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石油化工技术标准

石油化工技术标准

时间:2023-07-19 17:30: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石油化工技术标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石油化工技术标准

第1篇

关键词: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进程的加快,石油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石油化工是促进石油产业有效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的内涵决定了在石油化工工程建设项目上,必须要实施完整的项目管理。通过项目管理促进石油化工工程的进步和增长,实现石油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管理概述与意义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工程管理是根据项目开展的实际情况对建设项目施工整个阶段所需要的造价,而采取高效的控制与协调、计划与组织的一系列造价管理活动,造价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工程项目的最大效益。对于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建设项目前期的决策、设计、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这些环节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都需要进行相应的造价管理,必须在化工建设项目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实造价管理,才能够实现工程最大效益。对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工程施工进行造价管理与控制,是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石油化工建设项目作为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投入的资金巨大,在石油化工建设项目施工前对各环节进行造价管理能够减少工程资金的投入,同时还能够保证施工质量达到相关要求。

二、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工程的管理现状

1、管理能力有限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传统化的项目管理观念已不再符合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需求,且还对项目工程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阻碍。首先,在石油化工行业,就项目投资及工期方面而言,所采用的管理模式不仅没有创新,还停滞不前,既没有从自身实际出发,也没有结合现代化技术。然后,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制度与要求出现了不相符的情况,两者之间的矛盾就使得项目的投入资金并没有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从而大大阻碍了工程项目的进度。最后,各部门、各岗位工作职责的不明确,这样一来,不仅会导致工作缺乏目的性、针对性,还会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效果。

2、项目管理存在风险

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石油化工行业,针对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主要是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运用基础上,通过规范化的运算,对影响项目工程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然而在现阶段,我国石油化工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着较多风险问题和不足,最普遍的问题便是辨别能力较差。企业并没有加强对风险识别的重视,虽然具备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但是却缺乏专门化、系统化的风险管理模式以及管理部门。在施工技术方面,不仅缺乏重视,还缺少管理队伍。

三、提高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

1、加强企业设备管理

石油化工企业中化工设备对于生产是至关重要的,是石油化工企业开展日常工作的基本工具,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石油化工设备的日常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好的设备管理效果,能够有效的避免因为设备自身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产事故,最大程度的保证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石油化工生产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安全管理,而设备管理又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质量,有助于提高企业整体的生产管理水平和质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各个环节都在向着正规化方向发展,石油化工企业也不例外,设备管理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运行可靠性、维修费用以及减少经济损失这几个方面。

(1)、提升预知维修设备水平

所谓的设备预知维修水平,指的是对设备出现故障前某些物理表征的准确判断,对于设备的管理不能等设备出现故障后再去处理,要能够对故障作出一定的预先判断,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的频率,实现设备管理工作的实际价值,这就要求设备管理人员要注意多观察和记录设备出现故障时的物理表征,定期做好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强化自身责任意识,提高对设备维护和保养的质量。

(2)、设备管理制度要注重实效

石油化工企业从生产性质上来说,属于危险系数比较高的企业。因此制定严格的生产制度对保证石油化工企业正常生产是至关重要的,设备管理制度的制定不能只是走形式,一定要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切忌照搬照抄,设备管理制度是经过长时间的实际生产才产生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设备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一个动态变化、不断丰富的过程,企业管理人员要下基层了解实际生产状况,随着设备的更新,管理制度也要不断的完善,这样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企业要定期对员工进行设备管理制度的培训和考察,将员工对企业设备管理制度的了解程度与其奖金挂钩,提高员工对企业设备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并且设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那些不按照制度生产的员工,要严肃处理。

2、加强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

企业要搞好安全,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必须达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共识,使员工能够把安全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企业在充分发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作用的同时,要想方设法让全体员工都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安全工作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现场的作业人员、设备状况给予静态的控制和动态的预防,切断和制止有可能发生事故的根源,明确和约束作业者的责任和行为,实现作业人员之间的自保、互保和联保,极大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安全管理其实就是对人的作业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制定出企业职工作业行为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建立切实可行的新型管理模式,不断学习安全理论知识,加强岗位安全技能培训,改正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不规范、不正确的操作方法。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就是要把有效的工作方法贯穿到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同时安全管理不仅仅是安全环保部门的事情,必须党、政、工、团等各个部门齐抓共管,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将安全管理辐射到企业生产的各个方位,从上到下,纵横结合,形成厂、车间到班组的三级安全网络,从而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安全规章制度的真正落实。

3、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的应用

合同管理是通过建设工程中的不同参与方所应该履行的义务以及所具有的的权利来进行责任分配的一种管理方式。通过合同管理,可以更好地明确建设工程中每一个具体项目的负责方,将保证施工的成本、进度以及质量具体到每一个工程参与方。目前石油化工建设工程中参与方可能涉及到的合同包括设计合同、承包合同、分包合同等等,这些合同在签订于解除的过程中都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应,加强合同管理是提高整体工程质量,实现工程参与方利益共赢的必要手段。

4、项目管理中信息管理的应用

信息管理是在新时代高科技发展背景之下兴起的一种管理方式,通过信息手段,实现建设工程的高效系统化管理。在石油化工建设工程中,信息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类信息管理、经济类信息管理、技术类信息管理、政策类信息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多种信息的综合管理,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建设工程中成本、进度、质量等目标的有效控制,让石油化工建设工程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

5、从风险角度出发

加强对石油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风险管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管理人员应以质量安全为切入点,通过加强监管,全面促进员工项目风险意识的提高。尤其是技术人员,技术人员的风险意识增强了,工作效率、产品质量才能有效提高。提高项目管理的风险意识主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规范业主行为。通过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加强对业主行为的规范,从而使业务管理规定化、具体化。然后,加强员工的风险教育。通过加大项目风险的教育力度,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将项目风险渗透到石油化工企业的日常生活中。最后,完善风险管理制度。通过企业风险管理制度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不仅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效果,还能促进石油化工企业的良性发展。

6、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是任何一项工作的核心力量。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对人才的需求很大。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才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管理要积极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在人才选拔、考核、奖罚机制上,引进先进的理念,与自身企业特点相结合,建立完备的管理模式。对于项目执行好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奖励,对于有失误造成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你处罚。将人力资源管理当成石油化工工程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7、建立工程项目的组织体系,完善工程项目的规章制度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一般要持续很长时间,这么长期的工程项目必须要建立项目的组织体系。组织是一切活动的基础性工作。在项目团队的选择与建设方面,要建立专业性的管理团队。这个团队必须要掌握石油化工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石油化工技术标准。管理团队的整体水平,是影响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可以为管理活动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在抓好组织建设的同时,要积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石油化工项目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划分项目管理的权利与责任,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内部控制。做好工程建设项目的基础性工作,为工程顺利进行提高良好的前提条件。石油化工建设工程的规模大。这就要求在实施之前,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前期准备工作是实现工程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的基础。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技术标准、人员分配、项目规划、总体部署、质量认定、部门合作等多方面内容。在前期工作中,要明确各个环节的关系,在时间上制定推进表,使各个环节之间紧密联系。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较高,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必须要把前期工作做好细致明确。

四、结语

经过多年的发展,项目管理的水平取得了很大程度上的进度。随着科技技术的逐步完善,许多高科技手段在项目管理中的逐渐应用,石油化工建设工程中的项目管理将会达到一个全新的台阶,在现代项目管理的调控与影响下,石油化工建设工程将会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东红.浅谈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10:194.

[2]陈建敏.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8:210.

第2篇

【关键词】设计;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石油化工建设项目中,工程质量至关重要。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龙头,设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它与现场施工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石油化工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石油化工项目施工中质量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不仅关系着项目的最终完成,还关系着施工企业的盈利目标是否完成。具体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施工质量管理拥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和监督机制,使得相应的施工环节按照计划进行,因此就能够确保质量达到标准;第二,施工质量管理能够确保工程项目的内在的使用价值得以显现,不会影响其功能发挥;第三,施工质量管理能够确保工程的寿命,减少工程质量问题带来的额外维修和改造费用,减少工程成本,节约财力等;第三,石油化工项目本身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而且关乎安全问题,涉及面非常广泛,包括设计、计划制定、材料的选购、机械的配备、地质环境的考察等,而施工质量管理能够将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内,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三、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1、工程建设总承包单位的项目管理

在设计、施工总承包的情况下,业主在项目决策之后,通过招标择优选定总承包单位全面负责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直至最终交付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符合合同文件规定的工程项目。由此可见,总承包单位的项目管理是贯穿于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全面管理,既包括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也包括工程项目的施工安装阶段。总承包方为了实现其经济方针和目标,必须在合同约束的条件下,依靠自身的技术和管理优势或实力,通过优化设计及施工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质、按量地全面完成工程项目的承建任务。

2、设计单位的项目管理

设计单位的项目管理是指设计单位受业主委托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任务后,根据设计合同所界定的工作目标及责任义务,对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工作所进行的自我管理。设计单位通过设计项目管理,对建设项目的实施在技术和经济上进行全面而详尽的安排,引进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形成设计图纸和说明书,以便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督和验收。由此可见,设计项目管理不仅仅局限于工程设计阶段,而是延伸到了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

3、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

施工单位通过投标获得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并以施工合同所界定的工程范围组织项目管理,简称为施工项目管理。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体系包括工程施工质量、成本、工期、安全和现场标准化,简称目标体系。显然,这一目标体系既和整个工程项目目标相联系,又带有很强的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自主性特征。

4、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管理的要点

(一)认真研读招投标相关文件

当施工企业正式进入施工场地之后,相关施工现场监理工作,需要依照施工图纸、招投标资料、合同这几方面的具体要求,不仅需要与施工企业、监理机构开展施工现场等相关技术要求、数据资料的交底工作,而且还需要刻苦钻研招投标相关资料的要旨,对资料中相关内容要研究透彻,依据这部分资料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促使施工企业更好地做足相关施工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包含施工工作者、施工设施、施工机械、施工原材料、施工所需资金等方面,这项督促工作是业主方提高项目施工现场管理质量的基石。

(二)监督施工企业构建运行良好的质量保证机制

在我们国家相关法律中有明文规定:确保项目施工质量水平是施工单位无法推脱的责任。作为现场管理工作人员,代表的是建设单位的基本权益,为了可以确保项目按时完工,督促项目施工质量水平的提高,需要加强与监理机构、施工单位等方面的合作关系,督促各方面增强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督促各方面依照相关文件的要求,更好地履行自己在提高施工质量方面的职责。因此加强与监理机构之间的联系,促使施工单位架构完善的运行可靠的质量保证体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严格做好项目使用施工材料的检查工作

检查项目所使用的施工材料有没有达到相关设计标准与招投标清单的要求,这也是代表业主一方的现场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的关键工作内容之一,因为项目使用的施工材料有着较多的品种,使用数量较大,在进行检查之前要做好材料的分门别类,区分出主要的施工材料与次要的施工材料,从而有助于使用相对应的检查。

四、石油化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

1、工程设计缺乏可行性

项目的施工质量会直接受到工程项目设计质量的影响,如果工程没有在施工之前对施工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就会导致在工程设计上出现问题。一旦企业的存在设计上的问题,就会阻碍石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进而会制约项目施工质量的提高。如果项目在上设计的存在设计不合理性问题,在实际施工中,就会将这些不合理的因素暴露在石油工程的施工中,增加了石油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难度;与此同时,如果企业在项目设计前,没有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和研究,就可能会制定出看似很完美的工程设计方案,但实施起来难度却相当大,项目可行性较差,且存在很多的变更项目,将会建筑项目施工进度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

2、材料、施工人员配置问题

石化工程项目要想保证高质量,就必须使用质量合格的材料、高效的机械设备和专业素质良好的施工人员,当前在一些工程项目的管理中,部分企业只关注工程的进度和节约资本,在材料和人员配置上存在着问题。首先,在进行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材料的购置和管理,但一些企业为了减小企业成本,购置一批不和质量规定的材料,对材料未进行严格的管理,造成施工现场材料种类混乱、材料质量不合格、未对材料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等,严重阻碍了正常的施工活动,对石化项目工程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其次,工程质量的高低与施工人员素质高低有着紧密的关联,缺失的责任心的施工人员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因为人为的因素会造成很多的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与此同时,有些企业在项目中还存在人员配置不合理的情况,超出了施工人员能力范围,影响了施工质量,妨碍了项目的正常管理工作。

3、质量管理问题

当前,一些石油企业虽然拥有高科技的设备,但在管理方面,却存在管理方式不科学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抑制了企业长远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是一项复杂难度性大的工程,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方式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即使施工水平再高,也无法得到理想的施工成果。

五、工程设计及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1、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设计阶段的质量水平将会直接决定整个石油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如果设计阶段的质量水平得不到保证,则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便很难符合要求。为了能够为工程设计提供必要保障,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确保工程项目的整个设计团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专业素质,需要对设计团队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和知识培训,定期对设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考核,只有培训合格和考核合格的设计人员才能够允许参加项目设计。其次,强化对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核。为了确保设计方案具有较高的质量水平,需要严格贯彻落实设计方案审核制度。在审核设计方案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的匹配程度,审查设计方案是否符合现场勘测结果,管道设计方案是否满足运行要求。

2、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首先,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必须严格,严格审查施工单位是否具有天然气工程施工能力及经验,同时,对施工队伍人员的专业素质、管理水平、技术装备、信誉等各方面进行严格审查。其次,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选择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对整个项目进行管理,从管理上提高施工队伍的专业水平。对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检测,对进人整改环节的材料还需进行复检,保障材料使用合格。在施工中,可根据施工环境,业主要求,施工特点,施工人员及材料等因素,选择最优化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最后,加强工程施工督查力度,强化责任制施工质量检测体系。成立专业验收小组,负责对工程进行分项验收及综合验收。

3、重视工程隐患部位的质量控制

工程竣工验收后,要做好工程质量记录,并给出相应的评估报告,对存在工程隐患的地段或环节,在竣工资料上要注明,并安排日常巡线人员进行监控,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首先,根据不同的工程记录,定期对工程质量薄弱环节进行监控检测。其次,提升运营维护队伍素质,增强安全意识,不要等到出事了再去想办法解决,要将工程存在的隐患实时进行排除。

4、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是加强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施工现场管理涉及多方面内容,必须根据施工项目的要求和具体安排提前做好施工计划,不断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彻底根除脏、乱、差的环境现状,同时要采取一定有效措施,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积极开展施工项目的安全评价和风险评估,从而不仅可以确保工程的整体安全性,而且也可以提高施工项目的质量。

5、强化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

高素质的施工队伍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工程建设中实现良性循环的关键所在,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可以采取理论培训和具体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不断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同时要根据每个施工人员的特点进行合理分工,以便充分发挥每个施工人员的才能,确保每一道工序的施工都能正常进行,另外,对施工人员要严格任用制度,通过一定的福利措施留住施工技术人员,确保施工人员储备充足。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设计及施工质量管理,关系到整个项目的进度及后期的安全问题。项目管理过程中加强对设计与施工之间的联系与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波.业主对石油化工大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安装.2013年3月,第2期,166-168.

第3篇

关键词:常用化工设备;安装技术管理;要点探析

由于化工设备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设备安装运行状况会对整个化工企业的生产运行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如果机械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发生技术上的偏差,那么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当前化工设备施工安装技术还存在着设备质量、施工监管以及人员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依照安装技术要求开展工作,才能够更好地保障设备运行和施工效率。

1影响化工设备安装质量的因素分析

(1)优秀的施工管理人员匮乏,管理人员权责不明确

好的化工安装技术人员就像是化工企业长周期安全运行的航向标,高技术水平的施工人员能够管理好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保证化工设备的安装质量。但是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理论培训和高强度的技术训练,一些化工设备安装施工人员责任意识淡薄,管理技术水准欠缺,导致一些化工企业的设备安装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漏洞。另外,由于员工缺乏团结意识,没有进行正式的商讨,安装前期计划和准备不充分,没有系统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等因素都会影响施工质量和化工安装安全。

(2)施工前准备不充分,成本估算不到位

预算是整个化工安装系统的基础,预算执行有力也是设备安装顺利开始的通行证。但是我国化工设备安装企业不能将预算做到面面俱到,例如企业忽视了资金运作和分投资回报率,预算工作停留在表面,未将化工材料的实际运用和预算结合起来,这样不仅不能发挥预算统领大局的作用,反而会因为控制不当影响施工进程。另外人工费用、机械费用、材料费用不能合理分配,在资金使用的环节缺乏监督制度,很有可能产生资金被私留、购买材料质量不达标等问题。

2根据化工设备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安装

(1)制定设备安装前要完善的施工策划方案,做好安装队伍的管理

首先要强化预算管理,进行全面预算。施工预算是施工策划能够顺利进行的剂,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对其做好资金预算。其次在工作中要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不能企图通过降低材料质量来减少成本从而提高效益,根据设计文件、技术标准、合同约定采购合格优良的化工设备材料。安装施工团队最重要的是要有化工设备安装的丰富施工经验,并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够理解施工图纸并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及时发现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2)设备安装、设备吊装和管道设备工作要点分析

首先要做好设备安装阶段的工作。该阶段的重点环节是化工设备的就位、找平和找正,只有切实做好这三方面的工作,才能精确地控制误差,圆满的完成工作。比如针对需要垫铁的设备,必须先保证垫铁表面比较平滑,没有坑坑洼洼,确保不产生意外氧化现象,并且在放置垫铁时要保证安装方法符合标准后再进行焊接工作。其次要做好吊装设备阶段的工作。我国目前采用的吊装设备安置工具为汽车吊、履带吊和液压提升装置,在吊装的过程需要注意一些事项:第一是必须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以后才能制定吊装方案,对施工现场的空间进行定位后选择吊装用具,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的建筑物造成破坏;第二是在作业过程中对整个流程进行监控,对设备的平衡状况有个精准的掌控,要对工程施工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更新,以保证施工质量,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杜绝安全事故的和安全隐患。要保证施工时选用的材料和设备是否达到使用标准,一旦发现不合格的项目,及时发出整改通知,确保进行吊装作业的设备完好无损,也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找不到负责人;第三是要安排专业人员对吊装设备进行操作和指挥,制定相关的安全措施和组织机构,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最后是管道工程的设备安装,不同的化工材料对管道工程的要求是不同的,用于运输、盛装液体的管道不仅在材质上有要求,在施工工艺上同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所以要想做好管道施工必须要熟悉管道施工的图纸和工艺,严格把关材料的选购。焊接过程中对于焊接顺序、焊接点的选择和焊丝直径的选择等问题要进行精确控制,防治焊接问题导致的设备安装缺陷,减少焊缝尺寸不合格、不平整问题。

(3)提高竣工阶段的技术管理水平

化工施工技术的竣工阶段是整个施工流程最关键的一部分,对完成的工作进行验收可以防止日后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质量问题,保障化工企业运行的寿命。在竣工阶段,许多施工项目都进入了最后的检验期。为了提高施工质量,排除安全隐患,要加大这一阶段技术管理的力度,对已经完成的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测定,对建筑是否达到标准做出明确的判断。并且针对施工过程中需要更新的技术和工艺进行总结和完善,不断提高施工水平,为以后技术管理工作提供前车之鉴。对于施工技术出现的质量问题还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及时的修补处理和返工处理,避免化工企业在后期的使用环节出现安全事故。

3结语

综上所述,化工设备安装具有技术含量高、施工风险大、工种交叉多、工序复杂等施工难点,所以要做好化工设备安装施工,不但要重视安装技术还要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进行全方位的协调和布局,紧密结合时展的需要,牢固掌握安装施工技术要点,更好地促进化工设备安装质量的提升。

作者:莫小 单位:广东新华粤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道路工程、橡胶沥青;废旧橡胶轮胎粉;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橡胶沥青混合料生产中的原材料质量要求

1.1 橡胶粉

(1)、橡胶粉宜选用常温研磨粉碎的斜交胎橡胶粉

(2)、在保证易于碾压成型,同时满足适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较粗的橡胶粉。

(3)、路用橡胶粉的物理指标见表-1:

表-1路用橡胶粉的物理技术指标

、路用橡胶粉的化学指标见表-2:

表-2路用橡胶粉的化学技术指标

1.2 集料

1.2.1 粗集料——粒径大于4.75mm的集料

粗集料质量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相关规定。

推荐采用玄武岩或技术指标符合要求的石料。

粘附性要求不小于5 级。

磨光值不小于40。

当用于表面层粗集料的粉尘含量大于0.5﹪时宜进行水洗。

1.2.2 细集料——粒径小于4.75mm的集料

细集料质量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相关规定。

橡胶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通常包括机制砂和石屑两种类型,一般不宜掺加天然砂。如为了调整级配确需要掺加时,掺加量不宜大于矿石总量的8﹪。

细集料宜分为两档:4.75~2.36mm 和小于2.36mm。机制砂为0~2.36mm。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具有适当的颗粒级配。

根据江西省酷热多雨、地下水位较高的自然条件,3mm 以下细集料宜采用石灰石材料。

1.2.3 填料

填料质量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相关规定。

当混合料骨料为玄武岩等中性或酸性石料时,为了改善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可采用水泥或消石灰代替或部分代替矿粉。消石灰的掺量为矿料总量的1﹪~2﹪,水泥可全部替代矿粉。

1.3 沥青

根据九景高速公路所处地段的自然地理状况,选择70#沥青于技改工程。

工程所用沥青技术指标见表-3:

表-3工程所用沥青技术标准

废旧橡胶轮胎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及组成

2.1 九景高速公路技改项目的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

九景高速技改项目路面铺装采用ARAC-13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其技术要求见表-4:

表-4九景技改项目热拌橡胶沥青混凝土ARAC-13技术标准

2.2混合料颗粒组成

九景高速技改项目路面铺装采用ARAC-13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颗粒组成见表-5:

表-5 ARAC-13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颗粒组成

沥青混合料生产中原材料供应计划的制定

目前我们在道路施工中使用的沥青混合料是由不同规格的矿质集料、沥青、沥青添加改性剂混合而成,其使用均有严格的比例;另一方面,通常道路工程的用料总量十分巨大,一般不太可能将所有用料全部进齐后才开始施工活动。由此就会在施工中带来下述的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制定各种不同原材料的备料计划、储存方案、质量保障系统;

制定各种不同原材料的进料计划、质量保障系统、数量保障系统;

沥青混合料拌合场内的原材料堆场的布置——沥青储存罐、粗集料、细集料、填料等主要原材料的数量与平面位置的布置;

实验室规划与建设。

沥青混合料生产中原材料供应实务

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多种原材料、原材料的配伍以及拌合中的条件控制。橡胶沥青混合料又是一种特殊的路用新型混合料,具有许多特殊性能须在生产中予以保障。九景高速公路技改工程中的原材料供应重点抓了下述工作:

4.1 制定橡胶沥青混合料生产中的原材料供料(备料、进料)计划:

此计划制定的依据是技改工程中橡胶沥青混合料需要总量、工程总进度计划、ARAC-13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颗粒组成、沥青含量、预订沥青混合料拌合场内原材料堆场的面积、划分及基础设施。

4.2 热拌橡胶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的备料

4.2.1 热拌橡胶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的备料总原则:

均衡备料原则——生产之前的备料数量比与混合料内各种原材料的配合比基本一致;

最大数量原则——通常备料阶段原材料的质量较易于控制,因此应充分利用沥青混合料拌合场内原材料堆场的面积、划分及基础设施等基础条件最大数量的备料,将原材料供应的备料比例尽量扩大;

采购预见性原则——由于我国基础建设受政策与自然条件的影响,原材料供应还要加上加工设施与运输条件的影响,因此原材料供应的数量与质量在一年内是不均衡的,因此原材料的备料应该具有预见性,对某一时段全社会或某一地区可能会供应偏紧的材料应预作筹谋,拨出一定的资金与堆放场地预做储备。

4.2.2 热拌橡胶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的进料总原则

产地认证原则——原材料的质量内涵是由其内在质量与外在形态组成的,是由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验证配合比与生产配合比所证实符合设计要求的,因此进料过程中不能随意变更材料产地。

均衡进料原则——进料数量应根据原材料的储备量及生产中的需要量确定。

4.3 热拌橡胶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集料堆储——合格集料在储存中的污染源通常有地面泥土污染,这类污染可通过地面硬化解决;集料堆储污染,这类污染通常可通过修建原材料分隔予以解决,另外,分隔后的堆场可大大提高储存能力。因此集料堆储中质量控制的要素在于原材料的进料质量以及堆料场地的间隔与硬化。

沥青储存——由于沥青生产大多由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承担,当生产厂家确定之后,其加工工艺就随之确定了,此时其原材料质量主要受原油产地的影响。因此每一批沥青的质量基本一致。

质量检测——质量检测应该严格执行相关检测规范。通常检测可分为经常性检测与有条件的抽检,经常性检测项目为那些规范或合同规定频率必须检测的项目,这些项目应该由工地实验室完成,因此工地实验室应该根据规范或合同规定的项目与相应的抽检频率进行建设与人员配备。

结语

5.1 原材料的质量是优质沥青混合料生产的基础,尤其是橡胶沥青混合料这类新型沥青混合料,因此在进行这类工程时更应将优质原材料的供应放到资金调度与工程管理的重要位置予以关注。

5.2 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正常生产必须具有一定规模、一定基础条件以及精心规划的原材料堆储场地。

5.3 沥青混合料生产中的原材料供应必须坚持计划性、均衡性与预见性。

5.4 应重视工地实验室的建设,工地实验室应执行现行的国家或行业规范、施工合同,根据所承接工程的项目、工期与规模确定其建设规模与人员配备。

参考文献:

[1]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JTGF 40--2004,

[2]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JTJ 052—2000

第5篇

[关键词]长输管道 工程建设 施工 问题 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迅速,长输管道的建设也紧跟发展,管道施工技术也显著提高,长输管道为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大口径长输管道的建设已经成为主流的管道建设项目,这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加之施工环境的复杂多变也给施工增加了难度,所以认清长输管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施工技术,保障管道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1长输管道的施工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油气资源的分布并不均匀,所以我国的油气管道建设大多是线路长的长输管道,长输管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血脉,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长输管道的施工建设是根据科学的设计规划,高质量、高效的通过验收,完成建设任务。长输管道建设施工进行的是野外作业,管道线路经过的大多是偏远地段且施工路障多,沿线经过的地形条件复杂变化多样,对施工来说存在较大的难度,所以长输管道建设施工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控制,并且需要对设计方案和图纸的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在难度较大的关键地段应当准备两套预案和必要的应急处理方案,做好防范,加强工程监理的监督和现场的监控。长输管道的施工中还要对工程的进展定期汇报,建设项目指挥管理部门要对工程施工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施工验收是关键的环节,验收要符合验收规范,还要结合工程的设计方案要求,验收中发现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质量问题,要进行责任追究并及时对问题进行解决,整改完成后还要进行验收检验,直到合格为止。

2长输管道施工存在的问题分析

2.1长输管道的材料品质问题

我国长输管道的钢管最初使用的是螺旋埋弧焊钢管,到目前仍在使用,而最新的高频电阻焊钢管和直缝埋弧焊钢管也得到了应用,长输管道建设施工队钢管的可靠性要求是最为重要的。管道的大口径和高压特点,使得施工必须采用高强度等级的钢管,才能保证管道的质量和安全。近年来,高强度等级的钢管出现了许多种类,但是由于技术原因还存在着品质问题,如高压力钢管在质量控制上存在着一定得难度,管材内部容易出现隐形缺陷,这样就使得高强度钢管容易发生延性断裂。

2.2对口存在质量问题

我国的长输管线建设施工中干线动火工程一般都是在管线停输的时候进行,而管道输送的原油具有高凝性的特点,所以一定要在管线停输的有限时间内完成动火,否则可能引起严重的事故。所以在动火施工中质量要求和时间把握都存在较高的难度问题,动火施工的目的在于保护站焊接,对口焊接的质量又直接关乎长输管道的安全运行,所以对口的质量缺陷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在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对口质量问题:

第一,水平错口的问题,接口的两端标高相同,但是不在同一个垂直平面上,形成水平错口;

第二,垂直错口的问题,接口的两端位于同一垂直面,但是两端的标高不一致,形成垂直错口:

第三,迭加错口,借口的两端不在同一的垂直面上,且水平标高也不一致;

2.3长输管道的断裂问题

管道的断裂在理论上分为两种,脆性断裂和韧性断裂。一般来说脆性断裂现在少有发生,因为冶金技术水平的提高和钢材韧性强度的增强,脆性断裂很少会出现。而韧性断裂一般发生在管道的CNN值较低,管道的常温状态下。在近年的长输管道建设中,长输管道的管道口径、压力、管材强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防止管道的韧性断裂,对管材的韧性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4长输管道施工中节能环保问题

上文已经提到长输管线具有线路长,沿线经过的地域广,所以建设工程的工作量大,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很高,整个工程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同时管道建设还需要关注现场的自然环境,最后交付一个合格高品质的工程成果。所以在长输管道建设施工中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按照设计方案的标准进行施工,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节能环保措施来实现保护环境的要求。

3长输管线建设施工中需要采取的措施

针对上述提出的长输管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应对。首先,关于管材的选择,一定要按照具体的技术标准选择等级高的钢管来保证施工中焊接等使用要求,如选用X65级的钢管,这类钢管的技术相对更为成熟,对管道的安全更加有保障;其次,针对对口的质量问题,可以运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如计算机技术等,通过准确的测量制成对口放样图,按照图样进行施工,从而提高精准性;再次,在防止管道断裂问题上,关键是要选择韧性强度高的钢材,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安全防范要求加装止裂装置;最后,在实现节能环保问题上,要贯穿长输管道建设施工的始终,在施工前要进行有关节能环保的策划和审查,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节能环保的要求进行施工,同时要对施工进行检查监督,对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规范的,及时责令整改,加强各方的沟通协作,通过各方的协调来解决施工中的环保问题。

第6篇

关键词:地质调查;钻探技术;矿产资源;发展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地下矿产资源的消耗日益增多,矿产资源的供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就要求不断地发掘新矿体。地下找矿工作离不开钻探技术,钻探的核心设备是钻机。在探矿工作中,钻机是带动钻具向地下钻进,获取实物地质资料的机械设备。又可以称为钻探机,主要作用是带动钻具破碎孔底岩石,可以控制钻具的下入或者提出状态,一般用于钻取岩心、矿心、岩屑、气态样、液态样等,以研究地下地质和矿产资源等情况。根据岩土钻掘工程的目的与施工对象的不同,可以将钻机分为岩心钻机、石油钻机、水文地质调查与水井钻机、工程地质勘查钻机、坑道钻机及工程施工钻机等。当前,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矿产资源几乎已经被开采完,因而未来的矿产开采工作必须向更深、地层更复杂的区域发展,这对钻探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介绍了钻探技术在地质调查中应用的现状以及当前主要使用的钻探技术。

1 钻探技术的应用现状

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我国的钻探技术水平相对比较低。钻探施工采取的立轴式钻机大部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设计,历史比较悠久。全液压动力头钻机主要是进口的,我国自己发明的也已问世,但是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钻探工艺方面,一些高效的方法没有得到全面的普及,比如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方法和不提钻换钻头方法等等。液动锤钻进的方法虽然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在恶劣的泥浆环境下使用时,其寿命会大大降低。空气反循环取样钻进方法不仅效率高,钻探成本也很低,但是由于地质工作者对其认识还不够,实际工作中应用非常少。

总体来说,我国的钻探技术水平不够高,大大影响了地质调查的工作效率。

2 钻探技术的介绍

当前使用的主要钻探技术包括反循环钻探技术、绳索取心钻探技术、液动潜孔锤钻探技术以及组合钻探技术等等,下面逐一详细介绍。

2.1 反循环钻探技术

反循环钻探技术分为空气反循环和水力反循环两大类。这种分类主要是根据循环的介质不同进行的。水力反循环钻探技术的循环介质是水或者泥浆之类,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将水或者泥浆传送到孔底,取心钻头就可以得到柱状的岩心,然后取得的岩心就可以随着钻头到达地面。空气反循环钻探技术的工作原理就是双臂钻杆外管将空气输送到孔底,空气到达孔底之后就会产生膨胀,对孔底的潜孔锤会产生一个冲击力,从而潜孔锤就会对孔底的岩石产生剧烈的撞击,使岩石剥落。因此,当钻杆回到地面的时候也会带回一点剥落的岩石,通过对这些岩石的研究,就可以得到想要的资料。这两种技术各有所长,缺点也很明显。通过水力反循环钻探技术得到的岩石相对更加完整,提供的信息资料的可信度高。除此之外,其劳动强度也很低。但是这种技术对与水资源的依赖性较大,且工作效率不够高,钻进的速度也很慢。空气反循环技术的劳动强度也很低,且成本很低,在缺水干旱的区域非常实用。但是通过空气反循环技术获取的岩石只是碎屑,无法准确得反应地层的结构,其代表性不强。无论是那种技术,它们的应用范围都很广,在复杂的或者松软的地层都可以使用。

2.2 绳索取心技术

绳索取心技术的特点就在于不需要使用钻杆。只有当钻头需要更换时或者钻头出现了质量问题的时候,才会使用钻杆。绳索取心技术的核心工具有用于堵塞时打捞的工具和装满岩矿心的岩心管。当获取岩心时,钻杆住是不需要提升的。这项技术十分便捷,且其适应性非常强,因而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除此之外,通过这种技术取得的岩心质量能够得到保证,能提供较为完整的地层信息。这种技术钻进的深度不大,使得设备的钻进效率大大地提高。在工作时,若遇到了堵塞的问题,打捞工具会及时地解决问题,避免了钻杆工具和矿心之间的摩擦,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这种技术在操作时钻杆的提升次数很少,所以其工作强度比较低,钻头的寿命也大大地延长了。绳索取心技术在钻探地热、天然气、固体矿产以及冰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3 液动潜孔锤钻探技术

液动潜孔锤钻探技术在我国的钻探技术中是比较先进的。它的工作原理是用冲洗液带动液动潜孔锤的工作,当冲洗液冲击潜孔锤时,潜孔锤将接收的能量传送给钻头,于是钻头就可以产生有节奏的冲击负荷对岩石进行猛烈的撞击,从而得到岩石的样品。传送冲洗液最好的工具就是泥浆泵。液动潜孔锤钻探技术是在回转钻探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冲击力和回转力的共同作用下,设备的钻进效率很高,打孔的成本也得到了降低。与此同时,液动潜孔锤钻探技术能够充分利用一些硬度大的岩石脆性大、抗剪强度低等特点,有效解决了复杂地位的钻探工作。由于液动潜孔锤钻探技术是一种高频作业,需要不停地撞击,所以对于硬度大、脆性大、抗剪强度低的地质是很适用的。但是,在操作时,一定要注意设备的使用情况,要保证其能正常工作。除此之外,对于液压泥浆的选择一定要慎重,因为泥浆的质量与液动锤的磨损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要选择性能好,沙子的含量低且粘度低的泥浆。当液动潜孔锤钻探技术的工作强度很大时,液动锤的使用寿命将无法保证,因此当今研究应着力于提高液动锤的使用寿命。液动潜孔锤钻探技术在水电建材、金属矿山以及石油化工等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4 组合钻探技术

组合钻探技术,就是指反循环钻探技术、绳索取心钻探技术与液动潜孔锤钻探技术的结合,充分利用这三种技术的优点。由于组合钻探技术有着很多方面的优点,所以使用的范围更广,可以根据地层和地质的钻探要求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大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使钻探的效率大大地提升。

3 结束语

通过对以上几种钻探技术的介绍,我们对地质调查中钻探技术的特点与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地质调查中钻探技术的工艺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所涉及的学科也非常多。对于不同的地质,我们要经过分析与研究选择合适的钻探技术,使钻探的效率提高,并降低成本。在当前资源矿产比较紧缺的情况下,我们在深入当前已经存在的钻探技术的同时,还应该加大对新的钻探技术的开发。除此之外,要加大对钻探技术的宣传力度,使得相关的工作人员对钻探技能的掌握更加熟练,从根本上提高钻探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耿瑞伦,张林霞,冉恒谦,等.21世纪地质钻探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1.

[2]殷琨,蒋荣庆.潜孔锤反循环钻进技术及其应用[J].探矿工程,1996.

[3]张永勤.提高金刚石绳索取心钻探效率的技术创新[J].探矿工程,2007.

第7篇

关键词:PE输水管道;施工安装;质量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O213文献标识码: A

自 1933 年英国 ICI 公司首先发现了聚乙烯(PE)以来,如今以聚乙烯为主要原料的塑料管道已以其卓越的性能被广泛用于燃气输送、给水、排污、农业灌溉、矿山细颗粒固体输送以及油田、化工和邮电通讯等领域,特别在燃气输送上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由于聚乙烯管材(以下称PE管)可以比较方便做到热熔对接、电熔接和承插连接,同时,它在抗冲击、环保、经济等方面的优势,目前,这种管材在我国许多地方已广泛应用,尤其是广泛应用于地下输水管道,并且将逐步替代聚氯乙烯管材。

1 PE管的施工特点

1.1 便于施工

PE 管材柔韧性好、重量轻,便于在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较差的地区施工。PE 管因其有较好的柔韧性,可以曲折敷设,在允许的弯曲半径内可以绕开障碍物,满足施工需要,此特性在小区改造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使用 PE管不仅节约了许多管件,也因重量轻、方便运输,铺设时沟槽开挖宽度较小。PE 管的柔韧性对管道基础沉降的适应能力加强。

1.2 施工效率提高

施工实践证明,敷设PE管道可以有效的提高铺管施工效率。口径在DN100mm至DN200mm的PE管每热熔一个接口,平均需要20min左右,在开挖沟槽的同时预先连接一定长度,在PE管敷设进入沟槽后. 再作局部的热熔连接或法兰连接,确保了工程进度。另外,PE管道重量较轻,运输、安装较为简便,开挖沟槽宽度较小,可以节约人工成本,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1.3 PE管接头强度高, 稳压性好

根据有关行业标准,管道敷设完毕须进行试验压力为1.0MPa的水压试验.工程实践表明,合格率可达到100%。

1.4 PE管漏损率低, 后期养护方便

由于PE管采用热熔接口,竣工后管道连为一体,漏损率低,同时,使用中养护工作量轻且容易养护。

2PE输水管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2.1 土方开挖的质量控制

作为输水管网的运行方式是依靠地形高差产生的自然压力来实现的。所以施工中管底高程的测量,是土方开挖过程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土方工程开挖前,测量人员应将所有的水准点、控制桩进行复核,并按规范要求加密。复核无误后,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避免丢失破坏。土方开挖过程中,现场必须有专业测量人员指挥。施工中不宜采用先开挖后测量的方法,这样容易造成管沟超挖。可取的方法是:边开挖边测量。这样做的好处是即可以避免无测量人员控制高程时出现超挖,也可以减少人工清理预留保护层的工作量。管沟清理完毕后,还应进行管底高程的精平测量,精平测量的允许偏差应控制在20mm以内,而且尽量将测点距离缩短。使相邻测点的坡度更符合管道的设计纵坡。如一旦不慎出现管沟超挖,应分层回填夯实。若设计没有给出超挖回填压实指标,施工控制压实度不得小于93%。如果在施工中遇到易跨塌的风积沙土质,可采用两种办法解决:一是在设计管沟旁挖伴行沟,将边坡堆土推入伴行沟,以减少边坡的弃土高度和弃土荷载,增加边坡的稳定性。二是在距离坡顶1. 5~2m处,挖二台并放坡,也可以避免边坡不稳定垮塌。

2.2 回填垫层的质量控制

垫层施工前,应认真检查回填材料的质量,回填料中不得有尖角砾石和超粒径材料。PE管道的强度还不够高,加上通水时产生的巨大压力与管底石块相互作用,会破坏管道的管体结构,降低管材的承压能力,影响使用寿命。垫层施工中虚铺厚度可根据压实要求、压实机具采用试验段确定,但一般不宜超过30cm。管径和开挖宽度一般较大,故多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坡面碾压时,应严格控制碾压方法,上下一次为碾压一遍。上坡时振动,下坡不振动。碾压平整后高程的控制测量方法同土方开挖。但实测高程与设计高程的误差应控制在±1cm的范围内。

压实度应重点检查管底两侧50cm的区域,此区域的压实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其余地段允许有个别点低于设计值,但检测值不得低于值的98%且不得集中。

2.3 管道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管道吊装前,应仔细检查吊装机械所处位置边坡的稳定性,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早采取加固补强措施,确保吊装安全。吊装时应检查吊装锁具有是否安全可靠。为保证管道轴线安装中不发生位移。吊装前,测量人员应对管沟底的轴线控制桩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在拟吊装管前架设经纬仪,确定好管的安装轴线。管子吊起后,用水平尺配合经纬仪指挥对中(注意:此过程中水平尺应紧贴插口钢环并用吊线锤控制轴线),缓慢而均匀的将承口挂在插口上,同时检查插口外露部分是否均匀。如无异常,用千斤顶缓慢的将承口拉入插口。此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密封胶圈有无翻、扭曲现象。因为承口在拉入过程中,受承插口椭圆度、胶圈直径偏差等因素影响,有可能将胶圈挤压错位甚至破坏。所以管道安装前对管材外观质量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2.4 管道接头水压试验的质量控制

水压试验前,先检查管道的排气孔、打压孔的位置是否正确,有无专用堵头。然后卸掉堵头检查长度排气孔、打压孔有无堵塞。简单的办法可用嘴在打压孔处往孔道内吸气,如另一孔排气,说明孔道畅通无堵塞,可进行水压试验。由于管接头水压试验孔道较小,故宜采用手动加压泵,以便随时控制压力。升压过程中应采用分阶段加压的方法,待升至试验压力后,稳压5min,检查压力表有无压力降低和表针摆动幅度大、读数不稳定现象。如压力表压力下降,说明接头安装质量有问题;如压力表针摆动不稳定,说明孔道内气体没有排除。此时应卸掉排气孔堵头,将孔道中气体排出。否则,测定的压力试验数据将不准确。冬季施工如何保证接头水压试验的质量呢?我们分别采用两种冰点较低的酒精、植物油做为压力试验介质,试验中发现使用酒精做试验介质,密封胶圈呈微红色出现腐蚀症状,而采用植物油做试验介质,压力试验效果很好,这一点在系统通过过程中也得到了验证,即采用植物油做压力试验介质的接头,无一处漏水。

2.5管沟槽土方回填质量控制

管沟槽回填宜采用原土回填。回填前应派专人将回填土中大于5cm的石块捡出。靠近管壁20mm内不得有冻涨土,腐质土、草根、树皮等杂物。回填的土质应均匀,不能出现局部集中的现象。回填应从管道两侧同时进行,夯填过程中应将两侧压实面的高差控制在30cm以内,以防止管道两侧回填土压力不均匀,管道发生位移。对管底与基础形成的三角区域,要重点检查夯实机具与夯实方法,三角区域两侧的夯实应同时进行,且用力均匀。夯实机具应采用木制品,严禁采用金属夯实机具贴管夯实的办法。回填土的每层虚铺厚度,可视压实工具和压实度通过试验段来确定,但每层最大填筑厚度不得超过40cm。经试验确定的分层虚铺厚度,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更改。管侧回填每完成一个单元,应及时进行压实度的检测,检测人员应为专门的试验人员,试验仪器的精度需符合土工实验的要求,并且经计量部门检验。检测过程中,如发现回填土料性质发生变化,应重新取样做

击实试验,以确保回填土压实度的准确性。

3PE输水管道施工注意事项

3.1施工时日照对PE管道的影响

PE管道在现场地面进行接口热熔过程中,受到太阳的直接曝晒,而为了防止紫外线对管道材质进行光降解,PE管道表面为黑色,在日照情况,黑色容易大量的吸收热量,下管前管体表面温度远远超过实际气温,热膨胀程度更严重。因此,在施工时,应避免管道直接曝晒于强烈阳光下。

3.2重视堆置

贮存和敷设管线维护与质量与其他的塑料管材一样,应避免紫外线的直接照射,如果是露天堆放应有遮盖物;PE管道表面的强度还不够高,被坚硬物体、尖椎型物体剧烈碰撞后会发生局部断裂,所以,在敷管工程中,PE管的沟槽基础和回填土质量尤为重要,沟槽基础应平整,不能有坚硬物质或有岩石,管面以上 200mm 要用软土回填,回填土中不能含有碎石块、砖块、建筑垃圾及其他硬块。

3.3 PE管不适用于中心城区的道路敷管

市区道路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施工条件差无法适应PE管一次性大面积开挖路面敷设的要求;另外,市区道路路面结构层较厚,不能满足PE管道敷设所需沟槽基础平整和软土回填的要求。所以,在中心城区目前主要是在住宅小区内铺设PE管,延伸至道路上的管道采用其它管材。

3.4雨季施工

由于PE管道较轻,雨季施工需注意采取抗浮措施,防止出现漂管现象。

3.5连接方式

热熔连接时,温度必须到210℃±10℃,应注意避免过火烧焦,与其他管材连接时,应采用法兰连接,不宜采用柔性接口,以防止压力增大时管道发生轴向收缩。

4PE输水管道施工安装质量控制方法

4.1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及保证体系。要认真掌握一手资料,严格从勘察、测量及管线开始,把可能造成管道安装质量的各种隐患均查清楚,要与管线及相关单位协调配合,把易发和常发的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处理在施工之前。

4.2建立健全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的信息沟通制度,明确输水管道施工中的工艺及技术规范要求,避免由于具体问题表述不清给输水工程实施造成困难。

4.3建立健全技术规范和工艺规范约束制度,形成有效的监控体系。严格按照《室外给水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设计,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提高输水水质,保障输水安全,坚决避免使用无保障的各种材料。

4.4建立健全技术标准验收制度,坚持执行《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技术标准,对建设单位提出的各项违反强制性条文的要求坚决制止。

5结语

在输水管道工程施工中,要树立质量意识,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确保施工质量,这样可减少水资源浪费,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水资源合理配备,保障城市安全用水。

参考文献

[1]聂荣忠.给水PE管施工技术及几点经验[J].甘肃科技,2007,23(1)

第8篇

1.1科技发展知识更新的需要随着世界近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工程项目的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新的建筑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建筑材料日新月异,生产装置向大型化、模块化发展。为了满足工程项目建设需要,新的施工方法、施工装备、施工技术以及新的管理模式和现代管理方法不断涌现,这使得从事工程建设的管理人员,必须与时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老观念,实行新管理。以石油和化工建设项目为例,经过20世纪的快速发展,原油炼制、煤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等领域的工程项目目前都进入到了规模化发展的阶段,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创新,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十几年间,新型煤化工方兴未艾,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项目,为能源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于此同时,工程项目所涉及的设备大型化、模块化趋势愈发明显,过去的大型设备合成塔单台重不过100t、200t,现在的煤制油反应器单台重量超过2000t;为了满足高温、高压、低温、耐蚀的需要,化工设备和管道应用了大量优质合金钢及钛、锆等特殊性能金属材料;工业厂房建筑新结构、新材料层出不穷……在科技发展神速的时代,即使已有几十年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也望尘莫及,特别是大型设备的起重吊装、各种材料的现场焊接、新材料的施工方法及新型管理模式,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不断知识更新,加强学习,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施工现场的继续教育是跟上现代科技发展,快速知识更新的最佳途径。

1.2拓展国际工程建设市场的需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工程建设国际市场大门敞开,从引进国外成套设备转向输出成套设备,由单纯的劳务输出发展到工程总承包。走向国际,与国际接轨,就需要熟悉国际的行规,了解各国的国情,才能顺利开展工作。在国外项目的施工现场,国家制度、地方法规、技术规范、验收标准、自然环境、气候特性、工作习惯、语言障碍、及民情风俗等因素的差异,都会影响工程的进展和效益,因而,国外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尤为需要进行针对施工现场的继续教育。

2施工现场继续教育课程大纲

在实施施工现场继续教育时,课程设置要以现场项目管理人员认为需要知晓的现场知识和管理经验为出发点,而以下内容是不可或缺的:

2.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及工作范畴

项目管理是对工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专业活动,它包括:(1)项目策划、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和竣工验收等管理;(2)项目合同管理、进度管理和采购管理;(3)项目资源(人力、材料、机具、设备、技术、资金)管理;(4)项目成本管理和风险管理;(5)项目施工管理、质量管理;(6)项目职业健康管理和环境管理;(7)项目信息管理和沟通管理;(8)项目收尾(试运行、竣工验收及竣工决算)管理。

2.2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概念、目标及主要工作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是在组织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活动。施工管理工作始于项目策划,终于承包合同终止。施工管理的任务是实现工程项目预定的进度、质量、费用和安全四大目标。本课程要求明确施工管理在不同施工阶段的重点工作:(1)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有:编制施工计划、组织施工分包招标、组建现场施工管理机构。(2)施工中期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在施工现场进行“三控制”(进度、质量、费用)和“四管理”(安全、合同、现场、物资)。(3)施工后期阶段的主要工作有:组织竣工试验、参加试运行服务、组织工程交接以及工程回访和保修等。

2.3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的解读、消化和管理工程项目的承包合同是项目建设的法律性文件,是合同当事人共同约定和履行的依据,所有参与项目建设的管理人员必须熟知合同的内容,并对其深度消化和理解,同时明确管理人员自身的职责。因而宣讲和解读工程承包合同是施工现场继续教育的必修课。

2.4工程项目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装置特点及对施工的要求本课程包括项目的生产原料、生产产品、生产设备、生产动力、生产反应过程与控制,以及排出的废气、废液、废渣及其处理等内容。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学习项目生产工艺的目的,并非为了掌握生产工艺操作,而是了解项目生产过程和工艺的特点,装置中设备和管道中的主要介质、特性和使用的材料,以及生产单元和装置间的互相衔接,以便预控施工质量,安排施工进度,正确指导施工。

2.5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和重大施工方案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是贯穿施工管理工作全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保证工程进度、质量、费用和安全的指导性文件。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应负责编制项目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的施工承包企业应负责编制其承包部分的施工组织设计;重大施工方案对项目的进度、质量、费用和安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工程项目初期施工准备阶段,项目的《施工计划》中应包含有重大施工方案,但详细的实施方案由施工承包企业编制。本课程在现场实践中要求受培训人员对施工组织设计和重大施工方案进行再次学习,可以加速提高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对其编制、审查、贯彻和监督其实施的管理能力。

2.6工程项目各装置的竣工试验、清扫及试运行方案工程项目各装置的竣工试验方案由施工企业编制和实施;系统清扫和试运行方案通常由工程总承包企业和建设企业生产人员编制,经会签后由生产人员负责指挥与操作,施工企业配合管线、管件的拆装复位,最终由工程总承包人、建设企业代表和工程监理三方确认签证。项目的竣工试验、系统清扫和试运行是工程施工末期的重要工作,是对工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工作的总检验,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应熟悉它,系统地学习项目各装置的竣工试验、清扫及试运行方案,便于在实践中贯彻和监督执行,同时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

2.7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在施工现场继续教育中应让管理人员明确施工质量管理的任务、控制依据及影响质量的因素,包括:

2.7.1施工质量管理的任务即监督参建主体的质量行为和工程的实体质量,从而实现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监督参建主体的质量行为包括:施工分包单位在现场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施工工人员遵照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情况、有关质检专业人员资格及到位情况、质控文件贯彻情况等。监督工程的实体质量主要包括:审核进场设备、材料的技术文件,必要时进行品质检验;对工程的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巡检、停检和共检,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及时做好工程质量评定;审核有关工程质量检测文件,整理归档。

2.7.2控制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主要依据包括:工程设计图纸、技术文件、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

2.7.3影响施工质量的五大因素五大因素分别为:施工人员、工程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施工环境,及其控制对策。

2.8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管理建设工程的安全施工管理是项目管理人员的头等大事,管理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同施工人员一样须接受安全教育,同时要监督所有参建人员的安全行为。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主要内容有:(1)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政策方针和现场安全管理制度;(2)产生安全施工危险源的四大要素(人的失误、设备故障及缺陷、不良的施工环境、管理缺陷),本项目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源及其防范措施;(3)有关现场常用的安全施工技术标准和危险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4)施工现场曾发生过的典型安全事故案例;(5)有关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的规定,现场事故应急措施。

2.9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需安装的设备及施工用的材料等物资进入现场须施行库房管理,现场物资管理工作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费用,同时也是工程总承包单位对现场文明施工和管理水平的体现,因而项目(施工)管理人员需学习和掌握如下现场物资库房管理知识:(1)现场存放材料、设备的场地、库房规划动态布置图,装卸运输线路图;(2)不同类型的设备、材料保管条件及对库房的要求;(3)库房的防淋、防晒、防冻、防锈、防火、防盗、防变形、防变质的措施;(4)设备、材料物资入库、出库及回收的管理制度。

2.10施工进度/费用的综合控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能使项目的实施具有最高的效率并且建设费用最省的计划进度,就是该项目的最佳进度。项目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寻求工程项目既省又快的进度/费用综合管理方法。本节继续教育课程我们应学习如下内容:(1)施工进度/费用综合控制原理,影响工程项目进度和费用的因素;(2)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和里程碑;(3)工程项目费用的构成,项目费用分解及控制目标;(4)工程项目进度统计、赢得值计算和进度款拨付的程序;(5)工程项目变更、工程结算以及索赔与反索赔。

2.11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项目的财务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高项目效益为中心,对工程项目的经济、财务、税务等事项,行使组织、计划、调度、监督和调节职能,以致合理地筹集、分配和使用资金的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对于非财务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也应学习和了解如下财务管理知识:(1)本项目的财务管理体制及相关管理制度;(2)项目的合同财务管理;(3)项目的成本费用及资金管理;(4)项目的分包费用内控及财务风险与保险管理;(5)项目的税收及资产管理;(6)项目的费用决算与审计;(7)涉外项目的财务管理及国际结算。

2.12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工程建设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得到普遍的应用,并成为提高效益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因而项目管理人员应予学习和应用。(1)“工程项目综合管理系统软件”(PMS),或本项目应用的其他软件;(2)信息管理在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管理中的应用;(3)信息管理在合同管理、文档管理中的应用;(4)信息管理在进度计划、质量控制、费用/进度综合检测管理中的应用。

2.13施工现场的QHSE管理工程项目的QHSE(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是工程承建企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管理绩效的需要,是国际贸易的需要,是建筑市场的准入条件,作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学习和了解如下知识:(1)工程项目QHSE管理的概念及本项目的QHSE管理计划;(2)本项目中设计、采购、施工及试运行的QHSE管理。

2.14施工现场当地的国情民俗、地方法规及自然环境条件等工程建设项目遍布全国各地,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世界七大洲都有我国工程建设者的足迹,各地的施工现场各有其特点,项目管理人员需对其当地情况充分了解,以便工程建设顺利进行。(1)当地的政治制度、、民俗民情及有关工程建设的地方法规等;(2)该项目当地应用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及特殊技术要求等;(3)当地建设、工商、环保、卫生、质检、安检、公安、水利、交通、税务、银行、海关、边防等部门相关工程项目的管理业务,及其联系方式;(4)当地的水文地理、自然气象、寒暑的极端气候及易发的自然灾害等。

3施工现场继续教育工程的实施

3.1施工现场继续教育的三种形式

施工现场继续教育通常有走出去、请进来、互教互学三种形式。

3.1.1走出去项目管理人员的骨干可以参加全国性的,经建设部批准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管理或工程建设总承包管理等培训班进行较系统的学习,也可派出相关管理人员到与本项目相似的在建工程进行观摩学习和考察交流。此形式往往受费用和人数的限制,仅适合于少数骨干和高级管理人员。

3.1.2请进来请项目管理和施工管理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或请与项目相关的专家到项目现场授课。此形式费用也较高,且受专家时间的约束。

3.1.3互教互学利用本项目现场的师资资源,在现场互相进行讲述和观摩的教学方法。每个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必然汇集工程公司、施工公司、生产开车队、专业设备制造厂和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的专业人才,既有资深的项目管理、经营管理和专业设计人员,也有一定经验的土建施工、工业安装的施工管理人员,还有各类施工方案和生产开车方案的编写人,各有各的经历,各有各的特长,是资源丰富的师资群体。通过现场各单位管理人员的互教互学,听课者增长了知识和阅历,授课者从中进一步充实提高;现场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互动和观摩,学以致用,立竿见影。因而互教互学是施工现场费用低、见效快、最切实际、不误现场的最佳继续教育方式。

3.2参加继续教育的人员

参加现场继续教育的人员不受部门、专业、学历和岗位限制,鼓励现场全体管理人员参加,欢迎施工队骨干参加,现场部门负责人则应带头参加。

3.3继续教育的内容与时段选择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继续教育的内容,可参考本文“课程大纲”的纲目,也可根据本项目管理人员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现场继续教育的时间安排较灵活,一般“走出去”的学习项目宜安排在现场施工前进行;“请进来”的学习宜安排在现场人员较多的时候进行;“互教互学”可以根据现场施工的进度需要和师资情况,在现场随时随地组织进行。

3.4继续教育工程实施的可操作性

施工现场继续教育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承包企业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特别是企业的高层领导和项目经理。实施现场继续教育的主要工作有:(1)将“继续教育工程”列入项目的工作计划,对“走出去”、“请进来”“、互教互学”的课题和人数,分别做出规划和预算;(2)将继续教育所需费用列入项目培训教育费计划。“走出去”的培训费和学员差旅费;“请进来”的讲课费和教师差旅费;“互教互学”无需差旅费,但应付给适量的讲课费,表示对讲课人的劳动酬谢,同时提高讲课人的积极性;(3)安排适当的继续教育时间,在不影响现场工作的前提下可以是工作时间,也可利用业余时间,使员工的业余生活更丰富,更有意义。(4)安排适当的场所作为继续教育的课堂,并配备必要的电化宣教设施;(5)结合工程实际组织现场观摩(如大型设备吊装、重点施工方法展示、典型事故处理等),把继续教育的授课与现场实践结合起来,让在项目现场非分工直管的管理人员同样得到了项目管理的经历。

4结语

第9篇

【关键词】外资项目;造价;确定;影响因素

改革开放几十年,国家发生了巨变,我所天天从事的工程概预算行业也随着新指标、新定额、新法规的不断出台而发生着变化,以期待在国际惯例和我国国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当前,国民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全面深化阶段,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态势成为市场投资体制的重要特征,外商投资已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年来,我有幸参与了几个与外商合资和外商独资的大型项目的工程概预算工作,在努力工作不断学习的同时,积累和总结了不少经验。由于境内外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程度、技术水平的不同,在工程造价的确定与管理上体现出调控机制、计价口径、造价服务系统、造价控制手段等的差别,外商投资者在带来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了国外对工程造价的一些习惯做法。同时他们对国内工程计价程序和做法不了解,容易形成沟通上的困难和管理上的误区和漏洞。

前些年,我在南方一经济特区某外商投资工程中做过估算师(Estimator);参加了由Foster Wheeler、 Bechel和SEI(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某大型石油化工项目的+/-20%估算以及+/-10%估算的编制工作;还有由中方、埃克森美孚及沙特阿美三方业主持股的某炼化一体化项目的费用控制工作。我们知道为了吸引外资,政府对外资企业有一些优惠政策,也就是说,政府并不直接干预外资工程造价,这样在给预外商较大自由度的同时,也容易造成不合理的工程造价,尤其是那些本身对造价工作不熟悉的业主,一旦碰上承包商漫天要价,往往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付出超出常规的工程造价;反之,有的业主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盲目压价,承包商为了周转而勉强接受,最终导致对工期的拖延和出现低劣的工程质量问题。此时,我们的责任就是在维护业主利益、防止承包商漫天要价的同时,考虑到外商投资工程的特点,如:对施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对材料质量、数量及到货期限要求较高;对施工机械设备要求较先进等诸多因素编制出一个较合理的工程造价(Fire Price)。并参与此后出现的有关工程变更(设计变更、现场变更)的造价控制工作。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尖兵,外资在地区经济成分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窗口作用不仅体现在招商引资,更传递着政府改革开放的信息。在深化工程造价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坚持中国特色的同时如何尽快同国际惯例接轨,营造出良好的工程造价模式,特区人在进一步理顺建筑产品价格的同时,通过改革建设工程计价办法,逐步地、有计划地开放建筑产品价格,并实行按工程实物量投标报价,建立起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企业自主报价,市场公平竞争,合同确定工程造价,实行动态调整的建筑市场价格管理的新模式,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要求,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这也是现今推行的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前身,主要举措如下:

一、贯彻实施福建省新出台的计价依据《福建省建筑工程综合预算定额》及配套使用的费用定额、机械台班定额和计价办法

1.费用定额新改革

(1)改变实现以施工企业资质等级划分间接费率为按工程类别划分间接费率,实现同一产品同一价格。

(2)将现行以施工企业资质等级、经济类型确定计划利润率改为按工程类型实行差别利润率。

(3)合格产品与优质产品区分定价,实行按质论价,促进创优质产品。

(4)开设工程特殊费用项目,增设提前竣工费、文明施工费、特殊技术措施费等,突出工程的个性特征,提高按市场确定造价的比重。

(5)解决历史遗留下来客观存在的施工企业劳保负担不均衡问题,将劳保费用项目不作为招投标竞争性费用。实行取费证制度,根据企业劳保负担情况,由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在取费证上确认取费标准,企业中标后根据取费证的标准收取劳保费用,以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也就是对社会统筹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6)实行工程制造成本,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密切关系的现场经费计入产品成本。

2.建筑工程综合预算定额新改革

(1)为适应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实行全省统一基价,各地(市)不再编单位估价表,各地(市)价格与基价的差别以指数和价差进行调整。

(2)将钢筋砼工程的计价方法与国际惯例接轨,砼、钢筋、模板三者分离,分别列项计价,促进建筑业向商品化、专业化发展,这一点我体会颇深:《福建省建筑工程综合预算定额》未将三者分离,套定额时看似简单,但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位工程钢筋含量的多少和钢筋每吨市场价格的高低都直接关系到承包商的利益。所以,抽筋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与其调筋不如单独套定额方便、直观,这一点一直对我们以后在编制概预算中有影响。现在,无论是中资、外资还是合资项目在编制概预算时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数量都是单算的,尤其是在现今钢材价格受国际市场和国内政策的影响起伏不定时,尤显必要。

(3)打足安全费用,确保工程安全。新定额根据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对施工现场四口五临边防护,井子架安全措施等给予考虑。外商投资工程非常重视安全工作;现场的安全监理人数保证满足需要,南方施工惯用的竹制安全帽、竹脚手架,一律改为塑料安全帽和双排钢管脚手架,现场红、黄安全警示带非常醒目,业主还要求并在合同中写明承包商为其员工投保的数额。“安全和环保”已成为外商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这一点很值得国内企业学习和借鉴。同时,在考虑投资时也应打足这部分费用。近些年,随着国外投资的增多,HSE(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这三个英文字母已经常出现在概算中,早在《石油化工工程建设费用定额》(2007版)中国石化建【2008】81号文就单列了“安全生产费”系指施工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

(4)将装饰工程单独分册,并单独分列装饰工程人员单价和取费标准。由于外商投资工程高级装修较普遍,装修中新技术、新材料新施工工艺的广泛应用,使得老定额显得跟不上形势。需要将装饰工程单独成册,客观地反映建筑市场情况,使定额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5)与定额相配套的直接费动态调整相应进行改革。主要材料以单项调整差价,辅助材料以系数调整差价。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另公布全省直接费调整系数,用于调整概算、投资估算,以有利于打足投资,不留缺口。

3.继续推行按工程实物量报价,向国际惯例靠拢。

4.推进计价依据改革,按照国际通行的各项定额子目以综合价格的方式表现,即各子目的价格除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外,还包括管理费和利润,不再是传统预算定额的直接费,使子目价格更加直观,使用更加方便。工程量清单报价法最终要达到按国际惯用的全费用报价,即:每一项子目报价表包括了人工、材料、设备、管理、税款及合同中包含的风险、责任所应有的一切费用。合同单价以中标单价来确定,设计变更等因素引起工程量变化按实调整。编制原则采用“量价分离”,消耗量反映一定时期施工技术的标准,并执行国家《基础定额》中的“量”。“价”采用工程所在地的价:人工、机械台班单价考虑按系数调整,材料价格采用扩大“价差法”,逐步“随行就市”,由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公布价格信息,市场各主体参考使用。综合费用按工程类别划分,实行同品同价,打入每项定额子项,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工程量(实物量)清单报价法,最终建立“国家宏观调控前提下,由企业自主报价,市场竞争定价”的报价模式。

二、提高造价工作水平,促进科技进步

1.加快对四新项目(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补充定额编制,加速推广新技术。原来采取的由县、地(市)分别编制补充定额,最后再列入省编定额的办法,时间太长,满足不了推广需要。现在,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积极参与四新项目的调研,对省重点科技推广项目,由省建委组织编制试用定额在试用期内使用,待施工水平稳定后,编制正式定额。各地(市)对当地四新项目及时编制补充试用定额,在当地范围内使用。像砼空心砌块试用定额就是一例。

2.在工程造价工作中强化推广应用计算机。新的定额出台后,配套推广统一的微机软件。各地(市)造价管理部门要做好软件维护工作,保证软件正常运行。

三、拓展工程造价管理,加强立法工作

1.严格控制政府投资工程的造价,切实解决普遍存在的超概算现象。贯彻、实施建设部制定的《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理顺建设项目费用组成,从方法上规范概算编制行为,以静态投资控制设计,以动态投资筹措资金,控制资金使用。形成既有利于国家对建设项目投资的宏观管理,又有利于把建设项目投资打足,不留缺口。使长期存在的普遍超概算的现象得到改善,把设计阶段造价确定宏观控制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来抓。

2.制定《建设工程合同价暂行规定》,明确建设工程标底价、报价、合同价以及工程价款结算编制和审核的要求,防止盲目性和随意性,制止目前建设市场普遍存在的压级压价高估冒算、合同违约等行为。同时抓好施工合同的认证工作,以利于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将合同纠纷隐患消除在合同订立之前。

四、搞好动态管理,加强信息工作

合理地、及时地调整价格,使价格符合市场变化,为承包发包双方确定工程造价,进行工程结算提供可靠的依据。人工单价随国家现行的工资政策,结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劳务市场价格的变化进行定期调整。按季(月)各类工程主要材料价格信息和价差系数。进行工程造价资料积累和经济指标分析,建立各类工程经济技术指标库。

对外资工程,政府并不直接干预其造价,而是通过法制、标准、规范以及市场调节机制来加以间接地控制。我们应把精力集中在制定满足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规范,编制适用于工程所在地的工程造价指标,及时工程造价指数和计价方法,以满足市场需要。并对上述管理依据的执行进行监督,对违反工程造价管理办法不依法履行合同和强行压价、高估冒算、弄虚作假等依法进行监督和处理。但如何使这些计价依据发挥其应有的效力,仍需我们在信息渠道的畅通及加强管理力度上进一步努力。

借鉴国际惯例,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我们常说要与国际接轨,我认为应在外资工程管理上首先尝试,对国外先进经营采取“拿来主义”,如,为了达到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必须把各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特别是对工程的维护费用、不可预见费等加以考虑。也就是投资要打足,费用要合理,对实施过程的设计变更修改要严格控制,有严格的审批制度;由于建筑产品不同于一般商品规格一次计价,它在建造过程中还存在着技术、环境以及构成造价的生产资料、劳动力价格等变化因素,最终将引起工程价格的变化。国内的工程造价在概算阶段往往较少考虑上述不可预见因素,且设计变更频繁,无严格审批,所以国内工程决算超概算的现象时有发生,外商对此十分不解;另外,国外对工程造价已经建立了造价、工期、质量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而在我国,这三者的综合管理往往被某些无形的因素所左右;再者,在科学管理上,国外十分注重科学的积累和信息的反馈,只有掌握大量已完工程资料,建立工程造价资料数据库,及时获得信息的反馈,才能够正确分析和判断工程造价的发展趋势,预测工程造价等等。这些经验和实践,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五、加强概预算队伍的素质管理

工程量清单报价法是工程报价一种新的方法,随着改革深入,这种办法显示出科学性与重要性,要使我们跟上发展,加强与提高概预算队伍素质管理是迫在眉睫之事。首先,应加强概预算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要使概预算人员懂得投标报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标后的施工行为,合理造价是企业的生命,因此,概预算人员严格按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编制工程报价,防止无限压价、哄抬造价、互相串标、伪标行为,查处概预算人员证书满天飞,到处挂职,私自承接编制任务,损害业主、国家利益的现象,以保障工程量清单健康有序的实施。其次,应加强概预算人员的业务素质教育。定期对概预算人员进行合同管理、设计规范、施工技术、概预算基本知识、微机应用等各方面的培训,并且严格把关考核发证,实行持证上岗与证书年审制度,对取得证书而无从事概预算工作及概预算工作质量低劣的人员,应收回其资格证书,以净化概预算队伍。再次,要加强招标组织编制工程量清单和施工单位管理部门资质检查,发挥他们管理工程造价的作用,管理好本单位概预算人员,提高预决算管理水平。工程建设施工投标是建筑产品交易的主要方式,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日臻完善工程量清单报价法是造价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与职责。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改革提出了改变定额中量、价管理方式,实行量、价分离的设想。量、价分离即对各类定额中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等消耗量由国家统一制订并实施控制,使其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保证工程质量;而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等价格应随市场变化,实行动态管理,由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定期价格信息和相关系数,为投资方确定和预测投资,调整差额,把资金打足,也为企业报价提供参考。

“量、价”分离反映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客观现象。一般来讲,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上,单位定额消耗量是相对稳定和很少变化的,而价格随着市场的变化则是波动起伏和变化较大的。在这种情况下,“量、价”合一的结果只能导致“量、价”背离;既使进行人为的不断调整,一方面违背了价值规律,一方面也仍然避免不了价格的滞后性。“量、价”合一不利于建筑业的改革开放,不利于国际工程投招标和工程承包竞争,因为它不符合国际上的通用作法。

第10篇

【关键词】食品包装 绿色印刷 油墨

近年来,食品安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而食品包装作为食品不可或缺的容纳物和装饰物也越来越引起重视。食品包装是否环保、健康,是否会污染我们的食物,直接影响着食品安全。众所周知,印刷油墨现已大规模地应用于食品包装,而印刷油墨有害物质的迁移就很可能对食品包装产生影响。面对这样紧迫的形势,为了减少或完全消除印刷在食品包装中的污染,使食品包装印刷变为绿色环保印刷,许多行业都在为保证发展的同时尽量减少污染而努力。包装行业也在积极寻求“绿色”发展道路, 这正逐渐成为国内食品包装印刷界关注的焦点。

包装印刷是现代工业的最后一道工序,起着保护、美化、宣传和方便储藏、运输与销售的重要作用。随着食品行业的飞速发展及包装印刷材料和加工技术的不断提高,食品包装印刷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包装印刷行业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包装印刷所涉及的塑料薄膜、油墨和复合胶黏剂无一不是石油化工相关产品。因此,印刷包装从原材料的选择、生产、使用,到回收整个环节都应符合绿色印刷环保要求。

1 绿色印刷的发展概况

油墨是印刷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也是印刷行业最大的污染源之一。号召发展低碳经济、推广绿色印刷的今天,生产和使用绿色环保油墨正日益成为油墨业和印刷业的共识。

绿色印刷是指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印刷过程中产生污染少,节约资源和能源,印刷品废弃后易于回收再利用再循环、可自然降解、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印刷方式。国际上绿色印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以日本、美国、德国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出现,经20余年的发展,现已从概念讨论阶段进入到实际应用阶段,无论从理念还是到技术标准、设备工艺、原辅材料以及软件应用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并日趋成熟。

绿色印刷已成为21世纪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应用并日趋普及化的一种新型印刷方式。在欧美发达国家,绿色印刷是其科技发展水平的体现,同时也是替代产生环境污染和高能耗的传统印刷方式的有效手段。除胶印印刷外,水墨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溶剂型油墨。

在我国,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印刷油墨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印刷行业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就业岗位,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它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为此,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于2011年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提出了绿色印刷标准以及绿色印刷认证。绿色印刷已成为未来印刷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目前在食品包装行业的标准中已逐步引入溶剂残留及重金属的指标,如2010年我国陆续实施了GB/T 26394―2011《水性薄膜凹印复合油墨》、GB/T 26395―2011《水性烟包凹印油墨》、GB/T 26461―2011《纸张凹版油墨》、QB/T 4103―2010《水性凹版塑料薄膜表印油墨》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陆续新修订实施了QB/T 1046―2012《凹版塑料薄膜表印油墨》和QB/T 2024―2012《凹版塑料薄膜复合油墨》以及QB/T 2624―2012《单张纸胶印油墨》等。上述标准中均加入了一定的卫生安全指标,如可溶性有害元素的限量、溶剂残留量等项目,将食品包装用油墨以及非食品包装用油墨的技术指标加以区别,这将有利于推动食品包装用油墨产品健康有序地发展。

2 食品包装上的绿色印刷油墨性能特点

油墨是由有色体(如颜料、染料等)、连结料、填(充)料、附加料等物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能进行印刷,并在被印刷物体上干燥;是有颜色且具有一定流动度的流体。油墨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其中包括重金属、残留溶剂、有机挥发物以及PAHs(多环芳烃)等,一旦油墨迁移渗透入食品中,就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传统油墨印刷主要是溶剂型油墨,有机溶剂可溶解许多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是各种油墨的重要成分。但部分却会损害人体及皮下脂肪,长期接触会令皮肤干裂、粗糙,如果渗入皮肤或血管,会随血液危及人的血球及造血机能;被吸进气管、支气管、肺部或经血管、淋巴管传到其他器官,甚至可能引起肌体慢性中毒。部分油墨有重金属离子的毒性问题,颜料和染料含致癌成分,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害处。这些溶剂,虽然通过干燥可除去绝大部分,但是残留的溶剂却会迁移到食品中危害人体。食品包装不得使用传统油墨,承印厂商必须确保印刷后油墨中的溶剂全部挥发,油墨则要求固化彻底,并达到应用行业的相应标准。

绿色印刷油墨是相对环保的油墨,其明显降低油墨中对人体有害的成分,明显降低其在生产过程中对操作人员及环境的危害。同时,油墨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所用能源明显降低,并且有利于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理。以水性油墨为例,水性油墨主要溶剂是水和乙醇等,可以大大降低有害物质排放,完全消除溶剂型油墨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和对被包装食品的污染。以水作为溶剂的水性油墨是世界公认的环保油墨。近几年,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环保的要求下,水性油墨在食品包装中的使用量迅速增长。水性UV墨是目前UV墨领域研究的新方向,目前使用在普通UV墨中的稀释剂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及毒性,因此,使用水及乙醇作为稀释剂可以大大降低UV墨的毒性。目前,水性UV墨已经研制成功,并在一些印刷中开始得到应用。

目前我国软包装方面的水性油墨以35%的用量排在其他印刷油墨之首,主要领域是柔性版印刷、凹版印刷和丝网印刷。水墨的印刷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水墨很容易干结在网纹辊上,影响传墨的均匀性;水墨很容易起泡沫,影响色密度;水墨的耐水、耐溶剂以及耐磨性比较差等。这都需要科研人员进一步去开发研究,以使水性油墨得到更加迅猛的发展。

3 绿色印刷油墨应用于食品包装的重要性

伴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快速发展,各国油墨制造业面临着如何开发和制造无毒、无污染绿色产品的压力与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自从我国食品包装产品纳入市场准入制度后,许多食品包装标准逐步引入了溶剂残留量等安全性指标。这些标准的出台,从一定程度上开始促使企业在进行食品包装印刷时尽量选择醇溶性等所谓“无苯无酮油墨”或水性油墨以及胶黏剂。这也就意味着对我国的油墨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制定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包括环保油墨及绿色印刷在内的完善的法律法规或制度,以此来规范和约束印刷用户特别是食品包装用户能合理有效地选择油墨产品。

总之,在当前生态不平衡已构成对人类生存挑战的形势下,国家对食品包装印刷油墨的安全、环保性能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质量标准和基本要求。大力发展绿色印刷、绿色包装,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力举措。印刷界都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用全局的视野去把握印刷与环保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环保印刷是印刷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要实现绿色环保食品包装印刷,采用绿色油墨是必备条件。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会有更多更好的绿色油墨不断开发出来,绿色环保食品包装印刷定能实现。符合环保要求的水性油墨普及将越来越广,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董文丽,李云静,张万峰.复合包装膜残留溶剂在食品中的迁移特性研究.包装工程,2011,32(21),27-29.

[2]杨雯,彭俊玲.近5年国内绿色印刷包装文献研究动态.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3,21(2):41-44.

[3]甄艳霞.浅谈塑料包装的绿色印刷.中国包装,2010(10):52-55.

第11篇

1、培育要素市场,加快产业集聚。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规范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消除不利于市场培育完善的各种障碍,大力培育要素市场。健全以市场为基础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市场化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增强要素活力,激活要素潜力,促进生产要素有效地流动、集聚和优化配置。充分利用现有城镇基础设施加快生产要素集聚。积极引导、合理规划土地投入方向,使土地资源向优势企业、优势项目集中,鼓励企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技术要素以多种形式参与收益分配;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加大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2、创新项目机制,增强产业集聚。加强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研究,高度重视大型产业项目的储备,积极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充分利用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促进一批综合效益好、对区域经济带动性强的大型产业项目落地,引导企业按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带动一批配套项目,拓展产业集聚的空间。结合我省实际,建立科学的行业准入制度,规范行业的环保、安全、技术、质量标准,建立投资风险预警和防范体系,加强投资运行的监测分析,及时向社会投资调控政策、投资信息和产业发展趋势,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投资浪费。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落实企业投资自,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着眼于提升产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把招商引资政策和促进产业集聚政策有机结合起来,集聚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工业性投入资金,集中扶持产业发展的关键项目。广泛利用民间资本,形成民间投资稳定增长的机制。鼓励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业以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加快培育上市后备资源,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融资功能,促进产业集聚。

3、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积极引进和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其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产业龙头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推动龙头企业建立产品标准、质量检测、财务结算等中心,提高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不断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帮助协作配套企业做好与龙头企业相衔接的质量、标准、管理等工作,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建立最终产品与零部件厂商的战略联盟,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的省内配套率。鼓励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对其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带动效应,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通过企业之间的集聚效应降低综合成本,增强竞争优势。

、创造区域品牌,引导产业集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重点扶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企业。鼓励企业建立综合品牌,引导企业开展企业形象和品牌标识的策划与宣传活动。积极培育国家名牌产品,对评选为“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各地应根据财力给予奖励。鼓励名牌产品企业迅速扩大品牌经营规模,促进名牌产品企业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加大名牌推介力度,以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为依托,着力提升企业、产品的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打造一批产业名市、名镇,共创区域品牌。以政府引导、中介促进、企业自主结盟为原则,推动企业建立营销联盟,共享营销资源。整合和利用各类会展资源,创立会展品牌,鼓励行业协会统一有序地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交易会。积极推行现代营销管理,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提高闽货的市场占有率。推动跨国公司采购本地化,鼓励国内外大公司在闽设立商品采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分销中心。

、提升工业园区,推进产业集聚。坚持规模化、集约化的原则,整合、优化、提升现有的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做好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衔接,按照功能区分,根据资源、生态、产业环境等综合因素合理确定园区的定位,完善工业园区的道路、通讯、水、电、气、污染控制等基础设施,优化企业之间生产协作流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使之成为产业集聚的有效载体。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园区开发经营实体,推动园区建设投融资的市场化。进一步完善“飞地政策”或采取“保存量、分增量”的分配办法,鼓励关联企业或配套企业向龙头企业所在工业园区集中,鼓励县乡到市县工业园区开发项目。建立项目投资密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地面积)和用地控制指标、土地出让价挂钩制度,按照产业的不同,确定不同的用地控制指标和土地最低出让价。

9、努力扩大开放,拓展产业集聚。进一步打破所有制限制,完善产权法律制度,规范和理顺产权关系,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大力推行以股份制为主的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引导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放宽市场准入,改进对民营经济的管理和服务。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推进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区域协调,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开展产业链招商,更多地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外著名企业,更多地把技术水平高、增值含量大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省。继续办好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等一批重大经贸活动,引导采用股权并购方式加大招商力度。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产业集聚。着眼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良性循环、有机统一,着力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促进资源消耗小、经济效益高的高新企业实现规模化集聚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产业,促进清洁生产。促进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建立污染集中控制区,倡导以多家联合、共同投资方式,建设污染设施,完善治污价格机制。建设行业性清洁生产示范基地,组织实施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开发与节约利用,实现废水减量化和资源化。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合理调整能源结构中油、煤、气比重。促进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标志认证,加快淘汰落后的高能耗产品,鼓励企业推广应用节能技术。

二、加快形成特色鲜明、支撑有力的产业集群

11、围绕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临海战略型产业集群。围绕龙头企业、名优产品和大型项目,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配套能力,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品牌培育,加快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增强产业竞争力。

电子信息产业要积极推动优势企业增强集聚能力,着力发展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和网络软件、数字视听及家用电器、通讯终端设备、手机及配件、显示器及新型元器件等产业集群,把我省沿海建设成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机械制造业要不断提高产业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运用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重点发展福州轿车轻型汽车及零部件、厦门客车及其零部件、工程机械、船舶修造、输变电设备、福安电机电器等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智能化仪器和自动化仪器仪表、厦门航空工业和飞机维修产业集群,加快农业机械、建筑机械、建材设备、食品与包装机械、纺织机械、石化项目配套设备等装备工业发展,把我省建设成为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竞争力的机械装备工业产业基地。

石油化工业要加快“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重点抓好湄洲湾和海沧石化工业基地。要以泉港石化基地为先导,加快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后加工项目的建设,以上游带动中下游,以中下游促进上游,形成湄洲湾石化产业集群;要以涤纶纤维、精对苯二甲酸(PTA)为基础,不断向对二甲苯(PX)等上游原料延伸,扩展现有产业链,发展省内外市场紧缺、附加值高的有机化工、精细化工产品,形成海沧石化产业集群。同时,积极推进福州江细化工园区建设,使其逐步向集群化方向发展。

12、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发展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鞋业及其它轻工业、建材和林产等传统产业,发挥我省民营经济优势,突出抓好一批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纺织服装业要发展具有我省特色的服装、家用纺织、工业纺织用布产品,以面料研发为中心,建立跟踪世界领先水平的质量检测中心和研究开发机构,发展泉州、厦门、福州及辐射闽西北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鞋业要加快建立符合国际环保要求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国际性鞋业市场交易中心,强化技工培训,加大品牌创新,做大做强晋江及辐射莆田、福州等地的鞋业产业集群。

轻工业要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品牌经营,着重发展休闲食品、德化工艺陶瓷、福州及安溪藤铁工艺、泉州树脂工艺、漳州家具等产业集群,培育福清塑料管材产业集群。

建材业要发展以龙岩、三明、南平一线的水泥产业集群;以南安、晋江、惠安为龙头的闽南石材产业集群和以罗源、福鼎、古田为主的闽东石材产业集群;以泉州、闽清为主的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和南安水暖器材产业集群。

林产工业要发展闽北林纸板一体化及竹木加工产业集群;通过着力在沿海引进大型造纸制浆企业,进一步提升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纸制品印刷包装产业集群。

钢铁产业要充分发挥我省地处东南沿海、深水良港多、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具备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比较优势,加快大型钢铁项目的推进工作,推动我省钢铁工业与跨国公司的全面合作和现有钢铁企业的技术进步,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引导下游相关产业向集群化发展。

13、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围绕闽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发展,依托福州、厦门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5个省级高新区的建设,推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基地的发展,落实一批重点项目,加快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及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和先进环保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培育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集群。

医药产业要突出比较优势,坚持特色发展,研发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着力发展现代中药、天然药物、优势化学原料药、生物工程新药和药物新剂型,加快中药GAP基地建设,培育形成医药产业集群。

环保产业要充分发挥烟气除尘、脱硫、垃圾焚烧、污水处理等环保技术优势,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先进技术,提高创新能力,培育形成环保设备制造产业集群。

新材料产业要注重发挥我省人工晶体材料、半导体照明、以铝、钨等为主的金属及其合金新材料、新型陶瓷材料的研发及生产优势,培育形成新材料产业集群。

旅游业要整合旅游资源,不断扩大武夷山、厦门鼓浪屿、湄洲妈祖文化、泉州海丝文化、福建土楼、上杭古田会址红色之旅、福州昙石山文化遗址和船政文化、宁德白水洋、泰宁大金湖、漳州火山地质公园等品牌的影响,抓好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规范旅游服务,不断开发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文化品位,拓展旅游产业空间,促进我省旅游业走集群化道路。

14、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充分发挥闽台农业合作优势,建立标准化的专用优质原料种植基地,形成原料、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一体化。强化食品工业科技开发,加强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食品加工标准体系建设,推进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积极应对绿色壁垒。在积极发展“公司+基地”的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基础上,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走集群化发展道路,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要着重提高深加工水平,降低药物残留,更新品种,发展沿海水产加工产业集群;加强合作,开拓市场,发展以闽南为主的果蔬加工、蘑菇罐头产业集群,以闽西北为主的笋加工产业集群;因地制宜,培育品牌,发展食用菌产业集群;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集聚广大农户,发展以闽北、闽西为主的畜禽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挥我省茶叶生产量大,品牌效应逐步显现的优势,发展以乌龙茶、绿茶、花茶为代表的茶业产业集群。

四、全面落实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保障措施

15、强化规划引导。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结合我省实际,加快编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使之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等相衔接。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为工作切入点,用产业集群规划指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区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破行政区划,在全省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布局。沿海一线要加快发展,充分发挥港口、中心城市、沿海交通大干线及对外开放优势,加强闽港澳台经贸合作,把握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机遇,有效吸引台湾产业向我省转移集聚,推进产业向高端发展,扩大专业市场辐射范围,实现纵深推进,不断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山区要发挥比较优势,不断强化沿海意识,充分利用高速路网及先进通讯网络,主动接受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要结合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着力发展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产业集群。要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增强集聚效应,引导企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主动与沿海产业对接,缩小发展差距。

16、创新工作机制。创新领导机制。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厅际联席会议制度,打破区域、部门、行业的界限,加强沟通与协调,集聚各部门力量,形成发展合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密切关注产业发展动态,主动协调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的良好社会氛围。创新协作机制。省直有关部门要围绕建立健全全省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发展一批对全省经济发展有较大带动作用的重点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对未来产业发展具有积极带动作用的新兴产业集群;各设区的市要围绕全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强化产业配套,做大做强一批对当地经济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产业集群;各县(市)要主动与全省产业集群规划布局、中心城市发展相衔接,充分挖掘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走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道路,增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创新财政投入机制。产业集群应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吸引和鼓励社会各方面的投资。2010年前,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省科技三项费用应优先用于产业集群内能促进产业集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省产学研资金重点安排用于产业集群内产学研项目开发。

17、改善集聚条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港口、铁路、高速公路、进出省公路通道建设为重点,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工业园区联接中心城市、海港、空港、铁路或高速公路的集疏运通道,建立工业园区内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加快“数字福建”建设,推进信息网络宽带化和高速互联,提高信息网络的综合服务能力。提高能源保障能力。积极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加快一批重要电源点的合理布点和建设,加快推进福建核电站项目前期工作。优先保证工业园区的输配电工程建设,省级工业园区用电经批准可实行省网直供,有条件的园区可自行建设或与电力部门合资建设11万千伏变电站。鼓励在蒸汽动力和供热需求大的工业园区集中建设热电联产装置,凡热电比和总热效率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热电联产装置,多余电量允许上网,电价由省物价部门给予合理确定。完善经济运行分析调度制度。确定一批重点企业、新增长点项目,实现滚动发展。建立省级能源储备制度,做好油、煤重要能源的储备,加大运输协调力度,确保重点企业、重点物资运输需求。落实省电力需求侧管理资金,出台《福建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加强负荷管理,建立可中断负荷补偿机制,利用价格杠杆,优化用电配置。

18、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商品市场建设。引导和鼓励多元化投资,加快省重点产业集群专业市场的建设和升级改造,重点培育形成一批国际性、全国性的产品市场中心,合理发展相关卫星市场。鼓励和推进现有的批发市场向专业市场转变,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增强市场综合服务功能。加快现代物流平台建设。根据我省产业集群规划布局,围绕省重点产业集群建立区域性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构建不同能级的现代物流圈。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培育专业物流市场。推广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鼓励企业采用“联合采购、集中管理、统一配送、分散经营生产”的物流管理模式。打造高速、便捷、通畅的物流通道,推动海关、检验检疫、货代、港务等口岸系统与物流配送系统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提高通关速度与货物集散能力。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促进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发挥其在工业化中的倍增和催化作用,提升制造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以企业信息化为重点,推进产业集群信息化建设。重点扶持技术创新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企业建立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中心、服务中心和产品检测检验中心,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成果共享。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合,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加快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法律服务机构,联络司法机关、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公职律师、社会律师及企业法律顾问,组成强有力的法律事务顾问服务团,加强对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服务,为我省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法律环境。进一步完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推动企业设立法律顾问室,发挥企业法律顾问作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加强合同管理,积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企业生产经营做好法律服务。加快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区域金融资源,畅通各种融资渠道。建立银企会商制度,鼓励商业银行创新培育产业集群的信贷品种和服务手段。推动建立银行与担保机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作关系,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落实国家对担保公司的优惠政策。积极运用银团贷款、融资租赁、项目融资、财务顾问等多种业务方式,支持产业集群的项目建设。积极稳妥地发展典当业,鼓励其为中小企业服务。探索建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在省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孵化器,吸引各类风险资本,为科技含量较高、成长潜力较大、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19、健全中介服务体系。继续建立和完善资产评估、涉外律师、信息咨询、物业管理、仓储物流、报关报检等中介服务机构。筛选和鼓励一批服务意识强、服务水平高、管理运作规范的商业化中介机构及推动和引导一批公益性中介机构为产业集群服务,推动企业与中介机构的有机融合。积极推进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重点的创业类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坚持民间性、自律性原则,大力培育发展行业协会,以行业自律、反倾销诉讼、产业信息、技术交流、对外协作、招商引资、职工技能培训和营销联盟为重点,积极支持行业协会开展统计、培训、会展、招标、名牌认定、行业质量标准制定、价格协调和公信证明等工作。加快信息咨询服务建设,依托行业协会、同业公会或商会,培育和引进有实力的信息服务机构(ICP)和应用服务提供商(ASP),通过有形和无形的信息交流渠道,依法定期企业、产品、技术、市场等统计信息,建立起规范的市场信息引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