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7:29: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2010大学生礼仪大赛是为全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展示大学生礼仪形象,有效塑造大学形象而开展的,具有公共关系活动属性的一项大型校园礼仪文化活动。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共关系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首届大学生礼仪大赛,根本上看是由公关形象塑造功能决定的,据此,它也从学科价值以及学科功能上标定了2010 大学生礼仪大赛所必然内涵着的公关定位。
关键词:礼仪2010;大学生,礼仪;大赛;公共关系;定位
文化活动的公关定位,强调的是其所具有的公共关系活动的本质属性。以礼仪2010为主题的2010全国大学生礼仪大赛,是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共关系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协办的,为全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展示大学生礼仪形象、有效塑造大学形象而开展的,具有公共关系活动属性的一项大型校园礼仪文化活动。由中国高教公关专委会主办首届大学生礼仪大赛,根本上看是由公关形象塑造的功能决定的,据此,它从而在学科价值以及学科功能上标定了2010大学生礼仪大赛所必然内涵着的公关定位。
强调公关定位,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自觉增强公关意识,自觉地科学公关观念应用到大赛的策划设计与组织实施之中。
第一,参赛对象的全员性。全员公关是科学公关的重要观念。将全员公关的理念贯穿于大赛之中,就是要体现在参赛对象的全员性上。2010大学生礼仪大赛所做出了这样的定位,即: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属高等院校在校生均可报名参赛。普通本、专科各学科专业在校生和高职本、专科各学科专业在校生,成人本、专科各学科专业在校生均为可担当大赛选手。普通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可担当大赛选手。热烈欢迎香港、澳门以及台湾高校大学生关注2010首届大学生礼仪大赛。上述规定,就是比较典型地实践了全员性的大赛参赛对象定位理念。
第二,学术思想的包容性。公关的思想就是“海纳百川”的思想。2010大学生礼仪大赛的理论研究是大赛能够深入推进的思想理论保障,而要实现大赛在理论研究上的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目标,就必须充分体现学术思想的包容性。为此,2010大学生礼仪大赛提出欢迎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教学管理者、一线教师、科研人员、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大学在校生、大学生毕业生围绕大赛涉及的理论问题或相关的理论问题,发表学术观点,提出理论主张,撰写学术文章;倡导大赛首席导师发表学术观点,提出理论主张,撰写学术文章;大赛组委会成员应带头组织好相关理论研究工作等三方面理论研究主体建设的工作部署。同时,充分调动多学科专家、学者资源,努力在以下三个层次上全方位推进大赛相关理论研究,这三个层次的理论研究的划分,分别为:基础层次理论研究、应用层次理论研究、延展层次理论研究。其中,基础层次理论研究的研究重点是:大学礼仪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大学生礼仪内涵与外延分;校园礼仪、公共礼仪、中华传统礼仪、民族礼仪、对外交往、生态礼仪内涵与外延分析等。应用层次理论研究的研究重点是:大赛定位与运行模式分析,大赛赛题内容、赛事形式与评分标准、评价方式分析;大赛与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关系分析;大赛传播模式分析等。延展层次理论研究的研究重点是:大学生礼仪文化活动与大学形象塑造关系分析;大学生礼仪教育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分析;大学生礼仪大赛的社会价值分析等。
第三,活动参与的公众性。将公共关系思想观念中的公众观念,自觉地贯穿于2010大学生礼仪大赛的活动设计中。例如,2010大学生礼仪大赛决赛阶段赛手评价模块,就依据充分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度,设计了四个方阵相互结合的赛手评价阵容,即:首席导师、现场评委、现场观众、场外观众。其中的现场评委具体由五方面人士构成,分别为:学术界人士,主要是从事礼仪学术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首席导师,具体指由2010大学生礼仪大赛组委会聘请的大赛指导教师团队企业界人士,主要是国内有代表性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传媒界,主要是国内有代表性传媒机构的媒介人士;特邀评委,主要是根据比赛内容所涉及的,邀请与其相关的背景人物,直接参与大赛赛手的评价。现场观众,主要指大学生团队。现场公众参与对赛手的评价,形成大学生赛手与大学生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四,传播沟通的双向性。大赛的主要传播活动围绕礼仪“一句话”感言活动以及大赛赛事活动传播两大部分渐次展开。其中,“礼仪一句话感言”活动,从2010年1月开始,延续到2010年11月底。活动贯穿大赛始终。而当“礼仪一句话感言”通过比赛现场以及网络媒介,报纸媒介,大赛大赛指南、纪念册、宣传册等得以广泛流传的时候,大赛双向性沟通的质量也得到了最好的检验。从沟通的双向性视角考虑,大赛通过首席导师研修班、针对选手的礼仪训练营实现面对面的双向沟通;通过建选手QQ群,开通网上论坛等措施实现远程双向沟通。在此基础上,网络、杂志、报纸、电视、手机五大媒介的相互组合,场内媒介和场外媒介的整体配合是2010大学生礼仪大赛实现赛事传播活动立体化、全面渗透化和有序升级化设计目标的基础出发点。在网络媒介的传播中,建立了2010大学生礼仪大赛官方网,以及礼仪2010博客专网、全国大学生礼仪大赛微博网。场内媒介将LED电子视听媒介与道具媒介相互衔接,场外媒介将延伸到各个参赛选手所在校园内,板报、宣传栏、主题海报等。
[关键词] 品牌建设 社会资本 信任 规范 网络
一、品牌建设现状
品牌(Brand)一词来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意思是“烙印”,它非常形象地表达出了当今品牌的含义――如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烙印。作为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品牌与企业的产品价值有着莫大的联系。表面上看来,品牌是一种产品或者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产品和企业的标志。就如美国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所言:“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别开来”。但从本质上看来,品牌是一个系统,它超过了产品本身,传递着企业的价值理念,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市场竞争实力的综合反映。
对于企业品牌的构建,一般认为企业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产品质量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2.企业品牌的不断创新;3.企业要有良好的公共关系;4.独具特色的企业品牌文化。
然而,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当前品牌竞争的不断升级,民营企业在这一传统理念指导下进行品牌建设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例如,品牌建设前期企业为打造品牌而投入过多的广告和品牌识别。这一措施对某一阶段民企的品牌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动及企业广告投入的降低,特别是民企中过多的以资本所有者为中心的文化体系建设现状,导致一旦资本所有者出了问题,整个企业品牌也就病重缠身,难以为继。山东万杰、辽宁飞龙、广东太阳神等都是前车之鉴。因此,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原有的单纯从企业自身出发来建设民企品牌的路径,有必要从社会的层面来探讨民企品牌建设问题。
二、社会资本在民企品牌建设中的可行性
社会资本理论的提出,为我们进行民企品牌建设提供了新思路。社会资本是指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而这些资源是与某种持久的、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帕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进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其提高了投资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
但是,目前对于社会资本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全社会组织和个体两个维度上。那么,在企业的维度上能否有社会资本呢?众所周知,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企业的运营离不开资源,企业成长的速度、方式和界限无不取决于企业资源集合能力的大小。有学者提出企业资源主要有:政府行政与法律资源、生产与经营资源、管理与经营资源、精神与文化资源。③但企业拥有这些资源是否一定能成功呢?罗纳德・博特认为,企业仅仅有资源是不够的。在拥有这些资源的同时,企业必须有一个能获取资源及运转资源的网络,即企业社会资本。企业的发展不仅局限于资金规模状况、行业景气和管理机制,也取决于社会资本的积累。尤其在当前民企中过多的以资本所有者为中心的企业品牌建设背景下,即使资本所有者出现问题,企业依然还可以利用持久的社会网络使企业品牌得以生存。
三、社会资本对民营企业品牌建设的作用
对企业而言,要想树立一个好的品牌,除了拥有一定的物资资本、人力资本之外,还必须拥有相应的社会资本。如何通过企业社会资本的网络性及其自身以信任为特征的基本关系来构建知名品牌从而获取企业竞争力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这里我们将从社会资本的本质特征:信任、规范、网络出发,具体研究社会资本在民营企业品牌建设中的作用。
1.信任促进民企品牌的公信力的提升
信任对民企品牌的公信力的提升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祖克尔认为根据情况不同,可将信任分为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两种方式,前者以血缘、地缘为基础,建立在私人关系和家族或准(泛)家族关系之上,后者则以信仰共同体为基础,由此形成传统型社会资本和现代公民型社会资本。④提升民营企业信任等级,扩大民营企业品牌的公信力是企业赢得品牌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政府职能转换滞后,制度信任供给严重不足,社会资本就成为创业者们摄取资源的一种关键能力。创业者依靠血缘地缘的特殊信任关系获得资源,进入私营经济领域。随着企业发展,企业品牌的建立,市场竞争迫使民营企业拓展更深层次的社会资本以获取更多的资源,由于前期依血缘地缘的达成的特殊信任关系,此时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相互补给可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降低交易费用。在双方获得益处的同时,该企业的信誉度在相关企业中得到广泛传播,该企业品牌也在与相关企业的互动中得到增强,形成“滚雪球”效应。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亦是如此,中国有句老话,“人无信不立”,企业品牌的工作就在于“取信于人”。在这传播过度和信息泛滥的时代,消费者不但需要产品的具体功能和优质的服务,他们更需要安全感和信赖感。一旦消费群体与企业品牌之间的信任形成,企业就有了固定的市场份额,同时该品牌的公信力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增强。
2.规范奠定民企品牌的基础
奥斯特罗姆从广义的意义上定义了规范,规范就是具体规定什么样的行动(或结果)是需要的和被禁止的,或者被允许的和被授权制裁的(如果规则不被遵守的时候)。⑤帕特南认为互惠规范(norms of reciprocity)的作用就在于能够促进社会信任,它是具有高度生产性的社会资本,正是这样的社会资本使得遵守规范的公民共同体能够解决他们的集体行动问题。普遍互惠有效地限制了机会主义的行为,将导致那些经历重复互惠的人之间的信任水平的增加。
企业品牌建设的行为目标是品牌的做大作强,然而在品牌的建设过程中却存在“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最常见的就是中小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借用他人的品牌开发和销售产品,或是在某个品牌共享体中,独自享受品牌带来收益,而与品牌共享体的其他企业发生冲突。这样的冲突虽小,却可能导致整个品牌体系的瓦解。因此,品牌建设需要制定相应的互惠规范就必须与合作企业之间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然后在初级合作时,达成相关的规范制度协议,以此减少企业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谈判和经常性契约所要付出的费用。这种规范的确立和重复博奕能够使合作企业间的信任度不断增强,为品牌更好的成长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3.网络延伸民企品牌的辐射力
卡斯特斯第一次将网络定义为一套相互联系的节点,网络就是“开放的结构,能够毫无限制的扩大,将新的网点联系成一个整体,只要他们共享交流的代码(如价值观或者行为目标)”。⑥陈传明、周小虎认为,企业社会资本就是建立在企业群体范式上由信誉规范引导下的企业社会关系网络,是企业动员内部和外部资源的能力。⑦社会资本的本质属性是关系和互动,而企业需要生产或消费资源的所有者按其属性可分类为:消费者、其他相关企业、政府。因此,企业网络的本质就是企业和这三者的关系和互动,具体表现为个人资源、人际关系及其调动运作这些关系的游戏规则。
企业的社会网络可以为民营企业品牌的成长提供较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并且可以有效延伸民营企业品牌的辐射力。一个企业具有某种网络意味着它具有与外界产生某种联系的能力,从而可以有效促进个人或企业之间的合作,并通过这种合作获取资源。在品牌建设初期,不同形式的资源通过关系网络按照一定的合作规则在企业之间相互流动。当企业品牌发展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层次,其产品质量、产品性能、技术水平、售后服务等各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后,它将面临如何与合作者共同开发产品,如何向消费者推销自己的产品等问题。在这个阶段,单纯的广告、公共关系的投资对品牌的进一步延伸已有了一定的局限性。这时,依靠与其他企业之间长时间累积的社会资本的网络内部传播,进一步扩展以企业家的社会声望和大众信任为基础的网络体系,未尝不是企业品牌后期建设发展的一个可行之法。
四、积累社会资本、提升民企品牌的建议
1.大力提升民企信用等级
在民营企业的品牌建设过程中,良好的信用等级对于提升民营企业品牌的整体形象和综合竞争力,抵御信用风险,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条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民营企业品牌要想获得全面的、长足的发展应该大力提升其信用等级,如提高履约率,对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予以规范,认真履行合同,兑现承诺,减少甚至杜绝违约事件的出现;提高产品质量,引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做好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同时做好售后服务管理;增强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避免出现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影响企业社会形象及发展的现象。
2.加强实施民企规范
加强实施民企规范可分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从纵向来讲,首先必须制定出一套在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互惠的规范制度;其次,征求交易双方意见,形成一个合作解,在先前基础上对此规范进行完善;最后,当规范制定出来后,各方必须严格遵守规范,以既定的规范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准则。从横向来讲,在企业内部之间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制度,以激发企业人力资源潜能;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应加强制定一套相对公平的互惠互利规范;企业与政府之间,应达成促进社会福利和企业收益双方达到帕累托最优,避免企业带来的的外部性。
3.完善民企网络体系
完善民企现有的社会资本网络体系,健全企业与政府行政、企业与法律资源,企业与精神、文化资源之间的网络构架。加强企业品牌建设所必须的生产与经营资源、管理与经营资源与企业网络之间的互动。纠正或剔除原有网络中行为不规范的组织或个体,从而使整个网络体系得到良好运转。在特定网络区域内,可形成品牌共享模式,使网络内企业获得规模效应,实现销售渠道共享,进一步增强品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Ronald Burt.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关键词:企业伦理;企业道德;企业文化;道德价值
一,企业伦理、企业道德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是企业相互关系中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很多人认为企业在竞争中是无任何伦理道德可言的,但是事实上,在竞争中的企业伦理和企业道德,不但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从长远来看,一个注重伦理道德建设的企业能够为自身带来竞争上的优势,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伦理道德自古以来就是维系各种关系和组织机构的必要因素.企业各个层面的活动均不可能摆脱伦理道德的约束。许多事实表明:只讲经济目标不讲伦理目标的企业不会收到很好的效益,只讲伦理目标不讲经济目标的企业也必然损害伦理。然而企业伦理和企业道德也是有所区别的,伦理行为必须要符合伦理要求,道德行为必须要出于道德。企业伦理倾向于把企业的行为置于是有形的社会系统,而企业道德更加强调的是企业自身的主观行为。
伦理关系是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历史中自发形成的关系,企业伦理与企业文化有十分紧密的关系,企业文化所包含的外涵和内沿比企业伦理要广泛许多,企业文化不仅涵盖了精神领域,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价值观等,还包括物质基础,如企业行为规范、企业管理制度等。企业伦理作为企业价值观的内核,决定了企业文化的道德指向,决定了管理人员决策过程中的伦理性,决定了企业处理公共关系时的价值和行为取向。通过上述分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来自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又是企业伦理,四者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企业伦理有助于企业享有好的商业信誉,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公共关系,有助于企业实现和维持预期业绩,企业伦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之源。
企业是通过购买和销售的方式使生产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是商品交换的发达形式。因而企业道德行为同企业伦理密不可分,企业道德蕴涵于企业伦理之中,企业道德同样是企业文化,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企业道德直接影响企业对于公众和消费者的形象,是企业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的体现,企业道德也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具体的行为准则。企业道德是市场秩序的支柱,是市场繁荣的基石,是维护企业团结、稳定、有序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企业的文明和谐建设的精神动力,企业道德建设将极大增强建设文明和谐企业的能力。
二、我国企业道德和企业文化的现状及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企业所生产的商品发生质量问题屡见不鲜。比如,瘦肉精、毒大米、甲醛超标的装修材料、重金属含量超标蔬菜、苏丹红鸭蛋、有毒毛绒玩具、含三聚氰胺奶粉和鸡蛋等等。中国企业发生商品安全质量问题的频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总部设在纽约的全球知名智库Ethisphere协会最新的2013年全球最具商业道德的99家企业名单中包括通用电气公司、运通银行、百事公司、麦当劳公司、星巴克公司和宜家公司等99家企业,竟然没有一家是中国企业。全球第一大独立公关公司爱德曼2013《信用度调查报告》中的“不同国家企业的信用度”排名情况,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信任度仅为19%,在发展中国家信任度为58%。以上数据真正映射出中国企业对于企业道德建设上的通病。那就是:对于企业道德理念,说一套做一套,把企业的全部精力用在了对于利润的追求之中,企业社会责任淡薄。我国企业道德水平普遍偏低,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分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分别进行探讨。
1.宏观因素
首先,是经济状态的原因:经济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石,人们的行动一定要受经济利益驱使。我国在近三千年来的封建制度统治下,造成中国处于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制所主导,分散的自然经济使社会一直以来都缺乏公德培育和传承意识,缺乏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在经过了社会主义经济改造后,自然经济的状况虽然已经改变,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但是曾经根深蒂固的自然意识依然影响着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活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以及到如今的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和近一年的全球经济危机爆发,我国的经济市场一直缺乏稳定的秩序和成熟的管理经营模式。绝大多数企业对于自身的生存之道,还停留在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层面,只注重对利润的追逐,而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后果导致很难保证其商品的品质一如既往。
其次,法制建设方面的原因:企业道德是企业的行为规范吗,应有一定的制约性。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构建高速发展期和转型期,社会呈现出新旧交替和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特点。企业强调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尚未认同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辩证关系,企业道德意识仍是企业建设与管理的软肋。由于法制建设明显的滞后,跟不上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对违反道德行为的惩治制度与措施不健全且力度不强,直接影响社会整体道德建设的完善和进步。
2.微观因素
首先,是企业管理方面的原因。企业的期望和愿景以及战略层的意图都会对企业的具体行为紧密联系。企业的市场定位会直接影响其企业文化,企业伦理和企业道德的建设和实施。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尚处于不发达阶段,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处于不断改革之中,各个企业正在逐渐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管理模式。但是不能忽略的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在规模,市场占有率的拓展。在中国这个庞大且竞争对手众多的市场中,没有可观效益是根本无法立足的。所以企业在盲目追逐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往往忽略的企业道德建设。
其次,是企业家方面的原因。一支军队的气质,来源于它的第一任军事主官的气质,随着人员更迭,这种气质都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这种气质就称之为“军魂”。一个企业也会有它的气质,有他的精神。作为企业管理者,自己的素质,修养,气质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我国的企业家较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者,文化素质,经营理念普遍偏低,往往是白手起家,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水平和合理的企业建设理念。这导致了我国大多数企业养成了唯利是图、不管不顾、不持续发展的劣根。直接损害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败坏了企业道德。
三、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现代化企业道德体系的建议和对策
1.汲取国外优秀企业道德建设经验
积极借鉴和汲取国外优秀的企业道德建设经验。企业道德建设作为一种管理原理,是具有普遍性的,其中优秀的元素是可以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在我国企业中培养“以人为本”,“重视分工合作”,“求真务实,勤俭踏实”的理念和作风,同时加大企业员工的教育力度,管理经验和能力同世界接轨。培养和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2.加强法制建设和市场监管体系
目前我国市场秩序较为混乱重要原因,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执法不严。一些企业败德行为的出现,是因为其违规收益远大于违规成本。所以,对于企业的违法失德行为要给予严厉的惩治,增大其为恶的机会成本。一旦查处企业的败德行为,严惩不贷,给与企业严厉的警示作用。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介进行舆论监督,通过国家和地方各级之间部门进行严格把关。在消费者中建立快速,及时的举报和投诉体系,时刻监管企业的行为和商品的质量。
3.不断完善现代企业道德建设
企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是为一个组织中所有成员共同享有、并作为公理传承给组织新成员的一套价值观、指导信念、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企业文化代表着组织内部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为全体成员接受并愿意付诸实践的对事物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所以在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同时,在生产过程融入道德价值,重视无形资产在企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1追求生产过程中的道德价值
道德价值,是一种蕴涵于商品生产过程中的附加价值,反映了企业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程度与对伦理道德的认识深度,反映着诸如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科学技术研发的道德选择。作为最基本的道德选择,企业应该在考虑商品的安全性上,能够将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渗透进商品的设计与生产中去,充分体现道德与法律的约束作用。所以,要求企业把自觉守法的意识,体现在生产商品安全的道德追求中。商品的安全性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生产质量缺陷商品的企业,随时都要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因为商品的不安全因素随时都可能产生不良的各种后果,将给生产者消费者均带来损失。所以,企业生产商品的安全性道德选择是企业的命脉,是企业在竞争和发展中赢得市场份额、获取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条件。忽略商品安全性的这一道德价值的投入,会使企业逐步丧失信誉和市场竞争力,衰减企业的生命活力。
3.2重视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链的融合
企业对于无形资产的追求建立在追求商品品牌价值的基础上,商品只有在其品牌价值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企业才能获得更高的回报和更加持续的市场竞争力,以便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赢得社会和消费者的信任,品牌的价值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商品的竞争力之所在。企业生产商品的品牌价值,需要在商品中要融进美好的内涵,需要用市场的信誉度和知名度以及出色的公关能力来支撑。以品牌效应体现商品的价值,重视无形资产和公共关系在企业经营机制完善中的作用,正是体现了企业深层次的道德内涵和价值追求。企业在生产商品中蕴含的道德价值同样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所以要求企业把无形资产同价值链相融合,在原材料的采购、加工,商品的生产环节,商品的营销、公关等环节时刻与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的提升所同步,这样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道德文化建设能力和管理能力,把企业战略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不仅指单纯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从而转为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我国企业之所以管理水平和企业道德建设相对滞后,恰恰是无形资产同企业价值链分离,以及公关水平乏力的结果,造成了企业文化通商品生产的不同步,以企业利润来填补企业价值不足的缺陷。
4.完善企业道德管理机制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道德管理机制是企业道德建设的关键。通过企业道德管理机制可以使企业能够及时更新和改进道德观念设计和道德建设进程,了解和掌握企业内外的各类利益相关者的道德期望和道德要求,并迅速将新的道德观念转化为具有操作性的道德规范,通过管理人员的决策和员工的生产经营活动落实到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参照国外企业道德管理的实践,企业道德管理机制一般包括:设置专门的道德管理机构,统筹负责企业与道德有关的事务;明确企业所有人员与道德有关的权利、责任和激励制度;建立企业人员的道德培训制度、企业道德沟通传播制度、企业道德内部审计制度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对企业的道德管理机制,要求企业对组织的结构、规章制度、文化方面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灵活性的调整,使其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柔性的组织。(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
参考文献:
[1] 贺立,齐善鸿.构建基于企业道德优势的持续竞争优势[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月
[2] 姜洪清,于波.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O7年第2期
[3] 李萍.企业伦理:理论与实践[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4] 刘光明.企业文化[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5] 王蕾.当代中国社会公德状况的反思[J].潍坊学院学报.2004年5月
关键词:教师培养;教育硕士;社会服务;学术创新;职业外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5―084―02
设置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本文以南京师范大学专业教育硕士培养为例,探究我国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点方向。
一、开展以学术创新为重的职业教育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针对特定的职业进行的定制培养。职业化是其首要特征,科研创新是其本质属性,这种职业应该以深厚的理论知识为支撑。专业硕士的培养是“以学术为依托,内涵学术性的职业教育”。应该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具备专业化的知识结构,厚基础,重学科。为此,其课程结构应具有一定的精深度和宽广性,相关内容要体现学科、行业的前沿性、先进性和创新性,准确反映相关学科、行业整体或局部的发展,并且能联系交叉学科和本学科的纵深发展。以南京师范大学物理专业教育硕士为例,除了基本的物理学及教育学课程,还开设了大学物理专题选论系列课程,邀请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物理学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并与实际相联系,充分展示理论、技术对生活和教育的改变。对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除了课程知识,更需要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同样以物理教育硕士为例,我们开设了物理思维方法论这一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思考、分析并尝试应用最新的科技手段解决学科发展的前沿性问题,促进学科和行业的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技术革新,有利于学生今后个人职业生涯中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二、注重职业的外延和内涵培养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性培养,绝不是简单的工作上的技能培训。例如,师范生的“两字一话”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基本应用是本科或师范专科院校的教学内容,研究生阶段无须重复。专业硕士的职业性培养应推动其拓展职业能力,克服职业倦怠,促进其长期发展的能力。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的培养,注重学科教育与师范教育外延拓展的融合,强调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作为社会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中小学教师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建设力量,其影响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或是校园中,而且反映在青少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中。教师是处理社会公共业务的人员。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它是一种公共的业务。”除了必备的课堂管理能力、教学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个人的言谈与气质、知识面和兴趣爱好的广泛性、人际交往的能力、参与公共事物及活动的能力,也都是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职业倦怠是现代社会几乎所有行业的从业人员都或多或少面临的问题。由于循环重复性,再加上职称评审、升学率和家庭生活等琐事的困扰,教师极易产生职业倦怠和情绪枯竭。南京师范大学对教育硕士除了开展各学科的创新性培养和师范性的技能训练,还开设了形体学、艺术学、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生命化”选修课程,为其梳理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认知的规律,提供丰富和有效的知识储备,以提升专业境界、职业伦理精神和职业尊严感,让他们学会以积极向上的情绪涵养在工作和生活中开展创造性活动,永葆青春。
三、以实践带动行业、社会进步
教育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公共事务之一,关系到社会的结构与运行,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各种力量实现其利益的交汇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和实践是高校服务于社会的方式之一。教育硕士的实践不是简单的上课,更要了解整个教育活动的规范和章法,对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学校体验教育生活,并积极参与高校、社会、相关行业、企业全方位的合作。目前,建构大学、产业、政府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有效促进大学发展的高等教育新理念。与美国“州立大学服务于所在州人民”的理念相似,专业硕士的社会实践既是其必修的课程,也是其服务社会的表现,这种服务具有积极的正反馈作用。
教育硕士在课堂上获得的教育责任感是微乎其微的,但一接触到学生时,教师的责任感便会油然而生,催生其献身教育的信念和不断进取的动力。知识渊博、热心育人的中学资深教师可以作为实践导师,参与对研究生的培养。他们的实践成效将第一时间反馈给学校导师,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依据相关反馈不断调整。学生们年轻而富有活力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作为各实践学校的教学亮点,有利于高校和各中、小学开展多层面、多领域的教育前沿问题研究。这种教育实践不是经验的重复,它根据教育理论不断改变自身,又不断创生和丰富着教育理论。
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三大职能中,服务社会是大学存在的价值基础,而培养人才和科研是大学服务社会的主要手段,也是大学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独特优势。目前,南京师范大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江苏省教育行业的中坚力量。该校招收农村教育硕士,被录取的学生实地工作三年后返校学习,有针对性地开展落后地区紧缺人才的强化培养,成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开放的教育教学与管理体系,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合作,促进了企、事业单位与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是培养与就业互相促进的长效机制。
四、充分利用资源,建立有效评价机制
一、集团化管理定位
实施集团化管理主要目的是激活潜在的“协同效应”,并创造各企业独立经营所不能带来的新价值。集团化管理的要义不是直接参与具体业务和具体项目而是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使重组整合后集团整体效益大于参与重组各方独立运作之和;通过管控协调和资源的关联与共享,实现价值的再生和各类成本的大幅降低,使集团形成整体价值和新的更强竞争实力。
集中管理是集团企业产生、生存和发展的理由。集中管理才可以使有产权关系的集团企业的管理费用低于无产权关系同样范围企业之间的交易费用。集团集中管理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发展规划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和资金管理、营销管理和研发管理、生产重大事项协调、企业文化管理和风险管理。基本目标是通过管理协同,提升管理品质。取得集团化运营应有的规模优势和协同效益,提高集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二、集团组织结构再造和关键业务整合
集团公司化管理必须做到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的优化,其核心是解决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问题。按照集团管控定位,对集团机构进行设置,对子公司权限和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实现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的再造,并通过组织结构管控(包括优化各业务单元的职能定位,及组织机构架构),建设新的发展平台,保障协同效应(包括效率、效果、效益)最大化;构建价值增值流程,实现扁平化、高效化运作;各子公司之间的也可实现协同合作与共享,发挥集团产业链组合优势和多元化经营优势;对潜在的、无形的资源进行经营,让集团总部既是管控者又是价值创造者。组织机构再造和流程的协同与高效,可以创造额外的价值资源,进而发挥集团管理模式的复制扩张优势,在产业整合与重组中,迅速释放能量,使集团快速发展壮大。
(一)科学构建集团化管理体制
企业重组后的集团公司,本质属性是企业法人实体。必须坚持以《公司法》为依据,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集团化管理体制,完善制度建设,确立以规划、投资、财务、人事、采购、销售、研发等为重点内容的集团公司统一管理的模式,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和规定,着力做好战略控制、财务控制、资源整合、资本运营和管理服务等工作。集团公司还应建立系统风险识别、防范、控制体系,这也是充分发挥集团化运营的优势,加快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干部管理上,必须坚持党管于部与董事会、经理层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建立分级管理、科学配置和有效考核监督的工作体制。集团公司党政组织必须对直属企业的党政领导班子具有考核任免权、依法推荐权,同时加强领导班子日常建设,建立高素质的企业管理团队。
(二)实施战略规划统一管理,谋求更高质量的发展
公司的战略定位决定发展的方向和档次。而统一发展规划、统一投资管理则是实施战略、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统一发展战略和规划是实现集团管理的先决因素。集团首要的任务是制订和修订总体战略与总体规划,对产业布局调整、重大产品结构调整、重大投资决策、新业务领域进入等重大战略问题进行决策,组织集团总体战略和总体规划的分级落实推进。通过统一发展战略和规划,实施战略协同,实现子公司产业布局合理、产品专业化分工生产、技术资源共享等,有效避免集团内部同业竞争,最大程度提升整体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三)实施营销整合,迅速提高市场反映速度和效益
采购和销售统一管理是发挥集团化优势效果最为直接的一部分。由于整合后的集团具有采购规模大及刚性需求增加的特点,支付能力也更有优势,势必提高集团在采购环节的话语权和在客户中的信誉度。集团公司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对重大采购事项统一决策。实现对大宗原燃料、重要生产物资、成套设备、关键备件的集中统一采购。在采购政策、采购计划、资源开发及配置上实现高度统一,在组织商务洽谈、签署合同方面“一头对外”。这样可以保证采购质量、大幅度降低成本,形成稳定的供应商。要组织实施同类产品集中销售、统一定价、统一服务标准,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服务客户的能力,有效降低销售成本,避免内部同业竞争。并进而实现市场细分的新布局和区域生产专业化、规模化,从根本上改变区域市场秩序,提高市场控制力。
(四)实施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既包括财务资源的统一配置、资金的集中调度、预决算管理,对子公司的投资规模、产品及经营成本、公司的利润率等方面的控制和管理,也包括关联交易、转移定价和合理避税等方面的安排。从操作层面讲,可以进行统一的筹融资资源及融资条件的谈判、统一资金集中管理、统一调剂资金余缺、统一资金管理制度和资金管理信息系统,统一内外部结算、统一金融产品的研究与应用。在实行企业结算资金的集中管理方面,建立资金集中存放、调度和平衡的管理体制:拓展资金运作渠道,形成分散资金集中运作管理模式;对“多余资金”,采取一定方式,合理调度使用,有效避免资金沉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沉淀资金增值运作;在实行企业信贷资金统一管理方面,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进行信贷资金整合,实现集团公司融资权集中。集团公司通过制定集团授信、融资、担保管理制度,实现由集团公司统一设计和调控全集团的整体融资规模、结构、方式和渠道,统一由集团公司办理授信、贷款业务,实现融资成本最小化。
(五)统一企业文化管理
集团管控的境界取决于文化融合提升的实际效果。集团要建立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标准,从而形成对内的凝聚力和对外的辐射力。在充分调研和吸收原有企业优秀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统一企业价值观等核心理念体系,形成统一的视觉识别系统和行为识别系统。通过切实提高企业的领导能力和转变组织成员的观念,优化提升组织整体文化体系,重建一个融合提升的、员工认可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集团企业文化体系,并深入做好文化导人工作,增强集团意识,树立集团形象,打造集团公司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为推动集团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同时,积极关注员工思想,营造和谐发展氛围。形成统一舆论导向,着力引导从集团的大局考虑问题、维护集团的整体利益,防止旧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模式成为集团化运营的羁绊。
作为金融创新背景的云计算时代
当前,信息技术应用呈现移动性、虚拟性、个性化等特点。使计算技术和应用创新相互交错、推动。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新型计算模式及各种类型的网络应用呈井喷式涌现。
云是对互联网资源的一种形象说法。云计算即基于云的计算,这里互联网上的各类计算资源都可以视为云,而云计算则是通过基于网络的一系列新的计算技术为网络用户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按需获取的、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的网络应用模式。其中计算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与服务资源。而云计算的模式可以实现为用户在资源共享中提供最快捷的服务。从技术看,云计算包含了为解决大数据计算问题而形成的虚拟化的系统集成配置、网络计算、Web2.0、海量数据下的存储管理、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等主要技术基础。云计算也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L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三类服务方式。
云计算之虚拟化,是指将计算机资源从特定硬件中解放出来集成使用和分配,允许组织从一个控制点来管理关键的IT资源。其意义在于使满足业务需求的计算资源可以更加广泛、运用更为有效,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管理和应用海量数据,实现网络上的各类用户的各类业务资源(如知识与信息)实现实时、高效的共享与协同。海量数据的存储管理技术则是支撑云计算的重要基础平台。Web2.0平台的应用开启个人互联网时代,终端用户成为信息的提供者,个人成为网络进步的主体角色。SOA技术则是通过计算模块化、组件化,使用户打破组织界限,实现企业内部及外部的高效协作、资源分享、分散或共同创造。使企业与商业生态环境下的各方合作伙伴、客户的流程衔接变得更加简单,多方协同更加高效。
面向公共云、局域云和私有云的云数据平台建设,以及面向海量多媒体数据的深度信息分析技术,使企业和其他用户拥有更多可获得IT资源的数据服务,从而提升其信息应用和决策能力,实现企业信息化新拓展。促进新兴电子商务与物联网建设,引起生产和流通领域革命性变化。由此催生出所谓智慧企业、智慧家庭和智慧城市,改变人类的经济社会生存环境。IT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源的共享运用,还开辟了一条新的绿色信息化路径,从而使等量的IT资源获得尽可能大的信息化应用效果。
云计算时代的经济社会生态
由于云计算技术带来的商业生态中各合作伙伴之间多方协同、资源的高效聚合与分享,信息更加透明,服务在合作中更趋标准化,自主服务将更为流行,按需所取的服务更加便捷,更加智能化,企业服务的可扩展性要求也越高。在这种技术环境下,给人们生存方式带来一系列改变。
商业活动摆脱时空局限。企业商业活动可以表现为资金运动、物资运动和信息交换的整体。在云计算的背景下,依靠互联网的信息交流共享、依靠物流网的物资流通和依靠金融网的资金交流,商业活动不再依赖于时间、地点。商业活动的决策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依靠某个终端进行。信息与信用成为一切商业活动的本质。只要有信息和信用,交易活动可以依靠网络瞬间完成。
改变企业的定义。企业界定不再依靠产品、资本、场所和员工。互联网实现了企业更深层、广泛的价值联系。产品不再是企业的标志,企业通过外包可以将产品生产、销售都委托其他企业完成;资本也不是企业的界定,在资本相互渗透的时代,企业之间的资本互持,投资者的投资多元,企业资本只是企业契约的一种表现形式;员工也不再是企业的界定,企业不一定要有自己的固定员工,通过劳动服务协议可以把任何环节的劳动委托给其他实体进行;场所更不是企业的界定,在互联网时代,客户日益便利地靠自助享受金融和商业服务,企业则不过成为一种信息交流的后台而存在。甚至信息的后台也不是企业的界定,作为企业信息处理中心的信息管理,也可以委托专门的机构进行,企业作为一个法人实体,本质属性则是靠信用支撑的一组契约。
经济活动依靠价值网络生存。云计算推动产业分工深化。通过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从而使原来靠内部完成的生产环节转由外部实现。企业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成为网络时代的特征。企业的经济活动越来越依靠其他的企业。企业的供应链、销售链所形成的价值链,更依赖于其信息链、物流链,并成为价值网络中的一支。支与支之间结点相联,企业则是网络中的结点。通过这个结点与整个网络相联系,而这种联系,实际上是通过相互间一组收益和风险分配的契约而存在。
合作共赢成为基本经济生态。在价值网络生存中彼此依赖性增强,个体越来越成为整体的一部分而与整体共生。相互依存而创造整体价值的过程,也是企业自身价值增长的过程。这种合作是以彼此的需要和共同的价值成长为前提的。没有共同需要就没有合作,而合作不能共赢就不可长久。信誉则是支撑相互合作的前提,它决定相互合作选择的优先次序。
经济社会信息透明度增强。云计算通过计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一系列大数据技术,使我们更加便利地共享信息。这就有利于从根本上克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竞争不公平和商业欺诈。在商业活动中,交易双方在信息对称的背景下,都能清楚地把握交易活动的收益和风险,从而都能根据自己的流动性偏好和风险偏好作出判断,使每一个交易都能实现合作共赢,从而提升整个经济社会活动的效率,整体上增加市场主体的福利。
知识稀缺性进一步增加。在云计算的环境下,使大量信息形成共享的条件,但传播和共享的信息,主要是可编码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这类知识信息的稀缺性下降。然而,海量信息的有效运用的能力,即按一定目的挖掘、组合、运用可编码信息的能力,其本身是不可编码的。在信息海洋中,你的信息灵敏性和驾驭信息、组合资源,使之创造价值的能力成为不可编码的知识,成为更加稀缺的资源。例如合格的企业家是具有这类知识的人才之一。
在同一信息共享的平台下,谁能最有效地按价值追求目标组合利用信息,谁就占有先机和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信息化的环境下,竞争更趋激烈,而创新的机会和平台更大,利用海量信息和共享数据平台下的创新能力,是一种核心竞争力。
云计算时代的金融生态
云计算给金融业带来一系列重要改变。
金融脱媒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依赖性减弱。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的主要功能是为投融资者提供媒介。银行以其强大的信用,实现投资者和融资者之间的间接融通。即资金富余者将钱存入银行,而需要资金者从银行贷款,银行赚取存贷差作为收益来源。随着信息与交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云计算环境下,大大提高了客户信息的透明度,投融资者的直接融通日益成为主要的融资方式,于是债券、股权市场活跃起来。通过证券市场直接撮合成为社会融资中更加主要部分。而小额贷款机构的大量发育,也使投资者与贷款中直接联接。因此传统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由于信贷共享和投融资者之间直接融通的渠道多元化,将逐步被其他提供流动性转换和财富管理的新金融机构所取代。
银行与一般企业界限模糊。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公司,如支付宝、快钱等支付公司,已将业务发展到为中小商贸企业及制造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支付结算综合服务方案,乃至提供贸易融资便利,并可提供传统银行不能提供的个性化服务,从而获得客户依存度。阿里巴巴2010年就成立两家小贷公司、为淘宝和天猫上的用户提供“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服务。2012年“光棍节”一天的电商交易量超过银行交易量的总和。上海组建一家会员制的小贷公司实际上是一个投融资俱乐部,通过规范的授信调查向会员介绍贷款,由会员认购。美国也发育着所谓人人贷公司,这种类型的利用网络技术形成的投融资撮合平台使投融资者摆脱对银行的依赖,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自己的投融资安排。
社会信用体系重构导致金融体系变革。云计算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引起经济活动主体信息构成的变化,从而改变着社会信用体系,形成新的金融生态。公共的信息和信用平台逐步建立起来,社会征信体系的完善,为企业及个人了解关联各方创造了条件,许多中介服务机构就必须转型;挖掘信息以满足特定目标需要的综合评级和信息服务机构发展壮大。经济社会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多元化、多样化,要求金融机构不断发生转型,以满足金融需求变化的需要。企业借助其供应链、销售链和其他价值联系在信息共享的情况下,形成新的信用共同体,从而衍生出金融体系的支付清算和资金融通的功能,引起金融体系的重构。
电子货币改变人类经济规则。在网络时代特别是云计算的背景下,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属性已经改变。在金本位时代,货币以黄金作为价值尺度,现在货币的价值不再对应于某种特定商品,而事实上只是一种符号,其价值取决于一系列商品货币的比值关系,取决于国家赋予的货币信用。国家事实上可以通过发行货币购买国家债券或置换企业债务的方式,不断注入流动性,增加货币总量。而货币总量增加引起的经济后果则由货币流动速度、国际化程度、生产能力及总供求情况决定。在电子货币的格局下,一方面借助信息和信用网络,可以大大提高交易的流通速度,减少对货币流通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可交易的对象越来越多,货币成为一切财富转换的中介,从而又大大增加对货币的需求;由于作为流通媒介的多元化(如一切具有流动性的财富,如股票、债券等都可以作为交易媒介),由于信用也可以作为交易的保证,从而可以替代货币作为信用中介,货币的计量十分复杂,国家对货币调控手段也多样化,又由于货币政策可以受到其他政策的对冲,因此宏观调控也变得十分复杂。
金融服务的更加个性化。金融化完全改变了人们对财富的看法,资产的种类越来越多,人们的资产收益在收入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各种投融资工具、各种风险分散工具爆发式涌现,以满足人们财富管理的个性化需求。家庭理财、企业理财成为社会财富配置和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云计算正是适应和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在信息资源共享的条件下,金融机构在满足主体个性化、便捷化需求方面的能力,成为竞争力的基础。
金融风险呈现系统性和全球性特征。其一,金融供求主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在云计算的条件下,日益深度发展时,各主体之间彼此的依存度增加、价值关联增强,同时风险也依价值网络扩展,经济主体的风险的关联度增强,为防范风险而形成一系列产品、工具和机构,又进一步使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深化,价值和风险的关联进一步增强。进一步强化了风险的扩散、叠加、放大的内在机制。一时一地的局部风险,可以迅速扩展为系统性、全面性风险。其二,互联网和云计算带来的经济的全球化,使金融风险在世界发生时,一国难以独善其身。一国的风险可以通过国际货币、国际化的其他金融工具、生产和贸易的相关联迅速向全球扩展。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增加。其三,经济和金融越来越依赖于信息、信息处理系统和传输系统,信息化安全成为经济社安全的最大难点、重点。一旦信息体系破坏和黑客侵入、网络中断等原因,导致信息资源的扭曲和传输障碍,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金融监管不断变革。在网络2.0和云计算的背景下,价值跨时间转换,财富随空间转移,经济主体之间需求日益多样化,套利机会日益复杂化,价值联系和风险的传递也十分复杂,区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越来越难以控制。由于信息共享克服了部分信息不对称,而信息的组合又形成新的信息不对称,机构仍然通过创造信息不对称套利甚至欺诈。随着金融脱媒、影子银行体系的大量繁殖、金融创新爆炸式增长,由于监管始终滞后于创新,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和维护市场公平公正的监管也必须随之加强。这种变革沿着三条线索进行:监督信息披露、监管资本补偿能力,监督风险传递路径。真实的信息披露,充足资本水平和有限的杠杆率,始终是防范风险的主要内容,而且越来越趋严格。而在计算资本充足水平时,对资产风险状况的评估及可能的损失、对资本的有效性及风险抵补能力,对由于关联责任可以带来的或有债务都有新的界定,并与时俱进地规定新的内容。
云计算与银行业的变革
云计算加快了银行业从传统商业银行向现代金融服务商的转型。引起客户服务方式、市场竞争与行业合作方式、企业管理方式和风险控制方式的变革。在网络金融的时代下,传统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存款人不断把资金从收益低的存款取出,转而购买其他收益较高的资产;企业不再通过银行而是借助发行股票、债券、票据等直接从金融市场筹资;电子货币的出现与兴起,第三方支付公司日益取代银行的支付结算功能,使得传统银行作为交易网络的支付结算中心功能逐步减弱。网络商务基础上引起的网络金融服务,又使银行作为投融资中介的功能弱化。正因此,比尔·盖茨预言“21世纪传统商业银行将成为灭绝的恐龙。”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莫顿和兹维·博迪也提出,如果单就存贷款业务而言“我们需要抛弃银行,并以共同基金来取而代之。”因此,银行业必须适应信息化环境和金融需求的改变而转变。
银行客户服务方式的转变。从客户角度,自主服务成为主流。云意味着更低成本、更有效、更自主的金融服务,更新的客户体验。客户对物理网点和柜台的依赖减弱,通过网上银行、移动网上银行可以办理转账、消费支付甚至投资理财等各类金融服务,取现和存款也可以借助各种自助设备完成,自助服务迅速替代传统的柜面业务。原本需要由银行完成的业务流程,由客户自主完成一部分或全部。由于更高的需求响应能力,借贷双方在充分的信息沟通条件下,可以自主确立借贷条件,由征信等系统实时协同,客户自主完成服务。从银行角度,银行的主动服务成为生存之需要。银行借助与客户的信息共享,进一步发掘客户的金融需求,量身定做金融产品,针对不同客户展开个性化服务。银行产品向多元化、综合性方向拓展,以满足客户综合金融服务的需要。为此,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将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开辟更广泛的内容,这样可借助金融市场更广泛的专业分工,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市场竞争模式改变。在云计算条件下,信息运用更加充分、竞争表现为深度竞争、系统竞争。例如对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提供云端的从采购到支付的流程处理支持,并实现客户业务流程与银行支付结算、信贷、现金管理等金融服务的无缝对接。竞争中的主动不再依赖于单一产品或渠道的优势,而是运用一切资源的能力,尤其是信息资源的整合发掘能力。银行将改变营销模式,可以围绕客户的关键业务与财务活动,为同类客户提供标准化的业务处理支持,并向客户营销全面的金融解决方案,提升客户贡献度。银行可以利用云实现行业内及跨行业的合作伙伴更紧密的多方在线协同,打破物理网点、开户行、业务资质等因素对银行业务发展的限制,从而延伸至当前无法服务的客户群体与市场。银行收入模式也发生改变,变单一的的利差收入为多元化的理财服务收益。银行不再是以存、贷、兑为主要业务的传统商业银行,而转为综合信用和信息服务中介。在新的竞争时代,联合竞争和合作共赢成为一种普遍模式。银行的竞争力表现在作为行业资源的整合者,在产业链上扮演新的角色。而所有金融机构,依靠价值网络中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彼此相互依存。
企业管理模式改变。云计算的条件下,企业内部管理和公共关系的管理将引起新的变革。人力资源管理趋向于社会化,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劳务管理逐步取代劳动管理,使企业经营管理分工进一步细化。企业的IT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和产品管理,乃至其他后援业务环节,都可以委托给具有规模效益和专业化技能的公司进行。在改善运营成本和提高效率方面,银行可以利用云更灵活地整合内部知识与资源,更有效地利用外部资源,分配管理资源并优化流程。
系统的管理流程再造成为可能。银行的业务管理流程化操作,后台业务集中处理、制度规范流程化、流程管理信息化、审核要素切片化、岗位责权明晰化。绩效管理全面覆盖到每个组织岗位,并建立资金转移定价、模拟利润分配等管理机制。在内部资源管理上,优化配置银行内部的各类资源,包括IT资源。由于云计算提高了信息处理能力,产品模型、定价模型、风险管理模型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在客户管理上,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改变了银行与客户的关系,客户管理更有针对性。在云计算的条件下,银行业务处理减少了对网点和人力的依赖,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在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思想理念得到更充分体现,为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和功能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