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7:30: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策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碳减排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江苏省碳排放总量较大,碳减排压力凸显,同时碳排放总量减排潜力十分巨大。江苏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应是在发展中节能减排,在挑战中把握机遇,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碳减排;低碳经济;政策
中图分类号:F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1-0066-03
低碳经济浪潮扑面而来,但又纷争不断。本质上看,“低碳”强调的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以高能耗、高排放、多污染为代价的新发展思路,发展低碳经济与我们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等既定目标相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说,既要发展又要低碳,这不是两难困境,而是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生活方式革新的倒逼机制。置身于低碳经济时代,江苏的发展策略应当是:在发展中节能减排,在挑战中把握机遇,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江苏省碳排放总量较大
由于江苏的基本省情和能源消费结构,加之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激增,碳减排总量较大,碳减排压力凸显,碳排放总量减排潜力十分巨大。
从碳排放清单看,全省碳排放总量快速上升,从2000年的8005.3万吨增至2008年的1.7亿吨,增幅为118%;碳排放结构呈工业主导性,工业碳排放占比达86%,其次为交通和农村能源消费碳排放;碳汇能力下降显著,碳吸收水平从2000年的89.4%下降到2008年的40.9%。
从碳排放强度看,单位GDP的碳排放从2000年的0.94吨/万元下降到2008年的0.75吨/万元,降低了20%,说明近年来江苏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人均碳排放对应的从1.09吨/人上升至2.27吨/人,说明人均能源消费量增长快速。
从产业碳排放看,碳排放强度高低顺序为: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及餐饮业>其他服务业。在工业中,制造业能源消耗量大,碳排放占比95%以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10大行业碳排放总量占全部39个工业行业碳排放总量的89%,是高耗能产业部门和主要的碳排放行业。
从城市碳排放看,最高的是苏州(2747万吨),其次为徐州(1567.7万吨),再次为无锡和南京,说明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能源消费量较大,碳排放量也较大;徐州、淮安、连云港、镇江、扬州、镇江和宿迁的碳排放强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2吨/万元),说明这些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普遍较低。与国内相比,江苏城市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均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但远高于北京、上海、浙江和广东城市,其中碳排放强度是北京的2倍多。
从区域碳排放看,碳排放量最高的是苏南(7358.5万吨),占全省总量的56%,其次为苏北,苏中最少(2233万吨);碳排放强度最高的为苏北(0.72吨/万元),其次为苏中,苏南最低(0.46吨/万元);人均碳排放最高的为苏南(3.16吨/人),其次为苏中,苏北最低(1.09吨/人)。
从外贸碳排放看,“江苏制造”通过贸易形式为国外生产承担的碳排放不容忽视。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出口的隐含碳排放量达3108.5万吨,占全省碳排放总量的17.8%,比重较往年略有上升;同时,通过进口商品避免了1311.2万吨的碳排放量。
从土地利用碳足迹看,单位面积碳排放近5年来快速上升,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足迹大小顺序为: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未利用地及特殊用地>农用地和水利用地。这说明居民集聚区和生产活动集中区成为碳排放的集中区域。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思路
从当前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进程看,“高碳”型工业经济仍然有相当长时期的快速增长,碳排放大量产生仍不可避免。但从未来和大背景看,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人们越来越关注以此获得更好发展的历史机遇,越来越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效益。
在发展战略上,把发展低碳经济与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发展低碳经济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不仅不会放慢经济增长,反而会通过培育发展低碳产业及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的新一轮高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要赋予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低碳内涵,推进发展观念、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技术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和转变,形成低碳绿色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路径上,把发展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有一定的承继关系和交叉重叠,并在技术层面上是一致的;与节能减排是手段、途径与目标的关系。要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推行清洁生产,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生活新型态。
在发展方式上,把碳减排与碳增汇结合起来。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植树造林、土地管理是增加碳汇的主要途径,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利用森林来间接减排二氧化碳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要在加强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碳减排的同时,大力推进绿色江苏建设,增加森林碳汇,增强碳吸收能力,有效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在发展机制上,把政府作为、市场作用和社会参与结合起来。低碳发展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为基础,要通过市场规则的合理设计和激励约束政策安排,建立政府推动、市场调节、企业减排、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促进节能降耗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走低碳发展之路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如果说2007年巴厘岛路线图提出了减缓、适应、技术和资金等应对气候变化的“四个轮子”,那么,产业、技术、资金和载体则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四个轮子”。
将低碳战略全面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最近确立了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等八市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具体任务包括制订低碳绿色发展的规划和配套政策。江苏也要积极行动,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符合江苏实际的低碳发展标准和低碳经济路线图,增强在低碳经济发展领域的话语权。将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纳入“十二五”国民经济规划中的引导目标,鼓励地市级制定低碳发展规划,支持重点行业部门制订专项规划。打造低碳经济载体,选择典型区域、行业和企业先行试点,建设低碳产业园区、低碳示范企业、低碳社区、低碳城市等多层次的低碳经济示范。
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碳汇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外研究成果表明,服务业碳密度只有能源行业的碳密度的1/10左右,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发展低碳高效农业,优化种植结构和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业污染。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降低消耗和排放。限制高耗能产业,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减碳。考虑到各种碳排放项目的年增长速率不同,应重点加强对能源高消耗部门和碳排放量较大领域的减排,如工业能源消耗、城市生活能源消费、垃圾焚烧与填埋等,切实降低区域碳排放强度。江苏碳减排的十大工业行业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饮料制造业,它们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行业。
推进低碳技术进步。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环节。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包括终端用能部门技术进步和能源工业技术进步)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度将长期保持38%左右,2050年的贡献度将达50%左右。要大力推进产业部门的技术进步,着重在清洁生产、交通运输、能源供应与装备、废物处置与资源化等方面,加快先进技术替代和重大技术突破(见下表)。对江苏来说,重要的是大力推进节能技术开发应用,逐步改变目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换代,通过技术创新减少碳排放。深化科技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低碳经济技术的区域交流与合作,包括长三角区域合作。
探索碳金融和碳交易发展。当前碳排放的“准金融属性”已日益凸显,并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要尝试构建江苏省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和碳交易场所,为发展低碳经济打开国际融资渠道。关注国内各地区之间的“碳源―碳汇”交易市场,以及国内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之间的碳交易市场,加强与国际国内的联系和对接。尝试设立地方碳基金或专项资金,扶持低碳技术先行先试、进入商业化运作。注重低碳经济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相结合,促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资本的引进与转化。
建设低碳新型城市。城市交通和生活能源消耗碳排放是仅次于工业能源活动的碳排放源。城市的空间结构、功能、产业特性和运行机制直接影响碳排放,要通过发展低碳工业、低碳交通、低碳建筑,缓解“城市病”,探索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一是构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的大中小城市发展体系,合理配置城市内部功能区,避免资源浪费和结构冲突。二是创建低碳机动化城市交通模式,积极发展快速公交系统、轻轨、地铁建设,合理规划公交线路和公交换乘枢纽,构筑以公共交通为骨干、多种交通方式联运的城市交通体系。三是推广建筑节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1/3左右。在城市化进程中,要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全面建设节能环保型建筑。四是提高城市碳汇能力,建设城市绿化工程,多渠道拓展绿化空间,把营造城市森林作为城市“氧补偿”和气候“降温”的重要措施。
降低土地利用碳足迹。江苏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转变,但可以在土地利用方面寻找碳减排的空间。通过合理规划土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能够促进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调整,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根据相关研究,从各类土地管理政策效果来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碳减排潜力最大。要加强对高碳排放的土地利用类型的调控,在土地规划中考虑碳足迹效应,开发低碳排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加强区域生态管护,推进“绿色江苏”建设,营造江海河湖防护林、绿色通道、城郊人居森林等生态林业工程,增强生产性土地的固碳效率,降低区域的碳排放水平和强度。
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不同层面,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低碳消费观念,建立理性、适度、节约的消费模式,推动全社会向低碳转型。建立和推广“低碳生活”和“低碳家庭计划”,因地制宜地鼓励太阳能光热、光电、生物质能、沼气能等在家庭中的使用,鼓励使用节能灯具、节水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
参考文献:
[1]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修订版,第418-424页.
[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第一版,第415-416页.
一、经济转型时期农村旅游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
经济转型给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不过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把握好这些机遇的与挑战,将会推动农村旅游经济步入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之中。
1.发展机遇。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机遇可以说是千载难逢,从需求角度来看,居民消费升级带来了大量的旅游需求,从国际经验来看,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的时候,将会带来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我国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随着我国朝着中等发达国家稳步迈进,过往十多年旅游业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增速,而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高速发展的状态还会持续下去,这对于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利好。从政策角度来看,为了推动经济顺利转型,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政策,而新农村建设的如火如荼也给给予了农村旅游经济发展很多的政策优惠,这些都给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推动。
2.发展挑战。农村旅游经济发展虽然面临诸多的发展机遇以及利好,但是从目前的现实发展中来看,其也遭遇了很多的挑战,这些挑战对于农村旅游经济发展来说是难以回避的。这些挑战主要集中在的竞争、资金、人才等方面,从竞争来看,农村旅游如何能够在充分彰显自身的特色,如何具备与传统景区开展竞争的实力,这是一个挑战。资金层面的挑战主要是农村旅游经济发展面临着如何破解资金支持不足的问题,人才层面的挑战是指农村旅游经济发展方面的人才短缺,如何构建一支数量充足、能力过硬,能够满足旅游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是一个难点。
二、经济转型时期农村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
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之下,农村旅游经济发展欣欣向荣,不过也应看到,蓬勃发展的农村旅游经济发展背后也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如果不能够有效地解决,必然阻碍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1.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村旅游经济发展方面存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制约,基础设施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没有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制约。举例而言,很多农村地区交通不便、餐饮、住宿等条件简陋,这些都会影响到旅游者的体验,从而阻碍农村旅游经济的最大做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的直接原因就是农村地区资金不足,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严重不足,使得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
2.旅游产品缺少特色。农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旅游产品特色不够明显的情况,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旅游产品的特色是其核心竞争力,目前农村看旅游产品没有将自身的特色充分的凸显出来,对于旅游者的吸引力严重不足。同时不同农村地区的旅游产业更是同质化严重,处于一种恶性竞争的状态,这使得农村地区的旅游产品给人一种千人一面的感觉,不利于这一产业的长期发展。
3.旅游服务不够理想。旅游业是一个典型的服务行业,服务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这一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农村旅游经济发展比较粗放,没有一个统一的服务标准,旅游者的各种服务需求很多时候都难以满足,结果使得旅游者的旅游满意度不高,危害到了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另外就是政府在农村旅游服务规范方面处于一个缺位的状态,价格制定、投诉处理方面不到位,滋生了农村旅游的各种乱象。
4.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宣传力度的远远不够,很多农村地区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因为对外宣传不够,结果导致了各种旅游资源只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不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旅游经济的发展。不少的农村地区在旅游宣传方面重视不足,不能够去主动的开发市场,获取客源,这影响到了农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三、经济转型时期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策略
针对转型时期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不足,广大农村地区需要利用好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正视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挑战以及不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推动地区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1.完善基础设施。农村地区要想办法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切实改善地区旅游基础设施条件,一些公益性的基础设施项目,例如交通项目,农村要积极争取财政资金,而一些盈利性的项目,例如酒店项目,则可以进行公开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的流入。基础设施完善方面要尽量做好规划,本着适度超前、合理规划的基本原则来推进,从而使之更好地支撑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
2.创新旅游特色。农村旅游经济发展要在旅游产品的创新方面不断努力,充分利用好农村这一概念,立足于本地区的旅游资源特色,进行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提炼出来与众不同卖点,从而摆脱与传统景区以及其它农村地区的同质化竞争,展现本地区旅游的独特魅力,彰显与众不同,从而吸引到源源不断的客流。创新旅游产品中要把常规线的旅游与特色专项旅游的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景点布局各具特色、突出重点、避免重复。
3.提升旅游服务。在旅游服务提升方面,政府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好标准制定者、秩序规范者的角色,努力引导本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步入一个规范的通道之中。政府要在本地区旅游产品价格制定的、旅游服务标准制定、旅游投诉处理等方面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一个培训,让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以及服务能力,打造出来的服务一流这一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要素,推动地区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占有率较少,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化水平较低,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这也使我国农业一直处于小农经济的水平。在当前经济转型期,要想加快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需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此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综合生产率及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确保农产品生产能力和农业经济效益水平的整体提升,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从而为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1.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是社会得以稳定、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加快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力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仍然没有改变农业整体薄弱、落后的局面,这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一直以来我国采用的都是传统、粗放式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这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对资源和环境带来较大的破坏,这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会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利用科学发展观,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使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开始向集约型和资金密集型转变,打造现代化农业强国,从而为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深入认识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开始对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给予了充分的重视,而且关于此问题的讨论也一直没有间断过,传统的观点认为生产场所扩大是外延扩大,而生产效率提高为内涵扩大。认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需要从外延增长转变为内涵型增长,即从依靠要素投入量开始向依靠技术进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方向转变。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只重视数量和速度,对质量和效益较为忽视,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从而加快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3.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在当前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需要与当前我国农业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有效结合,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构建完善的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涉农制度,优化资源的配置。
二、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
1.加大农业的投入力度
在当前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政府需要加大投放力度,同时还可以利用优惠政策来吸引城市资金,实现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以此来有效保证农业资金的充足性,为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2.合理利用各项农业经济发展资源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环境下,为了推动低碳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对现下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调整,借此实现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模式。要合理规划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严禁焚烧农作物秸秆,可以将其进行机械粉碎用作土壤肥料,这样不仅防止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还能提高农作物资源利用率,既落实了低碳经济时代下资源的重复利用,还减少了焚烧秸秆造成的空气污染。
3.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不有效打破市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束缚,加快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需要加快农业产业调整步伐,将工作重心放在主导产业及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同时还要努力培育龙头企业,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业产业园,以此来抓好市场主体建设,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使其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加快促进农业科学的创新,为农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加大科技投入,培养高素质农民
机械化仅仅是科学和技术的一个方面,农业科学和技术包含更加广阔的方面,比如种植方法、农用化肥的施用方法、适当的应用新品种的种子、肥料的作用必须与其成本相当等。现代的农业都是依托于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的数量目标与质量目标确定后再做出生产的最优决策,才能改变农业资源的利用方式,改变农业生产、贸易方式,进而改变生产者的思维方式。向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则有助于科技更广泛、正确的应用。
三、结语
农业不仅生产周期较长,而且对自然条件具有较高的依赖性,这也使农业一直处于弱势的地位,因此需要加快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粗放型及外延型的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内涵型的增长转变,为农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策略探析[J].经济师,2011(8).
[2]宋桥生,娄光新,李宝喜,等.基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J].湖北农业科学,2011(19).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林下经济;现状;策略
林下经济是指依托森林生态环境、林地资源,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业、采集业、林下产业等。四川省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林地质量总体不高,“林业、林区、林农”三林问题比较严重,传统的木、竹材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新世纪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成为促进林区开发和农村经济繁荣,维护区域及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发展的发展必经之路[1,2]。探讨四川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是提振四川林下经济发展的关键。
1四川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四川省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取得了积极成效。2011年实现产值76.26亿元,其中林药、林菌、林粮、林果、林菜、林草、林茶、林葛根、林笋、林竹、林桑等模式的林下种植面积17.91万hm2,实现产值17.6亿元;以林禽、林畜、林蜂、林蛙、林麝、林蛇等林下养殖模式,参与林下养殖户达426.19万户,2011年实现产值40亿元;以松茸为代表的林下产品的采集业实现产值6.96亿元,参与农户26.95万户;以野生动物观光、森林、湿地、草原为主题的森林景观利用产值达11.7亿元。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和“生态优、百姓富、林业兴”为四川现代林业发展目标的提出,四川省林下经济产值逐年提高,2015年林下经济年产值已突破600亿元。
2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绿色林下经济产业体系建设存在滞后性
绿色产业体系注重生态系统生态链,而从目前四川省的绿色产业体系来看,林下经济生产方面的建设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3],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林下经济多余原材料初加工或者初加工为主,技术和工艺落后,经营方式粗放,原材料利用率和林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弱[4]。第二方面就是有些地方的林下经济的种植、养殖指标等都是行政命令下达,没有充分了解市场信息,没有结合零售、分销商等处提供的消费者对产品、颜色、口感风格等喜好的数据及分析,从而出现一定程度上林下产品越多、损失越大的局面。
2.2资源与区位优势不明显
林下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认识到当地到底哪些资源非常丰富,也没有认识到当地发展林下经济所处的地理位置优势。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当地林地资源方面的优势,寻找林下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没有在发展引导方面体现适度性与超前性,导致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生产的林下产品销售不出,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该区域林地资源的浪费。
2.3林下经济重点工程不突出
林下经济重点工程主要包括林下种植、养殖、林下采集业和森林景观利用等,很多区域仅是单一发展某种林下经济模式,从而不能全面推进林下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农民增收[5]。有些地方,由于林下经济重点工程建设不到位,没有依托当地的区位优势,虽然已经实施了某种林下经济工程,但是因为重点不突出,在当地起不到引领性作用,还是停留在规模较小的林下经济发展阶段。
3林下经济发展策略
3.1大力发展林下产品贮藏和深加工业,健全产业化体系
目前四川省的林下养殖、种植和采集业等生产基地,大多数依然依靠原始产品的销售,产品多以自产自销、地产地销为主,林下产品的贮藏、保鲜和深加工还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化生产的需要。随着四川省林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量的不断增加,重点要在林下产品系列开发和深加工上下功夫,在相对集中的主产区积极引进和发展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贮藏保鲜、加工、流通型龙头企业,农户的基本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激发农户的养殖、种植热情,鼓励种植户、养殖户搞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尽快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格局,从而真正走出一条依托龙头企业走“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的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其二建立专业化的营销网络,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强产品的宣传工作,为种植户、养殖户提供详细的市场信息、产品方向、市场动态,避免“谷贱伤农”现象的发生。
3.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发展林下经济,要全面突出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特别是在选取林下经济模式时,需要全面深入了解当地的水文、土壤、气候、动植物资源等自然情况,选取适宜当地林下生长的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等,进行科学种植与养殖。不能单纯为了强调经济效益而盲目选取不适合当地情况或者与生态系统结构相互抵触的动植物,这样不仅不能突出资源优势,还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这实际上是对区位优势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5]。另外,在物种的搭配方面,要遵守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在时间与空间等方面实现高效利用,逐渐形成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林下经济生态系统。
3.3建设林下经济重点工程
实行国家重点林下经济重点工程项目投资与当地财政投资并举的重要方针,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林,实现山区林果化、郊区园艺化,当地园林化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真正做到让山川增添绿色,为农民拓宽经济财源。一是加快优质种苗、禽苗和采集品种的建设。近几年,四川省加大了对林下优质种苗、禽苗和采集项目品种的投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品种老化的问题,但还不能适应林下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对优质种植、养殖资源品种的需求。因此,要加快优良品种的基地建设,提高优良品种的供应能力。同时,加大对优良品种研究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尽快形成能够满足区域发展的新品种。二是林下经济新技术实验示范基地建设。林下经济新技术实验示范基地对促进林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营造集约化经营示范区教育和辐射地区,实现林下经济的集约经营和高产和稳产。通过示范区的引导和示范,使林下经济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一个新的突破和大的发展。
3.4创立林下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
3.4.1出台相关林下经济的优惠政策一是根据“谁造林、谁所有、谁受益、谁经营”的经营方针,做到产权清晰、权属清晰,真正落实管护责任制。二是积极做好相关配套工作。水利部门需要在渠道建设、机井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电力配套方面电力部门进行一定支持,林业部门在规划设计、苗木调配以及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保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三是支持当地龙头企业申请国家扶持资金,开展“企业+专业性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科学发展自主品牌,逐渐建立具有一定特色的林下经济示范地。3.4.2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规范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力度,并且创建林产品专业市场与林权交易中心,积极发展抵押贷款,大力推进森林保险,进一步拓宽融资路径,积极支持当地生态林下经济发展。根据渠道多样以及捆绑使用的基本原则,将农业综合开发与发展林下经济和经济结构调整等项目,在资金使用上给予大力支持。当地政府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向当地政府提业发展资金,并且充分利用拨款中的一部分来给予扶持,将林业发展纳入到发展规划之内,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不断加大林产业投入力度,扶持当地龙头企业。另外,为了更好推动当地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还需要当地的金融机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农民联合担保贷款等业务,加大对当地林下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切实发挥政府财政贴息政策的引导与带动作用,政府财政对符合林下经济发展项目给予必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翟明普.关于林下经济若干问题的思考[J].林产工业,2011(3):47-48.
[2]周立江.四川林业跨世纪发展目标与任务研究[J].四川林业科,1999,20(2):23-39.
[3]张蕾,陈玉忠,齐联等.林下经济是全面深化林改的新活力—陕西省宁陕、蓝田两县调研报告[J].林业经济,2011(3):17-20.
[4]徐华龙.郎溪县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林业科技,2013(3),200-202.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方式转变;机遇;策略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更高更宽的要求。它是实现国民经济从“又快又好”发展转变为“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包涵经济发展要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向低投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低消耗、低污染和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转变,由单纯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最终在于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同时,也涵盖了要素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变化,并且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友好方面的状况。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从见物不见人的增长理念转变到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切实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新的发展理念上来。
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挑战
1. 投资和外贸依存度过高,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增长和出口贸易拉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但是,我国投资增长率和出口增长率大大高于消费增长率,GDP增长的三驾马车呈现“两高一低”的不平衡发展。投资拉动型的发展模式,产生了巨大的过剩产能,必然要通过出口贸易来释放产能,从而导致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外贸依存度长期很高。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67%,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比2004年提高7.3个百分点,出口增长率一直都大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可见,出口在GDP中的所占份额是持续增加的,我国经济发展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的程度不断加深。不少产业是以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低劳动成本为代价,为发达国家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同时,部分资源性产品和高科技产品自给不足,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高。例如,原油的进口依存度41.3%。对外依赖程度过高,使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加大,增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风险。
2.产业结构不完善,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资源必然从生产力低的部门向生产力高的部门实现高级化配置。社会生产结构从三次产业的变化看,将由一、二、三结构转向二、三、一,最终达到三、二、一的结构状态。改革开放30年来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28.2∶47.9∶23.9调整到2006年的11.7∶48.9∶39.4,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下降了很多,但第三产业发展仍显不足,我国三产结构尚处于“二三一”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还处于主要是依靠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带动的工业化中期靠后阶段。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要加快二、三产业发展,相对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加快金融、保险、物流等现代生产、生活服务业的发展,相对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在各产业内部提高科技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增加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高附加值、高产出、高效益的产品生产,使产业结构不断软化、高级化。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2039美元,经济发展中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都要求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 物质资源消耗高,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一直是能源消耗大国,居世界第二位。据资料显示,2006年中国GDP为20.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5.5%;我国全年能源消耗总量24.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3%,占世界能源消耗的15%左右。能源消耗的增长率越来越高,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4. 生态环境约束日益明显,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制约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相对较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单位GDP能耗、物耗高,污染重,排放量大。长期以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占地”的发展特征,使生态资源环境付出了极其昂贵的代价。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水环境每况愈下,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二次污染严重。农村畜禽粪便、水产养殖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如果不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环境压力将难以承受。因此,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5. 国内和国际市场压力加大,迫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线所引发的美国经济的持续下滑,导致全球经济的增长放缓甚至走向下行区间,美元大幅贬值,人民币持续升值,国际市场出现低迷状态。我国经济正面临外部环境持续恶化的挑战,这首先将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严重的影响,出口增长必将放缓。
国内市场近两年来PPI、CPI居高难下,大部分中间品和消费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的心理预期和消费习惯,甚至出现了消费市场的转移和缩水。由于价格形成机制的问题,“煤、电、油、运”等传统瓶颈产业在利润大幅下滑的影响下,供给约束将重新出现。国内市场有可能出现供求两方面的不稳定现象。
面对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压力,特别是出口贸易增长的大幅滑坡,原有的投资——出口互动的发展方式显然行不通了,迫切需要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寻求新的发展途径。
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
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契机
在全球经济变数很多、不确定性程度很高的大背景下,我们要紧紧把握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摒弃先粗放后集约、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摒弃片面追求产出而不计资源环境成本投入的状况。要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等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
2.推动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新契机
在“新技术扩散效应”的国际经济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凸显在科技实力竞争上。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性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推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重大调整的核心动力。我国经济实力已有很大提高,迫切要求在自主创新上有新突破,这样才可能保持经济持续发展。
我们需要抓住机遇进行科技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使科技管理更加有利于科研人才脱颖而出,更有利于重大科研项目的进展和成果转化,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通过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相互协调,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政策环境。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推动企业的科技投入,促进先进技术的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实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通过科技的持续进步,切实保障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3.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契机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内容。面对国内外市场的紧缩,我国不得不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改变产业组织结构,以应对国际市场更加激烈的竞争局面。
在高成本压力下,发达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率下降。可以抓住机遇进行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同时对欠发达地区带来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机会。在人民币升值、国内信贷政策收紧、国际需求放缓、生产成本上升等背景下,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需要抓住契机,在挑战中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行优胜劣汰的结构调整,使一批传统行业的企业利用规模、技术优势,进入产业利润链条的高端。特别是对需要进口资源的产业(如钢铁行业等),只有进行产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适度提高产业集中度,才能提高价格竞争的话语权。
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策略
1.从体制机制完善入手,调整利益结构
关键词:临空经济;发展;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临空经济,也叫空港经济,是指以空港为中心所带动的周边一定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机场周边地区投资、消费、劳务等方面。临空工业、临空服务业和临空仓储业等临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形式。
美国旧金山大学的H.Weihrich教授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首先提出利用SWOT分析方法进行战略分析。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调查分析,将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按照一定的次序以矩阵的形式一一列举,并将系统分析的思想与排列的矩阵因素相结合,系统分析各种因素的匹配组合,从而找出发挥优势、利用机遇、改善劣势和应对威胁的战略方案。本文将利用SWOT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大连市临空经济的发展,从而为大连市临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战略思路。
一、大连临空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大连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连发展临空经济的优势越发明显,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区位优势。大连机场是首都国际机场指定的国际航班备降机场,位于我国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大连,为大连及邻近东北腹地提供航空运输业务。大连是东北地区主要的港口,也是货流集散的中心。20年的改革开放,使大连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外商投资环境。目前,大连已形成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保税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七贤岭高新产业园区、大连双D港等具有相当规模、多层次的全面开放的格局。大连市是不仅拥有东北地区的航空枢纽,也拥有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区位条件优越,加上良好的投资环境、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具备了发展总部经济和临空经济的基本条件。这些都为大连市发展临空经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世界级临空经济区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二)经济优势。大连市是辽宁省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雄厚的地区。2009年全市实现GDP1,968.8亿元,仅比省会城市沈阳的2,054.2亿元低,连续多年位居辽宁省前列。大连周水子机场所在的甘井子区2009年度GDP增速为18%,高于大连市整体15%的平均水平,位于大连主城区榜首(表1)。大连市充分依托国际空特优势,加强国际国内经贸合作,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都市会展业、服务外包业、现代物流业等,逐步建成“临空经济区”;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完善各类高科技产业园区,加快建成“高科技经济区”。大连市的这些经济优势,为临空经济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三)交通优势。大连交通便捷,海陆空交通四通八达,已形成具有较强运输能力的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大连港现有泊位70多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0个,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有贸易运输往来。承担了中国东北地区70%以上的海运货物和90%以上的集装箱运输,海上运输网络密集,不仅有通往上海、天津、烟台、威海和韩国仁川等城市的客运航线,还有通往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条国际货运航线;大连至烟台的烟大铁路轮渡项目已经开始运营。大连陆路交通十分便捷,铁路与华北、东北铁路网相联;公路线四通八达;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开通了上百条国际国内航线,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空运基地。目前大连已经形成水、陆、空齐备的立体交通体系。
(四)机场客货源市场潜力巨大。2003年以来,大连机场旅客吞吐量以每年100万的速度递增,7年间累计实现增长192%。2010年大连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预计到2015年,大连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到2,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25万吨;到2020年,大连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000~3,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5~40万吨;到2030年,大连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5,800~6,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80~100万吨。因此,围绕航空运输的跃升而发展的临空产业,将是增长最快的产业。
二、大连临空经济发展劣势分析
(一)临空指向性产业发展缓慢。如今,大连的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四大领域:石油化工、机械制造、造船和软件。如果将机械制造和造船合并为装备制造业,该行业将成为大连市第一大产业,其次是石油化工产业。大连作为一个环境优美的城市,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并不适合城市整体的发展,包括装备制造业在内的重化工业同样不符合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二)临空经济区开发利用规模尚小。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大型国际机场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包括工业区、物流园区、自由区和商务区等,如奥兰多国际机场、法国戴高乐国际机场等。与这些国际机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力相比,大连周水子机场周边的临空经济区开发利用规模尚小,功能还有待完善,对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有待进一步挖掘。
(三)临空经济区内现有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大连临空经济区内产业关联不强,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在临空经济核心区以及临空经济辐射区内没有原材料、零部件的配套企业,对区内其他企业缺乏应有的带动作用。从整体上看,合理的产业群落和产业链尚未形成,临空经济区内的产业布局也不尽合理。由于机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机场周边的临空产业应该是圈层结构模式。大连在临空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突出,开发区的规模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四)临空经济区内缺乏合理的交通规划。临空经济依赖于机场特有的快速通达性,因此,地面交通的完善快捷是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具备良好的地面交通网络,才能保证临空经济区与外界的物流畅通。虽然周水子机场紧邻周水子火车站和一些公交线路,但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讲,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成本将产品运往机场,进而运往世界各地才是竞争的关键因素。大连临空经济区就这方面而言仍有待完善。
三、大连临空经济发展机遇分析
(一)国际产业转移有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化工业向中国转移、国内发达地区资本向北方扩张的进程日益加快,为大连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外来投资提供了现实机遇,而且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日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大连临空经济可以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发展新兴产业,例如服务外包,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
(二)外向型经济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大连外向型经济突出,国际货运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通过对产业结构的分析以及按照进出口贸易总值的粗略推算,“十二五”期间,每年的国际航空货运需求应在30万吨以上,大连机场将通过采取引进有实力的货运航空公司,构建货运网络;拓展航空货运中转市场;加强货运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等措施加以协调和改进。
(三)南航、海航和国航共同推进大连临空经济。十二五期间,大连机场将做强做大基地航空公司,强化枢纽运行,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3+1+1+1”航空基地格局,即形成南航、海航大连分公司、国航大连公司3家主要航空基地、1个支线基地、1个货运基地和1个公务机基地的“3+1+1+1”格局。引进支线航空公司,构建航空支线基地,重点辐射东北、内蒙古及环渤海湾地区,做好支线和干线衔接。引进货运航空公司,构建航空货运基地,形成完善的货运航线网络。吸引公务机服务运营商、公务机公司在大连机场设立公务机运营基地,大力开发大连公务机市场。
四、大连临空经济发展威胁分析
(一)辽宁支线航班抢夺市场。从整个民航的发展来看,目前一些大型航空枢纽和干线机场已经饱和。民航总局也已开始积极推进支线航空的发展,并引导航空企业飞往国内二线城市或中、西部地区。
辽宁省支线机场的运行状态并不规范,虽然是支线机场,但是这些机场飞行的却是干线航班,不但航行距离较远,而且途经和飞抵的都是一些大城市。
(二)面临周边机场和港口的竞争。大连与沈阳机场相距不远,并且与周边城市特别是沈阳与大连两地区域壁垒严重,竞争大于合作,导致两地的产业关联度小,旅游和航空运输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没有形成彼此互相带动的产业链,这已成为制约大连临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环渤海湾的青岛港、天津港在东北亚港口中竞争力不亚于大连。而日本横滨、韩国的釜山和正在建设中的光阳港,都是大连的天敌。大连必须面对的问题还来自“大沈阳”规划中的丹东与营口港口,由于缺乏明确的分工,各港口之间难免会争夺资源,形成重复建设,难以形成辽宁港口发展的合力。
五、大连临空经济发展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
结合上述对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的分析,选择四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大连的优势和机遇,并使劣势和威胁的影响减到最小的有效策略,具体如表2所示。(表2)
总之,要推进大连临空经济的发展,政府就必须抓紧时间规划临空经济,并积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错位发展。大连临空经济的发展应该依托国际产业转移契机,发展航空制造与物流业,并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构和机制。大连的临空经济在上述策略的实施带动下,必将得到充分的发展。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姜斌远.广州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基本思路[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6.3.
[2]曹允春,席艳荣.临空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J].商场现代化,2009.2.
[3]金忠民.空港城研究[J].规划师,2004.
【关键词】低碳经济;金融支持;低碳金融
“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安徽省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阻碍作用不断加大,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成为转变我国长期以来依靠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中心,自然也要加入到席卷全球的低碳经济大潮中,在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的同时,也在低碳经济时代寻找新的成长空间。
一、安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自“十一五”以来,安徽省一直致力于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积极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首先,低碳技术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安徽省的低碳技术发展处于全国较为先进的地位,各项技术在太阳能、生物能源等新能源领域应用效果明显。目前全省共有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企业近800家,收入已达429.7亿元。其次,建筑、工业和交通三大重点节能领域成绩显著。安徽省一直积极推动低碳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目前,全省的节能建筑面积约为2亿平方米,累计行程节能能力5934000吨标准煤。2011年全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个百分点,对每万元GDP的综合能源消耗下降幅度的贡献率达90个百分点。最后,低碳农业发展逐渐打开局面。具体成果包括利用农产品副产品的再利用发展模式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发展模式等。
但是,安徽省低碳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目前安徽省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但在现有的产业结构中,钢铁、冶金、有色、建材、电力等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比重大,决定了安徽省单位GDP能耗大。而由于缺少资金、技术、低碳人才,建筑及交通领域节能推进工作较为缓慢,成效不明显,现有的有关试点项目主要还是靠政府强制推动,公众缺乏参与意识。
二、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措施和成效
2011年,安徽省政府《安徽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大服务低碳经济和战略性新型产业的保险产品创新力度。在政策推动下,金融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一)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服务低碳经济发展
近年来,安徽省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截止到2010年7月,安徽全省的银行业支持低碳经济的信贷发放已超过340亿元,节能减排项目的贷款占主导低碳信贷地位。其中,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在2009年与省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招商银行合肥分行创新融资方式,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并且安徽省的各大银行纷纷响应政策号召,建立“一票否决制”,对于违背国家低碳经济发展趋势,会造成环境污染的项目坚决不予贷款,信贷的发放必须符合环保的概念。
(二)发展碳排放交易,推动低碳金融创新
碳排放交易是低碳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安徽参与碳排放交易主要表现在CDM项目和建立碳排放交易所上。截止到2012年3月,安徽省已签发的CDM项目数量为17个,估计年减排量为2852130 tC02e。安徽省环境能源交易所于2010年8月9日揭牌成立,是安徽省首家综合性环境能源交易平台。部分金融机构为支持节能减排、CDM等项目的资金需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包括支持CDM项目融资和创新抵押担保形式等贷款业务。
三、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与障碍
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障碍,除了来自金融机构本身,还有来自低碳经济自身和政府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低碳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方面,已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品种单一,创新能力不足。安徽省的许多金融机构并没有根据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创新金融产品,而是停留在传统的项目贷款领域,部分银行虽然在融资方式和抵押担保物范围上尝试创新,但整体继承缓慢。另一方面,非银行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参与度较低,保险业、证券业并未纳入低碳金融服务体系之内,不仅导致低碳金融整体发展结构失衡,也无法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高效的金融服务。
(二)低碳产业投资的高风险性
目前我省低碳经济的发展尚处于节能减排技术转化为应用成果的起步阶段,大部分低碳经济项目从需求、管理、技术等各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市场的波动、供求变化非常剧烈,而且很容易受一些突发性不可预测因素的左右和冲击,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较高,这直接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放贷风险和相关中间业务的利润风险。而受税收制度、担保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商业银行无法获得相应的风险补偿,这样银行会自然放弃部分低碳产业客户的融资需求。
(三)碳交易市场发展不成熟
碳排放交易场所刚刚起步,碳交易所还处于试点阶段,根本不具备建立低碳金融市场交易制度的基础。而碳交易市场本身产品价格的波动性就较大,一些涉及远期交易的碳金融交易项目又加剧了交易价格未来的波动性,这样也使得碳项目开发本身收益的不确定性上升,增加了金融机构为碳交易项目提供服务的谨慎性。
(四)政策支持不到位,法律体系不完善
现在金融机构仍然将资金主要投资于传统产业,对低碳产业支持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并没有给予金融机构相应的激励政策,对于低碳金融的高风险性也并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这使得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法律法规的缺失会导致金融机构大风险识别决策的难度。
四、推动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低碳金融服务体系
1.创新多样化的产品和个性化的服务
目前国内外的低碳金融产品包括碳基金、碳债券、碳交易保险、碳期货期权、融资租赁等产品。这些产品在安徽省的金融市场多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完善低碳金融服务体系应该以创新多样化的,符合安徽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为基础。而且,在为优质项目提供单纯的资金支持的同时,还为其提供全方位的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包括项目开发、价格谈判、资金结算和全程管理实施等在内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另外,我省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低碳金融组织体系无法完全满足低碳金融发展的需要,所以需要提高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参与度,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2.健全低碳金融的风险控制机制
金融机构首先要树立前瞻性的行业风险防范理念,在对绿色信贷项目本身进行风险状况进行专业评估的同时,要全面的、预判性的考虑到影响低碳产业发展的多种因素。其次,金融机构要严格信贷客户环保合规性审查制度,除了审查项目立项审批手续和资金落实情况外,还需审查项目建设环保程序落实情况;最后,要及时跟踪收集客户的环保动态信息和节能减排意向,防范由于信息不对称给金融机构带来的违约风险。
(二)加快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进程
第一,要增加我省CDM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丰富CDM项目的类型,提高年减排量,优化项目结构。第二,搭建碳交易平台,建立符合我国特点的碳排放配额制度和发展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并且建立起与全国碳交易市场沟通的桥梁,尽快建设多元化、多层次、跨区域的全国性碳交易平台。第三,鼓励银行机构直接参与碳市场交易,包括开展CDM项目产品的交易和设计,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咨询和融资服务等。
(三)优化低碳金融发展的政策环境
政府在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明确低碳经济在今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引导金融机构转变业务经营理念,提高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热情,综合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低碳产业投入。另一方面,安徽省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制定和完善低碳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安徽省金融机构健康有序支持低碳经济发展,保护低碳金融各方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吴骏,冷兴,解晨晨.低碳经济背景下安徽经济发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1(6).
[2]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江苏低碳经济发展与商业银行金融支持研究[J].金融论坛,2010(10).
[3]黄佳琳.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浅析[J].区域经济,2010(9).
关键词:私营经济;私营建筑业;持续发展
纵观世界范围内各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史,在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建筑行业的发展都是与当地经济发展直接相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体现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实现工业化目标为主要任务,给予建筑行业巨大的发展机遇。由于公有制建筑经济体受到各种自身短板条件的限制,其市场适应能力差,市场适应能力强的私营建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顺利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私营建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
其一是私营建筑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整体建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质上需要得到全面健康持续发展是客观要求所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私营建筑经济所占比例还在不断提升,从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且在新时期形势下其存在的重要意义不断得以体现,对于缓解新生代农村劳动力有重要作用,同时在目前经济转变过程中,在维护就业稳定以及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作用显著。因而我们需要整体上准确把握建筑行业发展方向和时代机遇,全面认识发展好私营建筑经济的重要性,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更好地适应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满足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其二是公有制建筑经济体在各种各样的原因下,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历史发展的需要,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甚至在某些方面阻碍了建筑经济整体健康持续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实在市场化条件下进行行业改革的必然结构,经历了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而茁壮成长起来的经济实体,具备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创新发展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和促进了公有制建筑经济体的改进和完善,对于整体市场具有极强的推动力,两种所有建筑经济共同发展,对于实现我国建筑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其三是我国私营建筑经济体也存在需要完善改进的地方,这主要体现在私营建筑经济体给人们造成的不好印象,解决不好这些问题,既影响我国建筑经济成体形象也会对私营建筑经济体长远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需要国家出台相应政策实施监管,另一方面需要私营建筑经济体约束自身行为,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朝着健康持续的方向进步。
二、完善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
当前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在整体上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建设生产能力、行业技术水平、生产经营效益等方面均已进入到了全新的阶段。进步是巨大的,发展速度空前快速,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关注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因素,需要综合全面的发展才能健康持续长久。随着我国经济整体完善和进步,私营建筑经济也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需要面对挑战。这就需要认真总结和反思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针对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实现私营建筑经济的良性发展。
(一)在思想认识上重新定义私营经济地位
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和经济增长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提高对私营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剔除影响私营建筑经济健康发展的认识误区。这些误区主要体现在公有制建筑经济体对私营建筑经济体的认识上,过于担心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国有经济受到影响,特别是公有制建筑经济主导地位的受到动摇,进一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的主题地位。从而给私营建筑经济制造各种各样的障碍,打压私营建筑经济发展前景。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做好建设私营建筑经济的积极推动工作,将私营建筑经济的健康发展与深化国企改革和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经济统一起来,为私营建筑经济的良性发展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私营建筑经济的促进政策探究
在总体上我国现有的建筑经济法规相对已经完善,但是再具体到私营建筑经济法规管理方面相对缺乏,尤其是在具体执法方面更是缺乏明确规定。这首先需要确定私营建筑经济的法律主体地位,建立全面有效的法制环境,将私营建筑经济体管理提升到法制范围之内,避免简单管理、粗暴执法现象的发生,执法有据、执法严明,杜绝以罚款代替执法管理等现象的出现。再者就是作为建筑行业管理部门需要认识到私营建筑经济的重要地位,其发展进步不仅仅将继续得到迅速发展,并且作为公有制建筑经济的重要补充将长期存在这一客观事实,应当从整体建筑业良性发展的高度出发,制定兼容并包的适应建筑经济长远发展规划,做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指引工作,最大限度地跳动和促进私营建筑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是需要解决私营建筑经济面临的最大障碍———融资政策,需要制定政策,推动私营建筑经济体在资质审批、贷款融资等受到公平对待,为解放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政策束缚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三)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运行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对于创建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政府应当做好监管工作,确保市场秩序稳定有序,促进私营建筑经济在市场化环境中健康发展。首先需要对私营建筑经济不合法行为进行有力整顿,引导私营建筑经济在合法、规范的市场机制中良性运行;其次需要对私营建筑经济体社会诚信和社会责任意识建设进行完善工作,从其自身内部促进健康良性思想建设,为其良性发展奠定良好的意识基础,同时建立对于企业社会诚信和社会责任意识进行严格的奖惩机制,提高对于社会责任差,诚信度低企业的惩罚力度,减少私营建筑经济体失信行为的发生,降低私营建筑经济体的社会负面影响。
三、增强私营建筑企业的核心业务能力
企业生存至关重要的就是掌握行业核心竞争能力,现阶段我国私营建筑行业粗放式管理水平、盲目扩张等行为,还停留在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阶段,政府应当予以引导,企业自身应当认真反思,针对不足,完善能力,突出企业强项,建立核心业务发展规划,增强企业核心业务能力不断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其一,作为管理者和决策者,私营建筑经济体经营者在机遇面前也应保持清醒认识,以新的理念,掌握市场规律,适时地调整企业市场运行战略,勇于创新,抓住机遇,在挑战中促进企业不断向前进步。其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创新支持力度,转变企业效益增长方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创立企业市场口碑,提高企业服务水平,提升企业内在价值。扩大企业业务范围,积极对企业业务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积极调整,做精做强企业经营策略,不断提高企业运营效益,增加企业利润。其三,完善企业人员素质提升,市场的竞争源动力来源于人才的竞争。加强和完善人才管理,做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人才能尽其用,才能得以发挥,能持续不断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动力。对于人才的培养,加强专业能力和职业德行建设力度,提升人才综合素质,使人才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实现共同进步,营造积极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自身特色核心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苏锋.以发达国家私营建筑经济看中国私营建筑经济[J].商场现代化,2008.24.
[2]徐革明.现代私营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0.11.
[3]张培波.私营建筑经济发展探究[J].财经界(学术),2010.5.
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与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4]科技是发展区域经济和低碳经济的重要基础和重要手段,低碳背景得以快速发展,其需要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环境的污染,以及采取新能源使用,充分运用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手段,最终实现防止碳污染、碳排放,进而有效阻止全球气候的进一步变暖,努力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和生态文明。[5]低碳经济的技术与区域经济发展内生机制的方向之间的矛盾。对于区域经济低碳发展主要存在几个大致方向,有的区域经济发展内生机制是通过采取高新技术和新手段进而进一步提升自然能源的利用效率。[6]
区域经济发展内生机制的特点模式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内生机制的形成具有其特殊的历史阶段的特点,这种特点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不一样的。[7]发展中国家可能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趋势更多的是依靠廉价劳动力、丰富的资源等诸多原因。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在持续,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低碳经济发展来说,都具有更多的挑战,必须紧紧依靠区域经济发展强烈的内生机制的促动。如何加快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有的区域经济发展通过扩大需求来实现内生机制的完善,进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何引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也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在全球低碳经济如火如荼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根据有关国际统计机构出具的报告显示,未来的世界将更多地采取低碳能源、低二氧化碳等一系列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尽可能完成替代化石能源发展模式的过程,进一步提升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等多种方式来实现和完成。诚然,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采用和实行不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更是涉及到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变化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受到国家环保政策的影响,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以及企业加快绿色发展意识的强弱影响,等等。所有的内生机制的形成和改变均围绕着成本———收益的基本模式来展开的,都受到市场因素的调节。[9]特别是在每一次经济发展的危机之后,这种调整和调节作用将会在更深层次和更广的领域得以凸显,形成一种倒逼机制,进而助推新的产业产生,全面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10]
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内生机制的对策建议
第一,建议树立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强烈理念。从加快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入手,更加重视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区域经济,特别是注重区域经济内生机制的培养,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提升综合竞争力。紧紧围绕促进自然生态文明的目标,大力推行低碳经济,重点发展清洁生产、绿色经济、低碳排放等新型工业,重新审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11]
第二,建议积极发展绿色科技,促进创新手段的应用。当前,从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低碳经济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内生机制的优化,已经产生着催化剂的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激发全球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应该积极适应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内生机制。建议有关职能部门进一步牢固树立新时期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鼓励和引导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增加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成分,进而增强内生机制。
第三,,建议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助推低碳技术快速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能够及时将最新的低碳技术引入当地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对于企业来讲,应该成为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能够有效带动内生机制的优化提升。建议企业积极采取最新研发的节能减排等低碳技术,促进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坚持节能环保的发展原则,进一步提升对于资源循环利用的程度,切实完成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逐渐改变那种通过粗放的发展模式,多向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的拓展。通过最小能源消耗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鼓励和引导当地的传统企业开展产业升级改造,积极采取新型的工业生产模式,指导工业企业进一步注重生产领域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最可能采取清洁能源,进而促进低碳经济管理体系的完善和优化,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循环利用效率。
作者:黄琳单位: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关键词: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体育产品
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要较为深刻地了解中国的体育产业,就必须从概念分析开始,将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进行区别。体育事业是国家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要,为了增强国民体质而开展的一种公益性体育事业。国家对公益性的体育事业相关单位采取免税政策,具体的公益活动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要形式。体育产业是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综合,由此可见,体育产业由两部分组合,分别是体育产品和体育经济部门。体育产品包括体育用品和体育服务,体育经济部门包括以体育为主体的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体育产业的根本目的是获取利润,兼顾社会效益,具体的运营方式是参与到市场经济中。由此可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以赢利为目的。既然体育产业以赢利为目的,体育产业这个概念的结构就应该进行调整,由“体育产业=体育+产业”转变为“体育产业=产业+体育”。体育产业应该遵循市场规律,用市场的方式解决产业的问题,用市场的思路指导产业的发展。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尝试体育产业化,用市场经济刺激体育市场蓬勃发展。从纵向的角度来看效果已经达到预期,可是从横向进行比较,我国的体育产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这与我国的国情、市场的发育程度、从业人员的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因为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制约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具体来看,我国的体育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二、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具体问题
体育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是客观的现象,不能凭借主观意识随意地放大或缩小,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客观的思维发现规律,用科学的手段解决问题。当前,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具体问题主要包含六个部分。
(一)政府投入不足,区域差异过大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由东到西逐步递减,导致体育发展水平受到影响。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东部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也高于中西部,对体育产业的需求理所当然强于中西部,企业便将主要财力和物力投入到需求旺盛的区域,于是东部集中了中国最优质的体育产业项目,体育产业主要的利润增长点依靠于东部城市。中西部与东部相比,差距显而易见。政府对于这种不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只能一方面用政策和宏观调控的手段继续扶持东部体育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企业入驻中西部城市,同时依靠财政拨款支持中西部体育产业发展。但中西部经济力量薄弱,市场需求低于东部城市,仅仅依靠优惠的政策很难吸引优秀的企业进驻中西部市场;政府财政支持有限,并不能无限制对中西部提供源源不断的财物支持,结果依然是中西部体育产业区域差距明显。
(二)器材设施落后,品牌成熟度较低
在我国,体育器械投入比例远低于国外平均水平。我国体育器材制造水准低于进口器械,原因就在于工业化制作水平不高,缺乏核心技术,未能形成创新思维,只是一味采取低成本的复制和模仿,追求薄利多销,短期赢利的效果。正是由于粗放的发展模式,导致品牌缺乏创新,成熟度较低。拿安踏和耐克举例来说,如果我们穿着安踏运动鞋,人们只会想到这是国产鞋时,只是满足了一双鞋的基本用途;当我们穿着耐克鞋,人们就会想到这是进口品牌,穿的是品位、是时尚。这就是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的差距。由于我们缺乏创新,未能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所以落后于国外品牌。
(三)体育运动场所数量不足,科研投入不够
我们很难在身边看到足球场、网球场,即便看到也不能进入锻炼,因为一般情况下它们都是关门的;如果开门,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收费娱乐。正是由于这些运动场所的严重不足,导致我国体育的运动水平在该项目落后于其他国家,中国足球就很好说明了这一点。比起运动场所数量不足,更为可怕的是科研投入不够。这会导致研究者缺乏研究条件,没有研究也就没有创新,于是体育产业发展就很难进入高层次的创新驱动模式,只能停留在水平较低的密集型发展阶段。
(四)人才储备不足,缺乏市场运营理念
当前我国的体育人才大多专业能力优秀,并具备一定的教育能力,可以让先进的锻炼或运动方法得到有效的推广,但普遍缺乏经营理念,没有用市场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这就让体育产业无法全方面与市场接轨,发展受到限制。
三、体育产业创新经验分析
尽管当前我们的体育产业面临诸多问题,但这是发展阶段出现的必然产物,只要发现矛盾中的客观规律,了解并掌握了它,就会制订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所有的问题将会相应瓦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融入一个关键性的思维———创新思维。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一个产业获得永久生命力的灵丹妙药,所以我们要想让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就必须自觉形成创新思维,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创新经验,让经验模式化得以推广,达到最终的发展目标。
(一)企业运用市场的方式勇敢创新
市场经济的载体是市场,要想在市场中得到发展就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在市场规律的运作下充分发挥创新的魅力。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体育用品业产生两大巨头———耐克和锐步。1980年,耐克以2.69亿美元的销售额超过阿迪跃居全美运动用品排行榜第一名。市场竞争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正当耐克沉浸在于全美第一的欣喜之中时,1986年,锐步逆袭,超越耐克成为全美第一。锐步用了6年的时间超越耐克,而耐克在超越之后,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再次超越锐步,原因在于创新。耐克在被锐步超越之后,并没有与锐步展开营销大战,而将精力放在了产品的研发之上。他们经过反复的实验研发出了“乔丹气垫系列”,新颖的造型和气垫实用的运动减震功能让耐克再一次成为赢家,一举击败了锐步,再次登上了全美第一的宝座。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耐克始终在用市场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市场的框架下,调查消费群体寻找消费刺激点,自主研发新产品,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政府的“有形手变无形手”创新
由于我国计划经济时代较长,宏观调控的观念始终深入人心,政府很难将“有形手变成无形手”,让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参与竞争。实践证明,宏观调控的痕迹越明显,产业摆脱困境的周期越长,因为宏观调控只能解决短期的、表面的矛盾,无法干预到长远的、深层次的矛盾内部。所以,政府应该转变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由频繁调控改为适时调控,将体育产业发展的决定权交给“产业”自己,让市场来作出相应的决定。
(三)体育人才“经理化”的创新
我们拥有全世界最优秀的运动员,并且专业水平位居世界前列,这在奥运会的金牌榜得以体现。可是我们却缺乏那些能用体育产业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经营类人才。为此,我们应该加大力度培养“体育产业经理人”。应该在高校开设相应科目,在“体育产业经理人”学习过程中,国家定期组织他们中的优秀者去国外体育用品或服务公司参观学习,接触国外的先进理念,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让他们始终与世界先进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
(四)建设多元化市场体系
体育产业的发展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体育和它的相关范围,而应该进一步扩大,将社会中其他行业融入到体育产业发展的快车道上。我们应该紧紧围绕体育消费升级这个根本目标,让教育市场、媒体市场、文化市场、证券市场、人才市场等,与体育市场形成开放式的链接,让更多的市场资源进入体育市场,推动体育市场多层次、多元化发展。5.鼓励民间资本注入,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政府出台激励措施,引导民间资本流入体育产业,允许有实力的公司体育用品和服务公司上市,让股份为有实力的企业注入新鲜血液。特别要重视竞赛体育中的联赛制度,充分挖掘联赛和联赛球队对消费市场的吸引力。用英超足球俱乐部红魔曼联举例。2009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全球最富有的足球俱乐部,曼联以18.7亿美元的球队价值、1.6亿元的运营利润高居榜首。曼联作为一个媒介,可以说激活了整个产业的利润链条。对球迷来说,曼联是精神的归属,他们愿意购买一切关于曼联的周边产品,不会因为门票过高而漏掉任何一场有关曼联的比赛;对媒体来说,曼联是经典的话题,是吸引受众的磁铁,是发行量或者点击率的保证;对赞助商来说,曼联是营销的利器,是品牌成长的助推器;对球员来说,曼联是充满财富诱惑的圣地;最后对曼联的老板来说,球队是赚钱的法宝,是世界的品牌。曼联,作为英超中的一支足球俱乐部,却调动了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对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创新,虽然我们的体育产业还不成熟,比起欧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比起那些已经成熟的国家拥有更多的机会和不确定性。只要我们在体育产业发展的路上,坚持创新,用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引擎,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中国将成为世界体育产业组织中的核心力量。
作者:刘锦飞 单位:榆林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林祥.体育市场营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8-14
关键词:资源优势;发展潜力;经济作用;发展战略;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264-02
一、河南省旅游业基本情况
近几年,河南省政府对发展旅游业十分重视,已把旅游业作为全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尤其是今年以来一股股河南风吹向国内外,河南旅游频频出击,请进来、走出去推介中原山水,激发了河南人游河南的热情,更吸引了日本、美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的游客纷至沓来,取得旅游收入、创汇双稳步增长的佳绩。仅2006年,全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13 139.2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 039.85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30.03%、30%。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75.74万人次,旅游创汇2.737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13%、26.7%。成为河南国民经济增长较快的行业之一,使河南旅游业的重要经济地位充分展示了出来,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也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遇。
二、加快河南旅游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
为提高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化水平,努力推动河南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河南省委提出:旅游工作将围绕一个目标,实现四个转变。
实现四个转变:培育精品,努力推进河南省旅游由观光型产品向休闲度假型产品转变;展示形象,由普通客源市场向高端客源市场转变;强化管理,努力推进由服务粗放型向服务精细型转变;提高效益,努力推进旅游由单一“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具体措施如下:
(一)搞好旅游区域规划,开发重点旅游项目
河南要发挥旅游资源整体优势,应对全省旅游资源加以科学规划,确立和加强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形成“拳头”产品,突出重点,以“点”(重点旅游项目)带“面”(旅游区域),点面结合。做到保护资源,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批开发。旅游区域划分,可以依据社会经济与人文景观的大体一致性、自然风光的近似性、重点旅游景观突出性、行政区划相对完整性、交通设施等的配套完善性原则来进行。按这些要求,河南旅游区域及重点开发项目主要是:郑、汴旅游区;豫西旅游区;豫北旅游区;南阳旅游区;豫南旅游区等。
(二)积极申报世界遗产,向海内外推出“拳头”旅游项目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根据各国申报,在世界范围内评选出来的。中国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组织,1987年第一批申报成功,到目前已有16个省份、两个直辖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33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居世界第三位。河南拥有世界级的旅游景观,但却只有洛阳龙门石窟和安阳殷墟二处被列入世界遗产,这是河南在国际与国内旅游中缺乏有效的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要大力加强这方面的筹备和申报工作。
(三)加快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建设
在完善提升传统观光产品的同时,积极开发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复合型旅游产品,大力开发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修学旅游、探险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积极探索开发农业旅游产品,突出乡村特色,创新发展模式,把农业旅游培育壮大成为我省旅游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并以此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
(四)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旅游景点建设和投入
发展旅游业,要有好的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通讯、住宿、购物、餐饮、娱乐设施等。这些是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河南应大力建设好,并完善之。同时还要注重各旅游景区、景点的生活和卫生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彻底扭转“脏、乱、差”现象。
(五)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加强对河南旅游的宣传与市场推广
河南要成为旅游大省,必须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吸引广大游客。这就需要提高河南风景名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良好的河南整体旅游形象。因此,政府和旅游部门要用现代营销观念和营销手段,通过有目的的营销活动来达到此目的 。如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国际互联网等主要媒体进行广告活动,向广大受众宣传河南旅游景观和文化风情,突出河南旅游特色,创立旅游品牌,树立良好的河南旅游形象。
(六)加强旅游行业的监督管理,规范旅游行业发展
政府职能部门要努力完善旅游市场的管理体制,强化管理,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督,有效管理和处理游客投诉,打击不法经营,保护游客权益,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推动各种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河南省旅游业的作用
(一)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旅游业就业成本相对比较低,市场辐射面宽,能够大量吸纳劳动力。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记载,旅游业增加 1个直接就业人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增加 5个就业机会。由此可见,大力发展旅游业,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能够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就经济发展而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弊端明显,第三产业比重小,影响了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技术作用。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发挥旅游业关联度强、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必将对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第三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林业经济;发展特征;问题;对策
林木的培育和种植不仅会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对于环境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环保效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林业经济的发展也日趋重视。
1林业经济发展的特征
一是林木的种植在防风固沙、保护环境、调节气候、减少水土流失等方面的作用明显,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二是林木的种植和农业种植相似,都是以土地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培育林木的生产过程不像农业种植有较强的季节性。三是林木的种植生产时间长,相对来说劳动时间短,生产过程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既可以生产木材及其他辅料,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四是林木的种植大部分都在荒山、滩涂等,这样的土地农业种植难以利用。
2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林业经济发展中实行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政策,使得林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2.1林业资源的开采和种植不合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林木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由于林业资源的生长期较长,如果过度采伐,无法合理地按照林业资源的生长周期进行开采和种植,森林覆盖面积会不断减少,很容易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尘暴天气等,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
2.2林业经济发展结构单一
目前,在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大都忽视了林业种植相关副产品的经济价值,而是将林业经济的发展重点放在了对森林木材的加工使用上,譬如对中药材及菌类的培育,可以和林木培育共同进行,从而改变林业经济发展结构单一的模式,最大程度地增加林业经济效益[1-2]。
2.3林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需要健全
现阶段,国家在林业政策上,鼓励全民参加植树造林,但由于土地和大部分的林业资源都属于国家,林业种植者和育苗者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缺乏有力的保障,从而导致思想和竞争意识薄弱,需要有相关优惠政策支持对荒山荒地的承包及开采利用,要有相关制度对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的界定,切实保护广大林业种植和育苗者的切身利益,提高人们对林业种植和培育的积极性,有效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
2.4缺乏林业技术性人才
林业种植存在着条件艰苦、工作单一、周期长等实际问题,真正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都不愿意到种植一线工作,林业相关的工作人员技术知识缺乏,林业经济的管理团队实践经验不足等,这些都影响到林业经济的发展。
3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3.1不断完善林业相关制度
林业的种植,不仅在于产生经济效益,而且应该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所以不管能否真正实现林业种植的经济价值,都应当有相应的保护制度,在这方面国家相关政策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是现阶段我国林业种植中个体经营的比例日趋增加,因此在对广大林业种植和育苗者进行保护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要充分利用经济手段来促进林业的发展。同时,要严格控制林木的采伐,尤其是天然林,因为与人工林不一样,天然林有着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群落,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恢复,要严惩任何非法开采行为。
3.2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要依托市场的发展需求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转型,把林业资源优势转变成为经济竞争优势,从而实现林业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林业经济发展。林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在多种效益方面发展,因此要将林业产业开发与市场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把握好林业产业的发展方向,建立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节约型发展路线,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选择好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好地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从而达到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利润的最大化[3-4]。
3.3不断创建林业产业环境
一个良好的产业环境,能够促进资源的深入利用,有效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原料和资金平衡,确保产业链健康循环发展。就林业产业来说,要保证从林木资源的开采、加工、深加工到市场需求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充实,才能更好地提升整个林业产业的效益。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充分发挥支撑作用,同时也要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通过社会多方力量搭建起林业产业平台,真正发掘市场的需求,给林业产业环境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创建良好的林业产业环境。
3.4不断开发林下产业经济
通过发展林业复合经营模式,从多种途径发展林业经济,更好地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实现林下经济多元化发展,促进林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要不断加强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选择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品种对林下种植和培育在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样可以促进相关林业资源的发展,有利于拉长和平衡林业经济的产业链,更好地提升林业产品的附加值。
4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应该认识到林业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已经逐步显现,同时在发展林业经济的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和处理的关系也很多。因此,要通过不断总结林业经济的发展规律,探索解决途径,健全政策体系,加大投资力度,培养技术人才,优化产业结构,切实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5参考文献
[1]于爽.浅谈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河北林果研究,2009(4):413-415.
[2]张传辉,张汉巍.我国林业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森林工程,2006(6):60-62.
[3]孙爱斌.我国现行的林业政策对林业经济发展的障碍分析及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06(1):18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