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时间:2023-07-19 17:30: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第1篇

[关键词]非正式制度变迁;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8-0048-02

在30多年的市场化进程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与此同时,在非正式制度领域,却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经济信用的严重失常,急功近利的短期市场行为,各种各样的寻租等现象,这些在市场化体制变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越来越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稳固和完善。为此,笔者针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着眼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非正式制度变迁的角度提出一些自己浅薄的看法。

1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非正式制度变迁滞后的表现市场化制度变迁中的正式制度主要是以求强求富为目标取向,通过自上而下的人为选择过程而导入的,而初始的制度框架中延续的非正式制度却更多地表现为以适应传统的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为特征的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体系。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两种不同层次的制度之间产生了强烈的摩擦、震荡和冲突。相对于市场化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变迁滞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社会信用的缺失

我国正处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之中,信用缺失现象还相当普遍。例如:商业交易中大量的欺诈行骗、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资本市场中欺骗瞒报、虚假信息披露和恶意炒作不乏其例。信用缺失已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严重危害,不仅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而且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成本。

12行为方式的非理性

所谓行为方式的非理性,就是指人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行为决策缺乏可靠的基础,主要受情绪的支配。例如在投资领域,当投资者情绪乐观时,乐观的预期导致投资激增,经济扩张,反之,投资萎缩,经济衰退。在当前表现尤为突出的是一些盲目的从众行为,人们的行为普遍缺乏理性思考和冷静分析,这与市场经济文化中“经济人”的理性预期和理性经济行为是相违背的,这种情况不仅导致了支撑市场经济的文化基础的缺失,还导致了因重复建设和从众决策而产生的低水平、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严重过剩和产业结构的严重趋同,最终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功能的正常发挥。

13价值目标偏向,价值判断失衡

目前,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成熟性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造成了一些人价值取向的混乱、偏离和失衡。如诚实劳动和守法经营未能蔚然成风。而过度投机和一夜暴富的心态却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传统关系社会的影响依旧普遍存在,凡事均通过关系来加以解决。这说明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已被严重扭曲,社会经济运行的文化基础离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公平、公开、公正等观念和秩序相去甚远。

2导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非正式制度变迁滞后的原因导致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非正式制度变迁严重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非正式制度变迁自身具有的自发性、渐进性等特点导致的原因,也有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道德规范缺位和政策实施力度不足等原因。

21非正式制度变迁受其内在的传统根性和历史积淀的影响传统道德文化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思想传播和渗透。已深深积淀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形成了种种陈旧的价值观念、生活习俗等。这些因素必然以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阻碍和迟滞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首先,传统道德文化中“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在经济生活中的直接危害就是造成人们商品经济观念淡薄、时效观念较差、平均主义严重。其次,对和谐与谦让人生态度的过度崇尚,是导致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竞争精神和开拓精神消减的原因。再次,德智传统的盛行和法治传统的缺失,导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须坚持的法制原则难以落到实处。最后,重群体轻个体,抑制了个人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发挥,使市场经济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原始推动力。

22道德规范缺位是我国非正式制度变迁滞后的主要原因在转轨过程中,与旧的经济形态相适应的那一套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体系,由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从而开始消解,并逐渐丧失了对人们社会行为的调控功能,而新的价值观体系和道德规范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从而造成了社会道德领域的真空状态。长期以来,以小农经济和产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形态所出现的种种弊端,迫使我们不得不打破这种经济结构模式和经济运行方式,而引入新的经济运作方式和结构模式。以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大工业经济、市场经济等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经济形态,本质上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体系,然而,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新道德的传播及其为人们普遍接受并发挥作用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在旧的道德规范体系被批判和否定,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又无法马上建立的这段时间里,由于缺乏统一的价值评判标准和行为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必然是盲目而混乱的,表现出对新旧道德规范的困惑和迷茫。在这种困惑中。不可避免就有很多人超越于旧的伦理规范之上来行事,并出现大量的越轨行为。

23正式制度的不完善制约了非正式制度变迁的进程

正如任何正式制度作用的有效发挥,都离不开一定的非正式制度的辅助作用一样,任何非正式制度作用有效发挥,也依赖于正式制度的支撑。以当前诚信危机为例,除涉及上述原因外,法律制度建设中的滞后就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原因。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导致当前我国社会中产生诚信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①我国缺乏一套统一的健全的诚信法律体系。②我国市场经济关系的产权不够明晰,产权制度建设滞后。现代诚信的核心是尊重其他经济主体和公共的产权边界,存在理性的激励,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脱胎而来,在我国原有的体制下,缺乏经济主体独立产权的概念,不能给守信者以激励,相反却产生了大量不道德竞争等违反诚信原则的商业行为。

3对深化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非正式制度变迁的几点思考3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发展观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指发展要体现对人的关怀,满足人的基本权利和需求,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社会主义制度是把人的全面发展当做社会最高发展目标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达到这个目标的办法就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沿着“以人为本”的目标推进。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既要考虑现在,又要考虑未来。以人为本中的“人”,既是自己身边的人,又是全社会的人;既是现在已经存在着的人,也是将来要出现的人。想问题,做事情,搞改革,谋发展,即要在单个人身上体现以人为本。

32以诚信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信用体系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经济越发达越要求诚实守信,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针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诚信缺失问题,借鉴国际经验和一些发达地区的成功做法,分步实施,有序推进。首先必须净化恪守信用的社会环境。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普及信用文化,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是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方式,利用学校、企业、社区、行业协会等组织机构广泛开展行之有效的信用道德培养和教育。二是提高社会主体的守信意识和维权知识,并能自觉参与监督和抵制失信行为。三是引导和培养市场主体重视自身信用程度的社会评价,努力提高自己的信用等级。其次必须加强恪守信用的法制建设,建立市场经济的诚信机制客观上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体系。为此,要健全法律体系,对各种非诚信行为有明确的法律规范、限制和惩处,做到有法可依。最后,必须规范恪守信用的企业行为。鉴于当前的实际情况,加快企业信用建设要结合企业制度创新来进行。要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企业尽快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市场主体。避免产权不清、司法公正性欠缺和透明度不够等给企业失信创造机会。要着力完善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制,特别是企业内部有效的授信管理和严格的获信管理,加强企业控制自身信用风险的能力,以促进企业不断拓宽市场、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费用开支。培养企业品牌意识、形象意识,树立信誉就是市场、信誉就是客户的观念,不断增强企业维护自身信用的自觉性。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创建,用先进的文化理念武装企业,使依法治企和依德治企得以很好地落实。

参考文献:

第2篇

从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体制到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经济主体随之改变,工厂企业取代封建土地主成为了经济制度的新主体。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中,土地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成为经济体制中的主体,那时农业产出代表了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土地作为农业经济的载体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自然成为回报率最高的要素资源。步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科技进步、工业生产力提高、城镇化使得社会经济不再单纯依靠土地一种生产要素的产出来支撑。制度的变迁将以地主和农民互动关系为主的封建体制,转变成为承载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博弈关系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越发密切,一方面企业要在生产要素市场雇佣消费者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企业在产品市场上为消费者提品,这种双向的关联,使得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相互依存,增加了竞争,为整个市场效率的提高和产出的增加提供了动力。

以工业化为代表的市场经济,与以农业为代表的自然经济相比,最大的特征就是产品的丰富化。这要求社会分工的专业化,市场经济为分工的专业化提供了平台,两者相互促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分工还带动了高等教育、服务业等社会部门的发展,促进了生产经济以外的社会部门不断进步,并与生产经济部门形成良性互动,带动整个经济社会体系的优化发展。市场经济体系推动的社会分工在自然经济时代是不可能完成的。原因有三个,首先自然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是农业,产品单一,耕作技术进步空间较小,劳动贡献率差异不大,没有给专业化提供空间。其次在自然经济时代,规模经济效用很难发挥作用,小农户为主的运作模式失去了分工的动力和基础。再次资本主义改革进程中,将大量的农民从土地上分离出来,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为社会分工提供了对象。

2市场经济的特点

2.1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商品经济的典型特征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到市场上交换其他效用不同的商品,而不是为了消费,这个目的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化。市场同时为各种资源提供了配置制度,通过价格信号,调节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将资源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或者说让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市场中的需求者和供给者以同样的态度去看待各种资源,即自身利益最大化,供给者希望利润最大化,需求者希望物美价廉,因此双方对价格都十分敏感,谁能够了解市场信息,谁就可能获利。在这个逻辑的推动下,市场参与者都最大程度的为对方着想,以求实现共赢。

2.2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市场经济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在开放的系统中,优胜劣汰,充分体现实力的竞争,而这个过程始终在法制的框架之内。市场经济中的参与者在信息公开的前提下相互竞争,谁赢谁输就要看实力了,就类似于自然界中的优胜劣汰,优秀的公司、有竞争力的人才为社会的贡献大,得到的报酬也多,生存能力就越强;竞争力差的公司和个人,如果不及时提高自身的实力,就会被其他优秀者替代,进而被市场淘汰。而这一切都是在市场中自动运行,通过需求和供给者的博弈,实现优秀基因的得到传续。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关系比自然经济要复杂很多,商品的丰富程度、交换方式的多样化、各种市场的形成都将经济体系规模不断膨胀,如果靠人管理,效率低,效果差,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法制。

2.3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各种表现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经济的特征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互关联的,分工促进了产业的分离,产业分离使得社会产品丰富化和专业化,专业化又可以提高社会效率,专业化又必须以交换为前提,交换行为将会使得经济关系不断复杂,复杂的经济关系必须依靠法制来管理,法制又将促进信息的公开和平等竞争,进而促进优胜劣汰机制,优胜劣汰就要求每个市场参与者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这样一来就又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因此市场经济体制的各个环节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共同促进市场经济制度自身的完善和演进。

3教学实施

市场经济的概念对于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须要掌握的,然而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还需要时间的积累。特别是对于没有经历过我国市场经济演进阶段的90后大学生来说,没有实践对比,很难理解其中的深层次内涵。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有必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和对比教学法帮助他们理解,同时一些历史事件的讲解同样十分必要。在教学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可以注意和借鉴。首先,自然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对比,可以从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中找到合适的范例。在我国西部一些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一部分人还过着近似于自然经济的生活,他们的生产活动主要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主,不以交换为目的,他们只能从事传统农业产业。而东南部沿海地区,产业分工与专业细化已经到了一个相当细致的程度,每个人只从事社会分工中的一个环节,通过交换其他人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自身需求。这两种模式的总体效率和生产效果却有着天壤之别。其次,我国的历史因素使得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和发达国家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还有诸多差异。这种差异是和我国国情相联系的,是适合现阶段发展的必然选择。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有必要给学生做概况和说明。

4小结

第3篇

内容摘要:市场经济体制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客观要求。要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创新,为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微观基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知识化和生态化,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资源市场,完善市场经济法制建设,构建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

关键词:循环经济 体制创新 可持续发展

目前,由于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的逐步普及,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日益深刻的理解,社会经济发展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循环经济作为一股全球化的发展浪潮,在国际社会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和影响,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都按照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型社会的目标进行设计和建设。然而,循环经济作为人类对在传统市场经济体制下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形态。循环经济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为特征,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传统的市场经济体制内涵有一个先天的重大缺陷,即传统的市场机制在大多数生态环境资源配置中“失灵”,致使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它难以奏效的领域,扭曲了追求人类自身价值与自然界价值的有机统一,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人类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传统市场经济进行体制创新,构建一种新的制度框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社会生产关系进行新的制度安排。这种新的制度框架的核心是要将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行新的规制管理,纳入市场运行机制之中,重新调整社会利益分配关系,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中,实现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进行市场经济体制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客观要求

(一)传统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市场经济体制是人类社会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它通过利益导向、供求变动、价格涨跌优胜劣汰及风险约束的连锁互动,作用于各经济主体,规范其经济行为,并在客观上促使参与经济活动的各要素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使整个社会经济运转趋于有序和高效,从而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增长。然而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能掩盖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失调、人口膨胀、粮食不足、生活质量下降的严酷现实。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市场经济体制会内生出非持续性的、非生态化的经济增长。

从市场经济本身来看,存在固有的缺陷即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意指维持合乎需要的活动或停止不合需要的活动,其价格――市场制度偏离理想化状态,致使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出现低效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特别是对于生态环境资源这样兼具经济特征与社会特征、市场特征与公益特征的事物,必然存在市场失灵。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以危害长远发展为代价换取当前发展、以损害全局利益为代价换取局部利益、以剥夺他人的发展资源为代价换取自身的发展,必然失去健全的生态基础和协调的经济关系从而内生出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在微观层次上,微观主体的“经济人”本能往往导致了他们只追求自身和“小集团”的经济利益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经济主体行为市场化条件下,从作为资本职能执行主体―企业的本性来说,其最大特征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微观主体的“经济人”本能往往导致了他们只追求自身和“小集团”的经济利益而忽视甚至损害宏观的社会效益,尤其是因此而引发的资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失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所有者免费利用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的人类公共环境和公共资源,并不断把它转换成更多的资本,生态环境的免费使用换取的物质利益主要被资本所有者占有。在这种非市场化的资源环境配置以及资本的“自然本能”的促使下,自然就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形成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二)市场经济体制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客观要求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就是按照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型社会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和必然选择。然而传统的市场经济体制因其制度本身的不可持续性,致使生态存量下降而导致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因此,在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要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实施市场经济体制创新。

这种市场经济体制能实现生态和经济发展协调一体化,能为经济增长的集约化和生态化的有机结合提供制度保障。这种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通过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构建全新的以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为核心的利益机制,抑制企业过度滥用资源的欲望,加大对资源使用行为的制度制约范围与程度,明确企业对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法律责任。通过制度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推进循环经济企业的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对环境治理和资源再造的行为给予各种可能的政策支持,以形成良性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这种市场经济体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通过正确反映资源环境稀缺程度的价值信号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消除资源环境利用方式的不合理和微观主体内部效率低下引起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问题,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建立循环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的市场经济体制创新思考

(一)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创新

从循环经济发展观来看,现代企业不仅仅是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微观经济实体,同时还是一个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现代经济发展的生态基础和保障消费者利益的生态经济实体。换言之,适应循环经济发展观要求的现代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人”,同时还是一个“社会人”和“生态人”。为此,应当进行企业循环经济管理制度创新,推进企业发展的转型。这种新型的企业管理制度运作的主线不仅包括协调企业生产经营诸环节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同时也注重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将自然生态环境及其保护与优化视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企业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资源经济模式,通过企业投入的知识化和管理的知识化,使现代企业逐步从主要依靠物资资源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知识要素的投入、生产、分配和应用;从传统的“末端治理”的管理模式转向清洁生产的全过程控制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进行资源再利用的转化、减少污染物排放,从而逐步形成资源节约、生态优化的企业循环经济管理制度。注重人力资本投入,注重知识价值,建立人本管理理念,主动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树立形象也是竞争力的理念,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只有以这样的经营和管理理念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企业外部不经济性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实现企业内部经济性和外部经济性的有机结合与协调统一,从而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与合理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它反映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内在规律,但这种所谓“规律”只是其动态演进的一般轨迹,具体到每个国家或地区,以及同一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发展时期,产业结构往往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即使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亦不例外。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目的在于,引导并促进产业结构沿着合理化的轨迹前进。引导传统农业从化学农业、石油农业走向以生态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的可持续农业;引导传统工业从重污染的黑色工业走向清洁生产的绿色工业。为了使我国的产业结构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要进行产业间科技扩散机制的创新,引导传统产业运用新技术进行改造,使其改变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增加来推动经济增长的资源密集型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升其技术含量,走向技术密集化、知识化和生态化的发展道路;其次要加快人力资本投资体制创新,营造有利于人力投资和鼓励人才合理流动的市场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刺激新知识、新技术的生产和扩散,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最后,制定并实施有利于环境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及激励机制,大力发展环境产业。世界经合组织研究表明,建立在循环经济理念基础之上的环境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并列为当代最具发展潜力的三大领域,将成为21世纪世界性的主导产业之一。循环经济通过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延伸产业链可以开辟新的生产领域,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和利润源。

(三)建立健全资源市场

由于我国的市场体系不完善,资源没有市场化,而作为一种自然财富,因而被随意滥用。为了克服这种现象,必须建立健全资源市场。通过资源市场将资源纳入市场体系,受市场规则约束,使外部效应内部化。具体做法是:首先,明确界定资源的产权。产权明确是形成市场交易的前提,没有明确界定产权,而建立资源市场是根本不可能的。因而在建立健全资源市场之前,先要界定产权,运用一系列制度来明确环境资源要素的归属,使明确界定的产权受到法律的保护;其次,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由于资源环境无价或价格过低过分背离资源价值,使资源恶化现象得不到彻底根治。因此在建立健全资源市场的过程中,要建立有偿使用制度,给资源环境赋予价格因子,通过价格因子来达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有效保护;最后,实行部分资源的有偿转让。在资源产权得到明确界定,价格被确定的基础上,使资源环境的产权能被转让,使资源被用到最有价值的用途上去。

(四)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主要是由生产要素产权主体通过市场运作来进行的,但又需要政府强力地推动、引导、协调和调控,所以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生产要素配置作用的同时,需要政府的干预。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更是要求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的高度统一。为了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必须划分市场和政府的合理界限,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解决政府“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的直接干预,切实保障市场主体的产权和生产经营自。需要政府干预的方面也要规范化、制度化、透明化,健全监督机制,防止,消除寻租的体制根源。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看,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可以分成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基础层,构建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法;第二层面是综合性法律,如与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管理、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第三层面是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绿色消费、绿色采购法律法规,着手构建容器与包装、家用电器、建筑材料、食品等分类回收法规,建立健全废物回收制度。现阶段的立法重点应放在第二、第三层面,逐级展开,逐层推动,逐步完善,建设循环型社会。

参考文献:

1.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3-11-03(B4)

2.徐嵩龄.循环经济的理论平台和实验平台[N].光明日报,2004-01-06(B4)

3.莱斯特•布朗[美]. 余慕鸿,吴易明,杨莉等.环境经济革命[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4.牛桂敏.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求是,2003(2)

5.齐建国.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4(2)

第4篇

一、国家的存在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

财政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国家在出现后,它并不进行生产。然而,为了维持它自身的存在和运转,国家又必须从国民收入中分到一块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由于国家不进行生产,它不可能通过交换的形式来获取它所需的社会产品,它所拥有并能加以运用的,只有强制性政治权力。国家凭借强制性的政治权力参加社会产品的分配,就是原始的税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另一方面,国家为了维持自身存在和运转消耗社会产品的过程,就是财政支出。因此,国家的存在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只要国家存在,财政就能够存在;只要国家存在,财政就必然存在。财政的存在,只需要国家这个唯一的前提。可以说,财政是国家内生的一种东西。从古代的奴隶制国家、封建国家,到现代的计划经济国家,无不如此。在执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中,国家仍然是财政存在的充要条件。与财政的这种存在必要性相关的是财政筹集收入的职能。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得到了扩展。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市场上的一切经济行为都是按照价格机制运作。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使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达到最优状态,即所谓的“帕累托最优”。如果情况真是这样,财政的作用就应该只限于筹集政府收入,它存在的必要性也就只是源于国家的存在。但是,我们看到,现实情况并不是这么理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对财政存在必要性的认识还应该更进一步。问题主要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只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种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具备形成完全竞争市场所需的全部条件。而只要有某一条件没有得到满足,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上就有可能出现失灵。

西方经济学家对市场失灵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导致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的根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并非总是能如实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具体来说,市场失灵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西方经济学认为产品分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萨缪尔森在其《公共支出的纯理论》(ThePureTheoryofPublicExpenditure)一文中给出了公共产品的定义:纯粹的公共产品指的是这样的物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物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西方经济学家根据萨缪尔森的定义,总结了公共产品相对于私人产品的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由于公共产品具有上述特征,市场对公共产品的生产进行资源配置时,就会出现失灵的现象。一般来说,由于“免费搭车”现象的存在,完全由市场决定的公共产品的生产量是不足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应该设法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

2、外部效应

所谓外部效应,是指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之间或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之间的非一致性。即某些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由于私人经济主体主要以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对于带有外部效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供给不是过多就是不足。外部效应除了影响社会经济效率之外,由于外部效应导致的成本或报酬分担不合理,它也会妨碍社会的公平。所以政府应当对外部效应进行矫正,将外部的成本或报酬内部化,使带有外部效应的产品的生产数量改变到合理的水平。

3、垄断

当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减少其产品的供给,使其产品的售价高于边际生产成本时,就形成了垄断。由于垄断者能够操纵市场价格,它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办法是将其产量确定在产品边际效益等于边际生产成本的水平上。结果是造成市场上该产品的供给量不足,价格偏高,造成社会效率的损失。对此,政府部门应该进行干预,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保护有效竞争,排除垄断对资源有效配置的扭曲,强迫或鼓励垄断者增加产量,降低价格,使该产品的售价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以避免社会效率的损失。还有一些行业的规模效应很明显,如果政府不加干预,就会自然形成垄断。对这种自然垄断行业,政府也应该及时加以干预,也可以划归政府来经营。

4、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

信息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掌握的信息总是不完全的,要获得更多的信息,需要付出“信息搜寻”成本;此外,市场在交易中总是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一方总是比另一方有着更多的信息或有着更低的信息搜寻成本。由于市场经济主体在交易中总是根据自己所拥有的信息作出决策的,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市场失灵,资源配置偏离帕雷托最优。

5、宏观经济领域的失灵

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不仅在微观经济中表现为上述偏离帕雷托最优的情况,市场失灵同样也反映在宏观经济领域中。对宏观经济领域中资源配置效率的考察所依据的指标主要有:就业水平、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状况。但自发的市场机制并不能自行趋向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市场失灵在宏观经济领域中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与失衡。为此,政府也必须对经济进行调控。

但在现实中,市场失灵并没有使市场经济制度崩溃,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在现实中应该有一条挽救市场失灵的途径。其中,除了认为应由政府干预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观点之外,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主张通过扩大市场覆盖面(即市场完全化)和提高市场效率来挽救市场失灵,但在实践中都是不成功的。西方经济学家在对多种解决市场失灵的方法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要优化资源配置,必须由政府进行干预。这就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存在必要性的又一体现。

于其他手段相比,财政手段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中具有以下优势:

1、财政手段比较灵活,税率和补贴额可以根据外部性情况及时加以调整。

2、财政手段的管理费用低,避免了产权界定和市场交易的巨大费用。

3、财政手段在技术上比界定产权、扩大市场覆盖面更易于操作。

三。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职能的界定

根据上述对财政存在必要性的分析,可以得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所应具有的职能。市场经济体制下,对经济的调节应以市场机制为主,在市场机制能够完成资源有效配置的领域,政府就没必要介入。只有发生市场失灵时,政府才应该介入其中。但政府介入的最终目的仍是为了维护或确保市场的正常运作,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财政作为政

府干预市场的手段之一,它的职能也只能限定在市场失灵的范围内。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资源配置职能。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体现在提供公共产品上。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它难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只能有财政来进行供给。其次,财政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还可以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并解决垄断的问题。

2、收入分配职能。

我们在前面提到,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所决定的初次分配状况极不公平。这样客观上就要求社会有一种有助于实现公平的再分配机制。市场本身不能提供这种再分配机制,只有依靠政府以非市场的财政手段来完成这一任务。在这一点上,财政可以说天然地具有作为进行再分配工具的有利条件——强制课税权。这使得财政可以大规模地介入国民收入分配,通过税制设计上的巧妙安排,如征收累进的所得税,把资金从那些收入偏高的人们手中征集上来,然后,再通过各种类型的转移性支出项目,如医疗保险、食品券补贴等,把资金转移给那些收入偏低的人们。

第5篇

(一)现代民商法文化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的进步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商法的产生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社会渊源。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加剧,为了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保证社会生产顺利进行,在这种条件下,民商法就随之诞生了。因此,民商法产生的初衷是为了调节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所以,民商法所体现的精神也是为了保护个人的自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竞争的精神。除此之外,民商法也提倡一种合作精神和责任精神,民商法的这种精神也正是体现了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特征。民商法的自由、公平的精神,与传统社会中的欺诈行为相比,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二)现代民商法体现了一种很强的适用性

市场经济是一种鱼龙混杂的经济体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最主要的特征,因此,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会采取不法行为。因此,为了维护市场经济体制,就需要民商法具有一定的技术性,民商法的技术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民商法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其次民商法对各种经济行为的规定也是十分准确和细致的。由于民商法是要应对各种各样精明的商人,甚至是投机取巧的不法分子,所以,只有民商法做好这种经济的适用性,才能够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综上所述,适用性也是民商法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先进性的特征。

(三)现代民商法是一种先进的文化

现代民商法不仅体现了自由、平等的社会文化,而且现代民商法还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准确的定义性,现代民商法的这两个特征共同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先进性。现代民商法的这两个特征是紧密相连的,民商法所体现的自由、平等等对个人权益进行保护的这些特征,为民商法提供了一种目标性,让民商法的针对性更加强,而民商法的严密的逻辑性和准确的定义也使民商法的自由平等的理念得到了保护。因此,只有弘扬民商法,才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现代民商法的不足之处与解决措施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民商法的先进性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社会民商法也具有自己的不足之处。

(一)现代民商法局限性的原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民商法作为一种上层建筑的社会文化,是与现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因此,现代民商法的不足之处也是社会经济体制的缺陷的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中,市场经济体制体现的是自由竞争,而社会民商法也是为了维护个人的自由竞争而建立的。所以,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的弊端也是现代民商法自身局限性产生的根源。

(二)现代民商法局限性的体现

现代民商法是为了维护个人自由竞争而建立的,民商法建立的初衷是保护个人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维护个人的经济自由,在这种体制之下,很容易就会使个人的财富不断积累,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使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财富过于集中,就会产生社会的垄断现象。除此之外,社会民商法保护的是个人的财产自由,而对社会生产当中的财富分配不作出规定,如果社会财富在分配的时候就已经不公平,那么民商法所维护的个人自由也是对这种不公平分配的自由的维护,因此,对于社会的弱势群体而言,民商法只会使他们与社会的差距不断拉大,而使社会弱势群体的个人权益得不到相应的保护。

(三)现代民商法局限性的克服办法

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民商法更多的是关注社会生产当中的个人自由和个人的权益,而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却无法进行保护,尤其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也相对来说比较少。因此,首先就需要对民商法进行相应的完善,使民商法的精神在保护个人权益的同时也能适当地照顾一下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以及社会的公共利益,使现代民商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结语

第6篇

经济国情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总体状况和阶段,它的变化往往是相对活跃的,它对其他层次的国情变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建成,成为工业大国和经济总量大国,但中国还不是工业强国,从经济增长上看还是典型的大国搞小国经济。此经济国情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切实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经济国情及其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当前我国基本经济国情

1.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建成,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总体上看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经建成。1992年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方向明确,改革措施的出台具有系统性和主动性。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在不断上升,早就超过了市场经济60%的临界水平。这表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是有效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明显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中国已经进入发展中市场经济国家的行列。

然而,我国现阶段所建设的市场经济,既是由计划经济转轨而来的,同时也是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市场经济,是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国度中的市场经济,是在对外开放程度相当高的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这些特点使我国的市场经济在发育中所面临的问题较多,特殊性较强。一些深层次的体制障碍还严重阻碍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比如,旧体制中核心部分的改革还未取得全局性、突破性进展,大型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和计划经济延续下来的政府职能三者之间形成了互为依赖的“铁三角”关系,集中了旧体制中主要的深层矛盾。这大大增加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成本和风险,制约了经济结构调整和效率改进。

2.经济总量属于大国经济,经济增长方式则是典型的小国经济

从经济总量角度分析,大国经济一般具备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容量巨大、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经济规模大等特征,由于国内市场规模大,为具有规模效应的现代化大工业提供了充足的成长空间,因而大国一般具备相对齐全的现代工业部门体系。一个国家的经济国情是否属于大国经济,可以从人口与国内市场容量、土地与自然资源存量、经济规模等方面来判断。显然,从人口数量、国土面积和国内生产总值来观察,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都属于大国经济。

经济增长方式理论上可以分为消费拉动主导型、投资推动主导型和混合型。从经济增长方式角度分析,大国经济的特征是消费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是靠消费增长;而小国经济的特征是生产社会,主要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程度很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在下降,以此看,中国是典型的小国经济。大国搞小国经济,风险是非常巨大的,经济发展的基础十分脆弱,在小国经济中,效益和利润是没有保障的,因此财富也不会真正集聚、分布于社会之中,而是只会集中于少数人之手。一旦外部环境有变,投资放缓或是信贷增长受阻,则经济即刻陷入滑坡;而即使没有外部变动,由于财富分配的不均衡,社会矛盾也会有随时激化的危险,不稳定因素始终在酝酿之中。

3.是工业大国,但还不是工业强国

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无论是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在经济增长率上,工业的贡献都远远超过农业。从产业结构看,工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例一直在50%左右,服务业占比为40%左右,农业只占10%左右,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整个出口额的90%以上。而且中国工业生产总量占有世界工业的较大份额,201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为23 640 亿美元,是美国的1.04 倍,中国制造业产值为19 550 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为19.8%。在世界500 种主要工业品中,有220 项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位[1]。

另一方面,中国还没有实现工业化,还不是工业强国。中国是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还没有实现工业化,还只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我国的经济国情是“大”而不“强”,规模和数量上“大”,效率和质量上则不“强”。主要表现在我国工业现代化水平低、国际竞争力弱、工业质量有待提高。我国工业主要还处于国际产业分工链条的低端,在规模和技术水平方面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还较少,我国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研究开发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工业劳动生产率还较低,在出口产品构成中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低,工业产品质量亟待提高等等。

4.人民生活实现历史性跨越, 重要资源国内供给缺口加大

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速位居世界前列,城乡居民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和再由温饱到小康两个历史性的转变。居民消费从注重消费品总量的增加转变为同时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耐用消费品迅速升级换代,城市居民已经进入积累资金和增加消费万元级商品的需求升级阶段。消费结构已从温饱型过渡到小康型工业品消费,部分已向比较富裕型的服务类消费迈进。城市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小,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也降至10%以下。

从资源角度看,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的压力,不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与我们水平相同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淡水资源全球平均为8 241(立方米),下中等收入国家为9 537(立方米),上中等收入国家为7 586(立方米),我国仅为2 257(立方米)[2]。一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如油气、铁矿、铜矿等资源,今后要持续且不断增加依靠海外资源,成为国际市场上的大买家。

第7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 统一 建设 发展

一、统一市场的内涵及其特征

统一市场,下意识是一个与市场分割相对应得空间上的概念。从广义上说,是指一个高级的市场经济形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市场主体平等活跃,市场客体融通发达,市场介体成熟健全;二是地区与行业部门间贸易流通壁垒,商品要素自由流动,信息透明完全,竞争公正有序,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资源配置的功能;三是中央宏观管理与调控政策统一实施,较少干预与管制,市场规则与制度完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有效衔接。市场的统一性是现代化市场体系的核心与灵魂。表现为市场规则的一致性、市场的自由流动性、统一市场价格的均衡性、不同市场价格之间的关联性等。中国市场化的进程,就是一个不断走向市场统一的过程,就是要实现即内部市场统一又对外开放并与外部市场有机衔接的现代市场经济形态,即努力建设成为开放性经济。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学术界曾针对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构建市场经济体制,提出过建立国内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问题。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统一的市场必须是一个完备的市场体系,它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而且还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二是要统一的市场必须在区域合理分工和消除地区、部门障碍的基础上,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生产者之间的平等竞争。前一项的内容是针对计划经济单一的商品市场格局提出要建立完整的市场体系框架。因此,本质上是在原有的尽管不完善的商品市场基础上,扩大市场类型,形成完整的市场体系问题。而后一项的内容是针对计划体制中的各种制度规则,在经济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过渡的过程中,要转变资源配置的方式,特别是要由双重资源配置的方式并存的格局转向统一市场资源配置的格局。

我国统一市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统一性。统一市场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体系。统一性意味着在经济活动主体按照统一的规则进行分散活动的条件下,必须有权威机构能从总体上利用各种市场调节工具区弥补市场机制本身功能的缺陷。

竞争性。在统一市场中,商品流通和要素流动必须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下进行才能有效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公平、公开和公正的竞争本身排斥对市场的垄断干预、贸易障碍和歧视待遇。

有序性。在统一市场中,商品的流通、资源的流动以及公平竞争,要求有序地运行。有序的进行意味着市场要有统一的规则,这种规则维系市场活动的秩序,保证资源、商品流动和公平竞争。二,建设国内统一市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建设国内统一市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实现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建设开放型经济的基本要求。它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1 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性要求我国现阶段必须建立国内统一市场

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性阶段可以看到,市场经济从初始状态发展到现代状态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实现这一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市场的发育过程。从一般意义讲,市场的发育程度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只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市场才会逐步发达起来。当前深化改革的实践要求打破原来所有制和地域界限,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统一市场,可以说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另一方面看,目前的国际市场已经具有发达的市场体系,并日益朝全球统一化方向发展,从而与国际市场接轨。

2 建立统一市场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基础

市场经济即是以市场作为资源的主要配置者,使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运行方式。简而言之,社会生产所需资源主要由市场来安排和配置,就是市场经济。从统一市场的内涵来看,市场之所以要建成国内统一市场。其目的在于打破国内市场的任何空间限制和人为阻隔,使各市场主体彼此之间能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自由的开展交换活动。所以统一市场的建立首先需要创造更规范的市场主体,并使这规范的市场主体在国内企业普通化。

3 建立统一市场是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

价格改革是市场发育和市场体系形成的关键。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市场价格及其变动来引导和实现的。经过二十几年的价格改革,我国的价格体系巳取得重大的实质性进展。但是,到目前为止,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未完全形成,尤其是资金、劳动力、土地的市场价格更是如此,这就限制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调整或放开而带来的价格信号的变化,而这样一种市场机制未能形成的原因又在于目前整个市场体系中各类不同市场发育的不协调。因此,加快统一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是深化价格改革的迫切需要。

4 建立完善的统一市场是宏观管理方式专柜的迫切需要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把经济活动主体从政府转到企业。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实体。多年来在深化企业改革方面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有了很大的的改变,但是深化改革仍面临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问题。因此,只有建立起统一市场,才能实现国家间接宏观调控体系与方式的形成,促进市场运作的有序进行。

三、中国市场统一市场的建设进程

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多年的发展证明,市场统一与现代化是市场化的发展方向。是发达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一个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国的市场化建设经过“渐进式”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但要走向统一、走向现代化,估计还要较长的时问。实现市场统一与现代化,对于进一步推动经济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即统一市场建设的渐进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行政性分权改革与市场发育(1978-1992)

(2)“双元共存”的市场成长阶段(1992-1997)

(3)“双轨过渡”中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1997至今)四,统一市场建设与规范化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是各类市场上交易主体的总称。它是社会主义国内统一市场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如果没有多元化、规范化的市场主体的存在,就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运行机制。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作用的发挥,实质上就是依靠各类市场主体在市场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价格机制是市场运行机制的核心。它是一种引导要素配置的信号,而市场机制的作用能够准确传导这个信号,从而引导要素的配置和流向。

市场

主体的规范化即是市场经营中的主要角色,它处于市场经营活动参与者和支配着的地位。从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要形成社会主义国内统一市场,必须构建规范化的市场主体,并要使其具有普通性品格。这是我国国内市场形成的内在要求。

规范化的市场主体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必须有明确的产权,(2)市场主体必须是独立自主的经济法人实体,(3)市场主体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第8篇

[关键词]市场机制经济体制旅游价格规制失灵

1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失灵与旅游价格规制

从我国现行的旅游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来看,旅游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主要还是要受其自身价值的形成规律、市场供求规律所制约,竞争性定价仍是主导与基础。通常条件下,竞争性定价会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而由于旅游市场机制本身的局限性,产生了许多失灵的情况。与市场行为相比较,政府行为有垄断性和强制性的特点,也更有权威性。当市场机制失效时,政府的干预行为便成为有效的选择。旅游价格规制,就是对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失灵作出的最通常反映。

1.1 某些旅游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具备一定的垄断性

旅游市场机制只有在竞争状态下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然而在旅游经济活动中,有许多旅游产品是由报酬递增的企业提供的,其生产函数具有随着需求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如黄山、张家界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景区,其旅游服务所凭借的自然景观、历史遗产和民族风俗等吸引物,由于位置的独特性,或者资源特点的唯一性,这些旅游景区之间几乎不可替代,相互之间很难形成竞争,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这些企业在旅游产品的提供中,其平均成本是连续下降的,从而可以按照帕累托价格,即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定价原则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由于这些企业垄断着旅游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冲动使得这些企业不是按照边际成本,而是按照利润最大化的价格(平均成本)定价的。在这种情况下,旅游者就不可能以较低的价格享有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供应量也不能达到最大有效率的数量,即资源不能有效配置。

此外,一些旅游企业通过本身拥有的重要市场供给权①,或通过协议、决议或者协调等串通方式,操纵旅游价格也是价格垄断的一种表现②。人们逐步意识到,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消除垄断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政府行为的有效补充来抑制垄断,才能使旅游市场保持良好的竞争状态。因此,抑制过度垄断行为,保证适度竞争,成为政府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某些旅游产品的价格形成还具有外部性的特征

所谓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生产和消费物品及服务的行为不以市场为媒介面对其他的经济主体产生的附加效应现象。” 也就是说,外部性是指市场价格没有完全反映交易的额外成本或收益。为了实现市场的帕累托效率,唯一的途径是竞争,但前提条件之一是不存在外部性。只要存在外部性,通过旅游企业私人决策和经营行为并不一定导致资源的最优配置。如旅行社开发旅游产品方面,适应市场的某一旅行社开发出的新产品往往被多个旅行社无成本复制,并由此进行低价竞争,使得旅游市场存在“第三方”乃至多方受益的情形,降低旅行社开发旅游新产品的意愿,加剧了旅游市场的无序竞争,最终导致社会总收益的减少。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会导致市场效率的降低,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使得政府通过规制,纠正“外部性”导致的无效率的行为成为必要和可能。

1.3 从旅游产品的消费过程看,某些旅游产品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根据两个特征去判断某产品是否为公共产品,即“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公共产品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根据旅游产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可以把旅游产品分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匡林(2001)在其著作《旅游业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研究》中就认为:“旅游资源和景区产品是一个公共产品。”多数社会经济与旅游业都十分发达的国家,旅游价格日益重视社会效益,淡化经济效益,政府通过价格调控,达到利用旅游活动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民素质教育,使旅游业更为接近提高社会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国民素质,丰富国民生活的终极目标。但目前我国很多作为公共产品的旅游资源,已经被异化成一些地方部门与集团的牟利工具了。因此,随着我国政府财力的增加,在政府对公园景区等公共资源实施免费已经具备能力的前提条件下,有必要通过政府对价格的有效规制,以还原景点作为公共产品的本质为目的,努力使景点实现公益化功能。

1.4 从旅游产品的交易过程看,存在广泛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拥有的信息数量不等,一方拥有比另一方更多的信息。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产生逆向选择和劣胜优汰现象。当旅游市场上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拥有隐蔽信息一方时,就产生了经济学上所定义的逆向选择,很多消费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会选择价格便宜的旅行社。而那些真正优质优价的旅行社或者因为成本压力被迫退出市场,或者也被迫跟进销售同样的产品,这对企业灵活、及时地运用价格机制形成制约。在旅游市场中,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价格主管部门之间是价格规制博弈的三方,对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政府规制主要采取两种措施:一是通过增加信息的供给量,可以降低市场决定结果的不确定性,如每年“黄金周”前,旅游主管部门通过多种媒体向社会公布合格旅游经营者的名单或向游客提供旅游信息;二是设置最低标准,政府不能指望所有的旅游者都拥有评价旅游产品的专业知识或资料,对政府部门来说,建立或者实施旅游产品质量标准或者发放旅游产品经营许可证,可以保护信息不完全的旅游活动参与者避免不好的结果。

1.5 从旅游产品的供求弹性角度看,供求平衡机制存在弱化

从旅游需求的特征来看,由于旅游需求是属于一种高层次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和波动性,旅游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体应当是要高于其它消费层次的。旅游及其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化,往往就能比较有效地刺激或者干扰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水平及其消费方式的变化。这也是构成旅游产品竞争性定价的客观基础之一。也有一部分旅游产品需求缺乏弹性,在我国就强烈地表现为假日经济的特征。黄金周成为长线旅游的最佳时机, 而双休日则成为短线旅游者的旺季。面对这种价格弹性显然很小的市场,价格的市场调节功能明显弱化。具体表现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它一方面可以是促使市场经营主体更加自觉、灵活地运用价格杠杆来解决旅游市场的供求矛盾,作为实现供求平衡的主要调控手段之一。另一方面却又是当市场处于严重供求失衡时,诱使各类旅游市场主体,滥用价格竞争权利,破坏旅游市场的正常运行机制的主要动因。集中表现在供不应求时,随意降低服务质量,乱提价、乱收费、欺客宰客、牟取非法暴利等违法现象突出。供过于求时,则又大打“价格战”,类似零团费、负团费、宾馆“马店价”等无序的恶性低价竞争现象泛滥。

2经济体制的缺陷性失灵与旅游价格规制

如果仅仅对旅游价格规制的必要性进行一般经济学的分析,我们很有可能得出的结论就是:我国政府对旅游价格的规制严重过度。但是,如果我们对旅游价格规制的分析视角扩大到外部大环境中去,就会发现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任何政府行为都具有时代的特征,都离不开外部制度环境的约束。当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特定阶段,由于转轨时期的特殊性质,我国现阶段既存在着局限性市场失灵又存在着缺陷性市场失灵,由此构成了市场与政府组合关系的复杂性。

缺陷性市场失灵,指的是由于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自身不具备某些功能或者在功能上存在着某些缺陷而产生的市场失灵。 由于存在这一类的市场失灵领域,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政府所承担的经济职能就要比发达国家多一些,这也直接扩大了旅游价格规制的有效范围。

2.1 “制度荒原”或制度混乱是现行经济体制的特征

我国毕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实行了极为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制度的显性影响(计划经济的实践)和隐性影响(计划经济的观念)还在不同程度上约束着经济运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阻力,旅游经济也不例外。我国的旅游经济起步较晚,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旅游市场经济是政府推动的结果,而不像发达国家是由市场自然发育的结果。西方的市场失灵进而政府规制的经济学理论都暗含着一个假设前提,即必须存在一个高效率的、成熟的市场机制。作为一个转轨经济国家,中国政府既面临着如何解决传统的市场失灵问题,更面临着因私有产权和自由契约原则缺失所造成的“制度荒原”或制度混乱的问题 。

体制转轨的特征之一是它的“转换性”而非“切换性”。所谓“转换性”,即当市场经济体制未被最终确立前,社会经济生活既非表现为完全的与典型的市场化,亦非表现为完全与典型的计划化,或者简而言之,社会经济生活并非表现为成熟的市场形态。所谓非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因为我国已经明确地将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制度确立的目标,典型计划经济体制正在作为被否定的制度安排逐步退出经济生活,经济生活的市场化已经在相当程度得到深化;所谓非典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则表现为若干市场经济的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还未规范地得以确立。

在这种制度条件下,如果过分强调政府行为对旅游经济的不干预或退出,可能加剧“制度荒原”或制度混乱的情况,也提高了经济转轨的成本。有鉴于此,我国采取的是渐进式的转轨模式,在转轨过程中力求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连续性,稳定和发展本身也被列为转轨的基本目标。转轨并不一步到位,而是通过设置过渡性的制度安排,使改革最终指向市场经济体制。

2.2 旅游市场主体缺位与弱化是转轨时期的旧体制剩余

市场机制的充分实现是建立在市场主体充分发育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具体与旅游经济相适应的市场主体存在,将会出现市场主体缺位,如果市场主体虽然存在却不能发挥主体作用,将会出现主体弱化。无论是市场主体的缺位还是市场主体的弱化,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市场机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仅以我国现阶段已成立的国际和国内旅行社为例,虽然总数已超过了6000家,但绝大多数仍不具备一定的内、外在规模经济,普遍存在“小、散、弱、差”的特点,与国外高效率、资本雄厚、优质服务的企业比较,我国旅游企业面临的国外竞争压力和挑战不能不说已是十分严峻的。但反观国内小生产经营模式所形成的种种弊端却仍有愈演愈烈之势,在同一地区,不同部门争地盘、抢资源,重复布点、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行为不但削弱了有限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在日益无序的外部竞争压力下,更多的企业更看重于眼前的收益,旅游产品中的相互克隆,侵权模仿等低水平重复现象蜂涌而出,反过来又继续拉大了旅游市场的供需失衡。特别是当处于法制不健全和管理上出现漏洞时,更会使不正当的恶性的价格竞争行为大量地滋生和蔓延。因此,培育市场主体是政府干预旅游经济的一个重要行为,这个过程也是政府转变职能的过程。

总结

按经济和发展组织(OECD)旅游委员会对政府参与旅游业3个阶段的界定,我国旅游业已由启动阶段过渡到发展阶段,政府对旅游市场的作用也应由先驱或催化剂阶段过渡到规制与服务阶段。根据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的客观要求,与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政府的角色需要实现从“当局者”向“旁观者”转变,由管理的第一线逐渐隐退,更多的规范和服务职能要通过市场机制去落实和起作用,政府工作着重在建立与完善经济体制上,包括构建旅游法规体系、规范旅游市场竞争秩序、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职能。这样,政府发挥作用的机理才能与市场经济内在法则相吻合,而伴随着市场价格机制、经济体制与政府规制三者之间边界的不断契合,政府旅游价格规制的效率将得到很大提高。

注释:

①以黄山旅游景区为例,作为竞争性项目的宾馆、餐饮和索道乃至挑山工,几乎都是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垄断经营,这直接导致了山上的物价居高不下,一罐普通的饮料到了山顶都是身价倍增,泡一碗方便面的开水费就是10元。

②例如2000年6月1日,北京“特许经营出国旅游旅行社联合体”的9家旅游公司联合制定出国旅游路线的最低保护价,境外游的最低限价最少提高了200到300元,有的路线则提高了700到800元,这种“北京出境旅游最低限价”的价格串谋、打着“保护经营者与消费者利益”之名,行“操纵市场价格”之实,其价格联盟无疑是违法联盟。

参考文献:

[1] 张辉. 旅游经济论[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2] 匡林. 旅游业政府主导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3] 郑亚平. 旅游市场价格竞争机制的现状与规制[C].福建省价格理论研讨会交流材料. 2002

第9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 旧城改造 经济利益矛盾 分析解读

就现在的情况而言,旧城改造所处的经济环境是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前进和城市规模的扩展,不少城市都在进行旧城改造。根据有关结构显示,对旧城进行改造就是涉及范围较广、利益分配较为复杂、施工进度较为缓慢的社会工程,其引发的利益矛盾冲突日益激烈,如果不加以处理调和,就会引发大范围的利益纠纷事件,给社会秩序的稳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对旧城改造涉及到的政府机构、房地开发商、居民三方因利益分配引发的矛盾进行解读分析势在必行,以便找出缓解矛盾以及调和纠纷的对策。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旧城改造经济利益矛盾体现方式

在旧城改造中,经济利益矛盾大都体现在房屋拆迁后如何进行补偿的方面。很多地方都按照货币补偿、等价房屋对换、面积标准房屋对换进行利益补偿。然而,不管选取哪一种方式,都会有相应的安全风险。在旧城居住的市民收入水平不高,补偿资金不能够在房价日益高涨的市场上购买相应的房屋;等价对换的房源大都位于郊区,对应的屋内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出行,挣钱的机会大大降低,增加了生存难度;如果进行撤离,那么稳定的社交系统就会崩溃,居民的安全感与归属感就会逐渐消逝,产生一种被“驱赶”的感觉;一些配用房屋存有安全隐患。这样,居民就会出现一种“极度吃亏”的心理,就会对拆迁的利益补偿产生不满,加深了经济利益矛盾。还有,经过旧城改造,原有居住建筑变成林立的高楼,其获得利益远远超出安置房源,这样安置房源区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旧城”,将会面临新一轮的改造,进而可能引发居民在新一轮改造中继续被安置、“驱赶”,于是他们就成为城市规模发展的牺牲品。

二、旧城改造经济利益矛盾解读分析

(一)利益结构层面

随着社会市场化的发展,原有的利益结构层面正在出现悄然变化,个人利益开始升起。这里所得利益结构是指不同个体之间或者是个体与社会之间利益作用的表达方式。在不同个体的综合影响下,起到关键作用的往往是个体对社会资源的掌控程度。这种社会资源在个体之间不断作用下逐步走向主置,来规划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在计划经济时代,相关利益资源被政府机构完全控制,利益结构层面比较单一,并未对个体利益作出相应的规划。然而,随着法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市场化不断改革,个体利益开始上升,在复杂化的城市发展计划中,政府机构减少对拆迁过程的干预程度,逐渐转变对个体利益的看法。居民、政府机构、房地开发商都应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其具有的相关利益理应受到保护或者是制约。处理不当,就会引发利益纠纷事件。

(二)利益分配格局

经济利益刚性较强,这种刚性表现在个体与整体利益分配的过程中,在受到多个方面影响时,就会出现伸缩变化,通常是被拉伸加长。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利益分配格局体现的是刚性作用,因此一种主体利益在出现之后,在长期内就很难从根本发生变化,除非受到外界的强烈的干预作用。居室对于人类相当重要,作为私人生活的主体空间,它具有高度的公民隐私权、财产安全权和其他相关的权益,然而政府机构能够按照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对旧城强行拆迁改造,这样就出现了居民具有房屋使用权,政府机构具有征收权,这二者如果同时作用同一时间,例如旧城改造拆迁,就会引发矛盾,往往让居民的房屋所有权空有其形而并无其质,极易受到的政府机构实施干预。大多数居民会优先服从政府机构的安排,进而管理利益补偿内容,而不遵从政府安排的居民被定义为“钉子户”。

然而,在利益补偿方面,政府机构与房地开发商是按照尽量节约成本、提高收益的原则上来考虑的,迁移居关心的是补偿利益能否选购合适房屋的问题,这样就造成双方在利益分配上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引发经济利益的矛盾。

(三)利益组织特征

根据实际生活内容来看,房产开发商和政府机构明显占据很大优势。就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内容而言,社会团体力量强弱、盈利水平高低与其包含的成员数量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其决定因素是团体机构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强弱。组织管理程度的大小往往由团体的经济情况。资金的强大作用毋庸置疑,而权益结合更加使这种社会集团强盛。而拆迁搬离的居民虽然数量庞大,但是分布较散,其所关注的往往是个体利益的要求,因而处在劣势地位,这样造成双方在社会地位上存在悬殊差异,在谋取和确保相关利益的技术和手段高下立判。

(四)利益调和机制

目前我国并未形成完善的利益调和机制,对旧城改造引发的经济利益矛盾并不能进行有效调和。提高改造效率和体现公平分配往往让城市开发决策层进退两难,这样就不能保证每个社会成员在利益分配上面都能满足。不满足现象的存在无疑推动了经济利益矛盾的加深。

三、结论

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经济利益分配矛盾成因主要出现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中,在充分分析解读这种矛盾的引发因素,找出旧城改造中的利益分配矛盾的处理对策,应该明白市场经济体制下效率和公平的不能兼顾关系,设置一套相对公平的利益调和机制,从根本上环节利益矛盾冲突。

参考文献:

[1]谢浩.旧城改造:一项没有竣工时间的系统工程[J].住宅与房地产:综合版,2011,(2).

[2]连志刚.旧城改造中的生态环境建设[J].城市管理,2006,(9).

第10篇

1、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增强

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强了人们的健康意识。这是促使大众体育发展的主观因素。所谓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增强有两层含义;一是由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状况由温饱生活水准向小康水准迈进,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二是指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现代体育运动在健康、娱乐、休闲作用的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走出了以往人们以补养为主流的健康传统,纷纷走上运动场,河边、高山,习练太极拳、体操、打球、游泳、跑步与爬山,这种新兴健康观念的树立是大众体育发展的社会条件。

2、大众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化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处于典型的“短缺经济时代。国家用于大众体育的拨款额很少,受此限制,大众体育的开展,步履艰难,往往只是局限于做广播操,定期开一两次运动会而已。广大人民群众由于忙于生计,既没时间也没有金钱去参与其它体育活动。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大众体育的活动形式呈现出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局面,人们不断挖掘各种传统的健身方法,努力学习各种现代体育技能,还积极引进国外新兴体育活动形式。这反过来又成为吸引更多人民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进一步推动大众体育的开展。

3、大众体育活动主体社会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大众体育由于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因此,只有各级政府机关及各企事业单位的人员才有享用的权利,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及没有单位的人员则被排除在大众体育活动的范围之外,这样,大众体育就失去了群众性,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地经济结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成员不仅仅是“单位人”,更多的成为“社会人”,大众体育活动的主体发生了变化,即全社会的成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参与各种大众体育活动。

4、大众体育组织形式自发性

长期以来,我国尽管存在一些大众体育团体,但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徒有其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传统的社会组织结构开始逐步分化。这种变化也对我国大众体育管理体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传统的由单位承担的单一大众体育组织模式逐步改变,体育社会团体、体育俱乐部、文体活动站、晨晚练点等如雨后春笋大量出现。这些社会大众体育组织的建立,以具有共同体育兴趣和健身目的为基础,群众自发组织、自愿参加、自主管理,使大众体育在组织形式上显现出自发性、多样性特点,它不仅标志了大众体育消费和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减轻国家政府的财政负担开创了道路。

5、大众体育发展趋势市场化

由于旧体制与认识上的原因,我国的大众体育长期被人们看作是一项公益事业、福利事业。不可否认,大众体育是增强人民体质,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客观上具有公益性、福利性的一面,但是,我们过去只是片面强调这一面,而忽略了大众体育的其它功能和性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来福利型体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逐步认识到,大众体育不仅具有福利性,公益性,它也有商业性、产业性,大众体育也要面向市场,根据市场需求,更多地以经济手段来调整大众体育的供求,使大众体育产品的供需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体育发展出现的新特点、新趋势。

6、大众体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长期以来,我国大众体育的开展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其投资主体是单一型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大众体育运动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各界的力量支持。国家经济体制采取多种所有制形式,鼓励多种经济成分为全民健身运动服务,尤其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我国经济出现国内市场需求不旺的状况,促使众多企业不断寻求新的投资热点;于是许多有战略眼光的国内外企业家纷纷投资体育市场,加快了体育市场化的速度,大众体育也在其中。如健身娱乐场所、体育俱乐部、武术学校等遍布全国各地。大众体育呈现出国家、集体、个人和企业事业单位等多元化投资的新格局,这是大众体育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

(作者单位:1.河北联合大学体育部;2.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参考文献

[1] 罗旭.基于社会分层视角下的大众体育健身需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8)

[2] 王新力.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群众体育发展趋势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11)

第11篇

关键词:社会转型;市场经济;道德规范;道德失范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生成和运行,都离不开一定的道德观念指导或道德基础,市场经济体制也不例外。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之中,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在道德建设中面临着新的困境,传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及计划经济时代提倡的“大公无私”等道德规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道德规范的缺失,使得部分人的道德观走向了极端,礼仪缺失、不讲诚信、损公肥私的情况屡屡发生,封建迷信、黄、赌、毒沉渣泛起。因此,能否构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成功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经济体制转型时期问题的产生

社会转型不同于一般的社会进化,它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特殊的质变状态,是社会结构剧烈的、整体的和根本的变化。我国的社会转型首先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这种过渡又首先表现为一种经济体制或资源配置转变过程。但是仅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是无法全面把握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深刻含义的,实质上,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是一个包括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深刻变化的整体性过程。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初模式是和计划经济相联系的,而高度集中的决策体系,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和任何人对命令无条件地服从构成了这种制度的基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初期曾经发挥过相当巨大的作用,它有效地集中和动员了有限的社会资源,加速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并在生产力较低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实现了社会分配的高度平等,保证了社会的公平、稳定和发展。

从计划经济这种通过各种指令控制整个经济社会运行的特征来看,它比自然经济有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然经济的狭隘性、保守性和小农意识。但是这种过分强调外部约束的体制框架又较大程度地抑制了创造性主体—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且这种约束是在极少物质激励的条件下进行的,进而制约了整个经济、社会中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结果是助长了惰性,依赖性,中庸主义,平均主义。活力丧失了,效率必然是低下的。特别是当经济的发展水平提高经济规模变大,利益主体增多,利益目标多元化时,单纯的精神激励已无法超越人们内心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就必然产生各种有意或无意的抵制效率的行为。经济越发展,计划经济条件下那种动力不足,结构僵化,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盛行的弊病,就越发明显,以致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久而久之,经济发展必然陷于停滞。

而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市场经济体制则是一种更为理想和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主要原因在于市场机制要求每一个主体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或自主性,而不是较强的依附性,并且承认每个主体都具有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在此基础上,每个主体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将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趋于更为理性的选择,并在追求这种个人利益的过程中极大地增进社会的福利,促进社会的发展。这也正是亚当斯密所推崇的“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因此,引人市场机制取代计划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就成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这样,我国就面临着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成功转型的问题。

二、转型时期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动力,我国的经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礼仪缺失、不讲诚信等道德失范现象也成为了我们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道德规范是对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道德关系的概括和反映。道德规范从一部分习俗规范演化而来,以信念、习惯和内心情感等内在因素为基础,以善与恶、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观念作为评价尺度,在舆论和教育等强制力下发挥作用。人们遵行道德规范往往基于基本价值观的认同,从而表现出是自觉行为。而所谓道德失范,也叫违规、越轨,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主要是指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有负面作用的破坏性越轨行为。要弄清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必须基于对由社会转型引起的强烈社会变化对置身其中的实践主体—人的主观世界及价值观的冲击的分析。

第12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思想建设;冲击;影响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7-0065-01

一、资源流动性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也像其它资源一样受到市场配置资源功能的影响,自动流向工资(包括福利待遇)高的部门和单位。这对充分发挥人才效用、避免造成人才浪费是有益的。但也带来单位职工队伍不稳,特别是效益差的单位职工队伍的稳定性更差。同时,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制度也还不健全,往往形成需要的流不进、留不住.而不需要的又流不出,给单位建设带来消极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热爱本职”教育,克服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要通过艰苦细致的思想教育,培养职工爱岗、敬业、奉献精神,保持一支稳的职工队伍。

二、开放性影响

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它冲破行业隔离、地区封锁,形成全国性市场,以至冲破国界,走向世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外联系纵横交错,信息渠道四通八达。市场经济这种开放性必然会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人们的行为。有利于职工知识更新、技术进步,也有利于职工思想观念的更新。但是,随着扩大开放,国际间交往频繁,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必然会乘隙而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思想。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是开放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敏锐性,及时捕捉苗头,把握职工思想脉搏,争取主动。还要遵循市场经济“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如信息资源、教育基地等)采取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

三、竞争性影响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经济活力之所在。完善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是公正、公开和平等的有利于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也有利于激发职工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各种人才脱颖而出。市场经济生活强化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但是,当前我们还处在传统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摸时期,我们要建立的新体制在当前还不够完善,不公正、不平等的竞争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忽多忽少影响到职工的思想和行为。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应积极培养职工的竞争意识,并为职工参与竞争创造条件。同时。也要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和协作、个人奋斗和集体奋斗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要求把效率与公平统一起来,个人奋斗与集体奋斗统-起来,个人先富与共同富裕统一起来。反对只讲竞争不讲协作。只为个人争名争利,不顾他人和集体利益的个人主义倾向。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职工的健康成长。

四、求利性影响

市场经济的求利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职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求利与奉献的关系,不仅要重视个人利益,也要坚定不移地弘扬无私奉献精神,任何时候都要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五、自主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