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7:29: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采购管理规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南水北调;干线工程;运行管理;日常维护项目;采购管理
1案例介绍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中国黄淮海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关系到受水区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省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福祉的百年大计。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特点是规模大、渠线长、建筑物样式多、交叉建筑物多,总干渠呈南高北低之势,具有自流输水和供水的优越条件。以明渠输水方式为主,局部采用管涵过水。渠首设计流量350m3/s,加大流量420m3/s。为确保工程运行安全、水质安全,确保防洪度汛工作有序开展,渠首分局所辖各管理处目前急需开展自管维护项目的日常和专项维修养护工作,包括渠道岸坡维护、岸坡排水沟疏通和维护、岸坡保洁、岸坡杂树杂草清除、植草护坡修剪等工作,为了保证经济效益,需要做好项目管理阶段日常维护项目采购管理工作。
2南水北调中干线工程运行管理采购管理现状
当前,南水北调工程处于建设期转向运行期的过渡阶段,运行期管理经验不足,运行期合同较为零散,涉及的专业多,合同签约主体也多。实际工作中,对于不超过招标限额,且金额较小的项目(如5万~10万元的项目),除了按照相关制度规定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选择供应商外,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选择供应商。这种管理方式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弊端:一是大大降低项目实施的时效性;二是项目所涉金额较小而流程较为繁琐,可能存在供应商不愿响应采购需求的情况;三是可能需要委托咨询机构,增加实施成本。
3干线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3.1采购管理工作量大,程序和质量要求高运行期采购项目多,采购涉及的分标、预算确定、采购实施、合同谈判与签约等工作量大,程序要求严格,采购质量要求高。现阶段各项计划的深度尚需进一步加强,以保证采购的进度和质量。3.2采购人员严重不足,采购经验少中线局下发了运行期采购工作的指导文件,具体进行采购工作时有几种采购方式可供选择,现场采购人员在选择采购方式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原因为每种采购方式各有利弊,各种采购模式跟后期合同实施现场管理负责人想采用的管理模式和想达到的管理效果有很大关系。如果采购人员经验不足,综合统筹考虑能力有限,难免会降低判断准确率,有可能对后期的审计风险预判不足。3.3各管理处采购模式不统一在进行采购管理时,因为不同部门之间的统计要求和口径有所差异,导致不同业务部门关注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另外,虽然一些采购数据可通过对已经行上报的报表进行简单分析、整理后获取,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往往会要求统计分析人员再次进行单独统计,导致基层人员为了统计而统计,忽略了统计工作中的分析功能[1]。此外,由于统计的业务部门不同,数据来源不同,在提供采购数据时,容易出现不同部门提供的数据不同、同一部门前后数据不一致等问题。3.4合同权限和范围不明确合同的采购都需要经立项审批后执行,但对于必须签订合同的项目规模范围并未有相应的标准。例如日常办公用品采购,拟采用框架协议的方式实施定点采购,支付方式为实报实销,那么该框架协议是否可由三级机构直接签订,还是需要以中线建管局的名义遵照合同立项制执行很难界定由于合同中没有明确的规定,缺乏相应的管理标准,存在执行不力、职责不清等问题,影响了采购管理的开展。3.5运行维护定额使用问题在运行维护定额使用时,发现定额中缺少门库清理、钢爬梯和电缆沟清理、人手孔清淤、地源热泵维护等附属设施日常维护定额指标。如衬砌面板维护,定额中单位为元/m2•年,在实际维护过程中衬砌板裂缝处理每米的定额消耗量在维护定额中无法查找,没有子目套用,从而无法编制预算价格。
4应对策略及建议
4.1建立运行期合同管理系统根据运行期合同管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建议建立运行期合同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各类信息录入、台账更新、查询、文件审查会签、计量支付审核、变更索赔处理等项目,以便规范合同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精度,做好采购与合同管理专业规范化建设工作。依据目前预算指标下达和项目采购实际情况,建议尽早下达年度预算指标,以便分局和各管理处及时确定年度拟实施工程项目和开展项目采购工作[2]。为了避免人浮于事、职责不清、执行不力、程序不妥等“不规范”问题发生,建议以制度办法为保障,切实做好高效管理,以确保采购与合同管理专业规范化建设工作有序开展。4.2尽快实现员工职业化,管理规范化在开展建设期运行管理阶段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同时,实现员工职业化同样重要,员工职业化行为是与规范化建设、制度办法执行、工作流程实施等紧密相连的。若员工具备了岗位职责所需的工作技能,熟练掌握采购与合同管理相关办法,并按照相关操作流程高效做好工作,便能更好实现管理规范化。因此,建议加强办法宣贯和培训工作,尽快实现员工职业化和管理规范化。4.3完善采购管理体系a.加强对三级管理处的各科室、各专业人员的宣贯与培训工作。b.制定合同管理及采购管理岗位说明,明确每个岗位“该做什么、怎么做”,进一步规范合同和采购管理工作。c.编制采购管理流程图,简明直观,对采购工作起到指导性作用。d.明确三级管理处各类合同的权限范围,建立相应的标准,在合同权限方面更加规范化。4.4明确数据来源、统计口径,明确各类数据责任部门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对各业务部门所需的数据和报表进行分析、归纳,分析各项统计工作存在的内部联系,提炼出所需的统计指标,对同类、重复性的指标进行优化,对内在联系或链接进行复核、确认。因现阶段各业务部门统计要求尚未稳定和健全,结合该次各专业部门规范化活动,建议用3个月时间对现有统计报表进行分析,对后续可能需要的报表进行科学预测,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根据统计指标需求部门的要求和指标反映的事项、使用目的,明确和统一指标所需的基础数据来源和口径。同时明确数据提供时限和责任部门。此外,在统计工作规范化过程中,还要不断进行业务交流,对报表最终意图、格式设计目的、数据收集渠道等进行沟通,在沟通过程中进行优化。4.5建立供应商备选库,提高采购效率目前渠首分局正在建立相应的供应商备选库,针对日常维修养护项目,从成本控制角度,以地方供应商为优;从便于管理角度,以具有一定管理水平的供应商为优。在实施过程中,建议建立相应的制度办法,更合理化、人性化的明确小额项目采购方式。同时可以考虑以20万元为限额,不超过此限额且必须要签订合同的项目,由三级管理处直接从供应商库中符合采购项目资格要求的供应商中,以摇号等方式随机抽取,经供应商候选人推荐会审后委托实施,由此可切实提高运行管理效力,实现稳中求好。4.6加强零星采购管理,明确零星采购工作程序日常运行维护工作中,小额和零星采购项目,应提前拟定采购计划,强化计划管理,优先集中、批量采购。对于突发需求、不易保存的物资,应明确简易采购程序,并严格限定使用条件。建议简易采购流程可采用签报等形式代替立项审批,签报完成后可直接采购并履行财务报销。以下采购项目适用简易采购流程:a.货物。单价不超过2000元、一批次采购预算总额不超过20000元。如小水泵、水质试验器皿和试剂、雨衣雨鞋、胶鞋、手电等。b.零星耗材。单价不超过1000元、一批次采购预算总额不超过10000元、不易保存的耗材。如水管、灯泡、手套等。4.7修改运行维护定额a.建议增加部分常用的维护定额子目。增加水尺维护、宣传栏维护、闸孔警戒标识维护、钢爬梯与门库清理、电缆沟清理、人手孔抽水清淤、地源热泵维护等附属设施日常维护定额指标。b.建议细化和明确定额子目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日常维护定额中,林草绿地养护子目中包含了除草及其他工作,建议细化明确“除草”工作定额指标,如单独计算绿草绿地除草费用时是否可以套用岸坡割草指标。c.建议在部分常用的定额指标中增加对应的人工定额耗量。日常运维工作中,部分日常发生的零散工作,比如:闸站建筑物保洁、摄像机保洁等项目,定额中给定了定额指标(即xx元/年•座),但实际实施过程中,这种零散的、多为人工消耗的项目,在采购谈判过程中缺少相应的人工耗量参考数据。建议针对这类项目在定额指标后补充增加定额人工消耗量,以便于实际实施过程中控制价的计算和采购谈判。d.建议增加实物消耗量定额。运行维护定额中为便于预算的编制,日常项目均以定额指标的形式来体现,但实际采购谈判中,难以用定额指标确定具体项目的预算控制价。如衬砌板裂缝、密封胶修复、沥青路面修复等。在运维定额中均以衬砌面板维护定额指标(元/m2•年)来体现,建议增加消耗量定额(元/m),以便于控制价的测算和谈判价格控制。
5结论
总之,采购与合同管理专业规范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任务,渠首分局高度重视,强化采购与合同管理风险意识,充分认识开展采购与合同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持续按照“严、细、实”的工作要求切实做好采购与合同管理专业规范化建设工作。
作者:刘亚丽 单位: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渠首分局
参考文献
【关键词】物资采购 企业管理 招标采购 采购管理
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中.正面临着国际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产品生产周期逐渐缩短,消费者的产品需求多样化。采购是公司生产产品及维护正常运作而必须消耗的物品及必须配置的设施之购入活动的总称,是公司成本控制的重点。物资材料采购管理是企业降低材料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利润水平的有效手段,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适应市场形势的发展,应加着重强物资采购管理。
一、目前物资采购存在的问题
物资采购与管理跟不上。目前物资管理、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由一个职能部门来完成,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控制机制;由于大部分的采购操作和与供应商的谈判是通过电话或网络来完成,采购信息和供应商信息由每个业务人员单独垄断,信息没有共享,从一些企业采购的情况看,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
制度不健全,不规范,不完善。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在企业采购实施之前.应配套的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办法.但距离科学规范的制度差距较大。操作过程中存在随意性,不能严格按招标采购的程序执行,产生不公开、不公平、不公正的行为,这样势必产生暗箱操作,容易发生营私舞弊,甚至变“分散腐败”为“集中腐败”。采购主管机构与采购执行机构,有的职责不清,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容易产生效率低现象。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品质、知识、能力、身体等四个方面的素质。随着市场经济日益激烈的发展,要求采购人员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加强业务能力,掌握采购产品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加强采购工作的岗位职业教育更为重要。 二、加强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成本的降低的要求。降低成本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消耗,二是降低采购过程中的采购价格。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解决降低生产消耗的问题,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挖潜是很有限的;采购过程由于市场随时在变,采购过程中的降低成本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加强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规范性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采购行增加了难度,企业必须对采购物资的质量、价格、供货方式、信誉等多方面加以比较选择,这就要求企业要切实加强采购管理;另外五花八门的促销手段、返利、回扣、提成等方法来推销产品.如果没有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加以规范和监督.就会产生,腐败,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三、企业采购管理对策
(一)用健全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物资采购管理
明确物资采购机构的职能范围。弄清企业采购业务的工作职责,对物资采购的实施、质量的检验、资金的动态管理、采购的监督控制、综合考核等职能进行划分,明确这些职能的主管部门和它们应负的职责。做到机构到位、职能到位、管理到位。实现采购权、验收权、保管权的分立。遵循物资采购的四条原则,即质量第一,价格最优,服务最好,信誉最佳的原则。建立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制定价格管理办法、招标管理办法、集中采购管理办法和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根据所需物资的特点确定采购方式。实行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协商询价采购。对新供应商进入应建立严密的准入制度和定期评估制度。
(二)合理选择物资采购方式
设立计算机采购、验收台账,建立局域网,实现资源共享。材料采购、供应、纪检、审计等部门要将本企业所需物资按品种分类,将价格质量标准、验收、领用情况及供应厂商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局域网。这样,既可随时了解材料需求、质量、价格等情况,节省人力物力,又可防止人为操作的不规范。大型工程及大额采购宜采用公开招标采购制度。采购实体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拟购商品的品牌、数量、性能、价格、售后服务等情况进行多次谈判,最终买到符合预期要求,甚至超出用户预期的商品。这样,就可以基本上避免物资采购过程中的暗箱操作现象.降低企业成本。
(三)完善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
要全面改善和提高这些关键要素,尤其是市场反应速度,企业必须借助于外部资源和战略合作关系,与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和用户建立相互依存的供应链关系.通过有效协作提升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能力,以达到多赢的目标。供应商能够方便地取得存货和采购信息,企业可以快速得到所需。利润是同制造供应过程中的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动速度成正比的。企业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都会想方设法加快物料和信息的流动,这样就必须依靠采购的力量,充分发挥供应商的作用,因为占成本60%以上的物料以及相关信都发生或来自于供应商,供应商提高其可靠性及灵活性、缩短交货周期、增加送货频率可以极大地改进工业企业的效率。
【关键词】精氨酸类药品;采购;使用;新管理模式;建立;应用
精氨酸类药品的采购与使用可以促进医院药品采购与使用事业的发展,因为传统的管理模式流程比较繁琐,而且还有可能会出现不法行为,这会激化患者与医院的矛盾,新管理模式建立与应用之后,可以降低精氨酸类药品的采购成本,同时也能够提高采购效率。本文主要通过对精氨酸类药品采购与使用中新管理模式的建立的必要性的介绍,进而探讨了新管理模式建立与应用措施,仅供参考使用。
1.精氨酸类药品采购与使用中新管理模式的建立的必要性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关系到广大群众的特殊利益,科学地管理药品的采购与使用能有效地维护患者的利益,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因此,要在药品的采购与使用中进行严格的监管,以建立和完善新管理模式,规范药品采购与使用的具体工作流程,遏制与预防医药采购和使用中的不正之风,这样才能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助于卫生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精氨酸类药品虽然并不能专门的治疗某项疾病,但是却可以使伤口尽快的复原、同时促进细胞分裂,另外还可以提高人们的免疫力,也正是因其具备上述这些优势,所以精氨酸类药品一直以来都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但是因为无论多么有效的药物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医院或者是药店在采购这类药品时,要多加注意。传统的管理模式缺陷突出,所以使用新管理模式十分必要。
药品采购与使用原本就是医院重要的内容,有效的采购与使用可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同时对社会也有一定的益处,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医药改革阶段,在这一环境背景下,切实做好精氨酸类药品采购与使用工作的确十分重要,因为这一类药品的采购与使用工作做好之后,完全可以给其他类药品进行借鉴,进而促进整个医院药品采购与使用管理模式的建立。
传统精氨酸类药品在采购时需要通过药剂科,该科室制定相应的计划之后,交给领导,领导审批之后,再向供应商进行购买。但是新模式建立之后,在采购精氨酸类药品就需要利用卫生采购平台,在这一平台之上,通过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供货单位主要是协管公司,这一过程会受到采购中心的监管,这一新管理模式不仅可以省略了很多药品采购环节,同时也能避免传统管理模式的缺陷。同时,新管理模式建立之后,如果需要更换精氨酸类药品,可以通过药事管理委员会来决定,这样可以防止盲目追求高、新等现象,进而保证采购的精氨酸类药品质量优良,成本低廉,这对医院采购成本支出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能够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新管理模式建立与应用之后,医院以此为参考,推广到药品采购与使用中,在此基础上,医院还需要建立建全药品采购制度,注意相关操作行为,注重精氨酸类药品的采购管理,这就规范临床用药行为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还需要制定公正合理的奖惩制度,只有如此,才能让整个医院的药品采购逐渐的走向正规化,同时也可以防止出现非法促销精氨酸类药品现象,其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能够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
2.新管理模式在精氨酸类药品采购与使用中的建立与应用
新管理模式是在新医改快步前进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能满足新医改对药品的采购与使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使新医改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应用新管理模式,制定科学和规范的管理制度,能有效避免在药品采购与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的不良现象。针对传统精氨酸类药品采购的管理模式,在精氨酸类药品采购与使用中建立新管理模式,应该从教育宣传力度、精氨酸类药品采购操作程序、相关规章制度和监督管理手段等四个方面进行加强与改进,以促进医院和精氨酸类药品采购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2.1教育宣传力度方面
要想切实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医院的领导班子要率先带头学习上级有关精氨酸类药品采购管理改革的相关规定,把握关键环节,把责任落实到位,进而规范精氨酸类药品采购行为;其次,要认真组织精氨酸类药品采购中心、药剂科等职能科室进行集中学习和教育,要根据有关制度规定科学的开展学习,将岗位责任制落到实处,让相关职能科室能在采购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规范采购行为;此外,还要积极开展精氨酸类药品采购管理的普及教育,向员工传达上级规定,并明确医院的管理规范和奖惩措施,增强全员落实制度的积极性。
2.2精氨酸类药品采购操作程序方面
要在药品的采购与使用管理工作中,坚持逐级审核报批采购计划,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招标采购和区域联合采购,并依靠上级组织的力量对采购计划加以实施,切实规范精氨酸类药品采购的操作流程,使药品的采购更加规范和透明,进而保证精氨酸类药品采购的质量,减少在精氨酸类药品采购与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
2.3精氨酸类药品采购规章制度方面
在药品的采购与使用中,存在着制度设计落后和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因此,要严格制定并执行医疗设备的审批制度,完善药品的采购计划制度,建立健全货物验收制度,切实推行仓库月盘点制度。同时,采用双管理模式对高值内置耗材科进行管理,并将设备的使用效益纳人质控管理工作中,加快完善精氨酸类药品采购与使用工作中的规章制度,促进精氨酸类药品采购与使用的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最大限度地维护医院和患者利益。
2.4监督管理手段方面
要切实做好药品的采购管理,与有效多样的监管手段密不可分,因此,要充分完善监管机制,采取多种多样的监管手段对医院的药品采购进行立体化的监管。要强化纪检与审计的全程监管,还可以通过设立监督办公室、公开监督电话等方式,鼓励群众积极对在药品的采购、使用以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同时,还要接受社会舆论与大众媒体的监督,及时对在精氨酸类药品采购与使用中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整改,将药品的采购与使用管理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3.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对精氨酸类药品采购与使用中新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因为精氨酸类药品的采购与使用是医院药品采购与使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新管理模式在这类药品中应用成功,完全可以推广到其他产品中。这对整个医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张伶俐,李枢.药品采购与使用中新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01).
[2]崔敏.提高医院药品物资采购管理水平的四项措施[J].实用医药杂志,2010(03).
一、引言
在我国企业通过改革开放20年的进步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但是企业内部管理相对大企业来说还不是很健全。特别是在采购管理环节还存在很多问题,促使库存水平一直得不到饱和状态。企业成本过高,遏制了企业的进步。①强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重。发掘觉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对策,提高采购管理水平,降低企业成本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企业采购管理的定义
企业采购管理的含义是企业为了控制成本来得到公司需要的物资和服务,陆续的展开对企业采购的一系列程序。采购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部门,它与企业的每个部门都有直接的关系。正确的采购管理模式运行是有利于提高企业蓬勃发展的优越性。
三、当前企业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观念落后,手段不正
当前部分企业监管人缺少对企业采购的重要性的认识,由于没有重视企业采购管理,所以一直以来认为采购就像一场简单的交易一样,根本不管企业的整体利益是否能正常运行。当然企业肯定是有一定的措施的,但却没有取得明显的制约效果,甚至一些泯灭自己的良心,在采购中动手脚,赚取一定的利润。这种可耻的现象至今还没有消失,始终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由于落后的企业采购管理模式,成为了企业在发展中一个狠狠的绊脚石,那么采购成本不断上升,所赚的利润少之又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会减弱。
(二)采购组织结构不合理
就是由于企业采购组织内部缺少仔细的职务分工和职务分析准则,具体工作落实不彻底,这种混乱促使采购部门的工作无法正常展开。企业的总指挥没有高度重视采购管理的重要性,甚至还会和采购人员同流合污。企业内部忽略激励机制,缺少绩效考核,任何事情都是采取高压政策,促使采购人员没有积极性,一盘散沙。一旦有了矛盾,就会对工作没有积极性,混一天是一天,从而工作没有效率,将采购信息推迟再推迟。
(三)采购管理规范性差
首先,当前企业采购行为的制度不够完整,采购人员约束力极差。管理没有可靠性,不能把一些采购行为的好坏来评定是否给企业带来了不好的因素。其次,企业采购人员利用多媒体信息的方式,但是真正要对采购的数据单来进行核实时却没有准确的信息将它表现出来,给企业采购管理程度上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
(四)缺乏战略供应商
目前许多供应商其实还没有真真与企业采购好好合作,只是走表面功夫,以自己的利益为主,偷梁换柱。已经发现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时,或者是想上新产品时往往找不着“罪魁祸首”了,这样就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成本。供应商不能诚信与企业达成一定有效协议,结合市场的需求,建立起互惠互利双赢的局面。
四、加强企业采购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管理模式,加大对采购人员的素质培养
首先,企业应提高采购的地位和判断抉择,创建一套完整的采购管理准则,与各部门之间保持友好的关系,树立采购是所有部门应尽的责任的管理模式。其次,企业还应该及时成立一支优秀的采购小组,为企业在采购中全心全意,不弄虚作假的工作,提供可靠有效的采购信息。企业采购小组必须有职业道德和专业的素质,不为金钱所利诱。当然在岗前肯定是需要请专业人士来培训,是企业对采购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不管是培训内容还是技能方面,都要做到为企业利益着想。对于那些认真负责的员工给予薪酬奖励,来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二)对采购计划实施严格的监督
实施监督采购计划是企业在分析企业需求和企业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好一套详细的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制定后交给上级领导批准。同时也是上级领导在企业总体发展原则中,严格制定审查采购计划的各项基本准则,一旦发现问题绝不向那些坏分子低头,不要被金钱迷惑。如果没有发现问题则进行汇总探讨,将采购计划下分配给优秀的采购小组。采购小组接到采购计划后相关领导应准确把握采购物资时间、分类、数目等,同时准确的分析采购过程中可能有的错误信息,对相关内容进行多次确认。
(三)合理的采购管理模式,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的采购管理模式比较过于单一,甚至是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化,总是以集中采购为方便,其实这样大大是企业的成本提高。货比三家是做好的采购条件,将价格了解透彻。所以建立合理的采购管理模式,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就是采取多样化的采购方式,务必做到全方位的开展采购。现代技术发达利用信息平台就可以采购,这样不仅提高了采购的效率,减少了企业的成本,而且使企业毫无顾虑之忧的快速发展。
(四)与合作商建立良好的战略关系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其实就是一个整体,如今当今是物质需求的信息化时代,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得到各自的利益。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纷纷推出新产品,而企业正应该顺着潮流与供应商达成战略的合作伙伴关系。让供应商也能够加入和企业合作伙伴一起研制新产品②。另外一个有利条件也是为了提高双方之间互惠互利的关系,更应及时掌握对供应商的动态,进行模式管理,一旦问题发生,就可以及时采取对策,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五、结论
当前企业采购因为个人的一己私欲对整个企业带来不好的影响,给企业造成了庞大的损失。所以,国家部门和企业内部管理层以身作则正确掌握企业采购环节中易变的因素,从市场需求和企业本身的利益出发,杜绝偷鸡摸狗的现象发生,实施有利于对企业良好发展的措施,逐步升华企业采购管理理念,使采购人员意识到采购中利益的重要性,这样更好促进企业快速的发展。
注释:
【关键词】 SWOT;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采购管理;采购项目
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任何项目组织都离不开外部资源的支持。采购也成为了获取这些外部资源的基本方式。作为工程项目采购人,如何在项目成本、项目时间等因素的条件限制下,通过采购引进外部优质资源,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益,是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最为关注的问题。通过SWOT分析,可以快速有效地帮助采购人准确把握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战略和策略,引进性价比高的项目资源。
1 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道斯矩阵)是一种战略选择的反方法,是通过对投资者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分析判断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s),依据这4个方面的分析结果,做出匹配矩阵,进而寻求项目的发展机会。
2 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特性
工程项目采购涉及综合、范围、时间、质量、费用、人力资源、沟通、风险等管理,完全可以把一次项目采购视为一个“项目”进行管理。它是在特定时间、人员等约束条件下,从项目系统外以货币资金获取特定的工程产品或劳务而开展的一种社会活动,其本身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独特性以及制约性等项目属性,无法脱离它所服务的项目及其他项目管理工作而独立存在。
3 应用分析
工程中的采购规划是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起点,是在组织分析和市场研究的基础上,对“采购什么”“采购多少”“何时采购”“如何采购”“以何种价格采购”等整个采购工作的总体安排。
作为项目采购管理者,就要在确定采购规划过程中识别采购项目的 优势、劣势以及机会、威胁,准确把握实施过程的控制要点。以某X项目管理企业在承接地铁施工项目中需要采购5台提升架为例,通过SWOT法全面分析该采购项目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为项目组织做出正确的采购战略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1 优势分析
X项目管理企业是国内实力雄厚,管理规范,实行标准化作业多年,队伍专业技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资深建筑施工单位。承接过北京地铁8号线某标段,沈阳地铁1号线某标段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目前,正在承接A市地铁某标段建设,需要5台提升架,用于提升材料出土,技术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以及业主审批,且资金已到位。
3.2 劣势分析
采购项目主要存在3大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项目所在位置在市中心,现场施工难度大,存在较多的不可预见性。另一方面提升架需要根据现场“量身打造”技术比较复杂。最重要的是项目不仅仅是市政工程,也是政府工程,必须按计划工期完成。
3.3 机会分析
(1)X项目管理企业在近几年都有类似的采购经验,并与多个厂家或商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且当地已有多个厂家市场竞争非常激烈。(2)企业正在投标其他地铁项目,接下来也有提升架的采购与维修需求,会给供应商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和优势。(3)本项目不需要供应商垫付任何资金,且供应商再签订合同后10个工作日可获得15%的预付款。
3.4 威胁分析
国家近期出台一系列货币调控政策,且CPI持续上涨,钢材价格迅速升温,势必影响项目预算。某些厂家、商之间存在恶性竞争;在投标过程有串标、围标嫌疑;履约过程中出现分包、转包等现象。
适合以上分析,结合SWOT分析可知,影响采购项目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及其采取的对策都很多。如何区分哪一种环境因素起主导作用,哪一种对策比较可行有效,仅靠项目采购管理者个人或者团体的经验、知识而做出判断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所以,要进一步识别和鉴定它们之间的轻重优势,通过众人评估法、加权评价法等一些简易有效的定量方法可获得更加全面真实的信息。通过投标法及政府采购法,熟知提升架市场的技术、经济状况对影响采购项目的内外部环境因素进行综合打分,经加权平均分汇总。
为方便分析,将统计结果定位在SWOT分析图上(如图1所示)
SWOT分析在满足工期的前提下,采用SO区间策略较为合适,既能够找到资质条件好的企业,又能够买到性价比高的货物.但无论最终选择哪一区间策略,经过SWOT分析后,项目采购人都可以针对性地采用调整采购方式及评价办法、完善合同条款等控制措施。因此,再实施项目采购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情报信息的收集工作,分析内外环境因素,制定出正确的战略战术,扬长避短,降低项目采购成本,提高项目采购质量,确保项目成功。
项目采购管理是现代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整个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通过SWOT分析,借助专家咨询、层次分析、巴雷托分析等简单易行、应用方便的方法,项目采购管理者能够清晰、直接地看到影响采购项目的内外部因素并从中找出合适的对策:倘若使用更高级的数理统计、模糊数学、运筹学等数学方法,分析结果将会更加详尽周密,决策的依据也就更加充分有力。
作为项目采购管理者,应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扩充高效的项目采购管理工具和方法,提高项目采购和决策质量和水平,切实做到保护好项目相关者的权益,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1采购成本高
原有的项目经理部物资采购供应各自为政,多头采购,集约化程度低,形成不了大批量,无法实现集中采购的规模优势,享受不了最优惠价格。由于采购数量少,运杂费、采购管理费等费用也易增加综合采购成本。
1.2物资质量存隐患
各施工项目的自行采购,易发生从局部利益出发,在采购的过程中轻质量、重价格的现象,造成施工质量隐患。
1.3资金使用不合理
由于项目间资金状况差异大,不能统一调剂资金使用,部分资金紧缺项目得不到统筹资金下的正常进料,影响施工进度。同时,无法实现资金的最优化利用。
1.4业务管控难度大
现场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管理工作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管理粗放,在市场调查、采购方案制定、招标采购、收发料等环节存在疏漏,容易产生物资采购中的徇私行为,造成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合同履约能力差,增大了违约风险和法律诉讼风险。
1.5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程度低
物资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仅停留在基本的账务报表处理,对第三方公共网络采购平台了解不够、利用率低,电子商务系统未真正使用,互联网先进便捷的技术手段没有体现,工作效率低。
2精细化管理下物资集中采购供应的有效应用
2.1构建区域化集中采购供应模式
单一项目采购存在供应商资源及经营、业务、市场调查等费用重复的问题,也无法实现批量规模效益。在施工项目相对集中的地区实行集中采购供应区域管理,建立区域物资采购及资源配置中枢,并通过专业团队,为区域内的各项目统一进行物资集中采购供应,“以量换价”,更大程度地实现规模采购效益,可有效地解决资源浪费问题,节省采购管理成本。为此,中铁四局二公司物资分公司在施工项目拓展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区域采购中心,加强区域性集中采购供应,在苏州、温州、杭州、济南、宁波等地建立区域性集中采购中心,辐射服务于公司集中发展成熟的江、浙、沪、鲁等地区施工项目,不断加强服务功能的完善和提升,实现区域内项目的集中采购供应,同时,实现了项目间乃至区域间的资源调配,优势互补。
2.2组建专业化招标采购团队
原有招标采购采取项目分散招标的方式,程序不规范、流程不专业、综合花费高。为提升招标采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组建招标采购专业团队,精选综合素质过硬的业务人员作为招标团队固定人员,负责公司所有物资招标采购组织工作。专业团队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规范物资招标管理办法,统一招标文件,严格监管机制,对招标策划、市场调查、供应商选择、评委选定、评标流程、过程监管等每个招标环节都严格细化,建立专业化、程序化、规范化、模块化的招投标管理流程,并实行招标采购信息公开制,招标过程及结果公开公布。通过专业团队的运作、严密的制度和有效的监管更好地服务施工项目。在招标采购的组织中,遵循精细化管理集约化的要求,从单一项目组织招标采购到依托区域采购中心的平台优势,形成区域内项目物资的统一招标采购,节省了大量的招标采购管理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物资采购以量换价的规模效益。
2.3推行供应商队伍动态管理
供应商队伍质量好坏,关系到采购物资的品质,决定了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具体做法是:对全公司的供应商资源进行共享整合,甄选优质的供应商作为核心供应商。另一方面,深入市场考察,从信誉、质量水平、价格水平、交货能力、服务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重点发展销售网点覆盖广、综合实力强的供应商不断补充供应商队伍。同时,建立供应商评级制度,形成核心层、紧密层、普通层3个层级,分类建设,培育供应商队伍。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察及评价,根据考评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升降级,解除评价不合格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以动态管理不断地充实和更替合格供应商,形成供应商队伍的有效竞争,优胜劣汰,保持优质供应商队伍在数量上的充足储备。在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下,不断提升集约化程度,针对局统管外的一些重要物资,如钢绞线、锚具、支座等,着手进行战略供应商招标,每项选取1~2家作为战略伙伴,当年内由战略供应商为公司所属经理部供料,不再进行招议标,以大批量争取更大优惠条件。
2.4提速电子商务平台的推动和应用
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暨深入推进电子商务系统,全面推广物资网上采购应用,可有效提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质量。2014年以来,为了推广局联合阿里巴巴网站建立的企业集采平台,做好网上竞价采购工作,公司不断加大对网络采购工作的宣传和推进,对重点项目跟进监督,下达任务指标。所有项目二三项料均纳入网络采购范围,实现了集中采购对全部物资的覆盖。目前,正推动办公类用品的网络集采,并不断扩大网络采购品种,如型钢、钢材等。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切实起到规范秩序、增加透明度、提高集中采购工作质量及效率、有效控制采购成本的作用。同时,积极推动“中国中铁采购电子商务平台(鲁班商务网)的应用,把集中采购招标工作从传统招标模式向网络招标模式转移,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的优势,通过更加规范高效便捷透明的招标模式,共享几何倍增的信息资源和供应商资源,更好地实现降本增效的集中规模效益。
2.5建立物资集中采购全方位管控体系
物资集中采购要建立起从采购计划、签订合同、采购价格咨询和调查、质量验收、产品试验检验到结算付款每个环节的全过程监督。通过项目技术、财务、物资等部门联合审核确认采购计划,实现计划的监管,保证计划的合理性、可信度和准确性;通过集体定价制度的严格执行,实现对采购价格的监管,建立民主的决策制度;通过联合市场调查,邀请纪检部门参与评标定标,公开采购信息,实现对招标采购的全程监督;通过公司、分公司、项目两级三方评审,实现对采购合同的监管,保证合同的合法性、严密性和公平性;通过严格验收监测程序,实现对物资质量的监管,确保物资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满足工程标准;通过集中债务支付系统的推行,实现对付款的监管,确保项目资金合理使用。只有建立起物资集中采购有效监管的体系,才能确保物资集中采购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2.6加强廉政建设,健全物资集中采购监督机制
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使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到物资集中采购管理的各个环节,是保障物资集中采购工作纯洁性的关键。在对物资业务人员的廉洁从业管理中,物资分公司狠抓业务人员的监督约束,实行全员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明确员工在各自工作岗位中的廉洁从业要求,增强员工自我约束能力。要求所有签订采购合同的供应商同步签订《廉政协议书》,共同约束双方的廉洁从业行为。设置投诉箱,公开举报电话,主动接受供应商及各界的日常监督。坚持物资集中采购全过程监督,设立党风监督员,全程参与专业团队组织的物资招标。同时,邀请公司纪委、物机部等监管部门对标书、供应商资质、报价、中标结果进行审核,对开标、评标、定标进行过程监督,保证物资招标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实现“阳光采购”。
3精细化管理物资集中采购供应的优势和成效
3.1区域集中采购规模效益凸显
推行精细化管理物资集中采购以来,中铁四局二公司物资分公司先后成立了杭州东站工地材料厂、宁波地材部、杭长采购分中心、钱江通道采购分中心、彩虹桥采购分中心、苏州采购分中心、杭州采购分中心、温州采购分中心、石济采购分中心等9个项目采购分中心,对42个项目进行了物资集中供应,3年来累计完成物资供应额27.67亿元,为公司和项目节约采购成本约5534.26万元,有效控制了项目成本。
3.2专业化平台资源调剂作用发挥突出
物资分公司利用自身专业化刚性平台的优势,通过区域化管理渠道、合理的运作手段及全方位延伸服务,实现区域项目资源集中调配,确保项目间优势互补、均衡生产,为项目很好地解决了面临的供应和成本问题。例如,在江浙沪区域的盐城项目,因业主资金拨付严苛,支付比例极低,难以维持正常施工。该区域的集中采购分中心通过合理运作,积极协调区域内公司其他资金面较好的项目,调拨钢材等物资到盐城项目,解决项目燃眉之急,满足盐城项目的正常进料和正常施工。其他区域内也在同步进行项目间资源统一调配,合理统筹规划的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物资公司专业化刚性平台的专业化优势,为项目做好更多的延伸服务。
3.3建立起“统一管理,分工明确,有效监督,顺畅高效”的采购供应制度,变“家家跑市场”为“一家跑市场”
通过物资分公司专业化的市场调查、分析,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筛选、取舍,确定最优供应方案,为各项目部节省了大量相关费用。采购管理两条线分离清晰,由物资分公司负责集中采购供应,经理部负责管理和监督,同时,上级部门监管,堵塞管理中的漏洞,避免因管理混乱造成的成本失控。
3.4资金管理的统一规范
实行集中供应,通过统一采购、统一结算、统一拨付资金,保证了合理有效调配资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规范了项目资金的使用。项目按照执行的各项财务制度规定和控制程序,同时,结合施工现场用料情况和合同履行情况,合理安排资金使用额度。采购分中心及时进行沟通传递,按时上报资金申请计划,加快资金回笼,保证了资金的良性循环,也避免了资金使用中的徇私行为。
3.5物资集中采购促进了廉政建设的有效落实
通过精细化管理物资集中采购的推动,严密的管控体系、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机制,使得各项廉政措施有效实施,实现了物资采购“零”事故。通过专业团队招标采购,增加了物资价格透明度,净化了采购渠道,杜绝了采购过程中的监管疏漏。在具体操作中,招标团队严格执行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和相关的规章制度,使采购工作更加透明化、公开化。3年来,组织招标39次,完成招标金额18.38亿元,未发生一起相关物资人员违规违纪事件。
3.6建立起稳定优质的供应商队伍
按照共同发展、和谐共赢的管理理念,广泛吸纳供应商资源,经过不断筛选和精简,与大量有实力、有信誉的公司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为集中采购供应提供了保障,保证了物资质量,规避了市场风险和经济纠纷。通过与核心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探索更多更好的合作模式,争取到供应商更大的价格优惠和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条件。3.7电子商务发挥巨大效用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公司工程常用物资网络竞价累计采购金额7000万余元,在局2014年网络竞价采购评比中名列前茅,参与实施网络采购的单位由2014年10月份6个增至目前的56个,节省采购成本约1290万余元,节约率为18.5%,成本效益明显。
3.8员工队伍的锻炼和团队精神的有效建立
一、当前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1.采购流程管理不科学。对当前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我们可以看出,采购流程非常的重要,若是在整体管理当中,采购流程不合理就会造成整个采购程序都会混乱,这样就无法实现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进行合理的设置。在当前的物资采购管理当中,对于采购计划和编制审核之间往往有一些分歧,一些采购内容没有有效审核,这主要包含计划审核、市场信息调查、供应商的选择和确定及物资运输等方面,造成相关的管理规范流于形式,为成本管理和控制带来很多影响。
2.采购模式不合理。采购模式通常对于整体的采购成本管理有指导性的作用,因此就需要管理人员在市场外部的运行模式基础上,将其和内部采购形式有效结合,根据既定的采购模式实行。所以,对于对采购模式的选择有着严格的要求,若是采购模式不恰当,对于原材料的订购以及订单采购等有很难落实。
3.库存管理没有落实到实处。企业的库存管理和成本管理与控制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若是库存管理不当就会导致成本产生很大的波动,以致于对备品和备件产生一定的影响。通常,在库存管理当中往往需要和资产保护相互联系。从当前的物资采购成本管理现状中我们可以看出,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库存积压问题,库存积压和企业的财务核算体系之间往往有直接的挂链,因为预算和结算的结构不合理或者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分类管理,造成库存量产生波动,这就会对采购成本的整体水平产生影响。
4.供应商管理存在弊端。在当前的企业物资成本管理和控制结构当中,对供应商的选择以及供应商对于采购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若是企业在物资采购中对供应商的选择没有合理的选择,就会造成物资采购管理产生一定的问题。
二、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管理与控制分析
1.做好物资计划管理。物资采购当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计划管理,在这个环节当中需要加强人员的有效协调,以此来制定科学合理的物资需求计划,采购以及仓库和物资需求部门都需要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这个环节当中,保证企业的运行顺利进行。所以,对于物资采购的管理方面计划管理起着协调性的作用,采用计划管理能够实现对于物资采购的有效指导以及组织和监督。只要提高物资需求计划的准确性,这才能够有效的防止产生漏购、错购、重购等问题,降低物资闲置率,提高物资周转率和利用率。
2.运用信息化物资采购模式。信息化物资采购模式,其主要就是利用网络以及数字交互媒体和计算机通信技术,实现企业在采购中通过互联网信息的处理以及线下采购相关流程之间的有效结合,对采购环节进行简化,节省相关人工费用,降低采购风险,并且还能够将采购时间有效缩短,以此来实现采购恰当以及物流配送等环节之间的良好衔接,也降低了库存成本,实现物资采购双方互惠互利的供货渠道,并对采购信息进行集成,对采购信息的共享机制有很大的作用,进而也将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有效降低。
3.做好库存管理。对于当前库存没有有效落实的情况,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的重视,将成本管理要求和外部市场环境影响因素进行重视并对其加强管理。企业库存管理方面零库存是其主要目标,因此需要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对现有产品销售同时确保产品的价格合理。企业在物流管理当中需要具备时空的发展观念,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严格的审核计划,加强对物资的科学采购自己配送,进而确保物资供应链的运转。
4.加强供应商管理。企业需要加强对供应商的有效管理,按照供应商的供货信誉来制定相关的合作方式;相对于一些信誉比较高的供应商可以进行一定的优惠政策;对于一些合同履行能力比较差的供应商,就需要保持理性的合作态度,避免供货的不及时而导致企业生产运行或者项目进度产生影响;同时企业还可以成立供应商的评价体系,对供应商的信息有效整合,完善数据平台,实现信息共享,防止产品价格的垄断情况产生;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评估体系,对供应商的选择机制有效优化,以此来提高物资采购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有力地控制好采购成本。
综上所述,随着企业市场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在市场中的垄断地位被打破,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适应市场体制改革,企业应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加强对物资采购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这对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创新思维;阳光采购;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4-0070-02
1 阳光采购含义
“阳光采购”是指,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行,在公开、公平、公正、质优、价优的原则下,从供方市场获取产品或服务作为企业资源而开展的一项企业经营活动。阳光采购内涵包括:公开透明性、科学规范性、集体议定性、流程顺畅性、监督保证性、高效快捷性、标准格式性、信息共享性等八个方面的特性,是阳光模式内涵的应有之意,不具备这些特性的采购模式就不是阳光采购模式。
2 现代企业阳光采购模式
阳光采购模式是政策、制度、规定与实现运作相结合的产物。现代企业相应的阳光化采购有六种模式:①招标采购模式,即招标加商务谈判方式;②综合比较采购模式,即综合比较加商务谈判方式;③竞争性议标采购模式,即竞争性议标加商务谈判方式;④集体议定采购模式,即集体谈判加集体决策的方式;⑤单一资源采购模式,即单一资源商务谈判方式;⑥执行政策性定价采购模式,即执行政策性定价采购方式。这六种采购模式,连同指导、规范、制约其运作的六个方面的政策、法规、制度、规定,可以将其统称为“双6”阳光采购模式。是规范阳光采购和阳光物流的重要方法。同时企业要跟随国内外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新技术、新策略,不断总结,不断探索,不断实施新的阳光采购模式。在采购模式创新过程中,要做到与时俱进,兼收并蓄,大胆开拓,只要体现阳光采购模式实质的方法、方式,均可以采用,比如战略协作采购、网络采购、询价采购、征求意见采购、规划性采购等。阳光采购无止境,阳光采购模式无止境。
3 不阳光采购现状
31 偏好采购
目前企业采购制度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强,造成采购部门常常是基于采购人员个人的利益和偏好或是主管领导暗示来对待企业采购招投标各个环节,引致采购合同招标相关内容不同程度进行倾向性的规定和有意识的规避的现象时常发生。本应公开的阳光采购进而已演变为过程不公开只结果公开、名义公开实质不公开的模糊偏好采购。
32 关系采购
集中统一采购模式下采购部门采购权高度集中,供应商为获取合同争相与采购部门掌握采购大权的采购人员培养关系,致使企业采购招投标过程中出现众多供应商采购竞标时比谁的关系硬,而不是比谁的价格、质量、服务更优质的极为不正常的现象。私下供应商和招标企业掌握采购权力的人员结成利益同盟时,掌握采购权力的人员会不顾企业利益主动放松对采购的质量标准要求,考虑更多的是供应商利益和个人回扣,尽个人权限的最大能力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保证“关系户”中标。阳光采购被关系蒙上了阴影。
33 高价采购
企业采购本身是为节约成本,而个别负责采购人员受个人利益驱动甚至和供货商“共谋”赚取采购差价,通过审批环节弄虚作假,招标环节露底串标,临时动异变更上限,招标过后低中高结等方式,给企业成本造成极大的浪费,这些腐败采购行为让阳光采购,变成了人为高价采购。
34 定点采购
“阳光采购”要随着经济形势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适应。不能简单地等同为定点采购。在特定时期被确定下来的“定点”,数量少,覆盖面有限,都没有形成固定监督的制度进行制约。部分特定期内“定点”的供货商不顾信誉,不惜降低供货质量,降低服务质量,擅自提高价格来求得更大限度的利润。同时还存在买卖双方私下串通的问题,种种弊端的暴露,揭示了定点采购不阳光的实质。
4 开创“阳光采购”模式的措施
41 机制创新
411 分层授权
要拆分采购决策权,由计划员制订采购计划,部门领导审核采购计划,采购员完成采购任务,并由采购部门专职监督员负责监督检查审核评估全部采购过程。各个环节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借助电子商务实现阳光采购决策的权力公开化、流程化、分散化的信息共享。
412 加强监督
严格按照企业内部制定的采购制度对符合招标采购条件供应商进行审核,对招标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进行严格的管理。成立由企业各个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监督检查及绩效评估机构,避免人为因素的不良影响,最大程度的预防暗箱操作情况发生。
413 定期轮岗
为严格执行企业采购部门各种制度,确保企业采购工作顺畅进行,从源头防止腐败发生。采购部门的计划员、采购员、监督员必须进行定期岗位轮换。
414 提高素质
要严把采购部门人员准入门槛,只有具备了较强责任心,坚持原则,业务能力旺盛务实的人员才能胜任采购岗位工作。同时要不断加强采购人员职业道德、业务技能、法律法规的继续教育培训,实行考核上岗制度,提高采购队伍整体素质。
42 模式创新
加快采购信息化建设。采购部门要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积极尝试应用电子商务管理系统,在企业内部搭建起采购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对企业采购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公开透明化管理。不断扩大采购竞价招标范围,有效整合企业、供应商多方资源,实现供求双方互通有无和信息共享。
43 制度创新
要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制度化管理。要建立包括采购人员、生产商、经销商,各环节协调、管理、运作等方面的制度、规定,确保采购工作实现制度化运行和规范化运作。明确各方当事人责任和义务,严明各方当事人的违约违规行为及处理,对采购人员实行采购物资质量保证制度,对采购物资的质量实行“谁采购、谁负责”的终身负责制。
44 监管创新
441 采购监督检查制度
在明确物资采购内部运行机制的同时,要加强外部的监督机制来规范企业采购管理行为,建立对重大采购业务定期开展审计制度,并将监督贯穿于采购活动的全过程,确保采购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营造一道确保企业利益不受损的坚实保护网。
442 相互监督制度
在企业各相关联部门之间广泛开展相互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如验收部门与采购部门之间,质检与采购部门之间,仓储与采购部门之间,采购部门内部计划员与计划员之间、计划员与采购员之间、采购员与采购员之间等,互相监督,使采购工作始终处于阳光之下,使腐败无处藏身。
443 要加强绩效管理,建立绩效评价体系
要将制度建设、制度执行、人本管理、规范运作、双优供应、成本降低、库存优化、渠道管理、工作作风、工作质量等方面设置分值指标和不同权重,建立和实施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定期按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奖惩,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监督人,坚决杜绝企业采购中谋取私利的不良现象。
5 结 论
阳光采购模式是开放的模式,企业要不断探索与实际相适应可规范运作的新模式,使阳光采购模式得到持续性优化、创新、发展,为企业科学发展注入持续的竞争力。企业在加强采购机制、模式、制度方面创新的同时强调监督管理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实现企业采购从招标、价格、合同、质量检验全过程的公开透明,规范系统的运作,使企业采购真正充满阳光。
参考文献:
[1]王波.阳光采购内涵及其提高措施[J].现代商场,2011(27).
[2]沈斌.打造阳光采购加强采购监督[J].现代经济信息,2009(14).
[3]刘晋.完善我国“阳光采购”的几点思考[J].中国商界,2008(5).
[4]朱安萍.实现物资阳光采购的实践与体会[J].科协论坛,2007(1).
关键词:课程定位;设计理念;内容选取
课程标准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选择教材、确定考核方式的重要依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课程标准必须依据职业岗位需求进行准确描述,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改进,依据职业标准变化适时调整,做到定位清晰、目标明确,内容标准和考核标准细化,效果评价充分。
新版GSP借鉴了国外药品流通管理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明确对药品流通全过程、全方位管理提出新的要求,规定药品生产企业销售药品、流通中其他涉及药品储存、运输的活动都必须符合GSP的相关要求,弥补了以往药品流通过程中的监管空白。
新版GSP管理规范出台后,与之相应的药品经营管理类课程的课程标准也将随之发生变化,需要适时修订。下面就以药房药品管理实务课程为例,介绍一下高职药品经营管理类课程标准的制定。
一、课程定位
药房药品管理实务是药学专业核心课程,是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以药房经营管理流程为主线,以药店选址与开办、库房管理、药品陈列管理、店面销售等工作任务为核心,全面培养学生从事药房工作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一门综合应用性课程。
二、课程设计理念
针对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药品经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分析药类行业职业岗位(群)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药房工作能力为重点,基于药房药品管理岗位工作过程,开发和设计本课程。形成以“课程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课程;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教学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社会调研确定课程教学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序化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确定考核方式。
四、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药品采购程序及首营企业、首营品种的认定工作;掌握药品验收流程;掌握药品仓库分类存放原则;掌握药品养护措施;掌握药房药品陈列原则;掌握药品流通过程质量管理。
(2)熟悉药店选址、布局及人员配备;熟悉药品外观鉴别内容和简易鉴别方法;熟悉药房药品销售技巧;熟悉药店药品盘点、收银过程及要点;熟悉GSP认证程序;熟悉药品养护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处理方法。
(3)了解药店的开办条件和程序;了解药品采购计划编制原则和方法;了解药品召回制度;了解营业员服务规范。
2.能力目标
能够自我策划开办药店;能根据药品库存情况制订采购计划,并根据计划进行药品采购;能对药品进行外观鉴别和简易鉴别;能够根据药品品种及性质进行合理的药库分类存放;能够根据药品性质进行合理养护;能够对不同药品进行合理的门店陈列,能够对药品进行销售与售后管理,能够进行药品盘点与收银工作;能全程监控药品质量。
3.素质目标
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诚实守信、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岗位工作任务具有较强的领悟性和执行力;养成团结协作、沟通顺畅的职业素质;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以及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协调管理能力。
五、课程内容选取
六大项目,分别为开办药房、药房药品采购管理、药房药品验收管理、药房药品贮存与养护管理、药房药品销售管理、药房药品质量管理。
六、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教学模式
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其教学流程为“①创设情境提出任务②告知学习内容及目标③知识学习④任务实施⑤讨论评价⑥任务整改⑦职业素养教育⑧布置新任务”八个环节。
2.教学方法
药房药品管理不是“教”会的,而是“做”会的,综合运用解决问题式、课堂讨论式、角色扮演、课堂演示、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不但要教授相关知识,训练药房药品管理工作的能力,更要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同时促进学生相互沟通、相互协调。
七、教学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过程性考核由学习态度、阶段考核和期末考核三部分组成,学习态度权重为25%(出勤5%、作业5%、课堂提问15%),阶段考核权重40%(自我评价10%、小组互评15%、教师评价15%),期末考核的权重为35%。
按照课程顺序从前往后,两个任务为一个阶段,将考核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考核,取三个阶段的平均分计入阶段考核成绩。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额物资;采购;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12-01
大额采购是指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用等方式获取单位价值或批量价值金额较大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它可以通过批量采购节约支出,还可以通过招标等集中采购方式,改变过去分散采购下的“暗箱操作”,增加透明度,实现廉政的目标。但是大额采购要实现这些目的,除了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外,还需要完善的监督机制,使物资采购开支不仅合理、合法,而且经济有效。本文就大额采购审计的内容及审计程序和方法等问题略作分析和探讨。
一、抓好大额物资采购内部控制
首先,对大额物资采购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审,主要审查大额物资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法性和请购、询价、谈判、采购、验收、付款等关键环节控制措施的严密性、操作性。大额物资采购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存在盲区,对采购频繁、需求量大的,应该把采购项目起点金额调低,补充制定集中采购物资目录,使内部控制制度全面覆盖大额物资采购项目。其次,对大额物资采购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进行审查。第一步,审查大额物资采购项目的程序文件,通过检查、函证等方法,验证文件记录的真实性以及是否存在先采购后补办手续的问题;第二步,审查是否存在已入账但未按程序执行采购的大额物资项目;第三步,审查是否存在虚构事实或化整为零的大额物资采购项目,逃避招标投标及监督;第四步,审查监督记录及监督效果。
二、对采购程序的环节开展审计
首先,抓住采购计划的编制和审批环节,对采购计划编制依据、计划审批程序、采购方式、供应商选择等运作程序的规范性进行审计。一是审查项目是否有计划,计划是否经过大额物资采购委员会审核和局领导批准;二是审查是否有预算,预算是否得到批复;三是审查采购方式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大额物资采购管理的相关规定,;四是审查供应商的确定是否合理、合规,是否经过招标或竞争性谈判程序且同质低价,采用唯一供应商采购方式的理由是否客观、真是。其次,抓住询价和谈判环节,对采购方式、供应商选择等运作程序的规范性进行审计。一是审查询价小组的组成是否合规;二是审查询价的范围是否合理;三是审查供应商资质是否达到要求;四是审查报价记录是否完整清晰、便于比价;五是审查谈判程序是否合规、真是,报价信息是否保密等。第三,抓住采购合同审签环节,对合同的合法性、风险性、完整性进行审计。一方面要注重对合同本身的审查,即查看合同的条款是否完备、合法,合同的内容是否达到双方均衡受益,有无损害需求方利益的条款。同时也要注意有无明显不利于供应商的条款。如果存在这些现象,就应考虑进行延伸审计,查明原因,看是否有人情交易、权钱交易等其他的情况存在。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合同执行情况的审计,审查有无擅自变更或者终止合同的情况,审查采购管理委员会在发现合同履行将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时是否及时按程序终止合同的执行。违约时,审查违约原因,并追究过失部门及人员的责任。第四,抓住采购计划的执行环节,对采购价格、质量、数量、票据、付款等进行审计。一是审查发票及附件是否真实、合法、完整;二是审查发票数量是否与验收单、发货单及合同相符,如果存在变更是否经过采购管理委员会批准;四是审查商品质量是否有质检报告或产品合格证;五是审查付款情况是否按合同约定付款,付款的申请、支票开具、办理结算、记账是否由不同部门的不同人员担任,是否存在重复付款或多付货款现象;六是审查供应商名称是否与谈判记录相符。
三、对大额物资采购审计的一些体会
(一)营造环境是关键。有人认为采购审计是重复劳动,已做过询价,何必再审查。凡此种种都不利于大额物资采购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应提高对权力制衡、审计监督、管理规范等重要性的认识,建立一种自觉接受审计、接受监督的审计文化、监督文化,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人员技术是基础。因为市场行情变快、价格差异大、产品种类繁多、选择余地大,另外不同规格品牌产品的稳定性、售后服务、部件配置、保修期等差异大、信誉度不同,所以,大额物资采购审计工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在产品性价比方面,审计人员对产品性能、市场价格没有全面的了解,很难说服别人;对高科技产品,审计人员没有相关的专业技术和知识,询价和审计都难以开展。因此,大额物资采购审计对专业技术知识以及审计技术手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程序规范是保障。大额物资采购审计要有规范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统一规范审计表格和文书格式,使大额物资采购审计程序、方法科学合理,提高大额物资采购审计质量,促进大额物资采购审计规范化建设和持续发展。
全县卫生计生规划财务审计工作紧紧围绕“服务领导决策、服务单位运转”的工作思路,始终以多找钱、善用钱、管好钱为主要目标,坚持以预算管理、账务管理及项目管理为主要抓手,坚持以帐管钱、以帐管物,突出财务工作重点,紧跟全局工作节奏,积极协调,主动服务,依法依规加强部门财务监管。
一、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一是认真研究预算及医改投入政策,加大财政预算争取力度,力保财政预算基数逐年上升。二是拟订所属单位财政预算分配建议,尽早下达所属单位年度财政预算额度。三是加强所属单位年度收支预算的编制与核定,加强预算执行的动态监管,引导单位内部考核分配方案与财务收支预算有机结合,适时沟通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督导单位实现年度收支平衡。四是及时组织收支预算年度考核及绩效评价。通过预算政策及相关管理措施,不断强化单位预算管理意识,促进单位预算管理规范。
二、强化单位账务及收支管理。一是规范部门及项目的账务核算及管理,坚持以账务与业务方案对接,项目资金与项目实施进展对接,促进项目规范运行。二是继续坚持乡镇卫生院财务集中审核制度,巩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核算,落实收入、资金、资产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三是加强单位账务数据利用与分析,对单位收支运行及债务、资产管理情况实行季度公示,保持适时有效沟通。四是重点监管单位公务接待及车辆运行管理,力求支出管理环节明晰、支出核销程序规范、目标管理效果显著。五是分层次组织财务管理相关政策的培训与沟通,争取单位领导对财务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取得干部职工对财务工作的关注与理解。通过账务监管,逐步改变单位重资金安排结算轻账务利用分析的现状,形成单位以帐管钱管物、领导真抓善管的财务管理局面。
三、稳妥实施部门内部审计。按照审计部门“三年审一遍,一次审三年,三年全覆盖”的总体要求,结合本部门财务管理现状,有重点、分步骤实施部门内部审计。一是以项目为重点,实施重大公共卫生及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专项审计。二是围绕收入支出管理实施单位收支审计,每年至少选择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及乡镇卫生院各一家。三是围绕经济责任制实施领导离任审计。
四、严格控制单位债务规模。一是规范举债程序管理,严格控制单位新增债务。二是加强日常债务监管,严格控制债务总额。
五、加强政府采购管理。一是加强以采购项目是否合理、资金来源是否落实、采购预算是否虚高为重点的采购预算审查。二是统一政府采购审批申报,参与采购过程协调。三是统一实施乡镇卫生院专业设备及房屋维修项目政府采购。四是实行单位按季度上报政府采购台账监管制度。
六、规范单位资产管理。一是加强单位资产管理,明确内部管理流程,重点落实实物管理人员职责及盘存制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二是统一组织卫生部门资产核销工作。
七、促进统计工作进一步规范。一是促进单位统计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做到数出有据。二是做好全国卫生计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及其它统计报表的部门分工协调和上报工作。三是加强统计数据的利用与分析,为领导决策和单位管理服务。
八、切实加强价格监管。一是督促各单位规范价格执行流程,明确价格管理职责,落实价格公示制度、门诊费用查询制度及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二是建立季度价格核查制度,及时整改价格违纪违规行为。三是及时协调价格纠纷,加强与县物价局的沟通与配合。四是积极参与省县医药购销及医疗服务收费专项整治行动。
九、统筹局机关财务管理。基本建设项目相关协调、乡镇卫生院票据管理、日常资金衔接及拨付、年终财务决算及报表、医改调查等项工作,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关键词:工程项目总承包(EPC) 物资管理 出入库管理
1.工程项目总承包物资管理定义
在EPC总承包项目中,设备材料的物资管理是从设计发出请购单开始到装置验收结束,它伴随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它是一个动态的控制过程。包括设计、采购、制造、出厂验收、设备发运、交货、保管、安装,以及废旧、剩余物资的处理,涵盖了物资采购管理、工厂出入库管理、现场出入库管理。
2.工程项目总承包物资管理特点与现状
按照合同结构和内容,国内EPC工程需要的设备材料一般由项目总承包单位统一采购,货到现场后由总承包项目部移交施工分包或安装分包单位进行物资保管和使用,在此物流过程中,物资管理责任在总承包合同范围内发生了转移。总承包方的物资管理主要是对设计、采购、现场出入库等几个模块的管理。
国内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比较成熟的石化、电力、港口等行业,有比较完善的出入库管理制度和程序。但比较国际管理公司和出口项目,国内总承包的出入库管理还比较粗放,表现在请购过程不够精细,现场出入库比较随意,材料漏订、丢失现象普遍,现场剩余、废旧物资处理缺乏统一管理、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等,以上因素往往影响到施工进度和造成采购成本大大增加。
3.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管理
3.1建立工程项目总承包物资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总承包单位负责制定项目物资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流程,从设计、采购、到货、安装、工程移交和收尾等各个阶段强化物资管理。在总承包方的统一管理下,供货商、施工方必须严格按照请购文件和物资管理制度执行。
3.2 总承包项目工程物资管理的接口关系
总承包公司的物资管理需要明确各部门和单位在物资管理链条上接口关系,健全出入库管理制度和流程。
3.2.1 技术部:技术部负责请购文件的编制工作,应确保采购清单规范、完整、准确。签订技术协议时要认真审核供应商提供的材料清单是否有漏项,避免材料漏供。设计变更时需要对原采购物资提出处理方案,尽量减少设备材料的浪费。
3.2.2 采购部:根据设计提交的材料清单进行物资招标采购。合同文件要对设备发运状态、发运方式及保管要求做出明确约定,避免对项目执行造成困难。负责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和竣工后的剩余物资、废旧物资质量、价值的认定,负责按规定程序报批,并根据审批意见进行统一平衡调剂利用或作其他方式处理。
3.2.3 控制部:负责物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负责监督、检查现场剩余物资的申报、审批和处理工作。负责对项目现场零星采购进行审核,以便控制造价和违规现场发生。
3.2.4 项目管理部:项目管理部为项目物资的归口管理部门,对现场物资管理负有组织、协调、检查、保证实施的全面领导责任。项目经理是现场物资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项目部要设置总承包方的出入库管理专员,负责设备催交、发运、到货组织验收和交接工作;负责项目现场物资进场验收、标识、保管、限额领料发放、完工后对现场剩余物资的申报等工作;负责对分包单位的物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3.2.5 供应商和施工单位:供货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总承包项目部统一领导下做好生产和现场施工环节的出入库管理,并做好施工前设备、材料的保管和领用工作。总承包单位需要在合同上清晰划分与各分包单位额物资管理界面,做到界面清晰、责任明晰。
3.3现场出入库管理
设备材料入库前,总承包方组织供货方、施工方、总包方、监理或业主进行开箱检验,填写检验记录,并经有关参检人员签字,除了直接交付业主的物资外,所有物资现场管理责任转移由施工单位负责。总承包项目部必须建立完整的设备材料台账,并及时更新。
总承包项目部应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出入库管理,根据技术协议和产品特点做好现场保管工作,防止设备和材料丢失、损坏。施工单位应建立“物资动态明细台账”并执行物资发放制度,确保准确、及时地发放合格的物资,满足施工和试运行的需要。
3.4 加强现场零星采购和剩余、废旧物资管理
由于EPC总承包项目工程复杂,工期紧,以及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原因,施工阶段项目部不可避免要发生临时零星物资采购,尤其在项目总承包公司初始发展阶段零星采购更是普遍。对于现场临时采购,一方面需要做好集中采购工作避免发生现场采购,同时要建立完善的零星采购制度和审核流程,在保证材料及时到场的同时控制成本增加。由于变更、供货和安装原因,工程竣工后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剩余、废旧物资,为了降低材料消耗和有效回收利用,项目总承包公司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总承包项目部负责建立废旧物资登记台账,并由公司统一对废旧物资的确认、回收、保管、处置等业务作出明确规定。
4.总结
工程项目总承包是国家积极推行的项目工程管理模式,物资管理直接关系到总承包项目的成败。物资采购管理、出入库管理、零星采购管理以及废旧物资管理是总承包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