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药行业市场背景

医药行业市场背景

时间:2023-07-18 17:24: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药行业市场背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药行业市场背景

第1篇

十二五期间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是医药产业所处的中期背景,主要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经济增长方向从出口拉动向内需推动转变、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向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其次,新兴产业的发展将逐渐替代传统产业成为我国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最后,三大产业间以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间的再平衡发展。在“十二五”规划的大背景下,生物医药将成为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四个支柱产业之一。

医药行业兼具“内需”和“新兴”两大关键词。

从全球医药行业增速比较来看:国内药品市场在过去几年基本保持20%以上的增速,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较发达国家5-10%的增速更具活力。IMS对我国药品市场未来5年的成长空间给出了乐观预计,20%以上的增速可以持续到2014年。

从卫生总费用来看,2009年达到17204亿元,同比增长18.4%,2009年卫生费用占GDP的比重达到5.13%,发达国家平均在11%左右。政府支出占卫生总支出的比重也逐年增加,预计未来政府支出的增速仍然会快于个人支出和社会支出部分,这将对医药行业的需求增长构成长期利好。

看好受益于高端专科药的需求确认、资源整合继续上演以及产业升级进化的优秀企业。

行业增长确定

人口老龄化及生活习惯改变推动发病率提升,全民医保及收入提升驱动就诊率提升,预计未来5年医药市场复合增长20%以上。考虑2011年30%左右利润增长,预测2011年PE33倍,建议从行业整合,创新,渠道&品牌、国际化及消费升级方向精选个股。

预计医药市场未来5年复合增长约20%

医药市场,我们判断,医院终端仍将维持较高速度,OTC增速将较为稳定,OTC终端正在寻求新的盈利模式,第三终端将是医改改变游戏规则的第一步,我们判断,2011年将是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发生变化的第一年,很可能是基本药物放量的拐点,我们看好拥有基本药物独家品种的上市公司,我们看好弹性最大的品种千金药业。医药行业数据,我们预计2011年收入、利润同比增长25%,30%,上市公司增速略快于行业整体。

板块估值合理,但个股机会较多,维持行业“推荐”评级:当前2010年预测PE44倍,考虑明年30%左右利润增长,对应2011年预测PE33倍,估值已然合理,但当前行业正处于集中化与差异化的裂变期,个股机会较多,维持行业“推荐”评级,建议从行业整合、差异化(创新、渠道&品牌、国际化)及消费升级方向精选个股,未来2-3年千亿市值旗舰公司值得期待。

商业并购如火如茶,工业整合初露端倪

国内医药行业市场集中度低,目前优势企业整合资本充足,加之国家鼓励“大流通、大生产”的政策导向,我们认为国内医药行业大整合时代已经开启。

药物创新加速推进

创新是医药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产业积累到一定阶段,部分企业逐步从仿创向创新过渡,未来几年有望出现具有国际专利的创新药物,我们认为国内药物创新正处于加速推进阶段。

渠道变革与品牌构建并重传统OTC企业单纯注重品牌形象塑造面临发展瓶颈,东阿阿胶控制营销的成功在业内具有标志意义,搭建适当可控的分销体系成为企业营销改革的重中之重,具有产品力的企业将最终胜出。

国际化终成正果

国内药企从生产成本优势到具备一定技术积累,在全球化体系中,从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出口升级到订单生产及制剂出口,在产业价值链中赚取更高利润。

具有消费属性的药品市场空间广阔

生活水平及保健意识的提升,养生需求应运而生,而具有药物成份的消费品也易赢得消费者好感,能够向消费领域延伸的企业市场空间广阔。

分享细分龙头医药股成长

医药经济“健康”运行,未来10年产业集中度将加速提升。药品市场近三年增速明显高于以前年份,2010年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双双创下近10年来的最高盈利水平。未来3-5年伴随医疗资源下沉,“全民医保”提前实现,基药自2011年起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行业增速有望继续保持20-25%快速增长。

美国制药工业历经50多年时间数量减少近70%,医药商业在2010年内CR3集中度提高至95%。中国新医改大背景,恰遇中国经济结构从重工业向大消费转型,医药行业迎来黄金十年发展期,“产业升级+政策驱动“有望促使中国医药工业数量减少50%,医药商业CR3集中度提升至60%以上。

穿越阳光风暴,分享细分龙头成长。三轮驱动细分领域龙头公司高成长:分享行业高增速+占领被淘汰者市场份额+外延扩张,是中长期攻守兼备,长线是金的稀缺投资品种,有望持续享受高估值和高配送,演绎“螺旋式”上升走势。扰动因素则主要来自“阳光风暴”―预计2011年迎来一波较密集政策出台期。着眼长远,每一次大跌,都是增持优质细分龙头股的良机。

2010年完美演绎进攻行情,2011年1季度估值水平有压力。2010年医药指数以38%的绝对收益和49%的相对收益(相对沪深300),列所有行业第一。国信重点公司11PE均值超过35X,相对沪深300溢价183%,创历史新高。年末估值水平已部分反应2011年增长预期,使得2011年一季度估值水平上行存有压力,需时消化,积蓄量能后二季度有望展开进攻。

并购扩张和产业链延伸化解高估值风险

医药板块“黄金十年”第一年开局良好。在经历了6月份的快速调整之后,医药板块在2010年下半年呈现了单边上扬的局面,医药指数迭创新高。我们认为在传统产业发展放缓和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医药产业由于其确定的高增长性,医药板块整体在2011年仍有望跑赢大盘,其中的结构性机会更将层出不穷。

生物产业在2010年被列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同时还被提升到了国家支柱产业的高度,生物医药产业有望获得政策上更多的支持。在2011年,医药产业有望在政策,需求和资金三驾马车的拉动下,仍将较快发展。

第2篇

关键词:医药流通行业;价值链模型;医药物流

一、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药品流通行业经历了从计划控制到市场经营的逐步发展,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驶入快车道,整个制药行业生产年均增长17.7%,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年均增长速度4.4个百分点,同时也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中主要制药国家近30年来的平均发展速度年递增13.8%的水平,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

医药流通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而作为医药流通企业在市场兼并整合的大潮中如何明确自身定位以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已经成为其发展的主要问题。

现有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来分析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问题,而从医药行业层面的分析相对比较少,本文正是基于医药行业价值链的分析,来给出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二、 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现状

1. 市场化机制还不够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药品不同于一般商品,药品是关乎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在我国,药品一直以来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1984年,政府开始取消统购统销、按级调拨的规定;1999年,医改方案开始实施,正式加快市场化建设步伐;2009年,新医改正式推出,旨在加快行业集中,完善市场机制。

由于市场化机制的不完善,地方政府对于本地的医药企业实行地方保护政策,医药企业往往带有很浓的地方色彩。由于区域壁垒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医药流通行业的做强做大。此外,我国医药分业制度尚未确立,医院在医药流通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药品的正常定价以及医药市场化建设都有着很大的冲击。

医药流通行业对应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是医药行业的主要规范性文件。GSP虽然对于医药流通行业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由于其门槛相对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行业现状。

2. 企业规模小数量多,行业集中度低。由于行业准入门槛较低,我国医药流通行业一直处于企业规模小数量多,行业集中度低的情况。截止2009年5月,我国通过GSP认证的医药流通企业就有1.31万家,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其中中小企业占了80%以上。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销售额过千亿的医药流通企业,只有3家超过200亿规模,分别是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和九州通,2010年的分销规模分别为692亿元,291亿元和212亿元。2009年,我国前三家医药流通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整个行业的20%左右。而在成熟市场,医药行业的集中度相当高,例如美国前三大医药流通企业占整个行业的市场份额为96%、日本则是75%,欧洲国家略低为64%,可见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的很大的差距。

3. 企业盈利水平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高。我国医药流通行业总体上呈现出流通成本高,利润率普遍偏低的特点。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毛利率,费用率和利润率指标分别约为8.2%、7.0%~7.6%、0.6%~1.2%,美国和日本医药流通企业这三项指标约为2.5%~4.0%、1.0%~1.5%、1.5%~2.5%和2.0%~3.0%、1.0%~1.5%、1.0%~1.5%。企业盈利水平偏低,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医药物流水平比较低,运输、仓储等手段依旧比较传统,运行效率较低,造成行业的运营成本比较高;另一方面是我国药品的销售渠道比较复杂,分销环节过多,导致市场营销的成本比较高;此外,由于整体医药流通行业尚不规范,业内同质化竞争严重,也导致了整体的利润率不高。

医药流通企业的盈利水平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服务水平的提高和竞争力水平的提升,从而导致行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不高。

4. 企业核心竞争力缺失,同质化现象严重。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点,由于地域壁垒的存在,弱化了企业建立自身品牌,提高服务质量的意识,最终导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缺少,同质化现象严重,而同质化严重的结果,往往直接表现为同业之间的价格竞争。随着行业集中度的逐步提升,市场兼并重组的不断加快,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逐渐面临生存危机。除了几家大型的全国性和区域性医药流通企业外,大部分企业的核心业务为传统的药品批发,服务对象也局限与当地的医院和药店,规模小,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而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低下,将导致其在新一轮的竞争中面临淘汰的危险。

三、 医药行业价值链模型分析

价值链的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最初的价值链模型被应用于企业内部,分析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价值的传递。按照迈克尔·波特的逻辑,每个企业都处在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一个企业要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其内部价值链,而且还取决于在一个更大的价值系统(即行业价值链)中,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同其供应商、销售商以及顾客价值链之间的联接。企业间的这种价值链关系,对应于波特的价值链定义,在产业链中、在企业竞争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仅从价值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称之为行业价值链。

医药行业价值链一般由医药原材料供应商、医药生产商、医药流通企业、医院或零售药店和顾客等共同组成。医药流通企业在医药行业价值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医药行业价值链为基础的医药行业价值链模型如图1所示。

从医药行业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整体目标是追求整个行业的边际利润,也即行业价值链整体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而不再是单独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或竞争能力。在医药行业价值链中,医药生产企业、医药流通企业和医院或零售药店相对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医药原材料供应商主要是为医药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而顾客则更多的是产品和价格的接受者。

(1)医药生产企业。我国医药行业一直保持着一个较为高速的发展势头,2010年医药制造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从2001年的2 040亿元到2010年的11 741亿元,增长了近5倍,平均年增长率为20%以上。伴随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新医改,医药行业将继续不断增长。在价值链中,医药生产企业相对于其他节点企业,有着较高的议价能力。

(2)医药流通企业。医药流通企业是连接医药行业价值链上下游的关键节点,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对于医药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对上游的药品来源渠道管理和对于下游的营销网络控制是医药流通企业的核心业务体现。随着我国医改的不断深入,医药流通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3)医院或零售药店。早在21世纪初,我国便开始实行医药分业试点,2009年3月出台的新医改中也明确提出“医药分开”,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医药分业体制改革尚未真正全面启动。医院药店仍是我国重要的药品直接销售渠道。随着国家对于药品管制的放开,医药零售行业的利润较高,医药零售行业在前期发展迅猛。然而,随着新医改的逐步推进,医药零售也面临着洗牌,整体利润率趋于合理,服务水平也将进一步得到提高。零售药店也已成为医药供应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医药行业价值链模型的主体即为医药行业价值链的各个组成部分,此外医药市场规范机制、技术研究与开发、医药物流服务和医药人力资源管理等作为医药行业价值链的保障措施对于医药行业的边际利润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医药市场规范机制。医药市场规范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对于行业的规范,主要体现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国家对于行业的引导;另一方面是医药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对于行业的自治和管理。

(2)技术研究与开发。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技术研究与开发是行业竞争力的最直接来源。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的应用,将有效的提高行业的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

(3)医药物流服务。药品的保存和运输相比于一般商品有着更高的要求,医药物流服务,特别是第三方医药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将大大加快医药流通行业的运作能力,对于医药流通行业以及医药行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4)人力资源管理。医药行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往往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医药知识背景,这也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挑战。

四、 我国医药流通行业转型对策

1. 向前整合,加强营销渠道建设。控制营销渠道对于医药流通企业来说,能够提升其与医药生产企业的议价能力,从而提高其在行业中的竞争能力。向前整合,即向医药行业价值链的下游延伸,加强对于零售终端的控制。我国的医药零售终端主要分为零售药店和医药两个部分。针对零售药店,可以采用战略合作、参股或者并购的方式,加强与其联系。例如九州通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加快发展自己的药品零售连锁体系,2011年6月九州通完成了收购河南杏林大药房有限公司,收购后公司间接控股90%。另一方面,医药流通企业应该积极开展医院药房托管等业务,巩固医院医药销售市场份额,覆盖更多的医院、诊所和卫生院等。总之,医药流通企业、通过控制更多的药品销售终端,既可以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又可以获得对上游供应商更大的话语权。

2. 向后整合,通过委托加工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向后整合指的是向医药行业价值链的上游进行延伸,而委托加工是指医药流通企业委托医药生产企业为其生产,从而发展自有品牌。委托加工有利于医药流通企业的自身品牌建设,提高其知名度,同时推出自有品牌的药品还将进一步提升其盈利能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以上海医药和南京医药为例,上海医药和南京医药都通过与医药生产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或者依靠集团内部的工业生产资源,先后推出其自有品牌的药品。此外,向后整合还包括与医药生产企业之间更为紧密的合作,以保证其药品的稳定来源。

3. 向内整合,推行现代化物流,提高运营能力。所谓向内整合,指的是医药流通企业进一步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同时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提高自身的运营能力,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物流能力,特别是仓储、运输和配送是医药流通企业的主要业务能力。然而我国医药物流相对落后,仓储、运输等物流服务只是根据市场需求而进行的传统服务,没有真正成为医药流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所在。推行现代化物流,同时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优化企业内部物流作业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医药流通企业的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从而提升其市场竞争能力。

4. 向外整合,实施同业联盟或者战略合作。医药流通企业除了考虑向上下游整合以及提高自身运营能力外,还可以考虑实施同业联盟或者战略合作的形式来获取更高的价值。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进入门槛低与行业的集中度低导致了医药流通企业同业之间的竞争很激烈。此外由于医药流通企业之间的同质化程度较高,最后往往演变成价格竞争,从而大大缩减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所以实施同业联盟或策略性合作,有利于建立较为规范的市场环境,同时也有利于行业资源的整合,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四川医药物流协作联盟通过资源整合,按照产业链建立其自上而下、纵向延伸的协作联盟,从而避免了同级别的企业因利益相同造成恶性竞争,使各个环节都可以获取合理利润。

五、 我国医药流通行业转型保障措施

1. 完善医药流通行业的市场规范机制。完善医药流通行业的市场规范机制,从政府的角度,首先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药品的定价制度体系和新药审批制度体系。实现定价规则的科学化,定价流程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同时要堵塞新药审批和单独定价制度执行中的漏洞,实现政府对药品价格的有效监管,避免药品流通过程中的价格混乱现象。此外,政府应该加大行业的监管力度,逐步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逐步淘汰盈利能力弱,服务水平低的弱小企业。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医药流通行业等组织,以非政府组织形式参与行业自治,加强行业内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进一步完善行业定价机制,避免内部恶性竞争,实现行业内的资源有效配置。

2. 加强医药流通行业相关技术研究与开发。新的管理技术、工程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出现,将改变传统的物流配送过程,从而提高医药流通企业的核心运营能力,增强对于上游的议价能力和对于下游的盈利能力。在医药物流技术方面,条形码,RFID等标签技术的应用将更有利于药品的管理和监控,GPS、GIS等技术的应用将加强医药运输和配送过程的管理,此外物流信息平台如仓储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等的运用将大大提高医药流通企业的整体业务运作能力。不断加强医药流通行业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是医药流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也是医药流通行业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的有效应对措施之一。

3. 积极培育医药第三方物流,实现医药物流现代化。医药第三方物流对于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快医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医药流通行业的流通速度,有利于优化医药流通行业的仓储、运输、配送等流程,有利于医药流通行业的整合实现规模效应。在价值链中,每个环节都伴随着药品的流动,每一个节点企业都对于医药第三方物流服务存在着一定的需求。特别是医药流通企业,相比于物流服务,上下游的医药网络建设更为关键。对于大型的医药流通企业,在医药第三方物流的帮助下,实现商流与物流分离,能够使其更好的专注于核心业务,加快市场布局。对于整个医药流通行业来说,更是有利于行业的整合速度,快速提高行业集中度。积极培育医药第三方物流,实现医药物流现代化是医药流通行业转型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

4. 重视医药相关管理人才和物流人才的培养。人才战略历来是企业发展之本,重视医药相关管理人才和物流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由于我国医药行业以及医药流通行业近几年保持了一个高速的发展态势,导致医药行业管理人才以及物流人才相对缺乏。此外,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以培养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性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体系,医药物流专业人才更是匮乏。对此,应该重视我国医药行业相关人才不足的问题,采取正规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多层次、多方面的培养相关的人才。还可以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方式,加强对外合作,从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吸纳国外行业优秀管理人才和技术。

参考文献:

1. 郭凡礼.兼并重组催生医药流通新格局.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6):78-79.

2. 郑晓红.从行业价值链探讨医药流通企业的转型之路.海峡药学,2009,21(7):188-189.

3. 陈彪.医药行业整合与物流发展现状.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5(6):74-77.

4. 陈志和,马爱霞.我国医药流通企业发展趋势探讨.现代经济信息,2012,(5):270-271.

第3篇

整体而言,业绩前十基金大都行业配置比较集中,尤其超配了医药、通讯技术等板块。

业绩排名前十的基金中,有5只为主要投资于医药行业的基金,据《投资者报》统计,这五只基金在很多医药股上达成共识,大多重仓持有天士力、华海药业、恒瑞药业、云南白药、华润三九、华东医药等股票。

医药行业基金领先

进入2013年,医药行业基金风光无限,业绩前十名之中,有五只主要投资医药行业的基金,包括汇添富医药保健基金、易方达医疗保健、博时医疗保健行业、华宝兴业医药生物、融通医疗保健行业。

从刚刚披露的四季度报来看,这些基金配置最大的行业是医药股。汇添富医药保健配置的基金医药生物制品行业比重占基金净资产的78%,持仓最多的两只医药股是天士力和人福医药。

易方达医疗保健配置生物医药行业占基金净资产的62%,其前两大重仓股是华东医药、东阿阿胶。

博时医疗保健行业基金生物医药行业仓位为56%,前两大重仓股是华润三九、康恩贝;融通医疗保健基金由于建仓期尚未满,仓位较低,去年四季度末的股票仓位只有55%,生物医药行业占基金净资产的36%,其前两大重仓股是云南白药、东富龙。

华宝兴业医药生物股票仓位为83%,其中生物医药仓位达67%,其前两大重仓股是康缘药业、国药一致。

对比这五只医疗行业基金,能发现这些行业基金共同青睐一些股票。比如五只基金都重仓持有恒瑞医药,再比如有四只基金共同重仓持有天士力、东阿阿胶、华海药业。

天士力股价自去年四月份启动至今,屡创新高,涨幅接近60%;东阿阿胶自去年12月初至今涨幅接近30%,华海药业这期间涨幅近40%。

汇添富医药保健基金、易方达医疗保健、博时医疗保健行业三只基金共同持有华润三九;易方达医疗保健、华宝兴业医药生物、融通医疗保健行业三只基金共同持有华东医药。华润三九自去年一月底股价启动至今,近一段时间股价又加速上涨,相比较,华东医药股价呈慢牛状态,但股价屡创新高。

看好政策受益行业

在展望今年投资机会时,一月份的冠军宝盈核心优选基金经理王茹远在2012年四季报中写道,看好2013年优秀成长股价值凸显的机会以及部分行业受益政策改革的机会。

王认为,2013年各个行业真正“具备颠覆性技术和应用”的成长股都有望脱颖而出,享受较高的PE。看好部分行业受益政策改革的机会,例如“民营资本进入电信领域”有望实现重大突破。

从去年四季度末持仓情况看,宝盈核心优选超配信息技术,该板块占基金净资产的35%,该基金最看好的三只股票为拓尔思、科大讯飞、赛为智能,配置比重均占基金净资产的8%以上,目前这三只股票除了赛为智能股价从去年12月初至今翻番外,其余两只股票股价还没有大幅上涨的迹象。

实际上,对医药行业2013年一季度的走势判断,上述五只医疗行业基金态度并不一致,博时、华宝兴业、融通态度相对谨慎,而汇添富、易方达则比较乐观。

谨慎来自于三个方面,其一市场对医药行业整体高增长预期较高,而年报的临近,部分公司的增长可能会低于一定市场预期,从而导致行业整体估值水平仍有小幅下降空间;其二,药品降价措施以及基药招标政策等仍存在一定负面因素;其三,获利回吐以及行业整体估值偏高和创业板中小板的解禁压力。

第4篇

有巨量小非解冻和存在业绩地雷的个股风险大电力、电力设备和医药行业投资机会显现

2009年2月份的A股市场依然充满风险,但机会也因此酝酿。在风险防范上,投资者应远离存在业绩地雷的个股,对具有庞大数量小非解冻的股票,也应有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在投资机会上,可集中关注电力、电力设备和医药类行业。

对风险的规避无论何时都需放在首位。2月份市场第一个较大的风险,可能来自于庞大的小非解冻。虽然从前期市场表现看,部分解禁的限售股受到市场追捧,如金风科技(002202.SZ)和中国太保(601601.SH)等,但还不能就此认为困扰中国10余年的限售股问题,不再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据统计,未来证券市场最集中的一批股改小非,将在2009年的2月至5月之间解冻,其中2月份共有97家上市公司股改股解禁,按照2008年1月15日收盘价计算,大概是1400亿元左右市值。而最重要的是,在2月份小非解禁市值超过300亿元,一旦部分个股因小非股东减持而大幅下挫,将对此类个股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类回避的个股,集中于存在业绩地雷的行业。2008年全球经济跌宕起伏,全球性的恐慌使多种商品价格受到极大冲击,部分行业为规避上半年通胀风险而大量购置原材料。2008年第四季度,这类行业受到极大打击,因此需要回避高库存的行业或上市公司。

同样,对于产能过剩行业也是类似策略,因经济下滑后期,将是市场出清过程,产能过剩的行业将面临更大压力。库存方面如钢铁、煤炭、服装等行业都存在一定高成本库存,虽然目前看,部分行业库存已有效出清,但必然以加大代价完成的库存出清,其2008年四季度业绩很可能远远低于市场预期,因此应当注意规避。

虽然2月份A股市场依然面临巨大风险,但不可否认,积极面因素的确在不断增多,持续近两个月的热点活跃行情仍将延续。行业选择方面,主要集中在电力、电力设备和医药行业。

2008年是电力行业比较受伤的一年,上半年煤价大幅上升侵蚀利润,而煤炭价格大幅下降后,又遇发电量骤减,电力行业陷入全行业亏损的境地。但随着经济进入新的阶段,经济周期变动将导致行业景气度转换。前期国内经济出现休克式的停滞后,有望逐渐恢复,发电量继续大幅下滑的可能性较小。电力企业有机会走出2008年的盈利低谷,恢复到2007年的水平。

在GDP构成的3架马车中,最为确定的是投资。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国家在电网等领域投资的增加,为电力设备行业带来盈利改善的机会。从子行业看,风电设备的增长有望获得保证,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沉重的背景下,风电设备行业相对稳定的成长性,使其有望成为下阶段市场的热点之一。同时,国家电网最近提高了投资规划,对行业最大影响在于将可能下降的增速拉回原来的水平,行业景气周期将延续到2011年,也将会对相应公司产生正面影响。

2008年以来表现最为出色的行业当属医药行业,原因是在经济下行、上市公司业绩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医药行业相对稳定的景气和盈利表现,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市场对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方案也充满乐观期待。同时2008年医药行业销售收入和净利润仍将大幅增长,在年报披露期,良好的年报业绩是对医药类公司股价构成的阶段支撑。

第5篇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家加大医疗保障和医药创新投入,以及入世带来了多种机遇,医药行业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根据相关数据,2014年1至9月中国医药制造业增速继续放缓,但利润增速环比有所改善。各子行业中,化学原料药盈利下滑,化学制剂增速放缓,中成药和生物制品表现较好。2014年1至9月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1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50%。2014年1至9月,化学原料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70%,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77%;化学制剂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0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29%;中成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7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06%;生物制品营业收入13.0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77%。

二、入世对中国医药行业产生的影响分析

(一)我国对加入WTO在医药行业所做的几点主要承诺

1.保护药品知识产权。WTO对于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十分严格,加入WTO后,我国将落实对100多个成员国都要实行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药品同样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例如,按照知识产权保护有关条款,在专利期内仿制某种新药,开发方有权索取4至10亿美元的赔款等,这将使以仿制新药为发展手段的我国制药业面临巨大的挑战,知识产权协议生效后,就会因仿制构成侵犯专利权行为;同时,还会带来新药研究与开发的资金、人才和信息不足,以及医药生产经营企业体制不适应的挑战。但另一方面,对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主要是为我国医药行业努力发展高科技产品创造了有利条件,能够鼓励创新,有利于调动新药生产、研制、开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知识产权问题可能是加入WTO对国内医药行业最大的影响因素。

2.降低药品进口关税,承诺药品进口关税税率从1999年的14%逐步降低到2003年的6%。同时我国将逐步取消限制药品进口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全面实施贸易自由化和开放流通。因此,加入WTO后,进口药品可能会因关税下降、性能价格比提高而冲击国产药品。例如一些注射器等常规性质的品种,随着关税的下降,与国外产品抗衡的竞争力也会逐渐降低,而不利于国内企业。但是由于我国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本身价格差距就很大,进口关税下降空间也并不大,即降低关税之后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价格差距仍然很大,故降低部分关税并不能造成很大的改变。因此,总体来说,进口药品因关税下降而剧烈冲击国产药品的这种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3.开放药品分销服务和开放医疗服务的市场。中国承诺在2003年1月1日开放药品的分销服务业务,外商可在中国从事采购、仓储、运输、配送、批发、零售及售后服务。同时,承诺开放医疗服务,外商可开办合资、合作医院,并可控股。这一点将对我国第三产业,特别是医药流通领域、医疗卫生、保健、保险业产生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也将为我国医药服务业竞争力提高和医药服务业现代化创造条件,对推动我国医药服务业发展无疑是积极的。

4.2001年取消进口大型医疗设备的行政管制,这一点对于我国生产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型医疗设备的企业影响将是较大的。

(二)WTO在医药行业方面赋予中国的主要权利

1.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中国可在120多个成员国中享受多边的、无条件的、稳定的最惠国待遇,这将使中国医药产品在最大范围内享受有利的竞争条件,从而促进医药产品出口的发展。

2.发展中国家的普惠制。普惠制是一种关税制度,是指工业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制度。其具体含义是所有发达国家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都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同时,发达国家应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做出特别的关税减让,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给予同等待遇。入世将使中国从更多的会员国、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享受到这些优惠。例如中国的中药,过去,由于不能享受WTO成员国之间的普惠制,我国中药出口不是受到各国法律上的限制、认证标准上的苛求,就是被高关税挡了回来。因此加入WTO是我国中成药企业走出国门的一个好机会。

3.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目前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有日益增加的趋势,入世后中国就可以通过世贸组织特设的贸易争端解决机构和程序,比较公平地解决此类贸易争端,维护中国的贸易利益。

上述条款都将为我国医药产品迈向世界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应对入世的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各种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目的是创造顾客,获取和维持顾客,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市场营销策略主要包括价格策略、产品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因此市场营销策略也被称为4Ps。

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医药行业完全是依照计划经济在运行。在这一背景下,医药市场是按照区域划分,实行“三级批发,一级零售”,药品经营企业实行全国统一规划,省以下统一管理,一级站调拨给二级站,二级站调拨给三级站,逐级调拨,至终端消费者。所以计划经济年代的药品销售根本谈不上营销,更谈不上营销策略,而仅仅是一种“购销”。 改革开放之后,医药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医药行业逐渐脱离了三级批发、统一调拨的经营模式,而面对的是市场经济激烈残酷的竞争局面,医药市场明显供过于求。企业为了在困境中生存,营销理念也在不断的转变和创新。很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要找出对公司利润有巨大贡献的重点顾客,为其提供更多更好服务,与其建立良好关系,使之成为公司的忠诚顾客,这便是所谓的“关系营销”。但是这种过度的“关系营销”存在的问题也非常明显,造成了药品营销当中的“回扣”、“红包”现象泛滥,影响了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如前文所述,加入WTO继续改变着中国医药行业所处的环境,中国医药企业必须要考虑现行的营销理念是否能够继续适合自身的发展要求。 1.产品策略分析

产品策略是4Ps营销策略的核心,其自身又包括很多内容。制定产品策略要解决的第一问题是产品的标准化和差异化问题,因为我国医药企业大多数规模小、生产能力有限,不可能为了不同的消费者而生产不同的产品,所以一般不适合采用差异化策略。同时,加入WTO后,随着医药产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更是加大了外资医药企业对国内中小企业的竞争。因为国内企业很难通过标准化达到经济规模而降低成本,所以采用标准化策略既发挥不了其自身优势,也使其竞争不过大型外资企业,因此国内企业应采取密集性市场策略,针对某一部分消费者或少数几种产品,更加有效地利用企业有限资源进行生产。这就要求国内企业经营者能看准市场行情,多方面了解相关信息,灵活应变。

2.价格策略分析

我国大多数国有医药企业采用的是低价渗透策略,即以低价位来快速和深入地进入市场,从而快速吸引大量的购买者并赢得较大的市场份额。较高的销售额能够降低成本,从而使企业能够进一步获利。现在的相关价格政策是,大多数的进口药品可以自主定价,而国有企业的药品价格大多数都是由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同时不能随意调整,导致了国有企业生产的药品与进口同类药品的价格相差甚远,国有企业很难与外资企业竞争。再加上国内新药研制与开发的匮乏,低水平重复生产等因素,众多国有医药企业也只能采用低价渗透定价方法。当然,在打入市场之后,随着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状况提高调整价格,实现盈利的目标。

3.渠道策略分析

这是中国国内医药企业使用最多的一种渠道。所谓多家制,就是在一个较大的市场上或较大的区域内选设两家以上的商,由他们分别去“布点”,形成销售网络。这种方式能够减少销售中间环节,帮助生产厂家迅速铺货,占领市场的速度较快,加强了营销的针对性,鼓励了商之间的竞争,提高了效率。但产生的问题是商之间可能因供应范围的界定不清而产生“过度竞争”,导致低效率。另外,这种渠道的管理也更为复杂。医药企业应注意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与商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共同致力于区域市场医药品牌的打造,实现销量的提升。另外,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发展完善,国内医药企业正在也应该抓住机会积极试点医药电子商务这种渠道。医药电子商务作为新技术革命的一部分,应通过实践积极探索,稳步推进,总结经验,示范推广。

4.促销策略分析

第6篇

如今,处在两岁之交,修正药业当家人修涞贵对2008年有哪些感想,对2009年修正药业的发展又有怎样的规划呢?为此《广告主》专门采访了修涞贵董事长。

问:修正药业在2008年令您印象深刻的营销传播事件是什么?

答:2009年我们并没有刻意去抓什么热点事件,如果说值得一提的就是“5・12汶川大地震”,修正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助了价值3500万元的药品。我们做这件事只是源于良心,源于企业公民和我本人的社会责任,没想到这件事得到了政府、媒体和广大消费者的广泛赞誉,为修正赢得了很好的口碑,甚至有网民说“买药只买修正的”。

问:2009年,医药行业的发展态势、竞争格局将会如何?

答: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很难独善其身。相比而言,医药行业受的冲击较小。药品作为人们患病后的必需品,需求是刚性的,同时由于新医改的推动,医药行业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全行业2009年会稳中有升。

问:您认为2009年修正药业将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答:2009年,新一轮的医改即将展开,这也使更多的民众享受到医疗补助。对我们来说,市场会越来越大,这是个很大的机遇。但随着市场的扩容,产品间的竞争也会愈演愈烈,这又是挑战。但是我们相信修正药业凭借突出的疗效和良好的口碑定能在挑战和机遇中脱颖而出。

问:在2009年的营销传播策略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答:新的一年,修正药业将一直秉承“修正药、良心药、放心药、管用的药”制药理念,在营销策略方面,会选择传播面广和性价比合适的媒体进行传播,也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做适时调整,但总体原则不变。

问:修正药业2009年营销传播投入将会比2008年增多、减少还是不变?媒介组合会做哪些创新?

答:相比2008年,我们在2009年会有15%的增长,更主要的是优化投入结构和媒介组合。随着媒介环境、媒体表现和社会环境相应予以调整,修正投放广告的历史比较长,也形成了自己的投放模式,但我们一直在研究传统媒体的新投放模式以及各种新媒体的投放效果,寻求媒介传播组合上的创新,力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问:2009年修正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内容、目标会有什么变化?

答:我们一直秉承“做良心药、放心药、管用的药”的制药理念,以此作为和消费者进行品牌沟通的核心,也希望让更多的百姓了解并信赖修正的药,真正做到“百姓买药,首选修正”。2009年,我们会将这个理念延续下去。

第7篇

关键词:医药规制;合作人假定;博弈主体

药品价格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因为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是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医疗保障又是我国每一个公民应该享有的基本福利,因而医药行业的规制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医药行业规制现状,引入合作人机制,开辟政府规制的新思路。

一、我国医药行业规制的现状

1、医药行业规制内容

医药本身是一种商品,而商品就应当由市场来调节,之所以对其进行政府规制,与商品的特殊性有关:药品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既可以防病保健,又有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其特殊的使用价值和较强的专用性区别于一般性的商品。对其进行规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行业进入,价格和质量安全。

1.1进入规制

市场进入资格认证与新药审批制度是政府对制药企业进行进入规制的两个重要方面。药品生产需要经过制药企业生产许可和药品批准文号双重准入规制的门槛。

1.2价格规制

按照有关规定,我国药品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三种形式。但是我国药品的基本定价则是属于成本加成的定价法,是以成本为中心的定价方法,即按照成本加上成本的一定百分比来制定商品销售价格。该种方法使得成本与价格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如果不考虑市场需求因素,仅从自身算成本,成本可能居高不下,不利于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

1.3质量规制

质量规制包括医药产品的质量和医疗服务的质量,属于社会规制内容。医疗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医疗服务的质量则也是社会公共服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目前对医药质量的监管,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在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

2、医药行业的规制困境

2.1药品监管机构与制药企业的“俘获”与“被俘获”问题

租金向来是权利的附属品,政府被俘获正是寻租的结果,是制度性漏洞导致的规制失效。其形成机理是:药品监管机构以新药注册审批、GMP认证的名义设租,诱导企业;获取注册批文,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巨大诱惑,诱使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向药品监督管理局寻租,贿赂官员,最终导致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被俘获,为制药企业谋取不正当利益,形成规制失效;以寻租和商业贿赂获得“新药”批文的企业,转而利用规制失效的制度环境,把寻租和商业贿赂医院、医生的费用,以及其它不正当的费用打入成本,虚增并抬高药品定价基础,形成制药企业虚高定价,为市场药价虚高种下祸根。

2.2医药企业与医院的“合谋”问题

“药医和谋”的存在是销售环节出现弊端的重要原因。医院和医生一方面利用其在处方药流通渠道中的寡头垄断地位,向制药企业销售代表索取回扣;另一方面,又利用其对患者权力结构优势,开大处方和高价药,迫使患者接受。医院和医生的这些机会主义行为,又把药价格推高了一个层次。在非处方药流通渠道中,控制了市场销售渠道的大中型医药公司,也利用自己的渠道权力优势,向制药索要高回扣,并把自身的不正当费用打入成本,也把药品价格抬高了一个层次。

2.3医院与患者的“逆向选择”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机会主义行为是市场机制下委托―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本来应该对等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中,医患之间也存在着目标函数不一致的委托―关系,在就医活动中,患者掌握的信息很少,必须依靠医生给自己诊治和处方,在博弈中属于弱者。而医生掌握有充分的信息和医疗资源,属于权力的强者。在权力结构失衡状态的博弈中,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弱者(患者)屈从与强者(医生)。出现逆向选择问题,医疗费用高,医疗服务水平低,这是规制失效的具体表现。

二、引入合作人假定,分析我国医药行业的规制问题

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以及具体的医疗条件下,理顺医药行业行业的各参与主体间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关系,找到各级主体间的利益趋同点,对于加强我国医药行业的有效规制是十分重要的。

1、合作机制的介绍

合作机制的基本观点包括:(1)承认各种社会经济主体在博弈活动中的独立利益,将社会分析建立在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和行动策略基础上;(2)寻求利益冲突前提下的协调之道,使各种利益主体能够合理调整行为;(3)各种社会经济主体的博弈行为和社会经济结构形成互动关系,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相互影响,从而达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2、政府与其他各主体的合作关系

2.1价格方面,适度放松规制。

所谓的适度放松规制,是指政府需要引进市场机制定价,同时也要对药价进行规制,建立科学的药品生产、经营成本的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医药企业的现状和承受能力,考虑医药产业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以及医药市场的大环境、大背景,采取逐步到位的办法,为医药企业新药研究开发,产品的更新换代,留下合理的利润空间。

2.2质量、准入方面,着力加强规制。

提高制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调控有效遏制盲目建设、产能过剩。调整优化药品品种结构,增加创新品种药,加快医药体制改革,尽快改变医药企业过多,医药产品结构低水平重复,甚至高水平重复的现象。同时对医药产业和产品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通过有效的兼并联合,发展规范化、集约化经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尽快建立医药企业的退出机制,促进优胜劣汰。

3、医院与医药企业(制药企业)的合作关系

在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下,由于医院的寡头垄断,80%以上的处方药必须通过医院渠道销售,医院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向制药企业索取高额回扣,而制药企业只好屈从。因而,药价在这一流通环节的虚高,也就变得有据可循。

医院与医药企业如何实现从“合谋”到“合作”的转变,是降低药价,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合作的实现,需要参与者改变或者调整各自的目标函数,而这需要政府的引导的规制,即制度环境的约束,和监管的跟进。

4、医院与患者的合作关系

从目前我国的医疗体制来看,医院处于垄断市场地位,患者则是被动接受医疗服务。在医生与患者的博弈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使本来平等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变成了医患之间的委托――关系。既然是委托――关系,就一定存在不同程度的成本,这样就有必要引入合理的治理结构,以期减少成本。具体来说,即引进患者的监督,采用市场化选择机制,让患者来选择“医院”,进而选择“医生”。

五、结语

目前,我国药品生产领域的竞争已基本形成,政府对药品生产管制的重点应该放在药品的假冒伪劣和药品质量等的社会性管制上来。

医药行业的各参与主体都有其自身的目标函数,政府的规制就是调整各主体的效应函数,促使各主体合作的实现,以达到医药这一福利性行业的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减少社会福利损失。当务之急,继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加强药品定价,流通领域,医疗机构的监管;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管。在保证实现公众利益这一大方向的前提下,放松监管,让各利益主体自己寻找合作的契合点和方式,充分活跃市场,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黄韬.从经济人假定到合作人假定[J],经济体制改革,2009(2)

第8篇

李淑花,东方证券研究所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具有复旦大学医学学士及厦门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8年从业经验,曾就职于默克制药公司、联合证券公司、华宝兴业基金管理公司。在医药与证券行业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上榜理由

通过今日投资“分析师实时排名”系统对业内1800名分析师的追溯跟踪,东方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李淑花在“最牛分析师”生物与制药行业排行榜中名列近一年排名第二,获得我们评选的第四十三期“每周一星”称号。

她在2009年下半年医药行业投资策略《增长动力部减》中认为,医药行业目前处在一个比较健康的发展态势。由于国家投入增长,使得支付能力提升,需求得到释放。她相信2009年医药行业仍进入稳健发展的时期。尽管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气候的长期影响不可轻忽,但在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大变革的背景下,行业的成长没有疑问。在医药行业重点公司2009年三季报前瞻《寻找超预期的公司》中再次提到,政府坚定不移推进医改政策,积极加大投入力度和扩大医保覆盖面,从而为行业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2009年下半年医药行业将稳健发展。正是因为她研究的透彻,才敢几次发文表示看好。从她推荐的恒瑞医药、一致药业、华东医药、国药股份、千金药业和科华生物等个股上看,近期这些股票还在不断的创出新高,进而也印证了她的观点。

他在近期的报告《中国医药定制生产业务前景广阔》维持行业“看好”评级。她认为,目前国际医药行业面临着专利药产品将大量过期、新药开发产出投入比不断恶化,政府导向和竞争不断压低药价,仿制药企业间竞争不断加剧等多个不利因素。中国的优秀企业将有望在这个大潮中凭借不断优化的质量、环境和生产控制体系以及具有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大幅获益。基于对行业趋势的判断,建议关注海正药业、华海药业。另外,江浙的一些中小企业也有望凭借出色的技术消化能力在与国际大型医药公司的合作中受益。

近期主要研究成果

医药行业:发改委调整定价药品目录

双鹤药业:华润集团战略协议有利于长期发展

上海莱士:产品价格提升推动业绩快速增长

截止上周四,入围本期最牛分析师排行榜前二十的分析师研究行业比上期排行榜新增汽车及零配件行业。排行榜前二十位分析师具体行业分布情况为:新增汽车及零配件行业分析师4人;能源行业入选分析师新为2人、信息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分析师为7人、食品饮料及烟草行业入选分析师为1人,都与上周持平;房地产行业分析师为2人,比上期减少1人;原材料行业入选分析师为1人,比上期减少2人;生物与制药行业入选分析师为5人,比上期减少1人。本期新增汽车及零配件行业,我们将重点点评。排行榜中招商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汪刘胜、范玉琢认为,2010年行业需求将从爆发性增长变成平缓增长,下半年需关注原材料价格上涨及未来产能释放造成的对行业不利影响;短期维持行业“推荐”投资评级,盈利增长确定、能抵御成本上升压力公司投资价值依然存在。申银万国汽车行业分析师姜雪晴表示,2010年重结构胜于重销量,行业更多体现为结构性机会,由于2009年需求超预期及供给相对紧张,导致行业整体盈利大幅提升,且由于2008年基数较低,她建议短期可关注汽车公司年报预增且估值偏低的公司。

数据显示,截止上周四,最具潜力分析师前二十名上榜情况的行业分布情况与上周有所不同。排行榜前二十位分析师的具体行业分布情况为:新增耐用消费品与服饰、能源、金融服务、信息技术与硬件与设备分析师各1人;公用事业分析师3人、食品饮料及烟草行业入选分析师为4人,都比上期增加2人;零售与批发入选分析师1人、工业产品入选分析师5人,都与上期持平;原材料行业入选分析师2人、交通运输行业入选分析师为1人,分别比上期减少1人。随着出口的复苏,耐用消费品与服饰行业也迎来了春天,本期重点点评。在出口转好和内销继续增长的形势下,中投证券纺织服装行业分析师孔军认为,除了应继续关注有议价能力的出口型企业和渠道增长速度较快的内销上市公司外,产业链上游的印染、纱线、服装辅料子行业的市场行情转好,也值得特别关注。齐鲁证券纺织服装行业分析师徐晓艳建议长期关注内销品牌公司,如品牌服饰和家纺类公司。阶段性关注出口复苏主题,建议一季度把握纺织出口复苏的机会,优选纺织出口型龙头公司如鲁泰A、山东如意和伟星股份;二季度优选服装出口龙头公司,如雅戈尔。

第9篇

本周化肥农药、林业品、农产品排名居前。

建筑原材料业本周排名28,一个月来变化不大。3月份以来,各地水泥价格开始出现显著上涨。联合证券分析师认为目前水泥价格的涨幅已超出单纯季节性波动的范围,关于“行业供需形势好转,增大的卖方话语权使得在煤价大涨、全面通货膨胀预期形成的背景下水泥价格超预期上涨成为可能,毛利率将获得提升”的判断正在被事实证明。分析师同时指出:“价格超预期上涨带来的利润增长是08年水泥行业表现超越大盘的最主要动力,一季度末将是最佳的投资机会”。近期水泥板块随大盘回落,前期估值偏高的风险已得到较大释放,而水泥价格开始发力,最佳投资机会已经如期出现。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制药业排名在30名附近徘徊。中信证券分析师表示,医药行业是非周期的(除原料药外)。它的发展更多地是受到行业政策的影响。医药行业政策面上来说与07年相比没有本质变化。整个行业正在经历新的医疗体制改革,而这场改革也注定将给医药行业带来新的面貌、变化、机遇和发展。从行业政策面上讲,医药行业目前正沐浴在行业政策的春风中。国信证券分析师表示,医药行业前景继续向上的趋势不变,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百货业由一个月前的52名上涨到当前的34名。海通证券分析师给予该行业“增持”的投资评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在CPI拉动下创出新高,年内对商业股账面收益有积极作用(一季报和中报可能更加明显);经济增长路径(主动或被动)向内需型转换,中长期利于媒介消费的零售行业的成长;业绩增长稳定加速:08年一季度,商业股业绩可能超预期,预计08年覆盖的商业A股净利润增长同比有望超过40%。零售A股未来五年25-30%的复合增长率支持较高的PE水平,近期来非理性下跌创造了好的投资机会;股权激励的解决对零售公司业绩释放意义重大。

航空业排名由一个月前的13名大跌到当前的69名,调整主要是由于利空因素有所超预期:国际油价持续高企压力和大盘重心明显回落对航空股趋势性投资产生抑制等。长城证券分析师表示,既定的利好因素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国内航空需求依然旺盛;民航当局对飞机引进速度、航班总量及严格市场准入的运力调控值得肯定;本币加速升值符合预期;行业整合虽然曲折但故事仍将继续;两岸三通希望重燃;奥运会等事件刺激尚待释放。中期来看,行业仍处于量增价涨的阶段。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本周排名有所上涨。中金公司分析师调研后认为:短期内一手房市场成交量将回升,而回升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中低价、中小户型商品房,这有利于开发商资金压力的缓解和业绩的实现;而从房价/租金比来看,房价泡沫明显,意味着房价继续上行风险较大,行业需要结构性调整来化解高房价风险,而政府保障性住房政策有利于这一调整,行业中长期依旧看好。维持行业回归理性的判断,认为“双降”下投资者投资行为也要回归理性。目前地产股调整幅度较深已具有投资价值,随着成交量在4、5月份回暖,上半年地产股会有一轮反弹,而下半年对09年经济和房地产行业判断的清晰将有望带来地产板块的反转,维持“逢低吸纳”的投资建议。

一个月来排名持续上涨的行业还包括:非金属材料、煤气与液化气、休闲用品、药品批发与零售、应用软件、网络设备、包装食品、电信设备、电子设备与仪器、餐饮、服装与饰物、纺织品;下跌的则包括水运、啤酒、航天与国防、医疗设备、钢铁、重型电力设备、出版、贵金属等行业。

第10篇

Wind资讯数据显示,在全部328只股票型基金中,当前排名前十者竟有5只为医药行业基金。我们注意到,医药行业基金的基金经理们普遍认为行业估值当下尚未泡沫化,“基药盛宴”还将继续推进医药板块行情。

本周,走进《投资者报》“基金经理面对面”专栏的嘉宾分别是财通基金副总经理王家俊、易方达医疗保健基金经理李文健、富国中国中小盘基金经理张峰、长城久利基金经理史彦刚,他们对海内外股市热点及商品期货专户的创新展开讨论。

医药行业基金持续领先

《投资者报》:作为防御性行业的医药板块近期不断走强,今年以来截至3月15日,不仅易方达医疗保健以19.64%的净值增长率领涨全部328只股票型基金,且在前十名中,还有汇添富医疗保健、融通医疗保健、博时医疗保健、华宝兴业医药生物优选股票4只医药行业基金,它们分列第三至第六名。

李文健:“两会”中不断强调把基层医疗和县级医院当做工作重点,医保支付向基层全面倾斜,这也意味着,目前医药行业投资机会尚未结束;在此时医药估值尚没有泡沫化,以及对新基药的预期没有充分反映背景下,多个大病领域药物新进基药目录,涉及上市公司达40多家,“基药盛宴”将继续推进医药板块行情。

《投资者报》:过去20余年,A股“两会”行情鲜有失约之时。但今年“两会”行情却在市场期许中落空,随着近期大盘震荡调整,权益类投资的难度在进一步加大。

史彦刚:今年“两会”期间释放的三大行情信号,一是市场无新主线,还是靠原有的金融股为首的大权重股模式,经济基本面没有利好支撑,无法支撑行情走高;二是逼空动力严重不足,市场不仅没有走出中长阳,反而形成了长上阴线,这在暗示行情的走势;三是操作难度加大,“两会”周期结束,题材股和前期大涨股必须要完成获利的派发,所以冲高的目的不是做多,而是派发。

我们对今年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是温和复苏。未来在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支撑下,宏观经济将会保持目前的复苏态势。今年股市的主要机会在消费和成长,以及周期性板块的阶段性机会,而债券市场将以票息贡献为主,结构化产品、可转换债券等特殊品种存在一些阶段性、结构性机会。

海外复苏QDII分化

《投资者报》:国内股市近日虽增长乏力,但全球股市却涨声一片。不过,并非所有QDII都能与全球股市齐舞。截至3月14日,73只QDII最近三个月平均业绩2.09%,其中25只出现亏损,业绩最好的富国中国中小盘与最差的首尾相差将近20%。原因何在?

张峰:自下而上选股是获得超额收益的关键,我们平均每年调研和电话调研上市公司近200―300家,其中不少重仓股都出现了50%以上的涨幅。对于未来投资,我们认为,全球经济在近三年第一次一致向好、中资港股中小盘只有内地中小盘估值的一半到三分之一,但成长性和A股中小股票非常近似,风险和收益对投资者很有利。

从经济面来看,美国经济复苏明确,失业率下降,曾经拖累美国经济的房地产业复苏明显;欧债危机得到纾缓,日本日元贬值有利于日本经济恢复;此外,内地市场伴随着领导层的平稳换届,宏观经济显示出了触底回升,通货膨胀也比较温和。全球四大经济体的一致复苏,为QDII投资及港股市场提供了较好的支撑。

目前,国内中小盘市盈率在20―30倍,而港股中资中小盘仅10倍左右,香港中国中小盘股票的估值具有显著优势。香港中小盘股票本质上是个中国式高成长和成熟市场低估值的故事。对于未来的港股投资,我们比较看好医药消费领域的中小盘成长股票,特别是那些每年业绩增长率在20%以上的公司,但估值只有10倍市盈率甚至以下公司,更值得深度挖掘。

商品期货专户再告创新

《投资者报》:我们从相关渠道了解到,财通基金日前发行了全行业第一单服务实体经济的商品期货专户产品。作为业内首批发行商品期货专户的基金公司,财通商品期货专户已达10余单,准备发行的项目更是多达20余单。目前财通的专户数量已近40只,累计管理规模近30亿元。

王家俊:随着首批商品期货专户累积的实战经验和风控能力陆续显现,后续产品合作需求确实接踵而至。我们之所以率先推出套保型商品期货产品,主要是考虑到两点:第一,坚持将产品创新与服务实体经济相结合,这也是积极响应了监管层的号召,通过商品期货专户形式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经营需求;第二,部分企业想进行套期保值操作以此锁定企业的利润和风险,但不熟悉金融产品的功能以及不善于各类金融工具的运用,而我们可以为其扩大资金杠杆、提供专业的投资咨询与配套服务。

第11篇

性 别:男

工作年限:6年 所处行业:印刷·包装·造纸

自我评价:6年纸张行业销售管理经验,擅长团队管理和新市场开拓;从销售基层干起,多次新区域市场开拓经验,对于办公用纸的销售渠道非常熟悉;在上海安兴汇东纸业有限公司任职时,主导区域市场调研,根据调研做好市场开拓计划,制定市场策略,负责销售团队的日常工作管理,实现一年内市场份额从0到10%的增长。

简历编号:M020900107

渠道(分销)经理

性 别:男

工作年限:8年 所处行业:家具·建材

自我评价:8年销售管理工作经验,其中在建材行业工作6年,积累了丰富的渠道管理、团队管理和市场开拓经验;在北京尧舜建材供应站任职时,负责建立销售组织和销售网络,制定各项销售政策;负责对经销商、商进行管理,定期和不定期拜访重点客户。任职期间成功维护建材商店、工地和工厂等多个年采购额500万以上的客户。

简历编号:M040000015

销售总监

性 别:男

工作年限:12年 所处行业:医药医疗

自我评价:12年医药行业策划、营销实战经验,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熟悉医药行业的全案策划、市场推广和管理,整合性活动服务型营销等;能对营销团队进行全程管理;在韩茜美(北京)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职时,负责组建销售团队,制订销售计划,指导团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产品销售。

简历编号:M010300165

销售经理

性 别:男

工作年限:10年 所处行业:酒·饮料

自我评价:10年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经历,有较强的渠道建设、团队管理及市场终端操作经验;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及谈判技巧;能快速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客情关系;在劲牌有限公司任职时,负责劲牌公司全国卖场管理工作,组织开展了2011年华东区域春节商超促销活动,销售同比增长60%。

简历编号:M010400102

区域经理

性 别:男

工作年限:6年 所处行业:日化

自我评价:6年日化行业销售管理经验,管理过年销售额300万-4000万不同类型的经销商;具有年销售额9000万以上生意管理经验,具有相当强的团队实战管理经验及品类管理经验;在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任职时,帮助经销商全面改善内部管理、提升运作效率,建立激励机制,降低运作成本。

简历编号:M040100248

销售经理

性 别:男

工作年限:9年 所处行业:生物工程·制药

自我评价:9年医药行业销售管理经验,其中从事2年OTC药品市场经理,开拓5个省级市场,挽救2个滑坡市场;熟悉药品行业各个环节的运行和销售渠道及网络的建立;有良好的市场判断能力和开拓能力;在北京顺鑫祥云药业任职时,从事区域销售经理工作,负责山东、江西和福建等省的市场销售和客户管理。

简历编号:M040100246

大区经理

性 别:男

工作年限:9年 所处行业:生物工程·制药

自我评价:从事医药行业销售、管理和市场工作近9年,对于市场操作,渠道开发和经销商管理有丰富的经验;有良好的抗压和沟通能力以及广阔的人脉关系;在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任职时,负责东北大区所有销售人员的日常管理、新客户的开发与谈判等工作,与东北大区各级连锁总部建立较好的客情关系。

简历编号:M030600113

销售经理

性 别:男

工作年限:7年 所处行业:家具·建材

自我评价:7年灯具销售工作经历,积累了一定的销售管理经验;在中山保时利灯饰有限公司任职时,在总经理领导下制定公司的营销方案及实施细则,负责公司在国内的所有销售业务,在职期间整个团队开拓了12家专卖店,2009年销售额600万,2010年销售额1100万,2011年销售额突破1500万。

招聘企业:天盟农资连锁有限责任公司

招聘岗位:市场总监

人数:1人 地点:昆明

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专业优先;8年以上销售工作经验,3年以上大型制造型企业销售管理岗位任职经历;有商业模式和营销模式策划设计经验者优先;成功管理过20人以上的销售团队;了解农资行业,熟悉各类产品的营销模式;年龄30-45岁,年薪50万以上。

招聘企业:海南椰岛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招聘岗位:区域经理

人数:1人 地点:上海

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6年快速消费品行业市场策划经验,3年同等管理职位经验;具有深厚市场策划专业知识;较强的沟通、协调、分析、管理能力;协助市场总监,制定并实现品牌战略规划及管理;负责市场调查计划(消费者、竞争者、媒体效果)的制订、实施。

招聘企业:江苏康欣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招聘岗位:市场部部长

人数:1人 地点:江苏

岗位要求:年龄38岁左右,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合同管理、市场策划和广告宣传等相关专业知识;3年以上的市场营销工作经验,有本行业或相近行业大中型企业市场经营者优先;文笔要流畅,要有培训经验;负责市场活动计划与实施、市场调研与预测、销售支持等。

招聘企业:汇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招聘岗位:销售总监

人数:1人 地点:河南

岗位要求:专科及以上学历,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毕业;5年以上医药行业销售经验;制定销售战略、市场营销策略,执行公司营销策略并对区域市场进行策划;制订本区域营销计划、分解销售目标,指导销售团队去完成销售任务;负责建立和健全所辖区域的销售管理制度;对所辖区域的销售资源及费用合理分配。

招聘企业:广西宏邦食品有限公司

招聘岗位:销售总监

人数:1人 地点:玉林

岗位要求:30-45岁,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市场营销相关专业;有5年以上的快消品销售管理经验,有副总监以上岗位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认同本公司的企业文化及产品理念,服从上级管理;有较成熟的销售渠道及网络,入职后可一个月内步入正常轨道;根据公司的销售计划完成销售目标,年薪20万以上。

招聘企业:熊猫安全(中国)公司

招聘岗位:区域渠道经理

人数:1人 地点:广州

岗位要求:专科及以上学历,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等相关专业;2年以上IT市场/渠道营销工作经验,至少1年以上安全行业的从业背景;具有独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市场感觉敏锐;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及丰富的团队建设经验,抗压能力强;负责辖区内渠道的建设及发展的规划,开拓所辖区域内的重要客户。

招聘企业:赫博(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招聘岗位:网络销售经理

人数:1人 地点:上海

岗位要求:专科及以上学历,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毕业;3年以上的销售管理经验,有互联网销售经验者优先;负责公司网站与产品的整体运营和推广;负责沟通商务合作,完成销售目标;能够独立策划并执行相关推广活动;定期对客户档案进行分析、整理,提供销售分析数据,负责客户投诉及协调事项。

招聘企业:广州好迪集团有限公司

招聘岗位:KA经理

第12篇

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和高素质的营销人才是我国医药行业滞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医药营销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良莠不齐,非“科班”出身的不在少数。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医药市场上营销人员的现状,研究医药营销人才应具备怎样的素质以及如何对这一群体加强培养,以期为医药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构建绿色营销环境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医药营销;复合型人才;需求;培养

[中图分类号]F42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9-0047-04

1 前 言

全球经济日新月异,医药行业也随之迅猛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于医药行业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治病诊疗方面,保健、养生等活动已经越来越普遍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热衷。医药卫生行业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医药行业从业人员往往受到更大的关注,被提出更多的要求。营销人员作为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桥梁,是医药供销环节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对其加强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医药行业营销人员素质与能力良莠不齐,很多医药企业对营销人员要求松散,非科班出身的营销人员不在少数。药品销售不同于其他商品,无论是营销人员只懂销售不懂药理,还是只懂药理不懂销售,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很不负责任的,也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探讨医药营销人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与能力,怎样对其进行有效培训,使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医疗卫生服务要求,对于构建绿色医药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2 我国医药行业营销人员现状

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疾病谱的不断扩大促使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医药行业及相关领域日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医药制造业生产总值一直保持上升态势,2012年医药商业销售总值达到1.11万亿元,比2011年高出18%,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值9.1个百分点,利润率也高出全国均值4.1个百分点。尤其是在2008年至2009年,在全球经济增长普遍放缓的背景下,我国医药制造业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显示出了巨大的行业发展潜力。

目前我国医药企业的营销人员按照知识背景可分为三类:一是医药专业型,这类营销人员所学专业为医学或药学,医药学知识丰富,优势是具备较强的学术推广能力;二是营销专业型,这类营销人员具备一定的营销专业知识,并能在药品销售中灵活使用一定的营销技巧;三是纯粹经验型,这类营销人员既没有医药学知识背景,又缺乏市场营销学技能,营销手段较为简单,效率不高。

2.1 药品营销人才现状分析

2.1.1 基层人员适应工作要求的能力较差

随着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各医药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对基层的药品营销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实际工作中,基层药品营销人员要负责完成各种具体的销售工作,例如市场开发、市场推广、药品推介、售后服务等。这样的工作内容决定了他们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但对于医药知识型的营销人员来说,知识结构中欠缺营销知识,因此导致营销手段简单粗放,缺乏实战能力;营销专业型的人员对医学和药学知识知之甚少,对于完成营销策划类的工作可能比较适合,但完成学术推广工作难度相对较大;而完全依靠经验,不具备医药和营销知识的营销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最难胜任药品营销工作的,无论在学术推广方面,还是在营销手段的使用上都无法领会医药营销的重点和难点,不利于医药企业销售工作的开展。

2.1.2 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很多资料表明,营销管理人员的学历普遍不高,甚至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中,营销工作片面的等同于“卖东西”,他们并不了解“营销”的真正含义,因此觉得营销并不需要专门花大气力来学习。因此,在很多企业中营销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要增加就业就应该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与学历。

2.2 医药营销人员需求分析

医药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营销人才?在对多家企业的营销人才招聘要求进行分析后发现,医药企业一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选择营销人才:一是最好首先具备一定的医药行业背景,因为药品不同于一般商品,在销售时需要对药品的适应证、不良反应、禁忌证、药理反应等问题有准确的把握,属于“专家型”产品;二是必须具备一定的营销专业知识和销售实践经验;三是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销售人员要做到详细讲解、积极倾听,有效回答几点,另外还包括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四是营销人员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例如:①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一名营销人员,要随时做好可能碰壁的心理准备,尤其对于新药,很多消费者不敢贸然尝试,因此营销人员要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心态良好。②良好的个人素质。个人素质大致包括个人的品德素质和人文素质两方面。鉴于医药商品的特殊性以及不可替代性,药品营销人员的道德品质更显得尤为重要。人文素质则是指个人知识方面的累积。例如营销知识、医药知识、管理知识以及对消费者心理研究的能力等。

3 医药营销人才的培养

3.1 相关院校人才培养

3.1.1 我国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现状

目前我国约有75所高等医学类院校,其中开办市场营销专业的有31所,培养本科生的院校有27所,如中国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学院等,部分院校还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授予权。

医学院校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目标是培养既有医药学知识,能够进行学术推广,又有营销基础知识,能够从事市场预测调查、营销策划等工作的新式复合型人才。这类院校开办市场营销专业,在传授市场营销知识的同时突出医药方面的特色,具有明显的医药特征。但由于我国医药院校对营销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教学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3.1.2 我国医药院校营销人才培养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医药院校培养医药营销人才具备明显的优势:①医药方面师资力量强大。与其他院校相比,医药院校在医药知识的传授方面有一支高水平、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所以这类院校具备复合型医药营销人才的理论教学条件。②医药院校品牌效应显著。医学院校通常都有自己的附属医院,可以凭借自身以及附属医院的品牌效应使医药院校培养出的营销人才更容易被社会、企业以及消费者认同和接受。

但是院校培养人才存在的最大弊端莫过于实践教育的缺乏。医药院校培养出的营销人才普遍缺乏实战经验。教师授课仍主要以传统教学手段为主,采用“填鸭式”灌输营销知识,实践课时安排很少,甚至没有,很多学生对毕业实习也仅是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这些都导致学生对营销缺乏实际的操作和切身的体会。另外,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历,知识专而不全,对实践教学把握有限,也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3.1.3 如何加强对医药营销人才的培养

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①根据医药营销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设置原有课程体系。医药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既要突出医药特色,又要传授营销基本知识技能。基于复合型医药营销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课程体系大体应涵盖围绕营销内容展开的管理学知识和医药学知识两大方面,具体来说应安排以下几个模块:

一是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包括数学、外语、计算机、体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这部分课程是为培养学生所必须具备的除专业知识外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基本素养而开设的。二是以营销内容为核心的管理学课程模块,这部分课程由专业基础课程和营销专业课程共同构成:专业基础课程应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学、财务管理、医药企业管理、医药国际贸易等,开设这些课程主要是为完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管理学科知识;营销专业课程包括医药市场营销学、推销与谈判、公共关系学、医药广告学、医药市场调查与预测等内容,这部分课程向学生传授将来从业所必备的专业知识技能。三是医药课程模块,这部分课程主要是为了突出医药专业特色:包括中医基础、中药学、方剂学、现代基础医学概论等,这部分课程是为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医药知识背景而开设的。另外,还应开设一些具有工具性质的课程,例如统计学、运筹学等。这样基本可以保证复合型医药营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该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综合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方法,丰富单一理论教学手段,提高培养质量。根据对复合型医药营销人才的需求分析,可以看到医药市场营销专门人才的培养是建立在行为科学、医学、药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因此,高校在教学中,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还应通过综合应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PBL教学、实验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市场营销理论的同时,为学生打造最贴近真实营销环境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营销实践过程。四是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让学生分析、讨论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医药营销案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实施模拟教学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分别扮演营销过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营销现场模拟,提高学生的营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此外,多数高校都配备了实训室,可以通过在实训室中安装营销课程配套仿真操作系统,让每个学生都建立自己的模拟公司,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和对市场的理解作出经营决策,因而能够更好地完成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的有机融合。

②以课外实习及实践活动为抓手,将实践教学内容真正落到实处。实践教学除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课外实习及实践活动中。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使学生在毕业前尽可能多地接触实际,进行锻炼,可以更好地实现从书本到实际、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型。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为保证课外实习及实践教学的效果,选择一些规模较大、具备发展潜力和声誉良好的医药企业,做好校企双方的紧密合作至关重要。做好校企合作,成立实习基地,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定期到企业参观学习;另一方面还可以邀请这些企业的成功人士在学校挂职,定期给学生举办讲座,针对医药营销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以及学生关心的问题给予指导、解答。此外,与某些医药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深入企业进行实践的机会,以弥补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实际工作经历的弊端。这种以学校为主体,校企共同培养学生的模式可以帮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提高技能,能够让学生以员工的身份融入企业,实现由理论知识到专业技能、从业素质方面的飞跃,提前达到企业的用工标准。“订单式”人才培养也是校企合作的一种有效方式,学校根据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的要求定向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按照合同规定到用人单位就业。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岗位要求,按照课程进度设计贴合企业实践的实训项目,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销售技能竞赛,帮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能够逐步达到企业对岗位的要求。

学校应该尽可能地与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关系,吸引企业参与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来,从而使企业实践能够主动引导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内容,使学校能够达到企业对销售人员的要求,为企业培养大批复合型医药营销人才。

3.2 相关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为在职员工进行后续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使其能结合自身未来的发展目标,明确自身不足,自主地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个人职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培训工作本身就是职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和员工个人职业规划的实现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医药市场产品种类繁多,国内外医药公司竞争激烈;为在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各公司不断加大宣传和销售力度,纷纷开展销售业务竞赛。因此医药营销人员为实现业务指标压力沉重,导致他们仅仅关注业绩是否完成,大大冲淡了医药营销人员接受培训的学习热情,久而久之的结果就是缺乏对职业生涯完整的规划,完全忽视了培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虽然教育培训可以有效提高营销人员的技能和素质,使他们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但这也会产生“道德风险”,即某些员工会随着能力的提高,追求较高的物质回报,精神层面也有了新的要求,再加上某些竞争企业“挖墙脚”,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他们在对当前任职公司提供的待遇条件进行权衡比较后选择离开。该情况的发生将会引发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源规划和配置失误,某些受训员工流失,导致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的浪费。此外,多数医药公司目前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培训制度,对培训的内容、分工等问题并没有明确规定,各级别管理人员对自己在培训中的职责比较模糊,缺乏各层次管理者的有力支持,培训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同时,多数企业没有设计有效的培训效果评估办法,对培训效果考核往往只停留在简单的考试上,而事后又不注重反馈调查,使培训与实际需求脱节,培训难以达到预定的目的。

营销人员培训意识淡薄,主观上不重视,部分受训员工流失,企业人力资源投资浪费,各层次管理者对培训的支持力度不足以及对培训过程的监督和培训效果的评估严重缺失,这些都是当前各医药企业在对营销人员进行培训时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形势下要提高医药营销人员的技能与素质,就有必要实现营销人员的转型,即从医药专业型、营销专业型、纯粹经验型向复合型营销人才转化。加强对现有医药营销人员的素质培养,使之适应市场瞬息万变的形势,适应医药改革的需要是当务之急。根据医药企业的实际情况,要解决上述问题,营销人员的在岗职业培训至少应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实现观念的转变;②建立培训制度,尤其重视培训效果评估;③学习并运用先进的营销理念进行实务培训。

3.2.1 基于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树立培训新理念

立足长远,以人为本,医药企业的发展必须确立培训优先的战略思想。为此,企业应树立人才资本、终身教育、竞争发展的培训新观念。

3.2.2 建立完善的、系统的培训管理体系,形成有效的培训机制

建立一套完善、系统的培训管理体系并形成机制,对培训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培训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需求分析阶段、实施阶段以及效果评估阶段。这三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有机整体,不可分割,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造成培训的低效或无效。实施培训时,企业应首先进行调研,对培训的需求进行分析,即从企业整体、各部门和员工个体等角度考虑,安排培训内容;而且在培训期间不能随意变更培训内容,因为营销人员将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培训中,当然希望培训的目标、内容与自身的需求或发展计划相吻合,通过培训可以使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有更好的发展;培训的考核和评估工作应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这两项工作应紧紧围绕培训的目的和要求展开,对培训的考核和评估至少应涵盖以下内容:

(1)评估营销人员的反应。最常用的方法是让受训人员填写有关问卷,另外也可以对受训员工进行面谈或电话调查。

(2)考核和评估营销人员的学习情况。对于某些知识和技能,可以在培训前和培训后分别对受训者进行考核测试,通过成绩比较客观地评价培训效果。

(3)对营销人员的行为进行考核与评估。这个层次上的考核和评估比较复杂,实施起来难度也比较高,因为行为发生改变往往要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观察培训后营销人员在工作上产生哪些变化以及变化的程度。通过此项评估可以使管理层对某个培训项目有深入地了解,也可以使营销人员通过评估看到自己的变化,从而增强对培训的信心并更有效地进行工作。

(4)培训整体效果的评估。此项评估是站在部门和组织的角度,了解培训活动给公司业务带来的影响和回报如何,例如业绩是否增长,客户满意度是否提高等。

3.2.3 基于先进的营销理念进行营销实务培训

(1)基本理论方面的培训。这是营销培训的基础内容。理论上应包括:药品营销的本质及特殊性、企业战略计划、医药企业管理知识、消费者市场细分及市场定位、医药商品学等。目的是让接受培训的营销人员先从理论层面上掌握如何创造市场需求,开拓新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推广新产品的市场营销理论和技巧,为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树立坚实的理论基础。因为医药产品的特殊性,培训时尤其要注意强调营销应围绕消费者的利益,从消费者的视角来展开。

(2)基于销售技巧的销售实务培训。相比之下,实务培训更强调针对性与实用性。这是营销实务培训的关键所在,营销人员要亲身参与。培训时应针对销售过程各个环节、信用管理、客户管理、各种社会公共关系等方面建立模拟仿真场景,提高培训的仿真度、加强角色间的对抗性。

(3)案例培训。搜集案例进行开放式的讨论也是一种有效的营销实务培训方式,这种方法可以引导营销人员展开头脑风暴,锻炼创新性思维,激发参与讨论的热情。案例选择应尽可能贴合本土实际,并保持与时俱进,体现最新的营销动态。案例分析法的中心环节是自由讨论,让营销人员在讨论中学习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建立团队合作精神是此项培训的重点。可以让营销人员根据自己的从业经验,彼此分享各自成功或失败的例子,将这种现身说法结合到案例培训中,更加能够强化参考和借鉴的效果。实务型营销培训,应注意培训对象的类别,有区别地安排阶梯式培训,不同层次的营销人员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现身说教、现场演示、角色扮演、视频培训、网络培训、商战模拟等,不断提高医药营销人员运用营销知识和技巧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程友斌,薛强,陈春.医药营销专业人才必备素质和能力探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6).

[2]吴海峡.医药营销人才现状分析及培养建议[J].中国药业,2009(2).

[3]雷蕾,向铮,叶建.浅谈医药营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商场现代化,2009(10).

[4]史兰香,张宝华,张星辰.地方院校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