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时间:2023-07-19 17:30: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第1篇

关键词 数理统计 社会经济领域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数理统计学的快速发展,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理统计能够有效地预测和把握工农业生产中的经济状况,及时了解和应用经济变化的规律。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可以通过运用数理统计知识与方法有效分析经济问题,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从而作出正确的经济管理决策,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风险,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数理统计概述

数理统计是数学学科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随机现象中的统计学规律,利用相关的统计学规律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受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理念的影响,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如今,在社会经济领域通过分析抽样数据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方法,数理统计学的知识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数理统计学以其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特殊的研究课题,逐步拓宽了数理统计的应用领域,并与其他经济研究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数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在社会经济中的工农业、科学技术、军事等领域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与推广,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利用数理统计学相关的知识和方法时,我们要认识到很多社会现象并不存在确定的规律,要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出发点运用数理统计的知识进行观察和研究,在认真分析相关数据和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例如在产品销售领域中,我们可以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一些商品的销售情况进行分析,进而预测这个商品行业的整体销售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或者根据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推测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为制定出合理的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依据。除此之外,数理统计在应用范围还有很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成为解决经济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此外,利用数理统计对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还具有科学、便捷、实用等特点,能够为社会经济领域的研究和预测提供数据支持。

二、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

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差不多所有的社会经济领域都与数理统计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只要在一个领域内需要和各种数据信息打交道,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方面,都可以利用数理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具体说来,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可以通过收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及时预知工业生产过程中一些潜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进行纠正,保证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此外,在工业产品的抽样检验等问题也需要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

第二,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数理统计可以有效解决农业生产领域中耕种条件、选种、选择肥料等方面的问题,为促进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很多重要的数理统计方法和措施都是根据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出来的。例如,著名的数理统计学家费歇尔就曾在农业试验站工作时,通过进行田间试验,得出一些有重要意义的数理统计设计与分析方法,推动了数理统计学科的发展。

第三,在医学与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在医学与生物学领域中,数理统计学知识已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数理统计学可以通过一些有变异的数据中发现重要的统计学规律,对研究人体的变异情况有很大的帮助,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对一种治疗方法和药物的效果作出评价。

第四,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如上文所述,数理统计可以通过研究一种商品的销售情况,预计整个行业的销售情况,甚至可以对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分析和预测。

第五,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现阶段,数理统计的方法已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企业的加工、生产、销售等各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数理统计可以通过研究企业管理中的相关数据,在产品开发、市场分析、质量管理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数据支持,帮助企业及时了解产品的动向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结语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很多领域都需要通过分析相关的变量因素,掌握经济发展的规律,从而为经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因此,数据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够有力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数理统计学知识的不断完善,数理统计的知识与方法也在不断地充实与完善,借助现代化的数据处理工具,数理统计必将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2013Y097)

(作者:丽江师专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数学、金融统计)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公路运输;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189-01

公路运输受国家的宏观调控,受国家相关政策的保护,公路运输经济有很强的发展前景和潜力,现在是市场经济的时代,任何行业都有能力发展和促进自己本行业的经济,公路运输的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影响,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的地位越来越高,对社会经济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一、加强公路运输管理的必要性

在当前经济市场的迅速发展下,传统的经济体制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与完善。公路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着经济市场进行改革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才能更好的跟上经济的发展步伐。由此可见,完善公路运输管理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形式,在其加强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路运输管理在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其核心在于满足当前社会的生产需求,换而言之,公路运输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求,也是经济市场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在实践管理的过程中,必然要随着社会发展而加强、完善。其次,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公路运输作为当前经济管理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与公路运输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联系,良好的公路运输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保障,而经济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公路运输的稳定发展。由此可见,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公路运输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由于公路运输网比铁路、水路网的密度要大十几倍,分布面也广,因此公路运输车辆可以“无处不到、无时不有”。公路运输在时间方面的机动性也比较大,车辆可随时调度、装运,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时间较短。尤其是公路运输对客、货运量的多少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对我国各地间的区域联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核心基础在于公路运输,表现较为突出的在于内陆地区以及经济不发达地区。作为整个交通运输的主干线,公路运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相关工程项目的建设及发展,且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成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中的“领头羊”,由此不难推出,公路在当代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其次,在公路运输发展的过程中,对公路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只有直接影响。面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其核心在于完善公路建设,推动该区域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一个地区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公路网的状况将直接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完善的公路建设,能够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再次,在发展地区经济的过程中,良好的公路运输能力,能够更好的吸引外资,带动地区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以此来加强该地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往来。此外,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公路运输发展也在很多成都上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后,完善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且作为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基础,公路运输能够有效的推动人们的日常生活,满足人们生活中各种物质需求,同时能还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为促进建立和谐的公路交通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运输管理的改革措施

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应用于发展,在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同时,还跟上了时代的发展步伐,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其改革措施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结合着我国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其完善,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统一的整体。针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公路运输管理

完善公路运输管理,是实现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确保公路运输管理顺利实施的重要依据。在当前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公路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由此就需要相关部门能够结合着我国公路的实际发展状况,制定出科学、完善的运输管理政策,以此来促进公路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

在公路运输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公路建设成本的管理与控制,能够在保障公路建设质量的同时,还能确保公路投入使用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也是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改革中的基本措施。在加强公路成本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编制工程施工预算,其核心在于完善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并结合着公路工程的实际施工状况,使工程预算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完善,在建立责任、权能、利益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各责任单位的预算体系,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监督、激励及分配等功能,完善施工企业内部存在的管理问题,同时完善施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工程的预算成本也在一定基础上反映出公路施工企业的平均成本水平。在整个公路建设计划成本建设的过程中,是指结合着公路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根据计划期内的相关资料,由相关人员在实际成本发生前预先编制出人工费成本控制计划、材料成本控制计划、机械设备成本控制计划、管理费用成本控制计划、临时工程费用成本控制计划。在公路工程实际施工中,每一项公路项目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精心的预测,并在项目开工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并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精心选出合适的施工方案,严把施工原料关,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从根本上减少工程的成本投入,为其今后的投入使用奠定基础。

(三)积极应用现代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在完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着网络计算机的优势,促进信息整合。且在当前的公路管理中,多数公路已经使用了现代电子工程设备,在提高管理质量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公路运输管理,为其今后的发展做好了铺垫。

(四)将经济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

第3篇

关键词:建筑经济 社会经济 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住房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为建筑事业带来了发展机遇。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推动了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建筑业的支柱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提高,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发显著,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建筑行业的发展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缓解社会就业矛盾,使更多的人得到就业机会。除此之外,建筑行业的发展还能转移农村劳动力,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地位。为此,重视对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十分重要,对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有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建筑市场环境的有序性。

1、建筑经济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建筑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积极影响,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较高的效益,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产业之一。作为支柱产业的建筑行业,其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经营规模逐渐扩大,所涉及到的范围越来越广,建筑物的设计也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具有时代特点;在建筑技术上,建筑行业对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投入比较大,力求创新和改进建筑技术,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减少建筑行业的成本费用,提高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与建筑行业相关的产业比较多,可形成一条产业链,而建筑行业的发展则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共同进步。当下,人们的收入有所增加,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使得其对住房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促使建筑行业的生产销售情况愈来愈好,经济效益增长率高。建筑行业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前景十分好的产业,其将会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建筑经济,从而带动我国经济的增长,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

建筑经济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建筑行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也有其必然性。从市场上来说,建筑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道路,我国城市现代化的水平逐步提高,对铁路、机场、桥梁等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愈发重视,而这则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从技术上来说,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其所需要的科技属于中等层次,这就使得其成为有效结合高等层次技术和低等层次技术的重要媒介,有利于促进产业的高科技化发展;从产业上来说,其所涉及到的产业十分多,能带动冶金、化工、森林等产业的经济增长;从劳动力来说,建筑行业的工程项目规模比较大,所需要的劳动力比较多,能提高我国就业率,转移农村劳动力;从发展前景来看,建筑行业具有良好的国际发展机会,能促进原材料出口业的健康发展。综上所述,建筑产业将会带来更多的效益,建筑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有较大比例。

2、建筑经济对社会经济的重要作用

2.1、建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行业的发展,能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推动我国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可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建筑产业属于我国第二产业,其经济所占比例仅仅次于工业和农业,而国民经济的增长也使建筑经济稳定的增长,建筑行业的发展规模不断地扩大,其产业总值逐步增长,已经成为我国社会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助力。

2.2、建筑经济的发展,能拉动就业

我国建筑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坚持科学发展观,致力于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以建立健全的建筑产业体制,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其并未满足于现状、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地进行产业升级,加快粗放型生产方式向集约型生产方式的转变,以提高其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正是如此,目前的建筑行业已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建筑行业的支持下,我国就业矛盾得以缓解,其帮助大多数人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充分利用了农村中的富余劳动力并有效的发挥其作用,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带动了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建筑行业在税收上也具有显著作用,税收贡献十分大。

2.3、建筑经济的增长促进了相关联产业的发展

在建筑产业中,其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材料比较多,物资消耗量比较大,与之相关的产业约有五十多个,尤其与建材工业、木材工业、化学工业等更是紧密相连。由于我国建筑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这些产业也随之发展,有所突破。据调查研究证明,建筑产业的发展能为其相关产业带来较大的增值作用。

2.4、建筑经济的国际发展前景好

就目前而言,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迅速,建筑行业的综合实力较高,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经济市场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无论是在对外工程承包,还是劳动合作等方面,其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增加了我国的外汇,具有较强的创汇能力。

2.5、建筑经济加快了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

随着建筑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脚步逐渐加快。建筑产业的发展,扩大了我国城市的面积,重点发展了中心城市,缩小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距离,促进了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3、现阶段建筑经济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所体现的方面

现阶段,建筑事业蒸蒸日上,建筑经济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愈发突显,主要体现在:第一、建筑产业的稳定发展。建筑行业在近些年的发展中,虽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建筑经济仍然是呈增长状态;第二,建筑产业的产品质量高,工程成效好。二十一世纪是科技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不断创新,在这个环境下,建筑技术也不断地改进,促进了建筑产业生产能力的提高,提升了建筑产技术水平,使得其在建设过程中能为建筑质量提供重要保障。其所建设的大型工程项目也为我国社会带来了不少效益。例如,奥运会馆的建设、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建设等;第三,建筑产业的支柱作用效果好。建筑产业在不断地探索和发展过程中,已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产业,其是实现我国城市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其促进了我国交通、通信等事业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科学技术的研发提供了稳定的内部环境,推动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第四,建筑产业的发展,为新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建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保障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缩短城乡差距,促进城市二元经济结构的优化,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贡献出一份力量。

4、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必然要求。建筑经济的增长是我国建筑产业结构发展的必然结果,能促进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由于建筑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我国必须重视建筑行业的发展,要创新建筑产业体制,不断地完善建筑产业结构体制,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改进建筑施工工艺,从而巩固建筑经济的支柱地位。在我国大力推行经济战略建设的形势下,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困境中寻求生存,在生存中寻求发展机遇,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以使建筑产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李艳琴.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0,(11).

[2]胡赛阳,朱志勇,王幼松等.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后向关联性计量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0,(5).

第4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 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065-02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前提,也是综合反映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既能为国家建立循环经济统计制度创造条件,又为政府、工业园区和企业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依据。笔者将在界定循环经济内涵的基础上,对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宏观指标体系作初步探讨。

一、循环经济内涵的界定

准确界定循环经济的内涵是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目前,学术界对循环经济的定义大致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诸大建、苏建设、赵保安等认为循环经济是一个闭路循环系统,是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资源循环经济的简称。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的,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这一定义以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为侧重点进行诠释,重点放在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上面,没有突出“经济”的内容。冯之浚、王晓慧、高慧荣同样认为循环经济应遵循“3R”的原则,但他们将“经济”与“环境”两大体系共同纳入含义之中,认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以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为目的,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这一定义完善了循环经济的闭环式反馈流程,突出了该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的有益影响。

杨文进基本上是从经济学视角定义循环经济的,他认为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虽然是资源的循环利用,但核心内容却是“经济性”,更确切地说,就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必须满足“收益大于成本”的经济性原则;否则,资源的循环利用就不可能实现。因此,他对“循环经济”的定义就是在满足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利用生态学原理,对经济活动中的有限资源不断地进行循环利用,高效率或无浪费地使用资源。

国家统计局“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认为,循环经济应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广义的循环经济包括经济、资源环境及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是以高素质劳动力、低污染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等来保障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及其结构优化的,这个意义上的循环经济可以被理解为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所涵盖的范畴相同;狭义循环经济强调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这种提法实际上将是否涵盖“社会”这一体系作为区分广义循环经济与狭义循环经济内涵的差别,狭义循环经济更强调“经济”与“环境”两大体系之间的协调发展,广义循环经济则强调“经济”、“环境”、“社会”三大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任勇和雷学勤不同意循环经济的三维定位,他们认为从循环经济概念产生的历史过程和背景看,其首要目的是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短缺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一方面是资源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约束,另一方面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影响,这决定了循环经济的二维定位,即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他们指出主张循环经济三维定位,实际上是对循环经济概念的泛化,无疑等同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维概念,这样便没有必要提出循环经济这一新的概念。但宋岭教授持不同观点,他认为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同出一辙,二者并无本质区别。循环经济理念与可持续发展都是针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结果。也就是说,人类追求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要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彻底转变线性经济增长方式,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笔者认为,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更多的是提出一个理念的话,循环经济则更多的是从实践角度、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我们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从而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循环经济最直接的内容是资源的循环和节约使用,但如果从循环经济提出的背景考虑,就应该包含更多的内容:资源不足导致人与资源的矛盾,进而产生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便是在缓解能源约束与减轻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良性持续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即实现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因此,循环经济的内涵应包含“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三方面的内容。

发展循环经济意味着人类社会与环境容量保持相对均衡,人类的生活水平与人口素质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循环经济的内涵即为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按照生态和经济规律,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利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在生产活动中形成“资源―产品―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二、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综述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对一定地域或领域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与研究的依据和标准,是反映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目前的研究文献来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基本运用在宏观(社会层面)、中观(生态工业园区)和微观(企业层面)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上的循环即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使工业、农业、城市、农村都达到循环。中观层面上的循环,是指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微观层面上的循环,则是指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本文仅以建立宏观层面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目的,因此这里只对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在宏观层面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1.我国政府对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编制。循环经济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决策层及相关学者的关注和重视。2003年,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提出了生态省的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类,共22项二级指标。其中经济发展类的二级指标有人均GDP、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等;环境保护类的二级指标包括森林覆盖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等;社会进步类的二级指标由城市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等指标构成。这一指标体系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原理建立的,没有涉及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但却成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重要参考依据。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编制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印发至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该指标体系主要是从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分别编制的。两个层面的一级指标均分为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排放四大类,但二级指标有所不同。宏观层面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资源产出指标包括矿产资源产出率和能源产出率;资源消耗指标包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综合能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取水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水耗、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资源综合利用指数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废钢铁回收利用率、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率、废纸回收利用率、废塑料回收利用率、废橡胶回收利用率;废物排放指标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COD排放量。可以看出,该体系主要是以国家统计局“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提出的狭义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建立的。按照上文对循环经济内涵的分析,狭义循环经济理论更强调循环经济3R原则,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排放四大类别的设置也正体现了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基本原则,但这一指标体系却没有反映出发展循环经济应使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系统共同协调发展的目的。

2.宏观层面上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应用。宏观层面上的循环,就是要建立起与发展循环经济相适应的“循环型经济社会”,使经济社会走向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我国现有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在宏观层面上的研究多以循环经济省份和城市为研究对象。如李晓敏等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并利用云南省2000~2006年的数据对其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和综合评价。朱冬元等以湖北省循环经济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发展指数(即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绿色发展指数(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及社会发展指数(即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三个方面构建了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马江通过对成都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构建了成都市经济、社会、生态子系统评价体系以及综合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并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讨论了社会系统指标体系的结构。钱翌等在分析青岛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循环经济的内涵和要求,并结合青岛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体系和分级标准,并通过建立评价模型的方式对青岛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客观评价。对有关“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文献进行比较分析后不难看出,尽管国家相关部门编制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但学者们在评价某一省份或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时,还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及区域的特殊性重新构建起一个新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因此,现有文献当中呈现出的评价指标体系都有所不同,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严格依据循环经济3R原则。黄和平以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常州市武进区为例, 以区域循环经济综合发展作为目标层,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适合于所研究区域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体系,确立了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分级标准。他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三个准则层,准则层包含的这三大功能指标则分别是循环经济三大基本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具体体现。准则层下设指标层,再细分为分指标层,具体为人均资源消费量、人均废弃物排放量、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14个指标。

第二种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从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四个控制层面构建的。陈德全等优先选择了“减量化、资源化”两个控制性指标,并强调由此带来的环境影响程度(用“无害化”控制指标表示)。同时,考虑到循环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密切联系,设立了社会经济发展指标。

第三种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在指标的设置上包括的内容更多。吴未等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减量利用、污染物的减量排放、资源的再利用以及资源环境安全五个方面对江苏省十三个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整个指标体系设了1个目标层、5个控制层和35个指标层,其中目标层锁住城市在特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中循环经济发展变化这一目标;在控制层中,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是参照系,同时又按照3R原则设置了资源减量利用、污染物减量排放、资源再利用三个方面的指标,还考虑了资源环境安全监督环节。

比较三种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看出,第一种指标体系仅考虑循环经济3R原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种指标体系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这一因素及其与循环经济的联系,但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没有体现出来;第三种指标体系不仅突出了循环经济的3R原则,还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在层级的划分和指标的设置上都更加丰富,也更接近本文对循环经济内涵的理解。

三、宏观层面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

结合对循环经济内涵的重新界定和已有的相关文献资料,笔者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如下表所示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迪提出的一种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系统化、层次化的决策分析方法,特别适用于处理那些难以完全用定量方法来解决的复杂社会经济系统问题。层次分析法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并用数学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将复杂的决策系统层次化,通过逐层比较各种关联因素的重要性来为分析、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

运用该分析法,首先将该评价指标体系按目标大小分为四个层次:目标层、状态层、控制层和指标层。接下来,确定每个层次的具体内容。目标层即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和水平;状态层体现评价体系构建的框架与原则,该评价体系的构建结合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与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应综合反映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状况的原则,包含资源系统、经济社会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三大状态层;控制层即状态层的具体体现方面,如资源系统包括资源减量投入、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减量排放三个控制层。资源减量投入反映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原则,描述创造单位GDP所消耗的资源,体现源头上降低资源消耗的情况。资源综合利用主要反映工业“三废”的资源化程度以及废旧资源的回收利用状况,是循环经济“再利用、再循环”原则的反映。废物减量排放主要用于描述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最终排放量,体现了通过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降低废物最终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的成果。

指标层是根据控制层设立的细化指标,对控制层进行度量,具体包括22个指标。资源减量投入方面,选取万元GDP能耗、万元GDP水耗、单位面积土地GDP产出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四项指标,分别反映区域经济发展中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工业增加值的利用效率。资源综合利用方面,选取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重复利用率指标分别反映工业废水的处理程度和工业固体废物再循环再利用的程度,“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指标则集中反映了废水、废渣和废气三种废物的综合利用程度,既包含了废物的循环利用率,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废物利用的科技水平(即所带来的附加值)。废物减量排放方面选取万元工业总产值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三项指标,分别反映工业“三废”最终造成的环境污染程度。经济发展方面选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总额、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指标分别反映整体、城镇和农村的人均经济水平,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越高,反映循环经济的发展能力越强。社会发展方面选取城市化水平、每万人中高等学校在校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三项指标分别反映城乡协调度、教育及就业水平。生态环境质量方面选取城市空气质量、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环境噪音达标率四项指标,分别反映空气、绿地、水、噪音的达标程度,体现生态环境质量。

该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从宏观层面编制的,用于对全社会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状况进行总体判断,由于各地域之间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等的差异,也可根据各地具体的发展状况和当地数据的可获得性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诸大建.可持续发展呼唤循环经济.科技导报,1998(9)

2.苏建设.简论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企业活力,2007(7)

3.赵保安.对循环经济内涵的认识.物流经济,2005(5)

4.杨文进.经济学视角的循环经济内涵与实施条件.财贸研究,2009(6)

5.冯之浚.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决策与信息,2005(10)

6.王晓慧,任景莉.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经营与管理,2006(7)

7.高慧荣.循环经济的内涵.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

8.国家统计局“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统计研究,2006(9)

9.任勇,吴玉萍.中国循环经济内涵及有关理论问题探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

10.雷学勤,袁九毅,潘峰.关于循环经济内涵与定位的探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6)

11.宋岭.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1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环境保护,2003(9)

13.李晓敏.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以云南省为例.教育经济研究,2008(06)

14.朱冬元,刘婧.湖北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构建及实证检验.统计与决策,2008(22)

15.马江.成都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基础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4)

16.钱翌等.青岛市循环经济评价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17.黄和平.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资源科学,2006(6)

18.陈德全.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4)

19.吴未等.江苏省十三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城市规划学刊,2006(1)

20.李晓敏,官姝婧等.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区域经济,2008(03)

第5篇

摘 要 作者概括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了加强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和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公路运输管理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公路运输 管理控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运输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完善,公路运输已经由单纯的运输行业转变为新型的经济增长点,还吸引了更多的外资投入,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管理部门如何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相关需求,加快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优化与完善,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公路运输管理中的重点问题。

一、加强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在当前经济市场的迅速发展下,传统的经济体制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与完善。公路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着经济市场进行改革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跟上经济的发展步伐。

1.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

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在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其核心在于满足当前社会的生产需求,换而言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求,也是经济市场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在实践管理的过程中,必然要随着社会发展而加强、完善。

2.适应经济管理改革的需要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公路运输作为当前经济管理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与公路运输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联系,良好的公路运输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保障,而经济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公路运输的稳定发展。

二、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公路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核心基础在于公路运输,表现较为突出的在于内陆地区以及经济不发达地区。作为整个交通运输的主干线,公路运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相关工程项目的建设及发展,且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成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中的“领头羊”,由此不难推出,公路在当代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2.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在公路运输发展的过程中,对公路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只有直接影响。面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其核心在于完善公路建设,推动该区域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一个地区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公路网的状况将直接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完善的公路建设,能够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3.公路运输能吸引外资

在发展地区经济的过程中,良好的公路运输能力,能够更好的吸引外资,带动地区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以此来加强该地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往来。此外,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公路运输发展也在很多成都上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运输管理措施

1.完善公路运输管理

完善公路运输管理,是实现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确保公路运输经济管理顺利实施的重要依据。在当前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公路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由此就需要相关部门能够结合着我国公路的实际发展状况,制定出科学、完善的运输管理政策,以此来促进公路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

在公路运输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公路建设成本的管理与控制,能够在保障公路建设质量的同时,还能确保公路投入使用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也是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改革中的基本措施。在加强公路成本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编制工程施工预算,其核心在于完善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并结合着公路工程的实际施工状况,使工程预算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完善,在建立责任、权能、利益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各责任单位的预算体系,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监督、激励及分配等功能,完善施工企业内部存在的管理问题,同时完善施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3.积极应用现代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在完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着网络计算机的优势,促进信息整合。且在当前的公路管理中,多数公路已经使用了现代电子工程设备,在提高管理质量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公路运输管理,为其今后的发展做好了铺垫。

第6篇

    社会保障与人身保险都是社会经济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对因生、老、病、死、残等人身风险而遭遇不幸或困难的人给予经济上的帮助。二者既相互补充,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其中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健全与完善、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人身保险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了解分析不同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对人身保险的不同影响,对于我国在现有社会保障制度下如何加快发展人身保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社会保障制度对人身保险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其影响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加以分析。

    一、社会保障制度对人身保险发展的静态影响分析

    社会保障制度对人身保险的静态影响主要表现为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定和人们的保障需求一定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范围、保障项目和保障程度对人身保险的影响。

    1.社会保障的范围对人身保险的影响。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越广,人身保险发展的空间相对越小;反之亦然。这是因为在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社会保障范围越广,即使社会保障标准和待遇维持原有水平不变,用于社会保障的总费用就越多。而社会保障费用和工资均来源于消费基金,社会保障费用的增多意味着工资部分的减少,即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应减少,人们参加人身保险的能力也相应地减弱。在人们风险保障需求一定的情况下,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人越多,对人身保险的需求相应越少。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也不同,因而社会保障发展的范围对人身保险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在发达国家,虽然在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全体国民均享受社会保障待遇,但其参加人身保险的能力还是很强。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极不完善,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小,未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人需要通过参加人身保险来解决所面临的人身风险,有利于促进人身保险的发展。

    2.社会保障的保障项目对人身保险的影响。社会保障的保障项目越多越全,人们对人身保险的需求相对越小。这是因为在人们的保障需求一定的情况下,社会保障的项目越多,社会保障给人们提供的保障也越多,需要由人身保险进行保障的就越少,人们参加保险的愿望和积极性就越低。同样,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人均国民收入一定,社会保障项目越多,用于社会保障的费用越多,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应减少,对保险的有效需求减少。发达国家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社会保障制度已经造成了社会保障危机,滋长了人们的惰性,促使各国纷纷进行改革,遵循“基本、必要”的原则,有的国家减少了社会保障项目,扩大了人身保险的发展空间。而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社会保障项目少,仍不足以保障人们的基本需要,需由人身保险加以补充。

    3.社会保障发展程度对人身保险的影响。社会保障的发展程度即是指社会保障的给付标准。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定和人们保障需求一定时,社会保障发展程度对人身保险的影响表现为保障程度越高,给付标准越高,对人身保险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明显。社会保障发展程度越高,意味着人们通过社会保障获得的保障越大,对其他保障的需求就越小。概括地说,社会保障的标准应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如果保障程度超越了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势必造成社会保障的支付压力增大,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社会的稳定。针对社会保障支付危机,各发达国家已着手进行改革,降低某些项目的保障标准,而不发达国家吸取发达国家的教训,也不会大幅度地提高其社会保障的给付标准,人们对人身保险的需求会不断增加。

    二、社会保障制度对人身保险发展的动态影响分析

    社会保障制度对人身保险发展的动态影响主要从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作用与反作用来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对人身保险的间接影响。

    一般地,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社会保障发展的水平和程度。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各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是反过来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一种观点认为,充分的社会保障可能引起储蓄率降低(因为储蓄有很多是为了未来的保障),进而投资率下降,导致经济增长趋缓。如美国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瑞典等福利国家的财政压力、懒汉现象及生产率下降问题,也体现了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但是智利的退休金私有化改革却激活了资本市场,促进了经济发展。这表明与社会经济状况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完全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社会保障对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过热和经济萧条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从而能够促进市场经济正常平稳地运行;其次,社会保障具有化解市场经济风险的作用,减少市场经济负效应的不利影响,为市场经济的正常平稳运行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条件。总之,社会保障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是人身保险发展的先决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人水平不断提高,教育的投入加大,教育的发展又使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加快……而这一切都会促进人身保险的发展。

    三、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趋势及对人身保险的影响

    社会保障制度对人身保险影响的趋势是由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身保险发展程度、社会人口总量及结构变动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一)经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趋势及对人身保险的影响。

    1.经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民族文化传统、政治体制等制约社会保障制度的因素各不相同,经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呈现差异化。但由于社会保障在基本原理和技术操作上具有很大的相通性,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并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如:保障对象全民化,即社会保障对象普及到全体劳动者以至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形成高福利的全社会保障;保障项目全面化、综合化,即社会保障由单项保障向综合保障转变,由部分保障向全面保障转变,如美国社会保障项目多达300多种;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由于社会保障水平的刚性特征,许多国家都建立了保障与工资水平挂钩的制度,随着工资的提高,社会保障给付和津贴也随之提高,社会保障费用支出迅速增长。

    2.高福利使经济发达国家陷入社会保障危机。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发达国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社会保障基金严重不足等。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受石油危机的影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滞胀阶段,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养老金、社会医疗费和社区看护费等社会福利性支出急剧增加,从而引起社会保障的财政困难,社会保障制度也陷入了困境。为此,各发达国家纷纷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3.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起,各发达国家开始了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由于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内容、发展情况及所面临的问题不同,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措施也各不相同。英国政府在推动国有企业私有化和金融交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引入私人要素,一方面企业负担的年金保险的比例增大,另一方面从1997年起雇主有是否为其雇员缴纳“法定疾病保险费”的选择权,即雇主可以为雇员安排其他形式的保险,而不一定要参加国家的保险安排。德国政府则主张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适度改革和调整,保持最低社会保障标准,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采取的改革措施有:采用灵活的退休年龄,建立有期限的老年预备金,降低养老金的增长幅度等。美国政府按照推行私有化的思路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改革,如将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缩短领取社会福利的最长期限为5年,鼓励人们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或储蓄养老以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等。日本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健康保险费和被保险人自己负担的医疗费比例(从10%到20%);提高享受全额年金的年龄 (60岁改为65岁),并将报酬养老金部分削减了5%.瑞典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则从强调社会基本权利向促进就业转化,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加入就业指标;进行养老金改革,将养老金与一生的总收入挂钩。

    4.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扩大了人身保险的需求。虽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和措施不同,但各国改革均呈现出以下趋势:减少国家和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引入私营化因素,增加个人责任,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更加重视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就业,增强社会保障的激励作用等。这些改革对人身保险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减少政府责任、减轻财政负担的同时,无疑也使个人从社会获得的保障相应地减少了,增加了对人身保险的需求。其次,发达国家出现的社会保障危机意味着其社会保障水平和发展速度超越了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通过改革促进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即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又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为人身保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在发达国家改革、完善其社会保障制度,使之与其本国经济发展相适应并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人身保险也将得到快速发展的机会。

    (二)经济欠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趋势及对人身保险的影响。

    1.经济欠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随着二战后独立国家的不断增加,以及新制度在世界范围的建立和导入,经济欠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了快速的发展,1949——1989年,建立老年、残疾、遗属等社会保障给付制度的国家从44个增加到145个;建立工伤补偿给付制度的国家从57个增加到136个;建立医疗、生育给付制度的国家从36个增加到79个。但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1)社会保障覆盖面小。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大多把保障对象限定为城市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虽然在发展中逐渐扩大保障范围,但是享受社会保障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仍然很低。这样,城市中大批无工资收入人员及广大农民无法享受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2)社会保障项目少。由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社会保障经费不足,只能将保障的范围集中于某些方面。如大多数国家的保障范围仅限于养老、疾病、工伤等。(3)社会保障水平低。经济欠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财力极为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保障的发展,也决定了保障水平的低标准。(4)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趋势,使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加大,已直接威胁着众多国家的经济增长。

    2.经济欠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趋势及对人身保险发展的影响。参照国际经验,吸取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的教训,经济欠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趋势是:在与本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前提下,没有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应尽快建立其社会保障制度,已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应随着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增加社会保障项目,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但发展水平不能超越经济承受能力,发展速度不能超过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由于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决定了其只能建立和发展低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不能充分满足全社会不同层次和水平的人们的人身经济保障需求,给人身保险带来发展的商机。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发达的情况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欠发达国家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应在扩大社会障覆盖面,增加社会保障项目,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同时,加快人身保险的发展,以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和人身保险的相互补充作用,从而提高国民的总体保障水平。

    (三)社会保障制度与人身保险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保障制度和人身保险作为社会经济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应是并行不悖、共同发展,且不可相互替代的。首先,从发展的角度看,社会保障和人身保险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并共同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发展、不断完善。不仅如此,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优化了人身保险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人身保险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人身保险的发展既提高了人身经济保障水平,又减轻了社会保障的支付压力,有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良性发展。其次,虽然社会保障和人身保险都是社会经济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二者的性质和作用不同,并在举办方式、保障范围、保障责任及法律规范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任何一方都不能取代另一方而独自满足人们的人身保障需求,真正发挥社会“稳定器”和“安全网”作用。社会保障和人身保险应该继续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其稳定社会和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保障作用。

    在各国建立社会经济保障体系的过程中,要使社会保障和人身保险既相互配合又充分发挥各自不同的保障功能,还必须找到一个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当然,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人身保险发展状况及国民的保障需求等不同,社会保障和人身保险的最佳结合点必然不同。但是各国确定二者最佳结合点时遵循的原则应是一致的,既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与社会经济相协调,促进经济发展,又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人们多样化的保障需求,充分发挥其人身经济保障作用。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趋势下,社会保障制度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国际间的融合,一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状况不仅影响本国人身保险的发展,而且通过影响全球资本和人员的流动,影响其他国家经济发展,进而影响其他国家人身保险的发展。总的趋势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范围内的社会保障和人身保险也随之发展,二者相互配合,并各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对我国的启示

第7篇

一、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目的和原则

(一)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目的,是为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国情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快住房建设,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满足中低收入家庭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

(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享受政府扶持政策,以微利价格向中低收入家庭出售。

中低收入家庭购买新建的经济适用住房实行申请、审批制度。具体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制定。

二、经济适用住房的计划

(三)市(县)人民政府计划部门,会同建设、土地管理部门,根据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口、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水平和市场需求以及建设用地可供数量情况,编制经济适用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并统筹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计划。

(四)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经济适用住房年度建设计划,编制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年度计划,并在地方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统筹安排。

(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适用住房年度建设计划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备案。

三、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

(六)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要严格执行国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不符合规划及规范要求的,不得开工建设。

(七)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要坚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尽可能不占用或少占用耕地。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方式供应,依法办理用地手续。

(八)经济适用住房小区规划、设计,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和设计单位承担,按照建设部《关于印发〈提高住宅设计质量和加强住宅设计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建设〔1997〕321号)的有关精神执行。采用招投标、方案竞选等方式,优选规划设计方案,并按程序报批。规划、设计方案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生活习惯。

在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的套型和标准,以满足目前中低收入家庭的实际消费需要。

(九)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要严格执行国家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积极推广先进、成熟、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降低能耗,提高住宅建设的整体建设水平。

(十)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要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开发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中标单位不得转包。要积极推行建设监理制度,提高工程质量。工程质量要符合国家现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

(十一)工程项目的验收,要严格执行国家验收规范及建设部制定的《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管理办法》(建法字〔1993〕814号)。通过验收的住宅方可入住。

(十二)开发建设单位对经济适用住房工程质量负最终责任,实行工程质量保证制度。销售住房时,须向住户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四、经济适用住房价格

(十三)新建的经济适用住房价格构成包括以下8项因素:

1、建设用地的征地和拆迁补偿、安置费;

2、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

3、建安工程费;

4、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含小区非营业性配套公建费);

5、以上4项之和为基数的1-3%的管理费;

6、贷款利息;

7、税金;

8、3%以下的利润。

(十四)出售经济适用住房实行政府指导价。其售价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以上8项因素综合确定,并定期公布。

经济适用住房不得擅自提价销售。

五、经济适用住房的物业管理

(十五)新建成的经济适用住房,要严格执行建设部制定的《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33号),全面推行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新机制。

(十六)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前期阶段,应做好与物业管理的衔接工作。通过竞争方式,选择物业管理企业。物业管理企业要按照同业主委员会签定的合同,进行售后服务和管理。

(十七)要建立住房共用部位、设备和小区公共设施的专项维修资金,并按照规定使用。

(十八)政府建设(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物业管理企业的监督和管理,规范物业管理及服务。物业管理收费标准应与物业管理服务内容以及当地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通过不断提高物业管理水平,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六、其它

第8篇

关键词:城乡关系;城乡关联评价;川东北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6―0042―03

城市和乡村作为两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区域,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既存在着摩擦和对立,又具有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城乡发展关系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诸多学者从政治、经济、社会的角度围绕城乡发展关系提出了“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城乡网络化”、“城乡融合”、“城乡协调”等观点,并取得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2000年以来,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讨论与研究使城乡关系问题在新形势下,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又一热点。

1研究区概述

川东北经济区地处四川省东北部,东、南邻重庆,北接陕西、甘肃两省。境内有涪江、嘉陵江等重要河流,其中,嘉陵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区,在重庆市与长江汇合。该区包括南充、遂宁、达州、广元、广安、巴中六市,这六市地缘相邻,地多属丘陵,地貌相似,条件相近。六市自然、经济、文化的关联性与相似性,使川东北经济区在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中同成都平原经济区、川西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并驾齐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板块(图1)。特色产业主要是以化肥为代表的天然气化工,以丝麻纺织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业,以茶叶、中药材、食用菌、油橄榄、优质粮油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以红色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业。该经济区人口约占全省的1/3,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是全省农产品主要生产地区。目前人均GDP只有全省平均值的63%,其他各项经济指标均位居全省各经济区后列。该区城市和乡村的对立、封闭、差异和摩擦问题相对突出。同时,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原因,城乡之间的协调性程度在空间上差异显著。因此,从城市和乡村区域系统的角度出发,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型对该经济区城乡区域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做出科学的评价,对于探寻新型城乡关联模式,促进城乡关联协调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相关概念

2.1城乡关联

城市和乡村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种方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诸多学者从政治、社会、经济等多个角度对城乡联系做了相应的诠释和研究。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的诠释都存在着基本的特征,即自然、社会、经济资源在城乡空间的流转和配置。

所以,城乡联系的实质就是在资源相对稀缺的状态下,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促使自然、经济、社会等资源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得以最有效的配置与流转的过程。

2.2城乡关联发展

城乡关联发展可以理解为在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协调的前提下,通过城乡互动,使城乡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

2.3城乡关联度

城乡关联度是用来比较、评价城乡关联发展状况的一个综合评价值。城乡关联度越大,表明城乡联系越密切,其城乡关联发展水平就越高;反之亦然。三者之间相互对应。需要指出的是,关联度只是一个相对值,需要在相互比较中分析城乡关联发展状况。

3城乡关联发展的评价

3.1评价方法

本文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城乡关联度作为表示城乡关联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值,即通过因子分析将所有指标所代表的信息综合成一个指数。城乡关联度的高低,综合反映了城乡关联发展的水平即城乡之间要素流转程度及协调程度。利用mapinfo等GIS作图软件将评价结果在空间上进行表达,以增强分析结果的形象性和直观性。

3.2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自于《四川统计年鉴2011》、《四川农业经济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及研究区各个地市的统计资料等。

3.3评价指标的选取

城市和乡村两个子系统间通过人流、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相互交流,从而构成复杂的城乡巨系统。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具体表现为以自然条件为依托,基础设施为物质载体,经济联系、社会联系为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的空间关联和功能关联。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从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两个方面选取人均耕地、人均邮电业务量等18个分析指标来构建川东北城乡关联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

结合川东北的实际情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能够科学、客观、真实地度量和反映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发展趋势、发展潜力;(2)简明性和全面性。指标既能较全面反映评价对象,同时也要简明易于操作;(3)可获取性。所选指标应便于收集。

3.4评价步骤

对按照城乡关联发展指标体系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级差标准化。

利用SPSS软件分别对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和城乡社会经济水平两个层次的标准化后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和方差贡献率及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表2,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基础设施水平前三个因子和社会经济水平前两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已经对大多数数据给出了充分的概括,所解释的方差分别占总方差的87.88%和80%,保留这几个因子能够概括绝大部分信息。因此,最后结果确定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分别提取主成分个数为三个和两个。据此,分别可得Y1,Y2,Y3与X1,X2…X9的关系式和Y4,Y5,Y6与Y10,X11…X18的关系式:

将标准化后数据代入上式,得川东北6市因子得分。因子Y1,Y2,Y3的得分基本反映了各市的城乡基础设施水平,Y4,Y5的得分则基本反映了城乡社会经济水平。虽然Y1,Y2,Y3和Y4,Y5基本综合了原信息,但为了更好的综合评价各地市的城乡关联发展水平,可根据表2和表3将Y1,Y2,Y3和Y4,Y5分别以其方差贡献率为系数,加权求和分别得到一个衡量各地市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的综合评价得分函数:

因为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同样重要,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因而对其取均值作为城乡关联度综合得分值,即:G=(M1+M2)/2。

4结果分析

4.1城乡关联空间分布分析

从川东北6市的城乡关联度来看,遂宁市、达州市、南充市相差不大,分别位于第1、第2及第3,将其划分为第Ⅰ级;广元市和广安市分别为第4和第5,巴中市远远落后于其他城市,位居最后(图1)。

具体来讲,南充市是川东北交通通讯枢纽,川北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国家三峡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享有“川北心脏”之称。其工业基础较好,工业门类较齐,科技教育发达,资源丰富,是闻名遐迩的丝绸之乡。与成都、重庆主城三个四川盆地的区域中心城市构成的成南渝黄金三角经济区域。达州市是中国西部四大名城―重庆、成都、武汉、西安交汇辐射的中心地带,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工业重镇和四省市结合部的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素有有着中国气都和中国苎麻之乡的美誉。遂宁市是四川盆地的几何中心城市,是四川农作物主产区之一,三产比重分别为22%、51%、26%。广元市地处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素有“川北门户”之称,二、三产比重相近,分别为39%、37%。广安市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二、三产比重分别为48%、31%。巴中市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水平都比较落后。

4.2城乡关联度和城乡基础设施水平、社会经济水平比较分析

从表4中可以看出,川东北6市城乡关联度和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城乡社会经济水平基本一致,这表明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水平与城乡关联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但是三者也并非完全一致,如广元市基础设施水平排第1,社会经济水平排序第5,表明该地区还未完全发挥其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应寻找其中原因,促进其城乡协调发展。遂宁市基础设施水平排名第4,而社会经济水平排名第1,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基础设施水平,表明基础设施水平制约了其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应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其余各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其中巴中市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则应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其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打好基础。

4.3城乡关联度与城市化水平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分析

从城乡关联度与城市化水平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中可以看出,三者较为一致的有广元市、南充市和巴中市。这表明三项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该区域的城市化水平也相应的较高,必然有利于该区域的城乡协调发展,因而其城乡关联度值也应该较高,反之亦然。但是三者也并非完全一致,如广安市城乡关联度和城市化率位次分别为第5和第6,远低于人均GDP位次第1,表明该市城乡区域系统的发展受制于其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城镇体系建设,广大的农村区域不具有与城市较为公平的发展机会,制约农村了的发展,限制了城市化的进程,从而导致城乡发展差距的扩大。达州市的城乡关联度位次和人均GDP位次一致均为第2,远高于城市化率位次。表明这类区域城乡关联度值虽然较高,但并没有充分发挥其经济实力的支撑作用,实际是一种低水平的均衡。这类地区可适当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5结语

(1)界定了研究区,并在概述其自然、社会经济的基础上,指出对该经济区城乡区域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做出科学的评价,对于探寻新型城乡关联模式,促进城乡关联协调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构建了评价城乡关联发展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川东北经济区6市的城乡关联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表明评价方法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3)判断一个地区的城乡关联发展水平,应在相互的比较分析中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不同区域之间的横向对比和同一区域的动态纵向比较。由于收集资料的困难,本文只对川东北经济区6市做了横向对比分析,有待日后进一步进行纵向对比分析,以期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文春,张竟竟等.基于时空理念的区域协调度模型及实证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25(2):915.

[2]段娟,鲁奇,文余源.我国区域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1):7681.

[3]罗雅丽,李同.城乡关联性测度与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5):6871.

[4]战金艳,鲁奇,邓祥征.乡关联发展评价模型系统构建以山东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3,22(4):495501.

第9篇

关键词:南疆铁路;经济发展;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157-02

一、研究目的及研究区界定

本文选择南疆铁路穿通的五地州,即吐鲁番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州)及喀什地区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南疆铁路全线开通对该地区的城市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二、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运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可借助文字、图形、表格、数学模型等种种手段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1~8]。

(一)南疆铁路沿线的经济状况

1.人均GDP水平在南疆五个地州中,从1994―2006年间总体上从高到低为巴州、吐鲁番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与克州。同时,五个地州的人均GDP水平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在1994年,巴州、吐鲁番、阿克苏、喀什、克州的人均GDP分别为5 394元、5 746元、2 953元、1 707元、1 094元;在2000年,巴州、吐鲁番、阿克苏、喀什、克州的人均GDP分别为12 874元、10 912元、4 548元、2 241元、1 832元;在2006年,巴州、吐鲁番、阿克苏、喀什、克州的人均GDP分别为33 689元、26 380元、8 471元、4 364元、4 051元。我们计算了研究期间五个地州的年均增长率:吐鲁番、巴州、阿克苏、克州、喀什分别为13.54%、16.49%、9.18%、11.53%、8.14%,且吐鲁番、巴州在基期的人均GDP远高于后三者,因此随时间推移前两者与后三者的差距将会更大。

2.五个地州的人均GDP水平从1994―2006年间的变化呈上升趋势。只有个别年份如1996年的喀什地区、1999年的阿克苏地区与喀什地区、2004年的阿克苏地区出现稍有下降的情况。从1994―1999年整体上呈现出剧烈波动但缓慢增长的趋势,期间吐鲁番、巴州、阿克苏、克州、喀什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17%、14.61%、6.84%、10.06%、2.79%。1999―2006年则是整体上呈快速增长且后进地区增长加速的趋势。1999―2006年吐鲁番、巴州、阿克苏、克州、喀什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81%、17.86%、10.88%、12.58%、12.12%尤其是喀什、阿克苏经济增长明显加速。

3.从人均GDP水平比较,从高到低分别为巴州、吐鲁番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与克州。同时,人均GDP的环比发展速度明显是以1999年为转折点呈先缓慢上升后加速增长的趋势。

(二)南疆铁路沿线的城市化状况

1.在南疆五个地州中,从1994―2006年间城市化率总体上从高到低为巴州、阿克苏地区、吐鲁番地区、克州、喀什地区。五个地州在近十三年以来,整体上城市化率的差距呈越来越大的趋势。

2.南疆五个地州城市化率的变化,在所研究的近十三年间,整体上分为两个阶段。清楚地显示出,五个地州的城市化率从1994―1999年间在总体上呈现出不规则地变化趋势;同时从2000―2006年则在总体上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规则变化趋势。以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为例,从1994―1999年间,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两个地区的城市化率分别为(25.1 %、25.3 %、25.5 %、25.4 %、25.4 %、24.9 %)、(20.2 %、20.3 %、20.1 %、20.1 %、19.9 %、20.0 %);同时,从2000―2006年间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两个地区的城市化率分别为(25.3 %、25.9 %、26.3 %、26.3 %、26.8 %、31.9 %、33.3%)、(19.9 %、20.0 %、20.2 %、23.4 %、23.1 %、24.9 %、24.9%)。

3.分析得知,对城市化率进行比较,从高到低为巴州、阿克苏地区、吐鲁番地区、克州与喀什地区。同时,五个地州的城市化率变化分为两个阶段,同样可以以1999年为分界点分为不规则变化阶段及规则变化阶段。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是巴州、吐鲁番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与克州的排序;在城市化率方面是巴州、阿克苏地区、吐鲁番地区、克州与喀什地区的排序很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从人均GDP的环比发展速度的角度分析,明显是分为两个阶段并以1999年作为明显的分界点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同时,城市化率变化分为两个阶段,同样可以以1999年为分界点分为不规则变化阶段及规则变化阶段。

(三)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的相关分析

2006年,南疆铁路沿线五地州的巴州和阿克苏的城市化率分别为50.0%和33.3%,其余均小于30%,即处于初城市化。该地区五地州1999年比1994年的人均GDP增长率分别为0.85、0.98、0.39、0.62和0.15;这个时段该地区五地州城市化率的增长则分别为1.1%、-0.1%、-0.2%、0.7%和-0.2%,城市化发展很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可以看出该时段城市化的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2006年与2000相比;该时段南疆铁路沿线五地州人均GDP的增长分别为1.42、1.62、0.86、1.21和0.95,该时段在人均GDP和城市化都出现明显的提高;可是,跟人均GDP的增长对比,城市化的发展还是相对滞后于GDP的增长。

南疆五地州1994年的城市化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4.42%、31.49%和24.94%;到了2000年,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到42.05%和26.09%,但是,城市化率只增加到24.5%,几乎没有明显的增高趋势。到了2005年第二、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当中所占的比率分别增加到47.64%和27.59%,城市化率增加到30.66%;从此可以看出,南疆铁路沿线五地州的城市化率一直处于初级城市化;城市化率慢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个主要原因于该地区农村人口的基数相对庞大而农业人口增长占该地区人口增长的绝大部分;国家和地方政府严格户口管理制度的不灵活性影响该地区城镇人口的结构及实际统计结果;即已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的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口,还是归属为农村人口。

三、原因分析

(1)南疆铁路的贯通提高了该区与外部地区及南疆各个城镇之间的可达性。一个地区的区位状况,尤其是交通状况及交通位置,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在宏观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在区域开发中的时序、水平、结构和组织等。(2)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不断深入和改善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及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西部大开发给该地区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加快南疆铁路沿线地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3)南疆铁路的贯通为加速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硬条件。旅游交通是该区旅游事业大发展的先决条件。该地区面积大,城际间距长,景区、景点比较分散,这些都对该地区旅游交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还有以铁路在内的交通系统是该地区旅游事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因素,但在目前,该地区的旅游交通系统建设方面存在等级低、效率低;通达性差;旅游交通设施景观设计落后;景区内旅游交通建设制约着新旅游资源的开发等多方面的问题。(4)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南疆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推动沿线地区土地、农业、矿产资源等的开发利用程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升级和产业布局在更广空间上的扩展,使农业专业化、集约化,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得以提高。南疆铁路建成后,为使其能充分发挥集散功能,必然要在沿线某些条件优良地点建设不同等级的火车站及相应的服务设施,同时要辅以公路、及各种能源信息动力线等的建设,从而形成基础设施束,用以满足沿线货物、旅客在不同地点的集散要求及增进各地点间相互联系的需要。

四、结论

南疆铁路沿线五个地州的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过程均是以1999年与2000年作为较明显的分界点,出现变化的转折点。即1999年以来,五个地州的经济呈现出较为良性地发展趋势。与此同时,1999年后五个地州的城市化进程表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南疆铁路沿线地区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北疆地区。

南疆铁路开通改变了沿线吐鲁番地区、巴州、阿克苏地区、克州与喀什地区特别是克州与喀什地区交通闭塞、可达性差的状况,打开了其对外交往和联系的通道,使交通区位条件发生变化,在宏观区域中的战略地位相对提高。

1999年南疆铁路全线竣工及全面开通经营以后南疆铁路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及城市化的发展得到前所未有基础设施的保障和有利的条件,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不断深入和改善现已该地区城市化进程已经到了较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规模将不断扩大,人口增多,新的城镇点不断涌现。

南疆铁路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对南疆铁路沿线地区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有提高交通、信息、资源可达性;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增长;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推进城镇化等,为南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

参考文献:

[1]董大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2004,(10):25-27.

[2]丁元波.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时代经贸,2008,(2):81-84.

[3]叶庆余,李绍哲.中国铁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探讨[J].研究与探讨,1997,(12):13-15.

[4]郑楚娇,王珏.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1):25.

[5]黄琳,金海龙,包瑞.新疆旅游交通现状及发展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103-106.

[6]徐秋艳.新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J].商业时代,2008,(3):96-97.

第10篇

关键词:行政管理;改革;城乡规划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我国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不断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也在不断改革,但是过去计划经济存在的政府管理和控制仍然影响着当今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因此,推进我国城乡规划管理的良好发展,实现贯彻我国新时期行政管理体系的发展需要,落实行政管理体制成为我国城乡规划改革的重要基础。

一、当前城乡规划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农村产业发展落后于城市

在改革开发的初期,为了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提升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我国社会经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从而使得我国城市形成了对劳动力、资本和其他生产资源的吸收能力,我国城镇居民水平逐渐提高。但是相比起来,由于政府重视城市内部建设,但是却忽略了对农村的建设,导致农村基础建设水平较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也难以提升,农村发展由此进入农村劳动力流失,外来生产力进不来的恶性循环。

(二)城市规划不科学,盲目扩张严重

随着人们对于住房需求和要求逐渐提升,各地政府为提升当地城市化的建设步伐,加大房地产开发规模。然而在此过程中,随着新城区的不断开发,农村用地和水资源被占用。比如说:修建水坝、建造人造公园、占用周边耕地,等等。但这样做由于片面考虑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却忽略了农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目前的城乡规划中整体协调不足

结合我国当前国情,国家以工业化发展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主体,并以重工业发展道路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实行以户籍管理体制作为城乡分割的主要例行体制。即在彻底贯彻旧体制的基础下,发展我国工农经济,以周边带动城市的战略手段,推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因此,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倡导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但是却仍然惯用着传统的旧经济体制,而这必然会导致我国在进行城乡规划过程中,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出现不协调的局面,从而导致城乡产业结构的失调,社会矛盾与企业差异化越加严重。

二、结合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解决城乡规划一体化问题的建议

(一)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工作机制

重视城市建设的同时,同样注重农村建设,通过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农村为发展重点,实现各相关部门的协同作战。首先要做的就是各个部门在建设过程中协调合作,避免出现职能的冲突,如果有必要,可以成立相应的城乡统筹规划部。对我国城市的建设的土地征用以及水资源的调度进行合理安排,并保证农村建设的资源和城市建设资源是一样的,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

(二)重点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充分结合我国农村目前发展状况,需要最先解决的问题就是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而这其中就包括了对农村医疗、教育、交通以及文化休闲设施的建设。并且各地政府不仅需要做到建设,同时还需要准确地根据农村目前需求情况,引导社会力量和商业力量参与到对农村建设发展当中。比如说鼓励私立医院、私人教育机构,等等,同时在政策上做出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大对企业和劳动力的吸引力。

(三)积极贯彻城乡跨区域合作交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当中,在新时期环境下,实行区域合作能够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资源,并进行资源和经济的互补,促进两地的产业化经济结构的重组或升级。另外,随着我国对交通建设力度的加大,打破了传统的经济发展建设的区域性束缚,有效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及人才,这对于推动我国新农村行政管理体制以及城乡管理的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下,应该正确认识到我国城乡规划中正面临的问题,并且根据我国所处的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从而找到解决我国城乡规划管理的问题,保证我国城乡规划将更加有效和科学地为建设我国农村和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璇,刘冰洁.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城乡规划管理应对[J].规划师,2014,04:5-9.

[2]李鑫林.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城乡规划管理应对[J].经营管理者,2015,03:327.

第11篇

关键词:水资源 短缺风险 管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TV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188-01

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了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对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我国北方区域表现更加明显。在判断水资源短缺的时候,主要依据供给与需求两个因素,在供给无法达到需求的时候,就会发生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为此,在我国大部分区域均存在着水资源短缺的风险,一定要对此进行分析,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实现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1 水资源短缺风险概述

1.1 定义

在分析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时候,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在水资源短缺的定义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城市人均用水量低于规划人均用水量就是衡量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指标,通过需水量和实际供水量的差值明确城市水资源短缺量。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表明,水资源短缺指标,即根据人均水资源量,将水资源短缺程度分为四个级别:极度、重度、中度、轻度,见表1所示。

水资源短缺指的就是任何水资源不当开发与利用造成的水资源不足现象。而水资源短缺风险指的就是在特定环境下,因为用水与来水两个方面的不稳定性,加之降雨、径流等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导致需水与供水之间存在着不确定性,所以,水资源短缺现象是随机的,也就是,存在着一定的水资源短缺风险,可能会对当地的水资源系统开发与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1.2 水资源短缺风险分析

水资源短缺风险分析主要就是全面、综合的辨识、估计、评价存在的风险,其目的就是为解决风险提供可靠的依据,制定正确的决策,选取最佳的解决方案。在进行实际分析的时候,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其一,提出问题。在进行风险分析的时候,首先要制定分析目标,结合不同风险区的水资源短缺风险现象,以及其对社会经济、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对水资源短缺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其二,描述风险区的水资源系统情况。在此分析过程中,需要对当地的水文、水利工程效力、地质等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对天然来水过程展开频率分析、地下水补给方式等展开分析,明确此区域的水资源情况。其三,调查及预测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在此分析过程中,主要就是对当地的宏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解,明确水资源在其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仅为对水资源短缺研究提供可靠依据,避免出现更多的经济损失,降低风险系数,同时,一定要结合当地的需水、供水情况,对未来各产业需水情况展开预测,保证水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其四,计算水资源短缺风险率以及评估水资源短缺对经济的影响。

2 水资源短缺风险管理要点

2.1 需水管理

需水管理主要就是为了降低水资源的过度消耗、避免破坏生态系统与衰减水环境容量。在开展开展需水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节水,避免水资源需求的过度膨胀,实现水资源的长远发展。为了实现节水目标,一定要加强节水措施的落实,保证社会与经济的稳定发展。

(1)农业节水。

在农业节水中,要想有效提高用水管理水平,就一定要加强对灌区工程的改造,实现水量的科学调配,保证工程的良好状态,提高节水效果。同时,还要对灌溉制度进行改进与完善,实施一些灌溉用水定额制度,强化用水控制与定额管理,避免灌溉用水的浪费,提高用水率,实现节水效果。

(2)工业节水。

在工业节水中,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调整工业结构,限制与压缩高耗水产业的发展;其二,强化用水管理,控制污废水排放,展开计划用水,实现节水效果;其三,加强工业内部循环用水,减少投资,提高用水效率;其四,改进生产工艺与设备,实现良好的节水效果。

(3)生活节水。

现阶段,城市管网、用水器用水漏失率相对较高,需要加强节水管理,采取一些管理措施,避免或者减少漏失现象,改进节水器,实现良好的节水效果,逐渐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 供水管理

在水资源短缺供水管理中,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很多,如:加强对高汛限水位的研究,提高供水效益,明确防洪风险与水资源短缺风险之间的平衡点,在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水资源短缺对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实现水资源的高效、综合开发与利用;通过提高污水回用率与污水处理率,增加区域可供水量,可以有效挖掘区域的可供水量潜能,在稳定供水的基础上,实现跨流域的调水,对部分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予以解决等。由此可以看出,在水资源短缺供水管理中,一定要加强对水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进而保证供水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3 结语

总而言之,水资源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的关键所在,一定要对水资源短缺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水资源短缺风险,并且在风险分析概念的基础上,明确风险分析的步骤,进而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水资源的全面、综合、高效开发与利用,同时有效保护水资源,实现社会经济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九一,李丽娟,柳玉梅,等.区域尺度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估与决策体系――以京津唐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0(9).

第12篇

1中国农村土地流失严重

研究者对24个省市区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各类开发区已达5658个,其中,经国务院批准的只有232家,省级政府批准的1019家。据统计,各类开发区面积为360万hm2,超过了现有城镇建设315万hm2的用地总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在《聚焦失地农民》一文中透露,1987~2001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约226万hm2,其中70%以上是征地。这是依法审批的占用数,不包括突破指标、违法征地和一些乡村擅自卖地部分。卫星遥感资料表明,违法占地数量占一般占用地总量的20%~30%,有的地方多达80%l4J。土地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资源与资产双重特性,又具有保值和增值等多种功能。同时土地又是农民谋生致富不可缺少的最有价值的资本,土地对农民来说是一种社会保障。2000年以来。全国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4.69万件,涉及耕地面积15318hm2。其中。立案查处3.39万件,涉及耕地面积13583 hm2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采取各种政策加快城乡统筹进程,农村很多地方都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如果真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发展城乡统筹,将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乡镇、村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为幌子,打着“要想富,先通路”的口号,不经过法定程序乱毁、乱占农田(其中有许多是属于基本保护农田)。如果这些乱占耕地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土地资源将会急剧萎缩,将严重影响到农业的良性发展,可能制约整个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近几年农民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和撂荒现象突出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民在土地投入方面就出现物质、劳动投入显著递减,重近期效益轻远期效益,重局部投入轻整体改造,重经验轻科技等问题。农民为了提高产量,常常做出不利于土地持续利用的事情,如增施农药、化肥和增加灌溉面积一般都会提高土地的短期产出,但不合理的使用也会造成土壤板结和污染或土壤侵蚀和盐碱化等损害土地长期生产力的现象。另外,由于农民承包集体所有制的耕地,只享有使用权。有人担心政策改变,出现了粗放经营和掠夺经营的情况。这样必将造成土地抗灾能力下降,土地效益越来越低。近年来,农村土地撂荒现象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隐性撂荒和显性撂荒2种。隐性撂荒突出表现为减少生产投入、降低复种指数、不求致富但求自足等粗放耕作现象抬头;显性撂荒则主要表现为劳弱户、举家外出户、土地承包纠纷及前些年的“开发区热”、“基础投资热”、“房地产热”带来的积弊,“包而不种、代而不耕、占而不用”等显性撂荒现象不断出现。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据统计,近年来全区共有撂荒土地2170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29%,其中有的村社土地撂荒率竟高达40%以上。

3农户经营的土地分散和细碎

我国不但存在非常大的人口压力,而且耕地资源也异常紧张,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弊端日益突显出来。农户经营土地的分散化和细碎化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徘徊不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如1999年,全国户均耕地面积只有0.53lml2,却被分成了6.06块L1,土地的细碎化程度可见一斑。李功奎等曾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的推行,在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由于土地的平均分配,农户经营的土地进一步呈现分散化、细碎化的特征。2003年中国农户家庭平均土地经营规模为0.5,户均拥有地块为5.722块,平均每块面积约为0.09hm2,在有些地方,农地细碎化现象更加突出。土地的分散化和细碎化经营使农户无法取得规模经济效应,经营成本较高,也使得田埂、土埂等边界面积较多,使本来就异常紧张的耕地资源变得更加紧张。另外,由于土地的分散化和细碎化经营,土地的灌溉效率、施肥效率、收割效率等和日常管理的效率相对低下,进一步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时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升高,降低农业的产出水平。因此,农村经济发展的牵引力不足又进一步减缓了其机体的自我修复速度,也进一步减弱了农村经济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4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资源相对缺乏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安排禁锢了农村资源的有效流动,它对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在经营目标和经营方式上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本身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组织和农户之间的关系是非市场化的,不是靠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自愿形成的结合,而是靠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与行政隶属关系强行结合在一起,农民没有退出的权利,限制了土地的流动,土地流转始终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保障;另一方面,集体经济组织难以成为具有明确法人地位的市场主体。现行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经济组织往往与村委会在组织上和功能上相重叠,追求获取经济利益、发展公益事业、安排就业等多重目标,具有明显的“政社合一”的复合性特征。由于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这些弊端,导致农民没有自己的利益代言人,没有自我防御能力,在与强势征地主体的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土地等资源流失严重。同时土地流转制度还缺乏创新,致使愿意种地人不能取得种地的规模经济效应,而不愿种地的人则将土地撂荒,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户籍制度的制约作用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使农民的利益受到巨大损失,如农民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福利,不能享受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成果;严格限制了农民的就业选择空间,限制了农民既有的人力资本价值充分实现的可能性;阻碍农民素质的提高,导致其“能力”或人力资本的贫困;阻碍农民进城创业;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既阻碍农村人口流入现有城市,又不能在现有的农村建造新的城市,使已经存在的人I=1流动的积极作用被抑制,出现农民“离土不离乡”的状态l14J,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出台虽然在法律上肯定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地位,但是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权的三权分离使得其流转而产生的利益分配并不能处于平等互利状态。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颁布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用益物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但是农村土地市场发育并不健全,相应的价格机制并不完善,农民进城并不一定能够真正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并未建立,另外有些地方虽然逐步开展保险活动,但是其保险人员并不是建立在农民自愿买保险的基础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民对政府的信任感。

5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不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力度较小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有学者根据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近几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其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与名义GDP增长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15,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只是看到事物发展的一面,并没有进一步发掘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深层次矛盾。因为从1994~2004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增长率与该期间GDP增长率的数据来看,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是如果从二者增长速度的相对矩(d=IS—YI/S)来看,可明显地看出其波动幅度变化比较大。这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不稳定。

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与之相关的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会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正如宏观经济学中的自动稳定器,能够在社会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社会经济紧缩时期自动减轻萧条。

从中国农村劳动力总体质量来看,1995~2005年,我国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总体上是在缓慢提高,但提高的幅度很小,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仍然占有很大比重,超过50%,而高中及以上的所占比重很小,不到10%,说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仍然很。

这使得: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率大打折扣。②土地流转的规模、时间也受到很大的影响,难以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产生规模经济。这也是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两栖”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从2004年外出农民工的性别构成来看,在这些青壮年当中以男性为主,占66.3%,女性占33.7%。这对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