减轻农村中职教师的职业压力,对农村中职教师的工作多一些理解、宽容、支持与配合,恰当地满足农村中职教师的合理需求。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能否正常就业虽然与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关,但也离不开他们的自主学习。如果社会把农村中职教育的功能不能合理释放仅仅归咎为教师的责任,这样一来就难免给教师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而产生职业倦怠。
其次,要加强农村中职教师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对其成长进行科学的研究,既要培养农村中职教师的知识、技能和研究能力,也要注意培养其的情感与意志。在职业政策上,应加强政府主导度、行业支持度、企业参与度、内部努力度、社会认同度等,增强农村中职学校的基础能力和资源供给,改观全国城乡和区域的教育资源不平衡状况,为农村中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护航。
最后,增强农村中职教育的吸引力,加强职业教育战略意义的宣传,营造全社会支持职教的舆论氛围,使农村中职教师感受其职业的生命力而有意地、自主地进行专业化发展。随着职业教育保障措施力度的加大,资源配置的调节优化,农村中职学校的地位、实力、面貌和形象将会得到很大的改观:财政经费增长和多渠道投入增加,必然使农村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大改善;一大批校企合作的职教集团和职教园区建设,树立了职业教育新景观;农村中等职教改革创新示范校的启动和实施,必然起到标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使农村中职学校有了与普通高中相比肩的学校;新一轮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开展,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和管理开发力度加大,将使“双师型”、“专职+兼职”等师资队伍素质和结构明显提升;重点专业、精品课程、校本教材等建设,带来的是农村中职学校内涵的提升和特色的发展;“请进来,走出去”和“学校-企业,课堂-车间等多位一体”“模拟工作环境”等多种形式,带来的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新模式。农村中职学校结构性的变化和内涵式的变化,更加“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样的学校没有理由不受青睐的同时,这样的老师也没借口拒绝专业成长。
(二)提高农村中职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1.引导全社会关注农村中职教师职业,不断提高农村中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切实提高其工作待遇。这样才能让教师在工作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工作的动力,获得成就感,增强其职业认同感和自尊感,保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进而提高自己的从业素质和工作业绩。
2.引导农村中职教师设计合理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加拿大的著名学者迈克尔·富兰在描述教师职业的几个鲜明特点时曾经指出,教育目标的无边界性给教师带来伤害。目标远大,但缺乏对细节和技术的考虑,实际上使绝大多数教师情绪低落。因此合理地设计教师职业生涯对于教师的职业认同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村中职教师成长规划是一个过程,直接指向教师成长的未来,贯穿于教师成长的整个过程。通过有效的职业生涯计划和管理,使自己的能力、技术、价值观等沿着崇高的目标,不断追求、不断实现,从而使农村中职教师个人的生涯获得极致发展,促使职业认同的形成。
(三)提升农村中职教师的反思意识
关键词:河南省;农村市场;连锁超市;困境与机遇
中图分类号:F717.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11日
一、概述
(一)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发展不均衡问题十分突出,其中城乡发展不均衡是阻碍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出台了一连串的惠民政策以扶助农村,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就是要鼓励优秀零售商“下乡”。中国农村庞大的人口数量支撑,对于企业来说,农村市场更像是待开发的“金矿”。
(二)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交通发达,具有庞大的交通运输网络,涵盖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运、管道运输等,郑州还拥有全中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人口众多,在中国排名第一。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步伐的推进,人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需求也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生活保障,有吃有喝,而是开始享受消费的便利性、精美的商品和愉快的购物体验。
(三)我国零售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连锁超市进入中国以来,因其便利性、价廉物美的商品和“一站式”购物体验因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随着竞争的加剧,连锁超市在大城市的生存成本也越来越高,一些察觉到市场变化的商家开始进军农村市场,获得了极大地成功,比如江苏苏果超市,山东的家家悦超市,等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理论。国外对连锁超市的研究,主要侧重在对零售业态的探究上,在农村连锁超市方面理论尚未深入。零售业态主要理论有:
1、零售轮转理论。20世纪50年代,哈佛商学院教授麦克内尔(Malcocolm P.McNair)首先提出了零售轮转理论。该理论认为,零售业态的发展规律类似于不断转动的车轮,他指出,新的业态总是以低价的优势杀进市场,伴随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商家开始用提高服务质量、开展增值服务、改善环境等方式拉拢顾客,这样一来,就转化为一种高成本、高价格的零售业态,最后又会被新的低价格、低成本的零售业态所取代,这样不断循环。
2、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戴维森(W.R.Davidsom)提出的,经过伯茨(A.D.Bates)和巴斯(S.J.Bass)完善和补充。根据这一理论,任何一种零售业态都会经过产生、发展、成熟、衰退期四个阶段。(表1)
3、零售自然淘汰理论。零售自然淘汰理论是美国人Desman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论应用到零售业态的结果,他认为在零售业态的发展过程,与自然界发展进程相似,普遍存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现象。任何零售业态,都必须要顺应社会经济环境,不然就会被淘汰。同时,新的零售业态的兴起,总是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优胜劣汰的结果。随着社会经济情况的转变,零售业态也在跟着发生变化。
(二)国内研究理论。国内学者对零售业态的研究也颇多,特别是相对于农村连锁超市方面的理论也不少。王红指出,消费者需求的转变会引发零售业态的变革,同时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客观条件也会影响零售业态。高庆国认为,连锁超市是一种新的零售业态,这种零售业态不仅能在城市迅速发展,在广大的县城和农村的发展前景也相当广阔。欧翠珍也表明,在农村发展连锁超市,能给农民带来巨大的好处。首先,发展农村连锁超市能够改良农村的市场秩序和市场环境;其次,提升农村人民的消费水平;再次,农村连锁超市可以满足农民的需求;第四,可以拉动农村市场需求;最后,农民的消费理念、消费习性等也因市场环境的熏陶发生改变。但是,现阶段不可否认的是,连锁超市在农村面临利益难以保证、难以形成规模等问题。王纲的观点是农村连锁超市的发展脱离农村实际,无法真正立足于农民的需求。郑毅敏则阐述,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农村交通条件差等会制约农村连锁超市的发展。王淑霞表示,政府对推动农村连锁超市发展功不可没,然而可能政府会过分强调其作用,忽视市场的调控作用。在农村建设连锁超市方面,一些政府人员的行为会扰乱市场正常的秩序,阻碍连锁超市的发展。
三、河南省发展农村连锁超市的机遇
(一)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第一,河南省人口众多,农村人口比重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到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止,河南省的常住居民达到94,023,567人,其中60%左右为农村人口;第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升,2012年河南省城镇市场零售额高达8,893.73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农村地区总市场零售额为1,893.89亿元,提高了16个百分点;第三,河南省人民收入不断增加,连续几年GDP在全国排名中名列前茅,人均GDP也在不断攀升。(图1)
(二)连锁超市在农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城市文明的渗透,城市的消费习惯侵蚀农村的消费习俗。农民不再愿意局限于逢单数或双数的“赶集”,大部分人要求每天都能享受到购物的便捷性。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将受到大城市消费理念的熏陶,回乡后将城市消费习惯带进广大农村地区,促进了农村传统的消费观念渐渐瓦解,这时农村的小卖店、便利店、地摊等等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对一站式购物和高质量商品的渴求。除此之外,近几年来,“村村通”工程、家电下乡计划等等,使得农村的道路、通讯等设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三)农村原供销合作社为连锁超市的发展奠定基础。供销社的经营网络遍布城乡各个地区,拥有比较完整的供应链服务体系。建立于1949年十一月的河南省供销合作社,现已经有18个市、地级供销合作社,上百个县级供销社,1,800个左右的基层社和3,000多个社有企业。供销社致力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提供信息和农产品供销服务,深受广大农村人民的欢迎。并且,供销社原有的网点覆盖面广,涉及市、县、乡等广大地区,为农村建设连锁超市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农村连锁超市可以借助供销社的信誉优势和流通网络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点和物流体系。
(四)政府的政策支持。“十一五”期间,河南省政府就开始着手建设和改造农家点,全省所有乡镇和90%以上的行政村都参与了此项决议。2005年,“万村千乡”项目正式开始运行,国家以发放补贴或贴息的方式鼓励城市的连锁商店和超级市场等在墟市成立“农家店”,以便于改善乡村的市场环境,保障农民方便消费、放心消费。2006年,新网工程强调要加强新农村的建设,完善农村的物流体系。2009年中央出台1号文件提出,要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重点在农村。2012年,河南省正式提出并实施“三化”协调发展,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五)成功连锁超市的榜样作用和示范效应。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国企业陆续进驻中国市场,其中以零售行业最为明显:日本的711于20世纪90年代正式落户深圳,1995年家乐福超市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商店;1996年沃尔玛打入中国市场,这些现在作为我国市场的零售巨头为中国发展零售业提供了经验和示范作用。自从农村连锁超市出现,河南省农村连锁超市的发展势不可挡,2012年上半年,河南省农村连锁超市数量居全国首位,吸收劳动力20多万。这些连锁超市的成就,鼓励了农村连锁超市的经营者,也为他们树立了榜样。
(六)零售业态发展趋势。河南省农村原有的供销社体系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大发展的需要,市场主体应让位于新的零售业态。供销社受政府监管和影响大,市场经济下,市场调控才应该是企业发展的依据。目前,河南省供销社实际能发挥的作用低下,极少部分在进行正常业务。根据零售业态手风琴理论,零售业态的发展会经历从杂货铺到专业点的过渡,农村传统业态原始、落后,一定会被淘汰。
四、河南省发展农村连锁超市的困境
(一)外部因素
1、农村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电、路、通讯等设施不发达。到目前为止,农村地区电价虽然比城市低,但是对于收入远低于城市居民的农民来说,电价依然会成为消费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电路老化、落后、不稳定,大部分农村在电力需求高峰期的夏季经常会遇到断电和供电不足的情况;农村的道路基本上都存在着道路窄、柏油层薄、维护困难的问题;通讯方面信号差、互联网在农村地区尚未普及。居住分散,村与村之间联系不紧密,难以形成商业中心,更是成为阻碍农村连锁超市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原因。
2、农民惯有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积重难返,制约了农民消费行为的变化。一方面农村市场被大量廉价的假冒伪劣产品、“三无”产品、过期产品、假品牌和无品牌等劣质产品充斥,市场环境极差,质量好、价格合理的商品会失去竞争的优势,甚至被挤出农村市场;另一方面农民一味追求低价的消费观念处于主导地位,品牌意识尚未树立,品牌观念不强,造成次品驱逐优质品的局面,形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农村市场必然会逐渐沦落为柠檬市场。
3、连锁超市以其规模优势进驻农村市场,遭到农村传统业态的抵制。连锁超市基于采购集中化、配送一体化、管理科学化的经营形式,其规模化所带来的低价优势势必冲击农村传统分散性大、极具随意性、规模小的普通便利店、小卖部、农村摊市;连锁超市经营的商品物美价廉、种类多样,容纳大多数消费者,传统业态的利益空间受到压缩,就会抵制连锁超市进入农村市场;部分农村地区有着浓厚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为了阻止连锁超市,甚至采取极端手段。
4、农村盛行“打工潮”和春节返乡热潮,导致连锁超市销售高峰期短且需求量极度分散。实际上,农民如果只依靠农产品的销售收入,许多农民的消费支出难以为继,城市就业机会大、高薪酬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农村地区又不能消化农忙之外的剩余劳动力,大多数农民选择外出打工。青壮人口流失,老弱儿童实际购买力不强,无法支撑连锁超市的发展,而春节返乡所造成的销售压力,又会让许多超市苦不堪言。河南省更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这种状况尤为严重。(图2)
5、管理人才与物流人才缺失。县城、乡村地区交通条件、生活舒适度、娱乐设施、医疗等方方面面都和大城市有着天壤之别,再则,农村连锁超市由于成本原因不可能给很高的工资待遇,无法吸引到优秀人才。现代企业要想有良好的发展,人力资源是关键环节,连锁超市的经营离不开管理人才和物流方面的人员。有资料显示,我国农村企业各类人才中仅有2.5%左右的人拥有大中专文凭,农村连锁超市的经营管理需要一批懂得管理科学、计算机技术、运营等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人才的极度匮乏使连锁超市的发展壮大受到挑战。
6、农村地区的物流系统不健全,第三方物流在农村空缺严重。其一,农村的商业网点分布零散,基础设施不足,同意配送比例低,管理难度加大;其二,农村地区第三方物流系统不发达,物流以自行配送、自我服务为主,这种小批量、高频率、不集中的运输方式,极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了物流成本、仓储成本和管理费用。
(二)内部因素
1、市场定位不准确,固守连锁超市在城市发展的一套“准则”,忽略农村市场的独特性。大部分连锁企业在农村建设和经营时,没有考虑到农村市场实际购买力低、农民需求与城市居民不同的特性,企图在农村复制城市的经营模式,这是非常不明智的,沈阳的金色谷就因此铩羽而归,狼狈退出农村市场。例如,农民对新鲜水果有需求,而超市的瓜果一般价格高,一些超市甚至经营进口水果的售卖,自然无人问津;农民对油、鸡蛋等农副产品则要求价格低廉,如果连锁超市能够抓住这一点会吸引不少顾客;在家电方面,不适宜在农村销售那种城市的操作复杂、智能化的家电,许多商家利用城市的滞销品在农村通过打折等方式促销出去,得不到农村消费者的好感。
2、连锁超市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许多农村地区被经营者漠视。大部分连锁超市集中在市级商圈,县级商圈内连锁超市寥寥可数,乡村地区有些地方更是真空地带,被一些小卖店、小商贩占据。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信阳市内部有大商超市、沃尔玛、亚兴购物广场、华润、家家乐等40家大型超市,而潢川县内大型超市仅有人人购物广场、亚兴超市、西亚超市3家,而来龙乡则没有供农民可以一站式购物的超市。鉴于居住分散,村与村之间几乎没有联系,乡村与县城距离较远,虽然现在通往县城的交通已经很多,但票价昂贵,春节期间更是票价翻一翻,阻碍了农民的出行。农村连锁超市可以利用现有的运输系统,推行班车下乡,会吸引大部分客流。
3、农村连锁超市经营管理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现存农村连锁超市规模较小、成本较高,连锁超市的规模优势不明显;盲目促销,且促销形式不合理;超市工作人员很少经过专门的培训,职业素质不高,职业技能不强;超市自有品牌的商品不多,以信阳市潢川县亚兴超市为例,其超市内经营的商品没有属亚兴自有品牌的;信息化程度低,不少农村连锁超市计算机系统应用不够,设备陈旧,甚至有一些超市还在使用手工记账。
五、结论
农村连锁超市的发展,对活跃农村市场经济,完善市场秩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连锁超市开拓农村市场会有一定的挑战和困难,但毋庸置疑,农村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农村市场显示出的需求还只是冰山一角,连锁超市只有认真评估和调研农村市场,才可能窥得农村这一市场宝藏。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龙.机遇SWOT分析的中小型连锁超市的农村市场开发战略研究[D].2011.
[2]孙晓红,闫涛,冷泳兵.零售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3]彼得J.麦戈德瑞克.零售营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朱晓东,王小雷.农村连锁超市发展问题探析[J].2008.12.
[5]李四兰.湖北农村连锁超市发展的动因与制约因素[J].2007.4.
关键词:云南贫困民族;农村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
一、云南贫困民族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一)对教师专业发展认识不够
云南贫困民族农村师资专业发展总体是比较滞后的,长期以来严重阻碍了云南农村教育的发展。这种滞后,既表现在师德素养上,也表现在业务素质上。在一些贫困民族农村中学,教师中接受过全日制本科教育的寥寥无几,大部分还是中等师范毕业,接受过专科教育的几乎没有。云南贫困民族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代课教师的比例较高,由于代课教师的起点低,人数多、来源渠道多、文化水平低,有的没有受过师范教育,再加上贫困民族农村图书少、信息闭塞,教师的业务水平很难有保障,年复一年云南贫困民族农村地区的教育就步入了恶性循环。
(二)掺水文凭、教非所学使农村教师专业水平低
为了提高贫困民族农村师资水平,云南广大农村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的进修函授、自考和“三沟通”等学历教育,虽然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学相长,学到了高一层次的知识,但确有一些浑水摸鱼者,如中师函授集体报名,开卷考试、人人过关,个个拿证,一下子将村级学校80%以上的教师学历提高了一个层次。近些年来,上级对中小学教师又提出高一个学历层次的要求。于是,云南的各级各类大学办到了家门口,个个交费,集体办班、部门发证,变相集体买卖文凭。群众评价说,“正牌军”驻城、“杂牌军”进镇,“土八路”下村。形象描绘了城、镇、村教师三个层次的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的较大落差。造成“教非所学”现象相当普遍。
(三)教师流失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在人才配置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经济落后地区本来就脆弱的优秀师资队伍,还在向大中城市、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受财政经济状况的限制,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很难吸引高层次优秀人才去从教。这样导致云南贫困民族农村教师大量流失,云南有些村小学只剩下一个“留守”教师。在目前的教育环境、经济待遇和职位现状条件下,随着入世后行业利益的变化或加剧,一批高职位、高回报岗位的产业,在利益的驱动下必将引发贫困民族农村教师尤其是农村优秀教师流向其他行业,这是云南贫困民族农村教师队伍受到的最大挑战,严重地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发展。
二、影响云南贫困民族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一)自然环境因素
由于云南贫困民族农村地区历史形成的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偏远闭塞的地理位
置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人口文化素质差和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多数地区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刀耕火种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几乎没有自由发展的能力,其贫困是不言而喻的,贫困制约了人们实现教育的需求能力,而缺少教育使人们继续着落后的生产方式,继续着封闭的思想,这种落后的生活,封闭的思想又阻碍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这些地区教师与外界联系较少,交流机会少,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极深,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安于现状,较为重视短期效益问题,教师的知识面相对狭窄,对教师专业发展非常不利。
(二)经济因素
没有资金,一些学校甚至没有办法提供基本的办学条件,教师仍然在破旧的庙宇、濒临倒塌的危房中上课,许多教学中应该使用的教学设备、仪器、图书资料少得可怜,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部分山村小学,尽管接受了社会的各种援助,有了计算机、电视机等教学设备,但是,山区供电不足,根本没有办法使用,这些设备就成了一种摆设。
(三)教师的教育观念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长期生活在交通比较闭塞、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教师接受教育观念的机会不多,许多新学生观、教学观、师生观没有听说过,更无从理解和应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及时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吸收和培养现代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和课程观,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教师的知识水平
这里的“知识”既包括教师的学科知识,也包括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和一些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民族农村地区教师选择参加函授、自学考试作为提高自己学历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成为教师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步开展和实施,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知识水平逐步凸现为影响这次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和主要障碍。
(五)管理制度
许多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育管理制度十分不健全,没有合理的奖惩制度、考核制度,对教师教育工作的管理全凭经验、靠个人情感,不能有效的实施学校科学管理,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学积极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负面影响。
三、促进云南贫困民族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一)改善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
国家应对贫困民族农村教育继续实行较大的财政倾斜,加大对贫困民族农村地区的教师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贫困民族农村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缩小城乡教师之间收入的差距。在现有的财力下,国家可以根据东部、中部、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师工资分担比例,建立相应的监督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民族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偏低问题。为贫困民族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保障。
(二)师范教育改革要关注农村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当前,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更多更高的要求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是我国教育的主要矛盾。”①各级师范院校、特别是地方师范院校要认清形势,针对当前贫困民族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实际需要,调整师范教育功能定位,变一次性教育为终身教育,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开放式教育体系,为农村教师接受正规的教师专业教育提供广泛的机会,以信息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贫困民族农村教师要强化专业自主发展意识
“教师的生命是从教师职业开始的,教师在自己的职业中和工作要求中寻找生活的满足。因此,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的发展和进修同自己的职业紧密地联系起来。”教师的生活实践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可能独立于教师的生活实践。农村教师要有专业自主发展的勇气和意识,积极投身于农村教育教学改革,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生命。
(四)积极参加校本培训,促进个体专业成长
由于农村各地区各学校发展水平的差异,农村学校需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的校本培训模式,使农村中小学校不仅仅成为培养学生的场所,更应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环境和重要基地、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家园。农村教师要立足于学校和教学实践,在教、学、研一体化中主动参与,不断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从而历练自身、不断自主发展。
(五)完善农村教师管理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政府要建立农村教师合理输入与补充机制。国家和地方要通过优惠政策,包括一定的强制措施,有效地吸引和鼓励城市、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促进教师向农村地区的流动,保证一定数量的新教师或优秀大学毕业生补充农村教师队伍。此外,贫困民族农村学校应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实际,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原则,制定科学、多元化的评价体制,既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又注重教师参加培训后运用新知识或新技能改进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既大力支持教师的教学科研,又重视对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使教师始终保持不断的探究教学实践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注重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评价,也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从而激发贫困民族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意识,发挥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主体意识作用。②
注释:
社会结构通常指构成社会的阶级、经济和文化等要素的组合状态,是指社会诸要素按照一定的社会秩序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网络关系。近年来,一些学者关注我国社会结构对农村教育的影响,他们意识到,社会结构的二元对立,抑或说是城乡鲜明的差距造成的农村教育的现实困境,是造成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主体意识缺失的深层因素。
(一)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造成官方和民间两种不同教育意图的冲突
二元对立的社会实质是一个社会中以经济为中心的政治、文化和道德等方面结构的断层和分化,是现代与传统并存于一个社会之中所产生的现代性结构与传统性结构的分裂。城乡之间出现这种结构性的分裂,必然会造成官方和民间教育意图的矛盾。因为官方是想通过教育复制社会的等级性,使农村人安心做农民;农村人则想通过教育冲破社会的等级性,改变自己的农民身份。农村教育一直处在这两种教育意图的冲突之中。如此,必然造成官方和农村教育意识的对立、抗争,导致农村教育在改革的大趋势面前力不从心、无所作为。由此可见,官方和民间教育意图的冲突,是导致农村教师专业成长主体意识缺失的一个根本原因。
(二)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促生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带来的不仅是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问题,更为深层的影响是城乡之间的分割与封闭造成的农村教育改革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导致了为农与离农的政府意图与民间意愿的冲突。为农是国家教育立足于农村,培养农村所需要的人才,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离农是指农村教育走向了以城市为中心,为城市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离开农村、农业和农民进入城市主流文化的客观现实。 为农与离农的教育冲突在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中是不可调和的,这是农村教育的困境所在。政府意图与民间意愿的冲突造成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而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和人们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共同造成了农村教育价值选择上的悖论。这一悖论表现为教育功能、发展取向和主体意愿上的对立,导致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分离,使农村教育陷入主体性缺失的尴尬局面,而农村教育的主体性缺失则意味着农村教育创造性的缺失。这是农村教育发展滞缓的重要原因。
(三)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造成农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困惑
毋庸置疑,社会结构的二元对立,对农村经济、政策、教育基础和文明程度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制约影响,农村教师没有实现全面的体制内化,无疑成为了体制内的弱者。主要体现在:一是社会转型导致农村教师的身份优势逐渐丧失。二元对立的社会格局使农村教师社会经济收入偏低,获得社会精神文化资源匮乏。这种不公平的教师身份制度设置政策,使农村教师丧失了其农村知识分子的优势,而其窘迫的经济收入和渐趋下降的社会身份,使其成为农村特殊的弱势群体。二是城乡教师二元化的地域身份管理模式,造成农村教师身份归属感的困惑。按照城市、农村地域分类划分教师的二元化管理,给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设置了许多人为的障碍,造成了城乡教师队伍发展不均衡,有碍于农村学校吸引优秀教师,有碍于调动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农村教师专业成长动力不足。学者们从社会结构角度考察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状况,研究农村教师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探求二元结构中的农村教师专业成长滞后的思维意识,这无疑对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制约因素做了深层的社会关照。
二、社会角色视角考察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主体角色心理
(一)农村教师的知识分子角色作用被削弱
知识分子作为社会文化传承与创造的主要群体,承担着传播主流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的责任与义务。由于农村对现代文明的接受远远落后于城市和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有其文化优势,使其在乡村经济建设,尤其是精神文明建设中,拥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其文化知识可以转化成乡村发展的有效资源,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义务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所以说,农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群体,在农村教育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应发挥重要的作用。
有学者认为,当前农村教师的知识分子角色作用正在削弱。其主要原因是农村教师社会角色地位的变迁导致知识分子身份作用的弱化。其一,公共领域的不尽人意,使教师放弃了自己知识分子身份的义务与作用,游离于农村现实生活之外。其二,农村教师本土知识匮乏无以承担知识分子角色的重任。由于很多农村教师长时间的学习经历多是在城市中接受的,以致其难以担当农村知识分子应该承担的文化角色义务。其三,农村教师文化资本汲取外部支持的机制不健全,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农村教师难以发挥其知识分子角色应有的作用。农村教师知识分子角色作用的削弱,直接影响了其积极的角色心理的构建,因而,农村教师专业成长心理失衡是普遍的状态。
(二)社会角色地位的失落缄默了农村教师的话语权
话语权是社会个体对社会意识、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发表真实的体验、认识、感受与思考的权利。教师话语权是教师实现专业价值、促进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社会身份的教师,如果丧失主体话语权,则不能坚守主体精神和品格,则会僵化成灌输既定意识形态的传声筒,愚化成贬损自身魂灵的思想附庸,堕化成维护错误观念的文化保安。一些专家研究发现,农村教师话语权缺失现状堪忧。
农村教师话语权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教师弱势群体的身份造成的。弱势身份使得农村教师缺少参与社会的积极性和自信,导致他们在农村教育活动乃至农村社会生活中选择了沉默,而沉默带来的结果是群体成员情感支持和自我表达的机会被逐渐减少,对强势群体的观点表示遵从。于是就无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很难积极地解决改革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另一个原因是,处于评价体系的末端地位使得农村教师丧失了健全的话语路径。由于体制内各个层面的评价要求皆为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的信息传递,因此,农村教师只能被动接受,只能无奈地选择缄默。像这样话语权的丧失使农村教师角色意识淡漠,专业成长的自主意识弱化甚至丧失,陷入专业成长的被动局面中。
学者们从社会角色视角考察农村教师的社会境遇,着眼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考察农村教师社会角色的尴尬处境,探求农村教师消极角色心理产生的原因,即知识分子作用的削弱以及话语路径的闭塞导致的社会身份自我认同感的丧失。由此揭示了农村教师专业成长主体性缺失的深层社会原因。
三、社会生存环境的视角考察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制约因素
社会生存环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环境,是指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状况。研究者普遍认为,21 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加快,城乡经济、政策、文化差距加剧,农村教师生存环境较城市教师生存环境的差距加大,农村教师对社会生存环境越来越不满,甚至对工作失去信心,这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的专业投入及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
(一)政策环境较差是农村教师职业怠倦的直接原因
政策环境差主要是指农村教师合法利益政策性落实或受阻或被忽视。突出表现在:一方面,农村教师生存面临极大困境。农村教师的工资是大多数教师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农村教师工资收入普遍偏低。研究者发现,农村教师的生存现状堪忧,有接近一半的教师处于社会贫困阶层,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农村教师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我国教师职前教育忽视了农村教育,面向农村师资培养的中等师范教育取消以后,师范教育忽视了农村教师教育的特殊性,没有面向农村教育培养人才的举措。也就是说,去农村化的教师教育现状严重制约了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社会环境的压力制约了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主体投入
有学者认为,社会环境的变迁给农村教师带来诸多生存与发展的压力。20 世纪九十年代,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涌入城市,使得农村学生随之流失,骨干教师也大量流失,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而且,随着城乡差距的不断攀升,农村精英人口外流,导致农业文明失落,农村教师逐渐失去其生存之根,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社会支持匮乏消减了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有研究者注意到了农村教师的职业困境与其承担的社会角色期待之间的矛盾。社会对农村教师有着近乎完美的职业期待,但其得到的政策和环境等社会支持相当匮乏。诸如课程改革以后,农村教师知识观念亟待更新,职后的培训得不到有效支持,滞后的管理与评价又消解了专业成长的积极性。完美的社会期望与极度匮乏的社会支持的矛盾,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加剧了教师内心的冲突与不安感。另外,随着教师聘任制度的全面实施,加剧了农村教师的职业不安感。加之社会经济的发展、二元社会的格局、城市化进程加快等,都造成农村教育的缩减,农村教师岗位职数也随之缩减,轮岗制、淘汰制使农村教师面临职业退出机制的压力,职业竞争性日趋强烈。
学者们从社会环境角度考察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发现了农村教师职业怠倦的外部制约因素,为了积极调动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社会支持力量,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吸引力,使农村教师真正走向自主发展之路,有望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
四、社会文化资本的视角考察农村教师专业成长主体的精神困境
文化资本是指个人的文化知识、文化技能及文化修养。文化资本可以兑换成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的占有也能带来较多的社会资本。学者们研究发现,农村教师拥有的社会文化资本不足,文化资本转换为经济资本与政治资本困境重重,影响了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农村教育发展陷入了文化选择的困境
研究者一致认为,农村教育发展有赖于构建适合农村教育发展的乡土文化环境。但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城镇化建设,农村教育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内卷化的特征,即在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抉择方面出现了无休止的内旋,这种文化选择的困境使得农村教育裹步不前。
(二)农村教师文化资本缺失,引发职业怠倦情绪
农村教育文化资本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体形态文化资本缺失,使农村教师失去了大好的发展机会。在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学校适龄儿童逐渐减少,学校规模萎缩,师生比例失衡,导致农村教师需兼职其他工作,无以获得充足、具体的文化资本,加之农村教师晋升机制的缺乏,使得个体发展的积极性降低。二是与经济资本联系紧密的客观形态文化资本的缺失,导致农村教师生存质量降低。而农村教师工资标准过低,使得农村教师职业缺乏应有的吸引力。三是体制形态文化资本缺失导致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下降。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交通便利了,封闭的文化敞开了。但农村学校的中心地位却下降了,随之而来的是农村教师文化地位的下降;随着普及教育的实施,学校的去中心化消弭了教师中心地位,农村教师的文化资本渐趋减少。文化资本的缺失使得职业吸引力锐减,而农村教师职业怠倦情绪陡增。
(三)农村教师文化资本转换出现困境,教师社会地位下降陷入深重的精神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