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健康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

健康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3-07-19 17:30: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健康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健康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1篇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心里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158-01

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中学生有较强自信心的比例只有43%,抗挫折能力强的仅占38%,意志力强者占20%。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自信、意志力不强、与人难相处、经不起挫折、报复心强、敌对情绪高、厌学、单相思等、冷漠与孤独、过度自卑、嫉妒、抑郁和焦虑、缺乏耐力、注意力差、缺乏观察力等等。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教育部1999年《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所以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生物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在生物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下文是我根据生物课学科的特点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初步掌握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一、生物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基本原则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在生物课教学过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针对性原则。根据学科特点并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例如,初中生进入青春期,性生理开始成熟,同时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和发展,包括性意识的觉醒、性别角色的确认,的萌动,开始对异性关注,有与异往的需求等,依据这些特点,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的教育。

2.主体性原则。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科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例如,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相互分享自己制作的植物标本、泡菜、酸奶等产品。通过这些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能力的平台。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差异性原则。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生物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训练、辅导、暗示、感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是现代教育理论和社会发展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要求。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做好了以下几点:

1.以自身为榜样,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塑造高尚人格。“身教胜于言教”是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重要的方式。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以教师的心理健康为基础,教师是学生认同与模仿的主要对象。教师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当以自身为榜样,在学生面前,尤其是在课堂上,一定要表现出愉快乐观、积极进取、自信、自尊、自爱、自强、民主平等、宽容等良好的心理品质,用自己合理的需要、正确的动机、积极稳定的情绪、高尚的情感、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健全的个性、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使学生在模仿中完善自己的人格。

2.运用生物素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具有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价值。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对学习的冷淡态度,比学习成绩不良更可怕。”在生物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如各种挂图、实物、实验以及化教学手段,如实物投影、幻灯片等,都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尤其是通过实验设计、操作、观察和结论分析,更能激发学生。

3.运用生物素材提升学生耐挫折的能力。“人生挫折十之八九”,加强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例如,在“遗传规律”的教学中,向学生介绍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学基本规律的艰难曲折历程:经过整整8年的不懈努力,才发现并揭示出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直到35年后,才受到重视和公认。通过遗传学史的学习,引导他们学会合理认识挫折,正确地对待挫折,一定要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勇于战胜困难的毅力。

通过几年的实践, 由于在生物课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不但丰富了学科教学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智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了学生的正常的情绪反应力、心理适应力、心理耐受力和心理控制力。使学生具有健康的情绪、积极的意志品质、适度的反应能力和统一的人格,并能够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以来班级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形成了团结协助、积极进取、勤奋好学的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参考文献

[1]俞国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

[2]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第2篇

【关键词】 脑卒中;健康教育;对策

近年来,脑卒中已经成为人类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为了能有效地向脑卒中患者提供疾病的康复知识,促进患者的健康行为,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据此,对2012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留观患者60例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留观确诊为无智力障碍且愿意合作的60例脑卒中患者。纳入标准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度的诊断标准,经CT或MRI证实[1]。

1.2 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方式三方面。直接向调查者讲明意义,充分讲解问卷中各项内容及填表要求,使患者完全理解后填写,发放60份试卷,回收60份,最后问卷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调查的60例脑卒中患者,男34例,女26例,年龄32~77岁,文化背景:大学及以上学历21例,高中12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7例。职业分类:干部20例,工人13例,农民14例,个体7例。

2.2 60例脑卒中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需求见表1。

3 讨论

3.1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目的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在急性期经过治疗后,往往遗留后遗症,致残率很高。因此护士必须负担起疾病知识教育的职责,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健康教育计划,并不断评估和调整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使患者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及康复训练,增强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使患者及家属长期受益。

3.2 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内容,满足患者的需求

3.2.1 健康教育内容必须具有个体性,实用性强,易于接受等特点。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应重视患者的反馈信息,具有互补性特点。在进行健康教育前,先有计划,有目的的统计和收集患者及家属的需求,了解所缺乏的知识,最关心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3.2.2 从表1所示,患者最想了解的是健康教育内容是用药常识,因此,作者加强了用药常识的健康教育,按医嘱正确服药,不可随意更改、终止或自行购药服用,告知患者用药的作用、副作用及用药注意事项。

3.2.3 从表1所示,77%的患者想了解肢体被动及语言康复训练。因此,作者应指导患者及家属采取科学的康复训练方法。让患者知道肢体瘫痪和失语者要尽早给予肢体康复和语言康复训练。康复活动“宁早勿晚”活动方法遵循由小到大,先轻后重,由远及近,先下后上,由被动到主动,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忌“操之过急,急功近利”[2]。

3.2.4 调查显示70%的患者需要了解生活方式及饮食注意事项。因此,作者指导患者生活需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用脑过度。指导患者采取低热量低脂低盐饮食,但要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维生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

3.2.5 从表1所示,疾病发病原因患者需求率50%。作者先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针对患者有针对性的讲解,直至患者和家属理解治疗方法、疾病的预防知识,出院后的随访需要三方面的需求率较少,因此,作者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针对性地指导,以提高患者对该病及相关知识的认识。

3.3 选择患者乐于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 表2结果表明,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选择具有多样性,其中37%患者希望采用宣传手册,30%患者希望通过个别交谈和小集体授课,17%的患者选择了板报方式。据此,护士应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采取患者乐于接受并能掌握的健康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应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通过调查活动,真正了解到患者与家属真正需要什么,真正达到教育目的和效果。

综上所述,本次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需求调查,重视患者的需求。患者作为健康教育积极参与者,遵循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长期受益。

参 考 文 献

第3篇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课程 教学效果 评价 

随着高校心理事件的激增,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根据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并以此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而是要落实到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上,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体验性、实践性、互动性很强的课程,这也造成了该课程的教法、学法及教学组织存在诸多争议。故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及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同时,它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和团体动力学的有关原理,把抽象的心理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课堂体验所得向生活情境迁移,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具有应用性特点。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实施活动化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的互动性与开放性,强调以活动课程的形式组织实施课程内容。通过各种各样亲身参与的活动,学生能够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悟、体验和反思,进而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情感与行动重新考察,并以更深刻的方式重建经验和重新解释,提升自我感和价值感,不断内化那些经过活动中的交互作用而培植的观点,最终达成人格和谐发展之目标[2]。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教学组织预设生成化的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学科领域,要服从学科课程的目标,具有学科课程的计划性、系统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备课,形成预设式的教学安排。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以传递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为宗旨,而是强调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验、分享,所以教学安排并不严格地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利用学生互动分享的生成性资源组织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自我觉察、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是一个预设生成式的教学安排,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借助于现实活动而协作的过程。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师生关系平等协作化的特点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尊重的关系有助于课堂形成安全的气氛,促进学生产生新的体验和感受,实现不合理认知和行为的转化,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后现代课程理念也强调教师与学生是学习社区里平等的成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运作应贯穿一个基本原则:师生双方在民主平等上的协作。随着课程的进展,师生关系愈加融洽,双方的协作也不断地向纵深发展[2]。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法的探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它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的内化和各种心理调控技能的完善。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和抽象的理论,而是把学生引导到心理健康知识的真正应用上[3]。具体的教学方法可归纳为: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中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因此在选取案例时力求选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最关注、最渴望解决的问题,综合成典型案例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做出小结,并将有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浓缩进去,传授给学生。概括起来,此方法的操作程序是:案例导入——思考讨论——总结提高。 

2.团体心理辅导法 

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是一个借助于成

员之间的互动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学习过程。它非常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改善,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它可以通过团体成员的自我体验,成员间的相互分享,改变其行为模式,达到使团体成员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民主参与性原则。教师作为团体的领导者和团体成员之间是平等、尊重的关系,应使团体保持一种安全、信任的基调。(2)活动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团体目标,选择设计团体活动,诱发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3)潜力开发原则。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启发,激励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相信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4)灵活性原则。教师课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理论、技术、团体程序等,取得辅导效果的最大化。 

3.心理测试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讲授内容插入心理自测量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教师应注意心理测试的指导语和对测试结果的解释。例如,在讲自我意识这一章时,教师可采用自尊量表评定学生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在施测前教师应给学生科学的指导语,说明测试的结果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在对结果解释时,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自尊在心理学上的界定,以免学生受日常生活观念的影响而误解了其科学含义,说明测试只是帮助自己进行自我认识和问题评估的工具,学生应结合自己平时的行为表现去思考,而不能根据结果随意给自己贴标签。

4.行为训练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行为训练为核心使学生有效地实现从知到行的转换。行为训练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4]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从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可将行为训练的总目标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子目标行为,并且从较容易训练的子目标行为开始,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吸纳复杂的目标行为的学习。(2)示范性原则。为了避免学生在行为训练时获得负性经验,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行为示范,供学生模仿。(3)及时强化的原则。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适应性行为给予及时地肯定和认可,以增进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呈现的可能性。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学法的探索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教学本身要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学生如何将课堂习得经验转化为日常行为,进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掌握本门课程正确的学法显得尤为重要。本门课程的具体学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 体验 

体验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学生只有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深刻情绪、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故体验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安全、无条件接纳的心理环境,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教学心理相容。同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运用语言艺术,促进学生产生内心体验。 

2.团体讨论 

团体讨论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个技术,它是指团体成员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发表各自的意见,并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时修正自己原来的看法,互相进行合作、深入的探讨。团体讨论的目的不在于讨论之后的结论,而在于借助讨论过程促使成员充分地参与。它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知自己的和他人立场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理性的思考问题并做出有效选择,这对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学法。教师在团体讨论中应注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意见不予批评,使学生自始自终保持轻松自由的心态。 

3.课外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要以教材为基础。通过课堂专题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但任何教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进行弥补,这是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讲授内容,为学生提供心理学书籍杂志、心理电影、心理学网站。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更容易帮助学生体验、学习、接受课堂学习的知识和理论,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探索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最终目的,所以该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仅是检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更多的是关注学生

所学的知识能否促进其心理认知的发展、心理品质的提升和心理问题的矫治。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课程功能的落实。鉴于此,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及学习内容,我们建立了如下的评价目标:(1)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2)能力方面:掌握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自信心培养等方面的技能,能够对自身状况和问题有所了解,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及负性情绪,维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3)心理素质方面: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观点,并能将其与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该课程的评价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平时的练习作业进行评定,着重分析学生各章节知识的内化程度。终结性评价指期末测试,通常以案例分析、影评或开放式问卷的形式进行,旨在鼓励学生超越教材,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认真的总结、反思,并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要求及具体目标的达成情况,寻找差距,分析原因,真正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名询.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全书[m].北京: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 

[2]程迪.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j].2005,1:37-39 

[3]杨秀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初探[j].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5,4:78-80 

第4篇

(陕西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8)

摘 要: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程度的不断深入,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当中的核心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在面临着来自社会与生活的双重压力形式下,其个体存有较大的心理负担,心理矛盾冲突变多,学生患上心理疾病的概率也呈现着上升趋势,对大学生正常的生活乃至其学业的顺利完成都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对高校大学生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人格朝着健康健全的方向发展,对其身心健康的促进现实意义突出.要培养大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一项大事,所以,文中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意义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大学生构建创新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性体系的构建原则.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54-03

人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时段就是大学生阶段,这个阶段也是提升个人整体素质包括其心理素质的一个关键性阶段.在最近几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了限制一些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与保持其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性因素,.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正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高度性关注,社会各界认识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要求以及我国心理学发展的研究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1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意义

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经济与文化也正朝着飞速的方向发展变革,人们也慢慢的面临着愈发严重的社会心理压力,因此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概率也越来越高.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当下世界发展的一个现实性发展方向,科技人才能不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占据优势性地位,其心理素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在这其中,积极乐观、开朗上进、迎难而上、善于交际的个性正在大学生心理素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优秀的心理品质离不开早期优秀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早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承担的一项重要性任务[1].

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关乎未来工作的发展要求,而且也是大学学习生活上的必然要求.从最近几年的研究资料上显示,当下我国大学生心理情况十分不理想,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情绪困扰情况相对普遍,受到心理障碍的影响,每年的休学率都呈上升趋势,因为心理因素占总退学、休学比例的三成以上.因此积极找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规律,组织优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开展,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是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且必然的任务.

2 构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2.1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2.1.1 由于市场经济对高校造成的负面影响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学校也在积极稳健的开展各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全面改革等等[2].广大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优秀的社会人才,教师经济投身于教育制度改革浪潮之中,呕心沥血,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可是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殊性以及复杂性的影响,同时也为学校带来了各项负面效应,教师的教学风格也遭受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伟大变革,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另外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清楚的意识到经济与社会生产在长时间的发展与改革过程中不断深化,另外在改革过程中各种问题矛盾互相融合,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打乱了人们有序的生活节奏,让人们渐渐在工作过程中失去了安全感与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感,在校期间面临着未来就业乃至生存的巨大压力,让大学生感到深深的恐惧,对未来的生活感到信心不足,心理压力与心理问题也愈发明显.并且在社会分配问题上各项矛盾也愈发突出,社会分配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使得社会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就是高校当中有近四成的学生为贫困生,其不但需要担忧学费、生活费,而且也在贫穷与生活诱惑的双重压力之间挣扎,以致于有一部分贫困学生陷入了生活与心理的巨大压力之下,造成自卑和仇富的消极心理情绪出现[3].与此同时,有一部分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在花钱方面毫无节制,有严重的拜金思想与功利之上思想.当下,因为社会经济组成成分多种多样,社会组织形式也不是单一不变的,各项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也呈现着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人们思想意识的差异性与多变性得到显著强化,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同时存在.表现在大学生之中,也就是多元化价值观念出现在学生团体之中.

2.1.2 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其和国外以及港台地区相比较,发展时间较晚.当下因为陈旧、保守的思想观念以及认识上的缺陷,造成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愈加凸显.在国内外的实践结果证明,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是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其表现了一种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在最近几年,我国教育部门对其的重视程度愈加成熟,几次发送有关文件要求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虽然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可是当下此项工作和教育部的工作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无法全面满足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目的.对心理健康教育口头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实践工作现象.这表明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还能够达到其应用的高度,无法较好的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心理要求.这也就造成学生存在突出的心理问题,为学校的教学、生活秩序等均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高校与社会的稳定,对高校教学目标的实现造成巨大限制性影响,同时为国家带来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这些种种情形都要求我们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素质朝着综合全面性方向发展.

2.2 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纵观整个世界发展,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政府都认清楚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宗旨,教育的地位也愈加凸显,其作为和经济发展有直接关联的高等教育业表现出了全新的发展趋势.在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上分析,其主要表现为:第一,我国高等教育的舆论环境出现了本质性改变.科教兴国从一种口号变成了一种政府的治国方针策略,各个行业的工作人员也慢慢的认识到了人才与知识的重要性作用,都在科技提升生产率的作用下下了大工夫;第二,高等教育正在逐步普及的过程中,人们从精英化的方向朝着大众化的方向转变.在最近几年,我国各个高校都在扩大招生规模,每年的招生数量都在增加,这样也就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4].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的创新性原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属于实践工作的规律总结,其是依照高等院校工作的特殊性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目标确立的,其属于高等院校实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遵循的一项必要性工作原则,对各项实际工作的开展指导性意义明确,可是其工作的开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社会发展的变化过程不断优化与完善的,指导性作用能够更有效的发挥.

3.1 实事求是工作原则

大学生做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人士需要依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在工作实施过程中,依照具体情况,进行积极有效的分析,注重对学生进取精神的培养,构建正确良好的核心价值观.并针对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分歧而带来的各项心理性问题,教育人员仔细分析,不可以单纯的只是对其判定为正确或者错误,而是需要听取事情开展双方的意见,同时深入进学生队伍中对事情进展的过程有全面准确的了解.而对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端正态度进行调查研究,依照所了解的各种实际情况做实事求是的研究,看清楚是非对错,使其端正看问题的态度,指引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做有效的判断,让学生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树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困扰,调整对问题的看待态度,做一个正直热情的大学生.

3.2 服务性原则

以学生的要求为基本出发点,从服务角度出发,满足大学生最基本的心理健康诉求,此项要求和当下的高等院校心理健康任务与学生的各项客观存在条件有密切的联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备、组织、计划等等各项活动都需要建立在大学生长远发展的基础之上,教育人员要充分了解与认清大学生发展的主观要求,以及其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心理问题,考虑学生的共同要求和普遍存在之间的问题,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立足点与最终建设目标需要建立在大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与心理素质提升的基础上.另外这个工作过程,也需要看清楚个别学生的不同要求,看清楚小部分个性学生的发展需求,这样能够给学生更多的关心与注意,看清楚其真正的心理要求,并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有效帮助.

3.3 个性与整体相结合性原则

个人之间的行为是具有差异性的,大学生也一样,其自身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家庭环境以及不同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等等.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要将这些差异与特点消除,而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出学生的差异性与独特性,简单的说这其实就是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个体的差异要有所重视,依照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展开多样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5].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让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最终达到全体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目的.

4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性评价

4.1 国内首次以积极心理学态度规划我国社会与文化特点的心理健康测评

此项结构理论的思想从整体上融合了心理应激性理论与素质应激性理论等各种先进性理论观点与思想主张.学术不但具有国际先进性与创新性特点,同样具备了我国的文化性特点.

4.2 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心理测量工具

开展创新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质上是为我国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高可信度的以及有效性的心理测量工具,对未来自主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促进性作用.

4.3 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明确订立了我国首个代表性突出以及权威性突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各项有关情形的使用模型,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鲜有效且丰富性的第一手资料.

5 结语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存在各种问题也是很正常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有序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是丰富的知识,更加对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有高度的重视,另外当下我国大学生整体心理状况不理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也显得更为重要.本次研究中分析了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构建的基本原则,以期能够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发挥起到一定的帮助,同时深入的提升我国大学生总体性心理状态,而为社会输出更多的优秀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凯.试论构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04):82-85.

〔2〕王志学.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06):76-77.

〔3〕史琼.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6):111-113.

第5篇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都与其生活的家庭环境和接受的家庭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和谐、温馨、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基本保证。父母和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教育工作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营造家庭心理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这无疑为学校与家庭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因此,通过学校指导家庭对子女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对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方法探索学校如何有效指导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1. 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塑造子女的健全人格,培养子女的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发挥子女的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子女心理健康水平。

2. 家庭开展心理健康的主要任务

(1)正确的人生观教育。指导子女端正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珍爱生命,善待自己,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积极健康的情感、情绪教育。引导子女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学会理智处事,避免感情用事。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宣泄压力和不良情绪,培养子女积极健康的情感,并形成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

(3)培养子女良好的心理品质。帮助子女正确认识自我、尊重自我、肯定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充满自信,执著追求,活泼开朗,兴趣广泛,意志顽强,吃苦耐劳和勇于探究。

(4)培养子女人际交往的能力。教导子女掌握人际交往的法则,训练子女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帮助子女学会与人相处和合作。教育子女尊敬老师、孝敬长辈,学会关心、感激和回报他人。

(5)促进子女的智力开发。主要包括培养子女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对子女进行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的培养和训练。

(6)注意对子女进行青春期性知识和性心理教育。伴随着青春期生理的发展,对异性的渴望与好奇往往容易引发心理焦虑与恐慌,所以父母要坦然帮助子女掌握青春期的性知识,认识并适应自己的生理变化;开展科学的性心理辅导,进行青春期异往的指导;加强对子女的性道德观念教育,并注意控制家庭的不良性刺激;引导子女以合理的方式宣泄情绪;指导子女正确处理男女同学的之间的友谊与交往,对子女进行自尊和互相尊重的教育,预防早恋现象的发生。

(7)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引导子女正确使用各种媒介。指导家长掌握必要的信息知识与技能;树立民主意识,做子女的朋友,了解子女使用各种媒介的情况;培养子女对信息的是非辨别能力和加工能力;鼓励子女在使用网络等媒介过程中学会自我尊重、自我发展;多关心鼓励对网络等媒介使用上瘾的子女,并根据情况适时寻求专业咨询和心理援助。

(8)增强社会适应性,培养子女的抗挫折能力。指导家长鼓励子女以开放的心态充分展示自己,同时树立面对挫折的良好榜样;充分利用传播媒介,引导子女学习面对挫折的方法;适时、适宜地在子女成长过程中创设面对变化与应对挫折的生活情境与锻炼机会;在子女遇到困难时以鼓励、疏导的方式给子女以必要的帮助与支持。

总之,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家长应根据子女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时进行教育,对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家长应该积极关注并正确引导。

二、学校指导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学校与家庭是平等协作的社会关系,而非从属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学校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命令家长做什么和怎么做。我们面对的学生家长职业各异,文化层次、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参差不齐,对待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一,这些客观情况要求学校在指导家庭教育的时候,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恰当的途径,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指导,方能获得成功。

1. 平等性原则

学校和家庭、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是平等的、互相配合的协作关系,学校和教师在进行指导时应以尊重家长为前提,平等对待家长,协调对孩子的教育。

2. 全面性原则

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要全面,既要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又要传授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既要注意对错误行为的纠正,又要教给家长具体的教育方法,使家长的教育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3. 积极性原则

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要采用正面积极的方法,主动帮助家长弄清事实,分析原因,提供方法。要以经验介绍、交流思想、事例启发、表彰宣传为主,切不可对家长责备挖苦,否则只会引起家长的反感和抵触,无法收到指导效果。

4. 针对性原则

由于家长对教育的认识不同,文化修养、教育能力各异,因此,在进行教育指导时,就应有的放矢,做到准确到位,使家长有所收获,学而有用。

5. 激励性原则

每个人从内心深处都有被赏识、尊重的心理需要,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比较成功和得意的做法,学校要提供多种形式的交流展示平台,引导、鼓励家长互相交流,并推而广之,激发家长运用科学教育方法的积极性。

6. 发展性原则

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个体,因此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也应具有前瞻性。不但要看到家长当前的需要,还要根据孩子成长的阶段性规律,对家庭教育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具有预见性的指导。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要对家庭教育的方向作出明确指导,使家长的教育思想和意识具有超前性,对孩子的培养目标要与时代相适应。

第6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卫生保健;重视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23-01

卫生保健是应用卫生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影响人体健康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以及人体与体育锻炼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规律、制定并实施在体育锻炼中所必须遵循的各项体育卫生要求和措施,用以帮助与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所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如何巩固和提高教学效果,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我认为不可忽视卫生保健教育。那么,应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贯穿卫生保健教育?

1.体育教学应该坚持基本原则

1.1体育教学应该坚持全面性原则、经常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等。运动量,运动强度的安排必须适应学生性别、年龄及健康状况,科学安排运动强度、密度和时间:

1.1.1小学生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时期,对他们主要是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正确姿势的养成,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不宜进行剧烈的力量和耐力练习。

1.1.2初中生在生长发育的加速期,对他们主要是全面发展身体,把握身体素质发展的快速增长期,打下良好的体力基础。

1.1.3到了高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期,生长发育缓慢,重点应巩固提高获得的体力,在发展力量,耐力上逐步提高要求。

1.2准备活动必须充分。准备活动是十分重要的,目的在于使人体从安静状态逐步过渡到运动状态,使参加活动的组织、器官充分做好准备。减少肌肉的粘滞性,增强肌肉韧带弹性,加大关节的活动幅度,克服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减少运动损伤等。科研人员曾对44名身体健康者测试发现:不做准备活动就参加激烈活动的有70%的人心电图出现异常变化。准备活动的良好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体温升高开始的,它能使细胞内代谢加快,体温每上升1度,细胞代谢率均增加13%。运动前往往有些家长不注意准备活动做得不够,或者家长和孩子本身没有意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迅速的投入到运动中,往往在运动过程中有各种伤害事故的发生,出现损伤等现象。所以加强准备活动的教育,让孩子认识到准备活动的作用、目的,运动前充分的热身。

1.3禁止过早地进行体育专项训练。早期专项训练的适合年龄,应根据项目特点和学生身体发展的情况而定,即使适时地进行早期专项训练,也要经常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要在身体全面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专项素质和技术训练。单一的训练方法,不仅易造成身体过度疲劳,使运动能力不能持久,而且往往会给身体带来深远的不良影响。

2.体育卫生保健贯穿体育教学整个过程

2.1课的开始部分,贯彻课的常规,强调学生穿不阻碍四肢活动的服装,不带可能伤害身体的锐利物品上课,如牛仔服装、连衣裙、锁匙等。课的准备部分,教育学生做好准备活动,使肌肉、韧带、内脏、器官等都进入最佳状况,预防运动损伤。课的基本部分,教会学生掌握自我监督,根据课的任务和自我情况,进行各项身体练习活动,提高课的质量。结束部分的体育保健要求就是放松整理活动和整理呼吸,平静身心,补偿身体所欠的氧债,消除疲劳。

2.2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分组,对少数在发育或健康上经常或暂时有显著异常现象学生,应组织他们参加医疗体育,因为适宜的体育活动,有促进恢复健康的积极作用,并能使他们逐步树立起恢复健康的信心。在进行体育教学和训练时,应对他们进行卫生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合理的生活作用制度。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一直注意与学生的交流,从而了解他们的生长发育特点。我认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保健教育必须以下几点:

(1)学生的身体生长发育,是受多种规律。表现出不同的个体差异,但其总的趋势还具有其共同规律。

(2)要掌握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并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自觉地遵循和运用这规律,以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3)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高、体重等形态都有较大的变化,各组织器官也在不断的发育和完善,但未过到成熟的程度,因此,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不能象要求成人那样要求学生。

3.定期的体格检查和自我监督

中小学男女学生的体格检查各有不同,入学前或每学期开始前需做身体检查。除了身高、体重、胸围等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外,还要对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功能进行检查。心理状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在体育锻炼、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教师应掌握和了解其特点,了解学生的体格状况,并采用相应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卫生保健常识,对于促进他(她)们的生长发育,掌握体育运动基本技术和提高他(她)们自身的身体素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身体锻炼要做到有计划、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才能收到增强体质的实效。但人体有时由于某些原因会发生不良反应或潜伏着某种疾病。如能及时发现或引起注意,调整身体锻炼内容、方法以及运动负荷,这对孩子健康是有利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必须让孩子注意身体的变化。包括:①自我感觉,运动前后、放学后疲劳恢复情况、食欲、睡眠等;②清晨起床前自行测脉搏;③已经有了月经的女孩子,让她们注意月经情况,包括来潮前、持续天数、量的多少、经期自我感觉等;④定期进行体重、胸围、血压的测试,作为日常的一些安排的参数指标;⑤自我检查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包括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脉搏次数。

4.小结与建议

4.1在体育教学中贯穿卫生保健教育,对于增强学生卫生保健观念,提高体育育人水平,对坚定终身体育锻炼信念,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具有深远的意义。

4.2制定并实施在体育锻炼中所必须遵循的各项卫生保健要求和措施,可以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4.3卫生保健教育贯穿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

第7篇

关键词:发展;能力;心理;课程;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6-0186-03

一、课程改革定位与现实背景

就大学的职能定位而言,高职院校的发展与文化定位应该以学生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和特色鲜明的职业训练为主导,突出大学教学的职能和服务社会的职能,植根于行业企业又超越于行业企业。就高等教育的功能逻辑来讲,高职教育首先体现了它的育人功能,其次兼具经济功能,以及部分地引领企业行业文化的功能。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该在彰显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职能的同时,突出高素质;在强化自身服务社会的职能和兼具经济功能的同时,坚守高等教育的独立精神意志。但事实上,一方面,相当数量的高职院校在教学的内容、方式、过程、策略等方面与中等职业教育、职业资格培训“同质化”;另一方面,课程、专业定位及其指向过于专门化,在课程、专业划分上呈“本科压缩化”,表现出对自身发展方向、文化定位的盲目性和非理性。

(一)研究的落脚点局限于“问题”

现有大量的研究往往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入手,常存在定位不准、定性不当、实践性不强、教法学法单一、缺乏科学评价标准等问题,其根源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没有遵循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没有体现教育性与职业性并重的教育思想,同时也存在研究内容陈旧、研究力量过于薄弱、技术性差等实际问题。事实上,要保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不能只针对现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中的局部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学生身心特点和个人发展需要开展整体研究与设计。

(二)课程教育内容错位

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研究方面,一些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生活心理教育、学习心理教育、职业心理教育;一些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人际交往、学习心理;一些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一般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心理指导、意义教育、性格教育、人际关系指导、耐挫能力培养等,大多针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对症下药”式的治疗,涉及潜能开发和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较少,涉及职业能力提升的内容几乎缺失,这与积极心理学关于促进学生成为积极的幸福进取者的理想,以及高职院校使学生具备更强的职业能力的理想,都存在很大距离。课程教育内容的错位,使课程不能完成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和职业能力提升的预期目标。

(三)课程改革措施及评价体系研究不足

现有的课程改革研究偏重于理论探讨或 “德心共育”,对于课程改革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和效果缺乏实证研究。同时,针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研究很少,且多强调以教师作为课程评价的主体,而不是基于学生主体,强调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最终准则。

(四)师资力量严重欠缺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技术性极强的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中的地位不高,教师数量不足且专业性不强,教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技术、方法的培训较少,接受高水平督导的机会更是很少或缺失,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使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教学组织上不能形成有效的团队,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考量学生的心理需求,以致传授了心理知识,却无助于心灵的成长。

二、课程改革创新的基本内容

“个人心理成长+职业能力提升”课程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旨在于: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充分体现职业性;以高职院校学生身心特点和个人发展需要为依据,充分体现发展性;以解决实际问题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为主要任务,充分体现实践性;以高职院校工作实际、办学条件及支持力度等为依据,充分体现可操性。在课程内容设计中,注重以适应、发展、职业为出发点,培养学生个人的积极特质,让学生学会学习、生活、交往、做人,发展智能、个性、社会性、职业性,主动成为积极的幸福进取者和高素质的生产一线高级人才。

(一)“个人心理发展+职业能力提升”课程教学理念

立足高职院校的功能层次定位,在坚持以高等教育性为人才培养核心要旨的同时,彰显高职院校的职业特性,将高职学生的个人心理发展与职业能力提升有机地结合起来,创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内容和模式,形成个性发展与个人谋生并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使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课程高质量地服务于高职学生的个人发展,服务于高职教育的社会需要。

(二)“问题+素质”课程设计模式

摒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贯的知识传授讲座模式、精神病理学模式、德育模式等,采取“问题+素质”的课程设计模式,以指导积极适应、促进主动发展、激发自觉创造、提前适应职业角色为基本任务,形成全新的适应高职学生个人心理发展和职业能力提升的素质教育课程。

(三)“专业团队+专业教师”教学团队塑造

在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上,创新团队教学理念,形成学生同质或异质团队成长,教师二人团队平行行课,跨校区行业内教师团队集体开展课程研究、课程组织和课程效度评估的教学团队塑造,从根本上解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专职专业化问题。

第8篇

摘 要 目的:讨论研究社区慢性疾病患者对中医养生康复健康教育的需求,以及根据情况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方法:选取社区慢性疾病患者300例,对其进行中医养生康复认知情况、需求及获得相关知识等方面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慢性疾病患者对中医养生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普遍较低,对于健康教育需求率高,对中医养生各方面知识需求率均>90%,主要包括对顺应四时养生规律、服药知识、疾病预防、养生食疗及作息规律等方面的知识需求较高。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主要以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教育、组织讲座和发放宣传手册为主;另外还可采取张贴海报、电视宣传等方式进行教育。结论: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进行中医养生康复健康知识宣传有利于使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有更全面正确的认识,懂得进行自我保健、自我养生及预防疾病的知识。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可发现其对相关知识的需求及掌握情况,并根据所得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老年患者预防疾病、自我保健的意识及能力,帮助其更好地控制疾病发展,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慢性疾病患者 中医养生康复健康教育 护理及宣传教育 疗效与影响

Research on the health education nee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in the patients who with chronic diseases in community

Peng Zheju

The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aling community,Guangyuan City,Sichuan 628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research the health education nee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in the patients who with chronic diseases in community,and the significance and importance to do targeted health education according to situation.Methods:300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in community were selected.We investigated the cognitive situation,demand and obtain relevant knowledge abou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rehabilitation,and analyzed the results.Results:The understanding lev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knowledge in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was generally low.The demand rate for health education was high,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knowledge demand rate was above 90%,including the adaptation to the four health law knowledge,medication,disease prevention,health supplements , rest rules and other aspects of knowledge.The way of health education mainly included professional medical personnel education,lectures and issuing brochures,and also the posters,TV and other ways of education.Conclution:We tak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habilitation health knowledge propaganda to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in community was conducive for them to understand the knowledge about disease correctly and completely,and to make them study the knowledge of self care,self health and disease prevention.We will find the demand and situation of grasp about relate knowledge in them by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and to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btained,so that,we can improve the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self prote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help them to control the disease development better,and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them.

Key words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Health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rehabilitation;Nursing and education;The effect and influence

近年来,各类慢性疾病患者人数显著增加,患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发展。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的生活作息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均有一定关系[1]。养生与康复在中医中属于“治未病”范畴,是中医预防及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对慢性疾病患者进行相关中医养生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有利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并通过加强锻炼、饮食调整、改变生活方式等养生保健手段更好地调整自身身体机能,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如今随着人们生活及文化知识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养生保健对自身的重要性,但对于养生保健知识认识不够,因此本试验对300例社区慢性疾病患者进行相关问卷调查,了解其对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教育需求并提出针对性措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月随机选取我社区慢性疾病患者300例。男154例,女146例;年龄57~69岁,平均(63.3±6.4)岁。所有患者中包括糖尿病患者10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8例,高血压90例,慢性肝病30例。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调查方法:使用社区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慢性疾病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对各类中医养生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康复知识的需求情况,对中医养生康复知识教育方式的需求情况等[2]。每位患者填写完毕后将调查表统一上交,经相关专家进行审定,可靠度高。调查者以问卷为基础与被调查者进行交谈并为其充分讲解问卷中各项问题及回答要求。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100%。

疗效观察:统计所有患者问卷调查中对中医养生康复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宣传教育知识的需求程度等。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结 果

所有慢性疾病患者对中医养生康复知识的了解情况,见表1。

所有患者对中医健康保健知识的需求情况:慢性疾病患者对顺应四时养生规律、服药知识、疾病预防、养生食疗及作息规律等方面的知识需求较高,见表2。

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主要以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教育、组织讲座以及发放宣传手册为主,另外还可采取张贴海报、电视宣传等方式进行教育。

讨 论

本次调查研究发现,慢性疾病患者对中医养生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普遍较低,对健康教育需求率高,对中医养生各方面知识需求率均>90%。说明慢性疾病患者的健康保健意识较强,希望通过不同渠道获得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信息。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需求进行中医养生康复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一方面帮助患者正确、全面的认识康复养生知识并改变自身不良的生活作息方式及饮食习惯,努力控制疾病发展,促进身体恢复;另一方面可督促患者从自我保健做起,提高自我行为管理能力,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习惯,坚持锻炼身体,遵循四时变换规律进行保健养生、注意情志调养及饮食调护等,最终达到改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疾病负担,改善健康质量的目的[3~5]。

另外,调查显示,慢性疾病患者对顺应四时养生规律、服药知识、疾病预防、养生食疗及作息规律等方面的知识需求较高。说明患者对如何预防疾病、更好地进行日常养生及药食同补的中医药知识兴趣较大。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慢性疾病患者长期与疾病作斗争,对疾病的过程非常了解,他们希望了解更多关于自我保健的知识及自我管理技能,提高自身治疗依从性,能够依靠自己解决疾病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各类躯体及情绪问题。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时应了解慢性疾病患者的教育需求特点,以改变患者日常生活中不良行为及生活方式,提高其行为管理能力为目的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此外,对患者进行中医养生康复健康教育应以家庭化、连续化为主。调查显示>80%患者希望进行健康教育时有家属共同参与。因为家庭生活习惯对患者健康观念及行为有较大影响。中医养生康复教育通过自我保健、自我康复及开展健康行为知识的教育,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养成。对患者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培养健康的生活及饮食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长期反复的教育及强化才能够实现。因此对患者及家属同时进行健康养生知识教育不仅能够使患者更加了解保健养生知识,更能够制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督促家属共同对患者不良生活习惯进行干预,培养其正确良好的作息、饮食习惯。

综上所述,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进行中医养生康复健康知识宣传有利于使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有更全面正确的认识,提高老年患者预防疾病、自我保护的意识及能力,帮助其更好的控制疾病发展,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钱晔.以中医养生提高生活质量之我见[J].统计教育,2007,31(2):56-57.

2 张安玉.慢性病的干预原则与健康传播[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7,5(2):95-96.

3 傅东波,傅华.慢性病自我管理[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10(2):93-94.

第9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网络环境;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194-02

网络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具有虚拟性、开放性、针对性、交互性等特点,它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言,也应该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网络这个载体相结合,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一、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1.基于Web的应用软件开发技术已比较成熟。如今开发基于WEB的教育系统EBW(Net-Work Education Based on Web)已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使用EBW既可以提供静态的多媒体信息,又能够进行方便、实时的交互功能;将WEB服务器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相结合,使EBW能够具有规范的数据模型、强大的授权及安全机制和维护数据完整性的能力[1]。

2.已具有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远程教育的成功经验。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实践,我国的广播电视网、电信业务网已经覆盖全国,虽然这些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相比,在信号源的控制、信息传播的途径等方便都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它们在信息传送的载体和功能属性上又有很多相同之处。在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资源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些宝贵的经验,以构建功能更加强大的、体系更加完善的网络教育系统。

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利用网络环境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要遵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之外,还应当重视如下原则。

1.将学生作为主体的原则。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其能动性,要把学生作为整个教育过程的主体。

2.将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相结合原则。建设一个将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相结合的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更准确、更全面的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地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果断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加强教育者和学生间互动的原则。在进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网络互动性的特点,加强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准确的给出回答。另外,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人性化的服务,要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网络背后的关怀,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增强网络自身的建设。

三、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心理教育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和渠道,丰富了网络的内容。我们把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专业性教育手段和措施,称为网络化心理健康教育[2]。

1.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在进行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同时,还可以把它和网络结合起来,如:进行网上选课、通过网络收发作业、进行网络答疑、将教学计划、教案上传到网络以方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计划和教学内容、上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专题讲座和报告等。

2.网络心理健康调查。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只需要学生在某个规定的时间内访问某个指定的Web站点,填写相关的问卷内容并提交,然后再对所有学生提交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即可形成一次调查报告。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从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

3.网络心理健康测试。心理测试是指按照一定的系统程序给人的心理特性以数量化的过程,能对贯穿于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性做出一定的推论和数量化的科学分析[3]。网络心理健康测试是指借助于网络所进行的心理健康测试和评价过程,其具有自主化的测试过程、多样化的测试主体、数字化的测试模式、智能化的测试方法等特点。学生们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可以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向他人寻求帮助。

4.网络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借助于网络将自己在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心理困惑、精神痛苦等问题向心理咨询师求助,心理咨询师向求助者给出解决问题方法和建议,尽可能的使求助者克服目前的情绪障碍,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过程[4]。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咨询具有保密性、超距离性和方便快捷性等优势,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高校的关注和使用。目前,高校进行网络心理咨询主要有电子邮件E-mail、聊天室、BBS论坛、心理咨询在线系统等形式。

5.网络心理健康档案。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档案,对于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状况,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动态监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建立的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档案,应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个体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学生网络心理档案还具有一定的隐私性,任何人都不得泄密学生的网络心理档案内容,以保证学生的个人隐私和心理不受伤害。

6.网络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指心理理疗师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有关心理治疗方面的理论和技能,对心理方面有障碍的人进行治疗,来缓解或消除他们的心理问题,推进他们的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理论研究已经证明心理理疗师可以用言语或非言语的方法挖掘出心理障碍者被压抑的潜意识的冲动,从而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而心理治疗过程中的言语技术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目前,利用网络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已经成为帮助人们恢复心理健康的过程之一。

四、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它把学生当作整个教育过程的主体地位,更加强调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将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和网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以及基于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相结合,才能建立和完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这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

在建设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必须要是多角度、全方位的,也就是要将学校主管部门、心理健康教育者、学生之间和学生自己的评价相结合,从而使得考评的主体更为全面,考评的结果更加准确。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总之,将基于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虚拟与现实的无缝链接,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雯,基于WEB的网络教育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1,(7).

[2]龙艳,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3]马锦华.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中的心理测验误差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6).

[4]朱关明,陈庆.网络:人学生心理保健新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0,(3).

第10篇

1 癌症护理现状

1.1 当前的临床护理人员注重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从患者确诊到入院、治疗、出院,为患者提供符合个体需要的、整体的个性化服务。护士通过细致的入院资料评估,达到了解患者生理状况、病情发展及心理活动的目的:采取有针对性的入院宣教让患者了解住院环境、主管医师及护士情况,减轻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士是指导者、解释者和各种治疗方案的直接执行者,同时也是坚持治疗的心理支持者和患者利益的忠实维护者。根据患者的主、客观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将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有机结合,最大限度的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化、放疗所带来的毒副反应,给予患者极大的关心和帮助,共渡生命难关。对手术患者,在整个围手术期的不同阶段,护理人员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溶为一体,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克服负面情绪,帮助其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变被动护理为主动配合治疗,以积极的心态认真履行康复计划:在患者出院时,告知联系方式、复查日期以及用药、饮食、活动等注意事项,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

1.2 在心理护理方面

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技巧,充分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对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在治疗、康复中的作用[2]。护理人员在正确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的同时,为不同的患者制定具体的干预目标,在为患者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给予最适宜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正确评估自身状况,提供积极的情绪支持和信息支持。

1.3 在健康教育方面

注重从患者入院到接受各种治疗、围手术期至出院的整个过程中,帮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逐步的认识,并讲解、指导、训练和协助患者遵从合理的生活方式,使患者达到最大限度的生活自理。

1.4 在康复护理方面

注重患者的多方面需求,尽力为住院患者创造舒适、安全、温馨的治疗休息环境。护士在了解患者心理、社会、情感需求的同时,为患者进行预防性康复、恢复性康复、支持性康复、姑息性康复的训练指导,使患者达到改善机体功能、减少残疾、恢复最佳功能状态,以平衡心理重新适应在家庭、社会中的角色,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

1.5 在家庭护理方面

家庭作用在癌症护理上的重要性使护理工作的重点不仅限于患者,而且包括家庭系统在内。

在与家属共同护理患者的同时也充分体会到家属的心理压力和体力消耗,因此,必须指导家属如何保存精力和一些基本护理技巧,如:舒适卧位、营养需求、并发症预防、疼痛的正确评估等,给家属以心理支持和护理援助。

1.6 在临终护理方面

护理服务以患者的舒适为中心,创造温馨、安静、安全的医疗环境,尽力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以积极的方式为患者有效止痛,因为癌痛是临终病人中最普遍的症状,它不仅局限于生理范畴,而且还涉及到心理、社会及精神等方面[3]。应尊重患者诉说和宣泄,帮助患者认识生命的有限性,提高生活质量,维护人性尊严,无痛走完人生。在临终关怀设施方面,目前我国有的医院设立了临终关怀病房,有的地区设有疗养院,1988年天津医科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所临终关怀研究院,为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研究奠定了基础。尽管我们对癌症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在快速提高,但在发病率较高的今天和有限的资源面前,我们的工还远远满足不了患者的多方面需求。目前,在对癌症的预防工作中没有体现出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作用优势,护理健康教育仅限于在医院内:在对患者的整体治疗护理上,我们的医、护、药、技、勤、营养、社会工作者等还没有形成一个密切合作的治疗团队对患者进行整体评估,进行多学科、多手段综合治疗、护理、康复,并帮助其回归社会:在患者的治疗期间和生命支持阶段,医院的护理人员与社区的医护工作者不能紧密联系给予追踪护理和有力的社会支持:对于术后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自助用具开发甚少,给伤残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癌症患者的信息来源主要在医院,而社会和新闻媒体对癌症患者的信息给予较少,还没有形成一个全社会都来关注和帮助癌症患者的氛围。

2 癌症护理展望

2.1 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帮助家庭应对癌症护理中的复杂问题,减轻家人压力。

在未来的癌症护理工作中,我们应遵循世界卫生组织在肿瘤防治战略中提出的:三分之一的癌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早期诊断可治愈,三分之一的癌可减轻痛苦,延长寿命的原则[4]。在癌症预防战略中,护士应成为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和健康行为方式的倡导者。护理工作场所不只是局限在医院,而将由医院延伸到工厂、学校、社区和家庭。护士走向社会,开展防癌普查、咨询讲座、科普宣传,帮助人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使肿瘤三级预防得以大力宣传,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癌症护理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呈现出规范化、多元化、人性化,护理工作内涵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进一步拓展。建立广泛的服务机构,患者之家、网络信息中心、教育机构,照顾支持病人,使患者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情绪支持、信息支持、评价性支持和必要的护理援助。不同专业结合一起,树立全人关怀理念 ,由医师、护士、药师、心理学家、职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营养师等多学科综合组成的医疗团队,给患者以生理支持和心理关怀。对生命支持患者提供护理咨询,如压疮的预防,管饲、造口护理指导等。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的护理研究,切实解决癌症护理中存在的疑难问题。鼓励护士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会活动、肿瘤护士年会等,为肿瘤专业护士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使护理专业得到快速发展。加强对肿瘤专科护士培养,如:化疗机理、作用、副作用及监测;化疗药防护;化疗方案、各方案的护理措施、心理支持、营养支持:肠内外营养、预防感染;家庭协助、有效止痛、哀伤辅导等。

2.2 认真实践护理伦理学公正、自主、仁慈的三个基本原则,公平对待癌症患者。努力减少治疗副作用,积极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让患者活的有尊严。

2.3 开展善终服务,为临终患者和家属提供全面的身心照顾与支持,以满足晚期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需求[4]。提供持续性的舒适、温馨、安全的高质量护理照顾是肿瘤患者得以高质量生存的最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周道安主编.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基础与临床.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42

[2]黄丽,罗健主编.肿瘤心理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0.

[3]EasleyMK,Elliott S.Managing pain at the endoflife.NursClinNo,hAm,2001,36(4):779-794.

第11篇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癌痛;护理对策;全程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6(c)-112-02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最恐惧的症状之一,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达75%。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提出在2000年实现全世界范围内“癌症患者无痛”的目标,基本应对措施是“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方案第二、三阶段主要药物是阿片类药,该类药属毒麻管制品,使用时存在严重的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并且必须按照相应方案应用才能取得满意疗效[1]。因此,笔者详细制订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在常规护理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措施报道如下:

1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防癌、抗癌、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干预措施之一,且投入少,效果好[2]。癌痛是一种特殊的综合征,应用阿片类药物镇痛对患者有着特殊要求,因此对患者进行癌痛及镇痛相关知识教育是护理工作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使用阿片类药时,笔者重点从3方面进行健康教育,为有效治疗打下了基础。

1.1 癌痛知识及评估方法

1.1.1 应明确告诉患者:疼痛是癌症最常见的症状,伴随疾病全过程。WHO对癌症疼痛有完整有效的治疗方案,应用现有知识与镇痛药物可以缓解绝大多数患者的疼痛。实践证明这样能有效减轻患者压力,消除恐惧、悲观心理,增强治疗信心并配合治疗。

1.1.2 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受,患者是疼痛评估的主体,准确地进行疼痛评估是镇痛治疗的基础。笔者采用数字化评估量表法(NRS)量化疼痛程度,在镇痛治疗前进行疼痛评估培训,帮助患者熟练掌握NRS方法,即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表示无痛,10表示患者所能想象的最剧烈疼痛,在一条长10 cm、标有0~10数字的线上让患者自己圈1个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数值。无痛NRS=0,轻度疼痛NRS=1~3,中度疼痛NRS=4~6,重度疼痛NRS=7~10[3]。定期实施量化评估,建立护理记录专页,为正确使用阿片类药物提供依据。

1.2 WHO三阶梯治疗原则

三阶段治疗方案的基础是用药方法的“阶梯概念”。遵循“口服给药、按阶段用药、按时用药、个体化给药”的基本原则,即:首选口服及无创途径给药,使用药持续无创、方便、安全、经济;止痛药物的选用应根据疼痛程度按顺序选择;止痛药物应有规律地按规定间隔时间给予,而不是等患者要求再给予;阿片类药无理想标准用药剂量,能使疼痛得到有效缓解的剂量就是标准剂量,但需从小剂量开始。WHO的三阶梯止痛方案是已被全世界广泛接受的癌痛治疗方法,其安全性、有效性、简单性及可行性已得到证实。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对镇痛治疗方案有了明确的认识,能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

1.3 阿片类药物的特点

阿片类药镇痛用量无标准剂量,因而极易出现用药过量和中毒,故初期应用时要教导患者配合医生进行初始剂量滴定。该类药物属国家严格管理的毒麻药品,具成瘾性,应将相关政策法规详细告诉患者及家属。阿片类药便秘、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药物依赖、戒断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应预先使患者了解,并告知相关处理对策,以取得理解配合。

2 用药护理

2.1 掌握用药指征,建立用药档案

进行疼痛量化评估、建立用药档案是护理干预中的重要环节,它为医生处方和癌痛护理提供了准确的动态资料。档案除一般资料外主要包括患者NRS表、自测时间、疼痛程度、性质、药品种类、初始剂量、调整剂量、用药时间及不良反应等。采用二阶梯以上方案镇痛的患者一般属中度以上疼痛,初次应用阿片类药需进行初始剂量滴定,NRS评估q4h,直至疼痛消失或降至二级以下,药量稳定后改q8h,继续观察。

2.2 药物用法

阿片类药用于癌症镇痛虽以口服为主,但也有透皮贴剂、注射剂等。不同剂型的药物其作用、用药方法、注意事项各不相同。用药时尤应注意的是,即使是口服剂也有即释和控释片不同,控释片不可咀嚼和含化,否则效果迥异。

2.3 药品安全管理

严格药品管理是阿片类药用药护理中必须认真执行的环节。此类药属毒麻药品,医院应按国家管理规定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处方、专册登记、专人发放。鉴于目前日益严峻的禁毒形式,为保证患者足量用药达到理想镇痛效果,又防止药品囤积在患者手中或流入社会,用药护理中必须强化责任制,按医嘱按时现场使用。

3 不良反应护理

因药物本身特性和持续用药特点,阿片类药镇痛过程中存在较多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有便秘、恶心呕吐、戒断症状,其他还有吗啡过量的中毒等,应重视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3.1 便秘

便秘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90%,且持续存在于阿片类药止痛治疗的全过程,护理对策为:

3.1.1 嘱患者多饮水,多食香蕉等水果,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适当活动以促进肠蠕动。

3.1.2 中药润肠通便,常规予蜂蜜、麻子仁丸口服。

3.1.3 大便3 d未解,应遵医嘱使用缓泻剂,如用中药番泻叶15 g或大黄10 g泡水分次代茶饮(每日2~3次)。应当注意的是,患者对以上二味中药耐受量不一,应需多巡视,指导患者从小剂量开始,以能缓泻大便为最佳剂量。同时配合外用开塞露润肠。必要时可行清洁灌肠。

3.2 恶心呕吐

一般发生于用药初期,发生率约为30%。护理对策为:

3.2.1 按照医嘱初服阿片类药以甲氧氯普胺预防,1周后无恶心症状可停药。

3.2.2 予针刺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位,每日2次,中药用香砂养胃丸口服以健脾和胃止呕。

3.3 戒断症状

出现在停用或更换吗啡剂型时,表现为寒战、恶心、腹绞痛等。护理对策为:

3.3.1 如需减少或停用阿片类药物应逐渐减量,第1天减量30%,2 d后再减量25%,直至每天剂量相当于口服30 mg吗啡量,继续服用2 d后方可停药。

3.3.2 如从吗啡控释片换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应在使用贴剂时与原用吗啡剂量同时使用6~12 h后才能停用吗啡。

3.3.3 护士应高度负责,密切医护患供需环节,足量备药,按时按需满足癌痛患者供应,并准备短效解救药物。

4 其他常规护理

癌痛患者服用阿片类药期间,可以在规律服药的同时配合深呼吸放松、轻巧舒适的按摩、分散注意力、热敷或冷敷等方法缓解疼痛[4]。同时按照肿瘤和癌痛程度进行各项常规护理,如积极的心理调护、因人制宜的饮食护理、按医嘱开展各项治疗、密切进行病情观察等。此外,应注意及时与医生、患者及家属沟通,这样才能达到医护、护患的和谐互动,取得最佳效果[5]。

总之,癌痛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期间的护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除常规护理工作外,还涉及癌症、疼痛和阿片类药物特性等各方面[6]。护理工作需综合考虑,针对不同特点统筹分析,制定一套全面的护理计划,并灵活修改,达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亚娴.中西医结合肿瘤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42.

[2]王春节.胃癌全切术患者生活质量与健康教育干预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9):6489.

[3]刘纯艳.社区康复护理[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56.

[4]李琪.住院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72.

[5]吴继萍,冯妮,李晓琳.薄芝糖肽注射液治疗结直肠癌癌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7,4(8):92.

第12篇

关键词:心理学;应用型人才;教学理念;培养模式

我国在21世纪需要心理学本科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当前高校心理学专业必须明确解答的重大问题。我们认为,当前,心理学科在建立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心理学人才的培养,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的实际与需要,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心理学专业应该主要培养从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型人才。

21世纪八九十年代,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中等师范和教师进修学校的心理学教师,培养的整体思路是围绕着“如何让学生上好心理学课”来展开的。随着当前培养人才的目标的改变,原先的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我校心理学系对本专业毕业生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专项研究。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结果表明,以往培养模式培养的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到了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大的弱点就是没有掌握心理学专业的应用技能,无法独立承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一些中小学宁可用本校其他专业的教师转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也不用我们心理学专业培养的应届生。因此,根据新的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了培养出符合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以心理学理论素质与心理学应用技能的培养为核心,形成应用型人才的最佳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一、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与措施

在大量进行社会调查尤其是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访谈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的分析,我们提出了以培养心理学基本理论素质与应用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整体思路。这个整体思路可以概括为:规划两类课程、融合三种方法、结合四条途径、设置五个关口。

1 教学内容的改革:规划两类课程

(1)优化基础课程,使学生形成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结构

基础课程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程与专业理论深化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素质。我们首先对原来的经常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在进行基础课程优化时遵循了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是框架性原则。精简材料,突出学科基本结构,要根据对本领域专家的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该加强就加强,该浓缩就浓缩。二是逆向性原则。应该按照学科发展的现状居高临下地俯视学科基础与设计课程体系,而不是按照学科的发展过程来考虑学科基础与课程体系。三是超前性原则。课程的设置不仅要考虑到本学科发展的现状,而且要把目光放得更远些,考虑到学科的进一步的发展趋势。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把握心理学科的基本结构,形成心理学领域分析问题与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能不断地在该领域中把握新知识及探究未知知识。根据上述原则,我们对原来基础课程进行了整合与调整,形成专业课程的第一个模块。

(2)强化应用课程,使学生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技能

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技能课程的系统设置与强化,是实现新的培养目标的保证。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才能保证学生在校四年能够获得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技能,成为心理学应用型人才。

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技能主要包括五大技能:设计与实施心理健康活动课程技能,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心理治疗基本技能,心理测量技能。根据这五大技能,我们设计了10多门应用技能课程,形成了心理学专业课程的第二个模块。

(3)调整学习方式,使学生形成心理学学科的自学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不教就意味着学生可以自学,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以“倒立金字塔”的方式把握学科体系的学习技能,有助于他们形成学科的自学能力。所谓“倒立金字塔”的方式,是指学习每一门课程时,先把握该课程最核心的最简要的基本结构,然后随教学的进程逐步展开,形成犹如一个倒立的金字塔那样的基本结构。

这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它是学生学好主干课程,形成心理学科基本结构的保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这种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今后能够在当前信息爆炸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不断吸收心理学研究的新信息,能够根据工作需要随时掌握心理学各个分支学科。在心理学专业理论主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坚持指导与训练学生形成这种学习技能,促进其学习能力的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以“倒立金字塔”的方式把握学科体系的学习技能,使他们形成学科的自学能力,首先要把握课程中最核心的知识,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扩展到课程的其他知识,最后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4)加强研究方法训练,使学生形成心理学学科的探索能力

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许多学科均有之,许多其他领域的专家谈论起心理问题也头头是道,可见,探讨人的心理,并非心理学的专利。然而,作为心理学的专业人才,他们对心理问题的探讨,有其独有的视角及特有的思维方式,这种独有的方式就是运用量化的方式来探讨人的心理与行为。因此,作为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掌握用量化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技能,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学生真正领悟心理学研究成果的精髓,形成心理学领域独有的思考方式,形成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能力,在日后的科研及其应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技能与能力,除了加强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计算机应用等课程的建设外,同时在其他主干课程教学中强调贯穿这种量化研究的技能与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探索心理学知识的能力即科研能力的形成。

总之,通过心理学教学内容的改革,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应用技能,为实现培养21世纪心理学应用型人才走出了第一步。

2 教学方法的改革:融合三种方法

为了适应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进行相应的改革,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了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讲授教学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法和建构主义的问题中心的教学法,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学基础理论素质与应用技能的提高。

(1)有意义学习阶段:建立基本原理的知识结构

在大学学习的开始阶段,主要是基础课程的教学,由于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心理学专业,尚未形成心理学的知识结构,因此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讲授,使学生形成心理学主干课程的基本原理的层级体系。因此,奥苏贝

尔的有意义学习的讲授法和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

实践证明,合理地使用先行组织者,不仅可以促进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因此,在心理学专业第一年打基础的时期,运用奥苏贝尔根据其“认知一同化”学习理论提出的教学理论与主张,有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

(2)研究性学习阶段:形成心理学科的思维方式

虽然第二学年的专业学习仍然是基础课程的学习,但是,随着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课程内容逐步深化,教学方法可以逐步由接受学习方法为主过渡到以研究性学习为主。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这种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形成学生的心理学学科的自学能力,可以进一步使学生形成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层级体系,系统地建立起心理学主干基础学科的知识结构,从而为下一步深入进行心理学各个领域的学习、开展心理学研究奠定基础。

(3)建构性学习阶段:构建自适应产生式系统

从第三学年开始,主要是应用技能课程的教学,这个阶段要求主要采用建构主义的方法进行教学。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通过解决问题的各种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因此,运用建构主义的问题中心的教学方法,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中心组织各门应用课程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构建起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以程序性知识为主的网络知识结构,这是一种有较广泛适应性与迁移力的自适应产生式系统,也就是我们所提出的专业应用技能。这种知识系统的形成,使学生不仅能在今后的新情境中迅速实现解决问题的操作,并且能根据情境的变化灵活地改变原来产生式系统。我们认为,在各门应用课程中应该以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形成学生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知识系统。

3 培养途径的改革:结合四条途径

我们认为,要实现培养“有深厚、坚实的心理学基础的应用型人才”,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这个单一途径是难以实现的,哪怕是注重结合实际的课堂教学,也无法完成这个培养任务,而必须将课堂教学与其他途径结合起来。我们提出了从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途径改为课堂教学、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教学实习相结合的“结合四条途径”的模式。

(1)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原理

把培养心理学理论素质方面的课程和培养心理学技能素质方面的课程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以心理学理论素质的培养为核心,以心理学应用技能的训练为支柱,培养心理学应用人才”的教学改革思路。

(2)以专业见习为辅助,使学生体会心理学原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

专业见习一般在第二年进行,主要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直接参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应用所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见习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专业见习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心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增进学生对于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感情,增强其教育事业心,为下一步的专业实习奠定了思想基础。

(3)以专业实习为重心,使学生形成心理学科的三大应用技能

专业实习在第三年开始,一直到毕业。跟专业见习不同,专业实习主要解决专业技能中两大技能的形成问题,即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与治疗技能的形成。学生把学到的专业应用型技能知识由输入到输出,应用型操作技能由模仿到熟练进行,经过一年的不断训练,使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与治疗技能得到不断提高。专业实习有统一的要求与考核程序,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完成专业实习的程序并考核及格方可毕业。

(4)以教学实习为推动,使学生形成心理健康活动课程设计与组织技能

教学实习在第四年第一学期进行,集中时间为6个星期,前后延伸大约12个星期。学生在教学实习中要到中小学实际设计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每人组织4~5次,重点解决心理健康课程设计与组织技能的形成问题。学生将课堂教学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见习感受到的基本操作程序、专业实习形成的应用型专业技能有机地体现在教学实习活动中。教学实习使学生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实践,是对他们在校学习成绩的检验,也是将来从事教育事业工作的一次演习。

实践证明,将这四种途径有机结合,尤其要发挥专业实习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

4 考核方式的改革:采取三项措施,设置五个关口

为了保证以应用技能为核心进行心理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方面我们采取了三项措施,设置了五个关口。

(1)三项措施

一是“”,责任到课程。确定每项技能由哪一门或者哪几门课负责,由这些课程的任课教师负责相应的应用技能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计划中应明确确定培养技能的方法、途径、要求与目标。

二是定点实习。学生进入第5学期后,将他们安排到实验学校,根据实验学校的需要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实际操作,通过实践,促进技能的形成。

三是在应用技能方面实行教考分离。我系专门成立应用技能考核小组,专门负责学生应用技能的考核。考核不及格,必须补考。

(2)五个关口

通过五个关口的把关,保证学生掌握心理学应用技能的质量:一是每门课程的常规考核;二是应用技能过关考核;三是专业实习鉴定考核;四是教学实习考核:五是参与科研项目考核。

二、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成效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教学改革历经数年,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重新规划了教学内容,改革了教学方法和培养途径,建立了应用型人才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形成了一套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体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1 人才培养的质量显著提高

教学改革后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是评价教学改革成效的最关键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基本形成了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体模式,而这一整体模式的有效性突出地表现为教学改革后人才培养的质量显著提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促使学生真正掌握了专业应用技能。近几年来培养的学生在到有关学校实习过程中,能够独当一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实习单位的一致好评,很多学生在毕业后直接被实习单位聘用。2003年4月心理学应届毕业生56人报名参加由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组织的全国心理咨询员职业技能资格考试,全部

合格,获得了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员资格证书,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百分之百。这是教学改革后学生专业应用技能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

第二方面,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近几年来,心理专业学生考研率与录取率大幅度提高,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逐年增加,在全校20多个院系排名中一直居于前列。在校本科生的人(次)数大大增加,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显著提高,多篇毕业在《心理科学》等国家级权威刊物上。

2 人才培养的效益明显好转

心理学教学改革以后,人才培养效益与改革前相比明显好转,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适应了社会需要。2000年以后,在外省心理学毕业生不断南下应聘的情况下,我校心理学专业毕业生保持了很高的就业率。1998年心理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75%左右,而到了2002年达到97%,直到2007年,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同时,到中小学就业的人数比例逐年增加,1998年毕业生到中小学就业约65.4%,2003年毕业生到中小学就业达到91.7%,并一直保持在85以上。第二,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赢得了很高的社会评价。我们对改革后培养的2000届、2001届部分毕业生进行了质量追踪调查,考察用人单位对我们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评价。对毕业生的工作态度、教学能力、心理教育专业能力等8个方面的能力和表现的“满意度”比较高,对8个方面的能力和表现表示“很满意”的人数平均达到了15%,“满意”的人数平均达到了35%,“比较满意”的人数平均达到了37%。对毕业生的“工作态度表现”评价比较高,“很满意”和“满意”的人数共达到了87%,而“一般”、“不太满意”、“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人数均为0。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教学改革后培养的人才,总体素质比较好,用人单位的评价高、满意程度高。第三,逐年扩大了招生人数。由于人才培养效益好,社会对心理学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我校心理学本专科生的发展规模逐步增大,第一志愿报考心理学专业的考生越来越多,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如,1998年本科生在校生只有221人,2003年达到400多人,2006年达到6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