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产品行业发展

农业产品行业发展

时间:2023-07-18 17:24: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产品行业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产品行业发展

第1篇

关键词:塑料制品;行发展;设计方式

中图分类号:TQ32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塑料制品业是我国轻工业体系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过程中,塑料制品业所取得的发展成效是非常可观的。自2010年来,我国塑料制品进口额显著增长,目前正处于高位回稳的过程中。同时,国内塑料制品产量发展速度可观,远高于国际塑料制品行业年平均增长速度。目前,我国已发展成为国际塑料制品大国行列,塑料制品业的发展趋势相当可观。本文即就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与设计方式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

1.塑料制品

1.1 含义

塑料制品是指以塑料(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经添加一定添加剂后在特定压力以及温度条件下所形成的材料)为主要原料并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所制成的工业、生活用品,包括以塑料为原料,经吸塑、注塑等多种工艺处理后所形成的各类制品。与木材、石材、金属材料等相比,塑料制品具有可塑性强以及成本低廉等多种优势,在现代国民经济体系中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随着相关行业领域振兴规划细则的颁布与实施,近年来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机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类塑料制品在农业、包装、建筑、工业、交通以及工程建筑等领域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1.2 特点

塑料制品相较于其他材料制品而言,主要特点与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量轻。塑料材料自身重量轻,相对密度分布在0.9~2.2左右。新工艺支持下所研发的发泡塑料内部具有微孔,相对密度仅在0.01左右,因此可将此类塑料材料应用于对自重有较高要求的产品生产中。

(2)化学稳定性良好。塑料对各类化学物质(如酸性物质、碱性物质等)均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以聚四氟乙烯材料为例,其化学性能高度稳定,是非常理想的耐腐蚀材料,更在当前广泛应用于管道输送领域,所制成管道对高腐蚀性以及黏液性液体的储运效果非常理想。

(3)电绝缘性能理想。常规塑料均属于对电的不良导体,体积电阻以及表面电阻大,多可达到109Ω~1018Ω范围内。同时,多数塑料具有较高的击穿电压水平,介质损耗角正切值低,因此可利用塑料制品的绝缘性能在工业、电力等领域发挥独特优势。

(4)消声减震效果突出。以泡沫塑料为例,此类材料内部微孔中含一定气体,因此具有良好的消声以及减震效果。除此以外,泡沫塑料制品导热性能差,具有优秀的隔热以及节能效益。

2.行业发展

2.1 行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在发展方面所表现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塑料制品行业从业人员不断增多。据调查资料显示,自2005年至今,塑料制品行业从业人员自183万人增长值近400万人,从业人员增长比例平均达10.0%左右,为塑料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基础。

(2)塑料制品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不断提升。随着国内塑料制品行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该产业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自2.95%不断提升至4.0%以上。作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行业之一,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速度日益提高与加快。加之近年来国家政府部门陆续出台颁布了与塑料工业高度相关的产业振兴调整计划,制定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从而为塑料制品行业的复苏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发展趋势

基于我国当前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随着塑料制品行业的市场竞争关系不断地加强,并且对塑料制品的环保属性提出了严格要求,但塑料制品行业已经开始着手于产业升级以及工艺技术改造,未来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将凸显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1)环保属性进一步凸显。随着国家对于塑料制品环保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塑料制品企业开始讲环保作为工艺产品研发的重点之一,部分塑料制品已实现可降解的目标。未来,环保属性将成为塑料制品的重要发展标准之一,并在促进塑料制品行业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塑料制品企业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当前国内塑料制品行业的竞争关系非常激烈,特别是在外资企业引入背景下,国内塑料制品企业的生存压力日益增大。激烈的竞争关系会促进塑料制品企业不断尝试提高生产技术以及产品性能,并通过加强生产成本控制的方式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3)塑料制品产品工艺以及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发展。随着塑料制品生产与研发经验的不断累积,高性能塑料产品在市场中的流通率将不断提升,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塑料制品生产技术以及生产工艺,从而为行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基础。

3.设计方式

在塑料制品设计过程中,必须从选料、制品形状、模具以及成本4个方面遵循一定的原则。在选料方面,应当重点考虑塑料材料强度、韧性、刚性、弹性等物理机械性能,流动性、结晶速率等成型工艺性性能,以及塑料制品成型后的各向收缩率差异。在塑料制品形状方面,应当确保所设计塑料制品能够满足在排气、补缩、以及冲模等方面的要求,可适应高效冷却硬化以及快速受热固化等特殊性能要求。在模具方面,应当考虑塑料制品模具的总体结构特点,充分了解模具零件的形状与制造工艺,以确保塑料制品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在成本方面,应当综合评价塑料制品原料价格、使用寿命、更换速率等指标,在不影响塑料制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在塑料制品结构设计过程中,为确保螺纹牙尖充填饱满,在使用中旋合性良好且方便脱模,螺纹螺距应控制在0.75mm以上,螺纹配合长度应控制在12.0mm以下。同时,考虑到不同材料螺纹相互配合时可能因收缩不均产生相互影响并降低连接性能,故在设计中应适当增加螺纹中径配合间隙,或通过设置螺纹退刀尺寸的方式避免发生脱扣等问题(见表1)。

Y论

塑料制品的应用范围正不断扩大与深化,与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对于我国而言,在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正逐步向着新材料方向转型,新型生产工艺逐步取代传统工艺,使塑料制品的整体环保性能更为突出。本文上述分析中就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阐述,并针对塑料制品在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望能够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杨郁葱,贾晓忠.对塑料制品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J].中国商贸,2013(16):85-85,87.

[2]秦柳,谢鹏程,焦志伟,等.大型塑料制品滚塑成型先进制造技术[J].塑料,2013,42(4):14-17.

[3]陈龙然,林彬文,乐美华,等.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研究及发展趋势[J].广东化工,2009,36(12):86-88,90.

第2篇

关键词 农业大省 绿色农业 需求 资源 节水

一、背景分析

河南是全国小麦、棉花、油料、烟叶等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9、油料产量占全国的1/7、牛肉产量占全国的1/7、棉花产量占全国的1/6。其实绿色产品行业在河南省并不是一个新型的行业,河南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双汇”等,但是我们现在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促进该行业的发展。

现在国家一直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这无疑是给河南省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好这一有利时机来发展呢?最关键且最有效的应该就是利用河南省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的优势,积极发展绿色产品行业。

二、相关可行性分析

(一)资源条件分析

在资源方面,河南省发展绿色食品行业的资源相对比较丰富。首先是食品行业的原材料丰富,很多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可供加工的农产品。如开封的西瓜、信阳的毛尖茶、西峡的猕猴桃,还有诸如道口烧鸡、华英鸭、桶子鸡等肉类产品。特色农业为绿色食品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其次是人力资源,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由于自古以来都是农耕文化,因此有很大一部分农村自由劳动力待业在家,而这些闲置劳动力可以为河南省的绿色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丰富而又廉价的劳动力。再次是土地资源,河南省是我国中原五省之首,境内平原面积广阔,适于绿色食品行业的原材料的种植,且处于半干旱地区,夏季不易产生洪涝灾害,这些也会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另外河南省农村人口占多数,农村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及农副业发展也比较迅速。这些都为河南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二)技术条件分析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技术驱动主要通过制定并执行绿色食品技术开发和推广政策,加大对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生产资料开发技术、贮运和保鲜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政府要积极引导科研机构进入绿色食品领域,加快绿色食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节能措施

在节能方面,主要就是节水。河南省地处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不如南方地区和东北地区丰富,因此绿色产业的良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节水工程的开展。这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农业方面,可以仿照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将灌溉水源经过地下管道输送至植物根部,从而达到既节水又提高灌溉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是畜牧业方面,可以才进先进的动物饲养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提高饲养牲畜的质量。

三、项目评价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本身就是一项对环境有利的产业,另外该行业发展过程中也会想整个社会传达一种那绿色、健康、环保的理念,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对环境的保护。

另外河南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会带动该省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品牌效应等的发展,也会缩短农业大省贫富不均的现状,增加农民的收入,带动社会的消费增长,最终促进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增长。其简单的传导过程如下: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就业增加 河南省经济发展 农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上升国家经济发展。

四、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1. 企业创新欠缺。河南省整体上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科技进步与创新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

2、市场监管力度不够,近些年来频发食品安全问题,给大众造成心理上的恐慌。如新近的蒙牛奶事件、河南双汇瘦肉精事件等,这些都使消费者降低了对食品行业的信心。

3. 绿色食品市场体系不健全。问题主要存在于: 没有形成营销策略和促销方式;销售渠道、网络不健全;缺乏整体宣传力度;品种单一, 结构不合理。

4. 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目前, 绿色食品生产与销售, 仅仅依据《商标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远远不够的。

5. 政府政策扶持力度还远远不够。虽然我国有了一定的法律和措施促进绿色食品的发展, 但是国家的支持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五、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目前面临的建议

针对以上的问题,本文分别给出了建议:

1.企业加强创新能力。比如引进国外在绿色食品创新方面的技术,促进绿色食品行业的规模效应,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获得竞争优势。

2.国家加强对绿色食品行业以及现有的绿色食品品牌的监督与管理,防止绿色食品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和不正当竞争,保证食品安全,加强公众对绿色食品产业的信心与认同,从而带动绿色食品消费的增长。

3.优化渠道管理,增加绿色食品品牌接触点。建议在大中型超市内设立绿色食品销售专区,配合终端广告,提高顾客注意力,设置专业导购促销人员与顾客沟通。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单独开设绿色食品专卖店、连锁店,以增加终端品牌接触点。

4.国家要加强绿色食品行业的法律建设。以法律来促进行业内部的将抗有序的竞争,保护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竞争力。

5.政府加强在经济、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如:给绿色产品生产厂商以价格补贴,或者可以适当降低其所得税率,从而使绿色食品厂家可以放心地扩大生产规模,进而促进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强.河南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

第3篇

(一)广泛与政府部门开展互利协作

世界许多国家都有政府和行业协会对话的制度。行业协会在政府补贴、检疫等许多事务性工作上与政府有着密切合作。法国政府的农业和经济管理部门大多委托相关的行业协会负责绿色食品的认证及监督管理工作;韩国的农业协作合同组织是协调政府与农户间关系的桥梁与纽带,具有生产经营、金融服务及社会保障诸多职能;日本政府的农业政策、农业项目和措施主要通过农协实施,农户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也通过农协及时反馈给政府有关部门,使政府能够适时调整应对。这些国家的农业协会在保证政府的宏观政策实施、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保障农民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组织实施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

相对于欧美农业生产模式来说,日本和韩国的农业发展模式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日本和韩国的农业生产条件与我国相类似,同样面对过与我们现在“三农”相似的困境,他们通过发挥农业行业协会协作组织功能来带动农户开展产业化经营。日本生态农业建设得到农业协会在生产、流通领域的全力支持,日本农业协会通过对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实施统一管理,降低了农户的生产经营成本,使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一体化经营得以实现。农业协会不仅在生态农业生产技术上提供服务,还在生态农产品市场建设中构筑本地化有机食品的直销模式(AFNs)。

(三)制定行业标准,规范经营行为

西方国家的农业相关行业协会能够根据本国及本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在本行业内建立统一的农产品生产质量及流通标准体系。德国农民联合会可以对有关农业方面的税率、进出口政策、农产品标准及环保规定等的制定和实施施加影响。日本农协参与稻米质量检验,积极推动行业自律。具统计,日本全国1253个具备资质的稻米检验机构中,约有一半隶属农协。

(四)统一协调对外贸易关系

国外农产品行业协会作为非政府组织代表农民参与到国际组织的谈判过程中,并根据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对政府的谈判决策施加影响,使得相关规则制定和技术标准符合本行业的整体发展利益。国外农产品行业协会普遍对损害本行业利益的相关进口产品展开调查,并向有关部门提起反倾销诉讼及建议有关政府部门采取保护措施。而我国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受体制及自身能力影响以上功能基本是缺失的,已不能适应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形势。

(五)农业协会积极充当科研与产业衔接的纽带

澳大利亚农牧业的民间经济合作社和行业协会组织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及信息服务。为农场主提供先进适用技术、管理方法及相关的市场信息。农牧业的研究经费通过各专业协会会费以及公司产品拍卖销售收入中按比例提取,反哺于科研机构。以各专业协会为纽带,开展相关的技术咨询、中介、培训等工作,将农牧业生产与先进科学技术应用接轨,较好地将新技术、新方法推广到生产应用中,在做到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提高农牧业生产力水平。

二、对我国农村行业协会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

(一)强化行业协会法制建设

我国现有的大型行业协会都不是由市场主体自发创立的,往往由市场主体管理者由上而下设立的,并依附于政府的相关部门,从某种意义上说,行业协会只是政府某些隐形权利或影响的延伸,没有起到行业协会应有的作用,应通过加强行业协会立法及完善行业内部管理规则来明确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职能定位,逐步完善我国行业协会运转模式。

(二)建立社会组织与政府良性互助机制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合作经济性专业协会约占合作经济组织总数的85%。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工作中,由于行业协会组织更了解微观情况,往往能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平衡、兼顾不同主体的环境利益,更易为各方接受。应通过强化行业自律,维护地区或行业内部的整体利益,通过与政府加强协作,帮助政府完善行业管理。

(三)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东北亚地区的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都在短期内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他们依靠农协组织合作经营,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破解“三农”问题。应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目前,我国产业化实现的根本在于培育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应因势利导,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帮扶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四)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战略

行业协会应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工作。目前,农产品生产及运输标准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新形势。应逐步建立与国际标准相符的农产品生产及运输标准。行业协会应积极推进IS09000系列标准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上的应用,借鉴发达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相关产品生产及运输标准控制体系,协助政府建立起适合我国农产品生产及运输的行业标准。

(五)帮助政府及企业按WTO规则调整农业政策及农产品贸易策略

WTO多边贸易体系中有非歧视原则、谈判机制、报复措施、合理对抗机制等许多对发展中国家特殊照顾的规定。农业协会应充分研究相关行业国外的贸易制度及产业政策的变化,根据进口国产业结构调整及政策的情况提出合理意见,帮助政府及相关企业及时调整产业政策及产品结构,以规避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

(六)农业协会应积极推进农业先进技术应用

第4篇

从2013年饲料行业市场发展情况来看,饲料行业基本已经进入整合阶段,各方面发展给这个行业带来了不可预想的机遇和挑战。从政策发展来看,《饲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国内年产5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集团要由2010年的30家增加至50家,其饲料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新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业部公布《饲料生产企业许可条件》、《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许可条件》等等都对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企业提出了生产能力方面的要求,提高行业门槛,加速整个饲料行业整合。同时,2013年,国内养殖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据悉生猪、羊、牛等价格正处于新的上升周期,预计价格高点会在2013年末。随着畜牧养殖企业的不断上市,规模化养殖是行业未来趋势,饲料需求量将大幅提升。此外,随着畜牧业迅猛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人均肉类消费量显着增加,相应的饲料产量和质量也发生了变化。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我国配合饲料的产量达8733.4万吨,同比增长19.05%;全国生产混合饲料526.2万吨,同比增长15.83%。在洞悉国内饲料相关行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饲料行业发展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为今后这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 饲料行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2.1 饲料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第一,政府及相关政策的发展支持

根据十二五规划的文件精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继续执行饲料产品免征增值税等税收扶持政策;加强信贷扶持和金融服务,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饲料工业,支持饲料生产企业兼并重组和推进产业化经营。把养殖场散料储运设施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推广“厂场对接”低成本产销模式。规划还提出,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优质饲料原料、新型饲料添加剂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秸秆养畜。坚持玉米优先满足饲料工业需要,严格控制以玉米为原料的深加工业发展。增加饲料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投入,加大对基层饲料安全监管工作的支持力度。

第二,行业转型将带动行业毛利率提升

当前,我国禽畜养殖业、饲料行业都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养殖行业将更加注重品质和安全,养殖规模正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养殖靠拢。由此,也将带动饲料行业在市场及产品结构方面的转型发展。有分析师提出,饲料行业的转型,将进一步巩固行业内部地位,凸显成本优势,带动整个行业毛利缓慢提升。

2.2 饲料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一,食品安全问题

农业发展相关行业都与食品安全问题有着重要的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关系,食品安全也将成为影响饲料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这几年的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等事件来看,由饲料安全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不断出现,一旦食品行业出现大面积的安全问题,饲料行业也会朝不保夕。由此,饲料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这些安全性事件所带来的危害性社会问题,严重打击着人民消费信念,必须引起饲料行业的高度重视。

第二,产业竞争表现恶质化

从目前饲料行业市场发展来看,众多的饲料企业尤其是中小饲料企业,为了生存不惜一切代价来提升竞争势力。有的甚至采用非常规手段,比如谎报营养含量。有的则大肆网罗营销人员,不少企业营销费用已经达到了总利润的60%,甚至更多。为了弥补这部分损失,很多企业打起了产品质量的注意,以次充好、贵原料尽量少用,甚至使用国家明文规定限用的添加剂。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饲料行业的发展,为这一产业进一步的壮大带来的潜在的危机。

第三,发展速度难以匹配贸易壁垒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制约国内饲料行业发展的因素还有两个方面:其一是饲料行业发展速度与饲料加工企业难以匹配。国内养殖规模虽然有所提升,但散养养殖还是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种发展速度缓慢、集约化低的问题将进一步制约饲料入户率的提升。其二就是国际畜产品贸易壁垒的限制,比如美国对国内虾产品的反倾销制裁、欧洲对禽肉出口的限制等等。这一贸易壁垒的产生,必然制约畜产品的大规模发展,其后对饲料需求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3 饲料行业未来发展思考

3.1 关于饲料行业产品质量

质量是饲料行业今后必须要首要关注的问题,尤其是欧盟、捷克、英国、挪威、沙特、日本、美国等对我国制造的贸易壁垒之下,中国饲料行业要想在未来几年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提高产品质量。饲料品质的好坏取决于科学的饲料配方、饲料原料的品质、生产工艺的先进性。好的饲料所含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微量元素等都应是科学的。同时,国内饲料行业生产应该严格按照世界兽医组织(OIE)相关标准来进行,只有这样产品质量才能与世界接轨。

3.2 关于原料成本

统观国内饲料行业发展情况,产业竞争表现恶质化日常明显,不少企业选择非常手段降低原料成本。固然这一措施可短时间内解决燃眉之急,但是长久来看,难以提成整个产业市场竞争力。笔者建议,在未来的饲料生产上我们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传统的玉米、豆粕、鱼粉上,要在有充分科学依据的基础上大胆开发利用非常规饲料原料,以期尽量减少粮食使用比重,大力推广应用青贮饲料和氨化秸杆饲料;扩大高赖氨酸、高油玉米的种植;开发和利用饲用粗粮等等。

3.3 关于产业科技含量

通过13年市场变化,可看出未来饲料产业的行业竞争,将是产品科技较量的端倪。为了提升产业科技含量,第一,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按照国际市场生产标准来进行生产,切实提升市场竞争力;第二,借助十二五规划精神以及西部大开发机遇,充分开发新饲料来源,降低饲料成本;第三,在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中,要加强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生产出低毒、安全、高效、无药残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同时着眼于酶制剂、饲料微生物制剂、中草药制剂、复合酸化剂、寡聚糖类添加剂的生产。

4 结论

总之,从今年行业发展情况来看,国内饲料行业所面临的是“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今后国内饲料企业必须要抓住机遇,克服苦难,规范生产,如此才能在国内外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名副其实的饲料强国。

第5篇

一、行业发展特点

(一)总体运行平稳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蛋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利润总额超过6亿元,同比增长均在20%以上。行业平稳有序运行表明,加工是分散行业风险的有效方式,也是满足多元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蛋品加工行业发展对稳定整个蛋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清洁蛋快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消费市场对禽蛋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清洁蛋快速发展。北京德青源公司目前生产的禽蛋全部加工为清洁蛋,获得良好的市场口碑和经营效益;湖北省瞄准清洁蛋的巨大市场空间,大力推进清洁蛋生产,拟在全省主要产蛋县市建立禽蛋清洗试点,为养殖户提供禽蛋清洗、消毒等服务,为居民提供更安全的清洁蛋。

(三)企业经营形势出现分化

尽管上半年蛋品加工行业整体保持平稳,但一些小微加工企业,由于产品知名度不够,销售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经营困难,部分大型蛋品加工企业利用品牌、资金和技术优势乘势而上,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受H7N9疫情影响,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销售曾一度出现下滑,但很快出现回升,市场占有率反而提高,加工蛋品在北京市场的占有率由2012年年底的68%提高到7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皮蛋质量安全存在隐患

6月,央视曝光江西部分禽蛋加工企业使用工业硫酸铜加工皮蛋,“问题皮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硫酸铜是一种有效的“代铅”投入品,用其腌制皮蛋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很好的效果。但为追逐利益,缩短腌制周期,个别不法加工企业使用工业级硫酸铜代替食品级硫酸铜,产生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皮蛋消费市场受到不利影响。

(二)原料蛋价格出现上涨

今年上半年,受H7N9疫情的影响,家禽行业受到了严重冲击,据估算全部损失超过400亿元,家禽养殖户严重亏损,造成了蛋禽存栏量大幅下降。据估计,目前蛋鸡的存栏量下降了10%~20%。随着疫情的缓解与禽蛋消费需求的上升,原料蛋价格将呈逐步上涨趋势,这将进一步推高蛋品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压缩企业利润空间。

三、有关政策建议

(一)大力扶持领军企业发展

要进一步加大对蛋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加强对行业领军企业的培育力度。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在资金、政策、科技等方面,对于规模较大、管理先进、品牌优势明显、社会责任意识强的蛋品加工企业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引导有实力的大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推进蛋品加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大企业集团在行业内的标杆和引领作用。

(二)支持清洁蛋生产加工

在技改资金中专门安排一定经费,支持蛋品加工企业进行设备升级改造,鼓励其在加工装备的前端使用清洗、分级设备。适当扩大补贴范围,将蛋品分选、清洁等初加工设备纳入补贴。

(三)加大养殖业扶持力度

在财政、金融、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蛋禽养殖业的扶持力度,积极稳定原料蛋生产,努力保持原料蛋价格稳定。支持蛋品加工企业开展产业化经营,与上游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发展订单农业,延长产业链条,解决上游农户的养殖风险和下游加工企业的原料风险。

第6篇

不久前,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的消息迅速引发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此后至今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这场被戏称为“蛇吞象”的交易依旧在不断曝出更多传闻,将国内肉食行业推到了公众面前。

这是否意味着双汇将一家独大?中国肉食行业究竟将走向何方?社会各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此次并购在资本市场引起了巨大波澜,但短期内对国内肉食行业发展影响并不大。“当然,这也给了我们一次重新审视国内肉食行业的机会……当前中国肉食行业开始呈现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一种是以双汇、雨润等为代表的以资本运作做大市场规模,一种以金锣为代表的着力创新,深耕肉食加工生产……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肉食商业或将进入‘ 双轨’时代。”

另外一个现实是,中国作为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家,其整个生猪养殖和猪肉加工行业仍然存在规模小且分散和技术落后等核心问题。基于以上信息,有行业人士表示,“双轨”时代的到来,会使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创优和产品创新等思路得以强化,并为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契机。

必经之路:农业产业化经营

需要做的事情是重塑消费者信心。在一些行业人士看来,这极需要行业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其根本是要做好农业产业化经营。

“中国的农业生产集中度不高,碎片化生产的模式给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分析,“要想彻底改变中国食品安全的局面,进行农业规模化经营已成大势所趋。一方面需要有农业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形成更大的规模,一方面则要求在农业生产领域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提高集中度。”

事实上,近年来,围绕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科学发展、持续发展,中国肉食行业的龙头企业正在逐步走出一条农产品深加工的现代化新路子。

山东省是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金锣是全国第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以肉制品生产加工为主业,把自己的品牌、市场和农村的资源三个优势进行了有机结合。

“一直以来,我们都注重源头养殖,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探索建立了‘公司+基地’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格局。 2000年公司还投资了 2000多万元建设了现代化的良种猪繁育场,对农民实行仔猪供应、饲料供应、生猪回收等系列服务”金锣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不仅如此,金锣还通过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基地,在全国建立了11处区域化生猪生产基地,带动发展了十多个省市、 300 多个县区的15万个养殖专业户和一大批专业村、养殖场,养殖户年综合获利 12 亿元以上。

这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不仅解决了市场供应以及经济发展的问题,更为有效的是确保了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了现代养殖业发展水平,使国内生猪养殖和猪肉加工行业的规模小、分散等问题得以有效缓解。

当然,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需要多方企业、行业力量的参与。“在农业现代化和规模经营方面,美国最具典型性。其用占总人口 1% 左右的农民就解决了美国农业生产的问题,还给全世界提供了大量的各种农产品,”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表示,从这种角度考虑,倘若能与我国现有举措与成效做到完美融合,此次双汇并购或许有利于推动我国肉食行业的农业产业化。

必行之举:科技创优与产品创新

业界有一种观点:无论是通过资本运作做大规模还是专注本土肉食生产加工,要解决中国肉食行业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除了都要落实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创优、产品创新也是当务之急。

显然,在这个方面,金锣集团走的更为快捷。

“科技创优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为了增加自主创新能力,我们高薪聘请了众多专业人员消化吸收关键技术和核心工艺,开展集成创新,加速产业整合,”金锣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重视科技研发工作,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现代化集办公、研究、开发与检测与一体的技术中心大楼。”

科技创优带来的效果非常明显,这直接体现在其产品的创新性和领先性上。据了解,从十年前专注做国内肉食原料的最大供应商之一,近年来金锣在不断谋求肉食生产加工方面的突破。目前其已经形成成熟而完整的业务布局,横跨熟制品和生鲜品两大版块。单熟制品方面,不但有金锣王中王、加钙金锣王等 “王系列”明星产品,其推出的肉粒多更开启了火腿肠的品质时代;尚清斋也一举成为中国清真肉食第一品牌;脆脆肠则在开始引领一种全新的休闲生活方式。而近期推出的无淀粉金锣王中王,更是开启了火腿肠的无淀粉时代。这些不但受到消费者追捧,还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同行业市场的跟进,推动行业升级。

当然 , 双汇、雨润等企业在运作资本市场的同时,在科技创优和产品创新方面也在不断加速各自的创新整合速度。这是一个非常耗时间、费力气的过程,不过回报也是巨大的,伴随而来的是企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进而对行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按照欧美发达市场的经验,只有依靠龙头企业推进整个生猪养殖和猪肉加工产业的创新整合,才能有效解决根本问题。按照这种逻辑推论,此次双汇并购对于国际前沿科技的引进、创新及品牌理念的借鉴毋庸置疑;而国内肉食行业目前取得的成效更不可小觑。

我国肉食行业市场存在巨大发展空间、前景乐观,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在国家政策激励和政府监管等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下,社会各界对我国肉食行业现状的认识开始趋于理性――“国内生猪养殖和肉食加工业存在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毕竟整个行业和龙头企业都处于自身发展模式的探索中……”

第7篇

营业收入50强合计突破6000亿元

按照营业收入规模排名,前50强中资食品上市公司中,有16家H股上市公司,有35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青岛啤酒属于同时在A股市场和H股市场上市的“A+H”公司。

数据显示,105家中资食品上市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合计为6704.77亿元,其中营业收入前10名的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合计为3766.43亿元,占全部公司营业收入的56.18%;营业收入11-50名的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合计为2414.99亿元,占全部公司营业收入的36.02%;其余55家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合计为523.36亿元,占全部公司营业收入的7.81%。

从表1中可以看出,食品上市公司营收规模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在2012年营业收入排名50强中,营收规模突破500亿元的公司仅有中国粮油控股和康师傅控股两家,营收规模在200亿元-500亿元的公司有伊利股份、双汇发展等10家。营收规模在100-200亿元的公司有洋河股份、光明乳业等5家。营收规模在50-100亿元的公司有顺鑫农业、东凌粮油等8家,营收规模在30-50亿元的公司有西王糖业、古井贡酒等12家;高金食品、洽洽食品等13家公司营收规模低于30亿元。

这一数据让我们感到有些意外,食品企业的营收规模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金字塔”特征,营收规模在100-200亿元的公司数量甚至还少于200-300亿元的公司数量。通过对比,我们认为20亿元是食品上市公司的一道门槛。在这一门槛之上的公司数量开始明显减少,迈过这一门槛的公司意味着将跻身大型中资食品企业的行列,往往对应着细分行业中的龙头公司。而300亿元则是食品巨无霸公司的一道门槛,目前仅有5家公司营收规模在300亿元之上。

酒类上榜最多 乳制品集中度高

从营业收入50强食品上市公司来看,酒类仍然是细分行业的上榜大户。其中,白酒企业87家,分别为五粮液、贵州茅台、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古井贡酒、金种子酒和沱牌舍得;红酒企业1家,为张裕A;啤酒企业4家,分别为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重庆啤酒。此外,顺鑫农业也有约40%的营业收入来自白酒。

食品50强上市公司中,也集中了乳制品行业的多家企业。伊利股份和蒙牛乳业作为行业两大巨头牢牢占据着前两名的位置。而行业第3名光明乳业的营收规模仅相当于伊利股份的三分之一,豆奶龙头维维股份仅相当于伊利股份的七分之一。可以看出,乳制品行业表现出很高的市场集中度。

糖酒冷暖不一 肉制品分化显著

从105家食品上市公司2012年的净利润来看,白酒企业依旧是盈利大户。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四家白酒企业占据了净利润榜单的前4名。前10名中,还包括1家啤酒企业青岛啤酒和1家红酒企业张裕A。

糖、酒一直被认为两大相关行业,每年召开的糖酒会也是行业的盛会。然而,与酒类企业的高盈利相反,受累于白糖价格的下跌,糖类企业2012年的利润普遍不理想。在营收50强食品上市公司中,净利润最低的五家企业中有4家都是糖业企业,分别为西王糖业、大成糖业、南宁糖业和中粮屯河。其中,中粮屯河以7.37亿元的亏损额在50家企业中排名垫底。

此外,肉制品企业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双汇发展以28.85亿元的净利润排名50家企业中的第5位,而雨润食品则亏损4.91亿元排名倒数第2。

从净资产收益率看,酒类企业依旧是盈利能力最强的板块。扣除重组的*ST广夏外,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20家企业中,酒类企业占据11席,超过了半壁江山。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两家企业是香港生力啤和洋河股份,均超过了50%。白糖企业由于大面积亏损,净资产收益率大都为负值。

从2012年的财务数据看,白酒无疑是食品企业中经营状况最佳的子行业。但2012年下半年以来,受塑化剂事件以及政策因素的双重影响,白酒销售增速开始放缓,这种负面效应在今年开始逐步显现出来,白酒上市公司股价也出现大幅回落。

食品行业整体具备投资机会

食品行业属于大众消费品,也是一个诞生长期牛股的行业。从贵州茅台到伊利股份,股价几十倍的成长不禁让投资者垂涎。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食品行业仍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有数据表明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拉动消费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银河证券分析师董俊峰认为,在未来的10年左右,我国城市化率至少达到55—60%。如果按此水平重新计算食品市场增长空间,同时再考虑到人口基数的增长,未来市场容量增长空间巨大。

董俊峰同时表示,居民收入的增长影响消费习惯。收入水平提高将推动需求结构的升级,曾经是奢侈品的某些食品饮料例如高端啤酒、乳品和葡萄酒等正逐渐转化为日常生活必需品,随着农民现金收入稳步提高,未来县乡市场将成为行业发展亮点。同时,消费观念的改变。营养、健康的消费观念日益被居民特别是高收入城镇居民所接受,从而进一步促进了食品饮料的消费。

尽管受白酒股调整影响,今年上半年食品行业没有跑赢市场。但我们仍然认为,食品行业整体具备投资机会。展望未来五至十年,新一届政府变革经济增长模式,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是大概率事件,大众消费品尤其是和居民生活密不可分的食品行业,具有比较确定性的投资价值。而白酒股经过大幅调整之后,在下半年也会面临估值修复的行情。

我们根据食品上市公司2012年净利润增长情况以及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遴选出最具成长潜力的10家公司,供投资者参考。

其中,重点关注贝因美、承德露露和青青稞酒。

贝因美主营婴幼儿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业务。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速60-110%。公司公告从13年7月10日起, 对婴幼儿配方奶粉主要品项标准出厂价下调5-20%,并表示其通过费用控制,调整营销策略,优化供应链等方式消化,调价不会对13年业绩产生显著影响,且有利于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招商证券认为,公司今年的成长具备基础和持续性,全年业绩仍会超出市场预期。

第8篇

通知选摘:

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发挥会展业在拉动内需、搞活流通、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结构调整中的积极作用,带动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商贸企业开拓市场、扩大消费。现就做好2010年内贸领域会展促消费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会展对拉动消费的重要作用

会展业作为重要服务产业,其辐射面广、带动效应强、拉动消费效果明显,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展会,可以有效汇聚庞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畅通销售渠道,扩大交易规模,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展示和推广,有效带动物流、设计、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和消费。

近年来,各地商务部门通过对内贸领域重要展会的引导支持,促进了展会功能的完善,有力调动了广大中小商贸企业参展促销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产需衔接,拓展了市场空间。

二、加强引导支持,促进内贸领域重点展会发展

商务部在各地商务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推荐的基础上,经国内会展业专家委员会评审,确定将80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专业特色鲜明、行业代表性强、影响力较大的展会作为2010年内贸领域引导支持展会(见文后表格)。这些展会涉及食品、纺织、百货、轻工业、医药、电子、体育、机械制造、五金、餐饮等重点行业以及部分地方特色展会,具有较好的成长性和发展潜力。

三、做好内贸领域会展促消费工作的要求

(一)丰富会展内容和形式,带动相关领域消费。各地要结合当地区域优势和消费特点,支持举办各类富有实效的会展活动,不断培育消费热点,带动各领域消费。

(二)完善服务与管理,营造良好的办展和消费环境。各地商务部门要加强会展发展规划与区域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展会主办单位积极协调解决办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强化展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安全管理,健全有关应急预案,不断规范市场秩序。

(三)做好展会统计,及时报告有关情况和效果。各地要及时掌握举办展会的进展情况,加强对会展促消费效果的总结分析。

3月份展会介绍:

第10届中国汽车用品暨改装汽车展览会

中国国际汽车用品展览会(CIAACE)由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汽车用品及改装技术中心、北京雅森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主办。雅森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于2005年率先开创了国内首个汽车用品展会,成功举办过多届国内档次最高、规模最大的汽车后市场专业展会,拥有汽车后市场最广泛和优质的客户资源。展会以专注汽车后市场的变化与趋势,帮助企业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壮大为己任,贸易第一、兼顾资讯、买卖双赢为目标,成为行业人士了解市场趋势、建立商务联系、拓展业务范围的首选平台。

为遵循市场与企业的发展需要,雅森将每年一届的北京汽车用品展定位为“行业开年第一展”,因为此时恰逢汽车用品行业采购旺季,这将推动企业全年的产品销量;同时,一年之始,也是企业面向市场和经销商推介新品的最佳时机。展会地点仍然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位于北京市东三环北路农展桥东侧,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四通八达,没有其他展览场馆普遍存在的“交通管制”,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参展效率。

CIAACE因其观众资源富集、成交额巨大、促进行业沟通作用明显,快速成为国内企业展示产品、提升形象、树立品牌、引领需求、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在业内树立了“汽车用品行业第一展”的地位,得到了广大业内人士的赞誉和认可,已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第十届中国国际汽车用品展览会(CIAACE)”将于2010年3月12-14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

第117届全国五金商品交易会

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始于1952年,已连续举办超过百届,是中国唯一历史最久,底蕴最深,影响中国五金三代人的展会。中国国际五金商品博览会春季定点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秋季在全国重点城市轮流举办。博览会展览面积80800平方米,国际标准展位4500个,中外参展企业2000余家,中外专业采购商40000余人,已成为亚洲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影响面最广,世界知名品牌汇聚的国际性展会,连续多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列为重点支持的品牌展会。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春季)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简称“糖酒会”)是由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公司主办的大型全国性商品交易会。糖酒会于每年春、秋两季举办两次。自1955年举办首届交易会以来,已经走过了52年的历史。糖酒会因其规模大、效果显著,因而被业界誉为“天下第一会”。多年的实践表明,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它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培育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加快食品和副食品行业的改革开放步伐、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品的升级换代、创立名牌产品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已成为全国食品市场的制高点。

第9篇

2016年11月,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出口与牛奶加工企业――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在华了《浓缩牛奶蛋白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该《手册》是中国乳制品行业中首个专注于浓缩牛奶蛋白(以下简称“MPC”)的专业技术手册,由恒天然集团全球研发中心12名平均拥有20年蛋白加工、营养和应用经验的高级蛋白研究者和营养学家共同编写而成。

恒天然集团全球研发中心的前身是新西兰乳制品研究所,该中心自1969年起开展浓缩牛奶蛋白的相关应用研究和测试。《浓缩牛奶蛋白手册》的编撰者之一、人类营养学家、恒天然全球研发中心营养团队高级研究科学家范宁(Aaron Fanning)介绍道:“手册中详细讲解了包括浓缩牛奶蛋白的组成、制造过程、功能性和营养价值,以及在牛奶、饮料、发酵食品和再制干酪中的相关应用,同时介绍了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美国和中国的浓缩牛奶蛋白现行法规情况。这本手册对乳品行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手册期间,范宁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记者:据了解,集结恒天然团队多年经验和知识的《恒天然浓缩牛奶蛋白手册》公开,并开展了中国高校系列巡讲项目,请问恒天然公开《手册》的初衷是什么?手册最有价值的地方体现在哪里?

范宁:恒天然在不同的乳蛋白,比如浓缩乳清蛋白和浓缩牛奶蛋白产品上有着超过30年的研发经验和知识。以往这些经验是内部拥有的技术,如今,随着《恒天然浓缩牛奶蛋白手册》在华,恒天然NZMP原料部开始与中国乳制品及食品行业分享经验和技术,帮助市场客户和同行利用此技术开发新产品并投入市场,促进中国乳业及食品业的创新和发展。

食品专业的学生是乳品工业以及食品工业的未来。《手册》期间,恒天然NZMP原料部在东北农业大学和江南大学开展了《浓缩牛奶蛋白手册》中国高校系列巡讲项目。此举一方面希望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了解前沿技术;另一方面希望将技术更好地运用在产业发展中,进一步推动中国乳业或食品行业发展,将优质的蛋白原料带给消费者。

《手册》凝聚了很多学者的心血和精力,包含了恒天然几十年对MPC的工作经验。其最大的价值在于知识的完整性,涵盖了浓缩牛奶蛋白的方方面面,甚至可以作为教材使用,其中有很多内容从未公开发表过,是首次在国内对牛奶蛋白方面的知识进行分享。

记者:提到牛奶蛋白,大家都有一些概念,但对于浓缩牛奶蛋白比较陌生,请您介绍一下浓缩牛奶蛋白。

范宁:恒天然生产的浓缩牛奶蛋白起源于1969年恒天然研发中心(前身为1927年建立的新西兰乳制品研究所)对于浓缩乳清蛋白膜开发技术的应用。在此研究基础上,1971年,膜技术首次被运用于乳制品的商业生产。1974年,牛奶膜技术的研究记录最早开始于新西兰,使得浓缩牛奶蛋白得以在80年代于新西兰开始商业投产。

MPC是牛奶中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浓缩物,在工艺上采用膜过滤处理技术,当脱脂牛奶通过膜的时候,大分子的乳清蛋白、酪蛋白被阻隔,通过对截留物的浓缩干燥获得浓缩牛奶蛋白产品。与脱脂牛奶产品相比,MPC含有较高的蛋白质、钙和较低的乳糖。脱脂奶粉蛋白质含量34%左右,浓缩牛奶蛋白产品蛋白质含量高达70%~90%。大部分奶酪的制作是将牛奶中的酪蛋白和脂肪进行浓缩的过程,其中的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乳清蛋白产品中的蛋白基本是乳清蛋白。而MPC浓缩牛奶蛋白既含有酪蛋白,又含有乳清蛋白,完美呈现出牛奶中的所有蛋白。

记者:MPC的应用情况如何?相比于其他产品有何优势?

范宁:从《手册》中可以看到,恒天然NZMP有一系列不同型号的浓缩牛奶蛋白产品,我们将这些产品分为标准型和功能型两大类。

标准浓缩牛奶蛋白(MPCs)最早被用于干酪应用,起初MPC56在中东地区用于超滤生产菲达类干酪,之后MPC70在美国用于生产再制干酪,MPC80在日本用于生产加工牛奶,MPC85在欧洲用于干酪增产和发酵制品。恒天然是世界上首家将MPC70引入酸奶制作过程,以生产无需脱乳清的新鲜酸奶酪(Petit Suisse)的企业。

之后,由于标准浓缩牛奶蛋白产品的某些局限性,促使恒天然开发出首个冷溶的功能性浓缩牛奶蛋白,并于2001年投入市场。自此以后,恒天然开发出一系列功能性浓缩牛奶蛋白,为顾客和消费者带来多样化益处,尤其是其出色的功能、风味、质构和营养。功能性浓缩牛奶蛋白具有一系列功能性,比如良好的乳化性和增白作用等,更能高效提升产出,为制作高蛋白酸奶提供另一种创新生产工艺,避免额外资金设备的投入和乳清废液的处理,既节能又环保,十分适合产品升级和新品开发,例如高蛋白酸奶、牛奶、医疗食品。目前浓缩牛奶蛋白已成熟应用于新鲜干酪、再制干酪、酸奶、液态奶、饮料和奶粉等产品中。

恒天然在MPC生产方面有着30年以上的经验,能够保证产品进行大量稳定的商业化生产和供应。恒天然研发中心设计、开发和商业化功能性浓缩牛奶蛋白以跟紧新兴消费趋势,满足顾客定制化需求。

记者:中国人对食品的营养功能需求越来越高,恒天然如何判断这个市场?

第10篇

一、发展成效

1.农产品加工业跨越式发展

2012年,湖北省农产品加工总值预计突破700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居于各行业增长前列,与农业生产总值比接近1.8﹕1。武汉、襄阳、宜昌将成为湖北省首批农产品加工值过千亿大市。农产品加工业对全省经济的支柱作用日益凸显。

2.龙头企业实力快速增强

一是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快速成长。2012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突破6000个,比2001年增长200%多。二是亿元以上的大龙头规模有新突破。2012年,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7家,3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2家,百亿元龙头企业1家。三是龙头企业资产实力与盈利能力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固定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净利润、上缴税金、创汇5项指标,10年年均增长达到15%以上。

3.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显著

为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聚集发展,湖北省加强了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从2009年开始建设了夷陵、仙桃、老河口、钟祥、监利、华容、安陆、洪湖、沙洋、黄陂等10家省级示范园区。园区功能不断完善,发展迅速,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其中,夷陵、仙桃、老河口、钟祥、监利、洪湖、沙洋等7家园区农产品加工值过百亿元。

4.带动农户增收作用不断增强

产业化经营辐射带动农户数、订单数与带动户均增收连年保持增长态势,据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监测,2012年,各类产业化组织辐射带动农户突破1000万户次,各类组织签订订单突破7000万亩次,参与产业化经营带动户均增收数突破2500元。

5.休闲农业不断打造新成果

截至2012年,全省休闲农业点达到3万多个,总投资25.3亿元,从业人员20.7万人(农民工17.4万人),旅游人数107.2万,休闲农业综合收入129.1亿元,从业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327元。

二、主要工作举措

1.以重点龙头培育为核心,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为重点龙头争取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每年财政、税收、贷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2年,预计全省各级优先贷款突破400亿元,财政扶持资金达到突破40亿元,省级贷款担保突破15亿元,税收减免突破13亿元,各项指标比2011同期增长10%以上。

2.服务龙头企业,促进与科技、金融和市场对接

通过举办全省粮油加工重点龙头科企对接会,促进了技术成果合作转让;组织开展重点龙头企业高管培训班,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开展银企对接,解决企业贷款;组织近百家龙头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大型展销展示博览活动,促进了企业与市场对接。

3.抓好优质基地建设,确保农产品生产优质原料供给

发挥湖北资源特点,统筹行业资金,加强基地建设,基地覆盖率连续5年,年增长率在2个百分点以上,2012年达到了45%。共建设优质稻基地2500万亩,蔬菜基地460万亩,水产基地550万亩,桑茶药基地380万亩,油菜基地1200万亩,水果基地400万亩,棉花基地500万亩。新型规模化养殖场5.3万个,猪、禽、奶牛规模化养殖率分别达到70%、80%、90%。

4.抓品牌创建,提升产品竞争力

为提高湖北省优势农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加大品牌整合,在粮油产业推出了福娃、国宝、奥星等品牌,在畜禽产业推出了神丹、汉口精武等品牌,在水产业推出了楚江红、梁子湖、洪湖人家等品牌,在果茶产业推出了采花、萧氏、土老憨等品牌的基础上,预计2012年,全省农业“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总数突破6000个,省级名牌(著名商标)突破700个,农业类“中国驰名商标”达35个。

5.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

一是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和示范点,2012年组织申报并推荐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6个、示范县3个;同时,有4个单位获得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创建示范企业认定。二是加大省级示范点创建力度,新认定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32个,总数达到100个。三是全力组织参加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组织60多家单位的80多件作品,先后参加中南区预赛和南京决赛,获得金奖3个。四是提升休闲农业业务水平,与湖北省旅游局、荆门市政府成功举办了中国农谷·荆门国际乡村旅游论坛暨全省休闲农业培训会。

三、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加工深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发达国家,80%以上的粮食和50%以上的果蔬实现了工业化转化,工业食品的产值占到整个食品产值的80%~90%。湖北省农产品加工率在60%左右,且绝大多数仍是初加工产品,附加值低,综合利用程度差,产业链短。市场开拓和产品营销存在很大差距,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成产业优势。

2.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

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大部分是从产品初加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础比较薄弱,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有很大差距。目前湖北省只有少数产业技术装备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其他80%左右技术装备还处于20世纪70~8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有15%左右处于20世纪90年代水平。

3.企业总体规模不大、品牌不响

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虽然连续几年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与广东、山东、河南等省份比较,还存在规模总量小、龙头企业少、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中,湖北省80%的企业为销售收入亿元以下的企业。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名牌少,品牌影响力不大,差距非常悬殊。

4.行业发展不平衡与地区发展不平衡

行业发展的不平衡突出表现是近两年部分行业特别是油脂加工投资明显过热,新增项目多,产能扩张快,投资增速超出了原料的增长和供给能力;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表现在工业化水平高、交通便利的地区,大量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导致工业用地不断扩张,项目和资金不断集聚,逐渐成为农产品集中加工地;山区和偏远地区,少项目、少资金,逐渐沦为原料的集中生产地。地区间的不平衡逐步演变为加工和原料生产逐步分离、原料的主产地农民难以同享农产品加工高增长带来的利益,地区差距不断扩大。

四、发展目标

2013年,要以十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农业强省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面对挑战,抓住机遇,争取更有效的政策支持,坚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园区建设,大力提升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竞争力。未来十年,力争农产品加工值年均增长10%以上,突破1.5万亿元,建设农产品加工强省。

1.进一步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

要集中土地、资金、人才、技术、政策等各种要素资源,重点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能带动行业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鼓励企业通过合资合作、整合重组等多种形式,将企业做大,将产业链拉长,将产品做精做深。积极扶持企业大项目建设,要争取每年扶持几个高水平的大项目,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和企业竞争实力。重点跟踪创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龙头企业,做好服务工作。

2.进一步加快发展产业集群

要进一步做好对园区规划的指导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各地结合自身资源特点和传统优势,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发展切合本地区实际的主导产业,加大产业化园区建设,推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园区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

3.进一步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力度

通过组织全省性的科企对接会议,加大科企对接力度,推动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研发、联合攻关,培育农产品加工科技孵化器,建设区域性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基地,促进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提高科技含量水平,逐步探索建立起全省性的农产品加工科技支撑体系。

4.进一步坚持品牌战略

鼓励企业增强品牌意识,通过一流的创意树品牌,一流的质量创品牌,一流的研发强品牌。以品牌为龙头,培育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各地产业化主管部门要通力协作,加强服务和辅导,积极跟踪推进,组织申报,形成争创名牌的良好氛围,使更多的产品进入国家和省名牌产品行列。

5.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招商引资是推动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重点示范园区、重点龙头企业、重大产业支持项目为平台,以企引企,以商招商,以项目强商,确保外来资本进得来,留得住,有效益。通过招商引资,进一步提高湖北省优势产业的集约化程度,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在请进来的同时,支持湖北省龙头企业走出省门、国门,抢滩外埠市场,鼓励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境外上市、设立研究中心等方式开展跨国经营。

6.进一步实施更加有效的政策扶持

一是抓好政策制定与落实。对目前已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监督,抓好落实。二是加大财政投入,重点做好园区贴息支持。三是加大融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在帮助企业开拓直接融资渠道的同时,积极开展银企对接工作,扩大银企对接规模,拓宽间接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增加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四是做好行业预警与发展规划,对投资增长过快的地区与行业要加强引导,防止盲目集中和投产建设。

第11篇

关键词:呼伦贝尔;乳制品行业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呼伦贝尔市位于世界公认的最佳奶源纬度带,有天然草场1.25亿亩,具有发展乳业的资源优势,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奶业发展优势区域。我国乳品市场成长空间大,呼伦贝尔市乳业面临一个较佳的发展机遇期。

一、呼伦贝尔市资源现状

2004年呼伦贝尔天然草场总面积1.25亿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2.9%。优良牧草占60%左右,是我国最大的一块天然草场。呼伦贝尔草原自大兴安岭西麓向东呈规律性分布,地跨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干旱草原三个地带。除东部地区约占本区草原总面积的10.5%为森林草原、过渡地带外,其余多为天然草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组成呼伦贝尔草原植物群落的基本生态性特征,草原植物资源约1,000余种,隶属100科450属。

呼伦贝尔市土地总面积3.8亿亩,人均占有土地140.7亩,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耕地总面积1,828万亩,人均耕地6.8亩。呼伦贝尔市耕地呈两条带状分布在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向平原延伸。大兴安岭东南麓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地势平缓,气候温和,呼伦贝尔市多数耕地分布于此。岭西呼伦贝尔草原东缘向森林过渡地带,是呼伦贝尔市耕地的又一集中分布地带。呼伦贝尔市耕地土壤以黑土、暗棕壤、黑钙土和草甸土为主,土质肥沃,自然肥力高。一般黑土、黑钙土有机质含量在5%~7%以上,暗栗钙土在3%~4%以上。适合玉米、苜蓿等生长。

二、行业集中度分析的理论基础

在西方微观经济学发展过程中,自张伯伦和罗宾逊提出垄断竞争理论,根据不同产业的市场垄断与竞争程度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的市场结构后,贝恩、植草益等著名学者在对本国产业市场不同的生产集中度作实证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将不同垄断和竞争的市场结构进一步具体化为实用性更强的不同等级的竞争型和寡占型市场结构。为了说明贝恩与植草益的分类方法,首先对市场集中度的概念作以解释。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它与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相关,因此产业组织理论把市场集中度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市场集中度是最常用的绝对集中度的衡量指标。它是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X(可以是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量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

(一)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贝恩是最早使用产业集中度指标对产业的垄断竞争程度进行分类研究的学者。贝恩依据产业内前4位与前8位的行业集中度指标,对不同垄断、竞争结合程度的产业市场结构进行了分类。(表1)表1由前4位与前8位集中度指标对市场结构分类结果。但是,贝恩所采用的分类标准范围过于狭窄,难以应用于全部产业。同时,他是以美国这个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的市场为基础进行分类的,这并不适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情况。

(二)植草益的分类方法。在贝恩分类的基础上,日本学者植草益根据日本1963年的统计资料,对不同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分类。(表2)经过比较认为,用植草益的分类方法对我国的乳品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判断相对比较合适。

(三)呼伦贝尔市乳品行业市场集中度研究。表3列出了2006年销售收入排在前8位的乳制品企业。根据市场集中度公式,大致可以计算出前8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CR8=797642/1227439≈0.65。使用植草益的分类方法对呼伦贝尔市乳品行业市场结构进行判断,发现前8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40

寡头垄断型的市场结构是一种合宜的市场结构。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它能够产生良好的市场绩效,正如芝加哥大学德姆塞茨教授所指出的:高效率的企业可以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并伴随着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优秀企业的良好绩效是因为效率而不是因为市场垄断行为造成的。具体表现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有利于提高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实现企业技术创新,有利于实现主导产业的发育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竞争绩效的改善。

乳业企业在地理上的集群,存在着外部经济和联合行动产生的集体效率,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地区生产力水平。企业集群可以增强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企业信任程度的增强,可以降低合同谈判、执行和技术服务成本。可以使企业在人力资本、金融支持、产品和技术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实现网络化互动,特别是产业群可以创造一种创新氛围,信息和知识将会在企业间沟通、扩散,从而促进知识创新。

呼伦贝尔市乳品企业的高度寡占型市场结构对乳业产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奶源基地建设逐步进入规模化和规范化的轨道。龙头企业通过发放贴息贷款帮助农牧民购买奶牛、出资兴建现代化奶站,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都参与到奶牛基地及奶牛示范小区的建设中。竞争使原奶的收购价有所上涨,使养牛户获得利益。乳品企业群的形成使产业竞争日益动态化、国际化、激烈化和有序化。

(作者单位:1.经济管理学院;2.鄂温克旗质量技术监督局;3.呼伦贝尔市根河二小)

主要参考文献:

[1]何玉成.中国乳业产业组织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5.7.

第12篇

关键词:乳制品企业;道德管理;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从2008年9月开始,中国乳制品行业进入多事之秋,相关企业屡屡被爆出严重产品质量问题。2008年9月三鹿、蒙牛、伊利、光明等国内知名企业被检测出奶制品中含有过量三聚氰胺,近期多处又再次出现三聚氰胺奶粉;2010年8月圣元奶粉被疑奶粉内含激素致婴儿性早熟;2010年伊利指蒙牛诽谤伊利奶粉中含的EPA成分对婴幼儿健康不利;2011年2月农业部将皮革奶列为重点检测黑名单。众多的事件给乳制品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据统计三聚氰胺事件2008年9月19日到9月21日三天,奶农一天直接经济损失约5800万元,三鹿作为年销量10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乳制品企业宣布破产。

直接经济损失可以估量也可以弥补,但是乳制品企业因道德缺失导致原本良好的行业形象荡然无存,中国消费者对中国乳制品的信心也毁坏殆尽。致使中国乳制品企业普遍面临发展危机,面临尴尬销售境况。而国外乳制品企业抓住机遇扩大市场份额,使产品供不应求,价格连续上涨,中国消费者将消费的对象转向外国乳制品品牌。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形势,中国乳制品企业必须转变经营观念,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加强职业道德修养,重塑企业形象。

1.道德管理对乳制品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首先,企业应该认识到,道德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能力。企业树立崇高的目标,将发展生产,扩大规模,提高效率与社会、民族甚至国家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用崇高的目标指引企业发展方向,赋予企业使命感,用崇高的目标将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其次。道德管理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建立顾客忠诚。首先管理者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是企业道德管理水平高低的核心和根本。管理者的道德修养能以榜样的作用辐射到广大员工,进而可以系统提高企业的道德水平。最终体现在企业产品的伦理道德或者服务伦理道德,对供应商的伦理道德,对经销商的伦理道德。对竞争对手的伦理道德,对顾客的伦理道德,甚至对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的影响。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忠诚是企业长期努力培养的成果,是企业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而具有较高水平社会伦理道德的企业对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巩固了顾客忠诚。

最后,从长远来看,促使企业获得稳定利润。对社会负有很高的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会从事将社会变得更美好的事情,以人为中心,遵守法律,自律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从事公益慈善事业。企业承担广泛的社会责任从短期看是一种成本支出,但是从长远发展看可以帮助企业获得稳定的利润。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每个子系统需要适应环境,为生存发展创造条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为企业创造适合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在我国乳制品逐渐成为人民生活必需食品。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以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工业发展迅速,乳制品消费稳步提高,成为仅次于印度、美国的世界第三大牛奶生产国。发展乳制品工业,对于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丰富城乡市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大推动作用;对于带动畜牧业和食品机械、包装、现代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近几年我国的乳制品企业发展面临严重问题,行业发展遭遇瓶颈,企业道德问题制约了所有乳制品企业生存与发展。从大头娃娃事件,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圣元婴儿性早熟事件,再到蒙牛与伊利恶性竞争事件,众多道德事件击垮了消费者对乳制品的信心,堵塞了企业的发展,限制了行业的良性发展,使国产品牌的创新发展之路举步维艰。为此针对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道德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建议。

2.我国乳制品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企业文化建设厚此薄彼

蒙牛、伊利、三鹿等众多企业对企业文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建设,企业宗旨、价值观、企业精神、核心目标等都有比较完整科学合理的陈述。其完善的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高层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辉煌“成果”成为众多企业学习的典范。但是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落到纸面到实际行动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也是领导和员工的灵魂。在人、事、物三要素中,人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组成部分中,精神文化是核心部分。所以人的思想、精神、价值观念是最重要的,在这些正确的理念和观念引导下人的行为才具有利他性与规范性。企业宗旨、价值观念、核心目标被员工认同并且最终变成人的行为规范,这需要进行制度建设。用制度来保障以使人的行为符合企业的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

而我国乳制品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只重视外在的物质层面建设,文化作秀成分大,大多体现在员工着装、建筑风格、企业广告与宣传、文化展厅、社会赞助与公益等,而不重视核心文化的普遍认同和有效制度保障。

2.2规模扩张方式与乳制品性质冲突

我国的乳制品行业发展时间并不长,但是却非常迅速,居民乳品消费量迅速扩张,乳制品企业迅速增加。然而,这种发展只是盲目的数量扩张。大部分乳制品企业规模扩张的重点在生产加工领域,并未施行后向一体化的企业发展战略,处于行业基础的原奶生产环节,常常被忽视。除了小部分企业自建奶源基地,绝大部分原奶还靠奶农分散饲养分散供应。所带来的是竞争更趋激烈、行业利润率低下和行业增速的放缓。

奶牛的产奶周期较长为2.5年,企业快速扩张后奶源供给不足,很多企业千里迢迢去抢其他企业的奶源,而非自己培育奶源。南奶北调,北奶南调,千里运奶是行业常态。同时为保持奶源鲜度添加大量添加剂。

2.3忽视乳业供应链的上游管理

乳业供应链是指与乳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产业群组成的网络结构,包括饲料原料、饲料加工、饲养繁殖、原乳收集、原乳加工、乳制品的流通和终端销售等环节。目前,乳品企业与经销商的联系较为紧密,双方共同建设市场,维护市场秩序。但是,乳品企业和经销商对销售终端的控制力度稍显薄弱。目前,乳制品的主要渠道由批发市场转移到了大、中型超市。乳品企业间展开了销售渠道和销售终端的激烈争夺。为了维护老顾客、抢夺新顾客,乳品企业在市场营销上使出浑身解数,不惜重金投入各类宣传和促销。与之相反,乳品企业对上游奶源建设的投入却极其有限,和原料奶供应者的联系十分松散,缺乏有效的整合。

在我国原料奶供应者主要是个体散户,20头牛以下的养殖规模在全国占97.6%,产奶数量占67%。散户饲养

方式导致奶牛单产量低、原料奶质量差、菌落数高、奶质难以控制。数量众多的个体散户也无力对饲料供应等环节进行整合。

2.4质量管理不完善,检测标准不明确,监管不到位

大部分企业只注重对最终产品质量的检测却疏于对原料和生产过程的控制,甚至有乳制品企业未建立HACCP体系。检验能力和技术力量相对薄弱、资金保障能力差距较大。

食品的生产标准制定不完善,乳制品行业目前没有科学的检测标准,对于“好”牛奶或者“好”奶粉的界定模糊不清,说法不一。检测标准的模糊度高。

另外,国家的监管不到位也是促使部分乳制品企业道德缺失的原因之一。

2.5企业基础研究投入有限,产品同质化严重

大部分乳制品企业科研投入不足,投入有限,企业产品单一或者与竞争者同质化严重。由于乳制品企业的特点,单个投入大量资源研发的难度较大,大企业的长期研发成果投放市场很快被小企业跟踪模仿,失去核心优势,导致行业内企业竞争激烈,恶性竞争现象此起彼伏。

综上乳制品企业的发展现状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重塑企业形象,提升行业和企业的道德水平。企业高层管理者应该转变观念,意识到乳制品行业特殊性对企业道德的高要求;调整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模式,积极实施企业升级改造,为企业塑造健康的道德形象提供坚实基础,使行业和企业走上健康、持续、良性的发展道路。

3.中国乳制品企业如何提升道德管理水平

3.1系统建设企业文化,重点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核心目标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号和宣传上,而应该体现在企业行为高度联系的过程中,而企业行为最终体现为人的行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最终内化为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需要制度文化的强有力保证。企业需要建设科学完善、以人为本的制度,也需要自上而下的尊重维护制度的观念,同时需要健全的制度执行机制和对违反制度的惩罚措施。将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不可厚此薄彼。在物质文化建设比较完备的情况下将企业的核心文化通过制度建设进行巩固和强化,最终建设成广大员工所普遍遵循和认可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工作作风、行为准则等。

3.2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乳制品企业的发展要遵循行业发展的规律,要有一个适度的发展速度。这是因为乳制品行业的基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不可能超越自然规律。企业要审视自己的发展轨迹,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高速度、高指标、高风险的发展思路,树立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乳制品企业规模扩大应该走后向一体化战略,而不是单纯的内部生产环节的扩张,忽视奶源的建设。2009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了《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要求新建乳制品加工项目已有稳定可控的奶源基地产生鲜乳数量不低于加工能力的40%,改(扩)建项目不低于原有加工能力的75%。液态乳生产企业所用生鲜乳100%使用稳定可控奶源基地产的生鲜乳,配方粉生产企业所用原料50%以上为稳定可控奶源基地产的生鲜乳。

乳制品企业应该开始加紧根据要求建设自己的奶源提供基地,从深层次上解决企业的问题。蒙牛去年在奶源建设方面投入超过7亿元,牧场奶源和养殖小区规模化奶源比例提至70%以上,去年年产能提升至650万吨。

3.3加强供应链管理各节点的质量控制

奶制品的生产是由原奶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共同完成的。产品质量与品质高低不仅取决于生厂商。更取决于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工作质量。三鹿奶粉事件除了核心企业的责任外,主要是原奶供应商为了提高原奶的脂肪含量,恶意添加了三聚氰胺,致使造成了轰动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另外各环节的物流配送也必须加强管理,保证质量。因此,保证奶制品质量应加强供应链各环节的质量控制。然而,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要靠整个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循质量标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操作规范来保证产品质量。

奶制品生产环节多,涉及的企业多,人员复杂,素质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更需要加强供应链企业道德管理,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

3.4树立行业、企业道德准则

乳制品行业的特殊性要求必须将产品的质量安全作为第一准则。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专业的指导、协调、监督机构。强化乳制品行业协会对行业的指导和监督。协会成员组成应该综合考虑规模、地区、层次、管理职能、专业等因素。准则用以处理和协调企业和消费者关系,乳制品企业之间的关系,供应商、经销商和企业的关系。不断对企业管理层进行培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培育良好的行业风气。

3.5提升企业员工的道德素质

企业在选拔员工和管理人员时要把品德的考察作为最重要的条件之一,通过道德测试,情景模拟和面试等多种渠道确定其道德发展水平。确定人口人员的价值观念、个人强度和控制类型。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需要根据企业的文化和对伦理的追求,制定能够考核员工和管理人员道德现状的科学的量表,确定系统的人员招聘方案,以使企业从人口关抓好企业的道德建设。

员工道德与管理者的道德相比较而言,管理者的道德对于组织道德的建设更为重要。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等都对其员工具有潜在影响。在组织中,领导者的行为模式往往是员工观察和模仿的对象,因此应该更加重视管理者的道德。

3.6加快产品创新和升级

企业对产品创新意识淡薄且创新升级投入不足,企业间产品同质化严重致使乳制品企业间低水平恶性竞争现象严重。中国乳品企业产品重点在液态奶,对于奶粉、冷饮、鲜奶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投入不足,技术落后。因此难以和世界级企业竞争,在国内液态奶的狭小市场上竞争白热化。

产品升级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意味着价值的提升,包括口味、品质、服务等。乳制品企业从根本上转变竞争模式,摆脱国内企业间低水平的竞争方式,实现真正的产品创新和升级,应该加大产品创新投入与研发的力度,开发多元化高附加值产品和提高功能性产品的比例,逐渐形成品牌的核心竞争优势。同时加强对自己产品的特色开发,培养自己的消费群体以有效避开同质化,低价格带来的行业恶性竞争,提升企业道德水平,建立有序的行业市场。

3.7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督与保证体系

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化表现在完善的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制度,以及围绕产品质量的一系列配套制度和权责分明的制度执行和监督机制。从企业计划的系统制定开始,到组织结构的设计和规章制度的完善,再到管理者的宣传、倡导,最后要求企业具有先进的质量监督与控制技术手段,每一个环节都将质量控制作为工作的主要职能,在此基础上企业的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才能为企业的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也会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国家应该制定统一的、科学的、明确的质量标准,对企业各种产品质量的控制具有切实的指导作用。提高乳制品行业准入资格,对现有乳制品企业进行重新核查。重新审核后,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责令停止生产销售、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应依法撤销或吊销其生产许可证并公告名单。通过产业整合形成一批优势企业。不合格企业退出市场以促进乳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升消费者对乳品市场的信心。

3.8建立并完善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和薪酬设计方案

乳制品企业的绩效评估方案大多采取目标管理的方法,关注量化目标,忽视不可量化目标,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注重结果评估,不关注过程评估。此种评估方案助长了功利主义。

在以量化目标为主要评价对象的体系下,企业的薪酬设计导向为基本工资低,但是业绩提成比例高。诱导了员工不择手段获取高额回报,行业内常出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现象。企业薪酬设计应该提高员工的工资,降低提成在员工收入中占绝大部分比重的收入结构,以减少高提成给员工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减少不道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