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7:29: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发展的历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个具体而诱人的目标: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实现这个目标靠什么?对多数农民而言,提高收入,农业是第一手段。其实不仅仅是促进农民增收,把三中全会提出的任何一项战略目标变成现实,都离不开农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即在于此。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三中全会作出的这一判断,客观而精准。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业迅猛发展,创造了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20%人口的“人间奇迹”,农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有目共睹。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与农民要富裕、农村要繁荣的时代要求相对照,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当承担的重大责任相对照,农业仍然是一条薄弱的“软肋”。审视农业发展现状可以看到,科技水平不高,基础设施落后,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困难越来越大;小规模的分散经营模式,越来越难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新要求;对资源投入过度依赖,“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农业依旧是弱质产业,“地位虽然显赫、实力依然单薄”,这是农业发展现状的真实写照。让农业走出困境、迈向强大,让农业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课题。
山东是农业强省,优势地位无可争议。山东农业之所以能够在全国竞相发展大潮中形成优势地位,得益于对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把握,得益于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化、外向型农业等方面赢得先机。经验告诉我们,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对改造传统农业、开辟农业发展新境界,具有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必然取向。当前,我省农业发展已进入突破传统瓶颈、开创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的关键时期,彻底摆脱农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弱势地位,推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再造山东农业发展新优势,是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在新的历史阶段再创山东农业新辉煌,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三中全会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各项部署,充分认识发展现代农业的极端重要性,紧密结合山东农业发展实际,拿出有效举措,积极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全省农业发展新局面。
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山东是农业大省,对于确保全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是全省国民经济的一个“大头”,农业上去了,才能有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格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摈弃就地方论地方、就农业论农业的狭隘思维方式,始终胸怀大局意识、率先意识,不断增强促进农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切实有效的实际行动,为维护全国粮食安全大局,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全面统筹城乡发展。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农业发展不再是孤军深入,只有与二三产业彼此融合、相互促进,才能赢得新发展。因此,再创我省农业发展新优势,必须尽快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充足的资金、人才和政策支持,努力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走高效生态发展之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核心就是实现“高效”、“生态”这两大要求。“高效”就是要实现农业产出的高效益,“生态”就是要实现农产品的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这是衡量一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再造山东农业发展新优势,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努力在优势产业区域化、区域经济特色化、物质消耗减量化、质量控制标准化等方面下足功夫,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科学手段,焕发全省农业发展的勃勃生机。
关键词:设施农业 发展历史 现状 思路
设施农业是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集成了现代科学领域如信息、电子、能源、建筑、材料、机械、生物、品种、栽培、养殖、管理等现代科学技术,是最具活力的现代农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设施农业应该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火车头”,现代农业建设的先导区、示范区,农业持续增长的“增长极”。面对当前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农业从业者队伍日益萎缩、农民增收日益艰难、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现实,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下、效益微薄、农民增收困难的现状,就势必要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走技术密集型道路,促进农业持续高效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步增收,因此,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1国内设施农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历史悠久。据记载在汉代就有了以油纸作为透光盖层的原始温室。到清代末期,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温室,其结构形式为一面坡式,以玻璃作为透光材料,夜间采用草帘保温。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保护地栽培技术,但由于设施条件和技术手段原因,设施农业发展十分缓慢;60年代末,由简单覆盖、风障、阳畦、温室等构成的一整套保护地生产技术体系在北方城市郊区出现。70年代,从日本引进地膜覆盖技术,温室很快得到推广,对保温、保墒、保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80年代,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遮阳网覆盖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园艺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塑料棚为主的与风障、地膜覆盖、阳畦、温室等相配套的保护地蔬菜生产体系。90年代以来,我国较大规模地引进国外大型连栋温室及配套栽培技术,设施农业以设施园艺作物生产为主迅猛发展。到2000年,我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210万hm2,按绝对面积计算为世界第一。在设施园艺研究领域,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试验研究出比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与国情的园艺设施,在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就,部分研究成果已逐步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目前我国设施农业不仅包括园艺作物,也广泛地用于大田作物、林果生产、畜禽饲养、水产养殖等领域。
2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2.1认识程度不够
江苏省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人员知识老化、年龄老化、后继乏人问题十分突出,绝大部分科技人员对设施农业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了解不多,有的农技推广人员这方面的技能还不如专业大户,更谈不上提供优良有效的服务。自2002年乡镇农技服务体系改革以来,农业大市兴化市全市至今没有新增一个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生。其他地方农业部门也反映,现在高校农学专业学生离农倾向十分严重。
2.2生产队伍素质不高
目前市县乡级农技人员学历层次偏低、知识陈旧、结构老化、思想僵化、丧失学习能力、靠吃老本的经验主义种田,已不适应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需要,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壮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队伍日益萎缩、老化,部分地区出现“劳力荒”、“老龄化农业”。
2.3相关政策不配套
江苏省设施农业起步较迟、规模不大、水平不高,要加快发展,亚待政策扶持。同时,设施农业是典型的高投人、高效益的产业,一栋占地667时的普通简易日光温室,建设成本需要1.2万元以上。政府补贴一般每667m2只有1000元,普通农户想要投人往往力不从心。设施农业的大棚、内部设施等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抵押,无法向银行贷款。如何解决农户发展设施农业前期投人资金不足的难题,促进农民增收,已成为全省设施农业发展中一个重要课题。
2.4设施农业规模不大
设施农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复合型产业。发展设施农业需要一定规模的连片土地,江苏省从事设施农业基本上是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农户无力高投人发展设施农业,大户迫切希望扩大生产规模,又遇到土地流转难度大的问题,导致设施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较低。
2.5设施技术研究不够
江苏省设施农业起步晚、发展不快,技术研究与生产需要严重脱节的问题,巫待引起高度重视。目前设施农业主要涉及花卉、苗木、蔬菜、菌菇、养殖等方面,种养技术和设施装备的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工厂化高效农业设施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全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开展研究很早,目前第五代日光温室已大量应用生产,而江苏省至今还没有自主研发的、适合本地情况成熟完善的设施类型。 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3加快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的思考
3.1提高对设施农业重要性的认识
要从战略高度去认识设施农业,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既不能“一窝蜂”式扩大设施农业的规模,也不能“蜗牛式”发展设施农业。省委梁保华书记在苏南工作会议上指出,苏南地区农业比重较低,但地位重要,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依靠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重点是发展高效、特色、设施、生态、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因此,要正确认识设施农业,要结合实际,要用发展眼光、超前意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3.2加强生产队伍素质建设
设施农业对从事设施农业生产和开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进设施和技术只有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素质生产者运作,才能充分发挥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巨大的增产潜力。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引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现代农业思想、熟悉现代农业理论、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并且具备创新能力的精干的技术、经营管理和研究开发人才队伍,提高生产队伍的素质。
关键词:生态需求 公共物品 政策需求 政府责任
农业的生态化回归是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然而生态农业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特别是生态功能都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市场无法体现其完整价值,其功能拓展必然受阻,由此产生了对政府政策的需求及政府责任问题。
社会需求的演进与农业功能的拓展
一般而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的经济功能不断弱化,而其非经济功能特别是生态功能则不断强化。
(一)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
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生态需求已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需求,这是农业生态功能拓展及生态农业发展的历史前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人口的迅猛增加,人类消费的极大增长,使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需求日益扩大。而这种需求的实现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基础之上的,使现代经济社会出现资源短缺乃至濒临枯竭;同时人类又将自己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废物还给自然界,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吸收和净化能力的限度,使现代经济社会出现环境污染乃至环境危机:这两种生态现象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需求正在急剧增长,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中人的基本需求。
另外,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过程以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以智力劳动为主。这种变化虽然相对减少了人体筋肉的能量消耗,却增加了劳动者神经能量的消耗,而这种消耗的补偿不仅要丰富多样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而且还要有优美健全的生态环境,人们越来越需要同作为体力和智力恢复与发展源泉的生物界交往,人们对安静休息、愉快旅游和接触大自然的需要就大为增长。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实际上生活在一种脱离自然环境而过分依赖人造的生活环境中,这种倾向对人的体力和智力充分发展很不利。因此,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良好生态文化环境,已比以往历史时期更加重要。
(二)从农业自身发展的历史分析
从农业自身发展的历史来看,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功能的拓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世界农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传统农业阶段,集中解决丰衣足食问题,以社会效益为核心,维系了几千年农业社会“低水平均衡”的稳定和延续。二是工业化农业阶段,以发财致富为优先目标,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二战以后,西方技术先进国家先后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现代化农业大量投入以化肥、农药、机械和动力为代表的能物资源,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农业的生产力大大提高。现代农业尽管带来了一段虚假繁荣,也逐渐暴露出诸多缺点和弊端,能源危机、资源破坏、环境污染、虫草猖撅,成为难于解决的问题(郭文韬、曹隆恭、宋湛庆,1983)。三是后工业化农业阶段,重视蓝天碧水和食物安全,以生态效益为核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世界各国已承诺共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农业对于保护环境和资源、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需求、消除工业化农业的负面影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生态需求是随着现代生产力一起发展起来的,它已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需求。由于生态需求是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的自然需要,因此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需要,是对现代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和生态健全的优美环境的一种依赖和渴求(刘思华,1988)。甚至,现代人自身消耗环境质量的生态需求比他们的经济活动消耗环境质量的生态需求更为重要,因此,生态需求的满足成为提高人民福利水平的重要标志,这一趋势正说明了生态农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生态农业的公共产品特性与外部性
公共物品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效用上的非分割性、满足公共需要的物品(服务)的特征。非排他性是指,如果一种物品被提供,就无法阻止或很难阻止消费者的无偿消费。非竞争性是指公共物品的边际消费成本为零(科诺里、曼洛,2003)。从理性人假设和私人出于成本与收益的考量来看,公共物品难以避免坐享其成的“搭便车”现象,因而公共物品很难由私人提供,这就需要政府的介入。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功能为核心,是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它除了提品要素、就业保障之外,更强调对国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如水资源涵养、土壤保护、净化水质和空气质量、提供自然景观和避难场所、循环利用能源和资源等。同时,生态农业具有更加明显的社会功能,如消除社会的单一性和不稳定性,保持社会的创造性、多样性、稳定性和永续性;提供社会交流和身心娱乐的休闲空间,感受劳动的创造性,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以及人性回归的体验等。这些产品在性质上基本上属于公共产品范畴,其消费和使用上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由于生态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因而基于农业的价值具有综合性、多元性,市场无法体现其完整价值。生态农业具有准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无法通过市场形成合理价格。特别是其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在市场制度中其产权无法界定,因此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被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来使用,产权上的非排他性导致严重的“搭便车”行为。同时交易上存在的非市场性,也使其无法在一定价格上对其进行交易,甚至成为免费产品(生态效益、文化效益),造成这些非经济功能衰退、甚至枯竭(杨培源,2010)。生态农业的公共物品特征使功能拓展不可能通过市场调节达到和谐,由此产生了对外部政策的需求和依赖,这为政府介入农业提供了必要条件。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必将逐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国农产品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开放,过去依靠非关税措施保护的小麦、大米、玉米、棉花、大豆等主要农产品,将面临国外同类优质低价产品的竞争。为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客观上要求必须加大对农业支持方式的改革和增加资金投入。顺应历史潮流,农业发展银行从组织机构、人力资源、资金保障、业务水平等都符合承担这一历史使命,更好地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服务。
一、支持农业信息产业化的发展,避免资金和资源的浪费
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分散、广泛性,客观上存在着生产的盲目发展,导致农产品类型余缺的不平衡性,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目前,我国对于农业非盈利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特别是农业生产和销售及其他相关的数据化信息服务几乎处于空白。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就要对农业产业信息的建立和发展进行有力的信贷支持,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农业相关部门的大力协作,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经济组织在政府的领导和财政的补贴下,建立起市场价格、各类农产品供需状况,国内外同品种农产品供求状况、各类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预测、气象、良种、病虫害预报和防治措施,各类农产品市场预测,重要农业政策、进出口需求等等方面的服务体系,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详实、及时的信息支持,以引导农业的合理布局和发展,克服农业生产分散性带来的盲目性,提高资源和资金利用效率,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
二、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农业技术进步,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
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就在于对农村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动物资源的深度和广度综合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通过开发,促进农村产业和区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均衡发展,这将具有长远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克服趋利性、短期性、分散性、有限性的危害。大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其带动、辐射、示范作用,从而加快农业产业的开发速度。只有对农业资源的深度、广度开发,才能提高生产能力,解决社会扩大再生产、人口增加、土地减少、消费质量提高对农业产品造成的压力,更好地保障社会需求。
三、促进区域经济依托当地资源和技术向产业化、集约化方向良性发展
在市场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差异逐步拉开,并在特定的经济结构、资源状况、人文条件和战略导向下形成不同特征的经济区域。农业政策性金融正是政府实施货币区域调控和产业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农业发展银行应以市场化、区域化发展趋势为契机,对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实施适度差别的区域产业信贷政策,从而有效调动农业资源,推动区域经济优势化、一体化,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四、为国家粮棉油储备提供资金保障,促进粮棉油健康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粮棉油生产已基本能够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且已出现了相对过剩的局面。伴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品种更新,水、土、肥条件的改善,农产品产出日益稳定,已能够保证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储备合理数量的粮棉油并利用国家储备以调节全社会粮棉油的余缺,保证国家的稳定和粮食安全,%C
1.1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我国当前“三农”问题出发,实现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举措。
1.2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旨在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它实质上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
1.3休闲农业休闲农业又称观光休闲农业,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利用农业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设施、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与开发设计,满足游客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1]。在新农村建设中,休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在全国各地,特别是距离城市较近的交通方便的县、镇、村开展起来。休闲农业不仅发挥了农业与农村的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还提高了农民的收益,成为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
1.4苏北地区苏北即江苏省北部地区的简称。一般地理和社会意义上,将江苏省的长江以北区域称为苏北。当前区域共有扬州、泰州、南通、盐城、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8个城市。苏北地区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天然优势,该地区自然山川秀美,生态环境优良,民族风情浓郁,民俗乡风淳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2苏北地区发展休闲农业的效益
2.1推动苏北地区农村生产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苏北地区因地理位置、社会经济条件、历史原因等,整体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当地群众收入增长缓慢。苏北地区的农村发展更加滞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的市场经济理念落后,增收困难,这些都是新农村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2]。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式,不但可以开发当地的生态资源,还可以为农民创收带来诸多机会和条件。因此,苏北地区在发展休闲农业的过程中,必然会实现生产条件的改善,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消费结构的逐渐升级。
2.2开发苏北地区农业生态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森林植被,保护生态平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要做到这些,关键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休闲农业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变的有效途径。因此,有效地开发苏北地区的生态资源,统一资源开发与农业产业化,才能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农村生态平衡,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2.3转移苏北地区的剩余劳动力,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苏北地区山多、耕地少,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局限于土地上,大大降低了劳动力价值,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如果劳动力能够得到有效、合理的安置,则会推动苏北地区快速发展。休闲农业是一种旅游农业,能够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发展休闲农业是充分利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过剩的劳动力被转移到新的行业,不但可以创造较大的人力资源价值,还可以降低因土地不足而面临的生产压力[3]。
3苏北地区发展休闲农业的条件
3.1自然条件苏北地处暖温带,四季分明,山区夏季可以避暑,冬季可以滑雪,具有发展自然生态休闲旅游的良好条件。
3.2资源条件该地区地形多样,水面广阔,物种丰富,自然资源得天独厚。苏北地区具有深厚的农耕历史,农业生态空间形式各异,具备发展休闲农业的天然优势。苏北周围乡村的山、水、林、果、野资源种类齐全,低山冈丘陵连绵起伏、水系河网纵横交错。
3.3人文条件苏北作为江苏省一个经济、金融、科技创新中心地区,也是一块历史文化名区[4]。苏北地区文化淀积深厚,具有开展休闲度假、科教旅游、文物博览、森林和生态旅游等多种休闲旅游活动的得天独厚优势。苏北地区积累了大量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为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3.4市场条件江苏省发达的经济水平和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消费潜力。从消费能力来看,2009年前11个月,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8081元,其中教育、文化和娱乐服务支出高达4571元,31.2%的恩格尔系数显示出,在满足了吃、穿的基本需求之后,人们的消费倾向逐渐转向文化、旅游等消费领域。据调查,江苏省每年大概有67.3%的家庭选择到郊区休闲旅游,其中有16.9%的家庭每年到郊区旅游3~5次。由此可见,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应的城市规模拓展、城市人口增加,为苏北地区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旅游提供了巨大的客源市场。
4加快苏北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思路对策
4.1政府给予政策、财政支持,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休闲农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复杂、长期的工程,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首先,政府应从政策上予以支持,使苏北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具有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企业和农户只有得到政策的保障,才能够放心、大胆地发展休闲农业。同时,制定一系列配套的法规措施,使各项政策得到坚决、有力的贯彻执行。具体而言,可针对发展休闲农业的企业和农户,制定赋税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其次,调整并优化苏北地区的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划定财政支出范围,提高财政利用效率。通过财政支持,立足苏北地区的现实情况,拓展公共服务范围。完成生产水利、道路交通、通讯通电等设施的修复和保障,完善发展休闲农业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构建清洁的家园、田园、水源。最后,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财政支持,加强对苏北地区农民的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培训,使他们具备最基本的发展休闲农业的能力。因此,应固化培训机构,配备专门的培训人员,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并设置培训考评机制,提高培训效果。
4.2创新休闲农业发展理念与经营组织模式休闲农业开发要遵循产业化发展、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从农业内部分工协作的角度出发,创新开发理念和经营组织模式[5],以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形成较强的吸引力。苏北地区发展休闲农业不但要以数量形成规模化,更要有质量,形成异质性,突出特色。具体的休闲农业项目设计应注重自主理念,由消费者自行设计、制作,以最大化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休闲农业在发展初期很容易被模仿,所以,特色是休闲农业的根本。苏北地区发展休闲农业要有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在激烈的竞争中以特色获得优势,形成独特的生态价值。在竞争中创造灵活性大、适应性强的经营组织模式。苏北地区发展休闲农业既需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也需要发挥个体农户的市场补充作用,同时还需政府的引导。个体农户之间因抗风险能力较弱,又可以形成经济合作组织或者成立农民公司,提高发展休闲农业的能力。基于此,苏北地区经营组织形态可以考虑“企业公司+农民公司”模式、“企业公司+农户”模式、“企业公司+经济合作组织”模式、“农民公司+农户”模式,努力形成一个由多种休闲农业建设主体构成的生动活泼的发展局面。
4.3以市场为导向,树立服务意识,做好品牌宣传详细了解客源,获得现有顾客与潜在顾客的信息,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一方面,选择适当的市场细分尺度,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明析市场定位和市场空间,明确潜在顾客特征,并积极地提升顾客的参与度,使顾客在创新中扮演合作生产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市场导向理念可以从促使消费者与服务提供者之问形成互动关系入手,也可以从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产品入手。从单纯以生态资源条件为出发点转向以市场的消费需求为出发点,以消费者需求的满足为工作的中心,服务态度要热情,服务内容要全面,服务方式要周到。
我的老家库前村,原为南昌县所辖,后划入南昌市高新区,地处风光旖旎的万顷瑶湖之滨,为麻丘镇所属的一个自然村,在省城的东南方向,新航空城范围内,距南昌市中心的八一广场约25公里,距赣江新区约39公里。每年春节,我与家人一道回家祭祖、拜年,带着调研任务,对老家农业生产发展进行了一番调研和思考。
库前村的现状
据村民们介绍,村里土地面积约2500亩,耕地约1580亩(水田约1181亩),总人口达1348人。据历史记载族谱中有文字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宋代时期,曾有鄱湖平原地区“鱼米之乡”之美称。目前,以种植水稻、萝卜、红薯等为主,个别老乡家散养有鸡、鸭、耕牛(黄牛),以自食和役用为主,畜牧和渔业养殖目前没有规模。上个世纪90年代初,村集体曾种过橘子树,创办了一个橘园,但遗憾却没有跟上市场前进发展的步伐,最终被淘汰。唯一的亮点是村里疏松肥沃的砂壤土,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依托“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的良好灌溉条件,种出的白萝卜大、粗、甜,在周边市场具有一定知名度。通过与乡亲们交流、沟通,总的说来全村农业仍以传统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为主,特色不明显,也谈不上规模,农业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比重较低,农民务农积极性不高。给人的印象是,近城无市,在乡无农,年节人聚,平日房空。这种既不象城中村因征地开发而大步转型、也不像农产品主产区搞大规模农业产业升级的城市近郊中间地带,我感觉,在农业发展中,都有类似的问题。一是随着城市化进程迅猛推进,一部分农民无心耕种,即有担心投入农业,短期见效慢,今后如土地征收将不可持续,还有的一心在外务工,等待征地拆迁;二是地处城市近郊,外出务工较其他农村更加方便,在乡务农人员更少;三是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产虽有收入,但没有规模效益,收入占比较低。
展望库前村未来
如何充分发挥城市近郊农村的区位优势,搞好农业发展,实现农业产业与都市产业相融。我认为,一是明确土地政策,给近郊农民吃上“定心丸”。实行严格城市发展规划,保持规划时间内的稳定持续,加大政策宣传落实,让农民定心;二是加大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壮大现代农业。紧紧围绕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培育有吸引力的龙头企业,利用区位优势,重点发展网上农业、订单农业、农业电商等;三是对个体农业生产者提供更多的土地,转变成农场主,发展农村服务业,让其中一部分个体农业生产者成为农业服务业成员;四是加大模式创新,建设让城里人羡慕的乡村田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生态休闲农业为主,探索PPP项目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村集体、村民多方参与,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保障农场主的利益,让农民变股民,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自愿回乡投身农业,实现农村城市化与农业发展齐头并进。
作者:郑艳红
“十二五”期间,向外拓展市场、建基地成为玉溪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十三五”期间,玉溪市继往开来,构建新型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三大体系,完善种植、养殖、加工产业链等,走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2016年,新设立1亿资金作为扶持开放型农业的发展基金,并出台《玉溪市加快开放型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供政策支持。此外,玉溪市启动“互联网+农业”,建设云南省最大的特色农产品集散中心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玉溪市将建50个农业庄园,褚橙庄园争创省级精品。“十二五”期间,玉溪市实现了褚橙庄园、澄江蓝莓庄园、峨山高香茶庄、玉溪神农葡萄庄园等16个农业庄园的争创省级精品农业庄园,并引进现代农业招商项目9项。“十三五” 现代农业庄园建设将成为玉溪市高原特色农业知名品牌的阵地、产业发展的标杆、特色产品展示的窗口、科技研发的基地。力争到2017年启动建设现代农业庄园50个,发展20个集生产、加工、休闲、观光、体验、展示、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庄园,已有49家企业开始启动发展农业庄园,涵盖了农业、林业、养殖业等多种类型。
易门县现代农业庄园 “六有”“六化”迈上新台阶。易门县这片“菌乡水城”,都市农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庄园的快速兴起,集种养、加工、营销和观光体验于一体,带动了易门县高原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易门县围绕“菌乡水城”的主题,开发农林观光体验旅游项目,按照有主体、有基地、有加工、有品牌、有展示、有文化“六有”特征。与第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实施种、养、加工和观光农业一体化复合经营, 以“六化”高效化、生态化、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高端化建成5个省、市级庄园,加快推进易门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滇橙柑橘产业集团在玉溪市新平县成立 。2016年1月,由新平金泰果品有限公司等17家柑橘企业共同组建的云南滇橙柑橘产业集团在新平成立。集团的成立标志着玉溪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又迈上一个新台阶。截至2015年末,新平县累计种植柑橘69761亩,完成柑橘产量4300万公斤,实现产值2.5亿元,比上年增加4.9%。仅2015年柑橘种植面积就达23673亩,完成原计划的230%,同比增加48.7%。
旅游齐发力
构建新农业
“十二五”期间,楚雄州“挖掘特色、培强主体、做长产业链” 促进发展绿色品牌战略,出台《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推动农业发展,打造冬菜、春果、夏菌、秋核桃和繁制种、山地牧业、辣木等系列特色优势产业,创建了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成为楚雄州稳增长、促增收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十三五”期间,楚雄州各市县抓住“二次创业”新机遇,因地制宜,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策划,突出建设产业开放型、科技研发型、休闲养身型的发展,彰显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优势,形成以集约经营,示范种植、加工为一体的新生农庄。
双柏民族村落靓丽转身,特色村庄建设显“特色” 。2016年,双柏县大庄镇大罗块村依据现状地形,建设“幸福新家园,魅力新农庄,特色产业村”为主题,结合村庄自然风光和水体、特色产业种植,形成村庄特色生态景观;法镇李方村改造建设传承李方村“大锣笙”非物质文化脉络,在材料、色调、风格上,遵循传统历史文化脉络特点,保留历史留存建筑原貌,融合民族、现代农村元素,成为民族村落靓丽转身的经典之作;安龙堡乡大村通过拆除重建,不仅还原土掌房的特色和灵韵,还彰显彝族人民对现代生活的认同和赞美;大麦地镇牛圈房村64户246人通过葡萄种植全部建成现代化的特色民居。
南华县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2016年,南华县以咪依噜风情谷被列为云南省第二批省级民族特色旅游村,培育乡村旅游景点、完善城市旅游综合功能、发展庄园旅游,着力打造野生菌、核桃、花椒等庄园示范点,以观光、体验、休闲、养生为主题,着力打造德茂庄园示范点,促进庄园旅游经济发展。通过以上举措力争到2020年,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实现年均增长10%以上,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禄丰县和平镇着力打造“生态观光旅游小城镇”。 2016年,禄丰县和平镇以打造“生态观光旅游小镇”为定位,依托“东河水乡、革命老区、四季果园、生态和平”,充分整合旅游资源,抓住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大好机遇,围绕“民族文化强州”的战略和“彝州乡风文明示范带”建设相关要求,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积极扶持创办农家乐和节庆活动,发展以休闲、娱乐、度假、饮食服务为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6年2月底,全镇共接待昆明、玉溪及彝州各地游客1.4万余人次,带动当地第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都市农业最早起源于经济发达国家,国内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如今得到迅猛发展成为绿色经济。未来绿色经济将建成带动云南省、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和南亚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中心、农业博览会展中心和特色优势农产品研发推广中心,引领云南省绿色经济和高原特色农业大发展。
[关键词] 膜下滴灌 农业发展 作用
[中图分类号] S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069-01
膜下滴灌现作为有效的节水,以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农药的使用,对农作物有着明显的增值效用。同时对广大农民接受该技术容易许多,该技术在使用上更是事半功倍,得到了使用区的广大农民的的高度赞扬。该技术带动了大批的村庄乃至乡里的农作物产值,该技术在未来将会成为农民的一大助手,可以有效的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可谓是“现代农业技术上的一次革命。”这段话表明了膜下滴灌技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效益。该技术已经成为世界上提升农业经济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好的灌溉技术。这些年来,新疆以及西北的各个省区已经开始对该技术的大力推广,显露出该技术的效益潜力。
一、膜下滴灌对农业发展阶段中的重要涵义
膜下滴灌技术是将传统灌溉技术和薄膜覆盖栽培技术有机结合形成的一项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最早是在新型农业技术发展过程中由新疆天业集团首先实验并得到实现应用。
膜下滴灌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是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分流失浪费,比地面灌溉省水40%~50%;第二是有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农民的开支;第三是便于田间管理操作,节省人力物力的投资;第四是相同投入下提高了产量,增加了经济效益;第五是扩大了适用范围。但是膜下滴灌技术也有其局限性,比如说管道易生锈发生堵塞,而且前期投资比较大等等。
二、我国农业发展历史及膜下滴灌的改进历程
就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而言,整体效益水平比较低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方面效益不高是铁板上钉钉的事实,不仅是因为延续了多年以来农业带动工业发展思想的长期影响,而且大部分农业生产者经济力量薄弱,投资少,达不到标准化的农业要求。此外,农药,种子等农资必需品的价格都普遍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尽管农民手中的农产品价格也相应上涨, 但是由于农业关系到中国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对农产品价格上涨做出了调控,对农业整体效益产生了抑制作用。农业流通渠道逐渐转变,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贸市场,倾向于电子商贸渠道,减少了交易的环节,实现了农超对接。
我国膜下滴灌技术发展于新疆,1995年,新疆建设兵团农八师结合新疆干旱的特点,开始提出并形成该灌溉体系,1996年到1998年对不同条件下不同的作物进行试验并获得成功,1999年开始在新疆大面积推广,2002年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使用该滴灌技术面积最广的国家,近年来,该技术推广面积逐年增大。
三、膜下滴灌对于我国现阶段的潜力增值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大国,新特的干旱,降水少,所有的农业用水依靠灌溉,在这样的情况下,农业势必走上新型灌溉道路。自1996年技术体系的建立到1998年的实现,再到后来的推广,目前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经济效益。相同投资条件下,使用该技术,在水资源的利用上提高了40%~50%,化肥的使用率提高,减少了水肥流失,节约了投资成本,使农民得到了不小的收益。
膜下滴灌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再使用上方便易上手,大规模推广该技术可以产生庞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该技术还可以提高农民的农业产值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以及在宏观上可以加速形成集约化农业,有效的实现劳动力的最大利益化。该技术的使用,使土壤排盐、抑盐碱程度明显,微观生态环境深度改善,水肥同滴,减少病虫害传播,使地膜、农药和化肥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大大减轻,并且还可以使得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生态农业循环。
膜下滴灌技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水资源缺乏大国而言,尤其对于本国农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它关系到13亿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与杂交水稻有着同样的影响。换句话说,该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对推动国家农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甚至于它的推广会带动工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因此,膜下滴灌技术对中国的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现实价值。
四、膜下滴灌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促进意义
中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稀少,灌溉方式以传统的漫灌为主。水资源严重短缺,但水的利用率粗放,仅为30%~40%。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改变农灌方式,保障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还制定了一些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策略,引导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起将节水效益更好的“膜下滴灌”技术作为全国农业发展的指针和方向,在多个地区实验实施,并且逐年增加投资,扩大其推广面积,真正把该技术做强做大。为了进一步发展,要积极推广机械化节水灌溉,这不光可以提高农民收入,还对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总结
膜下滴灌技术是将滴灌灌溉技术和覆膜栽培技术有机结合的一门高效新型灌溉技术,将工程节水、农艺节水集成起来的一项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近年来已在新疆等地大面积推广,应用于玉米,棉花,番茄等作物,本文通过对膜下滴灌技术的基本含义,特点,发展历史,推广,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并且就目前已取得的效益的阐述及分析,表明,该技术所显现出的节水,节能,节肥等优势对今后国内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随着该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大面积的推广,以及科技农业的进一步加强,对我国今后农业的发展及带动工业的发展有实践指导作用和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鑫,蔡焕杰,邵光成,张振华;膜下滴灌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灌溉排水;2002年02期.
[2]郭慧滨,史群;国内外节水灌溉发展简介[J];节水灌溉;1998年05期.
[3]薛志成;国内外田间节水灌溉新法[J];节水灌溉;1998年06期.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类型
农业经营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的任何个人和组织。而新经营主体则是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经营主体已由改革初期相对同质性的家庭经营农户占主导的格局向现阶段的多类型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转变。2012 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指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它们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微观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涵,目前,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指出,“新型农业(含林业、渔业,下同)经营主体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经营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经营组织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
相对于传统农业经营主体而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特征:(1)规模上是适度规模和专业化生产。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多局限于家庭,规模较小,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则具有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生产技术水平高。(2)经营方式上是集约化经营,传统家庭经营方式多停留在“靠天吃饭”状态,而新型经营主体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意识,能够实现对资源要素的集约利用,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都比较高。(3)价值取向上,传统经营主体,虽然也面向了市场,但因生产经营能力很低,多是被动地受市场行情影响状态;而新型经营主体的市场化程度高,能主动按照市场需求安排农业生产活动,绝大部分产品都要进入市场,能够和市场实现有效衔接,商品化率和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传统农户。(4)劳动素质上,尽管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是农民,但前者素质过低,而后者则职业化。
二、现阶段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实必然性
(一)顺应了农村体制改革发展趋势的历史必然
20 世纪70 年代末期的农村改革,确立了农户在农业经营中作为微观主体的基础地位,激发了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业农村生产力,实现了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自给自足,从总量基本平衡到多年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由于传统的小规模、自给半自给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很难形成规模经营,很难进行产业升级换代,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与破坏也很难从宏观上进行干预和治理。因此,农业经过三十五年的发展,从当前情况看,我国业已具备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基础和条件。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发展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填补传统农户分化造成的缺失,构建包含多元化经营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中国农业发展趋势看,中国农业将向规模化趋势发展。过去,农业是小农经济,生产规模比较小,效率比较低,成本比较高。2006年的第二次农业普查显示,中国的农业生产经营户每户经营9.1亩耕地,每个农民只经营5.2亩地。这样一个小规模的农业,净收入很低。这样的收入没有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也就没有办法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目前,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正在加快,农业规模经营比例明显上升,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蓬勃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条件已经成熟。
(二)顺应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历史必然
1. 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迫切需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农业发展乏力问题。我国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一方面,需要加快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另一方面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大势所趋。然而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导致土地资源紧张,加上生态文明建设迫切要求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增强组织程度,提高科技含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关键词:休闲农业; 唐山; 发展思路; 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175-001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也是充分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来服务城市游客的新型休闲模式。
一、唐山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唐山市各级政府正逐步探索将唐山的优势资源与农业活动相结合,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努力实现河北省休闲农业的行业领先水平。目前,在唐山市周边县区,一些以休闲旅游和度假为卖点的旅游区已初步具备休闲农业的雏形,如南部沿海地区以乐亭县为主,在京唐港开发了浅水湾、翔云湾海滨旅游区,在大清河开发了“三岛”旅游区,各具特色,集海上观光、垂钓娱乐、消夏避暑、品尝海鲜于一体。北部山区的迁西县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潘、大”水库的渔业资源,积极发展休闲渔业,以游览、垂钓、餐饮为主,发展各种游艇、快艇、休闲渔船150多艘,每年接纳游客10多万人,收入2000多万元。其次,市区内各类观光农业类企业不断兴起,达到558家,其中规模农庄27家,2012年共接待游客320万人次,产业收入达到2.8亿元,实现利税近亿元,为农民增收1.3亿元。
二、唐山市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唐山市休闲农业的发展,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其发展前景可观,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发展布局不尽合理,缺乏规模优势;2.档次较低,设施简陋、服务水平较低,缺乏吸引消费者的亮点;3.管理经营素质偏低;4.休闲活动缺乏文化内涵,形式相对单一;5.专业化程度不高,行业分工不明确;6.科技含量不高,创新力度不够;7.休闲农业与城市休闲存在断层,缺乏客源和价值链的有效流动;8.跨区域合作不充分,外部资源利用不够。
三、唐山休闲农业发展思路及途径
(一)从政府管理角度
1.统一发展规划,促进协调发展。针对唐山市休闲农业大部分还只限于浅层次开发,规模小、档次低、经营粗放、文化内涵弱化等薄弱环节,制定和完善城乡统筹的整体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有序推进,使唐山市休闲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多极化、特色化的发展模式迈进。
2.全面实施带薪休假制度,在不改变法定节假日数量的前提下,对固定节假日的休假时间进行制度创新。
3.加大扶植力度,适当在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引导,鼓励投资,使其尽快形成规模经济,实现产业化。
4.完善监督体制,制定相关行业准则,加强市场监管,保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5.将休闲农业打造成低碳经济示范产业,着力建设好旅游观光带和休闲观光园区建设,尤其要下力搞好休闲农场建设,力争每个县市区要打造多个旅游休闲农区,为丰富休闲农业市场提供强力支撑。
(二)从行业发展角度
1.加强区域联合,打造优势品牌。一个休闲产业的资源价值的高低除了本身的资源特色外,还取决于它能否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形成点线面统一的联合区域,把大多数分散的相邻农场联系起来形成一条休闲农业产业带,使游客能享受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景观。
2.完善社会条件支持系统的配套工作。休闲农业是一个相互配套、相互融合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方面的快速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整个社会系统的支持配合,为其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加强人才培养,强化休闲农业人才支撑。建立有唐山特色的旅游休闲农业职业培养体系,鼓励高校、职业技术学校开办相关专业,或增设关于休闲农业的实用化课程,重点招收本地农村高中毕业生,并研究制定毕业生回乡从事休闲农业开发的扶持政策。
对全市休闲农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从休闲农业企业的角度
1.做好个和特色产品、休闲产品开发工作。一是不同消费时段的产品开发;二是不同消费档次的产品开发;三是不同消费内容的产品开发。如开发与休闲相关的以家庭度假、保健减压、科技教育、历史文化等不同主题的休闲服务产品系列。
唐山旅游资源很丰富,不仅拥有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还拥有深厚的五千年历史文化这个最富吸引力的卖点,因此要注重借助自然与文化的融合,在发展自然景观资源旅游的同时,挖掘其应有的历史文化内涵。
2.努力提高休闲农业服务及产品的知名度与口碑。宣传卖点是休闲农业服务和产品开发的关键性环节之一,可根据需要设置公共关系部门或广告部门,配备业务熟练精明强干的人员从事宣传工作。利用如报纸、电视和网络等传统和现代的新闻媒体,结合事件,策划特色节庆,举办主题活动等。
3.营造轻松舒适的生活氛围,打造现代休闲消费理念。
4.创新多形式的活动载体,打造丰富多彩的服务项目。结合市民不同层次的精神享受需要,先吸引本地人走出来参与。可在城郊区域推出假日农夫、市民小菜果园等形式,租给城里人耕种;让消费者体验原始的水车老牛、石磨石碾、种瓜点豆,或传统的豆腐、香油、食品加工小作坊等实际操作。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农业的发展越来越高度依赖机械化。为此,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劳动过程机械化这一重大历史性命题。但是,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着农民购不起、农机具利用率低和使用不经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难推进、农机作业耗能高和污染等问题。农业生产受机械化程度的制约,难以突破瓶颈。鉴于此,应当积极促进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科学进步,促进农业发展。
一、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发展的困境
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初期,经历激烈争论后,顺应广大农民发展家庭经济的要求,国家允许农民购买大中型农机具。这一重大政策的历史性突破,是农民家庭经济与农机具这一先进生产要素配置在一起,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实践中,农户分散购买和经营农机具也存在四个难题:一是购买不起。到2010年,河南省武邑县共有20331个农机户,平均每个农机户拥有农业机械价值1.5万元,只相当于一台小型拖拉机和基本配套农机具的价值。其中,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农机户有886个,只占农机户总数的4%,平均每个农机专业户只有1.3个从业人员。能够提供耕、种、收“一条龙”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或大户则更少。农业机械化的这种发展态势,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使用率低和不经济。农民普遍反映,单家独户购买农业机械后,作业量难以饱和,不仅浪费农机具资源,还导致使用农业机械不经济。一些经济实力强的农机专业大户,也是因为担心作业量不饱和、投资回报慢而不愿意购买高性能和大中型农机具,这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制约了农业发展。三是机具场库棚、维修网点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推进,普遍存在“有机无路走、机闲无处放、机坏无处修”的现象,且田块细碎,约束了农业机械的使用,农机效能不能充分发挥,也影响了农机作业的收益。
二、农机合作社的优势
一是在解决农民购买不起问题上更具优势。高性能和大型农机具的使用,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实施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可以节能减排,更好地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农机合作社除了可以通过向银行贷款和获得农机购置补贴外,还可以通过合作社的积累和向社员融资等方式,解决购置高性能大中型农机具资金短缺的难题,从而解决了农民购买不起农机具的问题。二是在提高农机具利用率和经济性上更具优势。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可以在很多方面提高机具利用率:
(1)合作社统筹购买,可以解决重复购置的问题,实现机具配套,有利于提高机具利用率;
(2)合作社与成员利益共存,农机作业市场稳定,有利于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
(3)随着农机合作社实力的增强和经营能力的提高,市场信息获取力大大增强,也有利于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三是在促进农民增收上更具优势。农机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农机作业不以营利为目的,把农机作业费用降到最低,加入农机合作社拖拉机办牌证不再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四是在促进职业农民队伍发展上更具优势。一方面,由于合作社是一所技术交流和培训学校,可以提高职业农民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由于农机合作社实现了优化配置,解决了农业经营中的社会化服务问题。一部分农民可以专门从事非农业生产,而从事农业的农民也可以实现专业化分工,这有利于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技能。
三、政策建议
鉴于农机合作社的优势,应当将农机合作社作为支持主体,在财政、用电、用油等方面对农机合作社予以支持,解决农机合作社购置农机具、建设农机具场库棚、机具维修保养等问题,以促进农机合作社提高服务能力和拓展服务领域,增强农机合作社的凝聚力和带动力。在现有的环境下,需对现行政策做出适当调整。例如,在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时,以农机合作社为优先对象,实行多购多补,减少农民负担,促进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以破解农业机械化发展中面临的难题,适应农业发展高度依赖机械化的要求。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强的新型的农村建设者,已经成为农业学校教学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农学专业 实践教学 问题 实习
一、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实用型人才
农学专业以重应用实践型人才培养为主,部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脱离所处的客观经济条件和社会对农业人才需求方向的实际情况,导致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社会需求脱节,一方面社会亟需农业人才,另一方面农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缺少相应的实践能力而难以胜任现代农业生产岗位。
(二)课程设置不科学
农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基础课比重远高于专业课程比重的现象。在专业实验课程中,实验课程学时普遍低于对应的理论课程学时,实验课程局限于对应一门理论课程,而农学专业涵盖的知识广泛,包括农学、气象、土壤、化学、机械和地理等多学科知识,且实践课程的知识面覆盖较少、交叉点较少,基本处于各自为政,不利于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课程学时少、跨越的时间段短,少有农学专业的实验、实践课程能够完整的结合作物生长发育的整个周期。
(三)实验实习基地建设不完善
实验实习基地作为学生实习实践的重要平台,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但目前地方高校农学专业校内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缺少长远规划,部分校外实验实习基地流于形式,缺少政策保证和有效管理。
二、提高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农学类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首先应明确如何立足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培养人才,然后制定培养方案即如何培养人才。在这一历史突破中除了政策扶持引导以外,农业科技技术的应用尤为突出,良种的引入、种植技术的优化、病虫草害防治的加强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等,都与农业科技的应用息息相关,而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农业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在于培养更广泛的精英,包括所有技术和经济组织的领导阶层,重点是技术英才。
(二)加强对农学实践教学的认识
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重要载体。农学专业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有丰富的实践能力。首先,农业专业研究的主体是有机生物体,其生长过程是在一定可参考规律范畴内而千变万化的;其次,影响农业生产的客观环境条件也是千变万化的;第三,农业生产是以实践为起始,在岁月中逐渐积累经验总结为理论知识的,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创新方法总结理论再次应用于实践的一个不断提高农业实践质量的循环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对农学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中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农学专业学生来源较为广泛,对农业的历史、农业的现状、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差别较大。在实践教学中要逐步为学生深入讲解农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农精神,学以致用,投身农业建设。如:带领学生走进农业历史博物馆,回顾农业发展的历史;走进农村,深入农民,切实了解国家现行的农业政策;走进现代化的国营农场,体会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利用假期开展农业社会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搭建农业文化舞台,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由被动的参与实践教学到主动的完成实践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农精神使其主动投入到现代农业建设中。
(四)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实验教学主要由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教辅人员完成。第一,应加强对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教辅人员的重视程度,在人事管理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逐步完善和健全实验教师的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实践教学的开展;第二,提高实验教师的学历和业务水平建设,引入或培养具有较高学历的教师加入实验教学队伍,同时逐步淘汰或分流学历较低或在实验教学考核中处于劣势的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教辅人员;第三,培养实验指导教师和教辅人员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第四,结合农业区域发展特点和方向制定实验指导教师和教辅人员培训以及交流计划,不断更新和提高实验教师的实验实践指导能力;第五,鼓励实验教师参与农业科学研究,以科研能力促进实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五)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既是社会和时代的现实需要,也是体现高校的社会功能、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地理环境等特点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着力构建“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高度整合、主线连贯的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六)完善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农学专业实践的重要载体是耕地,要使其形成有效地实验实习基地并发掘潜在的功能,作为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农学专业实习基地,尤其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建设。首先,要有充实的物质保障同时结合区域农业发展长远规划,引领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以此为背景培养现代农业应用型人才;其次,要重视和完善管理体系,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有力地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第三、校内基地建设要“产、学、研”三者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践创新能力。校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兼顾“校”和“外”两者利益的双赢建设模式是校外实验实习基地能够切实发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根本保障;校外基地建设应完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建立长期的、深入合作的、有制可约的校外实验实习基地;将导师辅导形式引入校外实验实习基地运行方式,保障学生在校外实验实习过程中实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