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17:23: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动画电影的优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动画电影及电视动画的定义
要对动画电影和电视动画进行优势比较,就需要区分两者的定义。
动画电影,主要就是指以动画制作为主的,通过运用多种制作方式来制作的电影。其中,包括了剧场版电影和OVA(原创动画录影带)两种形式。从动画电影的取材上来说,很多都源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从时间上来说,动画电影的时间一般在60-90分钟最为常见。
电视动画,用我们所理解的话来说,就是指的是在电视频道上播映的动漫作品。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动画片。电视动画的取材内容上来说,很大部分都是根据小说、漫画中来延伸出来的。在电视动画领域上,日本电视动画相对其他国家来说,发展迅速。从时间上来看,以日本的电视动画为例,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一周一集,每一集时长从20到25分钟不等。另一种有少数情况采用每天播出,但时长一般为数分钟。
二、我国动画电影和电视动画发展史
我国的电视动画历史源远流长,从1960年初到1980年的中期,我国在电视动画的出品种类上,要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而且从内容上和艺术欣赏性来说,要远高于后期发展迅速的日本和美国。在这里我们需要指出的是日本早期的很多动画都是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我国的电视动画的影响来制作。但自90年代起,我国动画逐步走向衰落,虽然现今我国动画产业发展迅速,但充斥于中国动漫市场的大部分仍是日美动画。
《宝莲灯》作为我国第一部通过利用电脑技术制作的动画电影在1999年成功上映。此后中国动漫产业走进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动漫公司和动画产量持续增长,截至2002年年底,我国涉及动画制作公司企业达到120多家,比20世纪80年代我国动漫制作企业数量增加了5倍。动画电影也愈发吸引眼球。
三、电视动画与动画电影的各自生存优势
(一)两种形式的分类
从类别分,电视动画分为单元剧和连续剧两类。单元剧的整部作品构架于同意背景之上,但各集之间联系甚少,部分作品的每一集可视为独立作品。此类艺术形式主要观众群体为少儿。
(二)两种形式的播放媒介
动画电影和电视动画从播放时间上来说,动画电影播放时间长,而且需要的播放场地比较固定。需注意的是5周岁以下儿童对于电影院的视觉及听觉冲击力不具备反应条件,应尽量不去观看。
电视动画主要以电视为载体实现播放效果,且存在于家庭环境中,家庭给人以温馨的感觉,故其冲击力远不及影院。其播放时间为每日固定时间,一般为下午五点至七点,正是儿童休闲娱乐的时间,适合观看。
(三)两者制作水平不同
动画电影在制作的时候,采用统一的时长标准。从制作手段来说,动画电影就是用动画的手段制作电影。在人物塑造方面,要求人物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在角色造型上要注重三维的视觉特点,让观众可以在各个角度去观看;从音乐音效上,要求技术质量的同时,注重逼真的画面感和立体音效。动画影片的长度控制60-90分钟,与动画影片不同的是,电视动画是分集分阶段的。
四、发展前景
动画电影在迪士尼的几部动画大片成功上映后,受到了影迷的青睐,动画电影从此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美国在当时的动画电影市场具有很强的领导力,但现在提到动画电影,除美国迪士尼外,很多动漫企业都在制作独有的剧场版,观看度极高。且很多动漫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批粉丝,所以剧场版一旦上映,票房可观。
电视动画则除通过电视进行播放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可在网络进行免费或适当收取一定费用观看来吸引更多儿童的关注。
五、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动画企业只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方面提高电视动画的制作技术,扩大播放渠道,吸引广大儿童的关注度;另一方面,加强发展动画电影的脚步,引进更多有才之人,创造属于中国独有的动画大电影,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让动漫事业能得到长久性的发展。如此,中国动画才能走向世界。
一、改编类动画电影异军突起――国内外市场的新支点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国产动画电影的档期较为集中,市场指向更加明确;影片风格各异、题材多样。其中既有轻松幽默风格的3D电影《兔侠传奇》,又有注重人文精神的《魁拔》、《藏獒多吉》。既有原创题材故事又有诸如《赛尔号》、《摩尔庄园》这样的依据网络游戏改编的动画电影。不难看出,创作来源多样、题材多样、技术手段丰富成为今年暑期五部动画电影的特点。
1.暑期五部国产动画电影投资与票房情况比较
很显然,出于影片投资方等诸多原因,电影院线方将欧美动画大片不同程度地安排出了暑期档,尤其是7月这个黄金档期。这就为国产动画电影提供了肥沃的市场土壤,同时也给了这五部影片同场竞技的舞台。
据8月末的票房数据显示:投资数额较大的原创题材影片如《兔侠传奇》(投资1.2亿)、《魁拔》(投资5500万)、《藏獒多吉》(投资6000万)三部影片票房均不理想,分别为2000万、350万、135万,投资与回报率比值极低。反观依据网络游戏改编的影片《赛尔号》、《摩尔庄园》的票房均过千万,其中《赛尔号》的票房达到了井喷的4200万,而其制作成本仅为1000余万。这让许多以高投入、大制作见长的制作出品公司汗颜。小题材小制作的影片独领,让人不可小觑。这种低投入高产出的以前期市场培育为特点的创作营销模式极大地表现了其市场优势,令人深省。
2.动画电影《赛尔号》、《摩尔庄园》成功的主要原因
影片《赛尔号》、《摩尔庄园》均改编自同名儿童网络社区游戏,其商业运作模式引来业界的广泛讨论,剖析其市场成功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直接获取了前期培育的市场、二是准确的受众定位。
市场营销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最大化地发现市场、最大化地满足市场”。而这两部作品恰恰很好地满足了这两点。制作方在策划初期并没有闭门造车,而是广泛地搜集市场信息,将已培育成熟的网络游戏市场资源直接利用,游戏用户直接就变成了潜在的观影群体,这样就做到了最大化地发现市场;在影片受众定位上并不追求全年龄层的“普及”,而是明确针对7-14岁的少年儿童这一群体,并且将游戏中“健康、快乐、探索、创造”的主题直接转化为同名影片的主题,使游戏与影片的主题内容具有连通性,从而在将影片推向市场时迅速获得较高的关注度,抢占有利时机。同时,正是由于这种连通性,使故事内容能够引起观者的强烈共鸣,可谓最大化地满足了市场。
3.国外改编类动画电影大放异彩,前期市场培育模式已孕育成熟
国外动画产业发达的国家早已注意到前期市场培育这一创作营销模式所带来的市场利润,市场资源整合进一步突出,改编的影片题材包括漫画、电视动画、游戏在内的不同市场领域。近年来日本及欧美国家制作的改编类动画电影已占据了整个动画电影市场的半壁江山。《变形金刚》系列、《蓝精灵》、《爱丽丝梦游仙境》等已得到市场的一致认可和好评。成为动画电影市场的一个新的支点。
二、前期市场培育营销模式的优势及其原因
《赛尔号》、《摩尔庄园》的成功让我们深切认识到前期市场培育这一新的创作营销模式的优势以及它所带来的巨额市场盈利空间,而归结其优势及原因可以从影片投资、制作和受众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探讨。
1.市场成熟,投资风险降低
对于影片投资方来讲,最关注的自然是影片最终的票房收入和市场美誉度,这关系到投入成本的回收、利润的产生乃至品牌的长期打造。而一个影片的题材、内容以及它所带来的市场前景成为前期投资立项时的一个必要的调研评估环节。经过前期培育且成熟的市场自然让这一风险降到了最低。近年来网络游戏市场的繁荣和长盛不衰使得其周边市场空间日益膨胀,商家及用户不再满足于游戏本身,相关配套的衍生产品、动画产品丰富了市场的文化需求和娱乐需求,这样的产业结构给动画电影带来无限的潜在市场空间,市场资源的跨界整合也成为了必然趋势。当这种市场资源整合的时候,原先市场的忠实客户直接变成了另一个市场的潜在客户,这种市场资源的移植是规模巨大的但同时也是轻而易举的,可谓四两拨千斤,大大降低了投资风险。
2.创作模式有章可循
动画电影的策划制作环节关系到最终作品的成败,即使在立项前期对影片进行了全面的市场调研和数据评估也无法完全保证影片将来制作完成直至投入院线播映后能得到良好的市场预期和理想的票房。但前期市场培育这一营销模式几乎可以避免这一风险。原先市场的客户群就是影片的受众群,原先市场的卖点就成为了影片的卖点,如法炮制,影片的定位和策划不再盲目和冒险。与此同时,影片的人物设定、场景设定、风格定位等等因素有章可循,节约制作成本的同时又保持了与原先作品一脉相承的关系,这种“拿来主义”成为节约制作成本并实现理想市场回报的关键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与原先作品在风格、故事内容和人文精神上要有较高的契合度,不仅在形式上更要在内容上与原作保持传承关系,否则,市场营销的结果将会前功尽弃。
3.作品内容易被大众迅速认知和理解
作为走进影院的观众,面对所有同一档期上映的影片,在不熟悉影片故事情节的情况下最吸引观众注意的是他们熟悉的某部影片的某种元素。这种元素可能是观者熟悉的演员,可能是观者熟悉的影片类型,也可能是影片背后被改编的熟悉的原作。然而最后一种情形是最容易架起影片与观者之间产生共鸣的桥梁,这种市场竞争中的先天优势显而易见。这一部分观众自然成为了该片忠实的追随者。同时,由于观者对原作的熟悉更能加深对改编影片内容和情节的理解,这对影片获得更多的美誉度提供了保证,从而使得影片获得高票房、高市场回报率也不足为奇。
三、体验经济下的国产动画电影发展战略
当今世界已进入体验经济时代,这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的第四个人类经济发展阶段,也可称为服务经济的延伸。体验经济现如今已渗透到工业、计算机业、互联网、商业、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等等诸多领域,并呈现多元化趋势。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电影产业更是将体验经济模式诠释得淋漓尽致。整个观影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的情感体验的过程,尤其是在社会大发展、工作压力剧增的现代社会,人们希望在观影的过程中得到难忘的感受和体验以达到舒缓精神、放松心情的目的。这是体验经济在电影产业的价值所在。
作为电影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动画电影在人的观影体验中发挥着其他类别电影无法企及的超越现实的想象力、表现力、塑造力以及由此带来的无与伦比的精神体验的作用。可以说,动画电影走在了体验经济的最前沿,是最具市场活力的产业。而国产动画电影如何在这体验经济的浪潮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并实现在国际市场的突围成为我们最为关心的课题。
1.短期内以市场整合式创作营销模式为先导,拓展和培育中国动画电影市场
中国动画的发展任重道远,动画电影水平的提高更不会一蹴而就。必须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培育、总结、实践,慢慢找出适合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的发展之路。分步骤、分阶段地发展我国动画电影产业,使之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而短期内则需要以培育和拓展动画电影市场为主,使之成为大众观影主要选择的类型片之一。
(1)促进动画电影产业稳步攀升,提供培育温床
中国电影目前正在蓬勃发展,银幕数量已突破6200余块,而回首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的电影院却大都门可罗雀,电影产业严重滞后。然而之后的几年随着几部欧美大片的引进,强烈的感官冲击、跌宕起伏的剧情和丰富绚丽的画面使得观众又重新回到电影院,并为那张价格不菲的电影票买单。随着欧美大片的进入强烈刺激了电影市场,电影产业随之兴盛起来,国产电影在这种浪潮下也探索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展上也屡获大奖。
中国电影市场整体的发展模式非常值得动画电影市场借鉴。应抛弃“一步到位”、“急功近利”的思想,短期内首先做好市场的培育和铺垫。以市场资源整合式的创作营销为先导,通过翻拍和改编已获得市场成功的作品为突破口,聚合人气,慢慢积累动画电影市场,提供培育温床。
(2)聚集社会关注度,吸引投资反哺动画电影产业
以影片《赛尔号》和《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贺岁片为例,当整合创作营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便会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度和市场参与度,从而将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动画电影的投资,这些投资将会反哺动画电影产业的发展,为将来中国动画电影水准的整体提升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2.长期打造国产原创动画精品的发展之路
短期内以市场资源整合式发展之路可以给国产动画电影带来培育的温床,也发挥了其在产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但从长远角度看,这并不是未来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的发展方向。虽然这种发展模式可以在短期内赢得市场的成功但难以培育出优秀的、高品质的动画电影,其动画作品更难以代表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水平。要实现中国动画强国之梦需要走长期循序发展之路,逐步打造国产原创动画精品。而动画影片的具体创作要素应从以下四个环节着手:
(1)确立观者的中心地位
观影人群是一部电影的最终接受人群,是电影产业链的消费终端,同样也是影片品质市场检验的主体,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文学艺术领域就曾提出过“接受美学”的理论概念,其核心是强调文艺作品应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注重研究观者的接受过程,确立受众的中心地位。由此可见观众在整个电影产业中起主导作用。动画电影作为文化产品有明确的受众群体,并不是“闭门造车”、“孤芳自赏”的乌托邦,而是需要依据受众口味、满足受众群体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观者的观影目的达到了,票房也自然上去了,市场繁荣的同时也标志着项目运作的成功。
(2)加强人文精神和艺术张力
影片的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需要有一种人文精神,即影视作品的艺术灵魂。这在体验经济潮流下显得尤为重要。观众走进电影院想要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更是需要在接受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剧中人物和情节的精神内涵,体验一场难忘的心理过程。这种精神内涵将角色和故事内容串联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向观众传达着影片的主旨思想和情感,而正是这种思想和情感吸引着观众,使观众的感情与剧中人物的感情命运产生共鸣。这不仅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更增强了观众的观影体验,从而达到对该片较高的认可度和美誉度,直至成为这部作品的忠实观众,品牌的价值和效应由此显现。这一点在日本和欧美动画电影里得到了深刻地阐释。例如著名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代表作《千与千寻》中对主人公千寻面对困境、不断发掘内在潜能战胜重重挑战的勇气进行了大量艺术描写和渲染,使整部影片的精神层面得到了升华,感染了观众。
此外,艺术张力也是附着在影片精神内涵上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今国产动画电影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艺术表现力上还尚有欠缺。这种艺术表现力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人物造型、神态、语气、性格的刻画,环境的渲染以及配角的表现等等。缺乏这种艺术张力的作品虽也能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但艺术感染力不够,不会带给观众一个强烈的观影体验,会让整部作品平淡无奇。以美国为代表的三维动画系列如《里约大冒险》等等影片十分注重艺术张力,剧中每一个角色都做到性格鲜明,生动且富有人情味,而这些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角色和离奇的故事情节产生的合力使得整部作品给人感情饱满、酣畅淋漓的感受。
(3)不能忽视的娱乐性
体验经济的特点之一便是娱乐性。作为服务经济的延伸,体验经济一直在试图创造一种“难忘的经验”,让人得到身心的放松和情感的愉悦是这个“难忘的经验”的重要组成元素。动画电影正是这种体验的很好的载体。据一份权威机构作出的调查问卷中显示,观众喜爱欧美动画电影的原因列前三位的是:“情节轻松,幽默搞笑”(占27.6%)、“技术高超,制作精美”(占22%)、“画面精彩华丽”(占14.2%)。由此可见,具有幽默娱乐风格的影片更受大众欢迎。
影片的娱乐属性不仅仅指幽默诙谐的风格类型,也包括情感体验的风格类型。一部动画影片如果不以轻松诙谐动人,那么它一定要以情感动人,否则,再精美的制作也只能望洋兴叹。其艺术价值和故事情节平淡无奇,这就是某些只重视形式和技术忽视内容和情节的动画电影铩羽而归的原因。
(4)亟须提高影片的制作水准
本文作者:王哲李百晓单位:南京艺术学院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一、动画形式美的个性化缺失
符号化的艺术创作实际上是对美术风格加以修改、简化与提炼的过程,这也是动画造型的由来,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运动的影像,以满足叙事的需要。不管是中国早期的动画造型形式美还是日式和美式的造型形式美都在极力地弘扬个性,比如我国早期水墨剪纸动画中的“拉毛工艺”就是利用特殊纸张撕开后参差不齐的边缘来获得一种与水墨风格极其类似的效果。如今,商业化、市场化、工业化带来的大众文化正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中国传统的动画表现语言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众的审美娱乐化的需要,现代的动画受众深受日美动画美学的影响,这也迫使国产动画电影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商业在改变中国传统动画表现语言的同时,也在推动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要传播就要迎合大众的审美价值观,以牟取用来扩大传播范围的商业利益,中国特有的动画艺术审美观念正发生着从崇高向主流的转变,这种转变意味着大众文化的胜利,它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国产动画电影中角色和场景的造型形式大量借鉴日、美动画美学形式。商业利益导致以复制为主要特点的工业化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趋势,它与精细、不可复制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冲突性,在这个趋势发展的过程中,美学形式的复制、高度提炼、简化和成本的降低是必不可少的。从中国早期艺术家创作的《大闹天空》《哪吒闹海》中流畅优美而劲气不泄的中国国画式线条美到仿日式动画形式美学的《梦回金沙城》《魁拔》《藏獒多吉》等用平涂的单块来表现明暗关系的归纳形式美感,这是一种造型形式向另一种造型形式的转变,同时也是非主流形式美向主流形式美的转变,即中国传统美学向大众美学的转变,说明大众文化凭借自己得天独厚的受众广而多的优势和媒体的传播力量占据了艺术美学的中心。这种现象不能简单理解为传统动画美学形式的完全丧失,或者说是中国动画电影个性的完全丧失,而是传统动画艺术形式与大众文化带来的美学形式之间的相互融合和继续发展,这也是探寻新时代中国动画电影审美形式的必经之路。
二、视觉愉悦的大众化
在此过程中首先就利用了艺术表现力对情绪进行控制,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活动影像来打动观众。动画的创作过程,其实就是艺术家精心设计一个虚拟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虚拟世界中,动画电影创作者可以尽情释放创作的激情和特殊的审美情趣。然而现代受众的审美要求在不断被大众文化带来的美学形式所刷新,艺术家为了迎合大众的需求,追逐商业利益来完成传播,导致创作者逐渐忽视了动画内容的重要性,开始过分强调具有强烈刺激感和冲击力影像的画面形式感,以此来满足广大受众的视觉愉悦感。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了影视技术不断进步,这为人们感受直观的具有冲击力和写实效果的画面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实现途径,目前的动画电影比以前任何时候更强调它在形式上的视觉感受,大众的这种视觉愉悦需求直接导致了动画电影在内容中淡化精英艺术所特有的道德感召、人文关怀、现实批判、哲学理念以及民族特色。在动画电影《梦回金沙城》的制作过程中,由宫崎骏动画电影制作的团队来参与制作,画面直接借鉴了日本动画导演宫崎骏的创作审美特点,其取材则借鉴了中国西南部的景色,宫崎骏动画电影画面中对于细节刻画的细致入微以及颜色的清新淡雅成为《梦回金沙城》画面的形式美感。
三、艺术与商业结合的趋势
中国早期的国产动画被认为是完全的文化艺术事业,没有产业化经济的概念,不具备商品的基本特征,这样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产动画的发展,国产动画电影在20世纪90年代才在计划体制下开始规模化,并且渐渐开始迎来春天,开始有长度和产量的要求,如今在看到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同时,也意识到国产动画电影产业链的缺失,中国特有的艺术美学形式仍旧没有找到与商业和新兴美学观念进行完美结合的有效途径,这也说明国产动画电影作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媒介的同时与大众文化所带来的审美趋向及价值观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矛盾。美国好莱坞动画电影作为成熟的商业化的体系,每年除了大量的商业作品之外同样会出现少数经典的艺术作品,其次是以日本吉卜力工作室为典型的动画电影,还有法国的动画电影《疯狂约会美丽都》,所以大众文化所带来的商业化与艺术的发展之间并不矛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美、日动画电影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冲击,商业购买逐渐开始介入国产动画电影这种艺术门类,并对这门综合的艺术形式起着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但这也导致商业化在某种程度上淹没了中国特色的传统精英动画艺术形式。在国产动画电影产生消费文化理论后的这几十年中,传统的精英文化也开始吸收大众文化的活力,这是一种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变化和发展,比如动画电影《藏獒多吉》《梦回金沙城》,它们在艺术形式上大量吸收了日式动画的美学表现方式,日本动画制作团队或者参与制作日本动画的团队分别参与了这两部国产动画电影的制作,但它们均以中国西部的人文自然环境为背景,两者的结合逐渐走向完美,以此来适应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审美价值观,这也是国产动画电影美学风格的全球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成果。国产动画电影的商业化不等于完全排斥中国传统精英式的动画艺术形式,现代大众文化对于国产动画电影的影响也注定高雅,审美文化在当下美学格局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当前,中国政府对国产动画电影的改革力度正在逐渐加大,动画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观念的确立以及对其运作模式的探索,都说明商业化和产业化必然要求中国要创造属于自己的主流商业动画电影。然而,这样的转变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的艺术动画电影就无足轻重,实际上,把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纳入动画电影的商业化运营模式之中,在保护、支持、传承中国独特的传统艺术的同时推进产业化进程,才是中国动画电影的繁荣之路。
四、结语
国产动画电影不论是作为人性内在、永不磨灭的高雅艺术而存在,还是作为崇尚世俗的大众文化产物,都不应拘泥于某种单一的艺术形式。当前,中国动画电影盲目追求商业化并不利于长远的发展,这一现状和大众文化的泛滥有着必然的关系,虽然大众文化带来的审美观念对中国动画电影展现的传统精英艺术有着强烈的冲击力,但它终究是当代社会自然发展的产物,同样需要遵循产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动画电影在这样的大背景中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中国传统的精英艺术要与大众文化进行相辅相成的发展,来满足不同生活阶层的审美趋向和价值观,要在变化的时代中反映不变的艺术真理和人文关怀,以体现人性之真、自然之美,并以引领人们追求真善美为其本职,始终保持大胆创新的创作思路,这些仍旧是中国动画电影所要追求和弘扬的。
关键词:数字技术;3D;影响;动画电影创作
引言
在动画电影创作中,3D数字技术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管是从特效特技的震撼渲染,还是对于3D场景以及人物动作的模拟实现,在动画电影创作中3D数字技术都将展现着其独有的优势。3D数字技术对于动画创作带来巨大影响,为动画电影的创作带来更多可能,让动画电影更贴近人的生活,提供了更广阔的动画电影创作空间。
1 3D数字技术
3D数字技术,以二进制形式记录、整理、传播各种信息。根据人眼的距离不同,看到的图象也略微不同,两个图象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三维效果的原理,拍摄时,使用两台摄象机同时按照规定距离拍摄,放映时把两组图象重合,一般用红绿,红蓝色,然后用相应的眼镜把两组图片区分开,分别投到右眼和左眼,产生立体效果[1]。对于动画电影的创作者来说,也可以在电影创作中通过虚拟的3D工具,在动画中创建出各种的虚拟3D数字影像,应用3D “数字绘景”技术,很好实现人们对于想象世界的影像,不仅可以大大地节约动画影片的制作拍摄成本,同时,3D数字技术在动画电影的剪切编辑中,也会发挥很大的便利性,提升动画电影的展现力。
2 动画电影创作
动画电影的创作,就是将绘画艺术、文学艺术、影视艺术等许多的艺术结合,运用剧本创作的文学思想,采取影视表现手法展示出电影思维,重新构建出对人物造型、场景造型、动物造型等构成元素的创意性思维,创作动画电影作品。成功的动画电影,会非常注重表情达意、画面的设计、风格表现、构图等,基于其构图,就是在作品的原则上使内容更有表现力,画面中的人和物要以什么形式出现,表达什么感彩,这些都是通过动画设计者对灵感及创作技艺的完美诠释[2]。动画电影创作中,对于传统创作手法中,多采取手绘在二维空间完成,但是对于当前动画电影市场来说,也显示出一定的不足,基于3D数字技术,为提升动画电影影院播放效果,不仅为动画创作带来一场革命,同时也创新动画电影创作手法,大大提高动画电影的制作水平。
3 动画电影创作中的3D数字技术
3.1 动画前期制作
3D数字技术的出现,给人最多的是视觉的震撼,导演能熟练运用数字技术,更加精彩的再现动画电影场景。例如,针对动画电影《疯狂原始人》中,应用3D数字技术,不论是人物造型还是场景设置,都是利用电脑平台,采取3D数字技术对其进行建模制作的,不仅使动画电影达到非常自然逼真的播放效果,同时也丰富了动画设计,使得动画电影创作更接近生活[3]。基于强大的3D数字技术,不仅开始对电影的人物真实性提出更高的需求,同时在动画电影的造型、构图、配色上,也要求可以有真实的观影效果。
3.2 动画影院播放
在动画电影创作中,3D技术可以更好的深化主题,且动画创作中,还会按照音乐与影片之间的联系关系,采取3D数字技术描绘场景,有效渲染动画电影气氛,以音画同步式的配乐形式,在3D数字技术描绘场景中,很好的感染观众情绪,使观众对于动画电影的视觉感官得到提升,3D数字技术使得动画电影表现的感情不再孤立,更能够深化提升动画电影画面氛围。
4 3D数字艺术对动画电影创作的影响
4.1 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
动画电影创作中,应用3D数字技术,再应用透镜组合,调节画面转换效果,采用精密机械式调节方式,使得动画电影创作发生技术上的改革。故此,在动画电影的创作中,更加注重动画的表现力与场景的真实效果,纵观每部动画电影,在其创作中,多具有奇幻、炫酷的3D场景,并且更是通过3D数字技术,深化与烘托动画电影中的人物与情节,有效填补动画电影场景之间的空白间隔,还很好的发挥一定的叙事功能,扩大动画电影的创作空间。同时,动画电影创作中,追求与3D技术的融合,采取3D技术创作动画电影,如在《龙骑侠3D》中,采用了3D数字技术进行动画播放,可以提升动画的震撼场面,基于3D影院转换设备的支撑,更是可以精彩再现动画中激烈的战斗镜头,塑造主人公坚强勇敢的正面形象,且延续了励志冒险的主题内容,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可看性,采用“控制景深,调节速率,善用颜色”手段,保证立体效果基础上,为观众带来极度震撼和华丽的视觉体验。3D数字技术,不仅会影响动画电影观众的心理,也会影响其视觉感官,深化动画电影的主题[4]。在动画电影中,通过3D数字技术,不仅可以抒发影片中人物的情感,还可以渲染场景以及刻画电影人物的性格,引导暗示观众在观看影片时的情绪,这是其他动画电影语言所无法代替的。
4.2 丰富动画电影播放色彩
色彩在动画电影作品创作中,可以赋予作品以艺术基调,直接关系到动画电影作品的成功。动画电影创作中,应用3D数字技术,提升动画电影播放精度,有效调控电影画面色彩,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采用了光回收系统,分光路不同光转换系统、PLC电气精准控制系统的组合,达到提高3D转换设备的整体光效值和对比度值。其中光回收系统,采用同一束光在经过特制光学原件后进行分光,并对原本的一束不可用光进行回收重新转换,在分光路不同光转换系统中,对光回收系统中分光产生的两束光分别进行机械式和液晶式的调制,达到两束光的光学同步投影,在PLC电气精准控制系统中,采用PLC对整个电气运行系统进行控制,保证控制精度。应用3D数字技术,将DLP放映机放出来的画面进行转换分离,使左右眼图像光束分别具有不同的偏振特性,观众再佩戴上对应的偏振眼镜,就可以使左右眼看到对应的画面,从而在观众的大脑中合成出立体画面。目前市面上使用的3D转换系统主要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动画电影创作中,应用3D数字技术,通过修改材料的配方,使得数字放映机透射出的画面颜色损失最小,从而具有较好的色彩还原性。播放方面应用主动式设备,根据3D数字技术特征,主要依靠色彩原理实现了对光的转换,从而使左右眼画面分开交替显示。应用3D数字技术,对于动画电影播放中的被动式设备,则主要依靠光学偏振片完成了对光的转换。主动式设备由于转换效果不彻底、重影严重、色彩饱和度差及转换后画面亮度太低而被市场逐步淘汰。在被动式设备中又分为两类,机械偏振式和液晶偏振式。机械偏振式主要通过偏振调制器(主要材料偏振膜片)被伺服电机带动高速旋转来实现高帧率的左右眼画面分离并交替显示,从而达到3D转换的目的。而液晶偏振式则是通过液晶分子对电压趋向性的快速反应来实现3D转换目的。3D数字技术的出现,提升了动画电影后期创作水平[5]。
4.3 优化动画电影播放效果
在3D动画电影的播放中,当显示器在显示左眼画面时, 右眼镜片应该是全黑的,若是快门式眼镜开关周期与显示器刷新周期没准同步,会导致漏镜片的鬼影的出现,影响人们观看3D电影的效果。故此,在3D动画电影创作中,应用面向影院的3D转换设备,强化对此问题的重视,不论是3D动画电影的内倾角, 还是平行光轴, 以及外倾角, 强化其3D动画电影的播放效果,提高左右画面的重合度, 使人们观看3D动画电影时的视野更开阔。3D数字技术的应用,使观众能毫无阻碍地通向导演构思,通过3D技术,让观众站在原地就可以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动画电影创作中,更加关注播放效果,故此,拟采用组合透镜的方式对光程差进行调节,首先通过整个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精确计算出两路光的光程差,然后根据光程差设计组合透镜的相关参数,但是通常由于机械系统的机械加工进度等误差,这些微观的误差会在光学系统中做宏观的表现,所以需要在设计完成后通过反复的实验进一步确认。就如对于动画电影《豚鼠特工队》之中,不管是简单模型的创作,还是对于动画中豚鼠形象的创作,总是秉持人们的立体视觉体验,结合3D数字技术,进行活动跟踪,对指定地区举行活动的跟踪阐发,有效应用3D数字技术,并主动创建出主要的动画帧,将3D数字技术得到的跟踪结果,应用到动画电影创作之中,用实体任务动作标记动画人物的行动,使用计算机设计动画人物行为,使得动画电影的效果更加逼真。动画电影创作中,应用3D技术,产生积极的影响。
4.4 促使动画电影创作向3D发展
基于3D数字技术的动画电影,带给人更多的新奇感,特别是在影院播放中,基于3D数字技术的支持,不仅提升动画电影的逼真效果。同时震撼观众心灵,呈现出美丽且动人的画面,给人的心理上产生巨大感触,增加人们在视觉上的认知度。动画电影创作中,也开始构建更具想象力的场景,动画电影创作也开始走向3D技术方向。并且在动画电影中可以应用3D数字转换技术,将动画电影虚拟在人的眼前,使人们产生更加真实的观影体验[6]。例如,对于动画电影《大闹天宫》,该片应用3D数字技术,不仅制造的动画电影色彩浓重,动画人物造型奇异,动画的场面也是十分的雄伟壮丽,赋予动画形象鲜明的人格特征,使得动画电影的情节跌宕有致,将孙悟空这一中国式的神话英雄,生动地再现于银幕;3D数字技术版的《大闹天宫》,保留了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同时节奏更加紧凑,并且配合3D数字效果,更是在片中设计了几十个镜头,做出“冲出银幕”的效果处理,突出地表现孙悟空机智乐观、大胆反抗神权的无畏精神,不仅满足观众立体观影感,同时也唤起观众对中国传统动画作品的热爱[7]。在动画电影创作中,还需结合动画电影播放效果考虑,因为当前3D技术在电影行业中已经广泛应用,不仅在动画电影播放中做出一定的改进,还采取先进技术,使得动画电影的画面更加精细,色彩也更加丰富,更能提高动画电影制作水准,有效提升观众喜爱度,做出巨大技术上的提升,有效提高观众对动画电影的观影体验。例如在动画电影《怪物史瑞克》中,就采取3D数字技术,设计出其主要的故事人物形象,“怪物”史瑞克不仅是可爱的绿色怪物,同时也是极富正义感的故事人物,他在动画电影中的神态、动作、语言以及周围的场景,美化动画电影的影院播放水平,使人们可以接受这样的动画形象,通过3D数字转换播放设备,使史瑞克更加真实。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动画电影创作中,应用3D数字技术,必将会有效提升动画创作水平,不管是在人物造型还是场景制造方面,都将有效提升动画电影创作质量,3D数字技术对动画电影创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为动画电影创作带来更加真实的情感体验,使动画电影创作更加贴近人们的真实生活,拓展动画电影创作空间,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蒋星.数码媒体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2,07(18):41-42.
[2]裘晓红.现代数字技术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J].教育评论,2011,14(12):76-77.
[3]梁玉清.动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计算机教育,2013,21(14):56-57.
[4]李欣.数字时代培养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的理性思考[J].教育探索,2011,6(34):45-46.
[5]马秋霞.从《泡芙小姐》看数字媒体对动画创作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2,24(32):54-57.
[6]唐杰晓.浅析数字媒体艺术对动画艺术变革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4,24(5):42-43.
[7]陈沿儒.数字媒体技术对动画设计的影响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24(11):24-25.
关键词 动画特效;CGI;电影艺术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0-0086-02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馆”第一次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火车到站》影片,标志电影的正式诞生。电影发展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影的崛起不断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的娱乐性、知识性以及对不同地区的文化和历史的认知性。电影的艺术表现力,让人们在自己狭小的世界里,去感受整个世界乃至宇宙的广阔。尤其是随着动画特效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电影中的应用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与此同时,动画电影业随着电影的发展步入了我们的视线。而且动画电影的表现手法的丰富程度使得电影艺术大放光彩,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同时也给观众带来非同凡响的观看体验。这都得益于动画特效技术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动画特效技术对电影表演艺术同意也具有杀伤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动画特效技术对电影艺术表现力的双向影响,以此扬长避短,提升电影艺术的表现力。
1 动画特效技术的发展
1.1 动画技术的发展
动画特效技术大致上可以被分为两种类型,即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二维动画一般又被称为传统动画,过去是以手绘为主。比如我们熟悉的米老鼠等。因为是连续的平面图片,所以称为2D动画。三维动画因为基于立体的空概念,所以也成为3D,是相对于二位而言的。经过三维图像技术发展演变出来的三维动画软件制作的,空间操作的随意性也较强,使画面更显真实,从业也使得对观众更具有吸引力。因此目前技术应用也以三维动画最为流行。三维动画是通过人物形象的设计、3D建模、赋予材质、绑定骨骼动画、渲染输出等工序来完成的。虽然这些工序看起来要比二维动画制作的工序复杂很多。三维动画软件中分工非常细致明确,即便没有很强的美术功底,也可以通过软件的命令来胜任这项工作。在人员上得到解放。三维动画技术可以对真实的物体进行模拟。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和无限的可修改性,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
1.2 动画特效技术在电影业的应用情况
三维动画特效又可以称作3D特效。目前较为常见的3D特效技术软件主要有 AutoCAD、3DS MAX、Maya等。这些特效软件中,Maya是最为流行的制作软件。Maya是美国公司出品的世界顶级的三维动画软件,主要应用于,影视广告,角色动画,刁颖特技等,而且随着Maya功能的完善,工作也特别灵活,易学易用,做做效果和效率都较高,尤其是渲染真实感很强。Maya极大的提高了制作效率和品质,调节出仿真的角色动画,渲染出电影一般的真实效果,向世界顶级动画师迈进。
由于3D特效技术的逐渐成熟,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中应用最为突出的领域表现在电影上。尤其是在广大电影观众对电影效果不断的追求新特的需求面前,三维动画特效技术苏虽然后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三维特效技术正在国内外的电影市场中不断的刷新创新成果,优秀的三维动画特效电影层出不穷,三维动画特效动画电影的出现使动画电影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也使得三维动画特效技术不断的创新与研发。同时3D特效在影片中的合理应用可以为动画电影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使动画影片的成片效果大大提升。视觉效果达到影片的出片需求。最重要的是,有了3D特效的加入,使得动画电影的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使动画电影的好评不断。呼声也越来越高。目前看来,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中或多或少都有3D特效技术的融入。特效大片已经成为目前的潮流主打。
2 动画特效对电影艺术表现力的影响
2.1 动画特效技术为电影艺术的提升提供了捷径
动画特效技术使电影通过后期的电脑特效制作,节省出很大一笔费用,可以说动画特效最大的潜在优势是节约成本,节省资源。这位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节省出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去创作,使电影艺术的发展乘上更快的发展轨道。同时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在电影特技拍摄中,不然花巨资制造情景,还要购买大量的器具装置。有时为了最大程度的表现电影艺术,不得不冒险做很多惊险的动作和场景,使特技演员冒着生命危险。动画特效技术的使用,在一些危险的镜头,不再需要替身演员冒死来完成,亦或者用3D技术改变荧幕上替身演员的外貌,让原本用替身会穿帮的危险镜头得以轻松实现。最后动画特效的另一个优势是节约时间,为电影的制作到电影的上市时间大为缩短,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快速通道。
2.2 动画特效使电影艺术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在场景的制作方面,动画特效技术的融入可以帮助电影轻松表现云、雾、雨、水等自然元素,逼真而不失魅力。得到逼真绚丽的场景画面,为影片的场景特效增添生机。可以说动画特效技术的使用对场景的塑造、气氛渲染等意义非凡。在合成效果方面,电影范畴中的现实场景加如动画角色的合成动画和实景的结合体。其合成效果的好坏也取决于3D特效技术的应用与技巧。也就是说,3D特效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其中在电影色彩方面表达更为出色,色彩作为视觉传达的关键元素,一直以来是电影浓墨重彩的精彩一笔。动画特效技术是电影色彩艺术的表现张力从一个新的角度开始全新地诠释电影。色彩质感、色彩象征的运用成为影片情感、寓意和境界的重要表达方式。
2.3 为观众带来了无以伦比的视觉体验
在早起的电影制作,电影艺术的表现更多的像舞台剧,由于技术的限制,难以表现真实的画面,例如在注明的《第七封印》这部电影里就有一个马车进入寒气逼人的树林的场景,但是由于技术的县级,无法通过画面来真是的展现当时的情景,无奈之下,只能使用对白来表现寒气逼人的树林画面,中国早期的电影业是具有同样的无奈,在中国最为经典的《小二黑结婚》的电影里,也大多使用舞台剧的表现手法,无法为电影的表现较好的视觉效果。动画特效技术在电影中应用日渐成熟,逐渐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在电影效果中,被放大的观众视觉感受最求也变得越来越真实,生动。有时是天马行空,有时是真实刺激,这些都通过动画特效技术的应用而变得完美无瑕。无论是划时代的IMAX《阿凡达》,还是其他好莱坞大片,比如《复仇者联盟》《猩球崛起》等,还有最近革命性的《环太平洋》,本人觉得都比不上《Life of Pi》里的3D震撼力,电影里的3D美得让人窒息,让观众体验到一个真实美丽而且广大无垠的世界,3D是为了剧情服务,而不是为3D而3D,太漂亮的电影了。《魔戒》被搬上银幕,导演完整的还原了这个庞大的世界,除了借助化妆术和模型,CGI技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完全运用CGI技术的电影近年来层出不穷,《2012》、《变形金刚》、《阿凡达》等等都是成功的例子。
2.4 动画电影崛起,更具表现力
随着动画特效技术的发展,动画与实景的结合体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被广大观众所喜欢,这就是正在崛起的动画电影,而且目前正迅速扩大其在整个电影版图中的势力范围。动画电影的发展壮大这不仅预示着电影在未来的创作、生产将会运用更多的动画特效元素、动画特效技术,甚至可能导致未来电影总体的动画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种动画性使电影具有独特的真实性,动画特效的适用,使电脑制作的这种“完全的无中生有”比传统真人电影的“物质现实复原”和“以真实表现虚构”更具有艺术表现力,对观众也更具有艺术魄力,动画电影作为艺术具备了无所不能的表现力。由此或有可能带动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前释放,从而进一步划清了电影与戏剧等相关艺术的界限,强化并提升了电影的本质特征――表现性。
综上所述,电影已经走过百年的历程,从一个儿童已经逐渐成熟,经历坎坷的发展的道路,如今已经因为动画特效技术的加入,电影已经迈入另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动画特效技术的进步,电影的艺术表现力也在不断的提升,同时随着电影快餐文化的发展,电影凭借其有效的动画特效表现力,比较完成一次史无前例的进化。最后动画电影也随着3D特效的不断革新而突破新的顶峰。也在电影领域中为动画电影剥夺了一席之位,并且稳固的发展着。以上这些都证明了,三维动画特效技术对动画电影事业起到了推动作用,并且推动了动画电影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2]杨.美国动画电影艺术风格研究[D].南昌大学,2009.
[3]彭建祥.动画电影艺术创作素材的再挖掘与整合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8.
[4]葛玉清.动画电影艺术空间的本土化生存[J].当代电影,2012(04).
[5]朱晓菊,彭建.祥动画电影艺术创作素材的再挖掘与整合[J].电影评介,2007(07).
[6]莫璧宇.浅议动画电影艺术传播中唯美技术的成因、困境与对策――以3D电影为例[J].大众科技,2010(08).
[7]蒋鹏.浅析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思想[J].电影文学,2013(06).
[关键词] 国产;动画电影;发展
当代社会已发展成为一个由影像所构成的时代。对于当下的大众来说,看电影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动画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越来越显示出其特有的价值。根据统计资料,2004年全球动画片及其衍生产品的产值高达5 000亿美元,是仅次于IT产业之后又―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提出,经过5~10年时间,动漫产业至少要占到GDP的1%,这意味着中国动漫产业未来至少具有1 500亿元人民币产值的巨大发展空间。我国的动画电影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在市场,挑战与机遇共存。
一、国内外动画电影发展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日本、韩国、英国和荷兰是动画片的制作强国。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动画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全球最大的娱乐产品输出国美国,其每年的动画产品和衍生产品的产值就达50多亿美元。国外的动画影片投资业已形成了良性循环,对于动画电影来说,一般票房收入占30%,衍生产品收入占70%。迪斯尼、梦工厂、时代华纳是美国前三大动画片公司,美国票房收入排行榜上的前10名中经常出现动画片的身影,如《玩具总动员》(1995)、《海底总动员》(2003)都居当年票房榜首。日本电影票房的2/5是动画影片,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就一举夺得西柏林电影节金熊桂冠。
中国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转发了财政部等十部委 《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力争用5到10年的时间使动漫产业创作开发和生产能力跻身世界动漫大国和强国之列。
4年来,相关政策的支持确实带动了中国动画电影的进一步发展,但事实告诉我们中国动画电影要想和国际接轨,赶上美日等国家的水平,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思考。
二、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瓶颈
(一)缺乏想象力,制作水平不高
国产动画电影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情节上都缺乏想象力,诸如《西游记》《宝莲灯》之类,大部分动画电影都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人物形象基本按剧本中描写的形象来设计,故事情节的设计也比较教条,没有创新性。包括语言的设计都缺乏想象力,不善于大胆创新、夸张、变形,墨守成规、中规中矩。这样就使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没有新鲜感,难以产生愉悦的心情。
对比美国的动画电影,来看我们的不足。先不说《狮子王》《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这些纯美国式的动画电影,就来看看以中国故事或中国元素为题材拍摄的动画电影。首先以美国拍摄的动画电影《花木兰》为例,结合中国元素的故事和绘画,加上美式的风趣幽默,使这部动画片去掉了那种沉重的替父从军、忠君报国的烙印。换之轻松、可爱的形象,使得很多角色都是那么的有趣,典型的以美国人的视角讲述中国的故事,迎合了东西方不同的口味。该片除了精良的制作和充满想象力的画面外,还真正做到了深刻的思想性和鲜明的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拍摄的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从娱乐的角度来说,《功夫熊猫》几近完美。而它对于中国功夫的展示,从精神到动作又都是如此地传神,让每一个中国观众都无法不被其打动。片中的唐装旗袍,卷帘飞檐,青瓷红印,这些中国元素的运用都仿佛告诉我们,这是一部中国动画电影,整个片子从外到内虽然难掩西方气息,但整部作品的中国味实在太醇厚了,太浓郁了。遗憾的是这是一部地地道道的美国动画电影。我们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我们钦佩大洋彼岸的电影人打造出这部上乘之作,但我们也不得不去思考为什么外国人会把中国的东西拍得比我们的好看。难道是我们对本国文化的理解还不如外国人吗?归根结底是我们对动画电影的定位是错误的,我们忘记了动画电影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娱乐性,应该注重怎样去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而不是还原历史,简单说教。对比《狮子王》《冰河世纪》《玩具总动员》等影片,无数臆造出来的角色在我们心中都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国产动画片完全出自臆造出来的成功角色形象少之又少,这也说明了我们在动画影片创作上是非常缺乏想象力的。
动画电影的创作离不开制作手段,很多动画项目都尝试运用电脑软件制作三维动画电影。3D动画影片制作软件几乎都是美国开发研制的,我们的动画师对软件的熟悉程度不够。为了完成一个动作,美国的制作公司甚至会专门为其设计软件,在这方面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再加上我国三维动画由于投资的限制,人物表情呆板,动作不够灵活,画面不够流畅、缺少美感。
(二)缺乏情感性,受众定位狭窄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动画影片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无论采用哪种表现形式,都应该使观众乐于接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电影《阿凡达》,3D动画制造出的“杰克”在动员纳威人时说:“这是我们美好的家园,我们一定要把那些想搞破坏的入侵者赶出去。”人物的表情活灵活现,感觉那就是一个真人在表演,动画人物表情的细致刻画让观众热血沸腾,并想和阿凡达一起投入到保卫家园的战斗中。
国产动画电影在情感上下的工夫还很不到位,不重视前期策划和剧本创作,一些动画片说教类题材过多,进行不问效果的灌输,缺乏感情,让人看后心里是空的。还有一部分动画电影受众定位狭窄,属于只适合低龄儿童观看的题材,制作者还停留在动画电影只是给少儿看的这种狭隘的思想观念之中,不去考虑更加广泛的收视群体,更谈不上具有情感性了。个人认为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比知识、理念教育更重要,这也是我国的动画电影中最为缺乏的。
(三)资金投入少,市场回报率低
对国产动画片的制作、配乐和宣传缺乏应有的重视,资金投入少,回报率低。2005年全国的国产动画片42 700分钟的产量需要总投资4.27亿元,不及好莱坞一部动画大片投资的1/4。《超人总动员》是皮克斯动画公司与迪斯尼公司的第六次合作,2004年11月上演后,周末首映以7 070万美元勇夺北美票房冠军。比一比差距就出来了。
2006年,投资8 000万元的《龙刀奇缘》票房为26.8万元,投资1.3亿元的“国产巨制”《魔比斯环》票房为340万元;2007年,投资1 000万元的《闪闪的红星》票房为41万元;2008年创下当时国产动画电影3 300万元票房纪录的《风云决》,其投资近8 000万元……惟一令人振奋的,是今年春节档期上映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投资600万元,票房超过了8 500万元。然而,《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更多应归功于同名电视动画片在三四年来所聚集的人气,绝大多数动画电影不可能“复制”这样的成功。
(四)动画创意人才及制作人才短缺
国家广电总局最近颁布的调查材料显示,目前我国有15 000人以上在从事动画的相关职业,但是能够达到专业影视动画及互动艺术人才水平者只有8 000人,而市场需求目前最少有15万人的缺口。
动画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是繁荣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重要前提。我国绝大多数学校的动画专业历史还太短,在师资、教材、教学体系上都不够完备,培养出来的人才和实际工作中需要的人才还有一段距离。创意人才以及数字设计人才的匮乏成为中国发展国产动画电影最大的瓶颈。尤其是技术和创意相融合的人才短缺更是中国影视动画产业无法顺利发展的一大弱点。
三、国产动画电影发展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动画电影要走出低谷,实现高质量、多精品和持久稳定的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改革创意观念,培育国产动画明星
国产动画片必须形成规模和系列,否则片子很快放完后,动画明星也会很快被遗忘,产业链就会失去龙头,衍生产品就很难被开发出来,即使开发出来也卖不出去。所以在开发动画电影时首先要重视策划阶段,要仔细地研究市场、研究受众、研究经典动画电影的成功之道。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制作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层次观众收看的动画电影,研发塑造适合衍生产品制作生产的动画形象和动画品牌。制造出中国的“米老鼠”,精心打造中国的动画明星。最后动画电影创作要力求创意独特、故事精彩、想象丰富、形象生动,力戒简单说教、故事雷同、内容平淡、呆板无趣。如《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用三维动画把理想中的世界制造出来了,很多观众都说看潘多拉星球,好像看到了小时候梦想的世界。类似这样想象力丰富的创意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二)培养高水平人才,建立中国动画“硅谷”
建设一支敬业奉献、业务过硬的动画人才队伍,是繁荣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重要前提。要充分发挥北京广播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吉林艺术学院等大专院校的作用,加强动画创作队伍特别是中青年优秀人才的培养。既要注意在动画专业院校选拔人才,又要注意从其他领域和国际上吸纳人才,特别要注意培养和使用既懂创作生产又懂市场运营的复合型人才。
充分利用大城市的人才、资金、信息、技术、创意等优势,进行多种资源的整合(包括相关产品资源),实现国产动画片产业的商品化、配套化和产业化,使北京、上海、武汉、长沙、杭州、广州、深圳、成都、西安、郑州等城市变成我国动画片产业的“硅谷”。同时应建立国产动画片产业的创新体系,大幅提高创意能力,为形成国产动画片产品原创源头奠定基础。
(三)健全动画产业链,改变市场营销模式
动画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建立空间广阔、配套完善的市场环境及完整的产业链条。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是,动画产业存在着两个阶段,两种不同的传播形式的市场。一是动画片在影视系统的播出市场;另一个是动画衍生产品售卖的营销市场(包括图书、音像、玩具、鞋帽等市场)。我国动画电影在开发衍生产品上也还有很大的空间。在衍生产品开发上,我们也出现了“喜羊羊”这样成功的案例,应当总结成功经验,寻找解决之道。还可以通过上市、并购、合资、联合等资本运作手段,形成以资本为主线的国产动画片产业链,提升国产动画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与国外动画片大蜡的抗衡能力,打造出中国国产动画片产业的航空母舰,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在运营机制上可实行薪酬入股,实现风险共担;推行国产动画片制片人制度,加大前期的策划力度。
[参考文献]
[1] 秦喜杰.中国动画片的产业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2] 许婧,汪炀.中原动画黄金80年[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
[3] 王传东,艾琳.动画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张慧临.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M].西安: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5] 马欣.对中国动画民族化的反思[J].美术,2003(07).
1、不规则物体建模的制作技巧
物体建模在3D动画电影制作中占据重要地位,物体建模不单是动画电影制作的核心部分,更是全部贴图和材质的载体,还是灯光渲染的对象,3D动画电影的效果是基于物体建模存在的。因此,3D动画的物体建模是十分复杂的过程,必将耗费大量时间和制作经历,物体建模方法包括多边形物体建模、细分曲面物体建模和NUBRS建模等。在3D动画电影实际制作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物体模型采用不同的建模方法,因此,设计人员掌握多种建模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在3D动画电影《和气四瑞》中,主要包括四种模型,分别是大象、猴子、小鸟和兔子,同时组成动画电影的还有不同场景。对这四种模型的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之后,可以发现透明都属于不规则物体,而且难以分解成多个规则的几何形体,由此,对这种物体的建模可以采用细分曲面建模方法。首先,利用基本的几何形体创建出简单的模型形状,再利用网格、网格平滑、多边形、降噪等工具对物体模型的细节部分进行划分。细分曲面物体建模技术能够采用任意的多面体来控制网格,再根据自动生成的网格来平滑曲面。由此可见,细分曲面物体建模技术可以包括各种各样的网格形状,进而形成不同类型的物体脱皮结构,始终保持物体曲面的光滑性。而且,细分曲面物体建模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对细节的划分,即使增加物体的细节部分,也不会造成整体复杂化和结构化,同时能够始终保持细节部分的光滑性。
2、添加贴图和材质的制作技巧
材质是3D动画电影中物体的外观属性,物体材质主要利用3D MAX材质编辑器制作而成。3D MAX材质编辑器中的材质分为标准材质和复合材质,例如混合材质、双面材质、多维材质、变形器材质等。将贴各种类型的图像加到材质上就称作贴图,贴图可以详细展现物体表面的纹理形象。在3D动画电影制作过程中,为动物添加贴图时经常采用的技术是凹凸贴图技术,凹凸贴图技术的制作原理是:将贴图中较为黑暗的区域作为地处,较为明亮的区域作为高处,通过Photo Shop制作软件可以很快实现设计人员所需的凹凸贴图。在对3D动画电影中花草树木进行贴图时,主要采用透明贴图技术,其原理是利用贴图的明亮度来准确控制花草树木的透明度,同样,透明贴图也是基于Photo Shop制作软件实现的。
3、创建角色骨骼的制作技巧
3D MAX制作软件中的CAT属于多足角色骨骼设计插件,可以实现双足动物到多足动物的骨骼创建和搭建过程,同时可以任意添加骨骼控制器,节约了设计人员定义不同动物骨骼的时间。而且,CAT多足角色骨骼设计插件还能够提供跑、走和跳等动态骨骼设计,可以帮助设计人员轻松实现动态化、个性化和细节化的角色设计。CAT与传统CS骨骼设计相比来说,不但可以自由实现曲线动画调节,还可以完成动物骨骼的拉伸动作。CAT多足角色骨骼设计插件自带的肌肉弹性动画,适合3D动画电影制作中高写实角色的创作。CAT骨骼系统的自动读取BIP文件功能,能够轻松实现捕捉相应文件,将完成调节的动画存储到BIP类型文件中,有助于将不同动态混合融合在一起,呈现出真实的、令人满意的骨骼设计。因此,CAT多足角色骨骼设计插件实现的动画效果更加逼真。
4、角色骨骼蒙皮的制作
“蒙皮”指的是将物体模型和骨骼绑定在一起,只有将物体模型与骨骼进行有效结合绑定之后,才能实现物体角色和骨骼的共同运动,产生动作过程中的变形。3D MAX制作软件中的Skin和Physique是蒙皮制作插件,这两种插件与蒙皮制作的原理基本相同,主要是利用调动权重值使物体骨骼可以驱动网格物体,但是,这种插件与Bonespro蒙皮插件相比来说其效果非常一般。Bonespro蒙皮插件属于智能化外部插件,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在节约大量设计制作时间时,还可以提高蒙皮制作的动画效果。
5、添加灯光和摄影机的制作
首先,在3D动画场景中准确设置摄影机的位置,根据动画场景的真实效果和大小远近来完成灯光添加。对于单帧画面来说,应该选用“三光源照明”布光理论,“三光源照明”包括补光源、背光源和主光源。在动画场景中添加灯光过程中,必须将主体光位置和光源强度确定好,之后才能进一步设置辅助光源的位置和强度。最后,添加灯光装饰和背景,采用这种添加灯光的方法存在以下几点优势:一是更好地反映3D动画场景的真实感;二是使观众有着身临其境的体验;三是有效减少了物体建模和贴图的数量,还能使动画场景生机勃勃;四是烘托动画电影中的场景和气氛。
[论文摘 要] 动画电影结合美术和电影的综合特点,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和审美特点吸引着广大的爱好者和制作者。动画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播方式与艺术形式,叙事则是动画电影的核心,也是中国动画电影中需要学习借鉴的地方。本文从动画电影的选材、主题手法、角色上来谈,最后论述中国动画电影如何发展,提出问题并展望中国动画应该如何发展。
动画电影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到今天的繁荣期,动画形式已在社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比较世界各国动漫的发展,中国动漫还存在一些差距。在欧美、日本和韩国,动漫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文化。但像动画片《魔比斯环》这样的片子如何能抵抗《怪物史莱克》,关键就要看其叙事策略了。动画电影应有理性的解析,把握商业动画电影的基本元素,才能充分发挥动画艺术的优势。
一、从选材看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
动画电影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形式,在选材上应遵循电影艺术的一般原则,但动画电影由于其媒介、制作方式、制作材料、制作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独特性,而有别于其他电影艺术的选材。在选材上我们首先要确定产品的对象是谁,所要表达的意义是什么。例如,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动画题材最受欢迎,市场效益也最好,因为它受众面广,市场收益相应也会多。关于动画的选材也有侧重于儿童化的,有人认为动画就是给小孩看的,不适合表现深层次的题材。有人则认为,动画可以表现所有的题材,我们所谓的动画全民娱乐的时代已经到来。其实,动画隶属于电影中一个分支,在题材表达上必须符合动画本体特征。动画电影区别于实拍电影,最明显的特征是动画具有高度虚拟性。这一特征决定了动画不可能像实拍电影那样接近真实。在一些优秀的动画电影作品中,很少如实描写日常生活,相反的是尽力拉开与现实的距离。动画可以天马行空地讲述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没人会对动画片中的老鼠为什么会打败猫而吹毛求疵。其次,动画电影的题材相对比较简单。在动画中,造型的线索简单、矛盾简单、人物关系简单,例如在中国四大名著中,《西游记》就比较容易被改编成优秀的动画作品,而《红楼梦》就非常不适合动画改编。在《红楼梦》中光是人物关系就已经十分复杂了,再加上场景之类的更是繁复。
动画表现的题材可以更加成人化。动画片早已不仅仅是孩子的专利,以成人为目标观众的动画片现在比比皆是。这样从商业价值上讲,单纯考虑儿童观众对动画产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通常只为儿童制作的动画片仅仅能在电影院的下午和傍晚时间放映,而国家经常出台福利政策限制儿童电影的票价,这样一来票房收入也大打折扣。相反,如果动画电影观众扩展至成人范畴,那么就可以进入晚场时段放映并因此有获得更高票房收入的可能。①这样无论从商业价值还是发展价值上都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动画片《蓝皮鼠和大脸猫》,其后续的商业价值还是比较高的。
二、从主题看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
动画电影是一种用来表现其特有主题的艺术形式。在动画片中不是说所有的都必须有严格意义上的叙事主题。许多艺术类的动画短片并不需要深刻的叙事主题,其动画可以作为一种纯视觉形象的一种表达方式。一部个性化的艺术动画短片,可能只要有一个绝佳的创意或者奇妙的视觉展现,就能创造出很好的效果,观众乐在其中,得到纯粹视觉感官体验。但是作为动画电影却并不是这样,动画电影通常是以故事情节来传达大众共有的精神状态。在动画电影的学习中不应纯粹追求视觉盛宴,而忽略了对艺术本质的探索和艺术修养的培养。如果把这类作品打回原形,不过是儿童玩具万花筒罢了。因此动画电影的主题选材尤其重要。
动画电影的主题必须突出,如果一部动画片有多种主题而没有主次变化。那么最终这部动画片将失去主题。例如,日本动画《再见,萤火虫》就是一部以旁观者的角度展现战争悲剧的影片。除了在开场展现了空袭后的惨状外,片中并没有过多地描述战争的惨状,而是通过描述两兄妹单纯真挚的情感将战争的残酷性深深地刻入观众的心里,使得全片一直弥漫在悲剧的氛围当中。这就是主题的选择的重要性,好的主题能引人入胜,使整部动画具有意义感。
在动画的主题选择中,应该通过画面和情节自然流露出来,创作者的观点要尽可能曲折。但也不是说越曲折越好,不能让观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就好。另外动画片的主题选择应有较高的哲学思想和文学思想,要在动画语言、动画形式上做多种尝试,这样才能有更好的主题以吸引观众。选择好主题的叙事方式后,故事的发展情节多以整个故事的开始、发展、和结尾的先后时间顺序展开,围绕故事情节主线,简单明了,一目了然。这样的叙事结构可看性强,不仅符合人们的观赏需求,而且对于儿童这个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年龄阶段,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更适合儿童。
三、从角色上看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
谈到角色,大家都会想到“米老鼠、唐老鸭”。作为一部商业动画长片来说,当故事的主题和情节发展定下来以后,角色的设置无疑就是最重要的了。动画是创造生命、赋予角色生命的一种艺术形式。角色是动画中的视觉核心,很多经典的动画片,在多年以后,故事可能会被观众淡忘,但是观众往往能记住里面的“角色”,能被大家津津乐道的也一定是那些经久不衰的角色造型。因此从每个角度来说,动画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角色塑造的成功。因为在动画中,对角色的塑造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再现,而是一个虚拟夸张角色的塑造过程。角色造型设计不是纯粹的视觉问题,是抽象再创造的过程,是文学语言的视觉化,好的角色能给观众以遐想,能充分引起观众的兴趣。
动画电影是一种允许和鼓励个人创造的艺术形式,其中的角色设置可以不遵循现实生活中的约束,可以超现实生活,以凌驾于现实之上的能力。在动画里,动物可以开口说话,可以有自己的思维,甚至桌椅板凳这些没有生命的物件都可以行走跳跃等。动画中角色的形象不管是什么类型,都是拟人化了的人或物,体现着人类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例如动画片《美女与野兽》中的“烛台先生” “挂钟管家” “茶壶大妈”等。但动画角色的“假定性”也有其自身的限度,不能毫无节制地天马行空。不管动画片中的角色如何离奇,如何荒诞不经,它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内在逻辑,使观众相信并能够接受。如果只一味强调角色的“奇异性”,以至于失去了真实的逻辑基础的话,这样的动画角色必定是不受观众欢迎的、失败的。动画角色在性格上应简洁明了、艺术形象鲜明突出、主要角色的性格定位是循序渐进的。这样做并不是把角色简面化,而是为了角色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在商业动画长片中,角色不仅仅是动画中的简单形象,而在后期开发的主要产品上也有很大的经济效益作用。
四、回首与展望,中国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之发展
每一种艺术形式的存在都和其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动画也不例外。西方文化发展中的、希腊城邦文明、基督兴起等,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有着惟一不曾间断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和自身很强的修复能力。20世纪的中国动画是作为区域的一个个案存在的,那时的中国动画人一直在探索如何将动画这种异域艺术品种“中国化”。似乎这就是中国动画的生存之道,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我们就要追究什么是“中国风格的动画”?是不是改编了古典神话,做了水墨效果,加上民族音乐就是中国风格的动画呢?在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的创作中,民族风格第一次被提及。中国动画电影史评价专家说:“该片还是首次将中国山水画搬上银幕,第一次让静止的中国山水活动起来,影片大量吸收了中国戏曲艺术的造型特点,赋予了每个重要角色以鲜明的个性特征,使之具有较为浓郁的民族特色。”②1956年,著名动画导演特伟提出了“探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并在后来执导的动画片《骄傲的将军》里体现出来。之后,国产动画陆续推出折纸动画《聪明的鸭子》、剪纸风格的《猪八戒吃西瓜》、木偶动画《孔雀公主》、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在1964年,对于四大名著中《西游记》的改编是拍摄出了集这一时期民族动画风格的成功探索。通过以上的论据得出,中国风格的动画其实就是“中国题材、中国样式、中国音乐”三者相加。无论是剪纸、皮影、汉代画像砖还是水墨画,能想到的民间美术资源基本上都曾经被动画所采用。早期是将传统山水画动起来,后来是将许多民间艺术形式动起来,如木偶、剪纸、皮影、汉像砖等,再后来是将水墨画动起来。不管是动画电影还是电视动画的创作者,都以从中国传统美术中吸取养分为荣。结合传统工艺,从民间考察调研得到大量素材,而从中获得灵感,并将这些具有民族化特征的传统艺术形式运用到动画中去。“人物用线条刻画,而背景则用晕染的方法,两者相辅相成,试图把中国传统人物画中所谓‘吴带当风’的韵味,在动画银幕上体现出来。在背景设计上,借鉴了敦煌壁画、藻井、中国古建筑的风貌,恰到好处地把握好似与不似之间的分寸。”③
在当今,整个社会生活节奏变化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动画的世界身份到底应该是什么?是不是应该完全隔绝于主流商业动画,盲目地发展所谓的“中国学派”?这肯定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动画电影对于当代的观众来说。首先要好看(娱乐性),其次才是有特色(艺术性)。我们对于当代中国动画创作中的民族性问题,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国产动画在20世纪80年代中存在一些弊端,在那时一直将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作为最高标准。但动画创作逐渐偏离了动画的本体,淡化了动画的叙事,一味地在选材和视觉表现上追求与传统艺术的简单对接,这样就忽略了叙事策略的重要性。
因此,对于当代动画来说,在动画价值的追求和动画叙事的研究上需要我们努力。在选材上,我国动画作品的选题大多以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改编而成,缺乏想象力与创造力,较多老套范围狭窄。在动画产业的发展中,我们不能一直抱着五千年文明不放,那样就很难走出自设的牢笼。我国动画大师万籁鸣曾经回忆说:“动画片在中国出现,在题材选择上就与西方的分道扬镳了,在苦难的中国,我们没有时间开玩笑,我们要让同胞觉醒起来。”④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所拥有的精神是可以跨越时代的。中国动画一味偏重于低龄儿童。更多观众只能接受这样一种观念:“动画片应该像保姆一样百般呵护他们的孩子”,这些观念都需要我们去改正,其整体的叙事策略需要我们斟酌。
动画作为一种大众娱乐的文化产业。所谓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需要借鉴与吸收。我们应该探索其中规律,深入研究,从中寻求自己的文化个性和创意,寻求正确叙事策略和方式,真正创造出自主模式成长的中国动画,从而真正地走向世界。
注释:
① 薛燕平:《非主流动画电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页。
②③④ 周鲒:《动画电影分析》,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72页,第474页,第476页。
[参考文献]
[1] 谭玲,殷俊.动漫产业[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2] 孙立军.世界动画艺术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3] 徐振东.经典动画赏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动画电影;传统文化;中国学派;元素;解析;文化传承
中国作为拥有14 亿人口的大国,拥有着相当庞大的动画电影市场。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动画电影都一直停留在以国内低幼龄儿童为目标观众的阶段,致使其他年龄段的动画市场出现了空缺,任由以美国、日本为主的其他国家大肆占领了我国动画电影相当之大的市场份额。中国动画电影亟需改变这一现状,因此对中国动画电影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关键。如何创作出适合于更大年龄层范围的动画电影作品,是中国动画电影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而传统文化作为经过漫长历史的筛选与淘汰,不断丰富和发展下来的文化精华,对于国家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在以低幼龄儿童为主的动画电影中大多缺失了“传统文化”的底蕴,使得其他年龄层的观众在观看时会产生“幼稚”的看法。同时,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动画电影中,对内起到“传承”的作用,对外则是宣扬、传播中国文化。想着手中国动画电影与传统文化的研究,应从已有的优秀动画作品吸取经验。中国动画电影曾经在世界电影史上有过其辉煌时期,那一时期的中国动画电影可谓是中国动画电影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优秀模范。近几年也偶尔出现了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动画电影。通过对这些优秀的中国动画电影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解析,既可以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提供经验,同时也可以更深刻的探索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动画电影中的价值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电影,大多数学者将此类电影也划归至动画电影的范畴,但由于这类电影的特殊性,所以此类电影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
一、“中国学派”中传统文化元素传承的解析
1941 年由万氏兄弟创作的《铁扇公主》的上映,标志着中国动画电影的正式诞生。此后中国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动画片发展历程,又陆续出现了诸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等多部经典动画电影。在动画片的发展历程中,诸如《小蝌蚪找妈妈》、《牧笛》、《三个和尚》等经典动画片均先后在国际各大电影节上获奖。中国的动画片和动画电影开始引起了世界的注意,走上了动画历史的舞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中国动画区别于其他地区或国家的动画而具有的独特的中国艺术风格,进而中国电影中的“中国学派”诞生了。“中国学派”的作品在国内又称其为“美术片”,就是因为它的创作过程深受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小蝌蚪找妈妈》就是直接借用了中国传统水墨画创作而成的水墨动画,其艺术形式仅为中国独有。“中国学派”除了借鉴了绘画的艺术形式以外,还吸收了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美学思想和艺术技巧。譬如“计白当黑”在水墨动画中就运用得淋漓尽致;又如《三个和尚》中运用“散点透视”的方法改变了近大远小的视觉习惯,使画面中的各个元素都清晰的展示在观众眼中的同时还呈现出了位置上的远近。除却绘画艺术外,“中国学派”还在剪纸艺术、戏曲艺术等众多中国传统艺术门类中吸纳了许多经典元素。可以说“中国学派”其实是同时包含了动画片和动画电影两种艺术形式的。但由于当时世界动画界中,动画还属于刚刚起步的萌芽阶段,动画片和动画电影的区别还没有明确,因此对“中国学派”的赏析、学习也不需要将动画片和动画电影作出明确的区分。
(一)造型设计
动画电影区别于传统的真人演绎电影其中一个地方,就在于动画电影的全部角色、场景的造型都源于制作团队的设计,并不需要考虑演员是否符合角色形象、实际拍摄场地的问题。作为具有高度假定性的动画电影,其人物造型、场景造型、道具造型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在从表达理念付诸视觉效果时,创作人员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主观能动性,创作出符合导演意图的造型。其中,人物造型是一部动画电影(动画片)中最核心、最突出的元素,是对观众而言最直接接触到的部分。因此人物造型成为了所有“动画”艺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在传承中国文化的关键点。从《大闹天宫》的人物造型设计可以看出,孙悟空的面部造型设计借鉴了传统京剧艺术中的脸谱元素;玉皇大帝的造型是结合了中国传统帝王画像和民间年画、木刻中部分财神、灶王爷等人物的造型加以创造而成的;而四大天王和七仙女的形象则来自于敦煌壁画,七仙女的造型更是凸显了“飞天”的神韵。从上述举例可以看出,《大闹天宫》中的人物造型是充分传承了中国艺术传统后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动画电影对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传承的外在体现方式之一。《哪吒闹海》作为另一部“中国学派”的动画电影,其风格与《大闹天宫》则截然不同。没有了明显的戏曲艺术的踪影,转而以一种跟为内涵的方式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大闹天宫》中也有“哪吒”这一人物,只不过《大闹天宫》里,哪吒是一个小配角反派,其人物设计理念秉持的是基于无锡本文微信网页版特别策划――为大时代留影:华莱坞电影研究――本栏目与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合办泥娃娃和庙宇壁画中善财童子之上创建出一个反派形象。而《哪吒闹海》中的哪吒作为这部电影的主角,在角色的造型设计上需要有更多的考量。“在导演阐述中也曾提及设计哪吒造型的张仃先生吸取了中国门神画、壁画里的素材,配以民间画常用的青、绿、红、白、黑等色彩,使人们感到常见又新鲜,既有传统的东西,又有提炼与加工。”[1]除了哪吒人物造型以外,在电影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混天绫”也是有所考究的。在电影中,混天绫是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传于他的法宝之一。由于这件法宝搅乱了龙宫,迫使龙王三太子熬丙征讨哪吒才引发了后续一系列的故事。可以说混天绫是电影中触发矛盾冲突的“契机道具”,所以如何设计就尤为重要。混天绫是一条柔软的红色飘带,这个设计十分符合中国绘画中人物的造型设计方式。“早在东晋时期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就在神仙的身上画上红色飘带,营造出一种奇幻绚丽、飘逸浪漫之美。”[2]在电影中,混天绫的设计显得轻盈、坚韧而非同寻常,可见这种艺术传统的传承是成功的。四海龙王找李靖兴师问罪的时候,乌云上的纹路是以汉代传统装饰纹样“卷云纹”为核心加以延伸而成的。可见《哪吒闹海》里造型设计或多或少都是由中国艺术传统的元素进行加工后创造而成的。
(二)动作设计
《大闹天宫》中的人物动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元素。动画中的角色大多臂展修长而轮圆,行动起来充分体现了京剧艺术中“圆”“曲”“收”的特点,在制作行走和冷兵器的打斗场面时则更多的借鉴了身段表演中的“四欲法则”,即:欲左先右,欲进先退,欲放先收,欲上先下。下面从影片中选取了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辅以论证。孙悟空在东海龙宫“借”走定海神针离开龙宫时,在半空绕了一个圈飞走。这种以在原地打转代表行走的方式是以戏曲为主的舞台艺术所常见的,《大闹天宫》中曾多次利用类似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动作。这么做既可以使画面动起来,不会显得过于呆板,又可以不挪动镜头,使场景和配角不产生变化。在孙悟空和四大天王的打斗中,戏曲艺术的影子更为明显。像增长天王的剑被孙悟空猴毛变成的盾打败时,两手摊在身前手心向上来回颤抖用以表现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的动作属于典型的京剧艺术“摊手”的表现方式。包括持国天王和多闻天王收回法宝的动作也由京剧动作演变而来。又如诸多角色在说话时,采用探头、缩身等动作,人物在表现情绪,尤其是生气和恼怒时,发出的“咿咿呀呀”的声音均来自戏曲的演变。与之相比《哪吒闹海》中的人物动作设计则更偏向生活化,动作更为流畅自然。然而其中依旧存在众多戏曲元素的影子。比如开场时,东海龙王在天上喷水时龙颈先收再伸的动作;李靖得知妻子生了“不知是个什么”后前往查看时的走路方式,一手撩着衣服下摆一手按在剑上的动作也是京剧中动作的变形。而在人物间打斗的动作和声音动作设计上,则依旧如《大闹天宫》一样,几乎采纳了戏曲艺术中的特点。在打斗动作上,比如哪吒在跟夜叉打斗时,两人持武器亮相、定型的动作,短兵相接时的动作行径都与戏曲艺术中武行的动作相似。而声音动作中,在打斗激烈和时采用以唢呐、锣鼓、镲等为主的戏曲器乐作为背景音乐,人物发出哈哈大笑和生气时也时仿照了戏曲艺术中较为夸张的声音表现方式。
(三)选题来源
“中国学派”诞生的背景本就是国内提出了“创造民族化的动画片”的倡议。例如上文提到的《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里都采用了脸谱式的人物设计,背景音乐使用的是中国传统乐器,大量借鉴戏曲艺术。又如在动画的类型上不光出现了水墨动画,还出现了剪纸片、木偶片等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动画类型。可以说“中国学派”的出现证明了中国动画“民族化”的成功。我们不能将“民族化”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划等号,但是“民族化”一定程度上是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在“中国学派”的一系列代表作品中,看到了各式各样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动画电影从发展之初至今,涉及题材基本上分为两大类:改编类和原创类。对于改编类题材的动画电影,主要包含文学作品改编和俗语神话改编两种。以美国迪斯尼为主的动画电影从创作伊始《白雪公主》先后创作了《小美人鱼》《小飞侠》《长发公主》等。都是从童话文学作品改编而成。而在“中国学派”众多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乎大多数作品都属于改编类题材,这与中国拥有丰厚的文化历史密切相关。部分作品是根据文学名著改编而成的,例如:《铁扇公主》、《猪八戒吃西瓜》、《大闹天宫》都根据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改编而来;《哪吒闹海》则改编自《封神演义》;《崂山道士》是根据《聊斋志异》。此外还有一系列改编自民间传说或故事的作品,譬如根据张士杰收集的自之后、之前流传于渔民间的同名民间传说改编的《渔童》;根据方慧珍、盛璐德创作的同名童话改编的《小蝌蚪找妈妈》;还有根据敦煌壁画中《鹿王本生》故事改编的《九色鹿》;以及由民间俗语改编的《三个和尚》,这些都是根据中国其他艺术形式中的故事改编而成的。可见“中国学派”的作品在题材的展现上也是充分吸纳了中国各类古、近代艺术传统中的精华而构成的。在对“中国学派”的动画作品传统元素解析后,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作品极大程度上印证了“中国电影艺术来自于戏曲艺术的延伸”这一特点。也发现了“中国学派”在传统元素的传承上更多的比较直接的展现,并未通过解构重塑传统元素。这一点,近年出现的中国优秀动画电影则呈现出另一种创作方式。
二、近年中国优秀动画电影中传统文化的元素传承解析
随着大量日美动画作品的引入,国内观众的喜好与审美倾向有了一定的转变。因此近年来,大量中国国产动画的角色形象都偏向了日美风格,而失去了中国自己的风格。但是像《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几部影片既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像《大鱼海棠》、《小门神》等影片,虽然故事内容不如人意,但是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体现民族风格上,仍有很多可以借鉴与学习之处的。
(一)造型设计
在造型设计上我们主要可以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后文缩称《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降世》(后文缩称《魔童降世》)两部作品着手。《大圣归来》开头的场景正是《大闹天宫》的主要内容之一。区别是《大闹天宫》的借鉴表现得较为明显,而《大圣归来》则显得隐晦一些。例如《大圣归来》中四大天王的形象更偏向于中国佛教雕塑艺术中四大天王的形象,只是这些造型设计都在原有佛教雕塑的形象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动,使人物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加上造型鲜明,特点突出,才能达成迅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的目的。可见,我们在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时,是需要做出一些现代元素的融合的。《魔童降世》的造型设计则比较具有创新意识,打破l传统的常规刻板设计理念。首先“魔童”哪吒的形象就颠覆了传统故事中“哪吒”的形象,他不再代表着“正义”,也因此在人物的形象上加上了“烟熏妆”、不整齐的牙齿等使人物出现了类似“反派”的负面印象。而太乙真人的形象也一改传统印象中真人仙风道骨的样貌,变成了一个身体圆润、有双下巴、厚耳垂的胖仙人。可以看出影片创作团队不光在故事上追求改编,也在人物造型上有所突破,追求更加贴合影片主题效果的形象。看似处处都透露着创新意识的《魔童降世》其实在细节上反而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是他以一种更隐秘的方式来做。例如作为“魔童”的哪吒和作为灵童的“敖丙”两人额头的印记,看似时两个颜色不同、形状不同的印记,然而这两个印记却是中国道教“八卦”的延伸,两个印记合并在一起时恰好时一个圆。结合把“混元珠”炼成两颗珠子的元始天尊的身份,可见这个印记并非随意设计出来的。八卦象征一阴一阳,也印证着灵、魔两人正邪的对立,更是为最后二人合二为一的融合做了铺垫。还有在哪吒第一次进入山河社稷图,太乙真人为其演示其中奥妙时,水里的两条鱼也不是普通的鱼,更像山海经中的“文鳐”。可见《魔童降世》中把中国众多传统元素以一种更隐秘的方式进行了传承,而其效果从《魔童降世》的票房和口碑就得以见得了。在造型设计中,《大鱼海棠》则有较为明显中国传统元素,但因其设计与其题材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将于题材设计部分一并论述。
(二)动作设计
由于三维动画的特点,所以近年动画电影中人物的动作都更为生活化,很多夸张的动作都是为了喜剧效果或戏剧冲突而产生的。符合动画电影的动作特征,却不再有“中国学派”作品中对戏曲艺术的动作借鉴。然而在声音动作的设计上,却依旧以戏曲乐器为主。在《大圣归来》中,也有直接引入“皮影戏”和“秦腔”的一个小片段。整个桥段自然流畅,不显突兀,利用这两种中国传统艺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又借助影片对传统艺术进行了宣传,是以一种较为大胆的尝试。从世界动画电影发展的趋势来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画电影的人物动作将会愈发真实和流畅。未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可能更多地需要从声音动作上寻求发展空间。
(三)选题来源
近年国内动画电影作品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多的还是体现在主题上。其中较为值得一提的是《大鱼海棠》这部作品。《大鱼海棠》的灵感来自于《庄子・逍遥游》中一句,然而其整个世界观和故事架构都是在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而来的。可以通过影片中的一些角色和故事细节发现中国其他古典名著的元素。例如影片中的帝江、白泽、句芒、嫘祖、后土的形象,则是来源于《山海经》和《搜神记》等著作。影片中举办成人礼时,有一句“神之听之,介尔景福”,这句话出自《诗经・小雅・小明》。这些细节上的设置,都离不开《大鱼海棠》这部作品本身题材的选择,它将自己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底座上,创作架构了整个故事,因此这部电影如果想要做好,必须要在细节上都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和底蕴,让观众信服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部分,才能开展故事的讲述。所以这部作品中,大到福建客家土楼的建筑形式,小到配角中的服饰设计。掌管通天阁众多鱼的婆婆,对于她的形象塑造,便被合理地设定为鱼头人身。其服饰则类似于中国传统京剧的戏服,从她腰间佩戴的玉带饰品便可证明。还有一些细节,如在那场成人礼的仪式上出现了中古代仕女的形象,其衣袂飘逸的服饰造型在《步蓥图》、《簪花仕女图》等传世图卷中均有所体现。[3]《大鱼海棠》这部作品属于典型的中国式幻想型题材。因为中国拥有厚重的传统文化,所以在进行幻想型题材的创作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方式,也是让影片内涵更为深厚的必要选择。影片中不光有外在形式上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有中国儒道思想的体现。例如椿在和爷爷讨论“我们也会死吗”的时候,两人观点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道”的讨论。道家讲求“出世”,提倡追求个体的存在,鼓励人们追求心灵的自由,这正是椿的行为解释。此外本片中还有诸如“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蕴藏其中,在此就不多做赘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大鱼海棠》可以说是做到了从外(造型)及内(题材)的典范。
(四)与“中国学派”的对比总结
通过对“中国学派”作品和近年动画电影的解析后,可以发现两个时期的作品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也有些许区别。在造型设计上,两个时期的作品都大量借鉴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中的元素。不同的是,“中国学派”的作品借鉴得较为“直接”。而近年的动画电影的造型设计则是在传统艺术元素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加工而成。这是我们必须意识到的,在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时,不能一味地进行单一的借鉴,也要进行“现代化”处理。就像陈旭光在论述“电影工业美学”原则时说到的“既尊重电影的艺术性要求、文化品格基准……力图寻求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之间的统筹协调、张力平衡而追求美学的统一。”[4]动画电影在今后的电影行业中若想寻求强有力的生存空间与发展前景,必须要将艺术性与商业性相结合。在动作设计上,“中国学派”的作品主要集中在对戏曲艺术的吸纳呈现上,而近年的动画电影则并未在此环节上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承袭。对于未来的中国动画电影创作而言,一要注意寻找新的传承角度,二要注意避免施行“拿来主义”。避免出现“中国学派”中有些照搬而来略显生硬的动作,要对传承内容进行解构重塑,融入自己的动画风格。在选题来源上,无论是“中国学派”作品中的动画长片还是近年较为火热、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动画电影,选题上都有很明显的共通性――改编。通过纵向历史上的对比,和横向同一时期的对比,可以发现“中国学派”的改编是比较传统的将原有故事略加改动的“动画化”的改编。而近年的这几部动画电影则只是利用原著(原故事)中的大的框架、背景和代表人物,故事情节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动。例如《大圣归来》虽然也是改编自《西游记》,整体的故事情节却做了较大的变动,而不是像《大闹天宫》一样节选其中的一个章节。《魔童降世》的改编力度则更强,甚至改动了一定的故事背景和重要人物的设定。《白蛇:缘起》则是根据中国古代神话“白蛇传”延伸出来的故事,原创了白娘子与许仙相遇前几百年的故事,这也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也为创作人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进行选题时,如果选择做改编类的故事,不妨把目光放远。在中国厚重的五千年历史中,留下了诸多文学著作,并非只有《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亦有许多经典之作可以选择。所以创作团队在摘选题材时,不应以著作是否有“名气”为标准,而要综合考量故事改编的空间、是否与动画特征相适等因素。无论是整体改编亦或是拆解故事,都要切忌改编并非照搬,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著作中总会有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地方,我们在改编时应该取原形之精华,去其糟粕,带着创新思维推进改编的创作进程。
三、文化碰撞与融合中的中国动画电影发展路径
在对中国动画电影的传统文化元素传承进行解析后,我们还应该意识到任何个人或团队都无法脱离社会进行电影艺术的创作,接触社会就务必会受到依附在社会上的文化的波及,因此在传承传统文化时,还必须要关注当下文化融合语境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一)跨文化价值观的表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在“全球化”、“一体化”、“世界村”等概念的不断提出的背景下,当代社会自然而然地面临着“文化碰撞与融合”的问题。对于文化融合,我认为要从两个方面看,一个是“民族文化”间的融合,还有一个是“国家文化”间的融合。对于电影创作而言,其实就是跨文化价值观的一种表达。如何在两种文化融合中寻求到较为理想的表达方式,是这个背景下的核心问题。民族文化的融合比较简单,由于我国少数民族较多,而汉族人口较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同民族之间不断接触,就发生了以城市为主的都市文化不断侵蚀着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情况。因此在动画电影创作者进行艺术创作时,需要时刻警醒自己,有意识地注意民族文化的表现。同样,因为信息的便利和不断与更多少数民族的接触,也让我们得以在进行创作时可以更多地认识到不同的民族文化,借鉴、吸纳民族文化中的元素。大到题材的选取,小到服饰道具的设计,甚至场景布置的点缀都可以借鉴不同民族文化中的内容,充实我们的艺术作品。就像鲁迅先生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对于“国家文化”的融合,则需要更为谨慎。因为文化融合往往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近20 年来,日本动画和迪斯尼动画对中国动画观众的影响就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融合的过程,而这种单向的输出还涉及文化侵蚀。所以在从事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其他国家的文化,而应该有选择地、有意识地学习其他国家文化中精华的部分。比如日本动画电影在讲述故事时,往往会带有很强的日本的文化气息和当地特色,日本导演新海诚的作品中经常出现日式寺庙文化、日本的乡土文化等;在讲述现代故事时,像日本新干线、东京铁塔等具有标志性、代表性的点也都很融洽地出现在镜头中。而迪斯尼的动画则一直与美国提倡的“民主”“自由”以及他们的“移民文化”有很千丝万缕的关联。我们在接触到他们的文化内容时,要先深入剖析其文化内核,学习其文化中的“精气神”,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其文化外壳。
(二)动画技术的运用
文化融合语境下,还会带来的是技术上的交融。三维动画越来越多地成为国内动画创作团队喜爱的呈现形式。近年优秀的动画电影中,除了《大鱼海棠》,其他影片几乎都是三维动画电影。这和迪斯尼动画电影的输入有一定影响,同时也要看到三维动画的优势。因为三维动画比之二维动画在特效等视觉冲击上更为强烈,加上灵活流畅的动作体现、建模灯光的仿真效果,三维动画能够让观众具有更加真实的体验感,也为3D观影提供了更好的观影感受。二维动画大多是以线条和色块构成,画面简单干净,对于动画导演而言更利于形成其独特的导演特色。例如目前二维动画较为成功的日本大师宫崎骏,还有近几年日渐显露的新海诚,其动画电影作品都充满了独特的导演风格。在二维动画的发展史上,著名学者贡布里希先生早在《艺术与错觉》著作中就曾预言,“艺术之所以能够让人感觉真实存在是因为人们能在艺术作品与生活经验之间进行高度匹配,从而实现场景还原。”[5]二维动画因为其基础源自于二维图画,而二位图画在生活中会较多的被人们所接触,人们可以从图画中获取较多的亲切感。加之二维动画突出的是绘画主题的表现特征,以人物或场景的代表性特征为主要表现对象进行创作,让观众在进行观影活动时可以充分发挥其个人的艺术感知力与主观能动性,调动其从生活经验中取得信息弥补画面与生活中不吻合的信息。这种类似“蒙太奇思维”的大脑运动过程也使得二维动画也较三维动画更加具有亲切感。然而将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进行比较时,会发现三维动画更占优势。因为现在的观众在进行观影活动,尤其是动画电影的观看时,会抱有对视觉冲击的期待。而在这一点上,三维动画明显优于二维动画。同时,结合动画电影制作成本的计算等较多现实问题的考量,致使中国动画电影今年来出现了较多的三维动画电影。但《大鱼海棠》作为一部二维动画电影在当时引发的关注度和热议程度也证明了,二维动画电影依旧是存在市场的。所以我们在创作新的动画电影时,如何选取二维、三维只需依据自身需求即可,并不需要为了追求中国传统,学习“中国学派”而一味追求二维动画。《白蛇:缘起》作为一部三维动画电影,其中也包含了中国艺术传统的身影。影片开头白蛇几乎走火入魔的表现画面就充分结合了中国水墨的元素,配合白蛇古装的形象与动作使影片更加充满中国古代的味道。这完全可以当作是一种中国艺术传统与新兴技术结合的尝试,无疑从表现力、视觉观赏等角度看,这个片段的完成还是比较完整的,应该得到认可与借鉴。也为更多动画电影行业的创作者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承思路――水墨不一定非要成为动画类型,也可以成为影片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出现。在文化融合语境下,动画电影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充满了更多的方式与可能,也有需要谨慎避免的“雷区”。创作者应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关注其他优秀作品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使用方式,充分发挥动画电影的特点,进行创作活动。
参考文献
1.钟潇.浅析《大闹天宫》动画造型对传统造型元素的吸取[J].当代艺术,2007 (04 ):175-177.
[关键词]场景设计;动画电影;视觉要素
一、景观设计的内涵
“景观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这个概念更多的是从规划及建筑设计角度出发,关注人的使用,即与作为自然和社会混合物的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二、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对动画电影场景设计的作用
从表面看来,动画电影场景的创建与现实中的景观规划相距甚远,只是为了满足画面丰富性和美学特征,用视觉要素的词汇去搭建一个虚构的景观篇章。动画电影场景设计不仅是要把要素组织在一起,成为在视觉上令人愉悦的安排。它还要在功能和美学之间求得平衡。论及影视美术中的功能体现,实用主义的人们通常愿意以一种严肃性来面对这个问题,就像对待实践设计那样,这并不会妨碍好的设计在情节发展中渐渐给他们这些实用主义的人们信服的解释。
三、动画电影场景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
1、把动画电影场景设计等同于环境艺术设计
一些人把动画电影场景设计等同于环境艺术设计,这里面存在很大程度的误解。动画电影场景设计与环艺设计的确有许多相通之处,比如都注重空间的立体构成及空间对人的影响,且场景设计也必须借助环艺空间设计中的一些手段。但两者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存在很大区别。环境艺术设计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构筑和谐的人性空间为目标,在处理上比较客观。环境艺术设计围绕“人”这一主体,大多以正常人的视角观察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出的环艺作品也以正常人在其中的空间感受为标准。而动画电影场景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动画场景的表演性,它依据剧情,辅助剧情发展、衬托角色、烘托气氛。动画电影场景设计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可以人为地对空间施加影响,比如角色在忧郁的时候,室内色彩气氛可以设计成灰暗的,空间也要显得局促。随着角色心情变得愉快,室内空间可变得明亮,色彩也丰富起来……这些对空间的主观处理是动画电影场景设计的一个特色。另外,动画电影场景设计的视点根据剧情需要,变化也比较丰富。 2、只重视视觉效果,忽视场景合理性 好的场景设计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能给观者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在做动画电影场景设计的时候应该给观众带来新的视觉感受。但现在很多动画电影片在场景设计上片面追求新、奇、怪,在场景效果表现上片面追求冲击力、震撼力,似乎每一个场景都很“经典”,都很奇特,但是这些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场景堆砌在一起是否具有合理性,倒是很少有人去思考。动画电影场景的合理性来源于动画片本身内在的逻辑性,它要求动画片中的角色、场景、剧情等都统一在自己的“世界观”中。动画电影片的“世界观”是指动画片中的世界是按照什么样的方式运行的。你是现实的“世界观”,你的动画片就遵循现实的客观规律,你的动画片是充满玄幻色彩的非现实世界,你就要设定出那个世界的一些特征和运行规律,而且每种现象都要有比较合理的解释。这就要求场景设计应在遵循其特定“世界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结合剧情发展去实现它设计上的新、奇、特。如果你的设想只是大胆和新奇而经不起推敲,那么这一设计就是失败的。在场景表现上,有人认为只要画得好就是一个好的场景设计,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好的动画场景需要去设计,至于最终采用什么方式去表现,是采用油画、国画、水彩还是三维制作,完全取决于剧情需要。
3、创作思路不完整
看国内的一些动画片,会发现里面很多场景设计似曾相识,且有拼凑的痕迹,把某一个动画片里面的建筑加一个钟楼,或者把某一个动画片子里面的大楼减去几层,换种颜色等。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设计环节上的缺失。国内的场景设计大多把精力集中到后期效果上,对前期的准备工作――场景概念设计重视不够。概念设计是整个设计过程中最前期的概念性、前瞻性构想,对整个设计具有纲领性的意义。动画场景的概念设计与动画角色的概念设计是结合在一起的,它们大致规划出了整个动画片的时空背景以及在这种背景下的角色和场景关系。
四、艺术设计在动画电影场景设计中的多层面构建
影视是一种综合艺术,它将三种时间艺术即诗歌、音乐、舞蹈与三种空间艺术即建筑、绘画、雕塑综合到一起,是传统艺术交融后的再生。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讲,影视艺术是它们所有优势的综合,具有其他单独一种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表现力。三维动画作为影视艺术中的一种形式,自然深受各种艺术形式的影响。
1、动画电影场景设计中的建筑艺术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诺塞维在《建筑空间论》中写到“空间,空的部分,应当是建筑的‘主角’这毕竟是合乎规律的。建筑不单是艺术,它不仅是对生活认识的一种反映而已,也不仅是生活方式的写照而已,建筑是生活的环境,是我们生活展现的‘舞台’。”建筑空间也常常是三维动画电影场景设计表现的内容,建筑空间的语言和空间形式常常是三维动画场景空间发展的基础。
建筑的空间中,门、窗、柱、墙和台阶是最基本的元素,它们不仅在建筑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动画场景中也是重要的元素符号。所以,认识建筑空间中这些基本元素的意义对场景空间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2、动画电影场景设计中的艺术设计
场景空间的设计从艺术设计的意义上说是空间中的视觉艺术和环境设计。它包含着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展示空间设计、装饰艺术、娱乐空间等设计的元素和语言。在设计方法、材质应用、灯光运用以及空间中的互动关系等方面,艺术设计的发展对场景设计空间的扩展、创造方法的突破有着很直接的影响。当代设计艺术学科发展的广泛性和融通性,大大拓展了设计研究与应用的领域。在可变、多变的空间营造、空间中视觉造型因素与人活动的关系上,现代艺术设计的实践和设计教育积累了丰富的成果。
3、动画电影场景设计中的现代美术
造型艺术对场景设计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形就是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物质的形态,它不仅指物体的外形、轮廓、形体、相貌等,还包括物体的结构形式。舞台和造型艺术始终有着密切的联系。场景设计革新显然也受到现代造型艺术运动浪潮的推动。自然主义、象征主义、构成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这些艺术运动很快地渗透到场景设计上。场景设计作为综合体,融合了绘画、雕塑、建筑和实用装饰艺术等各种视觉艺术形式。在立体空间中,场景显然具有雕塑和建筑的特征。在平面的视觉上,舞台空间具有绘画的审美特征。正是场景的这种兼收并蓄的能力导致其设计风格和表现手段随着现代美术的变革而日趋多样化。
[关键词]动画文化传播传统文化缺失
中国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在世界美术之林中占有极其辉煌的地位。中国动画这一充满神奇色彩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在这一特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下形成的。她作为中国艺术的一部分,表现着传统文化特有的审美文化符号,可以激起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骄傲与自豪。
20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事业依据民族传统文化走出了一条辉煌之路。然而,今天中国动画相对于外国动画却有着明显的差距。有数据显示,当前全球动画产业总值大约为2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万亿元,而中国仅为人民币180亿元,不到1%,并且,在国产的动画中,显示了“出力不讨好”的局面。主要表现为:尽管国产动画正鼓足了劲在抓紧对动画作品的生产及宣传,但在国外动画产业的冲击下,动画欣赏的主要群体——青少年的审美观明显倾向于国外动画。笔者在对此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对1000名桂林市内受众进行动画观赏行为倾向性调查,发出问卷900份,回收831份,回收率为92.3%,其中有效问卷为816份,有效率为98.1%,保证了调查的公平性与公开性。这1000名受众为大学、中学、小学不同文化层面上的学生。
表格如下:
不同文化层面受众对动画艺术风格的偏爱与认同倾向打分(满分为100分)
观察此表格,可看到国产动画片在国内受喜爱程度较低,特别对于传统文化写意风格的动画电影打分较低,并且年龄越小,对这一风格的认同程度越低。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现代青少年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取向越来越模糊,并且表现出低龄化。另外,笔者长期在桂林市少年宫担任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深切地感受到孩子们对中国动画片的喜欢程度远没有国外动画片热情高,体现幼儿教育对传统文化也有所忽视。这一事实也从侧面佐证了上述调查结果。这不能不让人为继承中国优良传统文化而担忧。一个国家是否能强大,是否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优秀的文化底蕴以及在此文化底蕴中创新出来的符合时展的文化结构,是衡量此标准的重要尺度。所以,对动画电影中传统文化元素的研究,也能从另一侧面引导人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起重视。
动画是大众媒体的传播手段之一。是一种特有的文化产业,与其他文化知识一样具有极强的宣传和影响作用,包括社会规范,价值标准,行为方式、文化价值观等。优秀的动画电影能根植于本民族优秀文化,反映社会底层,能经得住社会发展的跌宕起伏。我国20世纪60年代前与80年代后,也曾经有着辉煌的动画成就。先不必说此时的动画有着丰富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题材作支撑,也不必说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表现手法,就单说动画中意境优美的场景也是其他国家所不及,因为这是要求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刻感受的人才能体会。前人的种种成就无一不是站在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中建立发展起来。
首先在动画的取材方面。选择极富有寓言故事的《骄傲的将军》(1956年导演:特伟李克弱)、《东郭先生》(1955年导演:虞哲光许乘泽);民间传《抬驴》(1991年导演:王柏荣)、《葫芦兄弟》(1986—1987年导演胡进庆等)。从这些内容题材上我们可以看出较多立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寓教于乐”精神,故事折射出教育孩子分辨善恶,面对困难如何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等,这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有很好的教导作用。“动画影片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水准,还担负着一定的社会教育功能。”“寓教于乐”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对比于美国式的“娱乐至上”可谓大相径庭,把“教”寓于“乐”,不但有深度且使“教”更易于接受,这一直是我国教育传统中践行的法则之一。
再说中国动画形象设计。中国动画电影中的人物、动物形象,绝大部分都出自于中国神话、寓言故事、民间传说等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如1962年万氏兄弟兼制作、导演的在当时震惊世界的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就是取材于民间传说《西游记》。其中的主角孙悟空的形象设计可谓显尽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在装饰上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中民间木刻、剪纸、京剧等风格,影片中从环境描绘到人物面貌、性格特征,也都是一派中国气概,也无怪当时世界上动画界对此影片的高度赞赏。巴黎《世界报》介绍说“《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士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士尼式的美术片所做不到,即它完美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疾恶如仇”、“好强好斗”的性格到现在仍然为包括世界友人在内的人们喜爱,而这一性格特征也正是勤劳、勇敢的中国劳动人民所具有的特征,也是在众多动画电影中,一直未退出人们视野的原因之一。
水墨动画是中国动画电影中的一朵奇葩,也一直到现在都是为人们多关注的动画形式,历史上优秀的水墨动画有很多,较突出的代表是运用齐白石墨趣而制作的《小蝌蚪找妈妈》、李可染笔法的《牧笛》、《山水情》等。在这些水墨动画中,观众不仅能欣赏到精彩的水墨动画故事情结,还能欣赏到水墨淋漓、诗意无穷、画意无穷的动画场面。重视背景对艺术形象的烘托,是水墨动画的一大特点,“留白”及对“远山”的处理、吸取传统画理中“三远法”,使背景犹如一幅会运动的中国水墨画。影片虽然只有20分钟,但格调清新洒脱,将中国诗画的意境和笔墨情趣融进了每一个画面里。影片以景抒情,情景交融,以虚带实,实中有虚,虚实相合的特点,显示出中国艺术的深厚传统。结合现代的动画手法,使中国水墨动画得到了充分的认可。
回忆辉煌的中国动画电影成就,不是捧着前辈们的丰功伟绩,沾沾自喜、固守不前,尽管中国动画电影有过辉煌的成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今天再与西方动画相抗衡,显然落后一大截,其中原因复杂多变,笔者谨从动画电影中传统元素做具体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给予中国动画电影鲜明的民族特色,但也有许多评论认为当今中国动画停步不前是因为传统文化固守人的思维,没有激发人的创新思想所致的。笔者认为,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看作是动画发展的阻碍,谬误之极:把传统的动画制作技术认定为发展的枷锁,理之所在。优秀传统文化不但不会阻碍动画产业的发展,反而为动画的发展增添了文化内涵,使动画富于民族特色。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逐渐受到各国人民的青睐。今天的中西文化碰撞已不再是西方处于绝对优势,相反,当今的西方文化在寻找现代出路时已越来越强烈地将目光投向东方,投向中国。外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也不亚于中国人自己学习传统文化的劲头。如:美国迪士尼公司根据中国优秀传统民间故事《木兰从军》改编的动画电影《花木兰》就是中西结合中的经典作品,可以说是将本土文化与中国文化实现融合的成功典范。影片中造型方面,他们尊重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在对中国动画电影做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迪士尼的创作者在为本片精心设计了不少中国“形而上”的韵味,从而使影片画面散发浓郁的东方情调:而在情节处理上,迪士尼将中国传统孝女故事演绎成为具有现代特色尤其符合现代青年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共鸣。另外一部由日本制作的动画电影《神赐太郎》,影片内容完全出自日本本国文化,但在画面背景的处理上,就犹如一幅幅美妙的中国山水画:远处的山、近处的树木,就连每一片叶子的造型,水墨的运用,都具有强烈的中国韵味,在日本国内也引起了较大的影响。
董悦:2005年,杭州怀揣着打造“动漫之都”的梦想启程;十年来,以中国国际动漫节为重要平台,杭州动漫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形成规模和特色。
首先,杭州动漫企业从无到有,成长迅速。十年前,浙江省影视动画产量几乎为零,杭州甚至还不能生产一部完整的动漫游戏原创作品。2014年,在杭州的动漫游戏企业208家,从业人员超万人。以中南集团为代表的传统企业成功向文创动漫产业进军,中南卡通如今的原创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国动漫出口的“领头雁”。
第二,动漫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全面提升。从2009年开始,杭州连续3年原创动画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中南卡通的《郑和下西洋》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盛世龙图的《梦回金沙城》成为首部入围奥斯卡提名的原创动画作品;玄机科技的《秦时明月》成为国产动漫网络点播第一剧;博采传媒的《昆塔传奇》被誉为“无限逼近好莱坞的国产动画电影”。
第三,动漫人才云集杭州。截至目前,杭州已有两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3个国家级动漫教研基地,11所在杭高校开设了动漫专业,数量位居全国各省区前列。生机勃勃的动漫产业不仅带动了年轻人就业,还吸引了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庸,香港漫画家黄玉郎,国内青年漫画家姚非拉、夏达、聂峻、十九番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人物落户杭州,形成了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
第四,动漫氛围日益浓厚。动漫狂欢巡游、“天眼杯”少儿漫画大赛、COSPLAY文化节,每年动漫节都会有上百万市民参观游览。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兴趣班报名时,动漫美术类一直是最热门的课程。“动漫我的城市,动漫我的生活”,这一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六大特色
《综艺》:与往届相比,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有哪些特点?
董悦:今年的动漫节主要呈现以下六大特色:
第一,动漫十年贯穿始终。今年是动漫节举办十周年,围绕十年主题,我们将拍摄纪录片、制作纪念画册、举办摄影展、推出各类纪念活动,营造氛围,总结成绩,继往开来。
第二,名家名企云集杭城。美国的变形金刚和怪物史瑞克,日本的哆啦A梦和蜡笔小新,俄罗斯的开心球,以及我国的喜羊羊和熊出没等知名动画品牌形象均亮相第十届动漫节。世界动画学会主席Ed Desroches,美国皮克斯发行总监辛西娅、漫画家蔡志忠、庸、黄玉郎、萧言中,还有年轻人喜爱的漫画家慕容引刀、阿狸、聂峻、姚非拉、夏达、十九番等相聚动漫节。
第三,国际化水平历年最高。据统计,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共吸引了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参赛参会。法国戛纳电视节、法国昂西动画节、加拿大渥太华动画节、美国圣迭戈动漫节等10多个国家知名节展负责人来杭参会;俄罗斯将由文化部带队组成35人代表团来杭参展;中国COSPLAY超级盛典在美国、荷兰、日本、丹麦等7个国家设立了境外分赛区;“天眼杯”少儿漫画大赛收到了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件参赛作品。
第四,专业化程度前所未有。为了完善产业链各个环节,今年动漫节首次在主会场设立ACG动漫游戏展区,促进动画、漫画和游戏产业的跨界大融合;首次举办动漫舞台剧展演,动漫节期间每天将安排2-3场经典剧目;首次推出中国国际漫画展,展出国际、国内、肖像漫画、少儿漫画,尝试“画廊式”运作方式。
在动画电影快速崛起的背景下,本届动漫节首次设立动画电影单元,并《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报告(2013)》。其中动画电影专场推介活动,邀请了国内100多位院线影院代表,为今年即将上映的20部优秀国产动画电影把脉支招,助力这些动画电影走近观众,走向市场。在动画电影高峰论坛环节,来自国内外的顶级动画电影人,将围绕“中国动画电影的升级之路”分享心得,沟通交流。
第五,品牌化活动广泛推进。COSPLAY超级盛典在国内设立了20个分赛区,境外设立7个分赛区,世界COSPLAY联盟将在杭州成立;“天眼杯”少儿漫画大赛今年还将以“丝绸之路”为主题举办全球巡展;彩车巡游是最聚集人气、参与度最广的活动,今年将在杭州市下城区中山北路掀起狂欢;动漫交响音乐会上,杭州爱乐将演奏中外动漫名曲,拉开第十届动漫节的序幕,欢迎嘉宾们的到来。
第六,分会场遍布整个市区。除了传统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中南卡通、农夫乐园分会场之外,今年还将在市区主要景区景点及城区举办共计50场以上的活动,让动漫的精彩活动深入到各个城区,方便市民和孩子们参与,共享家门口的动漫盛会。
打造动漫之都
《综艺》:国际动漫节今后发展的总体方向是什么?
董悦:从当前国内外动漫产业的发展态势来看,我们给杭州定下了四个目标:
第一,动漫产业之都。在十年发展积累的基础上,保持优势,创新突破,继续大力发展动漫产业。
第二,国际节展之市。继续擦亮“中国国际动漫节”这块金字招牌,与杭州旅游结合,与杭州文化结合,不断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3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203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