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7:30: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6-11-02
Research on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with Shaanxi Characteristics
Luo Chuangguo1 et al.
(1Guidance Cent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One Village One Brand”Campaign of Shaanxi Province,Xi'an 710003,China)
Abstract: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rn agriculture. Combining with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reality in Shaanxi Province,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cluding cre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resources,enlarge industrial cluster scale,highlight product features,emphasis on the cultivation of brand,pay more attention to propaganda,and cultivate new-type modern farmers. All of these can give help for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with Shaanxi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Modern agriculture;Characteristic industry;Brand cultivation;Market cultivation
陕西是中国农业发祥地之一,有6 000~7 000a的农耕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曾创造了中国古代农牧业文明。进入21世纪以后,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1]。所谓特色农业,就是开发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形成特有的名优产品,进而转化为特色商品的产业[1-3]。目前,陕西省已基本形成产业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晰、主导产品特色较为突出的3个特色产业带,即以设施果蔬为主的关中高效农业产业带、以茶叶和魔芋为主的陕南生态农业、以小杂粮为主的陕北有机农业产业带,陕西农业正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有资料显示,特色农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也为陕西省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奠定了产业基础[2-4]。因此,把握特色农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有重要意义。
1 以特色为根本,有效利用资源禀赋
陕西省南北狭长,横跨8个纬度和3个气候带,物种丰富,资源禀赋多样。陕北地区干旱少雨、地域辽阔,具有建立优质小杂粮、设施蔬菜、薯类、牧草生产基地的独特优势;渭北旱原气候、土壤要素组合良好,是闻名全国的优质苹果和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关中平原土地肥沃,灌溉条件优越,又有临近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适宜建立设施蔬菜、优质小麦、优质玉米及其它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基地;陕南水热资源和植物资源丰富,工业污染少,是生产无公害蔬菜、茶叶、中药材及其它绿色产品的天然基地。发展特色产业,必须植根于资源禀赋[1],一是确保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不能以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以特色为根本,有效利用生态资源和农产品资源,集中精力做大做强做好特色产品;二是在明确规划的基础上,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三是挖掘特色产品潜力,以优质的的特色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如石泉的蚕桑产业,石泉素有“小江南”之称,有传统养蚕习惯,兴桑养蚕历史悠久,科学饲育管理条件下茧丝质量优于南方主产区。因此,石泉县可倡导在退耕还林的宜林山地广栽桑树,并给予积极扶持引导,做强产业基础,做好市场开发和综合利用工作,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延伸产业链条,使终端产品由白厂丝向丝、绸、服装、食品及蚕桑副品等发展,同时围绕行业内“天虹牌”蚕种、“鎏金蚕牌”白厂丝、“雨花牌”蚕茧等主导产品,积极推进名牌产品发展战略,使石泉蚕桑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 扩张规模,强化组织集聚产能
规模是特色产业中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的先决条件[5]。发展特色产业,要以产业规模扩张、标准化生产、农民综合素质与组织化程度提高、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为基础。规模扩张,不是简单的数量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是以提高特色产品产量和品质为中心,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趋同类”产业加速向特色产业转型和聚集,大幅度提升特色农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在传统产业中,也有“名、特、优”产品,但由于缺乏专业化和批量生产而不能形成明显市场优势和快速的集聚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特色产品要形成巨大的经济优势,必须依托大规模的产业开发,即通过人才、经济、资源的高度集中,专业整合区域经济结构,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推动特色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并获得应有的市场占有率。就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形势分析,“撒胡椒面”式产业布局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和聚集效应。在创新品牌和强化组织聚集产能方面,也要以区域经济特色为基础,放弃、淘汰资源消耗度高的的低效产业,整合资源发展高效产业,提高产业的聚集度和专业度,以此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如武功县的手织布产业,当地百姓素有手摇纺纱车、脚蹬织布机的习惯,几乎家家户户都可为之,这为有序扩大产业规模奠定了基础。武功县在既有规模基础上,统一行业标准、创新花色品种,有序扩大了“手工作坊”,集聚十里八村、千家万户的产能,强化后整理阶段工作,提升产品档次,形成了“苏绘”、“若兰”等知名度高的手织布品牌,并获得了大额的市场占有率。
3 以“新奇早优”为关键,发展培养特色产业
开发特色产品,必须挖掘地方特色,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并通过技术革新,培育“人优我特、人优我新”的优特产品[6]。如渭北苹果、眉县猕猴桃、大荔冬枣、陕北红枣、紫阳富硒茶、韩城花椒、甘泉豆腐干、千阳刺绣等一系列地方特色鲜明的产品闻名中外,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必须以开发特色产品为核心。开发特色产品,一是要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基础上,优化栽培技术或品种资源,为原有的特色产品赋予新的内容,以“新奇”吸引更多的产品受众;二是时令、鲜食产品上市要早,提前占领市场高地,以“早”俘获消费者芳心;三是要在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运输、贮藏等过程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将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有机结合,规范生产组织和管理过程,提升产品品质,以“优”赢取消费者放心。如“长安草莓”产业,西安市长安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光照充分,昼夜温差较大,有助于植物糖分的积累。长安区充分利用优良资源禀赋,引进“丰香”、“章姬”等新优良草莓新品种,上市期由11月底延伸至翌年5月,这在深冬季节新鲜水果匮乏的西北地区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同时,长安区还采用生产园区化、包装工业化、销售商业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实现了草莓从产品向产业的转变。
4 以品牌培植为重点,做好市场和人才培育
农产品品牌培养是引领农村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动力[7-8]。因此,品牌培育被认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8]。在农产品品牌市场培育中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科学规划引导,单家独户的生产方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对市场形势判断能力差,缺乏统一标准,难以培育出有影响力的品牌,此时应发挥政府、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在品牌建设方面的作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7];二是实行品牌创建奖补机制,政府在融资、品牌建设、产地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出台相关政策,并实行有效的奖补机制;三是强化市场监管,依据有关法律,联合有关执法部门,查处虚假产品生产经营,加强农产品品牌保护,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特色产品的市场开发关键在于把握市场动向,掌握市场运作的方法。这就要求各级政府、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产品市场过程中,要注重培训农民打造市场、树立品牌、创新科技、避免风险等方面的意识,帮助其转变传统种植观念,不断提高其对市场经济的驾御能力和通过科技致富的能力。如韩城市花椒产业,韩城市政府投资在市内建成西源花椒贸易城和芝阳花椒批发交易市场,吸纳专业销售经销户140户,专业经销人员2 600多人,年经销花椒总量2 000万kg,年销售额达5亿万。不但解决了市场问题,还培育了数千人的农民营销大军,形成了直销网点链接批发市场的加购销队伍及以农民为主力军的销售网络,架起了完整的“大红袍”花椒特色产业链。
参考文献
[1]周灿芳,傅晨.我国特色农业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8(9):157-161.
[2]梁凤民.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农村经营管理,2007(11):41-44.
[3]农业部发展一村一品办公室,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一村一品”――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性工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71-76.
[4]贾军战.陕西一村一品发展模式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673-5675.
[5]马静.陕西省“一线两带”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6]麦永仪.延边特色产业研究[D].吉林:延边大学,2009.
[7]中国粮食信息网.品牌培育: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EB/OL].中国粮食信息网,2014-03-13.http:///Grain/ShowNews.aspx?newsid=50793.
1.农业产业化突飞猛进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充分挖掘产业优势。昌邑区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发挥各专业合作社的领导带动作用,在项目、资金支持上向合作社倾斜,立足“特色”抓“产业”,并逐步引导主导产业向“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方向发展,促进优势产业集群。2012年全区绿色有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2100公顷,超级稻种植面积达到了5400公顷,专用玉米种植面积达到了1.6万公顷,全区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粮食加工企业达到了16户。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提升昌邑区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实力。加工能力不断提升。以东福米业、国泰米业、雄霸米业为主的全区粮食加工企业年加工水稻能力达到80万吨以上,以吉得利公司、元泰公司为主的全区甜粘玉米种植企业年加工甜粘玉米5000万棒以上;龙头企业不断升级。积极帮助企业做好省市级龙头企业申报及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工作,申报省级龙头企业1户、市级龙头企业2户。
加大项目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生产,以项目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全区已开工建设的3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共有12项,计划总投资5.4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项,3000万元以上项目10项,目前部分项目已竣工投产。
围绕区域资源科学布局,全力打造昌邑区特色产业。昌邑区主导产业由过去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领域,逐步向畜禽产品、农业旅游观光、水产品、食用菌和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等大农业领域拓展;农产品加工产业由初级产品、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系列加工延伸,使得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2.粮食高产创建有声有色
2012年,全区建立5个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田。其中:孤店子镇孤店子村高产方水稻种植面积10022亩,桦皮厂镇东胜村高产方水稻种植面积10650亩,桦皮厂镇崔屯村高产方水稻种植面积11731亩,桦皮厂镇漂洋村高产方水稻种植面积12031亩,土城子乡油坊村高产方水稻种植面积11115亩,全区落实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田总面积55549亩。
3.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有序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带领农民进行品种结构调整、提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昌邑区农水局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2012年全区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全区累计达到79家。
4.农村环境整治初见成效
农村环境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2012年5个乡镇主要开展了以乡路绿化、村屯亮化、村屯净化、庭院美化为主题的环境整治活动。全年植树40万株,绿化乡路100公里,共栽植花苗85000株,美化庭院100户,农村主要道路两侧和重点村屯农户房舍周围栽植了花草,环境得到了美化。全区乡镇、村共清运垃圾、残土1000余吨,清理边沟2.4万延长米,新建垃圾场3处,扩建农贸市场2处,新修围墙、围栏23000延长米,改造排水设施15000延长米。
5.积极争取壅水坝工程
关键词: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基地
一、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一)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临的新机遇
1.惠农政策支撑有力。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战略。党的十七大在提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新召开的党的十更明确强调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央、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商丘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做好“三农”统筹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出台了“两减免”、“三补贴”、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农业投入、适度控制农资价格、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等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的方针政策,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以工支农、以城带乡、 “城乡统筹”、“三农”协调,已成为未来豫东地区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和政策基点。
2.支撑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条件坚实。
目前,豫东地区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已降至18.6%,城市化水平已接近42.6%,这标志着豫东地区的综合实力已进入工业化前中期发展阶段的新水平,具备了以工支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时,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又必将实现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镇、城市带动农村,为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活力。
3.农业发展路径清晰。
国内和国际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新趋势是:由数量型消费向质量和享乐型消费转变,安全营养、方便快捷的加工食品和休闲观光等需求将呈现加快增长趋势。商丘市委市政府顺应农业这一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由数量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和休闲观光型农业的加快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农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生态型农业的加快转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企业化经营。这就为新型农业化道路的抉择提出新的要求。
(二)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临的新挑战
1.传统农业文化与后现代知识化农业文化的挑战。
由传统的现代化农业向新型后现代知识化农业文化转变,需要以新型的后现代知识化农业文化为支撑,即依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科技化、经济全球化为发展战略背景的鼎力支持,实施新型农业现代化,就需要卓有成效地加大农业新型文化的改造,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现代科技知识水平。这是豫东地区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2.可持续发展的新挑战。
未来10—20年,豫东地区人增地减,耕地、水等资源紧缺矛盾仍将呈现上涨的趋势,诸多资源、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问题对农业发展构成潜在的威胁,这是豫东地区新型农业现代化抉择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二、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思路和重点
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发展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为目标,继续在区域优势特色上狠下功夫的同时,加快豫东地区农业向生态型现代农业的转变,将生态、特色、效益三者有机结合,坚持走“绿色环境、特色产业、国际精品、高效经济”的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切实提高市场竞争力、资源利用率、生态稳定率和土地产出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和农村经可持续发展。
(一)注重绿色环境
要充分发挥豫东地区得天独厚的平原广阔、一沃千里的自然优势和生态优势,坚持生态立农的原则,结合传统和现代农业技术,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要发挥农业对生态的修复功能、持续平衡提升功能,坚持走以生产型为主转向以生态型为主的农业发展路径,着力提高生态农业发展的效益与质量。要适应市场变化,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切实体现农产品的绿色化、特色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兼容性。要充分利用豫东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明显优势,在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建设全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生产迎合国内外人们消费观念的有机、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品味,创造豫东地区特有的农产品“绿色”品牌,将“绿色”特征贯穿延伸于农业生产的整个链条中。
(二)突出特色产业
科学制定生立足豫东地区特色农业资源优势,以四大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红薯)、五大经济作物(蔬菜、花生、棉花、油菜、水果)、两大养殖产业(畜牧、水产)、五乡(夏邑县:中国食用菌之乡;柘城县:中国三尖椒之乡;宁陵县:中国酥梨之乡;民权县:中国河蟹之乡;整个豫东地区:中国泡桐之乡)、三个一(一个主产区: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一个农产业集团:集公司、农户、基地于一体的全国500强企业之一的科迪集团;一个市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310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发掘特色农产品优势。在巩固全国优质商品粮基地地位的同时,加快优质粮食基地、特色林果业基地和绿色畜牧业基地建设。正视和解决豫东地区农业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各种生态问题,依据各个区域的特色优势,建立适合不同区域的生态经营和管理模式,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加大豫东地区生态农产品的产出,培育和建立优质专用农产品原料生产体系和绿色生态型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农产品加工业和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基本建成集中连片的区域化优势产品产业带,形成一批优势产业群,加快生态农业种植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走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三)追求高效农业生态经济
要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大对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与生态、特色资源有机结合于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和产业化、企业化、合作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将生态型现代农业的生态优势最终体现到经济效益的增长上来,走一条高效双赢农业发展的道路,最终形成和实现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格局。
三、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建议
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制度、政策、知识、技术、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生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各个环节。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解决好这些突出的问题,对加快推进生态型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制定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省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豫东地区的地域特色和种植作物特色,研究制定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加强与人们饮食健康息息相关的食用农作物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明确特色林果、设施农业、粮食、蔬菜、水产养植等领域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原则、建设目标、区域布局和政策措施。要加强相关行业发展规划与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衔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防止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二) 加大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人才、技术、资金培养、供给力度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豫东地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优势,将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带动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在于:为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提供建设的物质、技术、资金、人才保障,以科技、人才、资金、技术的优化带动新型农业现代化,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促进科技、人才、资金、技术的高层次提升,形成良性互动发展,从而实现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对策;河南商丘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319-01近年来,商丘市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三化协调,粮为基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产的同时,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加快现代农业种植小区建设为抓手,重点抓好产业优势、农业效益、示范带动,力求在新、特、名、优上有所突破,努力打造商丘市无公害、绿色、有机品牌,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以柘城县三樱椒、夏邑县食用菌、宁陵县金顶谢花酥梨、虞城县红富士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享誉全国。
1 商丘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1.1 现代农业种植小区发展迅猛,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自2007年商丘市现代农业种植小区开始建设以来,规模效益不断扩大,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传统特色产业基地。如夏邑县车站镇的食用菌,睢阳区李口镇、虞城大杨集的西瓜,柘城县胡襄镇,宁陵县孔集乡的三樱椒,宁陵程楼乡的温棚黄瓜,睢县城郊乡的芹菜,民权县花园乡的花菜,睢阳区郭村镇的脱毒马铃薯等已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目前,种植小区总数已由2007年的40个发展到现在的100个,总规模达到8万hm2以上,设施农业面积达到2.3 hm2。
1.2 特色农产品花色品种增加,品牌认证实现突破
通过一引二繁三推广,全市的名、特、优、新品种更加丰富,特色农产品实施标准化生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品牌不断增多。截至2011年底,全市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37个,面积17万hm2;无公害产品119个,年产量100万t;绿色食品16个,年产量13万t。10个农产品生产基地被河南省农业厅定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面积达0.3万hm2;注册生产的“龙雨”粉丝、“梁苑”番茄、“代庄”草莓、“故道情”牌香蒜等10个产品被评为“河南名牌农产品”。
1.3 区域特色初步显现,农业产业化集群稳步推进
传统特色产业得到进一步开发,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不断发展壮大,生产由原来零星的插花分布,向跨行政区域的片状、带状发展,形成各具优势的农业产业化带和产业群,一些主导产业已呈现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格局。如夏邑县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发展以食用菌、果蔬产业化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以中州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以河南金之荣食品有限公司等为支撑,以车站镇程大庄为核心基地,覆盖车站、王集、李集等乡镇的食用菌产业化集群。
1.4 产、供、销体系逐步健全,产业效应日趋明显
全市已初步形成以蔬菜、瓜果、食用菌及后续产品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体系。目前,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84个。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重点企业57家,涵盖了粮、棉、油、菜、果、食用菌等主导产业,年产值逾200亿元,带动生产基地逾200个、农户逾130万户从事规模生产,占全市总农户的22.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的18%以上来源于产业化经营,优质特色产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提高[1-2]。
2 商丘市特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2.1 土地经营规模小,抗灾能力弱
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布局分散、规模小,主导产业不突出,没有形成区域种植;基础设施不配套,基地缺乏必要的水利、交通、用电等基础条件,特别是设施特色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抵御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基础设施建设亟待改善[3]。
2.2 政策扶持力度小,服务水平不高
商丘市是农业大市,国家、省和市对粮食生产高度重视,政策、资金扶持上都比较到位。但对特色农业扶持范围较小,扶持力度不够,资金少且分散。金融部门出于自身利益和资金安全因素考虑,对企业和产业大户的信贷支持往往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科技支撑力不强,部分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受资金、技术的影响,全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机制不健全,推广机构的公共服务能力弱。技术服务也往往注重产中,而对产前、产后服务缺少思路和办法,领域延伸、空间拓展不够,致使一些特色农产品关键技术到位率低,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产贮藏加工应用率低,特色产业产量、质量、效益不高[4]。
3 商丘市特色农业发展对策
3.1 加快推进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扩大产业基地建设
借鉴商丘市农村土地“小块并块大块”互换流转成功经验做法,在尊重群众意愿,坚持“两不变”原则(即保留原有分地人口不变,保留原有耕地面积不变)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小并大”工作。注意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与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相结合,吸引外来工商企业参与土地流转,投资兴建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扩大规模生产。
3.2 扶持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充分利用现有龙头企业资源优势,着力培育一批有优
(下转第321页)
(上接第319页)
势明显、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使之发挥大的带动力,推动商丘市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对特色明显、与农民增收关系密切、有发展潜力的小规模加工企业,帮助企业着力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深度加工、发展水平和带动作用。
3.3 实施品牌战略,加快标准化建设步伐
立足现有品牌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一批特色农业品牌。一方面加快建立、完善特色农业标准化体系,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作为标准化生产的主攻方向,加快推进标准的制订和实施,继续推进品种、技术、知识3项更新,引导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参与各类农产品评奖、评优,提高产品知名度。另一方面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建设,完善现有质量监督、监测体系和控制手段,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加强产品质量检测,保护名牌农产品的安全生产。
3.4 加快科技创新,提高特色农产品科技含量
着力抓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加快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建立农业科研、推广、生产一体化新机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鼓励农技人员采取离岗、兼职等形式创办或以技术入股领办农业示范基地,加强对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农户的技术培训,结合“阳光工程”培训等惠民工程,重点提高规模化基地种植大户的科技素质,培养一批骨干农民。
3.5 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支持
加大对国家、省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力度,进一步加强政策对特色农业发展的引领,统筹协调;充分利用特色农业发展项目,整合各类惠农支农资金,加大对特色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和财政担保中心、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加大对特色农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切实解决特色农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
4 参考文献
[1] 全胜跃.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11(8):192-194.
[2] 袁久和,祁春节.西部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成长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60-66.
充分发挥宝山区农业科技人才优势,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培育了“罗麦”系列小麦、“宝农34”稻米、“宝杨黄瓜”、“江丰茄子”、“长江鮠鱼”等优良品种。建立了一整套涉及粮食、蔬菜、林果、畜禽、水产等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技术操作规程,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建立了一批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涵盖稻米、蔬菜、瓜果、水产品、园林鸡、食用菌、豆制品等种类的一批农产品品牌。积极推广优良品种、群体质量栽培等先进技术,实施测土配方科学施肥,扩大有机肥使用覆盖面,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入场活动,加强各类农业科技培训和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2宝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任务
2.1着力优化农业结构,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坚持“基本稳定粮食和蔬菜面积、适当发展林果和经济作物面积、压缩不规范畜牧水产养殖、发展名特优农产品生产”的原则,形成宝山区农业主导产业的特色优势。(1)做优粮食产业。粮食生产重点向高产和优质优价方向发展,充分利用“宝农34”水稻品种的优质特性和已形成的品牌效应,扩大种植面积,在宝山区形成相对集中的万亩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同时发展区外“宝农34”水稻定点种植基地;通过“两头在内,中间在外”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做优做大粮食产业,打响宝山优质大米的品牌。(2)做精蔬菜产业。进一步优化蔬菜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及茬口布局,提升蔬菜生产集约化、设施化、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具有特色、高效、优质的蔬菜生产,建立33.33hm2“宝杨黄瓜”生产基地、千亩广邦菜生产基地、66.67hm2出口大葱生产基地、333.33hm2特色绿叶菜生产基地,形成精品蔬菜产业;同时,建立20hm2特色食用菌生产基地,打造特色食用菌品牌。(3)做活林果产业。充分利用宝山区高压走廊生态公益林带,发展具有经济价值的树种和果树品种;重点改良低质、低效果林,建设300hm2特色小水果生产基地和顾村镇星星村26.67hm2特种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形成猕猴桃、冬枣、丰水梨、葡萄、水蜜桃等优质水果品牌;同时,充分利用宝山区外环绿带、高压走廊林带和苗木基地的优势,实行林间种养结合、复合经营。(4)提升养殖业水平。按照宝山区城市化发展进程,减少畜牧养殖场,发展异地养殖;充分利用全区林地,重点发展166.67hm2特色园林鸡养殖;推进现有鱼塘标准化改造,形成60hm2水产养殖与休闲垂钓相结合的特色水产养殖基地。
2.2着力加强农业设施装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科学规划、连片建设、重点投入、注重实效”的原则,推进高水平农业设施建设,提高866.67hm2粮田、600hm2菜田设施建设标准。推进工厂化育苗、工厂化生产加工的项目建设,推进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和水产养殖场的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业设施化生产水平,增强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继续加强蔬菜、林果生产的机械化装备水平,使全区机械化生产基本做到全覆盖。
2.3着力推进产业化发展,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进一步探索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在集体农场基础上,大力发展以集体经济组织投入为主、农民入股参与的专业合作社,使全区农业全部实现组织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加大扶持、强化服务,重点培育壮大具有一定规模、产业优势明显、有发展潜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加销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创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家和发展壮大具有示范效应的产加销一体化合作社15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对接,建立紧密型利益联动机制,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市场”的生产经营体系。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广泛开展农产品认证,大力培育具有宝山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着力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拓展农产品与市场对接的渠道,建立2~3家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建立一批农产品直销专卖店和专柜,形成多渠道的农产品销售体系和网络。
2.4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依托科技的支撑作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发挥宝山区农业科技人才优势,加强与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的联手合作,着力推进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培育、引进和推广名特优新品种,同时进一步提升宝山区特色品种的品质。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形成产、学、研科技示范基地,带动全区农业科技进步。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农业新技术在农业生产、设施装备、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方面的推广和应用,全面提高宝山区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2.5着力发展种源农业,拓展农业发展增长空间充分发挥宝山区种源优势,加大地方特色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不断培育拥有自主知产权的新品种,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种业设施装备建设、种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科研部门与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紧密合作,实现种业科研、生产、经营的有机结合,促进种子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重点推进蔬菜工厂化育苗生产,为全区蔬菜生产统一提供优质种苗;加快形成具有宝山特色、品牌优势、幅射效应的农业种源产业,充分发挥种源农业在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打造精品农业、提升农业效益中的重要作用。
2.6着力发展农业旅游业,打造农业发展新亮点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利用农业生态环境资源,发掘宝山区农村文化内涵,进一步搞好区域规划布局、完善功能定位、健全服务设施,发展壮大具有宝山特色的农业旅游产业。重点建设发展东方假日田园、卫斯嘉闻道园、天平小水果采摘园、罗泾洋桥农业生态园、罗泾海星渔家乐、月浦丰水梨园农家乐、聚源桥农家乐、顾村生态景园、杨行三家村农家乐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旅游景点,形成串珠成线、连线成片的农业旅游格局。
2.7着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按照“资源节约、低碳环保、循环利用”的原则,着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循环农业发展。建立健全农田环境质量监测与预警体系,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加有机肥和专用复合肥的使用,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广泛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使用生物农药,逐年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升农业生产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探索节能减排新技术,提高畜禽养殖粪便处置利用率,实现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零排放。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开发力度,推进秸秆深耕还田,提高农业副产品和废弃物的利用率和附加值。着力推进种养结合、立体生产、复合经营等的农业高效生产模式,促进多种形式的循环农业发展。
3宝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保障措施
3.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推进农业发展工作的合力(1)加强对农业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农业考核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有效实施。(2)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创新工作思路,研究制定好各项农业发展的具体规划,细化工作方案,加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指导。(3)全区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联系、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切实帮助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4)要加强农业工作的监督、检查,研究制定农业发展的各项评估体系,追踪各项扶持政策、农业技术应用、推进措施落实等方面的实际效果。
3.2加强政策扶持,增强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1)健全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加大对主要农业发展地区的财政扶持力度。(2)建立农业态补偿机制,完善扶持集体规模经营补贴政策,确保基本农田保护和农业生产能稳定、持续发展。(3)制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鼓励政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集体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创立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品牌。(4)完善相关支农、惠农政策,继续加大农田基础设施、蔬菜林果机械装备、农业科研推广、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保险等方面的财政投入。
3.3注重机制创新,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1)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具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健全科技人员下乡入场的长效机制,加强农业科技指导和服务。(2)创建农业企业联合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和优势,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之间的联手合作。(3)建立农业市场销售服务体系,加大农产品宣传力度,拓展农产品直销渠道,扩大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4)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政策法规、农业发展动态、新品种新技术、农产品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信息化服务。
3.4强化依法行政,保确农产品质量安全(1)加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进一步健全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认真落实各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严格执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畜禽防疫、检疫和农产品安全检测,实行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监控,确保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
(1)有利于增创农业农村新经济增长点.
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副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有利于带动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装修业、建筑业和文化产业等的发展,促进传统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以旅促农”、“以旅助农”.
(2)有利于社会财富转向助推农村发展.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助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发展现代休闲农业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实现产业联动和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3)有利于农民就地就业加快脱贫致富.
有利于进一步满足和扩大城镇居民在农村地区的消费,加快信息、资金和技术等社会资源向农村的流动,使农民在不离土、不离乡的同时,通过提供旅游服务增加收益,为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和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4)有助于促进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目前,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日益兴旺发达,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具有本土化、特色化的休闲农业更是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前景广阔,必将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为旅游业自身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进而支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5)有利于乡村特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有利于促进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进一步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发挥农业的旅游观光和文化传承等功能,进一步解放农村干部群众思想,促进乡村本土化、特色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2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山地、丘陵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发展休闲农业的基础条件良好;同时,梅州市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和“中国自驾游最佳目的地”等众多城市名片,以文化生态为特色的旅游产业方兴未艾,成为该市实现绿色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实践路径.
2.1资源条件简析
2.1.1农业旅游资源
近年来,梅州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已取得丰硕成果.水果、茶叶、油茶、南药、优质稻、蔬菜、烤烟、畜牧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初具规模,以“梅州金柚”、“平远慈橙”和“嘉应茗茶”为代表的金柚、脐橙和茶叶声名远扬,不仅成为有人喜爱的梅州文化生态旅游拳头农特产品和旅游商品,还打进了欧盟和东南亚等国际市场;近年来,梅州绿色农业发展迅速,全市建有5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雁南飞、雁鸣湖等农业旅游景点更是名闻全国,以乡村体验、果蔬采摘和农家乐等为主的现代休闲农业成为梅州农业产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文化旅游发展的新亮点.
2.1.2人文旅游资源
梅州是世界上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聚居地,全市97%以上的都是客家人,其语言、饮食、居住、风俗、节日、礼仪、教育等方面都较完整地保存了客家文化的特征,享有“世界客都”美誉,是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足球之乡”.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梅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造成了梅州与外界沟通较少,但物镜天成却也因此保存了较多的客家古村落和古民居;还有,客家人诗礼传家、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更使客家地区英才辈出,可以说每个村落都有引以为荣的历史人物或杰出代表,名人故迹遍布山村,人物故事生动活现,为开发现代休闲农业和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难得而雄厚的资源本底支撑.
2.1.3旅游客源市场
梅州的国内旅游市场以珠三角地区和韩三角地区为主,这些地区城镇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生活节奏较快、工作压力较大,到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休闲度假放松身心的需求较大;梅州的入境旅游市场以港、澳、台地区为主,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也是客家人主要的聚居地之一,在文化习俗与人脉人际方面都与梅州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为梅州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同时,现今大部分的城市小孩都为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优越,接触大自然少、动手能力较差,发展休闲农业可为他们提供良好的锻炼平台,也将得到城市居民的青睐.
2.1.4内外交通条件
梅州对外交通日益方便快捷,正在逐步形成高速、铁路、航空等全方位的立体交通网络,梅州作为粤闽赣边交通枢纽的地位日渐突显.梅揭高速和天汕高速梅州段贯穿梅州南北,连接福建与潮汕地区;梅河高速、梅龙高速连通梅州东西,使梅州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梅惠高铁、梅州至厦深高铁连接线,鹰梅、浦梅铁路及汕潮揭城际轻轨丰顺延长线的前期工作已经展开,杭广铁路梅州段(梅州-杭州)、梅瑞(梅州-瑞金)高速铁路已通过可行性研究;梅县机场已开通梅州至香港、广州、珠海、深圳、台湾等地航班.市内交通也日趋完善,基本实现了市区到各县(市、区)县城的一小时交通圈.
2.2发展模式探索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梅州就大力发展以“三高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全市建有规模以上园地或基地10000多个.经过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全市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推动,全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已形成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点.
2.2.1发展模式及其特点
目前梅州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农业观光休闲、乡村文化体验和生态休闲度假等类型.农业观光休闲是指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农产品生产加工、农产品采摘、渔场垂钓、畜牧狩猎等农业旅游资源发展的观光休闲旅游项目;乡村文化体验是指利用乡村田园风光、客家民俗文化、客家名人资源等发展的民俗文化体验旅游;生态休闲度假是指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发展的休闲度假旅游。
2.2.2存在问题
梅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主要存在开发层次较低、开发深度不够等问题,无论是农业观光休闲还是民俗文化体验,都还停留在较低的观光层次上,特色不够鲜明、景点雷同严重、科技含量不高,特别是对客家文化的挖掘与展示还相当不够,缺乏高层次的文化体验产品,未从全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和梅州旅游客源流向的特点谋划发展布局,有待改进提升.
3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与对策
3.1理论问题研究
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关注和解决好规划发展原则、发展空间布局等基础理论问题.
3.1.1规划发展原则
(1)以农为本原则.
“三农”是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资源所在,在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中要以农为本,把农业发展、农民受益、农村进步作为出发点,根据梅州市各县的资源特色寻求差异化发展.
(2)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考虑当代人利益,更要考虑子孙后代利益.梅州休闲农业的规划发展,应进行可行性的科学分析研究,应注意环境资源保护,注重客家民俗文化资源挖掘,达到开发保护并行目的.
(3)创新发展原则.
梅州市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现在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参与主体利益冲突明显、发展模式单一等问题,其之解决问题的关键出路在创新,要在规划发展实践中注重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发展机制和模式.
3.1.2发展空间布局
根据梅州现代休闲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客源市场的特点,梅州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围绕近城镇郊区型、沿交通干线型和临景区景点型等主要的开发经营模式,重点选择在梅州市区和各县(市、区)城郊及交通主干道和主要景区周围(点)布局相关项目.
(1)近城镇郊区型.
即环绕梅州市城郊、县郊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形成环城市(镇)郊区休闲农业旅游带.这些地方具有交通方便、接近城市消费群体的特点,应重点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种植养殖、农业园艺、农业观赏和农事体验,形成融“吃农味、住农舍、赏乡野、干农活、购农产品”为一体的环城休闲游憩带.在发展类型上可重点发展农业公园、农园采摘、生态科技观光、渔场垂钓等.可将梅县区南口侨乡村、程江镇、西阳镇、城东镇、梅江区城北镇发展为市郊农业观光休闲与民俗文化休闲;平远县可依托脐橙、油茶、南药、优质稻等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县郊农业观光休闲与民俗文化休闲;蕉岭县可依托底蕴深厚的客家民俗文化,重点发展民俗文化休闲;大埔县可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客家民俗文化,发展农业观光休闲、民俗文化与休闲度假村;丰顺县可依托丰富的乡村温泉资源,发展融温泉与农业休闲于一体的度假村;五华县可依托热矿泥特色休闲资源与有机农业资源,发展农业观光休闲与休闲度假村;兴宁市可依托合水水库、丰富的客家精神与名人文化资源,发展农业观光休闲与民俗文化休闲.
(2)沿交通干线型.
即在主要客源地进入梅州的主要交通干道旁规划布局休闲农业旅游点.五华县、兴宁市可充分利用靠近G25长深高速的优势,丰顺县可充分利用靠近G78汕昆高速的优势,依托自身的温泉与客家民俗文化特色资源,在邻近交通主干道附近发展融温泉保健养生与客家民俗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村;梅县区松口镇可充分利用靠近S223的优势,依托自身客家民俗文化资源,发展民俗文化休闲旅游.
(3)临景区景点型.
即在主要核心景区周边规划布局休闲农业旅游点,依托景区集聚效应获得发展机遇.可围绕阴那山旅游产业园、五华县热矿泥康体产业园、丰顺县乡村温泉产业园、五指山风景名胜旅游产业园四大核心进行规划布局,发展近景区型休闲农业旅游.
3.2特色线路策划
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不仅需要重视休闲农业点自身的开发建设与经营,还需要注重解决好休闲农业点的“点”、“线”、“面”结合问题,形成特色休闲农业旅游线.根据梅州市休闲农业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全市现有交通网络及其未来一段时间的规划发展,可重点规划建设5条特色休闲农业旅游线路.
(1)东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S333和梅大高速为轴线,发展主要以大埔县为主的东部休闲农业旅游专线,包括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坪山梯田旅游区、甜竹生态旅游区,以客家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客家民俗文化村、三河坝景区,以休闲农业为主题的西岩山茶乡旅游度假村等;同时,可借势大埔“南国牡丹”广东汉剧发源地、广东汉乐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花环龙之乡和鲤鱼灯舞,五鬼弄金狮、花环龙等浓郁客家风情,发展以客家民俗文化村为特色的客家民俗文化休闲旅游.
(2)东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S223为轴线,包括梅县区雁洋镇、松口镇,发展东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依托以生态农业为特色的国家5A级旅游度假村雁南飞茶田景区、国家4A级旅游度假村雁鸣湖旅游度假村;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桥溪村;以红色旅游和客家民俗文化为依托的国家4A级景区纪念园,发展以农业观光休闲、民俗文化休闲、休闲度假村为一体的综合型休闲农业与特色乡村旅游地.
(3)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G205、G206为轴线,辐射蕉岭县和平远县,发展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蕉岭是中国长寿之乡,拥有广东省自然保护区长潭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丘逢甲故居、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谢晋元将军故居,古代客家民居石寨土楼等;平远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广东脐橙之乡,拥有国家3A级旅游区五子石生态旅游产业园、南台卧佛山文化旅游产业园等.可依托长潭旅游区、五子石生态旅游产业园,重点发展以中医药养生保健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村、以客家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休闲.
(4)西部休闲农业旅游线.
以G205、G25为轴线,辐射兴宁市和五华县,发展西部休闲农业线.兴宁市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神光山、合水水库风景区、金明湖温泉度假村、广东省古村落罗岗等;五华拥有汤湖热矿泥山庄、七目嶂风景区、益塘风景区、球王李惠堂故居等,可依托热矿泥康体产业园重点发展以温泉养生保健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村和农业观光休闲.
(5)南部线.
以S12、G78为轴线,发展以丰顺县为主的南部休闲农业旅游线.丰顺温泉资源丰富,拥有广东最多的温泉,此外还有龙鲸河漂流、龙归飞瀑、铜鼓峰、八乡山、黄花村等,可依托丰富的乡村温泉资源发展以温泉养生保健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村和农业观光休闲.
3.3发展对策建议
(1)做好论证、科学规划.
梅州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立足地方特色资源,科学分析判断,提取特色、浓缩精华,在自然资源基础上,糅进客家文化.不仅要让具有农业工程咨询与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论证设计,在建设前期更要邀请民俗文化、农业科技、生态环保、交通旅游等方面的专家充分论证,对其观光功能进行科学设置.
(2)加强指导、政策扶持.
梅州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离不开主体培育和市场参与,建议进一步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现代休闲农业的信贷投入,特别是农行、农村信用联社等要加大面向农户和中小旅游企业的小额贷款和联保贷款规模,为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与信用服务;同时,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出台政策、制定标准,引导和支持交通、住宿、饮食等休闲农业服务项目发展,使游客来得通畅、住得舒服、吃的尽兴、玩得愉快,促进休闲农业的长远发展.
(3)提高档次、提升服务.
针对梅州现在大部分休闲农业开发项目单一的现状实际,建议以满足不同旅游者需求为目标,努力提升产品档次和品牌形象,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教育农民特别是休闲农业的开发经营者提高其综合素质、审美能力和增强服务意识,要尽快建设一支与现代旅游服务业相适应、能满足广大游客需求的休闲农业从业人员队伍,提高经营管理服务质量,推动现代休闲农业的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
(4)加强宣传、广招客源.
要指导休闲农业经营单位和个人搞好策划包装,特别是要加强与旅行社的紧密合作,积极引导和扶持休闲农业点与主要客源地的旅行服务企业广泛开展信息交流与区域合作,实行资源共享、线路互连、市场互动、客源互送,加快实现休闲农业发展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5)维护生态、持续发展.
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全县高效农业发展,加速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拓展农业发展途径,努力提高农业发展质量,现制定高效农业发展实施意见如下: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总体要求:
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生态高效”原则,坚持扩量与提质并举、园区与龙头共建、品牌与市场齐抓,着力提升高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和可持续化水平,打造高效设施农业强县。目标任务:2016年,全县将新扩建高效农业8万亩,其中新增设施农业4万亩,打造高效农业集聚区1个,建设千亩连片示范基地2个,创建市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区1个、特色产业基地2个,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2个,建成“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1个,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1个、市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4个。
二、工作重点
(一)推进主导产业发展,打造高效农业集聚区。立足做精、做优、做强,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效益、增强产业竞争力,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打造高效农业集聚区。对310国道沿线设施蔬菜、鲜切花、特色林果、草莓等主导产业进行资源整合、空间整合,调优产业、品种、区域结构,并以打造全产业链的手段,将龙头企业和产地市场作为核心,在县域西北部打造一个生产集中布局、资源集约利用、产业相互融合的高效农业集聚区。
(二)优化园艺产业布局,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强镇。以地方特色产业为基础,以扩大规模、打造品牌、增强竞争力为重点,打造一批主导产业更加突出、品牌优势更加明显、农村经济更具活力和农民生活更加富裕的现代特色农业强镇。重点打造桃林镇、山左口乡、洪庄镇、温泉镇和白塔埠镇设施蔬菜特色产业,黄川镇、石榴街道设施草莓特色产业,石梁河镇避雨葡萄、晚秋黄梨特色产业,双店镇、山左口乡鲜切花特色产业,青湖镇经济林果、甜瓜特色产业,李埝乡花卉、奔牛粉丝循环经济特色产业,李埝林场蓝莓和金银花特色产业,驼峰乡、安峰镇、石湖乡、曲阳乡优质西甜瓜特色产业,石湖乡林间食用菌特色产业。
(三)提升农业产业园区档次,开展特色产业基地创建活动。按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科学、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物质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六项指标,继续推动黄川、桃林2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标准化生产,以“十有”园区标准提升桃林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完善双店、温泉、青湖、白塔埠、石榴、房山以及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等市级园区标准化建设,促进园区提档升级,增强辐射、示范、带动功能。坚持全产业链发展理念,推进高效农业“接二连三”,延长产业链条,大幅提升园区产业效益,积极开展千亩连片基地、市级特色产业基地创建活动。创建石湖西瓜、驼峰杨大庄甜瓜2个千亩连片基地;创建李埝林场千亩蓝莓、桃林官庄千亩核桃2个市级特色产业基地。(四)拓展园艺产业功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进全县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实现休闲观光农业由“分散经营”到“集群发展”模式转变,大力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园区)、市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示范村)等创建工作。2016年,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园区)1个,创建市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4个。积极培育各类休闲观光农业景点,并依托中国休闲农业网、去农庄网、旅长APP、省农委休闲观光农业电商推介平台、第十四届农洽会,第六届花卉博览会,强力推介我县休闲观光农业,提升我县休闲观光农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场)要创新推进举措,提高工作效能,及时成立高效农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做到任务量化,责任到人。县各相关部门要定期进行指导服务,县政府年终将根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表彰奖励。
(二)强化投入保障。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建立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全面落实上级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为高效农业建设提供支持保障。各涉农部门要积极整合相关支农资金,集中投入、重点倾斜,大力促进高效设施农业快速发展。
(三)强化农技服务。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提高乡镇农业技术服务水平,以培育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为重点,大力发展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和统一服务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
人才是现代经济体系与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动力源泉。云南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充分利用多样性自然资源优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促进云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新常态下云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以推动高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为契机,积极培育边疆高素质农业技能型人才,坚持就业与学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构建“全真全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服务“三农”、服务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撑。
一 紧扣现代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建设,强化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实现了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和毕业生就业的良性互动
第一,创新构建与农业行业和生产全程对接的“全真全程”现代高原特色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技术技能更符合产业需要。学校结合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特点和职业教育规律,坚持校企深度融合,推进人才培养的“三对接”和“四融合”,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三对接”;搭建产业、行业、企业、专业四位一体的“四融合”。形成“校中有生产,企业有教学”的培养模式,大幅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实现岗位供求的有效对接。
学校依托182个校内、校外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实践基地,实施融入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生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构建了“五环全真、四位全程”的“全真全程”人才培养模式:“五环全真”是指教学环境为农业生产过程的真实再现,教学设计围绕“种、料、养、防、营”五个环节来具体实施;“四位全程”是指教学过程融教学、生产、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师生通过全程参与农业生产活动来学习相应的知识要点和操作技能。“生产全真,学习全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学生的技术技能也更加符合产业需要。近3年来,学校学生在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上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其中,农业类项目占获奖总数的85%。在云南省职业技能大赛上,我校学生获一等奖8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共11项,在奖项等级和数量上与往年相比有较大突破,充分展示了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第二,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需求,专业布局嵌入农业发展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实现人才培养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学校紧扣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大局,积极加强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学校设有畜牧兽医学院、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工程学院5个二级学院,涉农学院超过50%。在专业设置上,开设的33个专业中涉农专业达到23个,占学校设置专业总数的70%。学校还依托校内500亩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共建有校内外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11个。经过多年建设,一批涉农专业和实训基地在全国、全省具有影响力。学校目前拥有1个省级重点专业(畜牧兽医),3个省级特色专业(作物生产技术、园林技术和园艺技术);2项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畜牧兽医专业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1项中央财政支持的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学校园林实训园)。
学校紧扣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人才需要,积极加强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促使学校专业布局嵌入农业发展各个环节和领域。根据现代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向涉农专业倾斜招生计划。近3年,学校培养涉农专业毕业生447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1.83%,成为服务“三农”的生力军,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提供技能型人才保障。
二 彰显特色,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服务“三农”,实现人才培养与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机对接
1.科技示范服务“三农”
推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是新时期云南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大决策。学校自2010年以来,负责云南省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石屏县异龙镇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核心示范区工作,长期为当地薯农开展技术培训、生产指导、示范服务,为当地薯农的高产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与好评,赠予学校“科技富民在行动,服务三农见实效”牌匾。
2.科技培训服务“三农”
学校于2009年被云南省农业厅认定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和农民创业试点培训机构。在高产创建、高原粮仓实施项目中,学校培训了云南省1900多人次的新型农业劳动者和创业型农民。同时,社会服务辐射东南亚,由学校承建的“中国云南—柬埔寨班迭棉吉农业科技友谊示范园”项目,为柬埔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供了示范带动作用。
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项目”建设服务“三农”
学校建设了油菜综合实验站、生猪综合实验站、玉米综合实验站、马铃薯综合实验站和蚕桑经济研究室等5个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支撑项目,为全省提供相关产业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项目及项目负责人多次得到上级主管部门表彰,其中马铃薯、油菜新品种选育及人才培养取得突破,2012年获得“云南省科技发明三等奖”、2013年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推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同时,在服务“三农”、服务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对社会、产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目前,学校有省级教学名师3人,名师工作室2个,“双师素质”教师108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云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研究项目3个。 三 坚持就业创业教育,强化服务“三农”的就业创业能力
1.融合第一、第二课堂,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强化服务“三农”的就业创业意识
一是加强课程教育。学校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设为必修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2学分,创业课时不少于12个学时,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理论指导。同时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就业创业教育,利用专业实习、实践、综合实习等实践教学载体,将学到的就业创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爱农、务农意识的形成。二是坚持开展创业大赛。每年招生就业处举办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学生提供演练平台。其中,参赛的一些创业项目,经过进一步的指导,已成功实现创业,如云龙天灯无量山乌骨鸡养殖场、“爱可飞”宠物医院、昆明云爱粮油及农特产品连锁店等。同时,学校选送的学生创业团队和项目在全省和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和鼓励奖共6项;此外,全国大学生创业基金项目评审荣获鼓励奖1项。三是就业创业教育和服务“三农”实践活动相融合。学校弘扬“百年兴农、耕道养德”的光荣传统,组建了以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主体、学生参与的农业技术服务团队,开展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在云南省范围内开展的各类技术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强化学生服务“三农”的就业创业意识。
2.加强创业服务,为学生实现创业搭建平台
一是校企联办“创业班”,启发创业意识。学校与大北农集团、双胞胎集团、神农集团、正大集团等11个农业企业联合开办创业班17个,先后有1020名学生接受训练,企业共发放助学金29万元。校企联办“创业班”,既资助贫困好学的学子顺利完成学业,更重要的是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了企业文化和就业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服务“三农”的就业创业信念。二是校企共建创业孵化基地,帮扶毕业生实现创业。学校与云南天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建立校外学生自主创业基地,由企业负责提供经营模式、经营技能、管理办法、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培训。在启动期间,企业为每个创业学生以货物形式提供资金支持10万元~20万元,采取“先销售后结账”的无忧模式,扶持学生创业。2012年帮扶6名毕业生成功实现创业,开办6家农资销售公司,年销售额均在50万元~100万元。三是“贷免扶补”服务工作助推毕业生创业。云南省政府鼓励创业“贷免扶补”的政策实施后,我校毕业生创业热情更加高涨。学校对申请“贷免扶补”创业贷款的学生进行帮扶指导。经过努力,2010年至今,我校共有29人获得共计154万元“贷免扶补”创业贷款,学生创业典型事迹被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春城晚报》先后对我校毕业生的创业事迹进行宣传报道,8名毕业生成功创业典型案例入选《高校德育创新与发展成果选编·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卷》。
学校立足特色,着力服务“三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建了符合高原特色农业特点的“全真全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强化学生服务“三农”的就业创业意识和能力,实现了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和毕业生就业的良性互动,为服务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1 适应新常态、新变化,创新发展理论,引导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融合发展理念发展新农业,正确认识世界农产品竞争的挑战,准确把握我国消费需求发展带来的机遇,瞄准多样化需求“大市场”,依托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大资源”,发展产品生产、文化传承、休闲养生、科普教育等多功能融合的“大产业”。为此,必须改变传统和单一的农产品生产型农业发展观念和思路,按照产业关联性主动推进融合发展和集群发展,以农业园区建设为增长点,培育一批基于传统农业基础的多功能聚合的农业综合体,建设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应尽快制定适应新形势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需求和发展目标的考核体系,突出结构优化、突出质量效益、突出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突出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和农民收人的增长,以新的考核体系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2 完善农业三大体系,提升农业发展内在动力
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农业发展成败的关键。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于建立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认证体系,其中改变农业生产技术、质量和结构是生产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重点是积极培育农业合格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生产性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经营大户,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改革的重点是加快推进建立区域性、带动力强和有竞争力的合作组织和规模家庭农场,要规范合作社建设,加快推进合作联社发展。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要加快推进产加销衔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必须打破现有生产、购贮、加工环节分离独立的状况,建立区域同业各环节主体参与的产业联盟或协会,形成产、贮、加、销产业合作连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一致行动,构建市场需求变化应对机制。
3 改革调整现有农业发展体制和政策,支持农业融合发展
首先,必须改革当前粮食生产政策,由保障粮食总量安全向保障主粮安全转变,把非食品用粮种植决策权真正交给生产者。其次,适当调整财政支持政策,尤其是省级农业财政政策,由以支持总量增长为重点向以支持品质效益增长为重点转变,重点支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品质检测、“三品一标”认证、农村互联网及休闲农业发展。再次,调整土地利用政策,应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加大农民在自己承包地上调整农业结构的自主权,尤其对非粮食主产区,应允许农民向高效种养产业调整。对新农村建设腾出的建设用地,应适度向休闲观光农业倾斜,适度保障农业功能拓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最后,加快改革不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建设以农业管理部门为主导、多部门联合管理推进机制。
4 调整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结构,构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求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适应供给侧结构调整的需要,主动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增量结构,在保持现有科技创新优势的基础上,着重加强低耗安全节本提质增效技术创新,加强特色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加强适应生态休闲农业发展需求的创意农业技术创新,加强有利于推进资源再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创新,加强提高农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的综合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创新,以及农业新材料、新装备、新设施等物资装备技术创新,调整优化技术创新供给结构,引导和支撑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顺利推进。
5 强化农业信贷和风险保障体系,有效化解农业风险
现代农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并具有风险多、风险大和风险不确定性强等特点。逐步完善农业信贷和风险保障体系,是各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做法。当前我国农业信贷和保险体系建设严重滞后,远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求,许多农业资金通过金融渠道转移到城市和非农产业。如何建立适应新形势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信贷和风险保障体系,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后,国家金融机构应根据农业发展需求,加快建立创新金融服务品种,一方面扩大农户互保信用抵押、固定资产抵押和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农村信贷规模和范围,另一方面应积极引导创新农村新型金融服务机构,如合作社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方式,多途径解决农业发展资金需求问题。加快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建设,推动农业自然风险的化解,降低现代农业发展的风险。(本文由提供,如有更多需要,可登陆 咨询客服。)
关键词:农业发展 高原特色农业 楚雄州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195-03
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将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作为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云南省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通过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探索现代农业新路,补齐农业产业短板,增强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根据农业实际和发展需要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推动云南跨越发展意义重大。
楚雄州作为滇中高原的主体区域和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在资源环境、地理区位、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州委、州政府以加快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进楚雄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责任感,要求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方面,楚雄要先行一步,将楚雄特色农业做成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样板,成为楚雄州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要推动力量。
一、楚雄州农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1.楚雄州农业发展现状。进入新世纪以来,楚雄州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条件逐步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日益提升,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十一五”期末,楚雄州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152.5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将近一倍。2010年在发生特大持续干旱的情况下,楚雄州仍然取得了粮食总产量达96.03万吨,肉类总产量达33.3万吨,蔬菜总产量125.36万吨的较好收获。2011年,楚雄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81.29亿元,其中:农业产值96.75亿元,林业产值16.71亿元,畜牧业产值65.40亿元,渔业产值2.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27元,比2006年增加2242元,年均增长14.18%。
2.楚雄州农业发展特点。(1)发展条件得到加强。2007年到2011年间,各级政府对农林水建设投入不断增加,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农业基本建设成效显著。楚雄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达到183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91.25万亩,建成高稳产农田地达100多万亩(400千克以上),高效栽培设施农业面积3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14万千瓦,机耕作业面积近200万亩。随着农村水、电、路、通信等的通达率全面提高,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发展方式日益改善。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农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比重从83%下降为78%,农村服务业稳定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构比由2005年的58.26:5.03:35.40:1.31调整为2011年的53.37:9.22:36.07:1.34,农业比重下降,林业、畜牧业、渔业比重上升。粮、经种植结构比由67:33调整为63:37,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值持续增长。林业、畜牧业的生产结构也不断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说明资源要素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更加高效。(3)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加强,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良种选育方面,育成“楚粳”、“楚麦”新品种7个,成功选育国家级优质肉猪配套系“滇撒猪”,通过科技推广综合配套技术应用,楚雄州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以上,楚粳系列水稻良种推广占楚雄州适宜区的80%以上。主要动物疫病防控、农作物病虫害控制、土壤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栽培等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农业重大科技推广项目实施力度加大。楚雄州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810万亩次、实施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示范项目2.6万亩、实施粮食作物间套种增粮项目200万亩和地膜玉米种植项目100万亩。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0%,比200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4)发展特色逐步显现。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农业生产发展要求,初步建立和形成了畜禽、水(干)果、优质稻米、马铃薯、蔬菜、优质茶、精制菜油、人工食用菌等一批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基本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楚雄州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的农产品数量分别达到114个、51个和12个,较“十五”期末分别增加了45个、38个和10个,楚雄州累计认定符合国家农产品质量的农产品原料基地面积111.72万亩,产量41.9万吨,产值达10.06亿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累计达到2076个,发展订单农业产值达15亿元,比“十五”期末分别增加1466个和13亿元,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有较大提高。
二、楚雄州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与农业发展的需要相比,楚雄州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水库、沟渠、道路的老化现象严重,难于抵抗重大自然灾害的袭击。2009年以来连续大旱造成较大的成灾面积,受灾程度之大,甚至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出现严重困难的状况,凸显了楚雄州农业基础设施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产需要的差距。农机装备水平较低,机械作业在主要产业领域和主要生产环节的覆盖面明显不足,在相当大的区域内人畜动力和手工操作还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要地位。
2.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特色产业发展缓慢,优势不突出,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水平低,产前、产中、产后衔接不够紧密。龙头企业整体还处于散、小、弱的状态,难以带动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缺乏相应的管理技术人才,自主开发创新能力低,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普通产品多,名特优产品和品牌产品少,难以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求。
3.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标准示范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生产物流、现代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信息化服务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导致了: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不规范,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不强;二是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组织化生产经营程度不高;三是农业生产投入和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4.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不足。一是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成果明显不足,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集成配套不够,标准化生产、加工业等重点领域技术成果严重缺乏;二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滞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水平不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三是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形成稳定科技投入机制。
5.农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发展资金需求量大,但整体投入量偏低。财政支农投入主要依赖于国家和省财政,州、县(市)因财政力量薄弱,对农业投入不足,且投入增幅低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幅。农村银行、信用社为保证效益防范风险,对农户、涉农企业的贷款条件较为严格,贷款难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而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农户和农业企业因积累能力低下一般缺乏扩大再生产的投入资金,发展资金不足是楚雄农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三、楚雄州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条件分析
1.内部条件。(1)自然资源。楚雄州是滇中高原的主体部分,山地面积占楚雄州总面积的90%以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楚雄州总土地面积4388.7万亩,其中耕地238.36万亩(土地详查资料近400万亩),水田123.95万亩,可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地较多,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到90人,人均土地面积宽阔。(2)生态环境。楚雄州森林面积宽广,林地面积达173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5%,位列全省第二、滇中第一。有自然保护区19个,保护区面积285万亩,其中国家级保护区面积48万亩。境内重化工企业少,没有明显的工业污染。随着天然林保护、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工程的深入实施,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为发展优质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3)社会经济。楚雄州生产总值(GDP)从2006年的217.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8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6年增长75.8%,年均递增11.9%,比全国同期增速高1个百分点,比“十五”时期也高出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3亿元,增长31.6%,年均递增5.6%;第二产业增加值208.4亿元,增长100.2%,年均递增14.9%;第三产业增加值165.8亿元,增长81.8%,年均递增12.7%。人均GDP从2006年的8441元增至2011年的18416元,年均递增16.9%。2011年,楚雄州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3.1亿元,为发展楚雄高原特色农业奠定了经济基础。(4)产业基础。经过十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的持续推进,楚雄州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粮经作物的比例逐步调整,粮食作物种植比例有所下降,一些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如特色水果、反季蔬菜、中药材、油料作物等的种植面积逐步增长,经济作物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目前,元谋蔬菜、大姚核桃、永仁葡萄、楚粳良种等已成为省内外知名的特色产业,为发展楚雄高原特色农业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2.外部环境。(1)市场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与欧美日特别是东南亚的农业贸易领域不断拓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快速增长。楚雄的多种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占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随着欧美日市场技术壁垒不断提高,虽然在某些时候某些领域存在着贸易摩擦,但也为我们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契机,促使我们将市场压力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改善农业发展手段,推进高原优质特色农业发展的动力。(2)区位环境。楚雄地处滇中经济圈,是距省会昆明最近的中等城市之一,既有利于将产品高效率低成本地输送到全省最大的市场,继而走向国内外市场,又利于得到强大的省会中心城市的经济技术辐射支持,有效地承接产业要素的流动和转移。在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中,楚雄处于大通道重要的节点上,人流、物流、信息流将给楚雄农业的发展带来强大的推动力。(3)政策环境。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桥头堡”战略的机遇,规划发展滇中经济区建设,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增产百亿斤计划、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等支持投入力度。近期又召开了全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大会,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要求和支持对策,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政策环境。(4)国际环境。最近十年,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的时期,农业国际合作的领域和区域不断扩大,中国农业融入国际体系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战略实施后,出境通道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商贸洽谈、交易展销等规模不断扩大,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更为楚雄的特色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四、楚雄州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战略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协同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高原特色农业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切实加强领导。要建立高原特色农业建设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加大对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力度,建立和完善分工协调、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的工作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实施高原特色农业建设的部门领导责任制,对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实行目标管理,纳入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年终考核内容。
2.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必须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以标准化的生产条件支撑规范化的生产过程。要大力加强以农田水利为中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重点开展骨干水源工程、农村“五小水利”、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灌区农田水利等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业供水保障能力;大力加强以植树造林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天然林保护、低产林地改造、小流域治理、农村能源建设等项目的实施,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重点开展生态公益林保护、低产林地改造,以经济林基地建设的形式,在全面提高林地水土保持能力的同时,增强林业的生产能力;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推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实施对生产、生活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3.调整产业政策,明确发展重点。发展楚雄高原特色农业,必须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选择资源有优势、产业有基础、市场有潜力、技术有保障的产业门类,集中力量进行扶持,对投资楚雄特色农业领域的企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各种税费优惠。在市场准入政策上,加快标准体系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开展连锁经营;在品牌建设政策上,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农业产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组织,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支持向出口或潜在出口国家和地区申请商标的国际注册,支持这些注册商标争创云南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制,引导和鼓励农民在采用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推动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
4.实施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布局。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涉及楚雄州各优势特色农业,面广量大,建设时间长,必须以规划为龙头,进行统筹安排。要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制定各部门支持高原特色农业的工作计划及具体实施方案,严格按规划安排项目资金,加强规划的约束性、指导性,确保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健康有序发展。在产业布局上,立足于楚雄州土地面积宽阔、资源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优良、区域差异明显的特点和地处滇中经济圈所具有的优势,集中政府财力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吸引州内外资源向优势产区聚集,对特定区域实施整体开发,以大基地、大园区培育大产业,打造特色产业带,构造特色产业群,注重规模效益。
5.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战略合作。要坚持以开放促开发的方针,实施“桥头堡”战略,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发挥楚雄州的区位和资源优势,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有效利用国内外资源、资金和市场,吸引国内外民间资本进入楚雄州现代农业产业的项目建设,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开发投资机制,提升楚雄州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全面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机制,发挥楚雄州在良种繁育、农业开发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促进优势农产品和自主品牌、高技术、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合作。
6.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要逐步健全完善投融资体系,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楚雄州农业科技资源整合,加大公益覆盖范围,鼓励经营发展。支持发展农机专业化服务,优先发展主要作物、主要作业环节、主要生产领域的农业服务,不断提高农业机械服务水平。加强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村有综合服务社(便利店)、乡有中心超市、县有配送中心三位一体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形成生产与消费有效衔接、灵活多样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配送服务。健全和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档案、质量认证和市场准入三项制度,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2011Y456)资助。]
参考文献:
1.张帆.胡洪江.农业要以保供给、促增收为目标[N].人民日报专访:秦光荣书记畅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2012.03.06(9)
2.李跃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问题研究[J].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8(8)
3.赵明轩.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甘肃特色农业[J].发展,2010(1)
4.余丽霞.四川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2010(11)
5.翁伯琦,刘荣章.科学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农业[J].东南学术,2009(4)
6.李文庆,张东祥.西北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探析[J].宁夏社会科学,2009(6)
国外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300美元时,人们便产生了旅游的愿望。依据这一数据,辽宁2013年经济发展平稳,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78元,超过了300美元。这表明城镇居民在实现基本的生活需求的同时,休闲旅游的需求增加,这也是辽宁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政府的支持则是辽宁休闲农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WT〇的契机为辽宁休闲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2005年《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念的提出,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新契机。近年来,辽宁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如2012年辽宁沈阳沈北新区休闲观光农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迅速,以创建现代都市型农业为目标,在观光农业的规模、品种、层次及基础设施等建设上都有较大的提高。薰衣草、辽河七星湿地、稻田画、爱琴谷等项目的开发,实现了沈北新区农业休闲观光产业的历史性突破。再如朝阳县加大投入力度,整合旅游资源,将全县的特色产业纳入总体发展规划中。2013年以来,通过举办清风岭丁香节、北四家子桃花节、贾家店农场美丽乡村游等活动,有力地助推了全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就业。如今,朝阳县乡村农家乐接待游客达到5万多人,接待户100多家。2013年8月,辽宁省又向农业部报批两家休闲农业项目,如果这两个项目报批成功,辽宁省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单位的数目将达到7家。
二、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休闲农业已经成为辽宁省现代农业建设的新途径,并得以迅速发展,但现代休闲农业发展时间较短,加上辽宁农村地区贫困落后,大部分地区仍然以种植业为主,农民进城务工者也为数不少,农民收入虽逐年增加,但整体而言仍然较低,地区发展缓慢。在收入相对较低的农村,在政府支持有限的情况下,企业经营意识薄弱,农民思想比较守旧,特色农业发展缓慢。土地流转制度尚不完善,农村用水安全和饮食安全隐忧仍然存在。这些因素均制约着辽宁休闲农业的发展。总的来说,在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政府扶持不够、配套政策跟不上、食品安全问题、以及从业专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1.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政府在发展辽宁休闲农业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发展初期,政府的投入在休闲农业的发展中国起了主导作用。特别是政府通过制定一些保护性的政策法规,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专家指导和发展维护等都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从目前辽宁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现状来看,政府层面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不够,人力投入也较少,未形成强有力的政策法规约束,这也是目前辽宁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缓慢和发展不规范的主要原因之一。
2.缺乏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专门人才
休闲农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发展管理水平远远高于农业和休闲业,因而更需要专业的人才来加强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与完善。从目前辽宁实际看,发展现代休闲农业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尤其缺乏。而当前辽宁省内很多园区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特别是专业的管理人员匮乏,现有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管理经验不足,懂休闲业的不熟悉农业,而懂农业的又不熟悉休闲业。因此,急需加强人才培训,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服务品质。
3.缺乏规划,缺乏特色
尽管各地对休闲农业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然而并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发展休闲农业。休闲农业还处于简单仿效和粗放经营的低级阶段,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往往没有进行科学论证和规划,产品同质化严重。目前辽宁省内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缺乏特色主要表现为发展项目功能较为单一、缺乏创新、特色和民俗文化开发不明显。比如游人到农家乐的活动项目一般局限于吃饭和简单观光,缺少对民俗文化内涵的参与和理解。有些地区的休闲农业项目仅白天开放,娱乐项目匮乏,加上存在季节性的特点,水电交通等不便利,影响了休闲农业的发展。
4.现有土地制度的制约
在现有土地管理体制下,存在管理分散、权属不明的问题,休闲农业经营开发利用土地需要多部门监管模式,严重制约着土地的深度开发和集约利用,休闲农业经营准入门槛高。,集中体现在办理土地变更过程中,涉及的部门有国土、规划、农业、工商、卫生、公安等。各部门之间博弈的结果必然造成资源浪费,权责不明,利益分散。这与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严重背离的。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55号)中第二条第三款规定“在以农业为依托的休闲观光项目以及各类农业园区,涉及建设永久性餐饮、住宿、会议、大型停车场、工厂化农产品加工、中高档展销等的用地,不属于设施农用地范围,按非农建设用地管理”,由此可见,在休闲农业经营过程中,土地变更难题凸显,如将永久性建筑作为休闲农业经营载体,土地需按照建设用地进行管理,而将农用地变更为建设用地,需经过复杂而艰难的过程。
5.农家生活体验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在目前的现代休闲农业的诸多发展模式中,农家生活体验模式比较流行,主要表现形式为农家乐。游客通过体验农家餐饮、垂钓、住宿等服务,这种形式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服务业发展的同时,也给游客带来了食品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本较高,建设难度较大,农村地区水质未得到根本改善,旱厕对水源的污染仍然存在。此外,目前辽宁农村食品行业整体水平偏低,假劣食品供给成为长期性、顽固性的问题。食品生产者违规制售假劣食品,并直接提供给游客食用,此外,一些新业态的出现也给农村食品安全带来新的、潜在隐患。
三、发展休闲农业对策建议
从目前辽宁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现状来看,休闲农业供给与需求矛盾比较明显,主要体现为需求潜力巨大而实际供给不足。为此,寻求适合辽宁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如北京模式、广东模式的发展,逐渐辐射到其他各地。辽宁省内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如葫芦岛葫芦山庄、阜新桃李园、丹东大梨树村、沈阳薰衣草庄园、宽甸县河口村等。辽宁在借鉴成熟的发展模式的同时,各地依据自身优势积极寻求自身发展特色势在必行。鉴于目前辽宁现代休闲农业发展问题,要从加强政府宏观指导、产业资本引入、规划先行、组织经营方式创新等角度来促进休闲农业的市场化、规模化以及产业化发展,以农促旅,以旅带农,从传统的休闲内容逐步向特色和文化内涵开发方向延伸,特别是形成观光、体验、餐饮、购物、住宿、娱乐与售后服务等一条龙服务产品。这也是产生经济协同、促进城乡交融的有效思路。
1.加强政府宏观指导,提高服务水平
欧洲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表明,政府在发展休闲农业中的角色从管制转变为治理(Goodwin,1998),这一理念成为各国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借鉴。实践证明,2011年8月农业部的《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辽宁省各地休闲农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政策引导作用。今后应继续重视政府在促进休闲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将发展休闲农业上升到制度层面,重视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并逐步形成对休闲农业进行资金和技术支持的长效机制,促使农业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协调发展,在开发与保护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辽宁省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对现场宰杀的禽畜需经过检验检疫部门的检疫,农家乐中的厨房、碗筷等需要卫生防疫部门的介入和监管,以确保游客消费安全食品。科学规划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要大力治理污染,进一步加大水源地保护区整治力度,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化的水质监测服务体系。
2.引导和规范产业资本投资休闲农业
要实现休闲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避免一家一户经营的局限,需要引入产业资本。对产业资本投资都市农业要明确财政、税收、用地政策,发展适合企业化运作经营的现代农业,要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产业布局,严格把关产业资本进入;对于产业资本参与土地流转要动态管理,实行土地流转弹性年期制,加强项目在土地使用期限内全过程动态管理,将项目建设、运行质量与综合效益等纳入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在产业资本引入过程中,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企业经营环节都必须确保让农民参与进来,要建立企业与农民之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能够分享企业发展的红利,增加农民收益。
3.建立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培养支持体系
充分利用科研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的教育资源,利用一些农业院校开设的与休闲农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也可以支持现有管理人员到外地进修,学习先进的国内外管理经验。政府和休闲农业企业经营者应委托和支持相关科研院所开设与休闲农业经营管理相关的专业,为今后从事经营休闲农业储备中高级专业人才,为建立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的休闲农业智力支持体系创造条件。通过培训、培养、引进人才、引进高级管理理念和经验,全面提升从业质量和水平,积极组织现有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将该类培训项目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范围。
4.规范和明确休闲农业项目用地政策
在确保国家农业特殊用地的前提下,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并加强监管,增强土地利用效率,为实现休闲农业发展的规模化经营和多元化发展提供基本支撑。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并参与休闲农业开发,这样农民既可以拿到工资性收入,还可以拿到股份分红;为克服目前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家一户经营的局限,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尝试成立休闲农业经营的专业合作社的形式,以此推进休闲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明确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不能随意改变农业耕地使用性质。
5.推进多种业态发展,选择多种开发模式
大理州高度重视特色生态农业发展,近年来,先后出台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土地流转、推进现代农业庄园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州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大理州生态环境优异,物种资源丰富,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无工业污染源,属典型的高原特色农业耕作区,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大理州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特色生态农业发展,州委、州政府先后出台了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土地流转、推进现代农业庄园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山地牧业跨越发展、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农村“三资”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2015年,全州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共建成特色经作基地1366万亩,存栏奶牛10.8万头,奶类总产44.2万吨,生猪存栏334.3万头,出栏501.7万头,肉牛存栏113.7万头,出栏64.3万头,出栏家禽2556.8万羽,肉类总产61万吨。永平、云龙、漾濞三县成为百万亩以上核桃产业大县;宾川县建成30万亩优质水果基地,成为我国南方葡萄新兴优势产区;弥渡、祥云成为云南省主要的外销和出口蔬菜基地,大理市创建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云南漾濞核桃作物复合系统、剑川海门口稻麦复种系统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核桃、乳制品和水果产值位列云南省第一。目前,全州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86户,其中国家级4户、省级79户、州级103户;预计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228.4亿元,农产品出口额突破13亿元;全州有现代农业庄园2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82个、示范家庭农场40个。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89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云南名牌41个、云南名牌农产品39个、省著名商标69个、州知名商标59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8.34%,大理“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下一步,大理州将按照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创新农业发展理念,加大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夯实高原粮仓,壮大烟草、核桃、畜牧、蔬菜、水果、中药材、马铃薯、蚕桑、高山生态茶和特色花卉十大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淡水渔业两大新兴产业,构建“1+10+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打造“三中心一平台”和“两区一带”为重点,积极打造滇西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加工流通中心、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心、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和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平台,着力建设100万亩洱海流域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100万亩高原盆坝现代农业示范区和1000万亩山地林畜茶果药生态产业带,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特色生态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