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17:24: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现状;解决措施
1 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在2000年的时候政府都已经加强了对于公共事业的关注力度,并且投入了很多的财力和物力,使得我国的公共事业在近期内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有效的推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公共事业所包含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水、电、煤气、热等方面的供给,还有交通状况、污水情况、市政建设、路桥修建、环境卫生以及城市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公共事业的各个指标也出现出了持续增长的状态,其中增长最为明显的就是我国集中供热面积的增加,在90年代的时候是2.1亿平方米,到2008年的时候已经增长到34.9亿平方米,增长率达到了16.9%;其中天然气的供给量也从原来的64.2亿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368亿平方米,增长率达到10.2%;还有公共交通运营数量也从原来的6.2万辆增加到现在的37.2万辆之多,增长率达到10.5%;而且,城市的道路范围、城市排水管道的长度以及燃气的普及程度等方面的增长率也达到了9%。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公共事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渐渐的改变了政府对于公共事业的垄断,公共事业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通过这样的竞争,能够有效的摆脱政府财政方面的威胁,从而调动了企业经营者的工作热情,融合全新的创新理念到工作中,从而进一步的提升公共事业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1]
2 我国公共事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轻视市场的调控能力。因为经济计划的深远影响,使得人们的观念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公共事业管理理念,但是事业单位所给予的服务和产品,其中都是带有社会福利和公益性的,没有充分的展示出其商品的市场性质和商品性质。这些意识都是在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中形成的,也充分的体现出传统公共事业的管理机制。但是也是因为这种机制,严重的影响到我国的公共事业和市场经济的联系,制约了公共事业商品化的发展,而且对于“非事业”产业的发展也是有影响的。
(二)改革目标不确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还需要进一步的拓展,没有先前的经验作为支撑。所以,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时候,大部分都是采取的“实验性改革”的方法,并且目标不确定。因为改革模式的不明确,没有进行清楚明确的划分,也没有对“证事”中的权责利关系进行调整,所以在简政放权方面就显得杂乱无章。因为公共事业管理改革具有自发性,不但不能改变传统的事业,对于实际存在的问题也不能进行解决,甚至对于政事都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从而使得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职能模糊不清,使得体制出现混乱和矛盾。
(三)建设中的财力不充足。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财力作为基础,比如变更公交车辆、管网工程构建、城市供水供热、燃气管网构建和整修以及广场的维修等。但是我国公共事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财政的支持,没有全方位的融资渠道,极容易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所以,我国公共事业很多时候都是处于负债状态,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严重的影响到各个项目的发展。[2]
(四)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从整体来看,无论是实体公共事业管理、现在网络中的虚拟公共事业的管理以及国际互联网中的跨国公共事业管理,都没有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第一是因为政府的能力有限,对于新生的事物和技术不能进行及时的反映,缺少工作主动性,主要表现在管理制度方面,没有调动人们规范管理的意识和积极性;第二就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公共事业的范围也得到了拓展,从而引发了一些工作不对称的问题,这也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3 如何做好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
(一)转变管理理念。管理理念是思维方法和理论技术的融合,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改革观念,通过观念的创新,进一步的推动公共事业的发展和改革。首先,把“静态管理”转化成“动态管理”;然后,把创新“命令”到“服务”的观念,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随着公共事业的发展,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以城市为依据,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所以,公共事业的管理,要树立发展的意识,采取人本和服务的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人们和管理人员的交流,以便更好的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二)公共事业管理的市场化形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中的社会化和市场化也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对于其中的产权进行明确、权责利进行划分,然后根据市场规律来推进人力、财力以及物品的自由流动,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其中的价值,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要建立健全公共事业的资源配置,注重引入市场机制,从而更好的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科学、教育、卫生、文化等相关的事业都需要具备多种职能和作用,而且现在的很多活动都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所以,需要不断的加快公共事业管理的商品化,建立完善的科学技术市场、教育市场、文化市场、体育市场和卫生市场等,从而不断的拓展公共事业的发展空间,为人们找寻更多的发挥空间。经过对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产品和服务价格的调整,能够有效的实现公共事业产品的商业化和市场化,建立完善的竞争模式,使得公共事业处于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而且,要改变传统公共事业单位的经营模式和范围,建立自主化经营,逐渐走向市场化,改变过去的市场垄断形式,对于一些不合理和不科学的经营限制进行取缔,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规范化,对于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使公共事业的发展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
(三)对管理方式进行变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政治体制也得到了改革,传统的行政管理结构逐渐被现在的社会管理网络结构所取代,把直接管理的方式转化成为间接管理的方法,起到了循序渐进的作用。第一,在公共事业管理的过程中要依法实行,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法律手段,使得公共职业变得更加的合理化;第二就是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现在的管理方式逐渐趋向于网络化和信息化,而且公共事业管理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乐意使用法律、经济等手段进行间接的调控,还要注重情感教育的作用,从而更好的进行公共事业管理。在公共事业管理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政府也要发挥宏观调控和监管的作用,从而为公共事业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使得管理秩序规范化,融入市场运作机制,设定市场准入和清除的规定等。而且,政府部门还需要对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各项活动进行审批,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前景进行规划,强化监管力度,依法实施,对于公共服务和产品进行标准化的管理,特别是在产品的服务和供给方面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调控。[3]
(四)强化监管力度。第一,要设立相关的法律制度,确定政府的监督地位,并且对于监管的范围进行划分。政府进行监管的主要内容在于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形式的合理性,并不是公共事业日常运作情况的监管;第二,要发挥市场的竞争机制,使得行政活动变得更加的公开和透明,由社会大众来对公共事物进行评价;第三,不断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中的自律体系,建立健全内部监管机制,以此为依据对公共事业进行合理的评价。所以,要不断的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价制度,进行专业的评价,确保结果的公平公正,以便及时的发现公共事业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第四,为了顺应公共事业的发展形势,要对公共事业中的活动进行法律化的建设,加强公共事业管理的合理性,严格执行,使得公共事业管理职能趋于合理化,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有效变革。
(五)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因为公共事业管理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所以要注重对公共事业管理中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管理人员拥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对政治、经济、自然以及社会等方面有所涉及;要认识到中国的国情,掌握世界的发展动态;然后,还需要管理人员加强办事的效率,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技术和观念的创新。这样就需要公共事业的管理人员具备很强的政治、知识、能力、心理以及身体素养。要培养知识综合型和技术综合型兼备的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但需要公共事业管理人员拥有专业的技能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于其中的法律法规有所了解,使得公共事业管理变得更加的合理化和规范化。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进行科学和合理的改革,就能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4]
参考文献
[1] 崔运武.论当代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内涵和价值[J].思想战线,2002,28(1):39-42.
[2] 邵雪.浅谈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现状和发展沿革[J].劳动保障世界 ,2013,(22):217-217.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如今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与为计划经济社会体系建立的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与如今国内众多公共关系出现了很多矛盾。这就需要对传统公共事业管理加以及时改革以适应发展。
一、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概述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在公共服务领域,由政府主导,吸引其它非政府组织参与的统一、多层次,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管理环节与实施环节相结合的综合管理系统。在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地出现了大量各形式的社会组织力量,参与到公共事业管理,有效的弥补了政府能力的不足,分担了政府大量的公共管理职能,为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动力。公共事业管理虽然脱胎于行政管理,但公共事业管理还是有自己的管理特点的。一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与企业管理体制不同。不同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实现企业目标,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是公共利益,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非营利性。企业的投资来自企业所有者,而公共事业的经费主要来自于立法机构的授权或是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国家对公共事业管理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因此公共事业管理受政治影响比较大,而企业则大不同,其行为只是简单的经济行为,与政治影响不大。另一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不同但又深受行政管理的影响。行政管理体制,是国家权力机关仍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与机关内部事务而形成的管理规范与管理机制的总和,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脱胎于行政管理,一直依附于行政部门。相对而言,行政管理是上层的管理内容,实行的是间接管理,而公共事业管理则是把服务对象由政府机关扩大到整个非政府组织,将管理职能划分给非营利性组织或第三方的公共部门,强调的是公众的参与性,公共事业管理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具有这两个特点,使其在管理目的、管理职能与管理运作方式上都不同于其它的管理体制,加强公共事业管理,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必须要加强对原公共事业体制与当今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最新创新,才知道如何满足公共事业发展的需求。
二、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建议政策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不但要从深度上加以进行,更需要从广度上加以改革。
(一)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深度改革。这里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深度改革是指改革大的方向方针的确定,这需要政府及相关人员认识到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急迫性,然后结合公共事业管理内涵和主体与客体的清晰的认知做出科学的改革举措,从而促进改革工作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
(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广度改革。
1.增强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意识。增强管理者对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及紧迫性的正确认识,是搞好乡镇公共事业管理的前提。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对公共事业的管理是其本职工作之一, 没搞好就是渎职。要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巨大任务,必须要搞好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充分认识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在工作中应该要有战略意识、全局观念,还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同时,村民作为公共设施的直接受益者,也应该认识到农村公共事业是与自己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经济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高都离不开公共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没有公共设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民生活的现代化,更不可能有整个农村的现代化。
2.准确定位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的功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是关系到农村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为了更好地履行其管理职能,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农村公共事业内容广泛、复杂、差异大等特点灵活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既可设立综合管理机构,又可以设立专业管理机构,或者设立管理协调机构。并且进一步明确管理机构的职责。要确保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做到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做自己应该做、能够做的事,并全力以赴把这些事做好、做实,而不要去管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更不能扭曲政府的公共事业管理行为,把公共事业管理变为有偿服务,防止与克服“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获利途径审批化、审批方式复杂化”,“领导就是开会,管理就是收费,公关就是行贿”等现象的发生,真正让民众满意、高兴。
3.建立绩效导向型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呈现出“投入型”特征, 主要表现为投入———产出效率偏低,没有成本核算意识。新时期,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应转变“投入型”这种单一管理方式,必须建立绩效导向型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要建立绩效导向型的管理制度,必须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评估的过程中应科学选择绩效评估的方法, 并对绩效评估结果进行有效的运用。如可从县乡(镇)政府工作业绩、成本及其内部管理等维度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在设计子指标的时候也应该多方面考虑。如在管理业绩指标体系的构成方面,既要考虑经济发展指标,又要考虑社会发展的业绩指标;管理成本指标体系应包括内外部成本指标。评估指标,既要结合当地的实际,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使指标成为一部分人获取私利的工具,应该保持公正性。县乡(镇)政府绩效评估指标可由适合所有县乡(镇)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也是所有县乡(镇)政府的绩效评估所必须评估的通用性指标和具体实际所特定的个性指标即特色性指标两部分构成。
4.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效能。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效能普遍比较低,为了更好地加快新农村建设,农村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应该整合农村的各种资源,变劣势为优势,必须提高管理效能。我国每年对农业的补贴及支出额在1800 亿元左右,但在补贴方式上主要采取“暗补”,许多农业补贴并没有补贴给农业生产者———农民,而是补给了中间环节,农民受益不多。这样原本很有限的资金都没能够很好的用在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上,严重阻碍了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降低了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效能.因此,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必须面向农村的生产、面向农民的生活。保证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投资、对农民的援助落在实处,提高国家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援助效能, 让农民直接享受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目前,我国各地农业正在由传统农业向效能农业转变,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与管理一方面必须要增加向农村地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数量,使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切实的实惠;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向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益,使农村公共事业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石。
5.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就必须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引入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机制。对农村公共事业先进行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的类别确定市场化的程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村公共事业利用的效率而且可以促使农村地区公共事业由高度集权管理转向多元治理,由管制转向服务。
总而言之,在如今经济社会各项改革正在普遍进行的时候,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也需要抓住时机,进行改革创新,只有适应社会时展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才能更好的利于提高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从而最大程度的满足公共需求。
参考文献:
Key words: talent training;Public Policy Analysis;cours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4-0242-03
0 引言
政策科学是“一个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而政策分析则是这一学科以量化分析为主导的政策研究领域。但在实践中,人们一般将政策、公共政策和公共政策分析等概念混同。因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是本研究重点,所以在本研究中以公共政策分析指代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而不特别加以区分。
目前对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两部分,而将其放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视角研究的很少。有少部分学者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如孙孝科(2010)认为人才培养目标是指人才培养意欲达到的规范和标准,公共事业管理是对于兼具公共性和非营利性两种特性,且从事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果的相关组织的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与这种管理契合。
本研究的思路是,从梳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沿革出发,再探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然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实现的路径。
1 专业与课程发展沿革
1.1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
1997年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向教育部申请开设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8年教育部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从1999年秋季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率先在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开始,目前我国已有400多所高校开设了这个专业。
从已有文献看,国内学者普遍对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未明确划分发展阶段,但基本认同其发展历经了“兴起”和“成长”两个过程,例如,陈振明(2012)指出到2000年之前只有少数几个大学在政治学和行政学系科中成立公共政策教研室或研究所,但目前大部分重点高校均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教学、科研机构。也有学者明确将其划分为“恢复重建”、“整合发展”和“优化升级”三个阶段,例如,杨欣昕(2015)认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分为改革开放后由大学管理学科的行政管理专业转变而来的“恢复重建”期、以国内行政学会建立事件为开始的“整合发展”期以及从2005年以国内政治体制为标志进行改革的“优化提升”期。
从专业发展特点看,由于建国后受前苏联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影响,以及国内急需恢复生产等现实因素制约,公共事业管理一定程度上受到忽视,高校中也就相应没有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导致了改革开放后,当我国高校开始开设本专业时,各高校基本上是依托自身原有学科基础、师资力量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业发展方向上也基本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文教、卫生、体育、环保和社会保险五个方向开设。
1.2 我国公共政策分析课程发展
公共政策分析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改革开放后一些国内学者和政策实践者注意到了二战后在国外兴起的政策科学研究理论意义和在实践中的作用,并将其介绍、引进并开展了初步的研究工作。198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在全国软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是政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报告时提出要做“政策研究”,推动了我国政策科学研究逐步走上正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国公共政策学”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公共政策学的研究与教学逐步体制化,它作为我国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研究的新兴领域的地位开始受到重视”。①
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2.1 前人的研究成果
从已有研究看,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研究一般从“培养模式”视角进行。如李笑春(2001)认为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就是人才培养的“通才”和“专才”的矛盾。为此必须要求大力改变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方式,特别要加强联合培养方式。又如岑乾明、宋卫琴(2010)认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关键,指出应该突出强调以区域社会需求为主导,体现专业特色。龙兴武(2011)从专业方向、科学课程体系建设等角度指出地方性大学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2 教育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定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3 本研究的观点
本研究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应该从专业性质出发思考。在我国,除了学校、医院等传统意义上的事业单位以外还有一些组织例如自来水供应、电力供应、燃气供应以及邮政服务等等行业组织提供的产品也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这些行业组织从事的业务活动也属于公共事业,相应的对这些行业组织的管理则应当属于公共事业管理。又因为国家行政机关供给的物品也属于公共物品,从而我们可以认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人才培养应该是为回应这些公共物品供给组织的管理人才需求进行的,这其中既包括这些组织内部的管理人才需求,也包括对这些组织进行管理的人才需求。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围绕如何适应公共物品供给组织进行管理所需要的人才进行。
3 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对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影响
3.1 教学活动中公共政策问题行政管理处理的误区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课程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公共政策的构成与结构、本质与功能,认识公共政策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与政治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识政策过程的环节、阶段以及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知识的能力。
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显著问题之一是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的行政管理教学化误区,即把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内容、方法作为行政管理课程来进行教学。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与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管理实践有一定关系。改革开放初期强调行政系统对国家经济社会活动管理,随着改革开放实践深化、相关理论研究深入后发现对国家经济社会管理不仅仅是行政管理活动,而是供给公共政策这种特殊物品。但与此相对应的理论研究成果在教学活动中并没有普遍得到系统阐述,显著的表现便是在教学中不自觉地将公共政策问题当作行政管理问题处理。卢粉艳(2008)就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引入市场机制,提倡社会参与,此类变化对我国政府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过去的行政管理理念和方法已不适应时展的要求。同时,西方发达国家重视和发展公共事业的理念和成功经验,对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无疑具有重要启迪作用。社会需求和外来思想的影响,使我国开始重视不同于“行政管理”的“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与教育。但目前实践看,我国对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使得本课程在教学方法运用、教学内容选择等教学实践中不能够满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3.2 教学方法仍然较单一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知识的能力,本课程应该是与各阶段、各时期的政策实践密切联系的,要求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有一定政策实践体验。但目前看,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仍然大多停留在理论讲授的“纯理论教学方法”中,从授课程教师角度看,与实践稍密切一点的可能就是所谓“案例分析”了。
3.3 教学内容选择不够合理
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基本体现三块内容,一是公共政策分析系统,二是公共政策分析过程,三是公共政策分析方法,也有的在教学中把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基础单独作为一块讲授,课程内容较大,但由于本课程学时一般安排五十四学时,很难把全部内容都教授完毕,只能选择其中一部分进行教学,但每个教师侧重点各不同;反映在教材上则是有的教材只体现公共政策分析过程,将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融会进公共政策分析各环节中;有的则将上述四块内容划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系统,将公共政策分析相关知识全部囊括进教材里,体系庞杂。而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也基本是按所选教材内容进行,其结果是教学内容不利于实现本课程服务专业培养目标,例如有的教师弱化公共政策分析系统知识的教学,使得学生对政策活动主体、政策环境、政策工具以及决策体制等不了解。
4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两条路径
4.1 走出教学活动中公共政策问题行政管理处理的误区
课程教学要契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适应公共物品供给组织进行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正确认识公共政策分析的本质,走出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的行政管理教学化误区,认识到公共政策分析的目的是要“提供政策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具体到我国而言,需要做出公共决策,发现公共政策问题,比较、制定、执行、监督和评估公共政策的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行政、事业”类行政活动,而是包括了公共物品供给活动及其系统运行的全部活动,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活动也应该围绕提供这些相关知识进行。
4.2 重视实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知识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作为一门与实践紧密相联的课程,除了在有限课程教学学时里讲授基本原理与方法,运用案例分析方法讲解外还需在方法上有突破。纵观目前我国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甚至包括其他相似公共政策课程(如农业政策学)普遍薄弱的环节不是对基本原理方法的讲授,而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周身政策实践活动的理解、分析和判断,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知识的能力。目前的教学手段可能不是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掌握公共物品供给活动所需知识”的人才培养目标,反而可能是“远离”这一目标,因为如果学生在本专业课程学习中没有掌握这些必需知识甚至是错误理解这些知识,那么在将来的政策实践中错误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知识的概率就很大。较好的方法是将学生带到政策实践中,让学生参与政策实践,教师从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政策知识。
参与政策实践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活动,也可以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向学生提供政策实践。在这些实践中学生可以进行公共政策执行情况了解,发现并界定公共政策问题,评估公共政策执行结果,提供公共政策建议。教师对学生的每个实践环节指导,尽可能地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直观切身的体会。
一、关于公共事业管理课程设置研究综述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新兴学科,理论和实践都处于不断建构发展中。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评价及重构,必须首先了解这一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课程设置的相关理论[2]。当前,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本概念,国内外有着较为统一的认识,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其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是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在较高层次上的交叉、综合运用的一门管理专业。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开拓和创新能力,具备全面的管理才能。
(二)关于课程设置问题的相关研究
国内外关于课程设置理论方面的相关研究非常丰富,大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从课程的定义上来看,普遍观点认为,课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间互动的媒介和核心要素,是在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系列计划方案和活动。二是从课程设置的内涵上来看,以往,人们把课程设置狭隘地理解成学科课程的开设。目前,在中国的各个学习阶段的课程计划中,主要包括学科类课程和综合实践类课程两种。总结当前國内外相关研究可知,当前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指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合理,包括开设课程、开设顺序合理、课程之间衔接有序,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另外,合理的课程内容指课程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符合方法论的要求、反映学科主要知识以及现实和未来时代的发展和前沿。
(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公共事业管理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有较长的历史,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学科的命名最早应该是在国内,国外则大多以公共管理或非营利组织管理命名。国外学者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时,其侧重点及所采用的方法相较国内均有所不同。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科的专业分类方面,分成环境保护机构管理专业、卫生机构行政管理专业、体育机构管理专业以及社会保险机构管理专业等,并辅以相应的背景知识训练与培养,以真正培养专业化人才。国内学者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研究的出发点和分析的维度不尽相同,但总体可以反映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一是从中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上看,张晓燕等(2014)提出制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程体系不合理,基本上没有建立规范的专业平台,在基础课和主干课的设置上也没有建立起统一的专业平台。这些都不利于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及进行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3]。二是在探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上,廖宇航(2013)通过对首届毕业生做“您对目前的专业课程体系满意情况评价”的问卷调查显示,满意度仅为24.3%,不满意的达到44.2%,这说明目前国内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满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其原因归结为:课程繁多,结构不合理;专业课程开设与就业需求有差距;课程设置未考虑文理兼收的生源特点等[4]。三是从构建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的作用和工作方向上看,周湘莲(2011)提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搞好实践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从目标、内容、保障和考核等方面建设与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增强实践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以促进专业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龙兴武(2011)则认为区域地方性大学应抓住国家教育改革的历史机遇,结合地方公共事业发展需要,重点设置有地方特色的科学课程体系[6]。
二、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评价分析
(一)福建农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课程
体系改革历程
2002年,福建农林大学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迄今已连续招生13届,培养9届共690名毕业生。自开办以来,本专业培养方案经历了多次修订,课程体系亦随之多次调整。其中,较大程度的调整原因在于专业方向的设置或改变,先后设置过社区管理方向、环境管理方向、技术经纪、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与绩效管理等多个方向,开设过107门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或专业选修课,其中仅46门课程保持相对稳定,7届及以上的年级保持开设;而其他61门课程变动较大,甚至还有38门课程在13年的培养方案中只出现过一次。同时,部分课程定位由专业基础课调整为专业核心课或由专业核心课调整为专业选修课。总而言之,福建农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稳定,多数时间处于变动调整状态。
(二)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现状调查
为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对课程体系的看法,本文面向福建农林大学本专业首届(2006届)以来共9届所有毕业生以及2012—2015级在校生开展问卷调查,实际回收毕业生有效问卷203份,在校生有效问卷287份,总数为490份。其中,调查学生在不考虑各个教师授课情况下,仅从课程本身和个人实际出发考虑,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所列举的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的相关看法,并着重两个方面探讨课程设置的问题,主要包括“哪些课程是最有价值的”和“哪些课程是最应删除的”。
统计选择频数显示,从最有价值到最應删除的专业基础课、核心课、选修课排序如图1、2、3、4所示。总而言之,从专业基础课、核心课评价来看,学生认为一些管理、经济等通用类的课程相较于具体方向类课程更有价值。而从专业选修课的总体评价来看,学生认为一些管理类等通用类的课程相较于具体方向类课程更有价值。从考虑课程删除的原因来看,学生对于课程的选择首先从实用性角度出发,比较功利;其次是专业方向的考虑。
于其他课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的基础课程,如“公共政策学”安排靠后的学期上课。同时,各学年课时安排不合理,大二课程多大三课程少,课程设置不均衡,部分时间课程安排过满,出现一天12节课程的现象,超负荷学习影响学习效果。另外,教学资源形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实际操作性差。
(四)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不符合
法学类课程、应用文写作、秘书学类课程被安排在选修课环节,学时数及相关考核要求也较低,不利于强化学生的法律体系思想建设与提高写作能力。此外,课程设置未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相结合,“厚基础、宽口径”办学方向指导思想下设置的课程体系,看似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庞杂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无所适从,感觉学而不精,同时给用人单位一种“此专业学得太宽太泛”的印象,导致学生就业困难。
(五)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正是课程体系设计偏重理论,而疏于应用,缺乏足够的实践环节补充,以至于课程考核,基本以闭卷考试为主,而在“规范教学”、“评估不出事”的要求下,大部分教师多以常规题型出卷,甚或部分教师在课程结束前复习答疑时,给学生圈定背记范围。大多数学生只需在期末一个月根据教师圈定的范围,复印学习委员的课堂笔记,进行突击冲刺复习,考试通过一般是没有问题的,甚至还能拿奖学金。由此,被学生们调侃为“课上憋得慌,考前背得慌,考后全忘光”。同时这也造就了课程学习“阴盛阳衰”的现象,因为女生总体比较勤奋,也更善于背记。由此,在每一届毕业综合测评中,前几名的基本是女生,保送研究生的更是如此。
四、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重构的思考
(一)根据学科特色明确专业方向
从高校调查情况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口碑较好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依托高校本身资源优势,如985或211院校、师资强、生源充足,如上海交大、中山大学等,这样的先天优势并非所有高校都可以具备,因此很难模仿。二是设置的专业方向好,或与学院其他专业形成优势互补,或是社会较热门方向,就业情况较理想。如河南理工大学,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制定了以特色强专业的方针,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确定了应急管理与安全社区建设方向,实现与公共安全管理专业相互借助,主要培养初步掌握应急管理知识体系,能够在各级政府应急管理专业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共管理并擅长风险评估、预案编制和应急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目前,在安全示范区建设、安全文化与安全社区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
福建农林大学作为省级重点农林院校,具有较强的农林专业优势。因此,在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方向时,可以考虑拓展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研究,其中重点在于搞清楚农村公共组织的概念和特征、明确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和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学科特点等。只有这样,才能借助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研究整体科研成果,依托农林院校的基础学科优势,有针对性地发展本校公共事业管理优势专业方向。这里有三个方向供参考:一是农村公共人力资源方向,一方面是因为该方向与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脉相承;另一方面是该方向市场需求量大,政府部门与企业同样适用。二是农村公共财政方向,目前我国村一级的财务人员需求量大,而公共财政方向正好满足需求,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可体现农大特色,同时该方向市场需求量也大,而且不影响考公务员考研。三是乡村环境治理方向,该方向是社会热点,可突出农大特色且学院在师资上具有优势。在确定方向后再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会更加科学化和具有针对性。
(二)科学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按模块分类设置课程
一些高校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多杂,课程过泛,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尝试通过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不同模块的方式,按照不同模块开设不同课程,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大一基础课和公共课学习的基础上,大二或大三开始分方向培养。这种按模块分类设置的方式,可以让专业集中师资优势突出特色。另外,该模式也使学生术业有专攻,学习目标更明确,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按模块设置需高度重视学生就业技能的提升,同时,需要精准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动向和未来五年就业需求,以此来有目的地设置模块,使学生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学习真正有所所获,也为地区社会发展输送急需人才。对福建农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分模块的设置同样需要结合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本院本系师资优势。如社会管理模块、公共人力资源模块、环境治理模块等。
参考文献:
[1]徐金燕.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
[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
[2]米艳玲.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
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3]张晓燕,孙振东.论教育的民生功能[J].教育发展研究,
2014,(5).
[4]廖宇航.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析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5).
[5]周湘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
[6]龙兴武.基于区域定位的地方性大学应用型公共事业管
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1,(2).
[责任编辑包玉红]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有不少同学会选择能拥有“一技之长”的专业,这些专业实用性很强,所学的知识也比较复杂,就业岗位与专业的契合度很高,毕业生求职时目标清晰,但工作流动性较小,跨行业“跳槽”不易。也有一些同学选择就业面宽的专业,这类专业基础面宽、就业弹性大、适应性广,非显性的就业机会较多,因为就业渠道多元,这类专业类似于可同时使用多兵种、多舰种、多机种进行全天候、大范围、高强度、长时间连续战斗的航母,可以在多领域开拓属于自己的天地。那么,这类“就业航母”型的专业都有哪些呢?它们分别是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新闻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财政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会计学、自动化、档案学、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等。由于其中不少专业本刊都有介绍过,本期仅挑选公共事业管理、档案学、自动化、财政学几个有代表性的专业介绍给同学们认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归属地:公共管理类
用武之地:既可以去企业行政部担当相关职务,又适合成为经理助理、管理文秘、企划执行,或在市场部从事销售数据分析等工作,还可进入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为企事业单位的薪酬、测评、培训、招聘等方面的协调员。
什么叫公共事业管理?乍看专业名大概能懂一二,这个专业应该是涉及公共事务方面的,通俗地说,社区及街道管理、物业管理等都属于公共事业管理的范畴。不少过来人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公务员与管理干部及研究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如果有志于当一名管理者或者公务员的同学可以考虑报考这个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基于这一宗旨,学校为该专业的学生设置了许多专业课及一些公共基础课。该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想必这些课程同学们都在初中、高中时有接触了,这里就不赘述。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不少高校都有开设,如北京工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徐州医学院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由于管理的内容形形,所以开设的专业课也是比较杂,如有管理学原理、管理经济学、市政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等核心课程,也有相关的会计学、应用统计学、市场营销、行政学原理、行政法学、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与分析等。总而言之,公共事业管理就是“管天管地”,只要是管理方面的它都能插上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研究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研究性表现在对中国社会与国际社会历史与现状的比较研究,实用性则表现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新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环境变化和创业竞争的能力,综合性就是培养学生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综合素质。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和素质,学校除了开设相应的课程之外,也注重学生的实践,除了在每年的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外,在大四时同学们都有机会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实践,实习内容主要是了解和熟悉政府部门的工作内容、规范、流程等,以及非政府管理部门如社区管理所涉及社区党建管理、社区服务管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管理、社区经济管理、社区文化管理、社区治安管理、社区社会保障管理等,另外还要学习如何开展调查研究。
院校推荐:浙江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吉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
档案学专业
归属地:图书档案学类
用武之地:毕业生适宜到信息管理部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档案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的研究工作,也可从事新闻、文化资源与文化事业管理等工作。
说到档案学,可能大家一开始联想到的就是“档案袋”了,由此看来,档案学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既贴近我们的生活又让我们感到有点陌生。那么什么是档案学呢,说得专业点就是:它是研究档案的内涵、外延及档案的价值、特点,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管理,档案学科体系的内容、结构,档案管理基本理论等方面的一门学科。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生 创新能力 困境 对策
培养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是目前国内高校正在探索的重要课题。虽然目前国内各高校开始重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出台了很多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举措和办法,但是,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尚未找到理想的途径,还没有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和方案,人才培养没有很好实现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对接。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近年来,高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世界各国都把培养优秀的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本科教育始终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加强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公共事业管理本科教育同样承担着这一重任。不同学科专业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该具有不同的特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更突出实践性、灵活性、个体性和时代性,主要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公共事业管理专门人才。因此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教育,更不应该只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更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掌握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公共事业组织的运作模式并能预测本组织未来的发展趋向,结合目前中国改革进程现状,从而创造性地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本科教学质量,进行本科教育改革、培养学校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困境
(一)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与教育理念的束缚
南京师范大学张家勇学者强调,当前创新教育的实施阻力大的根本原因是创新教育的新理念和传统文化的巨大惯性之间存在着极大冲突。他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国民心理、人格特征、社会结构四个角度分析了传统文化对创新教育的负面影响。他认为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共性至上”的群体原则和封闭保守的国民心理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者黄俊伟、秦祖泽、唐受印也提出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阻力因素,其突出表现在中和中庸的思维方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部分高校依旧采用落后陈旧的传统教育理念和培养方式,没有完全广泛应用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这种重权威的价值取向下的教育缺乏民主与科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只能囿于引经据典的条条框框内,其主体性和创造性得不到体现,唯书、唯师遏制了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二)专业定位不明确,专业特色不明显,课程设置不统一
自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全国近200所院校开设此专业。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涉及面广,导致一些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认识不够清晰,专业定位不够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从而使专业培养的针对性不强、知识结构的层次性缺乏,毕业生的专业特长和素质不够突出。学生自己不清楚该专业要学些什么,毕业后从事什么职业,社会上也不知该专业学生的专业特长。学校的专业培养方向和模式不明确,导致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对脱节。现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很宽泛,几乎包含所有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设置体系散乱,没有统一完善的课程设置规范,和其他专业相比,显示不出本专业的特色和优势,进而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个人发展,尤其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下,该专业毕业的学生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
(三)教材建设滞后,教学方式单一
近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材纷纷出版,但教材质量仍不能充分满足和保证专业教学,教材内容系统性缺乏,理论深度不够,对于像“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一些前沿课程,国内没有一本公开出版的本科适用教材。制约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是教学方式单一,多为灌输式。作为新兴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还不完善,又缺乏专业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教师根据该专业的理论知识,对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授业,内容枯燥呆板,缺乏对现实公共管理的普遍了解。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学得再优秀,也只是继承了过时的知识,而没有创新的知识。
(四)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着单向度的理论培养偏重、双向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不足等问题,学生缺乏实践意识和业务能力。一是对实践的认识不够,实践在教学中的地位不高,实践往往流于形式。实践环节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的过程设计,将公共管理本科生的实践环节过于简单化。二是实践形式单一,内容陈旧,针对性不强。许多高校现行的实践形式只有集中教学环节,只包括社会调查、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形式。另外,实践内容与公共管理学科特点结合不紧密,针对性不强,不能学以致用,也不能发挥公共管理本科生的专业特长。三是实践基地建设滞后。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普遍缺乏长期合作的固定实践基地,学生大多是为了完成实践任务,各自分散联系实践单位,大部分实践单位是各类企业,而且实践内容和该专业要求相差很远,且联系不紧密,影响实践效果。四是实践的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大部分高校缺乏专门系统化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考核方式单一,实践报告是考核的唯一标准。同时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对学生实践活动的综合成绩很难做出全方位的评价。五是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鉴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年轻的新兴学科,科班出身的专业实践教师很少,大多是其他相关专业教师改行,没有经过专业的实践训练,缺少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策
(一)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创新性”与“实践性”教育理念
我国教育长期实行应试制度的长处是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扎实,但不利的方面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很大影响。一份试题,一个标准答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谈不上开发智力,更别说创新了。近年来,虽然各高校都在推行素质教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更多的是形式上喊口号,实质上应试教育长期形成的结构性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考试成绩和分数仍然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公共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必须转变传统的填鸭式的继承性教学思想和应试教学制度,树立创新性与实践性的教学理念,切实提高公共管理学科各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
(二)建立合理、科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公共领域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第一,按照整体系统、基本要素和相关学科支撑的原则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和设置专业基础课程。第二,优化课程结构设置。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必修课,使学生掌握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低年级时需开设创新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选修课比重,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使学生依托一个专业,又着眼于综合性较强的跨学科训练。第三,强调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紧密联系,根据培养方向要求有目的、有选择地开设相关特色课程。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刚建立不久,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更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各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统一的专业基础上,可结合本校现有专业优势设置特色管理方向,如理工院校可开设资源与环境管理,医药院校可开设公共卫生管理,体育院校可开设体育管理,师范院校可开设教育管理等。地方性的综合大学可有效整合多学科优势,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开设城市管理、社区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文化管理等地方服务特色的专业方向。各高校在制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构建课程体系时,要适应当代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公共部门的社会热点问题,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良性健康发展。
(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公共管理培养的是从事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人才。由于该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应用性和业务性,要求教师改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必须采用启发式、案例剖析法、情景模拟法、研讨式五步教学、分组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要通过启发式的引导,多从公共部门的社会热点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运用具体的公共事业管理相关案例来讲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大量的公共管理实践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感受身临其境,由教师进行最后点评和总结,以学生提交的案例报告作为考核方式之一。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撰写“公共事业部门高级管理人才决策模拟训练”软件,给学生提供实验室决策模拟的实践训练平台,通过情景模拟,使学生由被动的听众变成主动的实践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公共管理类人才必须改变当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学习,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景中,转变单向系统传授知识的教学体系,建立系统传授知识与探索研究相结合的新教学体系。此外,要求学生拓宽拓深教材内容,收集相关资料和大量阅读教师指定的相关参考文献,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探索性地重建新的知识结构。这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十分紧迫和重要。
(四)强化实践环节
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跨学科特点明显,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并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各种实践平台。(1)基地实习:组织学生到相关实习单位实习,多方面加强与政府、社会公共事业部门的合作与联系,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条件许可情况下,聘请公共事业部门及成功企业高级管理者为学生做学术讲座,并担任兼职导师。(2)实践调查:学生结合专业所学的课程内容,结合当前公共部门的热点问题,拟定社会实践的课题内容,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并完成有关公共事业发展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3)模拟管理: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在校内模拟组建各种准公共事业组织,如“电子政务实验室”,进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对抗模拟,管理角色沙盘演练,可以学以致用,给学生搭建一个开展模拟管理的专业平台,从而提高学生实际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4)毕业论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应符合本专业方向,结合公共事业部门和社会热点问题以及本人社会实践情况,学生在相关单位社会实践之后,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5)科技创新及科研等等实践活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像全国的大学生挑战杯和学校的各种创新项目等。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是培养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有力制度保障。一是教学评价上,教师要建立一套综合的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表现、思维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都纳入评价体系中,进行全面综合的考核和评价,改变以往把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学生唯一标准的做法。二是激励机制上,一方面,学校通过设立创新学分、创新奖学金、创新计划奖等多种形式督促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并对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导师专业辅导和经费资助。另一方面,针对当前大多数高校对于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奖、挑战杯等创新活动基本没有奖励机制,教师完全是义务劳动,导致教师指导学生积极性不高的现状,要对专任教师以利益激励,建立教师指导学生创新活动的专项奖励制度,根据教师指导业绩进行专项奖励,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创新活动可折算成适当的教学工作量,并提供资金便利,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华平.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发展难题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6(1).
[2]刘宗安.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3]宋君,陈惠民.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公共事业管理在校学习包括理论教学、见习、实习,对三者之间的学时分配调查中,有94.11%的学生认为实习可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对于专业实习和临床见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88.24%的学生认为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社会调查、卫生法律宣传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对实习评价的量化考评调查中,82.35%的学生认为应制定符合专业需求的量化标准,包括学生出勤和纪律,论文写作的条理性、逻辑性、严谨性和科学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7.22%的毕业生认为,在实习、见习期间自己的整体水平可以得到很大的锻炼与提高,对其将来从事的工作有实际性的帮助。
(一)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
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校的办学条件,校园文化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学校管理等。70.58%的毕业生对办学条件比较满意,17.65%的学生基本满意,还有11.77%的学生不满意,由此可见,学校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办学投入还有待加强。对于校园文化评价,94.11%的毕业生认为学校人文教育“较好”,88.2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医德医风教育和学风“好”或“较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达到94.12%,说明学校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优良的学风。对于学校的管理,94.12%的毕业生认为教学管理工作较好,91.18%的毕业生认为学生管理工作较好。
(二)专业课程设置对就业需求的影响
通过对首届毕业生的“您对目前的专业课程体系满意情况评价”的问卷调查显示,满意度仅为24.3%,不满意的达到44.2%,这一调查结论在其他同行学者的研究中也被证实[3],这说明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满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海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段式培养,即“公共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几大模块。公共素质课主要包括德育类课程和计算机、外语、数学等工具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医学类基础课和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如基础医学综合、临床医学概论、卫生统计学、卫生学、流行病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主干课主要就是反映该专业培养特色和目标的课程,如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社会医学、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和社区医疗等。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公共素质课和专业基础课中哪些课程认可度不高,对其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显示,学生对政治素质类课程认可度不高,76.48%的毕业生表示在校期间曾逃过政治素质类课程,有35.29%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手机上网、打瞌睡、聊天等。英语类、计算机类的技能课程认可度达到70%以上,91.18%的毕业生认为大学英语很重要,这一结果在“您通常选择哪类课程上看英语材料”的统计结果能进一步反馈:73.53%的学生选择政治素质课程,23.52%的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不到10%的学生选择专业主干课程。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因迫于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压力,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还是较高的,故有的学生不惜在其他课堂看英语材料,同时也看出了部分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学习也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课程认可度较高的集中在考证、考级、考研课程。调查显示,毕业生中参加过除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之外的考证或其他培训(如会计证、教师资格证、口译培训等)的高达94.12%。调查发现,大一、大二的学生可能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考英语四六级证书上,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考公务员或考研上,在2012届毕业生中,选择考研的占35.29%,而选择考公务员的达到29.41%。
最后,对专业主干课程群的调查发现,只有17.64%左右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并愿意花较多时间在专业课上。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的比例相当低,大部分学生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专业思想不稳定,尽管经过四年的学习,但专业认可度仍不高。64.71%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联,而剩下的学生大多对所学专业课程不感兴趣。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统计,只有23.52%的学生会花时间阅读专业相关书籍,64.71%的学生选择阅读更为实用的操作类课程书籍。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调查显示:专业培养方案有待完善,课程体系亟须优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繁多,结构不合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边缘学科,既要了解一定程度的医学知识,又要学习经济管理学的专业课程,课程门数较多。又因其属于管理学门类,学制为四年,时间短,总学时数偏多,学生苦不堪言。追究其根源,主要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特色不彰显,导致课程开设广而不精,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医学类课程门数过多,学时比例过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非临床医学专业,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的要求应有差异。其次,经济管理类课程比例偏低,因医学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方面的师资紧张,一些理应开设的应用性和实操性较强的管理类课程没有开设。再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的前后关联程度没有科学逻辑性,如医学类课程开设应先开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开设与之间隔不能太长。专业课程学习过程应先开设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再开设卫生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卫生事业管理学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的时间间隔不能过长。
(二)预防医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从毕业生从事的相应工作来看,大部分是从事于卫生行政部门或相关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工作,近期各种流行性疾病的传播,如“非典”、“禽流感”、“猪流感”等疫情的蔓延,从某种程度折射出卫生行政部门思想上麻痹、应急处理能力的缺陷以及信息渠道的不畅通。作为未来将分布在各地、各行业潜在的卫生行政工作人员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培养其预防意识和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中仅仅设置了预防医学导论这一门概论性的课程,学时数仅为36,学生很难对疾病预防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更不用说指导其日常行为。
(三)专业课程开设与就业需求有差距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卫生行政管理工作,应用文写作、秘书学类课程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和文件处理的素质,学校将此类课程安排在选修考查课,学时数及相关考核要求也较低,不利于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很多机会直接使用统计知识处理问题。统计学的应用目前主要分为两个领域:经济社会民生和医学生理,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主要是卫生管理,主要面对的是医学方面的统计,应开设的课程是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也应增设社会学方面的统计,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在卫生执法部门和医院管理部门工作,所以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有可能会遇到如何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问题。法学类课程开设缺乏体系,而目前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的法学课程是卫生法,作为一个法学课程的体系,缺乏基础法学作为支撑,学生对于《卫生法》的掌握只能停留在空洞的条文记忆,对于其立法的必要性及执法的严肃性理解不够深刻。
(四)课程设置未考虑文理兼招的生源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生源分布上基本上文科生和理科生各占一半,文科生在学习医学类、统计类、计算机类课程时较吃力,但对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比较感兴趣。考虑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学生今后的工作还要面对很多公文的处理和写作,应加强其社会科学的课程学习,在不增加其课程负担的前提下,应增设一些人文类的课程。
(五)见习、实习时间过短,形式单一
通过对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在校期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其实际工作帮助很大。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见习和实习过程与临床医学是完全不同的机制和过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临床见习主要是了解各个病情的基本情况及治疗费用控制等,对于其治疗过程及疾病机理则要求不高,而专业实习不是在临床科室,而是在医院的行政科室或卫生行政部门,掌握这些工作的关键是要对国家卫生政策及地方、医院的行业规范等,这些知识并不是听带教教师讲解或见习操作就可以掌握,而必须增加见习、实习学时量加以巩固,才可以加深印象。见习和实习的形式不应拘泥于医院的科室或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社会科学就是人与人的科学,学生应走出去与社会交流,应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调查、法律宣传等形式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设想
我身边的朋友都说,公共事业管理很好理解,不就是公共事业加管理嘛,什么文化、医学、教育等都可以归在公共事业管理里面。话虽没错,但是严格意义上讲,公共事业管理被称为公共行政。因为从本质上讲,公共事业的管理就是由政府行政部门来执行的。所以说,国家诞生的时候,早期的公共事业管理也出现了,历史可谓相当悠久。
虽然早期公共事业管理在诸多方面显得稚嫩,但依然吸引了不少大学者去关注。作为一门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适合在政府部门及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才,同时在培养中将有关的人力、设备、资金、信息、技术、管理制度等有机结合起来,对公共管理系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改进和实施,并使之达到最优化,以便能有效提高各项公共事业的效率和社会效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行政职能得到进一步细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具体方向也得到了更为细致的划分。在近年来各大高校的招生目录中,这个专业通常是按照大类进行招生的,事实上,可以分出文化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体育事业管理等多个方向。有些晕了吧?别着急,让我们来听听几位过来人对他们的专业有什么要说的。
文化事业管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个方向,但是跟公共事业管理这样一门横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哲学的交叉新兴学科比起来,这个专业方向更强调深刻的文化熏染。
――Cindy(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事业管理方向大二学生)
我是那种比较文静的女生。报考专业的时候,就想学习文史哲之类的文化氛围浓厚的学科。可是家里人觉得现在这个时代,太文了不好找工作,他们非要我学管理不可。后来上网一查,立马相中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文化事业管理专业。
当然了,广阔的国际视野也相当重要,其实这一点不用去刻意培养,身处对外经济贸易这个国际化的校园里,很容易就能潜移默化。
进入这个专业方向的同学要求掌握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同时具备现代管理、现代经济和法律知识,能够在文化产业、媒体、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文化艺术管理、文化经营、文化市场运作、文化项目策划、文化经纪、贸易和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主要就业领域为文化企事业单位、文化传播公司、政府机关、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报业、出版业、音像制品等)、文化旅游业、广告业、文博展演业、娱乐业、网络文化与动漫游戏和体育产业等。
主要课程:公共经济学、文化传播学、文化政策与法规、项目策划与管理、文化学、文化资源学、文化市场营销、文化人力资源等。
开设院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
刚开始我对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解很肤浅。真正深入之后,我发现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很快,需要很多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专业人才。
――毛毛(吉林医学院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大二学生)
老实说,起初我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时候,心里还直犯嘀咕,因为当时我一心想当救死扶伤的医生,对这个卫生事业管理,还真是没有多大兴趣。虽然以前也没见过这个专业,顾名思义也该知道这个方向是做什么的了。被调剂进来之后,我想要不就凑合着,好歹也算个卫生战线的天使吧。于是就这样留了下来,慢慢地感受和体会。
我们在学校里不但要学习卫生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习管理学,这样我们毕业之后才能更大地为广大基层单位、为一线卫生事业管理服务。现在看来,我们国家的基层卫生事业正处于一个发展起步阶段,像那些大量的基层社区医疗机构都需要管理。这样,就业就有了保障。这个方向的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必须系统地掌握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毕业后成为既懂医学业务,又会现代化管理的医学管理人才。另外要提醒的是,通常来说,这个方向对学生的外语要求较高,最好能读懂国外医学文献。
主要课程: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卫生法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经济学、社会心理学、医院管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史、卫生政策与法规等。
开设院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吉林医药学院等。
法学就法学吧,怎么还和医事扯在一块呢?我们专业是一个特色鲜明的综合性专业,综合法学和医学的培养目标。你也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将来都是法学和医学的双面手,文武兼备。
――大宇(湖北中医学院医事法学方向大三学生)
我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来的。本来的理想是考取实力雄厚的武汉大学法学院,将来做一名大律师。结果被湖北中医学院录取了,就莫明其妙地来到了医事法学专业。
在这个专业学习了3年,我对它真的越来越有感情了。因为随着我国卫生法制的完善,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下,社会对我们的需求日益加大。依法从事卫生事业的管理和运作是保障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而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分别培养医学和法学人才,交叉学科的专业知识是比不上我们的。相比之下,我们更能适应卫生法律工作的要求,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卫生领域的法律问题。这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既能适应我国卫生服务、卫生行政及卫生监督执法需要,又系统掌握了法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个方向的学生具备了从事法律实务、解决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基本法律问题,以及进行医事诉讼和医事案例的法律裁决的基本能力。毕业后,学生能够在公、检、法等机关,司法鉴定机关,法律服务机构工作,也可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卫生部门、制药企业、医药公司等单位从事人事管理和法律工作。
主要课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卫生法学、医事法学、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卫生事业管理等。
开设院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等。
一个国家从政府到群众,都对体育相当关注。在公共管理大方向下的体育管理,主要是针对教育、科技、卫生、文化基础设施,当然也包括环境。
――少鹏(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方向大四学生)
在北京奥组委服务的工作人员中,有不少是我们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专业的师兄师姐,所以心里也会多了一份亲切。
我们专业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专业。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们,很多都去了奥组委的大型活动事业部和市场部。他们的工作主要是为奥运会的大型活动的组织准备去做一些具体的事务工作。市场部则是去开发市场,包括产品的开发、产品的营销等。就算没有进入奥组委的,也会去到其他一些相关公共事业部门去工作,比如说教育行政部门、卫生局等,成为一些部门的体育管理者和健康管理者。
有些同学会为我们担心,说奥运会过后我们体育管理的岂不是该失业了?呵呵,这一点就是多虑了。奥运建立起的那些非常重要的场馆,尤其像鸟巢、水立方等,也是需要有人管理的呀。即使在奥运过后,懂得体育场馆管理和经营的人才依然会受欢迎的。所以,我相信我们的未来还是相当光明的。
主要课程:除了体育市场策略与管理、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等理论课程外,更多的是体育技能与实践课,比如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游泳,甚至还有高尔夫、保龄球等。
开设院校: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大小城市在规模上不断膨胀,在功能上也越加复杂。这样就有了我们城市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用武之地。
――Tom (西南政法大学城市管理方向大三学生)
要我来谈谈城市管理,那我就从家乡――山城重庆谈起吧。你们在1997年直辖之前到过重庆没有?或者可以去网上找些当年的老照片来看看,再跟现在的重庆比较一下。你会非常吃惊,为这个城市在这些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惊叹。
重庆的城市发展只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据统计,今后10年里,我国每年需要3万名以上的专门人才充实到城市管理队伍中来。这其中已经有80%左右来自公共事业管理的毕业生,每年的专业人才缺口依旧达到20%。而较之大的公共管理专业更为贴近需求的城市管理方向,其毕业生必将逐渐成为城市管理人才的主力。虽然自2001年起,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以及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陆续专门设置了城市管理这一专业方向,与广阔的社会需求相比,依然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对城市管理人才的需要。实在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坚实的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和现代城市管理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的相关技术和工程方面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专业知识及技术和工程方面专门知识扎实,富于创新,实践能力强,素质高,能够从事现代管理实际工作。
主要课程: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建/学、地理学、公共财政学、行政法、城市经济学、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交通管理、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工程管理、城市社区管理等。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双语教学 师资队伍
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合作之中充满了竞争,这就要求各国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变化、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而用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进行科学研究和人际交流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历史经验和现实事例证明,外语教学质量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以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为目标。在该专业中推行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管理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方式。最近国家实施的人才战略方案――送政府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到国外培训,就说明了管理人才在我国未来的社会建设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双语教学的需求分析
1、社会经济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
加入WTO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外向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外国资本的不断流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呈现出多维的特点: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和较强的应用能力,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及准确把握国际规则的能力。另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依法行政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也要求公共事业管理应当完成向新形势的转变,从业人员能够熟练地处理与社会组织、国外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些都要求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时应加强外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实施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自身特点的要求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主要是政府内部的事务,而没有从公共事业的特性出发,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研究也刚刚起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事业的不断推进,公共管理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此时国外在这方面已有多年的研究历史。因此,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和使用最新的国外教材和资料,及时了解国外理论发展的前沿和进展。双语教学可以采用发达国家的优秀原版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教育和学习环境。对学生来说,其不仅能更熟练地掌握本专业国际交流的语言规范,而且能进一步了解本专业领域的世界科技最新成果,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不断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学校来说,则能加快高层次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培养更加优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3、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挑战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不断的改革。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等,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部要求高等院校力争在3年内开出5-l0门的双语教学课程,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二、开设双语教学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
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师资,否则就会有名无实。全国各地许多高等院校和教师积极参与“双语”教学实践,其成效不一。除了对双语教学认识不足外,师资是最直接也是最大的问题。没有高素质的双语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双语教学,双语教师的教育程度、语言能力、教学能力、教学策略、价值观、态度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业的成败。当前双语教师因为知识单一、外语语言能力不强,一般不具备用外语进行教学的能力。因此,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迫在眉睫。这一问题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全面的解决,应该制定长远的建设计划,培养一支既懂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1、双语教师自身能力建设
教师不仅应有较深厚的中国文化基础,也应对异域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因此,双语教师应具备三种能力。(1)知识整合的能力。双语教学并不是两种语言的简单并列,而是两种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使母语与外语灵活穿插、相互印证。(2)运用现代教育方法的能力。信息时代的网络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学生希望通过多种语言和信息网络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接受终身教育,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推进教育的现代化。(3)终身学习的能力。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两门以上的语言以及以两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简言之,教师自身的知识必须增加一倍以上。如果教师不善于学习,就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就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求得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备良好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且在听力和语言表达方面也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最低要求是能用比较流利的英语进行课程讲解和与学生交流;同时专业英语水平也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至少熟悉本门课程常用专业词汇的标准英语表达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两种语言编写教案和组织教学。
2、双语教师应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在教学中,教学理念决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决定教学方法,最终决定了教学效果。传统的高校教育强调对于前人知识的继承,学生基本上围着课堂、教师、教材转,师生进行着模仿、验证性学习,教师习惯于讲深、讲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种教育观念对双语教学是非常不利的。原版教材应用性很强,大都具有以学生为导向的风格,利用完整的教学辅导资料共同完成教学的内容,重视培养学生能力。西方国家崇尚自主、开放的教育,灌输给学生的是自主学习的理念,课程内容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掌握。因此,教师在双语教学中首先要更新观念,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落实并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不仅传授教材中新颖的、前沿的理论,同时也应该将教材中贯穿始终的能力训练教给学生。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当好教学设计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积极地改进教学方法,利用各种手段与条件激发学生的互动意识,积极采用研讨式、启发式和辩论式等生动活泼的创造性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双语教师应提高专业知识
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专业课教师必须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把握本专业的前沿和最新研究动态,不断更新自身专业知识,争取为学生讲述最准确的专业基础理论以及最新、最广博的专业知识,力争让学生跟上本专业的前沿。
双语教学并不适用于所有学校、所有课程,只有在具有相当师资力量的学校才有可能。教师素质和使用“双语”的能力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先决条件,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开展双语教学,往往弊大于利。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推行双语教学,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懂得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事业管理实践,精通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实践。这种能够在中外两个平台上自由转换的教师是进行双语教学的关键。因为英文原版教材是以美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为背景编写的,中国学生缺乏理解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制度的常识,教材中的内容及背景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理解的深度不够,所以学生经常抱怨“看懂了英文,看不懂内容”。这就需要教师非常了解西方社会政治制度和社会背景,能够系统地掌握现代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才能将教科书中简单文字下的深刻含义讲清楚,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较前沿的专业技术与学术思想。而且,教师对国内的公共管理运作与实践要比较了解,才能在备课与授课过程中将国外的先进技术与思想与中国的实际联系起来,实现融会贯通、西为中用,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根本途径与条件。
此外,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善于运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1、人才引进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双语教学作为一项重大教学改革来抓,学校要采取特殊政策引进国外人员归国进行教学工作,或者聘请其他外籍教师(相关专业的专家)开展教学工作。目前许多高校都聘请部分外籍教师进行公共外语教学工作,而且此项工作已进行了多年,有很好的经验,可以用来借鉴引进专业外籍教师。还可以聘请国外教授来校讲学,引进优秀教学资源和师资。国外教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将一些科研成果和新技术补充到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和科技发展水平保持一致。他们的讲学可以带来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和教学方法,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也为双语教学引进原版教材、丰富教学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
2、人才培养
(1)出国培训。选派有能力的教师赴国外求学,这对国内教师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学校应设立培训专项经费,挑选基础较好的教师前往英语国家参加课程研修,回国后从事该课程的教学。教师出国交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外语和专业水平,提高教师参与双语教学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开展教学理论研究、教学实践探索和优质教学资源开发,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为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双语教学师资,培养国际性的人才,提供了基本保证。
(2)在职培训。相对于学历教育来说,在职培训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因此它也成为许多学校培训双语教师的首选。国内有些大学已经很成功地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其他兄弟院校可以组织观摩学习,交流教学经验,迅速提升师资水平;高校内部也应该定期备课,随堂听课,提高教学水平。现在的普遍做法是选派双语教师到相关院校学习公共管理学或外语专业课程,时间从一个月到一年不等。一般的在职培训都是同城进行的,这样可以兼顾培训和教学。实在抽不出时间的,也可以采取随堂听课的形式进行培训,让双语教师到外语或专业课堂上听课,提高外语或专业水准。
3、师资共享
师资力量确实欠缺的学校可以联合其他学校进行师资共享,如聘请相关学校的双语教师来校讲课,让本校的双语教师随堂听课学习,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本校的双语教师学习到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师资共享来提高本校双语教师的素质只是一种短期的办法,最终还是要回到本校教师上课的轨道上来。但在师资短缺的情况下,它不失为一种解决燃眉之急的好办法。
4、配套措施
(1)激励机制的建立。学校应出台特殊政策支持双语教学。首先,对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要给予工作量计算与奖金、津贴发放上的倾斜,力度要大,以调动教学从事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其次,要把双语教学作为教学改革来抓,对积极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要给予双语教学方面的教改立项支持,既给政策又给经费,这将大大调动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积极性。
(2)教学设施的优化。在双语教学中,原版教材内容很丰富。专业课程一般有500~800页,而且在课堂中由于使用中英文授课、板书要消耗一定时间,教师普遍感到原有课时很紧。学生则抱怨课堂信息量太少,不利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这就涉及到课程体系的优化和课堂时间的节约。这一问题可以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来解决。
(3)建立教师遴选、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能够有机会接受出国学习、培训的教师毕竟是少数,这给“双语教学”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该建立任课教师遴选机制和教学质量监控体制。第一,在出国培训的人员选拔上,应该优先考虑“双语教学”的教师,凡是负责列入教学计划的双语教学科目课程的教师具有优先培训的机会和权利。第二,在确定教学计划之后,提前将课程的计划任务分派给指定的教师。通过各种方式给任课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使任课教师能够提前对课程进行充分的准备。第三,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双语教学”的课程进行严格监控,加强评估,利用开公开课、座谈会的方式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加快提高教学质量的步伐。第四,学校管理部门应有专人管理“双语教学”的课程,组织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及时掌握教学情况,及时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 杜云慧、张励忠:专业课双语教学初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8)。
一、独立学院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较为重要的主干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之前的教学中它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理论脱离实际,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由于传统课堂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理论讲授为主,使学生面对工作实务毫无办法、束手无策,认为学习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没有什么用。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研究方向和就职方向多为公共事业单位,因此,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学习对本专业的学生来讲就显得尤为重要。独立学院的学生相对一本二本的学生普遍基础比较薄弱,如何在保证学生所学知识实用,够用的前提条件下,降低课程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性,使学生能学通、学懂、学好并会用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能够具备相应岗位要求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这是我们独立学院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独立学院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必须灵活多样,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但目前独立学院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课堂教学的现状是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教课以传授为主。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其主要不足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着重知识的传授,轻视知识的灵活运用,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教师为中心的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注重财务管理内容的讲解与呈现。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更不利学生具有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实务的思维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最大弊端是师生之间缺少互动、轻视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的创设,所以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重视理论知识灌输,忽视财务实践活动。
只单一的重视理论知识灌输,忽视财务实践活动。很难让学生体验现代的公共组织财务活动信息,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其教学必须与当前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实践有机结合,但传统的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教学是面向课件也就是黑板和电脑的讲授法,偏重于概念、原理、公式等的灌输,学生缺少走入现实公共组织财务实践活动的机会,甚至有些教师也是纸上谈兵,并没有太多的相关实践经验。因而仍然是从书本到书本的灌输过程,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不具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相关的预决策等的基本能力,对公共组织财务活动分析一筹莫展,学生体会不到现代公共组织财务活动信息,很难具备现代的公共组织要求的基本职业素养。
二、独立学院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进措施
1、转变独立学院教师的教育观念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任课教师的观念要尽快地实现两大转变:一是立足实际,结合独立学院的学生现状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二是要努力从学术教育像灵活教育转变。要改革传统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增强独立学院教育观念,提高对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视程度,创建适合独立学院发展的教育新体系
2、改进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技能和能力的双重培养,因此,需要对传统的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进,这对提高学生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实务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要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可以应用案例教学。通过对案例教学法的灵活运用,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听讲转为主动参与,通过实际的讨论、参与和思考,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他所学的知识对以后的工作是有很大的意义的。二是采用同学之间的互相协作教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课程任务的要求对班级进行分组,然后按照课程内容收集资料,分小组讨论,最后展示成果和质量评价。全班的学生自由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是经常性在一起的群体,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实践课程的模拟演习。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良好教学效果。三是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把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有机地整合于一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突出重点、难点,使得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增加了互动性和形象性。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加强科技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路径,2015年总理在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表特别致辞,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创业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年青大学生的推动,同时也不止于工科大学生的专业背景,作为社会治理或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公共管理专业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同样承担着重要的使命,然而,与实际需求明显不符的是,公共管理专业正面临着生存危机,该如何重新审视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要求?又如何摆脱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危机?如何促进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匹配社会需求?这些都是社会治理背景下加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必要性
(一)契合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按照新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规定,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成为各高校开办专业的“蓝图”。在此目标设定中,创新意识的培育以及应用型为培养目标的应有之义。
(二)适应社会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时代在飞速发展,中国情势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作为公共管理专业高校学生而言,他们承担着社会治理以及公共领域进行的社会变革之重任,改变以往因循守旧脱离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创业新的教育模式,不仅有利于公共管理专业脱离弱势,更关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有助于改良公共领域治理范式以及实践的人才。
二、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分析
对应现实社会的需求,特别是社会治理视域下对人才需求,社会治理背景下,理应是公共管理专业发挥优势的有利时机,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其深层原因主要表现为:
(一)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专业设置目的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从目前已有的专业培养目标来看,不少目标的界定缺乏时代特点,没有伴随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也就无法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指南和方向,公共管理人才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形成巨大偏差,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凸显。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应适应社会的需求,转变一贯的“单一型”专业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方式,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不明
原先的培养目标偏重于政府部门的人才需要,但很明显伴随社会组织承载社会功能不断拓展,其对人才也提出耕读和更新的要求,而目前的培养目标明显无法对应人才需求。教学内容偏重于政府管理基础理论的灌输,忽视不同部门公共管理与服务的特殊素质和能力培养;知识结构偏重于政治理论水平、行政素养的培养,忽视管理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育。课程内容设计创新创业课程结构不合理。一般性公共管理通识教育过于笼统和宽泛,虽然在教学中加强了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但体现专业特色的技能课程、技术课程、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相当少,考核内容依然以理论知识为主,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依然薄弱。
(三)专业进入壁垒低,专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培养模式优势缺乏
从现实情况看,公共管理类学生毕业进入管理、经济、法律等相关领域时,时间成本和智力投资以及进入壁垒相对较高,但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生却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公共管理领域学习、工作,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生存现状正处于进入壁垒低而退出壁垒较高的尴尬境地,公共管理专业很难显示出核心竞争力,这也反映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优势的欠缺。
三、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自公共管理专业设置以来,十几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在对接中国政府改革、社会治理以及国际化方面,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与时俱进,拓展视野,真正对应社会所需。
(一)构建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1.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手段,适应本行业、岗位的需要。“应用型”得以凸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需要,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其重要方法就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首先,创新创业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施需要融合不同学科知识和能力并进行转换,实现对原有知识和能力的超越,并能获得一种更新的思维、方法和技能,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教育体系时,需要进行跨学科、创造性的课程设计,不仅要把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专业教学之中,还应重视学科的互补性和教学的综合性,强调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形成内容丰富、操作性强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即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应对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其次在设计课程内容时重在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在设计课程时,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选用优质适用的教材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也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开发本土化的优质创新创业教育教材,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目的。
3.公共管理专业类课程设置注重工具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不仅承担着一般专业的学习和成才需求,同时还担任着有效实现公共利益的价值追求。实施人才培育时,除了按照“应用型”人才要求掌握和运用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和方法手段、强调效率导向的应用性和实用性的工具理性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还“承载着公众的期望和要求”,必须维护和坚持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即自由、秩序、正义和责任,势必要承担社会管理的责任,不能仅仅追求效率、科学、经济和工具理性的目标和方法。如果片面注重开设实用性或工具性的课程,不但误导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能会导致公共事业管理内在价值的丧失,成为一种实用型教育,毕竟公共事业管理“无法脱离政治, 无法远离价值,不能失去规范性的价值基础”,而且管理理念本身“包含着管理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即以什么样的观念和方式对待社会和人,以什么观念和方式去获取管理成效”。
4.推进人才培育的国际化。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包括试验实践的国际化,深化人才培养与管理的国际化,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思想之源。
(二)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
高校要充分利用地方社会资源、校友资源,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进行创业实践活动的平台和环境。同时,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需求,聘请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以商业化运作方式,教授学生如何通过整合资源来创办和运作企业,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和咨询服务,使学生创业能力在创业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借鉴现代先进信息技术,融合大数据拓宽公共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
通过线上线下的教育模式,构建互联网+公共管理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云课堂、云教研等多种信息化形式风起云涌,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化。“互联网+ 教育”可以把抽象、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直观、具体、形象、生动,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皆可自主学习,并且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有助于教师创造更有新意、更有价值的教育方式,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效率。
参考文献:
[1] 吴泽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其启示[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第10期.
关键词:排水;管网;管理;政府
1 市政管网建设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排水管网来说,按照“谁排污谁负责”的要求,管网系统基本上分为公用主干管网和专业管网两大类别,其中,公用管网一般由政府出资建设,由排水管理处进行审批、管理维护;而专用管网则由工矿、企业出资建设,其所有权属于工矿、企业。无论在功能还是在结构上,城市排水的管网系统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由于主干管网与专用管网之间管理主体的不同,造成了一些两类管网之间的衔接问题。
1.1 管网管理真空问题 如责任管理单位土地产权结构发生变化后,土地的使用权可由所有者自由支配,因此导致了专用管道的所有权及维护责任不清晰;又如随着一些工矿、企业的倒闭,其专用管网则将失去正常的维护保养;这些问题都会造成该部分专用管网成为无人管理的“真空地带”。[1]
1.2 管线情况复杂,排水设施存在未交接等问题 根据调查,新疆排水管理处现辖的人行道、房产直管房院内及开放式物业小区排水管线均未经过正式的交接验收,设施极不规范且管线情况不明,部分设施超期服役情况严重,养护维修困难;此外,近年新建的道路排水设施,由于施工单位众多,施工质量良莠不齐,造成交接困难,市民反应强烈。
1.3 责任单位不负责任问题 如在地下管线施工过程中,排水设施经常遭到破坏,由于排水管线出现问题后反映周期较长,发现问题后责任单位一般不能及时处理,造成了排水管理的被动和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公用主干管网与专用管网之间管理的良好衔接,依赖于政府管理体制和方式的改进,依赖于政府与社会相关方面之间的无隙合作。
因此,如何借助于现代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结合国内外市政排水事业的运作模式和改革经验,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城市排水管网的长效管理机制,消灭城市排水管网衔接管理方面的空白和缺位,将是本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2]
2 市政管网建设解决管理问题的对策
2.1 政府机构的调整 对于城市公共事业管理部门调整的依据,在理论上,依据系统集成方法,根据当前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密切程度,相互之间耦合程度较高的,可以通过重组形成新的系统,相互之间耦合程度不高,可通过设立公共模块,将其中的有一定相互关系的模块,构成非实体的子系统。而在实践当中,可以参考的重新调整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依据是:①管理的对象,如供水、排水管理部门管理对象是水及相关设施等;②部门的职能,当前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职能主要包括,城市规划,法规制定,法规的执行和监察等;③部门之间的协调程度,即在发挥部门职能时,需要同其他部门进行配合的程度。[3]
2.2 政府职能改进 为了使得当前具有不同资产属性的管网能够发挥协同效应,第三方的政府应在其中扮演相应的角色,除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按照规定执行之外,还包括下列的职能。
2.2.1 经济措施的支持 排水管网和附属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是关系到居民生活,关系到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大事,因此,包括我国在内的各级政府都通过各种经济措施支持其建设和运营,主要的方式有:①政府直接投资。当前,我国政府的国债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应用,主要就是在公共设施的建设上,未来应继续这方面的应用,并可以通过财政直接投资的形式加以建设。[4]②财政转移支付。对于城市主干网等设施的运营企业,由于当前各地排污费尚未完全征收,征收标准也尚未到位,监管力度也尚未达到应有水平,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管网以及相关设施的运营企业出现排污费用不能弥补其运营费用的情况,需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进行补贴。
2.2.2 加强对管网运营的监控 政府对管网运营监控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对专用管网的监控。由于管网运营企业没有处罚的权限,因此,对于专用管网的监控就必须掌控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手中,通过技术的手段,对专用管网的排污情况进行监控。此外对于产权分散的业主所拥有的专业管网,需要对物业运营进行一定的监控,提前干预,以避免业主和物业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群体性事件。②对排水主干网的监控。监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以资产所有人的身份,对于管网运营者的运营行为进行监控,并实施所有人的相关权限;其次是以政府管理者的身份,对运营情况进行监控,并接受投诉等,特别是对于资产可能不属于国有资产的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进行有效地监控。
3 结语
城市排水是城市市政工程的主要基础设施之一,有效地控制城市排水,同时也是控制水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对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的重要影响。加强城市排水管理,对于保障城市排水设施安全正常运行,防治城市水环境污染,对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但从目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来看,或局限于污水处理领域,或局限于排水管网的技术性问题,对于多元责任主体下的管网管理模式的研究还基本属于空白,本文的研究将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于更好的开展我国城市排水管理的实际工作,解决实际管理工作中的困惑和难点,更具特别的实践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建华.论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大众科技,2008(5):36-37.
[2]黄丹.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控制与管理探讨[j].工程科技信息,2008(13):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