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8 17:25: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要求下诞生的发展模式,它促使国民经济和谐健康地发展。在新农村的发展建设中,农村区域经济有了新的变化和动态。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出发,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
一、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探讨
1 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在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增长领域的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势头,具体表现在:
1.1农业正在向优势产区集中,并不断深化生产结构的战略性,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也日渐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1.2在农村非农产业和投资水平上东部与中西部差距不断扩大,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增加值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区,但在农业生产投入和农民收入增长领域,中、西部地区农户用于农业的投入增长速度一直快于东部地区,这种发展差距在短期内难以消除。
1.3自然资源差异、自然环境差异、区域农业政策的倾斜、区域经济体制的环境差距共同导致并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使中国区域市场化有了明显程度上的差异。
2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区域经济理论重点研究对象,却长期忽略了对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全面研究。在我国区域经济的实践运作过程中,改革开放促使政府,研究机构全面考虑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没有引起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
2.2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传统思维定势和市场化进程中的利益驱使是影响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实施和经济根源的重要因素。
二、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法
1 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促进农村区域经济体系实现协调、均衡发展,引导农业在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分工协作,构建现代化的农业产业链。
2 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借助非农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 推进科技创新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建设,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
4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重点建设,把发展目光从城市化建设转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来。打好我国社会化社会的根基基础。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途径
1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发展阶段的时代问题,明确城乡之间的差距和解决的办法。
2 进一步更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思想和观念,跟上时代步伐。
3 充分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了解农民的生产方式和切实需求,引导他们参与其中,共同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4 深入探讨农村建设的县乡管理方式,创新村镇建设管理体制,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出发点,改善居住环境,强化基层村镇管理的指导力量。
5 注重农村规划建设,推动农村环境建设,改善城市就业环境,提高农民的总体收入水平。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究
为解决农村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现状,我国加快了对中国特色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研究,提出了运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发展模式。
具体方法有:
1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问题,逐渐缩小城乡之间、东部和中西部农村之间的差距,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划,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政策依据。
2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大背景下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制定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法,并完善区域经济专门领域的立法,建立特定区域的特色法律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3 为协调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由官方、企业和民众共同执行统一、协调、有效的审查协调机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4 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实际现状,让传统农业走上现代农业之路,让区域之间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能自由运转,充分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前进方向。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constructing corresponding descriptive index system, the article builds the related index about Hebei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y system by us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ory of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regional economy system, use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o make multi-index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finally calculates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the two sub-systems of Hebei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and economy system during "Eleventh Five-year Plan".
关键词: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区域经济系统;协调度;主成分分析
Key words: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system;regional economic system;coordination degree;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6-0158-02
0 引言
交通运输发展能带来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但是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需要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依据系统理论思想,区域交通系统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子系统,对区域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区域各项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区域经济系统与外部进行互动的主要途径,它能为区域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 交通运输发展指标体系选取 交通运输指标体系建立从反映交通运输发展规模、结构两方面考虑,对能够综合反映这些方面的综合指标归类筛选。
1.1.1 交通运输规模目标 衡量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可通过运输规模、覆盖深度、技术水平等指标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是运输规模指标。交通运输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认识不同区域的交通运输规模发展及差距,制定适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交通运输政策和目标。本文选取客货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周转量、公路营业里程、铁路营业里程等绝对指标作为评价交通运输发展规模指标。
1.1.2 交通运输结构指标 交通运输布局合理性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影响。反映布局水平的指标通过选取等级公路所占比重建制村公路通达率、干线公路二级以上比率、高速公路地级市连通度这几个指标进行评价。
1.2 区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选取 结合河北省具体情况,区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选择从反映区域公平和效益考虑,对能反映这两方面的综合指标归类筛选。(表1)
2 区域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2.1 基于主成份分析法的指标评价值的计算 为计算区域交通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的协调程度,在构建系统描述指标体系后,运用SPSS软件对河北省交通运输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分别得到两系统主成份提取表和主成份得分矩阵如表2。
如表2,主成分F1,F2的贡献率分别为89.682%和6.777%,总方差超过96%,这2个主成分覆盖原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用这两个主成分做为综合评价指标。
主成分载荷矩阵见表3,在第一主成分中水运货运量及其周转量的系数值为负,其他指标的取值均为正,且系数值较大。因此第一主成份可以解释为交通运输综合发展水平,第一主成分得分越高,交通运输发展水平越高。
在第二主成分中,系数值为正且较高的指标有公路网密度,人均公路里程、建制村公路通达率等,可解释为河北省交通的发展水平,其值越高,交通发展水平越高。
如表4,主成分F1,F2,F3的贡献率为76.09%、13.23%和7.81%,总方差超过97%,这3个主成分基本覆盖原指标绝大部分信息,用这三个主成分做为综合评价指标。
主成分的载荷矩阵见表5,第一主成分的权重为76.09%,是最为总要的影响因子。在第一主成分中,大多数指标系数值为正,这些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系数值为负的指标对区域发展起负作用,如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第一主成分可以解释为区域的综合协调发展水平,且此主成分得分越高,其发展水平越高。
第二主成分的权重为13.23%,是次重要影响因子。在第二主成分中系数值为正且较高的指标有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第三产业占GDP总值、劳动分配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等,第二主成分可以解释为区域发展的公平发展水平,其值越高公平发展越高。
第三主成分的权重为7.81%,在第三主成分中系数值为正且较高的指标有人均GDP、外资利用总额、进出口总值、消费品零售总额、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第三主成分可解释为区域发展的效率发展水平,其值越高效率发展越高。
2.2 协调度计算 为进一步评价交通运输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在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对两者协调程度评价。通过静态和动态协调度两方面进行评价。静态协调度反映两者在某一时点的适应性,动态协调度反映两者在时间序列适应性的变动趋势。
2.3 结果分析
2.3.1 综合发展水平:“十一五”期间,河北省区域经济系统及区域交通运输系统整体综合水平呈平稳增长趋势,具有波动性。
2.3.2 静态协调度的分析:2005-2010,河北省交通运输与区域协调发展在较高适应度基础上,处于波动状态,尤其是2008年和2009年出现了适应度的低谷,通过对原始数据分析可知,其主要原因是2009年河北省城镇化率为43%,低于全国水平(46.6%),城镇化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不高影响了河北省交通流量和运营效益,制约着交通运输的发展。要突破此瓶颈须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使交通运输适度超前于区域发展,才能使两者有更高的适应性。
2.3.3 动态协调度的分析 表6,河北省交通运输与区域协调发展由于静态协调度波动不大,长期保持较高协调度,但从数值上,可发现河北省及各区域内部的协调度都处在缓慢下降的趋势中。
3 结论
河北省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两者都维持在较高的协调度上,其中区域交通系统是适度超前于区域经济系统,但两者的协调性处于衰减的状态上。
参考文献:
[1]汪传旭.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的定量评价[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1999.
【摘 要】阐述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关系,浅探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现状及模式,剖析对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互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性、应用性和岗位性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实现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是一个亟待进一步探索的重要课题。
1.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
1.1 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职业教育存在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之中,受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
(1)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决定着职业教育资金支持规模,提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人口数量以及他们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程度、培养目标、内容和手段等。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升级决定了对职业教育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需求,从而引起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结构的互动调整与升级。区域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和层次结构有着不同的需求。区域产业结构及变化决定着区域内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不同区域的产业特点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着不同的要求,进而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内容。
(2)区域经济体制决定着职业教育的体制和机制。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带动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分配等方面制度的相应变化,如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职业院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经济制度的优劣决定着社会对职业教育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区域经济规划的重点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和结构分布。
(3)区域经济环境决定着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表现,除了职业教育的内部要素之外,还与它和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有关。职业教育表现出哪些功能,是其本身与它的环境共同决定的,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呈现出来,离开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区域环境,职业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1.2 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职业教育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主要表现在:
(1)职业教育能促进区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职业教育可以大范围地培养农村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使他们易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附加值,开辟增加收入的新渠道。
(2)职业教育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人力资源结构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二者一致时,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增长;当二者相悖时,则反之。因此,人力资源结构决定着区域产业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和升级,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基础。当今社会,技术技能型人才缺乏已成为阻碍中国各区域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能较好地缓解这一矛盾。
(3)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区域吸引外资的能力。当今中国正日益成为世界加工工厂,劳动力的可获得性是投资环境的构成因素中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可以为本地区培养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4)职业教育可以降低区域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依赖于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一般包括两个过程:发明和转化;而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着素质和技能水平,可以直接促进到科学技术的吸收、转化和创新,通过人力资源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 中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问题分析
2.1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状。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利用智力资源兴办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方面,与时代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1)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低层次性。职业教育在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战略意识有待加强。这突出地表现在与对区域经济建设起举足轻重作用的大中型企业的协作、联系的广度远不如与中小乡镇企业;开发、生产、咨询、顾问等浅层次的协作所占的比例较大;职业教育未能发挥主力军或指导性的作用。
(2)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培养的差异性。近年来,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来说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企业发展中需要的高素质的创造型、应用型人才太少,专业人才和熟练劳动者整体素质与时代的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另一方面,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专门人才仍显不足。
2.2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问题分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职业学校、区域企业双方都大有裨益。可目前进展不理想,原因何在?
(1)职业教育的结构分布。区域职业教育的结构分布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如果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相互适应,则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职业教育的一部分投入会成为人力资源的专业转换成本,从而产生资源浪费。据研究:如果一个高中毕业生对社会创造的价值为1,中职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与所学专业对口时对社会创造的价值为1.2,不对口只为0.8。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影响教育投入效用的发挥,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应与区域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区域的技术结构相适应。
(2)制度环境。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将受到制度环境的制约。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能促使职业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是区域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保障。
(3)社会文化。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不仅受到法律制度的影响,它还受到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制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信念和选择的标准,在一定客观现实基础之上,决定着人的生活方式和行动方式。理想的社会文化可以使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一些不适宜的社会文化因素,如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鄙视态度、重学历轻能力的观念等,可以使职业教育的效用降低。
(4)经济增长。一个区域的经济长期没有增长,那么职业教育的经济效益就会下降。经济的不增长意味着经济生活处于平衡状态,经济活动的范围在特性上没有变化,对能力和就业人员的需求变化减少,通过职业教育所提高的能力将得不到发挥,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就受到限制。
3. 促进中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 目前发达国家主要有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跨国家型三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尽管发展模式不同,但都重视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重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重视教育、培训事业资金投入,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3.1 确立协调互动发展的模式。政府应主导职业教育和统筹硬件建设,办学上引入市场机制,职业教育机构主动寻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与之形成良性互动。职业教育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应考虑建立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而应根据地方经济实力和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职教体系。职业教育类别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发达地区由于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三个产业的结构趋于现代化,因此职业教育的类别、专业设置上应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而在欠发达地区,主要面向第一、二次产业培养所需人才。
3.2 企业应重视职业学校力量。市场经济社会,企业一定要推动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密切合作,提高企业的技术发展能力。区域企业要主动邀请职业学校有关专家参加咨询和论证。企业一方面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兼职、讲学或当顾问,提高企业科技人员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要支持企业专家登上职业学校讲台。还要积极支持协助职业学校在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以培养技能性实用性人才。
3.3 建立现代开放职业教育体系。应建立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适应的以高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教育与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构建互相衔接、相互贯通,多层次、多元化、终身化、保障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3.4 制定有效合作的激励政策。国家要建立和完善职业学校与区域各企业相互了解,密切合作的途径,实现职业学校与产业界的经常性接触与对话;职业学校主管部门及职业学校本身要建立、健全、完善和加强对职业学校广大教师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激励措施。通过政策法令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来保证职业学校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如今,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这使得中部崛起可期可待。而我们职业教育势必抓紧融入经济区建设浪潮中,才能真正成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才能真正使自身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强。
参考文献
[1] 庞祥武.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理论界,2005,(1).
[2] 林金良.论区域经济建设与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6,(36).
[3] 谌莹,唐志军.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8,(3).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制约和影响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房地产投资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基础,作为支持房地产业运行的经济行为,直接影响房地产业的发展结果,进而对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有力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有效资源条件下,经济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投资总量及其增长率的大小。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投资规模和发展速度在东、中、西部各个区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房地产投资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造成东部地区房地产投资过热甚至部分城市出现投资泡沫,这不利于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房地产投资却往往不足,严重阻碍中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认识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协调关系的重要性,研究如何促进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成为当前政府和理论界学者非常关注的问题。
二、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房地产投资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周期本身也是经济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周期循环直接受房地产投资影响。房地产投资周期长,回收慢,其投资规模受生产发展水平制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相同趋势变动;大体上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协调,但也呈现出房地产投资自身的不同特点。房地产投资能否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直接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处于协调发展状态时,房地产投资是促进经济繁荣的关键要素;但若不能实现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房地产投资也可能是导致区域经济由繁荣走向低迷的导火线,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区域经济社会都处于萧条状态。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房地产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房地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传导途径主要有两条:在投资未形成现实房地产物业前,如果投资分配量超过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形成投资资金膨胀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衡,引发投资泡沫。形成现实房地产物业之后,通过房地产投资结构的变化,影响国民经济发展。不同类型的房地产物业用于不同产业部门,直接影响各产业部门的生产能力和彼此之间的平衡发展。过分偏重于消费型物业,如宾馆、饭店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住宅或其他生产型物业的建设,引发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投资既是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而房地产投资既代表现状需求,也代表未来供给,其投资规模决定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态势。投资规模过大,超越国力,造成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使得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拉长投资周期、增加投资成本,难以实现经济集约增长;投资规模过小,经济增长缓慢,社会供给不足影响供求总量平衡,因此房地产投资规模应以国家综合国力,包括入力、财力和物力为基础,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以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前提,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各方面的综合平衡。可以说房地产投资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对策与建议
合理的房地产投资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收入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房子又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生活提升的重要标志,人们对住房的有效需求势必也会加大,这是一种良性循环。但如果房地产业盲目地加速发展,投资结构不合理,与经济发展不相适,供给大于需求,投资者得不到及时有效回报,对市场失去信心,就会制约经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建立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作为区域房地产投资发展的指导思想。
作为区域房地产投资发展的指导思想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作为政府和企业,应当建立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时间观、空间观和系统观。首先,应根据房地产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市场状况,制定不同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其次,在宏观层面上,把房地产业与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机地协调起来,分析房地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探寻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再次,要深刻认识到,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人口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协调处理好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各要素的关系,才能实现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要合理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的增长速度
以稳定的房地产业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房地产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在某个时期出现衰减,从而引起经济波动。因此,应当对房地产投资进行政策引导,保持房地产投资规模的适度发展,使其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尽可能不引起经济波动。
(三)加强法制建设,建立符合房地产市场要求的法律法规体系
加快建立和完善房地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目前我国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许多规范房地产市场经济行为的法规还未形成;已出台的法律法规的梳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已不符合房地产市场运行要求的法律法规应及时废止。要强化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督管理职能。法律法规要有效地发挥对规范人们行为的硬约束作用,建立强有力的执法体系,提高其执法地位和执法水平,同时解决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问题,加强房地产市场的执法工作。
(四)建立全面有效的房地产监测预警体系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关怀;关怀研究;区域协调;分析探讨
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入,而有区域不平衡引发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严重,区域关怀成为新兴的研究领域,只有做好了区域间的协调,才能实现国家整体的富裕与发展。在区域关怀中加强对弱势区域的关怀与引导,充分保障区域性权益,协调区域发展中的矛盾,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加强区域经济关怀,遵循尊重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及合理补偿性的原则,共同实现区域的整体前进,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关怀的内容分析。
一、分析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注意发展过程中的协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区域间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反映在社会发展速度与进程上尤为明显,不同的发展区域甚至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与发展需求。根据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的关系来看,发展初期的区域工业化进程快,经济发展管理上比较落后,粗放型居多,而后发展区域在管理上更为科学、合理,但是发展速度明显落后,受到资源的威胁。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在统一格局下,加快区域的协调发展,完善区域发展结构,针对原始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造,实现其向资源节约型方向转变,逐渐降低其对资源能源的消耗与浪费,严格控制污物排放量,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对于区域的发展区别对待,对于经济发展快的地区鼓励引动,对于经济发展慢的地区进行扶持与资助,实现国家整体发展的一致,重点对待区别,杜绝“一刀切”。
二、了解区域特色,重点发挥区域优势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基于区域发展优势的不同。就像人一样,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区域也一样,既有自身的优势,也有自身的不足,区域发展的重点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区域优势,最大程度的规避区域劣势。发现本地区的区域优势,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对区域的优势有着明确的认识,在认识把握区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制定区域发展的优势战略,选择合理的发展途径与渠道,建立不同的区域发展类型与模式。城市区域发展快,我们可以基于其交通便利、人才密集的优势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与挖掘,发挥其带动作用,形成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影响。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村地区的发展特色,虽然不具备城区的交通与人才优势,但是却具有鲜明的环境生态优势,可以利用环境优势发展旅游业,激发农村地区发展的潜力。关注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关键是发挥区域的优势性。
三、关注落后地区,进行经济扶持与政策倾斜
我们在进行区域经济关怀时一直强调要遵循公正、平等的原则,不应该对区域发展带有歧视性与偏见性,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落后区域的发展现状,重点做好对落后区域的经济扶持与政策倾斜。我们可以从落后区域的发展特点入手,找到区域落户的根本性原因,分析落户区域发展的特点,从发展模式与机理上进行思索、研究,激发落后区域发展主体发展的积极性,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做好落后区域的发展引导。基于我国目前国情的分析,落后区域主要集中于广大的农村,在地域分布上主要是西部地区,对也这些地区我们有必要制定一定的倾斜政策,鼓励他们优先发展,必要时候对他们进行一定的经济援助,加快他们的发展速度。
四、加强对特殊地区的特殊关注,实现整体协调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除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外,还有特殊区域,之所以被称为特殊区域,是因为其具有区域的特殊性。我们所说的特殊性主要包括:资源能源的枯竭威胁、农民的聚集与流失、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迟缓等等。针对这些特殊的区域,我们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针对区域所存在的主要社会矛盾,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与可行性措施,上升到理论层面,并学会进行实践练习。更多的情况下,特殊问题不会影响到社会的公平,这些区域本身就承担了更多的发展任务与实际责任。之所以出现这些特殊性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益者与实际的成本支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错位。因此,基于区域经济关怀的研究,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具体的研究,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全面的分析问题,有效的解决问题,最大限度的解决特殊区域的发展难题,解除发展制约,更好地促进区域的协调性发展。
五、结束语
基于目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区域差异还在呈现扩大化的趋势,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更加严重,区域发展矛盾更加突出与激化。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区域经济关怀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区域经济学研究中,应该加强对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的关注,积极寻找更加合适有效的解决措施,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争取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郭腾云.近5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空间极化的变化趋势研究[J].经济地理,2004(06).
[2]吴兆华.区域经济研究的部分观点[J].财经科学,1990(04).
摘要: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区域经济在自我的发展中缺少理论知识,教育与经济深度融合,创造价值体现“科教兴国”之一战略,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所以,正视现在存在的问题,借鉴好的经验,推动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中创新,对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建议,也为区域经济发展在高等教育体制下快速增长。
关键词 :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中,区域经济必须崛起。现今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认识越来越多,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相互融合发展是人民大众的共识。我国人口众多,区域大,民族种类不同相应文化就有差异,而经济上的差异尤为显著。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人均文化程度高于西北部,医疗设施和信息资源也都高于西部。在这个知识决定一切的社会中,高等教育越来越响着经济的发展。正确地面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借鉴优秀的经验,实现高等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融合,协调发展。
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是高等教育。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取决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都一一说明高等教育推动经济的增长。我国政府提出“科教兴国”就确定了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在国际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所以发展教育成为科技经济进步的基础。高等教育要质与量同时提高,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使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联系观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内部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1.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高等教育
区域经济是一个完整地系统,各个要素联系很密切,区域经济,教育文化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需要高等教育提供各种的人才资源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而现在对中国的经济产业结构和技术模式的调整,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缺少相应的专业型的人才,所以高等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源最重要的方式。高等教育为人才的培养,知识的传播提供主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的保障。在这个只是主导一切的时代,高等教育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2.高等教育的发展依赖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我国高校在全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地方所占比例大,在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占的比例就小,所以说明经济条件好的地区为高等院校投入的多,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解决了物质方面也要追求精神领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从而促进高等教育进一步的发展。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对外联系也密切,使中外结合,创新教育模式,制定更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的发展是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有政策和经济上双双支持。经济发展也带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
高等教育的出现主要是为了人才的培养,科学的研究和知识的传播,为我国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相对于国外来说,在智力上没有那么好的运用。虽然某各地区的科研能力强,但是却没有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所以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融合的道路还很长。
1.高等教育没有跟上区域经济发展的脚步
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战略意识不高。没有深入发展区域技术经济建设,所以使大型企业的对外沟通能力不如小型企业。初级的生产,咨询等浅层次的协作占大部分;而对精密、高级和综合实力的工程却没有发挥指导性。高等教育在区域技术经济建设中层次低。
2.高等教育成果转化步履艰难
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很多方面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技等均有关联。首先,它表现在成果与市场严重脱节,缺乏时效性。
因为有的人员很少参与,考虑市场需求因素少,紧靠国家拨款捐赠是不够的,它只会停留在实验成功然后发表,离工业化和市场大量需求还有大段的距离;其次,工程资金缺少。资金的来源渠道少,投入的资金在工程各个阶段的比例失衡;最后,我国缺少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有效的技术市场中介,也没有建立相应的成果评估体系。
3.高等教育对新型人才培养的准备不足
环境总有恶化的那天,资源总有枯竭的那天,要想使区域经济长期发展,就必须加强高等教育,提高人们普遍的文化水平,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使劳动力与资源,社会环境的交换。所以近些年广大高校扩大学校规模,开始对学生的扩招,大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这也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尽管国家大力抓教育问题但是还是有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子,在学校中高分低能,生活不能自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有创造性的人才,整体素质高的员工太少了,专业的人才却与时代要求有着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培养的人才少且素质不够。
三、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实行了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重点发展不同的经济模式,直接影响高等教育育的发展模式,也向区域经济上发展。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环境下提高区域高校的教学水平,培养多方向,全方位型的人才,可以提高企业人才的专业知识,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为区域经济带来巨大的收益。但是却没有发生这样的状况,区域经济和高等院校仍存在某些弊端。
1.高等院校没能与社会接轨和企业创新能力不够
由于教育在谁会经济、科学技术上的陌生,形成了高等院校处于“封闭”状态。其一是,高等院校与社会脱节,不熟悉企业的状况,不了解市场的需求,不能灵活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院校的老师空谈理论,知识不能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缺少技术含量,也不能解决大企业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不能灵活的运用知识去解决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不能解决企业关心的利润,投资额,时间年限等问题,不能给出满意的答复,而造成获得奖励都无人问津。其二是,高等院校与企业在协作的实施阶段,方法和目的不同。高等院校注重的是理论,而企业注重的是实际操作。在课题计划上,高等院校喜欢把课题与教学相结合起来,而企业喜欢一次性的完成计划;在课题进行时,高等院校希望在企业工程中试验,而企业因经济效益不敢冒风险。其三是,高等院校的实验条件和工具设备有限,不能提供完善的技术,缺乏必要的工程设计和生产工艺的试验,不能直接用于企业的生产活动中。
目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各个企业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就要想法设法的改善生产管理条件,改变产品的成本,创新产品,是企业与高等院校相结合应用新技术取得经济利润。但是大型企业只依靠生产技术的更新和企业的主动性是不够的。国家政策上不支持也不拨款,大型企业没有多余的经费去自我改造和发展,是高等院校和企业联合合作,都是综合开发的项目,它们都是投资大,周期长有风险的工程。虽然有着社会效益,但是经济效益不高。这些使得大型企业不太愿意与高等院校合作。
2.高新技术产业缺乏相应的金融支持
高等教育与区域技经济相结合就是高新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有专业的知识还要有相应的财政上的支持。金融体系是对高新技术产业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投入资金不足,在收益上法律环境上的投资风险与退出没有成为规模,短时间很难启动业务。还有政府没有给这些高新技术的高校和企业相应的金融政策上的支持,是企业无法申请贷款获得金融上的支持,也就不能使高新技术企业在金融市场提供融资便利。企业缺乏资金使高等教育在区域技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缺少“血液”。
四、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战略
随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密切,使得高等教育在同一个地区以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社会进步都有的密切的联系。在发达国家中早就开始探索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了解如何将知识转化成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现在,高等教育应该着力于自己特有的形式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知识,技术服务与地方及国家。从国外的“开放性大学”中我们看到,一所高等院校拥有着的智力资源,人才资源和技术创新是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我国高等教育应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得利润。
1.高等教育分层管理应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促进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应该对其进行分层管理,把权限的管理权下放。首先,应该加强对综合型的高等学院进行建设,推动国家新的经济体系的建设。所以应加强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发展高科技,培养创造性,用人才资源推动国家体制的创新建设。其次,它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所以高等教育可以划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和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它属于重点型学院,是由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各个省,区,市来管理的。所以这层高校学科是与区域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它面向的是区域内招生。第二层次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都是属于高等院校,是教学型的大学,完全由省政府管理,面向省内招生。区域高等教育的特点就是在区域内招生,服务区域,依靠区域,对高校进行统筹管理。
2.逐步形成地方企业与高校紧密合作之模式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依靠知识和技术。高等院校的学科种类丰富,学科研究深入,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试验设备和一个大型的知识库。因此,企业要与高等院校紧密合作,提高自身的创造力,这也使得高校明确企业的问题所在,以及使企业及时改正错误。企业一方面要鼓励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到企业来交流,另一方面要企业的人才到高校中去讲解经验,共同参与活动。
结束语: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相结合,不仅可以使区域经济繁荣发展,还可以使高等院校更好的对人才培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而区域经济也离不开高等教育,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提供了优秀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区域经济为高等教育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去培养人才。所以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共同创新体系,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基金项目:
本文为1.青海民族大学校级课题《玉树州玉树县中小学双语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15XJRS011);2.教育部“春晖计划”科研项目《玉树信息化重建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20120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笔利.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我国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2013.
[2]王岳含,黄彦震.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互动发展的机制研究[J].2012.
[3]张术.谈高职院校产学研与区域经济互动[J].现代企业教育,2014(08).
[4]何寿武.中职学校专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研究[J].新课程(下),2013(10).
[5]李蓓.基于区域经济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探讨评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16).
(新化县洋溪镇政府,湖南 新化 417600)
摘 要:区域文化指的是一个区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带有区域特色的思想意识的总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区域文化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区域文化的内涵、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所能产生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 :区域文化;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068-01
收稿日期:2015-02-20
作者简介:张笛风(1985-),男,湖南新化人,在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常言道:“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而“一方文化”往往也会对一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文化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区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区域文化通常包括文化理念、文化网络、文化习俗以及知识人力资本四个文化因子,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底蕴,也是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内在动力。
一、区域文化的内涵与形成概述
(一)区域文化的内涵与形成
所谓区域文化,指的是生活于特定区域的人群在社会生活中或者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文化心态以及民族艺术的总和。[1] 一般来讲,区域文化是由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与经济生产方式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区域经济决定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反过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已成历史发展的必然。具体来讲,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夯实物质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为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是区域文化的物质载体。当今社会,区域文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例如文化教育、文化产品和服务以及文化基础建设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且区域文化的发展也需要消费和需求来拉动和促进,无一例外都需要经济的支撑。
2.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例如,二战之后,亚洲资源丰富的菲律宾、印度等国的经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而欠缺资源的一些小国和区域的经济却获得了腾飞,像“亚洲四小龙”。不可否认,区域文化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区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1. 文化价值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区域文化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例如“延安精神”“温州精神”“大庆精神”以及“南泥湾精神”等都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有效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文化有利于帮助人们把握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经济价值观,实现文化观念与市场经济的有机融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2] 例如华北地区至今仍然深受区域文化——“燕赵文化”的影响,“燕赵文化”以人为本、开拓进取、精忠报国以及团结向上等一些精神品质影响着该区域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与之相反,我国中西部地区缺少区域文化的支撑,文化观念落后,市场经济观念缺乏,封建社会的农耕思想根深蒂固,严重束缚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
2. 区域文化本身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
区域文化本身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区域文化相对于其他文化形式而言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区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正是由于具有这种特性,区域文化犹如一种文化产业,可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区域文化可以作为吸引外资的重要手段,以此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如当前许多地方充分挖掘当地的人文景观,打造“古城游”“古镇游”,以此来吸引外资、吸引合作商家,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打开了一扇门户。
3. 区域文化提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纽带
区域文化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纽带,促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依然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受区域文化的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贸易的窗口,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贸易发达,较早地接触了西方文化,因此思想文化观念开放,逐渐形成了开放、合作、进取的区域文化,这种区域文化有效地推动了区域之间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在这种情况下,“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等经济区先后崛起。与东南沿海不同,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处内陆,对外往来较少,区域文化接纳能力弱,而且对外来文化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保守、僵化、排外的思维观念,于是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封闭性,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重视和推动区域文化发展,又要在发展区域文化的过程中强化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从而实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探析[J]. 现代营销( 学苑版),2014,(5).
[关键词] 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关系;对策
一、引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系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全面出发做出的总体战略部署。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研究它的发展规律以及它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定位和途径,既要考虑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城乡居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二、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
1、高等教育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要实现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尤其是像我国这样经济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提高劳动生产率是至关重要的。
2、高等教育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
高等教育的结构是指广大教育系统中个子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包括高等教育纵向子系统各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以及横向子系统的各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高等教育的结构包括了高等教育的投资结构、鉴别结构、教育形式结构和经营布局结构等。
三、区域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作用
1、经济发展是教育投资的基础
高等教育要发展,教育投资是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条件,而经济的确与经济发展水平则决定了教育投资。没有足够的教育经费,高等教育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首先是对高等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的影响。国民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投资到高等教育的经费就少,高等教育的规模和速度也就会越慢。其次,是高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手段的影响。高等教育是经济和社会生产各部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都必须从社会实际出发。
2、经济结构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制约作用
从根本上讲,教育结构受制于社会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教育结构内部发展变化的趋势,制约着教育结构内部调整改革的方向。经济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1)产业结构对教育专业结构的制约性。(2)劳动技术结构对教育系统的类别结构、程度结构具有制约性。从(3)地区的经济结构对高等教育的结构具有制约性。
3、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
1.以非均衡发展战略达到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要努力实现的目标之一。均衡发展主要是指政府配置的迫切,努力做到入学公平、环境公平、机会公平,在一定的区域内基本达到均衡。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是指高等教育所培养的高素质劳动力在总量和结构上与经济发展需求达到相应的均衡。这种均衡表现在总量均衡、结构均衡和区域均衡上。总量均衡是指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数量在总体上要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结构均衡是指高等教育的结构要适应经济结构发展变化的要求。区域均衡是指本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应首先服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培养各种规格的人才。均衡与非均衡总是在动态发展变化之中的,在实际中均衡总是暂时的、相对的,非均衡是动态的、绝对的。由均衡到均衡,再到新的均衡。
2.非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向均衡发展转变。
我国高等教育在一定阶段必然要实现非均衡发展的战略。也就是说,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要从当地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分阶段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与本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并尽可能采取非常规发展方式,缩短传统发展阶段所需的时间,为均衡发展创造条件。高等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国家层面和地区层面。国家层面,是指不同发展水平与发展类型的地区之间的非均衡发展;地区层面,是指一个地区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外部条件不同的高校,不同类别的高等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如果说非均衡发展是教育现代化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那么最终实现均衡发展,乃是高等教育现代化所追求和必然要实现的目标。
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策略建议
建议对高等教育发展实行分类指导,以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策略,最终达到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相对均衡的和谐发展的目标;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的政策导向建议:在积极构建创新型国家过程中发挥高等教育的综合优势地位和核心力量,加强区域内合作,促进高校技术创新与转让,造就大批创新人才。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切实转变政府、社会、高校等方面的陈旧观念。改革原有的高等教育体制结构,整合高等教育系统内现有的资源积极发展合作办学,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由高效率地区向低效率地区的转移;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供给能力,树立高等教育品牌,培养核心竞争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率,树立科学质量观,实行新的培养模式与教学管理体制;调整专业结构、学科结构、层次结构和布局结构;树立科学就业观。搞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各级政府要承担就业市场的组织者和市场规则制定者的责任,应该成为市场的主导者。
参考文献:
[1]陈鸿宇主编:《区域经济学》.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2]李超、李鸿昌主编:((1999年广东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页。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区域经济的崛起具有必然性。我国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平衡,正越来越多地影响到高等教育发展的态势和速度,而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浪潮中,高等教育也正以其前所未有的作用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作为知识生产、创新传播、整合与转化的基地,高等教育已步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成为众多因素中的重中之重。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总之,高等教育有责任、也有能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等教育提供了资金等关键的发展因素。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要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共同促进、共同繁荣。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1936年2月,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发表了《人力资本观》。他首次采用“费用-效益”的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教育程度学生个人的教育费用和毕业后因能力提高而使收入增加的情况,进而计算教育的收益率。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教授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都是生产的投入要素,同样可以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并带来收益;同物质资本一样,人力资本也是通过投资形成的。
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在广度上、深度上均有一定的发展,尤其对于教育成本及其分担、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个人收益率,以及政府对学校拨款方式、教师供求及工资等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高等教育的经济学研究方面,也有大量的科研成果。
(二)国内研究现状。以后,教育经济效益的研究才逐渐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197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提出建立我国的教育经济学,1981年8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工作交流会,于光远、许涤新、董纯才等著名经济学家和教育家,在会上倡导建立我国的教育经济学。罗海丰(2004)提出高等教育不仅要针对经济发展的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针对未来的趋势,适度超前发展,将高等教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实现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之,国外学者对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的研究已经走在前面。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研究还刚刚开始,并且主要集中在整个国家的背景之下进行研究,对于区域的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并且还处于定性分析的多,定量分析的少的状态。
三、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区域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物质基础,也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高等教育只有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才能满足广大大学生的求职需求,跟随时展的潮流。然而,在区域经济的研究分析中,发现我国的区域经济存在着不均衡性。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各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出现了很大的差距。现在通过图1对比来看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明显的非均衡性。(图1)可见,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呈现出东部、中部明显高于东北和西部,以广东和陕西为例,广东的经济发展状况要远远超过陕西,然而这两省的高等教育状况差别却并不明显。
(二)高等教育发展的非均衡性
1、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不均衡。(表1)由表1可知,我国部分省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协调态势,即经济发展发达的省区,其高等教育并不发达,而高等教育较发达的省区,其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譬如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的东部地区的省份如广东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却并不位于全国的前列,而位于西部地区的陕西省高等教育发达而经济并不发达。
2、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不均衡。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不均衡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校科技转化能力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科研基本只“听命”政府拨款和职称评聘,科学研究与市场需求相脱节,我国许多高校及其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不能得到及时转化;二是高级人才与经济需求错位。高等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上常常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经常出现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毕业就失业,而另一方面有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又供不应求的错位现象。
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一)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知识经济的两大支柱是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而其中人力资源又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没有人力资源根本就谈不上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都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这就意味着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2、高校学生消费是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教育启动消费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高校扩招和增加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拉动大量消费,并相应地增加就业。在无需国家和财政拿出大笔钱的情况下,可在短期内形成一个巨大的新经济增长点。首先,高等教育对经济存在一定的拉动作用,因此发展并适当地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以高校为中心的小经济;其次,高校对区域经济的短期拉动作用是有限的,是受到区域经济整体状况的限制的。要增大高校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必须相应地改善高校周边的经济环境。要以高校为中心开展房地产业、商业、饮食业的发展;再次,大力发展高校旅游业。具体措施:一是针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外出旅游,因为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有足够的假期和相当多的旅游需求,也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二是可将高校作为一种旅游资源,高校具有很多人文景观和一定的历史意义,将高校作为一项旅游资源将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据估计,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年均消费额至少在5,000元以上。如果一所大学的在校人数达到10,000人,就意味着该校学生对周边地区经济产值的增加至少直接贡献5,000万元。若再考虑各个不同部门的产出乘数,该贡献将至少达到上亿元。
3、高等教育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基地。从世界范围来看,选取高校集中的地区建立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大力发展高科技生产,是许多国家经济腾飞的法宝,如美国的斯坦福科学工业园(硅谷)、波士顿工业园区,日本的筑波科学城,韩国的大德科学城等,其成功经验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4、高校基建投资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的设置标准,如果增加1名学生就需要新增基本建设费3.8万元左右。基础建设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基建过程中原材料的就近便宜采购和建筑工人的就近聘用,从而增加了当地的居民创收。高等学校的新校区建设也是如此,推动了当地的餐饮业、零售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等等,这些无疑都会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高等院校对经济的影响除了上述几个方面以外,还包括高等院校的科技产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等因素。例如,学校与当地企业合作进行项目开发,可以很好地将当地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及时将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生产力,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1、区域经济影响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在现代社会中,高等教育由于规模庞大,耗资甚巨,其发展规模愈来愈受到经济水平的影响。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水平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在现代社会中愈来愈明显。高校新区的建设离不开当地政府和地方经济实体的大力支持是解决高校发展瓶颈的有效支撑。高校只有投身于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市场,才能自加压力、永葆动力、增添活力,才能提升其社会地位和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位置,也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区域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仍相对比较落后,尽管国家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到该地区,但是该地区的高等教育并未得到更快地发展。这就充分说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3、区域经济推动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优化。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生产技术结构的调整,其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也将随之进一步优化。例如,宁波大学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形成了18个有鲜明区域特色和优势的省、市重点扶植学科,在综合性上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4、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到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实行大幅度扩招后,随着扩招后第一届大学生毕业,人才市场超载成为当今就业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预期收益,而且影响家庭和个人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这其中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将产生直接作用。因为区域经济发展越好,对劳动力的需求就越大,大学生就业的前景也就越好。此外,区域经济发展也使其有能力为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投入,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多元化更促使多渠道投入高等教育成为可能。
(三)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高等教育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同样区域经济受制于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对高等教育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孤立于区域经济发展之外,而要同区域经济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共同发展。高等教育发展规模要适度,如果高等教育发展慢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受到人才不足、技术水平低下、经济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竞争力等因素的限制,而如果高等教育发展超前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将很有可能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从而从整体上影响到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五、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对策思考
在知识经济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高等教育更不可能超然于任何一个区域和社会的发展之外,躲在真空似的“象牙塔”内,而应该着力于以自己特有的形式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知识、技术服务于地方及国家,积极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从中受益。
(一)政策支持。政府应该从政策等各方面给予经济落后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巨大的支持,给予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的人才和资金参与西部大开发。但这还不够,我们要在西部地区建立一些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地方性大学,为当地培养人才,提供技术,使落后地区具有“造血”功能。这是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宏伟绩业。除此之外,还要鼓励东中部发展较好的省市再接再厉,继续探索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新路子,争取实现更大的发展。当然,区域经济要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还不仅仅指政府部门提供资金,当地企业、公司也要以各种形式帮助当地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设,包括资金、合作科研、设立奖学金,等等。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要担负统筹规划,调拨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落后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特别是跟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社区教育的历史使命。
(二)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教育质量。高等教育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把发展的重点从规模上转移到质量上来,应适度控制招生规模,创新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要合理,专业设置要根据区域经济建设的需求,按照职业岗位或技术领域的需要进行新建或调整,这样才能培养出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专业设置要适度超前,要根据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发展与进步,对未来人才的需求进行科学预测,适时开设新专业。对已开设的专业,要及时更新和补充有关知识技能,对预计数年后可能遭淘汰的专业要及时停办。高等教育发展应主动参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人才培养,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三)加快建立科技园区。科技园区的建设是当今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互动的重要纽带,是产生于美国的杰作。在美国,围绕着斯坦福和伯克利两所研究型大学,分布着7,000多家企业公司,尽管它们所处地域狭小,然而,1995年的收入却高达850亿美元。企业与大学合作,教育生产力较快地转变为企业生产力,生成经济效益,大学和区域经济实现了双赢和互动发展。我国近年来也兴办了一批高新技术开发区,但数量还少,科技含量也不够高。未来,我们要在全国各省市,特别是高校密集的省市,筹建更多的科技园区,以此为龙头充分发挥科技经济园的带动作用,促进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
(四)制定激励高校与区域经济建设有效合作的政策。区域发展的巨大需求为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为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高校要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思路和步骤,确定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归根结底还是要从区域经济的功能和特点出发,重点培养高层次、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制定激励高校与区域经济建设有效合作的政策,建立健全科技产业化的支撑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高校与区域各企业相互了解、密切合作的途径,实现高校与产业界的经常性接触与对话,共同探索加强合作、增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主管部门及高校本身要建立、健全、完善和加强对高校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服务于区域技术经济建设的激励措施,建立必要的奖励制度,报酬、奖励和荣誉要贯彻责、权、利一致的原则。要充分保护和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允许和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使那些在高科技产业化中做出贡献的人先富起来。通过政策法令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来保证高校与区域技术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邑平中.教育目的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2][美]布鲁贝克.郑继伟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张莉.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互动理论探析[J].学习与探索,2008.5.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区域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我国找准各个突破点,完成了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然而,我国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去解决,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1.区域规划尚不完善,存在提升的空间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规划仍然不完善,出现一些现实问题。比如,不同类型层次的规划却存在内容交叉或冲突的现象,导致规划缺乏针对性和明确性,不利于规划的完整落实;规划内容注重政绩效果,忽略了实用性效果,使规划成为一些部门或领导谋求政绩的工具。
2.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尚不科学,仍需加以完善
如今,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会看到很多名目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而一般性转移支付项目较少,支付规模也较小。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经济布局调整方面还应当建立较为科学可行的机制才行。
3.公共服务资金投入有限,公共服务难以得到全面保障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每个方面每个层面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来维持运转。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尚未认清形势,对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较少,影响了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使公共服务所面临的困难逐渐增多或扩大,使公共服务水平呈现低洼水平,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4.地方保护主义明显,抑制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合理互惠
目前,各地政府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发展区域经济,因此,在朝向经济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很自然的形成地方保护,致使经济效益被放置于最高位置,而严重忽略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其他方面的途径的有效形成,最终不利于区域经济的良性运转。这样,优质的生产要素难以在各个区域实现互利互惠,一旦缺失互通有无的做法,势必形成闭门造车的现象,使区域经济发展步伐进入缓慢状态。
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若想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科学发展,必然需要借助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找准出路,拿出合适的对策,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确保区域经济呈现良好态势。
1.完善基本制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科学合理的基本制度是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了相应的制度框架,才能明确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使其实现规范化明朗化。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机制,以经济区划为依托,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使区域优势更加明显稳固,实现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重视规划的非经济内容与可操作性
区域经济的发展不是以经济效益做为唯一目标。因此,应当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给予其他目标应有的地位。首先,应当通过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发展规划中加入就业、人口老龄化、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内容,使经济发展规划更具人性化;其次,要通过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对历史文化的有效保护和利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因此,要在积极发展规划中考虑到区域中历史文化的力量;再次,实现区域资源合理配置,使经济发展规划在理性周全的理念的下进行设计,使发展措施更具可操作性,使资源实现物尽其用;最后,光有规划还不行,要实现政府与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效衔接,否则,规划则形同虚设,毫无实际价值。
3.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会体会到民生热点问题。因此,加大投资力度,确保公共服务的逐渐到位显得尤为重要。地方政府应当不断加大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力度,使人们享受到最为基本的公共服务,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样,也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营造较为稳定的大环境,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4.协调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确保经济目标的实现
中央与地方往往会因为一些政策理解、理念推广等方面的原因出现矛盾冲突。因为,地方往往过于看重眼前的短期利益,因此,中央要积极采取应变对策,引导地方的方向,促成其合理政策在地方的运用和推行。这样,地方利益与中央利益才能实现均衡博弈,地方政府才不会以为盯住经济利益,而是实现全方面多层次的发展。
5.全面推进区域合作,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出现闭门造车现象,否则,区域经济不会呈现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因此,应当充分尊重经济规律,使各个区域实现资源共享,使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实现良性流动,以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实现层层相衔接,层层相扣,使整个区域经济得到繁荣。
三、结语
区域经济使我国经济实现高效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因此,要格外注重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现实问题,并对其逐项进行深层剖析,并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区域经济在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使区域经济带给我们更多更大的惊喜。
参考文献:
[1]屈广臣、徐永升.赤峰搭上区域经济发展快车[N].内蒙古日报(汉).2009
[2]王莉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6)
一、*国有资本带动*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1.*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对保障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企业的发展状况。实践表明,一个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与大企业的发展,以及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合理配置与分工密切相关,其中大型企业的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按照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快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加速*经济隆起,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区域经济活力,必须注重当地大企业的做大做强,尤其是注重*这样的中央国有企业的产业带动作用,形成大中小企业的合理结构与分工,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
2.*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是双方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支撑,二者深入融合,必将推动*和*地方加速实现发展目标的步伐。*要进入世界500强,需要*地方为其创造改革发展稳定的环境;*深化内部改革,也需要地方的紧密配合和鼎力支持。只有*实现“两步跨越”、进入世界500强、建设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的目标和*地方实现“总量倍增、位次前移、追赶沈大、殷实和谐”的目标都实现了,才能确保*老工业基地总体目标的实现。
3.*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是*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6年末,*的工业增加值、上缴税金、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各项指标分别占地方总量的64.6%、77.3%和40%左右。这说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显赫地位。但同时也说明*经济在当地“一枝独秀”,*国有资本在当地的带动力和影响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4.*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是*的社会责任。*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是*国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交流合作的客观需要。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新形势下,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国际社会对企业评价的重要内容。国有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可以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影响,也是国有资本发挥更大价值的体现。*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城市供暖、供气,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解决*厂办大集体离退休保险待遇,抓好生产安全和稳定工作等方面。*是地方煤气、余热水最主要来源,为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做出特殊的贡献。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近几年,*对环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分别占地区总投入的67.9%、64.1%和73.1%,为中央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表率,发挥了*国有资本的社会效益。
二、*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行性
1.*具备带动和辐射地方经济的实际能力。一是资源优势。*的钢铁资源及“三废”资源,是地方拉长钢铁产业链和精深加工的雄厚资源。二是市场优势。*每年超千万吨的钢材生产能力,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作为国内著名的企业品牌,潜在的市场资源是不可限量的。同时,*每年向外采购大量的生产原料和配件,投入资金上百亿元,有能力拉动地方工业的配套发展。三是技术优势。钢铁产业的先进技术、设计及装备是*能够带动地方发展的优势。
2.*与*地方融合协作具有广阔的合作领域。一是地方承接*的产业和产品转移项目,加工生产*所需要的配套产品,可以形成*以钢材生产为主,地方以*产业上下游钢铁和矿产资源加工等链条延伸的产业集群。如围绕钢铁产品深加工、煤系化工、废渣利用等项目具有极大的潜力。二是围绕*的钢铁资源优势,联合发展装备制造业极有前途,推进装备制造业的跨越发展。三是围绕提高*老工业基地国际竞争力需要,联合开发和建设辐射全国的钢铁物流信息市场具有现实可能性。四是为*配套加工生产、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及与市场相适应的其他新兴产业,可以实现地方与*产业和产品的差异化与错位化发展。
3.国务院国资委更加重视大企业大集团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带动作用。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8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8全球投资促进高峰论坛”上表示:“要为大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发挥大企业的系统集成作用,支持大企业发挥资本实力、技术、品牌、信誉、营销体系、供应链网络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在东北地区是第五大城市,*7年在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排名第34位,是东北振兴的主要力量。同时*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支撑,今后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必将加速*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推动*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挥*国有资本更大的价值。
近年来,“地企融合、共兴共荣”的发展理念已经结出丰硕成果,据统计,*2~*7年*与地方合作项目总投资达146.9亿元,初步发挥了*国有资本的带动力和影响力。虽然*与*相互融合协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融合较少,信息沟通不充分。目前的融合协作只是初级阶段,表现在双方合作层次不够高,适应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结构调整、资产重组、拉长*的产业和产品链条等深层次的联合协作项目不够多。二是*地方的载体和配套功能尚须进一步强化。这些问题和困难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国有资本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价值体现。
三、*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任务
1.做强*主导产业,全力推进*加快进入世界500强。要加快推进*钢铁主业发展。不断支持深化*内部改革,地方要重点配合*解决厂办大集体问题。为*改革发展创造稳定的有利环境,构筑“*工业园区”,为*企业扩张、企业搬迁改造提供足够空间。
[关键词]区域经济;地区经济差异;财政政策
一、地区经济差异的现状描述
地区①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地区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水平非均等化的现象。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进程以来,地区政策几经变化,从强调均衡发展,到60、70年代搞工厂内迁和“三线”建设,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实施地区不平衡发展战略,从总体上讲,地区经济差异呈扩大之势。
(一)地区经济差异衡量指标的选择
尽管有人认为GDP的增长并不一定能带来社会财富的增长,对GDP的追求会因注重短期目标而牺牲长期利益,而且追求总量的增长往往会忽视结构的平衡,但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高低,最终体现在综合产出水平或产出效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当中(张慕萍、程建国,2000)。论文百事通多年来的研究表明,用人均GDP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排序,与同年份用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排定的顺序基本一致(周志文,2002)。此外,要缩小地区经济差异,落后地区必须要有一定量的GDP增长。因此,本文仍主要采用人均GDP?作为衡量地区经济差异的主要指标。
(二)地区经济差异的衡量
1.人均GDP.我们主要用2002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均GDP来衡量地区之间的差异水平。2002年,除之外的30个省市区,东部11省市人均GDP为14080元,而中西部地区20省市区人均GDP仅6268元,前者是后者的2.25倍。其中,人均GDP最高的是上海,为33284.92元,最低的是贵州,人均GDP仅3075.32元,上海是贵州的10.7倍。②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来衡量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2.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及其变化可以用人均GDP计算的标准差和加权变异系数来反映(见表1)。
从反映地区间发展水平绝对差距的标准差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区的经济差距很大,并且逐渐扩大。从反映地区问发展水平相对差距的加权变异系数来看,除个别年份有波动外,也是一直呈扩大趋势。无论是人们的主观感受还是实际的数据分析结果都表明,我国的地区差距在扩大。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导致了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地区发展差距与不平衡矛盾的加深,不仅影响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而且还会引发社会动荡。
因此,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政府财政安排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机制
财政对区域经济差异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来进行的。因此,简要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财政制度对这些因素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投资、劳动和技术进步。
1.投资。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50%以上。我国过去25年的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增加、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促成的,投资增加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在1980年接近30%,2002年突破40%,2003年达43%(许小年,2004.),因而投资增加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人力资本的贡献。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能否步入高级化良性发展轨道,关键在于它是否拥有足够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和运用新技术的人力资源,也即是否具有足够的科学家、工程师等高级人才资源。世界银行专家的研究表明,增加教育投资,从而使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GDP就会增长9%。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强调:“改进穷人福利的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我国近年来的“孔雀东南飞”现象就与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差距有着必然的联系。
3.技术进步。对技术进步,索罗的定义是“生产函数任意一种形式移动的简称”,“经济的加速或减速、劳动力教育质量的改进、各种各样移动生产函数的因素都可以归人技术进步之中”。肯德里把技术进步归结为“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这里的技术进步包括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管理水平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丹尼森用知识进步来代替技术进步因素,主要包括技术进步、管理、技术知识的扩散和技术发明应用时间的缩短等。由于技术进步的定义和计量方法不同,人们对技术进步所起作用大小的测算值也不相同,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被人们普遍认识。
另外,制度变革对经济增长也有很大的影响,这里不做讨论(除财政制度外)。
(二)财政安排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机制
政府可以通过不同区域间财政收支的变化,或制定不同的鼓励、限制政策,影响各区域的投资、人员流动以及技术进步,从而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发展趋势进行调节。
1.对投资的影响。财政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对区域投资产生影响:一是直接对某区域进行投资或是对特定区域的产品进行政府采购,从而促进该区域的经济增长,或是通过对基础设施投资、改善投资环境来带动私人投资;二是运用财政手段如税收优惠等影响资本收益率,从而实现物质资本的区际流动,如对借入资金成本的扣除、对利润再投资免税或退税以及加速折旧等。另外,区域性的税收减免也会增加减免区域的投资。
2.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一般认为,在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对劳动力流动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收入的高低和公共服务的好坏。例如,对某些区域的个人所得实行减免,在税前收入相同的情况下,在该区域从业的个人会获得较高的收益率。
在我国区域收入差距较大的情况下,税收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不是很大。在收入相同的情况下,公共服务的提供对劳动力的流动会有很大的影响。在人员可以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不同地区存在的不同财政支出方案会产生服务供应上的跨辖区的竞争(Tiebout,1956),出现Tiebout所说的“用脚投票”。
公共服务供应水平较高,可以成为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的负熵流。因此,各财政辖区公共服务供应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的吸引力。
3.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技术的引进、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尤其是基础性研究,其外溢性较大,只能由国家进行投资。技术的开发与研究的风险也很大,财政的大力支持有助于技术进步。为此,我国有了技术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技术转让所得税收和减免等规定。
(三)财政分权与区域经济差异
财政体制本身对区域经济差异也有一定的影响,财政分权固化了地区财政的不平衡。地区间财政不平衡既是区域经济差异的一种表现,也是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一个原因,分税制下的收入再分配有利于富裕地区。我国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税收返还在转移支付中占主导地位,但它们是以税收来源地为基础,因而有利于发达地区。从2001年各地人均财政收入看,最高的是上海,最低的是,上海是的14.53倍。从财政支出来看,差别虽没有收入那样大,但上海(最高)仍然是河南(最低)的8.24倍。④这一方面说明不同地区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差别很大,财政竞争能力不同;另一方面也说明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可以减少地区间财力的不平衡。
(四)财政竞争引发地区差异的进一步扩大
地方财政的竞争表现为税收的竞争和公共服务的竞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中后期,主要是税收竞争,当时,地方政府名义的征税权力很小,但实际的权力(税收管理上的自由裁量权)却广泛存在。有些地方在商品市场建设方面,采用低税招商,以较低的税率吸引更多的税基,其结果是,那些有效运用税收竞争策略的地方,经济得到了发展,其税收总量并没有因此下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执行的是公共财政职能,主要提供公共服务。
地方政府在税收竞争的基础上,又力图通过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来吸引外来资源,扩大税基,从而使地方财政竞争逐步从单纯的税收竞争转向税收竞争与支出竞争并存。发达地区由于有足够的财力提供较好的公共服务,因而有利于人才的吸引,而落后地区资金匮乏,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人才流失严重,从而也就失去了迅速发展的唯一可依赖的基础。所以说,财政竞争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三、缩小地区经济差异的财政建议
地区间的差异最终使得中西部落后地区由于人均收入、支出水平低下,没有支付能力承接东部发达地区转移的传统产业,阻碍了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加之落后地区缺乏新经济实力,没有能力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超越,因而地区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由于“市场的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差别”(周起业,2000),因此,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借助于政府的力量。
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所谓地区间协调发展,是指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差距应逐步缩小,至少应把地区间差距扩大的幅度控制在社会心理所能承受的范围内(魏后凯,1995),其实质是如何促使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政府在促进地区均衡发展时进行必要的干预是不可避免的。政府在这里分为中央政府和次中央政府(在我国省、市、县、乡四级中,统称地方政府)。在我国,有一级政府,就相应有一级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负责本地区的发展。显然,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只能是中央政府的职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财政方面讲,主要是如何提高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通过财政对落后地区的“搏动”,提高落后地区的自身经济发展能力。
(一)提高中央政府汲取资金的能力,加大对落后区域的财政投资
目前,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部分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中央政府政策倾斜造成的。到90年代,中央政府进行了政策调整,实施了协调发展的战略,但由于财政分散,中央政府已经没有能力从经济富裕地区向贫困地区调动资金。因此,财力分散是缩小地区差距最大的制度障碍。近年来,中央集中的财政收入较高,但多数通过税收返还给了地方,地方支出占整个财政收入的70%。因此,必须改变目前过度分权的财政体制,以增强中央政府自身的财政汲取能力(王绍光,1997)。这一方面要求基层税务机关加强征管,实现依法治税,④提高税收占GDP的比重;另一方面要适度集中财权,特别是提高中央政府从富裕地区汲取资金的能力。建议对流人富裕地区就业的人员(包括已就业的人员)开征落后地区发展税,或者将发达地区的个人所得税与落后地区分享,以解决落后地区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完善转移支付,实现各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
无论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如何,中央政府都应保证所有的公民能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这是实施转移支付的一个理由。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投资项目的优先选择上存在矛盾时,中央政府可以通过转移支付来保证国家的整体利益。因此,应改变目前税收返还按收入来源地进行,专项拨款仅仅是作为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府命令的费用补偿,即因政策变化而对预算状况有不利影响进行的专项补偿,实行公式化、透明化的转移支付制度,为贫困地区雪中送炭。虽然基本的公共服务水平在各地不可能统一,但至少应制定一个最低标准。
(三)注重落后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注重落后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落后地区的发展培养人才,是技术创新、技术进步的前提。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夯实基础教育;二是注重职业教育;三是提升高等教育层次。教育是具有很强外部性的产业,政府应作为落后地区教育的主要举办者,提供教育基础设施。另外,根据高等教育对一个地区企业有正相关影响的研究结果,中央政府可以有选择地将国家出资办学的高校设立在落后地区,以解除外来人才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大大增强落后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
(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至少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有合理的投向;二是资金要到位,防止财政资金的挤占和挪用。我国多年的实践证明,资金投于西部地区的效率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因此,财政资金投向中西部,从效率的角度讲,应选择那些能增强其自身发展能力的项目,如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和卫生保健。因为只有当落后地区的劳动力素质普遍提高、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后,落后地区的吸引力才会提高,才有希望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当然,还需要加强对财政资金运用的监督,避免贪污、挤占、挪用或在项目上弄虚作假,并对违法使用财政资金者严肃查处。
[参考文献]
[1]胡鞍钢。社会与发展:中国社会发展地区差距报告[J].开发研究,2003,(4)。
[2]钟晓敏。市场化改革中的地方财政竞争[J].财经研究,2004-,(1)。
[3]许小年。重温克鲁格曼[J].财经,2004,(7)。
[4]黄佩华,迪帕克。中国:国家发展与地方财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5]王绍光。China‘s1994FiscalReform:AnInitialAssessment[J].AsianSurvey,1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