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

时间:2023-07-18 17:24: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山区农村如何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

第1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山区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地规定:“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由于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已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学习方法,也是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对所有学科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之一。因此,在山区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及其必要的。

一、山区学校研究性学习的困境与优势

1.山区研究性学习的困境

相对于平原城市,山区农村展研究性学习存在诸多不利因素。首先学生文化基础较弱。其次学生信息采集能力较弱,收集资料难度大,再次山区农村学校科研经费短缺,而重要的是学生家长认为其影响学生学习,诸多因素都影响着山区研究性学习的展开,然而,山区学校也有有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面。

2.山区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在山区农村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也存在着诸多的优势。首先山区资源丰富。田间、地头、树林、灌丛、草地、池塘、河流等都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学生的学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当地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在以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为优势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尝试中,获得了突破性的收益。如,有利于教学形式的改进,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开展社会调查、研究;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等等。其次山区学生同时有丰富的业余时间(兴趣班较少)。更重要的是山区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倍感兴趣,绝大多数学生喜欢研究性学习。

在山区充分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就要因地制宜,利用山区的特点多做文章,引导学生更好的了解山区,热爱山区,建设山区。

二、适宜山区学校研究性学习的本土资源

适宜山区研究性学习的本土资源的选取是关键。山区教育的山区化与地区化均要求从山区地区文化、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出发,教育内容上应体现出地方特色。故而,应结合实际,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适当增加乡土教育内容和职业教育内容,重点探究当地山区农业、地理、经济特点、特产以及与当地农村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

本人根据所在山区学校实际情况,积极寻找适宜进行山区研究性学习的本土资源。

1.开发农业生产中的资源

无论是传统农业还是现代农业生产,农村都占有主导地位,其中蕴涵的科学资源都非常丰富,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等各个领域里形形的现象和原理。有些现象学生经常耳闻目睹,亲身经历,但是学生文化知识有限,加上习以为常的想法,没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在研究性学习中,应充分挖掘这方面的资源,设立这方面的课题。

如绍兴青梅之乡东村以盛产青梅而闻名于绍兴,那么东村的学生都有自家的梅林,他们有参与种梅的经验,如何恰当的把教学知识应用于生产中呢?在7、8、9年级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对梅树增产进行研究性学习。7年级学生学过“芽的发育”,提出可以去除芽的顶端,好处就是可以使梅树多开花、多结果;8年级学生学过“光合作用”。光照会影响其光合作用,提出梅树种植位置会影响其产量;9年级学生学过“盐与化肥”,提出多施哪种化肥可以使梅树增产。也有些学生提出梅子如何保存,还有些学生提出梅子如何利用。这些只是学生提供关于东村青梅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又如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中创造出来的劳动工具也包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如传统农具铁锹、铡刀、钉耙、锄头、花剪、倒臼就都应用了杠杆的知识,可以开展“对农村中杠杆应用的研究性学习”。

2.开发山区日常生活中的资源

山区学生学科学开始很感兴趣,觉得不学不知道,一学真奇妙,然而要让他们去解释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就觉得无从下手,长此以往一些学生会对科学失去兴趣,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在教学中针对这些现象展开研究性学习。如对于生活中的不法商贩常用杆秤缺斤短两来谋取暴利,因此开展“杆秤中的科学”这一课题,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学生对于杠杆的平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竹子是南方山区的特产,每个山区孩子都吃过竹笋,玩过竹子做的玩具,家里应用过竹子的制品……因此,就可以开展多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如山区初中就开展了“竹子的一生的研究性学习”,从生物学的角度对竹子开展研究性学习。又如,由于竹子大量应用于生活,因此,展开山区地区竹制品代替木制品的研究很有必要。

由于山区学生大多住校,因此学完合理膳食,就可以展开研究“山区住校学生早餐饮食的卫生性,营养性及建议”。如学习了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开展“新山区,新能源”研究性学习。

3.开发山区自然现象中的资源

山区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如王坛镇位于绍兴南部山区,王坛镇四周环山,因此可以看成是一个小盆地,而绍兴北部多以平原为主,但以绍兴整体而言又可以说是一个江南丘陵。因此可以开展“绍兴的地形”研究性学习。

山区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因此可以对这一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进行研究。

对于绍兴生命之江“小舜江”也可以进行研究性学习,如对“‘绍兴生命之江’小舜江,小舜江饮用水污染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关系和控制对策”。

因此,在山区充分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就要因地制宜,利用山区的特点多做文章,引导学生更好的了解山区,热爱山区,建设山区。

第2篇

作为北京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开创者,门头沟自2007年确定以108、109国道为走廊打造18条重点沟域起,某种程度上,门头沟的一举一动便成了北京山区经济转型发展的风向标。2008年,北京市更是将门头沟发展沟域经济的探索上升为全市山区发展新模式,并于北京市第二次山区工作会议正式提出。

从2007年到2013年,门头沟沟域经济运行到了第七个年头,种种迹象表明,沟域经济在上升为全市山区意志并出现短期的空前繁荣之后,全市沟域经济发展的热度正逐年衰减,到近两年全市山区已鲜有类似妙峰山玫瑰谷、千家店百里画廊、密云古北口等重点特色沟域的出现,沟域经济似乎已处于辉煌与衰退周期转换的十字路口。

于全市而言,现在是时候重新审视沟域经济开创者门头沟实践这一模式的有效性和可复制性,而要验证其有效性,必须从门头沟寻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沟域经济对山区转型有何意义、能否对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当前的沟域经济推行遭遇到了怎样的困局、如何破解?

转型之必然选择

门头沟区是首都西部发展带和长安街轴线的重要节点,辖域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悠久,有北京最长的河、最高的山、最古老的寺庙和保存最完整的古村古道,北京第一长河永定河流经境内100多公里,有京都第一寺之称的潭柘寺,天下第一坛的戒台寺,北京地区的56个古村落中有33个在门头沟区,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有3个即爨底下、灵水、琉璃渠村位于门头沟,北京市的9个中国传统村中门头沟区独占六席。门城新城距天安门仅25公里,阜石路、莲石路等多条城市快速路直通市中心,是北京交通最为便捷的新城之一。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把门头沟区确定为首都西部生态屏障和西部综合服务区。为落实区域生态涵养的功能定位,门头沟区主动关闭了区内绝大部分矿山企业,率先启动了关闭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及产业结构调整,山区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也自此开始。

2007年,经过综合考虑区域功能定位、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发展前景等资源禀赋,门头沟区确定了以108、109国道为走廊,以全区18条重点沟域为载体,集生态治理、村镇建设、种植养殖业、休闲旅游业、观光农业发展为一体的山区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门头沟将沟域经济发展确立为以山区自然和人文资源、特色农业为基础,坚持走农业与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的道路,形成集生产、生活、生态、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重点地区。并明确以108、109国道为这一地区产业发展的主动脉,带动整个地区经济转型,将与国道相连的18条特色沟域作为沟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呈放射状向周边辐射,带动沟域内环境、村庄、产业、文化协调发展。

其实,提出发展沟域经济的设想,与门头沟山区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无关系。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城区正西偏南,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的老区,全区总面积1448.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98.5%,平原占1.5%。历史上的门头沟区是传统矿区,改革开放以来,急于脱贫致富的山区群众开始对矿产资源进行无序开采,在快速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极大地破坏了地处北京上风上水的门头沟区生态环境。

和所有的北京山区一样,北京赋予门头沟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其首要任务便是保护首都大气和水源不受污染。从 2001年开始,门头沟陆续关闭了全部的煤矿和非煤矿山,煤炭等资源开采业全面退出。然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多数镇村不仅工业收入减少、运输餐饮业萧条,的环境还限制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地区转型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

在农民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的巨大压力下,门头沟区开始反思,如何针对自身问题和外部困难,发挥山区优势,走出一条替代矿山的生态友好型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道路,为山区农民持续稳定的就业和增收找到一条出路。

在充分调研本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怀柔雁栖不夜谷、夜渤海等地区的先进经验,门头沟区编制了《门头沟区休闲观光农业走廊及沟域经济发展规划》,计划通过五到十年的时间,打造以108、109国道沿线为走廊,以山区18条重点沟域为单元的差异化发展区域,通过对沟域内部的环境、景观、村庄、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建成内容多样、形式不同、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沟域产业带。

在具体的实践中,门头沟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围绕“一带、两线、四点、多组团”的空间布局,提出将山区打造成全域景区化百里画廊上美丽特色小镇的要求,致力于建设“多彩沟域”,在沟域构建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并先后建成妙峰山玫瑰谷、清水达摩沟域、雁翅镇田庄清溢香谷画廊三条市级重点沟域,以及斋堂、潭柘寺、军庄、王平等特色沟域。各沟域通过重大项目的带动,初步实现了山区快速发展,潭柘寺镇农民安置房全面开工,斋堂镇推进了14个旅游项目建设,军庄镇整体规划获批,王平镇生态养老园和韭园新型农村社区试点正式开工,门头沟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已呈现出强大活力。

实际上,发展沟域经济已成为改善山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在沟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门头沟确立了生态立区的战略,注重生态涵养的基本功能,强化生态涵养和水源地保护的特殊职责以及循环农业的循环功能,严格遵循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同时,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着力发展以旅游文化休闲产业为主导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保护山区生态类型和物种资源的多样性,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并且坚持规划先行、依法推进,统一规划建设,严格审批程序,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有序推进。

近几年,门头沟区利用京津风沙源一期工程,累计完成生态治理工程110万亩、小流域治理325平方公里,国家生态镇达到6个,市级生态村达到134个,并积极开展碳汇造林试点。

休闲观光走廊的规划建设既是生态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发展沟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在沟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门头沟区十分注重连接沟域的108、109国道沿线走廊的建设,通过走廊带沟域的建设思路,迅速有效提升了全区生态环境的水平。自2009年以来,门头沟区门城地区 “一湖十园五水联动”景观体系不断完善,定都阁、永定楼、园博园周边门头沟入口处景观、永定河龙泉湾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实施,不仅丰富了门头沟观光休闲走廊及沟域经济发展带的内容,提升了品质,也有效改善了地区的生态环境。在2013年全市第二季度环境综合考评中门头沟区位居生态涵养区首位,空气质量在西南五区排名第一。

山区已现巨变

就现在我们看到的门头沟对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其实已经对北京市赋予沟域经济服务首都和致富农民的双重目标作出了不错的解答,沟域经济已经成为山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根本保证。

据了解,在发展沟域经济同时,门头沟通过重点工程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有效促进了山区农民的持续稳定增收,为处于转型阶段的山区农民就业增收提供了保证。比如,2010年关闭的煤矿地区清水达摩沟域,作为门头沟区最后一个煤矿关闭区域,通过及时有效的规划和重点建设,2011年和2012年期间,各级政府、社会资本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实施了生态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培育,拉动当地农民就业,不仅迅速有效地改善了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将产业转型对农民就业和增收带来的影响降到了最小,而且通过政府扶持引导,促使清水达摩沟域的西宝惠民型煤有限公司升级转型,使其结合自身优势,在关闭的矿山上建设型煤加工厂,为全区农民配送型煤,三年配送型煤6.8万吨,既解决了农民就业增收问题,也解决了全区污染物排放问题。

此外,妙峰山玫瑰谷、斋堂镇爨柏沟域等重点沟域通过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有效解决了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问题。在此带动之下,近几年,门头沟区旅游收入一直保持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一直处在全市前列,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 2012年门头沟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5715元,同比增长12%,年实现旅游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15%。低收入帮扶工作成效明显,2013年上半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4443元,半数以上低收入户年内可实现脱贫。

沟域经济的发展对门头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还不止这些,在旅游产业辐射效应的带动下,各条沟域内的相关产业自发进行合理配置,村庄布局也相应进行了科学调整,农业与旅游业实现了有效的对接与融合,丰富的农副产品已变身为旅游文化消费品,有效地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山区农民逐步从单纯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从事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品的开发制作和民俗旅游接待等工作,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生活观念也更趋于城市化。

从某种程度上讲,沟域经济的发展有效带动了门头沟的产业转型和城市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使门头沟彻底告别了以往以“黑、白、灰”资源型产业为代表的地区形象和破旧落后的面貌。

更重要的是,通过近七年的沟域经济发展实践,门头沟已将具有生态、生产、生活功能的都市型现代山区农业和休闲旅游业长期确立为产业调整的重要方向。

发展遭遇“两难”

门头沟沟域经济的发展是首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而在实践了7年之后,门头沟自身也陷入了一些新问题的迷惘与困惑之中,需要重新打量并破解在深化沟域经济发展中的种种挑战,继续为全市山区的转型发展先行探路。

从表面看,当前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基础设施的匮乏。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区域,门头沟如同北京山区的一个缩影,由于区域经济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税源不稳固、棚户区改造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的区财政资金、市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基础设施资金主要用于了棚户区改造,这使得山区发展沟域经济所能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十分有限,原本就处于落后的山区因基础设施匮乏的问题,更加制约了沟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实际上,北京广袤的山区大多为农村地区,其自身存在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各级政府将基础设施向山区倾斜布局的顾虑。由于近年来北京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山区产业转型普遍导致的农村地区产业支柱缺失,类似门头沟区的北京山区农村人口已经越来越少,与城里上班人群相比收入也逐年减少,只剩下生态环境的山区对于青年已经基本丧失了吸引力,导致在农村的年轻人愈发稀少,能够并且愿意参与沟域经济发展的农村人口更极为稀缺,直接使得山区农民投入经济建设的能力逐年降低。目前,据统计,门头沟区共有低收入村64个、低收入农户1.2万户,均分布于山区,其自身的就业能力和投入能力根本无法适应沟域经济的发展。

而在这些表象背后,其实影响农民投入及社会资本进入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农村改革进程的滞后。和京郊其他区县一样,农村集体经济独大、效率低下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门头沟区农村经济发展,近几年尽管中央及北京市支农资金明显增加,但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京郊农村改革的不彻底,许多农村集体资产特别是土地没有真正落实分包到户,加上政策透明度低,集体经济独大导致的效率低下等问题,在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是愈发明显。

当前,山区大多数村的农民只能靠村里引进项目后的务工得到收入,而真正依靠土地获得的收益已难以维系生存。多数村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里,从未能够通过发展集体经济给农户分红,这已经极大地影响了村民参与沟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这也使得山区在实际的项目引入中,出于山区农村条件较差的历史原因,对社会资本,特别是实业资本的吸引力相对较小。据分析,进入到山区的投资者95%的目的是租地,并以建设红酒庄园、大棚、旅游景区、养老设施的名义大量兴建房屋,之后便是卖房走人,导致沟域经济发展的项目变相成了房地产项目,这种追求短平快的投资方式在近几年的山区沟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而引入这些投资山区经济虽能在短期有较大改观,但却难以帮助山区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可倘若不引入这些投资,则又会进一步加剧山区沟域基础设施匮乏、农民收入减少的死循环。

“死循环”何解?

在当前中国正致力打造经济升级版的背景下,门头沟的沟域经济也正闪现出一个改革再发展的“时间窗口”,这一次的沟域经济发展,显然已不可能再四处开花,而是强调集聚力量寻求某一点上的集中突破,切实体现其示范带动效应,这对于已经具有较好基础的门头沟而言,其实仍有较大机会继续引领全市山区经济快速转型。

若寻求某一点的突破,包括门头沟在内的北京山区必须整合现有支持建设发展的政策资源,加快提升重点沟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并按照政策集成、资金聚焦的原则,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一定成长价值的重点沟域,切实提升沟域关键节点的品质,加强主要道沿线走廊的产业培育和环境建设,积极开展沟域的整体招商引资,将一条沟域交由一家投资商进行整体打造。

第3篇

一、税收宣传在边远山区农村的重要性

(一)税收宣传是推进边远山区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农业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目前,边远山区农村逐步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边远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尚处于低层次、农村生产基础条件差、纳税人税收意识淡薄的状况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迅速推进。为了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出台了各种涉农税收优惠政策,作为直接与农村接触的基层地税机关,让纳税人第一时间知晓各种涉农地方税收优惠政策就成为我们抓好边远山区农村税收工作的关键,因此加强涉农地方税收优惠政策宣传成为推进山区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税收宣传是强化边远山区农村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的关键环节。通过寓教于乐、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适时开展税收宣传,加强宣传的感召力,使边远山区农村纳税人很直观地感受到自己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感受到税务干部为国家聚财的艰辛,真正形成心理认同感,从而自觉增强纳税意识。

(三)税收宣传是营造边远山区农村纳税人依法纳税环境的重要内容。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国家权力,依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无偿地强制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的分配形式。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规纳税的义务”,但是由于边远山区农村法制观念的弱化,导致征纳之间矛盾激化。按照传统管理模式,这种矛盾主要通过加强征管和稽查,加重处罚手段,增加税收违法行为的风险和成本来加以解决,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发现主要依赖惩罚和强制的传统模式必须改变,税收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诚信纳税度,实现边远山区农村纳税人自觉纳税,由此,加强对边远山区农村纳税的宣传和教育,让边远山区农村纳税人充分了解税法,为他们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建立互相合作的新型征纳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二、边远山区农村税收宣传面临的问题

(一)边远山区农村纳税人税收观念现状。一是边远山区农村个体经营者受环境、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影响,纳税意识较低,大部分纳税人不能够主动纳税,都是在税务机关催其缴纳时才缴纳;二是边远山区农村自然条件较差,导致信息闭塞,边远山区农村纳税人不能及时了解税收法律法规、政策;边远山区农村纳税人的法律观念滞后;三是边远山区农村宗族观念比较强,家族势力仍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如果对其涉税违法行为采取强制措施,就容易引起抗税事件的发生。

(二)边远山区农村税收宣传现状。一是税收宣传月宣传工作现状。一直以来地税机关对税收宣传月的宣传工作非常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税收宣传取得一定成效,城镇公民的纳税意识得到增强;但受自然条件限制,山区的税收宣传人员较少,使得对山区村屯纳税人的税收宣传未能普及到每个村屯,村屯纳税人的税收意识还是较为淡薄;二是日常税收宣传工作现状。目前,我们地税机关的日常税收宣传主要是以在办税厅进行宣传为主,辅之以借助当地电视台等媒体和税收管理员进行宣传,宣传覆盖面不够宽。

三、做好边远山区农村税收宣传工作的建议

对于广大山区农民来讲,税收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加强边远山区农村税收宣传,让“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观念深入纳税人,已成为税务宣传工作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如何做好边远山区农村税收宣传工作,笔者认为:

(一)建立税收宣传专业队伍。税收宣传是一项集文化素质、思想素质、业务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要靠具有一定综合素质的人员去组织,去完成。单靠税收管理员兼职,难以出色地完成宣传任务。因此,必须加快税收宣传专业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造就人才,培养人才,建立一支税收宣传专业队伍,把一部分思想成熟,业务知识扎实的税务干部安排到税收宣传岗位上,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通过宣传提高边远山区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二)针对边远山区农村现状,因地制宜进行宣传。因农民出身的个体户经营者和商贩,大多文化程度较低,我们要因地制宜做好边远山区农村税收宣传。一是不仅宣传税收法律法规、政策,还要把税收宣传资料事例化,将一些比较有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例印制成宣传资料进行宣传;二是在税法宣传活动中,可以把税收宣传口号、图画,印制成喜庆、吉祥的年画或日历等,散发给农民纳税人,让他们张贴在家中,这样便会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税收法制宣传教育。

(三)创新宣传形式。在创新宣传形式上做到寓教于乐。在边远山区农村税收宣传过程中,组织税收宣传专业队伍,应开动脑筋、拓宽思路,不仅可以采用传统的乡镇圩日发宣传资料、播放税收广播等税收宣传方式,还可以通过现场会、税法宣传文艺汇演等形式向山区县农民纳税人宣传税法,以有效提高税收宣传效果。

(四)在宣传内容上做到通俗易懂。由于边远山区纳税人受文化水平限制,对有些政策信息解读不透,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应用。地税机关应结合实际生活,针对边远山区纳税人疑难问题不懂、实际操作不会的情况,围绕广大山区县纳税人文化消费需求,由税收宣传专业队伍定期上门宣讲税收科学知识、法律常识,提供致富信息、税收法律法规咨询等服务,把过去专业化、术语化的宣传用贴近生活的语言表述出来。

第4篇

关键词:山区 农业 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c)-0239-02

1 山^特点及农业发展难点分析

1.1 自然条件较差

山区土地类型多样,林地、耕地、草地等土地类型丰富;水资源分布较广、水域多,且多河流源头;局地小气候受山区海拔高度、山脉走向、坡向和地形等因素影响差异较大。这些特点,一方面,能满足不同农业种养殖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增加了农业开发生产的困难。特别是山区土地以坡地为主、整体贫瘠,耕地以中、低产田为主,改造难度大、投入产出低;且面积小、相对分散,不利于农田基本建设、机械化耕作,也不利于集约化经营管理、规模化、技术推广。

1.2 生产力水平低

目前,山区生产经营分散,普遍实行一家一户承包经营方式,且多以传统农业为主;部分地区虽有农业加工企业、农业合作社,但多以小微企业为主,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科技含量相对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很难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进山区农业发展。同时,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水平低,特别是农业水利设施、机械设备老化严重,改造、重建难度大,更新、维修费用高,成为直接影响山区农业生产力提升的重要原因。

1.3 人口素质不高

由于长期受自然、交通、人文、传统等因素影响,山区农民思想认识普遍较封闭保守,“小富即安”的小农经济意识强烈,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十分淡薄,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严重不足;同时,因受过相对较高教育的农村青壮年普遍外出务工、工作,留在山区的多为老人、妇女、儿童等,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农业科技推广对象奇缺,严重影响山区农业科技发展,阻碍了农业产业升级换代。

1.4 服务体系不健全

发展农业根本目的还是实现农民增收,由于山区市场消费能力有限,农产品变现主要还是依赖城市市场,但在将农产品运到城里的环节上,山区农村物流、运输产业不健全,电子商务、产品直销等经营销售模式不发达,大部分地区农民还是传统的运输、销售方式,自己外销产品或坐等收购商上门,严重阻碍了农业市场化发展进程。同时,受制于交通、环境、科技等因素影响,山区农民离城较远,获取市场信息的方式、渠道、手段相对单一,信息获取数量不多,及时性差,加之受综合素质、资金、技术等因素影响,山区农民对市场的把握不够、判断不准、调整不及时,种(养)什么、如何种(养)全靠农民自己凭经验确定,很容易因农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直接影响山区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 山区农业发展策略

2.1 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产条件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在发展山区农业上,要坚持保护生态环境为先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选择适宜开发的项目,采取适度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最佳配比,保持山区生态资源的循环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开发之路。同时,应坚持把山区农田规划开发和水利设施配套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充分利用山区自然生态差异多样的优势。当地政府应主动牵头,尝试引入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源,实行“谁开发、谁保护,谁建设、谁运营”,逐步建立山区农业科学开发长效机制,科学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因地制宜抓好农田水利建设,解决土地零散分布、土地肥力不足及水资源分布不均、水利设施薄弱等现实难题,并逐步完善建设、管理、运营、维护机制,为实现山区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科技化、社会化生产创造条件。

2.2 转变传统理念,走出发展新路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想实现山区农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先解决山区农民的理念落后的问题,努力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农民。从目前农业发展的趋势看,农民已经不再单纯地是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而且还是农业生产的经营者;不仅要懂得科技、善于管理,还要掌握市场信息、懂得经营运作。因此,必须着力转变农民“自产自销、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并提高农业劳动者专业化、社会化的技能,通过教育培训、企业带动,使其逐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同时,随着居民消费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年来“硫磺姜、福尔马林白菜”等食品质量问题越发频发,绿色、放心的农产品受到市场热捧,特别是以消费者可亲自种植、采收为特点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更是发展迅猛,成为山区农业发展的一条崭新路径。山区应充分发挥自然风光优美、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建立集农业生产、观光旅游、生活体验等于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努力走出“自种自食,自产自销”的传统农业怪圈,开拓一条科学高效的绿色农业之路。

2.3 引入市场机制,实现产业发展

想要走好山区农业发展的道路,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原则。不仅要按照市场需求引导农民调整种植养殖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更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议当地政府应出台“激励政策”,培育或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采用“政府+企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政府出台优惠政策、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农民提供劳动力和土地,一方面,有政府、企业作为平台,农民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各种市场信息,获得先进的农业技术指导,避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提高生产的科学性,农业产品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能使山区农户与龙头企业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提高山区农业、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实现多方共赢。同时,应加强总体规划布局,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鼓励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快发展,逐步形成适当集中的特色产业、服务体系,实现支柱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

2.4 提升服务水平,建立保障机制

山区农业发展存在底子薄、基础差的“先天不足”,因此,需要政府继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的基本方针,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村的各项政策。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工作重心,进一步强化服务职能,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切实转变服务农业生产的方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并强化全程服务,重点完善农业技术研究、良种培育推广、农民教育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切实做好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市场开发等全方位的经营管理服务,更好地促进山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山区 小学 班级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067-01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而山区小学学生部分素质偏低,并且多数属于留守学生,缺少父母的关爱,有点认为自己将来没有出息,学习上也难以提高,这些严重地阻碍了他们的进步和成长。作为班主任,扮演着双重角色,即一线教师和一线管理者,如何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一、偏远山区小学教学的现状

我乡人口四万多,小学在校生三千人,留守儿童80%,留守问题层出不穷,教学质量每况愈下。

(一)办学条件简陋

国家非常重视偏远山区小学学生的教育问题,加大了对偏远地区教育资金的投入,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教学环境,许多偏远山区小学都更新了教学硬件和软件设施,丰富了教学资源。但是,对于改变偏远地区小学教学条件来说,这些资助只是杯水车薪。虽然这些小学都使用了较为齐备的教学设施,但由于这些设施存在质量问题以及损耗问题,也缺乏相应的授课教师和专业技术维修人员,致使偏远山区小学无法很好地使用这些设备,影响正常的教学。

(二)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我乡离市里最远,因此成为人才流失的重灾区,近几年每年都有几个教育精英外调或改行,成为名副其实的跳板。老师们的培训机会比较少,知识更新慢。

(三)班主任管理的方式方法单一

如今,我校依旧采用过去的小学班级管理方式,即“权威式的管理方式,老师就是权威”这种由上至下的管理方式,让很多老师只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不分场合、时间、地点、对象和事件,使用同一种单一的方式,并没有根据不同学生进行差异性管理,只是从单一的出勤率、活动的参与情况以及学生违纪情况、成绩等级来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在这种固定的、单一的班级管理模式下,学生们只能在老师规定好了的范围中学习、生活、成长,这就导致了学生发展存在着不平衡,这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产生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老师严重忽略了学生们的情感以及心理发展

长时间以来,因为在培养学生目标上所产生的各种差异,受到片面的、只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致使小学班主任对整个班级管理出现片面认识,他们只注重对学生成绩、纪律以及卫生的管理,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以及心理发展。在这种相对而言极为片面的管理模式下,小学生们只好盲目顺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生们到了高年级之后,独立性不断增强,班主任过于严厉的言辞让他们不断产生逆反心理。引发了他们的抵触情绪。像这种严重忽略学生情感的管理模式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极为不利的,导致到最后,学校培养出来的要么是“顺从型学生”,要么是“叛逆型学生”,那种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学生则少之又少。

二、优化山区小学班级管理对策

(一)班主任自身要提高内在的素养

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这种权威不同于上下级之间形成的行政权力,而是班主任知识丰富、能力超众、人格高尚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的使人敬佩的声誉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无形资本。班主任,首先是教师,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智慧的化身。这正是班主任权威的前提。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这种权威,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则学生是很难同他积极配合的。

(二)全面了解学生,有方向、有目的地管理

山区农村的孩子具有特殊性,他们父母在他们还很小的时候便外出了。可以说,他们童年是有所缺失的,由于他们家庭一般相距较远,并且离学校也遥远,这都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挑战。近年来山区农村优秀教师不断外调,加上学校条件差、设施落后,学生和家长不重视教育,导致学生人数不断减少。可以说山区农村班主任工作并不好做。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就要从实际出发、多渠道地尽可能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管理起来才能有方向。

(三)组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

笔者自当班主任以来,曾经采用过很多管理模式,其中既有“班长负责制”,也有“值日生负责制”,不一而足,通过经常尝试和实践,发现其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诸如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明确,互相推诿,重复管理等诸多弊端。由此,笔者尝试了“组长负责制”这种管理模式,除保留必需的班委外,将全班分为8组(视具体情况而定),8个组长各自管理自己辖区的学生,包括:收发作业本(避免丢失)、纪律监督(范围小,便于管理)、考勤、帮扶等一系列职责。然后在他们中选取值日生,轮流值日,监督组长。所有班干部又接受每个同学的监督,这样一来,很多之前出现的弊端基本上都得到了解决。当然,无论什么管理模式,都不是为了“处罚”而设立的,我们的爱要始终贯彻教育的全过程。以说服的教育为主,“动之以理,晓之以情”,适当处罚只是一种方式,它可以教育孩子们,人犯了错就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督促他们今后改正。

(四)帮助贫困学生,走出贫困阴影

在偏远的山区小学任教,免不了接触家庭贫困的学生,于是我常常用一句话来教育我的学生:“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拥有一颗懒惰的心。”这样激励他们去战胜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

新的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我们培养人才,更要求我们培养素质多元化,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这就对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工作效率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探索、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任务,使山区的孩子在特殊的环境收获更多知识。

参考文献:

[1]简学竹.做好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尝试[J].新课程学习(上),2011(04).

第6篇

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在石家庄的顺利实施,是否意味着可以在全国推广?工程实施之初的设想、实施之中的困难以及现行的情况如何?教育之于扶贫的意义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局副局长赵立芬。

工程设计初衷

《中国扶贫》:最初,是由谁提出实施山区教育扶贫工程的,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赵立芬:最开始的设计是由石家庄市市委书记孙瑞彬提出的,他丰富的阅历使得这项设计有深厚经验作为支撑。孙书记从邯郸到重庆等全国各地的调研使他清楚地认识到,给予式的扶贫终究是一时的、表面的、反复的,真正要想断了贫困的根源,必须要改变“人”的能力,而人的能力则需要通过教育的手段来改变、提升。这样一个过程绝不是2、3年可以完成的,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2011年,孙书记在调研石家庄山区教育情况时,来到了赞皇县最深山的长沙村,那里的一个小学是平房,教室里有4个孩子、1个老师,老师是深度近视,戴着镜片很厚的眼镜;另一个学校里是十几个孩子在一间教室里上课,属于复式班教学。孙书记感慨说:“再也不能让孩子们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学习生活了,再也不能让老师在孩子们渴望的眼神中无奈地坚守了,再也不能让山区人民因为没有知识而贫穷下去了!”就这样,市委、市政府决定从山区教育改革入手,实施山区教育扶贫工程。

落实教育扶贫工作机制

《中国扶贫》:工程具体是如何运作的?各部门之间如何协作、配合?

赵立芬:教育扶贫实施地区是深山区,扶助对象是弱势群众,涉及面广,难度较大。工程实施之初,石家庄市就确定了党委政府牵头,部门协作,统筹安排,全面推进的工作机制。

首先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组织保障体系。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指挥部,建立了党委领导、教育主导、部门协作、全民支持的工作机制。

其次是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工程建设和运转需要。该工程约需建设资金6.7亿元,征地资金1.9亿元。按照“政府投入一点、部门支持一点、企业援助一点、社会募捐一点”的原则,在市、县两级财政投入4.76亿元基础上,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支持,将工程项目学校纳入校舍维修改造、薄弱学校改造、校舍安全工程、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等项目。同时,不少企业捐款捐物,支持工程实施。

然后是保障学生享受良好生活条件。山区孩子大多数家庭比较困难,为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免费就学问题,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市教育局、财政局等部门多次会商,制定了项目学校学生生活补助和交通补助的比例和标准。从2014年起,在国家贫困寄宿生补助比例23%的基础上,市级财政每年再拿出2000万元,为56所项目学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交通补助,并形成长效机制保障落实。同时,各县通过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安排专项资金、调整分配比例等方式,向山区项目学校给予政策倾斜,保障学生在校生活质量。

考虑到低学段学生暂时难以适应寄宿制生活和学习,市里还规定根据不同年级适龄学生需求,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按需配备生活老师和宿舍、食堂管理人员,照看好学生的饮食和住宿,切实解决学生家长因转移安置带来的后顾之忧。

另外,还要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为全面加强工程项目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市教育局联合公安、卫生、交通运输等七个部门下发了《石家庄市山区寄宿制中小学管理办法(试行)》,对教育教学、安全、卫生、饮食、宿管、往返等各个环节提出了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规定要求。各项目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学生食堂、餐厅、浴室、宿舍、冬季取暖等生活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了教学和生活服务功能,尽可能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同时,我们联合市直有关部门多次对项目学校进行拉练检查和现场观摩,不断督促各学校确保规范运行、管理上水平。

最后是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着眼于建名校、树名师、育英才,制定了城乡学校帮扶机制,市内与山区学校结对互助,对口帮扶,帮助山区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教师业务理论素质。目前,56所项目学校已与市区优质学校一对一结对,全部教师完成了一个周期的轮训,由特级教师、省市级名师、省市级骨干培训教师、教研员等组成的名师团队,保证每月3-4天深入到山区学校,培训各科中小学教师。

《中国扶贫》:目前项目的实施情况如何?

赵立芬:截至目前,56所项目学校已全部投入使用,累计投入资金6.7亿元,竣工总面积40万余平方米,共转移安置深山区学生36388名。同时,山区6县职教中心教学楼、综合实训楼、宿舍楼等教育教学设施均进行了改造、提升,山区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通过工程的实施,山区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学校布局更加合理,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更加优化,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功能更加完备,山区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城乡教育差距逐渐缩小。

目前,石家庄山区的教育水平已经提前10年达到,并且超过了全市的平均教育水平。2013年,6个山区县之中的井陉县高标准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验收,平山县通过了河北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验收,这充分证明了实施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是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补长短板的重要措施。同时,目前唯一一个已经有毕业生的项目初中――赞皇二中,今年普通高中升学率达75%,同比增长103%,剩余25%的学生全部进入职业学校。

目前,项目学校安全、卫生、宿舍、食堂等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层级管理制、岗位责任制、目标考核奖惩制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学校运行管理日趋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一批项目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经过探索与尝试,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品牌,为形成具有山区特色的寄宿制学校管理模式奠定了初步基础。

随着项目学校学习、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家长对子女进入新学校后,学得好、吃得饱、住得舒适感到十分满意,对子女转移安置到中心小学、初中寄宿制学校就读表示支持与认同。由于学生集中食宿就读,许多家长从照顾孩子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更多地开始外出打工或进城务工,有的在家门口办起了致富项目,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山区百姓的致富渠道。

读书改变命运 教育挖掉穷根

《中国扶贫》:您认为,石家庄的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有没有可复制性?若想实施类似的工程,关键是什么?

赵立芬:我认为是有可复制性的,观念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无论一个地区的贫困人口有多少,贫困面积有多广,领导层、基层都要有统一的观念和认识,要确保教育扶贫的意义能够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只有如此,才能统一思想,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才能上行下效,才能有效地推进工程的发展。

以石家庄“山区教育扶贫工程”为例,孙瑞彬书记就多次在讲话中提到教育扶贫的意义,这对于基层的领导干部是一个方向上的指引。他还多次动员企业来一起参与,在他的动员下很多企业都献出了爱心,例如河北银行为赞皇县野草湾小学捐赠了200多万元,近期还捐赠了电脑等教学设备;北人集团为赞皇二中捐赠了桌椅,等等。

《中国扶贫》:您认为教育之于扶贫有着怎样的深远意义?

赵立芬:石家庄的实践证明,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是一项推动教育公平,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一项从根本上解决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战略决策,也是一项促进城乡统筹,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探索之举,“一举三得”,意义深远。

一是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题中之义,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体现。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从石家庄市西部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看,山区学校布局不够合理,教学点多、规模小,学校基础设施差,教学功能不完备,教师队伍结构失衡,城乡间教育教学质量差距较大,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山区教育的发展,影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实施山区教育扶贫工程,让山区孩子集中到县城或中心乡镇,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有助于改善山区办学条件,优化山区学校布局,提升山区教育质量,有利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推动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是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把扶贫与教育紧密结合,抓住了山区脱贫致富的根本,是一项脱贫工作的战略性创举。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山区教育扶贫工程着眼于从优化教育这个起点开始,用良好的教育提升人口素质,让山区孩子接受全面优质的义务教育和现代文明的熏陶,真正实现教育好一个孩子,挖掉一个家庭的穷根,改变贫困孩子和家庭的命运,建设一个新的幸福家园的目标。

第7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发展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民俗文化、农村风光和农事活动为吸引,以满足旅游者回归自然和娱乐休闲为主要目的一种生态性旅游方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市形象,促进产业转调升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假日经济的产生和成熟,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休闲农业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

一、 做法及成效

烟台市福山区拥有大樱桃之乡、书法之乡、鲁菜之乡三大国字号名片,也是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和中国首位太空女教师王亚平的故乡,区位优势明显,乡村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福山区依托便利的区位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力度,促进了以民俗节庆、果蔬采摘、休闲农业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蓬勃兴起,形成了三个新亮点。

一是乡村旅游初具规模,发展势头强劲。依托优势资源,深入进行品牌打造,乡村旅游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转变。据统计,目前全区创建张格庄镇、回里镇2个省级旅游强乡镇,回里镇善疃村、东厅街道丁家夼社区、高疃镇曲家村、张格庄镇楼子口村等7个省级旅游特色村,鸿润科技生态园、福昊庄园、蓝湾有机蔬菜生态园、一得山庄等5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双龙潭樱桃谷等8个省级精品采摘园,创建数量和规模位居全市前列。依托“大樱桃之乡”品牌优势,福山区从2007年开始连续举办八届烟台大樱桃采摘节,年接待游客从最初的2.3万人次增长到目前的20万人次,累计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6亿元,拉动农民增收3.2亿元。

二是乡村旅游内容丰富,特色日趋明显。从发展类型上看,福山区的乡村旅游主要有三种发展模式:一是休闲采摘型。福山区是烟台市大樱桃和草莓的主产区,也是烟台苹果的发源地,目前发展大樱桃种植面积10万亩,草莓种植面积1.1万亩,蔬菜2万亩,苹果2万亩,各类采摘园50多个,大樱桃、草莓、蔬菜采摘已经成为烟台市民重要的近郊游休闲项目,乡村休闲采摘游持续时间长、品种多,贯穿了春夏秋冬四季,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二是休闲农庄型。主要利用特色农业资源,以高科技农业为载体,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集观光、体验、教育旅游于一体,吸引游客学知识、采果实、品美味。如,张格庄镇文家村的福昊庄园,由有机蔬菜种植园、四季果园、大樱桃采摘园、私家菜园、农夫果园、青少年户外运动科普基地等项目组成。三是休闲垂钓型。福山区水系资源非常丰富,境内有门楼水库、黑石水库、善疃水库、磁山水库,以及大沽夹河、清洋河等大小河流32条,总长403公里。为鱼类繁殖、生长提供了优良场所。垂钓品种也很丰富,主要有鲫鱼、鲤鱼、花鲢、黑鱼、青鱼、白鲢等10多个品种。据统计,每年到福山区垂钓的游客约20万人次,而且每年呈15%的速度递增。

三是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快速破题,发展后劲十足。近年来,福山区对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大力培育以国露寺为龙头,以鲁菜美食街、王懿荣广场、狮子山旅游度假区等为支撑的乡村文化旅游项目集群,初步形成了集佛教文化、生态休闲、餐饮垂钓、观光游览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旅游产业体系。福山区今年的重点项目名单中,商贸旅游项目达11个,总投资达309亿元。一批旅游文化重点项目的陆续开放运营,全面拉开了“大旅游、大发展、大产业”的发展框架。

二、 问题与困难

目前,福山区乡村休闲旅游接待能力和经济效益逐年提高,但从全市、全省范围看,福山乡村旅游起步晚、基础弱,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一是缺乏整体规划。目前,福山区乡村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全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尚未编制,缺少全区层面的统一规划指导,乡村旅游项目以自发建设为主,导致乡村旅游发展盲目,项目布局分散,管理水平偏低,行业标准和规范缺乏,规模和品牌效应不强。

二是缺乏政策扶持。调查发现,旅游项目的特点是开发占地面积大、地域广,牵扯土地多为耕地、山地、林地,进而涉及到土地规划、用地性质调整等问题,成为项目推进的主要瓶颈。如,高疃镇的磁山度假区规划用地2000亩,因解决不了土地指标问题,项目推进困难。同时,旅游项目多处在自然风光较好、位置偏僻地段,项目启动前需镇街政府在交通、电力、水路管网等予以配套,前期投入较大,单靠镇级政府财力难以支撑庞大的建设费用。

三是发展层次偏低。总体来看,福山区乡村旅游还大多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常规项目上,旅游产品雷同,项目功能单一。如,每年3月份之后,福山区以及周边县市区的采摘游活动如火如荼,从草莓采摘到樱桃采摘再到蓝莓采摘,乡村采摘游可谓“遍地开花”。据统计,福山区各类采摘、农家乐活动占到了乡村旅游接待总量的80%以上。如何避免同质化,挖掘特色,打造精品,是福山区乡村旅游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是营销方式单一。近年来,虽然福山区对乡村旅游发展比较重视,采取了多种方式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但受思想观念、经济条件限制,营销模式单一,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缺少对产品的高层次包装、营销,尚停留在媒体报道、举办采摘节庆活动等方面,创意营销力度不大。

三、对策与建议

从我国休假制度看,全年115天假期有101天是2―3天的短假,城市近郊休闲旅游成为市民首选,周末短途旅游市场潜力巨大,福山拥有特殊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为乡村旅游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第一,抓好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对照烟台市对福山区城郊游憩带的定位,尽快编制福山区的乡村旅游总体规划。结合福山区实际,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型一策”的思路,打造功能互补,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区,建设一批乡村旅游精品和亮点。特别是在规划中更多地融入文化元素,将福山的民俗文化、鲁菜文化、佛教文化、甲骨文化、樱桃文化等元素融入到乡村旅游规划之中,围绕挖掘文化资源,根据不同村居特点,发展风格各异的村情文化。

第二,抓好乡村旅游基础建设。做好乡村旅游区与主要交通干道的连接,将城市公共交通向近郊乡村旅游点延伸,开通乡村旅游公交线路。目前,我省出台了《乡村旅游经营业户“改厕改厨”奖励办法》,对全省包括分散经营业户在内的乡村旅游经营业户给予奖励,下步应借助全省“改厕改厨”的扶持政策,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进行一次全新升级,大幅度提升福山区农家乐的接待质量。

第8篇

教育文化建设

确立素质教育目标,并以之为导向,开发潜在课程,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规范了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基矗。

1、确定素质教育目标。做学习的主人(乐学、多思、善练、勤奋),做生活的主人(惜时间、重技能、善运用、力进取),做时代的主人(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求创新)。

2、制定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歌。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校训(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校风(乐教、乐学、拼搏,拓展),教风(敬业、爱生、严谨、创新),学风(好学、多思、善练、勤奋),校歌(《朝霞映照着美丽的校园》),并认真落实校风建设工作,优化舆论环境,激发拼博拓展精神,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搞好物质文化的建设。物质文化的内容是净化、绿化、美化校园,完善设备设施。我校位于新塘镇的中心地带,拥有占地面积15508平方米的校园,(教师宿舍含内),建筑布局合理,设计新颖,楼寓同走廊连成一体,楼前室后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宜树则树,各室具有隔音、通风、采光功能。标准操场,运动场,小生物园等环绕错落,“七室”“一潮设施设备按一类标准配备,还增设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电教室、电脑室、语言实验室、自然实验室。一年多来,我们向社会宣传尊师重教的思想,游说社会各界支持学校,自筹六十多万元(政府投资、集资四百多万元基建款不含内)投入新校舍的环境设施和教学设备。一间设备较完善、环境优美、向心力强的花园式学校已初具规模,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矗(广东柏宁)""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办出山区学校的特色""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办出山区学校的特色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山区农村中小学,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我就沁水山区的实际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山区的实际对办学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我们沁水山区的实际最大特点有3个:一是地面辽阔,村庄分散;二是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三是资源丰富,人才奇缺。全县300里河山,400万亩面积,50万亩耕地,21万人口分居在2622个自然村中,其中6户以下的就有644个,真是“一去二三里,烟炊四五家”。每个山村平均17.5户、80口人,尽管全县中小学达到700多所,3.4个村庄也才能平均1所。10个学生以下的单师小学占36%,其中5个学生以下的小学就有165所。这样的实际如何办学就很值得研究。加之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直接影响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全省的贫困县之一。不过随着侯月铁路的开通,交通状况将得到很大的改善。沁水县是沁水煤田的一部分,含煤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4%。“地下有黑色宝库,地上有绿色银行”,具有林、牧、煤、铁、蚕五大优势,但由于人才奇缺,致使长期以来“端着金碗讨饭吃”。如何适应山区需要办学,培养各种实用人才,这就尖锐地提出了改革办学模式的新要求,和怎样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问题。

二、办好“三型”学校,加强素质教育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为了推进“普九”,我们针对沁水山区实际,实施“科教兴县”战略,采取边实验,边总结,边提高的办法,在全县大力提倡办“三型”学校,即:综合型的复式小学,集中型的寄宿制小学,技术型的乡镇初中。

所谓综合型的复式小学,就是10个学主以下的三级复式小学(村小),提倡办成提高农民素质、为农民致富服务的综台型复式小学。就是把一个山村的几个学校、几种教育融为一体,统筹安排,统一管理,使其彼此渗透,互相贯通,协调发展,即普通教育(含幼儿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三管齐下,三种教育一齐抓,实施“农科教结合”“村校一体”。这样做的最大好处:一是提高了办学经济效益,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减轻了农民办学负担。

三校合一校,男女老少一齐教,三校开支变一校,农民负担大减少。二是发挥了学校内在优势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一个综合型复式小学就成了几个山庄几户十几个人家的大组合,男女老少,互教互学,“超前反刍”,共同提高。三是在一个学校实行三教统筹,就从根本上加强了职业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四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自然地紧密地结合起来了。五是综合学校担负了对农民进行终身教育的任务。使成人教育强化了计划性、系统性、实用性、长期性,把提高农民素质落到了实处。六是参加者又是办学者,学校的许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所谓集中型的寄宿制小学,就是小学1--3年级低段办村小,4、5年级高段实行联村办寄宿制小学。服务半径一般10华里左右,远看15--20华里,全县119所五年制小学,寄宿制小学就有90所,占75.6%。这样做,减少了复式小学的层次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保证了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尤其是小学高段办成单轨和多轨制的单式班。师资力量相对集中了,学科教师配套了,能按照国家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但四五年级复式教学就不行,学生小学毕业了,但没有真正达到小学毕业的程度,办寄宿制小学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特别是在上好文化课的同时,也有时间、有师资、有条件上好体音美、自然常识、劳动技术,也能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近2年来,各乡(镇)又都试办了1--2所包括低年级在内的寄宿制小学。办这样的寄宿制小学难度较大,只能成熟一个办一个。因七八岁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离开了父母,首先要解决好吃、注玩、睡,卫生保健等问题,才能保证学习好,使家长放心。办好寄宿制小学,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一要建立一支具有特殊素质的管理队伍,校长要有统筹全局的艺术,要有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班主任要把温柔体贴、一专多能、忍耐持久,归结为一颗赤诚的“爱心”;后勤人员思想觉悟要高,烹调技术要强,服务态度要好。二要针对寄宿制小学的特点,采取特殊的管理办法:建立“董事会”,民主管理学校;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学生伙食;开辟多种渠道,丰富课外生活,强化纪律教育,培养学生自治能力等。管理问题解决好了,寄宿制小学就会有效地推进山区普及义务教育,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

所谓技术型的乡镇初中,就是农村中学必须面向农村,为振兴农村经济培养各种实用人才。我县的做法是:一、普通初中带有专业性,认真上好劳动技术教育课,切实做到教师落实、教材落实,时间落实、基地落实。劳技课不及格者不发给毕业证书。二、教学、科研、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学生把理论知识用于生产实践,真正成为有文化有技术的劳动者。三、实行初三分流。就是初中阶段一进入级,就由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方面协商决定,把学生分为回乡就业的“职业技术教育班”和准备继续升学的“提高文化基础知识班”,由学生自愿报名,分别编班就学。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有利于大面积发展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为农村培养各种实用人才;有利于解决“3+1”难以解决的题(经费、住房、教师等);四、进行多种形式的爱农教育,诸如:深入农村调查,往届毕业生回校作模范事迹报告,成立学农科研小组,学校附设回乡学生短训班等。

沁水县通过“三型”学校,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每年都要为农村输送3000多名具有一技之长的各种实用人才,为振兴沁水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加之党的富民政策在农村的进一步落实,沁水山区在脱贫的道路上一年一大步,一步一层天,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14元,是前的20倍。同时,沁水县的中小学教育也为高等教育输送了一大批合格新生,今年高考达线80人,创历史最高水平,晋城市的文理科“状元”也都出在了沁水,有2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录取,成了沁水有史以来的大喜事。人家都说,“‘三型”学校出人才,素质教育出人才,既出脱贫致富的人才,也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人才。

三、办好山区特色学校应重视的问题

1.提高认识问题。有人说“三型”教学“不正规”。我认为,正规不正规不能看形式不看实质。看实质,就要看山区的实际,看山区教育的普及,看山区农民素质的提高,看山区学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只讲“正规”,山区不能脱贫致富,那再“正规”的学校也是没有价值的。所以,振兴山区经济,必须办具有山区特色的学校。这既要解决群众的认识问题,更要解决好“政府行为”的问题。

2.师资队伍的素质问题。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好“三型”学校必须建设一支具有“一颗红心,多种本领”的教师队伍。“一颗红心”,就是要有扎根山区办教育,无私奉献育新人的思想。“多种本领”,就是要适应山区学校需要,成为教学上的“全把式”,不论哪个年级、哪门学科都能拿得起。特别是单师小学,既会当校长、当教员,还会当干事当工勤人员,身兼多职,又得多能。

3.组织管理和改进教法问题。综合型复式小学,既要办普通教育的复式班,还要办成人复式班,统一学政治,分级学文化,结合专业需要学技术,解决好成人教育的分散性、流动性、专业教育多样性的问题。初三分流同样存在教学计划、教师配备、专业设置、实习基地筹问题。这就必须敢“闯”、敢“冒”,走出自己办学的一条新路,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9篇

[关键词]川西北;山区农村产业;林果业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4-0089-02

一、相关研究概述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贫困山区农村产业研究代表性的有:陆远权(2009)指出西部贫困山区的农村工业发展落后,第二、三产业的比例较低,商品经济尚不发达并提出对策;李建强(2009)指出了贫困山区农民自身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马征杰(2010)以陕南汉中市为例,介绍了秦巴山区庞大的贫困人口数量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正确处理好人口、生态、环境发展关系的对策和建议。可见,贫困山区农村发展状况在近几年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三次产业比例仍不协调,以第一产业为主,整体上滞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很少有学者针对川西北贫困山区进行研究,本文以川西北贫困山区的典型—青川县为例,探讨川西北山区农村如何进行产业选择和后续发展问题。

二、山区农村产业选择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不同区域的自然基础条件不同,产业的选择不能脱离了本区域的实际情况,要深刻认识到资源优势与不足。川西北境内群山起伏,耕地面积相对不足并且质量低劣,特别是“5·12”地震后,水土流失严重,但是该地区生物资源得天独厚,特别是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

2.可持续发展原则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威胁,强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川西北农村在进行产业选择时要密切关注该产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应以及经济效应。

3.有利于农民致富原则

据调查,川西北贫困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4000元左右,如何让农民增收、发家致富应成为各种政策实施的出发点。

三、青川县农村产业的选择

青川县应深刻认识到本区域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山区非耕地资源,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林果业,在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农民增收的同时也要保护好环境。

1.地理环境决定了林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由于受地质构造的影响,青川县内江河纵横,切割剧烈。“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三年两洪涝,十年九干旱,年年灾情多”是青川县农业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并且耕地质量低劣、农作物增产的潜力小,全县的耕地主要分布于坡面,而绝大多数旱地没有灌溉条件。这些不利于种植业发展的因素,却适宜林果业的发展,加之境内是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日照适宜,立体气候明显,为林果业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自然地理环境。

2.林果业是山区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

根据对青川县7个乡镇的90户农家339人的抽样调查资料,整理出了地震前家庭经营的收支表,根据公式:投资报酬率=利润/投资额,得出2006年种植业的投资报酬率为62.2%,林业为278%;2007年种植业的投资报酬率为-17.6%,而林业为218%。可见林业使农民收入增加的空间很大,林果业的产业化有利于将青川县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之林果业的开发有利于土壤改良,增加土壤肥力,也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四、青川县林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资金和技术短缺

林果业开发牵涉面广、涉及农户多、占地范围大,要想把林果业做大做强,尤其是当作主导产业来做,需要一定的资金和技术作为依托。从果树的选址、择种、育苗、栽培、剪枝、嫁接到病虫防治,都离不开资金和技术的支持,而目前县级财力薄弱,财政投资力度不够,农户融资较困难,导致许多农户无法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和更新生产设备。此外信息流通缓慢,新技术推广力度不够,也需要资金和技术支持。

2.农民受教育程度低,观念陈旧

在对青川县7个乡镇的实地调查中,随机抽取340人,其中小学以下学历占38.6%,初中学历占24.8%,高中学历占9%,大学学历占4%。山区村民大多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较低,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只顾眼前利益制约着农民生产投资的积极性。

3.林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青川县还没有果树标准化管理的专门机构,也没有龙头企业拉动,特别是青川县的林果市场还没有发育完善,政府在产业发展前期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不高导致果品的产量和质量良莠不齐。

4.林果产业发展中后期阻力大

生产周期长、市场反应能力差、风险较大是林果业生产的显著特点,而农民本身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这种关系决定了林果产业在发展的中后期会遇到较大的阻力。此外自1986年起,青川县加大了退耕还林的力度,耕地面积的减少,从短期来看,势必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农民的收益,此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不仅影响当地农民继续发展林果业的积极性,还直接影响退耕还林的成果以及当地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五、青川县林果业发展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农村信贷保障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发展林果业首先需要资金支持。据调查,种植1亩猕猴桃每年要花费约3000元,种植1亩苹果则需要1700元~2000元。而农民能用来抵押的物品很少,一般农户小额的信用贷款很难得到金融部门的支持,特别是“5·12”地震后,县级财税收入下降,而短期农业贷款增长了约27%。目前青川县主要从事农民贷款业务的是信用社,贷款的额度非常有限,还没有专门的信用担保机构。只有建立健全农村信贷保障体系,设立专门针对果农的贷款制度,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如实施减免利息政策,以未来的林果收益作为抵押物品,解决农户的资金问题,才能坚定农户发展林果业的信心,全力推进山区林果业发展。

2.政府提供统一培训,给予技术支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目前青川县农业长期从业人员约有80人,林业生产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约10人,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政府应提供技术支持,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举办各种果树栽培技术培训班,请专家和技术人员下乡到林地现场进行指导,使农民都能掌握育苗、种植、嫁接、栽培技术,帮助农民靠科技致富。有条件的在乡村设立生产技术工作站,不仅可培养技术人员,更能促进新技术的传播和推广,提高单产量,创造更高收益。

3.完善配套政策,保障林果业的健康发展

配套、完善的经济政策不仅对因开发林果业利用土地资源而产生的副作用进行有效的防范,还能保障林果业开发区农民基本生活需求,特别是解决了林果产业发展中后期阻力大的问题。当然,在制定政策时要尽可能考虑多方面的不利因素,防患于未然,同时在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予以修正和调整,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来保障林果业的有序发展。

4.完善经营体制,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完善经营体制,主要强调的是产后收购、加工以及销售等服务工作,也包括产前育苗、肥料及农药的供应和产中的护理和病虫防治工作,逐渐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林果产业主要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保鲜问题是关键,可以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的保鲜技术或者引进先进的保鲜冷冻工业设备和技术,同时加强生产中的监督工作,以便于问题的及时处理。产后销售可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形式。目前青川县的林果市场还没有发育完善,政府需要加强引导,制定科学的农村结构调整规划,帮助农民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在林果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政府应充当监督角色,促进林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陆远权,蔡扬波.西部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8(3).

[2]李建强.做好贫困山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J].中国集体经济,2009(12).

[3]马征杰.秦巴山区贫困人口现状与经济发展矛盾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24).

[4]来亚红.浅议区域生态农业主导产业选择应遵循的原则[J].现代农业,2006(4).

[5]王娜.河北省燕山地区林果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9,28(1).

Abstract: The site investigation on impoverished mountainous areas of the Northwest Sichuan reveals that rural industry presents inferior Hierarchical structure state and productive structures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are not reasonable inside the three industries. How to do industry selection and promot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impoverished of the Northwest Sichuan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ealization of shaking off poverty and getting rich of peasants.

第10篇

关键词:山区配网;可靠运行;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当前,新标准的电气化县与山区村的范围在不断发展中,建设山区农村用电标准和需求有所提升,深入地研究影响配网线路可靠性的问题,采取有效组织管理与技术措施,才能提高山区农村供电可靠性。这样可以为供电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表率作用,充分支撑着地区经济的正常发展。

二、山区农网配网线路的可靠性现状

(一)山区供电可靠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难适应

当前中国山区配电网络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一方面农村地区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力供应系统,另一方面其配网线路可靠性水平与世界上先进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难以适应国家山区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二)山区配网线路缺乏运行管理与维护

目前县城公司实施了区级改革和体制转型,现代化供电部门的管理模式逐步在更新,供电部门实行班组制的管理方式,运行维护工作者相对较少,还有运行线路管理工作者思想素质和技术水平欠佳,若分工不明确、协调不到位,会给线路运行维护与组织管理造成难到位、难及时、难迅速的现象。

(三)山区农网线路跳闸和设备故障问题突出

山区农村配电系统运行的最大问题是线路跳闸和设备故障,设备残旧、防雷设施落后、放射型供电半径长、继电保护不匹配、配电网设计不合理、设备维护不到位等,主要体现在抵御恶劣天气能力差,可转供率低,而且还体现在严重的暴风暴中,从而影响山区电力线路的稳定安全运行和用户正常的电力使用。

(四)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相对缺乏

未实现故障自动隔离、实时监控电网与恢复供电监测,管理负荷等自动化,自动化事故处理程度偏低,费时且复苏缓慢;设备管理、数据采集、故障管理、电源管理等技术标准和管理方法相对滞后。

(五)配电网结构欠缺合理

山区配网尽管经过以往大范围的农网改造已逐渐得到完善,但是因受到资金的限制以往改造标准相对低,再加上它已经运行了十多年,设备老化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配电线路状态的自然延伸,直径小、供电半径长,未能形成“手牵手”供电,其抗灾性能差。

(六)经济性和可靠性联系不密切

山区配网的运行可靠性管理,主要对供电企业本身基本形成一种约束,还未能完全做到经济性和可靠性的相互结合,对经济的评价和分析没有注重。

三、提高山区配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组织管理措施

(一)创建一个可靠的组织管理系统

运行可靠性是一个综合的管理任务,需要员工的关心、领导者重视,同时需要不同部门间的配合与分工;制定可靠性管理体系,实现管理目标的可靠性,目的是分配到相关部门,形成一个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在每月及季度进行分析运行的可靠性,并形成报告作为下一季度的指导工作。

(二)加强线路巡查、评估设备

不断加强线路的巡查,设备早期的检测与设备缺陷的消除,利于减少停电事故;开展山区配电设备评估考核,为配网技改项目立项提供依据,指明下阶段配网改造的方向;另外应加大处理线路通道的工作,线路清障工作要前后分期地进行,砍掉供电线路走廊范围内的树木,线路的跳闸次数才会逐步地下降。加强防雷设施维护,定期进行接地网电阻摇测,提高防雷设施使用效率,降低因雷击而发生设备故障情况。

(三)采取自动化综合处理,保证处置准确及时

故障排除的速度直接影响到供电的可靠性水平,采用全面的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故障检测、准确定位、网络重构、隔离故障与供电恢复;采取故障信息的采集处理对不同的故障检测和定位故障点,一次性绝缘故障系统结合使用,完全恢复供电的远程控制。

(四)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来管理计算机

山区配电网络结构相对较复杂,大量不同类型设备,网架结构与运行模式的变化,采用GIS技术实现了配网的管理是很好的选择;GIS配网有对配电网络运行轨迹的量化探究,同时也有对地理空间信息的研究,这是基于地理背景信息,对设备与配网的正常运行实现空间化管理,支持数据输出输入、编辑存储、管理查询,分析和决策等功能。

(五)建立完善山区可靠性运行管理体系

重点进行人员培训,并建立和完善用户的停电基本数据收集和统计管理系统,按山区供电运行可靠性的管理办法,用电力用户程序的可靠性评估系统,来衡量管理工作用电运行可靠性,逐步提高用户停电时间及时、准确及完整的数据统计,利于指导当前工作。

四、提高山区配电线路运行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一)建立配电网络自动化

1 科学和理性的选择,以适应当地的综合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配电自动化实施了一系列控制措施之时,要进行加强实时状态,开关频率,负载状态的监测,对趋势动向的数据及时采集,实行网络化管理,制定优化的解决方案,以提高供电运行的可靠性。

2 利用配网自动化,开展山区用户与水电站混合配网线路水电站端自动化改造,安装与主线继电保护匹配的频率电压自动保护装置,实现配网线路自动重合闸功能投入百分之百。

(二)中性点接地的科学应用和相关技术支持

由于电缆被广泛使用,越来越高的对地容性电流,中性点运行模式的变化和配套技术,提高了系统的过电压对设备造成损坏,减少造成的设备损坏事故,提高馈线自动化对单项接地出现故障判断水平的技巧。

(三)尝试使用绝缘架空线或铺设地下电缆

在人口相对集中、树行之间明显突出之处,若果得到当地政府的协调,可以最大限度地尝试使用绝缘架空线或铺设地下电缆,这不仅降低了风暴造成的停电,前且也极大提高了供电运行的可靠性。

(四)开展设备状态检修,重视施工及检修质量

广泛使用先进的统计技术与传感器、光纤传输、信号采集等新技术和对设备状态进行维护,对设备定期检修体制的合理建议应保留好,执行操作标准化与优化施工计划。建设与维护质量,是加强配电网络可靠性运行十分重要的环节,一定要严格要求施工企业和现场应该提供定期报告,以防止发生意外;但也要加强巡查线路和检控,并主动参加各种道路、城市规划与建筑调查,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的建设,改善带电在线监测,加强发现故障和判断的能力。

(五)积极展开带电作业

在扩大山区农村电网建设过程中,带电作业应全面的进行开展,其电气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应该经常检查、测试与维修,而带电作业是预防停电检修,确保正常稳定运行供电的有用技术措施,在山区农网中,因为其10kV的线路大部分是树型、放射型的供电网络,环网供电率相对偏低,而且10kV的线路大都是架空线,如果进行带电作业消缺架空线的不足更新刀闸与开关等工作时,带电作业效果有着明显的改善。

(六)合理设计分段智能开关和转供电开关

在山区配电网以架空线路为主,而且未实现自动化的情况下,针对山区放射性、供电半径长等特点,如何合理配置配电线路分段智能开关和转供电开关设计显得非常重要,在固定投入中,同时提高配网可转供率和减少故障停电范围。

既能利用智能开关判断线路前后级故障情况,又能快速实施转供电,减少因故障停电范围。

(七)先进的故障定位仪和防雷设备

当前,研发的配网线路故障定位仪越来越多,使用简单、有效,关键成本投入较低,适用于山区配网,逐步开展普及使用。配网线路发生故障,能快速判断故障点,缩短故障巡查时间。在粤北山区,雷电是电网安全运行最大敌人,每年约50%的配网线路遭受雷击破坏,直击雷破坏更大,单纯依靠线路安装氧化锌避雷器很难抵御直击雷的影响。在雷区配网线路杆塔上安装避雷针,更有效避免直击雷对线路的影响,减少因雷击而造成电力设施破坏。

结语

当前,山区农村电网的改造工程不断在升级中,配电网络的现代化水平要求也得到提高,各种管理工具的逐步深化能够加强改善,山区农网可靠性运行管理方面取得了质的飞跃,供电可靠率大大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通过科学规划、技术革新对电网进行深层改造,逐步提高配电网络运行的可靠性,使山区农村电网向着更安全稳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第11篇

幽静的京北山区,在静谧中忙碌,在沉寂中耕耘,朝花夕拾,勤劳的北京市怀柔区汤河口镇统计人一如往昔地书写着山区统计人的独特人生。

心灵的洗礼

汤河口统计所与西帽湾村联合开发了一片农业试验田,春夏之交,大家利用周末和傍晚下班的时间,在田地里种植紫薯、花生、玉米等作物。秋季,迎着夕阳,我们去田里收获劳动果实。山区统计人以此作为在实践中探索提高农村统计工作的新途径,统计所从所长到所员都亲力亲为。从播种开始,大家一起亲历农作物生长的整个过程,真正深入基层,体验劳动,贴近生活,从而对农村统计工作有更深入地了解,对全年粮食产量、设施农业生产等有更直观地体验。

每天,我们充满激情地耕耘着自己的事业。开始的时候,由于离开农村很多年了,望着曾经熟悉的田间劳作情景却备感陌生,双手不知如何使劲。慢慢地,汗水不经意地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滴在地上,润在土里,更流在心田。傍晚劳作下来,在回单位的路上,虽然身体疲惫,但一路上却有笑语陪伴,言语之间流露的是辛苦,更是对收获的憧憬。

秋意渐浓,试验田也迎来了收获,满怀喜悦的我们在下班后的第一时间跑到田里。“花生,这是我种的!”言语中尽是自豪。就这样,试验田成了汤河口统计人的另一个“战场”,一个心灵洗礼的地方。

认知的成长

汤河口统计所从身边的数据开始,了解真实的农业;从播种起航,夯实农业知识。从事农经统计工作的大多数人是在城市中成长的年轻人,他们对农业的相关知识并不了解,因此试验田的开辟,让基层统计工作者贴近了农村生活,了解了农业知识,对粮食作物的预产、实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能够更加准确地计算出粮食产量;从收获入手,加深计量印象,使统计人员能够深入了解农业生产情况,掌握农村及生产单位的统计动态,摸清本地农业生产的底数实情,取得第一手信息资料;从过程了解,把关每个数据,通过亲历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不仅让基层统计人员了解到耕种的辛苦,也使他们对数字背后的故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山区统计人用田间的劳动,丰富着每日的工作与生活,不一样的平淡滋润着枯燥、乏味的山区生活;山区统计人用自己的情感,感受着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见证着汤河口镇农村经济发展的时时刻刻!

第12篇

关键词:山区小学 数学 课堂教学 改进策略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全面的实现义务教育,使所有地区的孩子都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山区,由于受到经济和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不够重视小学数学教育,如何提高山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改进课堂教学的策略,使山区的孩子能够受到良好的数学课堂教育是所有教师应该探索的问题。

1 山区小学数学教育面临的现状

1.1山区教学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山区由于地势偏远,经济比较不发达,因此教师人数较少且普遍学历偏低,这就导致山区数学教育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专业素质以及能力不足。山区的不发达使得一些年轻的高学历的教师不愿意去任教,因此山区的小学数学教师多是年龄较大的老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限制着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并且由于山区经济较为落后,教育财政投入有限,使得教师的工资以及福利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一些优秀的教师为了更好的出路而不断流失。山区小学数学教学师资力量的薄弱限制了课堂教学的改进。

1.2山区教育资源配置落后

在我国中西部山区的小学教学质量较低与当地的教育资源配置落后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资源配置落后的主要原因有农村经济比较落后以及人们对教育不够重视等。教育资源配置落后也是导致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1.3留守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质量下滑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里打工,在农村留下了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祖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较为简单落后,而且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缺乏约束力,因此自律性不高,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是导致教育质量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

1.4山区小学数学教育理念有所偏差,有着明显的功利色彩

数学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规划和投入。但是山区的教育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不太清晰导致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由于基础教育对地方的经济促进作用不能够在短期内体现,因此当地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直接导致政府在财政上投入不足,学校管理以及师资培训方面不到位。不能从思想上正确地认识到基础教育对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人进步的重要作用是导致山区小学数学教育观念功利性强的原因之一。同时,由于在山区地区,由于发展机会较少以及受限于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教育的投入与产出不太成比例,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升学的机会不大,或者读完书也不能找到好的就业机会而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山区小学数学教育功利性表现比较典型的有两个极端。一是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将一家致富以及光耀门楣的期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这使得孩子无所适从,害怕让父母失望,自信心不足。另一种是对孩子要求太低,希望孩子只要识数就好了,能简单地算账即可,这样的要求会使孩子对学习数学不重视,没有动力去学习。

2 改进山区小学数学课堂的几点策略

2.1尊重山区学生数学感知和情感体验

现在的小学数学教科书很重视学生的感知和情感体验,内容的编写很多从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更感兴趣,从自己身边熟识的场景入手,学到新的数学知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好地理解数学并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但是山区学生受条件所限,知识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所接触到的事物和资源也较少,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安排一些山区孩子所熟知的场景或者案例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了解数学。将山区学生的生活实际融入到课堂当中,增加学生体验的环节,激励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提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应用数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和求知欲

在教育中我们常说的一句在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容的安排上要更加用心,在课下认真钻研,仔细备课,使呈现在课堂上的内容更加有创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内容的安排要适合学生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富有趣味性,使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脱离出来,重新认识数学,使数学的教学过程更加有乐趣。

2.3巧设习题,巩固提高并重视反思的过程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以外,还要重视对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充分地结合山区小学的实际情况,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使学生体验到更多的好的教育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对知识进行重新梳理,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3 总结

山区的经济落后,教育资源缺乏是一个现实问题,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改变,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主要依靠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重视和配合。只有大家都重视基础教育,才能有效地改变现状,提高山区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怀民,段君丽. 长春地区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现有教学模式调查分析与改进策略[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01:1-3.

[2]刘洪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进策略之我见[J]. 学周刊,2012,2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