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8 00:41: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校本课程开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试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可以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适应性。”并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2003年《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充分利用和开发宝贵的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资源,如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应大力利用与开发。”
体育校本课程往往没有固定的教材,需要学校和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的特色和社会的发展状况来开发。灵活自主地开发校本课程能够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和多样化的需求,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促进终身体育的形成。而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对体育教师和学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开发课程的教师具有更好的专业特长及教科研能力,同时参与开发校本课程对促进教师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学校开发运用好校本课程,对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开发武术校本课程的条件
一所学校内,某一项运动的群众基础对于开发校本课程有很大的作用。校长及学校领导层所倡导的办学理念,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开发一个校本课程,形成一个教学特色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关系到学校的管理和教学的很多环节,所以开发一个校本课程离不开校长和学校管理者的支持。我在开发我校武术校本课程时,主要做了如下一些工作:制订详细、科学、可操作性强的课程开发计划,送交校长室,说明开发该课程切实可行;多参加与武术有关的社会活动,积极培养校内武术特长生,增强武术运动的校内外影响力,扩大校内武术运动群众基础;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校园武术文化氛围,为开发武术校本课程做好铺垫工作。
开发校本课程一般还要看学校的办学软硬件条件能不能满足所开发课程的教学及训练需要。软件方面的师资力量在开发校本课程中起主导的作用。一般学校必须最少具备一名武术专业的教师,并且要具有除一般武术教学外的从事专项教科研和业余运动队的训练能力。硬件指学校能够提供的专项教学及训练所需要场地、场馆、设施等。武术运动除对练外都为个人项目,且除专业训练外对场地、场馆的要求也较低,所以一般学校都具备开发这一课程的场地这一条件。
学生是校本课程内容的学习者和实践者。因此,开发任何—个校本课程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年龄阶段的特点,选择学生普遍感兴趣且适合年龄发展特点的教材。
多年来,由于我校武术特色操的创编和施行,体育高考都以武术专项为主打项目,并有许多武术特长生被多所体育院校单招录取……这些都从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和需求,形成了一定的武术运动的群众基础,为开发武术校本课程创造了条件。
三、开发武术校本课程的实施
(1)调动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共同制定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研究专家马什说:“教师的主动参与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一个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可以说是校本课程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并成立校本课程教研组,共同参与制定教学目标和计划,编订教学及活动内容,制定学习效果评价及激励办法。认真细致地完善该课程开发的理论体系,保证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能够顺利和高质量地完成。
(2)制定课程目标。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两个部分开设武术教学和锻炼课程:开发出武术特色操,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并同广播操一起每天出操;从高一年级开始穿插开设两个学年的武术课程,分别从水平五和水平六两个水平段进行学习。
第一学年(水平为五)要求能够积极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能够定期进行武术学习和锻炼。在运动技能方面,要求学会武术运动基本功,掌握基本手法、腿法、步法、五步拳、四个腾空(飞脚、旋风脚、摆莲腿、旋子)和简单动作组合;掌握初级长拳一套,初级器械运动一套。
第二学年(水平六)要求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进行锻炼,能够结合自身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在运动技能方面,要求掌握42式太极拳和散手运动:拳、腿、摔的基本技法;能够参加班级或学校内组织的教学比赛,掌握简单的比赛规则,掌握武术运动常见损伤的处理办法。
(3)开发学生和社会资源。现代社会体育机构遍地开花,在我们的学生中也不乏有部分在校外培训机构学习武术的,这部分学生有的个人运动水平已经很好了,那么我们在开发武术校本课程的时候就可充分发挥这部分学生的功能,培养他们成为骨干,并协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这往往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另外,社会上有很多民间拳师在当地小有名气,我们在水平六的学习段就聘请社会上德高望重的老拳师来我校义务授课,主要讲解一些传统的武术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和学生交流,拓宽学生武术运动的知识面。
四、开发武术校本课程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初中 德育课程 校本课程 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69-01
1.前言
德育校本课程是新型课程管理模式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是在国家和地方的支持下,以学生需求的正确评估作为基础,通过学校和有关部门德育资源的整合,将教师与学生作为主体,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措施,制定出德育教材或者活动。初中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虽然面对重重困难,但是经过不断的调整,一定会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2.影响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
2.1观念的影响
据调查,由于传统德育课程开发观念的影响,导致一些学校的教师和教育行政工作者认为初中德育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专家的工作范畴,其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中会影响教学工作,增加自身负担。
从笔者查阅的资料上看,一些较为著名的期刊杂志如《思想理论研究》、《上海教育》等反应了一部分上海某些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但是没能达到理想状态,缺乏全面、综合的研究,也没能使有关部门重视。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较为落后,处于起步阶段。
2.2师资队伍的影响
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初中教师需要在课程中扮演探索者、参与者、引导者等积极的角色,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一定的探索实践能力。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都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由于德育校本课程的决策权在于学校,使得很多教师不能及时适应。
2.3教育部缺乏指导性政策
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部门,如中央、地方与学校之间的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晰,缺乏科学、权威的课程认证制度去监督德育校本课程质量。从政府的角度上分析,政府将课程决策权交给学校后,对其管理多于服务,教师的专业判断被政府的行政命令所阻碍。作为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中一个重要角色,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所拥有的权力或者对自身权力范围不明确。
2.4课程实施状态不理想
德育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一般表现形式为活动课、选修课。但是相比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德育校本课程大多没有纳入考试范围,导致学生、家长和社会对这些课程的重视度不高。我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制度,因此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被高度重视,其被起到一个装饰的目的。正是因为内部缺乏自觉和自律,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质量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3.初中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对策与案例分析
3.1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1)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间的差异性,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综合学生思想品德的特点使其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2)运用自身专业技能,依据形势发展变化,灵活的对学生发展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删减。
(3)考虑全局,从实际出发,开发选修和必修德育课程、综合与分科德育课程、隐性和显性德育课程等,根据课程特点进行协调。
(4)结合不同地区之间的不同发展状况因教施才。一些发达地区网络发展迅速,要注重对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课程的开发。一些偏僻乡村地区发展较为落后,就根据当地情况开发学生艰苦奋斗的校本课程。
(5)教师在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应当注意连续性、渐进性,从底层次开始施教。逐渐向更高水平的方式和内容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3.2初中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笔者认为,在各种各样的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中,德育课程创编和德育课程整合模式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
3.2.1德育课程创编模式
德育课程创编模式是根据学生自身德育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教育而进行的课程选择、设计以及评价。
案例:初三年级德育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
初三是一个学业上的转折点,关系到初中毕业以后的选择去向。这时应该调整学生的应考心态,帮助其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不轻言放弃,并且协助其做好适合的人生规划。
(2)课程内容
1)正确看待“成功”。学生和家长都期待成功。由于多方面的环境和社会影响,学生对成功的看法有所不同。在学生选择下一个阶段的去向时,应该看得更远,扩宽思路,走好这步关键的路,才能提高将来成功的概率。
2)学会面对压力。面对紧张的中考,学生会面临社会、家庭和自身等多方面的压力。教师要教学生怎样面对压力,在不放松学习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心态。
3)回望和感悟。教会学生回望初一、初二时走过的路,总结优势和劣势,发挥优势,改正自身的不足。感悟自身在母校所度过的日子,让这几年的时光在一生中难忘。
(3)课程方法
通过情感活动课程,让学生感受到其在初中三年学到的不仅是知识,也收获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4)课程安排
1)规划人生。根据初一写的人生规划进行对比,端正态度,及时调整;制作“我的未来”手工作品,体现自己的希望;举行梦想主题班会,交流梦想。
2)调整心态。教师授予学生一些减压小窍门,疏导心态;举办专题讲座。
3)告别母校。让学生在此感悟在学校的点点滴滴,感受自身在成长过程中的苦与乐,观看回顾视频,拍照留念,为母校赠言等。
(5)课程时间
时间为一学年,从初三上学期开始实行。
3.2.2德育课程整合模式
德育课程整合是在越过不同的知识体系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所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德育课程整合有三种模式。第一,将德育课程和其他学科相结合,将德育课程的功能用于其它学科上,如语文科目上讲解社会形象良好、起带头作用的人物的道德作用,历史课上讲解伟人的良好道德行为等;第二,通过活动课程的形式进行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第三,将德育校本课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互联网进行德育教学。
4.结语
德育校本课程是一项新生活动,其深入分析学生的特点以及需要,通过德育教师引导学生开发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改的必然趋势。初中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促进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了教学效率,为创建有特色的学校和学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要利用自身优势和当地德育资源,开发更有效、有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为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2004(03).
[2]卢少军,朱跃民.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探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
[3]罗安佳.民办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2011(04).
关键词:课程资源 开发 丰富 美术课程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我国新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将其作为实施美术课程总目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广泛普及,课程理念的不断更新,课程已不仅仅指课堂教学,还可以延伸至课外、校外,甚至国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这已是世界各国学者的共识。
一、美术课程的资源
美术课程的资源无比丰富,而美术课程改革的最主要的突破点都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颁的《美术课程标准》中导向性内容标准的制定,就是要给学生的美术学习和教师的美术教学留下巨大的创造空间。因此,在实施高师美术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真正体现对旧模式的突破,仅仅使用原有的课程资源是不够的,必须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并灵活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
1.充分利用校内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包括:a.图书馆资料资源。b.展示美术作品的场所。许多艺术院校或综合大学的美术院系,都充分利用专门的美术展厅,利用教室的过厅、门厅、画室的墙面等,来扩大美术作品展示的场所,营造出浓郁的艺术氛围,以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审美修养的不断提升。c.美术教学设施与设备。
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校内课程资源,尽量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是美术课程建设、美术教学管理方面,应给予足够重视的事情,对美术教学的有效实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
从最广义的校角度来看,我们试图带给学生的和学生经验到的一切都是课程。而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很广泛,主要包括:a.公共文化设施(如:美术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地、市、县级文化馆、少年宫等);b.当地文物资源以及自然环境资源;c.艺术家工作室和民间艺人手工作坊。
二、地方特色与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利用
一所学校的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取决于所在地区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人口素质,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积极开发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对于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密切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对于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对于提供给学生尽可能优越的成长环境,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处四川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蜀山皇后”四姑娘山,还有广袤无垠的大草原,都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除了大自然赐予的自然景观外,还有着绚丽多彩、历史悠久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遗产。藏民族在世世代代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中,羌民族在岷江流域依山而居与大山共存的农耕文化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涵盖了包括建筑、服饰、风俗、宗教等各个方面,丰富着华夏文明的文化艺术宝库。
阿坝师专美术系,自1987年招收第一届美术专业班,已近二十年。在长期的美术教学探索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藏羌民族图案、装饰、建筑”,作为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而列为本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程。
美术课程被延伸到了藏寨羌乡,藏羌文化渗透到了素描基础、色彩基础、设计基础等课程,生活以其丰厚的积淀,丰盈艺术创造的源泉。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以骨干教师为学术带头人的造型艺术工作室、设计艺术工作室,将学生不断高涨的学习积极性,引向艺术创作,形成了教师以美术创作,科研带动美术教学的理念及教学方法的变革,学生以美术创作激发学习与创造的热情,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良好风气。近十年来,师生的美术创作成果丰硕,教师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各类大展、省级美展并获奖,学生创作的作品也在四川高校美展、四川美协主办的专业美展中参展获奖。
所以说,校本课程是文化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也是落实教育民主化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着重追求以知识鉴赏力、判断力与批判力为标志的“内在发展”,而非片面以追求知识的记忆、掌握、理解应用为标志的“外在发展”。因为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和批判力与知识的创造力密不可分,特别是在知识网络化的今天,培养每个个体具有上述能力有助于他们保持理智、清醒和自主的生活。其次,在社会或国家方面,现代教育应该着重于树立和传播以“本土知识”或“地方性知识”为基础的“本土发展”或“内在发展”的理念。
校本课程建设,对于学校办出特色,满足不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地区的需要,向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以便使他们能获得最满意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我们恰当地理解美术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而“教育与生活”意味着:
1.教育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教育是个体生命历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的重要领域。
3.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活,生活是与需要、愿望、情感和体验相联系的,教育必须建基于学生的生活;教育观照学生的生活,意味着教育关注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的存在,并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
4.“教育与生活”这一命题本身标示出教育不同于生活,教育既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也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学生的生活,教育必然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是以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溺爱的家庭环境助长了“独生子女症”的非健康状态。在我们的“藏羌图案装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把课堂延伸到了藏寨羌乡,藏羌民族在恶劣的自然环境、贫穷的生存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乐观、热情、纯朴,感动着我们这些来自城里、来自内地的学生们。这种课程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藏羌民族在建筑、服饰方面独特的创造,同时还让学生们在与藏羌民族同吃同住、一同唱歌、喝酒、跳锅庄的过程中,学会了生活与创造,这不正是当代教育想要努力追求的目标吗?
四、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将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引入课堂
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自己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教育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行为,但应更多地视为是一项人际互动的过程。所以确立新的教学观,明确教师的职责。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出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
为了有效贯彻这样的教学目的,达到有效激发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我们通常在大一色彩基础课中,增加“羌族图案”课程,并将课堂放置于羌山村寨,学生们带着收集、整理羌族民间图案的任务,在羌寨一边写生,一边拍照,一边收集羌族绣片、围裙、头帕上的各种图案,为期一周。返校后完成一组“羌族图案”变形作业,写一份相关的考查报告,再加上自己的速写、照片,打印成册,并在美术展厅、走廊艺术窗里作汇报展览。在大二开设“藏羌建筑”课堂,也是先由主讲教师简略介绍藏羌民族文化方面的知识,给出任务,回来交考查报告,完成“藏式风格”或“羌式风格”的建筑手绘图(有条件有能力的也可结合电脑软件设计课,作电脑立体效果图),并作汇报展览。
通过这些有益的教学实践,我们充分地认识到,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强调学生主动探究的体验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责任要明确,要从“传道、授业、解惑”的先生,变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开放性课堂氛围的营造者。
总之,开发校本课程,丰富课程资源,改变教学观念,创办特色学校。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领导管理层必须思考的问题。但要将这些思考变成行动,必须依靠一大批特色创办者——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学术功底、高超的教学艺术水平和不断追求创新的骨干教师。总而言之,教师是关键,学生是根本,是否能培养出有特色的学生,将成为衡量学校是否有特色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第8、10、11期,2003年第5期。
[2]《中国美术教育》,2003、2004年
[3]《教与学的艺术》,(日)事川勤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关键词] 职高教育;体育教学;校本课程
当前职高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我国职高教育发展的历史较短,使得职高体育课程开发上出现一些问题。如今职高体育课程的教材大多数都是国家课程教材和地方课程教材,而校本课程教材很少。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教材不能完全适应职高学校的需求,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迫在眉睫。
一、校本课程开发概述
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实现课程决策民主化。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努力和参与,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评价。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能够有效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职高学校的体育课用的都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这些课程教材有一个明显的特点―统一性。我国拥有众多职高学校,学校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如果所有职高学校的体育课都用统一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就会造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资源和条件的脱节,使得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2、有助于促进教育民主化的进程
目前我国课程管理主要分为三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根据国家的要求,政府学校一定的自,让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都能参与到课程开发的工作中来,推动了教育的民主化建设。
3、有利于发挥职高学校自身的体育教学特色
每个职高学校的体育教学都有自身的特色,是因为学校在体育方面形成了一种带有普遍性和相对稳定的集体的体育行为风尚,它是学校体育的一种氛围与环境。因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特色形成的一种具体表现。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结合自身体育教学的特点,利用本校体育教师和学生,自行规划、自行设计、自行实施的一种课程,能够充分体现职高学校的体育教学特点。
4、有利于职高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职高学校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学校要拥有专业型教师队伍,这些教师不仅理论知识过硬、实际教学经验丰富,并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是广大一线在职教师,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性,这样才能够适应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特色性原则
如前所述,校本课程是针对学校自身的特点所开发出来的课程,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深入学生内部中去,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或个案研究等途径认真分析当前体育教学的现状,找出目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入研究。
2、创新性原则
职高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创新性原则,使得校本课程能够具备一些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所不具备的一些内容和特点,在某些方面进行创新,体现校本课程的特点。
3、实用性原则
课程教材最终是要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注重实用性原则。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在内容的编排上要和本校学生的需求相挂钩,此外在编排中要还要注意涉及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使得校本课程能够灵活应用在体育教学中。
四、职高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1、改革课程管理模式
课程模式的多样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基本前提,因此职高学校要改革以往的单一的课程模式,在课程管理上逐步走上多元化道路。具体来讲职高学校要制定完善的课程开发制度、课程监管制度、课程评价制度等,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制度和管理上的保障。
2、学校提供必要的课程开发支持
学校首先要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必要的经费,其次,学校要给体育教师提供一些实际交流的机会,第三,学校要完善体育教学设施,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必要的硬件基础。
3、在学校中发掘校本课程资源
一方面教师要深入了解学校自身的条件对该学校的体育教学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深入研究,并且教师要对学校体育教学现有的设备资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要把这些学校自身的体育教学特色加入其中。另一方面,教师也要认真研究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吸收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优点,不能对国家课程 和地方课程一概否定。
4、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
校本课程开发这项工作最主要的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成败,因此职高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一方面学校要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另一方便学校要对采取多种途径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专业知识、课程开发知识和一些其他知识水平,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洪辉.影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因素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2) 13-14.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 内涵 系统 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滥觞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欧美课程领域,而在我国的相关研究则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校本课程开发”旨在活化课程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灵活学校课程设置和实施,并将在长远意义上有助于学校特色彰显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从当前看,校本课程开发既是立德树人理念深入落实的可行选择,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理念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抓手。基于此,着眼于课程理念更新的时代诉求和课程改革的深化推进,重新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继而在反思中探讨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种种误区,进而指出其深化发展的路向,以期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旨趣,发挥其对于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依法治教理念以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解析
“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术语属于舶来品,这说明深解其内涵同时廓清其外延是相关研究的逻辑起点。为此,有研究者对此进行了专门探讨,认为其“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1]。也有研究者指出:“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2]还有研究者着眼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分别探讨了依据不同基础框架、不同开发主体和不同开发范围的内涵[3]。
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都无法回避“校本”这一内核。所谓“校本”,从本质上讲,就是立足学校当前实际,旨归学校未来发展。这一内涵给予我们三点启示:一是校本课程开发不能忽视学校的具体实际,这包括办学传统、师生情况、现实条件等,即不能盲目开发;二是校本课程开发不能被功利主义诱惑,不能为了创先进、争优秀而开发,以致陷入为了开发而开发的泥潭;三是校本课程开发要把握好开发的宗旨和限度,在国家教育政策的赋权框架下进行开发。从当前来看,就是要着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依法治教理念有效融入开发的实践中。厘清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不仅有助于我们检视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种种误区,也有助于推动未来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纵深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迷思表征
1.理解失当的机械开发失去活力
“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内涵固然是“以校为本”,任何忽视了这一内质的开发都是在开发伊始就失去基础的。开发校本课程,理所应当是为了活化课程管理体制、增强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针对性、实效性,进而凸显课程在学校教育质量提升中的作用与价值。然而,我们看到一些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未能真正理解其要义,只是将一些名校的成功案例进行简单移植或者单纯模仿,表现出为了开发而开发的机械倾向,使得其因缺乏自有根系而“虚弱不堪”。从局部来看,这有悖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初衷,让开发失去本应具有的活力;从整体上讲,这种机械主义倾向将阻碍校本课程开发推动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进程,最终对课程质量的提升和学校的长远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统筹失位的盲目开发缺乏动力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关及一系列相关要素。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包含学校、教师、学生、社区、家长和教育行政部门等多个要素,应综合考量各要素的联动与整合,这无疑是其开发的源动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不以各要素实际分析为前提的开发只能是盲目的,也是短命的。当前,一些学校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要么只注重个体好恶,要么只注重社会反响,都未能从全要素的立场出发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然路径,以致于让其因缺乏动力而日渐“消沉”。一些学校不顾自身实际,为了打造所谓的特色学校而把校本课程开发当作筹码,这是尤其需要警惕的。盲目的开发不仅扭曲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旨,也给学校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
3.监控失效的形式开发遮蔽张力
“校本课程开发”中对“开发”的理解应是一个全过程概念,包括设计、实施、监控和评价等环节。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校本课程开发是从开发前的条件分析、开发中的实时监控到开发后的效果评价等环节组成的循环系统。这一系统不能缺少开发前、中、后的动态监控,否则势必会因调控的不到位而影响其系统功能和实际效果。当前,一些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种类之多样,形式之齐全让其看似进入全面繁盛阶段。然而,这种粗放式的开发,只是繁荣了开发之“表”,而虚化了开发之“里”,使得表里难以兼容。实际上,不能从系统的角度去把握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而让其因为缺乏动态反馈和后续的有效“供给”而失去张力,终将造成开发的缺憾。
总而言之,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实践上,都无疑是值得倡导的,因为这毕竟是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有益探索。若能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有效落实到课程运行的实践中,必将给学校发展带来新气象。然而,由于对其内涵理解的失当、条件统筹的失位、实效监控的失效等问题,使得其魅力被遮蔽。如此,致使校本课程开发似乎“迷失了自我”,反思并正视现存的问题,正是为了校本课程更好地“再出发”。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进路探寻
1.基于本质观的内涵重新厘定
就“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来讲,理应在廓清其内蕴深度与外延广度中夯实研究本身的内涵基础。因而,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特别需要对其内涵作重新审思,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从“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术语的最早诞生来看,它不是本土的,而是舶来的。所以,要让其在我国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成长,必须进行相应的“调理”,否则可能带来“水土不服”的尴尬。二是从“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研究的特点来看,多于面上的泛泛而谈,分门别类的具体探讨还处于迷糊阶段。具体表现为,在“是什么”的开发上,纠结于“校本的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在“从什么”的开发上,还带有明显的盲目性和“跟风”特点;在“为什么”的开发上,还未能很好地处理学校、教师、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4]。三是从“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追查中来看,现有开发实践乱象丛生。由于对校本课程开发内涵的理解失准,使得相应的实践五花八门。比如校本课程开发与课外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的区别是什么?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等都亟待关注。为此,必须以重新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为起点,矫正这些乱象,进而确保实现校本课程开发旨趣的更好实现。
就此而论,不以扎扎实实的概念界定和解读为起点的研究无疑是忽视了研究的基础,这样的研究必将滑向“风雨飘摇”的危险地带,最终也无济于推进实践的开展。因此,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内涵的重新挖掘和厘定是刻不容缓的,必须得到迫切的重视。唯有以更加理性和科学的态度重新审思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一套行之有效的为校本课程开发服务的理论话语和体系,才可能有效指导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也才可能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和实践的科学发展。
2.着眼系统观的各相关要素协同
“校本课程开发”是关及到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相关要素的整合性“事件”,这是我们已经具有的清晰认识。由此“校本课程开发”要处理好相关涉要素之间关系,并基于彼此的和谐关系形成最大能效的“整合体”。
首先,学校与教师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学校作为校本开发的主体,在何种程度、何种意义上进行课程开发,这既取决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赋权权限,也取决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从这个角度而言,学校应该在考虑教育行政部门赋权权限和本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应以“尽力而为”的态度进行“量力而为”的实践,不应消极也不能冒进。其次,学校与学生及家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以校为本”,这是没有异议的,这里的“以校为本”可以理解为“以学校自身发展为本”“以学校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学生发展为本”,但是,唯有“以学校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才是最要紧也最基础的。因为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无不都是最终指向着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的终极旨趣是培养人的活动,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他们都希望作为学校培养对象的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因而,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毫不动摇地确立“为了学生”的理念。再次,学校与社区及社会的关系。现在的学校早已不是关起校门自我发展的特定场域了,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与社区甚至社会融为一体了。从一定意义上讲,学校就是社区和社会的一个缩影。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既要充分利用好社区和社会相关资源,也要妥善处理与社区和社会的关系。一些学校探索出的与社区或者社会相关部门共同合作开发校本课程的路子,很值得推广。直接地看,社区和社会部门参与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彰显了其共谋学校发展乃至教育发展的价值;间接地看,按照社会的需求培养人,使得学生真正在“做中学”,确保了未来社会所需之才的质量。
3.注重过程观的全程测度
从过程观的视角理解校本课程开发,其是一个完整并且循环往复的过程。完整指的是这个过程既包括开发之前的准备环节,也包括开发之中的支持条件,还包括开发之后的反馈系统等过程要件;循环往复是指每一次的开发实践都将可能为下一轮的继续开发提供参考和启示,也将成为新的开发实践的基础,对已有行为的调试和改进是新的开发实践的应然选择。具体而言,这个过程包含前、中、后三个阶段。
“前”,即“前考察”,指的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之前,要进行详细的考察分析;这里的考察既要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准确的估价,也要对社会的需求作出较准确的判断,确保开发的指向性要明确,而不是盲目启动。“中”,即“中监控”,指的是在校本课程的实际运作过程中,要进行动态监控;这里的监控既包括对校本课程实行实效的监控,也包括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实践的胜任状况和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适应性监控。由于课程运作的过程比较复杂,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也在所难免,而预设又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加强实施的及时监控,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试以确保实效的达成。“后”,即“后反馈”,指的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之后,需要作出反馈分析;之所以要进行后期的反馈,是因为课程的运作是循环往复的系统,只有在每一循环结束之后作出效果评价,并在反馈的基础上进行适时调整,才可能让下一循环的运作更加顺畅,更加有成效。就此来看,重视校本课程的反馈阶段,是新一轮开发与实践的起点。
从对校本课程开发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分析来看,任何一个阶段的忽视,从微观上说都会影响校本课程本身的实效,从宏观上讲将最终降低甚至消解校本课程对于学校发展的应有作用。因而,从过程观的视角全面测度校本课程开发的阶段,在全过程中把脉具体阶段和环节是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品性的应然之思。
在国家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今天,教育改革正在步入深水区,而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这为“校本课程开发”孕育了沃土。一方面,学校在积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增强了学校本身的活力,在社会发展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校本课程开发本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尽显魅力,这是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由于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和实践中的不理性等原因,使其步入机械、盲目、形式化等误区,因而渐趋“失落”,不免令人遗憾。可以说,“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与意义自不待言,准确理解并审慎把握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并基于此进行有效的实践,既是课程改革深化推进的迫切诉求,也是彰显课程建设助推社会风尚重塑价值之使然。可以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都还有很广阔的空间,需要在反思中前行,“多角度的内省与反思形成的评价信息最终促成了课程的‘逻辑再造’,可以带来课程重建。”[5]
参考文献
[1] 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2] 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8).
[3] 汪霞.校本课程开发、理念、过程、困难及其他[J].教育探索,2006(1).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 概略 新课改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已进入由试验到推广的新阶段。梳理和总结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一、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二、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三、对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与问题研究
初期,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集中在概念、价值、类型、条件、评价各个方面。目前已深入到管理、文化等方面。
(一)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1999年颁布的《****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而目前提得较多的是“校本课程”,不是“学校课程”。对此,一种意见认为校本课程与原来的学校课程有所不同:学校课程主要是从管理的角度提出的,而校本课程最核心的含义是学校在理解国家课程纲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资源,组织并实施课程。甚至有学者认为“学校课程”这一术语就背离了三级管理的分类标准。三级管理的课程范围应该更确切地被称为国定课程、地定课程和校定课程。另一种意见认为,学校课程与校本课程基本同义,都是为了扩大学校和教师自主管理的权力。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是,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确定国家、地方、学校为不同权力主体,从而相应出现三级课程的提法。三级课程首先是一个管理概念。我们把基础教育课程框架按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组成部分进行划分,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明确三级课程主体的权利和责任。
在概念问题上,还有学者认为,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是两个不同概念。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设的一个概念。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我国很多人在更多的时候以“校本课程”一词来替代“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是一种误解。校本课程只是一个口头用语或不规范的书面用语。还有论者认为,“校本课程”是静态意义的理解,容易导致课程开发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错误倾向;“校本课程开发”则是一种动态意义上的理解,但忽视校本课程的实施及评价环节。所以赞同使用“校本课程发展”这一术语,认为它既可涵盖课程实施、评价环节,又包含决定和决策及强调课程决策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动态的过程。
还有学者提出,从字面上,校本课程开发可理解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校本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即把校本课程看成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一个“课程板块”,把校本课程开发活动限定在允许的有限课程范围之内。“校本的课程开发”,即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哲学对学校部分或全部课程进行不同程度或层次的开发。从这个大家较为认同的定义“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来看,并没有严格区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校本的课程开发”。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重点应放在鼓励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校本的课程开发”目前还难以实施。国内大多数的校本课程开发实验,应该只能算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只有少部分具备相当课程开发技能和经验的学校在实施“校本的课程开发”。有学者分析了“校本”含义: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不管强调使用哪个术语,内涵上是基本相通的。都强调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决策,强调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家长、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二)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从课程理论发展的角度来讲,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和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是现代课程理论与我国现实国情相结合的合乎逻辑的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过去以高度统一为标志的课程管理体制,无视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同时也制约着课程自身的进步。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反映了一种顺应时代要求的改革理念,即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当代社会进步对培养高素质的各级各类人才的紧迫需求,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受教育者的当代特点、个体及群体之间的差异。真正使受教育者得到自主的、全面的、持续的发展,是课程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过程;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
从权力分配的角度来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尝试,意味着下放部分课程决策权,是教育制度内部权力与资源的重新分配,肯定了学校、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权力和地位。
对学校、教师、学生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在于: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好形式,有利于素质教育。
以上说法从不同角度肯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和意义。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需要,以提高课程的有效性。
(三)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从外部环境方面来看,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条件为: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创设的客观环境,学校有一个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学校有一定的课程改革实践基础,课程资源的保障。从内部环境方面来看,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条件为:明确而独特的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体现学校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和改进机制。
从开发主体中的校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方面看,教师在整个课程开发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对教师而言,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课程意识与课程观念,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怎样才能保证教师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傅建明以伦敦教育当局下属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为个案,探讨了校本课程支持策略。校本课程支持分两大类:对校本课程开发计划的支持,对校本课程开发者的支持。就前者而言,这种支持来自教职工、校长、教育行政部门、教师中心等;就后者而言,需要给校本课程开发者提供课程领域的信息、可用的教育资源方面的信息、外部的参照系等。简言之,成功的校本开发需要由人力、信息(包括课程理论)、技术、教育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持。
对校长而言,应该履行的职责在于:确定明确的办学宗旨(学校教育哲学)、建立良好的课程决策结构、建立良好的校内沟通网络、协调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各种因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具备的素质有:领导能力、规划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交际(合作)能力。
开发校本课程所必需的所有条件当中,教师的认可、支持是最重要的。任何教育变革,如果得不到教师的支持都无法成功。那么,是不是要具备所有的条件之后才能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答案是否定的。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成长的过程,是学校的教育哲学不断明晰的过程。
(四)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程序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类型,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所涉及的课程范围来说,可以分为完全校本课程开发和部分校本课程开发。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来说,可以分为教师个人、教师小组和教师全体以及与校外机构或个人合作等四个层次的校本课程开发;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具体方式来看,则可分为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活动。
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与程序,崔允漷介绍了四种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斯基尔贝克的程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程序、塞勒等人的程序和托马斯的程序等。在此不一一介绍。有几点值得注意,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的过程,而不是僵化的、线性的行动步骤,学校要依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采取一种甚至多种程序,并进行必要的修改与调整。
又有学者认为以下开发模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建立组织、现状分析、制定目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修订。其它说法如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也大同小异。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个阶段不是直线式的,而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过程,前一轮校本课程评价的结果可以作为后一轮校本课程的依据。在必要的时候,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从任何一个阶段开始。
还有人提出,校本课程开发程序包括:确定开发任务──开发人员组成与培训──编写计划的制定──可行性论证──提纲、内容和体系的确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编写分工──初稿的讨论、修改与形成──试用初稿取得反馈信息──评估、初审──修改、完善、送审等。实际上,是对上一程序较为详细的阐述。
(五)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应达到以下预期目标: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每个教师独立或合作开发一至两门有特色的课程,吸收家长或社区人士参与课程开发并兼顾当地社区发展需要,确保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在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原则有适应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重点在于对课程质量、学生选课、上课常规及学生学业成绩的管理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程序主要有四阶段:需要评估、确定目标、组织与实施、评价与管理。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远不止上文所提到的这些。还涉及到对校本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历史演进、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域等各方面。总的说来,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非常有意义,昭示着我国教育改革已经深入到课程内部深层次问题,也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作了理论上的准备。但不足之处在于泛泛而谈者多,真正有价值的、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的还太少。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如是否可以把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完全归结为教师个人的能力、水平、适应性或评价改革的问题?现行学校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如何应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挑战?怎样解决校本课程开发中面临的学校文化的挑战等等。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较早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有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南京师大附中、上海大同中学等。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依据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明确学校的教育哲学,并通过评估学生需求、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确立了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总体结构,撰写了《课程纲要》。锡山高中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是典型的从“选修课和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的过程。南京师大附中从开发学生潜能,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出发,开展了“必修课程分层教学”,形成新的课程实施方案与策略。南京师大附中校本课程开发最大的特点在于:所有教师都参与了学校的课程开发,学校的全部课程几乎都是校本开发的课程。南京师大附中取得的经验十分宝贵。为升学预备类的普通高中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一种示范。上海市大同中学从国外引进《知识论》这门全新的课程。它不是追求新知识的学习,而是引发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批判性反思,探求其合理性与可靠性。大同中学的《知识论》课程开发是以合作、探究为特征的课程开发的一种典型。
以上学校的经验可以为其它学校提供借鉴。随着国家三级管理体制的深入推进,绝大多数的学校都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且成功的典范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譬如,有些学校为了“赶时髦”,或者是因为迫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压力而去开发校本课程,有可能导致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流于形式,不能持续深入地进行下去;还有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把校本课程开发看得过于神秘、艰难,根本就没有尝试去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等等。 转贴于
三、对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反思
校本课程开发源于西方国家,相关的理论知识引入我国的时间还很短。我国教育工作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探讨非常有意义。对于深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如何依据我国国情与教育传统,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体系均有重要意义。但是,仍有不足之处。
第一,在理论研究上,很多学者强调概念层面的分析和理论的构建,在研究方法上基本是思辨的。因而研究多停留在描述层面,缺乏实证性和可操作性。而在理论的构建上,又多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程序、价值、评价等角度去分析,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重建、社会文化支持及课程管理的研究还不够。
课程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是社会文化由一元到多元推动的结果。它适应青少年价值追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是社会文化变迁在学校课程领域的反映。从本质上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文化开发。而我国目前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和实践上都不太重视学校文化重建。长期的应试教育之路,使大多数学校的文化成为考试文化、应试文化。“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功名化的教育价值观表现鲜明。升学率的高低是评判一所学校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有些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急功近利,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缺少政治和文化的思考,没有学校新文化的建构。所以,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建构、社会文化支持方面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那些试图把新的课程发展机制潜入到旧有的‘学校文化’中去的做法,是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的。”另外,传统的课程管理机制是一种僵硬的、分层制式的领导类型,它的最显著的特点在于领导外部监控、注重统一,教师孤立隔膜、消极被动。显然,这种管理方式不适于校本课程开发。所以,探讨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课程管理的革新,也是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
第二,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还面临很多困难。(1)校本课程的推行受外部评价的影响很大。(2)教师缺乏课程观念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综合知识与能力;学校经费不足,教育资源缺乏;学校缺乏民主、开放的管理制度;家长缺乏课程决策的意识和素养。(3)高考压力的负面影响。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有效的指导与评估。(5)很可能会出现因课程管理不善而使校本课程开发或者流于形式或者陷入困境。(6)农村中学面临的困难更多。包括隐性难题──观念问题、显性难题──经费问题、难中之难──观念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如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队伍,保证这支队伍获得校内外支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及建立新课程观,由国家课程的被动接受者和实施者逐步过渡到课程的规划者、设计者、评价者;提供课程资源保障;设立课程指导和咨询机构;建立学习共同体等。不可否认,以上建议是合理必要的。但这些还只能算是很好的设想,要真正切实有效应用到实践中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可喜的是,有些学者正倾向于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去探究可行的办法。如在教师培训这个问题上,针对传统培训效率低下、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的缺点,提出推行“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指的是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这种以校为本的培训方式,重心下移到学校,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据一些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校本培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好方法。
第三,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推广阶段,在那些偏远的、条件很差的农村地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相对来说难度更大。怎样调动起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怎样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特别是本土的教育资源问题,有待所有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去行动。
参考文献
[1]王建军,黄显华.课程理论研讨班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1999(9)
[2]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3]白月桥.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研究[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41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96
[5]崔允漷.略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改革方向[J].教育发展研究,1999(9)
[6]鲁艳.校本课程:概念必须正确理解[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
[7]张艳,洪俊.关于我国校本课程发展的理论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3(10)
[8]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类型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1999(11)
[9]郑金洲.走向“校本”:学校教育发展的取向[J].教育研究信息,2000(3)
[10]吴永军.再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核心理念[J].教育发展研究,2004(3)
[11王而冶.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意义、功能及运作规范[J].课程·教材·教法,2000(5)
[12]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的定性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7)
[13]沈兰.课程权力再分配:校本课程政策解读[J].教育发展研究,1999(9)
[14]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2(7)
[15]梁庆.校本课程开发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好形式[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
[16]张艳萍.校本课程开发构想[J].青年教师,2002(2)
[17]陈寿强.谈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J].基础教育研究,2002(10)
[18]朱士雄.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0(2)
[19]傅建明.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研究,2001(7)
[20]傅建明.校本课程支持策略的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0(4)
[21]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校长的职责与素质[J].教育发展研究,2002(1)
[2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72-77
[23]孙国方.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浅探[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11)
[24]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2
[25]张焕珍.校本课程开发简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1)
[26]董守生.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4(1)
[27]田云伏.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04(4)
[28]靳玉乐.校本课程的实施:经验、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1(9)
[29]余进利.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4(1)
[30]曾庆伟等.试论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困难和对策[J].课程与教材,2001(5)
[31]张永谊.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0(6)
[32]胡献忠.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由此可见,学校和教师肩负着课程开发的责任, 开发适合学校实际与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顶层设计
(一)规划校本课程的整体框架
我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与发展目标,通过对学生的共性与差异,社会与家长的要求,教师的现状等方面的分析,构建了富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框架。
(二)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
校本课程的设计、规划在领导,开发在教师。只有提高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学校才有可能开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为此,必须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一是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探究等基本原理,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其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课程开发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持;三是要通过培训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真正内化为教师从内心滋生的动力。
(三)规范校本课程的开发流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课程纲要的制订、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的编写、课程的实施和管理等方面。因此,必须严格规范开发流程。定题(明确主题、范围与领域)申报,填写《昆明市第三十思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申请表》(书写《课程纲要》,同时要附有课程介绍,交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初审)审定,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经初审通过后,列入《校本课程目录》开发开设(学生选择)。通过这样一个严格的程序和流程,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质量。
二、步入正轨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开设,丰富了学科资源,延伸了学科课堂,拓展了学生发展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精神。教师的专业在校本课程开发、开设中得到发展。截至2014年9月我校已开发、开设校本课程30余门,形成了系列,步入正轨。校本课程的开发、开设,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和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由于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任务艰巨,导致部分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热情,部分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所要达到的目的认识不到位。因此,我要大力提高教师的认识,激发每位教师的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实现每一位教师至少开发一门校本课程的任务仍然艰巨。
一 对体育校本课程的基本认识
第一,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必须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学校自身的环境、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资源,为满足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需求和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而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
第二,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必须坚持学校性与地方性,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与学校资源,学校自行开发与实施的校本课程将进一步体现学校的办学传统与特色。
第三,开发体育校本课程一定要贯彻本校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体育校本课程属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单项课程开发,只有纳入学校统一的校本课程体系,才能确保课程的开发成效。
第四,开发体育校本课程一定要对学校自身的教学情况进行调研与评估。校本课程要以综合性、实践性、系统性的形式出现,方便操作、容易实践,能给学生思考与实践、探索与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第五,开发体育校本课程一定要有对体育教师队伍素质分析、科研能力的把握。一定要因地制宜,从学校现有的师资条件出发,让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融入体育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之中,而不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
二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策略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本”,若想要开发出符合学校实际和让学生满意的课程,体育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与需求。
第一,选择的策略。要从众多可能的课程项目中决定付诸实施的课程,这个过程是校本课程开发中最普遍的活动。一般来讲,主要包括课程科目的选择、学习内容的选择、配套教材选择、学习方法的选择、评价体系的选择等。
第二,改编的策略。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改编,主要是指导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正式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加以修改,以适应他们具体的认知水平与课堂情境。它是一种以提高国家课程的教学成效而进行的课程资源的校本开发活动。可以改变课程内容的结构和顺序,使其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等。
第三,新编的策略。根据学校和学生发展需要而开发出的全新的体育课程板块或课程单元,形成的体育校本“特色课程”。可以探索一些自创运动项目的教材,形成创新性的体育课程和自编教材。
第四,优化的策略。可以针对个别教材内容或方法的优化,如改编或自创课堂游戏、徒手操等,形成课程文本。
第五,整合的策略。整合是指以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校本课程的学习的开发活动,其目的是减少项目和知识的分割和学科的隔阂。
第六,拓展的策略。课程拓展是指以拓宽课程为目的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主要包括正规课程延伸和个性化拓宽。
三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体会
第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提供了课程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学生选择权和发展权得到了尊重,为个性发展建立了课程超市,学生们有了课程选择权,学生可以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课程,从而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第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转变了教师的观念,提升了课程改革的意识,提高了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程实施的能力,改变了传统的课程制约教师的现象。在校本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与传统相比有了显著的变化,教师有了课程决策权,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设计学生需要的课程。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转变,教师与学生在课程中的双主体性变得清晰与自然,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教师发展空间不断释放,业务能力不断提升。校本课程为体育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提供了宽广的舞台,教师的专业素养、个性特征和能力特长在校本课程中得到体现,教学积极性高涨。教师们通过直接承担体育校本课程的策划设计、教材开发、组织实施、考核评价、成果展示、总结反思等工作,提升了能力,扩充了视野,实现了个人的价值与意义。
第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突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校本课程弥补了基础课程相对于部分学生的需求所存在的不足,也提高了办学的自。学生们通过参与开发和学习体育校本课程,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综合实践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等都得到了全面的培养和提升,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创造、品味成功的意识,引导学生自主追求高品位、高质量的人生规划和发展。
【摘要】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兼顾理科和文科两大领域的知识,在中学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开发中学地理校本课程有利于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有利于帮助中学生形成地理思维,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需要结合教育改革的要求,遵循课程开发原则,在提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教学。本文对如何开发中学地理校本课程进行简要分析,旨在推动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进程。
关键词 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现阶段中学地理教学仍存在延续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的问题,在教学上缺少灵活性和多变性。地理教师需要认识到单一的课程并不能满足中学生的要求,在教学中尽力挖掘地理教材教学资源,激发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以此提高中学地理教学效率。
1.遵循具体的课程开发原则
1.1突出实践性
中学地理教学的改革对中学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教学不再是为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而服务,而更强调自身的实践性。开发中学地理校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帮助学生通过实践夯实知识,提高技能,是为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服务的。因此,在开发中学地理校本课程时要突出实践性,多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把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中,让中学生深入生活,走出课堂,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思想思考问题。
1.2突出特色性
地理学科与其他文科学科不同,其中仍蕴含了理科知识。这就决定了地理校本课程本省是一门特色课程。因此,在开发地理校本课程时,教师需要突出特色性,用地理学科的特色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探索地理知识的兴趣与欲望。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本地区地理特点,选取有特色的题材,让学生感受到亲切感和真实感。例如,保定地区的中学在开发地理校本课程时可以结合保定本地的历史发展情况,列举保定自然与社会经济环境等,凸显校本课程的意义。
2.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探析
2.1科学制定课程纲要
地理校本课程在中学校本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编写校本内容时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纲要,地理学科需要根据学校教学总政策和原则制定校本纲要,促使地理校本内容符合地理教学改革的要求。地理校本纲要内容需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针、教师资源、开课时间以及教学材料等。通过科学制定课程纲要,明确教学目标,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依据。同时,地理教师需要探究教学资源,结合其他学科校本提纲的制定经验,弥补地理学科本身制定纲要的缺陷,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制定科学性的课程纲要。
2.2成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
在传统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教师对课程开发认识不到位,教学方式较为陈旧的现象,教师消极应付课程开发的现象还很严重,一部分教师对自身认识不到位,自身能力不强,开发校本课程的意识欠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校本课程开发效率。所以,在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具体实践过程中,中学校需要设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充分发挥教师资源力量,选择能力较强的地理教师或者学科组长担任研究小组长,并调动其他地理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激发地理教师开发地理校本课程的激情。在研究过程中,带领者需要综合教师的意见,并征得学校同理,制定出较为详细的实施细则。在此基础上,带领者需要发挥各教师的作用,鼓励地理教师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提高制定编写地理校本课程的效率,带领人可以要求各地理教师深入到学生生活中,与学生进行课下沟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从而得到学生的反馈,帮助编写活动的开展。
2.3创新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地理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地理教师会采用“填鸭式”式教学方式,只是按照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方式强加给学生,忽略学生的感受。学生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中无法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编写校本内容时要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在校本内容编写过程中渗透教学理念。同时,在创新教学方式时,地理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课下沟通,了解中学生的真实需求,从而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让中学生时刻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让校本内容尽力迎合学生需求,尽量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学生有较为平等的学习机会,顺利实现学习目标。教师需要借助地理校本课程的实践体现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同时,在创新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时教师还需要注意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需要提高对这一过程的重视度,把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作为创新多样性教学方式的最终目的,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2.4加强校本课程的管理和评价
在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和具体实践过程中,中学需要加大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投入力度,加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力度,同时还需要加强校本课程的管理和评价,促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形成较为科学的体系。首先,学校需要统一管理地理学科校本课程的实施,从各方面掌握实施进程,监管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各个过程。作为地理教师还需要及时配合学校的工作,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并掌握更多的技能,获得更多的技能。除了严格管理教学行为之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以便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中学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和具体的实践过程是一项长期并且艰巨的过程。地理教师需要通过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创新,结合地理教学改革的要求制定编写计划,并丰富编写内容,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角度出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综合实力,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林灵洁.基于实践探究能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J].新校园(上旬刊),2014,(11):12-13
[2]林英娟.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发展[J].读与写(上,下旬),2013,(13):23-24
[3]王海燕.浅谈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能力培养[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10):34-35
关键词:校本课程 开发 实施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管理”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国中小学普遍面临着正式开发校本课程的任务。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开展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校“中华神韵”校本课程正在积极开发与实施。以下是“中华神韵”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方案。
一、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需要
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需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我校“中华神韵”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在对学生学习兴趣和需要进行调查、了解和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与学生的广泛接触和深入了解中,我们发现:当代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已经不再局限于获得知识,更多的是追求综合素养的提高和品德修养;已经不再局限于课本内的现有知识,更多的是关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课外读物,知识范围更加广阔;已经不再局限于被动地接受知识,更多的是主动探求、发现和创造。因此,我校在“中华神韵”校本课程开发中,内容的设置旨在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校本课程教学资料的选择、整理
切合本地、本校和学生实际的选编课程资源是成功开发“中华神韵”校本课程的主要环节。
课程内容的开设,我们采用的是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首先围绕“中华神韵”大主题拟定一些小主题,然后向各年级学生发放征求意见表。我们确定的主题包括:中国神话传说故事、中华礼仪民俗、传统诗词歌赋、中华建筑、中华名人等。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再根据学生年龄与知识结构的特点,在每个年级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如针对学生年龄小的特点,一年级确定的课程内容是《中国神话传说故事》;针对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接受能力,我们开设的课程名称为《蒙学百句》;针对三年级学生开始崇拜有力量的英雄人物,我们开设的是《中华名人》;四年级学生开始关注自我,思维能力也开始由抽象思维转向逻辑思维,这时最需要的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针对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五年级名为《中华饮食》,六年级开设的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名录》。总之,我校校本教材的编写力求体现校本课程编写的特点,即基础性、阶段性和自主性。所编写的校本教材的内容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和多元的信息资源,不仅满足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需求,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校本课程的组织开发与实施
校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是“中华神韵”校本课程开发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遵循以下几点。
(一)拟定校本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各个年级开设不同的校本课程重在指明学生学习的方向,精选适合学生的、具有我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内容,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体会人物情感,提高自身修养,使学生多接触古典文化,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教学目标的制定对落实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众所周知,各校校本课程的课时是有限的。那么,校本课程如何实施教学呢?校本课程的课程情况要求课程的教学方式不能刻意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深刻性,而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充分体现知识学习的兴趣性,同时教师也要当好学生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角色。在具体的教学中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开设一些课堂活动,如“故事大王”评比大赛,课堂讨论、演讲,我的亲身体验,自我才艺展示等形式,让学生主动亮出自己优势。
(三)校本课程的保障措施
1.成立校本课程组织
校本课程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是需要校长、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其主要通过领导小组――校本课程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多方合作,共同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在这一过程中,领导小组要将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纳入学校议事日程,建立定期督导检查制度,并确立专人教师负责此项工作,定期与教学工作检查一起对学校执行校本课程的具体情况进行检查。
2.加强师资培训,稳定教师团队
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各学校应组织教师学习课程理论、校本课程实施指南,领会课程精神,提高理论水平,同时组织实验教师分析成功案例,提高实践水平。只有保持实验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有计划地实施教师的管理培训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课程管理水平。
四、恰当的校本课程评价方式的选择
“中华神韵”校本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制定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是必要的。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显得至关重要。具体而言,我校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评价。
(一)校本课程评价
校本课程依据特定的评价标准,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校本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做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十分有利于校本课程自身的完善。我校教师制定了“中华神韵”校本课程评价表,不同年级评价内容有所区别。在每学期期末时,教师对所教年级校本课程进行课程评价,进一步总结经验,确定改进措施。
(二)学生学习评价
国家课程因其教学三维目标: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有统一的要求,一般比较适宜采用终结性的评价方式,即通过学科考试检测学习结果,最后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是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学生的品德修养与文学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因而比较适合采用问卷调查和信息反馈的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减去因考试而带来的负面心理压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实现教学目标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杨九俊.新课程备课新思维[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特色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形式,因其更好地适应了具体的学校和具体的社区环境;更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优势和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特长发展和学校课程内容的丰富多彩,从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积极推进。
本文以2012年甘肃省样本校专项课题鉴定会上部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为基础,阐述对校本课程建设问题一些思考。
如果单从“教材”的角度来看,各校开发的校本教材真是丰富多彩,其中不乏精品,凝聚了广大师生的智慧和心血,但是,从“课程”角度观察,更多的学校往往走向了“编教材”“搞活动”和“增加选修课”等误区,反而增加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负担。对此,笔者有以下建议。
一、树立新的课程理念
1.课程是学校的核心产品,其最终用户是学生。课程应该是学校教育理念和发展战略的载体,更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课程建设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构建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的课程文化。学校的主要工作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所需要的课程资源:场所、教师、课程文化等等。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开设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2.校本课程开发源于对学校实际的认识和把握,脱离了校本,不顾学校本身的特点,校本课程开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是一个有规划、有设计、有实施与评价的系统工程,是新课程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的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使课程更加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实际需要,从而提高课程的实效。
二、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规律
(一)校本课程开发基本方式
课程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某种教育性体验计划、某种预期结果、某种研究假设的方案或产品,它关乎着人的兴趣、发展和潜能的释放,那么,学校和教师就完全可以根据国家规定的这个“计划”(课程目标),来对产品进行创造性改造、设计、生产,以达到预期的效益,满足学生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需求。
归结起来,根据社会、学生和科学知识三方面的课程来源,主要有课程引入、课程改编、课程整合三种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方式。
(二)建立校本课程开发保障机制
建立校本课程开发保障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做到管理保障。由校长全权负责在人力、物力、财力、政策上给予调控与支持,由教导处、科研处协调教育、教学、教科研的发展关系,对各类校本课程开发给予总指导。加强课题立项、过程监控、课题成果管理,不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实施。校本课程课时应计入教师工作量,做到工作实绩与学期效益挂勾。二是要做到师资保障。要注重引进或培养那些体现本校特色教育的专业师资,尽量多地给他们提供外出学习、培训、研讨机会,同时加强科学系统的校本培训学习。三是要做到课时保障。学校除了要保证国家规定的校本课程选修课时间外,应创造条件让师生更多地走出去,不论是实践活动还是竞赛项目,都能使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验走得更远,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以办学优势和特色为依托
校本课程开发也是实现特色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在条件,这些条件的综合就形成了该校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传统和校风。每所学校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特色,进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因此,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应该作为学校特色构建的一部分。学校要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得不在课程开发上下工夫,而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以学校特色建设为依托。同时,课程是一种学校特色的基础与保障,任何学校特色的创设和创建都要有课程为支撑,没有一定的课程作支撑,学校特色难以形成的。
从选择校本课程开发为专项课题的五所示范性高中学校来看,校本课程开发各具特色,有基于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永昌一中《骊靬文化初探》《乡土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开发利用》《永昌乡土地理》;敦煌中学《敦煌历史文化旅游景点英文简介》《展示敦煌魅力,传承中华文明—敦煌中学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开发特色》;西北师范大学附中《甘肃民俗文化》《秦腔艺术欣赏》《甘肃彩陶文化》;嘉峪关一中《嘉峪关乡土地理》《河西旅游文化》《走进嘉峪关》(英语读本)《神奇的嘉峪关传说》(英语)等。有基于学科拓展的课程,如西北师大附中《数学文化讲座》《英文歌曲欣赏》《趣味无线电》《化学与健康》《青春期健康教育》《人体营养与健康》;嘉峪关一中《数学与生活》《唐代诗歌选读》等。有基于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的,如嘉峪关一中《模型制作教程》《机器人基础教程》《脑思维训练教程》《游泳选修课教程》《影视技术语言》等。
嘉峪关一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并且以专项课题的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和实验,形成了科普、心理和奥林匹克教育等特色课程体系,受到师生的欢迎,得到专家的肯定。
总体来说,以上学校校本课程(选修Ⅱ)开发与实践途径,一是对国家课程(必修Ⅰ和选修Ⅰ)的校本化、个性化改造,大部分学科拓展类即属于此类。二是学校和教师进行自行设计研发,基于地域、学校、教师的优势和特色开发的课程即属于此类。
因此,开发校本课程,必须因地因校制宜,必须以学生实际需要和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为前提,必须与学校的优势和特色相结合,以办学优势和特色为依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
论文摘要:随着“三级课程”的教育改革和新课改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作为一种教育发展的需求,而我国在校本课程的开发方面只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尤其是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更是举步维艰。本文就自己理解的和了解的一些情况对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中课程的形式、内容以及内容资源的来源等做一些简单的阐释以期在以后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做参考。
一、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伴随着我国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出台,对英语课程提出了新的理念,并确立了新的英语课程的任务和性质,描述了具体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等。首先在前言中提到一条重大改革,即“课标”与国际接轨,“各地区可以根据国家课程三级管理的有关政策规定,根据当地的条件和需要,适当的调整相应学段英语课程的标准。”这种设计考虑了我国具体的国情,为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其次在《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也有对英语教师提出的要求:关注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学习和应用英语的多种渠道,组织生动的课外活动等等。最后在《标准》的《评价建议》中还指出: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发展过程及学习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过程,也关注结果,使对学生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1]
二、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及理念
首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让学生在校本课程的学习中能够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获得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培养和提高了教师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意识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最了解学生的需求,能力,兴趣和爱好,他们能够开发出学生满意的校本课程,并且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使教师得到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由此而加强了教师对其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2]
然后,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时刻体现着新课标中所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为宗旨。
三、中学英语校本课程的形式
在钟启泉的《校本课程论》里提到:划分校本课程的类型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虑:一是校本课程的形式,包括筛选已有的课程,改编已有的课程和开发全新的课程;二是学校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形式,包括个别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部分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和全体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那么接下来笔者就第一个维度来做分析。
1.筛选已有的英语课程
筛选已有的英语课程是进行新的校本课程的一种比较简单的形式。参与开发的教师们可以自行开发一些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对已有的教程进行筛选,选出符合自己学生发展的教程。可以借鉴已有的经验,如有个学校自行开发出了以“走进经典”为主题的语文校本课程,把一些古诗词,名人名言,经典故事等筛选出来,通过学生们吟唱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并且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特色教学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3]
2.整合和改编已有课程
现有的好多英语教材都是注重知识前后的连结,对所有的学生都是一样的要求,却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对学习好的学生来讲,现有课程的好多东西对于他们来讲都过于简单,而在课堂上,他们却要花费那些不必要的时间去等教师把那些他们已经掌握了的知识传授给其他学生才能进行新的知识的学习,而对于那些学习基础差点的学生来讲,老师有时讲的东西过难,却因为有的学生懂了就过去了。更甚者,在现有的中学英语课程中,有一些形式上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讲根本就是多余的或者是不实用的,所以为了照顾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需求,我们的教师可以把有限的英语课程整合,删减掉那些确实被证明是不实用的东西,然后把那些不是很系统的知识用科学的组织形式重新组织起来,开发出新的英语课程,让学生对他们有兴趣,从而更直接、快捷、简便地掌握到那些重要的信息。在整合和改编已有的教材时,可以把词汇进行整合,也可以对单元进行整合,目的都是一样,就是为了把重点知识集中起来,有系统有组织的呈现给学生.使得课堂节奏紧凑,重点突出。
3.创编全新的英语校本课程
进行英语课程的创编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来讲是有着较大的挑战,但是在探索的初级阶段应该把创编的重点放在活动或技能为内容的课程上。这种课程的研制要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已有的教学资源和环境,以教师努力能够创造出的比较真实的情景或情境来开展校本课程的实施。[4]
四、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提出过: 对于语言的学习, 就是要学习语言的结构,只要学生学会了一个句型结构,他就能模仿这个句型结构,举一反三地造出许多含义不同的句子。对于中学英语校本课程的内容,笔者认为可以将其分为知识性课程和技能性课程,但对于其内容可以涉及到生存与生活的,情感和价值的,跨文化交际的,风土人情和民族特色的等点点滴滴。我们知道语言学习依赖于学习者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的质和量,在我国英语是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我们的学校仅仅依靠现有的英语教程所提供的有限的语言输入和语言实践练习来完成《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是不可能的。那么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
1.知识的系统性原则
知识的系统性是指课程资源应尽可能多的涵盖一定阶段教学所必须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方面的内容。开发者对课标中对中学每个阶段的知识性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还应该明白这些阶段的知识是如何过渡的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2.技能性原则
我们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那么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应分阶段分梯度的既能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兴趣,又能在行之有效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形式上则可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表演,模拟,视听说课,朗诵比赛等。
3.内容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原则
我们的中学生是在缺乏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来学习外语的,并且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经历及个性特征的不同决定了在学习兴趣和方式方面的不同。所以在开发英语校本课程时,在内容上遵循灵活性和多样性原则,利用不同类型的教师选择自己擅长的内容和方式来教授不同内容的课程,使得不同喜好的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方式,不仅在知识上而且在技能方面来提高自己学习英语的能力。[5]
五、结语
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仅是在明白了它的形式和内容就可以进行的,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专业的开发者,即我们的一线教师,还有我们的学校和社会甚至家庭等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整个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一定要关注课程目标,课程的有效组织,对相关因素分析,在真正的实施后还要关注课程的评价,这样才能更好的做进一步的调整和改革.
在这个课改进行的轰轰烈烈的今天,在这个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一种趋势的今天,我们的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只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其间不免有走错路的时候,也必然会碰到困难。如我们大多数的教师对于校本开发的意识比较淡薄,并且专业发展程度普遍偏低,英语校本课程对于基层学校和教师们而言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我们要尝试,只有在尝试中我们才能成长,才能进步,才能真正的为我们的学生,为他们的发展需求做打算,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才能提高我们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才能在更专业的层次上跟国际接轨,才能使得我们的英语教育朝着一个美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丽佳.“以学生为中心”的中学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钟启泉.校本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刘素琴,孔富强.“走进经典”校本课程开发实践[J].课程与教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