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7:30: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低下近年来,随着陕西关中地区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相应的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农业废弃物也就大量增加,例如养殖产生的污水和废料、燃烧剩余的秸秆以及农田中残留的农膜等。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某县每年畜禽粪便排放量接近100万吨,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约有30余万吨,农膜的使用量已超过600吨。调查统计还显示,大约有近50%的农业秸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每年有超过100吨的农膜被遗留下来,许多畜禽养殖的设施十分简陋,大量的畜禽粪便和养殖的污水废弃物直接排入水渠或河沟,未能得到有效处理,以上各种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低下的现象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威胁。
农村土壤污染问题严重陕西关中地区农村土壤污染问题严重,部分农村居民为了追求农业产量,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生长激素及农膜等,致使农田过量使用化肥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过量使用的化肥通过挥发、淋溶污染大气、土壤与水体,使土壤中残留了大量的有害物质,直接影响土壤的结构和功能致使土壤生产力下降,农作物结构发生改变,,最终抑制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从而造成农作物减产或农产品质量下降。土壤污染的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如果不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加以整治,不仅威胁到农产品安全而且严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饮水安全系数较低在城乡发展进程中,对城镇的关注往往大于农村。因此,城市用水质量优先性明显高于农村用水保障,主要表现在农村供水保证率低、水质不达标。根据本人对陕西关中地区某县的调查表明,自来水普及率尚不到10%,仅有少数村庄有供水设施,基本没有污水处理系统,部分拥有供水设施的村庄,其供水设备也是十分简陋,供水的效率普遍低下。大约有30%的农村人口面临着饮用水不安全的危险,饮用水中含有的有害物质量超标。饮水安全系数低下会导致农村地区出现与饮水相关的疾病,此外农村现有的自发打钻的水井和沟渠的环境卫生状况也十分严峻。
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农村人口过度增长也是导致陕西关中地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重要原因。随着陕西关中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违法占地用地的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被非法占用的土地数目之多,范围之大令人膛目结舌。在诸多违法占地现象中,未批先用、以租代征、批少占多等现象较为突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条不容忽视,那就是,由于人口过度增长,生活空间相对变小,非法占地建房现象十分严重,再加上相当多一部分党员干部对我国的土地国情缺乏了解,对农村非法建房疏于管理,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城市工业污染转移加剧随着城市扩张速度的不断加快,陕西关中地区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也在飞速前进,人口持续增长、工业企业向低层级的农村地区转移、农村原有的生产布局开始加快调整,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在关中地区农村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工业企业的悄然兴起,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城镇工业的废水、城镇生活的污水和垃圾进一步向农村地区转移,城镇工业企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已经成为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乡镇工业企业一般都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布局分散、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因此,造成的污染呈点多面广的特点,很难采取有效地监管和治理措施,因为污染而引发的民事纠纷也是时有发生。
改善陕西关中地区农村生态环境对策
(一)保持适度生产,保持适度消费无限制的大量生产所造成的后果是资源浪费和大量废弃物排放,适度生产的基本原则是:一是应保证人们的基本消费量;二是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保持生态环境的基本平衡;三是在上述二者的基础上根据技术的发展逐渐加大生产能力。对此,我们要尽可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要以尽可能低的代价产出尽可能多的效益;要尽可能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要在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可允许的界限内,达到在时空上对农业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在当今我国农村人口急剧膨胀,过度消费是一种使农村生态环境系统不堪重负的生活方式,势必大量侵占他人限的,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会导致农村生态系统的崩溃。节约资源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核心,倡导可持续消费观,大力提倡适度消费的原则,即减量化、利用、再制造和再循环。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更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最终受益的仍是广大农村居民。
(二)提高农村居民文化技能水平、增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会议等多种形式及工作中的各种时机向农村居民传授生态科普知识,宣传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使农村居民自觉投身于生态村建设;另一方面大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每年聘请农、林、牧、副、渔、沼气、环保等各方面的技术人员,举办苹果、猕猴桃、石榴、柿子、植树、沼气、工业“三废”治理与管理等技术培训班。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加培训,掌握技术知识更好的保护陕西关中地区农村生态环境。
(三)控制农村人口数量,减轻农村生态环境压力,使人口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人既是各种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各种资源的消耗者。有限的资源,无节制的人口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生活越来越贫困。控制人口无计划增长的措施,如广泛宣传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科学知识;把计划生育工作计入村规民约,配备专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做到药物、工具免费送上门,免费提供节育手术,并给于适当的经济补贴。对只生一个子女的夫妇给于鼓励,从孩子出生至14岁每年发给一定数额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对婴儿、幼儿实行“计划免疫预防接种”。通过以上措施控制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使人口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
(四)引导农村居民建立民间环保组织由于农村居民易受其他群体影响的特殊性,仅仅靠某一方面的力量对他们进行环境教育是不够的。因此,农村的民间环保组织能够确保农村居民的参与,使农村居民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更有效地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真正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的基层政府有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生态效益的倾向,他们往往与当地的环境污染企业达成一个利益共同体,降低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本,民间环保组织有利于将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心声呼吁给社会各界,引起社会舆论对于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关注,减少因“政府失灵”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加重。政府应鼓励农村居民成立自己的团体,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必要的话,在财政上给予鼓励。农村居民通过成立自己的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先进步的农村居民教育落后的农村居民,互相影响,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提高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使他们不再是环境决策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有参与的权利与能力的积极主动者。
作者:李灵芝淮文博单位:西安航空学院规划与建设处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金融产业贡献;优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059-02
金融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供血系统。金融行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互助关系。黑龙江省的金融发展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在建国初期排名处于中上游,但在改革开放之后连年下滑。近几年,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与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都存在较大差距,且差距在逐年拉大。因此,分析黑龙江省金融生态环境,发现金融和经济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对策,有利于黑龙江省促进经济转型,改变落后局面,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黑龙江省金融生态环境现状
“金融生态环境”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和发展有关的社会与自然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地理、风俗习惯等[1]。狭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和发展有关的外部环境,通常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等等[2]。
根据学者金雪军、田霖的统计,2004年,黑龙江省金融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第18位。2011年马婷统计指出,黑龙江省金融竞争力指数排名2005年,到第27位,2006年第27位,2007年第27位,2008年第26位。根据综合开发研究中心(CDI)“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显示,哈尔滨市2009年在全国排第24位,2010年第21位,2011年第28位,2012年第25位。根据《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08―2009)》评价显示,黑龙江省金融生态环境综合得分0.32分,仅相当于排名第1的上海市0.922的1/3,在全国130个省仅排第24位。以上数据表明,黑龙江省金融生态环境在全国处于低层次水平,并且自2004―2013年间排位呈逐年下跌趋势。
二、黑龙江省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面临转型
我国耕地最多的农业大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力战场的黑龙江省,同时也是石油、石墨等资源大省,其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占总GDP比例,2010年分别为12.6%,48.4%,39%;2011年为13.5%,47.4%,39.1%;2012年为15.4%,44.1%,40.5%。数据表明,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第二产业占GDP的2/3,第三产业增长比较缓慢。在资源产业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面临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严峻考验。
1.资源型企业收入减少。资源开采型企业效益的下滑直接影响到财政规模和财政收入。大庆市油企产油的生产成本逐年递增,伊春和大兴安岭地区木材产量的逐年下降,导致黑龙江省资源开采型企业年均收入减少。
2.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煤城总沉陷区面积己经达到530平方公里,四大煤城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甲烷量约为3亿平方米[3]。如此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果再不得以改善,对黑龙江省环境的破坏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二)信用系统不健全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早施行和最晚取消计划经济的省区,再加上经济发展的滞后和农业大省的背景等因素,造成黑龙江省相当大部分地区存在着信用方面的问题。
1.信用体系不规范。黑龙江省信用系统的信息征集、整理和使用尚未形成规模,信用中介服务覆盖面较小,信用状况参差不齐,征信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信用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方法不同。
2.失信现象屡禁不止。主要体现在企业造假、恶意银行逃废债务、故意偷税漏税、签订虚假合同等方面,这些问题既涉及到企业也涉及到个人。而金融维权案件执行难也是失信高发的原因之一。
3.各金融部门之间过于独立。由于黑龙江省地处我国北方,相对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来说,信息比较封闭,导致信用体系建设的条块分割的现象。各金融部门缺乏统一规划,很多行业重复建设信用体系,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三)法规制度不完善
黑龙江省企业由于历史原因,金融市场稳健运行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金融债权的司法保护乏力[4]。金融融执法环境不佳,很多胜诉的金融案件存在难以有效执行的现状。很多法律条款陈旧,不能符合当今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企业发展格局,且金融债权诉讼收费的环节多、费率高,妨碍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
(四)金融市场发育滞后
与其他省份相比,黑龙江省金融业整体规模小,资金流转率低,没有形成规模效益;金融机构少,市场竞争不足,资源没能实现优化配置,资本市场发育一直缓慢。截至2013年5月末,黑龙江省A股上市的公司31家。其中,国有控股公司18家,民营控股公司11家,外资公司仅2家。黑龙江省上市公司占股票市场市值仅有1.09%。
三、黑龙江省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对策
(一)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改善经济环境
1.发挥区域和产业优势。加快改造传统工农业,在现有基础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比如,对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等粮食主产区在优化第一产业基础上,重点发展特色食品业、畜牧业,发展新型加工工业和流通服务业等等。
2.加大引用外资的力度。抓住世界产业转移良机,力争把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多、竞争力强的研究机构和制造产业转移到黑龙江省。重点加大对俄和东北亚招商引资力度,着眼长远、消化吸收,促进黑龙江省整体产业链的形成。
(二)加强法制建设,改良法治环境
1.构建和完善金融法律体系。在现代市场经济立法理念的指导下,建立健全各项法规,维护金融债权的追偿,做到法律健全、法制完备,提振银行信贷投放的信心和规模,为经济发展创造优良的融资环境。
2.提高金融执法水平和能力。各金融执法部门要从执法队伍建设,执法能力水平,执法工作作风等方面切实提高金融执法水平。各级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要重视司法独立的重要性,避免妨碍司法事务。对金融案件实行异地立案审理,全程跟踪记录,对办案失职渎职实行终身责任追究等措施。
(三)培育信用文化,改造信用环境
1.完善征信体系。政府牵头,协调征信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整合信用信息,建立公开而统一的信用档案和管理系统。信用信息开放给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使用,促使良性的银企合作关系形成,在信用体系层面解决黑龙江省企业贷款融资难问题。
2.严厉打击不守信用行为。对金融违法的企业和个人要依法严历打击,做到违法必究,在法律责任和行政处罚两个层面都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通过执法部门和政府行政机关的合作,使失信企业和个人不敢违法、不能违法,实现政府、银行、企业三方的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四)优化金融体系,促进产业成长
1.拓宽投融资渠道。各级政府、各行各业及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共同创造良好的资本环境,鼓励股票市场、证券市场、债券市场和金融衍生品的规范运作和创新发展,有效保护投融资各参与方的权益,实现和谐共荣。
2.优化金融服务。以综合型金融集团为主体,以专业化、区域化、个性化的金融机构为辅助,加快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依法制定行业标准,鼓励合法经营。加快担保机构改革,多渠道筹措运营资金,规范业务、健全制度,形成高效的保、贷、还运行机制。
3.健全金融调控体系。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措施。促进货币、资本、保险三个市场共同发展,采取信息共享、及时干预的办法,防范金融风险。同时,对金融机构内部加强管理,严肃金融政策和规章,建立金融安全区,避免恶性竞争,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 孟佐东.我国金融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分析[J].理财世界,2008,(12).
[2] 胡瑞冬.大型煤炭企业非煤经营项目策略研究―以龙煤集团发展旅游业为例[D].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学院,2011.
关键词:生物教学; 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意识
生物进化中从猿到人的历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刻都没有离开过生态环境。人类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从生物圈中获得资源和空间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又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对和不可回避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培养中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态观,是中学生生物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怎样培养中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呢?
一、收集学生周围环境的生物物种变化的情况,培养中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
生物教学结合学生周围的水环境、陆地环境、空中环境,开展物种变化的调查活动,调查结束后倡导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这样就能从生活中培养同学们的生态环境意识。
1.调查水环境
学生周围的水环境由河流、湖泊、水库、组成并同大气的降雨、降雪连成为一个有机的“水循环系统”。城镇居民用水,影响着水环境的质量,水环境质量的变化影响着水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生息,这又通过食物链、食物网直接影响着相关物种的变化。当然,水环境的变化又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经济发展等许多领域。带领学生开展以上的水环境中的任何一个环境中物种变化情况的调查,并撰写小论文都能培养学生对水资源的重视和养成节约用水的行为。
2.调查陆地环境
人的居住空间和活动场所都依赖于陆地环境。人口增长造成的生存空间压力,致使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和资源逐渐缩小,甚至有些生物已在这一变化的过程中消失了;这种变化导致物种多样性减少的情况已经发生了许多件,以此同时提示学生借助网络来获取一些物种灭绝的事实,让他们关心环境,爱护环境中的生物资源。
3.调查空气环境
大气污染、温室气体增加、臭氧空洞的产生、气候变化等影响着空气环境,也影响着陆地环境和水环境。通过学生收集大气污染、温室气体增加、臭氧产生的事实,来认识大气质量对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影响。
同学们收集到的生态信息能够反映出生态环境的变化,影响着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影响着生物的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等生命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变化了的生态环境又决定着生物生存和发展方向,这样来培养中学生生态环境意识。
二、做有关生态实验中的探究性实验,培养中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
生物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之一,实验教学活动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
1.中学生的学习体验。
中学生物教学中做有关生态实验的探究性实验活动以实验的原理、实验的目的为依据,以资料背景为前提,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修正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和收集实验数据、表达交流、撰写实验报告。这一过程的学习体验是培养中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的重要工作,并使学生养成探索生物科学原理的精神。
2.中学生的生活体验
让学生从生态环境中获取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和影响人体健康的许多事实来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这是中学生获得生态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生物教学中的“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制作生态瓶”、“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用废弃的电池影响养花、养鱼的观察和记录等相关的生态实验,同学们就能从这些实验活动获得学习体验,并能形成生态环境意识。
三、收集媒体中的生态热点问题,培养中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
媒体中存在着大量有关生态问题的事实,并从这些事实中获取同生态相关的环境问题。开展收集报纸、新闻媒体、互联网中的生态热点问题,并关注国内、国外的生态热点问题。
1.收集媒体中的环境问题
从媒体中收集到生态环境问题后,带领学生进行分类、统计、比较,并归纳总结。同时制作宣传与环境相关的一系列活动。从这些发生了的生态问题的事实来说明人类的生产生活、经济发展、战争等都会引发环境问题,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此震撼同学们的心灵,增强同学们对生态环境意识的形成,激发他们参与社会、参与决策,关心生态环境问题,形成正确的生态观。这有利于中学生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并能参与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成长。
2.应用生态学原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国际性问题和各国政府都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但解决这一复杂问题的过程中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必须以生态学的原理为基础同其他学科进行科学结合来解决。因此,在生物教学中,生态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引导学生解决全球性生态环境的基本方法,也是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奠定基础,以激发他们将来参与到环境治理的社会实际工作中来。是中学生养成生态环境意识的重要过程。
四、组织中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生产部门,培养中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
参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生产部门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的实际行动已经能够解决一些环境问题。
1.治理环境 美化家园
组织中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生产部门治理环境的过程,获取治理环境的原理和工艺;以及处理垃圾的原理和流程,就能增强同学们对环境问题解决的信心,并发现可以将垃圾作为资源再次利用而美化家园。
2.关爱生态环境创建美好未来
摘要: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人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它进行研究。相比别的学科领域,艺术界的反应却有些迟缓,版画创作方面关于生态环境的相关创作较为缺乏,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的创作题材无疑应成为我们版画工作者深入研究的对象。
20世纪的大幕已经落下,对20世纪的反省却才刚刚开始。人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来研究生态环境问题,有学者认为20世纪是“全球规模环境破坏的世纪”,我觉得这个说法还是比较恰当的。虽然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20世纪的现象,但如此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生态环境破坏,确实是由工业革命以后这一百多年所造成的,而非历史上的常态。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达到空前严重的地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因而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以至于出现了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浪潮。
日益严重和突出的环境问题,有人为和非人为方面的原因,但是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加严重。几千年来,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同自然环境进行艰苦斗争的同时,既发展了自身,又异化了自然,破坏了自然环境,并遭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在当前,生态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成为很多学科共同的研究对象。尽管各学科在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上,研究的角度、采取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本质上生态与环境问题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文价值问题。从这种“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角度来思考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的相关问题具有更为深刻和普遍的意义。
相比其他学科领域,艺术界的反应却有些迟缓,版画创作方面关于生态环境的相关创作较为缺乏,但是还是有部分版画家意识到要改变这种现状,特别是我们面临21世纪的到来,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期间,回顾和思考工业革命以后的这一百多年间,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的创作题材无疑应成为我们版画工作者深入研究的对象。目前随着社会变革加快,世界各国对物质需求空前增多,对自然的掠夺愈演愈烈,人们生活喧嚣尘上。近年来,版画家用作品和图示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如版画家付河江先生的《城市景象》系列作品就是一组非常经典的反应环境问题的作品。在这组作品中,付河江先生运用“数码版画”这种现代手段表现现代都市某些图像和图形,结合城市所特有的符号和一些极端抽象形式的元素,使他们有意无意的重叠、交错,形成另一个空间。在他的作品《城市景象・限速》中,作者大量运用漏腐和平腐的版画技法,把楼房、道路、汽车、天空等腐蚀成大片的黑色和深灰色,并结合大量随意的,不同粗细的,错落有致的线条,营造出沉重并令人窒息的画面,他作品深刻的反应出城市化带来的各种深刻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天空中大量使用漏腐和平腐的版画技法,恰到好处的刻画出受到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的城市空气现状。目前,中国许多大城市的空气污染已经非常严重,人们每天都生活在“云里雾里”,中国的部分城市受到空气污染太严重,以至于成为了卫星观察不到的城市。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内汽车不断增多,汽车尾气污染已经达到了让人难以忍受的地步,走在城市的大街上,人们的鼻孔和衣领都会很快变黑。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中都含有有害化学物质,会给人带来各种呼吸道疾病,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版画家熊永平也是一位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版画家,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在他的系列作品《红色器皿》、《蓝色器皿》、《灰色器皿》中,作者大量运用重复的符号――矿泉水瓶、一次性塑料杯、饮料塑料瓶,按照特定的排列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作者之所以运用重复的符号,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强调画面的环境主题。白色污染在我国城市里是随处可见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在石油中提炼而成,被随手丢弃后它却属于不可回收类垃圾,所以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为了适应社会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水杯等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出现确实在人们生活中带来很多便利。但这些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后常常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严重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
本人系版画专业的学生,深感生态环境改变影响了版画艺术形式的表达,根据本人所读全国版画展、国际版画展图录中认识到诸多反映生态危机之下的视觉图像和版画审美观的变化。本人一直在关注生态环境的问题,也创作了一批与生态环境题材的版画。在《高原精灵的哀嚎》中,我先用1:2的强硝酸把整块锌版腐蚀切割成31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锌版。在画面的中心,我用10块较大的锌版来刻画藏羚羊被猎杀的各种惨状,每块锌版刻画一个藏羚羊被猎杀的场景,画面可能会让人觉得过于血腥,让人感到不适,但是这些确确实实是人类的行为,是人类使这些可爱的高原精灵走到了灭绝的边缘!重复的,血粼粼的画面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警示人类,警示那些仍然继续杀戮动物的人们。画面四周随机的散落这11块小一些的锌版,锌版上面写着最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已经灭绝的11种动物的名字,这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强调画面的主题――高原精灵藏羚羊会是下一种灭绝的动物吗?最后,在画面中还随机摆放了10块锌版,锌版上只有用漏腐做出的一些肌理,并没有进行刻意绘画。为什么要摆放这10块只有自然肌理,而没有进行刻画的锌版呢?从大环境来讲,在我们的地球上,像藏羚羊这样,正在受到大规模杀戮,或者因为人为、非人为的活动濒临灭绝的动物还有多少呢?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各个学科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去研究它,找出改善自然环境,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法。版画工作者也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用个人的图示语言和作品,去警示和提醒人类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作者简介:潘恺 出生年月:1984.12 性别男 广西省百色市(籍贯) 学历:硕士 研究方向:美术学(版画)
近年来,人们对环境生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国都开始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列为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针对生态环境问题,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将其作为基本国策之一。若想实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人类就必须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予以关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观念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与重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思维方式都受到了这一观念的深刻影响。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会对自然造成影响,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势必需要认识自然、利用自然、适应自然,并对自然进行一定的改造,但是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没有意识到应当如何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意识到人类要想长远的发展就必须以维护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对自然进行了过度的开发与索取,导致自然能源、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各种经济建设活动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各种负反馈效应层出不穷,具体来说,这些危害包括河流的径流量降低,河流的下游出现断流现象,河流水质变差,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洪涝频繁发生;空气污染加剧,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重;湿地面积逐年减少,农业土地质量恶化、土地肥力严重降低,机井面临调空的严峻形势,农产品大量减产;森林覆盖率降低、沙化土地的面积增加,草场不断退化,水土流失现象日益加剧。因此可以说,当前世界面临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是十分严重的,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必须开展可持续建设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为人类长远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保障。
二、环境生态学视野下的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树立和谐的自然观念
自然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的生存以及发展活动都不可能脱离环境完成,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即人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而自然也同样会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影响。从现实情况来看,与自然相比,人的主导型更强,虽然人类的活动并不能涉及到整个自然界,但是就某一个时间与空间范围来说,即使自然环境所给予的条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人们仍然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来使自己的空间影响力扩大。因而人类对环境与生态的破坏不仅表现在某一个时空范围,其影响是具有扩大性与延续性的,自然状态一旦失衡,其影响范围极大,这种影响也会作用到人类的身上。人类生存与发展对能源、资源的依赖性较强,一旦生态环境被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也会被逐渐瓦解,人类最终将伤害到自己。因此,人类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意识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人类应当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对自然进行必要的探索,认识到自然发展及其演变的固有规律,分析人类的各种行为可能会对自然造成的危害,然后再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规范自身的各项行为。在日常的活动中,应当加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的宣传,树立正确的观念,让全民都有意识的参与到保护自然的工作中,通过规范自身的行为等方式对自然进行保护。
(二)C合治理生态环境问题
对于已经发生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人类应当予以重视,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治理。随着人类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意识到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应当考虑其环境效益的高低,因此在活动开展以前需进行深刻的论证与分析,考虑到经济活动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然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看是否可以从源头上避免问题的发生,如果不可避免那就需要在时候对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补救,尽量将破坏程度降到最低,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共赢。各地区应当根据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综合治理,为环境与生态建设作出贡献。近年来,我国各地都积极开展了生态换进治理工作,城市绿化、农业生态工程、园林生态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等项目都得到了积极的推广,并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效果。
(三)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
建设生态环境需树立全局观念,从全局角度出发,深入实践调查,最终制定出最有利于社会综合发展的建设规划。生态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因此,相关人员应当分阶段、分层次、分行业的对生态建设问题进行细致化全面的分析,避免出现规划漏洞,保证规划设计具有全面性与时效性。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工作应当注意三个基础性的问题,第一是规划建设的范围,从全国来说,规划可以按照省份、地区来划分;从省来说,则可以按照城市以及分区划分,而其规划内容则应当根据农业、环境、城市、资源等部分来划分。第二是规划建设的原则,其原则主要有两点,一是目的性明确,二是效益性较强,一定要突出生态环境效益,促进城市的绿色发展,同时这种发展应当是长远的。第三是规划建设思路,农业、工业、城市、农村的规划应当是具有差异性的,相关人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结语
[关键词]河流 水资源 水环境 生态环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TV1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5-0067-01
水利工程的兴建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项重大活动,在工程的兴建过程中和建成后能够发挥出巨大的综合经济效益如防洪、发电、供水、排灌、航运、养殖、旅游等,从而充分体现了水资源为人类造福的多重作用。这也正是人们在兴建水利工程、充分利用河流水资源方面迄今为止一直保持高度积极热忱的重要动因。总之,水资源利用的效益是非常显著的,这一点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是无可非议的。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的由河流蓄水所带来的环境、泥沙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开始调查分析和研究河流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方面的许多负面影响。到了70年代初,有关这方面的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经验交流和国际学术会议迅速增多起来,并且逐步引起了政府部门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更为可喜的是,进人21世纪后。河流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更为高度的重视,特别是近两年更加加大了各方面的监管力度,对突出影响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利用项目给予了曝光、停工或者要求重新论证,如四川的田湾河水电站、杨柳湖水电站等。故此,本文拟对河流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作一些探讨。
1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河流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具有渐近性、综合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复杂问题。这些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河流蓄水引起水量损失,枢纽下游水质恶化,污染混合能力减弱,对无脊椎动物的危害,库区淹没与移民以及引起库区内小气候改变等等。
1. 1河流蓄水对无脊椎动物的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水库蓄水运行后,由于水的蒸发量、渗透量、降雨量的改变,继而引起水流流态的改变,而这一改变造成了无脊椎动物的不适应,一些适应性差的无脊椎动物逐步走向稀少或灭绝。其次,水库对水温具有调节作用,同样也改变了某些生物完成其生命循环的周期规律,给无脊椎动物的生存环境带来变异。第3,由于下游河道的冲淤,河床质变化,改变了无脊椎动物生存所伴随和依赖的微生物环境。第4,水位(或水深)变化和河道冲淤,将造成滩地等浅水区扩大,引起细菌、蚊蝇、蝗虫、螺等生物繁殖,传播病疫,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在无脊椎动物受到影响的过程中,由于动物对河流原有的水深、流速、流态、温度等环境早已习惯,因此,最先反映的是不适应,随之是难以生存,或迁徙,或减少繁殖,最后,造成无脊椎动物种群减少。
1. 2蓄水淹没与移民
河流蓄水必然导致上游的淹没,其淹没面积的大小取决于蓄水的高程。显然,平原型河流蓄水淹没的影响要比山区型河流严重。由于蓄水淹没,使得淹没区内的居民要搬迁,耕地要放弃,文物古迹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淹没区内的生态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在这些变化中,居民迁移是影响程度较深、范围较广、历时较长的问题之一,因为它所牵涉的不仅仅是生态环境问题,而是一系列十分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包括搬迁、补偿、安置就业、新区建设等。如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所建设的一些水利工程中,有的工程的移民问题长期难以彻底解决,影响期长达30余年。由此可见,蓄水淹没与移民问题必须在工程投人兴建后尽快得到妥善解决,否则,将给后几代人留下遗难。
1. 3蓄水对库区小气候的影响
由于河流蓄水后形成了比蓄水前要大得多的库区水域,通过大水面的吸热调温作用,将会引起一定的库区小气候的改变。这些变化有如温度改变、湿度改变、降雨、雾气等,其变化方式有如增降、滞后、延时等等。显然,库区小气候的变化会给库区周围的植物生长、动物活动和人们生活等带来一定的环境影响。
2相应对策
针对前文所分析的水资源利用中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学科体系,开展理论研究;在高度增强生态环境意识的基础上,采取得力工程措施解决已有问题;加强科研攻关,对已有问题和可能出现的新问 。
2. 1开展理论研究,建立学科体系
进行河流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研究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过去,我们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所依据和遵循的是一门《水利学》,所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大多是充分地突出其有利的一面,从而很少或几乎看不到其将会带来的问题或危害。加之,水资源的利用往往在最初几十年内,的确是利大于弊,并且的确为人类造了福。然而,经过数10年甚至更长时间运行后,其问题、弊端甚至是危害便逐渐显露出来,这时人们对这方面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许多专家学者在进一步拓展水利的同时开始关注”水害”,中国工程院潘家铮院士率先提出建立《水害学》就是其中的典型例证。
2. 2采取得力工程措施,保护水资源
采取工程措施,可以对上述河流水资源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有效地防止或减轻。
在减少水量损失方面,一方面可采取措施减小资源水向大气水的转化,即减少蒸发损失。这些措施有加强库区绿化,保护植被,发展水库渔业、水生动物养殖业、库岸水面植物种植业及开发运营水上旅游景点等,这些不仅能遮挡水面,减小蒸发面积,降低蒸发率系数,进而减少蒸发水量,维护库区生态,而且还能向市场提供水产品,获得社会及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则采取措施减小渗漏损失,如防止库岸水土流失,保护植被等,以减小渗漏面积和渗透系数,降低渗漏损失。
2. 3加强科研攻关,寻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新途径
河流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虽然已开始得到人们的认识,但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增长,对问题的认识将会不断加深,且随着时间向前推移,新的问题还将出现。因此,加强科研攻关,寻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新途径十分重要。首先,是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流域生态环境模式或水利工程自身的水库生态环境模型,在建模中产生并提出一系列重点攻关课题,以供研究。如怎样进一步减少水量损失,保障河流水质,构筑无脊推动物的模拟生态,做好移民安置等等。其次,是通过科研攻关活动的连续不断开展,推动解决河流水资源利用中生态环境问题工作的不断向前,开创新思路,寻求新途径。同时,通过科研攻关,提出生态环境的改良或再造措施,不断引导生态环境从不利向良性转化。
3结语
河流水资源利用是一项效益显著的公益事业,是为子孙万代造福的事业,但在发挥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诸如水量损失,水质影响,生态改变,淹没与移民等。随着水资源利用和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必将得到更广泛深人的揭示。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制定,通过工程措施、科学研究和全民意识,使各项对策得到真正落实。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下,河流水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一定能得到有效的协调和解决,进而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规模化畜牧养殖;生态环境;破坏;防治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5-0181-01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户与养殖户开始实行规模化养殖。相对比分散养殖模式,规模化养殖可以为养殖户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规模化养殖具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在其发展期间会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甚至会影响生态环境。针对规模化畜牧养殖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必要研究分析规模化畜牧养殖所产生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
1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事实上,规模化养殖模式对畜牧业的发展具有促进性的作用,但是生态环境已经在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即便规模化养殖模式产生经济效益较为可观,但是生态环境问题实在是不容忽视。首先,规模化养殖迁徙破坏环生态环境。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畜牧产品的需求逐步提高。需求量持续性增多,有效的促进畜牧养殖规模的扩大。不少养殖户将畜牧养殖基地搬到距离城镇比较近的区域。相对比养殖基地,距离城镇较近的区域有助于满足人们的需求,但同时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压力。畜牧养殖地的变更,导致城镇可用地面积逐渐缩减,而养殖户需要不断的减少养殖面积,但是这样就导致养殖过程中动物粪便与污水难以有效的处理,影响生态环境。其次,养殖规模的持续性扩大,养殖户的养殖方式越来越倾向于饲料养殖。这样的饲养方式有利于减少人力与物力,但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养殖户在选择动物饲料时,选择那些花费较少的产品,而这些产品中必然包含较多的化学成分,对动物生长产生影响的同时,动物的粪便会对环境产生直接性的污染。最后,管理方式不当,破坏生态环境。养殖畜牲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畜牲生病或者是死亡的情况。如果不善加处理病死的畜牲,就会破坏生态环境。但是大部分养殖户并不具备这方面的认识,管理和处理病死牲畜不科学,没有做好隔离工作,将生病牲畜粪便或者是已经病死的牲畜直接处理,继而破坏生态环境。比较严重的情况还有,部分养殖户为谋取利润,将病死的牲畜产品直接投放到市场中,影响禽畜类产品质量。[1]
2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防治的措施
规模畜牧养殖规模的扩大,有效的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但是却对生态环境产生极为严重的破坏。针对此,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生态环境的防治。
2.1提高环保意识
在防治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提高养殖户的环保意识非常重要。唯有提高养殖户的素质,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善环境问题。针对此,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就需要对养殖户展开教育,同时也可以通过培训措施来加强养殖户环保意识,促使养殖户能够认识到畜牲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全面提高养殖户的素质。与此同时,根据当地养殖的实际情况,应当建立完整的养殖制度,促使养殖户提高自身要求,促使养殖户在养殖的过程中,能够满足环保的各项要求。
2.2加强环境监督
为保证环境保护能够落到实处,环境监督管理不么就应当加大监督管理的力度。在开展监督管理工作期间,可以根据养殖户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促使养殖户的养殖模式与养殖规模符合生态环境发展趋势。当然,相关部门还需要加强对规模化养殖基地周边环境进行监测,保证养殖地空气质量与水质量。若如发现出现污染比较严重的规模化养殖基地,研究分析环境污染产生的因素,若是养殖户的养殖行为造成环境破坏,就应加强力度进行整顿。促使养殖户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
2.3改善养殖技术
养殖产业属于传统型行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方式并未有明显的改善。传统养殖模式规律性较强,但是养殖方式很难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对此,为提高养殖的有效性,养殖户需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通过改善养殖方式来减轻对畜牧养殖对环境的破坏。因此,养殖户在养殖期间就需要注意处理好动物的粪便。养殖户在处理动物粪便的时候,可以采用科学的管理机制,从源头上将动物粪便中的有害物质清除掉。与此同时,养殖户还需要处理好污水,理应净水设备,保证水的质量。且利用这种方式还可以有效促进水资源的循环使用,以此减少水体污染。多选用有机肥料,可有效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参考文献:
[1]翁伯琦,雷锦桂,江枝和,等.集约化畜牧业污染现状分析及资源化循环利用对策思考[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14(s1):24-32.
摘要:我国环境保护一直走不出“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怪圈,一个深层原因是环境治理区域化、碎片化,重城市、轻农村,重显性
>>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病”及其治理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传承及其产业化问题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辽宁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乡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分析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接合部市容环境问题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的困境与突破 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治理转型 成都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城镇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问题与对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建设新农村的环境治理策论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病”及其治理路径探析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法治政府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4-11-28.
[8]刘松柏.第三方治理还需跨越多道坎[N].经济日报,2015-01-20.
[9]洪大用.绿色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研究[J].环境保护,2014,(7).
[10]王尔德.“十二五”环境服务业增速达40%左右[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04-10.
[11]张红兵,王开广.我国将建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N].法制日报,2015-08-07.
Abstract:Chines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annot walked out of the circle of local improvement but overall deterioration. The underlying causes are that our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s regional and fragmental;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focus on city but ignore countryside, focus on the domina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ut ignore the recessive on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holeness; we should use the rule of law thoughts to develop a unified planning of rural-urban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governance the recessi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the domina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s a whole. We should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environmental standard systems, the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system, and the environmental services contract system. Meanwhil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asic law enforcement system and its ability.
Key words:the recessi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模式;比较
前言:现阶段,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制定出多种治理模式,但是这些模式在达到某一阶段时,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随着多元共治模式的提出,相关工作者开始进行了对不同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分析比较,积极研究治理模式各自的优势、劣势,力求实现对单一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突破,以达到生态环境治理的更好效果。
一、生态环境治理的政府强制模式
(一) 政府强制模式相关概述
政府强制模式是指相关政府机构采取指令的方式,直接或间接的对污染排放者进行限制的行政法律手段[1]。这种治理模式充分的发挥了政府的主体作用,以企业为作用对象,通过相关政策制度进行强制治理,使得整个治理模式具有浓重的行政色彩。
政府强制模式具有政府权力无限性、政府干预直接性、政府管理行政性三个特征。权力无限性使政府具备了代表公众治理生态环境的权力,能够切实维护公众利益,将政府变成了生态环境治理的唯一合法主体。干预的直接性体现了政府对环境治理的中央集权式的管理体制。管理的行政性则加强了经济性和法制性手段。
(二) 政府强制模式的优势
政府强制模式具有权威性。生态环境的治理涉及到政府的各个部门,需要全面、系统的规划,政府强制模式对协调各部门关系和配置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能够做到统筹全局。
政府强制模式具有突发问题的高效性。在面对突发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时,政府能够快速的反应,并制定强制性政策,使负面影响得以消除。
政府强制模式对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具有限制权力。在一些企业和个人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导致环境恶化时,利用政府强制模式也能够有效的进行制止。
(三) 政府强制模式的劣势
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受到限制。由于政绩考核等因素影响,一些下级部门不愿意将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汇报给上级,使上级政府无法掌握切实的生态情况,不能及时做出治理决策。
治理成本负担过重。现阶段生态环境恶化迅速,治理成本不断升高,治理过程中的所有人力、物力又都需要政府负责,给政府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
制约了其他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治理过程中,由于政府治理的强制性,使很多其他生态环境治理祖逖难以发挥作用,降低了治理效率。
二、生态环境治理的市场调控模式
(一) 市场调控模式相关概述
生态环境治理的市场调控模式是将生态环境私有化,并通过市场对生态环境中的各类资源进行分类评价,确定稀缺程度,促使人们加强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加快技术创新,科学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并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整体过程。
市场调控模式具有生态环境私有化、治理措施市场化,资源配置有限性的特征,能够明确损害责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有效的生态环境治理。
(二) 市场调控模式的优势
补足治理资金。市场调控模式能够调动大量的社会资金,在政府难以支撑治理成本时予以补足。
提高治理效率。市场调控模式的环境治理市场化特点,能够推动企业对技术的创新,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治理效率。
增强节约意识。市场调控模式能够利用价格机制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促使人们积极寻找可替代资源,以达到增强节约意识,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
(三) 市场调控模式的劣势
市场不完备性。在市场主体运作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利益的追求和成本的缩减忽略环境问题,再加上环境改善的收益属于社会共享,投资者投资积极性受到影响,使环境治理受到了严重阻碍。
利益矛盾。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矛盾的情况,市场调控模式的主体往往会为了个人利益而忽略了环境保护,甚至使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十分不利于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三、生态环境治理的企业自觉模式
(一)企业自觉模式相关概述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资源环境,因此企业有责任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企业自觉模式就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自觉地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最大程度上降低其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具承诺自愿性、治理形式多样性及成果双赢性的特征。
(二)企业自觉模式的优势
减少污染源。企业成为治理主体能够大大减少“道德风险”,降低检测机构成本,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
降低治理成本。企业自觉模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企业在治理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有效的治理措施,减少治理成本。
弥补法律空白。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我国的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具有滞后性,企业自觉模式能够在法律规定的标准之上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弥补了法律上的空白。
(三)企业自觉模式劣势
对非自愿企业没有约束力。企业自觉模式没有法律效力,不能够强制性的要求非自愿企业参与到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来。
重复建设现象众多。由于企业属于自愿参与治理工作,个体行为突出,缺乏整体性,十分容易出现治理设施的重复建设现象。
结论:
通过对不同治理模式的分析,可以明显看到各单一模式的优势、劣势,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者应对各个模式进行融合,取长补短,不断创新,力求研究出更有效的治理方法,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谭九生.从管制走向互动治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湘潭大学学报,2012,9(5):63-67.
农村水电工程在施工期,会破坏陆生动物的栖息地,恶化河道岸边爬行类动物的生存环境,驱赶长期生存的地面动物及鸟类,导致部分动物直接死亡。农村水电工程运行期间会淹没大量植被生境,造成物种灭绝;破坏低海拔草木灌丛中陆生动物的生活范围,同时缩小它们的栖息地,对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性会产生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由于水电站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库淹没,造成部分农田被淹没。当地农民群众很容易就地毁林开荒,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严重:由于隧洞、坝址、厂房基础开挖等产生大量的土石方弃碴,开挖裸面及弃碴场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易造成水土流失等,据甸尾水文站1965—1985年资料表明,中小型水库浸没造成的水土流失,致使水库泥沙淤积量增加[6],如表1所示。针对这些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樊新中[7]第30卷第3期长江科学院院报Vol.30No.32013年3月JournalofYangtzeRiverScientificResearchInstituteMar.2013指出要实现水电开发与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水能开发新理念,建立水电开发的良性循环机制,建设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农村水电。
农村水电站生态环境补偿措施
通过对已建农村水电站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并结合农村水电站的特点,给出了一些解决农村水电站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以期达到农村水电站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平衡的发展目标。
修建过鱼建筑物农村水电一般建在山区河流中,其中有些洄游性鱼类需要到上游产卵,鱼卵孵育成小鱼后,小鱼再游向下游发育成长。挡水建筑物建成后致使河流隔断,阻止了洄游性鱼类繁殖生活的通道,使洄游性鱼类不能到上游产卵。国内已建的农村水电站很少考虑洄游性鱼类的生活习性,枢纽布置时一般没有考虑过鱼建筑物或者相应的保护措施,致使某些洄游性鱼类数量减少甚至消亡。同时致使鱼类种群结构单一,产量急剧减少,严重影响以鱼类为食物的动物的生存和繁殖[8]。如:1996年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对黄河兰州段渔业资源进行了调查[9],结果显示,由于电站的修建和运行,黄河河口段自1996年至今除捕到少量的鲫鱼、鲤鱼、兰州鲶及泥鳅外,无其他鱼类捕捞记录。为了更好地保护洄游性鱼类、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在鱼类种类繁多的流域内水电枢纽布置时需要布置过鱼建筑物或者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目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10]考虑到回游性鱼类产卵问题,在进行水电枢纽布置时,根据鱼类生活习性精心设计过鱼建筑物,结果表明合理的过鱼建筑物可以较好地保护洄游性鱼类。如:法国的泰德莱小水电站,装机容量680kW,设计水头3.7m,为了保护洄游性鱼类,泰德莱小水电站在改造过程中修建了仿自然鱼道。监测结果证实了鱼道的有效性。
合理布置引水建筑物农村水电站在进行规划时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在一条河流上需要修建上下游互相联系的一系列水电站,这些水电站称为梯级水电站。梯级水电站一般在上游梯级建造较大的龙头水库,通过引水建筑物将水库或上游河段中的水引到水电站进行发电[11]。目前有些已建农村梯级水电站和引水式水电站中,由于引水建筑物布置和设计不合理,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水文特征,致使引水建筑物的引水口和下游水电站间河段干枯,出现断流,从而危害整个河流的生态系统,造成鱼类大面积死亡。
部分坝体采用植被护坡农村水电站坝体一般采用混凝土护坡,与周围景观不协调,同时也减少了坝区附近生物的栖息地。为了增加农村水电站的美观度和保护生态环境,可利用生物控制或生态建造坝区坡面工程。植被护坡[12]主要是利用活性植物并结合一些特定的土工合成材料等工程材料,在坡面构建一个具有自生长能力的功能系统,通过生态工程系统的自支撑、自组织与自我修复等功能来实现坝坡的抗冲刷、抗滑动、坝坡加固和生态恢复,以达到减少水土流失,维持生态平衡以及美化环境等目的。
库区修建人工浮岛农村水电修建大坝蓄水改变了河流的基本水文特征,原河道径流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将发生变化,致使局部水环境恶化。同时由于水库蓄水淹没,造成部分浅水鱼类、水生生物以及鸟禽类等失去栖息地和玩乐场所。针对以上修建挡水建筑物可能会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可在农村水电站的库区内修建人工浮岛。人工浮岛[13]是在水体上建造浮岛,栽种植物。人工浮岛具有净化水体,不同浮岛植物对污染物的去除率[14]如表2所示。另外,人工浮岛也可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增加水域生物多样性美化水域景观以及削波护岸等功能。
合理确定下泄生态流量在开发农村水电站时,生态流量的多少对于水利枢纽布置比较重要[15-17]。生态流量设计过多则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过少则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坡坏。若没有充分考虑河流的生态流量问题,可能造成局部河段断流干枯,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以及破坏该流域内水生生物、鱼类和沿岸动植物的生境。因此,要保护生态环境,避免水资源掠夺式开发,就必须在水资源配置中,保证生态环境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拥有符合质量和数量要求的水量。
结论
农村水电的开发建设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整体长远的经济社会利益为代价,应当充分考虑水资源的生态功能、环境功能和景观功能的综合开发模式。水电工程项目的选择、建设和运营要与生态系统保护和环境建设相适应,真正体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通过分析研究可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农村水电站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其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建设农村水电站需要保护河流生物的多样性,尽量降低其对生态系统和环境的负面影响,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以期达到农村水电站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平衡的发展目标。(2)针对农村水电站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结合河流生态水力学和生态水工学等,给出了农村水电站可采用的一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以及生态补偿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农村水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达到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的目的。(3)由于农村水电站所在流域不同,流域的生态系统和环境也不同,具有不同流域的脆弱敏感生态环境影响因子,因此农村水电站在选择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方法时,需要考虑流域的脆弱敏感生态环境影响因子,确定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和措施。(4)对于以上给出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补偿措施,农村水电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孙慧龚壁卫胡波单位: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工程;施工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水利工程施工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因此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工程的环境问题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该使用生态学、系统学等学科中的基本原理以及力法,并且通过设计、调控,从而可以修复以及重建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最终可以改善环境污染,促使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得以提高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合理解决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实现工程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最终能够推动水利工程的顺利完工。
1.水利生态工程的应用原则
1.1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处理好水利工程与人类、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促使生态系统以及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最终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将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充分结合起来,促使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并且要充分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1.2共生互补的原则
共生是一种合作共存以及互利互惠的现象在处理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问题的时候,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段来进行,并且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以及协调,从而能够建立起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关系,最终能够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效益。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循环利用各种材料,将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进行循环利用,从而可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2、生态水利工程的环境问题
2.1水环境问题
通过蓄坝拦水会影响下游的用水情况,并且水利工程施工也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由于水利工程施工会使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从而会破坏当地的整个生态系统。还有一些动物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因此就会出现了退化等现象。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从而可以避免破坏当地的环境。
2.2影响着施工区域的地理环境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不仅有利而且有弊。第一,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建坝蓄水、打通河道等方面来对农业用田进行保护,通过雨水径流可以灌溉农田,从而使得土壤的肥沃程度得以改善。第二,在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从上游而来的大量泥沙等沉积物会使得库区水位不断上升,从而导致了周围地下水的不断上升。与此同时由于周边环境的不断变化,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此时水汽的蒸发在不断加大。
2.3施工过程中引起的噪音问题
为了能够确保水利建设向着安全以及有序的方向进行,这就要重视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都是建在峡谷、山区等地方,并且也会挖填一些地段,这样做就会给当地居民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再加上爆炸以及机器操作所带来的声音会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2.4污染当地的空气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泥以及石灰等是其不可缺少的原料。但是由于水泥以及石灰容易挥散以及容易传播,从而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当地居民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会呼吸道这些有害的砌体,最终会伤害到当地居民的内部器官,并且也会威胁到当地民众以及施工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3、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生态工程环境措施
在水利工程中,生态水利工程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生态水利工程是以满足社会经济以及利益需求为基础,从而可以促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向着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
发展以及人们的认识逐渐提高,此时人们认识到虽然水利工程能够满
足人类的某种需求,但是在满足人类某种需求的时候会破坏当地的生
态环境。然而生态水利工程从长远出发、从全局出发,通过科学的规划以及指导,不仅能够满足社会经济需求,而且也能够保护环境。
3.1共生互补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水利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之间要建立平等、协调的关系,从而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把握好当地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之间的关系,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能够促使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要使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小,这样就可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利工程和谐发展的目标。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在制定施工方案的时候要以保护施工地生态环境为前提,采用最合理的施工计划,这样才可以实现水利工程生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2循环再利用以及综合利用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循环再利用以及综合利用施工材料以及物品,并且要最大化的利用每一种原料以及物品。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这就要确保水利工程经济利益得到最优化的利用,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浪费,确保水利工程中的资金可以得到了最优化的配置。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要循环地使用施工中的各种材料和各种物品,并进行综合的利用,要尽可能的实现所有材料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这样既能够保护水利工程施工地的生态环境,还能够使得水利工程的总成本降低,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3.3主体空间利用
主体空间的利用主要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生物物种。主体空间利用的目标就是指要对施工区域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有效的控制水流以及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可以科学的规划以及整体安排工程建设区域的总体规划以及布置。
3.4对环境监控体系进行加强以及完善,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按照国家的标准来监控以及管理水利工程,并且严把审核关,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还应该将人员的责任明确,为不同的工作人员配备不同的监测设备,然后再将这些数据以及信息整理出来。
3.5对于那些已经完工的水利工程项目和接近完工的工程项目,也要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来对施工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严格的监测管理,要确保在整个施工期都能够有严格的环境监测,及时地发现施工中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进而采取对应措施来解决问题,这样才可以切实的保护生态环境,在施工过程中,要将相关环境保护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并配置最专业的监测设备来实现信息数据的收集,聘用最专业的人才来对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
结语: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更好地对工程建设的投资、质量、进度进行把控,减少施工队生态环境的破坏。比如为了防止大气污染,可以使用封闭式专用垃圾道、散灰灌等;使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并合理的安排作业的时间,这样可以使得噪声污染的影响最小。为了防止对水源的污染,要对有毒弃物进行严格的处理,要严格的控制生产和生活污水; 为了使得水流控制的问题和下游用水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要选择更合理的工程措施以及实施的时机。
参考文献:
[1]卢秉武. 浅析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02:114-115.
[2]李世有. 应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02:12-13.
[3]李扬. 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问题[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1:269.
[4]白艳. 应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分析[J]. 门窗,2013,12:66.
生态脆弱性地区的开采活动改变的不仅是该采矿区域的生态环境,还引发了周围的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受当地自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这些破坏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而且很难恢复到原有的环境状态。这也对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阻碍。因此,脆弱性露天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措施,无论是技术理论研究还是政策投入上都要有所突破,有针对性地治理脆弱性露天矿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1.脆弱性矿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自然地理位置对矿山的生态环境影响很大,加之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可避免会对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地质环境造成破坏。
露天采矿区大部分位于干旱、半干旱的生态脆弱区,海拔较高,气候干燥,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其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是: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森林稀少,植被覆盖率低;沙漠戈壁面积大,土壤贫瘠,大部分土地难以利用;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溴化、盐碱化加剧。恶劣的自然条件使露天采矿业始终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缺少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物质基础,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比较原始,人口素质及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等一系列现状。还处于掠夺式发展模式中,植被的乱采乱伐,过度放牧,资源的无节制开采,加剧了自然条件的恶化。
2.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分析
2.1 脆弱性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的不可逆性
露采矿山在开发过程中,实施露天表土剥离、废石堆放、交通运输等都将破坏原始地貌、毁坏植被、改变地表和地下水均衡,污染空气。引发露天矿区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减少,主要表现:一是植被的退化,采矿区和排土场的使用以及地面生产系统的建立必定会造成该区域地表植被的破坏。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区域的植被破坏越来越严重,甚至造成原生植被的消失。二是水土流失加剧,基建期地基开挖及临时堆放弃土、采场的土层剥离、生产排土作业等扰动地表造成表土疏松裸露,造成水土流失,甚至因此所引起的自然灾害频发。三是污染物的排放,由于爆破、采掘、运输形成的粉尘较大,各种药剂的使用等都会污染原有的生态环境。
脆弱性地区露天矿开采带来的生物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植被的减少或是消失、水土流失加剧甚至因此所引起的自然灾害频发,以及各种废弃物对矿区生态环境所带来的污染负效应,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也不可避免地引发周边生态系统的破坏。受自然条件限制,加之政策投入的不到位,这种破坏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恢复,甚至很难恢复到原有的环境状态。造成了脆弱性露天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不可逆性。
2.2 环境保护意识及管理体制相对落后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少,正处于经济髙速发展期,而环境保护工作起步比较晚,管理手段也较为薄弱。环境保护意识还处于进一步提髙的转轨时期,远远没有跟上经济高速发展的步伐。
目前我国的环境监管是“由国务院统一领导、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负责、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并逐步形成了“五级管理”“四级机构”的组织体系。该体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然而也存在着不少的弊端,部门分散、地方分割、条块分离的现象比较严重。人员充足、技术设备好,对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比较强比较集中髙层的管理机构,而地方机构人员越缺乏,技术设备越差,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也越弱。因为环境本身具有外溢性和跨区域性等特点,各地区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就比较复杂,有些地区重视环保工作,有些偏重于局部、眼前的经济发展。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很难全面衡量各地区治理环境的业绩,这就使得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流于形式。
2.3 脆弱性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资金缺乏和技术落后
资金和技术是脆弱性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的主要瓶颈。生态性脆弱的地区的露天矿山生态环境恢复问题,包括采掘区、排土区、尾矿等生态恢复需要大量资金。一方面由于早些时候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环境监管体系不完善,也没有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基金账户,致使一些历史遗留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也需要现在治理。另一方面从企业角度讲,在没有监管或者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还是会以牺牲环境利益为代价,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大量资金到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中。所以,及时有效解决资金问题,是促进我国脆弱性露天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
脆弱性矿区的露天采坑、排土场和闭库后的矿山尾矿库好似小沙漠,随时会引发各种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在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条件下,生态环境恢复不仅需要大量资金,还需要实用可行的技术措施。虽然社会上的环境保护评价和恢复治理专业技术参与到矿山企业的生态环境治理中,也提出了一些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措施,但有些技术措施并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有些技术措施因为实施成本过高也只能停留在文字上面,不能落到实处。脆弱性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因其地域、矿种和开采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恢复措施也各有不相同。针对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污染与破环问题,在恢复治理方式和技术要点等方面要有不同的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
3.脆弱性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措施
3.1 建立健全矿山环境管理的体制
在目前经济髙速发展期且对环境治理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建设,依法规范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行为,是控制矿山环境破坏的有效途径。目前有关矿山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比较分散,且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为使操作性更强,可以制定相关的细则和技术规范与标准,使矿山生态环境防治工作处处有法可依。
建立健全完善的矿山环境管理结构也是管理体制中的重要部分。包括政府部门和矿山企业内部均应建立专门的矿山环境管理机构,并配备有专业责任的管理人员。政府要充分利用其行政执法职能加大对矿山环境管理的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后监督、责任追究和执法检査等。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模式,在矿山企业内部建立环境目标评估程序和决策模式,鼓励企业发扬主人翁精神,对企业自身的环境保护行为进行管理和反思,落实责任人对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各项承诺,切实履行企业应尽的义务。此外,还应在管理机构及企业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确保矿山生态环境防治工作科学开展。
3.2 脆弱性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技术和方法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技术方法一直以来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重大课题。目前较为成熟并被普遍采用的技术方法,如实施清洁生产工艺、土地复垦技术等,还有一些技术方法在实践中逐渐完善。针对脆弱性矿区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必须从源头开始控制污染与破坏,在矿产资源开发时,应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资源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减轻对环境的破坏。采用一些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绿色技术,比如采空区综合利用技术、原位浸出开采技术、无尾矿选矿技术、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技术等。
在脆弱性露天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技术的合理使用尤为重要。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技术是针对破坏地表生态环境、水土流失、破坏地貌景观的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植树、种草等措施恢复和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它的显著特点是成本低、易操作、效果好,也是国内外治理矿山环境普遍采用的措施。在采取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技术的同时,应结合所产生的环境问题,采用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3.3 多元化资金筹措渠道
脆弱性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是一个持续攻坚克难的巨大工程,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面广、治理难度大。为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资金成为关键的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于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所需要的经费,按照“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筹集。
(1)收取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对新建矿山可以适当收取环境治理保证金,使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有了第一笔保障基础资金。在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下,要做到专款专用。
(2)提取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基金。矿山企业可以从矿产品销售收入中逐次提取出部分资金,作为企业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基金。矿山企业作为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的直接制造者,必须对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负首要责任。企业在享受开发矿产资源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环境保护义务,如何在权利与义务中间权衡出最大的经济效益,成为矿山企业发展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这也促使矿山企业在矿产资源开发初期就会努力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把环境恢复治理的资金从源头上控制到最小范围内。从这方面讲,矿山企业提取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基金最有利于矿山生态环境治理。
(3)收取矿山企业的排污费。这有利于督促矿山企业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如何将排污费真正投入到环境的恢复治理中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从企业缴纳的资源税、资源补偿费等税费中划出一部分,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基金。根据“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企业缴纳的资源税、资源补偿费等税费都是归国家所有,国家获得了资源税、资源补偿费等税费实质性收入,国家必然要承担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责任。按照收付对等原则,国家当然要支付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费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促进国家相应机构行使矿山环境治理监督权,从而有利于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
(5)市场化筹资治理矿山生态环境。可以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作为资源进行开发,使其尽可能地产生经济效益进行市场化治理,将需要治理的矿山生态环境区域承包给个人或其他组织来治理、种植和经营。这样不但解决了矿山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资金问题,还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
3.4 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
尊重自然、协调环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采矿业是以开采矿产资源为目的,在原始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在进行矿产开发时,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扰动自然环境。发挥自然的生态调节功能与机制,充分发挥自然系统服务功能。
科学开发,边开采边治理,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在矿山开发过程中,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制定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提出治理计划,及时落实,不留新的生态环境问题。
农业科技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中的应用。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过程中,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优势,引用一些农业技术及科研成果,种植一些有经济价值的农业作物。在治理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