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政治学和哲学的关系

政治学和哲学的关系

时间:2023-07-18 17:25: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政治学和哲学的关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政治学和哲学的关系

第1篇

关键词: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国际政治学;学科史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003-02

对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两门学科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而不研究属于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范畴的具体问题,是理论与学科关系层面的探讨,或可以说属于学科史研究的范畴。对于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的关系,从学科史的角度予以厘清,有助于合理界定两个学科的方位和边界、正确理解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促进人们更好地把握它们的发展变化与相互间影响。

一、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的概念辨析

要进行相互关系的比较分析,首先需要考察学科的属性,即该学科是研究什么的。首先来考察政治学。政治学英文“Politics”一词源于古希腊语Polis(城邦)。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首推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提出“善”、 “正义”和他的哲学王理想。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政治理论及其体系的著作,他倡导以个人幸福为最高政治目标的城邦政治论,使政治学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其后大致经历了中世纪神学政治学、近代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权利政治学、20世纪以来现代意义的政治学等几个阶段,①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而言,政治“本质上是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1]政治学,则是研究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relation-IR)是国外学术界比较常用的词语。在英文《韦氏词典》里对它的解释是:“国际关系是政治科学的一个分支,关注的是国家间的联系并且主要关注对外政策”。从这一定义来看,“国际关系”的属性有三点:一是在学科上它从属于政治学;二是它的研究对象是国家间的关系;三是对外政策或外交是其关注的重点。“国际关系”不仅仅是指国际的政治关系,还涉及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宗教、卫生、民族、政党等各种联系。也有学者认为,“国际关系是超越国家界线的国际社会关系。进入世界近现代史的国际关系主要是国家以及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2],“严格来说,国际关系的领域集中在世界上政府间的关系,但这些关系不能被孤立地理解。这些关系和其他因素(如国际机构、跨国公司以及个体)是有紧密联系的;与其他社会结构(包括经济的、文化的和国内政治结构)也有联系;甚至与地理的和历史的因素也发生关联。国际关系学是交叠了几个其他领域的庞大学科。”[3]可见,国家间的关系是国际关系学研究的重点或主要方面。所谓“国际关系”,主要指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主要方面的联系;“国际关系学”,则可被看作是一门研究这些联系和及其规律的独立学科[4]。

二、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的历史关联

19世纪,受西方实证主义思想学说影响,人们对政治学的独立地位、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有了较一致的看法,当时主要以国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与机构、政治理论与原则、政治家的思想行为等为研究对象。20世纪早期,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学也产生于20世纪初,是现实国际关系发展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是人们对国际关系认识日益加深的产物,相对来说是新学科。

传统上,国际政治学属于政治学的范畴,而国际关系学则是国际政治学的拓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范围内错综复杂的国家间矛盾的第一次总爆发,国际关系成为学者们必须密切关注的焦点。1919年,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斯在威尔士大学资助建立了国际政治系(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Wales),并为国际政治专业设立了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席(Woodrow Wilson Chair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这种设置标志着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科的诞生[3]。显然,国际关系学(IR)最初是以国际政治学(International Politics)的面目出现的,并且被许多政治学领域的学者看作是政治学的子学科。1949年在巴黎,各国的政治学者共同建立了“国际政治科学协会”(IPSA),协会确定政治学研究的对象有五项: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党和政治团体、国际政治关系、社会舆论[4]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国际政治研究伴随着一系列特定刊物的出现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科领域和范式。这些刊物包括:《外交》(Foreign Affairs,1922)、《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1947年)、《世界政治》(World Politics,1947年)、《国际研究季刊》(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1963年)、《和平研究杂志》(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1964年)等,此外,英美国家都出现了国际关系方面独立的博士教程[5]5。20世纪50年代末,以国际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政治学成为政治学的三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另两个是行政学和比较政治学。在学科史上,“国际关系”可以说是“国际政治”在空间范围上的延展,在时间上也存在一定的先后顺序。由于这种特征,使得“国际关系学”稍微偏离了政治学领域,与政治学的联系不如“国际政治学”与之紧密。但反过来说,国际政治始终都是国际关系学研究的重点,原因在于“国际政治”关系一直以来是各种国际关系当中最重要的一类关系。

三、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的不同

(一)学科生成、发展历程(学科史)的不同

政治学在古希腊时期就产生了,中世纪的政治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受神学统治。近代文艺复兴时期,政治学最终摆脱神学束缚,恢复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20世纪早期,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国际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它的生成是20世纪的事,但这个过程几乎跨越了整个世纪。

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作为一种现象也有久远的历史。其实,不管是古代的城邦国家还是现代的民族国家,只要有国家,就存在“国际关系”。“如果把古代学者的研究,诸如修昔底德(Thucydides)研究古希腊城邦国家间关系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The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和中国记述春秋战国历史的典籍《春秋》、《左传》、《论语》、《战国策》等视为某种“国际关系”研究的话,那么这种研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5]4。国际关系学到20世纪上半叶还不能说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20世纪70年代,它才有了比较像样的、可称为一门学科的轮廓。

(二)研究对象与学科特点的不同

政治学以探求政治关系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因此,它的视角通常会围绕政治关系,从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文化等方面去阐释政治的本质,关注国家、权力、权利等核心概念,关注人类围绕这些核心价值所做的价值选择,关注对自由、正义、和谐等终极理念的追求;国际关系学的研究背景是由世界上所有国家共同构成的一个特殊“社会”,这个社会没有中央权威,国家间的互动在本质上是无政府的。国际关系的研究不仅涉及政治因素,而且涉及军事、经济、宗教、文化、法律、生态、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其中关注较多的是国家的外交关系和外交政策。其研究对象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对于国际关系学都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它还涉及哲学、地理学、生态学、心理学乃至数学、统计学等众多学科,表现出十分庞杂的特点,但国际关系整体的运动规律仍是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①

(三)研究方法的不同

在研究方法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都经历了传统研究方法和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两个阶段。传统的研究方法包括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的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方法、法学的研究方法等;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学界大多数学者沿用政治学或法学的一些方法,注重对国家、战争与和平等问题的研究”[4]7。战后六七十年代科学主义盛行时期,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开始利用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铸造本学科新的研究方法,包括经济学的方法、社会学的方法、心理学的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结构功能主义的方法、行为主义的方法、数理统计的方法等等,统称为现代科学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上的传统与现代两个阶段是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的共性。所不同的是,由于国际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方法也表现出复合多样化的特点,更多地具有“科学主义的”倾向,研究的问题与政治学的课题相较更为现实具体,更多采用实证主义、定量分析的方法。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大大丰富了政治学学科的资料库。笔者以为,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在研究方法上不存在根本性的不同。研究方法作为一种工具,对于某一分析课题来说只要是恰切的就可以大胆采用。

四、结语

在学科发展史上,学科之间从属、分离以及综合是学科发展内在规律的表现。国际关系学传统上被认为是政治学的一个从属学科,但随着其研究领域的扩展和深化、研究成果的繁荣丰富,国际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地位已经在人们当中达成了共识,大家都承认它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学科目的与学科价值。

同时,国际关系学与政治学之间也存在着相互支撑的关系。国际关系学虽然研究的是一个类似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当中各行为主体互动的关系问题,但它始终离不开政治学所提供的关于国家、权力和权利等基本概念体系的支撑,以及政治学提供的价值规范的牵引。政治学也迫切需要国际关系学在这方面的成果来大量丰富政治学研究的资料与素材,特别是在全球化的当天,政治现象常常是超越国界的。 总之,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的相互支撑与相互分离是二者间关系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学科发展也会受这对矛盾运动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2]袁明.国际关系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美]Joshua S.Goldste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3.

第2篇

一、哲言架构政治思想

思想是人脑对想法提取锤炼而又经过精炼的话语描述出来的价值观、世界观,我们有时会歪打正着,让自己的思想与某个哲学家曾经说过的哲言或提出的哲学思想类似,殊途同归。那么把自己的思想戴上哲学的桂冠,我们的思想陡然在恍惚间变得神圣。对政治这门学科来说,其中思想俯仰皆是,我们如果利用哲言的形式将其架构,其思想的光芒就会陡增,学生也会更加顺着这一光芒的指引走向趣味横生的政治课堂,而不会对政治这张呆板的脸存在芥蒂。

可以笼统地说,哲学与政治学同属一个母系,它们的血统不尽相同,都是洞察世界、人生、社会的。所以这为它们的二者相同提供了契机。以初一政治第一课“珍惜新起点”为例,初中学习序幕的拉开象征小学到初中学习的一个过渡。政治学科初一第一课“珍惜新起点”就是一个很好的序幕。关于这一课,教师完全可以将哲学问题挪来一用,这并不是牵强附会。在充满激情的学生时代的另一新起点的演讲过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用一句哲言为新起点做一次宣言。这时,学生就会热情洋溢,打开大脑的知识储存库,输入新起点这一词条,进行哲言宣言。如陶渊明的“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

二、政治观点哲学概括

各类学科都有自己的语言形式,而这种语言形式虽是学科个性的崭露,但在无形中又成为学科之间拉近距离的搭桥牵线者。政治与哲学这两门学科也是如此,源于它们研究范畴的交叉相似处,其相区别的语言形式也从两条无法交叉的平行线变成可交叉的两条线。根据这一点,我们可对某些政治观点运用哲学性的语言形式来概括。这与本文所阐述的第一点不同,政治观点的哲学性语言概括不是哲学前辈们千古流传下来的哲言,这里所说的是我们应用自己的力量去对“碎”和“乱”的政治观点进行“锻造”,使之成为简明扼要的哲学性语言,这种哲学性语言点染了我们的个性色彩。

基于哲学与政治的相通之处,教师可以激发学生打开自己的哲学宝典,用哲学的语系去论述政治观点,这是一次完美的概括和观点表达,学生可以言简意赅,可以大方说辞,也可以平白直叙。在学生思想的碰撞闪光中,政治课堂也得到了一次升华,而政治学科的面目看起来也不再狰狞。另外,学生在政治观点的哲学性语言锤炼过程中也兴趣盎然,得到思维的开拓。这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得到双赢的一种途径。例如,“珍爱生命”这一课,关于生命,它是无限可挖掘的哲学空间。在教师的激发下,学生就会联系自身进行一场珍爱生命的哲学语言之旅:生命本身就是财富,我们要去珍爱;生命无价,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的价值,是对有限生命的敬重和珍惜等。

三、政治词条哲学延伸

应该说,名称就是我们分门别类记住万物而输入大脑的一个词条,当谈话的时候,我们说起词条,便能想起词条所延伸出的词条定义。关于政治这门学科,它靠无数的词条来分章分节、构成知识体系。由于政治学科与哲学之间的微妙关系,我们曲径通幽,将这些词条做一次哲学性的延伸。正如英国诗人布莱克所说:“双手撑起无限。在这一延伸的过程中,我们从有限的空间入手,撷取无限的知识,我们在增加知识储备量的同时,也获得向哲学领域探究的乐趣,而且政治课堂摆脱从前的照本宣科,进而变得血肉丰满而有灵魂。”

教师不仅仅要给予学生课内既有的知识,还要帮助学生进行一次知识拓展之旅。拓展学生知识面,让学生依靠这些知识来看人生、看生命。政治与哲学之间存在类似之处,依据这一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把政治词条作为船桨,由政治的此岸摆渡到哲学的彼岸。以“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这一课为例,其中“挫折”与“人生”这两个词汇是本课最重要的两个词条,教师围绕这两个词条,会找到上升到哲学层面最能令人奋勇前进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而教师可以将政治词条的哲学性延伸交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分享在课堂。关于挫折、人生有许多哲学性观点,例如:珍珠是牡蛎生病所结等。

第3篇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政治 教学 存在问题 对策分析

引言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与实施,使得教育事业的发展找到了新的方向。加强学科教学的改革,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高中学校要提高教学水平,就要对学科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原因。高中政治学科,作为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对于高中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要加强高中政治教学对策研究,必须从现存教学问题入手。因此,笔者选择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的。

1.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对于政治学科的重视程度不高。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及政治学科特殊性的影响,许多高中政治教师的思维受到应式教学思想的限制,没能正确地认识到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重要意义。教师单纯地为了让学生取得较好的政治成绩而开展政治教学,使得教学思想跟不上新课标的步伐。学生在教师教学观念的影响下,进行死板的政治学习,体会不到政治学习的乐趣。教师对于学科的不重视,使得高中政治学科的地位得不到肯定,很难提高教学活动质量。

1.2政治教学方法落后。

教学方法与时展步伐的匹配度对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政治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只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进行灌输性的讲解,没有认识到学生政治学习观建立与政治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许多教师从政治课本出发,为学生进行重点知识的讲解,但没有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得高中学生的政治学习水平不高。

2.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对策

2.1改变教学思想,构建和谐课堂。

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学习实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与培养每一位学生。老师需要对传统的政治教学思想进行改变,在教学中,不能将自己的热情全部投放在那些政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身上,要肯定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与不足,教学活动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学生的政治学习水平出发,为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高中政治学习中都能取得进步。

比如在讲解有关联系的哲学知识时,对于那些政治学习水平不高的学生来讲,教师要让其理解联系的意义,对哲学原理有一定理解。对于那些政治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来讲,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联系原理,尽可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一来,在不同的教学目标引导下,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学习目标,促进学生政治学习成就感的强化。和谐的课堂氛围得以建立,学生的学习情绪会更加积极与正确,有利于高中政治教学突破传统模式的限制,实现质量与效率的快速提高。

2.2加强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政治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完成自身教学思想的改变,就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新。不同时代的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期待是不同的。学生希望自己的主体地位在高中政治学习中得到肯定,希望在丰富的教学方法的引导下自主开展政治学习。这就需要高中政治教师丰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展不同的学习活动。

比如在学习法律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论题的设置,让学生在班级内开展法律知识辩论赛,利用在政治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对社会行为进行评价与判断。在学习有关社会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一些与社会知识相关的内容,做成一个个性化的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都有提高作用,辩论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政治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政治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政治学习自主性的增强。因此,教学方法的改变与丰富,是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

结语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需要进行必要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高中生的政治学习需求。笔者从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内容,对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希望高中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新的教学方法,践行新课程标准,促进高中政治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现代化理论;发展管理学;国家管理哲学;国家辩证发展逻辑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6-0127-02

一、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政治学与现代化理论

发展是一个全面综合的概念,它一般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等方面;与以上方面相对应,在学科设置上存在发展经济学、发展政治学和发展社会学。

一般认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题是农业国家或经济落后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20世纪五六十年展经济学所提出的资本形成、双元结构、进口替代等理论至今仍有其价值。而发展社会学着重于探讨社会结构的演进和发展,包括职业分工、社会流动、城市化等方面。发展政治学则探讨政治发展与传播、官僚机构、教育、政治文化、政党之间的关系,发展政治学一般采用比较政治研究的视野。

以上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与发展政治学大部分内容也包含在“现代化理论”这一框架下。现代化理论探讨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因而当然需要分门别类地探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政治发展甚至文化发展。然而令人惊奇的是,一方面,作为传统社会科学之一的管理学竟然对现代化或国家发展问题持续冷漠;另一方面,学术界在探讨现代化过程中也未引用管理学相关理论。

二、发展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与体系

穆尔认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高水平的技术和受过高度训练的专家、广阔的市场和细致的组织结构等。伊斯顿通过《政治体系》描述了政治生活的现代化。阿尔蒙德将现代化理解为福利化、社会阶层流动化、宗教世俗化、教育普及化、知识科学化等。上述研究大多属于发展社会学或发展政治学。罗斯托提出,根据经济指标把所有社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高额大众消费。以上研究属于发展经济学范畴。亨廷顿总结了现代社会的九个特点,主要是从发展政治学的角度而言。英克尔斯将现代人格认为是现代化过程中最关键因素,这是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此外,现代化理论中的结构主义、依附论等主要基于国际经济与政治的视角。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到,现代化或国家发展的管理学视角被严重忽视。管理通常被理解为通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共同努力,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地达成目标的过程。管理的要素之一是目标规划,这是管理学与社会学、经济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重要区别。现代化理论尤其是发展社会学大多采用一种演化的视角,而在管理学看来,现代化应该是一个明确的目标,并由此制定达到目标的方案、组织形式以及协调、指挥和控制的机制。管理的目标指向性也称为管理活动的有效性。管理的第二个要素是效率:管理不仅关注能否达到目标,还关注达到目标的效率。因此,管理学研究如何对计划进行优化、如何设计最佳的组织结构、如何实现最有效的协调和控制,这些对于一个意欲快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至关重要。

由此看来,当涉及到国家发展或现代化这一主题时,我们应该引入管理学的视角,这一学科领域可以称之为发展管理学。发展管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当然也可看成管理学或公共管理学等基础学科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发展管理或国家发展管理。

发展管理学的研究主题就是如何有效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它以国家发展为研究对象,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等内容。但与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或发展政治学不同的是,发展管理学强调国家发展的整体目标以及如何实现规划目标。与管理学或公共管理学一般理论相比,发展管理学重在国家发展目标及其实现。从学科体系而言,粗略地说,发展管理学应保持传统管理学的框架结构,即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发展的特点进行专门研究和细化,包括国家发展环境、发展战略制定、发展战略执行、国家发展优势和发展劣势、发展能力、传统文化与国家创新、发展协调机制、发展或改革中的冲突管理、国家发展中的组织转型、转型与改革领导、改革与发展进程控制等。从研究方法而言,既有实证分析,也有规范研究;既研究影响发展的因素,也必须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发展管理学与国家管理哲学

管理哲学就是关于“管理的本质、包含价值在内的要素以及要素间相互关系是什么”的根本性、系统性回答和“为实现管理目标怎么做”的根本方法。有关“管理的本质、包含价值在内的要素以及要素间相互关系是什么”的学说可称之为管理本体论。管理本体论中涉及到价值的部分可称之为管理价值论,而有关“实现管理目标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可称之为管理方法论。当然,如何得到上述系统性的认识,本身就值得研究,这一部分研究内容可称之为管理认识论或管理研究方法论。管理哲学是“是”与“做”的统一,是本体论、方法论与认识论的统一。管理哲学可以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使用。一是普遍性层面,即有关一般管理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理论体系;二是具体的管理者和组织层面,这一层面上管理哲学指的是管理者或组织对于自身管理的根本认识和方法,处于该层面的管理哲学是可以进行实证分析的。处于第二层面上的管理哲学大多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

正如管理学以管理哲学为基础,发展管理学也以国家管理哲学为基础。国家管理哲学是对国家发展的根本性、系统性认识以及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整体性与根本性思路。国家管理哲学包括如下内容:(1)对于国家发展环境、目标、发展过程的根本性认识;(2)达到发展目标的根本思路和一般性指导原则;(3)根本性看法和根本思路的高度统一。

从国家发展哲学出发,发展管理学就不是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和发展政治学的简单综合,而是以发展环境、目标以及路径为主要对象的探讨。它当然会涉及发展经济学等的内容,但它的着眼点不是单独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而是国家发展――正如企业管理的目标不指向单独的技术研发、人力资源或市场营销一样。

四、发展管理学、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与国家辩证发展逻辑

发展管理学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必然与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的企业管理学有很大区别。不同于企业,国家管理的传统、环境与制度非常重要,且以上三项皆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因此发展管理必然是基于本土的。基于此,合理利用本土传统管理思想就非常重要。对于中国发展管理学而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一项很重要的资源。

中国古代传统管理思想非常丰富。笔者曾基于易经与西方动态博弈理论提出辩证发展逻辑的一套理论框架。以企业管理中的竞争与合作的一对矛盾为例,其典型四阶段博弈顺序为:第一阶段,甲企业选择竞争;第二阶段,乙企业感受到竞争的压力;第三阶段,甲企业提出合作的要求;第四阶段,甲企业选择合作。设甲企业的真实目的是合作,但考虑到第一阶段就向乙企业提出合作,反而可能会导致合作进程进展不顺利,因此在第一阶段时间点上,甲企业的目的和手段是矛盾的。笔者将企业战略领域中的这一类战略行为称为“策进”。

第5篇

说到“理念”的历史渊源,不得不提到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柏拉图。在他看来,“理念”是离开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是永恒不变的,是普遍、绝对和必然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了批判与继承,如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把理念理解为推动知性产生到超越经验的纯粹理性;黑格尔在《小逻辑》里将理念称为“自在而自为的真理概念和客观性的绝对统一”[1];……等等。在上述历史线索中不难看出,“理念”一词在唯心主义学派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其内涵也随着唯心主义的发展不断地丰富起来。

随着近代辩证唯物主义的兴起并逐渐成为哲学主流话语,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物质世界”,强调其对“意识”的决定性作用,拒绝那种超越物质世界而存在的“理念”,从而“理念”一词在学界研究中也走向了落寞。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思潮逐渐闯入了人们的视野,其中影响较大的建构主义站在相对主义的哲学立场上重新强调了主体认知的重要性,力图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进行解释与分析,这为“理念”的回归带来了新的历史契机。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首先在政治学科中的国际政治关系研究方面占据了主流地位,之后,很快蔓延到其它的政治分析领域,形成了政治学科的建构主义模式;其核心思想认为决定政治结果的既不是观念也不是物质因素,而是观念与物质因素间的互动对政治后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理念路径的基本模式

在理念路径中,其核心问题就是理念如何影响政治行为。它认为,政治行为既是行动者的动机、利益和偏好相结合的产物,也是环境提供机会及限制约束的复杂后果。这种观点被认为有着很大的进步性,其把动机、利益和偏好都当成了变量,这与政治现实更为切合。进而,它阐述了理念路径的核心分析点对政治现象中的“利益”概念进行了重新认识。它强调利益分为两个层面的,一是客观的利益,二是主观对客观利益的认识,并且这两者在多数情况下是不一致的。那影响政治行为的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呢?对此,科林·海在唯物主义“背景物质利益行为”[2]的解释模式基础之上,发展了一种“背景‘现实’或物质利益对物质利益的认知行为”[3]的建构主义模式。虽然这种模式更符合实际政治生活状态,但其最为明显的不足之处是必须借助其他变量才可能阐明理念对行为的影响机制。在这种背景之下,处于政治学科研究前沿的新制度主义学派力图把理念与制度结合起来。

三、理念与制度的结合

就目前来说,理念与制度的结合主要沿着三条线路展开。第一,理念在制度化过程中的作用。这一线路分析了理念是如何转变成为有形制度的,对此旧制度主义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洛克、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转变成了制度设计就是最好的释例。第二,理念在公共协商、对话、主体际的沟通以及集体认同中的作用。这一线路阐述了理念对政治行动者的偏好、利益观、价值观等发挥着决定性的形塑作用。第三,理念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这一线路有效地解释了制度变迁中的动力问题。通常情况下,理念与政治制度绩效之间会存在一定的“摩擦”现象,这是政治制度变革的直接动力。亨廷顿在1981年的《美国政治:不和谐的许诺》中指出:推动美国政治发展的动力之一就是政治理念与政治制度的绩效之间存在着摩擦,当两者之间的距离非常大的时候,它就能推动制度变革,向政治理念倡导的方向发展[4]。具体来说,首先,理念通常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未来状态,它与现实情况之间的差距激励政治精英进行政治变革,并为政治变革提供了行动“蓝图”。然后,在制度变革的“前夜”,既有政治制度出现“去功能化”倾向,它们无法再为政治行动者提供稳定的预期,在这一时间序列里,理念具有替代制度以减少不确定性的功能。最后,在理念的进一步细化下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从而对原有的政治制度提出全面挑战。在上述的条件都已具备的情况下,随着旧的政治制度合法性的丧失,理念为新的制度设计奠定了合法性基础。从而实现了理念对政治精英行为的约束和对政治生活的有序性的维护,诠释了理念引导下的制度变迁的全过程。

摘要:“理念”一词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其回归与发展为当代政治学科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与研究路径。其中,理念与制度的结合很好地弥补了制度变迁理论中动力不足的缺陷,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关键词: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理念制度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 政治 运用

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相对来说较为枯燥,通过政治知识的充分运用其中,有利于历史教学过程变得更为简单和明了,并帮助学生站在政治的角度分析问题,从而由主观思想引导转变为客观因素引导。在高中课程教学中,与其他课程充分结合,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结合当下政治实际进行学习,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政治观念和道德意识。

一、高中教学中政治知识的应用

(一)历史概念与历史教学

历史概念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即是指通过对历史事物的发生来探讨其规律并进行概括而成,以抽象的概念来反应事物的客观属性。历史概念主要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部分,所谓内涵是指历史的相关背景和结果,背景要素又包含两个内容,第一是指大环境的政治经济因素,第二部分是指从不同条件和原因来探讨事物发生的前因后果。历史的外延是指事物发生的客观因素。例如把时间、地点、过程等。相对于初中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教学更为复杂,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学生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的过程,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当前社会,学生了解一定的史实基础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建设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政治概念与政治教学

简单来说,政治概念就是一种政治术语,是指通过对政治相关事物发生的表象来进行深度剖析而概括得出的专业性表达语言,政治概念是政治知识的基础内容。广义范围的政治概念,不仅仅是指政治概念,其中还包含相关的政治理论。例如高中政治教学的部分内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等内容。整个中学的政治教学目的可大致概括为对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并帮助学生能够将这些优秀理论运用于生活实际,进而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帮助其建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因此,政治学科的教学更注重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学习,通过榜样力量促进学生正确的三观确立。

(三)渗透政治学的历史教学案例

历史知识的学习涉及到较多的政治知识主要有哲学知识和相关经济理论等。本文以历史中涉及到的政治哲学知识为例:

在学习中国历史中,中国历代文化的发展一课时,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现象、宋明时代的道学的发展,以及封建统治末期反封建思想的产生,历史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对相关朝代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形态等因素来解释和理解。其中涉及到的政治哲学知识有:客观存在决定意识形态、文化的发展是政治的经济的反应两个哲学知识点。在政治学中,经济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对应到历史学,宋明时期由于经济发展稳定,人民生活富足,因此使得这一时期的宋明理论等学说得到充分发展。

二、历史教学中运用政治知识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到政治相关理论,有利于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史实发生的背景和过程,从而对其产生的结果和带来的影响更加记忆深刻。同时,高中历史课程中,大多历史现象的讲解都较为抽象,运用政治知识对其进行解释和教学就具体得多。例如用政治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一理论来解释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的实施阶段的确立。从哲学的发展观来解释,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的经济建设决定了同时期的意识发展形态,再利用大众意识形态的变化来促进下一阶段的改革建设。

(二)提升历史教师专业技能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技能的要求都有提高,在课程教学实际中,教师要关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掌握好教与学的节奏。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有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当前的社会形态,帮助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历史涉及到的知识和领域较多,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政治知识,有助于教师扩展知识面,更加充分的了解相关知识点,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以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和经验积累。

三、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合理处理历史与政治的关系

历史课程的学习方式一般是通过对历史相关事件的学习和理解,过渡到该时期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用客观的观点和从科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学习。而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先进知识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记忆,帮助学生将这些前人的优秀经验能够化为己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树立科学的政治观念。因此,两个学科教学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掌握分寸,合理处理历史与政治学科的关系。

(二)教师自身知识储备的提升

将政治知识运用到历史教学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一方面,在当今社会,高中学生的知识需求已不再是单一的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将政治知识与历史课程有效合理的进行结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能动性要求更高,即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的要求更高,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已不再适合新课标的要求,需要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为此,教师需及时提升自身知识的储备量,以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结束语: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地结合政治知识,有利于学生提升综合学习能力,从政治的角度去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以及对时政的分析和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增加知识储备量,革新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意避免将两个学科的重点知识混合,对教师的专业要求也更高。在课程中运用全面的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提出的能力要求。

【参考文献】

第7篇

摘 要:思想政治课在现实教学中处于“尴尬”境地,本文对此提出要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知识来巧化学生的思想问题,从三个案例入手,寓教于学让学生愿学乐学政治,真正体验政治学科魅力,提高政治课的课堂效率。

关健词:学科知识 巧化 思想问题

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的必修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却显得有点“尴尬”。一方面,它担负着智育与德育的双重功能,地位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它的教育对象――学生却并不十分领情。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的普遍印象是抽象、空洞、枯燥。因此,要彻底扭转这一局面,改变思想政治课的尴尬地位,首先要利用政治学科知识、学科魅力来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他们觉得政治课不再是可敬可畏,而是源于生活,源于实际。因此,怎样让思想政治课教学做到三贴近,使学生乐意接近和接受,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就如何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来巧化学生思想问题略陈己见,以求抛砖引玉,敬请方家不吝赐教。

这学年我们开的是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对于哲学的认识,百人百见。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出自己的哲学定义:“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指出:“凡研究人生且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求一个且要的解决”这样的学问叫做哲学。不管大师们怎么去定义哲学,我所关注的是怎么把相对抽象的哲学思想传授给我的学生,让他们真正感悟哲学,体验政治课的魅力,能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做一个更加睿智的人。

案例一:利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解决校服着装问题

这段时间,学校一直强调学生的校服着装问题,作为班主任虽然再三强调,但是个别同学却不能做到自觉自律。在讲到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这一课时,同学们对于教材能理解,我就很快结束课程与同学们聊起了最近的篮球赛,我说道:“同学们,这俩天的篮球赛怎么样?”我一开腔,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我们每天下午都看,给队友加油助威!”“XXX班的同学抢篮板好厉害,个人能力很强!”“XXX班能取的好成绩是因为队友之间的默契,那前锋、后卫、中锋之间的默契那不是盖的!”见到同学们兴致高昂,我就趁热打铁:“那个抢篮板的同学是他们班篮球队的一部分吗?同学们楞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我的意图,有同学小声答道:“肯定是一部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关键的部分!”“非常好!某某同学对咱们这节课的理解非常透彻!”“是呀,他是关键部分,其实咱们每个同学都可以成为咱班的关键部分,看看咱们身上的校服,你是那个关键部分吗?这个关键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咱班的发展,同样也可以是一块短板,咱班的形象就是这一俩块短板决定的呀!”而不穿校服的同学此时慢慢低下了头。看到此情景,我开始转移话题“刚才同学们说到篮球队队员的配合默契,才取得好成绩,这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呢?”“老师,我认为是部分之间的顺序或者说……”该同学不好意思地了挠挠头。“其实呢,光有部分是不够的,部分之间必须有一种有序、优化的状态出现,整体的功能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我补充到。同学们一下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他们取得好成绩的原因呀……”“对呀,咱班光有同学是不够的,还需要的是同学之间的团结、有序、积极的氛围,那咱们班才会走得更远,发展的更好,希望咱们都能携起手来,为振兴咱班尽自己的一份力!”

案例二:利用真理的条件性及文化对人的影响解决女生宿舍相处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强,高中生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但是在高中生时期多半学生是在校住宿,那么宿舍相处问题,尤其是女生宿舍舍友的相处问题往往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文科班的班主任,经常有女同学来我这诉苦“老师,我和我们宿舍同学老说不到一块,往往因为同一件事争的面红耳赤,我想调宿舍”。我说“往往是各自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而听不进去对方的观点是不是?”“老师,你怎么知道?”是呀,对同一事物,人们往往有不同的认识,因为每个人的生长环境、家庭文化氛围不同,这对她的影响是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这种环境氛围影响了她的思维方式,况且每个人所站的立场不同,所以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往往有不同的见解,这很正常呀,你想想自己是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问题呢?况且即使是正确的认识,如果条件不同了,我们的认识还会改变的呀。”说到这里,这名女同学若有所思,“老师,这不是你之前讲的文化对人的影响还有真理是有条件的知识吗?”“是呀,政治学科的魅力就是理论必须和实际相联系,尤其是咱们学的哲学知识,它每一个原理方法论的总结全是生活实践的总结,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哲学源于生活。”我趁热打铁:“所以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多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就是换位思考,这样我们的交往就会更加容易,更加和谐不是吗?这就是我们文化生活里所说的。”从这以后,我们班女生宿舍不睦的现象大大减少,学生在出现交往问题时就多了一份理性,多了一份宽容。

当然,上述的案例是我对政治学科德育与智育功能的一点浅显理解。仅仅是政治魅力的小小一隅,我觉得只有把政治课融入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参与体验,获得知识,巧妙化解学生遇到的思想问题,必然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兴趣,提高政治课堂的效率,这才是政治学科的学科魅力所在。

第8篇

关键词: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生活化 意义 教学方法

1.引言

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已经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将生活内容融入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可以使学生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对生活进行反思,利用所学的政治知识对自己的生活实践进行引导。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学生政治思维的形成及良好的政治学习观的树立。因此,笔者选择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教育意义的。

2.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2.1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政治内容的理解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因此,在传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关注理论的讲解,对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及哲学内容只简单传递。这样的理论性教学并不能满足高中学生的政治学习需求,不利于学生政治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某些教师忽略生活中的政治教学资源,不能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将政治学习内容与生活相结合,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促进学生政治思维的发展。

2.2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进步及教育事业的改革,传统高中政治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让高中政治课堂具有生活化气息,是对高中课堂的多元化处理,有利于高中学生政治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利于活跃高中政治教学氛围。政治课堂教学与高中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引入相对应的生活现象,从而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正确看待高中政治知识。在活跃的气氛中,高中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得到激发,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教学方法有利于高中政治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政治学科的发展。下面我们就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方法进行分析。

3.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生活化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基础。加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对于课堂氛围的营造有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为学生服务,学生为教师着想,促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只有师生关系和谐,教师与学生才能有效沟通,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习需求进行分析,利用幽默的语言与和蔼的态度感染学生,打造生活化的高中政治课堂。

比如在讲解企业方面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对经营公司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与讨论。教师可以利用和谐的交流,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经营公司的看法,让学生对自己期望的公司类型进行分享,就公司经营方法与理念进行分析,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定。这样的交流形式和内容与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性,有利于高中学生政治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2利用生活情境的创设促进政治教学生活化

开展生活化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丰富,因为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的需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将一些真实的生活情境融入高中政治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教师要利用政治教学内容知识点与生活的联系,对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引导学生从政治角度对生活现象进行反思。

比如在讲解有关经济全球化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近些年社会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经济全球化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变化进行分享,从中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氛围。外来物品的增加及文化的丰富,都可以在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原型,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政治学习的魅力。

4.结语

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进行生活化处理,是践行我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实践,也是对创新教学理论的具体实施。将高中政治教学与生活课堂进行结合,有利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笔者从高中政治教学具体内容出发,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方法进行分析,希望高中政治教师重视课堂教学生活化,利用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高中政治学习。

参考文献:

第9篇

政治是一门教授思想道德知识、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学科。虽然近些年斫淌υ嚼丛街厥铀刂式逃,但是在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思想情感的教育。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成长,无法发挥政治学科应有的作用,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一、中学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

自从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来,各个学科的教学目标都被定为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而学科素养的具体体现就是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就是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中学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发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潜力,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这也是中学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和条件。

中学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信息素养、思维素养、人文素养、专业素养、身心素养。如果学生缺少这些素养,就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难以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无法形成健全的人格。

因此,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格外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中学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众所周知,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的职责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责任感的建立都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可以说,教师的教导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发学生共鸣,让学生从内心里、从情感上接受思想教育。

1.注重情境教学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新课程改革指出,课堂教学要保持两个“度”,分别是“深度”和“温度”。“深度”主要体现在知识的研究方面,“温度”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方面。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采用问题对话或情感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问题对话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开放式的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了解课本知识,理清是非,辨别对错。

情感交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情感交流中,教师要选择情感素材。选择的情感素材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二是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情感素材,感受其包含的道德因素,从而培养自己的道德素质。

例如,在教学“影响价格的因素”这部分内容时,我以“老师家人的困惑”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在我读完“老师的家乡在美丽的南通,爸爸妈妈是朴实的农民,以种植蔬菜为生,他们辛勤劳动、努力工作,让我学知识、学做人,给了我世界上最温暖的家,让我体会到了最无私的爱,我是农民的孩子,我感谢我的父母,并为我的父母而自豪”后,全班学生都鼓掌了,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到了学生对我的信任和理解,看到了学生对自己家人的关爱,看到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2.注重对学生思维情感的培养。

众多学者对人类的思维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人具有复杂的智能系统,包括语言、逻辑、空间、运动、人际关系处理等多个方面。因此,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内心发展、情感塑造、心理认知、适应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对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契合学生思维方式的问题,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

例如,在教学“哲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哲学思考题。这样,学生就能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哲学的内涵,了解哲学的重要性,培养思维与情感,促进课堂教学顺利开展。

在教学之前,教师可采用有效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相关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感,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来思考问题。

3.注重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

新课改要求教师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说明,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以服务现实社会为前提。

例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这一观念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亲身践行正确的消费观。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新型关系;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师在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下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教学关系。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只需要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垠的知识原野的窗子。”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一位成功的教师不应该是教学的领导者,而应该是指引学生走向正确学习道路的照明灯

一、教师以高深的教学艺术征服学生

在传统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通过严厉的举止和说教去“征服”学生,具体说来就是严格的规定学生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一旦学生在学习中违背了教师的要求和意愿,教师就会给予严厉的惩罚来“杀一儆百”,教师这样的做法不能说是征服学生,应该称之为“称霸”。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必须要放下架子,重新审视自己,以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重新“征服”学生。首先,作为政治教师一定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素养。俗话说得好“欲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必须是常流水。”一个连专业知识都驾驭不了的教师又如何去驾驭学生呢?一个只会“背书”的教师又怎么去教导学生呢?这样的教师只会把课堂变成呆板的“输入”好“输出“,也只能制造出紧张的师生关系。所以教师必须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的理解和读懂教材,可以尽可能的阅读一些与政治学科相关的报纸书刊,可以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讲座和交流活动等等,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及时的给自己充电,教师在充电的同时要尝试着将这些信息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觉到一堂政治课下来,不仅可以轻松的理解教材中的理论原理,更能学到书本上所没有的课外知识,从而让学生都能喜欢上政治,进而逐渐培养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其次教师要不断的丰富讲课的艺术。一个懂得教学的教师不仅肩负着传道授业的使命,更能够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课程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幽默的小故事,让学生开怀一笑。比如在学习” 学会拒绝“这一章时,教师就可以扮演成路边的算命先生,指着一个同学摇头晃脑的说道:”这位同学,你不要走,且听我慢慢说来,从你的面相可以看出,你一定是一位大富大贵之人,你马上就能考上重点高中,之后你的命运可谓是节节高升啊!“教师有模有样的掐指算命,在将学生大夸一番之后,教师的话峰随机一转:”同学们啊,你们可不要相信我的话啊,在哲学上有个理论叫‘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是臆造的’,从面相上看人的命这就是主观臆造了事物的联系,所以算命也称为‘忽悠哲学’。“教师的幽默不仅调动了课堂氛围,让学生深刻的理解了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而且能够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充满了兴趣,可以说教师用自己独到的教学艺术征服了学生。

二、教师以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

政治学科并不是常人眼中严肃而冷漠的学科,它也可以像语文一样充满着热情和澎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自己的情感,以真挚的情感去打动学生。这里教师就要学会去尊重学生。有的教师会疑惑“初中生就是个孩子,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教师只有为他们安排好一切,才能帮助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教师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即使初中生还没有成熟的想法,但是教师要尽量去引导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可能的范围之内发挥想象,拓展思维,提高学习政治的能力。比如在学习“走进法律”时,教师就要让学生自己去了解,自己去探索,尊重学生学习的权利。在学生对法律的概念理解的不够透彻的时候,教师不能投以嘲讽的态度,首先应该肯定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随即巧妙的引出法律的概念,教师在既不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又能让学生正确而高效的学到政治知识,这种方法就是情感的体现,教师情感的真实流露必然会得到学生同等的回报。

三、学会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

在教学中,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作为政治教师不能对这种矛盾不闻不问,也不能一味的斥责,致使师生之间的矛盾进一步的强化。教师应该妥善的处理,在课堂上遇到突发状况也应该正确的处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会一屁股做到地上,原因就是后面的学生把回答问题学生的凳子移开了,面对这一尴尬的场面,教师不能无动于衷,但是也不能过分的斥责捣乱的学生,而应该以委婉的方式来化解尴尬。教师可以这样说道:“是哪位学生又调皮了啊,你是不是看到别的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心里也痒痒了,那你可以站起来表现自己,何必以这种小人之道来表达自己想回答问题的强烈欲望呢?”教师的这段话在没有提到捣乱的学生名字的前提下巧妙的化解了尴尬,维护了学生的面子,也激发了学生心中的正能量,可以说是一种极其高深的处理方式。

总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手段,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也需要学生积极的配合,我们相信一旦师生间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必然会促使政治教学的快速进步,从而大大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第11篇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识结构影响的新学习是不存在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或书本上别处的事例素材对所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这种现象叫做知识的迁移。通过知识的迁移,可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所谓“温故知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等等,说的都是知识迁移的方式。不论是新授课、复习课,还是试卷评讲课,对知识进行恰当的迁移,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的有效方法。本文以人教版高二《生活与哲学》的复习为例,谈一谈知识迁移在复习课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意义。

《生活与哲学》教材中不同单元、课、框、目之间,许多内容具有关联性,用以说明、论证某一哲学道理的事例、图片、方法等,可以同时用于说明、论证其他单元、课、框、目的另一哲学道理。因此,在进行某一知识点复习时,可以将教材内的相关资源迁移过来使用。在复习课上,由于学生对书本知识已有一些整体、初步的知识,因此,既可以把教材前面的内容向后迁移,也可以把教材后面的内容向前迁移。通过迁移,对教材资源实现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达到就地取材、一材多用的目的。

一、知识迁移的具体应用

教材第48页用以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的事例――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并未影响其他国家的航天飞行计划,人类的航天飞行仍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可以迁移到第64页,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哲学道理。教材第87页用以说明“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包括虚假和歪曲的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的两幅图片――《“地狱”的情景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和《每个人心目中的上帝》,可以迁移到教材第36页,说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教材第86页虚线框中的“在哲学产生以前,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总体上说来并没有贯彻到社会历史的理论领域中去。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对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如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的内容可以迁移到第12页,说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局限性。教材第21页的有关实践观点在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相关链接”内容,只有短短三行字,但必须把教材后面不同地方的多处知识迁移过来,才能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具体迁移如下:把教材第36页“意识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以及第40页“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及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迁移过来说明“哲学,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把教材第88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迁移过来说明“在历史观中,把实践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据”;把教材第44~46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迁移过来说明“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教材中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几个哲学道理都是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认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这在逻辑学上叫归纳法,在对这几个哲学道理进行教学时,可以对归纳法这一逻辑方法进行迁移,帮助学生进行比较、总结。复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时,可以把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迁移过来帮助学生理解,并指出,二者之间都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二、应用知识迁移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复习课,本来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老调重弹,他们失去了上新课时那样强烈的好奇心,产生厌倦情绪,缺乏兴趣和激情。如果教师再囿于教材的内容安排,“就事论事”,不注重教材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不做适当的拓展和延伸,甚至把复习课上成新授课的翻版,“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学生听起来更是索然寡味,昏昏欲睡。因此,复习课,教师必须上出新意,冲破陈旧老套,避免枯燥单调。知识迁移教学,打破教材单元、课、框、目的界限,将教材别处的资源迁移至所教内容处,把教材的前后知识巧妙地联系起来,会给学生一种新鲜感,给学生带来一种意外乃至一种惊喜,让学生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从而精神振奋,听起课来当然也就兴趣盎然。例如,当复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一哲学道理时,笔者说:“请同学们把教材向前翻到48页,看一下虚线框里的事例,即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但并未影响其他国家的航天飞行计划,人类的航天飞行仍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这一事例除了说明我们已经复习过的哲学道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外,还能否说明其他的哲学道理呢?”同学们的兴致顿时高涨起来,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

2014年高考考试大纲政治(课标版)指出: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具体来说就是考查四种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学生这四种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非仅靠做题便可获得,我们必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培养。知识迁移教学便是培养学生四种能力的有效途径。当然,由于教学内容及迁移材料的不同,每一次的迁移教学可能只侧重于某一方面能力的培养,但总体上这四种能力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例如,如前所述,将教材第48页有关“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及人类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材料迁移至第八课“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框处,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思考,解读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哲学道理,从而培养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如,通过迁移教材上的相关内容,分析、说明实践在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再如,对教材中归纳、演绎、比较等逻辑方法的迁移,更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政治学科在高考中分值没有语文、数学、外语高(江苏高考政治学科甚至只计等级,不算总分),再加上一些传统的偏见,认为政治学科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学,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背背就可对付,因此,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课后不可能在政治学科上花多少时间。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牢牢抓住课堂的四十五分钟,课堂是我们政治学科名副其实的主阵地,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多媒体教学当然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很多学校并不能用上多媒体;另外,多媒体具有限制互动,桎梏学生的想象,难以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等弊端。知识迁移教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多媒体教学的缺陷。通过对教材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创新了教学形式,增加了课堂容量,使教学内容变得厚重,教学过程变得跌宕起伏,克服了内容单薄、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弊病;教材内容的迁移,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师生交流;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讨论、深入思考,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书卷在手,有利于知识的内化保存,便于学生的咀嚼、回味;对知识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透彻理解和融会贯通。

第12篇

【关键词】公民教育;回顾;前瞻

国内学界对公民教育的研究,以学科的角度去阐释和分析较多,主要以哲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主,尤以政治学角度的探讨最多。现将政治学视角下的公民教育研究简要综述于下:

一、社会学视野下的公民教育

在公民教育研究当中,政治学是最早开展研究公民教育问题,因而其研究成果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研究涉及了民主政治、民族主义、政治社会化等方面,从这种角度出发,有学者将其界定为:“公民教育是维持政治稳定的重要手段。公民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它也是民族国家得以凝聚、延续、稳定的根本所在。公民教育是为了维持政治稳定所必需的公共知识、态度、价值观和群体认同传承的过程,也是公共知识、态度、价值观和群体认同被赋予个人意义并且内化为行为准则的过程”。(王文岚,2007)

西方政治家和学者也极为重视一定政治体系中的社会成员早期学习过程中所获得及形成的政治认知和政治态度,认为这种早期形成的倾向往往会形成其政治自我及价值取向的一部分。因此,公民教育对社会的凝聚和国家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地,在这方面中国也有“从娃娃抓起”的传统。

政治学视野下的公民教育研究结果还认为,公民教育有利于推进民主政治。“民主社会要求建构一套培养起成员有能力且有意愿参与彼此共享的社会的教育方式,因为只有在公众能理性、负责地参与政治过程的条件下,民主才能正常推行”。(万明刚,2003)民主制度建立在公民的积极参与之上,这意味着我们要加强民主公民教育。有国内学者借鉴美国相关研究成果,认为,公民教育是支撑民主政治的根本,民主政治不是靠自身来运转的机器,它需要一代接一代的人们用意识来维护和完善它。

政治学视野下的国内研究成果,也在国外关于公民教育要处理好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关系的问题上,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学者梁金霞认为,“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是公民教育理念的重要思想基础,也是现代公民教育的两个基本价值取向。但是由于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二者之间有着性质上的差异,相互之间存在着一种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对立和牵制的关系。相互合作的关系是指民族主义促进民主主义的强化和发展,反过来民主主义又刺激和促进民族主义的发展,二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现代国家发展的动因。所谓牵制和对立的关系是指当民族主义情绪极端高昂的时候,民主主义就会受到压制甚至被窒息;同样,强调民主主义也会使民族主义有所削弱”。(梁金霞,2007)公民教育研究中对公民教育中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问题的探讨,有利于避免未来公民教育实施过程中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相冲突的局面的出现。

总之,从政治学学科角度对公民教育进行的研究,分析的角度主要是从公民内涵的界定、政治系统的代际传承和运行的角度,去探讨进行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二、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学科的一个比较大的专题。在公民教育研究过程中,鉴于该角度对研究的重要性,有学者单独将其作为一种探讨公民教育的重要视角。

政治社会化是指一个社会幼年成员或新成员。经由各种管道学习、吸收、获得社会既有成员的政治知识、政治情感与政治评价的过程。公民教育跟中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样,本质上是一种政治社会化过程。公民教育在于通过政治社会化,培养公民对国家制度、法律制度等的合理性认同。学者高峰认为,“公民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应然载体,通过政治社会化,可以引导政治主体树立起民主信心,养成民主习惯,形成公民的民主政治文化心理。张斌贤认为,公民教育的实质在于使年轻一代接受和继承前人传递的政治文化,在于实现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不是培养顺民?答案是否定的。国内研究者认为,公民教育在强调社会化、强调民众接受权威所传授的一整套价值观念、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必须由化加以平衡。即在看到公民教育的教育者一方面作为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另一方面他们也扮演着现有价值体系和制度的改造者。学者张秀雄认为,“民主社会的公民教育,不在培养一个无主见的‘顺民’,而在培养能够独立自主地思考、具有批判精神及公民意识、能够承担公民的角色与责任,胜任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双重身份的‘有责任公民’”。(张秀雄,1998)公民教育不仅要培养年轻一代对民族以及国家权威的认同,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公民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见多识广的公民”、“反思型公民”和“批判型公民”,使公民具备独立思考和理性参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和国家生活,才能确保公民社会对于国家权力使用的制约作用,从而确保公民社会健全自律。

政治社会化实际上还是从政治学的学科视域,在个人层面去探讨,如何借助公民教育进行政治价值观的培育、政治知识的传授,从而促进个人的政治社会化。另外,公民教育还肩负着培养科学探究、归纳思考及综合推理等的高水平思维能力,以实现公民理性地、有序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三、公民教育研究前瞻

针对目前国内公民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未来国内公民教育的研究,可能会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厘清公民教育与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公民教育研究,不可避免地要设计上述三者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如何有效地将三者整合,最终更好地服务政治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