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17:24: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 把改善农牧业基础条件作为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以创新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加快实施农牧业产业化;进一步强化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措施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实施科教兴农兴牧战略,加快农牧业科技推广,着力提升农牧业的科学化程度;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加快发展农村牧区二、三产业,着力提升农牧业的商品化程度;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加快新型农牧民培训,着力提升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
关键词 现代 农牧业 发展 思考
包头市作为最大的工业城市、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的中心城市、我国的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是一个工业经济占主导的城市。既有发达先进的工业经济,在经济总量中占绝大部分;又有落后的农牧业经济,在经济总量中占很小部分,这种“大工业,小农(牧)业”的经济结构,也为充分发挥“大工业”优势,加快我市现代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
一、目前包头市现代农牧业发展的现状
包头市是个工业大市、农业小市,全市土地面积277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2.11千公顷,草场面积2120千公顷;绝大部分是广大的农村牧区。2008年全市常住人口253.22万人,城镇人口192.22,农村牧区人口61万人,农牧业人口占24%;地区生产总值1760亿元,第一产业(农牧业)52.1亿元,仅占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076元,在我国西部地区近几年一直排在前三名,连续七年位居自治区各盟市之首。包头市农牧业属于城郊型农牧业,种植业以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养殖业以奶牛和肉羊为主,经过几年发展,包头市农牧业已基本形成菜、薯、肉、乳四大主导产业。
(一)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立体种植等先进适用技术,落实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粮食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二)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了转变,畜禽饲养规模不断扩大,畜产品产量成倍增长。全市奶牛业已经进入理性发展阶段,全市奶站已由416个减少到227个,奶牛集中、规模饲养程度达到50%。按照第一产业“三区”规划要求,将我市山北地区确定为肉羊产业重点发展区域(羊存栏数量已占全市的70%以上)。
(三)农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种植业结构、品种优化。2008 年全市马铃薯、玉米和蔬菜面积分别为101.9万亩、142万亩和15.9万亩;脱毒马铃薯和玉米良种面积分别48万亩和142万亩。二是畜牧业布局、品种结构优化。按照第一产业“三区”规划要求,将山南和山北地区分别确定为奶牛、肉羊重点发展区域。全市33个奶牛小区建设项目全部安排在山南地区,连续三年将80%的市级羊舍饲圈养项目重点安排在山北地区。
(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目前基本建成了优势比较明显的菜、薯、肉、乳农牧业四大主导产业,并涌现出了一批如华资、鹿王、呱呱叫、海德、大圣、小肥羊、小尾羊、草原牧歌等国家级、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小肥羊”、“鹿王”、“草原”、“雪鹿”等中国驰名商标。
(五)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稳步提高。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有效提升了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农牧业科技体系建设有了长足发展,由1950年的一穷二白的面貌发展到目前市县乡村四级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健全的新格局。
(六)设施农牧业实现新突破。通过实施“南菜北薯”战略,山北地区设施马铃薯面积达到26万亩,山南地区蔬菜保护地总面积达到4.7万亩。在土地流转基础上发展设施农业,在依法、有偿、自愿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引导工作,由村级基层组织、企业、中介组织等牵头,通过转包、转让、租赁、股田制等方式,促进设施蔬菜和马铃薯向小区、大户和企业集中,为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包头市现代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包头市正处于一个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尽管近年来包头市的现代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1.促进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目前,与包头市实际相符合、与现代农牧业发展相配套的土地草场流转制度、经营管理制度、支持服务制度和投入保障等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保护和加快生态建设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分异的户籍管理制度迟滞了我市城镇化步伐。目前,包头市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涉及户籍身份、土地制度、收入分配、公共财政、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已成为制约城乡社会福利和政治权利公平分配、人力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根源,特别是作为计划经济时代产物的户籍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
3.包头市财政对现代农牧业建设投入总量不足且分配结构不尽合理。自然条件差、农牧业基础建设薄弱、社会事业滞后是包头市发展现代农牧业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与现代牧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由目前,包头市在财政投入上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市级财政投入农牧业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速极不相称。
4.农牧业科技水平整体落后,农牧民文化素养亟待提高。目前,包头市在农牧业科技方面问题严重,集中反映为科技投入严重短缺、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滞后、农牧业科技推广机制不发达、农牧业科技人才大量流失。
5.农牧业发展方式仍然落后。由于农牧民市场化观念淡薄,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仍相对粗放,劳动力生产效率低,市场竞争力较弱。农牧民传统的粗放式种植放养观念难以转变,多种因素造成土地草场退化压力不断增大。
三、加快我市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对策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头市的农牧业经济目前仍处在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起步阶段,实现农牧业现代化必须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一)实施基础先行战略,加快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农牧业发展后劲,把改善农牧业基础条件作为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
抓住国家加大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各种专项补贴的有利时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加大对农牧业的投入力度。突出加强四项建设:一是加强农田草场、水利基本建设,二是加强农村牧区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现代农牧业奠定基础。三是加强农村牧区能源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牧区能源结构。四是加强农牧业机械化建设,把过多的劳动力从土地草场里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
(二)以创新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
1.创新支农支牧政策,推进 “四个转变”。一是推进政府支农支牧人、财、物主要由支持小农牧经济向支持大规模企业化经营转变;二是推进金融支农支牧主要由支持单家独户的农牧民向支持从事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企业转变;三是推进扶贫式支农支牧向支持建设现代农牧业转变;四是推进主要支持工业企业发展向支持工业、现代农牧业协同发展转变。
2.创新经营形式,推进“三化”互动。一是推进土地草场流转化。实现土地草场突破地域、跨村乡镇(苏木)、村(嘎查)有效整合;二是推进生产企业化。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积极参与现代农牧业建设。三是推进运营公司化。由政府组建现代农牧业开发公司,担当政府服务农牧业重要载体。
3.创新服务体系,实现“五个统一”。一是统一配套基础设施,二是统一配备专业人才,三是统一打造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要根据包头市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方向,由政府出资对农牧民进行统一职业培训,四是由政府和企业合作把农村牧区高考落榜生送到有关的职业院校统一培养,毕业后由有关企业录用。五是统一建设集中居住区,实现农牧民生活城镇化。
4.创新产业体系,发展循环经济。一是按照土地规模化、灌溉节水化、作业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组织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发展以玉米为主的种植业,为大规模养殖园区提供饲草料。二是发展一定规模的养殖园区,为种植业和设施农业提供有机肥。三是建设大型沼气池,使养殖园区产生的粪便生产沼气,为生活区和设施农业提供能源。四是建设规模设施农业,发展蔬菜、苗木、花卉等特色品牌种植业。
(三)加快实施农牧业产业化
就包头市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来讲,各环节都涉农涉牧,均属弱势群体,需要政府不断地为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一是建立完善农牧业产业化基金投入增长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二是提高信贷服务水平,着力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三是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龙头企业。五是加快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步伐,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六是加大农牧业产业化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七是实施工业反哺战略,着力提升农牧业的集约化程度。
(四)进一步强化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措施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农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一个依托资源优势、瞄准市场、突出高产高效的动态生产过程,是实现产业强村富民的重要途径。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对快加包头市农牧业结构调整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真正把农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现代农牧业重要的战略举措。一是突出特色,优化布局。二是培育龙头,产业化经营。三是加大力度,发展设施农牧业。
(五)实施科教兴农兴牧战略,加快农牧业科技推广,着力提升农牧业的科学化程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农业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把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当前,包头市要以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安全”农牧业为目标,把加快设施农牧业、节水农牧业、生态农牧业作为现代农牧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引入先进的经营管理机制,结合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建立健全菜、薯、肉、乳等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推行“科技承包”制度,把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着眼于增强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指导农牧民按照标准化生产,切实提高农畜产品的优质率。进一步强化农牧业的商标意识,对于颇具地方特色的农畜产品要壮大规模,进一步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这次农牧业工作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全市农牧业工作大会及全旗农牧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农牧业形势,总结回顾年农牧业工作,安排部署年农牧业各项重点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全旗农牧业工作在旗委、正确领导下,落实党在农村牧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两大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调整农牧区人口布局、产业布局、种养殖业结构及生态建设布局,不断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使农牧业经济和农牧民收入实现了稳定增长。年,全旗农牧业增加值达到3.8亿元,同比增长11.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58元,同比增长6.94%。
农牧业生产实现新提高。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26万亩,同比增长6.12%,各类粮食总产量达79926吨。年全旗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182.9万头只,繁殖仔畜88.68万头只,成活仔畜83.78万头只,繁殖成活率达94.47%,全旗肉类总产量11024吨,鲜奶产量14229吨,绒毛产量526吨,禽蛋产量360吨。全年,全旗共计出栏牲畜126788头(只),贮草14853.6万公斤,备料1324.7万公斤。
农牧业人口有效转移、生态建设进一步巩固。完成草原生态建设189.6万亩,其中人工种草49.6万亩、草地改良40万亩、围栏草场100万亩,分别完成计划的101.2%、100%和100%,完成草原灭鼠47万亩,平均灭效率达到90%以上,完成草原虫害防治23.7万亩,将鼠虫危害降到了最低限度;实施2007年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其中禁牧50万亩、休牧围栏50万亩、牧草补播50万亩,成功转移农村牧区人口4294人,转移劳动力4091人。
大力推进了牲畜种子工程。对全旗4个重点镇435户农牧民的3.23万只白绒山羊进行了生产性能测定,其中鉴定绒山羊核心群育成母羊10200只、种公羊6200只。组建乌仁都西阿白山羊原种选育群50群、建档立卡基础母羊5050只。全旗共采集分析绒样5476份,普查鉴定细毛羊选育群30群,其中细毛羊基础母羊5000只、细毛羊种公羊1200只。鉴定肉用种公羊60只、种公牛341头、种公猪40头。淘汰不合格绒山羊种公羊353只、细毛羊300只、种公牛204头。完成绒山羊体型外貌及生产性能测定653只、细毛羊体型外貌及生产性能测定55只。发放了市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31个,建立了阿尔巴斯白绒山羊资源保护区,对保护区内88户牧民的2.7万余只绒山羊进行了普查,共采绒毛样4344份。实施了细毛羊良种补贴项目,项目总投资为35万元。其中调入优质细毛羊种公羊30只、资金11.5万元,为农牧民调入20只优质细毛羊种公羊、195只优质细毛羊基础母羊补贴资金23.5万元。
进一步完善了良种推广体系建设。建成集生产冻精、胚胎为一体的中心配种站一处,并集中10只优质种公羊开展了人工授精配种工作。在乌仁都西保种区新建配种站6处,维修现有配种站30处、更新配种器材30套,调入优质绒山羊种公羊200只、细毛羊种公羊50只、细毛羊基础母羊195只。全年共推广良种猪2.8万口、良种雏鸡8万羽,引进奶牛冻精2000支、肉牛冻精2000支,共移植优质绒山羊胚胎1000枚,其中在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移植胚胎700枚,在棋盘井地区移植胚胎300枚;年我局成功争取到了十万亩良种补贴项目,并按照每亩补贴10元的标准,以差额价把玉米良种出售给农牧民,有效解决了农牧民买种贵、选种难问题,同时有力地推广了优良品种。
农牧业科技应用达到新水平。切实把科技入户作为了推动农牧业科技进步,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的着力点,以推广优良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主要措施,举办了各种形式的适用性技术培训,共培训农牧民7100多人(次)。引进农作物新品种20多个,开展科技示范面积700亩、技术指导面积8.2多万亩。围绕主导产业,推广了模式化栽培、大小畜改良配种、模式化养殖等10多项农牧业适用技术,使科技在农牧业生产中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提高了种养殖业效益。年,在全旗14个嘎查村落实了“一池三改”户用沼气项目1400户,建设了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2处。
农畜产品安全水平得到新提升。积极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依法对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市场进行专项检查。对全旗的饲料经营单位和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整顿,有效地规范和净化了饲料市场。建立健全了行政技术承包责任制与追究制,进一步加强了畜产品产地、屠宰、储运等重点领域的检疫消毒工作、动物防疫监督管理工作和兽药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成功地堵截了各类重大动物疫情传入,有效得防控了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实现了全旗无大疫。在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全旗奶农共损失145.4124吨牛奶,按每吨牛奶补贴3025.88元,共发放了44万元奶农临时救助补贴,同时全面开展了奶牛饲养管理及鲜奶质量的监督管理、饲料监管、原奶兽药残留监控、奶牛疫病防治等工作,为全旗畜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有效推进了设施农业建设。全年完成设施农业建设任务500亩,其中森和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大棚航天蔬菜100亩、以蒙加力螺旋藻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的螺旋藻养殖达到400亩。
有效防控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与蔓延。年,全旗共完成Ι、Ο型双价口蹄疫疫苗注射304.22万头只,完成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注射12.46万羽份,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注射4.7万口;羊三联干粉苗57万头只份,羊痘20万头只份,猪瘟4.7万口份,猪三联3万口份,鸡新城疫苗10.04万只份,驱治内外寄生虫350.1万头只。其中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应免率和免疫档案发放率均达到了100%。共监测牛血清40头份、羊血清40头份、猪血清40头份、鸡血清40头份、羊脑4份、牛脑4份、狂犬7份、牛肺疫65份、炭疽13份,完成了自治区定点野鸟疫情监测1200份的任务,得到了自治区疫控中心的好评。完成了全旗三分之一嘎查村的免疫效价检测,为确保免疫密度与免疫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猪、牛、羊全面加施了耳标,共佩戴耳标2.2万头只,其中羊2.1万只、牛0.0425万头、猪0.0797万口,同时建立统一的免疫档案,建立健全了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其它疫病的流行。
二、年工作思路与安排
年我旗农牧业工作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区、全市农村牧区工作会,旗委十三届七次全委会议精神,按照“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思想,把建设现代农牧业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集约农牧业,加快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推进农牧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市场化运作,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牧民不断增收,开创全旗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新局面。
年全旗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一产增加值达到4.4亿元,增长13.1%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42元左右,达到8100元;农作物总播面积达到19万亩,粮食总产达到80000万公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头数稳定在180万头只左右。
㈠全面推进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
以“三区规划”为指导,科学划定和建设无人区,新建2000平方公里生态自然恢复区,使生态恢复与人口转移实现有效衔接。在禁止发展区内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逐步转移农牧区人口,最终实现禁止开发区的基本无人化,消除农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建成草原生态绿色屏障。在限制发展区内,结合农牧业产业化基地的建设,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支持草牧场等基本生产资料以入股、联合经营、经营权有效转让等形式向专业化合作组织、种养殖大户、龙头企业集中,促进草牧场资源的重新整合和高效利用。深化草畜平衡与草原监理工作。继续推行草畜平衡政策和禁休牧工作,全面开展草牧场分等定级动态管理,完成适宜载畜量的重新核定,促进草原生态恢复性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防火物资储备项目,加大防火物资库建设,加强防扑火演练,建立严格的防火值班制度,确保不发生大的火灾;严禁开垦草牧场,进一步加强对生态建设区、飞播区、农牧业重点项目区、城镇规划区、草场沙化严重地区的禁牧管理和休牧期间的监控工作;认真开展可食牧草产量测定及草地生产力的动态监测工作,规范草牧场流转行为,加大草原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加强征用和临时占用草牧场的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全面完成草牧场经营权证的发放工作;开展草原鼠害防治50万亩、叶甲类害虫防治10万亩、蝗虫防治10万亩、春尺蠖防治8万亩,购置喷药设备50台;推广小型牧草收贮机械100台套,完成优质人工草地建设1万亩、其中优质苜蓿草示范基地建设2000亩,完成试验牧草新品种500亩,改良草牧场10万亩(饲用灌木)。
㈡加快现代农牧业生产进程,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1、进一步完善赛乌素地区6万亩和蒙西黄灌区2.2万亩现代农牧业示范项目建设;在促进草牧场合理有效转移的同时,继续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在南部沙区以养殖细毛羊、肉牛为主,在北部梁地以养殖绒山羊为主,引导建设户均拥有草牧场1万亩以上或草牧场5000亩以上,同时拥有水浇地100亩以上的现代农牧业规模经营户220户,规模经营户种植结构必须调整到优质苜蓿草种植占到60%以上。引进、汇集、组装国内外现代化农牧业元素,使农牧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机械化,畜群的管理、防疫等更加先进,劳动强度大幅下降,生产效益大幅提升,户均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
2、设施农业建设。全年计划在森和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海龙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棋盘井镇库计嘎查远丰农牧专业合作社建设设施农业500亩,进行蔬菜、瓜果、食用菌、花卉、水产品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整合现有螺旋藻产业,规划建设1万亩螺旋藻产业集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大力推行种草养畜,扩大全旗耕地种草比例,推广优质苜蓿草订单生产1.5万亩,进而在全旗范围内逐步推行订单农业生产模式,使种养殖业有机结合,快速促进我旗农牧业联动发展。
4、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采取点面结合的办法,租赁1000亩的试验田,积累作物的生长和栽培技术措施,以及不同灌溉方式下的比较数据,同时引进一些优质品种进行试种,为我旗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做好农业技术跟踪服务;结合170亩高效农业试验田建设,通过引进外地先进技术,并结合当地农业自身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精准农业配置方案,使“精耕细作”切实落实在播种到收获的各个环节,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产量,并控制种子、化肥、水、农机具及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同时对病虫害做到精准测量、精确治理,避免无的放矢,保护环境,为现代农牧业试验示范,形成一系列数据系统。
5、养殖园区建设。今年以赛乌苏集约化养殖园区建设及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建设、镇生猪养殖小区建设为主,重点打造以奶牛、肉牛、肉羊、绒山羊、生猪养殖为主的标准化养殖园区5处。将养殖园区逐步建设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独具特色的新型现代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和农牧业循环经济基地。通过引导,把现有的7家奶站、养殖场合成3家标准化养殖场,并建设4个标准化挤奶厅。对蒙西镇欣泰种养殖发展公司进行扩建后搬进当地其它2家奶站、养殖户进行集中饲养,在赛乌素新建集约化养殖园区后搬进当地2家奶站、养殖户和木凯淖尔镇早稍奶牛养殖场入园区饲养,对镇蒙星奶牛良种繁育总厂进行改扩建后引导周围的散养户入园饲养。
㈢以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和增值为核心,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积极引进新的龙头企业,使农畜产品加工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转变,发展名牌产品,不断增强对农牧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二是支持发展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使企业与农户有效连结,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共同体。鼓励和引导农牧业龙头企业、种养殖能人、技术人员等力量,发挥各自优势,牵头创办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年内完成组建、培育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4个。三是利用全旗农牧业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成6个农牧业信息中心,进一步完善农畜产品信息收集、、反馈、咨询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体系完整、手段先进、运行高效的鄂托克旗农牧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媒体化,以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引导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提高农牧业经济运行质量。
㈣以增加农牧业科技含量为措施,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
一是加大“种子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农业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应用适合我旗种植的优质、高产的农作物和饲用作物品种,尽快来改善品种结构。开展阿尔巴斯绒山羊羊肉品质研究,开展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基因保护工作,建设国家重点转基因项目,开展优质白绒山羊胚胎移植2000枚,补贴调入优质白绒山羊种公羊200只,为白绒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选调优质白绒山羊基础母畜1000只,在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保种区内,培育保种核心群300个,为有效提高羊绒品质,检测羊绒1万份;引进超细型细毛羊种公羊50只,生产超细型细毛羊冻精5000支,新建旗级冻精生产推广中心1处;选调优质种公畜,有效提高优质种公畜的利用率,在六个镇开展种畜普查鉴定、劣质种畜淘汰工作。二是围绕发展循环农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为重点,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模式化栽培、模式化养殖、设施农业生产、特种水产养殖、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等技术,完成推广水产网箱养殖200平方米。三是加大农牧业科技服务力度。重点加强农牧民现代农牧业科技培训,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确保培训工作收到实效,发挥作用。四是开展科技承包。围绕绒山羊、细毛羊、肉羊、肉牛、奶牛、饲草饲料等主导产业,按照“专家牵头、实体承包、订单生产”的原则,继续选派有能力、干事业的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服务。
㈤以动物疫病预防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为保障,促进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进行深刻反思,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具体的整改方案和有效的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立重大动物疫情贮备金和苗源反应补偿准备金及补偿机制。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充分发挥旗、(镇)、嘎查(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作用,构筑强大的疫病防控堡垒。实施阿尔巴斯动检站新召分站建设项目和赛乌素养殖园区分站项目。开展免疫标识佩戴和追溯体系建设工作,购置仪器设备50台。以五号病、禽流感、布病、结核病为重点,完成计划免疫、强制免疫任务,确保动物免疫密度和质量双达标。完成奶牛布病、结核病的监测工作,一年开展两次,连检三年、处理三年,达到彻底的净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应急反应和监测体系建设。同时加强农作物和饲草饲料作物病虫害测报和防治工作,力争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㈥推进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努力争取鄂托克旗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强农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对高毒农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及兽药残留等从生产、加工、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清理整顿、严格管理。继续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推广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建设和完善农畜产品、农牧业投入品、农牧业环境质量、药物残留等综合性监督检测中心,开展肉类、奶食品类、蔬菜瓜果类等农畜产品的无公害检测工作,确保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畜产品、水产品药物残留合格率保持在100%,切实提高全旗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围绕畜禽、植保植检、动物防疫、种子、肥料、饲料、兽药、渔业等方面,深化农牧业执法工作,有效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非法征占用草原的违法行为。申请种子检验机构资执认定,培训专职检验员,配备种子检验设备。强化渔政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水产科技推广培训,配备水产品检验、化验设备。进一步健全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制度,防止不合格农业投入品进入市场,为农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㈦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为中心,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是编制全旗“绿色食品发展规划”和“有机食品发展规划”。二是加强无公害产品的宣传,利用各种信息手段,大力宣传我旗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品牌,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度,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实现优质优价。三是推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强对农牧业投入品的管理,从源头上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违禁兽药、饲料添加剂进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四是继续加强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加大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工作力度,从农畜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入手,对我旗具有优势潜力的农畜产品资源,从营养价值、饮食风味等方面开展认定与审评,以主导品牌的拳头产品,形成具有地方优势的产业,努力打造生态型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品牌。
㈧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惠牧政策
实施国家户用沼气建设3000户,建设大棚配套温室250处,新建沼气乡村服务网点10个,建设养殖小区沼气工程试点26个、联户沼气6处、集中供气300户;开展测土配方施肥5万亩;对全旗玉米种植良种补贴进行全覆盖;对玉米、油料种植全部参保农业保险;对全旗奶牛及能繁母猪保险进行全覆盖,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提高农牧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全面完成年140万亩退牧还草及60万亩草地补播建设,购置割灌机50台(套);开展全旗30户农牧民负担监测点监测工作,完成全旗76个嘎查村的债权、债务的监控及财务审计工作,进一步加大农牧民来信来访核实处理工作,完成全旗760户农牧民收入及负担统计调查工作。
㈨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及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机关自身建设。严格执行考勤及请销假制度。干部职工因公因私外出,要按分级负责的原则,履行请销假手续。全体工作人员都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干部职工每年参加学习的出勤情况、考试成绩均做为该职工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加以考核奖惩。全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全旗农牧业经济发展各个方面。各二级单位要高度重视信息工作,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信息员,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报送工作,要提高信息报送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一、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自治区自成立以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牧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农牧业人口比重较高,近年来一直保持在80%以上,即使与西部其它省(区)相比,也明显偏高;虽然近几年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第二产业很不发达,乡镇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农牧业生产是农牧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1、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田基本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为农牧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中央及当地政府对农牧业生产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以“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使农牧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在1990年~2000年的10年间,已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5600hm2,新垦农田5200hm2,建立良种繁殖基地2133hm2,科技示范田7667hm2,工程造林7000hm2,新建苗圃672hm2,人工种草和草场建设2×104hm2。新增灌溉面积10677hm2,改善灌溉面积9867hm2,除涝面积2000hm2。
2、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据统计,全生产粮食85万吨,人均300多公斤,全区1998年就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
3、农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较为稳固,为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贡献。2004年,农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0.5%。
(二)地区发展农牧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如前所述地区在农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农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农牧业以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
1、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由于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不严格、科学水平较低,使得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没有建立适当的农牧结构比例和较为完善的农牧结合模式,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经济中占主导的是以生态为特征、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牧业,对来说,在资源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经不起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之路,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只能阻碍发展的步伐。
2、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及生态渐趋恶化。由于尚处于粗放的原始农牧业生产状态,产业化水平不高,未形成具有良性循环和增值功能的产业链,农牧业生产效益低,农牧区贫困问题仍很严重,在一些农业开发强度较大的地区,土地退化现象严重,长期以来对草原低投入高索取,毁草造田,超载放牧,掠夺式经营,造成草原退化率不断上升,引起草地生态功能与生产能力的下降。目前,现有耕地的1/2是不能保证灌溉或不能灌溉的低垦殖耕地;草场有近一半以上重度退化、1/10明显沙化,部分地区草场实际载畜能力已超过理论载畜量的1/5,致使鲜草产量下降20%~75%,可食牧草比重由80%降至30%;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现象严重。
3、农牧民劳动素质普遍低。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加速农畜产品转化增值的意识不强,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淡薄;区内干部群众经营管理水平、思想观念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均严重影响着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从而放慢了和谐社会实现的步伐。
4、农牧业生产组织及管理方式严重滞后。由于交通、信息不够畅通以及几十年来基层组织的相对松散,致使农牧业经济组织的微观单位一直处于与现代经济隔离的状态。畜牧业尤为突出,逐水草而牧、由牧择居的形式,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难以形成规模生产,所以经济效益很难得到提高,政府的有关规划及服务措施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东部地区发展经济的教训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后,在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发展热潮中,东部地区抓住机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20多年来,高投入、高消耗虽然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却也形成了高污染、粗放式的增长模式,造成了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困境。目前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成本代价还在不断上升,东部的发展恰恰是步了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后尘,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东部地区的教训是:过度盯住眼前的发展,势必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如果等受到惩罚后才清醒,势必付出沉重的代价,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来说更应从中吸取教训大力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二)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必须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首先,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靠巨额的投资推动的,经济效益不高,呈现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
其次,是特殊地位决定了发展农牧循环经济的重要性。青藏高原作为“江河源”和“生态源”的特殊地位,其巨大的生态价值以及在国内、东亚甚至全球的可能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巨大的基因库、全球气候的重要启动器、周边地区的固体水库与江河之源和我国东部地区的生态源与生态屏障等几个方面[7]。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地位,其生态功能远大于其生产功能。
最后,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过去的农牧经济增长基本上是粗放型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这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大力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
,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发展农牧循环经济措施的思考
既然明确了循环经济是农牧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怎样在当前轰轰烈烈地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跨跃式发展中发展循环经济?具体目标和措施如何?这些是我们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构建循环型农牧业体系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传统农牧业、资源耗费型农牧业向生态型农牧业、资源循环农牧业转化。继续加大种养结合的比重,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农牧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农业内部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投入的减量化,逐步降低农牧业的各类污染,积极推广农牧业清洁生产模式。
农区的种植业可以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与种植业相互补充,可以由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沼气发酵等途径,提高动物粪便的综合利用效率,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
(二)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自然生态独特,具有发展特色农牧业的基础。因此,农牧业的发展应当瞄准国内、国际市场,追求特色、绿色、安全,将以绿色生态和特色农牧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3个支柱产业之一。例如,青藏高原特有农作物品种-青稞,据有关媒体透露,青稞中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它对抗拒衰老、延长寿命等,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和多方面的价值。因而日益受到人们青睐。加之自然条件独特,基本无污染,青稞作为“绿色”食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极具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应当通过青稞基地建设,进一步挖掘青稞的营养和保健内涵,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逐步把建成全国的青稞生产和加工基地,并将循环经济作为试点运行。另外还有高产优质油菜、专用马铃薯、优质专用小麦和荞麦等,争取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地位。另外,还有以开发虫草、松茸、红景天、核桃等系列产品为特征的高原特色康体农业,并集中建立一批国家认定的绿色产品生产基地,以锻造高原生态农业品牌。
对畜牧业则以循环经济发展原则为指导,根据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发展牧区畜牧业,稳定畜牧头数,加强对草原的保护,采取封育、移草、定畜等方法,大力推行草原集约化经营,建设人工草场,改良天然草场,发展灌溉草场,多渠道增加饲草生产能力。高原特色畜牧业则应着重于牦牛系列产品的开发,瞄准国际市场。农区畜牧业可以饲料生产为突破口,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种植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人工种草、改良天然草场和增加秸秆利用率,使畜牧业发展重心由牧区逐步向农区及半农半牧区转移。发展“饲料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牲畜,调整畜种结构,适度增加藏绵羊比例,积极发展肉乳用牛和猪、禽,适当减少山羊和马属畜类,努力提高牲畜繁殖成活率,加快畜群出栏周期,从而大幅度提高肉类和酥油等畜产品产量,从而不断提高高原食物安全的保障程度。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牧民及经营者素质
农牧民是农牧业经营活动中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农牧业的生产率及经济效益,必须首先提高农牧民的整体素质,其中主要的是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其对策主要有:通过扫盲教育、组织“科技下乡”、“科技赶场”、专业技术培训等形式,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经营能力;经营管理者则通过严格的资质认证,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上岗等途径,提高企业家队伍的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提高技术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加强规范化的管理和监督来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服务能力。
(四)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政府应当把建立与完善农牧业循环经济管理体系、发展生态农牧业、推行清洁生产等作为重点领域,逐步建立农牧循环经济框架。同时,从本区实际出发,抓紧制定和修订资源循环利用的地方性法规,并将资源循环利用纳入各级政府、各单位、企业政绩考核的指标中。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和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所在地区加强领导,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积极探索新的农牧循环的经济模式,规划和开展生态示范区等试点工作。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农田生态环境与草地生态环境的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遏制农田与草地退化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农村能源的严重不足的问题,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步实现粗放型农牧业向循环型生态农牧业的转变。随着今年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行,发展农牧循环的经济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区内农牧业互补优势,更能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人民和祖国各族人民一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路上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1]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西部农村统计资料2000,[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4][5][8]狄方耀,程志碧,罗华著.经济学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6年.
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农牧业生产和流通的桥梁和纽带,也是统筹城乡、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全面提高海南州农牧区信息化水平,更能推进海南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一、海南州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1.农牧部门开展农牧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一是设立州县农牧业信息化工作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二是组织实施县级农牧业信息服务中心(大厅)建设项目。三是加快县农牧局局域网络建设,为建立县级农牧业信息服务平台打基础。四是建立和开通了“12316”农牧服务热线。五是实施了“科技直通车”项目。六是开通州县农牧业信息网站群,开办农牧业工作网络站点(博客)。
2.“农信通”服务开展情况。截止目前,我州已发展终端客户2.9万个,每天向终端客户农业信息1-2条。信息员每月可得到由新华社青海分社资助的30元的话费补助。此外,所有信息员每年可获得一次为期一周左右的业务培训机会,满足了“农信通”信息服务的内容与时俱进和人才技术的保障。
3.广电及报纸媒体支持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情况。截止目前,我州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100个村2700户,完成计划的125%。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0.08%和92.5%。完成了全州1.8万户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
4.科技部门开展农牧业信息服务情况。州县科技部门积极为农牧业生产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一是及时制定全州科技培训工作方案,安排培训专项资金,共举办农牧业生产、防旱抗旱等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8期,培训农牧民2430人(次)。二是积极组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为农牧业生产提供科技咨询、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将农牧民急需的实用技术和科技信息送到了田间地头。三是在全州范围内组织开展“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活动,宣传科技政策,普及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就,丰富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生活。
5.气象部门开展农牧业气象服务工作情况。近年来,州气象局紧紧围绕高原特色农牧业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气象服务,在农用天气、土壤墒情、牧草产量、草地载畜量等特色农牧业气象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在蔬菜大棚、枸杞种植业等方面尝试性地开展了气象服务,在农牧区气象防灾减灾方面也初显身手。
6.基层党建设施及党政远程教育系统建设情况。目前,全州424个行政村均已建成各自的党员活动中心及村民活动室,每个活动室均配备了电视和接收终端,成为了远程教育播放站点,且95%的基层站点接通了互联网,形成了卫星传输和互联网传输“天地合一”、互为补充的传输模式,解决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上下联动难的问题。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我州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牧业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投入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对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十分有限,造成农牧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牧业信息化网络和传播体系不健全,信息服务业落后和信息资源稀缺,农牧业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服务产业化水平低,信息进村入户难,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2.农牧业信息化制度建设滞后,政府没有很好发挥主导作用。由于农牧业信息化制度建设滞后,使农牧业信息化建设缺乏制度保障,难以实现农牧业信息的收集、整理、筛选和传播的规范化。
3.农牧业信息资源没有有效开发利用,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目前,由于州县没有专门的农牧业信息机构,农牧业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和利用率低,农牧业信息的加工、分析、利用及信息市场的培育等发展缓慢,农牧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和信息服务手段落后,信息的渠道不畅,农牧民获取信息的途径少,信息接收方式落后。
4.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生产规模较小,信息需求散杂。调查发现,在农牧民组织化程度较高,龙头企业、种养加大户以及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明显的地区,农牧民普遍感觉得到信息相对容易,信息服务工作人员提供的信息取得的效益也比较明显。而更多的情况是,很多乡村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农牧业主导产品不突出,个体生产经营规模小,对信息的需求五花八门,小、散、乱、杂,使得信息服务陷入低层次的被动局面,结果就是,政府部门对农业信息服务的投入不少,而信息应用的效益却不高。
5.农牧业信息人才匮乏。对农牧业信息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投入少,培训机制不完善,农牧业信息人才缺乏,尤其是基层农牧业信息管理服务人员数量少和知识结构不合理,使农牧业信息开发总量不足。同时,由于农牧民文化素质偏低,不少农牧民信息意识淡薄,信息资源利用的积极性和风险性不足,缺乏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使农牧民信息传播效率不高,农牧业生产的盲目性较大。
6.基层信息服务能力不平衡。目前,农村牧区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网络延伸不到位的问题在有些地区还比较突出。以往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提供的信息服务基本上是一对多的服务,缺乏针对性,服务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进一步延伸信息服务的组织网络,扩大信息服务面,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问题。
三、今后工作打算及建议
针对我州农牧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今后农牧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州将严格按照“统一规划、加强领导,需求主导、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拉动产业”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
一是建议各级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把农村牧区信息化工作提高到重要日程上。
坚持政府为主,龙头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充分调动各部门及电信运营商的积极性,加强信息化工作体系建设,成立农牧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职责,明确责任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全州各县结合本地实际,提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农牧业信息化发展计划,按年度分解任务,为当地农牧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依据和保障。
二是建议政府及各部门加强农村牧区信息化基础建设投入。
加快信息网络软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并根据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需要更新信息体系内容。要充分利用现有传播媒体,积极开展广泛的信息服务,利用公共网络,采用多种接入手段,把有效的信息通过各种途径送到农户手中。要在认真做好目前行政村“村通电话工程”和“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基础上,加大“村通工程”向自然村延伸力度,提高互联网在农村牧区的覆盖率。
三是要重视农村牧区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整合多部门信息资源。
州县要结合本地实际,搭建信息化建设的统一平台,统一整合信息资源,最终达到信息化模式的统筹建设,避免农牧、科技、经济商务、气象等部门和行业搭建平台的重复浪费和不实用。实行农牧业信息化采集、整编、评价、、更新制度,明确内容、时间、渠道和责任,努力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防止信息失真,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实用性、及时性。要坚持以优化配置资源为突破口,本着“超前规划、整体实施、统一开发”的思路,有效整合全县各级政务网、党员远程教育网、业务专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综合建设和管理,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四是建议加大农村牧区信息化队伍建设投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管理干部。
经过四年多的建设发展,到2009年底,试验区生产总值达到289.3亿元,年均增长16.6%;工业增加值达到205.92亿元,年均增长11.6%;农业增加值7.37亿元,同比去年增长6.9%;农业总产值10.88亿元,同比去年增长7.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0.3亿元,年均增长29.1%;全地区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0.2亿元,年均增长3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4.4亿元,年均增长3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77元,年均增长14.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44元,年均增长18.5%。
一、欠发达民族地区发展低碳农牧业的困难
(一)思想意识观念相对落后。海西州位于中国西部,各方面发展相对滞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相对较小,因此有一些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仍处于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中,对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明怀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再加上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欠发达,农村中大量存在留守老人和儿童,他们文化程度不高,知识缺乏,这对发展低碳农牧业这种新的农牧业生产方式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二)经济基础薄弱,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发展低碳农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生态薄弱,农牧业资源较少、森林覆盖率较低,生态恢复能力较差,经济发展滞后、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差,对上级财政存在着高度的“依赖”性。再加上民族地区农牧业的低效益,很难吸引社会资金对民族地区农牧业的投入,甚至区内部分资金还会流出区外,农牧业投入远不能适应低碳农牧业发展的需要。
(三)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制约了低碳农牧业的发展。低碳农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配套基础设施。海西州地处边远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导致交通通讯、市场等方面的硬件建设严重滞后,尤其是与农牧民增收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滞后,多数农牧民对市场缺乏了解,导致生产决策不科学,社会需求的产品不敢生产,生产的产品增产不增收,影响了农牧民的生产热情。地震、洪涝使原本十分薄弱的基础设施更是雪上加霜,落后的基础设施对民族地区发展低碳农牧业是巨大的障碍。
(四)缺乏低碳农业技术是发展低碳农牧业的“瓶颈”。发展低碳农牧业,关键在于先进的技术。谁掌握低碳高效农牧业技术谁就占有发展优势,话语权就在谁手里。低碳农牧业技术包括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畜禽鱼健康养殖技术、农牧业生态保护技术、低碳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加工技术、农牧业节能减排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绿色能源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这些低碳农牧业技术在海西州相当缺乏。
二、具有海西特色的低碳农牧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海西主要以绿洲农业和草原畜牧业为基础,按照“西部枸杞、东部马铃薯、城郊蔬菜、基地养殖、生态畜牧”的思路,集中打造两个园区,五条产业带,八个特色农畜产品基地,进一步优化农牧业结构,结合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具有海西州民族地区特色的低碳农牧业。
(一)在牧区和半牧区发展低碳畜牧业。青海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海西州是草原集中分布的地区,畜禽是一个较大的碳源,它们的呼吸、消化要产生二氧化碳,反刍牲畜在反刍过程中会排放出甲烷,人类活动产生的甲烷有37%来自于反刍牲畜,而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3倍。人类活动产生的氨,有64%来自于草食畜,氨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发展畜牧业,构建畜牧业产业链,打造畜产品生产基地是发展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一是加大牧区草原建设的力度,实现饲草料生产的低碳化,从源头实现畜产品的低碳生产。通过各种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依托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工程,开展人工种草、草原沙化及虫鼠害防治的研究工作,改良天然草场,扩大人工草地面积。二是加大草地流转利用,按照“整合资源、规模经营、划区轮牧、以草定畜”的生态畜牧业发展理念,积极推进股份制经营建设工作。三是建立畜牧龙头企业、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行统一轮牧、统一配种、统一育肥、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分户养殖的“五统一分”经营管理模式,在各环节实现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的低碳化,低碳牧业和传统牧业实现产业化。四是加快建设游牧民定居工程。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大力推广“秸秆-饲料-养畜”和“畜-沼-草”等循环利用养殖模式,加快生产方式的改变,实现定居从传统的畜牧业转向现代畜牧业。
(二)在农区和半农区发展低碳种植业。重点在发展节水农业、节地农业、节能农业,减少有害投入品的使用量,肥、药、膜的减量、替代上下功夫。以肥料为例,目前,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平均仅为30%-35%,化肥利用率低间接导致能源浪费现象突出。一是发展生物技术。用生物农药、生物治虫替代化学农药,用可降解农膜替代不可降解农膜,用新兴功能低碳肥料、农家肥替代化肥。推广秸秆还田,建立绿肥-粮食作物轮作制度,实行财政补贴。依托海西地区羊板粪等资源优势,采取生物发酵技术,进行综合开发循环利用。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根据土壤状况和农作物生长需要,确定化肥的合理施用量。二是发展“三品”农业。海西州由于开发建设时间较晚,以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要素构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程度较轻,具有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条件。应继续“打绿色牌,走特色路”,进一步加强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发展。海西州属于高海拔地区,发展枸杞、马铃薯、油菜、沙棘等特色产业是发展海西现代农业的出发点和必然选择。制定各类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努力涵盖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禽养殖和特色产品等多个领域。三是充分利用太阳能、沼气资源。建造充分利用太阳能的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提高饲料投入产出比,降低能源消耗。实施以农村沼气为重点,配套太阳能、风能、水电、省柴节煤炉灶等生态家园富民行动。农村沼气工程的实施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充分利用工业有机废液、城镇生活污水、城市填埋垃圾、畜禽粪便、农林秸秆废物等沼气资源。四是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上融入低碳元素。即暖炕暖房节能炕、“封闭式阳台”的节能房以及建筑材料上。培育并推广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抗旱、抗涝、抗高温、抗病虫害等抗逆品种,提高良种覆盖度。五是发展节水灌溉。海西州在生态种植上已成功借鉴以色列滴灌技术,节约用水90%以上,应继续研发和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六是加大科研力度,推广高效种植技术。培育抗高温、耐干旱、作物生长发育期长的品种,推广高产作物品种,增加多年生牧草种植,大力栽培木本植物等,以提高耕作土地中的碳素储备水平。采取少耕或免耕的方法,利用农作物秸秆覆盖地表,以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充分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增加森林碳汇。海西州二、三产业相对较发达,鼓励通过绿化、造林来抵销一部分工业源二氧化碳的排放,并将造林、再造林作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一是加快实施生态治理工程。加大河流生态综合治理,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三北”防护林工程。植树造林的功能并不是简单的绿化生态环境,而是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生物固碳、扩大碳汇、减缓温室效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最经济和最有效途径之一。二是积极有效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放活林地使用权,把林地承包给农户,并通过核发林权证,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农民经营林业的合法权益,从而提高造林的积极性,扩大森林面积,增加碳汇。三是加大森林城市建设。一方面可以防风固沙,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形象,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城市碳汇功能。
三、完善民族地区发展低碳农牧业的建议
(一)完善民族地区社会、企业、个人投资低碳农牧业积极性的政策。对企业低碳农牧业投资项目在贷款额度、贷款利率、还贷条件等方面给予优惠,对低碳农牧业项目给予贴息和税收优惠等。
(二)对民族地区符合条件的低碳农畜产品实行低碳认证,贴上低碳标志,同时对贴上低碳标志的农畜产品给予一定的价格补贴。
(三)政府购买和使用符合低碳认证标准的民族地区农畜产品是民族地区低碳农牧业发展初期的一种很重要的激励手段,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发展低碳农牧业,少数民族的一些习俗和惯例,使他们的价值判断倾向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和谐统一,这与低碳农牧业的理念其实是一致的。
一、“新三农三牧”问题的提出
农牧业劳动力“高龄化”。 一直以来,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多以青壮年为主体,且男性劳动力占多数。但是到目前,农牧业劳动力队伍的主体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大批的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牧区进城务工,农牧业劳动力“高龄化”现象日益突出。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数据中心的“中国城镇化调查”数据显示,占农民工总数近50%的80后和90后新生代农民工中,选择愿意回乡务农的分别只有7.3%和3.8%。2000年到2012年,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资源增加了136.62万人,而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仅增加了28.55万人,表明在增加的农村牧区劳动力资源中,只有20.9%的新增劳动力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统计资料表明,在进入新世纪的十几年中,内蒙古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占农村牧区劳动力资源的比重下降了近9个百分点,占农村牧区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了20.1个百分点,超过100万青壮年离开土地、草场,老幼妇孺则成为“农村牧区留守族”和农牧业生产的主力军。由这样一支劳动力队伍来从事农牧业生产,其难度和质量可想而知。
农村牧区人才“空心化”。农村牧区的发展进步需要一系列的社会资源,而最重要的资源则是人力资源,如果没有合格的劳动力资源,其它的资源就得不到合理利用。农村牧区人才“空心化”对于整个农村牧区的发展影响至深至大,它的严重影响无论怎样估价都不过分。2008年以来的五年间,内蒙古国有单位农业技术人员数量出现了四年下降,2012年比上年减少了2162人。目前,全区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中, 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占73.5%。2000年到2012年,内蒙古80个县域新增专业技术人员仅有7万余人,其中:教师和医务人员占到三分之二,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增加仅有2万余人,增长十分缓慢。造成内蒙古农村牧区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主要有以下的几条渠道:一是农村牧区的学生通过升学等方式跳出“农牧门”,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回到了农村牧区,甚至农业院校的毕业生也很少有人回到农村牧区参加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这也是内蒙古农牧业劳动力的文化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二是农村牧区现有的优秀人才通过各种渠道流出农村牧区,这其中包括教师、医生及其他一些技术人员。这给本来人才资源就不丰富的农村牧区无疑是雪上加霜。三是进城务工使大量的农村牧区具有一定知识文化水平的青壮劳动力、包括各种拥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流出农村牧区,使得农村牧区的发展前景堪忧。
农牧民的生活水平“丰裕型贫困化”。所谓“丰裕型贫困”是指在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的一种趋势,即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下,当一些地区和社会阶层经济发展、福利水平提高的同时,还有一些地区和社会阶层的贫困状况却并没有随之好转,尚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温饱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1.2011年国家和自治区调整了扶贫标准,农民上调66.67%,牧民上调72.22%,按照这一标准,内蒙古的贫困人口为266.6万人,占全区农牧业人口的20.34%。与此同时,新一轮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贫困旗县名单出台,内蒙古共计57个旗县名列其中,占全区除市辖区以外旗县级行政区域总数的71.5%,其中:国贫旗县31个,占38.75%,区贫旗县26个,占32.75%。在全区旗县人口排名前十位中,5个旗县是国贫,1个是区贫,占60%,人口总数达到266.72万人,与全区贫困人口数相当。
2.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2001年以来,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收入与全国农村居民及全区城镇居民收入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但近两年又有所扩大。2012年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为366元,为12年来第三大差距,相当于2003年的水平。
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距由2001年的3563元扩大到2012年的15984元,收入差距比由2001年的2.8:1扩大到2012年的3.2:1,在全国的位次自2007年以来没有发生变化,始终维持在第15位。进一步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情况,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指数为1285.9,而在2000年以前,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指数均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指数,200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指数为411.9,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指数为393.2。可以看出,进入新世纪后,农村牧区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由此前超过城镇居民转变为滞后于城镇居民。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在住房、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享有的各类补贴和福利,实际差距更大。
3.贫困农牧民与一般农牧民的收入差距不断增大。进一步分析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收入状况来考察农牧民的贫困问题,内蒙古统计资料数据显示:2000年达到或略超过当年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户数占总调查户数的22.94%,超过8000元的富裕户数占总调查户数的8.84%,2012年这二组数据分别变化为6.84%和36.6%。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农牧民存在显著的能力贫困。由于农村牧区地区的教育相对落后,致使农牧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从而导致能力贫困。而能力贫困又是造成农牧民收入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农牧民的生存脆弱性则是由于农牧业对自然因素的依赖以及农村牧区居民缺乏社会保障体系的缘故,导致他们生产与生活抗御风险灾害的能力较差,内蒙古农牧民的贫困化是一种新型的“丰裕型贫困”。
二、“新三农三牧”问题产生的原因
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观点: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此话是对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期东部沿海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经验的总结。在对待原有“三农三牧”问题上,普遍采用的发展模式是搞“曲线”兴农兴牧,试图通过工业化基础上的城市化来推动“三农三牧”问题的解决。 当前,发展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不考虑时间、空间和基础条件,而将其视为普遍经验甚至一般规律,必然出现两个显著的片面性:一是推进城市化建设而忽视农村牧区的建设;二是推进工业化建设而忽视农牧业的发展,导致“三农三牧”发展的主战场不是在农村牧区,而是在城市,由此带来了“新三农三牧”问题的产生。在内蒙古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中,县域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建设、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等无不与“三农三牧”紧密相关,因此,解决“三农三牧” 问题要有新的思路,要把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主战场真正摆在农村牧区,直接从农业牧业、农村牧区和农民牧民身上着手,并且主要依靠开发利用农牧业、农村牧区和农民牧民自身的潜力和资源来解决问题。事实上并非只有工业才能致富。只要经营有方,农牧副渔也可以使农牧民致富,更何况农村牧区还可以发展旅游业、休闲农牧业和民族文化产业。
三、 解决对策
解决“新三农三牧”问题,固然一方面要实行城市反哺农村牧区、工业反哺农牧业的政策,大力发展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必要实行农牧业与非农牧业相结合、改革与发展相结合的重要举措。
(一)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
在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我们自主创新能力弱,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农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牧业产值之比仅有1.1:1,远低于全国2.4:1的平均水平,也低于辽宁、山东3.6:1和3.8:1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相去甚远。可见,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对于提高农村牧区工业化水平,安排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和提高农牧民收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农村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应当作为内蒙古农牧业与工业结合的重要形式。
(二)大力发展新兴的休闲农牧业
休闲农牧业是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农牧业。休闲农牧业的重要意义,除了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还在于在城市化过程中挽留绿色而又美丽的农牧业和农村牧区,保护和促进农牧业的发展。休闲农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蓬勃发展,而内蒙古的休闲农牧业则还处在起步阶段,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农牧业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发展的空间和前景十分广阔。
(三)大力建设“一村一品”基地
“一村一品”近些年在我国取得可喜的成绩。一方面,浙江、广东等东部发达省市农村的“一村一品”,或者一镇一品、一县一品的发展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也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一村一品”运动,2005年在陕西召开的“一村一品”国际研讨会就充分肯定了他们的成功经验。实践证明“一村一品”的确大有可为,也表明农民和牧民的确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主体,他们有很大的潜力和资源有待于开发利用,有助于非农牧产业的聚集和发展,也有利于加快农牧业现代化进程,还有助于留住农村牧区的人才和青壮年劳力,并且吸引城市中的人才到农村牧区去居住与工作。这样既可以缓解农牧业劳动力劣质化、农村牧区人才空心化问题,又可以防止过多的农村牧区人口盲目涌入城市,避免出现城市化失控的局面。
(四)加快教育体制改革
一、实行休牧草原补贴的意义
对休牧草原实行政策性补贴,是我市惠农惠牧政策的具体体现,是实现草原生态的恢复与促进农牧民增收双赢目标的重要手段,对于增加农牧民在休牧期间的饲草料购置与储备,确保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促进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加快草牧场正常合理流转,推动我市现代农牧业发展进程,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实行休牧草原补贴的原则
(一)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实行村内公示制和“一卡通”或“一折通”。
(二)有利于推动草原流转。
(三)建立休牧举报制度,对违反休牧政策三次以上的,取消当年补贴,并依法处理。
三、休牧草原补贴资金发放量
(一)补贴范围。四个牧业旗限制发展区实行季节性休牧的草原及优化发展区内传统牧区实行季节性休牧的草原。
(二)补贴标准。每亩休牧草原补贴金额为1.5元;已享受国家退牧还草项目补贴的、不足1.5元/亩的,补齐差额;补贴以村为单位实施,补贴到户。
(三)补贴面积。全市西部牧区限制发展区休牧草原2700.6万亩,优化发展区内传统牧区休牧草原277.8万亩,共计2978.4万亩。其中,年享受国家退牧还草项目饲料粮折现补贴休牧草原面积703.93万亩,未享受退牧还草项目草原面积2274.47万亩。
四、资金来源及安排
(一)资金来源。休牧草原补贴资金由市、旗两级财政共同承担。在国家项目补贴的基础上,承担30%,市财政承担70%;前旗承担10%,市财政承担90%。
(二)资金安排。年底,市财政拨付西部四旗每个旗休牧资金1000万元,首先用于年由市级承担的休牧补贴,其余资金必须专项用于禁休牧基本建设,也可适当用于队伍装备建设。建设内容要由各旗提出方案,报市农牧业局批准后方可实施。年,市财政新安排西部四旗休牧补贴资金1000万元,按各地休牧面积和市旗承担补贴资金比例计算,其中分配杭锦旗146万元、鄂托克旗561万元、鄂托克前旗293万元、乌审旗0万元(见附表)。
五、休牧补贴具体要求
(一)休牧补贴从年月1日起实施(鄂托克前旗执行月20日至6月20日休牧期)。
(二)本实施方案中的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市农牧业经济三区发展规划〉的通知》(鄂府发〔2007〕49号)为准。
(三)每年休牧补贴资金量要根据当年度国家退牧还草项目实施面积变化情况而增减。
(四)休牧补贴标准随着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及物价水平的提高,每三年调整一次。
(五)休牧补贴资金原则上发放到草牧场原承包经营户。草牧场流转的,根据双方当事人签订的草牧场流转合同确定补贴对象。
(六)休牧补贴所涉及的农牧户草原面积,以草牧场承包经营权证、承包合同、草原使用证的面积为准。
(七)西部四旗政府要制定更加详细的休牧补贴实施细则和保障措施,确保休牧政策落实到位、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户。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了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实施,市旗两级要成立休牧草原补贴领导小组,由市旗两级分管领导分别任组长,农牧业局局长任副组长,财政、发改、审计、监察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牧业局,由分管草原的副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休牧草原生态补贴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新闻舆论部门要加大惠农惠牧政策的宣传力度,确保广大农牧户补贴领得明白、休牧做得到位,真正做到政策温暖人心。
一、运行情况
(一)龙头企业运行情况
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重点培育和扶持机制好,能为农牧民提供系列服务,与农牧户利益关系密切的、带动面广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截止目前,我旗规模以上加工龙头企业13个,实现销售收入8600万元,增加值1530万元,利润总额350万元,上缴税金150万元,带动农牧户41000户;规模以上流通型龙头企业6个,实现交易额5000万元,销售收入2795万元,利润总额140万元,上缴税金19万元,带动农牧户7500户。
重点龙头企业运行情况:
阿旗蒙天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完成销售收入1500万元,增加值180万元,利润总额40万元,实际上交税金5万元。今年3月份旗领导和农业局、招商局、粮食局负责人通过积极运作,该企业与北京蟹岛集团达成有机农产品购销、加工合作意向,扩建有机农产品基地3万亩,其中绿豆1万亩,谷子1万亩,荞麦0.5万亩,黍子0.3万亩,玉米0.2万亩,年产量达到2350吨,产品全部由蟹岛集团组织销售,产品直接供应超市。
阿旗和飞创业天然色素有限公司现已完成销售收入320万元,增加值100万元,利润总额23万元。今年计划在阿旗发展万寿菊种植基地2万亩,目前已落实种植面积5000亩。
阿旗塔山食品有限公司完成销售收入485万元,增加值130万元,利润总额14万元,上交税金2万元。今年计划投资580万元进行牛羊肉深加工扩建项目建设,建屠宰加工生产线一条;扩建生产车间300平方米;扩建冷藏库300吨;购制冷设备3台套。项目建成后,可达到日屠宰牛300头、羊2000只的设备加工能力。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前期规划和土地征用,待自治区批准后实施。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内蒙天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完成销售收入1800万元,增加值195万元,利润总额42万元。天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韩国星宇集团合作进行杂粮杂豆深加工项目建设,今年计划建设加工厂2万平方米;建大豆颗粒粉、绿豆米、豆酱、饲料等生产线6条,建办公室及仓储房1500平方米,总投资1120万元,其中国家有关部门扶持120万元,金融机构贷款150万元,引进资金500万元,自筹350万元。目前项目建设已启动,进行土建施工阶段,已完成建设投资450万元。
新民双山瘦肉型生猪繁育场项目,该场占地30亩,目前已累计完成建筑面积5830平方米,其中猪舍面积5400平方米,饲料及加工厂房330平方米,已引进基础母猪250口,杜洛克种公猪6口,已产仔猪685口,引进饲料加工设备一套,购进饲料50万斤。2006年计划投资扩建猪舍4栋3000m²,办公室一栋500m²。目前正在紧张施工,预计7月底前完工投入使用。
(二)基地建设情况
肉羊产业:全旗共有11个苏木乡镇245个嘎查村参与肉羊产业化项目建设,到目前完成投资1930万元。全旗肉羊存栏165万只。
肉牛产业:全旗共有11个苏木乡镇184个嘎查村13064户参与肉牛产业化项目建设,到目前为止完成投资850万元,肉牛存栏22.7万头。
奶牛产业:目前,奶牛产业完成投资600万元。全旗已建设奶牛养殖小区10处,专业村4个,建鲜奶收购站14处,其中现代化挤奶站4处,建托牛所1处。现存栏奶牛近8000头,其中高产奶牛3022头,日产奶总量25吨。
肉鸡产业:2006年,全旗肉鸡的发展原则是:稳定市场,突出效益,规范管理,放养示范逐步扩大规模。全旗共有7个乡镇28个村参与肉鸡养殖,其中养殖小区13处,肉鸡饲养总户数230户。现肉鸡存栏75万只,已出栏75万只。
万寿菊产业:目前,全旗在5个苏木乡镇已落实色素万寿菊栽培面积近5000亩。
(三)中介服务组织发展情况
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按市场规律,稳步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目前,全旗已成立了非营利性肉羊、奶牛、肉牛、肉鸡等专业合作社、协会,蔬菜种植协会、食用菌技术服务中心、杂粮协会等150多个,其中登记注册的有115个,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现已有各类经纪人2200多人。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继续按照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原则推进产业化经营。2006年旗人民政府根据各自产业的特点,对每个产业项目确定专门的项目责任单位和县处级领导,集中精力全面推进,6月20-21日,由纪检委书记王广悟主持召开了专门农牧业产业化座谈会,会上,针对当前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研究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各苏木乡镇主要领导、旗直有关单位负责人、部分龙头企业负责人均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旗人民政府下发了《2006年全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安排意见》,提出了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工作措施,同时,各项目责任单位根据自己主抓的产业项目,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做到上下联动、责任明确、形成合力。
(二)制定工作目标,完善发展思路
2006年全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奋斗目标:2006年是“十一五”期的开局之年,按照旗委、政府的工作规划,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全旗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围绕“三大主导产业”,抓基地、扩规模、强管理、增效益,不断发展壮大肉羊、肉牛、奶牛、禽类、杂粮杂豆和万寿菊六大优势产业。推进农畜产品向有机绿色、无公害方向发展。坚持培育、引进并重,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提高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2006年奋斗目标是:肉羊出栏90万只,肉牛出栏9万头(其中:短期育肥出栏1万头),奶牛存栏1万头(其中:高产奶牛存栏5000头),肉鸡出栏400万只;蛋鸡饲养50万只,肉鹅出栏50万只,杂粮杂豆种植80万亩,万寿菊种植2万亩以上,农牧民通过产业化项目增收300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增长30%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增加值9500万元以上,增长30%以上,农牧民人均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的纯收入达2000元以上,占总收入的70%以上。
围绕全市提出的“肉、乳、菜、草”四大主导产业,全旗重点推进肉羊、肉牛、奶牛、禽类、杂粮杂豆、万寿菊六大重点产业发展。扶持培育塔山食品、西郊肉业、草原兴发阿旗肉食品厂、蒙天粮油、天柱农畜产品进出口公司、和飞创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同时,协调好蒙牛乳业、草原兴发等大企业集团在我旗的发展,使我旗重点产业均有较强的龙头企业带动。构建“肉、乳、草、特色种植”四大产业基地,“肉”产业即肉牛、肉羊、禽类养殖业。首先大力推进肉羊、肉牛产业发展。肉羊产业在农区乡镇坚持以小区、专业村、专业户形式推广,转变饲养方式,实行模式化饲养,以肉毛或毛肉兼用的大尾羊、无角多赛特、德美等优质种羊与细毛羊、小尾寒羊杂交,通过改良,提高效益。牧区苏木镇在坤都镇以北牧区苏木镇继续坚持以蒙古大尾羊自繁自育为主,重点抓好劣质公羊清群和种公羊调剂工作。赛罕塔拉以南牧区苏木镇重点推广无角多赛特、德美、萨福克等优质肉羊品种改良工作,努力提高经营效益。肉牛产业坚持牧繁农育和自繁自育以及与奶牛发展相结合的思路,充分发挥养殖小区、专业村、专业大户的示范幅射作用,推动千家万户发展肉牛产业,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进模式化饲养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使我旗肉牛产业逐步建成自治区最大的肉牛标准化生产基地;根据市场需求,巩固提高禽类养殖业发展,重点发展肉鸡、蛋鸡、肉鹅产业,在交通便捷并具有一定饲养条件的苏木乡镇发展禽类养殖业;积极稳妥推进奶牛养殖的“乳”产业发展,奶牛养殖遵循“群众自愿、布局集中、扩大规模、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原则,形成以303国道、省际通道、交通便利的苏木乡镇为重点的奶牛养殖带,稳步推进奶牛产业发展;积极推进“草”产业发展,为养殖业提供保障。大力推进优质饲草种植,通过青贮、微贮、加工转化提高饲草利用效益。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做好农区以玉米秸秆为主的转化利用,引进培育草业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优势养殖业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即杂粮杂豆和色素万寿菊为主特色种植业。坚持龙头带动,根据根据需求,进一步规范龙头企业与基地农牧户的关系,规范定单合同,逐步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快速稳步发展。
(三)优化区域布局,进一步推进基地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赤峰市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确定我旗重点发展的产业,根据重点产业发展的需要,采取农牧户、专业大户、养殖小区和规模化、规范化的种养殖企业等多种模式,积极推进六大重点产业由分散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由小而全向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方向转变,今年,将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
切实提高基地的科技含量和集约化水平。加大胚胎转移和人工授精的推广力度,实现肉羊、肉牛、奶牛的良种化;加大发展优质、无公害、绿色农畜产品,巩固绿色产品地区的地位;加强田、水、林、电、路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形成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农畜产品稳定、均衡生产的产业化基地。
(四)完善利益联结方式,积极引导农村牧区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龙头企业与农牧户之间要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形成比较稳定的产品购销关系和利益共同体。引导农牧民以土地、产品、资金等要素入股的方式参与产业化经营,从加工和流通环节分得利润;积极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建立相对稳定的农畜产品基地,采取建立风险金、实行保护价收购等多种方式,减少农牧户的经营风险。继续推广“订单”农牧业,规范各种“订单”合同,通过合同明确企业和农牧户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提高订单履约率,用经济合同规范各方的利益关系。
鼓励农牧民自主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其逐步发展为具有法人性质的中介组织,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发展各种行业和产业协会,政府机构赋予协会一定管理职能,增强其权威性和对行业内经营者的约束力,切实维护和保障行业内企业和农牧户的合法权益。各重点产业项目责任单位重点抓好1-2个专业合作组织、经纪人典型,做好引导、培训、发展工作,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实现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成为真正为牧民服务的组织。
(五)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确保全面实现预期目标
根据全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需求,旗委组织部考核办、两办督查室等项目牵头单位加强了对农牧业产业化工作考核力度。旗委干部实绩考核领导小组把产业化工作列入较高的考核分数,在总结以前经验的基础上,旗政府制定了《2006年全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目标考核细则》,本着轻过程、重结果的原则,采取平时动态考核、季度督查、半年考评、年终总评的办法,设立产业化专业奖项,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职务任免、年度评优以及所获奖项挂钩,制定激励机制,以推动全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的健康发展,6月初,旗两办督查室、畜牧局、扶贫办、产业办等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对我旗各苏木乡镇产业化重点工作进行了半年督查。
(六)加大农牧业产业化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促进全旗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上新水平。
旗委、旗人民政府在年初旗委扩大会、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会上确定了全旗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强龙头、壮基地、扩规模、上水平、增效益,努力提高全旗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春节过后,旗委书记、旗长、分管农牧业产业化工作的旗委副书记、副旗长,带领旗招商局、农牧业局、农业局、粮食局等单位,就百万只牛羊深加工项目、百万亩杂粮杂豆绿色有机食品深加工及基地建设项目,同北京、上海等客商洽谈,并与北京蟹岛集团达成合作开发有机杂粮杂豆产加销项目。与辽宁工源集团合作开发玉米酒精加工项目意向,百万只肉牛羊加工项目正在洽谈中。项目投产后将有力带动这两大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我旗去年引进的连天公司马铃薯生产销售产业化项目,今年该公司将投入资金1.5亿元,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0亩以上,大力推进该产业的发展,并逐步达到就地生产加工。旗委、旗人民政府坚持培育、引进资金,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以不断提高全旗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四、存在问题
从目前我旗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龙头企业实力较弱,拉动力不强,制约产业化水平的提升。目前,我旗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不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尚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对主导产业发展的拉动效果不明显。如肉羊肉牛产业缺少大的龙头企业带动,目前我旗十几家小的加工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产品档次低,带动效果不明显。禽类养殖受禽流感影响,发展缓慢。万寿菊产业由于企业欠种植户花款和技术人员工资等发展受很大影响。
(二)组织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和农牧户之间还缺乏稳定、健全、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与农牧户不能充分协商,龙头企业的意见起主导作用,农牧户则被动接受。龙头企业与农牧户还没有树立起互惠互利、共同协调发展的意识。各类专业经济协会等组织不健全,农牧户与龙头企业、市场连接不紧密,产业化效果不明显。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牧民生产技术水平低,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不到位。
(三)资金投入不足,信贷利率高是影响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我旗的农牧民收入水平低,资金积累少,且近几年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人均收入水平不高,能用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资金更是微乎其微。产业化需求贷款资金1.2亿元,信用社2006年预计提业化贷款4500万元,尚有7500万元缺口;贷款周期短,利率高,增加了产业化项目成本,降低了经营效益,群众从总体上算帐不合算,影响了发展的积极性。
(四)农牧民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意识比较淡薄,还保持着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牲畜饲养周期过长,不适应市场变化,模式化饲养水平比较低,经济效益不明显。
(五)农牧业产业化投资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在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小区建设上,各有关部门应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落实扶持产业化的有关政策。特别是在土地使用、道路交通等方面给予扶持。
(六)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继续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纽带,用工业化思维谋化农牧业经济,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首先,主要依靠社会力量来筹措农牧业产业化建设资金,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有、集体、私营、外商一齐上,同时,要以各种方式推出农牧业产业化招商项目,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等多种渠道投入到我旗,兴办农畜产品加工及流通企业,尽快做大一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次,出台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按照《人民政府批转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市场主体准入若干意见的通知》、《阿鲁科尔沁旗人民政府关于在工业园区兴办企业的有关规定》等文件精神,落实对龙头企业的税费优惠政策,以促进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第三,要提高深加工能力,我旗大部分农畜产品加工都处于初级加工阶段,2006年要在产业产品深加工上要有突破;同时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开展产品创名牌活动,在已有品牌商标的基础上,如:塔山食品的“赤山”牌精品牛羊肉(绿色品牌)、蒙天粮油“蒙天”牌绿豆、“蒙田”牌小米、荞麦等绿色、有机食品,各龙头企业要积极努力,创造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努力开拓市场,提高品牌效益。要再创出多种名牌产品,以品牌拓展市场,靠品牌提高竞争力。另外,要积极主动督促新、改、扩、续建项目,按期开工,如期完工,投入生产,占领市场。
二是围绕政策落实加强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指导。要经常深入重点龙头企业,及时将上级有关产业化的政策规定向企业传达,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督查落实。同时创造条件或利用已有条件将国内外市场变化等相关信息传递给企业,指导企业在经济管理和项目建设中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要加强调查研究,密切关注企业运行中一些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对制约企业生产经营的突出问题要及时向旗委和旗人民政府反映,同时积极帮助协调有关部门给予解决。并在重点项目贷款贴息,企业改革重组,在向有关部门推荐项目,争取资金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支持和服务。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是加强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监测。旗产业办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进行调度分析,主要分析和解决产业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安排和部署的意见或建议。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牧区经济稳步发展。
一是要完善农牧业产业化项目储备。要按照主导产业、投资规模分门别类地建立起能推荐到自治区级的、市级的和本旗县区的大、中、小三级项目储备库,做到培育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同时,要积极努力实现市、旗统计联网和项目库联网,形成上下贯通的项目库建设机制。
二是加强对重点在建项目的跟踪服务。在认真做好项目推荐的同时,加强对已签协议和在建项目的跟踪服务。继续对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中韩合资天柱农产品加工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实行专项推进,确保项目如期完工,按期投产。对于2005年使用产业化专项资金建设的白城子乡肉羊改良繁育项目,要联合有关部门做好跟踪检查,强化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协调做好后续工作,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采取有效措施,总结招商经验,把农牧业产业化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主动纳入到全旗整体招商引资工作之中,继续采取依托资源、确准项目、攀高结贵、共谋招商,把今后的农牧业产业化招商引资工作再提高一个新水平。
(三)树立典型,认真指导,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今年,要把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农牧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工作列入产业化工作的专项推进内容,积极为各苏木乡镇党委政府当好参谋,争取各苏木乡镇党委政府对这一项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产业化办公室要主动协调旗直有关部门以及苏木乡镇农牧经站、供销社,形成部门联动,共同为培育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献计出力。
二是推广经验,抓好试点。要认真推广我旗奶牛养殖协会、旗肉鸡专业合作社以及翁牛特旗桥头养鸡协会、宁城县八肯中神农草业合作社等试点的典型经验,让这些典型对我旗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起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我旗要按照年初确定的肉羊、肉牛、奶牛、禽类、杂粮杂豆、万寿菊等重点产业,各项目牵头单位对所负责的重点产业项目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抓一两个试点,从试点中取得经验,在面上进行推广。
三是抓宣传和培训指导。要积极开展宣传发动和培训工作。引导农牧民群众,充分认识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要性的认识,并就如何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如何发挥在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作用等知识的培训。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达到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机制有效、群众满意。
(四)围绕主导产业,加强产业化基地建设
一是继续加强领导,实行专项推进、重点突破。继续坚持和完善“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原则推进产业化经营。根据确定的主导产业的特点,对每个产业项目要确定专门的项目责任单位和县处级领导,集中精力,全面推进。其中:肉羊产业、肉牛产业、草产业由农牧业局主抓;肉鸡产业、蛋鸡产业、杂粮杂豆产业、万寿菊产业由农业局主抓;奶牛产业由扶贫办主抓;肉鹅产业由农开办主抓。同时,各项目责任单位根据自己主抓的产业项目,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做到责任明确,上下齐动,为全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发展条件。
二是围绕主导产业和基地建设,大力建设农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基地。2006年的专项推进工作,要把建设农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基地,作为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三是围绕争创农畜产品品牌,组织和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农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原料基地。大力扶持塔山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蒙天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和和飞创业天然色素有限责任公司三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原料基地,发展订单农牧业,按照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要求进行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打造一批新的农畜产品知名品牌。
四是继续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治,疫情监测等工作,保障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农畜产品质量和标准体系建设要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农畜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同时,加强我旗地方标准的制定,使农畜产品在品种、生产、包装、保鲜和贮运、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农技服务体系要以苏木乡镇农技推广和农机化服务为基础,深化农牧业科技推广体制,加强服务组织和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保证为农牧户提供及时有效的生产技术服务。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要加强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控制系统建设,提高苏木乡镇畜牧兽医服务组织疫病预防和控制能力,全面做好动植物疫情监测和疫病防治,保障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五)抓好主管部门自身建设,以提高工作指导水平
一是加强学习。要学懂弄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熟悉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及时内在联系。不仅要在理论上加强学习,更要在实践中学习,向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学习,向我旗和龙头企业厂长、经理和种养大户学习,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中获得指导产业化工作的知识,在不断地实践中提高产业化部门指导产业化工作的水平。
二是要抓住工作重点。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着力抓招商”的思路,围绕我旗全力推进“城镇化、产业化、工业化”进程的中心工作,紧紧盯在农畜产品加工型、流通型企业的发展壮大上,紧紧盯在产业化项目的新、改、扩、续建上,紧紧盯在产业化招商引资和融资渠道的拓宽上,紧紧盯在对龙头企业的政策落实调控、服务、经营成果统计上,紧紧盯在加强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和加工流通聚集区建设上,紧紧盯在今年中央出台的推动产业化发展的政策落实上。
三是做好全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督查、考核工作。按照旗委、旗人民政府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修订完善《全旗农牧业产业化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情况考核办法》,会同两办督查室、旗考核办及项目牵头单位,认真做好全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的考核,以推动全旗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关键词:农业信贷;巴西;政策演变
中图分类号:F81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5.1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5-39-03
巴西位于南美洲大陆的热带和亚热带,土地资源丰富,气候适宜,适于发展农牧业,除小麦等少数作物外,主要农产品均实现自给,是世界上少数适宜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国家之一,被誉为“21世纪世界粮仓”。巴西是世界农业生产和出口大国,2011年巴农牧业出口占巴出口总额的42.3%,达945.91亿美元,同比增长36.94%。巴西蔗糖、咖啡、橙汁的生产和出口均列世界第一;大豆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酒精和烟叶和产量居第二,出口量列世界三;玉米产量和出口均列世界第三。猪肉、水产品、棉花、生物燃油、玉米、稻米、水果、干果等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巴西政府为推优┮档目沙中发展,有规划地制定了农业信贷、农产品最低保护价格、农业保险、鼓励合作社和加工业发展、加强公路建设以及出口鼓励等政策措施。其中,巴西农业信贷政策为农牧业提供了更优惠的贷款利率和宽松的支付条件,是巴农业政策的基础之一,下面简述巴近年来农业信贷政策及效果影响。
一、巴西农业信贷政策简述
1965年第4829号法令确立了“巴西国家农业信贷体系”,旨在鼓励农业生产者或农业合作社加大在农业领域投资,为农牧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支持、实现生产工业化,支持中、小农业生产者的农业生产,鼓励资本形成以及鼓励引入合理的生产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农业人口生活质量和合理保护土壤。巴西国家货币委员会负责制定农业信贷有关法规,巴西央行负责政策的控制和执行。该体系由以下机构组成:巴西中央银行、巴西银行、亚马逊信用银行、巴西东北部银行和国家合作信用银行、巴西农业改革研究所、巴西农业发展研究所、巴西经济发展银行;此外,各州政府占大多数股份的银行、巴西联邦经济银行、私有银行、信贷、金融和投资机构以及获准经营农业信贷的合作社也作为辅助机构。
农业信贷分为3种,一是种植信贷,主要用于购买生产资料;二是投资信贷,主要用于添置固定资产,对购买土地不予贷款;三是销售信贷,主要帮助生产者解决销售资金周转。农业信贷发放范围包括农业生产者、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及从事获批准的种子以及用于人工授精及胚胎的研究或生产、农牧业机械服务、人工授精服务、商业用途的捕鱼和水产养殖业开发、植株测量和与森林有关的活印
农业信贷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一是低成本资金,来自政府货币发行、为农牧业贷款提供资金来源的银行存款和国家国库局预算资金;二是正常金融成本的资金,如来自巴西银行的“农业信贷票据”、来自劳工保障基金以及来自“农村创造就业项目”的资金;三是外国资金以及银行系统获得的资金。
二、巴西农业信贷政策演变
由于受传统资金来源枯竭、资金使用成本提高、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连续出台和调整、农业耕作自然条件的不确定性以及农业生产者的高额债务等因素影响,巴官方渠道提供的农业融资经历了较大波樱各阶段政策也各具特点。根据巴西央行统计数据,经折算,20世纪70、80、90年代巴西提供农业信贷资金分别为8298.62亿雷亚尔、8408.13亿雷亚尔和3031.79亿雷亚尔,2000-2009年为5023.30亿雷亚尔。
(一)上世纪70年代的农业信贷政策
20世纪70年代,农业信贷就是巴西政府通过大规模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农业信贷和农产品最低价格政策对农牧业活咏行大力干预。这期间农业信贷政策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国家农业信贷体系”实现的,在为生产成本提供融资,鼓励资本形成、加速新技术的采纳、加强中、小农业生产者在经济中的作用,为采纳农业新技术、购买现代化农业设备和促进农业贸易和仓储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因国际形势变化,70年代中期巴西对外账户不平衡、通膨压力大导致政府无法提供足够资金和低利率信贷以继续执行之前的政策。农业信贷体系在70年代末遭遇了瓶颈,外债高企和通货膨胀导致了巴政府对农业政策的调整,巴国库对农业提供的融资被削减。同时,该模式也因执行中公平、效率以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等因素遭到了一些质疑。主要体现在对通货膨胀的控制产生了负面影响、表现为资源分配不平等和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均。在政策执行中,大型农业生产者更容易获得资金,且全国仅20%的农业生产者使用了信贷资金。又因信贷增长并未伴随着产量提高,信贷不再成为推酉钅坑行Х⒄沟恿Α6对货币政策产生无法预期的影响,信贷体系的运作转为依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强制执行。
(二)上世纪80年代的农业信贷政策
上世纪80年代,由于巴通膨加剧和政府财政危机等困难阻碍了政府继续成为农业信贷的主要提供者。巴宏观经济政策改革对巴西农业信贷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融资、政府农业信贷的逐步减少进一步增加了私营业者在融资领域的活跃性。农业信贷额从70年代末占农业GDP的85%减至90年代初占农业GDP的29%。此后的经济不稳定进一步导致了农业信贷的减少,1989年信贷金额比1980年减少了58.2%。
80年代农业信贷政策主要包括:减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占比,更多使用农业生产者自己的资源,改革公共账户以及统一预算,建立巴西国库局,控制巴西国库进行的各项活印4送猓还对信贷的获取增加了一些限制,如提高贷款利率和对种植信贷的获得增加限制。
(三)上世纪90年代的农业信贷政策
上世纪90年代巴西农业信贷政策特点主要体现在,巴联邦政府逐步转变为政策制定者和推诱撸鼓励私营机构加大在该领域投资力度,政府官方资金逐步减少,同时制定政策更有重点和有针对性地关注家庭农业发展;农业生产者无法履行融资承诺,政府出台措施进行债务重组;政策制定中开始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
90年代巴西经济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货币汇率的变雍突醣业奈榷ㄐ远技为敏感地影响到了农业信贷政策。外债危机对巴经济依然有重大影响,政府依照80年代取得的经验,希通过对银行利率的调整减少对农业融资的补贴并优化信贷的构成。受控制公共开支等因素制约,巴政府逐步减少了在农业领域融资的投入力度,并通过生产和信用合作社向农业生产者提供资金等其他融资手段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政府信贷补贴。巴联邦政府逐步转变为政策制定者和推诱撸积极寻找其他资金来源并鼓励私营机构增加农业融资投入、为农业信贷提供资金。为此,1994年出现了“农业信贷票据”,这是农业生产者和合作社发行的一种票据,旨在获得流幼式穑特别是购买农用物资的流幼式稹8闷本菘捎糜谂┎品的后期交货,可现场提前销售部分产品。这一措施的实行使私营机构加入了农业信贷领域,这是第一个农牧业私有融资机制。
此外,高利率和“雷亚尔计划”执行初期的货币升值导致了农产品售价低和成本高,对农业生产者造成了损害。该行业合同不履约情况在90年代也大幅增加,根据巴西学者分析,巴西合同不履约率由1994年7月的22.9%升至1995年12月的38.8%,1997年9月达54.7%。巴西外债危机凸显了巴农业信贷政策的一些缺点,政府对信贷提供和信贷体系管理的过度干预导致了贷款的高集中度,1999年2.11%的借款人欠下了57.3%的贷款债务。农业生产者无法履行融资承诺也引发了对债务再次磋商的激烈讨论,巴政府决定提供一个广泛的债务再磋商项目。具体解决方案是通过“资产重组特别计划”、“担保项目”以及“农牧业生产合作社复兴项目”进行债务重组,对农业债务进行保障,使欠债的农业生产者立即可获得免去金融税费的农业信贷,鼓励私营金融投资者加大投资以减少农业信贷对官方农业信贷体系的依赖。
90年代后5年,受“雷亚尔计划”推行带来的货币稳定、贸易开放深化以及把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纳入政府议事日程等因素影响,巴西政府对农业政策机制进行了大幅修改。具体包括制定了植物产品分类和仓储的新法律,调整了农牧业保护系统架构,对最低价格政策、农业信贷政策和农业保险等传统农业支持手段进行了重新规定。为解决农业领域社会、经济以及农村人口生活中存在的问题,1995年成立了“农村收入工作创造项目”。对环境保护的日益担忧使得巴政府也将此纳入了信贷政策,为此巴建立或修改了现代农业项目和现代基础设施项目。此外,政府还通过巴社会经济发展银行投资解决融资问题,更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关注家庭农业发展。1997年政府实施了“家庭农业支持计划”,旨在确保小农户的基本收入、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把小农固定在土地上避免农民大量进入城市、抑制农业人口向大城市的过快流佣造成的城市社会问题。
(四)2000年以后的农业信贷政策
2000年以来,巴农业信贷增长极为显著,2009年比2000年农业信贷额增长了152.8%。在农业信贷政策上延续了90年代后五年的政策并且加大了执行力度。2000年以来巴西农业信贷的大幅增长主要归因于巴西国库局对银行利率的平衡和调整、新投资信贷渠道的建立、为减少银行系统波有圆扇〉恼务重新谈判措施以及“农业信贷票据”的使用。巴西社会经济发展银行的一系列项目是巴农业生产投资项目的新特征,此外巴政府还通过立法引入了新的农业融资机制。
作为投资项目结构调整的延续,2000年以来又新成立和重组了一些项目,被称为“巴西社会经济发展银行项目家族”。为增加官方渠道的农业信贷额,1991年巴西社会经济发展银行在农牧业领域的资金投入也大幅增加,而此前该银行传统上是为工业行业提供投资的银行。近年来,该银行下设的一系列项目经过不断整合和完善,形成了水果种植、现代农业、农业种植发展、基础设施现代化等几个大类的项目。经过巴西国库局对有关税费的平衡,这些项目均固定利率且还款时间长。
2004年第11076号法律和2005年巴西证券委员会颁布了第422号规定标志着农牧业融资的重要进展,丰富了农牧业融资的选择。2004年颁布的第11076号法律,建立了新的农牧业融资机制,包括由仓储商出具的农牧业存款,认股权证证书,生产者合作社或贸易、工业企业以现金形式支付的农牧业应收账款证书,公共和私营金融机构以及信用合作社以现金支付的农业贸易信用证以及农业贸易应收账款证书。此后,2005年巴西证券委员会颁布的第422号规定建立了“农牧业商业票据”。这些金融手段对巴西农牧业的金融衍生品构成了有益补充。2006年巴西社会经济发展银行建立了“种植畜牧业一体化项目”,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技术支持、培训技术人员,监控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
巴西的经济开放进程推恿舜邮屡┎品贸易的跨国公司扩展在巴贸易,这些企业对巴西农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很多农业生产者可以争取到相关公司提供的大量低成本融资。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公共行业农业信贷的减少。值得注意的是,巴西现代农业已开始倾向于逐渐回归到私营行业,即除家庭农业以外,政府包括信贷、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干预的影响逐渐减少。
三、巴西农业信贷政策效果影响
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国的人均水资源只有2200立方米,众所周知。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世界上名列121位,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的无序开采和严重污染,加剧了其供需矛盾,对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塞外赤峰也已成为缺水地区之一。赤峰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已不足900立方米,如今。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40%全自治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41%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700立方米的用水安全线。而“十年九旱“已成为我地去的气候特点,旱魃为虐,随之而来的赤峰大地河流中断、湖泊干枯,地下水位严重下降。使得我不得不把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上升为战略性高度,作为民生问题对待。
每个塞外赤峰人都陷入沉沉的思考:目前赤峰市水资源究竟危机到什么程度?地上和地下水资源缺乏给农牧业生产乃至人民生活造成多大影响?政府乃至民众应采取哪些应对举措,严峻的现实使我认识到水“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资源。才能扭转危机局面?
以为例分析水资源现状。下面。
一、水量逐渐减少客观原因是丰枯悬殊。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月份,约占年降水量的75%多年平均降水量308.1mm年际降水变率大,1998年降水562.4mm2010年仅为117.5mm分布不均,导致水资源不丰富,并且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使得土地蓄水、保水性能极差;连年干旱致使四条主要河流已常年断流;基础设施薄弱,蓄水能力差,导致无法利用自然降水,只能依靠地下水来发展农牧业和工业。目前,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5左右;水位逐年下降且不断加快,城镇地下水以每年2米的速度下降,从2005年至2010年为止,已下降10米。
农牧业用水量占可开发利用水资源量的82%主观原因是人为因素已成为水量减少的重要原因。目前。全涉水工矿企业已有55家,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其中矿业开采类26家、渣石厂13家,砖场16家。用水量较大的就有9家,年累计用水量达393.69万立方米,且逐年递增。城市建设及居民生活用水逐年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由于节水观念淡薄,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突出。
二、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客观地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综合起来看,地去今后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水资源危机,必须要加以保护。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首先。也是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出路。水的问题已成为引起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人畜饮水正在显现危险信号,过去打井仅为二十几米深见水,如今普遍达到50至60米深,部分地区已达近百米甚至超百米深,如村饮水井深度达110米。可想而知,地下水资源已经承受不起巨大的压力“没有太多“潜力“可挖了前年,仅一个苏木,饮水困难人口达3600人。使得人们不得不想起,云南、广西等地干旱缺水的现象。
水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作为农牧业县,其次。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年,全粮食总产达到6.75亿斤,牲畜存栏达到168.3万头只。进入“五“发展速度必然进一步加快,用水程度必将超过可开发利用水资源量的82%以上。然而,水资源急剧匮乏犹如釜底抽薪,严重影响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农牧民致富奔小康步伐。年,因干旱缺水,巴拉奇如德苏木,草牧场绝收面积80万亩,受灾牲畜151500头(只)其中死亡牲畜4000多头只以上。
全三次产业比中工业占据着41%的分量,工业在的经济发展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主导产业。目前,冶金、能源、建材、食品、机械制造五大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今后时期用水压力也急剧增加,能否实现工业用水循环利用,以此保障工业稳定发展成为重要课题。水是保持生态平衡的根本。连年的干旱,再次。导致曾经碧波荡漾的河流、湖泊已干枯,成为地理名称,失去了为农牧业提供“服务“功能,据此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地表水难以存留,许多野生动物因缺水而灭绝,森林、草原因缺水而枯萎死亡。不到年的时间里,根据现状有的水资源利用量分析未来的水资源。将出现严重缺水现象。水资源危机已到邻人堪忧的地步,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水资源开发利用应限制在可开发的范围之内,不能不计后果无限开发。各类水资源的利用、配置和保护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既满足近期资源需求,又不能影响对水资源的长远需求。
三、几点建议水资源是一项重大民生问题。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出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时期,应该把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放在战略性地位,引起高度重视,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做到对发展有利,对民生有益。
一是转变观念。要充分认识到水“危机的严重性,应该把保护利用水资源提高到战略性的地位来认识、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来认识。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切实增强忧患意识,使节水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制定规划。科学规划好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应在进行水资源评估的基础上,根据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状况,做出以供定需的全面、综合的水资源规划,作为国民经济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持“以水定发展、以水量定产业、以水定项目“原则,把水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摆在突出位置、放到战略高度。
三是健全制度。水利执法部门建立公益投诉站,公开投诉方式,完善奖励办法,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中,以此促进《水法》实施,拓宽监督力量,形成公众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加快中水步伐。加大资金投入,提供政策支持,加快中水处理系统的建设步伐。中水回用要根据现有条件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如新建城区、小区、园区必须做好中水回用建设规划,综合利用中水资源;对工业用水,绿化用水等非生活用水,应引入中水,逐步完善、拓展中水的应用范围。三是采用“谁污染、谁治理,谁用水、谁花钱“以水养水政策,形成“污水资源化、中水产业化“格局,使中水处理走向市场化、产业化道路,有效解决资金来源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五是进一步强化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各项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快水资源立法和执法进程。明确水资源污染和浪费的损害赔偿标准,加大涉及水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依法治水。
二是进一步加快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普及节水灌溉措施,提升农牧业节水能力,达到用水量少、经济效益高的效果。
三是加快工业节水以及循环用水步伐,禁止工业发展利用地下水,鼓励、引导企业使用中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四是有效做好现有水源地的保护与利用工作,珍惜资源、科学利用。对全市各地水源地进行普查,全面掌握水源地保护现状,坚决避免群体性污染事件的再次发生。
作者简介:吴铀生(1955-),男,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研究员,研究方向:民族经济。 四川 成都610041
[摘要]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和整体开发资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血脉和基础,因此民族地区要要立足特色优势资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整合与综合利用,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才能最终促进四川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四川民族地区将进入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阶段,本文从加强民族地区整合优势资源,构建优势产业体系出发,阐述了推进传统特色农牧业向现代特色农牧业跨越,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经济;特色农牧业
中图分类号:F06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3)06-0014-04
四川民族地区的稳定与经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资源是四川民族地区发展的血脉和基础,要立足特色优势资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整合与综合利用,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这是促进四川民族地区发展与稳定的必要条件。
学界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论文已经相当多,中国知网目前就有4600多条记录;关于“社会稳定战略”的研究也有不少,中国知网有60多条记录,而把两者联系起来进行相关性研究的就比较少。仅有《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战略问题研究》[1]《西部大开发与社会稳定战略 》[2]《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机制建设研究》[3]三篇,本文从加强民族地区整合优势资源,构建优势产业体系出发,阐述了推进传统特色农牧业向现代特色农牧业跨越,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措施。
一、整合优势资源,构建优势产业体系
(一)加强资源开发与资源整合
资源开发是四川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基础,而资源整合是现阶段发展的主线。所谓资源整合,是指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对资源及其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加大资源勘查与综合开发力度,首先要加大地质勘查力度。加强对国家紧缺、市场潜力大且四川民族地区又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钒、钛、富铁矿、铜、铅、锌、饰面石材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使之形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备建设基地。开辟新类型、新矿种的利用途径。加强对矿山深部及勘查。加强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地质遗迹调查。有序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优先推进鼓励开采规划区的矿产资源开发,集约有序推进限制开发规划区的矿产资源开采,禁止开采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及地质遗迹保护区的矿产资源。其次,要加强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利用,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4]加强土地、能源和水资源为重点的资源节约利用和可持续利用。再次,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好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建立评价考核体系。积极开发太阳能、沼气、生物质能源和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壮大可再生资源产业。加强以麻风树为主的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最后,要加强资源配套整合开发,合理利用水利资源、电能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地方电力要满足矿产资源开发相对集中的区域,电能规划建设要与工业集中区发展相配套。水利资源的开发不仅要同电能资源开相吻合,同时要与旅游资源、农牧业资源开发有机结合,走“以水蓄电、以水促游、以水养农牧”的道路,形成水利、电能、矿产、旅游、农牧业五大产业的联系和互动。在“三江”流域及其它水利、电能、矿产、旅游、农牧业资源配套较好的地区,形成“水利+电站+矿产+旅游+农牧业”的产业链。
(二)推进传统特色农牧业向现代特色农牧业跨越
四川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农牧业资源已经形成传统特色农牧业和特色农牧产品基地。“十二五”期间,四川民族地区要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牧业,实现传统特色农牧业向现代特色农牧业跨越,率先建成全国民族地区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围绕优质粮食基地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基本口粮田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鼓励使用农家有机肥,发展保护性耕作,防止土壤退化。抓住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的大好形势,实施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和省级“332”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川粮优化工程、民族地区增粮增收示范工程。围绕特色农牧产品基地建设,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设国家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国家优质茧生产基地,高产高糖甘蔗生产基地,观赏花卉和工业原料花卉生产基地,早市和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中药材基地,优质荞麦基地,优质黑山羊、半细毛羊等高原畜产品畜牧基地,亚热带水产基地,优质苹果、晚熟芒果、冬春枇杷、优质石榴、酿酒葡萄、甜橙等特色水果生产基地。大力构建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加强对糖业加工、蚕业加工、烟业加工等传统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建设贸工农技一体化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重点发展烟草、中药、乳制品、软饮料、酿酒、粮油制品、肉食品等农产品深加工业优势产业链和产品链。围绕“四大体系”建设,健全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以基层、偏远山区为重点,坚持公益性与经营性并重,大力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落实全省农业“三百”工程、农技特派员制度和“农家大院”制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重点加强“五良”(良种、良法、良壤、良制、良灌)配套和先进适用生产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在有条件的地区规模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有机农业。大力建设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建设一批集聚性高、辐射力强的城乡市场,培育壮大一批物流基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建立健全果蔬、烤烟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重点突破农药残留水平检测,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创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农产品品牌体系建设,实施地理标志品牌工程和原产地保护工程,重点培育地方名优品牌,提高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商品化率、竞争力和经济效益。[5]
(三)构建资源节约型一二三产业发展体系
四川民族地区要立足优势资源,做大做强水电产业,为打造最大的水电工业区奠定基础。进一步加大岷江流域、黑水河流域、杂谷脑河流域、白水河流域、孟屯河流域和大渡河流域开发力度,加快十里铺、毛尔盖、狮子坪、薛城、古城、色尔古、柳坪、桑坪、双河电站等重点水电项目建设。围绕水电项目建设培育地方服务市场。抓住水电项目建设迅猛拉动经济的难得机遇,以项目建设需求为导向,培育地方生产资料市场、劳务市场、服务市场、技术市场、工程市场,加快场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地方经济容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要全面推动流域综合开发,就必须加强一二三产业的配套发展,培育接续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一是狠抓“以水兴农兴牧”,提高四川民族地区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和草场建设,发展生态农牧业。二是贯彻“以水助工强工”,充分利用低价优质水电,发展高载能工业,振兴县域经济。三是实现“以水育游旺游”,加强库区、湿地景点开发和景观整治,发展民族风情旅游、农牧观光旅游和生态旅游。[6]四是坚持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路,以“环保优先,合理开发”为原则,加快培育龙头企业。
二、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城镇体系
统筹城乡发展与完善城镇体系是优化四川民族地区空间结构的重要方面。“十二五”期间,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城镇带动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完善城镇体系,壮大县域经济。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增强特色农业发展能力。围绕构建全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商品粮基地、轻纺工业原料基地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快宜农荒地改造,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搞好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培养专业种养大户,培育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种养大户、技术能手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实施农民增收工程,大力推广良种和先进栽培技术,通过增产和节约投入促进增收。抓好劳务开发,加快建设农民培训体系,实行“定向培训”、“定单培训”,发挥政府和中介组织的服务功能,有针对性地积极组织好、引导好劳务输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新型集体经济,拓宽增收渠道,繁荣农村经济。
(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富民强区的基石,是承接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平台。“十二五”期间,四川民族地区要紧紧围绕富民强县目标,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引导人口向城镇和集中居住区集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大力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四川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着力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提高县域经济内生积累和发展能力。
(三)努力突破发展瓶颈制约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开放不足、技术瓶颈制约、生态环境脆弱以及社会发展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是四川民族地区主要问题,也是制约四川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主要瓶颈。[7]因此,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打通四川民族地区与其他民族地区的通道,着力提升干线公路等级,进一步加强公路养护,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坚持“兴利除害”,开源节流并重,大中小微并举的治水方针,积极推进水利信息化、水务一体化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以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靠的水资源供给与高效利用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有效的水环境保护保障体系、统一的水管理体系。同时,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内区外对接的信息平台,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发挥电子政务的引导作用,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全面提高区域信息化水平。巩固提高四川民族地区的电话、电视和网络普及成果,推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建设。
三、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措施
(一)加强扶贫开发
以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乡(镇)和贫困村为重点,围绕解决温饱和稳定解决温饱,因地制宜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移民扶贫、通村公路、住房解困等扶贫工程,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尽快解决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提高稳定解决温饱人口的持续发展能力,防止“因灾返贫”和“因病返贫”,确保贫困地区的收入增长速度要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依靠科技和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不断提高贫困地区资源开发水平和效益,提高贫困农户收入和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创新和完善“统筹型捆绑式”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形成 “集中投入、捆绑使用、配套建设、整村推进、成片开发”的扶贫开发新模式。
(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四川民族地区部分属中高山峡谷地区,为地质灾害频发区,因大暴雨或局部地区强降水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灾害是其主要自然灾害。重点加强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安宁河谷段和成昆线沿线等泥石流、崩塌、滑坡易发地段的地质灾害防治。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预案,严格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难性评估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制度,搞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四川民族地区地处中国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地震活动较为频繁,是我国重点监视防御区。加强地震防、抗、救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强化建筑物抗震设防,加强宏观观测点、微观观测台网和信息网络的建设,提高灾害信息的获取时效和地震预测水平。
(三)发展社会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切实做好“两免一补”工作,全面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加大扫盲力度,巩固“两基”成果。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加大民族教育投入,大力培育民族师资,高度重视教育扶贫。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社区文化服务网络,把乡镇宣传文化中心建设成为农村文化阵地。发展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提高节目制作、播出、传输、发射、接收质量,扩大农村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率。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民族与地域特色鲜明的藏族文化节目,把四川民族地区建设成藏族文化中心。健全完善卫生事业。大力建设城市公共卫生体系,加强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巩固和提升区域性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地位。
(四)保障社会安全
社会安全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效率问题,更重要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和国家财产的安全问题,因此,首先应建立健全当地生产安全机制,加强生产安全建设,切实抓好矿产、煤窑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才能有效地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生产安全机制的建设应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工作机制。实行对安全、环保等重大事故的责任追究,完善伤亡事故赔偿和生产安全事故经济赔偿制度。其次,完善救援体系,建立动态实时监控系统和突发性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以提高社会安全的防控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8]再次,继续完善民族地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等制度,认真落实促进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最后,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五保户、贫困优抚对象、贫困残疾人、无劳动能力的畸残人员、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城镇孤寡老人和孤儿、艾滋病导致的孤儿和孤老以及各县市政府规定的其它救助对象在吃饭、穿衣、居住、医疗、接受教育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并在就业、技能培训、司法援助等方面给予帮助。
参考文献:
[1]罗洪群,王凤,何彬,田乐蒙.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战略问题研究[J].天府新论,2012(1).
[2]马大正.西部大开发与社会稳定战略[J].国家安全通讯,2000-09-25.
[3]张倍倍.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机制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2-04-01.
[4]吴铀生.四川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战略选择[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04).
[5]丁一. 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市场拓展的营销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9).
[6]王彬彬. 攀西地区构建能源资源节约型工业结构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2008(06).
关键词:林业建设;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750 文献标识码:A
林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路线的方针政策下,林业建设可以有效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林业所承担的重要历史使命。林业建设包括培育森林资源以及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地利用。培育森林资源是改善农村、农业生产环境的有效途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保护森林资源可以维护农田的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生物的多样性,维护农村的生态平衡;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则可以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材料,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由此可见,加大对林业的开发、保护、利用效率对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林业建设对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1.1 有效保护农牧业发展
林业作为农牧业发展的保护屏障,可以为农牧业的生产建立天然的生态屏障。重要表现为增加森林的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当地气候,改善当地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减少土壤侵蚀、泥沙输移量,有效的促进水利设施的功能发挥。改善了农牧业的生态环境,增强农牧业对于冻霜、风沙、冰雹、干旱、干热风等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有效保护农业、畜牧业的生产能力,增加农村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1.2 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推进林业建设可以拓宽农民经济收入的渠道,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建设,将可再生的森林资源作为生产经营的对象,可以挖掘林业发展的巨大经济潜力。林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为大量的农村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的机会,成为产业群,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的帮助。
1.3 完善农村经济结构
发展林业为农村的单一经济结构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目前,我国的农牧产品的供求结构发展了变化,农民的收入每况日下,十分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局。因此,农村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势在必行。大力发展林业可以有效的改善农村的经济结构,这是因为林业的发展可以为农村提供更丰富的可利用的再生经济资源,带动其他加工产业的发展,如林产化工、药品加工、木竹加工、森林食品、干鲜果品、食草畜牧业等。特别是在大力开展退耕还林的时期,林业对于农村种植业的结构调整有很大的成效,可以有效的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的可持续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 建设林业的有效措施
2.1 抓好重点工程建设
2.1.1 原生林的保护工程
对于天然森林应该严格执行严管林的方针政策,完善保护管理的体系,落实保护天然林的责任制度,规范对其基础档案的管理,积极地探索与群众共同护林的有效形式,形成资源保护和群众致富的双赢格局;对于森林火灾和有害生物要加强防范,做好森林资源防火减灾的工作。
2.1.2 退耕还林工程
严格进行定权发证的工作,实现政策兑现 ,贯彻落实《退耕还林条例》、《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退耕还林生态林与经济林认定标准》、《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造林技术规程》等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规程。同时,坚持质量第一,严格技术操作规程,坚持多管齐下,狠抓工程监督管理,把退耕还林作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头等大事来抓,并要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后续产业发展。
2.1.3 野生动物保护工程
保护野生动物、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着力保护生物多样性,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项目实施和保护规划,将恢复自然生态功能作为发展农村可持续经济的前提条件。
2.2 搞好农村绿化建设
搞好农村的绿化工作,促进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也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应该坚持工程建设,将社会造林大力展开,实行全民义务造林、环村林建、四旁绿化、村屯美化等活动,将农村的森林覆盖率大大提高;将农村的绿化工程纳入政府的工作行程,将政府作为植树造林工作的领头羊,实行政府、社会、村民共同参与的绿化工作格局,建设草、灌、乔相结合的生态结构,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积极营造农田、牧场的防护林,增强农村抗灾、减灾的能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经济生产环境,实现农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农垦系统和农区应该坚持以农田的防护林建设为主,通过对国家出台的农防林建设的有关优惠政策来加快自治区的农防林建设步伐;在牧区要进行防风固沙工程建设,在草原沙化、退化严重的地区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工程措施进行牧场防护林的建设,逐步形成林牧结合的格局,实现林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 总结
农村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实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局势下,农村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势在必行的,而林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抓好农村的林业工程建设,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大力培育,以及对其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地利用,从而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完善农村的经济结构,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郎晓娟,沈若萌,刘珉.林业与绿色经济研究进展[J].林业经济,2013(01):36-41.
[2] 赵伟.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