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内外经济发展现状

国内外经济发展现状

时间:2023-07-19 17:31: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内外经济发展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国内外经济发展现状

第1篇

目前,国内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研究多数是对经济发展引起资源过度开发、浪费进行定性分析,更侧重于对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的探讨。国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主要著作有:TomTietenberg的《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该书从资源的角度讲述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的关系,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配置理论,资源分类及各类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国内主要有鲁传一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该书主要阐述了对待资源与环境的三种观点、资源-环境-经济大系统模型和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丁任重在《西部经济发展与资源承载力研究》中以我国西部地区为研究区域,借鉴了国外落后地区开发的有益经验,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要树立新资源观。

2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与资源储量关系研究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从沿海到内陆逐渐降低,自然资源存量尤其是矿产、能源等从东到西明显增加,社会资源则与经济发展现状相一致。在此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分布、社会资源配置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储量、社会资源的关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经济可持续发展,缩小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2.1经济发展与资源关系分析指标的选取

在分析过程中,指标的选取遵循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系统性和全面性相结合、动态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可比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数量与质量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考虑指标量化及数据取得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尽量利用现有的统计资料及有关标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主要指标。本文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存量中选取指标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各大类的主因子计算其综合得分,建立三者之间的回归模型,定量分析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存量的关系。

2.1.1经济发展指标的选取

为更好地反映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从中国2005年统计年鉴上选取了8个能反应经济状况的指标(见表1)。以上经济指标分别从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其中x1、x2、反映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x3、x4、x5反映了各地区产业的经济结构,x6、x7、x8反映了各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效益。

2.1.2自然资源指标的选取

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选取了9个能反映自然资源状况的指标(见表2)。以上9个指标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各地区的能源、矿产、水资源、森林资源与土地资源状况。其中y1、y2、y3反映了各地区的能源状况,y4、y5反映了各地区的矿产资源状况,y6、y7反映了各地区的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状况,y8、y9反映了各地区的土地资源状况。

2.1.3社会资源指标的选取

同样从4个方面选取了10个反映社会资源状况的指标(见表3)。由于社会类资源数据统计难度较大,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分别从知识、人力,技术、信息、医疗卫生、交通、城市建设、社会保险和外商投资等10大指标对我国社会资源状况进行定量分析。

2.2主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综合得分,并建立回归模型,定量分析经济发展与资源存量的关系。为了消除量纲不同造成的影响,首先对各指标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分别对经济发展指标、社会资源指标和自然资源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综合得分。

2.2.1经济发展指标主成分分析

运用DP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从8个指标中提取出3个主因子,其累积贡献率为89.989%≥85%,表明这3个主因子基本上可以代表原始数据的全部信息(见表4)。由表4可见,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46.940,31.722和11.327。第一主成分U1在工业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居民储蓄上的特征向量值较大,故U1能更好地反映各地区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第二主成分U2在第三产业比重和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上的特征向量较大,故U2能更好地反映各地区产业结构现状与居民的消费水平。第三主成分U3在GDP增长率和第二产业比重上的特征向量较大,故U3是反映各地区经济增长率和第二产业发展状况的指标。

2.2.2自然资源指标主成分分析

通过主成分分析从9个指标中提取出5个主因子,其累积贡献率为91.036%≥85%,表明这5个主成分基本上可以代表原始数据的全部信息(见表5)。从表5可见第一主成分V1在煤、石油、土地面积核实地面积上的特征向量值较大,故V1是反映个地区能源资源及土地资源的指标。第二主成分V2在铁矿、铜矿和水资源上的特征向量较大。故V2是反映各地区水资源与矿产资源的指标。第三、四、五主成分V3、V4、V5分别在铁矿、铜矿、天然气、煤的特征向量较大,表明V3、V4、V5分别是反映各地区矿产资源、天然气能源和煤炭资源的指标。用公式(1)、(2)计算出自然资源的综合得分(记为E2)。

第2篇

关键词:内陆开放型经济 发展现状 产业转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6-136-03

发展开放型经济现已成为内陆地区发展的主流选择,对山西这样一个典型的内陆型省份而言,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既是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又是加快综改区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山西全省上下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但与兄弟省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当前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攻坚期和机遇期,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成为山西等内陆省份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抢抓发展机遇的重要选择。

一、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界定及内涵

一般意义上的开放型经济,是指自身经济体制与外部经济体制融合度较高的一种经济模式。在开放型经济中,不仅强调商品、劳务、资本与人员可以较自由地流动,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而且强调深入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突出把国内经济和整个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内陆开放型经济是开放型经济概念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是具有内陆地区发展特点的开放型经济。与沿海地区相比,内陆地区在区位、发展空间等方面客观上处于劣势,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上落后于沿海地区。因此,内陆地区推进开放型经济必须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开放范围上更加全面,不仅包括国际经济合作,也包括国内区域经济合作;是一种市场化基础的开放型经济,强调在全球范围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政府营造发展环境,企业发挥主体作用。总之,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目的是深入发掘内陆地区的比较优势,建立内外对接、内部整合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区际协调机制,实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二、山西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现状

“十二五”时期,山西提出“大力实施开放引进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并从招商引资、对外贸易、区域合作、央企合作、优化环境五个方面重点推进。全省开放型经济迈出了可喜步伐,已经和正在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旺盛活力和强大动力。

(一)山西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现实状况

近年来,山西通过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深化区域合作和优化发展软环境等措施,使全省开放型经济在广度和深度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1.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12602.2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3.8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6792.7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5038.8亿元,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为6.1∶53.9∶40.0。山西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稳步推进经济转型,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正在增强,新兴产业发展正在壮大,产业多元化格局雏形初显。

2.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2013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58亿美元,同比增长5%,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连续进出口贸易“四连增”。在外贸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对外贸易的质量不断提高。2013年全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7年的20.83%提高到69.3%,其中,2013年全省机电产品进出口额为67.8亿美元,同比增长11.5%;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41.7亿美元,同比增长25.7%,产品结构升级效果明显。全省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302个,总投资额26342.7亿元,完成全年项目签约15047.7亿元年度目标任务的175.1%,招商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

3.开发区载体作用日益增强。山西通过开展开发区运行机制创新试点,不断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目前,全省共有各类省级以上开发区25个,批准规划面积合计241.57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54‰。2013年,全省开发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1亿元,同比上涨16.9%,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区已经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新“窗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开发区为主体的各类循环经济园区、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发挥对外开放窗口作用,已经成为吸引投资、推动产业转型的重要载体。

4.对外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在国内区域合作方面,先后与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安徽省、浙江省签署了经济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航空工业、中国航天科技、中国移动等央企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黄河金三角四市(山西运城、山西临汾、陕西渭南、河南三门峡)区域合作机制初步建立,立足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和1小时经济圈,区域联动发展、一体化发展初现成效。在国际合作方面,与亚洲开发银行签署了清洁能源战略合作备忘录,成为其在中国的第一个战略合作伙伴;积极支持太钢、太重、晋煤等集团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开展项目合作等等,国际区域合作初见成效。

(二)山西开放型经济与中部省份的比较

山西开放型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兄弟省份相比,与山西转型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第3篇

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委、办):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水路运输市场对外开放的总格局基本形成,这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到1995年底,经我部批准从事国际海上运输的船公司为290家,运力达2350万载重吨;批准国际船舶公司161家;批准外国船公司在华设立独资船务公司13家及22家分公司;批准外国船公司在华设立代表处、办事处268家;批准从事国内沿海运输的船公司1300多家,从事内河运输的船公司5100多家。由于我国水路运输市场发展较快,而立法和管理措施相对滞后,水路运输市场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从事国际、国内运输的船公司数量增长较快,但一些企业管理水平低、安全意识薄弱、船队构成和航线分布不合理、船舶利用率低、老龄船和超龄船多、技术装备差;有的船舶公司超越批准的经营范围擅自外国籍船舶,有些船舶公司不按国家规定向外国商船征收运费税,以此作为竞争手段,造成国家税收流失;由于国际货运市场经营秩序较乱,一些外商驻华办事处、代表处及未经批准的单位和个人采取给回扣、杀价等非法手段揽货、倒买货源,使得遵纪守法的船公司经营越来越困难;目前因我国航运市场法制不健全,又疏于管理,有的外国船公司使用我国国内船公司的船舶,变相经营我内河、沿海支线运输,并采用杀价给回扣等不正当手段搞竞争;由于国内运力大于运量的矛盾突出,企业间压价竞争现象也比较严重,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亏损企业增加;有的客运公司不择手段追求利润,客运服务质量低下,管理混乱,旅客投诉举报信增多。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利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治理整顿水路运输市场秩序,逐步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水路运输市场。为此,提出以下措施:

一、部决定从1996年7月1日起,暂停审批筹建从事国内沿海、内河及国际海上运输的船公司(包括扩大经营范围的公司)、港澳运输的船公司及新增加运力的申请。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作好宏观调控工作。

按照国际海事组织提出的船舶安全要求,在国内外货物运输量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今后虽然船公司不能新增加运力但可以更新老旧船舶,调整船舶构成,以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贸易增长及人民生活对运输的需求,更好地适应水运市场需要。除经我部批准的购买二手船、新造船,一些特殊用途的船舶(救助打捞船、工程船、冷藏运输船)以外,不再审批新增运力。对内地与港澳间运力(包括外国船公司的船舶)的增加要严格控制,一般不予审批。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对新增运力要严格执行先审批后购造船的规定,严禁老龄船、超龄船、退役船、废钢船参加国内外客货运输。

二、鉴于国内运输的大吨位船舶运力过剩;液化气船、散装化学品船等危险品船有盲目发展趋势,且大多数为老龄船、超龄船,船舶安全存在着重大隐患。部决定:凡经营国内1万吨级(含)以上的船舶以及液化气船、散装化学品船、客船、客滚船,均由部进行审批和发证。

三、我国水路运输市场出现的新问题,对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行业管理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保证水路运输市场经营秩序健康发展,弄清我国水路运输市场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我部将组织有关司局会同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一起于7月中旬开始对水路运输市场进行深入调查。一是调查国际海运市场情况,包括我国从事国际海运船公司经营管理情况、安全状况、船舶构成(包括船型、船龄)、航线分布、承运中国货物的比例、运价水平;外国船公司及其代表处、办事处有无超越批准的经营范围从事业务活动,外国船公司有无利用我国国内船舶,变相经营我国内河、沿海支线运输,本地区船代、货代市场状况,存在的其他问题等。二是调查国内水运市场情况,搞清国内水运企业基本情况、管理水平、经营状况,及各种船舶构成、船龄、船舶安全状况;三是调查水路客运市场情况。客船、旅游船经营管理、安全及服务质量情况和有无巧立名目乱收费等行为。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按照本通知的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配合并提前做好各项调查的准备工作。通过调查,针对水路运输市场存在的问题,部将研究解决加强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实施五级行业管理的办法,制定完善行业管理的有关法规,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接轨奠定基础。

第4篇

关键词:经济政策;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F31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01

由于我国经济形势与国际形势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变化速度较快,针对随之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为了保障市场经济正常发展,必须采用对应的措施,不断强化国际宏观调控,并对相关政策进行正确的调整,让国家经济向着预期目标发展。从2011年上半年的发展进程来看,根据多样化的国际形势与国内经济情况,国务院实施了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在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的过程中,朝着宏观调控发展。2011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4459亿元,与同比价格相比,直接增长了9.6%。由于国内外环境复杂,很多政府都存在财力紧张、无钱可贷的现象,进而出现一系列的钱紧、钱荒、钱流、钱多现象。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为了确保经济平稳发展,必须及时调控经济政策。

一、我国经济政策调控原则以及发展现状

从当前的经济政策实行情况来看,为了保障经济政策落实力度,必须以坚持主题、落实主线为原则,从根本上保障县域经济发展以及国民经济中长期规划。在这过程中,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的形势,主题则是科学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程度是影响经济政策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努力坚持相关原则不动摇,在大力推行国民经济改革的同时,对经济政策有效性、持久性进行全面分析评价,争取得到更有效的改革方法,辅助国民经济发展。

为了满足国民经济以及相关政策发展要求,国务院相关部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国民经济进行有效整合。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将从紧的货币政策转换成适当宽松的货币形势;第二方面是将稳健的财政方法转变成积极稳定的财政策略。调整后的经济发展策略,主要包括扩大内需、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等相关措施,也就是“国十条”。第一条是,加快农村经济文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第二条是,增强建设性居民的保障住房策略;第三条是,增强居民自主创新以及国民经济文化建设力度;第四条是,增强机场与公路、铁路等重大基础性建设策略;第五条是,增强灾后相关区域重建工作;第六条是,增强医疗卫生事业以及文化教育发展;第七条是,努力健全生态文化建设过程;第七条是,进一步完全生态文化、生态环境建设;第八条是,增强金融单位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持力度,进而逐步代替我国各种银行的信贷限制;第九条是,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第十条是,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转型增值税的改革策略。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这次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并且将遏制国民经济下滑、带动国民经济增长放在各个工作的第一大位。从我国经济政策改革过程来看,近十年不可能达到经济形势的完全转变,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也必须以相关经济策略、基础制度为依靠进行对应的调整。从经济政策发展侧面来看,不是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而进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制度的主要目标仍然是,在拉大内需的同时,促进国民经济战略发展。一旦经济增长速率太低,就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带动我国经济政策改革的建议

为了达到社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目标,必须以经济政策改革为基础,从各方面推动经济文化建设。

(一)努力实行科学发展观,扩大内需与供给。在经济政策改革中,为了带动经济增长,必须努力实行科学发展观,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在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环境中,为更好的实行科学发展观打下基础。首先,在扩大投资规模时,必须不断优化投资结构,而不是一味追求更高的投资利润与数量,进而忽视投资结构转换。其次,在投资方向与投资项目选择中,为了避免一哄而上造成的不良局面,必须有压有保。对于高污染、高成本、高能耗的项目,必须坚决抵制,在将重复性项目过剩削减的过程中,注重大规模数量以及质量投资,并且各种项目必须拥有对应的可持续性与技术含量。在严格禁止豆腐渣工程的同时,充分调动私人、企业与政府的投资积极性。

在供给过剩以及经济危机的影响中,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必须扩大供给,增加供给能力;在供给改革中,必须对供给总体需求与总供给同时发力,以带动经济发展。

(二)扩大投资消费,调整财政政策。消费需求作为总需求的重要部分,但是从发展形势来看,我国更加注重投资需求,而不是消费过程。由于居民消费需求已经根深蒂固,在短时间很难改变,所以必须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必须扩大投资力度与消费需求。

在财政政策调整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在金融危机中带有很多负面影响,如果政府只注重发展,而忽略了钱的实质意义,就会出现钱“贵”的局面。针对这种现象,必须坚持积极的发展战略,在财政改革的同时,以国家财力为后盾。因此,在实施经济发展策略时,必须积极调整财政政策,带动国民经济积极发展。

(三)调整货币政策与税收政策。从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很多大企业已经感受到融资压力,并且融资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与经营目标。很多银行也存在存款、贷款的双重压力,个别地区甚至出现借贷或者高利贷现象,这不仅制约了国民经济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针对这类现象,我们不仅要努力健全货币政策,更要及时调整相关制度,在“双高”与“低差”并存的过程中,进一步降低企业、单位金融结构备金率。

对于国家税收的调整,很多地方仍然存在非法税收的现象。针对这类现象,我们不仅要调整税收结构,更要减少税收项目区,在提高财政收入的同时,进行闺房税收改革,进一步强化税收扶持力度。

经济政策改革作为一项系统、持续的工作,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以政策改革为根本,在完善改革策略的过程中,推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靳卫萍,尹晓菲.滞胀威胁下的我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8(11):9-12.

[2]李武军,黄炳南.基于政策链范式的我国低碳经济政策研究[J].中州学刊,2010(5):35-38.

第5篇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潜在风险;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2.5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2-132-03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综合实力得到大幅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日本,达到39.79万亿元,成为全球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的国家。此后,我国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1.9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8%;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3.86万亿美元,中国成为进出口总值全球第二的贸易大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则表明:截至2012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3.31万亿美元。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声誉也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周边国家和地区逐渐接受人民币,人民币的境外流通规模呈不断扩大的态势。

虽然历经多次危机,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仍延续了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轴心的特征,2008年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了中国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金融地位的脆弱性,这与中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现状严重不相称。因此,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意义,指出了货币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最后提出了一些防范风险的政策建议。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大国经济特征增强了世界对人民币的信心,全球经济贸易中人民币需求量持续增加,市场认可度也大幅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之前,我们有必要去深入了解其利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从国际经验来看:在一个国家的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过程中,该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将不断提高。例如,美国、欧盟和日本等都是通过将本国货币充当国际货币来进一步增强其世界经济影响力。如果人民币实现国际化,那么我国就掌握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权,从而使那些使用人民币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我国经济的依赖性,从而不断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可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所谓铸币税,就是指货币发行国凭借其货币发行特权所获得的纸币发行额与纸币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人民币国际化给我国带来的直接收益就是铸币税收入。因为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话,那么其他国家就必须接受中国的货币收支逆差,换句话说,我国可以用非常低的货币发行成本就能获得一定规模的资金,从而能够低成本地占有和使用别国的资源,就像是获得了一笔金额巨大的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这将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三)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和规避汇率风险。由于近年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国际金融活动也日趋频繁,一般国内外贸企业持有相当数量的外币债权和债务,受国际货币汇率经常波动的影响,持有大量的外币债权和债务给国内外贸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从而制约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后,外贸企业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国际结算,因而在对外贸易和投资中所面临的汇率风险大大降低。同时,国内外贸企业不必再频繁地进行货币交易,有利于降低其货币交易成本,最终将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境外投资的发展。

(四)有利于降低外汇储备规模。截至2013年6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达3.49万亿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虽有利于稳定中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管理外汇储备的成本,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不断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持续贬值,从而引起我国持有的巨额外汇储备严重缩水,经济损失严重。如果人民币能够成为国际货币,那么一部分国际贸易将通过人民币来完成支付,这样就能减少我国所需要的美元等其他国际储备货币的数量,降低外汇储备的规模以及因汇率波动风险带来的外汇储备损失。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在风险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仅能够促进完善我国现行货币金融体系,而且还能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政治、经济地位。需要注意的是,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中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全面了解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意义,还应详细分析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潜在风险。

(一)削弱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货币政策是一国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理论分析表明,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一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仅受国内经济变量的影响;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受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货币政策操作将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制约,从而降低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在人民币国际化后,人民币不仅是在国内流通,而且还将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实现在国家间的自由流通,这将使得人民币需求函数变得更为复杂,同时相应削弱中央银行对人民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最终影响货币政策在国内进行宏观调控的效果。此外,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必然会要求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以及汇率的相对稳定,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那么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结果。

(二)面临“特里芬难题”。“特里芬难题”,是指当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后,货币发行国既要承担维持国际金融稳定的义务,又要以贸易逆差方式向其它国家提供结算与储备手段,从而产生既要保持币值稳定又要本币不断贬值的矛盾。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货币均扮演着国内货币与世界货币的双重角色,因而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也将面临这一难题。当人民币成为一种国际货币后,我国必须以本国收支逆差为代价来确保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通有足够多的人民币,以应付世界各国投资者对人民币的需求;然而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将增加我国的负债水平,降低人民币的实际价值,最终影响人民币的币值稳定性及国际信誉。由于持续多年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储备水平较高,当前这种冲突并不显著,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发展,矛盾将显著增强。

(三)增加金融监管的难度。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仍不健全,金融监管的力度仍相对不足,这种状况使我国无法及时对现有的或即将出现的金融风险加以必要的防范和规避,可能造成我国金融风险的累积。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境外人民币现金需求越来越多,而我国缺乏必要的监管经验,无法对这部分人民币需求进行必要的监管,这必将对中国国内金融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当本国经济环境不好并遭遇较大外部冲击的情况下,中国金融机构将面临更大风险,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可能进一步影响到实体经济形成经济危机。人民币的国际化会增加我国的金融风险,加大我国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难度,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国建立一个健全的监管职能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来应对人民币国际化所带来的风险。

(四)加大国内金融机构经营风险。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国内经济受外部冲击的影响将显著增强,国外经济金融危机将通过各种途径传递到国内,从而加大国内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同时,我国将逐步放宽对资本项目的管制,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国际资本的跨境流动也将日益频繁,这些变化不仅会引起国内利率和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而且容易导致金融资产价格的频繁波动,从而给国内金融市场产生较大冲击,并给相关市场主体造成重大损失。此外,人民币的国际化还意味着跨国金融机构将被许可在国内经营业务,与跨国金融机构相比,国内金融机构无论是在经营规模、管理、人才等方面,还是在风险管理水平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国内金融机构将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经之路,也是成为世界强国的必然结果。虽然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会给我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国际化带来的收益远高于其成本。因此,我们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利大于弊,应该创造条件大力推进,但在推进过程中应注意防范可能面临的风险。针对人民币国际化中的风险,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必然要求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要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那么只有放弃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使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这就需要我们改革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同时,实现人民币汇率的自由浮动,有利于避免人民币资产在境内外的价格存在较大价差,防止国际游资的套利行为发生,从而提高人民币的流动性和人民币资产的安全性。

(二)优化国际货币体系,规避“特里芬难题”。目前每个货币国际化的国家都将面临“特里芬难题”,要想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只有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优化。首先,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多边监测程序,以监测全球资金流动的失衡状况,并保持必要的管控;其次,构建一个开放、多边和基于规则的贸易体系,通过市场竞争使国际货币的供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衡;最后,构造一种新的、无风险的或风险很小的超储备资产,改变目前货币充当国际货币的现状,从而彻底解决“特里芬难题”。对我国而言,要降低“特里芬难题”的严重程度,一方面,要适当增加出口,并保持贸易平衡或小幅度逆差;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国内投资环境,吸引资本流入。

(三)健全金融市场,提高金融监管水平。面对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带来的风险,我们必须加快国内金融体系建设,健全国内金融市场,提高金融监管的力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人民币的持有者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增加其持有收益,降低其持有风险,提高其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同时,还应注意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要与国内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能力及政府的监管能力相匹配,以增强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此外,我们还应加强对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统计、监测和管理,防止利用人民币的跨境流通进行洗钱等违法交易活动。

(四)积极推动国内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国内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为减轻人民币国际化后国内金融机构所面临的经营风险,政府应加快推动国内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国内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一方面,继续深化国有金融机构改革,通过构建权责清晰、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中小银行,特别是发展民营的中小银行,以提高国内金融机构的整体竞争力。总之,国内金融机构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在资金管理、金融产品开发、服务方式创新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水平,才能在国际金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陈卫东、李季军.日元国际化过程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兼论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与模式[J].国际金融研究,2010,(06):4-14.

[2] 陈雨露.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调整[J].国际金融,2008,(11):9-11.

[3] 高海红.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的潜力[J].国际经济评论,2011,(02):80-87.

[4] 高海红、余永定.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与条件[J].国际经济评论,2011,(01):1-16.

[5] 韩文秀.国际货币的支撑要素:国家货币演变为国际货币的历史考察[J].国际金融研究,2009, (03):19-25.

[6] 张明.中国政府应审慎渐进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J].财会研究,2011,(03):26-27.

第6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企业发展策略;低碳经济;研究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破坏,人类掠夺式的索取,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失衡。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前景并不乐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的日益深化,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渐凸显。所谓低碳经济,实际上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氧化碳以及温室气体的随意排放,通过优化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架构,来实现节能降耗之目的。在当前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对企业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企业应当立足实际,与时俱进,通过创新和改进市场营销模式,确保企业各环节生态化、低碳化。这既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市场营销受到的影响与变化

从本质上来讲,低碳经济形态非常的抽象,低碳、绿色和环保是其主要特征。在当前低碳经济下,无论是企业市场营销理念还是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经济环境条件改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因当前国内低碳经济概念不清、意识薄弱,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显得非常的滞后。西方国家基本上实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经济发展过程中更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作为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仍未达到国际化标准下的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在当前国际呼吁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国内企业不断优化能源和产业结构,目前已经形成了新的发展价值取向,经济发展大环境发生了变化。

2.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目的来看,国内市场上参与竞争的门槛相对较低,市场上同行业间的竞争压力增大;随着国内市场倾向于饱和状态,很多企业开始转战国外市场。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产产品在海外市场上受贸易壁垒影响严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内产品不符合低碳标准要求,无论是环保标准还是质量安全均不达标;反观国外产品,在国内的市场空间非常的大,以至于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发展受阻,在当前低碳理念的冲击下,国内企业市场竞争压力更大,生存和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二、国内企业的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1.意识和氛围淡薄

实践中可以看到,虽然低碳经济在国内市场并不陌生,但是很大程度上只是作为一个口号而已,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和要求宣传力度不够,以至于国内企业的低碳经济发展意识和氛围淡薄。对于企业决策者而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意味着对传统产业的部分或全部抛弃,这对于短缺利益追求者而言,被视为“愚蠢”的行为。由于严重忽视了资源、环境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未能从长期发展的视角看待低碳经济,因此多半是“短命”企业。企业员工的低碳意识差,成本意识不足,无论是采购还是生产环节,过度浪费资源的现象屡见不鲜。从大环境来讲,国内多数企业并未真正认识到低碳发展模式与企业长期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意识淡薄、氛围差,使得低碳经济发展履步为艰。

2.技术与装备落后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能源资源的利用效果,主要取决于技术工艺以及配备的装备性能。然而,目前国内各类企业的整体管理和装备水平相对落后,而且参差不齐;重点行业以及中小型企业用于节能降耗的技术工艺和配备的设施,整体性能和水平偏低,产能落后,碳排放量大。具体而言,国内包括钢铁、电力以及建材和纺织在内的支柱性行业,单位产品生产的能耗量要高出国际水平的40个百分点。同时,因部分行业设定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加之盲目扩建和低水平发展,拉大了国内外产品能耗差距。

3.资金瓶颈与人才匮乏

企业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比如工艺改进、先进技术引进以及设备升级改造等。根据麦肯锡研究,中国若想走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到2030年需投资40万亿元。目前来看,虽然国内政府采取了绿色信贷以及财政预算增加等机制,但是企业用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资金非常有限,以至于品牌建设、技术改进和产业升级等难见成效,廉价的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显然“更实用”。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目前全球各个国家均在摸索发展出路,加之低碳生产投入周期长、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以至于国内很多企业以及金融系统一直非常的谨慎,这成为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关键要依赖先进的技术人才。国内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之所以在量和质上均落后于国际发展水平,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人才的匮乏。以“质”为例,国内专利以外观和实用新型设计为主,而高科技含量的发明专利所占比重相对较低,仅15.1%左右;反观国外,发明专利占79%以上,差距非常的明显。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与国内企业不重视人才不无关系,重视度不够,尤其是低碳人才匮乏,使得企业创新以及低碳发展之路坎坷崎岖。

三、企业低碳市场营销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低碳经济发展大环境以及企业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走低碳市场营销之路势在必行,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产品低碳化

正如上文所述,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之所以在国际上受到绿色壁垒的限制,主要原因是低碳程度低,低碳技术含量少。为此,企业应当从思想上真正的重视起来看,将低碳营销理念真正融入到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并且将低碳、绿色以及低污染和高效率视为企业长远发展目标;不断加大和深入低碳消费市场调研,根据低碳消费市场消费者反馈信息,研发和设计新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在以上基础上,还应当制作可有效降低污染、节约资源以及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环保技术与低碳产品,随时对碳排放量进行检测。目前国内经济和市场正处于转型阶段,企业会发现发展过程中多了很多框框条条,甚至会感觉到非常的不适。但值得我们庆幸的是,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已经适应了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并且对产品策略做出了调整。以奇瑞、一汽等国内汽车行业为例,现已将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作为新阶段的重要工作之一,新能源汽车备受关注。

2.价格低碳化

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低收入家庭而言,较之于产品的低碳化程度,更关心的是产品的价格。一般而言,低碳产品受成本的制约,价格比较昂贵,普通百姓家庭难以接受,以至于市场上的低碳产品少有人问津。事实上,企业可以通过减少碳产品包装、维持以及推行费用和促销等方法,降低低碳产品的市场卖价,让消费者先接纳和认可低碳产品,同时这也是全面推广低碳产品的有效途径。随着低碳市场的不断成熟和技术改进,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的机会和空间越来越大,加之国家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可以弥补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损失,让低碳产品早日进入平常百姓家。

3.渠道低碳化

企业的低碳营销渠道,实际上就是对低碳产品进行合理、扁平以及优化和高效分销渠道。为此,我们可以尝试着减少低碳产品在市场营销渠道中的储运和流转时间,这意味着可以减少低碳产品在实际流转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企业产品的渠道低碳化发展策略,实际上就是采取同地产销的模式,将低碳产品从生产环节快速转移到销售环节。在此过程中,企业应当立足实际,从自身发展现状、产品属性等方面,优选低碳产品生产营销渠道。比如,网上购物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消费主流模式,同时这也是缩短销售渠道的典型范例,这种渠道低碳化策略已被人们所认可和推行。企业产品低碳渠道化营销策略,是基于现代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和利用,网络技术为企业产品低碳渠道发展提供了便利。在低碳促销过程中,低碳促销能够传播低碳产品消费理念,同时也体现在网络媒体、微信以及微博等现代高效宣传模式的有效应用层面上。将企业产品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也是企业低碳营销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低碳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低碳经济对企业市场营销环境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企业只有顺应时展趋势,立足实际、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扬.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6):40.

[2]李卓.基于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3):129.

[3]张义,范秀成.市场营销视角社会公共问题研究的逻辑、范畴与方法——以JPP&M期刊文献为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11):12-21.

[4]陈慧.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分析与控制[J].智能城市,2016,(10):156.

第7篇

摘要:民航运输作为区域发展中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实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运用SWOT方法,分析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的发展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发现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区域内和行业政策不断优化,可为民航业提供更有利的发展环境。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民航应加快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航空运输网络,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一带一路”;SWOT;民航业发展

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离不开运输,“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航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一、“一带一路”为我国民航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经济快速发展带动航空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2016年GDP比上一年增长6.7%,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高达11万亿美元,这为我国民航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同时,我国民航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且对各国间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民航产业融资渠道的拓宽

2014年10月,由中国、印度、新加坡等57个成员国共同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进一步拓宽了我国民航产业的融资渠道。该银行主要着力于帮助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而民航产业快速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恰恰需要该银行所提供的服务,该银行可为航空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枢纽机场发展缓慢

我国枢纽机场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乌鲁木齐等机场与已经形成规模的国际枢纽机场如仁川、曼谷、成田、迪拜等相比,在中转效率、服务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四)风险控管能力有待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还存在着一些经济、政治发展局势不够稳定的国家,这一问题对于我国的民航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而我国民航业预防和应对风险的能力还很不足。

二、乌鲁木齐机场发展现状

乌鲁木齐机场位于乌鲁木齐市郊西北地区,是我国五大门户机场之一。该机场在2013年旅客流量达1500万人,并且每年以15%的比例连续增长,其增长速度高过同期全国平均增长速度,截至2016年年底,旅客人数首次突破2000万人,成为我国大型繁忙机场之一。至今,已有12个国家、21个国外城市和62个国内城市与乌鲁木齐国际机场通航,航线113条,其中国内航线99条,国际航线14条。近几年来的货运和客运流量虽然有小幅度波动,但其总体趋势还是处于增长状态。

三、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机场建设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加速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新疆区域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全区GDP年均呈现两位数增长,为新疆民航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同时,新疆特色优势产业———旅游业发挥显著支撑效应,区域内各类自然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独特,成为吸引国内外航空旅客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新疆与内地以及中亚、俄罗斯等地区贸易往来紧密,为民航业连接东西奠定了坚实基础。2000年之后,在政策、资源和贸易这三重优势下,乌鲁木齐机场旅客吞吐量整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增量十分明显。

2.地理区位优势突出

乌鲁木齐位于欧亚大陆几何中心,承东启西,连接欧亚,作为中转机场最为经济便捷。作为丝绸之路核心地区的新疆,现如今已经成为连接中亚、南亚、西亚的重要经济地段。

3.中转能力突出

以乌鲁木齐机场为中心,4小时可以覆盖中亚、南亚等地区以及东南亚、南亚大部分地区,能够影响和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8个小时范围内可以完全覆盖欧洲、中东、北非、东南亚等地区,有利于机场发挥集散中转功能。

4.完善的机场基础设施

目前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正在进行中,工程完成后能够缓解机场资源紧张现状,进一步提升和拓宽机场的综合服务水平及服务范围。

(二)劣势

1.机场容量不足

乌鲁木齐机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水平较航空市场增长较为滞后,供需矛盾逐步凸显,机场容量不足成为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近几年乌鲁木齐机场呈现出超负荷运行的状况,机场运行效率和综合服务能力受到较大影响。

2.机场客源市场潜力有限

新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人口较少,周边与新疆联系最为紧密的中亚五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能源,经济发展基础薄弱,人口比较稀少,这些都阻碍乌鲁木齐机场客源市场的拓展。

3.面临其他机场的冲击

迪拜、伊斯坦布尔等机场已注意到欧亚大陆东西两沿航空市场需求的巨大规模,纷纷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发展国际航空中转业务,已经较成功地占领市场。中亚五国的核心机场也拥有不次于乌鲁木齐机场的区位优势,从中亚五国六大核心机场的航线网络拓展趋势来看,阿斯塔纳、阿拉木图、塔什干、杜尚别等机场正在不断加快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步伐,基本上形成连接欧亚的航空网络,乌鲁木齐机场国际业务拓展面临严峻冲击。

4.新疆航空市场季节性特征突出

新疆航空市场季节性特征突出,有明显的淡季与旺季之分,同时乌鲁木齐机场大雾多发,这对保障航班准时、机场正常运转、构建枢纽网络均有不利影响。

(三)机会

1.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以新疆作为核心地带,并结合西部开发和援疆政策的推进落实,为新疆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机遇。

2.政策环境改善

新疆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航业发展,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总投资28.32亿元,由中国国家民航总局、新疆地方政府和南航等部门共同出资建设。

3.特色旅游业

新疆地区的特色旅游业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2016年新疆所接待的游客人数突破了8102万,增长速度高达24.3%。旅游总消费1401亿元,增长24.6%。其中,接待国内游客7901万人次,增长24.5%,消费额高达1340亿元,增长24.8%;接待入境游客201万人次,增长19.6%,总消费达到9.01亿美元,增长23.4%。

(四)挑战

1.单一产业结构对民航发展支持

有限新疆产业结构单一,除了与航空联系较为紧密的旅游业发展较好以外,主要以重工业和能源产业为主,对航空的助推力较弱。

2.民航运输风险较大

新疆地区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文化差异大,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社会稳定形势严峻。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安全事件对新疆民航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暴力事件发生的年份,航空旅客运输量增速对比同期均明显回落,其影响甚至持续多年。当前,正值暴力恐怖活动的活跃期,境内外的分裂势力严重影响了新疆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对旅游业、服务业等航空相关产业影响甚大。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作为丝绸之路建设区域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区域,乌鲁木齐市政府制订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其中就包括要充分发挥乌鲁木齐机场的地缘区位优势,在服务周边国家市场的基础上,构建连接欧亚的航空网络,提高中转服务水平,打造国际性的航空枢纽等一系列建设计划都是顺应时代、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的规划。

(一)提高机场综合服务能力

加快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完善乌鲁木齐机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机场内部流程和综合服务。

(二)建设区域机场协同网络

将吐鲁番、石河子、库尔勒机场纳入乌鲁木齐机场发展规划中来,建立综合交通网络,既促进吐鲁番、石河子、库尔勒机场发展,同时也可缓解乌鲁木齐机场超负荷运行的压力。

(三)发展国际航空和中转业务

乌鲁木齐机场应尽可能发挥其所处地域优势,以东亚、东南亚、欧洲等国际航线作为发展方向,进行重点建设。

(四)加大政府资金、政策扶持

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推行以及资金支持,帮助航空公司国际化发展,培育本土航空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五)加强对外宣传

加强在国内外的宣传力度,提升西部机场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在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发挥其在国内外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金早.深化经贸合作把“一带一路”建实建好[J].国际商务财会,2014(08).

[2]付超奇.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现代航空运输[J].宏观经济管理,2015(04).

[3]王娅.“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部民航业发展新机遇[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6(12).

[4]高超,胡华清.“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民航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基础与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6(10).

第8篇

关键词:湖南;高新技术产业

当前,湖南省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四化两型”、实现“两个加快”的重要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的要求十分迫切。将创新驱动作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力量,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高新技术企业产值、促进新兴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作为2011~2015年我省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一、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描述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研究角度多从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发展领域、发展地域、产业结构和所有制层面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研究现状指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融资、产学研结合、人才机制、高新园区发展和政策支持五大方面的问题。[1]从总体上看,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资金投入总量和高新技术产业活动人员规模偏小。从R&D投入角度观察,湖南省投入总量呈递增趋势,但2008~2011年间投入量落后于上海、江苏。2008年,湖南R&D投入占全国比仅为0.77%,远低于上海、江苏的7.41%和14.57%,2011年,湖南R&D投入总量为144500.7万元,占全国比为1.17%,但仍落后于上海、江苏的5%和14.03%。在R&D投入总量上江苏远高于上海、湖南,占到全过总值将近15%,体现其投入之高;上海市R&D投入总量在2008~2011年间,占全国比重呈下降趋势,虽然总量逐年增长,但增加量低于部分省份;湖南R&D投入总量呈递增趋势,但2011年该值占全国比只有1.17%,凸显了湖南省R&D投入的不足问题。从高新技术人力资本角度观察,2008~2011年间从人员投入总量来观察,湖南高新技术产业人员投入落后于比较对象。2008年,全国、上海、江苏和湖南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分别为564887、26444、80980、5883人,上海占全国科技活动人员比重为4.68%,江苏为14.34%,湖南科技活动人员只占全国总量的1.04%,这显示湖南省高新产业科技活动人员落后上海、江苏较远;2011年,湖南只占到全国的0.98%,这与湖南省作为中部人口大省的现状极不相符,说明湖南省高新专业人才投入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资金需求旺盛,投融资渠道和结构单一。从融资总量来观察,2010年湖南省固定资产融资总额分别为8493亿元,2012年增长到13920亿元,融资年均增长速度大概为30%。根据数据观察,湖南省近三年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全省固定投资额的10%水平来计算,2012年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融资规模低于1500亿元,融资总额较低;从融资结构观察,2012年湖南省固定资产融资种类有国家预算、国内贷款、债券、外资、股权融资和其他资金六大类,分别占到总量的6.9%、12.4%、0.1%、1.3%、63.7%和15.5%。根据数据可知,直接融资为主体的融资结构,融资总量低、融资渠道单一是湖南省投融资的主要特点。因此,湖南省在面对高新产业融资总量少、融资渠道狭窄的现实情况下,必须开拓新的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促进高新产业的合理发展。

(3)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偏低,市场竞争能力有待加强。从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来观察,2008年,湖南省高新产值为575818万元,占全国比值仅为0.44%,同期远低于上海占比12.75%、江苏占比17.79%;2011年湖南省高新产值增长为1980443万元,年均增长率达到80%,但占全国比值仅为1.03%,同期落后于上海、江苏占比4.84%、17.38%。根据注册类型划分,2011年,湖南省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高新产值分别为1261.6、140、143.2亿元,而国有企业高新产值只有94.4亿元,省内国有性质高新产值能力有待加强。2011年,湖南省高新产值落后上海3.81%,落后江苏16.35%,按照当前平均年均增速0.2%计算,预计在2028年达到上海发展水平。因此,提高高新产值水平成为湖南省高新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政策建议

(1)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推进高新产技术产业链建设。打造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势头的战略新兴产业作为我省新的经济创新点,通过支柱产业的扩散和前后向联动效应,拉动其他产业的升级发展,重点建设信息技术、环保、新材料和新能源、生物工程、先进制造和文化创意七大产业。通过利用高新产业龙头企业的地区影响力,依靠高新技术园区的资源基础,有效利用专业研究机构和重点院校研发资源,重点建设信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链,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集群度。

(2)加强政策导向功能,促进高新园区的合理发展。在中央和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的整体目标上,依据湖南省已形成的高新园区建设整体框架,突出重点园区的建设发展,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策略,重点建设长株潭国际级工业园区和衡阳、岳阳京广一线产业园区。其次,在当今我国污染程度加剧的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园区模式建设,通过政策引导低碳、少污染企业的进入,建立循环型、低碳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将未来高新园区建设与国际接轨,打造低碳园区。

(3)加强高新产业产权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产权制度建设一定程度影响了R&D效率,制度建设落后的区域,企业创新效率较低,R&D创新收益不确定。[2]因此,湖南省要提高高新产业产权制度建设,对高新产业企业提供政策支持,鼓励引导其发展,提供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对企业高新产出实施法律保护,学习国内外关于维护知识产权利益的经验,构建完善的法律机制,保障创新相关利益人的权益。

(4)人才队伍建设。高新技术的核心在与人,湖南省以地区内丰富的高校资源为基础,培养储备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为海内外专业人才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条件,设计科学的人才激励制度,鼓励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5)建立有效的融资和渠道,改善融资结构。目前,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结构构成不合理,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形式以企业自筹为主,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社会融资渠道狭窄,湖南省可借鉴国内外经验,构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高新产业投融资体制。1)引导市场资金参与湖南省高新产业的建设发展,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发展商业银行、吸引风投机构等投资主体对高新产业的投资力度;规范资本市场运作机制,建立良好的资本退出机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市场投资机构参与高新产业融资渠道发展。2)湖南省在引导市场非政府资金参与高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传统担保模式进行发展,引进风投资金,建立多方担保机制,分散高新投资风险;发展资本市场,实现外资投资和债券融资等多种融资手段的多级发展;建立规范、标准的高新产业企业信用机制,优化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 苗俊明,黄健,黄艳红.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学学研究,2002(2).

第9篇

【关键词】恒大模式;区域发展;青少年足球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国际潮流的引导,使得国有经济在推动中国发展的同时,也在逐渐向着市场经济转变,体育也不例外。从初期的“体工队”模式向着“职业俱乐部”模式转变。1994年我国足球运动最先与国际接轨,形成市场经济,以足球为突破口进行的职业化改革,由地方体育局统一管理,私营企业进行掌控,开启了中国足球发展的新篇章。

一、研究对象

“恒大模式”下的青少年发展与河北区域经济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通过知网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查找关于青少年足球培养以及恒大模式的研究。

(二)调查法:对恒大队员、教练组及球队管理者进行调查咨询,了解恒大具体管理模式。

(三)个案分析法:针对“恒大模式”的优势与劣势,结合河北区域经济进行调查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恒大模式”的必然联系。广州位于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位置地理优越,交通运输发达,中国改革发展的先驱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地增长,对外经济贸易蓬勃发展。20多年来,全市国民经济以年均14%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目前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5000美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前列。广州已成为工业基础较雄厚、第三产业发达、国民经济综合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

对于广州足球来说,也是中国职业联赛以来第一批参与的重点城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队员脚下技术娴熟,头脑灵活,一度引领中国南派足球的潮流,随着地方企业投入资金的减少,广州足球也跌入了低谷。直至09年恒大集团进入广州足球后,通过该企业的高薪投入,聘请高水平教练及国内外高水平队员的模式,同时用严格的管理确保球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种发展方式被称为“恒大模式”,这种现象被称为“恒大现象”。也就是在这种“恒大模式”的背景下,2013年广州恒大足球队走上了亚洲足球之巅,荣获亚洲俱乐部冠军,又再一次燃起了国人对于足球运动的热情,于此同时,恒大集团不仅利用足球运动为载体平台,来推动自身的产品及品牌效应,以“实体广告”的营销模式使得恒大集团声名远播,给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在为广州带来巨大荣耀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商业发展生机。

(二)河北经济发展与河北足球发展的进程。作为地处华北平原、渤海之滨的河北省来说,不仅是华北地区的腹心地带,也是北京、天津两市的,自古即是京畿要地。其中,保定的新能源产业积聚区――中国电谷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高速发展的保定汽车工业占全省90%以上,产销规模已经接近每年70万辆,汽车出口量居全国第一位。

从河北足球发展的进程来看,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以来,一直向着职业俱乐部的方向发展着,然而我省专业足球队一直还是在“体工队”模式下参加全国运动会和职业联赛中最低级别(乙级联赛)的比赛。期间也向其他省市职业俱乐部输送了多名优秀球员,并且多名男女足运动员入选国家足球队,所以从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河北足球发展的潜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我省体育人才的潜质。职业联赛开始至今,河北有过多家企业赞助,但是由于资金投入较大,以及成绩并不理想,对于投资商的回报也不明显,进而逐渐打消了企业通过足球运动平台推销自己的方式,后来,又使得“俱乐部模式”重归“体工队”,由省体育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及资助。由于“体工队”模式下的经费投入要少于“俱乐部模式”,进而使得我省优秀足球人才外流,影响河北足球的进一步发展。

2012年12月,河北永昌房地产公司正式收购原厦门骏豪足球俱乐部(福建骏豪队)的70%股份,并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石家庄永昌骏豪足球俱乐部,这也是河北省的第一家职业足球俱乐部、第一支职业足球队。经过近20年河北省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与追求,2013年河北中基足球俱乐部终于从乙级冲甲成功,也标志着真正属于河北自己的足球职业俱乐部诞生。

(三)恒大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与河北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恒大在接手广州足球以后,除发展职业俱乐部一线队伍的同时,加大了对后备力量的储备,构建了设施完善,硬件设备卓越的恒大足球学校,并且先后与国际知名俱乐部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进行合作培养优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后期又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合作进行学生输送体系,使得学生文化学习与足球训练两不误。

而纵观河北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来看,2002年世界杯出线以后,滋生出了一系列的足球学校。而秦皇岛足球学校隶属于国家体育总局,并非由河北省体育局建校,因此,该校学生的输送,也很难进入到河北省足球队的编制中来,进而也使得很多优秀的足球人才外流。而河北省更多的依赖于地方体校、中小学足球传统学校的培养,师资及训练硬件设施远不及广州恒大后备人才的储备。但是,相互间也存在着不同的利与弊。

四、结语

(一)经济带动体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区域经济提高了,民众才能有更多的时间与经费投入到体育锻炼与发展中来,进而带动我国体育的基础性发展。

(二)河北经济近些年来稳步有升,目前已有两支中甲职业球队,也带动了河北省足球运动的发展,为更多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三)除河北省会石家庄外,其他城市青少年足球人口处于下降趋势,体教结合的出路需要更加的完善,硬件设施需要有相关企业进行资助建设,软件设施,如教练员,需要大幅度提高自身水平和增加基础教练员收入,方可改善目前青少年足球的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会展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世纪之交,迅速崛起的中国展览经济,赢得了国内外展商的广泛青睐,成了国民经济的推进器和新亮点。现如今,无论你来到哪个城市,都能看到盛况空前的展销会。会展业已发展成为颇具活力的朝阳产业,它不但能带动房地产业、宾馆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还能促进商贸、金融、信息、物流等产业,改善产业结构、城市改造与生态环境等,从而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城市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会展经济已成为经济生活的晴雨表,经济越发达,会展活动就越丰富多彩。鉴于会展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巨大,会展经济走进了政府和经济学家们的视野,为新闻媒体和广大民众所关注。而且,人们开始从更高层次和角度上谈论“会展经济”以及如何迎接会展经济时代的到来。

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我国展览业发展史基本上与共和国同龄,最早从出国展览开始,其标志是1951年中国组织代表团参加德国莱比锡春季博览会。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是中国展览业的蓬勃发展时期。在这些年里,我国会展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国会展业去年的直接收入已达到近40亿元。作为一个“无烟产业”,会展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新亮点,并日益向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方向迈进。

我国会展业与改革开放同步发展。1978年,境内国际展仅6个,出国参展办展21个。1999年,境内国际展达694个,出国参展办展292个。20年间,展会的数量和规模增长了数十倍。目前,会展业已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从机械、电子、汽车、建筑,到纺织、花卉、食品、家具,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国际专业展。北京和上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会展中心城市。从展览规模看,北京为全国之最;从展会数量看,上海位居全国首位。

会展业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不仅能给城市带来场租费、搭建费、广告费、运输费等直接收入,还能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重大影响,并带动住宿、餐饮、通信、旅游、购物、贸易等相关收入。据测算,今年北京国际汽车展的直接收入和相关收入之比为1∶6。更为重要的是,还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和催化作用。

目前,我国许多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纷纷兴建现代化的大型展馆,着力培育“会展经济”。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明确将会展业纳入重点扶持的都市型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德合资位于浦东的展览面积达26万平米的上海国际博览中心已经开工。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深圳、大连、沈阳等城市为中心的全国性展览网络现正在逐步形成。

我国会展业年均增幅逾20%,经过80年代初期的发展,到了1987年进入定期化阶段。最初经外经贸部批准的定期展共6个,随后年年都在增加。到1998年全国定期展已经达到176个。中国展览会经过20年的国内外竞争,有一批专业展越滚越大,逐步形成全球知名的展览会,例如在北京举办的机床展、纺机展、冶金铸造展和印刷展已跻身国际同行展的前四名,这些展览会在展览规模、服务水平等方面已接近国际水准,已被列入全球行业展览计划,参与全球行业展览竞争。近年来,消费品专业展也越办越大,北京的春秋国际服装展,大连、宁波的服装节,上海的国际家具展都逐步走向新的品牌化。

概括地说,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我国展览经济呈快速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会展业的平均增长速度接近20%。据统计,1978年,我国国内举办的展览只有6个,出国参加或办展览的有21个。到了1999年,我国国内举办的展览多达694个,出国参加或办展览的也有292个。北京、上海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会展中心城市。大连、昆明等城市举办的会展数量也呈增加的态势。 发展趋势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我国的展览会数量呈增加趋势。 我国会展经济近几年呈快速发展态势,展览经济呈后来者居上之势。1987年我国展览业进入定期举办阶段。当年全国定期展览会有6个,随后年年都在增加。到1998年全国定期展览会已经达到176个,到了2000年全国定期展览212个。

以北京为例,1999年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展览会75个,2000年突破100个,2001年又有增加,而且展览会的面积不断增加。北京国际贸易中心由于地处国际贸易的商圈,展览会也不断,平均每年接展50个,若要在这个展览馆举办展览会则需要提前一年。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举办大型展览会超过1100个,平均每年举办100个左右。

我国展览经济效益初见成效。近年来,我国每年的大型展览会贸易成交额以数十亿元甚至数百亿元人民币计算。如:2000年北京举办的“北京第三届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签约的成交金额共60多亿美元。同年在哈尔滨召开的“第11届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完成的贸易成交为57亿美元,签署的对外经济贸易合同约42亿美元。可以说,我国承办的各种展览会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好,我国展览业利润率比国外展览业的利润率要高,约为30%-50%,甚至高于50%。

我国会展经济直接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2000年北京17万平方米的展馆中举行的会展拉动了相关产业产值增长10个多亿。我国的会展专家测算,上海会展业对相关产业的直接拉动比例为1比6,间接的拉动比例为1比9,对上海市的GDP的拉动效应也非常显著。2001年上海会展业直接收入18亿元,而同年会展的直接交易额更是高达550亿元。会展经济对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而被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人气旺是我国会展业成功的重要特征

参观会展的人数是反映会展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各种会议和展览会不断,参加会展会的人数不断增加。如2001年在广交会期间,云集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10多万人。在“99'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昆明接待的中外游客超过930万人次。在我国边远的新疆,为期仅3天的“2000年新疆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就因外省人到新疆参加会议,极大地带动了新疆第三产业的发展。

品牌意识在我国会展业中开始形成

我国有了一些国际知名的会展企业。如国际展览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会议中心等。这些国际知名的会展企业在组织或招展时,应接不暇。我国一些大的会展企业正在努力争取通过举办国际会展打造自己的国际会展品牌。 我国也出现了全球知名的展览会。经过十多年的竞争,出现一批专业展览,并逐步形成全球知名的展览会,如广交会、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等。

我国会展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会展业发展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依然存在不少阻碍我国会展业持续发展的瓶颈。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展览业起步较晚、规模还小、水平尚低,在场馆建设、管理机制、组织手段、配套服务诸方面离国际水平还有相当差距。我国会展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展馆建设上缺乏长远规划和合理布局,展馆规模偏小,供需矛盾突出。全国展览面积超过五万平方米的展馆只有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山东博览中心和福州展览中心三家。上海90年代以来先后兴建了国际展览中心、世贸商城、农展中心、光大会展中心等新馆,但展览面积都在二、三万平方米左右,而且布局分散,加上原有的上海展览中心,全市的展览面积不到10万平方米。21世纪初,我国展览业将步入成熟期,届时,不少国际专业展都将超过10万平方米甚至达到15万平方米的规模,展馆面积不足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

其次,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多头办展,资源分散,无序竞争,价格混乱。展会主办单位的资质和服务良莠不齐,重复雷同的展会不仅让展商无所适从,而且造成展览资源的浪费。展会审批政出多门,一哄而上,追赶时髦,诸如汽车展、电脑展、建材展……你办我办他也办,你方唱罢我登场,看似热热闹闹,实际收效甚微。由于主题雷同,资源分散,导致有的展会规模和影响日渐式微,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另外,收费标准“内外有别”,对海外展商收费偏高(与国内参展商相比,高出数倍),未给予同等国民待遇,不利行业健康发展。

第三,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会展人才和先进管理手段,缺少与国际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展览会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不到位,展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不高。譬如,上海2002年举办的国际性展会将达140多次,在数量上相当于德国一年的举办次数,但在规模、质量和效益上差距较大。

第四,与外企、民企相比,部分国有企业观念落后、行动迟缓,对国际性、专业性的展会认识不足,不善于利用展会这种低成本的便捷渠道推广品牌、寻找商机,既阻碍了企业自身进步,又影响了展览业的发展。

权威资料表明,国际会展业利润率超过25%,是高效益、无污染而且对相关产业带动能力极强的产业,具有1∶10的带动效应。但我国会展业受制于上述因素,其带动效应和发展潜力远未充分发挥。据专家测算,我国会展业的带动效应只有1∶5左右。

对进一步发展我国会展经济的建议与对策

由上述分析可知,面临加入WTO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和良好机遇,国内会展业应从单纯的总量扩张转向规模扩大和结构效益并举,从表面的“全面繁荣”转向会展品牌化与培育会展名城并举。为此,可采取以下七大发展对策,以切实增强我国会展业的综合竞争力及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

加快超常规发展进程。对于一项产业而言,超常规发展首先指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入的超常规。鉴于会展业对国民经济的巨大带动作用,国家应对会展企业给予大力扶持的优惠政策,以提高他们投资会展业的积极性。其次,会展业的超常规发展还包括场馆建设的规模化和会展活动国际化。其三,为推动国内会展业的超常规发展,迅速制定并健全会展行业法规。这里的“游戏规则”应主要涉及会展评估体系、市场准入机制、主办者的资质条件、参展商的行业标准、展会地点与频率、招展程序及各项费用标准、配套服务管理等事宜。

实施市场运作战略。走市场化之路是加入WTO和深入改革开放对中国会展业的必然要求。首先,我国应设立权威的会展管理机构,并成立全国性的会议及展览协会。其次,必须尽快形成一套合理的会展业利益共享机制,以提高会展活动的配套服务水平。另外,国有企业改革也是我国会展业实现政企分开和资产重组的重要突破口。国内有实力的会展公司应该以资本为纽带,通过收购、兼并、特许经营等多种形式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组建大型会展集团,以提高会展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优化会展产业结构。我们可以从资源、产品、市场、区域、供给和组织六个因素出发分析会展产业结构调整并探讨我国会展产业结构的优化途径。对全国会展业的总体布局进行优化有两种基本方法:第一种是依据点――轴渐进扩散理论,明确会展业布局的重点开发轴和主要发展点。可以预见,上海、北京、广州、大连、杭州等12个城市将会成为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区域中心:其中,上海、北京和广州将成为国家级的会展中心。第二种方法是建立城市会展业发展潜力评价体系,计算国内各主要城市的会展业发展潜力。

提升经营服务理念。要增强中国会展业的总体竞争实力,除了必须有计划地兴建大规模的现代化场馆外,还有一项基础工作便是提升会展企业的经营服务理念。我国会展企业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转变经营观念。其次,树立明确的企业目标。第三,在突出自身特色的同时,要不断提高服务品质。

实现会展资本运营。中国会展业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是在加入WTO后如何尽快培育自身会展品牌,并迅速增强产业竞争力。国内会展企业必须走资本运营的发展道路,以迅速扩大经营规模,增强综合实力,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根据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国内会展界可以着重从三个方面来实施资本运营战略:首先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其次,要大力推进会展企业的集团化进程。第三,应积极鼓励会展企业上市。通过实施资本运营战略将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资本实力,扩大会展企业经营规模。

强化产品创新意识。对于会展企业而言,产品创新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积极开发新的展会;二是培植并不断提升品牌展会。我国会展企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时推出新的专业性会议或展览,并从内容、形式甚至配套服务等方面,对那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传统展会进行完善和创新,并在此基础上精心培育品牌展会和打造国际会展名城,以实现中国会展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 新兴财经类报纸、市场、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219.2-F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255-01

21世纪开始,中国报业市场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财经类报纸,不但面临的市场环境千变万化,而且人们的经济活动更是变化无穷,知识经济己使人们的经济行为发生变化。面对着这样一个复杂和竞争的报业发展态势,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就是:21世纪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财经类报纸?

一、传统财经类报纸的发展现状

除了国家政策性调整和经济发展等外部因素外,传统财经类报纸发展呈日渐萎缩的现状,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一)报道角度过于狭窄

改革开放以后,许多财经类报纸忽略了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仍然沿用原有的报道视角,立足本地,关注国内,信息面过窄;而有些财经类报纸由于从属于某一经济部门,报道思路单一,内容枯燥乏味,成为图解政府政策的机器;有的为了生存而仿效都市报和晚报,增加生活和副刊的内容,异化成他类报纸。

(二)报道方式陈旧

仅仅还在几年前,有些财经记者的工作还十分轻松和简单,只需把政府主管部或工商企业发给他们的新闻通稿改写一下,最多是整理一下采访录音带,就可以完成报道任务。而现在新闻媒介面对的是一个越来越挑剔和苛刻的市场和受众,人们己不再满足一般地获知信息,而要求全方位地解读信息。

(三)定位不准

在新经济时代,财经类报纸面临着三个受众群:普通大众、中下层管理人员和经济工作者、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经济理论学者。目前许多财经类报纸将读者笼统定位为关心经济的人士,没有进一步细分。其结果是,新读者难以吸引,原先的读者人数却不断减少。

二、新兴财经类报纸发展趋势

对于新兴财经类报纸的概念笔者认为,主要指在充分细分受众和市场的基础上,以新闻和财经双重视角审视经济新闻,并且在新闻理念、市场观念、报道方式、运作模式等方面皆有别于传统经济类报纸、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型经济类报纸。以《中国经营报道》、《第一财经日报》、《经济观察报》和《2 1世纪经济报》为代表的新兴财经类报纸,无论是从新闻角度、内容质量,还是运作模式、用人机制,都有别于传统财经类报纸。

目前,在市场化浪潮的压力与主管部门优化报业结构的政策调控下,国内的报纸儿乎无一例外地被卷入竞争的漩锅中。在大大小小的新闻研讨会,报业营与管理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面对市场,寻找前进的方向、发展的出路和生存策略,就成为当务之急。针对财经类报纸,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背景广泛的报道财经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在大幅自身宣传广告中打出:“加入WTO以后,我们将告别‘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是国际经济新秩序,我们怎么办?”蕴意不言自喻。当全国上下都在为 WTO摩拳擦掌时,作为报业,不仅要关注它给自身带来的产业冲击,更要研究报道视角的转变问题。国际化的发展形势越来越要求媒介关注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所以,财经新闻以国经济为背景进行报道将空前重要,这不仅是由客观的经济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大受众的迫切需求。

(二)在细分中凸显个性

市场竞争的结果,使得某一个高度开发、彼此“克隆”、定位重复的传播领内的效益回报日益微利化。为了寻求更为丰厚的效益回报的传播区位,媒体市定位便日益呈现出细分化、专门化和规模化的特征。而所有这些转变,都意味对过去那种“小而全”、“大而全”模式的否定或改造。运用 “减法”进行传媒市场定位,己经成为现阶段新一轮报纸改版的基本操作方向。

不同的读者群,需求差别比较明显;而在同一个读者群内部,需求差别比细微,或者说具有较为相似的需求特征。作为财经类报纸,如果像综合类报刊那样报道社会新闻,势必会产生定位混乱;但如果不加以报道,又会大大减少可读性,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一种比较有效的报道方式就是可以用经济眼光来写社会闻,从而突出自己的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经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高速发展,九十年代的行业洗牌之后,现在迎来了理性的平稳快速发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新型的经济体系,经济形态使人们的经济观念也随之变化,与此同时,奥运的成功举办等系列事件的宏观带动,使中国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随之带来一系列新的国际经济游戏规则与条例,使越来越多人的经济利益受到牵动,越来越多人被动地参与到新的经济活动中,面对着不同的政治环境与全新的经济游戏规则,人们不仅需要经过书籍、媒体,了解与熟悉规则与财经消息和产业动态,而且需要从权威、科学的媒体中从宏观、微观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解释新规则、市场变化走向,挖掘信息背后的角色,使大众能够科学地理财,从而使媒体充当大众的投资顾问的角色,面临着新的市场需求,传统经济类报纸,无论是在企业理念、定位、操作等方面都没法满足市场环境与受众要求。这些情况客观上为新兴财经类报纸的诞生都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与切入口。

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新兴财经类报纸市场已经初步形成,近几年,在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分别出现了地区性的财经类报纸,以《经济观察报》为代表的新兴财经类报纸,以高品位,高定位、高品质立足于市场,有占领全国的趋势与实力,但与经济发达国家同行的主流相比,还有一大段距离,中国财经类报纸纸的奋斗之路还很遥远。

参考文献:

①《青年记者》:《国内三大经济报纸解读》

②陆小华 著 《整合传奴――传媒竞争趋势与对策》

③周伟 主编 《奴体前沿报告――个行业的变革和未来走向》

第12篇

为适应辽沈装备制造业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金融专业课程应从以下三方面发挥作用:第一,使学生熟练掌握与装备制造业岗位需求密切相关的金融知识与技能;第二,使学生正确理解金融现象、国家政策和金融动态;第三,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增强其专业知识和为企业服务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上,应以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设计课程能力目标,以岗位工作流程为依据设计课程项目,以典型岗位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做一体化活动,做到深入浅出,并与国内外经济发展现状和实例相结合。

(三)建设教学队伍

为专业教师创造更多到装备制造业顶岗实习的机会,积累实际工作经历和教学素材,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聘请企业的专业人才到学校开办讲座或担任兼职教师等。

(四)完善教学内容

在课程设置上,应针对装备制造业不同岗位对于金融职业素质的要求进行设置。

(五)课程设置

1.以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典型企业金融职工工作过程为主体序化课程体系。通过对辽宁多家企业深入调研,进行行动领域分析,归纳岗位能力,形成典型工作任务,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课程内容,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注重专业框架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的系统化衔接,建立专业桥梁课程,各个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内容有效衔接。2.建设金融实践教学体系。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达到培养目标,借助对各种金融交易环境的模拟,同时利用金融分析中的图、表等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3.课程体系。本专业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课程为中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