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7-18 17:24: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第1篇

关键词:中式卷烟;原料;特色

中图分类号:X7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8)36(c)-0043-01

中国烟草工业企业原料需求发展趋势取决于中国卷烟产品的发展方向,而中式卷烟是当前全行业高举的一面旗帜,是中国烟草共同的发展方向,因此,只有从中式卷烟发展的要求出发,才能准确把握中国烟草的发展方向、把握原料需求的发展趋势。中式卷烟应该成为指导中国烟草发展几十年的一面旗帜。

一、中式卷烟:中式卷烟具有中国自身特色。其主要特点归纳如下:(1)卷烟特有的危害相对较低(低TSNA、低自由基,有利于应对吸烟与健康的矛盾);(2)中式烤烟型卷烟与国外混合型卷烟不同,注重烤烟本香,用料要求不同(符合当代崇尚自然的消费理念,原料的质量要求不同于国外的混合型卷烟,原料应该具有中国特色);(3)烤烟烟叶,特别是国产烤烟烟叶是中式烤烟型卷烟构建产品风格特征的基础;(4)中式烤烟型卷烟对原料依赖性大(优质卷烟产品需要优质烤烟烟叶支撑,国产烤烟烟叶原料地位提升责任加大)。

二、中式卷烟对原料的要求:

1、中式卷烟原料需要具有中国特色:(1)中式卷烟烟叶原料“中国特色”的现象剖析。中国烟草公司在国内所种植加工的烟叶,香气比较充足,但与国内卷烟产品所需要的烟叶比较,香气类型变化较大,这些烟叶与国内正常生产的烟叶配伍性不佳,融合性不好,加入以后对我们产品的香气风格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太适合国内在烤烟型卷烟而可能比较适合混合型卷烟的需要,所以我们一般不会采购和使用这类烟叶加入到我们的配方中去。(2)中国特色的关键在于更好地满足国内卷烟工业对原料的需求。烟叶的中国特色,首先是要在理论层面上理解,由于各种原因,国内卷烟工业企业与国外卷烟企业对烤烟烟叶的质量需求不可能一样。从生产上看:一是在于烟碱和糖碱比的恰当把握,一般混合型卷烟所需要的烟叶,其烟碱可以稍高一点、糖碱比适当低一点。烤烟型卷烟则与之相反,需要烟碱适中、糖碱比不能过低;二是在成熟度的把握上,烤烟型卷烟需要适度成熟的烟叶,而混合型卷烟需要的成熟度相对稍高一点。

2、中式卷烟的原料需要强化地方特色:(1)尊重自然环境,选择和使用好环境条件。烟叶的特色主要是由环境条件决定的,某个地方能否生产出特色烟叶,实际上由那个地方的环节条件决定了,人定胜天的作用相对有限,生产特色烟的第一反应不是如何使用技术来改造的问题,而是如何选择好环境、充分利用环境条件的问题。(2)尊重工业的主导地位,努力适应和满足工业的需求。首先我们要明确特色到底由谁认定?我们应该如何追求和培育特色?所谓特色就是使用者喜欢的烟叶的某种风格特征,这个问题该由谁回答?应该是烟叶的使用者,也就是烟草工业企业,而最终决定的实际上是卷烟消费者。什么是特色?大家公认你的烟叶好,大家都来抢购,即使在烟叶资源富余的情况下大家也来抢你的烟叶,这就说明你的烟叶好、有特色。烟草农业应该如何做?就是科学、合理、充分地利用你的环境条件,揣摩、研究和发现工业所喜欢的特性,努力生产出工业所喜欢的合格烟叶、优质烟叶,喜欢的人越来越多了,给你的烟叶起个名字,这就是你的特色了。生产者自己再怎么说有特色,没人用实际行动来喜欢的话,再好听的名字也没用。(3)国产烟叶特色化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国产烟叶的特色化之路必须需要以下问题:a、避免忽视基本质量要素追求特色;b、避免超越环境条件空谈特色;c、避免钻入所谓“科学”的胡同里研究特色;d、避免无人喝彩自说自话地宣扬特色。对烟草农业和科研单位,通过对工业所喜欢的热点地区烟叶的质量分析,以及环境条件、品种和生产加工技术之间的关系研究,逐步发现受市场欢迎的特色烟的成因,进而用来指导特色烟叶生产的发展,这样可以逐步使特色烟的生产逐步走上理性、科学的道路。

3、国产烟叶需提高质量符合性均匀性稳定性,支撑中式卷烟发展:(1)为什么要提高质量符合性均匀性稳定性?上面讨论的构建中国特色、强化地方特色,所探讨的是烟叶发展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是事关烟叶发展的思路、方向的问题,那么当前烟叶工作的基础和具体抓手在哪?我认为在于基础质量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质量的三性,即质量符合性、质量均匀性、质量稳定性。为什么我们必须要抓好这些基础的质量工作?站在国际烟草角度比较,各种卷烟的风格特点无法进行优劣比较,但国产卷烟的内在质量及风格稳定性明显不如国际先进水平,这是不容我们回避的客观现实。为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配合国内卷烟品牌不断整合和做大的需求,必须解决好中式卷烟质量风格稳定性这一关键矛盾。要做好这项工作,目前的难度和关键抓手就是要提高国产烟叶的质量三性。(2)如何提高质量符合性均匀性稳定性?质量符合性是指烟叶质量符合工业需求的程度。要提高质量符合性,就是要更多地倾听和关注工业的质量需求,特别是内在质量方面的要求,要根据工业的需求和质量反馈意见,调整生产技术方案,调节烟叶质量,这种工农互动的质量改进机制是提高质量符合性的最佳途径。质量均匀性是指同等级烟叶质量的一致性。要解决烟叶质量的均匀性,有农业生产和烟叶加工使用两大环节。农业生产方面,要面对和正视国内小农生产方式这一现状,通过加大标准化生产的组织管理力度,尽量通过统一的生产模式来提高不同农户烟叶质量的一致性;烟叶加工环节,则需要集中混合配打的模式,提高同一等级的烟叶质量一致性,商业环节要尽量支持和配合工业的跨地区配打的工作需求。质量稳定性是指不同年度间烟叶质量的相似性,目前烟叶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非常大,所以要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不同年度气候变化对质量的影响,努力降低不同年度间质量的波动。

三、结语。中式卷烟是对中国烟草工农业均具有重大影响的一面旗帜,中式卷烟的提出提升了国产烟叶的地位、加大了国产烟叶的责任,也为烟草科研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在中式卷烟大旗下,国产烟叶的发展方向可以简单归纳为:国产烟叶要有中国特色、国产烟叶要强化地方特色、国产烟叶要提高质量支撑国产卷烟的进步与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中烟工业公司

第2篇

一、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必要性

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有利于贵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四新”主攻“四化”、促进农民增收,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一)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贵州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关键举措

全力推进产业振兴可以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不竭源泉。贵州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的关键时期,客观上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村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把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作为重点产业,突出山地特色,与贵州特色山地农业融合,做优做特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做活做精第三产业,着力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让农村产业融合成为农民生活富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新动能,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为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贵州充分释放

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潜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山地省,如何发挥自身山地特色优势,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贵州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充分盘活乡村资源,释放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潜力,借助二三产业的发展延伸产业链与价值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业全产业链、价值链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多元价值的增值,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有利于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贵州面对国际和国内双重竞争压力,能够守住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底线,持续挖掘和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潜力和价值,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三)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重要支撑

贵州明确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之间客观存在着一种相互联动的发展关系,新型工业化不仅能够加速贵州的工业化进程,推动全省工业倍增行动,而且能够为贵州山地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开辟广阔前景,加快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的发展步伐。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更好地链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强化三者紧密的联动关系。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高水平的城镇化带来对高品质、安全农产品的更多需求,带来对农村旅游业、乡土文化、田园风光、电子商务、仓储物流等新产业、新业态的需求。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更好地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市场需求,助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四)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贵州实现农民

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升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增强群众自主发展能力、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是拓宽农村居民就业增收渠道的根本之策。随着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强、农民分工分业加快、农业生产集约度提高,传统农业生产经验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致富的需求。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将传统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和职业农民,并参与到产业链的各环节中来,真正让农民分享到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二、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困难与挑战

党的十以来,贵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一产基础弱、产业链延伸不充分、产业主体发育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一)一产基础弱,难于支撑农村产业融合

第一产业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础,实现农村产业深度融合需要强大的一产作为支撑。但贵州农业发展基础薄弱,2019年,贵州一产增加值占全国比重仅为3.2%;粮食产量1051.24万公斤,仅占全国比重的1.5%。全省生态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多年,但产量仍然较少。受地形地貌限制,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质量效益低下;生产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现代生产要素难以引入,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导致生产成本过高,农产品缺乏竞争力,对一二三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发展难以提供有力保障。

(二)产业链延伸不充分,产业融合合力无法释放

产业链延伸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产向后延伸不够。一产是“压舱石”,为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全省相当部分的农旅融合产品单一、缺乏特色、规模小,经济效益不高,带动作用不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普遍偏低,产业链条较短,贵州农村产业融合经营主体虽然在山地特色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但融合模式主要采用“种植+加工”“种植+销售”模式等,都是二次产业简单融合,产业链延伸、产业融合的增值收益不高。除酒、饮料和精制茶等加工业外,其他农副产品加工附加值低。二产向两端拓展不足。第二产业是纽带,延伸农产品的产业链与价值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工业发展对矿业、白酒业、装备制造业等少数行业依赖大,占比达70%以上,产业结构刚性明显,抗风险能力弱。依托工业园区建设的特色食品、医药、白酒业等具有一定程度的聚集效应,但总体仍呈散沙状态、规模过小。三产向高端开发滞后。第三产业是发展新引擎,引领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农业价值链高附加值的绝大部分都在加工、流通、营销等环节,受教育水平低、地形多山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因素制约,农村地区营销水平、电商、物流、供应链等发展滞后,产业链条难以向高端开发领域延伸,直接导致农村只能售出低附加值的原产品。

(三)融合主体孱弱,小而散小而弱问题突出

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增长较快,但质量参差不齐,多数是家庭农场、合作社及本土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户带动作用不够明显。尽管市场前景广阔,发展势头较好,但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龙头企业竞争力弱,产业融合引领作用不强。现有各类行业协会多数属于松散组织,在推进区域化、品牌化方面服务能力不足。

(四)农户不能充分分享农业产值和附加值

贵州在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方面作了很多扎实有效的工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实力的新型农业主体比较缺乏,而参与农业经营的龙头企业又大多涉足非农领域,农村居民不能够充分分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带来的增值收益。大部分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实际作用中显得十分脆弱,一方面很多新型产业融合经营主体利用其在产业链中的强势地位,获取了产业发展的大部分利润,而农民处于产业链的弱势地位,主要还是从事初级农产品生产、销售,而产业链利润主要集中于二、三产业,导致农民难以获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带来的利润,进而导致农民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和农户在合作中地位不平等,合作诚信度低,导致订单违约率高,没有形成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与共的局面。

(五)农村产业融合要素供给不足

贵州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能力不足,严重制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深入推进。贵州作为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地省份,国土面积的92%是山地和丘陵,喀斯特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1.9%,天然限制了土地资源供给,其中农业用地尤为稀缺,导致土地流转成本过高,难以满足现代产业融合发展对大量土地资源集中使用的要求。农业因前期资金投入大、周期长、经济效益见效慢、资金回收时间长,对投资吸引力不足;又因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的影响,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近年来,贵州农村青壮劳动力外流严重,农业生产主要依靠老人和妇女,新型职业农民总量低、青年后备力量较弱、文化程度较低,人力资源供给不足。

三、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

从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培育新型融合主体、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对贵州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

立足自然资源特征,打造特色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精耕细作、精深加工、精准扶持,打造精品农业,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在夯实山地特色种养业的基础上,拓展多种产业,深挖农业的多功能性,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和扩大农业农村服务业,建立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聚焦区,让贵州山地优质农产品实现就地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商贸流通、市场开拓、电商业态、旅游农业协调发展。

(二)促进产业链接,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推动农业产业价值链上下贯通、充分延展,促进山地特色农业与二三产业纵向融合,实现山地特色优势农产品种、养、加一体化生产及商、贸、服一体化运作。促进农业与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休闲娱乐及乡村康养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效融合,在创新商业管理运行模式、共享基础设施配套、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开展有效合作。调整财政投入、贷款担保等扶持资金向农村产业链协同发展项目倾斜,积极引导产业链之间互补共融,强化产业链协同效应。

(三)培育多元化、多向性的新型融合主体

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综合实力雄厚、运营模式先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大力推进“三变”+“三联”的联动模式,发展多领域、多种形式股份合作。不断壮大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物流运输、现代营销、智慧农业等。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农户能力,强化作为农户与市场之间的纽带作用。

(四)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

以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持续增进农民福祉为核心,引导“三产融合”主体之间及其与小农户之间紧密合作,形成风险共担、互惠共赢、包容互促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创新订单农业,建立订单农业信用体系,鼓励、支持农业经营主体与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发展“互联网+订单农业”模式。大力推广毕节“六联六带”的利益联结模式,实现有利可联、有法可联。

(五)强化要素保障,激活市场活力

第3篇

镇紧扣“农业生态镇”战略发展目标,坚持统筹兼顾抓全面,突出关键抓重点,全面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完善健全防返贫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定期走访跟踪监测帮扶成效,确保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坚持以特色产业布局、扶贫车间为依托,强化产业、就业双驱动,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推动人才振兴。

抓好用好平台,一方面搭建创业就业平台,吸引在外成功人士返镇创业,同时对返镇创业者提供“一揽子”政策和资金扶持,让创业者大有可为,让创业者留得住,进一步激发为家乡工作的热情,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另一方面搭建培训平台,对村两委班子、合作社负责人、致富能人等,常态化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育“领头雁”,为镇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推动产业振兴。

镇作为传统农业种植乡镇,坚决遏制违法占用耕地现象,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坚持培优培强“桂花芡实、潘新莲藕、杨桥老乡鸡、姜圩大米”的特色产业发展战略格局,以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引导和鼓励群众参与高效农业种养,并以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为依托,拓展“为农服务中心+村集体+农户”运营模式,以土地托管分红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并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农业服务,为壮大特色产业布局提供技术保障,更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推动生态振兴。

强化标本兼治,以更加精准、更加强硬的举措,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持常态化抓好禁烧、禁放等工作,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坚决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确保蓝天常驻。严格落实河长制,坚持巡河常态化,对巡河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到立行立改,确保碧水常流。

第4篇

1发展农业机械化

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通过组建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和农机合作社,实行集中连片的机械化耕作,开展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使西吉县农业可持续发展。

2发展旱作节水农业

西吉县属干旱地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较小,仅为20%,旱地面积占耕地的80%以上。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加强旱作节水农业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合理轮作和间作套种,科学进行肥水管理,引导农民采用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土壤改良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推动西吉县农村经济的发展。

3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一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大马铃薯、芹菜、胡萝卜等优良品种培育,并进行示范推广,以农业科技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做好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涉农企业、合作社、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向农民推广专业科学技术,使各种社会力量都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中来,推动西吉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三是加强农业科技培训。重点培训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4调整农业结构

一是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根据西吉县实际,加大对马铃薯、草畜产业、特色冷凉蔬菜、小杂粮等优势农产品和优势区域的扶持力度,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集中,引导生产、加工、流通、储运等设施向优势产区集聚,加快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带。二是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对于马铃薯、小杂粮,要推进高产创建,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对于西吉芹菜、胡萝卜、番茄等特色冷凉蔬菜,要推进集约化、设施化生产,提高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水平。对于肉牛、肉羊等养殖业,要推进标准化健康养殖,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对农业特色产业,要严格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的保护力度。加快良种开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产品品质率,增加农产品的收入。

作者:杨军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5篇

关键词:高原特色农业;特色;高效;规模;区域;云南省

随着国家对农业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农业进入观念变革、机制创新、结构转型、产业重塑的关键时期[1]。发展特色农业一直是国家乃至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现在特色农业模式大致可以分为3类:一是以提高土地生产效率,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为主要特色的耕地资源短缺型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以日本精品果蔬种植和荷兰花卉园艺为代表。二是以大范围使用农业机械代替劳动力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总产量为主要特色的劳动短缺型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三是以中小农场经营为主,注重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为主要特色的土地劳动力适中型特色农业发展模式[2]。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气候及人文资源优势,但云南特色农业还处在一个缓慢发展的阶段,与日本等特色农业大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可能是因为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特色农业体系。特色农业的性质及消费定位不同使其在发展中有别于普通农业,它要求有更高程度的区域特色性、更为全面的产业融合性、更迅速的农业信息传输性以及更为精确的市场导向性,从而被人们所接受,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并最终创建一个可持续的高质量农业生态系统。特色农业在现在诸多的学者定义中可概括为:特色、高效、规模、区域[2]。本文从这4个方面进行展开,来分析云南高原特色农业。

1特色

特色本质上是相对而言的,在比较中形成差异与特色。当然这种特色的定义不只局限于种植品种及品质的特色,而是特色农业的生产、销售、管理、运输、服务等有别于其他农产品的地方。基于科勒的《市场管理: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可以将任何一种产品分为3个层次:核心利益、有型产品、附加产品[3],普通农产品的价值结构是成正三角形分布的,它大多满足的是人们最基础的生理需要,而特色农产品的定位应为更高阶层的产品,所以它不单是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还应该潜在地满足人们的文化心理需要。因此,特色农业只有抓好以高品质为基础,以特色的区域品牌发展,才能真正做出农产品的特色。将当地的民族文化与人文精神融入到特色农业中形成“品牌特色”是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当然,产品的品牌建设必须以产品极高的质量为基础。

1.1品质特色

现在云南许多特色农产品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便是生产加工小而散,难以把控在优质农业生产区生产农产品的品质问题。在云南许多优质农作物产区很多都还是个人或者小作坊在进行农产品的生产,由于没有统一的加工规定、科学的养殖及加工技术,导致一个产区内的产品品质参差不齐,难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地域品质标识。因此,只有强化优质农业生产区域内的集体组织管理,以质量控制为核心,才能突显出特色农产品的品质优势。如统一产品销售渠道、标定产品生产流程及标准、严格监管、构建淘汰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才能保障优质农业生产区的产品质量,形成一个优质农产品的地域标识,为该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的认证标准主要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3类,食品质量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但是我国农产品大多数仍处于无公害食品甚至更低的水平,要想较为全面地提高我国农产品品质,不仅需提高国家对于食品安全及生态环境认定的标准及处罚力度,还要解决我国农民生产力分散及种植水平低等问题。小农种植在当今农业发展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不科学性,一个有效的农业合作组织对于特色农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大力推行农业组织化进程,使用统一的科学种植方法来管理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品质才会提高。

1.2品牌特色

一个特色农业拥有自己的品牌特色是打入市场、吸引消费者、提高效益的关键所在。针对农业品牌的建立,笔者认为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从农业乡土中来,也应回到农业乡土中去,只有实现这样一个循环才能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双赢。法国以农业标准化建设为基础,结合传统文化及地方资源优势制定了“原产地命名控制”认证体系,即AOC认证标志。它体现了农产品与其产地之间的密切关系,有着AOC认证标志的农产品在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种养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品质优良可被消费者长期认同。云南在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也可以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化命名控制”认证体系,将区域民族文化做出自己的区域品牌,提高产品的文化底蕴及其附加值。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众多的少数民族和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将这些少数民族文化与特色农产品联系结合起来,汲取当地民族文化内涵以优质的农产品为基础,树立自己的农业区域品牌,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文化竞争力,在消费者的脑海中形成潜移默化的产品形象,还间接地保护与宣扬了当地民族文化,使文化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2高效

特色农业必定是一个高效农业。它不仅要求农业投入与回报的高效,还在于特色农业与其他产业及相关市场需求联系的紧密性,品牌塑造与宣传的有效性等最终形成一整套高效的整合系统。现在大多数的特色农业示范区都呈现过度设施化及分散化的特点[4],这代表的只是一种科学先进的种植方法,并不是一种实用高效的种植方法,对于农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借鉴意义。对于特色农业“高效”,首先抓住现在消费者对特色农产品的消费心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合理利用当地现有的自然资源,适当使用科学农业技术。一方面,“高效”的定义在于农产品与消费需求的紧密契合。由于我国人均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饮食消费需求结构有了由量到质的转变,现在消费者追求有机、绿色的精品农作物,但是许多农产企业所追求的高效,往往是指农作物的高产量,而没有以一个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农业的高效,高效农业一定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积极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在保证安全绿色有机的基础上提高产量[5]。另一方面,“高效”的定义还在于一份优质农产品从产出到被消费者积极接受的整个过程的高效利用。以日本农业为例,日本是公认发展精品农业与高效农业最好的国家之一,日本农业致力于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与农产品附加值,属于耕地资源短缺型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它的高效不仅体现于单位耕地的高产量,更体现于质量、管理、物流、文化底蕴等各方面的高效利用,日本农业拥有高效严格的农业管理体系、高速发达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带有区域特色的“区域品牌”战略体系等。云南高原特色发展可以借鉴日本特色农业发展经验,云南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区,垂直气候明显,生态环境优良,为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多样的民族文化为农产品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但是因为地形复杂、优质的农作物产区面积较小,所以云南在提高土地效率的同时,还应兼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高效利用生态及文化资源,建立与市场紧密联系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3规模

特色农业因产品经济价值较高、市场需求较普通农业小、供需弹性较大,所以种植规模更容易受到市场供需波动的影响。特色农业必定是规模化、集约化统一管理的,因而规模较小、管理分散的农业难以发挥特色农业的优势,但特色农产品经济价值较高,故会出现盲目扩张规模的现象,需要严格根据市场消费规模动态控制特色农业生产规模。特色农业有别于普通农业,主要在于一部分对农产品有更高需求的人群,所以特色农产品规模是“宁取仙桃一个不要烂杏一筐”。如果供过于求,再特色优质的产品也成为烂杏一筐。近几年的玛卡跟风种植导致玛卡白菜价等案例表明,许多特色农产业没有一个统一有效的规模调控机制,造成了农民没有因此致富反而因此“致负”。特色农产品不同于普通农产品拥有广大的消费需求,特色农产品满足的是小众人群特色或高质量的需求,所以特色农产品更需要一个有效的调控机制,保证特色农产品的供需平衡及产业的稳定发展。以日本农协为例,日本农协会对辖区内的农业生产和农村区域发展做出科学合理规划,并且农协长期规划为10年,每3年修改1次,形成中期规划,以指导未来农业发展[6]。在农业规模控制预测方面,虽然有国家宏观调控,但在基层还未建立健全统一专业的农业规模调控机制,普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机构无此类调控功能。建立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动态的规模调控机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基础上,政府对于市场实际供需情况预测种植规模,在供需不平衡时预警进行适当动态调控。

4区域

云南省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多样的气候,多元的农业区域有利于农业层次化、多元化发展。特色农业区域布局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布局过程。在高原特色农业区域选定上,首先,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基于云南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多样发展多样化农业,但不一定利于特色农业发展,因为云南地理气候多样且零碎,甚至有“百步不同天”的说法,其实适宜规模化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的区域较少,在区域选择上可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选址及种植的合理性及发展潜力进行专业评估,然后再进行规模开发。其次,特色农业区域选择应考虑到消费市场和产业链集群情况,发展特色生鲜农产品,必须考虑选定区域的物流辐射范围内的市场接受需求情况[7-8]。

5结语

第6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问题对策

一、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内涵。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开发田园旅游资源为重点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是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把农业生产、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由一产向三产延伸渗透、农游两业交叉融合的新兴产业,并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体,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新的亮点。它既具有生态性、生产性、商品性、观赏娱乐性、参与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又有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生态旅游农业具有与传统农业不同的特点:①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达到农业可待续发展与缓解旅游业压力,为人们提供新的、使人身心愉悦的休闲娱乐场所,必须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②以旅游经营为重点,重视有效开发旅游资源,按照旅游业发展要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切实保证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体验品尝等服务;③具有高效益、低风险特点,经营生态旅游农业可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当由于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条件的不稳定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时,常可通过旅游提高农业附加值而相对减小农业风险,而旅游淡季时农业生产又可弥补旅游收入的下降;④具有娱乐性和参与性。生态旅游农业活动包括农业观光、乡村度假、民俗乡情体验等娱乐性和参与性都很强的活动,让游客通过参与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和精神享受;同时农业可为游客提供参观、品尝农产品和体验农事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

二、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复建设严重且开发深度不够。近几年来生态旅游农业景区(点)的数量不断增多,很多景点的投资者就是当地的居民,他们缺乏市场观念和科学的开发理念,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模仿他人的经营开发模式仓促上马、开山修道,为了降低成本,都会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审查评估,没有深入的市场调研、科学的规划和市场定位,造成后期经营、管理以及资金方面的困难。这样就导致高质量的项目相对较少,不少生态旅游农业区功能设计简单、重复,层次较低,缺乏特色和新意,市场竞争力不强;另外是旅游商品不但品种单调、花样少、更新慢,而且多为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初级农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和生态农业特色。

第二,开发时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严重。目前一些景区的经营人员以及游客生态保护意识淡薄,不少景区也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物质设施和技术装备。随着游客的纷至沓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游客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饭店、“农家乐”等服务系统产生的污物没有得以妥善处置,废物到处堆放,污水随地排流,不但影响了景观,而且污染了环境;工具排放的废气、娱乐设施产生的噪声等使景区形成多重污染,降低了旅游地的质量;物种的不合理配置,严重影响了旅游区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打破了生态平衡。

第三,基础与配套设施落后。在目前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中,仅有少数景区公共汽车可以抵达其附近的城镇、景区或景区内部,多数景区离公共汽车站较远,也没有旅游专车,游客到达景区极不方便。此外,景区内部交通条件通常较差,路面过窄或路况不好,旅游旺季拥挤堵塞,雨天泥泞不堪。这些都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此外,景点(区)内邮电通讯配套设施落后,还缺少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机构。景点缺乏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开发资金不足,融资问题严重;二是许多景点才刚刚起步,规模较小,游客接待能力有限,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得较少。此外,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力度不够以及淡薄的市场意识,都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规划,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有的农业特色。要根据当地农业旅游资源实际和发展水平,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综合规划,包括客流容量和游览方式规划,旅游区区位选择和范围的划定,区内农林牧渔各旅游小区的布局设置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线路的布局规划等。生态旅游农业的特色和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农业内涵,这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

第7篇

5月10日至11日,在圆满结束对俄远东地区的访问入境后,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就直接奔赴抚远县、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和佳木斯市,就春耕生产、美丽乡村建设、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等工作进行调研。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春耕生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误了农时就是过”的思想,努力克服今年春季气温低等不利条件影响,集中精力、心无旁骛抓农时、抓进度、抓质量,高标准搞好春耕生产。特别是要主动适应国家提出的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新要求,坚持生态标准和质量,抓紧在粮食生产中进行“三减”试验,即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稳定产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创新经营体制,实现农业生态化、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加快建设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生态优良、公共服务均等、龙江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让龙江广大农民共享现代文明、过上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

要尊重自然规律,依靠科学技术,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一次出全苗

正值春耕生产关键时期,王宪魁首先来到勤得利农场第二管理区水稻插秧现场,技术人员向他介绍了摆盘和插秧全程机械化作业情况。该场应用的“久保田”插秧机实现了插秧、施肥、喷药复式作业,比普通插秧机效率高3倍,精量点播施肥改变了过去的人工和机械撒施,水稻封闭灭草一次用药,节约了肥药和人工成本。王宪魁听后,要求垦区在适度规模的基础上,进行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试验,以实际数据为依据,进行产量、质量、效益对比,力争在稳定产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前提下逐步推广“三减”,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提高农民收入。

勤得利农场第三管理区玉米示范田由15户老职工以合作社形式经营,示范区5月1日播下的“德美亚”种子已经发出根芽,王宪魁详细询问大垄密播种情况和土壤墒情,强调地方要学习垦区高度组织化和机械化的种植模式,进一步解放劳动力,引导和动员农民在种好粮食的同时,加快转移劳动力,实现多元增收。富锦市福来万亩玉米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区总面积1.07万亩,王宪魁走进田间地头查看玉米出芽情况,与经营农户和技术人员亲切攀谈,细算投入产出账,询问存在困难需求。他强调,要尊重自然规律,依靠科学技术,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一次出全苗。嘱咐省直相关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算种地成本账,算每亩单产收入账,引导农民自愿入社,探索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化模式,进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增产增收,闯出现代农业发展新路。

王宪魁还赶到富锦现代农业万亩水田展示区,认真了解基地合作模式、现场查看大棚集中育秧,叮嘱他们抢抓适宜天气进行插播,使各种农作物都能播在丰产期,争取今年有好收成、好效益。

王宪魁十分关心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过程中,他专程赶往同江市八岔赫哲族新区,查看灾后重建情况,看望赫哲族乡亲。2013年9月,黑龙江流域发展特大洪水,王宪魁曾来到这里指导救灾和重建工作,要求合理规划建设具有民族风情和现代气息的新型小镇。时隔一年多,这里旧貌换新颜,昔日过水的危旧房屋已被一排排黄墙蓝瓦的新楼房所取代。赫哲族伊玛堪传承人尤俊宏带着妻子和女儿,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高高兴兴地等在家门口迎接王书记的到来。“乡亲还好吧?”“大家都很好!”“搬新楼又交了多少钱?”“一万两千多块钱。”“家里收入怎么样?”“去年挣了11万多元。”听到尤俊宏租地、打渔有了好收入,王宪魁鼓励他与赫哲族乡亲要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帮助下,在各级干部的带领下,尊重传统民风民俗,用党的好政策凝聚力量,通过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率先奔小康。在富锦市锦山镇中永村,王宪魁实地查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情况,与老党员贾传伦等村民热情交流,倾听大家建设美丽乡村的愿望诉求,还走进农民李佰森的家里,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看到村民们拥护村容村貌整治并积极主动承担义务工,王宪魁感到很欣慰,他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基础上,切实让广大农村成为安居乐业、富庶文明的幸福家园。

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力度,实现更多人员就业

在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过程中,王宪魁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2012年设立管委会以来改革试点和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就深化改革和春耕生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他强调,在农垦建三江、九三、共青设立管委会是省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目的就是赋予政府管理和财政税收职能,激发市场活力,产生强大动力,促进城镇化发展。农垦总局新班子组成以来,工作主动配合、衔接有序、推进有力,实现平稳过渡,省委对此是满意的。当前,要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发扬北大荒精神,集中精力搞好春耕生产,抓农时、抓进度、抓质量,在全省率先进行“三减”试验,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稳定产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实现农业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继续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要不断总结管委会试点改革经验,本着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依法依规履行好财税职能,进一步推动建三江、九三、共青管委会有序运行,为深化改革积累经验、探索路子。要通过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力度,推动二三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培育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壮大,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更多人员就业。

调研期间,王宪魁驱车来到抚远县黑瞎子岛,视察口岸选址以及堤坝建设和湿地公园水毁修复情况,强调要与俄方密切沟通、互相尊重各自利益、共同磋商,在保护好岛上的生态和水系前提下,落实好满足岛屿长期开发需要的防洪设施建设规划并建设好防洪工程,为岛上口岸建设开通创造条件,有序实施开发开放。王宪魁还到同江市黑龙江黑干堤防八岔段施工现场考察,要求坚持百年大计,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堤防,切实提高防洪能力,确保大江安澜,更好造福沿岸人民。

第8篇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1-0187-02

一、地方农业院校内涵式发展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党的十报告同样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

(一)促进地方农业院校特色发展

内涵式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逐步发展的过程,其核心是实现特色办学,即必须有选择、差异化的发展。 特色发展是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地方农业院校应立足省情校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把握发展节奏,突出发展重点,不求大求全,不生搬硬套,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本课题在办学理念、培养人才、构建队伍、建设学科和强化科研等方面关注学校如何强化内涵式发展,推进特色办学。

(二)完善高校绩效拨款制度

高等教育财政绩效拨款是化解高等教育经费瓶颈,改进高等教育运行绩效的工具。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财政利用绩效的突出矛盾集中反映在入不敷出和资源利用率低等方面。以促进地方院校内涵式发展为目标,找出带动地方农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点,详细分析财政绩效拨款制度与上述关键点之间的关系,能够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提高绩效拨款制度的有效性,进一步完善高校绩效拨款制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利用财政手段促进高校办学的研究最为深入,各州根据自身特点,采用多种拨款方式,很多州已经把绩效拨款方式纳入拨款模式系统之中。美国公立大学的运营经费的一半均来源于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州政府通过强制性的教育法规和拨款调控高等院校的规模、专业设置等。

日本高等教育是政府主导型。为了确保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公立高校的财政拨款主要通过国立学校特别会计制度。根据制度规定,国立高等院校的收入包括政府的各项财政拨款、学费、入学金、审查费、医院收入等学校自筹资金。国立高等院校来自国立学校特别会计制度的政府财政拨款是高校财政构成的主要来源。

英国利用以绩效为核心的基金拨款模式促进办学的研究是世界上最具有进步性的模式之一。在教学经费划拨方面,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采用的是竞争性的“核心拨款加边际拨款”方法。核心拨款是指如学生数不变,学校仍能获得上一年度的拨款,同时还可以加上政府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测所做的相应调整。其余的教学拨款部分均为边际拨款,主要是为学生人数的增加部分提供经费,这两部分拨款分配均要根据各校近期的效率表现通过竞争而确定。

安徽农业大学的胡玉冰(2013)等在《地方农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策略分析》中提出地方农业院校要想增强竞争力就必须树立特色理念、培养特色人才、构建特色队伍、建设特色学科、强化特色科研、培育特色文化,就要注重发展的特色性和行业性,才能增强地方农业院校发展的竞争力。

湖南农业大学的彭可为(2014)在《地方农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策略浅析》中强调我国高等教育现在正跨入一个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期,地方农业院校必须把握住新的形势和特点,把握改革机遇,认真探索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做出正确策略选择。

华中科技大学的张炜(2008)在《资源配置公平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中提出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的视角来看,我国原有的“综合定额+专项补助”模式导致了高校内部各利益主体之间、中央高校与地方高校之间、地方高校与地方之间的财政拨款种种不公平问题;而现有的“综合+项目预算”的模式也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为了使高等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阶段的努力最大化,在我国应当实施“层次定额+绩效发展”新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

南开大学的曾雅岚(2011)在《从教育资源公平的角度看我国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中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我国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并采用因素法设计出由基本拨款公式加绩效拨款公式组成的新型拨款机制。

三、绩效拨款制度下的内涵式发展分析

地方农业高等院校要达到内涵式发展的预期目标,必须拜托目前教育经费拨款制度的束缚,通过调整结构、提高效益、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和转变教育投入方式等手段,充分发挥教育经费分配的政策引导作用,将地方农业高等院校质量评估的结果与教育经费拨款直接挂钩,使教育拨款突出重点,优化结构,随着内涵发展内容的变化而适时的调整,灵活动态的适度减少外延式发展经费投入,鼓励高等教育进行特色发展。为适应内涵式发展战略的要求, 在高校管理上必须努力从三个方面完成目标。

(一)集约式管理

政府投入量低,高校人力及物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低等原因,造成阻碍地方农业高等院校发展最大的问题是办学经费不足。高校行政部门习惯于把资源高度集中,忽略下属院系的真正需要,信息不共享与资源不共享的共同结果就是各学院发展缺乏资源支持,学院发展的缓慢造成学校发展的停滞。因此, 高校应整合或分流现有的资源, 通过集约化管理, 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通过机构调整、机制改革、人员整合以及规范管理, 达到节约、高效的效果。

(二)以院系为主体

院系是学校的办学实体。建立合理的权力分配制度,明确校院之间的权责划分,才能充分提高院系的积极性。院系应该改变经营理念,增强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自主办学,提高办学效率。长期以来, 学校机关的机构设置、工作方式, 都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和浓厚的行政机关色彩, 主要职能是行政职能而不是服务职能。实行以院系为主体, 校级行政部门要强化参谋和服务职能,进行综合分析, 提出建议, 到基层进行调查研究, 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校领导; 为基层和师生的教学、科研、生活提供信息、咨询和服务, 解决师生员工的实际困难。

(三)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符合权责对等原则,不仅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教工参与管理的机会,还可减少管理环节和信息流动的障碍,实现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优化, 还有利于学校领导从繁杂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 集中精力研究部署全局的改革和发展工作, 使学校的整体管理更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更有利于部门、院系更好地面向基层, 服务基层, 更学校要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

四、地方农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策略

(一)科学定位,特色办学

地方农业院校应确定自己的特色,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知识生产的规律,以人为本,实现高等农业院校的社会责任和功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跨越高等教育和农业两大领域的农业院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时代的发展要求农业院校必须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三农”服务,深入研究探讨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地方农业院校自身特色并立足区域社会经济特点,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确定合理服务目标。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进程中,地方农业院校在经费、生源、师资、学科等方面均处于弱势,特别是随着考生人数的下降,地方农业院校在招生、学生就业等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重点院校相比,地方农业院校既没有雄厚的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又缺乏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因此,要想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

(二)优化学科建设,提升教育质量

地方农业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关键在于提升自身教育质量。建立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奋发有为的生态环境,能够为学校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实现不同的培养方式和不同的质量观,能够突出专业特点, 强化专业技能和实践环节的训练,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完善和构建教学评价、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反馈网络,能够强化质量意识和危机意识,使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时间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使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第9篇

今年以来,全体同志扎实工作、勤奋进取,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领导科学决策发挥了一定作用。

一、及时反馈报信息。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委的重点工作,把握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及时报送信息。在第一时间组织报送了经济建设、招商引资、农业发展等方面的信息,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二、服务决策报信息。我们从“领导需要知道”和“需要领导知道”两方面着手,紧紧围绕领导决策报送信息,积极做好服务领导,服务基层工作。一年来,我们就脱贫攻坚、现代农业等中心工作组织编报了一批信息,被省委工作快报专题刊登。

三、突出特色报信息。围绕我市“特色名片”做文章,努力发掘有深度、有高度、有特色的高质量信息。

四、转化提升报信息。一方面,我们通过对信息的进一步充实升华,将其转化成更有针对性,更能解决问题的汇报材料、领导讲话。另一方面,我们将领导讲话、汇报材料、新闻报道加以浓缩提炼,突出主旨,转化成信息。

第10篇

男,河北保定人,农业经济管理学博士,南京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产品流通。2010.01-2011.01在新西兰梅西大学做访问学者,2012.10-2013.02在日本九州大学做访问学者,联合开展国际农产品流通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在《British Food Journal》和《农业经济问题》等SCI和CSSCI期刊10篇。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度的广泛实施以及农业技术的进步,粮食产量大幅提升,我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近年来,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以及食物消费结构升级,人们逐渐从“吃饱”转向“吃好”,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将发生重大改变。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将更加注重安全性和营养价值,品牌农产品将受到更多关注。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蔬菜112.5 kg,且高收入人群的蔬菜消费量明显高于低收入人群。然而,上述只是鲜菜的消费状况,罐头、饮料、蔬菜干等加工品的消费还未算入其中,由此可见,蔬菜的整体需求较高,此外在高收入群体中拥有巨大潜力,高品质的蔬菜将成为人们消费的热点。品牌蔬菜有利于突出异质性,增强竞争力,给农民生产者和企业经营者带来收益。尽管如此,当前蔬菜的生产经营者品牌意识薄弱,品牌管理能力不足,抑制了其产品在市场上长久发展的潜力。面对当前契机,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蔬菜的品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蔬菜品牌建设的含义及现实意义

1.1 蔬菜品牌建设的含义

蔬菜的品牌建设指品牌建设主体对蔬菜产品进行品牌的塑造、营销和管理等行为过程,这主体既包括企业、合作社等基本建设主体,也包括政府、农户等参与建设主体。因而蔬菜的品牌建设不仅仅是品牌的创立和申请,更应注重的是品牌创立后续的推广及管理。借鉴[1]对农产品品牌的分类,可从不同视角对蔬菜品牌进行划分,虽然有些分类在当前还不是完全适用,但随着今后蔬菜品牌建设的开展与完善,这些分类将得到广泛认可,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首先,按品牌影响力可分为区域蔬菜品牌、区域蔬菜名牌、国内蔬菜名牌和国际蔬菜名牌;其次,按市场地位可分为领导型、挑战型、追随型和补缺型;最后,按品牌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初创型、成长型、成熟型和衰退型。企业、合作社可以参照上述分类在开展蔬菜品牌建设的同时,瞄准市场、合理定位、从长远角度制定品牌战略。

1.2 蔬菜品牌建设的现实意义

①蔬菜品牌建设有助于企业和合作社获得长久的市场竞争力。蔬菜同质性程度高,市场趋近,消费者通常遵循就近购买的原则,而品牌的建设与推广有助于消费者对该产品产生良好印象和持续购买的动机,有利于企业和合作社获得广泛而稳定的顾客群体,扩大市场份额。在此基础上,适时适地推出新的高质量产品,将会有极为重要的渠道优势。

②蔬菜品牌建设有助于农户在大市场中获得更高和更稳定的收益。既然企业和合作社能获得长久发展,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那么为其提供优质产品的农户就拥有了可靠的销路,通过签订协议,农户将会随着市场行情的上升获得更多收益。

③蔬菜品牌建设有助于政府实现促进蔬菜产销流畅、环保健康的服务职能。近年来,菜价涨幅波动剧烈,产销流通不畅始终是政府极为关注和极力解决的问题之一,蔬菜品牌建设有利于保证农超对接的顺利,稳定采购量,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此外,高品质无公害的蔬菜使消费者吃得舒心、使政府管得放心。

2 蔬菜品牌建设的经验借鉴

2.1 日本以县为单位建立区域品牌

日本农产品价格高昂,但在国内拥有不可动摇的市场地位,这与日本政府、企业与协会注重品牌建设,打造品牌效应密不可分。张[2]提出在1979年日本开展“一村一品运动”的期间,各县即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优势,选取具有当地特色的优质农产品种类,创建品牌,加大宣传,不断提升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这种品牌建设方式以县为主,在确立区域性品牌的同时,通过认证委员会的第三方认证,保证农产品质量,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强化了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在营销方面,为发挥品牌效应,应对进口农产品的冲击,企业以及协会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大众媒体进行新闻报道、专题录制等,使得产品在消费者群体中广为人知;此外,坚持强调“高品质”、“安全”和“新鲜”等特征,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与口碑。

2.2 台湾构建完整品牌建设体系,发展“三品农业”

台湾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享有良好的口碑和较高的声誉,主要得益于它有一套完整的品牌建设体系,这套体系包括明确的目标市场、完善的配套设施、严格的标准管理以及全面的绩效评估四大方面。郑风田等[3]提出台湾农产品的主要外销对象为日本、中国香港和美国,从中即可看出其产品质量较高。在外销进程中,台湾逐渐从初级加工品转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力求发展注重品种、品质和品牌“三品农业”。通过大力发展农业技术以及企业化运作,建立了高标准的生产体系;通过区分市场地位,建立了休闲农业、食品工业和中式食品业的加工体系;通过开展“旗舰计划”,改善配送运销条件、建立快速配送路线等保证了农产品的高质量和新鲜度;通过举办国际综合食品展、台湾美食节、设立农业生物技术园区等大力宣传品牌及产品,不断提升知名度。

2.3 日本和中国台湾品牌建设方式的启示

充分考虑到我国人多地少以及规模经营程度低的实情,借鉴日本和台湾两地建设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经验对大陆企业、合作社、农户及政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总的来看,日本和中国台湾企业、农协都以“高品质”产品为前提,在完善流通运销设施场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营销职能来进行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政府则扮演监督与管理的角色,主要体现在质量检测、品质认证及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在品牌建设的基本主体方面,企业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光需要对产品进行品牌创建及推广,对自身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发扬同样必要。

日本主要发展了区域品牌建设并取得了佳绩。在这过程中,以县域为中心,政府、企业、农协和农户合理创建、推广与管理农产品品牌起了巨大作用。当前我国仍处在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环境中,而土地流转又受到限制,难以实现规模经营。此外,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使得农村劳动力素质下降显著,生产的自给自足性较为显著,生产种植满足自身消费需求会阻碍规模种植及规模经营,如果同一地区种植品种分散多样,那么要开展区域品牌建设就更是天方夜谭。

3 如何开展蔬菜品牌建设

3.1 依托龙头企业,连结合作社与农户,实现组织化

当前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化模式是创建蔬菜区域品牌的基础条件。龙头企业拥有市场、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合作社发挥中间连接作用,将农户组织起来,增强其与市场的联系度;农户按照质量标准、凭借种植经验生产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的高质量蔬菜。龙头企业通过建立蔬菜品牌基地,销售高品质蔬菜,获得市场份额。在当前农户生产品种多而量少的情况下依托龙头企业实现蔬菜生产组织化,有利于引导当地农户进行专业化生产,通过合作社实现规模化,为蔬菜的区域品牌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3.2 以村镇为单位,立足资源禀赋,加强区域品牌建设

当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形势严峻,蔬菜生产品种多样而量少,主要用于满足自身消费需求。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取得巨大成就,县域单位依据自身资源禀赋,选择高质量有特色的农产品作为主打产品,建立区域品牌,其后政府、农企、农协等多方集聚资源力量,坚持“高品质”、“有营养”等特征,大力推广区域品牌,实现资源的整合营销,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因而借鉴日本经验,可以在依托龙头企业实现蔬菜生产组织化的前提下,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以一村或一镇为单位,推出高品质有特色的主打产品,注册地理标志,创建区域品牌,打出知名度。

3.3 引进品牌建设人才,全面构建品牌建设体系

蔬菜的品牌建设不仅仅是品牌的创建,后续的推广与管理更为重要,否则不光浪费了品牌资源,对企业的长久发展也将产生限制。因此,企业在加强品牌意识、创建区域品牌的基础上,还应该重视和引进品牌建设人才,为企业自身文化建设和产品品牌建设的“双建设”充实力量。企业也可借鉴台湾经验,将引进的人才致力于逐步构建一套全面的品牌建设体系,框架上具备目标市场的确定、配套设施的完善、绩效评估的建立、标准管理的运营等多方面的职能,内容上建设研发体系、推介体系、生产供应体系、配送体系,方式上实施质量监控、按需加工、强化配送、多方营销,牢牢树立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优良形象。

参考文献

[1] .农产品品牌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第11篇

编者的话:人民论坛杂志2007年9月1日推出的《百强县“成长烦恼”》“特别策划”专题,约请知名专家学者分析透视传统百强县的成败得失,总结归纳了传统百强县科学发展面临的四大挑战与“陷阱”:一为普遍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强制约性;二为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三为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四为改善民生尚待加强。以上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课题,科学发展百强县如何超越传统百强县的“烦恼”?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当中,不同地区的书记、县(市)长们提出了他们的观点与建议。

科学的县域经济考评体系有明显的舆论和实践导向作用。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指标体系应引导县域经济形成以下五个发展机制。

一是引导县域经济把结构调整作为重中之重。农业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以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推动产业迅速升级。第三产业要以休闲农业为重点,加快发展农产品物流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县域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级服务体系。

二是引导县域经济把民营经济作为根本出路。民营经济不仅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而且因其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此,要树立“民营经济就是县域经济”的观念,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如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是引导县域经济把培育特色作为主攻方向。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市场,特色就是财力,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球、全国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四是引导县域经济把城镇建设作为有效载体。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在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小城镇建设及其功能的发育,实现镇就是城市,村就是社区,民就是市民的城乡一体化格局。要坚持软件硬抓,硬件精抓,优化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区集聚和重组,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

五是引导县域经济把项目建设作为强力支撑。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体现为项目的竞争。谁拥有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高产品质量的项目,谁就能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主动。要想靠有限的资金投入换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立足自身实际,以市场为先导,选准投入方向,避免低层次盲目重复建设。项目建设应把重点放在扩大生产规模,培育龙头企业,强化科技创新,加快设备更新,加速产品研发上来。千方百计引导规模企业不断健全和完善经营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第12篇

仲春四月,中国绿茶(茗茶)之乡―――湖北省英山县,处处茶香四溢,北京、上海、浙江以及新加坡等地国内外的客商纷至沓来,在茶乡观茶道、品香茗、谈茶经。面对这一喜人局面,英山县县长杨良锋说:“我们依托茶叶开辟了一条山区人民脱贫致富之路,小茶叶已成为富民强县的大产业。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发展到1万多公顷,茶叶产量1580万千克,规模位居湖北省第一,全国第四,系列产值达4.2亿元,全县10万农民中有60%以上农户靠种茶走上了小康路。”

英山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英山所产的“团黄”、“圻门”茶就入贡都城长安。近年来,英山县委、县政府按照“农业抓特色,特色抓茶叶,茶叶抓质效”的发展思路不动摇,不断加快“中国茶叶大县”建设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茶叶已成为英山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希望产业。

建设大基地

该县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建设茶叶基地。他们根据各乡镇的具体情况,确定切合实际的逐年发展目标和茶业开发重点,不断优化茶树品种结构,积极推广茶苗扦插技术,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基地建设。英山县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同时他们坚持连片开发建基地,大力培植发展专业大户、专业村组、专业乡镇,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该县以红山屏峰至杨柳河南畈两个乡镇15个村万亩生态茶叶带为依托,网络周边6个乡镇70个行政村,建成3335公顷的高标准茶业示范带,全县出现了“村村有茶场,山山出佳茗”的喜人景象。

发展大龙头

近年来,英山县在茶叶发展目标上始终坚持“大、高、外、强”的原则,“大”就是上个大项目,建就建个大龙头,抓就抓个大产业;“高”就是新上项目和老企业改造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档次,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外”就是面向大市场,做到龙头外向,产品外销;“强”就是真正把龙头办成带动力强的生产加工中心,信息、科研、服务中心。在经营主体上,鼓励多层次、多成分、多形式发展,打破“门户之见”,谁有能力谁牵头,谁当龙头扶持谁。2004年县政府争取3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扶持英山绿屏茶叶有限公司建设,建成了600平方米全省一流的标准化封闭式加工厂房,实现茶叶产值1000多万元,生产基地辐射到周边20多个村5000农户667公顷茶园。同时,还引进了全国知名茶叶企业―――浙江华发茶叶集团和浙江新昌澄潭茶厂共同投资5500万元,在该县成立湖北大别山茶业有限公司,开展珠茶加工出口。公司网络茶叶基地6670公顷,辐射茶农5万户,年生产珠茶100万千克以上,年出口创汇180多万美元。

打造大品牌

近年来,英山人瞄准市场,立足资源优势,把茶叶作为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走与科研单位携手合作开发的道路,集中力量主攻名优茶,推进茶叶上档次、创名牌、出精品。2002年,该县制定了湖北省第一个茶叶地方标准――《英山云雾茶》,使全县名牌产品以一个标准组织生产、一个品牌对外宣传。2007年,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英山开始使用“英山云雾茶”品牌标识,开通了800免费语音防伪查询提示和数码防伪,叫响了“英山云雾”品牌。多次荣获“中茶杯”、“陆羽杯”、“鄂茶杯”等名优茶评比金奖,被评为“湖北十大名茶”和“湖北名牌产品”。

搞活大流通

从1992年起,该县先后在英山、武汉、北京等地举办了16届“中国英山茶叶节”,达到了“以茶会友,以节促销,内壮产业,外树形象”的效果,扩大了英山茶叶的影响。开辟“窗口”活流通。依托沿边和大城市兴建大的“窗口”市场,参与国际国内大循环,英山已在20多个大中城市开办了150多个云雾茶销售窗口。该县重点加快具有区域特色的茶叶专业市场建设,开展大贸易,发展大流通。县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鄂东茶叶交易市场”,全县70%的名优茶依托该市场销售,已与北京、上海、武汉、济南、江苏溧阳等省市茶叶交易市场形成了对接,成为全县茶叶交易平台和大别山茶叶交易中心。2005年,该县又引进湖南怀化客商投资2000万元,新建了一个占地1.3公顷,集经营、办公、住宿、休闲于一体,多功能、花园式的“中国大别山茶叶广场”,该广场不仅成为湖北省最大的茶叶市场,同时也是英山第一个专业化市场。

(湖北英山县政府办438700雷刚湖北英山县农发办438700姜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