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石油化工相关知识

石油化工相关知识

时间:2023-07-18 17:25: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石油化工相关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石油化工相关知识

第1篇

关键词:石油化工 设备运行 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TH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c)-0050-02

企业展开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就是良好的设备运行,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就会严重阻碍企业的正常经营生产。站在生产管理者的角度来分析,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加强以生产设备为中心的对象管理,对企业的健康、顺利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石油化工企业,属于易燃易爆、高温高压的行业,一旦生产设备出现问题,很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与安全事故。石油化工企业进行全面性、高质量的设备管理与维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现阶段,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运营特点分析

在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遍布石油原材料的生产。比如说,机械制造使用的机械材料,在服装生产过程中采用的划线原料,运输过程中需要的燃料等等,几乎各行各业的生产都离不开石油化工行业。在本质上来说,石油化工行业属于连续性的生产行业,具有下面几个重要特性:第一,石油化工是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涉及的学科范围比较广,需要各个方面的技术性人才。生产工艺非常复杂,技术要求比较高。与此同时,石油化工行业多使用高温、高压以及催化剂技术,属于高危行业。第二,石油化工行业所需要的介质非常复杂,这些介质的毒性比较强,易腐蚀、易燃易爆。第三,生产设备的规模种类繁多,生产条件比较苛刻,生产工艺非常复杂,在不同的生产环境下需要不同的生产设备。另外,大部分的作业都是在密封的系统中,进行高温高压作业。第四,石油化工企业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在复杂的设备以及复杂的生产工艺环境中,需要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从而保障生产的安全运行。第五,石油化工企业属于投资巨大的生产行业,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以及生产设备的资金投入量非常大。

1.2 石油化工设备可靠运行的重要性

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包括固有可靠性以及使用可靠性。固有可靠性指的是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形成的。使用可靠性指的是产品在运输以及保管作用下,使固有可靠性更加充分、切实的发挥。

由于石油化工企业自身的生产环境以及生产工艺,其对于生产设备的要求非常高。良好的生产设备,是石油化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与运行的前提条件;设备运行质量无法保障,石油化工就无法安全运行,更何谈经济效益的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石油化工的安全运行。由设备缺陷的存在,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生产事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进而导致企业停工,影响其正行的生产、运营。尤其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加强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的有效性。通过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以及设备选型的可靠性,大幅度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促进石油化工企业安全、健康运营。

1.3 石油化设备可靠性运行的基本要求

第一,石油化设备可靠性运行管理,必须适应该行业连续性生产的需要。从而保障各项生产设备的顺利、正常运行,并严格执行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与维护保养制度。第二,尽可能降低石油化工设备与腐蚀性材料的基础,及时清除设备表层的污物。保持设备运行的清洁性,为石油化工的健康运行创造良好条件。第三,尽可能降低物料损失以及能源消耗,尽可能减少物料泄露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爆炸等重大事故。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对于管理连接处进行严加控制,积极采取措施,将危害降到最小。第四,一旦石油化工设备发生故障,必须进行及时维修,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保障设备的正常恢复。与此同时,完善设备管理与检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石油化设备可靠性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在石油化工行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加强对生产设备的安全、有效管理,是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在企业的生产实际来看,设备投入在石油化工企业投入中的比重非常大。为了保障生产过程的稳定与连续,必须对设备的管理流程进行规范化与制度化。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设备管理主要涉及到设备的运行与保障,设备的剪修,设备的技术创新等环节。进行设备管理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优化配置设备要素、人力要素等相关要求,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要素协同的积极性。另外,通过设备管理的加强,还能在环境恶劣的前提下,保障生产设备的稳定、高效生产,尽可能降低事故发生率。结合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实际,近年来,频频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就是设备管理中的缺陷与不足,这必须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各种新型的技术、生产设备积极投入运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设备处于高压、高负荷状态,设备故障与问题的发生几率大幅度上升。具体来说,石油化工设备管理运营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站在设备投资管理的角度来分析。目前来说,在选取石油化工生产设备的过程中,主要以设备的价格以及生产的需求来决定的,对于指标的考虑不完善。也就是说,在进行投资方案选择的过程中,没有综合考虑实际生产过程中设备的保障费用、维护费用以及生产消费费用,导致实际的企业生产与设备性能、指标等出现脱节现象。

第二,在设备的管理角度来分析,在选择、确定预算设备维修资金的过程中,对于预算方式的选择,依赖于往年的经验与数据,缺乏完善、标准的设备预算方式。另外,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经常采用折旧计提的方式,这会导致部分设备虽然提满折旧,但是,仍然可以持续且完好的运行。而部分老化的生产设备虽然没有折旧计提,但是,在不良技术性能的影响下,会严重影响其使用价值,进而出现多种问题。从整体上来分析,设备实际状态与折旧计提不相吻合。

第三,站在设备管理范围立场上分析,石油化工设备的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学科与内容,涉及单位非常广。专业的横向性发展与纵向性发展继续深化。目前来说,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过程中,经常采取专业化、职能化的目标进行划分。在质量管理措施以及人员配备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进而导致具体生产过程中,设备管理环节的脱节。

3 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提升石油化工设备运行可靠性策略分析

3.1 石油化工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1)对化工设备的日常维护

需要结合企业实际的产生情况,制定比较合理、完善的设备维护标准。在生产过程中,每班操作工人必须对设备的各个环节、部位进行全面检查。是否需要加注油、能否正确使用。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及时处理。对于处理不了的故障必须上报相关解决部门备案。

(2)技术改造

综合利用先进经验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对现有的设备结构进行变化,更换或装上新附件、新装置,从而对设备的磨损进行有效补偿。通过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能够进一步优化设备的使用性能,使设备达到更优的水平与标准。技术改造的针对性比较强,现实性强、经济实惠,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设备的整体功效。

3.2 石油化工设备维修机制

(1)制定完善的维修计划

首先,定期维护。结合设备的固定使用周期进行维修。通过固定维修,大幅度提高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资源等优势,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上,提高维修效率。但是,这种维修方式不适合无时间规律的故障以及复杂成套的故障。

其次,视情维修。结合设备的检测状态,来决定故障处理模式的一定维修策略。

再次,机会维修。实际上,机会维修是一种有效的补充方式,是建立在定期维修、视情维修基础上的有益补充,其目的是为了提升费用有效度。需要结合实际生产需要,掌握维修时机。若频繁发生,则必须定期维修,视情况选择后两种维修方式。

另外,还有一定比较笨的维修方式就是时候维修。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等到一切条件准备完备后进行维修。这种维修方式的成本较低,是最后考虑的维修方式。

(2)加强维修机构的改革力度

一方面,积极提高所有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进一步打造一只团队合作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维修团队。比如说,理化检测团队、冷却设备清洗队伍、机组检修团队等等。与此同时,在化工系统中,还应该积极成立备检中心、预防中心、维护中心等专业化队伍。

一方面对企业内部的检修机构也必须进行深入变革。尤其是对企业依靠性较强的维修机构,必须积极转变思路,促进其独立性发展,更好的面对市场进行独立核算与经营,进一步提升维修团队的市场竞争意识与独立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传统的依靠经验、感官方式进行的设备检查方式,已经无法更好的满足现代化工作环境的需求。所以说,积极打造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维修团队,是进一步提升维修质量的关键。必须积极引入高技术维修人才,为维修团队积极引入新鲜血液。对在职维修团队成员进行全面培训,积极打造一批能够及时排除故障、准确判断设备异常、掌握新型检测方式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培训方案的实施,必须符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适当增加磨损规律与设备操作等相关知识,提高维修人员的设备保养、维护技能。维修人员必须懂得设备正确操作规程,懂得设备性能以及结构原理。快速、准确的判断设备故障,并做出相应处理措施,最大限度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采取激励措施,积极鼓励技术人员加强学习与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保障设备运行质量。

(3)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维修技术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维修水平,必须提高团队工作人员的现代化知识水平,在加强相关知识、技能培训的基础上,积极吸收与借鉴西方等发达国家的维修技术。比如说,氩弧焊技术、热喷涂技术、粘接技术、离子焊接技术等先进的修复性技术。比如说,高压清洗、液压吊装等自动化、机械化的维修机具等。通过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在大幅度降低人工劳动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了维修的质量与水平。

3.3 石油化工设备的故障检测与处理

设备的点检主要分为定期点检与日常点检两种方式。日常点检应用比较广泛,利用人的感官对设备状态进行检查与判断。现阶段的设备状态监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在人工检查的基础上发现存在的问题。第二,通过计算机以及现代化监测仪器进行精细检查。通过计算机接受检测信号,会定期显示设备的压力、震动等参数,大幅度提升了设备状态监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

要进行设备在线监测,必须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与专业技能。与此同时,加强在线监测软件以及状态监测项目的开展。上述准备工作充分完成之后,进行故障诊断与设备监测,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果。

基本的设备诊断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预测技术、识别技术、信号处理、检测技术等等。在实际的运营生产过程中,设备的整体使用寿命,决定了其定量检测的信息以及数据分析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如果想进一步提升设备的使用寿命,必须在设备使用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都应用诊断技术,与此同时,加强各种资源、数据、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进而提升设备的整体管理水平。设备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问题,不能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而疏忽设备管理的安全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石油化设备可靠性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开始入手分析,从三个方面石油化工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石油化工设备维修机制,石油化工设备的故障检测与处理,详细论述了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提升石油化工设备运行可靠性策略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亮.浅谈石油化工企业机械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管理[J].世界家苑,2012(8).

[2] 陈仲波.如何提高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运行可靠性[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3).

[3] 黄方礼.化工设备管理中关于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探析[J].化工管理,2009(11).

[4] 杨宏伟,李宁.试论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运行可靠性管理[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8).

[5] 李连成.石油化工设备维护与企业现场管理[J].化工管理,2008(9).

[6] 付维新.新形势下加强石油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才智,2009(11).

[7] 刘卫平.浅谈我国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

[8] 李葆文.TNPM-全员规范化生产维修,适合中国企业现状的设备管理模式[J].中国设备管理,2010(15).

[9] Solomon,L.H..Essential Elements of Maintenance Improvement Programs,In E.O’Shima and C.F.H Van Rijn(Eds),Production Control in the Process Industry,IFAC Workshop Series,2010(8).

[10] 王繁华.芳烃联合装置吸附塔(设备制造图)[J].中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2007(10).

第2篇

未来的5~10年,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将重点发展石油化工、造纸、造纸、冶金、轻工等产业。据人事部门统计,2015年北部湾经济区石化产业人才总量约为24000~26000人。其需求方向主要有:化学工程、石油化工专业的石油仓储、运输管理人才;具有化学工程、化学机械、高分子化工等专业背景的石油冶炼工程人才。到2010年,北部湾经济区林浆纸产业人才总量约为2500人;到2015年约为3900人。化学工程以及具有化学工程等专业背景有具备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尤为紧缺。冶金行业也需要专业人才51500人。由此可见,未来北部湾经济发展对化工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庞大的。

2区域产业知识技能要求

通过调研总结发现,区域行业对化学化工类人才技能需求如下: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备理论知识较扎实、专业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强、人文素质高等综合素养,能在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煤化工及石油化工等化工领域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冶金、能源、轻工、生化、材料、环保等领域从事工业生产、生产技术改进、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等工作。下面就结合各行业代表性的企业进行知识技能需求的分析。

2.1能源运输行业

中燃燃气发展公司是最大的城市燃气公司,钦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培养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可以满足该公司很多岗位的工作需求,为了更好的使我们培养的石油和天然气相关的本科人才满足岗位需求,双方达成共识,将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开设燃气运输、天然气加工等相关的选修课课程,加强学生对天然气储运加工基础知识的学习。广西天盛港务有限公司在钦州港共投资建设9个码头泊位,其中已建成油汽专用码头1个(5万吨级)、煤炭专用码头3个(10万吨级、7万吨级、2000吨级各1个),散货码头5个(10万吨级1个、1万吨级4个);自备铁路已经开通。该公司对于高层次、复合技术型的本地化员工是非常急需的。对方建议在未来培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适当的选修课,加强学生对港务中油气和煤炭应用知识的学习。

2.2新材料行业

广西新合力冶金有限公司从事高炉锰铁、镍铬铁合金、不锈钢及不锈钢型材等冶金产品的生产加工的人才非常紧缺,该公司将具备年产100万吨不锈钢生产线,预计年产值将达到200亿元,上缴税收10亿元,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极大的带动地区物流、进出口贸易、服务等相关行业迅猛发展。该单位建议应该加强学生对生产工艺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的认识。此外,对广西明利磷化工有限公司调研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该单位同样要求对磷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各个生产车间、废水处理池及产品分析等相关基础知识要牢固掌握。化工企业是高危行业,需要学生听从工程技术人员安排,因此,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严格律己的学习工作习惯同等重要。广西红墙新材料有限公司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化工知识外,还对学生的涂料相关的理论知识和高分子专业基础知识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2.3分析检测行业

钦州市环境保护与监测中心与化学化工学院对人才培养模式达成了共识:我们应该抓住区域经济迅速腾飞和地方院校转型发展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双重机遇,进一步加强校地、校企合作,打造特色实践平台和实训场所,为我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提供坚实的实践教学条件,推动自身的转型发展,提高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结合该公司对化学化工类人才的需求,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将着重培养包括监测点样品的采集、样品的保存与运送、样品实验室处理和分析流程、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记录与上报等环境监测的实践能力。

2.4粮油造纸行业

中粮油脂(钦州)有限公司位于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30亿元,占地面积348亩。主要生产“福临门”牌小包装食用油,“福掌柜”、“福之泉”、“可味”等中包装烹饪调和油及“四海”牌豆粕等。该单位希望以后在人才培养、实习、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进一步优化,保证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系统,同时可以增加实习的系统性,保障学生实习过程学习到较系统的实践技能。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建议可以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人力与智力资源以及该公司先进的生产条件来搭建学生实训平台,联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对于构建新型的校企合作实训模式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3培养体系改革模式探讨

结合北部湾地区化学化工类产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需求调研总结和钦州学院现在的化学化工类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化学化工类人才为目标,拟在理论课程设置、实验课程内容修订、实践课程的设计、选修课的开设等方面进行如下对教学改革探索。

3.1理论课程

旧方案基础理论知识太多,工科课程体系理科化,尤其是基础化学知识占得学分和学时比例太高,可以压缩优化理论课时的结构和比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如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设计、化工分离工程等课程的设置需进一步优化。

3.2实验课程

学生的实验课时和学分比例太低,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除了有机、无机、分析、物化等基础实验外,还需要进一步锻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可以开设与地方产业结合密切的创新性实验,锻炼学生自主探索的实验技能,使学生的实践技能确实能够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标准得到全面的提升。

3.3实践课程

学生缺少基本的电子电工技术应用能力,作为工科学生这些能力是必备的,可以增加相关的实践课时;学生对区域化工产业普遍没有形成科学的认识,可以结合实习见习等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化工生产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岗位的安全操作意识、产业发展特点、自我发展的定位形成深层次的理解;此外,学生在化工文献检索、生产实训、生产工艺流程等方面知识均比较欠缺,应该进一步加强文献检索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训平台的建设以提升学生的实际生产从业技能。

3.4选修课程

污水处理、涂料、新材料等领域相关诸多材料都是聚合物材料,与此相关的要加强学生高分子相关知识的学习;北部湾经济区对石油和天然气相关的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人才非常急缺,应开设石油和天然气相关的选修课课程,拓展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利设计、热力学、材料力学及受力分析等方面知识在将来化工产业中的应用较多,应该增加或补充相关的课程;此外,与广西特色的农产品资源相关的拓展知识太少,可以增加天然产物加工等相关的选修课程,拓宽学生视野,方便将来在更大的产业领域灵活就业。

4展望

第3篇

【关键词】规范;档案;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和传播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诸如文件的起草、签发、催办、归档、音像等运作过程以“数字化”形式在计算机和通讯线路中进行,这样档案的前身必须以机读文件为主要形态,那么档案也自然以机读形式存在,这些档案的利用方式与纸质载体档案的利用方式有很大差异。这种变化预示着档案工作者将面对更多的机读形式以“电子文件”为载体的档案。由此看来,档案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在石油化工行业中不管是产品开发还是管理手段必然面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变革,从而为企业发展决策服务。

一、当前石油化工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不足。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并非专业管理人才,或者在单位兼职此项业务工作,缺乏现代信息资源管理的系统培训和学习,在思想上和技术上还是停留在过去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上,档案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的变化,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用档案事业的加快发展,在档案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为企业的利益服务,服务各项事务管理。

(二)硬件设施还有待加强。企业信息化档案管理是一项细致具体的工程,需要投入许多人力物力。在石油企业向现代化转型期间,领导的创新管理意识不够,对档案管理投入的资金和设备少,很多石油企业并没有购置档案管理的必要设备,并没有实现有效的信息一体化管理,对档案管理的长期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三)目前,档案信息化管理安全问题仍不容乐观。由于规范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正在发展的过程中,纸质材料与电子文件并存的情况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存,档案管理人员对信息化档案的管理情况还不太熟悉,易引发许多问题。例如,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容易受到计算机病毒攻击而造成文件被偷盗、被修改,甚至造成系统崩溃的情况,现阶段难以保证计算机系统、网络的绝对安全。

二、加强石油化工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途径

(一)针对石油化工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要组织好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明确电子文件归档的工作程序、内容和要求。从电子文件的形成到归档,跨越了多个部门。这些部门往往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时工作互有交错,职责界界限难以区分清楚。所以,必须加强组织管理,明确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流程和相关部门的职责。由于电子文件的形成、收集、积累贯穿于生产经营、基本建设、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始终,只有电子文件的形成者或承办者最熟悉电子文件内容和电子文件之间的关系,所以,应由电子文件的形成者或承办者收集并整理电子文件后向档案部门移交,如此,才能保证电子档案的质量。但同时,鉴于收集归档是档案工作的基础和首要环节,所以,档案部门又必须对电子文件归档进行指导和参与管理。

(二)强化电子档案原始性、真实性的管理。电子文件的形成、处理、收集、积累、整理、归档、保管和利用等各个环节,都有信息更改、丢失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建立并执行一整套科学、合理、严密的管理制度,从每一个环节堵塞信息失真的隐患,以维护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其管理不仅要注重每个阶段的结果,也要重视每项工作的具体过程,并把这些过程一一记录下来。其中维护其信息安全方面的主要要求是:电子档案的制作过程要责任分明;电子文件形成后应及时进行积累,以防在分散状态下发生信息损失和变动;建立和执行科学的归档和保管制度。

(三)加强电子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的管理。

归档工作是文件管理转为档案管理的基础,它的质量关系到整个档案管理的水平,因此必须加强电子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的管理。使电子文件管理和电子档案管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避免相互推诿扯皮,使归档工作列入相关部门的计划和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以保证电子文件的形成与归档工作不脱节。

1.要注意电子文件收集积累方法。电子文件的特性和表现功能不同于纸质文件,因此其收集积累的方法和要求也不同于纸质文件。如对于文件的原稿,由于其不具备正式文件的功能,一般情况下可以不保留,但从保留电子文件的重要修改考虑,则应对其进行收集。电子文件必须与相应的纸质文件建立标识关系。对“无纸化”系统生成的电子文件,在收集积累过程中,应刻录成光盘一式两套,以免系统发生意外情况时文件丢失。

2.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载体。无论是办公自动化(OA)过程中还是辅助设计(CAD)中产生的电子文件,以及网络传输的电子文件,在其存储和下载时都是保存在载体上。在归档前的一段时期可存在计算机硬盘上,或存在大容量的可擦除光盘上,这样做比较经济。电子文件一旦作为电子档案长期保存,就应选择标准化程度高、性能稳定、有发展前途、价格便宜、容易检测、显示还原方便、能长期保存的载体。对于大量的CAD设计图纸,可用一次写式光盘,对于永久保存的特别珍贵的电子档案,一定要同时保存纸质档案。

3.要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电子档案的特性不同于纸质档案,其保存与维护都比较复杂。如何保存、维护电子档案,使之安全、可靠并永久处于可准确提供利用的状态,是档案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对电子档案的有效保存与维护,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复杂的工作。因而,在对电子档案的保存与维护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设备、技术、人员及电子档案的特点等综合条件,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和工作模式,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电子档案安全可靠,能够永久处于可准确提供利用的状态,使其在石油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建立一支现代企业档案队伍。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档案生成的电子化,利用新的技术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是档案工作面临的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远的不说,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保存及档案的开发利用,就给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课题。由于电子档案的内容是数字化,其保管需要相应的技术,所以,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有着很大的区别。作为电子档案管理人员,仅靠管理纸质档案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在掌握档案管理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学习计算机应用的相关知识,同时还应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

第4篇

关键词:新形势石油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

一、新形势下石油企业经营环境变化及其对内部控制的要求概述

石油企业是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能源和生产资料的部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于能源需求的巨大缺口、全球能源危机以及石油价格不断飙升、石油生产加工运输的成本不断攀高等情况下,旨在加强石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流程监督和控制并防范相关潜在经营风险为目标的内部控制对于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其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另外,2009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由五部委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也对作为上市公司的石油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

石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内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要求石油企业必须转变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念,将内部控制提升到新的高度去认识,在企业生产经营特别是风险较高的环节和领域的具体细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层次和制度安排,充分利用权责利机制对内部控制进行控制、监督和激励,利用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和各环节、流程和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同步协调沟通。

二、当前石油企业内部控制所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石油企业目前在我国的市场环境中处于有限竞争的行业,且其资金实力一般比较雄厚、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比较巨大以及具有良好的和国际先进企业管理模式接轨的先进管理经验,这为石油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了良好的管理基础,同时,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石油企业的内部控制也存在较大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石油企业内部控制所面临的机遇分析。我国的石油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问题所面临的机遇主要是内部控制所需的基础和条件起步较好,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是我国的石油企业多为大型国有企业,其对于国家各项财政税收法律政策的贯彻执行力度较好,这为内部控制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二是石油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和企业的职工业务素质文化修养水平较高,为内部控制提供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和职工认同度;三是石油企业一般和国际企业管理制度及做法相接轨,其法律税收财务政策执行力度特别是财务管理基础较好,为内部控制实施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第二,石油企业内部控制所面临的挑战和存在问题分析。石油企业内部控制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石油企业经营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缺少相应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尤其对于内部控制的监控和预测作用认识不足;二是在内部控制的具体做法上控制的主体、控制的手段以及控制的效果测评和反馈上都存在一些不符合内部控制精神和石油企业特点的做法;三是在内部控制中对于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整合协同效应缺乏具体措施和力度。

三、新形势下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及对策

根据新形势下石油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于内部控制要求的阐述,在分析了目前石油企业内部控制方面所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及挑战的基础上,参考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知识和理论,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石油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就新形势下石油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提出如下的建议和对策。

第一,石油企业经营管理高层应该加强内部控制的理论修养和认识,特别是结合其面临市场环境的变化增强和利用内部控制对于相关风险防范和化解的作用。石油企业经营管理层要认识到内部控制不同于一般的管理措施和手段,其不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分支或范畴,而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和不可替代的,对于石油企业目前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具有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监督作用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实践证明,它对于石油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发现感知和识别相关风险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能够帮助经营管理层进行各项决策。

第二,石油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要结合行业特征和企业生产经营业务具体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层次结构,优化其控制内容、控制手段和控制过程监督的梯次配置,同时建立具有内部激励效用的内部控制方面的权责利配置机制。石油企业的产品特征和业务特点是石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在石油企业实体业务细分基础之上的内部控制其层次和配置应该是立体的,能够覆盖到其业务经营的相关主要环节,并根据其业务权重效率配比情况进行有重点、有选择地合理配置显得十分重要,另外施过程中要基于权责利明确划分和协调为基础进行统一部署、统一规划。

第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将石油企业各环节、各职能部门甚至是各业务网点的内部控制的职能进行有效的融合和无缝衔接,提高内部控制方面的信息共享力度和信息实时传递和综合分析利用的水平。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对于分散在石油企业各个环节和流程上的内部控制的职能和机制具有低成本、高效快速实时响应等方面的优势,它可以有效减少石油企业各个业务链条上的信息孤岛和信息综合利用效率低下的局面,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协同效率和高效快速响应机制的建立。

四、总结

石油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应该针对自身在内部控制方面的优势和对于自身不足和缺点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提高自身对于内部控制能够有效规避潜在风险的认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层次结构;在内部控制的权责方面进行合理的优化和布置;建立持续的具有激励作用的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体制并完善配套机制,同时在电子商务信息化背景下,内部控制的环节和内容引入和融合信息技术以提高内部控制的协同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叶树满. 浅析国营大中型企业建立内控管理体系的必要性[J]化工之友, 2006,(09)

第5篇

员会研究中心部长

程伟

世界500强石油化工公司给我们的启示是:1.着眼新兴市场,强化市场扩张能力;2.依靠技术与管理,不断提高创新研究能力;3.根据行业发展趋势,不断调整主营业务方向,努力提高行业的竞争力;4.根据发展战略,依靠收购兼并,强化资本、技术与管理的融合,强化价值创造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国有体制下是否能体现国家能源战略与企业竞争力的有机结合、公司治理与高管薪酬与绩效的关系;产业一体化与企业竞争力、技术创新体系等问题。

北京大学教授 粱中国

纵观国内外具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知名企业,品牌已经成为战略资源。以品牌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价值,获取更大利润,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品牌的基础是文化。只有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品牌才能够成为基业长青的百年品牌,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势品牌。其次,品牌的核心是价值。价值,是品牌营销的核心概念。品牌是价值的聚合,价值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再次,构建完善的品牌传播体系。最后,建立完善的品牌管理体系。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总经理助理 李大鹏

我们2012年总体目标是: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冲刺世界企业500强。整个“十二五”期间,集团规划总投资2600亿元,到2015年实现原油年产量1500万吨,天然气年产能80亿~100亿立方米,炼油能力2000万吨,原煤产能4000万吨,煤制油500万吨,化工产品总量超过1000万吨(其中:烯烃350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2000亿元以上。重点为:1.持续发展石油天然气产业;2.大力发展油气煤盐综合化工产业;3.配套发展其他新兴优势产业。

博斯管理咨询公司博士 潘斌

成功的并购者选择并购的动机不是继续提升现有能力,就是更好的发挥现有能力,或者两者兼得。这些公司的股东回报率年复合增长率比同行业同地区的并购案平均高出12%。即使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最不景气的年份,能力驱动型战略为指导的并购案往往更可能提升并购者的股东价值,而大多数其它并购案都造成了价值损失。我们所研究的成功的连环并购者同样证实了这一结论:以能力为出发点的井购交易,创造价值的可能性更高。

东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

银行部总经理 王晖

在不熟悉的市场,面对不熟悉的客户,上市公司能为企业赢得新客户的认同、信任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的认可,这对于公司在国内(国际)市场开拓业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知名度与品牌形象集中体现了公司的实力、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这将是公司有力的竞争武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筑成了公司走向未来,做大做强的基础。公司通过登陆资本市场,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不仅可以融到大量资金,而且还可以建立起高效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通过发行股票、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获得持续发展所需资金,为公司实现战略目标提供重要的资金保障。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融资品种非常丰富,公司可以根据不同项目投资周期和投资风险的特点,实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条腿走路,从而达到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提升企业价值的目标。

上海通和管理咨询公司总裁

郑峥嵘

给中国化工企业的几点建议:

一、企业控制权管理的抓手是董事会能力建设。

董事:从经营管理者的主要执行者向决策者、规则制定者、监督者的转型。需要更加系统、全面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以及合规意识;

董事会:从形式上的机构向实质性的决策机构过渡。从职责设定、人员构成、议事规则、议事能力等方面逐步提高;

通过董事会能力建设,将董事会能力作为企业新的核心竞争优势。

二、做好引入外部资本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权管理。

第6篇

【关键词】石化企业;保卫;对策

所谓企业内部的治安保卫工作主要涉及以下主要内容:人员的管理,巡逻守护、消防建设、隐患治理、法律普及、安全教育培训、矛盾纠纷调处、案件事故预防调查、文书档案形成和单位周边治安协调共建等一系列繁杂的安全管理事务。不但如此,企业内部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防范工作也由企业保卫机构承担。本文结合国有石化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特点,谈一谈新形势下如何因地制宜、自主创新,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一、国有石化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特点

(1)企业内部安保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对治安保卫人员的素质培养投入不足。主要表现为一些企业一味追求企业的高利润、高收益,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发展经济上,忽视了对企业内部治安保卫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另一方面,企业安保人员聘用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企业不完善的聘用审查制度,导致所聘用的安保人员素质不够高,法律意识淡泊。有个别企业直接聘用毫无治安保卫经验的外来务工人员。由于这些安保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法治教育、治安形势教育、保密教育、安全防范教育、安全管理意识缺失,这给企业治安保卫理念的推进带来了相当的难度。(2)企业内部安保工作专业性、技术性强。石油石化行业本身就有其特殊性,其产品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毒性腐蚀性强、链长面广、连续作业等几大特点,其安全与否对于石化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一旦遭到了破坏或者干扰,就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影响社会局势的动荡。因此就要求企业安保人员在对安保工作高度重视的基础上,需要了解石油化工行业相关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处理异常情况的经验。(3)企业内部安保工作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方面,由于公安机关内部职能发生了转变,对企业的安保工作管理范围没有明确的界定,再加上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力度。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内部自身缺乏系统完善的安保工作理念和法规,致使在企业安保工作中缺少必要的依据,对企业中存在的诸多治安问题分析不够透彻,使得治保工作缺乏针对性和预见性。(4)企业内部安保工作警力不足,配套设备落后。其一,由于企业的大幅改革,使得大批企业职工下岗、分流,于是一些企业就将这些人员安企业治安保卫队伍,把内保部门看成是养老科,从而使得一些年老体弱的人员进入内保工作队伍。这样做的后果不言而喻,其削弱了安保警力,给实际安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其二,当前,我国的企事业单位大多正处于转型改革阶段,加之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据的比例不断加大,安保部门除了应对正常事务外,还需要应对各种上访闹事等突发事件,从而扩大了内保工作范围,使得内保工作日趋繁重。其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企业更加注重的是经济效益的提高,大幅度削减了企业用于安保工作的经费,出现企业内部治安保卫体系不健全,配套设备老化等多重问题。

二、完善国有石化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对策

(1)加大企业安保工作的投入。这其中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加大企业安保工作的人员投入。通过建立健全企业安保队伍用人机制,选拔一批年富力强、有一定的石油化工专业知识基础的人员,以充实企业安保队伍。所有新进人员,都要经过上岗前的培训工作,考核合格,方可持证上岗。从源头杜绝不合格、不称职、超年龄人员进入安保队伍。具体的考核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个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有无安保工作经历等)、石油化工相关理论考察、安保工作相关法律法规考核、身体健康状况检查、企业内部概况考核及相关监控设备使用守则等。其二,加大企业安保工作的设备投入。增加安保工作相关设备的投入,购置一批先进的监控设备,做到企业内部无死角,使整个厂区皆在“可视”范围内;所有监视系统实施组网运行,配备专职监控系统技术支持人员和中心监控人员。与此同时,配备厂区内的巡逻机动车、自行车等,用于定期、不定期在厂区内的巡逻。所有安保人员,在工作期间一律穿制服,佩带相关电子通讯设备,随时进行厂况治安信息的沟通。其三,加大企业安保工作的经费投入。这其中包括安保人员的技能培训、工资待遇等等。让安保人员能够安心从事本职工作,减少人员的流动,杜绝安保人员因生计缘故而发生监守自盗、兼职等现象。(2)加强对安保人员相关技能的培训和考核。除了在岗前进行相关必要的培训外,在相关监控设备等更新换代期间,也要对所有安保人员集中进行相关使用说明、操作手册的培训,以使得所有安保人员快速了解和适应新的监控设备和系统。针对石化企业自身的特点,对安保人员加强石化企业相关工艺流程、相关产品、生产车间内部结构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不定期聘请安保工作相关专家来企业讲授安保工作知识。充分调动安保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对安保人员的定期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若仍不合格,则自然淘汰。对于考核合格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此外,对于在安保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除了通报表扬、物质奖励之外,应加大厂级宣传力度。(3)实施厂内职工与安保人员的联防机制。建立企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大厂内广大职工与安保人的群治工作,真正把安全防范工作责任落到每一个人,使企业治安保卫工作实现内外结合、全面设防、联防联动,强化企业的预防、管理、协助、教育和服务等职能建设,调动广大职工自觉参与到加强企业内部防范工作的积极性。企业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安保工作的实施、监督。(4)加大宣传力度。在厂区内设立安保工作宣传栏、宣传标语及报警电话警示牌等。在发生异常情况下,方便厂内广大职工随时随地联系企业安保部门。定期举行安保工作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等活动。(5)加强与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通过与公安机关相关职能部门沟通与交流,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合作,必要时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开展相关侦察工作;针对石化企业经常会发生消防事故问题,加强与消防部门的合作,经常与消防部门开展各种形式和目的的消防演练。(6)实现企业内部的封闭式管理模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购置一批先进的安检设备,利用隔离体将楼宇、厂房(含附属场地)等与外界分开,将整个厂区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对不同的区域设立不同的安保等级。对企业生产重地要加大安保力度,对进出该区域的人员、车辆等流动性因素进行全天候严密监控,必要时可引入车辆、指纹识别等先进技术和设备,以确保万无一失。同时为配合这一目标的实施,所有企业员工佩戴工徽、所有进出车辆需要办理通行证。要改变以往的“严进宽出”的模式,因为这一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不法分子轻易进入生产重地的现象,但是却无法避免“监守自盗”问题的发生,故而应做到“严进严出”。与此同时,应加大生产重地的巡逻力度,采取定期、不定期巡逻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对重中之重区域经常性的采取突击检查。此外,安保人员采取制服、便衣等多种着装方式,从而使犯罪分子无所遁形。

随着时代的发展,安保问题也变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对于石化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安全保卫人员,安保工作的加强,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石化企业的安全保卫工作需要企业上下的齐心协力。通过采取强化安全保卫工作的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使企业能够和谐稳定,保证企业生产可以顺利的开展。

参 考 文 献

[1]申良和.国有企业安全保卫现状及对策分析[J].企业导报.2013(3)

[2]杨新法.浅谈石化企业安全保卫工作[J].安全管理.2009(6)

第7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计算思维

0、引言

笔者通过对近几年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实践进行调查,总结出其中存在的最突出的两个问题:第一是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比较模糊,大家无所适从,不清楚目前所遵从的是否正确;第二是目前的课程(或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改变?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能够被解决,计算机基础教育之后的路将很难走。

1、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1.1 大学生计算机技能与社会需求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2010级新生入学时对其计算机知识水平进行了问卷调查,参加调查的总人数为842人(其中文科学生257人,理科学生585人),其中乡镇生源占总人数的75%。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10级新生计算机知识水平调查情况如表1所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09级、2012级新生人学时计算机能力水平测试数据如表2所示,显示了2009级、2012级新生不同成绩阶段的人数分布,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09级、2012级新生入学时计算机能力水平达到合格的情况如表3所示。

以上数据突出表明了以下问题:

(1)基础教育(特别是本地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开展情况有所进展,但效果仍不理想。部分新生没有学习过计算机相关知识或完全不懂计算机操作,大部分新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强,低分段学生比例偏高。

(2)大部分学生对网络知识感兴趣,而对Office应用和程序设计感兴趣的学生都不足3成;有超9成的学生希望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

“广东省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计算机技能水平需求情况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52%的用人单位“对近几年接收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或专科生在入职阶段所具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满意度”选择“一般”;75%的用人单位对“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相关计算机认证的真实度”选择“一般”;同时,55.2%的用人单位对新职员不提供计算机技能的培训,而是希望毕业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好,其中如下内容更为重要:文字编辑、数据管理、演示文稿、网络应用、安全防范等,并且要求毕业生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及再学习能力。

调查报告显示:

①计算机技能已经成为用人单位考察应聘者的重要因素。用人单位期望求职的毕业生较好地掌握信息技术,以便在工作中结合专业岗位有效地开展应用,提高工作效率。

②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明显不足,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期望,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⑧学用脱节。一方面许多单位招不到所需的人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技能水平不够满意;另一方面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④应用需求与我们的课程设置存在脱离现象。

⑤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专业结合,为专业服务的问题未解决好。

我们对调查报告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知:

①普通高校保留并加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②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新技术、新思想。

③多数学生都认识到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等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对人的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也愿意掌握更多相关的知识。

④社会需求促使计算机基础课程应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改革,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资源建设等都应进行深入的整改。

⑤开展多层次计算机基础教育,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丰富,在加强基础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基础上,要多设置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计算机选修课程。

⑥完善认证与考核制度,使其成为促进学习的平台,并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技能水平。

1.2 教学目标与课程体系

2010年C9高校联盟发表联合声明的核心内容是:必须正确认识大学计算机教学的重要地位,需要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并由此建设更加完备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而为全国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树立标杆。

首先,声明中指出的应该加强与巩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位置是非常正确的,能厘清部分学校认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到了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与做法。

第二,声明要求建设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也很有针对性,可以改变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一些思想或做法上的混乱现象。

第三,不能简单地把“声明”作为所有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纲领。

我们知道,高校一般分研究型、教学应用型与高职型3种,如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等地方高校(普通高校)属于教学应用型,为社会(主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而C9中的学校都是我国一流的大学,当然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标。C9提出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一种高屋建瓴的策略,但是否适合所有高校遵从则有待探讨。

目标的不同,直接影响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教学要求与教学模式。近几年我们走了两个极端:开始阶段我们主要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应用软件的操作功能,包括程序设计课程,也是侧重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语言的使用能力。后来,在思想上、理论上和资源上都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形而上学地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结果是教师们思想上比较混乱,行动上非常抵触;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很是不好,主要表现在:

①课程采用统一大纲,大班化教学,统一命题考试;不同的专业学习相同的内容;与专业脱节;忽略学生的差异性。

②不分学科门类,统一以培养计算思维作为核心任务。

③没有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体现不够充分。

④没有创新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课堂讲授+上机”模式;进行简单的“案例式”教学,如写一份简历,只强调应用软件的某几个功能,没有举一反三,没有掌握应用计算机去解决“某类”问题的能力,没有研究问题是如何变换成使用计算机解决及计算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式是什么?

社会的需要是多样化的,对一流大学、一般大学及其不同专业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不同的教学,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内容。事实上,人们在学习与应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就不断地培养了计算思维。如学习程序设计,其中的算法思维就是计算思维的一种体现。因此,我们不应该给课程生硬地戴上“计算思维”的帽子以表示改革。

2、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培养计算思维

国家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在各大领域大力推动计算机应用,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目前,我国已进入第四次全民性的计算机应用普及,普及的重点从学习者数量的扩大转变为质量的提高,从知识的普及转变为深入推广应用。

我们要清楚,离开应用计算机就没有生命力。多数高校属于应用型大学,大多数大学生将来要从事计算机应用。应用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本质是计算机应用的教育,要以能力为导向,使学生具备在各个领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学习计算机应从应用入手,学以致用。要用什么?要怎么用?这个是关键。

现在计算机应用不是简单的应用,而是指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和综合应用。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应发展要求,了解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实际和用人单位岗位的具体需要,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

计算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信息时代中的每个人都应当具备的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培养计算思维,这有利于提升课程的广度与深度。但学习的内容与要求是相对的,对不同的人群应有不同的要求。人们不是为了学习计算思维而学习计算机,而是因为需要使用计算机这个现代化工具才迫切学习计算机。使用计算机需要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通过使用这种工具可以培养人们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

我们要明白,培养计算思维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推动计算机更深入的应用;反过来,计算机应用能培养计算思维。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另外,学生计算思维不是主要靠听课得来的,而是在学习和应用计算机过程中逐渐培养的。学生毕业时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当前大学生最缺少的是什么?社会、企业对大学生有什么意见?信息社会的发展对教学的内容与要求是什么?这些问题不是只讲计算思维的培养就能解决的。

新形势下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面向应用、强化能力、培养计算思维,也就是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学习和应用计算机过程中培养计算思维,为学生的继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最大限度地缩小毕业生的出校技能与就业岗位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减少用人单位的再培训成本,使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同时要注意学生基础的差异性,不同企业、不同岗位对人才的不同要求,设置多种层次、多种方式的教育模式,以满足不同的学习要求。

3、面向应用构建课程体系

按“面向应用,强化能力,培养计算思维”的要求,根据专业特点、社会需求、计算机应用需要,构建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动态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

3.1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需要根据计算机应用、专业特点与计算机思维需要来构建,这不是一、两门课程的问题,而是设计课程群的问题。课程体系分3个层次: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机面向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面向专业应用课程。课程纳入学校“3大层次”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结构中。课程的选择采用“1+x+Y”方案(其中X为计算机面向专业基础课程,Y为计算机面向专业应用课程),即1是第1层次必选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x是选择第2层次中的一门课程,Y为选择一到多门第3层次的课程。课程的开课时间按层次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如表3所示。

3.2 课程建设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课程体系与课程选择的问题解决以后,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设计是直接面对教师与学生的最主要问题。计算机教学就是一个从实际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际循环往复,认识不断提高,能从更抽象的级别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一层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与基础教育的信息技术课程衔接的课程,又是继续学习的基础课程,在课程建设上既要加大深度,不能是信息技术简单重复,又要考虑部分没有或掌握很少计算机知识的学生。课程有些内容可以通过教材、网络教学平台等载体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教师不作专门授课,如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等基础知识;有些知识只作重点指导,不作系统讲授,如操作系统使用;有些内容应在课堂上重点讲授,如计算基础、数据管理等;而有些内容宜在实验时重点操作,如综合应用与应用拓展等。课程内容整体上分为基础性与应用性两部分,对每个知识点内容又分为基本内容与拓展内容。基本内容是课堂上要解决的,拓展内容则是属于基本内容的发散,解决课内没能处理及有利于学生思维培养的内容。例如Office软件“文字编排”内容,可以在编排操作完成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在文档中插入图像、公式、表格”等问题,让学生课后解决。

对于其他层次课程群中的很多课程都可以采取类似的处理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处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其课程内容主要分网站框架搭建与支架节点攀越两部分。教学上首先清楚网页的功能,即“需要什么”的问题;然后了解网站与站点的框架结构,清楚“要做什么”;最后选择“支架式”教学模式,从站点设计、图像等素材处理、网页制作等知识点的完成,解决了“做了什么”的问题。该课程任务的完成,重要的不只是学生学会了使用某种工具软件制作一个网页,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了一种计算思维方式,知道怎么设计网页,怎么进行一个工程项目,怎么去应用工具软件制作更多的网页。这样,教师在课堂上真正需讲授的内容就能集中在几个关键的任务上,降低了课程多、内容杂、课程少的强度与难度,有利于精讲。同时,我们应当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思考与操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注意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任务会更明确,针对性更强,思维要求更高。

按课程教学要求,我们提供较丰富的教学资源环境,包括课程教材、网络资源平台等,能让学生按需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教师的授课应更有针对性与综合性,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应更灵活,要掌握与专业结合的度,再配合科学的教学评价,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学习也更灵活,目的性更强;部分计算机知识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初时可能压力较大,更应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第8篇

2017湖北二本大学排名榜

2017湖北二本大学实力排名

2017湖北二本大学排名介绍

1、中南民族大学(191)

中南民族大学(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简称中南民大(SCUEC),学校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一所国家民委、教育部、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人民政府四方共建的中央部委直属高校。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囊括除军事学之外所有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民族高等院校,学校以民族学,文学等传统人文优势学科见长,是“中国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重点高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科研体系。

2、三峡大学(216)

三峡大学坐落于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水电之都宜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湖北省重点建设大学。

3、长江大学(222)

长江大学(Yangtze University),简称“长大”(YU),学校本部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市,并建有武汉校区,是部省共建重点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同时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高校。

4、湖北工业大学(243)

湖北工业大学(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坐落在有“九省通衢”之称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中)——武汉,是一所以工学为特色,覆盖工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教育学等学科门类的省属重点多科性大学。学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被湖北省委省政府定位为“在湖北省高教体系中起龙头示范作用的、水平较高的骨干大学”。2010年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2年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00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

5、武汉纺织大学(261)

武汉纺织大学坐落于“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武汉,地处光谷腹地,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文(艺)、经、管、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纺织服装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

6、武汉工程大学(285)

7、湖北中医药大学(353)

8、武汉轻工大学(368)

9、湖北民族学院(406)

10、湖北经济学院(410)

11、江汉大学(436)

12、湖北师范学院(457)

13、黄冈师范学院(466)

14、湖北汽车工业学院(466)

15、湖北工程学院(509)

16、湖北科技学院(528)

17、湖北第二师范学院(566)

18、湖北文理学院(566)

19、湖北理工学院(589)

20、湖北医药学院(600)

21、荆楚理工学院(651)

22、武汉商学院(659)

猜你感兴趣:

1.2017武汉纺织大学排名

2.2017武汉轻工大学排名

3.2017武汉纺织大学专业排名

第9篇

1中国石化行业物流发展现状

与其他行业相比,石油石化行业物流活动既有一般物流活动的共性,又有其独特性。石化行业的物流活动总量很大,专业化比较强,物流成本更高。石化产品的特性对物流工具的环保、安全、便捷等方面提出很多特定要求,因此石化物流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石油石化物流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总体而言,仍然停留在粗放式经营的层面,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低,物流成本很高。石化集团系统内的物流管理水平较低,企业之间缺少联合,无法形成完善的配送网络。目前国内石油石化行业物流系统的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且大部分石油石化物流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其在运营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1物流成本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企业和商品的物流成本要高出很多。美国物流业成本仅占运营成本的9%左右,而国内占到了20%以上。从库存情况看,国内企业产品周转周期为一个月左右,而国外大多企业的产品库存时间不超过10天。就石油石化行业而言,2011年我国石化商品一次物流已超过8.5万亿元,危化品运输量占全国危险品运输总量的85%,物流成本在石化企业的经营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尽管我国化工行业物流需求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但物流效率较低、成本偏高。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化工行业物流费用率为12.3%,高出同期工业行业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高出制造业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如果同发达国家物流成本相比,我国化工行业物流的差距更大。

1.2信息化程度较低石油石化企业大多都是国有垄断企业,受传统的体制机制“大而全”、“小而全”观念的影响,集团内部拥有自己的车队和仓库,设置自己的经营网点和人员配置,自我服务。集团内部以及与外部企业之间没有统一的信息系统,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书面和口头阶段,严重影响了物流运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集团不同分公司之间,信息技术都是独立开发和应用的,标准不同,发展程度也有差异,无法实现统一的信息传输。

1.3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差目前国内大多石化企业的物流运作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存储和运输阶段,几乎没有增值服务。流通加工、成本控制、信息服务等增值服务非常少,物流方案设计和全程物流服务没有开展,没有形成在现代网络社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先进信息技术的新型物流模型,作业技术含量比较低。

1.4信息流通效率低下信息流在石油石化物流实施中具有重要作用。相关企业在石油石化产品物流方面缺少规划,区域与区域之间信息沟通不是很顺畅,导致了产品的供应不均衡。产品的需求信息通过供应链的各个节点传递,各节点企业仅仅根据其相邻的节点需求信息进行决策,导致上下级企业需求信息不真实会产生逐级放大的牛鞭效应,增加了上游公司工作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物流成本的增加。销售管理机构、储存单位、运输公司和销售网点之间的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还没有建立,还没有进入自动化控制和动态管理的状态。

1.5物流和信息化人才缺乏不少石化企业对物流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运输和存储等层面,对物流配送等的功能和全面物流的功能等认识不全面,导致对物流人才的不重视,物流人才的质和量都不足。储存和运输环节的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现代物流的要求都有较大差距。生产工人中技术工人比例相对较低,与物流服务相关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素质都比较低,公司内部往往重视销售人才,轻视采购人才和其他物流人才。真正接受过物流系统教育的人并不多,掌握现代物流理论的管理者更少。

2电子商务对石油石化物流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流通业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它带来物流行业内部作业流程和经营管理的变革,在物流领域引发了一场新革命。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繁荣给石油石化产业物流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2.1电子商务改变了石油石化企业物流运作方式在传统市场中,经过炼油厂———商———销售门店———消费者每个环节,石油企业物流能力有限,各区域之间信息沟通不流畅,不能够及时地了解库存信息。电子商务的出现,给石化企业尤其从物资采购中寻找到效益,获取最佳的物资资源配置。在电子商务平台下实施石化企业的物流管理,可以提高石化企业物资采购经营活动的效率。电子商务缩短了生产商和终端客户之间供应链上的距离,降低了流通成本,缩短了流通时间,使物流路径最短化。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实现一体化成为可能,炼油厂能够比较及时准确的掌握终端消费状况,每个环节都能实现零库存,提高了行业的效率。

2.2电子商务可使物流实现网络化的控制传统的物流活动实质上仍然是商流活动,其运作方式是围绕着商品物资的流通来进行的。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运作是以信息为中心的,信息决定了物流的运动方向,也决定了物流的运作方式。通过网络上的信息传统,以及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物资的合理调配,对物资的实时追踪,实时控制,实现高效率。

2.3提高物资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电子商务的使用可以提高石油石化企业物流效率。首先,通过电子商务,石油公司可以方便及时地获取大量贸易信息,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扩大商业机会,有利于促进产品的销售和购买。其次,通过电子商务,减少了采购环节,缩短采购周期,通过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产品采购,可以与最佳的供应商进行交易且获取最为理想的交易价格。据统计,通过电子商务采购到的商品价格可以降低5%至10%,采购周期可以缩短50%至70%,可以节省25%至50%的库存成本。再次,电子商务模式下可以打破石油公司内部部门地区分割,加强内部协调,规范集团内子公司、分公司的经营行为,从而提高整个公司层面的管理水平。最后,电子商务环境下,通过信息化平台建立企业内部联盟,发挥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能够提高石油化工企业物流设施的利用率,还可以提高流通效率,提高安全性,降低流通成本。

2.4降低物流操作误差电子商务大大简化了工作程序,在实现产品积压少、供应周期短、信息反馈及时的同时,加快了库存资金周转天数,降低了库存资金。电子商务的应用,把日常管理活动中从繁杂的数据资料整理等解放出来,让员工把主要精力放在质量追踪、筛选供应商等工作上,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各种操作误差。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用电子商务信息化平台来管理,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操作误差。

2.5电子商务促进物流技术的进步要适应电子商务运作的高效率物流系统,要求各个地区具备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立一个适应电子商务运作的高效率物流系统。电子商务能够促进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物流效率的高低,电子商务技术的出现促进了物流技术的进步。电子商务催生了新的物流革命,新技术的使用,提高了石油石化行业物流的技术构成,行业也开始显示出技术密集的特征。

3完善电子商务平台,提高石油石化企业物流效率

电子商务环境下,突破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物流发展的瓶颈,一方面要寄希望于国家物流大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在石油石化行业内部做一些基础性工作,加强对外交流和人才联合培养,利用整个社会的物流资源,制定高效的物流配送方案,构建无缝的物流对接网络,实现整个物流体系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3.1提高安全性石油石化物流与普通物流相比较,其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易腐蚀等特点。因此,对于石化物流来说,安全管理工作尤其重要。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设备大多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略有不慎就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物流设施的安全性高于一切。网络环境下,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优化管理等技术可以实现物流管理的数字化、最优化等,实时监测流通的实现高效的流通管理。电子商务环境下,新型定位追踪系统等更完善,可以实现随时确定物资的在途状况,一旦有危险信号时,可以第一时间采取防范措施。

3.2建立物流联合体,推动物流再造石化企业所属的运输、仓储等物流企业规模不一,布局分散,现有的场地和设备等资源的利用效率都不高。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投入成本一般比较高,小物流企业很难承受。物流联合体,一方面可以降低配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非主营业务的改制分流问题,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效益最大化。以大型国有石油石化企业物流为核心,建立以契约关系为主要形式的稳定的物流联合体,有效地利用物流资源,实现物流配送体系现代化,扩大石油石化企业物流服务能力。

3.3建立适应石化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配送中心降低流通成本的关键要素是信息的流畅和尽可能低的空车运输。中国石油石化系统内各类生产、销售企业众多,充分利用这些企业的场地、设备和渠道,通过技术改造和各种管理模式创新,将这些现有的小型配送中心进行整合,建成适应电子商务和网络信息化的新型配送中心。

第10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行业需求;化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5-0177-02

当前,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化工工艺》课程改革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适应区域化工行业需求的优秀高技能人才。对于化工课程的教学中应当增加一些能适应行业需求的新知识、新技术,加强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尤其是提高学生的行业适应能力

1 教学内容改革

1.1 重整教学内容,条理清晰

化工工艺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庞大,有无机盐生产工业、石油冶炼及加工工业、高分子材料工业等,几乎每种工业都涉及到生产原理、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及工艺指标、影响因素等内容。由于内容较多,内容介绍松散等缺点,导致学生会感到内容上多、乱、杂。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

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参阅大量的相关书籍,笔者将杂而松散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将化工工艺按照新疆化工行业需求将教学内容划分:煤化工工艺、氯碱化工、石油化工工艺、无机盐化工等。从而使学生对化工工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1.2 适应区域行业需求,突出重点

近几年,全国掀起了一股新的、规模空前的煤化工投资热潮,尤其是新疆。在国际石油价格高涨不下的全球能源格局下,煤化工行业的成本价格优势将日趋显著,煤化工被列入我国中长期重点能源发展战略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煤化工产业布局将做出重大调整。在2010年1月初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中央把新疆正式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建设的第14个大型煤炭基地,纳入国家能源和煤炭发展规划,新疆成为“十二五”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的重点。现代煤化工产业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行业,高技能生产型人才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瓶颈。

为此笔者作出大胆的教学内容改革,将教材中重点介绍煤化工工艺、氯碱化工工艺,从每种工艺产品应用切入,使学生首先工艺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对具体工艺、原理的等探索,进一步增加学生对专业的信心和对课程的兴趣。

1.3 及时更新教材的内容,紧跟行业发展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但教材中的工艺多为传统、成熟的工艺,内容一般都滞后于科技的发展。因此,为了使学生对现时的化工行业动态有所了解,开阔眼界,必须在教学中引入一些新技术的内容,结合企业实际应用,将那些前沿的产品生产工艺、生产状况向学生介绍,能够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烈,课堂效果大大提高。如讲解煤化工工艺时,增加现代新型煤化工生产技术Texaco、SHELL、GSP、鲁奇加压气化技术等,同时给学生展现各种气化技术的示意图和现场图,并结合新疆地区煤化工企业实际应用介绍如何根据生产需求选择气化技术。

2 教学方法改革

2.1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

打破传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操作再学理论的模式。改为企业认知实习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操作再企业顶岗实习的模式。

由于化工专业不像酒店服务与管理、食品加工技术等专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化工工艺教材中的原理、设备、工艺等内容使初学者感到知识遥不可及,难于理解。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可以进氯碱化工、煤化工等企业进行认知实习,对该工艺涉及到的设备和流程有一个直观的感性的认识,学生有了亲身体验,理论学习才能理解深刻。

在学习化工工艺课程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再对氯碱化工工艺以及煤化工工艺过程中涉及的单元操作及工艺流程进一步加强训练。充分利用化工仿真实训室,让学生在就业前能够通过模拟工艺流程操作,进一步提高识读流程图能力,增加中控操作的能力。最后在到企业顶岗实习,更加增强学生对氯碱化工、煤化工的流程的掌握,DCS的控制技能的加强。

通过这种企业认知实习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操作再企业顶岗实习的模式,使学生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操作技能水平,为适应行业发展起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2.2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服务教学

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基本内容。应当结合区域化工行业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典型的化工生产问题和解决工艺问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已明显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为此,笔者改进了教学手段:不仅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的声光交互、动静结合的特点给学生全新的感受,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视频和动画方式展示一些化工设备和生产工艺流程,解释一些抽象原理,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还借助于网络资源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及时地链接到介绍相关内容最新发展动向的网址,向学生介绍化工行业前沿信息。由此也向学生展示了网络查新的方法,这些做法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种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把基本教学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节省大量教学中板书的时间,典型流程通过动画演示,加快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①将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于理论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地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PVC干燥知识时,笔者会在学生学习了不同干燥工艺条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根据不同的水分含量选择干燥条件。通过这样的启发式提问,使学生既熟悉了干燥工艺,又会深入思考如何选择干燥条件。

②有机的将小组合作法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将学生每5个同学自由结合,分成若干小组,指导每个小组学生查阅一个化工专题,然后做成课件,分组汇报。每个专题汇报结束后增加一个答辩环节。通过这种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动口动脑,这样既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又能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学生团队分工协作能力。

③探索式教学法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遇到问题,笔者首先考虑会不会出现安全事故,如果错误操作不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笔者将会鼓励学生自己探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解决。如:在间歇式反应器仿真操作时,其中有一步骤是卸料,很多学生都无法完成卸料,导致后面操作无法进行,检查前面所有步骤都没有什么问题,这时候笔者就鼓励学生思考“无法卸料的原因”,引导学生查找有关物料输送的相关资料,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原因。仿真课结束后,最后笔者再给学生讲解无法卸料的原因。这种探索式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的探索能力。

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化工工艺》课程改革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适应区域化工行业需求的优秀高技能人才。当然课程改革中会受各种条件限制,还存在许多问题,这需要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造价;工程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我国高层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现状分析1.1合同管理不到位由于高层建筑项目投资大、工期长、涉及材料种类多、过程工序复杂、质量要求严格,并且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经常要与设计单位、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等取得联系,因此,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涉及的内容多而复杂。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合同管理过程出现一些问题。

(1)部分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业务不够熟悉、目标不明,造成在处理合同业务时考虑不周全,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影响企业的信誉;(2)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合同签订不规范,签订合同不严谨,条款不全;(3)缺乏健全的合同管理机构,没有实施的相关办法,对一些“扯皮现象”进行制止,导致工期延误,增加了施工成本。

1.2信息化管理落后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管理模式的不断改革,建筑工程造价的传统管理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近年来,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以计算工程造价为核心的工程造价系列软件日趋完善,为工程造价管理及相关活动提供信息和服务的网站不断增多,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由于经营观念落后、组织体制的僵化,使得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管理缺乏系统性;

(2)采集技术落后,信息分类标准不统一,很难提高信息资源的内在质量和信息维护的更新速度,不能满足信息市场的需要,落后于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3)由于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基础管理不强,企业管理信息化不能赶上时代步伐,而使工程造价工作量加大,工作目的盲目,成本增加。

1.3员工的岗位责任不明确,普遍缺乏经济意识

施工项目经理部,包括了项目经理、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是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主体,然而,有些施工单位对项目经理部的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对项目经理的约束机制尚不健全,把财务会计人员当作成本控制管理的主体,所以简单地将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各人员都没有了成本管理责任。从项目内部管理看,项目经理自身素质存在一定素质问题,不是责任心不强就是财务上控制不严,从而造成资金流失。同时,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表面上职责分工明确,各尽其职,搞技术的只负责分工技术和质量,搞施工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进场点验工作,然而他们都忽视了成本管理,从而加大工程成本,降低施工企业的利润经济效益。

2.我国高层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措施

2.1有效规范和完善合同管理施工合同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承包中的权利和义务,是施工企业进行项目经营的法律依据。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和有效手段,也是项目管理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加强合同管理,实现合同签订过程的程序化、规范化,工程和工作内容的完整性、技术和时间上的协调性。

首先,企业的决策层、执行层,包括合同管理人员都应树立合同意识,重视合同管理,认真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掌握业务知识,认真把关施工企业合同的制定;

其次,加强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同的管理办法,制定签订合同的审核管理体制,加强经济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要有了解经济合同法规定的相关知识的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对合同的签订要经过细致周密的思考,深入研究合同内容,收集各种有利于自己的资料,并针对资料提出索赔方案,避免反索赔情况的发生;

最后,施工人员特别是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合同,明确合同规定的施工范围及甲乙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等。

2.2有效地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1)加强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包括联合征信制度、信用公开制度和信用评级制度。通过建立各地建筑企业信用数据库,然后上传至全国建筑企业信用网络监控系统,以此查询、记录和评价各企业的信息和形象;另外,尽可能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增强信用信息的透明度,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秩序。

(2)合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统一标准和格式为基础,开发各类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培育信息需求市场,建立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体系为重点。另外,建立完整的工程造价信息库体系,加强信息披露,合理保证信息的标准化、信息的合理分类,提高信息质量,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处理和管理的现代化;(3)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人力资源是任何管理工作的关键,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同其他任何工作一样,最终决定于人力资源。要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就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培养大量的各类层次的适应石油化工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石油化工工程造价业务的人才,建立一支强大的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专业队伍,满足石油化工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2.3提高员工素质,明确岗位责任

(1)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及其团队负有全面责任,其经济利益与工程成本控制是成正比的,工程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自己的利益。因此,项目经理要明确项目目标,协调和组织好项目内部管理人员,抓好工程质量,并控制好工程成本;

(2)施工人员则应在把握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搞好生产进度,严格按图及规范施工,尽量避免因返工或返修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对施工过程耗用的工、料和其他费用认真把关,对增减或更改项目要做好现场签证;

(3)工程技术人员。设计阶段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与重点,一个项目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设费用和工期,直接影响工程项目投入的。这就要求我们工程设计人员不能随意提高安全系数或设计标准,既要考虑工程质量,又要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控制项目成本;

(4)材料员深入现场了解情况,根据施工生产任务需要,做好材料的验收、保管、使用、回收,并加强与预算人员及施工人员的联系,及时调整材料的采购需求计划,做好料具采购、运输、供应工作,减少因计划不妥造成的损失。同时,熟悉各种材料的规格和验收标准,把好质量数量验收关,对原材料试件进行试验,禁止不合格或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进入现场,而且还应加强对现场材料的管理和使用,实行定额储备、计划用料,杜绝各个环节的材料浪费;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搞好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5)对预算人员,应深入现场,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及施工进度,编制好项目的材料总计划,包括材料的规格、型号、材质,计算好下一阶段的材料、人工、机械设备需用量,为材料的购置、人工、机械设备的安排提供依据,根据材料员提供市场价格或财务提供实际价格,编制每月工程进度预算及材料调差,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审批;此外,作为预算人员,应认真研究施工合同,掌握准确的市场价格和预算价格,熟悉相关定额,按照合同规定的结算方式和有关计价依据进行计算,为竣工结算做好准备,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协助财务进行成本核算;(6)造价工程师应在工程项目立项决策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监理工作中,负责编制或审核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以及工程项目的设计、招投标、施工、结算等各阶段的投资控制工作,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5个大阶段中实施不同的造价控制, 这样才有利于造价工程师全程介入造价控制。

3.结语

总之,通过科学的施工成本控制,采用合理的经济措施,在提高员工素质,完善合同管理制度的同时,合理运用价值工程原理,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就会不断提高,企业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服务器虚拟技术;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

一、服务器虚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1.技术方面的成熟性。近年来,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不断的取得突破与进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服务器虚拟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信息技术,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的发展了起来,如今,不仅仅是在服务器之间,在硬件系统中,也出现了可以支持服务器虚拟化的全新CPU,与此同时,虚拟化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将各类硬件的潜能最大程度的开发出来,并加以有效的利用。2.应用方面的可靠性。通常情况下,油田企业在涉及到信息应用的时候,主要包括两类信息。第一类,是合同、公文等公用信息的应用;第二类是对专业数据库以及采集系统等专业信息的应用。然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信息系统用户的并发量并不大,而且大多数无法实现多次数据量的链接,无法实现服务器与用户端的长时间交互。3.使用方面的安全性。服务器虚拟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早在信息中心建立之初,便设有设施配置完整的机房。为防止服务器受到不良攻击或故障导致的信息数据丢失与破坏,该技术始终设有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dns解析等。4.服务器虚拟技术使用过程中的其他优势。现代化油田企业的硬件环境相较于传统模式先的油田企业更为复杂,在极其复杂的硬件环境下,易导致各类软件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兼容性的问题。服务器虚拟技术可以解决平台与服务器环境之间存在的隔离关系,并通过相应应用软件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平台上软件的兼容性。

二、服务器虚拟技术在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1.服务器虚拟技术的使用原理。在服务器虚拟技术使用的过程中,要以计算机的并行技术为核心,从而实现服务器中物理资源向逻辑资源的转换。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针对油田企业勘探工作中需要涉及到的油藏建模、地震处理、地质构造图等需要较大CPU容量才能完成的任务,在使用服务器虚拟技术后,只需要使用一台服务器就可完成对相关数据信息的处理工作。服务器虚拟技术的使用,需要建设服务器虚拟化集中管理平台,平台建成以后,便可以利用服务器虚拟技术的强大功能,对整个油田企业实施动态化的管理,便于将各类资源进行统一的调配,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设备维护所需的成本。由于基层地区条件较为艰苦,各类硬件在使用的过程中,始终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软件也存在着许多不兼容的情况。服务器虚拟技术使用以后,使硬件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有效的解决了软件不兼容的问题,避免了不同型号的相同硬件无法共同使用的问题。

2.服务器虚拟技术的管理。服务器虚拟技术作为一项全新的技术手段,传统的技术管理理论已经无法满足服务器虚拟技术管理的需要。当服务器虚拟技术使用后,使用目标的信息系统便会与服务器形成一个整体,若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要充分的掌握信息系统中的管理知识、储存知识以及相关硬件知识,同时还要对信息数据库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作为一名信息技术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储备,还要拥有一定的紧急事件处理能力,确保故障发生时,能及时对其进行修复。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服务器虚拟技术的使用,有效的提高了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率与质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提高了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服务器虚拟技术的使用,有效的整合了油田企业的相关信息与数据,并通过十分强大的存储功能对其进行有效保存,确保了油田企业信息数据的安全,有效的提高了油田企业的运行效率,从而促进了油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景明.论虚拟化对服务器技术管理的提升[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04):22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