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动画电影发展趋势

动画电影发展趋势

时间:2023-07-19 17:31: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动画电影发展趋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动画电影发展趋势

第1篇

纵观2013年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又会有怎样的发现与收获呢?

发现:动画电影市场新锐齐聚

总的来说,2012~2013年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可谓新锐闪耀。《洛克王国》《赛尔号》《潜艇总动员》《魁拔》《巴啦啦小魔仙》等新的动画电影品牌不断涌现,市场表现也不乏惊喜。相关制作公司优扬传媒、卡通先生、奥飞动漫及新人导演王川、于胜军、王云飞、李炼等也逐渐进入人们视线。

新品牌

近两三年,约有15个动画品牌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就有《洛克王国》《巴啦啦小魔仙》《熊出没》《赛尔号》等,有些票房甚至突破5000万元大关。卡通先生影业公司总经理陈英杰表示,《喜羊羊》一片独大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新动向

作为电影界“新兵”的奥飞动漫,则于今年年初凭借一部《巴啦啦小魔仙》异军突起。上海美影厂也于今年3月启动了10个动画项目。优扬传媒联手卡通先生影业一口气了8部动画电影项目。《魁拔》的出品方北京青青树动漫科技有限公司、《潜艇总动员》的出品方环球数码创意控股有限公司、《熊出没》出品方深圳华强动漫科技公司等,也脱颖而出。

新导演

随着新动画品牌形象渐入人心,这些动画品牌的幕后舵手——影片导演也逐渐走向台前,“小神龙俱乐部”的于胜军、《魁拔》导演王川、《神秘世界历险记》导演王云飞等,而这些“新”导演,其实大多已经有着10多年甚至20多年的从业经历。

观察:动画电影发展趋势

在2013年第三届国产动画电影专场推介暨高峰论坛上,围绕“新动画:新势力、新市场、新形象、新技术”的主题,与会专家们深入探讨了中国动画电影未来:“成人化”、“产业化”、“国际化”、“本土化”等发展趋势。

综合来看,动画电影发展从创作风格和技术手法上讲有两个发展方向:

第2篇

[关键词] 动画电影艺术;生态美学思想;发展方向;人文美思想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szyqn04)。

一、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与特点

动画电影,顾名思义就是指以动画为表现形式的电影。动画电影的表现风格多样、可塑性强,因而自从出现起便受到世人的欢迎。在现代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速度也非常迅猛。

(一)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

关于哪一部影片是世界上最早的动画电影这一问题,各方所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确切定论。但不管怎样,1926年是电影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德语影片《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放映。这部动画电影是世界上最早的动画长片电影,在电影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和标志性意义。这部取材于《一千零一夜》中的《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是一部剪纸动画电影。动画台拍摄了25万幅照片,最终选取了其中的96万幅,构成了这部动画电影的主要内容。这部历时3年之久制作完成的电影开创了长篇动画电影的历史。

1926年在动画电影艺术史上的影响意义深远,不仅仅在于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的诞生,也是因为在这一年美国动画电影大亨迪斯尼公司正式成立。迪斯尼公司在疯狂捞金的同时也为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推动力量。自1937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第一部动画电影《白雪公主》起,该公司基本保持每年一部动画电影的出品速度。对于技巧动画和特技动画的使用纯熟,推动了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在1995年,大胆尝试的迪斯尼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三维动画片《玩具总动员》。此片播出后大获成功,不仅将迪斯尼公司推向了事业上的另一高峰,也标志着动画电影艺术进入了依托高科技的电影新纪元。

随着动画电影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其也根据动画手段、电影表现形式、主题内涵等方面的差异,被分成了以迪斯尼为代表的美国动画电影学派、以法国动画电影为代表的欧洲幽默学派、以德国动画电影为代表的抽象动画学派和以日本宫崎骏、大友克洋为代表的日本动画电影学派。其中,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电影产业较为发达,占据了世界动画电影的主流市场。相较于国外几大动画电影学派而言,中国的动画电影往往融入许多中国传统思想内涵、吸收中国水墨画特点,因而,也被称为中国动画电影学派。

(二)动画电影艺术的特点

动画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基本可以分为美派和日派两大阵营,其艺术风格各具特点。美派的动画电影在形象设计上偏好夸张风格,而日派则较常走写实路线。在结局处理上,美派动画电影的结局更加的圆满,而日派的动画电影则采用很多的开放式结局模式。在画面的处理上,美日两派有着很大的差别。美派主要依靠技术取胜,以计算机为依托的数字化电影是主流。甚至有人说,美国人中没有“动画绘制人”。与其相对的,日派在画风上追求细致,画面的真实感和精细度都比较高,拥有一批绘画技术高超的动画作家。当然,动画电影艺术还有一些共性的特点。无论是哪一派,动画电影艺术在内涵的设置上,对于梦想的坚持总是永恒的主题。动画电影以一种轻松的手法来体现有内涵的主题,富于人情味。而且,动画电影艺术注重细节氛围的营造,在意境上追求细致而又雅俗共赏也是其重要的特点。

现在的动画电影在高科技手段的推动下不断发展,表现手法真实、故事情节耐人寻味,配合优美而又贴合情境的音乐,越来越多的人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动画电影中美学思想的光芒体现深刻、熠熠生辉,使其从单纯的娱乐作品上升到了一种艺术境界。

二、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思想

动画电影艺术之所以能成为艺术,不仅仅是因为其带给人们的放松、愉快的感受,更多的是因为蕴藏其中的美学思想。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思想可以体现在诸多方面,音乐美、光影美等都是动画电影艺术的魅力来源。笔者在这里选取意境美、人文美和生态美三个角度来对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思想进行粗浅探讨和分析。

(一)动画电影艺术中的意境美思想

“意境”是主观情感和客观情景之间的融合与渗透,它超越了客观情境,而使人得思想进入一个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中,从而获得一种情感的抒发和领悟。①对于意境的追求是动画电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之一。通过画面、音乐、色彩等元素的结合,使人们在观看影片、体味故事情节的同时,也能将情感升华到人生感悟、自然变迁等开阔的艺术境界便是意境美的影响力。漫天黄沙与悠远号角相配的苍凉、雾水蒙蒙与石板小路相依的宁静,动画电影艺术中的意境美让人在“悦目”的同时也能真正的“赏心”。这种意境美在美派、日派的动画电影中也有广泛的体现。但将这一美学思想体现到极致的便是中国动画电影派。水墨画的墨色留白很容易让人们感受到宁静、悠远和淡然灵秀来。“诗情画意”是中国动画电影的艺术境界追求。将情与景结合,以景抒情、寓情于景,是中国动画电影艺术的审美境界,也是动画电影艺术家们的思想境界。可以说,动画电影艺术中的意境美思想让动画电影超脱了单纯的娱乐,而上升到了一种艺术的境界。

(二)动画电影艺术中的人文美思想

经济迅猛发展,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了人们主要的价值追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林立的高楼给人们带来了现代化的居住环境却也在同时剥夺了自然界中其他生命的生存空间。而在动画电影艺术中,这个问题也被深刻而直观地表现了出来。展示生命的价值、体现自然对生命的意义是动画电影艺术中重要的人文美思想。正是这种人文关怀,让动画电影艺术的价值感得以体现。将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人文美思想深刻体现的,要数日本动画电影派。日派动画电影艺术的代表人物宫崎骏可以说是一位人文主义美学大师。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之所以广受好评,正是因为在他的动画电影中人文美的光辉得以深刻体现。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呈现出的世界往往是完美而又虚幻的。经过一连串的感人情节与动人画面,故事总能够有一个好的结局。而主角也一贯是保有一颗纯真坚定的心。就是在这种自然流畅的虚幻中,观众却总是能发现现实世界的影子。正是通过这种简实、完美中透着现实世界的虚幻故事,宫崎骏向人们展示了生命的价值,展示了一颗纯真坚定的心的可贵。动画电影艺术以一种天真烂漫的动画世界融合了电影所赋予的现实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人性的光辉价值,这种人文美思想冲破了时空的界限,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三)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生态美思想

生态美学,这个概念在中国有着深刻的历史基础。早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期,生态美学理论的一些思想就有体现,如“天人合一”等概念,就有着生态美学理论的雏形。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生态美学这一概念和学说才被中国学者率先提出。随着人类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生态问题也日益严重。人类迫切的需要一种平衡的、自觉的意识来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动画电影艺术因其自身表现方式灵活的特点,将生态美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一般的电影中,自然往往作为背景存在,对情节的发展起到烘托和推动的作用。而在动画电影中,自然界有了一个作为主体来展示自身的平台。昆虫、动物、鲜花、绿草,自然界的景物充盈着动画电影的画面。无论是宫崎骏还是迪斯尼,美好的自然经常成为表现的主题,而人类退居配角,作为点缀和装饰存在。动画电影艺术往往通过拟人化的自然景物,向观众展现自然的美丽和自然生物的顽强、活力,使人们在观看动画电影的过程中不自觉的体味自然内外兼修的美好。同时,以自然的角度告诉人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在人类于经济、政治和科技等方面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尊重和共荣共存的思想也应该不断贯彻到人类的切实行为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生态美思想不仅仅是一种美学的体现,更是动画电影艺术责任感的体现。

动画电影艺术中蕴涵着浓厚的意境美、人文美和生态美思想。这些美学思想让动画电影艺术区别于单纯的动画片和电影,使其拥有了独特的艺术内涵。动画电影艺术之于观众不仅仅是一个表演者,更是一位教育者,在给予人们视觉美享受的同时,让人们的内心也在潜移默化间得到启示和洗涤。

三、美学思想指导下的动画电影艺术发展展望

当今世界动画电影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然而,这种多元化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在美学思想的指导下,只有这样动画电影的艺术性才能更好地展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画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许多动画电影在制作上越来越精良。高超的制作水平使得观众能够得到视觉上的充分享受,对电影情节的感触也更容易加深。科技制作路线,已经是动画电影艺术必然的发展方向。

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仅仅依赖计算机技术,将动画电影包装完美是远远不够的。现今的动画电影艺术需要的是更加广阔、更具高度的内在美学视角。立足于人心、人性,充分考虑到人文和生态内涵的作品才能真正的打动观众的内心,才能使动画电影的艺术性超越时空的界限。相信追求广阔的意境、充满人文关怀和生态和谐思想的创作理念会为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提高制作水平满足视觉享受的同时,挖掘价值内涵滋养心灵,动画电影艺术必将走向一条“内外兼修”的发展道路。

注释:

① 李季:《中国动画电影中意境美美学风格的形成》,《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 李季.中国动画电影中意境美美学风格的形成[J].美术教育研究,2012(04).

[2] 王世阳.解读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美学特色[J].电影文学,2012(12).

[3] 刘岳琪.论动画电影《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的生态美学内涵[J].北方文学,2012(06).

第3篇

【关键词】中国动画艺术;《喜洋洋与灰太狼》;特点;研究与分析

1 中国动画艺术所包含的中国元素

20世纪60年代,动画艺术开始发展起来。作为一种复合型艺术,动画在各生活、生产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教育行业、生产工业、娱乐行业、广告行业,动画都可以通过艺术表现力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动画艺术发展速度缓慢,由于动画制作技术的落后,前期我国制作的动画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艺术价值都很低。中国动画艺术表现的中国元素有:①传统民族文化色彩,其动画人物形象设计和人物对白都可以体现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②故事情节和背景中插入中国元素,故事情节是动画艺术创作的主要依据,在传统动画作品中,中国元素在动画故事情节和背景中都可以体现出来。

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各行业的发展,我国动画产业逐渐兴盛起来,呈回温态势,如何把握这一发展机遇,将中国动画艺术推广至世界,是新时期动画工作者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中国动画的艺术特点和发展方向,将引领我国动画产业进入全新的发展时代。

《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电影,在中国动画行业中不仅创造了收视奇迹,还挽救了我国动画产业低迷的现状。在复杂的动画发展环境,《喜羊羊与灰太狼》取得高票房并非偶然,其成功得益于它鲜明的艺术特点,本文针对《喜羊羊与灰太狼》电影动画表现出的艺术特点进行深入研究。

2 《喜洋洋与灰太狼》的艺术特点

2.1 可爱的艺术形象

2.1.1 动画人物造型设计

《喜羊羊与灰太狼》采用的是Q版造型设计来制作动画形象,Q版动画设计人物的特点是将头的比例加大,使头和身体的比例严重失衡,这种“失衡”的艺术创作手法可以增加动画形象的趣味性,展现出的动画形象滑稽可爱。

2.1.2 动画人物名字设定――中国词汇

人物的名字和性格定位也相得益彰,乐观向上的美羊羊、好逸恶劳的懒洋洋、善良老实的暖羊羊、大智若愚的慢羊羊,阴险毒辣的灰太狼,暴躁易怒的红太郎,善良纯真的小灰灰等,这些艺术形象和代表它们的名字非常契合。暖羊羊、喜羊羊同属于中国词汇――喜洋洋,暖洋洋,所以人们会很容易记得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1]。

2.1.3 动画人物的特色装饰

《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电影的主角是“羊”和“狼”,这些人物表现的性格特点各不相同,为了更好的区分它们各自的人物特点,动画人物造型师通常会为其制作特有的装饰,如懒羊羊头上有坨屎,美羊羊头让会别发卡,灰太狼脸上有个很长的刀疤、红太狼身披红袄手拿平底锅等。这些颇具特色的装饰对表现动画形象的人物特点具有重要影响意义。

2.2 搞笑的台词设计――哲理性语言

台词是表现动画艺术的主要媒介,一个动画作品要想表现出其独特的动画艺术,必须要在突破其台词瓶颈。同时又因为动画作品的受众人群大多为小孩儿和青少年,所以在设计动画台词时,应注意其语言的幽默化、通俗化、规范化。《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电影的台词非常经典,台词中的内容紧跟时代潮流,著名歌曲、网络流行语、网络热门人物应用率非常高。在简单幽默的台词中加入富有内涵的哲学思想是动画台词设计的一大难点,《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电影的台词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如在《牛气冲天》中,羊族祖先软绵绵说过一句经典的台词:“宽恕你的敌人,也是一种很大的勇气!”这句台词对小朋友的说教效果非常好,让小朋友知道该如何宽恕他人[3]。

2.3 老少皆宜的作品风格

众所周知,动画电影的观影的主要人群是儿童和青少年,这种受众人群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动画电影的发展。《喜羊羊与灰太狼》凭借其独特的作品风格,满足了不同年龄段的观影人群的观影欲望。在《喜羊羊与灰太狼》热映时,经常会看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家长和老师一同观看电影的情景,这种“一拖三”的场面不仅可以提高动画电影的收视率,还能扩大电影的影响力。《喜羊羊与灰太狼》并没有过分追求画面绚丽的视觉效果,而是将重点集中在剧情设计和人物对白上,因为剧情和台词能准确把握整个动画电影的作品风格[2]。

3 中国动画艺术的特点

《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富有创意,如人物个性鲜明、台词高效幽默、时代感强等,反派形象灰太狼和正面形象羊族的斗争虽然恶劣,但却充满正能量。

通过上文对《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电影作品进行分析可知,一个成功的动画电影作品必须具备独特的艺术特点,目前中国动画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人物性格特点突出,动画电影中表现的人物应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性格各异的人物发生“化学反应”;②人物造型设计具有表现力,人物造型是展现动画电影作品风格的主要表现方面,动画人物造型师应针对不同人物,进行特色造型设计,使每个动画人物能够被观众清晰的记住;③故事情节内涵丰富性,情节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线索,人物和台词都需要为情节而服务,所以一个好的动画电影作品必须有一个别树一帜的情节设计,将观众深深的吸引在情节中,使整个动画电影表现出的动画艺术更能让观众记住、深思[4]。

4 结论

综上所述,动画作品要想表现出独特的动画艺术,必须要摒弃传统的动画制作方法,不走制作捷径,尽量避免翻拍、情节重复。中国动画艺术特点是中国动画艺术发展的重要依据,《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也预示着中国动画艺术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5]。

【参考文献】

[1]石荣兰.实验动画艺术短片角色造型的中国绘画元素探究[D].西北大学,2012(10):134-142.

[2]吴乃群.试论中国动画“民族化”的传承与发展[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11):101-113.

[3]白宁.影视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民俗文化解析[D].山西师范大学,2013(04):135-152.

第4篇

一、多样的创作手法

创作手法对角色类型和风格起着决定性作用。受历史、技术、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法国动画电影角色的创作手法也是多样化的,手绘、数字技术、综合材料等多种手法无所不包。首先是手绘手法。绘画元素是动画电影区别于其他类型电影的最大特征。以手绘的形式进行角色塑造,也便于创作者的情感表达和风格追求,所以很多法国动画电影的角色都是通过手绘创造而成的。例如《画之国》就通过手绘造型来表明角色的情绪和状态:一直受到排挤和欺压的线稿人,其造型中的线条就是粗糙和凌乱的;而高高在上的杜班人,线条则是精细和有序的。寥寥几笔的手绘,获得了笔不周而意周的效果。其次是数字手法。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动画电影进入到全新的发展时代。法国动画电影的数字技术十分先进和发达,并能结合实际予以恰如其分的运用。如《阿祖尔和阿斯马尔》中,先是利用三维技术对角色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仅从蓬松有序、长短不一的发型中就可以看出设计者的用心;随后,又利用数字技术制作出大量的背景,从而大大节省了工作量,既有效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又突出了主次,表现出创作者对数字技术的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再次是粘土手法。粘土手法是法国动画电影角色塑造的一大特色,这种粘土与中国的橡皮泥十分相似,色彩丰富,质地柔软,能够满足各种造型的需要。早在1936年创作的《蓝胡子》中,作者就采用了粘土手法,并刻意追求粗糙和夸张之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当代影片中,《蕨花》、《冬季旋转木马》、《幸福的马戏团》、《家庭故事》等也都采用了该手法,并获得广泛好评。除此之外,还有剪纸、铁皮、油漆等多种角色造型手法,诸多由多样化手法创造而成的角色造型,为整个法国动画电影的丰富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①

二、独特的外形塑造

法国动画电影之所以能够区别于美国和日本而独树一帜,关键之一就在于角色的外形塑造。多年以来,法国的动画电影创作者始终将创作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中,善于从多种文化中汲取营养,并注重对细节的表现和处理,塑造出了多个经典的角色形象。②首先是体态塑造。在体态塑造方面,法国创作者重点强调与人物身份的契合。如《魔术师》,这是一部向法国喜剧大师雅克•塔蒂致敬的作品。这位喜剧大师一开始并没有受到观众的认可,但是仍然保持着体面的打扮。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身着一身破旧但是板正的西装,脚蹬黑色皮鞋,永远都要带着帽子和雨伞,微弓着身子漫无目的地走在喧闹的城市中。这种外在体态塑造传递出的信息是十分丰富的,不仅仅是对人物原型的再现,更表现出了人物执着、乐观的精神和优雅、流浪的气质,让观众仅从外形姿态上就感受到角色的处境、情绪等,增强了观众对角色的认同感。其次是表情塑造。表情是通用的国际语言,与美国和日本动画电影具有通用的表情符号体系不同,法国动画电影角色的表情体现出了因人而异的特点,其不仅仅是喜怒哀乐的展现,更表现出了角色内在的情绪和精神。如《魔术师》中,有一位腹语魔术师,腹语魔术在表演时,都是将一个与自己相似的木偶摆在观众面前,而自己则藏在木偶后面。画面中,木偶的面庞始终带着招牌式的微笑,而魔术师却因为演出收入不佳而穷困潦倒,其五官下垂,脸部松弛,一幅生无可恋的表情,与微笑的木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心生同情。再次是服饰道具。服饰和道具是法国创作者尤为看中的,通过对这个细节的注重,使整个作品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如《叽哩咕与女巫》,这是一部以西非为地域背景的影片,为了突出地域性,创作者对角色的服饰和道具进行了细致和精准的处理。在配饰上,女巫的脖子上戴满了黄金项圈,手臂也有多个黄金配饰。在服装上,则是上半身,下半身穿着裹裙。女巫的裹裙是五颜六色的,而贫苦妇女的裹裙则是素色的。在道具上,也引入了多种西非特有的器物,如由木棍制成的矛、由动物骨头制成的匕首等。通过这些精准的细节刻画,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和生动,成为了作品的一个亮点。③

三、形象的动态表现

动画电影的妙处就在于“动”,如果角色没有良好的动态展示,也就失去了动画电影的意义所在。法国动画电影普遍追求“可信”和“神韵”,“可信”是立足点,而“神韵”则是在“可信”基础上的提炼和升华。也正是这种执着而特殊的追求,彰显出了法国动画电影的独特魅力。首先是动态造型。要求创作者根据生活经验和想象力,展示出与角色相契合的动态特征,从而使角色塑造更加真实。如获得第84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片提名的《猫在巴黎》,角色的动态造型获得了一致的好评。最典型的就是让娜打太极拳时的姿态。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拳术,太极拳讲求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创作者将该段作为创作重点来看待,通过观摩真人表演、定格视频画面等多种方式,将人物动作表现得精准到位。其次是姿态韵律。因为舞蹈是法国动画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内容,所以诸多创作者都十分重视姿态韵律的塑造,意在使画面具有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美感效应。④如以舞蹈为主要表现内容的《生命之悦》,两位身着白色裙子的少女身材修长而曼妙,无论是步行、跳跃、旋转,都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整部影片没有对白,完全依靠体态和动作进行叙事。一开始两位少女姿态轻盈、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中间部分,由于误会了单车青年,她们的动作开始变得紧张而拘谨,给人以不安之感。影片最后误会消除,她们则又一次跳起了轻快的舞步。整个作品中的姿态韵律,成为角色的呼吸和心跳,同时也赋予了影片以灵性和美感。

四、灵活的色彩表现

色彩是人们感知外在事物的第一要素,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作用于人们的内心,所以是动画电影角色造型的关键。色彩对于角色的性格、情绪、风格、地位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法国动画电影角色的色彩表现上,则体现出了灵活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表现需要在写实和写意之间切换自如。首先是写实性色彩表现。所谓写实性色彩表现,是指基本上还原角色的自然色,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如《舒沙2航海大冒险》中,船长的脸颊在风吹日晒下泛着微红,白中泛黄的航海服则显示出了航海的艰辛,而鲜红色的领巾则又象征着希望和永不服输的斗志,一个坚韧、勇敢、沧桑的船长形象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可以看出,通过写实性的色彩表现,可以使角色造型更加自然和生活化,带有一定的纪实色彩,与整个作品的风格更加契合。其次是写意性色彩表现。以浪漫著称的法国人是从来不乏创意的,法国动画电影创作者善于利用夸张和想象来获得心目中理想的表现效果,体现在色彩上就是大量写意性色彩的运用。如《画之国》,这是一部油画和动画完美融合之作,在角色的色彩表现上,男主角沉稳勇敢,对此主要使用了黄色和蓝色。女主角聪明机灵,则采用了紫、黄、绿三种颜色的融合。通过合理的色彩设置,使角色的性格特点得到了强化和突出,而且这种色彩表现与20世纪30年代法国油画创作的色彩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出了创作者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珍视。《阿祖尔和阿斯玛尔》表现的是北非的故事,为了表现出这种异域风情,创作者在角色服饰上采用了“色块法”,大红、鲜黄、翠绿等纯色的大面积运用,使异域风情得到了最直接的表现。可以看出,法国动画电影角色的色彩表现是十分灵活的,也由此获得了自然而生动的效果。

五、结语

第5篇

[关键词] 久石让;动漫;音乐元素;运用;功能

一、久石让和他的音乐之路

本名为藤泽守的久石让是当今日本最为知名的作曲家、歌手和钢琴家之一。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久石让”也是源自于对音乐的追求,这个名字源自一名美国黑人音乐家昆西·琼斯,这是他的音乐偶像,如果将昆西的名字改用日语发音再加上最相近的汉字,就变成了“久石让”。 久石让同宫崎骏是两个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名字,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宫崎骏导演所创作的大部分动画电影里都可以找到久石让制作的音乐,优美的音乐同精彩的电影彼此交映生辉,使得日本动漫作品获得世界性的声誉。

久石让同宫崎骏的合作始于《风之谷》。1983年宫崎骏正全力于《风之谷》的创作,当时电影的作曲人员已经确定并且那时久石让还并不太有名,但是宫崎骏力排众议邀请久石让参与电影曲目的创作,随着电影的公映使得久石让一举成名,此后其加入了宫崎骏的工作室,一段脍炙人口的影坛合作佳话就此开始。

宫崎骏和久石让两人在事业上互相成就,凭借久石让倾情创作出的配乐,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如虎添翼迅速在世界范围内走红,而久石让也通过宫崎骏的电影开始慢慢为人们所熟识,并渐渐成长为日本动画界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于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久石让开始了更大的事业追求,他将自己的音乐从动画领域向其他方面扩展,他成立了自己的唱片公司,他开始为残疾人奥运会担任音乐总监,最终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大获殊荣的是电影《入殓师》,在这部荣获了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影片中他担任音乐总监,他创造性地提出以大提琴作为主要乐器来谱写片子中的背景音乐,大提琴的琴声时缓时急、时高时低,形象的展示出了主人公内心中的情绪波动,可以说这部电影的之所以能够在强手林立的奥斯卡评选中获奖,久石让所创造的灵魂音乐功不可没。

在日本,久石让早已是闻名遐迩的资深音乐大师,在国外音乐界久石让同样也是有影响的重要级人物。久石让的合作范围早已经超越了国籍的局限,其同韩国和中国导演的合作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大批的优秀作品因为有了久石让的音乐更加熠熠生辉。

二、久石让的作品风格分析

(一)音乐主题创作手法分析

久石让在其音乐学习的道路上最早接触的是小提琴,他的启蒙恩师是日本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先生,在其开拓自己的音乐道路的过程中,久石让还先后受到提夫·莱奇(史托克豪森、约翰·凯吉) 、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菲利浦·葛拉斯(以及日本近代作曲家武满彻、三善晃等人的影响。从久石让创作的作品中都可以找到这些著名音乐人的创作影子。

从久石让所创作过的那些经典的音乐来看,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鲜明特点:(1)以流行音乐中常见的切分节奏为主的节奏;(2)个性既鲜明又简短;(3)以级进为主的旋律线条。

(二)配器方法分析

主题旋律陈述的多样化是久石让所格外强调的,他采用的手段就是通过使用配器的方法不同来使其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因为彼此的音色不同所以各种乐器在表演过程中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旋律,而音乐的节奏和感觉也就可以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给人创作出一种如梦如痴的境地和耳目一新的感受。久石让在使用此法时也是有一定规律可以寻找到的,因为其古典音乐学习的背景,所以在其作品中使用配器往往是先使用钢琴,用这个乐器之王来首先开场做一个铺陈,在钢琴演奏完成之后再交给管弦乐队陈述部分,通过多种管弦乐器的配合来描述事件的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在陈述完成之后再由小提琴去演奏主题,小提琴如歌如泣的悠扬再配上钢琴所弹奏起的背景音乐,整个作品就会强烈、生气、富有激情。在人的情感蓄积的时刻,电子乐超强的节奏感将会敲开人们感情的阀门,把人们带入到新的之中,过后再安排一段钢琴的独奏,平复人们因而扬起的激动心情,并且在平静中扬起新的希望,这种复杂的乐器演奏安排带给人们的是一场视听的盛宴,久石让如同一个魔术师,为各种不同的乐器赋予生命使其能够演奏出张力十足的音乐。

(三)创作风格分析

作为知名的音乐大师久石让的创作风格就是没有风格,他不喜欢在音乐中添加过多的定式,他喜欢在音乐中赋予朦胧的质感和缥缈的空间感,虽然在乐器的使用上安排比较复杂但是其弹奏出来的音乐丝毫让人们感觉不到发展反而是一种简朴和旋律性的美,他的音乐在聆听时会给每个人带来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无线的想象空间,如果硬要给久石让的音乐选择一种风格的话,他的音乐应该可以列入到New Age风格,这是一种20世纪发展而来的新音乐风格,其所崇尚的也是安静和纤细的感觉,通过音乐为听众创作一个广袤的世界,让每一个谛听者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到心灵的悦动,忘却生活的烦恼实现心灵的宁静。

三、音乐元素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与功能

(一)渲染影视氛围,打造想象空间

好的影视作品需要使观众在收看的时候能够产生足够的想象空间,这不仅需要在设计镜头时多加注意,音乐元素的恰当使用可以很好的实现渲染影视氛围的作用。在《风之谷》中,久石让所创作的音乐极具特点,他在创作片子的背景音乐时充分融入了个人的音乐风格,在乐器选择上久石让使用了电声乐器和交响乐队相结合的方式,为听众和观众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奇幻的新世界,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人自由、纯朴,无限地热爱大自然,他们的特点通过音乐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在《风之谷》这部电影中为了更好地阐明电影所表达的主题,久石让在音乐的设计上破费心思,他以微音乐着手,充分的去展现电影中所描写地域的奇异性,他以悠扬的音乐在主人公自由飞翔时响起展现了鸟儿般的自由感觉,二档王虫出现时,音乐突然就变得紧张起来,这种用电子乐器塑造的节奏音乐立刻就将王虫前进时的恐怖感觉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天空之城》这个片子中,音乐风格发生了改变但是在发挥渲染作用方面起到了更大的作用,比如其中有一段,主人公回到了家乡但是迫于形势又不得不选择离开时,为配合这段电影环节,充分表达出主人公内心复杂的心理活动,久石让设计了一段管弦乐,通过管弦乐声音的渐弱直至最后只剩下低泣的曲调来象征主人公内心的言语,在画面中的城市逐渐缩小的时候,音乐也随之发生变化,整段音乐同画面相配合使一股离别的氛围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二)角色塑造的第三维

音乐可以在动画电影中营造出电影审美和描述方面的多维性,有助于立体空间的塑造,特别是在三维及四维电影迅速发展的时刻,音乐的丰富程度有时可以左右动画电影对观众的吸引程度。久石让在音乐创作过程中运用叙事性音乐来加强人物性格特点,改变剧情发展状况,调节动画内容和节奏,有时还可以展现故事发生地的风情和文化,增加动画电影知识的维度。比如在《魔女宅急便》中,主人公来到小城的那场戏中,久石让设计了器乐混合的音乐方式,通过风琴、大管等多种乐器配合,演绎出明朗抒情的音乐主题,时而热烈喧闹,时而带着热带风光旖旎,通过听觉的变化配合视觉上镜头的变化,把观众带到了一个美丽的滨海小城。再另一部作品《幽灵公主》中,为了表达邪神对村庄的愤怒和袭击,久石让将鼓与小提琴结合在一起,通过如雨般的鼓点敲击加上小提琴尖锐的声音,使观众感受到一种恐怖的氛围,再通过管弦乐器的变换,展现出一幅波澜诡秘的环境。

(三)奠定影片基调刻画人物内心世界

一部电影中的主题音乐往往可以起到奠定影片主基调,刻画人物内心世界,表达人物情感,深化观众情感体验的作用。在动画电影《再见萤火虫》中,有一段画面讲述的是兄妹两个失去母亲时的情形,两人默默的蹲坐着,彼此无语,在深切的痛苦和悲伤之中,这种感情基调同全片所要表达的基调是一致的。为了能够充分地渲染出全片都洋溢着的这种感情氛围,久石让设计了一段由小提琴和长笛组成的音乐组合,整段音乐凄美忧伤,随着音乐的进行,观众们却深刻地体味到了兄妹两个所承受的痛苦和悲伤,这就是音乐所发挥的作用,此时简洁的音乐比号啕大哭更能直接打动人心,动画片的主题也就进一步得到了实现。

四、久石让对中国动漫配乐的启发

近几年,西方国家和日本动画电影不断推出,其中一直不乏拥有世界知名度的好作品,受到日本和西方国家的影响,我国的动画电影产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的幅度和速度都并不理想,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动画人还需要时时面临严峻的市场考验。当前,在动画片制作团队中,我国还缺乏专业的音乐制作人才,这使得我国的动画片音乐作品没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无法在观众群体中引起共鸣,这些因素的存在对于我国动画电影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阻碍,本文对久石让的音乐风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的音乐风格独树一帜,不拘风格,在其手上传统工具和现代工具都有用武之地,并且那些按照电影的内容和情节制作而成的音乐,不仅仅对电影效果的出现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有时是故事情节推进的由头有时则就是故事主题的直接表露。从音乐中可以感受电影的内容,也可以感受到一颗作曲家跳动的心脏。久石让的音乐不是肤浅的表面的,他所做的每一首曲子都是发自其内心的独白,都拥有独立的灵魂,都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悸动,而这些也就是久石让的作品为人们所喜欢的重要原因。对于我国来说,动画电影行业如果希望提高整体的制作水平必须吸纳更多的专业的音乐制作人才投入到电影创作之中,并能够充分的学习和借鉴其他大师的特点,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感情、热情和文化的因素。悠久的文化是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借鉴的资源,在把握好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一定要在其中融入文化的底蕴,结合时代的精神创造与时俱进的音乐精品,只有做到应当做到的,只有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各种文化资源,我们得到的才可能是一首制作精良、节奏优美的传世之曲,我国的动画电影产业才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侯健.奥尔夫音乐教学探讨[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5).

[2]钟三艳.浅析周杰伦的电影音乐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美学价值与功能[J].电影文学,2007(24).

[3]王敏.电影美学与电影音乐浅谈[J].电影文学,2008(12).

[4]李杰.音乐意象加工水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第6篇

【摘要】作为一支重要的荧屏力量,动漫承载着一个国家深厚的历史,更蕴含着这个国家优秀的文化,体现着民族的文明,当下,动漫的发展已经被提高到体现着本国综合国力的高度,因此,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发展弘扬本国传统文化的动漫事业,刻不容缓。《一万年以后》的播出就在推动着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国产动画电影;一万年以后;动漫产业

动漫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传承传统文化等重要功能,因此,大力发展动漫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业界,甚至有学者提出,一个国家的动漫产业的发展体现着本国的综合国力。

我国的动漫发展起步是很早的,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上海美影厂就已经有了制作动画片的历史,但是发展缓慢,产业盈利状况堪忧。美国迪士尼公司在2014年的年产值就高达150亿美元,然而中国国内的整个动漫产业当年的年产值仅有100亿元人民币,其中还存在着相当一大部分的外商外包给国内所支付的劳务费。

2015年3月27日,被称作开年神作的动画电影《一万年以后》正式上线,电影讲述了一个一万年以后的故事:随着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枯竭,人类文明在经历了一场毁灭性灾难后,地球上繁衍出了新的物种和部落,其中乌族部落首领在窃取到“上古魔法”后,妄图掌握天地生杀之大权,让地球重回邪恶的上古元年。这一行为遭到了女主角珠玛和各部落勇士的奋起反抗,在所有族群支持与努力下,正邪力量展开了终极之战。

作为2015年的开年之作,《一万年以后》的创作周期长达七年。仅剧本一项就易稿四十余次,先后经历了二十余位顶尖的剧作家、特效师、音乐师的反复打磨。在拍摄以及后期制作阶段则是集合了美国、法国、英国、德国、以色列、瑞士等多国团队联合打造完成,本片音乐音效部分的创作者则是曾主创《指环王》《霍比特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原班人马。这些,都是《一万年以后》片方以非噱头的方式打出“”即此片只为成年人所打造概念的“大动漫”信心所在。作为华语首部“”影片,《一万年以后》片方显然是酝酿已久,专门为成年观众打造一部看起来更刺激过瘾、惊心动魄、脑洞大开又包含暴力美学的精彩影片。

从产业发展的视角去阐述,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作为动漫产品本身,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又负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动漫产业有着广泛的消费群体,所生产的动漫产品生命周期长,附加值高。能够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同时能够从需求层面反过来刺激高新技术的开发,创造就业机会。从画面表现情况来看,《一万年以后》足以被视为国内三维动画的标杆,无论是场景设计,还是人物的面部细节、角色的发型服饰,都体现出了细腻和有质感的特点,在国产动画电影中创造了新的标准。多层建模与3D渲染的大手笔场景,峰峦叠嶂的雪山,宏伟壮观的伽罗城、色彩缤纷的田园生态、高耸入云的石巨人,阴森肃杀的魔窟,场景方面技术效果将电影的质感衬托得美轮美奂且异常大气。角色塑造方面,藏獒战功细腻的毛发纹理也体现出了很深的三维制作功力。总体来看,虽然影片整体的细腻程度距离好莱坞同类影片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一万年以后》却用夸张的色彩氛围弥补了差距。整个影片的色彩饱和度堪称艳丽,很多场景都在刻意追求饱满的色彩。特别是在影片结尾伽罗城保卫战段落中,多种角色并肩作战的场面在极为饱和的色彩渲染下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这种技术效果是以往国产动画片所欠缺的。动画集中了绘画、漫画、电影,电视等多种媒介,同时包含了音乐、文学、美术、摄影等多种艺术元素,是集大成的文化表现形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数字动画的产生使得动画的制作从二维演进到了三维,并使得动画的运营也产生了变化。三维动画是针对手工动画的一场革命,它剔除了传统手工描绘工艺的繁琐,实现了计算机独立制作,在空间透视、特技效果、逼真程度等方面占有很强大的优势。三维动画的简洁高效,逼真,以及超现实等特性得到了应用和广泛的认可。我国的三维动画起步晚,三维技术的不成熟是制约我国三维动画发展的瓶颈,所以以三维动画为代表的计算机技术是我国动画片发展必须掌握的技术基础。而三维动画在制作时省去了即时拍摄的环节,运用数字动画技术,进行全方位的CG建模,通过虚拟摄像技术完成高速摄影,通过自然场景制作系统完成自然场景的设定,并且,数字三维技术建模技术、虚拟摄像技术以及动作捕捉技术突破了物理限制,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动漫剧作人员天马行空的想象,因此,CG动画很多时候能够实现真人电影所难以实现的镜头,本片就是一个案例。

从动漫的功能性去分析,动漫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教育功能,而动漫的教育功能可以覆盖全年龄段的受众,优秀的动画片都应该是艺术性、思想性、娱乐性的完美结合,或潜在或显在地包含一定的教育意义,体现对真、善、美的追求。一般来说,针对未成年观众的动画片,其包含的教育意义越显在,教化意图越突出;针对成年观众的动画片,其包含的教育意义越潜在,教化意图越隐含。对于未成年观众来说,由于语言文字基础欠缺,思维能力较弱,未成年人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动漫产品,动漫的教育意义可能更突出,所以动漫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动漫文化产品,才能满足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需要。

电影《一万年以后》讲述一个融入了科幻、惊悚、动作、暗黑等多样元素的故事,影片竭力走出以往国产动漫电影对美国和日本同类产品的模仿和复制,努力创作出带有中国思维,融入传统文化,承载中国精神的原创动画电影。故事的背景内容其实极其庞大,涉及很多学科,而且电影的立意在于讽刺当代人对环境的破坏和肆意发动的战争。整个影片就是一本巨大的百科全书,附带着创作者的注解、审视和批判,阐释了创作者独特的世界观,将一幅幅既带有人类自我陶醉、炫耀的文明画卷展开示人,又丰富地携卷出人类文明发展中自我膨胀的可恨和自我安慰的可怕。而影片众多的角色和多线并行的现实更体现出导演的功力与剧本的扎实。这种注重原创的做法对原创能力匮乏的我国动画界无疑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一份有关动漫的调查显示,在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韩国动漫作品占60%,欧美动漫作品占29%,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原创动漫作品所占的比例仅有11%。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悠久的历史伴随着灿烂的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国内动漫作品所必须承担的责任,更是国内动漫制作巨大的财富。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气质深深影响着我国动画片的风格,几代动画人所颂扬的国产动画《大闹天官》就是中华文化动漫化的优秀典型。但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国际市场化浪潮的涌来,国外的动画电影走进中国的同时也把外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理念带进了中国,并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受众,也影响着中国动漫发展的理念与文化立场、文化认同。以至于创作者在动漫制作中大量模仿美国、日本的动漫角色造型,嫁接美国动画电影的情节。使得动画创作长期停留在复制与模仿的困局中,失去了所拥有的民族特色。对文化根本的追求才能为动画创作提供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只有原创的活力,才能催动国内动漫的原创作品出现佳作。

从动漫产业的角度去分析,动漫产业的兴盛关乎着国家的文化安全。早在2006年国家广电总局就颁布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规定了每天在17时至20时的黄金时间,孩子们在所有的动画频道、少儿频道、青少年频道、儿童频道看到的将全部是国产动画片。如果要看进口动画片,只能等到20时以后。此举出于对国家文化安全的考虑。一个国家的动漫产品承载着这个国家的文化和传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文化符号,也是一个国家的动漫形象。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其动漫产品都负载着本国的文化精神与思维方式,随着动漫产品的传播,其所承载的文化也会传播和扩散,而此类产品传播到他国,就是一种文化的殖民与侵略。因此大力发展本国的动漫产业,制作出承载本国传统文化的动漫产品,才能构筑本国的文化长城,使历史和文化历久弥新。只是我国动漫产业链还很不健全。

一条完整的动漫产业链包含了下面各个环节:漫画制作和发现——剧本创作与角色塑造——动画制作和播出——游戏以及其他衍生品的开发与营销。美国和日本成熟的动漫产业便是以此为程序,环环相扣,分工合作,从而能快速获取巨大的利润。而在我国,由于多种因素,产业链不健全,许多动漫企业更多的是从政府的补贴和放映的票房中创收,所做的工作也只是动画片本身的制作和加工,并以播出为最终目的。从而造成我国的动漫产业链条前期的创作阶段以及后期的游戏以及衍生品的开发等环节薄弱甚至是缺少。国家动漫衍生产业课题组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一万多家动漫企业中,有90%左右处于亏损边缘,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不到30家。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各动漫企业之间缺乏合作互补、赢利模式单一。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我国的动漫产业的观念落后,多年来,在国内动漫创作师的眼里,动画片只是给小孩子看的。其实不然,在国外,动漫早已成为了一个覆盖全年龄层面的文化产品,这一点在《一万年以后》的创作中体现得很明显。

《一万年以后》的宣传海报很简单,深邃的黑色木板,白色的“18”上面戳了一记略有血腥的禁止符号, “首部18岁以下禁止观看的院线电影”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宣传噱头,儿童真的不宜观看,充斥着血腥和暴力的场景,深刻的富有教育意义内涵的剧情是专门为成年人准备的。对此导演易立称,他也明白目前国内动画电影的主体观众是少年儿童,但发展成年动画市场,就得有电影人前仆后继一个一个往前走,最终才会走出一条路来。这一思想完全契合了大动漫的概念,根据中国报告大厅的《2014-2020年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可知,过去10年,“大动漫”的产业观念在国内从无到有。文化部部长助理、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指出, “大动漫”的产业发展观重要的一层含义就是,动漫产业的社会意义大幅度提升,动漫不仅仅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漫不再是孩子的专利,播出不再局限于少儿或卡通频道,新媒体将带领越来越多的成年人进入动漫世界。

第7篇

揭秘动漫创作新依据:

《中国动漫指数报告》

9月29日,2014年爱奇艺动漫嘉年华暨爱奇艺“金花瓣”原创动漫作品展映颁奖典礼在福建福州盛大开幕。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高政,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院院长黄心渊,爱奇艺副总裁耿晓华等亲临会场,共同签约并备受动漫行业瞩目的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动漫指数报告》。

在最新的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动漫指数”中,《熊出没》、《铠甲勇士》、《熊出没之夺宝熊兵》(电影)、《新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喜羊羊与灰太狼》、《巴啦啦小魔仙》、《尸兄》、《赛尔号》、《熊出没之过年》(电影)、《侠岚》等十部优秀作品登顶“中国动漫指数榜”TOP10。此外,《超神学院》与《快乐酷宝》两部新媒体动漫晋级为本季进步最快作品,跃升“中国动漫指数”排行榜排名前二十位,其中《超神学院》创造了排名上升30位的好成绩。

大数据折射市场变化,报告显示,7-13岁儿童仍然是中国动漫的主流观众,占比达到46%,其次为14-17岁青少年群体,“值得注意的是本季18岁以上用户占比上升为16%,与第一季度3.7%占比相比增速明显,成人观看动漫趋势增强,这就要求创作者在内容覆盖上更加丰富。”爱奇艺副总裁耿晓华强调。

“这个数据能客观地反映我国动漫产业的现实状况,指数产生以后能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对企业来讲能清楚地了解到行业的发展趋势,对制作者来说,能清楚地了解到动画产业投资的价值所在,对政府来说,如何对动漫产业在政策上进行针对性的扶持也有据可循,”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高政表示。

爱奇艺助推中国原创动漫新方向

新媒体冲击,动画市场繁荣,互联网时代下的大数据思维开启了动漫电影全新的制作运营模式。“大数据纵观动漫市场,寻找动漫行业新契机”、“从票房看市场认知度,把脉国产动画电影”两场高峰论坛,十位业内专家,共议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闷头搞创作的人打开了新思路,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都不够准确,应该说这是一个用户为王的时代,”上海河马动画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杨文艳认为,而利用互联网创造动漫市场增量,打造优质内容,形成跨媒体发展的IP,从线上的数字转化为线下的用户消费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新模式。

当晚,中国首个由新媒体颁发的权威动画作品奖项“金花瓣”奖评选结果揭晓,《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快乐酷宝》《侠岚》《铠甲勇士》《新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中国惊奇先生》《熊小米》《笑典之有神么》《彼岸》《AfterSchool》《PhoneMan》《飞翔》等作品摘得“金花瓣”奖桂冠。

(薛少林)

第8篇

关键词: 国产二维动画 动画技术 发展 支持

一、前言

从伴随电影技术的更新而不断更新,到随计算机技术的前进而一路高歌;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无声片到有声片;从赛璐珞到CG软件……动画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为国产二维动画魅力的施展提供了可行性的发展支持。

二、赛璐珞时代

赛璐珞是一种合成树脂的名称,具有通明、可以涂染各种颜色等特点。使用赛璐珞的制作方式是二维动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各种制作技术也在这个时代不断探索。

1.黑白动画片阶段

二十世纪初期,万氏兄弟根据对电影基本原理的微薄认识开始了一系列反复试验,最终完成动画经验和朴素理论的原始积累。1922年的第一部广告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及之后的《益利汽水》和《味精》,都是将背景与角色一起在纸上进行逐帧绘制而成。对赛璐珞片的使用则是从《大闹画室》开始,该片首次尝试纸绘背景与赛璐珞绘制角色的混合使用并取得成功,成为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在其后的诸如《纸人捣乱记》、《一封书信寄回来》等作品中依然采用了相同的制作方式。随着有声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声音融入动画片中的技术也在不断探索。万氏兄弟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于1935年在明星影片公司支持下成功地创作完成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短片《骆驼献舞》,该部作品的问世告示了国产动画黑白有声片时代的到来。到1941年的《铁扇公主》,黑白有声片的发展达到顶峰。

2.彩色动画片阶段

色彩运用到动画片之中是动画艺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1951年12月3日万国强研制成功的彩色显影剂“代可敏”,为国产彩色动画片的出现奠定了技术基础。1955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横空出世,采用了在绘制好线条的赛璐珞片上均匀涂好颜色,晾干再进行逐格拍摄的先进制作方法。1958年的《过猴山》首次采用先期录音方式并取得成功,为之后的动画“声”“画”绝佳配合提供了一个良好范例。1961年《大闹天宫》在结合了之前动画制作积累的有益经验下,开创了人物线条刻画,背景虚化渲染的制作手法,使整个荧幕弥漫出浓烈的中国气息。当1979年《哪吒闹海》这部中国第一次出现的彩色宽荧幕动画片,创作者们已经有了使用二维手段表现三维空间的初步尝试,这种大胆探索走在了世界前列并成为后来者纷纷效仿的经典案例。此外片中很多闪电特效的运用,也是国产动画在视觉制作技术上的一大进步。至此赛璐珞时代的国产二维动画技术已经达到巅峰状态。

三、电脑制作时代

计算机技术在动画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扩展了二维动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手段,并成为当代动画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计算机辅助阶段

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动画之中主要体现于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在最初阶段便是计算机辅助传统动画制作,简称CATA。该系统一般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扫描输入、描线上色、成像输出。也就是将画稿在纸上完成之后通过扫描仪或者其他扫描传输终端输入电脑,然后将画稿在软件中进行处理、上色、合成,最后成像输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CATA技术进入中国并有一些小规模的尝试性应用。广电部信息中心在1987年就开始立项研究计算机描线上色的软件,并于1988年与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一起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电脑制作的动画短片《十龙贺春》。那时的动画软件不是矢量制图而是矩形制图,所以手绘好的图片经过数模转换出的效果便是如马赛克图案般的方块相连,而且当时的技术只能达到将前景画面与纯单色背景合成的效果。虽然在技术上还不很完善,但《十龙贺春》还是展示出一种全新的视觉观感,标志着我国动画的传统制作工艺向现在的高科技手段的过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九十年代初期,辉煌动画公司在五十二集动画片《太阳之子》的后十三集里继续尝试使用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这一次由于软件水平的提高,已经可以出现五颜六色的背景。直到央视大型动画系列片《西游记》(1999),国产动画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描线上色并与背景完美合成。至此从传统动画到现在动画制作手法的革命顺利完成。

2.无纸动画阶段

无纸动画是近年来随着图形图像(CG)技术发展而逐渐成熟完善的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式,采用数位板(压感笔)+电脑+CG应用软件的全新工作流程。相对于之前只是着色或者后期在电脑中完成的制作方法,它已经将包括前期设计稿、原画,以及中期的动画等都通过专业软件直接在电脑中进行绘制,进一步提高了动画制作效率,降低了制作成本,拓展了艺术表达形式。无纸动画技术的出现在我国很快引起热潮,尤其以节省空间,易于传播的Flas发展最为迅速,其他诸如Harmony、Toon Boom、Retas等无纸动画系统的发展势头也相当强劲,已经成为国产二维动画的主要制作形式。这类作品如中国第一部无纸动画长篇《快乐东西》(2002),中国首部无纸动画电影《真功夫之奥运在我家》(2008),以及正在各大电台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电视剧版和获得极大商业利润的电影版都是相当出色的代表作。无纸动画正以一种全新面貌和日渐崭露头角的发展势头诠释着二维动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结语

动画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的动态表现形式,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动画艺术的完美呈现提供了必要的手段支持。国产二维动画从白手起家到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再由平庸到今天的奋起直追,其中的奋进与曲折留给当代动画人更多思考与提升的空间。科技的不断进步赋予动画更加强劲的动力支持,大众审美的发展趋势也为动画艺术的呈现提出更多新的要求,从国产二维动画技术的开端到目前的发展状况便能深刻感受到蕴含其中的精神内核,这是一种梦想的执著,一种逆境的锲而不舍,这是中国动画的财富,更是民族动画人继续前行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颜慧,索亚斌.中国动画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2]许南明.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3]朱肖莉.电脑动画发展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第9篇

这部影片在对主题表达上导演新海诚可以说是下了不少的功夫,从影片整体来看影片中存在大量的意识流层面的东西,而正是这些元素的加入使影片更具吸引力,更好的引发观众的思考。以下就影片的部分意象进行简要的剖析。

一、你是谁?

“你是谁?”最早这个词来源于黄昏时刻,那时候一切的人与事都变得模糊,影片这样安排同时也很好的为接下来的剧情发展做了铺垫,即当三叶要见到泷便只能在黄昏时刻,当人事物都变得模糊的时候。或许影片的导演也是十分认可灵魂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这里导演也大胆的构想,在黄昏时刻,当天地融为一体,当世间万物都变得模糊起来的时候,只有一样东西能够跨越不同的时空维度,那便是灵魂,但是在这里影片导演又设想了一下,当不同灵魂在黄昏时刻进行碰撞,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我想这里只能用一句话给出答案,那便是“一切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这就像是影片中导演给出了答案一样,虽然最终的结果是自然为了维护这种永恒维度的平衡,当不同的灵魂在黄昏时刻进行碰撞,虽然能让人感受到这种前世与今生相遇的久别重逢之感,但是这种相遇后的结果却是彼此间的记忆都在碰撞后消散,各自都又回到了自己自所处的维度,彷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万物都归于平静,但是仍是那句话自然是公平的,就像是影片中所演绎的那样,即便是记忆消除,彼此间忘记彼此的名字,但是再次重逢时仍是那样。

二、到底l才是真神?

影片中大量的地方都谈到”神灵“的问题,但是到底是否存在神灵?神灵是什么?影片在这里也给出了答案,综合整部影片来看,影片在片中确实表明世间神灵是真实存在的,但是这种神灵却并不是一种具有超越自然本身力量的东西,准确说他不是具象的是抽象的,这么一来这样的神便不存在仪式上的祭奠,因为它没有实体,他只是能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所以这里的神灵指的便是人的灵魂,而我们知道我们的灵魂赋予者是自然,这也就是说这里的真神指的便是自然的力量,通俗一点说指的是自然的法则,影片中我们看到,招致三叶整个村镇灭亡的不是别的,就是那种祭奠活动,其实整部影片的救亡活动很简单,就是设法让人们远离祭坛,即让人们破除传统迷信,远离这个虚假的神,去寻找真正值得人们去依靠的东西,寻找真神,其实这里导演如此设置,实则是在启发人们,主动回归自然,回归人本身,不要迷失在社会的虚假物质利益中不能自拔,找回自己真正的灵魂。

三、灵魂到底能否被救赎?

新海诚作为日本新一代动画导演中的佼佼者,经常被人拿来与大师宫崎骏进行对比,甚至有人称之为“小宫崎骏”。但从一个时代的发展角度看,新海诚和宫崎骏其代表的时代价值不同,对于宫崎骏的时代,战争与改革是人类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人们所渴望的,因此宫崎骏的作品体现的反战思想与环保意识都是显而易见的。而新海诚的时代,人们生活安定,网络的存在拉近了人的距离,却又疏远了人心的距离。在这个充满物质欲望的时代,自私与冷漠成为了重要的社会问题,人们对情感的追求变的更加强烈。亲情、爱情、友情这些看似平常的感情却在现代社会中弥足珍贵。因此我们看到情感、距离与失去成为新海诚作品不变的主题。如果新一代的动画导演为了延续大师宫崎骏的神话,而去创作自己根本没有感悟的反战题材作品,相信也无法感动观众的心。因此《你的名字》这部影片为新海诚而正名,为这个新的时代正名。

四、结语

反观国内动画影视,首先,国产动画影片例如《大鱼海棠》立意的“中国风”却只停留在美术审美层面,技术和故事正处于相融合的焦虑期。其次,打造全年龄层的动画电影是未来国产动画影发展趋势。打造全年龄段动画作品并不是说情节和语言都非得呈现成人化的思想表达,内容创作和构建才是围绕对全球范围内所认同的普视价值展开的。反观宫崎骏的动画基本上很多都与“自然环境、人类和平、家庭友情”相关,带有世界信仰和全人类价值观取向的作品,自然获得广泛青睐。在“创意”“创新”口号的背后,更重要的是回溯历史和弘扬探索民族文化精粹。“新”不再是衡量艺术的标准,而倾向于艺术中“根”的体现。《大鱼海棠》是国产动画电影在新时代向传统文化皈依的前奏序章,期待有更多技术内容并重的影片在传统文化中挖掘“根”的力量,让中国动画作品早日攀往世界影林的巅峰。

参考文献:

第10篇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电影动画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几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外电影动画作品,提出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性表达与电影动画产业完美对接,助推产业的蓬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电影动画产业传统文化批判性表达发展对策

一、中国电影动画产业发展现状

电影动画产业是以文化为内容核心,以电影动画为主要表现形式,以版权为核心盈利模式,广泛涉及以电影动画作品为基础的直接产品及衍生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等行为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它具有消费群体广、市场需求大、产品生命周期长;高成本、高投入、高附加值、高国际化程度等特点,是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被视为21世纪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中国电影动画自“万氏兄弟”初创以来,至今已走过将近90载春秋,其中有辉煌,有前进,有彷徨,有停滞。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自行循环系统中,始终处于“有作品无产品,有事业无产业”的局面。直至2009年上映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以1:17的投入产出比创造了国产电影动画片的票房神话。其动画形象通过产品开发衍生到包括音像制品、图书文具、毛绒玩具和食品等多个领域,为我国电影动画产业链构建和产业盈利模式建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这让业界重新看到了电影动画产业蕴藏的巨大文化力量和经济潜力,意识到大力发展我国电影动画产业的重要意义,并且开始思考中国电影动画产业在当前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中国电影动画产业问题分析

纵观中国电影动画发展历程与产业现状,其间暴露出国产电影动画发展中的诸多缺陷与不足。

1.国产电影动画作品文化内涵严重缺失

文化内涵是电影动画作品的生存之本,是相关产品商业化运作的前提,是产业链构建和拓展的基础。抛开文化内涵,一切都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纵使市场机制再完善,国家政策再优惠,鼓励措施再丰厚,也无法使受众到影院自觉消费影片,而消费不振,构建产业链条的努力就会变得十分艰难。

迄今为止,我国缺少充分占有中国文化资源、具有丰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能够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精神,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商业性于一体的优秀电影动画作品。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对中国传统文化简单化、片面化、狭义化理解与表达

在题材选择和主题表达上,一些作品仅仅是中国文学经典简单的故事照搬,脱离了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在动画角色设计上,性格塑造类型化、扁平化、单一化,缺乏个性魅力且脱离现实生活,外形设计美丑分明,大多包含了较强的意识形态的灌输和因果报应思想。在整体风格上,电影动画艺术变成了绘画艺术的“动画化”,形成了场景设计、音乐配合等与传统艺术元素的简单对等嫁接。

(2)“盲目模仿风”盛行,作品缺乏深度与特色

中国电影动画业真正大张旗鼓地走上产业化道路的近10余年间,由于力求尽快向美、日动画产业模式转轨,操之过急则形成了盲目模仿的畸形化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为不具主题深度的形式模仿,缺乏独立品格和鲜明特色。以《魔比斯环》(2006)为例,该片斥资1.3亿元、历时5年苦心打造,号称中国首部全三维数码动画魔幻巨片,上映后却遭遇了340万元的票房重创。究其失败原因,在于作品注重形式上模仿从而失却了独立的风格品格,是从片名到角色塑造、故事情节、场景设计等方面,对“美国风格”简单模仿后的“改版”和“拼装”,成为了一部完全西化的“国产”电影动画片。

2.“教化”痕迹过重,娱乐性不足

强调文艺作品的教育性并重视以健康的内容引导观众,是中国电影动画自诞生以来就十分突出的优良传统。然而,当原本娱乐性极强的电影动画,被严格束缚在教育使命感的指导思想之中时,便直接制约了国产电影动画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电影动画负载了沉重的教育功能——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和故事对尚未具备文字阅读能力的低幼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因此,“动画片是给儿童看的”的观念长期根植于我国许多电影动画创作者的思想观念中,进而导致电影动画作品过重的“教化”痕迹。中国动画事业创始人万籁鸣曾经说道:“动画片在中国一出现,从题材上就与西方分道扬镳。……我们为了明确教化作用而强调鲜明的创意,在某种程度上忽略应有的含蓄、幽默与娱乐性。这是优势,但客观上对我们后来的发展形成一定局限。”

3.目标人群定位狭窄,受众群体低龄化

长久以来电影动画作品文化内涵的严重缺失,“为儿童服务”的创作观念和作品浓厚的“教化”色彩,导致电影动画的成年受众大量流失,而成年受众具有独立鉴赏能力和经济消费能力,恰恰是电影动画产品及其衍生产品的消费主体之一,是我国电影动画产业极具市场潜力的消费人群。

而以日、美为代表的电影动画产业发达国家,电影动画受众定位十分宽泛,成年人更是重要的受众群体之一。日本动画产品的受众平均年龄为32岁,拥有大量中老年动画迷,是真正的“全龄动画”。美国迪斯尼常常以“全家观影”的受众定位来完成一部电影动画产品从策划制作到发行播映的一系列产业环节运作。这样的定位不但扩大了受众群体,而且有利于电影动画作品中文化精神的建构。

4.资金不足、人才匮乏

在资金方面,我国电影动画产业主要面临着资金不足和融资困难的双重压力。在人才方面,我国电影动画产业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专业人才数量不足;二是人才结构比例失衡;三是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缺陷。

除上述问题以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不够细化,动画品牌经营意识淡漠等问题,都是当下制约我国电影动画产业发展的“瓶颈”,在此只简要提及不再展开论述。但是归根结底,电影动画作品的文化内涵缺失问题,是造成上述诸多问题、制约产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三、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电影动画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电影动画产业在多年的探索发展中,暴露出诸多缺陷与不足。而国产电影动画中文化内涵的严重缺失,不但使其陷入受众群体定位狭窄的误区,失去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而且造成跨文化领域的地位缺失,成为制约产业蓬勃发展的核心问题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内容,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在经济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性表达,使其与中国电影动画产业实现有效结合与完美对接,展现出文化的力量,迸发出产业的活力,助推我国电影动画产业的蓬勃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在此基于对我国电影动画产业的问题分析,提出发展我国电影动画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1.作品提供有效载体:以传统文化批判性表达,重塑作品文化内涵

(1)主题诠释和题材选择上批判性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首先,在作品的主题诠释上批判性表达传统文化精神。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贵和持中的兼容精神”,“天人协调的会通精神”等,这些具有时代意义、普世价值和现代观念的文化精神,理应成为我们筛选题材的参照和提炼主题的基础。在进行批判性表达时,要抛开特定背景的束缚,针对目标受众的心理需求,结合现实问题与时代话题展开思考,传达作品的核心价值观念。如我国电影动画史上的“扛鼎之作”《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均体现了特定时代背景下,以阶级对抗和团体利益冲突达到和谐共存的主题,若这样的主题放在当下审视则缺少现实意义与普世价值。因此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更新,以时代精神丰富内涵、深化思想。

另外,在题材选择上还应思考能否体现出中国的民族精神,符合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如国产电影动画片《风云决》成功地将“武侠”这种中国独有的题材与商业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武侠”是专属于中国的一个独特概念,寓含着不畏、惩恶扬善、宽容待人、邪不克正、劫富济贫、助人为乐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中国电影也正是凭借武侠题材走向了世界,因此,《风云决》选取“武侠”题材,以步惊云、聂风兄弟的生死之交,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伦友爱”、“刚健有为”等精神特征,可以传扬地道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打开国门、走向国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2)角色塑造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性格、传统艺术特色

一部电影动画作品角色性格塑造的成功是打造动画品牌的关键所在。我国千年的文明与历史文化积淀,为中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文化元素。无论是在性格塑造还是角色外形设计上,融入中华民族性格、体现传统艺术特色,对于丰富电影动画作品的文化含量、传达文化精神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是,我们不能流于形式地将民族元素生硬的强加于设计之中,片面强调形象的民族性和追求传统性,这样不仅会使创作思路受到限制,也会让很多中国观众从一开始就对影片产生抵触感,更谈不上衍生产品的开发销售和动画品牌的创建。

我们应当意识到,民族性格与传统文化精神最本质的特征,应是其至今依然流传下来的精神特质,对于一部作品来说,最根本的当是动画角色本身具有并传达给观众的精神特质,而并不因为它是一个纯粹的历史人物或英雄人物。如源自我国北朝民歌《木兰诗》中的“花木兰”形象,体现的是传统文化中恪守孝道的人伦精神,但美国迪斯尼电影动画片《花木兰》中塑造的“木兰”形象,与其说她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少女,不如称她为北美殖民早期的印第安女孩。作品在一个传统中国形象中描摹出纯粹的美国精神——面对世界无所不能的挑战精神,“花木兰”成为真正融入了能够传达美利坚民族精神理念的美国动画形象。

(3)形式风格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传统艺术特色有机整合

在场景设计上,虽然现代动画制作技术日益先进,但是具有绘画性质的造型手段对场景以及作品的整体美术风格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将绘画艺术精髓融入电影动画场景设计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对于塑造作品整体风格是可取之策。

在音乐设计上,恰当的民族乐器运用与乐曲配合,对电影动画作品中恰如其分地表达情感和深化文化历史内涵,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如我国电影动画得意之作《三个和尚》,以民族乐器演奏出极具中国特色又富有现代节奏感的乐曲,音乐在全片中担任了对白、旁白、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等所有角色,使影片独树一帜,享誉国际。

2.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以传统文化批判性表达,渗透产业运作环节,完善产业链式构建

中国电影动画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充满艺术气质、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的优秀电影动画作品,而加强电影动画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发展和完善,对于助推产业升级同样重要。因此,我们可将传统文化渗透到产业运作环节中,以完善产业链构建,提升产业竞争力。

健康的电影动画产业应当由前期的电影动画作品创作与制作、中期的产品宣传与影院放映、后期的产业延伸与后续衍生产品开发等主要环节组成产业循环链条,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存在传统文化内涵与电影动画的契合点。

(1)前期的作品创作与制作环节——加强文化认知教育,扩大制片渠道

一方面,在创作环节要重视创作团队人员的相关文化认知教育。只有建立电影动画的文化认知,才能真正把中国电影动画产业纳入文化的轨道,正确引导人们认识电影动画与文化资源的关系。因此,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对异域文化的广泛认知、对不同文化价值观差异的必要了解;加强对当代文化风尚、意识形态、受众心理的准确把握等方面的教育,不失为可取之策。

另一方面,在制作环节上,可以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合资拍片”,以国际合作发展“合作制片”。首先,合拍片由于得到技术上的支持、获得创意方面的有益思路,能够提升我国电影动画制片水平;其次,由于外资的注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电影动画产业运作中资金不足和融资困难等资金问题,为电影动画作品质量和产业链的良性构建提供了有力保障;最后,由于许多国家对于本国与他国联合制片给予国产动画产品的待遇,可以使国外受众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顺利打开国际市场。

(2)中期的产品宣传与院线播映环节——打造独具传统文化特色的媒体宣传方式和院线播映形式

一方面,在产品宣传上,彰显传统文化特色对于树立品牌、吸引国外消费者和外资企业都有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可以结合电影动画作品表达的主题思想和传达的核心价值观,制作具有文化特色的片花或宣传短片,通过移动电视、电影动画展会等各种传播媒介及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与市场消费关注。

另一方面,影院播映环节是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是电影动画形象、经批判性表达的传统文化及核心价值观等在社会中的推广宣传。播映环节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相关动画企业资金回收程度与赢利水平,进而影响到后续环节能否顺利衔接、衍生产品能否开发销售等问题。在2004年4月20日的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中,关于电影动画片的播映明确指出:“要扩大动画电影的放映规模,将国产动画电影推向主流院线和重要影院。条件成熟时,可在主流院线和重要影院开辟专门影厅,对国产动画电影作长线放映。通过构建动画片播映体系,促进国产影视动画创作生产,扩大影视动画市场的规模效应,带动影视动画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

因此,针对院线播映环节,我们可以在主流院线和重要影院开辟专门放映厅,放映国产电影动画片,将即将播映的国产电影动画片中所彰显的动画文化内涵、传达的文化精神内核、展现的整体艺术风格等外化为装饰元素,对相应影院专门放映厅进行全方位包装,使其有效配合作品内涵和风格,在营造出和谐、舒适的观影环境同时,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影片的放映效果,潜移默化中对观影者进行了追加的文化渗透。

(3)后期的产业延伸与衍生产品开发环节——创建内容更为宽泛、形式更为鲜明的电影动画品牌

从美、日动画发达国家成功的产业盈利模式来看,其收益并不仅仅依靠影片的院线播映环节完成,而更主要的是来自以电影动画作品为中心开发的后续衍生产品的巨大市场收益。而我国电影动画产业至今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一部电影动画产品常常止于中期的院线播映环节,缺少对续集制作、版权出售等后期产业延伸及主题公园等后续衍生产品开发环节的重视。

通过音像制品的销售,倚靠电影动画形象生产的玩具、文具、服装、日化用品、主题公园等各类衍生产品,树立文化内容更加宽泛化、文化形式风格更加鲜明化的电影动画品牌,是市场开发的引擎。

参考文献:

[1]中国动画年鉴编辑部主编.《中国动画年鉴(2007)》[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8.

第11篇

关键词:新媒体;动画艺术;发展;应用

1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从“新媒体”的词语本身可以看出其包含在媒体的范畴之中,而媒体就是指可以进行信息传播的介质,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可以传播信息的平台,主要起到信息传播与宣传的作用;新媒体中的“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媒体的新与旧是属于媒体演变的历史过程,时至今日出现的每一种媒体都是曾经的新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这三个传统媒体。新媒体的概念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由新技术不断促成的新的信息载体就是新媒体。当今的新媒体主要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以及电脑、手机、数字智能电视等终端设备为用户提供或传播信息。

2动画艺术在新媒体语境下的新机遇

动画艺术是一门娱乐性较强的综合性艺术,它包括了美术与影视,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视听享受。传统的动画艺术主要是依托电视与影院存在的,电视动画以系列动画片为主,而影院主要是动画电影的媒介。互联网的出现大大发展了动画艺术的传播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随时观看自己喜欢的动画影片,不需要再像曾经那样只在电视上或者影院收看。在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大众的生活方式、阅读习惯、消费习惯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手机变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手机是可以代表移动新媒体的主要终端,人们每天使用手机浏览资讯、聊天、购物、支付、娱乐等,不断与新媒体进行接触。新媒体的交互性为动画的创作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利用交互性来创作动画,不再只是让人们被动地接收播放的动画内容,而是让人们参与进去,变成主动接收信息。动画艺术高度的假定性、夸张的造型、生动的表演、幽默的故事都能让人们在互动中找到娱乐的感受。这无疑是对传统动画进行了创作方面与传播应用方面的突破,对动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3新媒体语境下动画艺术的应用

3.1动画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

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在影视作品中不仅有对实际生活的描写,更多的是带有幻想色彩的想象。随着科技的发展,观众对于电影带来的视觉需求也发生了改变。2009年上映的《阿凡达》是一部具有技术变革意义的电影。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CG(计算机动画)动画技术的运用为该电影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效果。影片中的角色、潘多拉星球的场景等都体现出了计算机技术、CG动画技术以及动作捕捉技术的运用,观众的拍手称赞加上票房的大卖无疑让更多的电影制作者看到了大众电影的发展趋势,CG动画等技术在电影里的运用也变得更多。动画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影视特效方面,并且已经成为很多电影不能减少的主要技术部分。电影的制作周期与经费都有限,对于一些虚幻场景或历史场景的表现不能通过实景来表现,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CG动画来完成了。动画在影视作品中应用时,三维动画形式主要运用在影视后期特效,而二维动画的形式在电影中的应用更像是一股清流,可以对电影中主人公的情感进行烘托,如电影《非常完美》中用简洁明了的动画风格对男女主角感情线的表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2动画在新闻与广告中的应用

新媒体的盛行让数字动画有了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首先是在新闻中的应用。在当今的新闻中,经常可以听到播音员在介绍新闻内容时会用一句话来开场:现在让我们通过动画短片对xxx进行了解。使用MG(MotionGraphics,动态图形)动画可以更加直观地让观众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数据并明确事态的发展情况。对于一些突发性以及未录制的新闻播报往往也会使用动画来进行模拟,方便受众的理解。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新媒体,如今人们对于资讯的获取不再仅仅依靠电视,更多的是通过手机端、电脑端以及公共交通中的媒体端。在浏览资讯的同时也被大量的广告所包裹着。如何在众多同行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制作当今流行的动画广告成了商家的不二选择。动画广告色彩明快,内容表达没有局限性,充满想象力与创意元素,更容易吸引消费者。动画艺术在应用到广告中时,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大众途安汽车的动画广告《鹿出没之圣诞奇遇记》,使用的是偶动画的形式。片中的主人公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小黄人,但是不再使用三维动画来表现,而是选用更有趣味性的定格动画的制作方法,增加了广告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该动画广告获得“2018金瞳奖最佳动画创意奖铜奖”。这种利用动画来宣传商品的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成为广告制作的又一趋势。

3.3动画在应用程序中的应用

移动端的出现加上技术的发展使得应用程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人们在使用一款应用程序时,启动页往往会出现一小段动画,主要是为了展示该应用设计公司的标志或者是操作演示。这样的设计安排主要是让使用者了解设计公司以及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这是动画在应用程序中应用的一个基本方面。动画更多的应用也是根据应用程序的类别进行区分,如游戏类的应用程序中动画几乎充斥着整个界面,角色的动作需要动画来完成,一些动态效果也是需要动画来进行表现的。而对于人们使用最多的聊天通信类应用程序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体现,就是表情动画的应用。在应用程序微信中,人们除了输入字体进行聊天之外还有专门的表情商店可以进行表情的下载并运用到聊天中,这些表情既有静态的又有动态的。动态的表情制作往往通过动画相关制作软件来完成,进一步丰富了聊天的内容,深受使用者喜爱。

3.4动画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

动画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博物馆、旅游、教育等方面。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技术与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技术的出现更是对当今的数字技术发展带来了又一新变革。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再加上动画艺术,这三者的融合让文化产业掀起了一场数字博物馆热。许多博物馆已经建立了数字博物馆,人们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观看文物的来源、了解文物的历史,通过动画让“文物活起来”。动画在旅游业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虚拟景区项目中,在进入景区时可以观看景区模拟漫游,了解景区的概况与主要景点、设施等,方便游客观光。教育方面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早教类的互动动画,另一个是在课堂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关于早教的动画出现在移动端上,通过动画来学习简单的知识更有利于让儿童了解掌握;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会经常遇到有动画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丰富了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12篇

如今,动漫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公认的最时尚、最前卫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正在快速占据中国的文化市场。但我们今天的动漫产业现状如何?究竟该如何发展?中国的动漫人要如何应对未来需要?带着这些问题,《环球财经》专访了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扬,以期发现中国动漫的不足和发掘中国动漫的优势和希望。

现状审视

《环球财经》:关于文化产业和动漫产业现状您是怎么想和看待的?

李扬:动漫产业的两个代表,美国的动画电影可以说是领头羊,日本是生产动画电视片的领头羊。在这个行业里,他们各自都是领先国际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打磨,他们已经把动漫变成产业。现在我们提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成为产业的,但是动漫已经被全世界,特别是先进的国家所证明,是一个强大的产业。动漫可以在广告上、医学上、军事上、教育上、娱乐上、产品上、都能够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所以,纵观国际上先进的国家,他的动漫的GDP占年产值的20%以上,而我们连1%还不到,这就看出差距了。

《环球财经》:那您觉得中国的动漫产业是以美国模式为引导,还是以日本经验去学习?

李扬:我要强调的是中国还没有形成动漫产业,只是在起步,在摸索,在朝着这个方向走。所有的领导语录告诉我们要探索出中国特色的动漫之路,中国的动漫发展之路既不同于美国去生产动画大片,从动画电影上卷取全世界的票房价值,发展经济。也不同于日本生产系列的动画电视片,通过广告,播出,以及产品去赚取利益。中国这两项都应该去做,但是中国还有一项,就是幅员辽阔,目前富裕了的中国人民缺乏的是文化娱乐。

《环球财经》:您怎么看待比如美国、日本等这些先进国家动漫对中国的冲击?现在中国的动漫方面还没形成自己的品牌,现在中国动漫还没有自己的一个创意,是不是还在这样一个阶段?

李扬:没有什么冲击,有的是带动作用。你的质量不行,那没办法,中国加入WTO了,文化是开放的,还像过去闭关锁国,不让外国文化进来,那不行,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中国动漫原创的创意少,即使有自己的原创,也没有跟国际接轨。举个例子,60年代,我们国家发明了世界动漫业里的熊猫,水墨动画,那是极具代表中国特色的,但是商场没有去注册国际专利,没有去弘扬这一项技术,在动画业里头,而慢慢地连我们自己都快失传了。

瓶颈与扩张

《环球财经》: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动漫公司还是民营的,动漫留住人才是很难的,人才的困境是个很大的困境,再者说培养了一批人,比如说做了个片子,没达到经济利益,就不做了,在人才的培养或经济利益的冲突上您是怎么看?

李扬:中国整个的动漫行业极不规范,现在限制中国动漫发展的有三大瓶颈:一是,动漫既然是产业,就应该有完整的产业链,但产业链被行政部门用行政手段人为地分割了,不能形成一个整体。第二是从监管层面讲,中国目前这么大的动漫市场,12000多所学校,12000多间公司,每年生产22万分钟的动画片,每年100多个动画节,有六七十个挂着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牌子的小的占了几百亩几千亩,大的占了多少公顷,这些都缺乏监管。第三,在于人们的理念,整个国家都把动漫当做一只股票了,但动漫的理念是什么,动漫的属性是什么?动漫的基础是什么?没人懂,动漫怎么挣钱?在全民培养出一个正确的动漫理念和正确的动漫消费习惯很重要。

《环球财经》:在产业链这块,包括您刚说唐老鸭、米老鼠啊,产业链扩张方面,比如说孙悟空,如果说走低端,走下端的话会不会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

李扬:会,已经被事实证明了,就是由于我们半个多世纪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我们的《大闹天宫》拍的不算不好吧,《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我们的没头脑不高兴等等,上海美音厂拍的那些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都很好,但是,没跟市场连接,没跟商业连接,没有形成动漫的一个衍生品。动漫的属性就是靠衍生品赚钱,不是靠他本身。

路在何方?

《环球财经》: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动漫都在抄袭别人,中国人精神品质和文化底蕴都没有体现出来,您怎样看?

李扬:我认为,迪斯尼、宫崎峻因为他们的题材少,中国5000年丰富的文化底蕴,很多的题材。人家自己找上门来拍《花木兰》,自己找上门来拍《功夫熊猫》,这都是中国的元素。因为他有市场。

在西方,动漫、电影已经进入了完全成熟的商业化了,他走市场化道路,那他一定要找最大的市场、找最好的卖点来做它的项目。我们应该抓住全世界看好中国市场,借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把中国的文化也通过各种形式弘扬出去。现在重要的是利用人家先进的理念、技术和成熟的国际市场,来把自己的动漫电影搞起来。我们应该和世界上合作起来,把中国的题材打出去,这才是快速地振兴中国的动漫产业和振兴中国动漫电影业、电视业的做法,这才能四两拨千斤,才能立刻见效。

《环球财经》:目前各级政府财政资金对对动漫行业有行政补贴,您怎么看待补贴这个问题呢?

李扬:其实这在政策上的保护是欠妥的,因为补贴的方法不是激励。现在的补贴对支持动漫产业,拓展弘扬动漫产业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对大型的动漫公司,国家没有一个全力的支持,那是需要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支持。成为国家的领头羊,国家的旗舰。底下的芸芸众生,今天给30万,明天给50万,那些小企业也得不到多大的长进。也改变不了多少他的现状。

《环球财经》:动漫产业以后的发展趋势您是怎么看的?中国动漫集团企业作为惟一的动漫央企,未来的规划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