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影视文学改编的方法

影视文学改编的方法

时间:2023-07-18 17:25: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影视文学改编的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影视文学改编的方法

第1篇

1影视狂欢时代的到来与经典文本的失落

自1895年电影诞生以后短短一百年左右时间里,如狂飙之风般改变着人类的阅读方式感知方式。随着新的科技手段的推波助澜,影视大有超越文学、艺术等门类成为霸主之势。为什么我们会喜欢看电影?为什么会对银幕上的一幕幕活剧激动不已?这个看似简单而可笑的问题也是很多电影人与理论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从人的视觉原理上看,人的眼球对活动图像的感知较文字语言更具优势,因而从生理上人更倾向于活动的图像而不是静止的文字。作为“传媒符号”的影视也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享受、放松和娱乐,这种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文字阅读。相反,具体到外国文学领域,经典名著的命运就江河日下。影视的强烈冲击,加上我国由生产型向消费性、享受型社会的转化,大学生群体思想躁动,世俗化、功利化、实用化等随着滚滚商品大潮汹涌泛起。外国文学名著丰富的内在世界被沸腾躁动的世界和影视狂欢遮蔽,神圣的文学被除魅,通俗读物、休闲娱乐读物、图文本等文化快餐代替了经典文本,许多经典名著被冷落。一些学者通过这方面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更喜欢翻阅文化快餐、休闲类读物,在网上看娱乐视频。当前,大学生不读名著已经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名著的命运从侧面反映出高校人文精神的失落。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引发小环境和学生内环境的变化,给外国文学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境。

2外国文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关系

2.1大量可资利用的名著影视资源影视在叙事、人物形象、视听等方面存在重合因素,文学中的大量空白也为影视改编提供了可能。由外国文学经典文本或作家生平改编影视作品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如由卡夫卡和左拉生平改编的电影《卡夫卡》、《左拉传》,法国人自己拍摄的巴尔扎克的生平传奇《巴尔扎克》等;根据文学名著《伊里亚特》改编的电影《特洛伊》,根据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改编的电影《俄狄浦斯》,根据中世纪《亚瑟王传奇》改编的《亚瑟王》,由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改编的同名电影,由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同名电影,由歌德诗体巨著《浮士德》改编的电影,由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改编的同名电影,由奥斯丁小说改编的电影《傲慢与偏见》,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改编的同名电影,由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改编电影,由小仲马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茶花女》,由勃朗特姐妹的小说改编的《简•爱》、《呼啸山庄》,由司汤达小说改编的《红与黑》,由莫泊桑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项链》,由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改编的同名电影,普鲁斯特同名小说改编的《追忆逝水年华》,由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由肖洛霍夫作品改编的电影《静静的顿河》,由卡夫卡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乡村医生》、《变形记》,由乔伊斯的《死者》改编的电影,由海勒的黑色幽默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贝克特作品改编的《等待戈多》等等,可以说,由外国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几乎覆盖了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任务中代表性作家作品,是一笔巨大的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和财富。名著影视融合了文学与电影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门类彼此的优长之势,既有“读”的优长,又有“看”的优长,可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听觉。

2.2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的优势与局限探讨外国文学改编的名著影视和文学文本像双胞胎姐妹,虽然在相貌上有着极强的相似性,但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影视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能够以经典文本为依托,通过光影、色彩、音响、声音交汇的生动逼真的动感时空直观地诉诸人的视听,展现外国文学经典文本中所描绘的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场景,给人极大的视听享受。外国文学教学中一些文化背景、特定时空等通过影视要比口头讲授更容易接受,“影视文化的心理亲和力和传统的强制性灌输相比,更能渗透进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之中”,①学生的接受路径是由影像到文本,②先接触名著影视,之后才回头看作品的,名著影视起到了普及文学名著的作用,这对我们的教学也不无启发。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相比也存在不同,改编毕竟是再创造,是另一种艺术创作,“原著加我”、“我”加原著、原著淡去,突出自主意识等改编观念,③使名著影视的情况和经典文本相比变得复杂,改编或围绕原著小范围作改动,或利用原著表达编导的新意图,或只从取原著的一个点生发成一个全新的故事;或参照原著但很多地方进行大删大改,如黑泽明的《》是根据陀斯妥耶夫斯基同名小说改编,《乱》取材于莎土比亚的戏剧《李尔王》,但都与原作大相径庭。那些忠实于原著的改编,有些也会在基本情节上随着改编的需要作一定改动和调整。此外,因影片时长的限制,在情节、线索、语言、镜头上的信息量需要尽量简明,必须限制信息量的提供,因而文本中大量抒情、心理活动、超现实、抽象、议论性、缺少可视性的段落和文字甚至诸多细节描写,在改编过程中都被删去,因而显得单一扁平,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关于斯捷潘•阿尔卡季奇因私情被妻子斥责时的窘境中的神态的描绘,其中许多描写都不具备视觉造型性,只有最后一句“不由自主地突然浮出了他那素常的,善良的,因而痴愚的微笑”能够被表现在银幕上,其他都被舍弃。另外,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只要带上耳朵和眼睛就行了,其主体意识和身心在欣赏电影时都被“感觉剥夺”,美国学者宾克莱曾使用过一个概念叫“委身”。名著影视在教学中有其优势所在,但名著影视只是了解原著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它和原著之间不能划等号,也不能代替经典文本的阅读。我们在以之作为教学片时,要慎重对待,首先要根据其改编风格进行筛选,尽量选取那些较忠实于原著、改编的比较好的影视资料运用于教学,对原著作全新改编的也可选取少量作为片例,因势利导,同样能收到预期效果。英伽登和伊瑟尔等理论家指出,文学作品存在大量空白,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在可能的范围内去再创造。经典文本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可以有多线索、复杂情节、细密的描述;文本通过间接方式生成艺术形象,即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经典文本展示给我们更大历史和生活空间,古今中外各式人生百态、社会风情、形形人物,使我们能透视复杂多变的人性,了解人隐在的内心世界和感受方式。阅读能滋养人的身心和灵魂,阅读可以让人成熟、成长,我们可在名著的海洋中一千次一万次地成长,获得丰厚的人生经验和积淀。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社会那种悠闲的阅读方式遭遇到读图挑战,外国文学名著中那些大部头尤其是鸿篇巨作如《追忆逝水年华》、《战争与和平》、《尤利西斯》等被束之高阁,情节淡化没有情节的作品少人问津,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新小说、意识流小说等作品更是曲高寡合。

2.3针对不同专业,教学中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各有侧重适应读图时代的趋势,因势利导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利用名著影视也不失为良策。外国文学教学中要面临“本土经验”和文化隔膜,教师在讲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宗教环境时如果运用电影片段作为辅助,有助于学生的接受和打破隔膜,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大致了解原著情节内容、风格、历史背景、人物等,还能使学生进入教学的规定情景,跟上老师讲解的节奏。但名著影视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学生有所侧重,首先,对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我们要坚持以经典文本为主,以名著电影为辅助的原则。经典文本阅读是教学最基础的环节,没有文本阅读的支撑,学生根本无法获得对文本最直接的体悟,那么对文本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更是摸不着头脑,听课味同嚼蜡,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因此,任课教师要提前给学生列出一份必读书目,鉴于学生学情不同于以往,书目中经典作品的数量可以在五十部上下,按照教学节奏让学生提前阅读。为有效督促学生阅读,每次课前抽出五到十分钟,由一到两位同学谈读书心得;或采用让同学们记读书笔记的方式,不定期检查;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经典文本精彩片段欣赏,让学生作声情并茂的朗读,直接感受经典文本的艺术魅力;另外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名著电影作为辅助手段,因为课时的限制,有些改编的比较好的名著影视可以用两个小时给学生在课堂上放映,也可以展示其中一些片段,尤其是那些精彩的或有悬念的片段,一方面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在课下主动找原著阅读,另一方面激活学生的经验世界,打通隔膜,使名著电影在教学中起到预期的作用,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对于其他专业如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和播音与主持专业,外国文学是非专业课程,开设一学期共51个学时;我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招收的学生是艺术类二本生源,学生整体素质和汉本的学生存在差距,因而在教学中立足文学史、文化背景、作家作品时更多地运用一些名著影视作配合,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也容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对一些名著影视和原著有较好的了解,对文学和影视各自的艺术特性及改编有一定掌握。在课堂上给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多看一些改编得比较好的,或基本忠实于原著的电影如《高老头》、《简•爱》、《呼啸山庄》、《红与黑》、《德伯家的苔丝》等电影或里面的一些精彩片段,比如《红与黑》中于连在法庭上对封建贵族一针见血的批判和控诉,极具感染力,电影中简•爱在花园中与罗切斯特精彩的对白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片段和老师的讲述能了解原著的大致内容、风格、人物等。对那些侧重表现编导主观意图、对原著改动较多的影片,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拿它和原著作进行异同比照,从中提出问题,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2.4名著影视对照原著,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教师要立足于经典文本,在教学中运用一些精彩的电影或片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用对比的方法提出一些灵活有趣的或悬念性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促使学生对经典文本的回归。如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上下两卷洋洋洒洒数百万字,但前苏联1957年版电影《堂•吉诃德》对原著作了较多删改,如电影一开始有堂•吉诃德拜见心爱姑娘的细节、堂•吉诃德和侍从出村时遇到的一条沟被摔倒等,在原著中却没有;堂•吉诃德出道后干的第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与大风车搏斗,但电影中与大风车搏斗是堂•吉诃德游侠生涯的最后一次战斗;桑丘在作海岛总督期间曾审判过一个案件,顾客拿布让裁缝做帽子,裁缝按要求做了五顶小得只能戴在手指头上的帽子。在学生观看几个电影片段后提出一些问题:如原著中与大风车的搏斗是堂•吉诃德骑士生涯的首次还是最后一次战斗?堂•吉诃德见过自己的心上人么等。在课堂上我请同学们当法官来裁定帽子一案,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说把帽子卖了赔顾客钱,有的说顾客和裁缝都有一定道理案子没法判等。我趁机告诉雪深桑丘的判决很有意思,究竟如何宣判请他们自己从原著中找答案。有的同学在课下找答案过程中喜欢上了它,还写了读书笔记并和同学讨论。教学中可选取同学们感兴趣的作家作品设计讨论课,鉴于课时限制,这种讨论也可以在课外专门组织,就某一两部电影和原著在主题精神、人物形象、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异同、得失进行分组讨论或自由发言,通过不同思想的撞击能更好地加深同学们对文本的理解。如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诸多版本中只有费雯•丽和苏菲版更好些,但仍然都没有传达出原著精神主旨,原因何在?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开篇对伏盖公寓周围的环境长篇累牍的描绘,读者无法在脑海中把这幅图绘制出来,但电影却生动、直观地展示出伏盖公寓阴森、肮脏的环境,原因何在?对于这些问题,提示学生先阅读原著和电影对照,然后组织课堂发言、讨论分析、随堂小作业等形式,这种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实践证明很受学生欢迎,他们思想活跃,讨论热烈。对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让他们从文学和影视的艺术特性方面分析,使他们在影视改编、影视鉴赏等专业知识方面得以实践。课时有限,我们可以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活动上下功夫,如院系或学校可以在学生中组织影视文化社团,由专业老师作指导,每周五周六晚上用一些较大的多媒体教室免费放送一些优秀的电影并形成定制。名著影视要占一定的比例,尽量和教学大体同步,这样课余文化就和课堂教学能够互动,有效节约课时,还有利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加强安全。一些高校在这方面已经有成功的实践。

2.5以影视和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提升人文素质高尔基指出,文学即人学。外国文学涉及到东西方大量经典名著,折射出强烈的人文精神和丰厚的思想内涵,“一部西方文学史就是西方社会中人的精神发展史,也是西方文学人文传统的演变史。”④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更重要的是把名著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传递出来,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在这方面我院晁召行老师有着多年成功的教学实践,他开设的“外国文学名著名片欣赏”选修课极受学生欢迎,他对名著影视和文本的解析都紧贴社会人生,如结合社会实际,请学生通过俄狄浦斯的人生经历谈自己对命运的认识,结合欧•亨利的《最后一片藤叶》请学生谈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等等,授课过程和期末试题始终围绕社会人生,贯穿着教育为人的思想,使学生受益匪浅。总之,外国文学课堂不是封闭的单纯知识性学习,“应该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发掘”⑤认知方式、独立思考观察能力、人文素质的培养都很重要。因而,教学不能完全和社会脱节。在教学中可通过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的探讨,结合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提出深层次的问题,激发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进行思索,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身和社会,成为有道德感、责任感的人;学会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从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第2篇

关键词:文学,影视,改编,王朔

一、文学作品与影视改编的百年因缘

(一)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发展

一百多年前,卢米艾尔兄弟摄制并公映了第一部电影。电影诞生时是一个“伟大的哑巴”;初期的默片最难突破的是舞台的有限空间的限制,此时的时空转换十分不自由,蒙太奇的出现使电影的时空变换变得相对自由起来。

声音进入电影是一场革命,大大加速了电影步入艺术殿堂的步伐。声音在电影中就成为一个极富表现力的艺术手段,文学与电影的亲密接触成了历史的必然,文学的表现手法无一不被电影所实验、创新和扬弃;

20世纪40年代,彩的发明,使色彩丰富充实了电影的美学特征。电影具备了画面、声音和色彩三大元素之后,把各种姊妹艺术的可能性在新的基础上结合起来,蒙太奇、平行剪辑、场景的迅速转换、特写、化、叠印……电影才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此时西方电影理论界地开始认真地对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来加以研究。

8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电影和电视剧的技术制作手段逐渐于90年代末其相互整合、趋于一体。

(二)影视改编现状

文艺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已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而且已成了为一种创作风气,其中不泛古代传统经曲名著、近现代优秀作品、当代红色经典和优秀作品的改编,其作品在数量及影响上都相当可观。

作为一种艺术现象,改编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创新,是对原作的弘扬与发展。但近年来社会舆论却对一些影视戏剧的改编作品,总是存在很大争议,一些改编后的作品不大为受众和专家所接受,有的甚至被批评和被否定;而另一方面,改编者对优秀作品和红色经典没有给予应有的尊重,例如在思想理念和人物形象的定位上颠覆了原著,或发生对原著侵权并引起版权纠纷,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引起了人们对经典名著乃至文化传统能否健康地传承的担忧。

影视艺术快速发展,基本上是受商业利益驱动,我国影视艺术理论研究则相对薄弱,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影视艺术的发展。

二、文学和影视的艺术理论

任何样式的艺术都有相通处,主要表现为一种诗意,一种难言的美,而该诗意与美较多存在于文学中。文学特别是小说经常表现人的生存境遇(即哲思),人的心灵状态(即情感),还有人的独特命运(即故事性),这就为影视改编提供相当理想的资源了。

(一)文学艺术形式

“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高尔基语),语言是文学艺术的主体,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本质特征。

(二)影视艺术形式

影视在众多艺术门类中,是独具一格的新兴艺术,它从其他艺术手法(包括文学)中吸取过营养,但又不是某一种艺术的分支或变种。电影是以影像为主体的艺术。从历史上看,电影先模仿绘画,接着又模仿戏剧,随后,又将文学的叙述方法加以运用。

就人类感知事物的一般规律而言,客观对像越具体,越真切,越生动,就越便于接通受者的感知和接受,从这方面说,影像显然比文字具体真切,因而影像就比文字容易被人接受。展现的影像与人类视听功能和后来习得的视听知觉经验基本吻合,影像容易被直觉,但要用影像来表现深层或隐藏的东西则比较困难,文学的优势恰好在它能表达深层的或隐藏的东西,可以传达外之意,这种言外之意是需要经过接受者的想像来把握和重建的。

(三)艺术媒介差异

电影(视)和文学是两种不同的媒介,电影和文学又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从媒介的角度来分析,文学和影视使用的是两咱完全不同的媒介材料所构成的不同的符号系统,它们之间反映客观的方式和途径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文学中的因果关系是通过文学的隐喻性的符号系统体现出来的,而影视是通过光波和声波天成的影像系统体现出来的。

三、王朔与影视改编

特定时期的艺术与该时间的历史背景无不紧密相联。八十年代后的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得大量文化成果打上了商品的烙印。与影视结缘最深也最成功的当数八九十年代文坛颇有影响力的作家——王朔。有人把1988年称为电影的“王朔年”,这一年,米家山根据他的同名小说拍摄了《顽主》(峨眉电影制片厂)、黄建新根据他的《浮出海面》拍摄了《轮回》(西安电影制片厂)、叶大鹰根据他的《橡皮人》拍摄了《大喘气》(珠江电影制片厂)、夏钢根据他的同名小说拍摄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北京电影制片厂)等电影,1995年又根据他的小说拍摄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和《我是你爸爸》。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更是数量繁多。

(一)文学的影像化

巴拉兹·贝拉曾说:“当我们想把一部高水平的小说或成功的剧作‘拍成电影’时,电影和文学间存在的实质和最基本的区别就显得极为突出。”

影视与文学的关系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美学艺术,其实践性就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上。文学在表意时常使用大量修辞,尤其是在描写人的内心状态时。文学修辞尽管外在形态各异,但也有共同特征,即通过果本体和喻体之间本质上的某种相似点所形成的联系。如由王朔小说《动物凶猛》改编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看到心仪之人米兰在自己离开她一个月后与刘忆苦在一起时,心中的滋味是难以用任何语言来表达的,导演巧妙是将内在的心理活动改编为外在的动作,即马小军不停在倒蹬自行车的脚踏板,将主人公内心的愤怒发外化到可以看到的动作,特定的时空下一个动作胜于千言万语。小说从文学角度来讲不算十分高超,但拍成电影之后效果甚佳。原小说以叙述的方式阐述故事,但这没有难倒姜文,在对原作重要剧情进行重组之后,加入了一砦原作中没有涉及到的细节描写,加上夏雨的出色演技,仍旧在青年一代中广为传播。

(二)叙事艺术

文学和影视都可以说是叙事艺术。文学常用的叙事手段是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影视作品最常用的叙事手段是蒙太奇。影视尽管是视听艺术,而非完全的语言艺术,其担任的叙事任务不是具体的语言形式,也不是单个的镜头(某些单个镜头也有潜在的叙事能力),而是视觉镜头的蒙太奇组接。这种叙事功能使影视艺术获得了一种文学不能同时具有的反映生活的巨大可能性。

根据不同的标准,蒙太奇种类可分为平行式、对比式、交叉式、复现式、隐喻式、错觉式、联想式、叙述与倒叙式、光影式、声音式、色彩式等多类蒙太奇手法。

在电影《顽主》中,编导使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手法,杨重替某医生与女友刘美萍谈恋爱;马青替一男子舌战娇妻等多个事件之间,平行式蒙太奇使不同时空内几个人各自做事的进展从不同的角度得以展现在观众面前。影片结尾三T公司被停业整顿,同时也接到了法院的传票,老太太的亲属们坐在营业部要求赔偿损失……当于观、马青、杨重离开已停业的公司时,发现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该处编导使用了对比式蒙太奇和隐喻式蒙太奇,一方面说明法院、老太太的亲属对于他们的不认可,一方面确实有更多的人需要他们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麻烦。法院、众人对三T公司的态度的落差如此之大,不禁使人反思,是三T公司有问题?法院有问题?还是众人有问题……片尾场景包涵的对比与隐喻使得我们回味良久。

《看上去很美》以孩子独特的视角,从儿童眼中看待幼儿园这个集体,改变了以住总是以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社会。该文学作品思想内涵不多,通篇无醒目情节与段落,而刻意与其前期文学作品挂钩,有写“前传”的感觉。经过张元的整理改编,将幼儿园段落拿出来构成一部电影,同时对主题思想做了深化,强化了画面感,原作可供改编的空间有限,电影精彩程序最多可算不上不下,能做到目前的效果已属不易之举了。

王朔作品改编的影视,以能引人入胜,其成功之处,还在于他的作品中人情味十足,给人文学精神日趋枯竭的现代社会以感情补偿和感情注入。陈思和也认为:“王朔的成功,在于他及时地用艺术手段概括出二十世纪末一部分中国市民的心绪。”他的作品反映的是活跃的市民文化,但并非像某些新写实作家那样写普通市民的奔波劳碌的生活,而是描写了一群看似无忧无虑,活得开心的市民中的贵族,他们内心却充满了文化寂寞,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调节、排遣着内心的苦楚。

四、总结

在整个二十世纪里,影视艺术以其视听综合、时空综合、艺术和技术综合的绝对优势而引人瞩目,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文学作品被搬上荧幕,不能忽略其教化功用,高质量的影视艺术作品不仅对开拓广泛的经济市场有益,而且对加大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影响力,提高悄悄话在国际社会中的整体形像,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本文以王朔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为窗口,来观察分析文学作品影视理论指导意义与改编实践效果,以期二者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汪流:《电影编剧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吴小丽:《九十年代中国电影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3月

[3]葛红兵,朱立冬编:《王朔研究资料》[M],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

[4]王朔:《我是王朔》[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发行1992年6月第一版

[5]王朔:《随笔集))[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二版

[6]张德祥:《王朔批判》[M],出版日期1993年02月第1版

[7]胡克张卫胡智锋主编:《当代电影理论文选》[C],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8]克里斯蒂安·麦茨(法)著,王志敏译:《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M],中国广播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9]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C],三联出版社2006年版

[10]罗伯特·麦基(美)著,周铁东译:《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11]王志敏,杜庆春编:《理论与批评:全球语境下的影像与思维》[C],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

[12]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苏牧:《太阳少年—阳光灿烂的日子读解》[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4]颜纯均:《与电影共舞》[M],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第3篇

在影视作品制作灵感来源中,文学作品的改编向来是重头戏,尤其是根据名著改编的影片。改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做一些必要的删减,特别是长篇小说,再厉害的编剧也不能在标准时长之内完完整整地呈现其全部内容。不说题材,电影制作者对改编的看法也大相径庭。有的改编倾向于忠实原著,像《乡村牧师日记》为了尽量保留其文学性,采用了以朗读日记的旁白代替人物语言的方式。有的改编只截取部分情节,但其主旨与原著想通,例如《智取威虎山》节选自曲波《林海雪原》片段。还有的改编可以称得上是颠覆,只借用一些情节或是角色的名字,其精神气质完全改变,徐克的《东方不败》,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系列等便属于此类。

好莱坞电影对文学作品改编的呈现

美国电影《乱世佳人》可以被称为一部好莱坞式的史诗片,它的改编忠于原著,但也做了些精巧的删减,比如关于政治以及三K党的议论描述和一些无关紧要的人物等都没有出现在影片中。改编的变化来自简化小说非必要情节,删掉不合时宜的政治描述,加重爱情戏。小说《飘》广受欢迎,但结构松散、描写冗长。影片抽取主人公郝思嘉的行动线,以次为结构,使得情节及场景更加紧凑,也更富戏剧性。最能体现其忠于原著的部分就是爱情戏的部分,在这部分影片几乎保留了所有关于爱情的情节和场景,但并没有创造新的情节。

影视作品也并非是对文学作品的完全再现,就好比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点在人物心理描写塑造方面尤为显现,在文学作品中会出现大量的人物心理描写,但电影则是用一个个镜头从更客观的角度来向观众展现角色行动的过程。原小说《飘》中,郝思嘉的个人感知贯穿了全篇,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因为无法达成面面俱到,所以编剧在影片《乱世佳人》中略去了细致的心理研究,场景和细节都以简洁为主,而人物的心理更多的是交给演员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这样做随使得人物塑造上与原著有了些差别,但却是更加感性单纯、富于行动,南方生活的故事也变成一个更为单纯的爱情故事。

观看《乱世佳人》时,人们不得不惊叹它精致的场面调度。例如郝思嘉雇佣犯人干活时的场面调度:画面从对带着脚镣的犯人的特写开始,跟着向前推进,景深处站有三个人――郝思嘉在前,阿诗莱、凯灵顿在后――角色的站位表明了权利所在,微仰的镜头和较低的天花板造成的封闭空间,还有郝思嘉深色的着装,情调压抑、冷酷,是郝思嘉精神的外化。“空间只是叙事的附属,观众在每一个镜头中都被放置在最适当的位置。舞台、场景设计、深焦、灯光及摄影机移动等电影技巧,共同组合起来一个毫无间隙的空间,以达成‘叙事的需要’。透过不同的空间次系统(观点,正、反拍镜头等)和一致性原则(镜头、视线联系等),观众的注意力不断集中在画面中最重要的元素上。”正是这样的电影观念和方法下的场面调度,让主人公郝思嘉身上聚集了所有的关注。

中国“第五代导演”对文学作品的改编的影视呈现

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莫言作为原作者也参与了这部电影的编剧工作。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无疑都是经典。但是叙事角度和媒介的不同,使得两种表现方式各有千秋。

小说《红高粱》采用的是第一叙事人称,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主观情感色彩。一句“我爷爷”、“我奶奶”,就拉近了作者、叙事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使人拥有一种切身的感受。但小说和影视的叙事语言是不同的,小说叙事使用的是文字语言――文字语言有着抽象性、间接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而影视叙事则主要使用的声像语言,它是由画面、声响、符号等组成。小说叙事是一种文字线性的组构,而影视叙事则是通过镜头内部画面运动和蒙太奇剪辑与声音符号连接来完成的。在电影《红高粱》改编的过程中,导演张艺谋为了突出画面语言,强化具体形象的可视性,将语言从主观感受式变为客观叙述式。小说《红高粱》的叙事结构是一种时空交叠式的。这种叙事的模式,在电影中是比较难以表现的。在改编的时候,张艺谋就时间结构而言,是采用了顺序结构方式;就空间而言,主要集中在了高粱地―酒坊,是高粱地与酒坊的交替变换结构。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电影画面构造的特点。

小说再怎么用力,也无法使其完整地具像化。而电影《红高粱》则将其色彩、场景等通过画面和音响就定格了。人们在观看了电影《红高粱》之后,或许记不得里边的一些具体的细节,但是却怎么也忘不掉它的火红的色彩,忘不掉颠轿、高粱地、酒作坊……小说为影视提供文本基础,而影视则使小说的影响进一步扩大。莫言自己也说“电影《红高粱》画龙点睛,把我小说中最精华的部分,也是我最下力气的部分选择出来了,电影比小说的影响大多了。”

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商业效益

在市场竞争中,影视作品的商业属性在逐增,一方面投资方拍摄是为了能够票房大卖从中获取利润,这就需要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和树立良好的口碑;另一方面,观众对影视内容 的要求越来越高,眼光也越来越挑剔。

在这种情况下文学经典称为影视剧素材的首选。近几年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大多取材于古典名著和近现代各个文学流派中的经典作品。有的文学作品甚至被十几次的翻拍,形成各种各样的版本。电影之所以对文学作品如此热爱,其一是因为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本身就积累了一定的观众基础,大大节省了宣传的开销;其二是因为在原有文学作品的结构下,二次创作的难度有所降低,节省了制作的周期。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中国的电影界逐渐有了文艺与商业兼容的好作品。减少了愚弄观众的所谓的“大制作”,也给真正有内涵的影片有了生存的物质基础。

电影将文学作品进行解构,然后选取其中的元素重组、创造。这种重构如果能创造出属于导演自己的经典影片也未尝不可,但不能因为商业利益的驱使,将文学经典改编成糟粕。莫因贪图经济利益而消解了经典,这是每个影视从业者在商业大潮下应恪守的原则。

第4篇

[摘 要] 文学和影视有着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但它们却是两种不同的传播媒介和艺术形式。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小说是使用语言文字叙述情节、塑造人物和抒感的;而影视是一门声画艺术,它是通过直观的画面和声音冲击人的视听器官以此来传达观念的。文学是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影视则是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本文着重探讨文学与影视的艺术关联性,分析这两者间的“可通约性”和“不可通约性”。

[关键词] 文学;小说;影视;改编

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文字为媒介来创作诗歌、小说、散文等体裁的文学作品,来表现情感、再现生活。而影视是一门声画艺术,是通过直观的画面和声音冲击人的视听器官来传达观念。文学不同于影视,影视是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文学则是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它们通过不同的媒介和手段表现自我。

影视和文学具有一种先天的亲缘关系,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与文学艺术相比,电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自诞生至今也仅有百余年历史,电视的历史甚至更短。可以说,影视艺术的发展需要得到历史悠久的文学的滋养。文学可以提供一套相对完整的反映生活、表达生活的方式和方法,这无疑为影视创作供给了天然的丰富的养料。纵观世界影视发展史,诸多经典影视作品都是依据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改编而来。优秀的文学创作可以为影视作品提供坚实的故事基础、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人物性格、独特的表现手法等,这样也就为导演搭建了一个得以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的空间。

在国外,根据莎士比亚、雨果、小仲马、狄更斯、海明威、托尔斯泰等作家的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银幕形象。另外,在世界影坛,许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影片,如黑泽明的《罗生门》、科波拉的《教父》和《现代启示录》、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以及《乱世佳人》《美国往事》《法国中尉的女人》《克莱默夫妇》《沉默的羔羊》《阿甘正传》等,都依据经典或流行的文学原著改编创作而来。可以说,正是在文学甘泉的滋润下,影视艺术勃发出了日益旺盛的生命力。文学俨然成为影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然而,在我国文学与影视的关系却一直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在20世纪80年代,著名电影导演张骏祥先生曾提出“电影就是文学”的偏激观点,他把电影等同于文学的说法否定了电影的独立性。虽然“电影就是文学”的观点遭到否决,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影就没有文学特性和文学价值。在影视创作的前期,文学剧本的打磨与推敲成为重中之重,它需要为以后的拍摄作好铺路搭桥的准备工作。文学剧本会对电影的思想主题、人物形象塑造和艺术表现手段等做出基本的框定,之后在具体的拍摄中将其转换成银幕形象。“虽然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由语言文字所体现的文字消失了,但文学的价值却在与其他艺术的结合中被保留下来。”①中国第五代的许多电影作品,如《霸王别姬》《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都是由小说改编而成,曾有评论者指出,第五代导演的电影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骨子里流的是别人的血液。张艺谋至今感叹,一个好的文学剧本对于电影创作的重要性。电视剧同样如此,《四世同堂》《蹉跎岁月》《新星》《北京人在纽约》《过把瘾》以及历史剧《雍正王朝》等也均由小说改编而成。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但为影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故事基础,而更为重要的是,提供了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对社会、历史、文化的理解方式。

李安导演的《断臂山》根据1997年安妮普罗克斯的短篇小说改编,小说原作只有数十页,文字极其精简。导演将自己独特的理解融入其中,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容和二度创作:“爱是可以超越文化差异的,当爱降临时,异性之爱与同性之爱是毫无差别的,不妨把性别撇开。”影片在优美的西部风光和略显沧桑的吉他音乐的衬托下,两个牛仔之间的爱情如泣如诉,达到了“从没有过地如此纯洁、神圣地刻画两个男人间的爱情”的境地,而影片的最后,Ennis目送自己即将与心上人结婚的女儿驱车离去,打开衣橱,凝视着断臂山的明信片,饱经沧桑的脸上老泪纵横,说出那句令人心痛的“I swear”的时候是如此地凄凉。这样的爱情故事超越了性别、文化、种族、地域,令观者唏嘘感叹。可以说,《断臂山》从小说到电影,升华了原著中细腻优雅的文学意蕴,将这种文学性转化为形象化的视听语言,让观众通过影像去领略和回味其中的妙处。

可见,影视和文学虽属不同的媒介形式,但其天然的亲缘关系总是毋庸置疑的。同为强调“叙事”的艺术门类,影视和文学都包含着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和叙事手段三个关键元素,都是借助于叙事的感性特质虚构或者再造了一个有别于现实真实世界的虚拟空间,而这个空间的存在是对于现实世界一种美学意义上的重现或者补偿。小说和影视在某种维度上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即“可通约性”②。

从中国的小说发展史来看,不同时期的小说都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小说总是在美学思想、表现形式以及风格上表现出沿袭与改革的趋势。众所周知,小说不能等同于故事,因为组成小说的各元素是丰富多彩的,除了故事需要体现其中外,叙述方式、结构样式、语言表达等也是成文的关键所在。不论是传统小说观念里的把形式与故事分割开来,写什么远比怎么写重要,还是现代小说追求的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都说明了故事性即作品内容的基本存在作用。影视剧作为大众文化消费方式,对于票房或收视率是有要求的,这样就跟小说需要讲一个好故事吸引读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影视剧作为观赏艺术,既要运用各种影视手段制作视觉、听觉效果,又要具备一个丰富生动的故事才能更具魅力。优秀的小说各方面比较成熟,在“文本中已蕴含了大量的影视叙事因素和视觉效果,如形象塑造、场景描写、人物动作、时空转换,等等。其中,作为小说文本的基本构成单元——叙述场景的常规运用,与电影表现方式更是相似”③。小说以文本的形式通过语言进行表达,影视艺术则是声画艺术的结合物,离开两者之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称之为现代影视艺术。虽然文学语言与影视语言之间存在距离,但是文学语言中深厚的文学性、思想性,大大提升了影视剧的内涵。总之,从小说与影视在“讲故事”这一基本诉求和强调“叙事”的核心功能这两个角度来看,影视与小说都有着某些程度的相似性。

第5篇

【关键词】网络小说;影视改编;题材;趋势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44-01

以网络作为传播媒介,发表作者的原创文学作品就是我们所说的网络小说,而这种较为开放自由的写作通道也为普通的文学创作者提供了新的渠道。

一、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题材

网络小说的题材选择范围非常广泛。而这些网络小说也为影视编剧提供了丰富的影视资源。作为网络小说,其自身也有粉丝群体和市场的保证,因此,目前针对知名度相对较高的网络小说的改变,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影视剧本重要的资源。

(一)网络小说中历史古装题材的改编。一般根据影视剧的内容,可以将其分为历史正剧、古装剧和穿越剧三种。作为历史正剧,其主要是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古装剧一般不会以历史为背景,所有的故事情节主要以虚构为主,中国传统文学经典、话本小说、戏文故事等是其主要信息来源;穿越剧则主要以虚构的故事情节为主。像深受广大观众所喜爱的《甄执》就是非常著名的历史题材剧。本剧主要是通过描述后宫之事,以剧中主人公的生命轨迹为中心展开叙述,而这也是可以迅速引起观众产生共鸣的最佳方法。

(二)网络小说中家庭伦理题材的改编。以家庭为单位,将家庭成员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以及感情变化等问题展示出来,就是我们常见的家庭伦理剧。通过这样的题材,将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全部体现出来。正是由于这类电视剧给予了家高度的认同,使其拥有了国内最强大的观众基础,同时在制作方精良制作水准的衬托下,使得这类题材的作品可以长期活跃在荧屏之上。比如六六的著名作品《蜗居》主要是以现代房奴作为故事的切入点,精心塑造了剧中为了房子辛苦打拼的郭海萍、没有经受住物质诱惑的郭海藻以及榱艘患核接而罔顾国法的宋思明这三类人物形象。本剧主要通过反映现代社会普通家庭买房的艰苦历程,反映出严峻的社会问题,深受观众喜爱。

(三)网络小说中都市情感题材的改编。以城市生活为背景,将男女情感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出来,反映爱情心理和状态的影视作品,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都市情感剧。而这类影视题材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仅讲述了男女主人公的恋情,还广泛涉及到了家人之间的亲情以及朋友之间的友情,而其中所设置的职场、商战等都是男女情感发展的催化剂。《最美的时光》《命中注定我爱你》《泡沫之夏》等热播都市剧也再一次证明了网络影视改编所拥有的巨大魅力。

二、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小说改编剧衍生产业互助发展。通过网络小说与影视剧之间越来越紧密的合作,从而形成了一种互惠互赢局面,而这也拓宽了文化传播的渠道,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部深受广大读者喜欢的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并让广大观众看到,才能延伸出互助发展的产业链。而作为我国文学作品发展的领头羊---盛大文学,对于网络文学与影视剧、游戏以及动漫等相关产业的联合就十分重视,像我们所熟知的《裸婚时代》《步步惊心》等热映剧集就是旗下公司所制作的。而这些热播剧、电影等也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而且也获得了非常可喜的收视率和票房。同时业内对于盛大文学的经营策略也给予了高度认可,同时,其在我国文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将原有资源进行整合,联合出品。共同参与多方发展是影视剧制作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且为了促使多赢局面的迅速实现,众多国内的影视公司已经开始强强联手的合作方式,共同分享优秀的资源,同时也一起承担可能产生的风险。由于网络信息资源访问非常灵活和开放,因此使得越来越多的非影视专业人士也投入到了影视剧行业。但是因为其自身缺乏专业的知识与理论,而且受到拍摄器材、人员、道具以及环境资源的限制,使得一部非常受观众喜爱的网络小说在制作成影视剧之后饱受诟病。

(三)技术和内容双重提升。近些年,利用超媒体手段进行网络小说的与公告,使得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时随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网络小说,而且可以按照已经安排好的故事结局,利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各不相同的欣赏视角。

三、结语

网络小说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同时其也为影视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参与到优秀网络小说改编,主要是由于网络小说的内容与大众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在网络小说与影视剧共同合作、相互发展的推动下,促进了中国网络小说影视剧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影视作品;影视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影视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同时代的产物,但却同属文化范畴,两种文化形式在当今社会跨越时空的限制。相互依存,相互推动,使各自的文化价值得以体现。

一、影视作品之于中国传统文化

20世纪,人类进人视觉文化时代,影视文化与前影视时代的其他传媒方式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集声音、画面、影像等多种符号于一身,给观众以强烈的视听震撼,表现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影视作品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具体表现为:

第一,最大程度地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榜上有名。这些优秀文化传统多受民族性、地域性或自身文化特殊性的影响以及现代多种文化形式的冲击,其记录形式相对单一且资料有限,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对于这些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非常不利,而影视作品以其自身独有的文化特点可以最直接地保留武术、音乐、民间艺术等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留下宝贵的参考资料。纪录片《最后的皮影》讲述了在陕北北部山区世代祖传且已有100多年历史的皮影戏班的故事。皮影戏这个传统文化的没落,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体验真实生活的同时,由衷地为这即将失去的古老艺术而感到惋惜。这类影视作品的问世必将对保留珍贵文化遗产起到不可替代的传承作用。

第二,有效地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影像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吸引着世人的眼球,而影视作品的商业化、国际化趋势,更使中国传统文化快速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可能。以中国武术文化为例,以徒手搏击为特征的真功夫片《精武门》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武术片向国人乃至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功夫的魅力,使中国功夫得到国外的广泛关注。《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一个都不能少》等影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外国人对中国普遍现状的误解,但影视作品强大的文化传播功能无法否认。2008年问世并赢得高票房的美国大片《功夫熊猫》,在全球范围内介绍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向世界各地同步直播,孔子三千弟子的吟诵、击缶而歌的朴拙、活字印刷的表演、《清明上河图》的恢宏大气、“春江花月夜”的轻盈动人、丝绸之路的艰辛之旅、木偶京剧的喜悦之声……以绚丽的画卷为载体把悠久绵延、浩然大气、底蕴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让国人重新树立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和骄傲,也向世界传递了一种中国神韵。

二、中国传统文化之于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大大保留并宣传了中国传统文化,纵观中国电影百年,凡是优秀的影片也无不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

首先,传统文化资源为影视作品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为炎黄子孙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古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成为影视作品创作的直接题材,这类剧作占了市场很大比重,如《汉武大帝》《三国演义》《贞观长歌》《水浒传》《红楼梦》《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都深受观众的认可与欢迎。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在美国大片《功夫熊猫》中,中国功夫、龙、熊猫、山水、太极、瓷器、庙会、唐装、毛笔字、鞭炮、针灸、面条、筷子,中式建筑的飞檐斗拱、红墙绿瓦风格,这些中国元素比比皆是,就连“虎、蛇、鹤、猴、螳螂”五大功夫高手的名字也源于中国功夫的套路名称。配乐方面,唢呐、箫、二胡、古筝、木笛、锣鼓等中国民乐更是唱了主角,向我们展示了丰富的东方文化盛宴。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大大增加了影视作品的真实性与艺术感染力。另外,中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一大批如古典四大名著的优秀文学作品早已被改编为经典的剧作,并不断翻拍,传统文学之魅力由此可见。这样的改编不仅有利于古典文学名著的普及,更丰富了影视文化市场,也为影视改编积累了宝贵经验。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为影视作品提供无形的强大精神支撑。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精神成为影视文化的灵魂。历史上,每当中华民族面临危难时刻,国人往往迸发出强劲的爱国热情,这种情怀不绝于史。尤其是反映近代史的剧作如《》《北洋水师》《》《林则徐》《八国联军》等,展示了面对外敌入侵,一些爱国将领及广大民众英勇无畏的抗敌斗争,既表达了对爱国志士的敬佩之情,更体现了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认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全社会各阶层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纷纷抗争,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历史责任感以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也成为此类影片的灵魂所在。

影视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产生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沃野之上,不可能脱离中华民族文化心理、道德规范及审美情趣的影响。历史剧如此,现代剧亦然。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国人心中有着强大的文化认同,《情系故乡》《集结号》就把传统孝与忠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影视作品的制作就应抓住这个与观众沟通和产生共鸣的有力因素。《落叶归根》成功塑造了主人公执著的质朴品格,更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归根”情结。影片《暖春》则体现了现实人间里人性的真、善、美。这一个个形象身上凸显的民族性格使观众从心底产生共鸣,是影片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为影视作品打造出含蓄的意蕴之美。深受儒家中庸思想影响的传统诗歌、绘画、书法、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具有一个共同的传统,就是追求含蓄的意蕴之美,传达给观众的是一种不言之美,“大音稀声。大象无形”是也。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深受这种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如《早春二月》中的小桥流水赋予影片以诗情画意,又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变化和人生苦恼。影片《卧虎藏龙》敦实浑厚、气势恢宏,从人物到影像再到音乐,无不诠释着中国诗画含蓄内敛的意境哲学,勾起无数西方人对中国“天人合一”气韵的向往。《一江春水向东流》《巴山夜雨》《城南旧事》《我的父亲母亲》等情景交融,把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结合,在有限的电影声画语言中升华出无限高远而空灵的境界,进而体现宇宙本体与 生命的力量,是中国电影意蕴创构的经典力作,以上作品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范畴对当代电影创作的重要影响。

三、余论

找寻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路径是新时期我们必须面l临的一大历史任务,如何调动多种形式宣传和介绍传统文化也是当今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影视时代的背景下,把影视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既能促进当代影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又能为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探索出一条有益的途径。

第一,改编文学作品。当前,文学与影视的改编互动已成潮流。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在过去、现在、将来都不可或缺,是影视创作的重要源泉,从先秦时期的散文,汉代的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数不胜数的古典文学著作为影视创作提供最直接的文本基础。四大名著改编的影视剧堪称影视与小说最完美的结合。对古典文本改编时要借鉴以往古本改编的优秀经验,力争做到忠实于历史,忠实于原著,真实地反映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向观众还原传统历史文化风貌。同时,不能脱离名著自身的美学特征,要运用先进影视手段的独特优势将二维空间的文本精髓在三维空间的影视屏幕中呈现给观众。

把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作为改编影视剧的蓝本。也是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为几乎每部现、当代优秀文本作品都难以摆脱中国传统的风俗习尚、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及审美情趣的影响。深入挖掘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的传统文化内涵,塑造人性之美,同样可以在现代社会中起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引领社会风尚的作用。

第二,拍摄优秀的纪录片。在各类影视产品中,纪录片是记录传统的一种方式,也是反思传统的一种方式。纪录片信息量大、科学性强,具有无法替代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宣传功能。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纪录片的拍摄提供了天然的优势。近些年,诸如《故宫》《望长城》《新丝绸之路》《复活的军团》等一批优秀的人文纪录片脱颖而出。这些纪录片融抒情、叙述、思辨为一体。多方位、多视角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但与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外纪录片相比,中国的多数纪录片还存在着结构慢、吸引力不强的问题,今后的纪录片制作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创作理论和创作方法上有所突破,加快节奏,找到观众的兴奋点,设置明显的矛盾冲突,制造悬念、吸引观众,从而达到更好地宣传、介绍、反思传统文化的目的。

第7篇

进入新世纪以来,导演系围绕学院提出的“以戏剧教育为主体,创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艺术院校的”总体发展目标,根据国内外戏剧、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戏剧(影视)导演、表演人才的需求,生源队伍的变化等现状因素,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与专业建设,重点对导演本科的教学大纲做了修订,并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做了探索,提出了一些科学、有效的新举措。

一、修订教学大纲,加强课程建设

导演系继1993年根据导演本科学制的改变(由5年改为4年)修订了教学大纲后,特别是在2007年教学评估活动中,根据生源的变化和戏剧(影视)导演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对教学大纲进行了调整。调整的主要内容是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增设。

(一)在表演、导演专业课的内容里,明确增设了两轮文学片断改编

第一轮是作为表演课教学内容的文学片断改编,将原有一年级下学期表演教学中的学生自选文学片断,改变为教师改编。这一调整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内外部条件、掌握表演元素的情况和学生创作个性等因素,有针对性地选择文学片断,使教材的选择更具有针对性、训练的有效性,也使学生不在片断的改编上占用时间和精力,而是集中精力将所学的表演元素运用于创造文学片断的角色,使“文学片断改编”成为表演元素训练与表演片断之间过渡的坚实桥梁。

第二轮是作为导演课教学内容的文学片断改编,要求学生在教师改编文学片断的示范下,从文学作品中选材进行改编并排演,使学生在学习导演元素与导演剧本片断之间有一衔接过渡的桥梁,同时也为三年级影视导演课程中的短片作业提供教材,允许学生将导演文学片断改编的剧本作为短片作业的创作素材,根据影视视听语言要求改编为影视拍摄脚本。对同一部文学作品先后用两种不同艺术形式加以改编、创作,有助于学生通过文学片断的排演和拍摄实践,了解戏剧舞台艺术和影视屏幕艺术的创作共性与个性,在比较中更为有效地学习、掌握戏剧与影视导演的创作规律、方法与技能。

(二)增设“戏曲导表演基础与影视导表演基础”课程

根据学生走出校门后有可能参加戏曲和影视导演、表演创作的机会,也为了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导演系在导演本科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增设了两门专业基础课:戏曲导演、表演基础;影视导演、表演基础,并明确要求这两门课是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改变了过去主要为理论讲授的讲课方式。

戏曲导演表演基础课安排在三年级上学期行课,通过讲授传统戏曲导演、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戏曲行当、流派的表演特色、传统戏曲经典作品、样板戏与当代优秀戏曲作品的案例分析,以及结合实践传授戏曲表演功法、戏曲龙套调度等,使学生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与特性,现代戏曲导、表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中国戏曲的行当流派、表演形式、独特的时空处理等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从而有助于学生在创作中吸纳中国戏曲导、表演艺术精华,丰富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创作手段。

影视导演、表演基础课安排在学生完成了两轮导演片断后行课,通过教师讲授影视导表演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使学生对影视导表演创作的规律有基本的了解,并掌握初步的创作技巧和方法,进而指导学生完成“照相蒙太奇”和“DV短片”的拍摄制作实践,让学生初步掌握影视导演创作的基本技巧,初步掌握镜头前创造人物的规律和基本技巧。

二、引导学生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础上,向“表现”领域拓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作个性

在新时期话剧创新、探索过程中,导演艺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直接、根本的原因,是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导演艺术家开始愈来愈强烈、愈来愈自觉、愈来愈智慧地追求在演出中表现自己的主观意念、主观情感,愈来愈普遍地倾心于遵循“表现”的美学原则,采用富于“表现美”的形式,创造各种假定性语汇、表现性语汇和象征性语汇,去直观表现生活本质内涵和人的深层心理。导演创作思维向主观思维、表现思维的拓展,使新时期的话剧舞台从整体面貌呈现出向“表现”美学原则的倾斜,这种倾斜在迈入新世纪后仍在继续。

面对当代戏剧的整体面貌和发展趋势,导演系拓展了教学内容:在教会学生遵循“再现”美学的原则,掌握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础上,有意识增加了引导学生向“表现”美学拓展,培养主观思维、表现思维的教学内容。

(一)在基础教学阶段,培养学生的主观思维、表现性思维

想象力的解放、活跃、飞翔是培养发展学生创作思维的基础,在第一学期的导、表演教学中增加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的素质训练。因为与表演课结合,做“物件想象练习”——把具象事物与抽象概念结合为题的练习,将无生命的物件赋予生命、性格,并呈现一定的主题立意。

将导演元素训练的“音乐、音响小品”教学单元作为发展、培养学生主观思维、表现思维的重要阶段,引导、提倡、鼓励学生在学习掌握处理音乐、音响规律和方法的同时,敢于向主观思维、表现思维领域跃进、冲击,要求教师在学生的创造性想象飞翔起来,有可能进入表现、象征的领域时给予引导;让学生学习运用音乐、音响去创造现实时空和各种非现实时空(心理时空、哲理时空),运用音乐、音响去开掘人的心灵、意识或潜意识,把人物的主观感受和创作者的主观意念给予外化、物化;引导学生的创作思维向主观思维假定性思维、表现性思维拓展,鼓励学生显现、释放创作个性。

(二)在高年级教学阶段重视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创作个性

在完成第三、四学年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在继续努力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现实主义创作基础的同时,重视通过向“表现美学原则”拓展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作性思维和创作个性。

例如,在第一轮现实主义优秀剧作片断的排演中,要求学生在对剧本进行深刻分析、认识剧作的基础上,可以用现代意识、观念去观照剧本,开掘剧本内涵,使剧本更具有现实意义,并允许学生在准确深刻地认识把握剧本内涵、剖析人物心灵的基础上,允许遵循“表现原则”去处理舞台空间、创造片断的演剧形式和具有“表现”“象征”意蕴的导演语汇。

在第二轮非现实主义剧本片断的排演中,明确要求学生“通过导演不同风格流派的剧本片断,探索、实践各种风格、流派,各种创作方法和艺术手法,掌握处理不同风格、体裁剧本的规律与技能”的教学要求,剧本风格、体裁的多样性、丰富性,为学生对“表现美学原则”的跃进、创造性思维的拓展、创作个性的释放提供可能。

在进入多幕剧排演阶段,明确要求两台大戏的选择,在教材选择上要求第一台是现实主义经典剧作,第二台是风格流派鲜明的优秀剧作,在培养导演专业学生掌握创造完整舞台演出艺术和培养表演专业学生掌握创造完整人物形象的规律、方法、技能,夯实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基本功,同时坚持向“表现美学原则”拓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作个性。

三、探索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模式的优势

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于1993年在对实施导演、表演联合教学的可能性、优越性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首次在我国开办了“导演、表演混合教学班”,这是一个具有明确教学研究、教学实验目的的本科班。随后在2002—2006年连续开设5届“导演、表演混合本科班”,培养出毕业生178名,其中导演专业学生68名、表演专业学生110名。这6个班排演了教学实习剧目和毕业剧目18台。通过6个“导演、表演混合班”的教学实验与不断总结与完善,建立了符合导演和表演专业教学规律、特点,适合“导演、表演混合班”联合教学理念的“导演、表演专业教学大纲”,形成了一套符合联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措施、内容及教学阶段和课程的安排。

导演系开设“导演、表演混合班”的目的不是为了扩招,而是为了“以导促表”“以表促导”,是在学习、借鉴前苏联的卢那察尔斯基戏剧学院,圣彼得堡音乐、戏剧、电影学院开办导演、表演联合教学班的基础上,在全面、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开设的。

在以往导演本科与表演本科分开的独立教学中,导演本科的5年专业教学一直实施导演、表演并重的“双轨制”教学,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导、表演混合性质,所不同的是,这种“混合”体现为教师导演与学生演员、学生互为导演和演员两种形式。通过这两种形式为导、表演专业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导演专业学生在大量的创作实践中,不仅学习、掌握导演创作规律、创作方法和技能,而且学习掌握表演创作规律、方法和技能。演员通过用自己的血肉、神经创作的“炼狱”升腾出对于表演艺术的真知灼见。

根据导、表演艺术创作规律和教学基本规律对实行这两个专业的联合教学进行分析和预测是具备可能性和优越性的,因为导演和演员都是戏剧、影视作品创作中最主要的力量,前者起主导作用,后者是创作的主体,两者的合作贯穿创作的始终,合作是否密切、默契,直接决定作品创作的成败。

要探索导演、表演联合教学的优势,唯有在联合教学的碰撞中才能发现、发挥联合教学的优势,应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上以“全面实施联合教学”为原则,在为期4年的教学过程中,将有意识强调两个专业教学上的“合”,必要的“分”( 两个专业分开独立教学 ) 只是阶段性的、相对的;“合”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绝对的。因此,在连续6个“导演、表演混合班”的教学进程中,始终贯穿这样一种追求:在严格遵循教学规律,严格掌握每一教学单元的教学任务和培养规格的前提下,大胆、谨慎地探索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导演、表演联合教学的优势。

在实施联合教学的过程中,努力追求“联合”是“相辅相成”意义上的联合,在遵循导演、表演双方的教学规律,保证导、表演学生都达到专业培养规格基础上的“联合”,而不是让两个专业的学生共处一堂的表面联合,两门专业课程的简单相加。为了使两个专业的教程能够统一,经过论证后,我们把导演本科的教程从传统的5年压缩到4年,有意识地在所有导、表演教学中实行导、表演学生混合编组,而且尽可能做到每一次练习、每一个小品、每一个片断中的演员,都应同时有导演和表演专业学生,使导、表演专业学生能在大量共同创作实践的无数次碰撞中,相互以自己的优势影响对方,相互作用于创作素质的互补、培养、开掘。

经过6个“导演、表演混合班”的教学实践和成果证明,实施“导演、表演联合教学”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一)实施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有助于创造类似剧院雏形的创作条件和创作气氛;

(二)实施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有助于两个专业学生创作素质的培养与创作潜能的开掘;

(三)实施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专业;

(四)实施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能力与方法。

总结、归纳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开设的6个“导演、表演混合班”的教学优势,我们得出清晰的认识:开设导演、表演混合班是导演专业“双轨制”教学传统的拓展;探索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是具有前瞻性的教学改革,有助于使导演、表演两个专业的学生相互产生良性刺激、共同发展;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是解决导演、表演专业合作课题的良好途径,能够使两个专业的学生在共同的学习、创作实践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作用于双方专业素质的培养、创作潜能的开掘、创作个性的显现,从而为新世纪戏剧、影视艺术培养知识丰富、修养全面,具有很好内、外部素质 (特别是内部素质优秀) 的表演艺术人才,和具有很强创造能力、实践能力、鲜明艺术个性的导演艺术人才。同时通过两个专业的学生共同对导演、表演艺术创作规律、创作方法和技能有较全面的认识和掌握,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和毕业后的创作实践中,能更为主动、自觉地拓宽自己的创作道路,使确实具有导、表演素质的学生创作得到最充分的施展,成为导演、表演兼具的复合型人才。

第8篇

1.激情讲授

初中语文教学面对的对象是一群正处于青春期、兴趣爱好广泛、思维活跃的初中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富有探索精神,喜欢进行丰富的、奇特的幻想,他们的思维富有创造性和批判性,他们对别人的思想、意见有时会持过分怀疑和批评的态度。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努力摒弃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尽量以一种能体现文学特色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比如讲解时要充满激情,试着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使他们也能融入作品之中;课堂语言尽量做到流畅、精彩,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同时还可以采用学生习惯的或者是喜欢的话语方式来表达。此外还可以用动听的故事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最好能在讲解中不断引用外国文学经典文本中的原诗原句,使学生不自觉地走进经典文学殿堂。

任何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前总会对即将阅读的作品有一定的审美期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审美经验,并考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需要。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时下流行的、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热点作品,比如,可以穿插年轻作家郭敬明和韩寒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很受中学生追捧,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作品还被拍成电影,搬上了大银幕,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此外网络文学作品中也不乏一些受到中学生热捧的作品。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教学中教师不能完全贬斥当下的“80后”作家作品或者是网络作品,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而是可以将这些热点作品与外国文学经典文本进行比较,并加以鉴别与引导,要力避在教学中进行过于浓重的政治说教。

2.影视观赏

影视带动图书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作家凭借影视媒体,让纸媒文学最大限度地进入受众视野的例子不胜枚举。根据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出现在电视媒体和网络上,它们凭借其形象、直观、生动、观看方便等特点受到受众的喜欢,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影视资源来激发中学生对外国文学经典文本的兴趣。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来选择是让学生观看完整的影视作品,还是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观看剪辑的部分。例如,对于有些忠实于原著的影片我们可以全片播放,比如“名著导读”部分的《简・爱》曾被好莱坞翻拍成非常经典的影片,情节基本忠实于原著;再比如九年级下册的《音乐之声》本来就是剧本的节选,我们可以把整个影片放给学生看,让他们对整部剧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不过教学中绝大部分应该采用剪辑片段的办法,比如九年级下册的《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非常有名的戏剧作品,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将翻拍的影视作品中的切合课文内容的精华片段展示出来,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经典文本的理解。

当然我们仍然不主张用观看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来取代经典名著文本的阅读,因为根据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毕竟是经过了人为改动和加工了的东西,加入了别人的理解和感受,唯有自己阅读经典名著文本,才能亲身感受到经典文本的魅力所在,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读出自己的体会来,这样的阅读体会是弥足珍贵的,是无可取代的。观看影视作品只能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只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一种方式而已,千万不可以此来代替经典原著的文本阅读。

3.课堂诵读

在课堂中诵读外国文学经典无疑能够帮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作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客观的了解,消除一定的阅读障碍,避免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由于对其中的人物、场景以及时代背景的陌生而产生的误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深入了解整个文学作品的内涵。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朗读一些精美的语言片段,有助于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的美,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比如七年级上册泰戈尔的《金色花》,七年级下册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八年级下册纪伯伦的《浪之歌》《雨之歌》、高尔基的《海燕》,九年级上册的《蝈蝈与蛐蛐》《夜》,九年级下册的《祖国》《黑人谈河流》等这些经典的诗歌作品都是非常适合采用朗读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走入文本的。再比如莎士比亚的语言历来以优美著称,他的《威尼斯商人》就是一部诗剧,语言既富于个性化又生动优美,文采斐然,其中的许多选段都值得我们反复朗读、品味,比如其中鲍西亚对“慈悲”的那一段阐释:“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显出一个帝王的高贵:御杖不过象征着俗世的威权,使人民对于君王的尊严凛然生畏;慈悲的力量却高出于权力之上,它深藏在帝王的内心,是一种属于上帝的德行,执法的人倘能把慈悲调剂着公道,人间的权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没有差别。”

一位教师在上《金色花》这首散文诗时就是将朗读这种方法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比如他有一个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倾情诵读,感受音乐美:

(1)听读课文,初步感知: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朗读,触摸语言,感知文意,圈画生字词,并注意体会语气、语调。

(2)扫除字词障碍:每组选一位代表说出一个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3)学生自由朗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阅读喜好以及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来朗读课文。

(4)教师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这首散文诗中的语速、节奏、感情以及哪些词语应该读重音。尤其注意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舒缓、深情的。

例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为了好玩”“笑嘻嘻地”,多么天真、活泼的孩子!这句应读出孩子的调皮、快乐的语气。

例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这是母亲发觉孩子不见后所展示出来的一种焦急心态,所以当她发觉自己的孩子再次出现在自己面前时,问“你到哪里去了”,必然会有一定的责怪语气,但是看到孩子的出现则又会有兴奋之情,因此在这一句的阅读过程中就必须体现出一种惊喜与责怪语气,但是惊喜要强于责怪的语气,即嗔怪的语气。这里的“坏”并不是真的坏,而是调皮、淘气的意思。

例3:“我不告诉你,妈妈。”读这一句是要读出一种撒娇、调皮的口吻,孩子这一天悄悄地为妈妈做了不少好事,却不想让妈妈知道,因为母爱是无私的,因此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所以要对妈妈保密,言语中还包含了些许得意。

(5)学生朗读比赛:我听到了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代表本小组为大家朗读诗歌?读后师生评议,再次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从这个教学片段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听读、跟读、自由朗读、朗读竞赛等多种形式反复地朗读这首散文诗歌,一次又一次地亲近文本,品味诗歌饱含感情的语言,反复体会诗歌的情感,从而充分领悟诗歌的内涵。这样的朗读教学,老师主要是作为一个引导者,适当地给予学生朗读指导,让他们的读一步一步到位,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乐于参与,乐在其中。

4.课本剧

对于国外文学作品的改编需要学生对文中的内容以及人物性格和场景变化有充分的把握,因此改编本身并非一件易事。要想对文中内容进行有效的改编,需要教师充分指导学生熟悉作品的内容并理解作品的内涵。借助于作品内容的改编,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课堂参与度,相对于传统的一味的朗读以及问答方式,改编给予了学生更大的课堂自由度以及参与度,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随性发挥,从而使得故事的发展根据自己心中的标准而不断变化,这无疑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创作能力。同时,在改编之后,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自导自演,这就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人物的感情有更准确的把握,对于故事情节更加熟悉,从而达到更进一步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的目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在自编自导自演之后,师生还可以共同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改编应当建立在学生充分阅读原文,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通过这样的改编以及表演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网络讨论

我们要通过有效的课堂讨论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利用现代化的讨论工具更好地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以及学习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博客”撰写评论、推荐经典文本、提供新信息网址,以此来帮助学生扩大阅读视野,提高学生品读经典文本的能力。学生可以进行阅读、参与点评。另外,学生可以通过“BBS论坛”充分展示个性化解读,学生间可以展开交流,教师可以参与点评,也可以借此了解学生解读文本的现状。再者,为了满足喜爱外国文学的学生个体阅读、欣赏经典文本的愿望,教师还可以通过E-mail与个体学生进行交流。

6.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第9篇

一、影视艺术以特殊修辞性美感对文学审美意象进行营造

作为影视艺术,运用多种媒体技术和视觉性语言形态表达出文学作品在语言修辞方式上所具有的特殊美感。文学语言形象性的独特美感,主要是来自于文学语言的意象性。因此,影视艺术作品不仅首先应该具备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还应该找到一种与文学语言相匹配的独特的视听语言,而不是影视声画和语言文字的简单相加。影视艺术的意象性特征,主要就是指影视艺术在视听语言方面具有的与文学语言相适应的特殊修辞性美感,具体表现有以下两点。

1、省略营造的想象空间

文学的形象性中包含了“意”和“象”两层含义,除了“栩栩如生”和“如见其人”等语言的视觉效果之外,还具有语义的不同排列组合、语音抑扬顿挫所造成的审美效果。以造型艺术为叙述基础的影视画面,具有直观现实的形象性,同时,作为电影基本单位的镜头语言常常具有丰富的表意性。一个是时间性的、想象的,一个是时空交错的、视觉的。电影中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往往采用闪回镜头,以短暂的画面插入某一场景,来表现人物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和感情起伏,撷取最富于特征、最具有鲜明形象性的动作或细节,用极其简洁明快的手法加以强调和表现,给观众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用影像表现人物的内心,自有许多的省略,电影中镜头缓缓摇过,没有其他任何的解说,细心的或有小说阅读经验的观众,就能从这个动作中了解一些言外之意和更深层的东西。这当中叙述的省略造成的“意象性”的效果,给受众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使影视语言直观中增加了空灵的感觉,画面和声音中不仅有“象”,也有了“意境”,有了想象空间。

2、通过时空变异增强抒彩

影像与文字相比,因其视觉的直观性和阅读的综合性与快捷性,不适宜进行大段议论和过于深度的主题挖掘。镜头语言以“呈现”为主,一般擅长表现的是动作化了的形象,通常观众不可能像读小说那样细读和反复,隐藏在电影镜头后面的那些“意义”是由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对电影镜头画面即时解码而获得的。在影视艺术作品中,运用时空变形处理的方法,可以使画面产生一种凝固的雕塑般的造型美感。王家卫自《花样年华》是一个充满着怀旧情绪的电影。但这种怀旧以其特有的美感冲击人们的视觉。影片的场景其实非常狭小,都是在灰暗的上海旧阁楼里,而王家卫为充分展现孤独的内心世界,充分利用了这样几个狭小的空间,来表现影片需要的怀旧情绪。除了在阁楼,影片还经常在一些古老的车里、弄堂口这些怀旧气氛非常浓厚的场景中展开电影的心灵铺垫。这类画面和声音,已经不具有现实的意义,更多地表现出某种象征意味,以增强其抒彩。影像把小说形象化、生动化了,使抽象的符号化了的人物、事件被具体生动地表演出来,形成一种画面感,画面感的直接性给人的视觉和心理的冲击更大,它使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经历了一种对生命更为感性的体验。

二、影视艺术以新的大众视听手段使纯文学审美得以升华

1、影视艺术以新的视觉冲击方式传播文学满足审美需求

以影视为主的图像文化作为我们新的审美对象,它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对大众的体贴、迎合,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使纯文学作品得以普及。部分当代影视艺术作品所追求的最初目标是让观众原汁原味地欣赏文学原著。“原汁原味”要求影视仿真技术描摹出符合文学作品实际的原貌,从审美上讲这只是实现文学作品的普及,更确切的说是制作出文学作品的影视版。由此却引发了受众的欣赏联想,再现或升华了文学作品本身的内在意蕴。生活中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电影既赢得观众也赢得票房,由此也说明,视觉文化的审美因子,是不排斥文学的,反过来还要依靠文学作为其基础。人们观看影视艺术作品的感受也许与文学课堂上所体会的意境不大一样,与纸质的作品阅读不一样,获得的感想、心得与满足不一样,但都得到了审美的愉悦却是一样的。影视的仿真技术与文学作品叙事结构结合,弥补了文学虚构的不落实,从而开拓出虚拟的真实空间,以满足人们心理需求中类似童话的奇妙幻想,在这个童话世界里,人们的思维被大大激活,梦幻不再虚无。《哈里波特》由畅销书到电影,并从《哈里波特Ⅰ》一直幻游至《哈里波特Ⅳ》极大的满足了从孩童到成人的类似童话的奇妙幻想,影视的技术手段恰当地作用于受众的心理感受,由此打破了原有的价值预设,衍生出千万个存于人心的开放的作品,文学在当代受众审美取向的日常化趋势中得以存续。

2、影视艺术是以大众化姿态引导人们接受文学传统意义的艺术欣赏活动

在当今社会中,工作的快节奏、生活的压力迫使人们没有时间、精力去思考一些沉重的问题,越来越趋向于接受一种简单的普适性的快餐文化。影视艺术因以视听为传达手段,更接常人对世界的感知,在人们心中所产生的冲击力往往超过文字阅读。于是,文学名著在当代遭遇到了阅读危机,悉心研读大部头小说的读者已越来越少。但是,现代传媒的发达又使得名著的传播更为快捷,常常会出现一些名著声名远播却很少有人读过的怪事。名著改编成电影、电视,一方面使经典作品更加大众化、商业化:另一方面又使原本应反复咀嚼的文字、意义和思想变成一种满足的视觉享受,再由这种视觉来冲击审美心理,提升读者对作品的理解,结果是知识分子、精英阶层可以从中获得启迪,普通大众也可以从中得到最直接的体验。

三、避免影视艺术与文字审美的营造的不和谐音符。

第10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名著阅读教学 影视资源 辅助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一门有些遗憾的艺术,在教学内容、表现形式上,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无法挖掘学科知识本身的内涵,对学生感知情绪和体验都存在一定的缺憾。影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具有消遣娱乐、宣传教育和信息传播等功能,对于成长着的中学生来说,影视是“通向外部世界的一扇窗口”,是人生的“启蒙老师”,也是生活中一个“愉快的伙伴”,看电影、电视已成为当代中学生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影视资源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对培养人的思想道德,提高人的艺术修养,促进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身处影视业如此发达的现代,一个学生未必会去文学名著中汲取精神营养,但绝不可能不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

名著是传统的文本著作,思想内容深奥,故事情节复杂。影视生动活泼,赏心悦目,具有直观性、艺术性、趣味性和娱乐性,用超文本的电子读物――影视资源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增强阅读的主动精神,提高名著欣赏能力。影视与名著在内容上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在表现形式上迥然不同,但在很多方面是互相促进、互相依存的,具有兼容性、互补性、拓展性。影视资源丰富的功能弥补了语文教学名著阅读单调的不足,而名著文本又补充与解释了影视提供的精美画面,从而对学生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正确理解人物形象等都有弥补作用。

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产生了充分运用优秀影视作品这一资源辅助名著阅读教学,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精神素养的想法。学校电教设施的改善和课程的安排及领导对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视,使这一想法最终成为现实。

在借鉴国内外研究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我主要作了以下努力。

一、播放精心选择的影视片段(名著的同名或改编影视作品)

影视资源主要有三种利用方式:一是看影视片段,再读名著;二是先读名著再看影视片段;三是在阅读名著的基础上看影视片段,看完影视片段之后再读名著。看了影视片段之后,学生知道了一些内容,但不全面,很多学生都想知道剩余的内容,这就吊起了他们的胃口,激起了他们继续看下去的兴趣;先看名著再看影视片段,便于学生在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把握;而第三种方法则便于对经典小说的精彩片段进行比较阅读。这样,生动的影视作品就代替了教师苦口婆心的引导。

二、比较影片与原著的不同,培养阅读鉴赏能力

影片与原著毕竟不同。阅读原著,看的是文字,培养的是学生分析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观看电影录像,看的是像,听的是音,这其实不是真正的“阅读”。况且文字所表达的内容不一定就能用图像表达出来,而图像所表达的效果也是文字所无可比拟的。将名著搬上银幕,首先就要进行改编。这样影片中的内容就会与原著产生许多不同。这些不同其实是编导们的艺术见解,这些内容恰好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判断、概括等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欣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列举出影片与名著的种种不同,然后让他们“挑战大师”,评价“大师们”改编的是否成功。不同之处比较多,我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然后由此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评价。因为没有参考答案的限制,学生对“大师们”的改编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还颇有见地。比如有一个学生这样分析:影片《水浒传》的《拳打镇关西》一节,比原著多了“郑屠杀猪、杀狗”的情节,我们认为这很好。这一方面告诉了我们他的身份,另一方面从他杀猪的动作(几个壮小伙子都杀不了的一头大猪被他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语言(杀猪后对他的几个伙计说:“眼尖、手快、心狠。”),以及杀狗的情节(一只狗只不过跑到他的铺子里来吃点东西,就被他一刀劈中,并让拉去剥皮吃狗肉,还说:“你白吃肉,我们白吃你。”),可看出郑屠是个凶暴、贪小、心狠、手黑的人,这为下文他强骗金翠莲埋下了伏笔。还有从他杀猪、杀狗的动作看,他也有些功夫,再加上块头大,是一个不大容易对付的人,但鲁提辖三拳就把他打死了,更突出了鲁提辖的武功高强,疾恶如仇。还有一个学生认为影片中有一处改编是“画蛇添足”。她写道:在“酒楼宴友”这个场面中,原著中鲁提辖一听到有人哭,就摔东西。当酒保过来,鲁提辖问他是何人在啼哭时,酒保马上给说明了情况。而在影片中,大概是为了减少鲁提辖的“粗暴”,他先听到啼哭时没摔东西,只是不高兴,把酒保叫了过来,询问是怎么回事,酒保说下去打听一下。后来再听到啼哭,而且声音越来越大,大声叫酒保,这时酒保才来说明了情况。这样一改,鲁提辖显得确实有“耐性”了许多,但却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金氏父女在酒楼里卖唱已非一日,酒保对他们应该很熟悉,还需再去打听一番吗?对这些分析,在交流中也有同学持反对意见。我适时地引导他们去搜集相关的信息,到图书馆、互联网上去查找相关的资料,这样既培养了他们搜集、分析、理解和评价能力,又开阔了他们的知识面,加深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

三、演绎书中的精彩篇章(可以是小品、相声、戏剧、歌剧、朗诵等多种形式,但必须全体成员全体参加)

我鼓励学生改编名著进行表演,并让学生自己评价。对看过的影片中,学生认为改编的不好的情节、场面,我安排他们自己来编,自己来导,自己来演,自己来评。像《皇帝的新装》、《在烈日和暴风雨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鸿门宴》等适合改编成课本剧,而《繁星・春水》等则适合朗诵。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原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细节,遇到不同意见,就去查资料,时间紧张,在学校完不成,拓展到课外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时,面对不同组的不同版本的“表演”,大家的评论也很激烈,学生在与不同小组的交流中,深刻地理解了内容,通过亲身体验最终让学生能够阅读人类文化的优秀文本――文学名著,欣赏优秀的名著影片,与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展开对话,促进批判性思考,获得审美性体验,最终达到身心和谐发展。如2010年我所带的一个班排演名著《雷雨》时,因男生人数极少,由全班“公投”由一女生反串周朴园。刚开始连我都替她捏着一把汗,毕竟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太复杂了,初中生很难把握,更别说由一个女生来演了,这其间分寸能拿捏到位吗?为了不负众望,这位女生与另一位演鲁侍萍的女生在课间经常讨论研究,反复对台词。到了全校公演的时候,这位女生还发动家长去专业的滑稽剧团借来了服装道具。最后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她这个“周朴园”居然演得那么到位,不仅盖过了其他班由男生饰演的“周朴园”,而且得到了评委老师的青睐,获得了校园文化艺术节“最佳演员”的殊荣。另一位扮演鲁侍萍的女生在舞台上也是真情投入,演到激动处,泣不成声。这次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良好的教学效果,充满活力的教学创造,来自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高度融合,而影视正是实现这种“高度融合”的和谐之境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影视片段只是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影视鉴赏课;选片时要注意尽可能选择健康向上的影视片段,注意影视片段中的负面效应。总之,丰富的影视资源如果利用得当,将会成为激活、优化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王曙.语文阅读教学新视野.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

[2]叶黎明.检验经典阅读教学的实践误区.语文学习,2005,12.

[3]沙君未.走进影视 走进语文.语文教学研究,2004,07.

[4]李建勋,徐倩.网络环境下的影视资源与名著导读.中国电化教育,2004,01.

[5]吴疆.文学经典名著阅读和人的心灵空间.中国语文教学参考,2002,03.

第11篇

【关键词】影视鉴赏 选修课校本课程教学方法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075-02

二十一世纪将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现代意识有机结合的人才是很多学校的目标,“以人为本”“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大环境下,许多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选修课的开设上做出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选修课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必须是要求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一体的课程。基于选修课的这一特点,《影视鉴赏》成了很多初中学校语文学科选修课开设的首选课程。然而,要开好这门选修课,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在实践中探索,觉得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影视鉴赏》一定会成为一门成熟的课程。

1 “影视鉴赏”作为一门课程,应该开发属于自己的教材。

中学阶段开设《影视鉴赏》在学生中有很好的反响,往往很容易使人误认为这门课良好的教学效果完全是取决于学生对电影和电视剧浓厚的兴趣,其实,真正要讲好这门课并非易事,譬如,怎样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有学校将它设计为影视基础知识课,有的将其设计为影视作品分析课。因为缺乏一部成熟的教材作为设计该课程内容的依据,所以,《影视鉴赏》的内容五花八门。选修课如果没有自己的教材,课程很难形成体系,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授课内容东拼西凑,教学目标混乱,达不到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以七年级下册为例,《影视鉴赏》可以尝试这样开发教材。

1.1 面向学生,确定好课程目标

通过对《影视鉴赏》的学习,旨在提高七年级学生的审美水平、语文素养及综合人文能力。课程应以影视精品的鉴赏为脉络,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点到面的去欣赏、读解、品味、评析影视佳作,逐步实现提高学生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的目标。同时,也应引导学生由影视作品的鉴赏到文学作品的解读,分析作品塑造人物的方法和技巧,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2 根据七年级语文教学目标确定鉴赏作品

根据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内容的特点,除去中段考和学期末复习备考的时间,七年级下册《影视鉴赏》安排为16学时为宜。因为《影视鉴赏》不仅是引导学生欣赏优秀影视作品,它还应该是语文课本的延伸和拓展,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把七年级下册《影视鉴赏》的教学内容作这样的编排:

第一单元:成长的故事

鉴赏影视作品:电影《美丽人生》、《放牛班的春天》

悬念与伏笔:影视作品中如何设置悬念吸引观众

推荐文学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

第二单元:英雄与历史

鉴赏影视作品:电视剧《恰同学少年》选集、《水浒传》选集

环境与人物:环境渲染对塑造艺术形象的作用

推荐文学名著:《水浒传》

第三单元:中华文艺

鉴赏影视作品:电影《丝路花雨》、电影《花腰新娘》

音乐与舞蹈:视听冲击,情感震撼。

推荐文学作品:《中国民间故事选》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

鉴赏影视作品:电影《鹤乡谣》、《人猿泰山》

画面与镜头:尽享视觉盛宴

推荐文学作品:《诗文地理》

1.3 根据七年级学生特点,设计好课程体例。

面对七年级学生,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我们在设计课程体例时应偏重于作品内容本身的剖析而不对影视常识的介绍,应重在分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而不是对拍摄技巧的鉴赏,应重在通过对作品的鉴赏引导学生走进影院欣赏影视作品乃至追本溯源的去阅读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文学名著。以第三单元(《中华文艺》鉴赏影片《花腰新娘》这一课为例,我们可以尝试这样设计:

A.影片情节介绍

B.人物形象分析

C.经典片断鉴赏

D.音乐,舞蹈与民族风情

E.知识链接:电影《阿诗玛》与叙事长诗《阿诗玛》

2 “影视鉴赏”作为一门课程,应该在课堂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影视鉴赏”是一门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很多学生选择这门课程的原因就是上课可以欣赏到心仪的影视作品,甚至有学生误认为这门课程就是看电影,影片结束了,课也就结束了。我们在教学中,既要组织学生观摩影片,又要对影视作品进行赏鉴分析,这样也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对待这门课程时的两重性,即看片积极而听课消极,既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实现这门课的教学目的。如果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相应的调整,设计和创新,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登堂入室,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目标。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尝试采纳这些教学方法。

第12篇

关键词:影视摄影教学;大摄影观;文学;美学;哲学

近十年来,中国影视产业蓬勃发展,影视工业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对于工业链条中的人才缺口需求巨大。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国内影视传媒高等教育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有近百所大学开设了“影视”“传媒”或“传播”的院系和相关专业。相比早些年只有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两家独大的局面,今天的影视传媒教育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影视工业标准

我们注意到,开设此类专业的院校多数是综合性大学,相关专业也是在传统的二级学科———诸如新闻、传播、美术等专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学科内核还是以史论、方法论、赏析为主的课程,与时下影视工业体系相距甚远。还有一部分就是单纯的技术类课程———以一些简单实用的操作为主要教学框架体系,因缺少行业实践的检验,所以存在体系陈旧、深度不够等问题。

(一)影视摄影教学的范围影视摄影教学是影视高等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课程,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是将摄影、导演、录音和剪辑形成一个总体的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以“画面制作”和“声音制作”为基本教学目标,以具有编导思维和意识、编导能力和技能的影视创作与制作人才为培养目标,在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上真正体现“一专多能”。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就是影视前期的拍摄技术和后期的制作技术。但是我们不难发现,无论从广义的角度还是狭义的角度,影视摄影教学中缺失的是一种“大摄影”观———将文化底蕴素养和学科交互融合作为教学培养的方针,以制作技术为基石,以制片管理为重要保障,将工业标准作为参照准则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框架体系。

(二)新形势下对行业人才的需求标准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公众号平台曾公布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方案。其中,初试需要考文化素养基础,考试科目为文学、历史、哲学。这条消息无疑是很多人艺考之路上的一个重磅炸弹,使艺术类高考再也不能成为许多人上大学走捷径的一个跳板,但却是培养高精尖艺术人才的重要改革举措。笔者认为,这种举措的背后,折射出长期以来艺术类专业培养的一个“顽疾”———学生无法创作出优质的作品,过度关注外在的条件与设备而忽略了从作品中传递情感和价值观的本质。这其实反映出学生在文学、美学、哲学素养方面的缺失,没有创作的根基,所拍摄的作品逻辑混乱,缺乏深度,没有情感。“大摄影”观正是要针对这些短板,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适应未来的创作和影视工业体系的革新。

二、大摄影观中的基石作用

(一)文学对影视摄影创作的影响文学一直是最古老的讲述故事的载体,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摄影技术和录音技术还没有普及的时候,人类的历史就是通过文学为载体流传至今。作为影视行业,影视文学就是整个创作体系的基础。纵观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的萌芽阶段,多数的剧本改编自小说。其中,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就改编自莫言的长篇小说《红高粱》,获得巨大的成功。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历程中,有很多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让人印象深刻,由此可见,文学在影视中的作用非常大,文学的审美是电影审美的一个基础。简洁明了的叙事———逻辑清晰、语言简练、修辞得当,对于影视相关专业的同学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文学不仅对剧本有影响,其修辞的手法同样影响着摄影镜头的创作。一个镜头的意境与韵味,是否含有隐喻的修辞,这都是由文学发展而来。影视摄影作为一门艺术有它独特的审美语言———景深、透视、构图的黄金分割、光影对画面的切割等。当摄影机的焦点随被拍摄主体来回切换的时候,当我们所看到的人物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前后景在画面中所占比例差距巨大的时候,这种文学中所出现的排比、对比、夸张、隐喻都在镜头的运用中有所体现。

(二)立意的哲学借鉴讲好故事、拍好镜头固然是重要的,但对于作品来说,最重要的是传递情感与价值观,也就是说,你想表达的是什么。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先锋派电影运动,就是在以尼采的唯意志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等思想理论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很多电影流派中的无序性,成为了另外一种电影的表达方式。无论在拍摄阶段还是剪辑层面,他们通过对哲学思考的借鉴和转化,深深地影响了摄影技术潮流的革新,也大大提升了电影的深度。比如法国的新浪潮电影,其中的手持拍摄与剪辑的跳切处理,直接植根于现代主义思潮之下,能够更有效地揭示出人们精神层面的状态和深层次的内心活动,比如《四百击》《筋疲力尽》。同一时间的新浪潮电影大都有着哲学上的借鉴和思考。美国的动画电影《疯狂原始人》借鉴了柏拉图《理想国》里的洞穴理论,电影中多次出现了隐喻,以“伊”为主的女儿代表了思想的开放,她很想逃出洞穴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她代表了先进、乐观、积极、勇敢;而以“瓜”为主的爸爸角色代表了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他否决一切离开洞穴的想法。“瓜”在故事中出现了多次的自我思想抗争,在改变与停留之间苦苦挣扎,甚至发疯。但是到了最后,“瓜”还是选择放下自己愚昧无知固执的一面,并开始自我学习和创新,最后拯救了一家人,还救活了自己,全家团圆,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三)美学表达纵观摄影的发展史,与绘画是紧密相连的,其构图、光影都是源自于西方美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这幅画作,开创了空气透视、三角构图等全新的绘画技术手段,直到现在都是重要的摄影镜头语言;著名的伦勃朗光,就是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在画作中创立的光影表达方式,至今被用作摄影最重要的灯光造型手段之一。很多影视摄影专业的同学没有绘画基础,或者不了解西方美术史和中国美术史,在讨论构图、光线等问题的时候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在创作上是一大不足。

(四)大摄影观是一种综合创作体系下的应变能力大摄影观是一种综合创作体系下的应变能力。比如,剧本构思困难,这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学习层面,很多剧本创作除了有专业的技巧还需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作为学生,这方面肯定是欠缺的。但是可以借助于别的方法与方式来弥补,比如说去做调研、借助别人的生活经验、提取大数据样本做改编等,但往往同学们在这一步就止步了,随便提交了一个本子,最终的结果一定不是一个合格的作品。还有一点需要着重强调的是,无论是同学们参与拍摄还是参与项目实践,面临的创作层面之外的问题往往会很多,这其中包括物料、人员沟通、突发事件的解决、备选方案的准备等。我们经常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同学们自己搭建的剧组,往往无法坚持到最后,中间因为人员问题、资金问题、剧本修改问题、物料问题而草草收场的案例层出不穷。根本的症结在于实践少,缺乏对于错误问题的积累,应变能力差。这都需要同学们加强实践,积累经验,提高综合应变能力,使好的创意想法不被这些问题所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