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产业发展对策

农业产业发展对策

时间:2023-07-18 17:25: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产业发展对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产业发展对策

第1篇

关键词 特色农业产业;问题;对策;河南鲁山

中图分类号 F32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311-01

鲁山县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伏牛山的东麓,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七山一水二分田”是该县地形的生动写照。近些年,鲁山县委根据其实际,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致富产业,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由于是新生产业,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该产业高效快速发展。2012年,对全县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对策

1 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

鲁山县虽然也对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一些规划,但是缺乏全县一盘棋的全面规划,发展具有盲目性,部分规划缺乏科学性,未依据气候、土壤、技术条件、市场等要素通盘考虑,存在着隐形后患。

1.2 特色农业产业类别多

全县有林果、食用菌、中药材、蔬菜、茶叶、畜牧业等农业特色产业类别达到80多个,小类别特色产业有600多个,难以形成大的规模,不利于产业化经营。

1.3 未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

在鲁山县的赵村乡、磙子营乡发展茶叶产业逾53.33 hm2,引进的品种为福建省品种,因该品种适应气候为春秋湿润天气,而鲁山县春季多干旱大风,很难生产出高质量茶叶;在库区乡发展蓝莓基地逾33.33 hm2,蓝莓适应偏酸性土壤,而该基地位于水库上游,土壤呈偏碱性,蓝莓生长较弱,难以形成花芽,产量和品质均不好[1-2]。

1.4 专业服务组织不健全

虽然各个特色产业建立了专业合作社或协会,但是建立专业服务组织的目的仅仅是争取上面扶持政策,机构不健全,制度同一化,未根据自己实际制订出可行性制度,难以达到提前信息、产中技术、产后销售与加工的一系列化服务。

1.5 资金、技术缺乏

作为一个国家级的山区贫困县,鲁山县缺乏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资金,山区交通闭塞,信息闭塞,技术低下,制约了特色农业的健康发展。

1.6 群众的小农传统意识不利于特色农业产业的规模发展

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虽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更加固了农民的小农意识,尽管他们自己小规模经营效益低下,但是当有人来搞规模化的特色农业时,他们却把自己的土地看成了“金疙瘩”,不愿意流转土地,致使特色产业难以形成较大规模。习惯性的传统意识使农民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更不愿意接受技术培训,增加了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推广难度[3-4]。

1.7 销售渠道不畅,缺乏产后加工企业

没有专门的销售人员,不能够根据市场来发展特色产业;缺乏产后加工增值链条,生产出的农产品经常出现价低甚至滞销现象,效益难以大幅度提高。

1.8 缺乏农业保险

特色农业保险的缺乏,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情况下,给特色农业产业带来了较大损失。

2 发展对策

以上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鲁山县特色农业产业的科学发展,政府应加以引导,提供优惠的政策;农户应解放思想,提高自身的科技、信息、市场素质;专业合作组织应该科学建立,发挥应有作用。

2.1 政府应提供好服务

政府应提供好服务,解决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一些全局的、重大的问题。一是统一规划。作为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单靠农民是无法实现的。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因地制宜,依据市场,聘请专家,系统科学地制定全县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尽量避免发展的一时性、冲动性和盲目性。二是出台优惠政策。政府针对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对土地流转、资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经营出台优惠政策,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农户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对产品做好推介销售工作。三是做好特色农业产业的投保。政府应该加大宣传,积极引导,对特色农业投保给予资金支持,使特色农业真正处于保险行业,以解除农户发展的后顾之忧。

2.2 建立完善高效的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完善专业合作服务体系。根据特色农产业特点,建立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制度,充实功能,从产前、产中到产后提供系列性全方位服务。二是建立信息、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各特色农业产业组织应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站,及时收集信息,产品信息;推动示范推广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完善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的大面积推广体系。三是建立农户培训服务体系。完善远程教育体系,定期向农民提供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四是建立销售、加工服务体系。组建专门的销售队伍,建设产品贮藏、加工设施,保证生产的产品能够增值,提高种植户的效益。

2.3 培养新型农民

一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农民应该改变传统低效的种植习惯,解放思想,放弃一家一户小规模低效益经营,自觉流转土地,实现一定规模经营,实现自己从农户到社员的转化,以规模增加自己收入。二是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农户要自觉接受新信息、新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管理、经营的素质,把自己培养成新型农民,以科技增加自身的技术、收入。三是做好产后增值工作。不仅要学习栽培管理技术,还要学习贮存、加工技术,勇闯市场,以拉长链条、增加收入。四是拓宽特色产业发展方向。不要局限于农业范围,要在做好特色农业产业同时,积极向观光农业发展,实现赏花、采摘、休闲、食宿一体化服务,以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收入。

3 参考文献

[1] 王龙锋,张良成,张瑞卿.江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8-51.

[2] 谷树忠,杜杰.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问题与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0(10):4-9.

第2篇

关键词:客家硒都;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连城县地处世界少有的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貌的结合部,全县土地硒元素含量适中,含硒土地面积2567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9.6%,其中富硒土地面积853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3.1%,境内分布“罗坊乡—北团镇—塘前乡—姑田镇”、“庙前镇—莒溪镇—曲溪乡—赖源乡”两条富硒土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生物遗传的多样性,孕育了连城种类繁多的富硒动植物资源,2016年10月被省农业厅列入第一批10个省级富硒农业产业开发重点县之一,2017年2月,连城县获授“中国客家硒都”荣誉称号。发展富硒农业,开拓连城农业供给侧改革新领域,对于促进连城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将发挥巨大作用[1]。

一、客家硒都连城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一)富硒特色农产品优势突出

连城县是福建省仅有的几个富硒带之一,是“上天赐予连城的黄金宝藏”,优势突出。2016年,连城县把发展富硒农业产业作为有效载体,结合连城实际,制定下发《连城县富硒农业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并将富硒产业列入2016年“4+X+1”整县推进精准扶贫产业发展规划,着力生产“安全、天然、富硒”农产品,全力打造“客家硒都价值连城”地域品牌。独具地方特色的连城地瓜干、连城白鸭、福建黄兔、山苦瓜等富硒产品[2],成为连城富硒名片。其中,“天水间”牌连城白鸭蛋在第三届世界硒都硒产品博览会上被评为“中国名优硒产品”。

(二)富硒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为加快富硒农业经营主体构建,2016年5月出台《连城县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奖励补助办法》,对富硒农产品经营主体在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品牌宣传等方面予以资金扶持;一是举办“众创连城富硒农业英雄会”和“富硒经营主体负责人培训班”,切实提高经营主体品牌策划、质量安全意识和水平;二是指导富硒农业经营主体成立富硒产业协会。截止到2017年6月底,全县共发展硒农产品经营主体63家,从业人员5600人;发展富硒农业种植基地约1.7万亩,开发硒农产品35种,实现产值3.6亿元[3]。

(三)富硒基础研究不断夯实加强

2012年以来,与省农科院合作,长期开展天然硒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研究,并与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签订《福建省富硒农产品(连城)规范化生产技术与地方标准制定技术服务合同》[4],结合检测结果,在重点乡镇开展水稻、地瓜、红衣花生、雪薯、山苦瓜、铁皮石斛、金线莲、连城白鸭、福建黄兔、河源鸡等特色农产品的品种、种养殖技术试验,为制定富硒农产品标准化技术规程、企业标准和省地方标准奠定基础;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开展土壤硒含量状况调查方案编制及分级评价工作;联合诏安县,委托标盟(中国)机构制定富硒农产品福建地方标准[5]。

(四)富硒交流扩大提升市场占有

为提升富硒产品市场占有率,县政府树立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积极加入中国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参与联盟举办的高峰论坛、招商引资洽谈会及产品推介活动;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营养学会、九三学社的合作,共商连城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大计。组织、引导富硒产业经营主体积极参加湖北恩施产品博览交易会、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广州国际富硒产品博览会、上海国际富硒食品产业展览会、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海峡两岸经贸洽淡会、海峡两岸机械博览会等活动,在百农汇福州展销中心、闽西宾馆、古田会址、冠豸山游客服务中心设立中国客家硒都富硒农产品展示展销厅,全力推介我县富硒农产品,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着力提升市场占有率。

二、客家硒都连城富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创新开发不足

一是缺乏富硒生产技术体系。目前,与省农科院、农林大学合作的种养殖技术试验与硒土壤检测分级工作均未全面完成,无法有效指导富硒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保障富硒产品硒含量稳定。二是富硒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滞后,影响产业链延伸。已有的富硒产品连城白鸭、福建黄兔、大米、红衣花生、雪薯、洛神花、山苦瓜、葛根等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同时,多数新产品初级加工多,精深加工少;采用传统工艺的多,采用高新技术的少。

(二)富硒品牌意识不足

一是连城富硒农业经过5年发展,富硒农产品仅有“天水间连城白鸭及蛋品、乐硒有机大米、花丁米酒、森农良品蜂蜜、鑫菇田系列大米”等5个屈指可数的独立品牌,大部分富硒农产品尚无品牌,获得“三品一标”认证企业数量不多。二是中国客家硒都的发展定位,有效提升了连城富硒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但缺乏足够支撑起中国客家硒都的行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缺乏一批龙头企业和一些在市场上叫得响的本地特色品牌。构建与中国客家硒都相适应的富硒农产品品牌集群任重而道远。

(三)富硒产业层次较低

从现有产品体系看,富硒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为种养类产品,深加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较少,发展水平和产业层次还较低,富硒食品、富硒饮品以及富硒产业衍生的生物制药、休闲旅游、保健养生尚未起步,“富硒+”产业体系亟待建立完善。

(四)富硒经营主体不强

因为起步晚,相关富硒的科普知识、营养作用、发展前景等宣传不够,富硒资源开发价值未能全面普及,富硒产业发展的理念、文化和氛围还没形成,富硒产业的经营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导致产业发展一直不快,一直没有形成叫得响的知名品牌。突出表现为从事富硒农产品开发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数量少、规模不大、整体实力不强,高精产品开发不多,市场竞争力不强,推动连城富硒产业快速发展带动能力不足。

(五)富硒贴标乱象丛生

目前,由于缺乏统一的检测标准和权威检测机构认证,一些农业经营主体、农户自认为全县土地均含硒元素,种养殖生产的农产品就都是富硒的。一些地方“富硒大米、富硒地瓜、富硒葡萄、富硒百香果”等不经检测一窝蜂地打上富硒标签,吸引消费者眼球,“想贴就贴”乱象丛生,成为连城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的隐忧。

三、客家硒都连城富硒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政府主导,强化顶层设计

充分发挥政府在富硒农业产业开发中的主导作用,引导、扶持富硒产业全面发展。一是优化富硒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坚持“合理规划、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确定富硒农业产业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二是强化富硒农业产业行业管理。对富硒产品的硒含量进行地方标准认证,建立健全质量信息档案和可查询系统,形成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产品质量安全及市场监管长效机制。三是完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把准入关,明确富硒农畜产品和深加工产品,杜绝富硒贴标乱象,对不含硒的农畜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决不允许以富硒产品专用标志、富硒产品名义入市。四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进一步加大对整个富硒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并投入足够的力量,帮助企业策划、申报和争取项目,通过项目资金加快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协调商业银行加大对富硒企业信贷资金支持力度,通过贴息支持或风险补偿等有效途径,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宣传力度

一方面政府搭台打响“客家硒都”地域品牌,引导和扶持富硒经营主体加大独立品牌建设力度,加大投入,建立自有富硒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以“中国客家硒都”区域品牌建设,带动富硒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以品牌的溢出效应提升广大消费者对连城富硒产品的认知度,提高连城县富硒农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多措并举加大宣传力度。一是注重主渠道宣传。充分利用现代宣传渠道,在传统的新闻、网络、电视、报刊、广告等方式宣传富硒产业产品的基础上,依托旅游、餐饮、文化等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宣传推介连城富硒产业产品。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认识硒功能、发展硒产品促进人人健康”公益性科普宣传活动,营造“全民补硒、科学补硒”的浓厚氛围,着力打造“客家硒都价值连城”地域品牌。二是增强推介力度。引荐、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销会、推介会、项目对接会,在全国部分大中城市设立连城富硒农产品专营店。三是用足“互联网+”。引导企业借助“互联网+富硒农业”的电子商务平台,拓展连城富硒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四是融合文、旅、体活动与富硒产品宣传。通过举办学术会议、特色旅游、特色体育赛区事等活动,搭建连城富硒产品宣传销售等平台,打造富硒品牌。

(三)强化企业主体,坚持市场运作

一是培育龙头企业。落实兑现对富硒农产品经营主体在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品牌宣传等方面激励政策;积极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有影响力的新型富硒产业龙头企业,扶持有一定基础和规模、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富硒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建品牌、开发产品、申请专利和申报“三品一标”;培养一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家队伍。二是加快基地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加快建设规模化种养殖基地,引导、引进企业按照“企业+基地+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扩大原材料供应基地,走种、养、加工一体化的路子。三是市场动作,优胜劣汰。引导富硒经营主体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支持富硒经营主体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有效使用农业“三品”证的标志。

(四)坚持技术创新,强化科技支撑

一是开发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向省国土资源厅、农业厅申请,将连城县列为“2017年农业地质调查评价项目县”,同时、加大与省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整合科技资源,实行开放式研发,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校为依托、富硒产业研究部为基础的富硒产品研发科技平台,增强富硒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在富硒产业发展中的贡献率。二是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富硒产品生产技术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解决应急科技人员紧缺问题;同时,实行委培和鼓励本地学生报考富硒产品开发相关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习,储备人才。三是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富硒产品产业的开发和创业。

参考文献

[1]伍永寿.连城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福建农业科技,2017,(4):1.

[2]黄水林.温晓洁.连城全力打造“客家硒都”[J].闽西日报,2016,(08):23.

[3]黄宏.屏山县发展富硒农业的探索与思考.中国科技新闻数据库,2016,(8):10.

[4]邵秀芳.富硒农业看平安[J].海东时报,2016,(06):20.

第3篇

关键词 农业产业;帮扶脱贫攻坚;现状;问题;对策;陕西安康;早阳镇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278-02

当前我国正处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关键时期,为了不断探索工作中的好经验、好方法,现就安康市汉滨区早阳镇农业产业帮扶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1 基本情况

1.1 镇域情况

汉滨区早阳镇位于安康市汉滨区东北部,素有“汉滨东大门”之称,属农业重点镇,辖22个行政村3万余农业人口,2016年贫困人口 3 211户10 476人,全镇总面积204.4 km2,交通便利,收录国家级古村落2个(高山村、大沟河村),百年老集镇5个,承载着民主政治、经济繁荣、农产品交易、文化传播的多重功能,多年的积淀形成了淳朴的民风民俗和传统工艺,人文底蕴丰厚。

1.2 产业优势

早阳镇历届班子在产业结构调整、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围绕建设烤烟大镇、魔芋重镇、畜牧强镇、林果示范镇目标,积极培育职业农民、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规模养殖场,不断扶持壮大烤烟、畜牧、魔芋、核桃等农业示范园区,全镇目前建立家庭农场9个;成立合作社56个,培育出大沟河、高跃2个千亩烤烟示范村;形成1个养猪龙头村。

2016年全镇积极发挥产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广“合作社+贫困户”“金融扶持+贫困户”“产业大户+贫困户”等方式,推动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依托东宁魔芋专业合作社,坚持政府引导、合作组织引领、大户带动、规模种植、技术支撑的发展理念,成功创建市级示范园区1处;培育发展了吉庆、高举等6个魔芋重点村标准化魔芋示范基地133.33 hm2,2016年全镇魔芋种植面积达到566.67 hm2以上。

2012年早阳镇被列入畜牧产业十强镇,顺森养殖公司、成存养猪场、远安生态养鸡、东村福健养牛、山里源生态养羊、九里龙林生态养殖园等6个规模养殖场不断壮大,顺森养殖场创建为市级示范养殖场,山里源养羊场确定为陕南白山羊繁育保种点。全镇发展养猪大户87户,千头场2个;养牛大户10户,存栏100头大户2户;养羊大户20户,存栏500只大户2户;养鸡万只以上大户2户。经济林果园建设不断提升,早阳村钱岭核桃园创建为区级示范园,各级领导多次到现场参观指导,以早阳村、兴胜村、左湾村为代表的沿汉江一线、神滩河一线、黑沟河一线核桃为主的万亩经济林果园初具规模。烤烟、魔芋、畜牧和林果园建设发展的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带动了全镇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台竹、大沟河村食用菌生产,高举村、田庄村特色养殖,代坡村中药材种植等加快发展,部分大学生回乡创业等,为实现产业富镇助推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2 农业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优势

农业在农村经济中和脱贫攻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畜牧产业具有投资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早阳镇地域广、资源丰富,95%的村处于适养区,条件优越,无论种植杂粮、林果、魔芋、药材等经济作物,还是从事畜牧养殖,都有优越的条件。多年来群众对于种养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贫困人口中选择“有养殖意愿、有养殖条件、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实施畜牧产业帮扶,群众容易接受,符合群众意愿,能够让扶贫项目资金精准贫困人口,从而尽快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1-2]。

3 背景及效益分析

对于贫困地区而言,近5年是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早阳镇是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大镇,贫困人口和贫困村均占到了全区的1/10。2016年镇党委成立了产业帮扶领导小组,提出“支部+X+农户”的产业脱贫模式,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组织合作社、龙头企业、规模示范场带动贫困户发展。通过1年的推广,效果明显,尤其畜牧产业效果明显。2016年发放产业贷款688户3 180.2万元,用于养殖贷款146户656万元,实现养殖脱贫120户356人,占产业贷款的20.6%。为了如期实现各年度脱贫目标任务,今后继续在全镇挖掘产业优势,合理布局,因势利导,使其推进产业脱贫引领作用更加凸显[3-4]。

4 存在的问题

4.1 科学种养推广运用难度较大

以产业脱贫为主的贫困户文化层次低,受传统观念约束强,对科学种养技术掌握的难度较大,直接关系到脱贫产业实施的成败。

4.2 资金流动周转困难

虽然帮扶单位为养殖户发放了基础牲畜和苗木,但农户还需要购买饲料、改良圈舍,每头动物还需要投入1 000余元的流动资金,因而部分贫困户由于缺乏流动资金购买饲料,对于种植的农作物无法追肥等原因而直接影响养殖产业帮扶的效益。

4.3 技术培训针对性不强

贫困人口年老、体弱者居多,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而主管部门在技术培训时,赠送的培训资料、授课等专业性较强,参加培训的贫困人员大多既看不懂资料又听不懂讲解,培训效果差,缺乏通俗易懂、浅显易学、图文并茂的资料和现场培训,造成贫困户力不从心。

4.4 规模小,管理难度大

目前,产业发展趋于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设施化,而贫困户饲养规模小且不具备养殖条件。

4.5 产业发展快,疫病防控压力大

依托“支部+X+贫困户”帮扶发展,对口帮扶部门按政策鼓励贫困户从事产业脱贫,产业发展迅速,数量剧增,疫病防控压力增大。

5 对策

5.1 选择优良品种

近年来,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许多消费者逐渐青睐地方无公害、无饲料添加剂等优质农产品,农民种养的动植物在市场销售方面逐渐兴旺。贫困户有一定的经验和基础,而地方品种具有要求低、耐粗饲料、抗病能力强等特点,比较适宜贫困户家庭模式发展。

5.2 有效利用帮扶资金

贫困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资金,扶贫的关键不是体现在提供多少资金、给予多少项目支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鱼”,只能解决一时;有了“渔”,可以延续产业,解决一世。但有了“渔”,还需要投入和付出才能有所回报。针对贫困户实际,农业和畜牧部门要充分发挥合理布局、业务指导、技能培训等作用,合理有效利用帮扶资金,积极主动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探索更实用的支撑方式。

5.3 强化技术服务

农技和畜牧部门是农业产业扶贫的主要技术指导单位,一是要针对贫困人口缺乏种养殖技术、文化水平偏低、接受能力差的实际,切合实际地编制《管理实用技术规程》,按照“科技指导、分片包干”原则,以村为单位责任到人,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动员规模种养业主积极参与技术帮扶,采取专家入户讲解、手把手帮扶的措施带领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方式脱贫致富。

5.4 解除后顾之忧,降低疫病风险

随着产业帮扶的大量投入,产业发展数量增加,疫病风险加剧。为了避免后期矛盾发生,扶贫项目要执行严格的政府采购制,建议将引种、饲料、免疫服务、销售等纳入统一采购,全部以实物和服务方式实施,行“定品种、定饲料、定免疫、包销售”的一条龙公开招标采购,彻底解决贫困户引种混乱、饲料来源复杂、免疫不到位、配种不及时、销售困难等问题,确保畜牧产业扶贫项目精准,实现贫困户真脱贫、不返贫的长期目标。

6 参考文献

[1] 万莉萍.发展生态农业产业 决胜炎陵脱贫攻坚[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3):188-189.

[2] 丁永朋.大竹县农业产业巧做加法 助推精准脱贫[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6(6):27.

第4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化;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产业是把农业用产业的形式经营,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多方面发展,形成农业的产业链,而与此同时,其也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以做到科学利用各项资源,降低环境污染,达到绿色消费的目标。

1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产业是在农业生产中加入生态学和清洁生产的理念,优化系统内材料的循环利用,建立一个新的农业体系。新农业体系的建立,是把地区的资源整合,从众多产业中选择一个产业作为优势产业,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同时,它也是生态农业和产业模式的融合,两者互为补充,用对方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调整产业结构,把多个资源和生产要素整合,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1资源利用模式

资源利用模式包括多种产业类型,有环境消纳型、生态建设型等,把生产的产品作为中心,投入适量的成本,在不改变材料基本形态的前提下,完成产品生产,确保安全。种植与养殖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会把产品生产产生的废弃物作为资源再次使用,用人为的方式修护自然环境,从而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以农业生态旅游产业为例,其是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以及当地的自然景观,把日常生活的饮食与居住方式作为产业资源使用,并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产业文化的内涵,以让生态旅游健康发展[1]。

1.2发展驱动模式

发展驱动模式包含的产业类型是产品生产型、产品管理型等,作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驱动力量。而该模式运行的过程中,需制定农产品规范体系,有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并以这个标准为前提,建立产业基地,生产绿色产品,提高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其制定生产标准的同时,也会规定农业生产使用的技术,规范产品加工与储运,以为规范化生产打好基础,而对于规模化生产产生的废弃材料,会用技术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或是把可循环使用的废弃材料作为生产材料,重新在生产中使用,实现循环农业,保护生态环境。

1.3产业组织模式

产业组织模式包括两种生产方式,即个人、合作,其中合作是公司、生产基地以及农民建立合作,共同生产,就像是生态农业产业链。其是划分出一个特定的范围,加入不同的生产原理与技术,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构建农业、牧业一体化的生物链,促进资源在整个产业链的合理利用,符合制定的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生态产业链构建的特点是,根据生态学的理论把不同的农业产业排列,建立一个循环,整个产业链中,物质流是生产的废弃物。随着这一产业模式的发展,很多小企业纷纷加入到产业发展中,但这些企业过于分散,加上缺少有效地管理,导致污染加剧,因此该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绿色、环保产业链的构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缩短与污染物零排放的距离。同时,其也会建立一个生态网络,加强不同部门的协作,以让农业、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2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2.1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大量林地与草地被用于农业生产,破坏了生态平衡,进而造成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严重不足、出现水体和土壤污染等情况,同时,农业生产中,种植人员经常会使用大量的化肥,超过了发达国家使用的限值,可能让土壤的污染进一步加剧,并间接影响作物,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家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以及庄家收割、日常生活的垃圾,都会影响生态环境。此外,其也存在农业土地生产规模小的问题,农业种植通常是以一个家庭为单位,但由于我国人口较多,虽然一个家庭有大量耕地,整体人均耕地数量却非常少,并且农业机械化水平也需进一步提升。其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生活污水、废弃物等随意丢弃在环境中,并未作进一步处理,作用于环境,影响人们的健康。即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生活垃圾的数量明显增加,且垃圾的结构也更加复杂,原有的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垃圾的处理要求;二是农业生产水平有明显的提升,但随之出现的问题是污水、家禽粪便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其三,农药等化学产品的不合理使用,降低了土壤质量,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2]。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有关部门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足,农村的基础设置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农村缺少与环境管理相关的管理制度与法规,对保护工作认识不足:

2.2对策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利用生态学原理,建立一个完善的农业生产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动力。农业生产系统的建立,可优化各类农业资源的分配,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以增加农业产品的输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为了实现绿色生产,在原有生态农业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优化产业布局,切实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达到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目的。其对策包括以下几点:2.2.1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产业结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正确把握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减少环境污染,并减少资源的使用,不断调整整体的布局。即是以环境容量为前提,指导产业的布局工作,并用环境监管辅助,用较少的成本得到较大的收益,建立新的生态农业产业结构。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以农业生产为核心,转变产业结构,加快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而对于不科学的耕作方式,可以派专人进行指导,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而调整产业结构,并利用生态农业的资源,开展生态旅游,构建多个绿色产业;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现代化设备,遵循种养结合的原则,减少碳的排放,并建设农业园区,保证园区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根据相关部门下发的文件,制定保护规划并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对农村重点区域进行保护,包括饮用的水源、土地等。2.2.2以预防工作为主,对重点的环境问题进行修复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预防环境问题的出现,并采用综合治理的方式治理。比如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游客的数量逐步增加,产生的生活垃圾与污水也随之增加,这些垃圾、污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加工、处理,确保其符合排放的标准后再排放。生态旅游发展的同时,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但垃圾产生量的增加,也会破坏当地的环境,导致环境恶化,由此,要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科学利用各项资源[3]。此外,为解决化肥使用过多的问题,可在农业种植中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田地种植面积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化肥浓度,同时,也要推广有机肥的使用,或是低残留的农药,用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出现,精确施肥量,并引入缓释、控释化肥的技术,加大技术的投入,不断提高各项资源的利用率。且也会循环利用废弃资源,发展并使用清洁能源,用清洁生产的方式生产。如此,有利于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发展,生产出有机农产品。2.2.3建立健全生态农业的环境保护机制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中,需充分发挥农牧业的作用与优势,平衡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并让个人与集体利益直接挂钩,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种植特点,建立环境保护机制,进而强化参与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以生态旅游为例,相关人员可建立一个监测体系,实时监测生态环境的变化,评估资源开发与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村寨,需建立对应的保护制度,传承民族文化,是主要包括:学习村寨的语言,了解其语言文化,向下传承;保护特有的建筑和设施,尽最大可能减少人为对建筑的破坏,以保持建筑的原貌;传承民族特色饮食,用农家乐的方式让游客参与到这项活动中;传承民族的手工,并把优秀的民族风俗传承下去,摒弃落后的风俗[4]。同时,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也需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制度,以及环境监测体系,规范生活垃圾与污水的处理方式,优化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对于重点区域,比如饮用水的水源、矿产开采区,可作为生态补偿的优先区。且监测体系建立后,相关部门需根据各工作内容的划分,建立环保责任制度,明确工作人员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如果工作违反规范,可追究其责任,给予处罚。2.2.4加大环境保护内容的宣传力度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除有明确的管理与保护措施,明确不同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外,也要加强环境保护内容的宣传,强化人们的管理意识,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环境。即可以某个生态农业区域为中心,向外拓展,与周边区域建立农业产业合作,建立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进一步丰富产业服务的内容,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会用广播、报纸、电视等宣传环境保护的知识,扩大知识的普及范围,发展环境与生态文化,且相关部门也会组织农民学习环境保护的技巧,并对基层干部展开培训,以让农民、干部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自觉使用健康的生产方式,减少生产后废弃材料的产生。如此,可强化社会环境保护的认识,并认识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对生活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3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需与生态环境的变化相协调,平衡利益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正视产业化发展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用不同方式优化,以减少农业生产资源浪费情况的出现,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参考文献

[1]王权典.生态农业发展法律调控保障体系之探讨-基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视角[J].生态经济,2012,(06):115-121.

[2]张明林,喻林,刘克春.实施生态品牌战略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J].求实,2012,(01):52-54.

[3]林卿.中国多功能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19-23.

第5篇

>> 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产业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苏南小城镇再发展对策探讨 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县域小城镇规划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议重点小城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特色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城镇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小城镇园林绿化的问题与对策 加快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小城镇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海南省定安县小城镇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甘肃省红色旅游小城镇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小城镇发展中的土地利用问题与对策 略论西部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南京八卦洲小城镇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小城镇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探讨生态小城镇的规划与未来发展 小城镇建设与规划问题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08-06.

[5] 中国临安岛石网.镇人代会镇长系列访谈:岛石镇镇长李届胜[EB/OL].http://.cn/content/2012-01/13/content_

5003898.htm,2012-01-13.

[6] 顾裕文.衡阳市小城镇建设中产业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7] 赵伟明,王艳艳,马嘉伟,等.临安山核桃林地土壤磷素状况及其淋失风险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4,(1):154-158.

[8] 黄程鹏.山核桃林土壤氮磷养分流失特征与控制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3.

[9] 张春苗,张有珍,姚芳,等.临安山核桃主产区土壤pH值和有效养分的时空变化[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6).

[10] 张圆圆.山核桃林地土壤养分现状与山核桃植物营养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0.

[11] 彭樟林,姚立健.山核桃采摘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J].湖北农业科学,2013,(14).

[12] 姜洋.山核桃技术推广与农户技术选择行为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1.

[13] 陈有根.移动式山核桃脱壳机的推广应用、问题及措施[J].中国农机化,2010,(6):95-98.

[14] 王安国,刘微.乡村林业项目中的技术推广[J].林业与社会,1998,(2):8-9.

[15] 赵玉顺.临安山核桃产品营养成分特性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3.

[16] 胡玉霞,王方,王昭君,等.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分析山核桃香气成分[J].农业机械,2011,(10):135-138.

[17] 彭祺,边威,王佳丽.不同加工工艺对临安山核桃营养成分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3,(20):173-175.

[18] 费喜敏,汤勇,徐秀英,等.农户层面的山区特色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以浙江临安山核桃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09,

(3):218-222.

[19] 崔春丽.“山核桃”不能再生成“血核桃”[J].农家之友,2011,(1):47-48.

[20] 彭樟林,姚立健.山核桃采摘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J].湖北农业科学,2013,(14).

[21] 叶剑,盛静,郎路敏,等.山核桃开打“邻里”纠纷忙煞“娘舅”[N].杭州日报,2012-09-07.

[22] 吕帆,涂炳坤.“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21).

[23] 朱湖根,万伦来,金炎.中国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12):28-34.

[24] 王昕坤.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的新内涵[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3):303-306.

[25] 梁伟军.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26] 黄汝丽.农业产业化中“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探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S1):204-208.

[27] 石峰.基于“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贫困山区农业产业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3.

Reseach on the Issue and Suggestions of Small-town’s Industry

――A Case Study of “The First Town of Pecan in China”

ZHENG Si-wei,SHAO Yu-zhen,PENG Bai-you,LIU Hang

(School of Tourismand City Administration in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第6篇

关键词:资源县政府;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政府行为

本文以资源县为例,以其在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不足为对象进行研究,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资源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所具有的优势

(一)地理条件优越与区位优势明显

资源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适宜发展特色农业。该县处在珠三角的边缘区,华南四省(区)的中心位置,因此有利于开辟东南亚各国市场,为特色农产品的出口创汇创造有利条件。

(二)种植的品种新、效益高

经过几年的引种、试验示范,已筛选出适宜该流域发展的红地球、维多利亚、美人指、红玫瑰等欧亚种红提品种。红提种植从建园到收益,每667㎡投入0.7万元左右,第一年建园,第二年有收益,并能收回或基本收回建园成本,第三年进入丰产期,受益时间长达20年以上。而百合、西红柿的发展也走上正轨。

(三)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该县属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农业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人工费用较大,劳动力便宜,相对减少了生产成本,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二、资源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规模较小,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该县红提、西红柿、百合等特色产业在生产上基本上是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缺乏统一管理。

(二)品牌培育不够,缺乏品牌战略意识

随着特色农业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品牌、没有特色就难以立足市场。

(三)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该县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人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

(四)营销网络系统不健全

由于缺乏健全的营销网络系统,农户了解市场信息的渠道闭塞、销售渠道狭窄。因此该地区农业产品的销售都是以自主销售为主,导致销售价格不统一,农户之间的无序竞争,自主定价能力下降,销售效益得不到很好保障。

三、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的功能定位不足

该县政府在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缺乏对特色产业的规划,招商引资渠道狭窄,这就导致了该县特色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同时在树立品牌战略的过程中,政府也没有很好的履行发展经济的功能。

(二)市场监管不力,农户权益得不到很好保障

该县市场监管力度不够,未建立良好的市场准入制度。因为未做好市场监管工作,导致劣质苗木充斥市场,给农户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三)科技投入不足

该县之所以出现技术人才短缺现象主要是资金受限,政府在科技方面投入不足造成的。由于资金有限,该县农业部门的农技骨干无法获得先进的农产品种植技术,知识老化严重,无法适应新产品的种植与培育要求;同时该农业部门也没法吸纳和引进新生力量。

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县政府行为的建议

(一)制定完善的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及有关招商引资等政府政策

资源县政府应根据当地所具有的优势条件,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政策,农业产业的整体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规模标准化,招商引资政策。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

县级政府应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为本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创造有利条件。

(三)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要加强对于苗木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苗木的市场准入制度,对苗木要进行检测,严禁劣质苗木进入苗木交易市场,保证农户得到优质合格的苗木,使农户的权益得到良好保障。

(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要加大科技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健全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加强对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和农户们种植特色农产品的技术培训以及农产品营销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培训,在做好引进高产、优质特色农产品新品种的基础上,对不同时节的品种进行合理搭配。

(五)树立品牌培育意识,做好特色产品宣传工作

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宣传是政府一项重要职能,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对该县的特色农业产品进行宣传,提升其品牌知名度,为该县的农产品获得更多销售渠道、更大的销售市场,促进该县的特色农业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贾文雄.定西市农业比较优势分析及特色农业发展对策[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

第7篇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农业产业;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规划;产业布局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日益突出,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策略是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农村,最关键的是农业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标志,是实现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2年3月,湖南省常德市西湖西洞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通过审批,正式挂牌。作为示范、展示的窗口,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的农业产业发展更应该统筹城乡,兼顾一体化发展。由于西湖管理区的发展水平较低,结构也更加复杂,在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过程中,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如何规划农业产业,不断推动产业发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是十分必要的。

2 西湖管理区发展现状

2.1 管理区概况

西湖管理区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境内,总面积7029km2,人口共505万人。西南与汉寿、北与鼎城接壤,东同南县隔河相望。现有25个行政村、1个渔场和2个居民社区。区域内耕地约为42km2,可利用水面面积约600hm2,人均耕地仅0084hm2。产业以农业为主,包括粮食、蔬菜、棉花、水果等种植业和水产、畜禽养殖业,主要农产品有辣椒、莴笋等蔬菜,棉花和叉尾鮰、鳝鱼等水产品;全区有10余家小规模蔬菜加工企业,有各类合作社13个。

2.2 城乡统筹的农业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2.1 产业规划不协调

长期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影响着城乡产业的规划协调、资源配置、统筹谋划及协调发展,致使产业规划自成体系,相互脱节,主要体现在城乡产业发展对接不够,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政策措施落实也不到位。总体上看,目前西湖管理区统筹城乡产业规划尚处于起步阶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统筹发展进程。

2.2.2 产业化水平低

西湖管理区农业产业发展正朝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但农业生产总体仍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另外农产品加工率低,农业加工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不高,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不够,缺乏现代农业观念,小农经济意识仍然存在;整合城乡生产要素能力较弱,改善城乡二元结构能力更为有限。

2.2.3 产业结构欠合理,组织程度偏低

一是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当强调重视农业产业化时,一些地方则加大扶持力度,财政投入增加,等强调抓其他工作时,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则逐步削弱。二是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力度依然不大。财政支农资金规模虽逐年加大,但所占比例依然偏低。三是农村金融改革滞后,农业中小企业、合作组织“贷款难”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2.2.4 土地流转缓慢、规模偏小

耕地人均占有少,目前仍主要是以户为主分散经营,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承担着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功能。这种分散经营体制,影响了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顺畅流动及优化配置,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急需的土地,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地保障和解决。

2.2.5 城乡市场流通体系对接不够

虽已形成了区域性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但不能充分发挥引导产销、搞活流通的作用,农民不能全面了解市场价格、行情,没有完善的市场销售渠道和网络,不能与市场形成有机的对接,从而生产很难适应需求的变化,农产品的质量、数量都难以达到市场需求。

3 基于城乡统筹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3.1 农业产业结构规划

产业规划的第一任务,就是需要全面分析、评价产业发展的资源与条件,选择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和支柱产业部门。即根据区域特色和产业特征,选择出农业产业的结构组成及主次定位。城乡一体化的产业发展,对主导产业选择要结合其带动能力和产业链深度。

考虑到当前数据和原始资料的局限性,本文采用专家评价法,这样可以通过当地农民代表、农业类专家学者和当地政府专家的打分,来找准农民个体微观利益和现代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的结合点,确保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可实施性。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产业的一些基本条件,筛选出以下指标层。

区域比较优势是指该地区的某一产业在整个区域之间同行业的规模、产能、效益和专业化程度等因素的对比优势程度,比较优势较为突出的产业能够反映该地区的功能定位和特色优势。

产业带动能力,产业之间是相互影响关联的,该指标反映产业对该地区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和影响力度,如果越大,则表明该产业的影响较大,其他产业对其需求较大。

产业增长潜力是指产业的市场需求能力、竞争力,包括产业生产的发展速度、技术进步速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程度等,选择产业增长潜力较高的产业,能够保证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持久性、产业战略的前瞻性。

产业链条深度,产业链包括企业链、供需链、空间链和价值链四个方面,农业产业链的延伸能够联动一、二、三产业,是城乡经济成为一个综合体,深度广的农业产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业、为农业服务的第三产业进入农村,加速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有效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政策扶植力度,国家、地方政策的扶持倾向性和投资力度将对产业的选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主导产业的选择时,政策的导向性也决定了该地区产业的大发展方向,具备一定的“风向标”作用。此外,城乡统筹战略指导思想落实到产业上也需通过政策扶植来体现,该指标为反映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指标。

根据西湖管理区的状况,选择出粮食、蔬菜、棉花、瓜果、食用菌、渔业和畜禽业7个农业产业,通过专家评价法模式,邀请部分相关学者、政府部门专家及农民合作社代表对各个产业进行评价打分。然后依据得分数高低进行排名,得出结果如表2。

根据上述对7个基本农业产业的评价,选择将绿色蔬菜种植、水产养殖、优质水稻种植作为主导产业,经济作物瓜果类种植、畜禽养殖作为配套产业,同时加强物流加工、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等二、三产业的建设,形成绿色蔬菜、生态养殖、优质水稻“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主要调整内容为以下几个方面。

调整产业主线。规划期间将在实现保障性产业稳产、高产、优质、节本增效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能凸显当地优势的特色蔬菜和健康水产,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规模,集中连片,发展现代化经营,建设全产业链,开发多功能化产品,实现特色产业优势化。

调整养殖结构。依托现有养殖基础,挖掘适合当地的品牌养殖产品,科学调整养殖结构,走特色养殖致富道路;标准化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和规模养殖基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增效创收。

调整农产品功能体系。调整重点转向以强化薄弱环节为主的功能性调整,主要是提高农产品产值、农产品社会地位和分配效应,增强农业发展的协调性和外部效应,促进各级产业之间的协调分配。

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实施“突破关键环节”的战略,重点突破科学种养、品牌培育、技术服务、产业链完善等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和生产业,切实推进现代农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2 农业产业布局规划

农业产业体系布局要结合科学评价、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明确格局,突出规模化、集约化的原则,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城乡统筹的农业产业布局更应注重城乡功能定位,将劳动密集型的农场品加工业向工业园区和城镇等人口密集区集中,农业地区实行适度规模化布局,便于农业发展类型转变。

3.2.1 产业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1)空间位置因素。根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农业类产业空间配置会影响其产业效益及发展潜力。农业产业也会受到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及其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地理位置的不同,布局的产业也会有所不同。

结合空间位置因素影响分析和杜能农业区位论,将这个规划区域以城镇地带为中心,按照距离中心远近划分为三个圈,把生产易腐的蔬菜产业布局在第一圈,即靠近城镇中心的地带;第二圈布局相对较储存时间不长,且运输成本较高的水果产业和高效经济作物产业;第三圈可以布局粮食产业和水产养殖业;由于畜禽产业的规模小、专业化程度高,将其布置第一圈和第二圈内。

(2)自然条件因素。由于农业产业的劳动对象直接来自于大自然,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地区,也就是相应的农业产业分布地区。同时,各种农作物,不同种类产业的生存环境也不同,对自然条件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地形地貌条件直接影响到地区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发展,同时也决定了产业用地布局。西湖管理区地势平坦,四周稍高,中部略低,适宜规模化经营,发展蔬菜、粮食等农业产业,更细化下去,例如地势低洼的地方更适宜发展粮食产业,而并不适宜发展蔬菜产业等;土壤性质的不同决定了发展与土壤性质适宜性高的产业,适宜性高既有利于保持土壤质量,又能提高效益,西湖管理区地处洞庭湖平原西部,土壤是典型的河流冲积土,土壤肥沃,适合蔬菜等高效作物的生产。由于自然状况数据的有限性,所以分析只能以定性分析为主。

(3)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主要包括有市场的需求、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条件以及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原有基础等。首先,农业产业布局需要考虑历史继承性,历史形成的长期稳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对再进行产业布局具有重大的影响力,所以,在再进行产业布局的时候,需要在充分利用好原有的基础设施的前提下进行;其次,产业布局时还需要考虑各产业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和所需劳动力的情况。

社会因素主要指国家、地方的政策、法律和宏观调控因素。产业布局时可参照西湖管理区相关政策法规,这样有利于产业布局规划的政策协调性与可行性。

3.2.2 农业产业布局规划

根据对空间、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按照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将三大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合理的布局,并与城镇中心组成“一带六区”的形势(只考虑农业产业)。

一带——以园区东西主干道为主轴辐射带。东西向形成“一主两次”的三个核心服务节点,即以西湖镇为主的服务节点和东洲乡、西洲乡为辅的次级服务节点;整体上,形成东向益阳、西向常德、南向汉寿、北向鼎城的立体式辐射。(该部分为城镇规划内容)

六区——按照产业分区,科学规划设计的六大功能区。即绿色蔬菜生产区、现代水产养殖区、有机水稻区、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区、特色水果种植区、综合畜牧区。

根据布局规划,设计出西湖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规划的总体布局图。

4 对策与建议

4.1 统筹城乡发展层次,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必须明确现代化、机械化、信息化、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这五个方向。必须在充分重视技术引进和示范应用的同时,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坚持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优先参与国内外高新农业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利用各种国际合作机会吸引国外建设资金,引进先进农业科研和生产设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形成稳定的技术源和技术力量,提高园区项目技术含量。在技术扩散方面,应重点抓好技术宣传和后续服务,最终整体增强可持续创新发展能力。

4.2 统筹城乡生产效率,培育壮大农业产业主体

培育西湖管理区自己的龙头企业,从资金投入、技术改造、税收减免和贷款贴息等方面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通过订单农业、农户入股、以及“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方式,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及市场竞争力,有效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加大农民培训工程,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

4.3 统筹城乡市场机制,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市场

首先,创建市场化的经营要素市场,特别是人才、资金、土地、科技等要素市场。尤其是土地流转机制,建立起适宜西湖特点,各方自愿,有利于优势产业形成的土地流转机制;其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必须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组织营销企业、中介服务组织、销售队伍到国内各大农产品市场联系客户,在未开辟的市场上寻求更多的领地。在农产品流通体制方面,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共赢;最后,建立高科技农产品市场预测机制,对消费需求和消费者行为等变化趋势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并联合多个特色园区,实现多个园区间的信息、营销理念、销售渠道、人力资源等的共享,构建强大的营销网络,迅速提高单个园区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促进多个园区共同健康发展。此外,还可以通过西湖特色品牌的建设,通过宣传手段提高知名度,加大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保证产品市场占用率。

4.4 统筹城乡建设环境,营造农业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全面贯彻落实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及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扶持。进一步修订完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发展规划,充实项目库,以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缩小城乡产业差距,促进统筹城乡发展。

5 结语

由于没有广泛运用的实践模式,湖南省常德市西湖西洞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无疑是对于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实践。通过科学的规划布局,将西湖管理区建设成现代农业样板区与城乡统筹的示范区,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局面,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区域性的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行业,把农业融入二、三产业,以此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万俊毅,敖嘉焯.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发展路径:以广东省佛冈县为例[J].南方农村,2011(2):16~19.

[2] 肖彩虹.常德市西湖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产业用地规划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3] 宫远山,王丽丹,李铁鹏.城乡统筹视角下的现代农业经济区总体规划探索-以沈北新区新城子现代农业经济区总体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2(1):40~44.

[4] 陈鸿彬.城乡统筹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4):62~65.

[5] 傅丽芳,葛家麒,孟 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模型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1(2):116~119.

[6] 姜法竹,张 涛.现代农业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6):55~59.

[7] 周利娴,袁清坡,袁富坡.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导产业选择,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9):90~91.

[8] 丁玉莲.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实证分析[J].三农问题,2003(10):27~29.

第8篇

关键词: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经营管理;对策;普古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2013年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实施农业现代代战略步伐,积极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农业产业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两加一推”主基调,加快“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创建步伐,充分发挥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在聚焦要素、推动创新、扩大就业、转型跨越中的重要作用。普古农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以来,积极开展辖区农业园区建设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但在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为推进普古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与经营管理工作,针对普古农业产业园区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1普古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与运行概况

目前,普古农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已有省级重点园区1个(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省级园区3个(高原画廊生态农业观光园示范园区、华龙农业观光园区、羊场现代高效石榴产业示范园)。

1.1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该园区始建于2013年4月28日,规划面积275平方公里,覆盖的普古乡、淤泥乡、保基乡,水城县龙场乡、顺场乡、花嘎乡。2013年成功申报成为“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2014~2017年在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考核中分列第23名、21名、19名、45名,属省级重点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景区2015年成功申报并进入贵州“100个旅游景区”,在2016~2018年省政府组织的景区考核中排名分列第46名、第10名、第1名,2018年成功申报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园区围绕“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的目标,确立“以农业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农业”的产业发展定位,建设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以蓝莓、刺梨、猕猴桃、蔬菜等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配套建设特色农产品及肉类产品加工厂,并依托区域内良好的农业基础条件、奇秀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开发打造成集旅游观光、民族文化体验、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大健康旅游度假胜地,实现生态美,农民富。园区主要以种养殖、农家乐、花卉、精品水果、农业观光、旅游、科技示范等类型,采取集体、企业、政府参与投资的经营模式。建设有旅游接待中心、江源洞景点、水上快艇、银湖科技展馆等,建成温泉洗浴中心、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索道、观光栈道、天生桥彝风古文化等项目,带动景区特色农家餐馆、农家乐、农家超市共110余家,解决了近700人就业,带动农民及返乡农民务工670人就业创业,解决245个留守儿童和280个空巢老人问题。农民利用土地、资金、人力资源、技术等入股公司和合作社成为股东,特色农业产业蓝莓、刺梨等产生效益,使每亩耕地产值从过去300元提高到5000余元,并通过旅游产业带动每年10万余人次的游客到娘娘山旅游度假、观光,促使现代农业和旅游产业发展解决就业1300余人,产业发展带动10000余人从土地入股分红、资金入股分红、产业创业就业等方面直接受益,解决贫困户1472户,贫困人口2450人脱贫,入股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4750元提高到2017年的14600元,人均增收近1万元,累计带动8个村1117户3962人脱贫;到2020年娘娘山创业园建设项目投产后能实现年产值6.72亿元,年收入2.84亿元,年利润1.2亿元,新增就业人数15000人。带动普古乡6千多户2.4万人,水城县龙场乡、顺场乡、花嘎乡1.2万户4万人,带动周边淤泥乡、松河乡、坪地乡等近5万人的发展,覆盖贫困户4千余户。市级人社部门、就业局在园区开展技术培训400人次,县级人社部门、就业局组织专门的培训机构培训农民1200人次,培训内容主要为种养殖技术、酒店服务、乡村旅游、文明礼仪等,通过培训让农民有一技之长聘为园区固定工人在园区务工,主要参与园区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种养殖,劳动时间8小时,月平均工资超过2200元。

1.2高原画廊生态农业观光园示范园区

该园区始建于2013年12月5日,规划示范园核心区土地面积64平方公里,园区核心区涉及大拨米、中心村、中合村等7个村,辐射带动全乡面积111平方公里农业经济发展。该园区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园区项目规划建设分为观赏区、示范区、体验区和经济区4个功能园区,建设有田园风光(十里画廊)、老故居、烈士墓园、偏岩古驿道、龙潭口溶洞,白雨洞,山眺望等。园区主要发展本土优质红米种植、原生态绿色蜂蜜养殖,有蔬菜基地、中药材种植园、核桃基地、苗木繁殖基地、绿壳蛋鸡散养区,黑山羊养殖、杨家岩洞原始水拌酒厂等优势产业,此外还种植了“栀子花”及20公里景区公路沿线“软子石榴”等;园区立足自身区位优势、环境优势,以农旅融合为发展目标,按照绿色、生态、安全的要求,建立生态农业良性循环体系,以此带动旅游业的发展。高原画廊园区通过示范点带动农户发展新型农业和乡村旅游,完成土地入股4万余亩。园区通过“土地入股、全民参与”及接纳农民务工,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2万余元。高原画廊园区属种养、观光、体验、科技示范类型;示范带动创业发展种养殖大户25户,就业623人,接纳农民务工5千余人次,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种养殖;劳动时间均低于8小时,平均月工资超过2200余元。园区自成立以来组织“农民实用技术”培训8次,“法律进村”培训3次,“红米种植及病虫害防治“专家讲座2次,累计培训2600余人次。园区以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创业、就业,按照“公司(合作社、大户)+基地+农户”的产业运作模式,有效整合土地资源,解放劳动力,园区建设立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目标,探索农旅结合发展模式,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现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3华龙农业观光园区

该园区位于旧营乡新寨村,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园区规划范围包括旧营乡新寨村、鸡场坪镇七棵树村和刘官街道淹五寨等,规划总面积2.76万亩,其中核心区1.55万亩,拓展区1.21万亩。园区划分为核心区和拓展区。核心区主要布局在旧营乡新寨村,以种植车厘子及休闲娱乐为主,种植特色经果、蔬菜、花卉苗木等;拓展区布局在鸡场坪镇七棵树村、刘官街道办淹五寨,主要以发展特色种植为主,特色养殖、农产品加工为辅。园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建设、特色精品种植产业建设、特色种植产业建设、特色生态养殖业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建设。带动华龙园区核心区600余户2000余人,实现年户均增收2.6万余元。

1.4羊场现代高效石榴产业示范园

该示范园项目经营主体是贵州布依文化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园区总占地面积10486亩。已成功申报成为市级扶贫龙头企业,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目前种植红如意软籽甜石榴标准化生态示范基地3325亩,其中羊场乡2500亩,两河新区375亩,新民150亩等。其中大棚示范展示园20亩,挂果大树示范园50亩。园区将依托羊场乡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建设高品质的集休闲度假、生态农林、康体养生、户外运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具有民俗风情的布依文化生态产业园,最终实现“春天是林园、夏天是花园、秋天是果园、冬天是乐园”生态农业示范园。

2农业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农业园区投入在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内容多,随着农业观光、景区旅游的大量涌入,给园区公益性事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农业项目周期长见效慢,在土地入股,资源、资金入股方面,还存在观望思想和顾虑,影响产业的总体规划和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区位优势不突出,导致引进人才困难、销售渠道和市场竞争力不强等。

第9篇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对策;云南武定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307-02

武定县地处滇中高原北部,云贵高原西侧,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东北部,东邻禄劝县,南与禄丰、富民毗邻,西与元谋接壤,北与四川会理县隔金沙江相望。全县总耕地面积17 450 hm2,其中旱地10 667 hm2,占耕地面积的61%,水田6 783 hm2,占耕地面积的39%,总人口27.42万人。蔬菜、武定壮鸡、黑山羊、板栗、食用菌等农产品生产水平较高,品质较优,资源和区位优势明显。在县委、县政府“五乡五业”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武定县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开发农业生产,农业产业化水平迅速提高,2012年产业化组织资产总额108 453.6万元,固定资产17 354.59万元,销售收入113 450万元,净利润25 000万元,带动农户数69 870户,户均增收3 578元。

1 发展现状

1.1 特色产业发展迅猛

2012年种植高山反季蔬菜、马铃薯、早青豆类、油菜、山药、莲藕等特色作物18 093 hm2,其中种植夏秋高山反季蔬菜2 200 hm2,实现产值4 950万元,实现农民收入3 135万元;种植人工食用菌35.6 hm2,实现产品销售产值1 851万元,实现农民收入1 246万元;种植玫瑰茄173 hm2,实现农民增收308万元;种植早青豌豆3 467 hm2、早青蚕豆1 333 hm2;生猪出栏414 166头,年末存栏247 653头;黑山羊出栏174 214只,年末存栏184 184只;武定鸡出栏34.77万只,年末存栏11.12万只。

1.2 龙头企业日益壮大

2012年,全县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种植业企业有22户,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有11户,年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有2户。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户,州级农业龙头企业8户,县级农业龙头企业5户。产业化组织资产总额108 453.6万元,固定资产17 354.59万元,销售收入113 450万元,净利润25 000万元,带动农户数69 870户,带动农户增收额4 835.25万元。

2012年,全县有畜牧业企业456家,年实现产值3.62亿元,其中:特色武定鸡加工生产企业2家,年产武定鸡系列产品150 t,年产值1 200万元;火腿加工生产企业2家,年生产火腿150 t,实现产值6 750万元;规模以上武定鸡、黑山羊、肉牛、生猪养殖452家,年出售武定鸡25万只、黑山羊2万只、肉牛1万头、生猪10万头,实现产值28 250万元。

1.3 龙头企业的导向和作用明显

武定县通过引进发展白药集团、春江食用菌、健善食品、宏兴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武定兴民种养殖合作社等公司和专业合作社,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当地经济发展[1-2]。以云南白药集团中药材优质种源繁育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的中药材产业在武定县得到快速的发展。2012年,该企业资产总额79 673万元,销售收入47 367万元,带动农户15 200户,带动农户增加收入890万元,户均增加收入1 246元。目前,全县建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9个,发展组建中药材种植技术营销协会5个,建立示范村12个,示范户960户,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产业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010年达1 015 hm2,2011年达1 384 hm2,2012年达1 695 hm2。

1.4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

全县有种植业专业合作组织223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59个,参合农户4 471户。其中武狮农特产品营销专业合作社成为省级示范社。全县有畜禽养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183个,其中养殖协会50个,入会农户达4 000户,会员达1 900人;登记注册养殖合作社133个,会员747人,注册资金达2 902万元;畜禽规模养殖(场)户993户。

1.5 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初显成效

2012年,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1 105 hm2,其中转包的有133.6 hm2,出租的有872.8 hm2,转让的有2.9 hm2,以其他方式流转的有95.7 hm2。武定兴民种养殖合作社三七、当生等中药材,土地租金400~1 000元,临时雇用当地工人400人,支付工人工资年平均5 000元以上,土地租金加工资每年可使村民增加收入6 000元以上。

1.6 农产品质量逐步提高,特色品牌开始形成

武定县核桃产品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武定鸡取得农产品地理标志地方标准认证,目前累计取得无公害农产品13个、绿色食品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全县整体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产地3.73万hm2;建立无公害农产品规模产地标志碑牌5个;畜禽产地96万头(只)、水产品产地266.67 hm2。有12个农产品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

武定壮鸡加工厂“狮山”牌武定壮鸡熟食系列产品在第3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荣获优质产品银奖和优质农产品奖。九厂大“久香源”牌优质米、白路“云路”牌甘蓝和青豌豆,武定永银养殖加工厂“武狮”牌火腿等产品在省内外市场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特色品牌开始形成。

2 存在的问题

2.1 劳动力素质偏低

农村居民思想观念落后,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加上受偏远山区交通滞后、信息闭塞以及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等影响,生产积极性不高。此外,农村青壮年多外出务工,从事生产的多为妇女和老人。劳动者素质偏低,阻碍产业发展[3]。

2.2 品牌培育意识不强

武定县农业产业规模小,经营分散,集约化程度较低。由于缺乏主导产业,农产品批量供应能力弱[4]。农产品品牌在市场上知名度低,品牌效应差,竞争力弱,产业效益低下,影响产业规模扩张和层次提升。

2.3 融资渠道单一,市场化程度不高

目前,除少量企业外,其他企业均处于培植和打造阶段。企业资金的严重匮乏成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一旦离开政府行政职能支撑就难以维持经营生产。

2.4 农村土地流转难度大

全县人均耕地(统计面积)仅为629 m2,农民对土地依赖性较强,加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多数农民不愿意进行土地流转,全县土地流转仅占承包面积的2.29%和承包人数的4.36%,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2.5 市场发展滞后,销售渠道不畅

武定县在农产品销售方面没有一个有规模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流通不畅,不能有效地带动区域化、专业化生产[5]。农户与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之间关系松散,尚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信息服务体系。

2.6 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大部分农民为单打独斗,生产水平低,承担市场风险能力差。农产品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企业与农民之间缺乏有效的利益联接机制,农产品进入市场以原产品、初加工产品为主,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民从流通领域获得的收益少。

3 发展对策

3.1 优化种植结构

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优化品种结构,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大力发展优质米、油菜籽、反季蔬菜、马铃薯、优质水果、中草药、人工食用菌、观食花卉、水果、核桃和板栗等特色高效种植业,大幅度提高优质农产品的比重,粮经作物种植比例调整到65∶35。

3.2 建设绿色产业基地

在全县建成20 000 hm2优质粮油生产基地、6 600 hm2蔬菜基地、3 000 hm2马铃薯生产基地、3 000 hm2优质水果生产基地、2 600 hm2中草药种植基地、100 hm2人工食用菌种植基地、300 hm2鲜切花生产基地。

3.3 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园区

在狮山镇九厂片区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园区,以园区为平台,以龙头企业为载体,将基地生产的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走加工升值的产业化经营道路。

3.4 培育龙头,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发展省级龙头企业3~5户、州级龙头企业15~20户、县级骨干龙头企业20~30户。通过升级改造,壮大企业规模,增强辐射带动力;每年组织龙头企业参加省内外各种农业会展,提高竞争力;积极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围绕武定县农业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大力发展优质产业,特别要注重开展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综合效益[6]。

3.5 以利益为纽带,实现一体化经营

正确处理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关系,规范约束各方的经济行为,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实现各利益主体的和谐共处,保证一体化经营的稳定发展。

3.6 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

“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发展10个农产品行业协会、10家上规模、上档次、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3.7 增加投入,制定激励扶持政策

武定县人民政府已制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实施细则,县财政每年安排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资金200万元,对符合该县产业发展导向、投资大、经营好、纳税多、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和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做出贡献的单位、集体及个人给予适当的扶持奖励。县人民政府在投入、税收、信贷、用地等方面为龙头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扶持技术水平起点较好、创新能力较强、内部管理完善的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之成为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先进的现代化企业。

3.8 促进流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加强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设步伐,重点增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检验、检测、储运、加工等功能,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加工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鼓励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营销大户,对营销农产品数量大、贡献大的重点龙头企业或营销大户要给予奖励。

3.9 积极引导,推进土地合理流转

在不改变农地根本用途、不损害农民利益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土地向优势产业、龙头企业流转,农民以地入股,经集体转让获得稳定的租赁收益,将农业用地集中到龙头企业和种植、养殖大户手中,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经营。

3.10 抓质量安全,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保驾护航

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等,保障产品安全;充分利用现有检测设备,定期对县城2个农贸市场以及生产示范基地的蔬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上报,全年抽检样品1 200个以上,为各级各部门及时了解情况、抓好武定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供依据。

4 参考文献

[1] 杨旭金.对加快推进武定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云南农业,2010(2):45.

[2] 杨权友.武定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J].云南农业,2007(1):10-11.

[3] 付爱斌.关于龙山县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11(2):204-206.

[4] 李航.论创新农业担保体制与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湖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34):16908-16910.

第10篇

关键词:营销视角;内蒙古;农业产业;营销战略;营销战术

中图分类号:F304文献标识码:A

内蒙古地区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绿色优势,内蒙古的地理条件是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有充足的日照,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工业污染小,大气环境质量高;同时内蒙古的农产品还具有种植面积大、分布范围广、种类齐全、品种多样、高产优质、色香味美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市场占有量和竞争力。

但是,内蒙古农业产业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现代农业产业升级较慢。近年来,为了推动内蒙古现代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把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农畜产品加工得以快速发展。农牧业厅厅长郭健说,目前农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内蒙古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增加值721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7%;有212万户农牧民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全区农牧民人均从龙头企业获得工资性收入288元,从农牧业产业化渠道实现纯收入2 677元,占全年人均纯收入的48%。

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内蒙古农业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距离现代农业仍然有很大的距离。内蒙古农业产业继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仍然是当前的首要问题。在内蒙古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生产业对其推动会成为主要因素,在生产业中延伸出来的一个内容就是营销,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仍然举足轻重。本文侧重营销视角展开对内蒙古农业产业发展策略的研究。

1内蒙古农业产业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1.1营销观念创新流于形式

在农业产业营销过程中,经营者也会提出自己的营销观念是“消费者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这种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但是,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还是不自觉的以卖方需要为中心,即考虑如何把产品变成钞票,这种形式仍然是早就落伍的推销观念。所以即使农业产业的经营者提出市场营销观念,在对观念的使用过程中仍然流于形式。

同时,营销观念创新是农业产业营销创新的先导,营销创新必须紧随消费者消费需求变化趋势。目前,我国农业营销观念总体还十分陈旧和落后,停留在传统营销观念阶段,营销观念以促销观念为主,这亟待农业产业经营者迅速转变观念,实际应用营销观念创新。

1.2营销活动缺乏市场导向

1.2.1对顾客的需求估计不足

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中很多涉农企业规模都不大,大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而这些企业中大多数企业的决策者没有针对本企业的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进行系统的调查,从而使得本企业所生产出的产品,产生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的极端情形。

1.2.2对市场环境的分析不够透彻、不到位

市场环境在企业发展中十分重要,农业产业集群中的涉农企业营销的决策层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适应环境。这就要求决策层必须对市场环境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然而,内蒙古一些比较落后的企业决策人常凭自己的主观想法来断定市场环境,更为严重的是,对自己企业的基本环境、基本条件还没有掌握清楚,就妄下定论,这样就对整个企业的营销活动甚至对将来企业的发展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1.2.3目标市场不明确,市场定位不准确

一旦一个企业,不论这个企业是哪个行业的,试图为一切人做一切事,那就注定这个企业要卷入麻烦。“做一切事”的这种想法导致了所谓的“产品延伸”。随着竞争的加剧,行业必将走向细分市场的局面,国内市场,近几年成功的品牌都说明了这一点,如王老吉在饮料市场开辟出“可以预防上火”的饮料的形象。如果一个企业一旦破坏了原有的固定消费群体,必定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

1.3营销策略缺乏创意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新动力,但是目前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较弱。模仿只能跟在后面,而创新是可以走在前列的!一个企业、一个团队没有创新意识是绝对没有核心竞争力的,我们经常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牌、是人才,而品牌是靠创新成就的,人才也是要有创新意识,才会有开拓能力。三全的销售总监强调他们决胜市场的秘密是—创新,速冻粽子是从三全第一个下线的,世界上最小的粽子也是从这里下线的,还有玉米果肠,是他的专利,当年产生了7个亿的销售额,三全一直是靠创新去占领先机和市场份额的,可见创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许多人相信,市场营销的根本是要说服潜在顾客,他们的产品或服务更好。他们告诉自己:“我们可能不是第一个,但我们打算做得更好。”没错,可假如你进入市场迟了一步,不得不和阵容齐整的大对手作战,那么你的营销战略可能错了。跟风不是办法。

2营销战略视角下内蒙古农业产业发展分析

市场营销战略是指企业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下,为实现其经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市场营销发展的总体设想和规划。基于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向市场转化过程中的必须要关注的“客户需求的确定、市场机会的分析,自身优势的分析、自身劣势的反思、市场竞争因素的考虑、可能存在的问题预测、团队的培养和提升等综合因素,最终确定出增长型、防御型、扭转型、综合型的市场营销战略,作为指导企业将既定战略向市场转化的方向和准则。市场营销战略作为一种重要战略,其主旨是提高企业营销资源的利用效率,使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1]。

2.1分析市场机会

在竞争激烈的买方市场,有利可图的营销机会并不多。企业必须对市场结构、消费者、竞争者行为进行调查研究,识别、评价和选择市场机会。尤其农业企业,农产品本身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差,很多传统上的农产品直营企业都得过且过,不去分析市场机会,觉得现在的消费者也并不少,这就遏制了内蒙古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应该善于通过发现消费者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寻找各种“环境机会”,即市场机会。而且应当通过对各种“环境机会”的评估,确定本企业最适当的“企业机会”的能力。

2.2选择目标市场

对市场机会进行评估后,对企业要进入的哪个市场或者某个市场的哪个部分,要研究和选择企业目标市场。目标市场的选择是企业营销战略性的策略,是市场营销研究的重要内容。企业首先应该对进入的市场进行细分,分析每个细分市场的特点、需求趋势和竞争状况,并根据本公司优势,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

当前内蒙古农业产业的特点是传统农业特征较为突出,规模化生产程度偏低,与市场多元化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农村经济结构仍然以农业为主,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又以谷类为主,经济作物种植中又主要以油料为主。农业产业结构层次低,农业生产就没有效益,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就较短,就会影响大量商品性的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和销售[2]。同时,这个特点也显示了内蒙古农业产业在销售时根本不进行市场细分,也就更不必说选择目标市场。为了让内蒙古农业产业更快、更健康的发展,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及市场定位是十分必要的。

2.3确定市场营销策略

企业营销管理过程中,制定企业营销策略是关键环节。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体现在市场营销组合的设计上。为了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企业对自身可以控制的各种营销要素如质量、包装、价格、广告、销售渠道等进行优化组合。重点应该考虑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即“4Ps”营销组合。

2.4将市场营销观念落实到实处

在涉农企业进行营销工作时,切实考虑到企业文化及企业提出的音效观念,认真研究,认真对待,把市场营销观念落到实处,而非口头上的简单承诺。

3营销战术视角下内蒙古农业产业发展策略

3.1运用正确的产品策略,促进内蒙古农业产业发展

国际市场环境中,竞争愈来愈激烈,企业只有不断开发新产品来满足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需求才能够更好地生存。而新产品的开发需要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在这一点内蒙古农业产业显然具有明显的缺憾,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但是内蒙古农业产业可以在紧跟国际市场潮流的同时,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去研制仿制性产品。内蒙古农业产业中的加工企业可以用高质量的仿制型产品来适应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3.2使用适当的价格策略,促进内蒙古农业产业发展

对于自治区的农业加工企业和销售企业可以通过适当的包装,其中包括草原文化包装,之后采用中高价策略,争取使产品独辟蹊径,进入市场,进而占领市场。当然种植业仍然可以以物美价廉的产品来满足顾客需求,赢得市场优势。所以成功的定价策略是自治区农业产业获得营销成功的关键因素。

3.3利用合理的渠道策略,促进内蒙古农业产业发展

渠道尤如一座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实现产品价值的“经济桥”。渠道通畅能有效地促进营销活动的顺利开展。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绝大多数企业都未能将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他们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中间媒介,这些中间媒介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针对自治区一些中小企业营销渠道模式单一的现状,应建立多元化的营销渠道,并使渠道与渠道之间紧密相连,能够自由组合灵活变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生产者实现商品价值,消费者实现商品使用价值,从而促进自治区农业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3.4选择正确的促销策略,促进内蒙古农业产业发展

促销的基本方式有广告、人员促销、公共关系、营业推广这四种,这些促销方式的成本各不相同。考虑到自治区的农业产业资金受限的问题,在促销方式的选择上应考虑企业经营性质和促销成本的高低,一般应注重区域广告和公共关系的方式获得促销的成功。

4营销创新视角下探寻内蒙古农业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4.1推广国际营销策略

内蒙古农业产业的着眼点应该由区内转向国内,由国内转向国际。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农业产业国际化营销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运用灵活的品牌经营策略促进内蒙古农业产业在跨国经营中提升效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及国外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面对这些外来冲击,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我们都知道代表企业产品品质和声誉的品牌所具有的强大作用。但是内蒙古农业产业在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有缺陷,不能够单独创立强大的品牌,因此,可以通过与外合作或合资方式利用国际知名品牌来提升企业产品品质和企业声誉,进而提高其的经济效益。

4.2普及网络营销策略

4.2.1利用网络优势,构建多维立体信息网络

网络资源的最大特点就是资源共享性,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加速了信息的流通,给农业产业的网络营销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内蒙古从地域分布上来说位于西北偏内陆地区,对经济信息的获取相对滞后。所以,对于自治区涉农企业来说,及时成功地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能够使企业及时调整营销对策,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动。因此,构建多维立体信息网络,推进企业网络化经营是其在国际化营销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环节。

4.2.2积极推进企业的网络化经营,实现营销方式多样化

网络营销具有传统营销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跨时空营销、互动营销、个性化定制营销等优势。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收集各种信息,进行市场调研与预测,建立网上营销渠道,开发网络客户。

参考文献:

[1]马格木木. 市场营销战略[EB/OL]. (2012-02-08)[2012

-03-05]. baike.省略/view/177998.htm.

[2] 张建斌. 内蒙古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机制问题研究[J]. 经济论坛,2009(11):89-91.

[3]小碗. 在共同富裕中建龙头——内蒙古农业产业化发展综述[EB/OL]. (2001-05-06)[2012-03-05]. spzx.省略/show_1120172.htm.

第11篇

关键词:高原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产业形势;姚安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098-03

依据云南独特的资源条件和农业生产具有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和四季飘香的特点,云南省委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发展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的高原特色农业新兴发展道路。姚安县隶属云南省楚雄州,位于攀枝花、大理、昆明三座城市所形成的大三角中心地带,交通便利,是滇中城市群的节点。全县有国土面积1 803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周围群山环绕,姚安坝子地势平坦,面积达119平方公里,是楚雄州境内最大的坝子,姚安也是云南省传统的商品粮基地县。境内海拔1 850米~

2 300米,属高原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降水量600多毫米,无霜期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病虫害危害相对较轻,土壤肥沃,空气、水源无污染,是发展无公害特色农产品的最佳环境。

一、姚安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与基础

近年来,姚安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蔬菜、山地畜牧业、优质烟叶、桑蚕等优势产业,有效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和空间。

(一)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2012年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6.01万亩,比2011年增加0.95万亩,增长3.79%,全年粮食总产量达9 757万公斤,比2011年增加743.5万公斤,增长8.25%。其中,小春粮食种植面积10.06万亩,大春粮食作物播种12.45万亩,晚秋粮食作物种植3.5万亩。

(二)蔬菜产业发展迅速

蔬菜是姚安优势和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县蔬菜生产在生产规模、品种结构、产量及产值、市场流通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提高、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产业发展模式。全县现已成功引进姚安县佳云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云南玉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从事蔬菜生产、加工的州级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建设起 “订单种植”及 “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调动了农户种植积极性。蔬菜产销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发展壮大,全县已成立大蒜、食用菌、蔬菜等农业产业化专业合作社(协会)协会57个,入会农户9 293人,有效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蔬菜生产基地达3万亩,其中蛉河藕粉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大蒜、大白菜、青花菜、白花菜等七个蔬菜品种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全县无公害蔬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通过烤烟套种蔬菜的成功模式的推广等措施,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累计达5.94万亩,总产量达14.85万吨,实现总产值2亿元以上。

(三)规模养殖初见成效

畜牧业是姚安县传统优势产业,滇撒猪、滇中黄牛、云岭黑山羊等优质畜禽品种优势明显,为特色养殖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年来,姚安县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地域优势等条件的基础上,以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培植规模养殖大户为重点,为断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壮大养殖规模,提高了畜牧产业化开发能力。全县通过争取项目、招商引资、贷款贴息等多渠道投资扶持,发展了规模养殖户1856户,其中,年出栏生猪2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达202户,规模养猪已成为畜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2012年,全县肉类产量达3.05万吨,畜牧业产值达6.1亿元,生猪出栏达27.2万头,牛出栏达3.01万头,羊出栏达6.1万只,家禽出栏达112.5万只。

(四)烤烟生产效益显著

全县现有规划基本烟(农)田面积为12.06万亩,“十一五”期间以来,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实施完成烟水配套面积6.6万亩,改善了烟叶生产基础设施。2012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为8.35万亩,收购烟叶26.2万担,其中上等烟比例达67.71%,实现烟叶总值3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 600万元。

(五)蚕桑产业初具规模

抓住国家“东桑西移”发展战略机遇,姚安县加快了蚕桑业的发展,目前种养加销“四位一体”的蚕桑大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提质增效的空间逐步做活。2012年末全县共有桑园34 938亩,其中新植桑园1 898亩,年内实际投产面积16 664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7.7%;全年共饲养蚕种23 464张,产鲜茧823.5吨,鲜茧产值达3 075.2万元,按全县农业人口19.06万人计,人均蚕茧收入达161.34元。

二、姚安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形势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基础设施是制约姚安县特色农业发展的“瓶颈”。一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投入不足,姚安处于滇中干旱区,农业用水紧张,尤其是2009年以来遭受了连续大旱,大批耕地被迫进行水改旱,制约了优质粮油、蔬菜等产业发展和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二是农田耕作机械化程度不高,灌溉设备不足,农机装备水平较低,手工操作占较大比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三是交通滞后,县内尚无高等级公路,农村公路通达条件落后,制约农用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运输。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12年底,全县仅有9家农业龙头企业和185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其中省级龙头企业仅1家。农业龙头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加工技术落后、加工产业链短、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弱等特点。由于大规模的骨干的龙头企业的缺乏,加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松散和组织化程度不高,当需要按产业系列组织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与相关产品在产、加、储全部生产环节系列化、一体化过程中时,这些企业和组织就显得力不从心。

(三)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不足

姚安县凭借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很多农产品生产具有高量高、品质优,传统生产中大米、莲藕、蜂蜜等农产品曾享誉省内外。但由于产业分散和规模小,品牌建设不足,资源优势并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不仅原来有一定影响力的“菖河”蜂蜜等品牌渐渐被挤占市场,新创的“彝康”山药粉、“玉”酱油等品牌也由于缺乏强力打造而难以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品牌建设的滞后影响了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和市场的开拓。

(四)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滞后

一是农技推广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年轻的农业技术人才得不到及时补充,专业技术人才面临断层的局面。二是农技推广经费紧缺,导致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缓慢。三是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滞后,服务功能较弱。四是以种植业、农业机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科技培训等为一体的农业服务体系薄弱,服务功能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三、促进姚安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田、灌溉等农业基础条件,增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一是加快以土地整治、土壤改良、地力培肥为重点的中低产田地改造,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加强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水源工程建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五小水利”建设和配套完善田间渠系工程,提高农田灌溉水利化程度。三是实施节水灌溉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因地制宜推广地膜覆盖、集雨补灌、膜下滴灌、现代微喷灌、低压输水管道灌溉、水肥一体化为核心的农业节水技术模式。

(二)创新和完善农业经营制度

一是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农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形式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向规范化、实体化方向发展,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增强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和服务能力。三是扩大农业招商引资规模,不断创新融资担保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信用担保平台,有效解决农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

(三)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完善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配套优惠政策措施,充分调动企业家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二是健全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通过契约合同、股份合作等方式,把农户的利益较为紧密地联在一起,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共同发展。三是围绕特色和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基地”、“公司+合作社+基地”等模式,加快集生产加工、科技示范、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的高原特色商品农产品基地建设。四是培育、打造一批在云南省及全国知名度较高、竞争力较强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以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发展,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四)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能力

一是加大良种工程实施力度,扩大各类作物繁制种基地建设,提高良种覆盖率。二是全面构建农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农业信息、农机、农村经营管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等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三是加快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步伐,集中展示农业先进技术、科研成果和现代管理方式,突出技术含量。重点围绕设施农业、测土配方施肥、全膜双垄栽培、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等方面开展参与集中统一培训,突出培训实效。四是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和“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工程”,着力培养一批具备较高文化素质和一定专业技能的生产能手、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

(五)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充分利用姚安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结合滇高原特色农业的基地建设、园区建设,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一是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消费特点,发展能充分反映姚安民族地区乡村特色、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适应乡村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将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作为高原特色农业的亮点来打造。二是发挥民俗文化和生态优势,大力开发民族文化旅游,如依托光禄古镇发展旅游小镇型乡村旅游;以现代高原特色农业园区为依托的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业。三是要注重对自然资源环境的有机利用,凸显厚重的农耕文化特色,强调的乡土味、自然味和原始味,注重将亲身体验和参与的体验项目融入乡村旅游之中,不断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孔垂柱.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云南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实践与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13,(1).

[2] 赵阳楠,王苏天,等.标准化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3,(2).

[3] 张智泽.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思考[J].云南农业,2012,(10).

第12篇

关键词 小杂粮产业;发展优势;对策;宁夏西吉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318-01

西吉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宁夏农业人口第一大县和少数民族聚居县,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年降雨量较少,光照充足,无霜期短,降水和温度变率大,四季交替变化不明显。年平均气温5.3 ℃,年平均降水量350~500 mm,无霜期仅有100~150 d。气候冷凉,土壤结构非常适宜小杂粮的生长发育。

近年来,西吉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西部黄土丘陵区发展种植豌豆、胡麻、荞麦等小杂粮,生产出的小杂粮品质优、产量高,种植形成了规模,市场价格高,成为市场的“抢手货”,2012年种植面积达到2万hm2,产量3.1万t,产值近1亿元,预计2015年,种植面积达到4万hm2,产值达2亿多元,成为西吉县又一特色优势产业,切实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

1 小杂粮产业发展优势

1.1 独特区域优势

西吉县小杂粮主要种植在海拔1 900~2 600 m,年平均气温5.3 ℃,高寒冷凉气候条件适宜小杂粮种植。特别是小杂粮的生长发育与当地气候特点相吻合,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等气候资源。主产区地处内陆、海拔高,工矿企业很少、无污染,是生产小杂粮的一片净土,而且在生产小杂粮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很少施用化肥,生产的小杂粮是自然态的绿色食品。

1.2 市场优势

近年来,世界上小杂粮的消费量和价格呈上升趋势,我国小杂粮占世界小杂粮出口量的9.7%,占亚洲小杂粮出口量的45%,每年出口总量128万t,占总产量的12.8%。据统计,我国出口1 t粮食创汇111.48美元,出口1 t小杂粮创汇295.65美元,出口1 t小杂粮相当于出口2.65 t粮食。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小杂粮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空间。在国内,全国有许多小杂粮加工产品,如荞麦挂面、方便面、莜麦片、油炸蚕豆等,对加工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并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和健康的需要,对小杂粮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加。

1.3 产业优势

西吉县小杂粮种植历史悠久,农民种植小杂粮经验丰富,已初步形成以荞粉、豆粉皮、小米等特色的风味小吃和杂粮初加工产品。尽管目前生产规模小、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不高,但若加大政策扶持、龙头培育和特色品牌创建力度,一定能打造成促农增收的特色产业。

2 小杂粮产业发展对策

2.1 科学合理规划,扩大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规模

根据气候特点和传统产区,按照规模化生产、局域化布局的思路,制定西吉县小杂粮产业发展规划。积极调整小杂粮内部种植结构,扩大优势高效小杂粮种植面积,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集约化经营。鼓励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建立小杂粮示范基地,实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适度规模的标准化生产基地,把杂粮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连接为有机整体,带动小杂粮产业发展[1]。

2.2 引进优良品种,建设良种生产基地

支持有条件的种子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大户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特色优势小杂粮良种生产基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运行模式,强化基地管理,规范营销秩序,保证小杂粮良种供应数量充足、质量安全、价格合理。

2.3 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推广应用高产栽培技术

制定小杂粮栽培技术规程,大力推广近年来在生产中应用效果明显的全膜覆盖、垄沟种植、膜侧种植等种植方式。特别是要大面积推广全膜双垄沟穴播栽培技术,并组装配套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耕作、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2]。

2.4 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小杂粮产品精深加工

采取招商引资、项目带动等形式引进和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发展小杂粮的初、深加工,因地制宜地开发以旱杂粮为原料的有机食品、营养食品、保健食品等系列食品,高起点打造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小杂粮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3]。

2.5 建立健全市场服务体系,拓宽小杂粮产品销售渠道

积极培育运销龙头企业和运销专业户,重点扶持小杂粮专业批发市场,积极与周边地区和国内、国际大市场接轨,建立联销、网点[4]。

2.6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提高西吉县小杂粮的知名度

加强对小杂粮优质品种和品牌进行注册、保护和利用,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开展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4]。

3 结语

发展小杂粮产业,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宣传引导,采取抓点示范、辐射带动的方法,充分调动群众发展积极性,完善政策推动、产业拉动、市场带动的发展机制,建立种植示范基地,实行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农技服务人员要对种植户加强指导,重点对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生产、地膜覆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生产技术进行指导和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技术培训,解决生产难题。同时,积极争取小杂粮产业项目支持,建立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私营企业加大对小杂粮产业发展的投入,形成全县共同参与发展小杂粮产业的投入格局。

4 参考文献

[1] 张丽丽.发展小杂粮产业[J].现代农业,2012(2):111-112.

[2] 刘继瑞.浅谈安康市小杂粮产业的现代化[J].农业科技通讯,2013(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