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影视文学知识点

影视文学知识点

时间:2023-07-18 17:24: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影视文学知识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影视文学知识点

第1篇

关键词:播音主持专业;文学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43-02

自从1963年北京广播学院正式招收播音专业学生以来,直至目前全国约有150所高校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综观这些院校的播音与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几乎都会开设文学类的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可见办学者都认识到文学素养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重要性。那么,这些文学课都达到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教学目的了吗?事实并不尽人意。正如贺敏在《试论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文学课教学》一文中指出的“由于缺乏针对性,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文学课教学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在许多开办播音主持专业的院校里,文学课作为公共平台课,各种专业都开设,教师讲授时一本教案通用,不顾及各个专业的特殊性;而且多是像教中文专业学生一样,梳理文学史,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现象、流派形成原因,考察作品或一个作家的价值和意义,专业性太强,而播音主持专业的文学课课时又不会像中文专业的课时那么多,所以往往点到即止,文学课成了文学史知识的灌输,缺少对作品的审美体悟,而后一点恰恰是提升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文学素养最需要的。所以,文学课虽然是公共平台课,仍然需要针对教学对象的专业特点进行“微调”,改进现有的文学史教学模式。笔者根据多年讲授播音与主持专业文学课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立足专业特点,改进教学方式的几点心得。

一、课堂教学

首先,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文学课课时总量较少,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点面结合、精之又精,不能整部文学史面面俱到。比如在讲授古代文学史上册时,从先秦到隋唐五代时期作家作品浩如烟海,可以用图表的方式简明扼要地介绍诗歌、散文、小说等各体文学的发展线索,迅速帮助学生建立一条文学史链,然后摘取链子上最耀眼的明珠堂上讲解品读。但是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向学生灌输一种理念:文学是一座大宝库,老师在课堂上只是把学生带到一扇扇门前,每一扇门后都有无尽的宝藏,引导学生课外能主动“推门而入”。

其次,充分利用知名电视栏目、影视剧或社会热点事件切入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一般来说,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对电视的兴趣大于对书本的兴趣,所以笔者通常会在学期开始布置学生搜集各电视台有关文学的栏目,并比较评选“我心目中最优秀的文学栏目”,要求写出评选理由。在搜集评选过程中,学生已经获得了不少文学知识。在课堂上讲到某个作家或某一文学现象时,让学生设想一个栏目以主持人的身份对其加以介绍、评述。由于与自身专业挂钩,学生学起文学知识就会比较积极主动。

由于目前很多文学名著都被改编成影视剧,所以可以让学生通过影视剧了解文学作品,当然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可以截取影视剧中的一段视频,让学生找到原文,对照着品评,体会文字的魅力。也可以留意影视剧中引用古诗词的例子,讲解古诗词时以之切入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兴趣。比如电视剧《步步惊心》中吴奇隆扮演的四阿哥在隐忍待发时常常书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王维的诗句,讲到王维诗时以这个例子引入,学生自然会产生探究此诗深义的兴趣。

利用热点事件切入教学就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媒体,搜集媒体事件中与文学有关的案例及时用在教学中。比如在讲到鲁迅时,笔者援引媒体刊载的北大钱理群教授在课堂上正激情四溢地讲解鲁迅时,学生提问他“学习鲁迅对当今大学生就业有何帮助”这一事件为契机,再联系之前各大媒体热议的初高中教科书删减鲁迅文章的事件,让学生讨论鲁迅精神之所在及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加深了学生对鲁迅其人其文的认识。

另外,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大多具有表演、诵读的才能,且表现欲比较强,课堂教学时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讲诗词、散文时可请同学以文艺作品演播的方式诵读;讲戏剧、小说时可请同学以说书人的身份讲述情节或分角色朗读精彩片段。比如在讲到现代话剧《雷雨》时,笔者就请表演才能较突出的同学事先排练并在堂上表演了一幕,然后请扮演繁漪、周朴园等角色的同学各自谈谈对角色的理解,由于表演让大家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所以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和作品内涵。

二、课外拓展

如前所述,播音主持专业的文学课课时总量偏少,而文学素养的提升必须有大量的作品阅读做基础,仅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积累文学知识,培养阅读习惯,笔者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

首先,在堂上模拟开设一档读书节目,每次上课正式讲课前用3到5分钟进行“好书好文推荐”,请同学轮流做主持人谈谈一周内读了哪些好书或好文章,以平时成绩适当加分作为奖励,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阅读的快乐,培养阅读习惯。

其次,结合专业特点精心设计课外作业,引导学生注意积累文学知识。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大多喜欢彰显个性,但不够踏实勤勉。针对这一特点,笔者曾布置学生按照自己的审美口味选抄100首古诗词,制作属于自己的《古诗词选集》。很多学生都能认真遴选誊抄,有的还精心绘制插图,把作业当成了展示个性的舞台。另外,诸如寻找新闻标题中的古诗词,用镜头语言呈现古诗词意境等作业形式都比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课外多花时间在阅读作品、感悟作品上。

还可以用组建文学社团、组织朗诵比赛、举办文学讲座、名著改写等形式提高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拓宽学习文学的渠道。

三、考试方式

一般来说,高校课程的考试方式分为考查与考试两种,考查相对灵活些,可以论文、赏析等方式进行;但考试一般都是出试题,而且各个学校为了规范考试程序,对试题的题型、题量等都有严格规定,所以传统的文学课考试试题,不外乎填空、选择、名词解释、问答、赏析等,往往是考前学生死记硬背,考试时生搬硬套,考完后不知所云,考试考的是短时记忆的能力,并不能真正衡量出学生的文学水平。因此,笔者一直在摸索更为合理而又比较适合播音主持专业的考试方式和评价手段。

首先,加大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因为平时的作业、发言等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这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水平。其次,多出开放式试题,比如材料分析题、改写题等,没有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答出对问题的真正体悟;少出仅考查识记知识点的题目。再次,将文学试题与学生的播音主持专业结合起来,出一些实践性较强的题目,考查学生运用文学知识的能力。比如笔者曾出过一题:“如果要你制作一档‘中华文学,千年流芳’的电视节目,介绍从先秦至隋唐五代的文学人物,请从屈原、司马迁、曹操、曹植、曹丕、阮籍、陶渊明、李白、杜甫中任选一位,为其拟五百字以上的开场白简介。”这样的题目既考查了学生对相关文学知识的掌握,又能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不能仅靠死记硬背,较客观地衡量了学生在专业中运用文学的水平。

以上是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就课堂教学、课外拓展和考试方式三个环节对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文学课教学总结出几点心得,希望能对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文学课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周敏燕.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传媒观察,2009,(3).

[2]何学军.高校新闻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初探[J].新闻界,2008,(6).

[3]陶磊.论传媒职业教育中的古代文学课教学[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0).

第2篇

【关键词】文学素养 激发兴趣

一、幼儿师范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内涵

幼儿文学素养是一个人在语言文字方面所达到的一定的水平,通常表现在言语、举止和写作,以及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等方面。未来的幼儿教师的文学素养是指学生在未来教学中所具备的文学及文化知识结构及程度。一般认为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掌握一定的幼儿文学理论。(二)了解一定的文学常识。(三)具备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四)养成文学阅读的习惯。(五)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师生,一名能胜任现代幼儿教育的教师,在文学知识掌握能力上,应该具有广阔的幼儿文学阅读视野,并善于在阅读中主动培养和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在文学知识的分析运用的能力方面,应该具有良好的幼儿文学审美鉴赏和必要的改编创作能力;在幼儿教师语言教学技能方面,应该具有幼儿文学朗读、讲述、表演指导以及组织教学的能力。

二、幼儿文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大部分幼师生文学起点低,知识基础差,文学素养薄弱,学习兴趣不足,课堂效率低下。

幼师学生在幼儿文学教学中突出表现就是对幼儿文学的学习兴趣欠缺,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表现突出的是上课搞其他的动作,玩手机,做手工,屡禁不绝。教师简单粗暴的强制学生听课,效果也是不尽如人意的。究其原因是,幼儿文学理论枯燥无味,知识点繁多。就是文学作品也是幼儿情趣的作品,学生多是离开童年近十年,童心多泯灭了。自然对幼儿文学作品失去兴趣。因此要提高幼师生的幼儿文学素养最为关键的是提高幼儿文学的学习兴趣,寻求切实可行的教学途径。

二、幼儿文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切实提高幼儿文学教学效果,问课堂要效率

学生学起来没有趣味,很大原因归结到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缺乏趣味性。

文学知识是枯燥的,教师可以将文学知识趣味化、生活化。结合学生身边感兴趣的身边的事来分析讨论,这样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将幼儿文学文化课教学和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在幼师职业教学中,学生对舞蹈、美术、手工、音乐课的兴趣程度普遍要比文化课的兴趣要高。幼儿文学教师教学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平时将教学活动置于专业背景之中,在职业生涯的引领下,激发学生学习幼儿文学课的兴趣,把文化课与专业课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引进多媒体教学幼儿文学,激发学习兴趣,能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改进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它凭借着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等特点成为革新“教学模式单一、教法学法刻板、效果少慢差费”的传统幼儿文学讲堂的一剂“良药”,促使幼儿文学教学手段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高科技化趋势,增强了教学的情趣和吸引力,提高了教学效果与效率。

幼儿文学基本理论,通过多媒体课件声光影视效果,让幼儿文学的概说、幼儿文学的特点、幼儿文学的发展历史等章节更加精炼直观,各个时期的作家简介以声音和图片形式展现,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兴奋地发出这样的感叹:“杨红樱这么漂亮,郑渊洁那么帅气,还那么有才华呀!”这些兴奋的信息显然是以前用传统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以前学生上文学课就做手工,爱听不听的情况基本上得以改变。

幼儿文学中文学作品的展示和阅读教学在引进多媒体教学更能凸显兴趣教学的优越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空前的,以前学生学习主要是靠朗读,这些浅显的儿童文学作品光靠读根本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学作品的选读的作品大多是经典文学作品。如儿歌教学中的儿歌《雁雁排成队》《妞妞扭牛》《四和十》等多在开放的网络有儿童编演的视频,下载整编成教学视频,学生在配好乐的视频中,边看边体会文学作品的内涵,他们上课仿佛回到了自己的有趣童年,好多同学还想起儿时唱过的儿歌,脸上洋溢着天真活泼,多媒体视频唤醒了她们的童年。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童年更有趣的呢?

当然,在幼儿故事、童话、儿童剧的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更加显示出激趣教学的优势。

为什么引进多媒体教学幼儿文学在激发学习兴趣上是再好不过的手段了呢?因为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也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多媒体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借助语音、图像、影像、文字等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这绝不是一台录音机、几张幻灯片所能够比拟的,它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调动学生视、听觉功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迅速而准确的理解教学内容,激活学习的内因。尤其针对基础知识较差,文学底子较薄,对于直接感知的内容掌握较快,对于要求思考和理解的知识掌握较慢的幼师学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免去教师许多无谓的唇舌之苦。

多媒体课堂中实施幼儿文学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以往幼儿文学教学“听、读、背”的单调、枯燥的状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网络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尤其有利于文学素养的培养

网络学习空间所具有的开放性打破了课堂空间条件约束的限制,再加上学习过程的交互性,使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更广泛的交流。同传统现代教学媒介相比,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改变固定、单向的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良好的学习兴趣又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力量,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内在推动力。

现在的幼师学生都有手机上网。比如上幼儿图画故事,就是要求同学们将选读的故事改编成图画故事,两节课就创作好,或者先布置好,一周后进行评比,将色彩线条、故事连贯表现好的图画拍成图片挂在我在qq群空间设立的学生作品展示栏目。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创作的兴趣,被挑中作品的学生仿佛是发表了大作品一样开心。在我的qq空间建立学生的群,学生作品在空间被转发评论,交互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一个人不怕累,怕的是累后没有成就感,没有成就感,谁还有兴趣去做事情。我大面积的鼓励挑选入网的作品,对学生学习幼儿文学起到了意外的效果,学生绘画技能、语言表现技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外表演竞赛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五)幼儿文学中选编大量的幼儿故事和幼儿剧,开展以班级讲故事比赛和幼儿剧表演是激发学生学习这两个模块文学兴趣的好手段

就拿幼儿剧《小熊拔牙》为例。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展开表演竞赛,基本上每个学生都参与进编演的角色中,分角色,记台词,道具的准备,学生都很积极,因为人人都有角色,人人都有表演的欲望,老师就是总导演。三周课内课外都在准备,经过老师学生自导自演的儿童剧就像模像样地登台演出了,学生在准备阶段就获得极大的乐趣和技能的提高,是传统课堂教学几个月才能获得的教学效果。表演短剧,调动学习幼儿文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学习要“学以致用”,而幼儿文学的学习更是如此。表演他们课前已编排好的短剧,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六)幼儿文学教学中穿插多种多样的竞赛,开放性考查考试形式,调动学习文学的兴趣

第3篇

一、加强基本技能、动手能力培养

本科教育应该立足于专业技能,进而实现专业理论的培养。这就意味着学生在进行理论研究之前要掌握专业技能并加强动手能力,这就是人们说的“实践出真知”。然而,现在地方高校的一些教师把技能培训当成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认为技能培养和本科高校没有关系,造成学生眼高手低,缺乏实践能力。这好比学画画,只有先学会怎么拿画笔、调颜料,然后才能开始绘画。没有经过实践操作,如何进行理论研究?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本科动画专业的基础,只有这个基础打牢了,学生才能向上突破。动画专业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如果动手能力不足,就无法完成相应的工作,更别说在专业上有所突破。所以,加强本科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根本。只有会用工具,才有可能画出好画,做出好的效果。有人会产生疑问,如果我们加强实践能力,那与高职高专不是定位重合了么?事实上,实践与本科教育并不冲突。教师可以在理论教学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如素描课上,教师就可以直接用手绘板、PS软件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素描的同时也学习了工具软件。又如人体解剖课,教师可以结合ZBrush软件进行讲授,学生一边了解人体知识一边用ZBrush软件练习雕刻。这样4年学习下来,理论知识学到了,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工具软件的使用也非常熟练了。这样培养的学生进入就业市场会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

二、专业细化,培养又专又精人才

目前,动画专业最大的问题是“全”而“薄”。各种课程学习稀释了重点课程、重点内容,学习的有效性也被降低。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勇于取舍、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才能使学生学到真知、掌握重点。动画专业的通识课程需要缩减,专业课程需要简化,力求“专”而“精”。现在的动画专业课程在各个专业方向上没有特色,课程设置单一化、模式化,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没有特色。“在美国,不同学校具有不同的专攻方向。例如有的学校只提供动画特效的学习,有的针对艺术电影的拍摄等。学生可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的发展规划选择不同的学校。”动画专业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泛,而招生范围也不能局限于美术或计算机专业。如,编导需要文学功底较强、对人文历史较为熟悉的文科专业的人才,他们只需要学习简单的美术知识(速画)和动画的整体知识。而原画设计则需要美术功底很扎实的人才,他们不必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较高的编程能力。制作人员则需要熟练使用软件,对美术与文学知识则不必太精通。还有一类需要精通编程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其应了解美术与动画相关知识,用于编制功能强大且易用的动画软件。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在现代科学发达的今天,只有专而精的学生才会被市场需要。拿角色设计来说,由于课时的限制往往只讲角色的基本绘制。这个角色的表情与动作、表情和动作与角色性格的关系、角色是怎么合成的、角色的毛发与衣服特效、角色服装表现的时代特征以及道具方面的种种深入的知识都不可能讲到。这不利于学生毕业从事角色设计工作。

我们可以把角色设计这个设计方向独立出来,让学生用大学4年的时间专门学习角色设计。对于二维和三维的角色设计,包含人物角色、生物角色、创意角色、角色的表情与动作、角色的道具、角色的服饰等,同时还有二维角色绘制与三维角色制作。我们可以这样设置角色设计的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含动画流程);角色造型、三维角色制作;人体解剖、生物结构与分析、生物形状与质感表现;角色创意、人物表情与心理分析、人物动作分析;角色材质与贴图、道具设计与表现、三维道具制作、服装设计与表现、三维服饰制作;动力学与毛发、服装、现代机械道具与防护器具设计;等等。这样,学生对角色设计的设计方向就非常明确了,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绘画和三维模型制作能力,退一步可以做二维动画的中间画工作或三维模型师工作,进一步可成为动画、游戏、影视中的角色设计师。对于角色设计这个设计方向,学生可以深入学习道具与服饰、人文思想等,把角色设计做得专而精。如果学校的动画专业教育集中在类似角色设计的专业方向上,几年之内学校的角色设计就会进入全国先进行列,2010年之后学校的角色设计将成主导专业,甚至成为全国闻名的动画角色设计专业。学生经过4年的角色设计学习远远超过只学两个月的角色设计学生。分工越细,专业顶点越高。就拿在影视、动画、游戏中常见的水面特效来说,水面特效所包含的知识面非常广,要想做好水面特效,不仅需要美术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流体力学、光学、化学等理工科知识,加上对三维软件的熟练掌握及应用,这样才能快速做出最真实的水面效果。不仅影视、动画、游戏需要水面特效,其在海洋研究、地质研究、船舶制造等专业的应用及研究中也都会用到,如美国一些大学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造经常会请好莱坞的特效工作室完成任务。因此,仅水面特效就足以形成一个专业方向。而现在的动画专业讲到水面特效的课时不会超过10个,即使培训学校讲授这方面的知识点也不会超过5天。所以,水面特效制作方向成立以后,学生的专业学习就会有深度,学生就业就不会有很大的压力。把学习精力集中到一个点上,然后扩展这个点的相关知识,使这个点更精更高,才是动画专业教育的发展之道。如果每2~3所高校攻一个点,那么这些点将全面覆盖中国动画行业中的各个方面,各个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就可以胜任当前的工作。

三、加强专业下的人文思想教育

人文思想教育和专精教育并不冲突,就拿角色设计来说,怎样设计角色?角色要符合什么要求?角色的思想性格是怎样的?假如故事发生在唐代,这个角色应该有怎样的服饰、道具,类似的角色怎样区分?这些都是在设计一个角色时需要考虑的细节,这些都需要设计者对人文历史具有深入的了解。没有思想的角色就如同没有灵魂的人,只是一具空壳。在宽口径的教育模式下,学生难以深入学习到这些细微的知识,只有细分专业以后,学生才能有时间、有机会深入学习这些人文思想及其代表的意义。在角色设计中,还可以增加角色表情与角色性格分析、中国古代服饰与盔甲、外国服饰与盔甲、中国古代物品与武器、中外道具设计发展、中国古代纹样、中国古代哲学等课程。这可以加强角色设计方面的民族文化特征。目前,动画专业所学的角色都是清一色的西方魔幻风格,精灵、一体式盔甲、死亡镰刀等已经让人感到视觉疲劳。好莱坞的动画电影制作人发现了东方文化的魅力,其制作的中国元素的动画大获成功。如果我们不能专精角色设计,就无法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角色。“以时代的精神,广泛吸收各派所长,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去表现东方的意境和情韵,创造东方新兴艺术。”如果没有人文思想方面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只能是空谈。专业上的人文思想学习能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专业风格,这才是角色设计的最高目标。当然,这些都要建立在基础打牢、专业精进的基础上。潘天寿在谈绘画风格时说过:“在缺乏基础训练的情况下,一入手就乱创风格,必然会徒费时间精力而无所成功。”加强人文思想教育在动画专业的学习中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当然,无目的的学习同样也是一种浪费,如果不改变教育模式,那么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形成自己的风格只能是一种奢望。中国的动画专业到了变革的时代,我们不能一味地创作一些低幼化、低技术的作品。中国动画曾经有辉煌的过去,只是现在走入了迷茫。要振兴我国的动画产业,必须从专业教育入手。中国动画发展的症结在于动画专业的教育同质化、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部分学生成为低端型、技能型人才。要想全面提升动画专业的教学水平,必须分点突破、重点突破,抛弃以往追求全面的教学思想。高校动画专业必须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专而精的人才,加强专业下的人文思想教育,这才是解决当前动画发展瓶颈的方法。

作者:王芸辉单位: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第4篇

关键词:高职语文 表达能力 教育教学

关于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应分为表达和能力两方面。表达既是指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参与度,也可以说是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和课堂发言等。能力则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通过自身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式把语文知识转化为向外的一种表达形式。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教育理念或教学方式,都存在种种问题,导致学生从小到大对于学习的语文知识感到极其相似,改变的只是语文课本内容的深奥、复杂程度,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对语文的理解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一、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语文教学的重视度问题

高职大学的教育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令学生拥有一技之长,相较之下语文这门实践和技术能力较弱的学科受不到学生和老师的重视,也因为这样,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的印象,只是写作文和课本上由汉语组成的现代文和古文,因为语文没有实际操作的技术,所以在学生眼里,这门学科变的可有可无,形同虚设。而学校和老师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态度。对语文学科的不重视,就会造成学生学习语文只是为了学校的考试,而且目标会定位及格就足够了,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停留在高职语文教学内容的基础和表面。从而出现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依靠老师的单方面讲述,学生的学习和表达停留在老师的安排下,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缓慢和有限。

2.语文教学内容的问题

高职语文教学的内容,看似容易理解,但因为语文即是代表中国和国外从古至今的思想文化发展,所以具有一定的深刻、内在含义,对学生的思想是有一定影响的。但很多高职语文教师,只是在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把书本上表面的文字所代表的意思,告诉学生,并没有利用语文知识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自然也没有在有效和科学的教学中得到增长。这就造成了高职语文教学内容的单一和枯燥,特别是在学生语文知识最直接和有效的表达方式-作文上的体现。因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僵硬化和统一化,从而让大部分学生在写作时,是抱着完成字数的负面心态去写作,所以作文的内容变得缺少新意和深刻的思想,而且相似度较高。并且很多学生即使拥有很多想法想要表达,但因为自身的表达方式有限,不懂得如何表达,从而令表达的结果与自己想要的表达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学生表达能力缺乏多元化和创新的体现。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培养方式

1.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的表达能力

高职语文教学中关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是指让学生积极地发言,而是学会以自己的方式去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有效的表达。因此首先要做的,是改变高职学生的思维模式或是增强学生自己想法中的独特性,即让学生的表达形式在拥有属于自己个性的前提下,与语文知识融合在一起,因为表达是由学生的思想去决定和控制。在这方面很多高职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只停留在背和读,而缺少思考和探究的部分,学生并不懂得灵活而有效的运用语文知识,根本原因是在语文领域中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针对这方面,语文教师可采用交换式的辩论比赛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来改变学生学习语文和使用语文知识的方式方法。即以高职语文教学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或观点为辩论的题目,让学生自己选择支持的观点,然后在辩论过程中,交换正方反方的观点,以此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令学生逐渐熟悉和学会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思考、表达方式。通过这种让学生不断去思考新观点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创新意识,学生通过客观思考,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语文知识,在结合学生自身的主观想法(即属于学生自己独有的想法),去学会多元化的表达方式。

2.开放、多样的表达形式

部分高职语文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自我表达的意识,则利用课堂上的前几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或简短的诗词,并且简述学生自己对这些语句的想法,但部分学生因为本身对语文兴趣不大,或是因为对学习的兴趣较低,这是高职学生较普遍的一种现象,因此部分学生所分享的语文知识,都是同学代替找的,或是利用网络以完成任务的心态随便找的,学生对分享的内容不关心,只是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表达的形式变得被动和消极,离开教师的监管,学生又会回到原样。这只是看似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表达的意识,但实质上因为学生的表达态度依附于老师,所以表达的次数虽然变多,但能力没有得到提高。针对这方面,老师在规定学生在课堂中分享自己喜欢的文学知识时,应当最大限度的扩大范围,以学生们的喜好为基础,其内容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文学作品,如科幻、悬疑、探险等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内容,或是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文学家的事迹。以此拉近学生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距离,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语文课堂中也是主人之一,改变以往学生沉重的学习心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表达心理,让学生从在老师的安排下的表达变为属于自己的表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方式得到培养,语文教学中的表达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随着现代传媒和影视等行业的发展,高职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表达形式,也应具有实际意义。针对这方面,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应加入实际效益的部分,如让学生以广告、话剧等表演的方式去表达。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编排自己的剧本和表达内容。而为了节约时间和有效地利用语文知识,学生的表演应尽量的简单,小组成员为2~3人。而且这种表演形式可分为商业型和艺术型,商业型注重的是学生表达的直观感,培养学生如何让别人更快更深地记住自己的表达内容。而艺术性,则是培养学生表达内容和方式的内涵,即可供人思考的部分和对人情感、思想的影响力。

三、结语

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根本上取决于自身的思想、性格和表达欲望三方面的。其中思想是能力,性格是表达的方式,表达欲望可以说是态度,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掌握,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改变教学内容,到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卫东.高职语文课应加强学生说写能力的培养[J].各界文论,2007,(06):8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