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时间:2023-07-19 17:30: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第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分析

在国际分工中,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基础,正是在国际分工的格局下,国际贸易实现了长久可持续发展,同时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也成为了其量大趋势。面对这世界经济进入了即时强关联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了显著的本质性的变化。虽然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在发展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从总体来看,两者在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利大于弊,对当今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方向,促使区域政治联盟成立的可能。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定义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经济贸易开始全面发展,全球贸易经济和金融投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相互依赖性也逐步提高,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经济合作的次数也逐步增多,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中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由多个国家及地区经济团体为主体,在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基础上在全球范围内,制定有利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经济贸易协议,加强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从而加强其贸易沟通与合作,促进其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整体世界性的贸易进步,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新的世界性贸易组织,更是一个完善的经济体系。虽然目前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是仍就有其弊端所在,引起了社会各界学者们的广泛争议,特别是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更多的是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加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从而提高了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并没有真正的帮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一问题也是经济全球化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所谓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由同一地理区域的国家由中央政府出面签署一份平等的自由贸易协议,实现区域间的经济一体化形式,从而加强对内之间的贸易合作和沟通,增强合作国家间的贸易竞争力,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所有缔结国共同组成的区域经济贸易组织。如国际间区域经济一体化较为著名的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等,对国际贸易中都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关系

当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来看,虽然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客观冲突,但从大的方向上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是一种互相补充、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国际经济的发展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向全球化的阶梯或发展阶段,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系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不仅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而发展,并且也是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为全球经济发展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从而实现全球资源的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同样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各个国家的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为激烈,为了增强本国经济实力,必须要实施经济一体化的措施,加强与区域经济合作,吸引跨国投资能力,从而保持区域内的经济实力得以提高,提高国际贸易市场的竞争力。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1.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走向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会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更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趋势。经济全球化使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然而单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相对是较弱的,面对激烈的国际贸易市场环境,必然会对单个国家的经济贸易发展带来阻碍,影响着单一国家的国际经济竞争力。为此,要加强区域合作和多边合作,凝聚更多的经济竞争力,通过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率和增强产品竞争力。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都是加强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从而利用国际分工,为本国的发展谋得了更大的利益,诸如这类的区域经济组织在未来发展中还会增多,经过区域各个合作国之间的联系,加速资本的互相渗透,必然会带动合作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2.经济全球化加强,使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呈现多样性

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单一国家与临近一个国家或者是多个国家进行合作,利用彼此之间的经济优势,加强经济联系和沟通,弥补其各自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之处,扬长避短使合作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效率提高。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跨地区和重叠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不断涌现和加速向外扩展,这种多样性的合作方式更好的突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域限制,也更加提高了经济发展中所需的互补性,带动利益相同的国家合作,实现资本、技术、人才的资源互补,从而提高了区域经济的新的发展,更加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繁荣稳定,还能有效的防止地区性经济危机演变为全球经济动荡,跨地区和重叠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抵抗经济危机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3.两者的发展对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力加大

二战使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极大的创伤,经济发展中形成了美国垄断扩张的格局,美国成为了世界经济唯一超级大国。但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欧很多国家为了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利益,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形成了欧共体经济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经济地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美国为了抵抗欧共体的经济竞争,连同临近的加拿大、墨西哥,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自由贸易区,并由此开创了打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组建区域经济组织的先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使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未来的发展中也会产生更多新的经济格局,最终形成竞争与合作的新格局。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分析,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世界经济仍将继续向全球化、区域化方向发展,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增多,使世界各国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经济,大大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并向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了各国经济发展的联盟,同时还改变了政治经济的格局变化,其发展的趋势正是向经济彻底全球化进程过渡。现今是全球化与区域化两相交织的发展时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更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章丽娥:论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1;(15):12-13.

[2]陈森浩: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1;(02):23-24.

[3]耿国祥 王 娜: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J];法制与社会;2011;(25):19-20.

[4]张 塞: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由进程[A];科学持续地发展生产力――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文集[C];2009;44-45.

第2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物流经济;作用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进行了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世界性语言的英语成为贸易交流的主要工具,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商务英语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其在国际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商务英语为物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语言交流工具,其作为媒介实现了物流经济发展的标准化、统一化,提高了物流行业的效率,提升了我国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商务英语的含义

商务英语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其从广义上讲,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企业管理、金融等都涉及商务领域的内容。从语言的层面来说,商务英语是从事贸易或者即将从事贸易的企业和个人在商务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也就是说商务英语是一种专门用途的语言,属于专业英语的范畴。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得我国企业在更多领域可以深层次地融入到国际经济发展中。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的经济和文化等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商务英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其内涵、外延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提升了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物流经济的含义与发展

所谓物流,直接来讲就是物品的流动,是将物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物流将整个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生产、销售、供应、库存和运输等活动构建一个有机的动态系统,将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总体,物流能够体现整个系统的效率和经济价值。物流属于新兴的行业,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物流行业与物品的仓储、包装、运输、信息等各个行业都有直接联系,是采购、生产、流通等环节的重要组成。物流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其高速发展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行业,其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完成企业产品升级。物流行业的发展是企业重组的推动力,其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物流企业的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物流行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物流作为全新的产业其影响力也将越来越大。物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发展中物流经济的作用不可替代。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每年的进出口总额持续增长。我国2013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258267亿元人民币,约4.16万亿美元,相比2012年增长7.9%。其中,进口总额121097亿元,约合19504亿美元,同比增长7.3%。进出口差额16072亿元,相比2012年增长1514亿元,约合2592亿美元,增长289亿美元。2014年全年我国进出口总额4.3万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出口2.3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1%,进口1.9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4%。我国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总额持续增长,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为社会经济总额的增加提供了动力。这些统计数据直观反映了物流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可以说,物流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商务英语在物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物流企业的发展随着商品流动范围的不断扩大而逐渐实现国际化趋势,在此过程中英语在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其以深入到物流活动的诸多领域。国际贸易过程中的谈判、签订合同、商务交流、单据填写、信息传递等环节都需要使用英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世界性的跨国公司的商务活动往往涉及多个国家,因此对于物流行业的需求也逐渐需要专业化、全程化,以提高企业的效率。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需要以英语作为媒介,因此要求物流企业人员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在口头交流和书面表达时能够准确使用英语,以保证交流的准确性,避免由于沟通和理解的错误而造成经济损失。我国物流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其想要实现经济增长必须要重视商务英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商务英语的优势,培养综合型的外贸人才,才能确保我国物流经济的良性发展。

(一)商务英语可以削弱国际供应链壁垒

我国物流经济的增长离不开供应链的发展。近些年,随着跨国公司增大在我国境内的采购力度,其生产经营所述的部件采购网络逐渐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物流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地位。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相应的采购中心,增加我物流企业参与世界经济的机会。而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方向有所转变,其主要向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过度,这就使我国物流企业和全球供应链体系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其成员遍布世界的各个地区,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的采购、生产、市场营销和信息的共享的全球化。我国企业想要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就必须培养大批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以实现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全球化。以此来削弱国际供应链壁垒,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

(二)商务英语提升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我国物流企业的飞速发展,已使一些物流企业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供应链的建立,我国物流企业更多的参与到了跨国公司在我国的业务范围,扩大了我国物流企业的影响力。近些年,我国物流企业逐渐扩大经营范围,不断开拓海外市场,提升了企业的海外服务能力。这一发展趋势使我国物流企业和贸易合作逐渐全球化,因此要求我国物流企业必须实现国际化,提升自身的设施、技术、服务、包装以及运输的综合实力,以适应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国际物流合作是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是促进我国物流经济发展的关键。这一背景下,英语在物流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得到突显,商务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和媒介,对于世界物流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其提升了我国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了我国物流经济的发展。

(三)商务英语可以使我国企业分享更多的先进技术

我国物流企业竞争力较低的主要因素在于技术落后,其无法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其中,国际通用的产品电子代码技术,在我国物流企业中的应用就比较落后。产品电子代码以射频识别技术为载体,进行物品的具体编码。根据调查研究发现,产品电子代码在我国物流企业中广泛应用还有很多困难,这也是我国物流企业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世界各国交流与合作的增加,为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的帮助。这些全新技术的推广和分享,也同样离不开英语的媒介作用。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培养综合型的商务英语人才,才能加大与世界各国的技术交流,实现全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才能在根本上提高我国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物流经济的发展。

国际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增加了我国企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商务英语作为商务交流的媒介,其是物流企业之间建立联系的基础。商务英语的应用推动了我国物流企业与世界之间的联系,提升了我国物流经济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为我国物流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帮助。我国需要认清当前局面,不断培养专业性、综合性的商务英语人才,才能满足世界物流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提升我国物流企业的影响力。也就是说,我国物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商务英语的推动作用。

作者:陈沐 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端周多杰.商务英语的特点及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J].商务必读,2014(04)

第3篇

  一  市场经济与国家职能的矛盾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市场经济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核心要求超越部分国家职能,即国家对经济管理的职能。而国家对经济管理的职能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利益,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国家职能是不能被市场经济完全超越的,这对矛盾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基本矛盾,影响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

市场经济和国家职能的矛盾自它们诞生之日起一直就存在。众所周知,私有制的产生不仅导致了商品和市场经济的形成,而且造就了作为管理市场经济的机构——国家。国家在推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发展中曾经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但是,市场经济崇拜自发力量,经济全球化也要求自由与平等,而国家职能决定了国家的管理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市场经济这种本性的束缚,只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管理所起的推动作用大大超过了其隐含的制约作用。因此,市场经济在国家管理下缓慢发展。但是,它们的矛盾随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变得日益尖锐。跨越国界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矛盾随之激化,市场经济要求跨越国界,国家职能决定了主权国家不愿放弃管理市场经济的权力,即不愿放弃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注:许多国家虽然让渡了部分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但这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相差甚远。)从法理上讲,国家并没有权力将经济主权转移或让渡。经济是基础,经济主权是至关重要的主权,是全体人民赋予政府的神圣权力,是用来造福于全体人民的。这就形成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二  贸易保护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虽然有很多,但基本内容却大致相同,那就是资本、贸易、生产过程在世界范围的自由流动,这就要求自由贸易成为现实。然而,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

新的贸易保护主要不是靠关税,而是靠非关税壁垒、汇率战和组建区域性经济集团。以美国为例,其非关税措施种类繁多,设置精巧,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直接扭曲贸易流量的措施,如进口限制、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自动出口限制等;另一类是属于间接扭曲贸易流量的措施,如广告限制、报关手续干扰、技术等级、卫生标准等。在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涌动的大背景下,1999年上半年爆发了美欧之间的香蕉大战和牛肉大战,这标志着贸易保护主义跃上了新高度。西雅图会议的失败是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的表现。因此,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受到了严重挑战。

贸易保护主义与反全球化之间有着天然联系。主张全球化的舆论认为,民族国家已经过时,国家不再应该、也不再有能力承担经济生活调节者的角色,各国调节经济的主权应该移交给国际经济组织。它们声称,这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可避免。随着这种趋势和跨国公民对外投资的增加,东道国就能增加就业,提高技术水平。然而,事实恰恰与之相反。

在美国管理下的日本最早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开放了金融市场,被迫同意汇率大幅度升值,结果沦入长期萧条;东南亚响应美国的号召,允许资本自由流动,结果一场金融风暴导致银行、大企业纷纷倒闭,美欧财团乘势收购,国家经济主权丧失殆尽,几十年奋斗成果付之东流;俄罗斯实施了美国设计的休克疗法,想和全球化接轨,结果陷入了长达十多年的经济和政治动荡,其经济结构从技术型转为资源型。

由此可以看出,当人们呼唤全球化、谴责贸易保护主义时,却没有想到,正是全球化的推进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使贸易保护主义一浪高过一浪,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绊脚石。

  三  政治因素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当今世界虽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各国的联系不断加强,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经济交往中,常常掺和着政治因素。

冷战结束前,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世界经济客观上存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发展不平衡的平行市场。冷战结束后,这种平行关系在形式上已不复存在,但在内容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使世界经济在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跨越一个又一个政治壁垒。

以中美经济贸易关系为例,众所周知,中美是世界上两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彼此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贸易额逐年递增,但同时又是两个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经济领域虽然有许多共同利益,但美国在与中国进行经济交往时,往往附带许多政治条件,如对于所谓“人权”、“民主”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利用其科技和资本优势达到奴役中国的政治目的。在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机事件处理上,美国一批国会议员又企图用取消2000年通过的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和阻止中国“入世”迫使中国让步。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关系常常受政治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得不考虑政治因素的制约。

  四  经济体制问题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完全开放国内市场,拆除各种贸易壁垒和障碍,市场规律成为经济活动的准则。然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内经济状况使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未必尽如人意。

开放本身不等于一定能够受益于经济全球化,两者不一定存在正比例关系,其中涉及国内的经济体制问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各项配套制度越完善,其抵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的能力越强;相反,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其抵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的能力就越低。当前,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经济体制问题,必须慎重对待经济全球化。尽管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鼓吹开放,认为发展中国家越开放越好,只有融入到经济全球化中,才能解决国内存在的经济体制问题。但是,在某些领域,尤其是金融领域,如果造成金融开放早熟,而国内的银行、政府、企业的问题又没有解决,开放就可能成为掩盖国内矛盾的一种方式。如在泰国和韩国,当国际游资进入这些国家市场后造成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表面繁荣,但隐藏在背后的巨大风险导致了后来的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影响,使不少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认识到国内经济体制健全是开放的关键;而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五  文化差异矛盾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行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孕育着不同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各国之间文化差异导致的矛盾对经济全球化形成了不小的制约。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伴随着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投资、生产和经营,发展中国家在文化上渐渐丧失了本身的个性。“今天,全球互动的中心问题是文化同质化与文化异质化之间的紧张关系。”面对全球化进程中日益强大的文化同化力量,如何保持个性,避免被文化霸权吞噬,已经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国家生存的重大问题。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文化渗透,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受到威胁,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国民的抵制。印度在今年的情人节(注:西方把每年的2月14日定为情人节。)之日,爆发了大规模抵制西方文化侵蚀活动。前不久,又呼吁禁止麦当劳在印度的经营,以保护本国文化。

由此可见,悠久的历史和宝贵的文化是一国民族精神的凝固,是不容排斥的。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渗透与反渗透必然会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六  经济全球化本身条件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信息化——各国的交往频繁、方便,世界变成“地球村”;市场化——世界市场统一,各种人为的阻碍、分割被打破,各种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普遍以市场为导向;自由化——各种壁垒拆除,经济开放,商品、资本、劳动力的国际流动畅通。

市场化、自由化的实现,如前所述,受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政治、经济体制、文化因素的制约。再看信息化。信息化是全球化的核心,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的兴建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不是难事,但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则面临着资金和技术的挑战。

兴建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需要庞大资金,资金从何而来,成为不发达国家改造落后基础设施的最大障碍。例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宣布,它将在非洲建立第一个大功率海底光纤数字网络,全长35万千米,通过41个非洲国家等。功率为每秒25亿比特,(注:bite为字节单位,一个字节为一个比特。)安装费用将近20亿美元。美国公司提供一部分资金,另一部分资金需由非洲国家自己筹划,而且非洲国家还需要提供大量的配套资金。这对非洲国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兴建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还需要大量高科技人才。不发达国家有很多还是农业国家,工业不发达,让它们短时期里培养出大批能掌握高科技和利用电子计算机的人才,是难以想像的。因此,对于部分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来说,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在相当长时期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七  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法规和规则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形式上是平等的,但在形式上的平等下面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向全球推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所制定的国际经济法规和规则,往往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由于这些法规和规则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条件为依据的,执行它们,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民族经济势必造成冲击,使其国家作用减弱,甚至牺牲部分经济自主权与决策权。而且,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一方面要求发展中国家大幅度开放市场,另一方面却不想接受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西雅图会议上,美国坚持把劳工标准(注:美国以保护劳动者权益和环境的名义,要求各贸易国达到劳工和环境标准,否则就可以拒绝其产品出口。)与贸易制裁挂钩,就是为了抵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防止本国纺织、钢铁等传统工业受到冲击,增加失业人口,影响社会稳定。

  八  经济差距和发展空间的矛盾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长,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和环境纠纷日益增多。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环保标准不严格,执法力度不够,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和出口上都占有成本优势,而由此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随着这类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增加,发达国家的同类产品所承受的压力增大,从而使它们的企业利润锐减,甚至难以为继,造成一部分工人主要是非技术工人的失业和工资下降。这一结果意味着今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摩擦将会不断增多。

此外,在知识产权、服务贸易等领域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也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冲突。西方发达国家及少数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和就业量,目前均已超过了工农业产值和就业量的总和,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形之下则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一方面,发达国家千方百计地要求扩大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要保护国内幼稚服务业的发展,想方设法阻止国外服务业的大量输入。

实质上,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是,它们脆弱的新兴民族工业根本经不住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冲击。例如,在中国加入WTO问题上,一些发达国家较少顾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的脆弱地位,坚持让中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低关税,这显然是一种不公平的待遇。

以此看来,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发达国家不愿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适当的经济技术援助和优惠政策,是它们之间产生分歧和对抗的重要原因,也是它们难以全面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原因。

  九  国际债务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国际债务关系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掣肘经济全球化的重大障碍。债务关系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就一直是世界经济关系中较为引人注目的一个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发展中国家自身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少数新兴工业化国家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入额相对减少。目前,对外直接投资和接受外国投资已几乎成为欧洲、美国、日本以及少数发达国家的专门领域,它们不仅是大量投资的主要来源,而且还是外资的接受国。在90年代中期,全部新增外国投资只有不到20%(注:数字来源:《国际经贸消息》,1999年5月24日。)流向发展中国家,非洲和大多数南美洲国家吸引外资能力下降特别明显。东亚和南美一些国家一度是发达国家投资者的目标。但自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后,向东亚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已经在减少。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从绝对额来看,确实已经增长,但与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相比,其绝对数和增长幅度仍然有限。所以,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调动资本流入的惟一有效手段仍然是举债投资。这一手段虽然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但操作不好就会加剧当代国际债务关系的复杂程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难以融合及世界经济的不均衡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与债务关系这一经济机制的畸形运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种国际债务关系的存在和由此引发的经济水平差异和发展不平衡,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十  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一体化和集团化的形成把世界经济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且,在这种新格局下运作的国际贸易同样显示出时代的新特征,即贸易保护的区域化。

经济集团化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形成区域经济的共同市场。这种共同市场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强烈排他性的组织。因此,排他性是其特征。就发达国家而言,它们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对内虽是开放、自由和协调的,而对外却带有不同程度的封闭性;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为了维护民族利益,促进经济发展,它们积极建立起自己的共同市场,在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对外则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这表明在当代国际经济生活中,各国都意识到为了自己的利益,决不能立即消除必要的封锁和排他的色彩。

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排他性说明了区域化贸易保护存在的必要性。现存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世界经济贸易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必将奉行不同的方针、政策和措施。通常是,发达国家以其所具有的雄厚经济实力和优越的贸易条件,强调贸易自由化和更开放的贸易政策。但在不利于其经贸活动时,则每每设置一些非关税壁垒或其他保护措施。至于发展中国家,以其经济实力脆弱和贸易条件恶劣为由,则往往采取内外有别的政策。对内强调自由、开放、合作、协调,对外则运用干预、闭关、抵制和保护的手段。因此,在全球区域集团化组织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无论其范围大小还是其发展水平如何,都在奉行着区域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构建区域经济结构,形成区域经济体系,实现区域经济分工,达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从而获得区域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区域内成员国家间的交换就变成了一种内部交换,而与区域外部的交换则受到内部交换的制约。如果与外部交换不能实现区域经济效益,则这种交换就将受到抑制和排斥。从世界经济贸易演进的过程来看,欧共体与美国、欧共体与日本之间存在的长期、尖锐、激烈的贸易摩擦以及各集团所采取的各种排他性的贸易壁垒足以证明这一点。

伴随着经济集团化而出现的区域贸易保护的直接后果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增长的不稳定和不均衡。发达国家仍居世界贸易之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无论是通过增加它们同工业国家的贸易,还是扩大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都没有能够加强其在世界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只有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能够跟上世界贸易的发展。而中非洲撒哈拉以南的许多国家由于受欧洲联盟区域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已在制成品和服务贸易中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由此看来,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进一步发展,只能使区域贸易保护化更加严重,而由此所导致的世界经济贸易不平衡进一步加剧。这对于经济全球化进程显然有很强的制约力。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显示出了全球纵横联系的特点,但由于诸多矛盾和制约因素的存在,经济全球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充分认识到这些矛盾,不可操之过急地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

[收稿日期:2002-01-30]

[修回日期:2002-04-10]

【参考文献】

1.宋法棠:《走进全球经济》,解放军出版社,2000年版。

2.张碧琼:《经济全球化:风险与控制》,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

3.刘力、章彰:《经济全球化:福兮?祸兮》,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

4.王列、杨雪冬:《全球化与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5.王宁、薛晓源:《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语》,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6.李琮:《经济全球化潮流中的发展中国家》,载《世界经济》,1997年,第7期。

7.柯居韩:《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影响》,载《世界发展研究》,1997年第2期。

8.李长久:《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载《经济参考报》,1998年9月3日。

9.高德步:《世界经济:全球化还是民族化》,载《沿海新潮》,1997年2期。

10.易小准、唐小兵:《贸易自由的挑战》,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1.[美]丹尼·罗德瑞克:《全球化:走得太远了吗?》,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12.唐任伍:《“全球一体化”的神话,发展中国家的陷阱》,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12期。

第4篇

【关键词】WTO;区域经济一体化;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家间联系的日益紧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正越来越强。经济全球化过程是世界范围内国家和地区间经济的融合过程,是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流动和配置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国为了占据发展优势,纷纷寻求国际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由此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自中国加入WTO成立以来,如何在WTO框架下寻求适合自身国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就成为中国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含义界定

从时间上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日益凸显的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一个概念,广义上包括一般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相对而言,后者较之前者范围要小,但也更加反映了地区间日渐紧密的经济依赖和协作。它们两者的关系是:任何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都是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一部分,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又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推动了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从概念上来看,所谓“区域”是指一个能够进行多边经济合作的地理范围,这一范围往往大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都是典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着眼于消除经济发展中的地理障碍,以立足经济发展为重点,消除因国境、国别限制而造成的经济发展障碍。很显然,经济一体化是其最终目的,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实现经济一体化的管理、组织机构。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球涌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新浪潮。这股新浪潮推进之迅速、合作之深入、内容之广泛、机制之灵活、形式之多样,都是前所未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强劲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同时也反映了世界多极化曲折发展的新趋势。

从根本上来看,当代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国家地区间经济贸易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的不平衡是促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另一个因素。而发展中国家由于不同社会制度的矛盾,各国经济发展相当不平衡,致使贸易歧视和贸易保护主义依然存在,因此发展中国家难以发挥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也开始寻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保护。此外,地区利益的保持和追求也是促进各国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因素。

二、WTO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关系解析

WTO和经济区域一体化都是伴随着国家间关系的日益紧密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而出现的新概念,两者都以全球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为构想,它们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对WTO体制的必要补充

自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具体而言,实现了生产、加工、经销的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程度更高、范围更广;以金融市场为代表的全球性一体化资本市场亦初步形成。然而,随着WTO成员国日渐众多,WTO体制下在推动多边合作中遇到了一系列瓶颈和障碍,主要表现在因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导致谈判中经济利益很难达成一致,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国家另辟蹊径,通过协调区域关系、建立起立足于区域发展的一体化组织,从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增强本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同时也补充了WTO体制在处理不同区域和国家间经济合作关系的不足。

(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受到WTO的监管

“WTO的建立,标志着统一的有约束力的国际经济规则的形成。WTO认为,关税同盟是世贸组织成员之间建立一个单一的关税区,相互取消关税和其他限制性商业法规;自由贸易区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税领土所组成的集团,相互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从上述内容来看,无论是采取关税同盟,还是自由贸易区的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促进国家间的经济发展。通过国家、地区间自由协定的签订,发展地区经济一体化对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因此,WTO并不限制国家、地区间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但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必须在WTO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为此,WTO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做出了一些限制和规定,例如,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成立的条件,WTO曾作出如下规定:“不论是自由贸易区还是关税同盟,任何区域经济组织的成立,都必须有利于促进成员间的贸易,同时,关税同盟成员对未参加同盟的第三方的贸易所实现的限制,大体上不得高于或严于为建立同盟时各成员间所实行的一般限制水平。自由贸易区成员对未参加同盟的第三方的贸易所实现的限制,大体上不得高于或严于为建立自由贸易区时各成员间所实行的一般限制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监管力度,WTO专门成立了区域贸易协定委员会,以便加强对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审议和系统监督。由此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WTO的监管,必须在WTO体制和框架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三、中国在WTO框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博弈策略选择

(一)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只有顺应潮流,积极主动参与,才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获得或维护相关利益。”①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在国际经贸合作中参与程度越来越深入,中国的对外区域经济合作也有了显著进展,例如,中国于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于2001年正式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组织成立上海经济合作组织,还积极参与与拉美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从这些成果来看,

虽然我国的对外区域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贡献,但仍处于较低发展阶段,很多时候是国际形势所迫下的无奈选择。事实证明,在经济发展潮流不可阻挡的情势下,主动转变发展思路、顺应社会潮流,积极寻求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有利于取得经济发展主动权。因而,无论是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还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都是必然的选择。

(二)积极推动以亚洲为核心的经济区域一体化进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涉及到不同地域、国家间的利益,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因而其最终实现需要长期、复杂的谈判过程,所以,我们不应急于求成,而应按照循序渐进、、由简入繁的原则,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建立与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对我国而言,首先应该着重巩固的是立足东亚各国的经济合作组织,鉴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初见成效,而且中国与东盟各国及日、韩有着地缘优势,文化背景也极为相似,在产业结构和自然资源方面都有较大程度的互补,具有得天独厚的合作条件。因此,立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同日、韩两国的经贸磋商,促进亚洲区域经济发展应当是我国未来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方向。

(三)深化国内改革和改革开放力度,提高国际竞争力

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参与程度越高,就会相应对我国的改革开放程度提出更高要求。由于在经济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会有经济发达国家参与进来,其贸易自由化程度必然高于我国,这也就会造成对我国产品和企业的严重冲击。在WTO体制下,参与经济区域一体化,就必然要求我国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减小关税设置和贸易壁垒,如果我国企业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不可避免要遭受很大损失。为此,我国政府应当加快改革开放力度,并加强企业的危机意识教育,为其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引导和建议,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

21世纪仍是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体制并行发展、交互作用的世纪。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大国,对世界经济有很强的依赖性。面对新的国际贸易形势,我国无论是出于本国发展需要,还是经济发展潮流的波及,都必须转变发展思路,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设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尧.服务贸易自由化区域路径与中国的选择[D].厦门大学,2009:7-8.

[2]曾华群等.新型贸易自由区:“更紧密经贸关系”的法律模式[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9(3):76-77.

第5篇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利益相近的国家更是具有加强联合的要求。从长期来看,世界经济的总趋势是一体化,但是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一体化的具体实现方式呈现多样性。从现实来看,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总趋势下,大量存在的国际经济现象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它们日益取代国家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主体的状态及其过程,是对诸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概括。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技术与信息作为生产要素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的输入和转出越来越多地建立在统一分工的基础上,构成一个过程的不同环节,使得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发展联系和彼此依赖进一步加深。在这种条件下,生产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迅速,而且进一步突破了民族的国家的界限,形成了生产力的国际化和生产的国际化,把国际分工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高度发展及与此相适应的国际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使世界经济趋于集团化。国际贸易远远超过过去,资本国际化急剧发展,私人投资、商业贷款迅速增长,国际债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贸易、资本和技术从小到大、从国内到国际的不断发展加深了人们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加快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步伐。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萌芽或准备阶段。19世纪中叶,即在1834年由北德、中德与南德等三个关税同盟联合起来建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它可以说是经济史上最早开始的集团化的雏形。第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开始形成的阶段。二战后区域集团化进入其形成阶段,还在1944年9月,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就签订了建立关税联盟的协定,1946年三国又将关税联盟扩大为经济联盟。1949年1月前苏联、东欧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实现生产协作与专业化。1952年西欧六国建立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建立西欧共同市场。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展中国家也建立了一系列地区一体化组织。第三、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蓬勃兴起阶段。1960年以后的20多年间,国家、地区间的大多数经济联合发展较慢。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明显加快,原先建立的区域经济集团有的进行了调整或改组,范围上有所扩大,新的区域经济组织不断涌现,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各个地区各种类型的国家。目前影响比较大、成果比较突出的三大区域经济组织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三大经济区域集团有可能形成鼎足对峙之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结成了区域经济集团;在广度与深度、外延与内涵方面有了新发展,突破了洲的限制,开始跨洲发展;自由贸易区成为建立经济区域集团比较流行的主要模式;区域经济集团相互之间、其内部各参加国及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其结构也是多层次的。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有着广阔前景,它是全球一体化大趋势在当今的表现形态之一,是通向全球一体化的一个历史阶段。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强国际资本的扩张与渗透,推动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整个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促进区内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本的跨国兼并引进了新的竞争机制,将给国际金融与世界经济带来新的活力。建立区域集团不妨碍各国对外开放与世界市场的扩大,可以促进市场容量扩大,总体上是有利于促经济贸易与世界经济的增长。

区域集团化对世界经济乃至各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从积极的方面来看:第一、经济区域集团的形成,为各国进行平等对话和协商解决问题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减少和解决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有利于地区和国际形势的稳定,为各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第二、有利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区域经济集团将促进内部贸易增加,生产要素得到不同程度的自由流通,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和配置,促进科技发展,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增长率。区域性集团经济贸易的增长将使世界经济贸易总量增长,这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机遇。第三、区域经济集团化将对国际资本、技术、商品和人才的流向产生重大的影响。集团化将促进生产要素在集团内部流动,并促进产业结构在地区内部跨国界流动。区域性经济集团化也促进了资本的跨国界流动。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加强联合科研,与此相适应,科技人才的流动在加快。第四、今后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将以发达国家为主,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混合组成,发达国家将作为资本、技术的主要提供者和产品的主要吸纳者,促进经济集团的发展。集团内的发展中国家如政策得当,将可通过区域合作,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快的经济发展。

从消极的方面来看:第一,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贸易收益减少。第二,由于各个区域经济集团内各国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发达国家取得的利益要大于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集团化可能使南北经济差距从总体上拉大。区域经济集团还会使发展中国家受到地区上的分割,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原来的统一和合作关系,将使全球南南合作,难以取得进展。第三,任何一国加入区域经济集团组织,都是以民族的部分让渡为代价的,在这方面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风险。

区域集团化的影响是一种客观存在,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忽视和回避。这就需要我们对这种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既要认识到它的积极一面,又要认识到它的消极一面,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我国应顺势而动,抓住机遇,制定相应对策。第一、积极倡导建立区域经济集团、次区域经济集团。我国应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在国际上尤其是周边地区,寻找同自己在政治上、经济上有共同利益的国家、地区组成区域性、次区域性经济集团,创造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国际环境。第二、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应在更广泛的空间进行分工与合作,我国海外企业也应注重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以求得经营效率的提高和竞争能力的增强。第三、积极参加APEC,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亚太经合组织中有一多半的成员是发展中国家,我国应更多地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坚持自主自愿的原则。我国应利用同APEC中发展中国家的良好关系,充分发挥适用技术优势,在这些地区进行投资及输出技术。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大容量的市场,中间技术领域有许多空隙,我们可以利用适当的中间技术和传统技术打入发达国家市场。第四、发展跨国公司,提高国际竞争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跨国公司在国与国之间架起了联系的纽带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展跨国公司不仅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所迫,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走向经济强国之列的必然。我国大企业的成长必须要有国家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形成有序有效的市场竞争制度。

第6篇

[关键词]改革红利;经济发展;市场作用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127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不仅经济总量的排名逐步提升,而且经济发展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我国的综合实力水平显著增强,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也在逐步提升,中国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版图,同时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通过改革,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使很多人走上了致富道路,不仅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中国的发展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中。改革红利的释放,推动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使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从而提升我国的国家地位,使我国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但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不断深入发展,劳动力优势逐渐丧失,企业发展面临极大困境,我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极有可能陷入“人口诅咒”的陷阱。因此,要深化改革开放,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发展,使更多人享有改革红利的成果。

1 改革红利的发展现状

改革红利是指改革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并配以全方位、多层次的全面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出比率。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发挥好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充分释放改革红利,目前来说,改革红利就是要进行制度创新。经济学家厉以宁曾说,旧改革红利行将消失之日,就是原有改革的优势潜力耗尽之时,此时必须推出新的改革措施,才能保证新的改革红利或制度红利的出现。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面临诸多问题,包括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仍未理顺、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收入分配差距比较大、社会矛盾突出、城市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等,说明我国的传统发展方式已不适合目前经济发展的需求,必须以改革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大的改革红利就是推进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农村地区实施,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保持较高水平。在城镇地区,推动食品、服装、住房等从计划供应到市场供应转变,逐步放松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在创造出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的同时建设一批百万级人口大都市。在企业界中,从厂长负责制的探索到现代公司制度的设立,实施国有企业“抓大放小”,对民营经济由禁止到限制再到鼓励,建立包括银行、证券、基金、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在内的相对完整的现代金融体系,释放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活力,也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2 改革红利与经济发展

2.1 经济发展是改革红利的体现

党的十报告指出,把“发展目标与改革目标一起规划、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同部署”。这充分说明,要实现小康社会,就必须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因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尤其是在经济转型期间,我们要改变以前经济发展模式中的粗放经营,在优胜劣汰的基础上,加强机会公平、权利公平,更好地与国际相接轨,以利于深化改革开放。

真正的改革能够让更多的人获利,通过破除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障碍,让全体人民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要想真正享有改革红利的成果,必须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而在释放改革红利的过程中,由于既得利益群体的影响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等因素的阻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改革经济发展的管理方式,同时也需要改革相应的政治体制。

2.2 经济发展会促进改革红利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主要实行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的两大支柱包括国有经济和城乡二元体制。在国有经济体制改革中,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一些行业中还存在垄断现象,因此国有经济体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对于城乡二元体制,要最大程度实现改革红利,就必须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若城镇化转型发展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将会推动城镇内需消费,逐渐减少城乡收入差距,让农民工成为历史,同时会推动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出现,缩小贫富差距,使利益关系稳定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推动改革进行,真正实现公平。

第7篇

一、2013年世界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世界经济增速回落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4年1月份估计,按照购买力平价法GDP汇总,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3.0%,比上年放缓0.1个百分点;据世界银行2014年1月份估计,按汇率法GDP汇总,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2.4%,比上年放缓0.1个百分点。2013年,美国经济增长1.9%,比上年放缓0.9个百分点。日本经济增长1.6%,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英国共识公司2014年1月份预计,2013年欧元区经济下降0.4%,降幅比上年扩大0.2个百分点;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经济增长1.6%、4.7%和1.9%,增速分别比上年放缓1.9、0.3和0.6个百分点;巴西经济增长2.4%,比上年加快1.4个百分点。

(二)世界工业生产低速增长

2013年,世界工业生产增长2.7%,比上年放缓0.6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增长0%,放缓1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增长5.9%,放缓0.1个百分点。

(三)世界贸易持续低迷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估计,包括货物和服务在内,2013年世界贸易量增长2.7%,增速与上年持平。其中发达国家进口量增长1.4%,比上年加快0.4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进口量增长5.3%,放缓0.4个百分点。波罗的海干散货运指数回升。2013年,波罗的海干散货运指数波动中明显回升。1月4日为706点;9月24日回升至2021点,这也是2011年11月以来该指数首次突破海运业盈亏临界点(2000点);12月12日升至年中高点2337点;年末略降至2277点。

(四)三大经济体中美国、欧元区居民消费略有起色

2013年,美国零售额增长4.4%,连续4年实现增长。欧元区零售量下降0.9%,降幅比上年收窄0.8个百分点。日本零售额增长1.0%,增速比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

(五)全球价格水平走低,但发展中国家通胀压力加大

2013年,世界消费价格(CPI)上涨3.2%,涨幅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发达国家CPI上涨1.6%,涨幅回落0.4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CPI上涨5.8%,涨幅扩大0.5个百分点。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和俄罗斯CPI分别上涨10.1%、7.0%、6.2%和6.8%,涨幅比上年扩大0.3、2.7、0.4和1.7个百分点。

(六)三大经济体中美日就业市场持续改善

2013年,美国失业率为7.4%,比上年降低0.7个百分点;欧元区失业率为12.1%,比上年升高0.7个百分点,处于有统计数据以来最高点;日本失业率为4.0%,比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

(七)国际金融市场继续波动

发达国家股市回升,而发展中国家股市停滞甚至下跌。2013年,摩根士丹利(MSCI)发达国家指数累计上涨24%,而新兴市场指数下跌近5%。美国道琼斯平均工业指数2013年50次创新高,全年累计涨幅为26.5%;德国股市涨幅为24.6%,日本股市上涨54.0%。汇市明显波动。与年初相比,2013年底美元兑欧元贬值4.2%,兑英镑贬值2.3%,兑日元升值22.1%。2013年5月下旬至年底,印度、印尼、巴西、南非及土耳其等“脆弱五国”(Fragile Five,简称BIITS)货币兑美元分别贬值了13.6%、25.5%、15.4%、10.7%和15.1%。

(八)景气指标总体向好

据OECD统计,2013年12月份,以长期趋势为100,OECD国家整体先行指数达100.9,连续12个月上升,其中,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分别达101.0、101.1和101.4,均呈上升趋势,表明此后半年左右时间内发达国家经济前景看好。第四季度,全球及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及其中的新订单指数和出口新订单指数均有所回升,新兴市场制造业这三个指标均重回景气区间;全球服务业PMI受美国服务业PMI大幅下降的拖累比第三季度有所回落,但仍处于景气区间且显著高于上半年。12月份,全球制造业PMI升至53.3的近32个月最高水平,已连续第13个月高于50的临界点。其中,新订单指数为54.7,仅比11月份的近33个月新高略低0.1个点。

二、2013年世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世界经济格局悄然发生变化

一是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首超发达国家。IMF最新估计,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2013年发展中国家GDP占全球的50.4%(汇率法为39.4%),历史上首次超过发达国家,预计2018年将提高到53.9%。二是发展中国家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下降。2012年下半年高达91.9%,2013年上半年降至82.4%,预计2013年下半年降至74.6%。

(二)主要经济体形势继续分化

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的分化主要表现为新兴经济体和美国强、欧日弱;2013年则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内部以及发展中国家内部分化扩大:发达国家内部继续分化,美国继续温和复苏、进入持续复苏轨道,量化宽松政策(QE)迎来转折点;日本货币和财政刺激“猛药”起效,经济复苏加快;欧元区艰难摆脱衰退,但全年仍为负增长;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而脆弱五国(印度、印尼、巴西、土耳其、南非)受制于内、外经济失衡,加上资本外流的冲击,经济发展较为困难。

(三)贸易保护加剧

2013年,不仅诸如保障、双反、进口关税等传统贸易保护措施以及政府采购、自动配额等新型贸易保护措施有增无减,主要经济体还竞相组织排它性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并力争主导权成为贸易保护的新手段。从2008年以来,美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为代表的“东线”,以TTIP(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谈判为代表的“西线”和以TISA(Trade in Services Agreement,服务贸易协定)谈判为代表的“中枢”。从截至目前的进展情况来看,TPP有望于2014年上半年率先达成,TTIP和TISA谈判也在积极进行中,美国主导的新型贸易规则的影响力已经初步形成。以GDP占全球份额衡量,TPP、TTIP和TISA分别高达40%、50%和65%,其对于全球贸易的影响巨大。

(四)发达国家去杠杆化取得进展,发展中国家进展迟缓

“过度的杠杆化”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发达国家家庭、企业、金融业、政府部门“去杠杆化”均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其中,美国企业和家庭部门债务负担已降至长期水平之下,政府财政赤字已从2009财年10.1%的二战后峰值降至2013财年的4.1%。欧盟通过严厉的财政紧缩措施遏止了财政赤字上升势头,通过财政联盟、银行业联盟以及欧洲稳定机制等措施打破了债务危机—银行业危机的传播链条。欧元区15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从2009年的6.4%降至2013年的2.9%。发展中国家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杠杆刺激后,正在逐步转变宏观策略,朝着去杠杆化的方向发展,但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才刚起步。

(五)发达国家政策调整是导致世界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

一是美国政策调整牵动国际金融市场。2013年初,美国政府面临“财政悬崖”,2013财年后7个月850亿美元的“预算自动削减措施”于3月1日正式生效。2013年5月下旬美联储释放可能提前削减购债规模(即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信号,由此至8月份,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逐步退出QE的预期导致发达国家长期利率上升,促使国际投资者对于资产重新估价并调整资产组合,国际资本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脆弱五国流出。由于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未能在9月30日的最后期限前就政府预算方案达成妥协,陷入国债上限僵局,美国联邦政府被迫在10月1—16日关门16天,这是17年以来的首次停摆。10月17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提高债务上限、为政府拨款”的议案,该协议将美国举债能力延长到今年2月7日,并为政府机构提供资金到今年1月15日。2013年12月17日,美联储决定从2014年1月起,将月度购债规模从850亿美元减少到750亿美元。

二是日本激进措施和欧元区稳定经济措施起效。“安倍经济学”政策已经实施一年,其内容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三支箭,其中前两支箭效果显著,推动日元快速贬值(以带动出口增长)、价格稳定上涨进而提振民众信心。欧元区实施稳定经济的各项措施,包括放宽对部分成员国财政紧缩的要求,于2013年5月3日和11月7日将主要政策利率(再融资利率)分别下调25个基点至目前的0.25%,7月5日欧洲央行承诺在较长期内维持超低政策利率的前瞻性指导;年末欧元区推出将银行业纳入统一监管的计划。

三是美国政策动向对发展中国家外溢效应巨大。美联储提前削减QE的预期已使国际资本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脆弱五国”撤出,造成相关国家本币大幅贬值、输入型通胀压力上升,五国央行在经济疲弱的情况下被迫连续升息来加以应对。其中,巴西在5月30日起的半年内5次升息,累计升息250个基点;印度在9、10月份两次升息,累计升息50个基点。

三、对2014年世界经济的初步判断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经济增长动力略有增强。预计2014年世界经济发展将有所加快。

(一)经济增速将略高于上年

按照汇率法计算,世界银行1月份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2%,比上年加快0.8个百分点;英国共识公司2月份预测,2014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按照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份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7%,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

(二)全球贸易增长将有所加快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月份预测,2014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4.5%,比上年加快1.8个百分点;世界银行1月份预测,2014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4.6%,比上年加快1.5个百分点。

(三)全球通货膨胀水平略有上升,但初级产品价格低位徘徊

英国共识公司2月份预测,2014年全球消费价格将上涨3.0%,比上年扩大0.2个百分点;世界银行1月份预测,2014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将下降0.6%,非能源价格将下跌2.6%。

(四)美国和日本失业问题将继续缓解

第8篇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 国际金融 合作

金融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形式,也是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实,在对金融全球化不断研究和探讨的过程中,其争议有很多,对其定义更多的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更深层的含义。同时,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经济发展开放政策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并且将其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因此,我国在金融行业的不断建设的过程中,是建立在世界金融全球化发发展的格局之上的。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的优势,和国际金融建立良好的和合作关系,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本文就从我国发展的角度,对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金融合作进行了简单的探索和研究。

一、金融全球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创新和掌控因素。金融技术创新是世界金融全球化格局形成的重要原因。在金融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各个国家对金融行为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控制,对其管理也加大了力度。因为金融行业也是各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在各个国家不断发展金融行业的过程中,为了紧跟这个时展的脚步,便对金融行业进行了不断的变革个创新,自然我国也是不例外的。因此,在金融行业的表面上看,对金融行业的控制和创新,两者本身就存在着一种矛盾。但是,在金融行业的发展中,其实对其形式掌控的越严,其创新的形式和力度也就会也大。换句话说,对金融行业的掌控,也构成金融全球化格局重要因素。

另外,在金融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整个行业的改变,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并成为每一个国家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优势。例如:在金融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金融的种类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并进行了严格的掌控,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为投资者提高了更多的投资范围,提供了全面的服务。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的鼓励债券公司加大投资的力度,这样可以为资金的利用提供了更多的渠道。除此之外,在金融行业不断的过程中,也相应的加大了管理的形式,降低了危险的发生系数。金融产品的快速发展,不仅仅为投资者提供了便利的服务,也促进了其市场的发展。

(二)制度因素。目前,处于发展中的国家依旧有很多,例如: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那么政府对金融市场的控制程度过多,这样金融行业的利率和汇率的发展,对其发展的现状,并且在众多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企业多以国营企业为准,民营企业少之又少。这样在金融行业的发展中,大部分的企业都掌控在政府的手中,对金融企业的发展就会带来一定程度的限制。我国在金融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相应的制度较为落后,其发展的速度较为缓慢,这样就造成我国往往要采取各种措施,对金融行业的进行压制。在这样的环境下,金融市场得不到快速发展,发展的形式较为单一化,使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选择性,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金融行业的时候,经常会,面临着一些资金短缺等问题发生。

二、中国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金融合作的措施

国际合作是指:不同范围内国际行为,在利益和目标等是相同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相互的扶持,建立一种相互工作和协调发展的状态。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其利益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其政策也是随着发展的形式随时的变化。因此,在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中,要和其它国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下面就对我国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合作关系进行简单分析和阐述:

(一)对金融行业的发展形式进行不断的加强。我国的金融行业在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中了,所面临的危险和压力是非常巨大。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建立良好的危机意识,对其发展的形式进行不断改革,我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现代化金融企业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改革的速度,不断的加快,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其利率的发展进行全面的调整,这样可以将我们人民币推向国际市场。另外,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对我国人民币的价值进行全面的控制,将其保持在一个平衡范围,逐渐形成我国完善的汇率机制。因此,在金融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是离不开金融的,两者相辅相成,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建立合作区域。由于东南亚地区一般都是的处于发展的阶段,其经济发展的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且在发展体制上和经济发展形态上,也存在着较大程度上的差异。因此,我国在金融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底层开始建立,逐步对金融行业的发展心思进行提高。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要对东亚地区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国际合作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经济平稳持续的发展,成为我国金融行业发展地重要支持力量,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形态,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结束语:金融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市场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是各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象征。我国在金融全球化的环境下,要想不断提高金融行业的发展的速度,就要和其它一些国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在世界经济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竞争力,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彭浩岚.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金融合作研究[J].现代商业,2012,10:84-85.

[2]许多奇.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国际调节的三性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52-57.

[3]吴书琪.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际金融发展状况及风险规避措施[J].中国市场,2015,16:47+55.

第9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农产品绿色贸易;发展战略

绿色壁垒已成为新时期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如何冲破绿色壁垒、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已成为急待解决的战略问题。

一、现阶段实现农产品绿色贸易和加速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建立在现代农业资源、生产、贸易、环境和人类消费需求变化以及上述各方面间和谐统一基础之上的现代农业生产贸易方式,是现代农业可持续生产、经营和贸易活动过程的总和。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农业增长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是现代农业经贸史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和最终选择,是农业贸易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客观需要,也是发展农村区域特色经济的必然要求。

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的地域间不均衡性和产品与服务不完全流动性决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时候都具有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利用地区资源优势,集中和发展规模经济,减少产品与服务的转移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产品国际间贸易的必要性。经济全球化加快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循环,为稀缺的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置换与整合创造条件。区域经济集团化使区域经济集团组织在自由贸易、关税、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区域同盟成员之间的资源配置优化,经济上互补、互利、互惠,共同促进经济增长,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基础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初期不具备推动所有农业产业和所有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资本、技术和其他资源,政府对农业各地区、各部门或各产业进行广泛的、大规模投资是不现实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很难做到地区均衡发展,因此,区域农业经济非均衡发展也就成为客观现实。区域农业经济非均衡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加速发展地区绿色农业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生产和贸易。

农产品绿色贸易不仅是当前和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当前和今后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当今,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和战略制定来推进农产品绿色贸易和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二、农产品绿色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一) 实施农产品绿色贸易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农业经济发展史实质上是农产品贸易战略变化的历史。从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的阶段看,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依附阶段、自主阶段和战略阶段等三个不同的贸易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小,农业问题已不再是农业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础。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把农产品贸易发展看作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从社会经贸发展史看,贸易与环境和谐统一是现代社会经贸史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和最终选择;从国际农产品贸易协议谈判看,国际贸易协议谈判中,农产品贸易谈判历来成为国际贸易谈判的焦点问题;从当今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看,近年来由于国际农产品绿色贸易的兴起和绿色贸易壁垒的抬头,使我国农产品贸易受到严重挫折。以福建农产品贸易为例,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2001 年全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下滑到156376 万美元,比2000 年的170041 万美元下降了8 个百分点。因此,农产品绿色贸易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战略问题。

(二) 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国内农产品自身品质、质量与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是主要原因。表现在:第一,农产品产前、产中的安全卫生与过量用药的污染问题。化肥、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过度使用严重影响农产品品质、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有害微生物等严重影响茶叶、蔬菜、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出口贸易。第二,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水平不高问题。一是环保安全型生产资料少。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造成产品污染严重的常规肥料、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市场份额占到95 %以上,用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资料不足5 % 。二是缺乏相对完整、配套、可操作的农产品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技术体系、标准和具体措施。一些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基地、有机食品基地,由于缺少无公害型的农用生产资料作为技术保障支撑,产品质量名不符实。三是产品检测技术与手段落后。农产品质量控制手段相对薄弱,已有的检测技术和各种设备重点是针对产后商品的安全性检测,普遍忽视了产前、产中生产过程控制的质量检测。第三,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与发达国家差距问题。我国现行制定的有关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等项目少,标准也相对低,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长期以来,我国技术标准体系落后,技术标准水平低(现有国家标准中,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采标率为43 %) ,技术标准更新慢(现有国家标准中有一半应废止和急需修改) ,尚未形成有效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等,严重影响农产品出口质量和产品竞争力。第四,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保鲜技术落后,产品流通、市场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品种较单一,成熟期过分集中。初级产品直接上市多,产品出口主要以初级产品形式为主;产业化程度不高、产品营销方式落后,如,大多数果农还停留在果熟才找出路的无序竞争阶段;储藏、冷冻、保鲜技术不过关,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保鲜剂应用影响品质;流通运输条件差,产品长途运输影响质量,产地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建设落后;农产品地区市场结构雷同、产品缺乏特色;农产品出口地区过于集中等。

(三) 农产品绿色贸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现代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动力源泉 农产品绿色贸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和深远的影响。表现在:第一,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动力源泉。发展绿色农业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是现代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绿色经济社会的重要特征。第二,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克服传统农业增长方式危险性的重要途径。传统以粮食为主的自给农业,是一种土地密集型产业,并以资源消耗的增加为农业增长的基础。随着土地及其它资源稀缺性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不断增加,农业产业比较利益不断降低,使传统农业增长方式最终难以为继。第三,农产品绿色贸易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发达国家依靠技术优势制定了一系列严格标准,限制国外农产品流进本国,只有大力发展农产品绿色生产,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经济,才能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有效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第四,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实现区域经济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转移的必要途径。受边际投资回报率递减规律的影响,随着发达地区某一阶段农业外向型绿色经济的边际投资回报率递减和不发达地区农业边际投资回报率的递增,发达地区农业投资增加最终会过渡或转移到不发达地区,实现农业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的转移。

第10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

中图分类号:F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015-02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导致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环境出现了新变化 。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全球范围内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生产要素跨国界的不断流动,使得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发紧密,成为一个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在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效率,推动世界经济的总体增长,促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进一步大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带来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二重性: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并最终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益;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风险甚至灾难,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稍有不慎,就可能为经济全球化付出沉重代价。本文将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和资本外投的机会。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 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它们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

第二,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结构优化。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改造,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60%上升到1990年的73.3 %和1994年的77.7%。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个契机,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要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占据优势地位,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速国内现代化进程。

第三,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有些跨国公司的发展甚为迅速,已从贸易活动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和高科技领域,并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向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提出了挑战。当然,从总体上说,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发展水平较低,普遍投资规模较小,生产规模不大,且产品多属于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从发展趋势看,由于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更积极地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时代指日可待。

然而,世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经济全球化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导致发展中国家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能力的减弱和保护市场能力下降。正如马来西亚一位前副总理所惊叹:“索罗斯使40年如一日,一直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的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毁于一旦。”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受到冲击和削弱。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它是以经济的市场化、贸易自由化、生产和投资跨国化为基础的、由市场力量所推动的、超越民族国家和地区界限的全球经济的发展态势。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资金、技术、劳务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金融领域的自由化要求各国开放金融市场,减少对金融资本的管制,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追求的是垄断利润,其经济决策要求不受国家边界的约束,一些国际性的经济组织大力推行自由化和私有化,这些都会对民族国家传统的经济管理和控制功能构成严重挑战,从而逐渐销蚀民族国家的权力。“在全球化的中心,各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相互交融正无一例外地在销蚀掉每个国家的权力。国家权力受到全球和地区机构及其规则的限制。国家权力的被迫缩小令人十分担忧,这对于发展中的弱小国家尤其如此。”

第二,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一方面,发达国家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推动者,掌握着主动权,而且现存的国际经济规则大部分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制定的,有些规则是在发展中国家缺席的情况下制定的,如某些产业规则、信息技术产品协议和劳工标准等,这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始终处于与发达国家无法相比的不利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不稳固,市场发育不完备,经济结构相对脆弱,资金匮乏,技术比较落后,人才流失严重等,很容易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而产生国内经济波动。发达国家控制着国际经济体系,手里掌握着资金、技术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中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远远抛在后面。

第三,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使其面临的金融风险压力增大。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主要表现在外债负担重、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比例高和金融市场开放步伐过快等三个方面。以墨西哥和韩国为例,1992年墨西哥外债达1060亿美元,1994年墨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1997年10月底,韩国外债总额达1100亿美元,其中2/3在一年内到期。外债负担重是造成这些国家汇率低估、货币贬值的重要因素。而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比例高的情况在中国比较明显。1995年底,中国国有银行总贷款为4万亿元,其中9000亿元是呆账,约占总贷款的22.3%。高不良贷款率使中国银行系统显得脆弱。此外,发展中国家(如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墨西哥)金融市场的过早开放客观上为国际金融投资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数量庞大的国际游资始终是威胁发展中国家金融安全的一大隐患。.

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如何发展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认识应从历史的、系统的、动态的角度去理解。 发展中国家要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包括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高科技水平,改革观念和体制,积极与国际接轨,努力保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创造与维护有效的市场机制和良好的公共环境,应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国际组织应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也应加强团结合作,维护自身的利益,推动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规则和制度的改革,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参考文献

[1]刘力.经济全球化:福兮?祸兮?[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2]张德修,王跃生.大波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3]马杰著.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第11篇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能源消耗 脱钩

有专家指出: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的起源表面上看是因为美联储运用货币工具不当而导致的金融危机,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当前世界一次能源日渐枯竭,不能满足世界经济发展需要而引起的能源危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中期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特殊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产业结构、能源管理等多方面遗留的痼疾,使中国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能源压力。

一、前言

“脱钩”理论来源于西方,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理论产物,其理论基础主要是包括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型、区域经济等现论。“脱钩”对应的英文单词是Decoupling。而英文中“decoupling”一词是缘于“coupling”(中文是 “耦合”)提出的。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及发展水平类似于60年代~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因此,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的“脱钩”研究对于解决中国能源问题,推动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关联分析

1.能源消耗总量分析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8%的快速增长速度。随着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也在迅速增长,2008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高达28.5亿吨标准煤,仅次于美国,成为为世界能源消耗第二大国。以90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和中国GDP变化情况来看(图1):从1990年到2008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整体稳步上升,但其增速低于中国GDP增长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的差距并且越来越大,两条曲线呈现出喇叭口形状,表明中国已具备了“脱钩”理论图形的基本特征。

2.能源消耗弹性分析

根据西方学者“脱钩”研究经验来看,单纯以能源消耗总量作为“脱钩”研究的惟一指标显然不太科学,还需要另外一种或几种衡量指标来界定,本文还采用能源消耗弹性 作为衡量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脱钩指标。从图2可以看出,1991年至2008年期间,中国能源消耗弹性数值位于-1与2之间,显现出震荡态势。其中1990年~1997年,1998年~2002年,能源消耗弹性位于0到1之间;1997年和1998年能源消耗弹性数值小于0,能源消耗弹性很好地反映了二者的脱钩情况。

综上说述:同时使用能源消耗总量和能源消耗弹性两个因子作为脱钩研究的衡量指标,更有利于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之间的关联和影响,更便于对“脱钩”类别和特点加以区分,GDP总量、能源消耗总量、能源消耗弹性和脱钩类型如表所示:

三、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脱钩”的具体措施

虽然中国经过20余年的努力,在调整产业结构、节约能源、循环利用、技术创新以及管理优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要实现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脱钩”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此,笔者认为,中国政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1.改革能源管理体制

目前,中国的能源管理采取的是低级别分散式的管理体制,能源管理机构众多,各部门分而治之,而且这些能源管理机构普遍属于低级别部门,宏观调控能力不够。因此,应将分散于各部门的多种能源行业管理权集中起来,从欧美国家能源管理的先进经验来看,在中国设立国家能源部,统筹电、石油、煤炭、核能等多种能源的管理和利用是实现中国能源脱钩的体制保障。

2.促进产业结构转变

不同产业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不同。一般来说,三大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耗普遍较低。因此,应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减小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权重,鼓励和推动符合减量化和非物质化的第三产业发展;同时以推广绿色经济为契机,开发推广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用低碳生产、低碳生活替代现有的高能耗生产、生活方式。

3.调整能源消耗结构

中国的能源消耗主要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主,相应水电、核电、风电比重较小,但相对欧美国家来说,中国能源消耗结构十分不合理,严重制约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需要对现行能源消耗结构加以调整,增加可再生能源比重,同时注重对新能源的开发和推广。

4.发挥技术创新作用

国内外众多理论均认为技术进步是解决资源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作用并非单向和无条件的。随着技术的进步,极有可能带来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也有可能带来更广泛的能源需求。针对具体的节能目标,开发有针对性的绿色技术,以减物质化和非物质化理念来引导技术创新。

5.普及节能减排教育

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宣传教育工作,不但要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节能减排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而且要在全民个人生活中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养成珍惜能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强化节能观念,树立环保意识,增强参与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总之,在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形势下,只有充分认清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和能源消耗特点,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推进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最终达到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才能突破能源消耗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相对脱钩”乃至“绝对脱钩”,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创业型经济;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战略转型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6-0047-03

一、创业型经济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

(一)创业型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创业型经济的概念最早由现代管理学之父美国彼得·德鲁克提出。中外学者普遍认为,创业型经济是一种通过创业活动,以创业型中小企业为依托,以知识创新、创意和创造力为核心要素,以知识外溢和扩大竞争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兴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管理型经济相比,创业型经济具有以下特点。(1)更加注重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创新是创业型经济的本质和灵魂,它与创业的互动融合构成了创业型经济的基础力量。企业家的创新、创意和创业活动是推动创业型经济发展最核心的要素。(2)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物本”经济,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为特征,具有极高的物质依赖性,经济增长建立在物质的大量投入和规模的持续扩大的基础之上。而创业型经济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作用,重点发展以技术产品、知识产品、创意产品和信息产品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解决传统经济发展中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产品低质化的瓶颈问题,促进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3)更加依赖中小企业作用的发挥。创业型经济需要通过创业活动来实现,而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对创业、创新和就业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了创业型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小企业是创业型经济的微观基础和重要途径。(4)高风险性。中小企业是初始创业的主要方式,而资金短缺、管理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弱、配套政策不完善和市场竞争环境差等问题又恰恰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使其发展面临着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转向创业型经济

国外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国内市场需求巨大但消费不足,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可持续发展,自主创新更加突出,绿色贸易壁垒增多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抢占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具有创新性、自主性和可持续性的创业型经济就成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创新型经济来带动。中国经济发展要解决国外市场需求缩减和国内消费不足的问题,关键是要弱化或者纠正原有的过于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转向国内市场的培育、开发和扩大,实现向扩大内需的转变。实际上,扩大内需的实现必须创造更多新产品、培育新需求和促进尽可能多的人实现充分就业。创新型经济就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最佳方式。(2)发展创业型经济是抢占世界经济发展主动权和推动国家创新的重要依托。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冲击下,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把经济发展重心转向了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以巩固和扩大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中国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掌握更多主动权,也必须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上实现新突破。与此同时,中国已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在这种背景下,只有依托创业型经济进行全面创新,才能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强保障。(3)发展创业型经济有利于扩大就业。就业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对于当前就业渠道和企业吸纳就业人员能力有限的中国而言,自主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实践也证明,创业型企业在吸纳就业中具有巨大作用。据统计,仅5%的成长型创业型企业可以创造77%的新就业机会。

二、创业型经济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创业型经济要求中小企业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创业型经济的核心特征,又是其推动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力量。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和发达国家对科技创新核心技术的争夺,自主创新能力在经济竞争中显得愈发重要。近年来,作为创新型经济微观经济形态主要载体的中小企业,虽然在技术创新中取得较大进展,但相对于成熟的大型企业而言,其在技术创新特别是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掌握上明显处于劣势。中小企业一般处于传统产业或者产业链中的低端环节,新产品开发有限,主要依靠模仿大品牌产品或集中于成型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通过“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这主要是其技术水平落后导致的结果。在创业型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更多的新产品,形成新的需求领域,是创业型经济赋予中小企业新的历史使命。

(二)中小企业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创业型经济是对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以牺牲资源、环境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纠偏,它通过开发出更多的知识产品、技术产品、信息产品、创意产品,形成低碳化、高技术化生产销售模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和可持续增长。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管理模式,正确处理好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短期效益增长与企业长远发展的关系,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中小型企业应实现产业选择的新转向

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所处的一般加工制造、批发零售等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以及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往往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利润微薄、竞争力不强。而具有先导作用、高竞争力的知识型和高科技型企业则相对不足,金融保险业、咨询业等新型服务业发展缓慢。创业型经济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应实现新的产业转向,由传统行业转向知识性、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既是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

三、创业型经济发展背景下中小企业战略转型方向及路径选择

中小企业与创业型经济相互依存、互为促进。创业型经济发展需要中小企业的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顺应创业型经济的发展环境,而且缺乏中小企业的支撑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也难以实现。实现转型升级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其必须选准转型基点、把握转型核心、优化好转型路径。

(一)转型基点: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需同时兼顾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创业型经济的本质所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利用绿色技术标准、绿色关税、强制性绿色标志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反倾销、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市场准人等方式限制、阻止国外产品进口的趋势必定更为严厉。在此背景下,企业必须履行更大的保护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才能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掌握更多的竞争主动权。中小企业所处在的传统行业和产业链低端,是最容易产生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环节。中小企业由于技术水平落后,过于追求效益的高速增长和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往往对资源使用效率和环境保护重视不足,这就出现了企业效益短期增长与资源环境破坏严重的局面。企业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管理资源不足等问题往往是由于企业过分追求增长的高速度、跨越性造成的,甚至还可能会带来倒闭的风险。0而现实中,中国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并不容乐观,其不仅体现在资源环境的保护上,还体现在产品质量低下、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权益上。当前社会出现的毒奶粉、毒胶囊、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就是最有力的佐证。既损害了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权益,又给企业带来了罚款、停业整顿甚至倒闭的风险。因此,中小企业既要考虑企业的利益,更要履行社会责任,这是其转型的根本立足点。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增强消费者权益、商业道德和社会道德意识,正确处理好企业高位增长与长远发展、企业短期利益与社会整体效益的关系。改进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原材料和废弃物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企业由“高增长”的跨越式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二)转型核心:以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基石。技术水平低、核心竞争力产品缺乏是导致中小企业在竞争处于劣势的关键所在,其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实现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企业内部而言,首先是要树立创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创业型经济以企业家的创新和创意为基础决定了企业管理者必须解放思想,彻底改变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形成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思想意识,并将创新思想和意识传送给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贯穿到各项管理工作当中,不断培育和发展企业的创新文化。在政策制定上,要加大创新和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引进和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在创新方向上,既要改进和完善传统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又要加大对绿色、低碳、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的研发力度,力争在新技术领域掌握更多主动权,以适应未来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在创新方式上,坚持企业内部创新人才培养与外部引进、企业独立研发与产学研相结合,加强企业与技术优势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构建技术研发联盟,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实际生产力能力,开发出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形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从企业外部来看,要发挥政府的引导功能,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创新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在直接资助、财政担保和贷款贴息等方式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构建强有力的创新扶持激励机制,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成本,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咨询等服务,加大对中小企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力度,解决中小企业核心技术瓶颈难题。持续推进产学研联盟、合作基地建设,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合作水平。完善知识产品保护制度,在发挥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作用的同时,要加快建立知识产权联盟、咨询机构和无偿救援组织等,为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业务咨询、纠纷调节和维权创造良好环境。

(三)转型路径:低成本化转向高质量化、单独分散竞争转向联盟竞合、多元化转向专业化

(1)由低成本化转向高质量化。依托低成本优势和资源的高度消耗是众多中小企业获取市场空间和利润的主要方式,但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低成本策略并不是创业型经济所倡导的,其或许可以为企业创造短期的经济效益,但不能建立持久的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无法与成熟的大型企业竞争,实现长远发展。在任何社会经济形态下,依靠产品的质量优势、品牌优势和服务优势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中小企业必须向“专、精、特、新”的产品的高质量化和服务水平的高水准化发展。加强技术研发,依托和强化自身优势,促进产业链由低端化向高端化转移,开发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实施品牌战略,塑造产品品牌,通过提高产品和企业品牌形象及知名度增强企业发展竞争力。创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突出服务特色,以高效、优质、特色服务优势构建企业新的竞争点。(2)由单独分散竞争转向联盟竞合。技术水平有限、资金不足和产品附加值不高决定了中小企业难以与同行业成熟企业进行抗衡。而社会经济发展也逐步由“对抗”走向“对话”,由“竞争”转为“合作”。未来时期,中小企业如果继续沿用“单打独斗”的方式将难以奏效,实现联盟竞合才是明智之举。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分析企业资源、优势、能力和发展定位,通过企业合作、战略联盟等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合作。一方面,接受大型企业收购、兼并、重组,实现优势互补,依托大企业的资源、资金、技术优势解决技术、品牌和营销渠道等瓶颈问题,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组建战略同盟。利用自身的技术、生产或者服务优势与其他企业参与合作,通过风险、成本分担,资源共享,降低企业成本和风险,提高产品和企业综合竞争力。(3)由多元化转向专业化。实践证明,受制于资金、技术、人力等因素,中小企业大规模扩展业务范围和市场空间并不足取,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求企业必须专注于优势领域或价值链环节。因此,中小企业必须进一步根据市场细分和经济发展方向,结合自身优势,明确和调整市场定位,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机制创新等方式培育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以实现更长远的发展。对于不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或者环节,应予以外包、出售、切割或关停,集中技术、资金和人力发展核心业务。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