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统计学的基本任务

统计学的基本任务

时间:2023-07-18 17:23: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统计学的基本任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统计学的基本任务

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内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即随机选择40例工作人员,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为21-56岁,平均(38.51±17.49)岁。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中我院并不使用统计信息进行管理,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中我院使用统计信息进行管理,将其设置为观察组。

1.2管理方法

1.2.1转变观念并且学习统计信息方法

为了起到较好的统计信息管理效果,首先需要让工作人员的观念有着较大转变,并且让其能够较好地对统计信息方法进行学习[2]。在此过程中,医院管理层需要以身作则,并且认识到统计信息在医院发展和日常工作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上而下的将统计信息使用理念在医院中传达,从而起到更好的统计信息使用效果。另外可以组织医院中的工作人员对统计信息的使用方法等进行学习,更好地让统计信息得到完善使用。

1.2.2健全统计信息管理制度

统计信息管理工作的正常实施离不开制度和规则的约束。因此健全医院中的信息管理制度对统计信息的正常实施也非常重要[3]。本次研究中,需要将医院中的统计信息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健全,并针对我院的实际情况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对这些问题起到较好的解决效果。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可强化信息管理的监督职能,要求信息管理人员除日常工作外,更是需要建立起信息数量的信息库。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定期地反馈并且整理财务相关制度。尤其是可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清查以及反馈。

1.2.3实现统计信息管理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统计信息管理也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使用现代化统计信息管理的方法,能够明显提升医院统计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4]。例如在我院中可以引入计算机等方式进行统计信息管理。在此基础上,使用医院HIS系统的完善方式,能够逐渐强化数据挖掘的效果,并让统计完成后的数据有着更强的针对性,可更好的对医院管理进行服务。

1.2.4从小处着手进行统计信息管理

为了更好地实现统计信息管理的效果,可以从小处着手进行信息的管理。对于医院信息管理而言,是一个较大的工程[5]。其中包括了管理制度建立、收集原始资料、维护数据以及核算数据等诸多信息。在此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保证基础工作的有效实施,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强和升级对统计信息的管理方法等。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改善统计信息的管理方法,并避免在统计信息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差错等情况。

1.3研究标准

分析医院管理中的差错出现几率。同时可对工作人员的满意程度进行收集。本文中使用我院自制的满意程度评分表进行评价,满分为10分。若得分至少为6分,则表示对管理工作满意。收集和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数据,使用χ2检验和率(%)表示计数资料,若数据的差异显示为(P<0.05),则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显示,在实施了统计信息管理后,医院员工满意程度有明显提升,差错发生率有明显降低,相比统计信息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对于医院而言,统计工作是基本任务,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组成部分。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对医院资料和工作等信息进行科学性的收集以及整理[6]。在对这些资料实施收集和分析完成后,可得出医院当前的工作效率等信息,并可对医院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由于其特点,对医院的发展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统计工作中,统计信息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不仅仅是医院信息的主体,同时也是衡量医院经济效益以及管理效率的重要方法。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找出更加高效和准确的管理方法就非常重要。统计信息对于医院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如下:

3.1统计信息可以为医院医疗质量提供准确的信息源

医疗质量对于医院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提升医院的医疗效果和工作效率,通过统计信息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7]。使用统计信息管理的方式,能够保证信息来源的准确程度,并可强化对医院的管理效果,从而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3.2统计信息可为医院量化管理提供数据来源保证

现代化医院和科学决策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而科学的决策也离不开及时和准确的数据。对于医院而言,使用统计信息的方式能够较为全面和迅速地反映出医院在管理活动中的整个变化情况[8]。在对这些信息分析后,可以制定出全面和准确的医院质量管理指标以及计划等,并对医院工作中出现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最终为医院提供准确可靠并且权威有效的数据资源。

3.3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中的科学依据

统计信息的实施可以在医院中构建出完整的科学统计分析体系。综合性的统计学分析实际上是医院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医院通过自身情况,建立完整和科学的统计分析体系,能够更好地为医院提供提升自身水平的科学依据,更是可以较为完善地解决自身出现的问题。综上所述,医院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应用统计信息管理的手段,能够更好地对其工作情况进行管理,从而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工作质量。

作者:王景云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陈丰.网络环境下医院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医药前沿,2012,02(3):331-331.

[2]董捷.论医院管理中如何发挥病案统计信息服务功能[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4):122,124.

[3]唐艺荣.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后再议医院监管中常用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1):85-86.

[4]赵振华,唐晓东,罗娟,等.基于WebService的新版电子病历与医院信息统计系统的融合[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6):72-74.

[5]贾飞.新时期统计文化在医院统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病案,2012,13(7):40-41.

[6]李纯.探讨计算机网络化在医院病案统计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10):288-289.

第2篇

(1)认识随机现象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意识到对随机现象的统计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在教学中可以举出大量的随机现象的例子,例如某网站一昼夜的点击次数,某保险公司一年内的索赔金额,等等。使学生意识到分析和处理众多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而提高学生对统计规律的关注程度。

(2)在教学过程中要将随机现象的各种形式进行数据化处理,例如,在讲到“随机变量”的概念时,可以通过丰富的实例使学生随时从网络、杂志、电视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随机数据信息,让学生理解随机数据的重要性,从而看到随机现象的规律是通过随机数据反映出来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产生一组随机数,从这组随机数的不同取值说明随机变量的随机性。

(3)培养学生从统计角度思考随机现象中的各种问题,可以从身边的各种现象谈起,如心血管病是否与职业有关,人的一生是否会遇到强震,等等。从统计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使学生看到统计思维的合理性,从而产生对统计的兴趣,形成统计活动的良好开端。

二、收集和分析数据的作用

统计的出发点是收集数据,然后再科学的分析数据和整理数据。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统计学下了如下定义:“统计学是收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与艺术”。这就是说,统计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收集和分析数据的艺术,要求从数据中挖掘出新的信息,而不是死记硬套现有的公式和定理。为了突出收集和分析数据的重要性,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展现给学生一系列的实际数据,比如一批电灯泡的寿命、某年级外语考试成绩等,让学生对数据有一个明确的感性认识,意识到统计是从数据出发的,先有数据,然后才有公式和定理。不同的数据具有不同的实际意义,弄清楚这些数据的分布规律和性质是统计的基本任务。

(2)强调如何有效地收集数据是统计中的重要问题,通常是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抽样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实例作抽样试验,比如从同一种型号的汽车中随机抽取5辆,测量每公里的耗油量;观察吞某类药物的病人的反应情况;调查部分学生的外语考试成绩;等等。

(3)分析数据是统计工作的核心,分析数据就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获取数据中关于总体的信息。通过构造各种不同的统计量,对所研究的总体进行推断,达到从部分认识全体的目的。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数据的结构、统计量的分布作动画演示,比如数据频率直方图、经验分布函数曲线、样本均值分布直方图等,从而提高学生对分析数据的兴趣。

三、结合实例强调统计方法的重要性

概率统计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方法别具一格,无论对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现代统计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实例强调统计方法的重要性,既能加深对于概率统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进行教学,比如统计学生中同生日的人数,随着统计人数的增加,至少有两人同生日这一事件的频率会接近于1,然后将这一结果与理论概率进行比较;统计吸烟与非吸烟人群中患肺癌的比例,检验吸烟与患肺癌是否存在某种依赖关系;观测一天中某人手机的呼唤次数,然后与泊松分布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统计某年级的外语考试成绩,根据数据进行正态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等等。

(2)结合实例突出统计中的基本方法,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进行统计推断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其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首先理解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依据,结合典型实例进行分析,比如通过估计湖中鱼的条数,使学生了解矩法和最大似然法的原理和步骤;通过检验自动包装机工作是否正常,使学生掌握假设检验的方法步骤。

(3)结合实例系统介绍统计中的基本内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统计方法的实用性和广泛性,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提供广阔的应用空间。

四、从统计观点出发进行概率论的教学

“不确定性”或“随机性”是概率统计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从统计的观点来看,“随机”并非完全“偶然”,其中蕴含内在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是对随机现象经过大量观察后得到的某种统计规律。随机事件的概率、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数字特征等只是这种统计规律在数量上的某种刻画。目前的教学计划是先讲概率后讲统计,在讲概率时可从统计的观点出发进行概率论的教学,这样有利于对概率论中基本概念的深层次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握,学生学习起来不容易出现概率和统计前后脱节的问题,有利于整门课程首尾呼应,贯穿一体,具体可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从统计的观点出发讲清楚概率论中几个最基本的概念。

(2)从统计的观点出发理解概率论中几个最基本的定理。比如从数据的分散程度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的含义;由频率的稳定性和观测数据的平均值的变化趋势看大数定律的意义;从大量数据的叠加的波动性理解中心极限定理的含义;等等。

(3)从统计数据出发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概率论的教学。比如通过绘制数据的直方图来理解概率密度函数;由二维数据的平面散点图看相关系数的大小;通过动画演示高尔顿钉板实验来揭示中心极限定理的奥秘;等等。

五、总结

第3篇

【关键词】麻醉;住院医师;临床思维

住院医师在进入临床之前,往往都是一些没有临床经验的医学生,这些医学生虽然有比较强的理论知识,但其缺乏一定的临床的思维和操作技能。因此,对住院医师进行培训,可以有效的将住院医师所知的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到临床上,通过规范化的专业培训从而掌握从事该学科医疗活动所具备的诊疗知识和临床技能,从而成为可以独立工作的临床医生。

对住院医师的培训,除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训之外,还要培养住院医师的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而良好的思维能力则是住院医师培训的关键。因此,本文就医院对麻醉住院医师进行不同时间的培训,从而分析培训队提高麻醉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至2013年本市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轮转培训44人,均来自于本市二级以上医院,属于专业医师。由中国医科大学麻醉学系制定考核方案,并制定最终考核标准,临床麻醉病例均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学系参考制定和麻醉现场考核内容及标准: 麻醉主要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复合麻醉。又根据进入体的途径分为吸入麻醉、静脉麻醉(见全身麻醉)和基础麻醉。基础麻醉是将某些全身(常用的有硫喷妥钠 氯胺酮等)肌肉注射,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然后施行麻醉手术。局部麻醉为利用局部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使身体的某一部位暂时失去感觉。常用的方法包括椎管内麻醉(阻滞)、神经阻滞、区域阻滞、局部浸润麻醉和表面麻醉等。椎管内麻醉是将局部通过脊椎穿刺、注入到椎管内,其中注入蛛网膜下腔的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或腰麻,注入硬脊膜外腔的称为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主要包括临床麻醉工作、重症监护、急救复苏及疼痛治疗:①临床麻醉。②重症监护。③急救复苏。④疼痛治疗。考核对于麻醉这些方面的思维。麻醉专业住院医师麻醉现场面试考核内容和标准要从经典知识点出发,综合临床,病理生理,药理,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考核。

1.2方法

将这44位医师分为两组,22位实验组和22位对照组,实验组在培训中加以临床病理解剖培训,而对照组为正常的培训,临床思维是麻醉医师运用已有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对疾病现象进行调查、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的认识过程;它贯穿于整个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过程之中。临床思维具有严格的时效性,资料的完备性,诊治思维的模糊性,患者个体的特殊性和病程动态性的特点。确保病人在无痛与安全的条件下顺利地接受手术治疗,是麻醉临床的基本任务,麻醉工作还包括麻醉前后的准备和处理,因此,麻醉医师需要对病理生理、药理以及许多内外科诊疗知识等方面都有所掌握,才能足以应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况。在手术的类型; 手术设计的范围; 手术过程中重要步骤对麻醉维持的影响; 手术者的技能方法及手术器械方面作为其中一项评分标准,另外根据患者病理生理学特点,麻醉维持中的重点; 麻醉维持需重点监测的生理学参数;根据手术进程及重要步骤,麻醉维持中的预防性措施; 麻醉意外的可能性及处理措施方法对医师进行评判。在这些方面进行打分,术前巡视,相关物理检查报告,病人情况评估,麻醉的方法选择,麻醉用药选择,手术危险要点,相关理论知识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知识深度每项各十分评判。

1.3判定方法

两组医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手术评判后,对医师合格率进行统计,90分以上为优良,80到90为中,低于80为不及格。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分析,研究数据的可靠性,更具数据反映的情况理性评估。p<0.05为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通过对特定住院医师进行临床培训和考核,在术前巡视,相关物理检查报告,病人情况评估,麻醉的方法选择,麻醉用药选择,手术危险要点,相关理论知识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知识深度等方面做评判后,发现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麻醉病例解析培训有利于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和技能,可使学科培训更加高效化,对疾病治疗及整个医院提升整体水平有很大效用。

表1麻醉住院医师经临床病例解析培训后及格率

组别 低于80分 80到90分 高于90分 及格率(高于89分)

实验组 2人 8人 12人 90.9%

对照组 6人 13人 3人 72.7%

3.讨论

通过对我市新分配来的44名麻醉住院医师分为两组进行培训,两组中对每位住院医师的培训方法和项目都想同,仅时间不同,培训完成后对两组进行相似难度的临床实际病例进行综合能力考评,并对两组住院医师从培训年资和参加病例解析培训此时两个角度进行对比观察。通过观察可以得知:低年资的住院医师的临床综合能力明显低于高年住院医师,参加病例解析培训次数较多的住院医师及格率明显高于病例解析培训较少的住院医师。通过对着两个角度的分析可以得出,在医院过程中进行病例解析培训,可以使他们更快地,更有效的应对临床实战,通过培训来活的更多的临床经验,为将来的独立工作打下基础。而对住院医师进行病例解析的培训,可以更好的帮助医学生完成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学院实践的过度,从而逐渐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即是利用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知识来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从而从临床资料中发现问题并来加以解决的过程。临床思维的培养对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至关重要,也是临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麻醉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的培养,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对病例的解析,从而提高住院医师的思维方式,使住院医师可以多角度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技能考核则提高了住院医师的操作技能,调动了住院医师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对44名麻醉住院医师的临床培训后考核发现,通过对临床思维的培养,可以更好的使得医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度,是早期积累临床经验的重要方法。通过对住院医师的系统规范的培训,从而提高本地区麻醉住院医师的专业素质和医疗水平,使本地区的麻醉住院医师更加的规范,更有利于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和技能,使得学科培训更加的高效化,系统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郭丹杰. 长学制医学生临床思维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30(8):1-9.

[2] 古佳伟,麻醉医生非技术性技能及其临床培训的探讨[J]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8):2867-2869.

第4篇

关键词:强化 统计管理 提升 对标水平

二十一世纪,企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讲管理、重效益,追求利益最大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心工作。2005年国网公司就提出了在公司范围内开展创一流同业对标的工作思路,其目的在于通过指标数据的比较,看到与先进单位的差距和薄弱环节,通过管理手段和方法的比较,找出产生差距的根源,从而优化管理流程,创新管理手段,强化专业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提升公司各项管理、业绩水平。这正是供电企业开展同业对标工作的科学性体现。统计工作是社会经济现象在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主要信息来源,对同业对标工作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者既相互关联,又密不可分。从同业对标指标体系的确立,到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分析和评价结果的等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都需要运用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统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手段。加强供电企业统计管理,提升统计工作质量,从当前的服务型向指导型转变,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1.统计数据是评价企业管理水平的依据

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否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等方面。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业绩状况的好坏都必须用量化的指标来反映,需要使用相关数据加以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数据是企业各项管理最真实的反映,是最具有说服力的。随着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及“两个转变”的不断推进,要求管理定量化,对问题要进行定量分析,查找根源,提出改进措施等等所有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统计工作。统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2.统计工作是公司重大决策制定的主要信息来源

统计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大功能。兰州供电公司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服务公司发展目标,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统计调查和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统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准确及时,优质服务。统计工作既是公司电网建设、制定发展规划等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市场预测和企业管理等工作的主要依据。企业经营目标的制定,必须要以不同时期的相关数据作基准,同时还要考虑市场需求、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以及区域经济增长等,这样制定的目标才符合实际,才具有可行性。没有统计数据做基础制定的目标是盲目的、是行不通的。只有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权威作用,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够寻找各种机遇,应对各种挑战。

3.国网公司同业对标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

国网公司2012版同业对标指标体系的设立,遵循统计指标量化的原则。同业对标指标体系的构成分为五个层次,“综合评价指标”是总的测评目标,为第一层次;综合评价指标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管理对标,另一部分是业绩对标为第二层次;管理对标中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规划管理、建设管理、运行管理、检修管理、营销管理、配套保障九部分和业绩对标中的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四部分作为一级指标,为第三层次;根据各专业管理的不同特点又将管理对标、业绩对标分解为细分的小的部分,为二级指标,即第四层次;二级指标又可以分解为具体的指标,用来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业绩状况,形成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三级指标,即第五层次。同业对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反映的是公司总体管理水平和业绩状况,而每一级指标的变化对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2012版同业对标指标有上百个,上百个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业绩状况,企业提高效益的基础来源于安全生产和工作质量。因此,抓安全、提高各专业面的工作质量对同业对标工作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兰州供电公司同业对标工作的开展

第5篇

一、高职院校教育信息统计及其重要性统计

作为提供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信息的重要工具,受到了国内与国外、政府与公众、学者与官员越来越广泛关注。统计是对某一现象或事物的有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分析的工作过程。统计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搜集、整理、分析并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及某些特定事物发展规律的工作。它的过程就是搜集资料—整理加工—统计分析,也就是从定性认识(统计设计)到定量认识(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再从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统计分析),是一个从质到量,再从量到质的过程。因此怎样提高统计分析的质量和如何保证统计数据质量便成了做好统计工作的关键。高职院校的教育信息统计是在统计学原理指导下的比较典型的统计工作,这关系到学校工作能否正常运转和学校能否更好发展。学校教育信息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较为系统的调查、分析和预测,提供信息咨询、实行统计监督,分析院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趋势,为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及各类政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和依据。

二、高职院校教育信息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统计数据数出“多头”

就当前的高职教育信息统计而言,统计报表中除了学校综合统计报表之外,各职能部门也有各类相应的报表,如实验室信息、人事、财务、基建统计等各种报表。这些报表的数据之间既有着差别性,又有着必然的联系,这些数据也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不同方面的反应。但是,由于很多学校都没有对这些统计数据进行统一的监管,使得各个职能部门的数据没有统一的口径和指标,统计上报的数据也出现了数出多门和数据不一致等情况。比如我们就对学校的在校生数量进行调查,教务处和学生处因为调查方法和统计口径不同,给出的数据也不相同;还有固定资产、教学仪器的统计,资产处与实训中心的数据又不相同,这些情况都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正常进行。有时学校的上级管理部门因为不同的调查目的,也存在着多头布置统计报表和统计指标不一致的现象,甚至有些相同统计指标的统计口径也有不同之处。这就使得统计工作归口管理很难落到实处,而且经常出现一些重复调查和交叉统计的现象。

(二)统计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主动性不强

现在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是,多数统计工作人员对统计工作的意识不到位,只把统计工作停留在基础层面上,觉得我只要按照要求完成好上级或领导布置的统计报表,就算是做好本职工作了,没有认识到主动参与学校发展建设决策和管理,为学校的发展决策提供有利的统计信息分析也是他们的职责。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来自学校统计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统计专业业务素质不高,没有经过专业的统计知识培训学习,不具备较强的统计专业技能。就目前高职院校的综合统计工作人员来说,大多在校(院)办设一名专职的统计人员,而且很多学校都没有专职统计工作人员,统计工作大多时候都是由校办的一些行政管理人员来兼任,并在其它各相关职能部门内设兼职统计工作人员,来负责本部门的统计业务工作。在这些专、兼职统计工作人员中大多数都不是统计专业的毕业生,对统计工作知识了解的比较少,并且很多统计人员长期得不到有关统计知识和统计技能的学习和培训,与上级或其它统计部门联系较少,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工作指导,很难了解各类统计改革与创新发展的要求,致使统计工作只能停留在填写报表的基础阶段。

(三)统计数据的搜集使用信息化不高,失真现象严重

统计数据在搜集和整理的过程中,有一些职能部门认为这些统计工作并非日常性的工作,也非他们的本职工作,而是额外附加的工作,所以对统计数据的搜集填报工作不予重视,经常会出现统计数据的迟报、漏报,甚至有时候存在不愿填报等情况。对统计工作不理解、不支持,无法配合统计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工作,甚至没有对搜集的数据进行仔细认真的核实,影响了一些统计工作的有序进行,以及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全面性和真实性。还有些情况是在统计数据的搜集过程中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职能部门,在这些数据搜集和填报时,经常会出现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工作上不愿配合,这就加大了统计数据的搜集和填报难度,数据的真实性也得不到保证,失真现象严重。由于现在统计软件大多为单机版,所以统计数据和统计信息就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信息共享性也比较差,经常使得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和数据,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不利于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

三、提升高职院校教育信息统计工作的主要策略

(一)稳定统计工作队伍,加强业务培训

对于统计工作来说,它是一项连续性很强的专业性工作,因此队伍的稳定性也显得非常重要。近几年来,统计报表与统计调查难度越来越高,很多高校又经常性的变换统计工作人员,统计人员业务刚熟悉就被调换了岗位,新来的人员还没有进行过专业系统的业务培训,对统计工作业务还不熟悉,有时统计口径把握不准,填报报表都很难,质量就更得不到保证,致使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下降。针对统计工作中的这些问题,首先是稳定统计工作队伍,在院办或信息中心设立专职综合统计人员,全面负责学校的综合信息统计工作;其它各相关职能部门均配备兼职统计工作人员,形成统计人员网络,真正做好统计工作,把统计工作日常化,把好统计数据质量关。其次是加强统计业务知识的培训,通过对专、兼职统计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岗前和在岗业务教育培训,来增强其业务素质,如采用送出去学习和请专家来讲座等方式,让统计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了解和掌握各项统计指标的内涵,提高统计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做到依法准确完成基础数据的上报工作。

(二)建立统计制度、完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工作制度,规范统计工作流程,实行统计工作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制度。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和规范统计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设立全校统计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一般都是由综合统计人员所在部门兼管,对各职能部门的统计工作担负起协调指导和监管作用。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统计工作制度和统计工作流程,各职能部门严格按照统计上报工作流程,对每组上报数据的进行层层把关,除统计人员要进行核实外,各部门的负责人也要对数据进行认真的核实签字,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确保统计上报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为防止出现错报、漏报和瞒报等现象,必须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监管,增强监督管理意识。完善统计职能部门的自律、监督机制,建立一套责、权、利相协调的管理机制,完善各职能统计部门的自律与监督管理制度,严格约束和监管统计工作。对统计工作中的违法违规问题,一经发现要进行层层追纠,并且严肃查办,把好统计信息的质量关。同时,积极在全校做好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学习,如《统计法》、《教育统计工作暂行规定》等,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统计制度,提高全校教职工对统计工作的认识。

(三)转变统计工作观念,充分发挥统计作用

第6篇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数理统计;教学模式;数学基础;应用能力:创新;教学技术

[中圈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279―03

一 引言

近10年来,我国研究生培养数量大幅增长。1999年至2004年六年间的年均增幅达28.6%,2005年招生人数为36万人左右,2009年达到47.5万人。然而,在招生数量节节攀升的同时,研究生教育出现了培养质量下降、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等诸多问题。如何把量的积累变成质的提高,让我国成为研究生强国,是高校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

数学教育直接关系到工科研究生培养质量。数理统计是工科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的公共数学课程,它独具特色的科学探索思想渗透于普通人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各个学科领域的信息分析技术,是深入理解科学内涵的重要数学工具,是许多尖端科技前沿研究的基础分析手段。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数理统计知识与方法的需求日益增加,学习数理统计思想和运用统计方法已成为时代的要求。但是,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读研门槛的降低,学生数学基础变得薄弱,缺乏运用数学方法理解专业知识、从事深层次研究的能力。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与教学现状之间的显著差距,促使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进行数理统计教学改革,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我们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与实践,针对扩招下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问题进行了如下的探索与研究。

二 从研究生培养质量要求中认识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目的

传统的数理统计教学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教材里,都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或篇幅展示定理、性质的推导过程、证明技巧,强调理论的系统性、严谨性,对统计方法的思想与应用性轻描淡写,致使学生苦于繁琐的证明、深奥的符号表达,他们不明白所学内容的用处,不会运用统计理论与方法解决自己研究领域中的问题。研究生扩招后,毕业生就业竞争性增大,为适应就业需要,好多课程开始削减学时,数理统计也不例外,随之而来的是不断降低学习要求,课程教学主要强调统计方法的使用性。出现了学生“快餐式”学习、教师“快餐式”教学的现象。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不扎实,也不善应用。到底数理统计课程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学习了这门课后应该得到什么收获?课程教学是为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培养目标服务的,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应从研究生教育质量要求角度来理解。那么,什么是研究生教育质量?

1 研究生教育质量

按照《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征求意见稿)》的定义,研究生教育质量就是培养单位在遵循自身规律与科学发展逻辑的基础上,依据既定的社会条件,所培养的学生、创造的知识以及提供的服务满足现在和未来的学术需要、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充分程度。结合当前世界发展潮流――创新和我国今后发展必然――自主创新,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可以理解为: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认识工程领域或科学研究领域中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将来能成为工程领域中技术应用性或科学研究领域中学术研究性的创新型人才。

我国研究生的总体质量不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学术论文质量方面,明显表现为数学基础不扎实、知识面窄、应用能力不够、创新意识不足、创新能力不强。数学基础不扎实体现在不善于用数学思维研究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数学表达式不够准确性、不规范,逻辑不清楚,不注意数学方法的应用条件,数学理论与方法使用肤浅,不擅长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更广泛、深入的应用或研究。知识面窄体现在知识更新能力、扩充能力差,不能较全面地掌握学科领域的前沿。应用能力不够表现在仅会机械模仿书本方法,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研究实际问题或科研课题。创新意识不足表现在讨论问题习惯照搬书本和文献,思路老套、陈旧,缺乏新思维、新思想。创新能力不强体现在简单移植、简单揭示表面现象、简单延伸和简单推理。在实践能力方面上,研究生的专业技能不强,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用人单位常常需要花费大量资金用于培训,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的结构性失业。

2 数理统计课程教学理念与教学目的

数学水平不仅是工科研究生基础理论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到达科学研究前沿的理论准备,是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根基。扎实的数学功底,良好的数学素养,娴熟的数学理论与方法的运用,为工科研究生进行开创性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创新的动因和创造性思维的准备。根据研究生培养质量要求与培养目标,我们认为数理统计的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学生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树立“加强基础,突出应用,重视创新”的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数理统计素质,使学生不仅知道基础知识,而且能领会到统计方法的思想,能用统计数学思维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能用统计数学语言刻画问题,能用统计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能运用统计数学在工程学科中进行开创性研究工作。

三 将应用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渗透到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1 数理统计的基础、应用、创新的含义及关系

传统的观点认为,数理统计的基础就是常规的基本理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但仅仅记住这些内容只会死搬硬套,照抄书本,不能灵活用。数理统计的基础还应该包括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用正确的数理统计语言描述问题和用统计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数理统计的应用不仅包括方法的应用,而且包括统计思想、统计语言的应用。比如,能从统计学科的角度观察问题,能将研究问题提炼为统计问题,能用正确的统计语言建立统计模型,能选择恰当的统计方法研究问题。创新,主要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或创新素质的培养,它是应用的升华。比如,通过学习、体会、思考统计思想的产生、描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得到启迪,进一步考虑能否用类似的思维考虑其他问题或在此基础上产生新想法探讨学科领域或实际中的新问题。基础是必备的,应用是落脚点,创新是质量的提升。

2 扩招下数理统计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数理统计不仅是许多学科的基础,也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的应用。数理统计独特的思维方法、抽象的理论基础、多种基础数学知识的交融、灵活而广泛的应用,使得学生在理解和接受这门课程知识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上研究生招收人数的逐年增长,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好多学生的数学基础仅处于研究生入学应试水平,还有学生根本没有

系统地学习过概率论,甚至有的连高等数学也没学过。学生生源结构复杂,有工科生,也有学外语、历史、医学等学生;有应届毕业生,也有往届生。学生的专业背景面广,学习需求与价值取向差异性大。大多数学生已习惯快餐式学习,喜欢仅用眼看书,不愿意动脑读书:喜欢看习题解答,不愿动手多做练习;喜欢对答案,不愿意多思考;喜欢老师灌知识,不愿意主动讨论问题。同时,数理统计课程计划学时较少、教学内容较多,大班教学,很难进行师生互动。教师常常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面临巨大的困难。

3 将应用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渗透到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面对当前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中的困难,在教学中如何兼顾基础、应用、创新,实现教学目的呢?我们认为需要改革现有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技术,通过“将应用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渗透到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的改革途径,在夯实基础的过程中培养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在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中加强基础训练。

四 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质量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首先,教师与学生要共同树立“加强基础,突出应用,重视创新”的观念,明白数理统计的基础、应用、创新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明确教学目的。其次,增加任课教师,缩小教学班规模,增进师生互动,开展讨论;配备助教,协助教学活动开展:按数学基础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然后,采取“以基础为主线,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手段,课内课外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培养学生的数理统计应用能力与创新思维。

1 以基础为主线

向学生传授必备的基础知识是教学的基本任务。基础知识的传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学的主线,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在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培养。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不仅包含基本概念与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方差分析、试验设计,还应该包括这些统计方法的思想以及数理统计语言的正确表达。在基础知识传授过程中,适当引入统计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应用领域的新兴需要,让学生对统计学科有更宽广、深刻、深入的了解,为学生的知识自我更新开辟渠道,让学生在工程领域里能独辟蹊径,找到更宽广的应用范围和进行开创性工作的空间。

2 以问题为引导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枯燥为有趣?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以问题探索为引导,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或各个学科中的普识性问题为引子,导出基本概念、理论、方法,把基础知识的传授过程设计成为基础知识的应用过程和对问题的“发现”、“解决”的探索过程,使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如何把实际问题提炼为统计问题、如何用统计语言刻画解决问题的思想、如何建立统计模型,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知识体系的发端、推进和提升过程,为学生尽快进入科学研究状态奠定基础。比如对回归分析部分,可首先用一个实际问题作为引例导出研究不确定性关系的必要性;然后通过数据分析导出回归分析思想:再用概率论知识描述回归分析原理,导出回归模型;接着分析回归分析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从而导出回归分析的基本内容;最后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给出问题的解决结果。在结束这部分基本内容时,让学生总结学习体会,思考在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讨论;引导学生学习用类似的思维方法去研究非线性回归、多元回归以及非参数回归问题:并且向学生介绍在基本回归分析基础上的一些创新性研究成果、当前有关不确定性关系的一些前沿性数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学习创新思维方法。

3 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否获得所需的基本统计知识、能否应用数理统计知识研究学科领域的问题,是数理统计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因此,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上课前,教师需要整体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包括确定教学任务、重点难点内容、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课后练习内容与方式、学生学习情况反馈方式;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按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主动获取知识、逐步进入科学研究角色:课后,教师辅助学生完成相应的实践性训练,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方法。

4 以实践为手段

实践训练是学生由学习基础知识过渡到知识的应用和科学研究的桥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统计知识的理解,提升和拓展对统计知识的应用水平。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领会知识的本质,发现不足,明确进一步学习的方向,培养变书本知识、老师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应用,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通过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为进一步进行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做准备。

实践训练分为课堂内与课堂外两种形式。课堂上注重学习性、研究性实践训练。采取讨论式教学法,对数理统计中公式比较多的内容(如,参数假设检验)和具有拓展性的内容(如,点估计的评价准则)等,教师事先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准备,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自由辩论、评价。这样学生一方面可以对所学内容有更清楚、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科研兴趣得到激发。课外实践注重巩固、检验所学基础知识和训练应用能力与创新思维。按基础性、应用性、研究性、综合性分层次布置训练作业。基础性层次着重于基本知识的掌握、统计语言表达的准确、逻辑思维的正确性训练;应用性层次着重于训练学生应用基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将实际问题提炼为统计问题、建立统计模型、选择合理的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研究性层次着重于结合专业背景的探索性问题研究;综合性层次着重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统计建模、计算机应用融为一体的综合训练,让学生亲身经历“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建立模型选择方法使用软件求解问题分析结果回归问题”的过程,使综合应用能力、统计计算能力得到训练,创新意识、科学研究能力得到培养。

5 课内课外结合

无论学习什么知识或技术都需要足够的练习时间,数理统计的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不足以满足学生实践训练的需要,必须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增加学生训练机会,增强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因此,课外训练应纳入整个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比如,对新知识,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课外独自或以小组形式准备,上课时通过讨论、学习,完成教学任务;对已学知识,教师设计出各式各样的问题,让学生课外去思考、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在课内外交互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性思维。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扩大课内外结合面,通过网站建立数理统计自主学习园地,把自测练习、实践性题目、应用案例、讨论问题、辅助资料等放在网站里,开通师生互动通道,将课内课外教学紧密结合。

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统计工作 现状 对策

统计一般有三方面的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统计工作是指搜集、整理和分析客观事物总体数量方面资料的工作过程。统计资料是指统计工作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及有关文字资料,一般反映在统计表、统计图、统计手册、统计年鉴、统计资料汇编和统计分析报告中。统计科学是指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理论和方法。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的基础是统计工作,统计科学既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原则和方法。而高校统计工作的内涵非常丰富,是社会统计工作的一个分支。它根据统计学原理,用各类准确的数字来反映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以及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后勤保障等方面的现状,使高校的管理者进一步明确学校事业发展的状态、存在的问题以及努力方向。统计工作的信息功能、咨询功能和监督功能在高校的发展中起着“晴雨表”和“监测仪”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各项统计数据的研究运用,可以有效地配置教育资源,科学合理地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统计工作在作为高等教育底端的高职院校不可或缺。

一、高职院校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办学自、办学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国家实施“示范校”、“骨干校”建设后,要求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更加贴近市场,切实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进一步增强产业意识,主动将自己作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参与市场竞争,因而其生存与发展将更多地依靠市场信息的反馈并不断调整自身行为,这给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近年来,各地高职院校普遍出现了扩建新校区、扩大招生规模的现象,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强烈需求、体现和维护大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深远意义。而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扩建和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必然会向买方市场转变,考生选择学校和专业的余地将逐渐增加,这无疑加大了高等职业院校的竞争力度。高职院校的统计工作是高职院校实现“现代的管理”和“一流的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高职院校只有掌握了及时、准确、全面和科学的反映本校基本情况和行业情况的统计数据,并通过对统计资料的研究与分析评价,才能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职院校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充分利用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对现有办学条件、学术地位、师资力量、科研水平、财务状况和校办产业创新能力等情况进行如实评价,并参照国家“示范校”建设有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全面掌握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做到知己知彼;二是密切关注兄弟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动态,全面评价本校与其他院校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知识创新、产业开发等方面的差异,以便学校认清位置,及时调整思路,明确奋斗目标,争取在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等方面不断创造新成绩,跃上新台阶;三是结合统计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认真考察和仔细评判学校办学资源配置现状、收入分配状况,努力挖掘办学潜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学校办学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四是积极参与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的制定,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在科学决策中的作用;五是运用统计指标和相关统计数据参与学校对二级院系和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充分发挥统计的评价作用。

二、高职院校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统计工作基本上以搜集、整理内部数据为主,进行单纯的事后统计,以至于一些不具备统计专业知识的领导认为统计工作不过是用数字填填报表,报表一完成统计工作也就结束了。至于统计分析、统计监督等工作则更是可有可无了,这反映了人们对统计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统计意识淡薄。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程度。但到目前为止,仍有一些高职院校的统计工作长期无人分管,或是流于形式,领导几乎不会过问统计工作,更无法把统计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统计工作水平自然难以得到全面的提高,统计职能也就顺理成章地得不到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无法在正常的工作中得以体现,又会导致领导越发对统计工作不重视,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的根源就在于统计意识淡薄、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如果这个根源不能从根本上得以扭转,那么统计工作重要职能的发挥也只会是一句空言。

2、高职院校统计数据利用率不高

《统计法》明确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教育统计数据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的功能。但是,有的统计人员认为统计的任务就是收集数据,填报报表,应付上级单位的检查,不主动开展统计分析,也不主动将统计信息提供给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致使统计信息的功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统计数据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

3、高职院校统计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高职院校的统计工作往往只停留在按时完成上级布置的统计报表以及反映计划的完成情况上,基本属于事后统计。平时只是根据报表需要收集有关资料,很少根据本单位管理的需要来设计相关的指标和开展统计调查研究活动,没有把它放在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层面上来做。同时高职院校统计工作的内容及范围比较狭窄,往往只注意量方面的绝对数,却忽视质方面的相对数。在数量统计方面,只限定在完成计划的主要指标上。而对于考评学校发展与效益的重要指标,更缺乏对现有资源利用情况及绩效情况的探索与分析。收集的各种原始资料在完成报表后便被束之高阁,不能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利用,不能用来发现问题、寻找规律,在实际工作中用处不大。另一方面,统计工作只是限于对本单位的情况统计,很少掌握同行业、同类型学校的相关情况,因而也不能进行横向比较,工作处于一种封闭状态。此外,统计工作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内部统计工作规范,数出多门现象仍然存在,有的统计指标在解释上也不一致,往往根据需要,随意扩大内涵,导致同一指标在同一时点上出现差异,统计数据权威性不高。有的指标缺乏系统性,很难进行比较,实际用途不大,不能作为史料留存。

4、统计数据的搜集过程中难度大,数据失真现象严重

一是一些相关职能部门认为统计工作不是日常性的工作,而是额外的、附加的工作,所以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出现不愿填报统计数据的情况。再加上有些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甚至不知道有统计工作,更谈不上对统计工作的理解和支

持,无法充分给予统计人员以有效的配合,也没有对填报的统计数据进行详实的核查,这就严重影响了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二是有些统计工作会牵涉到两个甚至是更多的部门,而部门与部门之间由于各种原因,配合程度不高,甚至相互推诿,使得统计数据搜集难度加大,失真现象严重。

5、统计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不高,人员配备与统计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趋向科学化、现代化,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统计报表、调查表的难度相应增加,现代化计算和传输技术的运用对统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目前高职院校的统计力量来看,一般是在院办设兼职统计人员或临时统计人员,这些兼职或临时的统计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很难适应统计工作的需要,无法专心从事统计工作,更无法钻研统计业务,只为应付报表,谈不上统计调查、分析,更不能提高统计工作的水平。

三、解决高职院校统计工作中现有问题的对策探讨

1、切实提高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高校统计人员要率先认识到所从事教育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要积极主动向单位领导宣传汇报教育统计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得到领导的支持和重视。要从统计数据和统计资料反映出来的问题出发,参照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教学、科研、产业、后勤等各项工作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控,监督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失控和异常现象,通过对各项工作的定量检查、监督,引导学校加大对薄弱环节的人力、物力和信息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有为才有位”,要通过统计工作的业绩和作为赢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2、加强统计队伍的整体建设,以适应工作需要

一是建立良好的统计组织体系。在院办或财务处设立统计科,专司统计工作,规模较小的高职院校应设立专职统计人员,将以前分散到各部门的统计业务集中起来。要选择那些政策水平高、个人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具备统计专业知识的人员充实统计队伍,并且尽量保持队伍稳定。二是要提供相应的工作条件。配备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建立专门的统计信息网络,并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作保障。三是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支持统计人员通过多种途径学习统计专业知识、经济知识、政策法规、统计软件的使用等,积极参加高职院校之间的业务学习、经验交流等活动,切实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四是要建立健全统计工作规章制度。要用制度来规范、管理统计人员和统计工作,明确其责任及工作任务,明确向统计部门提供数据、支持统计人员工作是各部门领导应尽的职责。五是加大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和统计执法力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全面与重点相结合、大检查和经常性检查相结合等方式,严肃查处虚报、瞒报数据的违法行为。及时表彰奖励统计工作开展好的人员,促进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确保统计工作有序进行。

3、建立预警系统,强化高职院校统计的监督职能

高职院校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是高职院校教学、科研、产业、后勤等各方面运行情况的真实反映,它来源于实际工作,同时又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作用,能对学校管理实施有效监督。高职院校统计监督职能的发挥,一是要以确保数据准确为前提,加强对统计数据质量的监督,杜绝虚假数字和“领导数字”,全面提升统计信息的可信度。二是要从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资料反映出来的问题出发,参照科学合理的经济技术指标,对学校教学、科研、产业、后勤等各项工作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控制,监督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和失控、异常现象。通过对各项工作的定量检查、监督和预警,引导学校加大对薄弱环节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整体实力。三是强化高职院校统计的监督职能,还体现在应及时监督学校各项计划的实施。计划不同于统计,统计讲究的是客观、真实,来不得半点虚假;但工作计划则可以留有余地,计划不一定与执行结果完全吻合。因此,在对学校各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时,应对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考核,处理和分析有关数据,反馈情况,正确把握计划执行的过程、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学校及时调整计划,保证学校发展规划能达到预期效果。

4、加快统计信息系统建设,为高职院校统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高职院校应该建立统计信息自动化网络,改变落后的工作方式。根据《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要求,高校应建立统计资料综合数据库和统计信息管理系统。综合统计部门应在此基础上建立统计信息自动化网络,使数据更新、更准,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以提高统计质量,从而用来满足各职能部门的需要。通过统计信息网络的建设,扩大信息交流,使信息交流做到信息互动、资源共享,使统计工作更加科学化,更好地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服务。二是高职院校统计信息系统要以建立学生、教师、经费、科研项目、办学条件等基本信息数据库为基础,满足基础数据查询要求,并根据教育管理的需要,形成灵活方便的统计指标体系,实时生成各种统计报表,为教育管理提供各种各样的统计信息。在综合运用网络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现代教育统计理论的基础上,建立高职院校基础数据库,进行综合统计管理系统设计,开发数据查询系统,以实现在保证数据真实可靠的基础上,符合数据查询灵活、实时、共享、统一的要求。三是要树立大统计思想,将现行分散的教育统计业务纳入到综合统计系统中来,形成系统性、综合性的教育统计体系,实现教育统计信息的综合利用。高职院校统计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一组织做好各部门工作,尽早制定建设方案和各种基础数据标准。在开发过程中要处理好统一组织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关系,在软件开发和基础数据库建设方面,要根据各职能部门管理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措施,吸收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建设,有效利用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四是要将统计信息的利用放到重要的位置,切实发挥出统计工作的职能作用。教育综合统计信息系统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和信息使用效率,要组织好统计工作人员,对统计信息进行深度加工,提高统计分析的质量,真正为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水平提供支持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广军:加强高校统计工作发挥统计整体职能[J],统计教育,2005(9).

[2]杜文平:对高校统计工作现状的思考[J],统计与咨询,2008(2)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z],国家统计局,2000-06-15.

第8篇

《广告学》课程教学的定位及存在的问题

广告学是研究广告活动的历史、理论、策略、制作与经营管理的科学,是衍生于营销学科的一个细分学科,学科特性已经决定了广告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边缘学科,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特点,广告知识涉及广告学、经济学、营销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文学和艺术等诸多领域。广告学的课程特点决定了进行广告学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注重对学生的多元化培养,使学生成为具备较强创新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广告人才。因此创新应用、创造价值是广告学课程的基本定位,“同时,也正是广告的应用型色彩较一般传统学科更重,使得广告教育在保障传统理论教育的同时,也必须兼备应用教育的功能”①。

基于对广告学课程的定位认知,对照现在高等院校的广告学课程教学的实际状况,作者认为现代高校的广告学课程教学存在着落后于社会发展要求的很多适应性问题。

第一,教学理念的偏差,重教授轻接受。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教”而在于“学”,“教好”是前提,“学会”是目的,学生“学”得好不好决定着教师“教”的质量。而事实上,很多情况下,教师只是根据自身的知识背景,对广告学的内容进行有利于自身教学的重新编排,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实际接受情况。此外,广告学课程的综合性、交叉性决定着广告学必然和其他相关课程有一定的内容重复,但是出于自身教学的便利考虑,如为了保证自身教学的体系化或者为了拼凑到足够的教学课时量,导致授课内容过多重复,结果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与抵制,不愿认真听课,导致教学效果很差。

第二,教学内容的混乱,随意而不系统。广告学是一门应用型的基础理论课,系统地编排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认识广告的基本理论、实践发展和相应的技术手段,保证教学目的的实现。但是事实上很多学校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很强,教学大纲不明确,教学进度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五花八门,任课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与理解任意安排教学内容,对广告学内容的任意截取安排再加上现在各种版本的广告学教材令人担忧的质量,致使学生无法对广告学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就更谈不上教学的实用性与创造性了。

第三,教学手段的单一,重课堂轻实践。广告学教学基本上采用的是课堂教学的形式,课堂教学可以保证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系统讲授,并且有受教面广、易管理的优点。但是课堂教学也往往忽视学生的个体需要与特殊个性,不能因材施教。而没有个性与专长的人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此外,课堂教学主要采用教师通过讲义授课,学生边听边记笔记的教学形式,尽管近年来比较多地采用了多媒体授课,但是事实上多媒体教学形式没有很好地考虑广告学的课程特点,再加上教师自身的原因,多媒体授课可能仅仅只是实现了从传统的“粉笔黑板”过渡到现代的“电子黑板”,教师的辛苦换来的依然是学生的“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另外,学生通过课堂获得的广告相关知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多数学校没有或者很少将广告学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而广告学的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也就无法体现,轻视实践教学的结果往往是辛苦教学却事倍功半,教学效果很差。

改进《广告学》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广告学》课程教学改进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即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与主人,变传统的“教师中心说”为“学生中心说”。教以学为中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意味着广告学课堂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按照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设计课程,采用多种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甚至某些章节可以安排学生讲授,而教师只是协助与引导。

应用性原则。《广告学》课程尽管属于基础理论课,但是它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课堂教学必须突出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与效果。注重实际应用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社会的实际需要与现实发展,并且时刻注意吸收社会中的广告实践与发展,结合课堂教学编成案例,直观地呈献给学生。此外,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从事广告调研、参与广告征集等活动,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开放性原则。广告学教学的开放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努力吸收当前的广告知识,吸收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改变教材内容的滞后。广告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吸收了多学科的内容也同时受到各个学科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广告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紧跟各个学科的最新发展并且吸收利用转变为广告学的教学内容。其次在教学手段方面,注重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电脑、放音机、功放、投影仪、图片浏览器等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作用。

《广告学》课程教学改进的几点思考

遵循广告学教学应该坚持的主体性原则、应用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结合广告学教学的实际经验,作者认为提高广告学课程教学效果应该建立教学互动综合模式,紧紧围绕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设计课程教学。

教学主体的转变――建立教学互动机制。

所谓的教学主体主要是课堂上的教师与学生。传统的课程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听讲为主要形式,因此教师成为教学的中心,主导着教学的内容及其发展过程,而学生则是被动地聆听与接受,其间可能会有教师的提问或学生的自由问答,但是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没有得到体现。转变教学主体,建立新的教学互动机制,意味着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确立学生中心地位,课程的“教”与“学”都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在此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

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知识传授也不再是简单的“注入式”,而是由“教”向“导”的转变,由“注入式”向“启发式”的转变。

其次是学生角色的转变。伴随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形成,学生的角色也应该转变。教学过程中不能再将学生看作是被动的接受者或者因循守旧的学习者,而是将学生看作是富有创造力、有独立见解的学习者。在广告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中心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参与教学和主动实践。

最后是建立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机制。“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育、学生的学习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②《广告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师生共同的教育活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互动教学的核心是通过多角度系统地分析问题,将一言堂转变为共同探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达到智力放大的效果,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广告的相关知识点。

教学内容的变革――应用性体系调整。

广告学主要以理论化知识体系为教学内容,而采用纯理论化教学既不符合广告学的实践性特点,又因为其枯燥刻板而不易被学生接受。教学实践经验表明,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吸收,因此《广告学》教学内容方面的改进主要是将理论化知识体系转变为更容易被接受的知识图景的问题。知识图景化意味着将理论知识变得更形象、更具有画面感,这样的理论知识才能在学生的思维中刻下更深刻的知识痕迹。就《广告学》课程而言,结合其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广告学教学内容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教学内容案例化与教学内容实践化。

首先在教学内容案例化方面。所谓案例化教学,即通过精心编写的案例让学生能够阅读、研讨,引导学生以当事人的立场分析解决广告问题,进而理解掌握广告的相关理论知识。广告学课程操作性很强,因此案例化教学能够使理论知识体系表现为一系列的案例,以更强的画面感、色彩感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获得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又有助于形成一种思维方式。案例化教学需要两个基本的教学准备,即对应性的案例选取,以便直观地说明问题和体系化的案例库,方便教师调用。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善于甄选案例,又要善于对案例的编排。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实践化方面。教学实践化是试图将广告理论知识与学生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践化教学训练学生在实际的广告环境中体验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实践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第一课堂教学的“实战模拟”与第二课堂的实践参与。第一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进行角色演练、模拟作业、课堂讨论等,将知识点以“实战”的形式进行模拟化教学,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各个广告角色、广告活动。另外,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参与各种广告活动,或者在假期顶岗实习,直接接触广告,以便更准确深刻地把握广告理论知识点。

教学手段的改变――多样化技术应用。

教学主体与教学内容的变革需要教学手段的技术支撑。而音像、网络、软件等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为广告学课程的教学改进提供了技术可能性。采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是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现代广告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满意度,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新型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与模式,学生可以通过图、文、声并茂的教学内容与素材,更加轻松愉快地接受广告的理论知识,同时在教与学之间形成了TEAM式的学习方式,教师能够更加生动直观地教授枯燥刻板的理论知识,学生可以更积极主动地理解、掌握广告的知识点,更加凸显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此外,教学案例化、模拟化、形象化都有赖于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用图片、影像、声音等形式能够表达出更加丰富的理论内容与知识要素,改变了传统课堂单纯的语言表达形式。

以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广告学教学,要求教师认真进行广告课程教学多媒体制作,首先是多媒体教学素材库的建立,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报刊、网络、书籍等建立“广告影视库”、“广告案例库”、“广告图片库”、“广告音乐库”等分类素材库。其次要求教师熟练掌握相关的硬件与软件的使用,如数码相机、视频采集、扫描仪、刻录机的使用。Photoshop、Author ware、Cool3D等软件的使用。

《广告学》课程是极具实践指向的应用性课程,广告学的课程教学设计必须面向社会实践,凸显“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整合案例化、模拟化、实战化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广告理论知识,形成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的课程教学,达到教学效果提升的目的,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广告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注 释:

①张发松:《中国广告教育批判与泛广告教育》,博锐管理在线,2005-06-29。

②严学军、汪涛编著:《广告策划与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9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会计模拟实验 课程体系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也对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它撕裂了传统经济体制下会计教育和职业界的固有联系,但二者之间新的联系通道却未能及时开通,这导致了会计专业教育与会计职业界的脱节。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矛盾的局面,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会计人才。导致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的会计专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而用人单位需要能尽快直接上岗的人才,他们不愿意花费培训成本和时间来进行培训,所以从学校毕业刚走上岗位的学生必须在学校里就要培养实践需要的动手能力,而要培养会计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重新进行设计,以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中高级专业人才,是独立学院本科专业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会计学作为一门发展中的管理科学,它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又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会计学本科专业教育要实现培养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目标,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同时,会计学作为一个有着极强技术性的经济管理专业,它对实践性教学更是有着特别的要求,实践性教学不仅应贯穿于其四年本科教育的始终、贯穿于其各主干专业课的教学之中,而且各实践教学环节还应与理论教学密切配合,并由浅入深、环环衔接,构成一个科学、完整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体系,才能实现其预期的教学目的,较好的完成培养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任务。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会计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

一、会计学专业各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

1.会计学专业的学科知识结构。会计学专业的学科知识结构主要由会计学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三部分所构成。会计学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构筑会计学专业理论框架、提供会计学专业技能和方法的经济管理相关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等;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是指涵盖系统的会计学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的有关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中、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财务管理、税法、财务会计法规等;会计专业选修课程是上述两者之外的会计学其他有关课程。主要包括:金融学、金融企业会计、商业企业会计、施工企业会计、预算会计、税务会计等。这三部分的课程在整个大学阶段要进行科学的设置和安排,做到让学生最有效地学习掌握知识,又不相冲突或是知识衔接不上。

2.会计学专业各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一个好的财务人员不仅只是简单的做账、记账,他还应该站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角度审视和理解会计,所以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首先应该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一般来讲,专业基础课在前面开设,大一上一般是开设通识课程,从大一下开始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加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安排顺序非常重要,因为专业核心课程是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如果基础没有学好,后面的知识学起来就会很吃力。首先开设的是会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是讲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账户、记账方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核算程序等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对会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全面了解会计学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其次就是财务会计,财务会计的重点在于会计经济业务的实务处理,是全面阐释财务会计原理、原则和方法,并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全面掌握企业会计的核算内容与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践中去的课程。财务会计分为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对于企业的日常业务内容核算基本上都包括了,而高级财务会计则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以及上市公司的特殊业务,它比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更深;第三是成本会计的开设,掌握了财务会计的内容之外,还应该掌握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核算,成本会计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这两门学科的重要中介;第四是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课程的开设,一个好的财务人员不仅是只会做账,还应该会进行财务分析及资金管理,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因此在掌握财务核算的基础上还必须学习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知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最后开设的是审计学,审计学是为社会培养经济监督人才开设的课程,同时作为一名会计也应该自觉把关,严格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除此之外,作为一名财务人员,必须熟悉国家的财经法规及税收法律制度,只有懂法,才会守法,企业的经济业务与税法知识紧密相连,因此,还应该开设财经法规及税法课程,以上这些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只有将前面课程的知识学好了,那么学习下一门专业课才有基础,才会更容易理解。而专业选修课程则基本上都是些行业会计,里面有与核心课程交叉的一些知识,但又有各个行业的特殊业务的核算内容,这些课程可以安排在大三下到大四上开设,这样就避免了与专业主干课程的冲突,课时可以安排少一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

二、会计实验教学环节的设置及其与理论教学之间关系的协调

既然各会计理论课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那么对于会计实验课程的安排也毫不例外。会计实验课程内容的设计要确保在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使会计实验教学真正起到会计课堂理论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深化的作用。

1.会计实验教学的作用。会计实践课程是体现应用型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会计模拟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课程。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会计模拟实验课程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一种实践形式,它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全仿真的模拟实训,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会计教学活动。它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通过会计模拟实验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二是可以让学生毕业一走上会计岗位就能投入到工作中;三是可以提高学习会计专业课程的兴趣;四是对抽象的会计理论知识有了更具体的体会,为今后学习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指明了方向。

2.会计实验教学环节的设置及其与理论教学之间关系的协调。会计实验课程的教学环节设置非常重要,要注意与理论课程之间的协调,他们之间不能相互冲突,如果有的理论知识还没有学习,就在实验中出现这些内容,那么就达不到实验课所需要的效果。有的实验课需要专门进行单独实验,而有的则既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随堂进行。

大一学生在学习了会计学原理以后,就可以在本学期末进行会计学原理模拟实验,也可以在紧接的下一个学期开设,这样既可以学习实际的账务处理流程,又可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一个巩固,同时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指明了方向,因为会计学原理是门很重要的专业理论课,建议进行专门的单独手工实验要好一些。大二学生在学习了中级财务会计后,就可以开设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验。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验较会计学原理实验来说,要综合一些,其中会涉及到税法的一些知识,所以它应是在学习了税法之后开设要好一些,可以安排在大二下学期进行,建议单独进行,既可以采用手工形式也可以采用电脑做账。大三上可以安排会计电算化实验,主要让学生熟悉会计核算中使用的财务软件,以适应现代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需要,这一实验课程可以与会计信息系统理论教学相结合。成本会计模拟实验可以安排在大三下学习了成本会计理论课之后来开设,也可以随堂进行。税务会计模拟实验的开设也很有必要,因为学生在学习了税法、税务会计之后,对企业的税务登记、各个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及报税表的填制要有一个具体的认识,而理论知识对这些讲得虽然很详细,但不很直观,难以理解,而通过模拟实验,会让学生对企业的涉税业务知识掌握得更深刻,并加深对实际工作的理解。大四上还可以安排一个大综合模拟实验,这一实验是在学生学完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之后来进行。这一实验应是模拟一个较大规模工业企业12月份的经济业务为内容进行,既有财务会计的知识,又包括成本会计的知识,还涉及到税务方面的处理,即从审核原始单据到编制记账凭证,到登记账簿,再到编制会计报表,最后报税的整套账务处理流程有一个全面的熟悉,而且它包括手工做账和电算化处理两部分,实验时只提供原始凭证。经过这几个实验基本上可以让学生一走上岗位就能进入到工作状态中去,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如果是为了培养更高级的会计应用型人才及经济监督人才,建议还应该开设财务管理实验以及审计课实验,这两门课程的实验可以采用案例的形式进行。

而会计毕业实习则是安排在大四下学期进行,主要采取的是校外实习形式,完全让学生进入到实习单位中去实习工作,可以让学生真正的将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进行的一次锻练。应用性本科会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可以毕业实习报告或毕业论文的形式,要求以调查报告或具体分析某个企业或某行业会计、管理、审计等的具体问题或者具体设计某企业的会计制度等为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会计学专业全部主干课程的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安排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

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来讲,实践课程的开设比较多,那么如何来安排各门实验课的开设内容及开设学期、学时就显得很重要了。象会计学原理实验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会计的账务处理流程,因此其实验教材内容模拟的应该是一个中小型企业一个月全部的经济业务,其分录处理题可以稍微简单一点,重点在于学习流程,可以安排在大二上进行,学时分配48个学时左右。中级财务会计实验的内容要丰富一些,因为财务会计理论课程的内容很丰富,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处理各种业务,因此其经济业务题的难度可以比会计学原理实验有所加深,同时经济业务里面还可以加入一些涉税内容,可以安排在大二下进行,课时分配48个学时左右。成本会计的实验也很有必要,主要是掌握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核算,可以安排在财务会计实验后进行,实验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产品成本的核算及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等,可以安排在大三下进行,课时分配48个学时左右。税务会计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各种涉税处理事务,因此实验的内容应涵盖经济业务中的涉税处理及纳税调整,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等知识,各个税种均应涉及到,可以安排在大三下进行,课时分配28个学时左右。会计综合业务模拟实验是会计学专业整个会计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借助会计实验室环境的仿真性和实验资料的真实性,完成从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告到财务指标计算与分析等全部会计工作的操作程序,涵盖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安排在大四上进行,课时分配56个学时左右。

总之,要培养会计应用型人才,就要加大实验教学的比重,科学合理地安排会计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体现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刘永祥,宋轶君.从会计人才供求矛盾论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职业圈,2007,(2).

[2]周凤.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课程设计.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7-02-21.

第10篇

关于科学的价值中立的观点,在西方哲学思想中在较长时期内影响了占主导地位的科学观和认识论。一般认为马克斯•韦伯引入了现代的事实—价值两分的观点。他在《社会学与经济学中“价值中立”的意义》这一经典论文论述了两方面的观点[1]。第一点他吸取了休谟的思想,认为在规范与描述之间、在断言某物实际上是什么与理想上应当是什么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我们加于事物的价值不属于这些事物的真理性,科学关心的是描述实际发生了什么,并且解释为什么。自然,科学能够而且必须注意个人和团体在事实上怎样做出评价,但他们却不能从根本上真实地记录这个或那个事物是内在地有价值的,因而是在范畴上应当被评价的。韦伯的第二个论点是有规定性的。他从不认为价值是无足轻重的,也从不宣称每个人,特别是社会科学家应当总是避免价值判断。与此相反,他坚持提出指认与评价的区别,二者不容混淆。一个人在表达价值判断时,不应当自称这种判断是得到科学地确认的;因为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当社会科学家推崇某种行动时,他们应当尽力地说明自己所说内容中哪些是科学的发现,哪些是具有很不同地位的政策建议。这是知识分子的真诚品质与尊重真理的原则所必然要求的。

20世纪的逻辑实证主义者一般都竭力提倡科学与价值、描述与规范、实然与应然判断的严格区别,要求社会科学坚持价值中立的立场。亨普尔指出,有关科学的价值中立问题,可以说是围绕着两个不同的方面而展开,这就是:(1)科学家的实际研究行为,和(2)批判评价和论证科学断言和程序的方法论标准。在科学家的实际行为层次上,价值评价作为科学研究的一个诱导因素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道德的准则、审慎的思考和个性等等显然会影响科学家对所研究领域、问题和所采取的方法的选择。社会和政治价值有可能削弱研究某些特殊问题领域的努力,也可能鼓励人们赞同某些并无可靠根据的理论。当然,作为一种规律,科学研究中决定采取或放弃一个特定的假设或理论,将强烈地受到认知价值或准则的影响,这反映在他们坚持某种方法论程序的标准上。[2]

正是在构成研究行为的重要的诱导因素这个问题上,价值评价与科学研究相关联。因此,必须在心理学、社会学和科学史解释科学研究行为时考虑价值评价的作用。然而,这种科学解释在谈到科学家受价值影响的时候,并不涉及任何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它在解释科学家接受或放弃一个理论时,并不论证这个理论的合理性,或表明这是个不合理的科学程序。而合理性问题要求的是在可以获得的证据和其他系统的根据的基础上对理论进行批判的评价。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传统的科学观,特别是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主张科学理论与证据关系有明确的客观标准,并认为这种标准可用证据与理论之间的肯定或否定的的逻辑关系来表示,由此而为科学的客观性与价值中立说提供了依据。按此观点,恰当的科学研究及其结果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的成见、信念或态度的,因而可以把某些程序看作违反了科学规范,并可以用对科学以外的价值观的过度依赖来解释研究者违背恰当的科学行为的动机。

与上述科学哲学观点相类似,现代知识社会学(或科学社会学)的鼻祖卡尔•曼海姆也把自然的与文化的区别了开来,把数学、自然科学与宗教、道德、实践领域等其他方面明确区分开来。“可以说,形式知识在本质上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其内容并不受个别的主体及其历史社会条件的影响。但在另一方面,显然存在着范围广泛的主体事务,它只能由某些主体、或在某些历史时期被接受,而且从个人的社会目的来看,这也是显而易见的。”[3]他认为,自然科学具有可重复性,而宗教道德等文化的领域则具有不可比的特征。所以他断言,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非真理的。一般来说,意识形态的特征是对其范围广泛的对象进行高度明确的阐述,对其追随者有权威的明确的命令性。与其他类型的信仰相比,意识形态更加系统化,围绕一个或数个突出的价值观而整合。它往往抵制信念的变革,它的接受或推行还往往伴随着鼓动性的宣传。谁接受它,谁就要完全服从它,谁的行为就必须完全渗透着意识形态。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产生于特定的文化中,因此它不可能与该文化的重要因素完全分开。意识形态故意掩盖人们的动机与利益,这就迫使利益与对抗着的人们相互欺骗,并用貌似普遍化的方式掩盖狭隘的局部目的和利益。意识形态不会把系统地追求真理当作自己的一项义务,因而采取取教条主义的认识态度,不愿接受新经验和真理。作为一种文化的产物,意识形态对社会科学的影响尤其明显。

曼海姆坚持认为,凡政治的或是涉及世界观的一切知识,不可避免地都是有党性的。他因此而暗含的论点是,像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均无法摆脱意识形态和党性的束缚,所以他也承认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有不同的思想。这些观点引起了美国实用主义者胡克的争论。胡克在肯定了曼海姆的开创性工作以后指出,困难在于,曼海姆承认,表现阶级立场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导致在科学意义上被认为“真”的那些关于事物性质的理论和发现,因此,问题就转移到这些“真理”是否取决于导致探索和发现这些真理的阶级立场和阶级利益这一点上。“阶级立场和阶级利益既然随着历史时期而改变,曼海姆认为这问题就成为一个知识社会学的问题。……现在假定科学的处理方法和客观性是同一的,使曼海姆感到头痛的问题是:任何一种的科学知识是怎样成为可能的?曼海姆在他的书中,不同的一页就有不同的答案,而使读者对于他真正相信什么完全感到茫然。”[4]实用主义作为一种独特形态的科学主义思想,对此作出了自己的回答。胡克实际认为,即使存在阶级或党派观点的相对性,科学(包括社会科学)仍然存在超越主观价值的客观性基础,比如根据经验基础所作的证实或证伪的判定。这是我们过去在认识实用主义时所忽视了一个重要论点。

因此,关于科学价值中立的观点,反映了西方一些思想家在科学发展以后对其根本任务的一种认识论的反思。在科学知识系统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以后,有必要主动排除意识形态等主观价值的干扰,以相对纯化的方式对待其研究,以便适应客观性的要求。

对绝对价值中立说的批评

韦伯和逻辑实证主义者关于科学价值中立说的观点,在近数十年受到了西方哲学家主要是历史主义者和科学实在论者的批评或挑战。库恩以来的历史主义学派深刻地批判了科学的积累发展观,论证了科学理论的根本转变不简单地只是对关于事实的增长了的知识作出的理性反映。而科学不同学派之间的转换更像是信仰的转变,没有太多的合理性基础可言。劳丹则提出了一种关于科学家理的适中的观点,指出理性的行动者持有各种目的和关于世界的预设信念,为了合理地接受一个信念,他必须能够限定与自己的目标和信念有关的推理范围。劳丹试图把科学合理性的一般要求与价值论、方法论和事实层次的共识统一起来。

科学实在论者普特南对事实与价值关系的看法具有某些独特的意义。他公然声称自己要为一种几乎被了的观点恢复名誉,这种观点认为事实与价值的区分无论如何也是模糊不清、无法实现的。因为事实陈述本身,以及人们据以决定什么是事实和什么不是事实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都预设了价值。普特南指出,关于科学价值中立的传统观点是建立在科学的工具的成功和多数人的一致意见基础上的。怀疑价值判断具有认识功能的一个理由是,它们不能用“科学方法证实”,而且在福柯所讨论的伦理学观点中还强调调,在伦理问题上,人们不可能取得普遍一致或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许多人相信科学理论的正确性可以作出使大家满意的论证。但在事实上,对于任意选取的一个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人们不可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赞同。许多人对于科学和很多理论都是可悲地无知,至于科学的工具的成功,由于科学的意义决非仅限于它的实际应用性,故不能由此而推出科学的合理性。所以,用工具的成功与多数主义来证明科学真理的合理性和价值真理的非合理性,这是站不住脚的。[5]

普特南强调,至少有些价值必定是客观的。精确科学的理性上的可接受性取决于像“融贯性”和“实用的简单性”之类认识上的优点,因此,至少有些价值词项不仅仅代表使用这些词项的人的情感,而且代表了它们适用的那些事物的属性。如果这些词项不代表理论的性质,而仅仅代表有关人对理论所持有的“态度”,那么像“正当的”、“充分确证的”、“最有效的解释”等等,必定也完全是主观的。因为理性上可接受性不可能比它所依赖的参项更为客观。因此,至少这些价值词项具有某种客观的用法,即某种客观的正当性条件。同样,对于伦理学判断的主观方面也不能强调过分了。如果说,在科学领域坚持科学是一项客观的事业,并不等于认为每一个科学问题都有一个确定性的答案,某些科学问题也许有一些客观的、不确定的答案,那么,在伦理学领域,某些价值见解是确真的,某些是确假的。“总而言之,某些价值见解(以及某些意识形态)肯定是错误的,某些见解肯定不如其他见解,在这个意义上坚持伦理学探究是客观的,同坚持根本没有任何不确定性的情况这种愚见,是两码事。”[6]

由此可见,普特南在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上,竭力从两方面来阐述二者之间的融合、统一与制约。一方面,他不同意证实主义和旧实在论把事实与价值截然分开的观点,而坚持科学对客观真理的追求与融贯性、正当性、实用简单性和完美性等价值要求的统一,科学的客观性与多元性要求的统一。另一方面,从伦理价值的角度来看,普特南又不同意主观主义、相对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而认为至少有些伦理价值是有客观标准或依据的。就认识而言,对于概念构架的任一选择,都是以价值为先决条件的,在选择一个描述日常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实的构架时,在众多的因素中首先会涉及到人们的道德价值。因此,真理理论以合理性理论为先决条件,而合理性理论又以我们关于善的理论为先决条件。

普特南试图把事实与价值、真理与价值有机地、内在地统一起来,既不放弃实在论的客观真理论的基本前提,又不接受事实一价值两分的传统观点。其观点属于一种形式的价值真理论,是对那种离开人的能动的认识过程,而仅仅在本体论上强调真理是对实在或事实的纯客观描述的传统实在论的批评。它告诉人们,追求直理的科学不是与人的价值无涉的中性活动。

那么,是否可以像相对主义者所断言的那样,由此而彻底否定事实与价值、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区别呢?显然也不能。正如普特南所断言的,每一个事实都有价值负载,每个价值又都负载着某个事实。这后一命题说明,没有客观性依据的价值不能算作真正的价值。因此,这里的价值又与传统的事实价值两分观点所说的价值已不完全是一回事,因为后者主要指的是主观价值。可见对价值的不同解释预设了不同的结论。而从根本上说,价值具有主观与客观两重属性,纯粹的主观价值显然无法与客观性或科学性相统一。这里便存在不同层次的价值问题,客观性与价值只能在科学发展的高层次上统一起来。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前面论述了当代西方哲学有关事实与价值关系的一些基本观点,这些观点为我们合理解决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提供了借鉴。

就本来意义而言,社会科学是以社会为对象的系统的知识探究,因此它在实质上与意识形态等主观价值体系有所区别。其区别主要表现在基本立场、态度和方法上。从基本立场来看,社会科学以追求关于社会的事实知识或确切知识为基本任务,因而一般不预设立场。真正的社会科学是真诚而无畏的,无须迎合某些特定的个人或社会集团的口味,因而所采取的态度是合理的怀疑。研究无,一切似乎已成定论或天经地义的东西或结论,都可能成为社会科学家的怀疑对象。即使有可能在研究的过程中否定自己的先前结论或成见,也在所不惜,真正的社会科学家是“无我的”,不怕否定自己。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是社会科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方法论上,社会科学多用归纳法、统计法等科学方法,以便从具体的社会现象中得出规律性的东西。尽管归纳法是不可靠的方法,但为了探究事实,社会科学家仍然频繁地使用,包括统计法等科学的归纳方法。

意识形态等主观价值的追随者则与此不同。他们固执地追求信仰,从抽象的观念、原则、口号出发,竭力为某些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服务,因而他们采取的是教条主义的顽固态度,对既成的传统和信念不敢怀疑或质疑。其方法大多为演绎法,即从抽象的大前提出发,推演出脱离现实的结论,所以意识形态等主观价值体系尽管也打着科学的旗号,但其论证方式却十分繁琐,追求华丽的词句或动听的口号,实质则空洞无物,思维也不讲究逻辑,经常出尔反尔。归纳法和统计方法在意识形态那里只具有纯粹工具的意义,事实成了任人打扮的女孩子。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还存在一定的区别,前者指的是像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等与自然科学更为接近的学科,可以采用经验研究和统计学等手段,后者指的是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学等更具有文化特点和包含更多价值判断的学科,往往与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分不开。然而,当代的一个发展趋势是日益要求人文学科也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即采用更多的科学方法和论证方式。比如,伦理学曾被认为只是关于规范价值的学问,但是,20世纪的科学主义者提出了伦理学不能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任务,伦理价值前提应从实际生活的伦理中得出。因此,人文学科如仍停留在传统的相对价值的水平,永远自说自话,无法像科学那样可作广泛而重复的比较和讨论,那显然是一种落伍的表现。

将人文和社会科学只当作特定社会集团的学问,是其利益的集中表现,甚至提出所谓民族特色的科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等,这实际上是将这些学科降至不具普遍意义的私学的水平,与占星术、风水术没有多少区别了。一门学科只有在成为可跨文化共同研究、讨论和验证的学问时,才能成为公认的科学。社会科学也许因为研究对象的文化特色而加入了某些价值因素的考虑,从而有可能影响研究者对具体社会问题的看法,但每门科学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的公理、原则、范畴或概念,以及公认的研究和验证方法,包括共同的逻辑工具。比如政治学中的国家、政体、民主制、权利等概念及相关学说,用于民意调查的统计方法和一般数学及逻辑方法,便属于这种共同基础性的东西。

当然,如前所述,纯粹的绝对的价值中立在科学研究中也只是一种难以实现的理想,类似于乌托邦,而且正如普特南所说,从更高的境界来看,脱离客观性的价值只是主观价值,并不具有真正的价值意义。然而,这仍然不能说明科学研究丝毫不需要警惕主观价值的束缚或影响,妨碍认识客观性的实现。而且,人的认识与科学发展的高低阶段之分,在时间上也有侧重点先后的区别。可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上解决了事实与价值相对区分的问题之后,才能实现较高层次上统一的任务。

由此来看我国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处于较低层次的主客不分、科学与意识形态混淆的状况。举例来说,伦理学几乎还没有脱离规范伦理的阶段,对于当前人们实际上如何处理或对待人伦关系,较少作实事求是的描述性研究,一般仍停留在从抽象规范向下推演的水平。诚然,规范伦理是伦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作为科学的伦理学还要从事认定事实的工作,这就需要进行某种程度上价值中立的研究,避免把伦理的“应当”误作“是”。在传统伦理的研究上更存在事实与规范不分的情况,例如有人把写在经典中的规范伦理与中国社会实际处理人伦关系的事实混为一谈,几乎不指出两者间的区别;更有人将战后日本等东亚社会的成功归结为孔孟之道,对于这些国家在长期传统中形成的带有自身特点的伦理道德作如此轻率的概括,更显出概括者社会科学研究常识的欠缺。

至于像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社会科学,也程度不等地存在着事实与价值混淆、应然判断与实然判断不分的情况。一些人不懂政策宣传与事实认定之间的区别,硬是把“应当”当作“是”,不懂得意识形态与科学并不是一回事。立场相对中立的问调查和事实报告,特别是在涉及政治、性等敏感问题上,做得还相当不够。有时候则以感情代替法律判断。例如,某个新兴小城市近年在吸引外资和城市建设及环境卫生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但其干部在工作作风上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长期要求机关干部普遍加班加点,休息时间极少,在维护城市卫生时采取了一些明显违反法律规定的严厉惩罚措施等。这些都是涉嫌违反现有法律、侵犯公民权利的问题。但有研究者写文章把这些归结为“善良违法”,试图以其行为结果的某些成绩来论证其违法行为的合理性。请注意这里的“善良违法”这一提法,这是用伦理价值判断来限定事实判断。如果有点现代科学的常识,便不会这样来认识问题。因为事实首先是,这些规定违反了我国现行法律的基本精神,至于行动者的动机是否善意,则完全是另外的问题。以对动机的价值判断来为违法的行为作辩护,显然是难以服人的。

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历史上的中国社会在“百家争呜”时期多种学派并存竞争,源于民间的学问可以被某些统治者所利用,但尚未出现官方垄断学术的局面。只是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一切学问才被打上了官方的烙印。其结果是历史、文学、哲学都摆脱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束缚,成为广义的统治术的一部分,更不用说法学和政治学了。这种情况甚至蔓延到自然科学,如天文学为皇帝订立历法服务。当西学经过外国传教士之手传到中国时,官方思想已严重僵化和落后,采取了抗拒的态度。直到20世纪初的政治和文化变革,才最终冲破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束缚,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才得以在在中国生根。然而,近百年史仍然是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争取相对独立的奋斗史。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真正得到贯彻,经历了百般曲折,至今仍然是项艰巨的任务。一些人习惯于唯上、唯书,偏偏不唯实,连面对现实的勇气都没有,制造了许多指鹿为马、改事实、严重脱离实际的“研究成果”,以“遵命为术”为己任。因此,解放思想是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克服传统的体制弊端,使研究者真正摆脱各种束缚,取得真知。

第11篇

课堂教学 自我评价 教师专业发展

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教师评价提出新的要求:“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1]。教师自我评价是教师评价的重要形式,是传统他人评价的有益补充,亦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评价的探索模式,旨在使教师通过不断地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调整,最终得到自我提高,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师最基本的专业活动形式,教师在课堂中教学,在课堂中成长,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是教师评价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理论上,教师课堂教学自评应该是教师教学评价的最佳方式,只有教师最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最清楚自己在教学中的优势与困难。但理论与实际总存在差距,以教师教学自我评价为中心的基于内在标准的评价非常少见,教师教学自我评价的真正实现还有待时日。

一、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的理念

课堂教学自我评价是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是教师依据教育目标和教学评价标准,对课堂“教”与“学”的活动和效果进行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判断的过程。它具有反思、诊断,完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进步,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1.教师教学自评的出发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教学自评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是培养反思型教师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当今教师评价的发展趋势。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不仅是其展示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的舞台,同时也是他们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课堂教学评价应对教师教学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既要对教师教学进行测量和评估,还应该通过教师不断的教学反思,定位角色,找出差距,诊断修正,实施转变,直至自我完善。教师教学自评正是促进教师反思并使教师教学更为主动、积极的手段和工具之一,理应成为教师教学经常化、制度化的评价利器,并贯穿于教师整个职业生涯。

2.教师教学自评的落脚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中小学依然把学生学业成绩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评定标尺,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依然停留在知识目标的达成,即便有些教师关注到学生能力、智力的发展,但大多仅为点缀。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反思教学活动,修正教学失误,实现教学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已成为教学评价亟待解决的难题。面对挑战,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除了测量学生掌握知识领域外,还要反思为学生认识、感知、体验、探究自己生活的世界,是否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路径和独特视角,以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生命世界,满足学生个体成长需要。教学自评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学自评的最基本立足点。

3.教师教学自评的生长点:促进评价系统完善

我国中小学几十年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表明,要素分解法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占据主流地位,课堂教学评价一般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基本功等诸多要素,研究者大多采用自上而下理论演绎法,先把各要素逐步分解成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最终形成课堂教学指标评价体系[2]。评价主体主要是学校领导、学科组长、同事、学生等,教师只是被评对象,很难发挥教师评价积极性。没有教师参与的评价,教师将不会对教学改革付出额外的努力,完善评价系统只是空中阁楼。当今,教学自我评价作为一种过程性评价,已成为发展性教学评价新模式。教学自评打破教师已有的经验和既成的惯例,去除教学的“经常化”,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激发教师对教学评价的积极参与,对构建科学合理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二、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特征

教学自我评价为教师积极反思自身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提供了现实土壤,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并契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它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反思性

教师自我评价与教师自我反省、自我监控和自我促进有密切的联系[3]。教师通过收集有关自己的教学素材,对已经做出的和即将做出的结果及决策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剖析、反观和思考,是教师自觉意识和能力的体现。反思是教师自评的基础,是教师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师在自评中反思,可有效增强教师反思意识,提升反思能力,规范反思实践,诠释反思结果,让反思真正成为教师教学评价的自觉行动。

2.过程性

教师教学自评既是教师自我反思、自我诊断的过程,更是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传统教学评价强调静止的、横断的终结性评价,而教学自我评价则强调动态的、持续的过程性评价。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仅发生在某节课的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反思,也贯穿于一学期、一学年乃至教师整个教学生涯。教师经过长期不懈的自我修炼,才能由初任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3.实践性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环境的复杂性、原创性和动态性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发展带来契机和可能。教学自评是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再思考、反省、探究的一种行动研究。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和教学对象,不断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在实践―反思―再实践中构建个性化的自我教学模式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灵活使用。教学自评的实践性不言自明。

4.诊断性

教师教学自评是课堂教学诊断的灵魂所在。课堂教学诊断不应局限在教师教学行为的审查,更不能把注意力完全投放在学生学业成绩上,使课堂诊断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教学自评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做到适时反思、及时诊断、查找原因、调整修正,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这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诉求,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表现。为了课堂教学诊断更有依据和富有成效,有必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即教师在教学自评过程中跟进一套相应程序或工具,帮助教师有“据”可依,发展教师课堂诊断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三、发展性课堂教学自我评价标准与实施

教学自我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程序,采取多种办法搜集评价资料,对教学能力进行自我判断的过程。关于教师教学评价标准的探讨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听评课。在前苏联教学理论影响下,国内课堂教学评价从一堂课的标准入手,对教师运用教学理论和教学原则提出要求。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期,李秉德先生运用系统论观点,提出教学七要素说,构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教学理论体系[4]。随着教育统计学和教育测量学在国内得以恢复与发展,教育行政部门、科研单位和学校掀起了编制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的热潮。李蔚教授采用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编制出由教学目标、学生、教师、教材、教学方法5个子系统组成的“课堂教学评议标准量表”。量表简便易行,为检查和指导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一个初步的统一标准[5]。进入21世纪,有效教学研究为课堂教学评价增添了丰富的实践范例。孙亚玲教授从有效教学视角提出由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能力、教学反馈、教学组织与管理构成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框架,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搭建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参照系。[6]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教师教学评价改革的全面推进,要素分解法已成为当前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瓶颈。实践表明,推进课堂教学的深层变革,亟需建构科学合理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7]。发展性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系统要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要求,适合本土国情,使其具有科学性和适切性;完善课堂评价系统,尊重和满足学生需要,使其具有多维性和全面性;引导教师积极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其具有实践性和主体性。

1.自我评价标准:科学性和适切性的统一

科学的教师教学自我评价标准应该反映教学的客观规律,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价值观,并能把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目前,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研究主要依赖一线教师自己摸索,鲜有大学及研究机构从事相关研究。由于一线教师的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对教学过程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局限,对课堂教学的自我评价尺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完全依赖教师的主观判断,很难确定科学、合理的自我评价标准。改变当前课堂教学自评备受冷落的现状,不仅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探索和努力,更需要引起大学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加强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合作,就新课改推进中的教学自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将课程与教学专家、测量与评估专家、一线教师等组织起来,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完成教师教学自我评价标准的制定工作。

2.自我评价内容:多维性和全面性的统一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诸多要素组成的师生双边活动,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长期以来,我国课堂评价标准一直沿用要素分解法对课堂教学过程诸多要素进行赋值或等级评价。这种评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推进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但面对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新课程改革要求,这一评价标准越来越显示出一些问题和不足。教师教学评价改革应该建立在遵从教学规律的基础之上,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以科学、辩证的思维方式来运筹,需要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的价值判断。唯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正确引领,实现教学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进步的双重功效(见图1)。

图1 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结构图

(1)教师教学评价

教师教学评价的根本意义在于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仅仅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要素是不够的,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尤其是学困生的转化。因此,教师教学评价标准既要涵盖教师课堂教学,还要照顾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教师教学评价标准中应该包括如下内容:课堂引入恰当,教学层次安排合理;教学内容准确,正确解读教材;课堂结构完整,体现教学认知结构;课堂时间把握恰当,教学密度安排科学,不拖堂;课堂练习适中,讲练结合,给学生预留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及时纠正和讲解学生学习问题,避免重犯错误;教学内容要与生活相联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课堂结束有小结,条理清晰,简明易懂;关注学困生,照顾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全体学生发展。

(2)学生学习评价

以往的教学评价大多只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关心学生学习结果。在具体评价过程中,往往以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来代替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环境是丰富多彩和不断变化的,学生学习不仅受教师“教”的影响,教学情境、教学组织、师生互动等变量也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教师的“教”不能等同学生的“学”,“学习结果”更不能等同于“学习过程”。对学生学习的综合评价可以从学生学习环境入手,评价标准中应该包含以下内容: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自然至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专注力,提高学习效率;课堂教学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创新能力;课堂教学体现学生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学生学习过程中突发事件及其处理,优化学习环境等。评价学生学习既要使学生对学科更有兴趣、更具创造力,还要关注学生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培养,使课堂教学评价最终落实在学生的“学”上。

(3)教学效果评价

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基本文化知识,关注个体生命价值,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不能空谈学生发展,学生发展是有条件的,需要借助于教师指导。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更多体现在教学效果上,表现在教师能否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否解决了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是否突出;多媒体和教具运用是否恰当;教学容量是否适度等。一节课程如果教学效果不佳,即便是再华丽的“精品课”、“示范课”,其本质上不过是中看不中用,多少有自娱自乐之嫌。

3.自我评价实施:实践性和主体性的统一

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参与程度。当下,中小学在开展教师教学自我评价过程中发现诸多问题,如中小学管理者对教师教学自评缺乏足够重视,没有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虽然广大教师对自评目的及作用有所了解,但不深刻、不全面;课堂教学自评缺乏相应评价标准;自评过程缺少专家学者指导;教师对自评内容模糊不清,对自评结果利用不佳等,这些已严重影响教师参与教学自评的积极性。教学自评是教师对教学活动不断反思、调整、提高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如何引导和组织教师有效地开展自评,已成为开展教师教学评价的主要课题。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外在评价不容易把握教师的内在体验和身心状态,无法解释教师教学的差异性和生成性。而教学自评恰恰可以发挥教师评价主体地位,使教师公正、客观地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确定评价标准是实施自我评价的前提

标准是衡量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状态的尺度和准则[8]。课堂教学自我评价标准是对课堂教学评价内容的具体规定,是教师评价自己教学水平和能力的依据。没有标准的评价往往会使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在教师自我评价中,必须要有明确的标准,这些标准不仅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更重要的是为教师提供了努力方向和实施路径。本研究编制的发展性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量表由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效果三个维度,22个题目构成。量表在梳理国内外课堂评价研究成果基础上,契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并结合教师访谈,经过多次修改而成。先后聘请课程与教学论专家2人,教育测量与评估2人,教研员3人,校长8人以及具有高级职称的中小学教师18人参与量表的编制工作。题目采用Likert自评6点记分形式,1分表示教师对课堂教学自评的描述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合”,6分表示对题目的描述与实际情况“完全符合”。得分越多,表明教师自评分数越高。教师可以通过自评总分的变化感受教学质量的改进,亦可根据每个维度的自评分数审视自身教学不足,为课堂教学改进提供有力的佐证。教师通过自我评价发现问题,反思问题所在,调整改进,要比评价出一个结果更为重要。关注教学评价的自我反思功能,是有别于历来教师测量与评定的新方向。

(2)教师培训是实施自我评价的保障

教师课堂教学自评是一项极具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实践活动,需要依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撑。教师在教学自评过程中,可以借鉴自我评价标准,对教师教学状况、水平加以整体判断,亦可以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效果三个层面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各类指标,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挖掘原因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因此,为了使教师课堂自评得以有效地进行,就必须对自评程序和步骤加以系统的、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促使教师了解自评过程,掌握自评方法,解释自评结果,提高自评成效,使教学自评真正落实到教师日常教学行为中。首先,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教学自评工作,创设良好的教学自评环境,确定合理的、可操作、适切度较高的自我评价标准,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自评,明确自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自评结果不作为职称晋级、个人奖罚的依据,使教师打消顾虑,用平和的心态剖析自己,及时发现教学不足,寻找个人“最近发展区”,避免出现自评高估的现象。其次,教师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掌握恰当的自评方法和工具,遵循规范的自评操作程序,全面收集课堂信息,客观分析教学活动,合理利用自评结果。同时,也要发挥领导、同事、学生及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让教师在自评―反思―改进―再评价的循环反复过程中不断地检测自己,提升自己。这样既强调教师在自评中的主体地位,又鼓励教师之间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真正体现教学自评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性评价,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7号,2001.

[2] 裴娣娜.论我国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观的重要转换.教育研究,2008(1).

[3] 赵希斌.国外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发展趋势.比较教育研究,2003(1).

[4] 李秉德主编.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 李蔚.课堂教学效果的心理学评价方法.心理学报,1988(4).

[6]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7] 刘华.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示例.全球教育展望,2013(3).

第12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学科范式;经典学科;现代学科;

作者简介:张应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430074)

如果从1983年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列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学获得学科建制已经三十余年。三十多年来,高等教育学术界一直有学者质疑是否存在一门作为学科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在“是一门学科还是一个研究领域”的争论中曲折发展。高等教育学的两种学科范式——经典学科论范式与研究领域论范式的激烈冲突,引发了人们对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学科建设方向和高等教育学的未来的思考。不过,同目前火热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问题研究相比,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研究显得极为冷清。似乎这两类研究没有什么关系,或者高等教育学是不是学科并不妨碍人们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但是,我们不能不注意到,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研究中产生的大量重复研究和低水平研究成果,以及专业研究人员培养缺乏确定的知识体系、方法体系、评价标准等,都是因缺乏学科范式的规范约束而导致的。因此,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高等教育研究的开展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培养是息息相关的。努力建设作为一门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实现高等教育学的再学科化,是高等教育学术界必须担负的学术使命和学科责任。

一、高等教育学中两种学科范式的冲突

(一)范式和学科范式

“范式”是托马斯·库恩为了解释“科学革命是如何发生的”而创造的一个概念。他把科学发展分为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常规科学阶段和科学革命阶段。在常规科学阶段,科学家共同体成员遵循着共同的范式开展科学研究;而在科学革命阶段,常规科学时期范式的一致性消失了,科学发生了“范式转换”而进入新范式约束阶段。因此,范式是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家共同体所共同接受和遵循的信仰、公认的价值和技术的总和。因此,范式具有公认性,具有“范型”和“典范”意义,对科学家特别是新一代科学家的科学研究进行“规范”和“示范”。不同科学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如果发生“范式转换”,则意味着科学革命发生了。

库恩提出的范式概念和范式理论经社会科学界改造之后被广泛运用。社会科学界保留了“范式”规范“常规科学研究”的“范例”内涵,而将范式的不可通约性、不可共存性改造为不同的理论范式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可以共存的。同时,扩大了范式的内涵——“范式”既可以用来区分科学家共同体或干脆用来区分不同学科,也可以用来代表某一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还可用来代表同一时期、同一领域内的亚科学家共同体。[1]我国有些学者甚至将范式概念进一步扩大,认为范式可以扩展为一种“研究取向、解释框架和叙事模式”或者是一种研究视角。[2]

范式概念和范式理论被引入学科后,出现了学科范式的概念。“学科范式”是指,学术共同体所共有的信念体系和方法论体系,它以范例形式规定了学术研究的方法和程序,成为学术研究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范式是存在于某一科学论域内关于研究对象的基本意向。它可以用来界定什么应该被研究,什么问题应该被提出,如何对问题进行质疑,以及在解释我们获得的答案时该遵循什么样的规则。”[3]

人们用学科范式来区分不同学科或者学科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学科中的不同学派,甚至演化为学科发展成熟与否的判断标准。认为只有成熟的知识领域才有学科范式,不是所有知识体系都能处于范式阶段。对于成熟学科来说,“每一个学术范式都有自己确定的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学术评价体系、典范的培养体系与工作体系,”“范式化知识体系可以分为三部分:不容怀疑的知识核心,若干如何应用核心知识于实际问题的典型范例,以及一些确定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发展领域。不容怀疑的核心知识防止人们在基本问题上争论不已,从而把主要精力用于发展研究……经典范例教会人们怎样运用核心知识,同时规定了研究的对错、好坏的评价标准。核心知识与经典范例共同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4]

同扩大“范式”的内涵一样,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往往也采用一种扩大了的学科范式概念。如心理学中精神分析领域的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和霍妮等不同范式,西方经济学说演化史中的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的革命、杰文斯等的“边际革命”、创造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凯恩斯革命”以及代表劳动阶级经济利益的“马克思革命”,[5]还有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革命史学范式”和“现代化史学范式”等,都是在扩大学科范式内涵的基础上使用学科范式的概念。

(二)经典学科论范式与研究领域论范式的冲突

如果从扩大了的范式和学科范式概念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学存在着两种学科范式:一种是经典学科论范式,另一种是研究领域论范式。所谓经典学科论范式是指,学术共同体坚持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学科的学术信念,将建设高等教育学科和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作为学科建设的目标,作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从而按照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经典学科的标准,把高等教育学建设成为一门经典学科。所谓研究领域论范式是指,学术共同体认为,高等教育学只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具体领域,不可能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借鉴和运用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高等教育现象和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领域,这两种学科范式一直存在着激烈冲突,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方向、路径以及高等教育学的未来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使得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呈现矛盾甚至尴尬的局面。李均教授在回顾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历史后指出:在我国,极少有学科像高等教育学一样从建立开始就一路危机四伏,也极少有学科像高等教育学这样即使获得繁荣发展却依然难以摆脱“被终结”之虞。[6]

作为一门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既具有偶然性也具有必然性。早在20世纪50年代,潘懋元教授等学科开拓者从教育学学科中受到启发,也受到苏联高等学校教育研究的影响,提出了“高等学校教育学”这一学科概念,并编写了《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二十多年后,他积极倡导在中国开展高等教育研究,以回应“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的社会诉求,提出了“高等教育学”这一学科概念,并组建了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编写了《高等教育学》教材,开始培养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推动建立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列入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高等教育学获得相应的学科建制。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制度性确认,使得高等教育学获得了学科地位和社会认可,高等教育学由此蓬勃发展起来。

高等教育学学科论范式的产生,是以经典学科为标准和目标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学科,一般要求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独特的研究方法论、独特的概念和范畴系统以及独特的理论体系,并且把是否具备完备的学科理论体系作为判断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的标准。为了把高等教育学建设成一门经典学科,我国高等教育学学者按照经典学科的标准开展了按图索骥式的学科理论研究。一是研究和论证了高等教育学独特的研究对象。有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独特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问题和高等教育现象,有的认为是高等教育规律,有的认为是专业教育,有的认为是高等教育理论,等等。虽然没有达成广泛共识,但大多强调了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与一般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二是确立了建设理论体系的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目标。“高等教育学逻辑起点”研究就是一例,不少学者希望找到一个蕴含高等教育多重关系、多重矛盾的最简单要素,作为高等教育学理论演绎的起点,然后通过概念、范畴、命题、理论的层层演绎和推进,建立起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三是寻找和论证高等教育学独特的研究方法论。在这一过程中,不少学者提出了多种研究方法论,其中“多学科研究说”影响最大,认同者最多。“多学科研究说”认为,多学科研究方法可能是高等教育学独特的研究方法。[7]

尽管学科论者做出了艰苦努力,但作为经典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却始终没有建立起来,作为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成为一项尚未完成的愿望和任务。人们开始怀疑是否存在一门作为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怀疑作为学科的高等教育学的合理性。很长一段时期,高等教育学界研究高等教育学科理论和学科建设的人员和成果越来越少,虽然潘懋元教授用“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为之作解,但“结网”之功似仍无期。

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而被怀疑,还与其上位学科——教育学高度关联。在不少学者看来,“教育学和商科一样,都只是各种真正‘学科’的大杂烩……这个领域由各种真正的学科所组成,当中涉及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各种学科都有适宜我们挪用之处,只要加上‘教育’这个前缀词便可(因此教育学必然是比各种学科次等)。”[8]这种否定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地位的观点,并不是来自其他学科的学者,也不是来自从事学科分类研究的专家,而是来自从事教育和教育学研究的学者。对于高等教育学而言,美国高等教育研究界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有一个理想,希望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把高等教育研究变成一个独立学科。但这种努力进展甚微,并没有成为现实。1974年德雷索与马瑟运用所谓“广泛接受的学科标准”来进行判断,认为美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文献所提供的多是作者的观点,而不是关于高等教育现象的知识。高等教育的分类或类型系统还是初步的,目前也没有被合理地组织起来。大类下面的子类鲜有成熟到可以严格区分彼此,并在概念上相互关联的地步,因而高等教育在美国并没有发展为一门学科。二十多年以后,知名高等教育学者阿特巴赫做出了“高等教育确实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它将不会成为一个单独的科学学科”[9]的判断和预测。

在作为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发展之时,研究领域论范式作为一种对立的学科范式一直与之如影随形。尤其是在学科论范式遭遇困境之时,研究领域论范式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研究领域论范式是以学科论范式的否定者身份出现的。它明确认为,不存在一门作为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正如阿特巴赫等西方学者所认为的那样,高等教育学目前不是且今后也不可能是一门学科,高等教育学只是且只能是一个研究领域。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高等教育学,聚集在高等教育问题研究的旗帜下,开展了多学科的、内容极为广泛的高等教育研究,不仅产生了众多有影响的交叉研究成果,而且产生了高等教育研究的众多分支领域,高等教育研究呈蓬勃之势。这更加强化了作为研究领域论学科范式的信念——高等教育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有着更为广阔的前途。它不仅没有妨碍高等教育研究的蓬勃开展,而且以更为广泛、实际、具体的研究成果表明它优于学科论范式。而经典学科论范式追求虚无缥缈的高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从而使高等教育研究脱离实际,回避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问题,实际上,是限制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开展。

两种学科范式的冲突除了源于两种学科信念的极大差异,还源于对“高等教育学”这一学科概念的不同理解。20世纪70年代末期,潘懋元教授等学科开拓者用“高等教育学”代替了20世纪50年代所使用的“高等学校教育学”,这表明,高等教育学已经超越学校教育学范畴而进入大教育学领域。高等教育学的核心研究内容和学科范式,就不只是围绕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而研究高等学校的教学和课程问题,而是扩展到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即潘懋元教授所提出的“教育外部关系”。高等教育学的基本内容,就是研究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规律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如果说研究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规律还与一般学校教育学有一定关联,那么,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就不仅脱离了一般教育学,而且超越了学校教育学的视界,进入“社会教育学”的广大领域。也许正是这种拓展和超越,为研究领域论范式的滋生埋下种子,为高等教育学两种学科范式争论和冲突打下伏笔。

两种学科范式的冲突还与学科标准有关。经典学科论范式是按照经典学科的标准来建设作为学科的高等教育学的,希望把高等教育学建设成一门经典学科。而研究领域论范式却是按照经典学科的标准来否定和批判作为学科的高等教育学的,认为高等教育学不可能发展成为一门学科。作为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只是人们的一种不切实际的愿望,这种愿望对高等教育研究产生了消极影响。

两种学科范式的冲突,还源于人们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的不同认识。经典学科论范式之所以以建设高等教育学学科为目标,是认为学科是知识体系的最高阶段,学科或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是进行知识探讨的原动力和最终目的,是比研究领域更高的一个阶段。只有形成学科,并形成严谨的学科理论体系,才可能获得学术认可和学科地位。研究领域论范式则认为,经典学科范式使学科和学科知识体系变得封闭和静止,从而成为束缚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力量。而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高等教育学,能够以开放姿态开展和吸纳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有利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

二、现代学科范式:高等教育学的超越发展之路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学的未来发展,笔者曾经提出过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的思想和观点。[10]这一思想观点有两方面含义,一是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学科,在我国,必须把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二是要放弃建设作为经典学科的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思路,按照现代学科的特点,把高等教育学建设成为一门现代学科。

(一)学科论范式对高等教育学的重要意义

学科对知识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学科的含义之一是“学术的分类”,是“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类”。在知识发展和复杂化之后,学科分类对知识生产和知识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它至少会产生两方面效应:一是知识生产的专门化和体系化——在清晰的学科边界下开展专门领域的学科知识研究,促进学科领域知识的关联性和体系化;二是知识生产的集约化和组织化——人们按照知识分类形成不同的学术生产单位(学术共同体),遵循共同的学术生产规则从事集约化和组织化的学术生产活动。知识分类和知识生产形成一种互动关系,知识生产产生了各类知识,而在知识生产基础上的知识分类(学科化)导致了组织化的知识生产,促进了知识发展和知识生产效率提升。从这种意义上看,建设高等教育学科,促进知识生产学科化,对高等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高等教育学术共同体的形成

学科是学术共同体形成的基础,任何一个学术共同体的形成,都是围绕相应的学科知识领域,通过聚集研究人员,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形成不同学派等方式而形成的。高等教育学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事实上形成了高等教育学学术共同体。尽管出现了研究领域论范式对高等教育学学科的挑战,但不容否认的是,研究领域论范式也是在高等教育学学术共同体内分化产生的。如果没有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化努力,不仅不会产生研究领域论范式,而且其对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质疑,就连质疑的对象都没有了。研究领域论范式开展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其研究人员分散在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领域,根本就不可能形成学术共同体,更不可能形成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只有把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才可能在高等教育学科的旗帜下形成高等教育学的学术共同体。

2.有利于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的积累

学科作为科学领域或学术的分类,直接指向学科领域高深知识的发现和生产。知识分类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使研究者以专门化方式来从事知识生产,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知识的学科化,形成知识的累积机制。即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和谱系,将纷繁复杂的具体知识分门别类,由此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学科关系,形成学科知识生产的递进关系和累积机制,从而促进知识生产和知识发展。而作为研究领域的高等教育研究,显然不利于将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学科化和系统化。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分属不同学科或研究领域,各种知识杂乱无章地陈列出来,人们找不到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递进关系,知识的累积机制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将高等教育学建设成为一门学科,才可能在学科的规范下实现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和学科知识的系统化和体系化,从而形成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和学科理论的累积机制,促进高等教育研究的开展和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

3.有利于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研究人员的培养

学科的另外一个含义是“教学的科目”,即通过对学科知识的教学和传播,培养学科的专业研究人才,从而使学科知识的发现和生产得以延续。新生代专业研究人员的产生和成长,是学科兴旺发达的基础。将高等教育学作为学科来建设,在学科框架下培养高等教育的后续研究者,是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希望所在,也是高等教育研究事业基业长青的基础。如果只是把高等教育看作是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一个研究领域,那么,在研究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人才,就不是高等教育学自身的研究人才,高等教育学科就会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30余年来,正是因为在高等教育学学科领域内,我们建立了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和博士点,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和高等教育研究培养了源源不断的后续研究者,高等教育学科才出现了兴旺发达景象。

4.有利于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生存和发展

有了学科才可能有相应的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机构,才可能通过建立研究所和系,开展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活动。学科是研究机构和研究组织的安身立命之本,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存在方式是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稳定存在的基石。30多年来,我国大学中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不同命运和不同发展道路充分说明了这点。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建立的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有的早就被撤销,有的被降格和合并,有的仍然作为安置即将退休人员的机构,有的仍然是“一块牌子、一间房子、几张桌子”的草台班子,而有的却发展成为水平高、专业性强、影响大的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机构。个中缘由,在于这些研究机构是否建立在学科存在的基础上,是否以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作为自身的基本任务。

5.有利于高等教育研究获得合法的学科建制

目前,我国建立了基于政府管理的学科管理制度,无论是学科的分类,还是学科专业是否列入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目录,都是由政府学科管理部门决定的。这就是说,学科的合法性需要政府学科管理部门赋予和认可。高等教育研究如果不能以学科为基础,高等教育学如果没有取得合法的学科建制,那么,无论是高等教育研究还是高等教育的知识教学和人才培养,抑或是高等教育研究的资源获取,无疑将成为无源之水、无土之木。1983年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将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列入研究生培养专业目录,使得高等教育学在我国获得了合法的学科建制,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队伍的成长。如果高等教育学没有获得合法的学科建制,今天的高等教育学抑或高等教育研究,可能依然停留在散兵游勇式的分散研究状态。高等教育的专业研究人员可能也无处可寻。

(二)研究领域论范式将导致高等教育学的生存危机

研究领域论范式下的高等教育研究,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将带来另一番景象。虽然将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并不妨碍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并且可能通过多学科研究带来高等教育研究的繁荣局面,但这也给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带来重大挑战。

1.研究领域论范式将导致高等教育学出现“被殖民”学科样态

研究领域论范式主张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高等教育问题或高等教育现象,但这种高等教育研究所产生的是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而不是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如高等教育社会学,就是社会学学者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所开展的高等教育研究,是社会学的开放性的表现,是社会学的拓展和扩张。其研究成果是社会学理论的积淀,其理论贡献主要是对社会学的贡献而不是对高等教育学的贡献。高等教育社会学在性质上是社会学而不是高等教育学。所以,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开展得越广泛越深入,高等教育学自身的研究空间就越小,就必然导致高等教育学“成为其他学科的领地”,这就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学科殖民”现象。更为严峻的是,以其他学科理论来研究高等教育,在拓展和发展其他学科理论的同时严重挤压了高等教育学自身的学科理论空间,从而导致高等教育学理论的贫乏而丧失学科的理论品性和学科地位。而来自高等教育学的学者所做的多学科高等教育研究,由于对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并不熟悉,其研究成果往往是“两个半桶水相加”,对高等教育学的理论贡献可想而知。

2.研究领域论范式直接导致高等教育研究整体性的丧失

伯顿·克拉克是开展多学科高等教育研究的先驱,他在领导开展多学科研究时发现,“不同学科的专家所关注的高等教育问题是不同的……当专家们研究这些问题时,很自然他们只管自己的事……专家们有不同的词汇,难以了解彼此的语言”[11]。不仅如此,其他学科开展高等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开拓自己学科的知识疆界,并在高等教育问题上来检验自身的学科理论,同时受单一学科视角影响,它们不需要也不可能顾及高等教育研究的整体性。它们关注高等教育问题,开展高等教育研究,纯粹是因为现代社会已经发展成为“教育社会”和“知识社会”,纯粹是自身学科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而自然做出的一种反映。所以,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并不研究高等教育的整体,其产生的理论,对高等教育学而言,是分散的理论、分割的理论,肢解了高等教育学的完整性,也就不可能产生以高等教育整体为研究对象的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者奥利韦拉在谈到社会科学学科中的教育研究时说:对于社会科学学科而言,对教育的研究最多也不过就是社会学中的一章,或一个心理过程,或一种经济投入,或一种政治工具,或一个社会心理现象的示例,或一个历史侧面,或一个哲学选题等,仅此而已……(这种做法的)主要后果是使科学地研究教育的工作被扭曲了。[12]这种扭曲的重要表现就是将高等教育研究进行分割和肢解,形成其他学科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割据”,导致整体性高等教育研究的丧失。

同时,来自其他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学者,他们对高等教育学缺乏基本的学科立场和学科情感,也就不可能整体性地来研究高等教育的整体,导致高等教育研究虽然出现繁荣局面,但没能形成学术研究共同体的内部协调。拉格曼在谈到美国教育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时说:美国的教育研究学者大都对教育学学科没有兴趣,更无建设的责任和尊重。教育研究产生于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以及统计学等学科的不同组合,它既没有单一的研究重点,也没有统一的研究方法。这种多样性从一开始就成为教育学术的特点,再加上该领域没有能形成一个十分有力、自我调节的专业群体,这个领域始终没有形成高度的内部协调。[13]这种状况与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状况如出一辙。

(三)高等教育学的现代学科范式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学科,但不是一门经典学科而是一门现代学科。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学科形态出现后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逐渐成为学科的主要形态。华勒斯坦指出,1945年以后的社会科学知识活动出现了一个与之前的100年相反的曲线运动,学科的新名称层出不穷,并且都获得了适当的制度性基础:大学里新的研究规划甚至新建的系,新的学术团体,新创办的期刊,以及各图书馆制定的新的分类书目。[14]这些“学科的新名称”就是现代学科,它们不仅获得了相应的学科地位,而且进入大学教育领域开展学科教学和培养后续研究者。

现代学科又称为“外生学科”,与经典学科完全不同,现代学科的学科发展逻辑不是由学科知识的自然演化逻辑而是由社会需要逻辑主导的。社会需要和重大社会问题不仅主导着社会科学学科领域的划分以及相应的学科划分标准,而且决定着学科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学术研究的组织方式。学科研究组织突破了传统的院系所组织,以多学科领域学者组成的“研究中心”或“工作坊”方式,开展跨学科或多学科研究。

现代学科表现出高度的开放性。一是研究内容的开放性,一般以重大社会问题和综合性主题为研究对象,综合性问题研究往往冠名为“学科”,出现问题研究学科化倾向。由社会发展产生的源源不断的不断变动的重大问题导致研究内容的变动性和开放性。二是研究方法的开放性,以多学科(跨学科)研究和交叉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各门具体学科的研究方法可能为所有研究者所共同采用。正如华勒斯坦所说,“对社会学方法的运用也不是那群被称为社会学家的人的专利,而是所有社会科学家的义务……总之,我们不相信有什么智慧能够被垄断,也不相信有什么知识领域是专门保留给拥有特定学位的研究者的。”[15]三是学科知识结构的松散性。学科知识结构不是像经典学科一样,由学科知识演化逻辑主导而形成严密的“树形结构”或“阶梯结构”,而是表现出学科知识边界模糊、学科知识交叉和叠加现象,形成如托尼·比彻所说的“关联性结构”——各种观点连接松散,没有很强的关联性,没有很强的整体发展框架。[16]学科也因广泛的学科理论互涉而难以形成严密的知识和理论体系。

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研究开始之时,正是现代学科蓬勃发展之际。这绝非时间上的巧合,而是从逻辑上印证了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典型的现代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高等教育研究热潮,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如学生成分多样化问题、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问题、高等教育民主问题、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大学有效管理与管理效率问题等,都是现代化过程中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的巨大变革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反映。

从20世纪中叶开始,高等教育进入社会的中心,正如哈罗德·珀金教授所说,大学已从中世纪宗教和世俗的知识团体演变成现代在以知识为基础、以科技为方向的技术型后工业社会中起关键作用的机构,大学成为人类社会的动力站。[17]在现代社会,一方面,“知识是社会的核心。越来越多的人和越来越多的机构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甚至是要求知识。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不可避免地要向社会提供服务。今天,知识是为每个人服务的”[18]。而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也进入后工业社会时期,一个“以知识为轴心”的社会时期,其关键变量是信息和知识。科技精英因为他们受到专业教育,具有技术专长而成为社会的统治人物。高等教育进入社会的中心,改变了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以至于离开高等教育,我们就难以理解现代社会。

高等教育进入社会中心之后,曾经清晰的形象变得模糊和复杂起来,以至我们今天很难对之进行准确定义。它远远超越了学校教育中的高等教育概念和内涵,成为“社会高等教育”。它产生了众多的利益相关者,使得高等教育问题成为关涉知识社会所有社会问题的核心问题,成为知识社会的重大问题。高等教育变得如此重要和复杂,不仅不可能只从传统的教育学科角度对之进行研究了,甚至已经不可能只从社会科学的某个学科角度对之进行研究了。高等教育成为几乎所有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成为一门现代学科了。现代学科范式的高等教育学,其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不仅超越了高等学校中的教育问题和人才培养问题,而且也超越了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高等教育核心内容的“高深学问”研究,甚至也正在超越教育学这个高等教育学曾经的寄生之所。高等教育学正在成为“知识社会”之学,成为“高等教育社会”之学,成为知识社会的“显学”。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内容源于“社会的‘真实’问题所带来的持久动力和高校履行其全部社会责任的需要”[19]。

高等教育学的现代学科范式与经典学科范式有着根本性不同。它虽然坚守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学科的信念,但认为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现代学科而不是一门经典学科。它不再按照经典学科范式去建设作为经典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放弃用经典学科的学科标准去判断和要求高等教育学,纠正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出现的方向性偏差,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从而能有效回应研究领域论范式对高等教育学的质疑和挑战,增强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自信。高等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也因此得到极大拓展,学科研究的重点由建构高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转向到研究现代社会中的高等教育问题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从而极大拓展了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域,更好地体现了高等教育学作为实践教育学的学科特性。现代学科所广泛采用的研究方法,如多学科研究方法、复杂系统研究方法、交叉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方法,等等,也就在高等教育学学科范式中得到广泛使用和体现,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和成熟。

高等教育学的现代学科范式与研究领域论范式也有着根本性不同。它不再把高等教育看作一个研究领域,而是看作一门具有独立学科地位的现代学科,从而用现代学科范式来形成高等教育学术共同体,形成高等教育学科的知识生产和知识积累机制,达成学科的高度内部协调。同时在高等教育学科的旗帜下会聚自己的专业研究群体,并通过获得学科的社会建制而进入大学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培养高等教育学的新一代研究者。另外,因为有了高等教育学科,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机构才有了坚实的学科存在基础,以免随意裁撤和合并之苦。更为重要的是,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将彻底改变高等教育学被其他学科殖民的学科样态,从而坚守高等教育学自身的学科理论空间,发展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品性,获得学科尊严和学科地位。将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建设,将极大地促进高等教育学研究者基于自身学科立场和学科情感,来整体性地研究高等教育的整体,以避免高等教育的整体性被肢解、被分割,从而对高等教育有一个完整性的理解和认识。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学的现代学科范式既超越了经典学科范式,又超越了研究领域论范式,并且包容了两种学科范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通过现代学科这一学科特性,一方面认定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学科,增强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自信,同时回答了研究领域论范式对作为学科的高等教育学的质疑;另一方面又纠正了经典学科范式将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经典学科来论证和建设的偏向,扩展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空间,提高和增强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包容性。

三、高等教育学的再学科化问题

现代学科范式的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学的超越发展之路,但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还需要解决高等教育学的再学科化问题。高等教育学的再学科化,其重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不同学科高等教育研究成果进行理论整合,实现其高等教育学科化建构;二是在学科建制上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建设作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

(一)关于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理论整合问题

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理论整合基于一种整合方法论。整合研究不同于综合研究,“综合研究是针对某一特定的问题,而动员与该问题有关的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以求解决该问题。而整合研究则不然,它最后的目的,虽然也要应用于问题的解决,也是应用各科之学理,但在应用之前必须先将这些学理融会贯通成一套新的原理原则”[20]。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理论整合研究,是为了形成高等教育学学科自身的核心理论问题。

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具有高度的开放性。现代高等教育系统已经演变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高等教育问题具有高度复杂性和多面性,高等教育的研究内容为不断变动中的高等教育问题所牵引,导致多样化研究成果观点纷呈并变动不居。特别是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所产生的研究成果,一方面量大面广,另一方面又分属各具体学科领域,而且有关具体学科因存在不同学派的不同理论观点,导致其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复杂化。复杂的高等教育问题,所要求的不仅是多元研究成果,而且要强调整合研究。对于作为一门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来说,其学科知识理论不能是来自其他学科理论的大杂烩和拼盘,而应是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整合的产物。这就需要基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立场,对不同学科高等教育研究成果进行整合研究,实现不同学科研究成果与高等教育学的对话与交流,并最终纳入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理论框架,对之进行高等教育学科化建构。

开放性对高等教育学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是高等教育学的活力之源,又可能是高等教育学的“终结者”。高等教育学的过度开放,将导致高等教育学落入研究领域论范式,丧失学科边界和学科自身的理论内聚力,动摇高等教育学作为学科存在的基础。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是按照社会需要逻辑组织起其知识体系的,学科知识交叉叠加、连接松散,缺乏学科知识逻辑的关联性,缺乏整体的学科知识框架,难以形成严密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因此,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理论整合,还需按学科知识逻辑来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高等教育学科化建构。

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理论整合研究,只能由高等教育学术共同体来承担。这对高等教育学者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特殊要求,特别是需要具有多学科背景、现代学科思维和复杂科学思维。同时需要通过适当的学术研究组织方式开展整合研究。集体合作型的整合研究是一种重要方式,即以集体合作形式开展整合性的多学科或跨学科研究。华勒斯坦在《开放社会科学》中提出了几种具体的组织形式。[21]集体合作型的整合研究,必须由具有充分研究协调能力和学术功底的高等教育学者担任负责人,以高等教育学者为主体,邀请来自相关学科的研究者组成特定课题研究小组,围绕高等教育理论整合问题,进行不同学科对话,共商问题的解决。其中,高等教育学者必须发挥领导和协调作用,以“对松散联合的研究中所出现的混乱现象提供一定程度的概念和分析方面的条理性”[22]。

(二)关于在学科建制中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问题

1983年,高等教育学列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标志着高等教育学在我国获得了正式的学科建制。虽然只是将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列入,但仍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和高等教育研究的繁荣。当前,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发展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以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促进高等教育学的再学科化。关于在我国建设作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曾发表有关文章进行过阐述,[23]这里不再赘述,仅就如何建设和发展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谈两点认识。

1.需要国家学科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

我国学科专业目录的编制,事实上遵循着两条逻辑原则——学科逻辑原则和社会需求逻辑原则。所谓社会需求逻辑原则,即把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思想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和支撑作用的领域列入学科范围,并提升其学科地位。如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决定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理论一级学科。我国之前确立高等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建制,并不是因为当时高等教育学已经发育成熟了,而是因为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需要大力开展高等教育研究,需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来发展高等教育,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这就是说,在我国,社会需求是不少学科获得相应学科建制的原因。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高等教育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和主导性作用。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国家创新体系,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应该从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提高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建设作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有助于高等教育学增强服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能力,受益的不只是高等教育学科本身,还有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