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7:30: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管理的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建设;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1)06-0057-03
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各高校为建设国家级、省部级精品课程,纷纷开始了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促进了课程质量的提高。但其中的一些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精品课程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教学研究不够深入,教学与科研脱离,单一的讲授方法与重识记的考试手段等。笔者于2010年负责福州大学精品课程公共管理伦理学的建设工作。做好该门课程的建设工作,应首先从思想上明确课程建设的必要性,然后在分析当前精品课程建设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实现课程建设的目标。
1 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公共管理伦理学是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经济管理等公共管理类的专业课程,在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望星空”的地位,其教学质量对于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公共性”特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等方面,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建设好该门课程,首先应在指导思想上明确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回答重点建设的原因,这是做好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体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公共性”特点的需要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与其他管理比较,具有其他管理所没有的公共性的特点和属性。什么是“公共性”,这不仅是事实判断,更是一个价值与伦理的判断。所谓的事实判断,就是根据事实标准,如效率、技术、资金和执行力等作出的判断。所谓的伦理判断,就是根据人的价值取向、道德观、世界观等作出的判断。与事实判断典型的客观性相比,伦理判断具有典型的主观性,缺乏客观的衡量标准。既然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是事实与价值判断相结合的产物,那么把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作为研究对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和学科的课程设计中,除了体现事实判断的要求外,还必须体现公共管理价值属性的要求。
1.2 保证公共管理合理性的需要
公共管理广义上的合法性,不仅在于与法律一致,即狭义上的合法性,而且也在于公共管理的合理性,即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并不仅限于‘与法律一致’,而且还涉及公众对执政党或政府的执政理念、意识形态导向、制度法规与政策,以及施政行为及其后果的认同和接受的程度。政府合法性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一种合约,具有自然递减的特性。”[1]这就是说,公共管理要实现管理的目的,不仅要依法管理,而且要获得社会的认同和接受。在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当今社会,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比前者更加重要。获得社会认同和接受的前提是:公共管理的方式、方法和理念等符合社会的期待,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一致。公共管理伦理是社会期待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文本化最集中的的体现,缺乏公共管理伦理的课程,或对课程建设不够重视,有可能使公共管理人才即未来的公共管理主体不顾社会的期待,甚至一定程度上把公共管理异化为企业管理,降低公共管理的合理性,最终损害公共管理的合法性。
1.3 避免公共管理合法性递减的需要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的合理性取决于社会对公共管理的期待。而社会期待是一定环境下,社会大众对公共管理的要求,是一定环境下主观判断的产物。环境发生了改变,社会对公共管理的期待随之提高,实际上是对公共管理主体伦理要求的提高。如果公共管理主体的理念、方式等还停留在以前的期待上,必然会出现公共管理合法性递减的状况,从而降低公共管理的合法性。所以,随着公共管理环境的改变与社会进步,客观上要求公共管理的主体紧密结合社会主流价值的需要,体现公共管理伦理的要求。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一定公共管理环境下主观对客观的产物,公共管理伦理价值、准则与规范等紧扣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可以避免公共管理合法性递减的状况。
1.4 提高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的道德性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是在客观基础上主观判断的产物,不同的公共管理主体,不同的价值取向有不同的公共性。具体到某一政策环境下的公共问题,是否是需要公共管理来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不同的公共性选择意味着公共性的偏离,甚至是背离,违背公共管理的本质要求。为最大限度避免公共管理公共性的背离,体现公共管理的本质要求,客观上需要对公共管理的主体进行公共伦理的培养。在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来源之一,加强对公共管理类学生的公共伦理的培养和教育,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的道德性。
2 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问题
2.1 课程建设主体学科综合性不够
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因此授课教师,尤其是课程负责人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直接决定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鉴于公共管理伦理学是跨公共管理学和哲学(伦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关于公共管理的伦理学,而不是一般的伦理学。课程的交叉性无疑要求讲授教师学科背景的交叉性,要具备有关公共管理学和哲学(伦理学)的基本知识背景,这也是建设好公共管理伦理学的基本前提。但在目前的公共伦理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中,存在课程建设主体学科背景综合性不够的问题,笔者为了弥补有关伦理学知识基础的不足,曾听过几个老师的公共管理伦理学的课程,都暴露出跨学科不够的问题。缺乏伦理学基础的教师,把该门课程几乎等同于公共管理学;相反,缺乏公共管理学科基础的教师,一定程度上把该门课程当成了伦理学。缺乏学科背景,即使实现了公共管理学与伦理学的结合,必然是浅层次或表面的结合,无法实现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满足不了课程的基本要求,更无法建设精品课程。
2.2 科研与教学脱节
“现在的高校教学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而是学术水平的反映。”[2]没有一流的学术水平,也就没有一流的教学,也就无法建设好的精品课程。公共管理伦理学和其他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相比,具有理论性强、抽象的特点,对相应的科研工作有更高的要求。所以,精品课程建设必须建立在科研的基础上。课程建设只有与科研相结合,建立在科研基础上,才有可能成为精品课程。否则,缺乏科研基础,教学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必然有限,会导致照本宣科的局面,无法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在这个意义上,相关的科研工作是搞好公共管理伦理学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条件。遗憾的是,目前的公共管理伦理学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科研与教学脱节的现象,承担公共管理伦理学的教师很少从事与该课程相关的研究工作,难以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科学性。
2.3 课程内容的实践性不够
公共管理伦理学是公共管理学与哲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点,客观上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由于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伦理学的分支学科,总体上属于哲学的范畴,内容具有抽象性与生涩性的特点,根据课程内容特点与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课程内容应理论结合实际,体现实践性的要求。但在公共管理伦理学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过分强调理论性而忽视实践性的现象,其结果,不但使学生难以领会理论,而且也降低课程的实践价值,难以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
2.4 教学与考试方法单一
根据课程内容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特点,课程的教学应体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双重要求。满足实践性的要求,在课程的教学与考试中,应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在教学中,不仅有讲授,而且应有案例讨论;在考试中,不仅有知识识记的内容,而且应有理论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等。但据调查,绝大多数承担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与考试中,存在教学与考试方法单一的问题,即单一的课堂讲授方法和知识识记的考试方法。
3 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在充分领会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必要性基础上,结合当前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建设中现存问题,以笔者为负责人的教学团队开展了如下探索。
3.1 建设跨学科的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是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建设的主体,决定课程建设的成败。根据当前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在承担课程建设任务后,采取措施,大力加强课程团队师资建设,安排公共管理学科背景的教师进修哲学或伦理学课程,哲学(伦理学)背景的教师进修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笔者为了弥补伦理学基础的不足,安排时间到人文学院跟班听课,通过与伦理学教授及研究生的交流,受益匪浅。通过以上措施,课程组老师反映,进修、听课等方式避免了公共管理学与伦理学脱离的现象,实现了公共管理学与伦理学的融合,使公共管理伦理学成为真正的公共管理伦理学,而不是公共管理学或伦理学。当然,由于公共管理伦理学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指望讲授教师通过进修等方式,以弥补基础知识的欠缺,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既影响课程的建设,又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所以,在课程建设教师的选拔上,应首先把好入门关,把跨公共管理学与伦理学的学科基础作为选拔的基本条件,从根本上解决授课教师学科背景问题。
3.2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是衡量精品课程的重要标志。要实现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前提在于结合课程建设的科学研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课程组在加强师资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科研工作,通过申请相关科研课题,撰写研究论文,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满足科学性的要求。同时,教学内容及时反映和吸收课程领域最新教学与科研成果,体现课程内容先进性。以科学性与先进性为例,笔者在讲授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时,申报了课程建设密切相关的省级科研课题和校级教改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了7篇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研究论文,同时,不断查询最新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并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研究体会融进教学内容之中,大大加深了相关内容的理解,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明显增强。计划在后续的课程内容建设中,继续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继续增强课程内容科学性、先进性,体现并始终保持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内容先进性、科学性,实现校级课程内容建设的目标,为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奠定基础。
3.3 案例教学兼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作用在于,在将所拥有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掌握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传授是手段,能力培养是目的。公共管理伦理学具有实践性的特点,这就需要适合课程实践性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满足实践性的要求,无数事实证明,案例讨论是课堂唯一的选择。比如说,笔者在讲授公共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的内容时,这几年社会广为关注的城管部门管理问题就是最好的例证。不可否认,绝大多数城管部门是依据法律履行职责,那为什么受到社会广泛的非议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其原因,在于城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忽视了管理中的伦理,具体体现在无视弱势的基本尊严、粗暴执法与缺乏同情心与人性关怀等。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公共管理需要伦理。在结合案例时,务必辅之以讨论方式,否则就会导致教师先讲解案例、再分析案例,最后总结案例机械模式的境况,降低案例讨论分析的效果。
3.4 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
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直接手段,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指挥棒,一份只重视知识识记的考试试卷,只会让学生考前死记硬背,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在考试中获得较好的分数。所以,精品课程建设成效还有赖于考试方法的改革,建立起适合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的考察方法。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的生命力在于通过理论学习,在公共管理实践中运用公共伦理知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这也是开设公共管理伦理学的宗旨和目的所在。据此,公共管理伦理学考察的重点应是知识的应用而不是识记。笔者在公共管理伦理学的考试中,除适当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的考核外,把案例分析能力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把上课讨论发言的情况计入平时成绩,作为课程总成绩的构成部分。以此作为指挥棒,促进学生上课积极发言,勤于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公共管理实践的能力。
4 结束语
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内容十分广泛,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包括教学理念、课程体系的构建、教材的编写与选用、实践教学、网络建设等。上述关于公共管理伦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只是从课程主体、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教学与考试方法等微观的层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尽管实践证明,这些是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建设的有效方法,但是,不可否认,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在精品课程建设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的基础之上。当前,高校还存在许多不利于精品课程建设的环境,如不把教学研究作为学术研究,或把教学研究当做低层次的学术研究,“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使教学学术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在考评方面聚焦于更为显性化的科研成果”[3],短期行为等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桎梏。所以,加强各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关键在于构建精品课程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营造精品课程建设的软硬件环境,使精品课程的建设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黄健荣,向玉琼.论政策移植与政策创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35-42.
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公共事务管理伴随着政府改革运动,在全世界范围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公共管理新概念的横空出世,对于当代公共事务管理指明了方向。公共管理理论与模式的建构,以从未有过的张力迅速发展。加强和深化公共管理,提升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对于批判性地继承、拓展和超越传统公共行政管理,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公共管理;本质特征;时代性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凸显。要求公共管理的管理效率和效能必须革故鼎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公共管理新概念,既提升了公共管理公共性是思想内涵,又拓展了公共管理服务性的应用范围。在社会民主化发展的影响下,公共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简要分析了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并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对于公共管理的时代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
1.公共管理的合作性公共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如何设计、管理政府行政部门的细微工作以及公共服务问题。公共管理不仅是政府所要关心的问题,公共组织以及社会公众等对于公共管理问题都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离不开公共管理问题。然而,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对于公共管理问题才给予了高度重视。开始建构新时期的公共管理理论与模式,使人们对于公共管理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现代政治理念昭示,公共管理具有合作共治性,公共管理的管理本质是公共性、服务性。合法政府依据宪法行使公共权力,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现代政府必须秉持和坚守公共精神,以公共精神为指导,实施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的管理主体以政府为核心,它们的行为代表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确定范围内全体公民。公共管理的职能,是为了公正分配社会利益,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公共管理者的价值追求应代表公平、正义和自由,体现“公益人”的角色。从活动范围看,公共管理主要涉及公共事务领域,是为了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共管理权力运行具有多向度特征。不仅政府有组织行使公共管理的权责,其它社会组织与公众也具有参与公共管理的权利和义务。公共管理需要构建多元化管理格局,主体之间要经常进行沟通、互动和合作。在新的时期里,不仅社会组织和公众具有参与公共管理的必要性,而且参与公共管理,还是公民的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因此,社会组织和公众要积极参与公共管理,配合政府管理部门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2.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和服务性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利益取向的公共性。二是其公共参与性。公共管理不是某一个特定阶层或群体的一种政治控制的方式,公共管理是为了推进、实现和维护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因此,公共管理具有利益取向的公共性。公共管理的公共参与性,主要指实施主体既包含以政府为代表的官方,还包括政府之外社会组织和公众。公共管理所有活动价值取向都应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整合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为公众提供一个稳定有序、和谐共处、能实现良性竞争的社会环境,以政府为核心的主体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的服务性非常关键。从根本上说,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所行使的国家权力产生于公众直接或间接的授权,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就是服务于社会共同利益的一个组织。公权力本质上是公众意愿的实现手段,如果公众的意志和意愿一直得不到满足,公共管理行为的合法性就会遭到质疑,产生合法性危机,就可能丧失公共管理合法性基础。所以,政府管理的首重职能就是服务,在公共事务管理中,服务是公共管理运行的中心。
二、公共管理之时代性
公共管理之所以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是时展大趋势使然。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凸显。要求公共管理的管理效率和效能必须革故鼎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地球村的概念日益清晰,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各国公共管理,对各国公共管理效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对传统公共行政造成猛烈冲击,必然推动政府向民主和法治的方向进行管理改革,公共管理必须对此做出回应。为回应全球化时代的要求,公共管理必须建构基于公众认可的优质治理模式,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不仅要积极推进知识密集型治理,还要积极推进学习型治理模式。要高度重视关注学习型治理的重要性,公共管理创新和改革,学习型治理是主要通道。作为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政府一方面需要不断学习,整合组织的内外资源,与时俱进,改善和提升其执政能力,另一方面,还要以主动、坦诚的姿态,吸收社会的知识和智力,摒弃偏狭之见,通过与社会广泛地协调合作,不断推进和优化治理。实施更具民主的管理模式。构建多元化的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扁平化、网络化,推进公共管理利益的最大化。
由于各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复杂,利益和信念的过度分散,不可治理性现代社会问题日益凸现,这也要求公共管理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社会问题愈是复杂多变,政府越要积极主动的走出社会管理单边运行的误区,要采取有效措施,建构有利于公众参与的新理念、新思维,激发和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实现共同治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为公民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提供了条件。培养人们对公共问题的关注,有助于强化公民监督意识,监督和推动政府工作,这对于改善政府形象,增强政府的合法性基础,促进政府提升工作效率和效能都有极大的帮助。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公共管理的关注越来越便捷,公民对公共管理的该关注度越来越高。新公共管理影响了所有的国家,全球化、民主化的社会发展,改变了公共管理生态环境,政府一家独大,仅凭自身的权威,可以统揽社会公共事务格局已成昨日黄花。合作共治的治理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全球扩展的行政改革浪潮,构成了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极大冲击,虽然各国新公共管理运动改革和政策选择有所不同,进程不一,但是,侧重点是一致的。实现合作共治,政府与社会组织、民众共同承担公共管理的责任,建立一个高度民主,高效透明的管理体系,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本,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民主型政府,强化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三、结语
从传统公共行政管理,到日益民主化、法制化、规范化的公共管理,是一次深刻变化的管理革命,从单一管理主体运行到合作共治,是以政治、经济为本的公共事务管理模式,转向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一次飞跃。现代公共管理本质特征具有合作性、公共性、服务性特征,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加深公共管理的深度,结合时代的发展特征,扩大公共管理的范围,不断创新公共管理模式,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本,改善和优化公共管理,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西方政治哲学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18.
[2]武家磊.论公共管理的本质和目的———以社会契约论视角[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3]张剑锋,刘秀荣.论“服务是管理的社会本质和自然本质”[J].江苏商论.2012(04)
[4]肖燕,段刘伟.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的职能选择[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05)
[5]夏书章.公共管理的旧貌新颜和发展趋势———公共管理面面观[J].公共管理学报.2004(01)
关键词:新常态 公共管理 困境 发展策略
一、公共管理里新常态的概念
公共管理面临的新常态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方面,政治新常态首先要遵守目前国家的基本法治法规,公共管理的推行以国家相关宪法和法律作为变革的基础和前提。目前的新形势要求社会主义的公共管理体现民主参与决议、法制公平性和科学先进性。通过遵循政治新概念确保社会公共管理各方面的法制化进程。
第二方面,经济发展新常态表现为确保新时代经济发展速度和秩序的稳定和持续。结合新时期的各项相关市场发展策略,努力提升经济发展空间和经济利润增长点。通过重点培养经济发展核心力量和创新经济模式,确保经济发展稳中有升的长远发展目标。
第三方面,对于文化新常态的理解,首先,就是结合社会主义民族文化精神和法治知识,提升全民精神文化素养和法律意识,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实现遵纪守法,团结互助的优良文化氛围。其次,在社会各方面的公共管理方面,让法律法规渗透到社会管理的具体方式中来。通过政府机构、社会团体、民众等多方团体的民主参与形式,形成多角度的公共管理体系。
二、新常态下公共管理面临的问题
新常态必定带来新挑战。国内当前的公共管理面对着诸如目标和现状、技术和手段等一些困境。只有清楚的认识这些困境,才能对症下药的解除这些困境对社会改革发展方面的阻碍。
(一)公共管理能力和现实体系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式呈现出一片良好,经济发展水平也持续着稳重有升的优良状态。目前的社会形态可以说法制相对健全、社会关系和谐、文化经济繁荣昌盛。但随着国际经济发展的接轨,国内很多企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自身经营困难,市场竞争压力较大,企业发展压力也困难重重。公共管理在法制化制度和民主决策程度上还是需要进一步优化主体结构。在治理能力上,要实现公共管理相关部门的能提与具体工作人员的能力共同提升。使公共管理体系能实现与各组织体系的协调配合。
(二)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模式,对公共管理的方法要求也逐渐提升
现代社会的发展浪潮中,自动化和科技化越来越被广泛的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为公共管理跨入科技行列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手段。在当前的公共管理方面,各级单位已经充分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管理带来的便捷性和科学性。相关的公共管理流程审批和信息公开,通过软件系统,网站,办公平台等科技手段即可实现。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共管理还是与民众期待的有所差距,这就要求公共管理必须紧跟科技步伐,摆脱落后和单调的工作手段,使工作方法完全适应社会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三)公共管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公共管理工作做的好坏,公共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起着很关键的决定作用。就当前的公共管理工作来说,由于缺乏晋升和价值体系通道,部分管理人员在工作上主动性和创新力不够,且工作呈现一副携带状态。如果不及时的对公共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积极性进行调整,公共管理工作的管理效果将不断的恶化下去。这将给公共管理价值体现造成严重的负面作用。
(四)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逐级渗透与基层公共管理缺乏健全执行机制之间的矛盾
在我国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中,公共管理改革基本都是从上级逐级渗透到基层。国家也考了了基层公共管理的地方发展因素。但是由于制度真正执行起来后,没有强有力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再加上地方经济条件优先,使得最开始的公共管理无法很好的渗透到基层公共管理工作中去。
三、关于如何摆脱新常态下公共管理困境的几点建议
(一)将公共管理的治理能力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首先就是注重公共管理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另外就要注意凝聚社会群体的力量,通过创新社会组织参与形式,激发社会组织公共管理方面的活力,并且对社会组织的公共管理进行有效的法律监督。通过加强社会大众的文化水平和精神素养,使公众能够自觉遵循公共管理常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二)强化公共管理技术创新手段
公共管理的技术手段应该完全遵循现代经济发展的信息化节奏。在流程审批、风险评定、科技决策等方面,加强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广。通过不断的创新公共管理手段,促使公共管理工作能够完全适用于新常态下的各项社会工作,确保公共管理手段的效率和科学性。
(三)改善自上而下的公共管理实施方案
通过上层统筹指导的形式,促使地方政府建立符合本地公共管理的体制,使公共管理能够在坚持上层基本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更符合本地发展规划,上级政府做好基层公共管理监督和财政支撑。确保地方公共管理行为的法制性和持续性。
(四)重塑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
公共管理部门因为本身职责所在,很容易滋生腐败。要想使公共管理有里程碑似的突破,就必须对公共管理的价值进行重新塑造。首先要讲公平、公正的核心意识作为公共管理的基本价值观。其次,在坚持国家基本国策和政治方针的前提下,公共管理的具体意识要以明确的制度来体现。最后,国家要对公共管理各级单位进行指责监督。通过树典型,立榜样的形式,形成公共管理体系内良好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
四、结束语
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中,要不断的进行自我体制的完善,通过加强公共管理手段创新和提升从业人员素养,来保证公共管理工作自上而下的顺利开展。通过良好的公共管理来构件社会主义和谐体制。
参考文献:
[1]任丙强.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环境治理:问题、挑战与对策[J].政治学研究,2013(5)
[2]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一部分,是在经济全球化刺激下兴起的。文章先对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起源进行阐述,分析了区域竞争和区域主义对公共管理研究发展中的作用。并对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又阐述了我国区域公共管理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
区域公共管理;起源;发展
一、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起源
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是在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除此之外,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起源也有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特有原因。
1.经济全球化的刺激。
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起源,离不开经济全球化下区域主义和区域竞争的兴起。区域主义又称地区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的一种理论,它强调的是巩固国家与周边地区的利益及外交。区域主义和区域竞争曾在一段时间内沉寂,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各个区域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不断加深,各个区域之间也存在更加激烈的竞争,这些都为区域主义和区域竞争的重新崛起提供了条件。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区域化的竞争同时,也显示了地区竞争的重要性,这些都为区域公共管理的衍生奠定了基础。要实现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为区域竞争创造优势条件,离不开政府职能的管理,这些超脱于传统意义上的竞争为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宏观视角层面的探讨和分析[1]。除此之外,区域政区间的竞争加剧也推动了区域公共管理的出现。无论是国家间的政府还是区域间的地方政府,都存在着政区间的竞争,主要是围绕制度政策和公共资源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区域间的政府已经不再是过去封闭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而是既有平行竞争压力和单独地方利益的政府,是一种开放式的政府。这也就更加剧了区域政府间的经济竞争,而政府要想在竞争中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和资源,就需要统筹发展采取区域公共管理的措施,这些因素都加快了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进程。
2.区域公共问题的兴起。
伴随着国际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为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态势[2]。与此同时,相应的国际社会事务也变得复杂起来,区域公共问题也日益突出。比如在跨行政区域的环保问题方面,以及地区流行病防疫方面,还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对区域政府间的合作进行完善。而且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何协调市场同政府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区域公共管理来完成的。
二、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现状
1.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内容。
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主要是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区域政府之间的竞争和区域公共服务制度的研究,除此之外还要研究区域公共管理中的典型个案。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了主体客体和管理的方式等内容。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要依照现代公共管理的新理念,对区域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发展作出全新的认识[3]。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外,还将包括非政府的公共组织,以及学校和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等。而区域公共管理的客体也将针对区域公共问题的属性和划分。在区域公共管理的方式和机制方面,则必须要在开放是政府的模式下采用合作和多样化的管理方式。研究区域政府间的竞争力,需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政府间竞争的理论和经验,重点对区域间地方政府的竞争力进行研究,还要重点规范政府竞争中的各种行为,以不断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区域化竞争。区域公共服务制度和产品是紧密相联的,对研究区域公共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决定了区域公共问题的多样性和不同特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区域公共管理中的个例研究,就是要充分尊重不同区域的发展情况,选取某一地区作为典型,进行追踪研究后做出展示,为其他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提供模型和经验。
2.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意义。
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对公共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推动了区域科学研究的创新和现代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首先是在研究手法上的创新,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是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法学等综合学科基础上,对区域科学和公共管理学知识的交叉运用,是一种原创性的理论同实证相机和的研究方法[4]。其次是在研究内容上的创新,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内容已经超出了原有的框架,是对区域公共问题的更深层次的探索,是对公共管理内容的补充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传统的行政学研究范围,有着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
三、我国区域公共管理发展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1.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虽然我国有着广袤的地域和众多的人口,但是自然环境和人口资源都是不平衡分布的,因此也就造成了各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正是由于这种经济上的发展差异,给区域公共管理带来了不平衡的问题。众所周知,由于资源分布以及改革开放等原因,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无论在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方面都是要优于西部地区的。因此不管是从公共管理的环境方面还是公共管理的模式来讲,各地区在公共管理领域都是存在很多不同的。区域公共管理这种不平衡的问题,也是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必然产物。要改善在区域公共管理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需要对西部地区的公共管理模式进行合理科学的探索。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市场竞争压力也比较大,地方政府对区域公共管理的重视程度也比较高,因此在公共管理行为方面有着规范的制度。相比较而言,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因此无论是在经济米发展模式还是管理模式上,他们都是在模仿和照搬中东部地区的经验方式,并没有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再加上由于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分布比较多,在进行公共管理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的文化因素,因此受到的环境制约更多。
2.不稳定因素的存在。
区域公共管理使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市场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公共服务职能等较之传统公共管理都发生了广泛变化[5]。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基础是区域的公众行政,因此在区域管理中包含着多个管理主体。因此在进行公共管理时,政府就不再是唯一的执行主体了,要向市场和第三部门做出权力让渡。随之而来的就是在让渡过程中,政府是否自愿以及市场和第三部门是否具有较高的事务处理能力等方面的不稳定因素。这也就为我国区域管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实现对各方面职能和利益的调节是刻不容缓的。除此之外,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也将会增加各地区政府之间的竞争。而我国现在还缺乏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很多职能部门的建立还不完善,无法对公共区域管理中各地区实现有效的约束。因此在区域间发生资源和利益的争夺时,就会影响到区域间合作的发展,这些都是区域公共管理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要减少在区域公共管理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需要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相关制度进行完善。要正确指引政府在转换职能时的权力让渡,要对各方面的利益进行协调和维护,最大程度的维持区域公共管理的稳定发展。此外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各地区在区域公共管理中的竞争予以监督和管理,杜绝不稳定的因素滋长。要加快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就需要解决经济环境和发展环境带来的差异,要通过协调区域发展和建立有效的区域管理机制,为我国区域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同国际间的区域合作,适应在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发展潮流,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创造更好的经济发展前景。
作者:张群辉 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1]刘锋.新时期区域公共管理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2
1.科学管理与公共管理
在浩瀚的管理思想史上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的效率革命推动了“以追求效率和系统化”的时代到来,科学管理被管理学界盛赞为一个时代的繁荣,同时效率革命也为整个管理史唱响了赞歌。泰罗提出的科学管理思想包括经济人的前提假设,“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与职能工长制的监督方式,为管理思想注入新鲜血液的参谋制,任务管理与劳资共同利益说。这些震撼管理思想界的新提法奠定了泰罗在管理学界“科学管理之父”的地位。而后“以泰罗为中心,在美国进一步传播效能主义的还有卡尔•巴思、H•L•甘特、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和莉莲•吉尔布雷斯、莫里斯•库克、哈林顿•埃默森等。”泰罗的追随者们一起缔造了管理思想界的科学管理时代。他的追随者对科学管理思想进一步扩充发展,卡尔•巴思作为泰罗最正统的追随者严格执行了泰罗的方法;H•L•甘特的任务加奖金制度和甘特图发展了科学管理思想;吉尔布雷斯夫妇试图为科学管理正名,“科学管理是培养工人,而不是扼杀工人”;哈林顿•埃默森将伦理运用到管理咨询中,积极传播效率主义;莫里斯•库克把效率主义扩大到教育部门和市政组织。正是他们的共同努力与探索成就了科学管理思想的金字塔,同时也为管理学理论和实践奠定了发展基础,而公共管理也有幸承袭科学管理的雨露。公共管理从西欧中世纪的城市自治到中国古代的基层自治,走过了人类发展历史的春夏秋冬。经过实践与理论的充实和发展,公共管理的现代趋势是社会自治和政府公共行政的良性互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行政是公共管理的主体,大范围的公共事务依靠政府提供,社会自治则是补充,二者的良性互动成为现代公共管理的趋势。美国科学管理对公共管理的贡献王婷(西北大学,陕西西安710122)现代公共管理解决公共生活中涉及关乎公众公共利益的公共问题,从而实现公共利益,不仅对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而且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公共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之外还有包括公共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社会团体,企业,第三部门等多元主体在内的非政府组织。管理活动自古就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科学管理时代的出现为管理实践提供了发展的基石。公共管理作为管理实践的一种,与科学管理有着不解的渊源,科学管理与公共管理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擦出了火花。
2.科学管理对公共管理实践与理论的贡献
2.1科学管理对公共管理实践的贡献
在科学管理兴起之后,一些行政学家开始通过科学管理来寻求政府行政效率的问题所在,而这一探索对公共管理中政府公共行政也同样适用。泰罗系统阐述的科学管理理论虽然来源于对美国私营部门的研究,但却为公共行政提供了方法,即使泰罗没有着力关注公共部门,却也在这一领域具有广泛地影响。一套完整的理论少不了一种契合的运行方式,泰罗的科学管理中的最佳工作方式使公共行政模式的运作成为可能。科学管理中的最佳工作方式和政治行政二分法、正式官僚制一起构成了传统行政模式的基础,这一模式为公共管理提供了政府公共行政运作的实践“路标”。泰罗通过对时间与动作研究、任务管理制、职能工长制的探索发掘了现代管理中的效率原则。著名学者欧文•休斯说,“工厂装配线是体现泰罗思想的主要社会领域,但政府运用科学管理的时间并不比它晚多少。”也正因为如此,泰罗的科学管理在公共行政领域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为管理实践提供了专业化的管理知识,而这种管理知识恰巧也是公共行政管理所需要的。科学管理为政府公共行政实践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参考,这种方式与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中的官僚制模式配合形成了传统公共行政的运作模式。科学管理中任务管理制以工时研究为基础,制定精心的计划,管理部门以明确的责任来制定工作制度。泰罗的“工时研究”被移植到政府管理中来,深刻地影响了政府的职位分类,在政府管理中推广职位分类,奠定了公务员管理的基础和依据,建立了人事管理的统一体系,为公共管理提供了一种整体运行模式;职能工长制则作为一种监督方式配合任务管理的顺利实施;标准化工作和任务管理制为公共管理中政府公共行政提供了运行方式,使政府公共行政有了高效运作的可能。科学管理中时间与动作的研究提倡一种最佳的工作方式,任何工作都应该遵循一种标准化的工作方式,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强调效率与工作绩效。虽然传统的行政模式随着政府改革的深入遭到许多质疑,但是科学管理为公共管理领域政府公共行政提供了运行“标尺”。公共管理领域的改革从未休止,人类一直在探寻最佳的政府公共行政运作模式,从传统行政时期到新公共管理时期,科学管理理论并没有随着科学管理时代的逝去而淡化,而是依然在为后来不断发展的管理理论提供借鉴和做出贡献。
2.2科学管理对公共管理理论的贡献
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规模的扩大,财政经济危机,和社会问题的不断凸显,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政府再造运动。“政府管理的运作亦发生了相应变化,即由传统的、官僚的、层级节制的、缺乏弹性的公共行政,向市场导向的、因应变化的、深具弹性的公共管理转变。”欧文•休斯认为,一种完整的理论必须要有一种工作方式与组织方式。然而随着政府改革,政府再造的深入,“新公共管理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传统行政模式渐渐淡出政府改革的蓝图,被新公共管理所取代。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管理理论的淡出,作为20世纪20年代声名大振的科学管理时代的理论支柱,即使在新公共管理时代,甚至后新公共管理时代都难以掩盖它的光芒。科学管理理论不仅仅能为传统公共行政模式所用,同样也可以为新公共管理理论作出贡献,而新公共管理运动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新公共管理打破了传统公共行政管理的相对封闭系统,将私营部门管理方法和市场竞争机制,广泛地用于公共部门管理之中,强调公共管理行政主体多元化。公共管理领域中这一全新的的价值取向表明:新公共管理不仅是政府行政管理形式上的变革,而且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关于国家角色的突破,是对国家、社会、公民关系所作的全新思考与实践。科学管理理论在这一全新视角下同样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新公共管理中对工作绩效的重视使绩效工资得到重视,而新公共管理关于人事管理的部分却与绩效工资有着水与鱼的密切关系。绩效工资的管理方式与泰罗的追随者H•L•甘特提出的任务加奖金制如出一辙,H•L•甘特的思想主要受泰罗影响,“在高工资地开支的过程中,甘特看到了激励制度的一些不同的可能性”他发明的任务加奖金制度可以说是绩效工资的前身,正是有了科学管理时代任务加奖金制的提出才有了后来绩效工资制的发展。而这种理论基奠为现代管理中绩效工资制奠定了应用基础。虽然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大背景下科学管理的最佳工作方式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受到质疑,但是新公共管理依然是在最佳工作方式的基础之上进行改革的,泰罗的科学管理是基础性的奠基,有了这一奠基才有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新公共管理并不是对科学管理最佳工作方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在肯定其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指出其引发的问题,进一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对最佳工作方式的完善和发展。新公共管理强调“顾客导向”认为公民应该被看做顾客,而政府则是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是为顾客服务的,应该奉行“顾客即上帝”的遵旨。即使在新公共管理时代政府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但是政府的运行依然需要最佳的工作方式,科学管理最佳工作方式的理念对新公共管理运动而言并没有过时。新公共管理也强调结果导向,注重产出,认为效率和效力缺一不可,强调政府的“掌舵”角色,注重授权、目标使命、产出、分权模式,在政府公共管理领域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降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成本,提高公共经济效率。而这与泰罗科学管理的效率革命殊途同归,都是寻求最有效率的结果导向,唯一的不同就是所应用的对象,泰罗的效率革命完全可以被看做新公共管理的奠基。传统公共行政模式无疑是一去不返,而新公共管理运动及其所引发的公共管理模式的变革,也将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但是深究这盛世华章的背后,是科学管理的理论奠基为这一时代的繁荣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3.结语
美国科学管理作为现代管理学的发端和起源,为管理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百年过去了,现代管理实践与思想中不断涌现着各种流派,但泰罗的科学管理可以被盛赞为这些流派的基石,是管理实践与理论的路标。虽然科学管理也曾遭受质疑,但是作为管理实践变革的指挥棒,它的价值意涵并不褪色。公共管理是人类政治生活必不可少的管理实践,作为公共管理改革的现代风向标“新公共管理”运动更是在政府公共行政改革中掀起了一阵狂潮。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对新的环境背景下对政府公共行政改革所作的努力,科学管理为公共管理提供了运行的最佳方式。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热潮中,虽然“泰罗主义”同“官僚制”一起遭受到批判,但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并不是对科学管理的全盘否决,而是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所作的进一步的理论探究,是改进和创新。科学管理的价值对于现代管理而言是巨大的,同时对于公共管理的贡献也是不可否认的,其实践与理论价值更值得学界的进一步挖掘,科学管理对公共管理的贡献不仅仅是影响其发展,更重要的是其基奠作用,为公共管理乃至新公共管理的发展提供了生长肥料,因此科学管理之于公共管理,是土壤,是基奠,更是跳板。
作者:王婷 单位:西北大学
关键词: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探索;构建
公共管理专业旨在培养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综合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当前政府事务和社会公共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注重实验环节培养教育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公共管理专业发展迅猛,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距离岗位工作要求尚有提升空间,因此,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注重实验教学体系的完整构建,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目前高校公共管理试验教学体系初探中存在的问题
1.1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与转型,社会管理需要解决的任务日渐繁重,国家也对高校的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要求,应当注重从理论型的人才转变为务实性的人才,注重高校对于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部分学校仍受到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认为理论知识的掌握是最重要的,忽视了实践能力的教育,更有甚者将实践能力看作专业教学无关紧要的部分,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高校对公共管理的人才实践方面培养的欠缺,无法跟上时展,无法充分满足社会需求。1.2实验教学体系不完善当前有部分高校虽然已经开设了公共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课程,为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机会,但是没有就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设定具体的培养计划,缺少完整的实验体系,没有按照实验教学的规律来制订教学计划,没有按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方案制定实验课程实施中的保障机制与管理机制,这些未解决的问题都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不完善的教学计划、软硬件设施不完备以及缺乏专业性的理论指导都使得公共管理的实验教学缺乏完整性,各个教学模块间也未能统一与协调[1]。
1.3实验教学环节有缺失
一方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方法陈旧且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学校长久以来以学习理论作为主要内容,片面追求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对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探究,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所采用的教学实验方法是比较古老的传统方法,较为宽泛,缺少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强,学习兴趣不浓。另一方面是实验教学多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进行讲授,而学生只会一味地模仿,缺少独立探究的能力,实验学习的开展处于被动状态,很难有实质性进展,学生无法掌握在实验中得出的经验性知识[2]。
1.4实验师资队伍待加强
当前高等教育正朝着大众化与普及化发展,高校师资队伍逐渐向着年轻化发展,虽然年轻教师的理论知识结构新颖,但是他们的实验教学经验尚未同步丰富,有过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的年轻教师更少,这就导致他们在进行实验课程教学时缺乏贴近实践的特性,开展过程也会底气不足。而一些高校为这些年轻教师提供深造的机会不多,也缺少专业的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专职教师对其进行指导。这些专业教师还要从事科研工作,缺少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同时去进行大量实验课程的培训学习,随着高校扩招,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需要,长此以往,师资队伍质量和规模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和扩充[3]。
2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2.1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在多个领域都有所涉及,因此应当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公共问题和社会需求为中心,以学生的能力建设为核心,将实验创新教学体系逐渐完善。首先,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进行人才的实验能力培养。分层次需要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与人才的培养目标,分层次地进行公共管理人才的能力培养,在专业认知能力方面,应当对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在专业的应用能力方面,要对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社区管理等有一定操作与应用能力,在创新方面,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创新与研究的技能;分类别需要根据课程的不同,设计侧重点不同的实验教学课程。在专业的基础知识方面,通过对学生的基础试验的培养,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对逻辑、信息管理及数据处理等基本理论有全面了解,在专业技能实验方面,培养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社区工作等能力,在专业技能方面得到提升。在综合实验方面,通过专业的模拟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对于公共政策分析、城市治理与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综合技能。在研究创新实验方面,通过一些仿真推演和方法创新的实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到公共管理的仿真模拟中,培养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和解决创新能力;分阶段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进程和个性化特征,让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实验教学的锻炼。其次,注重校内实验和校外实习的统一、模拟仿真和实验操作的统一、实验教学和创新创业的统一。校内实验和校外实习的统一需要学校联合当地的政府部门、公共服务中心等,合作建立校外实验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够在校内与校外实现实验与实习的轮训,培养他们的实践参与能力;模拟仿真和实验操作的统一,需要将理论的课程和实验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实现统一性,例如,一些公共危机事件的模拟、虚拟政府等将这些仿真课程和社区工作实务、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等实验现场有机结合起来,让实验课程内容的设置更为丰富;实验教学和创新创业的统一,可以借助一些实验教学课题,提升学生对于实验教学基础原理的理解,合理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自身的实验能力,还可以指导学生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比赛,如“互联网+”、挑战杯、市场调查与分析等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最后,需要注重实验教学模块,在基础实验部分,主要面向低年级学生开展,让他们在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及能力锻炼方面得到培养;在技能实验部分,主要面向中年级学生开展,注重对他们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实验能力进行培养,为他们未来就业提供保障与基础;在综合实验部分,主要面向中年级的学生开展,加强他们对于公共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他们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为综合模拟奠定基础;在研究创新部分,主要面向高年级学生开展,让他们有意识地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个人竞争力[4]。
2.2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
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实验教学平台,高校应当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教学平台的功能,完善教学平台的使用效能。首先是应急模拟仿真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可以让学生形成公共危机预警的习惯,及时发现问题,设计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方案并不断进行优化;其次是案例研发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案例教学的数据库,为学校的实验教学开展提供数据支撑,也可以为政府与社区提供相关决策与咨询;再次是电子政务模拟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电子政务,帮助学生掌握电子政务系统的操作技能,体会电子政务为公共管理带来的巨大便利;最后是社区管理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可以将高校周边社区联合起来作为实践基地,让学生参与到社区服务中去,体验社区工作实务及社区管理等实际事务[5]。
2.3实验师资队伍的构建
高校公共管理的实验教学体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此打造一支知识技能多样化的教师队伍也是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首先,教师的来源应当多样化,学校可以从实践教育合作基地聘任一部分有相关经验的教师,还可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让更多有经验的政府与社区管理人员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充实教师队伍的人才储备;其次,教师的结构应当多样化,让教师自由组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将理论型教师与实践型教师进行组合,为学生进行实验指导时能设计较为全面;最后,教师的培训机制多样化,为学校教师开展岗前实验培训与定期专题培训,让教师去政府、社区组织中实地锻炼和深入培训,选择优秀教师国外进修,给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学习平台[6]。
2.4实验管理模式的构建
在公共管理实验教学的开展中,还需要注意管理模式的合理构建,注重信息化管理的构建,完善学校的实践教育中心与合作单位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完善,实现资源的共享共用,实现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优化,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具体工作。实现网络化的管理,有效解决实验探究过程中实验资源、实验管理等多方面有效沟通协调,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教师、教学等网络化管理,教学计划、实验内容等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7]。
3结语
当前高校在开展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结合实际,从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开始,构建完善教学平台与优化提升师资队伍,打造合理的管理模式,让公共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真正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孟川瑾.基于PBL理论的公共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9,22(1):109-112,115.
[2]朱光喜.基于“互联网+”政务平台的公共管理类课程实验教学探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33(6):78-81,90.
[3]乔成邦.高校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实验与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6(12):64-66.
[4]汪独友.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实验教学初探———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J].现代交际,2016(20):203-204.
[5]程琳.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及重构[J].中外企业家,2016(8):177-178.
―、新公共管理理念
公共管理”在上世纪七十年源于英国是把市场竞争机制引;C政府使公共管理以市场规律运行目标在于改变政府的官僚主义以及低效率的运作方.建立低廉高效率高利益的政府“新公共管理”被誉为是“管理改革运动是政府真正实现密切联系群众的不二途径”。
“新公共管理”的理念是,把公众作为至尊顾客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作为关键,这种理念彻底改变了政府与公众的相对关系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而是与公众处于平等地位甚至是“卑躬屈膝”的服提供者公众是与政府比肩甚至是高于政府的享受至尊服务的顾客政府必须根据顾客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项目并且在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上追求最高标准以公众,满意为最终评价
新公共管理坚持行政权力及行政行为服务于公众并不只是公众获利政府也能从中取得相当利益比如高比例的公众参不仅能够对政府的财政有贡献:而且有助于提高国家的凝聚力事实上:新公共管理,就是由英美政府为改变财政困境提高国际竞争力而提出的并不是公民首创新时代分政府的执政水平和适应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如果政府不对自身加以改变其执政寿命可能不会与传统公共管理相比新公共管理,的差异性表现为.主体是经纪人而非全理性的行政人;是涉及政府4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私营企业以及#通公民的和谐共荣不是只有政府在获利.通过竞争激励机制而非管制4束机制追求提供服€的质量而不是按计 划实施公共政策.最后结果由公众来评价而不是上级总的来说公共管理,,就是政府执政市场化。
二、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任重道远任课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以为政府改革培育出合格的接班人,改变教学内容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以政府和市场的需求为基本依据现在的高校课程涉及范围很广包括行政管理经济法律等五花八门的知识但些知识有些已经陈旧.是关于传统行政管理的?与新公共管理关系可谓是南辕北辙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具有政治倾向的课程目的是为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培养合格的人才而现在政府改革急需新观念新知识的专业性人才>以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必须据此进行重新设置可以增加一些对西方政府运行模式的介绍以及行政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在比较中有所获益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更需要有向别人学习的谦虚精神再者说即使是与传统行政管理相关知识的传授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也是有欠缺的大量的知识在学生就业时却无用武之地成为国家if政人员概率很低且现在的公务员也要求实干型人才.成为企事业管理人才则缺乏相应的知识积淀比如’统计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学识。
所以必须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以符合社会的需求促进大学生的就业率具体来讲??可以将本专业细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关于行政方面的可设立公共部门行政决策与方法新公共管理案例分析与策划等课程.另一个是企事业方向的可设立统计学定量分析等课程。加强实践教学、行政管理的就业方向使其成为-门1重实践的课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把行政管理专业描述为.本专业培养的人才需具有丨f政学管理学及法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以及社会团体中从事#理工作可是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只关注了第一句话而忽略了第二句话只是注重了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却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髙校行政管理专业可以把实践教学纳入到课程当中通过对情景的模拟提高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分析k理问题的能力€践教学也可以使学生从枯燥难 解的理论中走出来使学生在活生生的事实中领悟理论的意义灵活运#所学到的知识学校还应当邀请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到学校进行模拟招聘或模拟面试,让学生投入角色在毕业前找到就业的感觉在角色扮演之后学生需^面试进行思考总结一方面反思自己表现的得失另一方面站在面试官的角度对面试进行考量,深化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教学中要集中找一些西方政府施政的行为让学生对新公^管理有切身的体验因为即使能够k政在政治改革之下,“官,,也不再是官不再是坐在办公k里遥控所有行为’的劳心者新公4管理下的官不仅劳心也要劳力需鞠躬尽瘁任劳任怨地为人民服务所d要培养学i树立起作人民公仆的意识3&革考试方式在传统行政管理教学中采用的是k试教育下的考试方式?学生必须通过死d硬背实行知识的强制记忆才可以k关新公共管理下重视的不是学生记忆的强弱而是其创造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教学目标下学生必须成为'主动的求知者高校必须实行行之有&的考试制度
对考k制度的改革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可以适当开卷允许学-带参考资料评卷时允i午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具有创造性和研€性的答 案此外可以用小i仑文的方式取代考试,教师布置一些探讨性?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课下査找&料解决问题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考试内容与时俱进’在开卷考试时不考知识点的G忆可以寻找一些新公共管理的案例让学生自己分析^题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新公共#理的很多东西都是尚k摸索之中.没有明确的答案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学生可d提髙新公共管理的实践能力在布置论文教师可以提出新公共管理的一些案例和问题给学^充裕的时间寻找答案?提髙学生对新公共管理内容的掌握和在新公共管理k野下处置问题的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前的教学多是一支粉笔一堂课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教师必须学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行多媒体教_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可以对学生#成直观的冲击力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握和理解.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大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所需k据有助于学生扩展矢卩识结构多媒体教学把教师学-教材网络融为一体以快速丰富生动的优势'实现教学目标增强学习。
吴丽/甘肃广播电视大学讲师
(一)酝酿阶段
1979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当时我国的行政体制的弊端日渐凸显,为了解决行政管理体制的不适应性以及时展中复杂的政治与行政管理问题,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逐渐被提上日程。I982年是我国于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年,同年行政管理科学得以恢复。纵观这一时期,由于学科本土化的意识还比较差,公共管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框架体系。大多数的研究都局限于政府管理及公共管理一般理论性研究,并且公共管理的学科主要偏向研究政府的行政管理以及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1]。
(二)恢复和积淀阶段
经过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教育已经进入恢复阶段。1S>86年,我国的高校开始将行政学作为政治学的二级学科进行本科教育,其中部分高校还设立了行政管理的硕士教学点。1987年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也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以及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并且在1988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开始在北京成立。至此,我国的公共管理开始形成体系,大量的行政学论文及专著开始涌现。
(三)突破和发展阶段
1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方针。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中国原有的行政体制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并分别于13年3月和8月决定进行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和公务员制度改革。而后于1994年我国的国家行政学院正式成立。这些都为公共管理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之后各地方政府开始成立地方行政学院,这一时期很多的公共管理学者开始研究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和经典著作,我国公共管理的研究视野由此打开。
(四)转型腾飞的新阶段
I"8年《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对公关管理分散的专业和理论性的教学模式做出调整,并正式将公共管理设立为管理学下属门类,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国土资源管理五个专业。这一阶段主要是针对市场的需求,注重培养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在学科体系方面,中国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基本形成。公共管理的研究任务也从政府行政为导向转为以公共问题为导向。
二、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问题分析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在我国的发展也仅仅只有二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发展速度确实惊人和令人欣喜的。但是我们应当可以清晰的看到,作为一门学科的公共管理,其在中国的发展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方面本土化不足
我国的公共管理是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以及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长期奉行西方经典理论,并且缺乏实践发展经验,忽视了中国具体国情问题的研究因为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和管理模式是万能的,更何况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存在着典型的制度差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各国在政治上联系曰益密切,中国在21世纪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机遇。因此,如何在国际舞台上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构建适应我国发展的公共管理理论迫在眉睫。
(二)研究方法上定量研究不足
定量研究是指研究者事先设定假设成立,并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用一些检测工具测量和分析这些变量,从而验证人员预先设定的假设一般而言,公共管理方面的定量研究是指将运用统计技术运用到公共管理研究领域。
在我国公共管理定量研究的这一问题上,相关学者总结了七本我国主流行政管理刊物,根据其对2729篇论文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的公共管理论文规范研究占到了总数的94.5%,处于理论研究的论文占到了总数的96%,而论文中没有涉及到数据分析的则占到了论文总发表数量的94%。也就是说,当前我国关于公共管理的研究大多数还是处于理论研究和问题分析阶段,而对公共管理的定量研究却是少之又少。
(三)在学科教育上公共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导致发展乏力
公共管理在我国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适应中国国情的公共管理的理论结构初步建立,同时我国公共管理学者也充分吸收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成果。但是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体系中,无论是公共管理的理论知识还是教学模式都比较陈旧,主要表现为:教师主要以理论讲述为主,就理论讲理论很难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公共管理的方方面面。其次由于忽略引领学生参与教学实践,很难培养学生在科研方面的能力。最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在公共管理实践部门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也是远远不足的。就目前而言,实际部门所做出的努力远远达不到学界的需要。
三、公共管理学的未来发展任务
(一)借鉴西方的管理理论与立足中国本土化研究相结合
借鉴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理论与著作的本意也是为了促进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但是这种全盘照搬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分析中国公共管理的事实,完全不考虑国情的研究方法显然是不正确也是不可取的。中国的公共管理研究必须在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实际,切实分析我国的具体国情,从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管理研究。个人认为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本土化,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借鉴国外的管理实践,中国的学者可以运用国外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国管理实践中的现实问题。通过研究分析国外的管理实践,了解国外学者如何从管理实践中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具体的研究工作建立相关的管理理论同时必须分析国外公共管理理论是如何在管理实践的推动下不断演迸和发展的。第二,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公共管理学者必须以中国公共管理实践为依据,通过选择中国政府、学校、企业以及其他各类社会组织的各种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建立起适应中国国情的公共管理理论。
(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虽然定量研究方法存在自身所固有的局限性,但这也是公共管理学科科学化的方向。所以我们必须从实证经验出发,借助相关的技术和数理分析模型,这对公共管理研究者准确有效的分析现实情况具有
其实&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国情,要求我们在研究方法上要做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相互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避免因为单纯的依靠理论研究而不切合中国实际的情况发生;同时又可以避免单纯追求技术手段而忽视真实严谨的定性研究方法。也就是说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完美结合才能更加真实且生动的反映中国公共管理现状。
(三)改进高校公共管理教学方法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公共管理并不是一门纯理论性的学科,它与当前我国国情以及政治、经济发展现状联系紧密。因此在对其研究与教学方法上,完全依靠理论教学是不可取的。所以在公共管理的教学方向上,我们建议高校能够将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公共管理的现实需要向结合,而当前对公共管理的研究主要是以高校的科研为主,所以加强对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科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公共管理的教学模式既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也不同于在职培训。所以公共管理的教学方法应是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素质,即在课堂中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诸如案例分析法、开放式教学发、情景模拟和经验交流等。这些方法要求老师必须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同时又要求学生掌握社会实际问题。这些教学举措上的改进对于提高公共管理研究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四)争取公共管理的国际话语权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的逐步加快以及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大,中国公共管理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将成为大势所趋。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用全球化的眼光来审视当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建设。这就要求我国学者认真总结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运用中国特色的理论基础建设我国公共管理模,并充分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全球公共管理氛围之下形成中国特色,从而在推动全社会的发展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已达到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目的。从另一方面来看,通过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来推动国家治理的水平,也是中国公共管理朝国际化迈进的重要步骤。
四、结语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政府治理模式将越来越受到普通民众的关注,公共管理必将会成为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这也怡好顺应了国际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要在充分吸收国外先进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从而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输送公共管理学科专业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奠定相应的基础。
1.对公共管理的认识
最早的公共管理学说是在西方建立的,建立的时间大约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众多的西方文献当中,对公共管理进行的解释主要可以分为三种,也就是说,在现在的西方国家当中,对于公共管理有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将公共管理等同于公共行政,这种对于公共管理的应用在日常的公共管理部门的活动当中比较长见,这种对于公共管理的理解主要就是来源于那些坚持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的西方学者当中。第二,将公共管理理解成为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认为公共管理只是公共行政学当中的一个分支科学,认为公共管理就是公共行政当中于项目设计、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评估以及审计等应用方法里理论方面的总的看法。第三,将公共管理当做是一个新的科学,将它看作是不同于公共行政以及政策分析的一种全新的科学分类。国外的众多学者对于公共管理的认识主要就是以上三种类型,但是公共管理学来到我国之后,对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我国全国首届公共管理论与教学研讨会上,众多的学者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统一了公共管理的定义,认为应该将公共管理分为广义的以及狭义的两个方面,狭义的公共管理指的是公共行政管理,是对政府事务进行管理。在广义的范围上,对于公共管理进行的定义是不仅仅包括了公共行政管理,它是公共行政管理的一个延伸,不仅包括政府事务的管理,还包括对于各种社会事务的管理,这些社会事务当中还包括第三方的非政府机构组织的公共事务的管理。现在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的定义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存在差异,与西方国家进行比较的话,我国在公共管理方面的定义以及理解是比较详细的。
2.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信息技术是应用于管理以及处理各种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一个总称,信息技术的主要工作对象就是各种信息以及各种知识,在信息技术当中存在着两种支柱技术,分别是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在现在社会当中,存在着多种的信息以及与信息相关的信息技术,在现在的公共事务当中,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公共管理当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公共管理的信息化,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公共管理当中能够使得公共管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及创新。
二、信息技术对于公共管理的作用
1.实现信息传递的低成本大范围
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现在社会当中信息传递的低成本、大范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以及应用,人们能够用很少的成本得到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对于人们的认知以及判断等都会产生影响。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够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个信息交流的过程就是信息的传播。现在,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网络相对来说已经非常普及了,在网络当中有着很好的言论自由,导致公众能够很容易通过网络来了解到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通过自己的判断以及认识影响到周围的人们。所以,现在信息在网络上的广泛并且迅速的传播对于现代社会造成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2.信息技术强调的是对公众的服务
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广泛的影响,现在的公共管理当中,公务员必须要实现自己角色的转换。在过去,公共管理是从上而下对企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管理,但是在信息技术对公共管理产生广泛影响之后,公务员主要的就是对企业以及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服务,在公共管理当中,应该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地为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服务,所以说这就要求公务员为适应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开始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并且现在公务员的部分特权随着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当中的应用也开始被取消。
3.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当中的应用推动
了各种虚拟组织的发展虚拟组织也是一种组织的类型,这种虚拟组织只是具有组织的实质,而没有公共管理部门的那种组织结构,虚拟组织是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连接或者是协调的一种动态联盟组织,自从信息虚拟组织出现,人们参与到政治当中的方式以及方法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并且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了国家政治当中来。
4.信息技术对传统的行政组织结构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在我国传统的行政组织结构当中,政府的行政组织都是一种层级结构,也就是政府从上而下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字塔形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就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高层管理人员对于底层人员的需求以及反映的了解是比较匮乏的,但是信息技术的出现却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层级组织造成一定的冲击,减少了中间层级,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迅速可靠。
三、结语
公共管理的历史分期方法多种多样,但由于公共管理与政治之间的历史渊源,人们往往依据这一脉络进行历史分期。以公共管理与政治的关系为主线,西方的公共管理大致可以划分为公共行政时期(1887年至1970年代末)和公共管理时期(1980年至今)。公共行政时期行政与政治的关系逐渐演化为管理与政策的关系并强调行政管理的技术性、专业性,在管理思想上先后流行科学管理思想和行为主义管理思想,管理组织体制及运作方式深受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影响。公共管理时期的总体特征则在于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批判及反思的基础上,主张行政与政治可分,在管理方法上深受工商管理取向和公共政策取向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集市场机制、工商管理手段等内容为一体的所谓“新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方法可以理解为一种理论研究和一种实践活动,它起源于新泰勒主义和制度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过程中吸收许多部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产生了广泛影响的公共行政学理论派别;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它与西方国家当前面临的政府财政赤字、行政效率低下以及民权运动高涨等现实问题,以及迅速革新的科学技术、日益迅猛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和激烈的国际竞争等密切联系。从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来推演,政府公共管理方法研究在西方公共行政知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这种知识发展进步的过程蕴含了公共行政发展的民主价值取向。从传统公共行政学研究以管理学为其理论基础,根植于领导艺术、经济效益与政党关系等方面;到现代系统权变公共行政学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强调公共行政适应环境的权变观念与生态观念,致力于谋求公共行政与其环境之间及公共行政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动态的、具体的一致性,以保证公共行政的高效能、高效率;再到新公共行政理论强调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是社会公平,强调行政组织变革的终极目标是建立民主行政之模型,强调公共行政的顾客导向,将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该遵循的目标,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政府公共管理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从实践发展的内在逻辑来推演,政府公共管理方法研究的出现是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实践活动发展的结果,是从西方公共行政实践中衍生出来的。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寻求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改善政府服务质量、提高效率、发挥行政效能和体制内各个组成部分的合力的有效途径[2]。
2当代西方政府公共管理方法的分析
由当代西方政府公共管理方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政府公共管理是重视政府部门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是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的理论派别,它更加强调运用管理的、经济的手段去实现政府管理目标,更加注重管理目标与项目的具体运作过程与结果。在西方政府实践中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当代西方政府公共管理方法主要有:
(1)推进政府部门的改革和发展。政府组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市场化和全球化发展的影响下,人们之间生产、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各种资源、甚至人力资源都可以跨国界地自由流动,这就需要政府组织对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做出预见性的防范,而国与国之间的公共政策相互影响,也要求政府组织考虑社会的潜在需要和长远需要。为了应对不可预料的情况,政府部门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改革和发展,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2)倾听公众的声音。随着国家政府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基本定位由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的关系变化为公共服务的供给者与消费者、顾客之间新型关系的发展变化,根据公众的需要提供公共服务也变成了政府最重要、最广泛的职能和最根本的任务。这种变化要求政府公共管理在社会公平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社会责任和民主价值,更加重视公众的意愿和需求。
(3)公众监督政府工作,评估政府绩效。政府绩效评估是对政府部门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和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行评定的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素质的提高,公众对政府工作透明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政府绩效评估也就成为了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方法与手段,成为了发展公共责任机制、完善公众监督和参与机制的重要内容与途径[3]。
3当代西方政府公共管理方法的启示
我国改革开放30年,在公共管理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是整体上我国公共管理制度仍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以及应对各种危机的挑战等。西方公共管理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对我们的启示也是深远的,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处理政府自身问题。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和主要实施者,搞好公共管理必须首先处理好政府自身问题。要坚持依法行政,把政府行为严格限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逐步建立政府问责制度;要优化组织结构,理顺中央和地方在相应领域的分工和职责;要强化制度监督,有效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公共管理、实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
1. 公共管理体系
一般认为,公共管理和公共管理学是有所不同的,前者着重研究实践活动领域,后者则着重研究理论领域。为了研究方便,本文不做严格的区分。
在我国,“公共管理”出现并广为使用只是近几年的事,虽然在解放前我国就引入了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但是在解放后,1952-1953 年的全国高校调整中,撤消了政治学的有关学科,行政管理学也在其中。直至 1979年底,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才得到恢复和重建。后来国务院相关研究机构,修订了学科专业目录,将行政学、公共行政学,行政管理学从政治学归划到公共管理学中。从此公共管理学的研究体系才算正式形成。
所以在讨论公共管理的问题时,不仅仅要解读公共管理的体系构成,还要涉及行政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等相关的学科与行政管理关系,但国家有关部门对学科门类的编订,将公共管理学归属到管理学的门类中,似乎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定论,所以本文对这个问题不做太多的讨论。
本文着重讨论的是行政和管理之间的关系、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的关系还有公共管理体系这三个问题。
1.1 行政和管理的关系
管理和行政体现在人类社会活动同一过程中的两方面,简而言之就是只要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即要有管理,试析公共管理体系与公共道德体系宋 鑫(浙江海洋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2)又要有行政。而与管理不同,行政天生就具有“公共性”,一般的行政事务微观的主体要两个人以上。在传统社会中,行政就已经存在了,只是那时的行政性质和现在的国家社会行政有区别而已。而现今管理与行政遍及整个人类社会,二者究竟是什么关系,是等同,并列还是包含隶属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一般来讲管理是侧重在特定的组织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分配各种资源,达到组织的目的,可以细致到具体事务的处理上;而行政则是比较宏观的,侧重于对全局的战略行动处理。马克思说,行政是国家的活动,掌握国家政务和公共社会资源活动。根据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国家在社会产生时位置就在社会之上,因此,国家行政具有宏观性,涉及到谁执政,如何执政等问题。当我们把行政定位在对全局重大事件的把控上,“行政管理”就有了特定内容和新的关系。经过学者的多年研究,将行政和管理关系界定为:行政层级与行政性质成反比,而与管理性质成正比。即行政层级越高就越具有行政性质,而具有较少的管理性质。从横向上看,往往领导职位上的公务员更具行政性质,而非领导职位的公务员更具备管理性质。我国政府经常在行政管理中出现的不该管,管不了的事情,和不同部门的推诿、扯皮现象,都是由于在理念上没有清楚的划分行政管理角色所造成的。
1.2 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的关系
行政在天生就具有“公共性质“,夏书章认为行政管理学,实际的英文原文就是公共管理学,从这个角度看,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些差异表现为以下几点:
从学科分类上看,行政管理属于二级学科,公共管理属于一级学科,显然不能把他们等同看待,他们在学摘要:公共管理和公共道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道路上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对于什么是公共管理和公共道德体系,怎样建设公共管理和公共道德体系,在当今的学术界一直悬而未决。本文解释了什么是公共管理和公共道德体系,怎样建设公共管理及公共道德体系,使他们在社会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关键词:政府 公共道德 公共管理科内涵和外延以及研究的主、客体内容都是不同的。从静态维度看,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公共管理在狭义上指的是公共管理中政府的管理,而在广义上指得不仅限于政府工作;行政管理在狭义上是仅指政府的管理,而在广义上非政府的机构也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从动态维度上看,行政管理是先于公共管理行动的,公共管理是行政管理的未来发展及展望。公共行政是在近代社会中发展起来的,在未来的社会中,行政管理超越公共管理的范畴,但属于行政发展的两个阶段。公共管理是由公共行政发展而来的,在未来的社会发展构成中,公共管理中又会形成行政的形式和内容。
从价值取向上看,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在实质上是有区别的。中国行政管理学有三大学派,夏书章派,郭济学派和欧阳雄飞派。其中郭济学派的影响比较大,曾经掀起了一阵“公共管理学”热潮。但此学说认为世界上没有“公共管理一说”只有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管理,这是对公共管理学的曲解。各个学说知识讨论的侧重点不同,没有本质的区别。实际上,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都突出了管理的“公共”性,不同点在于侧重行政还是侧重管理。其实从实践的角度上看“公共行政管理”是既有管理又有行政,可以作为行政和管理之间的媒介。
1.3 公共管理体系
以当下中国的来看,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管理是值得提倡和发展的。从政府为主体到社会为主体公共管理的历史进程中,我国政府作为管理的主体和主导作用还尚未完全发挥。公共管理是相对私人管理而言的,一方面私人行政管理是不属于国家和政府的管辖范畴,如果越界管辖会侵犯到私人的利益;另一方面,私人行政和私人管理,以及非政府组织,也有公共事务,对这些公共事务的管理也可以称作“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可非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国家机构的行政管理,它具有权威,广泛,多样的特点,第二种是私人行政和私人管理组织结合体,它其实是放大了的私人管理;第三种是非国家机构的公共组织。我国现在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现在效仿其他国家公共管理体系的多元化是不合时宜的,所以必须要加强以政府为主导,发挥政府在公共管理的参与主体性和不可替代性,这是符合我国道德体系和社会发展水平的。
2. 公共道德体系
道德可以分为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等等,人们通常把社会道德称之为“社会公共道德”或者“公民道德”简称“公德”,但是本文中研究的公共道德是基于社会管理体系的,不同于公德。公共管理的体系类型决定着公共道德的体系和类型,有什么样的公共管理就有什么样的公共道德。政府行政管理必然会存在相对应的公共道德,政府公共道德属于职业道德的一种。政府在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中要履行的职能包括社会管理和阶级统治,这导致了政府公共道德的特殊性。这种既体现了社会阶级属性又体现了社会管理的综合道德,叫做行政管理的公共道德或者叫做道德的公共性。它在公共道德体系中起着表率和示范的作用,无论正负方面都影响重大。
张康之教授指出公共管理是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和伦理道德基础上的,公共管理活动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活动,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公共利益的实现。在所有的社会活动中公共管理是直接服务于公众利益的,所以,在公共道德素养是公共管理中最具现实意义。不论是公共利益的保障方面,还是社会生活的指导示范意义方面,公共道德都发挥着直接的作用。
通过本文对公共管理的阐释,认同陈庆云先生的三级公共管理体系,认为公共管理体系分为三个部分,那么公共道德就应该分为政府道德,非政府的公共组织的道德和公民道德三方面。从公共管理各种类型的角度上来看,公共道德体系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国家机构的政府以及私人的行政管理道德以及作为政府公共职能的公共行政组织管理道德的宏观公共道德体系,或者叫宏观道德生态,这种体系下公共道德的承担者因为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而变得多元化了,如同政府不是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一样。其二就是政府行政所承载的道德体系,它主要有四个内容组成,分别是:政府的理念、制度、体系和组织结构。
所谓以德治国,主要是指以德治人,尤其是政府的公共行政人员。相对于政府公共管理人员的公共道德相比,公共道德化的政府里面,机构设置,政策制度,决策更具根本性。只有通过全面道德化的政府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决策建设,才能使政府工作人员将道德牢记于心,行为和行政管理工作更具道德化,更好的为民谋利。
[关键词]信息化;新公共管理;价值取向;双重影响
引言
公共管理主要是指不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相关政府和公共组织,比如:学校机构,其是一种追求增进效益与公共利益公平分配的调控活动。近年来,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新公共管理将原来的效率优先转变成绩效优先,将经济学理论和私营模式作为基础,关注管理者的管理结果和管理责任,从而实现政府政策实施价值取向的“3E”目标。而信息化对社会生活、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的思维方式有着广泛的影响,使社会基础也在发生变化,那么对新公共管理有所影响也是必然的。
1信息化对新公共管理价值取向产生的积极影响
1.1效率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随着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新公共管理在效率方面的价值取向逐渐从原来的效率优先转变成绩效优先。政府和企业不以追求用最少的资源消耗来提供最多的社会服务和公共产品为导向,而是以更多的关注社会大众的满意程度和需求为导向。所以,新公共管理在效率方面的价值取向不是重复传统的管理模式,而是在信息时代寻求新的发展。另一方面,新公共管理主要就是通过引入私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和管理经验,来实现效率的优化。政府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向私营企业学习和借鉴,在管理方面引入质量管理、预测系统、分析技术及绩效评估等。费耶认为效率取向就是以效率为驱动的管理模式,鼓励公共部门引进和尝试私营企业的管理手段和技术,认为不管是私营企业还是公共部门都应该将效率作为管理的核心。
1.2公共方面的影响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人们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越来越明显,政府能力的单薄无法有效地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所以需要借助广泛的社会的力量,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新公共管理的公共价值取向。因为公众是信息化的中心,所以政府中的各种信息也主要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需要公众全面、清晰的了解,电子政府的建立就是要通过网络的优势来提高信息的流通速度,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实现政府部门在“行政”和“政治”方面的二元互动,使公共价值取向能够得到强化,真正有效的落实公共价值。一方面,信息化社会具有管理经验、筛选和加工信息资源、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优势,能够影响政务官或代议机构的决策,这是“行政”和“政治”二者之间互动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从主体角色变化方面来看,大众传媒的广泛渗透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为议员进入行政部门创设了良好的机遇。总之,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未来公共行政的政治色彩不仅不会消退,而是更加的浓厚,和文职人员之间也不会明显的分化而是会彼此逐渐的渗透和融合。总的来说,应关注高级文职人员的敏感性、公众向应力、政治责任心等方面的发展,不断强化新公共管理在各方面的价值取向。
2信息化对新公共管理价值取向产生的负面影响
2.1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离
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公共管理技术决定论,使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偏离。过于关注技术和科技的重要作用,很容易形成技术决定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不仅给新公共管理带来了管理思想、管理技术、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变革,同时也要在具体的实践研究中坚决抵制技术决定论的产生。这是发挥信息化影响时需要重点警惕的。
2.2影响社会发展的独立性
信息化时代国家和市民社会逐渐发展融合,在给人们的发展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产生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从信息化发展角度分析,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方面,强调个性化和个人主义,让公众涌现出更多的活力,提高公共管理广泛的参与度,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化能够强化政府介入文化、经济等发展领域的能力。虽然信息化可以帮助政府强化行政权力,提升其职能行使的效率和专业性,但同时也会强化政府介入社会的能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的独立性,限制了公众的自由和隐私,不利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2.3社会价值观的取向受到挑战
信息化的发展使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对新公共管理维持价值的取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的渗透,导致意识形态的异质化和同质化现象并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新公共管理工作的难度。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代替了原有的意识形态的功能,而且使传统的舆论宣传、新闻媒体等渠道失去了主导地位,要想在社会和公共管理中确定意识、公共以及责任等价值取向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3结语
信息化的发展和公共管理的不断变革,为政府带来了双重的发展压力。因此,政府要正确认识新公共管理在各方面的价值取向,以及新公共管理与信息化二者之间的一致性,在推动社会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并关注人的持续健康发展。政府还要不断推动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消除各方面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知识经济的长期增长优势,为我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