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共管理体会

公共管理体会

时间:2023-07-19 17:29: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管理体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共管理体会

第1篇

(一)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的首要任务。确保公寓楼安置“住得进”、“住得好”是公寓楼后期管理的根本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就是能够使安置群众的民生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失去土地的安置居民更显重要。问卷调查显示,“征地拆迁前您家的收入来源”答案包括:务农30.8%,务农+打工43.0%,打工16%,经商8%;“征地拆迁后的收入来源”的答案包括:务农7.8%,务农+打工13.3%,打工61%,经商9.8%。“您从事的职业”答案排名前几位的分别是:失业33.5%,零散帮工15.3%,个体经营12%,服务业打工10%。由此可见,一些农民由于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工作机会,有占33.5%的人处于失业状态,没有技术含量的零散帮工占到了15.3%。这体现了公寓楼社区居民民生问题的严重性。为此,要结合安置居民的生产生活实际,加强对安置居民民生状况的调查研究,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入手,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民生水平不断改善的长效机制,确保安置群众生活质量不下降。

(二)强化服务

持续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是推进公寓楼社区居民市民化的强大动力。公寓楼社区居民被拆迁安置后,面临着居住环境改变、生计方式调整、交际网络变化等新情况,对各类社会服务的需求量很大。问卷调查显示,公寓楼社区居民目前生活方面存在的最大难题排在前2位的依次是,就业难题占60.5%,创业难题占12.5%;而只有11.8%的人参加过就业培训或进修,没有参加过的占到88.2%,这说明了就业公共服务供给的欠缺。根据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强化公共服务供给,是社区居民适应新环境,加快城市融入的强大动力。一要构建完备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加强小区生活设施、文化设施和公共空间的配套建设,给安置居民的生产提供帮助、生活提供便利、交往提供场所,增加安置群众归属感,为小区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二要完善以社区为单元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问卷调查显示,公寓楼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感到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到44.3%,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只占15.8%。说明了在供给量恒定的前提下完善供给体制的必要性。要结合社区自治组织的调整,通过设立公寓楼社区公共服务站(中心)等形式,就近服务社区居民,完善以社区为单元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三要构建灵活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公寓楼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同质性较强,且有别于城市其他社区的公共服务需求,为此,要根据公寓楼社区居民生产生活实际,构建灵活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通过机制创新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性。

(三)维护稳定

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是城市扩容提质的基本前提,也是公寓楼社区安置模式成功的重要标志。一要做好前期遗留矛盾的化解。在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过程中,前期遗留问题的妥善解决是维护稳定的关键。要建立前期遗留问题的登记、归类和清零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和办理时限,按照同类问题同样对待、特殊问题特殊解决的原则,尽可能早地解决遗留问题,防止遗留问题的久拖不决和的发生。二要加强公寓楼小区周边社会治安防范。街道(管委会)要探索健全公寓楼社区管理制度,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加强公寓楼社区房屋出租的管理,建立以房管人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将公寓楼社区的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纳入到整个城市片区统一管理,防止公寓楼社区成为社会治安管理的薄弱地带。三要加强社会心理疏导和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工作介入公寓楼社区社会管理,加强心理疏导和诉求表达方面的帮扶,帮助安置入住居民更好更快地适应城市生活。加强城市管理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文明创建、丰富文化生活,为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探索规律

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条件下,城市扩容提质带来的拆迁安置是一个全国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拆迁安置工作系统性较强,安置户入住后的公共管理问题是整个拆迁安置工作的逻辑延伸。国外社区治理相对成熟的有以美国为代表的“社区自治”模式、英国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模式、新加坡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模式,国内社区公共管理也先后出现了“沈阳模式”、“上海模式”、“青岛模式”、天津“泰达”社区社会管理模式和成都锦江区“社区小单元治理模式”等多种社区管理模式。由于各地社区发展阶段不一样,还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基于公寓楼安置模式的创新性,公寓楼社区的公共管理也有不同于国内外其他社区公共管理的特点,如何有效地进行公共管理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为此,公寓楼社区的公共管理应当承担起改革创新、总结经验、探索模式的重要任务。要以创新的精神,加强对公寓楼社区物业服务以及对失地农民就业、就医、就学和农民变市民思想观念转变等问题的研究,并对各种创新实践及时进行总结,通过公寓楼社区管理创新带动整个片区的城市社会管理,丰富征地拆迁公寓楼安置模式的内涵。

二、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模式

现代以来的国际公共管理领域先后演化形成了“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治理”三种主要的范式,这三大范式在我国的公共管理领域,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的层面上,长期以来均有着或显或晦的深刻影响。公寓楼社区的公共管理要积极借鉴国际上的学术思想和国内的成功经验,着眼于主要任务,从管理理念、管理格局和实施路径方面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管理模式。

(一)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已成为党的治国方略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对于常德市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而言,“以人为本”更有现实意义。公寓楼安置模式本身存在着拆迁安置户民生权益与城市扩容提质公共利益的矛盾,这些矛盾将会贯穿于公共管理的全过程。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政府要充分体会到拆迁安置户现实困难,不与民争利,多谋民生之福,让拆迁安置户成为城市扩容提质的受益者。服务为要。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是服务。公寓楼社区入住居民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交际网络等都发生了或正在发生改变,实现从“农民”到“市民”身份的转换,是一个较长时间的适应过程,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都离不开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扶。“服务为要”就是在对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过程中,以服务为管理的基本手段,在服务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务。精细为策。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公共管理适应社会分工细化的必然要求。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事关入住居民的城市融入和身份转换,事关小区所在城区的社区整合等重大问题,涉及面非常广泛,系统性和牵连性较强,必须采取精细化的策略。“精细为策”就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要细化管理事务,注重专业性、注重细节、注重质量、注重实效。法制为纲。法治原则是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坚持“法制为纲”就是要在各项管理活动中坚持依法办事,在社区自治组织成立、物业管理模式选择、各种矛盾化解等方面都以法律法规规章为基本依据,确保公寓楼社区建设和管理始终在城市管理活动依托的统一法治轨道上运行。

(二)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格局

常德市采取公寓楼安置模式的目的不只是为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或者让拆迁安置户改变一个居住方式,从根本上来讲是要通过让拆迁户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模式的选择,就是要在顾及公寓楼社区居民当前生产生活实际的前提下,着眼于公寓楼安置模式的根本目标。政府既不能对那些应当由权利人决策的事项横加干涉,“替民作主”,也不能把应当属于国家、代表公共利益的行政管理职能事项,简单地交由被征地人进行民主讨论和民主决策。为此,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应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社会管理体制的基本要求,构建“政府主导+业主选择+多方参与+社区整合”四位一体的公共管理格局。其内涵如下:政府主导。

政府在公寓楼小区的后期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统一协调处理拆迁安置过程中发生的遗留问题,制定公寓楼小区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相关政策、制度,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监管其他主体参与社区公共管理活动,为公寓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自治提供条件,为公寓楼社区居民的市民化提供持久的帮扶。业主选择。业主在整个公共管理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在社区公共管理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政府或者其他主体应该提供管理或者服务的多种选项,由业主进行选择。这样既可以发挥业主的主体作用,有可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还可以发挥其他主体在社区公共管理活动中的能动性,加快社区居民的城市融入。多方参与。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主要包括政府、自治组织、其他社会组织三方。基于公寓楼社区在设计、施工、前期物业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遗留问题,在一段时间之内,公寓楼社区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有关各方也应该参与到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活动中,配合处理相关遗留问题。社区整合。公寓楼社区将被纳入城市的统一管理。基于当前的城市管理体制和社区规模,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都必须以行政社区为单位进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公寓楼社区的公共管理活动也必须通过行政社区。公寓楼社区要通过组织建设,文化建设等多种途径逐步整合到行政社区中去,使公寓楼社区的居民产生对城市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感,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

(三)公寓楼公共管理实施路径

1.统筹推进。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牵涉面广,要按照城市治理的思维,将公寓楼社区的管理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统筹推进。一要统筹城市管理与公寓楼社区管理。按照规划,公寓楼社区要实现从村庄到城市社区的转变,随着城建项目的推进,这些由农村集中安置的公寓楼小区将被城区所包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区,所以社区公共管理要统筹于城市管理中。二要统筹农地与非农地的使用安排。根据城市扩容规划和用地要求,不少安置户还有耕地没有征用完,这些农地与安置小区居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会直接影响到公寓楼社区的管理。要加强引导,推进未征用土地的流转和集中经营,与征用的建设用地相互为用,以不同的形式服务城市发展。三要统筹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公寓楼社区的发展方向是与城市原有社区融为一体。公寓楼社区的公共管理既要注重制度建设的刚性约束,又要注重文化建设的柔性促进。要将公寓楼社区纳入到城市的统一管理中,统一执法标准、统一管理幅度。要以推进社区认同为目标,常态化推进社区的文化建设工作,为公寓楼社区的公共管理活动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健全体制。健全管理体制是实现由“村”到“居”转变的必然要求。一要实现从农村管理到城市社区管理的体制转变。按照民政部门的有关规定,调整城市原有相关社区的建制,将公寓楼小区纳入到城市社区的统一管理中。二要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要在体制上实现街道(管委会)——村庄管理到街道(管委会)——社区管理的转变。明晰街道与社区“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定位,重新界定街道对社区的职责,合理划分街道(管委会)与社区居委会的职权,防止政府行为失范和社区居委会职能错位的问题。三要健全社区公共管理主体群。社区公共管理是一个包括政府、第三部门、社区居民等共同参与的多中心治理活动。健全的社区公共管理主体群是实现多元治理的关键。要进一步明确基层政府的管理职责,依法产生社区自治组织(含党团组织)、业主委员会。创造条件让其他社会组织通过有偿或者志愿等形式介入到公寓楼社区的公共管理活动中,为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为社区居民融入城市社区搭建平台。

3.整合资源。城市社区是公共管理的基本单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资源整合是有效推进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的内在要求。一要整合政府资源。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责和公共服务资源分布在不同的部门中,要按照“部门管事、街道管人、社区履职”的原则,在社区层面构建社区服务中心,对相同职能进行合并、不同职能进行分开,实现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单一协助执法向综合协助执法转变,最大限度地提升政府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二要整合社区资源。社区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从公寓楼社区的现状来看,社区通过自然生成、社会捐赠、法律规定等途径拥有人力、公共物业、信息等资源,整合社区资源能有效提升社区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的能力。三要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利益诉求、扩大公众参与、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政府主导下实现社会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引导社区居民自愿组建服务性、互、公益性等各类社会组织,丰富群众生活,反映群众诉求,参与社会监督,促进社区建设。

4.责任考评。责任考评是推进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的重要抓手。通过责任考评能够检验公共管理的成效,更好地推动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的发展。一要细分公共管理事务。对公寓楼社区公共事务进行分解,明确相关主体的职责范围,是进行责任考核评价的基本前提。公寓楼社区公共事务可以分解为社区行政事务、社区公共服务和社区自治事务三大类,不同的主体承担的职责范围都需要理清。二要明确公共管理的标准。要明确各项社区公共管理事项的目标,作为责任考评的基本依据。三要建立激励机制。对相关主体的公共管理活动进行责任考评后,要将考评结果作为相关单位评优、相关人员职务晋升的依据。四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公寓楼公共管理活动中出现的责任事故要进行责任追究,对考核评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制定相关的措施给予及时解决,推进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结语

征地拆迁安置是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头号难题,进行模式创新是应对各种困难和约束条件的必由之路。在探讨安置模式的过程中,如何把农民非农业化、城市化和市民化三者有机协调起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不同的拆迁安置模式会造就出不同的安置小区,对安置小区进行有效的公共管理是增进安置群众民生福祉,推进城市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常德市城区地处洞庭湖平原,土地肥沃,耕地较多,城市发展所需建设用地获批相对难度大、成本高,保护耕地红线与保障城镇发展的矛盾很突出。

第2篇

 

一、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功能分析

 

“所谓案例教学,并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说明一定的理论或概念进行的举例分析,也不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的具有实例性的课程实习,而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②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搜集整理的案例为教学资料,指导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形式,运用相关理论分力、管理能力、合作交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社会能力;中间层是行业能力,是某种职业领域具有共性的普通职业能力;最高层是专门的特定职业能力,即专门职业岗位上符合专门工作要求的职业能力。例如,在开发课程的时候往往是从过去的“公共课一专业理论课一试验实训课”层次转向“基础学习领域一专业学习领域一拓展学习领域”层次,按照这样的框架来组建课程的内部体系。另外,从学生个体差异看,既有能力方面的差异,也有性格、兴趣、爱好和需要等方面的差异。因此要改变刀切”的培养模式,注重个性化的教学,如在安排顶岗实习的教学时可按照“职业素养一专业技能一预就业”的层次推进。

 

3.找到行动性的能力发挥载体。从能力发挥的载体看,能力是人在某种实际行动或现实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可以实际观察和确认的实际能力。能力的发挥与活动、行动的关系极为密切,因而是一种“行动”范畴。离开实际行动载体,人的能力就难以表现。因此,在注重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如何找到行动载体来“活化”知识,把知识变成能力。如“零件的数控洗削加工”这门课程中,要培养学生“零件外形铣削”能力,就可以选择“冲载模凸模加工”为载体;又如“PLC控制系统安装与运行维护”课程中要培养硬件安装、线路布控、程序编写、系统调试等能力,可以选择交通灯控制训练、啧泉模拟控制项目训练等为载体。

 

4.确立发展性终极目标。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变迁对劳动者获取岗位的能力提出多样化的要求。一方面职业能力的内容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当人类开辟了新的生产领域,新的能力就随之产生,旧的能力也获得新的内容;另一方面个人一生的职业岗位不可能一成不变,岗位的变化使其对个体的能力要求也随之变化,从而使能力始终处于一种不断发展的变化之中。例如,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将就业岗位定位为汽车制造、冶金、机械加工等企业中生产设备的电气线路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发展岗位定位为汽车制造、冶金、机械加工等企业中生产设备的电气技术改造、生产管理。

 

总之,当前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要努力研究跟职业教育教学有关的各种理论,结合职业教育教学实际对各种理论进行整合,尝试建立描述职业教育教学系统的理论模型。另一方面,要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研究职业教育教学的实践,对体现职业教育教学发展方向的经验进行总结和理论概括。可以说,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领域是一个充满着鲜活生命力的领地。尽管我国国家示范性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百万计的专门性人才使命的职业教育领域,一定要加大教学论对开发出来的课程进行设计和实施。紀析、研究案例及相关问题,从而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体系。案例教学实际上就是通过对“点”的深度分析和讨论,来推导、归纳和验证一般原理,进而解决“面”上的普遍问题。因此,案例教学具有归纳推演法的特点,与传统教育以演绎为主的方法有很大不同。案例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改进,相对于传统的“传授一吸收”教学模式来说,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涉及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一系列环节的变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课堂讲授、案例研究、研讨会等九种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发现:案例研究的教学方法综合效果名列第一。案例教学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促使教师关注公共管理实践活动。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它是对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继承和超越。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改革实践创造了许多经典的案例,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创造了大量的素材,需要教师去挖掘整理。在我国,30年来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也催生了大量的标志性事件,这些事件大都蕴涵着丰富的公共管理理念。这就需要教师以专业的眼光去观察、收集、梳理、分析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有案例价值的事件。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学生一般对近期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典型事件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要经常关注媒体、政府网站,及时发现有价值的线索,不断跟踪收集相关报道和评论,编辑制作成教学案例。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方式比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结构上看,如果案例设计精美,案例应该包括文字表述的故事、具有现场感的图片,甚至还有必要的视频录像等。从内容上看,案例的故事情节试图营造一种空间,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在场状态。从过程来看,案例教学过程需要学生积极思考,深入讨论,广泛参与,特别是讨论中要有不同观点的争论和交锋。从形式上看,案例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师生之间更容易对话和交流。这些因素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同时,由于案例教学要求师生相互配合、实现互动,因此,学生必须要事先查阅相关资料,阅读相关书籍,积极思考并寻求解决案例设定的问题,这样就能够激活学生已有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

 

3.提高学生的公共管理实践能力。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需要运用优秀的教学方法。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在工商企业管理者的教育中,案例教学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未来公共管理者的教育,案例教学也具有同样的功能。公共管理案例是对公共管理实践的总结和抽象,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帮助未来的公共管理者学习对公共管理实践中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选择最优的行动策略。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不仅在模拟的情况中获得担任公共管理者的体验,而且意识到作为公共管理者所遭遇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困难性,并深刻体会到,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在案例讨论中,通过学生的参与互动,激发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在相互交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流程控制

 

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流程中存在着诸多复杂的环节,从案例的选择、编写、预习到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每一个环节都有比较高的要求。下面仅就案例选择、案例编辑和案例讨论等环节,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谈一些体会。

 

1.案例选择。案例选择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起点,是案例教学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只有选择了合适的案例,才有可能搞好案例教学。一般来说,案例选择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真实原则。公共管理案例一定是来源于社会公共生活的客观存在的事实。教师不能够根据教学需要杜撰“事实”也不能对客观事实进行主观演绎,随意联系。案例教学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事实本身的复杂性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获得真正的实践经验和能力。任何对案例事实简单化和主观化的处理都将从根本上损害案例的价值。(2完整原则。所选择的案例应是相对完整的事件,要对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时间、地点、情节和过程等相关信息有完整而清楚地把握,不应该只是事件的总体特征作抽象化、概括化说明。(3)时效原则。教师应该优先选择具有较强时效性的案例。这些案例与现时的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学生更容易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去理解案例事件发生的背景。(4)本土原则。公共管理案例有许多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学生缺乏对西方社会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对案例背景的理解存在障碍,因此教师要尽量选择中国的案例,甚至可以选择本校所在的省份或城市的案例,若条件具备还可以带学生去现场进行调查和体验,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案例所揭示的理论和经验。(5典型原则。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在公共管理领域时常发生许多轰动全国或地方的典型事件。教师要善于从专业的角度,以敏锐的眼光和嗅觉去捕捉这些典型事件,使之成为典型案例。

 

2.案例编辑。教学案例是一个描述或基于真实事件和情景而创作的故事,它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学习者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后会从中有所收获。③教学案例有六种主要来源渠道:文献、档案记录、访谈、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和实物证据。④从实际情况来看,公共管理教学案例一般有三个来源途径:一是中外学者专门为公共管理教学编辑出版的案例选编;二是教师收集整理媒体报道的公共管理领域发生的重大典型事件,编辑加工成为教学案例;三是教师深入实际对相关事件进行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素材,再通过对素材的加工整理,编辑成为教学案例。无论哪一种途径获得的案例,都需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计划、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对案例进行编辑加工,以增强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般来说,公共管理教学案例的编辑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1)案例编辑要突出教学目标和主题。一个案例要反映什么样的理论和观点,给予参与讨论者以什么启示,目标要明确。案例编辑必须要紧紧围绕一些主题来展开,而且主题要有深度,有进行理论分析的空间和价值。(2案例编辑要体现出案例的可读性。可读性是吸引和调动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重要元素。为此,案例中要有吸引人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案例写作的语言也要流畅,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设计合理、衔接自如。(3)带着问题编辑案例。把主要问题埋设在案例之中,通过这些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和交锋,而且不要给这些问题设置所谓的标准答案。(4)根据教学对象设置需要讨论的问题的深浅,根据教学时数控制案例的篇幅和字数。

 

3.案例讨论。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案例方法的本质在于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将真实世界引入课堂,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空间和有限的信息内造成一种‘可控情景'以便于学生尽可能充分地观察、参与、学习、分析和表达。”案例讨论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原则:(1)预习原则。教师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预习是搞好案例讨论的前提条件。学生要带着案例要求回答的问题认真阅读案例内容,把握中心思想,了解案例细节,查阅相关资料,撰写发言提纲。只有每位学生都进行了认真的准备,案例讨论才能取得实效。(2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师在讨论中处于辅助和配角地位,教师的观点也不具有权威性。正如爱德华伯克所说“在案例讨论中教员应鼓励学生更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员必须假定不存在唯一最佳办法”,“案例是要由学生来讨论的,教师对此应抱着超然的态度”。⑥(3)引导和鼓励原则。教师在案例讨论中虽然不处于中心地位,但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对于调动学生的热情、控制讨论的节奏、把握讨论的主题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梳理、提炼,对学生提出的新观点及时加以肯定,对讨论中达成的共识或存在的分歧及时总结,但不要试图给出所谓的权威结论。

 

三、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改进策略

 

案例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它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从我国高校的实际来看,虽然许多高校都在公共管理学科教育中尝试开展了案例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阶段实施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还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只有消除这些不利因素,才能够使案例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1.增加教学对象社会实践经验。案例教学的目的主要不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动员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讨论和交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清华大学王名教授认为,“案例教学要尽量避免以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为对象,同时也要注意所选案例的内容与学生实践经验的关联性,要尽量将有着多元背景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为案例讨论中不同的经验、信息、知识、观点的交流和互动奠定基础。”®事实上,目前我国高校本科生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也广泛引进了案例教学方式。本科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缺乏管理岗位的历练和管理实践,所以在案例讨论时,往往只能从理论上进行泛泛解释,致使案例讨论的效果受到影响。因此,要对本科生开展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必须采取参观考察、课程实习、实地调研等方式参加社会实践经验。

 

2.按照案例教学要求,合理设置教学计划,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目前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的教育,教师在课堂上一般会占用比较多的时间来讲授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这对于学生特别是本科生夯实理论功底、提高理论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公共管理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应该把案例教学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一是设置专门的案例教学课程,对学时、课时和教材提出明确的要求,配备专门的教师和教学辅助人员。二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扩大案例教学的时间比例。根据经验,在两个学时的时间段中,教师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这种课时结构显然无法使案例讨论深入进行。因此,在设置教学计划时应该适当延长案例讨论课的课时。三是要加强对案例教学的质量监控和绩效评估。由于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所以不能再用理论教学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估,教务管理部门应该针对案例教学设计特殊的指标进行监控和评估,以确保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控制教学班级规模,改善案例教学的教室环境条件。近些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而教学资源相对短缺,加之受学校对教师业绩评价中的重科研轻教学的取向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和教师都愿意采取合班授课方式,每次授课学生人数1般都在100〜150人。这种状况只能适用于教师主导的灌输式教学。从效益上来看,学生人数的增加并不会带来授课边际成本的增加。但对于案例教学来说,学生人数不能太多,班级不宜过大。若每班30人,每次案例教学课1〜2个班比较合适。在这样的人数规模下,更多的学生才有更多的参与讨论的机会。因此,控制教学班级规模是搞好案例教学的重要条件。在控制人数的同时,也要改善案例教学的教室环境和条件。案例教学对于教室环境与设施条件有着特殊要求。学校或相关学院应该建设专门用于案例教学的教室或实验室,并在其中配备多媒体设备。同时,教室的内部空间布局设计也应该有利于案例讨论和参与互动的开展。

第3篇

关键词:基层水管事业单位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应用 指导意义

中图分类号:[TV- 9] 文献标识码:A

党的以来国家实施了多项改革措施用于提高基层事业单位的行政效率与服务质量,同时也提出了建设现代化行政体制机制的要求。优化管理模式、创建高效管理结构已经成为了基层事业单位的重要发展课题。ISO9001是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其融合了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方法,能够利用闭环式的循环机制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企业、事业单位、高校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河北省岗南水库管理局是水库工程管理单位,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管理机制,为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库的管理理念与方式已经不能较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必须要展开深入的经营管理改革。[1]

一、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一)1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权威性最强的国际标准化专门组织,其工作内容主要是制定国际统一的质量标准,ISO9000族标准就是由该组织在1994年提出的用于促进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指南,其中ISO9001是其核心标准,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将ISO9000族标准列为国家标准,同时各行各业也开始将这一标准引用为了行业发展标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适用于各类组织,不论其性质、规模都可应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来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效率。从ISO组织在2007年颁布的最新结果中显示,已有170个国家颁布并实施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其中中国共获得了162259张认证证书,位于世界第一位,由此看到ISO9001在中国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

(二)2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其认证的对象是供方的质量体系,其并不是针对企业的某个产品或是某项服务,而是针对该企业的质量体系所进行的认证,而不同组织的质量体系涵盖范围也有所不同,有的涉及了部分产品与服务,而有的组织则主要申请针对某个产品的质量体系认证;二是其认证依据主要为质量保证标准,由于供方为了申请质量认证的原因在于为外界提供质量保证,因此其质量保证标准也就成了认证的主要依据;[3]三是认证机构为第三方的评价机构,为了保证质量认证的公正性与可信性,因此这一认证机构必须要与认证单位没有利益关系,且两者在行政上也没有隶属关系,同时认证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与专业水平,从而保证认证证书的权威性;四是认证行为是单位的自主行为,通常产品质量的认证包括安全与质量合格两类,前者是强制性的认证,而后者则是企业处于自身考虑而采取的自主申请行为。

二、ISO9001在基层水管事业单位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应用ISO9001的必要性

基层水管事业单位是我国水利建设的基础单位,其对于促进区域工农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但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基层水管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已经不能较好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必须要对其展开深入的改革与发展。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公共部门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其具有的全面性、精准性、实用性以及针对性等特征,能够显著促进政府基层部门的职能转变,对提高基层水管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应用ISO9001能够有利于促进基层水管事业单位公共管理机制的创新发展,基层水管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中具有工作标准不明确、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而ISO9001能够通过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工作来创新基层水管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机制。[4]

(二)应用ISO9001的可行性

首先,基层水管事业单位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共同的服务理念,其都是为了能够为群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更好的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其次,基层水管事业单位与ISO9001具有相同的实施程序,ISO9001要求设置标准的操作程序,并对各个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基层水管事业单位也要求能够通过对岗位职责、工作程序的明确规划,从而达到优化工作流程的目的。[5]同时,基层水管事业单位与ISO9001之间具有相似的运转模式,ISO9001强调必须要重视管理层的参与,要求管理层与基层人员都应该充分发挥其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而基层水管事业单位的工作机制也要求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能够对各项活动展开科学的规划与指导,从而提高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有效性。

三、ISO9001对基层水管事业单位的指导意义

(一)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类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其对基层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工作方式、价值理念以及单位文化都有着科学的指导意义。在初期应用时,可能会由于其程序的复杂与繁琐而无法获得预期的应用效果,但通过在ISO9001体系的应用中引入PDCA过程管理办法,有效促进了河北省岗南水库管理局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6]这一管理办法对不同的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根据其工作性质、职责进行了科学、合理的任务分解,同时利用内部规章制度以及作业流程的文件化形式将这一分解工作进行规划,从而有效提高了岗南水库管理局各项工作环节的资源分配水平,并实现了对质量管理制度体系的进一步优化。

(二)优化日常作业流程

作业流程属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业性文件,其是经过不断的实践与优化而得到的最优化的操作流程设计结果,将其应用到岗南水库管理局的经营管理工作中,能够进一步促进其水库管理流程的优化。细化的作业流程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加具体、标准化的操作程序、步骤与方法,从而有利于提高水库管理局日常作业的有效性。

(三)加强内审力度、提高持续改进水平

同rISO9001在岗南水库管理局中的应用也能够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提高其内审力度与持续改进水平。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主管部门必须要加强内审工作,从而提高文件的落实、整改效果,进而为提高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效率提供重要的保障。此外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还将促进岗南水库管理局对自身管理水平的不断改进,从而使其能够始终保持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在这一要求下,水库管理局将采取定期的内审工作与整改工作,从而实质性的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改革。[7]

结束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以及特点,然后分析了这一体系在基层水管事业单位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指出ISO9001对于基层水管事业单位进行公共管理机制的创新、提高管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两者在服务理念、实施程序、运转模式以及管理方式方面存在的相似性也保证了ISO9001在基层水管事业单位中应用的可行性。然后本文以河北省岗南水库管理局为研究对象,分析了ISO9001对基层水管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义,指出其能够对基层水管事业单位在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优化日常工作流程、提高持续改进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儒夫,郭满姣.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水文基层单位中的实践应用[J].低碳世界,2015(34):69- 70.

[2] 贾一英.SWOT分析法在水利勘测设计单位实施2015版ISO9001标准中的应用[J].水利技术监督,2016(02):3- 4.

[3] 谢述钧,张燕.论ISO质量管理体系在行政机关的应用与实践[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04): 72- 75,89.

[4] 张志霞.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科研项目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05):48- 50,44.

[5] 姚健,何启红.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在公立医院党风廉政“三化”建设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05):63- 65.

第4篇

关键词:医院 创新机制 行政管理人员 科研 创新平台 激励 建设

中图分类号:R197.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204-02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医疗市场进一步拓展,各大医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医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在医疗技术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医疗设备、科研创新等方面独树一帜,才能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医院如何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是需要我们潜心研究的大问题。笔者在本文中拟对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如何做好科研工作和创新机制,夯实医院发展之基、市场致胜之道,进行探讨,旨在抛砖引玉,期望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共同研究。

一、我国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构成和存在问题分析

1.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构成。我国医院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其一是由多年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护士以及医技科室的人员转岗而来的,大都具有较高的学历、职称,所学的专业大多是医学、护理、医技等,其中有的人还一直兼顾着临床工作。有管理学、行政学、公共管理专业背景的比较少,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行政管理工作中。其二是刚刚走出校门、直接进入医院行政管理岗位的大学生,他们都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年纪轻、工作热情高而且具有一定管理理论知识,但是由于他们刚刚步入社会,对医院工作流程、岗位性质并不了解,在短期内还难以独当一面,灵活自如地处理日常事务。其三是从部队转业到医院的干部,由于他们长期在部队工作、生活,军地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尚需适应较长时间后才能逐渐进入角色。其四是从其他科室抑或是医院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临时借调帮助工作的人员。

2.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长板”与“短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院管理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行政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平衡,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公关危机管理、统筹学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偏少,无法以创新思维、创新手段去积极开展工作,大多处于按领导的指示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凭借经验、行政手段处理日常事务的状态。再加上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很少有学习、提高抑或是外出接受再教育、培训的机会,鲜有学习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技能、方法的机会,对日益增加的新状况、新事物、突发事件等疲于应对。

3.一些行政管理人员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与主动学习态度。由于许多医院奖金激励机制明显向一线科室倾斜,行政管理人员奖金、加班费等低于一线科室,存在着“干多干少都一样”的状况,因此,个别管理人员心存“能不干就不干”的想法,只要不出问题就可以了。

4.行政管理人员不同于医务人员,职称评定、职务提升通道不畅,管理部门职责不清晰,有交叉重叠现象。在医院行政部门设置、职责划分、权力归属等问题上,相关制度长期存在着不清晰、不明确,相互交叉、重叠的问题。岗位设置不尽合理,加班多,责任大,不能正常休息,节假日值班非常多;不出问题还好,出现问题就会挨“板子”。凡此种种,给他们思想上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5.行政管理人员事务性工作繁多杂乱,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每天光是处理各种日常工作、突发事件、领导交办事宜、迎来送往等等,都忙得不可开交,无法抽出时间来进行科研工作和创新机制的研究。

二、我国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一家医院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切实打造医院的软实力,真正拥有一支其他医院所没有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这支人才队伍中除了闻名遐迩的医学专家、具有真才实学的医护人员外,还必须拥有一支能够将医院的各种资源、力量凝聚在一起,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指挥与协调各方面的医疗力量,确保医院的各个部门都能够有效运转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

无论是三级甲等医院,还是二级乙等医院,都离不开行政管理人员,他们就像自行车上链接链条的“销子”,只能通过这些“销子”才能将链子的每一个环节连接起来,并通过外力,将整个自行车飞快地运转起来。管理人员如同医院管理层、各科室广大的医务人员与中层干部之间的“销子”,通过他们的作用,才能将医院这部“自行车”快速、健康地运转,将整个医院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在挽救人民群众生命的关键时刻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有鉴于此,行政管理人员的作用不可小觑。

三、美国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资质与相关情况

在美国,大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卫生服务专业硕士学位抑或是公共管理、企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才能有资格进入这个岗位。要想拿到卫生服务专业硕士学位,必须先具备学士学位,之后需要在一个卫生保健中心工作一年的时间,才能再去拿硕士学位。小型私人医院的管理者需要被“州私人医院管理委员会”认证,并且要在卫生保健场所为老年人服务一段时间。卫生服务管理者通常是开始在大医院担任管理员助手,或者是在中小医疗机构、服务场所做助理。日常工作时间之外,他们要进行医学管理研究、开展广泛的创新机制建设,承担更多的责任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并有所进步。另外,卫生管理部门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级医疗机构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考试,考核他们对处理各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医疗事故的处理和公关能力。

四、如何提高我国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1.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要深刻认识“科技引领发展,统筹推进改革”的道理,认识到在当今时代,只有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提升自己的内涵,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因此,要在完成本职工作、处理好日常事务之余,静下心来潜心研究与自己工作范畴抑或是相近的领域,深入基层,调查和掌握一手信息,摸清运动规律,针对医院的功能定位、人员结构、发展规划、重大投资决策、财务资产监管、绩效考核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撰写出真知灼见并具有一定前瞻性的科研论文和研究成果。

2.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要“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与时俱进,自我增压,从平凡的工作中找到科研创新的亮点。有人认为自己每天都在平凡琐事中忙忙碌碌地度过,找不到能够引发自己科研、创新乃至写出科研论文的思路。还有人认为,我国是论文大国,数以千万计的前人将所能看到和想到的课题都选完了。实际并非如此,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到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中自己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深刻体会有效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重要性,就一定能够从平凡的点滴小事中捕捉到闪光点,拓展创新思维,写出高质量的科研论文来。

3.医院高层要重视行政管理人员的作用,在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鼓励行政人员参加科研政策方面,要与一线医务人员同等对待,积极支持管理人员参加各种类型的再教育、专业培训、外出交流、研讨会,支持他们利用工作之余对医院的各项工作、重大决策、相关信息进行专题调研,在科研课题立项、展开、深入剖析过程中,医院主管领导要从资金、时间、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课题完成之后,要帮助寻找发表和交流的机会,为行政管理人员的科研成果提供实质性的支持,使之尽快转化为促进医院发展的动力。

4.医院科研部门要在医院党委、院长的领导下,协调财务、人力资源、对外宣传、图书资料等部门,对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撰写论文的行政管理人员提供“孵化器”,针对他们在写作、科研、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与困惑,聘请有关专家进行“会诊”,提供图书、资料、宣传方面的支持;同时,还要建立科研平台和信息大数据,对全院临床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以及其他各类人员的科研状况进行调查摸底,互通信息,提供帮助;同时要增加创新研发投入,促进创新链、科研链与临床服务链的有机衔接,使每一位医院干部职工都争当创新驱动的先行军。

五、结语

“建立一个新机制,构建一个新格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是今后我国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广大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肩负着非同寻常的重任。因此,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要以全新的思维,坚持探索创新原则,勇于担当、开拓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内涵,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潜心研究,开展科研工作,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医院决策者提供更多的新思想、新方法、新亮点,从而为医务人员增添动力、为医院发展增添后劲。

参考文献:

[1] 迟利军,杨敏.基层医院行政总值班的作用探讨.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1)

第5篇

近年来,“新公共服务”一词带来的理论效应风行欧洲,已经形成为一种潮流。其主旨在于,一切为了满足学生利益的最大化、服务于学生的一些需求。将这种理念应用于中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去,是一种新的尝试。

一、“新公共服务”语境的含义

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的“公共服务”观念是为了适应民主民权发展的需要进而被提出,希望以此来替换将效率看做唯一目标的公共管理理念。其具体内容可以概述为以下几项:

第一点,不再单一将人看做生产力,尊重每一位公民的权益,通过一同行动来进行运作。

第二点,将对社会的贡献看做自身不可推卸的的责任、充分重视公民的公共利益、保障公民权益充分落实。

第三点,公共的利益来源于每一位公民的商讨而不是分散成每一个利益的个体组合,确立服务的对象是公民的概念。

第四点,创设集体价值观,形成利益与责任一同分享及分担的集体意识,注重公共利益的践行。

第五点,根据公共的切实需要制定一定的落实方案,借助集体的商榷付诸最后的行动,保证过程的民主性。

第六点,将目光的的投向分散化,不仅关注市场的动向,还要遵循社会法制的要求、思想行为准则以及公民利益、

第七点,将服务作为一切的根本,对公民提供服务,完成公民的公共利益而不是将自己的欲望凌驾于公民之上。

“新公共服务”语境的本质含义放置于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也是非常匹配的,其可以被看作是行政教育等多领域的理论指引。一旦高校确立服务学生为主要宗旨而不是管制学生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会出现一番崭新的高校面貌。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深刻意义

大学扩招等因素的影响让当代大学生的质素良莠不齐,同时社会不断发生的负面新闻让我们开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方式进行反思。信念不坚定、拜金主义、信仰缺失、利己主义、没有集体价值观念、以及及时行乐的不良风气都是思想教育的误区。

当今社会需要的不是技能优越但是道德缺失的伪人才,需要的是知识技能与道德都合格的全面新型人才,这样才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只有将思想教育同学校的管理结合在一起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大学生。

三、“新公共服务”语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1.尊重学生

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部分,强调的重点从来都是个人配合整体,学生作为单独的个体必须遵守一致的制度要求。过度的强调集体利益其实是不正确的,这样会忽视学生正常的个人利益实现,集体利益一定也是在不损害多数个人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否则这样的集体利益是不健康的。如果长期忽视学生的个人利益就会让学生的思想朝着追求表面化,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所以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人利益。“新公共服务”中,重点强调的是服务,这是与驾驭对立的。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不能将自我确定的所谓统一治理强硬的加在学生的身上,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这样也就失去了管理的意义。

2.政治教育保质保量

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普遍采用的教学手段是说教式和强行灌输性质的,教师也并没有很上心,一直沿用这种死板的教学手段。个人认为,虽然思想政治不像其他专业学科具有考试的压力,但是对它的学习是受益终生的,不能用考试做衡量。一旦教师没有尊重学生的求知欲望将教学的质量降低,造成沉闷“一说到底”的课堂效果,这样的教学氛围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和厌学,这也是教学的失败。因而,我们需要提升教育的质量来让大学生能更主动更自觉地接受思政的教育,这样更有利于最终的践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报社、电视台,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社会真实的事件,然后回归课堂内容。不仅让学生思想上能与时俱进,也有利于其保持对思政教育的热情。

3.学生管理有序进行

如今我国很多的高校都已经设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由于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管理也越来越成熟。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细化,责任明确化,有助于提高各个相关部门分支的积极性以及该项工作的有序发展。重点要注意的是学生为一切管理工作的的主体,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形成体系的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参与活动,充分维护学生的利益,这样才能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4.提升辅导员能力

在整个的管理体系中,辅导员占据重要地位,因而对辅导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的辅导员作为教育工作的前线工作者,其自身能力的高低对于实施教育管理成效的好坏起着关键的作用。处于新公共服务的大背景之下,我们的辅导员要将理论的知识结合具体的实践,通过正确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们,其自身首先将服务的精神落实在实践中。谨记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才能更好的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第6篇

误区一:大部制要向西方国家看齐

有的人一提起大部制,就津津乐道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数目是如何精简,如日本是12个,美国是15个,英国是17个,澳大利亚18个,一副马上要向其看齐的架势。其实,如果仅仅从部门数量多少看待这个问题,失之偏颇。评价现代政府管理的优劣,关键是其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赵振铣认为,大部制是国外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是我国政府改革的发展方向,其中的一些思路和原则,如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是我们应该积极吸纳的;但不能脱离现实国情,全盘照搬,急于求成,当下中国还缺乏支撑大部制运行的内部土壤和外部条件。

中国最现实的国情,就是它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正在转型的国家,西方发达国家从欠发达到发达,一两百年时间才走完的路,中国要求在三四十年走完;同样,他们两百年间遇到的问题矛盾,也全部集中爆发在这一阶段,中国事务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前所未有。因此,不能用简单的线性思维,去比较发展中的中国和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政府的规模和管理能力的大小,必须和它承担的责任相适应。人口多,地域广;地区差异大,矛盾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任务极其繁重,中国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学国外那样的“小政府”,现阶段仍需强有力的政府进行建设和管理,即使推行大部制,在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上也不会照搬西方。赵振铣感慨,当初他在学校里埋头治学的时候,是肯定不会有这种体会的;当他接触到实际问题、直接参与社会治理事务之后,才深切地体会到当政之不易。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国的大部制改革,也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误区二:大部制必然会大量裁减人员

当下有一种观点,实行大部制就是精兵简政,政府部门数量大幅度减少,不少公务员可能饭碗不保。但赵振铣认为,推行大部制,并不意味公务员队伍必然大量减员。

赵振铣说,大部制改革的确会涉及被撤并部门相当数量的干部去留,但这不是绝对的人员精简。大部制改革是一退一进双向运动,退就是要逐步地、坚决地从微观经济领域退出,进就是要更多地发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这是结构和职能的调整,而不是单纯数量上的减少,简单意义上的精简,只会降低中央政府在转型期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当前,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公共服务部门和监督部门都迫切需要在质和量上充实公务员队伍。地方安全责任事故的频发,各方矛头都直指监管部门的渎职失职,但在客观上,也还有这些部门授权不够、人手不足的问题。像安监、环保、质监、监察这些部门,都存在加强充实公务员队伍的现实需求。四川省安监局去年新组建执法监察大队,就增加了1000多个编制,省环保局也正在酝酿大幅度增加执法监察人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管理的面更宽、领域也更多。旧的岗位消失,新的岗位产生。现在伴随网络的发展,出现了网络经济、网络传媒、网络犯罪等新名词、新领域,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管理。前不久,北京那个13岁小女孩关于网络那句“很黄很暴力”,就是在呼唤政府责任。过去政府并没有这方面的管理功能,现在就需要新配备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和引导。

关于房地产调控,专家认为除了采取必要的行政举措外,还提出学习国外开征物业税,增加购房者持有物业的成本,抑制投资性购房需求。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也公开表示,国家正在对房地产改革和推进物业税进行研究,并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模拟评税的试点工作,为物业税的开征积累经验。而计算征收物业税是一项专业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手。

政府机构调整必然带来干部队伍结构的调整,赵振铣认为,大部制改革后,分流人员并不是无处可去,关键是看能不能胜任新的要求更高的岗位;而要应新岗位的需求,就必须进行职业技能再培训。

误区三:部门一“大”就药到病除

大部制无疑是针对当前“政府失灵”病症的一剂对症之药,但赵振铣认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仅靠单兵推进难以一蹴而就。

首先是条条块块如何协调的问题。我国中央和地方实行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即地方分级行政,中央对口管理;机构设置是“蜂窝煤”结构,下上一般粗,各个部门“依法扯皮”,导致行政效率降低,最后无人承担责任。坊间有语“问题出在下面,根子却在上面”,也是这个意思。因此,必须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间职能配置的基本原则,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加以合理安排、明确规范。中央政府主要处理全国性的公共事务,重点解决地区间交叉的公共事务。比如对现在长江流域面临的治理困局,就应该结束当前地区和部门“分而治之”的管理机制,突破地区和部门之间的障碍,制定全流域规划,实现流域管理一体化。

其次,建立现代行政管理体制,不仅要解决横向的部门交叉问题,也要解决纵向行政层级过多的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发达国家或规模较大国家的地方行政区划层级大多为二三级;我国宪法规定行政区划层级也只有三级,省(直辖市、自治区)县(市区)乡(镇),主体结构就是省管县。但是,由于我国政府的管理幅度偏大,过去因交通、通信等相对落后,一些县区人口规模大,实行了地管县、市管县的体制,地方行政区划层级变成了4级。行政层级过多,管理链过长,政策层层过滤,形成“漏斗效应”,中央政府的政策越到基层越是变形走样。赵振铣认为,现在一些省份进行的省管县和“扩权强县”的试点,就是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所作出的努力。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应跳出行政层面,从更高的政治层面发掘资源。行政管理体制作为连接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各项社会管理体制的中介点,必然因其他体制改革而改革;反过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要求经济、政治和社会管理各项体制的改革同步推进。党政部门权力的对接,如何进一步整合党政部门,是下一步大部制改革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深层次的政治体制改革若不能跟上,大部制改革就会事倍功半,或是徒有其表。当前在操作层面上,尤其要解决执行力问题,防止出现歪嘴和尚念经的情况,落点就在各级官员身上,因此干部选拔制度和政绩考评制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第7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行政管理学;实验教学

《行政管理学》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也是法学、新闻学、档案学、财政学等与公共组织密切相关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它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一方面行政学脱胎于政治学,其基本原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它是实际的、应用的、具体的……实践性是行政管理学的生命力和效用性的基础。如果不能从实践中发掘课题和解决课题,行政管理学就失去了现实意义。”[1](P.12)在《行政管理学》教学实践中,如何把理论讲授与实践性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能力的关键所在。

一、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堂理论教学偏重,实践性教学不足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如果不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教育就失去了基本意义。当前一些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看重基本知识传授,而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缺乏设计和安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地吸收,缺乏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至于一些实践环节,如调查、参观等,有些学校处于安全考虑,抱着“尽量少出校门”的想法,对学生实践活动持消极态度,致使行政管理学在教学设置上缺乏实践环节,或者虽有实践活动但缺乏常态管理和规范指导,与实际培养目标有较大差距。而我们在实际调查中了解到,用人单位认为,行政管理类高级人才的特征应具有“六会一高”,“六会”即会做人、会办文、会办会、会做事、会说话、会学习,“一高”即办文办会办事的效率高。其中政府部门需要的是具有较高理论修养、有较高政策水平的综合素质的人才,企业部门则更强调实干、动手,要求能协调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关系、调动员工积极性,能为企业带来更大效益。可见行政管理学教育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还要不断加强。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与社会实际发展还有较大距离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未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行政管理教学的理念,一味进行理论性教学,忽视了本科学生分析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得教学各环节比例失衡,导致学生本身理论学习能力基础不扎实和对专业疑惑性加强的现象的出现。[2]加上教材本身就偏重于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又过于依赖教材,致使行政管理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常现枯燥之态,学生易对课程失去兴趣和信心。此外,一些高校在行政管理学教学上所使用的基本教学辅助手段形式主要以电脑和投影仪为主,基本上还处在一种静态和单向教学的层次上,缺乏比如模拟实验室、实战训练等实验环节。教学手段缺乏变化会使整个教学活动落后于实际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更新较少,应用性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社会应用领域,各类行政管理的理论、现象、技术等都不断涌现,但我们的课程教学与此现状相脱节,一些教材多年不变,教师的知识不能及时更新调整,新的社会现象和概念没有在教学中添加进去,使得讲授的内容与社会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应用性素质不高,难以符合社会的需要。

(四)考核方法陈旧、单一

在考核方法上,我们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以期末考试的成绩为主,平时成绩比例较小。在考核的思路上,基本上还以名词解释、选择填空、简答题等为主,以教材上的标准答案为依据,难以考出学生的实际理论理解程度和分析水平。此外,课程考核并未将应用能力考核涵盖在内,应用考核重视不够,考核方式方法创新不足,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行政管理学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了解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基础,掌握现代国家治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的主要机制以及内在的理论逻辑,掌握现代行政管理改革和发展的原则、内容和一般趋势,使学生逐渐学会运用行政管理学科的专业技能、专业视角,正确分析和解决行政管理实际问题。[3]因此在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应当把理论讲授、实践性教学、学生自学等多种方式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对称平衡的最佳教学模式。

(一)理论教学上采用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情景教学法。即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或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将教学内容融入角色的表演过程之中,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例如:在讲到行政沟通、会议安排等环节时,任课教师设计相应的教学情景,让每人扮演一个角色,将教学内容用表演的形式在模拟现场生动地演绎出来。这种方法形式活泼,容易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寓教于乐,学生也会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社会调查报告法。该方法不同于通常所用的写小论文的方法。传统的写小论文的方法只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写出相关的小论文,学生往往只有感性认识,只能从书本到书本或者从资料到资料,缺乏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契合过程。在现代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单纯写小论文的方法,往往会促使投机取巧的学生在网上随便下载几篇文章再简单拼凑。社会调查报告法就很好地避免了这种现象的出现,因为它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到实践中去寻找答案,然后再对调查中所收集的第一手材料进行加工整理,进而写出调查报告。

3.换位教学法。传统的讲课都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而换位教学法则相反,对于课程内容相对简单、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基本驾驭的部分,教师在活动前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在学习小组内,通过学生互相协作,按照教师讲课的要求认真备课;课堂上学生在台上讲,教师和其他学生在台下听,然后由教师对讲课进行点评的教改活动形式。在讲到行政职能、公务员法等内容时,教师可以尝试这种方法。它的优点在于:其一,实现教学相长,教师也可能有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学生也有他们的某些长处,通过换位教学,能够使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和提高;其二,通过换位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讲好一门课的艰难,从而增进对教师的理解,有利于今后与教师更加密切的配合。

4.分组讨论法。该方法针对与现实生活结合比较紧密或者有一定争议、适合集思广益的问题。它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充分讨论,然后再分别找各小组代表发言,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小组讨论的结果,交流的过程中再进一步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最后达成共识。这种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头脑风暴”,还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者非常有学术价值的成果。

(二)加强实验教学,适应社会的发展

当前很多高校对行政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还存在着认识不清、理念滞后的问题,实验教学管理体制缺乏独立性,实验教学的地位与其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相称,不能从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需要进行教学设计。实际上,当今时代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深化,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4]

1.增加实验教学经费投入,建设行政管理专业模拟实验室。目前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不符合工作岗位对其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供给和需求出现“错位”。模拟实验室可以在很多方面弥补这一短缺。通过建设行政管理模拟实验室,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平台开展实践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零适应期”的实践场景,即把学生毕业后所要从事的工作实际“仿真”到实验室,尽可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终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5]因此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 是保障实验设备、保证实验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在实验设备上应购置具有前瞻性的试验设施,注重两方面软件:一类是市场上开发的公共管理类立体仿真模拟教学软件,能给学生提供一个高效的模拟实验实训环境,使学生能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中体会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实务业务流程, 帮助学生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从事专业实务的主要操作过程,并且从多个方面去理解和熟悉相关实务和各种标准,如政府电子政务流程、政府办公系统实验、政府信息门户实验、政府绩效评估流程、基层组织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演示等;另一类软件应选择社会中使用范围广、学生掌握后能迅速适应工作要求、对就业创业有帮助的软件,如用友ERP软件、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公务员考试系统等。

2.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是实验教学的基础,是改善实验教学效果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普遍缺乏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着力于完善和创新。首先,制定完善的实验教学计划、实验大纲,对实验记录、实验指导过程要有明确的规范,以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实验教学自身规律为依据,围绕创新型、高质量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既注重整个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又要注重各部分的独立性;既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其次,对专业课程和实验项目进行合理的调整、开发,利用专业特色和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合力作用。比如财经院校可以充分利用经济管理类综合实验室,对人力资源软件、决策沙盘等进行资源共享;学生实习可以与校内管理资源结合起来,让学生到各职能部门实习、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去,这样既能节省实习成本,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2]潘晓兰,周霞.对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J].广 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3).

[3]赵国俊.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行政 管理,2000,(8).

第8篇

(一)教法创新,勇于接受新观念

微课的发展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巨大的现实需求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创新要素,负责完成知识的高效传输,节约课堂时间,并配合课堂从容应对信息超载、知识碎片化和自我更新的严峻挑战。财政学作为一门传统的经济学课程,如何在新一轮的教法改革中焕发活力,需要专业教师勇于接受新观念。在黎加厚、焦建利、胡铁生、李玉平等微课先行者的推动下,国内涌现出许多使用微课的成功案例。微课先行者胡铁生曾撰文指出,微课将成为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3]。目前,国内学者对财政学微课设计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有太多成果,但观念的深入是第一步,思想指导实践,并且部分采用财政学微课进行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改革的老师,已经感受到新的教法对教学的促进。

(二)团队合力,勤于打造好微课

在微课实施的硬件准备方面,大部分高校财政学的微课使用环境具备,多媒体教学基本全覆盖;但翻转课堂的核心软件“微课”还很欠缺。这就需要专业负责人引领团队,合力发掘并整合资源,打造好的微课。这里的团队可以以整个财政学专业为单位,但联合公关的难度较大,可行性较差;也可以以各自学校的财政学教学单位为团队,实施难度较小,责权利相统一,可行性较强。财政学教学中有固有的重难点,学生的疑难问题大多也比较统一,假若能将此问题制作成视频,那么教师只需要讲一次,就可一劳永逸地解决这种重复性的劳动,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且还可以在此重难点上找专业当中最擅长讲解此问题的老师来完成,让教师的精力更集中于与时俱进的材料收集、备课和专研教法上,整合优质资源,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税收原理税率分类中: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等概念的区分可以通过微课的制作简化概念性授课的工作量;在财政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的章节中,可以通过制作教师在实验室的流程操作微课,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亲自参与”财政预算和决算编制过程,轻松地掌握预算和决算工作的整个工作流程及意义。财政学的教学特性使得微课也要常换常新,特别是一些专题类的章节,为了更好地把握实事脉搏,需要经常制作新的微课视频,使线下资源和线上资源相结合。财政学专业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有很多挑战:一是微课设计板块的选择。选题板块应优先选择难点或整门课程的核心关键问题,此类选题通过微课的形式,解决问题更快速,讲解问题更清晰,选题的价值更高。但现阶段选题往往是授课教师的单向选择,是每个教师个性化讲授的艺术再现,较少从学生需求层面考虑,容易造成实际应用与学习需求脱节的情况。选题板块的共享性、融合性以及更新循环性等问题还亟待团队合力解决。二是相关资源准备要充分。微课的前期设计工作很多,课程材料的充足与否间接反映该门微课的教学质量。源远则流长,根深则叶茂,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资源的选择和应用是驱动微课良性发展的前提,特别是在选题板块确定后的资源整合显得尤为重要,后期微课教学法的课堂实施效果评价资源,包括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确定、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等环节也需要广泛收集资料。三是专业教师讲授活动的电子化过程存在技术壁垒。虽然多数学者认为这是微课的一个瓶颈,但笔者认为现阶段多媒体技术普及,自媒体运用广泛,财政学专业教师完全可以运用智能手机来完成讲授活动的电子化。当然这样的方式简洁,仅供说明问题,共享性不高,可能会出现视频不清、画面拍摄不稳、后期制作粗糙、字幕编辑缺乏艺术性等缺陷,影响微课的教学效果。若有高层次的要求,还需要多专业协同作业,建立流畅的沟通渠道以及对信息技术使用的认同感和操作性。

(三)网络发展,逐步实现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这种发展需要一个过程,网络发展是加速其形成的机制。通过网络共享以及云服务等现代化工具分享财政学微课资源,迅速构建微课核心内容,促进翻转课堂的实施。翻转课堂的显著优势就是使学生身临其境,能营造一个比较逼真的财政学环境:体会财政学的公共品理论,理解政府为什么介入资源分配,了解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分类,掌握预算的编制以及政策的推进。当前,国内大学财政学课的班级学生容量动辄五六十人,单靠教师逐个指导学生可行性不高,如果教师集中精力,事前准备充足的微课资源,让学生选看,翻转课堂,对教学的促进显而易见,但这需要大量优质微课,需要网络共享和共同开发,不仅要靠外部“输血”,也要内部“造血”,双管齐下。

“翻转课堂”是一种有价值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较大的帮助,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但尝试之后才知道它的味道,尝试后有针对的完善更加有利于翻转课堂的实施。笔者就财政学中社会保险筹资模式:现收现付制、完全基金式、部分基金式概念的区分这个难点制作成微课,并在课前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观看,在课堂教学中答疑解惑,起到了良好的启发式授课效果,班级同学中92%的学生认为这种模式较之于传统模式的效果更好。微课要解决的不仅是“授人与鱼”的教学内容视频短片,更是一种“授人与渔”的方法介入,使教师完成从“主角”到“导演”的身份转换。当然,教学过程中要分清主次,融合互补。系统传授基础理论要以讲授式教学法为主,而翻转课堂之微课教学法主要用来解决教学难点﹑疑点,切忌将其适用范围盲目扩大。针对财政学课程的不同内容,辩证处理微课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做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财政学理论及相关财经法规制度,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以学生为本,最终使学生的认识、理解、分析以及实务操作能力得到真正提高才是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追求的最终目标。

作者:杨彤单位: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第9篇

我对扶贫办干部最大的印象是,扶贫人不怕远征难,昼夜兼程只等闲。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第一年,是中央打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第一年,也是中央发出脱贫攻坚战总攻号令的第一年。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的唯一的短板,脱贫攻坚做不好,不仅贫困人口不满意,人们也怀疑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真实性。脱贫攻坚承载着人民之福,凝结着民族之梦,汇聚着全球的眼光。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强调,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向贫困发起总攻。

下面,我围绕学习贯彻系列讲话,就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十个务必”要求和“三大战役”精神,以“识时局、顺时势、担时任,努力提高扶贫系统脱贫攻坚战斗力”这个课题,谈几点初步体会。

一、“四个意识”升级

脱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大的政治任务、发展任务、民生任务,也是重大发展机遇。我们要认真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提高政治站位。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把“三严三实”作为一种作风、一种精神,作为一个标准、一个境界。领导干部要始终把党和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担责不误、临难不却、履险不惧、受屈不计,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的责任。

二、扶贫情结升级

树立“一切为了贫困父老乡亲”的扶贫价值观,构建精神高地。扶贫干部唯有像田垄间的麦穗,身子越低,分量就越重。只有把老百姓生活的富足当成自己的责任目标,克服懒政怠政的作风,才能使扶贫工作切实扎根基层。

三、学习能力升级

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工作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要切实加强思想武装,把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作为全省扶贫干部的必修课。防止只顾埋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防止高不上来,也低不下去;防止穿新鞋走老路,思维固化。

四、专业素质升级

提升综合能力。扶贫开发工作综合性强,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复杂系统工程。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一次讲课中指出:我们要努力提高八个方面素质:提高时政分析素质;提高经济理论素质;提高公共管理素质;提高法律素质;提高人文素养;提高科技素养;提高互联网和信息化利用的素质;提高生活素养。

扶贫干部要练就“两刷子”。湖北省扶贫办要有与席位相适应的能力,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要有思想、有招数。

五、发展理念升级

当前,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准确把握新常态下的新要求,力争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扶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产业基础、动力基础、社会基础和生态基础,奋力完成更大的历史使命。

落实新发展理念。脱贫攻坚是全面建设小康最大的短板,也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面对经济新常态,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就要提高统筹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红绿灯,指挥棒。

要致力改革。指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改变办法靠上头指路、措施靠领导点头的惯性思维和惰性思维。扶贫办要有“爬北坡”的勇气,努力在扶贫工作上有创新。

要弘扬法治。立法是教人向善的艺术,大力推进依法扶贫。依法行政,而非简单地扣条文。

六、职能作用升级

目前,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湖北省扶贫系统的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实现从“扶贫攻坚”到“脱贫攻坚”的转变;树牢“闯过娄山关,拿下腊子口” 的新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建设一支铁军的总要求;建设一支立“军令状”、冲锋陷阵的“尖刀连”;落实“1+N+M”政策体系,推进扶贫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定位脱贫攻坚参谋部,作战室,督查队职能;盯住出干部,出成果的目标。这场世纪之战,要出“战斗英雄”“战斗群体”,要出工作品牌。因此,要守住两个底线:一是“准”,二是“实”,防止弄虚作假,数字脱贫。念好四字经:细――细致完善数据平台,细微明晰村级挂图,细心填写农户台账。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出实招实功。深――深化双联行动、深化驻村帮扶、深化社会扶贫、深化协同推进。严――以严的程序、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保障精准扶贫深入推进。严把对象人口关,严把督查考核关,严把脱贫退出关。慎防“虚假脱贫”“数字脱贫”形式主义。

建好国家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省级扶贫开发融资平台、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贫困村扶贫脱贫落实平台,社会扶贫对接平台。这“五个平台”建设湖北省要走在全国前列。

落实“四个转变”要走在全国前列。创新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创新资金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转向统筹集中使用;创新模式,由偏重输血转向注重造血;创新考核体系,由偏重考核地区经济发展指标转向考核脱贫成效。

“四个一批”要有湖北经验。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要有湖北做派。在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劳务协作、危房改造、科技扶贫、中央企业百县万村帮扶、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行动中要有湖北板块。在“十大工程”中要有成为湖北品牌。

七、干事作风升级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正。扶贫工作是政治工作、经济工作,民生工作,松懒散软是脱贫攻坚最大的敌人。我们既要做发展工作,又要做群众工作、思想工作;既要开展扶贫战略谋划,又要冲锋陷阵,到村到户。一般的状态,一般的手段,一般的作风,干不了这样工作,必须昂扬精神,转变作风,付出超常努力。要发扬十堰市干部“黑夜如同白天忙,激情远比气温高”精神,“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永葆“干部内心的青山”。

八、监督执纪升级

指出:“有油水的地方滑,站稳就不容易”。对那些求是不可得的,不该拿的,不要去追,更不要去求。

打赢脱贫攻坚战,从严治党是保证。全面从严治党,清扫陈垢积弊,建设扶贫系统政治生态上的绿水青山,是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一个重大考验,也是从政理念、从政方式的转型和调整。各级扶贫干部要加快自身转型,系好“安全带”,增强原则性、主动性、创新性。

理想信念是主心骨,纪律规矩是顶梁柱。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守正严把法律戒尺、纪律戒尺、制度戒尺、规矩戒尺、道德戒尺。

九、担当意识升级

人的境界高低,人追求的目标如何,会影响甚至决定着事情的方向和成败。

第10篇

(厦门大学政治系)雷志宇

摘要:管理与领导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而又容易受到忽视的问题,长期以来,存在二者运用混乱的状况。随着现代管理学与领导科学的纵深发展,出现了某种将管理与领导看作独立体系加以研究的学术倾向,一般认为管理的功能是维持秩序,而领导的功能是推进变革。这一功能差异使管理与领导存在着尖锐冲突,但对现代组织来说,管理与领导都是不可或缺的,需要二者的有效合作。中国当代行政组织运行最重要的特征是非规范化,因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应把提高管理水平,作为行政工作的重点。

(一)

领导与管理现象自古即有,不过“管理”一词出现的时间要远早于“领导”。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领导”与“管理”是合二为一使用的。现代管理学在本世纪初兴起,当时一部分管理史学家在进行探本溯源的研究工作时,很自然地将某些历史记载当作萌芽时期的管理思想。同样,在其后异军突起的领导科学也毫不客气地将管理学家已然划定的势力范围视作囊中之物。这一历史事实沿袭下来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二者使用的混乱现状。在我国亦存在这种现象,例如:马克思曾有一段论述:“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1]笔者发现大多数的管理学者和领导科学学者都曾从自己学科角度援引并加以延伸。本文无意在此裁断马克思这句话是暗指管理还是领导,只想阐明在理论界确实存在二者界限模糊这一事实。中山大学的王乐夫教授较早意识到这一现象,并撰文对管理与领导的概念差异进行了逻辑分析,王教授运用同一律对“管理是领导”“领导是管理”“管理就是决策”“领导就是决策”等论断进行了学理分析,他指出之所以会存在这些显而易见的“逻辑矛盾”,其原因在于学者们分别摘取了“管理”“领导”“决策”不同层次的意义,然后对号入座。据此王教授就这三个概念的相互关系作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从广义或外延层次看,领导与管理二者具有相等性;从狭义角度看,两者有本质差别,领导就是决策,管理就是对决策的执行;从二者广义和狭义的混合关系看,领导是高层次的管理,管理是低层次的领导。”[2]无可置疑,对“领导”与“管理”的基础概念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它能廓清我们的认识。但仅仅从“领导”与“管理”的内涵对比中得出的二者或包容或交叉的结论过于笼统。而且随着知识存量的大幅增长,现代管理学与领导科学不断向纵深发展,并出现了某种将“管理”与“领导”看作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加以研究的重大学术倾向。同时科技的高速发展使现代组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为先进的科技(尤其是先进的通讯技术)既消解了时空对组织交流与扩展的障碍,同时也使组织丧失了时空这一天然的保护层。这种理论发展的趋势与现代组织的生存要求相结合引起了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对“领导”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正因为如此,对“领导”与“管理”作更具体的研究是必要的。那么应该如何看待领导与管理的差异?在现代组织中二者的地位如何?以及怎样正确处理管理与领导的关系呢?这些问题是本文以下要探讨的。

(二)

管理的功能是维持秩序,领导的功能是推进变革:

目前人们所说的管理主要是近100年来的东西,它是伴随着20世纪最为重大的发展之一——大批复杂企业组织的出现应运而生的,换句话说,现代管理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主要是为消除企业组织运作中经常出现的无序状态提供技术支持。现代管理学的先驱泰勒、法约尔等苦心孤诣地总结出大量的管理原则与管理技术,试图通过标准工作程序的应用带来特定的企业秩序。标准工作程序由于预先规定了应该作出哪些反应,从而简化了从事一项业务工作所要求的技术,这样可使质量和一致性两项难题得以解决。“就保证大规模的合理工作成绩而论,标准的工作程序功不可没,它们使普通员工能够按部就班地完成不平凡的业绩。”[3]美国哈佛大学著名领导与管理学专家约翰·科特教授将管理的过程与方法(标准工作程序)概括为如下三点:“(a)计划和预算——为未来,特别是为下一个目标或下一年设立目标,确定达到这些目标的详细步骤,包括日程安排和指导方针,并为完成计划进行资源分配。(b)企业组织和人员配备——为完成计划要求确立一套企业组织体系和工作安排,为这些工作配备称职的人员,将计划告知这些人员,并且由这些人员来负责执行计划,建立监测体系,监督执行情况。(c)控制和解决问题——对计划执行结果通过报告、会议等方式正式或非正式地进行监控,找出偏差点,也常叫做‘问题’、然后制定计划并组织力量解决问题。”[4]标准工作程序是由企业的管理者(经理、各级主管)严格履行的,事实上他们在进企业组织之前是追求新奇;在可预测的可能性之间选择方案,而不是创造可能性;面对不确定的异常情况,不能随意扩大自己的自行决定权。(事实上,企业很少为异常情况预先规定解决办法)他们信奉的组织理念使他们缺少创造新的管理模式的诱因。

这种“管理主义”的风气还蔓延到了公共部门——主要是行政组织。早期的行政管理学家深受企业管理学派的影响,企业组织的管理制度经由他们而移植到了行政机关,例如韦伯的官僚制,巴纳德的组织理论都带有深深的企业管理烙印,同时,高效的行政效率成为行政组织追求的主要目标以及成为衡量行政官员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准。和企业的管理者一样,行政管僚被要求遵循严格的行政程序,对他们来说,经常变革所管辖的部门以增加活力离他们相当遥远,这些不过是政治家干的事,他们只希望自己成为行政管理技术专家,维护行政原则,做一名“循吏”。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企业组织还是在行政组织中,管理总是与秩序联系在一起的,它的功能就是维持秩序。

领导则不同,它不会带来秩序和规律性,它带来的是组织的运动变革,特别是当“领导”从“管理”中分化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时,这一功能特征更为突出。领导与管理的功能差异可以从二者的定义中瞧出些端倪,“管理”,指的是通过计划、预算、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对各种资源进行组织配置,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而“领导”,人们通常定义为一个目标的实现过程,即领导者主要通过非强制性的方法、方式,鼓励一部分人 ( 或一个集体 ) 来实现一个或若干个既定目标的过程[5]。由“领导”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领导至少包括三个过程:“(a)确立组织的远景目标,对未来通常是遥远的未来的情况高瞻远瞩,并为实现远景目标而制定变革战略。(b)激励和鼓舞——通过唤起人类非常基本但常未得到满足的需求价值和情感,来使群众战胜阻碍变革的主要政治、官僚和资源障碍,沿着正确方向前进。(c)联合群众——对需要其合作的人讲明这一既定经营方向,以形成联盟,对远景目标形成共识,并投身于实现这一目标。”[4]相对于管理的计划和预算,领导过程中确定经营的方向,注重更长的时间范围,这种长期的战略不是对原有计划的渐进性修补,而是提出一揽子具有高风险的新方案。领导过程的联合群众与激励和鼓舞,体现出领导者独特的与下属交往方式,这种交往方式与管理者的交往方式明显不同:“管理者依据自己在事件或决策制定中的角色与人交往,他们关心的是事情应该如何进行下去,而领导者以一种直觉的和更富于情感的方式与人交往,他们关心事情以及决策对参加者而言意味着什么。”[7]综而言之,领导者与管理者对于混乱和秩序的看法是不同的,管理者依赖于控制,他们追求的是秩序和稳定;而领导者重视原因和事情,他们能够容忍混乱,缺少结构性。

领导的变革功能对于追求秩序的组织来说是一种奢侈品,它只被看作是高层领导的专项权利,尤其是在企业组织,经理和主管仅仅是管理者而已,他们的职权范围与领导者——企业的老板是截然分立的。在政治组织中,领导权也主要集中在政治家与高层文官手中,在某些高度集权的国家中甚至还存在这么一种现象,领导者往往以救世者自居,形成崇拜狂热,为了变革而变革——使变革朝着完全不理性的方向发展。不过最近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组织出现了一股“分散领导权”的风气,“一些企业要求基层技术管理人员也要在其职责岗位上发挥领导作用,例如从事新产品开发的工程师,必须与工程领域外的管理人员合作,这往往要求这些项目工程师从事某种技术领域之外的某种领导工作。对于政府机关不同层级的公务员,在其分管的工作领域中也要求从事某种领导工作。”[5]

(三)

管理与领导的冲突与合作:

总体说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直至现在为止,无论是政治组织还是私人企业组织都比较偏爱管理,这可能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a)企业组织一直都在相对稳定的市场结构中过活,加强管理被实践证明是有利于企业减少内耗提高效益的;政治组织(主要是行政组织)作为公共物品的唯一提供者具有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它缺少制度创新的驱动能量。(b)如同上面已提及的,有力的领导可能扰乱一个有限的计划、预算体制,鼓动那些不愿意运用控制体系原则的人集合在一起,最终导致状况失控,甚至一发不可收拾,从而削弱管理的基础。应该指出的是,组织青睐管理,注重维持秩序,是为了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转,获得生存的条件,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有可能从组织发展的推动器转化为组织覆灭的罪魁祸手。对于一个过分强调管理而忽视领导的企业很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况:“①对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强力的管理会限制他们的思维和行动,他们的独到见解会越来越少,办事效率也变得越来越差。②对于企业的被管理者来说,管理过程强调控制每个人的做法挫伤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这种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现实市场竞争环境中,是非常宝贵的,这一切最终将影响管理效果,管理效果不好必然要求管理更多,这样管得越多甚至可能使得那些接受管理的人行为失常,从而出现一种所谓的‘管理悖论’。③最后,企业发现,除极短期的计划外,企业发展详细规划,特别是财务规划,即便是做得出来,也变得越来越难。现代市场强调对组织结构、控制系统、岗位安排等作出管理,这使得企业无法对新的竞争迅速做出应有的反应。”[9]当一国家有成百上千个企业有以上所说的困境时,不可避免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会造成冲击,正如约翰·科特通过对美国近30年的经济形势进行分析时所指出的,“整体性”管理过程、领导不足所带来的弊端对下列现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73年到1987年间实际工资趋平;排除通货膨胀因素,调整后的股市价1988年底较1969年下跌;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倾向购买较为便宜或革新的外国商品,使本国贸易减少,出现贸易逆差。最近的迹象表明,这一问题远远未能得到解决。”[4]

上面的论述表明“管理”与“领导”是存在冲突的,其根源在于管理维持秩序,领导推进变革,两者的功能背道而弛。但是无论是过份强调管理,忽视领导,抑或是反其道而行都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这一点无论是在管理学界还是领导科学界都已取得了共识,而且更为实际工作者所深深体会。那么有没有将二者揉合在一块的可能性呢?或者更具体地说应该如何确定“管理”与“领导”的相对权重呢?我们认为:

(1)“领导”自身永远不可能使一项活动年复一年地按照预算保持运作,而“管理”本身也无法创造出重大改革。如果管理与有效领导相结合,它将能创造出更加有序的改革过程;同样,有效领导与高效管理相结合,将有助于开拓视野,打开新局面,创造出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能使混乱的局面得以控制。一个企业组织要发展,不仅必须持续满足顾客、股东和其他人的目前需要,还必须确定并适应这些主要对象随时间不断变化的需求。因此,它不仅必须以令人满意的、系统的、合理的方式来计划、预算和配备人员,并控制和解决问题以实现预期的目标,而且还必须确定一个合适的未来发展方向,并不断地进行调整,并激励雇员进行变革。因此组织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应该合二为一,管理者必须也是领导者,他不仅要深谙管理技巧,还必须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卓越的领导风范。

(2)在相对稳定和繁荣时期,有限的领导与强劲的管理相结合似乎使组织运转良好,而在混乱时期,有力的领导伴随着某种有限的管理可能符合组织运转的要求。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是“战争时代的领导”“和平时期的管理”,因为在战争时期,要求军队各层都具备出色的领导能力,而在和平时期,只要上下各级具有良好的行政和管理制度,再加以最上层的良好的领导就能生存。但该如何界定“强劲的”“有限的”?以及我们依赖什么标准来断定该采取“强劲的领导,有限的管理”还是“强劲的管理”“有限的领导呢”?这要求现代组织满足以下条件:(a)有较高的敏感度,能经常对关系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量进行较理性的分析,以确定“领导”与“管理”的相对程度。(b)有一套良好的内部评估机制,能比较客观地鉴定两种“领导——管理”模式的运行效率与效益。(c)有一种良性的、规范的转换机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两种模式转换时带来的组织成本与外部成本。

(3)如何处理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中的“领导”与“管理”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中国一直存在“重领导”“轻管理”的倾向,反映到行政系统中,这种倾向成为一种沉淀于行政体系中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文化,直到今天这种行政文化的生命力依然旺盛,以致在其指导下的当代中国行政机关运行的一个基本特征仍然是非规范化(地方政府、基层政府尤其严重),“虽然,它已经是一套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组织,但它却未能像真正规范化的“韦伯式”行政组织那样运行,分工不明确,职能不确定,经常无规则反复变化,例如中央地方的分工问题就是如此;工作程序化低,随意性大,尤其是长官意志作用明显,至今没有一套系统的行政程序法对行政行为进行规范,依法行政很难实现;公务员的行为约束规则不健全,缺少可操作性,容易产生腐败机会。”[11]可以说,中国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境况一直没有多大改善,而“寻租”问题越来越严重的现实与这一偏重领导、忽视管理的文化倾向存在着莫大关系。但正当我们对此忧心忡忡,恨不能一夜之间改变这种局面时,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兴起了一股以欧美、澳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起点,逐渐波及工业化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在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下,政府的行政改革直接以市场化、分权化、社区化为取向,并提出了政府是“企业家政府”,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非划浆的新型观点。从对政府功能的重新界定及其权力分散化的角度来看,它体现出一种追求“领导化”的趋势。这就使得中国行政管理处于一种相对尴尬的境地,是先填补上“韦伯化”这一课,以解决比较紧迫的现实问题,还是直接以新公共管理模式为参照进行行政改革,这成为一个两难的选择,毕竟这种以现代化为特征的政府类型也是我们所需要的。笔者认为,鉴于现阶段中国行政管理的实际状况,着手于标准化,规范化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建构,完善公务员制度,培育娴熟的行政管理专家,理顺行政运行机制,明确职权划分,规范行政官员的行政行为是当务之急,也是相当长时期内的工作重心,与此同时,提高行政官员(尤其是高层官员)的领导素质也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396.

[2]王乐夫.管理、领导概念异同辨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3):118-121.

[3]史蒂文·考夫曼.制定公共政策[M].商务印书馆,1990.123.

[4]约翰·科特.变革的力量[M].华厦出版社,1997.3、4、9.

[5]朱立言.领导与管理的差异[J].再论领导与管理的差异[J].中国行政管理,2000,(6)(10).

[7]亨利·明茨伯格.领导[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74.

第11篇

关键词:危机管理;情境模拟;应用

一、情境模拟教学法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仿真训练方法,它通过创设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接近实际工作或生活的场景,让学生在这种场景中分别担任不同角色,由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分析,并作出最后总结。作为一种虚拟实践性教学方法,情境模拟法认为人的主观心态、努力程度以及问题解决的方式会受制于不同的情境作用,因此,让组织者与角色参与者对环境保持动态的适应,对于切实改善学习效果、提高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人才选拔和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情境模拟法, 是在前人雄厚的理论基础上诞生的。认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为情境模拟教学法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前提出发,认为认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因此在教学中要遵循认识反映论的原理,根据客观存在对学生主观认识的作用进行情境模拟教学。通过对事件发生与发展的情景、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扮演某种角色或进入某种心理状态,并和其中的人或事产生互动,以加深感受、深化认知。而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则主要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加注重对人的尊重与关怀,对人价值的再发现,强调学习者学习知识时主体认识特点的作用,它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情境模拟应用到教育领域中正是依托建构主义理论实现教学目标设置。①情境认知理论是与建构主义大约同时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它认为,实践不是独立于学习的。而意义也不是与实践和情境脉络相分离的,意义正是在实践和情境脉络中加以协商的。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作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是一种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的能力。知与行是交互的,知识是情境化的,通过活动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参与实践就会促进学习和理解。②这些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使我们认识到情境在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从而启示我们要明确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学习内容的设计要与具体实践相关联,通过虚拟人类具体生活实践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并将知识的获得与学习者的发展、身份建构等整合在一起。

二、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危机管理课程中的作用

危机管理是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国步入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口、资源、环境、公平等社会矛盾的瓶颈约束日益严重,并不时引发出各种公共危机,如2003年“非典”事件、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2012年“毒胶囊”事件等。这些公共危机的爆发对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对政府应急体系的构建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应急能力提出了重大挑战。

然而,构建全面整合的应急体系、提升危机管理绩效,既离不开理论界专家学者的深入探讨,更离不开全社会范围内应急协防知识的普及和对日后从事公共管理的人才的危机管理能力的培养。因此,危机管理课程应以实践为导向,在重点介绍公共危机管理流程、危机决策模式、危机沟通机制、危机管理主体行为的基础上,分类阐述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等内容,并结合国外公共危机应急机制的运行状况和经验教训,探讨建立与完善我国危机管理体制的制度措施与政策选择。

为了克服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知轻智”、“重灌轻趣”、“重教轻学”的弊端,使学生重点掌握危机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不同类型危机事件的处理方法,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危机观,培养学生的危机管理能力,采取情境模拟教学法对《危机管理》这样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课程,有明显的优势:

1、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现代教学论把学生的发展看作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系列非智力因素,影响并制约着学生的学习与发展。③情境模拟训练着眼于学生求知活动中的情绪体验,满足学生求知过程中的情感需求,强化学生的感性体验在认知中的作用。通过强烈的现场参与感极大地触发和增强了学生危机管理理论思维的兴奋点,并缩短知行距离、促使知行转化,使学生在学习危机管理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满足和愉悦的情绪体验。

2、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大量的研究证明,只有当学生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觉得富有挑战性并积极地参与其中时,学生的学习才真正有效。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创设危机情境,进而让学生切实感知危机的突发性、危害性、不确定性。并在约束条件下,以管理者的身份做出危机决策、进行危机沟通、形成应急联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所扮演的是一个积极参与的角色,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能够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比较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因而“高分低能”、学生实践能力弱化的现象十分突出。通过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既拓宽了授课教师的教学思路,也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应用知识、锻炼技能的平台。在感知危机情境的基础上,学生能有意识地将所学危机管理论运用于对典型公共危机事件的分析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三、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危机管理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为了确保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危机管理课程中的顺利实施,前提是创设危机情境。危机情境的创设是以危机的生命运动周期为基础的。危机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为了有效管理危机,学者们全面分析了危机发展的基本态势,并构建了危机运动的不同模型。其中,芬克(Fink)的四阶段模型、米特罗夫(Mitroff)的五阶段模型和基本的三阶段模型最为广泛接受。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危机的发生与发展简单划分为三阶段:潜伏期、爆发期、恢复期。相应地,危机管理的步骤可以浓缩为预警、应对、善后三步曲。因此,在危机管理课程中,教师可以围绕危机管理的流程创设不同的危机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情境中的决策者、沟通者和执行者,让他们体会危机管理与常态管理的区别,通过多次模拟对比,使学生直接面对在约束条件下不同管理行为的结果和绩效。另外,学习该课程的学生毕业后可能成为危机管理的主体,但同时他们也极有可能成为公共危机的利益相关者。因此,有必要让学生模拟公共危机的受众,检验学生应对不同危机事件的自救和协防能力。

在具体实施中,情境模拟教学包括以下阶段:

1、教学准备阶段

在准备阶段,教师首先要选择典型危机管理问题,如“毒奶粉”事件、“杭州飙车案”、“汶川大地震”等。并根据所确定主题,细化方案的设计,决定采取分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方式来进行情境模拟。对于每一主题进行情境模拟教学所需的条件、设备等,教学方案中应予以明确。其次,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策划和准备相应场景,在物质条件配备的前提下,把应急决策、应急演练等情景,在课堂或者实验室中模拟出来,让同学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仿真的场景来帮助学生进行角色模拟。最后,教师要根据主题设计角色与分配角色。危机情景模拟的角色主要包括两类:危机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教师可以安排不同的学生扮演政府应急管理人员、非政府组织人员、媒体人员、危机受害者,让参与者做出符合角色特点的危机管理行为。

2、教学实施阶段

在实施阶段,学生要在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根据情景模拟中所扮演的角色,就危机事件面临的管理问题做出现状分析和判断,并根据所学危机管理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实施方法。然后,学生根据事先安排的角色身临其境地按危机管理职责、危机管理流程等要求进行演练和操作。模拟结束后,由学生自由发言,就情境模拟中各危机管理参与者和危机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适当性、科学性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请其他学生进行同一危机情境的再次模拟,通过相互比照,寻找问题冲突,进行深层次追问,从而使角色之间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更为科学。最后,教师要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客观、科学的总结和评价。对于学生的角色扮演情况,教师要围绕主题对他们的语言表达、应变和解决问题等相关表现进行整体评价,也可由教师进行危机情境中相应角色的示范模拟,从而让学生找到不足,并启迪他们学以致用的创新意识。

3、教学总结阶段

在总结阶段,教师要充分听取学生对情景模拟教学法实施效果的建议和意见,不断修正情境模拟实施方案,创新教学方法。同时,将实施效果较好的典型实例进行总结和归纳,作为开展情境模拟教学的经典实例。学生也要在情境模拟教学结束后,总结经验和教训,掌握角色扮演的技巧和要求,以提高教学实效性。相关授课教师也可以在教学研讨活动中进行情景模拟教学法专题研究,针对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危机管理课程实施中的困境和难点进行探讨,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能力。

四、危机管理课程情境模拟教学实例

危机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三大版块:危机及公共危机管理基本理论、公共危机管理实务、公共危机管理的变革与发展。其中,公共危机管理实务的教学内容是根据转型期我国公共危机的特点、性质、机理来分类设计的,包括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事故灾难危机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社会安全事件危机管理。在社会安全事件管理这一章中,选择的情境模拟实例是天津艾滋患者“扎针”事件。在这一案例中,存在多个危机管理参与者,包括市长、警察、医生、卫生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媒体人员、专家等。各参与者在危机管理中的职责、权限、作用是不同的。为了让学生深入把握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明确各主体的角色定位和行为方式,尤其是厘清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危机管理中的不同职能,可以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天津艾滋患者“扎针”事件的情境中,进行角色模拟,身临其境地进行应急决策和应急沟通,以有效处置天津艾滋患者“扎针”事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设计天津艾滋患者“扎针”事件的情境模拟教学方案,确定情境模拟地点,参与人选、创设应急决策和应急沟通情境。

第二步:学生在熟悉案例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所扮演的角色,收集相关材料,结合所学危机管理理论,分析应急决策和应急沟通的方法、程序,尤其是要把握不同主体在危机管理中的职能定位和行为方式。

第三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情境模拟,由其他学生发言,就情境模拟中各参与者的行为进行分析。也可请其他学生进行应急决策和应急沟通的再次模拟,通过相互比照,寻找修正各主体危机管理行为的总体思路和可操作建议。

第四步:教师对各位同学的在天津艾滋患者“扎针”事件情境中的角色模拟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应急决策和应急沟通的基本知识点及其应用进行总结和归纳,将学生的感性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

从实施效果来看,在危机管理课程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强化了学生对危机管理理论的认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思辨能力。当然,情境模拟教学只是一种尝试,它还存在情境设计单一、教师组织引导能力不足的等问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检验、修正、提高和完善。

[注释]

①齐磊.论情境模拟教育[J].学理论,2010(10),221页.

②程守梅,贺彦凤,刘云波.论情境模拟教学法的理论依据[J].成人教育,2011(7),44页.

③吴兆雪.创新思维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理论教学新视野[M].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5

[参考文献]

[1]胡德海.教育理念的沉思与言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李程伟.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探索[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2.

[4]戴子刚. 论情景模拟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 2008(8).

第12篇

关键词: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力量;角色定位

作者:高中(湖南大学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一、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城市公共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相关数据显示,1979年到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上升到7.3亿,城镇化率从17.9%提升至53.7%,城市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仅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就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①。可以说,城市己成为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旗帜和核心,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着力点。而2016年《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9》指出,我国交通事故、电梯事故、城市火灾、危险品爆炸、城市内涝等各类安全事故频发,经济社会损失严重,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健康发展的“短板”②。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范和控制已成为影响城市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依据理论界和实务界已形成的大致共识,所谓城市公共安全,是指城市内的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未受到威胁,涉及公共领域的秩序、利益、价值能够按照公共生活的固有逻辑正常运转的状态。就所指涉的范围而言,广义说认为城市政府对辖区内出现的安全问题都需要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进行管理,因而将城市任何安全问题均归入公共安全的范畴。狭义说则主张特指具有公共性的城市安全问题。本文采用狭义说。

关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类型,学界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划分。例如,在成因上,可简单地分为自然灾害管理和人为灾害管理;在管理环节上,可分为日常预防、预警准备、应急响应、恢复常态;从应急管理角度看,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与社会安全四大类;从公共安全风险管理保险产品开发的视角,则包括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市政安全、交通安全、社区安全、公众安全、职业责任、社会安全、食品和环境安全、健康疫情安全等十类领域。可见,城市公共安全及其管理是内涵极其丰富且实践形态极其复杂、多样的城市社会政治现象。

在公共安全领域,我国基本上仍处于“国家力量包揽一切”的无可奈何的格局下,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安全管理,虽有期盼但仍处踌躇、怀疑、不知所措的状态。在新形势下,这种模式暴露出了覆盖范围有限、保障力度不足、保障效果欠佳等问题。而继续单纯加大行政力量投入,无论从结果导向,还是从效率导向的角度,均非最优选择。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成熟的国家,实行的都是一套以行政力量为主导,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成效显著的安全管理体系。社会力量的参与,不仅是对行政力量守护公共安全的积极补充,同时还是从“被动防治”到“主动防治”、从“部分防治”到“全方位防治”转变的关键要素。究竟如何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来,已成为一项亟待深入探讨的议题③。

为了解我国目前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现状,探究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可行路径,本课题组在湖南省政法委的牵头协调下,特选取开福区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天心区高桥派出所、雨花区高升法治社区三处进行实地调研。对开福区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指挥中心的调研,重心在了解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的施行现状和支撑力量,及网格化管理(信息指挥平台)的运行方式及问题;对高桥派出所的调研,目的是了解当前警务模式在城市治安管理中的现状和问题;对高升社区的调研,主要是了解并探索社区力量在城市安全管理中可发挥的作用和可调动的资源。此外,本课题组还广泛了解了涉及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本文拟从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主体角色及其功能切入,分主体进行论述,以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应对之策。

二、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多元主体及角色定位

结合国内外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实地调研的心得体会,本文认为,可以把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引入到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来。

(一)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是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核心载体,又可划分为营利性组织与非营利性组织。下面将分块阐述这些社会组织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1.营利性组织。营利性组织的主要形式是企业。企业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主要途径有两个:

第一,做好企业内部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让企业成为保障城市公共安全的基本单位之一。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既是法定义务,同时也是企业自身健康、长远发展的必备要素。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知识教育,系统排查安全隐患,妥善处理可能引发安全问题的纠纷、事故及其他隐患,并积极配合相关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督、查处工作。值得强调的是,应明确企业负责人的安全责任,可以考虑参考“行政首长负责制”,做实“企业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倒逼企业负责人狠抓安全管理工作。对上述建议,一些地方条例已有关注,如《湖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第八、九条对企业安全管理教育及企业负责人的安全责任就有涉及,但都是粗线条的,缺乏相应实施细则和惩戒规定,以致难以取得较大实效。笔者建议在《湖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中围绕“企业负责人安全责任制”这个主题,细化企业等单位的安全责任并完善实施细则,增设具可操作性的惩戒规定。

对于有条件的企业,应鼓励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五条就有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的规定。即将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八十六条也规定了营利法人应“接受政府和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感也越来越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能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前,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常见的有抗震救灾中企业捐资捐物、承担对口帮扶责任,企业捐赠消防器材等等,间接维护了当地的公共安全。当然,也有直接维护公共安全的例子。实地调研获悉,高升法治社区的高升实业有限公司虽是一家集体企业,但亦承担了社区治安巡逻人员的费用,为保障社区安全主动承担了一份社会责任。政府应从多渠道倡导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通过开展典型企业评选、授予荣誉称号等方式推动企业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这也正是调研时常常听到的基层呼声。

第二,为政府提供公共安全服务。其具体形式多样,如有资质的企业可以提供城市安全管理软硬件系统、治安保障服务等。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有两种企业,一种是保安公司,一种是保险公司。

保安公司,作为“警务社会化”理念的重要实践,具有效率高、针对性强等特征,是对警察体制的积极补充。与国外先进保安公司相比,我国保安公司存在不少差距:从业人数比例过低,我国保安服务人员和警察的比例平均不到1∶2,而先进国家一般为3∶1,最高达6∶1④;专业化水平层次不齐,我国保安服务业还未形成严格规范的职业培训机制;业务范围相对过窄,先进国家保安公司已经发展到以安询、技防为主,而我国保安公司的业务更多的还是人防。差距虽然存在,但潜力同样巨大。如果我们能更重视、支持保安公司的发展,通过政府购买保安服务的方式,更多地鼓励保安公司参与大型活动安保工作,协助公安部门日常巡查,为社会各类主体提供安全方案设计、技术支持等,这会比单纯增加行政警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⑤。另外,我们也要考虑破除保安公司发展的一些阻碍,改变目前保安服务业近乎行政垄断的局面,鼓励市场和资本的进入,激发保安服务业潜力,同时要完善监管机制和考核机制,确保保安服务业健康发展。

保险公司,依据其企业本身的业务特性,可在城市安全管理中起到事前防范、事后补偿的作用。保险公司的风险评估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专业化程度高。如果让保险公司大范围地评估城市规划、公共设施等城市公共安全要素,合理地设计险种和保险费,依法建构合理、可行的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多元公共安全险种投保机制,可很大程度上消除潜在安全隐患,从而起到事前防范的作用。2013年深圳市政府与民太安保险公估集团携手推出《深圳市公共安全白皮书》,成效较为显著。政府携手保险公司评估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这完全是可以借鉴和推广的。

此外,保险公司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还可以起到分担风险、事后补偿的作用,体现于微观和宏观两个维度:微观维度,涉及作为个体的人或组织可以参保各种人身险、财产险等来分担风险,这个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宏观维度,涉及如何把保险理赔范围扩到其他重大安全事件。这是目前的一个难点,因为大多数保险产品的理赔范围都排除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对于类似的重大灾害,保险还无法起到分担风险、事后补偿的作用。对此,聚焦于重大灾害的“巨灾保险”的概念应运而生,很多城市已经开始设计、实践,其中深圳的“政府巨灾救助保险、巨灾基金和个人巨灾保险”三位一体的模式走在了前列。“巨灾保险”的模式,值得相关部门关注和探索。

2.非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主体更为多元,主要有NGO、社区、学校、媒体,以下分论之。

(1)NGO。NGO,即非政府组织,学术界普遍认为,非政府组织是依法建立的、非政府的、非营利性的、自主管理的、非党派性质的,并且具有一定志愿性质的、致力于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的社会组织。NGO基于本身的专业性和公益性,可以在政府职能之外,为社会治理提供积极补充。但在实践中,我国NGO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这有很多制度上的原因,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十条对成立社会团体在人数和资金上的较高限制,以及必须挂靠业务主管机关的要求,给NGO的成立设置了很高的门槛。在公共安全领域,能被人熟知的只有中安救援队、蓝天救援队等几个全国性的救援组织,而且这些组织的主要领域在地震之类的大型自然灾害的救援上,与城市公共安全几乎没有其他交集。但实际上,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有大量的工作可以由NGO来承担,既可以是卫生知识、消防知识、安全知识普及,公共安全事件医疗救助等需要专业知识的NGO,也可以是社区志愿巡逻、纠纷调解等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的草根NGO。因此,有必要放宽NGO设立门槛,鼓励、支持、引导更多有资质的NGO组织参与到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来,可以考虑在起步阶段通过政府适度提供财政支持的方式加以扶持。

(2)社区。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⑥。现今我国大陆的社区,绝大部分是由城镇的居民委员会改名而来,少部分由并入城镇的村委会改名而来。因此,社区不仅是民众自治的重要平台,也是基层治理的承载核心,担当着区域内公共安全的重任。社区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关键在于发挥社区的自治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社区物业公司。安全管理是物业公司的一项基本职责,物业公司理应成为社区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物业公司维护社区安全,可以通过“人防+技防”的模式运行。人防,主要是物业公司人员通过门禁管理、治安巡逻等人力手段来维护社区安全;技防,主要是物业公司通过建立、管理现代化的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来保障社区安全。此外,在社区管理中,物业公司还应当承担起安全教育的责任,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但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各小区经济情况及物业公司水准的差别,社区治安水平往往参差不齐。因此,有必要规范物业公司安全管理活动,可以考虑设置行业门槛和考核机制,督促物业公司建立完备的“人防+技防”体系。此外,也可以把社区安全情况作为社区、街道工作的必须考核项目,以社区、街道办的力量反向监督物业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强化物业公司安全管理的职能。

第二,社区治安巡逻队。很多地方都兴起了社区志愿者巡逻队,志愿者们身着特定衣服、佩戴特定袖章进行义务巡逻,这既能起到治安巡查的作用,又能对潜在的可能造成治安问题的人起到震慑作用。由于社区志愿者对社区布局和社区居民情况比较熟悉,了解哪些地方是安全问题多发区,志愿巡逻工作通常能取得不错的成效。但一方面志愿者基本未受过严格培训,遇到紧急安全事件很难进行恰当、及时的处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长效机制,社区志愿巡逻常出现虎头蛇尾,逐渐消失的现象。对此,可以考虑建立“社区民警+专职巡逻队员+义务巡逻队员”三结合的治安巡逻机制。社区民警,当然由基层派出所指派。现在公安部已强化社区民警的角色定位,把更多的警务资源投放到了社区,以便能把治安问题控制并消灭在最基层。专职巡逻队员,可以由物业公司保安人员和社区居委会成员组成,对他们可以提供一定财政补贴或奖励。义务巡逻队员,可以由社区志愿者以及“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知识分子、老政法干警)组成。社区民警对治安问题的解决起主导作用,专职、义务巡逻队员起辅助、配合作用。这种模式可以做到职业与志愿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长效性。

第三,邻里守望制度。邻里守望制度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治安制度,它把一定区域内的居民联合起来,相互帮助,共同预防犯罪,体现了群防群治的思想[1]。目前我国城市是一种陌生人社会,邻里之间缺乏沟通和信任感,而邻里之间关系的疏远甚至冷漠,客观上给犯罪行为提供了更多的可乘之机。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西方的邻里守望制度,鼓励社区居民订立《邻里守望公约》建立邻里守望制度,成立邻里守望志愿组织,鼓励社区居民之间相互往来、互相保护,让每一个社区居民都能成为保护邻里安全、维护社区治安的“守望者”。邻里守望制度是居民自治的典型实践形式,是发挥群众力量的集中体现。邻里守望体系的建立,能最广泛地动员邻里参与到治安保护活动中来,能更好地发现安全问题,能更及时地上报问题、解决问题。

第四,社区志愿组织。社区志愿组织,是居民自治精神和志愿精神的集中表达。社区志愿组织,扎根社区,更能理解社区本身的需求。就社区安全工作而言,我们既要倡导像社区治安巡逻队一样的、直接维护社区安全的志愿组织,也要提倡其他类型的保障社区安全的志愿组织,如社区矛盾调解组织,能把安全问题消除在萌芽之时。当然,社区志愿组织除了治安巡逻队、矛盾调解组织外,还有更丰富的形式。我们可以通过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来推动社区志愿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授予荣誉称号、适度给予补贴、物质奖励等等。如果社区志愿组织发展成熟,效果明显,甚至可以申请成立NGO,把辐射范围拓展得更宽,把成功经验扩散得更远⑦。

关于社区主体,还涉及到一项重要制度,即网格化管理制度,各地的具体实践形式多样。以开福区为例,每个社区划分为两到三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网格管理员、网格民情员、网格监督员、网格治安员和网格党支部书记5种基本服务力量。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工作要求,实际让每个网格员都成为网格的安全守护员。网格员坚守在一线的网格管理岗位上,能更快速、更准确地发现安全隐患、安全事件,并通过电子工作平台上报,而“上报、派遣、处置、审查、核查、归档”的工作流程可以让安全隐患、安全事件得到及时的解决。总结包括开福区在内的地区网格实践经验,网格化管理可以使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力量下沉到最基层。

调研获悉,网格化管理存在着以下两大问题:其一,行政力量有局限。网格员的配置受到地方财政的限制,财政状况好的地方,网格员往往是单独聘请的、专职的,效能较高;财政状况一般或不好的地方,网格员通常由社区居委会成员兼任,效能会打折扣。同时,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网格员的工作基本上也是正常八小时工作制,不能全天候、全范围地覆盖整个网格;其二,工作内容有重叠,共享有障碍。网格管理系统,跟公安、安监、食药等行政系统至少在安全管理上,工作内容有重叠,而且各系统工作侧重点、工作方式不同,彼此很难做到相互协调,容易出现该管的没管,不该管的管了也管不着、管不好等消极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将网格化管理由行政主导模式逐渐转变为“行政指导+社区自治”的混合模式。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来鼓励、吸收网格内的民众、志愿者参与,也可以考虑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组织乃至个人的参与。这比单纯增加财政、行政力量投入,效果会更理想。地方党政部门核心负责人应提升区域安全责任意识,整合力量,下大力气打通各行政系统的信息壁垒,就公共安全事务建立统一的信息沟通、协调的平台,籍此减少信息壁垒和信息成本,共享信息,协调工作,避免工作重叠和行政资源的浪费。

(3)学校。学校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主要发挥两种作用:其一,作为城市安全的基本单位,保障在校人员安全。校园安全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出现过诸如校园踩踏、食品安全、校园治安等问题,再加上学生身心不成熟,更易引发安全事故。应下大功夫,系统排查、集中整治校园安全隐患,把校园变成“安全保障园”,可以借鉴前文提到的“企业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做实“学校负责人安全责任制”,以督促学校各级负责人进一步做好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其二,作为教育机构,传播安全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条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但目前基本处于法律虚位的状态。安全教育应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切实得到施行。学校课程的设计应保持必要的、循序渐进的安全教育课程,从娃娃抓起,让学生在校接受系统的安全教育,无论是食品安全教育,还是应急安全教育、应急安全演习等,都应纳入学校常规教育日程中,以培育学生(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⑧。

(4)媒体。媒体在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本应发挥重大作用。《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但目前,进行过这样的公益宣传的媒体很少,缺乏常态化的传媒公共安全宣传机制。在现实生活中,安全知识宣传几乎只能在电影院、地铁上看得到,而且仅仅只是紧急逃生知识。媒体作为直接面向民众的信息传播平台,不应只考虑经济收益,应更注重社会责任的承担。既然公共安全宣传是新闻媒体的法定义务,媒体主管部门就有责任采取可行举措,切实保障该项法定义务得到贯彻落实。

根据上述数据,2011年浙江省全年平均各月存款余额为58691.33亿元,贷款余额为50623.79亿元,按存款比例计算的社会游资总量8803.6995亿元,按贷款比例计算的社会游资总量10124.758亿元,全年平均多发贷款6605.2935亿元。在多发的6605亿元贷款中按照20%的比例,相当于多了1321.06亿元的社会游资。两项加也是10124.758亿元。这个数字与网络上流行的浙江省游资总量介于8000亿元到1万亿元的说法接近,所以能够基本反映浙江社会游资的总体情况。

综上,我们应切实加强相关法律的执行力度,细化媒体在公共安全中应有的责任,加强媒体的公益宣传的法定责任意识。媒体不仅要在日常工作中突出安全宣传,达到普及安全知识的效果,而且政府、企业等主体也要在合适的地方搭建传媒平台,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应急宣传。

(二)个人

与社会组织相对应,我们同时也要高度重视作为个体的“人”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就公民个人而言,一方面应该自觉汲取公共安全知识,掌握一些应急处理方法,这与上文提到的安全知识教育有直接紧密的关系;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也应该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到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来。因为公民自己既是公共安全利益的享受者,也应是公共安全的维护者。面对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每一位公民都应摒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做到对安全隐患“零容忍”,对可疑分子“不无视”,才能提升社会的整体安全水平,公共安全的大网才能越织越密。

近年来,“朝阳群众”“西城大妈”等民众自愿自发参与到打击黄赌毒,乃至黑社会组织、间谍组织的行为,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赞扬,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和群防群治的显著成效。我们应采取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支持民众积极参与到公共安全管理中来。精神奖励,可以考虑用授予荣誉市民、通报嘉奖等方式实现,用荣誉去鼓舞人,但如果涉及打击安全犯罪等特殊情形,务必注意保护民众的隐私,确保参与民众人身安全。对于民众参与对重大安全事故或重大安全隐患的上报、处理等行为,可以予以较大数额的金钱或物质奖励。对于日常公共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现和反映,可以用小数额的物质奖励⑨。

可以考虑使用专项财政补贴的方式,支持相关民众志愿组织的成立和发展,把个体的力量汇聚起来。如“朝阳群众”实际上是一个有秩序的志愿组织,最近北京市朝阳区公安局还推出了“朝阳群众”微信APP,进一步方便了“朝阳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工作。这说明“朝阳群众”现象的兴起和发展,既体现了民众在公共安全管理上的自觉自醒,与此同时也与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扶持是分不开的。此外,可以考虑发动系列专项活动,激发民众参与热情,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如上海的“城市公共安全随手拍”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2]。

同时,也应该注意消除民众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后顾之忧。即将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三条和第一百八十四条,可以说是初步解决了“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争议,确立了承担见义勇为者损失的主体,以及见义勇为行为不担民事责任的原则。这两条“好人条款”,卸下了见义勇为者的负担,能鼓励民众更积极地维护公共安全和秩序。但民法责任之外还有法律的模糊地带,而且按法定程序见义勇为者在实施相关行为中受伤获得赔偿等救济所需时间较长,不利于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应不断完善“见义勇为基金”等保障体系,进一步减少乃至消除民众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心理障碍和经济成本,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见义勇为基金”在设立和运作的原则上,应具有鲜明的价值引导性,并通过进一步降低评审门槛等举措,鼓励救死扶伤的义举,而不是因为制度性合理定位的缺失和某些滞后性规则,削弱乃至损伤个体在此方面的积极性,甚至导致激发负能量的后果。

三、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共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国内外长期的经验表明,建立以行政力量为主导,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安全管理体系,是符合实践规律的。但我国目前仍处在以行政力量为绝对主导,社会力量基本不参与公共安全管理的阶段。尽管涉及公共安全的国家立法、地方性立法,以及政府规章和各类规范性文件,均明文强调应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安全的管理,并且各级政府似乎也确实意识到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讲多做少”却是现实状况。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治理,各级党和政府虽已认识到光凭政府力量来充分有效地解决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已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但如何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却始终是个难以突破的难题。其主要原因如下:

其一,囿于长期以来“大政府、小社会”的国家治理结构和至上而下的压力型政治体制,广大民众长期以来缺乏像欧美国家那样历史形成的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事实上,直到市场经济背景下国企大规模改革后,职工与单位之间的那种家长主义范式的血肉相连的密切组织关系才被真正瓦解。但是,“组织的人”转换为“原子的人”后,由于缺乏有效的基层民主建设,多元社会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壮大依然受到体制机制的严格制约,作为个体的人难以有多元的渠道融入新型的集体(自组织)中以培育一种新型的社会合作意识与合作关系,过去的集体主义精神尚未被公益意识所取代。而公益意识恰恰是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地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思想基础。在城市公共安全领域,人们依然习惯于认为公共安全的管理完全只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肩负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自觉的公共安全管理的参与意识尚未成为公民意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而,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这个问题上,往往是政府这边一头热,但民众方应声附和者寥寥无几。

其二,虽说维护公共安全人人有责,但对绝大多数面对着生计压力的普通百姓而言,确有勉为其难的客观现实。即使是在小区生活的居民,大多是朝九晚五,忙于工作、生意,很难有精力去关注和参与公共安全的管理工作。即使是组建一个能有效运作的小区业委会,在很多住宅小区也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而能胜任居委会全身心、全职工作岗位的往往也以下岗职工、退休者为主。

其三,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有意识地调配各种资源,拓宽民众便利性地参与公共安全管理的渠道,着力培育民众公益心,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和挑战。但中国政治的特点决定了掌握着资源调配的核心领导才是关键,而这依赖于这些领导是否能真切地意识到社会力量在公共安全管理中的意义和功能。实证调研显示,真正有此意识的领导并不多见,导致已形成的参与公共安全管理的社会力量在实践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政府资源的投入、引导和重视,逐渐流于形式,部分民众本于初心的参与热情渐渐消失殆尽。

(二)微观着手与顶层设计相结合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对策

本文在立足长沙市城市安全管理实践、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议将社会组织和个体这两种基本的社会力量作为抓手,构建各层级的常设公共安全管理协调机构,有的放矢地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第一,社会组织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可以从企业、NGO、社区、学校、媒体五大主体重点推进。就企业而言,应建立健全“企业负责人安全责任制”,督促企业抓好安全管理工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承担更多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社会责任。其中,要重视保安公司和保险公司两类特殊企业,发挥保安公司对当前警务模式的补充作用,发挥保险公司在评估安全风险、分担事故损失的作用。就非政府组织(NGO)而言,应放低其成立门槛,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提供适度财政资金扶持等方式支持一批在维护城市安全、消除安全隐患等领域,有特色、有实效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就社区而言,要加强物业公司的安全责任考核力度,建立健全社区治安巡逻制度、邻里守望机制,鼓励发展社区志愿组织,推动建立“行政指导+社区自治”的新型网格化管理制度。尤其应注重发挥“夕阳红效应”,重视、引导、鼓励、组织、保障街道和小区的身体健康的离退休职工参与到上述机制的建构中来,通过适度的资源投入,扶持这些自组织的壮大和发展。就学校而言,重点在抓好学校本身安全管理工作,并把安全教育纳入学生的课程体系。针对媒体,相关主管部门要细化、落实媒体“安全公益宣传”之法定义务的履行,搭建媒体平台,发挥媒体在安全事件中的信息传播、疏导和指引作用。

第二,调动个体参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引导公民自身做好安全知识储备,提升应急能力;以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公民参与公共安全管理,疏通公民参与渠道,如微信、微博等互联网+的灵活形式;建立健全“见义勇为基金”等保护公民参与公共安全管理的机制;高度重视从民间、基层组织中充分发掘既热心公益又具备丰富调解经验的“纠纷解决能手”,通过让其登台讲课、编写调解实务指南等方式推广民间调解经验。这是化解基层矛盾,消除安全隐患,低成本高收益的举措。

第三,成立常设的公共安全管理协调机构。应从中央到地方分别成立以党政负责人牵头,政法委担纲,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公共安全委员会。只有针对性地加强承担公共安全主责的党政力量的建设,方能为社会力量的参与提供更多的便利。

城市公共安全内涵广泛,形式多样,具体对应、负责的行政力量也因事而异,但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常常需要多种行政力量的共同协调参与。我国目前应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方式通常是启动各级应急预案,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负责人的处理机构,协调各职能部门共同应对,但这种模式有很大的缺陷性,即专业化程度很低,容易受领导者个人因素的影响。在处理重大的公共安全事件时,临时成立的处理协调机构很难做到专业、高效,稍有不慎,会造成重大损失,如天津爆炸事件中消防员盲目用水灭火造成了巨大损失,又如SARS在北京的传播因某市领导隐瞒情况造成更严重后果等等。同时,应急机构的临时性,不利于总结经验教训和应急工作结束做针对性的改进,等下一次同类事件发生,很可能又是一次从头摸索的过程,经验成本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