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17:24: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英文名称: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6-480X
国内刊号:11-3536/F
邮发代号:82-143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3
期刊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目前,全省工业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一场工业化革命的浪潮在贵州大地一浪高过一浪,“工业强省”已成为全省大发展大跨越的伟大战略。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是世界近代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趋势。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万山特区,最根本的出路在工业、最关键最迫切的在工业,最有希望最有潜力的也在工业。为此,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区”之路,必须舍得下气力、用人力、花财力,想尽一切办法,集中所有智慧、动员所有力量,把思想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汇集,力量向工业凝聚,政策向工业倾斜,以“抓工业就是抓发展,抓工业就是抓转型,只有抓好工业才能推动跨越”的观念,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大集团”和生态文明优先的理念,以敢破、敢立、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以非常的气魄、非常的举措、非常的实干、非常的策略,抓牢工业,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实现工业经济领跑社会经济发展,奋力推进万山跨越赶超。
“大项目”
项目是“经济之母,财富之源,工业之本”,没有项目的工业化只能是空中楼阁。为此,必须突出抢的意识、争的劲头、拼的勇气,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建设,积极帮助企业解决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支持项目快建设、早投产,推动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招商引资项目。一是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实施招商引资“一把工程”,细化招商引资项目责任制,把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第一抓手”。二是不断创新招商引资的思路和方式、方法,采取自主招商与中介招商相结合,筑巢引凤与引凤筑巢相结合等方式。三是加强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紧紧围绕加速发展的重点领域,谋划一批带动面广、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的招商引资项目。与此同时,还必须按照“有意向的项目不签约不放松,签约的项目不进资不放松,进资的项目不开工不放松,开工的项目不投产不放松”的要求,实现领导包抓、分级负责,切实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的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投产率。
产业承接项目。按照国家提出的:“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型”的要求,积极对主导和支柱产业的转移动态与趋势,区域间的资本和项目争夺,产业转移承接的方式和条件进行专项考察和研究。对国内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在全面筛选的基础上,加强地位、产业和项目定点的梯度转移,实现转移方和吸收方的互惠互利。与此同时,还必须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对接工作,注重研究分析在新形势下中央企业加速企业扩张不断延长产业链的实际需求,谋取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的难得机遇。
园区建设项目。坚持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积极实施“园区”带动战略,大力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园区内的各种技术信息交流平台、商会、协会等各种配套组织建设,拉开发展框架,增强承载能力,发挥园区的引导整合功能,促进产业集聚、企业联合,产业镪正伸。同时,还必须做好与湘渝经济圈的对接工作,接受其辐射带动,使万山工业园区的形象、功能、层次、实力都有重大变化,使园区成为产业转型发展的平台。
退城入园建设项目。按照“区域集中、企业集群、产业集聚”的理念和“整体规划、环境优先、先易后难、逐步实施”的原则,加大对区内的银河化工厂、金鑫汞有限公司、矿产公司和晋阳化工厂等四家工业企业的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工作。对主城区的工业企业实行退城入园,实现搬迁企业增量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城区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大战略”
战略问题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发展,是一个地区或一项产业能否得到持续发展和振兴的关键。为此,必须把“工业强区”战略作为第一战略,抢占工业发展的制高点,强势推进“工业强区”战略,再次缔造夕日“中国汞都”令人瞩目的辉煌。
“两栖登陆’’战略。坚持新老工业并举的办法,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内部联系密切,布局相对合理的区域工业综合体。一是加快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和结构调整,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通过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延长产业链,实现上、中、下游产品联动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传统产业盈利能力。二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制定特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创业发展基金,加快培育具有万山特色的新能源、新材料、新食品和新信息等新兴产业,确保高新产业取得大规模突破性发展。
资源化工业战略。抓资源开发深度转化,是现阶段我区推进新型工业化最现实和最有效的办法,我们必须在国家和区域客观经济发展战略的框架下,结合万山的区位特点、资源条件和现有经济及工业发展基础,正确选取在质与量、未来产品市场上有明显发展潜力的优势资源,作为采矿业的龙头,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特产品生产,逐步扩大规模生产,提高效益水平,加快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
旅游工业战略。以旅游的理念来经营工业,可以让企业产生综合效益。时下,工业旅游已成为引领现代工业的一个风向标,成为现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在投资企业、设计图纸时就必须贯彻这一理念,把工业旅游战略和内容贯穿于工业发展的全过程。当前,特别是要把具有630多年开采历史而遗留下来的大量汞工业物产改造成为历史文物,并成为反映汞矿开采、汞冶炼到汞化工高端产品的教科书,以此推动整个万山工业发展。
质量品牌战略。一个地方发展快与慢,一个企业发展的好与坏,质量问题是关键。为此,我们必须把质量品牌战略作为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建立长效机制,完善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形成扶优治劣的监管合力,真正提高万山工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大开发”
大开发才能带来大投资,大投资才能带来大发展。
工业设计开发。工业设计已成为工业产品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结构合理、技术精湛、品质优良、造型严谨、哲理性强等工业设计理念已成为高级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目前,我们即将引进的制衣厂,如何搞好工业设计,创造出一种艺术气质高贵、做工严谨的服饰来抢占服装市场的先机,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为此,我们必须把工业设计作为振兴工业经济的“引擎”,打造出入无我有人有我
优人优我特的特色产品,逐步探索出一条与人类合理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为内容的工业设计新路子。
人力资源开发。大力实施“人才兴工”战略,认真开展“高起点引才、高质量育才、高效益用才”工作,坚持在工业强区战略中锻炼干部、培养干部、发现干部,进一步用好干部,积极为工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支持。一是加快本地人才的培育力度,特别是抓好原贵州汞矿政策性关闭破产而闲置下来的大批富余专业技术人才,着力在万山培养挖掘一批拥有专业技术特长的熟练工、高级工,满足工业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二是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优化本地人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需求,大胆引进一批专业技术高、创新能力强的专家和技师,特别是高薪聘请一些大师级的专业技术人才,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矿产资源开发。资源丰富的万山特区,资源型工业的建设和发展是工业发展最基本的选择。为此,我们必须加大找矿力度,把境内丰富矿产资源优势转变为工业经济发展优势,不断壮大矿业经济,推动万山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谋取新的接续替代产业。
“大规划”
(2007年12月29日)
根据县政府办公室的要求,现将一年来工业科的工作情况简单汇报如下:
一、文字基本功全面提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讲话稿求活。领导讲话是科室日常文字撰写工作中的重头戏,一个会议的主要部分在领导讲话,讲话稿写的不好,直接影响会议的效果,影响工作的安排部署。为此,我科室在撰写领导讲话上,采取了先理清思路,列出提纲,与主管主任沟通的办法,确保讲话内容全面、语言简练、格式规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写讲话时“无处下手、无话可写、无病呻呤”等弊病,逐步提高写作水平。2007年,由我科撰写工业、民营、电力、安全、工程致辞等讲话,县政府主要领导、对口领导基本上比较认可的照稿宣讲。2、新闻稿求新。 2007年,我科为扩大我县对外名度,认真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在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不断扩大宣传范围和领域。通过不懈努力,我科刊发的新闻稿由少到多,采用篇幅也由小到大,稿件采用也由原来的《邯郸日报》、《河北经济日报》等扩大到《中国县域经济报》、《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工业报》、《中国乡镇企业报》、《中国质量报》、《中国安全生产报《河北城市研究》等。2007年,各级报道共采用稿件36篇,其中国家级报刊采用16篇,省级报纸采用8篇,市级报纸采用12篇。3、调研文章求深。为了充分发挥参谋、服务作用,按照办公室安排,我科每月针对全县中心工作和分管工作的重点,积极深入到各单位、各企业了解情况,分析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撰写好每篇调研文章。其中我科撰写的《探讨2007年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之路》、《发展外向型工业经济的几点思考》等调研文章受到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4、紧急稿求快。紧急稿件必须“快”且质量高的问题,我科在工作中注意培养应急能力和快速成稿能力,确保在关键时刻能用得上,做得好。在河北天合制药有限公司GMP工程启动剪彩时,由于省、市、县领导参加,领导讲话起草工作量大,我科作为专业科室,不推诿、不延误,夜以继日,高质量的完成了领导交办各项文字撰写任务。
二、服务协调能力全面提升。1、多参谋。我科把提高参谋能力作为科室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对承担的工作目标,注意收集信息,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就下步工作口头上或书面上向主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更好地搞活工业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我科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领导参谋设立县企业管理者联合会及企业管理者论坛,通过成立这一组织,将更好地服务工业经济发展。2、勤协调。由于县领导日常事务较多,对口部门和企业很多事情需要沟通协调,为此,我科积极职能作用,充当桥梁。科室能够出面解决的事项,积极妥善地处理;不能及时解决的,为领导出主意,想办法,恰当地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促进对口部门工作顺利开展。3、重服务。为领导及各对口部门和工业企业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是转变科室职能,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县领导和办公室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科充分利用现代办公手段,下载各类经济信息,为各企业了解市场、提高管理水平、拓宽市场发展空间提供了参考依据。2007年,共下载转发各类信息100余条,印发《工业企业特刊》5期、《邱县工业企业管理者培训教材 》6期。这些文章受到企业管理者的普遍好评。
三、科室常规工作高限完成。
按照办公室制定的各项考核任务目标,我科认真分析研究,细化共性指标和业务指标,合理安排好年度工作和阶段性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协调、有序运行。2007年,科室承担的共性指标考勤、值班、参加集体活动等,我科工作人员都能按要求高标准完成,从未出现过无故缺勤,逃避集体活动等现象的发生。业务工作我科认真地负责主管县长活动动态,会议组织,起草通知、会议纪要、意见、决定等文件和领导讲话,每周按时撰写上报信息、新闻稿件、工作建议等。2007年,我科共组织各类会议90余次,撰写领导讲话材料30余篇,撰写新闻稿件80余篇,上报信息50余条。
2007年,我科经过不懈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新的一年里,我科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开拓创新,全面树立科室良好的形象。
2007年,我科将在办公室主任和各位副主任领导、指导下,认真做好科室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临时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办公室高效、有序的运转。2007年,我科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突出“学习”这一关键点,提高科室工作人员素质。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必须不断的学习,吸取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学习,才能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2007年,我科从着力提高人员素质入手,加强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吃透上级方针政策,特别是学习国企改革、发展民营经济、企业规范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支持我县
共2页,当前第1页1 工业经济发展。
二、突出“工业经济”这一主题,努力提高工业经济整体运作水平
作为主管工业经济的专业科室,2007年将在发展工业经济方面求突破。根据我县各工业企业发展的实际,及时提出符合我县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制度相应政策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加大企业信息服务工作,针对各行业的特点,定期印发行业发展动态、先进管理办法等,通过强力帮扶,促进我县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一、上半年工业工作总结
(一)工业经济高速增长。今年1-5月份,全县完成工业税收2450万元,同比增长31.5%;全县工业用电量2071万度,同比增长43.59%。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530.06万元,同比增长18.02%,增速位全市第一;完成工业总产值3.3亿元,同比增长19.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利税总额0.3亿元,同比增长31%;全县500万元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31万元,同比增长33.9%。
预计今年1-6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2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利税总额0.4亿元,同比增长28%。预计今年上半年全县工业税收3003万元,同比增长40%;全县工业用电量2419万度,同比增长35%。预计完成500万元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同比增长132%。
(二)重点企业强势发展。加强全县32户重点企业服务工作,扎实推进县领导带部门结对帮扶企业工作措施,切实加大拟入规企业的培育力度,重点企业均保持了较好的运行态势,运行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拟入规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迅速发展,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南方万年青1-5月份完成总产值4310万元,销售水泥17.61万吨,预计全年完成产值超亿元,税收超500万元;华欣体育用品完成总产值6791万元,同比增长500%以上;中航钽铌矿开发、美满生活用品等亿元大项目相继投产。
(三)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一是引进市万年青商砼有限公司年环保建材生产项目,总投资1.5亿元,已签订合同并选址屏山创业园,占地76亩,正进行规划设计和砌围墙。二是引进省金科酒业有限公司年产600吨中高档白酒系列产品生产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投资150万元,完成土地平整和厂区规划设计评审,近期已开工建设。三是引进沥青搅拌站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初步完成屏山创业园选址,正测量土地平整工程方量,近期开工。四是引进厦门市依丽雅服饰有限公司年产100万件针织服装生产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拟选址古樟工业小区,等待供地。五是正在洽谈香港运通公司投资6000万元新上红木家具制造项目,6月10日到县考察洽谈,初步选址古樟工业园9号地块。
(四)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一是强化运行调度。完善工业经济调度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每季召开工业调度会,对全县工业生产加强监测、调控和指导,及时解决企业发展问题,使全县工业生产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二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根据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和文件,结合我县实际,把对企业的帮扶与推进结构调整、做大做强、技术进步相结合,出台了《县扶持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操作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文件和工作措施,扶持政策的优惠程度前所未有,扶持企业的局面前所未有。三是提高办事效率。开展新一轮企业周边环境整治和部门治庸治懒治散活动,制定并落实了《县工业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工作方案》,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确保企业办事的高效快捷。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链延伸难。我县工业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经济总量小,各产业均处于产业链的底端,产业链条延伸慢,主导产品科技含量还不高,配套企业、辅企业较少,大多数企业产品档次低,能生产终端产品的企业占少数。相当数量的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能耗高,创新能力弱。
(二)产业聚集度不高。目前我县还是没有省级以上工业园的少数县份之一,工业发展载体和设施建设水平不高,难以为企业项目进驻和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和空间,产业承接能力相对较弱,产业布局较分散,难以形成产业集群。
(三)工业投入偏少。目前在建的亿元以上投资项目仅有中航国际、美满生活用品、海崴等3个,缺少大项目就缺少大投入,就难以支撑大发展。今年以来新开工的工业项目不多,又因雨季和施工力量等因素,项目推进和建设进展偏慢,固定资产投资严重不足,目前仅完成7000余万元,相比市下达的6亿元任务,压力较大。
(四)部分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受矿产品市场萧条的影响,我县矿山机械制造企业普遍订单减少,销量大受影响。矿产品加工企业产品价格下降,导致企业产值、税收、利润增长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全县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面临压力。
(五)生产要素保障形势严峻。我县工业企业尤其微小企业仍然存在资金缺口,融资难、贷款难问题依然存在。批准可用土地指标少,工业用地供不应求。园区企业用水紧张,经常出现停水等现象。随着入园企业的相继投产,用工出现较大短缺,特别是陆续增多的密集型企业入驻园区,企业技术、管理类人才缺乏,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下半年工业工作打算
(一)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加强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和项目调度,及时掌握形势变化,全面了解企业生产运行、项目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并加以协调解决。确保企业开足马力促生产、高效生产提效益。加强对企业一套表改革的研究,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确保各项数据真实反映经济发展水平。
(二)落实企业帮扶机制。推进实施县领导带责任单位(乡镇)挂点帮扶32个重点工业企业。指导帮助企业用足用活各项政策,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对工业企业予以更多的扶持和更大的优惠。鼓励引导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抓紧扩大再生产,帮助困难企业尽早摆脱困境,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限期帮助解决。进一步完善重点工业项目推进协调机制、项目建设调度例会制度、项目建设督查工作机制。
敬的×书记、×书记、×校长及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市与××大学市校合作签字仪式,这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对于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民政府对市校成功合作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前来参加签字仪式的××大学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规模宏大,门类齐全,人才济济,科研实力雄厚,特别是化学与化工专业在全国高校中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促进国家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原油田的开发腹地,也是国家和省重点建设的石油化工基地,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还拥有丰富的盐、煤等矿产资源,石化工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建市以来,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相继建成了××、××等国家、省大型企业,以及炼油、甲醇、三聚氢胺等一批工业项目,特别是2002年以来,全市上下大力实施“以工立市,以工富市,以工强市”经济发展战略,工业经济一年一个新台阶,综合实力迅速提升,初步形成了三大产业基地、支柱产业、十大企业集团和八个工业园区。加强与××大学的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大学人才、科研优势与我市的资源、产业优势,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今后五年,是我们实施“十一五”规划、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围绕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目标,我们将继续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来自)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重点来抓,特别是突出抓好具有比较优势的石油和化学、林纸林板、玻璃及电光源等支柱产业,进一步膨胀总量,提高质量,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而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归根结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人才的保障。我市与××大学开展市校合作,顺应了时代的要求,符合全市人民的愿望,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这次市校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全力以赴,确保市校合作项目在××顺利实施,为××大学在××的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我们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市政府与××大学的全面合作一定会结出丰硕成果。
最后,祝愿双方合作愉快,共创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今年以来,我县工业经济总体呈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截止月底,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6.37亿元,同比增长38.26%,在全市半年目标任务考核中名列第二。进入下半年,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我县主要工业产品(钼、化肥)价格下跌,部分产品库存积压、销路不畅,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发展形势不容乐观。面对严峻形势,根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当前全县工业“促销、保产、稳市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全县“促销、保产、稳市场”工作顺利进开展
成立华县“促销、保产、稳市场”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朱福俊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副县长闫兴斌同志担任,成员由县政府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经贸局,具体负责“促销、保产、稳市场”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省人民办公厅关于做号全省工业促销保产稳市场工作的意见》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号全市工业促销保产稳市场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准确把握全县工业运行态势,切实做好服务企业的工作。特别是在当前企业发展面临困难的情况下,要积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用市场的办法促进工业增长,真正体现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要积极指导企业增强信心,振奋精神,加强管理,促销保产,开拓巩固市场,提高经济效益。近期,县政府将组织召开一次全县政企座谈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
二、加强协调配合,促进工业产品销售
在全县范围内深入持久地开展为企业服务活动。县经发、经贸、交通、电力、土地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采取措施优先保证县内重点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的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需求,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优先保证重点企业生产要素的增长以及融资、土地需求。
1、由县宣传部、广电局牵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政府网站等媒体,加大对全县工业企业的宣传推介力度,加强对接,提高我县工业产品的知名度,增强县域外客户特别是大客户、大集团对我县工业产品的购买力。
2、由县治理办、交通局牵头,建立华县“投资环境建设工作月联度会议”制度,继续推行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对企业生产运输原材料、产成品发放绿色通行证,建立工业产品运输“绿色通道”,落实县域内通行费减免政策,减少企业生产销售成本,保证县域内工业产品销售运输畅通,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由县电力局牵头,协调企业加强内部用电管理,降低成本,并保证用电畅通。
4、由县农业局牵头,大力扶持农副产品生产、销售工作,加快我县城乡对接模式的形成,加强优质蔬菜销售渠道的拓宽和培育,提高农副产品深加工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5、由县质监局牵头,工商、科技等部门配合,帮助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制定品牌战略,以品牌创市场,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企业销售额,保障生产较快平稳增长。
6、由县经贸局牵头,有计划、多层面组织企业参与省内外举办的各项工业产品展销活动,促进我县钼产品、精细化工等重点工业产品销售,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7、由县监察局牵头,开展企业负担专项检查,加大行政事业性收费监督查处力度,凡收费标准有上下限的,一律按下限标准收取。
8、由县经合局牵头,继续执行《华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于经济贡献大,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由经合局审核报县政府认定后,鼓励企业申请小型微利企业资格,根据权属报国、地税后,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三、加强扶持政策落实,促进全县工业企业发展
认真落实结构性税收减免政策,落实工业生产领域财政扶持资金及财政配套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予以贴息。根据市政府工业“促销、保产、稳市场”工作意见的要求,从起,在全县范围内暂停征收价格调节基金。
由县经贸局负责,组织召开10户规模以上企业培育发展会,对上半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兑现承诺奖励。从今年起,对目标任务在亿元以上完成工业总产值年度计划并超过0.5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年底由经贸局、统计局报请县政府,予以奖励;对于目标任务亿元以下完成工业总产值年度计划并超过0.1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年底由经贸局、统计局报请县政府,予以奖励;对于纳入统计口径、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万元的中小企业,进入年度规模以上统计范围并完成全年任务的工业企业,由经贸局、统计局报请县政府,年终予以奖励。
由县工业园区负责,组织召开标准化厂房、服务平台建设现场会,兑现财政扶持资金,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工作步伐。同时,县经贸、经发、财政等部门要积极争取省市对工业技改项目的支持,争取使企业在资金争取、政策支持等方面,能享受到的优惠政策应享尽享。
由县金融办、人行牵头协调担保公司和各商业银行,召开一次银企对接会,加大对县域重点企业的担保、信贷力度,支持企业融资。
四、促进项目开工建设,推动全县工业产业上档升级
由县经发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对列入县级重点项目,但还未开工的工业项目,逐项目研究分析,解决存在问题,督促制定开工计划,尽快开工建设;对已开工但进展缓慢的工业项目,进一步落实县级领导包联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协调解决土地、资金等问题,确保按时高质量建成投产;对已建成的工业项目,要争取早日正式投产运行并达产达效,形成新增产能。
坚持用项目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的升级,继续实行项目包联机制,健全“周检查、月汇报、季推进、半年考核”的项目推进机制,确保项目及时开工,按期完成。下半年,重点抓好60-52、1-4丁二醇扩建、2万吨钼铁改造等项目,全力支持金钼、陕化两大集团开展技改、提高产能、延长产业链。在新兴产业培育上,鼓励支持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
壮大,重点抓好神光集团氟化工、嘉诺生物产业园、雄风制药等项目建设,促其早日竣工投产。实施“微小企业成长工程”、“规模企业培育工程”,扩大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把握三大定位,充分认识打造生态工业经济的必要性
(一)打造生态工业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既是统领和指导发展的重大科学理论, 又是解决发展实践中具体问题的有力武器。落实到工业经济发展上, 就是要求转变增长方式,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巫山摒弃 “先破坏, 后治理” 的老路, 宁愿放慢发展速度, 坚持发展工业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巫山秉承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集约循环利用, 变单向追求经济效益目标为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双赢” 目标。
(二)打造生态工业经济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 党的“十六大” 就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方针,将生态环境问题摆到了显著位置; 国务院3号文件明确要求重庆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实行环境准入制度, 加快淘汰落后 生 产 能 力 , 遏 制“ 两 高 一 资 ” 行 业 增长, 严格控制新的污染。 实施生态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是巫山发展工业的必由路径。(三)打造生态工业经济是地理位置的客观要求。 国务院3号文件明确要求重庆要积极建设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 努力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 巫山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腹心, 理所当然肩负着构筑长江生态屏障、 保护长江水资源的历史重任。境内山峦叠嶂, 沟壑纵横, 地质灾害较为频繁, 江河两岸石漠化比较突出, 同时巫山又是旅游大县,旅游产业需要优良生态环境的支撑, 发展与保护的任务异常艰巨。 特殊的地理环境要求巫山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要绷紧 “生态弦”, 使县域产业结构、 产业布局与所处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结构相适应。
二、立足三大优势,坚定发展生态工业经济的信心
(一)有充足的资源条件。 一是矿产资源丰富。目前, 巫山已探明矿藏15种, 其中煤炭储量4.7亿吨, 占重庆总量的1/6, 铁矿储量3亿吨、 石煤5亿吨、 大理石1亿立方米。 二是水能资源丰富。 全县可供开发的水能蕴藏量达37万千瓦, 目前已开发3万千瓦, 在建开发9万千瓦, 还有近25万千瓦的潜力可供开发。 三是森林和特色农林产品资源丰富。 现有林地320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48.2%, 云雾茶、 高山腊肉、 板粟等特色农林产品已有一定知名度。 四是劳动力资源丰富。 常年可输出劳动力17万人。 五是旅游资源丰富。 长江三峡横贯县境, 小三峡、 小小三峡被誉为 “中华奇观”、 “天下绝景”。 神女峰、 神女溪、 巫山红叶、 大昌古镇等旅游品牌享誉中外。小三峡位列重庆市首届十佳景点榜首, 是 “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国家首批 “AAAA”、 “A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六是文化资源丰富。 204万年前的龙骨坡 “巫山人” 是亚洲人类的发源地, 5000年前的大溪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文化的代表, 有历史悠久的巫文化、 巴楚文化和神女文化,有秦末汉初古栈道、 千年悬棺、 汉墓群等古迹, 有珍稀文物1000件, 居三峡库区之首。 这些优势资源为巫山生态工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有良好的政策支撑。 国务院颁发的 《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涉及到巫山的就多达107项; 国务院今年就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提出了七大政策措施, 巫山地处西部山区,是其中的重点受益对象; 后三峡规划的启动, 将有大量的政策、 项目和资金落地三峡库区, 巫山地处库区腹心, 是重点关注区域; “十二五” 期间, 国家将形成生态补偿机制, 巫山作为生态补偿县, 将获得生态补偿资金。 此外, 还有重庆市对 “两翼”地区的倾斜政策、 广东省对口支援巫山等 “特殊待遇”, 以及国家和重庆关于扩大内需、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资源综合利用等一系列扶持工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只要将这些政策用好用活用足, 就必将成为推动巫山生态工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有潜在的后发优势。 一是巫山蕴藏的宝贵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大量资源还沉睡在大山中。 在资源稀缺性越来越来突出的当今, 资源升值的空间十分巨大。 二是发达地区改革开发30年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可以为巫山所运用所吸取, 避免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 同时, 由于巫山经济发展滞后, 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变调整中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 可以轻装上阵。 三是巫山桃花铁矿开采、 江东新城组团开发等重大项目的启动和重庆市民生工程的推动必将带动巫山经济的迅猛发展。 四是交通瓶颈的突破开启了巫山经济快速发展的大门。 随着 “畅通重庆” 的不断推进, 渝宜高速公路巫山段的开通, 两巫路 (巫山--巫溪)、 巫建路 (巫山—湖北建始)、 当九路 (巫山当阳—湖北九湖) 等干道与周边区县的连通, 长江航运能力的大幅提升, 巫山神女旅游支线机场的落户等, 巫山必将形成水、 陆、 空 “三位一体” 的立体交通网络, 为巫山打造生态型工业经济开辟广阔前景。
三、坚持三条途径,找准打造生态工业经济的着力点
(一)以科学规划布局为统揽,依托优势资源发展重点产业。 一是做大盘强矿产业。 立足煤矿、铁矿资源优势, 在保护生态功能前提下, 超前做好资源勘查、 资源整合、 申报立项等工作, 按照 “搞好深加工, 延长产业链, 提高附加值” 的思路, 把煤矿做强、 铁矿做大, 形成煤、 铁产业集群, 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 到2015年, 铁矿年产原矿100万吨; 年产原煤450万吨, 洗选精煤60万吨。 二是发展壮大清洁能源业。 依托丰富的水能资源, 全面启动重庆能投集团平定河流域综合梯级开发项目, 推进大唐集团千丈岩水电开发项目, 建成猴子坪、 寨子沟、 观音岩、 凤凰梯、 纸阳河电站,完成后溪河梯级电站综合开发, 启动中洞桥水库电站建设。 整合原有水电站资源, 全力打造水电产业集群, 把水电做精, 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 到2015年, 发电量、 售电量均达到6亿元,能源工业实现产值27亿元。 三是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以 “农户万元增收工程” 实施为契机, 推广“公司+农户+基地 ”、 “资源+工业+产业 ” 模式 ,形成柑橘、 林菌、 魔芋、 林药等主打产业。 坚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将 “林畜、 林禽、 林菜、 林果、 林药” 特色林下经济发展与饲料加工、 沼气利用、 肥料生产等有机结合, 集约发展 “生态养殖园区”、 “生态种植园区”。 同时, 加快商标、 品牌发展战略, 借助科技, 做大做强特色品牌, 延长农业产业链,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四是打造旅游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 “朝阳工业”。 巫山充分挖掘旅游文化资源, 建设宁江半岛五星级酒店, 整体打造大昌古镇休闲度假旅游, 持续举办“巫山红叶节”, 加快小三峡生态旅游开发,不断扩张巫山旅游品牌。 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 以及相匹配的旅游市场和文化市场, 着力开发游客消费购买业, 以美食文化创意为灵魂, 加大消费市场培育力度, 全力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2020年上半年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泰山区认真落实市工业经济发展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区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区委《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确定的重点任务落地,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力实施工业兴区战略,大力培育和集聚区域发展新动能,全力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山东厚丰汽车散热器有限公司汽车冷却模块机器人冲压/焊接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获得省级第二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及项目。坚持项目导向,把产业发展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依托泰山信息科技“泰山office”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积极引领企业研发高端软件产品,构建自主可控高端软件,逐步实现关键领域、重点行业软件系统国产化。重重点培育思科赛德全国煤矿专用地震监测台网、融通电子基于数据驱动的智慧云校园服务平台、国际文化大数据(泰山)产业城,大通前沿精细化军事管理平台研发等项目,日常做好项目调度和服务,集聚要素资源,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以项目建设带动企业培植,重点做好信息科技智安园区监测预警应急一体化管控平台,山东海天智能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泰安泰山机电物资有限公司泰山智能制造供应链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的项目建设工作,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二、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产业
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坚持把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产业作为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环节,把握“创新驱动、跨界融合、示范引领、协同推进”四大原则,大力培育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业,引领全区产业转型升级。“泰山智造”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6月8日,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获工信部批复组建,这是我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又一标志性成果。康平纳集团筒子纱自动化染色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入选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其“筒子纱染色智能工厂”列入国家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海天智能荣获省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其“智能康复机器人产业化及医联体康复中心示范综合体项目”列入工信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普瑞特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制造车间等3个项目被列入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厚丰汽车散热器汽车冷却模块机器人冲压/焊接生产线技术改造等3个项目列入省级“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及项目。
三、新材料产业
鲁普耐特集团参与制定了国家标准 9 项;主持制定行业标准 22项,是绳网国家标准的编制单位,行业标准的主编单位。申报各类专利 300 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7 项,实用新型 39 项,2019 年申报发明专利 41 项。是行业内参与国家标和行业标准制定数量最多的单位,知识产权专利拥有最多的单位。鲁普耐特集团申请承担国家及地方级科研项目,解决新材料绳网在海洋工程、深远海养殖、航空航天、军事国防等领域的综合利用方面的难题,并深入绳网产业链上下游新材料的研究,开发新的生产技术工艺,并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并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相关文献、专利,增加企业的知识产权竞争力。
四、纺织服装产业。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全力打造科技型企业。岱银集团、康平纳集团已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和山东省院士专家工作站三大省级研发平台。致力于全产业链的新产品开发,打造核心竞争力。康平纳集团以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为技术基础,在康平纳本部建设年产2万吨标准化、可复制智能染色示范工厂,与传统染色相比,染色一次合格率由70%提高到98%以上,提高生产效率28%,节约用工80%;与《印染行业规范条件(2017版)》明确指标相比,吨纱节水70%、减少污水排放68%、综合能耗降低45%。被列入国家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中国制造2025》2017年度重大标志性项目、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荣获2018年中国工业大奖。岱银集团大力实施品牌创新,已拥有“岱银”和“雷诺”两个“山东省著名商标”,旗下的“岱银”牌棉纱、牛仔布、毛呢以及“雷诺”服装四个产品均凭借优异的品质,获得了“山东省名牌产品”称号。“雷诺”服饰荣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最具影响力商务休闲品牌”、“中国服装招标采购高端定制品牌”等殊荣,在各大中城市建立了100多家销售网点,并成为全国20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服装采购优秀供应商。“雷诺”服饰还在美国成立贸易公司进行自主品牌销信,品牌销售网络已覆盖美国、加拿大的20多个城市,已成为当前美国销量最大的中国自主服装品牌。康平纳集团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工业设计中心等国家省部级研发机构,先后承担完成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智能制造专项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80余项,荣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其中“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现拥有专利技术15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1项(其中,欧洲授权发明3项),参与制定国家、行业、企业标准30项。康平纳集团实现了筒子纱染色从手工机械化、单机自动化到全流程数字化、系统自动化的跨越,使我国成为世界首家突破全流程自动化染色技术并实现工程化应用的国家。发展智能化生产,推进服装纺织全球高级定制。
一、因地制宜,选点突破
*镇地处高亢山区,土瘠地薄,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小镇,多年来仍以传统耕作方式为主。农业要增效、农民要增收,特别是要实现富民目标,就必须走高效农业发展之路。发展食用菌对土地要求不高,市场前景广,投入产出比高,能够明显改变我镇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加快农民增收致富。
二、抓好试点,示范带动。
*镇按照“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帮助群众销,促进群众富”的思路,抓好试点,培育典型,示范带动,形成了争相发展食用菌的良好氛围。一是鼓励干部带头试点。通过召开动员会、走出去看、坐下来比等方式,发动11个村支部书记带头种植食用菌。从外地高薪聘请技术员,从建设菇棚、采购原料、生产指导到组织销售,提供一条龙服务,使试种户当年全部收回投资,第二年每棚赢利3万元左右,在全镇引起强烈反响。二是吸引大户自愿试点。镇财政拿出100余万元实施创业致富工程,鼓励各村种植大户、致富能手建设食用菌菇棚,并从资金、土地、技术等方面全方位扶持,目前全镇示范种植户已达100余户,成为发展食用菌的生力军。三是招引龙头规模试点。突出抓好农业招商,20*年成功引进徐州龙兴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设食用菌示范基地,引导企业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建设,全力打造景观基地、精品基地,一期建设菇棚360余栋,栽培面积30余万平方米,带动了整个产业快速壮大。
三、完善园区发展机制,扩大种植规模
*镇食用菌产业园采取政府扶持、利益引导、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政府扶持:新建标准菇棚政府每棚补助5000元,镇政府负责水、电、路三通,协调贷款2万元;利益引导:通过对群众算利益账,种植粮食作物亩均年收益600元,每棚食用菌年均收益2万元,种植食用菌的收益是种植粮食作物的30倍,通过对比调动群众种植积极性;制种公司负责制种,食用菌协会负责营销,基地负责统一流转土地、统一技术服务,农户负责生产,种植户对这种运作方式十分满意,有力推进了食用菌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同时,强化科技服务,镇政府专门成立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两名班子成员专职负责食用菌产业发展。农经中心工作人员全部入园办公,从外地高薪聘请技术员,各村分别选拔一名人员学习栽培技术,全程指导菇农生产。
四、合理规划,科学发展
*镇食用菌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区位条件,采取科学规划、预留空间、分期开发的原则分步实施。20*年一期投资3000万元,开发面积300亩,建设标准菇棚300栋,今年,通过统一土地流转,科学规划,沿京福高速公路连接线、引龙河两岸,食用菌二期、三期工程快速推进,新扩食用菌种植面积350亩,新建菇棚350栋。同时加大园区配套建设,投资200余万元,高标准修建园区道路,极大提高了食用菌产业园的承载能力。
五、拉长链条,产业经营
第一个,检验工业强区,首先要看领导是否真重视。只有领导真正重视工业经济,我们的工业经济发展才有良好的、扎实的基础。前段时间,跑了一些镇乡街道,大部分的党政主要领导抓工业经济有思路、有办法、有举措,但个别镇乡对怎样抓工业、要不要抓工业还有一些犹豫,还有一些短板,真正的举措并不多。区里实施的大项目很多,抽调人员也很多,西溪湿地抽调了人员,南湖项目抽调了人员,地铁项目也抽调了人员。接下来,城市化建设、西大门整治等一大批项目都要加紧推进。这些项目都是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工业摆在什么位置?我认为,工业是镇乡街道党政主要领导重中之重要抓的工作。余杭经济要强,关键是工业要强,工业上不强,余杭就不是一个经济强区,我们一定要弹响钢琴,弹出工业最强音。
第二个,检验工业强区,要看“块头”是不是真正大。余杭的工业经济总量在全省、全市是什么样一个位子?如果余杭工业的经济总量与增量在杭州的排名是三位以后,就不是一个工业强区。在全省十四个强县市里,是不是属于第一方阵,这也是评价、检验余杭是不是工业强区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三个,检验工业强区,要看结构是不是真优化。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的比例是不是朝着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的,如果仅仅依靠传统行业来支撑,那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工业强区。
第四个,检验工业强区,要看利税是不是真贡献。发展工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就业,另一方面是为了创造更多的税收,来改善民生,来加强城市建设。如果产值很大、总量很大,但税收,特别是地方财政收入贡献不大,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工业强区。
第五个,检验工业强区,要看投入是不是真持续。有没有稳定、持续的工业投入,也是判断余杭是不是工业强区的一个标准、一个重要指标。
余杭是不是一个工业强区,我们必须要用这5个方面的标准来判断、来检验、来总结。下面,我再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一季度工业经济的评价
刚才,区经发局施成华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业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一季度,全区工业经济总量增长平稳,规模工业产值增长24.1%,排在全省十四强县市之首;工业投入增长23%;工业结构逐步优化,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首次突破60%;工业能耗快速下降,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14.5%。这是值得肯定、值得可喜的方面。但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应该看到,我区工业投入的增长是建立在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的基础上的,限额以上工业投资总量并不高,只完成了全年计划的12.9%,只完成了时间进度要求的一半,差距很大,且增幅低于全市平均1.1个百分点。上个星期,杭州市召开工业兴市大会,作为杭州市的工业大区之一,我对两个方面感触很深。
第一个方面,杭州市对十三个县市区的工业经济进行了综合评价,余杭排在第三梯队。第一梯队,对全市工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是萧山区、上城区和富阳市,第二梯队,对全市工业作出显著贡献的是高新区、西湖区和临安市,余杭只列入到了第三梯队。评价体系主要看总量、看增幅、看投入、看高新技术产业。临安等市区都超过了余杭,值得我们很好地反思。这说明余杭工业经济质量,特别是技术改造投入有待于提高,要努力提高余杭在杭州市的综合排名。第二个方面,余杭的镇乡没有一个列入杭州市工业强镇行列。公布的10个工业强镇中,萧山区占5席,富阳占2席,江干、临安、桐庐各1席。一样的考核体系,萧山无论是综合排名,还是工业强镇,都是属于杭州市第一方阵,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目前,我们工业发展遇到的很多问题,例如土地供应减少、银根紧缩、人民币升值等等,这些问题余杭有,萧山有,富阳有,西湖有,大家多有,这些都是大环境,是共性问题。而且我们更应该看到,今年区里安排土地指标时,一半以上的用地指标都用于工业发展,临安、富阳在土地指标上并不比余杭多;再说资金问题,余杭是最好的金融环境区县市之一,贷款增长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应该深刻认识,余杭工业在杭州市未列入第一方阵,关键不在于土地紧张、资金紧张、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也不是我们今天要分析的重点。
二、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
今天会议是一个现场推进会、现场交流会。我们的镇乡街道在抓工业经济发展中,有很多好的办法、很多好的举措,刚才8个单位作了经验介绍,值得其它镇乡街道认真学习、借鉴。经我梳理了一下,主要有5个方面。
一是要有一种抢抓机遇发展工业的氛围。许多镇乡党政正职抢抓机遇发展工业的氛围非常浓厚。大家可以看看今年安排的工业用地指标,区里安排用地,是经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估、进入项目储备库后,再根据评分的高低来安排用地的,但塘栖的项目很多。塘栖镇是运河古镇,按理说深受“运河文化”等影响,“小富即安”的思想会更严重一些,但塘栖镇上上下下抢抓机遇发展工业的氛围非常浓厚,通过表彰企业,带企业家到外地考察学习,点燃了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这把火。像宝鼎等一些企业都在想方设法抢抓机遇,也有强烈的想发展、加快发展的意识。我认为,一个地方发展工业的氛围浓不浓,关键是看党政领导的意识强不强。如果企业家想发展、谋发展,就是一个良好的氛围,余杭镇的有些企业遇到了土地瓶颈制约,自己想办法收购企业、兼并企业,甚至以高价收购,拓展企业发展空间。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二是要有一双熟悉经济、识别项目的慧眼。全区要安排用地的项目很多,关键是各镇乡街道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要有识别项目好与坏、优与劣的慧眼。余杭引进了一批好项目,但教训也很多,有些项目以高新技术产业名义圈地,甚至几年不动。去年我们为什么会排出167个盘活存量项目,就是说明了项目存在质量问题。好的项目对土地资源都是精打细算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很高。能否有一双识别项目的慧眼,关键是要熟悉经济,要看项目的成长性与前景。余杭引进好项目的例子有很多,例如运河镇的西湖汽车零部件项目、余杭镇的钱江压缩机项目、瓶窑镇的益利素勒项目、鼎胜铝业项目等等。
三是要有一些齐心协力、克难攻坚的举措。项目要落地,无论是征地拆迁,还是盘活存量,都需要有坚强的决心,要有有力的举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天参观的鼎盛铝业项目,当时没有足够的土地供给这个项目,需要把原有的11个小项目、200多亩土地整合出来,才能使项目落地,该镇党委、政府花了很大的力气,在短时间内清理好“旧帐”、安置好企业,确保了该项目的有序推进。崇贤、仁和等镇乡,在征地拆迁、盘活存量等难点工作上,也都有一些克难攻坚的举措。
四是要有一颗集约用地、盘活存量的决心。今年一季度工业经济开局平稳,与我们去年抓项目推进工作、盘活存量工作紧密相关,镇乡街道在项目推进、盘活存量过程中抓集约利用土地上有很多经验、很多办法。仁和镇每个月对项目进行一次督查,对项目进行录像,给投资业主看,然后重新签订项目推进承诺书,起到了很好效果。有一个项目,通过督查了解后,原有的100多亩土地用不完,沟通协调后,仁和镇又划出一部分土地,安排了项目,土地利用效率大大提高。闲林镇实施的零土地招商、零土地技改,也是集约利用土地的一种有效方法。
五是要有一套腾笼换鸟、科学发展的思路。余杭工业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需要好的发展思路。去年,崇贤关停了30家企业,今年还要关停22家,这就需要想办法加快腾笼换鸟。崇贤在实施腾笼换鸟的过程中,新引进项目也缴纳了保证金,实行倒逼机制,倒逼企业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加快产出,然后根据项目建成投产后的效益,返还保证金,确保项目投产达效,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举措。
三、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1.一些特定镇乡街道是否需要发展工业?在这个问题上,部分镇乡街道还有疑虑。良渚的定位是商贸大镇,是否需要发展工业?南苑、星桥等街道是否需要发展工业?我认为,在近期内,这些镇乡街道都应该有限度地发展工业,良渚的工业布局虽然“小、散、乱”,但工业解决了良渚3万多人的就业,如果在良渚100多平方公里之内,不再发展工业,就有问题,只要不是在遗址保护区内,3、5年内良渚肯定还要发展工业。街道也难以一下子抛弃工业的发展,如星桥、南苑也需有限度地发展工业(包括乔司)。南苑、乔司应该发展都市型工业,培育发展好服装等特色产业。今后西部四镇工业向瓶窑集中是一个大方向。镇乡街道要不要发展工业,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余杭工业发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期?杭州市把目前工业经济发展定位在“平台期”和“调整期”,这对余杭并不一定适用。我认为,目前余杭工业经济发展处在“三个期”上。一是机遇期。杭州市整个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的定位是“一城七中心”,余杭属于先进制造业中心之一。余杭的区位优势明显,距离主城区最近,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首选地段。主城区企业搬迁,余杭也是首当其冲。二是加速期。前几年的工业投入,将在这几年逐步产出,现在余杭还处在工业加速发展的时期。三是转型期。余杭工业要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3.今后余杭工业到底要引进什么样的项目?余杭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是不是就不需要传统优势产业项目了。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引进的项目应该三者都有,但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要占多数。
4.余杭工业与萧山有哪些不同的方面?余杭的工业与萧山的工业有很多不同之处。一是余杭以中小企业为主,余杭的大企业屈指可数。二是余杭工业以环境友好为主。余杭的环境,不允许发展高能耗、高污染的化工产业,但萧山的环境容量较大。三是余杭以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为主。四是余杭空间布局是“三区多特”为主。工业发展空间主要依托余杭经济开发区、仁和新型装备制造业基地和余杭组团创新基地“三个区”,并建设多个特色工业功能区。
四、下一步工业经济工作的要求
1.抓龙头。余杭经济开发区、重点镇乡、大企业要加快发展,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为实现“三高三倍增”多作贡献。
2.抓提升。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重点是要尽快推进仁和新型装备制造业基地、余杭组团创新基地的建设。
3.抓存量。今年,有124个已供未动项目,涉及用地3185亩土地列入到各镇乡街道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各镇乡街道要继续抓好盘活存量工作,确保抓出成效。对投入产出强度不高、贡献率小的企业,要想方设法,加快腾笼换鸟。
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把“选商选资、引人引智”作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主抓手,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工业倍增三年行动计划。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各县各地区招商引资发言材料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各县各地区招商引资发言材料一
浮梁县委县政府郑重表态,坚决落实好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把“选商选资、引人引智”作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主抓手,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工业倍增三年行动计划。
一是坚持把“两山”理论作为定海神针,持之以恒发展绿工业、新产业。按照刘锋书记提出的“在浮梁产业园区绣出花来”的工作要求,在三龙产业园主抓生物陶瓷、绿色建卫陶瓷、数智陶瓷、绿色食品;在洪源一区主抓智能制造、新能源、商贸物流;在湘湖二区主抓电子陶瓷、电子信息;在寿安三区主抓矿产品绿色产业链。
二是坚持园区建设与产业运营并重,千方百计拓展承载力、集聚力。成立产业园管委会和产业发展集团,采取“管委会+平台”的运行模式,全面加快园区建设,构建产业运营智联平台。抓住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契机,新增3平方公里,千方百计实现园区物理空间倍增、运营活力倍增。
三是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同向,多措并举优化产业链、供应链。要激活存量育龙头。全力服务好乐华公司1000万套水龙头、300万套花洒技改项目,有力保障好金绿能公司年产50万立方米新材料生产线项目,精心扶持好景华、景龙特陶强强联合。要引进增量抓两头。主动对接省军工集团,加大对原740厂区的技改投入,壮大景光电子公司在电真空领域的研发实力,打造基于电子陶瓷的电真空产业集聚区;积极引进杭州爱光医疗器械公司,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生物陶瓷产业园。要关注变量盯苗头。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打造新材料新技术孵化器;设立通用航空物流大数据产业发展基金,抢占先机形成通用航空物流快运管理总部;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补链延链强链,打造数字茶瓷科创产业园。
四是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真心实意让企业引得进、落得下、留得住、过得好。开放就是景德镇的基因,就是千年古县浮梁曾经辉煌的秘诀。我们将立志传承下去,一方面大胆走出去,另一方面真心请进来。充分发挥好高层次人才的导流引智作用,让一个领军人物带动一批项目、引领一个产业。直面营商环境与一流标准差距大的现实问题,安商护商亲商聚商育商,打造“浮梁妈妈”营商品牌。
各县各地区招商引资发言材料二
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今天的大会,立意很高、用意很深、意义重大。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我们在深知任重道远,深感愧疚不安的同时,更加深刻认识到,必须抢抓机遇,全力以赴地完成好市委市政府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一,态度必须坚决。重点是坚决主动、准确地领会市委市政府有关产业发展的战略意图;坚决迅速、全面地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及已明确的各项工作任务;坚决广泛而深层地把高新区全体干部职工思想、理念、方法步骤与标准质量,统一到市委市政府要求上来。确保思想集中任务明确,主动作为挂图作战,表里如一持之以恒。
第二,工作务求实效。三年倍增工作和招商引资工作,任务非常具体而又艰巨。为此,在实现“三年倍增”上,我们将扎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十分注重已有存量企业的转型升级,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兑现优惠政策,助推企业增资扩建、扩产满产。二是十分注重优质增量的快速导入。在巩固航空、医药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立足高新区“创新驱动、高质发展”的根本性、内含式要求,围绕高科技、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环保科技等重点,招大引强,努力培植新的主导产业。
在全力推进招商引资方面,将进一步依靠、借助“景德镇”这个金字招牌,把握国家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勤于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勇于对接大院大所,敢到沿海一线城市“挖人抢项目”;善于运用资本、基金等多种金融工具;精于利用基金合伙人、知名券商、学科带头人、科研团队进行招商引企。
第三,坚持内外并修。我们将倍加注重抓好营商环境建设,着力强化对企业的高质量、全面,巩固已有企业,扶优扶强、扶出成效;倍加重视与兄弟县区的市场化合作,创新利益分配机制,积极推进扩区强区,破解招商引资中的“产地瓶颈”;倍加珍惜与各平台公司、金融机构的合作,妥善化解金融、资本、资金与资源等矛盾;倍加珍视市直各有关部门给予的关照与便利,继续争取更多更高质量的理解、支持与帮助。同时,把“党史学习教育”“巩固双创成果”“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统一落脚在做好具体项目建设和产业招商工作当中。
各县各地区招商引资发言材料三
今天,企业家们披绶带、戴红花坐在会场正中前排,这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释放了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的强烈信号,吹响了大抓工业、大抓产业的“冲锋号”,树立了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兴市”的鲜明导向.这对我市经济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对全市工业战线来说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我们将立即行动、迅速落实、干出成效,确保工业倍增开好局、起好步。
一、紧盯目标加油干。工业倍增三年行动,年年都有明确目标。我们将紧盯“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突破三千亿,打造陶瓷、精细化工和医药两个千亿产业,建好高新区千亿园区,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92户,新增‘5020’项目65个、标准厂房300万平方米”的总目标,以及今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5%,规上工业营业收入1085亿元,净增规上工业企业50户,新增‘5020’项目21个、标准厂房90万平方米”的目标,铆足干劲,不懈奋斗,努力推动工业倍增目标早日实现。
二、强化调度勇争先。一是健全工业发展考核评价机制,围绕总量倍增、发展后劲等16个指标,通过对各县(市、区)、园区进行每季一排名、年终一评价,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二是完善工业倍增行动推进暨工业经济调度机制,加大重点县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跟踪监测,确保工业固投、工业技改投资增速继续在全省保持领先优势,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争先进位,坚决甩掉落后的帽子。
今天这次全市工业经济会议,是市委、市政府继全市经济会议工作会议以后,召开的关于加快滕州工业经济发展的又一次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关于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和枣庄市经贸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3年我市工业经济工作情况,表彰在2003年工业经济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企业和个人;围绕加快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全面安排部署2004年工业经济发展的任务和措施。一会,牛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根据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2003年工业经济工作的主要情况
2003年是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不平凡的一年,是全市工业经济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围绕年初确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突出抓好企业改革、项目建设、资产重组、招商引资、结构调整、社会稳定等重点工作,克服“非典”等诸多不利因素,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工业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扭亏增盈效果显著。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130.54亿元,同比增长80.2%;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34.93亿元,同比增长59.7%;实现利税18.43亿元,同比增长130.54%;实现利润10.06亿元,同比增长159.6%;亏损企业亏损额971万元,同比降低了53.1%。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
——市场份额逐步稳定,产销衔接进一步增强,主要工业产品产销两旺。全市重点监控的24种主要工业产品,有22中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全市工业产品产销率97.85%,比上年提高了0.44个百分点。
——投入力度明显加大,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5.18亿元,增长65.7%;全市重点项目投资过千万元的107个,投资额达到31.85亿元;项目投资过亿元的35个,投资额达到23.95亿元。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工业产品出口持续增长。2003年引进各类项目542个,合同利用外资84.8亿元,增长57.6%,实力利用市外资金40.6亿元,增长50.9%;实际利用外资4850万美元,增长287%。工业产品出口2651美元,同比增长52.8%。
2003年的工业经济工作上突出体现了如下特点:
1、企业改革和资产重组取得重大突破。一是积极稳妥的推进企业破产工作,按照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积极扶持龙头骨干企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的步伐,特别是对扭亏无望,资不抵债的困难企业坚决依法实施破产。全年新实施破产案件 家,完成了26家企业破产终结任务,盘活企业资产28.7亿元。二是加大资产重组力度,用新的思维来审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打破人员安置的瓶颈制度,出台了更加优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有实力的外地企业来参与我市资产重组工作。平板玻璃厂、焦化厂、标件厂等重点企业资产重组取得突破进展,企业资产重组以后焕发了生机,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拉动了我市的经济发展。
2、招商引资力度加大,经济发展的外向度进一步提高。2003年市委市政府坚持发挥招商引资的龙头带动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市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成功地在上海、深圳、厦门、西安、宁波、温州、绍兴、台州及日本、韩国等地举办了的合资合作项目洽谈会、招商推介会,积极参加了第四届枣洽会。在全年引进各类项目、合同利用市外资金、实际利用市外资金、实际利用外资方面均有大幅度提高,使一大批有实力的外地企业落户滕州。积极推进外经外贸工作,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关于鼓励产品出口创汇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在搞好出口的同时,重点扶持鲁南牧工商等企业开展自营出口,特别是春季全国播发流行性“非典”的情况下,广大企业克服重重困难,度过了个个难关,全市出口创汇有了大幅度提高。全市工业产品出口创汇额达到2651万美元,有效拉动了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3、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经济发展的后劲不断增强。2003年全市深入开展了“重点项目建设年”活动,强化“抓经济就是抓项目,各级领导集中精力抓大项目”的观念。加快重点项目的引进、实施和建设进度。全年开工建设投资过千万的项目107项,完成年度投资28.7亿元,其中过亿元的重点项目24个,已经开工建设的有20个。投资10.2亿元的新源热电一期工程已经投入运行,投资27.5亿元的二期工程项目已于2003年10月份奠基开工。装机容量2×60万千瓦的山国电滕州发电厂项目,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项目调研评估,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倍受全市关注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全面恢复建设,到目前,第一条生产线已竣工,近期将点火生产。二期项目也于去年11月奠基,预计今年7月即将竣工投产,项目全部完成后,总投资将超过4亿元,形成日产1200吨玻璃的能力。利税规模过亿元的盈泰食品城、盛隆机焦、腾达标件、亿源热电等一批大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快;锦丘煤矿、东大煤矿的建设也十分顺利,去年底均实现了两井到底的目标,年内可形成简易生产能力。同时投资规模较大的瑞达焦化、世纪通泰机焦、姚庄电厂二期、大宗热电扩建、滕州机床厂数控机床、复兴金属等项目也先后开工建设,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日益显现。
4、民营经济增势强劲,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亮点。通过落实政策措施,加大帮扶力度,深入开展民营经济发展大竞赛活动,促进了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益康集团、大地机床、华能线缆等一批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一支骨干力量。2003年,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06亿元,增长55%;实现利税7亿元,增长32%;新发展民营企业850家,增长160%,民营企业总数达到2434家;为我市的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积极推广高新技术,深入开展“百项技改”、“百项创新”活动。通过推广使用高新技术和开展“双百”活动,引导企业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设备的更新与技术改造,加速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种类,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企业竞争力,极大的推动了我市的经济发展。2003年实施过百万元的技改项目242个,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8亿元。同比增长28%,累计竣工193个,新增销售收入26亿元,利税6亿元。2003年全市共研制、开发新产品 项,其中 填补国内空白,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实施科技开发,我市的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的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深入开展“加快工业发展年活动”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全市工业战线上的干部职工敢于创新、扎实苦干、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向受表彰的先进企业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奋斗在工业战线上的全体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向关心支持我市工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最崇高敬意!
过去了的一年,我市工业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应该看到,我市的工业经济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工业结构依然是资源型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相对薄弱;煤炭、建材行业的资源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我市的企业规模较小,大企业、骨干企业较少,缺乏名优产品品牌,资源配置也不尽合理。三是一些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展速度不快,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形势。四是安全生产存在薄弱环节,多数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个别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五是就业压力较大。由于我市人口较多,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较大。
二、2004年工业经济目标和重点
2004年是我市抢抓机遇,跨越发展,提前完成“十五”计划的关键年。展望2004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总体上比较乐观。去年世界经济进入了复苏阶段,今年世界经济将保持逐步回升的态势,整体形式上可能好于去年。从国内形势来看,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将对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我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我省的先进地区都在抓紧机遇争取经济大发展。从我市经济发展来看,近几年来我市不断调整经济工作思路,总结经济发展的经验,深化企业改革,强力推动招商引资,狠抓大项目建设,不断优化经济环境,使我市工业经济走上加速发展的轨道。做好今年的工业经济工作,对于加快我市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意义非常重大。根据我市经济工作会议确立的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继续坚持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膨胀总量、提高质量、加快发展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立足现有基础,突出产业重点,实施项目带动,强化招商引资,优化运行机制,推进资产重组,调整产权结构,提升安全生产,促进全市经济高速度、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整体思路,我市制定的2004全市工业经济的总体目标是:
工业增加值:完成43.7亿元,增长30.2%,力争完成45.4亿元,增长35.4%。产品销售收入:完成 166.4 亿元 ,增长30 % ; 力争完成172.8 亿元 , 增长35.5%。利税:实现21.7亿元 ,增长29.1% ;力争实现22.7亿元,增长35.1%。利润:实现11.9亿元,增长28.8% ;力争完成12.4亿元,增长34.5%。
技术改造及固定资产投资:实施投资过百万元的技改新上项目150个,完成总投资30亿元,其中技改投资15亿元。抓好100个技术创新项目,培育枣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建立产学研基地2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0%。规模以上企业新增45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20家,过5000万元的企业达到48家。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4320万美元,同比增长80%,力争完成5000万美元,其中出口4200万美元,同比增长100%,力争完成4600万美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确保完成7755万美元,同比增长65%,力争完成9400万美元;完成海外营业额300万美元,同比增长15%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切实抓好以下七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加大工业投入,突出抓好重点项目的建设。对2003年开工和结转续建的大项目要强化调度,搞好跟踪服务,加强协调,确保超额按时完成投资计划。加快新源电厂二期工程、盛隆机焦、世纪通泰机焦、瑞达焦化、盈泰食品城三四期工程,金州玻璃一二期工程、腾达标件二三期工程、锦丘煤矿、东大煤矿、益康药业迁址扩建、滕州卷烟厂迁址扩建等大项目的建设。积极支持兖矿联工发气化炉和醋酸项目,兖矿鲁化20平方公里煤化工基地,鲁水5000吨水泥熟料技改等项目建设。各镇(街)要对确定的重点项目进行重点调度,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另外,要尽快组织筛选落实今年的重点项目计划,搞好项目储备;重点搞好“双高一优”技改、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的工作,运用市场化方式进行多元化筹资,加大工业投入,为全市的经济提供持续动力。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全市工业经济工作的龙头。完善考核奖惩机制,严格落实责任制,进一步调动各级各部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立足于我市的优势,搞好煤炭深加工、机电、建材、化工、食品、医药、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的产业链招商。盯住重点项目和重点客商,主动靠上去做工作,努力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建设率。
(三)积极鼓励和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培育工业经济新亮点。民营经济是全省重点发展的亮点,也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对于民营经济要进一步放手发展,真正消除一切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废除一切限制发展的歧视性政策,清除一切落后的管理手段和行为,真正做到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上放手、放开,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开拓民营经济发展空间。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收购、租赁等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让更多的国有资产从竞争性领域中逐步退出,让位于民营经济;大大提高民营经济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对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职工就业型民营企业,在投资、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对外贸易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动一批主业突出、管理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优势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四)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推动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要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升传统行业技术水平。技术是企业竞争之本,没有现代化的高新技术,就不可能有强大的竞争力。根据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较少,设备工艺技术落后的实际,必须深入开展“百项技改”、“百项创新”活动,加快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企业,巩固传统企业的优势,提升传统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着眼优势领域,瞄准前沿科技,选择与我市现有资源和企业有关联的新材料、医药、数控机床等高新技术项目为发展方向,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路子;并不断抓好这些企业的科研中心的建设,使企业能够不断创新,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尽快形成产业优势。
2、要深入抓好工业结构调整工作。遵循工业发展和市场经济规律,把调整的重点放在解决市场制约、技术瓶颈和市场竞争力上。在组织结构上,选择一批有相当规模、有优势产品、有技术实力、有经济效益和市场空间、在行业中有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的企业和企业集团进行中长期重点规划和集中扶持。鼓励优势企业通过收购、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组建以产权关系为纽带,具有一定规模、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的跨地区、跨部门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今年调整工作的重点是培植和组建以荆河水泥、凤凰水泥及部分水泥添加剂企业为依托的水泥集团;以郭庄矿业、金达煤炭、汇金热电、力源煤炭等企业为核心的煤电集团;探讨发展以兖矿鲁化、盛隆机焦、瑞达机焦、信诚化工为依托的煤化工集团。完善大宗集团、益康集团的内部管理体制。
在产业结构上,要立足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以锦丘、东大、金达等煤矿企业为依托,组建煤炭集团,尽快形成400万吨的生产能力。以新源热电为依托,抓好新源二期工程建设和山国电滕州发电厂争取工作,尽快使煤电业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同时抓好产业链的上下延伸工作,做好煤炭深加工;依托盛隆机焦、瑞达焦化、世纪通泰机焦等企业,大力做好煤焦化产业,使煤炭这一资源型产品的附加值不断增加。在行业结构上,尽快组建行业协会,强化行业管理,开展行业自律,搞好行业规划,完善社会分工,整合资源,形成整体竞争优势。以各行办牵头,按行业分类和特点,探讨行业协会的运行办法,建立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走企业共同发展的路子。
3、加大治理工业污染,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新思路。以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为契机,积极实施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加大结构性污染治理力度,重点抓好造纸、酿造、水泥、热电等行业的污染控制,建立重点污染源的监控工作。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强力实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热电企业全面实施脱硫工程。水泥行业全面推广先进的旋窑生产工艺,有效控制粉尘污染。新建企业不经环保评估的,一律视为违法建设,坚决予以查处;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五小”企业,坚决予以关停。必须坚持用市场经济手段优化配置资源,加快发展低消耗、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企业和产业。搞好上下游产品的配套,不断延伸产业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以煤炭、建材等资源型企业为重点,合理设计产业链,降低产品能耗、物耗,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我市煤矸石资源丰富,热电企业较多的特点,积极推动以粉煤灰为原料的建材行业的发展,减少建材行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破坏,全面提升产业优势,显著提高社会效益。
(五)继续深化企业改革,不断创新企业发展机制。坚持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并举,以改革促管理,以管理巩固改革的原则。加强指导和服务,抓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衔接,搞好国有资本运营,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国有控股企业依照《公司法》进行规范运作,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引外资、吸民资,调整股权结构,实现国有股权减持或全部退出。在全市深入开展“百强企业”竞赛活动,引导企业以现代物流管理、现场管理、创建学习型企业和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吸引借鉴先进企业经验,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对现有管理流程进行有效整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六)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经济合作水平。针对我市经济外向度较低,大多数企业、镇(街)出口空白,30%的获权企业出口无实绩、加工贸易比重偏低的实际,围绕培植和壮大出口企业,在全市深入开展出口上台阶活动,全年增加自营进出口企业30家;消灭出口空白镇(街)和获权无实绩企业。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商业企业、生产企业和贸易公司到境外设立分销市场和投资设厂,带动我市境外营销网络的建立和出口市场的扩大。进一步加强对拥有外经合作签约权企业的业务指导,积极组织具备条件的企业申报外经合作签约权,壮大外经企业队伍。加强外派劳务人员的专业技能、语言和涉外知识培训,为扩大劳务输出储备高素质的劳务人员,打造滕州的劳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