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竞技体育现代社会价值

竞技体育现代社会价值

时间:2023-07-18 17:24: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竞技体育现代社会价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竞技体育现代社会价值

第1篇

1.社会化内容

人的社会化从婴儿时期开始,家庭承担重要责任,不仅包括基本生存的知识技能,而且还有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不仅促使儿童健康成长,而且使社会文化、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2.竞技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

体育的魅力在于它的竞技性。所以体育最早起于劳动中,形成于文化的交流中。竞技体育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体育就带有祭礼性质,但已具有民族节日竞技性质。由宗教习俗催发、文化交流的需要和城邦力量的显示,形成古奥运会。这样竞技体育对社会的第一个重要贡献是促进人的社会化,对儿童来说不H使他们学习到互相尊重养成良好的社会态度、完善人格和道德问题的判断力,促进他们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内化竞争的意义。

总的来说,竞技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进人竞技体育的社会化阶段。指青少年通过各种社会影响,认识竞技体育,产生兴趣,加入其中。

第二阶段:通过竞技体育的社会化,指青少年通过参加竞技体育,在身、心、群等方面发展起来为日后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1)通过身体教育和劳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功能。

在婴幼儿教育期间,家人用练习坐、爬、站、跑等基本身体活动;在少年时期,各种游戏扩展孩子跑、跳等各种能力;青年时期,,不仅发展了身体素质,培养运动技能,对健康形成良好态度。因此"良好的健康和充沛旺盛的精力是朝气蓬勃感知世界,焕发乐观精神产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源泉。"这些早期有益的训练,为他们的健康人格,适应社会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2)竞技体育对儿童社会规范形式的影响。竞技体育运动是一种特色的社会文化活动。强烈的自身参与,激烈的对抗和频繁的人际交流,是它的鲜明特征。虽然竞技体育活动的规范具有强制性。但毕竟通过游戏、娱乐和运动体现出来是大家乐于接受的,有不会给人造成精神压力,由于规范培养使少年儿童进入社会必不可少的社会化过程。因而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可以视为对社会法规和伦理道德学习的模拟过程。

而且儿童对体育竞赛中竞技有一个较长的接受过程,早期在集体游戏中各自做一些独立玩耍而已,不注重其他。中期,对竞赛中活动游戏规则视为神圣不可侵犯,拒绝变更游戏规则。后期开始了解规则真正意义。开始重视相互尊重和合作的价值,使游戏和比赛更为公平。开始协商游戏变更规则,一旦竞赛开始,绝对遵守规则,因为这是他们协商、自治的结果。

3.竞技体育有助于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通过竞技体育活动,使儿童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能力,特别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之一,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需要。因此竞技体育活动的良好协作关系有利于培养以后工作中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伙伴关系。

3.1竞技体育活动对人际关系的心理影响。竞技体育活动,增加了人与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缩短了距离。中国的乒乓球外交不仅打开封闭20年的中美外交上的隔阂,也开通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体育也是人生友谊使者,不仅增进人的相互了解,而且改变人的个性,形成完善的人格,它是青少年儿童的重要社交场所之一,对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独立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竞技体育活动不仅改变、调整人的良好心态同时也可以缩短人际交往距离,为现代人的适合绘画提供良好渠道。

3.2竞技体育活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合作被认为是当代社会最有价值的社会化行为之一。因为现代社会要获得成功必须要相互协作,同时由于社会文明发展,而隔阂的产生,使合作遇到最大障碍,因此合作能力既是参加竞技体育活动的必备条件,也是通过体育活动需要发展的社会型能力。如足球的强大吸引力,在于其成员良好的合作精神的发挥。所以经常性参加各种竞技体育活动,即加强了个体的合作意识,又有利于个体团队精神培养。

3.3竞技体育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竞争观念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重要价值观念,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竞争既是体育运动的特征之一,又是体育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口号"更高、更快、更强"就是竞争的体现。而竞争的过程是他们身体素质、各方面知识、能力的自我展示。而这种竞争是建立在良好的体育到底基础之上,在竞技体育比赛中,不讲门第、不排尊卑;最讲法则、不循人情;最讲现实、不论资历,以"公平"为原则,是人的社会化形成的良好途径。

第2篇

关键词:武术;本质;价值取向

1引言

《中国古代体育史》指出:拳击、拳术、兵器武艺、摔跤、手搏、擒拿格斗等实际上就是从最原始人类的这种徒手或手持石片互相格斗中发展起来的。追本溯源,武术的技击本质来源于原始人的正当防卫,伴随朝代的变迁、文化的熏陶,武术的技击本质属性逐渐显现出来。在竞技体育激烈竞争的推动下,很大程度为了迎合或是适应时代的需要,武术也逐渐向竞技体育靠拢,在转型期间难免遗漏武术的本质,这对武术多元化发展极为不利。本文结合价值取向的理论概念,以当代大环境为背景,浅析武术本质的价值取向及其对小学生武术教学的影响。

2当代武术本质的价值取向

武术源于原始时代的生存自卫活动,是搏斗经验的提炼和总结。武术源起日常生产活动、军事活动、巫舞等的相互锤炼,这对于准确把握武术本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武术的起源、文化内涵、发展历程、技法原理、功能等方面,当代武术本质的价值取向仍然是技击性。当代武术的发展态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受竞技体育潜移默化的干扰所出现的竞技武术,不断追求技术动作的高、难、美、新,使武术的发展与表演、行为艺术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武术所呈现的一体多面的发展态势,不同程度上掩盖了武术的本质。《中华武术拳械录》一共收录了1600余个拳、械、对练的拳谱,可见武术拳种繁多、拳理复杂,所涉及的内容之多唯有技击性才能将各个拳种的本质特征概括出来。基于以上几点,当代武术本质的价值取向为技击性。

3武术技击本质的社会价值

武术的内涵丰富、意义深邃,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特征,又具备了东方文明所具有的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较集中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世界体育领域的智慧结晶。3.1技击是武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中国武术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加之现代文化理念的熏陶,使武术与艺术、体操、传统医学、宗教、传统美学、兵学等等有着难以割舍的相似性,在某些方面甚至难分伯仲。倘若不懂得武术的本质以及技理技法,很容易混淆甚至扭曲武术的内蕴。本文之所以将武术的技击本质放在一定的高度,是因为只有技击才能作为武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关键点。正确认识一个事物应以事物的本质特征为切入点,这样查验事物才能把握咽喉。此为武术技击社会价值的的重要一方面。3.2把握武术技击本质有利于武术套路的掌握武术段位制进中小学的推广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高小军指出段位制的推广重点是校园、队伍和制度建设是关键。由此可见,学校武术的教学是关键,而教学方法的选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正确把握武术技击本质为教学的合理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教授或习练武术时有针对性的将每个技术动作的技击原理整理清晰,掌握好每一个技术动作的路线、发力时机(统称为技理技法),这对于武术套路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这也是优秀的武术教师必须要掌握的教学方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太极拳里的斜飞势除了讲求出手走弧线、棚劲等,最主要的是体会用肩靠的感觉。在对练时将每个技术动作的攻防技击讲解到位,那么在单练时更能深刻、清晰的揣摩到技术动作的发力点、动作路径。3.3武术技击培可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竞争是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竞争意识缺失的社会将是一个陈腐、衰败、缺乏生机的社会。现代社会中,竞争更加激烈、尤为突出,如果只是把物质财富的追求当成人生全部目的去竞争,定会造成精神的萎靡、道德的沦丧。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其历史博大精深,包含了形式多样的技术技能、知识内涵。学习武术不仅需要有不断探索知识的欲望,还需要不断从各个方面弥补自己的不足,做事认真、执着。武术练习要求常年不懈,它对意志品质有多方面的考验:练习武术要不断克服身体疼痛及精神考验,练习套路要克服枯燥乏味的消极情绪,以培养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言败的品质。遇到困难时,应学会自我调节,培养勇敢无畏、坚忍不拔的意志。拥有正确的竞争观念是现代学生应该具有的心理素质。技击性应当与打架斗殴区别开,弘扬技击性并不意味着宣扬武术“伤人”的特性,而是普及一种打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合理运用技击原理的前提下,通过“打”与“被打”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反应能力等等。

4武术价值属性对小学生武术教学的影响

“武术进校园”、“武术段位制进校园”时下武术圈炙手可热的话题,此不同程度上对武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原有教学组织形式基础上,需始终贯彻武术技击理念,一招一式都应普及技击内涵。虽然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比较困难,但是此方法可以起到引领作用,在帮助小学生理解技术动作的同时更能准确的掌握此项技术,可以起到一劳永逸的作用。

5结语

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使其能够绵延五千年依旧展现着青春活力,这始终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随着各方面利益、环境、竞争压力等的冲击,使武术的本质特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代武术本质特征的价值取向依旧要立足于现实,秉承着亘古不变的技击理念,不应因社会的发展而摒弃其本质的东西,相反在不变的宗旨基础上,却应当适应时代的潮流,重新审视、定位武术,推陈出新,为其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普及推广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中小学武术教育可以以此为依托,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武术技术动作。

参考文献:

第3篇

    论文关键词:梅山武功 传承 演变 生存

    论文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从文化传播角度对梅山武功的传承途径、演变与生存形态进行调查分析,指出梅山武功的传承途径既具有传统武术的一般特点,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方式;梅山武功的现代生存形态可分为原生态、次生态和现代形态三种形态,提出梅山武功的研究必须立足于梅山文化圈,把握其民族体育的文化本质。

1.前言

    任何文化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冲突、融合、擅变的过程。在当今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一方面,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我国在国际竞争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在世界范围内发挥其影响力。另一方面,一些影响了几代历史的地域文化却长期埋没,不为人知。梅山文化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梅山文化反映了人类原始思维特征和文化信息,而梅山武功是梅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民族体育属性的武术文化,它伴随着梅山蛔蛮的历史而发生发展。梅山地区因长期与世隔绝、不服王化,梅山文化在相对封闭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保持着原始状态,梅山武功的主要功用体现在生活生产实践当中。随着中央统治者对梅山地区的多次征伐,梅山桐蛮奋起抗争,梅山武功的军事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和扩展。自从宋代开梅后,梅山地区并人中央版图,梅山文化与外来文化互相交融,其文化特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甚至湮没于历史长河。而梅山武功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直接导致其文化背景和内涵的缺省,沦为一种地方拳种。当今社会,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文化回归传统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首先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下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的需要,其次是抵制社会发展全盘西化的文化需求。在这个背景下,研究梅山武功的传承途径和现代生存形态可以更好的厘清梅山武功的本体特性,从而有利于梅山武功的发掘和保护,对于探索梅山地区新农村体育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梅山武功的流传形式与生存形态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图书馆、google搜索引擎等检索、搜集关于文化、梅山文化、梅山武功、民族传统体育等相关专著2部,关于武术、地方拳种、地方武术文化研究相关期刊论文10余篇。

2.2.2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梅山文化专家进行亲自访谈。对本研究涉及的间题如梅山文化的基本概念,梅山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梅山文化对梅山地区历史进程的影响,梅山武功和梅山文化的相互关系等问题向他们进行咨询,认真听取建议并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实施。另外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向部分省外专家学者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本研究的看法和建议。

2.2.3问卷调查法

    根据课题的需要设计问卷,并以专家问卷形式对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发放,将60%以上的专家认为密切与较密切的指标确定为本次研究调查问卷的正式内容。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严格按照问卷调查法执行,共发放调查问卷30份,回收28份,有效回收问卷28份。

2.2.4田野调查法

    通过实地考察梅山地区自然、人文、经济环境以及相关研究机构,获得本课题的相关资料。利用假期对新化、冷水江、安化、涟源、隆回等进行考察,获得本研究相关一手资料。

2.2.5归纳演绎推理法

    运用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人类学等理论对研究内容及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

3结果与分析

3.1梅山武功伴随梅山恫蛮的历史而发展

    《宋史·梅山炯蛮传》记载:“梅山蛔蛮,旧不与中国通”梅山武功在长期封闭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依存于梅山炯蛮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的生存手段、战争技能到宗教祭祀内容的过程。古代梅山地区伶娄底、邵阳、益阳、湘潭、怀化、常德地区一带)主要居住着百越和苗、瑶、巴(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这里地处雪峰山中段,峰峦起伏,山高林密,人们长期过着原始生活,为了求生和与猛兽搏斗,则必须使自己具有强健的体魄和翻山越岭的奔跑能力,并不断改造和创新与自己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健身炼身器械和工具,学会和掌握了符合实际需要的格技动作和方法,这就是梅山武功的萌芽。随着历史发展,人们对大量的攻防技法不断进行提炼和改造,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功形态和内容体系,长期以言传身授的方式流传于世,体现着一种山野文明的深沉原始特征。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与发展依赖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并在一定区域内发挥着特定的社会功能。梅山武功形成于生产劳动,发展于军事斗争和宗教祭祀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服务于梅山崛蛮的生活生产实践还是为了满足战争需要,或是宗教祭祀的需要,梅山武功根据历史发展的潮流不断被改造,也在这种改造过程中得以传承发展。任何一种文化在历史进程中都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传播,或资料记载、或口传身授,并在传播过程中必然会与其他文化冲突、融合乃至变异。宋代开梅后,统治者儿次大举移民,梅山地区形成了多民族杂居、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并存的状况,梅山文化在梅山地区不再占有统治地位,梅山武功也渐离于梅山文化作为一种地方拳种存在。社会发展到今天,梅山武功在现代社会中的实践舞台大大缩小、形成梅山武功重要特征的封闭的社会基础已经被现代工业文明所取代,现代梅山地区人们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也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是忙时追山赶猎,闲来练武。梅山,已经彻底的融人了现代社会。

3.2梅山武功的现代生存形态

    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后工业文明,这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中,是一个历时递进的过程然而,对于20世纪后期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全球化带来的特殊历史环境,这种历时递进的社会文化形态却变成了共时共存的了。梅山地区也融入了由以农业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向以工业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的历史转型中。在梅山地区,仍然以农业经济为主,但是新兴的工业经济及后工业经济也或多或少存在着。在这种背景下,梅山武功的现代化存在形式是多样的,在现在和将来的较长时期内将以多层次、多形态存在和延续,呈现出多态并存的独特景象。根据梅山武功现代社会功能价值及表现形式,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角度可以将梅山武功的现代存在形式分为原生形态、次生形态以及艺术形态。

3.2.1梅山武功的原生形态

    所谓梅山武功的原生形态并不等同于原始形态,原始形态是指在梅山武功形成期的社会背景下,主要的社会功用是生产手段和战斗手段,是一种下意识的不自觉的形态。而原生形态是梅山武功形成体系之后,延续了原始形态下的社会功能,同时又从独立的功法套路练习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以及同宗教祭祀结合,娱神自娱。这种形态自觉地、有意识地发展、传承整个梅山武功体系。

    在现代社会中,梅山武功的原生形态主要以“打”的形式存在于民间“把式”手中。在某些区域里,梅山武功实际上仍依赖于民间的生产、生活、传统节日习俗及宗教活动而存在,是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这些民间“把式”固守着祖先流传下来的武功典籍或口传面授某些功法套路,也许有些功法套路在流传过程中被改变,但是总的来说这些“把式”手中的梅山武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其原生形态,可以称之为原生形态。这些民间“把式”是梅山武功的承载者,他们保存着最为原始的梅山武术文化,同时固守着传统的门户。随着他们这些老拳师的过世,梅山武功的这种原生形态也将戛然而止,从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角度看,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3.2.2梅山武功的次生态

    梅山武功的次生形态是相对原生形态而言的,梅山武功与其他地区民族体育项目比较,其封闭性、生产实用性更强,娱乐、审美特征相对较弱。文化变迁时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一方面表现为人们价值意识的觉醒及其对价值的渴望和追求,使受羁绊的欲望和被束缚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也使人更加意识到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文化价值体系转换的一致性。在开始注重传统体育文化发掘整理的今天,梅山武功试图融人现代社会,却无法处理好与生俱来的文化特征和现代社会价值取向背离的矛盾。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武术运动发展拖人力度加大,尤其是1979年国家体委发出《关于发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在整理过程中,梅山武功也被作为武术遗产和稀有拳种进行抢救,众多民间拳师纷纷献出自己的绝招,这种情况下梅山地区的武术运动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新化县连续被评为全国武术之乡。但是在具体实践中遭遇的尴尬是,梅山武功注重桩功,强调在狭隘山区的实际运用,而现代价值取向却向更快、更高、更远的奥林匹克运动精神靠拢。晏西征在参加了第三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后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裁判员由于没有认识到继承传统武术的重要意义,在评分时只注重力量、速度和高难动作,对一些原汁原味的传统套路评分很低”。门因此,梅山地区武术院校在传承梅山武功这种地方拳种的态度上,主要用现代竞技规则对梅山武功加以改造,加人了大量腾空跳跃等难度动作,只保留了梅山武功中少数动作,这种形式的梅山武功适用了现代竞技体育规则,迎合了现代竞技体育的审美观,但基本上已经脱离了梅山武功“重桩功”、“拳打卧牛之地”的传统路子。梅山武功这种试图保留自身特色又试图融入竞技体育的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次生形态,这种尴尬也是大部分传统体育面临的一个窘迫局面。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过程中,如何实现自身特点和现代价值和谐统一,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不是作为只存在于博物馆的文物,是梅山武功巫需解决的难题,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3.2.3梅山武功的艺术形态

    梅山武功与艺术的联姻可以追溯到原始宗教祭祀,梅山蛮重祭祀祈福,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在祭祀过程中跳大仙,并揉人大量的武术动作,并随着梅山蛮的繁衍而流传至今。正是这种渊源,随着梅山文化研究的升温,有研究者提出将梅山武功作为表演因素加以整合,近几年梅山文化主题旅游的升温,梅山武功也作为一种节目开始走向舞台向外来游客展示,这种形态的梅山武功注重表演,以满足外来游客猎奇探秘心理,可以称之为“舞台上梅山武功”。这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只能称之为表演形态而非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形态。由原始宗教祭祀擅变而来的民俗节日承载了梅山武功的艺术形态,这种形态下的梅山武功不为经济利益,延续了原始宗教纯粹的心灵信仰。这种形态的梅山武功不是一种体育运动,而是一种民俗艺术。

4结语

第4篇

1 引言

《中国古代体育史》指出:拳击、拳术、兵器武艺、摔跤、手搏、擒拿格斗等实际上就是从最原始人类的这种徒手或手持石片互相格斗中发展起来的。追本溯源,武术的技击本质来源于原始人的正当防卫,伴随朝代的变迁、文化的熏陶,武术的技击本质属性逐渐显现出来。在竞技体育激烈竞争的推动下,很大程度为了迎合或是适应时代的需要,武术也逐渐向竞技体育靠拢,在转型期间难免遗漏武术的本质,这对武术多元化发展极为不利。本文结合价值取向的理论概念,以当代大环境为背景,浅析武术本质的价值取向及其对小学生武术教学的影响。

2 当代武术本质的价值取向

武术源于原始时代的生存自卫活动,是搏斗经验的提炼和总结。武术源起日常生产活动、军事活动、巫舞等的相互锤炼,这对于准确把握武术本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武术的起源、文化内涵、发展历程、技法原理、功能等方面,当代武术本质的价值取向仍然是技击性。当代武术的发展态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受竞技体育潜移默化的干扰所出现的竞技武术,不断追求技术动作的高、难、美、新,使武术的发展与表演、行为艺术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武术所呈现的一体多面的发展态势,不同程度上掩盖了武术的本质。《中华武术拳械录》一共收录了1600余??拳、械、对练的拳谱,可见武术拳种繁多、拳理复杂,所涉及的内容之多唯有技击性才能将各个拳种的本质特征概括出来。基于以上几点,当代武术本质的价值取向为技击性。

3 武术技击本质的社会价值

武术的内涵丰富、意义深邃,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特征,又具备了东方文明所具有的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较集中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世界体育领域的智慧结晶。

3.1 技击是武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

中国武术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加之现代文化理念的熏陶,使武术与艺术、体操、传统医学、宗教、传统美学、兵学等等有着难以割舍的相似性,在某些方面甚至难分伯仲。倘若不懂得武术的本质以及技理技法,很容易混淆甚至扭曲武术的内蕴。本文之所以将武术的技击本质放在一定的高度,是因为只有技击才能作为武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关键点。正确认识一个事物应以事物的本质特征为切入点,这样查验事物才能把握咽喉。此为武术技击社会价值的的重要一方面。

3.2 把握武术技击本质有利于武术套路的掌握

武术段位制进中小学的推广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高小军指出段位制的推广重点是校园、队伍和制度建设是关键。由此可见,学校武术的教学是关键,而教学方法的选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正确把握武术技击本质为教学的合理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教授或习练武术时有针对性的将每个技术动作的技击原理整理清晰,掌握好每一个技术动作的路线、发力时机(统称为技理技法),这对于武术套路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这也是优秀的武术教师必须要掌握的教学方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太极拳里的斜飞势除了讲求出手走弧线、棚劲等,最主要的是体会用肩靠的感觉。在对练时将每个技术动作的攻防技击讲解到位,那么在单练时更能深刻、清晰的揣摩到技术动作的发力点、动作路径。

3.3 武术技击培可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

竞争是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竞争意识缺失的社会将是一个陈腐、衰败、缺乏生机的社会。现代社会中,竞争更加激烈、尤为突出,如果只是把物质财富的追求当成人生全部目的去竞争,定会造成精神的萎靡、道德的沦丧。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其历史博大精深,包含了形式多样的技术技能、知识内涵。学习武术不仅需要有不断探索知识的欲望,还需要不断从各个方面弥补自己的不足,做事认真、执着。武术练习要求常年不懈,它对意志品质有多方面的考验:练习武术要不断克服身体疼痛及精神考验,练习套路要克服枯燥乏味的消极情绪,以培养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言败的品质。遇到困难时,应学会自我调节,培养勇敢无畏、坚忍不拔的意志。拥有正确的竞争观念是现代学生应该具有的心理素质。技击性应当与打架斗殴区别开,弘扬技击性并不意味着宣扬武术“伤人”的特性,而是普及一种打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合理运用技击原理的前提下,通过“打”与“被打”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反应能力等等。

4 武术价值属性对小学生武术教学的影响

“武术进校园”、“武术段位制进校园”时下武术圈炙手可热的话题,此不同程度上对武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原有教学组织形式基础上,需始终贯彻武术技击理念,一招一式都应普及技击内涵。虽然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比较困难,但是此方法可以起到引领作用,在帮助小学生理解技术动作的同时更能准确的掌握此项技术,可以起到一劳永逸的作用。

第5篇

关键词:阳光体育;开展策略

小学在小学校园中积极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模式,其目的在于将小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愉快地参与体育锻炼,从体育活动中获得能量,让小学生养成快乐运动的习惯,进而受益终身。

一、影响小学阳光体育运动有效开展的因素

学校领导和家长的态度。当前依旧有很多学校领导与学生家长对于孩子参与体育活动并不关注,他们觉得学校本来设置的体育课程已经可以满足孩子们的体育锻炼需求,并无必要再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很多家长和学校领导都错误地将阳光体育运动理解成是针对班上身体素质较差的孩子进行的体育锻炼活动。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目前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健康存在思想误区,只有当疾病缠身之后才会重视“健康”,这种看法让人们不注重日常的体育锻炼,而导致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出现代沟,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偏激的情绪。这种社会价值观念违背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反而会揠苗助长,导致孩子的身心发展都受到影响。

二、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开展策略

1.提高体育活动趣味性。以体育游戏为主的体育活动不但能够提高小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实现体育活动内容从竞技性体育项目向竞技与娱乐性体育项目结合方向发展。目前,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出现孤僻、不合群的个性问题,因此在体育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可以通过趣味性的合作体育项目来培养学生的这些精神,不但可以让更多的孩子感受体育的快乐,还能够让他们的身心得以共同发展。2.弘扬传统体育运动。大部分传统体育活动不受规则的约束,活动器材设备也非常简单,不受场地和人数的制约,普及性很高,也非常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我们可以把学生喜欢的一些传统体育活动(比如说跳竹竿、抖空竹、踢毽子、投沙包、转呼啦圈等)引入到校园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之中,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这些活动少了些硬性的规定,多了些想象;少了一些束缚,多了一分自由;孩子们在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感悟到传统体育蕴含的意识与精神,从而起到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3.引进现代娱乐体育项目。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具有时代气息、具备鲜明时尚元素的体育活动项目越来越多,小学学校领导也应当与时俱进,紧随时代潮流,把现代化的新兴体育项目引入到校园中,让孩子们能够参与的体育活动更加丰富,让孩子们能够紧跟时展脉搏,主动了解现代科学知识。把现代化的新兴体育活动项目纳入到阳光体育活动之中,比如说街舞、轮滑、斯诺克、跆拳道、攀岩、拉丁舞、花式自行车等,为阳光体育活动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学生更乐意参与其中,享受体育活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4.加强制度贯彻落实工作。为确保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按照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制定具体措施细则和制度方案,组织本校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根据学校特点,分类实施,并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人,要求全校加强沟通,扎实有效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另外,我们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合理的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制订了“每天锻炼一小时”“我运动,我快乐”等活动实施方案,为保证阳光体育活动的常规性、制度性和实效性,学校每天由分管主任和体育教师进行检查。5.加强重大赛事互动性。此外,应加强重大赛事互动性,以奥运会、全运会等为代表的大型体育赛事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加强与此类赛事的互动性,一是要做好引导工作,强化学生对相关赛事的认知,引导学生形成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尤其是在学生参与观看体育赛事或者与体育明星接触,能够有效地提升体育锻炼对他们的吸引力;二是要积极争取参与机会,鼓励动员学生参与一些基础性项目,比如说鼓励学生争当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提升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三是组织好学生现场观看,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赛事营地,近距离接触他们喜欢的运动。6.加强组织区域竞赛活动。积极组织区域竞赛活动和片区比赛,其中要包括精品竞技项目,以及面向全体学校、全体学生的普及类、趣味类项目。比如说由县级体育局组织辖区内各小学开展田径、乒乓球、手球、棋类等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或者在学校、社区组织一些学生自选项目,比如说球类锻炼、踢毽子、打沙包等体育游戏,让学生可以走出教室,走到阳光下,快乐地享受体育活动。通过区域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竞赛的热情,进一步拓展学校参与区域活动的覆盖面,让学生们充分享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与快乐。

总之,阳光体育运动模式丰富了体育课程内容,其先进的理念也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和谐愉悦的体育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加乐于运动。虽然前路还有重重阻碍,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但相信随着社会各界的努力,阳光体育运动必然会在小学校园中得以顺利实施。

作者:何坚强 单位: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第6篇

论文摘要:工具理性是西方工业文明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现代竞技体育作为人类工业文明的重要产物之一,自然也深受其影响:一方面,“利益空间”的不断生长和设定,使竞技体育成为各类参与者的特殊工具;另一方面,在竞技体育“工具化”发展趋势下,各种显而易见的矛盾和冲突始终伴随着其全球化进程。

最初提出“工具理性”这一概念的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M·韦伯。工具理性也称“形式理性”(formalrationality),是西方文化传统理性思维以及重视经验和自然的哲学传统的具体产物。西方启蒙理性的发展高扬了工具理性,而伴随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人类开始极端推崇工具理性,由此使人类社会或在局部或在一定地域内进入深刻的发展矛盾中。一方面,在工具理性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进一步塑造了“人类的绝对话语权”,科学技术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但与此同时,“工具理性科技理性)所倡导的对自然缺少人文价值关怀的征服引发了一系列对人类命运产生不良甚至致命影响的全球性问题。比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导致了贫富分化的悬殊,社会结构的失调,个人本位的膨胀等;在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导致了拜金主义的盛行和道德滑坡等”。

“工具理性”作为工业文明时代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体系,自然也深刻地影响着竞技体育的发展。100余年的发展中,它的工具性历程从未间断,尤其是在其全球化态势形成之时,又以各种隐性和显性的特征扩展到世界范围,并通过各种利益群体的实践以具体的结果表现出来。

1竞技体育“工具理性”的基本内涵

论述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即竞技体育的工具性以价值理性为基础。因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互为存在的基础和条件,如果一味强调和追求工具理性就极易造成人性扭曲。“价值理性”(valuerational)也称“实质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它不仅是一种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而且是一种目的理性、批判理性、建构理性和信仰理性。价值理性为体,工具理性为用,价值理性为工具理性的存在提供精神动力,指引着工具理性活动的方向。当理性与竞技体育价值交融而凝成独特的价值理性时,便获得了新的质的规定,便成了区别于工具理性的具有独特意义的理性—既指向竞技体育发展的终级目标,又指向竞技体育的现实发展,其中凝结着人类文明对竞技体育的历史作用结果。因此,竞技体育的“价值理性”就是体育实践者遵循体育之精神内涵,即是否实现了体育所要求的公平、公正、团队、竞争超越等行为品质。它并不看重所选择体育行为的结果,而是各类主体的人格完善。回顾百余年的发展,竞技体育从地域、民族走向世界的实质就是其精神价值契合了时代的发展,为人类的发展确立了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这本身就是其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相统一的过程。顾拜旦早就指出:“正如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胜利,而是斗争;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奥林匹克》也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其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奥林匹克精神—以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这些精辟的论述,都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竞技体育文化的基本内涵,就是为人的均衡发展提供一种自由境界。这种自由,一方面以充满人文精神的体育运动为全人类构建起一座能够实现友谊联结的桥梁,并提供一种以奋斗、尊重基本公德为基础的全新生活方式。正如国际奥委会第4任主席埃德斯特隆所说:“奥运会无法强迫人们接受和平,但是它为全世界的青年人像亲兄弟一样欢聚一堂提供了机会。”砰另一方面,为体育参与者精神升华提供借鉴和实现的平台。因此,在真正的竞技体育精神世界中,既不存在任何分裂对抗和强权压制,也不存在什么超越主体范畴的更高原则,体育主体作为概念,只是道出了人作为本体在竞技体育社会中存在的一种自由状态。

以价值理性为基础,再论述竞技体育的工具理性内涵就有了足够的精神和现实动力支撑。工具理性的核心是对效率的追求,在韦伯的理论中包含着两重含义:一是指目的——手段理性;二是体现为一种行使理性的含蓄性质,而不论是否含有手段——目的程式。现代竞技体育诞生并发展于“工具理性”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工业文明中。一百余年来,不论文化架构,还是发展秩序、运行机制都深刻体现出这一核心理念。

第一,竞技体育作为人类实践的对象,自诞生之初就具有了一定的“工具性”,即竞技体育作为一种实践对象,不仅表现为客观存在的有用性,而且表现为不同主体之间的有用性。这种交互的客观有用性,使各种体育主体相互联结,共同存在于体育实践过程中,彼此以“合目的性”状态成为他人的目标或工具。这样,不同的体育参与者就具备了一定的工具价值,并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在手段——目的的发展逻辑中,当代竟技体育获得了属于自身,当然也属于各种主体的工具性内涵,不同的参与主体根据各自的利益投人到竞技体育之中,采取各种“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获取利益的最大化。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种景象,在竞技体育“合法”理性的外表下,总是顽强地表现出难以控制的非理性来。这也正如马克思}s}所说的“每个人只有作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每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目的(自为的存在)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手段(为他的存在);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把自己当作自我目的才能成为手段。”

第二,在工业大生产时代,西方主流价值观和思维模式成为竞技体育存在的基本范式,其发展过程的 “工具化”特征也深刻体现出来。“个性至上”、“理性至上”、“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等是现代竞技体育产生的思想基础,尤其是在社会变革深人的时候,这些思想基础又以更为现实的途径构建起竞技体育的发展体系。这一过程的根源在于人类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取向等不断作用到竞技体育文化机体中,并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使原有的价值空间被不断设定,如权力、经济、科技、政治、市场等空间。这些价值空间在设定之初,就已经被人为地划分出不同的主体,并“合法地”认定了等级,规定好他们的行为模式、权利与义务,这样就造成了体育主体“合目的”倾向的最大化趋势。但这些价值空间并非是静止不动的,它时刻处于不断的颠覆和重新设定中。各类利益群体在可能的条件下不断扩张着所属的价值空间和影响力,他们或积极或“迫不得已”地采取各种充满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实践手段。这样一来,原有的利益格局被不断打破,竞技体育也“自然而然”地被纳人到了“不断调和矛盾”的发展轨道上。当竞技体育权力空间、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极大拓展时,所属主体相互联结,共同构成了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实践者,于是就产生了竞技体育商业化、职业化、市场化、法制化发展的抉择。这些合力的交互作用,在使竞技体育成为一种强势文化系统的同时,也在某些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出现了与主体分离的趋势,因此产生了各种危机。以奥运会为例,伟大的权力和经济空间不断改造着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居功至伟或“至高无上”的国际奥委会是核心权力组织,随着奥运会全球化影响的深入,其权力空间在不断扩大;奥林匹克营销计划,即著名的“TOP”计划开启了奥运会整合全球资源的历程,其经济、市场空间成为常人难以涉猎“高端产物”;而寻求国际政治和举办国政治的支持,又使奥运会始终左右于“政治化和非政治化”的两难境地之中。毋庸置疑,利益空间的不断生长是竞技体育全球拓展的重要资源,但不能忽略的是,这一过程并不是那么 “纯粹”,其中夹杂着发展逻辑的变换或置换,这就使竞技体育的价值冲突和利益掌控呈现出集中化和复杂化的趋势。而当竞技体育从科学技术中寻求发展逻辑之时,参与主体的任何实践活动也在“大同”的模式中开始遵循技术的自律逻辑,“技术理性”也成为了竞技体育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凸显其价值理性的主体在不自觉中成为了一种工具性的存在,从而也成为一种客体和手段,这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现代竞技体育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体系。

第三,当利益空间大规模延伸和拓展时,整个竞技体育就成为有机联系的系统,各类主体具有了明确的分工,当一类群体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必然要为其他群体利益的实现做出贡献。所以,在整个体育实践过程中,各类体育参与者都在客观上具有了满足他人需要的工具性价值,这成为竞技体育发展所遵循的一个基本规律。由于分工的客观存在和细化,参与者也成为整个竞技体育发展所需要的工具,尤其是当体育主体不断产生新的需要时,又以积极的姿态促成新一轮的分工。今天,体育主体的利益已经上升到国家和民族主体层面,这些主体无法回避当代竞技体育的伟大影响力,开始挖空心思地采取各种方式和风格去构建以体育为平台的民族发展契机。 于是,各种传统、民族的资源有了走向世界的新的平台,并上升到象征领域的高度去寻求获得一种“现代化”的身份。这种利益联结能力的广泛提升,使竞技体育的目的化倾向更加突出,不同身份的人群成为了体育主体,开始疯狂瓜分和占有原本已经拥挤不堪的利益空间。由此当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进人到一个悖论之中,多元主体在拓展体育发展空间和平台的同时,又重新制造出各种“利益空间”,使自身可能成为“异化了的对象”。竞技体育在我国的发展就呈现出这种独特性。就整体发展而言,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不论是在规模上还是资源投入上都能够利用“举国体制”这一利器快速实现各种社会资源的整合。但就现实情况而言,这一整合过程始终伴随着一系列的阵痛:体育体制、体育权力格局的更迭和变换,各种权力主体进一步分割着的拥挤空间;旧有的发展秩序被不断颠覆,新的秩序始终处于孕育之中;竞技体育体制改革、部门改革、法制化发展的呼声日渐强烈等。由于新发展秩序有效性的缺失,体育人茫然不知所措,他们既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由此造成了体育价值观、体育发展观、体育道德观的失落和混乱。而与此相应的是,在多重权力主体的运作下,竞技体育市场产生的经济空间已然被事先划定,各种主体利用“合法”身份采用各种非常手段”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身份是法律和国家权力机关赋予其的法律地位,表现出当然的合法性;而非常手段则表明中国竞技体育经济秩序的缺失,无法采取常规性的运作手段,表现出或然的非法性,这样就出现了令人迷惑的现象,在利益产生后面临诸多分配主体,“不公”成为各级或各类主体的共同诉求,各种围绕此种情况产生的难题也层出不穷,无法调和。这些都使中国当代竞技体育在不断的震荡中努力地寻求着新的发展路径。

2竞技体育“工具理性”带来的消极影响

近些年,随着竞技体育工具性价值的日渐凸显,越来越多的主体投人到了对竞技体育工具价值的恶性追求中,各种“异化”现象也应声而至。

第一,体育主体的否定性弱化了。人与动物和其他物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人是一种永不满足的存在物,是一种对现实进行不断否定的存在物。动物和其他存在物满足于自然给予它们的本质规定,它们永远不能超越自己的本性。今天的人类更加具有智慧,但也更加具有多样的需求。当竞技体育成为满足人类需求的存在物时,一些体育行为者也想当然地具有了一定的“工具性”,这种工具性使体育主体不断超越自我,拓展着他们获得更多利益回报的美好愿望。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因受自身“工具性”的辖制,他们不得不要首先成为其他主体的“存在物”才能够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样屈从于“工具价值”身份就成了无力改变的基本状况。运动员在今天竞技体育的联结中具有关键性的地位,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都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成绩,这一过程本无可厚非,但当运动成绩和“利益”紧密联系时,多数运动员便成为了某种实验品或牺牲品,为了获取“世界认同”,大量运动员成为“铺路石”,丧失了基本的“话语权”,而当这种认同成为现实时,他们又被无情边缘化,成为“合法的淘汰者”。

第二,参与者的主体性被物化了。主体性是人的本质规定,它决定着竞技体育的发展,但当竞技体育被过度工具化了的时候,体育主体也成为了改造对象,主体性被物化在利益实现中,主体性价值也逐渐被湮没了。一方面,在对竞技成绩的绝对追求中,很多运动员丧失了全面接受教育的权利,使他们在退役即面临“淘汰”的悲惨境地;另一方面,当代竞技体育过度的职业化、商业化趋向,“不可避免地站污了竞技体育的神圣,导致竞技体育服从于商业利益……竞技体育的参与者及相关人员屈从于利益的获得和分配,并为此不择手段,歪曲了健全的人格”。为此,何振梁撰文指出:“奥林匹克对职业运动员开放可能导致奥运会失控”,“过度的商业开放带来了现实和潜在的威胁……滥用兴奋剂的根源是商业化(或政治)的考虑。它对奥林匹克起着消极的作用。它违背了体育的根本目的,损害了运动员的健康。”

第7篇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意义和作用

(一)以就业导向构建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不但发展,教育不断顺应时代加强改革的力度,对高职体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不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要让学生的身体素质符合就业需求[1]。因此,高职体育教学应该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思想,通过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帮助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习惯,增加职业竞争能力。高职院校学生选择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通过自身具备技能和理论知识顺利找到工作,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高职院校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顺势而出。

(二)以就业导向构建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作用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单单是对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要求,企业还对人才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进行考察[2]。高职体育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模式构建,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体育教学模式的重点,并对高职学生进行培训职业岗位,从而提高学生职业岗位体育意识,还可以改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学生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中,可以提高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使其在未来就业过程总占据有利地位,同时提高高职院校就业率,推动高职院校不断发展。

二、高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和现代社会脱节

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所使用的还是旧版教材,导致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教学内容和体育知识体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最终无法实现体育教材的指导性,而这也是高职体育教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3]。

(二)教学模式陈旧

现阶段高职体育教学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就是采用陈旧的教学模式,甚至有些高职体育教学仍然使用弊端较多的教学模式,导致体育教学目标、内容、课程没有进行及时更新,长期以往,高职体育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普遍存在,使学生对接受体育知识没有积极性和兴趣,最终不能有效实现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

(三)课程理念和教学观念落后

现阶段我我国高职院校课程理念和教学观念较为落后,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也没有明确,长期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楦咧疤逵?教学的发展造成了阻碍[4],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仍然是为了考试,教学评价也是单一的考试成绩,并没有考虑学生对实际就业的需求。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针对高职体育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实际就业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对高职体育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新模式。

(一)以就业为导向完善高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需要对高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传统的高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学生评价唯一评价指标就是学生体育成绩进行评价;教师唯一评价指标是学生总体成绩评比来判定的,这种教学评价体系没有考虑学生的努力程度和心理状态,因此,应该侧重现代社会企业对人才身体素质需求理念,从高职学生实际的技术能力、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等角度上体育教学进行评价,推动学生具备职业体育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以就业为导向高职体育教学路径

首先,有机结合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身体素质和生命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体院锻炼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企业对内部员工的身体状态也越来越关注。竞技体育属于高质量、高水平的竞技表演。通过专业运动和群众体育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参与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另外,高职院校应该增加体育教学所需设备的投入力度,例如:体育器材、设备,还要增加维护设备、设施的费用。

其次,课外体育教学和课堂体育教学相结合。高职体育教学作为学生育体、育心的重要途径,因此,体育教育在高职教学和学生发展中发挥着中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积极体现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高职体育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职业素养、专业知识,从而发展学生个性和体育意识,同时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还要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例如:体育知识竞赛、县市级篮球、足球、健美操比赛等,另外,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结合课外体育活动及课程体育教学。

(三)以就业为导向高职体育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首先,高职体育与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职业体能胜任力的培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在生活中及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压力,在遇到较大压力时心理素质较低就会出现精神萎靡或者心理出现疾病等问题,如果人们具备较好的体能胜任力,就会使用良好的心态解决生活及工作中出现的压力。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应该制定成以培养学生职业体能胜任力,通过具体体育训练项目帮助学生具理想工作岗位的身体素质,在进行体育教学训练中,提高学生职业体能胜任力的基础上,最终推动高职院校就业率。

其次,高职体育教学的基础就是体能素质训练。现阶段高职院校的生源大多数都是九零后,这些学生在中学时期为了提高自身成绩,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课余时间被繁重学业所替代,严重缺乏体育训练,导致学生在提升到高职院校中,需要全面、科学的体能素质训练,因此,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改变学生亚健康、身体素质差的情况。高职体育教学如果在初期阶段没有选择合适的体育训练方式,极易让学生产生身体疲劳的情况,最终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失去热情,所以想要真正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使其达到企业岗位对人才身体状况的具体要求,高职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课程设计一定要科学合理,选择科学的训练方式,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例如: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初期可以让学生每天进行900米的慢跑活动,体育教学中期每日让学生进行1200米的慢跑,体育教学后期学生每天可以轻松进行1500米的慢跑活动,最终提高学生职业体能胜任力。

(四)以就业为导向高职体育创新教学理念

首先,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树立就业观念,从而构建新型体育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应该重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将提高学生率就业作为高职院校发展方向。想要切实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率,保证高职学生符合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就要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将高职院校教育中心和体育教学重心落实到学生就业问题上,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从而使学生具备适应职业岗位所需体能,最终实现自身社会价值。

其次,高职体育教学应该树立人文价值观,从而构建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高职体院教学树立人文价值观,想要其实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将体育教育赋予职业体能胜任力的意义,还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爱护和关心。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举办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竞赛,有效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对高职学生培养坚强意志力具备最要的推动作用。另外,高职体院教师应该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进行体育技能和体育运动知识,还要对学生传授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体育人文精神,最终实现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

第8篇

关键词:传播;体育传播;后现代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199-02

21世纪,当社会各项事业都突飞猛进的时候,体育也以其势不可挡的力量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之后。至今,对体育的传播可以说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电视、报纸、网络,甚至是各城市中的公交车、房墙,随处可见对体育的宣扬,在无形中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体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一、传播

不同的学者对传播的定义有所不同,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人人皆知且非常完善的定义。传播(communication)是指人们通过普通的符号系统交换彼此的意图。在普通意义上说,传播是与人说话,它可以是电视节目,可以是讯息的散布,可以是我们的发型,也可以是文学批评[1]。

然而,究竟什么才是传播。1945年11月16日,在伦敦发表的联合国“教科文”(UNESCO)中,曾经这样写道:“为用一切masscommunication手段增进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而协同努力。”其中的masscommunication一词就被翻译为“大众传播”(是专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所以,这些媒体也就被统称为“大众传播媒体”)[2]。

麦克卢汉从人类传播的角度,把社会历史进程依不同的传播方式分成口头文化传播、印刷文化传播和电子文化传播三大阶段[3]。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播方式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传播方式不但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形态,而且不断完善人类文化的图景。

电子媒介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加速了经济与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改写了世界经济和文化的版图,而且还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改变,它甚至进入到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影响着人们的智性、理念和情感,从而主动地为社会构建起包括审美在内的新的价值观。

可见,当代的传播方式,尤其是电子媒介的出现,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体育传播作为其中的一种,必定也深受影响,使体育的传播也出现一些后现代的特征。

二、体育传播

目前,从体育传播的过程和传播的主要途径来看,体育新闻传播是最为常见的也是最普遍的一种传播方式。体育新闻传播,是指媒体对新近、正在或即将发生的体育事实的报道。其中,体育事实应包含体育这一社会文化现象里的所有具有新闻价值―――能够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的信息,具体应包括体育领域里新的事情、事物、人物、信息、现象以及所有能引起人们普遍兴趣的东西等,而不应像当前所谓的媒体体育传播仅局限于竞技体育领域的人、事、技术、战术、娱乐及其负面产品如暴力、性、兴奋剂等[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播领域出现了新兴传播科技,如卫星通讯、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型传播媒介,主要包括跨国卫星广播电视、数字电视、文字、音像电子、互联网络及手机等,逐渐演变成一个多媒体、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结构[4]。现代体育受到发达的大众传媒的影响,与这些传播媒介相互整合,共生共存,形成了丰富的信息空间,不但发展了当代体育,而且不断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利益,尤其是北京奥运、广州亚运的成功举行不但创造了经济收益,而且成功的向全中国、全世界传播了我国的体育文化。

可见,体育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地在人们生活中广泛的传播,不仅影响了人们的体育意识,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很大的变化,让人们认识到,社会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体育活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越来越重要,使更多的人在认识到体育价值的同时更积极地参与到体育中来,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观、价值观。

三、后现代

(一)后现代的概念

后现代并非是一个学术流派,而是一个时间概念、一种文化状态、一套价值模式,是破解现代性合法化的过程,它是对现代性的一种重整和改写,即它颠覆了现代主义的中心论,改写现代主义的某种理想性和价值观,凭借大众文化的多样性和表面性对抗现代主义所宣扬的理性主义和宏大历史的叙事观[5]。

它对有时间上的规定是相对于现代而言的。“现代化”过程就是指商品化、城市化、官僚机构化和理性化的过程,这些过程共同构成了“现代世界”。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发明、革新和活力的过程。“现代性”通过新的技术、新的运输方式和交往方式、产品的分配和消费形式、现代艺术和意识形态而散布到日常生活中去。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家们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革命和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西方社会进入一种“后工业社会”,也称作信息社会、高技术社会、媒体社会、消费社会、最高度发达社会,在文化形态上称为“后现代社会”或“后现代时代”。后现代时代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经历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它是人类历史的一次断裂或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后现代要与现代的理论和文化实践、与现代的意识形态和艺术风格彻底决裂。“后”可以肯定地理解为积极主动地与先前的东西决裂,从旧的限制和压迫状态中解放出来,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也可以否定地理解为可悲的倒退,传统价值、确实性和稳定性的丧失。在另一种意义上,“后现代”被理解为“高度现代”,它依赖于现代,是对现代的继续和强化,后现代主义不过是现代主义的一种新面孔和一种新发展。

(二)后现代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思潮在当时历史发展的促进下浮出地表。到了70年代,“后现代”概念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理论领域,借以描述同现代话语相对立的各种社会和文化现象,80年代后,后现代的理论和话语扩展为世界性的文化思潮。而对后现解的角度不同从而使后现代有着不同的理解,各学者所理解的角度不同,所以出现了这些有着不同侧重面的观点。

70年代到80年代之际,中国学者对这个概念还没有完成接受,随着学者对西方国家后现代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介绍翻译,才使国内学者逐渐了解到后现代的相关学说,直到1985年各种西方话语涌进中国,后现代思潮才开始涌入国内。

可见,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发展晚于其他发达国家。但是,它对我国的社会却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体育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四、后现代对体育传播的影响

对于体育传播来说,体育赛事和体育产品的消费已经不仅仅是纯粹物质性的产品,而是将体育一系列产品通过传播的独特方式进入人们消费的领域。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和广泛的应用,人类的知识储备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的发展,后现代文化与体育浸渍了无所不在的商品意识。因此,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体育传播也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多元化

时至今日,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上不断涌现出新型的传播工具,让人们体现了后现代社会传播的便捷。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体大量涌现,使体育的传播方式多样化。电子媒介大规模地介入体育领域,对大多数赛事直播或转播的方式迅速打破了以往单纯文字传播的局限,将动态真实的画面聚焦在屏幕信息之内,直接作用于观众的眼睛和耳朵,这种传播方式形象、直观,直接带给观众一种全新真实的画面。电子媒介以其形象逼真的报道,使观众的目光不仅注意到赛场内,也关注到赛场外的一些事情。使体育回归到事物多元化、多样化特点中来,并逐渐走向娱乐的边缘。

(二)体育新闻报道内容的“平面化”和“边沿化”

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对生活的要求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各体育媒体为迎合受众的需求变化,开始调整其报道的内容结构,逐渐有意识地减少对体育赛事、体育活动本身的报道,同时开始广泛关注赛场外的新闻,于是与体育赛事有关的“”新闻越来越多地见诸报端,如体育明星的私生活和花边新闻的报道,即体育新闻报道开始走向娱乐化。“黑哨事件”、“假球”等娱乐消息,成为关注度颇高的体育新闻。体育新闻内容的平面化和边缘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众需要。

(三)体育新闻报道体现出娱乐性

娱乐性也成为当前体育新闻报道后现代倾向的重要表现之一。各电视台纷纷推出各种与体育有关又能传达体育信息的集娱乐与信息一体的节目,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促进了体育的传播。比如河南电视台的武林风节目,在传播娱乐的同时将体育意识深入到观众心中。

(四)体育新闻报道的大众化

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体育新闻报道语言的大众化和体育新闻报道题材的大众化,进而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体育,并参与到体育中来。

为迎合广大观众的胃口与关注,体育报道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除了与赛事有关的事情外,全民健身性活动与竞技体育大众化也都成为报道内容之一。其次,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运用,现在观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发表自己的疑问或见解,实现和嘉宾的交流,他们的角色也从纯粹被动的欣赏体育发展成为积极主动参与的互动角色,从而缩短了体育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利于观众接收体育信息,使体育传播呈现出后现代的特点。

五、结语

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日益进步,使体育传播也到受后现代的影响,从而使其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后现代的倾向,后现代不仅对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体育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也受到了后现代思想的影响,显现出的后现代特点为: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体育新闻报道内容的“平面化”和“边沿化”、体育报道的娱乐性、体育新闻报道的大众化等特征。

此外,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商业利润的驱使和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一些媒介对体育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变现出哗众取宠的现象,这从根本上违背了后现代的宗旨。由此可见,后现代对体育传播的影响既有其合理积极的因素,也有其消极极端的一面。我们必须以正确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审视,吸收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体育传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鹏涛.艺术传播与后现代[J].科技信息,2006,(5).

[2]江建文.大众文化传播与后现代审美[J].当代传播,2007,(1).

[3]王庆军.当前体育传播存在问题解析[J].当代传播,2008,(3).

第9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互动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是以中华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主体,融合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是各民族传统养生、健身和娱乐等体育活动的总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和现代竞技体育,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更成为世界现代体育的良好补充。然而,受到现代社会发展,现代文化发展,城市变革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处于退化变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文化边缘化以及文化危机。解决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1 民族传统体育对学校体育教学的作用

1.1 利于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实践性、技能性、游戏性等特点,将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进行挖掘、整理、改进,融入到学校体育课程中去,不仅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延伸和发展,而且有利于丰富学校体育教育的资源,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同时改变课程结构,使课程计划向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最终推动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特点,风格迥异的体育项目进入课程,同时,有利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2 利于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学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虽然我国校园文化生活开展的比较丰富,但却缺少一定的特色性和继承性。通过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的发展,带去了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样各个学校可以展示各地区的民族风格特点,使无形的精神文化潜移默化的推动着校园文化建设。

1.3 利于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传统体育包含着浓厚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道德等民族传统文化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有强烈的民族性。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开展,学生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更加直接和深入的了解,产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

2 构建学校体育教育新模式,振兴民族传统体育

2.1 传承和推广民族传统体育

学校是民族传统体育最理想的载体,也是扩大、提升民族传统体育影响力的必经途径。我国是一个地域广大且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会有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此,不同地域都会开展适合自己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这样,学校就成为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源,不同的传统体育项目都会得到重视和传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画面,从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2.2 丰富体育教育手段

民族传统体育有悠久的历史,他的起源发展仅用语言来表述,学生很难深刻的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背景以及神秘色彩。并且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需要参与的人员居多,并且需要穿着具有民族特点的服装。民族传统体育也因此拥有大量的受众群,使其得到传承和发展。

3 在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发展对策

3.1 学校积极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

学校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地域民族特点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健康第一”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制为原则,以学生发展为目的,选择符合学校文化内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如武术、太极拳、高脚跳、舞龙、鼓舞等,这些项目对场地规格、器材投入、以及技术难度都要求不要,适合在学校中开展,能够成为学校很好的课程资源。

3.2 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外活动氛围

学校体育单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应开展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力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定期举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游戏节等,丰富校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组建社团俱乐部。在参与中掌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锻炼方法,在健身娱乐中了解民族文化,领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增强民族意识,提高民族凝聚力。

4 结束语

体育文化的多元性与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也只有进入到学校体育教育中来,才能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民族精神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承、弘扬和发展。学校体育更需要民族传统体育来进行丰富和拓展。二者及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是一个互动发展的双赢过程。

参考文献:

[1]徐旭,蒙军.发挥学校体育对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主导作用[J].铜仁学院学报,2008(5)

第10篇

摘 要 “80后”是一个散布于多元社会各个阶层的综合群体,而非一个独立的阶级或阶层。其体育价值观对今后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合论述“80后”体育价值观的特征,并透视其转化背后的原因,重点提出了加强改革,促进体育文化自身发展;加强思想教育,增强“80后”的社会使命感;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观;营造体育学习、锻炼的教育环境等措施应对“80后”体育价值观的转变。

关键词 “80后”体育价值观 转变

“80后”即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群,是一个散布于多元社会各个阶层的综合群体,而非一个独立的阶级或阶层。大多生活在市场经济条件和科技文化昌盛并被现代社会生活氛围所裹挟的时代,其观念、意识、信仰、价值、生活方式等与改革开放之前出生的人有着明显的不同。当然“80后”的体育价值观也在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中,悄然发生的转变。众所周之,“80后”已逐渐的转化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承担着社会进步的重任。

一、“80后”体育价值观特点

(一)时尚,娱乐

“80后”价值观日益偏离主体价值,呈多元化趋势。“80后”对自我实现、生活质量的提高与服务社会得到社会认同三者之间的统一,有着更强烈的渴望。在体育道德标准方面,他们对体育道德有着广泛的宽容,表现在他们能从心理上认同或接受许多以前不被人们所接受的思想和行为。在体育价值方面,“80后”已逐渐摆脱以往理想主义的狂热,表现得冷静甚至冷漠,对体育的参与多样化,尽管其中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短期性的色彩。他们遵守体育规则,讲究理性,并张扬个性。

(二)过度强调自己

一方面,“80后”对社会交流的渴望越来越高,他们担心自己在时尚文化的潮流中落伍;另一方面,他们又很强调个性,强调一种自主的选择。他们往往从流行元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部分,然后融入自己的特色感觉和喜好。时尚文化中的自我至上价值观与“80后”膨胀了的自我意识,在一种反传统反主导文化的轨迹上汇合在一起,使他们对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根本道德原则的社会本位价值观日趋淡漠,一些“80后”的自我观念已开始滑向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并过于强调个人主义,对奉献、铺垫、等缺乏认同感。

二、“80后”体育价值观转变的原因

(一)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终被确认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我国当前社会价值观发生变化的根本内在原因。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同社会实践主体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市场体制是充满生机的经济体制,它能最大限度地激活个体潜能,满足个体需要,促进个体发展,其本质上是对主体意识的接纳。

(二)体育的发展以及功能的不断拓展

20世纪80年代,体育开始关注人自身的发展需要,体育的健身功能、休闲娱乐功能和经济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一阶段,竞技体育得到了强化,通过大型赛事为国争光、激励和教育民众成为体育的重要任务,体育的社会整合功能和教育功能得以充分体现,体现了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结合的体育价值取向。到90年代以后,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这标志着体育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体育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体育不是纯消费的福利型事业,而是“具有产业性的社会主义公益事业”。

三、如何应对“80后”体育价值观的变化

(一)加强改革,促进体育文化自身发展

通过促进体育文化自身发展来应对“80后”体育价值观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充分调动体育文化内部的积极因素,使体育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要大力弘扬主流文化,通过主流传媒来遏制商业传媒的滥俗,通过宣传公平竞争、努力拼搏、不断进取的体育精神通来消解商业传媒对“80后”的负面影响;三是加强体育文化的管理,严厉打击各种粗俗的、暴力的体育文化对“80后”的侵害。以正确的价值方向引导体育价值观和适宜于“80后”的生活方式与休闲观念。

(二)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观

体育运动为培养学生“运动美”、“形体美”、“行为美”提供了一块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沃土。学生在从事体育运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美感的运动项目去尽情地发挥,从中获得美的欣赏、美的享受,它不仅是一个比体质、赛技术的问题,而且是一个赛风格、比道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把体育与美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从而激发自我锻炼的欲望。,要帮助青年造就审美的人,实现真与善的统一,使他们在审美领域中得到既合规律又合目的的自由愉悦。根据新情况与时俱进地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营造体育学习、锻炼的教育环境

学校及社会的体育环境是“80后”体育价值观形成的土壤,主体体育动机行为的改造,既要靠其长期体育实践的磨练,也要靠体育文化环境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熏陶。就体育环境的营造来说,据其形态不同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但其核心之处在于将封闭式体育环境转化为开放式的,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内容、开放的活动空间、弹性的活动时间。在软环境方面,重在形成一种有利于提高“80后”体育文化素养的氛围,同时注意隐性因素的潜在影响,建立健全各种体育协会和俱乐部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有系统的组织一些丰富多采的健身、竞赛等活动;加大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网络、广告版等作用。

参考文献:

[1] 龚敏.组织行为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第11篇

关键词:足球;竞赛规则;演变;正义

中图分类号:G84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1-0136-03

On the Justness of Football Match Rules

LIU Qingwei,GONG Zhengwei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410012,Hunan China)

Abstra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otball contesting rules is originally intende d to regulate subjects’ contesting actions in football matches, to push forwardcontesting skills and tactics, and to improve the visual effect of football gam es. However, the phenomenon of pursuing profitability in football matches is dra wing wider and wider attention with the merchandizing and socializing process offootball. This paper, marked by an interdisciplinary methodology combining phys ical education and ethics, probes into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rules and the t heory of justice as well as the connotation of “rule” and “justice” and thei r interrelations. When football becomes a platform to balance human pursuit of s pirit and benefit, the relevant contesting rules will not only act as a set of c ontesting rules, but also as an orientation of the most important moral value fo r humans, namely, justice. This thesis aims at an ethical analysis of the justne ss of football-match rules to disclose the fact that justness is the essential s ource of football developing as the most important sport of the world.

Key words: football;rules of the game;evolve;justness

足球竞赛规则制定的初衷是对足球比赛中各种参赛主体行为的规范。然而,它又不仅仅 局限于是一个规范的集合,还内在包含着人们就足球比赛之外对公平和正义的向往和追求。 诚然,表面上一些直陈式文字描述的足球竞赛规则是维持足球比赛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但 更具深远意义的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透过这项体育运动认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绝好平台 ,对它的理解不能望文生义而断章取义、舍本求末。因此,深入挖掘其所固有的内在价值的 意义远远大于了解和执行足球竞赛规则条文本身。

对足球运动内在价值的挖掘,离不开对正义的探寻。这是因为:1) 正义是“诸价值的 价值”。即“正义是独立于社会诸价值之外,独立于充满争议的各种主张之外,作为公平决 策的程序置于这些价值和主张之上。”[1]2) 足球运动是人类社会的一项实践活 动,人们 在足球实践活动中结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正是这种实践活动与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社会 生产方式,构成了正义思想的基础。3) 正义问题就是社会基本结构如何分配社 会合作的利益与负担的问题。”[2]通过足球竞赛活动,争取比赛的胜利,从而满 足运动员 乃至相关人员的各种精神与利益趋向,进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足球运动中该如何分配它带给 人们的各种需要与社会利益的?这种分配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才是合理的?要回答这些问题 ,自然离不开正义。

1 规则与正义

1.1 规则是一种价值规范哈耶克指出:由规则构成的体系促成了整体秩序的形成,给遵循规则的群体带来了繁荣 和发展。遵循规则的人们,在长时段历史进程中取得了优势和成功,其后代得到了繁荣和发 展,于是,规则得以在群体内传递和扩散,当群体中遵循这种规则的人数达到一个“临界多 数”时,这种规则就成为了一个群体的规则,成为了一种被普遍遵守的价值规范。[3 ]

规则的制定是以维护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为根本价值标准的,有益于全体成员共同利益 的规则就是合理的规则,有益于全体成员利益的行为就是规则范围内的合理的行为。对规则 的合理性评价是以规则所包含的价值为基础的,同时,这种合理性评价所揭示的价值又会反过来为规则的发展指明方向。

1.2 规则的基本价值诉求――正义古希腊有句格言:“正义乃百德之总”[4]。现代社会的正义主要指涉的是社会制 度, 是由自由、平等、效率这些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构成的集合体。如果说制度与规则在一 定程度上表明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那么正义则是衡量制度与规则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价值 尺度。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中,则把正义看成是一个制度价值原则体系,是由平等、自由 等不同的价值原则所组成的价值集合体系。

正义作为规则与制度的一种基本价值诉求,是通过规则与制度所包含的其他价值观念的 不断调整和完善,使规则和制度形成尽可能合理的社会关系结构和状态,从而为规则与制度 的合理性提供评价标准和尺度。

2 足球竞赛规则演变遵循的正义理路

足球竞赛规则,正如英国学者斯坦利•罗夫指出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一付骨架, 足球是一项富有行动、色彩、激情、令人兴奋的运动,它触动了人的各种情感。要将这些成 分融入一个文本中,即呈现出它令人兴奋的一面,更要阐述其正式程序、责任、犯规、制裁 等内容,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在那些枯燥乏味、干巴巴的、陈词老调的词语 和短语中却蕴藏着一个巨大的、富有金子般智慧和知识的宝矿”。[5]“我们需要 能好好踢 球的机会,不受到伤害,并且,我们能享受这一运动带来的乐趣。”[5]是年轻球 员对足球 运动的期盼,也是足球竞赛规则演变和发展的基本目标与方向。足球竞赛规则所内涵的正义 价值也随着这项运动一百多年来的不断发展迅速跃入人们对足球运动的价值审视之中。

2.1 足球竞赛规则的演变张显着自由的理念足球竞赛规则中充斥着“队员不允许拉扯、冲撞对方队员;对方罚任意球时必须退出9. 15米……”等限制性语句与条款,似乎规则处处限制着运动员的行动和发挥,束缚着运动员 的自由。然而,当我们沿着足球竞赛规则演变的源头来审视足球运动中的“自由”时,这种 观点就站不住脚了。

足球规则出现以前的英国民间足球活动,人数、场地、动作均无限制,是一种“自由状 态”下的足球活动,参与者的人身安全与生命极易受到伤害。1863年,足球规则禁止踢小腿 的规定确立了现代意义的足球运动,同时,也高举起了足球运动反对粗野行为、尊重人身权 利和自由的旗帜;二十世纪中叶,红黄牌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凸显足球竞赛规则严格制止不 正当行为、反对暴力行为的限制性特点:只要是针对球的行为,都是允许的,都是自由的; 相反,对人不对球的行为,规则都视为非法行为而将受到惩罚。足球竞赛规则的存在保证了 足球场上球员的生命与安全的自由。

足球规则的不断修改与完善,解除了对球员技战术发挥的束缚,促进了足球技战术的发 展与进步:1925年,国际足球理事会修改越位规则,把使进攻队员处于越位位置的“3名防 守队员”改为“2名防守队员”,简单的一个数字变化,戏剧性地使比赛中的越位犯规减少 ,比赛更为流畅,进球数随之增加。越位规则的这一改变打破了足球比赛枯燥、沉闷的僵局 ,使得球员更好地发挥水平,使比赛更为精彩。足球场上再次燃起了激情与活力,“自由” 在足球竞赛规则的护航下得以彰显,足球运动也因此得以新生。

2.2 足球竞赛规则的演变体现着对公平的追求公平是正义观念里的具体中介之一,其核心是平等。足球竞赛规则里的公平,可以这样 来解释:足球比赛中任何一个球员都有权利去挑战拥有球的对方队员;同样,对方队员也有 这样的权利。这种挑战就包括了使用可接受的或不可接受的身体接触。裁判员要约束那些他 认为“草率的、鲁莽的或使用过分的力量”的行动。然而,对这三个定语的准确理解有时却 依然无法保证比赛是公平的:一个偷偷的轻推,使对方失去对球的控制,这虽不能认为是“ 草率的、鲁莽的,使用了过分力量的”动作,但是这样的轻推显然是不公平的。足球比赛中 的“公平”还意味着必须使用“公平”的方式与手段去挑战你的对手。在越位规则中,与对 方倒数第二名防守队员平行的这条“平行线”,实际上就是一条看不见的、“公平”的底线 。越过这条平行线的队员,在早期伊顿公学规则中就被称为是“偷偷摸摸”的而不是正大光 明的;越过这条平行线的队员如果参与了比赛或从越位位置获得了利益,则将被判罚“越位 ”犯规。越位规则告诉人们:足球比赛中,必须是用一种平等的、公平竞赛的手段来获得你 所追求的胜利。

2.3 足球竞赛规则的演变意味着秩序的建立足球比赛是一项极具竞争性的运动。但是,这种竞争不能任由其发展,必须有个“度” 加以控制,这个“度”就是足球比赛中的“秩序”。

比赛秩序的建立,首先通过足球场地的边界、场区的设定得以实现。早期足球比赛场地 并没有罚球区,因而也就没有罚球点球这一说。但是,面对防守一方在球到达罚球区附近时 发生的粗野动作,不得不确立一个约束性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对犯规动作的判罚非常严 厉,足以约束防守者的粗野踢法。罚球区的确立,实际上告诉了运动员:“在球门附近请注 意你的动作”!它通过对队员动作的区域限定,使得足球比赛中的比赛秩序得以建立。

限制粗野比赛,维护赛场秩序的另一有效手段是红黄牌制度。20世纪中叶,随着足球场 上的暴力问题日渐突出,最初用来方便交流的红黄牌,成为裁判员制止各种粗野犯规与暴力 行为的有效处罚手段。

足球竞赛规则建立了足球场上的秩序,而秩序使得足球运动朝着人们期许的目标前行: 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快乐!

2.4 足球竞赛规则的演变渗透着共生的理想“共生”源于生物学概念,后被应用于人类社会,主张人类之间、自然之间以及人和自 然之间和平共存,形成一种相互依存、和谐相居的良序关系。[6]

国际足球理事会(IFAB)和国际足联(FIFA)所确定的关于足球竞赛规则的修改原则中 即渗透着强烈的共生理念:通过实现竞赛规则的理解与应用的一致性,保证人们无论是在世 界杯决赛的赛场上,还是在地方公园友谊赛的球场上,都能以相同的方式运用它。[7 ]半个 世纪以来,将高科技引入足球比赛中以帮助裁判员判定进球与否的呼声日益高涨。最终,国 际足联否决了已通过实验的高科技项目,其理由在于:高科技确实能帮助裁判员判定球进门 与否,但是,不能保证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所有比赛场上,都能使用这种高科技手段,足球竞 赛规则的普遍性得不到保证。[8]这预示着全世界人民都有从这项运动中获得乐趣 的权利,而不仅仅是科技发达国家。足球竞赛规则中的共生理念在这里强烈地得以伸张。

在足球世界里,无大国小国、种族优劣之分,足球竞赛规则为所有的人搭建了一个平等 竞争的舞台。当自由、公平、秩序在足球竞赛规则里得到演绎,正义也就在足球场上得到宣 扬,而与正义相关所有价值取向也就在足球竞赛规则里得到了共生。

3 公平竞赛――足球竞赛规则正义性的现实体现

公平原则与竞争精神是竞技体育的突出表现。公平表征了竞技体育竞赛的秩序与和谐, 意味着规范和规则,奠定了竞技体育最基本的价值基础。[9]足球竞赛规则所倡导 的“公平 竞赛”在足球场上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严惩严重犯规与暴力行为:严重犯规和暴力行 为直接侵犯了对方队员的人身权利,损害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打破了比赛场上双方实力的 平等较量,是“公平竞争”精神的粗暴践踏。二、反对佯装欺骗行为:进攻队员在对方罚球 区内佯装被对方犯规,摔倒在罚球区内,诱骗裁判员判罚球点球,企图以“欺骗”赢得比赛 。这种佯装、欺骗的行为违背了人的基本道德要求,与偷、抢无异。三、坚持运用有利条款 :队员被犯规后依然控球,且还能继续获得进攻机会,甚至破门得分。如此“有利”局面, 裁判员如果判罚了先前的犯规,最终得益的反而是犯规一方。所以,将更大的利益,即“进 攻机会或破门得分的机会”交给被犯规一方,是执行足球竞赛规则的一条根本原则。它反映 了足球竞赛规则如何对待足球场上利益的分配问题:利益的分配要有利于“最不利成员的最 大利益”。足球竞赛规则中的有利条款蕴含着的是深刻的正义分配原则,它为足球竞赛活动 中的“公平竞赛”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

4 足球竞赛规则面临的价值挑战

足球竞赛规则所规范的足球竞赛行为在现实中却时刻面临着“义”与“利”、“情”与 “理”的价值选择;其所彰显的内在价值能否使得正义在足球场上得以完整地实现?

通常,将球踢还给对方,回报对方主动使球出界以使本方受伤队员尽快得到护理的行为 是一种合乎情理的、能赢得观众掌声的绅士行为。然而,不把球还给对方却又没有违反规则 。它带给我们这样一些思考:合法的足球竞赛规则是否就是合理的?在足球场上“当道德的 要求和利己的考虑冲突时,是不是道德的要求永远优先?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什么时候我们 可以不顾道德的要求,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遵守道德的理由又是什 么?如果大家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顾伦理道德的要求,结果又会是如何?”[10] 。这些 问题随着足球运动的不断发展,随着现实中不断出现的“足球道德风险”问题的日益严重化 而更加突出,甚至可以说,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一系列足球伦理道德困惑正是由此而来的。规 则、制度指代的是行动的规范,表征的是正义价值与道德理想,但是,这种正义价值与道德 理想在现实中如果缺乏人的理性呼应,其作用将会大打折扣!

5 结 论

足球竞赛规则的演变历程体现着自由、公平、秩序与共生的价值内涵,“公平竞赛”是 足球竞赛规则带给足球运动的核心价值标准,它使得正义这一高度抽象性的人类价值理想回 归到现实的足球赛场上。它既是足球竞赛规则演变正义性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足球运动正 义价值的基本途径与手段。今天,足球领域中过度商业化、兴奋剂、非公平竞赛、种族歧视 、球场黑幕、赌博等诸多矛盾与问题,从足球运动发展的历史和现阶段的具体实践来看,是 真与善,价值与事实,“义”与“利”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不和谐的状态使然,正义在现实 的足球运动中的还远没有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

对正义的追求,应当是所有喜爱与从事足球运动的人的普遍要求,也应该成为足球运动 健康发展的终极目标。正如顾拜旦在《体育颂》中写的:“体育就是美,体育就是正义,体 育就是进步,体育就是和平”。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J•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译林出版社,2001,4: 20.

[2] 胡真圣.两种正义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120.

[3] 段俊.哈耶克规则理论述要,省略,2004.

[4] 转引自严存生.论法与正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174.

[5] 斯坦利•罗夫.高明的足球竞赛则,FIFA Magazine,1999:25-26.

[6] 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1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52.

[7] 约翰•贝克.裁判入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

[8] FIFA.ACTIVITY REPOET,2005:32.

第12篇

关键词:家庭体育;价值;可持续发展

一、引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一古老的命题使人类关注家庭的历史几乎与人类的文明史一样悠久。家庭是社会构成中最基本的细胞,是以血缘和婚姻为纽带构建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中国人一直重视家庭的作用,从“国之本在家,积家而成国”到“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都可见家庭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之重要。家庭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与社会的每个个体密切联系着,是唯一贯穿人的一生,也是影响人致深、致远,同时也是最早、最多、最直接的环境。无论历史上的具体形态如何,人类所从事的物质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精神财富生产这三种基本的社会活动都必然是首先存在于家庭之中的。因此,家庭一直是社会学家关心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家庭,在规模与结构、家庭关系、家庭机能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家庭体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和人本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现代家庭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体育社会化、生活化的必然结果和标志。家庭体育是社会体育的一种,它能真实、全面、科学的反映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和亲合度,家庭体育是贯彻执行体育法规政策,增加体育人口的重要突破口,又是学校体育的扩展与延伸,是竞技体育人才的发源地和支撑点,更是人们实现终身体育的起点和归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广大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体育生活化的需求愈加迫切,“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已成为每个家庭的心愿。家庭体育的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关系到我国国民体质的增强,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家庭体育和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一)现代家庭的形态、结构与机能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以直接面对面的互动方式结合而成的一种隶属群体。婚姻关系是一个家庭形成的最主要的纽带,而血缘关系则是维持家庭存在的最稳定的纽带。即可理解为:家庭是一个社会群体组织;婚姻是家庭的起点和基础。因此夫妻是家庭的核心,是维系家庭的第一纽带;血缘关系是家庭第二纽带,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关系等;家庭成员是以共同生活和有较密切人际与经济交往为条件构成的。

(二)对家庭体育概念的界定

家庭体育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文化活动。家庭体育的内涵应从家庭的概念中引申出来。目前。国内专门研究“家庭体育”的著述不多,有些研究尽管对家庭体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描述和解释,为人们认识、了解和发展家庭体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对家庭体育概念的论述还不是很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释义如下:

“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及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环境条件与成员的需要与爱好,利用属于自己时间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以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

“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的主体,为满足家庭成员自身的体育需求,以2人或2人以上的家庭成员为单位而进行的体育活动。”“依现代社会学的规范说法,小型社会即为社区。推而论之,小型社会体育,即为社区体育;小型社区体育,即为家庭体育。”

笔者赞同刘江南等人对家庭体育的界定,即“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的主体,为满足家庭成员自身的体育需求,以2人或2人以上的家庭成员为单位而进行的体育活动”,该定义是以家庭的血缘关系、婚姻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前提的,并不介意其体育活动的地点是否在家庭内。从家庭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家庭体育是涉及人们生存层次、享受层次和发展层次的一种休闲生活方式和消费生活方式。从健身活动的主体、时间、空间、内容、目标五个要素来审视家庭体育内涵的界定,我们可以认识到家庭体育的基本特征:

(1)家庭是健身活动的组织单位,它把亲情力量与健身活动融为一体,使家庭成为体育组织形式是适宜的、理想的,具有亲和力的。能做到一人爱好,带动全家。

(2)家庭成员在闲暇时间自主选择、自由支配,有利于进行经常性健身活动。

(3)可以利用任何场所作为健身场所,弥补公共体育设施不足。家庭成员可以毫无顾忌地自我锻炼,自我欣赏,使体育活动贴近生活化。

(4)健身手段简单易行,灵活多样,操作方便,省钱、安全、实效。

(5)家庭成员在没有压力的活动环境中让自己的情感得以尽情地释放,由此产生自由感、从容感、愉悦感等,达到健身、娱乐、交往等目的,满足个体身心发展需要。

(三)可持续发展和体育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思想由来已久,如古代中国哲学宝库里有关“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一种朴素的持续发展思想。作为20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重大成果之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确立,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第一次简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其内涵主要包括:突出强调发展的主题;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强调代际和代内的公平性;体现以人为主体,以人的需求为目标,强调人对人的内外环境能动的调控作用;强调全球的共同性。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是社会进步内在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一种新的文明观和价值观,将逐渐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想。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倡导发展的协调性、整体性和持续性,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体育活动的主体是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一方面,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体育的根本追求和终极目标,是达到人身心的可持续发展,进而能动地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体育理论界对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给予了肯定回答: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不但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体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无论是社会体育还是竞技体育,都存在着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国体育界的学者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来了解和解释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当前对体育可持续发

展概念论述还不是很多,对此概念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比较具有代表性:

体育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体育在最大限度满足不同人群体育需求基础上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过程。一国范围内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时间上是指实现人类体育权力的代内平等和代际间平等,在空间上是指区域间体育发展机会的平等。

体育可持续发展,是指现有发展的基础上,着眼于满足当代和未来人类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发展的更高需求,能够更加全面、高效和协调的持久发展,它将使体育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状态和更加目的性与规律性的有序发展阶段。

三、现代家庭体育的价值分析

(一)家庭体育的经济价值

体育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它对于提高生产力功效的职能上。体育在依托社会的经济基础得到不断发展的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马克思曾经说过,最伟大的生产力是劳动者本身,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积极性,因而所谓发展生产力,首先是发展人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积极性。

如果承认马克思所说的人是最伟大的生产力的观点,那么就必须把人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积极性等因素,都视为与生产力直接相关的因素。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跟其身体素质有着直接的联系。家庭体育作为体育中重要的一部分,从物质生产力的角度看,家庭体育在强化生产力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以体力支出为主的农业社会、以体力和智力为主的工业社会,还是以智力和体力为主的知识社会,家庭体育在促进脑体结合方面,为人类的创造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家庭体育使人们体力充沛、精神旺盛、肢体灵活、动作敏捷,保证了人的绝对劳动时间和工作效率,从而有助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市场经济要求经济生活中的人具有开拓、竞争、合作、讲求实效和惜时的观念以及富有冒险精神,很显然如果投身市场经济大潮的人们不具备这些品质,那么不仅他们自己会被淹没,而且还会阻碍市场经济的运作。家庭体育通过其自身的张力,及时调整、扩充其内涵,培养年青一代的竞争观念。以及合作、讲究效率、惜时、开拓、进取、吃苦耐劳、善于应变等方面的品质,从而推动市场经济的运作。

(二)家庭体育的社会价值

生活方式一方面在社会条件的制约下,显示出一定社会、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生活样式、方法的共性特征;另一方面,社会成员的生活价值观、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消费观念和经济收入等差异,又会表现出生活取向上的个性特征,从而导致生活方式多元化和消费层次化。20个世纪末,以往“千人一面”的生活方式不复存在,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初露端倪。21世纪,社会居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和消费层次化倾向已日趋显著。生产方式的改变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工作时间的不断缩短,现代化家用电器的广泛使用,成品或半成品食物的普及,使人们用于家务劳动的时间大大减少,于是社会居民得到越来越充裕的时间恩惠。家庭体育活动为社会居民善度闲暇时间提供了最好的活动内容,把更多的闲暇时间投入到家庭体育中来,逐渐成为社会居民生活中的一种时尚,一种新的理念。

家庭体育活动还可以加大人们宏观的运动区域,人们除了需要一个生活空间实体外,还有一个心理空间存在。而多种多样的生活空间体验对于丰富人生是十分必要的,家庭体育活动给人们提供了各种生活空间,使社会居民从中获得复杂多变的空间享受。家庭体育改变了社会居民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对年轻成员来说,家庭体育可以加强其竞争和合作意识,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加强规范和法律意识,尊重对手和裁判,加速社会化进程,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社会不良影响;对老年成员来说,参加家庭体育活动,可以延缓衰老,消除孤独与寂寞,同时了解年青一代的想法,避免落后于时代,促进其再社会化;中青年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承担着较大的生活压力,本来很少参加体育锻炼,但家庭体育可以促使他们为了亲情而被“拖”人体育锻炼的行列,这样通过愉快而健康家庭体育活动的形式,可以把全社会的成员聚集在体育锻炼的队伍中,把体育生活方式融入每个家庭生活中,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如欧美各国流行一种叫做“FUN”的家庭生活新方式。即F-健身、U-统一和谐、N-营养的生活方式,对提高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具有良好效果。

(三)家庭体育的教育价值

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职能,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人类社会共存的永恒内容。人的生活与社会发展绝对离不开教育。什么是教育?在中外教育史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我国古籍最早对“教育”概念的使用,是在《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到东汉时期,文学家许慎(58-147年)才在《说文解字》中对教育进行了较为完善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在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瑞士的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就是“依照自然的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则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按照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既包括知识的传播,也包括人格的培育。因此,从广义上说,教育是指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一切社会活动。不论这种活动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统的还是零碎的;其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又按照社会的需要来促进人的发展,使人的智力和体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体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