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环境污染典型案例

环境污染典型案例

时间:2023-07-19 17:30: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环境污染典型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环境污染典型案例

第1篇

    昨天上午,昆山法院召开环境保护案件审判情况新闻会,了全市环境保护审判七大典型案例,这在苏州地区尚属首次。

    昆山法院自2013年11月11日成立环境保护合议庭至今,共受理环境保护案件13起,目前已审结8起。此次的环境保护审判七大典型案例包括张某、林某、朱某污染环境案;颜某、潘某、沈某非法狩猎案;原告郭某诉被告昆山某路桥公司环境污染侵权纠纷案;原告王某不服被告昆山市环境保护局行政许可案;市环境保护局对昆山某五金公司行政处罚申请强制执行案;市环境保护局对昆山某工艺品公司行政处罚申请强制执行案;太仓市渔政监督大队对姜某行政处罚申请强制执行案。

    一直以来,环境污染案件呈现出致害潜伏、损害广泛等特点,虽然法院对该类案件的审理也呈现出专业化、集中化趋势,然而在具体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有时损害后果很难确定,当事人对评估鉴定机构出具的评估鉴定报告提出异议较多,法院依然面临事实难认定,进而引发执行难等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审理环境污染案件的法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必要时还要组织专家审判团,介入案件审理与判定,发挥专业技能。” 昆山法院环境保护合议庭审判长李诗茵说。

    针对环境保护案件存在的诸多问题,2013年11月份,江苏省法院系统全面推行环境保护案件的“三审合一”集中审判工作。昆山法院成立环境保护合议庭,以行政审判庭庭长为审判长,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行政审判庭各抽调一名业务骨干为合议庭成员,打造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的专业化审判团队,管辖范围覆盖昆山市和太仓市。

第2篇

在居民区违规排污“从重处罚”,只要有相应行为就可以定罪……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司法解释,降低了环境污染犯罪入罪标准;同时公布的4起典型案例,也有重判之势。这无疑是向社会郑重宣示:治理环境污染,法律在“给力”。

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给生产生活行为划出一条明确的边界,防止选择对个人有益而对公共利益有损者,是法律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功能。从此次公布的司法解释看,无论是对“严重污染环境”的认定,还是明确有毒物质范围和标准,都是以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式,防止不当行为带来的环境损害。

在某种程度上,环境问题是追求利益与保护环境二者的博弈。在强烈的经济发展冲动之下,一些地方拱手让出绿水青山,为追求财政收入、追求经济效益而牺牲了环境。与此同时,公众的需求从“要生活”提高到“要生态”,植根于权利敏感的环境焦虑,也放大了环境问题。这是典型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也是典型的发展路径选择问题。

既然是博弈,就难免有两难。比如,对于中西部后发地区,是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承接污染,还是与发达地区比拼“低污染产业”?内蒙古某县新建企业违法排污形成“污水湖”,沿海化工企业在安徽“转移”排放废料污染土壤……现实中很多地方显然更愿意选择前者。显然,我们既不能“守着金饭碗讨饭吃”,也不能“吃子孙饭、断子孙路”。这样的“既不……也不……”,提出了发展中的深刻考题,必须找到利益与环境“两难博弈”中的平衡点,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之间的关系,既要青山绿水,又要殷实富足。

在寻求平衡之时,法治正是最重要的手段。地方发展经济的诉求、企业追逐利益的冲动,都需要在法律的框架和范围内实现。唯有对环保违法犯罪行为保持高压态势,才能形成有效震慑,在更大范围、更高程度上防止污染环境违法犯罪的发生。从另一方面看,社会的“环境维权”、公众的“环保表达”,同样也需要谨守法律的底线,合理合法地争取环境权益的实现。这是现实里的法制约束,更是观念中的法治思维。

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环境法规体系还不健全,特别是罚则较轻,甚者更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直接导致环境“违法成本较低、守法成本较高”的怪状长期存在。这需要在不断完善环保立法、加大环保普法的同时,着力解决环保责任不落实、公众环境权益保护力度不够、环境违法行为惩处不力等问题,用法律织就一张密不透风的环保“法网”。

实际上,所谓的博弈,都是短期行为。从长期来看,“没有环境保护的繁荣是推迟执行的灾难”,保护环境是我们应有的唯一选择,也是我们能有的唯一出路。

第3篇

【案例分析人】秦鹏;鄢德奎

【案例类型】评价类

【案例名称】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诉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厂矿业百限责任公司水污染责任纠纷案

【主要违法行为】违规试生产直排废水

【污染类型】水体污染

【违法企业所属行业】采矿业

关键词 跨省环境公益诉讼;诉讼基金;责任承担方式

【案例概要】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厂坪矿业百限责任公司违规试生产直排废水,导致重庆巫山千丈岩饮用水水源严重污染。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于2014年11月13日就此案向重厌市万州区人民法院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当前此粲正在审理过程中。

【案例启示】本集涉及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修复簪法律事实认定问题,因相关制度规定付之阙如而面临审理裁判困境。基于此,提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运行需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构建、专项诉讼基金设立和责任承担方式的精细化三个方面予以完善。

2014年11月13日,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受理了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诉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厂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水污染责任纠纷案,这是一起案情错综复杂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该案为新《环保法》实施以来重庆市首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也是全国首例跨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案件背景:一起跨省界重大环境水污染责任事件

2014年8月13日上午,重庆市巫山县环保局接到巫山县庙宇镇报告,巫山县庙宇镇千丈岩水库提取的居民用水颜色异常。经重庆市巫山县环保局工作人员现场排查和检测认定,千丈岩水库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污染源为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厂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硫铁矿选矿厂。该厂违规试生产,并将硫铁矿洗选废浆水直排在一处自然形成的洼地内。由于事前未对该洼地采取任何污染防治措施,而此地为喀什特地貌,导致废浆水渗漏地下,经暗河水系流入千丈岩水库,造成水体污染,主要污染物为乙基钠黄药、二号起泡剂和大量尾渣。千丈岩饮用水水源危及巫山县庙宇镇、铜鼓镇、红椿土家族乡和奉节县长安乡4个乡镇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涉及10160户、51400人和1.8万亩农田。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的规定,此次千丈岩水库污染属跨省界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事故发生后,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建始县委托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风险与损害鉴定评估研究中心对重庆市巫山县红椿乡千丈岩水库环境事件作出了环境损害评估报告。报告认定:第一,本次环境污染的污染物质为乙基纳黄药,排放量58. 14千克。生产原料乙基磺原酸钠、2号油可能的使用量最大值分别为63.5千克和47千克。第二,环境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50. 94万元,但该报告未对土壤、地下水等污染后果及修复费用作出评估。

案件焦点:原告诉讼请求中的法律事实认定

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就千丈岩水库污染一案向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诉请法院判令被告(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厂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停止侵害,不再生产或者生产绝不能再次污染水库。对今后可能出现污染的地下溶洞水体和污染水库风险重新作出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环评结论,作出被告是否应当搬迁的裁判。第二,恢复原状,依法承担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急处理污染事件、应急供水以及恢复千丈岩水库原有水质的所有费用,包括直接和间接产生的费用共计1900万元。第三,赔礼道歉,在全国性平面媒体上向公众道歉。第四,承担本案诉讼费及其他相关费用。本案原告诉讼请求中涉及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恢复等法律事实认定问题,需逐一厘清以便于正确适用法律。具体言之,案件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被告硫铁矿选矿厂建设项目的环评手续合法性分析

被告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厂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60万吨/年硫铁矿选矿厂建设项目于2011年5月通过并取得恩施自治州建始县发改委选矿厂项目可行性报告批复、环保局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以及发改局项目核准批复等手续,资质齐全。同时,磺厂坪硫铁矿选矿厂与千丈岩水库直线距离2. 67公里,超出了千丈岩水库一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范围。换言之,单就此硫铁矿选矿厂对千丈岩水库的影响而言,其选址并未违背法律规定,但由于该项目所在地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环评报告制作时需估算其对地下水的影响及其造成地下水体污染所应采取的精细化应对措施,环评审批部门应严格把关,不能因所影响的水体区域不属于本行政区范围而不进行审查。

对于本案而言,原告起诉的对象是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厂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起典型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该公司硫铁矿选矿厂建设项目的环评手续审批是否合法,与本案审理无直接关联,即使环评手续合法也不会免除被告因违规试生产违法排污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的责任承担。原告诉求中,对于该建设项目可能出现的地下溶洞水体污染和水库污染风险重新进行环评,超出了法院的裁判范围。对于原告的该项诉求本可通过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解决,但目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缺位致使环评手续的合法审查只能依赖相关部门的自觉。

生态恢复范围、费用等损失的确定思路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追求的审判目标是恢复生态环境的状态和功能,法官适用恢复原状责任时首先需考虑恢复原状的可能性与成本问题。确定生态恢复范围及相关费用,既是原告诉讼请求的依据,又是法官判决恢复原状时必须考量的重要因素。具体到本案,原告诉请法院判令被告恢复原状,承担共计1900万元直接和间接费用。此次千丈岩水库环境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50. 94万元,而土壤、地下水等污染修复费用的确定是本案判令恢复原状的焦点和难点。由于《环境污染损害评估鉴定方法》(第Ⅱ版)颁布后,《环境污染损害数额计算推荐方法》(第1版)废止,便无法比照泰州环境公益诉讼判决的做法,直接以虚拟治理成本为基数,按照一定的倍数计算污染修复费用。对于《环境污染损害评估鉴定方法》(第Ⅱ版)所规定的生态损害评估方法,无论是替代等值分析方法还是环境价值评估方法,都需专业的鉴定机构预测受损资源在损害发生到恢复原状这段时间内每年受损资源和生态服务价值量的大小。

尽管如此,但法官确定环境生态恢复原状责任承担的范围及费用的思路却是有章可循的。首先,考虑遭受损害的生态环境能否通过自然或人工的方式恢复原状,如不能恢复原状,则法官可依据相应的损失,判令被告异地修复。其次,根据“恢复原状”判决的履行方式不同,确定差异化的恢复原状费用与范围。恢复原状基础费用主要包括:环境修复费用和监督修复费用。对于被告委托其他机构制定环境修复方案和其他机构代履行修复方案这两种情形,恢复原状的附加费用还要相应涵盖环境修复方案的制定费用和委托代履行费用。最后,灵活确定被告承担恢复原状费用的支付方式,即基于违法者偿债能力的考虑,判定是采取分期支付的方式缴纳恢复原状费用,还是通过发展环保产业等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式抵扣部分费用。

赔礼道歉可否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责任方式

环境公益诉讼的直接受害者是环境本身而非任何一个个体,似乎无适用赔礼道歉的可能。而作为一项民事责任,赔礼道歉在性质上是属于恢复原状而非赔偿损失的一种非财产责任,赔礼道歉民事责任的存在丰富了民事责任体系。基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公益性、补救恢复性和惩罚性的考量,可以突破性地适用赔礼道歉的责任方式。赔礼道歉的意义在于要求环境侵害者就自己侵害环境的行为向社会公开道歉,既具有轻微的惩罚性又能对其他潜在的环境违法者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具体到本案,原告诉请法院判令“赔礼道歉”的责任方式,可以适用于其他环境公益诉讼。同时《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也明确规定了赔礼道歉的责任承担方式,为赔礼道歉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突破性适用提供了法律依据。

启示和建议: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亟待跨越的三个门槛

任何一种制度的运行并不因现有法律规定而通畅无阻,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制度运行的困境,循序渐进地修正以确保法律正义的实现,因此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并非一蹴而就。尽管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发展已步人快车道,但通过重庆受理的国内首例跨省界环境公益诉讼案的分析发现,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运行所面临的障碍仍需相应的举措予以完善,以进一步优化环境治理模式。

构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环境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除了民事纠纷还应包括行政纠纷,但现有立法并未对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予以明确规定。现实中,负有环境保护法定职责的行政机关既有违法的“积极”作为,如违法做出环境行政决策、许可,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也有违法的“消极”不作为,如怠于履行环境行政管理职责,导致污染事件频繁发生。无论作为与否,只要违法,行政机关行为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影响是违法企业无法企及的。本案中相关部门通过被告硫铁矿选矿厂建设项目环评手续的警示意义值得深思。

面对当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缺失的问题,首先应明确新《环保法》规定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目的,以此准确明晰立法的适用范围,借助立法解释或司法解释进行规范,从而确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其次通过立法解释对《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中“法律规定的机关”进行界定,确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的主体资格。最后在环境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内增设一项内容,即环境行政管理部门的违法作为和不作为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形。

设立环境公益诉讼专项基金

对于本案而言,如果原告胜诉,法院将支持原告诉请的1900万元修复费用,那么如何使用这笔资金?《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规定环境修复资金和服务功能损失等款项应专款专用,即不能由原告直接领取,以防止出现挪作他用的情形。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曾提出了“探索设立环境公益诉讼专项基金”的主张。目前,无锡、昆明、贵阳等地采取的是将环境公益诉讼被告支付的环境修复资金和服务功能损失等款项缴入财政专户或基金的方式进行管理使用,以保障环境损害赔偿金专门用于修复被损害的生态环境。海南省设立的省级环境公益基金,由省财政拨款支付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相关诉讼费用。另外中国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启动首个民间“环境公益诉讼支持基金”以支持环保社会组织进行环境公益诉讼。

当前对于尚未设立专项基金或专户的地方政府部门,既可选择对民间设立的相关公益诉讼支持基金给予鼓励和政策上的扶持;也可由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探索建立环境公益诉讼专项基金,重点用于垫支立案前环保社会组织委托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费用,以解决诉讼启动阶段的资金困扰。对于官方设立的专项基金的主要来源包括:环境公益诉讼被告支付的环境修复资金和服务功能损失等费用;财政拨款;人民法院判决无特定受益人的环境损害赔偿金。专项基金主要用途为:环保组织进行环境公益诉讼的诉讼费用,包括调查取证费、评估鉴定费等;环境修复费用。环境公益诉讼专项基金的设立既可解决公益诉讼诉讼成本高的难题,又可化解环境公益诉讼利益归属的争端。

适用环境公益诉讼责任承担方式的精细化设计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规定了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六种民事责任承担方式。该解释并未对这六种环境公益诉讼责任承担的适用性做出周详的规定。如若没有明确界定不同的责任承担方式,将导致司法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具体言之,上述六种责任承担方式的具体适用应设计如下。

一是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责任适用。对于“停止侵害”的适用,首先应明确环境侵害的标准,社会对环境污染容忍限度可作为环境侵害标准之一,环境侵害超出了社会的环境污染容忍限度,应责令停止该环境侵害行为。对于“排除妨碍”和“消除危险”的责任适用,借鉴美国的做法,可在判决中引入禁止令,根据危害的严重程度分为三种情形,即永久性禁止令、附条件禁止令和替代性禁止令。永久性禁止令一般适用于环境危害行为无改正可能的情形,责令环境侵害者停止其危害行为;附条件禁止令一般适用于行为人实施的环境危害行为可以通过技术和管理的手段实现环境因子达标的情形;替代性禁止令是针对一些无法避免但必须进行的环境侵害行为,责令通过环境税或对受害者进行赔偿的方式替代适用责令停止侵害行为。

二是恢复原状。依据《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败诉的原告所需承担的调查取证、专家咨询、检验、鉴定等必要费用,可以由人民法院从之前其他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中判定被告承担的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恢复原状期间服务功能损失等款项中酌情予以支付。可见,该解释第二十四条第一款提及的判定被告支付环境修复费用等款项,相对于环境修复成本是有结余的,故这些用于恢复原状的款项是惩罚性的。同时适用“恢复原状”这一责任方式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生态环境损害发生后,被告首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将生态环境修复到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未发生时,受影响区域内生态环境的状态;二是出现部分或全部无法原地原样恢复情形的,可以准许采用替代性修复方式。

三是赔偿损失。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利益的主要用途是生态恢复,赔偿损失作为责任承担方式的一种,只是为了填补“恢复原状”责任方式在无法适用时的空白。因此适用“赔偿损失”这一责任方式时,需考虑“恢复原状”责任方式适用的可能性。如若在法院判决前相关部门已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恢复原状,此时无适用“恢复原状”责任的可能,便只能适用“赔偿损失”责任。为了警示被告所应承担的环境治理责任,法院可以在此种情况下判令一定的惩罚性损害赔偿。

第4篇

 

1.岳阳市环境污染现状

 

(1)水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笔者在六县(市)三区实地调查发现,水环境污染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湖区比山区严重,生活区比生产区严重。一是水质劣变加重。主要表现为沟渠、池塘、内湖、内河等水体富营养化,总氮、总磷含量上升。湖区水污染严重的地方,水体发绿变黑,臭气弥漫,鱼虾绝迹,有害藻类大量繁殖,甚至达不到农用灌溉水标准。二是常年水量减少。近年来,受洞庭湖水位下降的影响,水量明显减少,水体纳污自净能力减弱,进一步加剧了水环境污染。季节性缺水成为近几年来农业生产的一大制约因素。三是农村饮水困难。由于水质劣变,农村一些地方出现饮水困难的局面。根据水务部门统计,到2012年,全市因水质原因形成的饮水安全不达标人口有106万人。据君山区广兴洲镇农民反映,当地沟渠池塘水已不能饮用,饮用井水也因锰含量和硬度过高,导致结石病易发多发。村民常年购买桶装纯净水饮用。

 

(2)土壤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耕地地力下降。根据耕地地力监测结果,岳阳市耕地土壤由于长期施用化肥,地力呈逐年下降趋势:土壤酸化严重,pH值五年来下降0.5~0.8,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地产出能力退化,重金属污染突现。在湘阴县、汨罗市、屈原管理区和岳阳县缘洞庭湖的一些地方,由于长年灌溉含镉超标湖水的积累效应,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导致少数稻谷镉超标。工业污染事故频发,陶瓷、农产品加工、生猪养殖等乡镇企业废水、废渣污染农田事故时有发生,导致农业减产减收,引发纠纷。市县两级农业部门每年处理的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均在40件以上。农村生活环境堪忧。近年来,农村环境卫生规模逐步加大,但环境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因垃圾的露天焚烧和集中填埋而造成的二次污染不可忽视。汨罗市作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县市之一,每年大概再生资源回收量为157万吨,经过循环利用,还要存放各类垃圾32万吨。收集便是变分散污染为集中污染,填埋便是变现在污染为将来污染,焚烧便是变个人污染为大家污染。

 

(3)大气污染时有发生。第一为工业污染。遍布乡镇的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粉尘,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2007~2011年,东洞庭湖区域降水pH年均值在5.00~5.60之间,均为轻度污染。第二为生猪养殖污染。生猪养殖粪臭尿臭,气味浓烈。特别是生活区附近的猪场,对农民生活影响较大,大家反映强烈。第三为秸秆焚烧污染。一些地方还存在焚烧稻草、油菜秸秆等现象,既浪费了有机物资源,又污染了大气环境,在公路沿线,甚至造成交通安全隐患。

 

2.岳阳市目前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

 

如此严峻的形势已引起从政府到部门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各方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在农村工业污染方面。早在2007年,湘阴县、汨罗市等地就关闭了一批洞庭湖流域小造纸企业。近年来,又取缔了一批小砖窑、石灰窑、采石场、土法炼钒、淘金矿等重污染企业,有效阻止了土地矿产资源的继续被破坏。

 

在农业面源污染方面。2005年以来,岳阳市推广测土配方放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农业生产新技术,减轻了化肥、农药对农村环境的污染。推广生猪清洁养殖、沼气工程、猪—沼—稻、猪—沼—果生态种养模式,减少了粪水污染。

 

在农村生活污染方面。今年,岳阳市政府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层层分解任务和落实责任,实行明察暗访,重奖重罚。农业部门开展了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截至今年,已建设62个示范村。环保部门推行清洁家园行动,整乡整村推进。市、县两级领导领办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也造就了一大批产业,环境优良的秀美村庄数量日渐增多。

 

在农村生态环境方面。在洞庭湖、汨罗江、新墙河等流域对挖沙采石行为采取多轮整治行动。实施铁山水库等一批水源地保护政策,推进植树造林荒山绿化等工程。

 

3.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

 

尽管通过各方努力,岳阳市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基础,但是后段工作还任重道远,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1)提高认识,引起重视,形成合力。一是要提高认识。农村环保与污染治理事关民生,事关全局,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把农村环境治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各级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增强环保意识,既要抓发展,更要重环保,纠正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决策思维。要把农村环保和城市环保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实行“城乡同治”。

 

二是要落实责任。首先,要落实党政领导责任。要明确各级各部门在农村环保方面的领导和管理职责,引入绿色GDP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县、乡两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进行考核。其次,要落实农民的主体责任。要实行“门前三包、守土有责”的办法,保护和治理好自己的生产、生活环境。最后,要落实企业法定职责。对乡镇企业实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大对企业环境污染违法的打击和处罚力度。

 

三是要加强宣传。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宣传农村环保的重要性,推介好模式和做法,曝光环境污染的典型案例。形成上下一心、共同保护农村环境的良好氛围。

 

(2)长远规划,强化措施,总体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和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长远考虑,统筹兼顾,科学决策。

 

一是要统筹科学规划。要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因地制宜,制订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确定农业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分阶段目标任务。

 

二是要落实治理措施。治理工业污染,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关停、淘汰、退转一批重污染企业,整顿、改造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发展一批绿色环保优势企业。逐步实现“三废”达标排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要大力推广田间清洁生产技术措施,控制畜禽养殖规模和区域,淘汰污染严重的水产品养殖方式。生活污染治理方面,要继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农村清洁工程、清洁家园行动等农村环保举措。同时,加强环境治理绩效评价考核,使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要加大财政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采取以奖等多种形式,用好用活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同时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环保事业。多措并举,调动广大农民群众自主投资、投工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积极性。

 

(3)着眼当前,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当前,要抓住农村环境污染最突出的问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攻坚克难,为全面优化农村环境打好基础,赢得时间。

 

一是要尽早制订水源地保护规划,切实保护好铁山水库等水源地,逐步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

 

二是要推广汨罗市的做法,各县区要根据环境承载能力,控制生猪养殖规模和总量,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宜养区,逐步推进清洁养殖。

 

三是要借鉴常德市经验,禁止水产品投肥养殖,取缔大湖水面珍珠养殖。

 

四是要关闭一批污染特别严重、群众反映特别强烈的污染企业。

第5篇

关键词:现代经济;高校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郑环(1971-),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徐州 221000 )

基金项目:本文系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研究”(课题编号:YGJ13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108-02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特别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环境已危害到农民的生活及生产,同时也对周围的城市环境及食品安全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农业环境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治理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的技能,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当前的教学改革要求,也是学生毕业后必备的实践能力。应用型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委员会应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特别关注一些农业“特色”课程的设置与建设。在开设环境类普及课的同时,开设一些类似“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特色性专业课程。让学生在了解农业环境的一些基本问题的同时,普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及实践途径,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掌握农业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专业领域内渗透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国家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准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课程设置的内容要求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它以生态学、农业系统科学和环境学为理论基础,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融合的边缘学科。它也是集素质教育、道德教育和科学知识教育于一身的交叉学科,使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产生背景及其要解决的当前人类所面临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明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由来和目前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掌握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环境污染控制和管理的各种手段和方法;掌握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了解环境科学专业的知识框架;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的思考及治理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今后形成合理的环境科学知识结构。[1]

二、课程设置的知识要求

1.理论知识要求

(1)了解:国内外农业生态环境基本状况;农业环境的基本特征;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当前农村所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和资源污染问题;农用化学品污染途径及其防治措施;农业废物的产生及资源化利用;农业污水灌溉与农业生产对食品安全的影响;酸雨对农业的危害;深刻认识清洁生产的重要性。

(2)熟悉:农业清洁生产的由来、内涵、特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创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应用;国内外实施清洁生产的一些具体方法;环境伦理学在农业环境中的观念和主张等。

(3)掌握:农业土地退化与整治;农业环境的修复;农业环境灾害及其控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保护环境的主要途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各种手段和措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2.实践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及高度的人类环境忧患意识、如何在实践中充分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创新教学改革措施

课程选取的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适应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国内外在本学科、本行业方面最新的科学知识、发展动态等传授给学生,尤其要善于运用网络资源,吸收最新的信息(农业环境问题引起的突发事件)传授给学生,在普及环境学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利用案例教学及实践模拟,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以实际案例改革教学内容

在了解全球农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重点通过案例讲授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出现的突出问题,比如农业资源锐减、生态严重破坏、环境污染加剧、自然灾害频繁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农业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加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树立全民的环境意识。同时让学生掌握目前农业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农用化学品污染及其防治措施,污水灌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同时利用实验及实践教学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农业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案例教材正在编写中。[2]

2.实践教学手段和实验教学方法的优化改革

(1)加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课程在考虑“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等课程实验设置的基础上,学院安排了16 学时的实验,内容上主要涉及农业环境污染的特色性和与工业、城市环境污染的区别。做实验之前,设计好实验的要求及步骤,要求学生先查阅相关资料,并提出个人的实验想法,通过实验解决个人提出的问题,从而达到实验目的。

(2)加强案例教学。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优结合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案例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主体作用,优化师生间的互动,可以摆脱常规教学中教师讲理论,学生只听不记或只记而不思考的被动格局,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归纳、总结,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环境问题中。同时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时,也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要有博大精深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既要不断地根据农业生产实际更新教学内容,补充不同类型的教学案例,又要重视不同区域的社会实际现状,洞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案,在社会实践中选择适宜教学又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因此,案例教学不仅能将环境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习效率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3)加强实践训练。实践教学是理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践训练,学生能正确认识到区域、行业在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寻找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类型、表现方式和发展趋势,在解决环境问题许可的原则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途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肃严谨的工作作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整合知识、融会贯通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4]为顺利开展和扎实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与淮北市排水有限公司、宿迁市新源工业污水处理厂、邳州生态缘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徐州首创水务有限公司等单位通力合作,并制订详细的实践计划和实践的方式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可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进行实践分析,写出一些有独到见解的论文,教师再择优进行发表。这样,学生感到学有所用,锻炼了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帮助教师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5]

四、结语

农业生态环境教育是正在迅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一门学科,对大多数院校来说,它仍然是崭新的课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课程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专业课程,随着课程的不断开展,学院还应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不断进行创新探索,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提高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杨仁斌,铁柏清,郭正元,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3]JoyA.Palmer.21世纪的环境教育理论、实践、进展与前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第6篇

1生态化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生态化现代农业注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是对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改进,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1.1应用绿色农业技术

重视绿色技术应用,尽量降低环境污染,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应用新型环保病虫害防控技术、旱地绿肥垄作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注重清洁能源利用,回收农膜。同时,发展绿肥种植,保证耕地用养平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利用绿色防控技术,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工作[2]。

1.2重视环境污染治理

以农业生态化理念为指导,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治理农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增强环境污染整治力度,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3]。例如,推广沼气池建设,消纳人畜粪便和农村废弃物,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并有利于农作物增产增收。推进农村清洁工程示范项目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对废水、垃圾、粪便及农作物秸秆等进行综合利用,美化农村环境。另外,还要积极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注重农业安全生产,加强农业安全生产和管理监督,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准。

1.3利用当地比较优势

生态化现代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充分利用当地比较优势,包括环境优势、土壤优势、气候优势和资源优势等,推动生态农业更好更快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4]。

2生态化现代农业发展的不足

虽然生态化现代农业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重视程度不够

尽管一些地方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效果比较明显,但农业生态安全仍然存在不足,一些地方不重视生态化现代农业发展,相关规定未能严格落实。例如,饮用水安全不达标、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农膜和农业废弃物污染仍然存在以及农业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不够等,制约着生态化农业发展。

2.2资金投入欠缺

在农业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农业污染防治工作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当地财政支持力度有限,农民出资困难,生态农业试点和示范区建设存在不足,缺乏资金。

2.3科技支撑缺乏

很多地方尚未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偏低。农业机械化程度偏低,现有技术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制约着生态化现代农业发展。

2.4发展任务艰巨

很多地方农业基础薄弱,农业技术推广不到位,当地农民综合素质偏低,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化现代农业发展面临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困难。

3生态化现代农业发展对策

为应对农业发展的不足,满足农业生态化要求,根据实际需要,认为今后应采取以下有效对策。

3.1重视生态现代农业发展

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及互联网等形式,普及生态农业、农业技术、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重视典型案例宣传讲解,推广示范经验,发挥引导和带动作用。充分认识生态化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利用技术骨干和专业人才开展培训工作,引导人们建立绿色、生态农业生产生活方式,更加重视生态化现代农业发展。

3.2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引导更多资金流入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国家财政支持,积极申报各类环保基金,从税收优惠、金融保障、财政补偿等方面制定生态化农业发展对策。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农户进行补偿,保障各项资金落实到位。

3.3重视科技投入

重视农业科研队伍建设,从高校和科研所选拨优秀人才,充实农业科研队伍。注重基层农业技术队伍建设,做好农业技术专业培训工作,聘请专家授课,组织农民集中学习,促进农业技术水平和业务技能不断提升。重视实用型农业人才培养,以农业科技培训工程为依托,培养懂农业新技术和新成果的农民,更好地适应生态化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3.4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重视农业资源保护,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注重农业生产安全管理,提高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生态化现代农业更好发展。

4结语

第7篇

2014年11月,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就湖北省建始县磺厂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违规倾倒工业废水致使重庆巫山县一级饮用水水源地千丈岩水库出现大面积污染事件对其提讼,要求停止侵害并恢复原状。这是全国首例跨省环境公益诉讼案。

【关键词】

千丈岩水库;环境损害评估;跨界环境治理

基本案情概述

2014年8月13日,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报告称千丈岩水库居民用水出现颜色异常。重庆市并湖北省环保部门通过联合排查,确认千丈岩水库水质变化是受到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厂坪矿业有限公司磺厂坪硫铁矿选矿厂(以下简称“磺厂坪硫铁矿选矿厂”)污染所致。千丈岩水库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奉节县和湖北省建始县交界地带,是巫山县红椿乡、庙宇镇、铜鼓镇和奉节县长安乡的饮用水水源地。磺厂坪硫铁矿选矿厂位于恩施自治州建始县境内,该企业于2014年8月9日违法进行带料试生产,将产生的含有浮选药剂的约1390吨硫铁矿尾矿浆直接排放至厂区周边有溶洞漏斗发育的自然洼地,后经洼地泄漏至地下暗河,由人工引水隧洞流入千丈岩水库,导致饮用水水源地水体污染。事件共造成区域内4个乡镇约5万人饮水困难。千丈岩水库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建始县委托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风险与损害鉴定评估研究中心对本次事件作出了环境损害评估。评估认定了本次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及其排放量,并给出了环境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但并未对土壤、地下水等的污染后果及修复费用作出评估。2014年11月13日,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就磺厂坪硫铁矿选矿厂水污染责任纠纷一案,向重庆市万州区法院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诉讼请求中提出了由被告恢复原状,并依法承担直接、间接损失的诉讼请求。根据诉讼要求,需要对磺厂坪硫铁矿选矿厂致重庆市巫山县红椿乡千丈岩水库污染的生态环境损害进行鉴定评估。2015年10月23日,该案在万州区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并作出判决,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对巫山县千丈岩水库饮用水水源的侵害,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经批复和环境保护设施未经验收,不得生产;被告在判决生效后180日内对位于湖北省建始县业州镇郭家淌国有高岩子林场选矿厂洼地土壤制定修复方案并进行生态修复;逾期不履行修复义务或修复不合格,由被告承担修复费用991000元;被告在国家级媒体上赔礼道歉;被告支付鉴定费、律师费、为诉讼产生的其他合理费用共计32万余元。

经验启示

构建完善的环境损害评估法律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侵害公私权益的事件不断发生,而依靠惩处环境污染行为并不能真正衡量并弥补由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环境损害评估制度应运而生。而总体上来看,我国现阶段关于环境损害评估制度的法律体系并不完善,相关立法中,在环境私益损害的评估与赔偿方面仍有不足,而关于环境公益损害的相关内容则比较缺乏。我国并未在法律层面上强制要求污染者恢复受损的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而仅要求了罚款或其他惩罚措施,因此无法保证受损的环境资源得到及时恢复,无法保障环境公益。我国虽然具有关于环境损害的上位法的规定,但缺少系统性的立法,大多数表现为原则性规定多、可执行性差,往往没有具体的操作要求,因此应当增强具体可操作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建设,完善环境损害治理法律体系。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严重制约环境损害评估工作的开展。我国应当通过立法明确环境损害管理部门、评估机构、评估程序及资金来源。欧美发达国家在法律中对环境损害管理部门和评估机构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而目前我国环境资源管理采用分散式管理体制,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如国土、环保、水利、农业、海洋等中,十分不利于协调解决由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财产和资源环境损害这一综合性问题。指定环境损害管理部门能够避免环境损害事件发生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的状况,使环境污染者难逃法律的制裁,私益受损者得到应有的赔偿,保证自然环境能够得到治理与恢复,并且管理权力的明确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与监督,可以降低环境损害事件的发生率。在评估机构方面,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于2010年在环境保护部的支持下成立环境风险与损害鉴定评估研究中心,各级政府部门、法院和公安机关在事件定级、损害赔偿、污染修复和刑事案件立案及审判中均采信其损失鉴定评估意见。随后,全国部分省市及部门先后设立了相应的试点评估机构。但由于目前资质管理依据不足,各评估机构资质参差不齐,严重损害司法鉴定意见的公信力和客观性,民事审判执行工作亦受到妨碍。国家应在法律层面上指定环境损害评估机构,统一评估资质颁发标准,对评估机构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从而确保评估质量,避免出现评估结果无效的现象,使评估结果具有高度的可信性及客观性,能够切实保障环境私益和公益损害具得到补偿。在评估技术方面,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环境损害评估技术体系和鉴定流程。环境损害评估的相关法律是编撰评估技术导则的重要基础。在法律中明确规定环境损害评估技术标准,有利于准确界定并量化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使得评估结果适用于当前的环境发展阶段,同时使得该评估流程具有高度的执行力,有利于推进环境损害管理的发展。在资金保障方面,我国环境损害相关资金的来源保障尚未完善。资金是确保环境损害相关法规能够切实实施的重要基础,应当以法律明确规定资金的出处,保证资金的来源。环境损害对应的资金一般可以分为开展环境损害评估工作的费用和进行环境损害赔偿或自然资源环境恢复的资金。充足的运作资金可以保证受到污染的环境得到及时、充分地治理与恢复。资金保障是环境损害得到切实赔偿和自然环境得到完全恢复的重要基础。我国应建立专门的法律法规,从资金来源到资金利用,从损害评估费用、损害赔偿金额到环境损害恢复费用等各方面予以详细的规定,逐步完善环境损害资金保障机制。我国应当结合本国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发展的阶段和特征,基于污染者付费原则,逐步完善环境损害评估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的环境损害责任制度,并结合环境形势的变化和环境损害评估的实践经验不断进行改进,始终保证与国情发展相符合。形成有效的环境损害评估方法环境保护部2011年颁布实施的《关于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若干意见》(环发[2011]60号)、《环境污染损害数额计算推荐方法(第Ⅰ版)》以及2014年更新的《环境污染损害数额计算推测方法(第Ⅱ版)》是我国目前开展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与赔偿的主要依据,并能够有效支撑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方法(第Ⅱ版)》结合新《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对环境损害做出了更准确的定义,明确了判定环境损害因果关系的原则,提出了因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包括突发环境事件)导致的人身、财产、生态环境损害和其他事务性费用的评估方法,重点阐释了评估生态环境损害的步骤与方法。通过明确“生态环境损害”定义,体现了生态环境的直接、间接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一定程度地实现了对于环境整体价值的认定。在两部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方法中均推荐使用的虚拟治理成本法是目前我国环境损害评估中较为常用的方法,即通过计算对环境污染的虚拟治理成本来估计环境退化价值。2014年12月30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江苏省泰州市环保联合会诉常隆农化等6公司环境污染侵权赔偿纠纷一案作出二审宣判,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根据虚拟治理成本法,最终判决常隆农化等六家企业赔付1.6亿余元的环境修复费用,是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民事赔偿。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在我国属于新兴科学。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方法的编制是在学习了欧美国家的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本国环境司法的需要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推进了我国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和赔偿工作的开展。但推荐方法还需要通过各级环保监管部门与环境司法人员的实践与应用,结合国家、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不断进行完善和修订。

建立地方政府间跨界合作解决跨界污染

本次关于湖北省磺厂坪硫铁矿选矿厂污染重庆市千丈岩水库事件所涉及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即环境污染出现跨界的问题。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环境污染并不受行政区划的界限,当某一行政区内的污染突破行政区界时,污染事件则成为了跨界问题。各行政区地方政府属于独立利益主体,在面临污染问题时,往往倾向于从自身利益出发,将难以界定的区域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转嫁给他方,因而跨界环境治理意见难以协调一致,使事件的复杂程度大幅提升。这种只重视本地局部利益的行为往往会损害大区域上的环境整体利益,这也是目前跨界环境管理的极大障碍。我国的环境保护属于地方环保部门对当地政府负责的属地管理模式,因此地方政府对环保的认识和政策决定着当地环保工作的开展。要实现环境问题的跨区域管理,就必须建立地方政府间的跨区域合作,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强化“利益共同体”的概念,形成协作共治,在跨区域的整体利益观念下,共同推进跨界环境管理工作的发展。法律是真正实现跨区域整体环境管理的关键。新《环境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前款规定以外的跨行政区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防治,由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或者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这一规定的执行模式主要为中央政府(即上级人民政府)主导下的地方政府合作管理的协调模式,由中央制定决策后直接颁布实施,强制要求各地方政府遵照执行。在整体的环境管理行为中,这些决策会极大地影响各地政府的利益,在这样一种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方式下难免会导致由地方利益驱动的阳奉阴违,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因此,应当在法律中明确规范决策行为,保证决策有适当的民主程序,使决策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样的决策才具有一定的可执行性。除决策外,法律同样应该完善各级监督机制以及补偿机制。在监督机制中,要实现政府内部监督和外部的权力制衡机制与公民权利的监督相结合。在补偿机制中,可以使所有利益相关地区进行自愿、平等协商,以保证补偿机制的公平。我国目前已经形成的环保法律体系中针对跨界环境问题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可以通过制定专门的区域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区域环境管理从法律层面进行规范,从跨界环境管理的决策、监督到补偿进行细致明确的规定,以保证区域环境管理的有效性和执行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红振,王金南,牛坤玉,等.环境损害评估:构建中国制度框架[J].环境科学,2014(10):4015-4030.

[2]张红振,曹东,於方,等.环境损害评估:国际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科学,2013(5):1653-1666.

[3]吴健,杨琳,胡钦.污染损害赔偿中的环境价值实现——经济学与法学视角的审视[J].环境保护,2015(7):42-45.

[4]邓锋琼.论环境污染损害评估机制[J].环境保护,2014(8):41-42.

第8篇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环境教育;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121-03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随着全球人口的膨胀与经济的急剧发展,人类疯狂地征服自然、掠夺自然,使生态失衡、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沙漠蔓延、水源污染、森林锐减、物种灭绝等生态环境问题频频发生,如今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许多国家都将环境教育列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与环境价值观。

一、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环境教育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环境教学能够使学生清楚了解我国的资源、能源、人口状况,了解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短缺等社会发展问题。同时,将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破坏、垃圾围城等重大环境问题体现于地理教学中,能使学生从地理的角度理解人与自然关系,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中学阶段是思想观念与价值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而通过环境教育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危机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不是地理教学的延伸与发展,而是地理教学的历史使命,因为地理教学是从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入手解读世界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怎样利用环境、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等有基本认识,环境认知教育、环境道德意识教育、环境行为教育等都是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初中地理课的导言中就有“学习地理,认识人类之家”的论述。中学地理教材以地球环境为开端,介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陆地、海洋等环境,然后学习了与人类生活、生产相关的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而环境教育是一条贯穿教学始终的红线。

二、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透视

1.教材编排不够科学。当前的课程安排不合适,环境教学内容分散于各门学科之中,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都有环境科学、环境伦理的内容,但是并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种分散式的课程编排不利于环境教育的开展,不利于进行研究性学习。地理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多是零碎地分散于教学的各个章节,很难形成对环境知识的总体认知,难以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环境知识体系。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知识教育的内容较多,而涉及环境技能、环境伦理价值观的内容较少,情感教育往往停留于表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分注重认知的传统教育模式。

2.学生的环境素养较差。学生对环境基础知识的掌握较为散乱,系统性不强。有关机构调查表明,中学生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如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生态农业等生态环境问题了解较多,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却较为零散,学生对环境新技术、新名词等关注较少。环境教育包括“知”、“行”两方面内容,即环境知识、认知、态度、价值取向等,但有关机构调查显示,学生的环境观淡薄,仅停留在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简单的环境问题上,对地质塌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的关注度不够,环保自觉性较差,对环保公益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对周围的环境问题不闻不问,将乱扔垃圾看成很自然的事情。

3.环境教育流于形式。虽然素质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很多学校仍然以高考为指挥棒,以升学率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目标,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与考试相关的课程之中,这使环境教育备受冷落。学生忙于应付各种考试,课业负担繁重,根本没有时间与精力学习环境知识、参与环境教育活动。虽然有些学校通过野外实践、团队活动、主题班会等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但这些都流于形式,教育效果较差。[1]

4.教学安排不合理。环境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学生的升学、就业等没有必然联系,很容易被人所忽视。虽然教育部门为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做过大量工作,但在教学计划中也没有具体安排,课时安排并没有得到体现。同时,地理教师往往缺少系统的环境知识训练,繁重的工作量也使教师没有时间进行环境教育教学研究,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地理教学中的环境知识多是基础理论,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环境知识较少,这导致无法对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进行有效测评。

三、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路径选择

1.整合地理教学内容。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就应将环境教育内容与地理教材紧密联系起来,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素材,建构完整的环境知识教育体系。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境因素,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环境科学知识。如高中地理中“陆地环境”部分,就可以在介绍植物环境保护时,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绿地;学习地球上动物分布时,讲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懂得保护野生动物,不乱捕滥杀动物;还应将乡土地理贯穿于教学之中,包括家乡的气候特点、地理环境、环境污染状况等,使学生对家乡生态环境有感性认识。

在环境教育过程中,地理课本上的环境知识远远不能教学需求,因此应开放教学内容,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环境信息,提高环境教育的质量。例如,地理国情对民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环境教育也是国情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搜集有典型性的事实或数据,让学生了解人口与地理环境、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再如,当今各种环境问题频频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在地理教学中应通过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媒介收集与环境有关的时政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水污染、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了解我国的环保政策措施。此外,国内外典型的环境问题案例也是进行环境教学的重要资源,将这些内容引入地理教学之中能激发学生的环境思维与学习兴趣。

2.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在环境教育中,应当以现有教学内容为基础,立足于课堂教学,在环境有关的章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将环境知识与地方实际融入地理课堂教学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具进入地理课堂教学之中,通过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使课堂教学更生动、直观、形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互联网上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最新的信息与数据资料,了解我国的环境状况、环境法规等。学校也可以通过校园网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引导学生对资源浪费、气候变暖、垃圾围城、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评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发展观。[3]再如在学习“环境污染及治理”时,可以播放几组环境污染的典型事例,让学生思考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学习“世界人口”时,可以让学生观看“世界人口增长”的短片,让学生了解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意义。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能够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来增加环境教育的感染力,如讲解黄河水质时能够引用俗语“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身心受害”,这种生动形象的描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生态系统时,可以用诗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形容物质循环。

3.强化第二课堂活动。环境教育是一种感知性、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活动,教学中应突破课堂教学的束缚,引导学生“在环境中学习”,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与课外活动之中,在实践中了解自然环境,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实践能力。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举办环境知识报告,讲解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问题以及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的措施,通过知识讲座使学生对环境问题有深刻的认识;还可以组织开展“低碳发展”、“水污染治理”等专项读书教育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主题班会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教育学生节约用纸,节约用纸,不乱扔垃圾,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少用一次性餐具。[4]

环境教育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如可以通过组建环保社团、建立环保宣传小组、设立环保监督岗等方式进行环保宣传,使学生养成节约用水、不乱丢垃圾、爱护公共绿地、保护野生动物等环保习惯;还可以通过植树节、人口节、爱鸟周等节日举办科普讲座、文娱活动、环保讲座。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亲身感受现实、认识社会,可以让学生深入工厂、城市、农村、社区等体验环境问题,当学生看到垃圾遍地、河水污染时,自然会明白环保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我国的环境问题日渐凸显,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为此,应将环境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深入推进环境教育。

参考文献:

[1]柳若芍,等,环境教育: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J].教育研究,1995,(7).

[2]林培英,学校环境教育给地理课堂教学的启示[J].地理教育,1998,(1).

[3]王晓枫,试论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地理教育,2000,(1).

第9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学生;环保意识;培养

一、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的现状分析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成为我们更加迫切的任务。而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已经困扰了人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人类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我国的十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向雾霾宣战的口号。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环境破坏的现状,主动关心环境保护方面的大事,使学生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的环保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突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了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可以看到,教材中各单元的内容处处突出了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尤其注意突出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对生物圈的影响,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拓展思维的同时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形成关爱环境的态度,在重大环境问题上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够对一些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的主要途径

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真正使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做出贡献是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课堂教学中适时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渗透

环保教育就应该立足于课堂,依靠教科书,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例如:在讲“碳――氧平衡”时,讲述了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升高导致温室效应的产生,主要原因是植被的破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无节制地排放引起的,因此要提倡植树种草,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在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各种生物在自然界的存在价值,即使现在对我们人类有害无益的生物我们也不应该把它从生态平衡中清除掉,否则将破坏生态平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圈,是关系到每个公民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长远发展的伟大事业,每个公民应该从身边的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但在生物课堂中渗透环保知识时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找准与教材的结合点,避开牵强附会;

(2)不能过分展开,上成专业课;

(3)要做到备课上有要求,教案上有体现。

2.利用社会热点,通过典型的案例,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社会热点,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对生态危机的认识和深刻的反思,提高环保意识,如在讲授“空气质量与健康”时可利用社会热点和典型的案例来引起学生的深刻反思,提高环保意识。例如:新房主人死于白血病,装修甲醛超标;全国装修污染每年致死儿童200余万;本地实际农药化肥逐年超量使用,农药瓶化肥袋随处乱扔污染土地,污染地下水,给人们带来了隐形的灾难。以此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建立正确的生态观。

3.组织课外活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除了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外,第二课堂活动也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好场所,在利用好课堂教育进行环境教育渗透的同时,应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环境教育。开展环境教育课外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学到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又能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有:(1)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环境科学知识讲座,利用电教手段增补环保知识。(2)实地考察居住环境,参观新装修的房屋、盐碱化的土地,亲自体会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并就如何防治污染发表自己的见解。(3)开展环境知识竞赛活动,学习环境法规。开展环境保护公益活动,如美化校园、植树造林、栽花种草。(4)通过以上这些活动,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了,但这只是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的一个短小的序幕,环保知识的教育、环保意识的培养应贯穿生物教学始终。尽一切努力使环保教育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

第10篇

【关键词】畜禽规模养殖;粪污治理;模式

随着畜禽规模养殖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禽养殖逐渐走向规模化、集约型的道路,规模化饲养必然产生大量粪污,这必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一、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污染大气。畜禽规模养殖场产生的大量粪污露天堆沤或直接排放,一方面会产生大量的臭气层,污染空气。另一方面,在高温环境尤其是夏天,会产生大量细菌,污染周边居民环境,严重威胁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2、污染水体。根据环保相关部门检测,畜禽养殖场粪水的COD、BOD、SS都是严重超标。粪污若是直接排入鱼塘、河流,一方面在水体中进行厌氧消化,污染水源;另一方面,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造成大面积农业生产减产、鱼类死亡等损失。3、污染土壤。过量的畜禽粪污排放到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理化性状,逐渐削弱土壤对有机物质的自净能力,造成土壤空隙阻塞和板结,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此外,由于畜禽养殖中的饲料中或多或少含有一定量的Cu、As等元素,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对土壤造成污染更有甚者会引发农产品安全等问题。

二、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模式

伴随畜禽规模养殖场的发展,畜禽养殖的粪污污染问题越发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为了促进畜禽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粪污治理新模式至关重要。本文笔者根据当前畜禽规模养殖现状以及污染治理技术的可行性,对当前常见的几种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模式进行探讨。

1、种养结合模式

畜禽养殖场可以采用干清粪或水泡粪清粪方式,液体废弃物进行厌氧发酵或多级氧化塘处理后,固体经过堆肥后就近或异地用于农田的作物生产。通过自有土地或土地流转等方式,促进粪便就地还田,利用好肥水等资源,实现土地配套、种养结合。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武汉中粮肉食品有限公司沼液返田综合利用的案例,他们将发酵后的沼液通过16.1千米的主管道运送到8座2000立方米沼液暂存池,根据土壤及沼液养分成分和种植作物的需氧量确定沼液施用量,搭建起了养殖与种植的桥梁,既解决了粪污处理难题,又减少了化肥费用,还能产生一定的收益。由于畜禽规模化养殖场一般都是在近郊或农村,种养结合模式值得优先示范推广。

2、清洁回用模式

如何做到清洁回用,畜禽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可以采用机械干清粪、高压冲洗,尽量控制生产用水,减少养殖过程中用水量;对于场内污水深度处理后全部回用于场内粪沟或圈栏等冲洗,无排放。固体粪便通过堆肥、栽培基质、牛床垫料、种植蘑菇、养殖蚯蚓蝇蛆、碳棒燃料等方式处理利用。在这方面成功的案例有,广西玉林市容县奇昌种猪有限公司,高架网床环保猪舍零排放生态养殖模式:利用“高架网床+微生物”技术养猪(污水产生少),底层粪便发酵腐熟生产生物有机肥,用于栽培食用菌,种植食用菌后的有机肥可养殖蚯蚓,之后产生的有机肥再用于作物种植,蚯蚓用于养猪,既提高了生猪免疫力,节省了人工,获得了较高的养殖效益,又达到节能减排和农业生产“三物”循环。此外,黑龙江齐齐哈尔汇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他们利用发酵床养牛,解决了北方高寒地区牛舍温度低的难题,实现了牛舍(栏、圈)免清粪、免冲洗,达到了健康养殖与粪尿零排放的和谐。还有广东温氏集团江苏养猪分公司采用固液分离后对固体干粪采用堆肥发酵堆沤处理技术,将沼气作为清洁能源场内使用;对污水采取深度处理中水回用的方案。清洁回用模式是对粪污进行治理的主要模式,可以作为典型的示范进行推广。

3、达标排放模式

达标排放模式,是应用工厂化处理设施,对畜禽养殖场产生的污水进行厌氧、好氧生化处理或氧化塘、人工湿地等自然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固体粪便通过堆肥发酵生产有机肥或复合肥。绿倍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在这方面是比较成功的案例,他们采用微藻生态技术是利用微藻吸收污水中有机物生长,回收成为蛋白质原料,可形成高附加值的高功能微藻饲料,在确保达标排放的同时,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达标排放治理模式具有用地面积小的优点,但是主要应用于耕地畜禽承载能力有限的区域,而且适应中等规模以上的养殖场,所以各地要根据自己实际,做到因地制宜。

4、集中处理模式

集中处理模式是在养殖密集区,依托规模化养殖场处置设备设施或委托专门从事粪污的处理中心,对周边养殖场户(小区)的粪便污水实行专业化收集和运输,并按资源化和无害化要求集中处理和综合利用。仙桃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的PPP模式,就是粪污集中处理取得成功的案例,主要通过政府出资建设粪污处理和运输设施设备;养殖业主出钱建设干粪池、三级沉淀池及粪水存储池,为粪污处理买单;合作社出力负责粪水处理和还田利用。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与利用模式,主要在中小规模场较多且自行处理粪污困难的畜禽养殖密集区推广应用。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如何妥善的处理好畜禽养殖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防治畜禽养殖业的污染,使畜禽养殖业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值得不断思考和探索。在以上的几种粪污治理模式中,种养结合和集中处理模式是将来大力倡导推广的模式,清洁回用和达标排放将作为补充。随着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不断改进,会有越来越多的粪污处理模式的出现,各养殖场要根据自己实际,来科学防治污染,从而促进畜禽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臧胜兵.畜禽粪污综合处理模式[J].农家致富,2015年18期.

[2]张安福,谈雅丽,邓惠中.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模式探讨[J].湖南畜牧兽医,2014年05期.

[3]严小东.规模养猪场粪污治理示范技术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05)

[4]杨淑明.顺义区规模养猪场的粪污治理[J].中国牧业通讯,2005(19)

第11篇

关键词:工业生态学;生态工业技术;特征;比较;

作者:傅泽强

工业技术创新与进步是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然而,由于传统工业技术忽视了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导致传统工业技术推动下的工业化进程加深与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的尴尬局面,因此传统工业技术的生态化创新与发展迫在眉睫.笔者基于工业生态学理论,提出了生态工业技术的概念,并进行了比较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

1生态工业技术概念提出的背景

人类工业化历程表明,工业系统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最为强烈的一个子系统.在人类各种经济活动中,工业活动对自然环境作用最大,由此造成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损害也最为严重[1].工业对环境的影响本质上是工业技术生态负效应的表现,生态环境危机是技术在逆生态模式下不断扩张后不可避免的结果.康芒纳[2]认为,人类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等自然资本的影响主要受到人口增长、富裕程度和技术能力的约束,而人口和富裕这2个因素的增长不足以解释环境污染的高速增长,显然,环境危机与技术变革紧密相关.传统工业技术体系是依据物理和化学原理建构的,其物质转化过程是线性的而非网状的,开环的而非闭环的.工业技术进步主要通过劳动生产率单一指标衡量,却基本忽视了技术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加深的传统工业技术所产生的生态负效应成为人类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制约因素,迫使人们开始关注工业技术的生态化问题.

为彻底解决工业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欧美等发达国家率先提出了以末端治理为主导的工业污染控制技术体系.不可否认,末端治理技术在控制工业污染方面曾起到过积极作用,可能还将长期主宰环境问题的治理环节,然而,由于其存在着种种缺陷和不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产生恶性经济效益[3].在这种情况下,探索新的更有效的环境污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紧迫课题.

从技术角度看,末端治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清洁生产虽然通过持续改进生产工艺、设备及产品设计、原材料,从源头预防污染和减少废物产生,但由于仅限于单个企业内部,因此不能解决区域性的工业污染问题.工业生态学[3]为人们深刻认识技术与环境的关系,重新审视和评价传统工业技术的建构理论、性能特点、使用方式合理性等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同时也为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提供了一体化方案.生态工业是基于工业生态学理论的具体实践模式,它从企业群落、区域层面入手,仿照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式规划和设计工业生产系统,形成一种全新的、生态化的工业生产系统或工业生产组织形式[4—5].实质上,工业生态系统组成成员之间形成的共生关系是借助一类具有“链接”功能的技术的支持,该类技术就是生态工业技术.

2生态工业技术的定义和内涵

生态工业技术是指按照工业生态学和系统科学原理,把2个或多个生产过程或生产单元链接起来,形成结构和功能协调、资源和能源效率高、环境污染排放少、经济产出高效的工业共生体和复合型生态产业链网的方法和手段.

广义上,生态工业技术是指在工业系统中使用的能够使系统内部的物能效率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的所有与环境友好的技术,例如无废工艺、清洁生产、绿色化学、绿色制造、生态工程等.

狭义上,生态工业技术是指依据工业生态学原理和生态设计原则建构的一套新的工艺流程、新的工艺方法,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方法.它使工业系统中2个或2个以上的生产环节或生产体系形成“工业共生”关系,整个工业系统形成有序的工业营养结构和食物链、网,从而达到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又将工业生产过程对环境的破坏作用降低至最低水平的目的,获得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生态工业技术的定义中可以看出:

a.生态工业技术建构的理论基础是工业生态学和系统科学原理,其最终目标是通过对传统工业技术的生态创新,实现传统工业系统的生态化转型,核心是生态效率[6],即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降低从原料开采、产品加工和制造、产品消费直至产品废弃后回收利用的生命周期中的物耗和能耗强度,减少废物产生量和最终排放量,使工业活动产生的生态环境负荷最小化.

b.从生态工业技术的功能来看,它是重构工业生产组织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借助于生态工业技术,2个工业生产过程或单元形成了一个具有特定物质转化功能的工业共生体,而多个工业共生体则形成了复合型的生态产业链网,也即工业生态系统,其物质流动由线性模式转变为链环状模式,从而使得资源、能源、投资及人力资本得到最优化和高效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c.从生态工业技术转化的对象看,它既属于产品深加工技术,也是一类资源再生技术.在一个特定的工业共生体中,下游生产单元把上游单元输出的“产品”作原料进行深加工,显著增加了“产品”的价值;而以“废物”作为全部或部分原料,又使得上游生产单元产生的“废物”变成了再生资源.

d.从生态工业技术的环境功能看,由于它利用了上游生产单元产生的废物,从而使得整个工业共生体的废物排放量显著减少,降低了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风险,因而它也属于一类环境技术.

3生态工业技术的属性和特征

生态工业技术具有多重属性和特征,既具有一般技术的共性特征,也具有与一般技术显著不同的个性特征.

3.1链接(或关联)性

“链接性”(或关联性)是生态工业技术的最基本属性之一,也是区别于其他一般技术的最显著特征.由于生态工业技术所具有的“链接”属性,2个或2个以上的工业生产过程或单元形成了工业共生体.从这个意义上说,“链接性”是辨别或评价生态工业技术的基本指标之一.

生态工业技术与工业共生体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后者是在前者的支持下才得以形成,且后者是前者的“寄主”,即生态工业技术寄寓于其支持下形成的工业共生体之中,工业共生体是生态工业技术存在的“土壤”.例如,钢铁厂与建材(水泥)厂是一个工业共生体,“高炉渣生产水泥技术”是使钢铁厂与建材厂进行物质交换的关键因素.建材厂采用钢铁厂产生的高炉渣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从而实现了2个生产单元的链接与共生.如果失去了该项技术支持,那么“钢铁厂-建材厂”工业共生体就不复存在.同时,利用高炉渣生产水泥生态工业技术寄寓于“钢铁厂-建材厂”工业共生体中,“钢铁厂-建材厂”共生体如果不存在了,该生态工业技术也就失去了意义.

生态工业技术的关联性可用工业共生体中2个生产单元之间物流强度的大小衡量.一般而言,工业共生体中2个生产单元交换物质的数量越大,表明该项技术的关联性越强,否则,关联性越小.二者之间的物质交换量为零,则表明二者之间不存在关联.

3.2资源效率与环境效应

生态工业技术的另一个特征是具有较高的资源和能源效率,即显著减少了单位产品或服务的资源、能源消耗量,提高了资源、能源生产率.

在传统工业技术条件下,工业生产过程和单元基本上是独立的.在经过一个过程之后,原材料中的一部分转变为产品,同时,有部分原材料不可避免地变成了“无用”的废物.由于经济、技术水平的制约,这些废物难以被利用或者是由于利用成本太高,最终排放到环境系统之中,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借助于生态工业技术,原本相互独立的2个或2个以上的工业生产过程或单元间构成了链网结构,形成了结构和功能协调的工业共生体,一个过程或单元的输出(产品或废物)成为另一个过程或单元的输入(原材料).由于下游生产过程或单元对上游生产过程或单元输出的物质(产品或废物)进行了再加工,得到了新的产品,因此对于转化的初级产品而言,其价值得到了提升;对转化的废物而言,其环境影响和风险被消除.无论是初级产品还是废物转化,都提高了资源生产率.同时,工业共生体中的下游生产过程或单元由于使用了来自上游生产过程或单元的再生资源作为原料,减少了原生资源的使用量,间接地降低了原生资源开发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

总之,借助于生态工业技术形成的工业共生体,其资源生产率可通过下游生产过程或单元对上游生产过程或单元输出的物质进行再加工、再转化而得到提高,同时减少了原生资源的使用量和废物排放量,避免或减少了生态影响和环境污染.

3.3经济效果

与传统工业技术相比,生态工业技术具有较好的经济效果,同时还能够带来一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a.产品增值效应.生态工业技术是生态产业链形成的前提条件,具有产品价值增值效应.在一个以“产品原料”为纽带形成的生态产业链中,下一个生产过程或单元以上一个生产过程或单元产出的中间产品为原料,随着生态产业链的延伸,上一个生产过程产出的初级产品的价值得到显著提升.

b.资源再生与替代.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实质上是未予充分利用的原材料,一部分是化学性质基本没有发生改变,而仅仅是其物理形态、大小等发生改变的废料,如金属切割、木材加工产生的碎屑等;另一部分是理化性质发生较大变化的废物,如煤炭经过燃烧后形成的粉煤灰等.无论哪种类别的废物,如果不加利用而排放,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在工业共生体中,废物也是资源,即上一个生产过程或单元的废物是下一个生产过程或单元的原料.利用废物进行生产,减少了原生资源使用量,实现了资源替代.从另一层面看,原本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的废物转变成资源,并利用生态工业技术转化为具有较大价值的新产品,也表明了生态工业技术所具有的环境和经济效果.

4生态工业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比较

生态工业技术是传统工业技术生态化的结果.与传统工业技术相比,无论是在技术建构的理论基础、资源效率、环境绩效方面,还是在经济效益方面,二者均存在明显差异。

生态工业技术和传统工业技术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建构的理论基础.生态工业技术以工业生态学和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强调技术的整体性和环境友好性.它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建构的技术体系,以生态效率和综合效益为创新目标,而不追求单一生产效率或经济效益.在技术建构上强调反馈作用,技术之间构成网状、有机联系,物流上表现为从源到汇再到源,即同时存在2个物流方向相反、相互衔接的物质代谢过程:“资源产品"的产品代谢[7]和“废物资源"的废物代谢[7],从而使物质在一个闭环系统中循环,既降低了资源、能源消耗强度,同时减少了废物排放,减轻了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传统工业技术原理及模式是建立在物理学、化学基础之上的,强调普遍性和一致性,而忽视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及与自然的和谐性.技术结构与功能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表观上为离散的、不连续的,物流上表现为线性的、开环的,即“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流动模式.传统工业技术系统中主要以产品代谢过程为主,由于缺乏自我调控和反馈机制,资源、能源消耗强度大,效率低,大量中间代谢物及废弃产品成为不再利用的“废物”排放到环境中.

不同工业技术模式下的产业系统,其结构、目标及生态效应存在显著差别.传统工业技术引导下的产业体系是逆生态的,主要以不可再生资源、化石能源为其原材料和动力,投入高,效益低,以单一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忽视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产业结构是链状的,而不是网状的,行业间、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和共生关系薄弱,缺乏必要的物质、能量的多层分级利用关系,表现为不合理的产业和产品结构、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土地利用格局,以及不协调的生产关系,如企业供需矛盾、技术发展与环境保护冲突等.

生态工业技术引导下的工业生产体系是生态化的,强调以可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为其原材料和动力,具有科技含量高、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好等特征.

5典型案例

高炉渣是冶炼生铁时从高炉中排出的一种废渣,经水或空气急冷处理成颗粒状,又称为粒化高炉渣.每生产1t生铁时高炉渣的排放量,随着矿石品位和冶炼方法不同而变化.例如采用贫铁矿炼铁时,生产1t生铁产出1.0~1.2t高炉渣;用富铁矿炼铁时,生产1t生铁只产出0.25t高炉渣.

高炉渣是由脉石、灰分、助熔剂和其他不能进入生铁中的杂质所组成的易熔混合物,从化学成分上看,它属于硅酸盐质材料,与水泥成分基本相同;而且高炉渣是在1400~1600℃高温下形成的熔融体,水淬成粒状矿渣具有潜在的水硬胶凝性能,在水泥熟料、石灰、石膏等激发剂作用下,可显示出水硬胶凝性能,是一种生产水泥的优质原料.

借助于“高炉渣生产水泥技术”,上游企业——钢铁厂排出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水泥厂的原料,原本相互独立的钢铁厂和水泥厂形成了工业共生体,不仅节约了生产水泥的原料,降低了水泥原料开采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消除了高炉渣排放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且可用高炉渣作为水泥混合材料生产矿渣硅酸盐水泥,每m3混凝土可节约成本15~25元.目前,用高炉矿渣作为水泥原料,其掺入量可占水泥质量的20%~85%.但随着掺入量的增加,水泥标号降低.因此,在不降低水泥标号的前提下提高高炉渣掺入量,是该项技术的发展方向.

第12篇

【关键词】水资源纠纷案例;水污染;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D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2-101-01

一、莱茵河与泰晤士河水资源纠纷案例

莱茵河位于欧洲中部,是一条国际河流,其发源于瑞士的阿尔卑斯山中部,流经奥地利、瑞士和法国边界,穿过德国境内,至荷兰入北海。人口与能源消费量的增长、沿程土壤的农业开发以及使用杀藻剂和人造化学试剂等成为造成莱茵河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各国针对莱茵河水污染采用的主要治理措施有:一是建立国际性的管理机构,制定有关协定、条约;二是大力兴建污水处理设施;二是加强对污染物监测;四是治理重点污染源与工业区污染;五是采用人工充氧设备和增氧机。①荷兰于1950年发起成立“莱茵河国际防污染委员会”,该委员会主要任务是:调查研究莱茵河污染性质、程度与来源,提出防污具体措施并制定共同遵守的标准。德国政府于1961-1971年共投资68亿马克用于治理莱茵河,1971年后,每年直接用于治理莱茵河投资为14亿马克。

泰晤士河作为伦敦市及其西部郊区以及牛津市的主要水源,1800-1850年间,工业污染以及人口膨胀导致污染负荷增加成为泰晤士河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由于设施不完备,抽水马桶的粪便未经处理就直接进入泰晤士河,造成河水污染。针对上述污染原因,1850-1900年间,把建设污水排放系统、提高河流流速、建立污水沉淀厂做为治理重点;1900-1950年间,“非点源”污染物(如农业灌溉水)排放、“点源”(如污水排放口)排放、工业区水管直接排放以及雨水从污水管表而溢流成为泰晤士河水污染物主要来源,其采取主要治理措施为一是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排放;二是建立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厂;二是采取河内人工充氧。英国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成立泰晤士河水务局,隶属环境部,统一负责泰晤士河流域治理和管理。供水收费和利用市场集资与融资是泰晤士河治理的主要资金来源。泰晤士河流域根据区域生态特点设立水质保护目标;根据水环境容量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公平分配排污权。

二、伊利湖与琵琶湖水资源纠纷案例

伊利湖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美国五大湖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前,洗涤剂工业迅速发展、大量含磷洗涤剂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化肥的大量施用导致伊利湖地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制定相关协议和加大投资兴建污水处理设施成为伊利湖水污染治理的两大主要措施,协议内容主要涉及美加两国政府在污染治理和保护方而权利、责任及义务;制定点源污染排放标准;制定农业发展计划,消减非点源污染;制定法令禁止含磷洗涤剂的生产与使用。

琵琶湖不仅是滋贺县生活用水的来源地,也是农业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来源,其位于日本滋贺县中部,水质恶化原因主要有:生活方式转变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工业污染以及下水道普及率滞后于经济发展;城市化发展所导致的耕地减少。琵琶湖水污染治理措施主要有制定有关法规和条例以及制定具体的排水负荷消减对策两种,其中排水负荷消减对策分为工业排水负荷削减对策、农业排水负荷削减对策以及生活排水负荷削减对策。工业排水负荷削减,一是对新设企业和原有企业设立不同的排水基准,对新设立企业的污染排放限制更为严格;二是政府针对脱氧和除磷处理实行专项融资制度,给予进行处理设施建设的中小企业长期低利的融资。农业排水负荷削减主要是施肥量的削减,施肥方法改良并在施肥期间防止污水流出,以及对土壤进行相应管理。生活排水负荷削减着手于高度的末端处理,主要是合并处理净化槽和加强下水道建设。制定法规分别是禁止含磷洗涤剂使用,农业生产中恰当使用肥料,并对农业用水进行适当管理。

三、小结

对于上述国外典型河流湖泊水资源纠纷治理案例分析得出的对策、具体措施,可以看出国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污染治理体系,其对我国水资源纠纷的启示是:一是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解决水资源纠纷的根本;二是信息公开化政策和环境经济政策是治理水资源纠纷的有效手段;二是水资源纠纷治理工作应当与项目结合,辅之以各项配套措施;四是政府制定严格的法律和标准,在水资源纠纷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五是国外在治理水资源纠纷过程中,以充足的资金保证治理工作顺利进行,非常重视资金投入。

注释:

①孟雪靖农村水污染经济问题研究[D].博士论文,2007

参考文献:

[1][美]克里斯・郎革.廖红美国环境管理的历史与发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