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现状

区域经济现状

时间:2023-07-19 17:29: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区域经济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区域经济现状

第1篇

关键词: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近年来,在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引导下,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形成了区域发展新格局。十以后,在新的北部丝绸之路规划之下,我国与俄罗斯、蒙古国的经贸关系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进入新的阶段,在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区域经济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坚持“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原则,首先实现呼包鄂地区发展,紧接着在国家振兴东北经济的规划下,发展东部地区,塑造“东西互动、内外结合”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增强了国内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地域差异

各盟市之间的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各有不同优劣势,充分了解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和发展前景有利于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区域要素的优化配置。

1.各地区资源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存在差异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是我国资源禀赋最好的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分为蒙东、蒙中和蒙西地区。蒙东地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蒙中地区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蒙西地区包括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近几年,各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有了明显的差异,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是蒙中地区(呼包鄂),相比之下蒙东地区相对慢一些。由于各地区间自然资源禀赋不同,每个地区都形成了优势特色产业。比如,蒙中地区的包头市以钢铁产业为主,鄂尔多斯是以煤炭和羊绒产业为特色产业,为本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蒙东地区中呼伦贝尔地区形成了乳制品产业群,通辽、赤峰地区牛羊肉产品加工产业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大型企业主要集中在呼包鄂地区,有27家,而蒙东地区总共有16家。每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亮点特色是优势产业的兴起和龙头企业的领头羊作用。

2.各区域间科研环境和基础不同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资源和科研设施等科研条件至关重要,是地区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提高生产力的核心资源。经济的发展需要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只有拥有高素质的科技队伍,才能快速提升本地区经济发展。人才资源方面的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主要集中在蒙中地区的呼和浩特和包头市。而蒙东地区和蒙西地区科研机构和高校等科研条件及环境相对弱一些,在地方政府与高校科研工作的合作与融合方面有待进一步发展。

3.各地区投资经济不同

由于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基础和自然资源不同,近几年在吸引投资方面也有了明显的差异。近年来,蒙中地区的呼包鄂依托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经济发展形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区的52.3%,而蒙东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32.9%,其他盟市固定资产投资占十二盟市的14.8%。因此,从吸引投资的角度来看,蒙中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吸收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为改善硬件设备,增强本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合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宏观调控能力、协调机制和扶持机制,合理协调各区域经济发展,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达到各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政府继续鼓励和支持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蒙中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在发挥领头羊作用的同时,也有必要在重点投资和金融支持方面进一步政策倾斜以及提高扶持力度,加强蒙西地区和蒙东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和科研投资力度,扶持和帮助解决科研人才不足的局面,通过宏观政策调控使各个地区之间能够合理有效的协调发展。同时需要国家层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北部丝绸之路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集中投入资金、引进高端技术、培植每个地区的区域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内蒙古各区域的资源优势、口岸优势、人文优势以及后发优势。

2.统筹协调区域合作,优化各区域产业结构

政府通过制订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统筹协调三大区域内部以及区域之间的产业布局,本着“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良性互动”的原则,推动城市间、地区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通过整合区域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调整和优化各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低成本少投入促进产业优势的发挥,走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道路。以优势产业的“重心布局、合理融合、优势互补”加快发展势头良好的蒙东地区区域经济,要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推动牛羊肉产品品牌建设及发挥旅游行业等特色产业在本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同时在原有的传统产业基础上,大幅增加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促进资源主导型产业进一步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

3.形成节约资源,集约有效的区域发展格局

第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资源;合理利用;现状;对策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逐步实现了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四大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在促进区域间和谐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区域间的协作,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从东部沿海的经济发展看,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形成,并与国际市场迅速接轨。国民经济更是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以年均10%~11%的速度在飞速增长,这一切表明,东部沿海地区已进入工业化的起飞阶段,并走在了全国前列。从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发展看,西部大开发的所带动的投资达7000亿元人民币,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生态环境建设、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两线工程进展顺利。从振兴东北的经济发展看,东北地区制造业有着东部沿海地区所不具备的基础优势和巨大潜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决策的出台,是解决东北问题的一次新机遇。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目前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不同于西部大开发的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内容是用新技术改造传统技术,采取直接面对各个企业的政策和方法,用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利用包括引进外资和民间则本等多渠道筹集资金。从中部区域经济发展看,中部六省实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依托若干大、中城市,建立经济增长区域,重点放在促进中部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上,并兼顾经济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通过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和辐射作用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区域管理及政策体系不完善。由于区域政策是以东部地区、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这四大板块为基础制定的,每个板块的区域面积都很大,内部性质也有极大的差异,因此依其所制定的区域政策难免有失针对性。(2)地区分割化严重。在地区差异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地方利益驱动使各地政府以公开或隐藏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为争夺紧绌的资源,区域间构筑众多的贸易和行政壁垒,相互实行资源、技术、人才、商品的垄断和封锁等来保护地区利益。流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无法自由流动,致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难以形成竞争、统一、开放的国内大市场。(3)东西部市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东部地区的市场发达,资源配置效率高,经济的发展依靠内在的动力来拉动,西部地区的市场欠发达,资源配置效率低,经济的发展依靠外部的力量来推动,所以一旦外力作用被切断,就会给西部地区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与此同时,东部地区优越的市场条件势必会吸引更多西部地区的人才和资源流入,按照这样的发展态势,东部地区的经济越繁荣,西部地区的经济就会越低迷。因此,要解决西部地区的问题,必定需要国家给予大力的扶持,从而控制西部生产要素的流出,实现西部地区的全面快速发展。

三、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1)加强宏观调控,转变政府职能。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初步形成,但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市场发育并不充分,各地的经济市场化水平差距也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必须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来改善政府纵横向的权力结构。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促进市场发育,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2)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的重大机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有序地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载体和平台,培育具有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重点经济区,以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中西部各地要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保障,打破地区封锁,消除地方保护,同时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达到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的作用。(3)加强东、中、西部企业合作。当前最现实以及最重要的就是引入中部和东部的市场主体,在东中西联动中推进西部的快速发展。这样不仅满足了东部优强企业低成本扩张的需求,还扩大了市场空间和原材料来源,解决了西部工业崛起过程中受到的技术、资金、经营管理、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的约束,加快了西部工业化的进程,取得双赢效果。

参 考 文 献

[1]黄抗生 叶晓楠.区域经济领跑中国发展[N].人民日报

第3篇

关键词:京津冀地区;功能定位;发展理论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6)10-0029-03

按照大经济圈理论,地区发展总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先在沿海地区发展,进而通过内需拉动与投资拉动,向内地扩大,形成一个经济腹地,内地的产品通过沿海地区走向世界,外面的产品又通过沿海地区进入腹地。按照这个理论,地区的发展应该是以沿海港口为点,以向内的交通路线为线,以交通覆盖的区域为面,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发展过程。但是,京津冀地区至今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式结构,也没有形成具有超强辐射能力的中心城市,几个孤立的亮点分布在华北平原上(即强大的北京和较为强大的天津,以及石家庄、唐山等少数城市),而整体上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经济覆盖面,不能带动其周边地区的发展,反而会造成周边地区机会丧失,更加缺乏竞争力,更加的落后,最终导致了“环京津贫困带”的形成。本文将主要针对京津冀地区发展中突出的问题,做一些阐述和说明。

一、功能定位不科学

一个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定位十分必要。一个协调的定位是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机构能够通力协作、共同发展,发挥出每个单元最大潜能的保证。否则,各地区都建立相似度极高的经济体系,生产同类的产品,提供同类的服务,极易形成区域内的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导致资源的浪费,限制经济的发展。目前京津冀地区的定位不明确、不协调是制约该地区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根据经济学规律,如果自由发展的话,京津冀地区可以自然而然地发展到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京津冀地区的发展违背了经济规律,造成了区域经济的畸形发展,天津在北方原有的经济中心地位、河北省一些地方的工业基地的地位,都受到了来自北京的巨大冲击。 而北京作为非沿海、非沿主要河道的首都很难发展成为区域的经济中心,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可以找到实例的。如果北京和天津同时把自己定位成经济中心的话,就造成功能定位不协调,重复建设、恶性竞争、抢夺人才等问题,最终必然制约京津冀地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认为在功能定位上,一方面,要有层次,要有区别。不能再说建设成为高科技产业中心、重要的区域中心、现代化等空泛的话,要确确实实的提出与众不同的又与自己相适应的定位来。各地应该突出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扬长避短,这样才能达到高的绩效。按照这个原则,来审视京津冀,研究发现各自的比较优势。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政治和文化中心,教育发达,人才汇聚,科技水平高,旅游资源丰富,这些优势应该在定位中得以体现。天津是首都的东大门,是我国的重要港口城市,港口条件优良,同时又是环渤海地区的中心,教育和科技也较为发达,是华北地区对外交流的窗口,所以定位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河北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之一,资源丰富,劳动力密集,人才丰富,拥有如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廊坊等条件优良的城市,可以与京津形成城市群,为京津的工业提业链上层的供给,这些城市在定位上一定不能盲目模仿京津,重复建设,而要深度挖掘自身的优势,在优势上下功夫,达到互惠互利。

二、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产业链没有形成

重复建设,恶性竞争是京津冀地区定位混乱造成的首要问题。以北京为例。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北京大举像莫斯科学习的旗帜,欲打造中国版的苏联莫斯科工业圈。也就是从这个时期起北京借助其政治中心的优势,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打出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旗号,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到了八十年代已经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在北京取代天津而成为华北最大的工业城市之后,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文魁主编的《首都经济研究报告》所指出的:“当前,北京代表工业化中后期水平的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的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工业增值率位居全国中下等水平,一些重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下降,有些甚至已经被挤出市场。由于产业结构问题较多,致使工业经济效益水平较低。1997年,首都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0.9,低于全国91.28的平均水平。经过努力,虽然2001年全市工业企业效益综合指数达到了118.98,但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据分析,北京已经成为世界七大污染城市之一。虽然汽车尾气污染是重要原因之一,但更主要的是受产业结构重型化耗能的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重化工业排放的有害气体。目前北京的燃料结构中仍以燃煤为主,工业用煤占能源消耗总量的75%,而且75%的煤炭消费又集中在6%的市区,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碳是世界大城市平均水平的4~5倍。同时,工业运输量占北京铁路运输总量的1/3,不仅造成空气污染,而且加剧了城市运输能力的紧张状况,造成环境噪声污染。此外,工业废水仍是水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工业固体废弃物及垃圾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过多地发展重工业,以至于同老化工基地天津、老重工业基地唐山争资源、争人才、争市场,结果造成了资源和资金的巨额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同时限制了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应有的职能的有效履行。

我认为,与其拼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倒不如携手并进、走共谋发展之路。京津两地近在咫尺,风土人情相近,民俗文化类同,天津本来就是作为北京的卫城而诞生的,在近代又发展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成为北京乃至北方地区的对外交流的窗口,加强京津一体化可以缓解两地许多现在看来很严重的问题:其一,北京城市负荷过重问题。北京住房紧张,人口密度过高,房价畸高,交通严重超载。如果实现了京津一体化,通过京津塘高速公路和城际高速列车连接的北京、天津、滨海新区三个城区,在加上发展起来的三个中心城区之间的城镇,这么广大的范围内可以极大的缓解北京各方面的压力。目前,上海―嘉兴―杭州,上海―苏锡常―南京,已经走上了这条道路,上海的产业和人才已经开始向长三角的两翼扩展。其二,一体化可以提高两地的核心竞争力。京津两地教育科研发达,人才汇聚,尤其是北京,更是集中了全中国许许多多的社会精英。如何把这种人才的优势真正转换为产业的优势十分重要。京津一体化之后,北京―天津―滨海新区不仅是公路交通链,更是贸易链、人才链、创业链、科技成果转化链,为京津地区的大批人才提供了更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工作空间,深入发掘人才的能力,真正发挥教育和科研的应用效能。届时,京津两地产业形成互补,发挥更大的效率和潜力,形成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区。

上述问题早已引起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一些相关部门的注意:首钢东移至唐山,还给了唐山重工业基地的地位;中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落户天津,还给了天津化工业基地的身份。唐山曹妃甸工业区的开发,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定位等一系列的举措给京津冀地区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的主题。

三、缺乏辐射效应

京津冀地区各自为政,独立发展,没有形成产业互补,互利互助,京津就像被包围在河北省内的两个孤岛,不仅与河北省隔离,两个孤岛之间也不相连。京津的发展没有带来周末地区的发展,反而抢夺了周边地区的发展机会,形成了著名的环京津贫困带。我们将2005年京津冀主要城市的GDP总量做成直方图,可明显出该地区内部城市的发展差距。如下图所示:

按照经济学的投资原理假设,在市场主导的商品经济体制下,一个理性的投资人总是追求单位资本回报的利益最大化,即哪里资本回报高,钱就会投到哪里。当一个城市刚刚发展刚刚起步时,投资回报率是很高的,于是大量的资金会流向这个城市。而随着该城市的发展,各个方面将会趋于饱和平衡,也就是说投资回报率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递减,经济发达程度和投资回报率呈现反向变化的趋势。到了这个阶段,该城市已经不是最好的投资宝地了,因而更多的资金会就近流到该地区周边的还未充分发展的城市或城镇,追求一个较高的资本回报率,即资金从发展过的中心城市流向周边欠发展的城市。如此原理延伸下去,就形成了一个辐射发展。这样,一个中心城市发展后,会自然而然的带动其周边城市共同发展。但是,这个原理在京津冀地区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究其根本,该原理还有两个重要的假设前提条件,那就是“投资人是理性的投资人”和“市场主导的商品经济体制”,即“理性投资人+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对资源进行最合理的配置,理性投资人对资本进行合理的投入,只有在这些条件下,上述的投资原理才有意义。这两个假设前提在中国是完全成立的吗?

首先,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假设前提尚不具备在。中国的特定环境下,政治往往比市场拥有更大的力量。政治强大的地方,行政级别高的地方,往往拥有更优厚的条件得以发展。作为首都的北京,理所当然地拥有比天津和河北省的地级城市更多的政治资源,而作为直辖市的天津也一定程度上拥有了高于地级城市的发展条件。在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回报率已经开始降低,按照投资回报原理,在这个时候资本应该流向周边资本回报率更高的地方,但是中心城市仍可以利用其政治资源,通过许多行政手段(譬如一些优惠的政策)来弥补资本回报率的降低,这样就可以继续的吸引投资。于是原本应该辐射到周边的资本,却仍然汇聚到了中心城市。资本流动的聚集效应大于辐射效应,表现为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向京津等中心城市,而环京津的地区因为京津对资本的强大吸引力变得越来越没有投资来源,如此往复,就在较为发达的京津周边出现了贫困地区。

其次,“理性投资人”这个假设前提在一定条件下也未满足。中国目前还缺乏一大批既具有投资理念知识、又具有相关丰富经验的人才,机构投资者也欠发达,所以许多投资行为往往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许多投资者抱着投机的心态,争抢的项目是造成目前我国“产能过剩”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非理性投资人”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资本流动的不可预知性,使得投资回报原理更加不适用。

上述的分析说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同时又存在大量的非理性投资人,对投资的导向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京津冀地区没有形成具有辐射效应的中心城市,反而形成了具有过大的聚集效应的中心城市。如果一直这样发展下去,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形成,不利于经济区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人才空吸与流失、民营资本规模小而且不够活跃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华北地区是中国高校最多,类型最全,水平最高的地区,是中国人才最丰富的地区。由于中国特定的环境条件,人才的分布表现的过于集中。京津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吸引了周边大量的人才,而且这种人才的吸引往往表现为一种空吸现象。就像对资本的吸引一样,人才也过分的集中在了中心城市,周边地区的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这样,造成了二元化的进一步加剧,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民营资本无疑是中国最活跃、最具潜力的资本类型。比起国有资本,它往往表现得更加活跃和高效;而比起外来资本,它又更加安全,不用过多担心撤资、转资等问题。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民营资本无疑会发挥更大的功能和效用。对于京津冀地区来说,尤其是津冀,民营资本表现为规模小、数量少、不够活跃。缺少了民营资本,无疑是缺少了最具活力与潜力的发展力量,这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五、结论

第4篇

一、地区间差距较大且不断扩大

一是从地区生产总值看,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43.3%、21.7%、20.9%和14.1%转变为55.3%、18.9%、17.4%和8.5%,东部地区提高了12.0个百分点,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下降了2.8、3.5和5.6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遥遥领先,与其它地区的差距逐渐扩大。

二是从人均GDP来看(见表1),1978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的人均GDP分别为641元、291元、261元、508元,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人均GDP分别为东部地区的45%、41%和79%,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最大。20世纪80年代,四大地区人均GDP保持了同步增长的态势,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并无明显扩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四大地区之间的差距急剧扩大,尽管西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均GDP的相对差距还是在不断扩大,尤其是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79年、1986年、1991年、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得出。

再从人均GDP增长速度看(见图1),20世纪80年代四大地区人均GDP没有明显的差别。然而,1990年以来,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地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前期,这种区域间增长率的差距比较大。从总体上看,自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有较大的波动,但基本上呈现出东部地区增长较快,其他地区增长较慢的不平衡格局。

人均GDP相对水平的变化(见图2)清楚地反映了四大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的相对变动趋势。

总之,在20世纪80年代,四大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保持稳定。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前期,四大区域间的差距显著扩大,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尤为突出。2000年以后,四大区域间的差距仍然有所增长,但变化的速度已经较为平缓,2004-2006年四大区域人均GDP的差距基本保持稳定。

三是从地区工业生产总值看(见表2),2000年,我国工业生产总值为48993.01亿元,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58.60%、14.06%、14.02%和13.33%。东部地区的工业总产值远远高于其它三个地区。

2003年,四大地区的工业总产值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东部地区增加的速度最快,东北地区增加最慢。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7.83%、18.25%、15.25%和8.67%,虽然东部地区占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还是超过了中部、西部和东北三地区之和,区域间差距仍然很大。

四是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四大地区间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差距更大。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79年、1986年、1991年、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得出。

从表3可知,改革开放初期,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东、西两大地区的差距最大,其绝对差距为110元。2000年,绝对差距为2638元,2007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绝对差距达到5935元。

五是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看,地区间差距仍然存在,且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初期,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方面东西部之间差距,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1.51倍。1990年以后,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一直高于其它3个地区,且差距不断扩大。1990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西部地区的1.90倍,2000年为2.25倍,2007年为2.26倍,地区之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

二、地区间、省际间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区域之间存在差距,还表现在地区内省际间差距的存在。近几年来,这一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下面我们用Theil(泰尔指数) 分析一下各地区内省际间的差距变化,见图3。

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内部的差距在改革开放30年来变化不大,然而,从2000开始,西部地区内部差距发生了明显变化,这表明,尽管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有效地缩小了西部地区与其它3个地区的差距,然而这种改善在西部地区内部并不是均衡分布的,西部地区内部差距在近年来急剧增大。

一是从生产总值来看,2007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47864.1亿元。其中,四川、内蒙古、广西和陕西4省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排在西部地区的前4位,四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28017.81亿元,占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的58.54%。、青海、宁夏三省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排在西部地区的后3位,三省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2015亿元,占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4.21%,相当于四川、内蒙古、广西和陕西四省区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的7.20%。

二是从人均GDP来看,2007年,全国人均GDP为17896元,西部地区中只有内蒙古超过全国水平,新疆接近全国水平。西部地区12省市区中,内蒙古的人均GDP最高,贵州最低,只相当于全国人均GDP的37.67%,相当于内蒙古的26.38%,两省区之间的差距极大。

三是从工业生产总值来看,2007年,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值之和为18804.20亿元。其中,四川、内蒙古和陕西位居西部地区前3位,分别占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的20.81%、14.59%和13.53%;三省总和占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值的48.93%。、青海和宁夏位居西部地区的后3位,分别占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的0.15%、1.83%和2.02%;三省总和为752.36亿元,占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值的4%。

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看出,西部地区内部省际间存在极大差距。大致而言,四川、内蒙古等省区发展相对较快,而、宁夏等省区发展相对较慢。

三、特点:不平衡、多样性与复杂性

从上面四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不仅四大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发展差距,而且各地区内部省际之间在经济发展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从而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首先,就其多样性而言,一方面,从地区之间的发展看,四大区域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中,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尤为明显,而且这种差距仍然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从地区内部的发展看,各地区内部省际间经济发展也不同步,存在一定差距。而且,由于各个省、自治区自身的特殊性使得这种差距表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指标上。正因如此,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样性特征。

第5篇

基金项目: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与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对策研究》(编号:12BJY00

>>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文献综述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浅论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分析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与问题研究 京津冀区域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分析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与战略构想 破解十个难题 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障碍及突破 基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河北省产业集群和产业布局优化研究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石家庄市的发展定位研究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下的产业协作研究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对接 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京津冀手机长途漫游费低调取消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竞争与合作浅析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推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2-11-6)

24.周伟,祝尔娟.关于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战略思考—2008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观点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3)

25.刘卫东.京津冀滨海节水产业带建设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2(3)

26.纪良纲,晓国,京津冀产业梯度转移与错位发展[J].河北学刊,2004(6)

27.王宪明,王立平.京津冀都市圈经济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6(26)

28.张雪梅,孙武志.加快区域现代物流发展促进京津冀一体化[J].商场现代化,2005(12)

作者简介

涂英柯,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司林波,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孟卫东,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6篇

关键词:“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4-0023-02

引言

东快西慢、区域差距扩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而在我国正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今天,这一现状引发的新问题、新矛盾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实现。为此,本文对“一带一路”战略视阈下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具体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更好落实带来一定启发与帮助。

一、为什么“一带一路”战略能够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为了能够较好完成“一带一路”战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的相关研究,我们首先需要明晰为什么“一带一路”战略能够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此,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与自身认知,本文给出了衔接沿线各国的利益契合点、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存在切实有效的配套措施跟进等三方面答案。

(一)衔接沿线各国的利益契合点

对于“一带一路”战略来说,其本身立足于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与两种市场,这就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被放在了国际大背景下,这自然使得以往国内无从下手、无法解决的问题能够实现较好的解决。据笔者调查得知,我国当下对东南亚投资仅占欧盟投资的2%、日本的5%,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我国未来五年在东南亚投资的总额将达到1万亿美元,而这种投资规模必然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充足动力[1]。

(二)顺应市场发展趋势

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曾一度开展西部大开发等战略,但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向问题,这一系列战略并没有取得较为喜人的成果。在我国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步消失的今天,我国各类生产要素开始向中西部地区集中,这就使得市场要素将不再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自然使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将在“一带一路”政策下实现较好解决[2]。

(三)存在切实有效的配套措施跟进

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行的同时,我国于2014年先后创建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绸之路基金,这就使得相对落后国家的困难能够实现较好解决。此外,跨境清算业务、跨境支付业务的开展也使得“一带一路”战略得以更好展开,这自然也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获得较为有力的动力支持[3]。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在较为深入地了解“一带一路”战略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后,为了较好完成本文研究,还必须明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上文中笔者曾提到我国经济发展呈现东快西慢、区域差距扩大这一态势,而结合这一态势本文将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细分为区域之间经济规模差距大、经济结构差距大、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发展差距大等三个方面。

(一)区域之间经济规模差距大

对于区域之间经济规模差距大来说,东部经济规模和人均GDP高于西部是这一差距的最好表现。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2013年东部地区GDP总额37.8万亿元,这一数值相当于中部地区的2.4倍、西部地区的3倍,而东部地区的人均GDP6.7万元/每人更是接近中部与西部地区的两倍。结合这一数据不难发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在经济规模上存在较大差距[4]。

(二)区域之间经济结构差距大

除了经济规模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在经济结构上也存在着较大差距,东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中西部地区农业占比例较高就是这一差距的最好体现。

(三)区域之间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发展差距大

除上述两方面外,中西部地区之间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发展差距大同样能够较好说明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教育与医疗等公共服务、科技与文化等领域设施,以及公路与铁路密度、机场密度、互联网基础设施与利用程度等数据都能够较好说明这一差距,这些都必须引起我们重视。

三、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相关建议

结合上文内容我们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我国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对于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性。而在下文中笔者将结合相关文献整理与自身体悟,对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相关建议进行详细论述,希望这一建议能够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的解决带来一定启发。

(一)加强配套措施建设

为了能够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更好实施,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的解决,加强配套措施建设这一建议能够较好满足这一需求。具体来说,这一加强配套措施建设需要大力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相关宣传、为这一战略提供充足融资、推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突破、夯实“一带一路”建设的民意和社会基础、保护生态环境。这其中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突破需要得到大量科技领域交流合作的支持,而“一带一路”战略的宣传则需要坚持互利互信、平等协商原则,这样才能够较好保证“一带一路”战略真正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支持。

(二)完善贸易和投资政策

为了能够保证“一б宦贰闭铰缘慕虾檬凳,我国还必须完善贸易和投资政策,这些政策的完善主要包括海关、质检、电子商务、过境运输的加强;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仓储物流基地和分拨中心,引导我国轻工、纺织、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发展等都属于这一贸易和投资政策完善的具体内容,而这些也将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的解决提供较为强劲的动力。

结语

在本文对“一带一路”战略视阈下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的研究中,笔者详细论述了为什么“一带一路”战略能够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相关建议等内容,希望内容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一定支持。

参考文献:

[1] 郝瑞军.“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与格局重塑[J].现代商业,2016,(16):77-78.

第7篇

[关键词]农村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要求下诞生的发展模式,它促使国民经济和谐健康地发展。在新农村的发展建设中,农村区域经济有了新的变化和动态。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出发,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

一、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探讨

1 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在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增长领域的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势头,具体表现在:

1.1农业正在向优势产区集中,并不断深化生产结构的战略性,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也日渐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1.2在农村非农产业和投资水平上东部与中西部差距不断扩大,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增加值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区,但在农业生产投入和农民收入增长领域,中、西部地区农户用于农业的投入增长速度一直快于东部地区,这种发展差距在短期内难以消除。

1.3自然资源差异、自然环境差异、区域农业政策的倾斜、区域经济体制的环境差距共同导致并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使中国区域市场化有了明显程度上的差异。

2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区域经济理论重点研究对象,却长期忽略了对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全面研究。在我国区域经济的实践运作过程中,改革开放促使政府,研究机构全面考虑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没有引起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

2.2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传统思维定势和市场化进程中的利益驱使是影响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实施和经济根源的重要因素。

二、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法

1 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促进农村区域经济体系实现协调、均衡发展,引导农业在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分工协作,构建现代化的农业产业链。

2 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借助非农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 推进科技创新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建设,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

4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重点建设,把发展目光从城市化建设转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来。打好我国社会化社会的根基基础。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途径

1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发展阶段的时代问题,明确城乡之间的差距和解决的办法。

2 进一步更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思想和观念,跟上时代步伐。

3 充分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了解农民的生产方式和切实需求,引导他们参与其中,共同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4 深入探讨农村建设的县乡管理方式,创新村镇建设管理体制,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出发点,改善居住环境,强化基层村镇管理的指导力量。

5 注重农村规划建设,推动农村环境建设,改善城市就业环境,提高农民的总体收入水平。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究

为解决农村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现状,我国加快了对中国特色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研究,提出了运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发展模式。

具体方法有:

1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问题,逐渐缩小城乡之间、东部和中西部农村之间的差距,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划,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政策依据。

2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大背景下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制定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法,并完善区域经济专门领域的立法,建立特定区域的特色法律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3 为协调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由官方、企业和民众共同执行统一、协调、有效的审查协调机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4 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实际现状,让传统农业走上现代农业之路,让区域之间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能自由运转,充分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前进方向。

第8篇

关键词:物流;区域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物流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物流行业带动着其他行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全世界的角度看,物流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已被证实,而物流行业因具有对环境的污染底 、可持续发展、可以长远发展等优点而受到各国的重视。

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决定了物流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大部分的资源都集中在东北和西北等地区,而大部分的人口都集中在了东部沿海地区,这样的资源和人口的分布格局就决定了物流业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因此,大力发展物流业不仅是保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必须,而且对平衡区域经济的协调健康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一、物流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物流是指根据现代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将货物从供应地准确及时的运送到接收地的一种服务流程。物流活动支撑着社会经济运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国大致分为东部、西部和中部三个区域。三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迅速,集中了大部分的资本和劳动力,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是资本相对比较匮乏,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和国家对西部的政策倾向、经济扶植,西部的经济也取得了相应发展,“西气东输”既解决了西部经济的发展,也满足了东部地区对于资源的需要。中部地区一直都在平稳的发展,是沟通东部和西部经济发展的纽带。

二、物流发展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

物流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物流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外在的保障,反过来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又会促进各物流点的快速整合,使整个物流形成一个很好的发展体系。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别说明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的关系。

(一)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将各种生产要素集合在一起成为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包括总量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转化。物流行业的发展对于周边的经济有很强的带动作用,畅通的物流有助于商品尽快的从供应地到达需求地,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物流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第一,物流行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落后地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总体而言,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比重较大,发展缓慢,特色农业规模不大,优质农产品不多,市场竞争能力较小。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资料可以很快的达到落后地区的农民手中,从而改进落后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使农业经济有较快发展。而且农民生产的各种新鲜、应季的农产品可以很快的运送需要的地区,既可以避免损失又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村经济总产值,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物流行业的发展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转变区域经济的经济增长方式。物流行业的主要作业模式是通过运输把消费品运送到需要的地区。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各个物流的服务点构成了一个物流运输网络,可以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物流行业的发展可以使落后地区通过引进先进的外来技术由传统的靠劳动力增长转化成依靠技术来提高经济总量上。

第三,物流行业的发展有助于优化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随着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区域经济逐渐由依靠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在整个区域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使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度集中化发展。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有助于整合以前分散的、单一的物流点,再将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应用到物流行业的发展中,孕育出新的产业形态。

第四,物流行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投资的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随着物流行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在生产中各种生产要素的成本降低,同时产成品的运输成本也降低,这都将极大的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所以,区域间各种产品的差距会逐渐缩小,使得各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取长补短,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的发展对物流发展的作用

目前,虽然物流行业取得了相对发展,但仍存在着经营分散、没有组织、技术含量不高等缺点。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着物流的发展,逐渐改善着物流行业发展中的不足。首先,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处于整个区域中心的城市,第一、第二产业有发展优势,其产成品快速的运送到全国各地,这就直接带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现在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正在发生变化,逐渐由依赖劳动力的粗放型经济向依赖知识、资本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这种转变中第三产业取得了很好的发展,物流行业属于第三产业,也取得了较快发展。其次,在经济全球化中企业都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也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发展。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早已由原来的劳动力等的竞争转变成了科技、人才的竞争。谁能最先使用先进的管理生产技术就决定这谁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也日益紧密。中国企业的产成品也跟多的运送到国际市场,所以物流行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最后,我国自然资源和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也促进的物流行业的发展。

三、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政策建议

物流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发展好物流行业也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根据国家对物流行业发展的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应该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资源优势,促进资源在整个区域的合理分配,明确物流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目标,是不同城市和区域之间的物流行业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为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比如:政府规范整个物流行业发展的政策条件,注重对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并实行税收减免、政府指导价格和优惠贷款等。同时保证个物流企业能做到公平竞争,防止恶性竞争阻碍行业发展。再次,加快培养和引进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现代物流要想取得长远快速的发展,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物流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 制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企对接培养优秀物流人才。同时对于现在的在职人员要进行定期的有计划的培训,人才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先行者,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物流人才,才能推动物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最后,要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利用信息网络,加大其在物流业的应用;提高效率,降低仓储成本。

物流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关系。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强烈需要等都加快了物流行业的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新兴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支柱。首先,物流行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落后地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其次,物流的发展,降低的运输成本,逐渐的改变了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再次,物流行业的发展,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最后,物流行业的发展,消除了明显的区域差异。因此,物流行业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政府应该以先进的物流理念引导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使物流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卢丽.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城市物流发展战略研究[J].现代物流,2009,5,15(6):12-15.

[2]陈铁东.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6,1(2):24-26.

[3]杨中.我国物流业现状及发展的探讨[J].商业研究,2010,8,10(7):31-35.

[4]王永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物流模式探讨[J].商业研究,2008,11,15(3):68-69.

[5]国世旭.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2,1(1):55-59.

[6]谭清美.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3,8,23(8):16-19.

[7]海峰.发展区域物流,推进区域经济[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3,4(6):21-24.

第9篇

关键词:特色区域经济未来发展趋势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在我国综合经济体系框架下衍生出不同的区域经济。近年来,这些特色区域经济为我国的综合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特色区域经济在未来发展中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将会对我国的综合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与作用,因此,在社会新时期,对于特色区域经济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对我国综合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我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逐渐行成了以区域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典型的区域经济包括沿海经济、内陆经济、以北京为代表的行政经济等。我国的区域经济体系经历了长久的发展历史,到现在已经行成了自身独特的经济格局。典型的以东南沿海为代表的沿海经济群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并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强大的经济支撑,人才不断的向沿海城市靠拢,科技向沿海城市聚集,行成了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特色区域经济。对于北方而言,主要发展行政经济,典型的代表为北京城市群。借助行政约束力将人才和资金通过国家政策和地方规定的形式大力扶持和发展重点经济,弥补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但是这种经济体系自身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必须由政府对经济施以宏观控制,同时,由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造成了在行政经济中不能充分发挥完全竞争市场的优势。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差异进一步拉大

在我国的经济模块组成中,各个经济群之间相互交流不大,逐渐行成的各具自身特色的经济体系。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东南海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发展速度上升尤为明显。而偏远的内陆没有水运的优势,相对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因此,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沿海地区经济和内陆经济差异进一步拉大,但是经济差异的增加也造成了地方性收益的不平衡现象,不利于全国经济的综合发展。虽然我国对于偏远的西部有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但是西部经济再竞争中仍然处于劣势,仍不具备雄厚的经济体系基础。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沟通较少的问题

在我国经济体系发展中,由于不同经济模块的存在,推动了我国综合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各个区域经济之间沟通相对较少,也没有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形成互相合作,或者借助于其他经济体系的优势以弥补自身经济体系的不足。而是在发展中自己只顾自己,而忽视了其他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这种较为封闭的区域经济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经济效益,并在面对金融危机和风险时不能将风险有效的降低,以增加了金融风暴产生的可能。因此,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综合经济,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我国区域经济之间合作程度将有待提升。

(三)没有借鉴先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由于各个区域经济之间缺少合作,因此,很难看到其他经济体系的优势。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建设中,各个区域经济只是把发展的重点放到了自身的位置,而忽视周围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没有意识到其他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势。因此,在发展中不能借鉴其他先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以弥补自身区域经济的不足。

三、我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一)加强区域经济之间的合作

在之前的特色区域经济发展中各个区域经济只重视自己的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其他经济体系的建设。在长期的发展中各个区域经济体系之间也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合作,这种管理者思想意识的短缺将严重阻碍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想实现我国各个特色区域经济之间的平衡发展,各个特色区域经济体系之间必须加强有效合作,经济体系之间只有实现长期合作才能在竞争中发挥其合作的优势,并对自身经济结构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区域之间长期合作的存在也有效的降低了我国区域经济面对金融危机的风险,对于提升我国的经济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借鉴其他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我国的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中,想要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实现我国经济大国的伟大复兴重任,必须借鉴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首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应积极借鉴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并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探索符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模式。例如,具有旅游特色与文化特色的地区应积极结合自身的旅游及文化优势发展旅游经济和文化经济,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品牌;其次,我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应积极借鉴本国优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特色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我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应积极创新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采用符合本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方法。

(三)发展自身特色

首先,我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应深入发掘区域特色,实现区域特色经济化和商业化,同时也要保证区域经济特色的原生态性,保持区域经济特色的魅力和吸引力,提高区域特色的经济价值和商业价值;其次,我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应积极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区域经济的文化影响力。例如,山东地区是孔子的故乡,山东地区经济发展应积极重视孔子的文化影响力及儒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开展文化旅游项目,以文化旅游带动山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另外,云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并且云南地区有着秀丽的山川风景。开展文化旅游有利于加强我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因此,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应积极发展自身特色。

(四)完善区域经济体系

第10篇

论文内容摘要:从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经济实践中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主要障碍并不是来自自然资源,也不是物质条件,而是来自人力资本结构。区域的人力资本差异是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人力资本的各种结构相互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区域经济发展又成为人力资本结构演进的内在动力。本文在总结人力资本结构和区域经济增长二者的关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对策方案。

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人力资本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

从世界的经济发展实践看,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几乎在每个国家都存在,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对区域经济而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得以进行的先天性条件,良好的经济基础与发展水平是任何区域实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在经济的长期增长中,除了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贡献外,更在于不断积累的人力资本的作用。特别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所获得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特殊的知识是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由于不同区域的人力资本内、外部结构不同,即使区域间的先天禀赋相同,也会造成区域间在产品生产上相对优势的差异。因为人力资本及其结构的比较优势是由劳动力数量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以及区域专门化生产带来的。而且这种比较优势还极易引起区域创新能力上的相对优势。因此,笔者认为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与物质资本一同甚至替代物质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持续稳定,人力资本的投入是获得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即使人力资本存量相同的区域,由于人力资本内部结构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经济发展状态,在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同时,也要重视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力资本的优先投资在诸生产要素的投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人力资本结构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模式

由于人力资本存在着不同的层次,所以一定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这导致了不同区域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结构各不相同。考察区域内人力资本结构是否协调平衡,首先要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和指标来测量区域内不同人力资本的存量。因为人力资本种类的不同,人力资本投资也有不同的选择,最终导致不同区域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结构各不相同。为了进一步探讨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特别是不同人力资本存量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需要将区域人力资本存量结构模式进行区分。

我们从专业人力资本和企业家人力资本比例结构考察区域人力资本状况,根据各个区域两种人力资本水平存量的高低不同加以组合,可以得到区域发展的四种人力资本存量结构模式。第一种是“双高型”人力资本模式,即区域经济增长所必需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专业人力资本存量都比较高。第二种为“双低型”,即区域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专业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都比较匮乏。第三种为“企业家人力资本富裕型”,即区域中企业家人力资本比较充裕,存量水平较高,而专业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低。第四种为“专业人力资本富裕型”,即区域中专业人力资本存量较高,而具有开拓精神和风险意识的企业家人力资本相对稀少。在这四种人力资本结构模式中,“双高型”人力资本结构是最理想的,而其他种类的结构模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都存在优化的政策选择。所以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应该向双高型的模式靠拢,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持续的经济增长。而不管区域现在属于哪一种人力资本结构模式,都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多、更合理地投资于人力资本,争取向双高型转化。由于区域的基础不同,人力资本转化的路径也会有所不同。

(三)人力资本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

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经济结构状况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内在标志,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其中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又是最重要的方面。然而制约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经济发展因素、技术因素、制度因素、需求因素、供给因素、社会因素等。而这些因素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分工及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不相同。在工业经济时代根据自然资源进行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强调了自然禀赋,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依据人力资本进行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则弱化了这种自然禀赋的作用,而更加突出了人力资本存量和结构对地区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结构差异的影响。人力资本结构调整的超前性将给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质的飞跃。因为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根据人力资本存量和结构状况进行的;产业结构的演进速度都是受到相应素质的人力资本和具有一定弹性的人力资本结构约束的。所以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

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重视区域人力资本结构改善的经济环境建设

区域人力资本作用效率同其作用环境息息相关,因此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与积累。而区域投资环境涵盖与区域经济发展有关的各方面条件因素,既包括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硬条件,也包括人力资本和科技水平、社会文化以及法律法规等软条件。区域投资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区域经济要素投入的多少和质量以及区域经济效率或生产率,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和积累水平,进而会影响人力资本供给乃至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

通过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会吸引各方面经济要素的投入,包括区域经济内、外的经济要素,会加快区域经济的增长,增加政府、企业和居民的收入,而这又会促进区域经济的积累,这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区域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供给能力。人力资本供给能力的增加,一方面会增加人力资本的区域供给总量,另一方面由于个人投资能力和条件的差异,导致人力资本水平在区域群体中的分化,高水平人力资本的增加改善了人口配置结构;同时,其效能结构也更趋于人力资本收益扩大化的形态,并且还会加剧人力资本在产业和空间分布上的分异,呈现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趋势。因此,重视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可以加大区域经济要素的投入,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与积累,为提高区域人力资本的供给与需求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人力资本管理体制并完善人力资本形成与配置机制

人力资本形成与配置机制是指人力资本形成与配置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能,它存在于人力资本的供给、需求、分配和使用全过程。在区域的人力资本管理中,要优化人才的培养、选拔、引进和使用工作,必须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第一,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增强人才培养机制的功能。在制订人才培养规划的基础上,不仅要注重一般人才基本素质的普遍提高,而且要突出高层次人才、中青年科技骨干和急需人才的培养;第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破除论资排辈、任人唯亲、求全责备的不良风习,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进一步改革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管理人才的选拔机制,多渠道、多视角发现和起用人才;第三,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社会化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打破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的限制,创新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第四,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实施“借脑”工程,建设人才“柔性”引进机制,改善人力资本要素流动环境,实现区域人力资本共享;第五,要打破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和所有制限制,疏通各类人才队伍之间的流动渠道,建立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

(三)改善人力资本的投资结构并加强人力资本结构的科学规划建设

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人力资本结构状况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转换水平。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即提供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本,促进技术创新与进步,提高经济结构转换与升级的速度和水平,增强区域经济的活力,应当做好科学的人力资本结构规划。第一,要分析和总结区域人力资本及其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现有的经济水平和制度环境提出改进方向。第二,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安排,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制定人力资本结构的各单项规划与总体规划,并建立人力资本结构的决策预警系统。第三,统筹分析各投资主体、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水平以及实现预期目标所存在的困难,采取科学合理的途径和措施,制定分阶段实施的目标和对策,规定相关的责任和监督机制。科学的人力资本结构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不断反馈的信息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人力资本结构改进的实施过程,调整相应的规划与措施,使二者达到相互协调状态,从而实现结构规划的预期目标。

结论以及建议

区域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结构的研究非常必要。人力资本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从结构视角来认识其功能是分析人力资本在促进经济发展中所发挥重要作用的基本途径之一。人力资本结构包括人口配置(各层次人力资本在人口中的分布)结构、产业配置(人力资本在一、二、三产业的配置比例)结构和空间(人力资本在各区域的分布状况)结构;各种结构是相互联系的,共同作用于经济活动之中。

通过从人力资本作用过程角度分析其人口配置结构、产业配置结构和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看出:区际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差异是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和现实表现。因此必须基于人力资本的差异化,调整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人力资本配置,培养、吸引、使用好各层次人力资本,提升人力资本整体的系统效率,这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

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可调控的,调控区际经济关系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都应注重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因素,并作为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遵循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机理,采取科学的调控模式,制定行之有效的区域人力资本政策,将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要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就应该针对该区域的人力资本结构现状,要不断地调整区域的人力资本结构,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快区域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Schultz,T.W.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

2.Duvall, E.M. Miller B. C. Marriage and Family Development[M].New York: Harper& Row,1985

3.Lucas, R..E.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y, 1988,(22)

4.Becker,G.S. Human Capital,2td edn.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75

5.李忠民.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6.胡永远.现代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5(1)

7.周坤.论人力资本的特征及其价值实现[J].中国科技论坛,1997(3)

8.沈利生,朱运法.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第11篇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现状

我国一直在寻找重新富强起来的经济之路,区域经济合作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只有做好了区域经济合作才能发展得更快。经过多年的尝试,我国经济已经在上升,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有一些阻碍。

(一)不肯打开门

“闭关锁国”的思想在我国已经消除,但是仍然有很多地方,抱着自己的优势不放手,也不肯打开门邀请合作伙伴。在我国地方保护较为严重,尤其是有行政的干涉,让当地经济也进入到了闭关的状态。如果一直都不肯打开门,不能合作就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市场,竞争得到限制,进而使市场价格的信号扭曲。也因此导致了当地消费者的礼仪,也使企业的投资过度,产品过剩,也阻碍了产业结构的发展,同时也让企业失去了市场意识及竞争能力。

(二)不让迈出去

“招商引资”这个词近些年特别流行,这也是我国响应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措施,因此很多地方也开始接受投资和在当地建厂,但是政府却不希望自己地方上的企业投资到别处去,怕生产要素的流失,影响本地的经济。而这种做法,不仅使资本在全社会上失去了自由流动也使区域之间的合作受到了阻碍。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对策

面对我国当今现状,要想快速发展经济,就必须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所以我国也要作出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国家的经济只有更上一层楼,我国的国民素质才能整体提升,也能使我国在世界上取得更重要的地位。

(一)政府正面督促经济发展

政府在经济发展问题上,要正确面对区域经济合作问题,要提出一些措施,不仅仅是解除行政制约,而是要起到督促的作用。就我国当今社会形态来说,立刻解除行政干预是非常不现实的,如果直接撤出行政手段也会使区域经济合作受到损失。但是我国政府可以启动区域经济合作以及深化区域经济合作,主动打破原有的界限,使区域经济得到正确的合作,双方盈利。所以,只要我们的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上,起到了积极主动的作用,才能真正的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二)政府协商机制的构建

要想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及协调的发展,就要构建政府协商机制,我国在上世界80年代初就思考过这样的问题,而是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只有政府之间构建起优秀的协商机制,才会给生产要素的流动带来更大的动力,使区域经济合作得到更大的发展。构建了政府协商机制,就会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使市场拥有良性竞争,所以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与服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提。

(三)促进劳动力双向流动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当今社会上失业的比例年年上升,而很多大企业又是无人可用,这样照成了劳动力的浪费,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所以在劳动力的流向上,我国政府应该给予一些帮助,对于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应有一定的保障,才能使他们定下心来工作。也可以鼓励失业人员从事新的工作,帮助他们找到新的自信。

第1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物流产业;发展。

一、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

(一)物流产业的概念及特征。

物流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又称为物流服务业,是一种由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聚合性产业,具体包括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配送服务以及信息平台的资源整合手段。这些资源运用于产品市场的多个领域,包括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大部分流通业务。不论是生产类企业还是流通类企业,都存在大量的物流活动或物流业务,但是这些物流活动或物流业务本身不是物流产业,只有将这些物流活动或物流业务独立化、社会化为一种经营业务,才能称其为物流产业。因此,相对于物流企业来讲,物流产业跨出了单个经营主体的狭隘约束,泛指一类物流企业集聚而成的企业群。

从物流产业的定义,不难看出物流产业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服务性行业,只要跟物流活动有关的行业行为,都被纳入物流产业的运作范畴。如图1.1,综合所涉及行业的共同特点,物流产业具有典型的基础特性,也就是说物流产业链下具体业务的实施必须依托交通基础设施和系统的物流装备,而且物流产业本身的服务行业特性决定了其通过时空属性改变来实现商品价值的转移,也就是具有服务性,在商品转移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多个行业和生产、服务、流通部门,体现为它的综合性。

(二)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

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在一定区域内由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地理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产性综合体,属于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经济系统。它不仅受制于地区性的自然资源禀赋,更重要的是与投入资金、劳动密集程度、技术先进度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随着绿色经济生活观念的深入人心,考察一个区域的经济效果,也不能只定位于单纯的经济指标数据上,需要考虑社会整体效益以及地区性的生态效益,这样构成的区域经济才是较为完整的一个主体,但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水平又决定了物流产业发展起初对环境的较小依赖度,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对环境这方面不予考虑。

区域物流,泛指区域经济中的物流产业,属于宏观范畴的概念。现代经济体系下的区域物流更多的侧重于区域内部从供应方到需求方的商品或服务的运输与集散的一体化,它以特定区域为腹地,在这个特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结合各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范围,连通区域内外商品的输入与输出,并通过运输业务、仓储服务、包装服务、配送服务以及信息平台建设等基本活动的有效构成,最大程度的服务本地经济建设,稳定本地生态经济的良好有序发展。其实,通过以上对比可知,区域物流就是对区域经济中物流产业的产生、发展等一系列行为的总体概况,浓缩为通过关注区域中的物流产业,来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一)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内向关联。

1、物流产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物流产业具有深入所有行业的便利性,高度集中的物流产业能够有效快速培育区域内部重点行业的经济增长极,通过这种区域内的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它产业发展,最终很好的刺激经济的增长。据统计数据,2009年美国物流产业规模为900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0%以上,而十年之前其物流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就已经高达9.9%。另一组数据显示,近20年之内,日本物流业每增长2.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就增加1%。

不仅如此,物流产业的发展可以最大化提高物流活动效率,进而减少生产、流通过程中的运营成本,提高经济单位的运营效率,通过改善物流环境较好的提高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而且高度专业化、规模化的物流产业涉及到许多行业,具有极强的产业关联和带动效应。物流产业对与区域经济的影响,除了表现在对产业关联的推动作用,还有助于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良好的物流产业带动其他产业间的资源流动,降低生产流通中的交易成本,形成稳定的适合本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经济结构状况。

2、区域经济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物流产业发展,当然离不开区域经济的配合,区域经济决定了物流产业所能最终达到的水平,一个经济水平较低的区域经济体,很难发展起较为成熟的物流产业链条。可以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和衡量标准,任何物流产业的集聚和复合,都必须依托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当然完善的区域经济,很大程度上拥有较强的区域竞争力,内部的市场机制和资源配置水平都较为领先,可以为融入各行业的物流产业做好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规模同样决定着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较大的经济规模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物流业务量,繁忙的运输业务,大额的订单,高效及时的配送服务等等。也只有规模巨大的区域经济体,产生较高的效益,才能将本区域的物流环境整治的井井有条,更有效率。由此可见,区域经济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影响着物流产业的运转,进而影响到其最终的物流产业绩效。

(二)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外向关联。

本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与物流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是体现在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内在相关性。然而,区域经济体的存在,客观上产生了区域经济体之间的物流产业活动,这种相关性对于物流产业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区域间的经济活动,体现在物流产业间,就表现为区域之间物流业务带来的资金流、商品流以及信息流的传递与运转。根据区域的相互依赖理论,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彼此紧密相连的。一方面,物流产业水平可以反映区域经济体之间的外向关联特征,反映区域间的经济来往密切程度,体现区域间的依赖和贡献度;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体之间的密切关联,必定会加快当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经济要发展,生产、流通市场是发展的基石,区域间的经济依靠水平加大,必定利于物流产业的集聚以及复合性发展。

三、当前各区域经济中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

通过上述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内向关联与外向关联的分析,我们知道要发展地区经济必须重视对于地方物流产业的培育与引导,也需要能够明确各区域发展过程中物流产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现状。当前经济环境下,物流产业在各区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快的东部沿海地区,物流创造的GDP占据总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高。因此,必须重视各区域中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物流企业规模小,综合服务能力较差。

物流产业,是一个典型的集聚型产业,需要产业间的集聚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但是从当前我国各重点区域经济体的发展状况来看,物流产业的集聚水平都是不高的,只是建立在简单的运输对接、仓储聚集、共同包装、互助配送基础上,没有形成真正的有机统一。而且这其中又以中小物流企业为主体,虽然物流要素都已分割在各部门、各领域,但是没有形成统一的大市场,一系列物流活动还主要是依靠本企业内部来实施,没有具体的分工细化,没有高度的专业化操作,必定加剧内部实施的运转成本。据统计局数据,在我国目前工业企业生产中,直接劳动成本占总成本比重的10%不到,而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比重约为40%,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GDP的20%,在荚国和欧洲这个数字分别为5%和10%。因此,我国目前的物流行业成本明显处于较高的不经济水平。

除此之外,中小物流企业形式上的集聚不能达到规模上的效益共享、成本共担,而且大量中小物流企业的存在,使得区域内物流产业的综合服务能力水平较低,大部分物流企业都难以脱身于物流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不能将更多的资金、时间、技术、人才应用于本区域或区域间物流服务的建设上,只有少数的大型物流企业有些这些方面的成绩,但效果也不十分明显,因为物流产业最终还是要面对具体的消费群体,这样的复杂流程和过长的服务产业链,难以保证服务水平的高质量。

(二)地区差异较大,第三方物流水平层次不齐。

据统计,欧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约为76%,美国约为58%,且其需求仍在增长,而我国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占比相比较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不仅如此,我国的物流产业的发展还呈现非常明显的区域差异,这更减缓了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普及性。

1、东西部差距逐步加大。由于历史及地区分布的原因,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逐步递减的趋势。由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内生关联性,我们知道,经济发展水平对物流产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经济水平差距也有拉大的趋势。这样的经济背景,便产生了物流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尤其表现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方面。东部的物流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中西部,而且第三方物流的密集程度及实施效率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已经开始向专业化的细分工过渡。而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第三方物流带来的产值比重仍旧较低,更多的是以物流企业自身为基础的产值创造,这样相比于东部,第三方物流的水平差距呈现逐步加大的趋势。

2、各区域内部差距显著。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于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依靠较深,必须是足够规模基础上才能产生的专业性分工。在这方面,尽管东、中、西部差距加大,但就某个区域内部而言,存在的差距也是十分明显。比如东部地区的沪宁杭经济区,第三方物流水平居于全国最优。而位于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的淮海经济区的第三方物流水平则相形见绌,无论是绝对额还是所占份额,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呈逐步加大之势。

(三)区域性物流信息系统缺失,宏观调控能力不强。

物流产业的各个环节之中,除去传统的运输、仓储、配送等,只剩下信息平台的建设。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物流业的灵魂,单一的物流企业很难具有用现代物流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但是区域性的物流产业便可以构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来进行运作。但正是由于区域经济的差异,也产生了对于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差异,较为发达或者成熟的区域经济体,能够建设成物流信息系统,但在全国来看还属于极少数。大部分区域体都没有专门对于物流信息的专业化建设平台,这也就决定了区域内部或者区域之间进行宏观调控把握物流产业发展的能力有所欠缺。

四、发展物流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对策。

明确了当前经济环境下的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必须找到途径来解决问题改善现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物流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促进及催化作用,真正引导区域经济走向稳定发展的增长之路。

(一)壮大物流产业,形成区域集群效应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密切关系,表明了物流产业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必须毫不犹豫的着力壮大物流产业,着力引导物流企业的集聚,向更有效率的产业化方向发展。国家对于物流产业的发展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关部门必须积极负责起来,制定更适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物流产业支持政策。如2010年3月5日,国家出台政策重点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这对于以后上海的物流市场将会产生极为远大的影响,会使得上海的物流集聚程度迈向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相比于年产值占荷兰GDP的12%的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物流业务占GDP的8%的新加坡都有较大的差距。只有建设物流产业的目标,已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还必须考虑到产业集群的角度,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产业集群缺一不可,国家应着力推进区域内部的物流产业集群,体现出本区域的集群优势,在此基础上,区域间的跨区域产业集群也必须得到重视,这是增强我国物流产业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二)因地制宜,促进第三方物流集约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物流逐步从生产领域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这与生产、流通环节中物流的业务整合起来就构成了当下的物流产业。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较明显的区域差异,这也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差异。明确了差异和区域特点,必须因地制宜的开发物流产业,对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区域体,集中主要业务力量发展集约化的第三方物流,就要积极引导自营物流和外包物流向集约化的第三方物流发展,通过提高物流产业内的专业化水平,降低物流产业的成本,提高所获得的最大收益。要想更好的达到效果,必须积极创新制度方式,放开市场管制,促进市场竞争,这样能发挥第三方物流的天然优势,淘汰掉不适宜生存的粗放型物流企业。而区域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必须依托本区域特点,重点建设物流产业的集约化发展,不可过度要求第三方物流的集聚,而应该先把本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提高,进而更好的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最终来促进日益发展成熟的第三方物流向集约化发展。

(三)建立区域物流信息系统,加快物流信息流通。

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一大特征就是现代物流信息的建设,谁拥有信息,谁就能在物流活动中拥有优势,信息系统越完善越全面,物流供给的水平就会越高[5]。区域物流信息系统,能够最大程度的调控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物流信息,能够加快区域的物流信息更新速度,更好的利于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各主体区域必须明确物流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从宏观整体角度加以把握。各区域积极设立本区域内部的物流信息系统,加快物流信息的流通,提高物流信息的利用效率。一方面,中国物流协会可以组织各区域的物流企业办理会员业务,引导建立全国性的物流信息流通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各物流企业能够更公平更有效的参与到本区域物流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中来,以便为本企业的经济效益、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提供最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各区域经济体都必须转变物流信息观念,明确物流信息建设在物流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各物流企业也必须注重对本企业信息系统人员的管理培训,促使企业形成物流信息系统调控下的有效运转体系,最大化的利于企业生存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有望。现代物流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8):7-9.

2、栾贵勤。区域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59-623、沈强。吴江。重庆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