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时间:2023-07-19 17:30: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第1篇

【关键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滞后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65-01

一、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已得到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年纯收入已由1978年113.6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5153元,增长了约45倍,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尽管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形势仍不容乐观,现阶段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仍然面临多重制约与困难,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十分明显,且基本服务水平的差距也较大,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使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好的实现“富民”这一目标。

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且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数千年来,我国一直存在发展差距,全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农村区域经济差别明显。中原地区很长时间是中国的经济中心,随着历史的推移,我国经济重心有北方地区逐步移向东南地区。东部地区地理、气候、土壤条件、交通等均具有先天发展优势;而西部地区多山丘沙漠,气候干燥,生态环境恶劣,交通闭塞,且与外界信息交流贸易往来受限制,发展相对落后。即使同省区内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问题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并且相较于城市发展,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对滞后的。

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不高,区域经济产业层次较低。中国作为有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许多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仍无法摆脱传统的经营模式,农业仍是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多数农民失去了务农的兴趣与动力,纷纷进城打工,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多为年龄大的或能力较差的,劳动力整体素质明显较低,并且大多数农村区域的农业生产方式依然落后,生产分散,规模效益低,从而使得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非常低。

第三,中央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支持不足,农村县区乡财政困难突出。由于国家财政对农村区域经济社会的要素特别是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供给不足,造成我国农业及整个农村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尽管已推进多年,但至今仍成效不大。大多数县区乡财政入不敷出,使得基层财政风险不断累积,许多县区乡财政都维持在温饱水平,或有不同程度拖欠工资问题,用来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等办事能力非常有限。

三、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措施

首先,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要自谋出路,充分利用农村区域资源优势,努力打造特色产业,并积极主动承接发达区域的产业梯度转移。根据地方差异,寻找自身特点,充分利用本地区资源优势,发挥特长,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打造出属于本地区独一无二的特色产业。除此之外,要有敏锐的战略眼光,结合自身发展规划,突出地方特色,抢占先机,积极引进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投资。

其次,发展地方高校科技人才优势,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活跃农村区域经济。结合当地实情,充分运用地方高校资源,加快农业高校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制定相应技术人才培养政策,围绕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进行科学研究、示范推广等,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劳动培训和输出作为战略产业来对待,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地区科技与高校人才优势,推进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

再次,因地制宜,多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向前发展。未来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将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分工和合作格局,这就要求在发展中要按照各自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民资投向,并将农业多样化模式、特色产业模式、农村工业化和商贸化模式4种模式进行有机结合结合,灵活运用,力求走出一条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发展道路。

最后,构建稳定的农村区域经济财政支持增长机制,加大对农村区域经济的支持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通过运用税收、财政贴息、信用担保等政策工具,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结合加大资金、技术、信息等供给,加大对农村区域社会事业及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于条件,从而确保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稳定发展。

面对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难看出发展农村区域经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不断研究探索,根据各地区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城镇化发展进度,因地制宜,找出能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村经济向前发展,从而实现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达到“富民”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鲍宏礼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武汉市: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8

[2]张玉萍; 张亚龙; 农业高职人才培养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J]科技资讯2007(28)

第2篇

关键词:区域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区域投资政策;区域财政政策;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离不开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又称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而制定的旨在促进资源在空间的优化配置、控制区域间差距过分扩大、以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的总和。政府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政策的目的,是纠正市场机制造成的国民经济空间结构的某些缺陷,以达到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两个相互关联的总目标。区域经济政策从其所采取的政策手段来看,它主要包括区域财政政策、区域金融政策、区域产业政策、区域外贸政策等。区域财政政策作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能从指导资源宏观配置、产业空间布局的实施、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等多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就区域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区域投资政策等区域财政政策进行初步的探索,以就教于同行。

一、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家区域税收政策,是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政府经常实施的一种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在某些特定区域,主要是在政府希望经济需要更快发展的区域,通过政府税收部门对全部企业或部分企业实行一定范围的税收减免,进而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区域税收政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税收通过影响投资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它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调节主要是通过选择性税收政策来实现的,即有重点、有选择地运用优惠或限制性的税收措施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某些突出问题,可以强烈地体现某一阶段政府的经济政策意图。正确运用税收政策可以对区域均衡发展起积极作用,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差别税收政策,限制发达区域的过度膨胀和鼓励落后区域的快速发展。

税收是调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它的主要职能是为特定区域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得他们能够尽快地担负起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由于国家区域税收政策并不会给制订有关政策的中央政府带来额外的财政负担,这种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中央政府财政能力较弱的国家往往成为最重要的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如果中央政府想要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或减缓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速度,就可以实施相应的税收政策,从各方面改善企业发展外部条件较差区域的投资环境。从这一点看,国家区域税收政策应是一项临时性的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很难成为象国家区域财政政策那样的具有长期性国家区域经济政策。

第一,不同的税收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资环境和投资吸引力。一般说来,税收优惠宽一些,税负就轻,投资者的税后收益率高;反之,税收优惠严一些,投资者的税后收益率就要低一些。显然,要改善落后区域的投资环境,加快这些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央政府在统一税法的前提下,应当对经济发展落后区域尽可能多给一些税收优惠。如果在经济发达区域与落后区域之间实行同等优惠政策,这样会不利于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如果出现相反的情形,前者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后者宽,对后者更是“雪上加霜”。税收政策在用于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调控时,主要是对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在某些特定区域,主要是国家希望经济更快发展的区域,通过政府税务部门对全部或部分企业实行一定范围的税收减免,进而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国家税收政策的主要职能是为特定区域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得它们能够尽快地担负起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责。除了区域税收优惠外,同时还可以实行行业税收优惠。通过行业税收优惠落实对区域的优惠,扶持落后区域有关产业的发展,推进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行业税收优惠相对于区域税收优惠而言,能在不破坏行业内市场公平竞争的条件下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同一行业实行相同税率,有利于公平竞争。但由于各地产业结构不同,行业间的差别税率往往能表现为区域间的税收差别。对落后区域主要行业的税收优惠能促进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而又不影响行业的公平竞争。

第二,税制结构对区域财政、经济发展的影响。一国政府如何选择主体税种和实行什么样的税制结构,对地方经济和财力的影响不同。一方面是税制结构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在广大落后区域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是,自然资源丰富,企业效益低下,管理落后。如果政府税收采用以商品劳务税、资源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这些区域的税源就比较充裕,税收收入不受企业成本费用高低影响,有利于保证落后区域的财政收入。这些收入对于增加当地公共积累,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当地各项事业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另一方面是税制结构对经济落后区域企业负担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采取商品劳务税、资源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有利于减轻落后区域企业的负担,因为商品劳务税、资源税属于间接税、转嫁税。采用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地方政府既可以从中取得稳定、可靠的收入,而且纳税企业又可以将税款打入商品、资源产品价格向购买方收取,自己不用负担税款。显然这种税制使经济落后区域从中受益。通过这种税制能起到调节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之间的财政利益的作用。

第三,税收政策在贯彻国家的产业倾斜政策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国政府均根据本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确立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的优先发展顺序,并通过建立有利的税制结构来予以保障。国家对不发达区域基础产业倾斜的税收政策有利于缩小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转移支付政策是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的纵向不平衡和各区域之间的横向不平衡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国家为了实现区域间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协调发展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它是最主要的区域补偿政策,也是世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践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政策工具。它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上能够转移和调节区域收入,从而直接调整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状况。转移支付是政府把以税收形式筹集上来的一部分财政资金转移到社会福利和财政补贴等费用的支付上,以便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财政转移支付的目的是使贫困地区能够达到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水准,即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均等化,这一标准是全国公共服务和公共投资的最低标志。因此它是促进各区域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平衡各区域财政能力的有效手段。中央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只负责援助那些低于全国最低标准的区域,而不负责已高于全国最低标准的区域,以使中央有限的财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所承担的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公平分配的职能。中央政府没有必要去追求市场所追求的经济效益,也没有必要去援助那些大大超过全国公共服务最低标准的发达区域。中央政府对不发达区域的援助目的是促进和帮助这些地方政府实现中央的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它的钱只能用于人力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两大方面。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和由富裕区域向贫困区域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无论是纵向转移支付制度还是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其实质都是“抽肥补瘦”。一般性补助转移支付量过大,财力平调过多,既挫伤发达区域的积极性,又会使不发达区域产生依赖性,将损害整个国家的发展动力和效率。因此,转移支付更多的是专项转移支付和分类转移支付。尽管它们同样会导致效率的损失,但相比而言更加公平和合理。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应该加强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抑制区域间差距的过分扩大,调整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横向不平衡,促进地方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为落后区域的经济起飞创造条件,达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目的。可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作为一种重要的援助手段,对不发达区域改善社会公用设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缩小与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转移支付制度能促进一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使不同区域的人民能享受到大体平等的公共服务,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一,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可以有效地抑制日趋扩大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缓解“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实现社会公平是财政分配的重要职能。公平不仅仅指个人收入方面的公平,还包括在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方面的平等权力,如义务教育、公共交通服务、基础设施等。这些服务如果只靠当地政府来解决,或者在财政体制中缺乏这种社会公平的机制,就必然出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要很好地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必须有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一种富裕地区援助贫困地区的长期稳定的机制,实现我国各区域人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的大体平等。

第二,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强化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对中央财政来说,可以通过长期努力多集中一些财政收入,提高中央政府对区域发展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并通过对地方政府不同形式的补助,贯彻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意图,增强财政资金的边际使用效益,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建立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更可以使中央财政从与各省博弈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宏观调控。对地方财政来说,可以在划清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的基础上,通过分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弥补贫穷地区由于财力不足所带来的财政功能不足的缺陷,并使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转移支付,落后区域永远是发展不起来的。

第三,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够正确调动地方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促使地方经济走向良性循环。由于缺乏规范的转移支付的办法,地方政府往往将精力和时间放在同中央财政的讨价还价、以及在“关键时候”采取不正当手段如突击支出或突击收税等方面,而懒于发展区域经济。这些不正常的增收和多支,不仅造成中央有限的财政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导致了政府行为的错位,给市场发出错误的信息,使供求平衡产生波动。在税收方面长期存在的政出多门、随意减免、乱开税法口子的混乱现象,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区域将相当一部分精力用在与其他区域攀比,以及“跑部向钱”上面,而且确实得到了实惠。这种现象很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积极性。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弊端,使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应有的职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利于严肃税法,提高税收的征收管理水平,真正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从而配合中央政府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显然,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促进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区域投资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家区域投资政策是具有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项目建设投资决策权的中央政府习惯于实施的一项区域经济政策。国家的投资在各区域之间的分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极大,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国家投资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全国的经济布局:一是由国家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诸如解决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电、供水、住宅等方面问题,改善区域投资环境,为工业化、城市化创造必要的条件;二是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在一些重点区域建设和布局一批工业企业,以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际经济相对均衡发展。可见,财政投资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加快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手段。加大对落后区域,尤其是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可以提高其经济实力,加快发展速度,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

区域投资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保证之一。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目标可归结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区域间的共同富裕。区域投资为实现其目标提供了保证。调整重大生产力布局,支持和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促进全国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也需要政府适当进行投资。可以说,没有投资的实现,就没有区域生产力的发展,其他变量的增加和改善也就难以实现。不仅如此,区域投资还具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作用。投资既然是生产能力的生成活动,就必然包含着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因此,投资的作用对象是多重的,它同时对人、财、物等诸要素及社会各方面产生影响,一方面对它们提出量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对它们提出质的配合。政府通过对落后区域投资,兴建一些重大的投资项目,对落后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刺激作用来增加一些区域的经济实力和这一区域的社会总产出,提高落后区域固定要素集中程度,增加流动性要素的潜在边际生产力,吸引流动性要素的进入,而且能够改善区域的产业结构。

区域投资是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纽带和桥梁。如果区域投资能充分地体现区域生产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就能有效地利用科学技术的既有成就,投资效益就会有很大提高。不仅如此,区域投资的规模和投资方向还决定着区域各产业的固定资产拥有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再生产结构。区域投资方向合理,就能适时地促成新兴产业兴起,加快某些薄弱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内部结构的改善,从而建立起产业间新的比例关系,逐步改变和不断调整区域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可见,投资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种主要比例关系的协调,有助于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也就是说中央政府能够利用它们在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项目建设上的投资决策权,选择一部分区域作为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项目建设的重点投资区域,通过它们所属的投资机构注入建设资金来促进这些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具有耗资较大、工期长、利润低、见效慢等特点,地方政府和企业往往无力独立承担其中较大规模的项目。正因如此,中央政府可以从财政总收入中专门设立“基础设施建设基金”,负责对基础设施中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铁路建设、电力工程等项目的投资。政府在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方面的资源配置职能,就是通过财政投资分配,直接为不发达区域提供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当然,单纯依靠中央政府的财政投资尚难以满足各区域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要求,为此,政府还可以考虑从金融政策方面对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予以倾斜。例如,可以成立与项目相联系的股份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以拓宽资金融通的范围和渠道,或通过财政政策供给引导外部区域的技术、人才等资源流入不发达区域,间接为之提供服务,对不发达区域的市场和资源配置形成弥补作用。

投资在不同经济体制的国家会有不同的情况。在计划经济国家,不仅是基础设施所需的资金全部来自财政投资,大部分生产性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也来自财政投资,中央政府在这些方面具有很大的投资决策权,因而国家区域投资政策往往成为这些国家所制订的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计划经济国家而言,市场经济国家的区域投资政策的力度要小得多,生产性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一般都来自私人机构,即使这方面的政策被纳入了国家的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也仅仅是起引导投资的作用,而缺乏有效的实施手段。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的生产性项目的投资开始来自市场,中央政府的国家区域投资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局限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也开始弱化。

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作用都将重新予以明确和具体定位。规范体制环境,引导企业主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将是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能。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财权和事权划分上的逐步明确和规范化,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来说,其投融资环境比较好,投融资渠道比较广泛,政府管理机制比较灵活,企业自我发展能力比较强,有利于把中央的宏观调控与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结合起来。相应地,西部内陆地区投融资环境虽比不上东部沿海地区,但也要积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配合中央的宏观调控,充分利用国家的区域投资政策,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一鸣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2]刘雅露。缩小地区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魏后凯。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和政策[j].经济纵横,1994,(3)。

[4]朱小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其调控政策选择[j].经济评论,1999,(4)。

[5]江世银。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3)。

[6]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j].理论前沿,2003,(12)。

第3篇

论文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性法律 协调发展

一、区域经济法律政策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区域经济的不平衡也带来了诸多的经济、政治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国家积极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环黄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但是这些规划多为政府的行政计划,具有不稳定性,也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

另外,从国际社会发展来看,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是社会进步中的普遍问题。国外通常建立法律制度作为有效且必不可少的措施来促进不同地域的均衡发展,并且相关法律制度已经多个国家实施验证成功。我国区域经济法律制度的缺位正好需要通过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国情建立适宜国家发展的法律制度。

二、国外区域经济法律政策分析

(一)美国区域经济法律政策

从18世纪中叶,美国开始了真正独立的时代。面对广袤的国土和差异化的经济发展,美国开展了最早的地区开发战略——“西进运动”,其主要通过立法管理从农民手中剥夺的土地。

工业化时代,美国法律对落后地区开发的保障作用更有力度。20世纪初期,为了发展田纳西河流域,缩小地区间的差距,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并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专门依法负责管理开发田纳西河流域。该法的实施,促进了流域农业、工业的发展,且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的恢复保护方面的意义深远。

在高科技为先导,服务业逐渐占据整个社会支配地位的现代美国,政府出台了多项开发落后地区的法制保障措施。首先,政府通过《重新开发萧条地区法》、《阿巴拉契亚地区发展法》作为对地区实施开发的综合性条例,开展地区的综合性管理。其次,在专项立法方面,《公共工程和经济发展法》为区域交通运输网的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最后,在生态环保方面,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现状,美国相继出台了《清洁空气法》、《水质法》、《气质法》、《国家环境政策法》、《国家环境改进法》、《水质改进法》、《安全饮水法》。

纵观美国的地区开发立法发展进程,区域经济的发展既需要宏观层面的调控,在总量上平衡发展上的差距,也需要微观层面上的规制,规范专项行业发展和环境保护。

(二)欧洲国家区域经济法律政策

从十七世纪以来,欧洲逐渐成为了世界经济的中心,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作为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国家---英国和德国,虽属于同一经济区域,但由于属于不同的法系,也就建立了不同的区域经济法律制度。

1.英国区域经济法律政策

英国和美国具有近似的司法制度,但却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区域政策的国家,其区域政策在欧洲乃至世界上,具有特别的代表性。

英国传统的区域政策法治保障掀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当时为了平衡两次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问题,英国制定了《特别区域法》来控制部分区域较高的失业率。二战后,英国实施了《工业布局法》、《城镇与乡村规划法》用于规范企业的设立、调整产业布局。同时,在20世纪60、70年代,英国政府通过了《地方就业法》、《工业发展法》、《工业法》,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补贴和优惠等援助,并在市场准入、投融资、财政、人力资源和就业等领域扩大区域经济生存的空间,从而刺激区域经济的发展。

1984年以后,英国区域开发的重点从中央政府的外部投资和鼓励转变为积极发挥地区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地区内在的经济增长动力。在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为主导,制定中长期规划和目标,有的放矢的进行系统性开发。另外,政府取消了对区域企业整体补贴的方式,对具有可行的、能提供就业机会、环境破坏成本低的项目给予选择性的财政上补贴。

2.德国

德国属于典型的大陆法系的联邦制国家,其特殊的国家结构形式和社会制度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了平衡区域经济,德国在《联邦基本法》的基础上,制定了诸多综合性区域经济法律政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设立了宏观框架。例如《联邦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共同任务法》、《联邦空间布局法》。

两德统一前,在区域发展和产业结构方面,联邦德国通过《联邦区域规划法》、《促进经济稳定与增长法》、《联邦投资补助法》、《区域政策的基本原则》、《联邦投资补贴法》、《联邦区域规划纲要》等,明确规定了区域组织机构基础及计划要求,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法律框架。

两德统一后,由于原东德采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实力较弱,东西部的经济差距逐步成为区域经济调整的主要对象。德国通过全方位的资金支持,在立法上通过《国土整治法》、《投资优惠法》和《住房建设法》等改善东部公共领域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德国采取多样化的优惠措施吸引外资,鼓励和补贴地区企业的发展,使得东西两德的经济差距得以快速的缩小。

(三)亚洲国家区域经济法律政策的分析

从亚洲诸国的国情来看,日本和韩国与我国在地理上距离较近,并且在亚洲国家中属于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因而其国家区域经济法律政策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1.日本区域经济法律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为了恢复生产,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和社会安定,积极推行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日本重点开发太平洋沿岸地区,设立了临海工业区。这种发展思路和我国积极发展海洋经济战略有一定的相似性。当然,优先发展的地区、产业与落后地区、产业的经济发展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差距。

为了解决地区和产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日本在全国综合性区域开发的同时,针对各地的特色,积极促进当地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市场的建立。1950年以来,日本颁布了《北海道开发法》、《孤岛振兴法》、《北海道东北开发库法》、《开发九州地方促进法》、《开发四国地方促进法》、《开发北陆地方促进法》、《冲绳建设城市再开发法》、《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法》、《振兴半岛法》。同时,日本政府结合上述法律还出台了“开发东北促进计划”、“开发九州地方促进计划”、“开发四国地方促进计划”等。日本区域经济在中央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全面促进和鼓励地区和产业的发展。

2.韩国区域经济法律政策

韩国在亚洲国家中是面积和人口小国,但是韩国在亚洲国家经济实力的排名却很靠前。这得益于韩国经济发展的创新和科学的战略布局。韩国国土面积小,资源比较匮乏,加之二战时期受日本占领,被掠夺大量的资源,经济实力受到很大的挫伤。二战后,为了恢复和发展国家经济,韩国突破人口过度向首都集中的局面,逐步重视地区的全面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在立法上制定了《国土建设计划综合法》、《城市计划法》、《地方工业开发法》、《城市再开发法》、《工业配置法》、《促进特定地区综合开发特别措施法》、《岛屿开发促进法》。通过这些法律政策,韩国为地区的发展确立了法律地位,为各项优惠措施提过了法律依据,为发展地区特色经济增添了法律保障。

在地区经济发展的初期,韩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政策用于指导宏观经济的发展,而且这些多是综合性发展的法律政策,其重点内容是以经济发展的计划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财政税收政策、工厂的设立及产业的布局等为主。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阶段,韩国政府立法逐步侧重于解决城乡之间、产业之间、部门之间的不平衡等结构性问题,主要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韩国政府颁布了《农地扩大开发促进法》、《农地扩大开发促进法施行令》、《农业现代化促进法》、《城市再开发法》等。之后,韩国政府提出了“稳定、效率、均衡”的经济建设理念,通过平衡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区域,在法律制度上建立平衡发展的制度,从而最终实现区域发展和全国综合性发展相结合、相统一的经济模式。

三、国外区域经济法律政策对我国的借鉴

上文的考察研究可知,美国、欧洲和亚洲国家经济法律政策始终贯穿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发挥了巨大的保障作用。国外经济法律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运用的经验为我国区域经济法律政策的制定和功能的发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综合起来,国外区域经济法律政策对我国有以下启示。

(一)区域经济的建设发展需要法律政策的保障

法律政策作为上层建筑的内容,对经济基础的建设具有积极的反作用。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需要确立其法律地位,从而维持其建设的长久性和科学性。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宏观的、综合性的法律政策来指导地区经济建设,确立地区经济建设的计划,整体把握区域经济的现状,协调各项经济建设工作。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制定专项的法律政策,详细规划各项具体的项目建设步骤,监管各专项领域的设立和发展等。例如,政府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科技教育人才的培养制度。

(二)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实现中央与地方的有效结合

区域经济建设虽然在地域上属于区域性的,但实际关系国家整体的经济状况。从各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来看,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发力点,而且中央层面对区域的重视和鼓励,将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提供强大的后盾保障。因而,中央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扮演了“主导者”的角色。当然,区域经济只有结合当地的经济特色,才能顺应当地的实际情况,实现经济正的增长。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最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可以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地方的优势,弥补短板,寻找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中完全扮演着“表演者”的角色。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既要中央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也要地方政府的努力和创新。

(三)转变政府资金投入方式

区域的开发利用离不开政府支持,特别是资金上的投入。各国政府对区域经济的投资形式较多,财政补贴名目五花八门。但是,为了促进地方谋求发展的积极性,政府的投资要有选择性,也就是政府的投资应用于基础设施、教育等政府专有职能的实现上,而不是对所有项目的补贴。在具体项目的资金投入方式上,政府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政策支持,鼓励民间资金的融入,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从而实现经济的创新发展。

第4篇

关键词: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十年来,山东经济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山东省各地区发展并不平衡,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并且成为制约山东省经济进一步发展与经济质量提升的障碍。对于如何实现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我认为,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进程,区域经济的现状以及实现协调发展的途径和对策进行梳理,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进程的概述

(一)1984年至1991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起步阶段。薛克在《山东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指出了山东省东西部发展的差异问题,并提出了促进东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的措施。

(二)1992年至2002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深入阶段。徐瑞华,杜德斌在《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发展对策研究》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程度不断扩大,并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举措。

(三)2003年至今: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成熟阶段。这一时期,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傅增清:《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策略选择》;李广杰,侯晓敏:《论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他们均指出新时期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解决地区发展差异问题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促进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和途径。

二、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分析

学者们认为,造成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张平,朱智强在研究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时,认为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总的说来,是主观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客观方面,由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历史发展水平等差异,山东省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可能是均衡地同步发展,这就深刻地影响到当地农业的产业升级和第二、三产业的兴旺,进而产生区域差距。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政策和人口素质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欠发达地区人口增长快、人口素质普遍偏低,居民缺乏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观念,缺乏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的理念,是阻碍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致命性因素。[1]

李广杰,侯晓敏也指出,受自然、历史及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特征。与山东东部发达地区相比,鲁西和鲁南等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差距明显。[2]

三、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研究

近年来,学者们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徐瑞华,杜德斌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区域经济差异程度不断扩大,山东经济发展不均衡体现十分明显,胶东、胶济沿线、京沪鲁中南段两侧是山东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其他地区发展水平较低。以国内生产总值来说,上述半环状地带涉及9个市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3/4,鲁西北,鲁中南8市所占比例不足1/4。产业结构层次普遍提高,但地区差异显著。地区经济发展支持力“东强西弱”。[3]

张广威,车培旭认为,山东省是全国的经济大省,发展速度快,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向集约型转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下,国际产业不断向省内转移,山东半岛地区近几年迅速崛起,经济实力凸显,日趋成为全国重要的增长极之一。但山东市域、县域经济差异较大,东西部地区间和城乡间贫富差距大,同时也存在“问题”区域。尽管全省的空间经济有差异和问题,将成为发展的挑战,但这也为区域要素的整合提供了战略空间,今后在区域结构调整和区域开发上大有文章可做。[4]

傅增清也指出山东区域经济的差异表现为以下几点:(一)山东地区经济差异长期存在且程度不断扩大。(二)产业内部结构地区差异显著。(三)地区经济发展支持力“东强西弱”。(四)城市化水平“东高西低”。总之,山东目前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是综合的差距、全方位的差距。[5]

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影响,张平,朱志强认为: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它可以形成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及提供区域竞争与合作的平台,有利于形成一种区域间你追我赶的和谐局面,并最终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健康地发展。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将会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扩大将阻碍我国步入小康社会的进程,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6]

四、关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的研究

当前,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山东省政府应依据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确立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加快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各区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充分发挥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地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山东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徐瑞华,杜德斌认为,必须正视地区差异,重视经济发展效率;建立省域差异警戒水平,在省域差异警戒线下进行合理的政策调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发展;构筑产业“点—轴”系统,增强经济辐射功能;实施“科教兴鲁”战略。[7]

时亚栋指出,实现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立足各地特色,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必须着眼于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局限,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增强山东在全国区域发展大格局中的竞争力。(一)充分发挥半岛经济区和省会经济区的带动和脊梁作用。(二)加快东西结合步伐,加大政府资金扶持投入力度,努力振兴鲁西南经济。[8]

张广威,车培旭认为,需要采取以下策略:(一)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崛起;(二)协同区域发展;(三)统筹区域城乡发展;(四)承接产业转移;(五)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和“海上山东”建设;(六)重视省界区域经济发展。[9]

姜绍华认为,要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考虑,山东地区差距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宏观调控和扶持措施,另一方面,需要启动西部地区的内在活力。(一)制定规划,把解决地区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作为重要的宏观政策目标。(二)加快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推动西部落后地区的开发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三)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开发的特殊区域政策。(四)积极调整财政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五)积极运用金融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的信贷支持。[10]

傅增清指出,缩小山东地区差距的策略选择如下:西部的鲁南、鲁西等区域宜选择增长极跨越式发展模式,可优先做大济宁、日照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应将中部崛起提升到新的高度;以青岛为龙头,一体化网络模式开发半岛城市群。[11]

马浩认为,要正确处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全面贯彻蓝色经济战略背景下的山东省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充分发挥东西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抓住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在继续发展东部的同时加快发展西部经济发展,实现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完善市场机制,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生态互补型产业结构,促进企业间合作共赢。进一步完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政策体系,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政策扶持力度。[12]

贾希亮,郑艳娜认为,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有以下几个:(一)强化青岛、济南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二)建立内外联动机制,促使区域经济由差别发展走向协调发展。(三)加快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步伐首先,要加快推进工业化。[13]

五、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科学研究中对文化因素的关注,国际区域经济研究中出现了强调文化和制度因素的学派。一些主要来自有地理学背景的学者们,认为经济空间差异只有放置于文化、社会和政治关系之中,才能很好地加以解释;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半官方机构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管制,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中,对于文化、社会等因素关注较少。此外,对于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半官方机构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管制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也鲜有研究。

此外,目前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的研究视野不够开阔,大多局限在山东省内部。我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应当将山东省经济的发展置入全国乃至世界经济格局之中。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其他省份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经验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平,朱智强:《和谐山东构建中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李广杰,侯晓敏:《论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学刊》2007年第7期.

[3]徐瑞华,杜德斌:《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发展对策研究》,《山东经济》2002年第5期.

[4]张广威,车培旭:《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年第1期.

[5]傅增清:《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策略选择》,《山东经济》2009年第1期.

[6]张平,朱智强:《和谐山东构建中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7] 徐瑞华,杜德斌:《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发展对策研究》,《山东经济》2002年第5期.

[8]时亚栋:《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2期.

[9] 张广威,车培旭:《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年第2期.

[10]姜绍华:《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战略选择》,《山东经济》2003年第2期.

[11]傅增清:《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策略选择》,《山东经济》2009年第1期.

第5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 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 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 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 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 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 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 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 的依附理论。

(3) 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 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

(4) 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1980 年。 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 Alonso) 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 2 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 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 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 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 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 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hi138\Com]

3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 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 年) 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 年) 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 年) 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 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 年) 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 hi138/Com]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 2002.

[6]李奇泽、敖明山,对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思考,中国商界,2008 年。

第6篇

【关键词】 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差异;影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迈入和谐小康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但由于我国地域宽广,地理条件复杂,在改革开放后,因为资源禀赋和国家投资倾斜的重点不同,致使我国区域间经济差异越来越大。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将严重制约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因素和发展对策,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我国现时期的重大经济发展目标,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十分具有其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背景分析

目前,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的国际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现象,同时,如何攻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研究中最热烈的课题之一。我国由于地域状况及经济制度的特殊性,研究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就变得更为重要。

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便成为制约我国整体经济实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且时至今日,这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在呈现出逐渐加大的趋势。基于此,国家提出了平衡二元经济的战略,以解决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现象。在现今经济爆炸的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经济发展在适应世界经济的大前提下,更要扭转被动局面化为主动,建立适应现今经济的区域经济体系,早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一体化。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各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很巨大,获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在自然条件、历史背景、社会发展程度等种种自身因素的限制下,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越来越大。具体体现在:

(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改革开放后,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从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的整体战略的转变,再度扩大了建国后已经缩小了的区域经济差异,并且越来越大。

(2)社会发展与城市文化水平的差异

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大,东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和小城镇建设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随着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西部与东部在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在逐渐拉大,并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所有制结构导致的差异

根据1993年的数据资料统计表明,西部10个省区除新疆外,其人均收入水平在全国收入水平平均数以下,最低的贵州仅为全国平均数的46.2%,而上海的人均GDP竟高达贵州的9.5倍。

东部地区非国有化的比重大,而西部地区是国有制经济比重大。东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无论是在发展时间还是发展数量上都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制度因素

我国现在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研究表明,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取决于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高低。而当一个地区的只有在非国有化程度越高的时候,经济市场化的程度才能越高,经济发展也才能更快。

(二)政策因素与人力资本因素

由于原来中央集权体制的影响,中央政府的偏好完全可以决定我国资金的投入。把内地作为投资重点,片面追求中央目的,忽视地方局部利益,而地区间收入差异却没有因为这种投资分配政策而缩小。改革开放后出台的措施,采取了先沿海、后内地的推进方式,抑制内地的发展,给东部沿海地区带来了明显的发展优势。因此,政策因素可以说是作为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而区域间劳动者素质差异情况直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失衡,所以说劳动者的素质也是影响所在区域内生产率高低的一个直接因素。

(三)区位因素

沿海地区,临近日韩、港澳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又有北京、上海等多个大城市作为依托,区域经济发展迅速,而西部地区却并不具备这样优势的发展条件,区域经济缓慢。我国市场发育水平和出口依赖度,东部地区均远远高于西部地区。

(四)历史条件和经济结构

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而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区域经济结构。据有关资料显示,1995年,占全国工业比重超过百分之五的地区共有七个,其中,东部地区占6个,仅有一个分布在中部地区;比重不足百分之一的地区分布在中西部的有七个,东部仅有一个。

(四)区域文化和市场化程度

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文化对于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市场化程度的高低也将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两极化现象相当严重,东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等方面的差距也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近年来,国家制定了各项经济改革措施,并且对总体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充分发挥单位、企业、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政策,以提升各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注重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互动,以东部地区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飞跃。

四、总结

综合种种,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度差异虽然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但过大的经济发展差异却会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因素和发展对策,有效降低区域经济差异,才能保证区域经济的长期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小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因素以及政策机制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1,6(05):35

第7篇

(湖南广电,湖南 新化 417600)

摘 要:纵观全球,绝大多数港口都扮演着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一般来说,港口经济的发展会带动整个港口城市的迅速崛起。因此,港口与所在区域是密切相连、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产水平的提高,经济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区域间的贸易往来、经济互动,使得港口在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港口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只有掌握其发展特征及相互关系,才能有针对性地、科学合理地制定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繁荣发展。

关键词 :港口;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探析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071-01

收稿日期:2015-03-04

作者简介:李奕含(1988-),女,湖南耒阳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港口是经济贸易的重要枢纽,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带动了港口城市以及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的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分配,在区域经济贸易、物流资源分配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将港口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发展,最终形成一个经济统一体,是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以及港口经济发展亟需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港口经济概述

港口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指依托于港口以及周围区域,以港口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一种特色经济。港口经济主要运作形式为物流运输,并结合相关港口产业,相互之间关系紧密,互相协调,整体发展,最终促进港口城市以及周围区域的共同繁荣发展。港口经济有其独特的经济特点,主要有:港口经济具有集群化特征,港口经济的贸易物流占据有利地位。

1. 港口经济的集群特征

港口物流贸易的形成,通常会带动周边地区各部门各产业的共同发展,比如说,港口物流相关的企业单位、政府相关部门、保险行业、有关培训机构等,各种机构组织以及相关企业通过港口这个平台,可进行物资调度、人员培训,资源共享等,展开互利互助,同时存在良性竞争关系。相对完善的港口设施以及人员配置,共同依托于港口这个小平台,优化港口集群的贸易配置效率,最终形成一个以提升集群内部效益以及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完备的网络贸易体系。

2. 港口经济的贸易优势和物流优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港口的主要职能不再是简单的运输和储藏,港口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港口经济的发展使得以港口为中心的贸易和物流成为周围区域乃至整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依托。港口越来越多地担任起对外贸易以及物流集散中心的职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港口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港口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港口发展为技术引入提供了区位优势、港口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中产业层次提升、港口发展为自由贸易区建设提供了基本条件。

1. 港口发展为技术引入提供了区位优势

港口的区位优势使依托于港口而发展起来的区域经济呈现辐射状发展,港口的特殊区位能够吸引更多的贸易资源,对物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此外,政府相关部门、物流企业、培训学校以及信息和资金都随之而来。同时,由于港口可以减少运输成本以及中转费用,港口独特的区位能够提高周围地区的产品竞争力。此外,港口的独特区位能够给本地区带来新鲜活力,提高人员的就业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周围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

2. 港口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中产业层次提升

近年来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港口作为区域经济的一部分,对于该港口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调查显示,港口经济对于区域经济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港口物流供应,港口货物储存和运输,港口部门管理以及港口的生产装卸。因此,港口经济的发展能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能极大地促进港口城市及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而促进国民生产水平的提升。此外,港口的发展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说,劳务人员自身的消费,港口发展水平提高对房价的影响,外来人员就业培训带来的经济贡献等。因此,港口的发展对港口城市及周围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层次的提升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3. 港口发展为自由贸易区建设提供了基本条件

因港口发展而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有效案例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潮流,是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要措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助于将本区域发展成为经济中心,能够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有利于资本项目的开放,加快离岸金融项目以及汇率自由化的发展等。港口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需要政策的支持,并需要港口自身发展水平的提高。勇于创新并加快经济制度改革,能够为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条件。

三、结语

港口是经济贸易的重要枢纽,通过港口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港口城市及周边城市的迅速崛起。因此,深入分析港口经济的含义及特征,了解港口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极为重要的。掌握港口经济发展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方案,是促进港口经济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不断提高我国港口经济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徐成龙, 程钰, 任建兰. 山东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协调性研究[J]. 资源与产业,2013,15(3):118-125.

[2] 罗永华. 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策略研究——以茂名市为例[J]. 广西社会科学,2010 (5):41-44.

第8篇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如当前我国雾霾天气的增多影响了区域的工业、农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一直倡导要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GDP增长,因此需要不断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变黑色发展、高耗发展为绿色发展,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环境污染;治理

一、我国环境污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分析

(一)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的严峻,环境破坏活动自人类产生起就没有停止,热带雨林的破坏、水土流失造成草原荒漠化、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等都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我国当前水土流失的速度在加快,而且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也在加速,我国作为一个地域广阔的过度,我国囊括的生态系统类型是全球最为丰富的,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的推进,我国的自然生态系统处于退化的状态。如我国青藏高原的土地的面积已经从上世纪的不到10%增加到如今的30%以上。我国的草原在不断的退化中,而且我国作为世界上红树林面积拥有大国,如今的红树林面积已经不足1.5万公顷。

(二)环境污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约束与限制。我国是煤炭消耗大国,虽然我国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早已经提及要发展可持续经济,而且要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但是我我国的煤炭消耗量依然是世界第一,2013年我国的煤炭消耗量达到36.1亿吨,占据世界煤炭消耗总量的一半以上,而石油的消耗量十分巨大,处于世界第二位。我国长期以来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让环境资源无法承受,我国的环境污染现象难以有效的遏制,导致城市的发展出现环境恶化的现象。环境污染导致的恶劣天气已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我国出现的雾霾天气直接导致经济损失,而且如我国的四川盆地出现的酸雨,每年的酸雨直接让四川省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

二、区域环境污染治理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路径

(一)区域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1)建立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小组。环境污染的治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而且环境污染治理需要协调的是方方面面的工作,因此需要建立专门性的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小组,要通过制定区域环境污染治理的工作流程,针对不同的环境污染类型制定整体的污染治理策略,建立综合治理的制度。环境污染的治理一定要树立全局工作观念,在专门的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小组的带动下,建立综合的环境污染治理管理措施,并且要从区域环境污染的全局着手,了解环境污染的源头,而且影响因素,不能断章取义、孤立的进行环境污染治理。

(2)加强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区域环境污染的治理要加强区域的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区域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采取统筹的方式,区域之间要加大协调的力度,环境污染治理各个区域都有责任,各个区域的财政也应当积极的投入,而不是等待其他区域治理环境污染,自己区域享受他人治理的成果。要加强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要对环保设施进行及时的检查,特别是公共的环保设施投入要到位。

(3)加强企业的污染治理。环境污染的源头很大部分是来自企业,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未经过处理而排放,导致环境污染,如经常曝光一些区域的企业违法排放的行为导致周围的人们出现中毒的情况。因此要加强对企业污染的治理,要加大执法的力度,对污染的企业坚决的关闭,如对于一些小煤窑,该关闭就要坚决关闭。通过加大对企业的污染治理,减少企业排放,有效的减少环境污染源。

(二)基于环境保护理念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径。

(1)建立绿色经济发展理念。环境污染制约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导致企业以及区域经济产生巨大的损失,因此要建立和谐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发展理念,通过树立绿色经济发展理念,以环境保护为首位,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保护环境,不得污染环境。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当建立绿色GDP计算体系,改变传统的GDP计算模式,要让管理者充分的认识到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而经济发展中有多大比例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通过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区域经济发展策略的制定上坚持环保优先的原则,对于一些能耗高、污染大的项目要综合的考量,而不是以GDP增长速度为标准盲目的引进项目。

(2)优化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环境污染治理要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应当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上抓起,区域经济发展要调整产业发展的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要鼓励低碳经济产业的发展,对于清洁生产型企业要加大扶持的力度,而且在资金、税收与政策上都给予优惠。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当不断地调整产业的结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区域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尤其是沿海东部城市。分析城市竞争力,客观地评价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和潜力,帮助城市认清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能够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目前,在区域经济带来巨大规模效应的情况下,城市更应该准确判断在本区域内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在提升本城市竞争力的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提升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一、城市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城市竞争力,从广义上讲,是指城市通过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利用各种途径增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文明要素的能力,在发展层次上表现出比其他城市更强、更持久的特征。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战略目标在于促进城市及其所在的区域经济社会的高效运行和持续发展。科学地评价城市竞争力,需要建立在一套合理完备的指标体系基础之上,才能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1】。

本文主要结合相关数据,从经济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文化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对外开放竞争力五个方面,对浙江省11个主要城市的单项竞争力进行了考察。其中,在经济竞争力方面,排名靠前的有杭州、宁波、温州、嘉兴和绍兴,较落后的是金华、台州、湖州、舟山、衢州和丽水;在基础设施竞争力方面,居前的依次为杭州、宁波和温州;在文化竞争力方面,居前的依次是杭州、宁波、舟山和嘉兴;在环境竞争力方面,排名前三位的是宁波、杭州和绍兴,排名后三位的是温州、台州和丽水;在对外开放竞争力方面,由于区域条件和投资环境好,杭州、宁波、嘉兴和绍兴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就浙江省11个主要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而言,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综合得分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1.竞争力最强的城市

首先是宁波,其次为杭州和舟山。宁波和舟山的突出优势在于港口资源丰富,有天然的深水良港,在经济发展方面呈现出偏向对外的混合发展模式,综合实力很明显;而杭州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独特的发展优势;

2.竞争力较强的城市

义乌和温州在列,两个有自身特色的城市。义乌是国际知名的小商品城,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很大,为义乌的城市竞争力出力不少。而温州是率先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城市之一,民营经济发展的很好,创造出温州模式的经济发展格局;

3.竞争力较弱的城市

包括嘉兴、湖州、绍兴、衢州和台州,其中衢州的发展滞后与地理因素有关,绍兴的竞争力弱可能与行政规划方面的因素有关,台州的竞争力弱,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其是人口大市,拉低了人均GDP水平。【2】

一般而言,城市竞争力的状况与在本区域经济发展地位是直接相关的。城市竞争力强的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就会占据重要地位,可以对本区域其他城市产生较强的辐射作用,反之,亦然。从以上的分析结果来看,目前台州市的城市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第二、三产业产值较高,人均收入也较高,但是城乡差距相对较大,沿海的地理位置优越,但是对外开放程度并不高。【3】在这种情况下,台州市在区域发展地位中就相应地处于中等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二、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浙江省城市竞争力仍然呈现出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是分布不均。各城市应当自身的发展特点,在资源、资金和人才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城市竞争力的提高,提升在本区域内的发展地位,尤其是目前尚处于弱势地位的城市。作为处于中等发展水平的台州市,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硬件条件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是优化投资环境和支持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提高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通过城市规划实现每一个子系统的协调运作,从而促进大系统有效的发挥作用,还要避免重复建设,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现象。同时,还应将城乡规划、土地规划和环保规划协调起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4】。

2.发展特色产业,自觉参与区域分工

主要表现在各城市要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组合,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壮大。【5】优势各异的各个城市,要着力探索出与自身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模式,例如,有良好区位优势、交通便利的城市,可以适当考虑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农业优势的城市可以探索出现代绿色农业和食品业的发展道路;资源较丰富的城市,可以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相关产业,成为区域内重要的资源供应基地。从浙江的实际情况来看,台州市可以利用沿海的区位条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出独特的经济模式。

3.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加强区域合作在显得尤为重要,集合各城市的发展优势,可以有效地做到扬长避短,同时形成强大集聚发展能力。加强区域合作需要正确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卫星城市的发展,台州市作为卫星城市在依托中心城市发展的同时,要逐步增强自身实力,充分利用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各种机遇,实现将区域合作的领域扩展到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重要目标,充分利用区域内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发展自我,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第10篇

前言

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十分珍贵的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事实证明,只有人力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保持一致,才能更好地促进其经济的作用。近些年,基于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的引导与内蒙古人民的努力,内蒙古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产生了区域发展的新格局,但由于地域与其他因素的影响,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充分认识与了解内蒙古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蒙古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从人力资源数量来看,截至2015年底,全区常住人口有2 511.04万人,相比于2014年,增加了6.2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有996.88万人,城镇人口有1 514.16万人。全年出生的人口有19.36万人,死亡的人口有13.14万人,出生率是7.72%,死亡率是5.32%,人口自然增长率是2.4%,城镇化率高至60.3%,比2014年增长了0.8个百分点。人口结构与生育观念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蒙古人民日后的人口增长速度,即逐步下降。

从人力资源质量来看,相比于第五次人口普查,2015年内蒙古文盲人口减少了116.1万人,文盲率为4.07%,这无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文盲人口,指的是全区15岁及以上的人口中不识字或者识字较少、无法满足国务院脱盲标准需求的人;文盲率,指的是文盲人口占据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其中,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人口有252.2万人,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人口有373.7万人,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口有968.9万人,具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人口有627.9万人,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人口上涨至10 208万人。文盲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大小不仅直接代表着内蒙古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而且反映着内蒙古的经济情况。

从产业分布来看,内蒙古的产业分布较为合理。2015年,多级就业机构认真贯彻全区人力资源精神,采取合理措施,认真落实,稳步推进全区就业工作。内蒙古全区生产总值为18 032.8亿元,比2014年上涨了7.7%,其中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1 618.7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为9 200.6亿元,增长8%;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71 903亿元,增长8.1%。2015年第一季度的生产总值为3 274.5亿元,增速为7%;第一至第四季度的增长总值为18 032.8亿元,增速为7.7%,可见,内蒙古的生产总值曾上升趋势(如下页图所示)。

(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首先,经济发展失衡。内蒙古作为我国资源较好的地区,不仅是我国粮食的主要生产地,而且是交通要道。近些年,区域经济的差异日益显著,尤其是蒙东地区的经济增长逐步放慢,从区域资源来看,各个地区逐渐产生相应的特色产业,如包头市的煤炭等发展较好,促进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其次,人口素质差异大。人才资源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且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而内蒙古在地区的资源分布失衡,高校与研究机构大多集中于包头市等地区,这无疑缺乏广泛性。最后,投资差异较大。各地区对于区域经济投资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即使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从近些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而言,呼包鄂占据了十二盟市的52.3%,蒙东地区占据了十二盟市的32.9%,其他地区则更低。由此可见,呼包鄂在经济增长拉动中显著优越于其他盟市。

二、健全内蒙古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对策

(一)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意识及人力资源素质

现阶段,内蒙古人力资源开发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即人力资源开发意识不充分。部分管理者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解不够全面,片面地认为为企业招募到适宜的员工就是人力资源开发,而忽视了对现有员工的潜力挖掘。因此,内蒙古企业需要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意识,合理调研与分析自身企业的实际需求及人员具备的能力,再加以培训与教育;需要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结合实际情况增加教育科研的投入,不断发展与完善教育事业及教育水平,以提升本地区人才的素质及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者,从而真正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二)合理分布人力资源,缩小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区域经济发展失衡是内蒙古面对的严重问题,若不加以干预则会使落后的地区更加落后,所以政府需要合理调节。首先,省级政府需要充分了解与掌握各个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分工,取长补短,给予地区经济发展相应的关注与支持,如制定相关政策,逐步偏向经济发展较慢地区的投资政策;其次,在制订与实施本地区经济发展计划时,地方政府需要与上级计划保持一致,不仅需要合理整合产业的发展方向,而且需要创新与改革认识制度,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去落后地区进行创业或者就业,真正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第11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对策

一、引言

河南省非常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出台了《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实施意见》、《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超过5%”的发展目标。虽然国务院、河南省都非常重视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但是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不乐观,面临着整体实力不强、文化资源开发不够、产业附加值较低、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匹配等问题。[1]为此,文章基于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提出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措施,期望能为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以及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启示和借鉴。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

(一)文化创意产业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截至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已在我国得到广泛重视,并取得了快速发展。诸如,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发展势头十分强劲,甚至已发展成为这些地区与城市的亮点。另外,成都、南京、杭州、青岛等城市也纷纷凭借各自的区位资源、文化资源以及人才资源等优势,创建充满特色与个性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或示范园区,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产物,文化创意产业是以经济迅速发展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更是适应知识经济的创新型产业形式,其主要包括视觉艺术、书刊、表演艺术、出版业、电视电影、设计策划、文物古董、计算机等行业。这些行业既包括传统艺术部门与数字化经济部门,也含有商业化传媒部门。

(三)区域经济因素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

一是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和规划会对文化创意产业要素供给产生影响;二是政府制定的文化创意产业法律法规等会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战略与竞争结构产生影响;三是政府制定的文化产业政策作为文化创意行业的运行标准,直接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市场需求条件。总之,文化产业政策直接影响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成效。

三、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一)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含量

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其重点在于抓住了消费群众的内在需要,极大满足了消费者的心理、文化与精神等方面的诸多需要,并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满足消费者的各方面需要,重要举措是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含量。[2]因此,强化文化创意产品物理形态的制造技术,丰富文化创意产品种类,积极利用计算机、手机等新型媒介终端设备,采用视频、通讯等数字化标准终端的符合功能,不断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含量,实现河南省区域经济的高质高效发展。

(二)增加文化创意产业的附加值

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附加值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河南省可以从自身独有的中原优势出发,打造充满特色的中原文化创意品牌,从各方面着手增加文化创意产业的附加值。例如,依托功夫文化、中华姓氏、甲骨文、轩辕故里、禹州钧瓷、朱仙镇木板年画等丰富的中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民俗文化、民间演艺、民间工艺等,将其融入到文化创意产品中。只有不断增加文化创意产业的附加值,才能真正增强增大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效促进河南省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

(三)强化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效应

产业集群效应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功能。具体来讲,一方面要增强对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品牌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这些企业进行大力创新,实现龙头企业与骨干企业引导示范功能的最大化,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水平。同时还要有效打破地区和行业壁垒,促进跨行业、跨地区的整合重组,推动大规模、集约化的管理。另一方面还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壮大,鼓励个人企业与个人资本的深度对接等。通过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协会、贸易组织的中介作用,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资源整合,大力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第12篇

交通运输系统在整个国民经济大系统中起着纽带的作用,它把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有机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业是一个不创造新的可见物质的产业部门,其生产活动不提供具有实物形态的产品,只是实现旅客和货物的时空位移。区域经济发展直接涉及交通运输的建设,两者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相互影响的一般表现及规律是:当区域经济发展迟缓、乏力时,它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和投入能力萎缩,表现为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限制和阻碍,当区域经济蓬勃发展时,它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迫切,投资积极性旺盛,但因交通运输发展本身的技术经济特点,不可能迅速显出效果,因而表现为交通运输发展滞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

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首先,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内部条件,同时又是区域经济系统中一个创造产值的物质生产部门。其次,交通运输是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的先行,是区域产业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先决条件。区域资源的开发包括矿产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海陆生物资源及旅游资源等,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与技术工艺,将这些处于自然或半自然状态的潜在物产,转化为人类可以利用的现实财富,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再次,交通运输是区域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现代化发展的保证和动力。我国的四个现代化中,提出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事实上,它们都离不开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支持、保证作用。在区域工业现代化方面,生产规模化、原料和产品销售市场的多元化、多向化、网络化,与高技术和分工专业化及布局临空化相联系的信息化是其突出的技术经济特点。这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在区域农业现代化方面,商品性专业化的生产、外向型农业及农工贸经营公司的运作、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十分活跃的生产、商贸活动,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转移和地域性流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提升等等,靠传统落后的交通运输方式和信息传输状况,绝然无法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为避免在经济发展中各省市区自成体系、重复生产、重复建设,客观上要求在更大范围内考虑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发展交通运输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对应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动态发展的保障交通运输发展形成的效益应在区域社会成员、部门及地区,按社会分配原则公平分享、把交通运输建设对环境生态的危害降到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能够容许与消解的最适程度。这些也正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和内容。

第二,加强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区域经济联系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基本要求。区域联系网络的基础结构可以分为交通运输、通讯、动力设施网络等,在这些传输性基础结构中,实现人与货物流动的交通运输网是最基本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以区际贸易为主包括要素流动在内的区域经济联系的变化。公路交通运输网的完善,可以从降低运输成本和减少交易的空间成本两个方面来促进区际贸易。区域贸易不但受本地需求的影响,同时受伙伴区域进口需求的影响。作为生产成本组成部分的运输成本对贸易价格产生强烈的影响,从而影响伙伴区域的进口需求和区域间的贸易。运输成本随距离的扩大而增加,这会产生空间组织中的距离衰减规律,两地之间的距离越近,发生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贸易量越大,贸易种类越广。这使得贸易首先发生在相邻区域之间。如果运输费用大到极点,任何距离的运输行为都变得不合理,那么区域贸易就不会发生,各个区域只能靠自给。随着运输成本的逐渐下降,区域间的相互需求扩大,区际贸易也不断扩大。在现代交通的基础上,区域间的运输成本不仅取决于实际距离,更取决于覆盖它们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密度和结构,对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和升级不仅要满足当前阶段的贸易需要,更要发挥作用创造更多的区际贸易需求。

第三,政府加强制度管理。交通运输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交通运输管理当局,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交通产业投资基金制度,扩展政府资金来源与投入方式,以达到解决目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须”制约的目的;另一方面,要从发达国家成熟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借鉴经验,将交通运输各种方式的发展看作一个综合、有机、相互补充而又相互制约的整体来加以规划、建设和发展,变革并完善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

只有按照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固有规律,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方案,才能达到全国经济的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益与均衡,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