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共管理水平

公共管理水平

时间:2023-07-18 17:25: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管理水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共管理水平

第1篇

 

关键词:会务员 行政能力 基层政府

公务员行政能力是公务员角色意识的彰显,是国一家“吏治”的基础探析基层政府公务人员现实的行政能力状况,设计符合地方特色的公务员行政能力模型及相应评价机制,全面提高政府公务人员的行政能力,不仅关系到行政机关职能的有效发挥,关系到区域振兴大业的成败,更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此,在对公务员行政能力进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从基层政府公务人员行政能力的现状人手,深人剖析成因,进而探索利创新提升公务员行政能力、提.高基层政府 公共管理水平的路径实属必要

一、公务员行政能力的理性思考

(一)公务员行政能力的实质和特征公务员行政能力是指在现代行政环境中。公务员依法运用公共权力和其它公共资源以科学有效地履行行政职能、治理国家、服务群众、推进社会可持续地发展的专门才干其实质是行政人员依法并创造性地管理公共事务、履行行政职能的能力和职业胜任特

公务员作为政府行政的主体,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行政运作的方式、水平、质量和效果,并对推动经济、政治、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公务员能力具有如一方面特征:一是政治性和社会性,公务员的行为是国家行政机关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行为,因而必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同时公务员所代表的是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所执行的也是这一阶级的意志,因而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又必然带有政治性二是差异性和相对性。公务员群体由个体组成,个体能力素质的差异性必定存在,而这种能力素质差异的存在由于有一定的外在条件的限制,导致这种差异性是相对的三是适应性和创新性突出表现在公务员对现实行政环境应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自省性和自我调试、自我改变的适应力、生存力和发展力〕在信息化、全球化等外在环境变化和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等内在环境变化中,能够不断变革和完善 行政系统自身.增强行政能力,确保其始终走在发展的最前沿,这是其最}a著的特征四是执行性和严肃性.公务员的行政行为贯穿于整个行政过程,具体到每个行政环节和行政活动要把公共意志、需要、动机和政策法律    以及相应的资源条件变成具体的行政活动直接作用于 行政客休并由此产生具体而严肃的现实结果。因此.操作性、执行性、深远影响性和重大严肃性是其在公共生活中最独特的特征

    (二)公务员行政能力调整的背景公务员行政能力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行政环境的变化,公务员行政能力也将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和要求

    首先,公务员行政能力必须适应全球化浪潮的挑战,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面临众多的挑战,其中最直接、最突出的是对政府公务员行政能力的挑战人世以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基本处于与世界隔离的状态,政府机关丁作性质相对简单,整个社会对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相对较低,对公务员来讲,只要遵循上级命令照章办事就能成为一个合格公务员,对政策理解和执行能力要求较高随着人世后全球化对我国各个领域的全方位影响,特别是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对受传统行政文化和行为习惯浸润已久的公务员行为方式和能力要求提出了尖锐的挑战,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对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应急应变能力等方面的挑战越来越严峻。

    其次,公务员行政能力必须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不同的经济体制对政府职能的要求是不同的,而政府职能的转变又必然带来公务员行政能力的适当转换。在计划经济基础七形成的“全能管制型”政府模式要求公务员重过程而轻结果,重执行而轻创新,重管制而轻服务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范围只能涵盖市民杜会以外的公共领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限政府”职能模式势必要求政府公务员尽决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体现市场经济要求的“万顾客导向”和“公民导向”

    第只,提高政府公务员行政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前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作出了重大部署,这是我党在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而公务员作为我党推向执政岗位第一线的国家工作人员,是党的执政水平的重要体现者,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具体实践者所以,全而提升政府公务员的行政能力是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

第2篇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 公共部门 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作为我国社会事物的主要管理实体,其管理水平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传统的公共部门管理活动中却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很多公共部门职工抱着安逸、稳定的心态,工作不积极、效率不高,进而对部门职能的发挥造成了影响。

一、新公共管理

自产生于英国后,新公共管理理论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其主要观点就是在公共部门管理中引入工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使得公共部门长期固有模式能够在运用工商部门有效竞争机制和灵活管理模式中得到突破,进而全面整治公共部门的官僚作风。在公共部门引入公共管理时,因为公共部门的制度化人力资源管理不同于企业的市场人力资源管理,一些问题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弊端虽然在新公共管理的发展中没有被完全革除,但是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也被不断地推出,有效的加快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步伐。其中私人管理理论、委托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是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这就要求引入时充分结合公共部门现有的管理理论基础和制度,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科学性。

二、公共部门

公共部门是建立在公共权力基础之上,为了实现特定社会生产管理要求通过管理社会公共事物,发挥公共管理职能部门的形式。公共事物管理部门、事业单位、政府管理部门是当前我国社会公共部门的主要形式,其中为了满足社会愿望和意志,利用多种形式组织统一管理公共事物,进而实现社会公民权力和保障民众利益是公共部门的功能。传统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形式僵化、受限诸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通过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新公共管理对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成效意义重大,进而推动公共部门充分发挥应有的职能。

三、新视角下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时,主要通过借鉴工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进入新公共管理。运用科学的新公共部门管理体制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成效,让公共管理部门在人力资源的扩大化管理中获得新的生命力,通过科学考核制度的构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最终提升公共管理部门人员的管理水平。

1.完善管理体制。通常来说新理念是变革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主要途径,通过在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拓展公共部门的责任、强化公共部门的工作要求,建立和创新公共部门的新管理理念。公共部门工作不仅要服从于上级要求,还应当有效的服务于社会,具体工作中工作人员还应当对自身能力和社会实际进行充分考量,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和成效。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他们的保障补助、职称、待遇、工资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主要目标,只有在工作人员自身获得保障的情况下才能够迅速转变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2.实现人力资源扩大化。评定、考核是传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现的主要方式,这种情况下新人力资源的引入受到了限制,在参考工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公共部门应利用竞争、培训、市场等方式扩大化人力资源。在扩充人力资源时,应当运用多样化的人力资源选聘方式选择优秀人才。在人力资源的保障环节中,应当采用专业素养和专业培训的方式推动员工队伍的稳定发展。在人力资源日常工作中应当充分运用健全的考核竞争机制,增大提升人力资源工作效率,让人力资源管理在高校工作中获得提升。应当在具体的公共部门管理、培训活动中贯彻社会发展要求和政府主要职能,在综合考虑公共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现人力资源的扩展进而推动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的实现。

3.完善考核制度。工商部门公职考核制度是公共部门构建新考核制度的基础,考核公共部门职工的结果是评价管理能力和衡量工作效率的重要依据。其中社会、政治、道德、业绩、全面性等内容都应当囊括进考核内容中,并且应当选用公开选择、民意投票等公开透明的考核方式。在考核对象方位方面,应当将上级领导、普通员工等全体职工都纳入到考核范围,这种情况下能够提升公共部门职责的实现水平,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作用。

综上所述,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公共部门职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实践当中公共部门管理人员应当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而充分实现公共部门的职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伟娜.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以新公共管理为视角[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7):41-43

[2]段华洽,苏立宁.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与互动[J].中国行政管理,2015(8):65-68

第3篇

以下为求学网为您编辑的:“基本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完善税务行政管理的借鉴意义”,敬请关注!!

基本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完善税务行政管理的借鉴意义

1新公共管理理念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新公共管理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它以现代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主张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公共管理,打破政府对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垄断;更多地注重管理的结果,而不是只专注于过程,重视政府绩效的考核;把公众视为顾客,将顾客满意程度作为衡量的标准。新公共管理运动首先发端于英国,以撒切尔夫人上台为标志,随后波及到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加拿大、荷兰、法国等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这些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增强了整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新公共管理的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七个方面。首先,新公共管理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机构,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则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其次,新公共管理更加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即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第三,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而实现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第四,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和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第五,新公共管理强调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而应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第六,新公共管理主张对某些公营部门实行私有化。第七,新公共管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管理环节上的灵活性。

虽然新公共管理也存在其自身的缺陷,比如无视公营部门与私营部门的根本差别,盲目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把政府与公共的关系完全等同于供方与顾客的市场关系等等。但由于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而对我们进一步深化税收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不无借鉴意义。

2新公共管理理念的成功实践

新公共管理理念是西方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公共管理改革的浪潮在传统的西方国家和新型的工业化国家中普遍展开,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满足了更多的公共服务需要,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通过国外税务管理部门对新公共管理理念的运行就可见一般。

美国国内收入局在1998年实施了重组与改革法案,其新使命被描述为“通过帮助纳税人了解和实现他们的纳税义务,并通过使税法公平适用于所有纳税人,来为美国纳税人提供最高质量的服务”。在组织形式上,收入局建立了一个类似于在私营部门中广泛应用的组织,即面向顾客需求的组织。在这里,税务机构的顾客是纳税人。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收入局同时减少了管理层次和主要单位数目,以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对顾客的培训和服务。在绩效评估方面,美国国内收入局建立了一套平衡评价体系,对收入局内部各级组织及其员工进行评估。

韩国国家税收服务局保证以1999年9月1日作为一个新起点,开始为纳税人提供公平、透明的税务管理服务。为此采用功能导向型管理制度进行根本性机构改革,并实施高效、公平的税务管理。同时,采取从外部评价国家税收服务局的绩效等措施。

新公共管理理论给西方税务机构改革带来的变化,是西方政府管理改革的缩影,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加强税务机构内部管理提供了经验。这些经验归纳起来有三点:一是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思想,注重结果、激励和绩效评估,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实行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二是把纳税人视为顾客,将政府的职责定位在根据纳税人(顾客)的需求向纳税人(顾客)提供服务,以顾客满意度作为衡量绩效的标准;三是重视税收管理活动的结果和产出,关心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并能够主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情况的变化做出富有成效的反应。

第4篇

一、公共管理专业开展城市规划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科融汇交流不足

公共管理专业试办前,我国的城市规划教育主要集中在工学和理学中的建筑工程、工程测绘、经济地理等专业。到2007年底,全国共有138所高等院校设立了本科城市规划专业,57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设立了硕士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自1998年起,公共管理专业异军突起,城市规划逐渐步入社科领域,目前已经有成百所高校开设了公共管理专业,但公共管理在引入城市规划教育方面明显滞后,既没有重视城市规划在该领域的建设,也没有充分吸取传统城市规划学科的专业优势做出适宜自己的专业布局。培育出来的公共管理人才缺乏必要的规划技术、规划理念和设计思维,缺乏城市意识,不能按其规律建设管理好城市,对于其公共管理水平的提升构成了短板。

(二)专业建设重视不够

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截止2009年,公共管理相关本科专业已经发展到包括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海关管理等17个本科专业,这些专业成为高校最为普及的专业,各大院校成立专门的公共管理系及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教育方兴未艾[1]。在研究生教育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学术型与专业型相结合的形式,开设的研究方向也涉及公共管理的各个领域。可以看出,公共管理学科经过30年的发展,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相对于城市规划教育而言,课程设置的涵盖面却不够广,开设的课程也主要局限在城市管理、土地管理等契合度较高的专业,而在公共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中非常匮乏,甚至不开,就连MPA的专业学位教学中城市规划内容也少之又少,即使开了也放入选修课中。

(三)课程设置规划滞后

由于普遍对城市规划教育重视不够,公共管理领域内的城市规划课程设置大都滞后,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局限性大,开设的课程涵盖面不够广,开的课主要是市政学、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等课程;课程设置往往视师资情况而定,有这方面的老师就开,没有就不开,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和波动性较大;课程所占比例不当,城市规划的内容大多设为选修课,未列入核心课程。二是专业内容滞后于社会需要。很长一段时期,公共管理专业被看成培养公务员的基地,在这种思维定势下,课程安排上也是政治大于技术,对就业市场的变化和新公共管理的要求缺乏敏感性,城市规划作为非“从政”专业,其课程就更难排上,有的学校甚至以为开设了市政学就能取代城市规划的相关课程。与此同时,城市的现代化进程非常迅速,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日益增强,这对于非“规划”专业的公共管理而言,更新更慢。三是学科基础不明确。公共管理专业对城市规划的教育是基于管理学科还是工学学科,是重技术还是重人文,还没有清晰的认识。至今,还有相对一部分人坚持城市规划是工学、理学领域的思维定势,不敢越雷池半步,也就不可能实现公共管理知识与城市规划知识的联动,构建出相应的结合模块,关于城市规划的课程特色更是模糊不清。四是师资力量短缺。城市规划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而规划专业从本科到博士毕业,一般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3],因此每年培养出的城市规划专业博士数量有限。这种稀缺性,对公共管理专业城市规划教师的引进造成了很大冲击,很多学校只能从相近的专业选人,造成教师来源背景杂乱。问题的另一个关键还在于,正统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的教师往往缺乏公共管理的知识,对公共管理领域内的城市规划教育缺乏认知,侧重技术分析,不重视人文思考,操刀的教师又缺乏足够的技术功底,教不明白,理论知识更是缺乏。

二、公共管理专业开展城市规划教育的改革措施

(一)厘清思想误区

高校要高度重视城市规划教育,改变在城市规划教育上的认识误区,剔除城市规划只是其他学科任务的偏见,形成公共管理专业重视城市规划教育的共识。公共管理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没有哪一门学科(经济学可能是唯一的例外)像公共管理学一样与国家的进步和发展结合得如此紧密,没有哪一门学科像公共管理学一样获得了如此快速的成长。……其每一步的前行都记录了这个国家进步的轨迹。”[4]时下,我们正处在城市化、现代化和社会化迅速转变的过程,需要公共管理解决的各种公共问题越来越多,公共管理的职能越来越广,作用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公共管理专业更应该注重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将城市规划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直接与社会公共事务相关的学科更应重视城市规划的教育。2011年5月,教育部重新修订了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来的17个专业缩减为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海关管理、交通管理、海事管理8个专业,布局的针对性进一步增强。值得注意的是,与城市规划相关的专业继续保留更加凸显了城市规划教育的重要。

(二)构建课程体系

高校要在城市规划课程体系上进行科学建构,对哪些专业需要开设城市规划课程,哪些课程需要设置成主干课程,哪些需要设置成选修课程,有清醒的认识和合理的计划。与工学、理学的城市规划课程设置相比,公共管理专业的城市规划要突出自己的特色。笔者认为,除了现有的市政学、城市土地使用规划与控制、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现代城市规划等课程之外,公共管理专业的城市规划课程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模块设置:(1)城市经济功能与城市规划。课程设计范围: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城市产业规划、城市中心区和城市商业中心规划等。(2)行政管理与城市规划。课程设计范围:城市规划的行政行为、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城市规划实施和监督检查、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行政管理等。(3)公共政策与城市规划。课程设计范围: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总体思路与战略重点等。(4)公共管理与城市规划。课程设计范围:公共管理与城市规划职能定位、公共管理手段与城市规划干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与管理等。具体设置什么样的模块,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运用什么样的教材,依据各自专业设置及办学特色而定。此外,要注意与既有城市规划学科的交融互补,在教材、教法上做好借鉴、引进工作。

(三)拓展专业领域

从我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来看,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采取多种方式、多层次培养城市规划人才,满足数量和质量要求,实现规划人才结构的多元化。笔者认为,对于公共管理专业而言,除了增加相应的课程之外,还可在公共管理一级科目下,试办“城市规划专业”二级学科,形成地理学城市规划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公共管理城市规划专业三位一体的培养格局,专门化培养城市规划人才。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的城市规划人才可以直接充实到公共管理第一线,这会对提升我国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产生很大的作用。事实证明,城市规划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城市规划教育课程必须由多学科内容组成,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很多理论和方法对城市规划有深远的影响,公共管理对城市问题更是有着直接的研究和体会,在公共管理领域开设城市规划专业,有利于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而对于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也会有极大的提升。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城市规划教育的成效如何首先取决于是否有一支稳定、有水平、结构合理的教研队伍。因此,必须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加大城市规划教师的引进力度,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对从城市规划专业引进博士的公共管理知识培训,注重学科的交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相关领域内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教学研讨活动,使他们适合并胜任公共管理领域的城市规划教育。针对公共管理专业城市规划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可以通过聘请一线专职人员或负责人做兼职教师解决,也可根据需要选送部分教师到政府和实际规划部门挂职锻炼。在教学方式上,应该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增大实验、实地教学的比重,尽可能地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与理学、工学中的城市规划教育重技术相比,公共管理学科的城市规划教育应该侧重人文与分析,培养学生的宏观规划视野、民主规划情怀和科学决策能力。

(五)推进自身改革

第5篇

关键词:新常态;公共管理;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一、探讨新常态的核心内涵

新常态属于经济范畴,具体以官方词汇出现于两年前,将其区域扩展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首先是经济发展新常态,表现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以及经济秩序的稳定性,同时与经济增长质量的政策相结合,不断挖掘更新的增长点,培养核心发展动力,在意识形态形成过程中创新,并迅速带动经济发展;其次是政治新常态,表现为遵守法律法规,以宪法治国为前提,将国家的治理放在体系与能力治理的基础上,推动民主化管理、法治化管理和科学化管理的形成,使法治成为社会有序管理的保障;最后是文化新常态,表现为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弘扬法治精神培育人民的法制意识,形成尊重法律,推崇法治、依法治理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还要在此氛围与框架下创新社会管理方法与社会治理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履行职能的运行体系,对公民的权力和行为进行有效监督[1]。

二、当前在新常态下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困境

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公共管理领域存在不少问题,有的甚至严重制约了社会的发展,认清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的形势,找出新常态下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困境,才能顺利实现变革。

1.政治体系与治理能力之间存在目标与现实的差距

我国公共管理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目标是实现法治化治理、民主化治理以及科学化治理,尽管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比较稳定、文化繁荣昌盛,但这只是表明当前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符合政治与经济发展的规律与形B,要想实现长期发展的目标,还需要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例如,当前体系运行依旧缺乏民主化和法治化,没有更科学合理的渠道实现公民的参与管理,本身主体建设较为落后,治理人员素质较低,直接对治理能力产生影响。因此,必须不断提高政府、市场、公众的管理能力,尽可能缩小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顺利完成改革的发展目标。

2.公共管理在手段与技术上较为薄弱

公共管理工作本身具有工具性、实践性等特征,强调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以达到管理的效果与目的,涉及了应急管理、数字管理、行政管理等内容。就我国当前公共管理工作来看,很多管理者没有充分了解技术与手段在公共管理工作上的重要意义,长期沿用陈旧的管理形式,不注重管理的与时俱进,严重影响了公共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具体的公共管理事务的开展中,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先进技术与手段的学习,全面提高管理者公共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3.公共管理人员自身的水平与素质不高

在公共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作为主体与组织者,其本身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以及管理水平对管理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公共管理工作还有很多方面没有做到位,特别是价值体系的组建工作上,显露出管理人员能力与管理技术的不足,这与管理人员个人素质以及公共管理的自觉性有很大的关联,工作人员在管理工作上容易产生消极的态度与情绪,如果没有及时将工作人员的态度端正,任由其消极情绪在公共管理事务处理上的延续,那么将形成恶性循环,对管理效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4.采用自上而下的改革形式与基层管理制度不完善形成无法调和的矛盾[2]

只有不断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才能实现深化改革的目标,这是改革工作的重要举措,因此,当前实行的是一套自上而下的改革方案,但实际上政府在基层管理中履行的也是重要的建设管理职责,比如出台很多基层的改革政策,且加快施行的进度,保障管理工作的实现,于是,两者之间就形成了无法调和的矛盾。

三、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出路

1.提高公共管理主体的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公共管理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相关的主体管理部门必须不断优化、调整自身的管理方法,将过去单一陈旧的管理方法向先进与科学转化,从而实现公共管理的创新发展。政府部门也要明确管理要求,不断完善各个领域中公共管理人员的考察与选拔机制,强化对专业人才在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方面的培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和服务意识,提高其处理难题能力。此外,政府相关部门还要努力为公众拓宽公共事务的管理参与渠道,面向全民开展基础的管理教育活动,让公众在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提升的基础上,自觉加入到公共管理的事务中去,实现全民参与管理的目标。

2.加强对公共管理技术手段创新

在专业的管理技术上,行政管理、数字管理、应急管理等技术都能让管理者更科学合理地处理社会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因此必须加强公共管理技术与手段的创新,不断改变政府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转变政府管理模式,将原来单一陈旧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丰富新颖的现代管理手段,并充分利用当前的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提高管理效率,真正提供在公共管理领域上技术的支持,从而保障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创新与发展。

3.推动上层改革设计方案的实施

长期的社会发展实践证实,上层管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终究要以基层建设为基础加以实现,在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如果基层建设较为落后,且没有完善的制度进行保障,那么上层的管理方案施行也将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推动上层设计方案的实施,并加大对基层管理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在公共管理能力、治理能力同时提高的基础上,扶持基层建设的改革,真正为制度的施行拓宽出路。此外,还要不断创新公共管理体制,以遵循国家法治制度为前提,顺应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发展要求,结合具体的发展情况,融入各方有效改革的意见,真正实现上层与基层的结合与进步。

4.创新并重塑公共管理的正确价值体系

公共管理价值体系在公共管理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管理人员面对社会问题的理论指导。创新并重塑公共管理价值体系,在当前的时展背景下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在意识形态方面,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法治、民主、公正、公平的环境;在政治制度方面,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意识形态方面,要实现制度设定与监督,充分发挥管理者的表率作用,最终促进优良价值体系的形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常态下公共管理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需要广大的公众力量参与其中,自我要求,强化管理,积极学习各种监督与管理知识,提高管理能力,同时,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也需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履行职责,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新农村;公共管理;问题;对策;人才;政府

一、引言

这些年我国越来越重视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大了经济支持的同时实行了诸多新型建设方案。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事业管理来说依旧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公共服务的落后是新农村发展过程中的软肋,农民们也都非常关心农村服务的问题。因此,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来加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公共管理问题极为重要。

二、我国新农村公共管理中实际存在的几项问题

(一)农村基层政府的职位分配不合理。新农村的建设不仅是人民群众的奋斗目标,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条命脉,需要党和国家的大力引导和政府人员的支持。但现实中有些农村的基层政府在建设职位任务分配还是不够合理。很多农村干部人员不了解不关心当前农村市场经济管理的现状,政府也只是强制干部们完成不必要不合理的任务,在诸多关乎民生的建设工作中产生了不良循环。乡镇府作为农村经济建设的最基本单位,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其本身的职能要求和管理标准。政府人员只看重自身的官位而忽略了公共管理科事业中的法律和经济等问题,这导致农村社会经济运转的不平衡[1]。(二)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趋于城市化。公共事业管理支持生活水平低下,较为贫困的人民,具有扶贫性的特点。但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还是无法达到人民生存发展事业需求的,农民的生产生活还是缺乏基础的保障,公共设施的配置还不够完善。国家的资金被用在电路网络、水利工程、道路建造、农田山林开发等方面国家必须加强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分配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等。(三)我国公共管理方面的法律政策还不够完整。我国在经济建设的公共管理确实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通过多年的努力还是无法解绝公共管理利益和法律的矛盾冲突,一些政策还是不太符合法律的规定。许多未经认证的企业和人民加入公共管理生产中,这就容易产生诸多纷争和矛盾让公共管理的产品的生产缺乏信心[2]。(四)农村公共管理技术和人才的缺失。现在的农村发展最大的问题莫过于人才的缺乏。虽然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部分农村展现出新气象,各种公共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完善,但这些都是基于硬件设施而忽视了软件设施。这就代表大量管理人才的缺乏和制度的不严谨,导致农村人才的匮乏。根本上说就是务农人员缺乏实质性的管理技术,不能灵活应用集中化的农村管理模式。农村生活水平的落后使得人民群众产生了顽固的思想,大学生不愿意在农村发展,加上国家对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和人才分配有限,大量高学位的人才引进显然不够现实,而且除了农业方面其他生产方面也同样缺乏人才。

三、强化农村公共管理的几点方法

(一)对农村基层政府治理结构进行改革。农村基层的干部要贴近群众,和人民群众心连心。农村干部的选举为以后的干部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所以应该更重视选举的公正公开同时给干部安排优质舒适轻松的工作氛围。此外还要注重管理经验的共享,老干部带动新干部共同将传统的管理机制转换成更现代化的管理机制。政府要分配权力到民众手上,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并积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批评。(二)实现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多向性。我国要积极加大公共事业的投入,将国家的建设重心转移到农村,让国家财政投入到更多的公共建设中,给广大人民带来更多利益。公共建设服务体系的投入和发展不容小觑,需要迫切解决农村教育卫生、公共人口管理、农村秩序中的矛盾问题。在国家法律的基础上通过细化和完善关于农产品投资发展的多向性政策,从而来保证政府外的投资方在发生纠纷和矛盾时可以有相应的维权措施。这必将促使投资方更加积极地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对农村发展更有信心和目标,也让人民群众更加安心[3]。在法律法规的引导下农村走向工业化,传统的农业发展链得到了更新化的发展,使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了平衡性的发展。(三)加强农村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模式的转化。现在我国的农村干部群众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干部主体年纪偏高,文化水平也大都处于低级状态,缺乏有学历有知识的大学生和硕博生。当然对于现有的人才必须加强对人才领导团队的建设,对人才和普通农民进行集中培训,进行集约式的管理模式,比如请教授和专业人士对种植农作物的知识进行技术讲解,还可以让人才给农民进行技术指导,既省人力又省物力,这样可以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水平。还要大力发展农村的教育,卫生环境和科学水平等问题。扩大大学生在农村的任职途径和通道,给大学生多一点建设和发展农村的机会。引导人才进去农村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农村人员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发展链。(四)更加重视农村的教育工作。在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基础的前提下,还应合理地对农村学校结构布局进行调整,根据实际对农村师资进行合理分配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和巩固教育教学质量。在落实小学教学基础下再深入加强中学教育的管理质量,加大教学规模。城市学校应该合理分配农村地区的招生名额,给农村孩子更多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城镇可以建设教育质量比较高的中学,而乡村则把精力和资源用在建立小学上。对于一些教学效果不佳,人数规模较小的学校可以进行修整扩招或者直接拆除等。这样可以建立一个从城市到农村的双级教学体系,致力形成一种师资共享,环境优化的教学形式。对于老师的生活服务保障进行加强和改善,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更多的教学资源,让教师稳定教学,学生安心学习[4]。

四、结束语

这样看来,中国作为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在新农村经济管理建设中面对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对我国农业发展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国家政府和人民应该紧密联系共同提升新农村的公共管理水平,打造一个高管理水平的新农村建设工程,展现出一片国家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景。

作者:黄亚波 单位: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卫生和计划生育

参考文献

[1]王利民.公共管理视角下农村公共产品需求机制的构建[J].兰州学刊,2012(4):56.

[2]李良智.江西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管理优化研究———基于7县35村的实地调查[J].求实,2012(6):87.

第7篇

【论文关键词】新公共管理;行政管理;改革

上世纪70年代,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西方国家传统的政府运行机制已经很难适应经济社会的变化。突出表现为:政府规模不断膨胀,行政效率低下,财政赤字不断上升,社会福利政策难以为继。

面对如此困境,为了解决问题,西方各国于上世纪70年代未相继进行了被称之为“改造政府”的政府管理改革运动。而与此同时,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NewPublicManagement)应运而生。

一、“新公共管理”的主要观点

无论从实践还是从理论的角度出发,“新公共管理”都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形式内容。具体来说,有如下观点。

(一)政府的管理职能应该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传统公共行政管理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收取税金和提供服务,而“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即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政府只起掌舵的作用而不是划桨的作用。

(二)政府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

“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服务,政府服务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的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的官僚机构,而是有责任心的企业家,公民则是“顾客”或“客户”。这样公众就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顾客或市场为导向将会建立起一个推动政府改善工作的良好机制。

(三)政府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

传统的官僚制使基层人员缺自,难以适应快速多变的外部环境。而“新公共管理”认为,与集权相比,授权或分权有许多优点:授权或分权的机构更有灵活性,更有效率,更有创新精神,而机构成员有更高的士气,更强的责任感,更高的效率。

(四)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

“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如: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弓玫率分析、目标管理等。同时,政府可以把巨大的官僚组织分解,使决策与执行分开,并移植私营部门的某些管理办法:“如采用短期合同,开发合作方案,签订绩效合同以及推行服务承诺等等。”这样,经过民营化或半民营化的公共部门公众有亲密接触机会,了解公众之所需的公共服务部门,它们了解公共管理的关键所在,从而对社会进行有效治理。

(五)政府应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传统的观念认为,微观经济领域的事情应该由私营企业承担,而公共服务领域应该由政府单独承担。而“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管理引人竞争机制,取消公共产品供给的垄断,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供给,通过引人竞争机智,从而提高服务公共的质量和效率。

(六)政府应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

“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刻板执行法律规范,轻视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实行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与之签订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这使行政组织由过去的“规则驱动型”向“任务驱动型”转变。

(七)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

“新公共管理”认为,行政本身就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要求公务员完全保持政治中立是不现实的。因此,“新公共管理”则正视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对部分高级文官实行政治任命,让他们参与政策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敏感性。这样能使他们正确理解政策的目的意图。

二、中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背景比较

“新公共管理”源自于西方,它对于中国社会来说虽然是“舶来品”,但中国同样经历着全球化浪潮,新公共管理的很多新观点新经验也是中国急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能否在在中国存活,需要通过理性分析中国与西方政府改革的背景,才能作出判断。

(一)中西方国家政府改羊背景的相似点

1理论背景相似点

当代中西方国家政府改革都是在传统官僚制理论无法解决现实问题的情况下引发的。

20世纪最后30年,官僚制受到广泛质疑,它们在行政人格问题、价值规范问题和外部性问题的理论缺乏导致了传统理论无法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经济健康增长的需要与政府生产力落后的矛盾也显现出来。官僚制是中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理论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如何改革传统官僚制也是中西方国家政府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2.政治和经济背景相似

当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背景条件下引发的,其突出表现在:

(1)当代中西方国家都面临着财政困难,政府机构庞大臃肿,行政效率低下,社会福利难以为继等问题,是各国政府进行行政改革的重要原因。

(2)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政府变得灵活、高效、透明成为可能。新技术的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这些均迫使政府的改革必须真正适应新技术革命的要求。

(二)中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背景不同点

1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基础扎实、体制成熟,而我国市场经济尚处于成长阶段

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发达,市场体系完善。“新公共管理”模式存在的经济基础即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正如E·S·萨瓦斯所说:“福利国家(公共部门大于市场部门的国家)在市场力量的冲击下日渐衰弱。市场力量正在改变教育、医疗卫生、住房、退休保障和其他‘福利’构成要素的供需条件。消费者对教育、医疗卫生、住房、退休保障及其他物品和其他物品和服务的支持能力日益提高,他们对这些服务的需要超出了政府的提供能力。这正是私人供应商通过市场机制可以提供的东西。”

而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成长阶段。市场经济尚未成熟,与此同时政府还担负着培育市场的任务。对于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必定需要政府的管制,如果政府一味“退出”,不根据现实国情盲目放松管制,就有可能导致市场经济的失败。

2.与西方国家所具有的相对健全的法治环境相比较,我国的法制有待完善,法治社会的建成还待时日

“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管理实行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在西方国家政府改革实践中这种目标重绩效轻规制的方式所以能成功并获益良多,是因为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法治环境相对完善。政府改革后,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扔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但是法律的权威无处不在,就减少了管理人员滥用权力的几率。

我国尚处于法制不健全,法律供给不足的时期。行政法律规制不完善,行政执法、行政监督的力度不够等问题还普遍存在于我们行政管理活动中。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法制建设任务是健全法制加强行政执法力度。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地套用“新公共管理”模式是不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

3.西方国家的民营化组织或非营利性组织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优于我国

因为民营化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具有承接政府所分散出的职能的作用,所以它在政府改革过程中十分关键。在西方国家民营化组织或非营利性组织发展历史较长,组织体系完善、数量充足、管理水平很高。因此,政府放权建政以后,被“民营化”的管理职能不仅没有旁落,反而加强了。

然而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的公共管理事务一概由政府承办,民营化组织几乎不存在。改革开放后,虽然民营化组织有所发展,但是数量、专业水平、内部管理各方面都不及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同组织。如果中国政府改革将大量公共管理职能迅速而全面地分离出去,社会就可能因找不到合适的承接主体而产生混乱。

4.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不强且公务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从政府的调控能力和公务员整体素质来看,我国的官僚制还不足。例如,分工不明、专业人才匾乏、行政人员轻视法律与规范、行政活动中的人格化特征明显、行败严重等等。因此,照办照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只会抹杀现阶段官僚制对我国的积极影响,并造成新一次的行政管理改革的失败。

四、“新公共管理”模式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启示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我国必须通过自身的改革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然而,我国的改革又有自己的特殊背景,所以在西方的“新公共管理”模式,不能在我国照搬照抄。因此,笔者认为“新公共管理”模式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有如下启示:

(一)依据国情,建构官燎制为主,新公共管理为辅的行政模式

官僚制是在行政管理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已有百年历史。刻板僵化的官僚制已经无法应对信息传递迅速,竞争激烈的后工业化时代。新公共管理不但灵活,而且能适应现代化需要。这种模式有助于协调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消除官僚制的弊端。

尽管如此,官僚制还在历史上是有突出贡献的,新公共管理的倡导者也承认这点事实,如D·奥斯本所说:“它(官僚制)解决了人民希望解决的基本问题,它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保障,它保障了社会稳定,这在经济大萧条以后是至关重要的,它提供了工作。可以说,工业社会对社会政治体制的必然要求就是建立官僚制。我国正处在现代化转型时期,中国尚未完全具备实施“新公共管理”模式的条件,而官僚制强调政令统一,管理法制化,分工专业化能满足我国现代化的需要,这就意味着中国在改革官僚制的同时必须加强官僚制,在提倡掌舵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同时必须添加官僚制的合理因素。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建立与我国工业发展相适应的,以官僚制和新公共管理相结合的行政管理模式是我国行政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转换观念,切实转变行政职能

行政职能是指,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在国家的、政治的、经济的以及其他社会事物的管理中所应履行的职责以及应起到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职能已经落后。因此,行政职能以国家的政治经济活动的依据要及时调整。

“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是“服务”而不是“管制”。

据此,我国的行政职能的转变重点在于:(1)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性质和内容的转变,即变政府直接承担经济管理职能为间接调整职能;(2)政府职能实现的手段方式转变,即由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相结合的综合管理,其中又以经济手段为主。同时,由微观管理为主转向宏观调控为主,由纵向管理为主转向横向协调为主,由指令性计划为主转向指导性计划为主,由社会管制转向既实施管制又监督服务等等;(3)政府职能转变实质要求提高政府能力。政府能力的增强是依靠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依托政治民主进程,通过不断的改革和探索逐步实现的。政府职能必须与政府的能力相适应,因此政府职能转变只能在政府能力提高过程中逐步实现。

(三)借鉴企业管理方法,创新行政组织结构

我国在1998年之前进行了多次改革,行政机构改革是重点。由于当时我国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改革时政府职能未加转变,只是单纯的把政府权力在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之间上下左右移动,致使机构改革陷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因此,行政机构改革,行政组织创新的根本立足点为政府职能的分散。

“新公共管理”强调用授权或分权或签署外部契约的方式进行管理。把民营化组织或非营利性组织引人公共管理体系中加强竞争,这样可以缩小行政机构规模,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在成绩评估方面,“新公共管理”认为充分使用私营企业成功的手段和经验—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成本—效率分析、全面质量管理、低投人高产出,通过绩效测定和评估的手段来改革行政组织模式。

针对我国行政机构设置随意性大,人员臃肿,职能划分过细、分散且重复设置的弊端,我国必须学习官僚制的成功经验,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依据各机构承担职能所覆盖的范围及影响面的大小,管理层级与管理幅度之间的关系,行政责任大小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安排行政组织的层级结构和职能结构。同时,借鉴“新公共管理”模式中企业管理方法,构建控制层次较少的扁平型组织结构模式,建立网络式的组织内部联系。

(四)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加强公务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我国,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更显出提高公务员素质的重要意义。

“新公共管理”主张对部分高级公务员实行政治任命,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敏感性,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政策的目的意图。在执行时通过适当的、因地制宜的手段、方法来完成政策要求。

第8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统筹能力

1引言

公共管理强化了政府的治理能力,也提升了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当前阶段我国房地产建筑工程的施工比例明显上升,建筑工程的管理弊端也暴露的更加明显起来,公共管理应结合大数据优势发挥其应有的管理效果。

2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

公共管理是维护社会正常发展状态,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关键管理路径,大数据时代下,数字成为了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成就了全新的科技时代。但是大数据时代同时也对公共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以下对大数据时代下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第一,现阶段中,房地产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是我国强化社会基础设施供给力度的关键路径,统筹意识缺失是公共管理在大数据时代中面临的较为明显的挑战,这一挑战的出现是大数据与建筑工程管理衔接不良导致的;第二,管理安全问题。大数据时代中,信息的传播效率明显提升,这一特征体现于房地产建筑工程的公共管理上时,整体呈现了公共管理安全性下降的趋势;第三,信息共享性不足。当前阶段,公共管理作用于房地产建筑工程时,展现了一定的孤岛效应,公共管理与大数据模块的连接性较低;第四,公共管理人才匮乏。就房地产建筑工程而言,其建筑比例逐年上升,大数据时代中,实施有效的公共管理既需要能力也需要配合[1]

3公共管理在大数据时代的创新路径

3.1实施精细化管理

现代社会中,房地产建筑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关键构成,在我国推进“美丽中国”规划进程时,占据了较大的规划实施比例。从概念上来看,公共管理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技术、方法的学问。因此,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于公共管理而言,更是一种全新的机遇,以下对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出相关建议:第一,公共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应该以我国相关政策为指导,建立公共管理与建筑工程大数据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从大数据中获取房地产建筑工程相关信息,达到统筹管理的目的;第二,为进一步提升公共管理在房地产建筑工程中的管理力度,相关人员应该构建建筑工程大数据与公共管理之间的连接体系,保证房地产建筑工程质量。

3.2保障信息安全

现代社会中,我国房地产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难度逐渐加大,传统公共管理方式在面临新型建筑环境时,出现了一定的落后现象。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房地产建筑工程的管理提供了可持续发展方针,为解决公共管理在房地产建筑工程上的信息安全管理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公共管理人员在进行房地产建筑工程管理时,应具备较高的安全防范意识,在与大数据环境进行连接的过程中,强化管理信息的保障性,以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和建筑全局为基础,采取相关措施,树立有效的安全屏障;第二,公共管理人员在进行房地产建筑工程管理时,为全面保障信息安全,应立足于房地产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并对其进行严格推进。

3.3强化互联互通能力

大数据时代的降临,大大提升了房地产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稳定性,通过公共管理对工程进行有效监管是可行性路径之一。统观大数据时代特点,公共管理只有建立了良好的互联互通的能力,才能发挥大数据优势,促进我国房地产建筑行业的发展,以下对强化互联互通能力提出相关建议:第一,公共管理人员应立足于当前房地产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对工程管理人员的构成进行调查,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公共管理与大数据的联通网络,从而提升信息传递效率,实现数据的多方共享;第二,互联互通能力与公共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相关部门还应致力于管理人员管理意识的提升,以全面推进公共管理的发展[2]。

3.4强化人才建设

当前阶段我国实施的公共管理具有明显的管理效果,健全了社会管理体系,其在房地产建筑工程中的管理应用,也显著提升了房地产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大数据时代中公共管理要想进一步发挥管理能力,还应强化公共管理人才的建设力度,以下对其提出相关建议:第一,对公共管理人员进行有效培训,并设置能力考核环节,重点考评公共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水平和公共管理与大数据之间的连接能力;第二,为进一步提升公共管理水平,解决管理难题,相关人员可邀请公共管理和大数据的行业内专家对公共管理人员进行协同教育,传授相关管理经验,解答公共管理人员的管理疑惑,从而提升公共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数据时代下公共管理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但是,公共管理不应将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视为洪水猛兽,而应详细分析大数据优势,并将其应用于创新管理中,以全面建设我国的和谐管理局面,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公共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进公共管理的社会化。现代的公共管理模式应该实施开放性的管理,充分调动社会的各种力量,实现各级管理部门之间的互动。然而,从目前我国的社会公共管理发展状态来看,在社会公共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影响着其发展。

(一)国际因素对社会公共管理带来的巨大冲击

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以后,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随之也引起了公共管理政策的变革。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国际背景下,当某些公共管理政策与国际普遍推行的法律法规不相符合时,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国际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现行的社会公共管理受到了影响,在促进我国社会公共管理国际化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二)社会公共管理的手段和方法相对滞后

受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在某些管理领域依旧存在着依靠强制手段进行管理的模式,影响了社会公共管理部门和公众之间的关系,使得公共管理的效果不能很好地发挥。实施社会公共管理要追求社会公平、服务质量提高以及社会效率最大化等效果,落后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制约了这些效果的实现。

(三)公众社会公共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

世界经济一体化引起了人们管理意识和行为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影响了公共管理的发展与改革。公共管理环境的变化对公共管理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就要求公共管理随着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公共管理的转变过程中人们要提高公关管理的意识,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达到适应环境现状并能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发展。

二、提高社会公共管理效率和有效性的策略

(一)进行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

政府在现代社会公共管理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发挥和行使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就必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使政府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立服务政府、信用政府、责任政府。只有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才能够切实转变政府的职能,这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我国政府转型的目标就是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这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府在进行公共服务的基础上要不断培养社会的自治能力。政府进行管理职能的转变应该把公共服务提到首要位置,力求营建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人们创设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维护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为公民监督政府提供渠道保障,塑造政府的公正严明形象。人民群众享有知情权、管理政府事务的参与权、对政府工作的民主监督权、信息资源共享权等基本权利,也有利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转变社会公共管理的方式和手段

在社会的公共管理中引入市场竞争意识,推进管理方式和手段的改革。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部门要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公共部门增加忧患意识,从而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实行权利下放,把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管理职能下放到下一级政府,使之进行相互竞争,只有竞争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对于公共性弱的领域政府要采取退出政策,实行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公开招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由市场来满足公众的需要。从长期的发展态势来看,我国一直处于政府垄断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局面,这就排斥了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资源的优化,不能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公众需求,使得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效率低、质量差、管理落后。想要扭转不利的现实局面就要进行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转变,把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管理中。实行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竞标模式,这样能够转变管理滞后带来的公共管理效率低下的现状。众所周知,如果公众对于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没有自由选择权,这必然会造成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部门对公众的需求漠不关心,缺乏竞争意识的公共服务必然是低效、劣质的服务。

第10篇

大众传媒对于公共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大众传媒利用自身特点和功能,将公共管理的特征以及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确立。整体而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公共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公共管理模式开辟了崭新的公共空间,,促进我国公共管理获得良好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键词】

大众传媒;公共管理;影响分析

公共管理作为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同时也是推动社会获得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大众传媒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与公共管理之间形成紧密联系,并制定了特定的传播模式,有效维护了社会公共利益,推动公共管理部门对信息的进一步交流和传播。从社会的角度而言,将大众传媒与公共管理进行整合,有效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友好互补。大众传媒所具备的及时性以及独特性等特点成为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特征,对公共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大众传媒影响公共管理的方面及表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在短期内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也日益突出①。基于此,社会公共管理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倘若公共管理继续坚持原有的理念和决策方式则无法满足社会各阶层人们的需要,必须打破传统,为人民和政府创造更多的机会和途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民知识水平逐渐提升,其政治意识也不断提高。为此,政府管理部门要积极转变观念,畅通民众自身利益的表达渠道,不断缓解社会压力而导致的各类危机。尤其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公共管理更应积极转变观念。大众传媒影响公共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众传媒影响了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方式。受到传播方式和影响,在大众传媒出现之前民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大多停留于口头交谈,这种交流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实现大范围的传播。而在互联网产生之后,对于大众传媒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人们通过QQ、微信等方式实现信息交流,既快速又便捷,能够起到重要的影响公共舆论和政府公共决策的重要作用②。第二,通过大众传媒能够实现信息多对多的交流。在大众传媒还未普及之前,人们的观点很难传播给多数人,需要通过电视、报纸以及书籍等传统媒体才能实现。然而,现今微博、论坛等的兴起为民众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提供了比较广阔的平台。很好地实现了信息多对多的传播与交流。根据调查显示,微博是政府进行政府宣传的主力军,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内容的不断发展,这一运营水平逐渐成熟,微博问政等服务能力逐渐增强。

2.大众传媒与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

2.1时代背景要求大众传媒与公共管理具有一定的联系

一直以来,大众传媒隶属于时展的产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与政府、公众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因此,大众传媒的中介作用促使信息在政府、民众以及利益团体之间进行传递,通过对问题的及时反馈为公共管理制定了相应的策略。③其次,大众传媒具有良好的舆论引导功能。大众传媒能够实现在短时间内将各类社会现象进行及时有效的传播,通过积极整合各方利益,从根本上对公共管理的整体效果产生影响。再者,大众传媒充当了公共管理的监督者角色,能够确保公共管理朝着更加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2.2大众传媒直接影响了公共管理功能的要求

公共管理对大众传媒的运用也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功能带有一定的消极性,也是当前公共管理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大众传媒制约了公共管理的目标和对象,从根本上推动了公共管理获得有效发展。与此同时,大众传媒作为媒介体系的代表,促使整个公共管理体系更具计划性和组织性,对公共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③。

3.大众传媒对公共管理带来的影响

3.1有助于公共管理政策的制定

在政府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其首要环节就是制定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制定主要由国家权力机关通过围绕生活的某个方面问题所指定的政策目标,其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则。因此,确定政策目标是制定公共政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政府必须在充分考虑公众意愿的前提下才能最终确立政策目标④。尽管传统媒体在公众舆论表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表达渠道依旧较窄,并且百姓在期间的话语表达权较弱。通过网络公共舆论,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状,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为政府制定出公平民主的公共政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有助于公共管理政策行为的执行

政策的执行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核心,执行过程能否最终达到预期目标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涉及信息、执行人员以及资源配置等方方面面。宣传是政策执行的核心环节,它关乎公众对社会公共政策的认知程度。而政府以及其他公共管理机构能够利用公共网络实施舆论导向,不断扩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网络公共舆论,能够倾吐民众对政策表达最真实的意见。通过网络公共舆论的交互性原则,能够有效实现与网民进行沟通,政府向网民认真解读各类公共政策,从而为政策的执行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有助于政府政策行为的有效执行。与此同时,当民众通过网络公共舆论发现政策执行存在不合理之处或者明显的漏洞时,则可以及时向政府部门汇报,从而确保政策的执行能够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促进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⑤。

3.3有助于公共管理中的舆论监督

政府公共管理同样离不开监督的作用,公共管理监督主要通过监督部门和主体对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工作成效进行监督。政府公共管理中的监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内部监督,二是外部监督,而实施媒体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是进行外部监督最重要的手段。媒体监督主要反映了政治以及精英媒体人士的意见,社会公众监督主要反映社会普通大众的主要观点和看法。由于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其监督比较容易实施,而社会大众在监督上存在着较多难以实现的地方,很难实现普通大众的看法和观点。⑤基于这样的现状,媒体监督和社会监督存在着较大局限性,必须借助更加有力的监督手段,而网络舆论监督就是一种重要的方式。网络监督实现了每个个体均能积极参与到组织的公共管理过程中,通过借助计算机技术,引导网络舆论的形成。网络舆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为此公共部门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必须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要坚决杜绝工作作风,每一个人都要将自己看成是人民的公仆,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这样才能提升公共部门管理水平⑥。

作者:吴志强 单位:复旦大学

注释:

①蔡春艳,黄镕.论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07:65-67.

②聂静虹.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大众媒体功效研究[D].武汉大学,2009.

③郭志峰.大众传媒对公共管理的影响探究[J].新闻战线,2015,07:202-203.

④包玉青.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基于公民参与的分析视角[J].新闻传播,2011,11:76-77.

第11篇

关键词:后新公共管理;协同政府;政府绩效审计

一、后新公共管理下的政府协同治理综述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下开展了对公共部门进行竞争、分权性管理,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质量的改革,但随着政府改革向深层推进,新公共管理运动改革也带来了民主价值的弱化、组织结构和公共服务的“碎片化”等问题。(曾维和,2009)这种分权和竞争的机制导致了公共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与协调,忽视了政府作为国家治理参与主体是一个整体,反而影响了公共部门的管理效率。为此,西方理论和实务界针对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日益凸现出的问题,探讨可能的改进措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协同政府”(后称之为“整体政府”)思想为主要内容之一的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成为政府改革的趋势,并逐步推广。协同政府是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协调,消除政策相互抵触的状况,有效利用稀缺资源,使某一政策领域的不同利益主体团结协作,为公众提供无缝隙的而非互相分离的服务(Pollitt,2003)。横向即促进中央各部门和专业机构的团结协作,纵向即中央对更多的下属机构实施控制。“整体政府”强调在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的过程中,采用交互的、协作的和一体化的管理方式与技术,促使各种公共管理主体(政府、社会组织、私人组织以及政府内部各层级与各部门等)在共同的管理活动中协调一致,达到功能整合、消除排斥的政策情境,有效利用稀缺资源为公民提供无缝隙服务(TomChristensen,2006)。可见,为克服新公共管理改革中的“碎片化”问题,协同政府改革的重点已经从部门分权、竞争转变到中央相对集权,注重国家治理全局战略、强调政府内部部门间的合作治理。我国的理论界也开始探讨协同政府改革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发。曾维和(2009)在参考协同政府改革模式上,也提出了“大部制改革”思路,即建立以部门、权力与利益为轴心的三大机制:结构化的部门协调与配合机制;制度化的权力协调与制约机制;民主化的利益协调与消解机制。唐兴霖(2011)提出对西方的公共管理理论要进行研究、分析、批判、吸收,根据当代中国的实际国情和中国公共管理的实践需要来设计理论,把科学性和本土化有机结合起来。政府绩效审计产生于新公共管理运动,是审计人员对政府使用公共资源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境性进行审计评价,行使监督职能,提出改进建议。它属于政府绩效管理范畴。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应该借鉴后新公共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和创新。我国学者也在逐渐认同协同政府的作用。王会金和戚振东(2013)认为政府绩效审计开展绩效审计时,应当以协同的思想,整合社会监督资源力量,促进政府绩效审计顺利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协同包括政府绩效审计战略层面、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的协同。

二、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进入经济发展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近年来的财政收入增长不及财政支出增加凸显了公共财政资金的稀缺性。而近年来屡屡爆出如800万人行天桥刚用5年就被拆除、刚通车5天的辅道因铺设电缆又要挖开等短命工程造成公共资源和资金的极大浪费。为了合理、有效、公平地使用公共财政资金,在保证真实、合法地使用公共财政资金前提条件下,必须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合理配置公共资源,进行政府绩效管理。因此,我国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全面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我国政府正在积极地部署绩效审计的工作,但实践与理想目标差距甚远。近年来,理论与实务界过多在探讨研究绩效审计指标体系设计、绩效审计与绩效评价的区别等微观操作层面,而欠缺了对理论层面的研究。政府对某项公共资金支出的绩效,往往需要多个相关部门协作,而不能单从某个部门去进行审计评价其结果。但目前的实际情况就是政府绩效审计与其他政府绩效评价、审计过程中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合作,没有整合社会监督的力量,浪费有限的审计资源,导致政府绩效审计工作效率低下,发展缓慢甚至是受阻。

三、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协同治理

我国政府可以借鉴西方后公共管理的思想,从国家治理战略、多元绩效评价主体等协同角度开展政府绩效审计,从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一)政府绩效审计战略与国家治理战略协同。国家治理就是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相互合作和协调,对公共资源进行有效配置,达到对公共事务管理的目的。我国审计署在“十二五”审计工作

发展规划中提出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但是从目前政府绩效审计的实施来看,由于审计资源有限,真实合法性审计仍然占据主导,不加侧重地在所有部门和项目中全面推进绩效审计实施困难重重。绩效审计的对象主要是公共资金的支出,政府部门在使用资金时是否合法合规,是否经过谨慎的调查研究,是我们发现查处腐败行为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应该基于国家治理的需要,与国家治理战略相协同,有侧重地制定未来工作战略规划来开展审计活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战略制定应该围绕国家治理的阶段任务、重点审查项目和发展趋势展开,规划具体的绩效审计项目,安排审计任务。例如,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绩效审计着力发现改进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2014)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政府绩效审计无疑是审计监督全覆盖的重点。依据《预算法》(2015)内容,重点审查支出政策实施情况和重点支出、重大投资项目资金的使用及绩效情况。当然,地方审计机关实施的政府绩效审计不仅要与中央审计机关的审计战略协同,还要与地方政府治理战略协同,以满足全国绩效审计战略规划发展要求。这样一来,政府绩效审计未来重点工作围绕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对公共部门、公共项目、公共资源和公共政策开展绩效审计工作,围绕政府的反腐倡廉重点,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从国家治理的高度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优化配置公共资源,促使政府部门更好地履行公共管理责任,提高国家治理水平。

(二)政府绩效审计主体与其他绩效评价主体协同。国家治理理论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治理的目标就是“创建一个以相互依存为基础的、以协作为特征的、纵横协调的、多元统一的社会治理结构”。我国多元治理主体对政府的绩效评价主要由政府审计机关实施的绩效审计、财政部门实施的绩效评价,第三方对政府的绩效评价组成。在具体操作规范上,审计署在《国家审计准则》(2010)中明确审计机关的主要工作目标是通过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其中,效益性是指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实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效益性审计指的就是政府绩效审计。但这只是把政府绩效审计作为一项重要的审计任务,除此之外,至今没有具体的审计准则和具体操作指南。财政部自2009年出台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后,又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政府评价方案和指标体系框架的规范,为全面推行财政绩效评价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依据。对政府绩效评价实施的第三方主体主要有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兰州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政府绩效评价中心等高校机构,这种第三方评价实际上也是受政府的委托开展绩效评价的。目前,注册会计师没有可遵循的具体评价操作规范,高校的评价中心制定的评价体系也不尽相同。从目前来看,三个评价主体各自为营,几乎没有交叉,按照各自的“评价体系”具体实施绩效评价工作,最终出具的绩效评价结果相互利用程度也不高,这种分权带来的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缺乏协调和公共责任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整体绩效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与国家治理战略协同的前提下,政府绩效审计应该与财政部门绩效评估、注册会计师评估及社会组织的评估协同,注重政府内部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实现多元化治理。首先,审计机关要与被审计单位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在完成真实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以改进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和质量为出发点,进行绩效审计,提出合理化建议。其次,财政部门与审计机关、第三方评价主体之间展开合作,共享审计资料和审计数据,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上相互借鉴,充分利用各自出具的审计评价报告,逐渐减少重复交叉职能,节约政府审计评估资源。再次,政府委托第三方进行绩效审计评价,在政府的支持下保持高度的独立性,第三方主体与被审计单位、财政部门进行及时的沟通与协作,充分获取审计资料和收集审计数据,评价结果,为政府审计绩效评价提供有力的鉴证。

作者:王莉莉 单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TomChristensen,PerLagreid.张丽娜,袁何俊译.后新公共管理改革———作为一种新趋势的整体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2006.9.

[2]温美琴,胡贵安.基于政府绩效评估视角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J].审计研究,2007.6.

第12篇

新公共管理主要强调市场所具有的导向原则,鼓励竞争,将新公共管理理论引进图书馆的管理中,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当前社会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已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相应的有所提高。图书馆作为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的文化机构,在市场竞争不断激烈的今天,图书馆在社会公众心中所具有的影响力也有所下降,然而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为图书馆在管理上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

新公共管理这一词,自1990年出现以来至今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1],但是如果就其所具有的核心思想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对政府职能进行再定位

在当前信息经济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新公共管理并不支持大政府这一角色,主要提倡有效并且精简的服务型政府。服务型的政府主要是让政府逐渐退出在市场中所扮演的干预角色,将政府所具有的管理权限让渡出来,不断调整其职能所具有的活动范围。新公共管理还提倡将政府所具有的管理职能与政策职能进行分离,将制定政策与提供服务这两个方面分开,认为政府应该将制定政策作为自己的中心职能。

2、借鉴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

持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人认为,本文由收集整理私营部门所具有的管理技术及理念比公共部门要优越,并且能够应用于公共部门,他们还认为私营部门与公共部门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将私营部门中的管理技术及方法移植到公共部门当中,如质量管理、目标管理、战略管理等,不仅可以很好的提高公共服务所具有的效率,还可以使服务的成本降低,进而大大提高政府工作所产生的绩效。与此同时,新公共管理注重对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建立电子化的政府,并实施一定的电子政务,不仅能够提升工作的透明度,而且也提高了群众对政府所产生的信任度。

3、以市场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学,将经济价值中的理念引进政府工作中,对效率、经济以及效能进行强调。这就需要政府改变原有的服务模式,将自身置于市场环境下,引进竞争机制,以逐步实现多元化的物品供给[2]。同时,通过不断竞争还可以提升效率,使机构更加精简,降低成本,节约开支。以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使得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的政府所做的改革更多的是面向市场的,通过竞争不断发现各种机构以及人员上存在的冗余,对政府进行改革,在人员与机构的配置上逐渐实现更优的性价比。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1、重新定位图书馆的角色

图书馆作为社会中的一种公益性机构,它的发展是离不开市场与社会的,更加离不开社会大众对其的支持。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信息获得了更加全面的发展,各种信息机构以及媒体相应的诞生,与图书管在市场上形成了强烈的竞争态势,如今社会大众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尤其是网络信息在查阅条件上的便捷,大大吸引了社会公众们的眼球,读者可以不用受地域、时间上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查询,浏览不同的信息资讯,获得越来越多有偿或者无偿的信息。如今,图书馆对信息服务进行垄断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面对当前的这一严峻形势,图书馆应转变原有的观念,放下自己的身段,重新进行定位。图书馆应将原有的思想进行不断的更新,在服务方式上也要有相应的创新,逐渐建立一套拥有一定特色的服务体系,为社会公众提供多种多样并且相对快捷的服务[3],加快确立服务公众的思想,对用户的需求要明确,以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于民。

2、明确职责范围,改革管理模式

当前图书馆在管理上仍旧在沿用原有的金字塔模式,这样的模式权利太过于集中,由于过分控制权限,使得图书馆在管理上有些僵硬甚至死板,沟通起来比较困难,信息也不够流通,以这样的模式进行管理很难与当前信息变化迅速的时代相适应。所以,图书馆应引入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适当的分权,将下层部门所具有的工作权限尽量放宽,使每个人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上都能够有所明确,将原有的纵向管理变成矩阵式或者横向型管理,以使在管理上能够更加的灵活,与时代的变化更加适应。目前,管理模式正在不断转变,图书馆应建立更加合理科学的管理体系,管理模式的创新主要在于将信息服务作为主要方面,辅以文献服务。充分考虑自身所具有的条件,不断进行开发,建立完整的并具有一定特色的信息系统,同时具有自己所特有的图书馆文化。除此之外,还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员工进行管理,以使读者不仅能够享受到环境的舒适,还能够感受到一定的人文关怀。

3、引进企业管理理念

在企业管理中所具有的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竞争激烈机制、绩效考核等引进图书馆的管理中,以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让员工能够积极主动的工作,提高员工的工作速度,从而大大增强图书馆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运用到图书馆的管理当中,把各种制度与员工的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对馆内员工的思想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制定符合大家要求的规章制度,让所有员工在宽松的环境下为读者进行服务。建立竞争机制,要以公平公正为基本的原则,使员工的潜能可以被充分挖掘出来,激发员工对于工作的积极性,自愿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投入更多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