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石油化工分析

石油化工分析

时间:2023-07-19 17:30: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石油化工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石油化工分析

第1篇

【关键词】石油化工 分析检验 质量管理 研究

企业产品的质量管理从产生以来分别经过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等三个重要阶段。在最后的一个阶段又是按照“确定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拟定质量计划――制造环节的监管――质量检验――质量审核――质量改进”这个科学的过程把有关质量管理的技术和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完整的质量管理方法。这也就充分的说明了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质量检验环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来讲,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具有连续化的特点,企业产品的质量监管最核心的环节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不难发现石油化工企业对产品质量监管的最有力方法便是对产品质量的检验分析。石油化工企业一般都设有专业的化验室,其承担着该企业产品的监督和管理,同时还是基层生产部门和企业领导了解产品的有效渠道。对于石油化工企业产品的分析检验,企业以及质量监管部门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该产品质量的品质、制作工艺以及改进方法,这还为企业产品的运输、储存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因此,对于石油化工分析检验质量管理的探索和研究是很有的必要的。

1 目前我国石油化工分析检验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不少的石油化工企业在分析检验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到企业中化验分析机构作用的重要性。甚至有的石油化工企业使分析检验机构形同虚设,这就严重的影响着石油化工分析检验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和有效化。石油化工企业的质量检验机构的作用就是通过对该企业产品的观察和判断,再加上科学实验和分析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石油化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与普通产品相比,具有一些特质,例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因此,石油化工企业中的化验分析机构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检验方法对该企业产品进行分析检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为生产环节的操作人员改进操作工艺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最终促进该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1.2 分析检验机构职能发挥不充分

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其产品质量分析检验机构应有的职能发挥不充分也严重的影响着该企业石油化工分析检验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分析检验质量的实验室不能够严格的按照我国相关的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检验制度去执行;对于石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和环境质量监控以及大气分析等不能够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对企业硬件机械设备的安装以及安全操作分析不到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无法使企业产品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影响着分析检验质量管理的优化,从而阻碍着石油化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1.3 影响分析检验机构发挥职能的客观因素

责任机制不健全。当下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通常都设有专门的质量检验机构,然而对于产品质量分析检验质量管理的职能和责任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和依据。一般石油化工企业的产品分析检验机构都被认为是生产部门的下属机构,在整个企业中处于较低的地位,常常是被动的、软弱无力的开展一些监督管理工作。这就造成了分析检验机构的职能和责任、权利都不明确,并且在实际工作中的责任和权利也不匹配,很难达到对企业产品质量检验和监督管理的目的。

另外,部分石油化工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地位,不顾产品质量的好坏,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这也就使得企业中分析检验部门的职能被忽视,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的监管。相关的质量监管人员因受到行政和经济政策的影响也逐渐的失去了质检人员应坚持的原则和立场,最终质检成为了形同虚设的形式。

1.4 分析检验质量管理缺乏经验

在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分析检验质量管理中,缺乏相关的科学经验是影响其趋于科学化和合理化的重要原因。由于相关经验的缺乏和不足,往往使得质检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出现方法不科学、流程不规范等现象,这也就不能很好的保证质检的效果;质检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偏低,对于相关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不够,也就很难为产品的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材料;分析检验质量管理意识较弱,实验室的硬件设备相对落后,对于企业原材料的采购把关不严,都直接的导致了石油化工企业产品质量的不稳定现象的出现。

2 科学的应对举措2.1 完善分析检验机构

完善的石油化工产品分析检验机构的设置是保证其充分发挥应有职能和作用,保障其检测结果的公正性、科学性、权威性的基础。例如:在石油化工企业中,质量分析检验机构必须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存在,并且协调开发、生产、运输等相关部门为质量监督管理提供方便,逐步的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为分析检验机构充分发挥作用奠定基础。

2.2 明确质检人员的权责

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必须明确产品质量质检工作人员的权权力和责任,真正的做到权力和责任相互匹配。通过质检人员工作细则来明确的规定相关人员应该做哪样工作,必须完成什么样的任务。另外,在对明确质检人员权力和责任的基础上海要对于工作人员赏罚分明,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具体要把质检职能的发挥与其收入水平和能力考核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

2.3 提高质检人员专业素养

质检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着石油化工产品分析检验质量管理的效果,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必须建立一支具有高水准的、具有专业技能的质检工作人员队伍。具有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才能运用更加先进、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来促进分析检验质量管理的科学化与合理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具有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是关键。

3 结语

石油化工企业分析检验质量管理更加科学化需要完善的机构设置、规章制度,另外还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发挥其应的监管职能,促进石油化工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石油化工;配管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TU27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支柱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石油化工业中的装置非常重要,配管是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管在石油化工业中能够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因此配管在石油化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石油化工装置中配管的设计和施工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果不能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完善,将会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甚至直接影响石油化工业的发展,因此探究石油化工业中配管的设计问题、装置安装施工问题、工艺管线的安装问题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配管的布置设计分析

配管的设计在石油化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配管的设计必须是在保证设备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虽然配管设计的依据和内容大致相同,但是在相同的依据下要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配管布置,这就要求专业人员不仅要掌握设计的标准、规范和常识,还要掌握工艺意图,并且能够满足工艺的生产需要。下面以石油化工业中常用的夹套管和蒸汽管道为例,分析配管在设计中易被忽视的问题。

1.夹套管的配管设计问题

夹套管是石油化工业中经常使用的管道,夹套管根据不同的媒体种类主要分为热油夹套、热水夹套和蒸汽夹套三种形式,虽然三种形式夹套管的设计原则是一样的,但是它们有自己相对应的物料;夹套管还可以根据管道的结构形式划分,按照结构形式管套和内管的连接形式主要有内管焊缝外露型和内管焊缝隐蔽性两种形式,人们又把它们称为完全夹套管和不完全夹套管,它们在应用上的主要区别就是不完全夹套管只适用于直管的管道上。夹套管在设计时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在夹套管长度的设计上,夹套管的长度是夹套管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夹套管的长度和尺寸确定了管内流体的特性和流体的流量,一般情况下夹套管的长度在十五米左右。

其次是在内外管的热应力上,热应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内管和外管的温度不同,导致内管和外管的热膨胀应力也不同,因此在进行夹套管设计时要对内外管的热应力进行分别计算,如果热应力存在差异,就要进行膨胀节的设置,同时在弯头处要改变外管的直径,从而满足内外管膨胀位移的要求,尽量减少内外管之间的差异。

再次是在夹套管的焊接和选材上,在选材上要注意流体的温度、压力和性质,以及介质对管道的腐蚀程度;在焊接上为了满足管壁在工作时能承受最大的压力,一般采用对焊的焊接形式,并且避免直接在配管的主管上开出分支管,确保热介质在夹套管中能够顺畅的流通。最后是在夹套管的跨接管和坡度上,当对夹套管有坡度要求时,要保证坡度与管道的流向一致,特别是蒸汽夹套管,蒸汽是由夹套管的上部引入的,但是凝结水是从套管的下部流出的,因此在设计时要在供汽管和排凝管处分别设置切断阀;对于跨接管的要求主要是跨接管一般采用法兰进行连接,水平方向夹套管的套接管可以连接在水平夹套管的底部、底部的切线方向或蒸汽上进下出垂直方向。

2.蒸汽管道的配管设计问题

蒸汽在石油化工业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程物料,蒸汽在石油化工业中常因操作压力的不同被分为:0.4Pa的低压蒸汽、1.6Pa的中压蒸汽、4MPa的高压蒸汽和 13MPa的超高压蒸汽。蒸汽管在石油化工业中是常用的一种配管,它的工作温度在200℃和530℃之间,操作的难度很大,因此为了保证蒸汽管的安全,在设计蒸汽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管廊上的蒸汽管道布置,四种不同压力等级的蒸汽管的布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四种蒸汽管道尽量布置在离管廊较近的一侧,这样有利于二形补偿器的设置,设置二形补偿器主要是为了吸收蒸汽管内的热膨胀,因为蒸汽管在工作时管内的温度较高,并且二形补偿器在设置时要精确计算在蒸汽管内的位置,确保蒸汽管的正常运行;蒸汽管道最好设置在多层管廊的上层,若是设置在下层,就要将蒸汽管道设置在管廊的外侧,保温后的最小净距不能低于500mm,并且蒸汽管道要与低温管道分开;如果电器或仪表电缆槽板与蒸汽管道设置在同一层,最小净距不低于 200mm,如果在蒸汽管道的上层,最小净距不低于500mm。

其次是管廊蒸汽管道的排液设置,由于蒸汽管道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凝液,在管廊上蒸汽管道的低点位置就要设置排液设施,凝液的产生一般发生在 13MPa 的超高压蒸汽管道中,需要将排液设施设置在靠近主管道并且易于操作位置的根部阀,或者是接近排气筒地面上的切断阀。但是在暖管阶段或运行过程中其它三种压力等级的蒸汽管道也会产生大量凝液,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在相应的位置设置疏水设施,常见的形式就是分液包,放净阀、根部阀和疏水阀,疏水阀还包括了排污阀、检查阀、前切断阀、后切断阀和处理紧急情况的止回阀等。

二、工艺管线安装施工分析

石油化工业中工艺管线的安装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安装施工时要严格按照安装的标准,保证安装施工安全有效的进行,在进行工艺管道的安装施工时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线安装的准备工作不到位

准备工作是施工前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在确定了施工单位之后,设计、施工、生产、监理部门要对图纸进行查看,找出问题并及时的解决问题,但是有许多部门和人员为了减少工作量,对图纸的查看草草了事,没能认真的对图纸进行查看,这样很难及时的发现问题,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施工时所需要的所有材料和设备应准备齐全,监理人员和施工的管理人员要充分掌握和了解图纸,仔细核查各环节的具体细节,充分考虑到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实际与设计不符的情况,要在保证工程安全合理的前提下,需要对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同时要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和审核,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2.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与处理方法

首先对配管进行检查,检查实际配管与设计是不是相符合,对各个配管进行基本的检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然后出具管道的质量检验报告,送往监督部门和技术部门进行审查,在审查合格之后,再对管线进行施工和安装。

其次是阀门在安装时容易出现的问题,阀门是对管线进行操作的部分,因此阀门的设计要易于操作和维护,在对阀门进行设计和安装时要注意几个方面:对于手轮之间的距离不低于100mm的阀门在进行水平安装时,阀门的阀杆不应向下;阀门在安装时要注意交错排列,进而减少管道之间的距离;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水平上的阀门在安装时不应该垂直向下,支管的阀们应该接近于根水平管集。这些问题都是在阀门安装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以确保阀门的正常使用。

再次就是在焊接管理方面的问题,焊接是否符合标准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定的技术问题,在焊接时应该严格按照焊接的标准和程序进行焊接,在图纸上明确标明焊接的数量和位置,施工的管理人员要尽到自己的职责,在检查人员的焊接技术后要确认工艺管道的焊接表,再由专业人员按照指定的规范进行无损检测,确保管道的正常使用,提高管道的安全性能;另外在管道进行压力试验后,施工单位要进行防腐保温的自我检查,自我检查合格后再由组织联合进行检查和监督;最后对焊缝要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必须是在无损检验合格之后才能进行。

最后是在工程的变更问题上,在进行工艺管道的安装施工时,如果出现设计上的改变,就会造成施工的混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施工前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联合各个单位和部门对设计的合理性和内容进行充分的讨论,设计出完美的方案后再进行公告,并进行仔细的现场勘测,确保设计的可行性,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完工。

结语

综上所述,石油化工业中配管的设计和施工对整个石油化工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在配管的设计和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进行解决,为避免事故的发生要进行细致有效的防范,在配管的设计上,本文以夹套管和蒸汽管为例,对在夹套管和蒸汽管的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在配管的施工上,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和进度控制,保证配管的安全和工程的进度,使工程能够顺利完工,从而为石油化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安娜.谈石油化工装置中配管的设计问题[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

第3篇

以化工原理为代表的化工原理系列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中最重要的课程,起着由“理”及“工”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其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工单元操作中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化工原理系列课程包括:理论课、实验课、生产或仿真实习和课程设计四个环节。其中化工单元操作过程设计方法、操作原理及其计算是理论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而迅速准确地进行工程计算是课程设计的基础,所以组织好化工原理理论课程教学是落实化工原理整体教学的关键。目前,化工原理主要授课内容: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非均相物系的分离和固体流态化、传热、精馏、吸收、萃取、干燥等单元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程计算方法,而通用过程模拟软件中几乎包括所有常见的化工单元基本模块,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授基本原理后,使用软件中的相关计算模块对其工作特性进行模拟展示。

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肖国民、李浩扬[3]等,利用Fluent、Aspenplus软件应用于讲授和解决“三传”问题。其中利用Fluent软件,对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动量模拟,结合反应动力学模型和对流传热模型等,研究反应器内一氧化碳与硝酸二乙酯偶联反应,从而获得反应器内速度、温度和各物质浓度的分布情况,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这一过程给学生清晰的展示了:不仅固定床反应器内部的“三传”均和反应的进行程度相辅相成,而且若想准确计算、设计或优化一个单元操作过程,实验情况与计算模拟必须相互反馈,相得益彰。利用Aspenplus软件对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换热器进行设计和工程开发,与传统的换热器设计计算方法相比,结果具有可靠性高、计算用时少、绘图快、和各专业集成效应强等优势。通过对甲醇—水精馏过程模拟,说明该软件可用于质量传递方面的计算。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全面反映塔内物料组成、质量分布状况等工艺计算结果,而且还可通过系统内置板式塔或填料塔的各种塔内件参数,得到塔结构详细设计,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改变模拟计算条件,综合考察各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便于教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刘相、王兰娟[16]利用软件:Mathcad、Aspenplus和AutoCAD与传统的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简化繁琐的计算过程,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制图规范,使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逐步走入规范化轨道。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孙兰义,张月明[17,18]等,选择烯烃分离装置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于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之中,利用Aspenplus、ProII获得了最佳回流比、理论板数等重要数据,计算机教学的引入为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张春勇,郑纯智[19]等利用Aspenplus软件在流体流动和输送机械、传热、精馏、吸收与脱吸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看到的都是工程实例,充分践行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学原则。嘉兴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韦晓燕,谭军[20]等,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张治山、高军[21]等将Aspenplus过程模拟系统有目、有步骤地应用于化工原理系列课程教学,通过单元模型操作型问题、实际案例分析和课程设计三个阶段的训练,使学生加深对化工单元设计的理解,达到培养“知识”+“能力”型人才的目的。另外,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葛明兰,李翠清[22]等和安阳大学化工系李安林,张换平[23]等将ChemCAD软件应用与化工课程设计和简捷精馏模型,青海大学化工学院李晓昆,张宏[24]等将ECSS软件应用在板式精馏塔工艺计算中。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郑秀玉,李琼[25]还将过程模拟系统应用于化工仿真实习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当中,取得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通常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且呈非线性关系作用的结果,解答需要经过多次运算与讨论分析。如操作型计算,尽管与设计型应用的原理是一样的,但是因为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使得此类问题复杂、灵活,综合条件的选择计算不是一次完成,而是需要多次试算,反复迭代,加之公式复杂,计算步骤繁多,计算量很大。模拟软件的应用是解决这类问题行之有效的捷径,既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各化工单元的认识与理解,又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在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工程和化工分离工程皆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研究内容的共性为过程开发、工艺设计以及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工程问题。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化学反应是生产的核心,而分离过程则是其前的原料净化和其后的产品精制,一般来说分离装置的费用占总投资的70%以上。过程模拟系统中,基本上包含了教学过程中所包含的各式反应器模型,另外系统还集成了用户自定义模块,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二次开发反应器模块子程序。而对于化工分离过程的模拟无论是从可模拟介质的种类和塔器的形式上,还是从模拟结果的精度上,都堪称化工模拟技术发展的代表。如:在AspenPlus中用于模拟所有类型的多级汽-液、液-液平衡为例,其计算分为简捷、严格法两种。简捷法计算单元模块库有三类:简捷法精馏设计、简捷法精馏核算和石油简捷蒸馏。

严格法计算单元模块库有六类:严格精馏、复杂塔严格精馏、石油严格蒸馏、基于质量传递速率蒸馏、严格间歇蒸馏和严格液-液萃取,每一类单元模块库中又有多个以进料、加热器(冷凝器)和侧线物流等不同组合形式,如:严格精馏不仅可用于两相(汽-液)计算,还可用于三相(汽-液-液)计算,即可模拟:普通蒸馏、吸收、再沸吸收、萃取、再沸萃取、抽提、共沸精馏、平衡和反应比例控制蒸馏等工艺过程,而石油严格蒸馏库中就有近50种形式可选,所以过程模拟系统不仅可以满足化工分离工程课程主要内容的需要,而且对其后继石化、炼化等工艺课程,也有较大的帮助。天津科技大学王彦飞,朱亮等采用教学内容与AspenPlus软件相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讨论环氧丙烷水解绝热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模型的多解性,在课堂上非常快速直观的让学生清楚了解多定态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有助于学生对反应过程的理解,并通过软件使用可以回答,“如果改变某些条件,那么对于结果有哪些影响?”这样的问题。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戴斌,徐宏利用化工过程模拟系统ChemCAD二次开发工具,在SO2转化反应器的工艺设计上,通过使用VBA语言编程,实现有复杂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反应器工艺设计。变换不同的SO2转化工艺条件,计算得到与之对应的反应器体积,从而为装置技改、去瓶颈和优化提供依据。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吴锡慧,郁平等对化学反应工程教学改革和实践,在实验中引入AspenPlus软件强化计算机应用,提高了学生们的设计和综合分析能力。该软件也正被学生用在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毕业设计和科技创新等环节。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李士雨,齐向娟给出了应用ChemCAD模拟软件更新分离过程教学内容的初步方案包括:分离过程热力学、自由度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单级平衡和多级平衡模拟计算等。得出:无论从国内外化工分离过程教学内容的更新趋势上看,还是从工业界对分离过程教学内容需求的变化上看,在分离过程教学内容中增加计算机模拟分析方法是大势所趋。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李伟,朱家文等采用模拟软件ProII在化工分离习题课上,同时改变热力学方法、闪蒸条件、压力等,完成不同条件下的多种闪蒸计算。进行丙烯精制塔精确计算可对塔操作参数进行多方案计算和比较,实现整体优化;通过调节操作参数实现产品的纯度和塔的能耗比较,在其之间建立量化概念,这对于思考许多分离基本问题是十分有益的。江苏石油化工学院朱建军、林西平等利用AspenPlus软件对醋酸与乙醇催化反应精馏塔进行模拟,回流比、进料组成、进料位置等对醋酸与乙醇收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运用AspenPlus软件可以有效、快捷、方便地模拟脂化反应精馏过程,结果可靠,精度高。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吴宇琼将AspenPlus软件引入分离工程课程及实验教学中。通过演示软件操作录像、学习模拟经典实例等方法,使学生迅速掌握并使用软件,借此求解泡、露点及塔板数等。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秦祖赠,葛利等利用ProII对膨胀器的气体加工装置进行模拟,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卢泽湘,范立维等利用AspenPlus对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催化反应精馏工艺进行模拟,并进行教学演示和讲解。着重在混合物热力学性质的计算、多组分平衡分离过程计算上,真正做到了“严格计算”。同时指出软件对化工热力学、化工设计等课程的学习也会有较大的帮助,连续三年化工专业本科生对过程模拟系统的学习兴趣调查中“,学习兴趣强烈”的分别占到总人数:72.8%、83.2%、86.8%。将过程模拟系统应用于化学反应工程教学,避免了大量计算公式推导、复杂数值计算等问题,可以在少用课时的情况下,尽量全面地展示化学反应工程的核心内容。多组分多平衡级分离的严格计算,是设计分离设备和优化操作过程的必要计算手段,也是化工分离工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使用过程模拟系统,在进行MESH方程推导及基本算法介绍的同时,使得塔的精确计算和将热力学中相对独立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分离过程中,解决其工程实际问题成为可能,并且可以对塔的操作参数、分离要求和设备投资、运行费用等问题进行分析计算,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3结语

第4篇

关键词 石油化工 建设项目 工程造价 管理

在石油化工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其工程造价管理直接对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造成影响。因此,做好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加强其工程造价管理合理性,对提高项目施工质量以及确保项目能够在限定期限内完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石油化工建设项目本身具有的建设难度大、危险程度高以及可能存在边设计边施工的特点,决定了石油化工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较大。

一、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意义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是一项全面、复杂的系统性工程。[1]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工程的突出特点是耗时长、单体数量多,且需要多次计价,建设项目由最初决策时期投资估算,到承发包时期的施工预算,再到最终的验收结算,对该过程进行造价管理便是一个从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造价过程。由于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特有的多次计价特点,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将造价管理观念切实融入其中,在项目决策、设计、招标、施工及竣工验收等阶段都必须要进行精细化的造价管理,并及时找出其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第一时间进行改正,确保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2]在福建炼油乙烯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团队借助价值工程、增值管理、目标管理等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和方法,从项目决策时期开始,一直到最终竣工验收结束,实施全过程造价管理,项目费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造价控制收获显著。

二、研究建设项目背景简介

福建炼油乙烯项目位于福建泉州湄洲湾地区泉港区的肖厝,是由福建炼化、沙特阿美海外公司和埃克森美孚(中国) 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三方依照50%、25%、25%的股份比例投资兴建的合资项目。项目自2006年5月31日开工,经过设计、采购、施工共同努力,团结协作,于2009年4月14日完成全部中间交接,历时建设工期约1100天。

福建炼油乙烯项目中我们公司承接的EPC项目,工程费用概算批复约为20亿元(含业主长周期设备费)。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经过项目组全体成员近3年的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实施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先进管理模式,抓住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的重点环节,在设计、采购、施工三个阶段严格执行全过程的费用控制,完成了项目费用控制与项目工程结算的总承包费用管理工作。

三、中石化福建炼油乙烯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主要内容

(一)项目费用控制预算管理

施工招投标完成后,费用专业依照项目工程的设计进度,以施工蓝图、施工分包合同规定计量原则等作为依据,计算项目需要发生的工程量,并以合同确定的综合定额及补充综合单价为原则及时编制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费用,核对项目施工费用是否突破控制估算和合同价。[3]在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对业主变更和项目变更及时编制费用估算,积极向业主提出变更费用的索赔,业主批准的变更费用是可以直接纳入工程总承包费用,所以对业主的变更,提请设计专业应该重视,其他各辅助专业也应该积极配合,争取业主变更费用的最大化。

(二)项目费用控制过程管理

福炼项目的特点是单体多、工程分布区域广泛、施工难度大,在前期的施工招标阶段费用专业主要是配合项目进行施工招标并编制各合同包的商务标底。福炼项目总的施工承包合同多达20多个,施工交界面很多,在整个施工招投标阶段费用专业主导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对清单综合单价按行业定额以及当地地方定额以及造价部门的计价规范文件进行测算,并根据清单工程量编制标底,参加投标商务澄清以及评标过程,并与中标施工单位进行合同费用和施工合同费用条款的编写,确定各施工合同包的暂定金额。在整个过程中注重对施工合同的综合单价进行准确描述,对综合单价所涵盖内容进行清楚定义,避免施工结算出现扯皮现象,并加强对施工措施费的预测和管理。

(三)项目建设采购费用管理

积极参加采购商务标的开标、评标工作。根据MR内容对每个采购包进行费用计算,确定限额采购的控制数,由于在福炼项目实施期间,材料价格上涨明显,各采购包在限额采购时存在一定困难,一方面要完成采购各节点任务,另一方面又要使各采购包不突破限额采购控制额,确实项目采购组在保证各节点的情况下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每个采购包都要经过技术、商务的多次比较,才能最终确定采购价格。费用专业在每个采购合同的谈判期间,协助采买工程师对各投标供应商的价格、供货方式、制造周期、运输方式、到货时间等对费用影响较大的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尽量使采购费用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对突破限额采购控制数的采购包进行分析,提出措施。通过采购、费用的层层把关,最终福炼项目的采购费用得到很好的控制,为公司节省了较为可观的采购可控成本费用。

(四)项目建设施工费用管理

在施工开始之前,制定施工费用控制目标,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工程款支付计划。[4]配合现场施工组对发生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进行费用估算,对现场施工费用进行分析,编写现场费用实施状况。在施工进度款支付方面严格按照公司工程费用支付和管理规定、施工合同规定和施工进度工程量进行审批、支付。按时报告项目施工费用执行情况,根据报告时点费用执行情况、趋势,每月对项目完工时费用情况作出预测,为公司主管领导、项目经理决策提供依据。

(五)项目费用结算过程管理

随着福炼建设项目的完工,各施工合同开始进行结算工作,结算人员从项目一开始就投入费用管理工作,随着工程进展情况经常深入现场、市场,掌握了解施工情况参与隐蔽工程签证,在材料价格上凡是需要询价的都逐一询价,以校正原有资料的失时之处,同时利用深入现场、市场的机会力争获取第一手资料,真实、全面地反映整个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实际造价,强化结算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监督,保证量、价、费、合同外增减内容等的合理性和真实性,从而为日后办理竣工决算提供有力的依据。过程中结算人员之间发扬团队协作精神,互相沟通,互相探讨,有争议时及时与项目经理以及结算领导小组进行沟通,为工程结算审核做好准备工作。通过结算人员、结算工作小组的努力,以及结算领导小组的支持,结算费用经最后协商,核减施工单位结算送审额费用约占送审额的20%,使项目施工费用始终处于可控制状态。

四、结语

通过整个福炼项目费用组团队的努力,福炼项目取得了显著盈利成果。项目完成后我们应进一步总结费用管理经验,提出在造价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导致原因,在总结过程中吸取教训,通过进一步强化学习不断提高公司EPC项目费用管理控制水平,加强工程造价主动控制能力,进而有效避免工程投资效益中三超现象的发生。

(作者单位为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许宏亮.浅谈石化建设项目各阶段的造价管理[J].广东化工,2013(11):82+62.

[2] 尚甘岭.建设项目工程的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5(04):83-86.

第5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化工分离过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054-02

化工分离过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具有鲜明的工程特点。伴随着化学工业及其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新的分离方法、技术不断产生,化工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资源环境、能源、材料、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化学工业实现清洁工艺的重要手段。在“卓越计划”的背景下,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的化工高级人才,必须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时代的要求,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目前,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体上还是倾向于理论型模式,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缺少整合性和工程性[2],化工分离过程课程同样存在教学内容老化、教学体系不完善、工程训练与生产现场脱离严重、教学主体的新生代教师对工程教育思想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足够的重视等问题。因此,笔者在化工分离过程的教学中,以大工程观和集成式的课程改革和“卓越计划”的精神为指导,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优化教学内容

分离工程主要从分离过程的共性出发,讨论化工分离过程的基本概论、本质及其变化规律。从教学内容而言,分离工程是一个学术内容十分丰富的领域,既包括传统分离过程基本理论原理方法的学习,同时各种新型分离技术的不断涌现,要求跟上时代和技术发展的步伐,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与补充教学内容,扩展课程教学环节。

1.合理组织教学课堂。要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现实性和新意,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优化教学内容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避免课程的割裂与重复,对课程内容进行组织、设计、重塑与整合。教师按学科发展,从基础、原理、特性到应用及发展的顺序进行讲授内容的安排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按照问题、案例和原理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结合化工企业项目的实际和教师工程实践、科学研究以及学生实习,介绍常见分离技术。

2.积极整合教学内容。教师注意课程与专业基础课如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等的衔接和关联;在教学实践中对本课程与“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物理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中有关内容进行有机衔接与融合,让学生很自然地完成基础理论到专业知识的过渡与应用;增加新型化工分离技术,如超离子液体技术、膜分离技术、双水相技术等;把企业典型工程案例引入课程教学中,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现实性和新意。基本分离方法与化工原理的融合在化工生产中涉及的分离对象几乎都是多组分体系,而目前一般高等院校化工原理教学中因学时有限,大多侧重于双组分的分离问题。这就要求在进行分离过程的教学时要做好与化工原理教学的融合问题。如对化工原理教材中已涉及到的基本原理,教师对双组分精馏、吸附和结晶等不做专门介绍,重点讲解多组分体系的工程计算问题,将有关的基础及计算机应用在耦合与集成过程设计中体现出来;减少与化工原理内容的重复,培养学生利用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复杂体系分离问题的能力。

3.有效延伸课程环节。化工分离工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工程背景的同时还兼有较强的理论性。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化工分离工程的教学使学生认为化工分离工程是“一大堆的方程、繁多的数据和大量的计算和循环迭代[3]。为了促进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如实习过程中、课程设计中及其他的化工实践如创新实验、化工竞赛等过程中,布置作业、小组讨论及综合设计等,加深学生对已学的化工分离技术原理的理解,学会进行分离方法的选择优化,以及新型分离技术的拓展。

4.强调选择优秀教材。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限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对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十分重要[4]。刘家琪主编的面向21世纪的教材《分离过程》,该教材在内容和体系上体现了创新精神,注重拓宽基础,强调能力培养,并在教学内容上作了重新安排;按教学规律的发展,从基础、原理、特性到应用及发展的顺序分章节;主要章节(如多组分精馏和特殊精馏)中逐一介绍各种精馏方法的特性和应用;选择典型的分离方法展开讲授化学工程的研究方法及其进展。这样安的排结合了两种教材编排方式的优点,思路简洁清楚,学生易于接受,教学效果良好[5]。

二、采取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学习讨论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探究和亲身体验[6]。这样,改变过去由老师单一讲解的方式,可让学生有问题随时提出、分析和讨论。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性教学[7]为指导思想,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初显成效。

1.讨论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加强化工分离工程与化工原理等基础课的衔接与融合,课前通过小班讨论课,复习回顾掌握已学基础课程的相关内容,并与该课程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概括和总结。例如,在讲多组分精馏过程时,教师在介绍完两个极限条件及进料位置的选取之后,让学生讨论简捷的计算方法的步骤和应用,并与二组分精馏进行对比分析,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又加强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教学中,结合一些实例,让学生参与讨论,巩固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开阔学生视野,扩散学生学习思维,让学生感受到该课程对生产实际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特殊精馏教学中引入当地某药企乙腈废水的后处理技术,并结合企业生产情况,考虑能耗和溶剂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讨论。

2.虚拟式仿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以成熟的流程模拟软件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习实践。在教学中,引入成熟的化工流程模拟软件的应用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越过烦琐复杂的技术细节,用分离工程的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利用成熟的软件解决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学生在对某药企乙腈废水的后处理工艺经过讨论优化,然后通过流程模拟软件如Aspenplus等进行模拟优化,实现现代计算机模拟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3.导向型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近十余年来,新型化工分离技术发展迅速,不少技术如各类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及新型吸附技术已趋成熟,其应用的体系也已经向医药、食品、生化、环境等领域扩展。但由于新型分离技术涉及面广泛,学生基础及兴趣不一,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本人在教学中开展导向性的讨论,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讨论的方法将学生领到学科的最前沿,通过典型研究成果的介绍,让学生掌握相关技术的基础和方法,学会分析创新思路,培养学生创新和应变能力,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例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天然产物分离专题的研究和讨论。在讨论教学中,笔者从天然产物的新型分离方法、特定天然产物的分离研究进展等方面立题,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如医药、香精香料等的分离研究进展,撰写小论文进行交流。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利用图书馆及网络资源查找与所选专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且通过文献整理、综合、归纳和专题论文的撰写,有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三、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卓越工程师培养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区别之一就是强调实践。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实践不仅能使学生增长经验,把学到的知识与工程实践和社会需求对接,而且能够触动学生心灵,使其产生开拓创新的激情与灵感。经过实践历练的学生可以把僵化的书本知识内化成为活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将教材与实际工业生产相结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的化工分离工程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法和能力[8]。

1.强调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学习该课程之前经历了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对化工企业中分离过程的工艺过程及应用已有一些了解,但缺乏利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注重举例,对实习中接触到的分离过程结合分离原理进行详细分析。如在多组分精馏的课堂教学中,结合实习车间橡胶生产溶剂回收工段的理论与工艺进行讲解,既直观,又切合实际;让学生在理解分离方法、分离原理的同时,还学会从经济、能源及生产实际的角度考虑分离工艺的优化。

2.有效延伸课程实践环节。把工程现场转化为实习、实训基地,在知识传授与实践历练的交融中进行。一方面,利用所建立的产学研联合培养平台,让学生通过参与课外实践项目,或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去,通过工程实践来加深对分离方法原理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在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中,教师通过布置分析讨论题、撰写小讨论文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分析讨论选择生产实际中的分离技术,对实习中接触到的分离过程结合分离原理进行详细分析,对课堂教学有很大帮助。反过来,课堂教学也加深了学生对实际过程的认识,并能举一反三。

3.聘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师资队伍是关键,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模式,加强课程教学教师工程教学能力的提升。除了聘请优秀的企业专家参与教学任务外,任课教师还需通过承担或参与企目项目的改造或研发、指导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指导各类化工创新竞赛等实践教学活动增强自身的工程能力,把工业实际生产的案例同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避免了空洞说教,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现实性和生动性。

四、注重教学过程管理,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评判。在课程教学考核评价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从注重“学习成绩”向注重“学习成效”转变,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课程考核形式采用期末考试、平时学习与专题讨论结合起来的评判方式,改变过去一份期末考试卷一锤定音方式。成绩由平时成绩(包括平时讨论情况和作业情况)、实践成绩(实习中作业完成情况、小论文写作与讲解)、考试等部分构成。

平时成绩主要包含课堂讨论思维能力、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态度等,小论文主要针对课堂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系统归纳、掌握某一方面知识,通过论文的完成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系统理解,同时锻炼了学生撰写论文能力。考试的内容分三个层次:识记、理解、应用,涵盖了学科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试题。

参考文献:

[1]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2]徐毅鹏,20世纪末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转型探微[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3]马新起,周彩荣,刘丽华,等.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中外医疗,2007,(1).

[4]万春杰,张珩,宋航,姚日生,王凯.基于卓越计划的制药工程专业工程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13,(2).

[5]吕华,刘玉民,席国喜.化工分离工程教学改革与探讨[J].广州化工,2010,(3).

[6]龙跃君.高校研究性教学的价值反思与内涵解读[J].中国大学教学,2006,(6).

[7]赵辉,陈宏刚,丁传芹.论研究性教学在化工分离工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8]李继怀,王力军.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与卓越工程师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

第6篇

关键词:工程素质 卓越计划 化工原理 课程建设

为促进高等院校工程教育素质的全面提升,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等工程教育改革。通过高校与企业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进行工程技术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1]。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制药、食品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由“化学”到“化工”认知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同时承接后续的化工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工艺学等专业技术课,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实用性。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尽早建立工程意识、树立工程观念、培养学生工程思维能力、用工程观念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是卓越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笔者通过授课方式,结合本校化工原理中的部分实例,探讨了工程素质培养的几个关键环节。

1 工艺流程认识实习

化工原理课程不仅讲解化工单元操作中的三传理论,还包括单元操作的大量设备。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几乎没有参加过工程实践,因而也没有工程概念。传统的授课方式和简单的教具,不能使学生对单元操作建立感性认识,对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也缺乏了解,这就很难让学生将各单元操作及设备与生产实践联系在一起,或根本理解不了三传理论(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对实践生产有何指导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不能令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死记硬背勉强通过考试的学生大有人在[2]。

通过认识实习,结合工艺流程介绍单元操作及典型设备使学生建立感性认识,是学习化工原理,向建立工程意识迈出的第一步。因此,教学计划中加入见习教学环节是十分必要的。例如绪论章节可以将单元操作介绍移步化工智能工厂或有代表性的工艺模型现场。我校是以石油化工专业为特色的工科院校,在化学工程与工艺及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紧紧围绕原油炼制、乙烯裂解的工艺,通过微型智能工厂,结合实际生产流程介绍单元操作的简单原理、典型设备、性能,使学生对单元操作建立充分的感性认识。在设备知识模块上,要求学生利用认识实习机会,对设备结构及其原理有初步的了解;条件允许时可以请相关企业的车间技术人员针对某一典型单元操作设备给学生授课,如塔设备、换热器和离心泵等。通过典型产品工艺流程、实验室中型实验装置或身边可以理解的简单生产工艺及设备,引出化工原理课程的各单元操作、三传理论,让学生认识到参加工作后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所学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才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提升学习兴趣,树立工程观念。

2 仿真实训/实验操作

学生对单纯的教学模型和图片演示教学产生排斥,从而出现对单元操作原理理解不透,理论课兴趣不高,实践课不愿动手,难以激发其学习热情的现象。化工仿真操作给学生一个模拟操作环境,能解决化工专业学生下厂难、操作危险的难题。我校不但开设了单元操作的仿真实训,而且还开设了石油炼制主要装置的工艺流程仿真模块。通过仿真实训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大胆动手实践,培养工程的实际操作技能。授课过程中根据理论讲解的进度,由简入繁地开设仿真实训。例如在流体输送设备离心泵的仿真训练中,从开阀、灌泵、起泵等基本操作开始,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实际生产操作,学习实践管路中的流量计、真空表、压力表的使用,以及如何通过实验获取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方法。在传质单元操作的仿真训练中,学生对于启泵、流量器、压力表的使用已经不陌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实验操作工艺参数。我校利用仿真系统,对流体输送设备、精馏、干燥、过滤单元操作建立起虚拟环境,将单元操作的操作流程、操作点以及控制参数等信息逼真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在仿真操作中探求生产过程、思考工作原理,使理论知识的掌握由被动变为主动[3]。

为了强化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在验证性实验基础上,开发设计创新性实验内容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我校在现有精馏验证实验装置上进行设备改造,设计了“冷液回流操作条件下的精馏设计性实验”项目。通过改变进料组成、进料流量、冷液回流温度、回流比等操作参数,采用热量衡算、物料衡算,确定精馏塔不同操作条件下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预测产品组成变化,然后依据设定的实验条件进行精馏实验,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分析影响精馏操作的主要因素。实验完成过程中,既督促学生主动学习传热、传质的基本原理,又有针对性地强化传质的操作性问题解决,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以致用的乐趣[4,5]。

3 理论讲解,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理论课程教学是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核心。上述认识实习、仿真实训,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掌握课程知识质量与效果还依赖于任课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过程的设计对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化工原理教学体系中加入生产观摩、仿真实训,在有限的学时下,使原来的理论讲解时间变得不足。所以对理论内容合理精简,做到精、深、突出基本概念与共性规律,这些都需要授课教师的充分准备和课堂的生动讲授。但是,化工原理课程中涉及许多在课堂上难以直观表达的内容,如流体在管路中流动的类型、离心泵的气缚与气蚀现象、各种换热器的构造及强化传热的形式、板式塔降液管液泛与淹塔等。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授课时间,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单元操作原理,在授课中加入以下教学手段是很有必要的。

3.1 借助多媒体

采用Flas与教学录像讲解,可以将离心泵、换热器、塔设备、液液萃取等单元操作的原理、设备结构、操作现象等内容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三传理论以及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如在讲授传热设备时,将换热器冷、热流体的流动路径制作成Flas在课堂上播放;在精馏塔操作线、干燥物料湿焓图的确定上,也可以通过Flas一步一步地清晰展现。

3.2 化工案例教学

化工案例教学的“教材”要具有真实性、工程典型性和教学实用性。案例的素材基于各个单元操作,收集已有的国内外案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案例的过程,是学生主动获取最有效知识来灵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思考探索过程,是对学生能力增长最有帮助、参与动力最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理论知识与实践问题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了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掌握了将理论知识正确、灵活地运用于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和提高了他们对化工单元操作方法和单元设备分析、比较、评价及选择的能力[6]。

通过以上课堂的授课,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用工程观念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工程思维理念。

4 利用工厂实习,实践工程思维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与工厂企业的设备流程密切相关,如何将理论切实联系实际,教学过程中实习环节应成为重要的教学环节,而这个主要环节由于校企合作薄弱及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等因素受到限制,往往被多数学校所忽视。

我校响应教育部卓越计划的号召,与珠三角、粤西地区多家化工、食品、燃气企业建立了“互惠双赢”的实习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在了解生产主要设备的类型、结构特点、尺寸、材料的基础上学习生产化工产品的原理、方法、工艺流程及成本核算概况。特别是根据培养计划安排的毕业前进厂跟班实习,让学生在工作中熟悉工艺参数、单元操作、设备操作与管理,真正体会如何处理现场突况及安全防范等;在工作中收集生产现场的数据,作必要的物料、能量衡算,对生产状况作一定探讨,对所发现的生产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使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作竞争能力得以提高。通过毕业前的进厂实习,学生可以将所学的化工原理知识与专业知识连贯起来,加上教师的必要指导,最终使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交一份满意的毕业设计。

5 结束语

通过教学体系改革,转变化工原理传统的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与践行中感受化工原理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地位。通过工艺流程认识实习给学生各单元操作的感性认识,建立工程意识,树立工程观念;通过精心组织理论教学内容、引进先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仿真实训与动手实验过程中用工程观念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树立工程思维理念;让学生在工厂实习中真正感受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2-25.

[2] 倪献智.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突出工程观点和方法教育[J].化工高等教育,2007,95(3):79-82.

[3] 李江存,胡晓春,王连鸳,马萌萌.动画和仿真技术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4):251.

[4] 童汉清,于湘.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化工原理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J].价值工程,2012(7):213-214.

第7篇

关键词盐渍土;工程性质;工程危害;防治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saline in the eastern coastal and western land area construction projects carried out widely, saline soil engineering hazard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characteristics, causes, classification of saline soil and its harm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ne were expounded, introduc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saline soil foundation the three line of defense,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aline soil engineering hazard elaborated with examples of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depth study on this issue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Key words saline soil engineering properties; engineering; harm;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TU71

概况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分布,前苏联情况较为突出,在中东尤其阿拉伯海湾及红海的周边地区分布广泛的石膏土,据相关资料统计全世界盐渍土面积计约897.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5%,占干旱区总面积的39%。盐渍土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如西北的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的有大面积的内陆盐渍土分布,在华北及东部沿海地区则有滨海盐渍土分布,中国盐渍土面积约有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1%。

图-1世界盐渍土分布图

图-2中国盐渍土分布图

盐渍土与其他特殊土如多年冻土、膨胀土和湿陷性黄土等相比,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除具有溶陷性外,还具有盐胀性和腐蚀性,对工程建设危害较大。近年来,随着石油化工、公路、铁路等部门在盐渍土地区的工程建设日益增多,我国已经制定一些适合盐渍土地区的设计规定,并开展了必要的研究,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经济、合理。目前,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石油化工钢储罐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铁路路基设计规范》等中都纳入了有关盐渍土的内容。《盐渍土地区建筑规定SY/T 0317-2012》总结了盐渍土地基勘察与评价、设计、地基处理、施工和质量检查与维护方面的内容,较为全面的反映了我国在盐渍土方面的实验研究水平。盐渍土工程性质和工程处理等方面,还有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实践中积累更多有益的经验。

盐渍土的工程性质

盐渍土的定义

国内外有关盐渍土含盐量的与含盐类标准的规定不同。前苏联曾用盐渍土中的易溶盐和中溶盐的界限含盐量标准分别为0.5%和5%;我国《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中的盐渍土的界限含盐量标准是易溶盐含量为0.5%;《盐渍土地区建筑规范》(SY/T 0317-2012)规定,盐渍土是不同盐碱化土的总称,特指易溶盐含量大于或等于0.3%并具有溶陷、盐胀或腐蚀等工程特性的土;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规定,岩土中易溶盐含量大于0.3%,并具有溶陷、盐胀、腐蚀等工程特性时,应判定为盐渍岩土。

2.盐渍土的主要特点

1)盐渍土的气相、液相、固相三相组成中,液相含有盐溶液,固相含有结晶盐,其相转变堆土的大部分物理指标和力学指标均有影响,强度指标明显降低。

2)盐渍土地基浸水后产生溶陷,地下水位较深时更易溶陷。

3)某些盐渍土(如含硫酸盐的土)地基,在温度或湿度变化时,会产生体积膨胀,对建、构筑物和地下设施造成危害。

4)盐渍土中的盐溶液会导致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材料腐蚀,包括原材料含水腐蚀和地下含盐水侵蚀。

3.盐渍土的成因

盐渍土的成因由当地的地形、气候和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决定,人类活动也会使本来不含盐的土层产生盐渍化,生成次生盐渍土。盐渍土的含盐成分主要来源于三方面:岩石中盐类的溶解,工业废水的注入和海水的深入,盐的迁移和在土中的重新分布,则是靠水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和风力完成。

4.盐渍土的分类盐渍土的分类方法很多,但分类原则都是根据盐渍土本身的特点,如含盐量的性质、含盐量的多少、盐在水中的溶解的难易程度、盐渍土的地理条件等,在工程上一般按照其对工程的影响进行分类,常见分类表-1,表-2,表-3

表-1 盐渍土按含盐化学成分分类

注:表中c(Cl-)为氯离子在100g土中所含毫摩数,其他离子同。

表-2 盐渍土按含盐量分类

表-3 盐渍土按盐的溶解度分类

三、盐渍土的工程危害与防治

1.盐渍土的工程危害

盐渍土对工程建设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巨大。由于盐渍土具有溶陷性、盐胀性、腐蚀性,其危害一般因为此三种特性造成。由于不同地区盐渍土的成因、组成和特性不同,所以不同地区的盐渍土的工程危害表现不同,如地下水位埋深较深的干旱地区,地基溶陷性较明显,而腐蚀现象并不严重;以含硫酸盐为主的盐渍土地区其盐胀性造成的危害较大;而对地下水位较高的盐湖和滨海地区,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对基础等于盐渍土接触的地下设施的腐蚀作用。

盐渍土对地基溶陷的工程危害主要表现在当盐渍土地区建、构筑物的地基遭到水的浸入时,建筑物除自身荷载产生地基沉降外,还将产生因为盐渍土的溶陷而引起的附加沉陷(图1),具有溶陷性的盐渍土地基一旦浸水,土中可溶盐溶解,结构强度丧失,地基承载力下降并产生较大沉降,工程实践和试验表明,在砂类土中尤为明显。盐渍土地基的溶陷对石油化工工程中的塔器、罐、井、池类等构筑物影响较大,工程设计中应高度重视。

图-3盐渍土地基浸水溶陷引起的建、构筑物基础的沉降曲线[4]

盐渍土盐胀与一般膨胀土的最大区别在盐渍土是因为是失水或因温度降低导致的盐类结晶膨胀,硫酸盐渍土和亚硫酸盐盐渍土地区容易发生盐胀。在温度和湿度变化比较大的土层范围内,地下水位以上的盐渍土层表现明显的盐胀性。

盐渍土的腐蚀性危害最大,在工程建设中相当普遍。盐渍土中的盐的腐蚀主要为氯盐和硫酸盐腐蚀。土中氯离子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尤其钢铁;而硫酸盐对混凝土、粘土砖等的腐蚀作用很强,对金属液有一定的腐蚀作用,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把解决腐蚀问题放到重要位置,并对其腐蚀机理、主导影响因素等有明确的认识和分析,通过合理的防腐蚀措施,达到使建筑物和各种地下设施安全使用和耐久性的目的。

盐渍土的防治

对于盐渍土地区的地基基础及其他与盐渍土接触的地下建构筑物的防治措施应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并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构筑盐渍土地区的防水措施、地基基础措施和结构措施三道防线。防水措施包括场地排水、地面防水、地下管沟和集水井的敷设,检漏井、防(检)漏沟的设置以及地基中隔水层的设置等;盐渍土的三性都与水有关,防水是最基本的要求。地基基础措施包括:消除或减小溶陷性的各种地基处理方法和穿透盐渍土土层的各种类型深基础等措施;结构措施包括加强结构整体性、减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或使其适应地基变形的各种措施。

四、工程实例

现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化工项目的建、构筑物的工程设计为实例,论述盐渍土地区建(构)筑物应采取的防治措施。

1、工程场地概况及盐渍土地基评价

建设场地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地表盐渍化现象显著。拟建场地整平前为荒地和农田为主。根据详细勘察资料,在在钻探深度范围内土层分布稳定,较有规律,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纪全新统(Q4)陆相沉积层:①粉土、②粉土、③粉土、④粉土、⑤粉土、⑤1粉土、⑥粉土、⑦粉土、⑧粉土,各土层天然承载力特征值200kPa左右,比较稳定。拟建场地主要建构筑物为塔、炉、容器等设备基础,钢结构设备构架及变配电室等。

据岩土工程详细勘探资料及地基土壤易溶盐分析报告揭示,建设场地浅层地基土(5m深度以上)的易溶盐含量一般大于0.3%,判定为盐渍土,按含盐化学成分分类,场地土一般为氯盐渍土,局部为亚氯盐渍土;按含盐量分类,表层场地土一般为中盐渍土,表层以下场地土属弱盐渍土。场地土的含盐量变化规律为随深度增加逐渐降低。

建设场地盐渍土具有轻微溶陷性、轻微盐胀性和中~强腐蚀性;地下水稳定,上层滞水埋深为1.8~4.5m,潜水埋深8.5~12.2m。其盐渍土的特征如下:

溶陷性:根据在探井中所取的原状土试样进行的溶陷性试验结果,所有土样的

溶陷系数δ均小于0.01,所以本场地的盐渍土为非溶陷性土。因此,除采取一般排水措施和结构措施外,可不考虑地基溶陷性。

盐胀性:建设场地地基土所含盐分以氯盐为主,硫酸盐含量低,根据在探井中

所取的原状土试样进行的溶陷性试验结果,所有土样的Na2SO4含量均小于1%,可不考虑地基土的盐胀性。

建设场地内建构筑物基础埋深均大于1.5m(超过标准冻深为1.5m)。因此除采取一般排水措施和结构措施外,建(构)筑物基础可不考虑盐胀性。但地面、散水等均做卵石缓冲层。

腐蚀性:第①层深度3.0m以上的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中等~强腐蚀性;对钢

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强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强腐蚀性。第②层深度3.0m~6.0m的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弱~中等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中等~强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强腐蚀性。

2、本工程盐渍土防治措施

根据详勘报告揭示,本工程盐渍土主要特性及工程危害为腐蚀性危害,不考虑溶陷性及盐胀性。目前尚无的关于盐渍土的腐蚀性防护的专门技术规范,本工程设计以《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为基础,根据建设场地建构筑物特点和场地条件,采取以腐蚀防护为重点的防止盐渍土工程危害措施,并应考虑建构筑物的腐蚀环境、地基基础设施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经济合理性、耐久性等因素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建设场地地基基础等地下建构筑防腐蚀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a)立足基础和其他设施的自身建筑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

b)必要时考虑采取材料表面防护措施,如涂防腐层、隔离层等;

c)对重点部位和重要的构筑物应加强防护。

本工程主要建、构筑物基础等具体采取以下防腐蚀措施:

对于一般浅基础可以采用换填法,将基础底部及四周换填无腐蚀性填土(由于建设场地周围没有无腐蚀性土来源,此措施未实施,);

一般基础和基础梁可采用混凝土内掺防腐剂;

对上部荷载较小的一般建、构筑物,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5的毛石混凝土或素混凝土基础,防止氯盐对钢材的腐蚀;

当上结构荷载较大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时,强度等级不低于C40;

钢筋混凝土基础垫层采用150mm厚掺外加剂的C25混凝土或100mm厚沥青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基础等地下构筑物增加保护层厚度;

基础外表面涂层,对于素混凝土基础侧面又加设防腐蚀涂层;对于钢筋混凝土基础采用基础表面涂刷采用环氧类或聚氨酯类沥青1mm;

钢筋混凝土基础及其他地下构筑物根据其腐蚀环境添加钢筋阻锈剂;

对于处于干湿交替位置的基础等地下构筑物加强基础防护措施;

对于高耸的塔器、烟囱等对承载力要求较高的建构筑物,采用桩基础,需采取如下措施: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水灰比不应大于0.4,抗渗等级不应低于S10;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5mm;混凝土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5(宜为C40),水灰比不宜大于0.45(宜为0.40),抗渗等级不应低于S8(宜为S10);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5mm(宜为70mm)。混凝土中掺入对SO42- 、Cl- 均有足够耐蚀性的外加剂。混凝土桩身的防护应符合《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 50046-2008)表4.9.5的规定。灌注桩成孔采用泥浆护壁,泥浆制作应采用清洁水,严禁采用现场高含盐的地下水制作。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直至浇筑水下混凝土。

施工图阶段的防水措施,如排水、地下管沟等本文从略。

此外,施工阶段防水、防腐蚀措施也应加强,使用阶段应加强管理,本文从略。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盐渍土因其成因、组成和特性不同,在不同地区的盐渍土的工程危害也不同,在盐渍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应充分了解盐渍土的危害机理和特征,从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管理各阶段,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和实验分析,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和保障制度,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不断把科学成果运用于工程实际中,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经济、合理。

参考文献:

盐渍土地区建筑规范,SY/T 0317-201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工业出版社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长期浸水引起石膏土CBR减小,[伊拉克]S.S.拉索克 O.A.伊尔雅拉比,荣亚红译,水利水电快报,200年3月,第21卷,第6期。

我国盐渍土的成因及分布特征,温利强,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3

中国西北地区盐渍土分布及危害,温利强、杨成斌、李士奎等,工程与建设,2010年05期

第8篇

关键词:化工;科技查新;数据库;网络资源

科技查新是文献检索和情报分析相结合的情报研究工作,它以文献为基础,以文献检索和情报分析为手段,以检出结果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进行情报学审查,写出有依据、有分析、有对比、有结论的查新报告。科技查新能为科研立项、科研成果的鉴定、评估、验收奖励、专利申请等提供客观依据,也能为科技人员进行研究开发提供快速、可靠、丰富的信息。我国化工科技查新工作始于1985年,具有与其它行业不同的特殊性。化工查新课题具有化学物质种类繁多、合成工艺复杂、指标参数多等特点,查新员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选择适当的数据库进行检索,以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信息正在逐步成为查新工作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化工课题科技查新过程中常用的数据库系统和网络信息资源,以及不同数据库的检索方式,以期有效的推进科技查新工作质量。

1 国内主要化工相关数据库系统

1.1综合数据库

(1)中国知识资源总库(http://www.cnki.net)。数据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农业、生物、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领域的最新科技文献资料。其中查新常用的是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目前世界上大型的连续动态更新的全文数据库,收录了1994年至今的国内公开出版的7 486种核心期刊的题录、摘要以及5 000多种期刊全文。至2005年12月31日,累积期刊全文文献1 670多万篇,分10大专辑、168个专题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提供CNKI初级检索、高级检索、专家检索三种检索模式。

(2)万方数据资源系统(http://www.wanfangdata.com.cn)。目前各类信息较全面的数据系统,包括100多个数据库、近5千种电子期刊、40多个栏目,由科技信息子系统、数字化期刊子系统、企业服务子系统构成。化工课题科技查新常用的万方数据库有:《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库》、《中国企业与产品数据库》等,其中数字化期刊子系统目前已集纳了理、工、农、医、人文等9大类近5 000种科技期刊,可多角度、全方位地进入期刊主页浏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绝大部分数据库均提供快速检索、命令检索(也称专业检索或高级检索)两种方式,快速检索是系统的默认界面,可通过快速检索界面进入命令检索和其它浏览途径。

(3)维普信息资源系统(http://www.tydata.com/)。包括《中文科技期刊全文库》、《中文科技期刊文摘库》、《中文科技期刊引文库》、《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经济新闻库》和《维普行业资源系统》6个子系统。化工课题查新需要检索的主要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经济新闻库》两个子系统,其中《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了1989年至今的8 000余种期刊刊载的1 500余万篇文献,并以每年150万篇的速度递增,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医药卫生、经济、教育和图书情报等多个领域;《中国科技经济新闻库》源于1992年至今的400多种中国重要报纸和5 000多种科技期刊,累积数据量达122多万条,并以每年15万条的速度更新。检索方式:提供树型分类导航系统,具有作者、标题、正文、出版地、刊名、分类号、任意字段等多个检索入口;支持检索(按相应的检索入口进行检索)、二次检索(与、或、非)、组合检索(支持布尔逻辑检索式)、分类逐级检索;同时还具备输出字段设置(在全文浏览器中进行设置)、检索日期限制、正文全文下载等辅助功能。

上述综合数据库中的中文期刊数据库由于收藏的文献范围有所不同,化工课题查新中需要对这3个数据库同时进行检索,以免漏检。

1.2专利数据库  专利文献检索在科技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专利文献检索是科研立项、专利申请、成果评估必不可少的工作,是借鉴和参考国内外先进成果的重要来源。在化工课题查新过程中当涉及到新产品查新和工艺路线查新时,详实的专利说明书是检索过程中非常需要的对比文献。

国家知识产权局网(http://www.sipo.gov.cn/sipo/zljs/)。可以检索从1985年以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等公开说明书,该专利数据库免费开通,可以通过专利申请号、名称、摘要、发明人关键词等进行检索。

1.3标准文献数据库

检索国内标准数据库也是化工查新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在比较化工物质的物性参数时候,国内标准提供的参数可以提供很好的参考。

中国标准服务网(http://www.cssn.net.cn/index.jsp)。收录有60多个国家、70多个国际和区域性标准化组织、450多个专业学(协)会的标准以及全部中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计约60多万件。化工课题查新主要采用国家标准GB数据库和化工行业标准HG这两个数据库,可提供标准号、标题、关键词等多种检索入口。

1.4科技成果数据库

科技成果库主要覆盖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涉及化工、生物、医药、机械、电子等十几个专业领域,是化工新产品查新中的必检数据库。

(1)国家科技成果网(http://www.nast.org.cn/)。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创建的以科技成果查询为主的大型权威性科技网站,已收录1978年来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经省、市、部委认定的科技成果约12万项,库容量以每年3-5万项的数量增加,充分保证了成果的时效性,提供普通检索和高级检索两种检索方式。

(2)万方科技成果数据库(http://www.wanfang.can.cn/)。收录了1986年以来各省市部委鉴定后上报国家科委的科技成果及星火科技成果。包括6个数据库,总记录51万多条,并在此基础上,每个月更新1次,每年新增2万项最新成果,覆盖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涉及化工、生物、医药、机械、电子等十几个专业领域。是国家科技部指定的新技术、新成果查新数据库,提供普通检索和命令检索两种检索方式。

1.5化工专业数据库

在查新过程中,由于网络信息资源更新比较快,能反映化工行业的新动态,化工专业数据库是通用数据库的有力补充。

(1)中国化工文摘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http://www.wanfang.com.cn)。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提供,收录1985年来公开发行的化学化工期刊近1 000余种及高等院校学报发表的文献,以及化工图书和会议记录、学位论文及化工专利。

(2)维普石油化工资源系统(http://www.tyda-ta.com/)。为我国石油与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相关的科研院所、中高等院校、行政管理机构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而设计的大型全文数据库,是目前国内能快捷、准确、全面、方便地反映国际石油化工行业的最新科技发展动态、最新科研成果的唯一最大的信息平台。

(3)中国化学文献数据库(http://202.127.145.134/scdb/queryHome.asp)。该库收录1983以来中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化学化工及相关专业的论文、专利等25万余条数据。数据库还包括了中国化学家在国外核心期刊中发表的论文的题录及文摘,数据库提供6种检索途径(主题、作者、单位、出版物、中英文字(词)、中国法分类等),中英文标题和文摘的每一字(词)均为检索点,这与主题标引的检索途径起到相互补充作用。

(4)中国石油和化工资源网(http://www.chemdoc.com.cn/)。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于2001年5月组建开通,包括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化工分馆和其他化工、石化、石油等有关的信息机构大量的科技文献资源。

(5)中国化工信息网(http://www.cheminfo.gov.cn/)。始建于1990年,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创建,是一个集科技、生产、市场于一体的多方位综合性信息服务网站,可为用户提供网上浏览、查询、咨询等多项服务方式。

2 国外主要化工相关数据库系统

对于国外的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而言,查新过程主要侧重于国际联机检索系统,通过对其中不同的数据库的选择,就可以基本实现国外有关文献的全搜索,STN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图形检索的系统,能够实现化学物质的结构检索,一般化工课题推荐使用STN系统。

2.1国际联机检索系统

(1)STN联机检索系统(stnweb.cas.org/)。STN系统目前有200多个数据库,主要涉及各学科领域及综合性科学技术方面的文献和专利,同时提供众多公司、供应商等方面的商情信息(如生物商情、化工产品方面等)。STN系统中,美国化学文摘社提供了两个重要的化学文献数据库,即化学物质登记号(REG)和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CAPLUS)。REG数据库目前存储了自1957年以来的超过3 200万种物质记录,其中1 800多万种有机和无机物质,以及1400多万种生物序列(截止到2001年10月9日),它包涵了世界范围内在期刊和专利上报道的有机、无机、金属、合金、矿物、有机金属、元素、同位素、核微粒、蛋白质、核酸、聚合物等所有的化学物质信息。CAPLUS数据库,是当今世界上最新最全的化学题录型数据库,来源文献包括8 000多种国际性刊物、专利、同族专利、技术报告、书籍、会议录、学位论文等,覆盖了1907年以来的化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所有文献。

(2)Dialog联机系统(http://www.dialogweb.com)。Diglog现有全文、题录及数据型数据库900多个,文献量近17亿篇,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科学、实事政治、商业、经济、教育、法律等领域。其中包含美国《工程索引》(EI)、美国《政府报告通报及索引》(NTIS)、英国《科学文摘》(INSPEC)、世界专利(WPI)、科学引文索引(SCI)等著名数据库,另外还有几百个公司信息(名录及背景)、商业信息、工业分析、新闻报道、产品情况、统计数据等数据库。对于化工课题而言,主要检索Dialog的如下数据库:CA SEARCH(399文档)、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 LOGY ABSTRACTS(315文档)、COMPENDEX PLUS(8文档)、SCIS―ERCH(434文档)、CLAIMSTM U.S.PATENT AB―STRACTS(25文档)、DISSERTATION ABSTRACTSONLINE(35文档)、CHEMICAL INDUSTRY NOTES(19文档)等。

虽然国际联机检索系统涵盖的数据库很全,但由于联机检索的费用较高,因此网络上的免费数据库是索取原文,节约查新成本的新途径。下面主要介绍专利数据库和国外几个常用的化工专业数据库。

2.2国外专利数据库

目前的因特网上的国外专利数据库很多。其中专利容量大、检索功能强的有美国专利数据库、欧洲专利局专利数据库、加拿大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和日本工业产权数字图书馆专利数据库,这四个数据库都可以免费下载专利说明书,也是查新过程中需要检索的主要专利数据库。

(1)美国专利数据库(http.//www.patents.uspto.gov)。由美国专利与商标局设立,该数据库提供了快捷检索(Quick Search)、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和专利号检索(Patent Number Seareh)三种检索方式。

(2)欧洲专利局专利数据库(http://ep.espacenet.com)。欧洲专利局于1998年10月正式开通的免费专利数据库,收集了50多个国家公开的专利文献,包括世界专利数据库(worldwide)、日本专利文摘数据库(patent abstracts ofJapan)、欧洲专利局数据库(EPdatabasel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库(WIPOdatabase),可选择任意一个数据库进行检索。esp@cenet专利数据库提供了快速查询(QuickSearch)、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专利号检索(Number Search)和分类检索(Classification Search)四种形式。

(3)加拿大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hpatentsl.ic.gc.ca/introe.html)。可获取1920年至今的专利影像文件,而1978年8月15日以后的专利可提供PDF文本形式。加拿大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有英语和法语两种语言界面,提供基本查询(Basic)、专利号检索(Number)、布尔查询(Boolean)和高级查询(Advanced)四种形式。

(4)日本工业产权数字图书馆专利数据库(http://www.ipdl.ncipi.go.jp/homepg_e.ipdl)。数据库提供1976年至今日本专利和实用新型说明书,有日语

和英语两种界面。有多种查询方式,其中比较方便的是日本专利摘要查询(PKI)方式,可以通过关键词、发明日期、国际专利分类(IPC)以及专利号查询相关专利。

2.3专业数据库

(1)Chemindustry(http://Chemindustry.com)。Che-mindustry为化工及相关工业的专业人员提供了可通过全球网站搜索所需要的产品及服务方面信息的工具,为专业人员提供的信息涉及化学、石油化学、药学、塑料、涂料、染料及相关工业的所有方面,如科研、产品开发、市场经营、分销及应用等圈。

(2)Chemicalonline(http://Cheroicalonline.com)。美国化学工业的交易市场产品展示、产品与供应商搜索。网页提供近期化工新闻,特别报道,新闻分析及月内新闻记录。

(3)Chemconnect(http://www.chemconnect.com)。英特网上全球最大的化工交易网站,1996年以来在网上成交额已超过150亿美元。新闻与研究频道提供约600种网上化学化工期刊的链接,据知是目前化学化工期刊链接数最多的站点。

(4)Chemweb(http://Chemweb.com)。建于1997年4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在线社区,集合了化学研究、化学工业以及相关学科的大量资源。Chemweb的期刊分页(http://www.chemweb/library)现在可以提供200多种化学化工期刊,文摘免费,部分期刊还可以免费下载全文,如Chemistry&Biology等。

(5)Cambridgesoft’s chemACX.com(Chemacx.com)。该数据库收集了全球300多个化学试剂供应商的产品目录,由CambridgeSoft公司提供。用户无需注册,通过化合物的CAS登录号查询所需化学试剂的供应商,包装及价格。

在具体的查新过程中,需要根据查新课题的具体需要和查新选择上述的专业数据库进行检索,不需要全部检索。

3 网络搜索引擎

目前国内外许多搜索引擎网站可提供中英文网站的检索。利用搜索引擎为文献信息检索,特别是新产品的查新检索,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补充。企业上网越来越多,在网络上介绍其产品,在查新检索中,通过特定的检索方式,其信息对查新工作很有帮助。

常用的中文网络检索引擎有:百度搜索引擎(www.baidu.com)、Google中文搜索引擎(www.google.com/)、中国搜索联盟(http://www.zhongsou.com)等。

常用英文搜索引擎:Google(http://www.google.corn)、Yahoo(http://www.yahoo.com)、Allthewebwww.alhheweb.com等。

第9篇

    从广义上说,分离强化首先是对设备的强化,然后是对生产工艺的强化,综合起来说就是只要能将设备变小、将能量转化效率提高的技术都是化工分离技术强化的结果,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化工分离技术的主要趋势之一.古老的化工分离技术原理:利用沸点的不同,将不同的组分从分离塔里分离出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国内外的分工合作共同研究除了大量新的分离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这些在应用中同样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那就是:此项研究对相关分子蒸馏的基础理论探究比较少,没有在理论上充分说明和指导,对设计刮膜式分子蒸馏器也没有深入的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分离技术也不断得到改善,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渐信息技术引入到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上,例如在研究热力学和传递的性质、多相流等方面,这些都是信息技术发生功效的主要分离技术,再如分子模拟大大提高了预测热力学平衡和传递性质的水平.对分子的设计加速了可以加速分离,因此对研究和开发新的高效的分离剂有深远的意义.信息技术的引进有利于新的分离过程的深入,提高工作效率.

    传热过程的一些新的研究进展和方向

    1微细尺度传热学研究进展

    微细尺度是从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微细的探讨和研究传热学规律,现在在传热学中已经自成一个分支,发展前景广阔.当物体的特征尺寸远大于载体粒子的平均尺寸即连续介质时假定依然会成立,但是由于尺度的微细,原来的假设的影响因素也会相对的发生变化,这就导致了流动和传入规律发生着惟妙惟肖的变化.目前,微米、纳米科学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诸多领域都是围绕微细尺度传热学进行研究的.其中高集成度电子设备、微型热管、多空介质流动传热等多项研究都是微热尺度传热学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

    2传热设备研究进展

    通过近十年的研究,利用翅片可以达到促进和增强传热的效果

    3强化传热过程的研究进展

    这项研究主要是从改进换热器设备的形式入手,提高传热的效率,并想办法改进设备使其持续对外放热,这种改进包括发明新的传热材料和改进生产工艺,将过去的设计进行优化等方法.

    4传热理论研究进展

    近年来,传热研究者一直都致力于滴状冷凝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但至今仍未能很好的实现,主要问题是如何获得实现滴状冷凝,并且使其冷凝表面寿命延长.改变冷凝界面的性质,将滴状冷凝应用到工业上进行传热改造是传播热学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沸腾的传热方式不仅在机械、动力和石油化工等传统的工业之中广泛使用,而且在航空航天技术等高科技领域也广泛的应用着.长期以来,人们都在对液体发生核态沸腾的原因和具有高换热强度的机理进行着深入的探究.由于沸腾的现象是复杂和多变的,这些都导致了我们不能利用常规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出沸腾所能传输的热量.到现在为止,加热器表面受到水沸腾时产生的气泡的影响,这一问题是最需要得到解决的,也是研究的重点所在,对沸腾传热进行计算大都采用机理模型,这种方法存在严重的缺陷就是计算的准确率很低,而且需要大量的实验做基础,所以目前应用的范围较窄,目前没有能较准确计算沸腾传热的计算式,因此我们有另辟蹊径,从新的角度来探究和研究问题,从基本理论出发,提出新的理论与计算方法或研究出新的模型,将数学与之相结合计算出沸腾所传出的热量,这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中之重.

    5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使化学中大量的计算问题和数据采集分析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解决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增加了数据的准确度与精确度,主要表现在计算机技术对计算流体力学和数值传热学上的主要贡献,其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数值模拟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需要大量的数据计算,而且需要大量的实验作为补充,采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和计算,有利于将数据直观的表现出来,方式更加灵活多变,费用更加低廉,并且得出结论的周期比较短,对于应对此类问题计算机技术是最好的选择.

    化学工程学科未来的发展动态

    1将化工过程与系统过程研究相结合

    化学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是因为性质决定的,其非对称性和不平衡性打破了人们的惯性思维,使其控制因素增多,结构尺度变多,其中结构是对过程工程研究的中心问题,主要解决办法是简化其结构,使复杂的结构变得简单,更具有使用价值;首先研究特殊系统,然后推理出一般性的结论,进而推而广之,这些都为解决结构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解决了复杂系统不容易被分析的问题,采用整体法和还原法研究复杂的系统有利于把握系统的主要变换方向,多尺度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可以将过程问题转换成平时的时间和空间问题,对研究化学工程的复杂结构有好处.化学工程的这一转变趋势预示着化学正在向着应用领域进行扩张,更加注重其实用性和价值性,而非学科本身理论的研究.这也在化学课堂上出现了明显的改革,从只有实验和理论两个过程的化学转换成有实验、有计算最后才产生结论的过程,这就需要化学与数学物理等相结合,甚至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进而实现化学过程的更好研究.

    2将化学工程与材料科学研究相结合

    科学的进步使大量新的技术和产品能源不断涌现,并且在先进技术的引导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就为化学工程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为新的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并不断形成新的完整的理论,化学工程的发展就此进入老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学科研究的方法上更多的注重学科的交叉,更多的研究材料其中包括信息和化学、生物与化学、能源与化学、环境与化学相结合的工程学科,这些都为化学工程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课题,为化学的发展做了良好的铺垫.

    3将化学工程与信息工程研究相结合

    化学工程技术的热点是将化学工程与信息工程研究相结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各行各业,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收集大量信息,并对此进行精细的计算,随着大量的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很多重要的规律和结论,这些规律可以用来作为提高效率和生产效益的理论依据,同时可以预见,将化学工程和材料科学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必将是化学工程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必将成为引领化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第10篇

从1980年初在我国东南沿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创办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职业大学开始,我国的职业教育走过了30多个年头,从1999年国家实施大学扩招政策以来,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质量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要求我们重视实践,追求创新,从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上进行一系列改革。教育部2003年4月8日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来,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打造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特点”的精品课程已经成为国内许多高职院校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精品课程建设是推进教育观念创新,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更新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尤其是目前高职学生的理论知识不扎实,在专业课学习中普遍感觉较为吃力,因此,本文针对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课如何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服务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进行了初步探讨。

二、高职院校有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要解决的问题

我院作为化工类职业院校,化工专业类别设置较多,有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五个专业。各专业开设的专业课及对有机化学基础课的知识需求侧重有所区别,如何针对不同专业开展教学是本课程建设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基础课化繁为简,做到“必需、够用”也是本课程建设关注的主要问题。

三、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理论与专业技能提升方面

学历高,学缘关系广,教师研究能力强:课程团队鼓励教师提高学历水平,团队中现有在读博士1名,硕士4名,学士7名,教师们都不断提高学历与教学能力。企业锻炼、高校进修,活跃的教研活动和良好的保障制度多措并举促使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升:结合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安排多名在职中、青年教师到高等院校进行专业知识学习、进修和培训,其中一名教师于2009年赴北京师范大学为期一年访问和学习,对教学和科研方面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所有校内老师参加过高职高专培训基地举办的赴高校进行深造的培训,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习完成后必须向全体教师做学习报告,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知识水平。对年轻教师实行传帮带制度:让青年教师广泛听课,感受不同教师的讲课风格,积累讲课经验。经过这一过程,青年教师在高起点上开始讲课,讲授的质量得到保证,这对其今后的成长十分有利。教研活动:每1~2星期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与同行开展交流、公开课、与专业教师的沟通、课程的整合与优化、讨论国外以及国内其他大专院校相关课程的设置情况与发展趋势、讨论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应该安排怎样的教学方法、讨论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课时应该安排怎样的教学内容、学生实习、毕业设计、学生课外活动、科研项目开发、论文等等,通过这些教研活动有效地更新了教师的知识、提高了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业务比赛:积极参加业务技能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两位老师分别获得自治区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两位教师获得学院竞赛一等奖,以赛促教,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二)实践能力提升方面

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增加教师的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通过实施岗位培训、技能培训、下厂锻炼、科研与技术合作和科技服务等措施,使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要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100%,建立一支双师结构合理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三)鼓励教师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

教研室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的方针,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教学和学术研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申报各项课题和积极,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目前,课题组主讲教师中每人都参与过自治区级或院级课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年轻教师积极参与,发挥主力作用。

四、教学改革与实践

全体教师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紧紧围绕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实践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应用型人才要以“有用、实用、够用”为度,以“立足基础、服务专业、注重技能、教书育人”为目标,使学生能了解有机化学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能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依据上述原则我们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三增两减一融合”的教学模式,即增加岗位认知能力的培养,增加专业课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增加命题式综合实验教学,删减合并理论课程内容,减少课堂授课比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校企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与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接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理论教学

以“服务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选择、设计了不同的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色。例如在化工、煤炭、石油、工分等专业突出了脂肪烃的学习,淡化了立体化学、糖类、氨基酸等知识的描述,而在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压缩脂肪烃的介绍,加重立体化学、糖类、氨基酸等知识的描述,同时增加萜类、甾族、硫醇、硫醚、磷脂等与医药相关的知识。本着“必需、够用”的学习原则,精简教学内容,删减合并了有机化学课程中一些较难的、应用性不强的内容,增加了与专业相关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学习内容,挑选出在生产实践中有重要作用的和在后续专业课程中将要学习的有机化合物,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教学,延长了教学时间,拓展了教学空间。同时结合有机化学的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每个模块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上。

2.实践教学

注重实践教学,突出“实际、实用、实践和实效”,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根据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递进性,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把传统的有机实验整合为基础实验、制备实验、命题式综合实验、岗位认识实习四大教学模块。基础实验模块包括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使学生能系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通过实验加强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制备实验使学生能掌握合理的实验路线及合适的实验方法,完成对产物的合成、分离、提纯和鉴定,初步认识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流程。命题式综合实验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岗位认识实习模块包括参观学习我院现有的实训基地及中试基地,提高学生的岗位认知能力。四个模块由简到繁,由单元技能训练到组合技能训练,最后进入综合性实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这样可以使理论很好地指导实验,又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予以巩固。

(二)有机化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实践

1.教学方法

按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目标,结合有机化学的学科特点,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理论教学中采用的模拟辩论法、对比分析法、科学探究和专题读书报告等方法,实践教学中采用的“教、学、做、考”合一的教学方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手段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搜集了大量的基本素材,精心设计、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加入图片、动画、视频等丰富多彩的资料使课堂教学信息量更大,深受学生的好评。针对有机化学的教学难点,运用了实体模型、让学生拆装模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结构的概念。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逐步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录像、电子教案、习题、实验指导等内容链接到网上,做到优质资源共享,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课下的学习;今后将逐步提供实用的在线测试等互动平台,可以满足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线学习交流的需要。

(三)有机化学课程考核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建立了习题库,包括复习思考题、课堂练习题、综合作业题等;建立了部分试题库并逐步完善;制定了与教学大纲对应的考试大纲,实施新的考核办法,具体见表,强调过程考核,注意学习引导,注重能力培养。

(四)有机化学教材建设

根据我院化工、煤炭、石油、制药、工分等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进行研讨、交流,并深入企业调研,共同选取符合本校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内容,自编特色教材《有机化学》2本,并在学院化工、石油、煤炭和工分专业使用,效果良好。

五、有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特色与创新

(一)创新教学模式

在有机化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三增两减一融合”的教学模式,即增加岗位认知能力的培养;增加专业课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增加命题式综合实验教学;删减合并理论课程内容;减少课堂授课比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实现了有机化学教学从传统教学向特色教学的改革。

(二)根据专业特点选取教学内容

突出“三结合”原则与专业特色,与相关企业生产实践结合;服务专业课程,与后续课程的需求结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结合。

(三)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穿行,既能使理论很好地指导实践,又能巩固理论课程的学习成果。实践教学采用了模块化教学方法,增加了命题式综合实验的教学模块,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

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中心”转型。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需求,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模拟辩论法、对比分析法、科学探究法、“第二课堂”、“教学做”一体和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改变了过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被动学习的局面。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将应用性很强的模块四的教学内容都放在“第二课堂”中完成,通过让学生制作ppt、演讲展现出来,并纳入考核范畴。将所学知识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解决有机化学学习中的难点

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是有机化学学习中的难点,本课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有机反应式和有机分子结构图片、三维立体动画、二维动画等引入课堂教学,把反应机理、立体化学等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地表现出来,同时给学生展示实体轨道模型,让学生动手拆装,帮助学生建立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课堂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六)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在有机化学实践教学中增加了岗位认知实习,让学生走出课堂,亲临生产第一线了解有机化学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明确的学习目的。同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结束语

第11篇

关键词:石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使得我国的各个行业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石化工程作为经济的基础,在各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提高,其中项目管理模式也逐步与国际水平接轨。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小,因此,要提高石化项目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就必须转换项目的管理模式,从而更适应国际的需求。

1 我国石化工程项目管理及其模式

1.1项目管理发展特点

(1) 建设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理念。建设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是指从建设石化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视角,运用集成化管理的思想,将传统管理模式下相对分散的项目策划决策阶段、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和项目运营维护阶段在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集成化管理。统一目标系统,统一组织系统,统一语言系统,统一规划系统,统一信息处理系统,进行全生命周期集成化、统一化,高效推动项目管理最大化“增值”目标的实现。

(2) 追求项目管理的 “增值”目标。项目

管理 “增值”目标贯穿于策划、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通过优化管理,降低建设成本和经营成本,在提高投资性价比的同时,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追求单一的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变为追求卓有成效的项目管理,实现更高的项目使用功能和建设质量。以人为本,保护环境,将安全、健康和绿色工程的理念融入到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中,这些都已成为我国石化工程项目管理新的发展方向。

( 3) “双赢” “多赢”共同发展。在我国石化工程项目中,在新的管理模式下,根据工程性质的不同,选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承包合同,通过招投标选用总承包。

( 4) 项目管理更趋于社会化和专业化。我国新建大型石化企业发展战略导向的突出特点是从 “多元化”向 “核心化”转移。其组织规模也是以生产、经营为核心,竭力压缩非主营业务人员的编制,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市场抗风险能力,所以新建项目的管理已走向社会化和专业化之路。社会化、专业化项目管理,降低和分散投资风险,使项目在经济上更具有可行性。

( 5) 项目管理模式国际化。项目管理模式国际化是推动我国石化工程项目向全球化发展的动力,也是实施 “世界国际性能源公司”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

1.2 国内管理模式

目前,国内石化行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在新建项目或新建炼厂,特别是中外合资的项目上却对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了借鉴与应用。

1.2.1传统模式

在传统模式中,突出的是指挥部的作用,指挥部一般是在项目建设中统领全局,是由上级分派成立的,隶属于上级投资单位并直接对上级组织负责,是单独的一个部门,不在人事管理的范畴之内,除了独立性还具有针对性和短暂性的特点,是针对项目工程设立的部门,所以当项目工程结束时,指挥部也会跟着被撤销,就地解散。指挥部的成员组成,一部分为企业单位员工,大部分由上级指派,在工程结束后,指挥部人员可以留在工程企业,也可以返回原单位或者寻找其他的工程项目。这种模式中,指挥部负责任务的分配,本身不参与项目建设,是统筹规划的“大脑”,传达命令然后接收结果,现代新型管理模式的引入,已经渐渐淘汰了这种“一言堂”式的项目管理模式。

1.2.2PMC+EPC为主的管理模式

同国外的项目管理模式发展一样,国内的大部分项目管理模式都是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所以,在现行了我国石化工程的项目管理模式中也有以PMC+EPC为主的管理模式,采用的PMC和EPC的管理模式都与国际上的一样。不同的是,在中国PMC的自由度和权利范围都没有那么大,主要的决策权还是掌握在石化工程企业手中,PMC公司负责的是三方面的内容,即前期的基础工程设计、投资估算、准备初步设计文件和获得对初步设计的批准、完成执行阶段工作包ITB的编制和承包商的选择、完成长周期设备和大宗材料的询价和预采购工作、制订项目执行计划和进度计划等工作,而中间的实施阶段,PMC负责的还是基础工作,并不涉及核心,但是需要提供项目融资的支持。以及通过外包工程签订合同,在施工阶段直接参与到管理当中,协助石化企业对工程项目的各方面的指标。这样一来,石化企业方面要投入的人员就相对较少,在总体上减少了石化企业的支出,对一些新的石化企业和基础建设能力不强的企业来说,这种方法无疑是最便捷有效的选择。

1.2.3IPMT+EPC为主的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的管理方法,主要的管理工作是在石化企业自身负责项目工程的前提下,由工程管理公司的专家承担技术顾问、技术指导和相应的协助,集中在执行层面的干预和管理,是采用EPC的执行流程,而在管理层采取的方式也与PMC相似,但是和PMC模式不同的是,其起到总规划的部门是石化企业的管理,上级的直接干预,类似与基层建筑的指挥部管理办法,项目的管理不受到其他外公司的参与,能够使得石化企业更清楚明确地了解工程的整个进度,但是石化企业本身的能力对工程项目的进行和协调组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石化企业的管理能力要求很高。

1.2.4多种类型的执行层管理模式

国内的项目管理模式因为借鉴了国外的已成熟的模式,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情况,特别是在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执行层面上,现有的模式有D-B模式,即设计和施工委托一个承包商,采购由业主自己来组织执行;E+PC 模式,即设计委托一个承包商,采购和施工单独委托一个承包商;E+P+C模式,即设计、采购和施工分别委托承包商,或者设计、施工分别委托承包商,采购由业主自己组织实施。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EPC执行模式,因而都不具备EPC模式的优点。

2.新的管理模式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 总承包商和工程管理公司缺乏高素质复合人才、专业技术带头人、项目负责人。而在大型复杂石化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既需要懂技术,又需要懂法律、经济、管理等综合性人才。由于总承包商可能同时承担多个项目的建设任务,所以导致一些专业骨干身兼数职,使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进度、安全管理等受到影响。

(2) 我国石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还处在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向新的管理模式过渡阶段,无论采用 PMC 还是 EPC 等模式,都不能完全摆脱 “当家做不了主”的 “老规矩”。主要原因: 一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时期,信用缺失现象时有发生,业主对总承包商缺乏足够的信任。尤其在设备、材料采购环节,在施工分包商选择等重大问题决策上,业主介入较深,还不能完全由 PMC或 EPC 承包商来决定。二是在工程项目建设决策问题上,我国习惯于 “领导”决策,而不是听取咨询人员、专家的意见进行科学决策。

(3) 重复工作增加额外管理成本。采用新的专业化管理模式的目的是,减少业主的管理工作。但目前在国内某些石化 EPC 承包工程项目中,双方签订合同后,为了确保实现项目目标,往往是业主或业主委托的咨询公司,还要再制定项目管理控制文件或项目管理手册,作为双方共同执行的文件。同时业主投入资金和人力,采取聘请第三方检测、监造、监督等手段,对工程项目质量进行控制、管理,由于重复投入而增加了大量额外的管理成本。

3.石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发展趋势和对策

从长远的利益和竞争情况分析,我国石化企业过于冗杂的项目管理机构是石化企业迈向发展新阶段的拖累,因此,很多企业不会选择自主成立项目管理机构,而是外包给其他专业的公司负责工程的项目,以免在建设后期管理组织人员遣散和安置问题为企业增添多余的精力和物资的支出,增加企业运营的负担。所以将设计、采购、监理、控制、招投标等等全权外包给承包商,是国内大部分的石化工程企业在项目管理上的大趋势,对于自己企业专有的、固定的、专业性强的项目管理人员的培养和机构的设计有所欠缺。

石化工程产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发展逐渐成型,但是还不甚完善,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和项目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要考虑项目本身的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项目管理模式,“因地制宜”,以达到最好的效果,不做无用功。也可以几种项目管理模式共同使用,在项目的不同环节和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管理模式,灵活应变,充分发挥各种管理模式的优势,扬长避短,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工程建设的高质量、高效率。

4.结语:

石化工程项目管理新模式正处于发展、探索时期,目前还不能真正意义上完全实现 EPC 或者PMC 等管理模式。管理机制、法律、法规,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并且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模式也有待在实际运用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石化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这就愈加迫切需要石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真正提高石化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齐玉宏 . 创建项目管理新模式[J].中国石化,2012.

第12篇

关键词:库存管理;库存优化;经济批量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logistic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all fields, and the inventory manage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n this paper, based one traditional inventory management methods and modern inventory management methods, to optimize the inventory of a supermarket promotion period.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inventory cost of the target model, the study of the supermarket in the promotion period, whether it should increase the volume to reduce inventory costs, improve the income of the supermarket, and ultimately determine the optimal order quantity.

Key words: inventory management; inventory optimization; EOQ

齑媸且恢窒兄玫淖试矗库存管理是以满足不确定的顾客需求为前提的,最大程度地降低库存量,加强企业的竞争力。适当的库存量可以使供应方生产保持均衡、降低订货的单位费用、防止缺货、避免价格上涨等问题。而过量的库存需要大量的管理费用,造成资金积压严重,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本文分析了某超市促销时期存在的库存问题,着重对其库存的控制和优化进行设计和研究。以改善该超市的库存管理模式,从而达到降低库存管理成本,提高超市收益的目的。

1 库存控制方法和模型

1.1 库存控制方法的选择

常用的库存控制方法有ABC分析法、定期订货法和定量订货法(经济订货批量法)。现代的库存控制方法有物料需求计划(MRP)、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分销资源计划(DRP)和准时方式(JIT)。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库存管理在企业的管理系统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虽然ABC的管理方法可以降低对库存管理的要求,但是ABC分析法是通过手工分类计算的,因此存在误差。运用定期订货控制法,优点是订货期固定,可同时进行多种物品采购,减少了订购和运输费用,其不足是,需要对企业未来的销售量进行准备预测,并且不能采用经济批量的方式进行订购。相比较传统的方法,现代的库存控制方法虽然先进,可是对于现在的大部分企业来说难以实现和采用。

企业选择什么样的库存控制方法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要根据自身的系统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1.2 定量订货基本模型

定量订货也就是经济订货批量(EOQ),是现代企业最常用的订货方式。这里用Q表示企业的每次的订购批量,大批量、低频率的订货方式会导致平均库存较高;相反,频繁的订货会导致年成本上升。只有采用经济订购批量才能维持订货量与订购次数的平衡,降低总成本。

假设某种物品在单位时间内以恒定的速度消耗库存量,库存量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下降到零,此时库存量立即补充到最高。如图1所示。

假定A为全年的物资需求量,M为物资单价,C为单位物资全年持有费用,P为每次订购费用。因库存量在Q与0之间均匀变化,理论上的库存量平均值为Q/2。得出全年库存总成本为:

由此可得当毛巾的订货批量小于标准经济批量Q时,超市应按折扣价格的标准经济批量来购买,当订货的批量介于标准经济批量和有折扣下的订货批量时,应采用按折扣价格订购物品,而当订购数量大于有折扣下的订货量时,应按照无折扣的全价的标准经济批量来购买。

3 总 结

一个有效的库存管理模型是企业必不可少的要素。上述关于超市促销时期库存管理模型进行优化,以降低库存管理的成本为目标。应用定量订货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有数量折扣的情况应如何去订货。最后的结果显示,不能盲目地选择订购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订购数量来分析哪种方式更能有效地降低库存的管理成本。在保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使成本降低,提高超市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珍萍,胡洁琼,赵菲. 东莞市某企业库存控制策略研究[J]. 物流技术,2013(13):394-396.

[2] 何芬,翁玉婷,张玲玲,等. 库存成本的分解及结构[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11):35-36.

[3] 时兵兵,杜天苍. 焊管厂成品库库存优化研究[J].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6(3):52-56.

[4] 马金麟,孟祥茹. 供应链管理[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