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的发展现状

农村的发展现状

时间:2023-07-18 17:25: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的发展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的发展现状

第1篇

关键词 农业;农村经济;现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300-01

1 发展现状

1.1 支农惠农强农政策逐年增加,农民生活状况明显改善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如:取消农业税;增加良种、地膜玉米、粮食、家电下乡等补贴;实行农村合疗、养老保险、危房补助;推行12年免费义务教育、学生免息贷款、贫困生补贴等。从各层面、各角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生活,使民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年提高。

1.2 农业机械化及生活电器化程度提高,农民劳动强度下降

如今,多数群众住上了楼房,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电几乎家家具备,煤气灶、电磁炉、电饭锅、电饼铛等也逐渐进入农村的厨房;小麦、玉米播种和收获都达到了农业机械化,农民群众已从整日的田间劳作中解放出来。

1.3 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转变

由于农民群众的文化程度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逐年提高,而农业机械化、生活电器化的普及使其富余时间更多,加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农民就业提供了广阔平台,许多农村的青壮劳力大量涌向城市,在提高收入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使得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呈现以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1]。

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 部分村组种植业结构单一

部分村组以大田作物(小麦、玉米)种植为主,虽然近年来粮食生产实现了“十连增”,但粮食的价格在国家保护性政策的支持下始终趋于平稳,加之人工、化肥、农药、农机械使用费等的上涨幅度均高于粮价,农民种粮的收益甚微。

2.2 村庄缺乏统一规划

近几年,新农村建设成绩斐然,涌现出一批规划一致、布局合理的新村,但是示范性的新村毕竟屈指可数,大量的村组由于历史及居住习惯的原因,存在居住分散、宅基地占用面积大、荒废的空宅得不到合理利用等现象,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也给人居生活环境和人文生活的改善带来难度[2]。

2.3 农村水电路网络等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及健全

目前农村家家户户通了电,大多数农户吃上了自来水,主干道路大多实现了水泥化,新农村建设有了休闲活动广场。但是在调查中发现,还存在需要改善和关注的地方,有些村组存在电压不稳、供水困难、水泥路普及率低的问题,尤其是农田灌溉还得不到有效保证,农村基础设施的管护还有待健全和完善,让宏观引领,微观受益。

2.4 农村留守人员的问题有待解决

现在农村留守人员以老人、妇女和儿童居多,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解决留守妇女及其他劳动力的邻近再就业问题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问题。

3 建议

3.1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依托农业信息入村工程、一村一品工程、高产创建工程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项目的实施,结合村域经济发展实际,针对各村村情,提出产业结构调整意见及实施方案,同时落实科技人员包镇驻村的办法,引领群众做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争将粗放农业经营模式转变为现代的集约高效农业经营模式,以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为优质高效农业及现代农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3]。

3.2 整合各项资源,进行村域经济发展统一规划

农村的发展要依靠财政、农发、水利、环保、交通、土地等部门相互协作,在政策、技术、财力、物力及人力方面进行各项资源整合,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有计划的进行新村、社区建设,要从感观上做到布局合理、村容整洁,从实质上做到乡风文明、富裕和谐,从长远上做到经济发展、活力生态[4]。

3.3 加强农村水、电、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管护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农村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要以点带面,更要做好日常管护和永续利用。最终目标是让每一个村组通上柏油路,让每一户群众用上自来水,让每一块田地有足够的水源去灌溉。

3.4 探索农村管理队伍建设工作

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扎根农村的乡镇工作人员,离不开全身心投入农业生产一线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更离不开群众的典型代表和最基层的管理者――村组干部,如何能让村组干部有能力、有精力、有动力去做好农业及农村工作,如何能让村组干部自愿带动农民致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是当前做好农业及农村工作的着重点,也是做好村组干部培养及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 参考文献

[1] 杨军瑞.西吉县农村经济工作发展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3(17):300,302.

[2] 韦敏.水富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J].云南农业,2010(9):44-45.

第2篇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 互联网; 农村经济; 发展现状

农村电子商务是指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使之兼而成为遍布乡、镇、村的三农信息服务站,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真正落实三农服务,使农民成为该平台的最大受益者。农村电子商务平台配合密集的乡村连锁网点,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成体系的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构筑紧凑而有序的商业联合体,降低农村商业成本,扩大农村商业领域,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获利者,使商家获得新的利润增长。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包含网上农贸市场、数字农家乐、特色旅游、特色经济和招商引资等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又必须以农村电子商务的大力普及为前提。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务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统筹城乡发展,缩小数字鸿沟的作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极大的必要性。农村信息化与电子商务是横亘在当前社会的难点、重点。在当前农村信息化工作上,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在就当前状况而言,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常之多;而对于电子商务而言,农村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而且农村信息化工作上包含着电子商务,如何在农村推广电子商务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针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以威海市农村村民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法,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对策,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1 项目意义

本次科研实践立足于威海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重点研究目前实用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形式及其关键技术的开展利用情况,并加以宣传推广。

2 项目内容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是调研威海市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综合运用多种科学方法深入了解其目前总体发展态势,并进行相关研究。

3 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调研共发出纸质问卷300份,电子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350份。调查人群覆盖面较广,年龄层大约为15—75岁,受教育程度不等,包含务农、从商、学生和无工作者等人群。

3.1 电脑普及率分析。 在调查人群中有高达60%的人拥有电脑,而且拥有电脑人群中有60%能够简单操作电脑。而在与农村干部的谈话中,我们也发现,有38%家庭拥有电脑,从这些数据上看,在农村进行信息化以及电子商务的推广,设备应该不是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当前生活水平下,电脑普及率应该已经到达一定高度。在网络以及设备方面,我们认为,在农村进行信息化特别是电子商务的推广条件已经趋于成熟。

3.2 对电子商务的了解程度。 有27%左右的农民或多或少对电子商务都有一定的认识,而相当一部分的农民却对电子商务概念模糊,所知甚少。约一半的人知道网上购物,但对于30岁以上人群来说,他们仅局限于知道网络购物,真正进行尝试的人群比例非常小。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仅有25%左右的人选择了网络销售,而这些村民多数是从事农副产品销售的。这说明,在电子商务的普及推广上,需要进行的工作还很多。

3.3 农业信息的收集。 农民多是通过网络获取天气气候以及政策信息,而通过网络获得收购价格只是少数一部分,是农民们不知道网上可以获得收购价格的相关信息,还是在获取收购价格渠道方面仅仅通过洽谈方式了解,这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3.4 村级政府的重视程度

在“您觉得村里是否重视农村信息化,并定期进行网络信息平台相关知识的推广”这一问题上,仅有19%的人选择了“重视,村里经常开展相应的培训班活动”这一选项,但我们也应该注意,有48%的人选择了“不了解”,在 我们访谈中发现,这类人群大多是并没有主动关注相关方面的信息,因此,我们认为村级政府在农村信息化特别是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应该是有一定的重视,也做了相关的宣传、培训工作,只是因为推广方式有点问题而导致效果不明显;但也有相当的人群认为村里不重视农村信息化,这表明村庄的工作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3.5 对网络购物的认识。 约59%的农民们对于网上购物还带有很大的偏见,并没有真正了解网购,而且思想仍停留在某个阶段,他们情愿走路到实体店进行选购也不愿意冒风险选择网购。所以要更好的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首要便是改变农民的观念,对于网购一贯的错误认识,同时需要教导农民如何辨别真伪,其实,这与在城市推广电子商务是一脉相承的。

3.6 电子商务的推广。 在涉及如何推广电子商务的问题时,村民在言谈中或通过问卷的形式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大部分农民是有这个需要和学习的欲望的。35%的农民希望有关人员能进行现场示范、手把手教导。这个方法能实施固然是最好的,不过像这种长期示范、教导的形式是不现实的。另外,希望通过电视、媒体宣传的和通过亲朋好友推广的都约占25%,可见农民最愿意相信的是榜样和亲友,这对于电子商务推广形式的拓展也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另外,还有约15%的农民希望从村干部那里学到这些知识。村干部里大学生村官和信息员,是非常重要的教导员,他们自身都比较了解电子商务,又对农村实际情况比较了解,通过他们推广也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重要的作用,它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方式,拓展了产品的市场份额,有效地降低了各种成本,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将促进农村流通工作,推动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R],2006.

第3篇

[关键词]农村沼气;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技术对策

中图分类号:S2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319-01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我国相关部门也开始加大农村沼气建设的关注力度,随着农村沼气建设的关注力度逐渐增加,这也给农村沼气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召开第十六届国务院大会时,相关人员就明确表示要加大农村沼气建设力度,给农村的今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由此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国家对农村沼气的建设的关注力度,因此,本篇文章就主要对我国我国农村沼气发展状况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发展农村沼气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推动我国农村沼气事业更好的发展。

一、 农村沼气发展现状

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加快,在农村中建立沼气设备,这不仅可以给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能推动农村经济更好的发展。在农村建设中应用沼气设备,有助于农村产业规模的加大,同时也能提升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给农村的为了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农村沼气建设得到了我国各界人民的一致好评。随着农村沼气建设的规模逐渐扩大,农村沼气的各项功能也逐渐完善,这也使得沼气产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截止到15年底,我国农村使用沼气的数量已经超过了8700万户,沼气工程的数量高达9.56万,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高达7.8万人。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知,农村沼气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发展农村沼气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问题

根据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农村居民在沼气的认知上,只是停留在“做饭、点灯”的功能上,并没有对沼气建设的其他功能进行全面的了解,例如环境的保护功能、资源的循环使用功能、生态资源的改善功能等。由于大多数的农村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村里的年轻人以及大多数的强壮人员都选择到大城市去打工,这也使得村子中的劳动力的数量逐渐减少,只剩下了老人、妇女和儿童。由于这些人员在沼气的应用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进而导致对沼气建设上存在情绪不高涨的现象。

(二) 建设质量问题

农村在沼气建设上主要存在三个时期,第一个是探究时期;第二个是结论时期;第三个是提升时期。在沼气建设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技术人员流动性比较高的现象, 而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工资待遇不高,使得大量的沼气技术人员出现外出打工情况,进而使得从事沼气建设以及沼气维修的人员逐渐减少。而接受过专业培训和联系的沼气技术人员的数量更是少之又少,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沼气建设的质量水平普遍偏低。除此之外,由于没有具备充足的建筑经费,大多数的施工单位只注重施工的进步,也忽略了施工的质量,进而使得沼气建设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 发酵原料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化,农村饲养牲畜的现象也逐渐减少。但是在应用沼气的过程中,需要一定时间内对沼气池进行换料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沼气池顺利产生沼气。但是在进行沼气池换料的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资金成本,例如人工费、燃料费、运输费等,更换一次液化气也需要花费80元,这给农村居民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消耗。

三、科学发展农村沼气、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为了加大宣传力度,给农村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应该做到三项要求,第一点是向农村居民普及沼气的作用和能力,进而提升领导们的关注力度;第二点是加强农村居民的沼气使用技术的培训力度,推动沼气事业的更好发展;第三点是借助媒体的力度,加大对沼气建设的宣传,进而给沼气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为了推动沼气建设的更好发展,在进行沼气建设的过程中,要和农村的畜禽养殖进行紧密的结合,进而保证沼气建设与畜禽养殖协调发展。在进行沼气建设的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进而保证沼气建设的合理性以及规范性。

(三) 完善法规,政策调控

由于沼气属于可再生资源,因此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沼气建设一直处于起步阶段,不具备完善的建设技术。因此,为了保证沼气建设的正常开展,就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并借助财政、投资、信贷等方式进行引导。除此之外,还可以跟畜禽养殖进行充分利用,这样不仅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能确保沼气建设的顺利开展。

(四) 创新机制,搞好服务

农村沼气建设主要包含三项内容,第一项是推动农业更好的生产;第二项是促进建设企业更好的发展;第三项是提升企业的管理、服务水平。对于沼气建设来说,建设只是根本环节,管理服务才是推动沼气行业更好发展的关键。建立合理的农村沼气服务制度,不仅可以提升沼气的综合效益,同时也能保证沼气市场的完善性和全面性。加大农村沼气建设的管理力度,弘扬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进而可以推动我国沼气行业更好的发展。

结束语:

在这个崇尚绿色环保的时代下,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提升农村的经济建设,是现在我国农村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国家开始大力号召沼气建设,并加大沼气建设的关注力度,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进而保证沼气建设在农村更好的应用。在是根据目前情况来看,在进行农村沼气建设的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就要对农村沼气建设进行优化,例如建立完善的沼气发展规划体系、制定合理的沼气管理制度、加大农村居民适应沼气的培训等,做到试验示范、监督管理的要求,进而保证沼气事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艾兴隆,孙文友,江,赵林,杨雪. 开阳县农村沼气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技术对策初探[J]. 农技服务,2010,03:393-394.

[2] 邱凌. 中国农村沼气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技术对策[J]. 中国沼气,2010,05:53-55.

[3] 王海滨,李斌,陆海,蔡景行,文美跃. 贵阳市农村沼气工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贵州农业科学,2012,09:222-225.

第4篇

关键词 村镇银行 融资渠道 信用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1村镇银行经营发展现状

村镇银行指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各项如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收付款等一系列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务主要覆盖在城市地区,村镇银行起步晚。2006年银监会创新性的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实现了我国农村金融政策的重大突破。紧接着,2007年银监会相关规定,为村镇银行的发起设立和经营管理提供制度保障,这标志着我国村镇银行的正式起步。随后我国提出加速村镇银行建设的三年规划,制定开放性政策,给予一些政策扶持,加快村镇银行的发展步伐,2009年,村镇银行数量破百。至此,村镇银行进入迅速扩张阶段,据统计,包括分支机构,2013年村镇银行数量突破1500家。

2我国村镇银行经营存在的问题

2.1支付的便捷性有待提高

村镇银行没有加入银联的行列,异地、跨行取款都需要通过其他银行,与此同时,村镇银行的现金调拨也需要由农村信用合作社,手续上的繁琐降低了村镇银行的效率。

2.2业务的经营项目种类少

截至目前,我国村镇银行能够办理的业务种类远远少于城市银行,电子银行、投资理财等的发展更是远远落后于城市银行,业务种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发展,无法满足客户对业务的多样化需求。导致很多客户有需求但村镇银行无法办理。

2.3融资难,资金来源不足

农民的资金对于村镇银行来说数额小、很分散。相较于市民,农民的闲置资金少,存款能力有限,加之村镇银行网点少,往往离家远,因此难以吸引农民去村镇银行进行储蓄。从银行自身的角度讲,村镇银行业务种类少,效率低,融资渠道少。这些因素导致了村镇银行的融资难。

2.4存在信用风险

由于农产品的产量和销量受天气和市场的影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加之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农民的收入难以保证。与此同时,农户由于缺少固定资产,因此在申请小额贷款时缺乏有效的抵押工具,而小额贷款又是村镇银行的主要业务。因此,这些因素导致村镇银行的收益存在很多潜在的信用风险。

2.5金融监管力度缺乏

对于村镇银行的金融监管,虽然相关部门制定了严格地政策和法规,但由于村镇银行发展时间短,没有形成区别于城市银行适合自身结构和经营范围的监管体系和运作机制,使得村镇银行监管存在机制不健全、农村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性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村镇银行缺乏监管力度。

3完善村镇银行经营的对策

3.1拓宽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

3.1.1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理财意识

(1)加快农业保险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通过建设与完善农业保险机制,有效规避风险,减少农业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出现重大损失,保证和提高农民的收入,从而有效保护村镇银行的利益,同时增加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

(2)丰富农民的文化知识,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的理财意识。教育是发展经济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村的教育水平相对低,相关部门应重视农村的教育与再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丰富农民的文化知识,从而增强农民的资金运作能力,提升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另外,地方媒体应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的理财意识,增强其对村镇银行的认识,了解村镇银行的相关业务,引导他们将闲置资金存到村镇银行,从而拓展村镇银行的业务渠道。

3.1.2发行村镇银行金融债券

村镇银行可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的方式扩充本金,通过发行形式、期限各不相同的金融债券来吸收农村各类闲散资金,这种方式不仅能拓宽村镇银行资金来源渠道,同时也改善了村镇银行资金来源总量波动的问题,保证了村镇银行资金的稳定性。

3.2提升管理水平,防范信用风险

由于我国农村与城市呈现二元化趋势,其经济发展程度差异大,并且,农村与农村之间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村镇银行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所在农村的现实条件,建立信用风险预警系统、信用内部评级体系等信用风险防范机制,重视员工的培养,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全面提升村镇银行的管理水平来防范信用风险。

3.3加强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部门应从政策上建立健全的村镇银行风险管理机制,为村镇银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提供指导方向和具体方法。如,规定对申请开办村镇银行的个人或企业要严格审核、规定村镇银行的准备金率高于一般水平等等。

4总结

2006年以来,村镇银行从起步逐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发展时间短、扩张速度快也使村镇银行的业务经营面临一些困难。本文描述了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出村镇银行经营存在支付便捷性差、业务经营范围小、融资渠道小、存在信用风险和监管不力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景浩.当前我国村镇银行经营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1(04).

第5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济管理机制;可持续发展;问题;农村建设

1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

1.1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

面对农村经济的管理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问题,根据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部分地区的农村经济的管理存在较多问题,其首要原因就是重视程度不高。重视程度不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第一方面:农村经济管理的执行人员对待工作存在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对待工作拖沓心理较为严重,工作效率影响工作质量和水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第二个方面的表现则是群众对于农村经济管理和发展的认识不足,不清楚如何去做才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农村经济管理机制。第三点部分地区政府对待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事件的态度模糊,同时也存在执行力度不够、宣传方案不够明确以及相关方面的规章制度制定不完善等的问题。

1.2农村经济管理的人员配置不高

由于部分地区对待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所以也导致管理经济发展工作的财务人员的配置不高。对于财务工作人员来说,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知识,拥有一定阶段的会计相关职称、证书是十分重要的。并且,目前随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对于财务、会计相关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时俱进,与实际发展相顺应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部分地区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运行、人员配置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财会人员老龄化、年龄分层、跨专业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很多。我们知道,经验对于会计人员来说是十分钟要的,但是老龄化的会计缺少一定的创新思维,容易拘泥知识理论,对于跟进时展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同时对于今后农村经济管理机制的运行及配合推动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影响。

1.3农村经济管理举措实施力度不高

部分地区的农村政府机关对于农村经济的资金链把控力度不够完善,对于收入和支出的明细管理存在不足,财务人员对此缺乏重视,没有做到会计账目的日清月结工作,同时其对于农村经济状态的档案保管工作也不完善,对于档案的保管也只是表面上的管理,并没有做到去明确的结合本地区经济管理发展的现状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工作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没有明确机关进行集体经济的管理和监督。基于上述问题,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需要规范财务行为的同时也需要合理、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规范。

2健全农村经济管理机制助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2.1提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现状,我们应该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政府方面出台针对经济管理发展的法律法规,并且要求相关机构加以落实。为此,在管理部门方面,首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首先应该学会正视自己的工作内容,了解自己的工作的根本性质,即为经济管理发展服务,同时重视起自己的工作任务,拓宽知识面,提高工作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进程。其次,由于农村的广大群众对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不够了解经济持续发展的性质,基于此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强有关知识的宣传力度,普及农村经济管理以及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关知识,例如开办相关知识讲座,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工作,为广大群众谋福利。

2.2强化农村经济的管理工作相关人员的配置

农村经济管理机构需要为财务人员增添新的血液,来缓解人员老龄化的矛盾。针对这方面,要求会计人员掌握一定的专业会计知识,具备相关阶段的会计资格证书,同时,选择新的财务人员时要求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评制度,保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健全农村经济管理机制助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采取定期的人才培养制度,促进并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进一步将专业素养和丰富经验进行有效融合,有效提高农村经济财务队伍的整体综合实力。

2.3增强农村经济资金链,强化举措实施力度

一个地区的经济基础关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经济的好坏与否,与这个地区的人均生活水平息息相关,为了助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健全农村的经济管理机制,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农村经济的资金链平稳发展,为此,我们应该做出如下举措。首先是加强农村集体收入的管理,将收入明细罗列清晰,将与之相关的合同、文件作为档案归纳整理,并且有关财务人员需要做到月月核对,与有关银行账户明细保持一致,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调节表,并且说明原因,统一整理,坚决杜绝收入和支出偷记、漏记的问题。其次严格控制资金走向,确保每一项支出都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有关,设置资金明细账,适时核算整理。

2.4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发展带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我们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我们去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建设方面,首先应整治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拆除违章建筑,整治农村风气,努力营造良好而健康的经济文化氛围。其次大力开展道路方面的建设,道路的发展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推进农业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也促进广大群众走出农村,引进发展。除此之外,电路、网络、信号等方面的建设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些基础设施连接其他地区,既强化了农业沟通,也扩展了农村经济业务。

第6篇

对于农民来说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是其最为关注的关键问题。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民群众的需求也不仅仅局限于温饱。而体育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活动,其在农村中应该占据重要的地位。全民健身事业是我国政府十分关注的一个民生事业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标识之一。十六大将全民健身体系已经融入未来20年开展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准之一,其发展状况与建设小康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农村来说,其体育事业发展现状更加值得关注。文章将以A地为例,通过数据来证实新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现状。

1.研究概述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普及开展,农村城镇化的进度也加快,农村的生产方式与农民群众的生活也出现了巨大的改善。文章主要针对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进行研究,从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入手,研究当前农村体育发展现状以及后续的发展战略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对于提高我国农村体育发展起到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找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网、百度学术、道客巴巴等搜索引擎来查阅相关资料。搜索了关于农村体育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村体育院校等相关文章;查阅政府相关网站和讯息,了解政府对于农村体育发展的政策更新,从中得到研究所需要的数据与相关资料。

(2)专家访谈。通过与相关专家、农村体育研究学者进行访谈,虚心求教关于文章所需的知识和数据,找出能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支持的数据与真实资料,给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现状与战略提供积极的意见与建议。

(3)实地调查。通过对 A地农村群众进行实地调查,内容包括当地群众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体育锻炼开展的现状、参与人数与锻炼方式等。本次发放250份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18份,有效问卷200份。

2.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综述

2.1农村城镇化的影响

关于农村城镇化的影响的文献众多,主要多在于研究农村城镇化对于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的影响。陈荣的《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对农村城镇化的影响作出了分析,他提出,农村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品质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需要国家有关部门重视,并且展开密切的配合。苗华南,陈金福《城乡协同发展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模式创新》一文中提到,农村城镇化给农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不单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其生活品质获得了转变,农民群众开始关注生存以外的生活享受。

2.2农村城镇化对农村体育发展的作用

农村城镇化对农村体育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甚至可以说农村体育发展的所有改变都是农村城镇化所产生的作用。农村体育的发展需要社会环境的稳定,而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体育事业也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社会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体育事业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由于受到农村社会发展制约,因此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开展十分缓慢。

3.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现状

3.1农民体育意识增强

体育活动开展的态度与积极性是个人对体育锻炼价值的意识标准。个人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主要体现在认识身体锻炼的价值与意义的认识,从而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表1为A地农村群众10年前与现在对体育作用的认识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A地农村群众已经意识到了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在十年前,农民群众由于对体育知识不够了解,大多数农民认为农业劳作完全可以替代体育锻炼的作用,其认为体育锻炼除了有一部分的健身作用外,并没有其他实质性的作用;而在2013年农民群众对于体育锻炼开展的作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3.2农民体育活动丰富

(1)体育健身地点与方式改善。体育锻炼的地点与生活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而生活环境也是改善农村群众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的前提。在城镇化之前A地农村没有专门的提供给农民群众健身的场所,部分农民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场所主要集中在田间、村头等地方。而在城镇化进程后A地农村开始建设了专门提供给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的文化广场。另外,A地农村地处环境优势明显,周围河流众多,当地村政府还利用环境优势开展了野外观赏旅游健身一体的体育活动,以满足年轻群众的需求。

(2)健身内容更加多样化。在十年前,A地农村由于受到场地、技能等因素的限制,健身内容种类十分有限,农民群众健身仅仅集中在散步、随意身体活动等。在新型城镇化后由于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A地农村群众积极开展组织各种体育健身团队,将农民群众熟悉喜爱的体育项目加入其中,例如跳绳、拔河、踢毽子等。并且由于A地农村专门进行体育锻炼场地的出现群众也逐渐开始进行腰鼓、跳舞、秧歌、球类等活动。

4.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战略

随着新型城镇化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不断改善和优化,要进一步发挥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就应该针对当地农村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通过科学的策略来实现其积极作用。

4.1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农村体育

城乡统筹即为需要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研究,落实与构建和谐社会向适应的农村体育发展体系。将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强化农民体育活动意识作为新城镇化农村体育发展指标。在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生活的前提下,着实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需求。将场地、组织以及活动三个关键部分作为关键环节,通过三个关键环节的工作逐渐改善农村群众进行体育活动的现状。

4.2加大经费,大力发展健身设施

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匮乏成为了限制农民群众开展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就必须提高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农村当地政府要加大对体育场地建设的投入,建立能够提供给群众开展日常体育活动的专门平台。可以充分利用体育彩票,企业赞助方式来鼓励企业或事业单位捐款投资的同时,积极鼓励农民强化自身发展能力,激发潜在能力,扩大经费来源。

第7篇

第一部分:现状特点

珠江镇五里村是一个当代农村的典型。在五里村调查三天,我们从五里村的发展现状看到了我国当代农村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当代农村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生产结构有所调整。几十年来,农村的生产结构发生过多次变化。目前,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生产的比例正在逐步增加。我们调查采访的农户中,大部分农民种植蔬菜等粮食的目的是自己食用,且规模不大。而像柿子、玉米等非主食类作物的比例较多。另外,枣子等干果的种植也有一定的发展。

二、生产方式发生不同程度变革。目前农村的生产种植方式有了不同程度的变革。这种变革的程度主要有生产的规模决定。既有大规模的机械化种植、大棚种植,也有规模不等的私人种植。我们采访的农户由于种植规模有限,所以没有过多地使用现代化耕作设备;但是我们了解到,在大型的农场中,大型机械的运用还是非常广泛的。

三、农民素质普遍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显著发展。农民是农业生产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五里村的马飞是一位有名的枣子大王。他培育的超级大枣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一切都是凭借对科学知识的钻研精神,加上踏实的作风。他们都是当代先进农民的代表,他们是我国农业向科技化、专业化发展的干将。而普通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则是我国农民整体素质提高的表现。在短短三天中,我们接触到许多当地农民。他们和我们交谈时,对一些现状的分析都比较客观和透彻,阐述了他们对于我国基层农村政策的看法和意见。他们的观点充实了我们的调查报告。 农村基础教育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有了显著的发展。我们实践基地所在的行知小学就是当地的著名的农民子弟小学,招收附近六个村子的农民孩子。学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设备先进、师资力量优良的学校。许多农民孩子不但圆了读书梦,还享受到了和城市孩子一样的待遇和教育资源。

四、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及收入结构的变革。目前农村农业人员的收入已不仅局限于农业生产。许多农民选

择外出打工等方式来增加收入。同时,由于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深入,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出力。这样,丰富了农民的收入结构,农民的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农村劳动力也加快了城市的建设。以农户李伯伯家为例,他的儿女均在县城打工,他自己在农闲时也偶尔外出做活。这样,他们的收入就大大增加,并且,他们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城市,也大大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农民收入结构的变革也使他们的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我们采访的若干农户中,电话、电视的拥有率高达九成;有四成的农户家中有摩托车、拖拉机等交通工具;电扇、洗衣机等电器已比较普及,我们还能看到农民从腰间取下手机发短信。这一切,说明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善。

五、先进的大型种植基地逐步兴起。在五里村,我们参观了浦禾园果树基地和艺莲苑水生花卉基地。这两个基地都是国家级的重点基地,许多先进的品种、技术在这里进行试验,然后推广到普通农业生产中。先进种植基地的发展带动了周边相关农业的发展,同时形成连锁反应,提供了旅游、教育等一系列资源,无形中又增加了农村其他产业的产值。这也是我国农业向专业化、大型化发展的表现。

第二部分:存在的问题

农村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多个方面。由于调查程度有限,仅从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一、农民权益保障问题。保障农民权益是三农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然而事实上,侵犯农民权益的事件太多。仅在五里村,农民普遍反映他们的权益受损。当地工厂建设宿舍,征用农民土地,补偿十分不合理,甚至使一些农民觉得生活无依靠。而工厂在申报征用时,竟称农民的良田为荒地!这一现象引起当地许多农民的不满。而对于这种现状,农民大多抱悲观绝望态度,没有想到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也无形中助长了此类现象的发生。

农民采取忍气吞声的态度是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的。一定数量存在的行政问题为农民威权设置了障碍。这是短期无法解决的。正如一位农民说的,中央、省、市的政策是好的,但在村、县落实时,有时发生了差错。所以,农村问题更多的是基层工作的开展和改进,这也正是三农问题的难点和重点。中国的农村人口太多,范围太广,

第8篇

摘要:目前中国农村的水环境已经或正在被污染,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受到影响。污染的来源有生活污水和垃圾、化肥、农药、畜禽

>>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生态失衡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浅谈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原因 浅谈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我国水环境现状及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水环境保护现状评析 浅析我国水环境现状及城市污水的处理 我国水环境检测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策略分析 浅谈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的探讨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我国农村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及治理措施 我国农村地区太阳能热水器应用现状调查及预测研究 山东农村地区抗震设防现状及对策 我国农村地区开展健康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我国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地区中学英语教育现状与途径探析 浅析我国农村地区的民间借贷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7-06-2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4] 王海燕,杜一新, 梁碧元.我国化肥使用现状与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20):135-136.

[5] 杭州市环境保护局,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品质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6] 崔 峰.浅谈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6(2):7-9.

第9篇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52

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基本发展情况。自改革开放以来,蔬菜销售市场越来越集中化,但是产区却仍然比较分散,以户为单位,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不突出。而近年来,随着加入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人数的增加,以及专门法律的颁布,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并成为许多农村的重要组织模式。具体而言,各地区的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主要有能人带动型、政府引领型、龙头企业带动型、村委兼管型、基层供销社转办型等5种[1]。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尽管农村专业合作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一些问题仍然客观存在:组织规模比较小。在我国大多数的农村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组织规模比较小,实力比较弱,并且容易在竞争中落败,而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一个组织的发展与壮大离不开宣传,宣传工作做好了,则它在群众中的知名度就能够得到提高,而通过宣传工作,农民群众也能够加深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从而自愿加入。现实情况是,很多村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宣传力度较小,很多农民甚至不知道有这么一个经济组织形式。即使有宣传,当地政府对工作的支持度也不够,没有发挥好引导和服务的功用。这些因素都限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管理机制不健全。组织的运行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作支撑,否则就会沦为一盘散沙。而当前情况下,很多村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导致社员之间常常因利益分配而发生冲突,或者不服从管理、各行其是,或者只有在有利益分配的情况下才合作,而一旦面临风险及抽身而退。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显得无序、混乱,无法长久维持其生存;缺乏科技创新,产品科技含量低。目前,农产品大多数都为粗加工,所以其经济附加值比较低,经济效益差,而这种情况又直接影响到科技投入资本。在这种恶性循环下,很多农民并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新品种和新技术当中,而只满足于养殖、种植、栽培等方面的合作[2]。

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策

加强宣传工作。要建立并培养一支工作高效的宣传团队,由宣传人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财务人员、专业大户、农户代表等人进行培训,使其建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正确认识,以及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比如相关的政策、法律、经济知识等。通过这些宣传措施,培养一批熟悉业务的带头人,而这些带头人又对下一批人进行宣传,逐渐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力。

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模。政府应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领导,使各部门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加大扶持力度,在金融信贷方面做好协调工作,适当增加财政支出,奖励示范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应加强指导工作,包括指导农户解决创办及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规范管理。管理规范化有助于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制度和章程,使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均依据制度、章程而实施。财务管理也应规范化,建立独立的账务,会计核算等工作也严格按照规定来进行,而管理者则定期向社员公布财务状况,做到财务公开透明。

强化科技支撑。在社员当中树立科技致富的观念;说明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重要性,并在此后的工作中落实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工作;扶持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专业合作社,帮助其拉长经营链条,推动深加工的发展。而这批专业合作社则作为示范在其他地方加以推广。

3 结 语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存在的意义,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但是其发展前景广阔。所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应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推动其继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志刚.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长江蔬菜,2012(10).

第10篇

众所周知,随着我省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部门对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一直都很重视,虽然在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下小有成就,但是仍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自从开始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后,我省相关部门对当下新农村的建设进行了重新规划及部署,希望可以结合城乡增减挂钩政策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更好、更快发展。

1 我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1.1 贵州省农村现状

我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地和丘陵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2.5%,特别是一些贫困村落,居住自然条件差,贫困程度深,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距城镇和交通主干道较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差,地质灾害多发,极大地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1.2 新农村建设的布局与要求

我省在新农村的建设与整体的布局上,都需要符合政策的规定和城乡的发展,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并且在实际的操作中,从事人员必须以集约、节约用地作为发展基础,并根据新农村的发展需求进行全方位的建设,以此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如建设用地与林业、农耕用地等问题,确保农村的每一块土地都可以得到全面合理利用,进而提高我省土地使用率[1]。

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目的和模式

2.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目的

我国是在2004年提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其实质就是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最大程度减少土地的浪费,并确保农村建设用地、城镇建设用地与耕地可以相互平衡,共同发展。在新农村建设时之所以使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其原因是农村建设用地浪费大,人均土地资源紧缺,人地矛盾突出,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是对新农村的发展建设一个新篇章,有效解决农村建设用地和耕地之间的矛盾,进而提高土地使用率。

2.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模式

就目前的农村的发展现状而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共有三种模式:一是全村定居型,就是将分散的住宅合并成一个村庄,并将其定位在中心位置,主要针对于小型聚落的农村;二是城郊合并型,就是将县城的居民、主干路与城市周边的居民进行?y一管理,主要针对于发达的农村;三是拆旧建新模式,就是将无人居住与年久失修房屋拆掉,并建造新的居民使用地[2]。

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3.1 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的质量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采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可以有效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的质量。在我省经济发展的需求下,尤其是要注重选择建设的地址,不但要连接交通的主干道,还要避免影响到周边耕地的利用,确保新农村的建设用地、农民的耕地、以及其它用地都可以有序的分布开来,并同步规划水、电、路、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华等公共服务设施,促进新农村的发展建设,进而提高农民居住环境的质量。

3.2 促进地方产业的合理布局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采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可以促进地方产业的合理布局。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初期,可以对建设用地进行科学的分配,并且采用集约化的方式使用土地,确保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挥最大的作用[3]。我省在实施城乡增减挂钩政策坚持以岗定迁,以产促搬,根据可就业岗位,可脱贫产业合理确定安置点容量和安置点建设规模,确保群众搬迁后有业可就,有事可做。

3.3 积极推进拆旧复绿工作

我省在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同时编制宅基地复垦复绿计划书,统筹组织旧房拆除和土地复垦复绿,注重迁出地土地开发和生态修复,引导和鼓励搬迁农户流转土地,并结合农业开发,退耕还林以及产业扶贫政策,对原有土地集中开发利用,种植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经果林、中药材、茶叶等作物,最大程度地减少土地的浪费、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农户增收和生态恢复双赢。

第11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 发展现状 问题对策 未来趋势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需求呈现了新的特征。首先,从融资总量上看,融资需求规模扩大。由于务工收入和国家有关惠农政策的实施,当前单户传统农业、家庭承包型农业生产资金已趋于饱和。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技术的换代升级,当前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仍然不断扩大。除去农民自筹和信用社贷款外,财政投入和农村积累远不能满足其需求。从现实情况看,农民缺乏可抵押、质押的物品来进行有效的融资。其次,从金融服务对象上看,不同服务对象的金融需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随着传统耕作方式的逐渐改变,用在纯农业的投入一般农民都能自己解决,而家庭规模经营和个体工商户资金需求量大,超出了小额信用贷款的范畴,但经营者又不能提供足额有效的抵押担保。对于乡镇企业和一些民营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经营风险大,加上信息不对称,其资金短缺问题非常突出。再次,从财政融资角度看,财政支农趋于弱化;从财政融资的历史角度和财政支农来看,一方面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能力十分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另一方面由于乡镇财政供养人口过多,而地方财政收入有限。

经过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已形成了以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为主体、多种农村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同时,各地涌现的民间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中外资的贷款公司等各种农村金融机构逐步产生和发展,灵活多样地发挥着作用。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等改革议程纷纷列上了各金融机构的改革进程表。但农村金融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不是短期内就能消除的。

1.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整体弱化。农村资金向城市逆向流动,导致城乡差距越拉越大。农村金融服务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过去农村的融资渠道有四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合作基金会等多个渠道,现在多数地区对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贷款基本上只剩农村信用社这一渠道。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撤并、重组,形成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盲区。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影响农村资金的整体供应。

2.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职能发挥不充分。支持“三农”除需要财政资金的投入以外,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发挥其特有的扶持功能。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制约了金融支农作用的有效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基本上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发放和管理,其他政策性业务,如支持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功能并没有有效运作起来,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乏力。

3.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不足。当前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足,大多数由政府全部或部分出资,而且在运营中多靠政府扶持。支农力度不够,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活动等方面作用较少,对农户、个体工商户、涉农民营企业支持也有限。

4.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发放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额农户贷款对于急需脱贫致富的农民群众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农村金融机构却很难发放。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农民信用观念淡薄,逃废债务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小额农贷业务量超常,放贷成本高;三是清收手段脆弱,致使很难使用依法、强制扣款、变卖资产等手段清收贷款;四是农民风险防范能力弱,受社会、自然、市场条件的影响很大,小额农贷风险很大。

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改革仍不彻底。

二、中国农村金融未来改革发展趋势

1.发挥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作用。作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农村领域的主要力量,应当将农业银行定位于服务农业的专业银行。一是分拆机构,形成集团控股模式,巩固和稳定县域农业银行分支机构,以资本为纽带发挥系统优势,给予县级金融机构更大的自,扩大基层机构的信贷权限,增强其融资功能。二是明确要求其在农村吸收资金的60%用于发放农业贷款。三是充分考虑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性,制定更加符合基层实际的信贷管理方案和信贷政策。四是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重点支持农业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新型发展模式,逐步提高涉农贷款的总量和占比。

2.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增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能力。一是经营农业保险基础较好的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二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出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四是继续引进经营农业险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在积极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农业政策性、专业性保险业务,建立覆盖农村的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相辅相成的农村保险体系。

3.建立农村融资信用担保机构,完善担保体系。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和组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动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建立担保基金补偿机制,增强担保公司资金实力,要在财政支出中按比例提取启动资金,建立市、县、乡多层次的信用担保机构,由财政、银行、企业、社会共同出资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大力发展企业间互和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扩大担保覆盖面,分散和化解风险的贷款信用担保体系。探索贷款抵押新方式,可以试行农村房屋、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抵押方式,以缓解贷款抵押难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颖.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创新与监管的法治对策[J].北华大学学报,2009(4):27-30.

[2]周正庆.深化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第12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现状

每年的中考和高考都会成为社会关心的焦点。英语这门学科在众多学科中是是较为薄弱的学科。目前应试教育依然是教育的主导,素质教育仍未能全面得到应用,而这也是现在学生学习英语没有积极性的原因,这种形势让英语教育出现了困难,此项问题是农村英语教育人员和各级教育领导所要面临的。

一、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现状

(一)教学水平下降

利用应试招生的方式来调解英语学科所面临的教学水平下降的问题。英语成绩逐年下降,校方承担着家长和学生的不良情绪、达不到领导安排指定的目标、缺少优秀的英语教师、入学危机越来越严重等各种压力。对比城市学校教师,农村教师在恶劣的生活条件和学生质量方面上,其有更大心理压力。大多数教师不顾一切代价争取调进城市教学,这些情况更使得学校处于两难境地。学生的英语成绩不进步与没有优秀师资做基础有直接的影响,为了选择好的学校,大部分农村家长进行高额贷款,把孩子送到城市就读。农村初中入学率逐年降低,再一次拉大城市与乡村的差别,给原本发民艰难的农村学校来说再次的施加了压力,农村学校经济力量己无法承担内外双重压力,甚至领导会越来越减少教师的待遇利益,随之这种不良形势逐渐循环起来。

(二)缺乏学习氛围

农村英语课堂毫无学习氛围可言,没有学习动力、不能猿侄杂⒂锏难习兴趣、英语成绩很不理想。城市学生是生活在轻松、便捷、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学习,而农村的学生和老师都是无法与其相比的,城市学生看的、听的都是高科技产品,而农村学生连最廉价的录放机费用也承担不起,这种学习氛围整体是枯燥无趣的。农村环境封闭,部分英语教学的载体无法流入进来,呈现出农村英语学习活动单一、入学率低,教师承担内外压力,最终达不到理想效果。英语与其他学科有很大不同,在农村学习英语的活动都无法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农村中学师资力量小、学习英语活动单一、思想狭隘,在这种情况下,农村英语教师倾尽全力,成绩依然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出现教学两难局面。

(三)教学方法陈旧

农村环境教学条件有限以及设备落后,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设备只有大小黑板和教师自制的一些简单教学模型,还不能够真实的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即使少部分的学校己经配备了语音室、投影仪、多媒体等高端教学设备,也会因一些内在因素在利用设备上发生冲突。先进设备不能很好的管理和维护,加之语音室空间不足,无法充分利用语音室。这让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水平提高出现了困难。

二、改善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现状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教师水平

当下是与时俱进的时代,教师要不断对教育知识进行更新,一是达到英语的最高境界,能通过更新教学观念和明确教学目的等方式形成独道见解和判断,进而树立更强的责任心。二是采用各种渠道,如自修或是进修提高自身英语文化素养,在农村的中小学校的英语教师要根据自身条件寻得更好的教学方法,如农村英语教师利用很好的自然条件自制教学用具,用话剧和舞蹈来传授英语教育。

(二)创建语言氛围

在语方学习方面需要为学生创建更好的语方环境。首先教师要尽量多的制造语言环境,使学生学以致用;二是能够高效率的使用先进学习设备,多以实践为中心,尽可能多的训练化、实践化、交际化。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去学习,多进行语言实践沟通,能够在实践中体会成功才是学有所用的根本。

(三)实施分流教学

片面得追求升学率将会大大影响教师们教学方式,导致教师成了为考试的奴隶,形成教学怪圈。课程教材改革一定要与考试制度改革同步进行,教育主管部门或是学校也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和计划对初中英语教学采用分流处理。

三、结语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要更好的深入与发展需要改变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落后现状,加大力度在农村校园实行网络化,尽快达到城乡资源共享,加大力度建设农村的基础教育,尽可能的完善农村学校条件,从实际出发解决农村英语教师要面临的各种问题。这样农村的英语教育才有可能摆脱困境。

参考文献:

[1]冯彬.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