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时间:2023-07-19 17:29: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第1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原则;实施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迅猛增加,煤炭企业发展步伐加快,但是在高速增长的煤炭产量背后,却是接二连三的煤矿安全事故,因为市场需求必然促使煤炭生产企业满负荷运行,造成煤矿企业超能力生产现象十分普遍,这给煤炭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压力。由于煤炭开采属地下作业,生产环境恶劣,生产过程复杂,致使煤矿生产安全问题较其他行业更重要、更复杂、更难解决。尽管国家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并下大力气遏制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但矿难还是屡屡发生,触目惊心的特别重大事故给我们留下永久的痛。

二、煤矿安全管理的原则

安全管理就是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生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按照一定的安全管理原则,科学地组织、指挥和协调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活动。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是进行有关安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根本任务是预先发现、分析、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防止发生事故、职业病和环境危害,避免各种损失,推动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第一,煤矿生产和安全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安全存在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是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的状态的管理,有效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以期达到消除或避免事故,保护广大职工的人身安全与健康的目的。第二,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第一”是站在保护生产力的高度和角度,充分肯定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地位。明确安全生产管理并不是去处理事故,而是在生产活动中针对生产的特点,对生产环境和因素采取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控制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发展与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尽可能的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的健康与安全;贯彻“预防为主”,则要清楚的认识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抓住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时机。第三,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在强调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责任人和安全机构的作用的同时,还要强调安全生产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责任。如果不进行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就无法产生积极的、明显的管理效果。安全生产管理牵涉到生产活动的很多方面,涉及到生产过程中全部的生产时间和一切不停变化的生产因素。因此,生产活动中必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侯的“四全”动态安全管理。第四,加强安全管理的控制。安全管理的目的是消除危险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内容中,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之间的联系更为直接与突出。因此,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把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看做是动态的安全管理的重点。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交叉,从这个原理出发,也表明了应该把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作为安全生产管理重点,而不能把缺乏带有强制性约束当作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安全生产管理是存在于不断变化着的生产活动中的一种动态管理,这就意味着管理应该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才能适应变化的生产活动,消除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我们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不间断的摸索管理的规律,总结控制危险因素的办法与经验,指导新的变化出现后的管理,从而使安全生产管理不断上升到新的高度。

三、煤矿安全管理的实施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加大,高产高效矿井的发展,安全问题更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重大课题。安全是煤炭工业稳定、持续、高速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关系煤矿职工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关系国家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失的头等大事。煤矿安全是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有效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与方法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实施,首先是搜集与分析资料。搜集与分析资料是掌握企业安全状况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情况的基本方法,也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前者在于明确伤亡事故为什么会发生,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后者在于通过安全检查表等形式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状态,进而考察企业管理机构是否采取了有效地措施防止事故发上,找出管理工作方面的缺陷。其次是选择对策。针对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3E原则(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选择恰当的改进措施。一般应先考虑技术改进,同时与教育培训相结合,直接控制技术操作人员的水平,杜绝因操作不当带来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通过教育和培训,使职工逐渐养成安全操作习惯,更好的克服隐藏的不安全行为及状态的深层原因。第三是实施对策。根据选定的改进措施方案,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专人负责,组织适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尽快付诸实施。最后是评价实施结果,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要进行监督检查,评价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

四、煤矿安全管理的实践要点

第一,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监察机制。国外煤炭产业发展迅速的国家均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了安全与健康方面的相关法律,让煤矿企业在生产时确实做到有法可依。严格规定了矿山企业行业准入和生产许可证制度,严厉追究事故发生的刑事责任,高额的事故赔偿费用等,都有法律上的依据。很多国家都设立了规格较高的矿山安全监察机构,并拥有相对独立的安全监察执法地位;监察员在安全检查方面拥有相对独立的执法权,可以向企业任何人要求提供相关文件,并可扣留任何文件,凡对监察员的工作任何干扰和妨碍都属于违法行为,将受到罚款或监禁;各国监察员待遇一般比较高,并不断接受培训,不断充实安全知识技能。第二,要大力应用和推进新技术。煤矿安全生产实践证明,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能大幅度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如机械化和自动化采掘可以大幅度降低挖掘中的意外,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易于遇险的人群。加强矿山集中监控系统的建立,努力实现井下流程化作业,主要设备实现无人操作集中控制。积极建立煤矿科学家队伍,从事实验室研究和进行采矿设备的安全试验,在应急期间,还提供特殊的现场技术支援,帮助企业一起解决问题。第三,大力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矿山安全监察机构应组织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并对培训工作、培训时间和内容都要做出具体的规定。对矿工还要进行定期培训和危险培训,内容包括强制性的安全技术培训、安全监察员培训、安全专业人员技术培训并发行和出版大量各种各样的培训出版物、手册、教程及录像带等培训资料,培训形式多样化和培训内容时效性紧密结合。第四,落实以人为本的全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要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落实,要着手建立技术设备先进的矿山救护队伍,在政府安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制订详细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三方协调机制,明确了各级生产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建立了潜在事故报告制度,鼓励各方人员寻找事故隐患并提出防范措施。

参 考 文 献

[1]邵祥理.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煤炭工程.2006(3)

[2]罗艾民,多英全,魏利军.隐患治理及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4)

[3]魏晋英,黄自强.浅谈创新和充实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内容[J].煤.2009(4)

第2篇

1、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分析

煤矿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的隐患主要有:职工来自四面八方,人员构成复杂,管理人员,数量较少,水平不高,很多人缺乏煤矿的从业经验,综合素质偏低,很难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更有部分管理人员对待安全工作存在事不关己的思想,给国家的财产和人民的生命造成重大损失,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单一,制度不完善,系统和装备水平,抵御风险和防灾抗灾能力仍很脆弱。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不清,安全生产目标单一,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因此,为保证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以丰富的资源所赢得的良好投资环境,实现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能够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煤炭企业应根据实际,明确员工自主保安,区队自主管理,科室业务保安,安监重点监察的安全管理。在新形势下,要建立企业创新管理理念,确定年度和阶段性安全生产目标,制定安全工作计划,消灭重伤以上人身事故,杜绝二级以上非伤亡列级事故。结合工作实际,优化安全目标管理实施方案,完善安全目标管理机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制度规定总经理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煤炭企业每年要制定一次安全投入需求计划,要求安全投入资金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对新增、改善和更新的设备、设施,分类编制需求计划,工程计划根据各基层单位安全投入计划,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相关制度,对各种安全、技能、竞赛、操作规程等培训均可视为安全教育。利用好现有劳动力资源,保证培训办证管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生产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具体包括:掘进作业规程以及穿透老巷、巷道贯通、过特殊地带的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作业规程、安全技术管理措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安全生产的作用,做好例会、会审、贯彻考核、执行等各项记录。在贯彻规程时,其相关内容要同时贯彻。

2、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设计

煤矿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必要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设计要符合信息系统建设的一般规律,以预先对生产工作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要实现的功能主要是围绕数据输入与输出、权重模拟、安全模糊评价以及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等来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设计要依照先进性、科学性、规范性、可靠性、易操作性、实用性、完善性的原则,为安全生产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保证,实现采煤、掘进等主要工作场所的安全生产评价。有利于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根据分析,对整个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划分为四个子系统:其中安全生产管理的风险识别子系统要考虑人的不安全行为、物和环境的不安定状态以及管理事务;安全生产管理的风险识别系统首先需要收集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要进行登记和分类汇总;安全生产管理的风险评价子系统进行煤矿风险分级排序,确定其重要程度,发现煤矿风险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明确煤矿生产的当前状态。建立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消除各采掘工作面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矿安全生产状况综合评价。制定瓦斯煤尘事故处理方法、透水事故处理办法、矿井火灾的处理方法以及矿井预报事故处理方法。

3、新时期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议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明和素质的标志,要强化安全文化意识,使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在煤矿占主导地位,要明确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明确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原则,明确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明确构建煤矿安全文化的方针,明确建设煤矿安全文化的方法和措施,有的放矢地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安全要贯穿其生产的全过程,要不断提高矿井的装备水平,实现矿井装备设施现代化,在企业内部建立全体员工培训教育体系,提高职工劳动待遇,保护矿工的合法权益,加大建立质量标准化体系投入,安监部门要严格按照公司规定,严格考核,奖罚兑现。

作者:贺虎泽单位: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巨开元煤业有限公司

第3篇

【关键词】采煤;生产;风险;管理对策

煤矿是我国的主要能源,随着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采煤量也在急剧地增长。煤炭行业属于高危行业,煤尘、火灾、瓦斯、顶板、冲击低压、水灾等长期困扰着采煤安全生产。虽然近年来,我国煤矿的采煤安全生产形势有了很大程度的好转,但形势依旧严峻。这一现实情况下,只有高效安全地进行采煤,才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真正意义上的贡献。因此,对采煤安全生产管理对策进行分析论述,来探寻采煤安全生产的发展思路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煤矿行业的与时俱进、长足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煤矿开采安全风险概述

煤矿开采的安全风险主要集中在地下开采、露天开采两个方面。因其为差异性的两种采煤方式,故在安全风险上的区别也十分显著。煤矿开采安全风险是同煤矿经济的持续性发展相背离的,首先,煤炭的井下开采在风险系数上是最高的,几百米、几千米不等的矿井深度,使得当出现异常地质运动或机械设备故障时,会导致严重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矿床坍塌是煤炭露天开采的主要风险来源,在采掘过程中,大范围的矿床易出现坍塌、坍落等情况或意外,进而对机械设备,乃至作业人员造成伤害。

2.采煤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对策

2.1强化管理意识与观念

煤炭企业应做好针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宣传工作,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管理氛围。对于采煤企业来讲,安全生产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其不但应给予安全生产管理足够的重视,还应将宣传工作做到实处,事先开展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工作,从而规避因宣传缺少所引起事故的发生,如采煤工作中安全生产管理事故一旦发生,必须吸取教训与经验,来有效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2保障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

采煤企业相关责任人应保障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有效、切实落实,使其落实于员工的实际行动当中,对于部分员工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应给予严肃处理,且必须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采煤安全管理中所表现的问题,也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来予以解决,从而构建一个安全生产管理的良好氛围,促进采煤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稳定、健康发展。

2.3制定管理责任制

采煤不但要强化自身责任感与职业道德,还应提高员工参与采煤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与热情,在采煤安全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均应有效落实责任制,安全问题一出现,就要将责任归结在具体的部门或个人,并给予严肃处理。对于企业相关责任人来讲,不应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将管理工作忽视,且在事故发生时,定要对自身责任予以负责。

2.4强化部门监管力度

改革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监管工作,推进其进一步完善,并促进管理与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大,且监督制度应公正、公平,对于违法相关法律制度或国家规定的采煤企业,应当给予严厉处罚。同时,安全生产管理监管部门还应将自身的管理、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采煤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

2.5做好预防与隐患排查工作

采煤企业一定要做好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工作,通过相关预防措施的采取,来将安全隐患及时排除。采煤企业应努力做好采煤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预防是首要环节,事故的发生是一个过程,在其发生之前,会有相应的安全征兆或隐患,如想在最大程度上规避采煤事故,就应当将这些隐患消灭于萌芽中,或在发现安全隐患后直接停产或采取相应的果断措施,尽可能地将采煤事故发生的几率控制在最低。因安全隐患存在的时间同采煤事故的严重程度有着一定的正比关系,故将隐患排查予以严格落实,就应成为预防工作的重要措施。

2.6强化人员思想与技术培训

就现状来看,采煤企业的员工在思想道德观念、安全生产管理意识上均比较单薄,专业技术水平良莠不齐,整体素质偏低。因此,采煤企业应以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为核心,来对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水平进行定期的教育培训,提高人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采煤企业应鼓励员工积极配合管理措施的执行,在培训中,将事故后果教育加以突出,从而使员工脱离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管理的思想,在最大程度上杜绝采煤操作中违规、违章操作行为的出现。

2.7落实管理于每位员工

一般来讲,采煤企业员工有着这样的思想认识: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决策者、领导者的责任,和自己不存在关联,故不需要伤心。毫无疑问,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是片面的,不重视安全生产管理,是极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此外,单传依靠决策者、领导者来开展采煤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十分局限和不够的,应当提高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与热情,将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管理意识、观念的提高作为重要突破点,来在实践中,保证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真正落实。

2.8强化质量检查工作

采煤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检查工作应当定期开展,通过自查、不定期抽查的形式,来就采煤安全生产管理的所有环节实施检查,且将对于安全质量的检查与安全隐患的排查落到实处。同时,应给予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进行集中的看待,对于部分经常出现的问题应从质量、环节两方面进行重点检查,从而将安全隐患最大程度低消灭于萌芽中。采煤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检查工作不应是一种任务、一种负担,而应是良好的习惯,将其有效贯彻于煤炭开采的整个过程当中,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采煤安全生产的实现。

3.结语

采煤安全生产管理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企业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煤矿的安全开采,需要合理、科学的采煤安全生产管理作为支撑。借鉴上述对策,结合煤矿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从而使煤炭开采朝着安全、高效的方向不断迈进。且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采煤安全生产管理的日渐完善,我国煤炭企业必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继平.煤矿安全生产理念研究[J].煤炭学报,2011(2).

第4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和生产国。近两年来,煤炭供应紧张,引起了大大小小几万家企业争抢煤炭资源的矿业权,因监管不力造成的各级安全事故不断发生。打造以安全生产信息为基础的“数字煤矿”,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隐患,才能保持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化系统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借鉴国外优秀的、具有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安全生产监控管理系统模式,开发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了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监控管理跨越性的飞跃。

该系统以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为基础,运用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WebGIS)、数据库技术等构建,集矿井远程实时监测监控、分析计算、督办调度和办公管理于一体,实现了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多级监控。监督与自查并用

**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由政府端的“煤矿安全生产远程监控系统”和企业端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两大系统组成。

“煤矿安全生产远程监控系统”由各级煤矿管理部门使用。通过这一系统,煤矿行政管理部门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监控系统中各种实时传输上来的信息数据监控全局,了解各个煤矿的安全生产情况,有效提高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实时监管,还可以建立起从上到下、从部分到整体、从局部到全部的一套完整的安全体系,再结合实时的信息数据传输系统,从而架构起实时的安全预警平台,把安全事故扼杀于摇篮中,防范于未然;此外,通过这套系统,煤矿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提高监管力度,明确安全责任,开展明察、暗访等方式的安全检查,切实做到“责任到人”。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由煤矿企业直接使用,主要用于企业自身安全生产管理,配合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监管。同时还可以把企业的生产调度管理、计划管理、物资采购管理、煤炭运销管理、财务管理、专项资金与项目管理、设备与固定资产管理、以及电子商务、档案、人力资源、办公自动化等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系统平台上来管理,从而提高煤炭企业的信息化、电子化的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预防与救护结合整个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主要由“煤矿基本信息管理、矿井安全监测、安全监察督办、综合业务管理、抢险救护管理、矿图管理”等几大子系统构成。煤矿基本信息管理——煤矿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中包括辖区内各个煤矿企业的基本信息,以及各个矿井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统一由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来触发。辖区地图以显示区内全部下属煤炭企业,通过点击目标属性查询的方式即可调阅各企业及其下属矿井的基本信息,并可对矿产资源进行统计,将产能、存储量和枯竭期以饼图的形式集中显示。同时,在辖区行政区划图上,每个矿井的安全状况都能实时显示,正常情况下矿井符号不亮,而出现瓦斯报警与其它隐患的报警的矿井则会自动以其它颜色显示,并在有报警发生后发出声音提示或将该页面直接切换到矿井所在页面,供管理部门对该矿井所在企业一段时间内的安全隐患进行统计和查询。矿井安全实时监测——矿井安全实时监测子系统主要包括“矿井安全实时监测、通风瓦斯系统、采掘跟踪、隐患监查”等功能模块。在矿井中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到的瓦斯、主扇开停、副扇开停等数据指标,会随时在PC上全屏滚动显示。通风瓦斯系统可对辖区内所有矿井的瓦斯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以报表的形式显示每个瓦斯探头的工作状态,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同时,通过对于异常数据的分析,结合煤层情况及历史和近期的瓦斯状况,圈定重点监控区域,将设定的重点区域的瓦斯监测状况动态实时显示。同时监测矿井中各个风机的工作状态,保证瓦斯气体的正常疏散。采掘跟踪根据上报的采掘进尺数据,生成最新的采掘现状图,将采掘现状的剖面图与煤层分布图叠加显示对比分析,判断是否有越层越界的情况或趋势。随之在这两个图种对比结果的基础上进行防越层作业规划,对于发生越层的位置或有越层趋势的位置进行标注,生成专题图,并对所在企业发出越层越界警告。隐患监察在巷道分布图上根据设备分布和采掘进展设定常规隐患巡查路线、巡查手段方法,客户端可在线将发现的隐患情况标注上报。管理层系统通过挂接现场图片或三维模拟效果图,对全局隐患、企业隐患、矿井隐患分别进行显示,并根据隐患类型或矿井、企业名称分别查询,形成隐患专题图。同时,根据隐患的类型、严重性、分布区域可进行隐患统计,其结果以饼图的形式在地图上显示,便于根据隐患巡查的结果,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抢险救护管理——抢险救护管理负责管理日常抢险救护演习,同时管理险情应急预案,包括紧急避难图的制作和调用,不同事故点的紧急避难图的调用和制作。一旦险情发生,通过子系统内置的地址结构分析功能,可立刻根据地质构造图,确定事故发生地的地质构造,同时依照救援队伍和设备的分布地图,根据事故类型和地点迅速调配队伍、设备和最佳线路。此外,安全监察督办子系统通过无纸化办公,将督办通知单及时下发到执行单位,并安排专人下井进行安全检查;同时负责事故的统计和分析,避免累死事件的再次发生。综合业务管理子系统负责职工资料的管理、作业制度管理、工作票管理和设备的管理。先进性与易用性统一综合来看,**化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先进的可扩充性,可跨平台对接任意系统,节省资源。系统采用先进的设计思想,利用现代的编程技术,可做到跨越任意平台,对接任意系统,真正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客户节约资源和成本。第二,以人为本的设计风格,操作简单方便。系统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风格,按照客户的日常业务处理设计操作界面,使操作简化易于掌握,可帮助煤矿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第三,高科技含量的信息整合分析能力,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系统提供数据采集、传输、整理、分析功能。通过先进的处理手段将现场采集的数字信息转化为图形的可视化的报表,实时的记录下来,以备监管部门随时查阅。与其他系统可以方便的实时对接,使信息可以相互交互。此外,系统还采用WebGIS技术、具有可视化图形界面及操作、网络信息的性能高、支持大量用户的并发访问、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互操作性强、个性化的客户端界面、无线终端的应用拓展了系统的覆盖面,等等。随着煤炭行业安全生产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类似**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这样,适用于各级煤矿企业及企业管理部门的解决方案,将成为近期内IT行业关注的热点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照“夯实基础,整体联动,重点防范”的工作方针,狠抓企业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切实消除安全隐患,进一步加强我县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由县生产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分三个小组开展工作,煤矿专项整治工作由国土资源局牵头,公安局、环保局、林业局参加;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由安监局牵头,经贸局、环保局、公安局参加;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由建设局牵头,国土资源局、交通局、财政局参加。

三、整治内容

(一)煤矿

整治范围和对象:全县所有从事煤矿资源开采和探矿的企业。

(二)非煤矿山

整治范围和对象:全县所有从事非煤矿产资源开采探矿的企业(含砖瓦、粘土生产企业)。

(三)危险化学品

整治范围和对象:全县所有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的企业。

(四)建筑施工

整治范围和对象:全县所有从事建筑施工的企业。

四、整治重点

(一)煤矿整治重点

1.严厉打击非法煤矿,坚决取缔无证开采行为;2.加大“一通三防”隐患整治,杜绝瓦斯、煤尘事故的发生;3.抓好顶板管理,提高工程质量;4.切实加强运输秩序管理;5.抓好安全费用的提取和使用工作;6.严格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工作规定;7.每个作业点的下井人数必须控制在9人以内;8.强化安全基础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二)非煤矿山整治重点

1.取缔无采矿许可证的非法矿点,坚决制止无证非法开采行为,严防死灰复燃;2.着力解决小矿山开采方法问题;3.加大隐患整治的力度;4.井下矿山要全面实现机械通风;5.每个作业点的下井人数必须控制在9人以内。

(三)危险化学品整治重点

1.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的企业和单位,要按照《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严格进行整治;2.对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和销售网点进行全面检查;3.强化对危险化学品运输整治;4.整治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管理;5.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职责,强化监督管理要按照《条例》和有关规定,落实责任,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实施监督管理。

(四)建筑施工整治重点

1.加强起重机械设备使用的监督管理;2.认真做好《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实施工作;3.严格执行安全专项方案编制审核制度;4.施工企业在施工前必须将专项施工方案送建设局备案;5.抓好防高处坠落、施工用电、外高压电防护、模板支撑和脚手架等各项工作,全面排除事故隐患;6.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屋拆除行为;7.抓好监理企业的安全培训工作。

五、整治目标

(一)煤矿整治目标

1.各乡镇和县直有关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明确,安全管理体系完善,长效管理措施落实;2.开采和探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日常安全管理有序,现场安全巡查制度执行严格,法人代表和其他负责人、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明显提高;3.开采和探矿生产各种证照齐全,安全生产条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4.关闭证照不齐、不具备煤矿产开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5.防止重特大煤矿安全事故,减少一般性事故,实现煤矿开采安全有序。

(二)非煤矿山整治目标

1.健全和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矿业开发秩序明显好转,非法的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坚决予以取缔和关闭;2.建立和完善非煤矿山持续改进的企业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技术装备、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等各方面基础工作水平得到提高,事故防范措施得到加强,重大事故隐患得到消除或有效监控;3.完善市场准入,全面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三)危险化学品整治目标

1.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日常安全管理有序,现场安全巡查制度执行严格,法人代表、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明显提高;2.证照齐全,安全生产条件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3.关闭证照不齐、不具备危化品安全生产条件的从业单位;4.防止重特大危化品责任事故,实现危化品安全有序。

(四)建筑施工安全整治目标

1.加强建筑安全监管工作,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体制;2.强化企业的责任主体,落实安全责任制;集中解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总体水平;3.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防护自救能力;4.实现无建筑施工坍塌、坠落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六、工作措施和步骤

(一)加强检查,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

凡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一班三检查,严格各种台帐的管理,严格执行设备的运行记录和管理,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任何企业必须把保证生产安全作为企业获利的前提条件,采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建立安全生产的约束机制。

1.制定处罚规则,使违规企业付出更高的代价;2.强制企业与工人签订合法的用工合同,防止人员无序流动,严把工人的素质关;3.强化宣传教育,采用多种形式,强化培训。

(二)夯实安全保障的硬件基础

1.加大投入,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投入引导,金融、保险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2.建立安全生产基金;3.完善企业安全费用提取制度。

(三)齐抓共管,强化监管

1.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及“三同时”原则,建立“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制,加大事故处罚力度,严厉追究安全生产不作为的责任。

2.进一步强化公安、建设、国土、经贸、质监、水利、林业、环保、农业、电力等负有专项安全生产管理职能部门的安全管理责任,构建综合治理的齐抓共管格局。

3.加强基层安全监管,赋予乡镇安监机构执法权,加强一线安全监管执法力度。

4.完善企业生产安全保障机制,落实以下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安全投入及安全费用提取制度;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安全生产台帐制度;安全评估制度;风险保证金制度;工伤保险制度。

(四)整治工作分动员部署、集中整治、检查验收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9月1日至10日)

1.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根据这次专项整治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工作的实施方案,通过召开会议,广泛动员,周密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各生产企业要运用多种办法将责任落实到位,特别是乡镇、部门主要领导是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要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通过学习《安全生产法》、《矿产资源法》、《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各类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

2.安监局对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企业,按《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完成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上报发证工作。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9月11日至25日)

1.排查隐患。各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建筑企业全面开展隐患自查,建立隐患分类档案,分级落实责任,制定整改措施。

2.隐患整改。根据排查出来的隐患,制定相应整改措施,限期进行整改;对一时难于整改的,必须拿出规划,分步实施。

3.完善安全制度。整治自查中查出的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应逐条完善,并严格执行,落实长效管理措施。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9月26日至30日)

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对照验收标准组织全面检查,做到一家不漏。对检查不合格的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企业和建筑企业进行停产整顿,停产整顿后仍然不合格的,坚决给予关闭。

七、工作要求

(一)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正确处理企业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二)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宣传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时曝光违法事件,营造人人关心整治、人人参与整治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贯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原则。要认真吸取以往屡经整治、多有反复的教训,把好源头关,加强日常防范工作,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第6篇

关键词:煤化工;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一、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现状没有实现根本性改变,工艺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一些合成氨老式压缩机还在工作,很多合成氨的通气岗位还是由人工操作。部分小化工

企业的安全问题更加触目惊心,如一个反应釜就是一个工厂,自动控制手段缺失,安全设施不完备等,安全生产存在巨大隐患。

2、石化产业近几年快速增长,安全管理力量不相适应。有化工企业以100%甚至更高的增速在发展,但是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的数量增长却缓慢。尽管原来的管理力量还在,但是管理对象的

增多导致管理力量的摊薄,这也使得化工企业的精细化安全管理面临新挑战。

3、多重因素导致化工安全生产压力增大。装置大型化、配套设施大型化、装置的储存设施大型化,都意味着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和救援的难度加大;煤化工发展迅速,现在山西、内蒙古、

宁夏、新疆等产煤大省份纷纷上煤化工项目,但一方面煤气化环节目前没有安全标准,还处在边研究、边实验、边设计的阶段,另一方面煤化工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数量远远不够,工人素质也跟不上现

代安全生产需求;化工园区面临安全管理的两难选择,这么多化工企业聚在一起,一旦发生危险,容易发生连锁反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

二、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为提高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减少因此 造成的损失, 笔者认为应该在坚持“五个强化”原则 的基础上,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当前管理工作进行改善。

1、树立煤化工企业科学、安全发展理念。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 将安全生产纳入煤化工生产企业建设总体规划, 与经济同步协 调

发展。

2、进一步强化煤化工企业安全监察监管机制。落实政府监管主体、企业责任主体和法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强化现场管理, 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 遏制事故发生, 构建煤矿安

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即要求企 业要建立一个全面的安全管理网络, 并有鲜明的层次, 网络内各部门甚至是每个岗位都要制定明确的安全工作职责, 实现层层监督,层层考核,最大

限度地实现全员对安全工作的参与和监督, 提高安全管理网络中每个层级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只有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反馈机制并行, 才能实现安全管理的良性循环, 不断推进安全管理工作上新的

台阶。

3、加大煤化工企业安全投入。要使安全投入在煤化工企业生产经营投入中占有一定比例, 保证安全投入能够不断提升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从 而有效改善安全生产

的环境。

4、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贯彻国家有关法 律法规、国家行业标准, 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的行动指南, 是生产经营单位有效防范生产经营过 程中安全生

产风险, 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健康的, 加强 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措施。要建立、完善和落实各项 规程、规章和制度, 深入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活 动。一方面要以安全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地

方政府的法律法规为依据, 要以生产经营过程中危 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事故教训为依据制定安全规 范、制度。另一方面要发动各个方面去执行、落实规 范、制度, 否则只能是一纸空文, 无法发挥其效

用。

5、建立煤化工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负责到位的安全检查能反映出安全生产各方面工作开展情况。要健全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 度, 完善矿井防突、防火、防尘、防水、防洪等系

统,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建立重大隐患分级管理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检查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综合检查、专业检 查、季节性检查和日常检查。

6、加强培训, 提高员工安全技术素质。包括领导层面和员工层面的培训,要根据目前的现状, 采用“专兼结合, 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 并注意取长补短,适应新形势对安全培训的要求。要根据煤化

工企业技术进步的要求, 有针对性地引进 技术人才; 培训方法要不断创新, 应根据接受教育 的对象不同, 增强多样性、实用性和灵活性, 以最大 限度地提高培训效果;培训内容要按照“干什么, 学什

么; 学什么、教什么”的原则科学设计。这样才能培养造就一支高效的人才队伍, 从而为煤化工企业 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7、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大力推广先进技术与装备。采用战略合作方式, 联合协作,共同探索解决安全生产难题的方法,如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复杂地 质条件下的支护形式、

安全工作、防治水等, 从根本上改善煤化工企业安全状况和安全生产条件。

8、建立具有专业素质与水准的应急救援组织。要建立严密的应急救援体系, 包括安全消防 部门、生产车间、后勤部门、医疗部门等; 制定贴近 实际的应急救援预案, 包括各个级别、各个方面的应

第7篇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煤矿安全;安全事故;煤炭工业;问题及策略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105-01

煤炭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但煤矿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使煤炭工业的安全生产成为了重大的管理难题,抓好煤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成为了整个煤矿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2004年国家出版的《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煤矿健全6项制度,七部委局提出要健全18项安全管理制度。由此可见国家对煤炭企业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促进安全管理的不断完善,是当前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就煤矿全生产管理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几条相应的对策。

1.煤矿全生产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1 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制度不规范

管理制度的不规范,可以影响到整个煤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进行。有的煤矿对安全管理制度的的重要性,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安全管理制度就不够完善,或者不按国家的有关规章制度建立;有的煤矿虽然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和国家要求的并不一致,主要原因就是在制定管理制度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学习领会国家对这方面的具体要求,造成了严重的脱节;有的企业的制度建立只是为了应付上面有关部门的检查,由一个或几个人写的,不是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大家共同讨论得来的,这样的制度内容空洞,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有些煤矿在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之后,就感觉完成了任务,把制度高高的挂起,并不合员工进行共同学习探讨,这就严重丧失了制定制度的实质意义,肯定实现不了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有的煤矿不对管理制度实时进行更新,导致制度内容陈旧,不能完全符合煤矿的实际发展,更不能和国家政策的不断实行相适应。

1.2 煤矿的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现今从事煤炭生产工作的人员,大多数都是出自贫困家庭,文化素质相当低,没有专业的技术,对安全生产的意识淡薄,自我规范能力不强,严重的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煤矿又不重视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以及技术培训工作,大部分都是招来,直接投入到工作中,顶多走下过程,应付了事罢了。

1.3 煤矿的生产设备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相对落后

由于现今大多进行煤炭生产的企业都存物质装备方面的不足,主要有:生产设备陈旧,由于企业的资金问题,使煤炭的生产设备更换周期长,陈旧老化,因为企业内部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使生产设备的维修以及保养工作不到位,造成生产设备的故障多、安全性能比较低;安全防护设施,与企业相适应的安全防护设施不齐全,或者和国家的配置安全防护设施的要求不相符,或者对企业的安全防护设施维修保养不够,设施老化,造成企业的防灾抗灾能力严重过下降,使企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1.4 煤矿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比较差

煤矿的工作环境也是影响煤炭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煤矿井下人员比较多,普遍昏暗狭窄,是生产环节中主要的不安全因素,还有可能会受到火、水、地热以及瓦斯矿尘的自然灾害影响,为煤矿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了条件,通告了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2.针对煤矿全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相应对策

2.1 完善规范进行煤炭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管理制度

实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完善规范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才能有效的促进煤矿安全稳定发展。针对现今煤矿所处在的制度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处理:在制定安全生产制度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的对照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并学习领会国家关于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的具体要求,这些制度要求可以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非常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成立专门的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小组,分工协作,依据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共同探讨出一个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简单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制定生产管理制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突出管理重点以及制度之间的关联性;在制定出管理制度时,要时刻拿到会议上进行学习讨论,并对员工进行培训指导,把管理制度的作用实质的发挥出来;也要注意管理制度的实效性,要根据国家的政策形势的不断变化,实时的进行更新、修订。

2.2 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人是煤炭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因素,只有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安全的进行煤炭的生产管理。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培训工作,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可以直接影响到工作质量以及效率;切实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建立一个安全生产的思想防线,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绝安全生产中所存在的隐患;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才能有力的规范操作过程,确保安全生产;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现场监督,减少安全隐患的存在;强化工作责任意识,把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一个人在进行生产的不同环节都能够及时考虑到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有力的促进煤炭安全生产目的的实现。

2.3 加大投资,提高生产设备以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

生产设备的陈旧老化,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出现的因素,安全防护设施可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防灾抗灾能力,所以加大资金投资,尽量缩短生产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的使用周期,并且时刻对生产设备以及安全防护设施进行维修和保养,减少故障出现率,确保他们的安全运行;建立“一通三防”基础防护措施,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重要保障,另外在高沼、煤以及瓦斯的突出矿井地区安装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减少瓦斯事故的发生,对本矿以及周围的老窑水进行调查,并配备完善的排水设施,避免水灾事故的发生。

2.4 改善煤矿的工作环境

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也是安全事故的发生环境,建立一个适应的工作环境,可以相应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保证了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瓦斯管理的各项制度,拒绝瓦斯空班漏检,拒绝瓦斯进行超限工作,拒绝无风、微风情况下进行生产,并严格禁止进行超通风能力突击生产,可以有效的减少瓦斯事故的发生;保证工作环境中的照明,提供适宜的照明条件,提高工作人员的能见度,促进生产质量以及效率的提高;另外还可以通过的制冷降温、加强通风、合理布置采区设计等措施来改善工作环境,有力的减少事故的发生。

本文从制度、人员、设备以及工作环境等方面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进行了简要论述,这几个方面是煤炭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证了这几个方面的规范以及安全,才能对企业安全生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企业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煤炭企业安全稳定的发展。 [科]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填空题

1、《淄博市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经市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

2、《淄博市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内容为6章59条。             

3、我市行政区域内煤矿和煤炭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以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4、市、区县煤炭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矿和煤炭加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煤炭加工企业的监督检查,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5、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重大事故隐患以及生产安全事故等进行举报。

6、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分管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其他从业人员应当履行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7、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组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检查验收,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应等级。

8、煤矿企业应当分别配备矿长、总工程师和分管安全、生产、机电的副矿长以及通防、防治水专职副总工程师,并且符合任职资格条件。

煤矿企业应当分别配备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质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企业生产定员的百分之五。

9、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班子其他成员和副总工程师应当按照规定带班下井。

10、煤矿企业应当执行入井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严禁穿着化纤衣物和携带烟草、点火物品等入井。

11、煤矿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电、安全监控等生产系统应当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2、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极复杂矿井应当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其他矿井应当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水害隐患排查,查明煤矿、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制定水害防治专项措施。

13、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瓦斯监控系统和瓦斯监测、检查制度。

14、煤矿企业应当对产生粉尘的作业场所进行检测,采取综合防尘措施,降低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达到安全生产标准。

15、煤矿井下风质、风量、风速和作业环境应当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16、煤矿企业应当按照核定的通风能力组织生产,井下的生产水平、采区和采煤、掘进工作面数量应当符合规定,采煤、掘进工作面名称应当在井口醒目位置公示。

17、煤矿井下采煤、掘进工作面施工前,应当编制作业规程,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经主要技术负责人批准和现场作业人员学习掌握后方可施工。

18、煤矿采煤、掘进作业中的顶、帮管理,应当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作业规程的规定。

19、煤矿井下密闭应当统一编号、挂牌、建档,由专人管理,并在通风系统图上明确标注。

20、煤矿企业应当建立、落实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对排查出的风险点应当进行公告、警示。

21、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时排查、治理、消除事故隐患。按照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和治理结果。

22、煤矿企业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本年度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和上一年度提取、使用情况,应当按照管理权限报财政部门、煤炭管理部门以及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23、煤炭加工企业投入生产前应当通过安全、消防、环境影响等评价、评估,并按照规定验收合格。

24、煤炭加工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进行隐患排查治理。

25、煤炭加工企业应当编制生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制定落实生产系统开、停安全措施,建立日常检查、维护制度和档案。

26、煤炭加工企业的原料区、生产区、成品区应当分开,设备设施、物料、成品、消防器材等应当定置管理。

27、煤炭加工企业除尘系统应当定期检查、清理、维护,防止和消除积尘。

28、煤粉加工企业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人数不得少于3人。

第9篇

一、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简述

由于我国非煤矿山种类多,分布广,整体呈现小规模开采,开采工艺技术落后,技术装备水平低,员工文化素质差,基础管理薄弱,导致生产事故多发,事故总量大,时有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尽管近年来,在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各类矿山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安全生产许可,强调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安全管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生产安全事故的数量、死亡人数、财产损失等指标逐年下降,呈现出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现状仍不容忽视,形势依然严峻。

二、非煤矿山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一)完善企业现代管理制度的需要

企业现代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依法依规办企业,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行为必须符合国家的所有方针、政策。生产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其生产安全是企业生存、发展和繁荣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承担着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非煤矿山企业,要完善其自身的现代管理制度,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就应建立起以风险控制为核心,全员参与,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的符合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动态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对矿山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辩识、预控,最大限度地消除在生产所有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事故隐患,有效地改菩提高生产安全管理,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正是动态安全管理体系的具体化模式。

(二)开辟建立完善生产安全管理长效机制途径

从过去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历史状况看,安全生产的状况呈现正弦函数图像,此起彼伏。近些年来,安全生产事故的各项指标均呈逐年下降之势。如何保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状况向好的方向发展,变正弦函数图像为余切函数图像,是当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亟待解决的课题。在非煤矿山企业推行安全标准化建设是其有效途径之一。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为各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进行生产安全监管提供了充足的依据,改善了在非煤矿山生产安全监管的环境条件,有效地督促企业强化其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促进企业逐步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有助于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并朝好的方向发展。

(三)促进企业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由多个元素组成,它涵盖了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的执行落实,安全生产组织保障,风险管理,安全教育与培训,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生产设备设施,作业现场管理,职业卫生,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应急管理等。它包容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任务和内容。因此,在非煤矿山企业推行安全标准化建设,能有效地促进健全完善生产经营各领域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从而改善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保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提供保障条件。

三、对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探讨

(一)考评办法的改进优化

现行的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根据生产系统的不同分别为:地下开采、露天开采、尾矿库等3个评分系统,每个评分系统由若干个元素组成。根据系统原理和持续改进的要求,每个元素的分值按照策划、执行、符合、绩效4个方面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标准化分为5个级别,考评方式采用标准化的得分和实际成效(百万工时伤害率及百万工时死亡率)相结合。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力争到2013年底全国非煤矿山100%达到安全标准化5级以上水平。

本文仅以地下开采矿山为例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地下开采矿山安全标准化5级的条件要求是:标准化得分率≥45%,百万工时伤害率≤25,百万工时死亡率≤2.5。

假设某地下开采矿山企业员工总数为210人,其中后勤管理人员30人、井下作业人员180人。年300个工作日,井下一个作业班次60人,计算得出其年总工时达5×105以上。在现行的考评办法下,如果该企业一年因事故伤害达1 2人、死亡达1人,标准化得分率≥45%,仍然可获得安全标准化达标(5级)单位的称号。在前期实行许可制度的推动下,绝大多数矿山企业在相关的策划、执行、符合等三个方面已经做了相当量的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按安全标准化的运行模式稍加努力,在标准化考评上要取得2574分(即得分率≥45%)较为容易;其二,考评和评定的前置条件为企业按安全标准化模式运行满6个月,百万工时伤害率和百万工时死亡率以安全标准化运行期计算。一个企业为了办(换)安全生产许可证,在6个月内实现其安全生产无死亡事故并不困难。因而在现行的考评办法下,可能产生的结果:一个每月因事故伤害1人、年因事故死亡1人的企业,居然是获得安全标准化达标(5级)单位。因此笔者认为现行的考评办法需要进行改进优化:(1)提高生产安全实际成效的指标:(2)提高标准化评分的得分率:(3)适当调整评分系统的权重分布。权重比例的分布要能够体现出有利于矿山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强化生产作业现场的管理,促进企业真实地落实提高其生产的本质安全水平。现行的评分办法中,“生产工艺系统安全”、“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三个元素占元素构成的比例为21.4%,而其分值占总分的比例为19.9%。因此应适当增加这三个元素的内容和分值,使其分值占总分的比例为25%左右。

(二)加速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

从2009年实施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以来,工作进展较为缓慢,距离即定的目标尚有不小的差距。分析其原因:(1)企业对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现行的考评办法存在着导致安全标准化达标单位荣誉感削弱的因素,弱化了企业的主观能动性。(2)2006年始,非煤矿山实行安全许可制度,集中的安全许可证换(发)工作第一轮在2009年完成,下一轮将在2012年进行,在时间上给那些缺乏主观能动性的企业留有无紧迫之感。(3)由于我国绝大多数非煤矿山企业为小型企业。在众多的小型非煤矿山企业中,人员少、文化程度低,不具备掌握以系统工程理论体现的安全标准化建设体系内容:缺乏建立满足安全标准化建设所需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的能力;在安全生产管理上遵循安全标准化运行模式开展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存在一定的难度。(4)安全标准化考评机构数量少,影响了安全标准化建设进程。

针对上述情况,要加速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提高企业对安全标准化建设的认识,改进优化安全标准化的考评办法,增强安全标准化达标单位的荣誉感,促进企业按照安全标准化运行模式的要求开展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变被动为主动。(2)大力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教育培训,使众多的小型非煤矿山企业能够掌握安全标准化建设体系内容,帮助建立满足安全标准化建设所需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引导企业按照安全标准化运行模式开展安全生产管理活动。(3)建立充足的安全标准化考评机构。

第10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审计

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的体制,将安全生产管理落到实处,必要引入安全生产责任审计机制,定期对煤炭企业各种制度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规范的审计,以发现和彻底消除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和问题,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运行。

安全生产责任审计是为查明安全生产的状况,与规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收集和评价相关证据,并把其结果传达给有利害关系的使用者的有组织的过程。煤矿引入安全生产责任审计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遗漏或忽视之处,及时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在安全管理中具有预防性、前瞻性的特点,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一、开展安全生产责任审计

(1)有利于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规范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使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发现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堵塞漏洞,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2)有利于安全投入的及时到位和有效实施。为促进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可以通过安全生产责任审计,督查企业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足额提取安全费用;督查安全费用是否真正用于安全投入,是否挪作他用;通过审计,评估安全投入的实效性;通过安全审计,可以统一安全投入统计口径,避免安全投入统计的随意性,保证安全投入的真实性。

(3)有利于激发煤矿企业加强基层安全管理的积极性。通过安全生产责任审计,增强煤矿企业依法办矿、依法治矿的意识;有利于规范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

二、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审计的基本要求

安全生产责任审计是一个新课题,还没有一个标准的模式以及规定的内容,还在实践中探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要求:

(1)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中关于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履行的职责开展审计,如各级管理人员和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及贯彻落实情况;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以及实施效果;安全资金是否按国家有关规定足额提取,专款专用;安全配套项目、设施是否按规定计划得到有效落实。

(2)审计的组织实施。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审计要由政府审计机关、安全监督部门和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每年组织审计一至两次。

(3)审计结果的分类、管理和奖惩。把被审矿井划分为A、B、C、D4个类别,A类为安全矿井,B类为基本安全矿井,C类为安全较差的矿井,D类为安全不合格的矿井。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按照煤矿安全生产审计报告审定煤矿安全程度的类别,并开展安全监察工作,对存在的问题督促煤矿整改。同时,要对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审计类别实施动态管理。发现煤矿安全生产隐患严重,达不到审计评定类别标准或发生重大事故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予以降级处理。

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审计结果,国家要制定相应的奖惩政策,设计专项资金,对煤矿企业实施奖惩。通过审计,被评定为A类矿井的建议由地区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煤矿及责任者予以重奖;被评定为D类矿井的予以重罚,并责令其停产整顿。

三、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审计工作经常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措施

(1)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审计,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操作困难,无章可循。应通过试点,探讨行之有效的办法。安全责任审计具体标准和办法要由国家安全监察机构组织统一制定,安全责任审计应从经济责任审计中脱离出来,形成有独立地位的安全审计部门,保证这项工作具有强制性和可操作性。

(2)在实施中容易发生部分煤炭企业、安全监察人员和审计机构对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一些煤矿对安全生产责任审计工作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所以,要加大对煤炭安全生产责任审计工作重要意义的宣传,各相关部门要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责任审计。对在审计工作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必须及时下达执法文书。对拒绝接受安全审计的煤矿,必须依法查处。

(3)审计标准把握不严,审计结果失真,就会失去了审计工作的指导作用。因此,必须要严格审计标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审计的质量。这项工作具有较复杂的技术性和较强的政策性,参加审计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以严肃的科学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把握审计工作的权威性、科学性、公正性和针对性;按照审计标准,确保审计质量,对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开展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审计工作要建立煤炭企业自律机制,合理设置安全生产责任审计的组织机构,正确运用安全生产责任审计的程序和方法,提高安全责任审计人员的素质,建立安全责任审计质量考评机制,确保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铁锤.建立煤矿安全程度评估制度推进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创新.中国煤炭,2003年

[2]康钟琦.现代审计学原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8

[3]管锦康.现代审计学原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5

第11篇

煤矿企业要搞好安全培训,就要对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全员安全培训,并且将其做好抓实,保证培训质量及效果,全方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切实提高企业的现场生产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煤矿企业生产经营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水平及更强的分析判断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

1.1要提高安全培训认识,加大安全培训投入

企业应该从领导方面清醒地认识到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加大安全培训力度,改善培训师资不强、培训装备不足现状,给予培训工作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1.2安全培训要有针对性、适应性和前瞻性?

安全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企业战略,应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协调,相统一、相接轨,应该统一部署规划,安全培训内容应该结合企业实际,能满足企业目前和将来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体现培训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前瞻性。

1.3加强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实现安全生产

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他们既是需要掌握生产安全技能的骨干,其行为也是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并可能对职工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设备的安全造成危害的“隐患”。其操作的正确与否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十分重要。据统计,在各类矿山事故中,因作业人员违章操作和管理不善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70%。所以要求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必须受到领导的重视,不要一味强调人员紧或任务重,不能按时、按量将学员送去参加培训,或者走形式,选送老弱病残等“学习专业户”去参加培训,达不到其应有的效果。

煤矿其他从业人员也是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直接的劳动者,安全培训也不容忽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企业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是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在煤矿的具体贯彻执行者,是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作业规程的具体制定和落实者,对他们的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管理能力提高的安全培训对于加强其现场安全管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保障安全生产也不可或缺。煤矿企业生产经营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对其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安全培训,是最基本的,也是对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2、思想教育工作的几种方法

1)理念引导法。提出并实施了“停止作业一分钟、避免一起大事故”、“多用设备少用人、能用设备不用人”、“能上综采不上机采、能上机采不上炮采”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充分利用形势任务答卷、开设电视专题、组织演讲,悬挂以“安全理念、管理理念、发展理念”为主题内容的宣传牌板等多种形式,向全体员工进行宣贯,形成了浓厚的安全教育氛围。

2)素质提升法。遵循“提升员工素质,确保安全生产”的宗旨,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员工”活动,推行了“班班有学习,天天有培训,周周有讲座,月月有考试”的学习培训模式。坚持脱产培训与业余培训相结合,一般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原则,做到了优秀人才优先培训,急需人才加快培训,关键人才重点培训,骨干人才提前培训,提升了员工操作技能和业务素质。

3)娱乐熏陶法。将安全教育娱乐化,及时宣传报道安全典型,让做出贡献的员工在舞台上有声、电视上有影、报纸上有名。利用安全演讲会、安全有奖抽答、文艺演出到区队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让员工直接接受安全文化的熏陶。工会、家属协管员经常到井口或区队班组进行安全文艺演出,送防暑食品、安全鞋垫等。坚持每月16日为井下员工集体过生日和评选“和谐单位”、“安全文明家庭”等活动,利用亲情感染力,浓厚了安全氛围。

4)双向激励法。采取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式,全方面、多层面调动员工遵章守纪的积极性,将安全工资与安全绩效挂钩考核。建立全员缴纳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实行月度、季度、年度循序计算奖罚的方式。坚持开展争当“安全卫士、安全标兵、安全诚信金牌班组、安全诚信金牌员工、优秀群监员”等竞赛活动,形成了全员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要搞好安全生产,转变观念认清安全形势是前提,精细管理促进安全生产是根本,强化监督机制、抓好隐患排查整改是中心,安全文化铸魂,提升员工整体素质是动力。只有将煤矿安全理念贯穿到生产的全过程之中,才能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高兴军.浅谈煤矿安全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1

第12篇

当前,结合安全生产领域放管结合、加强服务的趋势,应深入研究非煤矿山许可证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与严把安全关相结合,切实做到简政放权、便企利民。

许可证工作基本情况

2004年1月,《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公布施行,提出“对矿山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同年5月17日,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布《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正式启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工作。

2009年6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以20号令形式,公布了新修订的《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以下简称“20号令”),同年12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关于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书等10种文书格式的通知》(以下简称《文书格式》),规定了申请书、审查书等文书格式。20号令和《文书格式》是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工作的具体指南。

20号令提出“两级发证”原则,只有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省级安监局,能够颁发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强调所称非煤矿矿山企业,包括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及其尾矿库、地质勘探单位、采掘施工企业、石油天然气企业。

20号令对两种情况进行了明确,一是危险性较小的地热、温泉、矿泉水、卤水、砖瓦用粘土等资源开采活动的安全生产许可,由省级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决定;二是同时开采煤炭与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且以煤炭、煤层气为主采矿种的煤系矿山企业,应当申请领取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不再申请领取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其后有一次范围调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4年7月印发《关于明确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监管有关事宜的通知》,将“油气管道安全监管纳入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范畴”,陆上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不再属于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对象。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12年来,社会各界认知度较高。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克服企业数量多、安全基础薄弱等困难,明确和细化各项安全条件和要求,使非煤矿山企业达到安全生产规范和技术要求,有效防止和减少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许可证工作越来越规范。取证企业数量最多时接近10万家,2014年底为5.4万余家。

许可证工作存在的问题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12年来,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石油天然气行业安全许可对象不够细化和明确,各地标准不一致。20号令规定“石油天然气企业,是指从事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储运的单位”,《文书格式》的“填写说明”列出石油天然气企业的许可范围包括:陆上采油(气)、海上采油(气)、钻井、物探、测井、录井、井下作业、油建、管道储运、海油工程共10项。

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2年3月给广东省安监局的复函,《关于石油天然气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有关问题的复函》提出“为石油天然气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企业,不需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因此,有的地方认为,钻井、作业等属于“技术服务”,而不属于“勘探、开发生产、储运”,不需办理许可证。另一个不够明确的概念是“油建”,有的地方将油建归入建筑施工,而不是非煤矿山行业。

二是对危险性较小的地热、温泉、矿泉水、卤水、砖瓦用粘土等资源开采活动的安全生产许可存在问题。20号令规定其由省级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决定,有的地方理解为省级决定其是否许可,因此不少地方以省安监局的文件,取消了这几类企业的安全许可。

但20号令无权对是否许可作出规定,它只是操作层面的实施办法,因此由省局决定指的是,由省局对其许可证实施办法做出决定。其中广东省经国务院授权,于2012年取消了危险性较小的这几类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是合法的。

三是许可证工作下放或委托不规范。有的地方将许可证工作下放到市级安全监管部门,与20号令“两级发证”原则相违背,因此目前只能采取委托实施的方式。但缺乏委托实施的相关规定,各地在操作程序、审查标准上做法不一,有的调整较大,有的不尽合理。另一方面,市级安全监管部门受制于人员力量不足和专业素质偏弱,承接委托工作的能力还难以满足要求。

四是部分资质取消后相关政策不明。国务院2014年印发的《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4〕27号),取消了“矿山救护队资质认定”,但20号令要求生产规模较小可以不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的矿山,应与邻近的矿山救护队或者其他应急救援组织签订救护协议。

国务院2015年2月印发的《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11号),取消了“矿山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资格认定”,但20号令要求提供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复印件。

这两项资质取消后,有关要求如何处理,目前缺乏相关规定,有的地区寻找替代方案,容易出现变相审批。另外,由于应急救援协议内容不明确,相应监管措施不完善,许多矿山救护队在签订协议后,基本不对矿山企业进行应急救援培训,也未帮助企业建立应急救援制度和开展应急演练等。

五是部分企业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开采或盗采煤炭资源。20号令规定以煤炭资源为主采矿种的矿山办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因此主采矿种不是煤炭的矿山,仍按照非煤矿山的要求进行管理。近年来,以非煤矿山企业名义开采共(伴)生煤炭资源或者盗采煤炭资源的情况屡见不鲜,并连续发生多起较大及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影响恶劣。

六是许可证颁发层次偏多。尤其对中央企业,向企业总部、分(子)公司、生产作业单位(独立生产系统)三个层次分别发证;对一般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向企业、独立生产系统分别发证。

但《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明确许可对象是企业,对独立生产系统发证所指对象不确定。另一方面,层级较多的单位,若下级与非煤矿山直接相关的生产作业单位均已取证,同时上级单位不直接从事非煤矿山生产活动的,则给上级单位发证相当于给上级机关发证。尤其央企总部及其分(子)公司,对他们的许可证审核不涉及生产活动,作用不大。

七是许可证式样不统一,填写不规范。《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提出“安全生产许可证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统一的式样”,目前使用的式样是第3个版本,简洁明了,但各个版本都还有继续使用,包括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制”的第1版。另外,各地区在许可证上填写的内容也有差别,除了20号令规定的5项内容和许可证编号、有效期、发证日期外,有的地区还在正副本正面打印了一些其他信息,不够严肃和规范。

八是许可证信息化建设滞后。20号令提出要将许可证信息录入“全国统一的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系统”,目前还没有实施,不能在网上查询取证单位名单。

改进许可证工作的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要借助新《安全生产法》实施和国务院加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有利契机,加快推进《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号令等法规、规章的修订工作,加强政策文件配套解读和细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影响许可证工作的突出问题。

制定配套文件,细化明确有关概念和条件

要对陆上采油(气)、海上采油(气)、钻井、物探、测井、录井、井下作业、油建、管道储运、海油工程等10项许可范围逐项进行分解说明,提出更加细致具体的安全生产条件和要求,不能笼统和模糊化,造成各地区不同标准不同做法。

要明确这些许可范围都是和石油天然气生产直接相关的不同环节和步骤,专业要求高,安全风险大,是安全生产许可证规范的重点。

油建与建筑不能混为一谈,建筑主要指房屋、市政等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油建主要指和油田生产直接相关的工艺、管道、设备、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对跨越两个行业的企业,应分别办理许可证。“技术服务企业”主要指为以上10类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但不直接从事这10种作业活动的企业。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要进一步精简许可证办理程序,制定全国统一的流程图,减少对企业管理资料的要求,缩短办理周期,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强化许可证信息受理公开、审核公开、结果公开。

许多地区实际上已经取消了对危险性较小的地热、温泉、矿泉水、卤水、砖瓦用粘土等资源开采活动的许可证审批工作,应结合实际情况,及时修订法规,取消这几类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

要结合省安监局审批任务过重、大量委托市安监局实施的现状,调整“两级发证”为“三级发证”,将大量审批任务分解到各市局实施,并大力加强市局机构建设,提高对审批事项的承接能力。

对于许可证多层颁发,应确定“一个层次颁发”原则,发到企业的最下一级单位,上级机关均不发证(除非在取证单位之外还直接从事非煤矿山生产活动,但该情况只能算并列的取证单位,而不是上级机关取证)。

要针对每个独立生产系统分别审核资料和现场,对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逐个给企业颁发许可证,因此一个企业可以具备多个许可证,每个许可证对应一个独立生产系统(如此则许可证数量和矿山数量有对应关系)。

要坚持许可证颁发的对象是企业,但许可范围要详细注明是哪个矿山从事哪种生产活动,这有利于解决对独立生产系统发证时所指对象不明的问题(因为该系统的名称往往只是习惯上的称呼,并非法律上存在的机构),也有利于加强暂扣、吊销许可证等执法实施(如以前对企业总部的许可证只能“发”,不能“扣”)。

抓好国务院文件的衔接落实

随着取消“矿山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资格认定”,那么办理许可证也要相应取消该项资料的要求,不能擅自搞变通。对于取消“矿山救护队资质认定”,应加快制定矿山救护队技术标准,确保救护队战斗力不下降,并制定应急救援协议文本格式,保障双方合法权益。在新的规范未出台之前,应尽量与之前已经具备资质的矿山救护队签订协议。

探索将与煤共(伴)生金属非金属矿山纳入煤矿安全许可范围

为进一步加强与煤共(伴)生矿山安全生产工作,2015年4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与煤共(伴)生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煤矿开采的相关法规、标准和有关规定对与煤共(伴)生矿山进行安全监管。将与煤共(伴)生金属非金属矿山纳入煤矿安全许可范围,可以避免以非煤矿山企业名义开采共(伴)生煤炭资源,有效防范煤矿常见事故的发生,合理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