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特点

经济发展特点

时间:2023-07-19 17:30: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发展特点

第1篇

旅游活动发展成为旅游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的。19世纪中叶,旅行社相继在英国、美国和欧洲兴起,将旅游活动中的需求与供给推上了完全商品交换的新阶段,即旅游经济的产生。以后处于缓慢的发展过程中。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旅游经济才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新世纪更为旅游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天空,现代旅游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旅游经济活动的普及性,亦称大众性

旅游活动的初始阶段只是王公贵族、达官富贾消闲寻乐的行为,后来又有一些文人骚客出于某种目的也加入到外出旅游的行列,但这些都表现为极少数人的个人行为。现代旅游经济最明显的特点是参加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越来越普及,全世界每年出境旅游的人数,2002年已近7.95亿人次。旅游已不再是少数富人权贵们的专利,而成为普通大众人人都可享有的权利。在我国,2002年国内旅游的人数高达8.7782亿人次,参加者多是普通劳动群众。现在,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一种较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它是人们追求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内容之一。人们通过旅游满足了求新、求异、求奇、求知等多种心理需求,实现了自主、自乐、自娱、自教为基本内涵的体验,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完美。

现代旅游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还因为它是实现人们社会交往的一种独特方式。通过旅游,人们可以在有限的时空中不受特定的政治信仰、宗教派别、社团宗旨的制约,接触不同种族、国家、阶层的人们,在自主、自由和轻松的氛围中,沟通思想、交换认识,享受社交的乐趣。

由于各个旅游目的地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特定的人文历史环境,形成了互不相同的文化内涵,正是这些特定的文化内涵,成为人们前往该地旅游的吸引力。游人通过与异地人们的接触和观赏,饱览了异地的山水风光,了解了异地的风俗礼仪,接受了异地文化的感染,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启迪和受到教育,其乐无穷。所以,旅游的发展和参与程度的广泛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二、旅游经济活动的全球性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交通运输和通讯条件大为改观,空间距离缩短,旅游突破了地域和疆域的界限,全球性的旅游经济活动蓬勃开展。冷战的结束,国际政治形势趋于缓和,更加促进了跨国、跨洲旅游活动的开展。全世界每年数以亿计出境的游客足迹遍布了地球七大洲四大洋的山山水水。

全球性旅游活动的发展又促使了国际投资中相当比例的投入到旅游服务业。以我国为例,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统计,截止至1998年,已有18个著名的跨国饭店集团涉足我国92家旅游饭店(Hotel)。从70年代末到1996年底,外资投资到我国旅游业资金已超过200亿美元,其中旅游饭店150亿美元,度假区20亿美元,旅游景观10亿美元,度假别墅和公寓20亿美元。旅游经济活动已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正在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为全人类服务。

三、旅游经济的产业化和运行的规范化

(1)旅游经济产业化的标志有二:一是旅游消费需求的集中化;二是旅游产品供给的专业化。工业化进程不仅使社会物质生产极大的丰富,而且还使社会需求在结构上发生了深刻变化,促使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产业结构不断地进行调整,一些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兴产业应运而生。旅游产业即是为适应人们的需求重心由过去保障生存的低层次物质需要,逐步转向注重个性发展和精神享受的高层次需要变化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们积极参与旅游不仅达到了愉悦身心,增进健康,陶冶情操,扩大交流之目的,而且也为社会提供了广泛和集中的市场需求,为旅游经济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适应旅游需求日益增大的需要,旅游产品的生产经营部门在效率和利润的驱动下,必然要使自己的生产经营迅速集中,并从其它行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旅游产品的生产供给,成为向游客提供食、宿、行、游、娱、购综合性一条龙服务的新兴产业。这一产业的龙头当属旅行社,现代旅游经济在20世纪能有如此大规模的发展,是和20世纪初英国的托马斯・库克旅游公司、美国的运通旅游公司和比利时的铁路卧车公司兴起并发展成为世界旅游业务的三大公司,以及为数众多的旅行社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国涌现分不开的。旅游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把世界旅游经济推上了新的阶段。

(2)现代旅游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规范运作模式,无论是国际旅游还是国内旅游,多是由旅行社作为主要组织者,将分散的游客组织起来,依托各类旅游企业和景区,按照预定旅游路线、活动内容和时间,通过提供综合性的一条龙服务,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对于旅游服务,通过经验积累和各国相互学习、借鉴,将游客经常的、重复的、必需的服务需要分别制定成标准,使旅游企业的行为规范有序。这种统一或近似的规范性不仅大大方便了游客的出游,而且又进一步推动了旅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进程。

四、旅游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2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 投资 消费 区域发展格局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5954(2012)10-60-04

作为中国经济生活中最受关注的两个城市,北京和上海同处于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级阶段,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先后进入人均GDP过万美元、第三产业发挥主导作用的新时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而曲折,中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复杂严峻的大背景下,北京和上海两市经济从快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过渡,面临的调结构、转方式任务十分艰巨。

一、北京和上海基本情况对比

北京和上海在全国版图上同属东部地区。北京62%的面积是山区,平原面积在6200平方公里左右;上海全部是坦荡低平的冲积平原,面积在6300平方公里左右。两个城市都是特大型城市,上海人口总量和外来人口比重均高于北京。2011年北京常住人口突破了2000万,达到2018.6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742.2万人,占36.8%;上海在2007年末常住人口就超过了2000万,2011年更是达到2347.5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在900万左右,约占39%。按平原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北京每平方公里约为3256人,比上海少470余人。

从主要经济指标情况看:

(一)经济总量上海更大,但相对差距逐年缩小

历史上,上海的经济总量一直大于北京,但两市相对差距呈逐年缩小趋势。2011年,上海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195.7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4.1%;北京为16251.9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3.4%。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少于上海2943.8亿元,两市相对差距为15.3%,即北京比上海少15.3%。与2010年相比,相对差距缩小了2.5个百分点,与1978年相比(当年北京GDP为上海的39.9%)更是缩小了44.8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北京为12643美元,上海为12784美元,北京低于上海141美元(见图1)。

(二)经济增长走势两市基本一致,近年均呈放缓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和上海经济增长趋势总体一致。1978年以来,北京经济年均增长10.5%,上海经济年均增长10.2%。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两市经济都经历了高速增长期——亚洲金融危机调整期——平稳增长期。2003年~2007年,两市经济增速加快,年平均增速均超过12%。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北京和上海经济增长逐步从高速向两位数以下的中速增长过渡。2010年以来,北京和上海经济增速基本呈逐季减缓态势,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8.1%和8.2%,列全国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见图2)。进入2012年,两市经济继续下行,一季度和上半年均分别增长7%和7.2%,在全国31个省市中并列倒数第一(见图3)。

(三)产业结构均为“三二一”结构,北京三产优势明显,上海二三产较为接近

北京和上海都有过浓重的工业城市和商贸城市的痕迹,在经历了不尽相同的发展轨迹后,两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变化既有相同趋向、也有特征差异。在三产均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北京服务型经济特征更典型,上海则呈二三产业共同发展格局。具体看,北京1994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此后三产以年均增长12.6%的速度快速发展,二产年均增长9.8%,三产增速明显快于二产。上海三产比重超过二产的时间是1999年,此后三产年均增长11.7%,二产年均增长11%,增势较为接近。2011年北京三次产业比为0.8∶23.1∶76.1,上海为0.7∶41.3∶58(见图4)。

制造业内部主体结构比较接近。上海长期将电子、汽车、石化、精品钢材、设备制造、生物医药六个行业作为重点发展行业,2011年六个行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6.7%。北京以电子、汽车、装备、石化、医药为重要支撑,上述相关行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6.4%。

服务业内部主体结构有异有同。根据2011年初步核算数据,上海排在第三产业前五位的行业是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租赁商务服务业,五个行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七成。北京排在前五位的是批发零售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租赁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业,五个行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5.9%。

(四)需求结构均以消费为主导,但投资消费内部结构不同

2006年,北京消费率超过投资率,上海这一变化发生在2000年。2010年,按支出法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中,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三者的比例,北京为56∶43.2∶0.8,上海为54.9∶43.2∶1.9。可以看出,目前消费均已经成为拉动这两个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见图5)。

第3篇

从2005年经济运行轨迹看,农业在遭受四次强台风袭击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对经济运行态势有着重大影响的工业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在1季度大幅下滑后,2、3季度逐步回升并走向平稳增长。全省经济发展态势总体上与国家宏观调控预期目标一致,但运行轨迹与全国有较大的不同,主要是投资和工业利润下降幅度较大,波动幅度较宽;工业增加值波动幅度也大于全国。这种情况,显然与浙江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特点密切相关,值得研究探讨。

有观点认为,在以往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浙江经济在收缩期回落较早,下降幅度较大;经济回升也较早较快。但是,我们认为,2005年的经济运行轨迹不是以往这种情势的再现。首先,从本轮宏观调控和经济周期看,并未进入由回落转向上升的阶段,浙江经济2005年3季度所呈现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生产和效益“三回升”,主要是省委、省政府相继推出一系列抓重点、抓保障举措,对工业和投资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次,从全国经济环境看,已与上世纪80、90年代的情况不同,那时全国经济体制内成分较大,浙江的“体制外经济”在“短缺经济”环境中,凭借市场机制的作用,较易获得发展的先机。再次,浙江自身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结合浙江目前发展阶段和演进趋势,2005年的经济运行轨迹,呈现以下几个新的特点和趋势:

1.“三重约束”同时并存。一是资源约束。2006年、2007年电力供应将有所缓解,但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和其他一些初级产品的供需矛盾突出。土地资源稀缺,建设用地供给将长期严格控制;虽然建设用地存量目前还有一定潜力,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机制和物质技术条件有待改善。二是环境约束。由于目前单位产出的排污量较大,经济增长中污染排放总量还在增加,加上居民的环境诉求越来越高,使环境约束日益加大。三是市场需求约束。全国和省内投资增幅有所下降,扩大消费需求虽有潜力,但增长速度受居民收入及其他多种因素制约,外贸出口的高增长趋势趋缓,部分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情况相当严重,表明今后几年工业经济的市场需求约束将有所加大。当然,就一个区域来说,市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产品的竞争能力,因此,市场需求约束问题的实质是技术约束,是创新能力强弱的问题。

2.经济增长进入成本上升期。全国从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中,高消耗、低成本竞争的增长模式已经受到冲击,浙江受到的冲击更大一些。这表明,浙江经济进入了成本上升期。从趋势看,可以说是开始进入“高成本时期”。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浙江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门槛”,比全国超过“千美元关口”更意味着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障成本的上升。二是土地、能源、矿产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主要原因有:(1)国际价格上升;(2)我国工业化中期正是资源需求量上升最快的阶段,需求拉动资源价格上涨;(3)资源价格过低已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障碍,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和改革,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已是势所必然。浙江土地、能源、矿产资源贫乏,省外国外输入量大,供需矛盾特别突出,因而资源性产品和运输价格水平相对较高。三是经济增长的社会成本上升。主要是不同群体利益协调成本、生态补偿和环境保护成本等跟随发展阶段的推移而不断上升。四是涉外经济的成本上升。特别是贸易摩擦、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导致出口成本上升。成本上升的现实问题是压缩利润空间,影响投资机遇,而出路则在于创新、转型,把成本上升的压力转化为集约经营、循环经济、提高效率的动力。

3.产业结构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我省2004年三次产业结构为7.2∶53.8∶39,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26.1∶43.6∶30.3,比全国平均水平超前10年以上,已开始步入产业结构高度化转型阶段。目前,农产品主要面向城市和出口需求,这一需求结构要求农业加快向生态、高效方向调整结构。工业在市场需求、资源供给、环境容量和成本上升的多重约束下,必将出现剧烈的结构调整。在这一结构变动过程中,企业可以选择的途径是:(1)通过原有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链延伸,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2)进入新的产业领域;(3)向具有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比较优势、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或淘汰无利可图的生产经营项目。就政府而言,关键在于推动创新,促进成长性好的产业加快发展,平稳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4.发展的协调性、公平性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随着我省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门槛”,前一阶段发展中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拉大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显现,人与自然和谐方面的矛盾也将进一步加大。显然,这类矛盾和问题还会持续一个相当长时期,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和问题,增进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公平性,已越来越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这就要求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要求企业作为社会的“企业公民”,尽到应尽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在企业劳动条件、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救助等方面履行社会责任,而这对我省经济增长和涉外经济等,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2004年下半年以来浙江经济的运行轨迹和面临的新情况表明,浙江经济增长不能再主要依靠廉价资源和劳动力的粗放型投入,而必须转向集约发展;不能再主要依靠提高投资率来拉动经济增长,而必须转向技术创新;不能再主要依靠外贸出口的数量扩张来扩大外需,而必须转向以质的提高来开拓国外市场和增加外汇收入。总之,必须加快增长模式转型。

二、2006年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展望2006年,全省经济仍将在10%以上高位稳定运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致与2005年增长幅度持平或略高一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与上年持平,外贸出口增幅将有所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继续保持稳定。政府经济调节的政策取向在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社会和谐,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经济增长质量。

1.国内外经济环境仍较有利。从国际环境看,2006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与2005年4.3%大体持平,低于2004年的5.1%;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将略高于2005年预计的7%,上升至7.4%,但低于2004年的9%。由于国际贸易摩擦增多、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等制约因素继续存在,对我省经济将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总体上看,2006年国际环境仍然较好。

从国内环境看,据有关机构和经济学家研判,2006年全国经济增长率在8.5%~9.2%之间,较大可能在8.8%~9%之间,比2005年下行幅度不会超过1个百分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将在保持“双稳健”的前提下适时进行微调,政策取向上更加注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国内经济环境中,值得关注的是:(1)支持经济增长的供给能力主要是能源紧张状况难以明显改善;(2)部分加工工业产能过剩状况加剧将带来更多矛盾和问题;(3)国际石油和其他一些初级产品价格在高位运行或继续上涨将推动我省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小幅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有待消化,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

2.本轮经济周期趋向平稳增长。全国本轮经济景气周期,2002年进入上行期,到2004年3月至4月份国家针对局部过热采取调控措施,当年下半年开始逐步见效。无论全国还是浙江,经济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在2004年上半年达到峰值,GDP全国增长9.7%,浙江增长15.5%,城镇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全国增长31%,浙江33.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季度达到最高点,全国和浙江均上涨5.3%。2005年全国经济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前3季度GDP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这三项指标浙江分别增长12.1%、14.4%和1.2%。对于本轮经济周期的变化趋势,主流的看法是从上行期进入了平稳增长期(平台期),速度小幅放缓。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2006年应防止经济下滑和通货紧缩。

从浙江看,影响周期变化的市场信号比较复杂。支持2006年经济走强的因素,主要是:投资和消费增幅将有所上升;进口增长率反弹(2005年1季度增长8.8%,上半年11.8%,前3季度13.3%);规模以上企业在技术改造、产品研发、资本运作、品牌经营等方面有所进步,市场竞争能力有所提高。支持2006年经济放缓的因素也较多,主要是:部分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外贸出口增势放缓;企业存货增加,销售成本高企(2004年前3季度工业企业销售成本已高达87%);居民消费价格走低因素多于上涨因素;部分初级产品国际价格上升不利于浙江经济增长;银行业市场约束有所增加,现金收支主要项目增幅均明显回落,这是经济景气降温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经营活动降温的反映。与此相关,规模以下工业的增长速度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差距较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限额以下投资规模收缩,占全社会投资比率下降。而这也是浙江经济运行轨迹不再像以往那样,在周期低谷后快速反弹的原因之一。综合来看,支持经济放缓的因素略多于支持经济景气上升的因素。

3.三大需求对浙江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取决于产品的市场份额。2006年省内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增长比较平稳。三大需求对本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主要取决于浙江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这是因为,一个区域的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与全国有较大差异,一方面,省内需求相当一部分被外省产品占有;另一方面,本省产品可以通过开拓市场占有省外需求。

第一,2006年消费需求继续平稳增长。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市场销售走势和城乡居民收支状况看,2006年增长幅度大体与2005年持平。鉴于浙江零售市场省外产品所占比重较高,零售总额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变化不大。

第二,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初步估计在15%或略高一些。支持2006年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体的重大建设项目仍将是支撑投资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十一五”规划中的重大项目将陆续启动;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循环经济、现代服务业、社会建设等方面将出现新的投资增长点。制约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建设用地依然偏紧;银行信贷政策仍不宽松,直接融资渠道狭窄,建设资金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房地产投资增长趋稳;而且浙江投资品供给,特别是技术设备供给主要依靠省外国外;浙江建筑队伍大量占领省外市场,而省内重大建设工程大多由省外建筑队伍承担。因此,投资对省内经济拉动作用的相关性较低。投资对于浙江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在于提高生产能力和改善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科技、教育等基础结构。

第三,2006年外贸出口增幅将有所降低。增幅可能会在25%以下。从一省区域来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高度相关的,出口增长率下降,可能成为影响2006年浙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基于三大需求对浙江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取决于浙江产品的市场份额,因此,争取2006年浙江经济既好又快发展的途径,在合理引导消费、投资和促进出口的同时,着力点在于调整结构、提高效率、增强竞争能力、扩大浙江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份额。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1.正确把握开局之年的发展要求,全面分析评价地区发展指数排位

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第一年,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开好局,按照省委“十一五”规划《建议》确定的七项任务开好局,特别是在深化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上开好局。就深化体制改革而言,就是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发挥浙江原有体制机制优势,力求在若干重点方面有新的突破。可供选择的优先项目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保护中的排污权的市场化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地方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改革,激活民间投资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农村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等,这些改革都涉及到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掌握公共资源如何合理配置,需要适应新的形势,适应科学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要求,深入细致研究,制定方案,积极有序推进。就经济增长而言,就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较快的发展,既要克服追求数量上“开门红”的老观念,又要防止短期内过大的波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特别是在投资规模方面,必然会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新建和续建,但要把握好持续协调的投资强度和建设规模,把投资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放在第一位,防止片面追求数量,更不要搞干预企业自主决策的“排项目”,切忌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

与此同时,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要全面分析评价地区之间发展指标的位次排序。地区生产总值、投资、利润、科技、教育等发展指数的地区排位,无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激励作用,但往往忽视了地区之间的不同情况和相互之间的不可比因素,并带来盲目攀比,不重视科学发展等负面影响。对于地区之间发展指数排位,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增长区位在地区之间是移动的。增长率高的地区会随着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珠江三角洲曾是增长率最高的地区;上海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经济增长率由低于全国平均值改变为高出3~4个百分点,目前又有略微放缓趋势;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有的地区近年来已在振兴和崛起。浙江过去多年经济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值2~3个百分点,2003年、2004年高出5个百分点左右,目前可能进入了合理回归的过程。

第二,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的动态变化是不同步的。例如,近几年浙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52%~53%,可以说已经达到最高限度,而有些地方这一比率不到45%,甚至40%以下,投资增长率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再从地区生产总值的构成看,一个地区的生产总值包括劳动报酬、剩余(税收和利润)、折旧,这三个部分之间呈消长关系,既要增加农居民收入和职工工资福利,又要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以大幅度高于GDP的增幅持续增长,事实上是难以做到的。

第三,有些指标的地区差异,是由各地资源禀赋和结构特点决定的,因而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例如,浙江科技研发经费(R&D)占GDP的比重2004年为0.84%,低于全国1.44%的平均水平,与北京(7.88%)、上海(2.29%)、陕西(2003年2.83%)等省市更是无法相比。这主要是因为:(1)浙江省国家级研究机构和研究型大学较少,相应拥有高端科技资源也较少;(2)浙江具有研发实力的大型企业较少,大批中小企业以购买技术进行成果转化或直接应用为主,这部分购买技术支出不列入本省研发投入统计(与此相关,浙江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相对较多,占GDP的1.97%,R&D经费只占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的42.8%);(3)浙江不少企业参与产学研结合的研发投入,使用于省外高校和研究机构,有些企业的研发机构建在省外,利用省外科技力量进行研发。从这些情况看,浙江研发投入占GDP比率及在全国排位的提高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为正确对待地区之间发展指标的位次排序,除了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之外,实质问题,首先是要全面深刻地认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次是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情况,分类指导,建立并实施更加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

2.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程中素质和数量的关系

浙江经济发展现阶段的特点和近两年来“粗放型发展、低成本竞争”增长模式受到很大冲击的事实表明,创新发展模式,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而且比别的省份更为紧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的问题”,也是实现创新、跨越的新机遇。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和要求,一是要把粗放、低效转变为集约、高效,也就是节减消耗、降低成本、减少排放、提高效率;二是要把原来依靠廉价资源、低成本竞争的比较优势转变为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动态比较优势,就是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重点,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三是要把原来开放层次比较低的增长模式转变为适应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的增长模式,就是要把浙江民营经济的产业升级转型与扩大开放结合起来,形成能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模式。按照这三方面涵义和要求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发展之计。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素质提高与数量扩张的关系,对于经济增长速度,一是要正确估计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景气周期中,经济快速上升后的理性回归;二是要立足于长期持续协调发展,正确估计浙江经济增长的潜力;三是要按省委“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确定的经济增长率年均9%的预期目标,及其所包含的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集约节约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立足科学发展的丰富的内在要求,正确分析预测年度增长水平,正确引导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投资项目,特别是招商引资项目,要把资源、效益、环境评价放在首位,合理选择,以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第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管理创新;现代化;建设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实现的创新优化发展。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的丰富,实现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成为众望所归。基于此背景,区域经济管理实现现代化建设是区域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重要体现。因此,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从新模式的特点入手,分析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的基本要素,从基础设施、政策支持、组织关系等多方面建设科学的管理模式。

一、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区域经济管理作为经济领域重要的一个分支,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由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所决定,还由区域经济管理的现状中出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管理模式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但同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较,管理模式的建设仍需加倍努力。

1.区域经济管理的传统方式变革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理学进入到经济发展领域,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区域性特点,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都是以地理区域作为划分的界限和标准,但事实上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治理手段也对发展模式产生不同的效果,因而“滥用”的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使区域经济管理呈现出落后、传统化。如在温州治理模式常常被使用到福建晋江,但事实上,温州和晋江的文化传统不同,经济结构不同,同一治理模式将众多企业逼上绝路。采用现代化的治理方式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和发展,要求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可以跟上国际潮流,实现面向世界;也希望各个领域的发展能够具有前瞻性,即能够面向未来发展,基于此,要求区域经济领域能够摈弃传统模式,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治理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如何在风云巨变的市场环境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发展的重点。因而发展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是国际形势所要求,第二,追随社会的发展企业才能把握正确的机遇,发展自身规模,而当我国社会生活、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时,要求区域经济也能够建立其现代化管理模式,从企业自身出发,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建立是自身发展的基本所在。另外,经济管理也在不断的实践经验中得出新的管理思想。在此环境背景下,区域经济实现了现代化管理模式,主要是立足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从区域发展的根本目的出发,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人性化、柔性化。现代化的管理思想能够从区域经济的管理组织、管理文化、管理结构等多方面入手,实现其现代化建设。

二、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所呈现的特点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由各个区域盲目建设而成的,需要依托于当前时展的需求,立足于我国经济政策等各方面的因素,针对于当期我国的发展形式,要求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必须拥有以下特点:

1.人性化特点

人性化特点是由科学发展观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从古至今对于经济发展都拥有片面的看法,如在商言商、重利轻义等等,而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提出和倡导,要求区域经济在发展中、管理过程中都能实现这一准则,采用更为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更为柔性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正是从人性化作为出发点的,将管理文化、人本管理思想纳入到管理模式的构建中,所以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兼顾人性化的特点。

2.信息化特点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地位显著提升,一方面,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能够避免出现一些伦理失误,从而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只有抛弃传统中的人力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展开管理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结构的变革。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信息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基础设备的信息化,如设立智能监控,提高监管能力,运用“互联网+”的产业形式增加产能。

3.民主化特点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民主化特点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实现民主化管理能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增加区域经济发展中各个企业组成人员对于本职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在于人才的流失,如出现北漂一族等,这些人才的流失导致该地教育成本的浪费,经济的不起色。因而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的民主性特点,能够构建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增加企业文化,留住人才,发挥集体智慧,从根本上提高区域经济管理水平。

三、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因素

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法律政策等形势的改变下,要求达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标准和特点,并不是简单可得的,要求依托于资金、人才、政策平台等的支持。

1.资金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维护手段,类似于柔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有资金的支持。第一,充足的资金支持说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是正确和科学的,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由此根据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整体道路和方向是正确的;第二,充足的资金支持能够对区域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创新等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从而实现留住人才、创新技术等目的;第三,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后期的维护、完善,这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从而拖动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顺利展开。

2.人才

当今社会,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模式需要拥有先进的管理思想的作为指路明灯,而管理思想是依托于人才呈现出来的。所以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中人才是必要因素之一。另外,人才所提供的作用不仅于此,第一,优秀的人才能够带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第二,优秀的人才能够在区域经济管理中呈现出前瞻性的优势,如在我国城市经济规划中,对于未来经济缺少前瞻性思想,导致当前众多的基础设施、现有的发展模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与此同时,技术也是依托于人才存在的,技术是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建设的保证,只有强大的技术才能充分构建信息平台,维护信息共享,推动管理呈现智能化、人性化发展。

3.政策

我国经济制度是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政府加于宏观调控,这种经济制度在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因而可以看出,政策是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又一必备因素。第一,政府相关部门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提出相适应的管理保护法规,能够保证区域经济发展不受到大环境发展的侵害;第二,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模式加快建设的步伐;第三,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不仅能够为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建设带来财政支持,还能够留住人才,创新技术等。

四、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在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从其必要性、建设特点和必要条件都展开了论述,但最为重要的是提供具体的建设措施,从实践上指导其发展。

1.正确认识该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找好切入点

对于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认清本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对症下药,从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创新优化现代化管理模式。要找好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切入点必须做好:第一是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信息平台,聘请专业的经济管理双重人才,从而能够从数据中证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如对于温州模式而言,小商品生产是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因而具有生产规模小,各自为政等缺陷,因而以其不足作为切入点,展开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构建;第二,要求正确认知每个区域中的文化特点,总所周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影响,所以了解掌握区域文化,能够以此作为载体,构建经济管理模式。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经济管理平台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中,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发挥重大作用,因而在具体操作中,希望能够充分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过程中,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模式中,区域经济发展维护中都能够利用到信息技术。如在区域经济发展前期,能够构建信息平台,将企业的基础设备建设情况、招商情况、经营情况都通过数据的方式展现,同时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区域进行预测,并制定风险措施,从而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向国内外学习优秀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创新优化本区域经济管理

我国区域经济管理发展的起步较晚,且后天发展较慢,因而要求其能够向国内外学习优秀的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方式。首先,要求各个区域能够展开管理方式的交谈学习会议,通过互动,学习优秀的管理方式,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其次,要求各个区域能够派遣相关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思想,并根据本区域经济真实的发展情况做出更改创新;最后要求能够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学校对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以期带动区域经济管理实践运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温州模式、长三角模式等区域经济管理模式的概述,可以看出,在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而区域经济管理模式也具有繁杂的特点,另外还可以看出,从国际经济背景、国内经济政策、区域企业自身发展等方面都急需建立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前瞻性的管理模式,因而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迫在眉睫。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主要的要求是具有人性化特点、信息化特点、民主化和和谐化特点的,要想以这些特点为建设标准必不可少的是资金、政策、技术、人才等的支持,如此才能从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的信息平台、构建和谐的管理结构等来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最终达到区域经济管理建设,推动区域经济驱动发展,从而先创新带动后创新,在全国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经济创新环境。

参考文献:

[1]梁吉义,梁枫.区域经济现代管理发展过程与要素系统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8,02:65-70.

[2]楚芳芳.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管理创新浅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29:37-38.

[3]任彤.基于区域经济管理体系下的经济治理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6:194.

[4]王君.浅议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趋势[J].科技经济市场,2015,09:58-59.

[5]杨志学.基于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2:115-116.

第5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经济;现状;困境;对策

一、高校体育经济现状

近年来,高校体育经济发展中资源的分配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惯性发展的特点。这个特点是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阻碍,制约了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力度。各个高校获得的体育场馆建设和体育设施日常的维护费用的增长力度已经逐渐跟不上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步伐,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高校中拥有体育馆的高校数量占到全部高校数量的六成。在南方发达地区,这个比例可以增长到九成,甚至有个别的高校拥有多个体育馆。体育馆的数量与日俱增,开设场馆、设立体育设施以及体育设施的维护都需要一定的费用。然而我国对高校体育的资金支持力度增长缓慢,抑制了高校的体育场馆建设和体育设施完善程度。除此之外,高校中的运动健身器材缺乏较高的使用率,学生在课余时间内对于体育活动的参与性不高,导致学校中的体育器材成为摆设,无法发挥出实际的效果,进而便会对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

二、制约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因素

1.发展理念不受重视

高校的管理阶层对高校体育经济发展重视力度不够也是制约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高校体育经济发展之初,高校的领导对这部分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高校的体育场馆建设,单纯的将高校体育经济发展当成体育事业,而忽视了高校体育事业对经济的影响力度。由于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和先进的管理方针,缺少了和市场的联系,大大延缓了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步伐。高校中的管理阶层缺乏对体育经济发展的重视,使得学校中的体育经济得不到发展。除此之外,在学校领导和体育部门领导的双重领导下,管理理念缺乏统一性,以此便无法使得发展理念缺乏重视。

2.发展理念不够明确

我国高校体育经济发展没有规划出统一的发展理念,以及市场化的管理措施。高校间没有互相交流来完成共同发展的概念,只注重自己的自身发展,犹如闭门造车,忽视了高校体育经济发展与市场的联系。高校管理阶层对体育经济发展重视度不足,简单地认为高校体育仅仅在于体育教学和体育设施完善,高校体育发展和经济发展不搭边。从而导致我国高校体育建设的理念落后,管理混乱,方针不统一,无法做到和经济市场的联系。高校体育资源的使用情况也不合理,如果只用于教学方面,就浪费了大好的体育资源。高校体育经济发展没有建立自力更生的发展观念,单单依靠国家的教育拨款以及社会的支持,不但无法满足自身的发展要求,还浪费了体育资源。此外,高校中的复合型体育人才不足,导致体育经济发展管理缺乏深度,进而导致发展理念不明确,无法为高校体育经济提高有效的发展方向,这也就需要引入并培养符合学校体育发展理念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如此才能真正推动我国高校体育经济的长远发展。

3.发展思路与管理组织混乱

高校的体育经济发展要根据本校的特点而定,但是高校管理人员忽视了这一依据。在高校的体育经济发展中,不清楚自身的发展态势和发展特点,从而盲目跟风的情况屡见不鲜。各个学校要深入研究本校的特点,总结出适合本校的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管理理念。同时,因为高校管理对体育经济的定义模糊不清,体育教学和体育经济没有明显的界限,容易造成两者发展的混乱,制约了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脚步。

三、促进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对策

1.提高相关人员与机构对发展高校体育经济的认识

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要让相关管理人员意识到体育教学和体育经济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同时要根据本校的发展特点,制定统一规范化的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目标。高校体育事业不能单单从人才培养的方面出发,也不能单单着眼于体育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更重要的是将体育事业和市场经济挂钩,通过高校体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为本校发展甚至是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推动高校体育经济发展。高校体育事业是一项公益事业,但同样也需要资金的支持。为了自身能够更好地发展,高校可以通过将体育场馆租借、举办大型活动等方式筹集资金,再将这些资金注入到高校体育事业发展中来。

2.促进高校体育市场化

高校体育事业是面向市场的事业,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我国体育市场需要的人才。那么高校体育经济发展也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到以市场为导向,却不能过分追求市场效应。因为高校体育经济发展说到底还是体育事业的发展,不能因为追求经济的发展就偏离了体育事业发展的目的和初衷。因此高校体育经济发展要有统一的理念和规范化的管理渠道,不能盲目发展而脱离了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本质和实际意义。

3.充分利用高校体育资源与人才资源

国外的高校体育经济发展为我国提供了经验和方法。以美国来说,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不仅仅依靠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的支持。在满足基本的体育教学环节后,高校的体育资源,比如体院场馆和体育设施等,都会以租借或者举行比赛活动的形式,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从而获得经济收益。高校可以借鉴国外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经验,再结合各个学校的特点,充分利用体育资源,为高校体育经济发展拓宽渠道,提高高校体育经济的收入,同时也能刺激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

四、结语

总之,我国高校体育经济因为管理理念不规范,发展态势混乱,以及资源利用的不合理等诸多因素,而受到制约,进而影响了我国经济总体形势的发展。高校的管理人员以及高校体育从业者要结合本校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合理分配高校的体育资源。为高校体育经济发展做好资金保障,培养出更多符合体育市场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仝媚媚.我国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制度分析与对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5):12-14.

[2]张斌.高校体育经济运行模式与发展路径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7):283-284.

第6篇

【关键词】水路运输 特征 地位

一、中国水路运输的特征

(一)水路运输的特点

一是水路运输成本低、运输能力强。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水路运输中所用的货船,能够一次性运载大量的货物,从整体运输能力来说,一条河流的运输能力相当于铁路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在我国,水路运输的货运量仅次于铁路和公路。同时,由于水路运输能够利用河道、海洋等自然环境,大大地减少了建设成本投入。二是水路运输易受自然条件限制。由于水路运输是借助于河流、海洋等天然水道,因此,很容易受到地质、水文、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当某一中或某几种因素不利时,则水路运输无法顺利进行。另外,由于水路运输航线无法任意延伸,因此,水路运输必须与铁路、公路等其他运输方式进行配合,才能完成整个运输路程。三是水路运输涉及面广。在我国,由于海岸线长、内陆河流、湖泊众多,因此,我国的水路运输能够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同时,由于我国古代曾开凿了多条人工河流,使得我国的水路运输四通八达,我国大范围的面积都在水路运输的覆盖之下,因此,水路运输成为了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二)水路运输业的特点

一是非实体性的特点。水路运输行业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并不会生产出新的实体产品,而是为客户提供商品运输服务,也就是要将商品从某一地点运输到另一个地点。在这个过程中,既不需要生产产品的原材料,也不会有相关产品的积累,因此,水路运输行业具有非实体性的特点。二是先行性特点。水路运输实际上是由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活动所组成的:一种是商品的交易行为,也就是将商品的所有权从某人或某个单位向另一个人或另一单位转移;另一种则是使商品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运输行为。水路运输实际上是将商品交易与运输服务结合在了一起,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先行性。三是非储存性的特点。水路运输的过程中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是运输服务,这种特殊的产品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生产与消费都是同一个过程,水路运输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产出的同时也被消费掉了,不会出现产品的积累,因此,水路运输所生产的产品具有非储存性的特点。四是服务性特点。水路运输渗透进了各行各业之中,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路运输对于不同的行业所带来的影响都非常广泛,其服务作用是使其成为我国基础产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水路运输具有明显的服务性的特点。

(三)水路运输能力的特点

一是具有综合平衡性的特点。水路运输能力与整个水路运输系统中不同环节各自的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严重影响水路运输能力,降低水路运输综合能力的发挥。二是具有动态发展性的特点。由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技术、人才、经济发展环境等都是影响水路运输能力的因素,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水路运输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水路运输能力具有动态发展性。三是受水运运量限制的特点。当水运运量大于水运运力时,水运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但国家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将会采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加快水运运力的发展。反之,水运企业经济效益降低,国家则会刺激经济发展,实现水运运力与水运运量之间的平衡。四是社会运力具有两重性的特点。非专业的水运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水路运输的压力,同时,也会使专业的水运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有可能会激发不正当的竞争现象发生,因此,社会运力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二、中国水路运输的地位

(一)水路运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纽带

水路运输能够通过海洋与河流的联合运输,将整个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联系在一起,使世界上处于不同大陆、岛屿上的人民能够通过水路运输进行经济交流,国与国之间不再彼此封闭与独立,而是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沟通。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水路运输的作用也原来越凸显出来,一些航空运输无法进行的运输任务,均通过水路运输来实现。由于水路运输可以一次性运输大批量的货物,且运输费用低廉,不少企业选择将水路运输作为主要的运输方式,尤其是进出口贸易中,水路运输更是成为不可替代的运输方式。由此可见,水路运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

(二)水路运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水路运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水路运输的商品运输作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商品运输范围较大,且一些量大、性质特殊的商品无法通过陆路、航运等方式运输,那么,这些运输任务就落在了水路运输之上。水路运输为我国的商品运输发挥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水路运输涉及到各个行业,不仅造船业、建筑业等相关产业与水路运输有着直接的联系,其他的诸如金融业、保险业等也与水路运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仅促进了多种行业的发展,也为我国人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水路运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条件

水路运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其他行业都有着很大的区别。水路运输自身所具备的基础设施并不具备生产能力,而是将运输服务作为主要的服务产品。正是由于水路运输的这种特殊性,使其在成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服务部门的同时,也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产业。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由于当时我国并未能意识到水路运输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一些基础设施未能及时建立起来,使得我国在国际贸易方面不仅受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使我国的声誉受到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从过往事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我国开始重视水路运输行业。一般来说,水路运输能力发展的先行期为3-5年,因此,率先发展水路运输业,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将会发挥到领航作用。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新常态;商业经济;发展;创新

历经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常态已由最初的重工业、重污染、追求高速发展的经济模式,逐步在世界新经济模式的影响之下转而步入了新型的经济模式之中;商业经济在高速发展的新经济模式之下,必须结合中国商业经济的特点与世界商业经济趋势,发展符合中国特点的经济模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才能在新常态的机遇之下发展更加完善更加全面的商业经济;新常态也促使着我国商业形态的转变在发展方式、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商业形态必须适应新型的发展形态,已更加新型的模式出现、更加先进的商业结构、来适应新常态带来的机遇与新的事物。结合商业经济的趋势与特点,发展新的商业形态模式,抓住新常态阶段带来的新机遇,才能将中国经济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1 新常态所处的背景以及内涵

1.1我国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新常态

新常态是事物在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之下发展出来的新的发展状态以及新的生长机制,是一种自然的发展规律,也是社会优胜略汰的发展规律。我国的现阶段经济的发展状态通过改革开放政策,在30年间高速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小。然而从经济的发展状态存在巨大的问题,虽然大众媒体在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以及GDP增长速度上来看,中国以现有的GDP增长速度在2020-203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达到世界第一,到21世纪末全民经济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是激进的经济发展速度之下、中国的能源消耗逐步增加、已经超出了发达国家资源消耗数量的50倍,虽然国家政府在提倡低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要保持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低能耗资源的经济模式必须在短时间之内完成,否则再依靠高资源消耗的经济模式发展,中国将不可能在本世纪末实现全民生活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是走倒退。在新常态的机遇之下,我国必须抓住机遇,积极转变经济结构、发展可持续增长经济、推行第能耗的经济体系。摆脱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新常态下发展创新的经济体系。

1.2我国宏观经济的新常态内涵

首先,中国中国经济经过高速的发展,经济规模逐步壮大,通过调整发展速度从而,使高速的发展速度降低到中速从而更好的,调整产业结构,将产业优化升级。其次,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制作国家。再者,建立完整的外贸体系,扩大海陆贸易体系。从内而外、内外联动是的中国成为军事、经济、产业等真正的大国。最后,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中国在以后的国际道路上,必须有自己的独特性,发出中国的声音,讲述中国自己的故事。从而使中国真正意义上在国际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2 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特点

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正在从高速发展的倒道路上逐步转型为中速发展,将经济发展以数量为主发展成为高质量的发展,由大规模的生产方式提升到一效益为重,由追求高速发展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这将直接影响我国发展经济的整体数据,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这利于我国发展更加健康的商业经济体系,从而克服从前盲目遵从数量、提高效益、污染环境、质量低下等不良的经济发展状态,这将更有利于我国商业经济的持续发展。缓慢的经济发展速度有利于提高经济服务质量以及经济体系的升级,摒弃以前不健康、不文明、不持续发展方式。也是有利于中国商业经济在新常态转型阶段有更加健康时尚的转变过程。在新常态下的商业经济发展特点,必须以质量为主。主要既是调节经济结构、促进转型、稳定增长;从而使得商品流通的地位逐步增高,制造业的稳定。发展经济、调整结构、绿色化可持续发展化。

3 商业经济的创新发展

新常态促使着中国的经济发张方式在机构、质量、收益方面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然而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变方式也是受到新常态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之下,发生着新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前提之下就必须将商品经济与现如今的商业模式以及未来的新型商业模式相结合,发展新型的商业经济模式。从而使商业经济更好的在新常态之下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从而使得商业经济有更加多元化、现代化、创新化发展机遇以及适应新常态,扩大发展空间。商业经济最大的冲击来自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线下零售商、批发商经互联网的冲击,逐步转型将商业核心发展在互联网上,商业形态以及商业组织模式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简而言之,中国必须在新事物的出现以及发展上付出更加努力的态度,将商业的经济发展与新事物相结合,制定新型创新的商业经济发展模式。与未来产业相结合,改变商业体系,他将会以一种适应新常态的发展下去。

4 总结语

综上所述,新常态下的商业经济的创新,离不开新常态的影响,也必须结合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才能将商业经济有更加新型的发展方式,才能让商业经济在新常态之下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华.新常态下商业经济的创新发展研究[J].现代商业,2015,35:1516

[2]张志刚.商业经济的理论创新与发展实践[J].商业经济研究,2015,12:45

第8篇

关键词:少儿营养;现状分析;建议

引言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收入及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教育教学亦明显改善,随之我国少儿膳食结构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过去相比虽更有助于儿童生长发育,但与时代及经济发展特点相呼应,少儿营养现状也存在一定的时代问题。为探讨我国少儿营养现状及相关改善建立,笔者自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对不同地区少儿营养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国家策略及地区少儿自身特点,提出相关改善建议,现撰文汇报如下。

1不同地区少儿营养现状分析

1.1城市地区少儿营养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领土面积较大,各地区发展不平衡,随者我国社会及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地区由于历史及发展不同经济发展亦出现明显差异,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儿童营养情况亦出现差异,且表现为随经济发展特点的特异性[1,2,3]。与一般地区相比,城市地区经济发展较优,快速经济发展及良好的物质基础对城市儿童营养状态存在一定不良影响,其中最为显著且严峻的一项即为城市少儿肥胖,逐渐超越其他营养问题成为城市少儿营养状况的主要问题。我国一线城市如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中,经济发展较优,生活于此处的人由于工作、生活等各种压力生活节奏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家庭由于工作问题选择外出就餐,而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类食物成为少年主要选择,导致少儿肥胖出现及患病比例逐渐加重[4,5,6]。对我国城市地区小儿营养状况及肥胖比例分析,发现城市少儿超重比例达8.1%,而肥胖患病率高达3.4%。与健康少年相比,少儿肥胖则成年后患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的发病率均显著升高,若不及时控制则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7,8,9],因此应针对该类地区少儿肥胖制定相关建议及措施。对城市少儿全面分析,可见不仅经济引起膳食方面改变对少儿营养具有明显影响,社会发展因素、学校及家庭等方面因素对少儿饮食及营养摄入亦有重要影响。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及优生优育的深入实施,使更多的父母选择少生、优生,越来越多的少儿均为独生子女,由于父母及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亲朋好友的宠爱,越来越多的少年成为家庭的“霸王”、“小祖宗”,导致不节制及不平衡的饮食习惯[10,11,12],同时父母等由于“心疼”、“宠爱”等及环境因素,少儿体育锻炼减少,户外运动更少,引起过多营养无法代谢,极易诱发超重及肥胖的发生,同时导致少儿体质水平降低,严重威胁儿童健康成长。同时由于现代对教育的重视,学龄儿童课业重、学习负担重,导致更多的锻炼时间被写作业、课外辅导等占用[13,14],导致营养物质及热量堆积,亦是引起城市少儿肥胖重要原因之一。

1.2贫困地区少儿营养现状分析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少儿营养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的地区,贫困情况较为明显,部分地区甚至普遍存在。对相关地区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研究,发现西部地区部分省份如贵州、云南等省份中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明显欠佳,存在较多国家级贫困县城[15,16]。通过对此类贫困地区部分少年随机抽样分析,并与我国疾病控制中心所存的相关资料分析,发现西部部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欠佳引起少儿营养状况差的情况较为严重,甚至部分地区少儿由于营养状况差出现营养不良及引起的生长发育迟缓。相关数据结果显示,一线城市少儿营养不良发生率不足1%,而二三线等中小型城市不超过3%,但对西部地区贫困乡镇少儿营养状况分析,营养不良比例超过30%。虽现有国家政策及民间组织、相关基金会的支持,现状仍不容乐观,应为此类少儿健康成长实施措施。

2以《降低儿童营养不良策略》为依据提供针对性改善建议

2.1贯彻儿童营养政策相关方案

依据我国少儿营养状态调查结果及现状,分析不用地区少儿营养现状,分析引起少儿贫血、营养不良、肥胖等问题的主要原因,结合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政策,我国少儿专家结合我国国情及各国经验,制定了《降低儿童营养不良策略》,并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应用。同时,针对少儿营养现状,确保少儿饮食卫生、健康成长,应严格贯彻儿童营养相关政策方案,其中较为重要的相关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17],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实施,结合少儿生长发育营养特点,保护及促进少儿营养均衡摄入,保证健康发展。

2.2开展营养知识教育讲座及知识宣传

分析我国各地区少儿营养状况,发现出现营养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正确的营养知识缺乏。因此,针对不同地区现有的营养现状,可制定相关、针对性的宣传及讲座。如贫困地区应传播相关营养不良知识,如营养不良诱因、表现、饮食注意事项等[18];经济发达地区应适当传播肥胖危险知识。通过营养知识的培训、讲座及相关宣传,使群众正确认识少儿营养现状,结合所得营养知识,促进少儿健康成长,在讲座及相关宣传过程中,相关部门需做好宣传、教育、动员等活动准备环节,确保活动有效及无误实施。

2.3不同地区改善建议

对于西部等贫困地区的营养不良少儿,可通过政府及民间组织共同努力,改善营养现状。当地政府可适当倡导“蛋奶工程”、民间组织可进行免费午餐等工程[19],通过政府、民间组织、社会、个人共同努力,结合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并确保以上全面实施,使营养不良儿童真正受益,才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少儿营养不良现状。对于城市少儿营养现状,可知最主要问题为肥胖;同样需要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父母应为少儿建立良好的榜样,科学搭配饮食,同时拒绝溺爱,应正确指导少儿科学饮食,控制及避免使用快餐等垃圾食物,三餐合理,促进少儿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学校方面应为少儿提供科学配比的营养餐,同时为学生制定恰当的体育锻炼计划,开展室外活动,促进体质[20];应适当关注女学生的生理心理特殊特点,避免由于节食减肥导致摄入不足、引起营养不良等健康问题。社会在少儿营养促进方面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对于少儿应投入较多关注,结合少儿心理特点,恰当宣传及诱导少儿合理选择饮食,促进少儿生理及心理健康发展。

3结论

第9篇

随着“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社区各项工作在人民生活中显得日益重要,居民对社区功能的多元化要求也日益强烈,作为政府的一级职能部门,能否带领居民走出生活困境,切实发展社区经济,给居民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成为衡量社区工作的首要标准。同时,社区经济作为整个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是实现社区建设目标的前提条件,又是社区建设深入持久进行的重要保证,现就从社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内容、制约因素及其今后发展的着力点入手,对如何促进社区经济发展进行探讨:

一、社区经济发展的特点。

1、社区经济发展增长速度块,质量效益好。随着政府及社会对社区经济发展的关注、各项优惠政策的出台,社区经济已经成为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速度令人瞩目。2、社区经济具有社会功能特点,既可以服务社区,又可以方面居民。3、街道经济规模小、门类全、机制活,是国有经济的有益补充,为城市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二、发展社区经济包括哪些内容

(一)是大力发展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产业,特别是发展需求稳、投资少、有效益的社区服务项目,把发展社区服务作为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围绕居民生活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拓宽服务领域,要从面向老年人、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福利服务项目,逐步扩展到托老托幼、家政中介、文化娱乐、社区医疗、法律咨询等面向辖区居民的便民服务产业。(二)发展城市基础管理的产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功能不断完善,对环卫、园林、环保、保安、物业等行业需求越来越迫切,要通过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引进市场机制,发展城市管理型经济,努力培育起点高、管理好的专业公司。(三)大力发展培植税源经济的产业。要把社区经济发展同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个体经营经济密集结合起来,吸引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大中小企业在社区投资。发展各种经济实体,特别是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经济增长总量,形成社区经济特色。(四)大力发展提供更多工作岗位的产业。社区经济是扩大再就业的有效途径,要着力拓宽社区就业门路,引导和帮助更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在城市社区服务领域实现再就业;鼓励和支持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在社区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创办各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企业等社区就业实体;鼓励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以个体、私营各种经济形式,兴办投资少、机制灵活、适应性强的社区服务型就业;鼓励企事业单位等兴办安置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为主的就业型中小企业、劳动就业服务型企业等社区就业实体,使社区经济领域成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现实选择。

三、发展社区经济的制约因素是什么

社区经济发展,在全国来讲,不过十几年的时间,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的差异,使各地社区经济不同程度的出现发展慢、结构单一的趋势,究其原因是:

(一)街道及社区的责权利不相统一。近年来,虽然国家一再强调将权利下放到社区,为社区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改善创造外部条件。但是各地对街道及社区认识不同,使各地街道和社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有些地方,大量的工作事务压到街居,“上面千根线,下面一针穿”,居民需要街居解决的事情,街居只能起协调作用,却没有解决能力,使居民对街居的作用产生质疑,也使街居在开展工作等各方面受到阻碍。(二)各部门对社区的了解和帮助远远不够。随着社区宣传工作的深入,有些单位已经逐渐意识到发展社区经济的重要性。但同时,一些重要部门的卡、拿、要现象依然严重,许多部门对社区工作不给予支持,使原本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不下放,甚至街居在和有些部门协调时,出现不重视、拖拉、积压等现象,使街居工作开展难上加难。(三)整个社会对社区观念没有转变。现在,提起居委会,很多人还停留在“带着红袖章的老大妈”的印象里,许多人对居委会究竟能做什么表示怀疑。在招商引资方面,许多商家愿意将资金投在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上,不愿意投资在刚起步的社区经济上。(四)街居工作人员的经济观念及素质亟待提高。很多人表示,他们愿意对社区经济进行投资,可是,街居工作人员常年坐在机关,缺乏竞争意识和基本的经济观念,提起经济发展方向、国家经济运行态势、社区经济发展策略以及社区管理体制问题,很少有人能给予专业性的回答和指导,经济能人少,有胆量、有气魄、有领导和把握整个区域经济走势的人少,已经成为制约社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今后发展社区经济的着力点在哪里

发展社区经济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要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和社区发展规划,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安置下岗职工、城市建设、第三产业等发展重点,指导帮助社区居委会做好社区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特色。因地制宜,合理确定产业定位,统筹规划,保证社区建设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二)是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要认真贯彻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扶持社区建设有关政策和措施,同时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优惠政策。各部门有关部门对已经确定的社区建设服务项目,从资金、规划、立项、设施建设等方面应给予扶持,对安置下岗职工、残疾人就业的项目,要落实好工商登记、场地安排、税费减免、资金信贷等扶持政策。街道在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的同时,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营造稳定的社区环境、优良的社区秩序,为辖区内各类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三)是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进程。社区服务的产业化是社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要实现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培育和增大社区经济,就要逐步实行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坚持有偿、低偿、无偿并举,福利性、互利性和经营性相结合,公办、民办一起上,不断探索新的服务形式和发展模式,增加街居税源,促进社区建设的良性循环。(四)加大街居企业的改革力度。随着产业机构的不断提升,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原有的街居经济很难适应形势的发展,在发展社区经济过程中,应加大街居企业的改革力度,对原有的自办企业进行改组、改制,盘活自有资产,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实现街居经济向社区经济的转变。(五)培养和吸纳广大经济人才,为社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要高度重视经济型人才的培养,时刻按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开展各种经济知识讲座和培训,提高经济观念和把握全局的能力;条件适合的街居,可以从社会招聘“社区经济发展顾问”,从待遇等各方面提高标准,留住人才,为社区经济发展和两个文明服务。

                          

第10篇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发展模式 制约因素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以县(市)辖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它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总理曾指出“农村的发展,县委、政府是关键。”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新的切入点,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1.“小企业、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引领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县域内按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原则,将大量的生产同类产品的中小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在集群内运行实现规模经济。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单个企业规模较小。形成产业集群的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起步的门槛较低,容易在短期内调动民间的闲散资金,迅速形成生产能力。同时,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容易适应市场对产品多样性变化的要求。第二,企业集群形成规模。大量的中小企业由于其生产的相同或相近,容易产生大企业经常具备的“规模效益”。第三,集群内分工合作十分明确。从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角度看,小企业“规模”内部基于开拓共同市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不仅促进了企业间有序的竞争来激活创新的动力,而且,专业化分工也使小企业日益专精于某项技术,使得每个企业负担的技术创新投资成本大大降低。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这种县域经济模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通过发展在一定区域内的农业专业化生产,充分发挥农业县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文优势,并在农业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龙头企业。第二,通过不断发展壮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一个系列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建立起以利用当地农产品资源为主,通过农产品加工增值、转化形成当地的主导产业。第三,在主导产业的带动下,通过种养、加工、流通的有机结合,发展资源集中、资产集中、资金技术集中的大型农业企业集团,从而发挥农业规模优势,取得规模效益。

3.第三产业带动模式

第三产业包含的具体行业广泛、就业容量和潜力很大。从当前比较成功的例子来看,依靠第三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主要有两种:

(1)批发市场带动模式。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在当地形成全省、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批发市场,由批发市场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引领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浙江义乌市、河北辛集和山东寿光是批发市场带动模式的典型。

(2)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有些县域第一、第二产业相对薄弱,但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历史古迹、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优势。旅游业发展可以带动众多行业的发展,且随着交通工具的更新,个人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带薪假期的延长和国际关系的缓和,以及国家对旅游业的日益重视,旅游业已经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于经济基础较差的县来说,发展旅游业具有投资周期短、见效快、污染小的特点,把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往往有利于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县域经济的开发,使县域经济得到超常的发展。

4.资源集约开发利用模式

资源优势包括:一是丰富的生物资源。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存在较大的气候差异和广阔的土地,多样性的气候和土地资源形成了生物资源的多样性,造就了中西部地区品种纷呈的物产。二是蕴藏量巨大的能源。三是丰富的矿产资源。实践科学发展观并不是不开发资源,而是依托资源优势集约开发优势资源。事实上,很多资源优势县已经培育出了有特色、有优势、有潜力、有市场的地方工业体系。

应该说,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还有多种,并且随着经济发展还会不断产生新的模式,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研究,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借鉴。

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政策因素。近年来我国出台的一些宏观经济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些约束效应,在具体的土地、户籍、金融等政策中,有些内容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县域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

2.体制因素。近年来,国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没有一个系统的政策体系,虽然对解决“三农问题”强调很多,但无论是采取的扶贫政策,还是制定的支农政策,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在国家宏观调控导向和市场配置资源导向的双重作用下,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越来越向大中城市、大中企业集中。缺乏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几乎是县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县域干部任期短、换届快,导致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划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短期行为时有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环境因素。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好坏,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发展硬环境的建设上,一些县域由于意识不强、财力不足、工作不力,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落后。在发展软环境上,一些地方和部门、本位主义严重,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淡薄,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公路运输;经济管理

公路交通运输是连接各个城市的中介,也是各个城市的发展的基础,其具有灵活、便捷和通达性好的特点,是现代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都有赖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的通达性展现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的市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给公路运输的经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就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必要性,提出在新时期如何实现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改进,促进其持续发展。

一、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同地区的交通运输情况不同,但是其共同作用便是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公路运输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纵观全国各地的发展,经济落后的地区大多数是一些较为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区,而对于一些沿海地带或者国家的中心城市来讲,其公路四通八达,为当地带来众多的效益。国家对任何一个地方的开发,都要先保证其交通便利,由此可见,交通运输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公路运输作为各种运输方法中的一种,是最为普遍,而又常用的一种交通方法,具有灵活、便利等特点。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我国的公路运输网得到了完善,其地位越来越重要,是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2、公路运输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很多城乡、偏远地区,“要想富、先修路”的标语随处可见,这是发达国家和我国国内各个发达城市的历史所验证的。公路交通运输是否便利、完善直接影响着本地区与外交流的程度,影响着本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很多时候,公路的建设只是为了目的地的资源开发,但是我们却发现公路的建设带动着各个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公路运输的超前建设,将会加强沿线地区对外联系,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一个封闭的地区,就算有着丰富的资源,但是没有便利的交通,依然继续落后,即落后的公路建设,将会严重的阻碍本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一个地区的公路运输状况良好,就会吸引跟多的外来投资者,从而带动本地区周边地区的发展,加强各个地区的之间的联系,促进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

3、公路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基础作用的公共交通基础建设,也应该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社会主义公路运输体系的建立,其宗旨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公路交通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以促进建立一个和谐的公路交通体系。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公路运输作为各个地区发展的基础,必然要进行一些改革,才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发挥最大的作用为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

一是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改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必然要求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而公路运输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部分,必然存在着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是公路运输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客观要求。公路运输市场是进行道路运输商品交换的场所及交换双方经济关系的总和。只有建立健全的运输市场机制,才能够促进市场中的经营机制的转换。

三是现代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必须要进行不断地改革与创新,才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几点改革措施

1、加强和改善公路运输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良好的管理体制是保证公路运输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性的保证,当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变化对以往的公路运输业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应当尽快的制定综合性运输政策与体制,以保证公路运输业地协调发展,推进公路和地区经济的双重发展。

2、加强公路运输成本管理,实行全面预算。要实现公路运输成本的管理,就必须做好工程的全面预算,将施工成本降至最低,提高公路运输经济的持续发展。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是发达国家在多年的经济管理中形成的成功经验,其作为一个预算体系,是综合考虑了各个责任单位的责任、利益和职能,通过监督、激励和分配等手段,解决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工程的预算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路施工企业的成本水平。因此,做好公路运输成本的管理,就是要充分的做好项目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对比选择较好的材料供应商,制定好项目的成本计划,为工程的顺利完成奠定全面基础。

第12篇

1.港口经济与港口金融的关系

港口金融与港口经济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经济范畴,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1.1港口经济决定港口金融

港口经济的产生源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无论港口金融发展多快、规模多大,其根本是为港口经济服务,港口经济创造的价值以及实现的价值增值是港口金融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其发展速度和健康程度直接关系港口金融的未来。没有港口经济,则港口金融将无从谈起,即港口经济是第一性的,港口金融是第二性的。根据表1我国港口城市经济与金融的发展状况,可以直观的看出,每个港口都有自己的主导产业,从而形成了服务于主导产业的港口金融。

1.2港口经济的发展需要港口金融的支撑

这首先是由港口经济的资金需求特点和外向型特征决定。港口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船舶制造、航运管理与交易等各方面均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而港口金融中的融资服务能为港口相关产业提供巨大的资金支持;港口金融中的各种避险工具和保险品种能使港口经济企业合理地规避港口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巨大风险。同时,货物贸易的背后实际是国际间资金流动的过程。因此,港口经济与金融与生俱来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金融服务业对港口经济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港口金融已经渗透到港口经济的各个环节,港口经济的正常运转和快速发展,离不开港口金融的支持,港口金融通过对资本生产率产生影响,进而对港口经济增长产生作用;通过对金融系统的转化效率产生影响,进而对港口经济增长产生作用,落后的港口金融会成为快速发展的港口经济的障碍。港口金融随着港口经济的持续发展,其相关率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开始发挥促进作用,尤其是在经济市场化不断深入的今天,港口金融的反作用力逐渐增强,不仅仅被动的服务于港口经济的发展,而且开始发挥主动引导的作用,港口金融上层建筑通过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丰富的金融资产,集聚引导资金投向,逐步加强对经济的渗透力,加速港口经济增长速度,改善经济活动能力,推动港口经济的发展。通过表2,我国几大港口的金融与经济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金融在推动港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3国际港口发展的金融支持规律

纵观世界著名国际航运中心,无论是以腹地型为主的纽约国际航运中心,还是以中转型为主的新加坡和香港国际航运中心,,以及以提供交易市场和航运服务为主的伦敦国际航运中心,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它们同时也是国际金融中心。以港口经济中的航运业为例,航运业作为一个技术与资本都高度密集的产业,所需投资额巨大,投资回收期较长,而且航运产业风险性高,其发展与各国的金融资本支持是密不可分的。透过表2航运中的船舶融资数据我们可以明确看到金融对港口及相关产业的重要性。

2.连云港港口金融支持港口经济的现状

2.1连云港港口金融支持港口经济优势分析

2.1.1国家、省委省政府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总理视察连云港的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连云港发展的号召中一致强调,在发展连云港港口经济中,金融部门应审时度势,积极应对,为港口经济乃至全市经济的大发展提供融资及相关金融服务。连云港市政府先后颁布《2008年金融业支持连云港市经济发展指导意见》、《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金融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明确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力争通过区域金融经济的纵深发展推动港口经济不断发展。

2.1.2融资渠道渐趋多样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方面,连云港港口股份公司已经成功上市并增发新股募集资金7.2亿元;连云港港口集团2007年通过建设银行成功发行了一年期短期融资融券10亿元,有效解决了港口建设中的资金难题。近来,港口集团通过引进战略合作伙伴,集团化的企业金融运作,地产运作以及存量资产的运作,为港口建设及港口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2.1.3易于承受来自高级层金融中心的特殊影响力与辐射力。国际金融中心上海,金融资源层次高且丰富,拥有百余个国家级科研机构,100多所专业技术培训机构;拥有10万科研人员,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9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9人,人才规模大且以复合型金融人才为主;上海金融资源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都与社会经济发展保持高度的相适性,具有很强的金融辐射功能,其中高、中、初档次合理分布的金融资源能够很好的满足连云港港口金融发展的需求。但是,总体看来,连云港港口金融仍然相当薄弱,金融总量小,相对于资金需求量而言,连云港金融业可提供的资金供给不足,尚不能很好的支撑迅速发展的港口经济;处于发展传统业务层面,产品创新不足;金融机构仍然游离于港口经济之外,经济金融适配度比较低,未能与港口经济充分对接,没有形成金融业和港口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结合表8所示的金融服务港口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分析,连云港港口金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2连云港港口金融支持港口经济劣势分析

2.2.1金融集聚力与港口经济发展离心力凸显。连云港金融机构的集聚度、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金融工具的种类与沿海经济发展的离心力凸显。首先,金融机构缺失,金融密集度低。目前连云港市有银行类金融机构16家,保险机构24家,证券营业机构3家,其中股份制银行仅有交通银行一家(浦发银行正在筹划分行),多层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金融业态势发展不足,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0%,占地区产出总值的4%。其次,县区金融配套服务不到位,金融机构萎缩,分散在各条产业链、各个市场中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资金短缺问题;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困难重重,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再次,金融资产总量偏小,尤其是资本市场规模偏小,上市公司4家,融资规模仅为18亿元,无论是从数量、质量、直接筹资还是证券交易量角度而言,都难以满足港城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最后,未形成以港口经济为龙头的金融结构布局,连云港港口金融资源布局具有错位特征。金融机构具体分布情况如表9所示:连云港的大部分金融机构和资源相对集中在新浦市区,而大力发展的港口经济主要集中于连云区,这使得连云港港口金融资源配置具有很大的区域不平衡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港口经济的发展。总之,滞后的金融业,无法有效满足处于打基础、积后劲、待起飞发展阶段的连云港港口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