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共管理文化

公共管理文化

时间:2023-07-19 17:30: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管理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共管理文化

第1篇

    1 引言

    旅游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文化范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提升旅游素质,提高旅游内涵和韵味的重要内容。本文旅游文化品位的概念旨在突出文化能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影响力,从而实现旅游目的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提升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品位必须要以挖掘其文化内涵为突破口,这种文化应是一种独特的、富于自我个性的文化。这将给整个地区的旅游业注入文化色彩,丰富文化底蕴,以此形成高层次的旅游文化品位。具体而言,文化对提升旅游品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文化可提升旅游目的地资源的知名度及影响力。一旦旅游资源被赋予某种文化内涵,其知名度及影响力就会随着旅游资源的文化传播而迅速提高。很多地方借助名人效应提高了其知名度,成为着名的文化旅游地。比如绍兴的鲁迅文化旅游、诸暨的西施文化旅游、宁海的徐霞客文化旅游等等。

    (2)文化可提升旅游目的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旅游目的地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具有吸引游客的魅力,而且通常时间越久远,其吸引力越强,这充分体现了文化对旅游目的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作用。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十二五”时期的开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蕴含着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又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挑战。可以说,“十二五”时期是推进诸暨市旅游业新一轮大发展的机遇期。那么,要想进一步加强诸暨市旅游文化品牌的知名度与竞争力,就要更加强调旅游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在提升旅游品位中的重要性。在此之际,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对诸暨市提升旅游文化品位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科学文化旅游

    2.1 明确诸暨市旅游业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点

    认清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是实践科学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该地发展旅游业的思想基础。如果一个旅游目的地没有明确的旅游发展目标定位,也就失去了科学文化旅游的内涵。根据2001年编制的《诸暨市旅游业发展规划》,2002~2020年诸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目标是:提高认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以吸引国内旅游者为主体,充分利用“四名资源”(名胜、名人、名品、名居),立足五泄山水风光,突出西施名人文化,发挥珍珠产品优势,开发斯氏居民古建,利用区位交通优势,把诸暨市建设成为以风景名胜为依托、历史文化为特色,产业结构布局合理,社会经济平衡发展,旅游形象特色鲜明的全国重要旅游胜地和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市。至2010年,诸暨市旅游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为指导,以贯彻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为契机,科学制定了诸暨市旅游业2010年的发展目标、方向和重点,这进一步为打响诸暨旅游品牌,提升诸暨旅游文化品位奠定了基础。

    2.2 创新旅游管理体制

    管理从更高的层次讲也是一种文化,对于旅游管理体制的创新,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的创新。诸暨旅游业从1984年起步,至今走过了26年的风雨历程。在这26年中,诸暨旅游管理体制经受了多头管理阶段、统一管理阶段、政企分设阶段、统一管理阶段等4个阶段,终于形成了目前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即将诸暨市风景旅游管理局、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实行机构合并,既按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又代表政府行使旅游行业管理职能。这一模式,形式上与第2阶段相似,实质上有根本区别,即诸暨旅游业实现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实施行业管理,一方面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为诸暨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体制上和组织上的保证,奠定了大旅游、大投入、大产业的基础。

    2.3 统筹协调,加强旅游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

    (1)科学编制旅游规划。把旅游发展规划作为重点专项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市域范围内各单位牵头编制的不同区域与不同主题的旅游规划,必须符合《诸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加强旅游规划管理。根据《浙江省旅游管理条例》和绍兴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由市风景旅游管理局为主负责全市旅游规划实施管理工作,凡不同区域、不同主题的旅游规划必须报市风景旅游管理局审核备案,在评审通过并经相关程序批准后方可实施。

    (3)建立旅游规划协调机构。市政府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旅游规划协调机构,统一协调各项规划与旅游规划的衔接工作,并逐步实行旅游规划会审制度。

第2篇

关键词:新常态 公共管理 困境 发展策略

一、公共管理里新常态的概念

公共管理面临的新常态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方面,政治新常态首先要遵守目前国家的基本法治法规,公共管理的推行以国家相关宪法和法律作为变革的基础和前提。目前的新形势要求社会主义的公共管理体现民主参与决议、法制公平性和科学先进性。通过遵循政治新概念确保社会公共管理各方面的法制化进程。

第二方面,经济发展新常态表现为确保新时代经济发展速度和秩序的稳定和持续。结合新时期的各项相关市场发展策略,努力提升经济发展空间和经济利润增长点。通过重点培养经济发展核心力量和创新经济模式,确保经济发展稳中有升的长远发展目标。

第三方面,对于文化新常态的理解,首先,就是结合社会主义民族文化精神和法治知识,提升全民精神文化素养和法律意识,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实现遵纪守法,团结互助的优良文化氛围。其次,在社会各方面的公共管理方面,让法律法规渗透到社会管理的具体方式中来。通过政府机构、社会团体、民众等多方团体的民主参与形式,形成多角度的公共管理体系。

二、新常态下公共管理面临的问题

新常态必定带来新挑战。国内当前的公共管理面对着诸如目标和现状、技术和手段等一些困境。只有清楚的认识这些困境,才能对症下药的解除这些困境对社会改革发展方面的阻碍。

(一)公共管理能力和现实体系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式呈现出一片良好,经济发展水平也持续着稳重有升的优良状态。目前的社会形态可以说法制相对健全、社会关系和谐、文化经济繁荣昌盛。但随着国际经济发展的接轨,国内很多企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自身经营困难,市场竞争压力较大,企业发展压力也困难重重。公共管理在法制化制度和民主决策程度上还是需要进一步优化主体结构。在治理能力上,要实现公共管理相关部门的能提与具体工作人员的能力共同提升。使公共管理体系能实现与各组织体系的协调配合。

(二)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模式,对公共管理的方法要求也逐渐提升

现代社会的发展浪潮中,自动化和科技化越来越被广泛的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为公共管理跨入科技行列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手段。在当前的公共管理方面,各级单位已经充分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管理带来的便捷性和科学性。相关的公共管理流程审批和信息公开,通过软件系统,网站,办公平台等科技手段即可实现。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共管理还是与民众期待的有所差距,这就要求公共管理必须紧跟科技步伐,摆脱落后和单调的工作手段,使工作方法完全适应社会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三)公共管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公共管理工作做的好坏,公共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起着很关键的决定作用。就当前的公共管理工作来说,由于缺乏晋升和价值体系通道,部分管理人员在工作上主动性和创新力不够,且工作呈现一副携带状态。如果不及时的对公共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积极性进行调整,公共管理工作的管理效果将不断的恶化下去。这将给公共管理价值体现造成严重的负面作用。

(四)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逐级渗透与基层公共管理缺乏健全执行机制之间的矛盾

在我国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中,公共管理改革基本都是从上级逐级渗透到基层。国家也考了了基层公共管理的地方发展因素。但是由于制度真正执行起来后,没有强有力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再加上地方经济条件优先,使得最开始的公共管理无法很好的渗透到基层公共管理工作中去。

三、关于如何摆脱新常态下公共管理困境的几点建议

(一)将公共管理的治理能力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首先就是注重公共管理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另外就要注意凝聚社会群体的力量,通过创新社会组织参与形式,激发社会组织公共管理方面的活力,并且对社会组织的公共管理进行有效的法律监督。通过加强社会大众的文化水平和精神素养,使公众能够自觉遵循公共管理常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二)强化公共管理技术创新手段

公共管理的技术手段应该完全遵循现代经济发展的信息化节奏。在流程审批、风险评定、科技决策等方面,加强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广。通过不断的创新公共管理手段,促使公共管理工作能够完全适用于新常态下的各项社会工作,确保公共管理手段的效率和科学性。

(三)改善自上而下的公共管理实施方案

通过上层统筹指导的形式,促使地方政府建立符合本地公共管理的体制,使公共管理能够在坚持上层基本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更符合本地发展规划,上级政府做好基层公共管理监督和财政支撑。确保地方公共管理行为的法制性和持续性。

(四)重塑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

公共管理部门因为本身职责所在,很容易滋生腐败。要想使公共管理有里程碑似的突破,就必须对公共管理的价值进行重新塑造。首先要讲公平、公正的核心意识作为公共管理的基本价值观。其次,在坚持国家基本国策和政治方针的前提下,公共管理的具体意识要以明确的制度来体现。最后,国家要对公共管理各级单位进行指责监督。通过树典型,立榜样的形式,形成公共管理体系内良好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

四、结束语

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中,要不断的进行自我体制的完善,通过加强公共管理手段创新和提升从业人员素养,来保证公共管理工作自上而下的顺利开展。通过良好的公共管理来构件社会主义和谐体制。

参考文献:

[1]任丙强.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环境治理:问题、挑战与对策[J].政治学研究,2013(5)

[2]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第3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价值取向;应用研究

公共管理价值取向是以观念形态反映出来的公共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是人们对公共管理活动满足其需要的一种理性期望,是带有某种倾向性的价值观念。公共管理价值取向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反映社会公共生活的客观存在,体现了社会公共生活的内在矛盾。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根本方式,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上也存在矛盾,是由人们现实生活中需求和利益存在一般与个别的矛盾引起的。辨证分析这些矛盾,对我们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社会公共生活中复杂的问题大有裨益。

1、公共管理和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

传统公共管理(公共行政)的效率原则一直是经济学的主导价值观。公共行政一直视效率为其追求的终极目标。因而有人把效率公共行政管理主义范式的主要价值取向。公共行政的目的,就是在官员和雇员的处置下,对各种资源加以最有效能的利用,使公共计划得以最迅速、最经济、最圆满的完成。在公共行政理论的另一基础,即官僚制理论那里,等级森严的体制之所以被设计出来,乃是为了使行政机关更有效率地工作。以目前的社会形势看来,上下服从,命令统一本身就是效率的保障。新公共管理运动是公共行政理论学界和实务界试图摆脱传统管理主义对官僚机构的过度依赖,转而更多地通过经济理性主义的途径给予管理主义新的释意而持续性地探索且最终引发的一股全球性的公共行政改革浪潮,这一运动直接催生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与传统公共行政追求效率原则不同,新公共管理实现从效率优位向绩效优位转移,以经济学理论和私营部门管理范式为基础,注重结果和管理者的责任,从而实现政府施政的基本价值取向,把经济、效率、效能作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追求也是他的价值所在。

2、公共管理取向的功能与作用

2.1对公共管理行为的影响

具有自觉公共管理意识和进取公共管理思想的人,能够成为当机立断、独立思考的公共决策者和坚定、灵活的决策执行者;反之,则成为优柔寡断、固步自封的决策者和僵化、拖拉的决策执行者。开放型的公共管理文化氛围,会使公共决策者的行为具有开放、民主、效率倾向;相反,封闭型的行政文化氛围则会使决策者因循守旧,唯书唯上,思想僵化。民主型的公共管理文化氛围,会使公共决策者的决策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和综合性;相反,专制型的行政文化氛围会使决策者专横武断,刚愎自用。晦暗型的行政文化氛围会使决策者心胸狭隘,争功讳过,造成行政风气腐败。

2.2对公共管理观念的影响

公共管理人员是公共管理活动的主体,在公共管理活动过程中,公共管理文化环境对公共管理人员的观念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社会成员进入公共管理活动领域后,不可避免地带有原有公共管理文化影响下各种积极或消极的因素,并在一定的公共管理体系内和具体的公共管理活动中形成特定的思想观念,如,高高在上,遇事推委,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政不廉,任人唯亲等行政观念很大程度上与封建的等级制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等行政文化氛围有关。

2.3对公共管理体制的影响

任何具体的公共管理组织形式都是人们选择的结果,其中不仅客观存在的公共管理需要、公共管理条件和资源状况制约着人们的选择,而且公共管理主体对公共管理方式、组织制度和管理模式的认同与否,亦决定着这一选择。这种主体认同过程,就是传统公共管理文化与新生公共管理文化成分在同一意识形态下的合力过程。在客观因素大致相同的情形下,人们会因公共管理文化的差异而选择不同的组织形式,而在客观因素基本相异的条件下,人们亦会由于公共管理文化间的同一性而选择相同的组织形式。

3、公共管理价值取向的实现途径

3.1转变政府的管理理念

要实现公共利益这一管理价值取向,我国的政府首先要强化公共服务的职能,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现由权力本位向服务本位、官本位向民本位的转变。其次,地方政府还需要在三个方面转变观念:一是必须摒弃之前“以物为本”、只注重经济增长忽视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观念,要转变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把满足人的根本需求作为管理和发展的目的,切实保障人的根本利益,让全社会的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二是调整政府管理的价值取向,将实现公共利益放在首位。政府应注重提供与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将地方财政投入的重心转向公共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的生活质量。三是将公共利益作为管理的成果和政绩的评定的标准。建立注重社会实效和公众满意程度的地方政府政绩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评价不仅要看经济指标,更要注重社会与经济是否协调发展,人民的利益是否真正得到满足。

3.2构建共同管理的社会机制

和谐社会管理的价值取向决定了社会机制的客观要求,为发展新的管理模式指出了方向。在我国之前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初期阶段,政府进行管理所使用的社会机制主要有两种:政府管制或市场调节。这两种机制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但同时又带来了市场失灵和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基于这种双重失灵,和谐社会中的管理要求政府、市场和社会要有协调的配合,实现一种共同管理状态下的社会机制。这种共同管理的社会机制强调的不是一整套具有权威性的正式制度,而是把重心放在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协调相互冲突的各种利益,使之统一在公共利益之中。其次,它既不靠传统官僚制度自上而下的管制,也不完全听任市场机制的操控,它的运行机理在于强调管理者和公民的对话与合作,以达到交换信息、减少冲突、增强监督等目的,使管理者在和人民群众的目标一致的状态下进行公共事务的管理。

4、结束语

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涉及公共管理者的理想、信念、行政态度和心理偏好等观念和意识层面的东西,它决定公共管理“应该怎么做”的问题,也决定了公共管理的行为选择、行为模式、政策选择和制度建构等层面的内容,因此公共管理价值取向的研究和明确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本文是对公共管理价值体系研究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重新审视。公共管理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如果同时实现多元的目的,自然皆大欢喜。但在公共管理的实践中,不可否认的是,在多数场合这两个目标是相互矛盾的,一方面,为了提高效率有时必须忍受更大程度的不公平;因此,在思考上述问题之前,需要首先思考的是“是做蛋糕,还是分蛋糕”。即使是在“做蛋糕”之时,也不妨在“怎样做蛋糕”之前思考“做谁的蛋糕”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困境;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社会公共管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有效的运用经济、政治、管理、法律等方式进行公共管理改革,提升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以及绩效,为社会公众谋取更多的福利与利益,成为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因此要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提升公共管理主体的治理能力,创新公共管理手段,完善公共管理机制,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对解决当前公共管理面临的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公共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治理主体结构有待优化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平稳、政治稳定以及文化繁荣的新时期,我国的行政生态环境与的实际经济发展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但是目前在公共管理中仍存在一些有待改善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长远发展,比如说:公共管理治理体系中的治理主体结构仍旧有带进一步优化,治理制度缺少完整性与灵活性,法制化、民主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等,虽然在新阶段政府、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公众都属于公共管理上的治理主体,但是治理主体存在着的能力不足的情况,比如说:治理主体内部成员的素质能力相对不足,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公共管理的要求,另外,治理主体协同治理能力比较弱,各个治理主体缺乏明确的分工等,因此也可以说公共管理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仍旧无法满足社会实际发展的需求。

(二)公共管理手段比较单一

现代公共管理技术包含了数字治理技术、科学决策技术、绩效治理技术以及风险评估技术等,而且这些现代公共管理技术已经在公共管理中具有了可行性,并且由于现代公共管理技术具有可操作性、规范性等优势特点受到公共管理主体的青睐,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现代公共管理技术却没有充分发挥出实际效果,公共管理主体在现代公共管理技术的应用中并没有根据实际管理职能的需求以及社会公众的意愿进行应用,从而无法使现代管理技术实现最大化的社会公共利益,仅是为了方便自己的管理职能而采取较为单一且保守的管理手段,进而导致社会公众对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产生怀疑,甚至有可能产生社会信任危机。

二、公共管理的发展路径

(一)促使公共管理主体不断提升治理能力

公共管理主体涵盖了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公众,并且在不同的治理层面上对管理主体的治理能力要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比如说:对政府部门来说,在公共管理中需要政府部门不断深化体制改革,积极转变治理手段以及要积极优化政府的治理结构。而对于政府部门内部来说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机制,比如说:需要完善绩效治理机制、人员选拔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等并要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加大管理能力的培训,从而有效的提升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的服务理念以及职业道德水平,促使政府部门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而对于社会组织来说,其治理能力的提升主要是为了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并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力度,在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出协同治理作用。另外对于社会公众来说,要注重提升现代化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国不断完善社会民主制,使人民群众参与治理的渠道更加顺畅,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同时需要我国不断完善知识教育体系以及文化价值体系建设,促使人们的民主法治以及治理主体意识得打有效的提升,自觉的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

(二)创新公共管理手段

现代先进的管理技术,比如说:应急管理技术、数字治理技术、智慧政务技术以及风险评估技术等为现代公共管理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因此应该注重现代公共管理技术的应用创新。这就需要促使政府部门不断地改变观念,树立现代管理意识,并运用现代化的公共管理思维方式,科学的运用现代公共管理技术,从而促使引导公共管理管理主体自觉的改变传统的单一且僵化的现代管理手段,并创造更加新颖以及使用的现代管理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还可以把公共管理技术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等建立必要的联系,从而为公共管理提升公共管理效率以及创新管理手段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三)完善公共管理机制,构建核心价值体系

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自我意识的提升,人们的思想意识也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思想方向发展,尤其表现为在公共管理管理主体所表现出的拜金主义以及思想等,从而导致在公共管理中无视公众的需求以及公共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公共管理带来很大的危机,在此种情况之下应该要逐步完善公共管理机制,促使公共管理行为能够受到法律制度的约束,并要着力构建核心价值体系,解决公共管理组织文化对公共管理主体意识影响,从而促使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理念有效的结合,使公共管理管理主体树立正确的公共行政价值观念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逐步提升自身的治理能力,根据公正的需求以及公共利益的引导,创造和谐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与配合,从而有效的解决公共管理中的各项矛盾,实现公共管理的可持续化发展。总之: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常态环境下,我们要加快国家治理体系改革的步伐,协调各个治理主体的关系以及提高他们的治理能力,就要改变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就要促使公共管理主体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创新公共管理手段,完善公共管理机制,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并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院系从而促使公共管理效能逐步提升,把民生作为公共管理的重点内容,构建民主化、制度化、透明化的公共管理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杨娜,罗文宝.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的困境与出路研究[J].现代商业.2016(16)

[2]张再生,白彬.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出路[J].中国行政管理.2015(03)

第5篇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极大的影响规模,随着社会全面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经济发展带领下的我国社会已经形成了以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文化五大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时代新常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公共管理的任务及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这种时展的剧烈变化要使得其基本社会功能得以发展,就必然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并明确当下公共管理发展的现状问题,才能做出有针对性的改革决策,进而实现公共管理的不断完善。本文首先对新常态进行了内涵进行了理论上与现实上的基本分析,然后论述了当前新常态背景下公共管理的主要问题,最后通过问题分析的结论提出了强化公共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新常态;公共管理;策略

对新常态的研究目前已经经过了几年的历程,自新常态相关研究在我国受到广泛关注之后,对新常态的研究从深度上与范围上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不同研究视角对新常态的研究结论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综合各种研究看,我国的新常态已经成为当前关系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关键性因素。受这一观点的影响,自十以来,更是提出了对新常态下国家未来战略规划的重要意见,同时还将新常态作为主要参考提出了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更新的治国理念,为新常态的相关理论付诸实践,并与实践有效结合推动我国国家公共管理走出当前困境,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一、新常态的内涵

新常态从理论上看,即通过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使原有的传统思路与模式被彻底打破,并建立或形成的一种新的长期稳定的态势。我国针对新常态的研究是通过对国际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后所提出的结论,随着对新常态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步将新常态的概念转移到社会实践中。在理论研究方面较具代表性的是由北京大学教授黄益平提出的,通过专门性研究黄益平将新常态定位在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本土化内涵上,充分分析了我国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如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通货膨胀等,并将这些基本形势作为了新常态的主要研究方向及任务。通过对新常态的理论分析不难得出结论,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局势中,如果没有对新常态的专门性研究,那么就无法准确掌握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趋势。不仅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同时对于社会公共管理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当前我国新常态在现实中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五个方面。

二、新常态下公共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一)治理能力不足。

随着我国新常态的背景日益凸显,公共管理的问题也在被不断扩大,其中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治理能力的不足。这些不足不仅是对基本社会管理需求的不满足,同时在公共管理工作分配机制上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例如某一项公共管理的任务各项工作落实时,由于自身管理体制的问题使管理部门之间的任务划分及分配不合理,因此整体功能性较差。此外,从公共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个体上看,也存在着工作能力的严重不足,这些都成为公共管理治理能力不足的直接因素。

(二)管理技术有限。

在最初的几年,当新常态已经在悄然影响着我国公共管理时,相关部门还未对公共管理的技术提升有强烈意识,因此在技术投入上了关注度也明显不足。总体上看,公共管理的技术投入与发展较新常态局势的来临处于明显的滞后状态。所以相对新常态的时代背景而言,管理技术水平极为有限,同时管理的技术方法也较为单一。

(三)个体自觉性差。

公共管理组织文化及价值体系建设水平与新常态的背景存在着明显的不协调,如果以这种制度文化作为约束和监督公共管理的基本标准,必然无法获得较好的约束效果。在外就直接表现为公共管理组织人员个体自觉性差,许多个体由于缺乏正确的公共管理文化价值观念而使公共管理价值无法有效发挥。

(四)管理体系改革困难。

我国的公共管理体系目前处于顶层设计管理体系下,当公共管理组织体系实施改革时,必然会选择自上而下的改革推进方式。但这种方式在实施落实的过程中却难以获得成效,地方公共管理部门与上层管理部门之间存在的公共管理工作意向、标准、执行力度的不同都使得管理体系的改革落实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管理体系的改革极为困难。

三、新常态公共管理的强化策略

(一)提供整体治理能力。

由于新常态背景的影响基本的公共管理需求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正是因此对公共管理的治理能力也就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变化局势下,公共管理的改革、调整与新常态背景下的局势变化及管理需求并不同步,所以在外表现出明显的治理能力不足。要使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在分析了问题的基本成因之后,实施起来相对比较容易。首先,需要对公共管理部门的治理结构进行全面调整,使其能够适应新常态下我国公共管理的需求变化,为公共管理的有效强化提供基本支持。其次,实施治理方法的调整,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建立相应的管理实施规划,保证治理方法的实践效果明显。最后,通过专业化的治理能力培养,使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稳步提升,根本上保证工作人员的公共管理专业能力。

(二)扩大公共管理创新技术的运用。

随着新常态局势的不断发展深化,对国家公共管理的要求也在同步提升,只有拥有科学完善的技术作为支持,才能支持现代公共管理的工作需求。然而由于公共管理技术的应用存在困难相对较多,要想全面提升管理技术,诸如数字技术、智慧政务等需要有较大的技术与人员投入,短时期内难以实现。虽然从时间上公共管理技术优化面临着明显的困难,然而如果能够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入手,为公共管理建立起专门性的技术创新体系,就必然能够使每一项技术恰到好处的运用到相应的工作上,从而实现公共管理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一方面应当对基本的公共管理技术进行优先创新提升与应用,使最基本的公共管理工作水平得到发展,才能为下一步的管理技术创新提供前提。另一方面,通过决策技术、绩效治理技术水平的提升,为管理工作思维能力的创新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基本的管理技术为基础,对管理工作任务进行有效开发,发挥出公共管理的最大工作成效。

(三)重塑价值体系提升个体自觉性。

公共管理工作制度关系着工作效果,作为一种持续性影响管理人员行为及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个体自觉性的提升至关重要。目前造成个体自觉性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共管理的价值体系存在与新常态背景的不协调问题。所以,需要从价值体系的重塑调整上入手,提高管理人员的个体自觉性。

(四)建立健全的公共管理体系。

我国的公共管理体系虽然已经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受传统的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的影响,我国在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体系长期处于一种功能实现及改革发展的困境中,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落实面临诸多不利因素。除了从核心价值体系上进行重塑外,运用现代规范价值、伦理价值也是主要的改革途径之一。另外,还应当提高对新常态下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的关注,综合各个因素建立起具有实践性价值的公共管理体系。

结束语:

随着我国新常态的提升与进一步明确,我国公共管理中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果不对这些问题加以关注与研究,必然会造成这些问题的不断扩大。受新常态背景的影响,公共管理即面临着发展强化的优势也面临着相应的弱势,要使优势得以发挥、劣势得以避免,建立起科学的管理理念与完善的管理体系必不可少。因此通过对新常态的内涵分析及当前公共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可以明确,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的有效加强需要结合公共管理人体体系完善、技术创新与综合治理能力开发等几个方面,才能使公共管理工作的强化得到有效的落实,实现对国家稳定的有效保障。

作者:许柏松 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1]王薇,任保平.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公共管理创新机制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05:77-81.

第6篇

(一)20世纪80年代新公共管理理论范式的产生

上世纪70年代,多数工业化国家进入了自大萧条以来经济增长绩效最差的时期,虽然没有发生重大经济危机,但经济增长长期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为应对经济缓慢增长带来的财政危机和赢得公民对政府的信心,世界范围内的公共管理相继掀起了一场真正意义的变革,各国政府都采取管理改革以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以更少的税收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用‘‘新公共管理”(NPM)总结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和美国政府改革,是由ChristopherHood于1989年提出,他当时预测“新公共管理”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1由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管理主义为主旨,主张私有化,以绩效、市场导向等理念重塑政府的公共管理研究范式产生并得到广泛发展。

(二)‘911”事件与反私营化改革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揭示了美国政府能力中还存在危险的缺陷和弱点,促发了学术界对重塑政府等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再思考。例如,自1973年以来的美国航空安全检查服务外包,被“911”事件证明是并非有效的改革做法;2001年11月,布什总统签署《航空安全法案》,将机场安全职能纳入联邦政府职责。2“911”事件也影响到欧洲国家新公共管理改革中的私有化议程。英国政府重新收回了原来于2001年7月出售的航空交通控制机构。航空安全检查公共服务的联邦化形成了对新公共管理私营化改革的不寻常的“颠倒”。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再思考

“911”事件后,公共管理理论界开始了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再思考。2004—2005年,系列总结和思考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专著相继出版,包括《质疑新公共管理》、《改变中的政府角色》《政府现代化》等。虽然许多国家缩小了政府规模,提高了行政效率与公共服务水平,但是新公共管理并没有达到其预想的效果,表现在:执行新公共管理与宏观经济绩效关系不显著、没有达到大规模节约政府支出的目标等,新公共管理成效是有限的。3从管理和组织的角度来看,重塑政府与新公共行政是相似的,总体上,重塑政府是“新瓶装旧酒”。[4]政府不应该像企业来运营,而应该像民主来运营。5《政府现代化》(ModernisingGovern¬ment)认为大多数OECD国家政府改革使得公共管理更加效率、透明、顾客导向、灵活及绩效导向,但是也指出改革的负面结果:私人部门管理方法的采用和技术改变了公共机构的集体文化;精简机构和政府雇员可能影响公共机构的制度能力;过度重视结果造成牺牲长期结果来达到短期目的;以外包和公私合伙的市场机制威胁到公共责任。《质疑新公共管理》(QuestioningtheNewPublicManage¬ment)批评新公共管理重视绩效:许多公共部门绩效是不适合精确评估的;绩效结果有可能受到没有计入的外部因素的影响;没有考虑到公共服务的一些基本原则(公平、公正。《改变中的政府角色》(TheChangingRoleofGovern¬ment)提出新公共管理模式改革导致政府社会支出的下降“新贫困”的出现及发展中国家腐败的增加,改革时期把公共部门收入置于生活水平之下影响政府雇员士气。6

二“第六波”公共管理改革与研究理念及其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宏观经济变化、技术进步等外部公共管理坏境变化,公共管理改革与研究进入“第六波”浪潮。在批判和总结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同时,学术界也逐渐提出了新的公共管理研究核心理念。虽然这些理念目前还没占据公共管理研究主导地位,但是已经开始成为公共管理改革与研究的替代方案。“新公共管理已死”新公共管理的理论盛世已经过去,不再占据理论研究主导地位。公共管理的讨论已经转到新的理论模式。7

(一)研究视野从新公共管理转向新公共治理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治理(Governance)理论在批判和继承新公共管理和重塑政府理论范式基础上产生,成为公共管理新模式。治理模式强调公共管理需要除政府自身以外其他社会行动者的积极参与,吸取包括政府在内的更为广阔的力量处理公共事务。8治理理论指出管理主义导向的新公共管理存在四点缺陷:管理主义过多关注于组织内部的经济、效率、有效等,忽视了组织间的联系和科层控制;目标充斥于管理主义,忽视了保持组织之间关系和信任;管理主义过多关注结果,适合直线科层制,但不适于组织间的网络;管理主义理论核心中的竞争与掌舵存在矛盾。。作为“没有政府的统治”治理的使用情况包括:国家作用最小化;作为公司治理的治理;作为新公共管理的治理;作为良治的治理;作为社会网络系统的治理;作为自组织网络的治理。

治理与新公共管理的不同之处表现在:治理是民主政体的核心元素,新公共管理否认公共服务的政治文化因素;治理是过程,新公共管理是结果;新公共管理是组织内部管理改革,治理是组织间的视角;治理是维持公共部门资源,新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门转型。[1°]随着世界范围内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衰落,治理等新理论已经开始成为大学公共管理课程教学的主题。基于本研究获取的公共管理研究核心文献记录,经科学计量学分柝“治理”是目前继“管理’、“公共管理’、“政府’、“国家”等词之后的高频率、高中心度公共管理研究关键词(见表1)。围绕治理模式,学术界提出了混合治理、运行治理、公共部门治理、新公共治理及数字时代治理等新公共治理(NPG)概念。

数据来源:基于WebofScience论文检索平台,以“publicad¬ministration”为题名,选择“公共管理”等十个学科方向,从1902年至2012年5月,在SCI-EXPANDED,SSCI,A&HCI等三大检索数据库中,共检索到2914条公共管理研究核心文献记录。

(二)研究重心从“管理”要素转向强调“公共”要素

第7篇

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参与中的作用主要集中体现在推动社会民主平等网络的建构、促进市场公平信用体制的成长以及强化群体道德文化精神的培育三个方面。具体而言,非政府组织在推动社会民主平等网络的建构上,可以通过介入评议政府及官员的方式,形成对政府及官员行为上的制衡和监督‘,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合法利益不受侵害,最终影响政府的决策,促进民主平等,保障社会的安定;促进市场公平信用体制的成长主要集中体现在非政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市场经济进行管理及监督,提升市场运行的效率,从而净化市场环境以及维护经济秩序,最终促进市场公平信用体制的完善;强化群体道德文化精神的培育主要体现在非政府组织内部的协调一致性,有助于形成和增强社会共识,从而促进更好的社会群体认识到公共管理的重要性,保障良好社会道德文化的重塑,促进群众道德文化的培育,此外,非政府组织还可以以社II民主政治体系为依托,构建一个普遍参与的公民文化交流平台,引导社E居民社会道德意识的觉醒,推进社区公共文化建设水平。

2.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参与中的具体路径实现方式

2. 1监督与介入

非政府组织虽然不具有实际的政治权利,更不是政府组织的构成因子,但是密切关注着国家行政和政策的制定及落实。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政府资源及能力的有限,很难考虑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从而公正性也不是百分之百的覆盖。而作为政府及民众的桥梁,非政府组织可以有效的传达民情和民意。另外,国家也适当的赋予了非政府组织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中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给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管理中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以此,非政府组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当政府政策实施的参与者及监督者的双重角色,从而起到改造传统政治结构和权威形态,实现合法性的现代引导作用。

2.2示范与引导

非政府组织以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公共管理的核心目标,从而具有非常强烈的公共责任及公共意识。由于非政府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6],因而其日常运行所需要的各项费用支出,都需要依靠政府及社会的资助,同时内部的运行及资金的合理使用直接关乎到自身在公共中的形象。这对于政府来说是一种有效的示范,可以逐渐培育成熟的公共管理模式。另外,非政府组织在服务于社会公众的过程中,可以提升与公众的互动效率,积极的调动普通民众参与到公共管理中的热情,引导其为公共管理事业做出贡献。

2. 3实施与推进

非政府组织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公共项目的直接执行者,诸如防治污染、救灾扶贫等等。另外,非政府组织还可以充当一条连接政府与社会各界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全面掌握所服务的基层民众实际需求,从而在得到正确结论之后向社会媒体、政府进行反馈。同时也可以向公共传递高价值的信息,改善社会风气及推进社会公共服务的效率[9]。这样不但可以保障社会各界群体之间的互动正常进行,提升群众的理解能力和凝聚力,同时还可以影响政府的决策行为,从而最大程度上提升公共政策制定及公共服务执行的科学性。

3. 结语

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发挥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法制等等方面的外部环境,其中获取政府的支持及引导是关键所在。非政府组织的兴起于发展体现出了政府逐渐还权与社会的事态,是民主法制社会建设的重要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对我国公共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实现公共管理的社会化及民营化成为了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8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伦理缺失;成因;对策

0.前言

现今我国正处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阶段,公共管理的伦理建设除却是帮助实现当代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的重要方式外,还是帮助促进文化繁荣及民族进步的有效途径。所以,对公共管理工作开展中,伦理缺失的成因及应采取的针对化措施加强重视及探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1.公共管理伦理缺失成因

1.1公共管理者及组织人员对于公共与个人利益持不恰当态度

在大多数人的思想中,对于公共利益具有极强的占有欲望。此种状况出现的原因为:公共管理者及其组织人员所具备的伦理道德水平较低,且受到了其自身世界观、是非观及价值观影响。公共管理及组织人员的目标、宗旨及社会性要求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将对于工作能力、业绩考察作为重点,进而较为忽视对其自身德行、廉政方面的考察。与此同时,公共管理者自身的道德约束性较弱,进而对其世界观、是非观造成影响。在世界观、是非观、价值观有所差异的群体中,其对于物质、精神双方财富的获取方式也有所不同[1]。针对经非努力所获取到的非分财富,能否得到公正审理及社会严格监管,均会对公共管理的伦理造成极大影响。如果政府组织公共管理人员对于自身的反省缺乏全面性,那么整个较为开放的市场会致使一些不良欲望变为现实。公共管理伦理的缺失本质在于:管理人员心理的缺失是其世界观、价值观、是非观的缺失。

1.2公共管理伦理知识教育未完全开展

公管伦理缺失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大部分的公管组织及部门人员对于公管伦理缺乏科学认识,时常会犯无知主义错误。这些公管人员自身缺乏了对于公管伦理观念的遵循意识,其工作职责也有待进一步明确,对于工作权力的科学应用也缺乏明确界限,从而使得这些公管人员在管理工作中极易出现个人与公共利益混淆不清的状况。站在实际角度上看,公管部门、组织对于内部工作的公管伦理教育投入较少,致使工作人员尚未形成一个科学的伦理观念。其次,社会研究者在公管伦理教育的研究中,所获取到的研究成果较为有限,从而使得社会整体缺乏了对于公管伦理的科学认识。另外,在国家法规中对于公管伦理的说明也较少,公管工作开展中缺乏了坚实的法律支撑。

1.3公共管理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性因素

导致公管伦理缺失问题出现的外在原因为公管环境中所含有的各种刺激性因素[2]。这些刺激性因素包含内部及外部环境两部分,如在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对于公管组织及内部管理人员造成的影响。内部环境对于公管人员的影响基础主要为:组织传统文化内容。公管组织属于非营利性的组织,在其内部的管理人员理论上而言并不会受到社会团体的利益影响,但是由于受到社会的发展的影响,公管工作开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利益的冲击,结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水平的限制,易导致伦理缺失状况出现。

2.公共管理伦理缺失改进对策

2.1公共管理政府机构需明确公共管理伦理作用领域及规范标准

由于我国的公共管理领域范围呈现出逐渐拓宽化的趋势,因此政府职能部门需做到加强对该领域活动的研究,明确公共管理的具体活动范围及伦理标准,明确区分公共管理组织及管理人员的伦理要求,并对受到公管活动影响的社会公众伦理规范做明确化处理。依据各公共管理组织工作开展中对于社会大众生活的影响,为其制定好针对化的考核标准及规范,将公共管理伦理体系的层次及覆盖领域做拓宽处理。另外,政府组织还需注意加强对公共管理组织伦理的研究工作力度,对其相关的精神教育内容做充实化处理。针对公共管理者及组织人员对于公共与个人利益持有不恰当态度的状况,需注意加强对其组织文化的建设,并全面提升公共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进而帮助减少一些不道德行为的出现。另外,还需注意加强对公共管理组织的监管,对管理者的道德实施严格规范、考核。在伦理建设中,需注意其需具备针对性,不应单用一些常用的伦理考核标准。特别需注意增强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责任意识及对于一些正义事业的投入,确保公共管理人员的廉洁自律,采用伦理教育及管理的方式对公管人员私欲予以限制。而在公管伦理精神及教育制度的建设中,需做到与时俱进,将传统社会形态中所留下来的伦理思想予以继承,明确其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内涵。与此同时,对于国外的一些公共管理伦理知识,还需采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处理方式,将西方伦理学说中的幸福、勇敢、大度、友善、诚实、明智、坚强、自爱等思想予以吸收。在健全完善公管伦理体系的活动中,需做到有机结合崇尚美好及公正行为,促使公管人员成为公正的实践者。

2.2公共管理组织部门需加大对于公管伦理知识的传播力度

为了有效改善公管伦理缺失问题,需注意增加资金、人员及时间三方面的投入,从整体的角度上入手,加大对于公管伦理知识的传播力度。首先,公管部门需注意加强对于内部工作人员的伦理性培训,促使其正确明白到公管工作开展中需做到职责与权力的两相统一。其次需做到的是,政府可与教育部门一同联合起来,在众多高校中积极设立公管伦理教育课程,增强公管伦理教育理念,为一些即将走上公管事业岗位的大学生提供参考助力,促使其具备基本的公管伦理素质。现今在我国的众多高校内均开展了与公管伦理学相关的课程。最后,为了增强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公管伦理的科学认识,政府部门需给予相关理论研究工作开展一定的扶持帮助,促使公管伦理观念可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

2.3增强公共管理领域伦理环境监控

对于公管领域的伦理环境的科学质控需积极建立好一个全面化的质控体系[3]。政府部门需对自身行为作出严格规范化处理,向其提出于自身职能性质相符的伦理要求,并对最终的实施效果予以工作、科学化评定。另外,还需在公管工作中融入诚信、法制、廉洁等意识,增强公管组织岗位的非经济性特点,应用服务型模式去开展管理工作,重视公民自由权,实现公管决策实施的科学、民主化。

3.结语

在社会治理工作中,公共管理属于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其内容极为丰富化,主要特点为:内部结构多层化;表现形式多样化。在此管理活动中,具有极强的伦理性,其主体在于政府、国家、公管机构工作人员,以实现公共利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公共管理伦理主要体现于整个社会活动中。在现今的公管伦理建设中,存在着伦理缺失问题,其主要成因在于:公共管理者及组织人员对于公共与个人利益持不恰当态度;公共管理伦理知识教育未完全开展;公共管理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性因素。针对于此,从明确公共管理伦理作用领域及规范标准;加大对于公管伦理知识的传播力度;增强公共管理领域伦理环境监控三方面入手,才可帮助全面推动公管伦理工作的建设进程,促进该项工作的顺利及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苗月新.公共管理伦理缺失之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1,(04):60-63.

[2]李晶.公共管理伦理缺失之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才智,2015,(14):329.

第9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本质特征;时代性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凸显。要求公共管理的管理效率和效能必须革故鼎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公共管理新概念,既提升了公共管理公共性是思想内涵,又拓展了公共管理服务性的应用范围。在社会民主化发展的影响下,公共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简要分析了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并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对于公共管理的时代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

1.公共管理的合作性

公共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如何设计、管理政府行政部门的细微工作以及公共服务问题。公共管理不仅是政府所要关心的问题,公共组织以及社会公众等对于公共管理问题都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离不开公共管理问题。然而,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对于公共管理问题才给予了高度重视。开始建构新时期的公共管理理论与模式,使人们对于公共管理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现代政治理念昭示,公共管理具有合作共治性,公共管理的管理本质是公共性、服务性。合法政府依据宪法行使公共权力,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现代政府必须秉持和坚守公共精神,以公共精神为指导,实施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的管理主体以政府为核心,它们的行为代表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确定范围内全体公民。公共管理的职能,是为了公正分配社会利益,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公共管理者的价值追求应代表公平、正义和自由,体现“公益人”的角色。从活动范围看,公共管理主要涉及公共事务领域,是为了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共管理权力运行具有多向度特征。不仅政府有组织行使公共管理的权责,其它社会组织与公众也具有参与公共管理的权利和义务。公共管理需要构建多元化管理格局,主体之间要经常进行沟通、互动和合作。在新的时期里,不仅社会组织和公众具有参与公共管理的必要性,而且参与公共管理,还是公民的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因此,社会组织和公众要积极参与公共管理,配合政府管理部门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2.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和服务性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利益取向的公共性。二是其公共参与性。公共管理不是某一个特定阶层或群体的一种政治控制的方式,公共管理是为了推进、实现和维护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因此,公共管理具有利益取向的公共性。公共管理的公共参与性,主要指实施主体既包含以政府为代表的官方,还包括政府之外社会组织和公众。公共管理所有活动价值取向都应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整合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为公众提供一个稳定有序、和谐共处、能实现良性竞争的社会环境,以政府为核心的主体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的服务性非常关键。从根本上说,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所行使的国家权力产生于公众直接或间接的授权,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就是服务于社会共同利益的一个组织。公权力本质上是公众意愿的实现手段,如果公众的意志和意愿一直得不到满足,公共管理行为的合法性就会遭到质疑,产生合法性危机,就可能丧失公共管理合法性基础。所以,政府管理的首重职能就是服务,在公共事务管理中,服务是公共管理运行的中心。

二、公共管理之时代性

公共管理之所以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是时展大趋势使然。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凸显。要求公共管理的管理效率和效能必须革故鼎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地球村的概念日益清晰,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各国公共管理,对各国公共管理效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对传统公共行政造成猛烈冲击,必然推动政府向民主和法治的方向进行管理改革,公共管理必须对此做出回应。为回应全球化时代的要求,公共管理必须建构基于公众认可的优质治理模式,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不仅要积极推进知识密集型治理,还要积极推进学习型治理模式。要高度重视关注学习型治理的重要性,公共管理创新和改革,学习型治理是主要通道。作为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政府一方面需要不断学习,整合组织的内外资源,与时俱进,改善和提升其执政能力,另一方面,还要以主动、坦诚的姿态,吸收社会的知识和智力,摒弃偏狭之见,通过与社会广泛地协调合作,不断推进和优化治理。实施更具民主的管理模式。构建多元化的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扁平化、网络化,推进公共管理利益的最大化。

由于各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复杂,利益和信念的过度分散,不可治理性现代社会问题日益凸现,这也要求公共管理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社会问题愈是复杂多变,政府越要积极主动的走出社会管理单边运行的误区,要采取有效措施,建构有利于公众参与的新理念、新思维,激发和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实现共同治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为公民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提供了条件。培养人们对公共问题的关注,有助于强化公民监督意识,监督和推动政府工作,这对于改善政府形象,增强政府的合法性基础,促进政府提升工作效率和效能都有极大的帮助。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公共管理的关注越来越便捷,公民对公共管理的该关注度越来越高。新公共管理影响了所有的国家,全球化、民主化的社会发展,改变了公共管理生态环境,政府一家独大,仅凭自身的权威,可以统揽社会公共事务格局已成昨日黄花。合作共治的治理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全球扩展的行政改革浪潮,构成了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极大冲击,虽然各国新公共管理运动改革和政策选择有所不同,进程不一,但是,侧重点是一致的。实现合作共治,政府与社会组织、民众共同承担公共管理的责任,建立一个高度民主,高效透明的管理体系,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本,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民主型政府,强化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

从传统公共行政管理,到日益民主化、法制化、规范化的公共管理,是一次深刻变化的管理革命,从单一管理主体运行到合作共治,是以政治、经济为本的公共事务管理模式,转向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一次飞跃。现代公共管理本质特征具有合作性、公共性、服务性特征,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加深公共管理的深度,结合时代的发展特征,扩大公共管理的范围,不断创新公共管理模式,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本,改善和优化公共管理,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1] [美]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西方政治哲学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18.

[2] 武家磊.论公共管理的本质和目的――以社会契约论视角[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3] 张剑锋,刘秀荣.论“服务是管理的社会本质和自然本质”[J].江苏商论.2012(04)

[4] 肖燕,段刘伟.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的职能选择[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05)

第10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素质;人才;培养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文化历史的国家。现行的政府模式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文化残余色彩,风云变换的世界经济浪潮。对政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公共管理方面的基本职能就是组织“公共物品”的供给,管理好公共事务,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包揽一切的状况。因此,公共管理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公共管理改革中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作为支撑,否则,公共管理改革就是无源之水。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新公共管理思想是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管理中采纳企业化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

(一)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只起掌舵的作用。这样做可以缩小政府的规模,减少开支,提高效率。“掌舵的人应该看到一切问题和可能性的全貌,并且能对资源的竞争性需求加以平衡。划桨的人聚精会神于一项使命并且高效完成。掌舵型组织机构需要发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划桨型组织机构倾向于不顾任何代价来保住‘他们的’行事之道。”因此,有效的政府应该是一个能够“治理”并且善于实行“治理”的政府。

(二)引入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尽管政府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或私营部门的管理在各自的目的、对象和方法上有种种差异,完全采用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并不完全合适,但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这些方面则可以为公共管理所借鉴。通过将企业管理的讲求投入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的精神引入政府公共管理之中,可以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更为科学地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

(三)引入竞争机制,重视所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

新公共管理根据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政府应重视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应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应能够主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做出富有成效的反应。政府管理应广泛引进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从而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四)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

虽然任何组织都必须具有规章才能运行,但是过于刻板的规章则会适得其反。“我们接受规章和繁文缛节以防止发生坏事,但是同样这些规章会妨碍出现好事。它们会使政府的办事效率慢得像蜗牛爬行。它们对正在迅速变化中的环境不可能做出反应。它们使得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成为组织结构的固有组成部分。”企业家式的政府是具有使命感的政府。它们规定自己的基本使命,然后制定能让自己的雇员放手去实现使命的预算制度和规章,放手让雇员以他们所能找到的最有效的方法去实现组织的使命。有使命感的组织比照章办事的组织的士气更高、更具有灵活性、创新精神和效率。

二、目前我国公共管理人才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我国义务教育尚未完全普及,高等教育处于结构调整阶段,职业教育更是远远落后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专业、知识结构等方面与社会需求脱节,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存在着结构性人才短缺现象。现有政府部门中的“三低一少”(文化程度低、技术等级低、管理水平低、专业人才少)就是具体表现。

(二)论资排辈的用人观念制约着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的开发

古人云:“用人之道,当自其壮年心力精强时用之”。人才的开发有很强的时效性。论资排辈埋没了大批人才,造成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一些人才甚至受到来自各方排挤、压制,导致人才流失。一些公共管理领导在选人用人上不是辩证地看待人才,分不清主流和支流,本质与非本质。只要看到缺点。就认为此人不可用,导致公共管理人才资源不能用其所长而被埋没。

(三)只重使用而忽视培养的用人方式阻碍着公共管理人才资源的开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管理内容的不断变化,公共管理人才的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能力也需要不断提高。而许多管理部门,只注重对人才的使用,让其始终处于热运行之中,而不给其补充能量,严重打击了公共管理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尽管我国也制定了公务员的培训规划,但并没有真正纳入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使计划难以落实。

(四)公共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存在一定的不足

1、在选拔任用上。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首先,重资历、论资排辈现象依然存在。其次,重学历,一大批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学历很高、能力平平的人充斥其中。再次。重关系,领导的意志决定一切,选拔任用中存在个人感情因素。使公开选拔、竞争择优流于形式。

2、在人才考核上,考核制度仍存在很多严重的缺陷。公共管理人才考核标准笼统、不明确,科学化、实践化程度低,评价缺乏客观性;偏重定性考核,忽视定量考核。考核方法简单化不科学;考核激励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考核中民主流于形式,损害了考核的严肃性、公平性和科学性。

3、在人才培训上,无法满足专业化要求。首先是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训法规体系不健全。目前,还没有有关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训的配套法规。没有制定有关培训的经费保障,施教机构资格认证、培训质量评估等。其次是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管理国际化。高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化和网络化,都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管理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再次是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训的内容陈旧、方式和方法僵化。我国各地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训仍大多采取“填鸭式”的讲授方式,而不是根据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不同职位和学历,采取诸如“启发式”、“研讨式”、“角色模拟”、“管理游戏”、“拓展训练”等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和手段。

三、改善目前我国公共管理人才素质培养问题的建议

(一)加强公共管理人才的专业培训

1、更新培训内容和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培训内容要围绕提高公共管理人才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管理能力,适应他们职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要把那些经济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公共管理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问题作为公共管理人才培训的内容。要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及时更新培训内容,适应公共管理的需要。培训方法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例如小组教授、情景模拟和案例教学等现代教育培训方法,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培训质量要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凡是公共管理部门委托施教机构承办的公共管理人才培训,都要进行质量评估,确保公共管理人才的培训质量。

2、突出培训重点,实行分级分类培训。公共管理人才培训的类型总体来说大致有3种:一是初任培训。目的在于使新人尽快适应公共管理机关的环境和工作要求,熟悉工作性质。二是任职培训。根据所任职务在任职前分层次进行培训,使之尽快适应新职位的要求。三是晋升培训。使之具有担任领导职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

3、完善培训的激励机制。建立以能力和工作业绩为导向的用人机制,引导公共管理人才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激发其自觉学习、积极参训的内在动力。实行公共管理人才登记制度,建立学习档案制度。把公共管理人才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记入本人档案。作为公共管理人才考核和使用的重要依据。

4、建设专业化公共管理人才队伍。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教育,是在职公共管理人才系统地学习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并结合实践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加强能力建设,开发公共管理人才的重要措施。它有利于优化公共管理人才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共管理人才队伍。有利于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有利于公共管理人才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

(二)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学习、锻炼、提高”是公共管理人才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要做到这一点,就得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要求和意见。努力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把公共管理人才放到群众反映强烈、热点难点较多的地方和单位经受锻炼和考验,增强他们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使他们更多地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激发造福一方的使命感。通过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多办好事上,以一身正气排除各种不利影响和诱惑的干扰,抵御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侵蚀。

(三)完善公共管理人才考核制度

1、制定科学、有效、易行、具体的公共管理人才考核标准。以经济、效率、效益为标准,建立具有可比性和可测量性的成本核算和绩效指标体系,量化考核标准。对公共管理人才的工作能力和实绩进行比较准确的评估。考核时,要体现职位性质和业务要求,不同级别的公共管理人才在德、能、勤、绩、廉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如果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考核与不同岗位责任制与目标责任制相结合,那么就能使考核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考核标准要定量化,将德、能、勤、绩、廉等5个方面分配合适的分值,把无形的工作项目有形化、抽象的考核要求具体化、考核的评比标准数量化,使考核变成一种度量衡,变成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心目中的天平。

2、考核方法多样化。考核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定量方法为主,定性方法为辅,“根据不同类别、层次的职位要求,将德、能、勤、绩、廉的各个指标都进行量化,分解为若干要素。并赋予一定的分值和加权系数。然后确定不同类别、层次职位各要素的等级标准和分数线,加总即得出某一职位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分数,对照相应的等级标准,即可得出被考核人的等次。

参考文献:

1、杜连彩,改革实验教学,推进素质教育[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5(1)

第11篇

1辩论式案例教学的概念

辩论式案例教学的历史悠久,其雏形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精神接生法”,苏格拉底从现实中的案例开始,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与学生展开辩论,将真理蕴含在辩论中,通过在辩论中取胜让学生信服,将所辩论的问题及其真理传授给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苏格拉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及辩论能力,也使得自己成为赫赫有名的雄辩家。本文所研究的辩论式案例教学发展了苏格拉底的辩论教学,更具有系统性与教学针对性。“当人们使用一个含义过于宽泛、内容没有精确界定的术语却未对其中包含的不同意思加以区分时,混淆就产生了,大多数争论皆源于此。”[4]需要界定辩论式案例教学的概念,同时将其与传统教学和一般案例教学区分开来。笔者认为,辩论式案例教学是在一般性案例教学的基础上采用辩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用所学专业知识去辩析案例中的问题,通过教师、正方学生与反方学生的互动来提升能力的教学方式。在辩论式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参与者,围绕着案例展开活动,教师担任主持人,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三个主体以案例为基础形成互动关系。辩论式案例教学活动中三者以案例为基础展开辩论的互动关系使其独特于一般案例教学,通过教师主持与总结、学生展开辩论的方式,增强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考的能力和辩论能力,其效果超越传统教学与一般案例教学。现将传统教学、一般案例教学和辩论式案例教学进行比较分析,如表1。根据对比分析可以总结出,辩论式案例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和一般案例教学,学生的参与度增大,参与主体增多;课堂的教学及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更加具有灵活性;学生以案例为基础展开辩论,提高了思辩能力。辩论式案例教学在辩论与案例教学的基础之上,将其二者相结合,很好地发挥出了各自的优势,达到了“1+1>2”的效果。“案例辩论式教学法经过一年多来的实践研究,不断补充完善,可以说在大多数经管类专业课程中能够正常应用,而且反应效果非常好。”[5]贵州大学伍国勇将辩论式案例教学法应用到经管类课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者相信辩论式案例教学应用到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也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2辩论式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辩论式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教学与一般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笔者将从教学目标、教师能力、学科特性和课程教学4个维度探讨辩论式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教学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和综合能力。在辩论开始前告知赛后评出优胜队一个和最佳辩手一名,以此调动辩论队和选手的积极性,并对辩论赛全程多角度录像,以提高学生的兴奋度和参与精神。在课堂辩论中,学生之间的论辩唇枪舌剑、针锋相对,锻炼了学生的睿智、思辩能力,能在紧张的环境中快速应变是公共管理型人才的应有之义。

2)教师能力:有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辩论式案例教学中,教师扮演着教学活动设计者、主持人、仲裁者三种角色。教师策划整个教学活动的能力,主持整个辩论、控制辩论进程与场面的能力,驾驭辩论、应对学生提问的能力都能够在案例教学中得到提升。在辩论式案例教学中注重知识的多维度传输,辩论中没有唯一的答案,而是知识、观点的多元化融合。在辩论中产生的思想扩展了教师的思想视野,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验,辩论式案例教学成为了教师授课的一张“王牌”。

3)学科特性:推动我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公共管理学强调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它相关理论来源的外来性,要求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模式的创新必须满足这些特点。辩论式案例教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公共管理需要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概括出公共管理理论,同时也要用公共管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罗伯特•达尔说过:“从某一个国家的行政环境归纳出来的概论,不能够立刻予以普遍化或被应用到另一个不同环境的行政管理上去。一个理论是否适用于另一个不同的场合,必须先把那个特殊场合加以研究之后才可以判定。”[6]因此,对于公共管理学也要本土化,辩论式案例教学要着眼于我国实际本土案例,通过案例辩论概括、总结出管理经验,推动我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

4)课程教学:优化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文化。辩论式案例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团队精神。“使用案例教学法不只是对教育模式的改变,更是对大学校园中教与学文化的优化。”[7]“教学文化可以理解为在教学情境中,师生基于教与学的接触、交流、对话等活动过程而呈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如师生地位、师生互动的文化意蕴,学习方式、思维范式的文化透视等。”[8]辩论式案例教学改善了公共管理学科中的教学文化。从师生地位角度看,将师生对立文化变为参与伙伴文化;从师生互动角度看,将师生孤立文化变为师生合作文化;从学习方式上看,将应试教育文化变为学生思辩文化;在辩论式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扮演着主持人与仲裁者的角色,与学生共同参与到辩论中,形成伙伴交流关系。

3辩论式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辩论式案例教学将辩论法引入到了案例教学中,结合了辩论与案例教学的优势,让学生成为正反两方,基于案例展开辩论。近3年笔者在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和行政管理本科生的课堂中进行了试点教学,选择的题目有“高薪是否养廉”、“小岗村土地的分与合”(本案例为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入库案例,案例编号201512520050)、“‘周口平坟’奈若何?”(本案例为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首批直接入库案例,案例编号201412520226)、“与华西村的发展之路”等,根据笔者个人的辩论式案例教学经验,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横向维度,从准备、总结、反馈三个纵向阶段论述辩论式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3.1准备阶段

首先是做好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就是教与学的准备,教师与学生都要做好准备。在辩论式案例教学中,教师要选择一个好的案例,并结合所讲课程为学生确定一个辩题。“哈佛人认为,一个好的教学案例有五大因素:在教学上的用处;引发冲突;强制性的决定;案例的综合性;教学案例要简洁。”[9]教师在选择案例之前还必须对学生进行需求调查分析。教师应该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点和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确定辩论式案例教学的次数以及重点。教师应该在学生感兴趣和知识掌握较差的范围实施辩论式案例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其次做好配套措施。不应当把辩论式案例教学当做一个小的教学活动,而应当做一种教学方式制度化,要有一定的配套措施给予支持、提供条件与环境,包括学校政策、教师评分以及教学环境。在学校政策方面,主要体现在教务处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应当结合学生的平时成绩,提高学生参加辩论式案例教学积极性。辩论式案例教学除了在相关政策,即“软”的条件上准备外,还需要一些“硬”件设施的辅助。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需要以下几个辅助设施:(1)宽敞的教室及可移动的桌椅,学生在进行辩论时可以挪动桌椅分成正反两方;(2)一个清楚的投影仪。播放案例,进行电子记录,学生也可播放文件、视频、图片帮助其展开论证;(3)小卡片,方便学生记录语言、陈述观点。

3.2实施阶段

辩论式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案例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的单一角色,教师既是参与者,又是展开辩论的主席,学生不仅听教师讲授理论,还担任正反方辩论的角色。因此,在辩论活动实施时必须研究参与人员的角色扮演问题。

1)人员角色。在辩论式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操纵者,而是案例讨论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仲裁者”[10]。因此,任课教师充当着活动设计者、主持人、仲裁者三种角色。(1)活动设计者是任课教师从宏观上把握整个课程教学,并对辩论式案例教学的整体流程进行设计;(2)主持人主要体现在控制和引导两个方面。任课教师主持辩论的整体活动,控制时间;从内容上掌握方向,引导学生朝着所讨论问题的方向辩论;(3)仲裁者是任课教师在辩论结束时对辩论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价,并对正反双方的观点在方向上有一个引导,得出一个结论。任课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当着这三种角色,学生也相对应地充当着活动主要参与者、辩论的正反方辩手、活动效果的反馈者。(1)活动主要参与者是指在任课教师的活动设计下,学生积极参与到辩论式案例教学中来,选择辩题,展开辩论;(2)正反方辩手是指学生在辩论式案例教学中充当对阵双方辩手的角色,在实施中为自己所赞同的观点积极辩论,试图说服对方;(3)活动效果的反馈者。任何一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效果如何都是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在活动的实施中,只有明确了参与者所扮演的角色才能根据参与者的情况开展教学活动。

2)课堂辩论。(1)辩论首先选定正反辩手各4名,采取报名方式,由于思想工作准备到位,学生积极性很高;正反辩手入座后,其他同学自由选择支持的辩论队,并坐在自己支持辩论队的后方,以示支持。主持人(任课教师)介绍辩题相关背景资料,简单介绍比赛流程和规则;(2)开篇陈词,正反方代表先后发言,并在3分钟之内做完本方的立论陈词;(3)双方展开攻辩:正方二辩对反方二辩或三辩提问;正方三辩针对反方二辩或三辩提问;反方二辩针对正方二辩或三辩提问;反方三辩针对正方二辩或三辩提问。每一阶段时间为2分钟,提问时间不超过30秒;(4)双方进入攻辩小结环节,限时2分钟。小结结束后进入小组讨论或休息环节,小组在此时可以商量剩余环节的对策,教师分别对正反双方进行指导,对前几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并提出自己对两方辩论策略的建议,指导学生用专业理论知识去辩论说服对方;(5)自由辩论环节,双方轮流站起来自主发言,既可以陈述本方观点,也可以指出对方辩手观点上的错误,或者提出问题让对方辩手回答。每一方限时5分钟,时间用完则不能辩论,双方共计10分钟。自由辩论环节是最能锻炼和体现学生反应能力、辩论能力的,教师也可以在此环节向学生抛出更有价值的问题,由学生回答,此环节教师的参与有利于引导双方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为自由辩环节学生辩论很容易偏题;(6)总结环节,双方代表综合各自意见做此次案例辩论的最终结论陈述,时间限制为5分钟。这一环节是学生总结能力、概括能力的体现,教师应当认真听取双方的总结,对学生能力的改进进行指导。

3)总结反馈。在总结陈词结束之后,辩论式案例教学并未结束,而是进入了总结反馈阶段,包括三个方面:(1)活动总结。在辩论结束后学生应当做总结,一是对自己所持观点的总结,二是对本团队以及个人在辩论中的表现做总结,为自己的表现打分。教师也应当进行案例本身总结和学生表现情况总结;(2)效果反馈。教师应当听取学生关于辩论式案例教学的意见,学生谈自己的感悟和能力的增长,通过学生的话语来判定其效果如何;(3)成果体现。每一次的辩论式案例教学都应有一定的成果体现,教师应将辩论的整个过程及学生陈述的总结记录在案,形成一份案例教学报告,并将学生的感悟也纳入其中,形成辩论式案例教学的教学案例,为之后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辩论式案例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双向配合,教师需要调查需求、选择案例、确定辩题、主持辩论、总结评价,学生需要熟悉案例、选择辩题、确定团队、展开辩论、感受反馈,最终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配合,二者都能从中有所得,如图1。综上所述,辩论式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结合了公共管理学科教学实践性、案例性的特点,针对其关注社会管理、公共问题的特征,将现实社会中的真实案例结合辩论的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改善了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4辩论式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应用中的策略优化

成功的辩论式案例教学离不开一个好的、适合公共管理学科的案例,离不开明确的教学目的和围绕公共管理案例展开的辩论,同时还要规避辩论式案例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要使得辩论式案例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选择案例、辩论环节以及规避问题三个方面实现最优。

4.1案例选择:坚持争辩性、针对性、全面性、本土性

从教学应用性上来看,小劳伦斯认为教学的案例是“一个描述或基于真实事件和情景而创作的故事,它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学习者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后从中有所收获”[11]。教师在做案例选择的时候必须明白什么是一个好的、适合公共管理学科的案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因素:(1)案例中问题的争辩性。从两个方面辩论都各有道理,这样才易于引发学生的争辩,要让学生像在进行军事战争的敌我双方一样用自己的思想去“战斗”;(2)案例有针对性。案例的选择应针对所学课程的专业知识;(3)案例论述的全面性。这样学生在展开辩论的时候就能有所依据,利用案例提供的线索展开辩论;(4)案例并不只是故事,而是以现实为基础。“案例反映的情况要与中国行政管理改革及实践紧密结合,使其具有中国特色,易于理解和分析。”[12]用案例对学生进行培训,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解决现实中的公共管理问题。

4.2案例辩论:坚持专业化、理论化、开放性、效果性

学生在课堂辩论过程中经常出现偏离主题、生活化语言辩论、混合辩论甚至争论的情况。因此,在课堂辩论中教师要向学生们明确案例辩论专业化、理论化、开放性、效果性的原则。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课堂中更强调的是公共性和管理性的问题,所以,学生在课堂中应当更多地用公共行政、公共政策、管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去理解案例、参与辩论,辩论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公共管理专业知识与能力。在课堂辩论中不仅要保证专业化,还要使得辩论观点上升到理论分析的高度,既要用理论去分析案例,又要将案例中总结的观点上升到理论高度。

4.3规避问题:坚持效率性、控制性、协调性、重点评价性

在笔者实施辩论式案例教学过程中,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效率低、时间耗费较长,课堂辩论秩序混乱、过于开放,辩论双方僵持不下、无法得出案例问题解决结论。因此辩论过程中要在教师的指挥下坚持效率最大化原则,学生尽可能地简化语言。教师需要按照辩论规则在时间节点上有效地去控制辩论秩序,指挥正反双方进行辩论,对于辩论混乱的情况要及时制止,让辩论有序进行。对于正反双方僵持不下的局面,教师要发挥仲裁者的角色,协调好双方。教师在评价时由于所评学生较多、标准也是多样的,很难给出准确的评价,因此,教师要坚持重点评价原则,对于所考核项目中重点的项目给予评分,突出学生优势和长处。

5结束语

第12篇

“所谓比较,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之间有着某种联系的多个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间的相同与相异之处,由此对一事物进行初步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人们可以认知和把握不同事物的共同或相异的表象特征与本质特征,进而达到对特定事物的理解与解释。”[1]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罗伯特•达尔(RobertDahl)就在《公共管理学:三个问题》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人们忽略比较方法对公共管理研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只要公共管理研究不是建立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公共管理的科学性就是空洞的。”据此,他认为,无论是英国的公共管理学,还是法国的公共管理学,都不足以形成一个独立于各个特定国家背景的一般意义上的公共管理学。[2]比较公共管理研究或比较行政研究是“指人们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比较方法,对世界各国的行政制度与体制、结构与功能、活动与过程、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文化与传统、环境与背景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从更深的内容、更高的层次、更广泛的范围来揭示行政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3]现代意义上的比较公共管理研究肇始于美国,从产生到现在大概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按照比较公共管理在美国发展的历史进路历程,可将其大致划分为“萌芽时期”、“发展与兴盛时期”、“衰落时期”和“复兴时期”四个阶段。

二、西方比较公共管理研究发展的历史分期及其特征

(一)比较公共管理研究的萌芽时期(19世纪80年代—20世纪50年代)

伍德罗•威尔逊最早认识到了比较方法在公共管理研究中的重要价值。他在1887年的《公共管理研究》一文中认为:“……在我们一些爱国意识很强的同胞的脑海里,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认为:学习欧洲经验是否就在承认一些外国的方法要比我们美国的方法好呢?我们理解这种心理……(但是)如果我们只与我们自己相比,我们怎么能够知道我们到底有哪些东西是好的、优秀的,而哪些东西是不够好的、不够优秀的呢?这样想来,可能还是用一些新的学习方法比较好。”[4]这一时期,囿于各种历史条件的限制,比较公共管理的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相关论述也大都散见于一般性的讨论中。同时,由于缺乏系统、完整的研究方法,学术共同体尚未形成,这一时期鲜有比较公共管理的专门研究成果。

(二)比较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与兴盛时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比较公共管理的研究获得了快速发展,这种快速发展有着当时深刻的历史背景。这一时期,发生在美国本土以外的诸多事件也激发了他们比较研究的热情,如古巴革命、越南战争等;而国际委员会则同国际管理科学学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致力于美国本土的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为美国公共管理协会(ASPA)的两个会员单位,比较管理组织和国际委员会的共同点在于致力比较公共管理和国际公共管理研究,两者于1973年合并成立了美国公共管理协会分会———国际与比较公共管理分会(SICPA)。

(三)比较公共行政研究的衰落阶段(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政府以及其他基金会等组织逐渐失去了对比较公共管理研究的赞助和支持,美国的大部分国际性研究组织也把注意力纷纷转向解决经济发展等复杂问题。因此,这对于失去了财政与政策支持的美国比较管理组织而言无疑是致命的打击,这样的结果对比较公共管理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消极影响。同时,与国际委员会的合并也并没有对比较公共管理产生太多的正面作用,相反,比较公共管理的研究则日渐式微。正如黑迪(FerryHeady)所担心的那样,“对于公共管理制度的研究和国家公共组织的研究,究竟什么是最好的框架”[5]。这一时期,对比较公共管理研究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比较管理的研究是否具有“科学性”或者说该学科是否有明确的学科边界。亨德森(KeithHenderson)就曾批评到,虽然比较公共管理“有某些主要研究题目(发展中国家、政治系统等),但很难了解其中心议题可能是什么,同样也很难从中找出任何确定无疑的‘行政的’东西。从表面上看,政治科学的全部范围、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和其他有关的学科的一些议题都与比较行政相关联”[6]。第二,用何种方法研究这一领域。更多地批评者认为比较公共管理研究更多地应使用定性而非定量方法,而以往的研究却忽略了这一点。第三,比较公共管理究竟是理论导向的还是实践导向的?比较公共管理的研究内核应该在哪里?这两个问题都没有明确的定论。过去的学者“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讨论比较问题,用于提出一般性的分析框架,用于概述行政环境,以至于使我们无法集中精力研究行政本身”[7]623。第四,公共管理的可比性问题。搜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不同管理方法或模式进行比较,其前提必须有比较的标准或基础,这样才具有可比性。然而“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他们使用不同的方法访问不同类型的官僚和考察不同的国家的不同问题”[7]625正是基于这些批评,比较公共管理研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身份危机”(IdentityCrisis)。

(四)比较公共管理研究的复苏阶段(20世纪80年代—现今)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20世纪80年代,比较公共管理研究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研究视野,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关注,这得益于比较公共政策(Compara-tivePublicPolicy,CPP)和发展行政学(DevelopmentAdministration)在当时的兴起,特别是前者起到了关键作用。按照海德黑梅尔(Heidenheimer)的说法,比较公共政策“就是对政府政策(governmentpoli-cies)如何开发、为什么开发和产生了什么效果进行跨国研究”。[8]实际上,比较公共政策的兴起从一开始就是在克服比较公共管理自身缺陷的一种尝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与其说是比较公共管理的复兴,不如说是比较公共管理的转型或蜕变。由于比较公共管理研究为比较公共政策研究提供了研究的“土壤”与“预设”,因此,比较公共管理研究的复兴具有更深的历史价值。

三、当代西方国家比较公共管理研究的现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