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7:31: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管理学笔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近年来,案例教学法成为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较受欢迎的教学方法。黄淮学院公共管理学教学团队以案例教学法为突破口进行,建立一套更有利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及其应用的必要性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是从美国大学法学和商学课堂中发展而来,强调将现实问题进行典型化和文本化处理,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辨、表达、争论等实现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研究学习。
案例教学法是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教学方法善于高效率、系统性地传授理论知识,将案例以例证引证、阅读材料、课后思考题等形式穿插在讲授之中,为理论学习服务。案例教学法虽然强调以案例为中心,但必须以专业知识功底作为基础,脱离理论传授则无法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最终目的。因此,案例教学法对案例的应用应是多层次的,既有对知识学习的支撑和拓展,又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锻炼。
案例教学法将课堂变为舞台和平台。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敏捷、乐于接受新事物、敢于自我表达,因此热烈、活泼、自在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发展。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学生以团队或个人为单位进入案例情景,将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交汇、视角的互补作为学习的主要途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后,教师的功夫在主要在课前,对案例选择、情景设计、参与形式、知识概要等进行预先设计,而课堂上更多进行观察、引导和激发。
(二)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1.公共管理学学科特点的需要
强烈的实践导向是公共管理学的固有特征,应用案例教学法更利于学生构建学科知识框架。公共管理学的知识体系是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管理改革基础上建立的,交叉融合了行政学、企业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体系。融合交叉的知识体系中必然容纳大量经验性材料和经典案例,而这些材料和案例中往往包含复杂多样的子问题,可以启发学生以多学科视角观察社会、分析问题、解决困难。因此,在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应用案例教学法,以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公共管理学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宏大学科视野。
2.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强调学生对产业、行业、职业的了解,因此有必要应用案例教学法搭建起学生与公共部门间交流学习的桥梁。为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黄淮学院设定了“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行政机关、公共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共企业及工作人员是公共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也是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社会实践和就业的主要方向。因此,通过不断收集、整理和再现相关机关单位的工作实践,能够让学生最快地接触行业职业的现实情况,为学生自我发展和能力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黄淮学院公共管理类专业设定了“读、写、说、辩、研”等五项本科人才能力培养目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必须围绕这五项目标,在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的设计、资源、形式方面进行探积极索。
(一)案例教学法对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内容的重构
应用案例教学法,公共管理学教学内容设计不仅围绕理论知识模块,更重要的是与大W生科研立项、挑战杯、社团志愿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紧密结合。例如在“公共物品”知识模块中设计“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教育”专题,通过课前准备任务,引导参加暑期“三下乡”实践的同学分享经验和问题,实现案例教学。教师则通过“头脑风暴”、“逆向思维”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教育的公共物品性质、供需状态、供给形式等进行团队讨论,最终通过社团志愿活动策划、小论文等将讨论转化为学习成果。
应用案例教学法,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内容可以由强调知识学习转变为能力锻炼,实现课下学习――课堂模拟的翻转。公共管理学包含的技术、方法、策略等知识模块内容适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课下学习理论――课上学习技巧的形式升华学习效果。例如,在“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模块中,关键概念、核心原则、基本策略主要以课前预习的形式完成。课上以创设“小区垃圾成祸害”、“青岛大虾宰客没商量”等情景任务为主线,组织学生以小组扮演特定的角色,依据角色立场进行跨小组互动,合作探讨问题解决的关键技巧。
(二)案例教学法对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资源的拓展
应用案例教学法,公共管理学课堂可以引入校外专家和校外项目,不断拓展教学资源。公共管理学涉及行政机关管理、事业单位管理、非政府组织管理等多方面,因此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参观走访、项目合作、行业专家讲座等形式开展。自2015年始,黄淮学院公共管理类专业先后与市民政局、街道办事处、社会工作机构等多家单位建立了教学合作关系,为案例教学提供了良好条件。在“公共管理主体”知识模块教学中,公共管理学教学团队在2015年秋季学期邀请市民政局工作人员来到校内开展专家讲座,以民政工作实践案例为视角讲解行政机关在公共管理中发挥的主要作用。2016年,公共管理学教学团队计划将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工作机构和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项目,将项目策划、宣传、组织等项目实践经验带回到课堂进行总结提炼,实现校内课堂和校外课堂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案例教学法对公共管理学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
应用案例教学法,公共管理学课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形式的丰富多样。一方面,公共管理学教学团队计划利用开发微课视频的形式补充课堂教学。一个5―10分钟的微课视频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结合案例将关键概念、难点问题、热点话题深入讲解,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另一方面,公共管理学教学团队计划在增加学生的多媒体展示环节。定期开展课堂演讲、读书分享、社会调查成果展示等活动,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分享、互评学习成果,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优化案例教学法
(一)对课程教学阶段进行重新设计
为了促进案例教学方法达到理想效果,教学内容的重构必须结合教学阶段再设计。黄淮学院公共管理学教学设置有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两个环节,将两个环节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优势。首先,教学进度设计应该“松紧结合”,讲授理论知识模块后及时进入相应的实践案例教学项目,一个单元模块的理论教学时间和实训教学时间要相对平衡,提升知识转化效率。其次,一个项目的实践案例教学要完整包含准备(计划)、实施(组织)、反馈(总结提升)三个环节,帮助学生有准备、有目标、有秩序地参与案例教学活动。最后,完成一个完整的单元模块教学后随即布置作业,教师公开点评或组织学生互评作业,巩固教学效果,最终达到优化案例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公共政策学;课堂教学;四步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077-02
公共政策学是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要求开设的所有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四大平台课程之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在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开设,现有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等四个专业,且公共政策课程均已在上述四个专业开设。因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是我校唯一拥有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交叉优势的学院,教学研究覆盖区域经济和公共管理两大学科,因此本文拟在此学科交叉背景下,针对《公共政策学》的课堂教学思路进行探讨,以期为公共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参考。
19世纪80年代以前,西方的政策研究还只是附属于经济科学。以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Woddrow Wilson)提交关于行政研究的论文开始,美国公共行政学科方始建立。因此,公共政策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还属于新兴学科,也是一门正在不断发展的学科。1951年美国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维尔共同主编《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该书第一次对政策科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等进行了论述,被人们认为是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中国公共政策学科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引进西方政策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已成为中国公共管理学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一个极为重要且富有活力的部分。由于在我国发展较晚,还属于一门新兴学科。总的来看,公共政策教学的专业人才缺口较大,高校教师在公共政策学教学过程中偏重理论,在关注社会公共政策现实、提出政策解决方案等方面较为欠缺,从而使这门课一定程度上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在课堂教学上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案例教学和社会现实的结合不够紧密。由于选择合适的案例开展教学,有助于学生从“课堂学习”到“政策实践”的转变与体验,因此案例教学也是公共政策学发源地美国的MPA、MPP教育的基本工具和方法。
特别是,社会科学类课程需要把纸面研究和实践轨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案例教学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公共政策概论课程中的很多政策热点与问题均与实践紧密相关,其理论是基于实践基础之上而又广泛应用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选择合适的案例开展教学,有助于学生从“课堂学习”到“政策实践”的转变与体验。案例教学也是公共政策学发源地美国的MPA、MPP教育的基本工具和方法。
一、《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创新原则
结合自己的公共政策学教学实践,笔者总结提出“摸底—点题—仿真—实践”的案例教学思路,经过课堂教学验证,效果良好。现叙述如下。
1.创新原则:以交叉学科为基础,做好顶层设计。一方面,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实行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按照公共管理大类进行培养,第3学期实行专业分流,第4学期开始专业学习。公共政策学既是大类平台课,也是专业必修课,在授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层次和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发生的诸多公共政策事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根据我国“稳增长、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军事外交均为国家发展服务,总的来看近期出台的公共政策均可以归纳为经济管理领域。所以,以经济、管理两大交叉学科的背景知识为切入点,既要具有一定的经济学知识,也要具备相应的管理学原理,还要会基础的数据分析方法,从而做好课堂组织和教学环节的顶层设计,充分突出理论知识和社会现实的无缝对接,就显得非常重要。
2.创新流程:构建“摸底—点题—仿真—实践”四步案例教学法。基于上述考虑,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摸底—点题—仿真—实践”四步教学法,凸显政策实践中的理论脉络,注重理论讲解中的实践能力,力图通过“实时新闻、现场分析、政策把关、实践验证”的教学思路来切实提高学生对于公共政策学理论的把握能力和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创新分析
1.摸底学生情况,准备实施案例教学。公共政策具有强烈的个人理解倾向。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政策理解的角度都大相径庭。为此,在公共政策学第一节课,应摸底学生情况。这里是课程摸底问题清单。
通过摸底,可以了解大家对于这门课程的熟悉情况、希望得到的知识和能力以及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和应该注意的问题等。从摸底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不接受照本宣科式的讲解方法,而希望代之以新鲜的案例分析。这就为顺利实施案例教学打下了坚实基础。鉴于公共政策学的社会属性,为启发锻炼公共政策课程必需的思辨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在摸底之后即对全班进行分组,要求同学们自由组队。如2012级行政管理班自由组合为“萝卜开会”、“未来组”、“请门安东回答”和“群英荟萃”四组,每组7人左右,增强了团队归属感,也融洽了班级气氛。
2.点题政策案例,进行理论分析讲解。课堂教学和社会现实结合,是吸引学生兴趣的第一步。在进行公共政策学授课时,应在总结上次授课和课后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简单讲授当天要讲述的内容,随即通过笔记本电脑上网,打开当天的新闻网页,浏览实时新闻,并要求学生各自选取热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准备发言。如2013年3月26日“公共政策导论”课程,2010级城市管理学生分别选取了中国当前三公经费消费、出访身穿中国造、农夫山泉丹江口水源地垃圾遍布、养老金并轨等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国际方面的公共政策问题,由教师给出问题,小组讨论后解答,其他小组质疑或评点,教师最后点评,结合西方和我国的公共政策发展进程讲解了公共政策学的发展阶段、发展特征等内容。下一步,随着课程深入,教师应逐步将题目选择集中在单一焦点上,以便于学生深入对比分析理论知识和现实案例。
3.仿真现实场景,模拟政策实施情况。在学生逐步熟悉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理论框架知识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课堂仿真模拟教学,通过当前我国现实政策问题的模拟和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模拟现场情况,进行实时点评。如2013年4月1日,2010级城市管理学生模拟“胜利村分地”的政策解决场景。全班同学分为胜利村五个组,由村长和书记主持分地。模拟了初次分地、村民闹事、重新投票等流程。虽然过程相对简单,但对于土地分配这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焦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分地过程中体现出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权威性、价值性、动态性等特征,加深了理解。通过教师点评,学生即对“三农”这一现实重大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明白了简单分地过程的公共政策学含义。现实场景模拟极大地调动了课堂气氛,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开拓性和解决临时问题的能力,对于政策实施的情况和流程也有很大帮助作用。
1.考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考试管理人员缺乏现代管理理论
随着科技信息化的时代的发展,对高职院校考试管理人员的自身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非专业化管理人员须通过自身的培训学习,增强管理能力,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中的管理人员是由专业学科的教师任用,专业性的管理人员相对较少,缺乏现代管理理念与知识,其原因探究为:首先管理人员普遍认为管理岗位的工作难度不大,处理好日常的管理事务便万事告捷,无需再额外投人精力进行专门的工作技能培训和管理知识的学习;其次,管理人员与教师的业绩考核与评比标准相差较大,促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降低,从而削弱了管理者对现代管理的渴求与探索;最后,在考试管理过程中,需要院校各职能部门的相互配合及协助,办公条件及信息的沟通等外部因素都对考试管理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1.2考试管理机制不完善
职业教育的发展推动了高职院校的扩张,在生源相对缺乏、学生的整体素质下滑的情况下,考试管理人员疲于应付,考试中的违纪现象日趋严重,考风呈下降趋势。从试卷命题、审核、印刷、学生考试、成绩评定等环节,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管体系,责任考核体系尚未健全,使得考试很难发挥其固有的作用与价值。
1.3命题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试卷命题的目的化
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的下降,导致教师对试卷命题趋向于简单、目的化。由于现在的高职院校大多实行“2+1”模式(即:2年的在校学习,1年的校外实习),也就是在二学年里学习完三学年的课程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自身的自学能力不足的学生有所不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大打折扣,在课堂上的表现会直接给老师释放信号。教师为了绩效考核,只能在试卷命题的时候趋向简单化,并且将复习范围缩小,从而达到高的课程合格率。这种直接的目的性命题,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学习的恶性循环,考试的检测功能已不能正常发挥。
2) 考试形式的单一化
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与一般的本科院校课程体系不一样,它是一种实践与理论想结合的操作性课程体系。其课程内容,应以过程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为辅。然而,高职院校现有的考试形式中以理论闭关笔试为主,原因是:首先,理论闭卷考试学生用时时间较短;其次,理论闭卷考试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因此,鉴于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单一化的考试形式不利于全面、真实地考核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无法达到教学检査、评价和督促的要求,与因材施教相违背。
3) 考试动机的复杂化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具有社会人的属性。单纯的学习知识的动机已渐被利益的复杂化取代。如评优、奖学金、人党、毕业和就业及后续的再深造;家长及朋友的肯定或家长的威严;同学之间的相互竞争往往都是与考试智育分数直接挂钩,这些必然导致学生注重的只是考试结果,而不是学习的内容。这种复杂化的考试动机只会偏离教育原有的方向,难以发挥考试的真正作用。边际在《考试的传说传说的启示》里说过:“如果把考试作为目的去追求,那么,目的就不再庄严,考试便沦为把戏。”
4) 成绩评定的粗略化
在成绩评定时,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以平时成绩为辅,评分比例一般分为期末成绩占60%-70%,平时40%-30%两类,这种评定方式将平时的课堂表现、出勤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纳人到成绩的评定范畴。这种评定方式重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和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助于克服成绩评定中的片面性。PI然而,其并不能真正发挥出考试特有的作用,其原因是平时成绩在成绩评定时所占的比重偏小、操作时随意性大。
2.新公共管理的主张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将企业的管理理论运用到公共部门,旨在提高公共部门的管理效率、效果和质量。格里尔和盖布勒等人提出:公共部门应以市场为导向,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公共部门应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手段和经验,在公共管理中引人竞争机制;公共部门应重视公共管理的效率、效果和质量。这种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服务管理理论,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学为理论基础,是对传统的公共部门管理的变革,因此它是一种崭新的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的管理中运用的是中国式的“安人修已”管理,这种管理比较内敛、宽厚,体现中国人一种包容的胸怀。因此,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引人竞争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的服务管理理论,职能部门将更好地优化服务模式和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作为高职院校管理中的一支,考试管理中渗透这种新的管理主张,以改善考试管理中的弊端,优化和完善现有的考试管理制度,更好地发挥考试的真正作用,实现考试的更加公平与公正。
3.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考试管理中的应用
3.1考试管理改革的原则
曾仕强教授认为管理就是“从现况走向未来的历程”。在考试管理过程中,依靠的是管理人员的力量,使考试发挥最佳作用,达到最优的检测效果。因此,在考试管理改革需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新公共管理理狐为人不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考试的主体,同样具有社会属性。艾伯特.班杜拉认为:人具有自我组织、积极进取、自我调节和自我反省的特点。因此做到“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学生的发展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及实现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在道德上约束自己、监督他人。
2)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市场经济追求的是资源的再生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教育作为一种投资,更需要健康稳定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考试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目的是促使教育更加全面化、民主化与自由化,因此让学生不再“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默笔记”,必然让考试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检测教学质量的手段。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内容、形式和管理模式,持续可行的发展可能会培养出适应于全球化、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全面型人才。
3) 坚持合理性和可行性原则
将竞争机制引人到考试管理当中,不能一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急功近利,将管理视为手段与程序,以迎合他人的喜好。因此,考试管理改革须坚持合理性与可行性。改革得合理与可行,将推动考试管理与时俱进,走向未来,而不会使改革陷人纸上谈兵、原地踏步的困境。
3.2考试管理改革的措施
3.2.1提升职能部门的管理效率
1) 通过再学习、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服务质量的提高必需要有意识地培训和引导。发达国家高校已经开始注重对管理人员进行工作技能的培训,注重加强管理人员的培养、提升服务质量。因此,在结合学院的具体情况及自身的工作经验情况下,通过学习中、西方管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更新管理理念,以提高管理效率和能力。
2) 健全绩效考评制度’提升管理效益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市场导向,引用竞争机制,实行绩效管理,提髙服务质量。在考试管理过程中,注重管理的产出与结果,实现绩效考核的公正与公平性。第一,考核标准应具有统一性。虽然不同的管理产出不同,但是考核标准应是统一的,不能实行分等级考核。第二,考核的内容应是全面的,考核的过程是公开的,这才能体现公开、公正和公平。第三,考核结果应具有差异性。分工不同,产出不同,在统一的考核标准下,考核结果的差异性会激发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满足、达到个体的需求。
3) 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态度
在考试管理过程中,要有充分的服务意识,以提高管理的效率。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与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考试过程中的督与考都要有服务意识。管理的目的是使事情变得更为简单与圆满,如果姿态高高在上,可能使得沟通更为困难,问题更难解决,从而大大影响考试管理中个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2.2提升考试效能与质量
1) 加大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树立正确的“三观”学生考试的主体,但学习的被动性,导致学生铤而走险,因此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尤其重要。诚信乃是道德之本,人缺乏诚信,何言人格。如何进行诚信教育,笔者认为:第一,在考试前,学校应该有组织地进行宣传考试过程中违纪作弊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加大力度宣讲诚信。这样大规模的组织教育,会增强学生对考试的尊重与敬畏,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及监督意识。第二,各系部应敦促诚信教育的开展情况,开展一系列的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如班会,主题海报、考试纪律的评比等,人人参与,生生参与,切身体会诚信考试的重要性。第三,细化到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诚信教育,让学生诚信于人,做到诚信高于一切,对使用不公平手段而获得的成绩予以否定,甚至惩罚,并能提升本班级或团体的公开、公平竞争意识。
2) 推行场外监考机制,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艾伯特?班杜拉提出施为概念,他从施为的角度来分析人是具有榜样作用的特性。施为是指人有意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机能和生活环境,人类不仅仅是生活环境的产物’他们反过来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发生作用。m因此,在考试管理中,运用人的这种施为活动,充分调动人的自我约束意识和自我调节、控制能力,遵守考试的规章制度,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考试氛围。同时,榜样作用在考试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在一个团体里,如果有人起到积极向上的榜样,那么这个团体将会具有创新能力,创造奇迹。因此,试行场外监考流动性监考机制,先从小范围试点,再慢慢扩大至全院。这种监考机制在节约资源及减轻教师监考负担的同时,给考生一种不确定性,减少考生堂而皇之作弊的机会。另外,这种监考机制将好的榜样推到示范者的位置上,以带动、推动其他人的参与和进步。
3) 淡化考试概念,运用分散化的考试方式期末考试是能够及时考查学期授课情况及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消化”情况,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这种集中化的考试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顺应时代的变化,无法真正做到检测的目的。在期末考试的来临时,记忆力的好与坏可能决定着考试的结果好与坏,因此,要改变这种突击复习的状况,须淡化考试概念,让考试不再是结束,而是开始。首先,淡化考试时间,实行分散化的考试形式,以消除集中化考试对学生的产生的阶段性影响。在整个学期穿插各个阶段知识点的考核,让考试成为常态化。其次,淡化考试结果。实行多样化考试形式后’评定成绩时不再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学生将会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考试结果。
3.2.3完善考试管理制度
(一)实践教学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的。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手段,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来讲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培养目标不同,教学手段也不同,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教学手段迟早会随之进行调整。根据1999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指标内涵说明》中明确指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它对提高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方法。
(二)实践教学是行政管理学课程的性质所要求的行政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在公共管理学科体系中具有明显的基础和导向作用,也是法学、新闻学、档案学、财政学等与公共组织密切相关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作为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行政管理学的原则、原理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作为系统总结了国家行政管理的科学方法的学科,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行政管理学“贵在有用”。作为一门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行政管理学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必须重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行政管理学这一鲜明的特征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这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能力的关键所在。
(三)实践教学是解决目前行政管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培养新形势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持续多年的,导致了我国人才培养的断裂,因此,随着高考的恢复,我国各方面的高等人才的培养急需首先补上理论匮乏这一课。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行政管理学理论,开设行政管理学课程。行政管理学在研究和教学方法上以政治学作为价值取向,采用传统的研究型、学术型教学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满足了当时一个新的理论和课程最初建立和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由传统的研究型、学术型向应用型、操作型人才转变。据此,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的学科调整中把行政管理从原来隶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转到了隶属于公共管理学,突出了行政管理学学科的管理性,即实践性。从学科的调整可见我国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变化。那么,作为行政管理学科最基础的课程《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和教学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突出其实践性。但是长期以来,高校行政管理学教学的软肋就是实践教学环节非常薄弱,严重影响了行政管理学课应有的教学效果,也是导致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具体方法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行政管理学的课程特点以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决定了在行政管理学的教学方法上必须进行优化和改革,其中首先必须坚持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和优化实践教学,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一)课堂实践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是指以课堂为教学场所,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为了深化和巩固学生的认知而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课堂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深化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课堂实践教学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案例分析法。这一方法是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的,即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案例,通过学生的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行政管理学的实用性特别强,它的重点不在抽象的推理,而在指导解决现实的社会公共问题,以及这种解决方法在其他相关情形下的推广。这一特性决定了案例分析在行政管理学教学工作中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2“.角色模拟”教学法。这一方法在于在课堂上人为地营造某种行政管理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行政管理角色,从事相应的具体工作。通过这一方法,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直观地去感受、领悟所涉及的问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这一方法比较适用于涉及大量常规细节和现象、需进行较为复杂的综合方法技能训练的场合。行政司法、行政执法、公文处理、会议管理、机关物产材管理等内容非常适合运用这种方法。
3.课堂讨论。这种方法是在教师讲授基础知识后,为加深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理解,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学生通过充分准备,师生围绕一个主题,发表意见,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既可以达到形成共识、的目的,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创造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在教学中针对“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历史沿革及其启示”“我国大部制改革的困境与对策”“行政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路径“”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西方行政改革对我国的启示”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就应该运用讨论的方法。
4.换位教学法。对于一些简单的章节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备课,然后在课堂上师生身份互换,老师随机点名,让个别同学以老师的身份给大家讲解,其他同学随时提问,老师最后作点评。这样,通过备课、讲课,学生把所学习的内容学懂、学透,提高了其自学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5.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就是教师通过让学生在完成提出的某一“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并提高综合素质的方法。任务驱动法包括以下三个环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布置教学任务、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教师进行成绩评定。“任务驱动”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它使教师由“主角”转变为“配角,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实现了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寻求知识的转变。这一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
(二)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指学生在课堂之外、在学校的范围内进行的实践活动。这类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学生课下的业余时间,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扩展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其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指导性自学。这一方法是通过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学来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一种方法。自学的内容大体包括两方面:一是布置学生阅读与行政管理学相关的课外书籍,包括经典著作、重要文献、高质量的专业论文等,其目的是扩大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的教材内容的理解。二是教材中的一些非重点、非难点的章节,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就能理解的内容。如行政管理学当中的“行政决策”这一章,关于行政决策的定义、程序、类型以及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在管理学等课程中基本的东西都学过,因此,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布置学生自学,教师没有必要花大力气来讲,只是提示学生在把握的过程中注意决策同行政决策的区别就可以了。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行政决策体制以及我国行政决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教授上。自学不仅达到了扩大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更主要的是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2.科学研究法。科研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这种职能不单纯是要求教师从事科研工作,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因此,引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是高等教育的特征之一。为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适当的科研工作。如以教学中的疑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布置学生撰写小论文,选拔基础好的具有刻苦钻研精神的优秀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或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团体等,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充分发挥和展示个人的才华。
3.模拟实验。在校内建立行政管理模拟实验室,模拟各种行政管理场景和运作,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处于某种管理角色中,从而增进学生对管理知识和方法的认知,培养综合管理能力。
(三)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指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到真实的社会中去,实现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社会实践印证和加深学生的理论认知,把学到的理论向实践转化,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社会调查。针对行政管理要解决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开展专题调研,在调查中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如行政管理学“行政组织“这一章,可以布置“我国省直管县改革———以绥中为例“”辽宁省大部制改革的困境及对策”等。人事制度这一章可以布置“辽宁政府雇员制”“辽宁公务员考试制度研究”等。在调研过程中,学生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发袋徇卷、撰写调查报告等,锻炼学生的交际沟通、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
2.参观教学法。为了使行政管理学抽象的理论知识感性化,使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同时巩固验证已学知识,可以组织学生到政府等部门去实地参观。参观法资源鲜活、生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学空间被极大地拓展,教学同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参观访问作为课堂教学的直观印证,对学生的情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非常明显。参观一般由校外实践教师指导和讲解,要求学生围绕参观内容收集有关资料,整理参观笔记,撰写参观报告。
3.实习。顾名思义,实习就是在实践中学习,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以锻炼工作能力。对于应用性极强的行政管理学这一课程而言,实习具有一切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特殊功用。为了保证实习的实效,最好应在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进行。
三、问题思考
课堂实践、课外实践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法和形式表明了《行政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非常多,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为行政管理学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但是这只是从应然的角度来讲的,而在实际上,教学方法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措施,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采用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行政管理学的实践教学尚属探索阶段,加强实践性教学必须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合理地运用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法,构建比较合适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实践教学方法丰富多彩,并不是说在每个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对每种方法都要采用,也不是某个教学内容都可以随意采用某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每种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合理地运用各种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法。在多种教学方法中,从达到教学目标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最基本的基础实践手段,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行政管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如实验、参观、自学;二是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中层实践手段,如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讨论法等;三是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而设置的高层综合实践手段,如项目驱动、科学研究法、调研、实习等。因此,应加深对各种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讨,合理地对各种方法进行组合,构建比较合适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
(二)系统地规划和安排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式,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考核方法等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就应该有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从总体上看,教学方法有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两大类。作为两类不同的教学方法,其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在长期的行政管理学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更多地采用的是理论讲授法,因此,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考核等方面具备了许多经验,理论讲授比较规范和系统。而实践教学虽然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至今还没有单独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法,从而使得实践教学难以落到实处或者变形走样。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必须首先对其进行系统地安排和规划。如调整和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增加与实践性手段相适应的内容;明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总学时中的比例,改变实践学时随意性的情况;将实践教学内容纳入到考试制度中,建立和完善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从而使实践教学得以贯彻落实。
(三)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保障机制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保障。实践性教学方法运用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在目前从事行政管理学课的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教师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到了高校从事教学工作,这种情况不仅是在行政管理学科比较常见,在其他学科也司空见惯。实践教学经验的缺乏严重地影响着实践教学方法的使用,从而成为提高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瓶颈。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必须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下功夫。如有计划地让从事该课的教师到行政部门挂职锻炼、吸引优秀的行政领导干部加盟等。实践教学方法的成本比理论教学要高得多,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实践教学方法运用的前提,无论是实验设备的配置、实践基地的建立和使用,还是调查、参观以及实习方法的使用都需要必备的资金物材的支撑,没有这些条件,实践教学无法开展。但是,从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这部分投入还有很大差距,部分学校甚至是空白。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学校必须在教学的硬件环境上下功夫。
(四)防止实践性教学方法目的化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模式改革问题的提出,实践性教学方法被许多学者和专家所关注,从而在一些高校的行政管理学课的教学改革中实践性教学方法被提上议事日程,在实践中做了一些可贵的探索。但是也出现了一个极端化的现象,就是为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被异化为目的。而在客观上,无论是理论讲授还是实践教学,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方法再重要,也必须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否则,过分地抬高实践教学的地位,忽视其实效性,就会使这一教学手段极端化。因此,正确发挥实践性这一教学手段的功用,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正确区分在教学内容上哪些内容适合使用实践性教学方法,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实践性教学;其次,实践性教学方法丰富多彩,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合的条件,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最后,检验实践性教学方法效果的唯一标准是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相脱节
所谓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就是把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以及在生活中所想的运用到社会中,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是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个过程,学生对这种自我价值实现的评价,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重要评价。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作为大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学生把所学所想用于实践,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一步。暑期社会实践有利于扩大视野,培养并发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激发学生的潜力,促进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而专业实习则是学生进一步接触公共部门,了解公共部门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了解政府,走进政府,养成了解国家时事的习惯,综合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然而,在对各大高校学生的访谈中,大部分同学都对自己的暑期社会实践不满意,认为从其中学到的很少,甚至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都不能正确的运用到实践中去。而对于学校给学生安排的专业实习机会,大部分同学认为作用不大,没有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状态,这就形成了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的矛盾。
二、教学改革的建议
结合公共部门对人才需求能力的分析,着力解决“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相脱节”与“学校的人才供给与政府部门的实际需求相脱节”这两对矛盾,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重视两个课堂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第一课堂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加强第二课堂的地位,丰富其内容。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模式。第一,在主客体关系上,置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并且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第二,在教学关系上,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是辅导者与学习主体之间的关系。第三,在教学目标上,应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第四,在教学管理上,应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第五,在教学方法上,应该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打破“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多样化,有利于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各类教学模式中比较,选择自己最适合的学习模式。优化课程设置。第一,减少公共基础课的数量,增加专业课程的数量。在课程设置中,公共基础课无论从课程数量还是课程学分上都占总数量和总学分的半壁江山,难以体现专业特色。第二,减少政治学课程学分或数量,增加管理学相关课程的学分或科目数量。面向公共部门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互为逻辑递进的系统,各课程之间应体现本专业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逻辑递进性,作为对政府部门工作很有帮助的管理学类课程,应该增加其课程数量或学分。第三,增设实践实验类课程,培养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将理论和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增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创新考核模式。第一,创立开放式教育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在教学工作中重视知识、能力、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二,建立多元化的考试机制。改革单一的考试方式,采用闭卷、开卷、面试、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操作测评、平时听课与考试相结合等多种考核方式。第三,改革“一考定成绩”的规则,重视对学生平时学习状况的考核和评价,可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读书笔记、随堂测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平时考核。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并对感兴趣的领域做深入研究。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提升第二课堂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第一,把第二课堂提升至与第一课堂同等的位置,重视第二课堂对学生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第二,丰富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与更广阔的锻炼自我的平台。第三,增强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主动性,创新第二课堂活动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而不是被动的学习。第四,引导学生总结参与第二课堂的收获,做到有参与就有收获。
(二)加强对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的指导,使学生的知识与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做到学以致用。加强暑期社会实践。第一,加强暑期社会实践的基地化建设,强化长效机制。基地化建设有利于给予学生更加稳定的实践与实习机会。第二,培养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的热情,完善管理机制。对学生热情的培养是达到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应有作用的基础。第三,健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的评价体系,完善考核机制。公平的评价体系是对学生实践成果与实习结果的充分肯定。
完善专业实习。第一,大学生应当转变实习观念,端正实习态度。在实习过程中,把心态放平,调整对实习的看法,不能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够扎实,没有能力完成比较复杂和高难度的工作,而是应该坚持从琐碎简单的事情做起,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习中去。第二,学校提供扶持。首先强化学习、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把更多的实际操作技能培训课程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再次,为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建立信用档案,建立、健全大学生实习双向导师制度。最后,提供一定的经费,与相关公共部门共同建设实习培训基地。第三,公共部门建立与高校专业对口实习制度。公共部门应针对与之合作的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的实习指导和管理制度。
作者:张云全袁文艺梁可莹单位: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科学教学;艺术教学
1、有效教学提出的背景
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艺术”,但随着科学思潮的影响和行为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有效教学的理念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受到当时工业等标准化的影响,教育学家就考虑到教学能不能有一套共同的标准。举一个现在容易理解的例子,比如说,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在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有没有一套共同的基本标准。同样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内部,在劳动经济学院、在工商管理学院、在公共管理系有没有一些共同规定,都必须包括哪些共同的课程内容。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本质上,有效教学关注教学的价值,反对片面追求教学艺术。所以,可以说,有效教学本质上就是指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结合,是教学本色与教学特色的统一,是追求教学价值的过程。平常我们都把经验积累当做艺术,其实经验积累并不等于艺术,教学艺术的本质是创造性地运用教学科学规律。
2、有效教学的三个层次
我认为,有效教学理念有三个层次:即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
有效率指以少量的教学资源投入取得较多的教学成果回报。教师一堂课的知识含量超过书本多少,教师讲两个小时的成果等于学生自学多少小时。如果教师讲2个小时带来的成果不能大于学生自学2个小时或者4小时、8小时甚至16小时,那教师讲这堂课是没有效率的。
有效果指教学活动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程度,有效果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建构是一个统一的过程。我们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逆向思维、系统思维的能力。
有效益指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对象的教育需求相吻合。有效益的教学至少能提升学生的可雇佣能力,从长远来说,要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哪怕多年以后,他们碰到某个问题时,还能记得哪一堂课对他有帮助。有效教学要追求效率、效果、效益的统一,但最根本的衡量标准就是效益。
3、有效教学的思想:三大关注
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关注学生发展、关注教学反思。
首先,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而不仅仅是关注教学效率和效果。香港的大学有个提法叫做“成果为本”,这里的成果就是指教学的最终效益。
其次,有效教学关注学生发展。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在于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到底影响了学生什么?对提高学生的可雇佣能力以及对学生一辈子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
最后,有效教学关注教学反思。比如老师坚持做教学日志,给自己的课进行录音,不断反思教学以取得教师自身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发展。
教师发展理论是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发展理论的早期研究者是美国学者费朗斯·傅乐(Fuller,1969)。他认为教师在发展成长过程中,所关注的事物是依据一定的次序更迭的,是经由关注教师自身、关注教学任务,最后才关注到学生的学习以及对学生的影响这样的发展阶段而逐渐递进的。傅乐的理论其实研究的是大学教师职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教学特征。
4、教学本色:科学教学的基本要素
现代科学教学理论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观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首先区分概念和构念。概念是前人已经提出、大家共同接受的;构念是自己根据一定理论修改或提出的。学生学习知识,本质上是一个建构知识的过程,而并不只是搬笔记。因为,每个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必然会受到以往知识以及学习目的的影响。学习其实是一个主动的自我建构体系的一个过程,那么教师和学生的定位就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和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帮助者和引导者。
科学教学包括哪些基本要素?我认为至少包括课前调查、课程目标、课程设计和课堂组织等环节。
首先,课前调查包括对学生的期望、态度、原有知识结构的调查。科学教学的前提是了解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必须了解学生到底对这门课有什么样的期望。像学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的学生,在学习期望、态度和知识储备方面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必须对这些加以掌握才能有针对性的授课;
其次是课程目标,也就在知识建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是课程设计和课堂组织,主要包括课程大纲、书目、案例、演讲、讨论、考试等过程。我一般在第一堂课就会给出我的教学大纲,让学生知道我讲课的重点是什么,哪一些知识我是不讲的需要他们自学。关于书目,我一般给硕士生推荐8本书,4本是理论方面的、4本是实践方面的。他们必须从理论书籍和实践书籍中各选1本,写1万字的读书笔记。我给博士生推荐16本书,8本是理论方面的、8本是实践方面的。他们必须从理论论书籍和实践书籍中各选1本,写2万字的读书笔记。这些书目会特别关注经典和学术前沿的搭配。关于教学案例,它包括单一案例、混合案例和多学科大背景的综合案例。混合案例是指那些比较复杂及与现实联系比较紧密的案例。我上课更喜欢用多学科大背景的综合案例,这种案例不仅复杂和紧密联系实际,更需要从法律、心理和文化等多个学科进行综合分析,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在课堂上不讲的内容,我就以课堂演讲形式,让学生们通过自学来演讲,这样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还能考察他们的管理能力。小组演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管理能力的体现。关于考试体系,我一直沿用“1234”考试体系:10%的考勤,20%的读书笔记,30%的课堂演讲,硕士是40%的综合案例分析,博士是40%的学术论文写作。最后,课堂组织主要是创设问题、激活知识、引发冲突和引导解决问题的思路。
5、教学特色:艺术教学的三种类型
我认为,单从教学角度看待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教师大体得经过三个教学发展阶段:工匠型(教书匠)——反思型(教学者)—艺术创造型(教育家)。在“匠”的阶段,主要关注的是教书上的知识点,到了“师”的阶段就会经常反思自己,到了“家”的阶段就要完全从教育对象出发,激发人、培育人。
教学的艺术魅力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科学规律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它包括教学内容的创造性、教学方法的技巧性、教学语言的精准性、教学体态的审美性、教学影响的深远性。
我认为,教学艺术风格大体上有三种类型:情感型、严谨型、哲理型。我在网上看过很多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等著名大学的一些公开课。我认为哈佛大学政府学院的政治哲学教授、《公平与正义》课程的主讲教师Michael J. Sandel教授就是情感型教学风格的典型代表,他的课程令人欲罢不能地想一直听下去。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育的东西。”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情感型教学的最大作用是能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过去的知识资源,将过去的知识、现在正在获得的知识和工作生活实践坚实结合起来。
哈佛大学的另一位著名教授,《积极心理学》课程的主讲教师TalBen Shahar是严谨型教学风格的典型代表。他在课程中不断地告诉学生,某个概念或理论是谁在什么文献中首次(下转第139页)(上接第136页)提出来,后来又有谁对其做了什么样的修正和发展。这是一种典型的严谨型文献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有重要影响。
耶鲁大学《死亡》课程的主讲教师Shelly Kagan是哲理型教学风格的出色代表。他在课堂上说,你信不信有来生、信不信人死之后有没有灵魂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课堂里学会思辨、推论和论证的一套方法。你的结论不管是人死后有灵魂还是没有灵魂,你能够从哲学的意义上推论出来让我们信服就行。
总之,不论哪种风格,艺术教学的策略应该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体态、教学氛围营等方面的创造性,从本质上说,艺术教学不论是哪种风格都要达到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原有知识——引发认知冲突——激发高级思维的教学效果。所以说,艺术教学是对科学教学规律的创造性运用。有效教学就是要做到科学教学与艺术教学的统一、教学本色与教学特色的统一,最终服务于教学效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2]吴松年.有效教学艺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5.
【关键词】人才测评测评技术方法理念
一、关于测评技术与方法
(一)相关概念及感想
谈到人才测评,我们通常联想到的工具主要有情境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性格测试、笔记分析等等之一类耳熟能详的方法。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提示我们应该关注人才测评最新的技术、方法。但是,有些新技术、新工具对目前的我们来说有些陌生,主要是企业和政府部门在广泛使用和推广,我们无法对此做出具体评论或者分析。离我们身边最近的就是这些耳熟能详的测评方式,而随着社会时代文化的发展,又融入进一些新的元素,比如星座、血型的测验方法也受我们学生的相当推崇。星座本身是个内容丰富、争议颇多的话题。而我对星座的看法,也从最初的不屑一顾到现在的适当参考,并且习惯在认识一个陌生人之后首先了解他的星座。虽然这在主观上有先入为主的影响,但是也不失为一种认识他人、方便沟通交流的方式。国内的各大门户网站比如新浪、搜狐、腾讯,都有星座介绍的专区。我想说的是,现在我们经常讨论的星座来源于西方,在西方国家,她被认为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也有不少关于星座的著作。星座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研究对象,通常会和水相、土相、风相、火相这四项结合在一起,而且同一星座在不同时间的特点也不尽相同。这本身的诸多不确定性也体现了星座中的无限玄机。至于它在人才测评中的应用,我还没有听说过具体的案例,应该说目前还缺乏系统的理论依据。
(二)从相关经历谈起
1.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在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一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赛的第一步就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测试和撰写生涯规划报告。职业生涯规划的测试就在学校就业信息网主页,有朗途测试和北森的测试。在撰写生涯报告之前,我认真进行了本森测试,找到了自己的霍兰德代码。关于结果,我的感触是总体上可以提供参考建议,但是不少题目仍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比较失望的是,有些结果大大超出意外,有些结果自己在测试的时候就可以推算出。所以,即使参加了生涯规划的比赛,对自己做了较为完善的分析,我自己还是会感觉迷茫不清晰,不确定什么是最适合自己或是自己最喜欢的。我也觉得这在操作上其实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是包括霍兰德代码在内的等一系列测试方法和工具来自西方国家,和我国的国情和民族人群存在差异。我们没有做好本土化的工作,也没有发展自己的测评工具和技术,依赖于对国外理论的借鉴甚至照搬。国外理论的应用虽然促进了我国人才测评事业的发展,但由于较大的文化差异,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次,是测评的适用人群,是有适用的常模,还是有针对成人的或者是在校生的差别。毕竟,因为社会阅历和工作实践经历不同,在校生和成人的问题选择会有较大的差异。
2.MBTI测试。在学校,我还做过的一个测试是MBTI测试,测试的结果和北森测试的结果在部分上存在矛盾。我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咨询处问过老师,她说的两个观点给我很深的印象。一是测评只是给你一个参考和建议,而不能全盘采用,过分信任和依赖。二是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的问题。当前,国内许多企业都采用人才测评的技术,并将其结果应用于员工管理。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测评的信度以及效度的问题,测评不能完全反应一个人的内在能力及思想,甚至有错误反应的情况,对于测评结果的应用,还需要客观理性的定性分析。而现实中,许多组织机构对现代人才测评的测量结果过于相信,以至于把测评结果报告中的每一句话都当作是真理。其次,测评结果的作用由最初的测试检验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功能。我们在测试的同时,也希望通过测试来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或优势以及确定未来努力和改进的方向。所以,当面临测评结果的时候,我们通常会相互评价谁的结果比较好,谁的缺点很多。或者认为创新就比保守优越,外向就比内向更好,而不考虑具体的情景。事实上,人格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只是一旦与职业匹配起来,才会发生优劣势的选择取向。而当我们在争论星座测试,议论各种来路不明的心理测试时,我们很容易混淆的一点是将人才测评等同于心理测试。许多人才测评机构或企业进行的人才测评,全部采用心理测验量表,也认为人才测评就是心理测验工具的运用。而事实上,心理测评只是人才测评的一种方式。
二、关于人才测评的理念
当前,人才测评普遍地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之中。管理是门艺术,需要灵活应用于处理,而测评是门科学,她将定性的指标定量展现出来,更清楚地表达问题的本质,因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受到了欢迎和推崇。在艺术与科学之间,我们更加需要平衡两者的关系,使他们的结合发挥1+1>2的效果。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总是喜欢精确的数据说明准确的问题,倾向对技术的追捧,包括目前的就业形势也显示理工科的技术专业在劳动力市场上明显相对受到欢迎。在人才测评方面,则可能表现为对某一测评结果过分地相信与应用。例如,在各大HR论坛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企业打着招聘广告说着非什么不招的论调。这其实就是人才测评的一种隐形应用,他们认为只有这种特质的人才适合某项工作。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其次,我们常常从国外引进人才测评的技术、方法,在做好本土化工作的时候,也常常会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测评实施的条件是否具备。比如评价中心方法在美国兴起,不仅仅在于这种方法是怎么先进,如何科学,更在于该社会具备了运用该测评方法的条件:其一,详细的工作分析。其二,系统观的运用。其三,尺度的建设。客观实施条件是不可或缺的前提。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互联网;公共政策;影响因素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力量,历来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被誉为:"当前信息技术核心和标志"的互联网因其革命性的特质,势必会成为公共政策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颠覆传统理念,赋予公共政策互以联网时代的全新内涵。
一、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的理论创新
(一)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的体制创新
多元化的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价值观念不仅主导我们的社会生活,亦对多元主体和多元价值体系之社会格局下的公共政策提出了协调与平衡包括经济与政治、中央与地方、整体与局部、政府与公众、长远与近期、效率与公平等各种社会关系的新要求,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渗透推动了包括文化创新、信息系统创新和组织创新在内的全新公共政策体制。
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本质上都是具有一定政策文化背景的人的社会文化活动,而一项公共政策文化,必然受到相应的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公共政策的实质在于"公共特性",互联网在公共政策领域的应用对体现"公共特性"政策文化的创立、贯彻和更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开阔公众视野、拓宽信息渠道、提供参与机会、激发并增强公众对公共政策的关心程度和自主意识--不仅沟通了政府与公众、完善了政策过程,使公共政策更具科学性和合法性,破除了"经验型"政策文化的局限性,更真正实现了由"个人封闭型"向"公众参与型"政策文化的转变。
信息是公共政策的基础,公共政策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可供决策者使用的信息系统状况。互联网在公共政策领域的英语、更新和完善了公共政策信息输入、传递、加工、选择和反馈系统,是决定者及时顺利获取信息,更好分析使用信息并提高政策方案的有效性。
公共政策不仅需要足够的信息,更要求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将各种不同意见充分表达交流后,通过公共政策组织系统理性选择,形成最佳结果。互联网在公共政策领域的应用,突破了政府对信息的垄断格局,使得公共政策不仅仅局限于政府组织内部,而真正实现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的领域创新
公共领域是介于自律的市民社会和掌握公共权力的国家之间的一个领域,具有开放性和平等性、批判性和批评性、讨论性和推理性等特征。网络以其普遍性、平等性、匿名互性和分散性和交互性为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提供了公平效率、言论自由、充分辩论的"多对多"交流模式的新型公共领域。
由于公共领域强调舆论和公众意见的形成,保证公众的话语权便成为了公共领域的必要前提--互联网话语的自由性和多元性冲破传统一元价值观,前所未有的挑战了传统公共领域的话语霸权;互联网话语的分散性和互动性保证了传播者和受传者平等互动,打破了传统公共领域的时空限制;互联网话语的主体平民化与平等化使话语权分散到普通民众中,打破了传统公共领域的精英话语权模式;互联网话语权的权力性和权利性增强了话语权的影响力,打破了传统公共领域话语权强制力。互联网时代,网络公共空间在传统社会的基础上构建了广阔的公共领域,完成了公共政策的领域创新。
(三)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公共政策合法性就是公共政策被认可的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价值,包括公共政策的主体合法性、程序合法性和价值合法性,公共政策只有具备合法性才能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和执行;公共政策合法性危机会影响整个政治系统的稳定和国家法治进程的发展,是不可回避的根本性问题。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渗透能切实有效的促进公共政策合法化,以维护政治系统的稳定性和法治化发展。
公共政策的"公共特性"要求其以民主价值未经依归、公民参与为核心、社会正义为目标,公共政策主体合法性危机主要表现在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性缺失和公共政策无法充分代表多元利益主体的公共利益两个方面;公众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重要基石,对公共政策合法性有重要作用,而互联网构建的互动型公共政策新平台能有效消除公共政策主体合法性危机。
传统公共政策往往聚焦政策内容而忽视制定程序的具体表现为缺少将政策议题触发机制转化为政策设置议程的制度化程序、公共议程设置基本机制的局限性和公共政策程序缺少公众协商性民主机制等。互联网提供了公共政策制定前的触发机制催化空间和实现协商民主理论的实践平台,有效解决了公共政策"重实体轻程序"的程序合法性危机。
传统公共政策遵循以公共权威部门为主导的精英立法模式,由于缺少公众参与和价值认可、缺少多元主体的利益表达和对公权力主体的监督与制衡,其价值的设定和执行极易偏离公众对政策的价值诉求。公众对政策冷漠、质疑、批判甚至抗拒而非认可和支持造成了公共政策价值合法性危机。互联网提供了理性和批判性的公共平台,通过多元利益主体的公共协商对公共政策是否具有公正性、正义性、公共利益性的价值进行评判,评判结果成为判断公共政策是否合法的依据,这种评判和质疑形成了公共政策的价值评判机制,促进公共政策体现公平、正义和公共利益之价值合法性。
二、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的悖论分析
与传统公共政策相比,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可谓是建设性与破除性并存、广阔性与局限性同在,以致公共政策悖论的形成。
(一)平等悖论
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的创新改变了传统理论等级森严、自上而下垂直控制的政策体系,而这种平等是以技术发展为前提、经济发展为基础的,这就在本质上限制了政策参与范围,反而造成了公共政策的不平等。
(二)成本悖论
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的创新突破传统理论的时空界限而实现了信息多元、开放、交互式传播,而在对参与者知识素养的要求、政府对参与进行的规范、信息权威度与可信度层面上来看,会联网时代公共政策成本反而有所增加。
(三)绩效悖论
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的创新提高了公众参与的质量、能力,虽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也存在着参与质量有限、销蚀公民责任、合作能力下降等影响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的广度、深度、效应等的问题。
(四)稳定悖论
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的创新使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声音有了传播的可能,为舆论监督提供了新载体的同时也会出现非理性化和无序行为,成为社会稳定的极大隐患。
三、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传统公共政策理论均是从互联网资深固有缺陷对公共政策的消极影响角度提出了难以解决的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悖论,如果从影响互联网的因素分析,是否可以找到引发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困境的根本原因呢?
(一)影响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的直接因素
影响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的直接因素是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包括互联网的实际拥有情况和有效使用情况两个方面;公民实际拥有电脑数量、政治素养、工作性质、收入水平、所在地区互联网相关基础性设施和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情况等因素均会影响互联网的普及程度。
尽管互联网以其自由性优势、低成本优势、平等性优势为公共政策提供了便捷有效的途径和手段、降低了公共政策的参与门槛、激发了公众参与热情、扩大了政策参与规模、保证了公共政策科学性、促进了公共政策民主化,但这一切均是建立于相同的互联网拥有和使用情况的基础之上、以互联网的普及为首要前提。网络时代不等于互联网占有和使用人人相同,互联网普及程度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必然会导致公平悖论、同意互联网普及程度的成本必然导致成本悖论、互联网普及情况造成的公民参与程度差异必然导致绩效悖论、甚至可能导致稳定性悖论。所谓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若抛开互联网普及程度这个前提孤立研究公共政策悖论,势必会陷入难以解决的困境。
(二)影响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的间接因素
影响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的间接因素是公民的文化程度,包括公民文化水平和教育程度;公民文化程度可以通过影响互联网普及程度而间接影响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从更深层面来讲文化程度还会影响公民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诉求。公民文化程度与其阅读能力、语言能力、技术能力、工作性质等息息相关。
文化程度对互联网的实际利用率、互联网技术操作水平、政治参与积极性、政策理解能力和政治诉求等方面均有影响,忽略了公民文化程度差异就等于忽略了网络时代公共政策的"公共特性",是不科学不理性的;公共政策缺失"公共特性"必然会产生公平悖论、缺失理性和科学性必然产生绩效悖论和稳定悖论,这样的政策本身就是一种浪费,结果必然造成成本悖论,甚至会导致网络时代公共政策陷入合法性危机。
(三)影响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的根本因素
根据著名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不同经济条件下的公民必然会拥有不同的政治诉求。无可否认,经济因素对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的直接影响甚至会超于传统公共政策。无论是直接影响因素即互联网普及程度还是间接影响因素即公民文化程度,影响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的归根到底是经济。
经济影响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政府电子政务建构水平、影响互联网普及程度;在没有互联网情况下研究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讨论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较传统公共政策的种种进步、谈及互联网的种种优势,便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毫无意义。
经济影响公民文化水平和教育程度,当公民的文化程度不足以支持其利用互联网参与公共政策,这就等于关上了公民通过互联网参与公共政策的大门、取消了公民通过网络参与公共政策的资格,此时互联网不再是进步的象征,反而强化了传统公共政策的消极影响,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有事皆归于无、所谓公平荡然无存、弱势群体的话语销声匿迹。
参考文献:
[1]蒋云根.《哲学笔记》与黑格尔哲学[J].甘肃理论学刊,2001,(3).
[2]薛冰.网络公民参与与公共政策的制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3]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机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4]张艳辉.浅论网络公共领域与公共政策合法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
[5]蔡新燕.我国公民网络政策参与的悖论及其消解[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7).
[6]石屹.我国东西部互联网发展的比较分析[J].学海,2010,(5).
[7]黄建元.转型中的人才建设[J].学海,2009,(6).
摘 要: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法学教育职业化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我国法学教育当中与职业相脱节,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缺失的问题一直困扰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因此,我国法学教育职业化改革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法学教育 职业化 职业道德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长期以来,我国的法学教育与法律事务相脱节,虚假繁荣情况极为严重,法学教育亟待改革,当前我国法学教育的状况极为不乐观,广大的法学教育毕业生就业率低下,高校扩招导致法律专业人才严重过剩,同时法律专业毕业生的法律实务能力不高,理论教学和法律实践脱节,特别是广大的法学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极为严重,根据笔者的调查,很多法学专业毕业生甚至根本不了解法律职业道德要求,也不具备基本的职业人格,他们甚至抱着不纯的目的去学习法律,这样给我国法学教育的职业化蒙上了一层阴影,因此,如何培养法律职业者是法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
1 我国法学教育毕业生职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1.1 法学教育毕业生法律实务能力低下
长期以来,我国法学教育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严重,法学教育过度重视理论灌输,轻视实践教学,从而导致了广大法学教育毕业生法律实务能力低下的问题,根据笔者自己的调查研究来看,目前这些毕业生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毕业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状况,不但解决国际国内经济事务、主持立法工作及参与治理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的高端法律人才极度紧缺,同时,他们连基本的法律实务能力都不具备,特别是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1.2 法学教育毕业生职业道德缺失
在现代公共管理系统当中,司法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在我国,司法腐败问题已经相当严重,法律从业者总是把利益作为大前提放在第一位,但是职业操守却相当差,这种思想不但在律师行业普遍存在,就是在司法领域也在普遍存在,广大的检察官、法官缺乏职业操守的现象大量存在,这不但已经严重腐蚀了我国的司法系统,大大地降低了公检法机关的公信力,还严重动摇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其危害之巨大乃至于损害一国之民族性。
1.3 人文主义精神的缺乏
杰弗斯说,“道德败坏是人类的本性,自负、将人类的价值观念强加给自然等行径,就是最好的证明。”《联邦党人文集》当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人非天使,如果人人皆是天使,那么就不需要政府来管理了”。笔者认为,只有具备人文主义精神的人,才能够将法律之公平正义精神发挥到最大化,才能够深入理解法律之真谛,笔者认为法律之确立必须要在一定的道德价值基础之上,也就是建立在一定的人文价值之上,然而我国的法学教育存在的最深层次上的问题就是人文精神的缺失,空泛的法律条文教育效果也极差。
2 我国法学教育与职业相脱节的原因
2.1 课程内容教条性过强
我国法学教育的教条性过强,比如马哲、毛概、邓论、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课程设置过多,而法学课程普遍存在杂而不精的情况,局限于复杂的法律条文死记硬背,诉讼技巧、法律谈判、证据使用等基本处于缺失的状态。涉及法律解释、法律原则运用、大案疑案精解等法律推理能力培养的课程更是少之又少。
2.2 教学方法忽视法律技能的培养
我国的法学教育还普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特别是重视理论灌输,轻视技能培养,教学当中普遍缺乏主动探究和双向互动,根据笔者的调查,虽然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有案例讨论、模拟法庭、社会实践等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教师教授教案,学生记笔记为主,笔者特别研究了某高职院校的模拟法庭,该模拟法庭在一个学期内只开过一堂课,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法律技能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主动探究。
2.3 教学质量低下
伴随着高校扩招的步伐,原有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已经不能够满足高校教学的需要,很多教师都是兼职,以教学为副业,特别是自学为主、集中面授为辅的法律自考、函授等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教师水平低下,而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只是为了一纸文凭,法律知识学了多少尚不可知,更不用说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时,目前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以招生为盈利的手段,这种教育产业化下所带来的情况是教学质量的严重低下,甚至是教育资源的浪费,这才是最大的危机所在。
2.4 缺乏人文主义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当前中国教育普遍存在的情况是“重利轻义”,这和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相悖,这导致了法学教育出现了实用主义的倾向,但是并没有做到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人文精神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也很少在教育当中提及,学生更关心的如何通过司法考试,甚至是如何利用法学牟利。笔者认为,虽然法学从业者是收入较高的职业,但是法律这一神圣的职业,如果不将职业操守放在第一位,而在求学时期就保证升官发财的理想的话,那么法学教育必将是失败的,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必将是畸形的。
3 法学教育改革的出路――职业化
3.1 丰富课程内容
当前法学教育课程设置必须要予以改革,课程设置必须以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为目标,一方面要消减思政类课程和其他非专业课程的课时,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比如,增加律师实务、企业非讼法律实务、法律文书等实际操作课程,参照欧美发达国家的增加,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增加伦理学和社会学等人文学科。
3.2 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必须要实现“教、学、做”三位一体,改变过去单一灌输变为课堂双向互动,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可以发挥模拟法庭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当前重大的案件进行模拟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3.3 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当前高校大规模扩招的情况,必须要提高高校入学的准入门槛,特别是严格规定高校法学教育主体资格,并且严格审查。同时要建立起一支素质过硬的“双师队伍”,另一个方面学校要扩大教学资源,加强教学硬件资源的建设,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条件,比如增加模拟法庭,增大学生实践的自由度。
3.4 强化人文精神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高校法学教育必须要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一方面大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通过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建立他们崇高的道德感和荣誉感。
参考文献
[1]方流芳.追问中国的法学教育[J].中国法学,2008(6).
关键词:简・亚当斯;传统社会工作理论;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启示
“社会工作”是由英语Social Work直译而来,社会工作雏形是建立在西方早期慈善事业的发展、宗教实践的基础上的,它作为一种助人的专业,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随着时代的推移,在聚焦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同时,各个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对社会的各种现状和问题建构起自己的框架体系。美国的简・亚当斯是传统社会工作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
1.简・亚当斯的社会工作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15世纪,哥伦布到达Cuanhani(木刻),当地印第安人称作瓜纳哈尼岛。15―18世纪的北美大陆见证了当地印第安人文明的毁灭,而北美大陆殖民时代与贩卖黑奴历史的到来加速了整个世界的人口和各类贸易、资本的转移。17世纪初开始,欧洲殖民活动不断扩张,欧洲人殖民,移民北美,西方世界的人们走出中世纪的黑暗,开始寻求人身自由和宗教自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很快导致美国工业文明综合症的产生;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很快给美国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2.简・亚当斯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
从简・亚当斯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可以看出,社会工作理念的形成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而来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追求个人利益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
西方早期慈善事业的发展作为社会工作雏形,是建立在宗教实践的基础上的。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慈善事业逐渐成为一种有组织的助人活动,而最早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的“友善访问员”本身就是虔诚的基督教教徒。
3.简・亚当斯的传统社会工作理论
简・亚当斯的社区改良思想是在社区改良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她参加睦邻组织运动,以构建较高层次的社区和社会生活中心为目标。
3.1社会问题和工业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简・亚当斯将社会学研究方法作为研究基础,这与美国社会工作起源于社会学有很大关系。简・亚当斯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各种社会问题:失业、贫民窟、卫生、食品安全、吸毒、工人劳动保护缺失等。她提出不能只对个人进行精神分析,应从环境(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入手,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长期持续消除社会问题。
3.2社会问题与工业问题的三大解释脉络。阶层/阶级的生态型、地域性分裂。白人与黑人居住地分开,白人住在郊区,黑人因为上班原因,住在上班地点附近。上班时黑人与白人聚合,下班后分裂开。
城市的男性、军国主义组织。简・亚当斯认为城市被男性和军国主义思想通知统治,掌权者的理念起到关键作用。
国际经济集团的商业利益。商业利益阻碍立法,自由思想追求利润最大化,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却忽视社会效益,劳动保护法没有扎根的环境。
3.3社会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简・亚当斯认为社会工作有三大任务:民主、社会进步、基督学说。而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解决社会问题和工业问题做贡献,通过立法和基础城市建设来解决社会问题和工业问题。
3.4和平理论。简・亚当斯是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她主张通过谈判解决社会冲突,和平应该建立在社会公正之上。
3.5妇女权利。她提倡居民自助,鼓励美国“新女性”实现自我价值。
3.6注重对儿童与青少年的社会教育
4.简・亚当斯的传统社会工作理论对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启示
4.1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的必要性。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而外来理论不可能完全满足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的需要。因此,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建设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更具有深远的意义。借鉴西方形成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框架,吸收及其本土化思想成果中关于社会福利问题的论述,批判继承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紧密结合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工作实际,在此基础上经过不断地理论概括,是可以最终形成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
4.2中国市场转型和社会转型期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由于我国思想文化基础的差异以及社会结构的不同,社会工作专业并不具备自然成长的内生性,并且其专业的发展方式也是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中国是现代化的后来者,对中国来说“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而是在政府主导下的一个人为社会变迁过程。短时期内的社会剧烈变迁,会带来许多的社会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教学和研究,并开始尝试着建构自己的社会工作制度。转型期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政府在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也日益凸显,但是,作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一门实务性专业,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社会认同也就意味着社会工作专业在社会上的广泛推广必然会处于一种无人喝彩的尴尬地位。因此,业界应该着力思考如何自下而上地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民间基础,这理应是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4.3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思想文化环境和价值体系建设。简・亚当斯受到基督教义的启蒙和影响,在的指导下开展社会服务。这就激发了我们对于社会工作产生和发展文化根源和思想基础的思考。显然,基督教文化作为舶来品在我国本土是没有成长土壤的,因此就必须寻找能够支撑这个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本土文化和思想基础。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我国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仁爱”观的一个显著特征则是“爱有等差”,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助人思想实际上也是遵循所谓“差序格局”而体现出一种特殊主义伦理。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何找到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中利他主义思想的契合点,并推而广之,则成为加大社会工作在我国社会的认知度所必须要完成的工作。
4.4中国国家与社会组织的关系以及中国非政府、非营利社会组织的发展前景。简・亚当斯从不同侧面论述了国家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由中外社会工作发展的一些经验得出: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承担者,同时也是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承载者,因此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可以说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组织基础。从组织基础上来看,以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工作运作的载体在我国的发展还很不成熟,无论是在政策层面,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完善,还是民间层面社会人员的认可度上都亟待提高。社会工作发展的组织基础建设要求得到政府的足够政府和大力支持,通过制度内建设和财政、政策支持来保证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只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社会组织才能迎来不断健全完善、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的春天。(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思斌.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片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1(1)
[2]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迎生.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路径[J].社会科学,2008(5)
[4]张菡.中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机制比较研究[J].制度建设,2011(9)
[5]张和清.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成长之路[J].云南社会科学,2002(2)
[6]王思斌 谢立中 马凤芝 程为敏.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社会工作,1996(2)
关键词:信息网络;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
中国分类号:G25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8-3421(2015)06-0116-05
一信息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建设之发展变迁
(一)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逐步建立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高校电子阅览室开始涌现,关于电子阅览室读者服务的研究也从这个时期起步,最初计算机的普及还没有形成规模的时候,电子阅览室是以国内外多媒体光盘、软盘为中心,为读者提供上机阅读服务。后来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进步及计算机软硬件设施的普及,计算机各项成本逐步降低,网民人数有增无减,网络环境下的电子阅览室读者服务工作,成为了以计算机网络为服务手段,以网上阅览检索、参考咨询、查新、用户培训等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全新的服务工作。[1]建立电子阅览室的初衷是利用现代技术提高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读者。[2]电子阅览室的服务项目一般有读者导读服务、中外数据库文献检索服务、多媒体阅览服务、多媒体教学服务、计算机培训服务、Internet网络浏览服务、[3]电子邮件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等。
(二)无线网络开始覆盖图书馆
如果说互联网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电子图书馆的话,那么无线局域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而且也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4]无线网络技术,是指去除了传统网络中的网络传输线缆、利用微波等无线技术进行信息传递。它包括蓝牙技术,WiFi技术和家庭网络的HomeRF技术等。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WiFi技术,即无线保真技术是一类符合IEEE标准的无线接入技术。[5]无线网络技术具有移动性强、安装简便、传输速度快、运行成本低等特点,[6]因此就特别适合使用在像图书馆这样人员密集的地方,它为图书馆提供了在建筑内部扩展网络的有效方法,为拥有便携式电脑和个人移动设备的读者提供了方便。[7]
(三)手机图书馆应运而生
随着手机通讯事业的不断进步,利用手机通讯网络技术提供的数字资源成为了新型图书馆服务资源,通过手机网络,读者利用移动手机,可以快捷方便地获取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通过通讯网络应运而生的手机图书馆开始深入人心,接着,智能手机的技术革新与迅猛发展逐步渗透到了整个社会,它整合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技术与手机的移动通信技术,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人们也因此获得了极大的便利,这也使得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图书馆发展成为可能。[8]手机图书馆的功能主要有借阅、信息查询、图书预约、图书续借、图书到期提醒、新书信息公告、公共信息与搜集、参考咨询、留言咨询、讲座信息及预订、书目信息查询、移动阅读、读者推荐图书和选书、个性化定制服务以及邮件、论坛服务等。[9]
(四)由博客演化为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
博客作为Web2.0时代的代表在我国发展得如火如荼,博客和博客文化正成为互联网的焦点之一,被视为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10]博客以其具有的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及零形式等“四零”特性,吸引着越来越多人们的注意,成为网络界的热点之一,并逐渐引起图书馆界的关注。国外很多图书馆已开始构建自己的博客站点,国内也有成功的博客网站。各图书馆可依据工作性质、任务、目的、内容的不同创建多种形式的博客,如馆内部博客、专家知识博客、咨询导航博客、图书编目、流通、读者互动博客及馆员个人博客等等。[11]而近年来由博客演化而成的一种更为简短及互动性更高的信息方式———微博,成为了网络用户随时进行信息分享的新平台,微博具有创作自主性、传播及时性、便捷性等特点。许多高校图书馆顺应需求开立了微博账户,给读者提供丰富的咨询和参考信息、服务信息,甚至利用微博进行学术交流,还可以将微博作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评价工具,这样高校图书馆利用微博和读者实现了良好互动,拉近了高校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微信,自2011年问世以来受到广大网民的欢迎,微信的用户人数与使用频率更是一路飙升,成为了继博客、微博之后又一个新型的信息服务平台。图书馆利用微信中公众平台这一功能,可以开展广播式信息和个性化信息推送工作,广播式信息推送内容主要有新闻与讲座通知、新书通报和学科化信息推送;个性化信息推送则主要是用户借阅信息推送服务、专题信息推送服务、信息导航推送服务等。图书馆利用微信作为信息资源的推送工具,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开辟新的渠道。[12]
二信息网络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建设之问题透视
当前,信息网络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建设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但笔者认为最主要的为以下两大点:
(一)硬件软件建设落后于时展步伐
1.电子阅览室存在计算机设备老化的现象
许多高校电子阅览室计算机配置低、网速慢,尤其是在读者用户量多的时候,整个网络系统运转速度慢,读者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取自己想要检索的信息,计算机还可能出现电脑死机、病毒感染、网络瘫痪等状态,加之某些读者素质低,此情况发生时极易频繁击键盘或鼠标,进而造成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破坏。还有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就是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网吧化”现象,主要是由于高校对电子阅览室网上信息资源缺乏控制,读者正是利用这一漏洞,在电子阅览室上网聊天、玩网络游戏,而在各大数据库检索自己的专业知识的读者少之又少。还有一个问题是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普及,无线网络覆盖到了高校图书馆的每一个角落,读者便更加倾向于利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以及其他移动设备进行知识检索和娱乐活动,由此高校电子阅览室又呈现一种“闲置化”现象。
2.无线网络覆盖图书馆网速较慢且存在安全隐患
随着WLAN技术的日渐成熟与快速发展,无线网络覆盖图书馆为读者的工作、学习和娱乐提供了便捷渠道,无线网络的便捷性吸引着大部分的读者,图书馆无线网络利用率高,线上读者用户量大时会引发网络拥堵、网速慢的现象,由于无线网络存在波长的的特点,所以直线传播是最好的选择,图书馆的信号质量都会由于书架、门、墙体等而受到影响。再者当读者渐渐习惯了随时随地利用无线网络进行书目信息检索、收发邮件、分享读书心得等进行工作学习时,却没有意识到无线网络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安全威胁,传统的互联网已经从有线网络拓展到依靠空气信号传播、边界模糊的无线网络,整个无线网络必然有其安全盲点。读者利用图书馆无线网络获取图书馆信息时,一般都要输入自己的信息资料才能进行登录,浑然不觉中读者的隐私甚至一些机密信息不断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木马黑客等借此大肆窃取读者的敏感信息,攻击也许就在读者身边,读者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推送到无线网络安全威胁的风口浪尖。
3.手机图书馆短信服务使用率颇低,WAP上网读者服务内容也具有局限性
手机图书馆主要是以2G、3G、4G技术为依托,为读者提供短信服务和WAP上网服务,读者通过手机图书馆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个人信息查询、图书借阅、图书预约、图书续借、图书到期提醒等服务,然而采用短信服务方式提供图书馆服务时需缴纳相关通讯费用,再者加上服务内容有限,采用手机图书馆的WAP上网服务,读者亦可查询上述信息,由此造成手机图书馆短信服务使用率颇低;WAP上网读者服务内容也具有局限性,尤其是读者利用手机不方便进行学术资源的下载与阅读。
4.博客、微博、微信的读者服务内容不全面且服务模式单一
博客、微博和微信作为新时代的信息传播与交流平台,已经渗透到了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建设领域并得到了广泛地运用,然而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三者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当中的运用,博客是最先兴起的,图书馆虽然可以创建图书馆咨询导航博客、读者互动博客等各种不同形式的博客来服务读者,但是仍然存在图书馆博客信息资源更新落后、咨询互动回复不及时,甚至不回复的现象。微博和微信潮流席卷而来,图书馆博客使用率大大降低,各高校图书馆博客账号停止维护更新的情况比比皆是。在微博逐渐取代博客后,微博精简化以及丰富的信息量吸引着广大读者,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微博新书通告、学术沙龙、参考消息等,但在图书馆动态较少的情况下,图书馆微博的信息也不免会落入转发别人博文量大、原创性博文少的俗套;而且微博的功能具有局限性,并不能覆盖读者服务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借阅查询、书目查询等传统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依靠微博很难实现。对于微信来说也存在种种问题,例如各大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公众账号中,很多账号没有提供导航服务,读者在进入微信公众平台后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进行操作,可能因此而造成读者流失,这样必然对图书馆公众平台使用率造成影响;再如,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没有利用微信互动去了解读者的信息,对读者定位不精准,很多情况下图书馆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信息传播活动,缺乏利用微信进行主动咨询服务与读者调查,无法了解读者的真正需求,进而难以实现公众账号的个性化信息推送;还有就是目前仍有多家图书机构的微信公众平台处于停滞状态,既没有提供相应的读者服务,也没有及时回复读者提问,这容易导致读者的流失,最终变成僵尸账号。[13]
(二)图书馆员与读者信息素养水平较低
高校图书馆的部分馆员理论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跟不上信息网络时代的步伐,缺乏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精神,甚至自己都没有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难以做好读者咨询工作和各种网上指导服务工作。还有部分高校图书馆员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主观上他们还在认为,图书馆工作十分简单,只要搞好每天读者的借还图书工作就行了。[15]然而在信息网络时代,传统的读者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在信息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传播与更新速度加快,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已经从一名信息资源的管理者转变为信息资源的传递者,而部分高校图书馆员却缺乏对网上信息的整理和对读者的耐心引导。[16]读者信息素养的欠缺则主要表现在部分读者信息意识薄弱,大学期间沉迷于网络游戏而非学业,如果不是有提交毕业论文这一要求,这些同学甚至都不会积极主动去检索必备的信息资源,因此这部分读者缺乏信息检索与利用能力,检索信息时困难重重,盲目查找导致检索效果不佳,或者虽然检索到了资源,但是获得的信息资源质量不高。
三信息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建设之强化策略
(一)继续加强高校图书馆网络硬件设施建设
加强高校图书馆网络硬件设施建设,提高计算机配置和全面提升网速是关键。如前所述,高校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存在配置低、运行速度慢、易死机的问题,所以最根本的还是要求计算机设备硬件升级,加强硬件设备的更新建设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好的图书馆服务,同时高校图书馆还需要在网络设备上进行升级改造,以提高网络运行速度、解决网络拥堵这一问题,在无线网络全面覆盖图书馆的今天,由于许多高校出现了电子阅览室“闲置化”现象,所以在提高计算机配置、提升网速的的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应当根据实际需要适当缩小电子阅览室规模。最后还需要在防范网络安全风险上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利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实施有线和无线网络统一的安全保护系统,形成一体化的、有效的网络安全解决方略,为广大读者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上网体验,对网络钓鱼、网络破解、流氓软件等攻击行为进行实时检测,避免读者用户的信息泄露,降低网络风险,为读者的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二)全面提升高校图书馆员读者服务的综合素质
提升高校图书馆员读者服务的综合素质,首先要转变思想,面对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字资源的日新月异,高校图书馆员应该积极主动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转变思想,从传统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当中解放出来,因为目前的读者服务并不像传统读者服务工作那样简便而单一,图书馆员还需具备更高的计算机素养,硬软件维护技能甚至外语技能,使自己的思想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是提供读者服务工作的前提。其次要提升图书馆员理论水平,不仅要有完备的图书馆学科基础知识,还要了解专业学科知识和网络知识并掌握计算机技术。实践证明,馆员只有掌握了更多学科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师生读者服务。[1】〗再次要提高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内容、提升为读者服务的技能、提高服务效率。对读者遇到的难题要给予积极耐心的引导与解答,针对读者在微博、微信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做到及时回复,根据不同读者的需求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利用微博、微信推送消息时还要保持适度原则,不可盲目大量转发一些无关内容,以保持良好的网络终端读者服务环境。
(三)提高读者对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素养
首先,要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建设与发展不仅仅在于学校硬件软件设施、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读者的素质也同样需要重视。信息网络时代,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是读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高校图书馆必须重视对读者信息意识的培养,例如高校图书馆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可以向新生普及信息道德修养、图书馆数字资源信息的作用及获取的重要性等,让广大读者初步了解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性,使读者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和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能,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和具有查询、评价与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18]使读者不仅提高熟练利用数字资源的能力,而且能够在实践运用中练就一双“慧眼”,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能批判性地获取和利用信息,而且能自觉地识别、抵御、过滤和消除有害的垃圾信息对他们的消极影响。[19]其次,进行网络环境下的读者培训,例如设备操作技能、机检辅导、数据库使用培训、网络安全教育等。信息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离不开对计算机的使用,所以通过对设备操作技能、机检辅导工作的培训,可以解决读者在上机过程遇到的死机、病毒感染等大多数问题。通过数据库使用培训,可以使读者掌握文献检索的具体方法、操作方式等,读者在查询专业学习资料以及论文写作资料查询的过程中便不会那么迷茫。当然还有必要提高读者网络安全意识,通过网络信息安全知识专题讲座、信息安全教育专题片播放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带领读者了解移动互联网络发展趋势、网络知识、网络安全等内容。
参考文献:
[1]余紫冈.论网络环境下的电子阅览室读者服务工作[J].图书情报知识,1997(2):54.
[2]唐光前.电子阅览室的读者服务工作之我见[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1):76.
[3]张帆.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读者服务[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5(1):87.
[4]寿建琪.浅谈无线网络技术与无线图书馆[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3):64.
[5]沈嵘.关于构建无线网络图书馆的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6(5):128.
[6]樊中顺.无线网络在图书馆的应用[J].图书馆学刊,2006(3):126.
[7]沈嵘.关于构建无线网络图书馆的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6(5):128.
[8]马大为.3G时代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移动图书馆服务[J].情报资料工作,2011(4):76.
[9]李锦秋.基于3G的手机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0):46.
[10]宋进英.博客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4):31.
[11]于立仁,刘润玲.博客———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工作新理念[J].青海社会科学,2006(2):148.
[12]陈锦波.基于微信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推送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3(4):7.
[13]肖金华,黄丽红.基于微信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13(6):55.
[14]张明.基于网络时代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0):75.
[15]贾男男.浅谈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4(9):187.
[16]梅红.高校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与读者服务[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3):44.
[17]刘岩、赵丽君.浅谈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及提高途径[J].赤子,2014(19):246.
[18]唐光前.电子阅览室的读者服务工作之我见[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l):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