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

时间:2023-07-19 17:29: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

第1篇

关键词 河北省 特色农业 “一村一品” 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

1特色产业开发的理论分析与“一村一品”

“一村一品”运动最早起源于日本的大分县。“一村一品”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大力推进品牌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乡、镇、市)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从而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大分县通过深入开展“一村一品”运动,确立多项特色农产品并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化,成为振兴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典范。

2河北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一村一品"的典型案例

河北是我国重要粮棉产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河北省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提供了原材料保障。近年来,河北以特色产业为着力点,重点发展蔬菜、花卉、食用菌、中药材、芦笋等发展前景好、市场潜力大的特色产品。许多县市的特色产业已经开始走向集群化、规模化,如大名的面粉、花生、香油产业,张家口的奶业、满城草莓、平泉小蘑菇等。

2.1满城―小草莓,大亮点

满城县是全国优质草莓生产基地县,常年草莓占地面积达6万余亩。经过多年发展,满城县草莓生产技术不断完善,产业化链条不断延伸,产品远销京津、内蒙古、山西、东北等地。仅草莓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增收670元,已形成立县富民的支柱产业。2009年,满城县被确定为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示范县,在草莓标准园内率先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2.2平泉―小蘑菇,大产业

平泉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农业县。食用菌已成为平泉立县富民的农业第一主导产业,其生产基地已覆盖全县91个乡镇,200个行政村,菇农达到4万多户。为不断加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平泉县制订了“创两个知名,建三个中心”的目标,即把食用菌产业打造成全国知名产业,把北方食用菌交易市场打造成全国知名市场,把平泉培育成为周边及华北地区食用菌菌种的供应中心、原辅料和产品的集散中心、人才技术的输出中心。目前食用菌龙头企业发展到 203家,年收储加工能力达8万吨。平泉已成为全国四大食用菌产地之一,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授予"中国食用菌之乡"的称号。

3河北省特色农业产业存在的问题

(1)技术水平落后,产品附加值普遍较低。河北省大部分县域技术水平落后,特色产业基本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主要从事的是农产品的种植生产,缺少产品的深加工,附加值普遍较低。

(2)特色产业发展缺少全局统筹。河北省各县域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历史长短不一,有的早在改革开放后就进行了推广、发展,而有的只有两三年时间。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不一,且产业发展的模式、重心和创新类型等也不尽相同。通过调研发现,县域内的特色产业发展主要靠农民自发进行,产业过于分散,缺少组织性,也正因此,特色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受到了较大的制约,急需政府的规划、引导。

(3)特色产业的服务、培训体系不健全。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大部分县技术人员专业水平较低,无法为农户提供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培训,无法引导经营的多元化发展,影响着特色产业成果的推广。

4河北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开展 “一村一品”的建议

首先,加强政府统筹规划,制定发展规划,对农业产业化开展及经营等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改变农民自发进行,产业过于分散,缺少组织性的现状。

其次,应划拨专项资金建立科技员、农民培训体系,健全农业产业化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对县(市)科技局及科技员的培训,打造一支乡土专业人才队伍,提高他们直接服务农户的能力。目前试点县(市)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力量研究本地的农业产业化难题的问题。外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一走,本地工作又马上陷入“瘫痪”,造成特色产业无法持续发展。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大量扎根本地、了解本地产业特征、熟通本地习俗的“田秀才”、“土专家”。农业特色产业化需要依靠本地专业人才与农民相互配合提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和管理能力。

最后,积极推动“一村一品”的发展。“一村一品”经济以地域范围确定区域主导产品。“一村一品”经济的核心是实现资源优势、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从生产主体的角度来讲,主要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的水平、文化素质;从生产对象的角度来讲,主要是提高产品的产业化水平、有机化水平,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从生产环境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完善产品的人性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根据“一村一品”的理念,鼓励多种农业特色经营,例如农村园艺业、特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的等农业经济新形式,创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形式。

本文系河北省委讲师团系统2014年度课题“河北省特色农业产业建设与‘一村一品’”结项论文,课题编号201422。

第2篇

 泰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

《2021年度人才工作“三走进三助力”

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区)农业农村局,局有关处室:

现将《市农业农村局2021年度人才工作“三走进三助力”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市农业农村局2021年度人才工作“三走进三助力”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泰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4月8日

 

附件:

市农业农村局2021年度人才工作

“三走进三助力”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根据《泰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实施泰州市2021年度人才工作“三走进三助力”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泰人才办〔2021〕2号)精神,制定2021年度人才工作“走进乡间田头,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引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实践,紧扣服务“六保”“六稳”主题,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工作重心下沉,走进乡间田头,服务农业农村生产一线,着力提升乡村特色产业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竞争力,促进乡土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加强特色品牌建设,提升产业发展规模,力争到2021年底,新培育10亿元级以上产业2-3个,为全市乡村产业振兴贡献农业科技人才工作力量。

二、工作举措

1.梳理需求清单。4月上旬,市农业农村局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开展集中梳理,确定2021年重点建设的乡村特色产业(详见附表)。4月底前,各市(区)围绕本地重点建设的乡村特色产业,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乡村特色产业核心企业生产经营、产品品牌及人才、技术需求等情况,梳理汇总需要解决的相关技术问题,形成需求清单。

2.组建专家服务组。5月底前,各市(区)针对重点建设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需求,联合当地人才办,从乡土人才、科技镇长团以及省“333工程”、市“311工程”培养对象中,遴选涉农人才,分类别组建相关专家服务小组,建立专家服务小组结对服务机制。

3.开展结对服务。6至10月份,按照“一个产业打造一个品牌,一个小组服务一个产业”的要求,组织专家服务小组定期开展“一对一”服务,走进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地帮助解决乡村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指导产业技术创新,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三、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各市(区)农业农村局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地专项行动具体实施方案,并根据总体安排,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举措,做好各项协调服务推进工作。

2.加强部门配合。专项行动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各市(区)农业农村局要扛起工作责任,主动进位,切实加强与当地人才办、科技镇长团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专项行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3.确保活动实效。各地要高度重视“三走进三助力”专项行动,落实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具体负责专项行动相关工作。要抓紧组织需求调研,组建专家服务小组,建立定期结对服务机制,开展专家服务工作。要及时总结先进经验,注重宣传典型案例,切实扩大活动影响,确保专项活动取得实效。市农业农村局将定期对各地专项行动相关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通报。

请各地于4月17日前,将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姓名、职务、手机号码发至邮箱409841966@qq.com。联系电话:86893949。

 

    附表:2021年各市(区)重点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名录

 

 

 

附表:

2021年各市(区)重点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名录

 

 

市(区)

产业名称

靖江市(2个)

休闲食品、草莓

泰兴市(4个)

生猪、肉鸭、江沙蟹、苏翠梨

兴化市(5个)

香葱、大闸蟹、稻米

海陵区(农业开发区)(2个)

种子种苗、罡杨鲜花小镇智能花卉

高港区(1个)

鲜花园艺、动物疫苗

姜堰区(2个)

特色菌菇、溱湖簖蟹、肉鸡

 

 

 

第3篇

一、经验做法

(一)加快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建设。把就业扶贫车间建设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内容和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的重要举措,通过政策支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提升脱贫质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供认定32个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含易地搬迁户)610人就业。

(二)建立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增收。因地制宜以“农民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为模式,把致富带头人融合“帮群体”带动贫困户参与种养殖业,产业发展品牌。全县涉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73家,覆盖全县47个贫困村(包含5个新增深度贫困村),每个贫困村都成立1家以上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比例超过20%,贫困村比例为100%覆盖。自2016年以来扶持产业项目134个,共投入资金4539.9933万元,涉及贫困户9035户;兑现产业发展以奖代补资金1733.3804万元,涉及贫困户6886户,涵盖了全县所有“5+2”特色产业及贫困村“3+1”特色产业。例如,在烟竹村成立了资源县天尚蔬菜种植合作社、资源诚信有机蔬菜种植有限公司、资源县两头黑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了白洋坪有机蔬菜基地、烟竹天尚蔬菜种植基地和烟竹村两头黑生猪养殖基地,村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创建有机蔬菜基地面积120亩。绿色无公害、生态产业种植面积1100亩,新增种植水果基地面积100亩,“两头黑”合作社带动养殖600多头生猪。带动和参与种养殖贫困户217户,779人,其中:参与资源天尚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114户,446人。参与诚信有机蔬菜种植有限公司103户,333人(以种代养)。计划发展土猪养殖存栏900头以上,土鸡8000羽以上。

(三)着力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和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致富带头人,是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重要举措,对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目前大排查统计,我县共有141名致富带头人,42个贫困村每个村都有3名以上创业致富带头人,5个新增深度贫困村中白石村、脚古冲村只有2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其它3个村都有3名以上创业致富带头人。培养成了一批能力强、懂政策、会经营、善管理的致富带头人,更好地发挥引领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的作用。

(四)出台了相关产业扶贫政策。通过强化资金投入,突出政策激励,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激励机制,有效解决了贫困地区广大群众发展产业资金缺乏、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出台《资源县2019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2019年安排2360万元用于产业开发项目建设。《资源县2019年产业化扶贫以奖代补实施方案的通知》。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进行补贴,鼓励贫困户大力发展产业,在2019年第一批中安排了474.2万元用于产业以奖代补,涉及贫困户800户2800人。《资源县发展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对全县42个贫困村加5个深度贫困村采取资源开发、股份合作、项目带动、服务创收、资产经营等5种形式,扶持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五)创办种植养殖农业技能培训班。为了提高贫困户种养殖技术,组织县农业农村局技术指导专家对易地扶贫搬迁户养殖种植技能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增加家庭收入。开展广播、电视、媒体、进村入户、指导农民等多形式开展培训,共开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310余期,培训农民2.48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万余份,受益人数达5.8万余人次。

二、存在问题、原因

(一)特色产业发展风险大,贫困群众参与度不高。烟竹村地域属于半山腰上,种植土质缺乏比较优势,经济效益低下,必须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才能脱贫致富。但发展农业产业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还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疫病防控、技术指导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对产业扶贫工作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宣传、引导贫困户发展力度不够,帮助贫困户解决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办法不多,技术指导服务跟不上,由于极度贫困村属于少数民族集中区,思维受传统思想影响,导致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有畏难情绪,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性不强,参与程度不高。

(二)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偏小,管理水平与效益偏低。与传统农业相比,发展特色产业投入较大、管理水平要求较高、见效需要时间较长、市场相对较远而且风险相对较大,只形成一定的规模才有效益更大。但在极度贫困村,政府与农民的投入能力与抗风险能力都非常有限,导致产业发展速度偏慢、规模偏小、管理不精、效益不高,对山区农民的扶贫作用远未得到充分发挥。根据全县贫困村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分类指导,明确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形成区域发展、规模发展,致使我县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不少贫困村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主要还是依靠贫困群众自身的单打独斗,特色产业规模不大,效益不高。

(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发展产业后劲不足。目前绝大部分有文化、有体力、有能力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出门在外出打工,返乡创业的青年农民只是极少数,留守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甚至体力都明显偏弱,导致多数贫困户没能力或根本没有指望靠在家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致使产业发展缺乏后劲,进而给产业扶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烟竹村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占比看上起来达到90%以上,但有不少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效益不高,若不是有产业奖补资金就会亏本,根本不图产业长远发展。对贫困户生产技能培训工作开展得不够,没有专项培训经费,虽有职业农民培训项目,但该项目针对的是职业农民,贫困户基本上达不到职业农民要求,不在政策培训范围内。举办了几期贫困户生产技能专项培训,但覆盖面很低,满足不了贫困户的需求。

(四)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不强。发展特色产业,产品必须进入市场,以合理的价格销售,才能获取效益并维持“再生产”。耕地差异大、分布散,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小,生产规模有限,分散的“小生产”很难与遥远的“大市场”对接,使发展产业的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大。近年来虽然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培植种植大户、发展合作社、壮大农业企业,使农民的经营规模有所扩大、合作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小规模生产、分散经营目前在烟竹村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紧紧靠几家合作社并没有真正与农民实现“合作共赢”。一些农业企业与农民联系不紧,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也非常有限,农民并没有从加工、销售等延伸的产业链中获取“额外收益”。近二年,我们县对一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没有奖补政策给予支持,影响了他们自身发展壮大,更影响了他们带动贫困户共同发展的能力和积极性。

(五)产业建设人才匮乏,服务难以跟上。产业建设需要人才支撑,才能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但目前烟竹村发展特色产业,一是建设主体缺乏人才,二是服务部门缺乏人才。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产业建设主体,多数只懂种植、传统技术,对新型产业、现代农业知之甚少,山区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山区乡镇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相对较少、较弱。而农业服务部门近年来又存在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知识老化、技能退化,专业人员配备不齐,服务力不从心。尤其是多数农技人员过多地承担乡镇其它中心工作,用于专业技术指导与服务的精力有限。

三、建议与对策

(一)凝聚扶贫共识,形成攻坚合力。对产业扶贫工作要在定位上更准,站位上更高,认识上更深,抓产业扶贫,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一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二是抓好谋划,立足产业这个脱贫之基,统筹谋划产业发展、政策设计、工作布署,为县委政府当好参谋;三是抓好调度,通过召开调度会、定期通报、信息交流等措施,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四是抓好协调,对于产业扶贫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争取各相关部合支持与配合,形成产业扶贫的强大合力。

(二)加大资金投入、做强特色产业。山区贫困农民投入有限,但发展产业不能搞“无米之炊”,因此必须加大对产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将扶贫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将项目资金向发展产业倾斜,同时,要积极想法设法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加工销售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贷款便利,充分发挥和调动新型经营主体在产业扶贫中的带动作用,着力破解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种种困难与问题。一是解决农民发展产业的启动资金问题,支持群众广泛参与,扩大产业的辐射面,进一步壮大产业;二是支持土地有序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产业由分散化、兼业化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提高产业的管理水平与效益;三是支持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加工转化增值,延伸产业链条、延长销售时间、拓宽市场空间、提高产业效益;四是支持新一代农民利用“互联网+”等农业发展新理念、新模式,进一步拓宽山区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只有将特色产业“扩面”、“提质”、“增效”,才能带动更多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三)创新发展方式,扩大产业覆盖面。一是总结推广《精准扶贫三十六计》,拓宽产业发展思路,探索创新脱贫新模式,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二是结合农村“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盘活贫困家庭资源、资产和资金,让贫困户有更多的稳定增收渠道。三是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积极引导贫困户将承包土地、林地、水面经营权等以折价入股、租赁方式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贫困户获得长期稳定的财产性收益。

(四)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山区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返乡创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等,是山区未来农业的主体,也是山区农业的希望。他们虽然不属“贫困户”范畴,不是扶贫攻坚的对象,但他们身处基层,扎根群众,对其它农民脱贫致富起着极强的示范与带动作用。今后农民培训的重点,要放在这部分人身上,要充分发挥他们实战经验丰富、接受能力较强等优势,对其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培训,使其逐步成为有文化、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成为农业理念创新的“先锋”、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与“桥梁”,成为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生力军” 与“带头人”。

第4篇

今天,我们召开由市、县、乡、村四级干部和农业特色产业带头人参加的特色产业发展大会,其目的就是要把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根本,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经济规律,采取得力措施,掀起一个发展特色产业的新,力争把特色优势做到最大化,早日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讨论的意见,我讲四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发展特色产业?

我市既是一个农业大市,又是一个农业弱市。加快陇南科学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加,没有农民和农村的富裕,陇南的科学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实现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改变农村的贫穷落后面貌,必须从陇南的实际出发,必须充分认识陇南加快发展的客观条件和现实依据,必须把光热水土资源的比较优势发挥到最大。可以说,发展特色产业是陇南的优势所在,出路所在,也是必然选择。

首先,陇南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鲜明优势。发挥比较优势是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依据。发展经济必须深入地研究比较优势,科学地把握比较优势,充分地发挥比较优势。到陇南工作几个月来,陇南给我最深刻的影响就是独特的自然条件。陇南既有山高沟深,立地条件差,人均耕地少,自然条件严酷的一面,又有光热水资源丰富,海拔低,全省无人能比的陇上江南一面。复杂的自然禀赋构成了资源的多样性,天然地构成了发展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陇南是甘肃唯一的产茶区,在全省具有唯一性,又是全国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在全国具有唯一性,陇南的花椒色泽之艳品质之优,同样无人可比。因此,在我看来,陇南满眼都是特色和优势,到处都是财富和潜力。无论是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还是光热资源、生物资源来看,陇南发展特色产业的条件在全省独一无二,无人能及,在全国也是得天独厚,优势明显。发展陇南经济就必须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规律,依据比较优势,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把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特色产业做到最大化。

其次,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强烈愿望。陇南是全省乃至全国最贫穷的地区,农民的人均纯收入,长期位列全省十四个市州之末,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00多元,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十分强烈。能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实现这一愿望,不仅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巩固,是对我们的执政能力、发展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考验。在几个月的工作中,所到之处,我深深地感到,广大人民群众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而且已经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形成了如文县碧口镇李子坝村、礼县雷王乡山坪村、康县阳坝镇宋沟村、武都区城郊乡渭子沟村、成县陈院镇大垭村、文县尚德镇、武都区马街镇等一批依靠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小康目标的典型。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大发展。千百年种粮贫穷依旧,但发展特色产业,才实现脱贫致富,这个道理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面对陇南落后的现实,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面对资源优势和特色,作为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担负起发展特色产业的组织领导责任,把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强烈愿望转化为我们抓特色产业的决心和信心,转化为抓好特色产业的政策和措施,转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行动。我们的各级干部都要有这样一种认识,不发展特色产业,我们就愧对一方山水,不会发展特色产业,我们就愧对自己的岗位,特色产业发展不起来,我们就愧对一方百姓。

第三、发展特色产业符合陇南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加快陇南科学发展,建设生态陇南、和谐陇南、富庶陇南,是我市最硬的道理,最大的政治和最根本的任务。加快陇南科学发展,集中地体现为发展特色产业.

首先,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在陇南,发展特色产业,既是经济建设,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又是生态建设,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再造陇南秀美山川;同时又是人文建设,可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和谐发展之路,是“多赢”的发展之策。

其次,特色产业开发,体现了陇南全面发展的要求。特色产业开发,县县有优势,县县有特色,不仅各县区、乡镇、村社可以搞,而且人人都可以搞。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可以带动陇南的全面发展。

再次,农业特色产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市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和资源消耗型经济,全市工业的50强中其中有36户是矿业企业。就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言,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不可再生的资源,总有枯竭的时候,而农业特色产业资源,只要处理好建基地、强龙头、深加工、创品牌的关系,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就可循环利用,永续利用。所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是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

二、用什么样的思维指导特色产业的发展?

陇南特色产业发展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全市农业基础条件最好的区块并不一定是特色产业发展最好的地方,倒是一些自然条件严酷的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得好,农民收入增加得快。经济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上的贫穷,观念上的贫穷和发展能力水平上的贫穷,发展特色产业不仅要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投资等客观性要素,更重要的是发展模式、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转变思维方式,最根本的就是正确把握陇南的基本市情,顺应天时地利,顺应市场经济规律,扬长避短,把自身优势转化为市场需求,使我们的特色优势与两个市场对接,形成大项目、大产业、大市场、大园区。把自身优势最大化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自给自足生产模式和生产方法,从背着“粮食包袱”抓农业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把优势做优,把特色做特,延长产业链条,把“三农”这个绕不过的“难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转化成为陇南快速崛起的“亮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把农业这个安天下的产业,转变成富天下的产业,把陇南的光热水土等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买成钱,转化为财富。

具体到发展特色产业方面,确立新的思维就是要从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上实现六个转变。

一是由高山平川种植冬小麦一种模式,向顺应天时地利、发展特色经济片带转变。就是要彻底打破千百年来种粮为主的传统农业模式,打消害怕没粮吃的思想顾虑,从全球全国的市场来看,有钱就有粮;从陇南的实际来看,种小麦产量低,效益差,且锈病严重,退出小麦生产不仅不会影响国家的粮食生产,而且是对粮食安全的贡献;从特色产业发展得好的一些茶叶专业村、蔬菜专业村的发展实践看,改变了种粮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问题。

二是由低产低效粗放式的传统产业模式向高产高效的优势产业转变,就是要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增强农业的比较效益。

三是由小而杂、小而弱的模式向一县一品或数县一品转变,向一个县就是一个大园区转变,向大基地、大产业、大项目转变,不断扩张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一县为主,跨县辐射,建成若干个特色鲜明,规模较大,产业聚集度较高的特色经济片带,为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

四是由千百年来以粮为主的农耕模式向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农业转变,向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转变,掌握驾驭市场经济的主动权。

五是由卖原料向卖产品转变,实现由农向工的互动转变,就是要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发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消费需求大,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品牌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创造高效益。

六是由自产自食向出口创汇转变,使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扩展,向内涵式提高转变。在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效益和生态上下功夫,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川水地都要实现万元田,山地实现双千元田,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商品率。全市不宜种粮食的山坡地块要全部退下来,种植特色经济,我们优势在山,特色是水,就是要做水的文章,发山的财,不能愧对这样一方山水。

三、发展特色产业的任务目标是什么?

实现特色产业的最大化,不能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也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而是要落实在具体的措施、具体的办法上。实现最大化就是规模的最大化、效益的最大化,具体来讲,就是“十百千万”的奋斗目标,即建成十个百万亩工程,树立百面发展旗帜,实施五个千人到村,培育一万个特色产业重点户示范户。

1、建设十个百万亩工程,壮大产业规模。特色产业发展是规模和效益的共同体,规模和效益相辅相成,但规模是前提和基础。没有规模就没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就不能主动地调节市场,增强竞争能力,也就很难产生真正的效益、较高的效益。因此,发展特色产业第一位的是把产业规模做大。“十一五”时期,我们要着力建设十个百万亩工程,即300万亩核桃,200万亩花椒,100万亩中药材,200万亩马铃薯,140万亩区域特色产业(30万亩油橄榄,30万亩银杏,20万亩茶叶,10万亩蚕桑,50万亩优质苹果),新增生态林120万亩,出栏商品猪100万头,牛羊饲养量100万头(只),鸡饲养量达到500万只,蔬菜达到50万亩。三江一水沿岸及有水资源条件的乡村都要大力发展水产业。使适宜发展特色产业的县、乡、村整体覆盖,实现特色产业规模最大化。康县、成县要建成全国核桃大县,武都要建成全国花椒大县,陇南要尽快建成全国核桃第一大市,全国花椒第一大市。

2、树立百面旗帜,加强分类指导。认真研究建立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分类指导体系,要按照三江一水川坝河谷区、丘陵盆地地区、半山干旱及高寒阴湿地区三大块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发展重点及近、中、远期发展目标,拿出指导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方案,提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总结和树立一百个发展特色产业的乡镇和典型村,作为旗帜和样板,让典型说话,见贤思齐。提出诸如茶叶专业村的文县李子坝模式,康县宋沟村模式,蔬菜专业村的文县尚德镇田家坝村模式,两当县杨店乡豆坪村模式,组织农民宣讲团,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以鲜活的发展经验,启迪全市农民的智慧。既要抓一县一品的大产业,又要抓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区域性特色产业,不断培育特色产业新的增长点。

3、实施“五个千人(户)到村”,提升服务水平。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上,而是要在帮助指导,提供服务上下功夫。具体来讲,就是要组织好“五个千人(户)到村”,把对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扶持服务落到实处。

一是千所农民科技学校创办到村。要依托现有的职业教育、社会教育资源,创办不少于1000所农民技术学校,根据特色产业发展的要求,对农民进行大规模、有针对性的培训。

二是千名科技人员服务到村。要转换农业科技部门的职能,按照产业配置资源,把市、县、乡三级农业科技人员全部配置到特色产业第一线去,作为科技特派员,每人定点到一个村,一定五年不变。把科技人员的报酬与产业的效益挂起勾来,实施双向承包,实现合作双赢。同时要聘请院士、博导等顶尖级专家担任我市特色产业顾问,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联系,借助外力提高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三是千名干部帮助指导到村。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分管领导、农口各部门全体干部、乡镇全体干部都要定点联系一个村,帮助指导村委会理清发展思路,争取项目资金,把帮助和指导特色产业发展的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优、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四是千名科技能人培养到村。要分产业、按区域,确定不少于1000户科技示范户,培养一批科技能人,使之成为发展特色产业的样板户,成为壮大特色产业的带头人。

五是千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到村。要认真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探索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步伐,到“十一五”末,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000家,基本覆盖各个特色产业,覆盖各个区域和生产、加工、营销各个环节,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

4、培育一万个特色产业重点户,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特色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能人经济,种植养殖业如此,营销加工环节更是如此。要按照特色产业的规划布局,分产业、分区域、分年度,着力培育一批发展特色产业的能人,在全市建成一万个发展特色产业的重点户、示范户。这些示范户既要有种植业的示范户,养殖业的示范户,也要有加工业和营销的能人大户,通过重点户示范户的成长壮大,促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能人大户集中,使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出来,形成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5、搞好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在特色产业发展中,龙头企业是核心和关键,它能够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能够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关系,避免市场风险,提升产业竞争力。要树立抓特色产业首先是抓龙头的意识,通过发展龙头加工企业,促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

要围绕特色产业规模的扩大,大力兴办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改变目前龙头企业“低、小、散、弱”的状况,促进龙头企业向“大、高、外、强”的方向发展,切实把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带动农村种养业和其它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开拓产品市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创办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引进大企业独资经营,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时启动民资民智,扶持培育当地能人大户,依托民营经济把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各县区要尽快兴办至少三到五户龙头加工或出口创汇企业,要有出口产品,取得自营进出口权,提升我市特色产品的等次和质量,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取得突破。

6、做好特色产品认证注册,加强标准化生产。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了新的需求。要积极推进特色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的质量。积极制定花椒、核桃等特色产品质量标准,使我们不但成为标准的执行者,而且成为标准的制定者。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标准创品牌,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陇南名牌产品。

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食品认证体系。高度重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原产地域保护认证、gap认证、gmp认证工作,使更多的特色产品获取市场通行证。各县每年至少完成三到五个农产品的绿色或有机认证,注册三个以上农产品商标。通过农产品注册认证,争创品牌,打开市场通道,为农产品的大范围流通和加工增值创造条件。

7、完善市场体系,搞活特色产品流通。市场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关键环节,完善的市场体系是搞活流通、提高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要依托全市的特色农产品,统筹发展城乡农产品专业市场,以陇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基础,加快建设一批具有现货交易、期货定单、网上拍卖、物流配送等现代化功能的高标准、高效益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进一步增强集散能力,为农产品销售打开通道。参加广交会、杨陵农业高科技博览会、北京农业博览会等“节会”,打通销售渠道,建立外销网络。同时,我们要立足花椒、核桃等产品举办大型节会,把各方面的物资和生产要素“请进来”,激活物资交易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将陇南建设成为特色产业的富市,绿色食品工业的强市。

四、如何加强对特色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要实现特色产业的最大化,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举实招,出硬招,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1、把“五个一”责任制落到实处。实现特色产业最大化,我们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利。关键是要各级干部来抓,靠广大人民群众来干。要按照确定一名领导干部挂帅,成立一个专门班子,选好一个法人代表,拿出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案,制定一套考核办法的“五个一”责任制,把抓特色产业的任务落实到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身上,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身上。市上成立特色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特色产业开发。每个优势主导产业都由一名市级领导主抓,由一个或几个部门配合。县、乡两级也要按照“五个一”责任制的要求,组建抓产业的班子,明确领导的分工和责任,领导干部抓特色产业的责任、任务、目标要向全社会公布,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各级干部抓产业的成效,要通过行政考核和技术考核两项考核进行检查监督,奖优罚劣,形成鲜明的导向。

2、把分类指导具体化。认真研究建立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分类指导体系,要按照三江一水川坝河谷区(主要是宕昌县沙湾以下到武都区、文县、康县)、丘陵盆地地区(主要是徽县、成县、两当县)、和半山干旱及高寒阴湿地区(主要是西和、礼县、宕昌县)三大块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发展重点及近、中、远期发展目标。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向人大副主任严波同志学习,像严波同志抓核桃产业一样,扑下身子,深入乡镇村社、田间地头,和农民一道去研究,拿出指导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方案,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和帮助。既要抓一县一品的大产业,又要抓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区域性特色产业。不同片带、不同区域要根据气候特点确定主导产业;川坝河谷如何抓,土石山区如何抓,要有具体措施;富裕乡镇如何做,贫困乡村、民族乡村如何做,都要有不同办法。根据各个产业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进行指导,抓住关键,抓住要害,促进发展。

3、把各类资金整合起来。由于我市财政困难,农业特色产业开发方面的投资比重偏小,与加快特色产业开发很不适应,今后必须在如何加大投入、以大投入拉动大发展方面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把财政支农资金、扶贫资金、两州一地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农业项目和其它方面资金等七项资金有效地整合起来,向特色产业开发集中,形成合力,加快发展。对整合资金问题,市政府要拿出一个具体办法,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原则,以加快特色产业为目标,采取各显神通、各尽其责、各计其功的办法,形成集中使用与提高效益并重的整合方式。各县(区)、各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下定决心狠抓特色产业开发的重要意义,以大局为重,事业为重,尽其所能,服务和支持特色产业的发展。

第5篇

关键词:精准扶贫;特色产业;苹果产业;扶贫问题;解决路径

于2013年11月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后,甘肃省积极响应并因地制宜推出了“1+17”精准扶贫方案,将特色产业扶贫作为其核心工作之一。甘肃省庆阳市 “九五”计划将苹果产业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重点开发。故我们以苹果产业作为当地特色产业的代表,对产业扶贫的具体政策及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以研究,以便当地政府在特色产业扶贫工作中作以参考。

一、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效

1.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甘肃省庆阳市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苹果、黄花菜等优质产品享誉国内外。苹果、畜牧、瓜菜是特色产业扶贫中的主导产业。以苹果产业为例,自实施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政策以来,截止目前全市有苹果面积118万亩,产量40万吨左右,产值14亿元以上。有22个乡镇人均苹果面积达到1.5亩,21个乡镇苹果收入达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引进海升集团等先进产业之后,当地苹果产业逐渐形成苗木良种化、栽培矮密化、管理机械化、水肥一体化、产品标准化的种植模式,苹果产业链更加完整。

2.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益

由于当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大部分劳动力都选择外出打工,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妇女和老年人居多,只能从事对技术要求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庆城县为例,该县苹果栽植达21.44万亩,产值2.62亿元,带动冷藏、加工、销售、纸箱、包装、物流、信息等产业创收10多亿元,为全县青年提供就业岗位3万多个,引领返乡青年创办企业3个,创建青年科技果业4000多处,辐射带动群众4万人就业。

3.改善当地的基本生活条件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政府不断投入资金以完善当地的交通、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1+17”方案要求2016年底全省6220个贫困村动力电覆盖率基本达到100%,2015年至2020年实现农村客运、货运网络全覆盖。随着当地特色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当地果业局和企业联合举办多次劳动力培训课程,这也间接促进了当地教育条件的改善。

二、特色产业精准扶贫面临的困境

1.当地网络设施仍旧不够完善

庆阳市仍有大量居民居住在山区,增加了网络覆盖的成本和难度,降低了电子商务扶贫方案的实施进度。

2.扶贫政策精准度低,可操作性不强

目前特色产业扶贫计划仍停留在国家和省市的产业发展规划方面,概念化较为严重,缺乏精准度高的具体政策。以苹果产业为例,2014年的庆阳市苹果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实现产值75亿元,但仍缺乏具体的实施计划。

3.产业扶贫的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

2016年之前各经费尚未透明化,2016年苹果产业发展专项经费1550.00万元,公示了一部分经费的具体运用领域,难以完整地评判资金利用率的高低。扶贫绩效考核缺乏统一的奖罚标准和动态的监督体系,考核机制不健全。

4.特色产业结构单一,体系不够完善

以苹果产业为例,最近几年苹果种植面积迅速扩张,但果品质量参差不齐,规模化程度和商品化处理水平低,加工产品结构单一,电子商务未全面普及销售渠道单一,市场狭窄。专业化合作组织功能不健全,服务范围小,造成苹果产业体系部分环节缺失。

三、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的解决措施

1.提升特色产品竞争力

我国特色产品资源丰富,价格实惠,但与其他国家在国际市场竞争时仍存在产品质量低,生产技术落后等劣势,难以进入高端市场。以苹果产业为例,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苹果生产国,但果园单产仅为1000公斤/亩左右,而全球苹果最高单产水平为5350公斤/亩。且我国苹果价格只相当于日本、美国苹果价格的1/4~1/7。提升特色产品质量,创新特色产品品种,提高生产水平便显得尤为重要。

SOD苹果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平均价格为五元/个,庆阳市于2007年引进SOD果品技术并加以创新,研发了蜂蜜+牛奶的新型SOD精品果。试点成功后种植面积面积由原淼28亩扩散到如今的200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SOD精品果发展前景广阔。但该果对种植技术要求较高,故应有计划地推广该技术并形成规模化种植园。

2.完善特色产品产业体系

(1)延长特色产品产业链

以庆阳市苹果产业为例,目前苹果产业的收益主要来源于苹果果品和果汁销售,并没有企业以苹果罐头、果冻,苹果干等深加工产品为主要收益。齐广林于1958年定植的“华夏苹果第一树”是庆阳苹果的代表,春末夏初时苹果园是花卉欣赏,摄影取景的旅游胜地。但因缺少宣传及产业体系的不完整,庆阳市并没有形成针对于苹果产业的旅游业。庆阳市宁县于2014年招商引进集种植,加工和流通等环节为一体的海升集团,先后成立了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社,但由此带来的种植技术和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影响依然是有限的。故加强开发苹果产业衍生的旅游文化产业,完善产品深加工体系是延长特色产品产业链的重要途径。

(2)创新销售方式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交易方式有效的克服了交通制约因素,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果农的经济收入。庆阳市政府制定了精准扶贫电商计划的实施方案,加大金融资金的支持力度,推进各县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物流快递企业,完善分发配送产业链。通过电商实用技术培训,网店经营管理讲解,使得网络经营农户、专业合作社的熟练用运经营网络技术有很大提升。同时庆阳市利用开通的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公众平台,政务网站加大网络推广宣传力度,面向全国市场进行网络营销。

3.制定精准度高,可操作性强的特色产品扶贫政策

为提高特色产品扶贫政策的精准度,应分类分项目制定具体的扶贫政策,其中应以有效的财税金融政策和社会保险政策为主。以苹果产业为例,应整合各类针对苹果产业的扶贫资金,实现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保险政策的协调统一。

政府要依法减免征收特色产业企业和特色产品加工业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对企业引进国内不能生产的先进加工设备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减轻企业的税务负担。全面落实企业扶贫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增加财政贴息资金,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从而满足特色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应完善金融服务机制,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断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一个有效的社会资金参与产业化扶贫的融通渠道。政府要强化企业与金融业之间的沟通协作,适当简化贷款程序,降低放贷担保抵押条件,延长贷款期限,提高信用贷款额度,为龙头企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中介服务,保障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需求。

4.健全产业扶贫的绩效考核机制、工作机制和奖励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精准扶贫绩效考评机制,健全特色产业扶贫开发效果评估体系和干部扶贫绩效考核评价办法,落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制等具体措施,确保精准扶贫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同时各级政府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特定目标和工作细则,健全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的干部驻村帮扶机制,落实产业扶贫保障措施,建立相应的产业扶贫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马楠.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研究--以中药材开发产业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1).

[2]全承相,贺丽君,全永海.产业扶贫精准化论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5,(153).

[3]马合肥.精准电商扶贫的陇南模式[J].法制c社会,2016,1(上).

[4]李国治,朱晓芸.农村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J].黑河学刊,2016,(1).

第6篇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城乡统筹、区域协调、政府扶持、群众主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工作原则;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题,以养殖、种植、劳务输出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设施化、市场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促进劳务输出和农民创业,努力推动实现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20__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76元以上,比20*年(人均纯收入4980元)增长率达到18%,不断缩小城乡居民差距,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一是加快产业发展,建设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并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的深、精加工,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打造优势产业,发展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产业品牌,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的提高来提升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引资力度,促进产业发展,继续抓好特色优势产业,以魔芋、红油香椿、中药材、经果等种植产业为依托,走特色产业化道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充分挖掘畜牧养殖业发展潜力,全力打造优质畜牧业养殖基地。引进1—2家业主,建成豆坪肉牛交易市场。

二是紧扣发展主题,稳步推进清水溪村新农村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以点带面,刺激全乡农民的增收欲望。修建占地38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1个,全长__0米的跨河大桥1座,新建滨河大道1500米。

三是完善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生产保障水平。加大农田水利的投入力度,改变农村和农业生产环境,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硬化乡中心校连接公路200米,投资6万元改建__镇饮水工程,力争硬化__村道公路5.2公里。

四是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抑制农资价格上涨。加强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市场的管理,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及坑农害农行为,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强大宗农资价格的市场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一些扰乱农资市场价格的流通的行为及时上报,配合主管部门查处,坚决打击。

五是创新农村经营体制,着力培育壮大农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协会等新型经营主体,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今年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个,加强农业生产及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信息服务,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和跟踪服务,多渠道搞活流通,使农民和企业真正做到利益分享。

六是实施劳务开发,挖掘农民劳务开发深度。以“坚持服务引导,有序输出劳动力;健全工作机制,组织引回生产力”的发展模式,积极组织劳务输出,组建各种劳务输出组织,建立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和畅通的劳务输出渠道;继续开展培训一门技术、介绍一份职业、致富一个家庭、带动一方群众的良性劳务输出活动。

七是落实惠农惠民政策,助力农民增收工程。认真兑现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惠民政策。全面兑现粮食直补,生态林补助、新农合、新农保、大病救助资金。扎实开展好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科学制定扶贫措施,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一)加强组织领导

乡党委、政府将农民增收工作作为全乡的工作重点,重点打造,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加大对农民增收的组织和领导,帮助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收活动。解决出现的各类矛盾核问题,拓宽增收渠道,营造良好的增收氛围。

(二)加大资金投入

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民办公助”等机制创新;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形成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农户资金互融共进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乡村公路、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四)强化农业科技服务

推行技物结合、技术承包、全程托管服务等低成本、使得化、全方位的生产,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到田到户。加强农村防灾减灾体系和能力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充分发挥农业、林业、科技、畜牧、农机和职教中心等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全面实

行技术人员包村、包户技术承包责任制,切实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实现农业科学发展。(五)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市场竞争发展能力,农民合作组织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引领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能力。进一步完善农产品销售网络,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第7篇

>> 农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隆阳区农业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河南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山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将带动百万贫困人口脱贫 特色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山西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发展研究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问题研究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特色产业 鲁山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城乡接合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政策性金融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应用研究 陕西特色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人才是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 浅谈发展淳安特色农业产业的建议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特征探析 云龙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思考 成都特色农业产业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4-7-21.

[6] 崔克勇,王闰平.山西农业的发展方向――区域特色农业[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

[7] 任素萍,刘洪英.对我省农业土特名优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思考[J].山西农经,2010(4)

[8] 张继德,景伟,阎海旺.特色农业――山西农业结构调整的切人点[J].山西农经,2012(1)

[9] 程国强.WTO农业规则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0] 王闰平,崔克勇.入世后山西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N].生产力研究,2004(9)

[11] 黄斯克.加快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J].企业家天地,2014

[12] 李锦华.山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活动创佳绩[N].农村工作通讯,2014

[13] 段利亚.建设适应山西农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型信息服务模式[N].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

[14] 喻茜.山西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1

[15] 孟丽芳.晋中市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

[16] 吴志宏.山西省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17] 田占金.山西省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

[18] 刘志民,刘华周,汤国辉.特色农业发展的经济学理论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12

第8篇

关键词:特色产业;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0-0021-02

山丹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耕作区海拔1 550~

2 750 m,光温资源丰富,具有温热(一类地区)、温凉(二类地区)、冷凉(三类地区)三大气候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十分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近年来,山丹县在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确立了脱毒马铃薯、啤酒大麦、油料作物、农作物繁制种四大主导产业和砂田西瓜、温室精细蔬菜、花卉种植等特色产业,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问题,因此要培育和壮大山丹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必须明确区域定位、加大扶持力度,才能实现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发展现状

1.1马铃薯产业发展迅猛

近年来,山丹县把马铃薯产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精心培育,马铃薯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已成为山丹县的特色优势支柱产业,并完成了无公害马铃薯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一是面积产量稳定增加。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由90年代的几百公顷扩大到了几万公顷。2008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8 667 hm2,较2004的3 333 hm2增加了5 334 hm2,总产达到32.50万t,较2004年的12.50万t增加了20万t。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到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6.9 %,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3.33 %。二是良种良法快速推广。从适应市场需求出发,大力调整马铃薯品种结构,加大大西洋、陇薯系列、克新系列等优良品种引进,形成了早、中、晚熟搭配,多用途品种共存的品种结构。示范推广了脱毒马铃薯标准化机播机收、施肥、铺膜、膜上覆土、测土配方施肥、南国春生物肥料等新技术。三是区域化格局初步形成。以沿山二阴地区的大马营、霍城等乡镇为主,建成百公顷以上示范基地2个,几十公顷以上马铃薯连片示范点10个。形成以大马营、霍城、李桥等到乡镇为主的加工专用薯产业带,以位奇、清泉、东乐等乡镇为主的鲜食菜用产业带,并在全县建成“一村一品”专业生产村20个。四是种薯繁育体系已形成。依托金麦种业、富农种业已建成的马铃薯脱毒种薯快繁中心两处,年培育脱毒微型薯1 500万粒,建成一级种薯繁育基地66.70 hm2,良种繁育基地1 000 hm2,年生产原种5 100 t,良种5.10万t。五是加工贮存能力和技术取得突破。县内已建成1.70万t淀粉、全粉加工企业两家,小型加工企业6家,年就地加工能力达到14万t,全县鲜薯贮藏能力达到8万t以上。

1.2油料产业基地稳定

依靠“两河”(马营河、霍城河)谷地,稳定油料生产基地,利用龙头拉动来提升产业水平,加大双低杂交油菜华协1号、青杂5号推广力度。2009年,全县大力实施“振兴油料行动”,以良种良法配套、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为主,油料生产面积得到了快速增长,种植面积达4 740 hm2,油料总产达到1 155万kg。并以满足位奇芦堡、山丹农场两大亚麻加工企业需求为目标,积极培育纤用亚麻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1 000 hm2,巩固了马营河、霍城河沿岸纤用亚麻示范带。

1.3啤酒大麦产业优势明显

山丹县啤酒大麦自20世纪90年代逐步得到发展,进入21世纪,产业优势得到了凸显,至2011年全县啤酒大麦种植面积稳定在6 667 hm2左右,产量达到4.20万t以上,成为全县产业富民战略实施中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之一。一是品质极佳。山丹县所产甘啤4号大麦,商品率95 %以上,千粒重在44~48.48 g,蛋白质含量9.7 %~12.3 %,发芽率98 %以上,达到了国家优质啤酒大麦标准。二是生产基地稳定。以东乐、清泉、位奇、陈户等乡镇为主,形成优质啤酒大麦产业带,并建成啤酒大麦专业生产村34个,完成无公害优质啤酒大麦产地认定4 000 hm2。三是品种优质化、技术前沿化。重点推广了甘啤3号、甘啤4号优质良种,配方施肥,条纹病综合防治等先进技术。四是加工能力不断扩大。县内已建成年加工2万t和3万t麦芽的生产企业两家,相当于可加工7 333 hm2啤酒大麦的产量,使山丹县啤酒大麦实现了就地加工增值。

1.4无公害瓜菜和农作物繁制种是新型特色产业

近年来,山丹县把发展瓜菜生产和农作物繁制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了各项优惠扶持政策,有力地推进了无公害瓜菜和繁制种产业的发展。2011年,全县瓜菜种植面积达到2 320 hm2,较2008年的920 hm2增加了1 400 hm2,其中无公害瓜菜基地发展到2 067 hm2。农作物繁制种面积达到了4 333 hm2。一是“长城王”砂田西瓜享誉省内外。以陈户乡三十里堡、刘伏等村为主,建成无公害砂田西瓜产业基地667 hm2,所产西瓜以其特有品质,深受省内外广大客户的青睐,同时,完成了上千公顷无公害西瓜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二是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山丹县设施农业的发展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分散到集中,由粗放到集约,低水平种植向高科技发展的过程。截止2011年底,全县共建成日光温室3 452座,大小拱棚种植面积66.70 hm2。三是高原夏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1年全县种植面积达到了3 667 hm2以上,每公顷纯收15 000元以上。四是农作物繁制种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二类地区优质小麦、杂交玉米、油葵、香菜、花卉制种基地,三类地区脱毒马铃薯原良种繁殖、杂交油菜、花卉制种基地。

2存在问题

2.1产业发展水平比较低

虽然山丹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引进和采用了不少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栽培模式、管理方法等内容,但总的来看,产业发展水平和经营层次、经营效益仍然比较低,特别是现代化经营的程度和比重较低。

2.2企业和产品竞争力弱

山丹县还没有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涉农企业普遍没有知名度,大型企业数量极少。现有的芋兴粉业、瑞达淀粉、丹马油脂、瑞源麦芽、金威麦芽等几家涉农企业,经营规模仍小,龙头带动能力弱。

2.3缺乏知名品牌

目前,山丹县没有在全省、全国范围比较知名的名牌产品,农产品还是以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为主,其品牌在最近几年才得到重视。

2.4产业创新能力弱

在产业创新方面,没有能够牢固树立和自觉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识,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创新机制。

2.5合同履约率低

农民素质较低,有些农民和企业诚信缺失,在特色产业发展中,企业、农户由于利益驱动,致使订单农业的履约率较低,影响特色产业的发展。

3基本对策

3.1强化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基地

利用5年时间建设1.30万hm2标准化马铃薯生产基地、1万hm2标准化优质小麦生产基地、6 667 hm2优质啤酒大麦生产基地、1万hm2优质双低油菜生产基地、5 333 hm2以上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1 333 hm2优质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2 000 hm2高原夏菜生产基地和1个667 hm2寒旱区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基地。

3.2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支持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在扶持壮大现有的芋兴粉业、瑞达淀粉、瑞源麦芽、金威麦芽、丹马油脂等龙头企业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在5年内培育建成1~2家年销售收入5 000万元、利税500万元以上和2~3家年销售收入1 000万元、利税100万元以上的知名企业,带动全县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水平进一步提高。

3.3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深化县乡两级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强化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可制度,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3.4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计划利用5年时间,培育运作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家,培育交易额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运销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0个以上,建立以马铃薯、油料、啤酒大麦、瓜菜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个以上。

第9篇

一、2014年主要工作

(一)以项目建设为动力,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预计2014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3.2亿元,比上年增长10%;实现粮食及农作物产量1.8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1.3亿元;果林面积增加到470公顷。镇道路排水基础设施工程、镇道路工程等道路工程相继完成;孟岭、柳亭、光新小流域治理、孟岭小塘坝建设、天一牧业小流域治理等水利项目启动建设;镇政府办公楼改造工程投入使用。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亿元,比上年增长30%;吸引华宇水泥制品厂、恒源建材有限公司、柳亭村煤矸石制砖企业落户,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300万元;争取上级扶持项目8个,落实专项资金655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8720元,比上年增长9%。

(二)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方向,“三宝”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孟岭苹果:一方面,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扶持民族品牌,打造万亩苹果基地的指示精神,不断扩大种植面积,苹果种植面积达到470公顷,带动果农175户,注重苹果生产环节,千方百计提高苹果品质。2014年产量预计达500万斤,实现产值2500万元,果农户均增收近2万元。另一方面,为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年初镇党委带领村镇干部到素有“中国苹果第一市”的山东栖霞考察学习苹果种植、储藏技术。通过召开果农会议,争取国家专项、吸引企业投资、鼓励农民自筹等多措并举的办法,新建占地8000平方米,年储藏4000吨的苹果气调库,彻底解决制约孟岭苹果储藏问题,延长苹果产业链。

黄牛:通过争取市委组织部发展村集体经济扶助资金,推进建设、光新、柳亭三个标准化节能型黄牛牧业小区。继续探索以天一、吉兴牧业为龙头,以牧业小区和养殖户为基础、以高档肉牛为方向的“龙头企业+牧业小区+重点养殖户”三位一体的黄牛养殖生产销售模式。通过黄牛育肥、培养仔牛两个方向增加黄牛数量,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目前,全镇拥有黄牛9,800头。

优质大米:建立12个专业农场,将土地化零为整,实现机械化生产,不仅促进土地流转、推进城镇化,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方法。通过建立农副土特产品专业合作社,打造绿色富硒米订单基地300公顷,试种农家有机米30公顷。并成功打入北京、上海市场,为53户会员增收40%,争取资金180万元建设绿色米生产线、烘干塔,解决村民卖粮难的问题。

(三)以改善乡村面貌为重点,环境建设水平跃上新台阶。为有效改善百姓生活环境,我镇执行项目领导包保制,发挥孟岭村获得全州“十佳魅力乡村”的示范作用,以孟岭村为样板,以至孟岭公路和至敬信公路的“两线”建设为重点,拆除沿线泥草房28个。以中心村、孟岭窗口村的“两村”建设为重点,充分运用“一事一议”等各种资金扶持,新建柳亭、、南秦孟村水泥路,促进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在全镇铺开。修建孟岭、柳亭小流域治理工程,建设孟岭村小塘坝,解决人畜饮水、农业灌溉缺水问题。修建、柳亭、光新村巷道,改善百姓出行道路。新建柳亭、新农党群活动室,打造党建基地新亮点。由点到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全面铺开示范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全力争创省“美丽乡村”。投入资金1000万元,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镇镇容村貌明显改善。

(四)以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各项民生事业全面加强。发放低保对象救助金197.3万元、优抚对象救助金39.5万元、受灾救助金17万元;转移农村劳动力2100人,劳动力培训560人次,完成农村劳动力普查登记6872人次;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4800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2487人;新建翻建危旧房59户,完成农民住房外墙保温改造354户;发放残疾人救助金0.5万元;发放计生奖励扶助资金11.6万元;化解矛盾纠纷56起;开工建设新村一期10800平方米,解决塌陷区危房户60户,有效促进社会稳定。

二、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镇当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一是我镇原有的产业基础和环境基础相对薄弱,奋起直追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二是部分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主人翁意识明显不足。三是特色产业发展刚刚起步,由规模扩大带来的品牌销售和诚信经营问题相当突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阶段镇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以扩大经济总量、提高农民收入为主线,紧紧围绕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改善环境和基础设施,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强民生建设,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三项重点工作,继续沿着建设生态经济特色镇的目标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一)完成主要投资指标。依托区位、资源、土地、生态、人文优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计划完成招商引资任务7000万元。拟争取专项资金1090万元。重点完成:新农村道路排水、孟岭果库续建、村自来水改造、镇排水等项目。积极支持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和技术改造,强化管理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加大扶持力度,不断引导企业搞好现有生产,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扩大再生产能力,按时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

(二)重点工作。

1、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全力塑造“三宝”特色产业品牌,针对突出矛盾提早谋划,有的放矢解决关键问题。

在苹果产业发展上,重点针对明年产量激增所带来的销售风险和品牌风险,从自身做起,倡导果农树立诚信意识,严把质量关,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情况的销售路径,促进农民由分散的小农经营向统一品牌和质量标准的规模经营转变,同时,以苹果储藏、加工为重点,力争启动苹果产业园区建设,引入具有实力和诚意的品牌公司,用市场规律进一步规范产业发展。续建孟岭果库项目,彻底解决制约孟岭苹果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在黄牛产业发展上,重点针对资金不足的瓶颈问题,积极争取和落实各种专项扶持,整合企业、农民资金和资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牧业小区建设为带动,以养殖户由散养向集中饲养转变为基础,大力推广高档肉牛饲养技术,逐步建设”企业+小区+养殖户”三位一体的生产销售模式。

在优质大米产业发展上,重点针对市场推广的关键问题,大力宣传天然含硒的自然优势,深入挖掘农家米的品牌优势,以各企事业单位为重点,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注重搞好市场营销,同时积极争取有关专项资金支持,增强加工制造能力,切实提高农民收益。

第10篇

关键词:信息化;产业;调整与优化;决策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行,我国的县域经济逐步开始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方向迈进。产业发展已经要求调整与优化现有的县域产业结构,结合县域特点来制定产业决策,培育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

县域经济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用于县域产业生产经营、政务村务、公共服务等广泛领域,通过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与广泛应用,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能力的过程。县域经济的信息化可以有效地引导县域经济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县域经济信息化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的主要引导作用表现为:通过建立国家产业政策的信息传播体系和县域内外的产业信息交流体系,以现代化的信息传播与反馈系统向政府、企业、投资者、产业活动的从业人员(以下称为信息的利用者)提供相关信息并加以交流,使其依据信息做出决策,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

一、信息化对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引导作用

目前,我国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首先,产业结构层次低。除经济发达地区的少数县域外,农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仍占据优势。在农业中,现代化的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第二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农、林、矿产品的初加工工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较低。第一产业过重,第二产业脆弱,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较少的局面仍客观存在。其次,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关联度小。县域工业未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县域农副产品多半是以出卖原始产品或初级产品为主,其精深加工处于起步阶段。第三,各县域产业结构趋同。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县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未得到根本的改善。

通过信息化,使县域内的产业信息能够迅速交换,县域内产业信息能够迅速地对外传播,县域外的产业信息能够迅速地获得并在县域内交流。信息化的引导作用在三次产业调整与优化方面表现为通过有效的信息网络,向使用者提供下述信息:一是国内外的三次产业的生产与流通结构现状,让利用者了解国际、国内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对比、找出差距;二是本县域现有产业的国内外发展特点和趋势信息,了解行业动态与走向、预测未来;三是本县域和周边县域的产业特点和趋势信息;四是县域内可培育的产业链信息;周边地区可形成产业链的信息、产业集群的可能性信息。

通过提供一系列决策参考信息,引导使用者根据本县域的禀赋条件进行相关分析,作出调整与优化决策。主要引导方向体现为以下方面:一是为政府、经济实体的产业优化决策提供引导;二是为县域内外资本拥有者的产业投资提供引导;三是为县域内外的产业联合与发展提供引导;四是为从业者产业知识普及提供引导;五是为农村产业人口流动提供引导。

信息化能够引导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由于信息化能通过影响投资结构、需求结构、就业结构来影响产业结构,所以说信息化能够引导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二、为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的确立与发展提供信息

要发展县域经济,促进产业发展,必须结合县域实际状况,确立符合本县域自然、社会、经济特点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信息化的引导作用是以此为中心提供信息服务。主要要围绕着依据信息确立什么是本县域的主导产业,如何确立和巩固其主导地位;本县域存在着哪些特殊的地理、自然、人文要素,因此而形成或可能形成哪些具有明显本地特征的产业;本县域存在着哪些地域、技术、服务的优势可以形成新兴产业,或者说依据信息可以发现哪些具有潜在能力的特色与新兴产业的雏形,这些都表现为信息化的引导作用。

1.依靠信息确立县域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代表县域经济形象、获取县域经济利益的产业。主导产业的特征是其发展规模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因此,正确选择并努力发展主导产业是每个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主导产业是基础产业,要通过信息数据,总结出占有县域经济主导地位的产业规模,分析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能否是本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与来源产业,发展地、科学地判定主导产业。

2.依靠信息确立县域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是依靠县域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条件下培养、发展起来的具有本域特点的产业,是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县域经济是特色化、多样化的经济,在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并与其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尽管我国各地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但是,县域经济都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各地特色的不同,县域经济将会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通过本县域的历史、文化、物产等方面的信息分析与对比,找出本县域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与县域外有明显差异、有特点的并且可能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来确立。

3.依靠信息确立县域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随着技术创新,消费市场出现新的需求,以及新产品发明和潜在经营机会产生的经济和社会的变化而形成的产业。县域新兴产业需要依靠县域拥有或可能拥有的先进的技术与服务来确立,新兴产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高、资金需求量大、劳动力素质要求高是其主要特征。要通过信息分析本县域是否具备上述条件,是否有依靠先进技术与服务创立的产业使之成为新兴产业。

4.为产业扶持提供信息。为保证产业调整与优化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对一些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在短时间内还不能依靠自身收益迅速取得盈利的,一些企业或投资者对产业持观望、犹豫态度的,要依靠信息扩大产业宣传力度,扶持产业发展。这些信息包括: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县内实行哪些支持县内相关产业的财政补贴、扶持基金;减免、缓征税收政策;低息、无息信贷金融政策;创业基金、风险投资补偿政策;产业技术培训、咨询、技术转让优惠政策;产业扶持中要确定哪些是需要重点扶持的,哪些是需要优先扶持的;哪些是需要长期扶持的,哪些是需要阶段性扶持的。通过信息引导政府关注新产业,企业投资新产业,农民从事新产业,促进产业调整的顺利进行。

信息化的引导作用不仅表现在决策环节,中间环节,还表现在实施环节——即信息传递的末端。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农业县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本县域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重点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品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节粮型畜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等,出台哪些重点扶持政策;所对应的 有关技术指导、种苗供应、田间管理、收获储存、收购运输等各方面的扶持手段与政策都要通过有效的信息化传递让农民知晓。既要让农民认识到新产业、新产品可能带来的收益,也要让农民了解和熟悉相关的扶持政策,进一步下决心转向从事新产业、生产新产品,促使农民从原有产业向扶持产业转移。

三、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决策制定和执行提供信息

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目标,信息化的引导作用要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起来,科学地提供针对各产业优化升级的有益信息。目前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决策面临着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产业关系协调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使产业发展与县域自然、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信息化的引导作用具体表现为:

1.为决策制定提供信息。以往的县域经济,由于信息不完善、导致决策不科学,往往只着重于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考虑的是短期的经济效益、产业开发没有后劲,不能形成产业链及良性循环。有时不惜牺牲环境开发某些产业,给县域自然条件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影响了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

因此,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缓解资源环境制约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举措和必然选择。在为决策搜集信息、提供信息、分析信息时,要充分考虑不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的比例问题,通过调整,既减少现有产业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又能够在较合理的产业结构上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依据信息有效地利用县域内外的生产要素,减少资金投入和能源消耗,达到转变增长方式的目标。

决策所需信息需紧密联系实际,围绕县域产业优化的热点问题,理论上实践上难以弄清的问题,众说纷纭的疑点问题,被忽略掩盖的盲点问题,与现行提法做法不同的异点问题等,结合国内外、其他省份、县域的情况与对策,提供客观的具有独立性的信息供使用者决策参考。只有依靠信息化提供高质量加工后的信息,才能据此进行分析预测和建议,让使用者既能了解情况,又能得到启示,使信息更有效地应用于决策实施。

2.为决策执行提供信息。决策制定完成后,如何执行决策仍要依靠信息化的支持。这主要表现在:决策者对执行者的信息传递;执行者对决策者的信息反馈;为相关者对决策的态度和意见。产业结构调整涉及诸多方面的切身利益,决策执行顺利与否至关重要。

为使信息以最佳方式引导和促进决策执行与管理,决策者必须在执行进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获得信息支持。从决策核心到相关领域,信息对于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的所有管理、执行层面都非常关键,而且对于基层、产业劳动者也至关重要。所以在决策执行过程中要收集全面、准确的信息,及时地报告和反馈、以便于决策制定者掌握执行动态,调整执行策略。决策执行还要在信息的连续性、权威性上下功夫,要使信息具备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保证决策执行。

当前,信息化的作用已越来越为各级政府和投资者、民众所认识,政府相关部门应通过健全的信息化体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依靠因特网、电话网、移动网、电子政务网、有线电视网、报刊发行网提供完备充实的信息。方便使用者获得信息、引导其筛选信息、优化信息,使其利用信息为所在地域的产业发展、面向产业的投资行为、劳动力投入行为做出正确的引导,使信息成为使用者有效的分析工具,让信息化为县域经济的产业化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

参考文献

[1]万宝瑞.中国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展望[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党国英.中国农业农村农民[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第11篇

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发展特色产业群,是加快实现全省工业提速和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需要。实现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把推进工业化进程放在首位。建设特色工业园区,正是吉林省实施“工业提速”战略,促进吉林振兴的重大举措。通过特色工业园区这个载体,可以迅速推进和带动优势产业向园区集中、优势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势资源向园区集中,实现工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形成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工业格局。

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发展特色产业群,是加快产业升级和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需要。目前吉林省形成了汽车、化工、医药、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但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条短,优势产业的优势集聚度还不够明显。大多数企业产品处在初级化、产业低端化状态,致使适应市场的能力弱,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大。因此,发展特色工业园区,通过产业集聚的洼地效应,吸引资本、技术、劳动、管理等主要生产要素,促进分散、初级的工业结构向高加工度化、高附加值化和高技术化推进,调整和改善长期以来工业结构、布局“散、小、差”的状况,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产品竞争力。

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发展特色产业群,是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载体。县域经济发展不仅关系着全省发展的大局,而且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看,大部分县仍处于特色不明显、产业集中度低、竞争力不强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特色工业园区,是加快培育有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载体,能够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提高农民收入,也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的农、牧、副等产业发展。这样既增加了农村的集体积累,推动了小城镇建设,又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

一、发展现状

特色产业园区是特色产业形成的载体,以区域特色经济为基础,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以及城市化进程的要求,通过价值链和产业链纽带,以特色产业为主体,优势企业为主导,适当集中布局,促进现代产业分工协作的专业化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园区具有集聚、提升、带动等三大功能,即以对区域特色产业的集聚和提升,并通过它的辐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具有龙头企业作支撑、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完善的服务网络、特色产业服务的公共平台、区域性品牌五大基本特征。

从吉林省省情来看,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培育产业集群具有政策、资源、产业、技术和人才优势。近几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特色园区建设,使全省特色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突出表现在:

1.政府为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培育特色产业群提供了强大的载体

目前,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达到52家,工业集中区51家,“区中园”或“园中区” 达到260个,开发区企业达到9957户,汽车、石化、冶金、袜业、建材、农产品等特色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2007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26.08亿元,其中各类开发区和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8.06亿元,同比增长48.3%,占全省的47.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601.56亿元,同比增长76.6%,占全省的88.4%。2007年新开工超千万元以上项目达1573个,其中超3000万元项目623个,超亿元项目305个,超5亿元项目32个,超10亿元项目3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873.85亿元,比上年增长23.6%。

2.特色产业园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已建成的特色产业园区均形成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色,主导产业及其产品在全国同类产业或产品中具有一定的特色优势。如围绕一汽形成长春汽车产业园区,具有国内产量大、研发能力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集中、汽车服务和汽车文化发达的产业集群;通化医药城、延边敖东医药城和长春中药现代化及生物制药科技产业园,集聚了吉林修正、通化东宝、延边敖东、长生基因等10多个制药集团,中药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辽源市东北袜业园聚集了161户袜业企业,主导产品已发展为6大系列2000多个花色品种和33个自主品牌,占全国棉袜销售总量的22%;蛟河天岗石材产业园集聚了石材加工企业300多家,产品不但在东北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而且在京津唐乃至长三角和珠三角也有一定市场,并外销到韩、日、俄、蒙、东南亚国家及台湾地区。以大成、赛力事达、黄龙、天河等集团公司为龙头形成的玉米龙型产业集群,以及以吉林德大、长春皓月等企业为龙头的禽产业集群、肉牛产业集群、肉猪产业集群、稻谷产业集群等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3.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吉林省特色产业园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到2008年上半年,全省规划内的63家工业园区,新增入驻企业361户,新增就业人数2.68万人,实现现价产值505亿元,同比增长37.2%;实现销售收入407.7亿元,增长38%;实现利润2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6%。以特色产业园区形式建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和载体。各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已经显现,推动了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

4.特色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形成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长春市一汽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拥有全资子公司30家,是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是我国最大的中重型卡车、轻型车、轿车生产三大基地,拥有“轻、中、重、轿、客、微”6大系列550余种车型,品牌有解放、红旗、捷达、奥迪、宝来、高尔夫等。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一,是中国最大的轨道客车生产基地,年产量一直稳定在中国国内总需求量的48%左右,产品遍布北京、天津等大都市,并出口到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和朝鲜平壤、伊朗的德黑兰等著名城市。吉林省中成药和生物制药产业优势明显,长春市和通化市是国家医药出口基地,通化市被誉为“中国中药之都”,吉林敖东集团、通化东宝实业集团公司、吉林修正药业、长春海王等企业的产品在国内中药行业中享有盛誉。吉林省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畜禽加工业在国内具有优势地位。长春大成集团年加工玉米能力已达300万吨,成为亚洲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吉林德大有限公司年屠宰加工肉鸡1.25亿只,成为国内最大的肉鸡加工企业;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年屠宰肉牛30万头、肉羊10万只,成为国内最大的清真肉牛羊生产企业;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年产速冻黏玉米2.6万吨,成为国内最大的鲜玉米食品生产企业。

二、存在问题

在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培育产业集群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特色不突出,存在结构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由于投资管理上的条块分割造成了大规模的低水平、不合理的重复建设,致使同一产业分散在各个园区,为了争项目,不计成本、压价招商、无序竞争,导致了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趋同,大多数园区为综合型园区,而专业型、特色型园区相对较少。缺乏地区产业经济的特色和合理的经济梯度,难以形成有效的工业发展产业链。如汽车配件、玉米深加工等产业,造成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

2.产业的聚集度不高,特色优势不明显

从园区形成上看,特色产业不突出,有的没能形成产业聚集。从产业规模和产品品牌上看,吉林省汽车、石化、农产品深加工等具备行业先进水平,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却未形成一大批有技术特色的专业化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格局,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较弱,多数企业处于价值链中的低附加值生产环节,从事非核心零部件制造和低档组装等活动,而营销与产品设计等高附加值的活动则控制在跨国公司手中,产业集群化水平低,产业配套程度不高,产业链经济不发达,产业集群存在着“低、小、散” 现象。

3.企业技术水平低,环境保护和监管意识差

从园区内民营企业看,从事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家具制造和非金属矿物品制造业等简单加工业或低端产业类企业占40%以上,排污设备落后,无能力发展循环经济,造成区域内环境污染严重。从企业技术支撑能力上,民营企业有技术投入能力的企业不多,科研开发投入比重比较低,多数企业是以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足,导致企业发展空间狭小。此外,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着环境保护意识差、监管不严、追求GDP增长的理念,采取有项目就上,有企业就引的打法,致使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落户在环境优良地区,将造成无法挽回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思想观念存在差距,软环境有待提高

在营造特色产业园区发展上,我们要缩小与发达省份思想观念上的差距,解决口头上解放、实际上不解放,对本地本部门有利的就解放、不利的就不解放的问题,从深度和广度上解决思想解放力度不够的问题。在软环境建设上,出现偏离和监管制裁不严、政府部门不作为现象,缺乏营造配套环境、服务环境、文化环境和居住环境建设价值氛围。

5.规划滞后,基础设施和生产配置不到位

由于规划滞后,缺乏对工业集中区的统筹安排,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较多,没有真正体现集中区的效应。特别是一些市县工业园区过多(5-6个),基础要素供给达不到标准,为吸引企业进区,无偿提供大片土地,也不论项目如何,一味地迁就,导致集中区内部建设布局分散,盲目占用大量的土地,监督管理变成行政收费,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对策建议

吉林省立足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以园区为载体、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以推进全民创业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一大批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聚区域和产业集群,增强吉林省县域经济实力和区域经济综合竞争能力。

1.因地制宜,以产业集群培育和提升特色工业园区

围绕汽车、石化、农副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医药、光电子两大优势产业和能源、冶金、建材、纺织、旅游五大特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汽车配件、上下游产业、为其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形成主导产业集群。按照《吉林省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布局和项目审批上严格把关,突出园区产业相近、相连和配套,鼓励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产品配套、合作紧密的生产网络。采取重点扶持策略,做大做强一批布局集中、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的特色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锁定”效应,增强“投资磁吸”效应。各市(州)、县(市)将产业特色明显的工业园区作为产业集群的基础和载体,精心打造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企业集聚,加快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和产业集群趋势。

2.以技术创新转变园区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立足本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技术创新支撑园区经济增长方式,走特色化、专业化之路,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高技术含量、多层次增值的产业链,大力发展园区循环经济。对省重点龙头企业园区,应以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外向型产业为主,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对区市级的园区,要以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出口加工企业为主,兼顾传统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县(市、区)级园区要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与大型骨干企业相配套的产业,不失时机地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搭建技术创新平台,组建区域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创造成果转化对接会,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园区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解决升级换代和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监管问题。营造区域创新环境,以开放、流动、灵活的科技体制机制为平台,不断吸引外来的企业投资和专业技术人员,解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自成体系,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问题。

3.科学制定规划,防止园区产业雷同

为促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首先要科学制定总体发展规划。客观分析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考虑到各方面资源要素条件, 科学论证,对园区进行功能定位,合理布局。决不能脱离实际,凭主观想象和随意发展。根据产业发展基础、市场前景、资源区位以及外部经济联系和城市化发展方向等要素,依据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原则,准确定位园区的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紧紧围绕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将园区的建设与促进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尽量避免各个园区产业结构雷同,做到各展所长、错位发展,积极打造产业特色和集群优势。围绕吉林省汽车、石油化工、农产品加工、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光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五大产业基地建设,谋划和引进一批新项目和配套服务项目,促进特色产业园区产业聚集,拉长园区内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发展服务体系

园区基础设施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平台,是引发集群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重要职能的体现。政府不仅应为企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解决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基础设施的瓶颈问题,还可在土地价格、税费减免、融资、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研究制定各级金融部门支持工业园区建设的新路子;建立健全工业园区信息服务系统,制定和出台有利于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高起点规划集中区内部的道路、供电、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及物流、信息、技术等各种服务设施,把特色园区内部功能做大做强。

5.培育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政府作为发展产业集群的行动主体之一,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为特色园区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为本地企业家的创业和外地企业家的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外地客户前来采购提供尽可能的便利;第二,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增进企业之间的信任,丰富本地的社会资本,协调企业之间的共同行动,催生企业之间良性的竞争与合作格局;第三,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促进产业集群的成长与升级,收集和行业的市场与技术信息,制定行业标准,强化本地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与管理,建立公共培训机构,创建区域品牌,建设与厂商之间的对话机制、共同制定产业集群发展的远景与战略规划等;第四,制定具有针对性较强的措施,解决集群中各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如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组织联合技术攻关、人才引进等。政府的参与非常重要。如印度的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仅用10年时间就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自治区政府积极参与本区内100多个小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6.进一步解放思想,营造扩大改革开放的软环境

第12篇

湖北省十堰市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尤其是十堰市城区农村由于长期缺乏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农村贫困问题十分突出,产业发展不够,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生活艰难,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形成了鲜明的“灯下黑”现象。对此,十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加大城区农村扶贫力度,相继组织实施了两期《十堰市城区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5―2009年、2010―2012年)》。特别是2010年以来,该市财政部门坚持按照“一统三分”(即以统筹城乡为主线,分区域规划、分产业布局、分类型指导)的战略思路,以《规划》为指导,充分发挥城区农村扶贫资金的示范引导作用,以资金整合为平台,调动各方力量,激活扶贫资源,大力推进城区农村扶贫连片开发,使城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城区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城区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为和谐十堰建设创造了新的亮点。

一、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聚合效应

该市在推进城区农村开发过程中,坚持按照《规划》要求,把专项扶贫政策与部门政策、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各类资金,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资金整合格局,使各类资金向片区集中倾斜,充分发挥资金的聚合效应,有效地保证了片区开发的资金需求。一是市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扶贫资金1000万元,区级财政按比例进行配套,专项用于城区农村扶贫开发,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贴息补助等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运用市场手段扩展社会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二是把涉农部门项目与扶贫开发有机整合,坚持由区级政府在申报项目时对下一年度项目统一把关,明确要求以区级政府总牵头,区直各部门围绕片区开发申报项目,落实各部门项目计划,把水、电、路、广播电视、卫生、种植养殖业及生态建设项目通盘考虑,实现先期捆绑后一并申报;三是严把资金整合关,责任落实到位。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国家、省、市安排的扶贫资金与其他部门资金“打捆”下达、“捆绑”使用。要求以区级为单位,各部门的项目围绕扶贫开发统一规划去实施,使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只要扶贫开发的重点定在哪里,部门的专项资金就跟着投向哪里。通过资金的有效整合,基本解决了过去资金分散,整体效果差的问题,充分发挥了资金使用的叠加放大效应,取得了政府、部门和农民三满意的良好效果。2010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28522.1万元用于城区农村扶贫开发,其中市本级财政专项投入3000万元,两区财政配套投入698.5万元,部门专项投入9925.7万元,群众自筹14897.9万元。张湾区在城区专项扶贫资金投入449万元的基础上,整合各类资金8754万元用于西沟片区建设,连片开发的投入总量相当于过去五年的总和,使西沟乡的贫困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二、理顺思路,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扶贫开发的首要目标

该市经过第一期城区农村扶贫开发规划的实施,城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过去以项目建设为主要方式,通过项目建设查缺补漏、填补城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的方式已明显不适应城区农村扶贫开发的新形势。对此通过认真调研,在制定第二期城区农村扶贫开发规划时,明确提出把连片开发作为城区新一轮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通过连片开发,整体解决片区贫困群众生活遇到的突出问题,提高规模效益和建设水平,为实现“城乡通开、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创造条件、打牢基础。通过新一轮城区农村扶贫开发,农民收入稳步增加,贫困人口不断减少。截至到2011年,城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31元,比2009年增加1013元,累计解决城区农村贫困人口5200人,城区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三年来,通过扶贫片区和重点村建设,引导部门专项资金投入城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区农村基本实现了“村通水泥路、组通砂石路、户饮洁净水”的目标;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城区农村收视难、通信难、就医难、入学难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村村通电视、电话,电视入户率达到85.8%;村村有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升。

三、明确重点,坚持把连片开发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

扶贫连片开发,连在哪里?该市通过反复调研,认为扶贫连片开发最关键的是要连在产业上,通过连片发展特色产业,形成规模相对集中的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发展效益的最大化。在推进扶贫连片开发时,该市明确了城区农村以菜、茶、药、果四大产业为主的发展格局,根据各片区实际,合理确定扶持项目和扶持标准。一是做大做强产业基础。茅箭区大川片区把发展中药材作为片区主导产业,2011年以来,新发展金银花1600亩,总面积达到2500亩,并依托该市武当生物药业公司开展金银花加工,发展金银花茶、金银花露等,卡子村、唐家村成为金银花种植专业村。二是立足城区实际,大力扶持专业合作社。城区农村土地稀少,人均耕地不足0.4亩,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在此情况下,该市提出把专业合作社当作龙头企业,走一村一品专业化发展的路子,先后扶持了白马山财神有机茶叶专业合作社、斤坪蔬菜专业合作社、停舟山果品专业合作社等一批专业合作社,成为连结农民和市场的纽带,取得显著成效。张湾区白马山村全村169户665人,耕地只有197亩,是个典型的贫困村。实施片区开发以来,在财政、扶贫部门的扶持下,白马山村在过去产业发展基础上,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户均达到6亩,并成立了白马山财神有机茶叶专业合作社,全村所有农户都成为合作社员,由合作社引导农民统一种植、加工、销售,全村茶叶总产值达到2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以白马山、凤凰山为龙头,一条由柏林镇扩展到西沟乡的万亩茶叶带初见雏形。通过扶贫连片开发的推进,该市城区农村产业扶贫初见成效。三年来,城区农村共新建和改造以茶叶、蔬菜、干鲜果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13750亩,其中新建茶园面积8500亩,蔬菜2500亩;新发展特色养殖山羊24200只、牛2360头;新培植特色农家乐92家,以张湾区白马山村、斤坪村、水堤沟村、茅箭区廖家村、大沟村、唐家村为代表的一批特色产业专业村逐步形成。

四、严格管理,确保扶贫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

该市为确保资金发挥效益,市、区两级财政部门严格按照专账专户和预拨制、报账制、公示制管理要求,进一步规范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一是围绕《规划》制定印发了《十堰市城区农村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并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的要求,强化管理,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严格资金拨付程序,对年度财政扶贫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和区级财政报账制管理,确保财政扶贫资金的规范运作。三是加强项目资金监督检查,积极配合财政监督部门和审计部门对城区农村扶贫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将城区农村扶贫资金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建立一整套考核体系,每年组织专家定期进行考核检查验收。2010年以来,城区农村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在财政绩效考核中名列前茅。

(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