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影视文学类专业

影视文学类专业

时间:2023-07-19 17:29: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影视文学类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影视文学类专业

第1篇

文学编导管理类专业细分为三大块:

1、影视编导类: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导演、广播电视策划、视觉文化传达、电影学等;

2、文化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影视制片管理等;

3、戏剧文学类:戏剧影视文学、剧本写作与剧作分析、戏剧(戏曲)文化传播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一、学校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河北大学;学校代码:10075;办学层次:普通本科;办学类型: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历证书:学生学业期满,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颁发河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证书种类为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条件,授予河北大学学士学位。

二、艺术类招生专业

河北大学招收艺术类专业的学院有艺术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艺术学院设有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绘画、动画、音乐学、舞蹈学、书法学等本科专业。新闻传播学院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等艺术类本科专业。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为教育部正式批准的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设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戏剧影视文学等艺术类本科专业。

三、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学制

层次

学费(元/年)

招生计划

所属学院

绘画

4

本科

8500

拟定35人(河北省25人、江苏5人、山东5人)

艺术学院

设计学类(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专业)

4

本科

8500

拟定50人(河北省40人、江苏5人、山东5人)

动画

4

本科

8500

拟定30人(河北省20人、黑龙江5人、山东5人)

音乐学(含声乐、器乐)

4

本科

8500

拟定76人(声乐:河北40人,安徽5人,湖南5人;器乐:河北26人,其中钢琴10人,手风琴6人,古筝4人,二胡4人,大提琴2人)

舞蹈学

4

本科

8500

拟定30人(河北30人)

书法学

4

本科

8500

25人(河北15人、山西5人、河南5人)

戏剧与影视学类(含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4

本科

8500

60人(河北省55人、内蒙古5人)

播音与主持艺术

4

本科

8500

40人(河北省30人、山西5人、内蒙古5人)

新闻传播学院

戏剧影视文学(中外合作办学)

4

本科

28000

30人(河北20人、山西3人、浙江4人、江西3人)

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4

本科

28000

30人(河北20人、山西3人、浙江4人、江西3人)

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4

本科

28000

30人(河北20人、山西3人、浙江4人、江西3人)

动画(中外合作办学)

4

本科

28000

30人(河北20人、山西3人、浙江4人、江西3人)

四、专业测试要求 所属学院

专业名称

专业测试要求

艺术学院

绘画

使用生源省美术联考或统考成绩

设计学类(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专业)

动画

音乐学(含声乐、器乐)

使用生源省音乐联考或统考成绩

舞蹈学

使用生源省舞蹈联考或统考成绩

戏剧与影视学类(含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河北省考生使用河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类校考成绩,非河北省考生使用生源省相应联考或统考成绩

书法学

河北省考生使用河北大学书法学校考成绩,非河北省考生使用生源省相应联考或统考成绩

新闻传播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

河北省考生使用河北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校考成绩,非河北省考生使用生源省相应联考或统考成绩

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使用生源省美术联考或统考成绩

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动画(中外合作办学)

戏剧影视文学(中外合作办学)

河北省考生使用河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类校考成绩,非河北省考生使用生源省相应联考或统考成绩

五、校考专业测试

(一)报名

1.报名条件:取得河北省2016年普通高考资格的艺术类考生。

2.报名方式及时间:考生于2015年12月26日至2016年1月10日登陆河北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进行报名。

3.交费:考生参加戏剧影视文学类和播音主持类专业测试需交纳测试费120元/人,参加书法学专业测试需交纳测试费100元/人,交费时间为2016年1月13日至20日。河北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测试交费使用河北大学校园缴费平台(网 址:plat.hbu.cn/)。交费流程请见附件《河北大学2016年艺术类专业测试交费流程》,咨询电话0312-5079497。

(二)签到

1.签到时间:2016年1月25日开始。

2.签到方式:登陆报名系统进行网上签到。

3.打印准考证:考生通过网上签到后直接打印准考证。

(三)测试安排

1.测试时间:

戏剧与影视学类: 2016年2月23日上午8:30—11:30;

播音与主持艺术: 2016年2月24日开始;

书法学: 2016年2月26日下午13:30—17:30;

2.测试地点:河北大学本部校区(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具体考试地点及考试须知见校考专业测试准考证。

3.测试证件:考生必须携带《报考证》、《准考证》、《身份证》参加测试。

4.校考合格标准:校考专业测试成绩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合格人数不超过相应艺术类专业在省内招生计划的4倍。

5.校考专业测试成绩将于2016年3月底前在河北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公布(合格证不再单独寄发)。

(四)测试形式和内容

1.戏剧与影视学类

⑴ 测试形式:闭卷笔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200分。

⑵ 测试内容及分值:

①艺术常识和影视知识测试(满分80分):类型包含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等,测试内容包括艺术方面的基本常识和电影电视方面的基础知识。

②命题编写故事和电视栏目创意(满分120分):命题编写故事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题目编写故事,着重考查故事的结构性、完整性、原创性,以及人物和情节的设置等方面,字数以1000字左右为宜;电视栏目创意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题目进行电视栏目策划与创意,着重考查考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策划能力和创作能力,字数以1000字左右为宜。

2.书法学专业

⑴ 测试形式:临写创作,时间为4小时,满分200分。

⑵ 考试要求:考生自备书写工具,考场提供四尺对开斗方生宣纸试卷。

⑶ 测试内容:

①楷隶选临(满分60分):根据所提供的楷、隶范本,自选其一,临写于试卷纸上(30字左右)。

楷隶选临范围(楷书、隶书各提供2件供选范本):

楷书:颜、柳、欧、褚、赵;张猛龙碑、张玄墓志;

隶书:曹全碑、礼器碑、乙瑛碑、张迁碑、石门颂。

②行书临写(满分60分):根据所提供的行书范本,自选其一,临写于试卷纸上(30字左右)。

行书选临范围(提供3件供选范本):

行书: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帖》、黄庭坚《松风阁》、米芾《蜀素帖》。

③命题创作(满分80分):根据所提供诗、文内容,自选书体创作一幅作品,书写于试卷纸上(30字左右)。

3.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⑴ 测试形式:面试,满分200分。

⑵ 测试内容:包括自备文学作品朗读(3分钟以内),指定稿件播读、话题评说(2-3分钟)。

六、录取规则

所有艺术类专业高考录取时,遵循“分数优先”原则,按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依次进行录取。

(一)普通艺术类专业

1、音乐类、舞蹈类、美术类

音乐类、舞蹈类、美术类专业测试采用生源省相应的艺术联考(或统考)成绩,文化统考成绩和专业测试成绩均需达到省定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专业成绩相同时按文化成绩排序,择优录取。舞蹈学专业要求男生身高不低于175厘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5厘米。

2、戏剧与影视学类、播音与主持艺术、书法学

戏剧与影视学类(含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书法学专业测试河北省考生采用河北大学校考成绩、非河北省考生采用生源省相应的艺术联考(或统考)成绩。

(1)戏剧与影视学类(含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求校考成绩(或联考成绩)合格、文化统考成绩达到省定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文化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文化成绩相同时,按专业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2)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要求校考成绩(或联考成绩)合格、文化统考成绩达到省定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综合成绩(综合成绩=专业测试成绩×60%+文化裸分成绩×40%)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择优录取;综合成绩相同时,按专业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3)书法学专业要求校考成绩(或联考成绩)合格、文化统考成绩达到省定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专业成绩相同时按文化投档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二)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专业

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专业只招收有专业志愿的英语语种考生,且不接收专业调剂。

1、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专业测试采用生源省美术联考(或统考)成绩,文化统考成绩和专业测试成绩均需达到省定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文化统考英语单项成绩不低于75分,按照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专业成绩相同时按文化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2、戏剧影视文学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测试河北省考生采用河北大学校考成绩、非河北省考生采用生源省相应联考(或统考)成绩;要求校考成绩(或联考成绩)合格、文化统考成绩达到省定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文化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文化成绩相同时,按专业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七、专业测试成绩使用说明

经河北省教育考试院批准,河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类(含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河北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西安文理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使用河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类校考专业测试成绩;河北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和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招生使用河北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校考专业测试成绩。具体招生计划和录取规则请参照各院校相关专业的招生简章,有关事宜由相关院校负责解释。

八、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312-5079698(教务处)、0312-5073050(艺术学院)、0312-5079310(新闻传播学院)、0312-5073399(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

学校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071002)

学校网址:hbu.edu.cn

招办网址:zhaoban.hbu.cn

第3篇

1.经济学类:

包括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与证券、会计学、经济学等。由于这类专业在大学里开设的课程项目繁多且根本上以理论为主,相比男生,女生的沉稳、细致的性格更容易协助她们学好这些学问,所以身在市场经济迅猛开展和变化莫测的时期,财经女俊杰们大多能独挡多面,沉稳应对。这样的才能和素质可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多面型人才的需求。

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

2.教育学类:

包括特殊教育学、教育学、学前教育等。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员。女生细腻、生动,有爱心,有耐烦的性格,是得天独厚的教育别人的条件。大学里,教育类专业的女生在集中学习各科课程的同时,还要系统学习诸如心理学之类的课程,加上女生天生的母性情怀,因而她们在教育学生方面具有更多的仔细和耐烦。而这两份心将协助她们在以后的求职中可以顺利的脱颖而出。

推荐院校: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

3.管理类:

包括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海关管理、劳动与社会保证等。管理的学问主要由管制和梳理两个功用组成,顺畅的沟通是管理的中心。女生是天生的沟通高手,性格温顺体恤,加上较强的领悟才能和普遍勤奋好学的质量,使得她们在这个范畴竞争中成为一支不容小觑的生力军。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

4.艺术类:

包括音乐学、绘画、扮演、摄影、影视广告、形象设计等。普通而言,艺术类专业的女生本身形象气质素养较高,因而很容易给面试官留下深入的印象。在这个眼球经济时期,要想本人的简历和本人一样疾速的被用人单位记住,艺术专业女生的所展示的共同气质相对容易让用人单位一记如故,很容易招聘胜利。

推荐院校: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

5.医药护理类:

包括护理学、药学、中药学、营销等。女生仔细、耐烦的特质,使其在医护行业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医护工作通常比拟稳定,薪资待遇与福利良好,从“白衣天使”的称号能够看出社会对从事医护工作人员的尊重。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浙江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

6.法学类:

包括法学、学问产权等。法学类的专业普通请求学生具有很好的记忆才能、表达才能、思辨才能和逻辑才能,这些才能恰恰是女生的优势专长。同时,法学类专业的学生未来容易有时机进公检法机关工作,工作比拟稳定,是女孩子比拟理想的工作,这也是女生更偏爱学法学的缘由。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浙江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

7.新闻传播学类:

包括新闻学、播送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等。新闻出版业是公认的朝阳产业,往常能够叫做传媒时期,任何风潮能够在一夜之间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此传媒红人无不红的发紫,从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一飞冲天的倪萍,到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台柱之一的李湘,从由电影下来有操刀电视的刘晓庆,到原来效能于传媒后来驾权传媒的杨澜,女生在传媒媒介中一直是一道亮丽养眼的景色线,她们的收入自然是普通人几辈子也挣不来的。

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辽宁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

8.中国语言文学类:

包括汉言语文学、汉言语、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言语文学等。女生凭仗其言语天赋在汉言语文学、文秘、对外汉语等范畴占领了大半壁江山,简直构成“性别垄断”!

9.外国言语文学类:

包括英语、德语、法语、日语、商务英语等。随着中国经济开展日益强大,各种经济贸易往来频繁,世界500强企业纷繁在中国安家立业,加上女生天生的能说会道好,使得言语类特别是英语及小语种方向专业的学生成了就业市场的香馍馍。

第4篇

1.1 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的界定

根据教育部对于高校专业的界定,学科分为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是研究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社会问题、社会规律,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的科学。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人类社会。其内容包含了哲学类、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法学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民族学类、理论类、公安学类、教育学类、体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历史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电子商务类、旅游管理类、艺术学理论类、音乐与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美术学类、设计学类等。

1.2 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劳动者适应社会需求的一种综合能力体现。是对一个人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通过职业过程从而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技能等方面。

1.3 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的特点

虽然同样是大学生,但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有着不同于理科专业学生的一些特点。首先,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在性别构成上以女性为多数。其次,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相对于理工专业大学生在性格特点上更表现出人文气质,更善于自我表露,但又缺乏竞争意识和抗压能力。综合来说,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更具有女性气质,即善于待人接物和表达情感等,但缺乏男性气质即自信,富有主见等(见表1)。在学习能力上,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更倾向于书本学习,理论知识总结,动手操作、实践能力都较差。就业习惯上,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多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职位,企事业单位的文职工作、事务性工作,比较回避自主创业,或者尝试其他领域工作。在就业能力上也弱于理工专业大学生。

以性格特点来分析适合不同专业的大学生:

[[性格特点\&性格特征\&适宜专业\&研究型\&严谨缜密,勤学好问,善于观察分析,逻辑推理,喜欢以理性的方式探讨事物。\&心理学、地理科学、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类\&社会型\&热情友善,容易相处,在人与事物之间,更愿意与人相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公安学、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艺术型\&敏感深刻,自由奔放,喜欢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借助于音乐、文字、形体、色彩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追求与众不同。\&艺术类专业、汉语言文学 、新闻学、英语小语种\&事务型\&细致,严谨,自治,认真,喜欢规范明确,秩序井然的工作环境,偏爱系统性、条理性、规律性比较强的活动。\&教育学类、护理学类、图书情报与档案馆管理学类\&经营型\&精明自信,乐观进取,对商业信息比较敏感善于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喜欢追求经济效益和个人成就,具有一定的组织计划能力。\&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审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 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技术型\&稳重踏实、崇尚实干。\&理工类专业\&]]

2 我国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2.1 我国当前社会对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

经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乘上高速运行的列车一般。但是在这当中也不断出现单纯重视发展数字,表面繁荣的现象。对于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的培养就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项。

不同时期经济发展对就业的社科类大学生提出不同的职业素养要求。我国目前处于经济由腾飞时期转向平稳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在经历迅猛发展之后转而寻求内部结构优化调整。这就要求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要适应变化调整中的市场职位需求,不能粗浅地了解人才需求,要在知识储备、能力培养、心理素质等综合方面不断提升,有不断自我完善的意识。

在文化方面,随着物质的不断丰富,我国目前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尤其目前的社会转型期,物质的分配不均,贫富分化较为严重。部分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受到社会消极文化熏染,不能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积极的就业态度。在就业困难期,不能及时丰富自我文化素养、职业素养,反而转头将戾气发泄向社会、政府、高校等,出现消极的大学无用论、大学毕业即失业,大量的啃老族等现象,对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就业心态等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2.2 社科类专业高校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存在问题

我国当前绝大部分的高校缺乏对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意识,重视不够。很多高校重视的是科研能力,而不是育人的能力。意识的缺乏使得后期的具体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育人思想指导。

我国当前绝大部分高校缺乏完善的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训课程机制。首先,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都需要严格按照教育部文件执行,不一定适应所在区域经济社会人才需求,这就使得大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僵化。其次,在教育模式上,仍以传统授课为主,常以闭卷考试为主要的评价方式。这大大限制了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的实践时间和能力拓展。这都使得培养出的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所学的知识落后、僵化,动手实践能力低下,缺少独立思考能力。

我国当前绝大部分高校缺乏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但只是形式化的存在,并没有真正地形成系统、专业、个性化的职业素养培养课程教育和就业指导体制。没有结合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这一群体乃至每个个体的性格特点、就业意向、专业技能等多方面内容,给出个性化、专业化的指导和培养。

这不仅是因为我国社科类专业大学就业指导体系起步较晚,更是因为这一重要教育培训环节一直被忽视,导致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匮乏,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缺乏规划,没有方向性,工作履历混乱等,影响了大批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

2.3 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自身职业素养存在问题

第一,盲目准备。不少社科类专业的大学生因为其本身专业缺少专业优势所以热衷于考取相关资格证书,例如:外语证书、文秘证书、计算机技能证书等。以这样的方式来提升自我职业素养是值得提倡的,但是这其中有小部分的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怀有投 机取巧的心理,以造假的方式来寻求职位机会,骗取企业初步信任。这不仅是给自身的诚信带来污点,更使得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受损。

第二,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入学阶段,大部分的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认为自己已经通过高考从高中顺利毕业,那么接下来的就应该去享受甚至是挥霍大学生活,而不是三点一线地埋头学习知识,丰富自己。我国目前社科类专业大学生中有近80%从未有过职业规划。近半的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职业发展缺乏目标,只有不到10%的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规划。

首先,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自身定位畸形,希望未来的职位是高收入、高福利、高社会声誉的工作。从向往国企铁饭碗,到期待外企的薪资福利,再到近些年火爆异常的公务员报考,都说明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贪图安逸稳定,缺少就业的热情和勇气。其次是部分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对自己的定位过高,盲目认为自己是接受了高等教育培养的知识分子,要有体面、光鲜的工作,对于大量需求人才的服务业嗤之以鼻。最后在求职中不能够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多限于在校园招聘会或者招聘网站上广泛撒网,或者是“托关系”,“找门路”,不善于“推销”自己。

3 提高我国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对策

今年被媒体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全国2013年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以大连市为例,2013年高校毕业生达7万人,截至目前(2013年5月31日)签约率仅为50.2%,低于去年同期5.9%。对于目前急需社会各方关注并亟待解决的大学生就业难,尤其是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难,更是凸显出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急需加强职业素质培养。

3.1 高校培养职能转变

第一,加强课程教学。在扎实专业知识基础上,拓展其他知识,为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大学阶段教育提供完整的具有实用性的知识体系。加强外语、计算机、商务邮件写作等实用性课程的学习,通过丰富的社团、校园竞技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沟通、写作、组织活动、团队协调等各方面能力。与用人单位签订实训合作,以实践教学形式让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零距离”感受就业环境,将所学就业技能与实际需求应用相结合。同时要在大学教育中凸出社科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的是具有适应需求不断学习的人才,而不是死读书的应试人才。高校应培养出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灵活而又具有创造力的社科类专业大学生。

第二,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有助于大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加强就业指导也是高校提高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首先,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建设。建立就业指导制度,发挥辅导员的积极作用。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当前社会人才需求信息,根据社科类不同专业大学生的性格、专业等不同的特点实行不同的教学计划。其次,全员参与职业素养培养应是贯穿大学学习生活的始终,不同年级的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最后,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可通过就业观念、性格特点和求职技巧训练,市场信息咨询、提供模拟招聘会等方式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3.2 社科类专业大学生个人转变

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在职业素养的培养上要注意的两点。一是硬件实力,即教育背景,专业技能,外语能力等。二是软件实力,即沟通能力、就业意向等。

首先,社科类专业大学生需要培养和锻炼基本的沟通能力。同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职业目标,了解该期望职位的相关信息,所需的基本技能和市场人才特点或者心仪企业的用人特点等。其次,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当前社会和国际经济贸易的活跃发展,大量的外企在国内不断发展,同时国内企业也不断地学习外企的先进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的外语能力显得极为重要。这也说明了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需要硬件与软件实力同时提升。

3.3 社会各方面积极推动

第一,政府应当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例如鼓励大学生创业,对其进行无偿的就业指导和低息小额贷款等方式。与本地企业合作,为高校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适当地给予企业和高校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补贴。推动企业与社科类专业大学生间的积极互动。大力推动高校的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同时发挥人才市场的作用,在政府相关网站及时的更新市场职位需求。起到快速、高效传达的桥梁作用和推动、带头作用。

第二,用人企业在对于应届毕业生的需求上应多看重社科类专业大学生个人的职业素养,而非单纯的某项证书或者必须是985、211的教育背景。尽可能提供给更多的社科类大学生就业机会,为即将毕业的社科类专业大学生提供完善的其进行岗位培训。培养的过程也是发掘应届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其他职业素养的过程,有助于其长期的职业发展,让人才对于企业增加归属感,降低企业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和高换手率。同时,也是企业完善丰富其自身培养体系的过程。

4 结语

认真做好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大力推进高校、企业、政府对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对于当前社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剖析,认为优化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方式,改进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自身对待个人职业素养的态度,提高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我国社科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为当前的就业难,乃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崔玉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综述与问题解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

[2]李恩平,牛冲槐,董国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探讨与对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2010,(3).

[3]王宁宁.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11,(4).

[4]范明,安戈锋.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原因分析[J].教育探索,2009,(3).

[5]聂金荣,郑汉慧.中国二本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2011.

[6]李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3).

[7]李建英, 许海元.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述评[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

[8]胡尊利,刘朔,程爱霞.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J].比较研究,2008,(8).

第5篇

摘 要:现在大部分高校都是多校区多馆藏的状态,为了满足各个校区的读者需求,图书馆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调查来完善各个图书馆的馆藏,而预约数据就是其中一项比较有针对性的反馈。通过分析预约数据,可以了解多馆藏状态下的预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图书容易上错架、图书分配规则不合理等。图书馆需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从而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7-0060-03

现阶段,高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地扩大,校区也在不断地扩建,所以需要建设更多的图书馆服务读者。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了给开放的图书馆腾出一定的物理空间,用于存放新进书籍,完善文献资源,建立了中山北路校区的总库和闵行校区的复本书库,使得图书馆的资源分布更加合理且便于管理和规划。网上图书预约服务是指读者所需借阅的图书复本已经被全部借出,当此书到馆后,图书馆的借阅系统会给第一位预约此书的读者发送E-mail通知[1]。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网上预约服务还包括了该图书在不对外开放的馆藏地,或者该图书不在读者所在校区的图书馆,读者可以网上申请办理该图书的预约请求。预约单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图书馆把握读者的借阅需求和特点,也能反映图书馆馆藏资源分布和总量的缺陷。所以,通过分析读者预约规律能够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从而帮助图书馆合理分布馆藏资源,同时也有利于采编部及时调整图书采购策略,提高采购的准确性和资源建设的质量,以有限的经费获取更大的收益。

1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图书预约情况分析

1.1 中山北路和闵行校区馆藏概况

华东师范大学两校区各有两个馆藏地(存放可外借图书):中北总库(馆藏1)、中北图书馆(馆藏2)、闵行复本书库(馆藏3)和闵行图书馆(馆藏4),其中中北总库和闵行复本书库是封闭式图书馆,即两校区的读者都需要通过网上预约的方式获取所需图书。中北总库包含了2006年之前(含2006年)的各类书籍,中北图书馆包含了新书、外文书、保存本、2006年之后的各类书籍和随书光盘;闵行复本书库包含借阅次数相对较少的书籍,闵行图书馆包含了新书、外文书、保存本和随书光盘。因此,中北图书馆的预约读者以预约单形式出现的就是闵行校区的读者,闵行图书馆的预约读者以预约单形式出现的就是中北校区的读者,而中北总库和闵行复本书库的预约读者则包含两个校区的读者。

1.2 两校区图书馆预约单统计分析

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中山北路校区图书总预约量为3,838册,其中中北总库2,593册,中北图书馆1,245册;闵行校区的图书总预约量为2,892册,其中闵行复本书库预约总量为668册,闵行图书馆预约总量为2,184册。对比这两组数据可以发现,中北总库预约量最多,反映了中北总库的图书分配规则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把图书重新分配,方便读者自己取阅;闵行图书馆预约量也较多,说明中北图书馆馆藏有限,采编部需要根据读者需求,及时补充馆藏资源。

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所综合类的大学,所以各个专业都有一定的预约需求(见表1),而本校属于师范类高校,心理学(B)、教育(G)等类别的书籍预约量占总数的24.32%。在社会科学类图书中,社科总论(C)、政治法律(D)、经济(F)、语言(H)、文学(I)、艺术(J)、历史(K)等类预约量比较多,占总数的57.64%,其中文学(I)类书籍占总数的17.38%,因为文学类图书适用于各类读者。在自然科学类图书中,数理化(O)、计算机(TP)等类别的书籍预约量比较多,占总数的8.98%,明显少于社会科学类图书,因为自然科学更新比较快,所以读者更倾向于阅读电子资源,随时关注相关专业的动态。

总体而言,师范类高校的学生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他们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完善教育理念、遵循职业道德等,因此他们更倾向于借阅社科类书籍;而华东师范大学农业、医疗卫生、工业技术等类专业较少,所以读者对于这类书籍的预约量较少。

2 不同馆藏地预约情况分析

2.1 华东师范大学校区学科专业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包含中山北路和闵行两个校区:中山北路校区主要有教育科学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对外汉语学院、软件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设计学院等;闵行校区主要有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文史哲法政)、金融与统计学院、商学院、传播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外语学院等。两校区图书馆馆藏书籍根据专业进行了一定分配,如:该专业在中山北路校区,其相关专业的书籍大部分存放于中山北路图书馆。因此,大部分预约就是一种调阅,通过分析这些预约信息,可以了解多馆藏地状况下存在的问题。

2.2 不同馆藏地状态下图书预约情况分析(见表2)

由表2可知:中北总库社会科学类图书预约量较大,其中心理学(B)、社科总论(C)、政治法律(D)、经济(F)、教育(G)、语言(H)、文学(I)、历史(K)等类预约量比较多,占预约量总数的81.75%,可见社科类书籍不会因为时间的久远而被遗忘,而是一直会被读者所需求。中北图书馆的社会科学类图书预约量也比较大,尤其是教育(G)和文学(I),此类图书适用读者范围较宽,是大多数读者共同学习所需,因而预约量比较多,反映了师范院校读者的阅读倾向。闵行复本书库政治法律(D)、经济(F)、文学(I)和历史(K)等类预约量较多,占总数的54.07%,因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金融与统计学院、商学院在闵行校区,所以读者对于此类书籍预约较多。闵行图书馆心理学(B)、社科总论(C)、文学(I)、历史(K)等类预约量比较多,因为心理学专业在中北校区,所以中北校区对心理学类书籍需求量比较大,而文学(I)属休闲、消遣类图书,不能根据专业对其划分,所以预约量明显高于其他类别的书籍。总体而言,每个馆藏地图书分类重点不同,所以每个馆藏地预约状况也不一样,但各个馆藏地也具有一定的共性,如:社科类图书预约量明显高于自然科学类图书,其中文学类书籍的预约量都是比较大的,因为此类图书易受当下热播的影视作品、畅销热门小说或诺贝尔文学奖等因素影响,所以预约量会急剧上升[3]。自然科学类图书中计算机(TP)类图书预约量比较多,因为此类图书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可供读者自学与参考,而数理化专业学生以阅读电子资源为主,对于此类书籍预约较少。

2.3 两校区预约图书分类与专业分区对比分析(见表3)

根据表3华东师范大学两校区专业分布可知:图书馆已经根据专业对两校区的图书进行了分配,如:教育学院在中北校区,其相关专业书籍大部分都存放在中北图书馆,读者对于闵行图书馆的教育类图书预约量较少;但是每个校区的读者对于另一个校区相关专业的书籍的预约量还是比较多,如:心理学院在中北校区,读者对于闵行图书馆的心理学类书籍的预约量在所有分类中排名第二,可见多馆藏状态下图书的总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采编部需要根据这些信息对现有馆藏结构进行分析,对文献历史流通数据进行挖掘,制订出比较合理的图书采购计划,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大部分师范生都需要借阅教育和心理学类图书,所以图书馆不能完全根据专业分区分配图书,需要根据图书的特性和读者的需求,重新调整馆藏分配。

3 多馆藏状态下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1 图书容易上错架,增加了图书的遗失率

图书异地预约用完归还之后,管理员会根据馆藏地把图书进行分类,然后将其送至所在馆藏地,再根据索书号上架,这个过程很容易出现分类出错的情况,从而导致书籍上错架,以至于读者无法借阅该书。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管理员对于异地归还的书籍都要重新扫描,如果发现出错,要及时送至其所属馆藏地,同时管理员在进行扫描分类的时候,要具备一定的耐心和细心,尽可能避免出现失误。

3.2 读者不能及时取阅所需图书,降低了图书的流通率

读者预约图书成功之后,如果该书在架上,也要一两天的时间才能到达读者所在校区图书馆,如果读者急需该书,也只能等待,而归还之后又需要一两天才能到达原馆藏地,如果中间间隔一个周末,就有可能在三四天之后才能到达,这一来一回就消耗掉至少四天的时间,大大影响了下一个读者的借阅。因此,图书馆应尽可能缩短书籍传送时间,同时采编人员应根据每本书籍的预约次数,制成热门图书的书目表,并对比现有馆藏数据,制订符合读者需求的采购计划,以便及时补充馆藏复本量,从而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4]。

3.3 图书未到,却显示在预约架,给读者增添了麻烦

当读者在自助借还书机上归还已被预约的书时,系统就会给预约者发邮件,而图书却在另一个校区,导致读者过来取书不成功。因此,图书馆需要对自助借还机进行重新设定,读者不能在该机器上还已被预约的图书,从而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5]。

3.4 书籍分配规则不合理,大大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

对比中北总库和闵行复本书库的总借阅量可以发现,中北总库是所有馆藏地里预约量最大的,中北总库主要针对2006年之前的中文图书,而有些社科类书籍是时间越久越具有探索和研究的必要性,因此图书馆应该参照闵行复本书库的分配规则重新调配中北总库的馆藏图书。根据预约情况分析可以发现,读者对于另一校区的主要馆藏分类预约量较多,所以闵行和中北图书馆的书籍类型不能仅根据两校区的专业进行划分,还要根据学科特点和不同类型图书的特性进行适当的分类,再根据读者的预约量及时对部分图书重新分配或者采购。

3.5 图书采购量急剧上升,资金紧缺

多馆藏状态下,图书资源比较分散,不能完全满足各地读者的阅读需求,这就需要加大一些类别图书的种数和复本量,但是每年的购书经费有限,所以需要采编部客观地分析读者的需求信息,避免资源的闲置浪费。如:很多图书易受到影视作品、小说或诺贝尔文学奖等因素的影响,预约量急剧上升,采编部不能盲目订购此类图书,可以缩短此类图书的借阅周期或购买电子书,使读者可以自行下载阅读。同时,学校也要加大购书经费的投入,以便及时补充馆藏复本量,从而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国峰.关于高校图书馆图书预约服务的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12):201-203.

[2] 王玲.基于预约分析的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倾向研究[J].图书馆,2009(3):59-61.

[3] 王玲,杨晓华,温莉慈.高校图书馆预约服务的分析评价[J].情报科学,2008(4):561-564.

[4] 孙锐,杨新涯.利用图书预约数据进行读者阅读倾向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1):31-34.

第6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图书馆工作,文化音乐背景

 

我国艺术院校是培养艺术表演、创作和艺术教育专业人才的专业院校。艺术院校主要任务是为培养和造就具有较高文化艺术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文化艺术应用人才。纵观我国的艺术院校,一般开都设有声(器)乐、戏曲(舞蹈)表演、艺术设计、动画、戏曲音乐、影视表演、音乐剧表演、主持与播音、电视节目制作等相关专业,以服务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笔者所在的郑州艺术学校就设有舞蹈、声(器)乐、美术、戏曲表演、话剧与影视表演、民乐演奏等中原地域所需要的14个专业。论文大全。[1]学校以戏剧戏曲学学科为依托,以舞台艺术实践教育为重点,以中等专业教育为主,多学科、多门类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综合性中等艺术学校的办学目标。多媒体教室、琴房、画室、专业练功房、排练厅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为莘莘学子演绎艺术人生起点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

一、艺术院校图书馆的育人环境

努力营造人才入行、深造、成名成家的艺术教育环境,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与归宿。

1、馆藏建设

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图书馆,为建设艺术教育环境,在馆藏建设上既以戏剧、影视专业为主,同时也重视对文艺理论与优秀文学作品、以及美术、景观、服饰等形象资料的采集工作。如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拥有馆藏中外文文献资料41.91万册(件),其中戏剧专业特别是话剧类图书、报刊资料、图片、音像资料之丰,在全国各类图书馆中尤为突出。[2] 在河南艺术职业学院的12.9万册藏书中,涉及各种与演出有关的中外历代人情风俗、河南地貌景观的形象资料比较齐全;舞台、银幕艺术、戏剧影视史话、创作技法、作品及作品评论等专业核心期刊比较系统。[3] 阅览室具体订有《中国戏剧》(中国京剧)、《剧本》、《新剧本》 《上海戏剧》、《戏剧文学》、《剧作家》、《黄梅戏艺术》、《剧影月报》、《戏剧之家.生活焦点》、《四川戏剧》 《中国音乐》、《当代戏剧》 《曲艺》等十余种戏曲类专业期刊,《大众电影》、《大众电视》、《影视艺苑.影剧版》、《中国广播》 《人民音乐》、《舞蹈》、《乐器》 《心声歌刊》、《声屏世界》、《小演奏家》、《黄河之声》 《杂技与魔术》、《美术》、《新美术》、(艺术市场)等内容涉及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等20余种核心专业期刊,较系统地支持了学院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和演出活动。

2、阅览室建设

围绕艺术教育环境的建设,诸多学校图书馆都在大力阅览室建设。阅读丰富人生,知识成就梦想。为实现“飞扬青春,演绎个性发展”,书刊阅读则是艺术院校青年学子的重要文化生活。同普通院校的学子一样,他们或抱着求知的需要、职业的需要,或是修身养性的需要走进阅览室,通过以品味文化、人文精神、智慧思想来引导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以内涵为根本,进行长期的、渐近的深层次文化建设,力求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

以除了广为收藏戏剧、诗词散文、小说以及语言与文字广播、影视娱乐等有关方面的文献资料外,就是利用声、光、电技术,创造丰富的文化环境,以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建立“戏剧文化阅览室”,为广大师生的施教活动和学习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文献保障,同时还汲取。

二、艺术院校读者群的阅读特征——艺术欣赏

1、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艺术院校青年学子的重要使命是继承传统艺术,开创满怀想象的艺术家生活。师承、入流和艺术创新是艺术院校学有所成的必由之路。要做到戏比天大、艺比天大,人比天大,必须以人为本。先学做人,再学做戏,是艺术院校的莘莘学子演绎艺术人生的主要起点。2007年我国沈阳地区高校大学生“当代大学生阅读行为调查”表明:选择“休闲娱乐,修身养性”的,占62.1%,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阅览特征。[4] 艺术院校的学生读书除求艺的需要、就业的需要外,就是满足修身养性、先学做人。在多媒介交互环境下,今天之大学生们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大的变化:已从书斋阅读走向马桶阅读,从文字阅读走向视觉阅读,从纸媒阅读走向网络阅读。从知识阅读走向娱乐阅读,通过艺术欣赏行为,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则是艺术院校读者群的阅读特征。

针对艺术学生对文学类书刊有所深爱,对所谓“休闲娱乐消遣”类书刊有所偏爱;对热点、畅销书刊有所追捧,具有明显的“功利性”阅读倾向。2005年5月,按学校领导的指示,我们郑州市艺术学校图书馆在学校专业练功房附近辟文化阅览室一间,作为我院校园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该室除拥有近百种有关文化、娱乐、体育及生活类书刊外,在刘校长的具体支持下,我们还添置了音响、播放设备,设置了音乐背景。该背景全天候播放名曲,烘托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2、音乐背景与心理辅导

音乐背景是指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是艺术欣赏之一种。[5]在阅览室这个特定环境内,所设置音乐背景是学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背景,即借助音乐能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这一功能,创造一种氛围和教育环境。音乐背景适合学校的教育环境,除能丰富青年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外,同时对于预防和治疗学生的身心疾病,调适学生的不良情绪,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和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的自我表达,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6]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以大规模集成技术为核心的基片技术的发展,电子技剧学院图书馆称之为音像观摩阅览室,郑州购书中心和郑州经贸职业学院也有不同形式的尝试。为了做好音乐背景的设置工作,我们专程走访了郑州购书中心,就控制设备、音响设备、音箱音质,声控大小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在总务处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因陋就简,安装了校图书馆第一套音响系统。作为阅览场所的音乐背景,我们全天播放名曲,声音小于60分贝,优雅的乐曲始终在室内流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欢。在青年学生的心理调适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凡是在该室阅览过的人都感到非常舒服,心情特别放松。有位同学说在背景音乐下学习不困、不累。乐曲主旋律平稳,起伏跌宕自然,在这种音乐环境下学习,心情特别愉快,考虑问题思路也敏捷。在书刊阅览室设置音乐背景是新型的文化形态,属“基片文化”的范畴。

我们所播放的乐曲多是有利于读者开阔视野的曲目。论文大全。我们认为对于性格忧郁悲伤的人,宜多听如《流水》、《黄莺吟》、《百鸟朝凤》、《光明行》、《步步高》、《喜洋洋》、《情深意长》等名曲;而针对患有青春焦虑、心烦郁闷的读者,我们就播放《苏格兰小调》、《姑苏行》、《平湖秋月》、《雨打芭蕉》等乐曲。因为此类乐曲清丽高雅、节奏缓慢、情调悠然、风格雅典。有些同学情绪易怒,我们就选放一些旋律优美、恬静悦耳、节奏婉转一类的曲子,如《春江花月夜》、《平沙落雁》、《塞上曲》等。论文大全。有些同学反映晚间睡眠不好,失眠多梦,次日影响课堂听讲。我们就建议他们用MP3等工具选听一些节奏少变、旋律缓慢、清幽雅典的乐曲,如门德尔松的《促夏之夜》及我国的民月《幽兰》、《梅花三弄》、《二泉映月》等。让读者走进美丽的“悦读”世界,享受遐意的“书式”生活!

近一年来的实践,大家一致认为文化阅览室的音乐背景的设置是成功的。以民为本、和而不同、心怀天下、社会人生、乡思亲情、咏史怀古、论学品艺等。

2009年9月,为庆祝祖国60年华诞,我们反复播放由词作家乔羽和作曲家刘炽共同创作的歌曲《我的祖国》。该趣调极其优美、婉转、亲切感人。仅副歌部分而言,歌词内容和音乐形象,将前面的田园风光抒情画变为壮美的大幅浓烈的油画,将对祖国的深情怀恋升化为使人感到祖国的博大、可爱!在旋律方面,作曲家采用舒畅开阔的长音节奏弱起,使长音、强音更有气势,更富有感染力和鼓动性。[7]

在文化阅览室设音乐背景,体现了艺术信息的整体性与综合性,由单向性知识传递方式向多向性信息传递方式的立体结构转变,把审美意识教育与有机环境意识教育结合起来,为学生构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加以综合运用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郑州市艺术学校主页zzysxx.haedu.cn2009-10-12

2、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主页baidu.com/view/1335915hem2009-12-29

3、在河南艺术职业学院baike.com/view/1901367.tem2009-12-30

4、张岚,戴建陆.1988—2008年大学生课外阅读行为变迁,图书馆杂志,2009.(12)P:44

5、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汉族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1374

6、张义泉,音乐疗法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作用,韩山师范,2005学院学报(2):80

7、贺锡德,365首中国古今名曲欣赏,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1.

第7篇

[关键词]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目标定位

Reflecting on the target-orientation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local nationality-institutions

YU Jian

Abstract:Target-orientation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local nationality-institutions must take "basing itself on nationalities and localities,serving for nationalities and localities,relying itself on nationalities and localities,supporting nationalities and localities",as well as to fully exert three nonreplaceable and important functions of trainning qualified Journalists,science-research and sociel-service in regional economics and sociel development as its most important principles;Meanwhile,to orient and layout it thoroughly,exactly and resonably,we must take the basis of the target of school-opertion,types of school-opertion,levels of school-opertion,strength of school-opertion and features of school-operation;we must implement it by catching six links ,which are : major-setting up,curricula setting-up,construction of subjects,construction of teacher-resoures,classroom-teaching,practice-teaching.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and doing well of the target-orientation for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local nationality-institutions is meaningful for both of the whole development of institutions and Journalism-education itself.

Key words: Local nationality-institutions;Journalism-education ;Target-orientation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人才?中国新闻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大学在新闻教育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地方民族高校又如何定位自己的新闻教育路子?这些问题是新闻传播教育的首要问题。然而落实到办学环节,涉及问题太多,师资、设备、管理是一个方面,课程、教材、教学、实践又是一个方面,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新闻教育目标定位的问题。本文从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目标定位的角度,具体论述目标定位的目的与意义、定位的内容和实施方案,以此探讨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的正确办学方向。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出现急速升温的现象。2002年全国已有232所高校开办了与新闻传播有关的专业,总数是1999年末的两倍多。2004年底,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传出的信息,全国开设新闻、传播、公关、广告类学院、系、专业达到470余个,在校生超过10万人,每年毕业生超过2.5万人,学生总数是1999年的7倍多,这个数字位居世界前列。[1] 2006年,新闻传播类专业点已达700多个,硕士点80多个,博士点10多个,在校学生超过12万人。[2] 然而,高速发展的繁荣掩盖不了其背后潜藏的若干危机。教育质量令人担忧,新闻教育泡沫化十分明显,办学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

1.定位不准,办学模糊

定位不准,办学模糊,是当前全国高校新闻教育的通病,更是地方民族院校的突出问题。正如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何村先生所言,办学目标过于笼统,专业服务面向不清;没有针对性的办学定位,教学大纲互相参考,教学方式全国上下差不多,培养出的学生都是一个模式。[3]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大学缺乏专业的新闻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入学后不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的学习比较盲目;另一方面,地方民族高校仍然不同程度地受过去政府制定的人才培养规划影响,以致高校在专业布局和办学方向、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以及职能和服务范围等方面定位不合理,因而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2.同质教育,资源浪费

同质教育、浪费资源现象也十分严重。其实,新闻媒体对新闻人才的需求量并不大,而新闻类专业的在校生人数却在不断地增加,这是当前新闻教育存在的重大问题。不仅如此,问题的关键还在于,高校拥有一定的办学自后,许多高校在办学定位上出现了较大偏差,定位趋同、职能错位,职业院校往学术性上靠,专业院校往综合性上靠,专科升本科, 教学型取向研究型,全国高校都在争创“一流”的道路上扮演着“高、大、全”的角色,这难免出现高等教育的同质化。这种偏向和畸形的办学风潮,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往往严重脱节, 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浪费了不少教学资源。

3.盲目跟风,缺乏特色

特色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是学校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从前面的数据来看,2004年全国开设的新闻传播类专业达到470余个,比上年增加了110个;2006年达到700个,两年间又增加了230个。快速攀升的数字并非特色,它只说明新闻传播专业是最热门的专业,但是其中不乏盲目逐潮者,既无法保证办学质量,又办不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正如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昆所言,新办的新闻传播院校其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而招生的规模却很大;而老的院校,办学的战线在拉长,过去招本科生,现在有了硕士生、博士生,还向成人教育延伸。这样精力分散,必然导致教学质量的进一步下降。[4]这样一种办学局面,当然也就无特色可言了。

二、目的与意义

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的建设与发展,都离不开先进、准确、合理的目标定位,其定位准确与否,关系到办学的成败、得失、进退。从定位的目的来说,新闻教育目标定位对办学行为起着规范、约束和自我评估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办学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及时纠正办学实践中的失误。就其作为学校整体发展的支撑点和新闻教育自身发展的重要环节来看,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目标定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地方大学办学定位的需要

当前,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据《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21日第5版)报道,截至2006年底,全国2 286所普通高校中,教育部和其他部委主管的普通高校有107所,其余的2 179所普通高校为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95.3%。地方民族院校也属于地方高校范畴。地方高校该如何定位自身的办学方向,直接关系到能否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保障。同时,把“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依托地方、支持地方”作为地方高校办学的目标和发展建设的重点,这是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核心。

2.民族大学办学特色的需要

这里说的民族大学,除了中央民族大学以外,主要包括在地方办的带有“民族”称号的大学或学院以及在少数民族地区办的大学或学院。这类大学或学院,更要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而办学目标定位是确保民族大学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就其目的和意义来说,科学的办学定位,可以直接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办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可以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自身特色的地方民族高校的发展之路。也就是说,办学特色是地方民族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3.新闻专业教育改革的需要

新闻教育目标定位,有利于新闻专业建设。当前,新闻专业本科教育出现三种不正常现象:一是新闻教育文学化。特别是一些设在中文系和文学院的新闻专业,往往用文学的理念、文学的思维方式来从事新闻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有大量的文学类课程,在师资上有许多教师根本没有接触过新闻专业知识和新闻实践。二是新闻学专业传播学化。这是一种明显的误区,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卡莱教授所说:“传播以功利主义的眼光审视新闻,而不是研究它的内涵。它将新闻贬低为一种信号系统,但没有无限增强我们对于新闻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政治现象和想象中的社会结构的理解。”[5] 而新闻专业的本质,则是“为各种媒体输送热爱新闻事业,具有新闻专业理念,熟悉新闻业务技能的新闻人才”[6];“理想的传媒教育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应该是一种传媒素质、素养和专业理念的教育,而不仅是一种传播技能、方法和应用知识的教育。”[7] 三是新闻学的媒介技术化。新闻学教育过度重视电子媒介技术训练,实际上是主次不分、应用颠倒,误导学生重形而不重质。因此,做好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的目标定位,对于改革新闻教育,建设新闻专业,防止畸轻畸重有着重要的意义。

4.传媒市场人才适用的需要

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说:“新闻媒体需要的,高校供应不上;新闻媒体不怎么需要的,高校却在大量培养!”[8] 这实际是在警示我们,要适应市场需要,新闻教育就要适时调整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在重视培养普通记者和编辑的同时,还要不断根据新闻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大力培养新闻媒体当前所短缺的媒体经营管理人才和新时代必备的复合型人才。如此而来,新闻教育目标定位就显得尤其重要。只有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才能处理好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的矛盾,处理好办学水平与办学规模的矛盾。

三、定位内容

定位,实质就是找位置。地方民族高校必须明确自身在本地区经济和社会中、本省及全国高校界所处的位置。新世纪中国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的目标应是:立足民族与地方、服务民族与地方、依托民族与地方、支持民族与地方。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新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么,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目标如何定位呢?

1.根据办学目标定位

地方民族高校的办学目标,不同于重点大学,也不同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学,应根据所处位置制定独特的办学目标。作为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来讲,就要依据地方民族高校的总体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来准确定位。如贵州民族学院的总体办学目标是:立足贵州,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办成一所有质量、有特色,部分学科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教学型综合性地方民族大学;其人才培养目标是:扎根基层,适应发展,具有务实、勤勉、诚信、上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根据这样的目标,贵州民族学院新闻教育的定位应是:培养具有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和采、写、摄、编、评等业务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素质高、能力强、全面发展并富有创新精神,能在地方及民族地区广泛从事记者、编辑、文秘、公关、外宣、策划以及文化事业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根据办学类型定位

地方民族高校的办学类型应有自己的特殊性,一般以教学型为主,辅以研究性,同时注重应用性因素。地方民族高校不同于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研究型的高校,也不同于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服务型高职院校。在有些方面带有研究性,一些民族性、地方性的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另一些方面又带有实用性,直接面对地方和民族地区,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服务。正如贵州民族学院的办学类型定位,从学科类型定位上看,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相互支撑、协调发展;从人才类型定位上看,为地方和民族地区培养德才兼备、文理兼通、富于开拓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贵州民族学院新闻教育的类型定位也就应以此为根据,把培养通识型、务实型、开拓型的复合性新闻人才作为办学类型的一个主要方向。

3.根据办学层次定位

办学层次即人才培养的层次,它与办学类型相互承接。1998年8月2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章第十六条明确规定,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一般情况下,教学型大学主要以发展本科教育为主,兼具研究生教育,培养“宽口径、应用型”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地方民族大学根据自身特点和类型来确定办学层次。如贵州民族学院的办学层次定位为: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继续办好民族预科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把地方民族大学办成民族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民族文化传承和科学研究的基地,民族干部培训和其他社会服务的基地。这种定位走的是“两头兼顾、中间包容”的路子。而贵州民族学院的新闻教育也应如此,以培养地方性应用人才为主,适当发展地方民族性新闻研究人才培养,同时也积极培养媒介技术型人才。

4.根据办学实力定位

办学定位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办学实力。校园环境、教学设施、仪器设备、专业教师、实训基地、图书资料等是办学的基本条件。如果办学实力不济,一切定位都只是空谈。基本办学经费、师资、硬件设施短缺,则会严重影响专业教学,影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影响社会声誉。而这些方面,恰恰又是地方民族高校的致命弱点。因此,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的目标定位,还得因地制宜,走勤俭办学、自主创新、低调务实的路子。不必争大求全,在当前培养出为地方民族地区新闻和文化事业服务的能采、能摄、能写、能编、能评的实用高级专业人才即可。

5.根据办学特色定位

地方民族高校的定位,其基本内涵就是要定特色,而特色的主要表现就是个性。有个性,就是要有可行的培养措施和培养目标,在治学方略、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教育模式、人才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方面形成特色体系。地方民族高校的特色,其共性方面就是“三个基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民族文化传承和科学研究基地;民族干部培训和其他社会服务的基地。其个性方面,是面向民族地方实际,有针对性地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级专业人才。就新闻教育来说,其特色定位的思路,是针对地方媒介和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发展特色专业,并形成学科的特色优势。

四、实施方案

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的目标定位,要抓住六个环节来实施,即: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师资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这是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目标定位的落脚点和支撑点。

1.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目标定位的体现,也是目标定位的具体落实。专业设置不宜太粗,也不宜过细,只要有特色而且市场又紧缺的专业方向,在办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可以细分化设置。地方民族高校新闻专业设置,在专业方向上尤其重要。要根据前一节中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定位,并注重其特色和个性。特色专业方向确立了,在业务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等各个项目上,就有了依托。就贵州民族学院来说,新闻传播类专业目前设置的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四个专业。但如果条件成熟,还可再设置传播学、民族新闻学、影视文艺学、媒介经营与管理、法制新闻学、新闻发言人等专业。专业设置的内容,要围绕专业方向、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应达到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主干课程、主干学科、学制、学分、学位等进行设置。

2.课程设置

地方民族高校开始的新闻教育专业不仅有很强的地方性、民族性,还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适时性。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就要充分体现这些重要因素。这也是落实目标定位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可分为四大板块:一是通识课,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可设置20门左右的课程,均为人文科技方面的素质教育课程,约占总学时32%,要求学生修满46学分。二是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可设置25门左右的课程,体现专业特色和专业水准,可占总学时的33%,要求学生修满56学分。要强调的是,专业基础课设置必须打破传统的以汉语言文学为基础的格局,不然将会动摇新闻专业精神,影响新闻教育的质量,削弱新闻教育特色,误导学生走入非新闻的歧途。三是专业选修课,包括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课程。可设置25门左右的课程,主要是新闻传播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的拓展性课程,约总学时的35 %,要求学生修满45学分。四是实践教学课程。可设置7~10个项目,包括国防教育、劳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实习实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要求学生修满23学分。学生四年本科须修满170学分才能毕业。课程设置要体现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同时还考虑学校的办学实力和针对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开设一些“适销对路”的课程,以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

3.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反映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作为地方民族高校,要面向地方及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把学科建设作为头号工程来抓。一是要注重学科特色,强化传统特色和优势学科,如民族新闻学、民族新闻传播史、地方传媒管理学等,创造学科品牌,形成优势学科的新亮点。二是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上发展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如区域经济新闻学、民族法制新闻学、民族体育新闻学、民族文化新闻学等。三是重视新兴、交叉、边缘和高技术学科,如旅游新闻学、生态新闻学、环境新闻学等,开拓创新,形成新的特色和优势。四是要以国家和省科技发展规划为导向,在学科建设上实现重大项目、重大奖项上的突破。学科建设要在突出地方性、民族性、应用性和时代性上下工夫,加强对学科发展规律的研究,创新学科建设管理机制。

4.师资建设

新闻传播学教育以超常规的发展速度,造成了不少院校师资、办学条件严重不足。尤其是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师资,在紧缺情况下采取硬性嫁接,使新闻专业成了语言文学专业的翻版,并用语言文学专业的管理方法来管理新闻传播专业,使原本操作性很强的新闻传播专业全部变成课堂理论教学。新闻教育师资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一是要有很强的新闻专业理念;二是要有丰富的新闻传播实践。前者可保证新闻教育的本质,后者可保证新闻教育的质量。从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师资来讲,要解决紧缺问题,除了引进高学历新闻专业人才和媒体从业人员以外,还可采取“两共建,两学习”的办法。“两共建”,一是与国内重点的新闻院校共建;二是与发达的新闻媒体共建,分别在理论前沿和实践前沿汲取新鲜营养。“两学习”,一是选派教师到重点的新闻院校进修学习,培养“准硕士”和“准博士”;二是走出校园,到新闻单位去学习,去补“短”和“充电”。[3] 只有具备一批学养深、见识广、有理论、有经验的新闻专职教师,才能办好新闻教育。

5.课堂教学

新闻学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新闻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和操作技能体系。这应该是新闻学专业知识的核心,是新闻教育的根本。在培养方案中,一般要求新闻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①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②掌握新闻采访、写作、摄影、摄像、编辑、评论、网络和多媒体应用、媒介经营管理等业务知识与技能;③具备社会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以及一定的新闻批评和科研能力;④熟悉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⑤了解中外新闻事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然而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一靠课堂教学,二靠实践教学。就课堂教学而言,案例教学、讲练结合和模拟媒体情景教学是最佳途径。这是新闻教育不同于其他文科教育的地方,有人比喻它是文科中的“工科”,十分贴切。

6.实践教学

大学本科的新闻教育不应完全出于学术目的。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不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特点,新闻教育应抓好实验、实训、实习工作,让学生在与社会沟通和交流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地方民族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方法和努力方向是:①充分调查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弊端,研究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创新学习的特点,将其分解为知识结构、思维能力、人格品质、组织表达、操作技能等若干要素,制订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模式。②按照地方民族高校新闻专业创新素质目标要求,汲取其他大学成功经验,并针对本专业不同的课程特点,构建课堂实践性教学操作模式。③通过课程小论文程序设计、学年论文制度建设和毕业论文评估指标研究,来探讨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形式,切实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意识。④通过辅修式人文素质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及研究性学习实践三者的有机结合,建立一套实践性教学管理网络与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五、结 论

地方民族高校中的新闻教育专业,必须解决当前存在的“定位不准、办学模糊、同质教育浪费资源、盲目跟风、缺乏特色”等突出问题。要清醒认识到,重视并做好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对于学校整体发展和新闻教育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要把立足民族与地方、服务民族与地方、依托民族与地方、支持民族与地方,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新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定位的重要原则;同时,要依据办学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实力、办学特色来全面、准确、合理的定位与规划。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要抓住六个环节来实施,即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师资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这是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目标定位的落脚点和支撑点。本文所论,尽管还不够全面、深刻,但都是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它对促进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董锦瑞.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急速升温的观察与思考.青年记者,2005,(5).

[2]柴葳.我国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点超700个,在校生12万.中国教育报,2006-5-17.

[3]何村.新闻院校目前面对的问题与对策.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4]张昆.新闻教育面临十字路口.人民网,.

[5]转引自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自序.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6]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自序.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7]尹鸿.我国院校传媒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今传媒,2005,(7).

[8]热点关注:新闻教育本科膨胀、研究生“扎堆”.中国青年报,200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